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财务控制论文

财务控制论文

时间:2022-03-16 03:06:01

财务控制论文

财务控制论文:企业财务治理财务控制论文

一、基于财务治理的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式下,企业集团承受着很多方面的压力,增加了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难度,财务治理思想的介入从根本上解决了此类难题。在实际情况中,企业集团将财务治理作为优秀的财务制度体系建设,需要从三方面入手,分别为实物和款项、内部监管以及审计管理。

1.实物和款项从实物和款项的角度出发

切实加强财务管理的力度是企业集团财务实现有效控制的主要渠道。针对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实物以及款型是财务管理控制的基本内容和对象。因此,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实物和款项的管理和审查力度,对其动态进行严格的监管,并将审查和监管的结果进行记录,作为日后财务控制管理的依据。在实物和款项相关内容的管理过程中,如果发现账实不符的现象,可在找到根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在职权执行过程中,为满足实际要求必须要进行越权时,需要向有关部门发送请求,在得到批复后才可进行下阶段操作。对于私自修改账目的人员,要进行严肃的处理,通常将此类人员移交司法部门。

2.内部监管从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角度讲

健全的内部监管机制是十分重要的控制手段。在实际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找到产生此类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建立严谨的制度,以此规范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具体行为。另外,在加强企业集团财务核算工作的同时提高企业内部的监管力度。

3.审计管理企业集团财务的审计管理是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管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企业可以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建立多个审计管理部门。根据企业的财政状况,实施财务审计工作,审计对象主要包括财务报表、核算记录等,在审计过程中,应按照规范要求逐步进行,达到有效控制企业集团财务的目的,这项举措还是企业总体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企业集团对财务的实际要求和目标,对其财务情况实施全面的审计管理,及时发现企业财务核实、分配方面的不足,并对其进行定位和处理,审计过程中,应确保其具有一定独立性,避免审计被其他因素所干扰从而影响审计结果。

二、结语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下,企业集团逐渐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引起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市场经济。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体系陷入了困境。但财务治理思想的出现为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体系带来了新的生机,将财务治理作为财务控制的优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充分考虑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创建财务管理的新模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通过不断努力,我国企业集团的财政控制水平会上升到新的高度。

作者:蔡金春单位:苏州高新区经济发展集团总公司

财务控制论文:我国企业财务控制论文

一、我国企业财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企业在财产物资的管理制度上还存在不少漏洞,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完善,不能对财务保管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企业财产物资外流的现象比较严重,比如,国有企业的资产大量流失。具体而言,不少企业在开展项目投资的过程中,往往没有进行科学的评估分析,尤其是没有实行规范的资金预算。不少项目只要经过企业的决策层同意就立刻上马,由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很多项目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这加剧了相关企业资金呆滞的状况,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此外,企业会计控制制度也存在相对薄弱的环节。很多企业在财务控制上没有执行财务监督与控制互相制约的原则,造成会计内部监督机制的失效,比如,内部监督与控制岗位由一位员工担任,财务控制形同虚设,为各种违法违规的财务操作放行,给企业带来不小的财务损失。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加强财务控制质量必须从财务管理制度着手。

2.企业财务信息不真实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尤其是经营方针和决策制定必须建立在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上,只有真实的会计信息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生产经营状况,保证经营活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而言,财务资料信息不真实、不及时以及不准确的现象却广泛存在。同时,由于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会计科目不合理等原因,企业决策层往往不能获得一手的、原始的会计信息。同时,一些财务控制人员存在业务素质和法制意识不高的问题,经常在企业领导层的指示下篡改企业会计报表等信息,帮助企业达到偷税、骗税等非法目的。此外,因为企业在编制合并报表上存在方法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这些报表不能真实、完整的反映企业整体资产信息,尤其是一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不准确容易误导投资者,增加投资的风险性,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企业预算管理不健全

在企业预算管理上,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编制时间和编制范围上,企业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存在很大的出入,一般需要进行二次预算,增加了企业财务控制的难度;第二,在预算执行方面,大部分企业往往没有对执行的预算进行密切的追踪,尤其是事中分析以及事后评价制度还不健全,导致企业不能正确评估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后,在预算和执行中存在一些弄虚作假的行为,比如虚开发票等行为,间接表明当前我国企业预算还存在执行力和约束力不强的问题。

4.财务控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对于企业财务控制执行力不高的问题,必须实行奖罚并存的措施。但是,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财务控制的激励机制缺少执行力,没有规范的量化指标,进而无法在财务控制上发挥约束激励的作用。激励机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包括奖金、薪资、送红股、职工持股等措施;另一方面,包括相应的处罚机制,包括企业的内部处罚以及法律惩罚制度等。不过在具体执行上,企业因为在财务控制上没有量化明确的评价指标,比如没有把财务控制的效果和各部门人员的绩效薪酬相挂钩,导致激励约束机制在执行中出现赏罚不公的现象,不仅挫伤了部分员工加强财务控制的积极性,特别是在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还放纵一些违法违规的行为,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也是企业加强财务控制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二、加强企业财务控制的应对策略

1.强化企业内控制度管理

对于强化企业内控制度管理来说,首先是在企业内部明确各个层级的关系,保障自决策层到管理层以及基层员工,可以实现上级对下级的有效监控。为此,企业应当努力完善自我控制和外部制约的机制,包括外部审计和内部监督的全方位的内控体系。具体而言:首先,充分发挥内控制度对于财务活动中关键环节、关键岗位以及关键点的控制,通过相互制约的岗位设计以及资金预算的流程控制,保证企业财务控制目的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实现规范的职务分离和审批手续操作,还要对凭证记录和财务业绩进行独立严密的核查,防止财务控制工作受到外界的过多干扰;第二点,对欺压会计审批制度进行健全完善,尤其是要执行严格的分级授权制度和统一会计政策的制度,对于不同层级的职责和权限,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资金调拨,进而发挥财务结算中心在财务控制工作的重要作用,争取做到用程序和制度来约束企业的财务活动;第三,由于在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中,财务控制必须是分层次进行的,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也具有不同的性质。所以,企业需要具有独立的审计部门,尽量引入外部审计机构来对自身的经营绩效、现金流动以及资产结构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总而言之,在强化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实现人和制度的有效结合,保证企业财务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2.落实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

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来说,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有效结合企业的内外部条件,尤其是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充分考虑到市场竞争的因素,进而在预算中确定各个部门的责任。同时,全面的预算管理也有助于动力机制的引入,充分发挥企业管理者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争取高效的完成各自的预算资金,充分保障企业经营决策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因此,企业必须落实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尤其是要规划好企业中长期资金的预算,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资本结构、资本运营手段、资金投放时机以及融资形式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通过市场竞争来检验、寻找企业资金预算中的不足和问题,从而优化企业资金的配置,实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总而言之,落实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要素,也是企业管控财务活动的有力手段。

3.健全企业约束激励机制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开始不断分离,形成经营者利益和所有者利益相容的关系。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只有对企业经营者实行针对性的约束激励机制,才能在防止经营者损害企业利益的基础上,促进经营者不断为企业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进而和企业所有者的利益保持一致,最终达到控制企业财务的目的。为此,在企业财务控制的约束激励机制上,可以在企业内部实行二级管理制度,一方面,在企业总部设立专门的财务控制中心,通常由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主任,成员则包括其他决策层人员;同时,在各个二级部门下设直辖的财务控制二级中心,由各个部门的会计主管负责。而且按季度召开一次财务控制会议,对各个部门的财务控制效果进行审查,对于表现优秀的部门和员工,不仅要充分发挥物质奖励的直观性,还要进行书面表扬、口头鼓励、通报嘉奖等形式的精神激励,并且要将财务控制业绩和人员的职务晋升相挂钩。此外,对于财务控制较差的部门和人员,应当从绩效、待遇等方面给予必要惩罚,在企业内部形成重视财务内控的氛围,尤其是要保证经营者可以通过财务控制获得更高的薪酬待遇,提升其加强财务控制的积极性。

三、结语

财务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财务控制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以及发展,只有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和监督,才能保证企业资金资产的安全稳定,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科学合理。总而言之,企业的财务控制需要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和激励机制这两个重要手段,对企业财务活动形成全方位的把控,并且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吴志华单位:长白山森工集团大兴沟林业有限公司

财务控制论文:企业资金管理财务控制论文

一、国内外财务控制和资金管理的研究发展概述

国外企业对财务控制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一战以前,财务控制的最初形式是行业人员之间的内部互相制约。L.R.Dicksee曾在其审计学的著作中谈及了许多关于企业内部人员互相制约实现财务控制的内容。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社会的分工日趋细化,大生产时代已经到来。此时已经有许多企业高层领导人非常关注企业的成本控制。以成本控制为优秀,控制企业的收支平衡是这阶段财务控制的主要模式。到20世纪中叶,集团公司和跨国公司的大量涌现,西方逐步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LeeT.A.提出以内部审计、内部牵制为内容的财务控制。这一时期财务管理的优秀问题围绕着委托关系开展。20世纪后期,二战结束后在两极格局下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大型的集团企业和跨国公司有了长足的发展。母公司和子公司直接的权利平衡是现阶段财务控制的主要内容。一种观点认为应当使用集权形式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统筹全公司的发展,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信息技术带来了深刻变革,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在新的时期,计算机的模拟分析预测将给财务管控带来新的变革。总而言之,财务控制和资金管理的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关心的根本问题是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使经营者能够准确的分析预形势,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现在企业财务控制和资金管理中的不足

1.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不严格

管理条例不能贯彻目前的企业集团所制定的财政控制和资金管理制度存在诸多漏洞,极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子。如利用职务之便私吞公司财产,子公司之间沆瀣一气串通起来虚报谎报业务成绩等时有发生。另外,企业奖励和处罚机制不健全,一方面,不能带动各部门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无法防微杜渐,仍使破外企业财产的不法分子逍遥法外。

2.企业的财务监管过于宽松

力度不够目前许多企业都缺少专门的财务监管部门,甚至根本没有这样的监管人员。即便是设有专门财务管理的部门的企业,也缺少对职能人员轮换制度明确以及监管范围的界定,这样极其容易造成监督管理对象范围的盲目,而且容易滋生监管人员的腐败。

3.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各自职能不完善集团公司现今多采取“集分结合式”的管理模式,母公司掌握着企业的资金命脉,子公司往往负责集团公司一项具体的业务项目。母公司和子公司各自权利十分不好界定,过度的集权不利于子公司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财务计划,而过度分权则会使公司集团的整体利益遭到损害。例如,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过程周期就其他行业的企业周期性要长很多,因此,在这个开发过程中分项工程招标及釆购招标次数将非常之多,涉及到的利益主体就也就非常之多,那么,过度的分权式管理将有利于职场贪腐现象的产生,从而影响企业发展。

4.企业集团的全面预算管理不够科学

企业集团在全面预算管理中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对全面预算管理了解不足,参加预算积极性不高;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预算管理不科学;预算目标不明确,重制度、轻执行,预算可操作性差;预算审核弱化,审核评价机制亟待完善;预算编制手段落后、周期长,预算管理效率低下;管理基础薄弱,预算职能发挥不足。

三、增强企业财务控制和资金管理能力的策略

1.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组织部门

加强管理条例的执行力分层次的建立多级化的管理组织部门,在母公司总部设立财政,资金,税收,预算,会计,监管六个方面的部门,在这之上再设立总财务部统筹协调各个部门工作。总财务部门制定战略计划,六个分部门分别制定详细的计划。在子公司只平行设立预算,财务,监管三个部门,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制定计划,但要保证在总财务部门制定的战略计划框架内。然而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越来越明显,集权式的管理模式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这种情况下分权式的财务管理模式应运而生,母公司放开日常经济管理,子公司获得自由的经营权,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经营策略2.加强企业子母公司之间财务信息的交流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越来越明显,集权式的管理模式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这种情况下分权式的财务管理模式应运而生,母公司放开日常经济管理,子公司获得自由的经营权,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经营策略。当然分散的分权式管理并非没有集权,在关键领域的还是由集团母公司绝对领导。然而,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子母公司的财务信息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络建立公司之间的财务信息交流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子母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有利于总公司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战略,同时加强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力。

3.健全监督、问责机制

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全局意识一个公司只有赏罚分明,才能真正调动起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因此完善监督问责机制是重中之重。监督要常态化,监督部门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监督,问责机制要透明,公正,合情合理。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切实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树立其全局意识。当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子公司利益母公司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以全局为重,切不可因小失大,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4.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公司

首先要转变观念,增强培训,正确认识全面预算管理在集团公司管理的重要作用,并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方法体系、指标体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预算队伍,而且要增强预算考核,建立严密的预算考核监控机制。

四、结语

十八大以来,二次“改革”已经深入人心。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加入世贸组织,沿海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的设立,使我国的所有企业都不得不面对国外企业的冲击。在这更加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下,企业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财务控制和资金管理,避免出现财务危机,把握时机,实现发展。中小企业同样面临着全球化带来深远影响,全球贸易的不断深化,使中小企业的经营销售难以实现本国的自给自足,必须将业务生产的触角向外蔓延,汲取各个方面的养分才能实现长足的发展。

作者:王燕单位:浙江富润股份有限公司

财务控制论文:高校财务控制论文

一、高校加强内部财务控制的意义

归纳起来,高校加强内部财务控制主要有几个方面的意义:

(1)加强内部财务控制

是适应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以及高校财务管理改革的迫切需要。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彻底将高校教育经费从最初的中央财政拨款转变成了多渠道筹集,正是这一举措要求高校实现财务管理模式、财务运行机制以及内部财务控制改革,只有如此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校体制改革的需要。

(2)加强内部财务控制是进一步对高校财务行为规范

保证各项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当前很多高校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随意开支现象,例如不根据实际需要采购设备,导致大量设备闲置,缺乏对科研经费的管理等等,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加强内部财务控制能够实现对一些重大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监督,从而有效防范各种财务风险,保证高校内部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

(3)加强内部财务控制是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高校的资产主要来源于国家投资,因此学校的所有资产均为国有资产,而加强内部财务控制能够及时、客观反映出高校的经济活动是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方针执行,有效保证了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方针在高校中的贯彻和落实。

二、当前高校内部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内部财务控制的高度认识

当前,我国还有部分高校的领导缺乏对内部财务控制的高度认识,主要表现在:对内部财务控制的概念不清,不能意识到内部财务控制在高校中的重要性,甚至片面地认为该项工作仅仅是财务人员的事情,缺乏对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视,从而导致高校内部财务控制水平不高。另外,还有个别领导不严格按照内部财务控制的程序进行,导致内部财务控制工作形式化,严重损害了高校的利益。

(2)缺乏健全的财务组织和财务制度

健全的财务组织是开展内部财务控制的基本前提,当前高校财务管理机构主要是计财处,但是个别高校的计财处人员相对较少,在会计岗位的设置上也不够合理,甚至还有一些是其他岗位人员兼职的,从而经常出现职责划分不清、问题不明等问题。当前还有少数高校依然没将二级学校的财务管理纳入自身内部财务控制的范畴内,缺乏对二级学院财务的有效管理,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个别高校因为缺乏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而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不能够站在投资、基础建设以及后勤等角度实现对内部财务控制,自身财务控制覆盖面有限,失去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缺乏完善的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

要提高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性必然离不开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做保障,但是从目前来看,还有很多高校的内部审计水平都有待提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高校的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虽然说绝大部分高校都建立审计部门,但是要实现对管理者责任审计难度加大,再加上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少,缺乏较强的专业能力,在执行内部财务控制针对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采取有效对策;二是因为当前高校审计工作信息化程度较低,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不能利用一些先进的审计软件来开展工作,普遍都是采取事后审计的方法,也就是在发现问题之后才想措施进行弥补,从而降低了内部审计在高校内部财务控制中应有的效力。

三、高校加强内部财务控制的途径分析

(1)提高对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视程度

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高校领导的内部财务控制意识,要让其充分意识到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性和意义,并自觉养成遵守财务管理制度以及财务法律法规的习惯;另一方面是严格按照《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相关规定,不断深化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并建立起跟公共财政体制以及现代大学制度相匹配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从而保证高校的财务规章制度、经济资源配置、经济分配政策以及财务收支预算等方面的高度统一。

(2)加强财务组织和财务控制制度建设

作为高校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国库集中制度的相关要求来建立财务组织,并将岗位和责任划分到具体财务人员身上,逐步推行高校内部财务监督制度,以此来提高广大财务工作者的责任意识。高校在推行财务控制时,要严格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将院(系)二级学校的日常经济活动的支付交给二级单位自行负责,但是在经济业务上要接受学校的统一领导,各项经费的使用情况要接受学校的监控。

(3)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在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关键所在,而实施预算控制则是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当前国库集中支付模式下,进一步强化了高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广大高校不断推行预算改革,在充分明确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各项资金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利用。高校应该积极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一方面要注重将资金预算的编制工作跟学校的发展战略有效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还应该注重将资金预算的编制工作跟财务部门的预算管理相结合,从而适应新形势下国库集中支付的需要。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重视对二级单位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工作,进一步改善预算编制的方法,不断探索出使用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的方法,以此来提高预算的执行力,实现对资金支付的全过程管理。

(4)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由于内部审计是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对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的再监督的有效方式。因此高校应该进一步提高高校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并招纳审计专业的人才来建立一支专业素质强、道德素质高的审计队伍。与此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借助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审计信息化建设,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对财务控制的实时监控,从而实现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审计的有效结合,建立相应的财务预警机制,针对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查明原因,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

(5)加强财务监督体系建设

当前高校内部财务控制不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还需要其他部门的合作才能顺利完成,因此高校要进一步建立起由财务、审计、认识、监察、国资等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监督机构,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实现高校内部财务的控制。政府部门和高校都应该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高校经济损失的责任人要追求其相应责任。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高校财务经济活动的监督工作中,实现高校财务经济的公开化和透明化。

四、总结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以及各大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参与经济活动也逐渐频繁和复杂,这就需要高校从提高对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视程度、加强财务组织和财务控制制度建设、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内部审计工作、财务监督体系建设等方面出发,将内部财务控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从而保证高校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吴盈萤单位:西安科技大学财务处

财务控制论文:高校内部财务控制论文

一、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的特点

高校作为事业单位与一般的企业单位相比,内部财务控制具有不同的特点。

(一)以社会效益性优先高校作为教育事业单位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拥有特殊的职能,其本身业务活动不像企业那样以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即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主要以社会效益即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人才为目的,其业务活动主要通过高校的工作效率即培养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所耗教育经费的高低来体现,不能像企业那样主要以利润的多少来衡量。内部财务控制的重点应放在节约开支、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等方面。

(二)经济效益性初步显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渗入市场因素日益增加,高校财务管理也由单一的事业单位财务核算转变为以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为主、餐饮服务企业财务及基建财务等“多位一体”的学校大财务。为准确地测算办学成本,《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政部2013年12月30日颁发)中很多常用于企业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开始在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中使用,高等学校办学的经济效益核算逐步呈现制度化、规范化趋势。

(三)经济业务涉及面越来越广,类型越来越复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经费来源日趋多元化,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导致办学模式的多元化,在当今高校普遍存在着政府投资办学、校企合作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因此高校的财务内部控制应根据本校的办学模式来设计,财务管理的形式也应多样化:在政府投资办学这方面,财务管理和审计的重点应突出社会效益性优先;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财务管理的重点不仅要体现社会效益性,同时也要体现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在遵循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准则的同时,更应遵循企业财务会计准则。因此,相对于以往的高校和单纯的企业而言,当今高校的财务内部控制涉及的面越来越广,类型也就越来越复杂,对高等学校的内部财务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校内部财务控制包括的主要内容

(一)资产的内部控制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一般可以将高校的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等,因此其内部控制相应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1.流动资产的内部控制。(1)有关现金和银行存款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货币资金最大的特点是流动性极强,高校必须加强对这类资金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货币资金业务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各高校必须建立良好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以保证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第二、建立严格的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对货币资金审批人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及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对经办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第三、严格按照支付申请支付审批支付复核支付办理的规定程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第四、对于重要货币资金的支付业务,实行高校校长办公会议集体决策和审批。第五、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防范各种贪污、侵占现象的发生或利用多头开户等方式挪用各种教育专项资金搞非法活动。(2)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该类流动资产内部控制主要包括:第一、及时、完整、准确地登记入账。第二、控制应收账款的数量,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第三、定期与债务人对账核实并及时催收,以免发生坏账。就高校的实际情况而言,应收学费占应收账款的比例较大,学校应特别加强对应收学费的管理工作,确保应收学费及时入账。(3)存货的内部控制。高校应根据日常业务工作需要确定存货的规模,建立严格的存货出入库管理,对存货实施保护措施,保管人员与记录、批准人员相互独立,实行定额管理和定期清查盘点制度,确保存货的真实、合规和合理性。

2.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有关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第一、根据高校的办学规模和科研工作的需要严格控制固定资产的采购。第二、完善的固定资产授权批准制度,高校固定资产的取得和处置应依据固定资产的大小、性质等由高校校长办公会议批准方可生效。第三、详细的账薄记录制度,高校除固定资产总账外,还需按其类别、使用部门等设置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并使用登记卡对每项固定资产进行详细管理。第四、严格的职责分工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取得、记录、使用、保管、维修和处置等,明确规定由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以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发挥固定资产的最大办学效益。第五、固定资产的定期盘查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盘点清查,验证固定资产是否真实存在并了解其实际使用状况,以防止高校资产的流失。

3.在建工程的内部控制。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新校区建设任务重、投入资金大、建设工期长,加强对在建工程的内部财务控制尤显重要。在建工程内部控制的关键是通过对其进行全过程的财务控制以降低工程总成本:首先,要对决策前的财务数据进行可行性财务分析以便高校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避免盲目投资的现象出现。第二、做好工程项目预算、概算编制。第三、对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财务控制,积极筹措建设资金的同时,加强建设资金的管理,切实做到建设资金的专款专用,并监督施工企业如期完工,以节约建设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第四、工程完工后,及时做好验收和财务决算工作。第五、规范在建工程的会计核算,确保在建工程增减记录及时、准确、完整。

4.无形资产的内部控制。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高校的科研成果不断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高校在无形资产内部控制方面的管理也日益增多,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意识尤显重要。建立健全高校无形资产内部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第一、无形资产形成的合法性。第二、无形资产计价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第三、明确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并建立无形资产收益的分配制度,保证高校的无形资产依法转让和对外投资,充分利用高校的无形资产为学校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对外投资的内部控制。高校的对外投资必须以保证完成学校发展计划为前提,在不擅自改变投资资产的所有制性质和坚持投资回报的原则条件下,严格履行规定的报批程序和进行资产评估,对投资业务的授权批准、执行和会计记录等方面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并建立详细的会计核算制度。结合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高校主要是以科研成果与企业合作的形式对外投资,因此在这方面的财务控制工作应该加强。

(二)负债的内部控制高校应依社会发展需求确定学校的办学规模,依据办学规模的大小严格控制负债规模,及时清理并按规定结算归还,并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学校的举债主要是借入款项,多以银行贷款为主。高校负债的内部控制主要就是做好各种借款的内部管理工作,对筹资业务的授权、执行和会计记录等方面实行明确的职责分工,建立严密完善的账簿体系和记录制度,确保借入款项账面余额的真实性,并对借款进行正确的利息计算和账务处理,同时注重借款归还的及时性和使用的最大的办学效益性。

(三)收入与支出的内部控制

1.财政拨款收入与支出的内部控制。对于高校而言,财政拨付经费占学校收入的大部分。财政拨付给高校的各种款项都规定了明确的用途,对财政拨款收支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严格执行国家预算管理制度,做到财政经费拨款确实用于高校基本建设和教育事业,禁止非法用于各种经营活动;严格划清教育基本建设投资、教育行政事业经费及各项科研业务经费的界限,做到专款专用。

2.学费收入与支出的内部控制。高校学生付费上学后,学费收入占高校总收入的比重日益增加,加强学费收支管理工作日显重要,应主要控制学费收支的合法性,期末余额的真实性,保证总账与明细账相符。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收费标准并积极组织学费收入,加强对应收学费、已收学费、缓交学费、免交学费等明细项目的管理,保证学费收入及时收缴和入账。其次,建立健全学费支出管理办法,保证高校教育事业计划的完成。

3.经营收入与支出的内部控制。首先,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对经营性收支进行恰当的分类,严格划清各种经营收入与教育事业收入的界限,并将学校的各类经营性收支纳入高校的预算管理。其次,依据实际发生的经营性收支业务登记入账,确保收支业务记录的及时、真实、合法、完整,保证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上的数字相符,并对明细账与总账进行定期核对,以保证期末余额的准确性。

4.其他业务收支的内部控制。高校的其他业务收入主要有基本建设拨款收入、附属单位上缴的各种管理费、利息收入、各种捐赠收入、对外投资收益等。高校对这部分业务收支也应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对这些收入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分别管理,确保其收支的合理、合法和正确性。

三、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的审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管理现代化程度的提高,高校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已得到了初步建立和完善。高校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健全程度与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健全并得到有效执行,财务会计发生差错的情况就少,经济业务活动的正确性程度就高,审计风险相对较小,可以节约审计成本以提高审计效率,反之则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管理者应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加强对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审计。

(一)加强高校内部审计对财务控制的监督内部审计不仅是高校内部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作和手段。随着我国财务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及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发展,高校各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审计已由原来的详细审计发展到以测试内部控制为基础的风险导向审计和效益审计。目前,由于我国许多高校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够全面,大多数人认为内部审计的职能仅限于查账,而对现代审计的快速发展认识不足,使得多数高校在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上,不仅数量有限,而且专业胜任能力也不足,因而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高校必须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拓宽内部审计领域。内部审计部门应参与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管,及时发现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中的漏洞和隐患,督促其改正和完善,确保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实施,并将内部审计部门对高校内部财务制度的监督日常化。

(二)利用外部监督机构,加强对高校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评审随着高校经济管理活动日益复杂,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和能力毕竟有限,为了排除内部审计相对独立性的影响和节约审计成本,高校应定期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内部控制的评审工作。注册会计师通过对高校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审计,对高校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建立的健全性、科学性及实施的有效性等进行综合评价,对发现内部财务控制中的重大缺陷提出改进意见,督促高校不断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从而确保高校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更加完善和顺利实施。

作者:康治余刘顺珍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财务控制论文:现代企业集团财务控制论文

一、现代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中的现状

企业集团经营管理中,财务控制是优秀,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当前,我国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的不规范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许多集团组织形式的建立是基于为了享受某种优惠以“拉郎配”的形式拼凑而成。组织形式的不规范,进而导致财务关系不明确,在财务管理上难以实现有效的财务控制。

(一)公司在治理结构上存在着缺陷通常以投资、收购等方式形成的企业集团,其财务关系比较明确,治理结构清晰。而当前的集团存在形式以行政干预的方式较为常见,缺乏产权关系的联合,没有形成人格化的股权,缺乏实质性的董事会和董事,难以形成有效的财务控制。

(二)财务运作能力上比较薄弱许多企业集团的财务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仍然以会计核算职能为主导,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集团缺乏完善的财务战略实施计划,财务运作上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缺乏统一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和财务规范制度,单一的个体财务运作仍普遍存在。二是缺少有效的财务分析与评价环节,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及报表反映往往是个形式,无法满足信息的可比性要求,难以发挥其在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三)财务信息反映缺乏完善性企业财务信息内容是以价值尺度来衡量反映的,通过财务信息可以了解与评价企业经营活动、经营业绩及未来发展趋势。当前,在企业集团中,由于个别财务报表的不真实,导致母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信息就缺乏可靠性。因此,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不统一的情况下,更加剧了合并报表编制的不正确性。(四)财务监督机制缺乏有效性当前,与财务工作直接相关的问题主要包括:财务信息虚假失真、财务收支混乱、国有资产流失等。每一个问题的产生都有其因果关系,例如:财务收支上的混乱,导致直接后果是资产的流失;财务管理上的混乱,直接影响着财务信息上真实、可靠性。这些问题的产生充分地暴露出企业集团财务监督的薄弱性。

二、现代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的科学构建

构建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体系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和实现集团的战略目标,构建的思路应以集团的战略发展为导向,运用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成功经验的借鉴,其中组织机构的设立、财务预算、资金运用、成本控制及控制制度等方面内容应作为财务管理体制框架的主体。

(一)组织机构的设置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财务管理组织机构通过高效地运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财务管理体制。设置财务管理组织机构必须在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职能与权限的划分上都应当做出合理的安排。比如,有的企业集团为了实现财务的全面统一管理,将“财务部”的职能一分为二,会计记账、算账、报账等核算职能通过“会计处”这一职能部门来完成;对企业财务规章制度的制定、资金的筹措与调度、成员的绩效与考核、重大的资产处置、对外投资、经营决策的分析认证等工作则由“财务处”来完成,明确其职责,各行其是。

(二)财务预算管理的设置财务预算是企业集权管理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各单位分项预算和总预算的分析,能够明晰集团内部各财务目标的执行与完成情况,从而实现对集团内部有效管理控制。首先,建立预算管理机构体系。在预算管理中执行的主体是预算管理组织机构,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就必须以集团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建立预算管理中心,增强财务预算的权威性与严肃性。通过预算管理中心协调、调动集团整个管理活动,明确划分各责任部门、各分公司在预算中的职责和权限。其次,做好财务预算的编制工作。以集团的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编制财务预算。财务预算的编制是预算管理体系工作的起点,也是最关键环节。通过预算编制对集团未来的生产经营财务活动进行全面、充分地预测和筹划,以成本控制为重点,以节约费用开支为内容,改善集团内部的收支平衡关系,实现集团资源合理的分配,资金合理的流动。最后,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工作。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强化预算的执行控制工作,经过审批确立的预算,就在集团内部具备行为规范的“法律效力”。各个责任主体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都要按预算管理要求执行,围绕预算管理内容开展经营活动,尤其在资金管理与成本控制上,严格落实预算执行制度,对发现问题应做出及时反馈,通过制约的手段将预算执行工作贯彻落实下去。

(三)建设资金结算管理中心,提高使用效率资金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命脉,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企业集团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首先,加强资金结算功能的管理,推进资金其他功能的发展。企业集团资金结算中心的作用是将其成员的资金实行统一管理,即内部资金的流动都须经结算中心“过一下手”,实行统一调配,减少资金占用,通过资金的运作,降低资金沉积成本,提高资金利用价值。例如,在集团内部设立统一结算账户,各下属单位的资金必须进入该统管账户中,确保资金的“一个口进出”管理,避免了分散、截留、挪用现象的产生。其次,加强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在资金结算中心采用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模式来管理各单位资金账户,例如,恪守信用,履约付款;谁的钱进入谁的账,由谁支配;有偿使用,不垫款等,所有的资金流动都经结算中心进行划转。在资金管理中可按用户的需求设立收入汇缴账户和业务支出账户,一方面满足“只收不付”的管理需求,另一方面满足“只付不收”的管理需要,对这类账户的资金拨付由统一结算中心来调配,从而做到严格的资金控制管理。最后,加强管理中心内部信贷功能的建设。通过内部结算中心的信贷功能,合理地抑制信贷规模,避免因信贷的盲目性而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通过内部信贷功能的发挥,有助于缓解资金使用人资金紧张的压力,也会降低资金盈余过剩的沉积成本,有利于集团内部资金使用合理的分配,增加各成员单位资金管理的效益。

(四)建立成本管理中心,节约能源消耗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成本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集团通过建立成本管理中心,借助财务预算管理为手段,以资金管理为导向来切实地加强成本控制工作管理。首先,全面实行成本、费用的预算管理,控制不必要费用支出,确保每笔支出都花在刀刃上,实现资金使用的价值。其次,制订统一的目标成本,组织预算与执行的核查工作,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及时解决,尽可能地将经营成本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作者:王东明单位:山西阳光焦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财务控制论文: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财务控制论文

一、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问题

(一)应收保费的产生一般来说,应收保费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由信用政策产生的应收保费:由于保险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保险公司扩展业务的过程中会存在对与保险公司存在合作关系的大客户签发机车险、企业财产险等大额保单,并且在保费费率或者是期限上给予优惠来招揽客户,提高客户忠诚度,并因此产生了应收保费。保险代销结算时间差上产生的应收保费:在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中,有些业务比如住房按揭贷款保险、航运险等等会通过银行、交通运输部门等中介进行代销,而一般保险公司会按月或者按季与他们进行结算,这样的一个时间差就形成了财产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恶意拖欠产生的应收保费:在财产保险销售之后,难免会有些投保人以各种理由“赖账”,恶意的对保费进行拖欠。另外,有些保险代销人也会由于各种原因不对保费进行按时划转至保险公司账户,也会形成应收保费。由于恶意拖欠而形成的应收保费变成坏账的可能性较大。此种原因形成的应收保费,对于财产保险公司而言,一方面要承担应收账款变成坏账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还要承受由于被保险人未来发生财产损失带来的赔付问题。

(二)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现状一般而言,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占其保费收入的比例在3%-5%是最佳的,财产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收入在其保费收入中的比例一贯是各保险公司中最高的,保监会下达给财产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收入占保费收入比例的底线是8%。从事后数据统计观测显示,财产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占保费收入的比例在不同的年份变动比较大。以平安财险为例,可以看到其应收保费占保费收入的比例在1990到1995年比较高,在9%左右,而且多数时候是右,最高的时候是1994年,甚至可以达到15%左右;从1996年开始,这一比例开始下降,到2000年的时候已经下降到3%以下,最低的时候是2002年,低到0.9%的水平;从2003年开始,又开始有上升趋势,在这一年,大概在3%左右徘徊。应收保费与保费收入的比例在各年份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另外,财产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还呈现出季节性特点。根据统计结果来看,一般年中时的应收保费收入占整个保费收入的比例会高于年末。

二、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的风险

(一)经营风险在财产保险保费尚未到达财产保险公司账户,只是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时,如果被保险人发生意外造成被保险财产的损失,保险公司能否不进行赔偿?虽然在很多的保单上都会注明“保费到账后保单生效”,但是,我国法律倾向于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被保险人,保险公司又常常在社会上有不太好的“名声”,如果保险公司进行赔偿会带来损失,不进行赔偿又会造成自身名声的受损、经营的受损。所以,财产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会带来财产保险公司潜在的经营风险。

(二)应收保费不能收回的风险在财产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中,会存在有时市场环境急剧变化带来被保险人的资产状况变得极端恶劣,此时可能出现本来要对应收保费进行支付的被保险人没有能力进行保费的支付,形成财产保险公司的坏账。还有恶意拖欠形成的应收保费,极容易形成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不能收回。

三、增强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的财务控制能力

(一)在会计上制定、完善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的管理标准以及办法应收账款形成时,在会计上进行处理时,就要从会计上形成一个完善的应收保费的管理的标准以及对其进行管理的办法,从源头上就对应收保费进行控制,为以后的良好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保费系统,将财产保险公司的所有保费纳入系统进行管理。当每一笔保险业务形成时,输入系统进行处理,收到保费时进行注明;只形成了保险业务,但是尚未收到被保险人支付的保费,形成应收保费时,也进行注明,这样,一个公司才能及时准确的了解公司的应收保费情况。有了这样的系统之后,还应该明确公司能承受的应收保费的规模以及对这一特殊应收账款的账龄处理方法,以便随着时间的发展对应收保费进行计提折旧或者是减值损失,为财产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提供一个完整而系统的数据。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收保费的管理方法。在实际进行业务操作时,怎样的一笔业务公司可以承受其保费成为应收保费,还有如果应收保费规模已经达到先前制定的应收保费的形成规模之后,对新产生的或者可能产生的应收保费该如何进行处理,在开始的时候就应该要制定好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便在实际中进行操作的时候“有法可依”。同时,还应落实责任到人。

(二)财务风险的识别:定期根据会计报表对财产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进行分析每个公司都会制作财务会计报表,并且定期汇总一次。对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根据会计报表定期进行分析,可以总结过去一段时间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应收保费上的突出之处。对应收保费进行分析,不仅要进行量上的分析,还要进行质的分析。所谓量的分析,就是指要根据统计所得的期末应收保费的规模在总保费收入中的比例,将这一比例与最佳比例或者与财产保险公司先前制定的预期比例进行比较,看其是否在可控范围内。所谓质的分析,就是指根据会计报表形成期内的应收保费进行账龄分析以及保费的质量分析,还有可以对不同区间之内的应收保费应该是多少进行统计,然后进行同比分析、环比分析或者是进行一个构成结构方面的分析。以上对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的分析可以及时的发现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方面存在的财务风险,属于财务风险管理的财务风险识别阶段加强管理,预防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的财务风险。

(三)财务风险度量:加强对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的考核在财务风险控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财务风险的度量。在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中,要加强对财产保险公司各分公司或者各员工的应收保费的考核制度,将财产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具体到每一个员工或者每一个分公司。加强对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的考核,可以及时的发现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上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应收保费导致的风险进行度量,而且是进行符合各种不同情况的真实度量。

(四)财务风险控制:制定有针对性的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清理和催收在对财产保险公司应收保费进行识别、分析和度量的基础上,最终目的是要对财产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进行财务风险的控制。要根据财产保险公司保费形成的不同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清理和催收工作,并且将这一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员工或者是分公司来进行。对于恶意拖欠无论是客户还是保险人员恶意拖欠形成的应收保费,尤其是超过了一定账龄的应收保费,要通过强硬的手段比如电话催缴、上门催缴、到工作单位催缴或者是直接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催缴;对于与销售保险中介机构因时间差形成的应收保费,一方面可以视具体情况与相关中介单位进行协商,缩短结算周期,另一方面,如果销售机构一直以来形成了固定的结算周期并且中介结构从未违约可考虑就按照惯例进行。但是,如果中介销售机构故意进行保费的拖欠,则可以考虑与其终止合作。还有其他原因形成的应收保费可视具体情况来确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催缴措施。

四、结论

随着财产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增加,其应收保费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应收保费给财产保险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应该引起财产保险公司的足够重视。在我国的实践中,通过事后统计数据,发现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收入占保费收入的比例一直高居不下,同时还发现,在不同年份这一比例也不相同。对于财产保险公司而言,从财务控制角度加强对应收保费的管理可以有许多措施,比如从源头上加强控制,设定一定的机制,减少应收保费的产生;定期对公司的应收保费进行质和量的分析,针对各种原因形成的应收保费制定有针对性的清理和催收措施。

作者:华静敏单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市分公司

财务控制论文:财务绩效财务控制论文

一、企业集团财务管控的方法体系

1.企业集团预算管理。预算作为集团财务管控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少有的能把各个业务财务层面统一控制协调的方法体系。企业集团预算的目的就是实现企业集团价值最大化,出资者实现财富最大化。集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层次上可以可划分为费用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三个层次。投资中心是最高层次预算单位,适用于有投资决策权的独立单位,投资中心对成本和利润报酬率预算负责。利润中心是中层预算单位,费用中心为最低层次的预算责任单位,仅对成本费用负预算责任。各组织形成全过程分层次的预算管理。

2.集团财务信息控制。集团往往根据子公司的会计报表等信息来对子公司的高管人员进行业绩评价并决定薪酬。而会计政策、会计方法等方面对会计报告的影响很大,所以母公司有必要对子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集团的财务信息控制主要应该防范虚假财务信息。财务信息是企业集团进行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如果依据虚假财务信息进行决策,必然会导致战略目标难以实现,还可能引起南辕北辙的决策性失误。对于虚假财务信息的治理主要手段是加大处罚力度,“经营者是有限理性经纪人”所以人行为会遵循成本效益原则,“追求效用最大化”。当处罚的成本大于提供虚假信息的收益时会自动采取规避的方式。

3.集团财务人事控制。集团整体利益与子公司个体利益的不一致性,应该是集团母子公司直接的最优秀的矛盾。而且矛盾伴随着权力的下放被扩大,所以强化财务控制很重要。企业集团进行财务人事控制强化对子公司财务管控可以有效维护集团整体利益。母公司通过委派财务总监并归于母公司财务部门的人员编制统一管理与考核。从职责范畴区分,通常可有三种类型:①财务监事委派制:对子公司派出财务总监,专门监督对子公司的财务活动的财务人事控制方式。②财务主管委派制:通过行政任命的方式母公司以总部管理者身份对子公司派财务主管,并纳入母公司财务人员编制统一管理。并负责子公司财务事项,强化了集团的财务控制,并为集团对子公司财务主管业绩评价提供了依据。③财务监理委派制:是一种兼以子公司财务主管及母公司出资人代表的身份介入子公司管理决策层。

4.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主要是指由集团在资金使用和流向上监督和指导子公司,子公司的收入款项统一存入集团一级账户。同时集团一级账户也是子公司所有支付的流出账户。这样实现了子公司的资金使用和流动处在集团监控和指导之下。这种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可以聚合各个子公司资金并对集团范围内所有资金监控使用。能实现集团范围内资金调剂使用,子公司有资金余缺的时候,调剂有闲置未用的资金拨付有缺口的子公司。这使集团整体资金成本降低,提高集团信誉等级。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对于企业集团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资金的集中管理成为很多企业集团所选择的资金管理模式。

二、集团财务绩效评价、财务激励机制、财务监督

1.集团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是由评价制度,评价指标,评价方法标准等一系列指标与绩效评价相关的,绩效评价体系是企业集团管理制度化的保证、规范化的保证、科学化的保证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基础。要设计好绩效评价系统的科学体系。集团财务评价的模式要已集团整体经营成果的评价作为向导,可以从会计报表等信息载体直接获得数据,有关的财务比率,例如利润比率,报酬比率,费用比率,盈利能力等。采用财务绩效评价,能够反映子公司经营成果。根据统一的方法获取财务数据,减少人为干预。但是单纯的财务指标有时无法反映会计数字以外的企业经营情况。方法体系是财务比率进行评价,运用价值评价模式,杜邦分析法,EVA指标评价法,KPI指标等,现在新型的平衡积分卡进行战略评价也是主要的方法。

2.财务激励机制。集团财务激励机制是利用有效的财务手段对激励对象进行的激励措施,有效的财务激励措施能调动被激励者的积极性,调动工作热情,达到集团整体价值目标。激励的方式货币性激励与非货币性激励相结合,短期效果激励和长期效果激励相结合。其中最最主要的是物质激励机制,包括固定报酬上的激励机制。最优报酬设计应该视企业的具体情况及所处的行业特点采取不同的最优组合。

3.财务监督体系。企业集团事后财务监督体系是对集团整体财务决策权的贯彻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对经营者的有效监督。配置财务决策权模式如果健全,必然包括监督。财务决策权集中管理必须实施有效的监督,才能保证授权风险的可控制。监督内容包括:财务制度制定和执行,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内部审计,会计核算的准确等。最主要的方法有内部审计等。

三、总结

一个完整的财务控制过程分总体原则、具体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连贯的过程。在提高整个集团竞争力的前提下,要充分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加强集团与子公司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从而共同实现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实现规模效应。

作者:李志国单位:北方凌云工业集团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财务控制论文:加强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论文

一、加强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事业单位对于整个国家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也在明显地扩张。为了应对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尽快地转变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相关方法,调整事业单位财务控制体系,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从而保证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在法律的要求下运行,保证事业单位财会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但是,近几年来事业单位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给事业单位以及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不断地加大。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重复出现,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内部的财务控制。下面我们来分析如今事业单位财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二、事业单位财务控制中出现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意识不足意识是保障行动的出发点,内部控制意识也是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内控意识才能够确保事业单位中的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执行,才能够不断健全发展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如今,很多单位都比较缺乏内部控制意识,片面地注重事业单位的业务以及事业的发展,不注重内部控制,单纯地认为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工作。有的单位在财务管理中还没有内部控制制度的存在,或者是出现虽然制定了内控制度,但是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的状况,在执行情况以及执行效果上达不到内部控制应有的作用,导致内控制度形同虚设。在对于相关问题的处理上,很多事业单位依旧凭借自己的经营经验、经营惯例来进行,内部控制的作用根本得不到发挥。此外,领导专权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个别的事业单位的事务处理完全由事业单位的领导说了算,这也是造成内控制度的不当实施或者实施效果不佳的原因。

(二)财务基础工作不足财务人员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基础单位,工作人员的素质决定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在的财务控制上也是一样。财务控制制度的执行以及实施的基本单位都是工作人员,并且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更高。如今的事业单位在资金的来源上与企业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大部分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具有比较特殊的性质,在工作当中也有比较大的特点。在国家财政拨款的体制之下,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大多不是很高,单位在运营的过程中也不是很重视财务人员素质的培养,在专业性上存在着欠缺。据了解,某些事业单位中依旧存在兼职上岗以及半路出家的现象,专业性非常差,这就会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很难得到全面地贯彻落实,财务控制的效果得不到实现。

(三)会计核算的问题一是原始凭证例如发票、凭证等填写不规范。发票的内容没有系统性,发票上没有相关单位的盖章,实物的购买没有相关领导的签名、没有经过审批等。二是凭证上的制单人以及审核人的问题。在了解中我们发现,还有一部分事业单位在凭证上只有制单人而没有审核人存在,这种情况在会计核算当中属于严重错误,是应该禁止的。三是资产的清点。在很多事业单位中,资产管理存在着较大漏洞,事业单位对于自身的资产清点工作做得不够,事业单位不知道自身的资产状况,造成资产核算不清,账目与实物不符,出现了账外资产的现象,国有资产流失情况严重。此外,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还表现在账务核算处理上。一部分事业单位因为会计核算人员本身的素质问题,或者一些私人的目的,将会计科目列错。还有的单位同时运行两套会计核算方式,导致了核算的混乱。这样的情况都会造成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失真,最终导致财会报告的失真,财务报告无法体现当期的财务收支状况以及经营状况,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无法正常进行。

(四)事业单位财务控制制度不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制度是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正常进行的有效手段,但是,就目前来看,大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制度并没有有效的建立和运行起来。财务监督体系建立不完善、岗位设计不规范、审批职权不明确、审批流程不规范等现象都是影响财务控制制度建立的重要原因。在岗位设置上,存在一人多岗的现象。例如会计和出纳岗位由一人担任、记账以及复核的岗位由一人担任等。在审批职权以及审批流程上,不同额度的审批出现了越权审批或者领导一人审批的现象,审批的随意性较强,严重影响到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

三、强化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若干对策

(一)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内部控制意识才能够有效的保证事业单位财务控制制度的制定以及实施。在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加强领导的内控意识,明确地指出单位负责人在单位中应该担负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事业单位内部形成一个统一的风气,从上而下灌输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确保单位领导决策的正确性,保障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有效落实。加强事业单位内控意识可以运用以下几个手段:一是加强第一责任主体的意识培养,强化领导人的财务控制意识;二是可以联合各个部门进行财务内部控制的学习研讨,提高各部门对于财务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从而形成整体效应;三是可以在事业单位当中推行法人经济责任制,将事业单位的风险直接与领导人、决策层联系起来,然后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分工,实现各部门的协调与制约,进而实现加强内部控制的目的。

(二)强化基础性工作会计基础工作的薄弱是影响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有效进行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事业单位中必须要把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提升上来,强化会计基础工作,提升财会人员的业务意识。在这个过程中,事业单位可以尽量地为单位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财会队伍,引进一些高素质的会计人才,组织内部财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以及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地提高会计工作者的财会能力以及业务素养,实现有效的财务控制,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三)规范会计核算,加强资产管理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复杂性很强,会计核算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事业单位应该从自身的情况出发,结合各单位的实际,建立一套实用的、准确的、高效的跨级核算体制,在会计核算中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实现事业单位的账目准确,达到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

(四)完善财务控制制度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制度不是光靠事业单位本身就能够建立起来的,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家应该尽快出台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规范以及标准,使得各个事业单位能够在法规的范围之下进行适应自身的财务控制制度的建设,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有章可循,减少事业单位在实际运营中出现的失误,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水平。

作者:吴敏单位:江阴市公路管理处

财务控制论文:地勘单位内部财务控制论文

一、地勘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作用

地勘单位完善内部控制的主要作用是可以保证其资金的安全、会计信息的可靠以及经济活动的有效,具体而言其作用体现在下述环节。第一,保护地勘单位的资产完整安全,避免出现资产流失问题。资产和完整安全是地勘单位从事经营性的市场活动并履行其职能的重要物资保证,而通过内部财务控制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舞弊现象,从而减少甚至避免盗窃政府财产以及挪用单位公款等违反乱纪问题。第二,保证地勘单位财务会计信息以及经营管理信息的完整真实。财务会计信息以及经营管理信息对于地勘单位做出经营管理活动的科学判断有着重要的依据,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为地勘单位提供准确及时的财务会计信息以及经营管理信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经营决策出现的偏差的问题。第三,有利于地勘单位降低各种风险,从而改善其经营管理的效益。地勘单位工作因为工程项目的环境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工程款的回收困难并且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使得风险管理工作的地位更加重要。因此对地勘单位而言,如何尽量降低甚至避免各种财务风险以及经营风险,是管理人员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内部财务控制可以有效评估各种经营风险,推动地勘单位不断强化对于经营管理过程当中薄弱环节的健全完善,从而将风险扼杀在萌芽当中,是地勘单位防范风险最为有效的一种途径。第四,有利于地勘单位实现经营目标。内部财务控制是由一整套的制度、方法、措施以及程序构成的,同时贯穿于地勘单位经营管理活动整个的过程当中,可以将地勘单位各个部门以及各个环节的工作有效结合到一块,使地勘单位的各个部分可以运转协调,从而顺利实现地勘单位的经营目标。

二、地勘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财务控制难度较大地勘行业自身的特点决定其内部财务控制工作的难度比较大。地质勘查除了风险高以及未知性大的特点之外,还有着流动性大、分散程度高以及勘探范围广的特点。由于地勘单位行业的性质导致一些基层的工作单位在其日常经营管理的过程当中存在着很多无法控制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直接阻碍者内部财务控制的执行落实,因此地勘单位实施内部财务控制的过程当中面临着比其他企业更严峻的挑战。除此之外,地勘单位还存在着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的特点,导致内部财务控制分工无法长期持续下去,财务会计工作的信息无法实现共享以及及时的反馈,从而加大了地勘单位实现会计信息覆盖的难度。

2.内部财务控制理念落后很多地勘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理念落后,认识不到其重要意义,由于地勘单位特殊的行业特点,从而影响到内部财务控制发挥其应有所有,这就导致一些地勘单位的管理人员片面地认为财务部门工作就是会计核算,只需要做到正常报账、正确算账以及提供会计报表。财务工作的优劣通常是同地勘单位的效益直接联系的,地勘单位的效益好就肯定会计工作的成绩,对于内部财务控制缺乏足够的重视。首先,一些的地勘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措施,或者是内部控制的制度不够健全,无法发挥出内部财务控制所具备的控制作用。其次,一些地勘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措施比较健全,不过却最终沦为形式主义,一些内部财务控制的措施同地勘单位的实际不符,或者是制定出来后没有真正落实,从而使得地勘单位的财务控制无法取得具体效果。最后是忽视地勘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由于地勘单位对财务人员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部分地勘单位的管理人员利用自身权力抵制相关规定,使得内部财务控制的措施难以落实到位。

3.内部检查监督不够严格我国很多地勘单位目前还没有设置独立内部审计的部门,从而有针对性以及有计划地对地勘单位的各项相关业务加以审计检查。同时虽然有部分地勘单位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不过这些审计部门却缺乏足够权限,甚至导致内部审计的部门被架空,从而难以真正落实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以及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在发现问题之后,往往只停留于认识阶段,而没有引起地勘单位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主动解决发现的问题,这样一来就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有效性以及积极性。

三、完善地勘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措施

1.强化内部财务控制意识要想发挥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作用,地勘单位的管理人员需要高度重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建设及其落实,同时要带头严格执行。这是因为内部财务控制涉及到对地勘单位的人、财、物等因素的控制以及使用管理,会涉及到地勘单位的各项经营活动以及每个经营环节,这就要求地勘单位的管理人员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单位的内部财务控制工作,将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制度建设以及落实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除此之外,强化内部财务控制意识还需要地勘单位完善相关组织机构的建设。地勘单位需要根据自身行业特点以及经营规模等相关的因素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同时要配备完备的职能部门,科学界定各个部门职能,同时确保内部会计控制任务得到实现,尤其是要明确界定各个机构的权限以及职责,一方面要防止权力重叠,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出现漏洞,根据互相牵制原则而让地勘单位的每项业务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授权,并且要实现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

2.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地勘单位需要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从而提高其抵御风险的水平,需要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地勘单位在日常经营的过程当中会面临内部或者是外部的各种风险,并且这些风险往往伴随着经济环境以及地勘单位发展而不断变化。所以地勘单位需要提高风险意识,完善风险的评估机制,从而提高驾驭风险能力。此外,地勘单位需要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及时更新内部财务控制系统,从而强化对环境改变之后的控制管理,并且在内部要设置专门的机构以及工作人员,来制订防范风险的措施以及流程,划定重点监控的风险防范治理环节,从而迅速掌握风险信息并组织信息的处理,尽快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化解,将地勘单位经营风险控制在最低的水平,这是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3.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内部审计可以说是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的有效监督,因此地勘单位需要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强化内部审计的工作,并完善内部控制监督的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地勘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同时配备专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其次是要提高内部审计地位,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要有独立性,确定内审机构的地位要高于其他部门,同时赋予其足够权力,这样才可以抱着个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以及独立性。再次是要督促内部审计职能从监督转向服务,从财务的审计转变为管理审计,从而真正实现内部会计控制的目的,促使内部审计工作的重心转变为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单位经济效益的审计。

综上所述,地勘单位作为国民经济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其快速稳步发展,地勘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建设问题,同时完善地勘单位内部各项会计的经济业务以及岗位职责,从而约束地勘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并保证其会计资料的合法真是,改善其会计信息的质量,以为地勘单位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作者:高耀广单位: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调查院

财务控制论文:做好企业集团财务控制论文

一、企业集团做好财务控制的必要性

(一)做好财务控制符合企业集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很多成员单位共同组成了企业集团,但是这些成员之间的整体利益或者是局部利益很难真正的协调一致,集团在资产增值率、收入增长率以及所有者权益增长率等方面不协调情况比较明显,这也导致了集团企业整体化产业结构没有得到很好的优化,致使企业很多问题的产生,所以必须做好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控制,这样才能够帮助其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做好财务控制符合企业集团资产重组需要随着改革的进行,企业资产重组也在不断的深入,在企业集团的范围内也组建了一些企业,以往在进行财务控制的时候将成本控制作为中心已经很难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并且以往的管理控制体系也很难满足现代企业集团的管理需要。在企业集团中,若是内部财务控制不到位,便会影响财务工作的进度,对集团财务管理工作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企业集团应该重视财务控制的加强,建立财务控制机制,从而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控制的实际水平。

(三)做好财务控制符合投资者的需要在很多企业集团中,其经营权和财产所有权本身是分离的,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在经营目标方面会产生一定的分歧,有些经营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会做出一些损害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事情,比如说在经营过程中,私自挪用公款,在办理项目时收取一些回扣。所以必须做好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让投资者能够很好的了解企业的实际信息,维护其利益。

二、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产权控制不到位随着企业改革的进行,虽然绝大多数的企业集团都建立了法人治理机构以及现代企业制度,但是由于受到以往管理体制的影响,企业集团本身的配套措施不健全,有一些企业集团总公司和子公司财务并没有真正的分开,存在产权划分不清以及债权归属模糊的情况。还有些企业集团一味的将自己的子公司当成自己的提款机,这也导致了集团公司在进行财务控制的时候,很容易和子公司出现经济上的摩擦和矛盾。

(二)财务控制体系不完善就目前而言,很多企业集团建立的财务控制体系并没有真正的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以及监督考核机制没有形成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形同虚设或敷衍了事的情形。此外,为了满足企业经营需要进行的社会审计,只是根据领导的要求进行审计报告的制定,这就导致了其财务信息可靠性和准确性出现偏差,会造成企业财务控制的混乱局面。

(三)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些企业集团没有根据需要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没有很好的进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有的企业集团虽然建立了预算管理制度,但是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其重要性和作用,预算控制存在一定的问题,仅仅留于形式;还有些企业集团预算制度不够合理和科学,考核办法也不具有可行性,这就导致了企业在资金运作时的难度较大。

(四)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由于企业集团本身规模大,组成单位较多,各个成员企业本身都有属于自己的银行账户和财会机构,有属于自己的闲散资金,这就导致了企业集团资金比较分散,集团整体财务资源配置效率较低,没有将其作用发挥出来。

(五)激励机制缺乏现在我国很多企业集团本身是属于国有的独资公司,其资本结构以及产权结构比较单一。子公司也是被绝对控股,并且,这些企业集团受到以往管理体制的影响比较严重,很多企业集团并没有根据市场的变化建立激励机制,经营者本身的利益没有和公司效益以及员工的利益结合在一起,这便导致了很多子公司活力缺乏,经营者在经营的时候也没有积极性,其才能没有真正的发挥出来。

(六)管理方法更新不及时企业集团进行财务控制时,管理方法陈旧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现在很多企业集团子公司在进行企业信息反馈时依旧使用以往的口头汇报和财务报表上报的方式。进行会计核算没有完全按《企业会计准则》,随意性比较强,财务信息真实性得不到保证。此外,信息传递渠道较长,总公司很难及时掌握子公司的实际动态,会计信息明显滞后,这就导致了经营风险控制以及财务风险控制比较困难,也对以后管理层决策造成不利影响。

三、做好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一些办法

(一)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在企业集团中,只有董事会才有权利对财务进行控制,做出各项决策。所以在进行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时候应该将董事会本身的决策职能以及监事会的监督职能进行强化,让监事会以及董事会参与到企业的监督和决策中去,从而更好的对内部控制进行加强。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理顺了公司内部所有者、经营者、监督机构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集团公司有效开展财务控制,提高控制效率。

(二)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在进行全面预算编制的时候,企业集团应该对子公司编制的一些财务预算方案进行分析,预算方案只有得到批准后才能真正的执行。这样集团企业不但能够更好的对子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掌握,还考虑到子公司的意见,能够很好的将子公司本身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提高集团的凝聚力。此外还应该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激励子公司加强预算管理,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三)建立资金结算中心,做好资金的统一管理在企业集团中,子公司经营中需要的一些大额资金都是由优秀公司来统一进行筹集的,所以集团公司应该建立资金结算中心,做好集团资金的统一管理。这样能够保证内部资金调配的合理性,提高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率,保证资金的安全。

(四)完善考核体系,健全监督机制集团公司应该根据子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来确定投资回报率,从而确定利润指标,这样能够保证子公司资产能够实现保值增值。此外集团领导还应该认识到监督机制的重要性,通过健全监督机制,增强企业本身的内部控制能力,做好财务控制。

(五)对控制方法进行更新,做好系统控制在企业集团进行财务控制的时候,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集团应该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融入企业财务控制制度,利用财务管理系统来对下属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管理和监督,避免出现信息不实的情况。并且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了解财务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财务资源的整合,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

作者:焦长玲单位:中城建第十一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财务控制论文:集团企业内控财务控制论文

一、集团企业内控中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预算制度形同虚设,资金的管理混乱有的集团企业或者由于管理者自身原因或者由于集团企业发展较快等原因,到目前为止,并没有集团企业财务控制的意识存在,所以财务控制中的财务预算制度也就当然的没有了。有的集团企业虽然有自己的财务预算制度,但是却是形同虚设,并没有发挥其该发挥的作用,成为集团企业的“门面”,甚至是随意更改财务预算。还有的企业预算不科学,在制定的时候并未充分考虑集团企业以及子公司的实际情况,缺乏严密的计量考核以及相关的考虑,导致有的企业到年末的时候看起来似乎盈利很多,但是实际中却是利润大部分以应收账款的形式存在,不良资产不断增加,资金运作困难,企业运营资金不足。

(二)监督、控制、考核不力集团企业中,财务人员对经营情况缺乏相应的了解,内部审计制度也不健全,外部审计由于其固有的弊端性受利益所驱使,只是走过场,会造成企业的监督、管理很多时候脱离市场,脱离实际,可能只是集团企业领导的个人喜好而已,造成集团企业的财务亏损。

(三)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手段落后许多集团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都会由于兼并、收购等等手段来迅速的壮大企业,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由于企业太大,旗下子公司太多而无暇顾及全局,无法及时掌握或者及时处理子公司出现的问题。另外,集团企业较小时候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对于壮大之后的集团企业的管理就会显得落后,不再适用。

二、集团企业财务控制的改进方式

(一)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一般来说,企业内控中的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集权制、分权制、混合制。三种模式都是各有各的优缺点:集权制可以增强集团企业对子公司的管控能力,但另一方面会导致子公司缺乏积极应对市场变动的主动性还有经营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受到挫伤,削弱了集团企业的应变能力。对于不同的企业: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也许对于财务控制模式的选择并没有唯一的优劣标准。比如对于子公司与集团企业联系比较紧密的企业,而子公司的控制权对于集团企业而言很重要,这样的企业也许集权制会是比混合制更好的选择。而对于一些需要积极应对市场,比如说销售或者就是流行的快消行业也许分权制会比混合制更好一些,因为采用分权制可以使得子公司有足够的自主权可以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形的销售模式、销售产品等,对集团企业而言,子公司的经营积极性也许比控制能力更为重要,这个时候也许分权制会更好一些。但是,上述一些类型的企业在选择财务模式的时候也与其规模有关,处于不同规模的企业的选择可能也并不是一致的。华能集团是一家依靠国家以煤代油专项资金发展起来的以电力为中心的一家国有大型企业,由优秀企业中国华能集团、9个成员公司以及这些公司旗下的400多家子公司组成。旗下有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以及山东华能电力开发公司分别先后与纽交所上市。华能国际对其子公司的管理就是采取了混合模式,既有筹资、投资、财务业绩等方面的控制,也有子公司发展的自由性。总的一句话“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适合企业的、能给企业带来最大利益的才是好的。

(二)建立相应的财务控制制度完善集团企业的财务控制制度,需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财务报告制度以及相应的合适的管理机制,完成对相关指标比如利润指标或者是资本报酬指标的考核。另外,有一个词语叫做“尾大不掉”,当集团企业不断做大的过程中虽然有许多好处,但是不可否认,许多的劣势也就出来了,尾大不掉就是其中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在集团企业较大的时候,信息的畅通无阻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起了很关键的作用。说到底,企业太大,信息就无法像小企业一样能很快而且完整的传递,所以才产生了大集团企业反映慢的问题。所以,在解决集团企业财务控制方面,建立一个通常的信息传递机制无疑是重要的。要获得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构建一个畅通无阻的财务信息沟通系统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措施来实现,比如通过集团公司统一管理运行的财务网络系统来强化对子公司以及集团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规范子公司的日常运营活动;集团企业与子公司的财务目标进行统一,无论是资金、核算还是制度方面统一的进行,财务业绩考核标准以及预算也应该要相互统一,或者一些其他的合理的、可以促进集团企业加强财务控制的措施。如同上文提到的华能国际,其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投资额度、筹资额度、财务业绩考评,筹资由母公司统一安排,投资超过一定限度之后才需要向母公司申请,财务业绩考核主要考察利润、净资产收益率以及经营性净现金流三个方面。

(三)强化集团财务监控要加强集团企业的财务控制,集团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合理的财务管理约束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强化集团企业对子公司的财务监控能力。集团企业要针对当前的宏观政策、经济形势,制定一个符合企业的、合理的、可实施的财务管理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这样的一个财务管理制度必须是经过集团企业董事会慎重讨论并决定,有集团企业的管理人负责实施监督行使的,结合了集团企业的各方面情况包括集团企业的行业状况、企业章程准则等等以及子公司面临的市场实际情况,而不是“拍脑袋”做出的决定。同时还要定期检查、日常督促,并建立起能够促进集团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的措施,比如可以对企业的各项超过一定数目的现金流进行管理,控制资金的流动方向;或者是建立财务报告制度,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财务考核指标等等。完善集团企业的内部审核制度。审核之时可以以集团企业的资产为主线进行,建立起完善的一个审计网络,将集团企业各级都涵盖进去,没有特殊、没有可以不接受审核的例外。另外,可以建立一个专门负责集团企业审核的审核委员会,当然审核委员会不仅仅是对集团企业进行内部审核监督,对于子公司也有着同样的监督作用。

(四)完善各项考核指标体系对于子公司而言,将公司资产保值、增值是其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子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给集团企业带来的回报是需要使用数据来进行客观评价的,而这一套可以被量化的客观的数据、指标就是集团企业对子公司进行考核的一个评价体系。对于从这个评价体系评价出来表现好的子公司,集团企业应该给予表扬,相反,对于表现差的子公司当然也就应该给予惩罚措施。这样的一套在集团企业财务控制方面的考核指标体系主要应该包括一些基本的财务指标,比如企业变现能力,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管理比率,负债比率,利润增长率,营业额增长率等等。虽然这些容易度量的、可以量化的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轻松的度量子公司的表现,但是也不可过度相信。要做好定性与定量指标结合的分析,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分析,业绩与市场结合的分析。

三、结论

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我国企业所建立和实施的内部控制应当包含以下五点: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由此可知,内部控制中的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都是集中或者包括了财务控制手段。譬如控制环境、管理活动包括了制度建设,控制活动包括了财务流程与实施考核,内部监督包括了集团的财务监控与内部审计。因此,做好集团的内部控制,其根本就是要做好集团的财务控制。以财务控制为优秀搞好企业管理,促进集团优秀竞争力的实现。

作者:陈霞单位:江苏金海新源电气有限公司

财务控制论文:工程项目财务控制论文

1工程项目财务控制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电力企业对于项目的财务控制问题,依然根据电力企业原来的费用管理制度进行处理,并未真正设计控制办法,或者仅仅把内部财务控制看成是内部牵制制度,范围远远不能控制财务,所以财务流程上出现问题较多,容易造成漏洞,具体体现如下:

1.1工程项目预算的审批制度不严格工程项目财务控制的主要方向应是防止任意扩大投资规模或出现漏项,避免故意压低概算投资,然后过程中不断修改预算而不是控制,搞钓鱼项目,最后导致建设价格大幅度地突破概算的现象。编制预算只是开始,执行预算和严格的审批控制才能确保预算顺利执行,而建设工程项目往往没有严格的审批手段,费用执行往往只按照集团公司固有的审批管理来执行,不能考虑工程项目实际,生搬硬套的控制标准不能达到控制的目的。

1.2投资和合同控制乏力对于建设工程项目投资金额确定,建设单位会选择一定的施工单位,大部分会外包出去,这个过程中往往滋生舞弊现象,尤其是个别应标单位要通过关系途径来获取中标,没有对应标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目前企业招标往往流于形式,未招标,都已经定下来应标单位是哪家。签订合同本身是工程项目招标工作的最后一道程序,这就需要建设单位严格履行招标投标程序,注意招标投标程序的适当性,招标文件的规范性,本着客观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则确定双方的责、权、利。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该严格审核合同的金额、结算方式、支付条件、支付时间等内容。而往往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会计人员参与或者参与了也只能听领导的决策,控制措施不到位。

1.3工程项目的工程款管理混乱工程项目投资巨大,单位财会人员对资金支付控制不严,不按标准,不按程序执行,资金拨付的随意性很大,并且不规范,企业领导的意志为指导,惟领导命令是从,最终导致超预算现象严重。同时,建设单位缺乏专门会计机构,企业会计机构也缺乏对施工单位资金的有效监管,部分施工承包商将工程款转移到自己福利上来,并没有将款项完全用于该项目的建设。

1.4项目工程决算控制不到位工程项目控制贯彻始终,前期控制好,不等于工程结束,很多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的相关人员没有及时进行验收,没有做好工程收尾工作,没有及时清理各项债权债务,没有如实盘点财产物资,导致工程价款的结算、固定资产的移交使用受到了影响,无法开展竣工决算工作。

2工程项目财务控制的规范方法

工程项目要完善建立财务控制系统,规范财务控制,树立单位财务人员和相关负责人的内部财务控制意识,全员参与,从各个财务方面进行改进与完善。

2.1树立财务人员和相关负责人的内部财务控制意识内部财务控制作用发挥的程度如何,与财务人员和项目负责人的重视程度有关。明确项目负责人责任和义务,对资金审批,报销和日常管理明确把关,提高其参与工程项目内部财务控制的自觉性。建立符合本单位工程项目建设实际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财务经理和会计主管等人员一起参与,督促有关人员贯彻实施,并且在过程中及时修改完善。

2.2构建高效的工程项目内部财务控制组织结构建立内部财务控制的组织结构是执行财务管理任务、实现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载体。建设工程项目要想有效地发挥内部财务控制功能,必须构建合理的组织结构。机构内部进行相互检查和制约,纠正各种错弊。机构能够满足日常控制和定期评价的需要和对功能与绩效的监督考核。工程项目应本着适应性、牵制性及效率性原则选择组织结构的设置形式,考虑适用条件,使得组织能够为控制服务,以提高控制效率,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2.3建立内部财务控制岗位分工与授权机制工程项目虽然建立了组织结构,但是这个组织机构只是提供了项目运作与控制框架,需要建立建设工程岗位分工与授权机制,确定项目执行者是人,需要对人员进行分派权力和责任,建立沟通管道和设立授权方式,加以明确岗位分工与授权机制,各项目结点,相关业务部门按其业务再划分为若干个具体的工作岗位,赋予其应有的权限,并分派至个人,达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内部财务控制分工清晰,权责明确。

2.4提高工程项目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工程项目财务人员直接接触财务数据和资料,直接操作工程项目各阶段内部财务控制具体业务。对工程项目财会人员道德水平的要求主要是遵纪守法、实事求是;面对上至领导下至普通建设员工原则性强,能够抵住外界压力,不卑不亢,是非分明,能够与违法、舞弊等不良现象作斗争,同时不偏不倚,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工程项目财务人员最基本的品质。财务人员最起码要具备一定的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掌握工程项目会计核算知识,熟悉财经政策及会计法规;懂得内部财务控制的基本知识,熟悉控制程序和方法;其良好的执业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防止舞弊和错误的根本保证,是建设工程项目内部财务控制得到有效执行的载体。财务人员应该熟悉和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并且具有运用实践操作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组织及协作能力,能够独立处理和组织核算,也能够在事件处理中与其他部门及人员协调工作。工程项目财务控制加强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内部财务控制的不足之处,从而针对不足之处提出补救和改进建议,进而完善内部财务控制。

作者:张力国单位:天津市建筑材料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财务控制论文:企业集团财务控制论文

1.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通过政府的行政干预形成一批依靠行政关系统一管理的企业集团。然而,随着我国企业集团趋势的日益明显,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企业集团开始出现会计信息失真、费用支出失控、治理结构不合理、决策权限不明、业绩评价机制存在缺陷及资源不能优化配置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现代企业制度未真正落实,由于企业集团自身具有特殊性,大多数都是通过行政划拨组建的。因企业集团的管理层未充分了解集团的资产及负债情况,同时企业集团也没有明确其产权关系,集团法治治理机制的不健全,使现阶段我国企业集团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并没有完全脱离行政化管理的色彩。由于现代企业制度未得到真正落实,导致企业集团出现财务控制弱化的问题。第二,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企业进行财务决策时未充分考虑管理层的自身利益,导致管理层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不能保持真正的一致,企业集团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除此之外,企业集团在财务控制问题上,还存在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合理有效决策机制等问题。面对当前的财务控制现状,企业集团财务控制问题研究王文娟(广州南沙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1455)为了促进自身的稳定发展,企业集团应对财务控制现状引起高度重视。

2.加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

在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中,主要包括资本控制、人员控制、监督激励及制度控制、预算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其是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

2.1合理选择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主要目的是解决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问题,其是相互对立的措施。而集团是需要在一个相互协调的组织下充分发挥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的,从法律角度出发,集团的各种组织又需要是相对独立的。为此,在财务控制上,为了实现集权与分权的平衡,将财务控制模式分为集权式财务控制模式、分权式财务控制模式和集团总部指挥下的分散管理三种模式。然而,对于财务控制模式的选择,既要尊重有控制的分权的这一原则,也要结合企业战略定位的需要及自身的实际状况权衡利弊,充分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包括股权集中度、集团规模及母公司经营者风格等,根据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及总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疏密程度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有针对性进行财务控制。

2.2优化财务控制组织结构健全的财务控制系统是企业集团加强财务控制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对大型企业集团来说,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财务控制系统,才能实现对整个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有效控制。然而,从实际出发,完整的财务控制系统主要体现在法人治理结构上。为此,优化集团组织结构,明确各个层次的责权利,通过一系列控制权的配置及合理的评价体系来加强财务管理,通过构建财务监督体系对方实行监督,以监事会为中心,明确监事会、内审部门及财会部门等各层次的职责,赋予监事会监督的法律地位,并完善监事资格独立,将监事会的工作职责真正落到实处,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监督不力的问题。

2.3建立财务人员管控体系提高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管控效率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对子公司财务人员的管控,加强财务监控,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人员的管控通常可采取四种方式:委派制、指导制、监督制、集中制。四种方式具有共同点,即母公司都必须向子公司委派财务负责人,称之为财务总监制度。财务总监有两种职权:享有对子公司财务计划制订的参与权,财务计划执行的监督权;对重大财务事项,财务总监与总经理或董事长共享签字权,并承担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等责任。

2.4完善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制度完善的控制制度是企业加强财务控制的主要依据,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为此,对于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制度的建立,企业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的控制必须建立在一系列的控制制度的基础上,完善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制度,包括各层面财务决策制度、集中资金管理制度、筹资管理制度、投资控制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统一的企业集团财务会计制度及审计制度等。只有建立完善的财务控制制度,并确保建立的财务控制制度落到实处,才能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控制。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各层次的财务制度均应重点突出公司权力机构(股东会)、决策机构(董事会)、执行机构(经理层)和财务管理部门四层次的财务权限和责任,包括他们各自在筹资决策、投资决策、收益分配决策等各项财务活动中的权限和责任,以实现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化和程序化。

2.5建立财务目标管控体系实行预算管控,建立财务信息网络系统。企业集团公司可根据子公司的组织结构、经营规模以及公司成本管控的特性进行预算管控。预算的编制采用从下到上的方法,这样既考虑了子公司的意见,照顾了子公司的利益,又有利于企业集团公司审视子公司的经营活动。预算的整体性及全面性使子公司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相互配合和协调,提高管理效率,减少摩擦,增强凝聚力。同时构建子公司的考核指标体系。企业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最终目标是获取盈利。子公司在获得运用企业集团公司投入的资本金进行经营活动的权利后,不但要确保资本金的安全和完整,还必须做到盈利,完成企业集团公司下达的投资回报指标。

2.6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集团内部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管理层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管理层为集团利益作出重要贡献。在建立激励机制中,应以业绩评价为基础,建立薪酬激励体系,对薪酬激励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应引起高度重视,防范管理层逆向选择的行为,保持集团利益与管理层利益相一致。在完善激励薪酬体系中,首先,应适当提高集团管理层的薪酬标准,对管理层形成激励的同时,也需要达到约束的目的。其次,将管理层的利益与集团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实行管理层持股,以促进管理控制权的合理转移,可以达到良好的激励与约束作用。

3.总结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集团要想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必须对当前的财务问题加以控制,采取科学合理的财务控制措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使企业集团得以持续、稳定地发展。

作者:王文娟单位:广州南沙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财务控制论文:电力企业工程项目财务控制论文

一、电力工程项目财务控制的必要性

1.可以规范会计行为建立健全财务控制,可以以真实、完整、可靠的会计信息为基础,对于会计处理过程中的资金审批,税收缴纳,财务数据的审核和对账不能是一个人,是一种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控制方法,起到了预防错误的发生,也能通过控制及时纠正错误记录。内部控制又反过来检查和约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有用、完整、可靠。

2.维护资产安全完整财务控制的基本使命和任务是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贪污、舞弊发生。在财务控制管理过程中,企业会采取一些像岗位分立、定期盘点资产货物、职责权限分离等方法措施,防止有关人员挪用或侵吞企业资产物资的现象发生,严密管理企业各种财产和物资、利用人员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关系,制止错误的发生,揭露、防范、预警和纠正的问题,是财务控制产生的最原始动因之一。

3.减少资源浪费通过有效的财务控制可以防止企业资源浪费,节约资源。企业经营目的是实现利润增值,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时,就必须注重各种资源的经济性和效益性,包括企业的人、财、物等。最大限度的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电力工程项目财务控制的问题

电力企业对于项目的财务控制问题,依然根据电力企业的原来费用管理制度进行,并未真正对设计控制办法,或者仅仅把内部财务控制看成是内部牵制制度,范围远远不能控制财务,所以财务流程上出现问题较多,容易造成漏洞,具体体现如下:

1.预算的审批制度不严格建设单位根据投资编制预算表,如前面所述,预算合理有利于合理分配投资资金,概预算编制应该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程项目概算的编制规定和费用标准,控制的主要方向应是防止任意扩大投资规模或出现漏项,避免故意压低概算投资,然后过程中不断修改预算而不是控制,搞钓鱼项目,最后导致建设价格大幅度地突破概算的现象。编制预算只是开始,执行预算和严格的审批控制才能确保预算顺利执行,而建设工程项目往往没有严格的审批手段,费用执行往往只按照集团公司固有的审批管理来执行,不能考虑工程项目实际,生搬硬套的控制标准不能达到控制的目的。

2.投资和合同控制乏力投资金额确定,电力企业建设单位会选择一定的施工单位,大部分会外包出去,这个过程中往往滋生舞弊现象,尤其是个别应标单位要通过关系途径来获取中标,没有对应标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严格的审核应该考虑应标单位的法人资格、财务实力、技术标准、施工经验,商业信誉和用户评价等。有严格的评标委员会,而不是领导一家说的算。目前企业招标往往流于形式,为招标,都已经定下来应标单位是哪个,电力建设企业这种现象也时常存在。签订合同本身是工程项目招标工作的最后一道程序,这就需要建设单位严格履行招标投标程序,注意招标投标程序的适当性,招标文件的规范性,本着客观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则确定双方的责、权、利。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该严格审核合同的金额、结算方式、支付条件、支付时间等内容。而往往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会计人员参与或者参与了也只能听领导的决策,控制措施不到位。

3.工程款管理混乱电力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巨大,大部分是国家拨款建设,人员都是具有正规编制的人员,导致单位财会人员对资金支付控制不严,不按标准,不按程序执行,资金拨付的随意性很大,并且不规范,企业领导的意志为指导,惟领导命令是从,最终导致超预算现象严重。同时,建设单位缺乏专门会计机构,企业会计机构也缺乏对施工单位资金的有效监管,部分施工承包商将工程款转移到自己福利上来,并没有将款项完全用于该项目的建设,道德背离,购置车辆设备以项目名义为自己所用,建造豪华办公生活用房,弥补拖欠工程款或者资金到位不及时的项目缺口,本项目的建设资金挪用到非本项目上去。新的资金缺口再次形成,影响本项目的资金调拨,进而影响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及施工安全。

4.竣工与决算控制不到位工程项目控制贯彻始终,前期控制好,不等于工程结束,很多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的相关人员没有及时进行验收,没有做好工程收尾工作,没有及时清理各项债权债务,没有如实盘点财产物资,导致工程价款的结算、固定资产的移交使用受到了影响,无法开展竣工决算工作。在社会上经常会遇到一些工程项目在投入使用几年后还未办理资产移交,拖延竣工决算手续的办理,造成建设与生产时期界限不清。还有一些单位即便办理竣工决算工作,但是材料的收集整理不到位、人员的组织混乱、决算报表的编制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完善、不规范之处。

三、规范电力企业工程项目财务控制的途径

电力企业工程项目要完善建立财务控制系统,规范财务控制,树立单位财务人员和相关负责人的内部财务控制意识,全员参与,从各个财务方面进行改进与完善。

1.树立财务人员和相关负责人的内部财务控制意识内部财务控制作用发挥的程度如何,与财务人员和项目负责人的重视程度有关。明确项目负责人责任和义务,对资金审批,报销和日常管理明确把关。提高其参与工程项目内部财务控制的自觉性。建立符合本单位工程项目建设实际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财务经理和会计主管等人员一起参与,督促有关人员贯彻实施,并且在过程中及时修改完善。

2.构建高效的工程项目内部财务控制组织结构在整个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财务是优秀,建立内部财务控制的组织结构是执行财务管理任务、实现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载体。建设工程项目要想有效地发挥内部财务控制功能,必须构建合理的组织结构。机构内部进行相互检查和制约,纠正各种错弊。机构能够满足日常控制和定期评价的需要和对功能与绩效的监督考核。电力企业建设工程项目应本着适应性、牵制性及效率性原则选择组织结构的设置形式,考虑适用条件,使得组织能够为控制服务,以提高控制效率,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3.建立内部财务控制岗位分工与授权机制工程项目虽然建立了组织结构,但是这个组织机构只是提供了项目运作与控制框架,需要建立建设工程岗位分工与授权机制,确定项目执行者是人,需要对人员进行分派权力和责任,建立沟通管道和设立授权方式,加以明确岗位分工与授权机制,各项目结点,相关业务部门按其业务再划分为若干个具体的工作岗位,赋予其应有的权限,并分派至个人,达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内部财务控制分工清晰,权责明确。

4.提高工程项目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电力企业建设工程项目财务人员直接接触财务数据和资料,直接操作工程项目各阶段内部财务控制具体业务。财务人员最起码要具备一定的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掌握工程项目会计核算知识,熟悉财经政策及会计法规;懂得内部财务控制的基本知识,熟悉控制程序和方法;其良好的执业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防止舞弊和错误的根本保证,是建设工程项目内部财务控制得到有效执行的载体。良好的业务能力应该熟悉和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并且具有运用实践操作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组织及协作能力,能够独立处理和组织核算,也能够在事件处理中与其他部门及人员协调工作。对工程项目财会人员道德水平的要求主要是遵纪守法、实事求是;面对上至领导下至普通建设员工原则性强,能够抵住外界压力,不卑不亢,是非分明,能够与违法、舞弊等不良现象作斗争,同时不偏不倚,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工程项目财务人员最基本的品质。

5.加强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内部审计主要审计财务,加强内审,有利于完善和健全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或者一项大型工程项目,财务永远是优秀主线,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优秀内容,通过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监督检查,能及时了解财务控制是否到位,能够及时发现内部财务控制的不足之处,从而针对不足之处提出补救和改进建议,进而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另外,通过加强内审管理,通过一定方法审查财务资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预防的错误和舞弊现象。预防贪污、营私舞弊等现象,震慑那些心存侥幸而又想损公肥私的人,最终打消不法行为。

作者:刘桂莲单位:国网宁夏电力公司

财务控制论文:中小企业财务控制论文

一、中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所面临的问题

1.管理层对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中小企业的管理中,由于企业管理层对财务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有些企业没有按照会计法和公司法的相应要求设置相应的财务部门或者财务制度。在企业的实际运营当中,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往往认为内部财务控制是非常空洞的,虚无缥缈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在管理层的此种认识下下,中小企业的关于财务的相关决策或方案都是由企业管理层中的一人或少数人按照管理层自身的认识或感觉所决定的,并没有对相关的决策或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这样的处理方式就造成了财务决策或方案的可行性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到很大的质疑。同时,在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的管制中,管理层对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或研究,导致了企业管理者之间,企业内部部门之间职责没有分清楚,有时也会出现企业管理者越权管理的情况发生,使得财务相关信息失真,给财务的控制和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麻烦。

2.财务内控制度不完善在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建设中,中小企业应当以《会计法》、《公司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又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以使得企业有效加强内部监管,防范经营风险,增加企业效益。但是,在中小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由于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并不像大型企业注册资金高、生产技术完备,发展经营期限较长,同时,中小企业又受到了现代市场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的相关制度并不完善,甚至部分中小企业根本就没有建立相应的财务控制制度。如,会计核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机构与人员管制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财务分析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等相关财务制度。财务相关制度的缺失直接影响了财务工作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及时性。

3.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两个方面。

(1)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财务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中小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招聘适合企业的财务人员。在《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相关算内容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有些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并没有及时地加强相应知识的学习、培训,导致了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新的会计核算相脱节,不能适应企业的用人要求。比如,财务人员针对企业的收入与支出,没有按照规定纳入会计核算,而是分散在企业内部各之中,各部门享有较大的自主管理权,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造成原始票据资料不全或者账实不符,有的甚至是没有表明资金使用用途,导致了公款私存或腐败行为出生的较大可能性。同时,中小企业财务人员专业认识不到位,往往会有一些非常片面的认识。比如,认财务人员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会很好地管理企业的资金,控制财务风险的产生,这种认识就显得非常的片面。

(2)思想道德素质有待加强。在现行的会计专业教育中,教育机构往往只是重视会计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习者的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再者,由于财务监管、内部审计的缺失,这就导致了在中小企业的财务工作中,时而会发生财务人员根据自己在财务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挪用公款和报假账等现象。

4.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

(1)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内部审计监督缺乏独立性。在中小企业的经管管理中,有些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甚至没有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有时,即使中小企业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是,在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审计工作时,可能会受到管理层的干预以及人情世故的影响,这就造成了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独立性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2)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审计质量难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综合会计、审计、税务和统计等知识为一体的专业性工作,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具备全面的、综合的专业知识。中小企业招聘的内部审计人员有时并不具备较强的会计、审计和税务的知识,同时由于审计方法的落后和审计程序的不规范,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时,内部审计的质量就不能得到保证。

二、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管理层加强对财务制度的重视程度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是公司财务或者内部控制部门的事情,它需要所有部门所有员工尤其是公司管理层共同参与,共同制定、完善和执行。公司管理层、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必须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不是降低企业工作效率,而是防范风险、提高企业程度,确保公司资产安全、降低因个人原因导致亏损的几率。

2.建立健全财务相关控制制度中小企业应当以《会计法》、《公司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同时结合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特点和经营管理方式,建立健全适合企业自身的财务控制制度。

(1)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不相容职务分离的优秀是“内部牵制”,它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使得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联系,并受其监督和制约。这就要求中小企业依据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合理设置财务机构及财务岗位,明确职责范围。如:企业资金的收付及保管应由被授权批准的专职出纳人员负责,其他人员不得接触;出纳人员不能同时负责总分类账的登记工作;出纳人员应与货币资金审批人员相分离,实施严格的审批制度;货币资金的收付和控制货币资金收支的专用印章不得由一个人兼管;出纳人员应与货币资金的稽核人员、会计档案保管人员相分离。

(2)授权批准控制制度。授权批准控制要求中小企业应该明确管理层各领导人员以及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职责范围。针对资金开支等经济事项进行审批处理,并按照审批对象的类别界定各审批人员的审批范围,并按照确定的审批层次确定各审批人员的审批权限。如资金支付审批流程:经办人填写报销单或资金请购单(签名)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财务负责人核准审批财务部门会计审核出纳付款。

3.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1)强化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财务人员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和制。同时,财务人员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觉悟,端正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应依法设置财务账薄,做到廉洁奉公,不做违法乱纪的事,不伪造和变更财务凭证和财务账薄,不虚假财务报告。中小企业应该运用各种手段来帮助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不断的提高道德修养,抑制不良的工作作风。

(2)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学习。由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财政、统计、会计、税法等法律法规制度的改革,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及时、努力地学习会计制度的新内容,从而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同时,企业还应该安排财务人员参加政府部门或培训机构组织的各种财务知识培训,以提高自身的业务组织,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财务工作的需要。财务人员只有不断的自我学习,增强自身素质,才会更大地帮助企业的发展。

4.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1)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随着中小企业财务存在问题的日益突出,内部审计工作就越发显得较为重要,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也越来越深,这就需要中小企业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内部审计机构,招聘适合企业审计工作的内部审计人员。

(2)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人员构成上应该多元化,应配备精通企业各项相关业务的专门人才,将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充实到内部审计队伍中,建立起一支知识结构多元化,专业知识技能化,职业道德标准化的内部审计队伍。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应改进审计方法和手段,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作者:师修繁单位: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财务控制论文:非独立核算单位财务控制论文

一、分类

(一)非独立核算分公司通常情况下,分公司不是独立法人,但是分公司既可以进行财务独立核算,也可以进行财务非独立核算,分公司是否进行独立核算要由上级单位决定。非独立核算分公司一般在银行开具独立的结算账户,其银行中的资金来源为上级单位拨付的一定数额的备用金或者启动资金。

(二)企业内部部门由于企业跨区域经营、部门规模较大或者需要对特定部门、特定项目进行细化核算等原因,可在企业内部如事业部、项目部中设置财务机构,会计核算特别简单的部门也可以不设置专门的会计机构,只配备专职会计人员。企业内部的部门不能开具独立的银行账户,一般直接使用上级单位的银行票据进行业务结算,从上级单位的开户银行中取得现金。

二、会计处理

非独立核算单位又称为报账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获得的收入全部上缴上级单位,所有支出也由上级单位审核支付,本身只进行简易的核算或有针对性地对项目、收支情况等进行精细化核算。期末,非独立核算单位编制会计报表将财务数据上报上级单位,由上级单位经过汇总合并后,出具反映含所有非独立核算单位在内的整体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一)统一核算基础非独立核算单位应与上级单位采用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制定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使用统一的会计电算化平台,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也应与上级财务机构保持一致。各单位再根据所从事业务的特点,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增减所需核算内容,以充分反映所核算业务的特点。业务较为简单的二级核算单位可以只设置部分相关科目,但科目的级次不应少于上级财务机构,否则会出现数据无法衔接的问题;有细化核算要求的,可以通过增加科目级次或设置辅助核算等方式实现。

(二)核算资本金上级单位拨付的备用金或启动资金在“其他应付款”科目进行核算。采用备用金限额制的,上级单位根据非独立核算单位的经营情况或者凭借其他标准,核定一个相对固定的备用金额度。期末核对备用金余额,超出备用金额度的部分应及时交回上级单位,若低于备用金额度,应由上级单位补足原核定的金额,或者根据上级单位的具体规定执行。

(三)核算固定资产非独立核算单位没有自己的独立资产,其购买和使用的固定资产实际上是属于上级单位资产的一部分,由上级单位或者二级核算单位自行管理实物,其账面价值最终也汇总反映在上级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中。上级单位与非独立核算单位之间,或者非独立核算单位与非独立核算单位之间的固定资产调拨,由于固定资产所有权没有发生改变,不能作为销售处理,也不能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核算,只需对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中的“使用部门”和“存放地点”进行变更操作。(四)汇总财务报表非独立核算单位将编制的会计报表报送至上级单位后,上级单位负责汇总核算,可以通过设置部门辅助核算方式区分各汇总单位的财务和资产状况,用作衡量各单位的经营成果、改进管理手段和执行绩效考核的依据。为保证上级财务机构在规定的日期之前完成报表编制工作,非独立核算单位应早于上级单位几个工作日内完成所属的所有会计核算工作并上报。

三、税务处理

企业内部部门取得的收入、发生的费用,直接以报表形式纳入上级单位,由上级单位汇总计算、缴纳各项税费。非独立核算分公司与上级单位在同一地区的,统一向上级单位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纳税事宜、实施税收管理,分公司不再单独办理税务登记,不再向分公司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上级单位统一缴纳各项地方税费,企业所得税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条规定“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无论分公司是否为独立核算单位,均应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上级单位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上级单位下设跨地区非独立核算分公司的,由非独立核算单位所在地的地税机关办理税务登记、实施税收管理。营业税等地方税费由该单位经营地的税务局实行属地征管、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57号),“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跨地区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该居民企业为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适用“统一计算、就地预缴、汇总清算”的所得税征管办法,即上级单位和各非独立核算分公司分别按月或按季度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预缴企业所得税,年末由上级单位完成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工作。如果非独立核算分公司属于企业内部辅助性的部门或机构,例如一家房地产公司在外地旅游城市设立的对外经营的培训中心,不具有主体的生产经营职能,则不需要就地分摊企业所得税,仍然由上级单位统一汇总缴纳。

四、上级单位对下设非独立核算单位的财务控制

(一)实行“会计委派制”,发挥监督管理职能“会计委派制”是指上级单位向非独立核算单位任命或派遣会计人员,负责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的制度。由于会计委派人员的职权相对独立于被委派单位,必须依照委派单位赋予的职责权限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防范控制财务风险,真实完整地反映被委派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从根本上治理会计舞弊行为和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二)加强授权控制管理,明确财务审批权限非独立核算单位应拥有与经营责任相适应的管理权限,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和大额资金支付业务须履行审批手续,实行上级单位及相关部门联签制度。在预算实施过程中,有效控制预算外支出和超预算支出。预算调整需经过规定的程序或法定的授权,并通过加大预算执行及考核力度的方式,真正使预算起到约束性作用。

(三)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健全长效检查机制一方面,制定、完善非独立核算单位财务管理的规章和办法,使每项经济业务都有明确的管理程序,尤其针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工程项目制定相应的内控制度。另一方面,建立财务长效监督检查机制,对会计工作及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及时纠正财务核算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完善财务内部约束体系,实现内部控制、内部监督的双重财务管理机制。

(四)加强资金控制管理,提高财务管理能力通过上级单位银行账户完成结算业务的,上级单位需实时监测银行账户的余额,以免发生账户透支现象,或规定二级核算单位的支付上限,当支付金额超过限额时,应提前向上级单位提交申请;适用备用金限额制的,上级单位根据二级核算单位的经营状况和期末货币资金余额测算、调整备用金额度,保证资金既能满足其生产发展需要,又没有过多冗余。同时督促非独立核算单位加强资金有效、合理和安全的使用,实现资金运营效益最大化。

作者:王燕单位: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

财务控制论文:疾病预防中心财务控制论文

1疾病预防中心财务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①预算控制弱化:疾病预防中心在预算编制上比较的粗糙,预算编制大多是在遵循卫生局要求的前提下,结合中心当年的财政状况,上年度的收入情况以及支出情况,经过简单的计算之后所形成的。这种方法下所形成的预算没有与疾病预防中心中具体的科室以及具体的病种项目形成项目对应的关系,编制后也没有经过可行性的论证,因此比较粗糙。在这种编制方案下,预算工作过分流于形式,执行起来会受到主观随意性的影响,执行预算各个环节存在脱节问题,最终对预算控制的约束力产生严重不良的影响。

②岗位设置不合理:疾病预防中心属于带有公益性特征的卫生事业单位,编制上比较有限,人员配置不够充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疾病预防中心财务部门的人员设置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下,一人往往同时肩负出纳、记账等工作岗位,针对不相容职务没有严格执行相互分离的工作制度,岗位相互之间的关系缺乏牵制性以及监督性。③费用支出控制不严格:当前疾病预防中心在对指出费用支出项目进行控制的过程当中不够严格与有效,特别是涉及到公用经费而言,控制难度相当大。包括会议费用、接待费用、以及办公用品采购费用在内的日常项目费用均遵循的实报实销的工作原则,并没有对应的费用支出参照控制标准,因此导致控制工作流于形式,意义不大。

2加强疾病预防中心财务控制制度的措施分析

①疾病预防中心需要增强工作意识,改善财务控制环境:单位负责人需要作为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需要负责本单位所提供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财务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强化对单位负责人以及相关领导在财务控制方面的培训学习,提高疾病预防中心负责人以及单位领导对财务控制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优化财务控制意识。在这一理念下,要求疾病预防中心自上而下形成统一的认识,确保财务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全面实施。

②疾病预防中心需要建立健全授权审批工作制度:疾病预防中心需要结合自身业务情况,分常规事件与重大事件,建设相应的授权审批机制,确定对应的授权批准范围、审批层次、审批程序、以及审批责任,使整个管理体系内部权责划分更加的明确。其中,对于常规事件而言,应当由事件相对应的科室负责人、签字审批人、以及经办人负责;对于重大事件而言,应当独具个人性的决策权力,必须通过预防中心办公会联签或者是集体决策联签的方式加以审批。若相关业务事项所涉及到的资金较大,则应当由办公会机体对该事项进行调研讨论,最终决定审批意见。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对于涉及到关键物资设备(主要包括大型的卫生检验设备以及医疗设备在内)采购事项的工业务,需要在疾病预防中心领导集体决策意见的基础之上,上报卫生局负责人进行审批,审批合格后方可遵循政府采购法规,在政府采购中心的辅助下完成采购工作。

③疾病预防中心需要建立健全财产物资安全制度:疾病预防中心原有的财务工作模式下,过分重视采购,忽略管理,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疾病预防中心需要使整个财产物资的安全制度更加的系统与规范。在这一过程当中,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需要构建更加系统的定期盘存制度,通过定期盘存的方式对实际库存与账面库存的相符程度进行核查,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盘存的主要内容包括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维修情况、盈亏情况,包括对卫生材料,疫苗的采购、验收等等;第二,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票据管理制度,重视对相关票据的保管、领取、使用、以及注销登记工作;第三,需要构建更加全面的应收账款催收工作制度。针对疾病预防中心一定阶段所产生的各种应收账款(包括体检费用、疫苗注射费用、检验费用等在内),需要将催收制度与绩效形成挂钩关系,确保应收款项能够在有效的时间范围内回收,避免发生呆账。

④疾病预防中心需要加强预算管理,使财务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疾病预防中心应当对收入预算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编制,在对支出项目进行预算的过程当中需要遵循量入为出的工作原则,分轻轻重缓急。同时,应当把握开源节流的工作原则,挖潜降耗,促进资金使用效果的全面提升。在编制预算的过程当中,应当重视源头,细化并量化包括水单、通讯、会议、培训、以及差旅在内的相关办公活动预算项目。同时,还需要将预算编制细化至疾病预防中心的各个科室、各个病种当中,使财务管理工作体系更加的可控。⑤疾病预防中心需要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工作制度:在构建财务控制制度的过程当中,需要明确内部不相容的职务分布情况,明确在疾病预防中心当中,各个科室以及各个岗位相互之间的职责与权限划分标准,使不相容职务以及不相容岗位之间是否能够形成监督与制约的工作关系。例如,负责记账的工作人员不能够同时出任出纳以及相关经济业务的工作人员,负责出纳的工作人员不能够同时出任档案保管以及稽核业务的工作人员,负责中心审批的工作人员不能够同时出任记账业务的工作人员。同时,配合对重要工作岗位的定期轮滑制度,在岗位交接中凸显工作中的问题,强化监督,改善财务管理质量与水平。

3结束语

财务控制制度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要素,在整个财务体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对于疾病预防中心而言,需要以全方位的管理模式作为出发点,形成一套健全切完整的财务控制制度,使疾病预防中心的各项财务行为开展更加的规范,尽量的避免与杜绝财务管理中各种问题的产生。同时,财务控制制度的完善还能够使资金利用效率得到提升,降低成本,确保国家财产物资的完整性与安全性,确保疾病预防中心能够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目的。本文尝试以上述背景作为研究资料,分析在加强疾病预防中心财务控制制度方面的措施与方法,希望能够确保疾病预防中心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同时引导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积极、健康发展。

作者:陈菊萍单位:玛纳斯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财务控制论文:企业母子公司财务控制论文

一、加强母子公司关系管理的必要性

所谓母子公司,是根据公司间的控制、依附关系进行的一种公司分类。母子公司强调的是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存在的控制关系,其具有两大特征:一是法律上的独立性。二是经济上的控制性。设立子公司是一家公司成长壮大的重要途径。一般认为,母子公司体制的生命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司长期战略利益与特定业务经营的专业分工优势;二是融资和“以小控大”优势;三是风险规避优势;四是规避地区限制优势。为了实现公司资本收益或股东财富的最大化,母公司作为出资人必须对投出资本进行管理。但这种管理既不能干预所出资子公司的经营权、管理权,又必须充分行使控股权、监督权,维护出资人的资本权益,既要约束子公司损害或减少资本权益的行为,又要激励子公司维护或增加资本权益。由此可见,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只是法律意义上的产权关系的管理,但现实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母子公司关系,母子公司发生利益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如何处理好母子公司关系成为公司发展的关键。因此加强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研究成为一种迫切需要。

二、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模式

从法人治理结构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存在的母子公司控制模式主要有资本控制型、行政控制型、参与控制型和平台控制型。按照四种治理结构模式的特点,对母公司来说,究竟选择哪一种模式对于公司进行管理与控制,要从母公司的经营战略和子公司组织类型两方面综合分析,同时还要考虑母公司的投资目的、控制意图、权利习惯、战略布置以及子公司在母公司中的地位等诸多因素。其中,资本控制型模式决策过程中相对分权,一般适用于综合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行政控制型模式的决策是集权式的决策,适用于产业性集中化经营的企业集团。高新技术企业集团由于对技术的依赖性较强,决策过程一般采取分权,管理控制模式为参与控制型。跨地区集团在建立销售网络时,采取平台控制型是最为合适的。

三、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方法

母公司对子公司管理控制的方法有法律控制、市场控制、股权控制、财务控制、人事控制、信息控制、文化控制等多种方法。下面作者主要从财务控制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财务控制的作用对控股子公司实施财务控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守法经营会计本身具有反映和监督的双重职能,如何发挥监督职能是实施财务控制的重要课题。通过实施财务控制,在母子公司财务运行中,执行好国家的各项财务会计法律、法规及企业制定的统一财会制度,是充分发挥好会计监督职能的重要途径,从而促进企业依法、合法经营。

2.充分体现母公司经营管理的意志,确保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加强财务控制,可以把母公司生产经营的各项指令、指标、政策、计划,充分贯彻落实到各子公司,使其及时了解掌握母公司的生产经营意图,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公司经营目标的如期实现。

3.充分发挥利润中心、成本中心的职能,不断节约成本,降低支出,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加强财务控制,母公司按照财务年度或一定的会计期限,适时制定生产成本、销售收入、实现利润等经营财务指标的考核评价办法,下发各子公司。各子公司通过认真分解落实,努力开源节流,挖潜堵漏,充分发挥利润中心、成本中心的职能作用,确保经济效益和股东权益的最大化。

4.优化财务会计各种资源的配置,不断建立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在财务控制过程中,母公司与子公司通过加强协调配合,可以集中统一分配和使用财务人力资源、核算和管理网络,统一调动和分配资金,节约核算成本和财务费用;统一对外联络财务经营事项,节约财务活动经费和公关费用。通过这些资源的优化配置,使财务和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跨上一个新台阶。

(二)财务控制的方法

1.加强财务人员的管理,建立高素质的财会队伍人是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因为所有的业务流程、财务活动都是由人来实现的。不同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的人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出发点往往各不相同,职位越高,角色越重要,影响力越大。为此,作者认为,采取什么样的控制模式固然重要,但是,加强对实现这种模式的人的素质教育和管理更是重中之重。

(1)加强财务人员的动态管理,实行委派制提高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效率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对子公司财务人员的控制,加强财务监控,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人员的控制通常可采取委派制、指导制和监督制。上述三种方式具有共同点,即母公司都必须向子公司委派财务人员。所有子公司的财务人员最好由母公司委派,即使由子公司总经理聘任,可由母公司支付工资、奖金,这样,虽然增加了母公司的工资成本,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应该是利大于弊,更有利于企业的权益。

(2)加强财务人员的素质管理,实行继续教育与岗位教育相结合要从创建学习型企业的角度出发,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定期不定期,加强子公司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适应日新月异的行业发展要求,积极鼓励自我再教育的积极性,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与此同时,要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增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大局和整体意识。

(3)加强财务人员的业绩管理,实行岗位业绩考核制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综合考核机制,定期对子公司的财务人员进行集中统一考核打分,不断增强其危机感和竞争意识。

2.加强财务会计的制度建设,促进和完善财务控制体系为确保投资的保值增值,母公司不仅要选用恰当的会计政策,而且必须与各子公司所选用的会计政策一致。同时,应根据各子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制定切合实际的、统一的、操作性强的财务会计制度,规范各子公司重要财务决策的审批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提高各子公司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与可比性,不断完善财务控制体系。

3.加强重大筹融资、涉法财务活动的管理,规避财务风险针对涉及子公司筹融资及投资事项,母公司应明确规定控股子公司在一定数额范围内的筹融资及投资自主权,超过规定数额的筹融资及投资事宜,要向母公司提出申请,严格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要求,通过召开子公司股东会及母公司董事会进行表决审议,同时对其筹融资、投资用途及投资风险进行认真研究,严格把关。同时,还应建立健全子公司对外投资立项、审批、控制、检查和监督制度,并对投资项目进行跟踪管理,防止出现只投资不管理的现象,不断规范子公司的投资行为。

4.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确保经营目标的完成预算管理是母公司对子公司实施财务管理控制的基本方式。目前,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预算管理主要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通常由各子公司根据生产经营的状况,制定预算目标报母公司审核,实业公司根据上报的预算目标,进行总体权衡后,制定整个公司的预算目标,并分解下发给各子公司执行。围绕全面预算管理进行绩效考核,确保完成经营目标。

5.加强财务信息管理,为决策层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决策层的决策质量。母公司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优势,建立大型计算机网络系统,将下属子公司的财务信息都集中在计算机网络上,母公司领导、总会计师和财务部的负责人可以随时调用、查询任何一个子公司的凭证、帐簿、报表等信息,随时掌握各子公司的经营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迅速获得所需下属单位的信息,及时沟通信息、做出决策。

作者:田小安单位:晋城煤业集团晋城金驹实业有限公司

财务控制论文:小微企业财务控制论文

一、小微企业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

1.财务人员素质情况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着财务人员知识水平不够,素质偏低的现象。笔者调查的70个企业中,财务人员学历是大专及以上的只有30家,另外35家企业的财务人员要么是中专学历,要么是参加会计速成班,甚至有些是自学成才。另外国家明确规定,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但是好多企业的财务人员并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这一部分企业有9家。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只有18家企业的财务人员取得了一定的会计职称资格,仅占26%,其中,初级资格的有14家,中级资格的有4家。由以上调查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小微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较低,工作能力较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财务报表就不能正确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难以为业主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影响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

2.企业制度建设情况调查大部分小微企业没有建立健全财务控制制度,会计账务处理不够规范。在调查的70家企业中,只有12家企业表示自己有完善的财务控制制度,这一部分只占到了调查样本的17%,另外83%的企业表示没有建立财务控制制度,甚至根不不理解财务控制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要进行财务控制。另外,92%(65家)的企业表示自己的账务处理是规范的,但是笔者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大部分的小微企业账务处理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公私账目不分,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以及会计科目的填写、使用不够规范等。再就是,财政部已经于2011年印发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但是被调查的小微企业大部分都不知道这一新准则,他们执行的是2004年财政部的《小企业会计制度》或者是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有的企业是两种准则混合使用,甚至有些企业自行“研发”了只适合自己的账务处理方法。

二、小微企业在财务控制方面的提升

1.完善企业的财务机构的设置,合理的进行岗位设置并实行岗位轮换制小微企业的负责人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业务情况决定会计机构的设置。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应根根据实际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是在其他有关的机构中设置专职的财务工作人员并且任命合适的人员的担任会计主管;不具备单独设置会计机构条件的企业,应当委托具有条件的中介机构记账。另外,小微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岗位轮换制度可以低成本、低风险的为企业培养出一批复合型的优秀人才。

2.注重财会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加强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我国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着财务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偏低的问题,怎样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成了当前小微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企业应该对本单位的财会人员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和工作态度教育。作为一名财会人员,热爱本职工作是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同时工作态度也是正确履行岗位职责以及义务的基础。其次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业务知识培新,努力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财务管理的水平。财会人员应该积极参与各种专业培训,同时要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积极接受继续教育,自觉学习各种专业知识,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及素质。

3.强化企业管理者的财务控制意识,建立健全企业财务控制制度管理者应该树立正确的与时俱进的财务管理意识,小微企业应该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前提下,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财务管理的具体要求设计符合企业自身条件的财务控制制度。企业设计的财务控制制度必须遵循有效性的原则,使其起到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保证企业经济目标实现的作用,同时因为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企业还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的需要不断地修正、完善财务控制制度。

作者:丁海平杨镇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