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商品与质量论文

商品与质量论文

时间:2023-03-24 15:03:17

商品与质量论文

商品与质量论文范文1

【关键词】搜索型产品 体验型产品 在线评论有用性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的蓬勃发展,各种网络商城相继诞生。据相关部门统计,网络购物占全部消费类购物总量的比例并不是很大。与传统购物不同,网络购物具有空间虚拟性和产品的不对称性,并且还存在着一定的时空间隔,顾客了解商品的渠道,除了商家提供的一些基本信息和从亲朋好友那里得到一些信息外,也可以从已购买者的商品评论中获得。有权威咨询公司调研显示,有将近80%的消费者认为购物网站用户对产品评价与推荐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购物决策,其中近一半的消费者表示在浏览网上相关商品时,即使当时不急需购买,也会查看已购买者对产品的评价与意见,看到一些比较积极的评论与用户推荐,会增加购买欲望。在线评论的和传播平台允许消费者与其他消费者交流,获得商品的相关信息(RacherlaP,2012)。在实践层面,有些网站已经开始注意到在线评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些国外商家开始使用有用性投票系统评判在线评论的有用性。比如,零售网站亚马孙会对消费者提出疑问“该评论对您是否有用?”,但是有些过时或者冷门的商品就很难获得消费者有用性的投票,并且有些网站允许未参加购买的消费者进行有用性的投票,其实这些投票都是无效的,这将会给消费者对商品的了解和购买产生误导。

Nelson(1970)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将商品分为搜索型商品和体验型商品。搜索型商品代表有电脑、手机等,体验型商品有电影、书等。但是网络中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有些商店为了赢得利润,刻意去夸大商品的特点和作用,为了减低这种风险,大部分消费者会去参考用户在线评论,尤其是体验型产品。但是,有些商品的评论几千条乃至几万条,对于消费者来说,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筛选出具有高价值的信息,并且这些良莠不齐的评论对消费者心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针对不同的商品类型,如何挖掘出有用的在线评论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有用性的评论才会引起消费者的兴趣,从而影响其购买行为。对于零售商或者企业来说,正确识别和重视高含量的评论非常重要,将这些评论放在适当的位置,可以减少消费者的搜索信息的成本,提高购买效率。而本文主要从在线评论的属性出发,从搜索型商品和体验型商品这两个方面展开评述,整理和分析在线评论有用性的相关研究。

二、理论基础

(一)产品分类。

将商品进行分类是在线网络购物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不同的商品类型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于消费者对商品的偏爱程度和好感不同,不同的商品适合于不同的爱好和兴趣的消费者。潜在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购物时对商品的质量、商家的名誉、网站的可信度等并没有完全掌握,这里面就存在着不确定性和风险。如果消费者能非常清楚自己所买商品的类型,在通过消费者提供的有用性的评论,这就有助于购买到高质量的、适用的商品。所以,针对不同的商品类型,挑选出那些有用性的评论将是非常重要的。

纵观国内外研究,将产品的类型分为搜索型商品和体验型商品已经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可,根据消费者是否能够在购买前获得产品质量和客观评估程度,可以将产品分为搜索型产品和体验型产品,搜索型产品是其主要属性可以通过可获得的信息来客观评估,消费者在购买前对商品的质量就能够了解的产品,例如数码相机、平板电脑、品牌手表。体验型产品则在使用之前很难获得它的质量信息,产品性质是主观的,且难以比较,需要个人感官意识进行评论和衡量。

(二)在线评论有用性。

Mudambi(2010)等人将评论有用性定义为评论者的的相关信息将有利于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对商品做出的评价。目前,很多网络商城都会通过各种鼓励措施让购买者使用过产品后进行评论,其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这些信息是有价值的,能够为未来潜在的购物者提供有价值的、重要的信息,有利于提高其销售量。二是商家也可以从消费者的评论得到他们的商品的不足和优点,有助于对商品和服务做出改进和提升。目前,有的文献用一条评论的质量评价作为评论的有用性强弱,其定义为该条评论所获得的有用投票数与其所获得的总投票数的比例。因此,现有的在线产品评论有用性的研究文献实际上就是在研究产品评论的质量。如果消费者在使用商品后,根据实际的具体情况,并富有责任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那么该条评论将是有质量保证的,也会为以后的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三、研究成果

通过查询相关的文献,将商品分为体验型和搜索型,从在线评论的星级、在线评论得分、评论的情感倾向、评论时间、评论内容长以及评论的主客观性等探讨其对在线评论有用性的影响,但是由于各学者所研究的对象或者侧重点不同,对于同一类型的商品来说,研究结果可能不同。研究成果,如表3.1,3.2所示。

四、总结和未来的展望

从以上研究成果看,关于体验型产品的研究比较多,而搜索型产品不是很多,主要原因是,对于搜索型产品,其功能和作用可以通过客观描述和市场销售情况而得知,在线评论对其有用性不是很大,而体验型产品则不然,从商家提供的消息我们还无法对产品达到很深刻、很全面的认识,需要参考消费者的评论。未来我们希望,会有更多人去研究搜索型产品在线评论有用性以及分类并不是很明显的商品,相信研究结果会对商家和消费者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郝媛媛,叶强,李一军.基于影评数据的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13(8).

[2]张磊.商品类型对在线评论极性影响力的调节作用研究[D].2011.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3]王平,代宝.消费者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2).

[4]闫强,孟跃.在线评论的感知有用性影响因素[J].中国管理科学,2013,21.

商品与质量论文范文2

摘要: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科学。商品从生产到消费,中间要经过流通过程。商业企业要能够组织好商品流通,必须具备科学的管理知识,其中商品学知识是不可缺少的。商品学在流通领域的任务,是保证和维护商品质量,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迅速实现,不断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管理专业 商品学 商品质量 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b)-0175-01

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专业泛指学习“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财会”、“统计”等管理学科的专业。这些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熟悉和掌握企业综合管理理论及技能的管理人才。现代企业管理离不开商品学知识。市场营销策划、商品的购销业务、商品的价格管理与策略等等,都与商品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在核算商品的成本时,要考虑耗用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对商品进行按质论价,就是要以商品质量为依据来评定商品的等级;对商品进行经济核算也涉及到商品自然属性方面的知识,如商品损耗,就是商品数量和质量变化的结果。有些商品因受到大气温度、相对湿度、氧气、光照等因素的影响,由本身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而导致商品质量发生相应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这属于合理损耗。但有些损耗则是人为的。我们的财会人员,要懂得商品的质量及其变化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监督职能作用;市场营销策划(商品购销、市场细分、市场定位、价格策划、分销渠道等等)离不开商品分类、商品标准、商品质量管理等等商品学知识。因此,商品学是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商品学分为概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概论属于基础理论,包括商品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商品质量、商品标准、商品分类、商品鉴定、商品储存、商品运输、商品养护等内容;各论则包括商品的具体类别。从表面上看,概论部分只是一些概念、理论,空洞、乏味,教师不好教,学生不愿学,在实际工作中也不容易直接运用;而各论部分,看得见摸得着,学生学习也有兴趣。而事实上,只有搞好商品学概论的教学,以概论的理论为指导,才能教好各论,才能使学生对各论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各大类商品及商品质量的相关知识。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使这些专业的学生对学习商品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紧紧围绕“商品质量”这一中心进行教学

教学中,必须对商品质量这一概念作出科学的解释。在讲授概论中每一章、每一节甚至每一个课题时,首先明确它与商品质量的关系,并且明确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整个商品学概论的内容形成一个以商品质量为中心的完整体系。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物理化学基础知识较差,商品学中“商品成分性质”部分的教学难度很大但又必须讲透讲懂,因为这是决定商品质量的内部因素。若就化学成分讲化学成分,学生就很难接受甚至厌烦。但是,在讲授这个课题时,若首先引出生活中富含某类化学成分的商品质量的特征、以及某些因化学变化而导致的质量事故的实例,然后讨论这类化学成分本身的性质,指出商品质量事故与商品化学成分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所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提出维护富含这类化学成分的商品质量的合理措施。这样,学生就易懂愿学,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例如:再讲解“脂肪”类化学成分时,先列出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那些含有脂肪的商品(食用油、腊肉、香肠等),在经过一段时间存放后往往容易出现的酸败(俗称哈喇、哈喉)现象,然后讨论脂肪的性质,经过进一步分析,讲清这类商品酸败的根本原因是脂肪的氧化。要防止脂肪类商品的酸败(氧化),就要排除一切引起脂肪氧化的因素。进而论断:要确保含有脂肪类化学成分的商品质量,就必须严格遵循“避光、隔氧、降低水分、低温保存”的科学养护措施。同时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防止、延缓脂肪氧化的小知识。这样,既突出了“商品质量”这一中心内容,又把商品学知识的各相关方面围绕“质量”这一中心有机的联系起来。学生听起来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使他们原先难以接受的课程,听起来津津有味,并由厌烦转为喜爱,进而学到一些必不可少的商品学知识。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为使学生通过商品学理论的学习能在实践中灵活应用,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不论概论还是各论的教学,凡是能利用实物、能通过实操说明的课题,尽量不只用口头讲解,因为很多问题,讲起来很复杂,看一眼却能很快明白。实践中,案例分析或答疑等形式都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商品学教学,是为了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运用所学商品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讲解基础理论,更要讲解在实际工作中怎样运用这些理论,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达此目的,在讲解完理论的某一部分后,要结合业务部门的实际,对某一类或某一种商品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不仅要给学生讲清楚怎样分析研究,更要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分析研究,同时提出让学生考虑还可以怎样分析研究。把这种方法贯穿在商品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商品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学习运用科学理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是自己对商品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就业趋势不容乐观的今天,面对一群群生龙活虎般中职校学生,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只有不倦的追求和探索,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把他们培养成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的技能型实用人才。

商品与质量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资本论》是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所以有必要对《资本论》经济伦理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从商品这一切入点着手,从《资本论》商品的伦理意蕴、经济逻辑与伦理逻辑的统一等方面进行梳理,力求挖掘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构建原则和内在逻辑。

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在《伦理学与经济学》中这样写道:“现代经济学不自然的‘无伦理’特征与现代经济学是作为伦理学的一个分支而发展起来的事实之间存在矛盾。”虽然表面上看经济学的研究仅仅与人们对财富的追求有直接的关系,但在更深的层面上,经济学的研究“还与人们对财富以外的其他目标的追求有关,包括对更基本目标的评价和增进”。而在“经济学经常使用的一些标准方法中尤其是经济学的‘工程学’方法,也是可以用伦理学研究的”。由此可见,经济学与伦理学是不可分割的,而谈到马克思的经济学时,阿马蒂亚·森这样评价:“一些经济学家更重视伦理学问题;而另一些更重视工程学问题,……卡尔·马克思……更重视经济学中的伦理问题。”阿马蒂亚·森所言的马克思经济学的这种倾向最突出的体现是他的巨著《资本论》。

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在其著作《读》中这样写到:“把《资本论》归结为伦理学的构想是一种儿戏。这一论断看似有道理,因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确实是没有一套完整的伦理学范畴。但这并不代表《资本论》没有伦理思想,可以说《资本论》通篇都充满着这些思想,尤其是经济伦理思想。从第一卷“道德和自然、年龄和性别、昼和夜的界限,统统被摧毁了”“平等地剥削劳动力,是资本的首要人权”“在英国经历了三代人,却吞没了九代纺织工人”等等,以及第二卷“资本家的道德和合理市场的等等的实质”等,到第三卷的“这种草营人命的情况,绝大部分是由煤矿主的无耻贪婪造成”。……

阿尔都塞的错误之处在于只看到了《资本论》的文字表面,没能看到其深刻背后是经济逻辑与伦理逻辑的内在统一,这种统一是隐性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它包含历史的向度又佐以事实。在《资本论》中,这种统一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在总的成书框架上,二是体现在具体的经济理论中。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正文一开始就这样写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选用商品作为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突破口,直接而明确。马克思以此为起点透视资本主义的同时,其经济伦理思想也由此展开。这一起点深含经济社会学的逻辑必然,但也包含建构和谐经济伦理关系的匠心。

“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属性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商品的这种属性即它的使用价值。虽然它是一个外界对象,但却包含着人的主体性和人对自然的对象性活动,因为“每个商品的使用价值都包含一定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不同物的量只作为同一单位的表现,才能同名称,因而是可通约的。

但这种通约性一旦超过了同种品的范围“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区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了”。“使用价值在流通过程中的不可通约性,彰显了马克思对伦理主体的关怀。经济活动和人类活动得以生产和再生产决不是仅仅物(使用价值)就可以实现,需要的是一个“价值灵魂”,即人和人的劳动。

撇开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而我们继续剥离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把那些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那么,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劳动的有用物质消失了,其具体形式也消失了,这时商品只剩下“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这些“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的这些物,马克思指出,它们是共有的,是这个社会具体的结晶,即价值—商品价值。

商品的价值有人类劳动体现或物化在里面,它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共同”的东西。这些“共同”也就是说商品的价值有可通约性,是以商品为基础构成商品经济社会关系和伦理关系的基础。马克思对商品价值的分析为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和资本主义经济伦理的研究找到了内在的根本性的起点,这个起点决定和影响了整个《资本论》的行文思路和基调,也是《资本论》经济伦理思想的前提之一。

马克思指出,形成价值实体的劳动是相同的人类劳动,是“同一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而这种耗费的量是如何决定的呢?马克思把商品世界全部价值中的社会的全部劳动力当作同一的人类劳动力,由此而得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认为“只有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的价值量。社会劳动时间也就是人类无差别的一般劳动的社会形式的概念。而商品的价值对象性却只能体现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中,也就是说我们实际上只能从商品的交换价值或交换关系出发,才能探索到隐藏在其中的商品价值,也才能看到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不可通约性,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来源之一,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那么,商品的价值则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不同质的具体劳动形成了作为使用价值的要素,而同质的抽象劳动形成了价值实体。马克思在谈到劳动对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不同时,指出:“就使用价值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量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不过这样劳动已经化为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在前一种情况下,是怎么劳动,什么劳动的问题;在后一种情况下,是多少劳动,劳动时间多长的问题。

商品好像是一个很简单很平凡的东西,但对它的分析表明,它却是一个很古怪的东西,充满着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怪诞。在马克思看来“它不仅用它的脚站在地上,而且在对其他一切商品的关系上用头倒立着,从它木脑袋里生出比它自动跳舞还奇怪得多的狂想,这种狂想就是马克思所言的商品拜物教。所谓商品拜物教就是“在那里,人脑的产物表现为赋有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在商品世界里,人手的产物也是这样。我把这叫拜物教”。马克思有时也称它为“象形文字”。

商品拜物教是同商品的生产分不开的,那么它来源于何处呢?马克思认为:“不是来源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同样,也不是来源价值规定的内容。”因为“第一,不管有用劳动或生产活动怎样不同,它们都是人体的肌能,而一种这样的肌能不管内容和形式如何,实际上都是人的脑神经、肌肉……的耗损,这是一个生理学真理。第二,作为决定价值量的基础的东西,即这种消费的持续时间或劳动量,那么,劳动的量可以十分明显的同劳动的质区别开来”。那商品拜物教来源于什么呢?商品形式本身。因为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内容,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可见,商品拜物教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

商品拜物教把现实世界在人脑中倒立过来,那么如何破除它呢?马克思认为:“一旦我们逃到其他的生产形式中去,商品世界的全部神秘性,在商品生产的基础上笼罩着劳动产品的一切魔法妖术,就立即消失了。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这种神秘纱幕就可揭开了。

破除商品拜物教后,马克思给了我们一个设想,设想了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当作一个社会劳动来使用。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产品。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部分依旧是社会的。而另一部分要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式会随着社会生产机体本身的特殊方式和随着生产者的相应的历史发展程度而改变。在那里,劳动时间就有了双重作用,一方面,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比例。另一方面,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马克思开出了药方,但也给出了这个药方治病的条件,那就是“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产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从分析商品的内在结构到商品拜物教的产生和如何破除以及“自由人联合体”的设想,马克思给了我们一个以商品为起点来建构经济伦理关系的解题方式。

商品交换虽然是简单的社会现象,但同时又是最普遍、最为丰富、最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它不仅萌生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而且蕴含了作为调节人的行为规范的一切伦理原则。《资本论》以商品为起点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以商品交换为切人点来研究资本运行过程,逐步深人地解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和一般社会伦理。由此来构建他的经济伦理原则。

商品与质量论文范文4

关键词:电子商务柠檬现象网络购物质量

电子商务是指实现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从涵盖范围方面可以定义为:买卖双方的整个交易过程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而是通过电子的交易方式在网络平台实现,在线订货、支付方式以及市场调查等都是这个市场的一部分。电子商务的经济学意义在于其降低交易双方的交易成本,减少双方之间的中介,实现了“一对一”的交流。

然而,网络交易并不是完美的,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络厂商的身份不易识别,网络产品质量评价描述的主观性和网络主体的多样性等原因造成的产品质量的不对称性比传统市场更加严重。以作为目前中国主要的一种电子商务模式——网络购物为例,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热点报告(电子邮箱和网络购物)》,用户没有尝试网络购物的主要原因,“担心商品的质量问题”占了47.4%,31.1%的用户认为在网络购物环节中,“质量问题”是必须首要解决的方面。可见产品的质量问题是买家最为关注的,一些劣质产品损害了买者的利益,加大了买者对卖者的信任危机,也降低了买者对于卖者优质商品的评价,使得买家只愿意出低价购买卖家的商品,调查发现买家对卖家商品的恶意出价已经成为卖家售物的最不愉快的经历(淘宝、ebay易趣、拍拍卖家分别为35.3%、52.8%、57.8%)。由此长久下去将会形成网络所售商品质量水平的下降,从而形成所谓的“柠檬市场”。

本文试图通过“逆向选择”(adverseselection)理论来解释网络商品的柠檬市场问题的形成机制以及分析其市场效率,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提高网络商品质量水平的解决对策。

电子商务“柠檬市场”的形成机制

“柠檬”(lemon)来源于美国人对次货和二手货的称呼,由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Akerlof,1970)的旧车市场(lemonsmodel)引入并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先河。形成“柠檬市场”的原因来自于买者和卖者有关产品质量信息的不对称,卖者知道产品的真实质量,买者不知道产品的真实质量,只知道产品的平均质量,因而只愿意根据平均质量支付价格,但这样的结果使得市场上出售的产品质量的下降,买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将进一步下降,更多的较高质量的产品退出市场,如此使得低质量的产品将会把高质量的产品驱逐出市场,从而使市场上的产品质量持续下降。

假设网上购物市场上存在两种产品:高质量产品H和低质量产品L。如果产品质量的信息是完全的和对称的,网上购物市场就会由SH、DH和SL、DL构成上述的两个市场,并得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pH、pL、qH、qL(如图1所示)。SH、DH分别为高质量产品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SL、DL分别为低质量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曲线。由于高质量产品的投入较大以及买者对高质量产品的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所以SH、DH均高于SL、DL。在现实的市场中,卖者比买者掌握更多的产品质量信息。买者只能根据市场上高低质量产品的存在概率来决定其购买行为。本文假设买者开始认为高质量产品存在的概率为50%,因而他们认为市场上的商品是“中等”质量的,以图1中的DM给出买者的需求曲线,介于DH与DL之间。从图中可以看出曲线SH与曲线DM均衡点pMH、qMH均小于信息充分对称市场上SH、DH两条曲线均衡点pH、qH。在这种情况下,高质量产品的卖者由于不能够获得足够的利润或不能弥补其生产经营成本被迫退出交易市场,而更多的低质产品将占据市场。当买者了解市场上所售产品的质量在下降时,他们的需求曲线进一步向左下方移动,如图1中的D*M,高质量产品的价格为p*MH(

电子商务“柠檬市场”的市场效率

由于电子商务市场的质量信息不对称,买者不能从卖者的信息中确定其产品质量的真实情况,在网上购物市场上不同质量的产品具有了形的相似而具有了相近的价格。对于高质量产品来说,实际的价格远远低于其获得最大利润时的价格甚至不能弥补其生产的成本。如图2所示,在消费者具有完全的产品质量信息的情况下,供给曲线SH与需求曲线DH实现了均衡的价格pH和均衡数量qH。但由于实际市场上消费者对于所有产品的质量都以平均质量来衡量,从而降低了对高质量产品的价格评价,这就形成了市场失灵。在这种实际价格在市场出清价格之下的情况下,作为理性经济人的高质量产品提供商只能选择减少产品的提供量,将高质量产品的数量由qH降低到qMH。由于市场上高质量产品的供应不足,从而造成了相应的总剩余损失,图中B+C即为总福利损失,使得买者和卖者总体情况恶化。在DM曲线向D*M的进一步移动过程中,福利损失将更加的增大。

而对于低质量产品来说,实际的价格大于其市场出清时的价格(如图3所示)。由于买者被迫接受低质产品的高价格,使得低质卖者获得了超额利润矩形A部分,这部分是由买者转移给卖者的消费者剩余。在发现实际的价格高于低质产品的真实价格后,一些买者不再购买低质产品,使得消费者剩余损失为图中的三角形B,一些卖者也不再提供这部分产品,生产者剩余损失为三角形C,因此,在低质产品市场上也导致了福利损失B+C。更为严重的是,在高价格水平pML的激励下,越来越多的低质产品将进入市场中,从而造成整个网上购物市场的恶化趋势。

从以上的效率分析可以看出,电子商务的“柠檬现象”造成整个市场效率的损失,质量稍高产品的卖者退出市场,低质产品充斥市场,商家和买家的利益都受到了损害,如何提高这个市场的效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电子商务“柠檬市场”的解决对策

由于电子商务存在着质量信息的不确定性,一些购物网站为解决电子商务的“柠檬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对策,本文在购物网站已有对策措施的基础上,从行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来分析运用行业监督和政策措施来降低网络商品的质量信息分布的不对称程度和解决价格不能反映真实质量的市场失灵。

(一)建立网上商家的行业协会

我国的电子商务商家还没有建立类似于传统市场上的行业协会,商家之间的联系目前还比较松散。建立网上商家的协会行业有利于加强商家组织内部的自律,提高对单个商家的监督与管理,弥补政府微观管理单个商家行为的不足,还能通过各种方式传递信息来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使消费者获得“正”的市场信息,作到优质优价,减少市场失灵带来的效率损失。

发挥网上商家的行业监督机制。加强网上商家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利用网上即时聊天方式和网络平台的信息功能对同类商家进行监督与管理。可以在买者信誉评价和卖者信誉评价的基础上,增加行业信誉评价。行业信誉评价根据一段时间内商家两个信誉评价情况以及消费者对其的投诉情况等进行评估。以此向消费者传递高质商品的正确信息,减少价格扭曲。

培育和完善专业性的网络交易中介组织。电子商务的高效率在于减少了市场交易的中间环节,使得买卖双方面对面直接完成交易。然而电子商务依旧离不开中介的支持,其质量的不确定性需由第三方来权威论证。行业组织有必要培育权威的第三方论证机构对网络商品特别是高档商品进行质量的鉴别,降低供需双方搜寻信息的成本,改善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加强电子商务行业与银行部门的合作,将银行的电子中介支付作用与商家的诚信相结合,建立诚信激励机制。

(二)加强政府的监管引导力度

目前,电子商务方面法律的欠缺,政府对网络商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的薄弱是造成电子商务市场“柠檬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消费者在网上买到假货、劣质商品,无法获得相应的法律支持和部门处理,增加消费者的投诉成本。政府应通过制度方面的建立弥补微观市场失灵的缺陷,间接发挥信息传递的功能,并降低消费者投诉的成本。

1.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以及执法体系,实行奖惩并举。电子商务发展具有日新月异的特征,因此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不仅要与之俱进,还要具有前瞻性。政府不仅要严格立法,更要严格执法,对于消费者的投诉要及时处理,并对提供劣质商品的商家进行惩罚,增大劣质商品的供应商进行逆向选择行为的机会成本,遏制这种行为的发生。对于高质商品的商家,根据其信誉度评价的高低对其进行税收方面的补贴,建立诚信激励机制。并立法将网上商家的电子支付与其银行信用相结合,完善信用制度。从而间接提高消费者对网络市场质量水平的信息掌握程度和可信程度。

2.实施政府质量保证体系。对进入电子商务市场的B2C商家进行直接资格论证,对C2C的个人商家通过C2C网站实行间接资格论证。并加强对传统市场上商品的质量保证论证体系的建设,以此确保网络市场和传统市场的结合,达到政府向消费者提供网络购物市场的商品质量“正”的信息,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程度。

3.建立网上投诉和网上仲裁辅助机制。针对网络的虚拟性和跨空间性,建立网上虚拟的投诉监管机制,并强制购物网站链接网上投诉部门的地址。对于消费者投诉的商家,监督部门根据商家提供的售后票据、身份论证和数字ID通过网上和网下两个方式相结合对其进行索赔和惩罚,加强对劣质商品的监管力度,从而增加消费者对网络商品的质量信心。

参考文献:

1.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商品与质量论文范文5

关键词:在线评论;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网络零售业也凭借多样的网络平台带动了大量消费。在线客户评论引发的在线口碑营销也不断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通过在线客户评论,消费者将会以更加安全的方式进行消费。目前的在线客户评论存在于各种平台,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现,包括论坛、社区、即时通讯组、用户评论网站和网上商城的一些在线评论等等。在线客户评论逐渐积累形成在线口碑,在线口碑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了影响,因此,这也引发很多商家为盲目增加好评率而进行恶性竞争,各种作弊行为层出不穷。但是,不管在线客户评论的质量优劣,其仍是消费者是否进行消费行为的关键依据。

一、在线评论概念

在线评论(Online Consumer Review),又被称作在线客户评论,它作为在口碑传播最主要的一种形式,以文本形式为主对产品进行评价,是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提交的对产品或者公司的评论信息"。它是指消费者在购物网站或者其他评论网站、论坛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或他人的经历对某种产品或服务发表的正面或负面的看法。

在线客户评论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方式,一方面满足了消费者发表购物体验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店家倾听消费者诉求的需要,从而使得买卖双方可以互相建立信任,尽量消除双方信息不对称。

二、在线评论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评论数量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同种商品,如果在线评论量较大,往往意味着该商品更加符合消费需求或者该商品价格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在线评论数量分为带图片评论、追加评论、累计评论三种。

图片评论数量,是消费者在首次评价或者追加评论时,在评论内容下方晒图形成的评论内容,含图片评论反映了商品的质量如色差规格与卖家描述不一致等问题,有图片的评论减少消费者在购买体验型商品时承担的风险。在消费者学习的过程中,有图片的评论暗示了消费者的真实购买行为。本文研究有图片评论的数量对消费者行为造成的影响。追加评论是指双方评价完成并生效后的180天内,买家将有1次追加评论的机会,卖家也会随之多1次解释机会,从而更真实的反映购买后的情况。追加的评论可以是文字内容,也可添加图片,但不影响卖家的好评率。

追加评论数量,更好地反映了消费者的消费感受,有的商品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质量或者其他问题,追加评论可以让消费者了解商品的持久耐用度。有学者利用复杂网络的方法对淘宝的化妆水追加评论进行研究,发现追加时间呈现长尾分布,具有特定的规律性。文本研究追加评论的数量对消费者行为造成的影响。累计评论是消费者购买商品作出的评价,所示评论为1个月之内的评论数量。评论内容可涉及商品的规格、质量、色差、物流及客服等因素,内容长则可做长篇大论,短则也可作出两个字评价,如好评、不好等。

累计评论数量是消费者进行商品购买前了解商品信息的重要渠道,信息丰富度高的评论,可助消费者深入了解商品信息。有研究认为好评数量代替了累计评论对消费者造成的影响。而有研究发现,在线评论的数量影响了消费者网络购买的意愿。

(二)评论质量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评论的质量主要是从信息特征的角度来衡量的,如信息的可信性、相关性、充足性、客观性等。现在的网上商家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采用各种手段刷好评的现象普遍存在,或者是评论发送者无心做出详尽明晰的评论等情况,导致评论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客观性等受到了很大的挑战。通常正面评论在评论的质量上参差不齐,而我们很少会去怀疑负面评论的质量,质量可靠的评论信息会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三)评价时效性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正面评论对购买决策起到正面影响,负面评论起到负面影响。Herr等∞21的研究表明,产品或服务的正面评论会提高消费者对该品牌的评价,而负面评论会使消费者直接将该品牌从考虑集中删除。

在线评论质量的参差不齐严重干扰了消费者对产品的有效判断,降低了消费者决策效率利。消费者都有从众心理和风险规避意识,购买数量越多说明产品是得到大众认可的,购买所带来的不确定风险较低,交易成本较低。评论的时效性是指评论发表的及时性,评论是否及时更新,能不能反映最新的产品的相关信息。目前,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和当当网的在线评论系统与其他网站相比虽然已经比较完善,评论发表的时间越近,评论的内容就越新即越具有参考价值,评论的有用性会越大;而评论发表的时间越早,其时效性会越差。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递减。

三、结语

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不同的消费人群受在线客户评论的影响不同,因为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消费理念和消费基础。通过掌握在线评论的特征,消费者可以知晓人们对商品优劣的评价,识别和屏除在线评论中由外部动机带来的主观偏差,优化购买决策。可以帮助网络商家按照趋利避害原则控制在线评论传播的影响力,提高其竞争优势。总之,在线消费评论有助于消费者决策,即便消费者对于一些产品和评论会有怀疑态度,但是,受到地域和时间限制,很多消费者仍然会选择通过在线评论了解产品,并且,这种影响会随着消费者购买结构的不断升级而出现变化。而这些变化,也将伴随着在线客户评论和中国网络环境的变化而呈现多样化。

参考文献:

[1]宋晓晴,孙习祥.消费者在线评论采纳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15(1):164-169.

[2]于丽萍,夏志杰,王冰冰.在线评论对消费者网络购买意愿影响的研究[J].现代情报,2014(11):34-38.

[3]闫海鑫.网络社会互动形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以感知风险为中介[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工商管理,2012.

商品与质量论文范文6

经济学中有关商品质量监管的理论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表象到本质的认识深化过程,总结这些理论的演进历程有助于我们开阔思路,完善商品质量监管制度。

一、信息完全假定下的商品质量与市场机制

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中,商品质量并不是理论关注的重点。因为信息完全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定,按此假定,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市场,买方都拥有商品质量的所有信息,包括功用、风险因素等,买卖双方之间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信息是完全透明的,商品生产经营者无法通过机会主义行为来掩饰商品质量上的瑕疵,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不会因为信息不完全而被误导,自然也就不会有使用中或使用后的伤害问题。

由于信息完全的假定消除了企业可能拥有的信息优势,所以传统经济学更加关注在不同的市场类型中,如何通过市场竞争和价格确定来揭示有关商品质量的信息。在新古典经济学所推崇的完全竞争市场中,商品是均质的,不存在质量上的任何差异,市场均衡水平所确定的价格就是刻画商品质量高低的唯一信号。而在现实经济社会更常见的垄断竞争市场中,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为获得更大的市场会通过广告主动传播商品质量差异的信息,同一行业内部商品之间的相似性让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充分,企业无法隐藏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偏好和收入约束在某个价格水平上与生产经营者实现均衡,而不同的均衡价格水平将对应不同质量的商品。在纯粹寡头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中,企业行为有明显的市场支配力,价格可能会被企业操纵,产生扭曲。然而,处于市场劣势的消费者清楚地知道,高价格下商品的质量到底如何,但由于别无选择,他们只能接受生产经营者制定的高价格。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信息完全的假定下,商品质量更像是一个技术术语,因此被主流经济学所忽略。从新古典经济学分析的框架看,该学派实际上是通过价格信号来研究商品质量的。20世纪初微观经济学领域出现的不完全竞争理论,也没有突破新古典经济学信息完全的假定,因此,它对不完全竞争格局下商品质量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价格信号与市场支配力两个因素的经济含义。来源于/

二、质量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

1970年,在《旧货市场:质量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一文中,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以二手车为例,首次用信息不对称解释了二手商品市场中的质量问题,从而开创了信息经济学的一个全新领域。他认为,在旧货市场的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拥有的质量信息是不同的,卖方显然知道更多的质量信息,而买方则知道的较少。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让信息劣势的一方——买方只能按照一个折中价格来购买并不清楚质量好坏的二手商品,但折中价格将会让实际质量超出折中价格水平的商品无利可图,从而“挤出”这部分质量相对较好的商品。这样,买方实际面对的必然是质量相对较差的商品,“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将在旧货市场上演。随着买方意识到市场商品平均质量在下降并调低报价,市场中的另一部分质量较高的商品将会退出交易。在信息经济学的范畴中,这种现象被称为逆向选择。以上情况循环往复,会导致旧货市场无法交易,出现市场失灵。

西方学者根据购买者对质量信息的可获得性把商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购买时通过观察就可以知道商品质量的搜寻品(searchgoods),第二类是只有使用以后才能获悉商品质量的体验品(experiencegoods),最后一类是使用后也可能无法知道商品质量全部信息,因此购买之处主要是相信其质量的信任品(credencegoods)。显然,消费者在购买后两类商品时会面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按照信息经济学的逻辑,为减少信息不对称将导致的市场交易效率损失。可以设计一些能部分修正市场失灵的机制。例如。卖方提供一份由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出具的商品质量鉴定证明,主动揭示商品的质量信息;卖方提供质量承诺,对一定期限内可能出现的商品质量问题负责,如退货、更换合格商品、保修等,减小信息不对称可能给买方造成的伤害;在法律健全的国家。由第三方仲裁者介入的私法调节来实现对不完全信息的矫正,恢复市场机制的作用。由政府监管部门介入信息不对称市场的运行,通过强制性法律来保护消费者和用户的权益,也是矫正以上问题的一个可行选择,这就是本文关注的商品质量政府监管问题。

三、商品质量的政府监管

信息经济学所揭示的因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市场失灵现象,是政府介入市场商品质量监管的必要条件。按照规制经济学的理论,这种监管属于社会性规制,即政府基于安全、健康、环境等目的对某些产品、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进行监督、管理。

1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是质量监管的立足点

在西方经济理论中,无论是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还是非主流的奥地利经济学,消费者权益至上或者说消费者利益最大化均为考量商品市场是否具有经济效率的主要标准。按照这一逻辑。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不被那些质量不可靠的商品所损害将是政府部门进行质量监管的立足点。

传统经济学考察消费者利益的主要依据是消费者剩余的大小,即用商品的实际成交价格与消费者的意愿支付价格的差来计算消费者从交易中获得的好处。正如前文所言,消费者剩余概念之所以没有涉及商品质量问题,是因为商品不存在质量问题是经济学的一个潜在假设。在信息完全的经济世界中,理性的消费者必然会抵制可能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或财产等带来危害的不合格商品,因此,市场机制会自动将影响消费安全的问题商品排除在外,实际交易的商品必然是没有质量问题的。在此情形下,价格自然会成为消费者关注的唯一指标。由此而来的消费者福利问题也就成了价格水平的比较了。

现代经济学把信息不完全引入理论分析后,福利最大化标准依然是评价市场运行效率的主要指标。但与传统理论有所不同的是,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不仅包含消费者剩余的计算,还考察他所购买的商品质量是不是合格的、安全的,会不会对其身体健康和财产造成伤害或有潜在风险。

从某种程度上讲,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质量的重要性甚至要超过经济利益的重要性。因此。实现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的目标,要求对商品质量进行有效监管。尽管质量监管的社会效益很难用明确的公式进行计算,但这种社会性规制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2法律法规是质量监管的主要制度保障

经济学领域中所讲的制度是一种规则,这种规则可以确保生产、交易、分配、消费等经济行为按照一定秩序进行,能有效防范可能给当事人带来危害的机会主义行为。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作为制度的规则既有市场自发形成的商业惯例、信任等非正式制度,也有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此二者刚柔相济,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

对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商品市场来说,通过法律法规这种正式的制度形式来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是缓解市场失灵问题的必然选择。有关商品质量、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商品的生产经营者对所售商品质量负责,对因商品缺陷和瑕疵给消费者所带来的危害承担法定责任。这些强制性的法律制度,既是对商品生产经营者事前不负责行为的警示,也是对因质量问题造成危害后对其实施严厉制裁的制度依据,也是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商品质量监管的基础。来源于/

法律制度所具有的权威性和强制执行特征,加大了对问题商品责任人进行惩罚的可信度和力度,提高了违法成本,有助于抑制商品生产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确保商品质量的安全性。但是,法律并不会强加给生产经营者无限的质量责任。按照著名的汉德法则,只有在预防成本小于预防行为所带来的收益(包括消费者的福利和企业的收益),而生产经营者却未对商品采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并对消费者带来危害时。他才将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研究中我们发现,各国政府都是依法对商品质量实施监管的。例如,1975年,美国颁布针对商品质量的《马格努森一莫斯保证法》(Magnuson-MossWarrantyAct),对生产经营者的保证责任做了明确规定,要求生产经营者对有缺陷产品承担修复及更换的责任。这一法律与《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1979)、《产品责任法》(1982)等一起成为美国监管者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基石。

3最低质量标准是商品质量监管的基本形式

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理念,政府不应过度介入经济运行,即使是出现了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成为必要时也是如此。因为政府干预有其角色定位。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从商品的企业生产、市场交易和最终使用或消费流程看,质量监管的重点在企业生产市场与交易的界面。换言之,在商品质量问题上,政府监管切入点不应该是商品生产者的内部质量监控,因为从监管资源的数量看,政府的力量无法覆盖所有企业的每一个生产环节;从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分工看,与商品质量相关的经济决策和技术决策都属于企业组织的内部事务,政府不能越俎代庖。所以,政府质量监管的切入点应该是对进入市场的商品实行最低质量标准(MinimumQualityStan—dards)监管。即在商品进入市场销售时,监管者必须确保商品质量符合最低的质量要求,将不合格产品拒之门外。不合格产品因不能上市交易而产生的损失由生产经营者自行承担,这是市场约束的一个基本规则。

从商品的类别看,体验品和信任品应该是质量监管的重点。因为搜寻品的质量是外在的,容易观察到,消费者购买时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对于体验品和信任品来说,如果没有最低质量标准监管,不合格商品将进入市场,给消费者造成福利水平的降低。在体验品和信任品中,那些与消费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关系密切的商品(如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它所造成的危害就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可能有很严重的社会后果,包括危及使用者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因此,事前的风险防控远远比伤害成为事实后的经济补偿更为重要。从这一意义上讲,最低质量标准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看,最低质量标准将不合格的产品阻挡在市场的大门之外,有助于提高市场现有商品的平均质量,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而消费者愿意为高质量的商品支付高价,因此,提供优质商品的生产者也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这样,最低质量监管可以使买卖双方的福利状况都得到改善,是标准的帕累托改进。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些提供专业服务的领域。如医疗、法律、会计等,也存在对服务质量的监管问题。与有形商品市场不同的是,由于专业服务依托从业人员而存在,所以,监管者对服务质量的主要监管之一是对从业人员的资格进行认定。通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获得执照或从业资格是进入这些专业领域的一个前提条件,而从理论上讲,具有从业资格或拿到执照许可的人士所提供的专业服务是符合基本专业水准或质量要求的。可以看出,专业服务市场的执照或从业资格监管与商品市场的最低质量标准监管可谓殊途同归。

4市场约束是商品质量监管的基础和有效补充

虽然对于体验性商品和信任性商品来说,政府的质量监管工作非常必要,但这并不意味着监管者可以包办一切。借助市场经济的规则,靠企业的内在机制来保障商品的质量可能是更为重要的方面,是构建长效监管机制的基础。

首先,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有助于企业把质量控制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因为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符合企业实现持续经济利益的内在目标。正如前文所言,在最低质量标准下,不合格商品不能进入市场,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是由企业自身承担的。利益独享和风险自担是企业进行质量控制时面临的同一个约束机制,它是驱使企业强化质量意识的最重要力量。

其次,对于追求长期繁荣的企业来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声誉机制是规范企业质量行为,确保质量安全的另一个重要约束。因质量引起的经济纠纷甚至安全事故。都会造成企业的声誉损失,损害企业长期培育的市场。而可靠商品质量给企业带来的社会美誉,不仅有利于企业获得富有吸引力的价格。也有利于现有客户忠诚度的提高和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户。为企业带来更持久的业绩增长。

另外,在商品质量存在差异的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有助于提升市场上销售商品的平均质量,广告、产品演示、试用等营销手段还可以让购买方获知更多的质量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四、知识经济学下的商品质量监管:一个理论延伸

在有关质量监管的经济理论中,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以及规制经济学都把监管的必要性建立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上,而知识经济学却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为质量监管提供更为有力的理论支持。

在知识经济学中,经济主体在生产、交易、消费时经常会面临相关知识匮乏的问题,因为该理论相信,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是有限的。在此背景下,人类的经济决策有可能犯系统性错误。一个不合适甚至是错误的经济行为可能重复发生,直至某一天人类通过学习发现了能够理解、纠正这种不当行为新知识为止。按照这种观点,即使是最负责任、技术水平最高的企业在商品质量问题上也会犯错误。例如,在现有技术和装备下,无法解决那些可能给使用者带来危害的质量问题,但消费者维持生命存续的强烈需求和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逐有可能让这些商品提前进入市场;在现有质量检测体系下,无法在销售前甄别产品的某些质量瑕疵,尽管这些瑕疵不一定都变成事实上的危害;按照现有理论。可能误把一些有潜在风险的技术或因素看做是改善某些品质,或提高产量,获得更高经济效益的法宝,等等。从近些年来发生的众多质量安全事故中可以看出,以上问题的严重性一点也不亚于信息不对称问题。

源自生产者知识不足引起的质量风险,是商品质量监管中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因为其中有太多的质量不确定性,同样也面临知识有限的监管者很难找到一个万全之策。对于这一点,担当市场商品质量监督重任的监管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在监管实践中,应秉承审慎、预防的原则,设计相应的制度预案。例如。对于那些在现有技术和装备下暂时无法解决的质量隐患,监管者必须果断出手,将问题商品隔离在市场以外,绝不可因小失大;对于企业事后发现的质量瑕疵,监管者应迅速启动召回制度,最大程度地减小问题商品可能给使用者及社会带来的危害:而对于那些目前无法对是否有质量风险做出肯定判断的高新技术。监管者切不可高估自己的质量风险监控能力,即使它能大幅改善商品的某些品质,或有助于短期经济效益的提高。质量监管工作也应该摒弃短视策略,把消费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不让那些可能有风险隐患的商品进入市场,为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埋下隐患。

知识经济学中的知识有限性假定超越了信息不对称假定在质量监管中的地位。尽管前者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难度比后者更大,但是,这种理论上的巨大飞跃无疑会推进监管理念的创新,提升监管效率。

结束语

商品与质量论文范文7

论文摘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坚持以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而这种分配制度使得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提出了质疑。本文的主要内容即是全面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深化时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解答在劳动价值论方面存在的种种困惑。

所谓劳动价值论,就是指商品的价值由劳动创造,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理论。劳动价值论自问世以来,各个领域的学者对它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尤其是近几十年以来,世界的经济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劳动价值论与有些经济情况发生了偏离,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劳动价值论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我们应该看到,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有关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是需要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劳动价值论之所以出现与现实情况偏离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劳动价值论作为特定时期的经济学论断具有其历史时代性。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众多的与劳动价值论诞生时很大不同的经济状况,因此,劳动价值论也应该根据时展的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对待劳动价值论不能坚持“永远的真理”的标准,应该依据特定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其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对其中正确的部分要加以继承、完善和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劳动价值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争议,其中关于价值的创造问题、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价值分配的问题是争论中的焦点问题。下面结合我国新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分别就以上三个问题进行阐述。

一、关于价值的创造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人的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事实上,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因此,它的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

除生产领域外的其他有用劳动同样创造价值。马克思认为只有从事生产领域的劳动才能创造价值,而其他领域的劳动则不能创造价值。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局限性是由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特定历史时期决定的。随着人类生产性劳动范围的扩大,从使用价值或效用也影响商品的质和量来看,生产性的劳动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精神产品,提供服务等劳动也同样可以创造价值。因此我们认,只要为人们提供使用价值,而这种使用价值具有真实性的劳动都创造了价值。

知识不创造价值。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已经迈进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技术等要素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贡献越来越大,对生产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有部分专家学者认为知识也创造价值,在此基础上创造了知识价值论。我们说这种观点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是不正确的论断。知识是人类劳动的结果。知识就是认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的结果,是经过实践而产生的。实践是联系认识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只有在实践中,人们的感觉器官才能同外界事物接触,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外部联系的感性认识,才有了进一步产生理性认识的可能。所以,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而人类实践的过程也就是人类劳动的过程。知识所创造的价值归根结底是人类的劳动创造的价值。

二、对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关系的重新解读

商品是由价值和使用价值组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价值的质和量的研究,还要重视使用价值的存在。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一样决定着商品的质和量。众所周知,抽象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数量决定着商品价值的量,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人们对商品认识程度的加深,我们还应该看到使用价值也同样对商品的质和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地说,当产品的生产花费了人类的劳动后,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具备使用价值,或者说它的使用价值不能很好的实现,那么人类的劳动则是多余的,这样的产品也不能称之为商品;另外,商品的使用价值实现的多少也决定了商品的质和量,当使用价值过剩时,商品的价值量就不能完全实现。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决定着商品的质和量。

使用价值比价值更重要。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称之为商品。商品的价值是由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创造的,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人类的具体劳动创造的,用于满足人们对商品的使用需求。当一件产品被生产之后,虽然已经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但如果不具备使用价值则也不能称之为商品;还有一部分商品并不是劳动产品,没有凝结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但是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具备一定的使用价值,比如原始森林、自然景观等,却没有人能够否认这些都可以成为商品。

三、对价值分配的重新解读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人分配。不少片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认为,既然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也就肯定了劳动价值论的根据人们为社会提供的劳动多少来进行分配,也就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就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之所以部分人有上述错误观点,主要原因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不够深刻和不能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其中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的创造只能由人类的劳动来实现,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使用价值是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的实现可能是由人类的劳动创造的,也可能大自然滋生的,比如说土地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的形成过程中参与了使用价值的创造。正如上面我们所论述的一样,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一样决定商品的质和量,因此,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商品价值的因素,还要考虑到商品使用价值的因素。这并不否认劳动价值论的观点。

商品与质量论文范文8

关键词:质量差异;广告策略;广告博弈

中图分类号:F2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7-0098-02

1 引言

产业差异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商品,由于在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信息提供和消费者偏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产品间替代的不完全性的状况。产品的差异化通过改变消费者的偏好进而影响需求曲线的弹性使得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降低。

本文所要探讨的质量差异属于产品差异中的垂直差异。产品差异分为水平差异和垂直差异,水平差异具体表现为两产品之间一些特征增加了而其他一些特征却减少了,比如汽车的式样。而垂直差异表现为两产品之间所特有特征的水平都提高或减少了,比如不同系列的汽车。垂直差异是是与消费者的偏好次序相联系的,是在价格相等的条件下关于特性空间的一种自然排序。显然,对于质量而言,消费者的偏好次序是一致的,都认为较高的质量是更好的。因此消费者认为高品质产品严格优于劣品,可以认为消费者倾向于对高质量产品的消费,当然,这里必须满足消费者收入相同的假设。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信息是完全的,消费者对市场中产品的质量差异具有完全的信息,能分辨出高质量和低质量的产品,并根据产品质量的不同而支付不同的价格。但是在现实情况中,消费者的信息常常是不完全的,买者和卖者有关产品质量信息是不对称的,卖者知道产品的真实质量,买者不知道,只知道产品的平均质量,因而只愿意根据平均质量支付价格,这样一来,质量高于平均水平的卖者就退出交易,使得整个市场的产品整体质量下降,交易的帕累托改进无法实现。

2 广告策略

2.1 广告策略对同质产品“差异化”的影响

广告的目的就是为了厂商产品的差异化,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中,关于广告对产品差异化的研究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一是在产品本身存在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广告;二是在产品本身无差异的基础上进行的;三是无论产品是同质还是非同质,都能使产品差异化。本文所探讨的是广告对同质和异质产品的影响。对于质量差异的产品,尤其是对于经验品而言,质量信息不能在事前得到了解,消费者对其所不熟悉的产品的试用成本是非常昂贵的。最为典型的是耐用品的消费,耐用品属于典型的经验品并且相对搜寻品而言价格较高,消费者所关注的是其使用寿命(质量)而会忽略其搜寻成本。消费者一旦消费了这种产品并获得了所期望的甚至是超额效用之后,就会对该产品产生忠诚度,以致今后的重复性购买。因此,对于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在位厂商而言,可以用广告的手段建立长期的声誉获得更多的重复性购买,当建立起品牌的忠诚度后,可以有效的提高消费者的转换成本形成对新进入者的壁垒。同样,对于潜在进入者而言,若想获得市场份额,同样需要大量的广告投入以获得原有品牌的老顾客和未尝试过任何品牌的新顾客。即便是对于同质的产品,广告效应同样可使同质产品“差异化”。可以用一个模型来说明这个问题,为了简化,假定市场只有一个已经在位的老厂商,该厂商生产高质量的商品并通过持续的广告投入建立了自己的“商誉”,现考虑有一新厂商准备进入该市场,新厂商同样生产高质量的商品。假设两厂商成本相同。新厂商为了吸引消费者必须投入广告以告知消费者该产品的存在并吸引消费者购买。但是老厂商的长期的广告策略所形成的“商誉”对新厂商造成了进入壁垒,尤其当老厂商已经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的时候,新厂商的广告策略显得并不那么奏效。

3 基于质量差异的广告博弈

3.1 同质产品的广告博弈

本部分所要探讨的是同质产品的广告博弈。假设有A和B两个厂商,首先,他们之间的信息是完全的。所谓信息完全是指这两个厂商对于彼此的生产函数,产品特征以及广告策略所能影响的消费者群体都有明晰的了解。其次,他们之间的广告博弈是属于“静态博弈”的范畴。之所以说是静态博弈,在于两厂商在投放广告时都不愿意有对手先动,即不会在对方投入广告后自己再行动。因为消费者对先消费的产品会形成某种程度的惯性,因而消费市场会形成某种程度的“惯性集中”,这种惯性集中对广告行为的后发厂商存在着明显的劣势。因此厂商之间倾向于同时并且大量的投放广告。我们可以设计如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通过以上战略博弈式可以看到,此博弈的纳什均衡就是两厂商都倾向于多做广告。若一方少做广告,则会使得

另一方获取更多的收益或者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通过前述我们可以看到,若被对方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将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两厂商的策略就是大量的做广告以获取同样的收益。

3.2 基于质量差异的广告博弈

上节探讨了有关同质产品的广告策略,本节主要探讨有关质量差异厂商的广告策略。假设有A与B两个厂商进行广告博弈,假设厂商B生产低质量产品并且知道A以概率P生产高质量产品,以1-P生产低质量产品。两厂商对质量是私人信息,即两厂商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拥有完全信息。因此两厂商属于不完全信息的范畴。对于高质量厂商而言,希望传递给消费者自己是的产品是高质量的这一信息。厂商可以选择价格策略和广告策略,这里我们不探讨价格策略,仅探讨广告策略的影响,这里要指出的是,价格同样是传递质量信号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本文仅讨论广告行为。上述我们探讨过对于两厂商而言都有趋向多做广告的动能,因此,无论对于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厂商还是低质量产品的厂商,在第一阶段都有多做广告的倾向。对于低质量厂商而言,如果在第一阶段与高质量厂商采取同样的策略,可能获取的收益等于甚至大于高质量厂商。但是在第二阶段若低质量厂商仍然采取多做广告的策略的话,就可能面临亏损。这是因为当消费者消费了某种产品后,对该产品的质量会有较为明确的了解,若产品为高质量,消费者继续购买该产品,若产品质量较低,消费者将向其他品牌转换,对于经验品尤其如此。因此,对于该广告博弈而言,可以将其置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框架之内讨论。下图博弈树中解释如下:N为“自然”;P为“自然”选择厂商A为生产高质量产品厂商的概率;A,A 为广告投入、A >A ;

由上述博弈树可以看到。自然首先选择厂商A的类型,厂商A以概率P为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厂商,以1-P的概率生产低质量产品的厂商。对于B厂商而言,这是对厂商A的先验概率,厂商B根据A的行动判断厂商A的类型。对于第一阶段,两厂商同时开始广告博弈,由博弈树的支付可以看到,无论厂商A是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厂商还是生产低质量产品的厂商,并且无论A选择何种广告策略,厂商B的最优策略就是选择多做广告。对于A来说,第一阶段的最优策略同样也是选择多做广告的策略。因此,对于两厂商而言,第一阶段的纳什均衡就是选择多做广告,可以把第一阶段看作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从第二阶段开始,情况就开始改变,厂商B在观察到厂商A在第一阶段的广告策略和支付后选择自身的广告策略,若厂商B观察到在第二阶段当其持续多做广告时支付并未改变,可以判断厂商A同样是低质量厂商,因此从第三阶段开始两厂商陷入前述所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框架。但是当厂商B在多做广告的过程中观察到自己的支付不段减少则可以肯定厂商A是高质量的厂商。尽管厂商B的利润在随后阶段的利润不断减少,但若能获得正的利润则同样可以采取多做广告的策略,直至自己的边际利润为零。

由上述分析可以解释实际的现象,就是高质量的厂商最终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而低质量的厂商可以在边际利润为零之前获得几期利润后便逐步推出市场。因此,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把厂商的广告的持续投入看作是高质量的保证。对于厂商而言,持续的广告投入是一种沉淀陈本,也是一种承诺行动,要向消费者传递高质量的信息以达到最终占领市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2]杨公仆.产业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丹尼斯・卡尔顿[美].杰弗里・佩罗夫[美].现代产业组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杰弗里・杰里[美].菲利普・瑞尼[美].高级微观经济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商品与质量论文范文9

关键词:电子商务;在线评论;购买决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06902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我国网民的互联网应用商务化程度迅速提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49亿,手机网民规模超过5.57亿,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到12.3万亿,如淘宝天猫2014年“双十一”一天就成交571亿元。网络购买逐渐成为一种消费新趋势,而当消费者在购买决策前首先会到网络上浏览已购买者对产品的使用经验和评论,同时也会在收到产品后对商品发表自己的评论和看法。在线评论成为消费者了解产品特征的一个主要渠道,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重要因素之一。

电子商务的火爆使得学术界也逐渐关注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一些学者就从网站视觉吸引力(SanJos-Cabezudo et al.,2009)、价格(Kim & Benbasat,2009)、第三方认证标(Huetal,2010)、在线商店评论(Utz et al.,2011)、产品呈现方式(Mavlanova & Benbunan-Fich,2010)、网店声誉(San-Martin& Camarero,2012)等外部线索研究这些因素对消费者在线购物行为的影响,国内学者也从个人信任倾向、顾客的感知价值、第三方认证和感知风险等方面进行研究(易法敏,范高峰(2010);肖阿妮,韩玉伟(2011)),在线评论对购买决策的影响也逐渐引起学者的重视。郝媛媛,叶强,李一军(2010)讨论了在线影评对消费者观看电影决策的影响。张燕萍,周朋程(2013)分析了在线顾客评论的质量、效价及数量对大学生购买决策的影响,指出评论质量和效价对消费者购买决策有显著正相关影响。贾建忠,戴兰玲(2014)构建了在线评论对购买决策的影响模型。从现有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到,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在线评论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有重要影响,并构建了理论模型来分析,但是没有具体分析在线评论如何影响购买决策,因此本文将具体分析在线评论对购买决策的影响机理,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

1 模型假设

随着支付手段的便捷,物流快递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网络购买,然而由于网络商品的虚拟性,用户对网购商品无法实际体验,因此网络商品质量的好坏,使用性能等就完全依赖于已购客户的在线评论来了解,因此在线评论将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起重要影响。

当一商品的好评数量越多时,消费者对该商品的质量性能等越认可,从而能更加影响其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因此提出假设:

H1:好评数量与购买决策行为正相关。

当商品的差评特别是有关商品质量方面的差评容易引起其他消费者的反感,因此提出假设:

H2:差评与购买决策负相关。

我国电子商务中一般要求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成功后一定时间内必须对商品进行评价,而且这个时间要求比较短,因此消费者很难在短期内对商品做出正确评价,从而导致评价出现片面性,有时候可能会误导购买决策,而追加评论则是在商品使用一段时间后才对商品性能、质量等进一步进行评价,此时消费者非常了解商品性能了,因而评价将更加有说服力。提出假设:

H3:追加评论与购买决策正相关。

2 模型构建与数据收集

2.1 消费者购买信心指数

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主要通过其对产品的质量、价格以及店家的服务、物流,用户的评价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决定,因此我们在讨论消费者购买决策时引入购买信心指数来表示,信心指数高则购买的可能性高,信心指数低,购买的可能性也低。购买信心指数的构建依据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算法。将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价格、售后服务以及店家的信誉、服务、物流和第三方认证等进行评分,评分采用李斯特5级量表表示,分数越高,则表示该用户对该项目的认可程度越高,最后消费者购买信心指数按照公式(1)计算。

消费者购买信心指数=1.0*CA%+0.5*A%-0.5*S%-1.0*DS%(1)

其中,CA表示完全同意,A表示同意,S表示不同意,DS表示完全不同意,因此CA%就表示对问卷中的每一道题目完全认同比例。例如问卷共有在线购物相关问题10个,其中某消费者对其中的问题回答是7个完全同意,2个同意和一个完全不同意,则CA%=0.7,A%=0.2,DS%=0.1,因此该消费者购买信心指数为:1.0*0.7+0.5*0.2-0.5*0-1*0.1=170%。

消费者购买信心指数值越大,说明消费者对该商品越有信心,从而越有可能做出购买的决策。该数值大小反映了消费者对在线购买的信心大小,因而可以用来反映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决策。

2.2 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型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时综合考虑了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物流等多种因素的结果,因此我们构建购买决策模型:

index=β0+β1×Praise+β2*Bad-review+β3*Add-comment+β4*Credit+β5*Service+β6*Logistic+ε(2)

其中:index表示消费者购买信心指数,Praise表示好评,Bad-review表示差评,Add-comment表示追加评论,Credit表示信用度,Service表示服务态度,Lodistic表示物流。

2.3 数据收集与效度检验

为研究消费者网络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我们设计了《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并对农大校园内及校园周围的学生、居民进行发放,问卷总共设计了17个问题,涉及到信用度、商家服务态度、物流以及在线评论中好评、差评和追加评论等问题,问卷采用李斯特五分法。问卷共发放312份,正式调查完成后,回收了278份问卷,其中删除了30份无效问卷,有效样本数为248份,有效回收率为92.6%。数据收集完毕后,所有数据均被输入到SPSS软件中进行分析。

参与本次调查中的男性占29%,女性占71%,而且他们大多数都有过网购经历,其中有59.3%的人有有10次以上的网购经历,另有37.1%的参与者有1到10次网购经历。学历分布为本科占86.2%、硕士占10.7%、其他7.1%,这与调查在校园内及周边进行有关,也与中国互联网络热点调查报告中高教育程度的消费者比较容易接受网上购物的结论吻合。在这些调查中可以发现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购买时,有76.8%的消费者会经常浏览商品的在线评论,并根据评论情况进行购买决策。而只有0.8%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没有浏览在线评论。

问卷信度是指问卷所获得的数据与其平均值的差异程度。一般常用的信度指标有内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它表示观测项目(问卷的问题项)之间的内部一致性或同质性,常用克隆巴赫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来测量,Cronbachα的值一般是介于0和1之间,越接近于1,说明信度越高。在本次问卷中各因素的Cronbachα值为0.79,表明该量表信度较好(见表1)。

3 实证分析

首先对问卷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KMO检验系数为0.779,大于0.5,而且Bartlett的球形检验表明:Bartlett值为883.321,P

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对问卷进行因子分析,以特征根大于或者等于1为因子萃取原则,得到6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累计解释方差达到63.495%。由旋转因子载荷矩阵(表3)可以提取出相应6个主成分:差评数量、追加评论、好评数、评论内容、服务与物流、信息渠道。

通过对差评、追加好评、好评数、在线评论内容、店家服务、物流等因素对购买决策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4。

相关系数结果显示差评、好评数、追加评论、在线评论内容、物流快递、店家服务态度正相关,因此商家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应该重视这些方面的管理,特别是对购买决策影响比较大的差评、追加评论方面的管理,采取措施来促进消费者的购买决定。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在线评论中差评追加评论等的实证研究发现:差评、追加差评与消费者负相关,而好评数、追加好评、在线评论内容则与购买决策正相关,在这些影响因素中,追加评论和差评对购买决策的影响最大。

对于差评的影响,商家应该通过提高服务水平来减少服务方面引起的差评,从而提高好评度来吸引顾客的注意,从而进一步增加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而针对追加评论的影响,商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鼓励消费者多给出积极正面的追加评论,比如可以对有一定实质内容的追加评论进行优惠券奖励,吸引更多顾客发表对商品进行使用以后的用后体验报告,特别是正面的评价,以此向消费者传达商品质量信息,提高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参考文献

[1]Chen,Y.Herd behavior in purchasing books onlin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8,24(5):19771992.

[2]Kim,D. & I. Benbasat.TrustAssuring Arguments in B2C Ecommerce; Impact of Content,Source, and Price on Trust[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009,26(3):175206.

[3]Mavlanova,T. & BenbunanFich,R.Counterfeit Products on the Internet:The Role of SellerLevel and ProductLevel Inform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2010,15(2):79104.

[4]Utz, S.,Kerkhof,R,& van den Bos,J.Consumers rule: How consumer reviews influence perceived trustworthiness of online stores[J].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11:210.

[5]SanMartin, S. & Camarero,C. A CrossNational Study on Online Consumer Perceptions, Trust, and Loyalty[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omputing & Electronic Commerce,2012,22(1):6486.

[6]易法敏,范高峰.消费者购买意愿对网上购物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2010,(10).

[7]肖阿妮,韩玉伟.C2C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网络信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06).

[8]郝媛媛,叶强,李一军.基于影评数据的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13(8):7888.

商品与质量论文范文10

[关键词] 价值 使用价值 劳动

一、关于“价值”内涵的演进历程

英国古典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配第,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最初基础。配第的关于价值内涵的主要观点有:(1)区分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以及“真正的市场价格”。(2)说明了商品价值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3)认识到创造价值的劳动与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有区别,他认为只有生产金银的劳动才真正创造价值,生产其他商品的劳动只是在于生产金银的劳动相交换时,才表现为价值。配第的上述观点是历史上首次比较科学的阐述,这是他的重大贡献,但是他的观点仍然存在着缺点和错误:(1)他没有科学的价值概念,把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混在一起;(2)他没有把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始终一贯地坚持下去,他并不理解创造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有时甚至混淆两者;(3)配第没有区分价值和使用价值。

约翰・洛克认为,商品价值取决于供求比例、利率变动只是在影响这个比例时才会影响价值,但不能决定价值。

尼古拉・巴尔本是观点明确的和典型的早期效用价值论者,他认为“一切商品的价值来自商品的用途,没有用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另外,巴尔本倾向于以供求来说明价值量或价格量。他认为,需求一定时,丰富使商品便宜,稀少使商品昂贵。

詹姆斯・斯图亚特提出了“实际价值”的概念,认为价值取决于一个劳动者在一天、一周、一月平均能够完成的劳动量,这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它指出了价值取决于完成的劳动量与该国平均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他力图区分价值范畴和它的物质内容,提出以“内在价值”指商品中包含的自然物质或原料,以“使用价值”指耗费在商品上的劳动时间,但他未能对其概念范畴加以固定。

斯图亚特对英国古典价值理论的最大贡献,是他关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的天才猜想。他说:“那种通过自身转移而创造出一般等价物的劳动,我称之为产业。” 这就区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法国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布阿吉尔贝尔,从社会总供求的角度,论述了劳动价值原理,区分了市场价格和“真正价值”,并试图从市场价格背后找出“真正价值”来,他用个人劳动时间在各个特殊产业部门间分配时所依据的正确比例来决定真正价值,并且把自由竞争说成是造成这种正确的比例的社会过程,并且认为这种正确的比例要由“自然规律”来调节,即市场自由竞争及经济自发变动来调节,而不能由政府的干预来调节。

英国古典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在价值论上的主要贡献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第一次区分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提出了二者的不一致性。斯密认为,使用价值是指特定物品的效用,而交换价值则指由于占有某物而具有的对其他物品的购买力。他认为,物品交换价值的大小和使用价值大小无关,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较小的使用价值,或者没有交换价值;而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至没有使用价值。总的来说,劳动价值论始终是斯密理论体系的基础,马克思说:“斯密的这种摇摆不定,以及把完全不同的规定混为一谈,并不妨碍他对剩余价值的性质和来源的探讨,因为斯密凡是在发挥他的论点的地方实际上甚至不自觉地坚持了商品交换价值的正确规定,即商品的交换价值决定于商品中包含的已耗费的劳动量或劳动时间。”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基本是在斯密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批判、继承和发展,他不同意斯密关于财富就是能够得到的权力和支配权力的观点,他认为财富不能按照它所能买到的劳动量来衡量,斯密的财富源泉有片面性。李嘉图提出,作为财富最终源泉的,除劳动之外,还有自然因素,他不同意斯密所说的自然是在农业中起重要作用,而在制造业则起不到什么作用的观点。

李嘉图反对斯密关于价值取决于商品能够买到和支配的劳动量的规定,他也反对斯密把劳动的价值当作始终不变的惟一真实和最终尺度。他认为,决定价值的劳动和劳动的价值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生产商品中消耗的必要劳动量,后者是劳动的报酬即工资,二者不仅性质不同,而且数量不同;李嘉图根本不同意斯密关于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规定不适用于雇佣劳动制度的观点;他始终批判斯密价值决定于收入的错误观念,他认为,生产中的必要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这与价值决定以后在如何分配没有关系。李嘉图正确指出,斯密的错误在于把价值决定于劳动的规定的应用只限于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制产生以前的历史阶段,他认为,资本积累和利润的存在,与土地私有制和地租的存在一样,都不妨碍价值规律的作用。

马尔萨斯在价值论上片面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某些价值观点,反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观。他继承了斯密购买劳动和收入决定价值的错误观念,认为价值决定于所能换取的劳动量,但有时他有认为,工业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费用决定的。马尔萨斯看到了资本与劳动相交换的性质,但他混淆了劳动与其他商品,也混淆了资本与其他商品。在说明价值决定时,还谈到供求的长期作用。马尔萨斯认为,商品的价值平均说来是由于他们的自然品中所包含的积累的和直接的劳动,加上全部垫支期间的一般利润。商品一般能支配的劳动量,必然可以代表和衡量其中所包含的劳动量和利润。

马尔萨斯就这样把斯密的部分价值观点“统一”在了自己的价值论中。马尔萨斯价值理论主要是一方面说明斯密价值论的混乱,另外,要说明李嘉图耗费劳动决定价值的错误。

詹姆斯・穆勒认为,商品价值有劳动决定。他是这样分析的:价值依存于供求,但最后取决于生产费用,而生产费用是劳动和资本的结合。资本又是蓄积的劳动。于是,价值由劳动决定。

西尼尔认为,价值即财富。它是由生产成本决定的,而成本就是工资和利润。即生产所必要的劳动与节制的总和。西尼尔还认为,财富和价值的源泉就在于三个要素:劳动、节欲和自然力。财富的供给主要就是受这三种要素的制约。但他对这三种要素作了必要的解释。他认为,劳动是劳动者对其享乐、幸福和自由的牺牲。资本被他称为“节欲”,是资本家对自己消费中享乐和满足的牺牲,这是为将来的利益而放弃的眼前的享受。

约翰・穆勒认为,价值论并不是政治经济学的主题。财富的生产与价值无关,只有分配才和价值有关系。在他看来,“价值是一个相对的术语。一件物品的价值,使指它能换取的某一其他物品或一般物品的数量。” 也就是说,一物的价值或交换价值,使指它的一般购买力。

萨伊在价值理论方面,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关于价值的本质。萨伊把生产归结为创造效用,又把效用归结为提供服务。他认为,人们所给与物品的价值,是由物品的用途而产生的。这样,萨伊就把价值归结为效用。萨伊这种看法把斯密以往区分开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又混在一起了。从这方面来说,萨伊的价值属于“效用价值论”。

西斯蒙第在劳动价值论上继承了斯密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价值是以某种社会观念取代了个人观念;此外,他还以抽象的观念代替了具体的观念。”对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价值量的关系,西斯蒙第继承了法国古典学派的传统,更明确地从社会消费和需求出发,认为,“价值就是人们的需求和生产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对价值的估量是基于被估价的物品的必要劳动劳动量;这并不是现在付出的必要劳动量,而是可能用改进的生产手段,今后要付出的劳动量,这种量虽然难以估计,但总由竞争来决定,是比较固定的。

马克思对西斯蒙第在劳动价值论上的新贡献给予肯定,说“西斯蒙第在同李嘉图的直接论战中,不仅强调指出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的特殊社会性质,而且指出:我们经济进步的特征在于把价值量归结为必要劳动时间,归结于全社会的需要和满足这种需要的劳动量之间的比例。”并指出:“布阿吉尔贝尔认为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被货币弄得虚假了,西斯蒙第不再为这种现象所束缚。”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福斯特・劳埃德是明确以边际效用来解释商品价值决定的第一人。他对斯密的价值论提出质疑,认为价值就是“对所占有物品的估价”,而这又总是同物品的“特殊效用”有关。所谓“特殊效用”是指人在一定条件下对某种物品效用的主观心理感受。劳埃德还看到了这种“特殊效用”会随着人的欲望不断被满足而递减。

奥地利学派认为,价值是人们对财货效应的主观心理评价,是个人主观心理状态的反应,庞巴维克从需要和需要的被满足出发,认为价值起源于主观效用,即财货满足人的某种需要或欲望的能力或性质。其有无与大小,完全依人的主观评价为转移。门格尔认为,“价值既不是附属于财货之物,也不是财货所应有的属性,更不是它自身可以独立存在的。经济人所支配的财货,对其生命与福利,必具有一定的意义。价值就是经济人对于财货所具有的意义所下的判断。因为它绝不存在于经济人的意识之外。” 庞巴维克认为,“如果我认为我的福利同某一特定财货有关,占有它就能满足某种需要,能给予我一种没有它就得不到的喜悦或愉,或者使我免除一种没有它就必须忍受的痛苦,那么,我将说这一特定财货对我是有价值的。” 总之,奥地利学派认为,价值起源于主观经济。

杰文斯的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认为人对苦乐的估计受苦乐、“强度”、“持续时间”、“确定性”、远近因素的影响,随着持续时间的增加,感觉强度会递减。维克塞尔首先批评了边际效用价值论之外的对价值源泉的各种解释,包括一般的效用论、相对稀少性和效应性相结合的供求论、生产成本论、劳动价值论,以及浦鲁东、巴师夏等人的观点。然后他以自己的方式说明了边际效用价值论。他指出:(1)亚当・斯密以水和钻石为例的“价值悖论”中所说的使用价值不会是全世界所有的水和钻石,也不可能是某一特定单位的水和钻石,否则便会得到物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完全相等的谬论结论。(2)解释物品的交换,必须从使用价值具有可变性为基础,即“同一物品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程度具有不同的效用。”所以相对的使用价值在同一时间对交换双方的这一方或那一方可以分别大于或小于相对的交换价值。(3)在可变的不同程度的使用价值中是能由该商品或该商品一单位在一定情况下将具有的或可以想象具有的最小效用,来决定商品的交换价值,这个效用度就叫商品的边际效用。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论述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马克思认为,价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第二,价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观点,贯穿于他的全部经济理论中;第三,由于在思想深处马克思认为价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这就使他的价值理论即劳动价值论站在时代的最高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主要集中在他的商品理论和平均利润理论中。这些理论,第一,构建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劳动力商品理论和生产价格理论,克服了古典经济学的局限,把劳动价值论推向新的阶段。第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围绕价值本质理论展开的,反映了价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或者说,马克思价值马克思认为,决定价值的劳动不是“有用劳动”,而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消耗”;它不是“比较复杂的劳动”,而是“简均劳动”,是“每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的机体平均具有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成的或不如多倍的简单劳动”;从量上看,它不是由“单个劳动力”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不是所有的社会必要劳动量都能形成价值,而是在“社会必要量”的范围内社会必要劳动才能形成价值;不是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决定价值,而是取决于这种劳动能否成为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价值本质论是毛和皮的关系。劳动价值论之毛附在价值本质论之皮上。价值本质论是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最高成就,其基本要点可以概括为: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价值的本质,这一本质通过许多现象表现出来,其中劳动是一因素,非劳动因素也是表现本质的现象。

二、结论

通过上述对价值内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经济思想史上不同的经济学者对价值的内涵的理解存在着重大分歧。但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只有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才能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具有更好的借鉴意义,才能在新形势下更好地贯彻新劳动观,以便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分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中文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中文版,第48页

[3]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亚当 斯密:国富论・上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5]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下卷)商务印书馆,1991年中文版

商品与质量论文范文11

【关键词】 假定条件 关联性 市场均衡

经济学的通常分析方法是先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建立一个参照系,然后以此参照系为基准,对不满足这些假定条件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具体到对市场均衡问题的分析,其思路是先分析完全竞争市场,然后以完全竞争市场作为参照系对其他非完全竞争市场进行考察,比较两者在市场假定条件之间的差异,进而分析市场均衡的形成。市场均衡的分析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局部均衡,从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相互作用中考察单个产品、单个行业的市场价格和产出量的决定;二是一般均衡,从各个市场的相互联系的角度来研究全部产品的市场价格是如何同时决定的。本文所讨论的市场均衡是指局部均衡,试图说明这种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一个似乎必然的推论:市场均衡的假设条件具有非关联性

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的基本假设条件有四个方面。一是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相对于整个市场的总需求和总供给量而言,每个买者的需求量和每个卖者的供给量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他们都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决定者,对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均不具有影响力。二是市场上每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这里的商品同质是指商品完全无差异,不仅指商品的质量、价格、商标等完全相同,还包括购物环境、售后服务等方面也完全相同。这意味着厂商之间的产品是完全可替代的,因而导致市场的完全竞争。三是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这里的资源是指所有的资源,包括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厂商生产所需要的资源。这意味着厂商进入和退出市场是完全自由和毫无困难的。四是信息是完全的。即市场上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自己一切经济决策相关的信息。从这四个假设条件出发,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完全竞争市场能达到一般均衡,且均衡是帕累托最优,是有效率的。

这四个基本假设条件是从不同的方面来刻画经济环境的特征。市场上有大量买者和卖者的这一假设条件界定了交易双方的数量,从而决定了市场竞争的充分性;信息完全假定刻画了交易者初始信息禀赋特征,是交易双方进行有效交易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商品同质假定界定了交易对象的特征,这一特征排除了可替代商品的存在性,从而排除了产品关联性的影响;资源完全流动性假定是指生产交易对象时资源的可获得性、进行生产与退出生产的自由性,也即产品供给的充分伸缩性。正因为这四个假设条件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经济环境特征的,从每一个条件或从其他几个条件出发并不能必然推出其他任一条件的存在,故假定条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因此,对市场均衡分析时,一般认为完全竞争市场的四个假设条件是非相互关联的,由此可以推断其他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条件也一定具有非关联性。

二、市场均衡假设条件关联性的分析

对市场均衡假设条件的非相互独立性分析,以两个具体的特殊市场均衡形成进行说明。

1、以柠檬市场为例。akerlof的《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一文探讨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逆向选择的形成问题。套用前文的分析框架,可视柠檬市场的假设前提为: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产品不同质,信息不完全,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对此作如下说明,第一,在本文中,旧车的质量具有不确定性,其质量服从均匀分布,可视为是产品不同质假定。第二,买者不能确定旧车的质量,而卖者则完全了解,可视为是信息不完全的假定。第三,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的假定可能有些牵强,资源的完全流动性该文也并未作说明,但这两个假定与该文的核心分析关联不大,因此作这样的规定是可行的。由以上分析可见,柠檬市场的假设条件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只是在信息和产品质量方面的假定存在不同。因此,可以认为这两个假定条件是导致柠檬市场逆向选择的主要原因。

为了下文分析的方便,先对akerlof文的分析思路和框架作简要的说明。该文的分析分为两层,首先,从效用最大化出发分析买者和卖者的最优行为,得出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充要条件,然后分析市场均衡的形成。其基本结论是,信息不对称导致了旧车市场的逆向选择。

由于信息不对称,买者对旧车的质量不确定,作为一个理性的人,他将用期望质量?滋来代替对旧车质量的评估,因而他的效用函数也就相应变为期望效用函数。在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下,

由于卖者对自己旧车的质量确定,因而他的期望效用函数与原效用函数相同。在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下,卖者的交易条件为:q≤p(q指旧车的质量)。

(1)假定信息不对称而产品同质或不同质。产品不同质这是akerlof讨论的典型情况。对卖者来说,,与买者的交易条件相结合,可得到市场的均衡解:p=0,q=0,?滋=0。这一均衡结果的涵义是:在价格p给定后,好车逐渐退出市场买主出价越来越低次好车又进一步退出市场买主出价更低二手车平均质量更低……,最后市场没有交易,市场彻底萎缩,逆向选择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失灵的根源在于价格充当了双重功能:一方面,价格决定了供货者产品的平均质量;另一方面,价格又决定了二手车在供求之间的均衡。

产品同质信息不对称且产品同质,这一情况在akerlof文中没有讨论。现假定存在这种情况,分析市场会形成怎样的均衡结果,这又分为两种情况。若只进行一次交易,这时,虽然旧车同质,但买者不知道旧车同质的事实。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买者仍会依据自己估计的平均质量来代替对所有旧车质量的评估,逆向选择会发生一次。但市场的交易不会停留在一次交易上,因为这既不符合前文对旧车市场有大量买者和卖者的假定,也不符合旧车市场存在的事实。

若进行多次交易,虽然在第一次交易时,市场上的买者依自己估计的平均质量来评估旧车的质量,但只要买者满足理性人的假设条件,有理由认为在经过多次交易后买者最终会知道旧车的真实质量,从而在以后的交易中依实际质量p而非平均质量?滋来进行交易,这样逆向选择就不会产生。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信息不对称的假设前提条件下,若产品不同质则必然发生逆向选择;若产品同质则不会发生逆向选择。由此可见,在柠檬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假设前提不具有独立性,它只有与产品不同质的假设条件并存且相互作用时才会必然产生逆向选择。

(2)假定产品不同质而信息对称或不对称。信息不对称,这种情况的分析与上文信息不对称时产品不同质的分析相同,市场同样会产生逆向选择。信息对称,在这种情况下,akerlof的分析是:虽然旧车不同质,在质量上存在等级的差别,但买者和卖者都知道旧车的真实质量。因此,

,买卖双方都会有净的收益,达到双赢,价格机制就能正常运行,形成非逆向选择性的均衡价格。

但akerlof的分析不具有现实意义。首先,与经济学的基本假定相冲突。经济学有两个基本假定:一是人是利己的,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二是人是有理性的,包括理性预期和有限理性。在这两个假定条件下,拥有不同质量旧车的卖者就会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即隐瞒自己旧车质量的真实信息,以获取机会收益,信息对称向信息不对称转化,从而使信息对称假定在产品不同质假定存在的情况下难以成立。若信息对称与产品不同质这两个假定同时存在,且又与经济学的基本假定不相违背,那么只有在监督费用为零的情况下才会成立,而假定监督费用或交易费用为零是不符合现实的。因此,在产品不同质假定存在的前提条件下,信息对称假定若仍能存在,那么这势必与经济学总的基本假定相冲突。

其次,与现实相违背。akerlof解释了不发达国家商业交易为什么是困难的。他认为,有大量的证据可以证明在不发达国家地区商品的质量差异要比发达地区的大,正是由于不发达国家大量商品质量差异的存在才导致了商业交易的困难。值得注意的是,他在这里并没有提到信息不对称问题。实际上,在柠檬市场上质量的差异必然导致信息不对称,质量的差异性才是导致不发达国家商业交易困难的主要原因。

2、以保险市场为例。保险市场是一种特殊的市场,其交易双方为保险公司和购买保险的人或组织;交易对象为保险单,保险单依保费率和保险额度划分为不同的保险品种。rothschild和stiglitz在《竞争性保险市场的均衡:论不完备信息经济学》一文中对保险市场的均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根据前面的分析框架,保险市场的基本假定为:有大量的保险公司和购买保险的人或组织,信息不完全,资源可自由流动。与柠檬市场不同的是,保险市场产品不同质的条件不是事先给定的,而是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保险公司的一种必然选择。rothschild和stiglitz通过构建保险市场的模型,论证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混同保险合同(产品同质)不可能是一个纳什均衡,有可能存在的均衡只能是分离均衡(产品不同质),即向低风险和高风险的购买者提供不同的保险单。由此可见,在保险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假设条件必然导致产品的不同质,产品不同质是内生的。因此,从完全竞争市场这一参照系出发得到的相应假设条件在保险市场上也不具有相互独立性。

三、结束语

本文阐明了以完全竞争市场作为参照系来对其他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问题进行分析时,为分析对比的清晰以及对市场更全面的刻画,有必要适当拓展假定条件。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引入一次行动假定后,在其他不同假定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市场的均衡结果会是怎样;市场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时才会使得假定条件产生关联性,这种关联的内在机理是怎样的;市场的假定条件发生关联性时,均衡的经济效应会发生怎样相应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 安德鲁、马斯-科莱尔等: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 罗斯.m.斯塔尔:一般均衡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商品与质量论文范文12

【关键词】价值 劳动 分配 区域经济

一、劳动价值论简述

劳动价值论贯穿于整个《资本论》,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基础,是马克思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也是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的枢纽。马克思发现劳动价值论即创造价值的源泉,是在继承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论合理内核等理论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的新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要点:

第一、商品的二因素,即使用价值与价值。马克思第一次确定了是劳动形成价值,确立了决定商品价值的是抽象的人类劳动,指出价值量不是取决于个人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生产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第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即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的有用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它又是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如果没有社会分工,就不存在劳动者之间交换不同,劳动的产品的问题。如果把劳动的外在形式升华,进行生产活动的就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正是这种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第三、马克思关于价值形式的论述。对于交换价值,马克思下的定义是:“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商品的不同的使用价值可以按一定的比例交换,是因为使用价值中存在共同的东西,就是劳动产品中都包含着人类的无差别的劳动,它不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交换商品,实质上是交换人们的劳动,以投入的一般人类劳动作为双方按比例交换的根据。

第四、“劳动是生产的真正灵魂。”马克思在分析商品拜物教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价值的本质。劳动产品一旦成为商品,取得商品形式之后,“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等同的价值对象性这种物的形式;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取得了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的形式;最后,劳动的那些社会规定借以实现的生产者的关系,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的形式。”

二、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概念

(1)H.Siebert在《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一书中将区域作为一个中间性范畴描述,他认为一个区域概念介于无空间维的总量经济与定义为一系列空间点的高度分散的经济体系之间,它使得人们可对众多单个企业作某种程度的总量分析而无需对整个国民经济做全面的总量分析。然而这个说法十分晦涩,因此本文将采用陈秀山、张可云的定义,即区域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地区,它同另外的地区之间不存在边界和相应的经济上的壁垒。

(2)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个区域内在一定时期内产品与服务总产出量的增加,可用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来衡量。长期以来,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是并不确切的。准确的说,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而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

(3)区域增长理论流派甚多,相应的阐释也不尽相同。其中主要有演绎的和归纳的、单一决定论和多因决定论等集中流派观点。由于各个流派期望区域人均收入趋向接近、区域不平衡加剧、区域极化过程趋向转变,还是期望区域经济演进式发展或者循环发展等等假设不一,导致不同的理论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在研究区域经济增长时,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特别是制度因素的影响作用,经济增长的内生和外源动力、区域社会环境条件、历史文化传统的作用都很重要,然而最重要的还是劳动力因素。

三、劳动价值理论与区域经济增长

马克思指出是劳动形成价值,并指出决定商品价值的是抽象的人类劳动,价值量并不是取决于个人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要进一步运用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来解释劳动价值论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还必须深刻理解生产力的概念。马克思说:“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劳动的生产力。”说明生产力的发展始终是和价值的生产联系在一起的。当生产力越发展,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生产所需要的劳动量就越小,该商品的价值就越小。从社会商品总量来看,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生产力的发展与使用价值之间的这种关系说明,区域经济增长直接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动因,即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因素。所以,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创造实质要说明的是价值创造的源泉是劳动,也说明了劳动在区域价值创造中的重要性。

对于现代区域经济而言,促进经济增长和劳动创造价值间的互动关系是极为重要的。现代区域经济增长的本质是区域产业发展和优化带来的,而产业发展又决定着劳动和就业发展,表明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创造价值问题实质是产业发展对劳动生产的影响。若从实证角度出发查阅相关文献能发现,考察中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发展与劳动创造价值三者间的关联性,结果必然会呈现出区域产业结构即经济发展状况会制约经济增长,通过产业的产出结构调整,劳动创造价值这一理论的实践才会得以发挥。既是区域产业发展的非均衡既制约了劳动创造价值,又是其限制了区域经济更快增长。

只有正确认识劳动在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果分配时的地位,明确总体劳动者与个体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的利益分配,才能更好的运用劳动价值理论促进生产和服务,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