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煤矿地质学

煤矿地质学

时间:2023-02-23 12:41:35

煤矿地质学

煤矿地质学范文1

本文作者:高莲凤 张振国 韩秀丽 李富平 戚龙水 单位:河北联合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煤矿地质学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应用性强,与生产实践直接相联系。可以在矿井开采过程中观察到很多生产过程结束之后再无法见到的地质现象,从而对理论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又可以直接指导生产、服务生产实践。例如,它可以通过勘探工作进行探采对比,还具有指导和监督采煤、选煤等生产环节。课程包含对煤矿建设生产中遇到的瓦斯、煤尘、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防范措施和治理方案的提出;水文地质的专门观测及综合研究;深部煤层寻找与预测,组织开展煤层深部开采和找煤,扩大矿产资源远景及增加新储量,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或扩大生产规模;矿井储量动态管理等大量实际工作内容。

近年来,随着相关科学的理论创新和应用技术的不断提高,煤矿地质学研究内容也在不断发展、提高,课程体系不断完善。除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外,技术革新、前沿理论和高新技术的应用也成为今后重要的发展方向,如:遥感地质、数学地质、应用地球物理学等煤矿地质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应用,矿产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矿井地质技术经济以及深部煤层预测等。近年来,随着资源开发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煤矿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与大学生整体就业难的趋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但我校针对煤矿安全工程专业开设的《煤矿地质学》,是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理、工兼修的特性,既有大量的抽象理论(概念、定义)需要理解、记忆,又有不少的基本方法要通过实验、实训观察认识掌握。很容易造成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同时,该课程课时设置偏少,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生对煤矿地质学的进一步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要想全面、深入、系统的掌握并运用煤矿地质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何让煤矿地质学能够更好地和其专业密切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全面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是该课程建设的前提和关键。

本课程安排课堂教学40学时,实验课8学时。从整体内容来看,课时稍显仓促,课程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今后该课程授课的努力方向是:依据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教材、实验条件等实际情况,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践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本课程包含丰富的地质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大量实际应用的技能要求,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因而,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促进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协调发展。而实际情况是,实践环节薄弱,实验条件有待大幅度提高。教学方法还需完善,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在此前提下,学校应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根据个人特长、专业特点,开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探索,着力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对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如煤层厚度变化、地质构造、岩浆侵入煤层、岩溶塌陷、矿井瓦斯、煤层顶底板、地温与矿山压力等,对煤矿安全生产有很大影响,这部分内容应理论联系实际,针对不同的矿井有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选举典型事例重点讲述,探讨启发式、讨论式、研讨式、案例式、探索式等新型教学法,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方法的优化是改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针对煤矿地质学课程特点及我校的实际情况,煤矿地质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应该着力在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和双语教学等三个方面下大功夫。多媒体教学是高等院校普遍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之一,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就本课程特点而言,由于其信息量庞大、知识点丰富,使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特别是借鉴兄弟院校的精品课程课件,促进课程体系的优化;另一方面,可以有更为充分的时间进行备课,将更多的新内容补充到课堂教学之中。更重要的一点,是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为具体,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如对地质图的理解和解读、对矿物、岩石的认识和鉴别等。当然,还可以建设课程教学网站,使大多数学生有机会参与网站的建设,融自主性、趣味性于一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热情,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煤矿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包括课程教学实验和实习两部分。从学生素质方面比较,我校煤矿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组织纪律性强、理论基础扎实,而实践动手能力和野外工作能力需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在实践环节方面下功夫。然而,这一环节也是我校整个教学体系相对薄弱的部分,是制约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的“瓶颈”。就实验环节而言,该课程实验的知识面广、内容复杂,内容涉及矿物、岩石等实物标本的鉴定,地质图件编制等基本技能,还包括岩石薄片制作、镜下鉴定、矿物分选、样品制备等专业技能。

这类实验技术要求较低,学校现有实验设备通过资源挖潜,基本可以满足。如果适当投入资金,对现有设备更新提高,如引进实验室电化教学系统,可以将实验室现有的实物标本,通过“二次开发”和数字化改造,赋予新的使命,将枯燥、静止的标本变成生动的三维立体动态图像。学生可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可以观察岩石标本的矿物组成、以及煤岩组分的显微特征,还可以实现与教师的互动。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野外实习也是该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受经费短缺的制约,实习时间难以达到教学计划的要求,该问题几乎是同类院校的普遍现象,我个人的建议有两个:一是下大决心一次性投入,建立实习基地,优先建立“现代化矿井仿真系统”,可以一劳永逸地缓解实习经费不足而产生的连锁反应,以弥补学生实践经验缺乏的不足;二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虚拟野外实习系统”,该系统可以野外教学实习的内容为主体,利用计算机图形处理、多媒体等技术,仿真野外地质实习过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的进度,随时安排学生在实验室学习相关野外地质实习的基本内容和方法。通过课程实验,分段观摩野外教学内容,进行模拟技能训练等一系列手段,学生实践技能将会得到有效提高。

随着教育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地处环渤海经济区开放前沿,双语教学工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我院情况看,开展双语教学工作起步较早,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课程开设数量还远远不够,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就本课程开设双语教学而言,我个人认为时机尚不成熟,基于三个原因。首先,该课程属于涵盖面宽广的专业基础课,合适的外文教材较难选择;其次,由于尚未实现多媒体教学,任课教师将不得不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板书英语内容,这样势必影响教学进度;第三,双语教学对教师、学生及教学手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扎实的备课,解决授课环节的问题,而对学生的要求,如基础英语水平、专业英语水平等,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很难通过一门课程的学习就能得到显著改善。不切合实际情况的双语教学,造成的可能后果是,教师尽心尽力,学生一头雾水。我个人的建议是对个别章节先实验性进行双语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课后反映,逐渐扩大双语教学的授课范围,最后实现本课程全部内容的双语教学。当然,这一目标的实现还需一个可靠的前提,即进一步加强公共外语教学的力度,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最终提高双语教学的水平。通过上述措施,建立理论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思路,运用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设备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有效掌握煤矿地质学知识,达到全面成才的教学目的。

煤矿地质学范文2

关键词:煤矿开采;地质构造;重要性分析

煤炭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人类对煤矿开采年限的增加,煤矿资源在日益迅速的减少。同时,煤炭的开采也严重受到地质构造的影响。影响煤矿开采的地质构造主要包括断层,岩浆岩侵入体等。

1 地质构造与煤矿开采之间的关系

1.1 矿井水灾与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

随着开采的不断进行,煤矿地质构造的变化是导致矿井水灾事故发生的关键。因此,加强对矿井地质构造分析,并进行科学的预测,提前部署和落实相应的应急措施,是提高煤矿安全开采和回采的关键,对于延长矿井的生产年限也是关键的。同时,这对于日益枯竭的煤矿资源,剩余储备量受水威胁严重的煤矿区来说显得更为重要。煤矿采煤工作地质构造主要包括不良封闭钻孔,岩浆岩侵入体等。目前,我国很多的煤矿地质灾害性水灾都是因为这些地质构造。因此,研究分析导致煤矿矿井发生的原因,尤其是弄清楚由于各种不同地质构造而导致的矿井出水,掌握矿井出水的原因和规律,做到防患于未然。

(1)在矿井水灾发生的位置,发生的位点主要在矿井掘进巷道的迎头,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在掘进过程中对于掘进前方地质构造的未知,容易造成不同来源的水突然进入到矿井。

(2)采煤工作层面夹水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在采煤的回采过程中遇到工作层面内部的地质构造和顶底板采煤发生晃动而诱导的导水破裂带疏导不畅通而引起的不同水源夹入煤矿矿井。

1.2 地质构造和煤矿瓦斯事故的关系

煤矿开采中,必须要时刻关注和重视可能出现的任何瓦斯爆炸事故,并有预警和相应的防护急救措施。现在已经证实了,煤矿中瓦斯事故的发生和地质构造被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着密切的关系。煤矿地质构造的观察和研究显示,煤矿地质构造的不同分级、分区和分带是导致煤矿中瓦斯事故发生不均匀和不均衡的关键。

1.3 煤矿采煤导致的沉陷

采煤沉陷是目前我国煤矿开采区存在的最大的安全隐患之一。如果在实际生产中不能有效的对采煤而导致的沉陷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则很难保证煤矿开采过程中,对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保证,很难保证采矿工作有序和有效的进行,甚至是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对社会经济和社会安定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煤矿地质构造是导致在煤矿开采中发生采煤沉陷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煤矿开采中遇到的不同地质构造,其岩石的组成成分、硬度和强度等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导致在开采过程中发生沉陷的几率也不同。针对不同地质构造不同可能引起的采煤沉陷,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煤炭开采区的管理工作者和技术管理人员对煤矿开采区的实地情况进行系统和科学的勘察,获取相应的数据,并整理和分析;其次,根据勘察和分析结果,在开采过程尽可能避开相对容易发生采煤沉陷的区域;最后,在开采开始和开采过程中逐渐制定一套或是多套科学和详细、合理的煤炭开采计划和开采形式。

2 煤矿矿井地质构造分析

煤矿矿井的地质构造是控制煤炭形态、体态等的重要地质因素,地质构造作用通过改变和影响煤矿煤层瓦斯、岩浆等活动,进而来间接的影响着煤矿开采的安全和正常运转。虽然,伴随着采煤技术工艺和采煤设备的不断进步和更新,矿井生产的安全性对于地质构造的了解程度和预测精准度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因此,研究煤矿地质构造在煤矿开采中是极为重要和关键的,在煤田地质勘查、煤矿矿井建设和煤矿开采等不同阶段中也是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同时,地质构造也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安全和高效矿井地质保障系统的核心内容。

针对矿井地质构造分析,最为常见的两种方式是地质评价和综合探测。前者是从地质角度出发,使用多种学科、多种方式方法对煤矿矿井地质构造的发展规律和复杂程度进行客观的评价。后者则是在地质评价的基础上,利用矿井内可以用于长期开采的矿区,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例如物探和钻探等手段相互配合,查明矿区内具体的地质构造,规模和性质等对煤层的破坏程度,继而指导工作层面进行合理划分。

上面两种方式是探明煤矿地质构造的重要途径,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准确了解和掌握煤矿矿井开采范围内的地质构造分布规律。在明确这些地质构造后,还需要明确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地质构造对煤炭开采造成的影响,进而确定生产可以安全和顺利进行。实践证明,在相同地质条件下,科学管理和娴熟技术操作的矿井,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机械化的煤矿开采过程中,对于地质构造的科学分析和处理显得更为关键。

3 煤矿矿井地质构造的预测

由于煤矿地质构造对煤矿的安全生产会产生严重的威胁,因此,矿区必须要做好对煤矿矿井地质构造的预测和分析。要想能够准确的预报和预测未开采区的地质构造,不仅仅要有充足的第一手资料,还需要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才能做出正确和科学的判断,获得较为准确的预测结果,降低生产成本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对煤矿矿井中收集的大量的原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一些科学小试验,通过地质小构造的微量变化等来预测采矿区地质构造,可以获取更为准确的结果。

煤矿矿井地质构造的预测方式,常用的有两种:首先,地质方式,即利用罗盘和放大镜,计算机软件等工具,对矿井下地质进行观测,进而揭示矿井的地质构造规律。再通过几何作图,地质规律等参数处理来科学的预测和评价地质构造。其次,物探方法,即利用计算机软件处理获得的数据,通过计算机成像和数字解译来解释煤矿地质构造的方法。

4 结束语

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更新,对于地质构造的分析要求更加准确和及时。这就需要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寻求和探索更为有效的分析和评价煤矿地质构造方法。由于地质构造在煤矿开采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对于地质构造的研究。从建设现代化安全、高产的煤矿出发,注重对煤矿地质构造的分析,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生产安全性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彦伟,陈攀,魏建平.煤层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夹出的控制作用[J].煤炭科学技术,2010,1.

[2]贾建成,陈健,柴宏有,等.矿井构造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煤炭科学技术,2008,10.

[3]李星宇.煤矿综采新工艺新技术与机械设备选型使用手册[S].中国知识出版社,2005.

煤矿地质学范文3

[关键词]煤矿;地质环境;防治

中图分类号:TD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6-0557-02

环境地质学是地质学与环境学交叉构成的新兴边缘学科,而煤矿环境地质是环境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环境地质以环境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分析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与煤炭开发利用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研究矿区环境地质特征和现代地质过程(如滑坡、泥石流、地震、矿山岩移等)引起的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及其预测和防治方法,探讨采矿活动产生的地质作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揭示矿区地质环境中的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提出改善和控制矿区环境质量的地质原理和方法,研究煤矿环境地质监测和分析评价技术。

一、煤矿地质环境问题及灾害

1.煤矿地质环境问题

①煤炭资源开发(如建井、开采)和利用过程所产生的地质作用及其对地质环境的影响。②煤矿生产活动引起的环境地质条件和环境污染地质因素的变化及其特征。③煤矿生产产生的废石、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的性质、成分及其含量和污染类型。④煤矿生产导致煤层、煤矸石、地下水等地质体中有害物质迁移、聚集、扩散等的途径和地质因素。⑤煤矿生产活动造成的煤矿空气污染、水土污染、辐射污染(热、光、放射性污染)、振动污染等的形成、特点及其与地质因素的关系。

2.煤矿环境地质灾害

①煤矿环境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分布和灾害程度。②煤矿环境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③煤矿环境地质灾害的预测及其方法。④煤矿环境地质灾害对环境的影响等。

二、煤矿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1.矿井设计合理规划,减少矸石排放量

(1)采用全煤巷开拓方式

巷道尽量布置在煤巷中,减少岩巷掘进量,从而控制排矸总量。我国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煤矿的矿井,基本上按全煤巷开拓设计,大大减少了排矸量。

(2)利用自然边界划分井田和采区

开拓巷道沿自然边界(断层带、煤层变薄带、火成岩侵入带、高硫高灰煤层带)掘进,采区内尽量避免出现地质构造,减少破岩,降低煤中矸石的混入量。控制高硫高灰煤的开采比例,减少原煤总灰分和总排矸量。

(3)合理选择采煤方法及生产工艺

采煤方法和生产工艺直接影响着矿井生产的原煤质量和地面环境保护。应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在安全、高效的原则下,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和生产工艺。

①加大采高。实现煤层全厚开采。采用煤层全厚开采,不仅可以减少巷道准备工作量,简化煤层开采程序,提高工作面的产量和效率,也减少了分层开采时矸石和其他杂物混入煤中的几率,降低了原煤含矸率和灰分。采用放顶煤开采厚煤层,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面回收率,降低原煤含矸率。

②合理分层。厚煤层分层开采,应根据煤层柱状及开采条件,按夹石层的位置、各分层的煤质情况以及顶底板条件,综合研究确定分层界限以及分层厚度。合理分层能减少煤中的矸石混入量,提高原煤生产质量。

③留顶(或底)煤开采。当煤层有较厚的破碎伪顶或直接顶而难以维护时.工作面可实行留顶煤回采,避免了伪顶或破碎顶板冒落混入煤中使煤质恶化。在底板松软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支柱钻底或采煤机啃底降低煤质,工作面应采用留底板方法回采,以保证煤炭生产质量,降低含矸率。该法可能降低回采率.应综合考虑选择。

④利用矸石充填井下巷道。矸石不出井,实际上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将巷道掘进过程中的矸石就地处理于井下。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宽巷掘进、沿空留巷、矸石充填等。宽巷掘进技术就是在掘进半煤岩巷时.开挖煤层宽度大于巷道宽度,掘进的矸石充填于巷道一侧或两侧被挖空煤层空间中和支架臂后。沿空留巷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大降低了巷道掘进率,减少了巷道工程量,同时也相应地减少了矿井的矸量和煤中混入的矸石量,能实现煤炭的清洁开采。矸石充填技术就是把矸石送到井下集中破碎站,破碎后的矸石,可作为建筑材料和充填材料,供井下铺轨、混凝土骨料、巷道壁后充填、工作面充填等使用。

2.采取措施减少矿井废气与粉尘污染

(1)井下瓦斯抽放与利用

煤矿向大气排放的废气量和有害物成分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矿井煤层瓦斯含量和生产时的瓦斯涌出量。如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预先抽出煤层中的瓦斯加以利用,可以有效地甚至是大幅度地减少生产中的瓦斯涌出量。这不仅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减轻矿井排放废气对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从通风安全的角度可以不考虑抽放出来的瓦斯利用,只要排至矿井以外便达到预期目标;而从减轻污染的角度,则必须强调对抽放出来的瓦斯加以充分利用,变害为利。山西省阳泉煤矿是较早利用瓦斯的范例。

(2)矿井粉尘防治

世界各主要产煤国家都先后采用高压喷雾或高压水辅助切割降尘技术,有效地控制采煤机切割时产生的粉尘,同时减少了截齿摩擦产生火花引燃瓦斯、煤尘爆炸的危险性。在掘进工作面,主要采用内外喷雾相结合的方法降低掘进机切割部的产尘量和蔓延到巷道的悬浮粉尘。同时,通过粉尘净化,通风除尘,泡沫除尘,声波雾化等综合措施,降低粉尘的产生和飞扬。

结论

煤矿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环境经济学难题;解决煤矿开采引发的环境问题,如采煤对土地资源的损害、对村庄的损害、对水资源的影响,以及煤炭开发和利用对大气环境生态平衡的影响,使煤矿区环境得到持续性改善;在煤炭资源开采利用方面,要合理开采,科学利用,降低资源耗竭速度,延长资源的服务期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持续有效地为社会提供充足的能源供应,保证需求,并且煤炭生产要向高效、洁净、环保方向发展。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亚恒,李向阳,王传永.对煤矿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的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1(08):121-122.

[2] 游燕龙,刘江伟. 绿色开采是煤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J]. 山西焦煤科技,2009(07):67-68.

煤矿地质学范文4

关键词:煤矿企业;防治水新问题;优化措施

随着现代煤矿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煤矿企业对煤矿生产中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矿井水害作为煤矿生产中重要危害之一,防治水工作就在煤矿企业生产中非常重要。随着我国对煤矿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煤矿开采越来越频繁,在煤矿水质灾害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其危害更加大。

1、煤矿防治水面临的新问题

1.1煤矿井和工业场地的地表防治水

黄土侵蚀的地区的矿井,大部分处在山区沟谷的地带。在选择煤矿井的位置时,过去是采用最高洪水位的方法。因为过去发生过很多的矿井被水淹的事故,仔细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不合理的煤矿井的设计和不合理的矿井基础建设。在设计煤矿时,大多设计部门都是根据相关的地质报告设计的,根据其中的最高洪水位确定矿井的场地,以此为依据,而忽视了工业场地所在沟谷汇水后的汇水流量,这就给后来的煤矿开采留下了安全隐患。分析历史上这个地区煤矿水灾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忽视了地面场地的布置,在布置矿井时依然采用依据山势的方式,这种布置方式有利于保护山体,适当利用自然沟排水,就可以改变区域内的洪水泄流的方式。但是,近几年来煤矿企业大多数采用涵洞排水的方法,导致在降水量比较多的夏季,一旦有大量的洪水涌入,那么煤矿就会流进大量的泥沙和垃圾,造成涵洞的堵塞,不利于洪水的排泄,容易造成淹井事故。

1.2煤矿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和地表汇水威胁

近几年煤矿过度开采,且在开采后损害了地表,造成地面的坍塌变形。随着国家对煤炭资源的利用率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开始加大开采煤矿资源的力度,但是现在的煤矿企业还是采用传统的回采工作面布置,这种开采方式不仅对环境的破坏大,而且资源回收率也极低。另外,过度开采后还会造成地表的下陷和地面出现裂缝,如果是在煤炭埋藏比较浅的地区,开采后造成的裂缝带和沟谷汇水地带沟通后,地表水顺着裂缝渗入矿井也会引发煤矿的水灾。

1.3 带压开采水害问题

下面以山西省的煤矿为例,带压开采是这个地区普遍面临的问题。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带压开采煤矿引发的水灾问题越来越严重。经反复调查研究,带压开采带来的问题主要由两个方面:①有些煤矿因为在开采前没有做好煤矿的水文地质的勘测工作,没有掌握煤矿开采区域和矿井的水文地质实际情况;②很多煤矿没有认识到带压开采的严重性,坚持在没有掌握煤矿周围的水文地质条件、水层构造的情况下就开始盲目的开采,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开采手段和勘测手段,所以防隔水煤柱的留设很不合理,也缺乏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导致煤矿内部承压水的水害事故频发。另外,部分的地区含有大量的石灰岩含水层,这个含水层的性质就是承压水较强,并且在局部地区,富水层比较强。但是煤矿开采人员经常忽视这个问题,因此常常导致部分的煤矿区在开采煤矿过程中,涌出大量的地下水,造成局部的矿井和煤矿工程被淹没,发生安全事故。

2、煤矿水灾的应对措施

2.1加强责任意识,切实做好治水的基础工作

煤矿企业的安全问题非常重要,因此要加强责任意识,完善相关的责任体系。首先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养他们的水害防治意识,完善相关的责任体系,落实煤矿企业的管理工作。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来说,要学会结合典型的水灾案例,做好防治水灾的工作。同时,要进行煤矿水灾的演练,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害防治的技能。

2.2整理地质水文资料,促进安全生产

煤矿企业的地质水文资料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很重要,因此,企业需要在煤矿生产前,制定科学的采掘计划。综合使用物探、钻探、化探的方法进行煤矿的探测。根据煤矿企业的地质水文资料,了解煤矿的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为掌握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提供条件,防止水文地质灾害对煤矿的影响。只有对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合理安排采掘工作,才能有效预防煤矿水灾,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2.3 制定应急预案,进行水害防治的演习

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在煤矿企业中发生的安全问题,只有制定科学的应急方案,才能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同时,煤矿企业应该根据自身企业的经营状况,严格组织煤矿灾害演练,切实提高员工的应变能力,在实战演练的过程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在演练结束后,企业领导和安全管理部门应该对这次活动作出评价,及时发现应急预案中的问题并进行改善。

2.4 加强雨季的防治水工作,提高煤矿的防治水能力

夏季雨水比较多,在煤矿生产中很容易发生矿井水灾,因此在夏季要特别加强煤矿生产企业的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安全警惕性。煤矿企业要保持和气象部门,防汛部门的沟通交流,获取第一手的气象资料,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和防汛的形势。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在全球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中也可以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对煤矿井所在范围的河流、沟渠和湖泊储水量的观测。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炭行业防治水工作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引起管理部门及煤炭企业的高度重视。为此,应该做好防治水的基础工作,实施有效的防治管理。加强责任意识,切实做好防治水的基础工作,整理地质水文资料,促进安全生产;制定应急预案,进行防治水害的演习;加强雨季的防治水工作,提高煤矿的防治水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苏启.煤矿突水快速治理的配套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11(12) 23-24

[2]付学敏.浅谈煤矿防治水综合措施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12 (19)77-78

[3]杨泽伟.煤矿综合防治水患的研究及应用[J],中国减灾2010

煤矿地质学范文5

【关键词】煤炭企业;地质勘探;煤炭开发

1煤炭地质勘探与煤炭开发的现状分析

我国具有悠久的每单开采历史,新中国建立之后煤炭需求量与日俱增,我国煤炭开采量也随着工业和技术发展不断增加。现在很多矿山企业,在勘探和建设状态中是同步进行的,通常是单一的勘探一个矿井,这是由于煤炭矿山对矿山开采和勘探的全过程没有完整全面的总体建设发展规划,生产以及规划管理系统极不完善。紧随其后的建设一个对应的矿井,而在整个矿区层面和整个企业发展的层面没有进行全面的规划,最终导致对整个矿区没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对资源储量和分布缺乏科学的规划,陷入资源配置不合理和盲目开发的恶性循环。在现代矿业开发理论的框架下,常规的勘探流程应该首先对整个煤矿的采区展开较为细致的地质调查。以整个矿山的开发规划为主体,通过对煤田区进行地质普查,从而扩大到对全体矿区根据井建施工进行的地质详查。但是当前的勘探工作开展大多是为了应对井建施工的地质勘查,以至于整个矿山的地质勘测混乱、程序缺失,进而导致矿山地质调查变成小区域的地质勘察;最终导致企业领导决策层不能够预先得到矿区地质普查的初步报告,无法对矿区开发进行提前规划。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煤矿行业迅速发展,而相关管理措施没有跟上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煤矿企业管理体制无法紧跟行业的发展,形成的必然结果。此外,我国煤炭地质勘探以及开采的关系一直处在一个不平衡的状态。煤企宏观调控力度较弱,建设矿井时扩大对应的勘探规模,井建完成后立即对勘探队伍进行压缩或解散,对煤企的勘探队伍建设和企业长期勘探规划造成不良影响,导致煤炭行业勘探与开发不均衡的局面。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勘探技术和理论的发展也使得煤矿企业危机来得更加迅速。同时还存在企业职工退休比例过高、现场工人缺乏、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低、临时工人比例过高、企业技术工人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导致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呈下降趋势,加之企业进入设备更新阶段,部分企业不能及时更换新设备,无形的增加了煤矿开采的难度。

2煤炭地质勘探和开发的依存关系分析

2.1煤炭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是煤炭地质勘探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深入,煤炭需求量与日俱增。为了切实解决无规划和盲目开采的状况,组建高素质的勘探队伍,并做到清楚矿区煤炭的每一个地质细节,保障正常的煤炭供应,就必须有系统的煤炭地质勘测流程。当下,我国绝大部分煤田的资源探查不足、探明度低,只有少量大型煤企能够对矿区储量有清晰的认识并制定对应的建设规划。因此,要保证煤炭开采的稳定进行,就一定要做到科学勘察、适当开发、综合利用。我国煤炭矿区的勘探程度普遍较低,煤炭资源量块的精差度同样较低,在还没有被开发的资源中,只有不到3000亿吨精差资源可以供给大中型矿山开采,只有少量详查或普查资源能用来进一步勘察。大部分都属于找煤资源,这类资源的勘察可靠性较差,勘察程度较低,不足以作为规划依据使用。要保障煤炭开采的持续性、提高资源保有量,就一定要提高煤炭资源的勘探精度和强度。要保质保量的完成地质勘探任务,首先,建立具有高素质、专业化的勘探队伍,保证建立科学可持续的地质勘探保障机制,避免勘探工作和勘探队伍出现工作缺失;其次,要制定符合煤炭企业发展的专业化、流程化的勘探程序,做好区域地质勘探的前期调查分析工作,得出准确的前期勘测资料,方便对整个勘探周期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控制,最终更加精确的探明资源储量。最后,可以利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尽量降低无畏的资源浪费,降低施工难度。

2.2煤炭资源开发是煤炭地质勘探的重要保障

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以及地质勘探的成果,确保地质勘查手段和过程的合理性,加强煤炭开发目标对地质勘查的指导和规划,是为了保证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利用。构建完善的地质勘查和矿产开发流程,解决当前勘探与开发不均衡的问题,遵循煤矿生产和矿产勘查规律,做好资源管理。

3煤炭地质勘探方法

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深部开采也逐渐开始应用勘查技术;基于物理勘探方法辅以替他基础勘察手段的勘察方案,具有以计算机汇总和控制最终地质信息的特点。勘察方式分为三种,包括采区地质条件勘察、井田范围开采地质条件测评以及超前工作面探测地质条件。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包括:煤矿水文条件、井下地质条件及断层发育。想要清楚地了解煤层赋存情况,掌握煤层发展规律,就必须学会使用各种勘测技术。煤矿地质勘探可以分为地面地震勘探和微动测深勘察。在采区进行设计前,可采用地面地震勘探法,探明煤层和采区内的大致地质情况,发现断层发育规律和底板起伏趋势等,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对策,为下一步的开采设计提供地质数据基础。基于我国煤矿行业发展方向预测,国内煤炭地质勘测会朝地球物理方法、地理信息系统和基础地质勘察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利用矿井物探、地面钻探、三维地震、井巷工程、瞬磁变等技术资料,对勘测区域的断层、矿体赋存、裂隙发育状况等进行调研;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平台建立集成信息系统,对上述数据进行综合汇总分析,建立地理信息评价模型,实现地质条件可视化、数字化和标准化,为地质勘察管理规划、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和矿区发展规划提供技术保障。

4结语

煤炭地质勘探是煤炭工业的基础条件,它关系着煤炭开发的程度和质量,而煤炭开发又反作用于它,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因此,必须利用新科技,建立新的勘探体系,采用新的综合手段,是煤矿区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煤炭工业的基础就是煤炭地质勘察,煤炭地质勘察质量关系到煤炭开发的效果,而煤炭开发又会反作用于煤炭勘查,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所以,为了保证煤炭开发和煤炭勘查都能够可持续的顺利进行下去,必须利用新技术,建立新的勘查和开发体系,利用新的勘察手段,帮助煤矿企业最大程度的利用矿区资源,从而实现我国煤炭资源的深入发掘和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许文灿.煤矿矿区的综合地质勘探与煤炭资源的开发[J].科技与生活,2010,23(18):154~156.

煤矿地质学范文6

煤矿参观学习心得体会篇【一】8月3日,我矿区队干、车间工会主席、家属协管员在矿工会的带领下,到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荡水库、磁窑堡二矿、羊场湾矿参观学习,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通过参观学习使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亲身体验到了宁煤集团强劲的发展势头,内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

尽管是炎热的高温天气,然而在被称为宁夏“一号工程”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放眼望去,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建设者们正在用火热的激情书写着浓墨重彩的历史画卷.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以煤、电、化、油为一体的大型区域工业园区,基地项目全部建成后,将为宁夏新增工业增加值305.7亿元.

我们走进鸭子荡水库、羊场湾矿、磁窑堡二矿,见到的是绿草如茵的场景、整齐干净的街道,内容丰富的宣传栏,标准化的调度室,调度人员着井下的安全生产情况.磁窑堡二矿的介绍短片,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磁窑堡二矿.磁窑堡二矿在神化宁夏煤业集团“南部发展”战略的号角声中,仅用2.04亿元投资、18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大规模的矿井技术改造,实现了由30万吨小井向300万吨现代化矿井的跨越,创造出行业投资最省、时间最快、见效最快的矿井发展模式.20XX年,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达产,并创造了宁夏“利润最高、成本最低、工作面单产单进第一、回采工效第一、全员效率第一、员工收入第一”的优异成绩.

该矿地面设施比较齐全,设备先进,管理制度健全.严格按质量标准化要求设置选煤设施.矿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的方针政策,把搞好安全生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实践“”的具体体现,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各项工作重中之重来抓.从抓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入手,按照“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解决了安全生产中的关键问题.

从调度室显上看该矿的井底车场、运输、通风大巷布局合理,巷道质量、标准,符合质量标准化要求;安全标语醒目,随时提醒井下工作的人们遵章守纪,安全生产;该矿强化了职工培训和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了职工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实现安全生产七周年,没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矿井监控方面达到了质量标准化要求.

通过参观学习,感受颇深,联系我们工作实际.我认为加强员工素质教育是强企的核心.作为汝矿人不仅应看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还应意识到来自其他兄弟单位的差距和挑战,我们只有抓紧时间,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放飞我们的希望与梦想.我们汝矿人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企业分担压力、忠诚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为构建和谐矿区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煤矿参观学习心得体会篇【二】20xx年11月20日,学校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所学知识,提升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学校举行了矿业工程系的全体师生去神火的xxx矿参观,分别由矿业工程主任雷xx和副主任张xx带领下赴xx集团xxx煤矿.

早晨七点在学校大门前集合,组织好各班学生分别坐车去xxx矿,学生上完车后,汽车有序的驶向xxx矿,一路上有说有笑,很是期待看到自己所学的东西与现实的应用由没有差别,不到半个小时汽车就到了xxx矿,我们受到了矿上领导的热烈欢迎.然后我们排好队去了礼堂,在礼堂中我们听了一些矿井安全知识,一炮三检,瓦斯防护,井筒设置等等,和我们平时学的一模一样,听完安全知识后领导们有给我们介绍了xxx矿的建设和发展.

xxx煤矿位于永城市东北21公里处,是xx集团即将投产的第四对矿井,也是该集团的主要接替矿井.该煤矿自2004年8月份开工,累积完成投资2.5亿元,井田面积约6.5平方公里,共有地质储量2268万吨,其中可采储量1121万吨,设计年产量30万吨,服务年限26.7年,煤种主要为贫煤,局部为无烟煤,具有低灰分、特低硫、特低磷、高发热量、易磨碎、极易选等主要特征.介绍完xxx矿后我们又参观了其他的地方.

首先,我们参观了xxx矿的洗煤厂,这里的布置很是复杂,不时会有矸石渣从他们布置好的地方掉落下来,声音大的很是吓人,我们又参观了他们洗煤设备,;通过负责人的介绍,我们知道洗煤厂的机构组成与工作效率.洗煤厂的工作系统主要是由煤炭加工、矸石处理、材料和设备输送等构成了狂近地面系统.其中地面煤炭加工系统由受煤、筛分、破碎、选美、储存、装车等主要环节构成.是矿井地面生产的主体.受煤是在井口附近设有一定容量的煤仓,接受井下提升到地面的煤炭,保证井口上下均衡连续生产.筛分用带孔的筛面把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料分成各种粒极的作业叫筛分.晒分所用的机器叫筛分机或者筛子.在选煤厂中,筛分作业广泛地用于原煤准备和处理上.按照筛分方式不同,分为干法筛分和湿法筛分.破碎把大块物料粉碎成小颗粒的过程叫做破碎.用于破碎的机器叫做破碎机.在选煤厂中破碎作业主要有以下要求:

1)适应入选颗粒的要求;精选机械所能处理的煤炭颗粒有一定的范围度,超过这个范围的大块要经过破碎才能洗选.

2)有些煤快是煤与矸石夹杂而生的夹矸煤,为了从中选出精煤,需要破碎成更小的颗粒,使煤和矸煤分离.

煤矿地质学范文7

[关键词]煤矿行业;伤亡事故;管理系统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052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02

0 引 言

煤矿行业是我国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的行业。新中国成立后,煤矿行业日益发展,但安全隐患也随之出现。虽然近几年来,煤矿行业安全问题有所解决,但煤矿重大伤亡事故仍在发生,尤其是十人以上伤亡的重大事故每年都持续不断地在发生着。这反映了我国煤矿行业安全管理方法存在着许多不足,为了切实解决煤矿行业中的问题,我国煤矿安全监察总局创立了开展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的项目,以此来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我国正竭尽全力将煤矿安全管理理念引入煤矿安全管理中。

本质安全主要应用于电气和电路的安全中,目前,本质安全的应用已由原来的在电气防爆装置中的运用转变为在煤矿中运用,在操作者意识到操作错误或者是判断失误的情况下,安全系统仍能保证操作和系统中的安全,极大地减少了事故的发生。煤矿本质安全是由电气本质安全延伸而来的,它确保了操作中操作者的人身安全。我国对煤矿业事故的发生规律把握得不够准确,在煤矿业的管理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解决煤矿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必须应用煤矿本质安全管理。

1 煤矿本质安全的特征

众所周知,煤矿安全问题已成为了我国必须解决的问题。煤矿行业作为一个高位行业,其所产生的安全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深究煤矿行业安全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煤矿安全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着缺陷。在传统的煤矿安全管理中,主要运用应急策略解决问题,导致煤矿业的长期发展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其次,由于系统研究少的原因导致管理体制长期存在弊端。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主要特点是风险预控,即煤矿具有可靠性,具有完善的预防和保护功能。煤矿本质安全不仅使设备安全性能较高,而且它还保证人的安全性。煤矿本质安全强调的是人和系统两个方面的安全性。因此,煤矿安全理念是不断提高系统安全的理念。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即煤矿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系统、本质安全型人员与设备、本质安全型环境、本质安全型管理措施。本质安全在煤矿行业中运用是近几年推行的,所以这一概念十分新颖。目前,国内本质安全标准还未形成,主要原因是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实施人、机、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最主要的步骤。实施系统安全管理,必须以风险管理为主导,对系统进行预先评估,从而才能对系统进行自我检测及完善。

煤矿行业是我国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行业。煤矿本质安全主要是针对人-机-环境系统的安全,而在人、机、环境这三种因素中,人这一因素在煤矿行业安全性中影响较大。在大多数的事故当中,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影响占80%,瓦斯爆炸、顶板事故、水害事故几乎都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而经过一些调查分析发现,一些管理错误和违法行为也是造成事故的罪魁祸首。我国一些煤矿企业中职工的素质较低,安全管理系统薄弱,从而导致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近年来的调查分析发现,我国煤矿企业中员工文化程度较低,大部分均在初中以下文化水平。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还与缺乏安全管理组织功能有关,缺乏安全管理组织功能影响着安全行为,更是导致了安全管理组织结构不健全,从而造成了人的不安全行为。许多组织和管理因素是发生安全事故的最重要的潜在因素,此因素不易被察觉。由于组织管理上的缺陷导致了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人的行为安全是决定煤矿本质安全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为了保证煤矿本质安全,需要提高工厂职工素质,完善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管理机能,从而提高煤矿本质安全标准。

2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方法

人的行为安全是我国煤矿本质安全的主要特征。因此,一旦解决人的行为安全问题,就能解决煤矿本质安全问题了。实践证明,煤矿本质安全系统具有一定的兼容性的特点。只有使煤矿本质安全系统各因素协调统一,才能使系统变得稳定安全。在人、设备、环境相对可靠地情况下,才能很好地控制人的行为安全,从而实现煤矿本质安全这一目标。目前,我国煤矿企业由于系统的原因,安全管理系统只能整体统一地去解决各个层次的系统要素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才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实现了煤矿本质安全管理。

2.1 煤矿本质安全理论的深入讨论

深入讨论煤矿本质安全理论,能够为构建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奠定基础。可以通过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通过分析“人-机-环”,探讨煤矿本质安全形成机理,构建健全的煤矿本质安全系统,消除不利于煤矿安全的因素。根据我国煤矿开采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对煤矿企业进行煤矿本质安全的研究,能让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目标更加具体。

2.2 加强国家煤矿安全立法建设

加强对国家煤矿安全立法的建设,使国家安全管理办法顺利实施,能够促进煤矿本质安全系统的构建,加强政府部门对煤矿本质保护的监管工作。实践证明,加强对国家煤矿安全立法的建设能够减少煤矿工作中伤亡人数,严格执行国家法律程序,能够有效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因煤矿事故发生死亡人数每年可达几千人,但联邦的安全健康法出台后,美国因煤矿事故死亡的人数直线下降,降至百人,在美国政府出台煤矿工业的安全保护政策之后,每年死亡人数甚至降至几十人。这有效地说明了加强对国家煤矿安全立法的建设,能促进煤矿本质安全这一目标的实现。

2.3 建立以风险预控为核心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为了使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更加标准化、科学化,必须建立以风险预控为核心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了解国内安全管理模式,以效果显著的安全管理模式为蓝本。研究国内先进安全管理模式,借鉴已有成效的管理模式,再持续地改进该模式。改进中,必须结合我国煤矿行业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促进风险预控本质安全管理模式的实施。

2.4 构建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对我国煤矿信息的深入调查分析发现,我国煤矿行业的信息传递水平较信息电子行业信息传递水平低,这使我国煤矿开采效率较低,为突破这一瓶颈,必须构建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尽管,大部分的煤矿开采业均是在监控状态下进行的,但一些庞大的数据未能得到准确、及时的获取与处理,这使许多开采工作无法高效率完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构建煤矿本质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

2.5 有效地建立组织激励制度和培养良好的组织文化

可以通过提高实际利益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根据煤矿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赏罚分明的组织激励制度,使组织内部协调一致,人员积极性上升。如此,才能更加安全地使人的行为安全与煤矿生产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在一起。加强对员工违规的约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因为许多煤矿工人经常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在地底下工作,只有培养员工团体合作精神才能形成良好的长效的管理机制。长期加强珍惜生命的观念,才能有效地影响员工的行为,才能促进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实施。

3 结 语

煤矿行业是一个风险比较高的行业。在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不安全、环境不安全等因素的影响下,煤矿安全管理十分不稳定,煤矿行业中时有伤亡事故发生。只有结合这些因素,改善管理方法,加强人员安全观念。如此,在相对可靠的设备、环境下,通过有效的管理方法,才能消除煤矿管理系统不安全的因素,才能促进煤矿行业的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许正权,宋学锋,李敏莉.本质安全化管理思想及实证研究框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2).

[2]肖全兴,汪卫东,王怀芝,等.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研究与应用的实践[J].煤炭科技,2003(1).

[3]吴志刚.本质安全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试论煤矿本质安全的内涵及创建途径[J].中国煤炭工业,2002(3).

煤矿地质学范文8

[关键词]地质构造;煤与瓦斯突出;出水机理;安全回采率

中图分类号:P618.1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079-01

1 引言

地质构造主要通过影响煤层中瓦斯的保存条件和软分层的发育来控制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条件。在煤炭形成的漫长地质时期,煤层受到沉积作用、煤化作用和构造运动等影响,在煤体内部产生大量的裂隙、孔隙、褶皱和断层等构造类型。煤层的自燃主要经过氧化放热、蓄热散热和蔓延扩展等环节,裂隙、孔隙、褶皱和断层通过影响各个环节的发展,从而影响煤层的自燃。构造应力是控制矿区采动损害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2 地质构造对煤矿生产安全的主要威胁

(一)矿井水灾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地质构造是导致出水事故的关键,加强地质构造分析预测及防治措施落实,提高安全回采率,有利于延长矿井的生产年限,这对煤炭资源日益枯竭,剩余储量受水威胁严重的煤矿区来说尤其重要。煤矿采煤工作面地质构造主要包括断层、陷落柱、岩浆岩侵入体、不良封闭钻孔等,很多的灾害性突水都是源于这些地质构造。研究分析矿井出水的条件,关键是弄清各种不同形态的地质构造在井下出水所起的作用,掌握其规律,做到防患于未然。总结近年来煤矿水害发生的基本规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矿井水害发生位置方面,主要发生在矿井掘进巷道的迎头,由于掘进过程中遇到地质构造(掘进前未探知)造成不同水源的水突入矿井。

2、采煤工作面突水,主要是回采过程中遇到工作面内部地质构造 (陷落柱、封闭不良钻孔等)和顶底板采矿扰动诱发的导水破裂带导通不同水源水突人矿井。

(二)瓦斯事故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煤与瓦斯突出常发生在地质构造破坏地带已为大量实践所证实,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与地质构造复杂程度有密切关系。地质观察及研究表明,矿区构造特征控制煤与瓦斯突出的分布,构造的分级、分区和分带造成煤与瓦斯突出分布的不均衡。

(三)采煤沉陷

采煤沉陷是我国煤炭矿区现存的最大安全隐患之一,如果不能完全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就难以保证煤炭开采工作的安全、稳定、有序进行,甚至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对于社会的安定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煤矿区地质构造的不同是引起采煤沉陷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不同的地质构造其岩石组成成分、硬度、强度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引发采煤沉陷的几率也有所区别。

针对这一主要原因,在煤矿区设立时就要可采取如下措施:1、煤炭矿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对矿区实地情况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与勘查;2、逐步制定一套或多套详尽、合理、科学的煤炭开采计划和开采组织形式;3、在煤炭开采中一定要尽量避开较易发生采煤沉陷的地区。

3 构造应力对矿区采动损害的影响

矿区采动损害,是因煤炭井工开采对覆岩和地表地质环境造成的损害。从构造地质学的观点来看,矿区采动损害是在地壳构造运动产生的应力作用、岩体本身重力以及地下开采活动联合影响下发生的主采煤层上覆岩、土体的一种特殊的表生构造现象。

对于一个具体的煤矿区来说,要么处于挤压构造应力场,要么处于拉张构造应力场。挤压与拉张是煤矿区常见的两种最基本的构造应力状态。

由于构造应力的作用,可以改变采动影响下的岩层移动方向和移动量的大小,同时也影响井下巷道的变形破坏模式。如果煤矿区处于挤压构造应力场中,在煤层未开采之前,侧向挤压应力早己存在,它使煤层覆岩有向上弯曲的趋势;在煤层被采出后,覆岩重力首先克服侧向力造成的向上的弯矩,剩余的垂向力才引起煤层顶板向下弯曲变形。同时,由于侧向挤压构造应力的存在,使岩体所受围压升高,必将使岩体的力学强度增加,从而减小煤层开采对覆岩的损害。

另一方面,由于岩石的抗拉强度最低,在受拉张应力作用后,很容易产生张节理,使岩层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失去内聚力;拉张应力的作用可以抵消一部分因重力作用在岩层中产生的水平关联应力,从而使岩块受到的侧向夹持力减小甚至消失,很容易在重力作用下失稳沉降,即使拉张应力不足以使岩层破断,也会使岩体的围压降低,从而导致岩体强度的下降。为了保护煤矿区地质环境,煤炭资源开发活动必须要有一个度,要把开采强度限制在煤矿区地质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4 提高煤炭矿井开采的利用率,回收率

随着开采水平的延深,煤层产状及地质构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质构造非常复杂,所以对煤的有效开采与回收也变得困难起来,如何提高煤炭矿井开采的利用率,回收率,提高经济效益是我们当前矿业工作的一个重要挑战,面对这一挑战,我们提出了以下应对办法:1、进行补充矿井地质勘探、巷探,调查研究煤系地层中伴生矿产的储存情况和能利用价值;2、计算和核实矿井储量,掌握储量动态,提高储量级别,设法扩大矿井储量,及时提出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的意见;3、研究地质构造、煤层和煤质的变化规律;4、长期坚持井下现场观测收集掌握第一手资料。对煤系地层观测时,对一切穿过煤系地层的井巷均应逐层观测其岩性特征和厚度,对煤层、标志层和煤层顶底板需做重点观测。

对煤层观测时不论是否可采,都必须进行观测和描述。严格按照以上应对办法才能有效的判断出断层的构造形态及分布规律和发展方向,减少煤炭资源的丢失,提高煤炭的回收率。

5 结论

在煤矿的开采活动中,探明地质构造的类型和规模是保障安全生产的第一步。时刻注意地质构造的变化,预防煤矿重大事故的发生。关于地质构造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研究,今后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影响的定量化分析;地质构造对煤层自燃的定量化分析;地质构造对矿区采动损害的定量化分析。

参考文献

[1]尉茂河.煤层自燃的内外因分析及其预防对策[J].煤矿安全,1998(2),30-33.

煤矿地质学范文9

关键词:煤矿;地质测量;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工作人员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D82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2-016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0179

煤矿地质测量直接决定着煤矿行业的安全生产运行,所以,煤矿行业必须尽最大努力确保煤矿地质测量既准确又非常详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煤矿行业出现危险事故的概率,进而确保煤矿能够安全生产运行,从而使煤矿开发风险降到最低,实现企业利益最

大化。

1 煤矿地质测量工作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1.1 地质测量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和基础

煤矿行业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就是确保煤矿安全进行开采运行,这就要求煤矿地质测量有关人员在对煤矿地质进行测量前必须确保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尤其是对在测量过程中测得的高程点和导线点这两个数值必须确保它们的精确度要高。

众所周知,煤矿行业属于地下开采行业,所以煤矿工作人员进行开采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就是测量煤矿地质生产的条件。煤矿地质测量的主要工作内容为对采矿区的岩层、地表变化状况进行详细的测量,这主要是因为像岩层、地表位移等一些不确定因素,都会给煤矿工作人员在采矿过程中造成很大的危险,如果有煤矿坍塌事件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出现,那么将会对开采工作人员造成巨大的人身伤害,甚至是带来生命危险,所以就要求煤矿地质测量工作人员必须对煤矿井下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严格、详细、准确的测量,从而使工作人员根据这些测量数据决定是否下井进行开采,以便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出现事故的概率。煤矿的高程点和导线点这两点是地质测量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所以必须严格控制这两点的精确度,从而确保测量的结果精确度非常高,以便确保煤矿能够安全进行生产运行。因此,煤矿工作人员必须确保对煤矿地质测量准确无误,从而确保煤矿能够安全进行生产,这也是煤矿确保能够安全生产运行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1.2 地质测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使技术生产安全得到提高

煤矿行业受地质环境的影响非常严重,所以不同的地质环境,其开采规模和开采的煤层也是不同的,而且地面的岩性质量也受地质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因此,煤矿地质测量能够准确地将煤矿地质环境问题测出,从而使工作人员参考地质测量工作的差异性而更具有针对性地规划煤矿开采。

1.2.1 煤矿工作在将地质说明书提交时,必须严格遵守《矿井地质规程》里面相关规定。地质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地质测量技术将煤矿区域进行详细的测量,从而为工作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报告。

1.2.2 地质相关部门在编录、整理掘进面时,要充分利用地质测量技术进行,在遇到困难时,要及时跟工程师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再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充分将工作面的地质面况考虑进去,以便能够利用地质测量技术将地质的详细变化准确预报出来,最好做到每个季度都要进行测量,并且在测量完成后及时呈报上去。

1.3 地质测量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煤矿中的五大自然灾害为煤尘、水、火灾、顶板、瓦斯,尤其是水对矿井安全的影响更加直接,因此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防水治水。这主要是由于在开采煤矿过程中基恩顶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一些地下含水层进行破坏,遭到破坏程度轻的含水层,会在很大程度上使煤矿开采加重难度,而遭到破坏程度深的含水层,会使煤矿遭到淹没,这无论是对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还是煤矿企业的经济利益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在对煤矿进行开采前必须将煤矿周围的水文地质环境勘测清楚,然后再建立水文观测系统,从而将水害预报与防治工作做到位。

2 提高地质测量质量的策略

2.1 加强煤矿地质测量基础工作的重视程度

煤矿地质测量基础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加强:

2.1.1 地质测量人员是最先接触煤矿的人员,所以他们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因此,大力提升地质测量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显得非常重要。这里的综合素质主要是指地质测量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很强的责任心,可以定期对地质测量人员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多组织他们到现场进行考察、学习,使他们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跟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另外还可以多组织新员工跟老员工的技术经验交流会,在相互传授经验、技术的同时,还对一些难题共同进行攻克。

2.1.2 不断健全煤矿开采有关的法律法规,地质测量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测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煤矿地质测量人员必须做好本职工作,并且不断学习、总结经验,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2.2 增强地质测量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煤矿地质测量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当前我国在煤矿地质测量方面的技术人员专业非常单一,基本上没有什么发展空间,这就使得很多煤矿地质测量人员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跳槽、转行的现象,造成人才的大量流失,这对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必须从根本上将这种不良现象进行改正,即提高煤矿地质测量工作人员的薪酬以及工作地位等,从而在煤矿行业形成良性的循环,充分发挥出煤矿地质测量工作人员的特长。

煤矿企业相关领导要对煤矿地质测量人员多多给予工作、生活上的关心,从而使他们能够静下心来进行工作,无后顾之忧,同时还要将地质测量人员的社会地位提高上去,使他们在社会上受到人们的尊重和重视。除此之外,还要将地质测量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提高上去,这主要是由于当前我国有很多地质测量人员没有摆正自身的心态,单纯地认为自己的工作就只是为煤矿生产提供一些数据,却没有站在安全生产的角度来严格要求自己,因此,煤矿企业必须加强对地质测量工作人员安全知识方面的教育力度,使他们及时改变这种观念,从而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地质测量无论是在生产方面还是安全方面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

地位。

2.3 利用网络功能,实现地质测量信息化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行业无论是信息化还是数字化都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在现代煤矿行业中信息化就是助力器,推动着煤矿行业的快速发展。煤矿地质测量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对着越来越多的煤矿进行开采,相应的地质测量资料也就不断增加,传统的人工检索、分析和处理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煤矿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地质测量信息化,从而将地质测量不确定因素降到最低。

3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矿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煤矿安全生产又是煤矿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部分,而地质测量对煤矿安全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地质测量工作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峰敏.浅谈煤矿安全生产过程煤矿地质测量的作用[J].河南科技,2014,(1).

煤矿地质学范文10

**年是全县煤炭安全生产工作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按照“生产抓规范、监管抓创新、培训抓普及、安全抓质量”的思路,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日常监管,扎实开展煤矿隐患排查治理、整合技改、瓦斯和水患治理、质量标准化建设、整顿关闭兼并重组等重点工作。一年来,通过全局干部职工努力拼博、锐意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全县煤炭产业的安全健康发展。

(一)各项指标完成较好,煤炭产业健康发展

1.煤炭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今年由于受金融危机冲击,加之全县煤矿长时间停产停工,导致原煤产量大幅下降,全县原煤产量1—11月份累计完成147万吨,同比下降39.7%;累计完成煤炭税费入库收入9408万元。站外矿累计完成购票1.99万吨;与周边县市交界煤矿累计完成购票数15.9万吨。

2.煤矿安全指标完成情况

全年共发生各类煤矿安全事故4起,死亡9人,占全年煤矿安全控制指标12人的75%,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市煤炭局目标责任状考核范围之内。与去年相比起数增加2起,死亡人数下降5人,其中较大事故1起,一般事故3起,全年没有发生重大以上煤矿安全事故,煤矿安全生产创近三年来最好水平。

(二)真抓实干,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回顾**年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强化监管,煤矿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层层落实。根据县委、县政府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关要求,我局与各煤管所、各煤矿企业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把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实行领导包片、职工包矿、安监员驻矿的煤矿安全监管负责制,做到了“人人都管矿,矿矿有人管”的监管工作格局;煤矿企业严格落实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带班、特殊工种人员跟班作业制度,逐级落实政府的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和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了各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措施落实到实处。

2.强化检查,深入开展煤矿隐患排查治理。我局始终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不断深入煤矿井下查找安全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是严格实行安监员驻矿监管排查、局安监人员日常监管排查和季度安全大排查相结合的制度。1至11月份,我局共组织监管人员下井检查2432人次,下井检查583矿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5354条,已督促整改安全隐患3971条,整改率85.4%,其中重大安全隐患94条,整改86条,整改率达91.5%。同时,对煤矿重大安全隐患建立登记台账和公示台账,对56条重大安全隐患在县电视台《安全在线》栏目上公示,并实行编号登记、限期整改、复查销号。二是扎实开展煤矿安全生产隐患集中排查整治活动。今年5月至8月,我局组织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安全生产隐患集中整治行动。围绕“一通三防”、机电管理、防治水、防灭火等工作重点,开展了拉网式排查和过筛式排查。在活动期间,共排查出煤矿安全隐患3986条,督促落实整改3542条,整改率88.9%。三是建立健全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我局建立健全了专家查隐患、政府搞督查、部门抓监管、企业抓落实、执法促整改的工作机制,坚持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查、摆、改”和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有效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3.精心组织,切实抓好各时期煤矿复产复工验收。春节后,我局立即开展了节后复产复工验收大检查,全县72处煤矿全部按程序、按标准进行验收,恢复了生产或恢复技改施工作业,确保了全国“两会”期间煤矿安全生产。“4.17”重大火药爆炸事故后,全县煤矿实行了为期1个月的停产停工整顿。在复产验收中,我局联合县国土、县安监等部门组成联合验收组,根据《永兴县煤矿井口设计利用及执行标准情况摸底表》,严格按照“六个一”(一套班子管理、一套财务、一套生产系统、一个主井出煤、一个标准炸药库、一套供电系统)的标准,深入煤矿、深入井下,严格把关,做到合格一家,恢复一家,完成了46家煤矿复产复工验收工作。按“六条标准”关闭炸毁井筒28处,按“四条标准”关闭40处,煤矿生产秩序得到了明显的好转。9月1日后,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煤矿企业全面实行停产整顿,随后出台了推进全市煤矿整顿关闭兼并重组整合的举措。11月19日,全县开始启动煤矿整顿关闭兼并重组整合期间维修整改和复产复工验收工作。我局认真制定验收工作方案,抽调精干力量,精心组织验收工作。11月底,29个煤矿取得了启动维修整改通知书,8个煤矿取得了复产复工通知书,确保了维修整改和复产复工验收工作顺利实施。

4.严格管理,全面加快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整合技改工作进度。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在**年12月底完成技改扩能工作,否则予以关闭。为此,我局切实采取过硬措施,督促相关煤矿企业加快整合技改进度。一是要求煤与瓦斯突出煤矿递交了《煤矿整合技改工作承诺书》,就资金筹集措施和期限、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审批完成期限、技改工程进度计划作出了明确承诺;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和指导督促。采取分片包干、专人盯守的办法,对整合技

改煤矿,每矿派专人负责指导和督促技改工作。同时,建立了技改进度上报制、火工品限量供应制、技改工程监督管理制等制度。8月份,我局对技改扩能煤矿下发了《督办卡》,把每个煤矿存在的主要问题、处置意见及完工期限进行了明确规定,确保了全县煤矿整合技改工作顺利推进。三是采取过硬措施,严厉打击非法生产专项行动。加强了对整合技改矿井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和查处假整合、假关闭、假技改,违法非法生产的行为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边技改边生产等违法违规行为。从9月份开始,按照《中共郴州市委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当前煤炭安全生产工作的几点意见》要求,全市煤矿从9月1日至12月31日全面停产整顿,致使煤与瓦斯突出煤矿整合技改进度受较大影响,目前,全县10对需整合技改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技改扩能工作已有8对煤矿完成了总工程量的70%以上。

5.加强指导,积极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今年以来,我局坚持“以引导推广先进的煤炭技术促进安全生产,不断提高煤矿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为宗旨,下大力气推行壁式采煤方法,推动全县煤矿安全基础上水平。确定了以马家一矿等20对矿井为壁式采煤方法改革试点,并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力争通过几年努力打造一批本质安全型矿井。为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我局下发了《关于推广煤矿壁式采煤方法和单体液压支柱采煤工作面建设的通知》,对煤矿“采、掘、机、运”的改造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切实加强指导,召集煤矿企业主进行专题学习讨论,组织煤矿的工程技术人员赴外参观学习和技术培训,有效地提高了煤矿企业主提高办矿水平的认识。目前,马家一矿、高亭司煤矿、明星二矿、利荣煤矿、香梅八矿、邝家村煤矿等6个煤矿率先实现了壁式采煤工作建设并投入生产,并在矿井正规化建设、新技术应用、安全高效生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推动了全县煤矿办矿水平的提高。

6.强化措施,着力抓好煤矿瓦斯和水患治理。今年来,我局继续将瓦斯和水患治理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深入开展瓦斯治理。制定了《**县**年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方案》,对瓦斯治理重点内容、实施步骤、工作要求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严格按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了矿井通风管理,加快瓦斯地面抽采系统建设,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全县所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全部安装好地面瓦斯抽放系统,并保持正常运行,为杜绝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进一步完善了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装备、联网和维护工作,全县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运行率达80%以上。二是积极开展水患治理。我县购置了加拿大生产的瞬变电磁探水仪,县煤炭局成立了专门的探水组,严格按照“凡掘必探、先探后掘”的要求,扎实开展水患治理工作,严防透事故。今年,共完成35个煤矿的探水任务,为煤矿建立水文地质资料,严防透水事故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7.强化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今年来,局培训中心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对煤矿从业人员培训的规定和要求,从创新教学方法入手,大力提高培训质量,着力增强煤矿从业人员素质。一是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把煤矿从业人员培训工作贯穿全年,始终坚持常抓不懈,截止11月底,共举办各类培(复)训班29期,培(复)训学员2411人,到乡镇、各煤矿组织矿工培训1149人次。二是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县煤炭局培训中心积极与湖南科技大学联系,双方正式签订了联合开展函授教学的协议,在我县设立了采矿、通风安全等专业的专科学历函授教学点。并结合我县实际,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进了部分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培训的教学内容,增加了现场操作方面的教学量,使培训效果明显。三是积极推行挂牌上岗制度。全面开展煤矿从业人员的信息采集、清理登记工作,强化煤矿从业人员流转治理,实行挂牌上岗,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有效提高了煤矿从业队伍的整体素质。

8.攻艰克难,扎实推进全县煤矿整顿关闭兼并重组整合工作。自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全市煤矿整顿关闭兼并重组整合工作以来,我局克服重重困难,坚定不移地贯彻市政府《关于推进全市煤矿整顿关闭兼并重组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有关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一是制定了《**县煤矿整顿关闭兼并重组工作方案》,明确了整合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步骤和工作措施。同时,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对全县71个煤矿采矿范围、走向长度、保有资源储量、矿井生产能力和井筒分布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二是编制了《**县煤矿两年整顿关闭兼并重组规划和实施方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定了我县保留整合主体煤矿名单、限期退出煤矿名单。三是扎实开展煤矿整顿关闭兼并重组整合期间启动维修整改和复产复工验收工作。制定了《**县煤矿整顿关闭兼并重组整合期间启动维修整改和复产复工验收工作实施方案》,对启动维修整改和复产复工验收对象、审批程序、验收审查内容及标准都进行了明确规定,保证了煤矿启动维修整改和复产复工验收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三)统筹兼顾,其他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我局在加强小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机关学风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努力创建文明机关、和谐机关。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创建“学习型机关”。我局进一步完善了机关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和党组中心学习制度,制定了学习计划,坚持定期开展政治学习活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党的理论,学习法律法规知识,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2.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为做到党务政务公开工作管理制度化、程序规范化,我局制定了《煤炭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明确了工作原则、公开的内容、公开的形式、公开的程序和时限,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工作的透明度。

3.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局党组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方针,严格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在年初,局党组与局机关各股室签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廉政建设的责任。局党组按照《**县**年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重新修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10项,实现机关建设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4.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局党组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全局积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召开了全局动员大会,精神编制了开展活动的实施方案,提出我局学习实践活动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保障安全稳定”这个主题,通过活动开展,使我局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凝心聚力,共创全县煤矿安全发展的新局面。

5.认真做好涉煤维稳工作。今年以来,我局对涉煤维稳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班子,制定了维稳工作方案,对全县7个涉煤重点突出案件制作了交办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要求相关责任人负责做好有关协调处理和稳控工作。妥善解决了东风煤矿拖欠退休职工40余万元工资问题、红星煤矿红卫工区提高经营合同补偿纠纷案件,并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理了其它有关涉煤案件。

(四)煤矿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虽然我们始终保持煤矿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煤炭开采条件较差。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煤矿地质环境复杂,五大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安全事故种类较多,事故预防难度大。

二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严重投入不足,安全生产设施和设备达不到标准,开采工艺落后,办矿水平低,煤矿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难以满足煤炭生产技术进步和安全治理的要求。

三是煤矿管理水平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淡薄。部分煤矿管理不规范,重生产、轻安全,重产出、轻投入的现象较为突出。煤矿安全治理水平不高,导致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不能得到有效杜绝。

四是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还有差距。今年以来的4起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均为生产性责任事故。樟树乡大岭煤矿“3.10”水患事故,樟树乡杉山煤矿“4.12”顶板事故,马田镇二矿“5.24”瓦斯事故,香梅高堰煤矿“7.23”瓦斯事故,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现场管理不严,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

五是安全监管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安监员责任心不强,作风不实,对发现的隐患没有督促煤矿企业按标准、按要求及时整改,导致隐患治理跟踪落实不到位。

六是煤矿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差,大部分从业人员是农民工,综合素质和能力不高,很难适应煤炭产业生产发展需要和新技术应用。

**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紧紧围绕煤矿安全控制指标,进一步强基础、抓队伍、严监管、保安全、兴科技、提效能、促发展,进一步改善煤矿基础条件,全面提高办矿水平,千方百计减少一般事故,杜绝较大或重特大事故,实现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推动全县煤炭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重点

1.加强安全监管,扎实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加强煤矿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健全考核奖罚机制,继续严格执行“分组包干、责任到人”的煤矿安全监管考核制度,采取日常检查、巡查和互查等多种形式,认真落实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的各项监察监管指令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用铁的手腕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和执法检查,将工作重点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防范转移,采取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多管齐下,多项并举,从重、从严、从快查处煤矿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确保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平稳运行。

2.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监管水平。一是加强局机关监管队伍建设。实现竞聘上岗,要求局监管人员切实做到“作风要正、知识要广、业务要精、工作要实”。二是加强安监员队伍建设。对能力差、责任心不强、发挥不了作用的安监员要予以辞退,健全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三是加强监管人员的学习培训。切实建立完善煤矿安全监管员业务培训、在岗培训、脱产培训制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派参加各类培训,增强全体监管人员的政策法规意识和业务能力。四是加强监管队伍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杜绝、徇私枉法等违法违纪情况的发生。

3.全力以赴,扎实抓好煤矿整顿关闭兼并重组整合工作。严格按照市政府《关于推进全市煤矿整顿关闭兼并重组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扎实推进全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开采,提高办矿规模和安全、装备、技术治理水平,从源头上减少和控制煤矿安全事故。同时,加强对整合主体矿井、被整合矿井和限期退出矿井的安全监管,严防违法违规组织生产,杜绝安全事故,促进煤炭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4.加大投入,进一步推进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要结合整顿关闭、资源整合、技术改造等工作,逐步改善办矿条件;实行整合、技改和改扩建工程跟踪管理制度,确保严格按设计批复施工;对确定为质量标准化建设示范矿和样板矿的,要按照要求认真整改,抓好地面设施建设和“采、掘、机、运”的各项达标。通过开展质量标准化活动,建立安全型矿井,实现全县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

煤矿地质学范文11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地质测量;作用;实施对策

煤矿生产环境较差,地质构造较复杂。若在煤矿开采前不进行地质测量、盲目开采,极易引发各种安全事故,轻者损坏设备,影响生产,重者造成人员伤亡。因此科学了解煤矿地质测量的主要内容,分析煤矿安全生产中地质测量的作用,研究提升煤矿地质测量准确性的对策显得越来越重要。

1煤矿地质测量内容

(1)全面获取矿区地质资料。煤矿地质测量的实施,主要是专业测量人员通过应用先进的现代化地质测量工具,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对煤矿地下地质情况以及地表地质情况进行详细测量,并综合分析这些数据,以得到生产矿井的全面、准确地质信息。(2)依据测量的煤矿地质数据,科学、合理地指导煤矿生产。由于煤矿生产环境通常较差,煤矿开采属高危行业,有一定的专业性、复杂性,借助有效地质测量,可使开采人员对作业矿区的地质情况有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以便科学施工,合理施工,更好地进行安全生产。

2煤矿安全生产中地质测量发挥的作用

2.1数据支持

由于矿井选址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后期施工建设,而借助详尽的地质测量,可对矿井周围地形、地貌以及具体地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同时能掌握地下管线敷设情况,为设计人员科学、合理设计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更好地支持矿井生产,在进行矿井地质测量时,必须把下列几点充分做好:(1)应全面掌握矿井各项地质情况,如地质构造、煤层储量等。(2)由于煤矿地质测量涉及内容较多,影响因素也较多,相关测量人员应多与附近各矿井生产、建设部门沟通,尽可能搜集矿区附近范围的详细资料,加强对本矿资料细致化的管理,以便更科学、合理的进行各项地质测量,同时与施工部门、设计部门共同研究资料,为矿井施工建设提供更准确的参考数据。(3)精密测量重点区域,并且进行相关测量数据的整合,详细了解开采区域地质构造情况以及煤层情况,并及时绘制图纸资料,为不断优化矿井回采工作面,改进各项生产组织方案,进而促进煤矿经济效益的提升。

2.2技术支撑

(1)煤矿开采设计人员在设计矿井采区时,可参照地质测量人员获得的相关地质数据来设计矿井采区。(2)在设计煤矿矿井回采工作面前,借助一些基础地质资料可准确预判矿区褶曲、断层等一系列特殊地质构造,并对它们未来的移动位置、落差、走向等进行合理预测。在进行矿井回采作业时,通过对煤矿工作面地质变化情况的合理分析,应用物探技术、巷探技术以及钻探技术探测综采面,同时使用先进的地质测量技术对煤层厚度,巷道结构、工作面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有助于更好地预防煤矿开采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技术方面更好地支撑煤矿安全生产。(3)通过掌握生产矿井的地质情况,可确定出煤层冲刷区、变质区等,获得各待采区的煤层厚度,计算出煤矿可开采量,以便合理开采,确保矿井连续深层次运营,同时应用一些现代化的先进物探技术,可对矿井采区积水问题进行合理预测,以便事先采取各种措施,更好地预防各种透水事故,确保煤矿安全开采。

2.3提供灾害预报

在进行煤矿开采作业时,很多外界因素都易影响煤矿开采,时常会引发一些安全突发事故,借助精确、有效地地质测量,可全面、完整地掌握开采矿区地质情况,事先进行各种地质灾害预报,以便煤矿企业提前采取有针对性地预防措施进行预防,同时落实好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而更好地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3提升煤矿地质测量准确性的对策

3.1做好测量前期准备工作

在煤矿地质测量工作中,完善、科学、合理的事先准备,可有效保障后期地质测量工作的精准度。测量前应细心、精准、全面校对测量仪器,这样可确保测量仪器具有很高精准度,有效避规各类仪器出现严重误差;应以本矿井实际地质情况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评估测量方案,看其实际实施性是否达标,同时应找出方案中最大不利风险,对其进行改良或重点预防;审核测量数据的体系应科学、完善,这样可全面审核实测中获得的各项数据,以防熟悉数据遗漏现象引发测量误差。

3.2核对原始数据

在进行实地测量作业时,相关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测量技术标准作业,并应重视核算原始数据,以便为后续测量打下良好基础。测量作业人员在完成每项测量作业后,应及时记录,并应不定时的对比分析之前存在的原始数据,一旦发现二者存在异常,应及时、深入分析,把差异原因找出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这样可避免后续运算处理数据时,产生更大错误。对于这项工作而言,在实际作业中由于原始数据通常较多,存在极为繁琐的核对过程,若核对不细心,极易遗漏原始数据,为更好开展这项工作,我们可采用初审与复审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数据核对的准确性,让所得的各项数据都更精准。

3.3强化监测点

由于一项完整矿井测量涉及的环节较多,各环节的精确性都会影响到整体测量结果。因此,我们应强化检测测量设计阶段以及测量阶段的每一个环节,这样可大幅提升实际测量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如相关测量人员在标定井下监测点时,必须充分分析周边地质环境,应先把适宜测量的地质选好,然后再详细布设监测点,这样可避免出现监测点布置不当,引入测量误差,同时可让监测点功效得到充分发挥,把煤矿实际测量中的不当因素充分剔除。

3.4绘图应准确

在进行测量作业前,为科学指导后续测量,应先进行测量绘图,绘图作为指导后续测量的航标,提高其精准性,可避免后续测量出现位置错误,绘图可直观指导测量作业人员。随着绘图精准度的提高,所绘的图便能越详实的反应井下地质状况,这样可显著提升测量作业精度,对此,塔山矿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对绘图环节较重视,并具体提出了下列要求:在进行绘图作业时,应事先充分了解矿井实际地质情况,所绘的图必须能详尽、真实地反应矿井原貌;在绘图时必须详实、重点标注矿井待测量点,以及周边重要地标。这样可更好地辅助后续开展测量,显著提高实际测量精确度。

4其他提升煤矿地质测量准确性的措施

4.1完善测量制度

有很多外界因素都会影响煤矿地质测量,为使整个测量作业有序、顺利进行,必须有详尽、完善的测量制度,来指导所有测量作业,这样整测量便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4.2重视培训、管理测量人员

测量人员是开展地质测量工作的基础,测量人员个人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后续测量精度。因此,为提高测量精度,各煤矿企业必须重视测量人员的日常培训、管理。具体可通过外派测量技术人员到他矿学习,或定期组织相关测量专家来本矿授课指导等,提高测量人员个人技能,同时应重视测量人员考核测试,以促进他们主动提高自我素质,严格按相关测量规范作业,最大限度地防止由于人的因素引发的测量失准。

4.3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制图

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迅速,在提升与优化矿井地质测量精度方面有很大助益。如当前很多矿井在地质测量中,都应用了CAD及龙软绘图,这样方便了施工放样线的设计,同时在计量测量数据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也提高了计算精度,避免了人为操作误差,有效提升了测量精度。

5结束语

随着各矿井开采年限的增加,开采地质条件也越来越复杂,要想实现煤矿的安全、高效开采,精确、有效的地质测量工作必不可少。因此,必须深刻理解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重视强化管理与控制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积极主动的引进先进测量设备,学习先进测量技术,不断提升测量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使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更好地保障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参考书目】

[1]姜在炳.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及其关键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4(07):85-87.

[2]曾晓兵,李松辉;煤矿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4):146-147.

[3]马庆福.地质测量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眼睛”[J].煤矿现代化2005(02):72-74.

煤矿地质学范文12

一、我市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我市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从50年代末开始勘探,现有产煤区均达到详查和精查程度。目前全市境内共有各类煤矿50个,其中国有统配煤矿3个(章村、显德汪、西葛泉),国有地方煤矿3个(三王村、栾卸、李家庄),乡镇煤矿44个,现探明煤矿保有地质储量约6.3亿吨,可采储量1.6亿吨,其中除国有统配煤矿外,国有地方、乡镇煤矿合计保有地质储量9905万吨,可采储量5353万吨。2008年10月,按照省安委办要求,我市所有煤矿因参加整合重组,一直停产至今。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市煤炭规模产能总量大幅度提升,煤矿生产技术装备有了质的提高,各项煤炭事业全面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有:

1、煤炭规模产能总量大幅度提升。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我市对煤矿实施整顿、关闭、联合,从根本上改变了煤矿“小、乱、差”的落后面貌。狠抓了治理整顿,解决了煤矿长期存在的独眼井生产、风井出煤等一大批安全隐患,有效改善了煤矿安全状况;严格办矿标准,实行矿井改造联合,从整体上提高了煤矿的生产规模。目前,我市保留的47家煤矿其单矿生产能力全部在3万吨以上,平均核定生产能力5万吨。2008年,全市原煤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

2、煤矿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有了质的提高。近几年,通过不断的治理整顿,我市所有煤矿生产系统全部达到安全生产设计规范,矿山设备全部更换为国家统一的煤矿专用设备,并相继安装了监测监控系统、瓦斯报警矿灯、报警手机等现代化检测装备。2008年以来,改革传统落后的巷柱式采煤方式,并逐步推行壁式正规采煤新工艺。

3、煤矿管理、标准化建设和安全投入进一步规范。我市由于多数煤矿建矿较早,造成基础差、标准低。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煤矿的落后面貌,进一步明确和突出煤矿安全主体地位,我局组织煤矿与市政府签订了《安全生产承诺书》,建立健全了以“三项制度”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督促煤矿加大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力度。2003年以来,全市煤矿用于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上的投资总计达1亿元以上。煤矿纷纷投巨资改善地面生产生活环境,完善井下安全生产条件,使长期以来煤矿“脏、乱、差”的局面得到显著改观。特别是2005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制定了《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建立了规范的煤矿安全投入机制,对全市煤矿安全费用实行统一提取、集中管理、专户储存、监管使用,从根本上保证了煤矿的安全投入,极大地提高了煤矿安全装备水平。

4、煤矿从业人员待遇和业务素质全面提高。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战略,我局先后制订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矿工待遇。如强制推行劳动用工合同制度、工伤保险制度。通过开展煤矿标准化建设,提高矿工居住条件,改善生产劳动环境。同时通过煤炭部门和劳动部门联合监管,按时发放职工工资,及时缴纳从业人员工伤保险。在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方面,狠抓了煤矿安全技能培训,2003年成立了“三级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方法进行安全培训,使煤矿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二、当前影响和制约我市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虽然我市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但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审视我们的工作,我市煤炭开采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仍然难言乐观,与国内、省内先进地区的生产管理水平相比仍有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形势仍然严峻。一是国家对煤矿企业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二是我市煤矿规模小、布局不合理,在整合上任务繁重;三是我市煤矿近八年未发生重大事故,导致部分监管人员滋生“麻痹、侥幸、松懈”思想。一些矿主安全意识不到位,重产出、轻投入,忽视安全;四是煤矿安全状况不稳定,特别是个别煤矿违规生产和超能力生产,埋下巨大安全隐患。

2、煤矿发展后劲不足。由于我市煤炭开采历史较长,地方国有和乡镇煤矿没有后备资源,全市煤矿普遍进入开采后期,部分矿井将随着资源枯竭而闭坑。如果后续矿井接替不上,全市煤矿的综合生产能力将逐年下降。

3、技术和装备水平较差。我市煤矿普遍生产规模小,资源赋存条件差、储量少,生产设备更新慢,生产工艺落后,回采率低(行业标准要求回采率不低于85%,我市煤矿实际只有70%),造成了资源浪费。

4、煤矿人员素质偏低。煤炭专业院校毕业生到地方国有和乡镇煤矿工作的廖廖无几,煤矿工人绝大部分是外地民工,文化水平不高,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自我防范意识差,违章操作或冒险蛮干,容易引发事故。再加上煤矿停产重组的不确定因素,导致从业人员约束力差、流动性大,增加了管理难度。

5、煤矿安全基础仍很薄弱。有的煤矿无视部门规定,特别是整合停产期间,不再有后续安全投入,“等、看、观望”思想严重。有的煤矿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实际控制人“重效益、轻安全”。有的矿井通风系统不完善、风量调节不合理、开采布局不正规,导致风流不畅、有毒有害气体容易超限。特别是进入开采后期,部分煤矿易发生顶板、自燃、老孔水等灾害事故。

三、我市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建议及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我市煤炭工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的理念,大力实施科技兴煤战略,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推进煤矿技术改造,建设高效高产矿井,逐步淘汰落后生产力,提高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和技术装备水平,力促全市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重点要抓好以下几点:

1、整合资源,走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道路。根据省政府要求,坚持以“减量、扩能、提质、增效”为目标,对全市小煤矿实行兼并、重组和托管,整合煤炭资源,减少生产矿井个数,扩大单井生产规模。鼓励有技术实力、资金实力的煤矿通过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提高办矿规模。并组建一批保障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接续型矿井,不断增强煤炭工业发展后劲。

2、加大安全投入,切实改善煤矿安全条件。督促煤矿加大安全投入,按照规定提取用足安全费,不断提升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争取建成10处以上高效高产的质量标准化矿井。同时要应用好各种科技保安手段,切实发挥监测监控系统、瓦斯报警矿灯、报警手机的预防作用。

3、改革采煤工艺,强制推行壁式采煤和金属支护。要通过优化装备、科学管理等措施,对现有矿井进行技术改造,逐步改进乡镇煤矿传统的生产工艺和采煤方式,废除“巷柱式”等落后采煤方法,提高矿井回采和掘进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回收率。同时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开采难采煤层和极薄煤层,以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4、充分挖掘现有煤炭资源,努力解决村庄压煤问题。目前,划归我市地方煤矿开采的井田内有大小村庄16个,压煤储量约2000万吨。对此,可本着“先易后难,先优后劣”的原则,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为契机,实施村庄整体搬迁,解放村庄压煤难题,今明两年力争实现1-2个村庄搬迁,解放煤炭资源3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