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散文翻译论文

散文翻译论文

时间:2022-10-02 15:37:35

散文翻译论文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1

关键词:论读书 语言 结构特征 语言的表情功能 信息功能 美感功能 祈使功能

散文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其选材范围广泛,结构自由灵活,表现手法多样,语言不受韵律的拘束。在文体特征上,散文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但却往往又以其结构上潜在的层次感和语言的生动简洁来打动读者的心扉;在语言功能上,散文往往具备表情功能、信息功能、美感功能,以及祈使功能。

基于散文的以上特点,将英语散文译成汉语时,译文应完整地再现原文的结构特点,达到与原文相似的功能,使译文的意义完整,语言流畅,地道。下文中,笔者将以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王佐良先生对英国哲学家培根的“of studies”的译文《论读书》为例,简要论述英语散文汉译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英语散文汉译时语言及结构特征的归化

总体而言,王佐良先生的译文与原文是句句对应,有的句子根据汉语语法特点汉语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另一些句子则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而相应调整了语序,从而使译文流畅自然。例如: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ability.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上述译文中,三个介词被译成了三个动词,三个并列的介词短语因此也成了三个动词短语。这样译文符合汉语的层层推进的叙事方法及多用动词的语言特征。又如:

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 sloth:touse them too much for ornament,is affection:to makejudgment wholly by their rules, is the humor of ascholar.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原文前部分“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sloth”是用不定式做主语。译文照顾到汉语语言习惯,用“读书”作主语。这既忠实地表达了原文的意义,又符合散文的朴素风格和中文简练明快的特点,原文的后部分“is the humor ofa scholar”巧妙地运用“学究故态”将英语的静态特点转化成汉语的动态特点。

下面一句译文也十分精彩:

they prefect nature,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pruning by study;and studies themselves,do give forth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exgept they be bounded inby experience.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原文中的冒号被译文中的逗号代替,原文中的总分结构也被汉语的连动结构代替。这样使译文更符合汉语表达的特点。译文又巧妙地将原文中的“except they be hounded in byexperience”译为主动语态,突出体现了汉语的语言特点。这里,我们不得不赞叹王佐良先生驾驭英汉两种语言的能力。

二、英语散文汉译时对原文语言功能的传达

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往往具备表情功能、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及祈使功能等语言功能。因此,在英语散文汉译时,我们不仅要尽最大的努力保留原作所具有的语言特征,而且要尽力传达原作的各种语言功能。

1.译文对原文表情功能的传达

语言的表情功能体现在它能够改变接受者的情绪状态,能够激发人内心深处的各种情感。散文的表情功能就在于它往往能够以简洁易懂的语言引起读者的共鸣。在翻译中,语言的表情功能的传达致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译文的成败。培根的“ofstudies”是公认的劝学名篇,因此译文也应具有同样的功能,在这一点上,王佐良先生很好地完成了他作为译者的任务,使《论读书》成了中国所独特的劝学名篇。

2.译文对原文信息功能的传达

语言的信息功能即运用简练的语言,将自己的思想传达给读者,使读者可以更

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在散文翻译中,对于原文中晦涩或较难理解的句子,译文应在保持语言顺畅前提下,给予适当解释或说明,从而保证其对原文信息功能的传达。如下面“of studies”中的句子:

abeut studia in mores.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原文比较难以理解,王佐良先生将其翻译成汉语推崇的四字结构,既保留了原文古雅的风格,同时也道明了句子潜在的意义,达到了对原文信息功能的传达。

3.译文对原文美感功能的传达

语言的美感功能就是通过精心构思的语言,给读者以美好的享受。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注定为读者而创作的。因此,经过再创作的译文也是为读者服务的,应该将读者的接纳、欣赏和评判作为其生存的依据和标准。散文的特殊性决定其翻译是目标取向策略(target-oriented strategy)。也就是说,译者在忠实地传达原作意图的基础上,应侧重译文的读者效应,除了考虑其所包含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更要注重其语用功能,即语言应能提示给予读者以美的享受。因此,翻译散文时,除应忠实传达原文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更应考虑读者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如《论读书》中,以下句子的翻译,就完整地保留了原文的美感功能。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ability.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4.译文对原文祈使功能的传达

语言的祈使功能是指其对接受者行为的影响功能。这一功能可由命令或劝告来达成,但是通常更有效的途径是恰当的解释,有启发的玩笑,或者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提问,它的使用常常暗示某种权威。在翻译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对原文的这种语气,也即语言的祈使功能的保留。如在培根的“of studies”中,有如下句子:

read not to contradict and confute;nor to believe

and take for granted:nor to findaik and discourse;but to weigh and consider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王佐良先生的译文恰到好处地传达了原文的语气,由此可见,王王佐良先生的翻译功底是十分深厚的,其《论读书》也是“一名之立、旬月踟躇”的结果。

综上所述,王佐良先生的译文《论读书》以保持原作朴素风格为要,遣词造句通俗简洁,朴素无华,最大限度地再现了原文信息,先后非常成功地再现了原文的信息功能,美感动能、表情功能和祈使功能,很好地传达了原文完整的意义。译文语言流畅地道,通俗简洁,堪称“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范例之作。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郭章:《翻译名家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4]培根:《培根论说文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2

关键词: 功能对等 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成语汉译英 意象

一、散文的发展和特点

散文,属于文艺语体的一种。它是用以写人、记事、写景、抒情的一种用语体式。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散文,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是除诗歌、戏剧、小说、辞赋以外的所有散体文章。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阶段分别有先秦散文、两汉散文、唐宋散文、明代散文和清代散文。到了现代,新文学诞生后,散文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散文,既是美好思想情操的载体,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因此,通过翻译这一手段,将中国现代散文这一文学瑰宝与世界共享是必要且极有价值的。现代散文一般按照内容和性质分四种: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现代散文的特点如下: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语言比较诗歌的语言自然朴素,在词语和句式的选择上也没有限制,结构较为自由,篇幅长短自如,内容、范围广泛。散文的历史和特点决定了成语必然高频率出现于散文中。

二、成语的文化内涵及翻译难点

《现代汉语词典》对成语的定义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四个特点:(1)词序一定。如“鹅行鸭步”不可说成“鸭行鹅步”。(2)用字一定。如“顶礼膜拜”不能改为“顶礼跪拜”。(3)字数一定。如“寒来暑往”不能写成“寒来则暑往”。(4)语言简练而且有固定意思。如“汗牛充栋”是用于形容书籍极多,而不是流汗的牛占满屋子。

一般说来,成语有六种出处:(1)神话传说。如“移山倒海”、“画龙点睛”等。(2)寓言故事。如“叶公好龙”、“守株待兔”等。(3)史实轶闻。如“毛遂自荐”、“名落孙山”等。(4)诗文语句。如“门庭若市”、“扬眉吐气”等。(5)民间口语。如“孤掌难鸣”、“水到渠成”等。(6)外来译语。如“五体投地”、“火中取栗”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因此,可以说成语是语言和历史的精华,是千百年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却是一面镜子,能清楚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

但中西方无论在文化、思维习惯或者表达方式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在翻译带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汉语成语时,如果只简单采取直译,追求语言形式类似或者形式对等,最终可能很难达到传递中国文化这一目的。因为语言不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文化的载体。所以在翻译时,译者必须充分理解两种语言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这种差异使得成语成为了翻译工作中的拦路虎之一。曼彻斯特大学教授Mona Baker曾提出成语翻译的难点主要有四个方面:“成语在目标语中无对应语”;“成语在目标语中有对应语但所适用的语境不同”;“成语在源语中其形式及字义都有意义,除非目标语与对应语在形式与意义上都一致,否则很难成功代替源语”;最后她提出“成语翻译最困难的地方在于保持源语中的在字面上无法得到的民族文化内涵”。的确,汉语成语中有自己独有的意象,正是这些意象会唤起读者特有的反应。

三、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尤金・奈达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他提出的许多翻译理论在全球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功能对等”就是其中之一。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奈达把“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改为“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他认为以前提出的“动态对等”只强调译文与原文在内容上的一致优于形式上的一致,有失偏颇,容易给人一种印象:内容和形式矛盾。他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将原来的“动态对等”改为两者兼顾的“功能对等”。他主张,译文不仅要求信息内容对等,而且要尽可能在形式上也对等。相比之下,“功能对等”比“动态对等”更具说服力。

在动态对等的翻译中,译者更应关注的是如何传达原文的意义和风格,而不会被原文的语言结构所束缚。动态对等翻译和传统上的“自由翻译”并不相同,它要求译文在不同的语言结构里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意思,而并不是译者毫无节制地自由发挥。

关于“功能对等”,奈达在《语言,文化与翻译》又提出了翻译对等,而且他强调,所谓“对等”分为“最高层次对等”(maximal equivalence)和“最低层次对等”(minimal equivalence)。最高层次指译文达到高度对等,使目的语读者在理解和欣赏原文时和源文读者面对原文时做出基本相同的反应。而这种层次上的译文,奈达认为是永远无法达到的,尤其是当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和语言结构差异较大时更不可能。最低层次指译文能达到充分对等,使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和欣赏程度能和源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基本一致。这是一种最基本的要求,低于这一要求的译文就很难让人接受。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翻译不仅是一种信息的转换、一种文化和思想的交流,更能使目的语读者在理解和欣赏原文时作出和源语读者基本一致的反应。在散文翻译中,这一理论更是得到广泛应用。如何依托功能对等理论分析、进行成语翻译也就成为广大成语翻译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四、张培基教授的散文翻译及译例分析

张培基教授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教育家。他在文学翻译,特别是中国现代散文翻译具有高深的造诣。张培基教授在所著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几乎涵盖了以来所有的经典佳作。此书一问世就引起巨大反响,被众多学习专业译者视为经典,并被列入许多高等学府英语专业研究生考试的必读书目。因此,笔者认为从张培基教授的译作中总结探讨成语汉译英的难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下是从功能对等理论结合译例的讨论。

1.意象的保留

瞿秋白在他的散文《儿时》中写道:“而‘浮生如梦’的人,从这世界里拿去的很多,而给这实际的却很少……”“浮生如梦”这一成语出自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也就是说把人生当作虚幻的梦境,张培基教授将其译为“those who dream away their life without doing anything useful”。这里译者根据功能对等的理论,不仅保留了意象“梦境”,而且对成语的意思稍作补充解释,成功地给译入语读者重塑了一个相同的意象。

在《今》一文写道:“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译者给出的对应的译文为“Ring the bell of the present,and you will hear the distant echoes of the infinite past and future.”成语“遥相呼应”出自《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六年》:“且蒙古尽驱其家属来攻,父子兄弟,往往遥相呼应。”意思为远远地相互联系。根据功能对等理论,译者在这里保留了最原始的意象,成功重塑了一个生动而且与原意象几乎相同的意象。

2.意象的丢失

在夏D尊的《中年人的寂寞》一文中,作者写道:“真正的朋友,恐怕要算‘总角之交’或‘竹马之交’了。”这里有两个成语,一为“总角之交”,一为“竹马之交”。总角之交出自《礼记・内则》:“拂髻,总角。”郑玄注:“总角,收髻结之。”这里的总角其实是古时候中国儿童的一种发型,成语的意思指的是儿时的朋友。张培基教授这里将其译为“a friendship originates from the time of life when they were children playing innocently together”。意思成功传递了,在翻译中,两个梳着“总角”的儿童这一意象就丢失了。竹马之交,出自唐・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原本的意象包括了“竹马”这一儿童玩具,但这里这一意象也被舍弃。按照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分析,首先,张培基教授用副词“innocently”就已经成功传递了头梳总角时的朋友间感情纯真这一信息。其次,“play together”替换出了骑竹马的这一复杂涵义,那么译入语读者阅读到这里,就能轻松接受到竹马之交需要表达的共同玩耍这一意义。其次,因为这两个意象都只属于中国文化,对译入语读者并无多大意义,所以就算保留也并无多大意义,只会徒增累赘。

同样是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写到成年人的世界时说:“人到了成年以后,彼此都有生活的重担须负,入世既深,顾忌的方面也自然加多起来,在交际上不许你不计较,不许你不打算,结果彼此都‘钩心斗角’。”“钩心斗角”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这里作者直接译出其比喻意义“...scheming against each other”。但是在这个成语的翻译中,有两个意象丢失,一为“钩心”,一为“斗角”。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如果不抛弃这两个极具中国古代文化背景深意的意象,就有可能会给译入语读者造成困扰。

3.意象的改变

谢冰莹的《刹那的印象》一文中,她提及:“有一天,我和两位小学时代的同学,去一个同乡家里吃饭,主人刚刚买了一个十三岁的丫头来,那女孩长得面黄肌瘦,身材短小,满脸现着泪痕。”这里成语“面黄肌瘦”出自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眼欺缩腮模样,面黄肌瘦形相。”张培基教授将其译为:“She looked thin and sickly.”成语的原意给出的意象,一为身体骨瘦如柴,一为面色发黄,作者如果在此直译的话,译入语读者将无法理解说她面色发黄,是说身体不健康的意思。于是作者将其译为look sickly。但这里意象其实发生了改变,因为look sickly,可能性会有很多种,例如脸色发白、脸色潮红等。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能让译入语读者产生相似的反应,并且符合了散文简单质朴的风格。

叶圣陶在《我坐了木船》一文的结尾写道:“我真感谢他们,当然不敢说不必再行考虑,只好带玩笑的说,‘吉人天相,’安慰他们激动的心情。现在,他们接到我平安到达的消息了,他们也真的安慰了。”“吉人天相”这一成语出自明・杨E《龙膏记・开阁》:“令爱偶尔违和,自是吉人天相,何劳郑重,良切主臣。”原意是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作者将其译为“A good guy always enjoys Heaven’s protection.”。由于中文中的“天”和英文的“Heaven”在文化及宗教意义上有着根本的不同――在中文中“天”为道教说的神仙居住的地方,在英文里“Heaven”是教徒们笃信信耶稣的人死后所去的世界。因此,可以说这里的意象有了根本的改变。但是,作者在这里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还是能成功地使得译入语读者有相同的反应和体验。相同的例子还同样出现在朱自清先生《背影》一文的翻译中。朱自清先生原文中写道:“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作者一样将其译为“Heaven always leaves one a way out.”。

五、结语

人类文化总存在相似性和共通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某些意象能够得以保留。但如果不能,译者可以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或将某些意象舍弃,或将某些意象作出适当改变,以期达到基本的功能对等。

参考文献:

[1]晁继周.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5.

[2]Eugene A Nid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3]Eugene A Nida,Charles Taber.The Theory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12.

[4]李陈岚茜.英汉成语翻译的直译[J].外语教研,2008,(4).

[5]刘家丰.中国成语辞海.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1.

[6]唐作藩.中国语言文字文学大辞典.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5.

[7]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3

[论文摘 要] 阐释了功能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的内容与特点,分别探讨了文学翻译中文本规约、忠诚理论和语义及交际翻译策略的体现,提出了功能理论对文学翻译也具有一定适用度的观点。

1、引言

翻译研究中的功能途径起源于功能语言理论,受到弗斯(J.Firth)和韩礼德 (M. Halliday)等人的功能语言学和海姆斯 (D.Hymes)的交际能力论学说的影响。当前,从功能角度研究翻译,可分为微观和宏观两类(张美芳2005)。前者指以英国学者为主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及语用学为基础的语篇分析学角度入手,用较固定的框架研究语篇功能;后者则是以德国学者为主,从赖斯(K.Reiss)的文本类型学、弗米尔(H.Vermeer)的目的论和诺德(C.Nord)的功能加忠诚理论入手,强调译文在目标语境中的功能及依据不同语篇功能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文学文本用形象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深邃的历史和浩瀚的社会现实,让读者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从而得到美的享受。文学翻译则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更要译出其中的感情和韵味。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则是国内外学者争论的焦点。国内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功能派适用于文学翻译。如陈刚和胡维佳(2004)从功能派角度比较了《红楼梦》中咏蟹诗的两译本;文军、高晓鹰(2003)运用功能理论来阐释了文学翻译批评理念;吴南松(2003)、王小凤(2004)分别探讨了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适用性。这些研究都表明功能翻译理论同样适用于文学翻译。吕凤仪、何庆机(2009)则从功能派指向性、目的论和功能文本类型学等角度指出功能理论不适合于文学翻译。本文尝试从文学翻译实例出发,分析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适用度,探讨其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

2、理论源流与特点

2.1 功能翻译理论内容与要点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指以“侧重功能或文本功能”的视角,研究翻译的各种理论(Nord,2001)。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弗美尔、赖斯和曼特瑞(J. Manttari)为代表,分别提出了目的论、文本功能类型学和翻译行为理论;第二阶段核心人物为诺德,提出了功能翻译类型学和忠诚原则。第二阶段中霍恩比(M. Hornby)、霍尼(H. Honig)、库斯摩尔(P. Kussmaul)和阿曼(M. Ammann)等也推动了该理论的发展。

2.2 文学翻译内容与主要特点

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等类型。各类型文学文本又具有其自身文体特征。在翻译时,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更要译出其中的感情和韵味,译文语言应该形象、生动、抒情,具有象征性和韵律感等,给人以启迪、陶冶和美感。意境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存在于小说、散文、诗歌中。散文的意境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使人产生敬仰、喜爱、感动或憎恨、讨厌之情,从而突出意义,产生意境。诗歌的意境产生有多种因素----讲究节奏、韵脚,讲究用词、句式,要有形象。翻译诗歌时要反映出这些特点,要求译文高度真实,否则便难以传达原诗的新鲜和气势。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文学文本是“创造性作品”,属于表情型文本,作者或发送者地位显着,传递信息的形式特别,语言具有美学特点。文学文本的语言具有审美的特点,文本侧重形式,译文的目的在于表现其形式,可采用仿效、忠实原作者的翻译方法(Munday 2001)。

3、功能理论与文学翻译例析

3.1 文本类型学与文学翻译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是功能翻译基础理论之一。按其观点,语言文本类型理论可帮助译者确定特定翻译目的所需的合适的对等程度。如上文所述,赖斯认为文学文本属表情型,应采用仿效、忠实原作者的翻译方法。散文《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早期作品。先生在充满诗意的语言内表现出了对时光消失的感叹和无奈,字里行间流露出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忧伤情绪。本文选用张培基教授(译A)与张梦井教授(译B)的译文进行分析,试图说明文本规约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例1. 标题:“匆匆”

译A:The Transient Days

译B: Days gone by

“transient” 内涵为“暂短的,转瞬即逝的” 而“go by” 为“逝去,过去” 。“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而感到无奈,作标题使用,透出一股文学语言的美感。译A中“transient” 与文中主题意义相符,表达出对短暂的无奈;而译B 中的“go by”体现出的是“时间在逝去”,还有“追悔失去的美好日子”之意,并未体现出作者想表达的“短暂,快”。从译文对比看,由于对原文词义的把握差异,译B的措辞未能表现出表情型文本“审美”的语言特点,所表达的情感不如译A;从翻译方法看,也未能完全“仿效、忠实原作者”,语义产生了偏差。下文再举一例:

例2.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译A: 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am entitled to altogether, but my quota of them is undoubtedly wearing away译B: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have been given, but the in my hands are becoming numbered.

译A中“wear away”表达了“消逝,衰退”之意,是一种形象化的翻译,吻合原文中的“渐渐”二字;而译B的“numbered”表示“时日无多”,用于此有点牵强,作者写此文时年仅二三十岁,用“时日无多”来形容似有不妥,也失去了原文“渐渐”一词的意味。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从文本规约考虑应注重其语言的感染力与艺术性,从词义上再现原作情感,体现出其“审美的”语言特点。

3.2 功能加忠诚与文学翻译

功能加忠诚理论的核心为“翻译纲要、原文分析及对翻译问题的分类”(张美芳2005)。“翻译纲要”指翻译委托人对翻译提出的要求。理想的翻译纲要含有译文的预期功能、读者、传播媒介、出版时间和地点等。原文分析为译者提供决定依据:1)翻译任务是否可行,2)原文中的信息哪些与译文功能相关,3)采用何种翻译策略。翻译问题主要为语用、文化、语言和文本方面的问题,处理时应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分析翻译问题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翻译措施,但在整个过程中,翻译功能始终是考虑的焦点(诺德2001)。

3.3 翻译策略与文学翻译

纽马克(P. Newmark)是英国翻译界元老,其特别钟情于德国功能语言学家卡尔.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论模式”,提出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也是根据语言的功能、文本的目的制定的翻译策略。语义翻译的目的在于解读原作者的思想过程,强调译文的信息型,交际翻译旨在解读原作者的意图,注重译文的效果性。在文学翻译中时常面临“直译/意译”、“归化/异化”这样的两难,从功能角度入手,考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则可避免生硬的“两分法”。

4、结语

综上所述,功能翻译理论不仅在应用翻译领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也能够解释文学翻译中出现特定问题。不可否认,文学翻译具有复杂性,其翻译策略具有多重考虑,功能理论的规定性 研究方法和分类有时难以全面而有力地解释复杂的文学翻译现象,但功能理论的出现为文学翻译提供了一条途径,其对文学翻译研究也具有一定的适用度。

参考文献:

[1] Munday, J.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2]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何庆机. 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J].上海翻译,2007(4):16-20.

[4]吕凤仪,何庆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适用性的学理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3):471-474.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4

关键词:“韵味”说;散文;翻译

一、“韵味”说

“韵味”说是由刘士聪先生根据其几十年的翻译实践及理论研究提出的。他认为“韵味”属美学范畴,是作品的艺术内涵,也即把作品内在的意蕴用准确而有文采的语言表达其所蕴涵的艺术感染力,这种艺术内涵需要读者去领悟和感受,并能引起读者的美感共鸣。作者因心有所感,把自己的精神境界、思想情操和审美志趣,以语言为媒介,倾注于作品之中,使作品产生一种审美韵味。译者经过阅读和分析原文,感悟到作者的精神境界、思想情操和审美志趣,产生与作者类似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感受,然后用另外一种语言将其表达出来,传达给译文读者。译文的韵味是原文作者和译者共同创造的产物,而译文读者在阅读、鉴赏译文过程中继续了这一创造活动。(赵秀明 2002)

二、散文翻译中的“韵味”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散文讲究形散神不散。即散文取材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表现手法自由随意,但主题必须明确统一,一切表现手法均为中心思想服务。散文往往有深邃的意境,虚实结合,情景交融,需要读者用心揣摩,加以领悟。从语言特点来说,散文往往文字优美,富有文采。其行文富有节奏,自然流畅。刘士聪提出,散文翻译中要实现原文的“韵味’就要满足“散文三要素”,即“整体氛围”观、“声响节奏”论和“个性化语言”说。以下将从这三方面分析刘士聪的《风筝》译文:

1.“整体氛围”观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崇尚天然浑成的“韵味”,要求读者的接受和赏析也是以不破坏这种整体效应为原则。刘士聪主张“把译文当作一个独立文本从宏观上审视。不拘泥于个别细节的‘忠实’,追求译文整体效果”。刘先生在翻译鲁迅先生的《风筝》时,也着眼于译文的整体效果,对原文进行了再创造。例如: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译文:In the winter of Beijing ,there was still snow still on the ground and, up in the air,an entanglement of dark-gray bare branches against a sunny sky,a couple of kites were already fluttering up and down in the distance—a sight that filled me with amazement and forlornness.

原文中各种意象:“北京的冬季”,地上的“积雪”,“晴朗的天空”,“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和远处浮动的“风筝”,构成一幅背景残冬的画面,使作者想起童年的往事,因而感到“惊异和悲哀”。译文用一个带时间状语的主从复合句勾勒出相应的画面和作者的感受,效果与原文相近。又如:When,all of a sudden,the crab-kite in the distance plummeted,he would gasp with surprise;when two tile-kites got twisted and then taken apart,he would jump with joy.文章的首尾呼应,又提到天空中早春的景象和作者悲哀的心情以及作者所处的恶劣环境。译文也注意到了言辞的委婉与含蓄,达到了相同的效果。

2.“声响节奏”论

节奏之于散文很重要。好的散文节奏感强,总是让人读起来自然流畅,琅琅上口。很多名家是通过诵读来体会文章之节奏及韵味的。刘士聪认为,译文应该句子长短适度、节奏匀称、有抑有扬、有张有弛,对读者有感染力。即使是默读,读者也能感觉到它潜在的韵律(赵秀明,2002)。《风筝》的语言很讲究韵律,如:

“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译文:He would stand there,his tiny mouth open in a gape,watching upward,sometimes for hours running.When,all of a sudden,the crab2kite in the distance plummeted,he would gasp with surprise;when two tile - kites got twisted and then taken apart,he would jump with joy.To me,all these spontaneous responses of his were contemptible and despicable.

简短的句子和排比的句式,使文章具有隐隐约约的节奏感。译者注意到这个声音效果,在译文里使用短句,或以多个短句构成长句,并辅以相应的排比句式,使译文读起来既通顺,又有起伏的韵律。

又如: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译文:Around this time of year (抑扬格),poplars and willows began to sprout (扬抑抑格),and new buds to appear on the early mountain peaches (抑扬格),forming a picture with the sky decorated by the kites the kids flew(扬抑抑格),a picture that gave you the feel of the warmth of spring (扬抑抑格)。

译文节奏明显,抑扬顿挫,读来舒畅。

3.“个性化语言”说

不同作者有不同的语言风格,译者在翻译时,必须注意使用与原文作者语言个性相近的语言。

如《风筝》中: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译文:I thought I should retire to thedepth of the severe and desolate winter,but I was rightin the middle of it ,exposed to the severity of the piercing cold。

译者有意识地与篇首部分的severe and desolate winter形成呼应,整体上,译者通过选用有力的词汇,营造大致相同的节奏,借助语调、韵味、情感的复现,成功地表现了原文的气韵。

三、结语

“韵味”说是从文学鉴赏角度立论的美学原则。它将作者、译者和读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使人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到原文的艺术内涵。“韵味”说中的三个要素,为散文翻译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和可遵循的途径。刘先生的《风筝》译文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鉴赏范例。

参考文献:

[1]陈宏薇.野草之韵的成功再现——刘世聪英译散文《野草》赏析[J].外语教育,2006,(2).

[2]王树槐.美学翻译的三个层次——兼析刘士聪的美学翻译艺术[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3).

[3]杨平.名作精译——《中国翻译》汉译英选粹[M].青岛出版社,2005.

[4]张智中.刘士聪先生汉译英关键技法探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5

关键词:功能理论;文学翻译;适用度

【中图分类号】G712

1、引言

翻译研究中的功能途径起源于功能语言理论,受到弗斯(J.Firth)和韩礼德(M.Halliday)等人的功能语言学和海姆斯(D.Hymes)的交际能力论学说的影响。国内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功能派适用于文学翻译。如陈刚和胡维佳(2004)从功能派角度比较了《红楼梦》中咏蟹诗的两译本;文军、高晓鹰(2003)运用功能理论来阐释了文学翻译批评理念;吴南松(2003)、王小凤(2004)分别探讨了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适用性。本文尝试从文学翻译实例出发,分析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适用度,探讨其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

2、文学翻译内容与主要特点

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等类型。各类型文学文本又具有其自身文体特征。在翻译时,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更要译出其中的感情和韵味,译文语言应该形象、生动、抒情,具有象征性和韵律感等,给人以启迪、陶冶和美感。意境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存在于小说、散文、诗歌中。散文的意境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使人产生敬仰、喜爱、感动或憎恨、讨厌之情,从而突出意义,产生意境。诗歌的意境产生有多种因素......讲究节奏、韵脚,讲究用词、句式,要有形象。翻译诗歌时要反映出这些特点,要求译文高度真实,否则便难以传达原诗的新鲜和气势。

3、功能理论与文学翻译例析

3.1文本类型学与文学翻译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是功能翻译基础理论之一。按其观点,语言文本类型理论可帮助译者确定特定翻译目的所需的合适的对等程度。如上文所述,赖斯认为文学文本属表情型,应采用仿效、忠实原作者的翻译方法。散文《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早期作品。先生在充满诗意的语言内表现出了对时光消失的感叹和无奈,字里行间流露出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忧伤情绪。本文选用张培基教授(译A)与张梦井教授(译B)的译文进行分析,试图说明文本规约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例1. 标题:"匆匆"

译A:The Transient Days

译B: Days gone by

"transient"内涵为"暂短的,转瞬即逝的"而"goby"为"逝去,过去"。"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而感到无奈,作标题使用,透出一股文学语言的美感。译A中"transient"与文中主题意义相符,表达出对短暂的无奈;而译B中的"goby"体现出的是"时间在逝去",还有"追悔失去的美好日子"之意,并未体现出作者想表达的"短暂,快"。从译文对比看,由于对原文词义的把握差异,译B的措辞未能表现出表情型文本"审美"的语言特点,所表达的情感不如译A;从翻译方法看,也未能完全"仿效、忠实原作者",语义产生了偏差。下文再举一例:

例2.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译A:

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am entitled to altogether,

but my quota of them is undoubtedly we.

译B:

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have been given,

but the in my hands are becoming numbered.

译A中"wear away"表达了"消逝,衰退"之意,是一种形象化的翻译,吻合原文中的"渐渐"二字;而译B的"numbered"表示"时日无多",用于此有点牵强,作者写此文时年仅二三十岁,用"时日无多"来形容似有不妥,也失去了原文"渐渐"一词的意味。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从文本规约考虑应注重其语言的感染力与艺术性,从词义上再现原作情感,体现出其"审美的"语言特点。

3.2功能加忠诚与文学翻译

功能加忠诚理论的核心为"翻译纲要、原文分析及对翻译问题的分类"(张美芳2005)。"翻译纲要"指翻译委托人对翻译提出的要求。理想的翻译纲要含有译文的预期功能、读者、传播媒介、出版时间和地点等。原文分析为译者提供决定依据:1)翻译任务是否可行,2)原文中的信息哪些与译文功能相关,3)采用何种翻译策略。翻译问题主要为语用、文化、语言和文本方面的问题,处理时应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分析翻译问题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翻译措施,但在整个过程中,翻译功能始终是考虑的焦点(诺德2001)。

3.3翻译策略与文学翻译

纽马克(P.Newmark)是英国翻译界元老,其特别钟情于德国功能语言学家卡尔・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论模式",提出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也是根据语言的功能、文本的目的制定的翻译策略。语义翻译的目的在于解读原作者的思想过程,强调译文的信息型,交际翻译旨在解读原作者的意图,注重译文的效果性。在文学翻译中时常面临"直译/意译"、"归化/异化"这样的两难,从功能角度入手,考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则可避免生硬的"两分法"。

4、结语

综上所述,功能翻译理论不仅在应用翻译领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也能够解释文学翻译中出现特定问题。不可否认,文学翻译具有复杂性,其翻译策略具有多重考虑,功能理论的规定性研究方法和分类有时难以全面而有力地解释复杂的文学翻译现象,但功能理论的出现为文学翻译提供了一条途径,其对文学翻译研究也具有一定的适用度。

参考文献

[1]Munday,J.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

[2]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6

诗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文学的桂冠。诗,是人类个体生命存在的另一种形式,其价值取向,无法用金钱衡量,只要是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就会有诗的存在。诗,不管是它的风姿,还是它的灵魂神态,都是那么美丽诱人;诗,作为情感的载体,千百年来行走在人类心灵世界,叙述着人间的喜怒哀乐,倾诉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文学翻译是一项很艰难的工作,而诗歌翻译是译界公认为最难啃的工程;在翻译批评领域里对文学作品翻译(不管是中译外还是外译中)的争论一直都在进行,尤为对诗歌翻译方面的争论更加激烈。

一 诗歌翻译的目的与争论焦点

诗歌翻译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人类跨民族、跨国界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即使我们不懂俄语,也可以从汉译本里品赏到普希金那美丽的《罗曼斯》;即使我们不懂英语,也可以从汉译本里感受到莎士比亚《真正的爱》的那种爱情的甜蜜。外国人也一样――即使他们不懂汉语也可以从外译本中看到唐朝诗人李白笔下《望庐山瀑布》里的庐山壮观。这就是诗歌翻译的传播功能,也是诗歌翻译的目的。

在表达情感、传播信息方面,诗不同于散文、小说、论文、戏剧等。诗在传情的同时特别讲究艺术风格的表现,它在与读者进行情感交流时还要让对方感受到艺术的玄美,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让热爱诗的读者得到艺术美的熏陶。特别是古典诗歌,不论是中文还是英文的,都非常讲究诗体结构(音、形、意),比如我国古代的(最突出的是唐朝)诗歌有七言、五言诗,七律、五律诗,回文诗;七绝、五绝诗等。英文诗(特别是19世纪以前的)的形式就更多,比如:三音步抑扬(扬抑)格、四音步抑扬(扬抑)格、五音步抑扬(扬抑)格、七音步抑扬(扬抑)格;三音步抑抑扬扬(扬扬抑抑)格、四音步抑抑扬扬(扬扬抑抑)格等等。这些类型的古典诗歌结构严密,形式优美,音响和谐,深蕴哲理,传情隐蔽。于是在古典诗歌的翻译中人们就非常关注诗歌翻译语言运用的艺术性而不是它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在诗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和翻译批评者也就产生了不少困惑,致使长期以来争论激烈。加上中国具有悠久的翻译史,自有翻译以来,就翻译的标准问题各家长期争论不休,在诗歌翻译方面的争论尤为激烈。要对诗歌的翻译结果做出人人都感到满意的评价的确很难,因为诗文学翻译的难度是翻译界公认的,特别是古典诗歌翻译更是难上加难。诗歌翻译与其他一般文章材料的翻译不同,它涉及诸多方方面面的知识,比如,文化间的关系,诗体风格、语言应用间的关系等;长期争论的焦点大多集中于“形似”、“神似”、“音美”、“形美”、“意美”之间的关系上。

二 各家争鸣

诗歌翻译长期以来都是各家争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有的人认为诗歌翻译应该“形式对等”,如:2003年第二期《中国翻译》刊载黄国文先生的“从《天净沙・秋思》的英译看‘形式对等’的重要性”论文。作者认为诗歌翻译应以“形式对等”为基本点,并从语言功能的角度分析比较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三个英译版本,认为Schlepp的译文比其他两种译文更忠实于原文,更容易传递原文的意境,给读者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让读者有更多解读译文意义的余地。而金春笙先生在2007年第二期《中国翻译》上发表题为《汉诗英译“形式对等”重要之我见一与黄国文先生商榷》一文,引用Schlepp《天净沙・秋思》的译文和翁显良先生的译文作了分析比较,对黄国文先生的以上观点进行了批驳,充分肯定了翁显良先生的译作,而否定了Schlepp的泽作,认为Schlepp的翻译只传达义,而传达不出形、音与图像性。对翁先生的翻译给予很高评价,认为翁先生翻泽此诗时居高临下,立足于一种意境的造设和渲染,译出原文所隐含的精细微妙处。同时认为翁先生把原曲译为散文体,不拘泥于诗的对应,不照顾句的长短和次序的好处使译文能使读者直接体会到诗的意境,仿佛身临其境。让我们来欣赏他们的两个译本,并以慧心去体会: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针对近二三十年来出现的提倡翻译要颠覆以往的“忠实”和“对等”译论,把翻译活动视为凸显主体、反叛原作、争取“独立”的解放运动,强调翻译家的操纵和改写的现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赵军峰先生指出:纵观中西方翻译史,不论是在西方还是中方,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多数的学者们都是以传统的“忠实”、“等值”、“等效”、“案本”、“求信”等为中心的求同观念,以原文本为中心的“忠实”观念居上,而从各个方面强调和解释翻译家主体的“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各个流派被视为“另类视野”。尽管其中许多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翻译出现“文化转向”之后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翻译活动在本体上的语言属性不能被否定。2005年赵彦春指出:

“忠实”和“对等”原则不是机械的、片面的,而是辩证的、普遍的、本质的和常态的,而“改写”和“操纵”等流派不要求忠实于原文,是非本质的翻译,属于“偏态”。翻译应该以原作文本为出发点,以译者为中心,以“忠实”、“对等”的追求为本质属性,竭力使译文靠近原文。

同样,在诗歌翻译领域里也有不同的呼声,有人认为翻译诗歌不能像翻译散文、小说、论文或一般文章一样,不能光满足于“忠实”和“畅顺”或突出意境,还必须考虑音、形、义三者之间的和谐艺术。许渊冲先生就是这样的翻译家。他用了许多例子阐述了诗歌翻译特别是中诗英译中的“真”与“美”之间的关系。19世纪末期英国汉学家Giles把中国的唐诗译成韵文,被英国作家Strachey誉为那个时代唐诗英译的最佳译本,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而到了20世纪初英国汉学家Waley认为译诗用韵不能因声而损义,他把唐诗译成自由诗或散文体,从此唐诗翻译中的诗体和散体之争开始了。针对诗歌翻译到底用诗体还是散体,许渊冲先生提出了他的观点。他认为:诗歌翻译,散体重于真,诗体重于美,因此,散体与诗体之争实际上就是真与美的矛盾,而真与美的矛盾又可以说是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矛盾。比如,科学家杨振宁先生看了许渊冲先生“歌尽桃花扇影风”的英译文后就说那不对,他记得是“扇底风”,而不是“扇影风”,而在许渊冲先生看来,“扇底风”是实写,“扇影风”是想象,这就是真与美的矛盾,科学和艺术的不同。在《杨振宁文选》英文本序言中引用了杜甫的两句名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杨振宁先生的英文翻译是:1,A piece of litera-ture is meant fnr the millennium./But its ups anddowns are known already in the author’s heart,许渊冲先生对此译文的评价是:译文精确,具有典型的科学家 风格,但音节太多,不宜人诗。他按艺术的风格来翻译是:2,A poem may long,long remain./Who knowsthe poet’s loss and gain!3,A poem lasts a thousandyears./Who knows the poet’s smiles and tem's!许渊冲认为“文章”二字,杨振宁先生的翻译最正确,但杜甫一生没有写过多少文章,杜甫说的“文”指的是“诗”,所以他把它译为poem。“千古”、“千年”也是杨振宁先生翻译的最正确,第二种翻译为long就太泛了。“千古事”,以意美而论是杨先生泽的好;以音和形美而论,是第二第三种更为合适。“得失”,第二种译得最形似,但不明确;第一种译成ups and downs,更注意文章客观作用,第三种译成笑和泪是强调主观的感受。

许渊冲先生认为,翻译诗,科学派常用的是“对等”译法,而艺术派常用的是“三化”译法:等化、浅化、深化。科学派的翻译目的是使读者知之,艺术派的翻译目的是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

诸如此类争论的例子举不胜举,有的从语言功能学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翻译观,有的从文化传播功能视角谈论翻译,等等,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家争鸣,百花争艳。

三 诗歌读、译体会点滴

有人认为翻译没有标准,但我认为翻译有标准,而是没有标准的翻译。尽管后来在翻译界有不少人先后提出了翻译的“忠实”、“境化”、“形似”、“神似”;“音美”、“形美”、“意美”等理论,但我认为严复的翻译理论“信、达、雅”仍应作为我们的翻译标准。所谓“忠实”、“形似”都应该属于“信”的译域,而“音美”、“形美”、“意美”属于“雅”的译域,因为“雅”含有美之意。而“神似”、“境化”属于翻译主体对被译文本内质理解的范畴,这有点超越了严复的“信、达、雅”标准,大多用于诗歌翻译。

我从读诗和译诗实践中体会到诗歌翻译应坚持尽量做到翻译能达到“真”“美”结合原则,也就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原则。实际上在翻译里“真”和“美”、科学性与艺术性都并非是两个对立体,而应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可谓真中见美,美中显真;科学艺术,艺术科学。难道不是27很多科幻小说开始纯粹就是小说家幻想的艺术加工品,而最终变成了现实的科学。可见,科学中有艺术,艺术中蕴涵着科学。在诗歌翻译中,如果只求真,不讲艺术,翻译出来的东西就达不到“传神”效果,更无法让读者领略原作者的艺术风格;如果唯讲艺术,而丢了真,就会出现不顾原著真意的乱译胡译,而读者得到的只是一种不存在的或虚假的艺术之美,根本无法达到艺术文化传播之目的。

笔者认为诗歌翻译在存真的基础上,应务必重视翻译的艺术性,因为诗歌情感交流的方式大都是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实现的。苏州大学专门研究中国典籍英译的博士生导师汪榕培先生认为:“从通过外在形式‘传神’的角度来看,只有以诗歌的形式来译诗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为诗歌跟一般的叙事作品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主要功能不是表意的交际功能,而是表情的美学功能”。笔者认为诗歌翻译“达意”是最基本的要求,在达意的基础上,要讲究“形似”、“神似”、“音美”、“形美”、“意美”。我的“形似”观,指的是诗歌的外在结构,它包括诗节、诗行、音节、节奏、韵律、意象等。“神似”是翻译诗歌的精髓,是传递诗歌内在意蕴的纽带。“传神”必须从诗歌的整体出发,涉及内容广泛,包括诗歌背景、内涵、语气等等因素。我们来欣赏一下许渊冲先生翻译李白诗《静夜思》的译文,看看他是怎样处理“形似”和“神似”之间的关系的: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笔者认为这首诗翻译得很好,不仅做到“神似”,而且做到“形似”,也就是音、形、义三者达到了和谐统一,使人读起来有三维立体艺术魅力美的感受。本诗中文为五言绝句,译文用四音步接近抑扬格诗体。中文四行,英译也为四行,每行八个音节,押韵格式为acbd。译文体现了“形似”和“神似”的艺术风格。从达意的角度上评判,完全达到了传递诗人写作的意图。译文第一句虽然没有把“月光”的“月”字直译出来,但第三句译文“the moon bright”就完全明示第一句译文“a pool of light”中的“light”就是月光。译文的最后一句“Bowing,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译者并非简单地译为“Bowing myhead,I’m thinking of my hometown.”,而是倒装地译为“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最具传神的用词是“drowned”,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可见诗人对家乡的怀恋之情非同一般。

新诗的翻译当然比传统诗的翻译要容易,但也应该在达意的同时注意“传神”和“形似”艺术,如,云缝鹤先生的诗《小鸟》我是这样翻译的:

附原诗:

小鸟

蓝天上

飞来了

一只自由的小鸟

一路阳光相送

近了,近了,更近了

溶入我心中

我心中

飞出了

一只希望的小鸟

去将阳光追逐

远了,远了,更远了

进入无垠的太空……

本诗分为两节,每节六行,译文也分为两节,每节六行。这里的“一路阳光相送”句中的“阳光相送”,译为wearing the sunshine,而不译成companied with thesunshine。wearing the sunshine具有动态的意象美(当然也可译为bathed in the sunshine),而companied with thesunshine读起来会令人感到呆板。

同样,把英语诗翻译为中文诗,最好也应尽量做到或基本上做到展示原诗的“神”与“形”的特征。比如June Singer Sunshine(美国)的诗:

梦醒时分

当睡梦的轻纱被意识侵入

无形的景象悄然消失

清碧、淡紫和石绿变幻交融

宛如昏暗深处起伏的笑声

要么蜷缩在黑暗的洞穴

要么骑上飞马直入云霄

希望,不妨卖掉自己成为奴隶,

在拥抱中邂逅陌生的爱神

当一夜的冒险刺激全部消退

幸运的是,你尚能追忆那最后一刻

陈女士的译文句子非常优美,表达意思准确,已经达到传神的要求,但如果把诗的第二节第四行中的Ems翻译为厄洛斯,然后再给厄洛斯加上注解:希腊神话中的爱神,这样可能更好点,这就把原诗的文化色彩也传播出去。细读原诗,便看出那是一首五音步韵诗,共为三节,第一第二节隔行尾部单押韵,最后一节两行尾部单押韵。如果按原译文调整成这样是否更为形似精美:

梦醒时分

当意识侵入睡梦的轻纱

无形的景象便悄然消散

清碧、淡紫、石绿变幻交融

宛如昏暗深处笑声波动

要么蜷缩在黑暗的洞穴

要么骑上飞马直穿云霄

当卖掉自己成为奴隶,望

拥抱中邂逅陌生厄洛斯

当一夜的冒险全部消退

幸运你能追忆最后一刻

原诗每行为十个音节,而译文也是每行为十个音(中文是一词一音)。虽然这样的翻译在第二和第三节中还是未能达到押韵,但从整体艺术上已经做到“传神”和基本做到“传形”。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7

关键词: 《红楼梦》 中药方剂 名称翻译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一名精通中医学的文学家,作者丰富的医学知识给《红楼梦》增添了精彩的一笔,多个人物生病治疗的专业化描述或表现了豪门地位之高,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或借方剂喻人体现某人的性情。具有一定医学知识的人不难发现《红楼梦》中针对各种病情所开的方剂并不是随意创造,这些方剂不仅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而且细细考证不难发现这些都是治疗这些病情的对症之药。

《红楼梦》中共有方剂20多个,如人参养荣丸,气血双补的八珍丸,补阴的左归丸,补阳的右归九,滋养安神的天王补心丹,祛暑解表的香薷饮,用于疗疮发背的梅花点舌丹,调和肝脾的黑退遥散,还有六味地黄九,活络丹(现通称为小活络丹),凉性开窍的至宝丹,温性开窍的紫金锭,十香还魂丹,延年神验万全丹,归肺固金汤,八珍益母丸,调经养荣丸,催生保命丹,黎洞丸,祛邪守灵丹及开窍通神散。

译者若想把书中出现的这些中药方剂翻译好、翻译准确,不仅需要翻译者丰富的医学知识,同时还要掌握某一特定领域的专门词汇和翻译规则。中医语言受到了许多学科的影响,如古代哲学、心理学、天文学、气象学、逻辑学、养生学及文化宗教等的影响,中医方剂中有许多形象或者抽象的概念及许多隐喻。这些现象非常重要,不能忽视,因为其可以最大限度地再现其原文信息和内心感受。

本文就《红楼梦》中出现的20多个中药方剂的翻译,对照杨宪益翻译版本和David Hawkes的翻译版本中各种方剂的翻译实例来讨论这些方剂的翻译方法。

1.方剂中药成分和剂型翻译的分析

现实生活中我们见到一些译名,使用通俗易懂的名称,要么是一些名称本来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或者采用合名法,却失去了其本来的含义。例如,“糖精”里没有糖,“自行车”不是能够自己行走的,而是需要人用脚踏。但这些名称已经被人们广泛所接受。

中医方剂命名有时也采用这些手法,用生活中最能贴切直觉感受到的词通俗来形容,这些方剂名称读来亲切容易理解。如:香薷饮中的“饮”形容在服用这种药剂时的药剂状态,名称的内容跟药剂本身有点差异;紫金淀中的锭,就如生活中的紫色的金块;香雪润津丹中的“香雪”其实并非含有香气的雪,而用来形象形容有白雪一般形态的有香气的白梅花。

例如:“心里一烦恼,方才吃的香薷饮解暑汤便承受不住,“哇”的一声都吐了出来。”

“Suddenly there was a horrible retching noise and up came the tisane of elsholtzia leaves she had taken only a short while before.”(by David Hawkes)

方剂“香薷饮”(又名香薷散或者物香薷饮),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香薷、厚朴、扁豆三味药组成,为粗末,水煎服。《中药学》药学专业教材将香薷描述为:“夏秋季茎叶茂盛,果实成熟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切断,生用,煎服,3―9克为宜,用于发表,量不宜过大,且不宜久煎,用于利水消肿,量宜稍大,且须浓煎。”

参照上文的定义,香薷这种中药植物不是仅仅取其叶子“elsholtzia leaves”,可见香薷是取除杂质以外的整科植物。香薷饮是由香薷、厚朴、扁豆三味药研磨成的一种粉末。药的形态是比较粗的粉末状,只有用水煎了来服用。“饮”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液体性质的、可以喝的药。其命名是以主要药剂成分+方剂类型的构成格式。所以方剂类型应该是powder翻译成drink不够准确。

《汉英双解中医大辞典》(原一详等主编,1997)将其翻译为Elsholtzia powder。“香薷”直接使用其学名,“饮”体现出其真正类型,翻译应该为powder而不是drink。

杨宪益的翻译是“So distraught that she threw up the herbal medicine she had just taken.Zijuan hastily brought her a handkerchief which soon was completely soaked through.”“香薷饮解暑汤”被简化为herbal medicine(草药)。

例2:“紫金锭“(也称为太乙紫金丹,玉枢丹),为暗棕色至褐色的长方形或棍状的块体,既然是块状,那么就不该是丸。

杨的翻译是purple-gold pill,Hawkes翻译为pastiles,意思为“锭片,锭剂”,《朗文高级英汉双解辞典》对pastille的解释是“a small round sweet,sometimes containing medicine for a sore throat(一种小而圆的糖衣有时内含治疗喉咙痛的药物)”,药学中专业术语的troche比较合适,troche的含义为淀剂、糖淀、片剂。原一详辞典中的翻译为“Zijin Troche”。

例3:“香雪润津丹”,该方剂是民间一种有保健作用的传统零食,夏天服用可以解暑、清火、开胃。其中“香雪”是一味常见的中药――白梅花。由于梅花在早春盛开时犹如雪花般洁白,又清香袭人,故名“香雪”,在很多诗词作品中也以此代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白梅花入肺、肝经,可以清香开胃,散郁化瘀,生津助气,尤其能止夏季暑热心烦、头昏头痛。《红楼梦》中还多次提到白梅花的应用,例如薛宝钗所服冷香丸中,也使用了“白梅花十二两研末”。由此推测“香雪润津丹”的制作方法,应是将白梅花阴干后,加入其他多味清心解暑、健脾化痰的中药以及甘凉和脾的香料调和制成小药丸。

杨宪益的翻译是“a peppermint pastille”意思是“一种薄荷淀剂”,香雪被误译为薄荷,译者可能考虑到了其清火的功效。润津的功能翻译省略了。中药方剂的翻译主要药物成分+主要功效+药物类型的这类结构形式的方剂名称时,一般会参考拉丁语药物方剂翻译的格式用“主要药物成分+药物类型+for+主要功效”的格式。Hawkes的翻译是Fragrant Snow Quencher,回译成“有香味的雪制成的冷却剂”。

香雪的理解没有反映这种古汉语对白梅花隐喻化的形象描述。不妨参照药物方剂格式尝试翻译成Plum-blossom Pills for Moistening the Stomach。

2.方剂药物组成中量词翻译的分析

中医是一种人文医学,来源于传统的人文文化,承载着浓厚的哲学、文学等文化因素。中医经典著作都是用古文写成,其中渗透着古代的哲学思想,抽象表达而不容易理解。中医方剂部分名称同样体现出古文的部分特征,表达方式精简扼要,意蕴浓重深厚,富有文学特色。在现代人看来很难从直觉上准确理解其本来意义。中医方剂量词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体现。

《红楼梦》中医方剂名称中有一类方剂命名以“药物数量+主要药物或功效+方剂类型”的形式命名。如“四神散”、“十香返魂丹”、“八珍益母丸”等。四神、十香、八珍在现代意义上很容易被误解。如,“四神”,译者很容易理解成情绪之类的含义,或者圣神等;“十香”会被误解为十种香气;“八珍”容易被理解为八种珍宝。

例1:“四神散”,杨直译为“Four-Spirit Powder”,回译为“四种精神的散”,译文字面意思理解有悖原文的本来含义。那么“四神散“的指的是什么药呢?明《奇效良方》记载指出它是由雄黄、雌黄、硫磺、白矾四种药物研为末的一种药物。四神是用来形容这四种药物的效果的奇妙,指的是四种神奇的药物。

原一详辞典译为“Powder for Four Miraculous Drugs”,意为“由四种神奇药物组成的粉末”,Hawkes翻译为“a Course of Four Prodigies”,course的医学术语含义是“疗程”,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表示一道菜的量词“道”,prodigy的意思是“奇迹,奇物”,术语上看不太正确,但结构上比较接近,可见Hawkes的理解是正确的,也是花费了心思的。

同样,“十香返魂丹”杨直译成“Ten-Spices Restorative Pills,spice的含义为“香料,调味品”,restorative的含义是“促进健康恢复的,滋补精力的”,可以回译为“十种香料构成的恢复健康的药丸”,事实上,十香指的是十种香的药材:公丁香,木香,乳香,藿香,苏合,降香,海沉香,安息香,麝香,香附等,此外该方剂还包括其他一些药材。如,诃子肉,僵蚕,天麻,玉金,萎仁,磺石,甘草,建莲心,檀香,朱砂,琥珀,京牛黄,冰片,大赤金箔等。原一详辞典上将“返魂”翻译为revivification,主要是精神的恢复,该药物的功用是“芳香开窍,化痰安神”。Hawkes则直译为“Ten Fragrances Revivifying Pills”。不妨参照方剂拉丁语格式规范翻译为Revivification Pills of Ten Fragrant Drugs。

“八珍益母丸”在杨的翻译中为“Eight-treasure-leonurus pills”,“八珍”的含义为除了主要药物益母草以外的八种珍贵的药物,即党参,白术(炒),茯苓,甘草,当归,白芍(酒炒),川芎,熟地黄等。Hawkes的翻译是“Eight Gem Motherwort Pills”,“珍”直接翻译成gem或者treasure,顾名思义,回译为八种珍宝和益母制成的药丸,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是实际生活中的财宝。

跟上文相似的不妨可翻译成“Leonurus Pills with Eight Precious Ingredients”,回译为用“八种珍贵成分加益母草制成的药丸”基本上达到表达原文的含义,且简洁清晰。还有一个问题是益母草的英语对应名词,因为其学名是Leonurus artemisia S.Y.Hu,所以采用这种标准的名称。

3.中药方剂译名格式的分析

目前方剂翻译格式的主要问题是译名格式是否符合国际通用标准――拉丁语药品命名法。《红楼梦》方剂的翻译也不例外,在译名格式上应该遵循拉丁药品命名法。上文已经借用这种翻译规范,解释了一些方剂名称的翻译。方剂的命名不仅仅注意名称的区别,方剂的命名要表达立方人的思想内涵,翻译时一定要注意其内涵。英语语法和拉丁语有所不同,但是格式上可以比照,即,剂型(名词主格)+原料药(名词属格)。当说明药剂的性质、用途的时候,用介词短语,拉丁语中注射用水翻译为Aqua pro Injection,比照其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翻译。应该把剂型放在前面,成分、用途放在后面。如“复方大黄散”可以翻译成“Drink of Red Sage”,“泰山磐石散”翻译为“Powder for Preventing Miscarriage”,“八珍丸”在原一详辞典上被翻译成“Bolus of Eight Ingredients”。

《红楼梦》中有一种药物名称,如活络丹、催生保命丹、祛邪守灵丹、开窍通神散、调经养荣丸、疗妒汤、延年神验万全丹等。其结构组成是方剂的中心功用+方剂类型。方剂的中心功用分为两种,在上文提到过有关香雪润津丹及梅花点舌丹、人参养荣丸等,这些是一种药物+功用+方剂类型的命名方式,还有一种方剂的命名是完全的功用+方剂类型的方式。前一种方剂格式翻译在上文已作相应说明。下文主要讨论后者在《红楼梦》中的翻译。

例1:“活络丹”,在杨的翻译中是“tonic for the blood”,回译为“滋养血的药物”,活络丹其功效是疏通血管,使血液流通的路径通畅。Hawkes的翻译是“blood renewing elixir pills”,elixir的含义是炼金药,长生不老药。

原一详辞典中的翻译是“Dan of Removing Obstruction in Channels”,意为消除血管中障碍的丹,消除血管中障碍达到通经活络的效果。字典中译名的格式比较遵从拉丁语翻译的格式。

例2:“祛邪守灵丹”,杨翻译成“all sorts of rare medicine-pills to dispel evil influences”。首先并不是各种各样的方剂,而是一种用来驱除邪气保持心神安定的药丸。Hawkes则省略了这个翻译。参照原一详辞典中“祛邪扶正”的翻译“eliminating pathogenic factors and supporting health energy”。那么该方剂可以翻译为pills for eliminating pathogenic factors and stabilizing mind。

例3:“开窍通神散”,先看看一个“开窍药”的翻译方法,原一详辞典中翻译开窍药为“drugs for inducing resuscitation”,为中医术语。该方剂以开窍通神为主要功效,功能通关开窍,启闭养神。开窍通神实际就是开窍的具体阐述,那么该方剂可以借用此翻译译成powders for inducing resuscitation。杨的翻译是“powders to clear the mind”(用来清醒头脑的散),意义较为接近,但是to clear the mind语言与医学术语有一定的差距。Hawkes的翻译显得较长,不太符合方剂翻译的常规:“various nostrums-pills and powders”“She had heard recommended as sovereign specifics in cases of mental disorder.(她听说过别人推荐的用于治疗精神紊乱的各种极好的具体的药丸和粉末,用时用鼻孔吸。)”nostrum-pills指用鼻孔吸的药丸,显然不是这种药物的使用实际情况,mental disorder夸张了病情的严重性,几乎等同于治疗精神病的药物。

例4:“调经养荣丸”,是一剂用来调节女性经期规律达到美容效果的一种药物。杨的翻译是“the fortifying pills”,其意思是强身健体的药丸,原方剂的内容得到简化概括。Hawkes笔下该药物的名称是“a course of pills designed to regularize her periods and make some new blood”,具体揭示了原方剂的内容,“用来调节经期和新造血的一道药丸”。但是译文显得有些繁缛,违背了医学方剂翻译的简洁性原则,医学中养荣并只是单单造血而是通过使经期达到规律性而实现滋养容貌的目的,但意义基本上描述了原文的含义。“调经”在医学术语中的翻译是menstrual regulation,“养荣”则是tonics,所以原文可以尝试翻译成pills for tonics and menstrual regulation。

4.中医方剂中传统文化的翻译的分析

中医方剂的某些命名是医学理论与社会文化结合的命名方法。这些命名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被约定俗成或受到某种思想学说等影响,可以来源于儒家学说、道家学说,或者佛教。这些命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同时,这些命名中用这些词来形容药物特征,使用这些描述令这些特征显得尤其特出,甚至有些夸张,这可能与中国古代中国文人的审美特征有关,喜欢把一些事物美化。正如,收藏大家马未都先生所描述:“中国文人审美甚至已经严重到了一种病态的审美。”在翻译中能够重现这些美是翻译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所以翻译要尊重和保持语言特色和风格。

如,“金刚丸”、“菩萨散”、“天王补心丹”等。佛教认为人只要潜心精进修行,便可以炼成金刚不坏之身,中医就有了金刚丸,形容吃了这种药后身体的健康状态。菩萨是善和至高无上,救世人出苦海的神灵,中医就有菩萨散。天王补心丹说明了这种药物的药效,是天王用来补心的丹,足见其功效。

“天王补心丹”,杨直译为“heavenly-king-fortifying-the-heart pills”,霍克斯翻译为“The Deva-king Cardiac Elixir Pills”。Deva-king指提婆王。从前,印度有一个大国叉尸罗国,国王叫提婆王。提婆王膝下有十个王子,各自统领一个小国。善住王子统领的国家最小,但国力稳固,百姓生活富裕。邻国有一个恶王叫做罗目侯,十分眼谗善住国的富庶,于是派兵侵略。善住国王虽然尽力抵抗,怎奈寡不敌众,丢失了国土。他只好向父王的得叉尸罗国逃去。

汉语里的天王应该是佛教中的四大护法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神,俗称“四大金刚”。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通常分列在净土佛寺的第一重殿的两侧,天王殿因此得名。不妨翻译为Four Heavenly Guardians,或者Four Devarajas,可见翻译为Dava-king与原文的文化含义有一定差异。

5.结语

《红楼梦》中中药方剂名称的翻译没有从一个专业中医英语的角度翻译,同时理解了方剂的表面含义而忽略了表面文字背景下的社会生活环境、文化、历史等深层的含义,也忽略了古汉语的文字含义的演变,许多方剂的隐含意义没有得到再现。正如,人体穴位的国际翻译标准一样,中医方剂翻译的标准也是一个逐渐标准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Oxford &New York:Pergamon Press,1982.

[2]陈锋.关于中医英译术语英译标准的探讨与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李衍文.中医方剂学译名法则的探讨.中国翻译,1997,(2).

[4]李照国,刘希和.论中医翻译的原则.中译英技巧文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5]方廷饪,陈锋,王梦琼.新汉英中医学词典.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6]原一详等.汉英双解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8

关键词:语义翻译 交际翻译 文化词语

翻译活动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在全球化的今天翻译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有很多翻译学者对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文化、语言和翻译已成为全球现象。彼得?纽马克是翻译研究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尤金?奈达的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理论基础上,他提出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不仅发展了奈达的翻译理论,也给其他翻译学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语义翻译力求最大限度复制“目标语的结构”,交际翻译则努力“使译文对目标语言读者产生和源语言读者一样的影响”。

文化词语具有文化特色,反应地理、环境、社会机制、宗教、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特点,因而翻译文化词语异常艰难,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也尤为重要。以下对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在文化词语翻译中的应用进行讨论,例子均选自《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三)。

一、运用语义翻译策略翻译文化词语

运用语义翻译策略翻译文化词语主要采用音译法和直译法。如果仅用音译法与直译法无法将原文意思表达清楚,译者可适当在译文中加入解释或注释。

音译法即为根据字词读音进行翻译的方法,是翻译文化词语时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在翻译地名、人名和山脉、河流名称时,音译法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音译法能够保留源语的读音特点和文化特色,有助于促进双方文化的交流。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三)》中,译者也运用音译法翻译了许多文化词语,例如,“烟台”译为“Yantai”,“东山”译为“Dongshan”,“腊八节”译为“laba Festival”。

但音译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文化词语,直译法便是另一种翻译文化词语的有效方法。语义翻译注重保留原文的语法结构,直译法也是如此。因此,直译法是语义翻译所采用的翻译方法之一。直译法能够保留原文的语法结构,并能更好地保留原文的语义特色。例如“走狗”译为“running dogs”。

音译法与直译法能够有效地保留源语的文化特色,但由于文化差异,有些词语如果仅用音译法或直译法进行翻译未免会令读者难以理解。此时,在音译与直译的基础上加上注释或解释不失为明智之举。适当增加注释或解释能够补充一些必要的信息,帮助读者理解,也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例如,将“腊八粥”译为“laba porridge―a kind of rice porridge they make, as a tradition, with nuts and dried fruit”,增益的部分不仅对腊八粥进行了解释,还对其基本原料作了简单说明,能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腊八粥以及中国文化。

二、运用交际翻译策略翻译文化词语

有些文化词语拥有复杂的文化背景,此时采用语义翻译策略则略显不足,交际翻译策略则不失为明智的选择。交际翻译策略主要采用意译、替代和增益的方法进行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有时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需要采用意译的方法进行翻译。意译法更注重读者的理解,因而是交际翻译所采用的翻译方法之一。

例:坐食之余,积习难除,不免干些灾梨祸枣的闲人之业。(P119)

译文:In my retirement, I keep the old habit of wielding my clumsy pen.(P121)

“灾梨祸枣”原指印书用梨木或枣木刻板,形容烂刻无用不好的书。译者采用意译的方法进行翻译,虽然少了些文化特色,但外国读者更容易理解。

替代法也是运用交际翻译策略翻译文化词语常用的方法之一。使用替代法翻译文化词语就是将源语中文化词汇用目的语中相近词汇来替代。例如,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三)》中,译者将“六合”译作“the all embracing”。“六合”指的是“天地东南西北”,与“the all embracing”意义相近,而“the all embracing”更容易让外国人理解。因此,替代法能够更好地让读者理解原文。

增益法是指在译文中增添必要的解释词语,也是交际翻译常用的翻译方法之一。

例:老王卖瓜,只要卖的是好瓜,为什么不能自卖自夸?(P274)

译文:As we know, there is an old Chinese saying disparaging a melon peddler, named Lao Wang, who keeps praising his own goods. Well, why can’t he praise his melons if they are really sweet and juicy? (P275)

“老王u瓜,自卖自夸”在中国是人尽皆知的谚语,但对外国人来说却很陌生。因此,此处译者采用了增益的方法对谚语进行了解释,这样外国读者读起来才不会一头雾水。

三、结语

在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中,强调把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看成一个整体。语音翻译与交际翻译在翻译文化词语时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互做补充。翻译文化词语时若仅使用交际翻译策略,则译文便会丧失原文的文化特色。这将严重影响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交流。相反地,仅使用语义翻译策略则会令译文复杂难懂,令外国读者很难理解。因此,在翻译文化词语时,要将这两种翻译策略结合起来。这样既能保留原文中的文化特色,又能保证译文通顺易懂。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根据文本类型与具体的文化词语采用相应翻译策略。有时,在同一文本甚至句子的翻译中,可能需要应用两种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9

【关键词】纯语言;翻译;直译;意译

一、引言

沃尔特·本雅明是欧洲著名的思想家,被称为真正的知识分子,他的才华和悲剧人生给后人留下了言无不尽的话题,他的翻译理论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曾提出许多的理论和见解。1923年他写的序言——《译者的任务》(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对翻译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提出了什么是纯语言,以及纯语言以何种形式存在于什么地方,译者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是忠实等观点。沃尔特·本雅明认为,以前有些对翻译理论的定义是错误的,比如:翻译就是以读者为中心,让读者读懂文章的意思,译者充当把原著意义复制成读者能理解的意义。本文试图就原著与译文之间的关系、原著可译性、纯语言、忠实等相关问题进行系统阐述。

二、本雅明纯语言与翻译

“纯语言”的提出对翻译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雅明给“纯语言”下的定义是:“所有超越历史的语言间的亲属关系,都存于每一种语言各自的整体意指之中。然而,这种意指不是任何单一的语言通过其自身艰苦可以实现的,而只能通过各种语言一切互补的意指集合来实现的。”

“纯语言”的定义是难以理解的。语言因地理,历史,人文,民族等因素差异而不同,但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交流。寻找这些不同和相同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关系的纽带,这就是译者的任务。而纽带就是“纯语言”,所以说译者的任务就是找出“纯语言”,“纯语言”是一个集合的概念,它并不具有实物性,是抽象的东西。它存在于所有语言中,但是又不容易被发现,它是语言本质性的东西。各种语言产生的原因不同,所以交流的方式也不同。语言的交流同时受一些外界因素的限制,所以交流时也会受到限制。“纯语言”就是要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找出共同之处,使各种语言的联系更加紧密,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纯语言”隐藏在各种语言之中,本身并不会体现,要使其展现出来,最好的方法就是翻译。翻译可以使各种不同的语言联系起来,成为各种语言之间的纽带,成为人们了解各种语言的有效工具。沃尔特·本雅明就是把各种分散存在于语言之中的“纯语言”整合起来,变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纯语言”是各种语言本质的东西,即抽象又稳定的东西。

“纯语言”是各种语言相互联系的纽带,它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具有隐藏性也具有零散性,要把它挖掘出来,最佳的方法就是翻译,利用翻译将“纯语言”展现出来。

首先,翻译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复制原作者的意义。翻译要与时俱进,语言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历史性,有些词,在以前使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的形式及意义都发生了变化。有些词我们现在使用,但是以前并不存在。所以翻译不仅是与时代的同步,还要注意不同时代的结合。

其次,纯语言不是具体的词或句子,是抽象的东西,它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但是它不像一些词,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消亡,而是一直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就如同民族精神、国家精神一样,几千年后仍然扎根于我们的心中,永远散发着光芒。

总之,译者是一个连接符,是与时俱进的连接符,应用自己的语言及文化背景把以前的或现在的语言联系起来,表现出原著殊的一些东西。这种直译的观点是为了表达,将原著中纯语言的东西挖掘出来,而不是去掩盖,让原著中的纯语言发散发出无尽的光芒。

三、本雅明纯语言翻译理论中的基本原则

纯语言观点的提出,颠覆了许多传统的观点,引发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突出了译者的作用,打破了一些固有的观点,比如:翻译时持有的两种原则:一是,以原著为中心,另一个是,以读者为中心。纯语言其实就是以译者为中心,但也要遵循相应的原则:

1、翻译不是完全为读者去翻译的

本雅明认为,翻译不是简单的句子与句子的转换,原著的意思转换成读者能理解的意思。艺术作品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它并不随着读者而改变,也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它固有的东西始终都存在。如何才能做好桥梁的作用,是译者的重要任务。译者不能偏重桥梁的这一端,也不能偏重桥梁的另一端,译者的任务就是发现原文中内在的东西,并传达出原文中这种内在的东西,不能随着自己的思想而随意的更改,翻译离不开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这些因素或多或少都对译者有一定的影响。

2、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翻译是将对原文的理解表达出来,翻译的本质是要回到原文,因为原文中存在翻译时所需的东西,这就是翻译的可译性。他还认为,文学不仅能起到传递一些信息和思想的作用,同时也会丢失一些重要的东西,比如语言本身。他对翻译的不可译的理解是:原著中的一些单词句子,甚至作者的一些意思,都很容易被捕获和传达,但是一些本质性的具有灵魂性的东西,译者是还是很难捕捉到的。因为原著就像一个天然的艺术品,从内到外,很自然的一个整体,而翻译语言就像一个人工的艺术品,虽然材质以及形象和天然的很像,但还是缺失了一些东西。

所以翻译要求和原著完全一样,这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理想化的状态。语言的产生和文化、民族、历史都有一定的关系,再加上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各种语言的存在有着一定的共同之处,但也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因为可译性也是相对的,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翻译。

3、翻译要忠实解答原文

单词与单词的简单转换,这种翻译永远传达不出原著中的意义,语言是与时俱进的,有些词汇随着时代的发展,意思已经发生了。有些词汇因为具体语言环境的不同意思也会有所不同,所以翻译不仅是知道是原本的意思,更要知道其引伸的意思。

各种语言会产生一些意思相同的词汇,也有产生一些独特文化背景相应的词汇,所以翻译是不能完全按照一个单词转换成一个单词这种方法的,这样会曲解原文的意思。需要根据具本的语言环境及文化背景,把原著中的一些词汇转换成读者可以理解的词汇。这样即可以保留一定的原文化,也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原著的意思。

语言本身就许多不同的代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作者写出的文章只能代表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由于时代的变迁,译者因所处的文化前景和历史时期不同,加上对原著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要完全真实的还原原著中的东西,是不可能的,但这是一个目标,力求无限接近这个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译者只要抓住作品中不变的东西,这些东西虽然随着历史、文化、环境发生改变,但其本质不会改变,犹如语言形式可以不断的变化,但本质的东西不变,译者就可能无限的接近原著。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10

中图分类号:I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0127-01

中国古典诗歌是世界文学中的璀璨明珠。宋代以其光辉灿烂的文化开创豪放与婉约两大诗歌派别,其中婉约词派名篇辈出,以艺术之美见长,在文学界以及艺术界都格外受到关注。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作家,以词著称于世,堪称抒写相思怀人的高手,她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凝聚笔端,用蘸着血泪的文字展示了封建社会才女的孤寂悲凉的感情世界,以及理想生活难以实现的怅惘。由于广受欢迎,婉约词翻译开始较早。许多外国译者将婉约词诗歌元素带到了自己的文化中。因此为了更好地交流,将中国诗歌译为英文非常必要。

直至今天仍有译者致力于婉约派诗歌英译。婉约词英译能否成功需要考虑其独特本质,关键取决于诗歌的精髓部分是否得以准确传达,并且译文应达到作者的预期效果,让所有读者产生情感共鸣。而诗歌精髓部分在于其深远的意境。意境美是其精神之所在,是情和景的完美结合而创造出的诗意空间。因此,意境在诗词的创作和鉴赏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也是中国文学评论界的核心审美概念。在中诗英译过程中,对意境美的传达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翻译的价值。总之,意境是诗歌中所呈现的一种审美空间,是艺术作品的客观情景和诗人主体意念的统一。而意境的载体是意象,它是构成意境美的有效手段。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是诗歌创作的基础,而对意象进行组合创造出美的意境则是其目的。因此,对一首诗歌的解读往往是从意象开始。

在翻译过程中对原著意象的解读也直接影响到译著的表达效果。一般而言,中国古诗词都是景中有情,情中带景;在情感表达上不如英诗直白,往往借助于其它事物来借题发挥,间接抒感,给人一种韵味无穷的朦胧感。朱光潜指出:“西诗以直白胜,中诗以婉约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许渊冲认为,“中国古诗词言外有意,英诗却是言止意穷。即中诗意胜于言,英诗意等于言。中国诗人通过描写客观世界来映射人物的主观世界,西方诗人直白地、深刻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换言之,中诗往往借景抒情,英诗则直抒情怀。”因此,在中诗英译中,译者需同时考虑到它们之间由于东西方民族文化积淀、思维方式和审美隋趣的不同所显现的差异。

国内李清照词英译共有22位译者。根据译者采取的不同的翻译方法,可明确地分为三类:韵体翻译法、散文体翻译法及自由体翻译法。我们以为,不论是韵体译者、散文体译者,还是自由体译者,中国译者总体上倾向于遵循“忠实性”翻译原则。我们所说的“忠实性”概念远比一般所谓的“忠实性”在外延上要宽泛得多,它主要针对忠实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作为中国译者,长期受到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民族感情的培养,内心都怀有一份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情结,在李清照词英译中,形成了译者的强烈的“忠实性”情结:以杨宪益为代表的自由体译诗派主张译诗忠实于李清照词内容上的传达:翁显良的散体译法强调译诗在“不违原文本旨”(即忠实于原文内容)的前提上更注重诗歌意象和节奏的表达;以许渊冲为代表的韵体译诗派在忠实内容的基础上侧重强调译诗在诗歌韵式上的忠实追求。

文学翻译是艺术,主要表现在灵活运用译文语言,在不违原文本旨的限度内进行再创作,力求取得与原文相似的效果。既然是再创作,就要重新构思;既然原意不可违,就必须深入探索,反复揣摩:既然以趣不乖本为限,就不受原文表层结构的约束:既然要求效果近似原文,就必须因译文语言之宜,用译文语言之长,充分发挥译文语言的优势。”“形似的是内容,是思想感情,是境界气象;不形似的是形式,是表层结构,是文词句法。”为了更好地表达原诗的精神,译诗“押韵不押韵,分行不分行,一概无所谓。他用散体翻译过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词一首。

译诗基本能传达原诗神韵。对其散体译诗,翻译界颇多评论。李渍照词英译对比研究任何翻译批评都必须依据一定的翻译标准来进行。否则,批评就很难做到客观性和科学性,更不用说是什么准确性和全面性了。把诗歌翻译中的“体制问题”作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标准进行衡量。在讲究意象的传达方面有独到之处,在强调节奏感打破传统格律亦步亦趋的译法上有重大突破,可惜他的译作却不能形成一定的体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证。译作不看体制,是译而无体,无体就是不成体统。

为了更好地向世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国译者就如何忠实地在英译中传达李清照词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中国译者在翻译李清照诗词时挟带的浓厚爱国主义情怀,怀抱弘扬民族精神和推广民族文化的一种内在责任感。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11

关键词:斯皮瓦克;后殖民;翻译的政治

1 引言

盖亚特里・查克拉沃蒂・斯皮瓦克( Gayatir Chakravorty Spivak,1942―)出生于印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在加尔各答攻读英美文学毕业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先后获得英美文学硕士、博士。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阿维龙基金会人文学科教授。斯皮瓦克著述甚丰,她的主要作品有《论文自学》(翻译并写序言,1976)、《另一个世界:文化政治论集》(1987)、《底层人研究选集》(1988)、《翻译的政治》(1992-1993)、《后殖民理性的批判――走向行将消失的当下的历史》(1999)以及《学科的死亡》(2003)、《另一个亚洲》(2007)等。

斯皮瓦克是当今世界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是女性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也是著名的解构主义者、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家。她的后殖民主义翻译思想体现在《论文自学》(翻译并写序言,1976)、《翻译的政治》(1992-1993)等著作当中。斯皮瓦克与赛义德、霍米・巴巴并称为“后殖民的圣三位一体”,足见其后殖民理论及其翻译思想的重要性。“斯皮瓦克的后殖民翻译理论立场呈现多样性、研究方法的独特, 同时这也让她成也众多的后殖民理论家中是最难以捉摸、复杂和有争议的学者。”(张建萍,赵宁,2010:85)

2 斯皮瓦克与后殖民翻译理论

斯皮瓦克作翻译思想主要在《翻译的政治》中得以体现,探讨了在后殖民语境下作为阅读的翻译,女性翻译者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受解构主义学派影响她所提出的逻辑、修辞、静默的“三面结构”。

1.作为阅读的翻译

在后殖民主义的语境之下,为了抵制第一世界对第三世界的暴力翻译,及其将第三世界文化边缘化为“他者”,斯皮瓦克站在第三世界的立场上,针对第一世界的译者,在《翻译的政治》当中提出翻译是阅读最亲密的行为 (Translation is the most intimate act of reading). 在这种阅读中,如果译者没能成为原文本最亲密的读者,译者将不能完全服从于原作,也不能响应原作的召唤并将其体现于译作当中。“这样, 翻译所表现的原文与译文, 作者与译者, 源语言与目标语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彼此间的对等, 而是踪迹的延异;不是语言层面上的语词转换, 而是文化意义上的再现;不是同一性的追求, 而是对他者差异性的尊重。”(刘永,胡晓宇,2010:29)

因此“翻译是一种阅读,在这一过程中译者的任务就是,要在原文与译文之间促成一种交流,设身处地地体现原文的修辞性。”(刘军平,2009)

2.逻辑、修辞与静默的“三面结构”

受解构主义的影响,斯皮瓦克消解了逻辑、语法和修辞之间的等级,提出了逻辑(logic)、修辞(rhetoric)和静默(silence), 构成了语言的“三面结构”。在《翻译的政治》中,她分别定义并理清了三者的关系。

语言的逻辑性指语言内部的关系:其指示关具有指涉意义;修辞性则关注语言的特殊性;静默是修辞的运作方式,存在于语言之外,“引诱文本展露其语言的局限,并根据语言的线索, 揭示写作主/能动者如何被语言和语言背后的社会、历史所书写。”(李红玉,2009:14)

三者的关系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且具有一定破坏性的。斯皮瓦克认为,修辞性能够干扰和破坏逻辑的系统性,从而显示出修辞内部静默的暴力。斯帕瓦克“将修辞扰乱逻辑而使语言和文本解除疆界、在差异中播散的状况, 比喻为‘磨损’(frayages or facilitation) ”。(李红玉,2009:14)这一“三面结构”让人们意识到文本当中的不确定性,即修辞对文本逻辑的影响,同时要关注文本之外的“静默”。因此,对译者的启示在于对后殖民语境下的文本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到这种语言散播过程中的“磨损”,同时“散播”的过程正是一种跨越疆界的经历,译者应正视差异,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文本意义的丢失,而不妄加添改。

3.女性主义翻译观

同时作为一位女性主义者,斯皮瓦克将女权主义运动介入后殖民主义翻译活动,鼓励女性译者在女性身份认同以及译者主体性两方面做出努力。她探讨了第三世界妇女的地位题,以及第三世界女性译者如何通过翻译来构建性别主体。以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为依托,她批评第一世界国家在翻译第三世界国家文学时所采用的流畅译法,这样不仅使第三世界国家后殖民的语境不复存在,更是一种强权的体现。

斯皮瓦克在《翻译的政治》中强调后殖民语境下女性翻译问题不仅是简单的传递意义,更需关注政治伦理问题,把翻译看成是一种能动的解放力量,把女性从充满种族主义、父权化以及殖民化的文本中解放出来。“斯皮瓦克强调女性主义译者的使命就是,思考语言作为性别能动机制的过程。女性译者的形象、女性译者的意识形态,都受这种翻译机制的牵制。”(刘军平,2009)而语言作为这一能动机制的条件就是利用翻译的修辞。翻译的修辞能够赋予女性译者从自身性别角度出发,重新阐释、理解文本的权力,从而通过翻译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在修辞与逻辑之间,女性主义译者应当选择修辞,修辞具有颠覆性,女性译者可能消除东西方女性的距离,进而解构殖民文化。

因此,一方面,第三世界国家的女性作品应当被得体地翻译为西方语言,这样才能使西方国家逐渐消除对第三世界文化的偏见。另一方面,第三世界国家的译者(包括女性译者),也应积极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种族、性别及政治等差异,努力提高翻译水平和质量,从而达到平等对话交流的目的。

3 结语

斯皮瓦克在《翻译的政治》中所表述的翻译理论主要体现在了三方面,即作为阅读的翻译,修辞、逻辑与静默的“三面结构”,以及她的女性主义翻译思想。不论是第三世界还是西方国家的译者,都应作为原作最亲密的读者,把握文化间的差异,并通过翻译反映这些差异,不在忽略或扭曲“他者”的身份。这其中斯皮瓦克将翻译与意识形态、种族、性别等因素联系起来,将翻译置于后殖民的语境之下,为第三世界国家的译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斯皮瓦克的后殖民翻译理论为后殖民翻译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Routledge, 2000. 397-416

[2]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张建萍,赵宁.斯皮瓦克之于后殖民翻译思想探究.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12). 85-88

[4]李红玉.斯皮瓦克翻译思想探究.中国翻译,2009(2).12-16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12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西方文化;差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快,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英语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与国际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外交活动的通用语言,因此,重视中西方文化差异,促进我国文化与英语文化的有效交流,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在结合我国文化与英国文化的基础习惯之上,尊重我国文化与英国文化的习惯差异,使翻译作品能够做到二者兼顾,有利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跨文化交流,有助于我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的发展与进步。

一、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与国际其他国家的往来密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也越发突显,英语文学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部分,而正确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能够让中国读者更深入体会到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内涵。因此,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拉近中国读者与英语文学作品之间的距离,而且能够促进中国与各国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于我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此外,由于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要选择其对应的表达方式,才能更准确表达文学作品中的内涵。探析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有效处理方式,使文学作品翻译不只针对英语单词,而是让中国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英语文学的内涵与魅力。

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策略

1.针对不同的文学体裁要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首先,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翻译人员要根据该作品的体裁特点,选择不同的翻译技巧,从而结合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作品进行透彻的分析,再进行翻译工作,以便对英语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做出更准确的表达。其次,由于英语文学作品体裁多元化,例如:散文、小说、科技应用文以及诗歌等,其中散文、小说与诗歌这些文学体裁的文化元素具有多样性特点,能充分展示出作品的文学性与以艺术性。因此在翻译散文、小说或者诗歌的过程中,翻译人员要对该作品的作者以及创作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并分析其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加深对作品内涵的感悟,再结合中国人语言与阅读的习惯,对英语文学的翻译技巧进行合理调整,以便在翻译时能将原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正确体现出来,便于中国读者正确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文章主旨,有利于提高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艺术性与文学性。最后,英语文学作品中的科技应用文,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更具有工具性的特点,而文化元素较少,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着重掌握翻译作品的核心内容,对专业用语或者专有名词必须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可以采用直译的翻译手段,而对于其中的文化元素则不必过于考虑。2.从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方面入手,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功能对等理论(Functionalequivalencetheory)源自于美国,其强调的翻译概念是: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词汇含义上的对等,还要使翻译中整体文学作品的风格、体裁以及语义都要形成对等,从而更准确的表达文学作品中的深层文化。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本原则,正确处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便让中国读者能够了解该文学作品中的深刻含义。例如:“Thewaterthatbearstheboatisthesamethatswallowsitup.”如果按照直译,将会翻译为“载着小船的水和把它吞没的水是一样的。”,这很显然没有清楚表达这句话背后的深意,而如若翻译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则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促使中国读者更直观的理解其内涵。3.正确解读异化与归化的翻译理论,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异化与归化是一种翻译理论,源自于20世纪末的美国,由LawrenceVenuti所提出。其中,异化理论强调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以文学作品中源语言文化为最终目标;而归化的理论强调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以文学作品最终所翻译的语言文化为目标,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概念。赞同异化理论的翻译人员认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文化交流,是使中国的读者能够领悟并接受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文化,重点在于“接受”,而不需要读者去了解其中的内涵;赞同归化理论的翻译人员则认为,翻译作品应遵循“功能对等理论”,要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从而使所翻译的作品能够符合中国读者的文化与语言习惯,让读者能够充分感知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其重点在于“感知”,二者都有各自的道理与优势。对于异化理论而言,可以使翻译作品更符合原文的中心思想,更能尊重原文的语言文化;对于归化理论而言,则更注重文化的内涵能否被读者所理解。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英语文学作品文章的主旨,合理使用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理论,从而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例如:“HighbuildingsandlargemansionsarespringinguplikemushroomsinShenzhen.”译文应该为“高楼和高楼大厦在深圳雨后春笋般涌现。”如果按照异化的理论,将其直译为“高楼和高楼大厦在深圳犹如蘑菇般涌现。”这种表达方式很符合原文的主旨,却让中国读者难解其意,但如果根据归化理论,将其译为“雨后春笋”就能够很容易的被中国读者所理解,符合中国的文化习惯。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跨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翻译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在翻译过程中,要深入理解原文的内涵,再结合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使英语文学作品既能保持其原有的文化底蕴,又能便于中国读者的理解与接受,有利于我国跨文化交流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谭颖.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英语广场(下旬刊),2014(2):36-37.

[2]郭晓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大观,2016(4):110-110.

[3]彭莹.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语文学翻译[J].芒种,2015(24):103-104.

[4]刘果.论如何正确处理英语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广东科技,2014(14):203-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