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散文集

散文集

时间:2022-10-14 02:43:13

散文集

散文集范文1

我的书架上摆着各种各样的书籍,由于经常擦拭,大都是一尘不染。唯有一本没皮的散文集破旧不堪,书角破损,上面还有墨水、煤油等染上杂色,甚是不雅观。每有客人来参观我的书房,首先都会对书房精美的布置赞赏一番,然后便指着那本破旧的书曰:为何为何?

无可置否,这本破书与整个书房布局格格不入,我也曾多次把此书拿掉,藏到一个角落,使书房雅观。但每每抬头见,心中便极为不安,所以只能“舍雅取安”。此举,皆因此书与我有着极大的渊源。

这本散文集原是父亲的。父亲有些文化,颇爱读书。以前居住在旧屋地方窄小,出入都觉不便,自然没有什么书房。父亲所有的书本用一个蛇皮袋装着,置于一角。在刚会走路的时候,我就喜欢去翻那个书袋,因为看不懂,也只是翻翻而已。真正开始读这本书还是小学的时候,那时我已识些字,把蛇皮袋的书全倾了出来,除了这本散文集还有一本《鲁迅全集》,这两本书算得上是我对文学的启蒙书籍,在日后也深深地影响了我的创作风格。

这本散文集被我找到的时候已经没有皮,书名至今仍是个谜。犹记得第一次读这本散文集,读到的是蔡元培的《洪水与猛兽》。从大人的嘴里得知,洪水是可怕的,猛兽也是可怕的。我看到这题目便乐了,迫不及待地往下读。然而那时识字还不多,遇到很多生僻的字,内容也觉得极为深奥,至于文章的主旨更是模糊不懂,远没有读小人书那种乐趣,便撇下不读了。后来上了中学,教材中有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胡适的《我的母亲》、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才记起此书中都有收录,便觉得此书十分了不起。再回读《洪水与猛兽》方知此洪水不是彼洪水,此猛兽亦不是彼猛兽,实际上写的是当时中国的新思潮以及军阀,便对此书甚是喜欢。

中学的时候,我把此散文集以及《鲁迅全集》带到学校去,放在床头,成了枕边书。那时我睡的是上铺,还没关灯的时候就倚在墙壁上读书,有时还没看完就关灯了,就打开手电筒窝在被子里继续看,看倦了便置之于枕边,酣睡过去。翌晨醒来,发现书已经掉到了地板上。经年累月,这书的边角竟磨去了不少,甚至脱出几张,乱了页码。暑假的时候放假在家,偶遇停电,百无聊赖时往往也用此书来消遣。那时用的是煤油灯,亮度比起蜡烛还是可以的。一个不当心,煤油灯就倒了,弄得书湿了前面的一部分。就这样,这书经历了各种磨难,变得十分沧桑,不变的是我仍爱不释手。在中学有过一段时间,学校管理不好,宿舍经常失窃,倒也没啥值钱的东西被盗。说起滑稽,丢的竟然是洗衣粉、洗发水、衣架、漫画等,《鲁迅全集》也被顺手牵羊拿走了,而那本散文集却依然还在,我疑心这是书本太过破旧的缘由。因为脏和破旧而没有被盗,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也是由于此书的影响,使我今日的创作风格偏向于严肃、朴实,不喜欢“明媚的忧伤”而喜欢“荷塘的月色”,不喜欢“四十五度仰望天空”而喜欢“窗台赏竹”,不喜欢拖沓臃肿的辞藻而喜欢朴实自然的流露。

这本残旧的散文集正如人生中的某些东西,经历岁月风雨的洗礼之后变得沧桑,甚至乱了页码,却变得弥足珍贵,成为人生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非珍藏不可。

散文集范文2

《朱自清散文集》中的文章,有的似清茶,有的像咖啡,有的是一杯回味的美酒。

如:歌声,匆匆,荷塘月色等,使我们回味无穷。好似身入其中,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每次读他的文章,都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我们在《春》中感受到了无穷的生命力,在《荷塘月色》中品味了一次优美的月色,甚至无形的时间都被朱自清给予了轻盈的步态和顽劣的脾性。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散文集》的文章真是名不虚传,统一以美相称。这月下的荷塘仿佛与世隔绝,静的连掉一根针也能听见。

风比做渺茫的歌声。把蝴蝶比作眼睛,星星

多么恰当的比喻啊!只有朱自清才会想出这样的句子吧!优美细腻譬如能猜透人心!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年级:张静怡

散文集范文3

如山的父爱

——读《朱自清散文集》有感

珊珊

闲来无事,清理儿子书籍时,《朱自清散文集》映入眼帘,我的脑海里立刻联想到中学时学过的描写浓浓父爱的经典文章——《背影》,迫不及待翻阅,没想时隔三十年,重读时依然让我感动,泪浸眼帘。文章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描写父亲买橘子的那段:"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生活中,我的父亲何尝不是这样一位慈父呢!5年前,我母亲刚去世,自己的婚姻遭遇背叛,家庭破裂,儿子中考失意,只能留在双桥读高中,种种打击和不顺,击垮了我,那时整个人的情绪十分低落。当时,单位通知我将到重庆江北基地工作,和儿子相隔两地,不能每天照顾他,我从来没离开过家单独生活过,我感觉自己掉进无尽深渊。父亲得知这情况,不住地安慰我:"重庆又不是好远,每星期公司有探亲车回来,儿子有我照顾,你放心去上班吧,一切都会过去的……"

到江北基地工作是七月二十五日。那天,天气异常热,担心父亲身体,姐姐不让他去送我,可他执意要去,抢先拿扛着最重的那包行李下楼,汗水一会儿就浸湿他的衣裳,他全然不顾,一直走在我们前面,他把我送上车,安顿我坐好,一会儿问我这样东西带没有?那样东西拿掉没有?像个嗦的老太,问过没完,当时我心情极度低落,不耐烦地说:"爸爸,我这么大人了,自己知道,你不要问了。"爸爸愕然了,默默下车,一直站在我所在的车窗前,姐姐让他去树荫下,可是他倔强站着,脸晒得通红,汗水顺着脸额往下滴,一脸的不放心。车子开的瞬间,瞟了一眼爸爸,我分明看见爸爸眼里噙着的晶莹泪珠,爸爸一直看着车子开远,回头看着他渐小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下来。两小时后,汽车把我载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守着一堆行李,我欲哭无泪,这时手机响了,是爸爸,"到了没有?行李多,请顺路的人帮着拿一下,找地方把饭吃饱,早点休息。"听到爸爸慈祥的话语,我的眼泪一下涌了出来。

在重庆工作5年里,每到星期五下午三点,我的手机会准时响起,"这个星期回来不?"当听到我要回来,爸爸声音立刻高了八度,"要回来呀,明天到我这来吃饭哈,你想吃啥子",刚开始,听到爸爸的声音,我的眼泪总会不争气的掉下,时间长了,眼泪不再掉了,但接到电话时总感觉心里暖暖的。到父亲那儿吃饭,父亲兴致极高,采购食品,张罗饭菜,忙前忙后。他总感觉我工作累,食堂伙食没吃好,每次好鱼好肉变着花样招待后,连碗都不要我洗。我有时想帮他一把,他立刻把碗给抢过去,"不要你洗,你洗都洗不干净,现在我还能动,你尽管回来舒舒服服过周末。"担心重庆菜贵、肉不好吃,又怕我舍不得买,临走时,他又大包小包地给我买来带到重庆,我若不要,他立刻就生气。

爸爸已七十七岁了,虽年事已高,但身体还好,他常说:"我要好好爱护身体,尽量不给你们添麻烦".去年冬天,爸爸因感风寒咳嗽转成轻微肺气肿,在医院输液,他也不给我说,和我通电话前,他都先清清嗓子,深呼吸一下,再尽量装成平时的音调和我说话,生怕我听出异常,也不准姊妹们告诉我,周末回去我才知晓。看着躺在病床上输液的爸爸,因夜里长时间咳嗽没休息好,他人有些虚弱,脸也因剧烈咳嗽涨得通红,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下来,大声埋怨他隐瞒不说,还骗我,他像个犯错的小孩,小声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咳嗽嘛,输点液几天就好了,我还不是怕影响你工作。" 我一时哽咽,说不出话来。

朱自清先生用笔描绘的浓浓父爱,感动了几代人。我的父亲用他那浓浓的爱,帮助我驱走人生阴霾,凝聚着我们大家庭,让家人沐浴在他温暖的父爱中。都说"父爱如山",感谢上苍,愿父亲健康长寿,让女儿能尽情享受您那如山的爱。

散文集范文4

杨广虎先生散文集《南山随笔》出版完成

原文地址:杨广虎先生散文集《南山随笔》出版完成,每本22元

列入中国风文丛由线装书局出版发行的 杨广虎先生散文集《南山随笔》近日出版印刷完成。

杨广虎,出版有个人散文、诗歌、小说集《一棵树的怀念》、《活色生活》、《天籁南山》、《终南漫笔》、《天子坡》等。曾获中华宝石文学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理论奖等。现为中国水利、国土资源、林业作协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等。第三届陕西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等。

这部散文集,主要收录了作者近五年的散文随笔,有对故乡的热爱,有对人生价值的哲思,有对旅游文化的探寻,也有对自然生态的感悟,但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作者的写作追求,从这些文字中我 们能感受到作者在写作道路上不断走向成熟,看似随意,实际上这些都关首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分享: 0

喜欢

散文集范文5

1981年11月出版了《林散之书画集》。

早在1976年初,江苏文艺出版社大蒜出版一本林散之书画集,张杰主此事。

林散之选择了包括不同年代,不同字体的一百件书法精品,内容以诗词为主,兼有少量唐诗,鲁迅诗和自己的诗,花了好几个月时间才准备好,交给了出版社。

当时尚未,出版社对能否刊印唐诗和林散之的诗存有疑虑,为了既能出版书法,又能不出问题,出版社建议把诗词全抄下来发放在里面,林散之没答应,,事情就搁置下来。

1977年,出版社又相出了一个注意,要求不必抄写全部诗词,二只写心发表的诗词两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岗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出版,林散之同意了,写成交出版社,于是1977年12月,出版社出版了,形式上还费了一番心思,封面之印词二首六个大字,在封底用极小的字注明草书字帖。

不管怎样,林散之的书法作品,在他81岁这年的最后iu一个月出版了。

散文集范文6

秋风总像我调皮的小手,

把树叶摘了,

让美丽的花枯萎了。

秋天真是个难忘的季节。

小雨点

滴嗒,滴嗒,小雨从天空落下,

像一个个小蚯蚓在地上跳舞。

沙沙沙,沙沙沙,小雨慢慢变大;

哗啦啦,哗啦啦,看啊,

小雨变成了大雨;

那天正是雨节。

游天门山

今天我陪妈妈去练车,妈妈开车来到天门山。我看见江边的景色很美。太阳高高挂在远处,像个红红的火球从山顶上向下滚。碧绿的山峰就像战士一样立在江边,保卫着我们美丽的城市。黄黄的江水在夕阳的照射下,就像闪闪的金子一样在发光。大大小小的船只划来划去,就像天鹅一样在水面飘浮。

我感觉在梦中一样,突然想起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一首诗“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陶辛之旅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曹昕昊一家去陶辛水韵划船。我们两家划船时,看见荷花,有白色的,有粉红色的,美丽极了。我们还摘荷叶当帽子呢!一路上我和曹昕昊追追打打,吵吵闹闹,蹦蹦跳跳,可高兴了。

我爱……

我爱书桌,我爱学校;

我爱同学,我爱老师;

我爱小鸟,我爱花朵;

我爱田野,我爱大地;

我爱蓝天,我爱白云;

我爱大海,我爱祖国;

我爱红领巾,我爱天安门;

我爱爸爸妈妈,我最爱我自己。

中秋之夜

中秋月亮大又圆,

嫦娥奔月在喝酒;

丹桂又香又美丽,

月饼多味香又甜;

家人相聚最开心,

中秋时节真热闹。

秋天的果园

秋天来了,秋天来了,果园里的果子丰收了。

苹果露出红红的笑脸;葡萄露出紫色的小脸;柿子挂起红通通的灯笼;石榴伸出大大的脑袋。……

秋天真是个丰收的季节。

秋天的田野

秋天到,

秋天到,

田里庄稼长的好。

棉花朵朵开,

毛豆胖乎乎,

高梁举火把,

稻海翻起金色的浪花。

落叶

嚓、嚓、嚓,

嚓、嚓、嚓,

我的脚踩过去了,

爸爸的脚也踩过去了。

沙、沙、沙,

沙、沙、沙,

黄叶从树枝上纷纷落下。

黄叶飞向河面,

像一个个小船帆,

黄叶飞向路旁,

像一个个小蝴蝶。

在爸爸的眼里,

落叶可做成树叶的标本,

散文集范文7

前几天,我的大学同窗胡云林(方舟)先生从宝鸡市打电话说:“我要出版一本散文集,请您写篇序。”我立即实话实说:“老同学,我给别人的著作写过序言,可主要是给我的研究生,给同辈人作序不大妥当。”云林也是个直爽人,说:“就是您写,您不要推辞。”我已听出来,这是他的“决定”,不容商量,而且,讲话带有“命令”性质。“命令”也无妨,当过“官”的人,给他人下“命令”已成惯性。我只好问有什么要求?他答,没有任何要求,你愿意写什么、愿意怎么写,任凭你定夺,我不参加任何意见。我又询问交稿日期,他说天太热,您慢点读、慢点写,没有时限。

放下电话,我冒出的念头是,云林大学毕业后,始终在党政领导机关工作,后来到一个新闻单位去当“一把手”。他是记者出身,笔下利索,这我知道。但毕竟没有读过他的文章,猜想他总在写通讯报道之类。倘若他以这种笔法写散文,那我将发何议论?接着,自个儿偷偷笑了,人家的作品你还没看,胡猜乱想干什么。车到山前必有路,读罢作品再去应对。老兄既然没有具体要求,我总会有话可说,可长可短,涂抹上千二八百字不会太难。

真出乎我的意料!书稿摆上案头后,一翻目录,直感是:这里面有干货。我这个人,动笔决不马虎敷衍,包括给研究生论文写评语,给别人申请职称的表上签署“专家鉴定”皆如此。我一定把人家的论文或著作读罢再去执笔为文,绝不随意翻阅一通,草率从事。为老同学的书作序,我不只要通读,而且有的篇目还会重读。我只读了本书开头的几篇,立即被它所吸引。爱不释手地读下去。天热,我关起门窗打开空调聚精会神地读。上午读,中午午休,起床后又去读。老伴上午推开门,见我伏案阅读,不曾言语;下午见状,立马严肃地批评我:“你这么大年纪,又疾病缠身,这样连续爬书桌怎么行?”

二十多万字的书稿,我终于在三天内读完。读后的直感是什么?本来有个现成的词汇跳上心头,但我觉得人们用得太多、太俗,我想用其他词语去替代,似乎都可以,但总感到不贴切。我只好又回到我本不想用的这个判断上来:这书真令我“震撼”啊!多么充实、多么独树一帜而值得一读的散文集!

这部书写得真实。坦率地说,我对那种满纸官话、空话、套话、废话与假话的书,深恶痛绝。云林亦当官,在散文中却不讲官话;云林在新闻媒体长期舞文弄墨,但他在散文中回归本真。散文贵在真实,云林篇篇写真人、写实事,他鄙弃胡编乱造。他的散文,人真、场景真、对话真、细节真,真是通体真实。

我知道他出生于河南农村,家境贫寒,但并不具体知晓他父亲解放前以扛长工养家糊口;我想他在农村一定有儿时的穷伙伴,但并不具体了解其深情厚谊;我知道他在大学读书时利用假期回农村老家结婚,却并不深知他们患难夫妻忠贞情笃。云林的散文带有回忆录色彩,读来似乎回到了他所生活的时代,其人、其事真实地再现于读者眼前。

在散文集中,云林将自己的心灵、情感袒露于读者面前。他臧否人物,是非分明;他叙述事件,倾向直率;他阐述思想,判断明晰。他的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六欲,溢于言表,绝不闪烁其辞,绝不吞吞吐吐。散文立其诚,云林的真诚必然征服读者。

云林的散文写得很美。我这里所说美,并非景物的浮浅描写,更非指文章辞藻的华赡。我所说的文章美,指的是,他经过审美的独特目光,传达给读者的美感。他写树、写花,他写山、写水,无论其壮美,无论其优雅,均给人以美的感受。走笔至此,我不得不论及云林对女性美的捕捉、感受与表达。我原以为云林是一位中原硬汉,其实除此形象而外,他还有慧眼识美女、柔情护花使的阴柔的属性。云林不只对少女的美有泱泱乎千风万情的发现,而且对中年妇女,乃至对老妪的人生不同阶段的成熟美、沧桑美,亦有细微入神的观察与展示。云林对女性的美,不采取古文人的烘云托月的技艺,而是如高明的摄影师敢于正面刻画、收入镜头。云林对女性美的吸纳与映出,令人啧啧称奇。奇文也,云林之散文当之无愧!读云林的散文,委实是一种美的享受。

云林的散文对人性作了大量的深刻思考与抒写。文学作品,无论诗歌、小说,还是戏剧、散文,都应该以写人为主。所谓文学即人学之谓也。写人的什么?简言之写人的一切,或曰,人的一切皆可入文。不过,主要应该写人性与人道主义。人性,即人的属性;人道主义,即人与人的关系准则。尽人皆知,人由动物衍化而来。人难免有某种及某些动物性亦即兽性。但人,毕竟脱离了自然界的动物群体,而走向社会,组成了人类的群体生活。所谓人的发展与进化,无非是走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过程。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背离兽性的过程。但是人类也难免偶尔出现返祖现象,在某些荒诞的历史时期,人类的兽性可以在某个国家或地区上演令人发指的悲剧。不过,从人类整体而言,或从人类走向的全过程而言,人类社会不会全面恢复兽性。人性,毕竟比兽性进步而美好。

在我看来,人性即人的文明性,即人对真、善、美的追求,或者说,用真、善、美塑造人的形体和人的灵魂。云林的散文,高高地举起追求文明的旗帜,引吭高歌真、善、美,无情鞭笞假、恶、丑。这显示了云林的良知与人文修养。

云林的散文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类做出富有哲理性的思考。诚然,这种思考具有形而上的性质,具有理性的光辉。但又不是凭空说教,而是从经验去升华,去抽象。云林对人的少年的志向思考,对人的事业的思考,对人的晚境的思考,乃至对人类爱情的思考均达到了哲理的深度或高度。因之,他的散文可以给人们人生生活与追求以启迪。

读罢云林的散文集,令人心头浮起一句口头及书面常用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云林与我大学毕业,于1961年分手,虽然此后也见过几面,但毕竟缺乏相互的深入了解与理解。二人分手,何止三日、三年,已五十有二年矣!老同学数十年后邂逅,很可能彼此有所惊喜。但云林的作品令我惊讶不已。我虽未叹为观止,但我不得不由衷感叹,而且令我深深地陷入对云林其人其文的思索之中。

现在看来,云林人生的成就,为人的建树,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多阶段的。不能说,外因可以忽略。不,如果没有他的贫穷及衣食无以为继的父母的高远的眼光,不送他走向学堂,即使他有天赋,也只能如同他的父兄,成为一个优秀的农民,当然,也可能成为全国劳模。如果没有他的小、中学老师的教诲,特别是在关键时刻为他掌舵,他可能走向歧途。如果他没有历史久远、大师辈出、学术氛围浓厚的西北大学的教育与熏陶,他不会在文化上有高远的今天。当然,他工作后依然有上级与同事、朋友的扶持。

但是,我们还得套用一个经典判断,外因是条件,内因是依据。云林的成就,主要在于他个人的努力。少年立志、勤奋好学自不必说,而他对人生的永无停止的超越,则是他成功的动力。他对生活的挚爱与积极处世,在人际关系的拓展与调整上,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

云林读大学时,有一段和我同一宿舍。他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有二,其一是喜辩,和同学交谈,他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大附和他人,这自然说明了他的独立思考精神。其二,他总是手不释卷,我们读大学时是共和国20世纪50年代,是“一切革命化”的时代,明为倡导又红又专,实则鼓励“只红不专”,因之,所谓“红”,未必是真“红”。埋头读书,被看作是“白专”道路。云林似乎不大在意这个“险恶”处境。常常利用一切时间,包括零星时间,去阅读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作品。

云林工作后,常下基层采访,使他接触了社会现实;退休后,又利用一切可能外出旅游,这不只让他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人文景观,而且陶冶了情操,开拓了视野。

散文集范文8

知名作家怡霖最近出版了她的散文集《人约黄昏后》,在这部新作中,更加凸显了作家以生命的本真,以情感的暖色调,抒写追求人性真善美的艺术特色。作家直面生命的疼痛,原生态地表现弱势群体边缘人的亲情;以“焰”与“美”的直接抒情,热情讴歌真挚的爱情;以忧伤又洒满温阳的笔调,表现岁月沉淀后的纯洁友情。这是一部生命疼痛与礼赞的心灵写真。

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都有着各自无法言说的痛,有着无法承受的生活之重。《人约黄昏后》写亲情乡情的篇章,通过对生活在底层边缘的人和事、对母亲的苦难人生的原生态描述,使作品浸润着一种忧伤而美丽的格调,那些带着生命体温的书写,给读者以泣血般的疼痛,也弥漫着时代进步的悦耳音符,以及她对温暖亲情与田园牧歌的追忆。作品写出了亲人们宿命般的苦难,鲜活淋漓的贫穷与希望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善良、坚忍和乐观的性格特征,拨动了读者灵魂深处柔软的心弦,表现了一种凄美的艺术感染力。

出身“贵族”的母亲,命运让她儿时几易妈妈,落草到一个偏僻的山村。“其实娘出身的家庭堪称‘贵族’。回乡的外公借妻生子,生下了娘,娘长得清秀,外公夫妻欣喜若狂,百般娇宠,视娘为掌上明珠。”可是“命运弄人,几易为女,就像一件衣裳那样让别人换来换去。”“幼小的娘,命运握在别人的手里,任人摆布。有一回,娘亲口告诉我,她多想一辈子只唤一个人为娘啊。可见,在娘的心底,隐藏着深深的身世悲凉!”成婚数年后丈夫又以自杀的方式撒手人寰,从此她起早摸黑,像永动机一样劳作,独自抚养两个年幼的女儿和病瘫在床的养母兼婆婆,在那贫穷的山村里,受尽冷眼与贫困,成了底层之底层的边缘人。“如果外公不将娘送与他人,聪慧伶俐音色悦耳的娘禀承了先人气质,定能有一番作为。可是命运作弄人,她脸朝黄土背朝天,一生承受苦难。母亲年轻时一条乌黑浓密的辫子长及腰际,用一丝毛线扎着,摔来摔去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在父亲自杀后,娘拂过那头微卷的青丝,自己用把剪刀一声‘咔嚓’,像是剪掉平生的所有柔情,又像是剪掉千丝万缕的烦恼,从此一直是平平的刘海。”终于熬到了改革开放,16岁的女儿辍学外出打工,以她的聪明、坚忍、勤劳、勇敢在城市里取得了一席之地后,母亲却在交通事故中命丧车轮之下。在残酷的宿命面前,人们不得不静默无语。这不是虚构的宿命,而是作家怡霖血淋淋的生命疼痛。

但在她的笔下,并没有对命运的怨天尤人,她用淡淡的忧伤和充满温阳的笔调,通过早年心酸的往事、母亲的苦难人生映射出自己生命的疼痛;这生命的疼痛没有让她沉沦,而是从山乡浸染苦汁的土壤中破蛹化蝶,展开怀抱俯瞰人世间点点滴滴的真善美,呼喊出坚强才是硬道理的生命强音。诚如著名作家、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描在本书的序中所写:“她给人以温馨、柔软,给人以缅怀、追溯,能够感受她的温度,又能够触摸她的隐痛。她在这种暖色的情感中寻觅,游走,以她独有的细腻和敏感,以她宽厚的悲悯和温情,实现着对自我的释放和救赎。”

作品中这些抒写亲情乡情篇章,凸显了原生态风格。社会弱势群体的边缘人,他们的苦难往往存在于宏大的叙事之外,是形而上的公共经验之下的灰色地带。怡霖之生命疼痛,是许许多多生存苦难者的九牛一毛,绚丽多彩的社会万花筒没有留下她的一丝痕迹,倘若不是她与文学结缘,有谁在意那社会之边缘的边缘。我们看到这里没有任何有意的虚饰与无意的遮蔽,作家感到不写出来就无法实现内心的救赎,是“这一个”记忆的见证者和书写者,但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境遇。70后的作家大多不是从公共经验和公共记忆出发的,他们更个人、更个体、更个性。作者艺术地记录了农村鲜活的微观史,为历史留存了一份具有特质的社会图景,努力从个人记忆上升到民族记忆,这些作品原生态地抒写了时代的苦难,是农民生活的艺术重现,这样的作品总会有出人意料的生命力。

《人约黄昏后》的另一特色是抒发了作家对爱情的礼赞,她以散文诗的体裁、以炽烈与唯美的文字讴歌纯真的爱情,饱含着出自心灵深处的淳朴而热烈的真情,洋溢着一种“焰”与“美”的直接抒情,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了她持久的热力和绵长的光度。

《情花》和《情潭》是两章经典的散文组诗,在纷至沓来的意象中,那些纵横捭阖的句式与结构,弥补了诗和散文文体的不足,表现了作家把握散文诗文体上的得心应手。在情感领域极为开阔的时空中,她纵情笔墨为人性的真善美呐喊着,无所顾忌地用缠绵悱恻的声音,个性鲜明地对爱情作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礼赞。这些文字绮丽又不失婉约,典雅而不失明快,古典诗词的底蕴非常厚实,字字珠玑抑扬顿挫,成为古典爱情的现代召唤。

《人约黄昏后》无论是写山水花木、飞禽走兽,还是写乡村都市、人生过往,都有一个情感丰沛的女性形象闪现其中,以忧伤又洒满温阳的笔调,抒发了其对曾经的友爱视如亲缘,对真诚的友谊心存感恩,对过往的友情长萦心怀。生命的疼痛可以使人心地刚硬,纵然坚强却寡情薄义。但我们从作品中不时闪现的情感丰沛的女性形象,可以看到生命疼痛中的柔软,这份柔软散发出淡淡的忧伤,而更多的则是温暖的阳光。在人际关系越来越现实的今天,这一抹忧伤,一缕阳光,把人世间美好的友情衬托得无比绚烂,显得多么地弥足珍贵。

怡霖的写作方式很独特,曾被媒体誉为“手机创作第一人”,这种即时的、随性的写作,绝好地实现了“我手写我心”。怡霖曾在《通往圣殿的路上》一文中说:“我所历经的苦难不止存活于我的记忆中,它还作用于我精神的空间。而文学是我内心的另一个自我。我独自审视内心,耐心并执著地用语言去建构另一自我的世界。”这个自我的世界,我们从《人约黄昏后》已可感可知,可以说是交织着魅与痛,一半是火焰,一半是秋阳。

散文集范文9

七夕民间有俗语:“今日人间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俗称“七夕”,相传是天上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时刻,又叫“乞巧节”。由于织女心灵手巧,在凡间曾把织布、绣花的技巧传授给妇女们,因此,每年七月初七晚上,趁着织女与牛郎团圆之时,女孩们为之祭拜,希望自己能够心灵手巧,祈望美满幸福。

若可,请许他一帘幽梦,素年锦时,那些被流水阅过的时光,总是于袅袅处开出婀娜的花,就让他以梦的姿态,别致婉约呓语中的一眸浅笑。花开花谢花满园,谁的轻唤,于花开处,疼痛温暖了一季的守候?又是谁的心思,在低回旋律中与这个秋水共长天。

七月七,在花海边,四指相对,扣成一颗心,能见证的,是定格时光的这片花海。

没有人知道,这世间,究竟有多少情份,属于浅相遇,深相知;更没有人知道,这世界上,究竟有多少际遇,属于默然相伴,静寂欢喜。

于万千的人群中,无涯的时光里,一个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恰巧奔赴到你的人生中来,这,何尝不是一种深深的缘?

花不再为媒,因过了媒约之期,花见证,这一季的绽放,是为这个七夕的到来,若相惜,花海边,每一天都是你与她的七夕。

若可,请许她一个回眸,岁月静好,红尘安然,奢望浓墨处,有一场盛大的邂逅,以你明净的眸,给他一汪深情的凝视,将那份怦然心动脉脉珍藏。

一如这万千株向阳花,化为一只五彩的蝶石,每个晨起,一羽缠绵;每个黄昏,一袭温婉。端坐在心的世界,与太阳对望。

你知道,纵隔了天涯,他也是你今生最美的相遇,。一言相识,仿若倾心已久;但凡交谈,已默默相惜。

想象着,在吹着秋风的小径上,与他十指相扣,不求永恒,但愿莫忘;想象着,在这个8月,记得七夕他给的承诺:陌上花开,一起来这片花海。

若可,带她来这片世外,不带记录时光的文件夹,远离钢筋、水泥和远远的霓虹灯,让它们凝固成记忆,一定记得,带上彼此的爱,带上交集的故事,带上彼此喜欢的棉花糖,来寻找这片陌上花,相思扣,来寻找喜桥上恋人洒下的花海,花上会有露滴,晶莹剔透。

七夕佳节,上之牛郎与织女鹊桥,泪隔数光,然犹着无悔,仍年年岁岁望至鹊桥上行,只为要与爱著之容见。传奇故事辄太凄美,教人有许多恨,许多惋惜。而人情事,又有几成?往事依稀,当软风吹过纱,最恐其为,心期隔了天涯。

坐夜深处,放上些温柔婉之曲,令心于曲中,寻隔世空之柔。七夕,为爱之时,亦是思念之日。邓丽欣则金石之声,在我者耳飘来荡去,使我生无限意。眼前,如现出雨余空巷之石路,女微笑而,执我之手,与我在日中之青?,清爱?。

于是,忆昔君言之有语。君尝言,要紧牵我手,平生不解;君尝言,欲与我暖之家,曲予生;君尝言,欲与吾牵手,汝今生,约来叶。凡所言历历如昨,而无声。可知否?无过矣何者,你仍是我梦翩翼之。此刻,思昨日之媚,一理之心不觉乱,绕一丝丝之清凉,至忆深处,与汝情相拥。而吾心之思,依旧清,风戾之七夕之际。

多,等一无雨之夜,看月倾城,看君踏月而至,与吾牵手,遥望天边河,复书一阕情,安于七夕之思里。而今岁之七夕,鹊桥上可有汝习之影?今之七夕,情之语可能再彻耳?夜拨响心,待中之歌绕不去。但愿,今生之琴,有子之和。

悠悠落雨,风轻携我之心,一路飘扬。思念,芳且痛而,寡人无倦。而思之也,寡人之心,空得犹如一片幽谷,恬静纯。于是,在爱之时里,余以指尖扣键盘,以轻浅之心,浓浓之思,借一曲河恋歌,我则想了无数编次之缱绻梦儿。

君知,纸短情长?我只望,因七夕佳节,许下美意。愿岁、月静好,举案齐眉,后之起承转合,但与卿有。

汝不在吾左右之日,我在日之中不停泊暗影。七夕,满街满巷皆于染爱之馨香,道着柔情,歌曰爱耳。雨洗轻尘,周遭一片氤氲迷,我撑着油纸伞,唱其遇之旧韵,当日青烟雨中子。然,又过几个七夕,尔乃踏浅风微微而来,与吾牵手看云卷云舒,看细水长流?

我亦尝涉,过天涯,越海角,惟求一柔之拥,一倾情之相对。此时,风起,忆记深深。回眸来时路,虽其夫日者既远,然而不模糊。一段时光,携泛黄而美之味,频奉我一,发昔之事。

今,花开矣,花又落矣,我不敢去数,已经数次之季轮,亦不敢求,君臣之间,岂徒为膈山而望之剪影?我但静地,守在长者阴里,无论悲喜,无论寒暑,都只在望中,抱今生今世之约,轻唤汝之名。

每叹,年华易往。常怀,你与我之笑和泪。原来,两情相悦,此心已许,则无论隔天涯犹海,那份真情,早已永恒。记沈从文尝言:“我行过多方之桥,看过多次之云,饮酒过多种之,独爱一方最幼者。”。”余幸,我遇于当好之年里,尝于静夜沉沉,皎皎朗月,倾心相爱。我之嚬笑,皆自一至诚之心,若浑浑然,不须他饰,爱则于彼,不增不减,情亦在焉,不来不去,温暖微甘。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残缺的夕阳点缀着江南盛夏的黄昏,牵引着我仿佛依稀间看到他们的影子,早早的就凝望着天空等待牛郎和织女星的约会,默默的祈愿这永恒爱,希望自己也能拥有这忠贞不渝的爱情,虽然遥远但终有相聚!

自幼年时常常在夏季众星朗朗的夜晚,听父亲讲牵牛织女的故事,如今清晰的缭绕在耳畔,银河两地如天地日月之遥,即便如此鹊桥普渡真爱永存!也许今天物欲横流的我们为金钱迷惑为富贵屈尊,忽略了真爱价值!我坚信真正的爱情是永恒的,只要努力的付出,真爱永远存在,任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也阻止不了他的如花绽放!今天我们排斥着父母的劝说和训责,只为真爱的誓言而付出一生的代价!哪怕是天荒地老,海枯石烂我们都在以七夕银河为伴,星辰为证坚守这份永不言弃的爱!

散文集范文10

风轻轻地拂面而过,撩起我心中的思绪,那缕缕凉风扣人心弦。我站在你的身后,默默的观注着你,这才发现原来你我的距离是那样的遥远。虽然看上去似乎伸手可触,但正在伸手之间,我明白了,一切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简单,那只是我个人的单纯的想法。我们之间有着一条不可逾越的沟壑,我永远也无法跨过去,只得在一端呆呆地守望着另一端的你,而你却似乎毫无知觉,一切对你来说,就是这轻轻拂过的春风,除了有丝凉意,什么也没有留下。一阵风过,你也静静地走了,随之消失在风中,消失在我的视线里,但仍留在我的心里,仍留在我的记忆里。

风本来就会瞬间即逝,但是它所给我的“凉意”,却不会瞬间妈逝。风不是清纯的,在它吹过的瞬间,突然袭来一场龙卷风,风中的沙尘迷糊了我的眼睛,泪水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而你却若无其事,依然头也不回的走了,我模糊的双眼,看不清你洒脱的身影,风沙越来越大,你意无反顾的执意走下去,我开始为你担心,不知你能否走得出去。我期盼着风暴快快停下来,不要伤害到你。我开始拼命地流泪,希望能够流成大海,吸附了沙尘,减少风暴对你的伤害,我哭得天昏地暗,哭得忘了自己是谁,哭到不明是非,我想用泪将你唤回,我能吗?我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原来答案已经很清楚,我不能,因为你不属于我。

风儿停歇了片刻,我也不再哭泣,我要像风儿那样洒脱,要像风儿那样自由,我不要被束缚,尤其是不想被内心的煎熬和困惑所束缚;我要像风儿一样勇敢,敢于吹向沙漠,敢于卷起沙尘,然后把它重重摔落。不能被打倒,更不能认输,所以我拼命地挣扎,尽管我被弄得遍体鳞伤,但我没有哭泣,更没有后悔,因为我毕竟挣扎过。我痛,因为我体无完肤,万念俱恢;我笑,我为自己的无知感到可笑;我狂,我为一个而痴狂;最后我累了,我不哭不笑,不吵不闹,而是静静地、呆呆地等着……忘了挣扎,也忘了呐喊,似乎一切都该结束了。

风停了,一切都消失在风中,一丝一点也没有留下,唯有一颗已经支离破碎的心,依然在风中……据说每一个受伤的动物都会找一个隐蔽的地方去填平浑身的伤口,然而我没有躲也没有逃,而是静静地望着苍白色的天空茫然。

风儿走了,带走了我的思念,远方的烟囱中冒出缕缕青烟,它们保持着静默的本性,悠然地冲向天空,破碎的心还能复原吗?月儿缺了还会圆吗?天空中的云朵都有聚散,花开花落总有时,就让一切随风消逝吧!从此以后不会再有任何遗憾与留恋,明天依然会是一个艳阳天。告诉自己也对别人说,重新武装自己,以崭新的面貌去迎接一个新的黎明。

散文集范文11

认识施秀华已经有近20年时间了。那时他还是一名武警战士,尉级军官,很是威风。因为没当过兵,十分羡慕施秀华那身威武的军装。那时施秀华已经是很有名气的诗人了,在报刊上经常能看到他的名字。因为对文学的共同的爱好,走的就有些近,来往很多,所以相互间就比较了解。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施秀华到商海里冲过浪,虽然写诗少了,但是这并不代表他离开了文学。我经常能在报刊上看到他写的评论,而这本厚厚的文集更能说明,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物欲横流的当下社会,施秀华依然有一颗热爱文学之心。

这本文集是施秀华多年心血的结晶。《点亮心灯》,顾名思义,是多年来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更是对命运对生命的感悟。已过不惑之年的施秀华,对人生对生命对生活对世间的一切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看法和见解流注笔端,跃然纸上。这些文字,像生命的灯盏,照亮来路,点燃激情。作者在后记里说过:点亮心灯,照亮别人,温暖自己。这也许就是这本文集的出发点。《点亮心灯》共分四辑:红尘走笔、心之蔷薇、情感驿站、人在旅途。纵观全书,有两大特点:一是写的都是身边风景,身边人身边事,信手拈来,喜怒哀乐。二是有感而发,有的放矢,一针见血,不放空炮。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神往于远方山水的千姿百态,碧波清幽;钟情于梦中风景的娇柔妩媚、诗画意境;感喟高山峰顶的云涛雾海、日出苍穹;惊叹于千顷碧海的波澜壮阔、澎湃汹涌……它们无时不刻地诱惑着我们风尘仆仆地行程,就在这行色匆匆之间,我们往往却忽略了身边的风景。其实,只要你注意,只要你有心,在自己身边就会发现很多迷人的风景,何必到远方去求索呢?在生活中人们缺少的不是风景,而是寻找风景的心。只要善于发现、细心寻找,身边处处是风景。施秀华就找到了身边属于自己的风景。作者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滴,发现生活中有意义的人物和事件。《股市学股》《同学轶事》《我家的文物》《战友》《腊八时节》等等,都是此类文章。

对文学写作者来说,真正的意义在于创新,而创新在于发现。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总会包含较多社会、历史、人生的内容,而又以作家独特的眼光、手法予以再现。《点亮心灯》的意义就在于此。作者写人情世故,写商海冲浪,写父爱母爱,写生命瞬间的辉煌和凋谢,写同学情战友情,写股市风云,所有这些它既有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又有对于现实社会的关照,同时也是在中国社会迅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所有相关的人们为之付出代价的反映。这是一代人的成长史,这是民族记忆的一部分,因此它是有价值的。

其实在我们上学学作文的时候,老师就一再强调:作文要有感而发。“有感而发”这四个字简单,但这四个字可以说是写作,甚至是中国文学最核心的精髓。空洞的新奇、虚假的编造,一定不会获得读者的共鸣。好的文章都是有感而发,都是对所写的人和事的真实感受。写作时作者的情感和想法需要找到适当的模式和语言来表达。让我高兴的是,在阅读《点亮心灯》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一个好的作者,应该是一个有感情、有个性的人,当然也是一个有胸襟的人。这是写作的一个大的方向。“作文作文”就是以文来表达自己、抒写自己,所以写作最终的落脚点是写人、写自己和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点亮心灯》做到了这一点。

散文集范文12

我不是万花丛中的牡丹,我只是野花,虽渺小,但为大地增添一点生机。

一本好书,一杯香茗,一口美酒,一片云彩,都是人生的蕴意。

湛蓝的天空掩不住我想要流出的泪。

公园里,凄美的秋景使我陶醉。。。。。。

花已凋零,蝴蝶为何仍在飞舞?

枝头的鸟儿,你为何独自歌唱?忧愁的歌,飘向远方。。。。。。

大雨?A盘,犹如我那控制不住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