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供应链体系论文

供应链体系论文

时间:2022-11-01 18:32:08

供应链体系论文

供应链体系论文范文1

【关键词】TOC理论;供应链;绩效评价

一、引言

建筑企业供应链以总承包商为核心,从业主核心利益出发,通过对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控制,从中标开始到施工、竣工验收以及售后服务,将分包商、材料供应商、工程设备供应商、业主等连成一个整体的网链结构模式。我们可以把建筑业供应链分为施工建造子系统、移交服务产系统及物资供应子系统三个核心子系统,以促进建筑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更深入、更加切合实际,从而更好的满足建筑企业供应链服务的需要,本文以TOC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以满足建筑行业绩效评价的需求。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总承包模式下的建筑供应链,即从中标开始到施工验收为止,一个包含承包商、供应商和业主等的网状结构模式,不包括销售等环节。由于行业特点等原因,建筑业绩效管理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评价指标单一,主要关注成本、工期等,这样的指标体系不能准确地科学地评价供应链绩效,也不能产生好的导向作用。

二、TOC理论

TOC理论即约束约束理论在美国企业界得到很多应用,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美国生产及库存管理协会(American Product and Inventory Control Society,APICS)非常关注TOC,称其为“约束管理(Constraint Management)”,并专门成立了约束管理研究小组。TOC是一套管理理念与管理工具的结合,是通过逐个识别和消除这些约束,使得企业的改进方向和改进策略明确化,从而达到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现其目标的目的。TOC(Theory of Constraints)理论是一套成熟的管理理念和思维工具,其理论核心层包括ToC关于企业的目标、衡量标准、“约束”概念、管理原则等,有效产出/运营费用/库存是其特有的绩效指标。约束理论把供应链看成一个整体,整体收益才是真正的收益,并且每个系统在发展中都存在的制约因素,称为 “约束(也称瓶颈)”,利用绩效指标和思维过程等工具,逐个识别和消除这些“约束”,可以提升系统的性能,使得未来的改进方向与改进策略明确化,更容易达到目标。本文尝试将TOC 的理念和工具,研究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三、基于TOC的建筑供应链评价体系的设计

一个好的评价体系,不仅能让管理者及时掌握供应链的运营情况,发现运营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产生好的导向作用,将供应链上的成员的利益协调起来,发挥供应链的最大效益。在已有的理论和研究基础上,运用TOC理论构建一个符合建筑业的绩效评价体系,达到以下目的:(1)通过TOC理论的系统思想,提高协同运营效果;(2)掌握供应链的运行情况,发现瓶颈,找到改善的方向;(3)通过采用约束理论的绩效思想,将对供应商和零售商的考核标准统一起来,掌握不同节点企业的地位,和其对供应链整体收益的贡献。因此,本文在构建体系时,初步确定有效产出和优势因子两个供应链整体的、战略层级的目标,然后把两个指标分解成成员企业的绩效指标,另外,设置瓶颈和缓冲两个绩效指标来完整地监控供应链的运行情况。

1.供应链整体的绩效指标。本文把相关指标分为财务类和非财务类,财务类的指标是基于TOC理论的”有效产出”绩效指标,有如市场占有率/现金流/投资回报率等;非财务类指标,有如服务、创新、质量等非财务类指标也可称为“供应链竞争因子”,优势因子的指标,体现了供应链多大程度的得到市场的认可,比对手做得更出色,这些因子是供应链实现其目标的重要支撑。TOC理论认同系统理论的观点,企业要关注有效产出而非单独地关注成本,这体现了供应链总成本管理的思想。为了体现TOC理论的持续改进思想,将整体战略目标划分为当前和未来两个,以激励供应链不断改善业绩,这样的设置的指标,具有简单、平衡和动态的特点。由于建筑项目的地域性,供应链是根据项目的地理位置构建的,随着项目的完成,供应链也随之解体,因此,供应链成员能否快速地建立供应链的意识,很好地协作,是建筑供应链解放生产力的一个重要举措。为了引导成员积极协作,取缔零和博弈的思维,应设立一组”协作促进”指标,包括服务满意度/质量满意度等指标.

2.供应链成员的绩效指标。前面设置了供应链整体的绩效指标,考核整体绩效,而在供应链内部,也要分清不同的成员的具体绩效,给供应链绩效管理提供事实依据。因此,设计“成员绩效指标”,是为了简化描述,架构中只考虑了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等供应链成员的绩效评价。在此指标中,成员可以用

IDD/TDD等指标相互评价。基于TOC理论的动态考核、持续改进的思想,本文设计“瓶颈指标”衡量供应链及其成员内部的瓶颈,这个指标不是固定的,随着供应链的运行状况而变化,瓶颈是可以转移的,不同的瓶颈有不同的具体评价指标。比如,当物流是瓶颈,那么指标可以选用物流成本—单位货币—天,有效交货—单位货币—天、产品运输无损害率等。当我们松绑了已经锁定的瓶颈,遇到了新的瓶颈,那就要设置对应的指标来考核与监控新的瓶颈。

3.评价体系的模型。结合供应链整体的绩效指标和供应链成员的绩效指标,我们可以构建基于TOC的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模型。

下面给出主要的具体指标的确定:(1)供应链链整体的绩

效指标的确定,一是有效产出:有效产出(T)是指整个供应链通过销售得到的货币,该定义排除了内部转移价格。有效产出的主要组成部分:整个供应链的收入,减去产生的纯变动成本。反映供应链收益状况的主要净利润(NP),产出品(P),投资回报(ROI),以及现金流(CF),可以直接由T决定。二是竞争因子和协作促进指标:这里,财务类比率或非财务类的比率计算,一般以供应链成员相应指标占供应链整体相关数字的比值进行计算。“满意度”指标,由核心企业对其它成员企业的考核,相关数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消费者数据分析等获得。(2)供应链成员的绩效指标。一是成员绩效指标:个体成员可以用来衡量全局计划的执行情况的指标有三个:有效产出—单位货币—天(TDD),库存—单位货币—天(IDD),以及本地运营费用(LOE)。二是瓶颈指标:针对建筑行业的特点,设定了缺货率/退货率/质量事故率/工程变更率等指标。这类的指标是变动的,当供应链组织改善了管理,克服了当下的瓶颈,就会产生其它新的瓶颈。

参 考 文 献

[1]袁文曦.论建筑仓业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国际纵横.

2009(11)

[2]李洁.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研究——基于TOC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视角[J].学术论坛.2010(3)

供应链体系论文范文2

内容摘要:保持供应链的稳定对供应链的正常运作和管理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目前对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方法与视野还不够全面、有效,扩展研究视角是进行供应链稳定性研究的客观需要。文章阐述了保持供应链稳定性的意义,对相关文献的研究视角加以汇总提炼,并从供应链设计、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外部环境以及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方法等层面扩展分析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视角,以期创新研究思路,提高研究成效。

关键词:供应链 稳定性 意义 研究视角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迎来现代经济的全球化浪潮。企业的竞争优势与竞争法则也随之改变,其结果意味着企业的成败不仅取决于它能否有效地发挥组织机能,更要依赖于所处供应链的经营绩效、整体实力以及自身协同工作能力。战略学者徐飞指出: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从“点”竞争演化到“链”竞争。物流管理专家马士华认为:21世纪的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现实表明:企业与企业之间“单打独斗”式的竞争正在被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模式所取代,如苏宁与国美之争、通用汽车与丰田汽车之争。供应链竞争已经成为全球商业竞争的核心内容。所谓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在供应链竞争时代,研究供应链的稳定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保持供应链稳定性的意义

供应链的稳定性是指在外界作用下,供应链具有一定的自我稳定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从而保持和恢复原来的有序状、原有的结构与功能。赵宏霞等人则把供应链的稳定性区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稳定性主要是针对需求的波动性而言,即供应链应付需求波动的能力。广义的稳定性则应包括节点企业应付外在干扰的能力,联盟关系抗干扰的能力,供应链拓扑结构的抗干扰能力。由此可见,保持供应链稳定性必须以增强供应链自我调节能力、市场适应能力以及抗干扰能力为基础。在当今社会,由于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时刻威胁着供应链的生存与发展,因而维护供应链的稳定便成为供应链成功运作的必然要求。

(一)保持供应链稳定性是供应链系统良好运作的前提条件

供应链是一个系统,基于系统的供应链稳定性是供应链良好运作的前提。无论是哪一种产业链的有效运作,都必须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进行,即使受到内部或外部的冲击,供应链系统都应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性能和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否则,当受到各种冲击负荷的作用后,供应链就会断裂,动态运作就会失效。因此,无论是来自供应链内部的利益冲突,还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所有成员企业都将试图保持供应链系统的全局稳定,以便获取供应链整体竞争优势,实现供应链收益的最大化。确保供应链系统的稳定,既是系统存在和良好运作的前提条件,也是客户对供应链系统的基本要求。

(二)保持供应链稳定性是实现供应链可靠性的根本保障

供应链的可靠性反映了供应链履行承诺的能力,其内涵包括供应链成员的可靠性、结构的可靠性、协调的可靠性以及提品和服务的可靠性。供应链管理要获得高效率和效益,最基础的必须要有高可靠性做保证。而供应链的稳定性则是供应链可靠性有意义的保障。由于供应链上的资源优势互补的原动力在动态中组合,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在供应链上不断解散和重建。这表明供应链系统总是处于连续的波动状态,其中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迫使人们只能保持供应链的相对稳定。实践证明:只有通过保持供应链的相对稳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物流商以及客户之间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真正实现整个供应链条的全面可靠。

(三)保持供应链稳定性是防范供应链风险的有效途径

供应链风险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它会利用供应链系统的脆弱性对供应链系统造成破坏,给上下游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带来损害和损失。在供应链运作中,可能遭遇的风险有市场风险、合作风险、技术风险、信息风险、财务风险以及解散风险等。供应链风险往往会造成供应链效率下降,供应链利益受损,甚至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网络失败和解体。然而,通过保持供应链的稳定性,实现供应链成员的稳定、供需关系的稳定以及合作的稳定,有利于增强供应链抵御风险的能力,进而实现供应链风险的有效防治。

(四)保持供应链稳定性是弱化“牛鞭效应”的重要手段

牛鞭效应是对供应链中需求传递和放大效应的形象描述。牛鞭效应引发了企业运作成本增加和顾客满意度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保持供应链系统的稳定对于削弱牛鞭效应、改善供应链整体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毋庸置疑,保持供应链的稳定性是弱化牛鞭效应的重要手段,而弱化牛鞭效应则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目标的关键。如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通过维护供应链的稳定以防止需求信息被盲目放大,从而消除或减轻牛鞭效应,实现供应链整体绩效的改善。

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视角

供应链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对供应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正处于起步阶段,对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极少数学者曾经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过供应链的稳定性。覃正应用信息熵概念,通过聚合度、冗余度指标揭示供应链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Ouyang研究的方法是通过信息共享弱化供应链的牛鞭效应,以此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任君卿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投入产出理论建立供应链的模型,从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关联性、供应链整体效益的可行性、链上产品的市场满意指数三个方面得出稳定性供应链的约束条件。陈新平从信任、关系亲密度、合作满意度,网络效应激“套牢”和信息协调等方面对供应链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供应链稳定性的建议。企业界对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也有少量报道,如招商迪辰集团主席范棣认为,实现供应链一体化可以持久维持供应链的稳定性。但总体而言,目前对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研究的方法和视野还不够全面、有效。在此,笔者基于对现有研究视角的汇总与提炼,从供应链设计、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外部环境以及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方法等层面扩展分析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视角,以期创新研究思路,提高研究成效。

(一)基于供应链设计层面

供应链的设计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功能发挥和运行效率。供应链设计的总体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全面协调各方资源配置,不断降低成本、节约资源、提高响应速度,最终实现供应链利润最大化。在总体思想的指导下,供应链设计应该遵循集优原则、简洁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创新性原则以及战略性原则。供应链设计不当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运作失败,因而必须讲究策略。目前常见的设计策略有基于产品的策略、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策略、基于成本核算的策略、基于多的集成供应链设计策略、多级供应链系统设计策略、围绕核心企业的设计策略以及在产品开发初期的设计策略等。也有少量学者研究新的设计策略,如徐学军提出供应链设计的“匹配策略”。就供应链设计的内容而言,主要包括供应链机构设计、成员设计、产业设计及运作设计。机构设计包括以核心企业为主导、以决策与协调为主要目的的领导机构设计、供应链日常事务管理机构的设计以及供应链监督检查机构的设计等。成员设计主要是针对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设计,即要充分考虑加入供应链的企业数量,保证入链企业的素质,为将来企业间的合作和供应链的运行创造有利条件。产业设计主要涉及供应链的产业布局、产业规划以及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与产业共生关系等。运作设计主要是围绕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业务流程和数据处理所进行的设计,包括采购流程设计、生产流程设计、库存管理设计、配送渠道设计以及信息系统设计等。供应链设计的思想、原则、策略及内容是否科学合理,是供应链能否保持稳定的先决条件,是研究供应链稳定性的窗口。因此,可以从供应链设计的思想视角、原则视角、策略视角以及内容视角探讨供应链的稳定性,提出保持稳定性的对策。

(二)基于供应链管理层面

供应链管理以信息资源处理为管理内容,以渠道为核心管理范围,以最终客户需求为管理起点,以提高企业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为管理目标,强调价值的整体创造与共同分享,强调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紧密合作。供应链管理所要达到的效果之一是保持供应链的稳定,而供应链的稳定又是供应链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站在供应链管理层面,可以从供应链管理中的理论运用和机制建设两个视角来研究供应链的稳定性。首先,基于理论运用视角,必须分析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所运用的理论。将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理论简单划分为方法理论、人事理论和经济理论。方法理论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博弈论、突变论、协同学理论等;人事理论包括激励理论、公平理论、信用理论、竞合理论、心里契约理论等;经济理论包括产业集群理论、投入产出理论等。任君卿的《基于灰色投入产出模型的供应链稳定性分析》、柳菲的《基于博弈论的供应链联盟形成过程及稳定性分析》等文章,都是基于理论运用视角的代表。其次,基于机制建设视角,所要考虑的是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机制建设问题。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机制包括:竞合机制、决策机制、协商机制、信任机制、创新机制、自律机制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绩效评价与利益分配机制、监督预警与风险防范机制等。如于海江的《供应链管理中节点间合作的决策机制与性能评价研究》就是围绕供应链管理中的决策机制和供应链的稳定性等问题进行探讨,属于机制建设方面的研究视角。最后,无论是理论运用视角还是机制建设视角,都有可能对供应链的稳定性作出非常深入的有价值的探索,遗憾的是大多数研究者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相关的文献资料少之又少。

(三)基于供应链外部环境层面

供应链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于供应链外部并能对供应链运行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经济、政治、法律、政策、市场、体制、金融、技术、资源、行业环境、文化习俗以及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外部环境的变化性和不确定性常常导致供应链结构的调整和供应链风险的产生,从而威胁到供应链的稳定。因此,必须注重外部环境与供应链稳定性的内在关系研究,以便及时消除或减少外部环境对供应链的不良影响。基于供应链外部环境层面研究供应链的稳定性,研究视角主要来自市场资源、市场需求、市场风险和法律政策。其中,市场资源视角主要探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对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市场需求视角主要探讨用户需求(产品或服务)的变化对供应链稳定性产生的影响;市场风险视角主要探讨由外部环境引起的供应链风险对整个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法律政策视角主要探讨国家与地方法律法规以及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对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外部环境对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既可能是微观的,也可能是宏观的。如交通事故、停水停电等可能对供应链的稳定产生轻微的影响,而战争、地震、瘟疫、资源短缺、重大意外事故等可能严重威胁供应链的正常运作。此外,政策修订、体制改革、技术更新以及需求转移等因素也会严重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所以,从市场资源、市场需求、市场风险和法律政策等视角研究供应链的稳定性,具有可取性和价值性。

(四)基于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方法层面

科学研究是创造知识和整理知识的工作过程,正确的研究方法则是科学研究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所以,对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也要讲究方法。从方法层面探讨供应链的稳定性,主要是解决研究方法的选择问题。目前,针对供应链的稳定性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视角主要有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法、博弈论方法以及实证研究法等。定性研究法:即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或角度。如陈新平从信任、关系亲密度、合作满意度等方面对供应链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采用的是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它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如罗昌提出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供应链稳定性判据,进而对供应链的稳定性问题运用定量研究法进行探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法:即对研究对象同时进行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一种综合研究方法。如覃正、姚公安从系统论的角度应用信息熵概念(定性研究),建立供应链系统稳定性的数学模型(定性研究),并通过聚合度、冗余度指标(定量研究)揭示供应链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博弈论方法:即使用严谨的数学模型研究现实世界中冲突对抗条件下最优决策问题的理论方法。柳菲和张磊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供应链联盟的形成过程,并对同位供应链联盟和错位供应链联盟进行稳定性分析。实证研究法:即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如文章《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稳定性研究》针对跨国公司FASTCO公司的全球化供应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维持全球化供应链稳定的对策。此外,利用比较法、统计法、规范研究法以及系统分析法等研究供应链的稳定性尚不多见,基本处于萌芽状态,值得深入考究。

综上所述,在现实中,稳定的供应链通常具有相当的“顽强性”、“抗扰动性”和“环境适应性”。保持供应链的稳定对供应链的正常运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实现供应链管理目标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任何事物都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因此在维护供应链稳定的同时,还要考虑供应链自身的发展与创新。供应链的稳定强调的是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稳定,而供应链的发展与创新则重点考虑供应链存在的持久性。随着供应链竞争时代的来临,维护供应链的稳定已经成为业界共识,扩展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视角成为进行供应链问题研究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任君卿,刘思峰.基于灰色投入产出模型的供应链稳定性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10(1)

3.赵宏霞,杨皎平.供应链的可靠性管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3)

4.王旭,李卉.基于稳定供应链的商业竞争风险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9)

供应链体系论文范文3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concepts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apply approach and method of quality chain management are summarized. The analysis and proposals in this paper will be useful for the furthe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关键词:质量链;质量管理;装备质量

Key words: quality chain;quality management;equipment quality

中图分类号:TJ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3-0014-01

0引言

质量链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不是传统质量管理模式在主体尺度上的简单延伸,而是以多个组织、多种要素共同参与质量形成与实现过程为内容,以质量流、信息流、价值流为对象,通过控制关键链节点,实现协调耦合、增值高效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研究质量链管理及其在装备研制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军事经济效益和现实意义,可以为装备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技术支持。

1质量链管理的内涵和基础

“质量链”(Quality Chain)的概念是由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UBC)的学者提出的,他们综合了QFD、SPC、SPI、供应链及工序性能、产品特性值、工序能力等重要的质量概念,系统地、全面地表示了他们之间的有机联系(Trozynski,1996)。朱兰博士按照他的理解,提出了“质量环”(QualitLoop)的概念,即产品质量是在市场调查、开发、设计、计划、采购、生产、控制、检验、销售服务、反馈等全过程中形成的,同时又在这个全过程的不断循环中螺旋式提高(Juran,1999)。实质上“质量环”与“质量链”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强调质量调控过程中的系统性和协作性。目前,国内对质量链做出的权威定义是,质量链是“组织群共同参与实现的质量过程集合体,是质量流以及信息流、价值流运行的载体”;质量链管理是指以多个组织、多种要素共同参与质量形成与实现过程为内容,以质量流、信息流、价值流为对象,通过控制关键链节点,实现协调耦合、增值高效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实施有效的质量链管理需要做好以下基础工作:一是管理任务的确定。二是管理工作的规范。规范化工作的对象是质量链运作过程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各种实体;另一方面是无形的事物,如工作程序、处理方法等。三是管理信息的统一。

2质量链管理的研究现状

2.1 质量链管理研究国内研究以对质量链直接进行理论探讨为主,集中于制造企业质量链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对具体的技术和方法比较缺乏。文献[1]中,描述了传统的封闭型质量管理模式。在文献[2]中提出质量链管理的思想是研究多组织、多要素、特定时段的质量链运行规律,并通过关键链节点的控制,实现有效耦合的管理方式。并提出了质量流、质量链、链节点、链节图、耦合效应等概念作为质量链管理的基础。并依照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对质量链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流程进行了描述。文献[4]对现有的质量链相关理论研究做了归纳和分析。

2.2 基于供应链研究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供应链指在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在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以及顾客之间所形成的供需网络,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主要着眼于供应链的特定功能,质量管理也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质量活动,对于供应链环境中企业间的质量管理、协作表现出明显的不足。文献中提出了基于质量环的供应链生命周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将供应链质量管理分为供应链孕育期质量管理、供应链构建期质量管理、供应链运行期质量管理。文献提出了供应链质量管理方法框架应包括组织模型、进化模型、进程模型和信息模型四个部分,分别加以了探讨。

2.3 装备质量链管理研究当前装备研制过程的质量管理基本还是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在产品形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进行质量体系认证,着重在企业内部完善对于质量的控制,军事代表系统也是按设计、配套、制造环节,按系统划分,按设计、生产单位、供应商等所处的地域进行职能划分,各自负责各自管辖范围内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对于企业间的质量控制关注不够,质量管理存在脱节,不同环节间出现质量问题往往需要通过上级部门出面组织协调加以解决。

3装备实施质量链管理有效途径

3.1 选择优秀供应商,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和质量链供应链是质量链的基础,只有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供应链,才能为质量流及质量链提供良好的运行平台。随着装备系统复杂性的不断提高,零部件质量对最终产品质量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现在军品生产对民营企业放开,供应商的可选范围大大增加,建立有效的供应商评估、选择、淘汰体系显得尤其重要。

3.2 分析产品质量规律,对装备研制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和控制

产品质量在研制全过程中是处处关联的,各个环节之间的质量特性也不是相互独立的,上游环节的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通过将将产品研制全过程看作一个链状结构,分析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的装备明确特定的质量指标;分析各个环节中中间产品的质量特性的表现形式,其质量水平对最终装备的质量的影响;质量特性在各环节是如何传递、积累、转换的;针对不同产品、不同环节、不同质量特性,建立有针对性的质量特性接口关系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敏感度分析,找出研制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作为工作重点,并根据不同产品、不同质量特性随时进行调整。

3.3 开发信息管理系统,优化质量链管理基础条件供应链和质量链是在信息化和全球先进制造模式基础上产生的,因此,要实现有效的质量链管理,就必须加强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装备研制过程复杂,研制周期长,牵涉面广,研制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可以使各环节可以迅速高效的进行信息交换,建立集中有效的质量链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成功的实施质量链管理必不可少。

4结束语

本文对质量链管理的内涵特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质量链管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质量链管理理论作为一个源于复杂经济社会的复杂理论,其丰富的内涵和运行规律尚待进一步探索。推进装备质量链管理的创新研究和实践应用将是我们下一步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 唐晓青,段桂江.面向全球化制造的协同质量链管理.中国质量,2002.

[2]唐晓芬,邓绩,金升龙.质量链理论与运行模式研究.中国质量,2005.

供应链体系论文范文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基于知识和时间的竞争迫使企业必须改变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与其他企业形成取长补短的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联盟作为一种兼具企业组织方式和市场交易方式各自优点的独特组织形式逐渐成为学者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自20世纪90年代供应链联盟出现以来,相当一部分世界知名的大企业如IBM、戴尔、沃尔玛、丰田等公司通过构建灵活有效的供应链联盟极大地提高了经营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从而巩固或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这些企业以实际成绩证明了供应链联盟对于提升企业业绩的有效作用。学者们也对供应链联盟作了大量的研究,对供应链联盟的成因、供应链联盟中合作伙伴关系等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从供应链联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现有研究或者是研究企业内部,或者研究供应链联盟企业之间的外部关系,却很少有文献同时关注供应链联盟整体与单个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供应链联盟中不同企业之间到底该如何取长补短,供应链联盟中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到底该如何协调以及供应链联盟如何同时兼顾联盟整体和联盟成员个体的利益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供应链联盟需要进一步研究。特别是,现有关于供应链联盟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交易成本理论(TCE)、资源观念理论(RBV)等理论进行研究,这些研究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供应链联盟的成因、动机等,但是,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企业内部的考虑,缺乏从企业与联盟互动层面的研究,无法充分解释供应链联盟企业间合作在价值创造方面的重要性,而交易价值理论则可以弥补交易成本、资源观念等理论的不足,能够从企业与联盟互动的视角对供应链联盟进行研究和解释。

    本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理论上看,本文对供应链联盟进行定义,将供应链联盟定义为一种独特的双元组织。在研究过程中,基于交易价值理论的研究视角整合了解释供应链联盟的交易成本理论和资源观念理论,弥补了交易成本理论和资源观念理论的不足,重点强调了供应链联盟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性,将研究层面从企业层面提升到企业与联盟互动的层面,从新的研究视角构建了供应链联盟研究框架,为供应链联盟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二是,从实践上看,本研究所构建分析框架能够为供应链联盟管理提供指导和借鉴,有助于核心企业采用合理的方式对供应链联盟企业间关系进行管理。

    本文下面的结构如下:首先,在对供应链联盟的发展过程进行简单回溯的基础上,分析了供应链联盟的双元性,并对解释供应链联盟的交易成本理论、资源观念理论等进行了简要回顾评述;接着,对交易价值理论进行了概述;然后,从交易价值视角对供应链联盟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了基于交易价值视角的供应链联盟模式;最后,对基于交易价值视角的供应链联盟模式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2 供应链联盟溯源及研究述评

    2.1 供应链联盟溯源

    供应链联盟的形成与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是分不开的。在20世纪初,企业所处的环境是卖方市场,物资供应匮乏,产品供不应求,企业产品需求环境比较稳定,因此,企业的生产以大量生产、单一产品为主,福特汽车的流水线生产是这一时期生产方式的代表。二战之后,世界经济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总体情况而言,企业面临的环境仍然比较稳定,虽然物资仍然很紧缺,需求却没有太大的波动性。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所处的环境逐渐开始变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产品的生命周期逐渐缩短,顾客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顾客的选择范围也逐渐扩大,企业所处的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缩短交货期,企业只能从事产品价值链条上很小的一部分,否则,就会被市场所淘汰;另一方面,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需要不断地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这两种情况都使得企业成本逐渐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愈发的激烈,企业必须考虑采用新的管理技术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美国的企业开始实施纵向一体化策略,用兼并和收购的方式来降低交易的成本,而日本企业则采取了长期关系的方式即分包制,通过分包制来解决交易成本增加的问题。纵向一体化虽然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但是,纵向一体化又产生了内部管理协调问题,随着企业纵向一体程度不断加深,企业内部的各单位之间的协调活动愈发频繁,企业的管理成本也随之不断增加,即产生了内部化成本。与此相反,日本的分包制通过企业间形成的良好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成本,基本上解决了外部交易成本的问题,所以,分包制可以看做是供应链联盟的初级形式。

    进入90年代后,产品生命周期缩短,顾客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越发明显,竞争开始变为基于时间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单个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反应迟缓得表现越发无法适应竞争的需要。因此,欧美企业开始实施“纵向分解”战略,将很多非核心的业务分包给其他企业,而只保留最核心的业务,这就是如今的外包策略,外包策略的发展使得众多企业进行合作,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也就形成了供应链联盟。

    2.2 供应链联盟组织的双元性分析

    对于供应链联盟,虽然已经有很多的研究,但是,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或定义。综合国内外供应链联盟的有关研究,本文将供应链联盟定义为:在竞争、合作的环境下,由供应链上一些相互独立的实体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组成的一种组织。之所以将供应链联盟定义为一种组织,是因为供应链联盟符合了组织的标准。Leavitt认为组织包括四种主要的元素即参与者、社会结构、目标和技术,供应链联盟也具有组织所具有的四种元素,也是一种组织形式。首先,在供应链联盟中,参与者即为供应链联盟的成员,包括供应链上的实体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其次,在供应链联盟中,联盟成员之间会形成一种松散而又紧密地关系,其松散是因为供应链联盟成员企业彼此之间并没有法律上的隶属关系,企业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其紧密是在供应链联盟中,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传统市场上的交易者之间的关系,一般会形成比较亲密的合作关系,而且这种合作关 系是长期的、追求双赢的关系。这就使得供应链联盟成为区别于企业和市场的另外一种社会结构。再次,供应链联盟的形成明显具有一定的目标,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缩短交货期等等都是供应链联盟的目标。最后,在供应链联盟的构成和运作中离不开技术的因素,此处的技术,主要是企业内部以及供应链联盟企业之间的管理、控制等技术,在企业内部一般更多地强调的是正式控制,而供应链联盟企业之间更多的是强调非正式的控制,比如关系资本、信任等。因此,供应链联盟应该定义为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组织。此外,根据Li的定义,组织形式应该具备两种元素,即:(1)内部资源配置和行动协调;(2)外部资源配置和行动协调。供应链联盟包括资源配置(资源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分配)和行动协调(协调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行动)两个维度,也满足了组织形式的这些特定要求。因此,本文将供应链联盟定义为一种组织。

    此处要说明的是,与其他组织形式不同,供应链联盟是一种同时考虑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兼具企业组织方式和市场交易方式优势,但却没有他们劣势的独特双元组织形式(不是一种混合体而是一种新的独特的形式,混合双元组织形式与独特双元组织形式的区别在于,前者既有企业组织方式和市场交易方式两者的优势,又有这两者的劣势,然而后者只有这两者的优势,却无这两者的劣势)。在供应链联盟中,既涉及单个企业内部的管理,联盟成员企业要完成日常的经营活动;又涉及企业之间的关系,联盟成员企业之间更多依靠信任、协调等维持彼此之间的关系。因此,借鉴Li对战略联盟的分析可知,供应链联盟与一般的企业组织方式和市场交易方式都有着本质的不同,也不仅仅是二者之间的混合双元组织形式,而是一种兼具企业组织方式和市场交易式的优点,但却没有他们缺点的独特双元组织形式。

    2.3 供应链联盟研究述评

    既然供应链联盟是一种兼具企业和市场优势特征的独特双元组织形式,那么,在供应链联盟的研究中必须考虑到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两个方面。然而,研究供应链联盟的交易费用理论、资源观念理论等尽管取得了较多成果,但并不能完全有效地解释供应链联盟。交易成本理论认为,联盟的最主要目的是通过组织边界上的活动,减少总的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在分析供应链联盟成因时,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供应链联盟可以解决资产专用性、败德行为、增加信息沟通,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但是,交易成本理论主要是从企业内部出发考虑如何降低成本,尽量降低交易的成本,而没有考虑企业之间如何降低成本。与交易成本理论类似,还有一些学者通过追溯供应链联盟出现的原因来解释供应链联盟的成因,比如,为了实现成本节约和时间节约,将供应链联盟看作信息共享的平台;供应链联盟可以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等等。这些对于供应链联盟的研究都可以归结为交易成本理论,因为,在分析联盟供应链联盟时,这些研究都认为供应链联盟的产生的原因是基于降低交易成本。这些研究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供应链联盟的成因,但是,这些研究对于供应链联盟的解释并不全面。因为,成本降低并非供应链联盟形成的全部原因,成本降低只是供应链联盟形成的众多原因之一,单纯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进行研究忽略了供应链联盟合作过程中产生的交易价值。

    供应链联盟的成员企业不仅仅希望降低成本,而且希望能通过联盟获得所需要的资源,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在这一点上,资源观念理论(RBV)有比较明确的解释。资源观念理论强调公司管理的战略任务就是找出、发展和配置这一部分与众不同的关键资源,以谋求最大化的经营回报。在解释供应链联盟成因时,资源观念理论认为供应链联盟是为了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外部资源,一些学者认为资源观念理论比交易成本理论更适合解释供应链联盟,但是,资源观念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资源观念理论的最大问题是其没有解释有效资源的来源,存在着同义反复的问题。知识观理论(KBV)进一步弥补了这个问题,认为内部组织比市场能够更好的创造和转移知识,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可市场化的知识,但是,KBV无法解释为什么联盟比内部组织要更好,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动态能力观(DCV)理论。作为资源观的最新发展的动态能力观虽然拓展了企业资源观,强调企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动态能力观过于强调基于路径依赖型学习(Path-Dependent Learning)发展企业能力,而没有考虑通过联盟获取知识和创造新的知识,没有更多的考虑路径突破型学习(Path Breaking Learning)。总的来看,资源观念等理论是从企业内部出发对联盟进行解释,研究的假设是市场无效而内部组织有效,重点强调企业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在现有关于供应链联盟的研究中,TCE是从最小化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出发,RBV则是从最大化内部价值(Hierarchy Value)出发,TCE和RBV都是基于企业内在的目标、基于市场失效而内部组织比较有效的假设而进行的。因此,在解释供应链联盟时都将其看成市场和企业的混合体而不是一种独特的组织。然而,供应链联盟应该是一种兼具市场和企业特征的独特双元组织,在对其分析时不能仅仅强调企业的内部有效性,而忽略了企业之间通过合作创造价值的外部有效性,这种强调内部有效性的结果是忽略了供应链联盟中企业的内部化成本(Hierarchy Cost),也忽略了企业之间因为合作而产生的交易价值(Transaction Value)。虽然,也有不少学者从企业之间的关系出发,强调从关系资本角度来解释供应链联盟的管理,但是,这样的解释又过分考虑了企业外部而忽略了企业内部,同样是不全面的。因此,在供应链联盟的研究中,应该考虑新的研究视角进行研究。

    3 供应链联盟研究新视角:交易价值视角概述

    供应链联盟整体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单个企业的贡献,同样,单个企业要发展壮大,也离不开供应链联盟,供应链联盟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类似与一滴水和大海的关系,企业只有通过供应链联盟企业之间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存在、发展和壮大,供应链联盟整体目标的实现又离不开每个企业做出的贡献,正如大海是一滴滴的水组成的。因此,对于供应链联盟的研究必须同时考虑联盟和个体企业两个方面,并且,对于供应链联盟的研究应该考虑企业的内部化成本和交易价值,研究方法应该突破交易成本理论的交易费用和资源观念 理论的内部化价值等有关联盟的解释,考虑从另外的视角对供应链联盟进行研究。由于交易价值视角(Transaction Value Lens)可以同时兼顾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两个方面,因此,本文认为需要从交易价值的视角对供应链联盟进行探讨,采用交易价值视角来对现有的TCE和RBV进行补充,即在TCE和RBV主要是从企业内部功能角度来分析供应链联盟的基础上,采用交易价值视角对供应链联盟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进行综合分析,从交易价值视角(Transaction Value Lens,TVL)探讨供应链联盟模式。

    依据Li扩展Zajac和Olsen的定义,所谓交易价值(Transaction Value Lens,TVL),即通过联盟增加双方共同价值,而有关交易价值的理论称为交易价值理论,该理论补充了TCE单方面强调降低成本和RBV(包括KBV和DCV)单方面强调增加价值的做法。与RBV和TCE追求企业单方面的成本或价值不同,TVL强调通过合作来追求双方共同价值的最大化,能够很好地回答“在相互依赖和交换的组织关系中,价值是如何产生的”,能够同时考虑企业和联盟两个层次的问题,这一点对于解释供应链联盟尤为重要。因为,供应链联盟既要考虑到企业降低成本的意愿,又要考虑到增加价值的目的,在管理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供应链联盟的整体利益,又要考虑企业的个体利益,在管理的方法上,则要考虑到正式的管理机制和非正式的信任。

    从交易价值视角探讨的供应链联盟模式中,同时考虑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TC)、交易价值(Transaction Value,TV)、内部化成本(Hierarchy Cost,HC)和内部化价值(Hierarchy Value,HV),此处,TC是指在供应链联盟的交易中存在的机会主义成本;TV是指在供应链联盟的交易中由于彼此之间的信任而产生的价值;HC是指在企业内部由于组织刚性的局限性而产生的成本;HV是指由于企业核心能力而给企业带来的内部化价值。因此,从交易价值视角探讨供应链联盟可以同时兼顾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两个层面。进一步分析,TC是与机会主义有关,HV是因为一致性和常规活动而产生的效率和稳定性,HC与组织刚性产生的惯性和有限理性有关,TV则来源于不同组织而形成的创新和柔性。TCE和RBV强调通过企业内部控制来降低交易成本(TC)和增加内部化价值(HV),无法解释联盟合作而产生的交易价值(TV)和内部化成本(HC)。交易价值视角则在考虑交易成本(TC)和内部化价值(HV)的基础上,强调基于信任的社会资本对组织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因为,信任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TC)和增加交易价值(TV)。组织活动选择什么样的形式取决于上述四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高TC和高HV将会使企业选择内部化,而高HC和高TV则会使的企业活动选择外部化,即选择联盟的形式。

    4 从交易价值视角探讨的供应链联盟模式

    由于供应链联盟是一个双元组织,因此,在分析供应链联盟时,应该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个层面、按照资源配置(资源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分配)和行动协调(协调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行动)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之所以要采用资源配置和行动协调两个维度,是因为资源配置和行动协调能够有效的区分市场、层级组织和网络组织。对于供应链联盟来说,联盟成员企业作为独立的企业会对企业内部进行管理,必然涉及到企业资源配置和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盟成员企业之间为了追求共同的目标建立联盟,必然涉及到联盟中各种资源的配置和联盟成员企业之间的协调。因此,在分析供应链联盟时,必须考虑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配置和行动协调。

    基于上述分析,从交易价值视角的供应链联盟模式如图1所示,下文分别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对资源配置和行动协调进行分析。

    

    图1 从交易价值视角探讨的供应链联盟模式

    4.1 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配置

    对于供应链联盟中的企业来说,资源可以是来自于企业内部,如企业依靠自身能力通过研发方式不断增强其技术优势,此时,技术人员、设备、知识等都属于企业内部资源;但是,对于某些企业没有办法自己获取、也无法通过研发形成的资源,则需要通过供应链联盟企业之间的合作来获取。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源配置应该包括了供应链联盟的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两个方面。

    对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来说,企业应该或者是自己独立形成所需要的资源,或者是有效的运用已经存在的企业内部的资源,或者是通过外购的方式购买所需要的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该要注意的是要努力形成同质的资源、价值观和管理程序,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特别注意的是,如果企业是通过研发独立创造新的知识或者技术,那么,企业必须依靠其自身已经拥有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企业是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独特的、稀有的、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的、不易模仿的能力,是企业形成区别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与其他企业进行竞争的基础。核心能力的形成强调专业特长,专业特长在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通过不断的吸收企业内外部的知识并通过基于路径依赖的学习来形成专业专长,进而通过专业特长来发展企业的核心能力,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对于企业外部资源配置来说,主要通过不同企业之间的异质的价值观、管理程序和资源,依靠开创性的学习和运用新的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因此,在企业外部的联盟成员企业之间,非常强调成员企业之间的互补性,即每个企业都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但不同企业之间的核心竞争优势不同,强调成员企业之间通过专业互补形成基于路径突破性的学习,特别是,对于企业的需要的战略性知识,如果无法通过自己研发或者是外购的方式获取,更是只能通过专业互补的方式组成联盟,通过联盟合作的方式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由此可见,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资源配置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内部资源配置强调专业特长,外部资源配置强调专业互补;内部资源配置强调同质性,外部资源配置强调异质性;内部资源配置强调路径依赖性学习,外部资源配置强调路径突破性学习;内部强调利用已有的资源,而外部强调利用新创造的资源。在此应该注意的是,供应链联盟必须使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和外部资源配置取得平衡,同时,必须通过供应链联盟使企业内部的知识外在化,外部的知识内在化,即供应链联盟应该在充分利用各企业特长和优势的同时,也使不同企业之间能够取长补短,共同获得提高。

    4.2 企业内部和外部行动协调

    行动协调维度 主要是用来描绘如何协调企业内部行动和联盟中企业之间的行动,以使企业和供应链联盟都能够取得好的效果。行动协调的目的包括两个方面:(1)通过单方面控制,最小化交换企业所缺乏资源的成本;(2)通过双边承诺长期交换非市场化的资源来最大化交换的价值。对于成本降低的目标,行动协调主要是通过合同、所有权等正式的控制以防止自利行为而使企业在市场交换中单方面获得收益,TCE理论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对于价值增加,行动协调主要是通过长期的合作关系和互相承诺等非正式的信任机制来扩大共享价值以使参与的企业都能够从中获得利益,社会资本理论就特别强调了信任的重要性。对于供应链联盟来说,行动协调维度也分成了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个部分。

    从企业内部来看,企业是一个层级组织,其行动协调主要依靠正式的控制,其次才是非正式的信任。对于企业内部的行动协调而言,之所以强调正式控制的重要作用,其原因在于企业可以用正式的管理制度、管理程序等来协调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从企业外部来看,供应链联盟企业之间由于没有严格的隶属关系,因此,企业之间的行动协调主要是依靠及于信任的非正式控制,其次才是正式的控制。在供应链联盟中,不同的企业都有其自身的利益,虽然,供应链联盟整体利润最大能够使每个企业都获得比非联盟时更大的收益,但是,自利行为、败德行为还是会在供应链联盟中出现。因此,供应链联盟必须进行行动的协调。由于供应链联盟成员企业间没有隶属关系,因此,企业之间的协调只能通过基于信任的非正式控制机制进行。虽然,正式的控制和非正式的信任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不同,但是,为了降低成本和增加价值,二者之间必须共同作用以实现供应链联盟的使企业和供应链联盟利益共同最大的最终目标。

    4.3 成本降低与价值创造

    基于交易价值视角的供应链联盟管理要取得的管理效果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从企业内部来说,主要考虑的是降低成本;从企业外部来说,强调通过供应链联盟的合作来创造价值。因此,从交易价值视角的供应链联盟管理模式同时考虑了价值和成本两个方面。对于供应链联盟企业间的合作来说,通过企业间的专业互补和信任,可以充分地进行知识共享和信息交流,可以增强企业之间的协同性,能够更好得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供应链联盟成员之间的合作还提高了满足市场需求的柔性,联盟内企业通过合作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产品设计、生产、运输、销售等活动,以尽快满足市场的需求。对于企业内部来说,通过正式控制和专业特长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通过对企业内部行动协调和资源配置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效率的提高意味着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效益,也意味着企业稳定性的提高,能够更好的参与联盟合作,也能够更好地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因此,供应链联盟只有通过企业内部和外部达到了成本降低和价值创造两个方面的效果,才能最终实现供应链联盟和企业共同利益的最大化,进而,也就解决了供应链联盟的竞争与合作、信任与冲突、独占与分享等的平衡。

    4.4 基于TVL的供应链联盟模式总结

    供应链联盟要实现联盟和成员企业利益的共同最大化,离不开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从企业内部来看,一方面应该更重视专业特长的形成,即通过专业特长以形成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独特优势,强调要发展内部化价值HV;另外一方面,则应该进行内部控制,通过正式的控制机制降低企业的各种成本,特别是要降低联盟中与其他成员之间的交易成本TC。在专业特长和内部控制的共同作用下,企业内部的管理效果将体现为成本降低,即效率提高、稳定性增加,也就是实现了高HV和低TC。

    从企业外部来看,一方面在构建联盟时应该注意成员的选择,尽量体现专长的互补,这也是供应链联盟成员选择的重点;另外一方面,在供应链联盟成员之间更多的是依靠非正式的信任机制来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和利益,这是供应链联盟协调的重点。做好这两方面工作,交易价值就会自然产生,企业之间的管理效果将体现为成员企业之间实现了协同、供应链联盟柔性增强能够更好的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也就是实现了高TV和低HC。

    5 基于TVL的供应链联盟模式的应用价值

    5.1 管理应用价值

    本文提出的从交易价值视角探讨的供应链联盟模式,在供应链联盟的管理中有重要的应用。供应链联盟的管理中存在着单个企业与整体联盟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存在成员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因此,供应链联盟的管理对于核心企业而言有很大的难度,本文提出的基于TVL的供应链联盟模式的管理对于供应链联盟的管理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供应链联盟的管理,应该考虑采用正式控制与非正式信任相结合的方式。供应链联盟作为介入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一种组织形式,其管理应该考虑到供应链联盟的特点。根据前文的分析,对于企业而言,其内部的管理应该考虑采用正式控制的方式,通过建立规范的规章制度、规范等约束企业内部员工的行为;对于企业之间的管理而言,则强调以信任为基础的非正式控制。对于信任,很多人将其作为一种心理态度,实际上,信任也可以定义为互相依赖的两个组织之间因为互相承诺而形成的用来管理双方交易的一种行为选择。因此,在供应链联盟的管理中,要强调以信任为基础的非正式控制,应该将信任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控制方式来协调企业之间的关系。供应链联盟企业之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对于这种关系的协调,无法像企业内部一样,依靠正式的控制,而只能采取基于信任的非正式控制。非正式的控制由于是以信任为基础的,减少了监督、检查、协调的成本,可以使整个供应链联盟的价值增加。当然,应该指出的是,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应该是有机的结合。对于企业内部而言,强调正式控制,并不是完全否认和放弃非正式的控制。企业内部的管理,同样需要信任、企业文化等非正式控制,但是,这种非正式的控制是正式控制的有益补充,与企业之间的管理相比,正式的控制显得更为有效。而对于企业之间的行为协调而言,也并不是完全否认正式的控制,比如,企业之间签订的契约、合同等,但是,与企业内部的管理相比,基于信任的非正式控制显然更有效。

    5.2 理论应用价值

    本文提出的基于TVL的供应链联盟管理模式也具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当前,对于供应链联盟的研究,或者是从企业内 部出发进行研究,或者重点研究供应链联盟企业之间的关系,很少有文献同时关注供应链联盟整体与单个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TVL的供应链联盟模式同时考虑交易成本、交易价值、内部化成本、内部化价值,整合了当前解释供应链联盟的TCE和RBV,将供应链联盟的活动分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两个层次,同时考虑两个层次上的资源配置和行动协调,整合了信任与控制两种不同的控制方式,强调要实现成本降低、价值增加两种目标,为进一步研究供应链联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对本文提出的结论进行实证研究,采用实证方法对本文提出的管理模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证明。此外,论文中提出的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和外部资源配置如何平衡、信任和正式控制如何平衡等问题都是供应链联盟研究的重点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借鉴本文提出的研究框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6 结束语

供应链体系论文范文5

摘要:从信息流、资金流、业务流、服务水平和发展潜力五个方面出发,构建了装配企业供应链协同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灰色—模糊理论详细分析了装配企业供应链协同绩效综合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调研和专家打分,实证分析了武汉市某家装配企业供应链协同的绩效,并为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装配企业;协同绩效;灰色—模糊理论;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JIT环境下,供应链发展迅速,为了将必要的零件以必要的数量在必要的时间送到生产线,这就对供应链整个协同体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装配企业作为制造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有零部件数量和种类繁多、产品结构复杂、创新性强等特点。这样,在JIT环境下,对于装配企业而言,采取供应链协同思路具有很强的优越性。装配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强调的是各节点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通过信息共享、库存协同、生产协同、利益共享等途径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知识流、业务流等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一体化管理过程。

对企业供应链协同绩效的评价,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贾瑞霞、李云(2010)通过对供应链协同运作战略的分析,参照平衡记分卡的思路,从财务、客户满意度、系统协作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维度提取关键绩效指标(KPI),构建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供应链协同的绩效评价模型框架。曾文杰、马士华(2010)根据制造行业供应链的特点,建立了合作关系和协同对供应链运作绩效的影响假设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方法,通过对163例国内制造企业供应链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处理,得到了相应的结论。刘红胜(2011)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制造企业供应链协同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他们之间的层次关系。徐雯霞(2011)考虑到汽车行业供应链协同绩效包含协同过程绩效、协同结果绩效和协同支持绩效,并结合客户服务和系统适应性,选择了30个汽车行业供应链协同评价指标,建立协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模糊综合分析法对其供应链进行协同评价,实现了对该指标体系的量化,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颜永才,王延娜(2011)参考SCOR供应链运作模型构建了复杂产品企业供应链协同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方法。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目前还没有人从信息流、资金流、业务流、服务水平和发展潜力出发来研究装配企业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而且没有文献从实证的角度分析某个具体企业的协同绩效水平,并通过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本文根据装配企业供应链的特点,基于信息选取的不完全性和评价指标中存在模糊值的特点,选取以灰色理论为基础,借助模糊数学进行分析,进而建立装配企业供应链协同绩效综合评价方法。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实际调研和专家打分,为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1 装配企业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结合相关文献的阅读,发现装配企业供应链协同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到信息流、资金流、业务流、服务水平和发展潜力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对于这五个方面包含的具体内容,我们可以做如下解释和分类:(1)信息流。信息社会,信息高速流通和传递,而传递效率的高低和传递速度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供应链的协同绩效,结合信息流的衡量指标,我们可以从信息交流频率、信息传递的准确度、传递信息的及时率和单位信息的交流成本加以衡量。(2)资金流。资金作为供应链运行的保障,作用不言而喻,而资金流的衡量指标,我们可以从现金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贷款平均按时结算率来进行衡量。(3)业务流。装配企业的业务流程贯穿在实施的总体过程中,结合供应链运作模型,我们可以选取以下指标作为衡量标准:物料采购周期、库存周转率、缺货率、平均准时交货率、产需率、产销率、质量合格率和反馈问题解决率等。(4)服务水平。服务作为供应链效率的一个重要体现方面,可以这样说,服务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供应链效率的高低。通过相关文献的阅读,我们可以选取客户满意度、客户保有率、订单满足率和准时交货率来加以衡量。(5)发展潜力。通过查找资料,发现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量指标对发展潜力进行衡量,在此,我们可以利用灰色—模糊评价法来确定相应的标准。至于定性指标,我们选取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企业凝聚力和员工素质来进行衡量。

供应链体系论文范文6

关键词:复杂网络 拓扑结构 演化模型 小世界 无标度

问题的提出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着复杂系统,而复杂网络是描述各类复杂系统的有效的理论和工具。复杂网络是对真实复杂系统的高度概括和抽象,是包含了大量个体以及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系统。它将复杂系统中的某种现象或某类实体抽象为节点,将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抽象为边,从而形成了用来描述这一系统的图。这样的图,是对系统模型化的抽象与表达。近年来,复杂网络的研究受到了来自科学和工程各个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供应链作为一个系统,由大量的相互联系的企业构成,这些企业之间并不是完全同质的, 包含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子系统,分布在不同行业、区域或阶段,在网络中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构成供应链网络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是非同质的;这些企业作为子系统又由众多的组成部分形成,每个子系统又可以看成一个独立的系统进行研究,子系统内部的结构也较复杂,供应链网络系统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供应链中的子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交互作用,存在竞争、协同的关系,各节点企业相互依赖,各工序环环相扣,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作用;可以说供应链系统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复杂巨系统。供应链呈现复杂的网状结构,供应链管理不仅涉及到上下游相关组织,甚至涉及到供应商的供应商、客户的客户,不只是简单的链条管理,而是管理一个盘根错节的“供应网络”。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及大量不确定性问题背景下,供应链作为一个网络系统,大多缺乏抵御能力甚至不能抵御风险。因此,深入研究供应链管理问题,从网络的角度以系统的眼光审视供应链的结构,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对供应链进行建模,加强供应链网络的脆性及鲁棒性研究,分析不同干扰情况下供应链网络的脆性及鲁棒性表现形式和特点,对于提高供应链的运作绩效和鲁棒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复杂网络研究

复杂网络的研究可追溯到世纪欧拉(euler)开创的图论。在随后的多年时间里,图论一直是研究网络图表示的基本方法。历史上描述系统性质比较常用的是两类网络:一类是规则网络,网络中的节点只与其紧邻或次近邻相连,即每个节点连接的节点数相同,组合数学的图论讨论了各种规则网络的问题;另一类是完全随机网络,是由匈牙利数学家erdos和renyi两人(er模型)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此后的近半个世纪里,er模型的随机图理论成为学术界研究复杂网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数学工具,一直是研究复杂网络结构的基本理论。他们用相对简单的随机图来描述网络,简称随机图理论。两人重要的发现是随机图的许多重要性质都是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而突然涌现的,其创立的随机图理论是研究图类的闭函数和巨大分支涌现的相变等的重要数学理论。

诚然,图论可以精确简洁的描述各种网络,而且图论的许多研究成果、结论和方法业已成为复杂网络研究的有力工具,能够自然地应用到现在的复杂网络研究中去。但是,绝大多数实际复杂网络结构并不是完全随机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大步迈入了信息网络时代。从internet到www,从大型电力网络到全球交通网络,从生物体中的大脑到各种新陈代谢网络,从科研合作到各种经济、政治、社会关系网络等。可以说,人们已经生活在一个网络世界中。长期以来,通信网络、电力网络、生物网络和社会网络等分别是通信科学、电力科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而复杂网络理论所要研究的是各种看上去互不相同的复杂网络之间的共性和处理它们的普适方法。复杂网络研究正渗透到数理科学、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科等众多不同的领域,对复杂网络的定量与定性特征的科学理解,已成为网络时代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挑战性课题,甚至被称为“网络的新科学”。

世纪之交(1998-1999)复杂网络的科学探索发生了重要转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科学家

冲破了传统图论,特别是随机图理论的束缚,以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两项重要发现为标志,复杂网络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98年,watts和strogstz发现复杂网络的小世界(small world)特性。1999年barabasi和albert发现了真实网络的另一重要特征节点度服从幂律分布,揭示了复杂网络的无标度(scale free)特性等,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来阐述这些特征产生的机理。这些开创性的工作,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开辟了复杂网络研究的新纪元。

此后,复杂网络的研究迅速地扩展到了广泛的学科领域,并不断与这些学科领域交叉促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复杂网络的研究蓬勃开展,正在向着纵深方向和可能结合实际应用方面发展。

供应链复杂网络建模研究

目前国际上主要是以dirk helbing为首的一批物理学家在采用复杂网络理论研究供应链网络。dirk helbing(2006)研究发现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即信息放大效应,和供应链网络拓扑结构性质有关。好的供应链结构可以减弱牛鞭效应,同时增加稳定性和抗攻击性。

douglas r white对美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商业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由美国生物制药行业的企业作为节点形成的商业关系网络中,网络中各个节点并不是同质的,在网络中存在着merck、pfizer、myers等核心,与其他生物制药企业相比他们拥有更多的商业合作伙伴,在网络中拥有大量的连边;在研究这一供应链演化过程中还发现,网络规模在不断增加,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即网络的连边增速更加迅速。其研究结果预示着供应链系统的网络结构并非一个均匀的网络,网络中存在的hub节点,在整个供应链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网络规模和网络中的连接也呈非均匀增长趋势。christian kuhnert(2006)发现城市的物资供应网络服从无标度分布,即都有少数的核心节点,发挥重要的物资调度和配送作用。这是在供应链系统的实证中较早明确证实供应链网络结构中的无标度特性的。而无标度网络是复杂网络中重要的研究结果,也提示了复杂网络模型在供应链系统建模的无限前景。marco laumanns等把供应链网络看成一个物料在其中动态流动的过程,每一个节点看成一个变换器,物流通过某个节点的时候发生变化,可以用一阶微分方程模拟,然后用鲁棒最优控制方法实现供应链的最优化目标。

李守伟等(2006)在对我国产业网络的复杂性研究中也提出我国的半导体产业的供应链网络同样具有无标度的特性。闫妍等对我国蒙牛乳业所在的供应网络进行了拓扑建模,利用复杂网络的方法,考虑级联效应来评价节点的重要度,识别出了重要节点,用最大连通子图规模衡量了级联效应的后果。上面两个结果通过实际数据的复杂网络构建,实证了供应链系统的无标度特性。郭进利(2006)考察了网络节点连续时间增加的供应链网络特征,利用更新过程理论对这类网络进行分析,获得了度分布的解析表达式。研究表明,供应链型有向网络具有双向幂律度分布,并且稳态平均入度和出度分布的幂律指数在区间(2 , + ∞) 内。范旭等针对供应链网络的复杂性和其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根据复杂网络理论对供应链网络进行了诠释,利用分形理论构造了一个可能的供应链网络,阐述了供应链网络在具备一般复杂网络特点的同时也具有小世界、无标度网络的大多数特性。根据供应链系统的一些特征,仿真了供应链网络的生成演化过程,对结果进行复杂网络建模,分析了供应链系统的特性,给理论界提供了复杂网络在供应链管理上应用的较好范式。

以上研究展示了复杂网络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宽广应用前景。但是以dirk helbing 为代表的研究偏重复杂网络理论,角度比较窄,对供应链本身的研究和思考较少,对供应链应急管理的涉及则更少,不能广泛地揭示供应链的特质。立足供应链本身,结合复杂网络思想,从全新的角度进行供应链管理研究还有很多可以探讨和深入的余地。

结论及展望

虽然对供应链的研究目前已经有大量文献发表,但是缺少的是用系统的观点,对供应链系统整体规律的研究。借助复杂网络理论可以揭示出供应链网络的整体宏观性质,研究供应链网络的动态形成变化过程和宏观行为,分析供应链网络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这是以往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不能完成的任务,研究结果对于这类复杂系统的管理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复杂网络理论可以帮助人们用全新的观

去看待供应链应急管理问题,它侧重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去分析单独的点和整体网络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借用社会网络分析的诸多方法以及网络演化机制去研究供应链上的企业关系。用复杂网络理论研究供应链管理,为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带来全新的视角和启迪,应用复杂网络理论研究供应链管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与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b. bollobás, random graphs[m]. academic press, london, 1985

2.b. bollobás, modern graph theory. graduate texts in mathematics[m]. springer, new york, 1998

3.d.b. west, introduction to graph theory[m].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1995

4.f. harary, graph theory[m]. perseus, cambridge, ma, 1995

5.erdos p,renyi a, on random graphs[j]. publications mathematics, 1959, 6

6.barabasi a.l., linked: the new science of networks[m]. massachusetts: persus publishing, 2002

7.watts dj, the ‘new’ science of networks[j].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004,30

8.watts d j, strogatz s h.collective dynamics of “small-world” networks[j].nature, 1998, 393

9.albert r,jeong h.,barabasi a l,diameter of the world wide web[j]. nature, 1999,401(6749)

10.barabasi a l,albert r.emergence of scaling in random networks[j].science, 1999 ,286

11.dirk helbing. information and material flows in complex networks [j]. physica a, 2006, 363(1)

12.walter w. powel, douglas r. white, kenneth w. koput and jason owen - smith. network dynamics and field evolution: the growth of inter 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in the life sciences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10(4)

13.christian kuhnert,dirk helbing. scaling laws in urban supply networks [j]. physica a,2006,363(1)

14.marco laumanns and erjen lefeber. robust optimal control of material flows in demand- driven supply networks [j]. physica a,2006,363(1)

15.李守伟,钱省三.产业网络的复杂性研究与实证[j]. 科学学研究,2006,24(4)

16.闫妍,刘晓,庄新田.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供应链级联效应检测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3)

17.郭进利.供应链型网络中双幂律分布模型[j].物理学报,2006(8)

18.范旭.复杂供应链网络中的不确定性分析[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6,3(3)

作者简介:

供应链体系论文范文7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4;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0-0051-02

引言

随着人们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意识的增强,企业供应链上的诸多问题逐渐显现。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下,绿色供应链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新兴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因此,被实务界和理论界得以高度重视[1]。

当今社会,工业迅猛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取得经济和环境的双赢,提高企业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容性成为企业和社会共同研究的热点问题。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综合考虑环境与资源效率的一种现代管理模式。企业是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体,为有效测评和引导企业的管理行为,在其实施过程中必须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进行及时全面的评价。但是,目前对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仅限于比较狭窄的范围 并没有进行全面、广泛深入研究。

一、绿色供应链及其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

(一)绿色供应链的内涵

绿色供应链的研究开始于1996年,当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资助密歇根州立大学制造研究协会(MRC)进行了有关环境负责制造的研究,并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目的在于使供应链中环境影响因素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

一般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保护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的管理模式,它对产品从原材料购买与供应、生产、营销,到最后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整条供应链管理进行绿色设计,通过供应链中各企业内部部门和各企业之间紧密绿色合作,使整条供应链在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管理方面实现和谐统一,达到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最优化 [2,3]。

目前,对绿色供应链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其概念界定还不健全和完善,还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1,4,5]。

(二)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

所谓绩效评价,即运用数量统计学和运筹学等科学方法对评价系统提取相关的指标因子,对照标准的评价体系按照相应的程序,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对特定组织或系统主体在一定的时期内完成的效益和业绩给出客观、准确和公正的度量和评判。

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评价的着眼点应服务于绿色供应链的总体目标,它包括绿色供应链内部各环节的成员,并涉及供应链的整体经营状况和运营关系的各种指标。从空间来看,应该涉及供应链系统的内部绩效、外部绩效和供应链整体绩效。从时间来看,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由此,确定了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基本思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相对于“供应链管理”,我国企业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更为陌生,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处于起步阶段。就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来讲,国际上研究较早,国内的研究大多数是跟踪研究和经验性的总结。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目前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是,绿色供应链绩效是指绿色供应链的运作过程和运作效果;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是指围绕供应链的目标,对供应链各环节运作进行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分析评价。

(一) 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建立真实、客观、全面的同时具有可操作性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供应链管理的绿色化提供了衡量标准,为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必要约束和激励机制。

刘源认为可将指标体系按生命周期分为形成阶段指标、发展阶段指标、成熟阶段指标、衰退整合阶段指标等四个阶段性指标。

马飞、陈宏军、杨华基于DEMATEL方法,给出了从流程、客户服务、财务、环保、信息以及知识层面对绿色供应链评价指标的方法。

张培、赵涛、张华伦等根据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成果以及专家的意见,主要从核心企业业绩水平、供应链管理水平和供应链绿色水平等方面指标进行评价[1]。

温宏博、王富华、黄燕等人从绿色供应链综合绩效指标构建的视角,为已有的指标体系做出了补充和完善。

综上所述,专家学者对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比较深入,但在具体的设计中不应该仅仅注重财务指标,也应该注重非财务指标领域的量化指标。

(二) 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研究

1.国内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方法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

张安霞、张红岩、陈彦召、陈焕江提出了基于SPSS因子分析法的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其研究结果可用于评价绿色供应链的绩效及分析绿色供应链的运作过程。

韩志新基于成熟度的视角进行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的评价,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为出发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使用价值。

李静芳、余送、黄芳利用多层次灰色关联度模型进行了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以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曹庆奎、赵斐基于隶属度转换算法,改进了绿色供应链中的不足,提高了绩效水平。

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对绿色供应链绩效进行校验,是缪朝炜和伍晓奕提出的,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供应链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证明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对绩效产生积极的作用。

、张勇基于突变级数法视角进行了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这种方法汲取了层次分析法语模糊评价法的优点,按指标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对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避免了多目标分析决策时制定各因素权重的主观性,并且计算量小、简单易行、便于掌握,特别是在绿色供应链这种复杂系统的绩效评价决策时更能体现迅速及时的优越性。

根据平衡积分法的思想,从财务、运营、环境、可持续发展4个维度建立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云理论与物元方法相结合,是唐秋生、赵胜男和吕先洋提出的模型。

姚芳、张于贤、王立甫、叶冰冰还提出了基于增强型BSC模型;李剑虹提出了基于属性方法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该方法使得评价指标更具定量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宋巧娜基于论据理论的模型,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基于模糊模型的绩效评价,它是最常用的方法。张志伟与陈铭、周晓辉、冯艳飞与蔡璐分别从模糊数学理论、模型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三种角度,对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进行了建模,深刻地探讨了模糊方法在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方面的具体运用[4]。

陈梅与毕晓航、柳键与叶影霞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结合实例对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进行了评价。

2.国外在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研究方法上,采用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同时附有大量的调研问卷和统计分析等。

国外学者Scott D.Johnson 认为,环境绩效的改善能够促进绩效的改善,最终实现经济增加值。他利用平衡计分卡原则识别并选择了环境绩效指标。另一学者J.Sarkis 利用网络分析法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进行了评估。

三、发展趋势

绿色供应链所研究的内容极为广泛,是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这就使得对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具有复杂性。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1.由于绿色供应链理论产生的时间比较短,在实践中的应用也不是很广泛,造成对企业案例的搜集比较困难。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进一步深入到企业的内部,调查尽可能多的绿色供应链的实例。同时,要总结行业的异同点,根据行业的特点建立既有侧重点又有通用性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

2.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尽量避免由于主观因素对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造成影响。因此,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智能建模方法非常有研究价值。

3.绿色供应链在绩效评价上,如果能与计算机相结合,不仅可以设计出更为完整、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还可以更好的检验绿色供应链绩效的评价效果。所以建立一个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信息平台,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结语

绿色供应链是生态环保、绿色制造理论、供应链管理等学科的交叉,国内外对它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绿色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在企业改善环境绩效、提高综合竞争力,最终达到企业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等方面协调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必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新的战略模式。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是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目前,对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已不少,但是要想运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探索。如何使企业在环保方面投入更多的注意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还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培.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商界,2010,(7):221-222.

[2] 张艳丽.浅析绿色供应链[J].物流科技,2011,(9):67-69.

[3] 方灏.浅谈绿色供应链及其评价指标[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9):94-95.

供应链体系论文范文8

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的市场营销

复杂环境下高技术企业营销风险研究

供应链管理结构模型的分析与研究

CRM在汽车营销企业中的开发与应用

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实施策略

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理念及实践的特征分析

新经济条件下的我国企业营销创新

企业营销的战术策略

提高市场占有率常见的错误及对策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企业市场营销

企业绿色营销与我国对外贸易

我国中小企业提升市场营销能力的战略选择

市场营销与企业文化

客户与供应商的战略伙伴关系及其管理

试论企业营销能力的培育与增强

我国企业实施整合营销战略的对策

论生态型企业营销体系及其建立与改造

论营销渠道模式转型

论企业的网上病毒性营销策略

对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探讨

浅论市场竞争中的企业市场创新

构造3维市场营销 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合作营销战略研究

论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营销创新

企业绿色营销探析

高科技企业的网络营销

企业市场营销组合决策的神经网络模型

提升中国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客户关系管理

我国科技企业营销体制中的观念导向

新产品试销评价方法研究

论中国转型市场中企业营销的预警管理

网络环境下企业创名牌的营销策略

论现代企业分销渠道建设

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及其解决方案研究

企业营销失灵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物流的合理化研究

浅论"知识营销"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

基于环境管理的企业绿色营销对策

试论企业营销战略规划

市场营销观念与商品包装的伦理道德问题

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思想与战略管理

面对全球竞争的企业营销对策

论企业营销的市场导向

"客户顾问制"与营销创新

供应链管理与企业发展

21世纪企业营销新理念

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

浅论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的核心——忠诚度

对当前企业营销问题的点评

世纪之初我国企业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绿色营销的探讨

分销网络的有效管理与创新

用服务"粘住"你的顾客——略论企业的服务营销

中小企业应确立营销新观念

现代市场营销信息系统探讨

可持续性发展与企业绿色营销

企业网络营销的策略选择

企业营销活动的"催化剂"

供应链企业外部绩效评价子系统研究

论渠道价值链增值管理对策

互联网技术与关系营销的实现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业务外包——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企业营销理念创新的几点思考

略论采购成本的控制

供应链中的合作与模式匹配的研究

论绿色营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如何面对和参与供应链竞争

我国企业营销策划的困境及对策

客户关系管理价值链研究

客户档案知识的挖掘方法研究

论市场秩序与企业信用

项目管理在组织市场调研中的应用初探

浅析新时期的合作营销关系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资供应管理系统设计

论网络营销与企业谋略

论知识经济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

中国加入WTO后的企业营销对策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战略

新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营销e化

企业供应链的结构类型研究

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试论企业内部控制点的增设在企业材料采购中的作用

论企业建立顾客导向营销观念

加强商品审美研究 搞活企业市场营销

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分析

企业市场营销创新是全球化营销的必经之路

企业虚拟经营的营销战略思考

网络时代企业营销策略整合

浅谈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营销战略

现代企业中的服务营销

企业市场策略常见缺陷分析

浅谈产品直销的利与弊

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中国企业实施营销战略的现实意义

信息传递障碍与营销效率研究

模仿创新的特性与营销环境分析

浅议利用营销中的非价格因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客户关系为中心的业务流程重组

企业现代物流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

销售经理的基本素质

市场细分和定位技术在后发企业的应用

信息系统在供应链与物流系统中的战略价值

"青年文明号"在企业营销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越区销售"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企业营销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提高顾客价值意识 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营销模式的创新方向

影响顾客忠诚度因素探析

论生产企业对分销渠道成员的管理

信息化、标准化是供应链管理实施成功的关键

企业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导入与实施

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与策略浅议

论加强物流管理提高企业绩效

让客户关系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企业发展绿色食品营销策略探析

市场对接过渡期的企业营销策略

无缝营销管理——企业战略联盟有效运行的基本保证

试论企业分销渠道的创新

企业营销管理研究——"顾客中心论"的企业营销战略

浅谈企业如何控制销售信用风险

上市公司关联购销交易实证研究

电网经营企业的营销战略

基于知识经济的企业经营方式与营销渠道的变革

WTO条件下的企业市场营销

WTO与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

营销管理支持系统及其内在运行机制

"差异化策略"在企业营销中的运用

企业物流一体化研究

论内部营销策略组合及其应用模型

论企业物流的营销战略

客户关系管理中客户发展的理论研究

信息经济中的管理锁定策略及其应用

试论企业绿色营销的发展

论协同合作式的供应链管理

开拓国际市场的产品营销策略探讨

现代企业如何保证物资采购效果

加入WTO后制造企业销售通路建设的思考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经营方式与营销渠道的变革

略论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内涵,类型与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视角下的分销渠道整合

客户行为与区域市场渠道策略

企业名牌战略与营销策略问题初探

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实施对策

基于供应链的网络化制造体系结构

谈知识营销在企业营销创新中的杠杆作用

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比较与选择

企业开拓目标市场策略新论

浅析企业如何获取分销渠道竞争优势

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问题及道德风险的防范

基于顾客的新型供应链管理模式初探

论现代企业的顾客满意观和顾客资产观

面对WTO中外企业营销落差比较

CRM在中小型企业中的实施与应用

当代企业营销策略创新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构建

论产品的知识营销

方法目的链短化的原因浅析

CRM在药品营销渠道管理中的应用

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基于移动Agent建立企业动态供应链

当前环境变革中我国企业营销理念的转变

中小企业实施CRM方案的误区与对策

WTO与中国企业市场营销

新世纪的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

加入WTO对我国企业营销的影响及对策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联合定价决策模型探讨

网络经济时代的客户关系管理

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双赢研究

客户关系管理(CRM)的理论及应用探讨

论网络营销对企业的影响

价格战的原因探析与对策研究

客户忠诚与客户关系生命周期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管理意义

绿色营销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顾客关系管理:对顾客网络及其知识管理的系统剖析

中国 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所需条件分析

探究企业电子商务组织的新型管理模式

理解客户关系管理——谈客户关系管理的战略意义

关于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

当前企业营销观念及其规则分析

文化营销——企业营销能力构建的战略选择

论我国企业市场营销创新

创造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顾客价值

顾客忠诚的价值驱动模式

企业供应链管理及其信息保障机制

新经济下的企业网络与超市场契约

供应链竞争力的厂商均衡分析

绿色营销初探

高技术企业市场营销特殊性分析

网络经济与客户的数字化管理

数据挖掘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营销创新

组织市场上购买决策者的结构类型与企业的营销对策

论企业网络营销中的物流策略

论企业营销活动策划的专业化

西方的顾客忠诚研究及实践启示

以企业营销新理念迎接入世挑战

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模式与营销渠道变革

企业营销创新的内容和重要性

基于供应链伙伴关系的产品定价问题研究

供应链系统的物流规划模式

供应链的自动补货模式及其价值

博弈理论与营销创新

激励机制在现代人事管理中的运用

对客户忠诚创造价值问题的探讨

现代供应链联盟问题研究

顾客满意度中的顾客竞争性评价

建立企业采购内部控制制度的构想

绿色营销与企业经营策略分析

论企业产品营销策略中的道德问题

有形产品的服务提供方式研究

顾客价值提升的定位及途径

我国企业知识营销现状与对策

客户关系营销——现代企业竞争的有力武器

论营销流程再造

谈企业营销费用分析和会计处理原则

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

面向过程的供应链工作流管理研究

企业应对价格战的策略

客户关系管理的困惑与发展

实施绿色营销的意义与对策

借鉴ISO9000的管理思想精髓优化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及备件订货问题研究

入世以后中国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试论企业销售渠道的创新与优化

牛鞭效应的危害及其对策

基于供应链战略目标的性能检测指标研究

企业电子商务盈利策略探析

基于企业整体模型的供应链信息流研究

供应链性能评价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基于零部件归并问题的采购策略模型(英文)

企业对市场需求的能动作用研究

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行为和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网络时代的消费特征及营销对策

客户全生命周期利润预测方法的研究

谈新经济时代的营销创新

国际营销中产品的包装,促销与传播学

服务营销与企业经营战略

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企业产品试销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基于资源利用综合水平的采购量分配方法

我国企业间促销管理的实证分析与对策

企业物资供应与管理改革探讨

信息传递障碍与国有企业营销效率研究

我国企业营销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运行

论交易成本与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客户关系管理核心思想浅析

基于机制设计的供应链优化整合决策效应分析

21世纪企业营销管理创新研究

诚信营销与企业发展

企业营销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论关系营销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全球绿色营销趋势和我国企业的策略

试论营销策略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

企业供应链构建与优化对策研究

市场营销战略失误与民营企业"流星现象"

试析企业客户资本管理

关于构建中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体系的探讨

阻碍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与对策

营销创新——21世纪中国企业营销的必然选择

现代企业实施关系营销的对策

VMI供应链系统的经济效果评价研究

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下的市场营销

浅析营销适宜度

基于相对熵的营销机会模糊评价

现代企业的物流革命与营销创新

电子商务下企业CRM的实施研究

当代企业营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试论关系营销

企业营销理念与品牌提升策略创新

入世后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及企业营销对策研究

论企业营销形象内在素质的塑造

21世纪企业营销变革与创新方向

过程工业供应链计划调度模型?

制约我国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深层原因及其对策

基于客户发掘,客户全面解决方案的科技型企业盈利模式探究

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与实现"两个转变"的关系

论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顾客忠诚管理

试论市场营销组合4PS向4CS的转变

VE原理在营销策略中的应用

质量文化在供应链管理中的融合作用

客户资源的特征及CRM模式在企业中的实施

企业内部营销及其实施策略探讨

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浅析

供应链系统运行评价研究

"定制营销"理念的前瞻及潜力刍议

浅论企业的营销腐败

供应链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运作模式

基于过程的供应链重构模式与选择

电子营销与中国企业营销策略的变革

供应链体系论文范文9

【关键词】旅游服务供应链;绩效评价;平衡计分卡

引言

服务供应链是供应链研究的新趋势之一,而旅游服务供应链是服务供应链的一条重要分支。在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包含一个关键步骤,那就是能否通过合理的评价来得出有效的评价结果。

1.旅游服务供应链理论

1.1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定义

旅游服务供应链是一个全新概念,它是旅游业高速发展的产物,是对旅游行业建立供应链理论体系的理论创新。旅游服务供应链与其他行业的供应链不同,在与这条供应链中不存在真正意义的商品传递,提供包括游览、休闲、住宿等在内的各项服务是旅游服务供应链的主要职能所在。

本文认为,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本质就是整合所有的旅游服务资源以共同创造顾客价值。在这个概念中包含了以下的几个内容:核心因素是旅游吸引物,它在旅游服务供应链中是不可缺少的;支持因素则包含有满足旅游者各种需求的企业与组织,我们就旅行社而言,构成了其直接提供商;而组织企业则主要指在整条链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旅行社。

1.2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核心企业

按照现代供应链的相关理论,核心企业在供应链的运作和管理中处于信息的交换中心、物流集散的调度中心、资金的结算中心以及统筹规划的协调中心的地位,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力、吸引力和融合力。

旅游业是由能提供各种可以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产品的相关行业所构成一个的集合,其中自然包含了:旅游观赏娱乐行业(旅游景区/点)、餐饮住宿行业(宾馆、酒店)、旅行社、交通通讯行业、旅游购物行业等。在国内目前的供应链运作模式下,旅行社在旅游业与其它各相关行业的企业之间担负着大量组织协调的工作,起到了连接旅游业的各个组成部分纽带的作用。

目前旅游业的运作多是以旅行社为核心、各相关行业企业作为节点联结成的服务于旅游者的供应链模式。

1.3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网络构成

旅行社在供应链中处于组织与协调的地位,扮演旅游者和旅游供应商之间的中介的角色,旅行社产品中所包含的商品与服务是由一系列的分包公司或者商提供的,但旅行社并不总是能够对产品的质量以及产品对环境与社会产生的影响进行直接的控制。

根据前面的相关论述,进而结合旅游业所具有的特征,我们应用供应链的相关理论,同时可以构建一条包括食、行、宿、游、娱、购各供应商及供应商的供应商,又包括旅行社直至最终端旅游者的有机联系、同时相互影响的旅游服务供应链。在这条旅游服务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能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各节点的游企业之间是一种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其中旅行社处于心企业地位。

2.供应链绩效评价理论

2.1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定义

本文认为供应链绩效评价应该是指在围绕供应链战略目标的不同成员之间的,通过综合分析与测量,来评价供应链整体以及它的每个成员(尤其是核心企业)之间的业务流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而达到识别与改善机会的目的。

2.2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涵义

本文作者认为旅游服务供应链绩效评价应该是在围绕旅游服务供应链战略目标的不同成员间,对旅游服务供应链运营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和产生的、可以度量的成绩效益或者叫做最终的结果,通过适当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选择实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来进行综合分析与测量,最终将得到关于旅游服务供应链绩效的综合评价结果,该结果将有助于管理者对旅游服务供应链进行分析、诊断与改进。

2.3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

供应链绩效评价有两种常见的评价模型。

(1)scor模型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式(supply chain of operation reference model,简称scor)是第一个流程的标准参考模式,它是由制定这一标准的权威部门即国际供应链委员会(supply chain council international,简称scci)组织策划制定的。

scor模型对性能指标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使每一指标都能够以量化的形式清楚地表现出来。此外,scor在给出每一个指标的计算公式时,还指出了该指标将会对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产生的影响,并说明了每个指标内容包含的要素和应该注意的地方。

(2)bsc模型

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教授罗伯特·s·卡普兰和复兴方案公司总裁戴维·p·诺顿创新性提出的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简称bsc)是另一种评价体系。

充分利用客户、财务、学习和成长、内部经营四个方面的同时驱动的相互影响关系完成发展轨迹的制定是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思想,最终达到战略评价和实施的目标。

3.旅游服务供应链绩效评价

通过对以上两个分析方法的对比发现,存在一个评价指标更固定、更加标准化、更能适应常规供应链的评价应用模型,那就是scor模型。然而,目前对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研究还是初级阶段,要想用好scor模型是相对困难的。对比而言,bsc模型没有一个固定的评价标准,因此,研发人员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创造力,不受约束。这也适合对一些新事物进行初步探索,因此,作者借由这种模型,探索了新的旅游服务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

本文中采用了平衡记分卡的相关理论来区分旅游服务供应链的体系指标,用以解决在传统效益评估系统中的问题,比如对财务评估指标的过分依赖,进而忽视了对一些无形资产的衡量等。然而,创造价值的根本在于客户与供应商关系、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理念等无形资产的奉献,并不只是局限于固定资产或者所谓的有形资产。由于传统效益评估指标的严重失衡,大多数的评估工具都以容易衡量的财务指标来评估,进而导致了短期评估的局限性引发不可忽视的短视行为。通过采用平衡计分卡,如果能充分发挥其全面、系统、严谨的优势,它的好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促使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2)平衡结果性指标与动因性指标的差异。

(3)平衡内部群体与外部群体的差异。

(4)平衡领先指标与滞后指标的差异。

所以,本文对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做了相应改动后,提出了协同发展能力、营销力度、服务顾客的水平以及成本,四个满足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维度。

除了上述原则,对于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指标设计还需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对于指标应该划分出评价等级,在每个等级中选取指标时,重点必须突出,而且还要重点考虑到一些关键的绩效指标。

(2)设计的指标不仅要体现出单个节点的运营状态还要体现整个供应链的运营状态。

(3)指标不只是考核衡量静态经营结果,还需注重对整个业务的供应流程做出动态评估。

(4)指标需要重视供应链各个节点相互之间的利益关联,突出供应链中节点存在的关系。

(5)在做事之前,分析好事态的好坏才能将价值最大化,所以在设计指标的时候尽量遵循实时的评估和分析原则,扩大绩效衡量范围尽可能多的体现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实时运营信息。

(6)设计的绩效评估指标必须要能很好的体现服务集成商、服务提供商以及客户之间的关系。

(7)设计的指标要考虑到对企业长远的发展利益和潜力的评估,不能只是对某一个单独的指标的维持或更改,也不能对其它所有的指标标准产生负面效果,不然得到的任何绩效都是无效的也是不适用的。所以,必须采用外部评估与内部评估想结合的原则,做到定量、定性的衡量。

(8)由于绩效是评估组织的标准,参与服务的供应链企业很重视对旅游服务供应链的评估。企业必须利用合适的指标和尺度分析策略是否是有效的,才能对策略做下一步的实现和执行。对于旅游服务供应链系统中的企业来说,如果孤注一掷的盲目追求目标,是不会提高生产率的,也更没办法完成供应链的整体绩效。所以,对于旅游服务供应链指标的设计必须权衡到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互动作用以及执行的效率和流程整合作用。

4.结论

目前,随着世界性的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也不可避免的加入到了竞争中,如果仅凭借自己的力量,那么单个公司几乎是无法生存的,这种竞争模式已经转化成了供应链的争夺,尤其是旅游业,它面临的问题更严峻。

本文提出了将平衡计分卡的方法应用到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中去,同时提出了运用此方法的原则和方法,希望能够为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1] 黄小军,甘筱青.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初探[j].商业时代,2006,25:91~93.

供应链体系论文范文10

关键词:超网络;进化变分不等式;投影动态系统;个体优化;全局优化

中图分类号:F406.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21(2015)01-0001-09

引言

供应链管理理论自从提出以来到现在已经解决了供应链内和供应链间许多实际的问题,但是动态供应链网络的风险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众多问题。仅近年来众多的灾难和人为风险因素已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各地供应链网络的正常运行,甚至是供应链网络的中断,相关的节点厂商损失严重。2011年VOA新闻报道,日本大地震与海啸导致日本工厂零部件中断供应,逐步影响到许多国家的电子产品和汽车的生产与供应,级联故障问题影响严重,甚至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美国知名网站()新位闻报道,2010年美国波音787飞机的延期生产,从而波及其供应链网络中众多的零部件供应商,损失严重。2003年北美电力中断致使众多供应网络中企业中断生产,损失惨重。2008年四川地震重创四川磷产品供应链和半导体供应链网络,级联影响到全国相关产业。2010年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日本丰田公司汽车召回事件影响多个国家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包括日本、美国、中国和韩国等众多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厂商。这样的新闻报道极其众多,如此频发的自然灾害和人为风险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许多自然灾害风险发生非人为可以避免,但如何减少风险发生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如何提升供应链网络在中断风险下的竞争优势,依然是供应链网络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节在目前供应链超网络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基于风险管理的供应链超网络研究和动态供应链研究进行综述,并指出相关研究的成果和不足;第二节构建了基于风险管理的动态供应链超网络均衡模型;第三节阐述了个体优化和全局优化的相关理论;第四节给出求解进化变分不等式的求解方法一投影动态系统;第五节通过算例阐述模型的可靠性和合理性,通过投影动态系统解释某一个厂商趋近均衡解的过程。通过单一厂商趋近均衡解的过程,阐述其他厂商相应的最优决策;第六节给出结论。本文主要特点是:(1)通过风险发生概率和损失函数来表达动态供应链超网络均衡模型中的风险管理,更加符合动态供应链超网络中风险管理的特征;(2)通过进化变分不等式表示动态供应链超网络中风险、成本和需求的动态变化特征,通过投影动态系统表达某个厂商趋近均衡解的过程,并分析不同风险发生概率下对于供应链网络均衡流量的影响情况,以及单一厂商非最优决策时,其它厂商的相应最优策略。

1 文献综述

超网络的概念最早于1978年由Sheffl提出,最开始在其博士论文中称为“Hypernetwork",后来统称为“Supernetwork”。美国Nagurney和June Dong教授最早针对超网络理论“Supernetwork”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目前,超网络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引起了理论界和企业界广泛的关注,美国麻省大学建立了首个超网络研究中心(supernet.isenberg.umass.edu)来研究相关的问题。超网络的研究已经对供应链网络、电力网络、金融网络、交通网络、电信网络和知识网络6个主要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供应链超网络是产品从原材料供应商到顾客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组织、人员、活动、信息和其它资源组成的物流、信息、资金等网络构成的一个协调复杂的系统。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如何协调和管理覆盖全球的供应链网络,供应链企业如何在竞争中生存,如何从理论上解释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已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广泛关注的问题。这也要求研究者们能提供一个更加准确地和有效地的理论和工具来理解这个复杂的系统,以及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超网络理论可以为多层、多级、多维、多属性和多准则的网络提供深入的认识和有效的理解。针对于供应链超网络的研究Zhang,Dong与Teng和董琼与马军针对近年来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本节在此基础上针对基于风险管理的供应链超网络和动态供应链超网络的研究进行进一步综述。

从2002年Nagurney,Dong,Zhang撰写第一个基本供应链超网络均衡模型的文献以来,众多文献在此基础上把电子商务、库存管理、多目标决策、不确定需求、时间约束等问题整合到该供应链超网络的基本模型中。在供应链超网络的风险管理理论研究方面,Dong等把多目标决策引入到具有不确定性需求的供应链网络中,第一次结合多目标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提出供应链网络模型;Nagurney等整合供应风险和电子商务模式到文献的模型中,在模型中考虑到供应方生产商和分销商的风险管理,同时测量需求方风险;Nagurney和Matsypura针对全球供应链网络经济考虑到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一个动态的超网络模型,供应方和市场风险通过以风险函数的形式,再通过多目标决策以加权的方式来表示,需求的不确定性通过使用不确定性需求函数来表达。在动态供应链超网络的研究方面,动态供应链超网络主要是通过进化变分不等式来表达供应链超网络中依时性的能力约束和需求。早在1967年,Li-ons等和Brezis提出了进化变分不等式用于解决力学上的一些问题,并进行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证明。1998年Daniele等把进化变分不等式用于研究交通网络中满足依时通容量和需求的可行性流量问题。Raciti运用投影动态系统和进化变分不等式理论解决动态交通网络问题。Daniele和Maugeri把进化变分不等式用于解决供应链均衡和金融均衡问题。2003年Gwinner在其著作中对多阶层的进化变分不等式进行了一个详细的综述。

目前关于供应链超网络风险管理的研究多整合多目标决策方法于超网络理论中,有助于解决决策者不同风险偏好下的决策问题,适用性比较广泛,但并没有充分体现供应链节点企业风险管理的特征;另一方面,目前针对准确地表达基于风险管理的供应链超网络动态特性的研究还是空白。关于超网络的进一步研究,June Dong在文献中提出超网络的进一步研究需要把微观运作的问题整合到超网络的模型中来。王众托院士在文献中提出超网络的进一步研究需要结合实际网络的运作方法,完善超网络模型,使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刻画实际网络的特征。本文基于准确刻画超网络特征的思路和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基于风险管理的动态供应链超网络均衡模型,以期为供应链网络中的决策者提供应用支持。

2 基于风险管理的供应链超网络模型的构建

假设供应链超网络G=[N,L],代表网络中的节点的集合,L代表网络中产品处理活动有向链接的集合,产品处理活动包括:产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等过程。假设供应链网络中生产厂商生产同质产品。构建如图1所示的基于风险管理的三层动态供应链超网络模型。假设存在m个产品生产商,典型的生产商以j表示。存在h个产品零售商,典型的零售商以ι表示,服务于o个需求消费市场,典型的需求市场以k表示,需求函数是弹性的是价格的函数,对于k市场的需求函数用dk表示。产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是一个非循环过程。

2.1 生产商的行为和优化条件

假设对于产品生产商和产品零售商之间的中断风险概率ε已知,风险发生后的损失s和产品的流量相关,产品生产商在此基础上需要优化生产量、运输量以及针对各个零售商运输量的比例。

q表示产品生产商生产的产品数量,表示生产商j的生产成本函数,考虑到厂商之间对原材料购买的竞争关系,生产成本不仅和自身生产的产品相关,而且和其他生产商生产相关。则在t时刻生产商j的生产成本函数为:

产品生产商和产品零售商之间的交易成本包括运输成本和处置成本。包括:资金占用成本和保险费用等。cjt表示交易成本,Cjt是交易的产品数量的函数。

产品生产商和产品零售商之间中断风险导致生产商的损失函数用rjt表示。中断风险发生的概率为ε。则在t时刻针对产品生产商的期望损失表达式为:

每个产品的生产商都追求期望收益最大化。则生产商的期望收益为产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减去生产成本,再减去交易成本和风险期望损失。t时刻生产商销售产品给产品零售商ι的价格以表示。则t时刻产品生产商考虑到风险期望损失后最大化期望收益函数如下:

假设生产商之间是完全信息下非合作博弈,生产商的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是连续凸函数,每个产品生产商都追求期望收益最大化,则对于每个生产商的优化函数根据进化变分不等式理论知识可知,可以转换为以下进化变分不等式:

2.2 零售商的行为和优化条件

产品零售商和需求市场之间的处理成本包括产品的存放费用,展示费用等,它是总的产品销售数量的函数。则t时刻产品零售商的处理成本函数为:

同样,每个产品零售商也追求利润最大化。零售商的利润等于£时刻产品市场上的零售价格乘以销售数量减去处置成本,再减去产品的购买成本。针对零售商的的利润最大化函数可以通过如下表达式表示,同时考虑流量守恒,给出约束条件(8)。

假设零售商之间是完全信息下非合作博弈,零售商的成本函数是连续凸函数,同样,每个零售商都追求利润最大化(7),同时约束于式(8),根据进化变分不等式理论知识可知,则该表达式针对于所有的产品零售商可以转换成以下进化变分不等式:

2.3 需求市场的均衡条件

需求市场的消费者在消费决策时不仅考虑产品的价格,还考虑到购买该产品的交易成本。则t时刻的交易成本用表示。

如果形成购买,则销售的价格加上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要等于顾客愿意提供的价格,如果价格加上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要大于顾客愿意提供的价格,则不形成购买,相应流量为0。

针对所有消费市场k上,如果形成购买,需求函数等于所有产品流量,否则不形成购买,则均衡条件是:因此,根据进化变分不等式理论知识可知,式(11)和式(12)可以转换为如下进化变分不等式:

2.4 供应链网络的均衡条件

在整个网络组织中满足式(5)、式(9)和式(13)之和时,整个动态供应链超网络在产品交易的过程中产品交易的数量、产品交易的价格满足以下变分不等式时,整个网络组织的产品交易过程处于均衡状态。约掉相同的项可得式(14)。

3 个体优化和全局优化

1952年Wardrop教授通过交通网络的描述阐述了网络中全局优化和个体优化的关系。交通网络个体优化的均衡定律是:每个出行者的出行成本在每个已经使用的路径上是相等的且最小,此时是整个网络个体优化的均衡点。交通网络全局优化的均衡定律是:边际总出行成本在每个已经使用的路径上是相等的且最小,此时是整个网络全局优化的均衡点。交通网络的个体优化和全局优化均衡定律已经扩展到供应链超网络中。在供应链超网络中个体优化均衡点是每个个体厂商在已经使用的连接流量中成本相等并最小;全局优化的均衡点是供应链网络中总的边际成本在每个已经使用的连接流量中是相等并最小。

供应链超网络中个体优化的均衡点其实是非合作博弈中的纳什均衡点。而供应链超网络的全局优化均衡点其实是有一个局外人(例如: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等等)进行控制和协调整个供应链超网络的决策。个体优化是代表分散式决策,而全局优化是代表集权式决策。从全球范围内的研究来看,市场机制对于供应链网络的影响越来越重,因此,本论文基于个体优化的基础上构建基于风险管理的供应链超网络均衡模型,这样的模型符合市场机制下供应链网络的实际运作状况,当然全局优化下的供应链超网络模型也是值得研究的,可为全局性的优化和协调提供参考和依据。

4 投影动态系统

进化变分不等式有许多求解方法,包括投影算法、松弛算法、修正投影算法、相继平均法(MSA)、投影动态系统算法等,本文采用投影动态系统,因为在动态投影系统中,投影算子表明在约束集中最大化效用决策中最可能的方向,也就是表明决策者最快可能达到均衡点的方向,能够准确形象的表达决策者的决策过程。早在1973年Henry就提出了投影动态系统的思想,尽管没有命名为投影动态系统(Projected Dynamical Systems)。1993年Dupuis和Nagurney通过右边非连续的微分方程来求解一系列动态问题,见表达式(15),并第一次称为投影动态系统。本节给出投影动态系统一个简单的介绍和定义,以及针对投影动态系统稳定点求解的离散时间算法。

dx(t)/dt=Πk(x(t),-F(x(t)))

(15)

k(为RN上的闭凸集,F:K一RN是线性增长的Lipschitz连续函数,Πk:R×K―RN是投影算子PK:RN一k的Gateaux微分。给定如下:

在此基础上给出投影动态系统的定义如下。

定义:动态投影系统PDS(F,K)定义为映射x:R×k-RN,F:k一RN是Lipschitz连续的矢量域,x0∈k,其中x(t)是下面微分方程的解。

x(t)=Πk(x(t),-F(x(t))),x(0)=x0

(17)

Πk(x(t),-F(x(t)))=0时,则x*∈K是投影动态系统的均衡点。

Dupuis和Nagurney证明了投影动态系统的关键的特性是标准变分不等式和投影动态系统的问题dx(t)/dt=Πk(x(t),-F(x(t))),x(0)=x0的均衡解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针对这样类型的问题给定F:K一RN可以找到X*∈k满足的其中表示定义在RN上的内积。

在计算投影动态系统的稳定点时,常用的方法就是离散时间算法,本文参看文献给出离散时间算法的步骤如下:

步骤1 令

步骤2 计算为标准投影算子;

步骤3如果对所有的T,满足其中ε为容许误差,则停止迭代;否则,返回步骤2。

收敛性说明:假设对所有的T,F(XT)为Lipschitz连续,且是严格单调,对于给定足够大常数M,当X≥M时,F(XT)>0,则离散时间算法收敛于唯一的均衡点,详细证明参看文献。

5 数值算例

5.1 数据和结果

本节通过一个数值算例来说明本文构建模型的应用情况,以及方法求解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图2给出某类型汽车生产的供应链超网络结构图,两个生产商位于中国的吉林省和上海市,通过位于北京、沈阳和南京的三个零售商把产品销售到华北和华东两个需求市场。

本节采用投影动态系统求解数值算例,由于生产商和零售商的地理位置不同,生产的成本不同,所以不同链接的成本函数不尽相同,各个厂商的成本函数给定如下。

零售商中断风险发生后对产品生产商的损失函数给定如下:供应链生产厂商的生产成本函数和时间函数给定如下:生产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交易成本函数给定如下:零售商和需求市场之间的成本函数给定如下:消费市场和零售商之间的交易成本函数给定如下:需求市场的需求函数给定如下:

表1给出通过Matlab 7.0软件进行求解,采用投影动态系统给出ε=0.001时,t=0,1,2时刻整个供应链超网络均衡时的运输量和需求价格,以及达到均衡点时的迭代次数。

5.2 敏感性分析

假设产品生产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中断风险发生概率为(8 =0,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时,选取产品生产商和产品零售商之间交易量及交易量占总交易量的比例来分析其随风险发生概率变化的敏感性情况。

表2表明随着中断风险发生概率不断增加时,生产商1和零售商l,2,3之间的运输量和运输量占总运输量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生产商1和零售商1之间的运输量占总运输量比例随着中断风险发生概率不断增加而逐步减少,而生产商1和零售商2,3之间的运输量占总运输量比例随着中断风险发生概率不断增加而逐步增加,主要因为尽管生产商1和零售商1之间的交易成本较低,运输量也较大,但是如果中断风险发生概率增加后,损失也就非常大了,所以随着中断风险发生概率不断增加,生产商1调整在不同零售商之间的运输量,使整体收益达到最大。从总体上可以看出,节点间运输量较大的链接,中断风险发生后损失也较大,所以随着中断风险发生概率的增加,相应的运输量逐步减少,从而导致了其它节点间的运输量逐步增加。

5.3 投影动态系统趋近均衡点的过程

采用动态投影系统的优势就是可以通过离散时间算法了解决策者从非均衡状态到均衡状态的过程,均衡状态时的流量对于网络中各个节点厂商的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通过市场机制来达到均衡点,均衡点是一个最优的目标,因此达到均衡点的过程对于网络中节点厂商也同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动态投影系统中,投影算子表明决策者最快可能达到均衡点的方向,图3描述了在t=0时,生产商1和零售商1上的流量收敛到均衡状态的整个过程。从图上可以看出,在初始x=0时,迭代到13次,生产商1和零售商1上的流量就基本上收敛于均衡点时的最优流量。

5.4 趋近均衡点的博弈过程

均衡解是供应链超网络中各个厂商在长期竞争中达到非合作纳什均衡,是各个厂商不断博弈的结果,在实际过程中很难准确地达到均衡点。在实际动态供应链超网络中各个厂商如何达到均衡解的过程,以及针对其他厂商非最优策略给出相应的对策也同样重要。下面针对以上数值算例分析其中一个厂商给出非最优解时其他厂商的对策情况。

在实际动态供应链超网络中,均衡点是相关厂商多次博弈过程中达到的均衡点,一般很难所有厂商同时都给出最优的策略,这时针对相关厂商的非最优策略如何给出最优策略也是一个值得分析的问题。图4是在中断风险发生概率为ε=0.001,t=0时刻,当生产商1决策供应零售商1的销售量从10到均衡点71.8253的不同决策点上,其它生产商、零售商和需求市场之间应该给出的最优策略情况。图中的标记表明不同厂商之间的流量,例如:前半部分从1-2到2-3表明生产商针对零售商的最优流量情况,后半部分从1-1到3-2表明零售商针对需求市场的最优流量情况。

6 结论

供应链体系论文范文11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协同理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界进行了有关供应链管理的大规模实践,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供应链管理建立在协同和共赢的信念基础之上,供应链成员在相互信任、互利及长期发展基础上,将最终消费者的需求转化为所有参与者的集体行动,每一个成员都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提供过程中从事一部分活动,并且相互之间开展信息共享和合作行动,不但可以在相互支持、配合和协调中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也会使每一个参与者从中获益。因此在供应链中,经济主体之间合作化的伙伴关系替代了传统的竞争性关系,参与各方的决策偏好和行动目标不是完全集中在价格等短期目标,而是集中在行动协调一致,提高整体效率和产品质量,维系灵活性和整体竞争力等方面的团结合作与共同利益因素,把更好地响应和服务于消费者需求作为行动指南,致力于共赢前景的真正实现。

供应链协同的本质

供应链协同要求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为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而进行彼此协调和相互努力。各节点企业通过公司协议或联合组织等方式结成一种网络式联合体,在这一协同网络中,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客户可动态地共享信息,紧密协作,向着共同的目标发展。要实现协同,要求节点企业基于技术和Internet网的信息共享和知识创新成果共享;要求各节点企业树立“共赢”意识,为实现同一目标而努力;要求合作伙伴在信任、承诺和弹性协议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同时,要求进行协同的节点企业进行供应链的重新整合,应以信息的自由交流、知识创新成果的共享、相互信任、协同决策、无缝连接的生产流程和共同的战略目标为基础。供应链协同管理就是针对供应链网络内各职能成员间的合作所进行的管理 。

供应链协同管理与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相比,其优势表现为:不再孤立地看待各个企业及部门,而是考虑所有相关的内外联系,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把整个供应链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节点企业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以提高整体供应链最优为目标,进行相互沟通后协同决策,协同化决策不仅摆脱了各节点企业单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分散地进行决策所造成的供应链整体绩效低下,也克服了传统集成式供应链管理中由单一的决策制定者来制定决策的理想化管理所带来的诸多障碍;各节点企业的构成框架及其运行规则主要是基于最终客户的需求和整个价值链的增值;各合作伙伴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即树立“共赢”意识,变敌对关系为紧密合作关系;供应链协同关系的形成不仅可以使企业借助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形成、维持甚至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也将帮助其供应商和客户最大限度的提升他们的客户满意度,也就是说,协同管理可以使整个供应链创造的价值最大化。由此可见,协同管理思想就是以协同技术为支持,以信息共享为基础,始终从全局观点出发,采取一种“共赢”的原则,使整个供应链中的个体更加亲密、相互信任、同步和团结,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柔性和实现整个供应链价值的最优。

因此,研究供应链协同管理理论体系,对于认清供应链协同的本质,探索隐藏在企业成本收益背后的合作动机与协同运作机制,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供应链协同理论研究探析

供应链协同管理理论体系的研究以概念模型和协同管理思想为基础,对整个供应链的协同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它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关键要素、协同机制等方面。

(一)供应链协同管理关键要素的研究

在国外,全球著名的供应链管理专家Hau Lee和Anderson在《协同供应链:新的前沿》中,分析了协同供应链应具备的基础条件、面临的诸多挑战和价值收益等问题;马其顿大学副教授Vicky Mauthou等人建立了供应链协同的虚拟电子链,通过对虚拟环境下的供应链协同框架的研究,对链中协作伙伴的角色进行分级,对构成协同关系的关键能力进行区分,对预期的协同进行评估;George Mclntosh等人调查分析了英国建筑行业供应链的协同管理,指出建筑行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实现供应链成员协同面临的阻碍以及要考虑的相关要素;Akkermans和Paul Bogerd等人建立了供应链协同的理论模型,侧重研究了非技术因素对实现协同的重要影响;Chee等人分别从组织理论、经济学理论和运作管理的观点就有关协同的定义、协同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如何达到协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综述,并总结出六个协同问题的起源以及相应的协同战略。在国内,于海斌、朱云龙建立了网络企业的战略协同模型,分析了协同制造的业务特征,从协同的角度研究了制造业在全球化制造网络环境中所面临的战略问题和相关的技术问题。

转贴于

(二)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模型

供应链协同管理关键要素和协同机制的分析研究,为供应链如何实现协同提供了思路和方向,为协同管理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全球著名咨询公司ARC提出了协同制造管理战略,建立了协同制造管理(CMM)模型,针对制造企业研究了企业如何以现有投资为基础,以业务流程管理(BPM)为中心,发挥技术的杠杆作用来实现制造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协同;Jyhjong Lin和Tsuie Lin建立了虚拟企业基于承诺的协同管理概念模型,研究了企业间如何通过承诺的建立和维持、任务的合作与协调、活动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协同。徐琪、徐福缘从供应链决策分析、决策支持技术及决策支持方法等方面探讨了供应链协同管理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并以生产商和销售商为例研究了双方共同获利的、协同决策的建模方法。同时,他们也提出了基于工作流和软件Agent技术的供应链协同管理框架,研究了工作流管理系统及多Agent的设计,应用XML描述工作流程规范,由软件Agent实时的执行和重置具体的工作流任务,从而达到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目的。唐晓波等以协同学研究方法研究了供应链系统协同的序参量,以及系统序参量的变化于系统协同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验证了有利于供应链整体协同的宏观方法。陈建华、马士华提出了由核心层、中间层和层构成的供应链整合基本实体协作层次,通过探讨基于信息功能整合、业务过程整合以及战略资源整合的反映供应链整合水平的关系类型矩阵,构建了以信任机制为基础、以整合重组机制为手段、以信息反馈机制为前提、以委托机制为保证的供应链整合管理团体实现机制。彭鸿广等构建了利用RFID技术推动供应链协同商务管理的系统架构。凌鸿等从组织、环境、技术三大角度,分析了对供应链协同有关键影响的因素,提出了最终的供应链协同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框架。

综上所述,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关键要素、协同机制等方面问题,但由于存在研究侧重点和学术观点的不一致,缺乏一套完整的供应链协同理论体系。很多概念还有待澄清,许多方法在供应链协同系统中的应用也还存在着分歧,对于供应链管理协同本质的把握和各种协同技术与方法在供应链研究中的定位还不清晰,需要对供应链协同理论体系框架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于海斌,朱云龙.协同制造[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供应链体系论文范文12

关键词:食品供应链;透明;演进路径;演进机理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13)08-001-07

一、引言

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现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共同课题。从学理上探究,食品安全问题根源于食品交易中食品安全信息的不对称,这不仅体现在食品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体现在食品生产者、加工者与销售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由此食品自然具有信任品特征。源于市场上真实信息的缺失,信任品供给会产生市场失灵。为获取最大利益,食品企业(农户)往往非法使用违禁药品和食品添加剂、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等,从而引发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目前对食品安全的管控主要集中于对单独食品企业的规范上,如采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系、良好企业规范(GAP)和ISO22000等等。但单独企业的良好管理并不能保障终端食品的安全,于是研究者和实践者将关注对象转向对食品供应链的安全管控上。2002年欧盟实施的《食品基本法》中规定了食品追溯制度,要求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各阶段要保证食品的可追溯性。严格地说,食品追溯仍体现了“事后救济”的理念,难除消极滞后导致的不经济。一些学者由此建议强化食品安全的“事前预防”,强调通过食品供应链相关方之间关于食品安全信息的充分交流,促进食品企业有效自律与他律、满足食品消费者知情权,最终保障食品安全(Hofstede,2003;Trienek-t311S,2012)。

Hofstede(2003)提出了在食品行业建设透明食品供应链的问题,他将供应链(网)的透明性界定为:供应链(网)的所有相关方在没有信息丢失、噪音、延迟和失真的情况下对他们所需求的产品相关信息共享和获取的程度。之后,国外一批学者开始注重对食品供应链透明的研究(Adrie,2005;L.Arens,2011;P.M.Wognum,2011)。本文认为,食品供应链透明涉及的信息内容较多,包括了一些可能与食品安全无关的信息(如市场信息、物流信息等)。基于保障食品安全的研究目的,采用“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表意更为明确和具针对性。

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根本途径,但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是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需要从宏微观结合的角度去思索与推进。本文拟于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演进的路径特征及作用机理上做一些初步的探索。

二、文献综述

通过对CNKI中国知网、ScienceDirect、EBSCO、Google Scholar等中外文数据库检索发现,目前关于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方面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但相关研究成果(特别是关于食品追溯方面的研究成果)可提供丰富的借鉴。通过梳理归纳,该方面研究成果可分为四个方面:

(一)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理论框架建构

Hofstede(2003)对农产品供应链网的透明性进行了定义,并对其前提条件、影响和制度根植性进行了探讨。根据透明性是着眼于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存在三种透明性:历史透明性、运作透明性和战略透明性。J.H.Trienekenst等(2012)提出了一个食品供应链透明性分析的框架,该框架包括五个组分,顾客/政府和食品企业是食品供应链透明的需求者,信息系统、质量安全标准和治理机制是食品供应链透明的推动因素,其中信息系统和技术的运用是促进食品供应链透明化的重要手段。

(二)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驱动因素解析

Moe(1998)从单个企业和整条供应链两个层面阐述了实施食品追溯的驱动因素。Matthias Heyder等(2012)通过开发和验证一个驱动力模型试图回答哪些因素决定了企业投资于食品追溯系统。KineMarl Karlsen等(2013)归纳认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立存在10方面驱动因素:符合法律规定、保障食品安全、维持食品品质、食品产业可持续性、增进社会及动物福利、满足食品安全认证、追求企业竞争优势、促进供应链交流、应对生物性恐怖威胁、生产流程优化。

(三)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保障条件探讨

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保障条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信息技术、标准规范和治理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可借鉴关于食品追溯的有关研究。国内外一些研究学者尝试采用各种先进技术构建食品信息追溯体系。国内学者薛月菊(2008)等利用RFID技术、EPC标准和网络技术,提出一个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透明化应用框架,并以农产品供应链中的生产和配送环节为例,说明了物联网在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工作原理和信息流。国外学者Abad等(2009)为鲜鱼的实时追溯和冷链监控开发了RFID标签。标准规范方面,发源于美国HACCP管理体系、GMP和SSOP作为保障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的体系标准为许多国家和国际社会所接受。欧盟2002年实施的《食品基本法》为保障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提供了法律基础。治理机制方面,Raynaud等(2005)提出了包含现货市场、口头协议、正式合同、股权契约、纵向整合等典型结构的从市场协调到层级协调的连续体治理结构。为保障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一些学者认为食品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应发挥龙头作用、采用趋层级治理①的治理机制,一些出现在农产品经营领域的治理结构选择(如农超对接、订单农业、基地农业等)适应了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四)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演进对比研究

刘华楠等(2009)在阐述美国、欧盟、日本水产品追溯制度实践的基础上,从水产品追溯系统、标准、技术、供应链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林学贵(2012)分析了日本推行食品追溯制度的背景、日本的食品追溯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做法、日本农协系统的突出作用,提出了对我国建设食品追溯制度的重要启示¨“。赵荣等(2012)总结了美国、欧盟、日本在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体系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该方面工作提出了建议。

通过文献梳理可见,已有关于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的研究成果存在两个明显缺陷:一是研究主要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背景。我国食品供应链的组织化程度、相关法律标准的完善性、居民消费结构等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我国的相关研究必须针对我国特殊的国情。二是研究成果较少体现历史演进的视角。以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此系20多年演进发展的结果,其内在的规律和机理值得深入探究。我国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更需要以历史演进的眼光研究与借鉴已有成功经验,科学推进相关工作。本文尝试归纳总结西方发达国家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演进的历程与规律,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分析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演进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从而为我国的相关实践工作提供有益启示。

三、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历程特征与内在规律

上世纪末发生在欧洲的几起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事件(例如疯牛病危机、二恶英危机、口蹄疫疾病)加深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食品贸易的广泛性与频繁性也促使有关政府、企业、NGO、学者推动关于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的研究与实践。由于制度背景的差异,各国在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的推进上经历了不同的路径,采取了各具特色的方式。本文以欧盟、美国、日本和中国为典型国家(地区),从多个侧面比较其丰富的历程特征(见表1)。

从实践动因看,欧盟、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都是基于上世纪末发生的几起席卷全球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特别是始发于英国的疯牛病事件极大增进了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消费者变得更苛刻,期望知晓食品来源、生产过程、安全水平、生产方法、卫生状况、转基因饲料利用、农药施用以及诸如食品运输距离和碳足迹等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食品行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有效回应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诉求。我国相关行业和企业进行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最初动因主要是为了应对国外食品贸易标准壁垒的限制。如为了应对欧盟2005年开始实施的水产品贸易可追溯制度,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出境水产品溯源规程(试行)》,相关水产外贸企业由此也加强了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

在欧盟国家,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的主要推动主体是大型食品超市。据有关统计,在美德等发达国家中,95%农产品是通过超市进行销售的,英国2/3以上的食品销售依靠排名前4位的大型超市。利用其品牌、渠道、管理和技术优势,这些食品超市与农场、食品加工企业形成紧密的趋层级治理结构。这些超市为加强对供应链安全透明的管控开发了一系列标准规范,这些标准已成为食品供应链企业协调供应链活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依据,如英国零售商协会全球标准认证(BRC)、德国零售商联盟和法国零售商及批发商联盟共同制定的国际食品标准(IFS)。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主要是由食品企业(包括食品生产商、食品销售商)自愿建立,政府主要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供应链领导企业通过采用HACCP、GMP和SSOP等管理体系对全链进行安全透明管控。在日本,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的推动主体中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作用明显。日本相关政府部门根据本国实际情况,采取了先试验示范然后逐步推广、完善法规和社会监管体制、强制性与自主性相结合、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手段稳健推进本国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工作。为推广已开发出的可追溯系统,日本农林水产省对计划采用可追溯系统的单位在建立数据库、购置必要的信息处理设备等方面给予补贴,具体补贴标准为生产阶段补贴最高可达所需费用支出的50%,流通零售阶段的最高支付率可达1/3。在我国,由于相关法律标准和技术手段的滞后,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工作处于摸索阶段,供应链上企业联系普遍较为松散,目前主要推动主体是各级政府部门。国家农业部、质检总局、国家物品编码中心以及上海、北京等地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关规程、办法和方案,对推动我国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透明内容方面,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地区)食品企业响应消费者需求,要求供应链企业公布两类与食品安全有关信息:一是食品本身安全特征,如品名、成分、功能、保质期等;二是食品过程特征,如食品生产技术、生产物流过程、环境影响、劳动人权、动物福利、社会影响、公平贸易等。由此可见,透明内容与社会意识和消费者消费需求及支付意愿密切相关。日本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内容涉及食品生产过程中各种物质的使用、食品流通过程操作规范、第三方机构的检查认证结果等。我国在一些行业和地区建立的食品安全追溯平台为保障供应链安全透明打下了一定基础,通过追溯平台可了解产品名称、包装形态、产品保质期、原产地、包装材料、厂商信息等,主要涉及食品本身安全特征,内容范围较窄。

在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方面,各国政府都承担了重要角色。欧盟、美国等由于市场经济发达及政府作为范围的明确界定,主要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标准体系及对违规行为的严厉惩罚为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工作创造良好环境。日本通过完善与食品生产和流通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标准推动安全透明工作的发展,同时也充分发挥政策规划和政策扶持的积极作用。我国政府在法律、标准制定及安全监管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联系各国(地区)不同的制度背景,透过其差异化的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历程,一些共性的规律可总结如下:

第一,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具有路径依赖性,应与所在国(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制度特征协调,采取差异化推进策略。西方发达国家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与其市场机制健全、法律标准完善、产业集聚度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先进、居民消费水平高等密切相关。我国的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应依据具体国情创造条件,重点示范,稳步推进。

第二,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应走公共治理道路,注意发挥食品企业的主体作用。围绕食品安全目标建立政府、企业、消费者、舆论媒体多方合作、共治的规制体系,为食品企业建设安全透明食品供应链创制健康有利环境,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第三,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需要安全标准、信息技术、治理结构等保障条件的协同促进。建设安全透明食品供应链需有标准可遵循、有技术可利用、治理结构封闭紧凑,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等应为实现以上保障条件而协同努力。

四、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演进驱动力模型

为深入理解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演进路径差异背后的形成机理,有必要系统分析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演进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构建系统化的演进驱动力模型,从而为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一)理论框架起点选择

Venkatesh和Davis(2000)基于以前关于个人和组织技术采用研究成果提出一个新的技术接受模型(学术界称为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2,见图1所示)。该模型假定人和组织经常是理性的,如何和什么时候采用一种技术由经理人和雇员的行为意图决定,行为意图由经理人和雇员对这项技术的态度(积极态度或消极态度)决定,而这种态度由其效用感知和成本感知决定。效用感知受三项社会性变量(主观规范、形象和自愿性)和四项工具性认知变量(工作相关性、输出质量、结果可证性和成本感知)影响。其中主观规范指个人行为意图受其所处社会环境中他人影响的状况。自愿性系自愿而非外界强加采用某项技术的状况,自愿性在主观规范和采用意图间起调节作用。形象指一种创新提高个人(组织)的社会地位的程度,主观规范对形象起积极作用。工作相关性指个人对目标系统适用其工作程度的感知。输出质量表示一种技术执行它能够执行的任务的状况。结果可证性表明运用某种技术创新的成果的显著性。成本感知则表明运用某种技术所需付出的程度。工作相关性、输出质量、结果可证性和成本感知都对效用感知有明显影响。

技术接受模型原初主要研究个人或组织采用新信息技术(如图形系统、远程学习、远程工作)的决策影响因素,但一些学者对其进行进一步提炼以解释各种技术、管理创新中的决策问题(如Matthias Heyder,et al.,2012)。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根本的推动主体应是食品企业(包括食品生产商和经营商),食品企业能否积极响应市场食品安全诉求、采用安全标准和信息管理技术、实施或参与供应链纵向整合,涉及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变革决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研究起点,对其进行进一步精炼,结合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建设中的客观问题,采取更宽广的视野,构建更适用的分析模型,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

(二)驱动力模型构建

供应链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食品供应链上企业是一个个适应性主体,在保障食品安全这一标识机制下聚集一起,形成纵向整合的治理结构,在外部环境的刺激和内部模型的调整下不断演进,最终涌现安全透明特征。下文以食品供应链上企业这一适应性主体为审视基点,将微观决策与宏观影响结合,建构系统科学的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演进驱动力模型(见图2)。

该模型运用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与行为研究理论,表明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演进是食品供应链上企业基于理性考虑,与链上其它企业及消费者与政府等适应性主体的非线性互动的结果。食品企业参与供应链安全透明的整合行为,出于其安全透明意图(即是否参与的选择)。透明意图源于效用感知与限制感知的比较权衡。效用感知指参与供应链安全透明行为的综合收益判断,限制感知则指施行供应链安全透明行为的成本和其它限制因素判断。

外部压力、绩效提升和技术可靠性决定了食品企业的安全透明效用感知。外部压力来自政府和国际安全透明方面的法律和标准规定、强有力客户(包括供应链领袖企业和消费者)以及标杆企业的示范效应。绩效提升源于三方面活动对企业绩效的贡献:流程管理(即安全透明促进企业流程优化、存货减少、及时供应等)、风险管理(即安全透明有助企业产品召回、品牌形象维系)、竞争优势培养(即安全透明帮助企业实现产品和过程差异化)。技术可靠性指供应链信息交流技术能有效防止责任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规避责任主体道德风险、对食品安全信息有效识别传递的能力。外部压力、绩效提升和技术可靠性三者与效用感知都有直接的正相关关系。自愿透明在外部压力和透明意图中起调节作用,如果自愿透明程度越低(即安全透明强制性越高),则外部压力与透明意图的正相关关系越强。从适应主体互动关系看,外部压力主要来自政府部门和供应链上强力客户的影响,绩效提升主要来自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效应,技术可靠性则与政府的支持和供应链企业间合作有关。

成本支出、标准完善性与消费者支付意愿影响了食品企业的限制感知。成本支出指食品企业运用某种供应链整合信息交流技术中发生的采购、使用和维持成本。企业是利润导向型组织,所以对成本支出往往严格控制,便宜且易于使用的供应链整合信息交流技术会促进企业的采用。标准完善性指与供应链食品安全透明有关的法律、标准的健全程度,完善的标准体系能有效指导和规范企业的安全透明行为。消费者支付意愿指个体消费者对安全透明食品的购买意愿和能力。消费者对安全透明食品的支付意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经济环境中具有支付意愿的消费者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数量有很大的差异。成本支出、标准完善性与消费者支付意愿与食品企业的限制感知具有负相关关系。成本支出与食品企业的承受能力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有关,标准完善性则是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食品企业在各自层面上建立健全相关标准体系的结果,消费者支付意愿反映了消费者对食品供应链安全透明行为的“投票”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