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供应商优化管理

供应商优化管理

时间:2023-05-26 17:33:41

供应商优化管理

供应商优化管理范文1

关键词:资格审查优化 量化评价 专家决策 定性与定量

1.供应商资格审查管理优化的源动力

目前,公司供应商资格审查工作存在几个主要问题:

1.1供应商审查与认证没有体现专家评审的原则,这一点在技术方面比较突出,致使部分审查项目流于形式。

1.2供应商评价没有形成体系,评价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没有量化或细化的评价标准,缺乏评价结果运用于采购的反馈流程和手段。

1.3目前使用的资审问卷、评审报告、供应商评价报告等工具存在较多不足,审查问卷技商割裂、标准化程度不够,核心和重点问题分散,各部分互相重复。

1.4供应商资格审查的工作流程和职责分工有待规范。

2.资格审查量化评审的创新性

2.1资格审查问卷的标准化、结构化创新

公司组织机构改革前,商务与技术分离,各负其责,相应的资格审查问卷也是各取所需,不同采购包涉及的技术要求不同,无法做到高效、全面的评价供应商。

公司组织机构改革后,技术与商务合为一体,急需建立与新体制相适应的规范化、标准化的资格审查问卷。我们通过研究行业领先企业供应商认证评审的相关文件,学习吸收后重新设计了更加标准化、结构化的资格审查问卷,新资审问卷采用技商一体化结构,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的六大方面设置细化的问题,并大量采用选项式结构,配合相应的注释和说明,便于供应商回答和评审人员审查评价。相比现有资审问卷,在标准化、结构化、全面性、易用性方面均有显著提高。

2.2专家决策机制与标准化的审查流程相结合创新

原有供应商审查与认证没有体现专家评审的原则,由于公司的快速发展,大量新员工较早的开始独立工作,因此大部分审查人员的经验和技能没有达到可以和供应商展开同等水平的对话并作出评价的水准。这一点在技术方面比较突出,致使部分审查项目流于形式。

优化后的资审体系突出专家评审在资审工作中的作用,专家通过审查工作文件范本、设计工作指引以及对疑难、争议问题的评价和决策介入审查工作。同时,为提升工作效率,我们设计了标准的审查流程和审查要求,特别确定了源地评审工作中的重点和“标准动作”,使审查人员能够迅速掌握一般的审查要求,确保审查结论的客观一致。

2.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创新

原有的供应商评价量化或细化的评价标准不够,没有形成体系,缺乏评价结果运用于采购的反馈流程和手段。评审报告缺乏客观量化评价,主要依靠描述和主观评价,评价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适应技商合一要求,通过完善和修订资格审查问卷,设计问卷评审指引、计分表、源地评审要项记录表以及供应商评价量化标准,我们建立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指标体系。针对企业的基本规模与资质、经营状况、市场实力等通用指标,我们设计了量化的评分体系,分项设置明确,操作性强,资审人员可按照具体规则客观打分,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了审查工作结果的客观性、专业性。针对企业的技术特点和具体产品的要求,我们按照十九个专业分类分别设计了评审要点和指引,资审人员可按照具体产品分类的不同进行针对性审查,并结合被审企业的技术特点给出定性的评审结论。

3.资格审查量化评审的实施效果

供应商资源是工程建设总承包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公司在全面建设国际一流核电AE公司的过程中,必须在供应商资源的掌控和协调能力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才能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核电工程建设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我们通过规范供应商资审、认证等方面的研究和具体实施,将有助于提升公司的供应商管理水平,增强资源掌控能力,突破采购瓶颈,为全面建设国际一流核电AE公司服务。

3.1全面推动集约化审查方式。原有的资格审查由于技商分离,协调困难,以及缺乏统一问卷等因素,造成除少数项目进行集约化资格审查外,多数以项目为依托,一个采购项目对应进行一次相应的资格审查,在采购项目频繁启动,供应商交叉参与多个采购项目的情况下,资审工作需投入很多时间和人力,效率不佳,也影响资格审查的效果。优化后的资格审查由于技商合一、问卷统一,可以采用集约化的审查方式,通过更细致的前期工作计划和供应类别细分,将同一供应商多个供应类别的采购项目集中审查,减少重复性审查,提升了效率。

3.2丰富资格审查工作的内容。优化后的资格审查流程,特别是源地评审中将有意识的在资格审查工作之外,加强对供应商及行业情况、采购项目竞争形势,相关技术发展趋势等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工作,并通过资审报告或其他专题报告的形式向采购业务部门反馈。

供应商优化管理范文2

【关键词】物料采购;优化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6-0098-1.5

一、C公司供应商管理优化策略

C公司在进行物料采购时,对供应商评估和选择的标准和方法存在严重的问题,造成物料质量和交货期没有保证,对C公司的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供应商数量过多,导致采购管理人员业务量增大,每天忙着询价、比价、签订合同、催货等,工作效率降低;由于大部分精力用于这些琐碎的事情上面,没有更多的精力倾注于真正的管理方面。因此,我们要对物料采购和供应商管理进行优化,根据C公司所采购的物料的类型分别考虑建立适当的供应商关系,在供应商选择方面制定相应的选择标准和评估体系,在众多供应商中选出优秀的供应商进行长期合作。

上述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C公司所采购的物料进行分类。我们将C公司所要采购的物料按照新的方法进行了分类,不同类别的物料采取不同的采购和供应商管理策略;对不同的物料建立不同的供应商关系模型。物料细分的方法高度强调了对不同的物料需要建立不同的供应商关系战略。对于战略性物料,应首先与适合的供应商建立一种长期的、战略伙伴式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基本特点是双方通过致力于合作达到双赢局面。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持长期、稳定的关系。在选择战略供应商合作伙伴时,一定要准确衡量供应商各方面的特征值,使其满足自身的需要,获得竞争优势。

对于杠杆性物料,由于成本/价值较高,应使用询价报价法或投标法,基于价格/成本及能力的评估标准,尽量邀请可能多的供货商进行筛选。选出价格低,供应能力强的供货商,同时依不同的价格变化量及转化成本采取不同的战略,以使企业获得成本优势。

对于关键性物料,因为其基本特点是这种物料本身的价值可能不太昂贵,但是供货商较少,获取它们有一定难度,风险较高,例如,难以找到合格的供应商;与供应商的距离较远,又缺乏可靠的运输保障;该物料属于专利产品,供应商占优势地位等原因。因此,对于这类物料的供应商,应根据情况采取灵活的策略,例如,对于供应质量有问题的供应商,致力于帮助他们改进;对于占优势地位的供应商,致力于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做一个好客户等,以保证能在长期内连续供应企业所需产品,还应在企业的整体运作安排上考虑替代方案,并预先制定备用计划。

对于一般性物料,其特点是供货商较多,本身价值不高,市场上也容易获得,但这种物料种类繁多,能够占到全部采购种类的一半以上。因此,对于这类物料,所应采用的基本管理策略是致力于管理成本最小化,供应商应尽可能多的满足企业的采购需求,响应积极,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进行干涉的需要,将在长期内连续供应企业所需产品。在采购策略和定位上应该按比价采购原则来进行。在企业的整体运作安排上,应致力于标准化,以减少物料的种类。

发展和战略型及关键型供应商长期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可保证供需双方能够有合作的诚意和参与双方共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通过提供信息反馈和教育培训支持,在供应商之间促进质量改善和质量保证。传统采购管理的不足在于没有给予供应商在有关产品质量保证方面的技术支持和信息反馈。在顾客化需求的今天,产品的质量是由顾客的要求决定的,而不是简单地通过事后把关所能解决的。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质量管理的工作需要需求单位提供相关质量要求的同时,应及时把供应商的产品质量问题及时反馈给供应商,以便及时改进。使供应商能够按照要求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

企划部提出的物料采购计划,采购部应按照技术规格、质量标准、图纸尺寸的要求与供应商谈判,不能做到的排除在外,能够做到的写入合同条款作为约束条件。品质保证部负责使用过程中的验收把关。长期质量稳定、售后服务较好、价格合适的供应商就是我们需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选择对象。当然还有其他的参考标准。

参与供应商的产品设计和产品质量控制过程。公司应派相应人员参与供应商的产品设计和质量控制过程,共同制定有关产品质量标准等,使需求信息能很好地在供应商的业务活动中体现出来。一个供应商有可能参与多条供应链的业务活动,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然会造成多方需求争夺供应商资源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采购部门应主动与供应商建立好合作关系,协调好供货计划,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保证物料的正常供应,确保企业的正常生产,以维护企业的利益。

逐步减少供应商的数量,致力于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供应商的数量方面,一般而言,供应商越少越有利于双方合作。但是,企业对物料等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不同的企业供应商数量不同,往往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当数量的供应商,建立供应商网络,并逐步减少供应商数量,致力于和少数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目前与C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各类物料供应商多达500多家,如此庞大的供应商队伍我们仅靠几个采购人员怎么能做好对供应商的管理。所以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从这些供应商中按照我们的供应商选择标准每种物料选出2-3个优秀的供应商作为长期合作的伙伴,重新组建C公司的物料供应网络。

作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商首先要有长期稳定的产品,有健全的企业管理体制、与C公司有相近的经营理念,其产品未来发展方向符合C公司的需求,另外还要有长期合作的意愿。为此,供应商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合作: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和售后服务;对采购方(用户)提出的问题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报告所发现的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或交货期的内部问题;基于用户的需求,了解产品使用环境,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必要、及时的使用、维护等技术培训。

二、C公司供应商选择评估体系的建立

供应商选择范围和评估指标的确定。如何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是非常重要的,前面提到的无论是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还是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都是建立在选择好合作伙伴的基础上才能实施的,首先要确定一个选择范围就是战略性物料和关键性物料供应中来选择合作伙伴;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重要合作伙伴是少而精、与企业关系密切的供应商,如大宗的战略物料的供应商。无论是他们提供的物料还是与他们相处的关系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次要伙伴是相对多的关系不是很密切的,如不常用的备件或一般材料的供应商、短期合作的临时供应商等,这些普通供应商本身与公司联系就不是很密切,其提供的物料或备件对企业生产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对于战略性和关键性物料我们首要的目的是找到可靠的供应商并发展同他们的伙伴关系,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去改进物料质量、提高交货可靠性、降低成本并组织供应商早期参与本公司物料采购改造和产品开发。对于一般普通物料采购、材料采购由于对生产没有多大影响,我们的着眼点应该是想方设法降低采购成本,追求最低价格;一般是将不同时期或不同单位的同一物料集中起来统一同供应商谈判,二是采用招标的办法找不同的供应商参与竞价。需要注意的是在追求价格的同时要保证质量和供应的可靠性。按照各指标对物料采购运行和维修的重要性来分析,C公司物料采购对供应商的评估指标应主要在物料质量指标、供应指标、经济指标和服务支持指标。

供应商评估体系的建立。要想搞好供应商评估首先要建立供应商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对制造业务外包供应商现状进行评估是对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评估,其涉及的内容较多,考虑的指标也较广泛。建立的制造业务长期外包供应商选择评估指标的体系是否合理和科学,关系到能否发挥评估的作用和功能,即关系到能否通过供应商评估选择到最适合企业的外包供应商。欲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必须先了解一下几个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的指导原则。

系统完整性原则。评估指标体系必须全面反映供应商目前的综合水平。并包括企业发展前景的各主要方面指标;简明科学性原则。评估指标体系的大小也必须适宜,亦即指标体系的设置应有一定的科学性。如果指标体系过大,指标层次过多、指标过细。势必将评估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细小的问题上;而指标体系过小,指标层次过少、指标过粗,又不能充分反映供应商的水平;稳定可靠性原则。评估指标体系的设置还应考虑到易与国内其他指标体系相比较;灵活可操作性原则。评估指标体系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使企业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对指标灵活运用;连续性原则:制造业务外包评估指标体系的设置必须考虑外包业务连续性的特点,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谢勤龙等.企业采购业务运作精要:基于erp与电子商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8).

[2]朱道立,龚国华,罗齐.物流和供应链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4).

供应商优化管理范文3

[关键词]供应链 优化

一、企业供应链关系现状

一般来说,企业都建立了稳定的供应商网络体系,具备一定的供应链管理经验和水平,能为日常生产经营提供物料供应。但不少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合同与以往合作,侧重于满足当前生产所需供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优势没有充分体现。当企业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后,随着一体化管理的需要,必然要求供应链管理也纳入到公司的一体化管理中,要求供应链的各环节与企业战略发展相适应。从这个角度看,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提升空间。

二、供应链关系重新界定

借助增值率及竞争力分析矩阵,企业供应链供应关系可分为战略供应关系、重要供应关系、普通供应关系、单一供应关系,如图。

其中战略供应关系是企业与供应商双赢的最佳模式,企业供应链关系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市场采购在战略管理下进行。只有将市场采购纳入供应战略管理,物资供应保障才会更有力,成本与增值服务也才能最大程度优化。企业物资供应链关系优化的关键,是如何让企业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关系,使市场中的供应商提供更好的服务,以支撑企业战略目标实现。

三、供应链战略管理体系构建

从企业战略层次上看,供应链管理其实是企业总体战略及子战略的集成和延伸;从执行层次上看,供应链管理又是依托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表现。供应链管理的中心是如何在战术层面上体现公司战略价值取向,其核心内容一是如何客观公正的评价供应商,二是将供应链关系转化为具体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具体数量、质量、仓储、物流、财务等内容(如图)。因此企业供应链战略管理体系构建最重要的是做好供应商战略评价与管理策略选择。

1.供应商战略评价体系的构成。供应商战略评价体系除去价格因素,应侧重八方面内容,即:(1)质量。产品和服务品质能否满足企业生产需求。发生质量问题时,解决的方式是否高效,是否有持续质量改进的经营目标以及完整的质量dylw.net 学术参考网过程控制体系,这种控制对生产有多少增值贡献等。

(2)生产。供应商生产能力能否与企业需要相适应,在企业跨越式发展条件下,能否按时提供充足的物料供应。

(3)仓储。供应商能为企业降低库存做出多少贡献,对企业 “零库存”的执行有什么积极的建议与措施。仓储管理是否符合要求,仓储是否容易发生变质等。

(4)公共关系。与政府、社会等公共关系如何,是否存在影响企业的负面消极因素,如产品是否环保、可回收,当出现突发性危机时,供应商应急处理机制是否能与企业经营要求相一致等。

(5)物流。物资运输过程是否能有效监控,物流渠道是否通畅,能保证物料按时、按质到达企业,且物流成本是否最优。

(6)创新。供应商是否具体持续的创新能力,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合适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或是推动企业进行技改,推动企业技术改造等。

(7)财务。供应商财务状况是否良好,近期有无合并、破产、重大投资等风险,资金是否充足,能为企业的财务运作提供便利。

(8)信息。信息沟通渠道是否通畅,能否及时反馈意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磋商和解决的能力如何。

通过对这些项目进行综合考虑,就是将企业战略要求以指标的形式落实在业务中,至于各种因素所占比重多少,取决于公司对供应商各因素的权衡与取舍。

2.供应商管理策略。供应商战略评价的结果直接影响供应商选择。但是否与供应商继续、中止还是分流合作,则既取决于供应商评价,又取决于公司供应商管理策略。

企业供应链战略管理要体现与发挥公司对供应商管理主导地位与优势,必然要求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的不对等,通过引入竞争性供应是实现这一策略最有力手段。竞争性供应是企业有意为之的管理行为,有利于维护企业最大利益。当然这种操作建立在对物料保质保量供应的基础上。

四、企业供应链关系优化设想

综上所述,笔者对企业供应链关系优化提出以下几方面设想:

1.信息沟通渠道的优化。在已有的信息渠道下,进一步拓宽沟通的内容与方式,特别是要传递企业战略发展意图。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下的今天,信息还可借助网络的推力,建立网上信息平台,用网络作为信息交流的平台。

2.供应商赢利模式的优化。赢利模式的选择要综合生产经营与服务契合等综合因素,重点是确保产品和服务品质基础上的价格合理。可以从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成本上引入跟踪控制和审计,减少中间周转环节,实现供应价值增值,在互动中,实现双赢。

3.供应商评价体系的优化。引入全面绩效评价的办法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完善供应商档案,评价的重点在于供应商能否为企业提供合适数量的产品与服务。

供应商优化管理范文4

A公司是国内第一批在纽约和香港上市的电信公司,其网络人口覆盖率为99.24%,城区为99.71%,国道覆盖率为99.80%,城区主要道路覆盖率超过99.71%,高速公路实现100%无缝覆盖。公司一直以力促改革、优化管理,不断优化企业机制流程,积极推进企业从单一的通信服务向全面的信息服务,从移动通信运营商转向移动信息服务商。以争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为目标,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客户价值,促进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

随着市场环境不断变化,A公司面临着增长压力、经营效率提升等重大挑战,打造低成本高效的供应链运营模式迫在眉睫。与此同时,电信运营产业竞争环境也日趋激烈,传统电信产业的生态系统发生着深刻变化,以移动互联网、ICT融合、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领域与新环境,对于电信运营商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产业链整合能力、一体化协作能力等提出了新要求。供应链管理的边界不断扩展,对管理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通过供应链管理来进行产业整合、打造产业链协同价值创造能力将变得更为关键。

A公司在实际工作中还主要是以价格为导向的采购管理策略,追求最低采购价格使得采购部门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缺乏信任基础,增加了运营商业务运作的不稳定性。从2010年起连续5年,A公司携手AMT,在“创新型增长”的战略定位与目标指导下,规划建立起以价值为导向的“长期框架合同+订单”采购模式,并分阶段组织实施。使公司采购由单一的“价格导向”向复合型的“价值导向”转变,通过完善供应商评价和管理体系,实现供应链模式的转型。

2010-2011年――建设以价值导向采购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2010年,A公司内部基于大供应链的管理战略思路仍未形成体系,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整体供应链意识不足,采购、物流各自为政的优化工作效果有限。供应链缺乏整体性全局性的规划,管理职能分散,跨部门协作机制尚未建立,导致供应链的价值无法体现,采购的价值仅仅能够体现在采购价格的下降,无法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更无法建立核心的合作伙伴联盟来打造产业链的竞争力。

A公司的采购还是以项目跟随型的采购模式为主,导致采购工作非常被动、员工负荷大、采购物资浪费严重、仓库利用率低等问题。用采购人员的话说,“现在采购管理中心基本停留在执行层面,难以看到采购价值,别人也没有认同。”、“物资不能跨项目调拨,总是重复购买。”、“由于每个子公司单独管理库存、项目之间物资不能互用,库存周转率很低。”、“2011年,全省仓储面积已经24万平方米,在库物资26亿,全省共21个子公司,存库物资越来越多,仓库面积不断增加。”

对此,AMT利用价值分析模型,建立起A公司价值导向采购体系,完成了采购品分类,基于采购品的定位分析,制定不同类型采购品的采购策略,在完全竞争的采购方式上建立供应商选择策略和操作方法,同时制定出各类管理落地模板工具,并将该项研究成果在21个子公司推广。在此基础上,对采购的核心流程,包括需求调查、请购、采购方案审批、采购决策、合同签署、比选、订单审批等进行了优化梳理。在新的采购模式下,实现了战略采购与运营采购的分离,使人员职责分工更加专业化,建立起“协同一体、高效快捷、模式优化、决策科学”的采购管理体系。

2012-2013――建立供应商评价与认证管理体系

2012年前,A公司过度追求价格,采购质量无法保障。产品技术评分表口径不一致,人为操作因素大;需求提交不规范,效率低;供应商管理缺乏一套闭环的管理体系,供应商引进与分类缺乏有效机制,供应商稳定性差;评价体系不健全,供应商实际表现难以有效体现;奖惩方面缺乏对供应商的奖惩和发展,优质供应商激励严重不足。

供应商优化管理范文5

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管理的核心,供应商管理作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决定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绝大多数企业根据所采购工程、物资、服务的重要性、类别及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对供应商采取“Q.C.D.S”的基本管理准则,即质量、成本、交付与服务并重的原则。质量最重要,要确认供应商是否建立了稳定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具有生产经营所需特定产品的设备和工艺能力;其次是成本与价格,要运用价值工程的方法对所涉及的产品进行成本分析,并通过双赢的价格谈判节约成本;在交付方面,要确定供应商是否拥有足够的生产能力和人力资源,有没有扩大产能的潜力,是否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交送货物;最后看供应商的售前、售后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否达到及时、周到、有效。

二、供应商确定

供应商选择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为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烟草商业企业供应商的确定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分别为:供应商筛选、供应商现场审核和供应商名录确定。

(一)供应商的筛选

首先要对特定的分类市场进行竞争分析,了解市场的领导者,市场的发展趋势,各大供应商在市场中的定位,从而对潜在供应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供应商做出初步的筛选。其次,建立统一的标准模板来管理供应商提供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供应商的资质、注册地、注册资金、生产工作场地、设备、人员、主要产品、主要客户、生产服务能力、近3年的销售服务记录等。通过分析这些信息,评估其合法性、专业技术能力、产品质量保障能力、财务状况、商业信誉、供应的稳定性、资源的可靠性以及综合竞争能力,必要时,对其劳动保护、节能减排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进行核查,剔除明显不适合进一步合作的供应商,从而形成潜在的供应商名录。

(二)供应商现场审核

根据所需工程、物资、服务的类型,结合前期信息分析的结果,在潜在供应商名录中选择具备优势条件的安排现场审核。审核团队中,除采购部门外,必要时可以邀请企业管理部门、法规部门、监察部门、技术人员,或有关专家一同参与,进一步对相关技术、质量等要求进行沟通。现场审核使用统一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估,并着重对其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如关键、特殊过程的管理,作业指导书,产品标准,技术标准、质量记录,售后服务管理等,要做到面面俱到,不能遗漏。现场审核完成后,形成《供应商现场审核报告》,总结供应商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可适当听取供应商的解释。如果供应商有改进意向,可要求其提供改进措施报告,做进一步评估。

(三)供应商名录确定

现场审核完成后,根据现场审核结果,按照《供应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确定的权重和评价细则,对各潜在合格供应商进行量化、细化评价,形成《供应商质量管理评价报告》。评价总分超过85分(含85分)的为合格,可以确定和继续合作;评价总分为70分(含70分)到85分的,可以发出纠正和措施要求,要求供应商进行整改并反馈,必要进可再次组织审核。若审核不合格,不予确定或继续合作;总分低于70分的不予确定与合作。将评价合格的供应商进行汇总,形成供应商名录,按管理流程,经采购部门审核确认后,在企业内部供应商名录公告。

三、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管理包括供应商选择、供应商招标管理、供应商资质认证和名录管理。

(一)供应商招标管理

潜在供应商投标时,需按照招投标管理规定,提供招标文件所要求的所有资料,并对招标文件做出完全响应,在投标文件中明确其在协议有效期内提品的规格型号、市场参考价格、中标优惠率、送货承诺及售后服务等相关事项。中标后,烟草商业企业与中选供应商签订书面供货或服务合同,明确产品的规格型号、服务内容和要求、中标价格、送货承诺及售后服务等相关内容,严格执行。供应商原则上最多订立2年以内的采购合同。

(二)供应商资质认证和名录管理

采购部门对相关范围和类别供应商进行日常管理,对供应商资质条件进行适时考察审核,填写《供应商采购项目完成情况表》。对以往已实施采购的,详细记录采购项目及供应商的基本情况、所供货物、价格优惠、供应批次、评估记录、联系方式、售后服务、产品及资质等信息。

四、供应商评价与退出

(一)供应商动态评价

采购部门组织相关业务部门每年对供应商进行一次综合评估,形成《供应商管理综合评价表》。评估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主要包括质量与价格、交货与服务、现场审核五个方面。1、质量方面:评估供应商供应的货物是否为正规产品,是否完全符合协议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性能要求等。2、价格方面:评估供应商是否按照不高于协议的价格供货,是否根据市场变化而调整价格,所提供的货物价格是否低于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同期平均价格。3、交付与服务方面:评估供应商交货的及时性和服务的快速响度应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4、现场审核:每年年初制定供应商现场审核计划,按照《供应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及细则进行评价打分,并完成供应商评价报告。审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要求供方限期整改,对质量管理能力差,质量达不到要求的供应商,终止合作。综合以上五个方面,确定其相应的权重比例(30%、20%、15%、15%、20%),进行综合评价打分,根据得分确定供应商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评为优秀供应商的,可发展为免检供方,享受相关待遇;评为良好和合格的供方,进行指导,要求改善,指定为下一年度的合格供方;评为不合格的,淘汰处理。

(二)供应商退出机制

供应商优化管理范文6

关键词:供应链调度 有限信息共享 分布协商

考虑由客户订单管理者、中间商和服务提供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网络,并分别用不同的Agent来描述(见图1)。客户订单管理Agent首先针对订单需求,将其分成几种服务:原材料采购服务、零件加工服务、装配服务和包装服务,它通过招标选择合适的中间商,并协调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关系;每个服务中间商Agent负责其中某一项服务,他们可以从多个服务提供商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每种服务可以有多个可选服务提供商,每个服务提供商只能参与其中一项服务。

假设整个项目订单的完成时间用DT表示,不允许延期。订单管理Agent在对订单进行各种服务分解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完成各项服务的时间约束。用I表示组成订单实现过程的服务集合;pti表示管理者所确定的完成服务的时间约束,sti表示第i项服务的开始时间;mci,mti分别表示中间商完成第i项服务所需的成本和时间。此时服务i的调度方案可表示为:{mci,mti},则订单管理Agent确定的初始总体调度方案可表示为:。(其中,下标S1~S4分别对应四项服务)。假设承担第i项服务的提供商的能力表示为{pcij,ptij},(其中pcij、ptij分别表示第j个服务提供商完成服务i的所花费的成本和时间)。

假设在分布协商优化之前已通过投标的方式确定各项服务的中间商,此时每个中间商中标时的标的就可看成初始总体方案。中间商的标的是以订单管理Agent根据时间需求和各项服务的要求为约束条件,自身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确定的。即对于提供服务的中间商而言,其局部方案{mci,mti}满足:

(1)

(2)

根据(2)式可知,订单管理者的时间需求相对于中间商所需的时间而言,通常存在一定的冗余rti,同时满足条件:rti=sti+1-sti-mti。

分布协商优化流程与算法

(一)分布协商优化流程

在确定了初始方案后,为了实现供应链总成本最优,需通过对各项服务间的时间约束与起始时间来进行调整。由于考虑订单管理者与中间商之间信息不对称,采用启发式方法与Agent协商机制相结合的方法。为使协商结果更为有效,要求中间商Agent将成本与时间变化及其比率相关信息作为一种有限共享信息提供给订单管理Agent。分布协商优化流程(见图2)可具体表述如下:

第一步,订单管理Agent首先通过各个中间商提供的标的选定中间商,并确定初始调度方案。将其做为一种共享信息提供给各中间商Agent。

第二步,中间商分析每个服务提供商的能力,提出自己的策略和让步方案。其中,策略包括成本降低、事件增加和成本/时间变化比率三种不同的策略。同时,还应提供比初始方案花费时间更少的让步方案。即提供能够带来节省时间的可选方案。

第三步,订单管理者Agent在获得中间商提交的策略和让步方案的共享信息后,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策略,选择的原则可以是所有策略中成本降低量与时间增加量的比值最小者。当前一次新策略选择应用不成功时,选择相对次优的策略。当没有可选的策略时,则表示供应链调度过程结束。采用某一策略后,往往会带来该服务实现时间上的增加,为此需要进行时间上的调整,从而保证该服务顺利完成。方案调整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冗余时间进行调整调度方案,另外一种是从其他服务中获得额外时间进行调整。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均可生产新的调度方案,订单管理Agent在得到新的调度方案之后需要将相应的方案作为共享信息发送给各个中间商Agent。

最后,中间商Agent在接收到订单管理Agent提供的共享信息后,判断是否接受调度方案。若接受,则表示协商结束;否则调整策略与让步方案开始新一轮的协商。

(二)订单管理Agent的共享信息

订单管理Agent的知识结构信息可表示为:。其中,D表示订单中的各项服务及各项服务的分配情况。IP和P分别表示初始调度方案和当前调度方案。方案具体可表示为:。R表示当前调度方案相对初始调度方案的成本减少量。

协商开始后,订单管理Agent需要向承担第i项服务的中间商Agent提供有限的共享信息:SIiMA =< IPi >。协商过程中生成新的调度方案后,提供有限共享信息:SIiMA =< Pi,R >。

(三)中间商Agent的共享信息

中间商Agent的知识结构可表示为:。

其中,表示可供选择的服务提供商编号及能力,Ti表示当前方案所选择的服务提供商,NTi表示提出新策略中的服务提供商,CTi表示让步方案中的服务提供商。协商开始后,中间商的提供的共享协商信息可以表示为:。

其中,表示中间商所提出的新策略。{nci,nti}表示新策略所需成本和时间,{nfci,nfti}表示新策略相对当前调度方案的成本减少和时间增加量,表示新策略中成本的减少量和时间的增加量的比值。而表示中间商提出的让步方案。{dci,dti}表示让步方案所需的成本和时间,{dfci,dfti}表示让步方案相对当前调度方案的时间减少量以及成本增加量,而表示成本增加量和时间减少量的比值。

(四)分布协商优化算法步骤

根据前述内容,分别协商优化算法步骤如下:

Step 1 订单管理Agent确定初始调度方案,并给选定的中间商Agent发送协商信息:SIiMA =< IPi >。

Step 2 各中间商Agent分析服务提供商能力,提出新策略NPi和让步方案CPi,并向订单管理Agent发送协商信息。

Step 3 订单管理Agent依据2.1节中两种方案调整方法对新策略进行调整,生成新的调度方案,将有关当前调度方案的协商信息SIiMA =发送给中间商Agent。

Step 4 若中间商接受该调度方案,则算法结束;否则转至步骤2,继续新一轮的协商。

算例分析

假设订单包括6项服务、每个服务有4个提供商,每项服务的时间约束Ti采用均匀分布的随机数,取值范围为[50,100]。服务提供商的实现服务的时间pij和Cij成本分别表示为:和,其中,α、β和γ分别为满足均匀分布的随机数,范围分别为[-20,20]、[250,500]、[0,100]。为验证分析本文提出的启发式方法的可行性,可将该方法的结果和在信息完全共享的条件下集中优化得到最优的调度方案进行比较。其中,集中优化模型可采用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利用Lingo软件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用Eclipse实现文中提出的优化方法。根据以上规则生成10次数据实例。表1为分布协商优化算法和集中优化方法的具体性能比较。其中,采用的三个参数分别为:IC=(初始调度方案所需成本-集中优化所需成本)/ 初始调度方案所需成本;DC=(初始调度方案所需成本-分布协商优化成本)/ 初始调度方案所需成本; IDC=(分布协商优化成本-集中优化所需成本)/ 初始调度方案所需成本。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利用分布协商优化方法所得到的结果非常接近集中优化方法得到的结果,而且相对于初始调度方案,两者成本均有一定程度的优化。

结论

在描述和分析由订单管理者、中间商和服务提供商组成的三层供应链结构,构建基于Agent协商框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供应链项目调度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启发式的方法。该方法不需要订单管理Agent了解各个中间商所具有的服务提供商资源的具体信息,而是通过与中间商Agent共享调度策略、让步方案以及调整后的新调度方案等信息,通过协商逐步实现调度优化,算例证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文算例中假设订单管理者可以将订单分解为几种不同的服务,若当某中服务没有合适的服务提供商时,则无法得到初始项目调度方案,因此也不能进行进一步的调度优化。这时,可考虑寻求更多的可选提供商,或者由订单管理Agent重新调整订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HUANG G Q, LAU J S K, MAK K L, et al.Distributed supply-chain project rescheduling: part I-impacts of information-sharing strategi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05, 43(24)

2.张瀚林,蒋国瑞,黄梯云.一种有限信息共享的全局寻优供应链双边协同计划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2010(2)

3.VAIRAKTARAKIS G, HOSSEINI J. Forming partnerships in a virtual factory [J].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2008, 161(1)

4.BANASZAK Z A, ZAREMBA M B. Project-driven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support for virtual manufacturing[J].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2006, 17(6)

5.姚建明,周国华.大规模定制模式下供应链计划调度优化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3(5)

6.LAU J S K, HUANG G Q, MAK K L, et al. Distributed project scheduling with information sharing in supply chains: part II-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omputational stud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05, 43(23)

7.杨树,黄国全,梁 .基于竞标的供应链分布式项目调度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2008(2)

供应商优化管理范文7

一、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新模式

如今的供应链已发展到企业战略管理层面,已经跨越了企业界限,从建立合作制造或战略伙伴关系的新思维出发,从产品生命线的源头开始,到产品消费市场,从全局的角度考虑产品竞争力,使供应链从一种运作性的竞争工具上升为一种管理性的方法体系。因此供应链管理决定供应链的优化,供应链管理的实现,能把一条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都联系起来进行优化,使生产资料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生产、分销环节变成增值的产品,送达有需求的消费者手中。这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减少社会库存,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网络、组织网络实现了采购、生产及销售的有效连接和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合理流动。国际上一些知名企业,如惠普、宝洁、爱立信等都采用了供应链管理这一新的模式,它们的成功事例表明:实施供应链管理有助于培育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供应链上的企业可以将非核心业务剥离出来交由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去完成,而将人、财、物集中于核心业务的经营,即实施“业务外包”战略。这已日益成为企业增强环境应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同时,在有竞争的优势与策略的前提下,参与供应链结盟而形成“合作――竞争”模式,这种竞争是核心能力的竞争,它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的竞争,还包括生产与组织管理,如产品开发技术、制造技术、成本控制技术、营销水平和售后服务、市场反应能力等。因此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它强调企业必须和其他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和核心业务,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通过技术程序的重新设计和业务流程的快速重组,做好本企业能创造特殊价值的、具有长期竞争力的关键业务,这就是供应链的合作模式的关键所在。可以这么说,谁拥有了这种合作模式,谁就能取得供应链的成功。

作为企业战略性业务的供应链管理,改变了企业竞争方式,突破以往企业模式仅局限在企业内部的限制,将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核心企业通过和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强强联合的方式,使每一个企业都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合理调控,以期达到最佳组合,发挥最大的效率,迅速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价值,在价值增值链上达到“共赢”的效果。这种竞争模式将进一步改变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机制、企业文化,是一种跨行业的管理,是一种全新的企业模式。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提供了一套思考方法,可以使企业明确定位和优化营运过程。目前,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国外各优秀企业高度重视的策略重点。中国的企业家们也逐渐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毫无疑问将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是企业之间战略联盟的目的所在,也是企业之间战略联盟的必然结果。将企业与企业或其他供应链的竞争转化为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大大降低了企业的风险,使企业能在一个良好的局部环境中发展。

二、供应链的结构类型

供应链的分类是以供应链节点企业集中的程度为分类依据。

(一)二级供应链

二级供应链是最简单的供应链类型,仅拥有制造商和顾客,制造商制造出的产品直接面对使用者,不通过分销商,制造商拥有所有的生产能力,包括原料、半成品到成品组装和销售部门。1.以顾客为中心的二级供应链:以多个制造商提供同一产品,面向共同的顾客市场。广泛存在于低值日用品制造行业,企业之间竞争非常激烈。因此,对品牌质量、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2.以制造商为中心的二级供应链:是以制造商为中心,是以制造商垄断经营提供独家产品为前提。存在行业垄断倾向,往往造成服务、产品质量不同程度下降的趋势。3.制造商和顾客交叉的二级供应链:是最多的、最普遍的一种类型,有助于造成一种竞争的环境,有利于顾客选择最优产品,提高制造商服务和产品质量。

(二)三级供应链

三级供应链是最基本最典型的供应链。它拥有供应商、制造商和顾客,反映出的问题是最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因此要着重研究三级供应链的分类情况。1、以制造商为核心的三级供应链:是广泛适应于加工行业和制造行业的供应链,各类文章中研究较多,也备受人们关注。2、以供应商为中心的三级供应链:是以供应商提供的原料或半成品具有惟一性,无其他企业替代,而其客户――制造商却是多个企业,这种供应链易造成制造商之间的恶意竞争。供应商由于垄断优势的存在易产生服务和质量的下降趋势或败德行为,现实中应尽量避免此类供应链的建立。此类供应链多存在于有垄断的行业中。3、以顾客为中心的三级供应链:多存在于企业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中,如日用品、家用电器等行业。

(三)多级供应链的结构类型

多级供应链也称复杂供应链,包含了多个原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顾客,多级供应链情况非常复杂,变化也非常多,现就几种非常典型的类型进行以下的概括。1、以制造商为中心的多级供应链:类似制造商为中心的三级供应链情况,只增加了分销商和零售商环节,使链的结构复杂了一些,原理和规律基本相同,是制造企业中普遍存在的模式。2、以分销商为中心的多级供应链:多存在于大型贸易类企业中,该企业作为几种产品的分销中心,有强大的零售网络,为多个企业和顾客群服务。它以强大的贸易公司为基础,有利于制造企业物流增速及减少库存,但易造成整个供应链的库存增加。3、以零售商为中心的多级供应链:多存在于大型超市等大型零售企业中,该企业作为物流的集散地,促进整个供应链的物资流动,使库存减少,利润增加,也是研究重点。4、以顾客为中心或以供应商为中心的多级供应链:这在多级供应链模式下较少发生,且尽量避免发生,因此,这里不做详细论述。

总之,供应链的结构类型虽然干差万别,尤其在当前,我国各行业中组建的供应链,随着行业的不同,供应链类型也不同。

三、供应链管理创新

――以顾客为中心,以市场需求的拉动为原动力。以需求拉动供应的生产和流通模式,不但能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迅速满足消费者需求,而且可以减少因产品过时而降价促销的风险,有利于减少库存,促进企业资金流转,并增加企业的盈利。

――强调企业应专注于核心业务,建立核心竞争力,在供应链上明确定位,将非核心业务外包,这样,企业才能够更有效地集中利用资源,强化主业,并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增加业务的弹性。

――各企业紧密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从原料供应商到最终用户,供应链上的企业除了追求自身利益外,还应该一同去追求改善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通过合作减少各环节间的交易成本,有效提升供应链的长期竞争力。

――对工作流程、实物流程、信息流程和资金流程进行设计、执行、修正和不断改进。顾客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顾客需求是供应链的起点。以顾客为中心,使各个流程有机配合,提升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利用信息系统优化供应链的运作。利用先进的信息系统;使各环节更快速地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及时就最新的市场变化做出适当反应,从而使整条供应链做到实时反馈,适应顾客的要求。

――缩短产品完成时间,使生产尽量贴近实时需求。使供应链各环节的企业实现按需生产,响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减少存货积压的风险。

――减少采购、库存、运输等环节的成本。通过企业合作和流程整合优化减少各环节成本,从而推进盈利的增长,使供应链更有效率,提升企业以及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

在这7项供应链创新管理中,前3项体现了供应链管理的实质,4、5两项有关各流程的设计执行及信息优化概括了推行供应链管理的具体方法,而最后的两项则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即从时间和成本两方面为产品增值,体现企业优势竞争力。

四、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一)提高产能,降低库存使总体成本降低

在今天的环境中,公司发现依靠内部的产能增强来改善投资收益越来越困难。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大多数的美国公司都通过取消中层管理人员,实施新的制造流程,增强劳动力灵活性,并利用信息系统使得内部运作自动化,从而改善了成本结构,对内部运作进行再造。这些举措,加上经济活动的相对活跃,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公司的资本收益。供应链的成本是巨大的,因而,通过改善供应链管理来实现产能提高的机会也是相当大的。即便是供应链实施成本的些许减少都会显著影响到公司获利能力。

(二)适应业务要求的不断变化,体现敏捷性及时间优势

除了成本以外,时间也是一个竞争优势。一种新型的竞争优势也应运而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大的价值。如果产品在供应链上移动太慢,高科技和其他生命周期较短的产品制造企业就会蒙受产品过时的沉重损失。另外,一些公司也越来越关注把产品在竞争对手下一个新产品开发出来之前送到消费者手中。因此,促使公司采取更快地将产品推向供应链的策略,以获得或保持其竞争优势。

(三)业务外包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大企业竞争优势

现代企业更注重于高价值生产模式,更强调速度、专门知识、灵活性和革新。实行业务外包的企业更强调集中企业资源于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业务,把其他虽重要但不是核心的业务职能外包给世界范围内的“专家”企业,并与这些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在集中资源与自身核心业务的同时,通过利用其他企业的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变得更具竞争优势。第三方物流(3叫的出现使企业从3PL提供商那里获得的关键增值利益,这种供应链管理的创新必将带来竞争力与盈利性的提高。

(四)在多品种、少量化经营的新商业环境下增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供应商优化管理范文8

供应链管理是采购管理、运营管理、物流管理和计划职能,计划是供应链管理的引擎,供应链管理是对产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成管理

库存控制能反应供应链存在的问题。整合需求、整合供应来谈判降价。整合多方需求做预测,预测精度高,安全库存低(不同方需求相互抵消)

我们目前的岗位职责是寻源采购,是供应链计划中的采购计划。采购在整个供应链系统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在采购流程的建设过程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物料分类,针对不同物料建立物料专家团;二是对供应商分级,核心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三是采购介入研发,通过技术认证和商务认证两大严密体系,确保供应商之一的价格最优、质量最好、供货最快。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供应连续性;四是按照国家电网及集团的各项规定阳光采购,价值采购。

从供应链上获得成本优势,把供应链管理当着公司降低成本、库存,提高供货质量和资金周转率、供货速度以及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改变现在计划质量不高,采购不能满足交货需求,采购方式单一等问题。

寻源采购不能仅看价格,综合质量、价格、货期和付款方式,买到更适合项目需求的物资。

供应链由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组成  优化这三个环节把成本做下来  响应速度做上去  减少定制  使用行业通用型号  能降低成本  同时优化到货准时性  年度框架预估量不够准确 实际采购量和预估量相差大    导致供应商不敢备货    优化付款  对战略合作供应商  滚动付款  保证供应商的正常经营   按照物资品类进行集约物料和集约供应商,对确认不用的物资进行物料冻结

供应链设计优化是个渐进过程,初期应打好基础。采购深入新产品开发设计和老产品的优化升级,杜绝新产品随意流入非优选供应商,保证新产品尽量采用统一规范和合格供应商清单清单,淘汰历史非优选供应商。采购额分散、太多供应商供货的局面自然会得到控制,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更能系统地解决问题,优化供应链。老产品优化和新产品设计同步进行,防止“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供应链建议从一个个小的物资品类开始,把细节做好,做扎实,等大家尝到甜头了,推动起来更容易,再举一反三,以点到面,全面优化。

综合物料需求预测计划和客户订单,做好项目通用物资阶段性预投,取得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按照客户订单执行的物资在开工令下达时就及时传达到商务采购,提前进行内部审批流程准备,快速响应交货期。

物料标准化程度越高,需求预测准确度就越高,

采购有责任心,有沟通欲望和能力,有恒心,讲究共同参与“软硬兼施”,要透明化,消除其他部门对采购的一些误解

技术难度高,批量低,生产工艺独特,容易造成供应商越来越多,采购额分散。

整合供应商,集中采购,实现采购综合成本下降

供应链降本三台阶:

1、  通过谈判来降低价格,但价格谈判真正能影响的产品成本有限。电控所用物资绝大多数属于市场竞争充分的,同时在集团物资分公司管控的招投标规范下,已经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价格谈判,大幅降价潜力基本挖尽。供应商要保持正常的利润。淘汰一部分供应商,增加其余供应商的业务量,以换取更多的降本。

供应商优化管理范文9

一、引言

财政部于201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下简称《内控规范》)第十八条规定:单位应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内部控制,对信息系统建设实施归口管理,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流程嵌入单位信息系统中,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保护信息安全。近年来,随着体制机制改革的全面深化和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与普及,重庆海事局通过建立与完善财务云平台,逐步推进了行政事业单位采购业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制度完善工作。通过运用大数据、云会计[1]等技术,基于财务云平台整合与利用高质量的数据,可以实现重庆海事局采购业务全流程、常态化管控。

行政事业单位采购管理内部控制问题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焦点之一。周卫华[2]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构建了信息流和控制流与部门预算系统、采购系统等核心业务系统集成的应用框架,并阐释了其实施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赵红卫[3]以内部控制理念为核心,以内部控制信息化为保障,从内部控制的观念框架、实践框架、信息化系统三个部分建构了高等学校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唐大鹏等[4]认为在信息技术应用下的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要关注经济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流程嵌入、归口管理、数据备份等。尹律等[5]从信息的类别、规模和质量等角度出发,分析了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变革下提供风险管控、过程跟踪等适时信息和控制环境、绩效评估等专有信息。

综观上述文献研究,目前采购管理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采购管理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的探讨,而有关大数据、云会计等信息技术结合具体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采购管理内部控制设计与实施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实际上,基于财务云平台的采购管理内部控制通过充分利用云会计环境下人、数据、系统等因素的相互作用[6],可以为采购管理与决策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并能够实现采购管理内部控制的全程化和动态化。鉴于此,本文分析了重庆海事局采购管理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基于现有?务云平台的优化与改进建议。

二、重庆海事局的采购管理内部控制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重庆海事局采购管理内部控制现状

重庆海事局是交通运输部设置在长江干线负责重庆段水上安全监督管理、防止船舶污染水域和水上人命救助的行政执法机关,下设永川、江津、巴南、朝天门、长寿、涪陵、丰都、忠县、万州、云阳、奉节、巫山12个海事处和重庆海事局通信信息中心、26个海事执法大队,代管长江泸州通信管理处。采购管理作为重庆海事局的重要经济业务活动,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完整的组织架构、健全的工作机制和具体的内部控制实施方案,单位层面上的采购管理内部控制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重庆海事局建立的采购管理内部控制流程主要包括采购计划、采购执行、采购验收、采购支付、采购评价等环节。重庆海事局按照政府集中采购和协议采购流程,组织实施采购工作,然后根据采购合同规定对采购的货物、工程及服务进行全面检验,并取得验收资料、数据及凭证。在财务会计处对采购资金的拨付申请进行审批后,最后对采购业务进行专项评价和综合分析。重庆海事局采购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如图1所示。

为了提高采购管理内部控制的水平与效率,从2012年起,重庆海事局基于《内控规范》建立了财务云平台,开始实现采购管理内部控制信息化。财务云平台通过大数据、云会计等技术的应用,将采购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权限、流程嵌入信息系统中。采购业务环节涉及到的不同权限的部门可以通过财务云平台上及时共享采购业务信息。负责法律规范、纪律监督、财务会计和相关业务的部门,根据其职能和财务云平台设置的相应权限对采购合同涉及到的经济业务的供应商资质、采购方式、合法合规性、科学性、付款条款及违约责任等进行严格审核控制(任何一个环节审核未通过,均无法完成此项采购业务),实现了采购业务的事前审核控制。

财务云平台采用表单数据采集方式,管理和使用部门可以随时从数据库中提取供应商、采购内容、合同金额、合同时间等采购过程数据,以实现对采购业务的全程透明控制。通过财务云平台的数据采集,采购业务各个环节的审核和变动处理都会被系统自动记录,相关文档均可通过上传归档备查。财务云平台对采购业务流程的控制较大地减少了人为操作,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采购业务过程中的舞弊风险。

(二)重庆海事局采购管理内部控制现存问题分析

重庆海事局尽管从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加强采购管理内部控制,并运用大数据、云会计等技术将采购业务及其控制流程嵌入到财务云平台中,但是其采购管理内部控制仍然存在协议供应商的商业信用难以评估、采购规模优势利用程度不高、无法实现采购过程持续跟踪评价、采购管理与决策信息质量不高等问题。

1.未建立供应商的信用评估机制,无法进行最优供应商选择

重庆海事局的协议供货和自行采购涉及到供应商选择、品牌、价格等因素,具有交易次数频繁、商品种类多等特点。协议供货是重庆海事局根据中央政府采购中心确定的供应商并从中央政府采购网上进行选择。其他办公用品、电脑耗材购置、车辆、船舶维修等实行定点采购,通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等方式确定定点采购供应商或服务商。尽管重庆海事局建立了相对合理的供应商渠道,但面对供应商数量众多、采购产品型号更新快、产品价格波动大的市场环境,传统的供应商选择模式难以实现对产品型号和价格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审,加大了供应商的选择难度。目前,财务云平台基本实现了商品目录及价格的自动更新,但缺乏完善的供应商商业信用评估机制,在进行供应商选择时,财务云平台难以及时对供应商信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传统的供应商选择方式下,缺乏供应商的全面及时的信用评估,无法进行最优供应商选择,容易导致个别品目的产品或服务价格偏高,难以实现采购执行的科学合理。

2.零星采购较多,规模优势利用不够,增加了采购成本

目前,重庆海事局对办公用品、电脑耗材,船舶配件等零星采购实行定点采购,局机关、朝天门海事处、通信信息中心统一执行重庆主城区定点采购,其他单位自行确定定点采购供应商。存在单笔采购金额较小,但采购次数多,累计金额较高的零星采购项目,比如购置办公室用品,基层海事处提出采购需求,并向重庆海事局上报采购数量和金额,然后由重庆海事局统一进行定点采购。目前,重庆海事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集中采购模式,但对采购规模优势的利用程度还不够。相对于其他采购项目,办公室用品采购具有单笔金额较小、购置次数多、采购需求机构分布零散等特点,分批次采购不利于采购信息的集中化管理,增加了重庆海事局对整体采购活动控制的难度。由于基层海事处的采购信息不能及时进行集中汇总处理,集中采购很难形成一定规模,导致重庆海事局采购部门难以发挥批量集中采购的规模优势和价格优势。

3.偏重事后评价,未建立采购全过程持续跟踪评价机制

针对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运行维护、海事车辆船舶飞机等监督执法装备运行维护等维护费用以及其他采购业务,重庆海事局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将评价指标嵌入财务云平台中,能够较为科学地从产出、效益和满意度等角度进行采购业务评价,但部分指标的度量不够准确,缺乏可操作性,如社会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重庆海事局的采购评价主要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较大型的产品或服务进行质量及满意度的采购专项评估,然后将考核评价表的数据上传到财务云平台中。这种采购评价方式注重事后评价,忽视了对具体采购过程和效果的评价,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无法对采购信息进行及时全面的收集、反馈与评估,难以实现采购过程持续跟踪评价。

4.财务云平台大数据应用技术不成熟,无法提供高质量信息

财务云平台通过运用大数据、云会计等技术,构建了采购管理内部控制系统,使得采购过程数据的获取、传输、存储和利用一体化,实现了采购信息的共享。但是,目前财务云平台中采购管理内部控制主要集中在业务数据记录和分析初级阶段,对采购管理内部控制流程中产生的文本、报表、图片、音频等非结构化数据的数据处理技术仍存在不足,导致支撑采购管理与决策的信息质量不高。另外,财务云平台中的数据分析、决策、可视化等商业智能实现内容还不够丰富,只能通过可视化界面定期了解采购业务整体的简单执行情况,无法实现整个采购活动的动态全程监管。

三、基于现有财务云平台的采购管理内部控制优化与改进

针对重庆海事局采购管理内部控制现存问题,本文基于现有财务云平台和《内控规范》,主要从采购业务流程中供应商信用体系建立、规模优势利用、全程评价与监控、财务云平台大数据应用等方面来提出优化与改进措施。通过对采购管理内部控制进行优化和改进,将使重庆海事局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观念及制度、流程、权限嵌入到财务云平台中,形成业务部门、财务会计处、科技信息处、供应商等多主体充分参与采购执行、采购验收、采购支付和采购评价四个重要环节的控制,能够实现多主体之间的信息及时传递和交互,以及采购业务的全程控制。

基于现有财务云平台的采购管理内部控制的优化与设计充分考虑了人员、数据与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通过利用采购业务及其他重要业务活动中产生的高质量数据,实现了以大数据、云会计为核心的采购管理内部控制方式,能够为采购管理与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基于财务云平台的重庆海事局采购管理内部控制流程优化与改进如图2所示。

(一)通过平台建立供应商信用体系,提供最优供应商选择

针对采购管理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供应商信用建立与评估问题,财务云平台通过互联网采集商品的市场价格行情数据,以及供应商的经营数据、账务数据、税务数据、违法合规等信息,建立供应商信用体系。通过分解采购项目指标,进行供应商信用测算并自动筛选,若测算结果出现异常值,财务云平台会识别出供应商伪造的虚假资料和技术参数、伪造的虚假业绩等异常信息并预警,将不合格供应商从供应商库中筛选出来。财务云平台通过建立供应商数据库,存储合格供应商的信用信息,可以为采购执行提供信用度高的供应商。供应商提供产品和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交货、价格、质量、技术和服务等方面的信息,财务云平台会自动存储,并及时更新供应商的信用信息。财务云平台通过建立采购供应商信用体系,为供应商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方便为各部门提供最优供应商选择,同时防范采购管理的后续风险。

(二)建立最优供应商选择机制,降低采购成本

重庆海事局确定产品或服务的采购需求之后,通过财务云平台采集基层海事处的采购需求,将基层海事处原本分散的零星采购项目集中,对成批的同类性质或者同时采购多种零星的采购项目实行一次性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协议。供应商通过财务云平台获取采购信息并进行自动报价,财务云平台根据供应商提供的商品价格、型号、质量等信息进行对比,从供应商数据库中选择最优供应商。同时重庆海事局采购部门可以通过和选定的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充分利用规模优势,确定采购的最终品牌和价格。基于财务云平台的协议采购可以减少重复招标,充分利用规模效应获得优质的采购服务,以合理的采购价格获得优质的货物或服务,节约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建立采购过程持续跟踪评价机制,实现采购全程评价与监控

通过财务云平台,利用指标监控、访问控制等手段,实时传递采购业务数据,通过科学、全面的采购评价,有效地实现对采购业务的事前、事中、事后的评价与监督。在采购业务发生之前,财务云平台会根据采购预算编制进行事前评价,并依据历史采购业务数据设置预警阈值,为后期跟踪评价提供参考信息。针对采购业务,重庆海事局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评价体系,财务云平台将评价指标和标准值嵌入系统,根据采购评价需要选择相应的指标,采购管理内部控制系统会自动分析指标特性并进行数据分类,提取关键信息,自动生成数据表格和图形,为采购管理内部控制评价提供详实的、可量化的数据支撑,实现采购业务的事中和事后评价,最后将评价结果运用到采购预算安排中,优化资源配置。基于财务云平台的采购评价根据权限和管理职能设置多种智能预警模式,当采购过程中出现接近或超过预警阈值的现象时,财务云平台可以发出不同等级的预警信息,方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采购执行状态,发现存在的风险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跟踪采购风险的解决情况。例如,针对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运行维护,重庆海事局建立了故障响应及时率、故障修复率、备品备件库存管理准确率、运维人员技能达标率等6项绩效考核指标,财务云平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评价,自动分析指标值并与合格指标值进行对比分析,以可视化的方式清晰、直观地呈现,当指标值分析结果未达到设置的合格指标值时,财务云平台会向管理人员示警,实现对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维护服务的全程评价与监控。

供应商优化管理范文10

关键词:供应商管理库存;优越性;运行模式;对策

一、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概述

1.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的定义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是一种买方企业和供应商合作的策略,以取得供应链库存最低成本和加强企业间合作为目的。供应商在这么一个共同协议下,对供应链上的库存进行管理并能够得到持续性的改进,并提高顾客的满意的水平和库存的周转期,这样的一种库存管理方法就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思想。

2.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的优越性

实施VMI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和非增值性活动,提高生产和运输的效率,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1)对于供应链的下游企业来说,由供应商负责管理库存,降低了库存管理和供应商管理的成本,减少占用的库存资金,可以集中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等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更好的为客户服务;降低了缺货率和积压率。

(2)对于供应商来说,通过实施VMI可以更好的获取相关的需求信息,根据市场需求量的变化,提高市场预测的准确率,更有效的安排生产,增加整个生产的柔性;合理的制定原材料的采购计划。

(3)VMI库存管理给双方带来的好处有:对产品的管理更专业化,可以实现更有效的库存管理和订货决策;降低双方采购订单、发票、付款、运输和收货等交易时间和交易成本。

(4)供应商管理库存能减缓“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也称需求放大效应,是指供应链中下游消费者的需求轻微变动导致上游企业生产、经营安排剧烈波动的现象。供应商管理库存从以下四个方面弱化了牛鞭效应:

①需求预测。采用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后,供应商直接根据下游企业的销售数据及库存数据进行预测,产生的结果准确及时,减弱了需求波动的放大。

②批量订货。供应商监视用户的库存状况,确定出补充时间和数量。供应商由于需求预测误差大大减少,降低了安全库存水平,减少了交货时间,节约了物流成本,减弱了牛鞭效应。

供应商优化管理范文11

关键词:供应链;供货商;客户;核心技术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ed issue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irstly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its optimization method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nd then sums up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inally aimed at these problems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solve.

Key words: supply chain; The supplier; Customers; The core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F25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什么是供应链管理

所谓供应供应链,其实就是有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构成的物流网络,它包括原材料生产、零部件加工、产品装配、分销、零售到最终消费等的过程。供应链是一个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客户组成的网链结构。每一个企业都在整个供应链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都是有着一个或几个固定的特色。比如,在某个供应链中,同一企业可能既在制造商,仓库节点,在、又在配送中心节点等占有位置。供应链管理是用于有效集成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的一系列方法,通过这些方法,使生产出来的商品能以恰当的数量,在恰当的时间,被配送往恰当的地方,从而实现满足服务水品要求的同时使系统的成本最小化。它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和想法,通过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的职能。从某一个企业的角度来看,是指企业通过统筹改善和促进整条供应链关系,整合 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通过优化企业在战略和战术上对企业的有效性管理.供应链管理整合并优化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的业务效率,使商品以正确的数据、正确的品质、以正确的时间、最佳的成本进行生产和销售。

供应链的时间和成本非常重要,最终都有价值流的问题。所以怎么把顾客的价值流,把是专注于企业。而是从顾客首先考虑,能不能提供给顾客价值,这个价值是什么,是一个新的理念,要面向顾客的价值流管理,而不是面向企业价值流管理,这个是未来供应链管理新的趋势。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前提下,对整个供应链(从供货商,制造商,分销商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管理,例如从采购、物料管理、生产、配送、营销 到消费者的整个供应链的货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把物流与库存成本降到最小。 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其目标是要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Right Product)能够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按照正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 Qua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 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并使总成本达到最佳化。 一个公司采用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的有三个: (1)提升客户的最大满意度(提高交货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2)降低公司的成本(降低库存,减少生产及分销的费用) (3)企业整体"流程品质"最优化 (错误成本去除, 异常事件消弭)

供应链管理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建立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1)对于制造商/买主 降低成本(降低合同成本)、实现数量折扣和稳定而有竞争力的价格、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库存水平、改善时间管理、缩短交货提前期和提高可靠性、优化面向工艺的企业规划、更好的产品设计和对产品变化更快的反应速度、强化数据信息的获取和管理控制。

(2)对于供应商/卖主 保证有稳定的市场需求、对用户需求更好地了解/理解、提高运作质量、提高零部件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对买主交货期改变的反应速度和柔性、获得更高的(比非战略合作关系的供应商)利润。 (3)对于双方 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实现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共担风险和共享利益、共同参与产品和工艺开发,实现相互之间的工艺集成、技术和物理集成、减少外在因素的影响及其造成的风险、降低机会主义影响和投机几率、增强解决矛盾和冲突的能力、订单、生产、 运输上实现规模效益以降低成本、减少管理成本、提高资产利用率。

二、供应链管理与优化的方法

供应链管理与优化的方法很多,并且每个企业都不尽相同,亿博物流咨询公司从无数个经典案例当中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一些非常牛的供应链,大多采取了一般看来是错误的策略(不是学习案例做出的策略),如ZARA,如DELL,他们的供应链的确很优秀,但是他们供应链策略几乎很难被移植。 所以,一味地去借鉴别人的供应链,不如安下心来专注研究自己的供应链。为什么呢?原因就是:每个企业都不一样,每个都有自己的特点,供应链既然是企业的药方,那么它所采用的药方也就不一样了。 比如说,一个企业A方面强,B方面弱,它所采用的供应链A方面弱,B方面强,则正好优势互补。如果不加以分析而贸然引进他的供应链,对他来说,就是一套在计算机里运行良好的软件,对你来说,植入的就是病毒!正因为如此,才决定了你的企业的供应链系统的不可复制性,就是因为这个不可复制性,才决定了你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可取代性。这才是核心,才是根本。 下面简单的介绍几个应用供应链不同方法的案例: (1)丰田、耐克、尼桑、麦当劳和苹果等公司的供应链管理都从网链的角度来实施的; (2)壳牌石油通过IBM的Lotus Notes开发了SIMON(库存管理秩序网)的信息系统,从而优化了它的供应链; (3)利丰的供应链优化方法是在生产上对所有供应厂家的制造资源进行统一整合,作为一个整体来运作,是基于整合供应商的角度; (4)HP打印机和丰田是通过麦肯锡咨询在地理上重新规划企业的供销厂家分布,以充分满足客户需要,并降低经营成本,是基于地理位置的选择。 (5)宝洁是通过宝供物流,采用分类的方法,与供应链运作的具体情况相适应,详细分类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可以实现显著的优化供应链,是基于分类的细化。 (6)锦鑫物流集团通过亿博物流咨询进行企业转型,从国有大型生产集团(华西、国资委等四个国有单位)的物流业务剥离出来,而成长为资产达二十几亿的大型地方物流企业。是基于战略的选择与规划。

三、我国供应链管理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仍处于向市场全面转型的过渡时期,与物流管理、海关事务、商检、保税区建设、外汇管理、资金市场发展等方面相关的政策,法规较多,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合作中遇到的信用问题

整合中技术问题

买一伙伴的合作不够理想

四、针对存在的问题作出的对策

1、 加快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事实供应链管理,需要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我国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必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投资建设信息系统。鉴于国内企业的实力相差太大,各企业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条件,采用适合的本企业的事迹的信息化方案。对于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可以采用国外著名的SCM软件厂商的高端产品;对于实力一般的中型企业,可以采用国内优秀的SCM软件厂商的产品或采用自主研发的方式;对于实力较弱的小型企业,可先从企业内部的部分信息化做起,等条件成熟后,在推行供应链管理的方案。

2、 加快核心技术的推广力度。条码技术、EDI技术、电子商务是提供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支撑技术,其应用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供应链管理的成败。针对我国条码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在继续推广商品条码技术应用的同时,不断提高商品应用的同时,不断提高商品条码的应用质量,引导生产企业应用的商品条码的业务管理,改变过去被动的应用商品条码的情况,而是让商品条码真正为自己的企业服务。同时还要加大工作的力度,在商品的包装、运输工具、供应链成员等供应链过程中的各实体的有效标示和自动数据采集中应用条码技术,为整个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林度.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理论与实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供应商优化管理范文12

关键词:供应链;竞争优势;采购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creasingly fierce business competition is no longer a contest between individual enterprises, but gradually evolved into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supply chains.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supply chain, procurement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obtain external resources for enterprise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 the company. Appropriate procurement strategy is significantly important for enterprises to increase profits, to develop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to realize the appreciation of supply chain.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formulation of procurement strategy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models of goods and suppliers in the environment of supply chain through SWOT method. In addition, the role of the procurement strategy in the appreciation of supply chain was analyzed.

Key words: supply ch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procurement strategy

1 供应链环境下实施采购战略管理与传统采购的区别

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市场变化瞬息万变,以及客户需求多元化的今天,过去那种依靠高库存量或硬性供货周期的传统采购模式并不能胜任这一点,必须开展供应链环境下的战略采购的思想和理念。

1.1 需要更加注重对外部资源的整合与管理。传统的采购模式只是孤立地追求采购价格的降低、采购流程的优化、采购环节的监控等,而没有与供应商进行深度的合作[1]。即采购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只是单纯的交易关系,而采购部门仅仅关注的是企业内部管理。在这种采购模式中,由于缺乏信息的沟通和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会导致供应商对采购部门的要求不能得到及时的响应;另一方面,关于产品的质量控制也只能进行事后把关,不能进行实时控制,这些缺陷使供应链企业无法实现同步化运作[2]。

而在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模式下,采购管理在加强对内部管理的基础上,还更多地关注对外部资源的管理,使供应链具有灵活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使供应链的每个节点都尽可能的精简、具有活力,从而实现业务流程的快速组合。一个全球化的供应链的基本逻辑是集优互补。即供应链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是强强联合,每个企业只集中精力致力于各自核心的业务过程,根据需求信息的传导,高效整合资金流和物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如加大资源市场调查的力度、加强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沟通与共享、提高市场快速反应,以及让供应商参与新产品的设计、严格加强产品质量的把控等,为真正实现零库存,实现供应链的共赢打下基础。

1.2 发展订单驱动的采购管理模式。在传统的“供、产、销”的生产模式下,采购的目的是为了补充库存。其采购部门并不关心企业的生产过程,不能掌握生产的进度、用料规律、产品需求的变化,因而无法安排好进货周期[2]。这样会导致库存过高、无法应付复杂的市场变化、牛鞭效应等缺陷。

在供应链管理的“销、产、供”模式下,采购活动是以订单拉动生产的方式进行的,整条供应链的采购与供应都是围绕着市场的需求运转。将供给者的“推力”和需求者的“拉力”结合到一起,使采购需求向前延伸到市场需求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需求与供应管理。使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具有很强的弹性和灵活性,可以随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从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这种由客户需求拉动的采购策略,不但有效避免了传统采购中会产生的牛鞭效应,还可以使整个供应链能够快速响应用户的需求,从而提高了物流的速度和库存的周转率,降低了库存成本。

1.3 从一般买卖关系发展成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供应商与生产企业之间是一般的买卖关系,不能解决全局性、战略性的供应链问题。而在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与生产企业从一般的短期买卖关系发展成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直至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其转变过程如图1所示。战略协作的供应商关系使采购决策变得透明,从而增加了供应链的价值,而增加价值不仅体现在采购企业和顾客之间,也同样体现在采购企业和供应商之间,只有帮助供应商收获利润的同时,企业才能收获自己的利润,供应商也只有在盈利的情况下才可能不断为联盟未来的发展投入[3]。

2 供应链环境下采购战略管理的实施

根据以上对供应链环境下采购战略发展趋势的探讨可以看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客户需求多元化的今天,结合供应链发展的趋势来制定企业的采购战略管理是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4]。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科学制定企业采购物资的资源战略,加强供应商关系管理战略两个方面来制定企业采购战略管理模式。

2.1 采购物资战略制定。对于一个大型企业来说,需要采购的物资有成千上百种,为了更高效地实现采购目标,必须在对采购物资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来制定采购物资战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商品物资分为不同的类型,下面根据Kralji的物资分类模型来确定物资战略的制定。

根据由Kraljic(1983)提出的物资分类模型,可根据采购物资对企业的重要性(主要指该物资对企业供应、成本、生产等因素的营销程度)和供应风险(主要指物资中断将对企业产生的不良影响)的大小两个维度[4]可将商品物资分为战略性物资、瓶颈物资、杠杆物资和一般类物资四个主要类型,如图2所示。

战略采购物品是供应风险高和复杂度大及高价值的物资,企业对这类物资的要求高、供应商数量又有限。采购该种类物资时需要找到可靠的供应商,注重供应商关系的培养,并要积极和供应商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和少数关键供应商结成战略性合作关系或长期合作关系。所以在制定该种类商品物资采购战略时应该把重点放在优质供应商的寻找、选择和关系的管理与维护上。

瓶颈类物资是高风险和复杂度大且低价值的物料,这类物资价值虽然不算高,但是供应保障不足,且市场有较大的进入障碍。在采购战略实施过程中,对于这类物料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重点培养与供应商的关系,尽量做一个好顾客,在准时付款、信息沟通、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改进上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和交流;二是积极寻找替代品,将瓶颈类产品转化为其他物料。

杠杆型物料的供应风险较低但是对采购企业的重要性较高,制定这类商品物资的采购战略应将重点放在潜在供应商的挖掘及引入竞争机制加强供应商的竞争上。可以适当采用公开招标的方法,吸引大量供应商参与采购招标,实现集中竞价,更有利于发现真实价格和优质供应商。

一般物资是供应风险和价值都较低的常规物料,这类物料采购战略的制定重点在于通过优化采购流程,尽快实现采购的标准化和自动化来降低采购成本,控制采购的各项管理费用。

2.2 供应商战略制定。对供货商的管理是采购管理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根据采购业务对于供应商和采购商的重要性可建立如图3供应商分类模型,结合上述图2的物料分类模型,应针对不同的物资类型建立有针对性的供应商关系的管理策略。下面以重点型和战略合作型供应商的战略管理为例进行分析。

(1)战略合作伙伴型供应商的采购战略。在图3供应商分类模型中,战略合作伙伴型供应商,采购业务对供应商和采购商来说都比较重要,所以双方都渴望达成交易,并希望能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根据商品分类模型可以看出,此类供应商提供的大多属于战略类物资,对采购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对于此类供应商的管理需要进行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可以就质量的改进、新产品的研发、信息沟通方面积极合作。比如:在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方面,采购方可以派一线技术人员和专业的供应链管理人员以及负责任的采购和可持续发展专员与供应商进行交流,实地评估风险,发现供应商关键性问题,在现场帮助采取纠正措施,向供应商提供质量、生产流程,环境、安全、公平用工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事实上,在供应链环境下实施采购与供应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采购与供应双方通过持续沟通和信息,可以使越来越多的供应商在质量、成本、供货、创新和管理等方面受益,进而提高整体需求链条的竞争力。

(2)重点型供应商的采购战略管理。根据图3的供应商分类模型可以看出,对于重点型供应商来说采购业务不是很重要,而对采购企业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去分析此类供应商所具备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SWOT分析模型来进一步的说明,如图4所示,图中横坐标是外因,主要体现为O-opportunity机会、T-threaten威胁;纵坐标是内因即企业所具备的S-strength优势、W-weakness劣势,根据对供应商的SWOT分析,采购企业可以通过对双方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界定供应商所处的象限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采购战略。

重点型供应商处于图4中的第一象限,从图4的SWOT矩阵模型可以看出,重点型供应商外部有机会,内部又有优势,结合图2和图3我们可以分析出此类供应商所提供的一般属于瓶颈类物资,其所产品具有垄断性,而内部的优势往往体现为:资金充裕、核心竞争力强、人才聚集、技术领先、管理先进、成本控制较优、利润良好等方面。针对这类的供应商企业在制定采购战略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不要将谈判放在价格上,因为在这类供应商关系的管理中采购企业处于弱势,甚至是会出现“求购”的情况。所以,提高采购效率,保障物资供应才是重点。第二,在付款条件上要给予供应商便利,必要的时候可以先付款再交货。第三,要与此类供应商建立起信息沟通交流和共享机制,主要与供应商就有关“作业成本、销售预测、生产计划、客户需求”等方面的信息进行交流。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沟通、共享程度等跨边界影响因素均是动态变化的,所以,企业供应采购战略的制定也要用利用权变理论,分情境作出采购相关事宜的决策[5]。

3 供应链环境下实施采购战略管理的意义

采购战略是以战略为目标,在战略的高度审视采购,用分析法为某一特定的产品或服务制定采购战略并加以执行。供应链环境下有效的采购战略管理工作要能够使得企业充分甄别利用机会,同时避免问题,化挑战为机遇,强化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3.1 有效的采购战略是撬动企业利润的白金杠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企业采购战略选择往往决定企业的成败。在全球范围内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构成中,采购的原材料及零部件成本随行业不同而不同。大体在30%~90%,平均在60%以上。以我国制造业为例,其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以上,而制造企业的采购支出为企业销售收入的54%~70%[3]。而且降低采购成本绝对比降低人工工资或增加销售收入所获得的利润要大得多,实践中每降低1%采购成本相当于减少4%的人工成本或增加5%的销售额所产生的利润。

显然采购成本是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主体和核心部分,采购是企业管理发挥利润杠杆的作用。而成功的采购战略管理无疑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之一,大型企业的采购战略规划甚至影响到其众多供应商的命运。

3.2 采购战略管理是快速响应市场的必然选择。随着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市场瞬息万变,客户需求呈现个性化、多元化的趋势,要想促进整条供应链的无缝链接,实现供应链的增值,必须加强供应链的采购战略管理。通过采购战略的制定,促使采购与供应商双方就有关物料信息、生产作业计划、产品设计、工程数据、市场需求信息、客户动态信息、成本控制信息等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使整条供应链可以快速捕捉市场动态,进而以最快的速度将高质量、个性化的产品供应市场,提高整个供应链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

3.3 采购战略对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作用。采购是任何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先导,是供应链的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供应链环境下采购战略的实施,改变了传统采购时间观念不强、交货准时率不高、市场反应速度慢、质量事后把关及供应商关系临时性等缺点,而发展成为时间观念强、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供需关系多是长期的或战略性合作关系,能够实现供需双方的“共赢”,甚至是整条供应链的“多赢”。有效的采购战略可以改善企业上下游的供应链关系,帮助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发展和竞争优势。通过供需双方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保证供应与需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由于双方的战略合作关系,企业在生产计划、库存、质量等各方面的信息都可以及时进行交流,才能保证所需的原材料和外购件能够按质按量准时供应。这种充分的信息交换可以增强整体供应链的应变能力,逐步实现供应链的纵向联盟,进而提高整体供应链的实力和竞争力[4]。

4 结 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紧密,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 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采购作为所有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先导,是供应链的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采购战略对企业提高利润,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供应链的增值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供应链环境下来制定采购战略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首选需要对企业采购商品物资和供应商进行分类,根据分类模型结合企业的特点,针对不同的供应商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通过对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不断加强供需双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进而不断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整体供应链的效益,实现供应链的增值。

参考文献:

[1] 沈厚才,煌波. 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J]. 中国管理科学,2000(1):1-9.

[2] 黎娟. 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J]. 中国商贸,2010(4):69-70.

[3] 李贺华,周颐. 企业采购战略实施过程研究[J]. 商业现代化,2008(9):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