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保健医生个人工作总结

保健医生个人工作总结

时间:2023-02-19 19:12:41

保健医生个人工作总结

保健医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1

一、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一)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是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年初,区政府召开了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年活动动员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为目标,以“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为重点的工作任务,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高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和《泰山区“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特别是区委、区政府将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列入今年的实事项目后,区卫生局高度重视,研究制定了《关于落实区委区政府为民所办实事项目,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实施方案》,实行局班子成员包保责任制,每周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两次召开全区社区卫生工作现场观摩调度会议,推动和促进了实事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二是强力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水平有新提高。今年以来,先后投资1830万元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配套改貌建设。目前,全区已建成达到省级示范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4个,已有13处社区卫生服务站经考核被授予“五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并达到功能完善、设施齐全、服务规范的“全省一流”标准。②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受益率和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开展了社区居民健康查体,健康调查和随访服务全面开展。③社区卫生助理员制度得到全面落实。目前,全区所有社区卫生助理员已经全部经培训后上岗,制定了社区卫生助理员职责,完善了考核评价标准,对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④加强了人员培训。举办全区全科医学培训班5期,举办社区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1期,由大医院专家对全区社区卫生人员进行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⑤ “健康教育进社区”和“大医院进社区”落到实处。组织由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专家组成的健康教育宣讲团,深入31个社区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组织41位大医院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坐诊、健康咨询活动3300余人次,深受社区居民欢迎。⑥全面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建成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络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终端的微机网络管理系统,并召开了全区“卫生信息化管理”现场会议。

今年以来,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副局长吴刚、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社区卫生处副处长刘利群、副省长王随莲、卫生厅长包文辉、副厅长仇冰玉、省财政厅副厅长阮凤英、省中医管理局局长于淑芳、市长李洪峰、副市长徐恩虎等领导先后到我区视察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

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行政村覆盖率仍保持100%,参合农民为14.34万人,参合率达到了98.5%,共计报销医药费953.51万元 。

1 2 3

区卫生局卫生工作总结相关文章列表:

镇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总结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

2012年关于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总结

妇幼卫生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2012年创建卫生村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卫生工作总结

上墩小学卫生工作总结

红鹰小学卫生工作总结

【返回 卫生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卫生事业发展步伐滞后。面对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环境,医院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加大。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医疗人才匮乏,技术落后的问题比较突出;区直和处镇公立医疗机构规模受限、房屋陈旧、设备技术落后,个别村、社区没有集体举办的卫生站所,难以担负起公共卫生职责,部分偏远落后农村卫生所房屋破旧、设施落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技术、人才、服务和环境条件方面加快改善,以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

二是社区卫生经费仍显不足。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金短缺问题十分普遍,资金缺乏困扰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如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都是公益性无经济效益的工作,盈利的空间相对较小。虽然区财政、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础设施方面的给予扶持,但比起实际需要的社区卫生经费投入还有一些差距。

三是卫生人才匮乏。引进人才的机制不活、政策不优惠,真正的人才难以入编和兑现工资,导致卫生人才、尤其是高层卫生技术人才引进难,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乡镇卫生院近几年来,基本没有安排分配本科毕业生。 区卫生局卫生工作总结相关文章列表:

镇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总结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

2012年关于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总结

妇幼卫生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2012年创建卫生村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卫生工作总结

上墩小学卫生工作总结

红鹰小学卫生工作总结

【返回 卫生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四是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综合服务、中医药综合开发与应用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五是疾病预防控制任务日愈繁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日益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广大人民群众对疾病预防控制日愈关注,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疾病预防控制任务日愈繁重,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六是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食品卫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多数中小餐饮单位卫生条件差,消毒设施不全,消毒措施不落实。无证经营现象仍然存在。食源性疾患和食物中毒仍是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职业卫生隐患仍然存在,防控工作难度很大。

三、2012年工作思路、重点和措施

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民生工程为突破,大力加强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和农村卫生,突出重大疾病防治,推进中医事业发展和科技兴医战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推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突出抓好卫生民生工程。把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卫生民生工程作为卫生部门的头等大事,摆上十分突出的位置来抓。实行卫生民生工程目标管理,加强督导,明确责任,分级负责,落实任务,确保完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重大疾病医疗救治三大卫生民生工程任务。

(二)不断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省级重点联系城市各项工作,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创新提升活动”,在社区卫生规划、筹资与补偿机制、运行机制、绩效考核、人才吸引、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和创新。进一步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服务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年内新建财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生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开展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创建活动,年内五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30个。实行“中心管站”一体化管理模式和健康教育进社区、慢病防治进社区、妇幼保健进社区、残疾人康复进社区、计划生育指导进社区、信息技术进社区的“六进社区”服务模式。开展社区居民免费健康查体,60岁以上老年人查体率达到95%。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收支管理制度,开展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大力开展“专家进社区”、“卫生职能进社区”及“中医药进社区”活动。年内创建为部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

(三)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巩固提高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成果,进一步完善合作医疗服务制度和管理规范,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全面推行新农合信息微机网络管理,推行统一药品价格制度和单病种限价收费规定,不断提高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业人口覆盖率99.8%。

(四)加强疾病防控工作。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慢性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和监测;进一步落实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措施,实施“第五轮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二期项目”。抓好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建设和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提高预警预测能力,有效控制疫病的流行和传播。

(五)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卫生执法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农村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在全省、全市率先实行卫生监督力量下沉到处镇、到农村,完善农村卫生监管网络,强化农村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加强监督监测实验室装备,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和卫生全行业监管,建立食品卫生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大力促进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活动。

(六)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加快建立健全以区级医院为龙头,处镇卫生机构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处镇卫生机构管理和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处镇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大村卫生所改貌建设力度,年内进行省庄镇卫生院改扩建,规划新建村卫生所28处。大力开展星级卫生所创建活动,年内五星级卫生所达到15个。继续开展基层药品统一采购供应,集中采购供应达100%。完善镇(处)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整体水平。

(七)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全面实施婚前保健、孕前及孕期保健和婴幼儿系统保健“三期保健”,提高孕产妇和儿童保健覆盖率,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提高妇女儿童保健水平。

(八)加强中医和科技兴医工作。认真做好“部级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大力加强治未病中心内涵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进社区活动”。积极筹建泰山区中医预防保健医院,年内开展“全省首批社区中医预防保健建设项目”。继续推进中医“名医、名科、名院”和中医“进农村、进社区”战略,大力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中医机构内涵建设和专科专病建设。加快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加快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应用,强力推进全区科技兴医工作,年内创建成“全市护理服务示范病房”。

(九)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创建“服务、创新、争先”型行业活动;树立行业典型,积极开展“人民的好医生”、“十佳医务工作者”等评选表彰活动,以先进典型带动全行业作风的转变;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保持“市级文明机关”称号,行评位居前列。区卫生局卫生工作总结相关文章列表:

镇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总结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

2012年关于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总结

妇幼卫生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2012年创建卫生村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卫生工作总结

上墩小学卫生工作总结

保健医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2

本人于某年某某院校毕业后分配到某某、某某医院工作,某年被调入某院任业务院长,1994年11月潍坊医学院卫生管理学专业大专班毕业,2000年主持全院工作至今。28年来一直从事妇幼保健工作,1994年11月被聘为主管医师。现将本人任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在政治思想方面,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坚持改革、发展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维护领导、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任劳任怨、呕心沥血、多次被评为县、市、省级先进工作者。

在分管业务工作期间,积极围绕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以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为前提,以增强理论知识和提高业务技能为基础,坚持走临床和社会工作相结合的道路,积极带领全院职工齐心协力、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这期间个人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妇产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通过订阅大量业务杂志及书刊,学习有关妇幼卫生知识,写下了打量的读书笔记,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经常参加国家及省内外举办的学术会议,聆听著名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并多次去省市及兄弟单位学习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以及管理方法,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技术,能熟练诊断处理产科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羊水栓塞及其他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熟练诊治妇科各种急症、重症,独立进行妇产科常用手术及各种计划生育手术。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自任现职以来,本人诊治的妇产科疾病诊断治疗准确率在98%以上、独立完成数百例剖宫产及其他妇产科手术,病人都能按时出院,从无差错事故的发生。

注重临床科研工作,参加了《药物促排卵联合人工授精治疗不孕症临床研究》县级科研项目,荣获一等奖。撰写 论文 四篇,并先后在省级刊物发表,受到了专家的赞赏和肯定。

注重人才的培养,自任职以来,积极指导下一级医师的工作。在妇幼卫生人员的培训中,担负组织和教学任务,由本人具体指导培训的各级妇幼人员达2千余人次,提高了各级妇幼人员的工作能力,真正发挥了业务骨干作用。

本人在分管保健工作期间,严格按照上级妇幼工作要求,认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指标和计划,进一步完善了县、乡、村三级保健网,建立了妇女、儿童“四簿四卡”,并定期检查落实,掌握全县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每年为女工健康查体3千余人次,0-7岁儿童健康查体1千余人次,实现了妇女、儿童系统化管理,有力保障了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

配合主管领导,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如初级卫生保健、创建“爱婴医院”等工作。认真组织学习,培训业务骨干,深入各乡镇,配合各级领导,当好参谋,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积累了大量的实施材料,在省市抽查、评估、验收时,顺利通过。

学习、宣传、落实《母婴保健法》,整理收集有关材料,书写版面,组织人员利用宣传车到各集市、乡镇宣传,散发宣传材料,带领同志们办起宣教室,并帮助指导各乡镇办宣教室或宣传栏,为《母婴保健法》的落实打下一定基础。积极开展婚前查体工作,发放《致新婚夫妇的一封信》,进行新婚保健知识及优生优育知识的宣教,每年举办学习班1-2期,提高了孕产妇自我保健能力,降低了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提高我县的人口素质奠定了基础。

自2000年本人主持全院工作以来,积极协调好领导班子之间的关系,齐心协力、求真务实、大胆创新,不断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坚持走临床与保健相结合的路子,通过改善院容院貌,增添医疗设施,提高医疗水平,使临床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在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行风建设,注重思想教育,任人唯贤,积极发挥业务骨干带头人的作用,通过岗位责任制,职称评聘分开等措施的实施,极大的提高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强化了主人翁意识。一年多来,临床工作有了新的突破,业务收入达到建院以来的最高水平。社会保健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极大地提高了两个系统化管理率,降低了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使保健院的各项工作有了新的飞跃。

综上所述,本人从政治表现、任职年限、业务技术、科研能力等方面已经具备了晋升副主任医师资格,评聘后,本人将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医生个人工作计划,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为妇幼卫生事业贡献毕生力量!

保健医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3

论文关键词:军事人员 体格检查 软件设计 医院信息系统

军队干部担负着我军现代化建设和推进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的重任,维护和促进干部健康是增强部队凝聚力和提高战斗力的重要内容。中央军委对干部的体检工作一直十分重视,特别是师以上干部的保健工作,每年定期组织体检,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保障体检工作的顺利进行。过去,由于没有一个规范的管理模式和科学管理手段,体检工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鉴于这种情况,2003年广州总医院受总后卫生部委托,开展《军队干部体检信息管理系统》课题的研发,先后通过了总部组织的专家测试、驻京部队师以上干部体检试运行,通过不断修改完善,该系统在各大军区及各军、兵种已全面推广使用。通过2006年全军师以上干部体检过程跟踪、反馈及体检数据上报和汇总质量来看,该软件的运行,为全军干部体检工作搭建了一个全新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对提高体检质量、全面掌握军队干部健康状况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对常见病患病情况、变化趋势和防治提供了参考,为规范军队体检工作创造了条件。

1软件编写指导思想

1.1与全军卫生信息化接轨,实现医疗数据共享“军卫一号”工程在军队医院全面开通及军队医改全面实施的形势下,以往军队干部体检工作自成体系,与军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脱节,不能共享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军队干部体检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要充分利用各医院现有网络数据资源,使体检软件成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加强各环节的自动化管理,提高体检工作效率年度例行健康体检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必须优化体检工作流程。体检前的准备、体检过程管理、体检后数据汇总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必须提高各环节的自动化管理程度,强化各个环节数据采集质量,从而达到提高体检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目的。

1.3完好保存个人体检资料,建立干部健康档案体检资料的完整性是掌握干部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必须自动、连续地保存每个体检人员的健康档案,从动态变化中发现疾病的发生、发展,针对不同的健康状况制定健康计划,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1.4及时提供健康保健指导,有效预防疾病发生以预防为主,帮助体检人员了解和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并在医生指导下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科学养生方法,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系统要能够自动判断体检结果,针对每个人的情况制定出健康指导,减少一些对健康影响的潜在因素。

1.5加强数据统计分析功能,提供可靠保健决策军队体检与地方个人体检最大区别在于体检结束后的数据统计分析,如何准确地将体检信息通过有效的方法上报、接收、汇总,并根据不同需求灵活地统计、分析,形成各类报表,是保健部门最关注的问题。要将体检合格率、疾病发生率、成本费用等繁杂的数据快速分类统计出来,为保健工作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解决方案

2.1建立统一标准,实现军队干部体检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2.1.1确定一套符合我军实际情况的基本数据模型所有的数据元素都经过认真考证,严格按照国标、军标进行规范。无标准可循的,按军队长期使用的习惯暂定,使全军体检数据有了统一的标准。

2.1.2加强体检前期准备工作的信息化管理集中式查体是军队体检的特点,每年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过去每年体检要提前两个月做准备工作,要为每个人填写十几张检查申请单,非常繁琐〔本系统将过去所有手工完成的准备工作全部计算机化,自动按人员性别、年龄、级别选择套餐,并打出全部申请单和体检导引单,个人持单直接体检即可,既省时省力,又节约纸张。

2.1.3加强查体结果采集信息化管理检验及设备检查结果直接从网上提取,专科查体结果的采集比较复杂,要使录入方便、快捷,必须提供多种编辑方法,本项目研究出几种适合健康体检的独特编辑功能,如健康指标默认值法、常见异常选择法、组合式文本描述语法等;同时,提供分科医生工作站录入和集中录入两种模式,将模板与数据库链接,方便医生填写。

2.1.4加强体检结果数据上报过程信息化管理陆、海、空三军联勤后,整个医疗保障体系重组,所有干部就近在体系医院体检,打乱了原有的各军、兵种只保障本系统人员的状况。建立顺畅的信息接收、上报、反馈渠道,既满足医疗保障体系需求,又满足各军、兵种准确获取本系统人员的体检信息及健康情况的需求。

2.2建立共享机制,合理利用卫生信息资源。

2.2.1依托军队医疗改革的成果实现体检人员信息共享。体检人员信息不用人工录入,直接提取军队医改人员信息库信息,既快捷,又准确,解决了长期以来承检单位对受检单位、受检人员的具体信息难以掌握的难题,保证了体检率、发病率等统计信息真实可靠。

2.2.2依托“军字一号”工程实现检查结果信息共享。与全军应用的“军字一号”医院信息系统无缝连接二采用接口技术.提供多种连接方式,直接提取网络中的检验、检查结果信息,实现医疗信息和体检信息的共享,提高效率,保证了体检结果的严谨性。

2.3采用多种数据库,单机版与网络版数据统一针对部队计算机应用水平差异较大的特点,软件采用了ORACAL数据库、ACCESS数据库、SQLSERVER数据库,分别编制了单机版和网络版供承检单位选择。单机版和网络版的数据结构完全一致,两者之间可以进行安全的数据交换。利用接口技术,通过自行设置,单机版也可以与网络相联,直接提取网络数据。

2.4建立数据仓库,应用多维数据挖掘技术针对全军体检信息量大、统计需求复杂的特点,运用数据仓库理论为基础的数据挖掘技术,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定制查询内容,更加灵活,更有针对性。同时提供灵活、可调的报表设计和独具创新的打印功能。

2.5提供知识库,建立体检结果自动分析系统在提供体检结果的同时,运用专家知识库,自动生成个性化的体检报告,包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体检建议,指导干部的自我保健。

3体检工作流程简介

军队体检的特点是以单位为主体,统一在特定时间段内完成,人员集中、时间紧、任务重。软件针对这一特点,优化了体检流程,尽量简化过程,减少中间环节,使体检流程规范、合理(见图)。

3.1体检人员数据准备为了满足部队健康统计的需要,人员的基本信息内容比较多,除了普通的信息外,还涉及许多影响身体健康的客观因素,如兵种、驻地(高原、高寒、高温)等信息。人工录入一是信息量大,二是不容易准确。软件对人员数据准备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革,取消了人工录入,应检单位信息直接从网络军队医改中提取,再按应检单位提取人员信息,保证信息完整、准确。

3.2体检导引单生成大批量体检申请单据的准备是一个费时的工作。军队人员体检项目是根据级别、年龄、性别等条件统一规定的,针对这一特点,设定了自动判断批量打印的功能指弓}单的打印又分为单张打印、多张打印,以适应不同承检单位需要。体检者持导弓{单即可完成所有检查项目。

3.3申请信息自动发送体检人员的各种检查申请自动发送到相关科室,体检者本人或标本到该科后即可进行检查。

3.4体检医生工作站在各专科医生站检查时,医生将体检者的检验结果、仪器检查报告、检查图象等调从网络中调出,综合分析各种情况后,作出体检结论、建议。

3.5体检报告打印具有批量打印和个别打印功能,供单位和个人选择,为了节省纸张,报告可选择全部打印,也可选择非止常结果打印,一般情况下,检验、检查结果是必选项。根据各种检查结果,系统自动作出分析报告,包括睡眠和心理、运动和户外活动、饮食等方面的健康指导,如尿高则提示低嘿吟饮食、少吃海鲜及豆类品、不吃动物内脏等,提高以个人预防为主的保健意识。

3.6体检数据上报汇总数据上报是军队体检特有的,从基层卫生所、门诊部上报到体系医院,医院再上报大单位医疗管理机构,直至总部。上报、接收、汇总关系到许多层面,数据量大,必须确保上报方便、快捷、准确。各级利用汇总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保健工作的决策提供依据。

4软件运行后的效益分析

该软件已在全军推广使用,特别在2006年度师以上干部体检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4.1规范体检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本系统将过去所有手工完成的准备工作全部计算机化,体检前的准备、体检过程管理、体检后数据汇总实现了体检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使体检工作高效、有序。

4.2明确人员信息,提高体检率过去人员漏检情况严重且无法掌握,系统采用军队医改人员信息库后,可以准确地判断应检和实检人员情况,及时督促未检人员进行补检,使体检人员数量明显高于往年。

4.3上报渠道畅通,汇总数据准确根据联勤后的体系保障关系,按不同级别逐级上报,保证了上报体检数据的安全、准确、快捷。系统运行后,信息采集质量由过去的65%左右提高到83%。

4.4数据分析真实,极具指导意义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科学分析,通过多维分析处理,从不同年龄、身份、驻地、军兵种等多项条件组合、对照,对疾病的病种、发病率、发病原因等作了客观分析,对部队“以预防为主”的保健决策及进一步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4.5增强保健意识,做好自我保健通过系统提供的体检分析报告,每个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了详细的了解,及时发现与“亚健康”有关的各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等,并能获得相关的保健提示,从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加以调整,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促进向健康转化。

5软件改进措施

通过系统在各个体检单位的应结合用户提出的修改意见,我们反复论证,不断完善设计方案,拓展了新系统的应用功能。

5.1增强智能化功能不断增加知识库的内容,使对疾病及阳性体征自动判断能力进一步加强。

保健医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4

部队干部体检是部队干部保健工作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预防保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应对高科技军事变革的需要,提高部队干部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刻不容缓。多年来我们坚持体系内干部年度健康体检,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就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1 现状分析

1.1 部队干部对体检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

每年进行干部健康查体时总有些干部因种种原因而不参加体检,主要是因为他们在主观上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一是认为自己年轻,身体素质好,没有身体不适情况,觉得没必要每年体检,且浪费时间。二是认为人吃五谷杂粮,有点小毛病不可避免。三是害怕体检查出问题后影响自己的前程。四是认为部队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落后,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低,既使参加体检也查不出什么结果。五是害怕集体查体时,容易将标本搞错,而影响体检结果。

1.2 医疗机构对部队干部体检工作重视有待提高

有些基层医疗机构不能认真对待体检工作,个别医务人员体检过程时间短,询问少,敷衍了事。有的甚至弄虚作假,未经化验检查就填写化验报告。有的医疗机构认为部队干部体检医疗耗材消耗大,只集中组织一次体检,而不能定期安排漏检人员补检。重视体检的宣传组织,而忽视体检结果的汇总鉴定,不能及时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评定,制定有效的健康措施。

1.3 亚健康状态在体检工作中重视不够

体检主要依据被检人员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可能患有的疾病。而在体检过程中沟通少就不能进一步了解被检人员心理、工作、家庭等环境因素对其健康的影响,对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诸多因素重视不够。国内外研究表明,心理、家庭、职务、工作环境等因素已成为军人身心疾病发生进而造成非战斗性减员的主要因素[1]。因此,体检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疾病的检查。

1.4 新技术在体检工作中使用欠缺

随着社会和医疗技术的日益进步,在临床上使用的高新设备和技术越来越多,然而由于体检经费的严重不足,这些先进设备和技术尚未全面运用于部队干部体检,影响了体检工作质量。另,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基层部队干部医疗保健的师、团级医技人员较为年轻,无论从理论水平还是临床经验上都相对欠缺,影响到医疗保健工作的治疗和效果。

2 改进措施

2.1 做好体检工作的宣传,提高干部参检率

预防保健工作既是医疗服务工作又是行政管理工作。必须做到职能部门积极牵头,其他部门密切配合,并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统筹协调,解决好工检矛盾,利用各种宣传渠道提高干部对体检工作的认识,激发干部体检的自觉性。由于种种原因未参加体检的人员,医疗机构应及时安排多次补检,提高干部年度体检的参检率。

2.2 周密计划,认真组织,确保体检工作质量

医疗机构要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强化“保健康就是保战斗力”的观念。选派医德高尚,医术精良的医务人员参加体检工作。加强管理体制,建立体检领导小组,由专管医疗的副院长直接领导。尊重体检者的权益和选择,开辟个性化服务,保护个人隐私,配备餐饮、休息区及卫生间配套设施,减化体检手续,不排队,少跑路,检查便捷、舒适、安全[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设备陈旧落后短缺的问题,及时补充和更新医疗设备。体检结束后组织专家为本年度受检干部体检情况进行汇总评估,并把体检结果及专家的个性化诊疗意见及时反馈给受检部门及个人。

2.3 重视亚健康群体,加强健康教育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部队干部的工作强度在不断加大,训练强度增大,工作紧张,饮食、就寝不规律,极易引发疾病。因此,体检结束后要及时收集体检报告,综合分析,并将所有数据进行汇总,对体检指标超标的干部给予指导,纠正饮食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通过群体性的健康情况分析,找出干部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认真研究造成此类疾病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并指定专人负责,建立健全健康档案和保健手册,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2.4 适应需要,实现体检工作信息化

建立体检信息数据库,将历年的干部体检信息输入计算机,以便全面掌握干部的健康状况和患病情况,及时进行健康状况和流行病学分析,有的放矢地做好高危人群的预防保健工作,为防病保健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部队局域网技术开辟健康教育专栏,针对体检中各类危险因素对体检对象进行群体健康分析,安排老医生负责在线解答健康问题,并及时进行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保健医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5

20__年,防保科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执行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坚持“预防为主,保健为中心”的工作方针,继续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龙陵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巩固乡村一体化管理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的成果。以“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和“降消”项目为龙头,紧紧围绕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及降低“两个”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为目标。

一、基本情况

__镇(中医院管辖)有5个社区、8个村委会,150个自然村,总户数9176户,总人口31742人,农业人口18478人;农村人均收入1257元,人均吃粮400公斤,15—49岁育龄妇女8554人,占总人口的26.95%;18—35岁育龄妇女数3939人,孕产妇463人,产妇333人,出生334人,活产332人,死胎死产2人。7岁以下儿童2247人(5岁以儿童1760人,3岁以儿童936人),占总人口的7.08%;0—15岁儿童4313人。预防保健人员26人,其中乡级3人,村级23人,共设有13个村卫生室,村卫生室覆盖率为100%,全部为甲级村卫生室。

二、组织管理

年初,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召开了专题会议,制定了20__年度防保工作计划,并召开了20__年度村医工作安排会议。会上,镇领导做了重要讲话,对村医工作做了一些要求和强调,防保科将各村的任务、指标下达到各村卫生室,连同百分计考评标准与村医签订工作目标责任合同书,并订有奖惩标准。半年对各村进行检查督导,并召开专题会议,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重点问题。年底严格按照签订的目标责任合同书的考评标准对所辖卫生室进行考评,并兑现奖惩。从行政上、业务上加强了村医的管理,提高了村医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工作开展及完成情况

(一)培训、督导

一年来,围绕乡村一体化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及预防、保健工作对在职卫生人员、村医进行培训,自办培训班4期,共培训232人次,其中中医院148人次,村医84人次;召开例会4期,参会人员共108人次。在镇政府、中医院领导的带领下,坚持每月1人次的下乡监督活动,全年共下乡监督96人次,318天。

(二)健康教育

围绕预防、保健、康复等,采取多渠道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设立宣教室和咨询室,播放录象,在门诊、住院部走道显眼地方及病房粘贴宣传画、标语,门诊大厅有两块宣传板,每月定期出版报,各种卫生节日在街头人口集中地方设点宣传,制作展版,印发宣传材料,口头宣传及设有咨询电话。另外,辖区13所中小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村医上门宣传,育龄妇女轮换式学习科普连环画知识。一年来,共设点宣传11次,每次医务人员3人,共33人次,168期,粘贴标语60条,粘贴宣传画245张,制作展版11块,发放宣传材料20多种、26500份,医务人员宣传9928人次,接受咨询4372人次;会议培训4期,共培训120人次。18—35岁育龄妇女受教3373人次,孕产妇受教463人。新婚登记人员受教840人。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了群众的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有所提高,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三)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

巩固乡村一体化管理取得的成果,辖区内13个村卫生室全部严格按照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三制、四有、七统一”开展工作,严格村卫生室值班、考勤制度,制定健全了村卫生室工作制度;加强了赧场社区卫生室、白家寨村卫生室、香柏河村卫生室、横山村卫生室、杨梅山村卫生室、大坪子村卫生室、新寨村卫生室建设工作,夯实村级卫生保健网,逐年解决村卫生室无业务用房、业务用房简陋的问题。继续实行防保人员对各村卫生工作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制度,进一步增强了防保人员和村医的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巩固了“围产期保健保偿制”,建立了动员孕妇住院分娩奖惩制和费用包干制,有效提高了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了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消除了新生儿破伤风。今年对孕产妇管理突出的村卫生室给予了表彰奖励,共奖励金额4529元。

(四)巩固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严格执行《龙陵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方案》及相关管理规定,设置了合管办并保证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确保了新农合的顺利运行;制订了《__镇新农合管理制度》,加强了新农合用药行为的监管。13个村卫生室均按时、按质进行报账制度,并分散、分批张榜公布报销比例及金额。补偿情况:20__年1至11月份,参合者总得到补偿14530人次,总补偿医疗基金1019141.49元,占可用医疗基金(1597482元)的63.8

0%。其中:门诊统筹补偿6173人次,补偿医疗基金36278.51元,占可用门诊统筹补偿基金(399370.50)的9.08%;门诊家庭账户补偿5625人次,补偿医疗基金44286.44元,占可用门诊补偿基金(399370.50)的11.09%【其中,慢性病门诊补偿1855人次,补偿慢性病基金92355.79元,占可用慢性病补偿基金(79874.10元)的115.63%;】;住院补偿834人次,补偿住院基金829020.75元,占可用住院补偿基金(1118237.40)的74.14%;住院顺产分娩43人次,总住院医疗费用25800元,补偿住院医疗基金17200元,占可用住院基金1118237.40)的1.54%。可用医疗基金结余578340.56元。20__年度__镇参合率为93.11%(17201/18474),比去年下降2.84%(居民人口不得参与合作医疗)。

(五)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1、计划免疫:在计划免疫中,全镇以“计划免疫工作计划”为目标,着重建立完善计划免疫十本贻账,完成各项指标率,提高AFP病例监测报告,做好脊灰强化免疫工作及计划外疫苗的接种工作。重点加强贫困边远山区及免疫空白地区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做好“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20__年共出生儿童321人,0—7岁儿童2302人,建卡2302人,建卡率100%;乙肝疫苗接种321人,接种率100%,及时接种309人,及时接种率为96.26%。20__年AFP、麻疹病例、新生儿破伤风实行“旬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共监测上报36期。20__年共运转疫苗9次,其基础免疫接种率为:卡介苗99.43%,麻疹疫苗100%,百白破99.81%,脊灰疫苗99.81%,乙肝疫苗100%。五苗全程接种率99.43%。为巩固脊灰强化免疫,20__年1月进行了一轮强化免疫,应种1330人,0剂次儿童58人,实种1320人,服苗率99.25%.外地儿童应种79人,实种79人,0剂次儿童应种6人,0次剂儿童实种6人,服苗率100%,并进行了查漏补种工作。20__年6月至12月,积极做好二类疫苗“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通过中医院全体医务人及村医的共同努力,共接种乙肝疫苗(含村级)共2512人。为实现全国消灭麻疹承诺,于20__年11月对8月龄至14岁适龄儿童进行了麻疹强化免疫接种,应种数5284人,实种数5256人,接种率为99.47%。

2、疫情监测

在疫情监测上,继续坚持“重点地区、重点预防,重点疾病、重点防治,重点人群、重点保护”的原则,严格监测“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流感样病例、禽流感零报告及日报告”。主动搜索AFP病例。20__年3月18日云山小学学生发生一起水痘爆发,发病19人,疾控中心、中医院防保科及村卫生室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通过几天努力,疫情最终得到控制。20__年5月至6月进行“手足口病”的日报告和零报告工作,共上报37期,未发现手足口病;20__年10月25日至今进行“登革热”的日报告和零报告工作,共上报49期,未发现登革热疫情。20__年,__镇共发乙类传染病322例,发病率1014.43/十万,发病居首位的为肠道传染病,其次为性传播疾病,疫情报告率为100%,报告及时率为98.1%。

在疫情监测上,严格按上级要求做到:有疫情报告各项制度,每季度有疫情分析,疫情自查总结,半年、年度疫情分析。20__年共进行疫情分析季度4期,半年分析1期,年度分析1期。按《龙陵县中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要求,积极做好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工作,(如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20__年共上报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起。(包含一般食物中毒、药物中毒、菌子中毒) 3、疟疾防治

疟疾防治工作严格按照《全球基金疟疾项目》要求完成。20__年本地居民发热血检702人,血检完成率117%,流动人口涂片治疗670人,完成率111.67%,血检村寨148个组,村寨覆盖率100%,预防服药630人,预防服药率210%,疟疾现症病人治疗15人,治疗率100%,休止期根治63人,根治率100%,病灶点处理63个,疟史访问270人,访问率100%,病灶点处理270个,处理率100%。均为外源性病灶点。20__年,第五轮疟疾项目“氯伯喹”免费治疗间日疟共368人;ACT治疗PF108人,浸泡蚊帐1037笼。20__年疟疾防治做到年头有计划、年终有总结,过程有记录。且每月制定工作计划、总结;季度也制定工作计划、总结。数据资料做到一月一收一报,并按时上报县项目办各种报表及资料。20__年共上报疟疾报表21期,季报表7期,(分别为第五轮、第六轮)。严格“疟疾基金财务帐”管理,及时兑现疟疾项目款。

4、结核病防治

按照《结核病项目》要求,认真做好结核病人的转诊工作。20__年共转诊病人36例,规范、足量、全程对结核病病人实施治疗,共治疗肺结核病人11例,加强督导管理,共督导结核病病人11例,督导45次(其中有1人为自费服药),做到“三见面、三落实、五要求”。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做好结核病病人的督导及归口管理工作。

5、鼠疫防治工作

鼠疫防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鼠疫控制应急方案》和“省、市、县鼠疫防治联防方案”,强化鼠疫“疫情三报”,坚持“零报告”制度,严防鼠间鼠疫的流行,杜绝人间鼠疫的发生。20__年度统一灭鼠2次,经费投入10500多元,受益人口20__0人。

6、死因监测工作

死因监测工作是20__年一项新开展的工作,主要进行辖区内的死亡信息收集,所有死亡个案必须全部上报,并建立各项工作制度,中医院做好培训及督导工作。做好质量控制。中医院各科室、全镇5个社区及8个村卫生室共监测上报死亡病例169人,死因报告率100%.网络直报169人,直报符合率92.22%;报告卡完整率93.41%,报告卡规范率90%,卡片与病史符合率91.21%;报告及时率90.80%,培训村医2期,积极做好下乡监督工作,共计下乡监督36次,撰写督导报告4期。

(六)妇幼卫生工作

1、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的法律、法规,搞好“围产期保健保偿”服务,巩固保健保偿服务取得的成果,20__年围产期应入保232人,实入保232人,入保率为100%。

2、“降消项目”工作

我镇严格按照龙陵县“降消项目”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开展好“降消项目”工作,利用项目活动,加强了村医生的业务培训,巩固了三级防保网底建设,搞好怀孕妇女的摸底排查登记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危急孕产妇和危急儿童的转诊、急救运行机制,为“两个危急”转诊抢救疏通绿色通道,为孕产妇住院分娩实行限价收费政策,主

动为贫困孕产妇办理救助资金,提高了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两个”死亡率。20__年度,__镇共办理贫困孕产妇救助卡128人,享受救助金86人,补助金额46720.84元;实行限价收费的40人。在中医院住院分娩的贫困孕产妇224人,补助金额151568元;实行限价收费的有91人,补助金额28758.18元。危急孕产妇抢救1人,抢救成功1人,成功率为100%。

3、爱婴医院工作

继续巩固创建爱婴医院来取得的成果,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指导产妇母乳喂养,提高纯母乳喂养率。20__年度指导产妇母乳喂养332人,纯母乳喂养300人,纯母乳喂养率为90.36%。

4、“三监测、六管理”工作

全年共有孕产妇463人,产妇333人,活产332人,建卡322人,产检322人,有早孕检查277人,住院分娩300人,新法接生334人,产后访视322人,系统管理277人;高危孕产妇94人,管理94人,高危产妇68人,住院分娩68人,危急孕产妇抢救1人,抢救成功1人,无孕产妇死亡。7岁以下儿童2247人,保健管理1697人;3岁以下儿童936人,保健管理705人;5岁以下高危儿童113人,管理113人;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人数16人。新生儿死亡1人,婴儿死亡3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3人,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

5、十三项妇幼卫生指标

20__年度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率为3.01/00,婴儿死亡率为9.04/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04/00,无新生儿破伤风死亡。孕产妇保健覆盖率为96.99%,产前检查率为96.99%,新法接生率为100%,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0.36%,产后访视率96.9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83.43%,高危孕产妇管理率为1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00%。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为75.52%,3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为75.32%,5岁以下高危儿童管理率为100%,儿童计划免疫(五苗)全程覆盖率为100%;4个月以下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90.36%(300/332);低体重出生率为1.20%(4/332),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4.82%(16/332)。培训合格率为100%;妇女健康教育率为85.63%(3373/3939)。

6、妇幼卫生信息管理

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妇幼卫生的痕迹资料的归类整理,建立健全了乡村两级信息资料档案,准确及时上报和反馈妇幼卫生院信息。今年上报妇幼卫生信息12期,健全乡级3本8种台帐、村级2本5种台帐,确保县、乡、三级数据上一致,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达到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和健康发展的目的。

(七)艾滋病防治工作

按照县对乡镇签定的目标责任书要求,认真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以“宣传教育”为主,标本兼治,并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并进行监测。20__年,__镇共监测1362人,其中孕产妇监测522人,完成任务400的130.5%;新婚保健人员婚前保健监测840人,完成任务数550人的152.73%,共随访HIV/AIDS6人,筛查出HIV感染者3例。实施母婴阻断0人,发放安全套200盒,20__年镇村两级共出艾滋病宣传栏期84期,发放防治艾滋病宣传资料6000多份,受益人口5000多人。20__年__镇对防治艾滋病家庭贫困人员及艾滋病孤儿共计17人,救助金补助14700元。

(八)其它工作

积极完成上级安排临时性工作任务及参加各种会议。20__年到上级培训8次,培训村级14次,接受上级督导8次;驾驶员体检524人次。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健康教育范围不广,力度不够,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影响妇幼卫生工作的开展。

2、个别村医业务素质偏低,积极性不强,村卫生室发展不平衡。

3、防保经费严重短缺,村医不能得到及时的强化培训,卫生室设备、器材陈旧老化。

4、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经费不到位,工作经费不足。

(二)建议

1、加强村医的政治教育及业务培训,提高村医责任心及业务水平。

2、加强健教宣传,扩大宣传面,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保健医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6

  妇产科医生年度总结1

  20__年工作期间,在医院党委和领导的关心帮助下,我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较好地完成了医院安排的各项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党性修养。

  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知识,坚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积极配合领导工作,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名思想健康纯洁的人。

  二、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我深刻地认识到要做好一名合格的妇产科医生,必须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在工作之余,我通过订阅业务杂志及书刊,经常学习了解国内本学科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发展动态。多次代表医院参加了县、市组织的妇产科医师培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也使自己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不甘落后才能不被时展所淘汰。在利用业余时间抓好专业理论钻研的同时,我结合工作实践经验撰写学术文章,所撰写的学术论文《……》于20__年9月在《中国误诊学杂志》上发表。

  三、认真做好医疗工作,坚守岗位职责。

  在卫生院工作期间,我承担了妇产科病房及2线班工作,24小时待命,医院有加班,随喊随到,掌握了妇产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在业务院长的指导下开展了剖宫产、子宫全切、卵巢囊肿、计划生育等手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效果良好。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地处理好每一位病人,在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工作期间还参与了全县组织的妇科病普查及上消化道疾病普查工作。2021年我院率先实施电子病历,作为一名年轻同志,我积极运用自身掌握的电脑知识,熟悉系统操作后给其他同志一一讲解要点,带领科室医生迅速掌握电子病历,并承担了部分电脑的维护工作。此外,配合医院主管领导,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确保了在省、市、县组织的各项抽查、评估、验收时顺利通过。

  个人有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能够正确对待分工,认真履行职责,从无怨言、不计得失。尊敬领导、团结同志,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虚心向周围的同志学习,力求把每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从理论上搞清楚,在实践中操作好,做到明明白白当医生,勤勤恳恳为患者服务。

  作为一名年轻同志,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专业技术知识以及操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通过总结,我将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以上是我个人总结,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给予批评指正。

  妇产科医生年度总结2

  20XX年我科在市卫生局、XX区分局、医院领导及各业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及《母婴安全工程》,通过继续开展妇幼保健工作,达到了保障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减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等目标。现将20XX年我科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各项工作指标

  20XX年住院分娩产妇数550人,新生儿活产数554人,孕产妇死亡0人,新生儿死亡1人。

  二、工作情况

  一年来,在市卫生局的支持和XX区政府的重视指导下,我科认真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以保障母亲和婴儿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标,以规范、强化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为措施,加强执法监督检查,逐步规范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市场,提高了产科服务质量。特别是20xx年x月市局对我院的产科质量督查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了整改,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进一步规范

  为了认真贯彻《母婴保健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全科工作人员执业行为,对全科人员进行母婴保健法规及政策的定期培训及考核。我们按照《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基本标准》要求,对科室设置、设施设备、人员配备等方面进行自查与考核,对全科人员进行母婴保健技术培训,努力提高我科工作人员的母婴保健技术水平。

  对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人员进行了科内调查、考核。举办母婴保健技术规范、母婴保健法律法规、妇产科医疗安全等科内讲课。重视继续教育,今年送我科2名医生、5名护士参加XX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资格考试,均取得《广西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考核合格证书》。每年均派遣1名医生到三级甲等医院进修妇产科。对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和出生缺陷安排专人负责登记、上报工作。为了控制男女性别比例失调,我科严格执行“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规定。并张贴醒目标志,制定工作制度和工作人员职责。

  (二)《出生医学证明》的发放与管理得到加强

  根据卫生部《关于<母婴保健法>法律证件管理与使用的通知》,《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XX区卫生行政部门与公安部门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统一使用<出生医学证明>的通知》等法律、法规要求,做好出生医学证明发放工作。对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及时办理,办理时严格进行核对,控制错发、重发等问题的出现,必要时与当地户籍派出所进行沟通,取证。对补办《出生医学证明》进行了严格、规范管理,经调查取证等相关程序后,符合的给与出具相关证明送XX市出生医学证明办公室(XX市妇幼保健院)办理,对不符合坚决不予办理。

  (三)妇幼卫生三级网络建设和功能逐步完善

  在20XX年全区妇幼卫生工作会议后,我市召开了由各县区卫生局长、妇幼保健院(站)长,市直各相关医疗保健机构主要领导、科主任、保健科长参加的全市妇幼卫生工作会议,下发了《XX市基层妇幼卫生工作规范化管理方案》、《XX市基层妇幼卫生信息资料汇编》,各县区卫生局和妇幼保健机构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通过检查发现,大部分县区建立了孕产妇死亡、五岁以下儿童死亡、出生缺陷统计上报、评审、反馈制度,成立了孕产妇死亡评审委员会,市上每年组织一次死亡评审,各县区每半年组织一次死亡评审,找出影响当地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制定科学的干预措施;按期召开例会、“降消项目”工作得到重视,基层妇幼卫生三级网络建设成效显著。

  (四)产科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产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妇幼卫生工作重点,它不仅关系到孕产妇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新生命的降生,关系到新生命的质量和未来,加强产科建设和质量管理,是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的关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xx年x月XX市开展柳州市区“降消”工作以来,随着住院分娩费用的减少。孕妇住院分娩人数的增加,我科更加注重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技术水平。

  但工作中既有不足,针对上级检查发现我科产科质量安全中存在问题,我科及时开会讨论解决办法,认真整改,使得我院产科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建立健全了产科工作制度、人员职责和操作常规,完善了产科登记制度,明确了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上报程序,加强了产科人员“三基三严”培训,特别是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得到了推广;成立了产科急救领导小组,公布了急救电话;产科急救药品齐全、安全有效;规范了病历文书书写及产程图的使用;改善了科室设置与产科设施、设备,使产科服务技术和服务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通过检查考核,使得我科顺利通过了xx年下半年的产科医疗质量安全检查。

  (五)计生工作水平逐渐提高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目的是提高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总体目标。为了加强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管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保障公民的生殖健康权利,我院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各项规定,并且配合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做好计划生育服务工作,我院是持有国家颁布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并且符合国务院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设置标准。

  从事与计划生育有关的妇产科临床医务人员,都具有执业医师或护士资格证书,都经过计划生育专业的正规培训上岗,并严格执行执业医师法和国家有关护士管理的规定。我院自20xx年以来从未进行过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并且严格将计划生育手术控制在上环术、取环术及人流术,未发生过超范围的计划生育手术行为。而且在计划生育手术方面从未发生过医疗差错事故。我院在施行避孕、节育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坚持征得受术者本人同意,并且手术室及器械消毒严格,各项指标全都合格,保证了受术者的安全。

  三、存在问题

  成绩尤如金秋累累的硕果,虽然美满,但都已悄悄落下,在品味成功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

  (一)经费资金不足,设备仪器短缺,科室设置不健全,房屋床位紧缺,有混用现象存在,布局与流程不太合理科学。

  (二)产科人员数量紧缺、结构不合理,未形成梯队(1线住院医师、2线主治医师、3线副主任),无专职助产士。

  (三)病历书写、产程图尚需进一步规范,疾病诊断符合率需,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部分人员对母婴保健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在规章制度执行方面,仍有少数同志意识淡漠,未予足够重视。

  (五)访视和健康教育还流于形式。

  四、工作打算

  (一)增加收入,加大对设备仪器的投入,尽量完善科室设置,提高住院病床使用率,努力使房屋、诊室布局科学合理。

  (二)充实产科工作队伍,形成合理的工作梯队,发挥各级人员的作用。

  (三)加强技能培训,积极参加市卫生局举办的产科病历书写规范等培训班,提高专业人员病历书写、业务素质和技能。

  (四)加强母婴保健相关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及科室规章制度方面的学习。

  (五)加强访视及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注重内涵,避免流于形式。

  (六)进一步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力争尽快实行计算机管理。

  妇产科医生年度总结3

  一年来,在领导们的关心及同事们的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工作态度、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的进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服务理念,体现以人为本

  一直以来,本人始终坚持把病人是否满意作为自己工作的第一标准,把病人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病人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病人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扎实开展医疗服务工作。切实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渗透到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之中,把病人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意识,努力为病人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本人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接待礼仪、服务礼仪等方面的学习,在言谈举止和一言一行当中体现个人修养。在上岗行医工作当中,积极主动帮助病人解决就诊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让病友感受到热情周到的服务,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体贴。

  二、提高技术水平,打造医护品牌

保健医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7

(一)医共体组织架构

阜南县县域医疗共同体是由县委、县政府强化领导,联合县卫健委、县医保局、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物价局、县发改委、县民政局等单位成立县域医共体管理委员会,由阜南县人民医院和阜南县中医院两家县级医院牵头,整合28家乡镇卫生院及对应村卫生室,形成县、乡、村一体化的医疗管理模式,医共体管理中心领导小组设在县卫健委。

(二)医共体建设成效

阜南县从2015年就开始试点建设医共体,并于2016年成立医共体管委会和相关实施方案及配套文件,属于起步早、发展快、运营效果在全国医共体建设中相对领先的典型案例。

阜南县部分乡镇卫生院转诊控制达90%,基层首诊率达80%、医保基金结余,部分村医平均月劳务收入5000元以上,且每年转诊给村医带来额外收入基本在5000元以上,县域临床医生平均月劳务收入在6000元以上。

(三)建设亮点

政策方面。早在2015年,阜南县卫健委就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及《安徽省医改办等五部门关于开展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开始试点县域医共体建设。并于2016年编制《阜南县医疗服务共同体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配套内容包括医保基金支付办法、药品带量采购实施方案、多点执业试点方案、城乡医疗对口支援、服务收入结算与分配、临床路径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医共体转诊工作、按病种付费管理、个性化签约服务等19个政策来保障和支撑医共体的建设发展。

管理创新方面。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进行高位推动,联合多部门相关政策,通过深化指导,降低了医共体建设各医疗机构、各部门之间协调推进的难度。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支撑,为推动医共体组织架构、人事、医药、业务协同等管理层改革,加快医共体推进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将分级诊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作为医共体建设重点内容,通过建立合理、完善的转诊及公共卫生服务补贴、鼓励政策,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成为惠及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举措,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总体目标。

信息化建设方面。建立区域心电、区域影像、区域检验中心,实现了基层采集、拍片,县医院专家出具诊断结论,让患者在住家临近的乡镇卫生院就可以享受县级医院专家服务和先进设备资源支持,区域业务协同,大大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以居民健康档案为中心,全县使用一套统一的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系统,公共卫生服务数据统一入口上报、使用,不同角色的公卫人员根据相应的权限分配不同的功能模块,方便基层医生完成各自的业务工作,解决了公共卫生各条线业务数据不能共享的问题。

二、考察学习要点

考察组出发前制定了详细的考察学习目标和人员分工,在地过程中,对阜南县卫健委、牵头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多地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了解和学习理解,深入了解到阜南县医共体建设过程及运营成效,从试点摸索到全面建设,再到走向成熟,陪同单位及相关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不仅倾囊相授,也不厌其烦的解答了考察小组各种细致问题,具有参考价值的案例汇总说明如下:

(一)阜南县卫健委

在卫健委一楼会议室,阜南县卫健委主任李主任、中医院医共体负责人、信息处石主任等相关人员详细介绍了阜南县医共体的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并给予了医共体建设过程中相关文件资料。阜南县域医共体目前虽然没有建设统一的人、财、物管理系统,但是医共体管委会从管理入手,通过系统化的激励考核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例如:牵头医院抽调医生到乡镇卫生院帮扶,既加强了乡镇卫生院医疗力量,又同时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帮扶医生的收入也得到了提高,上级单位发平均绩效工资,乡镇卫生院发业务绩效工资。

目前阜南县域医共体信息化方面的建设重点是资源共享中心和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两大部分,总体依托安徽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电子病历、健康档案均通过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进行了共享调阅。

(二)县人民医院

在县人民医院,卫健委李主任、县人民医院主管副院长全程接待了考察组,先后参观了县人民医院会诊中心、远程心电中心、远程影像中心、区域检验中心等业务科室,实际了解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建设现状,现场咨询几大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中心的工作模式及信息化建设情况。其中资源共享中心核心是远程影像中心、远程心电中心、区域检验中心,县人民医院通过医共体平台接收基层单位上传的影像图、心电数据,并由排班医生在线实时出具诊断报告,审核后再将报告回传给基层单位,切实共享县医院优势医疗资源,缓解了基层医疗资源薄弱的问题。

(三)地城镇卫生院

地城镇卫生院院长针对院区门诊、住院临床医疗及公共卫生两个方面情况做了详细介绍,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该乡镇卫生院首诊率达90%左右。基层医疗服务方面,针对基层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人员,各乡镇卫生院统一部署了《阜南县乡村医疗一体化管理系统》和《阜南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平台》两套信息化系统,实现了数据统一、信息共享,具有业务系统互通性好,业务融合度高等特点。如院内医疗系统与公共卫生融合,院内系统与区域系统的无缝融合,基层医生移动终端与公共卫生业务的融合,使得各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基层医生的工作负担。

(四)杨郢村卫生室

杨郢村卫生室属于阜南县龙王乡卫生院管理的其中一个村卫生室,杨郢村现有9个自然庄,23个村民组,总人口3千余人,村卫生室配备4名村医。该村卫生室医生介绍了医共体在村卫生室的建设情况,目前该村已经形成了人、财、物、药品等由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的成熟模式。村卫生室配备一体化终端,入户随访时方便携带,包括血压、血糖、心电等数据通过一体化终端直接上传公卫系统,不能修改,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随访服务的真实性和数据的可靠性。

通过卫健委陪同人员的现场描述,村卫生室严格规范执行医疗行为,尤其是村医方面,坚决查处无证行医、超学科行医行为。有相关执业资格的由卫生院聘用,安排在村卫生室行医,也可自愿参加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三、学习心得

通过对阜南县域医共体建设的考察学习及经验总结,阜南县医共体成功的核心关键点有八个方面,具体如下:

政府高度重视,是一个真正意义的“一把手”工程。阜南县近几年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就是医疗卫生改革工作,对于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委书记以及到县卫健委相关领导都高度重视,特定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对医共体建设进行全权把控,负责医共体规划建设、投入保障、人事安排和考核监管等重大事项,除此之外县委领导定期组织医共体专题会议,定期总结医共体遇到问题,进行专项解决,以推动医共体健康发展。

医共体配套政策完善,衔接紧密。阜南县为鼓励县级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能够积极参与医共体建设,专门出台了《关于医疗服务共同体合作医疗基金保障措施》、《医共体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实施方案》、《医疗服务共同体转诊工作实施方案》、《医疗服务共同体医疗服务收入结算与分配的意见》等10余项涉及医共体核心发展的指导文件,这些政策衔接紧密,环环相扣,从根本上解决医共体利益平衡难、资源共享难、统一管理难等核心痛点,以《医疗服务共同体转诊工作实施方案》为例,为鼓励基层医疗机构积极推动患者上转,专门建立转诊补贴政策,村医每转诊一次,县医院给村医单独补助100元,就诊完毕后,基层医生还可以拿到100盈利收入。上级医院康复患者向下转,给县级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单独补助50元,且在乡镇和县级医院建立不同收费标准,患者在基层就诊费用远远低于县级医疗机构,提升患者转诊积极性。

在卫健委层面,建立了转诊监督机制,对机构服务居民跑到县外就诊,对机构施行相应的惩罚机制,基层机构只有提升自身能力,才能将患者留在县域。通过此项措施,大大减少了县外就诊人次,大部分县域医保基金留在县域内,卫健委又将其中部分资金用于本县域基层医疗建设,一部分资金作为绩效考核资金。因此在转诊体系落实方面,卫健委主导下的一系列组合拳,平衡了卫健委、县级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患者四方的利益关系,积极推动了双向转诊成功落地。

医疗卫生方面持续投入较大资金。阜南县医共体建设的第一核心任务是提升基层服务能力,阜南县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方面,分期投入30亿,提升基层软硬实力,包括基层医疗机构房屋标准设施、设备配置、人员配置等,保障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服务、环境“三提升”;第二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公共卫生管理信息系统、配置健康一体机,全面提升基层信息化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可通过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平台进行数据电子化,健康一体机用于公卫上门随访服务,随访数据实时与基层医疗机构公卫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一体机采集到患者随访信息及时同步到公卫信息管理系统中,大大减少了基层医生及村医的工作量。

医共体医保基金实行总额预算管理,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阜南县医共体为医保实行统筹管理,专门在医共体内建立单独的医保基金专用账户,医共体内机构医保基金全部划入到此专有账户,由卫健委和牵头医院共同管理、监督医保基金的使用,对与每年剩余医保基金,按照6:3:1分配到医共体机构内作为绩效发放,针对超支的部分资金进行合理分摊,由牵头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进行分摊补齐。

公卫资金由医共体统筹管理。阜南县医共体内各机构的公共卫生经费,统一划拨到医共体所属牵头医院,由牵头医院按照基层机构绩效考核情况进行拨付,从而实现了公卫资金的统一管理。

分级诊疗是医共体建设成功的核心所在。总结阜南县医共体成功关键,阜南县卫健委主任、阜南县人民副院长、阜南县中医院院长一致认为,建设分级诊疗机制是医共体机构间资源共享及协同发展的关键。针对分级诊疗,阜南县采用“两步走”建设思路,第一步;搭建远程影像、远程心电信息化资源中心,由牵头医院负责安排临床医生,免费为下级医疗机构上传的患者影像、心电片子进行阅片下诊断,同时成立奖励资金,作为上级医院阅片鼓励;搭建完善的转诊机制,明确各级收治范围及双向转诊的病种名录,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连续服务”为原则,严格格执,上下贯通。第二步技术帮扶,建立了一套完善、可实施落地的技术帮扶方案及奖励措施,上级医疗机构医生愿意主动申请到基层服务,去带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水平。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及信息互联互通。阜南县公共卫生服务始终坚持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基层服务关键切入点,家庭医生团队真正成为居民健康管理者和服务者。针对这一块,阜南县成立了一支技术能力强、服务全面的家庭医生团队,由他们全权为患者健康服务,包括随访、体检、诊疗。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无法诊治病种,转诊发起必须由家庭医生发起,为避免患者自发选择到上级机构诊断情况,将对患者医保报销比例及报销程序进行限制。另外,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统一配备健康一体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统等设施,进而实现了软硬件设施的信息互联互通,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升基层工作人员工作效率。

配套完善绩效考核方案。阜南县医共体绩效考核完全遵从“多劳多、激励惩罚并进”绩效考核体系,从技术绑定、诊疗工作量、医保基金使用、药占比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且绩效考核制定方案全权由医共体管理办公室牵头制定及监管,综合性考核医疗机构及医生工作情况。

四、对南乐县医共体建设的建议

(一)组织机构建立。建立强有力的医共体管理办公室,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直管,医改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管理制度化,明确职责;

(二)政策保障体系建设。需紧密联合多方部门,共同为医共体财务管理、资源下沉建立配套鼓励政策及保障体系;

(三)开展医共体管理创新。理顺医共体人事、财务、资产等管理体系,科学界定医共体内部管理职能;

(四)解决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资金保障的问题。医保基金、公卫经费划拨给医共体配套使用,财政、医保局、卫健委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可参考阜南县对医保基金使用的办法“总额控制、季度预拨、年终决算、超支原则不补、结余留用”的方式进行结算。

(六)推进分级诊疗开展。按照“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连续服务”的原则,构建上下转诊绿色通道,实现一般常见病留在乡镇卫生院诊治;疑难复杂病上转到县级医院进行诊治;

(七)开展签约服务。进一步完善乡村卫生服务和管理一体化,优化村医队伍,提高村医待遇,改善村医服务手段,县卫生局和县乡医疗机构都必须加强对村医的政策、管理和技术培训,推广村医签约服务,通过签约服务和签约转诊,引导县域居民养成有序就医;

(八)严格考核监管。对县域医共体实行按人头总额预算管理,医保经办机构继续履行并加强相应职责,强化监管、确保基金安全。继续做好基金经办服务工作。转变部分职能和管理方式:按季度预拨部分资金至县域医共体;考核县域医共体临床路径执行率、病人实际补偿比、县外转诊率等,并与医保基金年终结算挂钩等一系列的完善监督监管方案;

(九)强化信息建设。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信息建设,全面优化整合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县乡医疗机构的紧密合作,提升和优化效率。

(十)重点建设资源共享中心。为解决基层医疗机构设备不够、人员能力不足的问题,必须共享牵头医院的优势资源。牵头医院通过影像中心、心电中心、检验中心免费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远程阅片、诊断等服务。增加的人力成本通过医保基金的分配比例、转诊增加的营业收入进行补充。

(十一)分级诊疗系统重点建设。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系统作为分级诊疗的抓手和纽带必须重点建设好,为开展分级诊疗工作落实起到信息互通、共享的作用。

(十二)整合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目前南乐县公共卫生服务相关信息化系统相对较多,数据不能共享互通,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公卫服务工作的开展和绩效考核的准确性。本次项目必须解决公卫数据互通共享的问题。

保健医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8

【关键词】

中医药;社区健康服务;沙井

为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关于“积极发展社区健康服务” 和国务院十部委《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健康服务的若干意见》的精神[1,2],有必要对沙井街道21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为各级政府制定中医药参与社区健康服务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群众提供优质的中医药防病、治病、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1 调查对象

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21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2 调查方法与内容

2010年3月1日至2010年8月30日,利用结构式问卷调查形式,发放问卷21份,回收有效问卷21份,回收有效率为100%。调查内容:调查沙井街道21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中医药资源配置状况与中医药服务功能,重点调查中医药业务用房、科室设置、中药、中医药设备配置情况。

3 调查结果

3.1 基本情况

中医药业务用房及科室设置情况:2010年21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为20263 m2,其中中医药业务用房1035.7 m2,占总建筑面积的5.11%。各个中心中医药业务用房面积大小不一,最大的为马鞍山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115.2 m2,占整个中心建筑面积的14.4%, 最小的为新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仅为16.1 m2,占整个中心建筑面积的0.49%。在中药房数量上,2010年开设中药房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仅有6家,中药房总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仅为0.58%,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中药房的地位呈下滑趋势。21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设有中医科的达85.71%,中药房的28.57%,针灸推拿科的80.95%。人员配备方面,中医医师共18人,其中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16人,占总人数的9.69%;助理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2人,占总数的1.21%;受过中医药知识培训的西医临床医生总数18人,占总数的10.9%。中医药知识普率总计达到56.58%。

3.2 患者对中医药防治疾病的态度及人群分布

数据统计显示,患者中相信中医药防治疾病较好的为53.7%,疗效一般的为36.2%,疗效比较差的为10.1%,在老年、中年、青年三类患者中,老年人最喜欢使用中医药来防治疾病,达80.1%。

3.3 社区服务中心目前开展的中医药服务基本情况及需求

调查显示,针灸、推拿、拔火罐三类适宜技术的开展率在90.47%以上;中医健康处方、中药熏蒸或药疗的开展率在50%以上;保健药疗、中医食疗、中医养生的开展率在35%左右。另外中医心身保健、冬病夏治、足疗等也有少量开展。

在中药健康宣教方面,全年开展中医药健康宣教讲座达讲座总数比例10%以上的占总数的68.36%; 20%以上的占23.93%; 30%以上的占22%。应用中医处方数占总处方数比例达10%以上的社区服务中心占总数的48.4%;达20%以上的占22.25%;达30%以上的占13.25%。在参与调查的21家社区服务中心中,认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运行成本中等的占总数的63.27%,低的占31.25%。认为中医药适宜技术对社区健康服务创收的贡献率高的占总数的10.6%,中等占36.5%,低的占52.9%。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需求率在70%以上的有颈椎病、腰腿痛、老年病、中风后遗症等疾病。培训需求率在60%~70%之间的有糖尿病、高血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高血脂、慢性胃病等;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肝炎、哮喘等疾病也有少量培训需求。

4 讨论与建议

4.1 中医药科室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条例》第十条规定:依法设立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应当能够提供中医医疗服务[3]。各级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科室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建设,努力提高中医药服务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比例。其中,中医诊室是社区中医药工作的枢纽和桥梁,如果没有开设中医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中医工作都将成为空中楼阁,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也就无从发挥,中医药就无立足之地[5]。从此次调查的科室设置情况来看,目前21家被调查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设有中医科的达85.71%,其中,设有中医内科的占76.19%,针灸推拿科的占80.95%。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平均每一中医诊疗室面积仅22.50 m2,社区的中医药阵地在日趋缩小,提示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中医药的根基在基层,但现在这种优势已不复存在,中医的影响在市场上渐趋微势[6]。因此,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大力发展中医药迫在眉睫。

4.2 重视与加强社区中医药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快中医全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与岗位培训,并落实培训专项经费。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现有中医药人员的业务水平,如选派医务人员到省、市级中医药特色重点专科进修,参加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以及继教班等。进一步提高西医人员接受中医药知识培训的比例,举办西学中函授班,在全科医师培训中增加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比重。

4.3 中医药社区健康服务在慢性病、老年病、亚健康和家庭病床等方面提供优质、经济、效果好的医疗卫生服务。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应根据自身的服务特点,调整服务项目,提高社区卫生中医药资源的利用度。特别在亚健康、预防保健方面(如:保健药疗中医养生、中医食疗、中医心身保健、医疗及健康处方等)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特点与优势。

4.4 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在防病、治病、计划生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的作用与知识宣传,提高中青年人群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信度,扩大中医药服务的市场需求。

4.5 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适宜技术参与社区健康服务的支持力度和中医适宜技术整理、推广和培训工作。各区县(市)政府与卫生主管部门应提供政策保证,在经费投入、基层中医药人员职务晋升、中医药适宜技术参与医保报销比例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重视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的征集、研究和整理工作,依靠相关中医药行业协会、重点中医药特色优势专科,在经费上予以支持,按照疾病谱需求整理出一系列质优、价廉、高效的中医药适宜技术进行培训和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张晓玲, 童蒙应, 钱慧琳.杭州市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现状调查.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7, 15(7):499450.

[2] 李长明.社区健康服务进展、问题及发展对策.医院领导决策参考, 2004, 2(4):1012.

[3] 陆超娣, 施永兴, 严非.上海市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现状调查附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日门诊分析.中国全科医学, 2006, 9(21):17861788.

[4] 庞连智, 施永兴.社区健康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3, 2(17):3234.

保健医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9

关键词:商业健康保险;制度定位;税收激励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2)01-0052-08

实现全民医疗保障是中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简称“新医改)的战略目标之一,而国际经验表明,要建立一个高效的医疗保障体系,商业健康保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商业健康保险究竟应扮演何种角色,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更是一个紧迫的实践命题。在此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对商业健康保险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和政策激励进行探讨,并分析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现状和困境,提出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政策构想。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中国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商业健康保险在医疗保障制度中的功能和角色定位问题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例如,有学者认为:在世界各国,商业健康保险均在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国全民医疗保障的制度框架不可能也不应该由公立医疗保险所垄断,在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构建中,商业健康保险的作用不应被忽视,其地位不应被边缘化(顾昕,2009;朱铭来、奎潮,2009)。商业健康保险在医疗保障体系中主要为民众提供各种补充性健康保险以及参与公立医疗保险基金的“第三方管理”,具体地,可以承担三种角色,即补充保障的主要提供者,基本保障的主要竞争者,医疗保险机构与卫生服务提供者关系的探索者的角色。

各国政府为引导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发展,大多采用税收扶持政策,即通过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来刺激商业健康保险的消费和经营,其政策核心在于国家通过支出,鼓励和刺激健康保险的需求。国外一些学者对税收优惠措施刺激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政策效果开展了实证研究。例如:Gnuher(2001)将健康保险需求设定为税收补贴的函数,检验税收补贴政策对企业提供健康保险的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企业决定是否为其雇员提供健康保险时,税收是一个重要的解释变量,税率的变化在雇主决定是否为雇员提供健康保险的时候会产生巨大影响。thomasson(2003)检验了1954年美国税收改革对美国健康保险需求的影响,其结论是,1954年美国推行的健康保险税收补贴政策,使得健康保险从个人向团体转移,团体健康保险需求增加,家庭购买的健康保险额也有所增加。Gmber和Lettau(2004)进一步研究了税收补贴对企业是否提供健康保险的决策及保费支出的影响,其结论是,税收政策对雇主提供健康保险的决策以及保费支出都有很大影响,税收补贴是雇主提供健康保险的重要推动力。

综观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由于中国医疗保障体系尚在构建之中,各种制度尚待完善,对于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还缺乏足够的政策激励措施,尤其是税收激励措施,但国内学者已注意到商业健康保险在一个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而在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对于商业健康保险的政策激励措施,尤其是税收激励政策相对完备,因此国外学者更多地关注各种税收激励政策的执行对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实际影响,研究也相对深入。本文在中国“新医改”的背景下,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探讨商业健康保险的角色定位和政策激励,分析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现状和困境,进而提出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政策构想。

二、商业健康保险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地位

医疗保障体系的本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医疗费用的筹资制度安排。在不同的医疗保障体制中,商业健康保险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根据商业健康保险在医疗保障体系发挥的作用及其与社会医疗保险的关系,国际上一般将其分为首要型(Primary PHI)、并立型(Duplicate PHI)、费用补充型(complementary PHI)和项目增补型(supplementary PHI)等四种类型。表1总结了这四种作用形态的主要特征。

在首要型(或称基本型)模式下,商业健康保险的参保者未加入任何公共医疗保障体系,商业健康保险成为其医疗保障的主渠道,乃至唯一的渠道。美国是以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医疗保障制度主干的代表性国家,其公共医疗保障体系只面向老年人、残疾人、儿童、贫困人口、现役和退伍军人等特定人群。在德国,法律规定所有有报酬的人员和其他特定的群体(如失业者、领取退休金者、农民、学生、艺术家、残疾人)都应当参加法定医疗保险,但收入超过一定限度(2009年要求连续三年月收入超过4050 欧元)的人不被列为强制参保人员,同时法律禁止离开法定医疗保险体系者重新返回该体系。

并立型(或称重复型)模式主要存在于实行国家卫生服务制度的国家,如英国、丹麦、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亚等。在这些国家,商业健康保险同公共医疗保障体系并行不悖,某些人为了享受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可以在享有公共医疗保障权利并履行相应义务的同时,自愿购买商业健康保险。

在多数国家,社会医疗保险设定一定的起付线、自付比例和封顶线,患者需自付一定的费用。商业保险公司可以销售补充医疗保险产品,对客户的自付费用提供保障,这种商业健康保险是一种费用补充型的保险。例如在法国,每个居民均可以得到公共医疗保险的保障,但这种保障并不充分,因此,大多数法国人都通过参加互助保险、民间共济会或购买商业医疗保险获得补充保障。

与费用补充型健康保险相比,项目增补型健康保险主要为法定医疗保险的例外项目或不予覆盖的健康服务项目提供保险产品,例如视力矫正、牙医、整形、长期看护、康复保健、豪华住院服务等。而在一些国家,由于政府规定商业健康保险不能覆盖公共保险所提供的医疗保障范围,如在药品费用的需方分担方面,奥地利、日本不允许补充保险覆盖,比利时和匈牙利则只允许非营利性补充保险覆盖。在加拿大,几乎所有省份都立法禁止或设法阻止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公共医疗保障范围内的医护服务保障项目,商业健康保险的承保范围限于未列入加《拿大医疗法》范围内的医护服务。

总而言之,商业健康保险在世界各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图l是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192个成员国中143个国家商业健康保险筹资额(保费收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与人均国民收入(GNI)之间关系的散点图及拟合趋势线。在大多数国家,商业健康保险的筹资比重小于10%,在143个国家中,有16个国家该比重超过10%,其中6个国家超过20%,3个国家超过30%。

数据来源:WHO(2009):wodd Health Statistics 2009,wodd Bank(2008):wodd Devel。pinent Repon 2(108

运用143个国家的数据,以人均国民收入(x)

(取对数值)作为解释变量,对商业健康保险的筹资比重(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如下关系:

Y=1.52 ln(x)一8.65

t=(2.89)

(一1.86)

F=8.37,R2=0.056,P=0.0044

从回归结果看,回归分析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但回归结果的拟合优度很小(R2只达到0.056),而且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商业健康保险的筹资比重只显示出微弱的上升趋势,这表明商业健康保险在各国医疗筹资体制中总体处于补充地位。

表2列出的是2007年部分经合组织(0ECD)国家商业健康保险的人口覆盖率及其筹资额占卫生总费用比重的数据。从人口覆盖率看,一些国家的商业健康保险覆盖率较高,超过了60%,如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荷兰甚至达到92%。从筹资份额看,部分国家接近或超过10%,如瑞士、德国、加拿大、法国、美国。可见,商业健康保险在部分OECD国家医疗保障体系中已经扮演了较为重要的角色。更为重要的是,即使在那些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相对发达的国家(如法国、德国、荷兰等),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也可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三、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税收激励:OECD国家的经验

为扶持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OECD国家大多采用税收激励政策,即通过税收优惠以刺激商业健康保险的购买和消费。这些税收激励涉及与健康保险的购买行为相关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措施。

(一)美国对商业健康保险的税收激励政策

美国是商业健康保险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对商业健康保险的税收激励措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对团体健康保险的税收激励政策

美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最显著的特点是健康保险多数是通过工作关系,即建立雇主资助的团体健康保险来提供。对于团体健康保险,雇主为雇员缴纳的健康保险费在计征企业所得税时可作为业务费用税前扣除;对雇员而言,这部分保险费也不作为雇员的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所以这部分费用对于雇主和雇员来说都是完全免税的。如果雇主不给雇员购买团体健康险,而是将这种福利以工资的形式支付给雇员,则这部分工资性收入需扣缴包括联邦政府、州政府、直至地方政府在内的多重个人所得(薪金)税。以哥伦比亚特区为例,一个_丁人的联邦个人所得税率是25%,社会保障工资税率是15.3%,州个人所得税率是9.5%,因此,相对于派发等额的工资,雇主提供团体健康保险给雇员带来的税收补贴率达到了近50%。

2.对自由职业者健康保险的税收激励政策

在1986年以前,美国对于自由职业者的商业健康险保费支出没有明确的税收优惠政策,直至《1986年税收改革法案》对自由职业者参加健康保险制定了一条临时性的税收优惠条款.即对于用自己的收入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自由职业者,其中25%的保费可以在计征个人所得税时扣除。此后,该免税比例逐年提高,1997年达到40%。

《1997年税收改革法案》决定将此项税收优惠确定为永久性措施,并逐步提高免税比例,最终实现全额免税。1998年和1999年的免税比例是45%和60%.2002年为79%,2003年及此后年度实行100%免税。

3.对个人健康保险的税收激励政策

对于未参加团体健康保险而购买个人健康保险的个人,根据美国法律,当个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保险费支出,连同其他医疗费用(包括参加健康保险后个人需承担的医疗费用部分)相加.当金额超过个人调整的总收入额(Adjusted Gross Income)的7.5%时,超额部分可以在计征个人所得税时税前扣除。

(二)其他OECD国家对商业健康保险的税收激励政策

首先,在团体健康保险方面,除美国外,至少还有6个0ECD国家(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丹麦、爱尔兰、西班牙)对雇主提供的团体健康保险给予较强的税收激励,对其中雇主承担的保险费作为成本在税前列支,包括联邦、州政府的收入税以及工资税。在这些国家中,至少有4个网家(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爱尔兰)和美国一样,同时对雇主提供团体健康保险和个人购买健康保险给予税收激励。

其次,在个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方面,除美国外,其他一些OECD国家(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墨西哥、荷兰、葡萄牙、瑞典等)也对个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给予不同程度的税收激励,其中,对购买健康保险的保险费实行税前列支足最为普遍的税收激励方式。不同的是,澳大利亚实行直接补贴政策,即对个人购买健康保险给予30%的保费折扣,相比较而言,政策激励的力度更大。

四、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现状与政策瓶颈

(一)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仍严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周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属于人身保险(包括寿险、健康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的一部分。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数据,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在2001~2006年间发展较快,其保费收入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比重稳步攀升,但近四年来该比重有所下降,目前为7%左右的水平,而从国际经验看,在一个成熟的商业保险市场,健康险业务占人身险的比例一般为30%左右。

从商业健康保险筹资在医疗筹资体系中的地位来看,在过去十年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筹资额在卫生总费用中所占比重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很低,目前为3%~4%的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即使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还存在较大差距,这表明,商业健康保险分摊民众医药费用风险的功能尚未发挥出来。以这样的筹资份额考量,还很难判断商业健康保险已经成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补充渠道,更不要说是主渠道。

此外,从商业健康保险的保费收入占私人卫生支出的比重看,2000年该比重仅为2.31%,近十年来有所上升,2007年为6.22%。这意味着,在我国私人卫生支出中,尚有90%以上的医疗费用风险没有通过商业保险机制来分摊,而是由患者自费承担,按2007年的数据(该年我国私人卫生支出为6175.92亿元),我国至少有5000亿元以上的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可供开发。总之,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仍严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尚未在医疗保障体系中扮演其至少应该扮演的补充性角色。

(二)商业健康保险发展面临的政策瓶颈

如上所述,商业健康保险在我国医疗保障体制中发挥的作用不大,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商业健康保险的定位不明确。从政策和实践层面来看,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还面临多重政策瓶颈。

1.经营补充医疗保险面临政策瓶颈

国务院1998年颁布的《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为了不降低一些特定行业职工现有的医疗消费水平,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作为过渡措施,允许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从职工福利费中列支,福利费不足的部分,经同级财政部门核准后列入成本”,同时还规定,“超过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的医疗费用,可以通过商业医疗保险等途径解决”。

在这样的政策规定下,补充医疗保险经营主体的界定事实上是模糊的。目前绝大多数地区社会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将补充医疗保险纳人基本医疗保险的管理体系,并以强制性或半强制性的方式推出。在补充医疗保险经办方式上,绝大部分地区由社会保险机构自办自营,部分地区由社会保险机构主办,同时委托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或提供管理服务。这种做法的直接结果是社会保险机构利用其事实上的强势地位挤占了商业保险的作用空间。

2.拓展团体健康保险市场面临政策瓶颈

对于企业购买商业健康保险,2003年《财政部关于企业为职工购买保险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做出了明确的限制性规定:“职工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财产保险、人身保险等商业保险,属于个人投资行为,其所需资金一律由职工个人负担,不得由企业报销”,同时规定:“企业按照内部议事规则,经过董事会或者经理(厂长)办公会决议,改革内部分配制度,在实际发放工资和社会保险统筹之外,为职工购买商业保险,作为职工奖励的,所需资金从应付工资中列支;作为职工福利的,所需资金从结余的应付福利费中列支,但不得因此导致应付福利费发生赤字”。在这样的规定下,企业为员工建立团体健康保险将受到限制,团体健康保险市场的发展也因此受到制约。

3.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所需的激励性政策缺位

我国现行税制针对基本医疗保险和企业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制定了税收优惠政策。在企业所得税方面,《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可以在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009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明确企业为员工支付的补充医疗保险费,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在个人所得税方面,《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可以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但是,在商业健康保险领域,如对于企业购买团体健康险和个人购买商业健康险,尚无税收优惠政策安排,而缺乏激励性税收政策是制约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提升商业健康保险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作用

1.在制度上明确商业健康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定位

“新医改方案”提出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有必要重新界定商业健康保险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定位,即商业健康保险应该作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承担费用补充型和项目增补型保障的角色,主要在以下领域发挥作用:社会医疗保险中患者个人自付费用,包括医药费用的起付线以下自付部分、个人按比例自付部分和封顶线以上的自付部分。社会医疗保险基本诊疗目录外的药品、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收入补贴和护理津贴。特种疾病保险。社会医疗保险未覆盖的人群。

2.在政策上明确商业保险在经营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中的主体地位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国家给予政策鼓励、由企业自办或参加的一种补充性的医疗保险,建立企业补充保险可以有多种形式:一是由企业自办,二是由商业保险公司经办,三是由社会医疗保险机构经办。从国际经验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属于市场范畴,是商业保险应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当前,为扶持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发挥其应有作用,政府应明晰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边界,在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以外的领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交由商业健康保险予以解决。具体到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应在还原其市场属性的基础上,在政策上明确商业保险在其经办和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二)建立和完善商业健康保险税收优惠制度

当前,在加快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全民覆盖的同时,有必要建立商业健康保险税收优惠制度,以鼓励企业和个人购买更多的商业健康保险。建议国家财政、税务和保险监管等部门联合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团体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且保费支出可以税前列支,在一定额度内列入成本。对于个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其缴纳的保险费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在一定额度内允许税前抵扣,且个人获得的医疗保险金免征个人所得税,通过税收杠杆促进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参考文献:

[1]顾听,商业健康保险在全民医保中的定位[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6).

[2]朱铭来,奎潮.论商业健康保险在新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地位[J].保险研究,2009,(1).

保健医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10

(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县财政加大扶持力度,保证了公立医院在职、离退休、遗属等人员基本工资支出。1-5月份门诊人次18.37万人,住院人次1.37万人,临床路径入径管理1847例患者。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县人事部门专题为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招聘医学类本科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2名,积极实施县级医疗单位对口支援镇卫生院项目,选派3名挂职副院长和6名医疗队员,对中心卫生院进行以技术项目培育为重点的对口支援工作,提高了镇卫生院服务水平。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4年,参合人员筹资标准为430元,其中参合个人缴纳80元,中、省、市、县财政补助350元。全年共需筹集基金14310.9590万元,农民个人筹集2662.5040万元,中省市县财政补助11648.4550万元,到位基金6145.5630万元,基金到位率为42.94%。全县共332813名农民自愿参合,参合率99.99%,超过市政府下达我县目标任务的4.99%。1—5月累计为24.92万人次参合人员报销门诊住院医疗费用4649.60万元,占全年基金使用量的32.48%,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78.2%;为488人次特殊慢性病患者报销医药费9.97万元。参保农民受益面达74.88%。在全县19家中心、镇卫生院和312个村卫生开展门诊统筹总额预付模式。将市中心医院、3201医院纳入住院总额预付范围,支付方式改革范围涵盖一、二、三级医院,没有推行支付方式改革的医疗机构采取“人次均费用限额控制”或“单病种”付费,形成了以总额预付为主后付制和单病种定额付费相结合的多种支付方式。1-5月份,费用控制在定额内医疗机构达8家,有效控制了医疗费用过快增长。

(三)药品“三统一”。上半年,全县5家县级医疗机构、19个镇卫生院和328个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村卫生室累计配送基本药物4028.77万元。其中县级医院配送基本药物3198.81万元,镇卫生院配送基本药物387.35万元,村卫生室配送基本药物442.61万元。全县医疗机构因零差率销售让利群众604.32万元;实现了集中结算三统一药款,集中支付配送企业药款2362.85万元。

(四)重点项目建设进展。县级综合医院建设项目概算投资2.45亿元,到位资金1.13亿元。目前正在进行二次装修和设备采购安装工作,争取年内工程竣工交付。协和医院项目:协和医院项目新建面积600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2014年5月底已竣工投用。今年又积极与市县发改部门沟通,通过立项申报和项目资金调整,争取到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6个,总资金600余万元。镇川镇卫生院建设项目总投资110万元,门诊综合楼已完成设计图审,进入招投标阶段,预计10月份竣工。

(五)公共卫生服务。今年确定4个镇为公共卫生服务示范镇创建单位,10月底前完成创建任务。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预防接种完成冷链接运转6次,以镇为单位计划免疫单苗和全程接种率达96%以上。共发生乙、丙类传染病15种1093例,发病率为282.19/1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病率上升72.94%。狂犬病共报告犬伤人311例,确诊病例1例,死亡1例。手足口病共发病476例,无重症,无死亡和无聚集病例发生。对现有21位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定期随访,并对符合治疗标准的12人,争取了国家免费治疗,落实了“四免一关怀”政策。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录入335269份,电子建档率78.2%。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活动印发宣传折页6种8万份,下发上级单位印制的宣传材料6种5000份。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96.3%;新生儿死亡率1.86‰。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22639人,规范管理率91.54%。Ⅱ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3809人,规范管理率为91.68%。重型精神病患者规范管理1176人,规范管理率95.83%。大力开展了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卫生监督协管共办理场所卫生许可30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8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389宗。截至5月底,出动监督员800余人次,出动监督车辆120台次,对民营医疗机构、个体医疗机构、村卫生室进行全面卫生监督,取缔游医药贩3宗。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农孕免补助1436人,补助率98.4%;补助资金112.52万元,人均费用783.59元。为1929名待孕妇女口服叶酸片防治出生缺陷,服用率达98.2%,无神经管缺陷发生。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1390人,检测率99.8%,筛查出乙肝病毒携带者孕产妇24人,筛查梅毒阳性孕产妇2人,对新生儿均进行了有效的干预。4月份在同沟寺镇等6个项目试点镇启动了新生儿疾病筛查补助项目,目前项目运行良好。全县助产机构筛查新生儿四种遗传代谢疾病1401人,新生儿听力初筛966人,初筛率70.3%。先后抽调医务人员72人次、急救车辆28台次,为我县的“两会”、最美油菜花节系列活动、诸葛亮文化庙会、全民运动会、高考等做医疗保障工作,确保了活动期间医疗安全。

(六)中盖结核病防治项目。我县去年底被确定为国家中盖结核病防治合作项目二期综合模式试点县。该项目通过资金支持,由医保、农合、民政部门报销患者医疗定额包干费用70%以上,解决了肺结核患者因病致贫。截止5月底,结核病定点门诊接诊可疑肺结核病人464人,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41人,发现率为78.9%。纳入中该项目管理患者125例,其中手机管理35例,医务人员管理12例,家庭成员管理78例。住院治疗39例、住院率31.45%;新农合支付106例、社保支付18例,民政救助22例,对不符合中盖项目流动、无医保”的肺结核患者提供基本检查和免费抗结核治疗,强化了我县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保证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我县中盖项目工作在部级和省级二轮督导检查的充分肯定和满意评价。

(七)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由于今年3月发生吉林和两地个别幼儿园出现给幼儿集体服药事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卫生部、教育部相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和《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省出台《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县卫生局、教体局摸清了全县63家托幼机构的基本情况,开展了全县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专项检查和业务指导。会同县教体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县《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评价评估制度》、《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技术人员合格证办理制度》。根据市、县要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方案》,对全县中心小学(九年制学校)校长、托幼机构负责人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了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对全县所有托幼机构负责人、卫生保健工作人员150余人进行了卫生保健管理工作专项培训;对辖区331名儿童进行了新生入学体检;对1683名在园幼儿进行了龋齿预防;对1983名在园幼儿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生长发育评价和健康教育指导。邀请了省卫计委专家来我县开展专题培训,保护了儿童身心健康,保障了儿童合法权益。

(八)地方病防治。对全县5个乡镇20个行政村300户居民用户抽样检测,全县碘盐覆盖率100%、合格率98.67%、合格碘盐食用率98.67%。开展了全县5所小学8—10岁学生甲状腺肿抽样调查,查出弥漫性肿大4人(Ι度弥漫性4人)。麻风病新发病例1例,已落实入院治疗。对全县1949年至今所有发现和治疗麻风病人信息进行核对和回顾性调查,对存活已久症及治愈患者进行调查建档。

(九)医政管理。一是加强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梳理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消除质量安全隐患,有效控制了重大医院感染事件及安全事件发生。二是认真调处医疗纠纷工作,上半年共调处医患纠纷9起。三是实施县镇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新街子、周家山、同沟寺、5个中心卫生院作为乡镇会诊工作站,目前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已就绪,设备已经安装。四是以重点镇卫生院建设项目为契机,积极开展县镇一体化管理,确定县医院领办中心卫生院,帮助该院加强管理,提升整体服务能力。五是按照“三统一、六不变”的原则开展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制定完善了《县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全县19个镇和在岗的336名村医开展了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乡村医生为签约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全面掌握签约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并据此完善健康方案,指导农村居民进行相应的预防保健。在全县实施由卫生院临床医生包村负责村卫生室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技术指导制度和乡村医生每月到镇卫生院学习2天的制度;认真推行“乡村医生明白卡”制度,使乡村医生各类补助发放规范、透明。各镇卫生院完善了村医补助办法,建立签约服务激励机制,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保健医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1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预防保健,着力抓好健康体检、健康宣传等重点工作,不断提高保健对象的健康水平。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预防为主,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二)周密部署、合理安排、规范报告、尊重隐私、动态监测、科学管理。

(三)确保质量、动态监测。

(四)加强健康促进,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三、组织领导

(一)为加强我市干部职工健康体检工作,成立东方市干部职工健康体检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如下:

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干部职工健康体检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卫生局副局长周同志兼任,成员从市卫生局抽调,负责体检的日常管理工作。

四、体检范围

全市财政供养单位的编内在岗工作人员。

五、组织管理(负责确定体检对象名单及体检时间)

(一)市委组织部负责四套班子体检对象的组织管理工作。

(二)市卫生局负责科级及以下体检对象的组织管理工作。

六、健康体检定点医疗机构及职责

(一)健康体检医疗机构。

1.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负责市四套班子及市正科级领导干部的体检工作。

2.市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中医院:负责市副科级及以下人员的体检工作。

(二)体检医院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干部职工体检的各项政策、规章和要求。严格执行干部体检制度和工作保密制度。

2.制定干部职工体检业务计划和操作标准,严格按照体检项目开展体检工作,及时报告体检结果和和体检工作总结。

3.建立体检干部对象档案,制定专人妥善管理。

4.由一名院领导具体负责体检工作,指定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为主检医生。

七、体检项目及收费标准

(一)市四套班子及正科级人员体检项目:MR;CT;DR;心、肝、胆、脾、胰、双肾彩超;心电图;乙肝表面抗原;生化全项;内、外、妇、五官科等常规检查。

(二)市财政供养单位的副科级及以下人员体检项目及收费标准:CT(120元);DR(80元);心、肝、胆、脾、胰、双肾彩超(50元);心电图(15元);三大常规(170元);内、外、五官科等常规检查(20元);妇科检查(100元)。即男性每人455元,女性每人555元。

八、经费来源

市财政预算全额拨款单位的工作人员,体检经费由市财政全额支付;市财政差额拨款单位的工作人员,体检经费由市财政和体检人员所在单位各支付50%。

九、其他事宜

(一)健康体检一年一次,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健康体检工作作为保障干部职工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干部职工健康体检不仅要年度有计划、有安排,并做到有督促、有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对体检人员的组织管理工作,建立体检对象相关档案。各单位应及时与确定的定点医院联系,分期分批做好年度体检工作,保证年体检率达本单位总人数的98%以上。

(三)定点体检医院认真做好体检结果的总结报告工作,体检结果、体检工作总结于每次体检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上市干部职工体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干部职工健康体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体检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负责将全市干部的体检结果反馈、汇总、上报、归档,并上报体检工作总结。

保健医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12

这个政策,就是赣州市正在实施的健康扶贫工程。2016年,赣州市创造性地为贫困人口构筑起了新农合补偿、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四道防线”,使贫困人口个人自付费用比例从近40%下降到了10%以内,有效遏制了因病致贫、因贫返贫。

落实巩固“三道防线”

2016年是健康扶贫工程全面推行的一年,针对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39%的实际,赣州市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健康扶贫工程工作要求的基础上,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卫生计生委的工作部署,拿出硬举措,切实减轻贫困人口的就医负担。

在新农合补偿 “防线”上,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做到“三免”,2016年,全市新农合补偿共计7373.93万元。

免缴个人参合费。2015年年底,赣州市委、市政府下发文件,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的120元,全部由县级人民政府出资缴纳。目前,此项工作已全部完成。

免除住院起付线。参合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在县级和乡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新农合可报费用不设起付线,直接按补偿标准进行补偿。

免交住院押金。赣州市明确:参合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在市内(驻市)公立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住院、后付费”,凭户口本、身份证、参合证、赣州市脱贫攻坚政策落户“一本通”等证明免缴住院押金。

在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防线”上,实施“两升一降”,提高新农合大病保险保障水平。2016年,全市大病保险补偿达2058.27万元。

提高大病保险补偿比例,补偿比例在普惠基础上提高10%。即:0元至5万元部分,补偿比例为60%;5万元以上至10万元部分,补偿比例为70%;10万元以上部分,补偿比例为80%,最高不超过25万元封顶线。

提高大病保险门诊慢性病报销比例。门诊慢性病报销比例由40%提高到50%,年度封顶线由3000元提高到4000元。

“一降低”是指在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时,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本参合年度(大病保险参保年度)内起付线下降50%。

赣县韩坊镇南坑村老屋贫困对象韩和松就是一位受益患者,患病住院,2016年3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住院治疗,医药总费用177571.67元,其中,新农合对其补偿44192.9元,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69697.56元。

此外,经新农合、新农合大病保险和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补偿后的个人负担医疗费用部分,一些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还可向民政部门申请城乡医疗救助。

追加一道 “防线”再减负

尽管三道“防线”缓解了贫困群众的就医负担,但贫困人口依然存在“看病贵”的问题。2016年1月29日出台的《赣州市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实施方案》明确,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贫困人口医疗住院不设起付线,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报销金额年封顶线为25万元,力争使个人自付费用不超过总医疗费用的10%。

统一筹资标准。按照每人每年90元的统一筹资标准,由市、县财政按2:8比例出资,其中市级财政负担1891.04万元,县级财政负担7564.19万元,贫困对象个人不需要出资。

统一补偿标准。新农合目录内住院医疗费用,按现行新农合政策和新农合大病保险政策补偿后,剩余部分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补偿90%,个人负担10%。新农合目录外住院医疗费用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补偿75%,市内定点医疗机构负担5%,个人负担20%(非定点医疗机构或市外医疗机构就诊则个人负担25%)。补偿不设起付线,年封顶线为25万元。

统一招标管理。明确由各县(市、区)政府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定符合准入条件的商业保险机构,并明确了商业保险机构基本准入条件、投标管理、合同签订、保险费的交付、运营费用的核定、违约责任和理赔结算等招标管理要求。

“防线”建起来了,如何保障实施?如何有效结算?对此,政府也都作了考虑,推行三种结算方式,由各县(市、区)结合实际自行确定具体实行哪一种。

一站式结算。将新农合、大病保险、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四项补偿工作整合在一起,在县农医中心或县人民医院设立合署办公室,设立统一窗口,群众只需到统一窗口,即可办好所有符合条件的医疗补偿项目,实现了“四道保障线”的一站式统一结算。

专门窗口同步结算。设立专门的报账办理窗口,将大病保险和补充保险补偿同步进行。

集中式结算。将有关部门和保险公司整合在同一个地方,集中式、流水式办理结算报账。如会昌县开发建设了“会昌县农村贫困对象疾病医疗补偿结算报账系统”,将涉及群众医疗补偿的各部门数据信息实现了互联互通,方便贫困户医疗报账。

贫困人口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方案实施以来,共补偿商业补充保险3305人次,其中,住院医疗总费用14850.92万元,疾病商业补充保险补偿4086.24万元,个人自付1332.48万元,个人自付比例降至8.97%。据了解,如果没有实施补充保险,则个人自付比例为36.37%。

全面筑牢“防线网”

“四道防线”的构筑,牢牢遏制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群众再也不用担心“生不起病”“看不起病”,群众健康有了保障。在坚定不移构筑“四道防线”的同时,赣州市全面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注重普及健康知识,将“防”与“治”紧紧结合,将“防线网”织得更牢、织得更密,让“防线”更持久地发挥作用。

于都县坚持“小财政”办“大医疗”,坚决确保并逐年增加医疗卫生支出,打造涵盖县、乡、村三级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网络,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加快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加快村级卫生计生服务室建设。2016年,率先完成123个贫困村的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建设,2017年将实现贫困村全覆盖。

同时,于都秉承“治未病”的理念,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升民众健康素养。连续投入资金3亿多元,优化农村生活环境;对贫困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促进教育,普及卫生常识,改变生活陋习;充分利用媒介作用进行广泛宣传,让健康常识、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一系列的预防措施,让全县成人吸烟率下降3%;慢性病住院率下降8%,贫困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率下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