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实践出真知的名言

实践出真知的名言

时间:2022-02-05 07:19:16

实践出真知的名言

实践出真知的名言范文1

纵观中外教育思想史,尤其是中国教育思想史,在涉及有关教育目的(目?耍┑谋硎鍪保?曾经有过诸多对于理想人格的设计,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塑造理想人格的教育思想范式。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表述有:孔子的君子人格、孟子的大丈夫人格、庄子的真人人格、朱子的圣贤人格以及王阳明的实践人格等等。笔者在此所谓人格者,与今日心理学有关人格的种种解析式的精密界定甚不相同,其主要涵义为做人(为人)之典范,即人之为人的理想状态以及为达成相应之目的所采取的诸多手段、路径、策略等。以此观之,结合笔者对于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学习与思考,拟提出“知行合一”学说本身所蕴含的实践人格思想,并以实践人格思想为基础,尝试探索培育实践人格对于当代中国教育变革所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蕴含实践人格的丰富内涵

阳明学之体系可谓博大精深。它上承朱陆学说,下启曾文正公、张文襄公等人引领的近现代新儒学,在中国儒学思想史上,素有所谓“孔孟朱王”并称之美誉。他是一位思想巨匠,开创了儒学新天地,既是一代“心学”宗师,又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伟大哲学家,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而成为真“三不朽”,实现了古今圣贤的最高人格理想。美国哈佛大学的新儒学代表人物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后辈学人总括其学说经纬,通常将其分解为阳明心学、良知学说和“知行合一”思想等三个部分。本文尤重其“知行合一”这一思想。为不使理解上出现误差与歧义,我们还是不妨聆听王阳明先生本人的论述。在其《传习录》中特别要紧的论述有两处:一处(第133条)明确道:“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1 ]另一处(第226条)中记载:“(有人)问知行合一。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1 ]对此,阳明先生的著名弟子刘宗周先生作出了相当精当的评价:“如此说知行合一,真是丝丝见血。先生之学,真切乃尔。后人何曾会得?” [1 ]近代著名学人但衡今有云:“阳明言知行合一,以本节数语为亲切深至,进德修业之基。近人之言即知即行者,当奉此以为圭臬。至于根绝潜伏不善之念,又当以戒慎恐惧为总持工夫。” [1 ]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则将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视为是对人的主体实践(道德行为)的能动性的极大强调。他指出:“‘知’必须是‘行’,‘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就是说,人的真实存在是在行为活动的‘良知’之中,在此行为中,人才获得它的本体存在。” [2 ]其后,当代著名的阳明学研究者吴光先生对于“知行合一”思想却是将之定位为“知行合一的工夫论”,并且还具体提出了三个要点:“知行只是一个功夫,不能割裂。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第二,知行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第三,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只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这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 [3 ]至于海外学人在这方面的论述,就我们所见,大多还集中于传记类的综合评介,具有代表性的有日本学者高濑武次郎的《王阳明详传》,书中对于阳明先生谪居(1509年)贵阳始论“知行合一”有过较为详细的记载:“(其时)贵州提学副使席书,号元山,他一生潜心于理学,向来敬仰王阳明。第二年(1509年),他特地派人迎王阳明到贵阳府城中做客,求教朱陆异同之辨。王阳明没有详细阐述朱陆之学,而是告诉席书他所悟得的‘知行合一’的学说。这就是王阳明倡导‘知行合一’的开始。” [4 ]这无疑对于生活于贵州贵阳这片土地上的吾辈而言是一个大大振奋的消息。如今,贵阳市的城市精神被后人提炼为“知行合一,协力争先”,无疑就是对于阳明精神一种很好的诠释与继承。那么,如何从学理上进一步论证阳明实践人格所蕴含的深邃思想,如何在当代教育目的中彰显实践取向以培养当代人的实践人格等,都有待我们给出有说服力的分析。

二、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与西方实践哲学蕴含共同的旨趣

笔者认为,实践人格是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与西方实践哲学的共同旨趣,是具有深厚的学理依据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依据:

1. 两者皆蕴含深厚的伦理诉求

让我们还是先看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所蕴含的深厚的伦理诉求。对此,当代学者吴震在论及阳明“知行合一”学说时,特别强调:“阳明所说的知行主要是指伦理学意义上的概念,‘知’主要是指德性之知,‘行’主要是指道德实践……在阳明看来,如果实践行为没有良知的明觉监察,那么这些行为是盲目的(‘冥行’),如果求知活动没有认真笃实的态度,那么这些活动也将是盲目的(‘妄想’)……总之,晚年阳明将知行合一说建立(在)这样一种良知的观念之上:知行过程有良知的参与,良知本体具有‘自知’的特质及其‘明觉’的能力,故能为知行合一提供保证。应当说,阳明从良知学说的立场出发,对知行关系的考察是深刻的。事实上,也唯有从良知的角度出发,才能证成知行合一……值得注意的是,在知行过程中良知的参与,使得知行问题能够超越知识论领域,从而得以合理地进入到伦理学领域之中,这是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又一重要特色。” [5 ]自此不难推出,单纯从知识论角度,实难以理解“知行合一”学说之精髓,势必会在知行关系上陷入孰先孰后抑或孰轻孰重的无谓论争之中。对此,阳明先生又做出了怎样的表述呢?

在《答友人问(丙戌)》中针对友人所问:“自来先儒皆以学问思辨属知,而以笃行属行,分明是两截事。今先生独谓知行合一,不能无疑。”阳明先生做出了如下的回答:“此事吾已言之屡屡。凡谓之行者,只是著实去做这件事。若著实做学问思辨的工夫,则学问思辨亦便是行矣。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做这件事,思辨是思辨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思辨矣。若谓学问思辨之,然后去行,却如何悬空先去学问思辨得?行时又如何去得个学问思辨的事?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警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原来只是一个工夫。凡古人说知行,皆是就一个工夫上补偏救弊说,不似今人截然分作两件事做……知行原是?筛鲎炙狄桓龉し颍?这一个工夫须著此两个字,方说的完全无弊病……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若知时,其心不能真切笃实,则其知便不能明觉精察;不是知之时只要明觉精察,便不要真切笃实也。行之时,其心不能明觉精察,则其行便不能真切笃实;不是行之时只要真切笃实,便不要明觉精察也。知天地之化育,心体原是如此。乾知大始,心体亦原是如此。” [3 ]此处所谓乾知大始之“乾知”,正即所谓良知是也 [5 ]。此说与秦家懿先生在其专著《王阳明》一书中强调的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也就是他的道德理想 [6 ]相仿。

那么,西方学者的实践哲学又蕴含了怎样的伦理诉求呢?对此,人们一般都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被誉为西方伦理学的奠基之作《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邓安庆等先生译名)或是《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先生译名)。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笔者在此采用了廖、邓等先生的译名)的第一卷便是以“善”为卷题(廖申白译名)或者以“伦理学与政治学:善、幸福与灵魂活动”为卷题(邓安庆译名)。无论该卷卷题译名怎样,却都共同把伦理上的善确立为实践活动的基本向度。该书开篇便写道:“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 [7 ]该段文字邓安庆则译为“每种技艺与探索,与每种行动和选择一样,都显得是追求某种善,所以人们有理由把善表示为万事万物所追求的目标” [8 ]。然而苗力田先生的译法则要简洁许多:“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切实践和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标。” [9 ]笔者无意在此咬文嚼字,让笔者深为认同的是,亚里士多德将伦理上的良善(品质)作为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基本指令。不止于此,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六卷即关于“理智德性”(廖申白译)抑或“理智德性论”(邓安庆译)甚或“实践智慧”(余纪元译)的论述中,亚里士多德更进一步指出:“明智(亦有人译为实践智慧)是一种同人的善相关的、合乎逻各斯的、求真的实践品质。” [7 ]故此,人们不难看到,实践活动绝非放弃德性准则的一味蛮干,恰恰相反,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无不是在德性的根本指导下展开的。因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性使得我们的目的正确,明智则使我们采取实现那个目的的正确的手段……使得我们的目的正确的是德性” [7 ]。总之,“德性提供了目的,明智则提供了达到目的的实践” [9 ]。为此,对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意涵有着深入研究的余纪元作了如下颇有见地的分析:“实践智慧是实践理性的德性,能使一个人做出正确的伦理决断……实践智慧是决定人如何过好的、正确的生活的那种实践理性的德性……研究实践智慧,即是研究如何在人类事务中做得对,怎么样让理智发挥到最优秀的状态……实践智慧研究人们该如何生活,研究幸福的源泉……拥有实践智慧的人是在他成长的范围内所接受到的价值中生活,并在传统范围内获得实践智慧的……没有实践智慧,是得不到完满德性的。而完满德性一定是经过长期修炼的,最终和实践智慧关联在一起……伦理德性和实践智慧以一种相互补益增强的方式共同发展。” [10 ]可见,西方实践哲学尤其是亚氏实践哲学之实践行动绝非单纯的行动更非盲动,而是有德性的行动,因为“有德行的行动是kalon的(美、美好、高贵),而且有德性的行动者正是为了这个原因选择它们……拥有实践智慧的人凭借他对人类好的理解,用理性确定在不同情境下如何行动才是秩序良好的。” [11 ]至此,我们便不难看到,亚氏实践哲学和阳明“知行合一”学说中所共同蕴含的伦理诉求:前者为良善之德性,后者为自觉之良知。

2. 实践人格本身具有鲜明的以德性活动为其特征的目的性导向将“知”与“行”两者联系起来

无论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还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西方实践哲学,都将实践人格设定为他们共同追求的理想人格范式,其间蕴含着鲜明的目的导向。而且这种目的导向性又与别的理想人格范式诸如君子人格(孔子)、自然人格(老子)、逍遥人格(庄子)等所关注的目的导向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即以行动尤其是以充盈良知良善的行动为其鲜明特征。

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三不朽”的说法至今影响深远。本文无意在此深挖所谓“三不朽”之学理渊源及对后世之启示价值,尽管王阳明一直以来被世人当作真正实现了所谓“三不朽”之人生理想的典范,另外尚有孔子“一个”(一个完整实现了“三不朽”)和曾国藩“半个”(半个实现了“三不朽”)为世人所尊崇,只想结合王阳明先生所极力倡导的“知行合一”这一特色鲜明的主张,将“知行合一”中所蕴含的德性旨趣即实践人格本身蕴含的德性旨趣作些分析,以便在为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变革注入实践的力量时不至于丧失德性的旨趣。在明朝那“妖孽横行的宫廷”(当年明月语)之中,阳明先生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德行的力量)与宫廷中的妖孽如刘瑾之流抗衡,更是凭借“知行合一”的一己之力(兼具德性、智慧、谋略的力量)平定了明朝中叶最大的叛乱即宁王朱宸濠叛乱。当宁王叛乱被平定之后,阳明先生并未迎来人生的辉煌,而是遭到了种种刁难甚至于非议。他究竟是怎样化解这种种的是非纷扰的?实赖于他一直秉持的“知行合一”工夫所深蕴的良知(德性)力量,一如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一个心中有光明的阳明先生,以其实践人格的卓然伟力一直深深启迪着后来者。

5. 就学生学习活动而言,将培育实践人格作为学生重要的学习目标

实践出真知的名言范文2

一、德育情感体验的途径

1.情感体验的内涵

体验就是指个体亲历与验证某种真实的或虚拟的情境或事件,从而获得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意义的建构和价值生成的一种活动和情感。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不能仅仅理解为主体行为参与的体验,我们应该把它分为主体行为参与的体验和主体情感参与的体验两个层而,只有主体的情感也参与到体验中来,才是真正的主体参与的体验。因此在德育教学中创设某种真实的或虚拟的情境或展示道德故事(事件)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觉察和认知。

情感体验从认识论角度看,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特殊关系。情感体验是联接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桥梁和中介,人们根据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不同性质与特点,会形成不同的情感体验。人们对现实社会生活中道德现象的认识,总是要通过人们的情感体验才能反映出来。

2.情感体验的途径

道德情感体验是道德智慧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体验认知才能把道德教育内容带进人的生活情境,与个体的生活经验及其感受联系起来,从而不仅理解价值,而且体验价值、力行价值,最终落实到人的行为。情感体验是由外部情境所引起的内心感受、亲身经历或体认,情感体验是道德智慧发生的心理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体的体验离不开现实的社会生活,而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生活构成了学生个体的完整意义上的生活,每以部分都是不可替代的并有着相应的教育意义,个体的道德实质上是在三者相互作用下成长起来的。我认为在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中情感体验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及拓展到课外进行社会实践,以下从三个方面分析具体的表现方式。

二、情感体验情境的创设方式

当涉及一个人或事件或行为是否道德时,一定要放在一个具体情境中判断。设法使体验者置身于具体的道德情境之中,利用或创设一种与道德教育要求一致的“自然真实”的活动及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其中,通过其自我感受产生道德体验。以境生情,道德情感的产生具有情境性,人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触景生情,产生道德情感。创设情境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

1.创设视频教学情境

视频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件,它的生动性、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这种教学手段以其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本来抽象的理论呈现为生动的形象。例如:讲“社会公德”时播放一段《道德观察》栏目反映在公共场合不讲道德的视频片段(在长城上写某某到此一游;在黄山的护拦铁链上挂满了锁),然后让学生进行道德评价。例如讲“爱国主义”内容时播放“60国庆大典视频片段”创设情境导入,即可以充分传达教学意图,又可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体验,让学生的感受如身临其景,再配以教师具体的讲解,学生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注意力很集中,学习积极性也很高。视频情景为学生再现了事实,提供了感性材料,促进了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和道德智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心理学家特雷奇勒心理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所以在教学中从视频案例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得的信息,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新颖感和惊奇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使学生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都保持高度的兴奋,使其注意力更加集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动机,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

教师要注重开发和利用视频案例。视频案例教学发挥多媒体信息集成的特性,从视听两方面加强学生对案例的印象和理解,这不仅大大提高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同时将不同道德问题进行模拟仿真、创设情景、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用形象的画面反映道德关系问题,视频可以画面的形式把案例故事通过动态生动地展现出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准备好的视频案例在课堂中播放,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参与引导,活跃学生的思维,师生之间交流探讨,找出解决问题方法,达到对道德理论和实践的把握。

2.创设音乐情境

音乐具有诱发和唤醒功能。音乐不仅在形成开放式的、放松性的对话情境发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可直接有效地诱发道德体验。一是音乐具有图景构画能力而容易诱发和唤醒道德体验。二是音乐容易将学生带入体验场的情境之中,诱发回忆,诱发表达,唤醒体验。在音乐响起的地方,受教育者的头脑中就会映现出图景思维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以音乐为背景的表达,容易营造一种体验场的氛围,从而起到诱发和唤醒的作用。音乐还具有易于沟通不同境界和不同特点的受教育者的功能。我国古代就有“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的说法。如:在上“爱国主义”内容时播放歌曲“歌唱祖国”或“我的祖国”创设情境导入,运用音乐创设教学情境,它可以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染情绪。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适当地通过音乐创设情境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给学生以心灵的启迪,能培养学生的情操,陶冶学生的情趣。教师要选择有教育意义的音乐来创设情境,善于运用音乐来提升教学效果。音乐能育德,音乐走进思想品德课堂有其独特的教育功效。

3.创设图片情境

图片可以以漫画、照片等形式,利用多媒体展示色彩丰富的画面,创设特定的情境,学生置身于其中,学习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如在讲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尊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中,让学生欣赏一系列违公德的不文明的实景图片(拍摄的)或漫画。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思维被唤醒,然后再进行道德判断、评析,从而达到理解所学内容、感受人生的目的。

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做了两种实验:首先以语言文字讲授和表达,导引学生的体验;其次以准备好的图片或播放视频来诱发学生的体验,结果明显不同。我们先是进行理论讲授,讲授尽量做到生动形象,但学生们表情一般,低头做自己的事,有些学生心不在焉,记住了上课内容的主要意思,但是很难发生体验。为了诱发体验和加深学习,我将准备好的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到屏幕时,课堂上立刻活跃起来,学生们睁大眼睛观看图片,当场表达各自的看法,大家都程度不同地发生了体验。如在讲“生态环境与道德”时,展示了一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图片,又展示了一些生态恢复和污染治理的图片,结果学生们看到图片时,所有学生都抬起头,有的发出感叹的声音,并表现出忧或喜的表情,诱发了较为丰富的体验。因此说明图片、绘画、影像容易诱发道德体验。

体验是一种图景思维,是道德教育的本体。图景思维的信息源可以是实际生活场景,也可以是图片、影像,或者语言文字信息。但是语言文字符号信息只有在受教育者的头脑中转换成为图景或图像信息时,才会诱发和唤醒受教育者的道德体验。由于受教育者成长的阶段性和生活环境的有限性,其体验信息来源中,语言文字信息、图片信息和影像信息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与语言文字信息相比,图片、影像信息则更具有明显的道德体验诱发和唤醒价值。因此,我们应该把创设视频、音乐、图片教学情境有机结合起来,发挥视听资料的价值功能。

4.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障立疑,让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将其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教师创设情境的重要原则是激情引趣,即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对人生的兴趣。而问题情境是最常见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情境,是启迪思维激发兴趣的重要方式。

在德育教学中情感体验的基本环节是: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特定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同时,在一定情境中进行情感体验;随后,设计有针对性的探究性问题,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任务或问题进行探索、交流、讨论、协作,从中培养情感;然后是小结,通过总结,内化情感;最后,将探究所得由教师做点评,把问题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实现认知与情感的迁移,情感与认知结合起来,相互影响,共同促进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

5.创设材料案例式情境

教师提供给学生一定的材料或案例,让学生进行阅读,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引起心灵的共振,达到认识与情感的统一。材料案例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进行快速阅读,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做出评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举例:在讲社会主义荣辱观或社会公德时,引用这样一则材料:长江日报2009年4月9日报道:湖北一名孕妇乘坐公交车时,一名女大学生与其争座位,双方发生冲突,女大学生竟然出狠招,脚踢孕妇肚子。讨论题:怎样看待该女大学生的行为?

学生讨论小结:该女生是一名大学生,一位拥有高学历的人,高校的教育应该让她知道更多的文明,并自觉成为文明的践行者和维护者,成为社会的表率。该女生这样“狠毒”,在她的身上一点儿看不到文明和美德的影子。抢座位、踢孕妇,她的行为太恶劣,跟大学生的身份格格不入,缺乏道德素养。作为大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做到“扬荣抑辱”,以模范的行为做社会荣辱观的践行者。通过创设真实材料案例情境,使学生有机会将自己的真实意思和真挚情感表达出来,唤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从而达到道德教育目的。

6.用名人名言,以增强情感体验效果

为了使语言更有说服力、权威性、感染力,可以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名人名言即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一般包括名言、格言、警句、古诗词名句等。在教学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作为理论论据来论证思想道德的观点,并始终为观点服务。如:理想失去了,青春之花也便凋零了,因为理想是青春的光和热(罗曼・罗兰)。确定个人志向,选好专业,这是幸福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上课开头引用名人名言来创设情境可以达到提纲挈领、引人入胜,增强情感体验效果。上课中间引用名人名言可以使论据确凿充分,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具有突出中心、富有启发性并能增强情感体验的效果。

三、实践教学与直接情感体验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能够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体验方式有课堂教学的体验方式和社会实践的体验方式,即:由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部分构成。课内实践就是要加强课堂教学实践,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外实践是指超越课堂,发展实践体验,在社会实践中体验。

1.课堂教学实践

课堂实践教学的体验方式主要是指以课堂作为主要场所来开展情感体验教学活动。学生以课堂主体的角色,站在讲台上进行讲课、讨论、辩论、道德故事讲评和表述阅读感悟等。如每次课拿出20分钟的时间交给学生,请他们登台讲课,师生点评,学生通过备课和上课,本身就是学习和提高。例如“爱国主义”的题材,负责学生撰写了讲稿,以演讲的形式表现主题,学生们深有体会地说:当我们设计好教学环节,以丰富的内容获得讲课的成功后,发现自己利用这个机会已查了很多资料,思考了很多,也明白了爱国主义内涵的深广。加强课堂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从被动听讲到主动参与,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作为教师要注意教学相长,在上课的过程中,注重课堂互动,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可按照章节进程采取每班轮流的办法,给学生划定范围,一或两周前布置任务,课下学生们去搞调研、查材料、做课件,准备自己的专题,为上好课,学生们要花去很多时间备课。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也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研究能力等,因此很受学生欢迎。有些学生很爱思考问题,思想很活跃,也很愿意表现自己,要注意发挥这些学生的特长。另外学生往往敬佩擅长科研的教师,这些教师结合学术、科研活动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治学态度、创新精神、献身精神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有利于激发、提升同学们的道德情感。

2.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增强情感体验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在与社会的实际接触中,进一步体验感受道德规范,激发、唤起、深化更广泛的道德需要,可以更有利地整合校内外道德教育资源,深化对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内容时,要求学生课外从事社会公益工作,在做义工的过程中,学生们能从社会课堂上实实在在体会到道德知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在各种思想冲击和影响下,要想使大学生接受正面教育,简单的灌输是达不到预期目的的,收效甚微,有时甚至令学生厌烦。要实现学生道德发展由认知向行为的转化,就必须寻找更为有效的道德体验途径。事实证明实践形式深受大学生欢迎,使大学生有了良好的心理体验基础,有益于增强道德情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鲜活生动,可以使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课堂上、书本中体验不到的情感,从而形成并深化他们的道德责任感、义务感、使命感、正义感、集体主义情感等。实践活动做为道德体验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原始发生和各种因素的整合功能。综观世界各国的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动向,形式和方法虽日趋多样,但都非常重视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为此我们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让学生因社会生活的真实而感动,在感动中引发认知,激发对人生、社会的思考,最终产生道德的内化作用。

总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教学中,情感体验性学习要比教师灌输教学更有益于学生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必须注重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才能促进大学生的道德践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道德价值要求。

参考文献:

[1]曾发根.初中思想政治课情感体验性教学研究硕士论文[D].江西师范大学,2006.

[2]李建华.论道德情感体验[J].中南大学学报,2003(2).

[3]吴春安.回归道德智慧[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刘慧.论德育的生命叙事模式[J].中国德育,2006.

实践出真知的名言范文3

一、转变教学观念,确定教改方向

建国以来,中学英语教学发展坎坷,特别是十年动乱,更使英语教学降低了质量。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一直走"语法翻译教学法"的路子。课堂上教师采用"讲解翻译朗读作题"的教学模式。语法知识被视为教学核心,教学以讲解词汇、语法和分析课文中语言点为主,把语言作为理论知识来教;课堂上学生的听说机会很少,教师以汉语为教学语言;师生之间的交流基本上是用汉语进行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能背出一系列语法条条,但却连最简单的常用语也听不懂和说不出。初中三年花费数百学时,学得的却是"聋哑式"英语。

究其原因,主要有:(1)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观念陈旧落后。部分教师英语语言素质较低,不具备最基本的听说能力,难以胜任听说教学。(2)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中考和高考试题比较重视语法和书面知识,不设听说内容。在这根“指挥棒”的影响下,教师不得不采用“讲解翻译朗读作题”的模式,"肢解"课文,做句子的分析和翻译,大搞"生词开花"和"题海战术";重视语言知识、却忽视了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3)教材的限制。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从指导思想和编写体系都受到结构主义语法教学理论的影响,对语言的功能重视不够,课本中脱离语境的句型操练较多,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练习较少;阅读量有限,生词率较高,语言材料的复现率较低,给听说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4)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因素。教师在课堂上就知识讲知识,学生被动地机械背诵模仿。久而久之,学生感到乏味,兴趣索然。大多数学生语音不过关,他们付出了努力,所学得的却是"聋哑英语",导致大部分学生知难而退,放弃英语学习。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中学英语教学的突出问题是"聋哑外语"。针对这一点,我们确定了教学改革方向,并提出了中学英语课应采取"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交际型英语教学模式。这种设想基于以下观点:(1)普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有声的,任何有声语言总是以口语为第一性;书面语是口语的文字记录,是第二性的。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口语始终处于首位。因此,教学要“听说领先”。但是,口语具有出口即逝,难以捕捉的特征,又决定了外语教学中一定要"读写及时跟上",以便将口语固定下来,巩固听说教学的效果。(2)社会语言学认为,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本质功能,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因此,语言教学应该以教给学生如何使用这种交际工具为主。语言知识的学习是为更好地使用语言工具,发挥其交际功能服务的。语言知识的学习要服从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二、把教师培训做为外语教改的根本措施

旧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英语素质、组织能力以及教学设备的要求较低,教师只要掌握一定的词汇,具备基本的语音和语法知识,带上课本和粉笔就可以上课。新式的英语教学对教师要求比以往高,特别是要求教师本身要具备较强的听说能力,否则就无法治愈学生的"聋哑症"。

1990年实验开始时,实验校的十一名英语教师中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一人,大专学历的一人,中专学历的九人,而且大多数教师是电大或函授毕业的,在校期间没有受过正规的听说训练。因此,他们的口语水平都不能适应新的英语教学模式。为了实验的顺利进行,我们首先从教师培训入手。

教师培训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离岗集中培训;二是在岗边教学边培训。自1990年起,我们每年抽出4-6周的时间进行离岗培训。在这期间,东北师大实习生来实验校顶岗实习,教师则离岗集中时间系统地学习教学法、精读和听说等课程。由于实习生顶岗带班,教师可以安心学习,同时也为实习生创造了一个全面管理班级的实践机会。集中培训中,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1)学习当代的先进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通过学习,教师们充分认识到外语是学习文化知识、获取信息和国际间交往的重要工具;当前国家改革开放需要大批懂外语的人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势在必行。经过学习,外语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以下变化:一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观念转变;二是由传统的只教知识向既教知识又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观念转变;三是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转变。通过培训,教师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了事业心,从而为教改实验奠定了思想基础。(2)学习英语教学法的理论篇和实践篇,教师了解了国内外英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以及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开扩了眼界。教师们认识到,英语教学法是研究英语教学规律的科学,对外语教学实践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另外,精读课和口语课的学习,使教师们增长了英语专业知识,特别是听说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3)详细分析和研究了现行教材,学习了各种课型的处理方法和组织课堂教学艺术。培训中,教师们大练基本功,人人投入口语、简笔画和教材三功训练。教师们努力作到发音正确、口语流畅,用英语进行教学。备课时切磋教法,研究教材中的难点、重点。每位教师都能根据教学内容、独立设计各种形象逼真的简笔画进行交际性教学,驾驭教材的能力大大提高。

三、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口语训练

英语作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语言的最本质功能是交际功能。初中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目前的英语教学中特别要注重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英语教学的交际性要求教师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语言知识是通过语言训练获得的,而不是教师作为理论教给学生的。学生们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也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培养出来的。因此,语言实践是课堂教学中的重点。没有语言交际实践活动,就不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于是,我们将教学模式由传统的"讲解翻译朗读作题"的"聋哑"模式转向"介绍操练实践巩固"的交际化教学模式。

在"介绍"这一环节里,教师是讲课者又是示范者。要求教师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简明清楚地介绍新的语言材料,并做出示范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操练和实践。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花大气力研究、琢磨如何创设情境。现行的教材给课堂的交际化,在内容和情境上带来了一定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对那些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脱离语境的语言材料加以改编、灵活处理,创设直观、真实、可行的情境。某些课文难点比较集中,就采取适当方式分散难点,进行知识渗透。让学生在不太困难的情况下进行学习,使用语言。此外,通过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进行丰富多彩的表演,也能较好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为他们创造参与活动的机会。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在"操练"这一环节中,教师既是指挥者又是组织者。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对所介绍出的语言项目进行训练。首先是机械性训练,然后是有意义地训练,最后是交际性训练。

在"实践"这一环节中,教师是指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操练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交际情境试着独立使用所学语言;同时教师逐渐减少对学生的控制,在言语交际中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巩固"这一环节中,教师是助手和评判员。教师要让学生做一些笔头练习,将使用的语言记录下来,强化记忆前面所学的内容,训练学生读和写的技能。从而达到"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目的。

可见,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不仅回答问题,还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气氛非常活跃。新鲜的教学模式、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效地防止了学生大面积掉队。

由于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了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1990年开始实验时,有人担心:搞教改,重视听说,会不会影响学生们的考试成绩。实践证明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从1990年秋到现在的七个学期期末考试中,实验校学生的平均成绩都高于对比校。七个学期成绩分别高于对比校5.3分、15.7分、11.9分、15.4分、20.4分、7.7分、7.3分。1994年5月我们对全县三所四年制初中学生进行了英语听力测试,结果是:实验校学生平均分为87.27分,优秀率为52%。对比校学生平均分为78.71分,优秀率为18%。另一所学校的平均分为64.19分,优秀率为零。1993年县市级英语竞赛中一名学生获一等奖;两人获二等奖;二人获三等奖。中考有一名学生得满分,列全县第一。一名学生在全省英语竞赛中获第十名。1993年两名学生获全国"冰凌花"英语竞赛二等奖。

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教师的英语素质和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现在11名英语教师都获得了英语大专毕业的学历。一名教师正在读英语本科。1991年全县外语二级教师考核大赛上,实验校参赛的四名教师列前四名。1991年校内"百花奖"大赛中,三名教师获优秀奖;一名获优良奖。1992年一名教师获市级英语教学能手称号。1993年三名教师获县级优秀课;三名教师获市级优秀课。一名教师获县级教学能手称号。四名教师的论文被评为县、市、省级优秀论文。

实践出真知的名言范文4

关键词:新课改 文言文 教学 理念方法

传统文言文教学

就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而言,文言文教学是素质教育比较薄弱的环节。传统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在学生方面却异化成为令人头痛的紧箍咒。“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斥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中:重文言词句解释,轻文章思想情感的感悟;课堂教学结构呈涣散状态,说到那里算那里;教学的流程方式机械、刻板,缺少创意;不重视文章自身特点,用同一种模式组织教学……这种课堂教学导致教和学的脱节,缺少探索与研究,缺少师生的互动,严重地束缚着学生的思维,遏止了学生的创造力,令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篇沦为学生难以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残羹冷炙”。

科学的教学理念

教学的思想和观念不能一成不变,“不变”是思想的停止和僵化,“变”是顺应时展对人才要求,唯有变,教学思想和观念才能得到完善和发展,更趋合理化和科学化。现在大力倡导创新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正在组织实施新课程目标。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此,文言文教学中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对为什么要学文言文,怎样教文言文以及教什么等问题做出理性的思考。

文言文教学方法

1、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文言文的教学要避免“满堂灌”,这样才不会使学生觉得“眼前一堆字,脑中灌糨糊”,应该通过教学手段的变化,多种方法的并用,让学生在愉快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力也有所提高。文言文教学最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势必不牢。文言文教学同样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教师不必顾虑这样组织教学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不要担心自己准备的知识没有全部传授给学生,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在课堂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力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这里的学生自读不是盲目的自读,而是有针对性的阅读,是教师提出有关知识让学生进行重点阅读,或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疑难问题。自读、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自主学习不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去掌握知识,而且会发现教师发现不了的问题,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和“西”是否都可以理解为名词作状语?(提出问题的学生认为这两个词的用法有区别)。这个问题问得很深入,是学生探索研究闪出的思维火花。许多参考资料

上都认为“东”和“西”是名词作状语,课文注释“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往西扩大边界”也有视它们为名词作状语的倾向。但深入探究句子的内部结构,这两个词在用法上确有区别:“封”,名词作动词,解释为“把郑国当作边境”,“东”放在动词之前,理解为名词作状语,但“又欲肆其西封”中,“西”处在动词之后,名词之前,把“西”也理解为名词作状语,理由不充分,这里的“西”实际上就是名词修饰中心语,充当定语,此处“西”没有活用现象。

2、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解释,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实词解释时要兼顾到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虚词理解不仅要知道它的意义,还要弄清它的用法(词性)。如果不讲究方法,让学生机械地去死记硬背,文言文教学就被动得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肯定不浓,知识掌握也肯定不牢。字词句的翻译上,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教师讲清知识要领后,剩下的事情就要让学生去完成,从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增强文言课堂的思维力度,文言课堂才能活起来。如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这个知识点,教师首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导”的作用,从古今语言运用规律上讲清楚什么是词类活用现象,从典型例句的分析解剖中明确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的区别。如让学生比较“蹄之”(《黔之驴》课文原句)、“蹄踢之”(改动后的句子)中两个“蹄”的解释,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名词作动词,它后面势必不可能带动词,名词作状语,它后面肯定是动词。然后开展学习竞赛,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有这种活用现象的句子,比谁找得多,找得快,找得准,学生的思维就得以充分调动起来,在实践中探索,乏味的字句理解就能变得富有生气,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在充满思考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得到提高。

3、让人文情感走进文言课堂――高中新教材选用的文言文都是名篇佳作,这些名篇佳作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精神乐园。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情感上产生共鸣。《触龙说赵太后》一文的教学中,许多同学就字词的理解提了很多的问题,也有的同学就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出了疑问:“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郗也,故愿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针对触龙的发话,太后的回答令人费解,应作何理解?此问触及文言文的人文情感,提问质量很高。对这一问题,教师绝不能轻松地绕过,敷衍回答。我让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问题有思维力度,学生参与热情很高,说出了个人独到的见解,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太后的回答,语气生硬,回答极不情愿,对触龙的提问,不愿正面加以回答,这正微妙地表现了人物当时当地的心理,与“有复言令长安为质,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的语言环境相吻合,真实地表现了人物当时的心理。

这个环节,意在探求教材的可研究价值,对教师自身的素养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内涵,才能很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将人文情感呈现出来。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在教师的导引下,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索、研究的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明显带有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勾践灭吴》一文教学后,为了给学生对勾践这个历史人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我出了《我看越王勾践》一题,

实践出真知的名言范文5

【关键词】 有;无;心;境界

“有”“无”本是哲学范畴之概念,也是中华传统文化认识论之命题,更是气功实践中必须颖悟之关键。气功实践,尤其在静功、自发功中常会遇到虚幻神奇或光怪陆离的境相。对此初学者多会疑问:此有也?无也?其悖于生活常识,真也?假也?现实生活之“有”与气功境界之“有”该如何统一?如何正确对待“有”与“无”?这些问题关系到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与“无”的哲观认识,处置得当则疑惑扫除而功夫长进;对待失措必疑窦丛生致修炼迷途。故“有”“无”实是气功实践之关键,涉及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值得认真探讨。

何谓气功实践中之“有”、“无”呢?简言之,练功时境界感受谓之“有”,入静后万籁寂灭称之“无”。此二种练功体验多此起彼伏,又深入浅出。初次接触时令人茫然,但恒以哲观,以心参之,乃渐悟“有”“无”之见皆为人见。即:缤纷之“有”非永有,有终归无;一寂之“无”非真无,无极生有。“有”“无”皆不恒定,“有”“无”俱不可泥执。

何谓“有”“无”之见俱为人见?人生六根,眼、耳、鼻、舌、身、心;对应六觉,视、听、嗅、闻、触、意。六根感知外物,感知客观环境。感而有觉,觉久生识,识辨有无,日积成习,习以为常,常而渐执。此乃日常生活之状态,练功感受也复如是。故凡六根所感者,为“有”;六根无觉者,谓“无”。所谓“有”“无”,实是缘于吾人六根感知。

偶有智慧之人,洞达个中玄机,不为六根知见

所囿,跳出常规思维束缚,出“有”离“无”,旁看“有”“无”起伏。譬如:对X线、原子、中子、质子、夸克的存在,愚人因六根无感,否之以“无”;智者凭仪器有察,肯之为“有”。“有”“无”之别,实乃六根感知之分别,非关“有”“无”本身。

物理世界如此,精神世界亦如此。练功入静,觉受非常:可上九天,又下五洋,出生入死,知前预后,灵异妙通,断非思议。神奇复神奇,玄妙复玄妙!境界所见、功中所能,多非日常生活之常识。然此气功境界所见所觉,也是万“有”之一;纵然神奇玄妙,全凭一心所感。感知称“有”,未觉曰“无”。此人此时此地有感,则执感称“有”;彼人彼时彼地无觉,则无感说“无”;或他人他时他地依稀感知,则执恍惚说梦幻。此功境之“有”、“无”,孰真孰假?当谓:局外人称幻;当事人曰真。换言之,有感者信誓旦旦;无觉者断然以否。

气功境界与日常生活,境别固二,理趣实一。二之别,别在境界阴阳;一之归,归乎吾心一知。“有”者,必吾人六根显现之有觉;“无”者,乃斯人六根隐匿之无察。故曰:“有”“无”非关“有无”本身,“有无”只在六根显现、一心觉知与否。

故,推而知之:有无本一体,一体而幽现,幽现在六根,六根分有无。“有无”者,亦玄也,妙也!《老子》云:“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有无”之道,实乃吾人知见之道矣。

明悟“有”“无”本一,同出而异名之理,则对待之道出焉。气功功境之中,或“有”或“无”之际,不必强分而执,不必厚此薄彼。功之“有”者,曰气、曰法、曰悟;境之“无”者,无觉、无知、无无。此二者亦同出而异名,同为一物,显于六根则有气、有法、有悟;隐于感知则无觉、无识、无无。故心不必执“有无”而泥“有无”,当自然以处,平常以待。练功入静时,六根示“有”则任其有;六根幽“无”则顺其无。惟心存灵知,不辨“有”“无”,无所住而凛觉。如此乃自然、无为矣。

心不执“有无”,也不否“有无”,乃能了悟“有无”,故常持“平常心”应境处变,得失不惊,“有无”不惊。此乃自然、无为矣。

如此,“有”“无”之关系已呼之欲出。“有”“无”本一体,“有”显有时,“无”隐其后;“无”显无时,“有”在其中。又谓之:一无生万有,万有归一无。

“有无”同根而隐现,“无”因“有”而“无”,“有”因“无”而“有”;无“无”不足以论“有”,无“有”不足以说“无”。故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为言,言不足以强辩,惟悉心始洞察。强辩必泥执“有”“无”;悉心方都摄“无”“有”。玄之为道,不落“有无”,不舍“有无”。当其来则“有”,该其去则“无”;“有”也非实,“无”也非真乎!故《老子》云:“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又云:“其上不缴,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

明乎“有”“无”之见皆人见,则心不妄生固执,法不回避“有无”。“有无”自来自去,“有无”去来一家。如此了脱“有无”囚执,脱囿解缚,则“有”“无”各归其位,一心任运自然。“有无”俱成云烟,纷繁复归一如。恍惚之间,真精生焉;依稀之中,真信存矣!此正是《老子》所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之妙意。

实践出真知的名言范文6

关键词:基层干部 素质 能力

作风建设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素质能力建设是新时期新任务对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基层干部是党的事业发展的后备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进程中,担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使命。作为一名企业基层干部,唯有养成优良的作风,练就过硬的本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1 提高基层干部素质能力的意义

素质能力是干部干好工作、成就事业的关键因素,甚至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没有较高的素质,没有较强的能力,自己干起工作来也感到很吃力、很有压力,而且更重要的还要影响工作,影响自己的形象。另外,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能力是担负的工作任务,面临飞速发展的客观形势的要求,是推进企业科学发展的需要,是干部成长进步的需要,也是实现企业梦、自己梦的需要。

2 基层干部需要具备那些素质能力

素质能力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广泛的概念,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概念,各自的看法体会,也可能不太一致。结合我们目前企业干部队伍现状和所从事工作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至少应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

2.1 干部的素质

2.1.1 文化知识素质。作为一名干部,文化知识要丰富渊博,不仅要对你所从事的专业知识要有很深刻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还要对政治、经济、法律、天文、地理、历史等等都有所了解。因为知识是融会贯通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有时也会触类旁通、由此启发到彼。所以,作为一名干部知识面必须丰富宽泛。

2.1.2 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一名干部,必须讲政治、讲品质、讲道德、讲责任、讲使命。没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没有自我牺牲的精神、没有责任使命意识的人不能当干部,起码不是一名合格的干部。

2.1.3 业务技术素质。一名干部,要对待你所从事的工作、专业要精通、要熟悉、不外行,干起工作来才能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不懂的、不内行,很难干好工作、搞好管理。

2.1.4 健康心理素质。作为一名干部,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宽阔的胸怀,没有心理障碍,内心要很强大,遇事要有主见,关键时刻要有定力,遇事情绪不浮躁,挫折面前不气馁,成绩面前不骄傲,不自卑不自负,不张扬不草率。

2.2 干部的能力

2.2.1 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通俗一点讲就是干部的一个门面,也是干部的形象能力、工作水平的展示,大家对你的第一印象主要是从你的讲话了解到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大家对你的第一印象就好,否则就差,先入为主。作为一名干部,一般都从事的是管理工作,要管人管事,首先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把你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把想要传达的信息讲明白。讲话要主题突出、层次清楚、逻辑严谨、言简意赅、入情入理、通俗易懂、结合实际、符合规律、风趣幽默、生动形象、有灼见、有水平、有感动力,职工喜欢听、听得进去,而且还能听明白。

2.2.2 逻辑思维能力。注重思考、会思考、善琢磨、勤动脑;思考问题,严密细致、周全周密、环环相扣、有条不紊;决策方案,符合实际、符合规律;说话办事,不东拉西扯、不云里雾里。

2.2.3 总结概括能力。要会提炼、会总结、回归纳,把错综复杂的事情、千头万绪的事情整理的很条理、很顺当,一二三四、甲乙丙丁,很清楚、不糊涂。

2.2.4 认知感悟能力。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能抓住事物的关键要害,在工作实践中能把事物琢磨透彻、想得清楚、弄得明白,有心得有体会、有灵性有悟性,能体会出对错、正确与否,做一个有心人,分清主次、孰重孰轻、心知肚明、了然于心、利大弊大,做一个明白人,不做马大哈。

2.2.5 自我控制能力。一名干部要有自我控制能力,不感情用事、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不放纵自己、不自暴自弃,理智的处理事情,有恒心、有韧性、有坚持,不泄气、不放弃、不言败,把自己的情绪、意识、思想都控制在理智的情况下。

2.2.6 自我反省能力。古人云,一日三省吾身,闭门思过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都要经常的进行必要的反省警醒自己,什么地方、什么事情说错了、做错了,应该纠偏修正改进,反省自己的不足、纠正自己的错误,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革命的过程,可能在此过程中很痛苦、很艰难,需要智慧、需要勇气、需要胸襟、需要豁达,能做到此,就可以说你是一个圣人、伟人,而不是一个凡人。

2.2.7 超前谋划能力。任何事情、任何工作都要超前谋划、超前安排、未雨绸缪,做好预案,有应对之策,有防范之措,不是临时抱佛脚。应对什么事情,都应做到谋划在前、预判在前、应对在前。

2.2.8 驾驭宏观能力。工作中能够认清大局,善抓主要矛盾,有效掌控全面,想长远、谋全局、抓根本、管大事。

2.2.9 组织协调能力。善谋划、会安排,分工细致、责任明确,能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各个方面的工作能动性,使大家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集体意志、形成强大合力,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能把大家凝聚一块,形成协调一致的集体团队,这才算真本事、高水平。

2.2.10 落实执行能力。能把上级领导交办的事情、自己职责份内的工作做好办好,执行到位、落实到低,做对不做错、办好不办砸,不负组织重托、不负职工期待。

3 如何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能力

3.1 要善于勤奋学习。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习是获取知识的途径,学习是提高素质的关键。学习要多途径、多形式、多方面,向书本学习、向媒体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实践学习。学习要勤奋,勤学苦学用心学、一丝不苟认真学、坚持不懈努力学,做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要养成学习习惯,有空就学、没事就学,让学习成为终身的习惯,伴随自己的一生。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只有不断地积累知识,才能应对各种挑战,知识越丰富,智力才聪明;知识越丰富,自己才厚重;知识越丰富,工作才应手。古人说过,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有勤学不倦,才能丰富提高自己。

3.2 要刻苦努力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经验,实践长才干。实践检验知识、检验真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古今中外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都是实践的总结。只有刻苦努力实践,才能增长才干,才能成就事业,才能干出名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他老人家也讲过,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我们要在工作中学会工作,在管理中学会管理。

3.3 要善于思考探索。工作中,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敢于假设。能在工作中想到如果,提出为什么,这样做如何,那样做怎么样。怎么做,就对、就好;怎么做,就错、就坏。敢于怀疑、敢于否定、敢于升华、敢于完善,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当一个木偶,不能过分被动当一个接收器,不能唯本唯上不唯实,求做求干不求对。

参考文献:

[1]臧运玉.基层干部提升素质要着重“五力”[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7(03).

实践出真知的名言范文7

关键词: 知行合一 人格塑造 英语教学 评估革新

一、引言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以知为行,知而必行,行而后知,真正认识到就可因此而称其为行动,没有行动就不能称为真正认识。这是教师要切实明确的教育观点,一定要亲身实践才可以。[1]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认为:“光学而不做,或是光教而不做,都不是真正的教育。”无论“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必须重视实践,“我们的真正指南针只有实践生活”。[2]

综合英语教学的学科知识和实践,我们把英语教学方面的“知行合一”诠释为:一是指教育英语知识与教学实践的合一,二是指学生培养与英语知识技能教学的合一。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通过课堂的互动与开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自觉性,有利于实现培养目标。

二、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建设

1.教育英语知识与教学实践的合一

“知行合一”教学理念的核心之一就是实现实践技能、知识教学培养的有机融合,在知识、技能教学的过程中完成学生的技能培养、人格塑造,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良好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的全面型英语人才。课程体系、实践体系的设计,是英语教学的两条主线,也是课堂英语学习、学生能力提高、全面人格培养的最重要环节,同时是师生间互动、相互信任、协调发展的重要桥梁。以“听说读写”为目标,而非仅仅为了考试,可以更长远更深入地构建以学生能力发展、学生学习兴趣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体系。

学生的英语应用方向,是以学生在日后生活、工作中的应用为目标,依托这一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安排和设计。实践体系的履行与应用,是“知行合一”教学理念的首要任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型英语人才,从课本出发,跳出课本的限制,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了解当今社会需要的英语人才所需要的英语能力,所从事的工作的性质,以及胜任该工作所需增强的英语能力。

在个人塑造方面,让学生自主想象在工作后喜欢或者可能从事的工作和所处环境,以该想象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定义或教师辅助定义该工作或所处环境中,可能会用到英语能力。比如,导游这一职业,很有可能会接触到很多国外游客,那么与国外游客的正常交流,以及介绍旅游地名和名胜古迹是这个职业的重点需要。这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能给学生带来对将来的思考,有助于人格的塑造。

2.学生培养与英语知识技能教学合一

以知为行,知而必行,行而后知,改变以往点对多、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结合第一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取多样性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更深入地融入语境,体验语言环境。

以己之知,度己之行,知行合一。举例说明,语言的最大作用是沟通,那么具有情景的沟通是最大限度地还原英语使用环境的方法。

(1)情景还原:如上一点中所举的例子,让学生自主定义或教师辅助定义该工作或所处环境中,或者另一个能够让学生提高兴趣的环境。这一点,主要是让学生自主选择,激发学生兴趣。对于初中时期的学生来讲,能够成为以后能成为的人,哪怕只是一会儿,也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在情景还原过程中,教师要懂得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不是单独让学生幻想环境,让适当数量的学生共同处于同一环境中,互动式还原情景,更有助于建立学生之间的联系,提高课下学生依旧用英语互动的可能性,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2)话剧演练: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出现课上机会均被积极的学生占用,教学中应当适时采取中小型话剧的演练等方法,将整个班级分成几个组,每个组按要求演练一个话剧。话剧的剧本可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电影的桥段,比如《哈利·波特》,《泰坦尼克号》等著名的影片。在这种方式上,不得不提的是,学生本身性格就有内向和外向之分,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度,应该诱导所有学生参与到话剧演练中。教师对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结构、专业发展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把握,把知识的传授和理论认知与实践培养相结合,在话剧演练中让演的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让看的学生如同看到一本活动的教科书,让知与行统一起来。

(3)小型活动:更深入和更全面地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除上述两点外,应该建立让学生自主使用英语思考问题,或更多地让英语使用和英语思考占用汉语思考和汉语使用的时间,那么开展英语小型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类型还是以语言类活动为主。比如每次课的Presentation,3VS3英语辩论赛,语言接龙,模拟谈判,征文大赛,等等。小型语言活动的好处在于需要准备时间短、周期短、参与面广的优点。这种知行合一的课程与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的本质区别在于学科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行动的完美结合。通过实践项目引入社会应用需求等过程性知识。通过系列化的实践项目“唤醒学习主体:解放教学世界中沉默的大多数”,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3]

根据学生初一至三年级学习过程及人才培养规划,设计从技能点到课程与课程组、纵跨四年八学期、与社会需求接轨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从教学计划、支持服务、考核管理三个方面保障实践教学正常有序地开展。

3.评估内容的革新

静态学科知识考核一直受到社会和学生的质疑。静态知识的考核并不能反映学生的真正能力,与社会需求应用相去甚远。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无论是在方式上,还是在性质上都难以满足评价学习者创新思维品质、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要求[4]。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多元化、多样化、质性的评价方法,譬如以静态学科知识成绩考核,演出档案评估,主动参与度,英语小型活动获奖积分建立起立体评估系统,能全面全方位地评价一个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三、结语

“知行合一”和诸如此类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本文以“知行合一”理论对英语教学做出一个改革的设想,实现实践技能、知识教学培养的有机融合,在知识、技能教学的过程中完成学生的技能培养,人格塑造,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良好掌握英语“听说读写”的全面型英语人才,提出以情景还原,话剧演练,小型活动以依托,从教育理念的转变、课程行动化改造、教学评价革新等方面提供了“知行合一”课程实施建议,该课程改革理念的正确性与效果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参考文献:

[1]任风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J].前言,2004(7):185-188.

[2]方华明.万世师表知行合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J].教育与职业,2006(10):110-113.

实践出真知的名言范文8

关键词:言语实践派 洪镇涛 王尚文 李维鼎 李海林

语文教育学诞生以来,形成了于漪情感派、钱梦龙导读派、宁鸿宾思维派、魏书生管理派等几大流派。最近十多年,一些研究者认为,可通过真实或模拟的生活化教学,进行“对话”活动,让学生在其中亲历、自得,从而提高语文能力。笔者称之为“言语实践派”。代表是洪镇涛、王尚文、李维鼎和李海林。

一、言语实践派形成的背景

1904年语文单独设科,由此把我国语文教育分为古代和现当代两个历史阶段。古代语文教育文史哲不分家,主要以“义理”为中心,语言运用可有可无,教学方法重在熏染和潜移默化,确也培养出了寥若晨星的大家,但大部分求学者在这种效率较低的摸索中失败了。

单独设科后,引入“语言”概念,语文因“语言的觉醒”而开始以“知识”为中心。这被认为具有科学和系统性,可以矫正古代语文教育的随意性和神秘性。它强调传授语文知识,特别是语法知识,大搞语文技能训练,并愈演愈烈。效果如何呢?用吕叔湘的话就是“少慢差费”。可见,语言知识为主的药方医不了语文教学的病。

最近十几年,语文教育界一些新锐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探索,把“言语”这个概念引入语文教学,认为语文就是言语,语文课就是言语课,古代“义理”,是道德、思想教学;现当代“语言”知识学习和训练,是纯粹的语言知识教学,都有偏颇。他们认为提高语文能力最根本的方法是言语实践,通过生活化教学,进行“对话”活动,让学生在其中亲历、自得,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二、言语实践派的代表人物及标志

提出“言语实践”思想的,先有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后有浙江师大王尚文教授、长沙电力学院李维鼎教授,还有浙江师大李海林教授。

洪镇涛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出“变‘讲堂’为‘学堂’”和“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的思想。他认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主要是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读、写、听、说等语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1],提出构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2]。他认为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在于“以指导学生研究语言取代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以对语言材料(包括内容和形式)的详尽分析取代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和积累”,应该“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1]。变“讲堂”为“学堂”注重教师指导下的亲历、自得、实践,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则触及语文本体。值得注意的是洪镇涛提的是“学习语言”,根据他“领悟――理解――积累――运用”的学习语言模式,实际上指的是言与意之间的互转,即语言的运用,“言语实践”。洪镇涛把他的教育思想直接运用于教学,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王尚文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系包括三方面,一是以“义理”为本位和以“语言知识”为本位的失误分析,着眼于“破”;二是“语文人文性研究”,即语文课程性质研究;三是“语感”研究。后两方面着眼于“立”。特别是“语感”研究,标志着王尚文语文教育思想的成熟,即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言语形式来培养语感。他说:“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纲’,其他的都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既不举,目亦难张。”[3]那么,语感如何培养呢?“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感觉是在自己的实践中成为理论家的,语感的创造只有在言语主体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中才有可能。语文教学要达到创造语感的目的,首先必须创造言语实践的机会。”[4]他又借鉴接受美学理论,提出语文教学要贯彻“对话”理念:“听说读写实际上是一种对话活动,听说读写能力实际上是一种对话能力,它主要来自学生在听说读写实践中的对话实践。”[5]对话是在听读中言语主体与言语作品的对话,与作品背后的作者的对话;在说写中,是通过言语与读者或听众或自己的对话,而对话就是言语实践。总之,王尚文处处以言语实践为根基,建立了他的体系。

李维鼎认为,“语文”不是“语言”,而是“言语”,即使语言是工具,也不能说语文是工具[6]。单看他《语文言意论》第二章目录,就可知他语文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第一节,“语文”即“言语”;第二节,“语文课”就是“言语课”。他认为语文性质“工具说”是错误的,而“言意互转”是语文课的本性,由“意”到“言”的转换是言语的表达,由“言”到“意”的转换是言语的吸收。在这两个互逆的过程中都要经受“语言的痛苦”,即古人所说的“言不逮意”和“意不称物”。要达到理想的状态,表达者和理解者都要付出精力,要亲历。在亲历中言语主体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主地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沟通由言到意的吸收和由意到言的表达,并在反复中求得沉淀和积累,使语感不断丰富和敏化。而这种效果的获得,正是对“语文生活”的回归中,在一定语境中的“话题”带挈的语文实践活动(言语实践)中实现的。这些年,李维鼎成果颇丰。

李海林的《言语教学论》奠定了他在语文教育界的地位。该书浓缩成一个公式就是“语文=言语”,实现了对“语文=语言”的历史性突破,把“言语”概念全面、完整、系统地引入语文教学,引起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重大变革。它有可能从根本上清理一些纠缠不清的问题,如文道之争、工具性与思想性之争,彻底动摇了工具论的理论基础。它说清了为什么语文教学高能耗低效率,“少慢差费”的原因,并引导人们对症下药。李海林提出“言语”概念之后,又提出“关于言语哲学本质”问题,从哲学角度,对工具实践和精神实践的局限性进行阐述后说:“人类在这种实践方式(指工具实践和精神实践――引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又创造了第三种实践方式,我称之为‘符号实践’。”[7]这种“符号实践”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是言语实践。它别开生面地提出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要跳出“××性”的思维定势,“××性”的表述方式是把语文课程的外部特征当作了语文课程的内部性质,而语文课程的本质是一种“言语智慧”,即运用语言的智慧。这种智慧是在生活和生活化的环境中,通过言语实践来培养的。

以上几位的语文教育思想,有个共轭点,即“言语实践”,都主张提高语文素养的根本方法是言语实践,故以“言语实践派”命名。

三、以“言语实践派”冠名的缘由

受张正君《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语文教育流派思想启发。上述四位,观点相同或相近,当然也可称一个流派。“言语”就是语言的运用,包括听说读写的行为及结果,其中内在地包括了“实践”之意。这里加上“实践”,一是突出和强调语言习得的手段和过程;二是言语实践是符号实践,同工具实践和精神实践对立统一。值得注意的是,张正君把洪镇涛归为“语感派”,言语实践派也非常重视语感,那为何不用“语感派”命名?这并非标新立异,而是考虑到“语感”多少有些神秘色彩,操作感似乎不强,而“言语实践”操作感很强的缘故。

参考文献

[1]洪镇涛.是学习语言,还是研究语言?[J].中学文科教学,1984(7).

[2]邹显敏.洪镇涛 打开“学习语言”的大门[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3]王尚文.语感: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热点[J].语文学习,1993(3).

[4]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8).

实践出真知的名言范文9

x月xx日至xx日,局党委进行了二季度党委中心组第一次学习,认真组织学习了在参加全国两会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三严三实 (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和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重要讲话,以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重要文件,组织观看了电影《焦裕禄》。通过学习讨论和交流,现结合学习、思想和工作实际围绕传承、标准和实干六个字谈三点体会。

一是传承。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等伟大精神和优良作风贵在持之以恒的传承。在弘扬焦裕禄精神时提出深学、细照、笃行的要求,就践行三严三实 提出了四点要求,提法新、内容实,为党员干部加强自身建设树了基本准则,为检验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言行举止树了一把尺子、一面镜子,是我们推进作风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焦裕禄同志是共产党人的一座精神丰碑,结合警卫工作而言,作为一名党员、一名警卫干部,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 要求,与我们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的誓言和践行忠诚奉献责任荣誉的公安警卫精神的要求是高度一致的,这是我们警卫人员需要持之以恒、勇于实践的主题。正如所讲,作风建设永远是路上。警卫部队具有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共产党员、警卫人员的思想修养和作风建设无止境,我们要在每一天具体细小的工作中、在每一起任务的组织实施中去实践和体会;我们每一个人要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去传承和弘扬,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和警卫人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严格要求和时刻鞭策自己,以身作则、坚持不懈、常思常新,真正去践行焦裕禄精神和三严三实的要求。

二是标准。做人做事做官要有标准。讲到,标准决定质量,什么样的工作标准就决定了什么样的工作质量。做人要知道自己的不足,加强道德修养,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做官要知足,增强敬畏意识,敬畏法律法规,一心为民,认真做事,清正廉洁;做事要不知足,警卫工作是一项标准高、要求严的工作,警卫人员要强化标准意识,要在工作中做到有标准、讲质量,要克服工作一般化、得过且过等消极思想,主动去学习标准、掌握标准、吃透标准,对于每项工作要做到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要知道规范标准在哪里、达到标准要干什么、达到标准要怎么干,真正钻进工作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谋工作、干工作,进一步在工作的精、深、细、实上下足功夫,要切实抓好各项工作标准和要求的落实,不断提高警卫工作质量和水平。

三是实干。警卫工作无小事,事事靠人干,参与任务的人是不是实干、能不能实干是完成警卫任务的关键和核心因素。警卫人员要讲实干、求实效。警卫工作来不得一丝一毫的虚功,容不得半点的错漏,我们的工作计划要结合实际,任务安排要实实在在,工作措施要务实管用。作为警卫人员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加强学习、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要有实干的态度、实干的思想和实干的事业心,也要不断学习实干的能力、提高实干的水平、创新实干的方式方法,真正做到想干、会干、肯干、巧干,适应警卫工作需要,完成好各项警卫工作。

实践出真知的名言范文10

英语学科教学中的“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之间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外语教育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外语教育的实践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应该走什么路和如何走这条路的问题。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描述英语学科的课程目标时指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教育部,2012)这就表明,“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之间的关系在顺序上表现为“语言技能”是第一位的,“语言知识”是第二位的。这种表述,从根本上有别于传统教学大纲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表述顺序,因此不少英语教师对这一表述不能接受,并反映在教学行为之中。

回答“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不能简单地从人们的感觉和经验层面进行阐述的,而必须基于科学的语言哲学观,在一个科学的话语系统之内进行理性的对话,否则只能是近乎“猫与狗”之间的无谓的论争。

问题1:“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孰先孰后?

所谓“语言技能”,就是指听、说、读、写四项技能。过去讲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是因为“译”是在“听”和“读”的基础上的“说”和“写”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所以把五项语言技能改为四项语言技能后,“译”实际上仍然是存在的。所谓“语言知识”,就是指语音、词汇、句法、语篇的知识。一言以蔽之,学习语言技能就是“learn the language”,学习语言知识,就是“learn about the language”。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中指出,早在“蒙昧时代”人类就有了语言活动,人类的语言就开始萌芽,不过,那个时候的语言活动还只停留于听和说的活动,由于文字的产生远远晚于语言的产生,那时的人类尚没有读和写的活动,显然就更不可能对语言有理性上的抽象和概括,因而也就不可能产生关于语言的知识。

人类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如此,人的个体的语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也是如此。

问题2:“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的关系是什么?

“语言技能”属于语言实践行为,“语言知识”是对语言实践的规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是对语言运用的理性认识。“语言技能”是“语言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语言知识”又反过来规范和监查语言的运用。这就恰如在《实践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中所指出的那样,“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问题3: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正确处理“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的关系?

长期以来,制约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的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就是英语教师“基础知识”先于“基本技能”的观念根深蒂固,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至今仍然采取“生词领先,语法跟上”的教法。要在教学实践中正确处理“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的关系,必须先改变课程实施的观念,同时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小学英语生词教学必须在语境中通过师生话语交往活动进行。英语生词教学,不可以孤立地进行,因为孤立的单词不产生特定的意义。生词的读音,应该在话语语音、直观教具和完整的话语的反复刺激作用下形成意义理解、用法理解和记忆,而不应该通过首先学习音标来认读生词,即便是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也没有必要通过学习音标来认读生词。在这一点上,译林出版社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鼓励学生通过类比来发现和掌握单个字母或字母组合的有规则的发音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

第二,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必须在语境中通过师生话语交往活动进行。要坚决杜绝机械的句型操练,因为孤立的句子也不产生特定的意义。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中指出,“语法的特点在于,它得出词的变化规则,而这不是指具体的词,而是指没有任何具体性的词;它得出造句的规则,而这不是指某些具体的句子,例如具体的主语、具体的谓语等等,而是指任何句子,不管某个句子的具体形式如何。”

以词为例,coffee一定是不可数名词吗?如果有人在咖啡厅对服务生说“One coffee,please.”,难道你会以为错误吗?

再以句子为例,如果一位妻子对丈夫“What are you planning to do today?”的问话以“I was going to make a dress.”来回答,难道有什么动词时态错误吗?

第三,小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应该在“语言技能”的运用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其体验、探究,自主总结和归纳,而不应该由教师讲解灌输。须知,小学生真正需要学习的是英语语言本身,而不是关于语言的知识。那种无异于试图把小学生培养成英语语法学家的做法,无疑是落伍的!

英语学科教学只有正确理解和处理英语“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之间的关系,才能做到遵循外语教学的基本规律,科学施教,确保外语教学的真正有效,确保外语教学能够真正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英语学科教学中的“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厘清二者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才能对英语教学实践起到规范和引领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延伸阅读

要想系统地、深刻地搞清楚“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之间的关系问题,以下学术著作值得一读:

1.《The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Handbook》(作者:Joanna Baker,Heather Westrup;出版者:Continuum;出版年份:2000)

2.《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作者:Diane Larsen-Freeman;出版者:Oxfo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年份:2000)

3.《Child Language》(作者:Jean Stilwell Peccei;出版者:Taylor & Francis Limited;出版年份:1994)

4.《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作者:A. P. R. Howatt;出版者:Oxfo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年份:1984)

5.《What’s Whole in Whole Language?》(作者:K. Goodman;出版者:Heinemann;出版年份:1986)

实践出真知的名言范文1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推广,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网络覆盖城乡各地,越来越多的高校和教育机构利用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手段,将自己大量的课程比如国家精品课程、网络公开课等放在网上供人们免费学习;特别是被称为“MOOC之年”的2012年,各国教育机构纷纷开发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以在线课程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纷纷涌现并获得飞速发展,开放教育资源这一领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又取得了突破性创新,弥补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学习方式更加自由化,碎片化的时间也更容易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在学习中依据网络教育带来的便利条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展开研究性学习,也都能摸索出一些有益的学习策略。然而,提升自我认识并转化为实际能力的教学环节,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来巩固、加深最后完成,特别是汉语言文学这种理论性强,组织实践教学环节有难度的专业教学,只有在实践教学的平台上,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和锻炼。因此,要想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和研究。经济全球化和技术发展对社会职业岗位内涵及外延正产生着愈来愈大的影响,我们目前的教育模式必须一方面本着适应性、实践性、开放性及职业性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岗位(群)能力为本位,向学生传授具有通用性的、可迁移的知识;另一方面,必须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下,结合网络学习的特征、岗位需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凸显实践教学环节在汉语言文学教育模式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实践教学是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从而将知识、技能内化为个体经验的综合教学活动。它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目前,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实践性教学方式,从内容上分可分为两种:一是专业知识的实践教学,它侧重于培养胜任岗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一般包括基于课程内容的课堂内实践性教学和课堂外能力形成性实践环节,课堂内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包括课程作业(阅读、写作、讨论等)、实验、实习(设计),课堂外能力形成性实践环节包括社会调查、各类校外基地实习以及毕业作业(论文或设计)等二是社会策略性知识的实践教学,它侧重于培养在岗位上从事工作直接需要的社会人文素养,包括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创业能力等综合能力实践环节。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提出的需求。在教育“普教化”传统思维下,所有的教育模式趋同化,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实践教学相对是薄弱环节。在今天,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后,大学教育模式也开始注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大学是研究和发展学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理应走出‘象牙之塔’,建立起一种主动适应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机制,树立一种与时展息息相关,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感,既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也为大学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1]“教育不能仅仅在教育内部,要放在整个经济发展的大局里考虑”[2],汉语言文学作为高等教育核心专业,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中,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已经是时代的共识。汉语言文学教育要实现从研究向服务社会生活、解决社会人文矛盾的转向,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企业产业转型加速,个人需要不断发展,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技能,才能保证个人专业岗位能力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加强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当今的教育中,学生的生存状态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价值观念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学生有着不同于任何一代学生的情感体验、生活磨砺和职业经验,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呈多样化,有不满足于生活现状的,有的在大学甚至中学就开始创业的,有需要提升自己综合职业能力的,有重新与社会化职业对接的;有的本身就从事着繁忙的工作,渴望更好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总之,社会的要求已经内化为他们自觉自愿的学习需要,因此他们渴望学习目标具体化、职业化,注重相应岗位的实用性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比前代学生有更明确的目标,更高的期望和要求。近年来,社会用人单位一般都要测试应聘者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不加强汉语言文学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就业后会难以适应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不得不另谋出路或待业。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必须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三)加强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合理化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较高人文素养的高级适用人才。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它不仅是终身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石,但是无论是为了满足提升自己能力的求学,还是为了满足就业的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只能走向一线工作岗位,而不是进行专业研究。如果在教学中倚重理论教学,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很难养成,同时慵懒、浪漫、拖拉的名士气会带到工作中。因此,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模式紧贴教育培养对象的基础和条件,从实际出发,把教育培养目标的重点始终定位于融理论于实践之中的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和职业能力教育的坐标系中,它一方面培养了汉语言专业学生严谨、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一方面促使教育目标“实践一理论一实践”最终实现。社会策略性知识的实践教学是基于一定生活场景的精神实践活动,它可以组织学生接触具体社会事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这些社会事实进行处理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在专业知识和具体社会问题之间,建立起一种关联,从而产生激情、意志、超越、合作、团结等心理正能量,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策略和对人生意义的感悟。

(四)加强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在实践教学环境下,学生已经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因为他们已经完全实现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加强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可以让老师和学生之间增加面对面情景交流的机会,老师也有更多的视角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自我意识、自我调整能力、自我监控能力,老师也能根据每个学生在职业选择中面临的困境,提供最合适的教学内容、方式和途径,真正做到在“以人为本”的视域下,完成教育任务。在实践中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建构施展自己能力的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发展的空间就能实现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实践教育模式的特征

借助网络共享教育资源的学习运动,经历了一个非常艰复杂的发展过程,从2002年的开放课程(OCW)运动开始,后来又出现了开放教育资源(OER)运动,2012年,“从Udacity、Coursera到edX、Udemy,它们以免费、高质量的课程内容为卖点,对学习者提供广泛的在线支持,包括课程任务布置、学习评估、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甚至为顺利完成课程的学生提供学习证书。这类服务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人们将这一类新兴的大规模开放在线教育模式称为MOOC(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3]。目前,世界各地已经掀起MOOC课程学习的风暴,我国高校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已经推出本校的MOOC课程,上海高校课程联盟也初步实现了上海高校间优质资源共享,并可获得学校认可学分。因此,MOOC下的教学模式呈现出两个非常明显的发展趋势:一是开放性,由于课程教学在线学习,开放式获取知识,只要注册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参与网络课程学习;二是透明性,以往的精品课程、公开课挂在网上可以供参观学习,但是由于无法检测课程学习者学习效果,因此导致许多课程徒有虚名,实际利用率非常低。MOOC学习环境下,学习过程成为可以随意检测学习者任何一个学习环节的透明过程。

由于网络教学环境的变化,因此,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模式也必须追随它的变化,与时俱进,从而也呈现出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针对MOOC教学模式开放性的特点,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模式呈现出学习参与者规模的可伸缩性(scalability)。汉语言文学的课程多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教学模式必须通过大量研读作家作品,不同评论家的学术争鸣,以讨论的方式,来培养学习者鉴赏、评析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开发他们的无限认知能力,提升他们健全的人格。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话题的设置尽可能地贴近学位教育的结构化课程体系,因为教师提供的话题资源是学习者知识探究的出发点,如果偏离了学位教育的知识结构,太过于个性化,学习者产生的内容在群体学习路径模式下,就无法成为学习和互动的中心,这种境况下,参与实践教学的学习者的规模和课程活动的覆盖面,就无法实现规模的超越性。美国高等教育记事(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在对开展MOOC的103名教授的调查中显示,如果话题设计的贴近学位课程体系,每门课程平均有33000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注册,相当于传统课程授课人数的几百倍[4]。

针对MOOC教学模式透明性的特点,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模式呈现出学习效果的可检测性(testability)。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模式中,学习者的实践过程指导教师根本无法全程跟踪指导和监督,学习效果的评价只能靠学生的自述或课堂的考核来完成,但是在MOOC教学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的阅读材料可以周为单位向前推进,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实践内容设置测试内容、讨论版等环节,如果达不到老师设置的分值,学习过程将无法完成纵向推进,指导教师甚至可以随时获悉实践者在线学习的时间,这大大地改变了汉语言文学实践课程考核的随意性和人情化倾向。

三、网络环境下发展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推进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内容的完善和改革

实践教学是以提高学习者能力为目标,因此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能力培养、人才规格等方面,必须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和学生的就业需要,制定以岗位需求为本位的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专业课程,编写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教材,整合并逐步优化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课程内容,确保它与社会职业岗位能相互衔接和贯通。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以某种符号形式存在的理论知识通常是老师和学生重点讲述、掌握的内容,在网络环境下,熟悉符号系统,并解读符号的意义,都可以由师生通过视频课程、网络互动等方式,轻松完成,因此建立一套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深入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是顺利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

(二)逐步建立健全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的考核、监督和反馈机制

在目前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职业能力滞后社会不断变化的岗位需求,已经使很多成人教育学校面临生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建立实践教学考核、监督和反馈模块三级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把课程考核与教学过程、学生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学生、老师、实践单位以及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完善的考核、监督和反馈机制,既能调动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又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比如,通过网络可以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课堂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监控,课程作业、实验和课程设计等都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远程考核,监督它们进行的全过程;对于课堂外社会策略知识的实践,也可通过视频聊天或QQ群留言、微信和MOOC方式,与学生实践单位、工作单位建立长期的沟通渠道,形成良好的、灵活的互动式信息反馈机制,对于反馈回来的信息,一方面可以当做学生形成性考核的参考指标,另一方面对于实践教学偏离社会岗位需求的情况能迅捷提供解决方案,从而优化实践教学计划。

(三)挖掘地方资源,构建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的实训平台

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基地要学校根据发展规划和专业设置,建立单项实验室、综合模拟实验室等,可以在实验室建立模拟实训场景。但各级学校面临着实际困难:资金投入不足,可利用的实训基地不足,且无法提供“全真化”实践场景。为此,应认真分析、挖掘当地社会的资源,开发具有开放性、丰富性校外实训基地,比如各地的报社、电台、杂志社、各单位的宣传部门等均可提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平台。它们可以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使汉语言文学实践性教学更接近于从业实际,教师可引导学生亲历岗位业务操作过程,了解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并在流程操作过程中,对于岗位所需的协作意识、创新精神等人文素养,产生切身情绪体验,从而避免了专业技能和社会策略技能训练的形式化。校外实训平台的搭建应建立在紧扣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上,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与当地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社会各界的联系和沟通,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建立校外稳定的实训基地。尽力拓展“课程、实习、就业”加校企联合培“3+1”的养模式,缔结校企联盟,让企业参与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开展协同式培养,共同参与课程开发和教学管理,逐步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从边缘走向了中心,从封闭走向了开发,发展的重点从数量的扩张转向了质量的提高。”[3]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世界带来的便捷、快速、丰富的服务项目,树立“面向职业世界、面向生活世界”的人才培养理念,建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系山东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教育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基于网络环境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016)

参考文献:

[1]周远清.把握时代脉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A].周远清教育文存(四)[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71.

[2]周远清.把握时代脉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A].周远清教育文存(四)[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72.

[3]马龙海,郭丽梅.整合学术与职业的分离,构建适应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一一基于教育社会学课程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11).

[4]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实践出真知的名言范文12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新疆班;教育实践

陶行知先生离开我们虽然已经多年,但他的伟大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我们学校承办内地新疆高中班年来的教育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在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

一、用陶先生的求真思想引导新疆班学生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先生的这种求真思想对我们的新疆班教育工作很有指导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之所以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全国经济发达城市开办内地新疆高中班,主要目的就是要借助内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培养一大批思想健康、求真务实的真人。

不容讳言,由于诸多功利的目的,当今教育中有不少教育行为不是教人求真而是教人作假。比如,上级领导要来检查工作了,事先发一个通知,下面就忙着准备开了,检查过了,又是依然故我;又如,一些老师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不得已撰写科研论文,可是他们的论文往往不是自己“写”的,而是到网络上“拉”的;还有,有的老师出于竞争的需要,在发放自己准备的讲义资料时,往往会“不经意”地让班级里的学生不要把资料透露给其他班级的学生。这样的行为,这样的治学态度,与“教人求真”的要求有相当大的距离,很难引导学生学做真人。

所以,在当今教育环境下,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担负重要责任的新疆班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认真、切实、深入地学习并且真切地领悟陶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教育名言里所蕴涵的求真思想,以先生的名言为指导,规正我们的教育行为。自己首先做一个无愧天地、无愧良心、无愧党的教育事业的“真人”,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也才有资格去教人求真,最后也才能达到引导学生学做真人的目的。陶先生这句教育真言,对我们今天教育的指导意义,就在于它鞭策我们教育者自身必须说真话,办真事,备真课,传真经,授真艺,当真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学生当好表率,做好模范,引导学生做真人,而不要做虚伪的人、欺骗的人、表里不一的人、人前人后相悖的人。

我们教育新疆班学生学做真人,从细小的事情做起。学生从数千公里外的天山脚下来到太湖之滨的姑苏古城,对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学生一下火车,就看到我们学校打出的欢迎横幅,迎接学生的老师不顾天气炎热,帮助学生把行李从火车上搬下来,装上接站客车,使学生感到苏州的老师对他们的真情;新疆班的学生生病了,班主任老师整夜地陪同在学生身边,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真爱;老师向学生介绍苏州的经济发展情况,介绍山水人文景观,介绍苏州的风土人情,然后带学生参观、验证,使学生感到对他们说的是真话;学校组织新疆班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让他们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真感;进行军训,请部队官兵到学校严格培训,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真要求;无论是摸底考查,还是平时的考试,学校都要求学生不弄虚作假,反映学习的真成绩;同学之间有矛盾了,老师不回避,不袒护,让学生打开窗户说亮话,表达自己的真想法……

十年来,我们已经培养了几届新疆班学生,这些学生遍布祖国各大著名高校。虽然不能说他们是完美的人,但是,我们可以说,我们培养这些学生基本上都是不作假的“真人”,他们的想法、行动、感情、成绩等等都是真实的。

二、用陶先生的创造思想锻造新疆班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陶先生的这句教育名言,非常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行动、知识与创造之间的关系,那就是只有通过行动,才能获得知识;只有掌握了足够的知识,才能够顺利地从事创造。反过来说,要想创造,就必须具备应有的知识;而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有行动。

国家开办新疆班,绝不是要培养一群书呆子,而是要培养将来能够承担建设新疆、服务新疆、保卫新疆的合格人才。党中央、国务院在许多文件中都非常重视对年轻人的创新教育,倡导建立创新型国家。然而,创新要有一定条件,不是任何人想创新就能够创新的。那么,怎样才能创新呢?创新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得有丰富、扎实的知识做坚强后盾。试想,像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卓越的科学家,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武装,就算他们对祖国再怎么忠诚,就算他们再怎么想为国家的导弹事业做贡献,也是没有办法搞出导弹来的;又比如,从事载人航天事业的科学家,如果没有相关知识的

   

积累,也是没有办法创造出我国的航天奇迹的。

所以,要想创新,就必须具备充足的知识。

那么,知识又如何获得呢?按照陶先生的主张,就是要行动。我想,陶先生所说的“行动”,其内涵应该是非常深刻的。

         首先是关注生活。因为,陶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关注生活就是行动,关注生活就是教育,在生活中学会生活,也就会获得知识。在陶先生看来,具体的、有形的、有围墙的学校是学校,整个社会也是一个大的学校。在社会中行动,在社会中学习,在社会中锻炼,在社会中成长,这些都是行动。为了培养新疆班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学校充分利用苏州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密集的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除了正常的上课学习之外,我们还经常带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高新技术的巨大生产力,激发学生的巨大学习潜能与创造才能。

其次是学习。所谓“教学做合一”,自然不能把学习排除在外。不学习自然也就难以获得知识。就学校学习而言,行动又是多方面的。比如,在上课之前的预习是行动,课堂上的听课、思考、发言、讨论、记笔记、勾画要点是行动,课后的复习消化、巩固提高、模拟演练、研究总结、比较分析是行动,向老师请教、与同学磋商、跟父母探讨也是行动。在这些行动中,在不知不觉之间,学生的文化知识渐渐积累,学问功底渐渐加深,思维能力渐渐增强,才思智慧渐渐融通。

再次是做事。所谓做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实践、实验。确实,有些知识比较抽象,教师讲来讲去,学生理解起来仍然觉得费劲。而在实践和实验中,学生几乎马上就明白了,往往会会心地一笑:“哦,原来是这样的呀!”就创新而言,有时候,也许实践和实验所得到的思想启迪与智慧碰撞,比单纯的知识传授的作用还要更大。我们学校的新疆班学生,在实践、实验、创造方面的成绩是出类拔萃的,多次在世界机器人比赛、国际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冠军。

毫无疑问,陶先生所打的“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的比方,对于我们今天的新疆班教育,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我们应该以之规正自己的教育实践,引导学生在行动中求知,以知识为依托学会创造,如此,庶几不负陶先生的谆谆教诲。

三、用陶先生的“四问”要求考评新疆班学生

陶先生提出,一个人,每天都要问自己四个问题: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时至今天,先生这四问,对于我们的新疆班教育工作,依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先生首先关注的是身体,这充分体现了先生的人本思想。今天有句很通俗的话,叫做“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的,如果身体不行了,什么也谈不上。所以,先生首先让我们自问身体进步没有。身体怎么进步?当然靠锻炼。综观古今中外有重大成就的人,往往是相当重视身体锻炼的。毛主席年轻的时候与风华正茂的朋友们到中流击水,进行爬山锻炼;陶先生本人也是进行锻炼的典范,他还巧妙地将锻炼与劳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样的锻炼中,他们的身体也就进步了。其实,当年能够走完长征的先辈,基本上都是具备强健体魄的。

新疆班学生来苏州之前,都是进行了基本选拔的。他们的身体素质总体上是健康的。但是,苏州这个地方的气候、环境与新疆毕竟还有比较大的差异,所以,有的学生还是有些不适应。鉴于这样的情况,我们让新疆班学生开展长跑、爬山、游泳、打球、摔交等各种各样的体育锻炼,并且在身体素质方面进行有标尺的考评。慢慢地,学生的体魄进一步强壮了,对苏州也逐渐适应了。

先生的第二问是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作为学生,总要争取自己的学问能够每天有所进步。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齐白石先生有个规矩是“不教一日闲过”。这些,与先生这一问的意思是极其吻合的。只有学问每天有进步,知识的积累才能逐渐厚重起来,也才能担当起为国家做贡献的重任。而这种每天自问,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和鼓励,是对自己的一种促进。人只有不断促进,不断追求,才能使自己得到提高。

新疆班学生与本地学生相比,是带有一种使命感来的。他们如果学习不能进步,如果与同学拉下太大的差距,那么在未来的竞争中就会处于很不利的地位。有些人有一种误解,以为新疆班学生考上名牌大学好像完全是靠政策照顾的。其实,新疆班学生是要放到全国范围内去做比较的,只有在全国新疆班的所有学生中都名列前茅的学生才能够进入一流的名校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