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实践出真知的谚语

实践出真知的谚语

时间:2023-05-30 08:55:44

实践出真知的谚语

实践出真知的谚语范文1

关键词: 武术谚语 发展 分类 作用 现实意义

武术谚语是谚语的一种,是习武者及广大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并流传已久的语言艺术形式。它用简洁、精练、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深奥的武术思想、描述复杂的武术动作、总结精辟的武术要领、传承宝贵的武术技巧,具有提高人们的武术意识、指导人们的习武实践、丰富人们的武术语言等作用。

1.武术谚语的产生与发展

武术谚语同其他语言一样,并不是某个天才或几个圣贤及武林高手独自创造的。它是广大习武者及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武术谚语的起源其确切年代虽不得而知,而我们推想其形成来源应与现代流行语同样。武术谚语的成立也是基于几代人选择、淘汰出来的隽语。起初,可能是一个或几个精于武术的人经过练武实践、观察、总结、归纳出几则习武方面的哲理。后来随着传播范围的扩大,在传诵中被人们不断修饰、凝练,之后可能渗透到生活中,以及其它谚语之中,也可能与其它谚语或语言形式结合,在根据武术要领改编而来,于是竞相引用,竞相传播,武术谚语遂以成立。

人们的认识,无论是对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界等各方面,都是一步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武术谚语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认识不断提高发展起来的。人类社会发现了铁,与铁有关的武术谚语就被创造出来了,如“练武要起早,打铁要趁热”。后来人们在铁的基础上,又炼出钢,钢比铁还硬,武术谚语也随着发展为“练功如打铁,百炼成纯钢”。

武术谚语的发展变化总是与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的。从古至今,武术谚语日积月累,不断丰富,日臻完善,然而其发展速度最快,数量最多,还是在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之后。过去的武术谚语大多数是在各个武术门派内部传诵,相互之间一般不交流,基本上是独立存在的。例如,有的门派倡导“要想功夫深,练拳先练筋”,而另一门派高呼“要想拳不空,练拳先练功”。这两句武术谚语实际上都是强调基本功在练武中的重要性,但由于各门派之间互相不交流,因此各表述的语言都不一样。在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体育、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武术门派之间增进交流,武术谚语也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2.武术谚语的分类

2.1技击类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技击谚语是习武者不断从武术练习中提炼出来的关于指导武术训练的精练语言。如:“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宁挨十手,不挨一肘。”“能动能静,拳道之圣;动而不静,拳道之病。””武术讲八法,拳脚要踢打。”“拳似流星眼似电,身似游龙腿似箭。”“架子天天盘,功夫日日增。”

2.2练法类

武术先辈们在长期的运动实践中,不断积累、创造出了内容丰富的练武经验,这些武术谚语简洁又不失精要,使广大习武者掌握练武的要诀,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进行正确的练习。如:“欲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深功出巧匠,苦练出真功。”“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场上一分钟,场下百日功。”“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松。”“若要功夫好,一年三百六十早。”

2.3养生类

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与人类智慧的结晶,不仅在技击防身方面有重要作用,而且在养生史上拥有颇为重要的地位。其有关的武术谚语如:“常常练武术,不用上药铺。”“刀越磨越亮,体越练越壮。”“打拳壮筋骨,踢腿活四肢。”“少时练得一身功,老来健壮少生病。”“药补不如食补,靠补不如练武。”“坚持练功,百病不生,中途歇功,百病丛生。”“拳后百步,精神爽砾。”“每天百步君须记,腰腿转动寿延年。”

2.4武德类

武德是武术在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中,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准则,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相关的武术谚语如:“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心正则拳正,心邪则拳邪。”“拳以德立,无德无拳。”“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在人前自夸口。”“习武千条戒,最戒嫉妒心。”“行遍天下路,把势是一家。”

3.武术谚语的作用

3.1提高人们的武术意识

武术谚语对人们正确地认识武术及社会其他方面的种种现象,提高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十分有有益的。当人们说“讲解千遍,不如喂手一遍”,“武功武功不练落空”等武术谚语时,就会对练武实践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如读到“习武有诀窍,勤奋第一条”,“欲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等武术谚语时,就会明白只有下苦功夫,才能练出高超的武艺来。丰富的武术谚语从武德、技艺、拳理、养生等各个方面给人们的思想以丰富的营养,给人们的思维以哲学的启发,从而更加明确为什么要练武,如何练武的问题,提高对中华武术的认识。

3.2指导人们的习武实践

武术谚语来源于人民大众的习武实践,经过概括、总结、升华后,再反过来给人们的习武实践活动以指导和启发。所以武术谚语不仅仅是停留在书面与口头上,而是可以变为真正实际行动,并加以指导。就是说人们在武德、技艺、功法、养生等诸多方面,可以从武术谚语中得到启发、借鉴,使自己在以上几个方面少走弯路,做得更好。比如说一个年轻人刚练了几年武术,觉得自己有两下子,今天想同这个人比试,明天想同那个人过招,他的老师就可能对他讲“学武三年,天下去得;再练三年,寸步难行”,“天外有天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等武术谚语来教育他不要骄傲自满,不要逞强好胜。武术谚语在习武、健身等方面对人们的指导、启发应是参考性质的,不能故弄玄虚,夸大它的作用。运用武术谚语,要真正准确地领会每一条武术谚语的思想性和科学性,使其充分地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3.3丰富人们的武术语言

武术谚语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是人民群众公认的语言精华,是汉语语言中极为鲜亮的闪光点。武术谚语除了在武术方面有说服力外,倘若恰当地引用日常生活中,作为说明某一事理的佐证,一定会增强语言的说服力。例如:当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止步不前时,我们的前辈和老师就可能用这样的武术谚语来激励我们:“绳锯木头断,水滴石头穿”,“万事开头难,头三脚难踢”,“勤奋出才智,苦练出功夫”。武术谚语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

4.武术谚语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现实意义

武占坤老师在《中华谚谣研究》一文中这样称赞谚语:“谚语是造化之神的双手,是智慧之神的双目,是民间语用美神头上的花环,是民族乡土文化天幕上的星斗。而汉语中的民谚总汇,则是我们炎黄子孙这条东方巨龙口中吞吐的文化星云。”由此可见,作为民间语用艺术火花、人类智慧结晶的谚语是人类真知卓识的凝练,是我们民族语言精凝而又慧美的艺术表达形式。在金元上帝主宰沉浮的今天,人们往往用“含金量”来衡量一切事物的价值。在人类的精神财富中,含金量最高的东西,要属于来源于人们各种社会实践的智慧经验升华所得的“真知卓识”了;在人类语言财富中,含金量最高的说法,要算来源于民族语用艺术智慧结晶所得“精凝”而又“慧美”的语言形式。一般说来,谚语恰恰是人类的真知卓识和民族语言精凝而又慧美的艺术表达,在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恰切点上聚焦融合的产物,因而,它是具有双倍金价值、双重智慧美的现象。

谚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与社会生活中反复检验所得出的经验总结,也是他们世世代代用以记录和传授各种生活知识与经验教训的简洁工具。武术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传授方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传授经验,谚语即是其中之一。作为一种“典型的俗语”,谚语是由群众所创造并在其口语中广泛流传的,结构相对定型的、通俗简练并富有意义的语句。这些谚语给现今的文化交流带来诸多的便利,使用它们可以使人了解很多习武的深奥道理与精义所在,更深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未曾学艺先学礼”、“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场上一分钟,场下百日功”、“欲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深功出巧匠,苦练出真功”、“少时练的一身功,老来健壮少生病”、“酸多练,痛少练,麻不练”、“远用手,近用肘;宁挨十手,不挨一肘”、“独练时无敌似有敌,应敌时有敌似无敌”、“拳如流星,眼似电,腰如蛇形,步赛粘”、“打拳容易改拳难”、“精要充沛,气宜沉,力要顺达,功宜纯”等武术谚语,像苍松翠柏一样,在广大习武人的口中四时不凋、八节常新地成活着,生生不息,世代相传,与民族齐寿,共泥土同香。英谚也说:“时间消逝而谚语独存。”这千古不朽的常言,不值得我们去探讨吗?

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学习和掌握武术谚语,在文化交流中如果能对它水到渠成、信手拈来地加以运用,会实现“信息传递速度快”、“语效好”、“信息接受的速度快”的表情达意的交际目的。

5.结语

武术谚语是谚语的一种,是承载着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汉语语言大家族中的一朵奇葩,它是我国历代武术家及人民群众练武、养生、授徒及斗争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它用精辟的语言指导人们做人、习武、传艺等,因此对习武者及武术爱好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武占坤.中华谚谣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实践出真知的谚语范文2

关键词: 谚语 思想道德教育 生活化 功能 高效辅导员

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辅导员教育的重心。然而,在开展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其中,教育方式不当是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1]。因此,在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时,应走出“任课教师打天下”的误区,提倡在自然的状态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尤应提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生活化。短小精悍的生活化内容有利于随时开展德育工作,亦有利于大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谚语的特点

首先,谚语是短小而富有韵律的。我国的谚语多为四至七字,部分八字以上的谚语也因其形式活泼,朗朗上口,容易被人记住。短小而富有节奏和韵律是谚语的重要特点。谚语讲究声律美,其节奏和诗句的节奏相似。不论长短,谚语都显示出一种均匀整齐的美感。同时,谚语还注意押韵,且押韵方式多样:有的押平声韵(“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有的押仄声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还不报,时辰未到”);有的平仄相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讲究“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有的押尾韵(“先苦后甜,富足万年”)。

其次,谚语的内涵非常丰富。高尔基曾说:“谚语和歌曲经常是简朴的,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可以写出整部书来。”谚语涉及的内容极广,包括社会、历史、生产、自然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只有学而知之,没有生而知之”告诉人们学习的重要性;“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教人修德养性;“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教人谦虚谨慎;“听话听音,看人看心”教人做事处人。

再次,谚语生于民间,“是街头巷尾的智慧”。谚语中所涉及的内容都是日常所见,朴实无华。同时,口语化让人读起来兴趣盎然。简简单单的话语充分显示出普通老百姓的风趣、机智和敏锐。一句“懒人嘴里明天多”,便将那些总是把“从明天开始”挂在嘴边的人的形象描绘得活灵活现;“好马要是三年不骑,会比驴子还笨”,用语朴实,但隐含的真理不得不让人折服;“鹰飞高空鸡守笼,两者理想各不同”中,鹰和鸡的对比可以激发人们追求更高理想的愿望。

二、谚语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和自我调控是班杜拉的道德教育认知观中的重要内容。其中,道德判断指的是关于善与恶、是与非的认识与辨别;道德行为是以一定的道德判断为思想基础所采取的对待善与恶、是与非的具体行动;道德调控则是人在面对两难道德行为等问题时通过理性分析与意志努力而对善与恶、是与非作出的道德行为的比较与取舍,即在是非分明的基础上做到避恶趋善[2]。简言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正确的道德判断标准,并通过自身调控,培养正确的道德行为习惯。如何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判断标准?班杜拉认为,通过观察学习,能够改变学生的认知经验和社会学习经验,进而改变与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特别相关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他进一步指出,观察学习的途径有两种:通过对他人行动偶然或有意观察,或言语示范[3]。言语示范更因其方便省时、适用广泛等特征,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1.谚语有助于学生学习道德规范

以言语示范为主导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时,应注意学生的思维特征。谚语是抽象语义与具体实践经验的综合体。郭绍虞先生指出:谚语是人的实际经验之结果,而用美的言词以表现者,于日常谈话可以公然使用,而规定人的行为之言语[4]。源自生活的经验,使谚语可以通过观察或实践理解。有的谚语可以通过观察理解,如:“当你轻视幼苗的时候,请望望那参天大树。”“林中没有不弯的树,天下没有十全的物。”有的可以通过实践经验理解,如:“灯不明,要人拨;人不明,要人说。”因此,学生学习一个简单的谚语的同时,实际上是学习一个故事,一个具体的实例。利用谚语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2.有助于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决定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是个人的种种期望与价值选择。这种期望,一方面要依赖于他自己在类似情形的类似行为中得到的结果,另一方面要依赖于他观察到的发生在他人身上的效果。这种结果与效果的信息反馈,可以用来作为他自己下一次尝试类似行为的重要参考。”[5]

3.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的培养

传统道德教育观认为,有道德就是道德主体对社会既定道德原则与规范的服从,道德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与既定的道德原则、规范一致的道德行为习惯,按标准塑造、照模型浇铸,学生只能在这规矩中去思、去言、去行[6]。然而,班杜拉指出:自我调控能力是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论是道德思维的发展还是道德行为的形成都离不开自我控制,缺乏自我调节力会严重影响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升华。班杜拉强调个体的自我主导能力即个体必须通过生活加强自我更新,使自身胜任并得以发展[7]。根据这一观点,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要能遵从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更需要具备道德主动精神和道德选择的意识和能力。

三、挖掘大学生活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优化谚语的育人功能

大学是一个社会生活的模型,平时的生活琐事中或多或少地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等,辅导员教师不能仅停留在生活现象的表面,而要学会挖掘其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把育人和教育科学而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做人的道理。辅导员要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角色,成为大学生的心灵导师、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与管理者。在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谚语源自生活实践,其自身特点符合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新模式的要求。

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具体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时,应贴近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发展的特点。谚语以其短小、生活化及易于实践等特点,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思想教育观念,培养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最终建立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李世祥.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J].小学科学,2011(12):175.

[2]冯文全,徐东.论班杜拉社会学习道德教育思想[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9):126.

[3][美]班杜拉.郭占基,周国韬译.社会学习心理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39.

[4]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5]太扎姆.汉语新词新语及其规范[J].成都大学学报,2007.21(9):33-35.

实践出真知的谚语范文3

一、谚语导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导语至关重要,运用谚语导入新课,既可导入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又使干巴巴的说教变得妙趣横生,也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牵住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授遗传变异时可以引用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引出生物现象,引用“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来引出生物变异现象。再如在讲授营养繁殖的内容时,可引用农谚“五九和六九,河边插杨柳”来导入。同样在讲授“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时,可引用“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等谚语。由此可见,谚语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谚语设问,活跃课堂气氛,激发进取精神

运用谚语能调节学习的情趣,而且还能抓住问题的实质,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准确的生物学知识。如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教师可运用“公鸡叫,天亮了,早上空气多么好”提出疑问,早上的空气真的那么好吗?其实经过生态学家近年的研究知道,早上的空气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好,空气最好的时间在15时—17时。实践证明,把这些生动鲜活的、学生耳熟能详的、来自群众实践的经验总结引入课堂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收到如章回小说、电视连续剧的悬念效果。

三、谚语释疑解难,事半功倍

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有时可以适当运用谚语来释疑解难,往往会引人入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时,可以运用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来深刻阐述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常存在着取食和被取食的关系,肉食动物取食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取食植物。生物之间通过复杂的取食关系而相互联系就形成食物链。教师接着还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交流讨论后,自己正确写出这两句谚语的食物链。由此可见,适当运用谚语既可使学生的疑难问题迎刃而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的多种能力。

四、谚语小结,增加艺术效果

课堂教学小结适当运用农谚,形式新颖,效果更好。例如,在讲完生态平衡的内容后,可引用“本体原来只是公,毋将私欲混其中”来进行小结,告诫学生祖国只有一个,地球也只有一个,只谋眼前局部利益,不计长远整体命运,自毁家园而不及早悔悟,终将铸成千古之恨。再如在学习“植物的呼吸作用”后,可引用谚语“黏土赔沙土,一亩顶两亩”小结。又如教师讲完甲状腺激素作用后,可引用边远农村曾经流传的农谚“一代呆,二代傻,三代四代断根芽”来进一步说明甲状腺的调节功能。这样的小结不仅脉络清楚,学生学得活,记得牢,而且对当堂课的知识有了一个复习、整理和提高的过程。

五、留谚思考,增强知识反馈

适当运用农谚给学生留着课后思考,不仅可以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也可以提高学生拓展知识的能力。例如在学过“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后,让学生在课后思考“有收无收在于肥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和“粪大水勤,不用问人”等农谚。再如教师在讲完“生物的无性繁殖”时可引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为什么呢?留课后反思。这样学生既学到相应知识,又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还能引导学生由衷地赞美劳动人民的智慧。

实践出真知的谚语范文4

关键词:大庆;民间歌谣;谚语;日常生活;价值批判

大庆民间文学中,除了具有厚重的文化根基的民间故事之外,民间的歌谣、谚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这些观念体现了不同区域文化在此地的汇集、融合,并且成为本土作家创作中彰显地域特征的重要文化来源。从这些歌谣、谚语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们对劳动生产、思想道德、爱情伦理、知识学习、健康养生等诸多生活领域的经验总结,在文化层面上分析,我们能够看到石油工业文化、P内移民文化、草原民族文化与等区域文化的多角度呈现。

一、会战歌谣――劳动美视阈下的铁人精神原型的展现

大庆会战歌谣,产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其体现了大庆石油工人对党的革命事业的忠诚、对石油工作的热忱以及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的革命英雄主义。作为大庆石油文学的开端,会战歌谣 “受特定的地域、历史环境的影响,其明显地体现了文学的精神性价值”[1]这些歌谣多采用情景交融的叙述模式,借助恶劣的环境衬托石油人的硬汉子精神,就是那种“千里冰封不觉寒,万里雪飘汗不断”(《石油工人无冬天》)的忘我工作精神,这种歌谣的表达是朴素的,但其所呈现的劳动美是高尚的。电影《创业》的主题歌《满怀深情望北京》中就大量地吸收了会战时期的歌谣进行了艺术加工,凝聚成歌颂石油工人爱党、爱事业用于挑战、勇于奉献的赞美诗。可以说,这种源自工作体验的歌谣,真实地反映了广大石油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传统的劳动号子一样具有鼓舞士气的功能。会战歌谣是石油题材歌词创作原型素材,其与石油题材歌词的同源性,这种艺术模仿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语言的凝练与精神的升华!其创作艺术生命力超越了时代,“新时期的大庆石油歌曲创作从油田生产的事实出发,不回避生产中遇到的困境,坚持在艺术创作中突出人的实践性、主体性,在这种唯物史观的驱动下,歌词创作在主旨上不断地强化了对新时代石油人的使命感的宣扬与召唤。”[2]上世纪九十年代长影厂为油田某钻井单位拍摄的记录片《来自铁人故乡的报告》中的片尾曲中《我们是铁人的后代》则是这种石油人新时期使命感的真情抒写。会战歌谣单纯从词语的内蕴并不深厚,但背后承载的精神却具有巨大的力量,大庆敢于实践、敢于超越的创造精神后来被浓缩为铁人精神其承接这民族的传统与革命的传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资源。

铁人精神是在大庆石油会战中形成的,并且,在全国工业战线中得到广泛地响应。而在文艺作品中铁人精神的原型,最初就形成于大庆油田各条战线中不断涌现的劳动模范之中。“一面红旗一点红,五面红旗红一片”(《百面红旗迎风飘》),我们会发现铁人精神不是单纯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马列主义思想的全面普及下,人们的群体超越意识的呈现。时至今日,我们在考察大庆石油文学的创作中,我们依然能够寻到,这种铁人精神原型的痕迹,这正是一种精神的文化传承,也是人们从劳动中体验的是没创造精神的重要体现。当劳动超越其职业性的时候,那么劳动的异化现象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隐,进而劳动美的价值突显出来,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庆战歌――大庆工人诗选》,按照现今对诗歌的韵律、诗意的表达技巧评判,这些只能算劳动民谣,但其已让包含着极大的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究其原因在于“诗歌文本所呈现的生活情趣层面、革命理想驱动下的强力意志表现层面,以及创作群体的诗美意境酝酿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当时大庆业余诗歌创作群体对诗美创造精神的发掘。由于时代的局限,文本在现实主义框架下诗美创造技巧中所存在着不足,但其在大庆本土诗歌创作发展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铁人精神的原型表现通过这些质朴的歌谣流传下来,大庆人爱国、求实、团结、奉献的革命境界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二、移民群体中歌谣谚语――日常生活的情趣的整体呈现

大庆的人口构成中,移民占据着较大的比例,早在清末民初,大批来自山东河北的移民来到这块土地上,从事农业、牧业、手工业、商业等经营活动,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和经营理念,更带来了关内的中华主流文化,在这一地区的文化构建中,其是不可小觑的力量。在移民的文学中除了民间的故事外,还有大量的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谚语体现了日常生活情趣。

流传于肇源的民谣《十二个月顺口溜》,清晰地记录了一年里的重要节日,诸如元宵节、娘娘庙会、端午节、七夕、中秋、重阳、除夕等,其将节日与天气的变化与农业生产过程结合起来,体现了自然经济状态下汉族群众的日常生活面貌,展开了一副中华民俗的图画。这个民谣起源于关内,是关内农耕文化的充分体现。流传于大庆市大同区境内的民谣《十二月》也记录了与《十二个月顺口溜》相近的内容,与之不同的是其还插入了爱情因素,借着节气的变化去彰显情感的细腻变化,将人与自然有机地契合起来,在考察大庆地区乃至龙江和其他地区以“十二个月”为素材的民谣,我们发现了大量的相似性。由此可见,这两个顺口溜有着相同的原型,就是在农时节气变迁的基础上加入了民俗节日与人们的一些情感相融合,构成了生活的情趣。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十二个月所赋予人们不同的生活内容,不同的生活境遇对时间和环境的体验也不同,但将时间、空间、人的存在糅合到一起的文艺表达方式在黑龙江地区、乃至东北及全国其他一些地方均有类似的现象。

在这些反应人们生活情趣的歌谣中有生产经验的总结,也有中医健康养生的经验,更有知识学习的经验、生活的基本常识、道德的教化等等,这些内容集民间感性认识的集成,其体现了民间的集体智慧的总结,尽管在文艺表现手法上显得粗糙,但绝对是尚好的文学创作的思想素材根源。在这里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些歌谣谚语中还在一定层面上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日常思维习惯,这种习惯既有移民自身的文化也有对当地原住民文化的吸纳。

这些歌谣、谚语对我们了解生活在大庆境内的关内移民生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且一些谚语歌谣所富于的哲理性也体现了这块土地上人民在劳动生产、生活中的智慧,这些文存对大庆本土文学的形成培育了文化的土壤。

三、蒙古族民间谚语――草原民族朴素的实践哲学

流行于杜蒙与肇源境内的蒙古族民间谚语,充分地体现草原民族基于日常生活的批判与反思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一种朴素的实践哲学。

这些谚语具有道德的教化功能,比如:“多听有益之言,少讲有害之语”,“懒惰捧金碗要饭,勤劳使黄土变金”、“奸诈者孤立,骄傲者失败”、“为己之事少想,为民有益之事多做”,“众人不一,十指不齐”,“宁可光荣死,不愿苟且生”等,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蒙族民族勤劳、谦逊,珍惜友谊,注重善良品质的修养的优良传统,这些传统与其生活的环境以及所接触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恶劣的环境下勤劳、勇敢、协作、包容、稳重、守信,守法是凝聚一个群体战胜一切困难的保障,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道德基础。

在教化功能的基础上,一些谚语体现了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诸如,“高山跑马死,气大伤残生”,“山高下暖,灯高下亮”,“狗夺骨头,诺颜夺权”,“诺颜靠马,奴才靠腿”“知识肤浅言语无力,知识渊博话语有据”等,此中体现了蒙古民族在日常的实践中关于人生的思考,首先是做人的骨气问题,那种力争上游的精神是基于勇敢的精神传统下的一种精神折射,另外要有高的境界,要有渊博的知识,要有对真理的探求。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文学表现形式上与犹太人的经典《塔木德》中的一些生活箴言相类似,比如“你对生活奉献多少,就会从生活中得到多少”,“凡事皆有定数,天下万物都有定时”,“更多的拥有,意味着更多的担忧”等。[4]

在杜蒙县蒙古族谚语中,我们能够了解草原民族对日常生活的价值批判与反思,此中呈现“灵与肉”的自由选择中,蒙古民族的集体意识呈现,“世界因为人而出现肉体和灵魂的对立,肉体与灵魂也就是世界自身固有对立的最高表现”[5]从流传的谚语我们发现蒙古民族在意识向度上选择了高境界,在其文化中既重视个人的智慧、勇敢、荣誉,又重视团体的协作、包容、团结。重视知识,重视经验的总结,这些谚语中有很多是借鉴了外来文化的,也有许多是蒙古族自身的,说明我市境内的蒙古族谚语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的融合,而且大多数谚语直到今日仍具有现实意义,这充分说明了这些谚语基于社会实践完成了升华与超越,进而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这种朴素的实践哲学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其对探索我市境内的少数民族文化,分析少数民族文学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大庆民间歌谣、谚语作为原生态文学,其必然成为地域文学创作的重要文化素材来源,在诗歌、散文、小说等题材的创作中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因为文学主要写的是人,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所反映的文化,而作为文化的直接体现的歌谣谚语与作家创作的有机结合会增加文学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勇,丁瑾.政治话语图解下的六、七十年代大庆文学[J].W术交流,2013(04).

[2]王勇.大庆精神视阈下的新时期石油歌曲创作发展趋势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07).

[3]王勇,何文琪.诗集《大庆战歌》对诗美创造精神的发掘[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05).

[4]塞尼亚.塔木德(精华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

实践出真知的谚语范文5

[关键词] 翻译实践;归化;异化;探讨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7-103-1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植根于文化,文化影响着语言。唯有深刻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才能跨越语言鸿沟,从而使翻译中的问题迎刃而解。自从有了语言,有了交流的需要,翻译就应运而生。翻译作为人们了解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主要手段,是一种词汇的双向流动,必须要考虑到东西方的思维差异和文化差异。异化与归化作为主要的翻译策略一直是翻译界讨论的焦点问题。“归化”与“异化”的说法已经突破了语言本身的束缚,“将语言层次的讨论延续升格至文化、诗学和政治层面。”本文旨在从翻译实践中探究归化与异化理论的具体应用。

一、两种翻译理论:归化及异化

(一)归化理论

奈达从圣经翻译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最贴近的自然对等”的“归化”理论并提出了“功能对等”和“读者反映论”的观点。“归化(domestication)”主张译文应该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 也可以说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他认为“译文基本上应是源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读者反映应该是译者最主要的考虑因素。面对持“异化”翻译观点的学者提出的质疑, “归化”论认为“把源语的语言规范强加给目的语,一般来说是不现实的;同样,试图把源语文化的体系强加给目的语文化也是危险的。”归化翻译以删除原语文化特征的方式来避免文化冲突。

(二)异化理论

“异化(foreignization)”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保留原文的语言与文化差异,以原文作者为中心,要求译者向原文作者靠拢。异化论的代表人物是韦努蒂。他提出翻译“目的是要发展一种翻译和实践,以抵御目的语文化占指导地位的趋势,从而突出文本在语言和文化这两方面的差异”。他主张在翻译中不要消除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是要将源文化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让读者在最大程度上体会到“异国风情”。同时也要相信读者有能力通过“异化”的翻译了解从源语文化移植到目的语中的内容。

二、归化与异化理论的具体运用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主要来源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包括地理、政治及经济环境,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同时,也是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说,东方以佛教、道教为主,而西方以基督教和天主教为主,因此在翻译佛祖、上帝一类的词汇时就要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

英语谚语是深深的植根于人们的生活当中的,是人们智慧的体现和文化的反映。由于东西方相似的经历和意识,我们可以在很多谚语当中找到相似的表达方式和思想意图。例如:“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翻译为人多好办事。“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翻译为趁热打铁。但是绝大多数的谚语需要通过归化或异化的翻译方法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归化翻译以传达谚语内容为主要出发点,可以舍弃原本的一些容易造成误解的比喻或是和文化息息相关的内容,让读者可以更好的理解谚语的真正意义。例如:在翻译 “Every Jack has his Jill.” 时如果按照异化的方法翻译为“每个杰克都有他的吉尔。”那么读者将会不知所云。这时,我们就需要了解杰克和吉尔在英语文化中的真正意义,采取归化的翻译方法,在目的语中找到相应的表达方式。杰克和吉尔泛指男人与女人,所以翻译为“人各有偶。”更为恰当。在翻译 “Speak of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 时如果将 “devil” 一词翻译为 “魔鬼 ”, 那么整个谚语的意思和感彩都发生了变化,这时,翻译为“说曹操,曹操到。”更为恰当。类似的例子还有将 “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 翻译为“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但是,我们要注意了解“异域风情”是我们翻译谚语的主要目的,谚语是我们了解西方地域文化,人文风情,宗教习俗的重要途径。因此保留原语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和浓烈的民族文化色彩是翻译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例如,在翻译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时,我们可以采用异化翻译为“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还可以归化翻译为“十赊不如一现。”但是归化译法中舍弃掉了原文生动的形象,虽然也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可是却无法保留谚语的味道,失去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总之,归化和异化没有绝对的优劣高低之分,两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前者主要以目的语为出发点,以读者的感受与理解作为主要的考虑因素。后者主要以源语为出发点,以将异国风情介绍给读者为主要目的。翻译策略的选择要结合翻译的目的,类型,具体的实例和语言环境,以求最大程度的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殿兴.信达雅与翻译准确性的标准[A].见:罗新章.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实践出真知的谚语范文6

[论文摘要] 本文基于日语谚语的语体风格及其翻译原则对ことわざ的汉译处理进行探讨和思考,并对几个现行汉译版本的译案提出商榷。

[Key words] Japanese proverb translation into Chinese, surface semantics, proverb translation principle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s the ways of translation from Japanese proverb into consideration based on theproverb style and translation principle, and also discusses several translations of Japanese proverbs in some translatedChinese versions.

日谚汉译,即ことわざ的汉译处理显然不同于其他语体的翻译。对谚语翻译质量孰优孰劣的品评,其着眼点不在于过于直译或偏于意译。必须加以说明的是,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日本的ことわざ与汉语中相应的谚语并不绝对等值,其涵盖面更广。日语的ことわざ范畴包括了谚语、成语、俗语和民间俚语。考虑到日本语传统的分类习惯,亦顾及拙作行文上的方便,姑且将ことわざ统称为谚语,亦将ことわざ的汉译处理简称为谚译。既然是谚译,作为译者就不能不考虑ことわざ本身独特的语体文格以及基于该语体风格所应遵循的翻译原则——个ことわざ经翻译处理之后所提供给读者的汉语译文,必须使读者能从中获得他所熟悉的谚语的感觉并领略谚语所特有的魅力。

请看下面这三个ことわざ:

马は马づれ 牛は牛づれ

木は木 金は金

昨日は昨日 今日は今日

若不考虑谚语特定的语体风格,仅就一般的翻译而论,这三个句子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了。信眼望去,即可脱口道来,那不就是

———

马跟着马,牛跟着牛。

木头是木头,金子是金子。

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

但且慢,当我们基于谚译的原则对译辞加以斟酌的时候,想必就不会如此轻率地下笔。思量再三,恐怕还是顺理成章地将其译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丁是丁,卯是卯。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何以见得?道理其实浅显。作为一种特定的语体,人们从谚语中获得的并非仅是字面意义所提供的信息,而是隐藏在表层语义背后的社会现象、历史经验、人生哲理或生活本质。构成谚语的字面意义仅仅是一种信息转义的载体,它往往语带双关,深有寓意。人们其实是借助其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发某一令人深省的哲理罢了。显然没有必要囿于其表层语义而在那儿刨根究底。当我们说“黄鼠狼给鸡拜年”的时候,不见得有谁真的相信动物世界有此趣闻。同样的,日语中一个“猿も木から落ちる”的ことわざ,想必也不会让哪一个日本人提出质疑——猴子何曾从树上掉下过?

恰恰是谚语的特定语体风格,使“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丁是丁,卯是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三个译案获得人们的认同。不考虑语体风格,仅就字面来看,这三个译案显然与原文相去甚远;不考虑语体风格,甚至说不清楚“马は马づれ牛は牛づれ”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是,当我们认同谚译的原则,不是从一般的译文而是从严格意义上的译谚这一角度来审视的时候,想来就会欣然接受这些译文。

遗憾的是,我们所说的这个谚译原则并没有始终不渝地被贯彻在ことわざ的汉译实践中。就面世的几个ことわざ的汉译版本看,译文处理不当的现象屡见不鲜。笔者以为,日谚汉译的败笔在很大的程度上其实应当归咎于译者没能遵循谚译的基本原则。鉴于篇幅所限,拙文不可能把散见于诸汉译版本中笔者认为不妥的译案全部罗列出来,这里仅从笔者案头现有的四个不同的汉译版本中各摘录一个,与读者一起剖析。

马瘦せて 毛长し/马瘦毛长

《简明日汉成语辞典》

我が粪は臭くなし/自屎不嫌臭〉

《日中ことわざ对照集》

おぼれるものはわらをつかむ/落水者

攀草求生

《日汉成语俗语词典》

内股膏药/随弯就弯,随直就直

《日汉成语谚语词典》

这四个ことわざ的汉语译文不妥在何处呢?

第一,作为谚语的译文,它们没能使读者获得其所熟悉的谚语的感觉。谚语那种语言风趣、意味隽永的神韵在这些译文中皆无从觅见。就谚语的标准而言,这些译文很难让人苟同,因为它们既不符合汉谚的规范,也没有还谚语之本色。

第二,可谓语焉不详。就其字面意思所提供的信息,人们很难明白这几个ことわざ究竟喻指何事。即使是通晓日、汉双语的读者,对照原文也会陷入茫然的境地,更不要说不谙日语的单语读者。“马瘦毛长”为哪般?何谓“自屎不嫌臭”?“落水者攀草求生”的寓意何在?何以会有“随弯就弯,随直就直”?真是令人如堕入云山雾海,不知所云。不客气地讲,如此谚译等于白译,亦等于没译。

第三,就译文的文字看,实有生造杜撰之嫌。译者不是尽可能从既有的汉谚辞库中潜心搜寻可与之对号入座的汉谚辞条,而是望文生义,食洋不化。他所造出的译文,不免给人一种晦涩和不自然的感觉。至于像“自屎不嫌臭”这等粗俗、不堪入目的文字,读来更易遭人嫌恶。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败笔,如前所述,恰恰是译者忽视了ことわざ这一语体的独特风格,将谚译与一般意义的翻译混淆在一起。就“马瘦せて毛长し”、“我が粪は臭くなし”、“おぼれるものはわらをつかむ”这三个ことわざ的译案来看,译者只译了表层语义而没能道出ことわざ的个中真谛。显而易见,译者囿于字面意思的诠释,是在释字而非释义。至于“内股膏药”的译文,尽管看似别具一格,但何谓“随弯就弯,随直就直”?读来亦让人莫名其妙。

总之,这些ことわざ的汉语译文,怎么看怎么不像谚语。人们品尝不出其谚语的味道,更不要说对其喻指的事理心领神会。说它们是谚译又怎能叫人心悦诚服?

对这几个ことわざ笔者冒昧地作如下的改译,以就教于广大同行。

马粪せて毛长し/人穷志短

我が粪は臭くなし/敝帚自珍

おぼれるものはわらをつかむ/

病笃乱投医

内股膏药/墙头草,顺风倒

当然我们应当承认,中日两国语言生长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之上,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也有所差异。因此,日谚汉译时,未必都有意思贴切的现成汉谚可与之相对应。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允许译者“妙笔生花”地创造新谚。作为译者,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就翻译艺术的创造性而言,他在ことわざ的汉译上所拥有的自由是极为有限的。他应致力的首先是要从现有的汉谚辞库中悉心筛选可用的辞条。即使条件允许译者匠心独运,那也必须遵循谚译的原则,使其别出心裁的译文,从句法结构到遣词用字都接近或符合汉谚风格。唯有如此,才算得上是名符其实的谚译。

参考文献

(1)曲礼贤、张文华,《简明日汉成语辞典》,北京:知识出版社, 1982年。

(2)金丸邦三,《日中ことわざ对照集》,东京:燎原书店, 1983年。

(3)姚文化,《日汉成语俗语词典》,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3年。

实践出真知的谚语范文7

1、读一书,增一智。

2、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3、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4、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5、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6、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7、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8、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9、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10、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11、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12、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13、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14、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缅甸谚语)

15、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英国谚语)

16、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欧洲谚语)

17、谦虚是学习的朋友

18、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19、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

20、包子有肉,不在皮上;人有学问,不挂嘴上。

21、不实心不成事,不虚心不知事。不自是者博闻,不自满者受益。

22、虚心的人,常想己之短;骄傲的人,常夸己之长。

23、自赞就是自轻。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24、如果有了胡子就算学识渊博,那么,山羊也可以讲课了。

25、成就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

26、吹嘘自己有知识的人,等于在宣扬自己的无知。

27、言过其实,终无大用。知识愈浅,自信愈深。

28、讷讷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

29、宽阔的河平静,博学的人谦虚。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子没有货。

30、山不厌高,水不厌深。骄傲是跌跤的前奏。

31、骄傲来自浅薄,狂妄出于无知。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32、说大话的人像爆竹,响一声就完了。鉴难明,始能照物;衡唯平,始能权物。

33、谦虚是学习的朋友,自满是学习的敌人。

34、赶脚的对头是脚懒,学习的对头是自满。

35、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的人学十算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36、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自夸口。满足现在的成就,就窒息了未来。

37、喜欢吹嘘的人犹如一面大鼓,响声大腹中空。

38、人唯虚,始能知人。满招损,谦受益。满必溢,骄必败。

39、知识贮藏在谦虚的大海中。(朝鲜谚语)

40、学问多深也别满足,过失多小也别忽略。(蒙古谚语)

41、懂得自己无知,说明已有收获。(拉丁美洲谚语)

42、学问学问,不懂就问。(名人名言 )

43、刀钝石上磨,人笨人前学。以人为师能进步。

44、试试并非受罪,问问并不吃亏。善于发问的人,知识丰富。

45、不听指点,多绕弯弯。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4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47、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耻于问人,决无长进。

48、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

49、井淘三遍吃好水,人从三师武艺高。

50、手指有长有短,知识有高有低。学无前后,达者为师。

51、边学边问,才有学问。若要精,人前听。

52、只要是有益的话,小孩的话也要听。

53、要学蜜蜂采百花,问遍百家成行家。

54、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请教别人不折本,舌头打个滚。

55、怕问路,要迷路。嘴勤不走冤枉路。

56、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英国谚语)

57、不问的人永远和愚昧在一起。(东非谚语)

58、耳朵没有底,可以从早听到晚。(非洲谚语)

59、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60、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61、一个不想蹚过小河的人,自然不想远涉重洋。针越用越明,脑越用越灵。

62、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63、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64、上如阶尽管费力,却一步比一步高。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

65、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6、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学,不怕千万卷。多练多乖,不练就呆。

67、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困难是人的教科书。

68、汗水和丰收是忠实的伙伴,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丽的情侣。

69、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先学爬,然后学走。

70、心坚石也穿。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勤勉是成功之母。

71、好高骛远的一无所得,埋头苦干的获得知识。百艺通,不如一艺精。

72、同时赶两只兔,一只也捉不到。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过来当师傅。

73、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如赶路,不能慢一步。

74、学问之根苦,学问之果甜。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75、注意力是智慧的门户。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76、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77、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性。

78、搓绳不能松劲,前进不能停顿。瞄准还不是射中,起跑还不算到达。

79、没有艰苦的学习,就没有最简单的发明。(南斯拉夫谚语)

80、谁游乐无度,谁没空学习。(法国谚语)

81、谁要懂得多,就要睡得少。(亚美尼亚谚语)

82、知识好象砂石下面的泉水,越掘得深泉水越清。(丹麦谚语)

83、知识需要反复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尼泊尔谚语)

84、学如驾车登山,不进就退。(日本谚语)

85、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86、读了懂不了,用处也不大。

87、一窍通,百窍通

88、心里没有眼,有眼也无用。

89、仔细考虑一天,胜过蛮干十天。

90、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

91、尽信书,莫如无书。

92、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93、没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难;没有头脑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

94、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95、闻而不审,不若无闻。

96、读书不知义,等于嚼树皮。

97、吃饭不嚼不知味,读书不想不知意。

98、读书不想,隔靴挠痒。

99、温故而知新。

100、刀越磨越利,脑越用越灵。

101、身怕不动,脑怕不用。

102、强记不如善悟。

103、思索,就是跟自己争论。(西班牙谚语)

104、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草率行动。(南斯拉夫谚语)

105、知识无底,学海无涯

106、万川归海海不盈。

107、山上的石头能背完,河里的流水能舀干,世上的知识学不完。

108、书囊无底。

109、生命有限,学问无涯。

110、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111、学如积薪,后来者居上。

112、学到知耻处,方知艺不精。

113、到处留心皆学问。

114、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

115、做到老,学到老,活到八十还学巧。

116、聪明的樵夫,应该是既善于砍柴,也善于磨刀的。

117、聪明来自见多识广。(阿拉伯谚语)

118、不愿看的人,比瞎子还瞎;不愿听的人,比聋子还聋。(法国谚语)

119、学者的一天,比不学无术的人的一生还有价值。(阿拉伯谚语)

120、数不尽的土粒,渡不尽的学海。(蒙古谚语)

121、知识无底,学海无涯。(蒙古谚语)

122、时间是宝贵的财富

12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24、少而不学,老而无识。

12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26、太阳落山了,人才感到阳光的可贵。

127、记得少年骑竹马,转身便是白头翁。

128、有钱难买少年时。

129、失落光阴无处寻。

130、节约时间就是延长寿命。

131、守财奴说金钱是命根,勤奋者看时间是生命。

132、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

133、你和时间开玩笑,它却对你很认真。

134、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135、把握一个今天,胜似两个明天。

136、清晨不起早,误一天的事;幼年不勤学,误一生的事。

137、等时间的人,就是浪费时间的人。

138、最珍贵的财富是时间,最大的浪费是虚度流年。

13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140、挥霍金钱是败坏物,虚度年华是败坏人。

141、谁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

142、珍宝丢失了还可以找到,时间丢失了永远找不到。

143、懒人嘴里明天多。

144、一日无二晨,时过不再临。

145、熟读游泳学,不如下大河

146、人在山外觉山小,人进山中知山深。

147、万事莫如亲下手。

148、荆条编小篮,看着容易做着难。

149、不见不识,不做不会。

150、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151、不爬崎岖的高山,不知大地的平坦。

152、见识,见识,不见不识。

153、天平是轻重的衡量器,实践是是非的试金石。

154、发一回水,澄一次泥;经一回事,长一回智。

155、有钱难买经验多。

156、有知识不会运用,如同耕耘而不播种。

157、闭眼怎看三春井,出水才看两腿泥。

15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159、听不如看,看不如干。

160、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

161、经常出门的孩子,比父母知道的多。

162、读千赋者善赋,观千剑者晓剑。

163、读书如果不与实际结合,知识不过是天空的浮云。

164、站在森林外边,就不能完全了解森林。

165、欲知对岸事,就要渡过河。

166、聪明人听到一次,思考十次;看到一次,实践十次。

16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6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6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7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7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7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7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7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7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6、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7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78、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7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8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18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8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8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84、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185、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186、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187、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188、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189、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190、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191、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192、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193、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194、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95、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实践出真知的谚语范文8

关键词: 法语谚语 文化差异 翻译策略

一、法汉谚语中的文化差异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从文化的范围来划分,文化又可分为:①物质文化,包括建筑物、服饰、食品、工具等,即各种物质产品。②制度文化,包括政治、制度、法规及相应的风俗习惯等,它是通过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体现出来的。③精神文化,即人们思维活动的产物,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

谚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积累下来的财富。中法两国由于生活环境不同,生活经验不同,因此在各自谚语中都带有语言、文化、社会、历史、宗教、传统等方面的烙印。

1.生活习惯不同

法国和中国的饮食文化享誉世界,但又各有自身的特点。法语谚语“Un repas sans fromage est une journée sans soliel.”说的是“吃饭时没有奶酪就如同一天中没有太阳。”又如:“Pain tant qu’il dure,mais vin à mesure.”意思是“酒要适量,面包多多益善。”在法国人的生活中,奶酪、面包、葡萄酒都是饮食中必不可少的。而在中国,人们则是以米饭,馒头,白酒为主,所以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酒香不怕巷子深”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谚语。所以不同的饮食文化孕育出了具有各自饮食文化特点的谚语。

2.不同

宗教是谚语的重要来源之一,与宗教有关的谚语也就自然地出现在法中两国各自的文化当中。法国人大多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Dieu”(上帝)在人们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Dieu ne veut pas la mort du pêcheur.”(天无绝人之路。)“L’homme propose et Dieu dispose.”(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中国人千百年来信仰佛教,相信佛祖掌控着人世间的万事万物,因此和佛教有关的谚语也很多,如“临时抱佛脚”,“不看僧面看佛面”,等等。

3.思维方式不同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动物,人和动物的关系源远流长,中法两个民族都从动物身上受到很多启发,总结出很多关于动物的谚语来阐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但有时在描述同一现象时,法中谚语中却用到了不同的动物。法语谚语“Absent le chat,les souris dansent.”(猫儿不在,老鼠猖狂。)如果表达同样地意思,中国人常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两种语言分别用猫、老虎和老鼠、猴子来代表强弱两种势力。类似含义的句子还有“Un bon renard ne mange pas les poules de son voisin.”(狐狸不吃自己周围的母鸡。)汉语则常用“兔子不吃窝边草”。

4.历史文化不同

中法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很多谚语成语均出自历史典故。“Rendre à César ce qui appartient à César,et Dieu ce qui appartient à Dieu.”(是恺撒的当归凯撒,是上帝的当归上帝。)出自《圣经》新约部分,意思是把物品还给原来的主人。汉语中的“物归原主”表达了相同的意义。“物归原主”出自明代凌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他不生儿女,就过继着你家儿子,承领了这家私,物归旧主,岂非天意。”

二、法语谚语的翻译策略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的不对等和非语言因素的不对等,要么放弃选择与语境息息相关的交际价值而保持形式上的等值,要么选择放弃与语境无关的纯语义等值而保持交际等值。这种选择实际上就是直译与意译之间的选择。直译是从形式出发的翻译,因此又被称为“字面翻译”或“逐字翻译”。意译是从意义出发的翻译,意译的方法追求的是拨开原文形式的阻挠和囚禁,将原作所蕴含的内容和神韵表达出来。

法语谚语有其独特的语言和修辞特征,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会倾向于选用中文的谚语和成语,进行对应性的翻译。因为不管是法国的谚语还是中国的谚语,其中的一些谚语都是对社会现象或事实的描述,对人民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因此往往能在汉语中找到相对应的谚语或成语来翻译法语谚语。如:Année neigeuse,année fructueuse.(多雪的年份就是丰收的年份。)可意译为“瑞雪兆丰年”。但是对于某些法语谚语,中文里虽然有类似的说法,但是表达的意义,特别是文化内涵并不能完全对应,有时字面意义一致但内涵却相距甚远,如:Loin des yeux,loin du coeur.(远离了眼睛,远离了心灵。)可意译为“人走茶凉”,而非“眼不见,心不烦”。因此对法语谚语的翻译,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直译法。

(1)直译不加注法。

有些法语谚语的语言内容和文化内涵在汉语中从内容到形象都找不到恰当的表达,这时可以使用直译的方法,用尽量符合谚语形式的汉语对法语谚语进行翻译,试着正确表达原文的基本意义和文化内涵。

Paris ne s’est pas fait en un jour.

巴黎不是一天建成的。

Tous les chemins mènent à Rome.

条条大路通罗马。

Tel père,tel fils.

有其父,必有其子。

(2)直译加注法。

当法语谚语蕴藏的文化内涵不为中国人所熟知时,有时需要对整个句子的寓意加以注释,有时还要注明谚语的出处来源。

Le vin est tiré il faut le boire.

酒已斟出就该喝。(比喻事情既然已经开始就得做下去。)

Le talon d’Achille.

阿喀琉斯之踵。(出自古希腊神话,比喻致命的弱点。)

2.意译法

(1)完全保留形象。

比较法语谚语和汉语谚语,找到一些无论在意义上、形象上都基本相同的表达方式。可以使用现成的汉语谚语或成语来翻译法语谚语。

Les murs ont des oreilles.(墙上长了耳朵。)

隔墙有耳。

Après la pluie,le beau temps.(雨过之后就是好天气。)

雨过天晴。

Il faut battre le fer pendant qu’il est chaud.(打铁应当在其热得时候。)

趁热打铁。

Pas à pas,on va loin.(一步接着一步,就可以前行得很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转换形象。

一些法语谚语和汉语中的谚语或成语所表达的意思相同或相近,但其中所使用的形象不同,这时转换原语句中的形象,套用现成的汉语谚语或成语进行翻译。

Clef d’or ouvre toutes les portes.(金钥匙能打开所有的门。)

有钱能使鬼推磨。

Battre le chien devant le lion.(在狮子面前打狗。)

杀鸡给猴看。

Qui m’aime,aime mon chien.(爱我也要爱我的狗。)

爱屋及乌。

(3)舍弃形象。

某些法语谚语无法在汉语中找到性相对应或近似对应的表达,采用直译的方法又不能表达其真正的含义,有时会让人产生误解或无法理解,这时原语中的词性、词义、结构等因素就需要做些调整和引申。

A la faim,tout est pain.(饥饿的时候,一切皆是面包。)

饥不择食。

Quand on parle du loup,on en voit la queue.(当谈到狼的时候,看见了狼的尾巴。)

说曹操,曹操到。

A bon chat,bon rat.(有刁猫就有刁鼠。)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中法谚语具有一定的共识性,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在法语谚语翻译过程中,直译法注重原文的表面形式,意译法主要针对法中两个民族在伦理道德和生活体验等方面都有一些共识一些共识性的东西。两种方法有其各自的功能和各自的特点,不应该互为矛盾,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到达翻译的目的。

三、结语

谚语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因此法语谚语的汉译过程不能简单地做语言移植。既然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表现方法也不尽相同,那么我们就应当充分认识中法两国文化交际中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加深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只有在翻译过程中结合文化、句意、词义的特点,使原语与译文在各自文化里的含义相当,缩短两种语言文化的距离,才可能跨过两国文化之间的障碍。

参考文献:

[1]董启汉,马骏.法语常用谚语词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许钧.法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罗顺江,马彦华.法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外语与教学出版社,2004.

[4]冯百才.新编法译汉教程[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实践出真知的谚语范文9

关键词:维吾尔谚语;维吾尔族先民;金钱观

引言

维吾尔族民间谚语源远流长,它渗透着维吾尔人们的深厚思想感情,浓缩着维吾尔的历史,表现出维吾尔灿烂的文化。在人类的生存发展中,金钱财富虽然具有很重要的价值,但它并不能衡量人民价值观,在金钱和财富之上是有更重要的价值是对高尚道德的追求。通过本文的撰写,可以对维吾尔族谚语中有关维吾尔先民的金钱观的归纳和概述,可以得出维吾尔先民那值得我们后辈所传承的高尚道德的金钱观。

一、绪论

(一)维吾尔人金钱观的概述

在经济发展中,金钱是商品流通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金钱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使人们的思想意识上产生了拜金主义和不择手段的去掠取金钱。在社会中产生了不良影响,败坏了人们的道德品质,同时金钱也腐蚀了人们的灵魂。

金钱同其他事物一样,带有双重性,利害相关。伊斯兰宗教中说,应当知道你们的财产和子孙只是一种考验,在真主那里有重大的报酬。金钱在富者手中是暂时存放的,富贵不是某个人的,也不是长久不变的。真主可以用财产的损失,人身的伤亡来考验人,人是无能无力的。所以对金钱人们持要有正确的态度,才能处理好人与金钱的关系。

总之金钱是物质的表现特征,挥霍浪费金钱,实际上是在践踏劳动人民辛勤汗水的结晶。不仅要受到人们的谴责,也会受到社会的谴责。所以我们对金钱应该持有正确的态度,在我们的人生之中,无论我们所踏足于哪项事业,我们都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金钱观,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二、维吾尔族先民金钱观的概述

(一)维吾尔谚语中关于维吾尔先民的金钱观

1、金钱与尊严

金钱虽然是非常贵重的物品,但是与人们的生命,健康,价值,尊严等进行对比,金钱是无足轻重的。例如如下谚语:

(信誉贵于黄金)

2、金钱与道德

维吾尔先民在很长的历史期间中,形成了自己看待金钱和道德之间关系的观点。他们认为金钱财富虽然能给人物质上的最大满足,并且作为人们谋求幸福的手段之一,它会使人感到自信与快乐。但是如果沉溺于金钱财富,它会将人引向迷途。维吾尔族先民的重德观念更多地表现在实际的生活中。伊斯兰教行善积德、仗义疏财的教化思想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提升了,升华了维吾尔族先民的心灵境界,使他们超越了对个人物质利益的追求,进而追求他人的、群体的共同幸福。仗义疏财、去除贪图金钱财富的欲望成为他们所追求的人生准则。例如如下的谚语:

(出手大方的门路宽)

3、金钱与辛勤劳动

维吾尔人自古推崇和信仰土地。水和土地对于维吾尔先民的生产劳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劳动所创造的金钱财富对人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很多维吾尔谚语作为道德规范的准绳,鼓励人们为创造财富而去辛勤劳动。例如以下谚语:

(坚忍不拔之下是黄金)

4、金钱与智慧

知识增长人类的智慧和思维才干,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是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因此维吾尔族的语言学家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曾这样说过:“任何财富都会被用尽、消失,但知识是永远不会消失的财富,像河流中的水一样流不尽,也是被夺不走偷不去的。”在历史的长河中,知识是维吾尔先民开启幸福的钥匙,是摆脱愚昧,摆脱落后的唯一途径。例如以下谚语:

(金钱达不到的,知识可以达到)

5、金钱与时间

时间是每一个人的宝贵财富。时间的每一步确实都是新的生命,新的开始,人们想要使自己的生命有意义,就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时间比金钱宝贵,因为金子再贵重也可以购买,但是已逝去的青春、浪费的时间和失去的机会,以及有益的环境都是不能够再次购买的,不能够再次拥有。例如以下谚语:

(趁热打铁)

6、金钱与家乡

维吾尔先民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历史。因为它是由民族和祖国的历史发展形成的。所以爱国主义是每一个历史环境中鲜明的民族智慧和精神。维吾尔先民认为金钱财富再珍贵,也不如家乡珍贵。例如以下谚语:

(黄金的牢笼再好,不如带刺的窝好)

7、金钱与健康

金钱财富虽然是宝贵的,是令人向往的,但是金钱不是万能的,比如说金钱就买不到身体的健康,没有起死回生的功效。维吾尔先民对此深有体会,他们知道健康的身体比金钱还要值得拥有。例如以下谚语:

(健康即财富)

8、消极的金钱观

在历史的长河里,维吾尔民族中也有着鲜明的阶级性,有劳动人民阶层,同样就有着统治阶级。例如以下谚语:

(有钱人的门路多)

以上这些谚语反映了维吾尔先民对金钱财富以外的更高精神价值的思考。总的来说,金银财富虽然是十分珍贵的物品,但是却没有被维吾尔族先民视为至宝。而是在人类的生活中形成比金钱财富更为珍贵的爱国热情和勤劳的品德,对物质财富不失自我的宝贵精神。这些都是维吾尔族先民所流传下来的经验总结所得。

三、结语

维吾尔谚语是民间人民共同创造的,言简意赅的艺术语句,是由维吾尔人世世代代流传下来,是勤劳智慧的维吾尔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从维吾尔谚语中可以看出维吾尔先民对于金钱的观念是高尚的,是积极向上的,是道德的另一种体现,对我们后人是起着积极作用的,是值得我们所传承的。(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勇,维吾尔谚语研究[J],新疆大学,2005-05-01

[2] 丁文楼,维吾尔族谚语浅谈[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10-28

实践出真知的谚语范文10

关键词:早期英语谚语;深层文化;两希哲学传统;思想实质

中图分类号:B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2005108

一、引言

《弗罗里欧谚语集》的作者弗罗里欧曾经说过:谚语是一种语言的精髓、规范、标准、纯正和优雅之所在,是它当中最常见也最值得称道的部分,能够使用谚语是一种风度,能够体悟它们的内涵是一种德性上的善[1]。弗罗里欧口中的谚语,显然是指他那个时代(即文艺复兴时代)及其之前的谚语,即早期英语谚语;而其所盛赞的对象,除了谚语语言自身所具有的形式美,更多的无疑是作为其灵魂的文化思想内涵。

目前,国内针对早期英语谚语中文化因素的研究,多从表层文化的角度出发,着眼于探讨其中关于地理、历史、风俗、群体心理倾向以及生活生产经验等方面的内容,而忽略了代表其深层文化,即其哲学传统的部分此处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的二分法参考了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以及中国当代文化学者许嘉璐对文化的界定。。即便是对其哲学传统为数不多的探讨,也常是针对基督教传统的影响而单独展开[23]。

本文对于早期英语谚语中哲学内涵的探讨,拟综合两希文化即古希腊-罗马文化与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为叙述方便,下文一律以古希腊思想/传统/文化和基督教思想/传统/文化等名之。古希腊思想传统主要是哲学式的,而基督教在吸收了古希腊哲学的元素之后也提出了自己的哲学传统。因此,谈论两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即意味着谈论两希哲学。而进行。事实上,将两希文化作为一个整体,考察其对英语谚语产生的影响,不仅必要,而且必须,因为就西方文明以两希文化作为其共同根基、两希文化的影响乃通过彼此融合、共同作用的方式来完成,且从两希文化之间具有极大的同质性这样一些事实来看关于两希文化的总体同质性问题,参见奥古斯丁:《忏悔录》卷7章9;希尔贝克:《西方哲学史》,童世骏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132页;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7页。另,关于两种文化的相互融合问题,参见希尔贝克:《西方哲学史》第131132页。,要抛开希腊文化来单独考察基督教因素在其中的影响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合理的。同时,早期英语谚语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就产生于两希文化的土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甚至一开始就是作为文化教化的工具而出现的参见周林:《中西谚语比较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第2126页,以及William Smith: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Proverbs, 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 1935, pp.ⅦⅨ对此问题的表述。。因此,从两希文化的角度来对早期英语谚语中的哲学因素加以梳理,不仅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对于还原其中哲学观念的主要精神气质和思想实质,理解其成为英语语言精髓的原因之所在,以及更好地对其加以运用等诸多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限于篇幅,本文的探讨仅着眼于宇宙观和知识观两个层面,对于伦理观的问题将另文加以讨论一般认为哲学可分为三大门类,即:宇宙论(Ontology),有关世界的本质与真理的问题;知识论(Epistemology),有关我们如何知道或认识真理的问题;伦理学(Ethics),有关生命意义与道德实践的问题。本文对英语谚语中古希腊和基督教哲学思想的分析即以此为依据。。二、两希宇宙观及其在早期英语谚语中的体现(一)两希宇宙观

作为总体上同质且最终得到极大融合的两种思想传统中的一部分,古希腊哲学和基督教哲学所秉持的宇宙观,尽管有一些具体差异,但在大的方面却是相同的――其中包括对神、宇宙和人的看法,虽然古希腊哲学的宇宙观大致可以归结为形式/物质的二元论,而基督教的宇宙观则以创世、堕落与救赎为核心[4]3032。

大体而言,古希腊的宇宙观可谓相因相袭,一脉相承。柏拉图提倡理念说,他认为宇宙间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人们肉体在其中生存,可以感知的、不完美的世界;另一个是理念(或称“相”)的世界。“理念”是由智性(intellect,希腊文称nous)或神圣的灵魂(Divine Soul)产生的。它是超越于我们可以感觉的、变化着的现象世界的永恒不变的存在。理念不生不灭;既不容纳他物于自身,也不会进入其他事物中;不可见不可感觉,只能为思想(也就是人的理性)所把握。事物的本质是“模仿”,是对“理念”的“分有”以上内容可见于柏拉图的《饮宴篇》(Symposium)和《提玛乌斯篇》(Timaios)以及《斐多篇》(Phaedo)等。此外,在《蒂迈欧篇》(Timaeus)当中,有柏拉图对宇宙的产生,与之密切相关的人的创造,以及人类理性与理念间关系的详尽探讨。详见柏拉图:《蒂迈欧篇》,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第2549页。。

斯多亚学派秉持自然法观念,认为逻各斯(logos,即“道”)是宇宙的主导原则,认为万物都有明智的秩序,万物都受逻各斯(道)或神的引导。新柏拉图主义的代表人物普罗提诺(Plotinus)从总体上继承了柏拉图的理念论,但提出了一种偏离其二元论模式的诠释,把宇宙设想为一种由光明和黑暗所构成的等级关系,其中心是“太一”。 太一是人类通过自己的理性能够接近但无法描述的一种永恒的精神性的最终基础,它将存在投射到万有,像光源一样照亮周围,事物则按照与其距离的远近而加以区分,被划分成从纯精神的、不朽的存在到物质的、可朽的现象等不同等级。对普罗提诺而言,太一和世界之间的关系是静止的、非位格式的[5]110,116,141。

基督教同样也把世界分为看不见的世界和看得见的世界两部分,但基督教主张有一位位格的、超验的、无限的造物主的存在,是他创造了万物(包括人),并始终在整个历史中掌管万有。上帝将人置于物质世界的中心,使宇宙万物的存在皆以人类在地球上为获得拯救而进行的斗争为中心《新约・约翰福音》开篇有言:“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而《创世纪》则明确记载了上帝创世的过程以及人的中心地位:“起初神创造天地……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以上内容,分别参见《圣经》(英文新标准修订版),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2005年版《约翰福音》第1章第1节及《创世纪》第1章第2728节。。

在关于人的问题上,古希腊人将轮回看作人类物质生命的起源,强调灵魂的轮回和不朽。以肉体为恶的根基,以灵魂为善的来源,将理性看作人的核心(由其与神圣理性形式相联的缘故)见阿尔伯特・甘霖:《基督教与西方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032页。此外,关于理性的核心地位,也可同时参见柏拉图《蒂迈欧篇》第32页:“灵魂内涵了理性和和谐。她是根据永恒智慧的本性所造出来的最好的东西。”,强调通过理性对内在生命的把握而达致自我拯救。比如:斯多亚主义认为人们可以向逻各斯敞开自己,使其灵魂符合宇宙的和谐秩序,而新柏拉图主义则认为人类可以通过其精神本性寻求接近太一这种终极基础,使灵魂直接与太一之光合二为一[5]110,116。

基督教反对将理性奉为人的最高能力,强调人堕落以及随堕落而来的肉体与理性的受污[6],即原罪的存在。基督教认为人在被造之初本与上帝具有同样的德能,但由于亚当和夏娃的堕落,理性原本具备的力量都被遮蔽了。因此理性单凭自身的能力,永远也不可能回到原来的纯粹状态,只有通过上帝的恩典,通过敬信上帝,尊奉上帝的教导,做到爱人如己,方能得到拯救[7]1112。

归结起来,可以看出,古希腊哲学和基督教宇宙观在基本方面是一致的,其中尤以斯多亚学派以逻各斯(logos)即“道”为宇宙主导原则的观点与基督教以上帝之道为宇宙主宰的观点最为契合,因为就它们同为精神性存在,同为宇宙本原和主宰――或者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同为第一推动力的角度来说,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如果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大的不同,则主要在于“人”对“道”的把握方式上。事实上,在西方古典时代终结、基督教一统天下的中世纪,基督教还为古希腊哲学注入了其原本所不具备的三种核心观念,即人类中心论的人类观、线性历史观以及以上帝为位格和造物主的上帝观等[5]132,使两者之间的差异得到了更多的弥合,更进一步决定了两者的同质特性。

早期英语谚语中有许多例子正反映了古希腊和基督教的宇宙观,归结起来,主要包括天道说、创世论、人论、原罪说、救世论,等等。为叙述方便,在下文中将以宇宙论和人论(在人论当中又单列出原罪一项)的方式加以分述,同时,对于其中古希腊和基督教传统的解析,则以分、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两希宇宙论在早期英语谚语当中的体现

Nature is the true law.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Nature will have her course.

天独行其道。

He that follows Nature, is never out of his way.

顺从自然,永不出错。

这三句谚语肯定的是“道”的自有自在性以及它对万事万物的统帅作用,并说明顺乎天理、合乎天道的意义,从根本上符合斯多亚学派以道为宇宙主导原则的思想。

Nature is the glass reflecting truth.

大自然是反映真理的镜子。

这一句谚语说明天道蕴于自然(物质宇宙)的道理,源于亚里士多德对天道与自然关系的看法。因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天道即是真理,即是上帝,然而它并不像柏拉图所说的那样是与自然相分离的,而是隐藏于物质宇宙当中,并由它显现出来。

以上谚语带有明显的古希腊色彩。而与此同时,还有一些谚语却反映了基督教对宇宙的看法,基督教色彩浓厚:

The world is naught.

尘世本空虚。

All is vanity此谚语几乎就是《圣经》中的原话。参见《圣经》(英文新标准修订版)2005年版《传道书》第1章第2节。.

一切皆是空虚。

这两句谚语反映的是基督教对物质世界(即看得见的世界)性质的认定。物质的世界是宇宙中虚妄不实的、终会朽坏的部分;无形的世界(即看不见的世界)才是其中真实、永恒的部分。与此同时,在这个世界的总体之上,有着一位至高无上的造物主,即上帝:

God is a potter and we are the clay.

上帝好比窑匠,我们则是泥土。/上帝主宰一切。

God is above all.

上帝至高无上。

All things are possible with God.

上帝是万能的。

God is where He was.

上帝无所不在。

God gives his wrath by weight, and without weight his mercy.

上帝视情发怒,上帝普渡众生。

在此,基督教传统中上帝作为至高无上、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造物主和救赎者的形象是再明白不过的了。换句话说,以上谚语以最忠实的方式传达出了基督教宇宙观中那些最核心的部分――两希文化对早期英语谚语所产生的深刻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三)两希人论在早期英语谚语当中的体现

英语中跟人有关的谚语同样表现出两希文化的巨大影响:

Wonders are many, and nothing is more wonderful than man.

奇妙无穷,人居第一。

说明人作为造化的奇妙产物的事实,表明的是人作为上帝依照自己的模样创造、赋予高度的智慧并许诺了得救未来的生物所具有的近乎奇迹的特质。

Man is the soul of the universe.

人是万物之灵。

人是宇宙的中心,万物之灵,一切生物的创造皆为人之得救而来。以上两条谚语皆带有强烈的宗教文化色彩。

What is a man but his mind?

人无头脑,何以为人?

Reason is the guide and light of life.

理智是人生的向导和光明。

人之可贵,并不在于其身体外形与动物的差别,而在于人具有聪明的头脑、高超的智慧、超凡的理性,它是认识至高的善和真理的不二途径。以上两条谚语所反映的内容,带有鲜明的古希腊哲学传统的特征。

We are all Adam’s children.

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

Our sins and our debts are often more than we think.

我们的罪和债常常比我们想象的多。

The sins of the fathers are visited upon the children.

父辈的罪孽,会殃及子孙。

然而,人却生来就有罪,血液里浸透了其始祖亚当和夏娃因堕落而犯下的原罪,注定遭受原罪带来的惩罚。这样的观念,反映了基督教传统对人的基本看法。正因如此,生命对于人才具有了特别的意义:

Lfe is a pilgrimage.

人生即朝圣。

我们每个人在地球上的生活,都是一场与罪的斗争,都是一次朝圣之旅,都是为了能够得到上帝的救赎,再一次回到天国。这一句谚语所反映的内容,正是从基督教的角度对生的意义的认定。

(四)原罪观在早期英语谚语当中的体现

早期英语谚语中专门针对原罪的内容非常多,几乎涵盖了全部的原罪类型,包括傲慢、贪婪、贪食、贪色、嫉妒、懒惰和愤怒等。有时同一类的谚语多达几十条,且很多时候在内容上都能贯通,与中国佛家以“贪、嗔、痴、慢、疑”来概括人类所具有的五种劣根性颇有相通之感。所谓原罪,根据《牛津哲学词典》的解释,指的是人类因其始祖亚当和夏娃的堕落而形成的罪过。它随着我们生而为人这个事实而来,是我们难以摆脱的罪恶。词典引用中世纪后期基督教的圣人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的说法,认为原罪的获得,意味着人类丧失了借由理性的力量而控制那些低下欲望的超自然能力;同时,原罪的存在,也表明了救赎的重要性[8]。从这些特点出发来考察早期英语谚语,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在内涵上与基督教原罪观的关联。

Pride is the root of all sin.

骄傲乃万恶之源。

Conceit is the most incurable disease that is known to the human soul.

骄傲自满乃人类最大顽症。

Pride goes before destruction and a haughty spirit before a fall.

傲慢导向灭亡;骄傲的灵魂必然堕落。

非常明显,此处所谓骄傲所关涉的并非普通的人类性格缺陷,而是导向其他罪恶的原罪或重罪之一。从宗教的观点来看,首先,骄傲意味着自恋,意味着对自身的看重,对他人甚至上帝的轻视;它能使人背离对上帝的信仰,对众人的博爱,它使人敢于逆天行事,它使人自私自利,是一切罪恶滋生的温床。《旧约・传道经》第10章第12至13节即有“骄傲是一切罪的开端”,以及“骄傲的开端,就是离开上帝”之说。其次,骄傲又是人身上最难去除的痼疾,这一点早在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教戒,偷吃智慧果之时便已注定;它浸润在人类的血液当中,生生世世,延续不止。此外,就像亚当、夏娃的结局所表明的那样,骄傲必然带来灵魂的堕落和与上帝关联的(至少是暂时的)终止。所有这些观念,在以上谚语中都有着清楚的呈现。

When all sins grow old, covetousness is young.

万恶可灭,贪心永存。

A man’s discontent is his worst evil.

人最大的邪恶是贪得无厌。

Greedy man God hates.

上帝憎恨贪婪者。

与上文涉及骄傲者类似,这几句讨论贪心的谚语也揭示了“贪”作为原罪的实质。人类的堕落,固然源于自我的膨胀,也因为对贪心的放纵。与骄傲一样,贪婪同样是人类身上的痼疾,一切罪恶的渊薮,灵魂堕落的根源。因为对贪心的放纵,意味着人在灵与肉的搏斗当中对后者的屈服――用阿奎那的话来说,即意味着“人类丧失了借由理性的力量而控制那些低下欲望的超自然能力”,这必然导致灵性的失落、人与完美的神的隔绝。如此一来,失去上帝的眷顾便成了自然的结果。基督教原罪观在此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Gluttony is the sin of England.

贪食乃英国之罪恶。

Gluttony kills more than the sword.

贪吃杀人胜过刀剑。

When the belly is full, the mind is among the maids.

饱暖思淫欲。

Love’s fire heats water, water cools not love.

爱情之火可烧水,水却不能冷却爱情。

Whoredom and grace dwelt ne’er in one place.

和上帝的恩典从不相容。

中国古人有云:“食、色,性也。”可见食色作为人之天性的观念根深蒂固,这在大不列颠民族的理解中也是一样的――实际上,以上谚语将前者以“罪”(sin)的名义加以界定,将后者与上帝的恩典(grace)联系起来,就已经点明这种所谓天性的原罪性质。贪吃不仅损害人的身体,更摧折他们的灵魂,使其属灵的部分受到玷污,陷于肉体的泥潭之中,难以得到救赎;而人一旦摆脱饥饿寒冷的境地,心头便自然生起的念头。柏拉图称爱为恶魔,中国自古也有万恶淫为首之说。它其实是人类诸多弱点中摧毁力最强的之一,欲望之火一旦燃烧起来,便再难扑灭,其结果则是使理性之光于瞬间熄灭,所谓“低下欲望”即取“超自然能力”而代之,成为人的主宰。如此一来,人和上帝既不能沟通,上帝的眷顾也就因此而不在,救赎也便无望。

可以看到,不管是贪食还是贪色,与所谓“贪心”之为原罪在道理上是一致的。此外,早期英语谚语当中还有不少涉及到嫉妒、懒惰和愤怒等,其作为原罪的特点同样明显。

Jealousy is the greatest evil.

罪过莫大于妒忌。

Envy never dies.

妒忌无末日。

Idleness is the mother of all sin.

懒惰是罪恶之源。

By doing nothing we learn to do ill.

一懒生百邪。

Anger is the cause of all sin.

愤怒乃罪恶之源。

Whom God will destroy, he first makes him mad.

上帝要毁掉一个人,就先使他发狂。

嫉妒、懒惰和愤怒看似普通人身上无关痛痒的毛病,然而从宗教的角度来观察,它们却又都是人类难以去除的原罪,其他罪恶的根源和由来,其调动无一不意味着理性受污,其他各种罪恶的跟进乃至最终的不能得救。妒忌乃人性中的顽疾,能使人由妒生恨,为超过或打压他人而不择手段,成为人间许多悲剧的肇端。懒惰亦为人生而有之。而“一懒生百邪”,种种邪念、软弱、放纵、诡计等等,无不来自于懒惰,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旦被打开,便为祸连连。此外,凡为人,鲜有遇不顺心之人、事而不怒者。作为人性中与理性背离程度最高的非理性因素之一,与的放纵一样,愤怒的释放基本上即意味着理性在彼时的全部或大部分丧失;理性不再主宰,各种罪恶横行恣肆,一个人属灵的部分――哪怕是暂时的――即陷于瘫痪,彼人即或者一时或者彻底脱离上帝的眷顾;而后者即意味着毁灭,也就是不能得救――这最后一点对于嫉妒和懒惰也大致是一样的。以上谚语所反映的内容,无一不符合原罪的基本道理。

由上看来,原罪观作为基督教最重要的观念之一,确实在早期英语谚语中有着大量的呈现。换句话说,基督教原罪观对早期英语谚语的影响是广泛而且深刻的。而就当时的环境和早期英语谚语所担负的教化使命而言,这是不难理解的。 三、两希知识观及其在早期英语谚语当中的体现(一)两希知识观

希腊和希伯来文化均秉持世界可知论比如苏格拉底即反对智者派的不可知论。,皆以“道”(logos)或上帝之道、真理、至善为认识的最终目标,同时其对于道、真理或曰至善的认识又都以拯救为目的,唯一的差异在于获取知识或获得拯救的途径有所不同[7]10。在两希传统当中,真理并非物质世界的规律,而代表着宇宙永恒的规律,真理即是“道”或上帝之道,它代表着正义和至善,对真理的掌握即意味着灵魂的得救。在古希腊思想家那里,真理更多地表现为宇宙论的问题,且与“自我拯救”相联系。而基督教的真理观可称为救赎真理观,侧重于上帝的恩惠以及信仰对于掌握真理和达致拯救的作用。

两希的知识/智慧观也有其独有的内涵。在古希腊哲学传统中,所谓知识/智慧,并非普通的“意见”,而源于一个人对真理、道和至善的掌握,同时与拯救相关。苏格拉底认为智慧/知识并非来自于书本,而是来自于上天;智慧的获得,需通过反观内心而达到,且与个人所作之事是否正义、美善息息相关[4]17。柏拉图则以喜爱和认识“实在”本身(即理念或斯多亚概念当中的“道”)而不是“实在的摹本”为知识/智慧[9]192193。在基督教的观念中,智慧也有着相似的内涵,只不过它更清楚地与拯救相关。《圣经》中有着对知识/智慧的详尽描述,譬如:“有用者莫过于智慧,她塑造一切存在之物。……所有美德皆是智慧的杰作:正义与勇敢,克制与知识此处知识一词与前后文中智慧一词含义略有不同,指关于具体事物的智慧。。……智慧通晓过去,预知未来。”[10]智8: 58又如:“跟智慧结婚便会获得永生。爱她便会无限幸福,为她做工便会无限富有,与她结伴便会有明智的判断,和她谈话便会得到荣耀”[10]智8:17,18等等以上两条《圣经》引文,参照了梁工《圣经珍言》一书中《智慧篇》的内容。详见梁工:《圣经珍言》,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第Ⅳ页。。可见,掌握智慧即意味着掌握真理,即意味着灵魂的得救,因为智慧之用即是“道”之用,即是美、善和正义的张扬,即是上帝恩典的实现。

至于认识真理与获得智慧的途径,则是古希腊传统与希伯来传统最不相类的地方。总的来说,希腊认识论以理性为核心,认为理性是通往知识和真理的不二途径。柏拉图认为感觉并非真实知识的源泉,一切真实知识只是不朽的灵魂对理念的回忆[9]19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所不同,他认为感觉经验更为实在,因为最终存在的只有个别事物(实体)。但我们能借助理性,在这些事物中抽象出普遍形式[5]79。后期斯多亚学派的代表人物西塞罗(Cicero)和塞涅卡(Seneca)则提出普遍理性概念,认为它呈现于每个个人身上,即在每个人当中都有着一颗“圣火”,普遍逻各斯之火花。它是一个人的真实本性,是共同的人性,通过这种普遍理性人们可以寻找到大自然的法则[5]113。

基督教怀疑理性的可靠性,这一点在《圣经》中可以找到明确的佐证――《旧约・传道书》说:“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10]传1:18而《约翰福音》第14章第6节中耶稣的这样一段话:“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更是最好的证明。这是因为基督教认为人的堕落不仅带来了肉体的堕落,而且导致了理性的受污,理性再也不能成为人们得救的桥梁。此外,中世纪基督教的圣人们,不论是德尔图良(Tertullian)、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tinus),还是阿奎那(Thomas Aquinas),均以信仰为通向真正知识的唯一可靠途径。德尔图良有句名言:“因其荒谬我才信仰(credo quia absurdum)”,强调信仰独立于理性;而奥古斯丁也有句名言:“为了理解我才信仰”,强调信仰的优先性,亦即只有借助于信仰,思想才有可能[5]139。

英语当中与知识论有关的谚语在很大程度上正显示了两希文化的影响。

(二)两希真理观在早期英语谚语中的体现

Nothing is really beautiful but truth.

真理才是真正美。

Change lays not her hand upon truth.

真理总永恒。

Truth is the opinion that still survives.

真理是永远能站住脚的观点。

Truth is the daughter of God.

真理是上帝的女儿。

Truth is the gate of justice.

真理是正义之门。

Truth is the spring of heroic virtue.

真理是英勇之源。

Truth makes us free.

真理使人自由。

真理的价值,胜过世间一切;真理之美,令人向往。真理代表着永恒,它超越于生死流变之上。真理源于上帝,真理即上帝之言、天地之道。真理代表着正义,真理代表着善和美德,掌握真理意味着得救。可以说,两希真理观在早期英语谚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两希知识/智慧观在早期英语谚语当中的体现

To care for wisdom and truth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oul is far better than to seek money and honour and reputation.

获得智慧、寻求真理、净化心灵,远胜于追求金钱、荣誉和名声。

Wisdom is better than gold or silver.

智慧胜过金银。

智慧的价值,胜过世间一切,《圣经》中对这一点多有提及,比如:“得智慧、得聪明的,这人便为有福。因为得智慧胜过得银子,其利益强如精金,比红宝石宝贵,你一切所喜爱的,都不足与比较”[10]箴3:1315;“智慧的价值无人能知,在活人之地也无处可寻。……黄金和玻璃不足与比较;精金的器皿不足与兑换;珊瑚、水晶都不足论。智慧的价值胜过珍珠”[10]伯28:1318;等等。

Wisdom is only found in truth.

只有在真理中才能找到智慧。

That’s good wisdom which is wisdom in the end.

真正的智慧是终极的智慧。

Humility is the beginning of wisdom.

智慧始于谦逊。

智慧与俗世的聪明机巧无关;智慧关乎宇宙人生的奥妙――它关乎永恒,关乎真理,关乎上帝之道,关乎正义,关乎美德,关乎得救。智慧的获得,与个人无关;只有怀着谦卑的心情,信仰上帝,遵从他的教导,顺从他的意志,才能找到智慧。

以上谚语,极好地体现了两希文化对于知识和智慧的理解,展现了两希知识/智慧观的精髓。

(四)两希致知观在早期英语谚语中的体现

Reason rules all things.

万事都受制于理智。

Reason binds the man.

人受理智约束。

Reason is the guide and light of life.

理智是人生的向导和光明。

古希腊人以肉体为恶,以灵魂为善,将理性看作人的核心,因为人的理性是与神圣理性形式相联的,通过二者的合一人们可以了解真正的知识和真理,从而达到自我拯救,故此理性被看作生命的向导以及光源所在。

Without knowledge there is no sin or sinner.

没有知识,就没有罪恶和罪人。

The heart sees further than the head.

心之所见远胜于目。

Reason deceives us often, conscience never.

理性常骗人,良心永不欺。

基督教反对将理性奉为人的最高能力――根据《旧约・创世纪》的说法,亚当和夏娃正是受撒旦的引诱吃了知识树上的禁果,具有了分辨善恶美丑的能力,失去了天真,才开始了犯罪的历程,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基督教以信仰为通向真正知识的唯一可靠途径,强调信仰之于理性的优先性,认为人的理性是不可靠的,只有信靠上帝在《圣经》中给予人类的启示,借助信仰,才可能达到正确的思想或知识。这是因为在获得真理的过程中,情感和意志的力量起着很大的作用,它们是参与达到理性已经承认为善的东西的一种力量,它能使我们已有的信仰炽热而真诚,从而达到与上帝的沟通,并获得真正的知识[4]143144。

凡此种种,皆可见两希知识观之于早期英语谚语所产生的深刻而广泛影响。

四、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见,早期英语谚语并非简单地反映了大不列颠文化当中那些表层的东西,而是在极大程度上包含着其深层方面即哲学传统的内容,这其中两希宇宙观和知识观的影响占据了显著的位置,这是由两希文化对英伦文化的影响以及早期西方谚语作为文化教化的工具这样一些因素所决定了的。两希宇宙观的精髓,集中体现为古希腊的物质/形式二元论和以理性为枢轴的得救观,以及基督教创世、堕落和救赎的观点与以信仰为关键的救赎观――其中除了原罪的观念和拯救的途径有所不同之外,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质的。至于两希知识观的精髓,则在于以道(logos)或上帝之道为目标的真理观、以认识真理为内容的知识/智慧观,以及以理性或信仰为途径的致知观――前两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后者则为其中最不相类的部分。所有这些,在早期英语谚语当中,都有着相当的体现――当然,从总体上来说,由于两希文化在演进过程中相互融合,乃至最终形成极大同质性的特点,有时候很难将某一谚语所呈现的内涵简单归结为某一单一因素的作用。事实上,它很可能同时代表了两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解读都是合理的,只不过有时候某一个倾向会明显一些。但无论如何,了解两希文化对早期英语谚语的影响,对于我们还原其精神气质和思想实质,更好地理解其成为英语语言精髓的原因之所在,从而更好地对其加以运用,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参考文献:

[1]SMITH W G.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Proverbs[M].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35:ⅩⅢ.

[2]望,欧阳俊林.从英语谚语看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J].宿州学院学报,2004(1):7375.

[3]韩海燕.从谚语看基督教文化对英语语言的影响[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5456.

[4]阿尔伯特・甘霖.基督教与西方文化[M].赵中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希尔贝克.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M].童世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6]奥古斯丁.忏悔录[M].任晓晋,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151152.

[7]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李琛,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8]BLACKBURN S.Oxfor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6:272.

实践出真知的谚语范文11

一、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和生活经验

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多种科学现象,很多科学现象中都蕴含了化学知识。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应该增强生活实践与化学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更好的感知化学知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其现有的知识结构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感知到化学现象,进而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

如在学习臭氧性质时,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相关现象的回顾来引入课题,比如在雷雨过后,空气会格外新鲜。分析其愿意,一是由于空气中的灰尘被雨水冲掉了,实现了空气的净化;二是由于在雷电的作用下,部分氮气发生了反应形成了臭氧,臭氧自身具备的杀菌作用对空气进行了净化。这是雷雨后空气清新的化学成因。

二、有效运用生活中的相关信息

当前社会属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能够科技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而在海量的信息中,许多都与高中化学知识相关。将这些现代信息与高中化学教学内容有效的联系起来,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够增强化学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感受到新鲜感。

如可向学生展示一张铝锅使用说明,在说明书上标注了铝锅是不能够用来盛放碱性与酸性的物品的,以及一些腌制物品。当需要清理铝锅中的污渍时,应该首先将其用温水进行浸泡,在两个小时之后以软毛刷对其进行清理,此时钢丝球与砂子是不可取的。引导学生以高中化学知识对说明书的相关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即由于酸、碱物品都会与铝发生反应,这就帮助学生加深了对铝化学性质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进行分析的意识,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感知和理解,进而实现对学生化学思维的有效培养。

三、以化学知识分析生活谚语

在人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生活谚语,生活谚语能够对人们的生活进行适当的指导,其背后也隐含了许多化学知识。故此,在教学中引入生活谚语,以高中化学知识对其背后的原理进行说明,学生能够感受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化学知识的无处不在。这就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知识的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有效增强,学生的科学精神也得以培养。

如“雷雨发庄稼”这一谚语,在农村是耳熟能详的,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此展开思考,对于自然界的雷电现象以及雷电对空气中的氮产生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会不会产生一些新物质,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学生通过对此进行思考,能够加强氮气元素在植物生长中发挥的作用,进而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氮元素的主要特征。

四、丰富教材中的生活素材

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学中适当的穿插生活素材,使得生活素材能够有效的服务于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对生活实践中蕴含的化学知识进行发现与分析。通过对生活元素的有效挖掘,学生能够从中发现各种学习主题。教师可藉此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深入展开,并且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也得以极大提高。

如针对加碘食盐展开研究与调查,以及人体健康和植物不饱和程度测定间的关系;或者在学习完乙醇的相关知识后,帮助学生设计进行白酒的调研活动。可以将调研活动结合生活实践进行具体的划分,将其分解为一个个独立相对独立的课题,引导学生展开分析:白酒具有的度数大小,以及其主要的构成成分;为何在白酒中含有少量甲醇;酒精度与白酒可燃性之间具有何种关联等等。以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对教材中相关的学习主题实现深入的挖掘,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得以突出,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体会到化学知识的魅力所在。进而能够实现对学生生活习惯、思维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也可得到锻炼与提高。

实践出真知的谚语范文12

关键词:动物词汇 谚语 翻译 英谚汉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a)-0200-02

西方谚语的翻译一直是我关注的一个问题,在下面的文字中我将从翻译的基础点着手,以搜集到的部分动物类谚语为例,分析英谚汉译体系的基本内容。

1从一般翻译到英谚汉译的基本内容

根据翻译在人类交流思想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把翻译定义写成:翻译是人类交流思想过程中沟通不同语义的桥梁,使通晓不同语言的人能通过原文的重新表达而进行思想交流。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即原语)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即译语)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都能得到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

其次要把握翻译的标准。翻译标准是翻译实践的准绳,是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严复提出了翻译标准"信达雅",而对新内容提出的标准可概括为"忠实、通顺"四个字。

所谓“忠实”,首先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译者必须把原作的内容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不得有任何篡改、歪曲、遗漏、或任意增删的现象。内容通常指作品中所叙述的事实,说明的事理,描写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叙述、说明的描写过程中所反映的思想观点和所流露的感情等。忠实还指保持原作的风格即原作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及作者个人的语言风格等。译者对原作的风格不能任意地破坏和改变,不能以译者的风格代替原作的风格。原作如果是通俗的口语体,不能译或文绉绉的书面体;原作如果是粗俗琐屑的,不能译成文雅洗练的;原作如果是富于西方色彩的,不能译成东方色彩的。总之,原作怎样,译文就应该是怎样,尽可能还其本来面目。正如鲁迅所说的,“翻译必须保持原作的风姿”。

所谓“通顺”,即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符合规范。译文必须是明白晓畅的现代语言,没有逐词翻译和硬译的现象,没有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的现象。鲁迅所说的,“翻译必须力求其易解”也就是这个意思。这就是在通常情况下所必需遵循的准则。

具体到谚语的翻译,除了做到基本的翻译准则外,还须考虑诸多因素。 下面我将从基本的谚语知识开始,依次揭开谚语翻译的面纱。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谚语,英语中的谚语(即英谚)和汉语中的谚语(即汉谚)是怎样定义的。我分别从颇具权威的汉语词典和朗文词典上查到这样的词语解释:“谚语是民间流传的固定语句,多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某种经验和深刻的道理”。/“Proverb is a short well-known supposedly wise saying usually in simple language.”单从定义上看,可以说英汉谚语是相似,甚至是相同的。因此从这点上讲,谚语是没有地域差异的(除了语言上的不同)。

其次一定要明确谚语是怎样形成的,英谚和汉谚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又有什么特点。谚语是古圣先贤的智能结晶,历经年月的考验,纵便是起源于千年以前的谚语,所反映的人生百态依然是真。因为千年以来人生并无多大改变,虽然科技发达,但并未改变人性。谚语也是语言文字的结晶(在日常沟通或写作中若适时引用谚语,可以让我们的语言更为精彩生动。)。

我们都知道,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因而都拥有大量的谚语,谚语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和短句,大都具有鲜明的形象,适宜于用来比喻事物,因而往往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谚语有的意思明显;有的富于含蓄,意在言外可引起丰富的联想;有的可能含有几个意思,必须根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况来明确它的意义。谚语既是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同时其本身也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不少谚语前后对称,音节优美,韵律协调。

2从一般翻译方法到英谚汉译技巧

由于谚语具有以上这些特点,翻译时就应尽量保持这些特点,除了忠实的表达原文谚语的意义外,还应尽可能保持原文译文的形象比喻、丰富联想、修辞效果以及其民族、地方特色等。然而把翻译工作做到原汁原味,几乎是不可能。所以翻译谚语时保留了英文或中文的味道是不可避免的。但至少应做到两点:一是不要让外国读者产生误解,二是不要违背英语的词法句法,也就是不要把汉语的句法结构强加在英语上,反之亦然。

基于有关谚语翻译的一些必要理论,下面我将通过引用大量的动物类谚语谚语,辅之于正确的英谚汉译方法,逐步琢磨翻译过程中的问题并领略其中的乐趣。谚语的英译汉有三种主要方法:直译法、汉语同义谚语的套用法、意译法。

(1)直译法,即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英语谚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有时,尽管英语谚语的比喻、形象对汉语读者可能比较生疏,但由于在一定上下文中具有明显的西方民族、地方、历史等色彩,所以也应采用保留原文表达方式的直译法。用这种方法处理谚语,把西方谚语移植到汉语中来,往往可以丰富译文语言。

(2)汉语同义谚语的套用法:有的英语谚语和汉语同义谚语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符合,双方不但有相同的意义和修辞色彩,而且有相同或大致相同的形象比喻。

(3)意译法:如果不可能或没有必要用直译法保留英语谚语的表达形式,并且在汉语中也找不到合适的同义谚语可供套用,就得用意译法配合上下文把英语谚语的含义表达出来。

下面摘取了广泛的有关动物类英语谚语的汉语翻译:

The wolf may lose his teeth,but his nature.

狼可以失去牙齿,但决不会失去本性。

A crow is never the whiter for washing herself often.

乌鸦经常洗澡也不会变白。

A fox may grow gray,but never good.

狐狸会变灰色,但不会变善良。

A leopard cannot change its spots.

花豹无法改变自己身上的斑纹。

以上采用的是直译法,而采用汉语同义谚语套用法则译为:“狗改不了吃屎。”若用意译法,则译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以上四句谚语分别以狼、乌鸦、狐狸和豹子四种不同的动物为喻,指出他们不可能改变本性的事实。通过分析可以明显感觉到,直译后的汉语很容易被我们理解和接受,而且意思很丰富。而使用汉语同义谚语套用法,虽然在内涵上很好地传达出英谚要表达的意义,语言也通俗易懂,但损失掉如此美妙的译入语,实在是在翻译工作上留下不可弥补的缺陷。再看意译后的谚语,相比之下,缺失的精华更多。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这四句谚语最适合采用直译法。当然,我不否认在特定的语境下,其它两种方法未必不好。我则从英汉谚语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翻译问题的。

下面又摘录了三句意义一致的谚语,关于翻译上的问题同样适用于上组谚语的分析。所以重点对比英汉谚语本身,我想这对促进谚语翻译不无裨益。

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

宁为犬首,不为狮尾。(直译)宁为鸡首,不为牛后。(汉语同义谚语套用)

Better be the head of a lizard than the tail of a dragon.

宁为蜥蜴首,不为长龙尾。(直译)宁为鸡首,不为牛后。(汉语同义谚语套用)

Better be the head of an ass than the tail of a horse.

宁为驴首,不为马后。(直译)宁为鸡首,不为牛后。(汉语同义谚语套用)

这组谚语相对于上一组来说更难以理解。因为直译后的译文中的动物,像蜥蜴我们并不熟悉。但我们能推敲出,长龙应该是比蜥蜴庞大得多的一种动物。可以把长龙理解为我们所认为的龙(尽管东西方人心目中龙的形象并不一致)。另外,从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英语中动物类谚语是相当丰富的。仔细一想不难得出,《伊索寓言》对其的影响之大。

从英汉谚语对比的角度上看以上两组谚语,显然汉语中存在同义的谚语,而且表达相同意义的英语谚语很多。例如:

The fox preys farthest from home.

狐狸到远方猎食。/兔子不吃窝边草。

Kill not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

别杀会下金蛋的鹅。/勿杀鸡取卵。

He sets the fox to keep the geese.

让狐狸来看管鹅。/引狼入室。

When the fox preaches, take care of your geese.

当狐狸讲道时,小心自己的鹅。/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又如英谚:

Better lose the saddle than the horse.

宁可丢鞍,不可失马。(直译)认为马不可失。而汉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则认为失也无妨,说不定会带来好处。还有一则更奇怪的谚语,是让中国人很难接受的。我们都知道汉语谚语中有“坐井观天”而英语谚语有这么一句:

The frog in the well knows nothing of the great ocean.

井底之蛙不知道有大海。

不理解英国文化背景肯定不能接受。井底之蛙跟天有关系很自然,若跟海有关系,还只能从《伊索寓言》中加以考证了。还有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汉语中有一条的谚语,表示主动防范有效,“篱牢犬不入”即:篱笆关牢了,狗进不来。而英谚从反面角度表达同一个意思:

At open doors dogs come in.

开着的门狗进来。

下面举这个例子,反映英国和中国的地理条件的不同导致气候不一样,从而形成矛盾的谚语。

One sparrow does not make a spring.

一只麻雀不成春。

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

一只燕子形不成夏天。

而汉语中的谚语为“一燕不成春”。从地理知识上分析,其实并不矛盾。英国的夏天并不像中国的夏天那么热,反而更像中国的春天;而英国的春天用了麻雀来做预兆,正如中国的燕子。

由以上观之,英汉谚语之间存在如此多的有趣现象。这不禁激起了我们对英谚汉译的兴趣。反之,随着大量的英语谚语被译成汉语,我们又可以有更多的实例来分析英汉谚语的对比,从而发现更多有趣和有用的现象。下面列举更多动物类英谚汉译的例子,来加深我们对之了解。

Crows weep for the dead lamb and then devour him.

乌鸦为死羊哭泣,而后吃它。/猫哭耗子假慈悲。

Curiosity killed the cat.

好奇心杀死一只猫。/好管闲事,往往惹来一身麻烦。

Curses, like chickens,come home to roost.

诅咒像鸡一样终会回巢。/害人者终将自食恶果。

Each bird loves himself sing.

鸟儿最喜欢听自己的歌声。/孤芳自赏。

Eagles do not catch flies.

老鹰不会捕食苍蝇。/大人物不计较小事情。

Hungry dogs would eat dirty puddings.

饿犬会吃脏布丁。/饥不择食。

以上六句谚语分别用直译法和汉语同义谚语套用法。它们来自西方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却以一种幽默直接的方式传达了出来。而同义的汉语谚语显得有些抽象,文笔多了些含蓄,寓意更深刻。这同时体现了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另外两则谚语:

Two dogs strive for a bone,and a third runs away with it.

两只狗争骨头时,第三只狗拿走骨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Hares may pull dead lions by the beard.

野兔也敢拖者死狮子的胡须走。/虎落平阳被犬欺。

从中更能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

既然英汉谚语存在着差异性,我们不禁要寻找其原因。由于语言的形成有规律性,同时又有随意性,可以因角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联想。有的联想是由于历史而形成的,现在情况变了,但是旧的说法仍沿用至今。不同民族根据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语言习惯,使用不同的比喻。凡此种种,常常造成语言表达出来的意思和词的表面意思不同。这就是为什么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不同,语言习惯不同的根本原因。

3结语

以上内容不见得全面,但从一定程度上阐述了英谚汉译的标准、具体方法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西方文化的思考和传播。由此可见,英谚的汉译工作极大的推进了西方文化向东方的传播。我相信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和更深入的了解,汉语文化会源源不断地涌入西方。这无疑对汉语谚语的英译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这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同时,也欢迎大家共同学习!

参考文献

[1] 陈明华.英文谚语精选[M].科学出版社,2007.

[2] 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6.

[3] 王德春.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