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休闲体育论文

休闲体育论文

时间:2023-01-24 12:09:31

休闲体育论文

休闲体育论文范文1

体育休闲对心情愉悦的作用当外部世界顺应自己的某种需要就表现为心情愉悦的良好情绪,当外部世界违背自己的某种需要就表现为心情压抑等不良情绪。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作环境的越来越封闭,竞争越来越剧烈,很容易导致不良情绪的出现,使人出现烦恼、紧张、压抑和忧郁等。这时候,就应该主动离开工作,主动来到能够体育休闲的场所,把不良情绪通过钓鱼、爬山、玩风筝、做游戏等休闲体育活动,使人从烦恼、紧张、压抑、忧郁等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而且,休闲体育运动也能培养人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人的毅力、耐力、果敢、抗挫折性等。在体育锻炼中,要求参加者具有克服困难的决心、战胜对手的勇气、遵守纪律的自制力、紧急情况下的决断力。体育锻炼和体育比赛能激励人去追求胜利、享受乐趣,同时培养人不怕挫折、不怕失败的勇气。从科学上讲,体育活动能促使人体内啡呔、LHD-2等快乐素的分泌,这些物质能够调剂情绪、振奋精神,使人情绪稳定、精神振奋,获得舒畅和快乐。

体育休闲对协调社会关系的作用作为社会性的人,体育休闲恰好给人们之间的交往、交流提供了平台、机会和在体育休闲活动中进一步升华社会关系的可能。而这种可能由于体育休闲活动使人记忆犹新,起到巩固和强化社会意识的作用。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可以通过体育休闲活动的锻炼,可以使其社会化的速度加快、加强。例如,在“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活动中,不但可以锻炼身体愉悦心情,还可以体会到、体验到团结合作、一致行动、听从指挥逃离危险等社会化的作用;篮球、足球活动中可以体会、体验到场上位置关系的各司其职,就是社会分层的表现。体育游戏比赛中“优胜者晋级,失败者离开”的理念,正是社会流动的生动写照。

体育休闲对利益关系处理的作用体育休闲活动中,将现代竞技体育那种强烈的竞争做了一种低调弱化处理,穿上了平等的外衣,在较为平静舒适的情况下倾吐和享受。这对处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剧烈竞争社会中的人来说是一种放松,使人对利益追求的狂热予以降温,追求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和平与友好;使人知道人与人之间索取与付出是一样重要的。特别是现代科技的发达,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穷追猛打和无限占有,对自然资源的利益极度攫取,出现了生态危机。这种情况下,体育休闲的“高山流水之情”,就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爱护,对生态危机的阻止、遏制。

健康资本存量中饮食营养的作用

1饮食营养可以获取增强身体素质的物质基础身体素质的强健是通过饮食营养获取的营养素,再在体内转换成生理需要的各种物质,供人进行各种幸福生活的功能。糖提供能量;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成分;脂肪有供能与和造成细胞成分的作用,在人体内起到填充、缓冲、保护和保温的作用;维生素是人体代谢的卫士,影响人的运动能力,如VC有消除运动疲劳的作用。

2饮食营养能够使人有一种良好的心理满足感食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讲究的色香味俱全能够给人带来良好的心理满足感。就看菜名“奶香糖醋黄瓜、锦绣玉荷包、幸福鸳鸯鸡、甜点微烤黄金小甜饼、红椒酱爆微型河鲜配姜茸酸汁、明前安溪茶蕊煎怀玉百合”,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各种菜肴艺术造型唤起人美的享受。而早餐“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把煮好的面条加入鲜浓的骨头汤内,再把黄瓜丝用油盐微炒,还切开一只白煮蛋,加些雪菜肉丝调味,配成了一碗清淡营养鲜香的汤面)更是给人带来诗的意境。

饮食营养产生良好的社会关系如何获取平衡的饮食营养,蕴含着很多文化因素,特别是中国饮食营养有着一套完整的餐桌礼仪文化。这些餐桌礼仪文化是各种社会关系在饮食文化上的缩影。私人家庭平常进餐有长幼平辈的礼让与谦恭,客套餐桌亲朋好友的礼尚往来,外交酒会宴会各种关系的协调,都是社会规范的反映。饮食营养有着特殊的社会关系处理效果。

体育休闲与饮食营养的关系

体育休闲对健康资本存量有积极的作用,饮食营养对健康资本存量也有积极作用,前面讨论的就是二者对健康资本存量的正面的积极作用,其实二者对健康资本存量也有负面消极的作用。例如,运动不足与饮食过量、饮食与体育休闲活动冲突等都不利于健康。如何保持二者对健康资本存量的积极作用并且消除二者对健康资本存量的消极作用?

1体育休闲与饮食营养在时间上,相对于健康资本存量具有同一和在前的关系体育休闲时间一般是在闲暇时间,也即非工作时间,离开工作以后的时间,所谓闲暇体育。而饮食营养时间也同属于闲暇时间,非工作时间,离开工作以后的时间,也有休闲食品的说法。这是说,在时间上体育休闲与饮食营养相对于健康资本存量具有同一性;或者说体育休闲活动的同时,有营养物质在提供着能量。饮食营养相对于体育休闲又具有准备性作用,基础性作用。

2体育休闲与饮食营养在各自本质上,相对于健康资本存量是相互规定的关系体育休闲活动一定要与相应的饮食营养结合,才能使体育休闲活动很好地进行下去,否则影响结果。需要激情的体育休闲活动不能食用有镇静作用的食物,反之亦然。例如,射击运动员在赛前2个小时内,为了防止运动员血糖产生迅速变化,因此运动员是被严禁吃糖果。并且,射击运动员往往会被要求尽量多吃一点胡萝卜,因为胡萝卜里富含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对眼睛好。这就要求体育休闲者根据自己的活动性质获取这个活动性质的营养物质。

3体育休闲与饮食营养在数量上,相对于健康资本存量是相互对应的关系体育休闲与饮食营养都有增强身体素质的作用。体育休闲活动可以使体内因饮食营养储存的能量物质,更快和有效地转化为活动所需以及合成身体各器官的组成成分,同时也加强体育休闲活动中各器官的功能,也即增强身体素质。这个过程,一方面消耗了原本储存的能量物质,那么体育休闲活动后就会要求通过饮食营养获取能量物质来填补,填补适度,表现为体质增强;另一方面,如果通过饮食营养获取来填补的能量物质很多,超过了所消耗,就会堆积在体内,表现为体质减弱,如肥胖。这时,一定运动量的体育休闲活动就能够将体内多余的营养物质消耗掉。于是体育休闲活动对于饮食营养具有了修补作用。这样,体育休闲活动量与饮食营养摄入量,相对于增强身体素质就表现为相互对应的关系,同时,要求体育休闲活动在运动量与饮食营养的摄入量之间应该有一定的比例,不暴饮暴食和不运动过量以及不运动不足。

4体育休闲与饮食营养在进行方式上,相对于健康资本存量是统一于放松的要求体育休闲最大的特点是其进行方式上体现的感性。感性,意味着自由和没有压力,所谓随心所至、静心和放松。感性,也是体育休闲的最本质的要求。也只有感性可以使现代社会紧张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在体育休闲活动中得以释放和宣泄。饮食营养中的关键是烹饪。烹饪的最核心和最高要求是放松和静心。饮食营养中的品尝还有审美的作用。这样,体育休闲与饮食营养相对于健康资本存量统一于“放松”或者“静心”上。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休闲和饮食营养过程中务必放松心情。

5体育休闲与饮食营养在生态要求上,相对于健康资本存量都倾向回归自然现代社会由于对大自然的无限占有有利用,使得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这样,体育休闲要求必然会唤起人类对大自然的爱护意识,采取低碳和环保的方式。饮食营养,现在有“有机食物、原生态烹饪、低碳饮食、素食”等要求。如此,健康资本存量过程中的体育休闲和饮食营养都倾向回归自然。

休闲体育论文范文2

休闲养身体育主要是指由人民群众在平时生活的节假日或者余暇时间中的休闲体育与养身消费行为而实现的商品价值总量。随着体育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余暇的增多,人们对体育文化的需要日益加大。

1.运动服装、装备、器械的销售情况

由于假日期间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运动健身和出行,引起对运动服装,装备的更多需求量,同时,许多体育商场在假日推出减价销售、换季销售、有奖销售等多种促销手段。据调查2008年10月份南宁百货大楼、百盛、梦之岛等商店的销售量均不少。在消费人群中,年轻人以买运动鞋者居多,中老年以健身器材为主。人们以耐克、彪马、阿迪达斯、kappa等知名品牌为首选品牌,其中以耐克、阿迪达斯销量最大。表明人们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信誉、品牌,同时表明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还有很大差距。

2.体育竞赛表演

羽毛球、健身操、游泳、网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已成为南宁市民们周末或工作之余经常参与的活动。由于这些项目易学、易掌握,对场地、器材、服装要求不高,消费不必远行,符合了大多数市民的需求,在假日中便异常火爆。南宁市各大高校举办的各类体育竞赛,等,均在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又满足了人民群众在假日休闲中对体育的需求。

3.体育旅游和休闲养身

南宁市有利的地理环境及良好的气候特征,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随着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体育旅游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国家旅游总局曾将1996年的主题定为“度假休闲年”,2001年又将主题定为“中国体育健身游”,并开展一系列全国及地方性的大型体育旅游活动,共推出60项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体育健身旅游活动11大类80个专项体育健身旅游产品和路线,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旅游项目满足不同类型消费群体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体育旅游在我国已具备一定的市场规模。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在南宁市已展现出巨大的市场前景。许多户外项目像攀岩、徒步和漂流等项目因为市内较少,花费时间太长,均需等待假期。目前人们外出旅游更愿意参与更多的体育活动。据调查南宁市周边地区拥有体育游乐设施的旅游景点游客众多。南宁市A级景区内涉及运动项目如摩托艇、水球、射击、温泉等都吸引了来自国内外数量众多的游客。然而到城市周边郊区参与的体育旅游,仅仅是兼有体育项目的常规旅游,离真正的体育旅游还很远。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旅游应该是那些路途较远、目标明确、过程艰苦,对体能和意志要求较高的活动,像登山、穿越、漂流、探险、自行车长途旅行等等。南宁市市民参与的人数比较少,这主要是目前人们对旅游的认识还停留在观光、购物、餐饮、休闲等层次上。

据调查,除此之外,南宁市体育的经营实体,以商品形式向消费者提供不同档次休闲养身体育健身娱乐服务,如温泉谷、高尔夫球场、保龄球馆以及各种健身俱乐部等。另外,休闲养身体育健身技能的培训、辅导和咨询,为群众组织编排各类竞赛,提供竞赛服务的群众性体育竞赛表演,应用先进的测试设备和科学合理的检测手段,为社会大众提供体质测试和健康评估的有偿服务,为某些患有慢性疾病和身体局部组织损伤的病人,提供运动处方、医疗保健加传统体育医疗康复方法,为提高大众锻炼身体的时效性、趣味性而开展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等等均已经开始发展起来,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二、南宁市休闲养身体育业发展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1)从世界产业发展大趋势看,当前体育产业是一项具有无限生机的新兴朝阳行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特殊的贡献,在欧美国家,体育与经济发展已紧密联系在一起,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在促进社会就业、扩大和拉动下游产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当前休闲养身体育业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参与;(2)休闲养身体育消费市场潜力很大。南宁现有几多万人口,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合作的加速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闲暇时间增多以及需求层次的改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休闲养身体育消费的需求也日益高涨,体育健身娱乐业逐渐兴起,南宁约有70%以上的人每年都会在运动上有所花费。

2.劣势分析

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直接决定该地区休闲养身体育业的发展水平和现状。南宁正处在发展加速时期,休闲养身体育消费还不是很活跃。目前大多数人们还处在过渡时期,休闲养身体育消费正处于增长时期。南宁市居民整体收入偏低,很少投资于有偿健身;会选择有偿健身的无偿替代产品;余暇时间也相对较少;对竞技表演业的需求不高。

另外,在调查中发现,人们对休闲养身体育认为管理最差的最多,占总被调查人数22.5%,接下来依次是接待19.2%,交通16.8%,场所品味和特色15.0%,人才匮乏14.0%,生态环境脆弱10.0%,其他2.5%。管理差主要表现在场所的秩序混乱,各种拉客宰客现象,接待差主要是硬件设施差和服务水平不高,交通主要是距离太远;场所品味与特色主要是场所自身的开发规划和吸引力;人才匮乏主要是从事专业休闲养身体育开发和管理的专业人才不够;最后是可持续发展潜力不足。3.机遇分析

休闲养身体育面临发展的大好机遇。休闲养身体育是满足市民追求健康需求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持续增长,国民的生活水平和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关注日益提高,休闲养身的需求应运而生。同时,随着我国法定闲暇时间的增多和带薪度假的逐步实现,居民已不满足现有的大众运动方式,追求健康、康寿等与生态休闲养身相结合的高品味、高端的运动方式日趋为人们所青睐。因此,发展生态休闲养身体育是参与体育消费新潮流,细分南宁体育业市场,满足居民健康需求的需要。4.威胁分析

南宁市休闲养身体育经营人才相对匮乏,这种人才的缺乏不仅体现在休闲养身体育系统内部,体育经营人才数量和质量也明显不足。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体育经营人才素质的竞争,而南宁在吸引和保留优秀休闲养身体育经营人方面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使得休闲养身体育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5.SWOT分析结论

根据前面对南宁市的休闲养身体育业发展现状分析以及结合SWOT分析表明,南宁市休闲养身体育业发展前景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由于目前南宁市的休闲养身体育总的消费量比较低,而且对中高档的需求量比较少;而南宁市的休闲养身体育发展还是具备一定的市场发展基础,在广西地区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因此,要拓展南宁市的休闲养身体育业的市场,就要及时抓住机遇,善于迎接挑战。从根本上来说,在南宁市的休闲养身体育业发展过程中,对于外在因素,只能顺应它,利用它,而关键在于对休闲养身体育发展的重视和实际支持的力度,其中做好休闲养身体育业市场的培育是关键中的关键。

三、南宁市休闲养身体育业市场培育对策

在当前产品以及开发手段高度雷同化的今天,随着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南宁市休闲养身体育业要想取得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要在市场运作方面坚持运用市场培育策略。

1.市场培育原则

南宁市休闲养身体育业市场培育首要的便是各方对南宁市休闲养身体育业发展的高度的重视,在运用现代化的休闲养身体育发展与管理思维指导下,结合竞争力培育与市场基础,制定符合南宁市休闲养身体育场所市场培育策略,并站在全局性、前瞻性和对抗性的市场培育战略高度。当前,南宁市休闲养身体育应当抓住南宁市休闲养身体育业发展机遇,做好迎接产业发展挑战和区域性品牌的市场竞争,从而南宁市休闲养身体育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

2.加大各方对市场培育的支持力度

(1)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休闲养身体育业运行机制。必须改革长期以来束缚休闲养身体育业发展的管理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多元化主体投资,各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休闲养身体育业运行机制。

(2)加强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划和引导。各级政府应提高对发展休闲养身体育业重要性的认识,尽快将休闲养身体育业的发展纳入地方经济发展的全局。同时结合南宁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3)加快休闲养身体育设施的建设。一方面,面向市场盘活现有休闲养身体育场馆设施;另一方面,要通过整体式布局使用权的招商进行综合开发、运作和多种经营,以加快新休闲养身体育场地的建设。

另外,还应做好大力培育休闲养身体育消费市场,加大休闲养身体育人力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培养休闲养身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合理规划体育产业布局等工作。

3.转变观念,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

转换经营观念,引入市场机制。只有合理配置资源要素,才能推进南宁市休闲养身体育业的社会化和产业化,缓解资源短缺的矛盾。南宁市休闲养身体育业的经营者,要建立市场意识、服务意识,与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了解社会对体育消费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多渠道、多形式的发展南宁市休闲养身体育业。经营者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弥补资金不足的矛盾,加快南宁市休闲养身体育业的发展。建立效益机制,围绕效益抓经营,围绕经营抓管理,管理要以效益为中心,在保证正常运作下,在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积极探寻适应南宁市民需求的南宁市休闲养身体育业项目。首先,应选择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充分利用现有场馆和人才力量搞培训。其次,以“全民健身计划”为依托,大力开发科技含量高的全民健身器材、全民体质测量器材及运动竞赛器材等。充分利用高校人力、科技、场地、器材等资源,大力开展高校和社区健身活动,并建立相应机构,有目的地计划地开展区域性、小型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和竞赛活动,如健身操、形体训练、体育舞蹈、健身气功、武术等培训以及组织体育旅游等。这样,体育不但可有体育活动和竞赛活动,如健身操、形体训练、体育舞蹈、健身气功、武术等培训以及组织体育旅游等。不但可有力地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而且将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丰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休闲体育论文范文3

本文作者:陈建峰石兰萍工作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量表构建

本量表根据黄仲凌和高俊雄(2005)[8]的《休闲动机量表》改编,原量表参考了Baldwin和Caldwell(2003)[9]青少年闲暇时间动机量表的研制,Pelletier,Vallerand和Green-Demers(1996)做的休闲动机量表构建效度的研究以及Ntoumanis(2002)[10]动机分类的研究。根据本文研究目的,把“休闲动机量表”改为“休闲体育动机量表”(如题项“参与某些休闲活动”改为“参与某些休闲体育活动”)形成了初始问卷,量表由18个题项5个维度构成:外在规范(WZGF)包括威胁、被迫、尊重他人;投入规范(TLGF)包括关注、欢迎;认同规范(RT-GF)包括技术、生活技能、期望;内在动机(NZDJ)包括愉悦感、自主性;无动机(WDJ)包括无助感、无胜任感。休闲体育动机的影响因素量表包含20个题项:学生用Likert五点量表回答,(从“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初始问卷形成后,然后选取常州纺织学院12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7份。为了整体问卷题项的精炼性,通过对回收的问卷用下面3条标准来筛选题目[11]:(1)题目部分相关法(Correcteditem-totalcorrelation),即删除鉴别度较低的题项;(2)内部一致性效标法(Inter-nalconsistencycriterionmethod),亦即极端组检验法;(3)因素负荷量判断法,为了提高因子分析的效果,经删去因子负荷小于0.4的题项和在多个因子上负荷大于0.4的题项;然后对余下的题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之前,首先要检验量表是否能进行因子分析。经检验,休闲体育动机影响因素的问卷KMO=0.814,Bartlett球体检验=1500.21,sig.=0.000,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萃取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进行因子提取,并进行斜交旋转(考虑到因子间的相关性),而转轴收敛于5个迭代。最终得到影响休闲体育动机问卷的因子数为5个,这5个因子累计解释59.287%的方差(表1)。由碎石图显示,第五个因素以后,坡度明显下滑(图1)。并对公因子进行命名,经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删除影响休闲体育动机问卷中的“在体育课中我能学到与休闲体育相关的内容”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对我参加休闲体育活动影响不大”等共4个题项,剩余题项构成了影响休闲体育动机的最终问卷,包括5个维度16个题项以及每个题项在5个因子上的负载值(表2)。量表的信度检验构成了最终问卷,首先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休闲体育动机”的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分别为无动机α=0.638,外在规范α=0.749,投入规范α=0.613,认同规范α=0.721,内在动机α=0.722;“休闲体育动机影响因素”问卷的一致性信度检验分别为认知态度α=0.809,制约因素α=0.634,体育氛围α=0.612,兴趣与爱好α=0.712,习惯与方法α=0.645,均符合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统计要求。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最终问卷形成后,调查共取样520名大学生,分别来自南京市与常州市的5所高校的大一与大二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65份(男213人,占45.8%,女307人,占66.0%),有效回收率89.42%。利用SPSS17.0、AMOS17.0软件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模型构建

大学生休闲体育动机量表及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因子模型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是结构方程模型(SEM)的一个特殊形式,是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12]。在施测的问卷数据中,采用AMOS17.0软件对休闲体育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因子结构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并形成模型(图2、图3)。结构方程模型的整体拟合优度评价主要从绝对拟合指数(absolutefitindex)、比较拟合指数(Com-parativeFitIndex)、简约拟合指数(Parsimoniousfitindex)3个方面进行评价。多数学者认为[13-14],模型统计检验指数GFI、AGFI、IFI、TLI、CFI均应大于0.90,RMSEA应小于0.8,χ2/df值介于1-3之间为佳。图2所示模型的拟合指数分别为:χ2/df=1.687,RMSEA=0.046,GFI=0.935,TLI(NNFI)=0.926,CFI=0.932。从以上拟合指数标准可以判断,休闲体育动机因素的五维度模型拟合度很高,因此,休闲体育动机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是可以接受的,并可以作为分析休闲体育动机的基本构念框架。图3所示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数分别为:χ2/df=2.183,RMSEA=0.061,GFI=0.932,TLI(NNFI)=0.914,CFI=0.901。从以上拟合指数标准可以判断,影响休闲体育动机因素的模型拟合度很好,模型可以接受,因此,可用作影响休闲体育动机因素的基本构念框架。影响休闲体育动机的因素与休闲体育动机的关系模型分析结构方程(SEM)的具有以下特点[15]:(1)可同时考虑及处理多个因变量(endogenous/de-pendentvariable);(2)允许自变量和因变量(exogenousandendogenous)项目含有测量误差;(3)允许潜在变量由多个外显指标变量构成,并可同时估计指标变量的信度及效度;(4)可构建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估计模型与数据之间的吻合程度。据于(SEM)以上优点,首先假设所有维度的影响因素对所有维度的休闲体育动机都有影响,构建了休闲体育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一阶因子模型。根据候杰泰、温忠麟、成子娟(2004)[16]著作中的建议,删除统计学中t值小于2的不显著的路径系数,经过多次模型修正,得到大学生休闲体育动机和影响休闲体育动机关系的最终模型(图4)。图4所示模型统计检验指数分别为:χ2/df=1.686,GFI=0.932,TLI(NNFI)=0.918,CFI=0.933,RMSEA=0.047。根据拟合度的标准,可见此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模型中各路径相关系数能很好地揭示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各个维度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与分析从图4可以看出关于大学生休闲体育活动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如下:(1)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动机影响因素由认知态度、制约因素、兴趣与爱好、体育氛围和习惯与方法5个维度构成,这5个维度对休闲体育动机都有影响,其中,习惯与方法对休闲体育动机活动的影响最大。(2)影响学生参加休闲体育活动内在动机的主要因素为习惯与方法、制约因素、认知态度和兴趣与爱好,呈显著作用路径系数分别为0.70、-0.37、0.27、0.16。这一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培养学生从事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教给他们锻炼的方法、手段,此外还要多开发休闲体育课程资源方面的项目,完善和优化学校场地设施,保证学生能顺利进行休闲体育活动和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主观能动性,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3)影响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无动机维度的主要因素“兴趣与爱好”、“制约因素”、“认知态度”,有显著作用其路径系数依次为-0.55、0.51、-0.23,无动机是一种动机缺乏,它的消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与习得性无助类似(pelletier,etal,1995),处于无动机状态的大学生不认同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任何积极性解释。这一点提示我们学生缺乏兴趣与爱好、外在的制约压力增大、认知态度偏低,即无助感就增高,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就越小。(4)制约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参加休闲体育活动动机的另一主要因素,除制约因素与内在动机和认同规范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外,制约因素对外在规范、投入规范、无动机呈显著正相关。这一点与Craw-ford&Godey(1987)[17]认为不管个人是否存在休闲偏好,一旦有休闲制约因素介入,就会导致个人放弃参与该项休闲活动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学生的学习、就业压力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5)认知态度对休闲体育动机“认同规范”、“内在动机”两个维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与“外在规范”、“无动机”两个维度无显著负相关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16、0.27、-0.14、-0.23。这提示我们,提高学生对休闲体育认知程度,重点应将学生的外在动机不断内在化,使其成为推动大学生参加休闲活动的积极因素。(6)体育氛围对休闲体育动机“认同规范”,“投入规范”两个维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影响,路径系数一样为0.21。体育氛围反映出人们在体育活动中高度个体化的气氛,同时也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体验,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情感。说明家长、学校及社会对休闲体育的关注程度,能使学生认识到参与休闲体育的重要性。建议(1)本研究采用的量表改自于黄仲凌和高俊雄(2005)编制的《休闲动机量表》。虽然该量表已进行了信效度检验,但是,本研究将原量表题项中的“参与某些休闲活动”改为“参与某些休闲体育活动”。这样的改编问卷,其合理性、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检验,同时由于影响休闲体育动机因素很多,如,“气候因素”、“教师因素”、“运动技能因素”等这些还需要进一步去探讨。(2)本研究采用的样本量为在校大学生,在校大学生取样比较方便,但是他们只能代表某一部分休闲体育活动者,未来研究应该扩展研究取样范围。

休闲体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休闲体育,回顾,瞻望

 

前言: 1995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首脑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提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休闲体育。这一世界性的潮流也已引起我国的重视,生活质量已被国家列为决策和发展的目标。,休闲体育。从改革开放的至今,人们对自己的健康越来越关心,注重身心健康、享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成为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休闲体育逐渐成为社会生活消费热点。

1我国休闲体育的回顾

1.1相关学者的学术研究

1983年,于光远先生针对我国体育研究的状况指出:“我国对体育竞赛是很重视的,但对体育之外的竞赛和游戏研究得很不够。”1994年,他进一步指出,玩是人类基本需求之一,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的艺术。80年代末期,我国有学者开始进行休闲研究。1992年王雅林等编著了《闲暇社会学》一书,从社会学角度对闲暇问题进行了研究;2001年,马惠娣发表了“休闲问题理论探究”一文,对休闲本质和休闲传统进行了探讨;2005年11月9日,马惠娣在“文化多样性与休闲发展”国际论坛上作了题为“文化多样性与中国人的休闲智慧”的报告,她认为休闲是一种生存的状态、一种生命的态度、一种精神的态度、一种价值观、一个民族的文化气质和智慧的体现,是“成为人”的过程,是展示文化多样性最大的舞台。[5]1.1我国休闲体育的分类

1.1.1按运动项目分

竞技类:如篮球、排球、足球、棒垒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游泳、健美操、技巧等。

非竞技类:滑水、滑冰、滑雪、冲浪、雪橇、越野、登山、溜早冰、滑轮板、山地自行车、雪上摩托、划船、赛艇、帆板、水上摩托、冲浪、卡丁车、漂流、攀岩、跳伞、滑翔机、热气球、台球、壁球、保龄球、康乐球、高尔夫、门球、沙壶球、垂钓、蹦极、潜水等。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太极剑、气功、八段锦、五禽戏、划龙舟、踢毽球、跳绳等。

1.1.2按观赏参与活动分

观赏类:通过广播、电视以及到现场观看各种体育比赛、表演。

参与类:亲身参与各种体育类休闲活动。,休闲体育。

1.1.3按身心休闲部位分

技巧类:各种竞技与非竞技运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等。

益智类:类、电子竞技类、解谜类(包括文字类、魔方类、绳结类、迷环类等等)

1.2改革开放后我国居民的生活变化

1.2.1居民收入方面

居民的休闲体育消费主要受其经济收入的影响。一般来说,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居民的生活水平。该系数越小,生活越富裕;越大,越贫困。“1978-1998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20年,农村居民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提高到1997年的1090.1元;非农业(城镇)居民纯收入水平由1978年的343.4元提高到1997年的5160.3元。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7.71%下降到1997年的55.05%;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由1981年的56.66%下降到1997年的46.41%。恩格尔系数的降低,表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有显著提高。也可以看出居民家庭消费正在从生存消费向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过渡。” [6]经济是进行一切消费活动的基础,所以也是发展休闲体育的重要条件。

1.2.2余暇时间方面

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了《北京人20年生活方式的变迁》,调查中发现“北京人其他休闲时间也增加了近1小时,大多是过去没有的项目。这说明与20年前相比,北京人的休闲活动出现了多元化趋势。,休闲体育。” [3]

余暇时间是休闲的保障之一,现如今人们的余暇时间越来越多,对于休闲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这些说明了社会生产力的提升、社会的进步,人们在相对高效的完成工作的同时得到了比以前更为充分的休息时间,在得到物质回报的同时追求精神上的休闲。

2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前景

2.1与国外相比较

在发达国家休闲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目前,美国的休闲消费已达到28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其中以休闲体育为内容的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7]而在我国的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仍然存在着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健康的娱乐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解放,这些不健康的社会行为都将被休闲体育及其它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所替代。

2.2中国特色的休闲体育

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休闲体育起步较晚,休闲项目也相对较少。目前“贵族化”体育项目不符合我国群众的消费水平。体育场馆的主要消费对象目前以青少年群体为主,中年人进场馆娱乐健身,有一些为工作而进行的社交因素。[6]所以,那些简单、易组织的体育活动,往往是大众休闲体育的首选。,休闲体育。这种大基础、中低消费的体育休闲方式是我国体育休闲的特点。,休闲体育。

3结论及建议

3.1结论

休闲体育的发展是和余暇时间、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理念密不可分的,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依赖共存的;而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生产关系,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内容,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促进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达到社会整体向前进步的目的。所以只有在社会整体进步、生产力发达的条件下,人民的余暇时间才会更多,伴随着收入的增加,健康新鲜的休闲体育娱乐方式才能被人接受,消费理念自然也会提升,消费理念提升的同时也刺激消费水平的提高。

3.2建议

3.2.1大力发展休闲体育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健康成为生活质量第一要素,体育锻炼已经成为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开始为了休闲和健身的目的而自愿进行有货币支出的消费。目前,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期,休闲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潜力。

3.2.2增加休闲体育娱乐项目

休闲体育始终是发达国家在引领世界的潮流,我们要善于将一些新颖的休闲体育项目引入国内,“洋为己用”始终保持休闲体育的活性,与此同时还要保持和挖掘我国休闲体育文化的独特文化价值;培养亮点,打造精品;让休闲体育文化更多地进入教材和课堂;注重女性、老年人、少年儿童的休闲体育教育和研究;加强城市间的休闲体育文化交流与传播;结合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来规划和发展休闲体育文化;加强休闲体育文化与其他地域休闲文化的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百度,休闲.baike.baidu.com/view/6495.html?wtp=tt

[2]东方网-文汇报,北京人20年生活方式的变迁.sina.com.cn

[3]卢锋.休闲体育概念的辨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05)

[4]谢雨航.休闲体育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8,(02)

[5]陈永军.对我国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04)

[6]吴贻刚.中外休闲体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03)

休闲体育论文范文5

摘 要 休闲体育是伴随竞技体育产生的,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大众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休闲体育与消费文化、文化传播、和谐社会的关系展开全面、系统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字 休闲体育 大众文化 关系 研究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体育作为一种新型活动方式日益展现在人们眼前,关于休闲体育研究的视角也不断出现,如休闲体育的美学特征的研究、精神视域中休闲体育的意蕴解读研究、大众消费下的休闲体育研究、马克思休闲思想与现代休闲体育研究、社会阶层中的休闲体育研究及其大众传媒与休闲体育研究等等,但很少有从大众文化的视野中研究休闲体育关系的研究。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人们生活中的诸多领域都在发生着重大变化,社会的深刻变革也使体育休闲研究的具体问题凸显出极强文化与社会语境,因此,体育休闲研究必须结合深入与文化、社会、美学等层面,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系统研究。因此在大众文化视域下对休闲体育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它为后奥运时代如何更好的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并对当下休闲体育现状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及借鉴意义。

二、休闲体育的产生和发展

休闲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指人们在闲暇时间以增进身心健康,丰富和创造生活情趣,完善自我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特点是具有自由性、文化性、非功利性和主动性等。对增进健康、强健体魄,预防疾病与康复,提高文化素养与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生活内容与加强人际关系,以及促进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形成等都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休闲体育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过程,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可以保持内心的安宁”。而休闲学产生于美国,1899年凡勃伦发表的“有闲阶级论”,主要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休闲的,他提出休闲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它不是外部因素的结果,也不是由空闲时间所决定的。而体育休闲理论最早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并迅速成为众多西方国家社会成员一种普遍需求与权利,建立了专门的机构开展休闲体育研究,培养组织实施休闲体育的人才,体育科学协会的年会也专门设立休闲体育专题。在休闲体育当中强调的重点是“成为人”“体验人”的一种自由游乐的“和合”精神状态。

三、休闲体育与大众文化关系

体育本身就是人类调解自我,创造的文化形式,其中在人类进化的历史当中,不断地演变,而且这种形式越来越丰富,表达人的追求、价值观越来越多。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非常悠久的国度,早在二三千年前,我们就提出了休闲文化的产物,像射、御都含有体育的成分在其中,表明了体育和礼、乐、书、术是具有同样重要地位的人类活动。因此它也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2008年奥运会,很多传统的、现代的,历史的和未来的都交织在一起,通过奥运会平台展示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精神。比如说太极拳、武术等等,都是人们热爱生活的表达,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播。

(一)休闲体育与消费文化的研究。

休闲是人们在余暇时间自愿选择参加的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活动。休闲体育可以满足人们对娱乐性、消遣性精神生活的需求。休闲体育中它的项目极为丰富,具有挑战性、刺激性、冒险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表现性等,这些体育活动都是通过直接的经济消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消费能使人们在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过程中,充分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在表现自身能力、施展个人才能的同时,获得身心的满足和愉悦。

(二)休闲体育与文化传播研究。

休闲体育的文化传播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如高校的体育文化传播、休闲体育的民族文化传播、后奥运时代的休闲体育文化传播、以及休闲体育的文化传播模式等。我国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体育,还为中国的体育思想打下了深深的传统文化烙印,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这些传统文化的特征,通过人们在参与体育活动时的动机、目的、形式、行为和价值取向等表现出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现在的休闲体育主要以表演性、娱乐性、保健性为基本模式,以尚礼、宽厚、平和、贵中为价值取向,重视体育的政治价值和伦理价值。

(三)休闲体育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研究

休闲体育的兴起是社会和谐发展的表征,也是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和途径。和谐的本质是从心开始的一种“和合”精神,休闲体育的本质也正是游乐状态中的身心“和合”。因此,现代物质财富、闲暇、技术和异化是休闲体育“热”的推力,也是和谐的重要表征。休闲体育功能的异化补偿论、生命体验论、社会资源论及个人发展论是休闲体育“热”的拉力,也是推进和谐的力量。休闲体育不仅是经济发展和闲暇增多的原因,更是现代社会异化与其同步增长的结果,是人们对异化的自觉抵抗而挖掘出的一种新的和谐社会力量,是人们对社会焦虑、社会风险、价值冲突的一种自觉选择。

基金项目:1.湖南省教育厅2011年度科学研究项目

2.湖南涉外经济技术学院2011年度校级科学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研究室科教文卫司,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体育经济政策研究[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2] 张立敏,张力为.运动领域中的印象管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0).

休闲体育论文范文6

(一)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有关大学生休闲道德问题的成因分析。关于大学生休闲道德问题的成因,笔者曾专门撰文分析,主要由四方面的因素造成:(1)社会因素。权威失范、社会主导价值混乱、角色失范是我国在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与青少年道德教育有关的三方面失范状态,大学生休闲道德失范同样归咎于这三种失范状态。(2)高校因素。在以“专业教育”为中心的工具理性的驱使下,高校人文精神的培养渐行渐远,即使是道德教育也不例外地出现了功利化和商品化的倾向,学校名副其实地成为以职业培训为主的雇佣机构,成为制造社会文化工具和技术工具的“加工厂”。教育在人文关怀上的不够,使得高校的休闲教育存在着先天不足。(3)家庭因素。因家长在对子女、对高等教育、对休闲认识的偏差,以及不当的家庭休闲方式,都会影响到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休闲观和正确地开展休闲活动。(4)大学生主观因素。社会转型期的“震荡”和不良思潮的冲击,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此外,休闲观念也是导致休闲道德失范的决定性因素。[3]

2.有关高校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问题的分析。一些学者通过调查,发现高校的大学生休闲教育道德状况更令人堪忧。徐智辉撰文指出:“目前,我国只有四川师范大学开设了休闲学课程。我国高职生休闲期间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多数处于自发状态,根本没有列入日常思想道德教育的范围,领导无休闲教育观念,学校无休闲教育计划,教师无休闲教育任务。许多高职教育工作者只负责高职生在校上课时间的管理和教育,对学生休闲时间放任自流。过去,学校实行六天工作制,休闲时间少,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单休日改成双休日,高职教师和学生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而高职教育管理机构和教育管理者却很少考虑休闲教育。高职生从中学到大学后,还不完全适应,对节假日不会安排自己的休闲活动,在大量休闲时间里无所事事,有的学生不分白天黑夜,没完没了地上网、玩游戏机,甚至出入不适合学生的休闲场所,致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思想道德受到严重影响。”[4]对目前高校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问题的总体状况,徐智辉分析认为:休闲思想道德教育观念淡薄;休闲思想道德教育组织涣散;休闲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空洞、形式呆板;休闲思想道德教育投入不足。[5]

3.有关开展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必要性的理论分析。对开展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必要性的理论分析,学界一是从休闲的本质出发,对休闲与道德及与休闲道德教育的关系进行阐述,基本结论认为对大学生这一群体进行休闲道德教育是必要的。他们认为休闲的本质是自由,其本身内蕴的道德属性和对追求人性真善美的要求,休闲生活应是道德的生活。闲暇生活在本质上是自由的,但自由并不意味着放纵、无拘束或无视一个人在闲暇中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负的责任。二是从大学生的身心特征出发,对其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当代大学生这个年龄段是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心理断乳期”,期间他们渴望实现自我,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成熟,道德能力和思想素质参差不齐,容易受西方思潮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渴望成为有个性的社会人,但行为的自我控制较弱,遇事容易冲动;渴望社会交往,但待人接物的水平不高,容易紧跟没有道德高度的时尚;渴望休闲的生活,但“玩”的基本技能不高,容易随波逐流。总之,学界从大学生休闲道德现状出发,归纳了大学生休闲道德问题,分析了导致问题的原因,而对应的休闲道德教育却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大学生休闲生活的需要,因此加强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是有必要的。

(二)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涵义

1.有关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界定。对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界定,学界总体上是按照“什么是休闲或闲暇———什么是休闲道德———什么是大学生休闲———什么是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轨迹予以分析并概括。其中对于大学生休闲(或闲暇)的界定,可以概括为:除去学习包括实习、生理需要和课外作业等之外自由时间里由大学生自行开展的一切活动的总和。对休闲道德(闲暇道德)的界定可以概括为:个人在休闲过程中应当遵守的价值准则和伦理规范,是发展人的心智和兴趣,丰富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而对高等学校休闲道德教育,学界总体上是从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环体、范畴、目的等六个层面加以概括。由此,本文认为,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是指以高校师生实施为主,社会、家庭实施为辅,面向在校大学生,以休闲价值观、休闲道德能力、休闲生活习惯为主要内容,依托校内外多种德育载体而开展的自主性德育活动,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休闲这一特定场域的具体展开。

2.有关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特点。目前学界对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特点的研究,总体上有三层表述:一是基于教育的方式;二是基于教育的要素;三是基于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与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比较。基于教育方式,认为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主要特点包括主导性、渗透性、差异性、实践性、发展性。[6]基于教育要素,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具有教育时空的变化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等特点”[7]。“在时间上,是在学生完成功课的闲暇时间进行;在方式上,表现为在体育、音乐、舞蹈、美术、写作、旅游、武术、集邮等闲暇活动中进行;在内容上,依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强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特点的时代精神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8]基于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与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比较,邓清华认为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德育新模式,与传统高校道德教育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从时空维度看,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适用时空更广、更为复杂、更符合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道德教育的实际,而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主要适用于大学这一特定时期和大学校园这一特定空间;从载体或形式来看,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是一种以道德修养与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的道德教育活动,是一种典型的体验型道德教育活动,而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则主要是一种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活动和自我修养为辅的认知型道德教育模式;从自主性、主体性程度来看,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是一种自主性道德教育,传统高校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尚不是很明显。[9]

3.有关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价值。学界对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价值的描述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价值———可适应时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可以转变教育观念,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可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二是个体价值———有利于大学生良好休闲生活方式的养成;有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和情操的陶冶;有利于大学生道德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促进专业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交往能力,促进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文明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充分发展。

(三)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内容

目前学界对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内容的研究很少,系统阐述的则更少,其中黎海燕认为:“作为当今学术界讨论较多的一种新的学校德育模式,闲暇德育必然有其特定的教育内容体系。具体而言,大学生的闲暇德育包括以下内容:闲暇学习活动,闲暇文化活动,闲暇心理教育,闲暇道德实践,闲暇生活自律”。[10]陈红媛认为:“高职生的闲暇德育不仅要注重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要注重教给学生最核心的内容———阐释休闲的自由、创造理念。高职院校的闲暇德育作为提高闲暇生活质量的一种教育,必然有其特定的教育内容体系。高职院校实施闲暇道德教育应从正确的闲暇道德价值观、遵纪守法的健康文明闲暇生活方式、提升生活质量的闲暇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多种闲暇道德实践、立志成才的闲暇生活道德自律五方面展开”。[11]

(四)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实施

有关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实施问题,学界总体论述较多,角度也较广。

1.有关实施原则的分析。陈红媛认为,作为一种新的道德教育模式,高职生闲暇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针对高职生闲暇生活而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高职生闲暇道德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遵循导向性、整合性、自主性和指导性、渗透性、前瞻性、科学性等六条原则。[12]杨双、祝国超认为,实施休闲道德教育应遵循客观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前瞻性原则。[13]邓清华则将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原则概括为:自主性、与课堂道德教育相结合和科学性。[14]

2.有关实施策略的分析。杨双、祝国超建议在实施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找准三个支点”———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点,以学生闲暇形式为切入点,以公民闲暇道德教育为助推点;“要坚持三个突出”———闲暇道德教育活动要突出一个“稳”字,闲暇道德教育载体突出一个“广”字,闲暇道德教育方法突出一个“重”字;要做好“三个结合”———做好闲暇道德教育与社会的结合,做好闲暇道德教育与家庭的结合,做好闲暇道德教育与课堂行为相结合。[15]

3.有关实施途径的分析。要切实保障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成效,学界着眼于高校的看法包括:一是要加强“三观”教育和休闲观教育;二是要营造健康的休闲道德氛围;三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四是要为学生提供健康的休闲场所;五是要发挥同辈群体的功能;六是要建立健全大学生激励监督机制。着眼于实施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多主体,邓清华认为大学生闲暇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力量来保障其实施。作为与大学生闲暇生活密切相关的一切社会组织和机构,都有义务来保障闲暇道德教育的实施。高校作为大学生闲暇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应该为大学生闲暇道德教育的实施提供保障;在家庭方面,父母的管教方式与家庭的生活经验会影响到子女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社会在保障大学生闲暇道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应发挥“净”、课题博览“建”、“导”的作用。[16]

4.有关教育保障的分析。杨双、祝国超认为要把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这一教育举措落到实处,保障出成效,则应依据大学生闲暇活动的主要方式、活动时空以及活动的特点,构建起以“三化”为主要内容的闲暇道德教育有效机制,一是课程化,二是活动化,三是环境化。要保证“三化”的实现,就必须有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舆论保障。[17]还有其他学者提出开展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包括政府在内的有关主体要加大对这项教育的投入,努力增加教育资源总量,具体措施如培训专门师资,实施课程开发,加大后勤保障,加大研究力度等。

二、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研究现状评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研究,一方面,起步虽很晚,但已有所突破,也取得一些成果,这为深化研究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问题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研究还很不够深入,缺少系统性。主要表现如下。

(一)专项研究成果少,研究缺乏系统性

专题研究大学生休闲道德(闲暇道德)教育问题的论文仅19篇,专著尚未问世。研究的问题如上所述,主要是对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涵义、必要性,教育的内容、实施原则、机制和方法进行探讨。总体上,目前学界研究点零散,不成体系。此外,研究点专注度不够,有泛化倾向,如有学者把课余德育活动等同于休闲道德教育活动,有学者把德育的渗透教育等同于这项应该有更多形式的专项教育。

(二)基础研究底子薄,理论说服力不够

鉴于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研究,涉及到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同时国内有关休闲研究、休闲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还不是很厚,这使得起步很晚的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研究的根基较薄,对问题的理论说服力显然不够,一些结论尚待廓清。如对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界定,一些学者认为它是在课余大学生自由支配时间里开展的德育活动,而另一些学者认为它是结合课内外一切德育活动所进行的德育形式;一些学者在强调教育的“自主性”问题时,并没有阐述高校及其教师与大学生在这一教育中是如何“和谐共处”的;一些学者承认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特色应如何呈现并没有做深入论述;还如有关教学的内容,其排序问题并没有给予合理的理论解释;有关高校的教育义务,到底如何落实,谁来具体落实,没有合理阐述等。

(三)实证研究稀缺,操作性成果少

尽管不少学者对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做了社会调查,但从目前可查的文献资料看,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仍缺少实证研究,基本上没有从教育实践(实验)出发来加以总结归纳或验证的成果。就是在已有的成果当中,原则性描述较多,大多不具有可操作性,如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内容,几篇论文基本上只是对其作了概括和重要性的阐述,而具体针对大学生的教育内容到底包括哪些方面,没有充分展开;又如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途径之休闲文化氛围的营造,到底如何营造,应该营造什么氛围,论文当中都没有涉及到;再如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保障机制之激励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如何激励与监督,这种激励与监督是否与这项教育的“自主性”发生冲突等,这些问题也并没有得到解释。

三、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研究的趋势

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研究是一项针对休闲这一特定场域的德育实践的研究。因此,针对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本人的思考,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研究要增强它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成果的可操作性,切实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上加以突破。

(一)理论维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深化问题研究

一是要加强学理研究,应从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全面分析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着重研究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的涵义、目标、内容、形式、途径、方法和保障措施等核心问题;应加强比较研究,着重研究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与一般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研究当代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与中国古代传统的休闲道德教育的关系及可发扬处,研究基于中国高校文化特征的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与国外此类教育的差别和可借鉴处;应基于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着重研究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与普通的道德教育、文化教育、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及之间如何实现融通。二是要加强实证研究,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研究是一项全新的研究领域,当前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相对薄弱,以及中国高校文化与西方国家高校文化的差异,使得这项研究既充满机会也具更多挑战。所以,应继续加大对有关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对教育的各个环节的相关信息给予充分调查研究,既调查分析现实问题,也调查分析预期问题;应积极开展教育实验工作,注意在实践中佐证假设、积累经验和总结规律。三是加强个案研究,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应用的实效性。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离不开高校所在地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各类条件,离不开高校自身的办学传统和办学条件,离不开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实际、专业实际、家庭实际、性别实际等,所以,应针对这些实际开展个案研究,形成针对一所学校、一个区域、一类大学生、一类休闲活动等方面个性化的大学生休闲道德教育研究成果。

(二)实践维度:把研究工作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休闲体育论文范文7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体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休闲体育观发生着重大的转变。论文将立足于大众文化的视域中对休闲体育观的发展进行历史、理论和实践的审视,并运用理论探索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当前中国休闲体育观念的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希望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思路、新经验和新对策,更好地促进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和我省青奥会的顺利开展,为后奥运时代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新的参照。

关键词 大众文化 视域 休闲体育观

休闲体育在当前还属于一种新型事务形态,从国内外关于休闲体育的研究现状来看,大致可以归为两大类:一是关于休闲体育概念、本质、特征、内容、功能、现状及策略的描述性研究;二是关于休闲体育行为、产业服务及其管理的经验性研究。总体来看,这些研究只是简单的记载休闲体育行为,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人们生活中的诸多领域都在发生着重大变化,社会的深刻变革也使体育休闲研究的具体问题凸显出极强文化与社会语境,因此,体育休闲研究必须结合深入与文化、社会、美学等层面,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系统研究。因此对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休闲体育观展开全面、系统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休闲体育观的形成和发展

在大众文化视域下人们对于休闲有着不同的看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一书中曾提出这样一个命题:“休闲才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在马克思眼中:“休闲”一是指“用于娱乐和休息的余暇时间”;二是指“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的时间”;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休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休闲从劳动状态与负有责任的其它活动中分离出来。这是人的生存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休闲经济是文化经济的一个主要组成。它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物质财富或实用工具与技术,而是为人类构建意义的世界和守护精神的家园,使人类的心灵有所安顿、有所归依。它还以特有的精神理想赋予人的经济技术行为以真实的意义,使它与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政治、经济或科技力量保持一定的距离或相对的独立性,从而可以形成一种对社会发展进程有矫正、平衡、弥补等功能的人文精神力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进步,使生活和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休闲经济和休闲观念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GDP达3000-5000美元将是消费结构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的时期。经济的快速增长必将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时代正在到来!在休闲经济中休闲体育是以娱乐身心,发展自我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休闲体育强调的是回归自然,身心放松,强调活动的乐趣。休闲体育的形式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从传统体育项目如球类、田径,新兴体育项目如攀岩、蹦极、滑翔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远足、骑车、慢跑等都是休闲体育的内容。

我国休闲体育和休闲体育观点的形成和发展都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发展而改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体育先进国家的许多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不断传入我国,我们从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中体验到了体育发展的脉搏。而作为一种文化范畴的娱乐体育发展到今天,已得到世人的认可,其追求的健身、健心、娱乐、医疗、康复、消遣等目标,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追捧。增加值是指长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之和,直接反映一个行业或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向社会提供的全部最终成果。休闲体育简便易行,对技术、场地设施的要求不高;老少皆宜,适宜活动的人群范围广;自由自在,强调活动的自由性和乐趣。基于此,休闲体育正逐步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加上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增大,使人们对休闲体育发生传统的改变。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休闲体育观正发生从无到有,并不断充实和丰富的过程。

二、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休闲体育观的完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休闲体育也会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休闲体育观还是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休闲体育观点是从外国引入,缺乏独立观点,其具体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人们对休闲体育观念缺乏正确的认识

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休闲体育观都是从国外传入的一个过程,在具体的观念形成上缺乏自身观点,在观念引导上中国缺乏基于社会的休闲文化理念以及社会中间组织推动公共事业发展的管理方式,没有第三部门这样的组织和制度,政府对休闲体育非营利组织的成立实行了非常严格的进入限制政策,休闲体育团体的登记要经过相当严格和复杂的审批手续。休闲体育观念没有有效形成,在休闲题目观念的形成过程当中缺乏政府额指导。

(二)休闲体育管理机构管理问题,导致人们休闲体育观念较差

在我国休闲体育观的形成过程当中,对休闲体育机构和团体的管理师根据民政部门强制推行的章程范本,休闲体育团体需要设置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法人代表、秘书长,但实际上许多休闲体育团体内部机构设置不健全,近一半的组织缺乏正式的决策机构。休闲体育团体官办色彩浓厚,不少在职的党政机关干部在社团建制,造成政社部分。相当多的休闲体育团体和基金组织自律机制不完善,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非营利收入被滥用,超范围从事营利性活动现象比较突出。资金的缺乏,人才的不足,加上自身管理上的问题和外部不宽松的政策环境,使中国的第三部门活动能力有限,组织功能没有等到很好地体现。这样使休闲体育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只是一个局部的流行观念,没有获得全面有效的推广。

三、加强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休闲体育观的完善和指引措施

面对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休闲体育观出现的系列问题,论文研究方法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根据具体情况,整个项目研究分为前、中、后三期。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撰写相应的调查报告。撰写论文研究文化社会学视域下的休闲体育及其相关问题。因此加强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休闲体育观的完善和指引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完善休闲体育管理的相关立法

完善休闲体育管理的相关立法,保证休闲体育正常的发展,为休闲体育观念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尽快考虑制定有关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统一规范的基本法律。

(二)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对休闲体育进行有效管理

在休闲体育的管理过程当中,政府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对休闲体育进行有效管理,这样可以保证休闲体育健康发展,从而形成正确的健康的休闲体育观念。在这种改革当中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对NGO的管理应完成从“入口”管理逐步向重视“过程”监督转化。以法律形式将相关业务主管单位的权限及其责任、义务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得相关业务主管单位必须成为进入该领域所有的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建立半官方或民间的中介性或学术性的评估机构,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指标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对民间非营利性组织进行包括绩效、项目、组织管理和综合能力等在内的各种评估。形成了对民间非营利组织开展科学评析和共识的机制,并构成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框架,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加强监督管理的普遍形式

(三)加强休闲体育活动的宣传,鼓励人们正确进行休闲体育

休闲体育由于其自身自由、休闲不受传统体育规定的束缚,但是在休闲体育过程当中应该将活动当中应该将体育休闲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在国家有关法律发挥的约束下进行。因此在休闲体育观念上要做正确的引导,鼓励合理、科学的休闲文化观念。

参考文献:

[1]赖勇泉.文化视野下的休闲体育观[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01:59-62,79.

[2]牛晓梅.论大众消费文化视野下的休闲体育消费[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04:46-48.

[3]陈红星,阳剑.大众文化形态中的休闲体育[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12.06:181-182,184.

[4]石立江.休闲体育的身体诉说――大众文化视野下的休闲体育与身体文化[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02:49-50,63.

休闲体育论文范文8

关键词:休闲限制;发展阶段;女大学生

女性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身份、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其体育休闲限制的因素较其他人群较多[1]。 因此,本文对女大学生体育休闲限制因素进行分析,根据限制特点结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其进行引导,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浙江师范大学大一、二年级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发出问卷650份,回收595份,其中有效问卷有559份,有效率是86%。

1.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邱亚君的体育休闲限制因素问卷,[2]共15道题,在大量发放之前,通过少量发放对问卷的信效度进行检验,通过KMO和Bartlett对问卷因素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其中KMO为0.804,显著性为0.000,可以做因素分析;采用Cronbach系数α值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测试,总体的Cronbach系数α值为0.813,这意味着数据是可靠的,可以进行分析。

2 体育休闲行为发展阶段限制因素理论框架

20世纪80年代早期,西方学术界就已经开始对休闲限制进行研究,Crawford和Godbey对休闲限制的研究进行归纳,将休闲制约归纳为:自身结构限制、人际限制和结构限制,并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构建了休闲限制阶层模型。邱亚军通过对现有理论的分析和思考,认为现有的模型不能完全解释休闲体育行为的局限性,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张个体在休闲行为发生之后的限制因素也被考虑,提出了关于休闲体育行为发展阶段限制因素解释性理架[2],使得休闲限制因素模型更加丰富。其中女大学生体育休闲行为的发展过程分为前凝神阶段、凝神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保持阶段;[1]限制因素分为:自身限制、人际限制制、结构限制、体验限制。[3]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休闲行为发展阶段各限制因素的方差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各限制因素在不同体育休闲行为发展阶段的表现各不相同。在第一阶段,人际限制因素表现的最为突出,其次是自身限制因素,体验限制因素,最后是结构限制因素。在第二阶段,最为突出的限制因素也是人际限制因素,其次为自身限制阶段,体验限制因素,最后是结构限制因素。在第三阶段,也是自身限制因素表现的最为突出,其次是人际限制因素、体验限制、结构限制。在第四阶段,自身限制因素最为突出,其次是人际限制、体验限制、结构限制。在第五阶段,最大的限制因素是自身限制,其次是体验限制因素、人际限制因素、结构限制因素。最后通过对各限制因素总体进行分析发现:自身限制因素最为突出,其次是人际限制因素,体验限制因素和结构限制因素。

3.2 限制因素在体育休闲行为各发展阶段的多重分析 通过以上的方差分析我们了解到,女大学生体育休闲行为的自身限制因素、结构限制因素、体验限制因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为了进一步的了解各组别之间在五个发展阶段的差异情况,采用LSD对五个阶段的限制因素的均数进行了两两比较。

通过表2我们可以了解到,前意向阶段与意向阶段,准备阶段与行动、保持阶段在自身限制因素方面不存在差异,其它各阶段均存在显著差异。

自身限制是指影响个人选择休闲方式偏好或参与者内在心理状态和态度的因素。由于个体所处的体育休闲发展阶段不同,因此其参与动机也就有所不同,也就导致了自身限制因素在各个发展阶段存在着显著差异。结构限制因素在体育休闲行为发展阶段的多重比较,结构性制约因素是影响个体休闲偏好或参与的外部因素,如机会、活动经费等因素的影响。体验限制因素在体育休闲行为发展阶段多重比较的结果,除了前意向阶段与意向阶段,准备阶段与行动阶段、保持阶段,行动阶段与保持阶段没有明显的差异外,其它各阶段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体验限制是影响个人继续进行体育休闲行为的内在因素。人们在进行一项运动之前,首先要进行体验,有好的体验个体才能继续进行下去,因此,在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体验限制表现的较为明显。

4 总结

本文基于体育休闲限制的相关理论、模型,对处于不同体育休闲行为发展阶段女大学生的体育休闲限制因素进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每个体育休闲行为发展阶段其体育休闲限制的因素是不同的,其中自身限制、结构限制、体验限制在体育休闲行为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显著差异。因此基于本文的研究可以对不同体育休闲行为发展阶段的女生进行干预更好的促进女大学生体育休闲参与。

参考文献:

[1]李启迪,邵伟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育课程理念的意义与实施策略[J].体育科学.2014,3.

[2]邱亚君.休闲体育行为发展阶段动机和限制因素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9.

休闲体育论文范文9

【关键词】大学生;休闲体育;校园体育文化;价值

The Effect of College Student Recreation Sports on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TENG Jin-li, ZHANG Ji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Abstract】This thesis,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starting with a study of the features, connotations and values of recreational sports,mainly deals with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recreational spor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sports culture.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various kinds of recreational sports by college students has positive effect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the life style of them an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campus. Through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recreational sports activities, we can better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sports culture on college campus.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 Recreational sports, Campus sports culture, Value

前言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现代高等教育与现代体育两大文化的交会点,既是社会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属于校园文化的亚文化〔1〕。而作为校园体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休闲体育,已悄然进入校园并为大学生们广泛接受。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体育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高校学生休闲体育的概述

休闲体育是人们在余暇时间里,为了满足个人休闲和身体锻炼需要,自愿选择从事的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大学生休闲体育是充分发挥休闲时间的教育功能和提高学生休闲生活质量的体育教育〔2〕。就其内容而言,包括休闲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也包括在余暇时间内进行的智力开发,提高学生体育素养以及发展他们身体素质等内容〔3〕。这种体育活动的涵盖面很广,它泛指学生在体育课外所参加的所有体育活动。针对以上概述,本文将高校学生休闲体育界定为:除去生理(吃饭、睡眠、处理个人卫生等)必需的时间,在上课和有组织的课余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之外的时间里,大学生为了促进身体健康、陶冶情操、实现自我、完善自我、以满足个人休闲和健身需要而进行的体育活动。它主要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为主体,完全是为了满足学生自己的爱好、兴趣和需要;以校园精神为特征,以课外活动为内容的一种体育活动。当然,高校学生休闲体育亦不同于一般性的健身活动,它是一种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体育文化活动。

2大学生休闲体育的特点

休闲体育集竞技性、表现性、娱乐性和教育性为一体,大学生休闲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有篮球、排球、羽毛球等球类,也有田径、健美操、武术等运动项目,它可以是娱乐性的项目也可以是竞赛性的项目。休闲体育的参与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或者是集体参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参加的运动项目来选择。从参与的人数上来讲,它是高校学生广泛参与的一种活动,在大学生中有着最广泛的参与人群,并且随着休闲体育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其参与人数也在逐步增多。从它对参与的大学生本身产生的影响来看,它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是连续性而又具有持续性的,这项参与不仅对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很大影响,而且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以至于影响终生。休闲体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它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参加,有着绝对的参与自主性。

3休闲体育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

3.1休闲体育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体

休闲体育是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两者相互影响、融合、渗透、促进而发展起来的、由全体师生员工在体育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4〕。休闲体育在大学生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大学生们精力充沛,对体育锻炼有极大的热情,是拥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和创造能力的积极向上的群体。他们要求在学习之外有轻松、自由的时间来放松身体和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休闲体育正是这种适合现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方式,所以受到广大学生的普遍热爱。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校园文化的建设,甚至影响到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终身体育事业的发展,他们同时也成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体。

3.2休闲体育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目前,心理压力过大、不良饮食习惯和体力活动不足等造成大学生体质迅速下降,体质亟待提高已经成为其共识,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也造成了很大的触动和冲击。面对如此多的压力和负担,他们要求通过一种方式来进行缓解。休闲体育所创造出来的轻松、愉悦的环境正好适应了学生的这种需求,它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种轻松愉快的锻炼方式,使学生能身入其中放松心情,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境,还能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改善多种不良身体状态,使全身肌肉、骨骼得到充分锻炼,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另外休闲体育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培养独立自主的个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其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能力的开发,舒缓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5〕。

3.3休闲体育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

休闲体育是大学生自我表现方式的最佳选择。它可以增进大学生与客观世界的交流〔6〕。运动休闲是向大学生进行休闲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使人学会生活,更能使人学会休闲、娱乐,安排好自己的业余生活,提高生活品质。它是通过轻松、自发的体育运动形式,追求身体放松,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学生的运动激情,使休闲锻炼真正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从而最终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持久稳定的终身体育运动观念。

3.4休闲体育对建设和谐校园的影响

在倡导健康第一、素质教育和终生体育的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下,休闲体育以它独具的价值整合,不仅成了大学生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对大学生的身体和智力发育起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关注大学生的休闲体育生活,研究大学生休闲体育现状和影响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因素,重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开发大学生休闲体育的新内容和新形式,提高大学生休闲体育生活的质量和层次,已经成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积极地促进高校开展休闲体育活动,对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和构建和谐校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及发展,能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大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培养他们的体育参与态度、动机、兴趣和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这不仅对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大学生整体健康水平有很好的作用,而且对倡导大学生形成积极、文明、健康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终生体育观念亦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和谐校园的构建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题,它是一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7〕。休闲体育所独具的价值整合和社会适应力,可以引导人们融入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当社会成员具有了这种价值观念,就拥有了社会团结的纽带,它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相当的促进作用。目前,休闲体育已经成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和谐的有效手段。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部分,大学生休闲体育经过传承、整合、改革和创新对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建设和谐校园亦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8〕。

4开展休闲体育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

4.1加强对休闲体育的认识,培养大学生休闲体育意识,形成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念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体育知识专题讲座等向学生传递休闲体育信息,传授体育健身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鼓励、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休闲体育活动,促使大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体育生活方式和体育价值观念,进而积极投身到健康、文明、科学的休闲体育活动中来。

4.2积极营造休闲体育锻炼气氛,促进休闲体育参与

积极营造浓厚的休闲体育锻炼气氛,开展有特色的休闲体育项目,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的休闲体育参与。吸引大学生们有目的、意识地投入到休闲体育锻炼活动中去,让休闲体育活动真正成为大学生们的一种生活需要,并以此激发大学生的休闲体育参与意识,促进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以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引导大学生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向健康文明、快乐向上的方向发展。

4.3开设休闲体育专业,培养组织休闲体育人才

长期以来,高校的休闲娱乐活动及相关的教学内容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一直比较少。随着高校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虽不同程度的增设了运动休闲的教学内容,但仍远不能满足当今大学生对运动休闲的需求和身心健康的需要。因此加强对大学生休闲体育教育就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在一些高等体育院校和体育系开设休闲体育专业,培养专门的组织休闲体育教育的人才也成了当务之急。

4.4加强休闲体育宣传和对休闲体育的领导和重视

高校要加大休闲体育的宣传力度,可以利用课堂、社团、网络等多种传播媒体进行休闲体育宣传,增加学生对休闲体育的关注度,使休闲体育趋于时尚化、流行化。建议学校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相关知识的传授,使大学生自觉、自愿的、有目的地去参加自己喜欢的休闲体育项目,使休闲体育步入一个良好的校园舆论环境。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要加大对学生休闲体育的支持,建议高校领导将休闲体育纳入到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中来,制定一系列的措施,来满足大学生的休闲体育需求。

4.5注重体育场馆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完善休闲体育管理组织形式

学校要加强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的开发、管理和利用。增加相应的运动场所和配套的运动设施,提高体育场馆设施的利用,改善和提高体育场所的环境,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各体育组织机构的作用,比如设立体育俱乐部和大学生体育文化中心,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制定有关休闲体育的规章制度,完善休闲体育的管理组织形式,确保休闲体育活动的全面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赵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7,(2):64-65.

〔2〕李晓东,彭钢.论我国高校休闲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9.

〔3〕邓景华,等.论高校余暇体育〔J〕.体育学刊,1996(4).

〔4〕黄伊聪.从休闲体育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5).

〔5〕曾芊.论休闲体育的心理健康价值〔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5):25-27.

〔6〕朱玉芳,徐奕宏.探讨休闲体育在高校体育发展中的作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5(5):110-112.

〔7〕赵龙,等.论运动休闲在高校中的意义和拓展〔J〕.四川体育科学,2003(4).

休闲体育论文范文10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对周口师范学院学生休闲体育在认知程度、进行的运动项目、每周参与休闲体育的次数、每次参与活动的时间和强度、每学期休闲体育消费水平、影响参与的因素等方面调查分析,了解周口师范学院学生休闲体育开展情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对休闲体育的认识不够深入;学生在较为充裕的闲暇时间里参与多种类型的休闲活动,休闲体育项目的选择性别差异大;生活费用中用于休闲体育消费的比例较小,休闲体育消费结构不合理;影响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因素主要有学生压力、场地设施、经济条件、自身兴趣等;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和相关休闲体育服务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需求。

关键词 周口师范学院 休闲体育 现状

一、前言

休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正在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美国《未来学家》杂志1999年第12期这样写道:随着知经济时代的来临,未来社会将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生变化,著名未来学家雷厄姆・莫利托在《全球经济将出现五大浪潮》一文中指出:到2015年,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进入休闲时代。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摆脱出来,拥有了更多的时间用于休闲,国外学者预测到那时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因此,对休闲体育运动的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周口师范学院学生休闲体育开展现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阅览图书馆图书和在中国期刊网上查阅、搜集近年来我国有关的文献资料,并从相关网站上获取信息,为本文的设计和构思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和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设计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的要求,遵循社会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设计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7份,有效问卷193份,有效率为98%。其中,男生96人,女生97人。在一周内完成了发放与回收工作。

3.统计分析法

对问卷调查内容进行分类整理,运用Excel工具进行计算,得出相关数据,得出我院排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并进行客观分析。

4.访谈法

对周口师范学院的学生进行访谈,从而得知相应的意见与看法。通过访谈从不同角度了解周口师范学院学生休闲体育的现状,并分析和讨论其中的影响因素。

三、影响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因素

(一)主观因素

1.学业压力因素

学习压力在整个调查影响因素中,中选次数为189次,百分比为98.1%位居第一。由此可见,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成为了影响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最重要原因。当今社会就业压力比较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一点也是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因此,学习成绩的好坏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更是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为了毕业后找到理想工作,学业压力巨大就在情理之中了。

2.自身体育兴趣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亦是如此,关键是自己对休闲体育有无强烈的兴趣,调查显示兴趣不足的中选率为88.1%,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培养起对于休闲体育活动的兴趣,休闲活动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之后使人们的精神得到放松,同时也可以强身健体。

(二)客观因素

1.经济条件因素

根据上文调查数据显示,每学期用于休闲体育消费比较少,其中在100元以下的比例就有68.2%,这就充分说明学生休闲体育消费意识的薄弱。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每个家庭条件不同,每个人的消费水平也不尽相同,所以说经济条件因素也占了很大的比重。

2.场地设施因素

通过以上调查得知:学校场地设施不能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多数学生由于场地设施条件的限制,即使有时间、有经济能力、有很大的兴趣,也不能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如果增加室内运动场所,还可以更好的克服天气对体育锻炼的限制问题,学生即使在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下也可以进行体育锻炼,解决场地设施这一客观问题非常重要。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学生对休闲体育的认识不够深入,学生的休闲体育认知程度呈现差异性。

2.学生在较为充裕的闲暇时间里参与多种类型的休闲活动,学生参与的休闲体育项目也多种多样,休闲体育项目的选择性别差异大;影响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因素呈现多样性,主要有学生压力、场地设施、经济条件、自身兴趣等。

3.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和相关休闲体育体服务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广大学生需求,学生对于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和休闲体育信息服务的需求较大。

(二)建议

1.学校应建立相应的休闲体育理论研究部门,加大休闲体育伦理研究力度,建立多渠道、多元化、有层次的学校信息传播系统,推动学校休闲体育教育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2.学生应合理利用自身的时间资源、经济资源和学校提供的各种休闲体育资源,提升自身休闲体育文化素养,增强休闲意识,改变传统的体育锻炼价值观念;增强自身休闲体育消费意识,调整休闲体育消费结构。

3.学校应完善体育场地设施,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体育活动特点,修建一批方便学生使用的室内体育场馆、室外运动场地;鼓励学生组建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等团体性质的体育组织,发挥社团等体育组织的带头作用;培养休闲体育专业指导员,引进国内外专业技术人才,建立职能完善的学校休闲体育信息服务部门,推动校园休闲体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休闲体育论文范文11

1.休闲农业自身发展需要。近年来,全国各地根据市场需求及时优化调整农业发展定位,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积极发展都市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农业新形式,农业正在由单一提供农产品转变为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发展旅游文化等的重要手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休闲农业借助创意产业理念,融入农业生产生活。随着我国农业转型和新型农业系统的构建,休闲农业实践为我国农业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休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渐成趋势。休闲农业的蓬勃兴起急需专业类人才的培养与之相匹配和适应。

2.社会发展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迅速兴起,使得我国社会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全面发展,并在21世纪初向发展型目标迈进。在今后数十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中国人民对包括休闲、观光等在内的自我个体现实需要将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然而,要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还必须具备其它几个重要的条件:其一是社会的政治目标。这一点无疑已有确切的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这一政治目标的强有力的支撑;其二是社会休闲文化的发展认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对外融合的推进,休闲意识不断地与国际接轨,休闲文化积累丰厚,有着极为丰富的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并且与中国的传统哲学、伦理道德、审美观等交织在一起,为中国民众所喜闻乐见。休闲农业教育的发展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势必得到空前的发展。

3.传统农业专业调整改造的需要。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业高等院校都设置了农业发展学科,培养不同程度的农业专门人才,而且对已经设置的学科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重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拓宽专业口径,适应我国农业发展和转变过程对农业人才的需求。但是,以往的改革大多为数量和内容上的变化,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专业为中心的高校培养模式,学生的创造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实践和发挥,导致学生实际工作适应能力较差。在西方,高校农业类专业口径较宽,涵盖体系比较完善,不同的专业课程之间相互渗透,课程所学知识与实际农业发展水平和应用紧密相连,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学到全面、新颖的农业专业发展现状和将来发展趋势。

二、休闲农业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内容分析

1.理论教学方面。如何将休闲教育与农业学科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是一个新的课题。目前各式休闲教育在我国已经蓬勃开展起来,比如休闲体育教育学、休闲社会学、休闲经济学等等,而休闲农业教育的发展比较滞后。相对于大陆的休闲农业教育,台湾之所以发展休闲农业教育比较好,是因为随着休闲农业的不断发展,需要有专业的人才熟悉休闲农业的管理、经营及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指导现实工作。有效的将休闲学科教育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不仅仅要从理论上增加休闲学科的相关内容,加深对休闲产业的理解和认识,还要从实践的角度认识发展休闲产业的目标和要求,使得学生从思想的高度对休闲产业学科有一个系统、全面、详细的了解,同时,对休闲产业发展实际需求趋势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真正实现通过体验式的教学环节实践这一积极、动态休闲方式的学习,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休闲农业课程学习意识,为将来步入休闲农业管理这一领域打下认识与技能的准备。农业专业课程已经开展了多年,但是休闲农业的发展在国内属于刚起步阶段,因此在理论教学方面还需要深入地联系经营、管理理论,实现农业课程的休闲化特点转变。这也是实现高校农业课程开放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同时,需要积极的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从简单的说教教育逐渐的发展成为一个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不仅仅从理论上理解所学知识,更从实践的高度去认识所学内容。

2.实践教学方面。休闲农业课程目标是制定教学内容的根本出发点,应该全面地服务于学生身心对于专业的发展需求,从实践出发,突破以知识灌输为教学为主的旧体系,建立以增强专业技能,把握知识前沿理论,提高实际运用能力与就业本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的课程内容。依据休闲教育的需要,休闲农业课程的理论课教学内容应以休闲教育的相关知识为主体,实践课的内容则首选休闲特征和体验特征突出的休闲农业模式和典型的地区为体验基地。因为只有广泛参与休闲活动,才能促使学生在充分的“休闲体验”过程中,不断感悟休闲、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感受农业发展的无穷魅力与光明前途,从而树立正确的学科观和休闲观,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3.休闲农业教育课程的结构设计。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与配合,即讨论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休闲农业教育课程新体系的建立必须从学校农业教育、休闲教育整体的角度去考虑。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休闲农业体验纳入到农业学科课程的改革中去思考。体验类项目的教学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内完成,所以,课外和校外时间都被纳入到休闲教育的视野中。休闲农业学科的课程设置可分为多层次:(1)低年级(大一至大二)阶段以开设常规型教学课,课程内容以农业学科教育、休闲教育课程、经营、管理理论学习为主。具体课程可根据授课时数前后相继,衔接安排,也可平行安排整体推进;(2)三、四年级则主要开设综合活动课,内容按照实践要求、结合学生爱好为依据,这一改变使得高校农业教育得到拓展,给学生留下更大的发挥和学习空间;(3)鼓励课堂内部知识向实践的转化,积极主动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使得传统以学生为辅逐渐改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是指导者、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和积极性。

4.休闲农业教育课程的重点内容。休闲农业专业课程的重点是介绍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不同地区发展休闲旅游农业产业的特点、休闲农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各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理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发达国家和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以及如何高效地进行休闲农业方面的管理等等。

三、结论与建议

休闲体育论文范文12

体育是一种健康积极的活动,它以特有的价值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人群参加,丰富充实着人们的闲暇文化活动。所谓休闲体育,并非一种新的体育形式。它是指人们在可自由支配时间内,自主选择自己爱好的身体练习和运动项目, 为达到愉悦身心、修身养性,实现 自我和完善自我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而指导人们如何在闲暇时间里通过身体运动,谋求个体身心健全发展的集竞技性、表现性、娱乐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则被称为休闲体 育教育。在我国,多局限于终身体育、社会体育的视野,对学校体育中开展休闲体育教育的学术研究就更不多。然而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素质教育的实施,都要求学校要破除“ 闲则生非” 的陈旧观念,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去认识休闲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早目将休闲体育教育引进到学校体育教育中, 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体育。

1 . 发展学校休闲体育教育必要性

健康向上的休闲体育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和综合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及社会的进步,而不良的休闲嗜好,不仪容易伤害自身,甚至有可能形成的行为。因此,从小对青少年进行休闲体育教育,是特殊的体育文化熏陶与塑造,它对提高青少年生活质量意识,以及心理、人格的完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 . 1 . 发展学校休闲体育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

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拥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人们意识到,闲暇时间内的生活质量决定着人的生命质量,而休闲体育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且也可以满足人们身心需求与情感愉悦, 同时也能够增进社会交往,给人们营造一个轻松、和谐、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学校体育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加强对青少年休闲体育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休闲体育价值观念及休闲体育态度,注重培养青少年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这是休闲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青少年空闲时间愈多,愈需要正确引导他们,否则,将影响社会治安的稳定。发展学校休闲体育教育,可以引导青少年在闲暇时间内 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充实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使他们的身心在闲暇时间内得到更好的调接与发展,这对避免不良社会现象的发生和抑制不安定的社会因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 2 . 发展学校休闲体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

需要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本质上得到完善,在根本质量上得到提高,在整体功能上得到全面协凋的发展。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应强调素质教育对人的本质的影响。 现实中,学校体育往往过分注重短期效应而忽视长期效应,造成了学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的脱节,这与素质教育目标相违背。 在学校体育中开展休闲体育教育,会使厂’ 大青少年充分认识体育锻炼在现代人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意识到正确利用闲暇时间去从事健康文明的消遣体育活动,感受到休闲及休闲运动的乐趣,并让学生学到因地、因人制宣自觉地选择健康、科学有盏的体育娱乐方式和手段,为空闲时间进行休闲体育活动做准备,这不仅在时间、空间以及形式上给体育的素质教育提供保障,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实施,而且也有利于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紧密衔接,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辟 】 。

2 . 发展学校休闲体育教育现存的问题

2. 1 . 休闲体育教育尚无现成的模式

我国休闲体育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现成的模式,而学生情况又复杂多变,因此如何培养学生从小沿着正确的方向自主地支配自由时间,在休闲体育活动中做到自我决断、自我充实,以及如何把一些休闲体育知识与技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结合学生的实际传授给学生,这些对教师都是难点。

2. 2 . 体育教师缺乏休闲运动知识与技能

学校休闲体育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各种竞技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而且要掌握各种休闲运动的知识技能以及科学的健身的理论与方法。 ・目前,我国体育师资主要是由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而休闲体育教育起步晚,休闲体育课程儿乎是空白,大多数教师在校期间所学习的是与竞技体育相关的课程,这与现行休闲体育教育需求是不相适应的。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教师缺乏休闲运动知识与技能,主要教学内容仍以竞技运动项目技术教学为主,学校休闲体育教育很难落到实处。

2. 3 .对发展学校休闲体育教育认识不足

传统的教育观念使人们习惯于把休闲体育教育与闲暇娱乐方式联系在一起,认为学校体育的目标和任务只有经过正规的竞技体育教育才能得以实现。不能深刻而全面地认识休闲体育教育,自然也不会去挖掘休闲体育在促进人的智育、德育、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价值。其实,学校休闲体育教育是以其特殊的角度充实学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任务的主要途径之一 。

3 . 发展学校休闲体育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3 . 1 .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学校体育中开展休闲体育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指在学校体育中开展休闲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以育人为中心。开展休闲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个生命的质量。因此,在学校体育中开展休闲体育育过程中,教师、学生和有关人员都要认真贯彻育性原则,使学生通过休闲体育活动愉悦身心,进健康,同时,注重培养其休闲体育价值观念及闲体育态度,充实其精神生活而发展其人格。

3 . 2 .兴趣性原则

我们参加休闲体育活动应当是 自主的,而非受他人强迫,更无任何压力,完全是发自于内心、根据 自我兴趣而活动的行为。因此,在开展休闲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人数和地点等都应随兴趣意愿而定,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主观上积极参与休闲体育活动。

3 . 3 .实效性原则

青少年对休闲体育教育形式的最火渴望和兴奋点,就在于通过这种体育教育活动,不仅可以使自 己学到实在、管用、高效的休闲体育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同时增长知识、 磨炼意志,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达到美化生活、实现欢乐人生的目标。因此,在休闲体育教育工作中我们应清醒地意识到,应把鲜明的实效性作为休闲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和优势,以此来吸引广大青少年积极进入到休闲体育活动中米。

3 . 4 . 选择性和创造性原则

理想的休闲体育教育必须具有发展性,必须能够使人投人到休闲体育活动中,同时也能够创造性地用自己满意的体育活动方式来度过闲暇时光,并使自己的身心健康有所改善的连续的过程。广泛的休闲体育教育内容,不仅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要,也能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选择和创新发展

4 .对发展学校休闲体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4 . 1 .提高对休闲体育教育的认识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体闲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本性的充分展现。休闲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影响到人能甭完整、全面、健康地发展 自己。休闲体育正是以其独特的自由性、趣味性和健身性充实着人们这一广阔天地,从而满足人们的娱乐、享受需求。学校是体育的摇篮和阵地,是原始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体闲体育与体育密切相关,因而,休闲体育教育也必须要经过学校这个教育的中介,才能让其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道路。发展学校休闲体育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体质的增强、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而且也有利于文明、科学、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这与未来终身体育、全民体育与休闲活动的需求是相适应的。

4 . 2 . 充分利用现有休闲体育资源

首先,学校可多改造一些体育项日和活动,开发一些具有民间特色、人们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以引起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第二,充分利J { j 我国丰富的户外资源来开展体育休闲,我国的湖泊、 水库面积达 1 . 0 7 2万 k m ,可以开展多种水上运动。 森林面积 9 . 4 9 1 万k m 2 , 山地面积3 2 0万k m 我们可以开展野营、登山、徒步旅行、冬季项 目等体育活动。我国的河流流域面积 9 5 . 5 9万 k m,海域面积 4 7 3 万 k m,海岸面积 2 8万 k m,因此可以开展游泳、划船、冲浪、沙滩排球等活动。第三,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合理配置和利J { j 学校体育资源,开放各类体育场地和设施,扩人校内服务,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各项体育活动,造就具有良好休闲体育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入。

4 . 3 . 加强课内体育与课余体育的有机结合

学校体育教育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包括澡余 体育,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了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实施 休闲体育教育,要重视使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与休闲 体育教育有意识地结合,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了一 个既愉快又有益的活动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愉快 的休闲体育活动的组成部分,从而激发学生对休闲 体育活动的热情,这不仅有利于培养青少年树立正 确的休闲体育观,而且也有利于提高休闲体育活动 的技能。可见,加强课内体育与课外体育的有机结 合将有助于巩固和提高休闲体育教育效果。

4 . 4 . 重视休闲体育教育师资的培养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条 件。发展高质量的学校休闲体育教育,必须有与之 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我们可采取以下一些 具体措旅:一是要加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 科建设,科学规划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方案; 二 是要加大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力度,开设休闲体育 教育专业,这样的专业培养出来的师资,既能把体 育与休闲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又能在实践中更 好地把休闲与体育教育融为一体,有利于提高休闲 体育教育深教学效果:三是要抓好在职教育,定期 组织培训,不断提高休闲体育教育师资的专业素质 水平和教学质量。

总之,发展学校休闲体育教育应以终身体育为 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与习惯为首要 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观。别是从小培养他 们具: 有休闲的意识,充分利用周边的环境与户外娱 乐,使青少年儿童感受到休闲及休闲运动的乐趣,并掌握开展休闲体育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为 成年生活中能够合理地利用空闲时间做准备,进而 促进个人的生活情趣、身心素质、文化素养、精神 面貌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 1 】刘华平.2 1世纪初的中国体闲体育 [ J 】 .北京体 育大学学报 2 0 0 0 ,3

【 2 】彭. 论体闲运动教育【 J 】.武汉体育学院学 报, 2 0 0 2 ,7

【 3 】席玉宝.试论休闲与休闲体育[ J 】 .中国体育科 技 2 0 0 4 ,1

【 4 】姜 丽. 试论高等学校的休闲体育【 J 】 . 体育文化 导刊, 2 0 0 3 ,6

【 5 】张明英. 我国体闲体育的发展前景[ J 1 . 湖州师范大学学报,2 0 0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