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时间:2022-03-27 14:32:51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1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设计;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197-01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说过:“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好的提问,不仅可以引发学生探究欲望,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主动学习。而纵观现在的课堂,很多教师都感觉学生上课举手发言不积极,或者不知道该怎样设计课堂提问,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因此,如何合理地设计课堂提问,在以学生为主、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今天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上学期我们语文备课组结合我校的教学改革,开展了“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主题式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我执教了《故乡》的第二课时,这次教学体验,让我受益匪浅。

这次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合理设计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所以在备课时就把重点放在了问题的设计上,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课堂提问的设计上必须要注意目的性、启发性、针对性、逻辑性、适度性、趣味性和创造性,还要面向全体学生。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安排。

一、设计思路

本课是本篇课文学习的第二课时,内容是赏析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对闰土这一形象的品析,了解作者塑造这一人物的典型性。为了引导学生理解,在课堂的提问上作了以下设计

1、预设五个大的问题

(1)找出文中对闰土的描写,看从少年闰土到中年闰土,有哪些变化?

(2)在学生回答语言描写时,引导学生找出中年闰土语言描写中的省略号,了解省略号在这里的作用。

(3)对比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巨大变化后,让学生用“闰土从一个________变成了 ,这使我看到了 ”的句式来说说自己的感悟。

(4)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闰土形象,思考变化的原因,提问让学生先在文中找原话,再引导分析这句话,归纳得出结论。

(5)引导学生思考闰土的遭遇是不是个例,得出这一形象的典型性。

2、除了这些预设的问题外,考虑到课堂上有可能出现的状况,准备了几个也许会用到的问题。

(1)学生在朗读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语言时,有可能出现把握不当的状况,教师要引导学生点评,让学生感悟该怎样朗读,做朗读指导(在实际操作中,第一组学生读得不到位,点评的学生则回答得非常好,第二组学生朗读效果达到了预期要求,教师的指导就完全省略了)。

(2)学生选择朗读少年闰土的语言时,如果有选捕鸟那一段的,教师要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找出赏析这里的动词运用,如果没有,可以在教师朗读指导后,安排全体女生读这一段,再提问引导(实际操作中两组学生都没选这一段,而第二组朗读效果太好,学生已经被引入了中年闰土语言所展示出的沉重的气氛中,教师不宜再去画蛇添足,于是这一问题果断放弃)。

(3)在学生回答中年闰土对生活的态度时,在文中找不到原话,需透过情节归纳,也许需要老师稍作点拨,找到那个关键情节(实际操作中确实用到了,学生找到后作了很好的归纳)。

(4)在学生思考分析闰土变化的原因时,“多子”如何与封建意识接上是一个难点,也许需要点拨(实际操作中也用到了)。

二、课堂实施过程

由于课前对提问作了精心的设计,本课在执教过程中非常顺利,学生发言非常积极,课堂氛围很好,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五十多个学生毕竟是不同的个体,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可能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情况,需要教师机动灵活处理。本节课上就有几次:

1、在学生回答闰土对“我”的态度时,学生用了“闰土对鲁迅……”的说法,而其余的学生竟然没有一个反应过来,于是在这里作了引导,再次强化小说中的“我”不是作者,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2、在说话练习中,有学生将中年闰土称为“小木偶”,“小”字不够准确,这里也作了点拨,引导学生准确运用词汇。

3、在本节课快结束时,小结中顺便问了一句“现在同学们对闰土有了很深的印象吧”,在学生们都很配合的回答时,前面有一个很小的声音说“没有”,当时心里犹豫了一下,需不需要把这一问题提出来,但考虑这一声音几乎没造成什么影响,就果断地放弃了,课后再找这个学生个别交换意见。

三、课后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2

正是本着这样一种思想,我选择了《少年闰土》一课来尝试体现。《少年闰土》这篇文章信息量大,涵盖的知识面广,我将其分成两课时来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我重点让学生抓住对闰土语言的描写来感悟闰土形象,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我让学生抓住对闰土外貌、动作、心理的描写来继续感悟闰土形象,学习本文写作方法,并进行练笔。

一、教学环节的设计

在第一课时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抓住对话,层层推进,感悟闰土形象

例如“看瓜刺猹”这件事,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教学,由粗浅到深入。首先,我让学生自读自悟,结合文中词语感悟闰土的形象。然后,我引导学生激活文字,想象“看瓜刺猹”这一场景,使闰土形象更加鲜活。最后,我鼓励学生将自己置身于文本,充当文中的“我”和“闰土”,再现当时对话场景,使闰土形象地再现在学生面前。

2.突破难点,化繁为简,进一步感悟闰土形象,激感

“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为本文的教学难点。我首先采用了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尝试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这句话,我将闰土的生活与文中“我”的生活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假设自己就是少爷,想象当闰土做某某事时,自己在干什么。通过想象和对比方法的运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难点。此外,我还适时追问:“难道一个少爷的生活还不如农村的少年吗?”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明白正是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广阔的天地造就了闰土机智勇敢、知识丰富的形象,从而使学生对闰土产生敬佩之情,唤醒大家应走出狭小的生活空间,走进大自然。

3.回旋往复,叩击文本,让闰土形象扎根学生心中

本文的第一自然段可谓是一个经典场面,用词准确、生动,描写细致,其中有景物描写,有闰土的外貌与动作描写。在第一课时,我并不拘泥于对这段的细致分析,而是让学生整体感悟,反复诵读,在课上复现三次,使学生从初识到了解再到牢记闰土。开课伊始,我以这段经典描写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知闰土形象;在教学完“看瓜刺猹”这一片段后,我又穿插这一经典段落的齐读,使闰土形象在学生脑海中更加清晰;教学尾声,当学生对闰土产生敬佩之情后,我再让学生诵读这一经典段落,使闰土形象扎根于学生心中。

基于以上设计意图,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使语言、情感、形象三者融为一体,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环节中还需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环节的预设上,我试图体现以下几点:

1.教学过程中要贯穿学法的渗透、学法的运用以及学法的归纳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好的读书方法的渗透尤为重要。只有掌握了读书方法,学生才能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受益终生。例如,在《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采用快速浏览的方法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采用边读书边做批注的方法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采用透过语言文字想象当时场景的方法感悟人物形象。这些读书方法的掌握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还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安排相应的阅读训练,循序渐进,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运用。

2.要将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进行整合

通过对描写闰土语言的感悟,学生可以发现闰土机智、勇敢、知识丰富的特点。其实,这也正是本文的写作特点。因此,在学生感悟的同时,我渗透了习作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明确在习作时可抓住人物有价值的语言描写来凸显人物特点,并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安排了此项练笔内容。习作教学历来被教师们公认为教学难点,被学生视为最头疼的学习内容,而教材只是限定了几次习作训练,但单凭习作课的教学,无法使学生掌握习作的技巧。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习作方法的渗透与指导,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教材”理应被“用教材教”的理念所替代,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种因素,将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教学加以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灵活运用朗读指导,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对“看瓜刺猹”这件事进行朗读训练时,我在备课时预设为采用范读的形式引领学生读出情感,其他几件事以扶为主,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或者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在有了一定的感受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平时极不喜欢发言的学生把小手举得很高,我不忍心打消他的积极性,示意他站起来朗读,谁知读得干干巴巴,全然没有读出惊险刺激的场面。这时我想,何不抓住这一时机,不要急于范读引导,而是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抓住文中的词语想象闰土“看瓜刺猹”的场景,激活文字之后,再让这位学生来读,看看会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事实胜于雄辩,这位学生前后两次朗读的明显差异,验证了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之后便自然而然地读出情感,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3

一、吸收大量语汇

我们接触新课文,掌握课文里的生字新词是必要的一环。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师由课内的讲解字词渐转至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借助字典来解决,再在课堂里检查点评。例如“佞臣”的“佞”字,我们通过“两个女人”的顺口溜就能掌握它的字形,教师再说清楚它的字义和造字法中的局限,学生就会对这个字掌握得比较牢。许多有经验的中学老师,他们绝不放过对学生这方面的要求。但有些老师以为那是小学里的事儿,到中学已经没有必要了,这是不对的。

语文教材里的文章用语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比比皆是,借助教材,老师适当讲解并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就能丰富他们写作的储存库。平时教师要加强同反义词、成语、熟语、名言、警句、古诗句的收集、整理的指导,鼓励活学活用。

初中是学好语文的黄金阶段,这时候经常地通读积累,并活学活用到口头和书面表达里,就可以到达厚积薄发的效果,学生的语文水平就能提高。

二、研究写作方法

现在的语文教参,注重写作特点的研究,有利于学生吸取“一文之长”。但缺少写作方法的研究,不利于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匠心。如《故乡》一文,它的写作特点是运用“对比”来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形象。大致是这样几方面:

①闰土少年与中年时期外貌对比;②人物形象性格特征方面对比;③闰土、“我”和杨二嫂生活状况的对比;④父亲对闰土、闰土对自己、闰土对儿子的“希望之梦”的对比;⑤现在的“我”与闰土、过去的“我”与闰土的关系的对比;⑥现在宏儿、水生的友谊同“我”与闰土的关系的对比;⑦“我”对记忆中故乡与现实中对故乡的心情的对比等。

这些特点,如果通过研究写作方法,学生掌握起来就容易得多。

课文结构: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主要人物:“我”、闰土、杨二嫂、水生。

表现方法:肖像、景色、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

这几个方面渐次叠加研究,有利于学生了解写法,摸清作者行文的路子。胸中有丘壑,就能懂得文章的起承转合,就能领会文章的主旨。作家独具匠心,各有所长,写法不尽相同,不同文章中会出现各自独特的风格。研究这样的课文就可以领略作家们的套路,有利于学生走进文学的大门。

三、积累事理材料

教材里有大量的正反典型人物、典型事例,有科学知识和政治道理,非常精辟,是我们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如《散步》一文中一段话:“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作者向我们传递了“尊老爱幼共建和谐”的一幅祥和图景,以具体的形象来说理,显得非常生动和形象。《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名言,抒发了作者的伟大抱负,给我们树立了做人的标杆。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课文里的事理材料并推广运用于课外阅读,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

四、开拓思想境界

杨朔《荔枝蜜》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作者在采访中通过对平常事物的体察,不断提升思想境界,终于很自然地达到了“人与蜜蜂”合而为一的最高境界。文中对蜜蜂的赞颂可谓是情之所至,动人至深。教学课文时,如能按照作者的行踪和心理情感的变化找出作者当时对蜜蜂态度,就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我们通过研究鲁迅的《藤野先生》中几个事例片段的,要体会出作者“弃医从文”的心理历程,从中学习选定目标、确立理想的重要性。文章的内容取决于作者的思想认识,学习课文内容,尤其是研究作者的思想境界,这应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语文课程标准》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以形象性、生动性为显著特征的语文课,绝不能丢失它的思想性,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课文教学时必须有机体现。我们在语文教学时,要不失时机地将智育、美育和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猜年龄;主题思想;探究;启发式教学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因其主题思想的多样性和深刻性,一直以来都选入初中语文课本。以往的传统教法都是老师分析故事情节后再分析人物形象,最后直接总结出主题思想,让学生抄下来记住,为考试做好准备。这次我大胆改革了以往的教法,打破常规,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设计几道数学题启发学生猜测、估算闰土的年龄,再引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原因,从而得出主题思想,效果非常明显。下面略作简述,谨请各位指点。

先引导学生阅读“我”回故乡时见到闰土的段落: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学生读了这段文字后,我提出了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凭直觉猜猜,此时的闰土有多大年龄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马上说开了,说出了不同结果:50岁以上、65岁、67岁、55岁、60岁多一点……。一番激烈的讨论后,我们大家统一了思想,取平均数为答案并板书:60岁。

这时,我不忙着急于得出正确答案,再次提问:你们说出这样的答案的依据是什么?

生1:从他的外貌上看得出。“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就像我们这里那些60多岁的老头子。

生2:看书上的插图就知道是个60岁左右的老头。

生3:我爷爷今年63岁了,脸上还没有这么深的皱纹,手上也没有开裂。所以,我猜他应该有60多岁了。

对学生的说法,我都不作肯定也不作否定。只追问道:你们敢肯定自己的答案正确吗?有绝对的把握没有?大家都高声地、自豪地肯定了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

我又进一步引领道:想知道闰土的实际年龄吗?我们齐读描写少年闰土的句子:

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

等学生读完这段文字后就得出了几道数学题,板书:

数学题1.从“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这句话。闰土现在的实际年龄到底是多少?我们能算出来吗?

解:已知中,“不过十多岁”我们取12岁;“将有三十年”我们取28年。得出算式:

12岁+28年=40岁左右!

答:闰土的实际年龄应为40岁左右。

数学题2.按照同学们猜测闰土现在的年龄是60岁,“我”从第一次认识闰土到现在将有28年,能算得出“少年闰土”的年龄吗?算式为:

60岁-28年=32岁左右!

答:“少年闰土”的年龄为32岁左右。

我故作惊讶地问道:根据你们的猜测,“我”第一次见闰土时,他有30岁左右了。这还叫“少年闰土”吗?这又是为什么呢?是我们猜错了,还是作者写错了?

此时的学生一头雾水,心中无比疑惑,迫切希望找到猜错的原因何在。

数学题3.同学们的猜测又与实际年龄相差多少岁呢?又得出一道题。

同学们猜测的年龄为60岁左右,而实际年龄我们算得40岁左右,相差年龄数为:

60岁-40岁=20岁!

答:相差年龄为20岁。

看到这个答案,同学们惊呆了,教室里一片沉寂。大家猜测的年龄与实际年龄竟然相差20岁!怎么会有如此大的悬殊呢?问题出在哪里?是哪句话读错了?还是我们的直觉欺骗了我们?就连平时课堂上最活跃的几名学生也哑口无言了。

到了这时,学生的心中无比“愤悱”了,求知有欲望高涨到了极致。我抓住时机提出了切入主题的关键性问题:在旧中国的农村,一个40来岁的中年农民,看上去就像60岁左右的老头子,这是什么原因使他提前衰老20岁呢?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个聪明活泼的少年在将近30年时间里就成了一个老态龙钟的“中年闰土”了呢?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这一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唤起了他们的怜悯心,为闰土的未老先衰而悲哀。为尽快找到原因而开始翻开课本读课文了。我因势利导,教育学生遇到问题不要像刚才那样仅凭直觉判断,要深入地、理性地思考问题,要从相关的文段中去寻找答案。指导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找到最佳信息,经过分析后总结答案。

一会儿,有学生找到部分信息了:

第一小组:“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探究结论:因为孩子多而增加了生活负担;因为“不太平”处处受剥削而贫穷,所以,他未老先衰。

第二小组:“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探究结论:愚昧麻木是闰土未老先衰的原因之一,他连苦的原因都说不出。

第三小组:“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

探究结论:母亲的话“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农民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而生活更加悲惨。

第四小组:“下午,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

探究结论:愚昧导致他穷苦。他把改变贫穷的希望寄托在神的身上,所以要“一副香炉和烛台”,这就是愚昧的表现。

通过交流讨论,学生的思考深刻多了,也理性多了,但还不够完整地概括文章主题思想。我进一步引领,又适时介绍了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把各组同学探究的结论连缀起来加以整合,我们就得出课文的主题思想了:小说通过闰土三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是“三座大山”的重重压迫。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5

[内容]

教学要求:

1.训练学生通过一两件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来;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

2.作文指导过程中,渗透人的高尚品格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习作怎样写出人物特点。

教学准备:小黑板上写好有关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审文题明确要求

1.今天这节作文指导课,我们上《基础训练6》的第6题。出示小黑板:通过一两件事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要注意写出人物的特点。要求学生默读文题,想想这次作文的要求是什么?

2.这次作文要我们写什么?(写人)写什么人?(写熟悉的人)写几个熟悉的人?(写一个熟悉的人)(师板书习作题)要我们特别注意写出这个人的什么?(写出人物的特点)

二、明特点拓宽思路

1.写出人物的特点是这节课训练重点。什么是人物的特点呢?一个人与众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请说说你熟悉的人有什么特点。生自由说,师注意生说的是哪方面的特点。

2.出示小黑板:

品质: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热爱劳动、工作负责……

性格:倔强、爱发脾气、好强、爱说爱笑……

兴趣爱好:爱唱歌、爱集邮、爱踢球、爱种花……生齐读。

师:现在你能说说你还知道三个方面的哪些特点吗?

(生说)一个人的特点有不少,大家要选最突出的特点来写。

三、扣例文借鉴写法

1.师:找准了一个人的特点,怎样写出他(她)的特点呢?《少年闰土》是个很好的范例。(板书:少年闰土)用小黑板出三个问题,逐一讨论,师随机板书。

(1)他有什么特点?(板书:特点聪明能干活泼可爱机智勇敢知识丰富)

(2)通过哪几件事反映他的特点?(板:事件)(板书:捕鸟捡贝壳瓜田刺猹看跳鱼儿)

(3)通过什么描写写出他的特点?(板书:外貌行动语言神态)生在文中找出描写的句子,评析后得出方法:作者写闰土的外貌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抓住了紫色圆脸,项带银圈的特征,把一个绍兴农村少年的特点写出来了。(板书:抓特征)

2.让学生找出“雪地捕鸟”段表示闰土动作的词。请学生简洁地把一系列动作说出来。

师:作者写了闰土的一系列动作,刻画得多细致啊!我们眼前似乎浮现了闰土正在雪地里捕鸟的情景。大家注意,写人物的行动,一定要细致。(板书:要细致)

师:你从语言中能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师:从语言描写中,我们知道闰土心中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作者知道吗?(不知道)而闰土作为生长在海滨的农村孩子,这正是他所熟悉的事,因此,他说起来滔滔不绝。这些语言的描写是多么地恰如其分,符合闰土的身份啊!我们作文时要注意,写人物的语言要恰当。(板书:要恰当)

3.师:我们通过研究《少年闰土》这篇课文,知道《少年闰土》是通过外貌、行动、语言来进行描写的,描写时,注意了这些方面。除了这些,还可以进行什么描写?(神态、心理描写。板书:神态、心理)注意神态心理描写必须真实。(板书:要真实)

四、列提纲即兴练说

1.你准备写谁?他有什么特点?(指一行同学说)

2.请一学生上来按照小黑板上规定的题目、特点、事件、着重描写的方面等项写提纲,其它同学在下面列提纲。

3.请演板学生说提纲,评议是否能写出人物特点;请写各方面人物特点的同学说提纲,评议是否能写出了人物特点。

五、总结

1.复习一下写作方法,看黑板,跟老师说:外貌抓特征,行动要细致,语言要恰当,神态、心理要真实,具体事例一两件,人物如同站眼前。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6

【关键词】能力;语文教学;想象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发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然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探讨的却是文章的主题意义、思想内容、段落大意等等,教师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使学生的想象力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扼杀。这种教学行为其实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的一种误导。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以让学生掌握“双基”为终极目标,而是更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挥想象,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呢?

1、依据课本插图,展示学习内容,启迪学生的思维想象

插图是把运动着的具体事物静止地反映在画面上,是代表某个人、事、景物的特定环境中的影像,具有视觉的形象性特点。生动的视觉表象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插图进行精心指导和启发,就会让学生找到了一把打开想象大门的金钥匙。学生通过课文插图,可进一步地创设情景或人物,并随课文内容不断地在脑海中生成图像,从而启迪学生进一步地体会作者的情感与意图。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教科书上的彩图,当学生看到没有穿衣服的皇帝游行的插图时,联想当时的场面,让学生谈谈自已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学生的想象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而总结出课文的主题。

2、依据课文内容,做比较性朗读,激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观察,来源于丰富的情感体验。如在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一诗时,对诗中的“润物细无声”这一句的解释时,有学生可能质疑:作者看到春雨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感受呢?这时,我们可以让同学们一起背诵朱自清的散文《春》中的“春雨图”,根据“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和“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又和平的夜”这几句话,然后通过比较,让学生们自己闭上眼睛去想象在初春的小雨中漫步的情景,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这时再回到这句诗的理解上,学生就会对这种感受有了更深的理解。

3、创设一定的情景,鼓励想象创新,给学生以想象的发挥空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氛围和环境,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从教材中的内容出发,预留一定的思考空问,以引导学生作人情人理的想象。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予以必要的点拨指导,在学生欲言又止、欲写又停的境况下,要从学生能够思考到的深度与广度人手,鼓励他们融入课文环境中,与文中人物对话,体味作者的真情实意,从而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如在教学《故乡》一课,分析闰土形象时,我们可以与小学学过的《少年闰土》一课中的少年闰土进行比较,看一看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不同的形象,想象闰土的不同境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将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适当的点拨,学生就能找到答案。

4、鼓励学生换位思考,变换角色,融入情境。唤起想象

学生想象力的激发需要教者敢于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思维方式,换位思考,融入角色中去,从而不断地生成出充满个性创造与智慧思维的想象力。这种想象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对课文内容拓展延伸所不可缺少的。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7

一、相机,适时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的使用首先取决于教师对学情的掌握。而有些教师却把提问作为一种控制学生不良行为的手段……诸如此类,均属不相机不适时。我以为在以下三处设问,效果颇佳。

1.在教材的重点、难点之处。因为此时学生易产生胆怯畏难情绪,问题一出必然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我教《祝福》时,指导同学先理清情节’,然后要求他们复述故事,再谈感受。对于感受,大部分同学只是简单地下了一个悲剧的结论。此时我提了一个问题:“勤劳、善良的祥林嫂如果生活在今天她会死去吗?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异常“礼教杀人”韵主题自然地为学生所接受。

2.在将要得出规律时。此时提问,可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主动探索奥秘,发现规律,深层次地思考问题。一次,我到初中部听一位老师讲《故乡》。他的提问恰到其时,使我大受启发。他先布置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闰土肖像的句子.然后要求说明肖像描写的作用看到学生心求通而不能通,口欲答却又说不出,这位老师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相比,外貌有何变化?②从肖像描写中可看出闰土家境有何变化?③闰土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由于提问相机、适时,学生很、快明白了“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这是生活重负留下的印记,是闰土家境日渐艰难的形象反映。这种家境变化,正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民生活困苦的现实。

3.在学生心求通而不能通,口欲答却又道不出时。此类成功例证颇多,在此不再赘述。

二、恰当,适度

课堂提问的合理性原则告诉我们设计问题的难易层次,应循序渐进,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力求问题圆满解决。

一位老师讲《项链》时,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造成玛蒂尔德十年艰辛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是因为丢了一挂项链。老师紧接着又提问:“玛蒂尔德失项链是偶然还是必然。”同学们七嘴八舌,莫衷一是。他又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学生们经过热烈讨论。发现有六处细节可说明丢失项链是必然的由于问题难易程度适中,再加上教师韵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跳一跳就够着了果子,从而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三、激趣,解疑

一个人如果对某事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投入,学习也是这样。以新颖独特的问题、撩拨学生的好奇之,好胜之心,可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还是上文提到的那位老师,、还是那篇《故乡》,他曾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谁埋的碗碟?”这个问题很新奇,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为了解开谜团,认真阅读课文,努力从字里行间找线索。教师同时又诱导学生对杨二嫂、闰土这两个人物的言行、品质分析比较,加深了学生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认识。这比常规的.人物形象分析要有效得多。

四、评价,肯定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8

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1―0085―01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读好课文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可以营造氛围,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要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只有这样,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特别像《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类感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那就无法表达出全国人民在十里长街盼灵车、送总理的悲痛情境,以及人民永远怀念总理的无限深情。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必须声情并茂地朗读,感染学生,从而为学生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依据教材,指导朗读

朗读指导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另外,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桂林山水》,就必顺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从而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抒发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的情感。要朗读《太阳》这样的说明文,那就截然不同了,因为《太阳》是用具体数据来说明玻璃的特点与作用的,如果还照《桂林山水》那样的节奏、语调、语势、情感来读就欠妥,这种文体的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层次清楚。

三、重点段落,着重朗读

课文中的重点段,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瑞雪图》中的第六自然段,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后迷人的景象,突出了雪景的绚丽多姿。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其中的儿化音,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雪后的自然美,读出作者当时对雪后美景的喜爱之情。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学生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从而训练语感,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问题朗读,激发兴趣

《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问题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少年闰土》一文,作者用简练、朴实的文笔,刻画了一个勤劳朴素,健康活泼,聪明可爱的农村少年形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朗读这种阅读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通过问题,多次与文字接角,让闰土的可爱形象逐步再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比如,教师在讲读、理解人物形象时,可让学生边轻声朗读边思考下面问题:

1. 作者知道闰土要来自己家中,心情如何?闰土来了,作者的心情又怎样?

2. 作者是怎样描写闰土的外貌和性格的?

3.从闰土的外貌和性格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农村少年?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9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特别像《十里长街送总理》和《再见了,亲人!》这类感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那就无法表达出全国人民在十里长街盼灵车,送总理的悲痛情景,以及人民永远怀念总理的无限深情,更难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依依惜别之情,更难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深情厚意。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己必须声情并茂地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依据教材,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就高年级来说,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篇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尤其像《草原》、《林海》、《可爱的草塘》等这类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表情地朗读。如教学《草原》中“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表示我的愉快”时,我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感受到草原的天,由于没有遮拦,显得格外开阔,也叫人特别愉快。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意境,也就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那种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三、重点段落,着重朗读

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当读到《难忘的一课》中的“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和“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但是想不到还有什么话,比他刚才教给孩子的那句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这些语句时,教师就要先指导学生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然后反复朗读,要求把带点词语读重音,读出感情来,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个礼堂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中国自己的伟人,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谊使作者的眼睛湿润了。也确实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才能表达作者当时的全部感情。又如《第一场雪》中的第六自然段,生动形象地措绘了雪后迷人的景象,突出了雪景的绚丽多姿。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其中的儿化韵,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到雪后的自然美,读出作者当时对雪后美景的喜爱之情。

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从而达到训练语感,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熟读成诵,激发兴趣

《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是呀,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少年闰土》,作者用简练、朴实的文笔,刻画了一个勤劳朴素,健康活泼,聪明可爱的农村少年形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朗读这种阅读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多次与文字接角,让闰土的可爱形象逐步地再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那么教师在讲读、理解人物形象时,可让学生边轻声朗读边思考下面问题:

1.作者知道闰土要来自己家中,心情如何?闰土来了,作者的心情又怎样?

2.作者是怎样描写闰土的外貌和性格的?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10

师:同学们,如果你就生活在当时的社会,那么你愿意选择做闰土,还是做课文中的“我”?老师给大家半分钟时间考虑,你可以和旁边的同学交流看法。(生思考、讨论)

师:好,时间到。想做闰土的请坐在左边(以下为正方),想做“我”的坐在右边(以下为反方),咱们来争论一番。等会儿在争辩过程中,如果你觉得被对方说服,可以改变自己的选择,变动座位。(学生迅速分坐在两旁,想做闰土的明显多一些。)

正方:我喜欢做闰土。闰土小时侯是多么自由自在啊,可以捕鸟、捡贝壳、刺猹、看跳鱼儿,多有趣;而“我”整天只能看见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只知道死读书,没有那种在大自然中的乐趣。

反方:闰土虽然自在,但他没能受教育,是个野孩子,太无聊了,这样能行吗?哪像“我”,尽管不是很自由,但能受良好的教育,很有教养。

正方:谁说闰土没受过教育?他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广阔田地间的所见、所闻、所做的一切难道不是知识?不是在受教育吗?

反方:这仅仅是闰土在农村所做的一些事,对一个城里人来说难免会有一些好奇;反过来,“我”在城市里的许多事课文中没有说,如果写出来,闰土不知道的也许要多得多,肯定也会羡慕不已的。

正方:请问你想做一只“笼中之鸟”,还是想做一只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小鸟呢?

反方:“我”是“笼中之鸟”吗?请问“笼中之鸟”能展翅高飞吗?少爷后来成了伟大的文学家,闰土呢?我看过《故乡》这篇文章,里面闰土不是最后成了一个非常穷苦的农民吗?

……

师:大家争论得很激烈,老师觉得选择做谁这一个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刚才我们研究这一个问题的过程。老师想,同学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不仅要像“我”一样热爱学习,也要像闰土那样热情地拥抱大自然。有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去读一读鲁迅写的《故乡》,读了以后你会对他们有更全面的了解,也会深刻地了解当时的社会。

教师通过把辩论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的情感、兴趣、个性、思维等在争论中得到展现、撞击,给展示学生的心灵自由提供了机会。的确,语文给了学生太多的精神营养,只有深入学生心灵的共鸣区,才能生成如此精彩的辩论。

“争论”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因而它必然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演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参与争论的学生,必然精神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去寻求不同见解,智慧的火花必会竞相迸射。没有求异创新的思维能力,是很难奏效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组织课堂争论,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重要作用。

一、和谐――创设“和谐”气氛,营造争论条件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培育创新精神不可或缺的氛围。教学中只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达到和谐、融洽一致,学生才感到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维也就非常活跃、流畅,学生个体才能敢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群体共生效应”才有可能产生。学生的创新欲望就会被激活,创新的见解就会不断地涌现出来。

在操作上教师要力求拥有:1.亲切的教学态度。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亲切当作一种奖赏和鼓励,从中感到温暖和甜蜜,这就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认知满足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满足。2.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才能,尊重学生,师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就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不仅教师可以问学生,学生也可以问教师。教师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善待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爱护而不排斥,帮助而不责难,说服而不压服,启发而不包办。3.民主的评价方式。教师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适当点拨、启迪,并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温和的表情、宽容的态度来调控评价过程,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

二、质疑――鼓励学生“质疑”,激发争论精神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争论”的起点,有了“疑”而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争论”的思想基础。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提倡、鼓励,使学生逐步做到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有位教师在为《麻雀》一课作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母爱的伟大。”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老师听后笑着说:“你读得真认真,看来老师的概括不太准确。那么怎样说才确切呢?”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了,经过争论,最后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通过教师引导,保护了学生的独特见解,也激励了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

阅读教学中要激励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鸡蛋里面挑骨头”,学会勇于创新。学了张继的《枫桥夜泊》,有的学生对第一句提出疑问:“月落”、“霜满天”已是深夜,怎么会有“乌啼”?在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提出:小女孩冻死在街头,为什么说她脸上挂着微笑?像这样的疑问应该说都颇有分量,表明学生动了脑筋,创造力有所发展。教师相机诱导,学生互相切磋、分析、争论,就有助于培养其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三、生疑――创设“生疑”情境,培养争论能力

争论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可以说是反映了一种整体的语文素质。语文课堂上的争论,有其特殊意义,即争论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过程,目的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因此,教师在争论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争论能力,也就是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进行语文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

要使学生善于争论,首先要教给其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亦即“生疑”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使他们产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例如《晏子使楚》一课,晏子出使楚国,连续碰到三大难题,但他运用自己的创造性的智慧,进行了超凡脱俗的创造性争辩,取得了非同寻常的效果。在一位教师的教学中,晏子的争辩这一片段他没有用嘴巴或书本传授给学生,而是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把学生置于晏子的地位,激发思考,引导争论。开课后,这位教师问一位学生:“你个子不高,因此而引来过什么麻烦吗?”“没有!”学生答。老师话锋一转,说:“曾经有个人,就因为个子矮,惹来了麻烦。”“事情是这样的,”老师继续说,“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有一回,齐国派身材矮小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得知,特意作了布置。晏子到来,见城门紧闭,传者让晏子从城门旁边新开的洞口钻进去。”“假如你是晏子,你怎么办呢?请思考5分钟,然后发表你的见解。”这样,把学生放在晏子所处的环境,学生尝试着像晏子那样思考,像晏子那样回答难题,然后再读课文,这样就大大刺激了深读课文的兴趣,在深读过程中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进行逻辑思考。再用自己的语言把含义表达出来。同时,还要注意倾听对方的论述,使自己的争论更具有针对性。显然,这样的争论过程,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是极具训练效果的。这样设法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同思维密切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目的。

四、激趣――培养辩证思维,激发争论兴趣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11

对于回忆中的故乡,王富仁将其概括为“一个带有神异色彩的美的故乡”。它的“美”,美在“我”在与少年闰土的接触和情感交流中想象出来的一幅美丽的图画。少年闰土并不把少年的“我”视为高贵的“少爷”,少年的“我”也不把少年闰土视为低贱的“穷孩子”,在精神上是平等的。

第二个故乡,王富仁将其概括为“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压力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由三种不同的精神关系构成。第一,豆腐西施杨二嫂青春已逝,完全成了狭隘自私的人,把虚情假意当作情感表现,把小偷小摸当作自己的聪明才智。第二,成年闰土变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他不像少年闰土那样“不懂事”了,所谓的“事”,实际是中国传统的礼法关系所维系着的封建等级观念;再加上“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他已经没有反抗不幸现实的精神力量,他只能承受,只能忍耐。他的精神已经死亡,肉体也迅速衰老下去。第三,成年的“我”在自己的“故乡”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已经没有了自己精神的“故乡”,无法再与闰土进行正常的精神交流。他在精神上是孤独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在现在的“故乡”已经不复存在。总之,现实的“故乡”是一个精神各个分离,丧失了生命活力,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的“故乡”。

理想中的“故乡”,希望现实的“故乡”也像回忆中的“故乡”那么美好,希望现实的“故乡”中的故乡人也像回忆中的“故乡”的少年闰土那么生机盎然、朝气蓬勃,像少年“我”与少年闰土那样亲切友好、两心相印。然而,现实是无法改变的,改变的只能是未来,在这时,“我”就有了一个理想的“故乡”的观念,可理想中的故乡能否实现是渺茫的。

王富仁的论文可以说是《故乡》阅读史的高峰之作,可并未穷尽《故乡》的价值。他和日本学者在许多观念上不尽相同,但在基本理论上又是相近的,即以文化批评、政治意识形态为纲,特点就是将全部任务集中于解读其“社会史的观念”,而不是把《故乡》作为一个艺术品。因此,偏颇在所难免。最明显的就是把文学仅仅当作民族国家话语建构的文献,于是就有了所谓“故乡与祖国同步”的论断:“《故乡》具体写的是‘故乡’,但它表现的却是鲁迅对‘祖国’的感受和希望。”

这种论断,虽然符合西方文论的“民族国家话语”建构和文化考古的理念,但是与《故乡》文本对照却不尽相符。首先,这里的三个故乡,和鲁迅心目中的祖国并不同构。第一,鲁迅回忆中的祖国,基本就是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不外乎示众和看客,如阿Q、祥林嫂、孔乙己的世界,而少年闰土(还有《社戏》中的小伙伴),只是愚昧麻木的精神世界里一点倏忽而逝的纯净诗意闪光而已。其次,鲁迅笔下现实的祖国是很丰富、很复杂的:一个闰土,一个杨二嫂,怎么可能成其缩影?至于把鲁迅所属的阶层归结为“现代的知识分子是在城市谋生的人。他已经没有稳固的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的权力”,笔者认为,笼统说现代知识分子,尤其是鲁迅这个阶层的“没有稳固的经济基础”,似乎并不尽然。鲁迅属于高级脑力劳动者、自由职业者,其经济基础是建立在工商业文化城市经济之上的。光是工薪,不算稿费,就有二百大洋以上的稳定月收入。比之在北大图书馆月收入八元大洋,应该说在中产阶级的上层。至于说没有政治权力,却并不缺乏话语权力,从民国初期到20世纪30年代一贯公开在报刊上发表与当局相悖的言论,这恰恰是古代知识分子所不具备的。

所有这些问题之所以产生,其原因可能在于,评论没有完全从《故乡》的文本出发。作品中的“我”是不是属于失去了经济基础的“现代知识分子”就很值得商榷。鲁迅作品中的“我”至少可以分为几类。第一类,如《狂人日记》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显然是虚拟的人物。第二类,《伤逝》中的“我”(涓生),并不是鲁迅。第三类,《祝福》中的“我”,最接近鲁迅的精神。第四类,《社戏》和《故乡》中的“我”,有相当程度的自传性。在鲁迅写作《故乡》的1921年,处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期。正是现代知识分子崛起,传统封建文化话语霸权的历史转折点,鲁迅在当时正是站在文化革命前沿的旗手。

以现代思想史的普遍性为演绎的大前提,把鲁迅作为一个例子,已经可能遮蔽了鲁迅的个性;以作家论的概括性结论作为前提,把《故乡》作为例子,则更可能遮蔽了《故乡》文学上的独特性。概括性的作家论,其每一结论,都是作家诸多作品的共同性,或者最大公约数,是以牺牲每一具体作品的特殊性为代价的。文本解读是个案解读,其宗旨乃是作品的唯一性,不可重复性,作品的个案不能用作家论的普遍概括的方法,而要用对作品的内在矛盾具体分析,方把唯一性还原出来。

作品中的“我”,并不是知识阶级的代表,也不是完整的鲁迅个性的全部,只是鲁迅精神的一个侧面,作品中的“故乡”,更不是鲁迅心目完整的祖国,而是他现实关注的一个侧面,这个侧面主要不是国家的,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我们从文章情感脉络开始进行微观分析。

小说一开头强调,眼前的故乡景色是“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而二十年来时时记忆中的故乡是“美丽”的。“我”解释说,这可能是自己“没有什么好心绪”(出售祖屋,异地谋生)的缘故。到家以后,只看到“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这个意象相当精致,草枯已经是衰败得很,加上是“断茎”,是枯干了而且脆了的结果,还要让它“当风抖着”,语言提炼的功力令人想起杜甫的“细草微风岸”。情景蕴含着两个层次:一是外部景象不美,二是内在心情沉闷。这一切可以是序曲,为故乡的另一番景象提供一个阴暗的底色。这个底色既是自然的又是心理的,在这个背景上少年闰土的形象出现了:

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是回忆与现实的反差,鲁迅显然觉得光是这样一种对比还不够,又以更重的笔墨,写到最初看到闰土时的形象:

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但是,鲁迅运笔的宗旨不仅仅是形象外在的、静止的对比,更重要的是在于内心的:

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这一笔似乎平常,但在文章的情感脉络上很重要。彼时,虽然自己是“少爷”,对方只是穷孩子,社会地位很悬殊,然而人与人之间却这样容易熟识。这个场景的功能之一,是与成年之后的隔膜当成对比;功能之二,乃是社会地位上具有优越性的“少爷”在听闰土叙述了关于海边的贝壳,特别是在捕鸟的智慧上和对付猹的“危险经历”上,感到“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而自己视野却只限于“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作者反复强调“故乡”原本是“美丽的”,美在哪里呢?并不简单是美在海边、蓝天、圆月、戴项圈的孩子,而是美在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不但不妨碍心灵的沟通,而且不妨碍“少爷”对穷孩子的赞赏和坦然自觉不如。从本质上说,这种美主要是情感的、童趣性的、审美的。

小说的第二个层次则是故乡的美变质了。

首先是在外部形貌上。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还提着“一支长烟管”,原来红活圆实的手变得“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如果光是这样的变化,不过是显示闰土很穷而已,从社会地位的悬殊来说,这与以往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与以往交流不因社会地位而有碍相反,“我”和闰土之间的精神却不平等了。闰土一见面就态度“恭敬起来”,叫“我”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故乡变得不美,更在于这种情感的隔膜双方都无法表达,情感冻结。导致这种不美的原因,“我”的母亲总结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这里当然有社会的客观的原因,如果光是这样,多不过是“穷”,也就是物质上的贫困,但是鲁迅的着眼点并不完全在此,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少年英雄“苦得像一个木偶人了”,更为深邃的是,这个苦人“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叉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这才是真正的不美,苦而无言,就是不知其所以苦。这就不仅仅是客观的原因了,而且也有主观的麻木。小说一再提示,首先是“多子”,明明穷困,却生了六个孩子,明明苦极,却又十分迷信(要了“我”家不要的香炉和烛台)。明明是当年的伙伴,却自觉卑微。这种卑微,既不同于阿Q,也不同于祥林嫂。阿Q和祥林嫂还能有自己的话语,有其最后的(虽然是扭曲的)自尊,而且有其独特的逻辑。而闰土的无言只能说明他更为麻木。

小说的意脉本来是“我”与闰土今昔关系的变化,接下来是对未来的希望。然而,当中却跑出来一个杨二嫂。从结构上看,与闰土毫不相干。如果是五四以前的小说,特别是短篇,要一环扣一环的情节,这样的人物与情节无关,可能是赘余。是不是可以设想,把这个人物从小说中删节掉,使小说更为精练呢?看来,不行,因为杨二嫂带来的相当浓郁的社会氛围:小城市镇贫民的自私和狡黠。虽然如此,从结构上来看仍然有孤悬之虞。但是,近百年来的读者,读到此处,只是感到精彩,很少有感到突兀的。原因就在于鲁迅此时的小说已经不再拘于传统的情节的连贯性,而是近似于胡适在《论短篇小说》中所说的,截取“生活的横断面”。不过这里不是胡适所说的一个横断面,而是几个横断面。当然,杨二嫂这个横断面表面上是不连贯的,断裂的,但在文脉上是贯通的。关键就在于闰土苦而无言,而杨二嫂并不苦却巧舌如簧;闰土纯朴而自卑,杨二嫂却强取而自得。正是在这种相反相成中,文脉有意断笔连之妙,而且变幻多姿。在写闰土的时候,行文的风格是沉郁的,情感是压抑的;写杨二嫂的时候,却变成了喜剧性的:故作亲近,强加于人,弄得“我”从“愕然”到“愈加愕然”,却感到“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明明是想讨好人,却用了伤人的语言“贵人眼高”。在奉承“我”的时候,鲁迅让她这样形容“我”的“阔”: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

在“我”,这简直是骂人,而在杨二嫂,这是她想象中的值得夸耀的“阔”,进一步把“我”弄得“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而她却“愤愤”起来,说“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顺手牵羊拿走了一副手套。

在这里,鲁迅显然用了他擅长的讽刺手法,在杨二嫂的言行渗入了多重矛盾:一是以强加于人的“阔”,成为她顺手牵羊的前提;二是暗指对方的小气(不肯放松),用了格言式的概括(有钱和不放松的正比因果关系);三是明明逻辑悖谬,却滔滔不绝,振振有词;四是做着小偷小摸的勾当,不觉得惭愧,反而愤愤不平。对这个形象的内涵,鲁迅用了大笔浓墨,讽刺意味不着一字;在外貌上,则稍稍用了一点漫画笔法:五十岁上下的女人,两手搭在髀间,张着两脚(按:应该是小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显然是相当夸张其怪异的。

语言上的口若悬河和心态上的自鸣得意,这个“圆规”的形象隐含着漫画式的扭曲逻辑悖谬。

同样是无言以对,对闰土的描写是抒情性的,而对杨二嫂则是喜剧性的,从正反两面强化了,有感情和没感情同样无法沟通。

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鲁迅让宏儿出场,并不简单是为了对童年回忆的返照,而是为把宏儿的愿望(和闰土的儿子相约再见)放在结尾处,由此引发了一大段抒情性话语:

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他们应该有新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这里的思想焦点显然是把童年的不隔膜和成年的隔膜,提升到人与人的隔膜,故而才有“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这里的矛盾深刻性在于:一方面,童年时代的不隔膜是美丽的,但又是孩子气的;另一方面,成年时代的隔膜则是社会的必然。社会地位的分化,不可避免。现实是严峻的,回忆只能是诗意的想象。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在小说中聚焦的是:社会人生,人与人的精神沟通,闰土连痛苦都不会表达,杨二嫂把邪恶都变成夸耀,小说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几乎所有的解读都忽略了: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12

摘要: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以幻灯、多媒体、电脑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走向课堂,走进教学。初中语文教学也应适应时代要求,实行教学变革,才能找到教学改革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手段的更新以及现代化,需要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为目的,需要在继承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来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手段变革

现代教育离不开手段的现代化。中学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感人至深的名篇,但由于年代的久远,跨越国度等原因,教师“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单调乏味,学生很难在短时间里真正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而这又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在此有所突破,学生就无法真正理解课文。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要充分了解信息技术和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利弊,“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让现代化教学手段为语文教学添翅插翼。

1、使用幻灯投影,演绎课堂教学直观化:

幻灯机投影机的使用,它能大大方便教学,节约课堂板书、绘画的时间,使教学更加直观化,加快了课堂教学节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利用它能分能合这一功能,分析《故乡》人物闰土。首先,分别打出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两张画像,要求学生从放大的画面中,观察人物的脸部表情、额头的线条,衣着穿戴,不难发现少年闰土: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项戴银圈,红活圆实的手。中年闰土:灰黄脸色,皱纹很深,头戴破毡帽,像松树皮的手。接着利用幻灯能合的特点,把两张画像放在一起,比较观察,从而得出:少年闰土天真浪漫,健康活泼;中年闰土憔悴颓唐,褴褛寒酸。时隔十几年,闰土面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寻找造成闰土惊人变化的真正原因,从而顺利地揭示主题,突破教学难点。

2、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化:

利用多媒体能创设情景的特点,展现精彩场面和诗情画意,可以深化对课文主题的认识。如讲授《岳阳楼记》一文,先展现洞庭湖这一特定的情景,把学生带入烟波浩渺的洞庭湖,通过学生的看、听、想,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讲解,就能真正理解作者为什么看到洞庭湖雨天的景象时便发出了“去国还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的感慨,当看到洞庭湖晴天的景象时,作者又抒发了“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情怀,对理解后面作者的抒怀难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对像“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等语句的意境理解用反复播放录像或“定格”的方法,再穿插教师的讲解和点拨来突破。又如在学习《愚公移山》中,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你怎样看愚公”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通过讨论,同学们便能明确愚公的做法在今天看来未必可取,但他认定目标、坚定不移的精神和自信是感人的,也是任何时代都不能丢弃的。最后在多媒体课件中,巧妙的融入流行歌曲《愚公移山》的MTV片断,教室里出现那优美铿锵的旋律“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弯……”当屏幕上出现一位古代老人“望望头上天外天”“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那神情坚毅的特写画面时,学生仿佛置身于远古时代,真切感受到愚公移山的坚定信心,课堂气氛达到高潮。特别是最后一句“无路难,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画龙点睛为讨论题做出了最好的诠释。这样运用多媒体手段,既不失对古代名篇的把握,又使之富有现代气息。又比如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小说着力表现鲁达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爱打抱不平的鲜明性格,教师上课前,可放一段电视剧《水浒》中的《好汉歌》:“……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不仅直接导入,而且那高亢的音符、激越的曲调、气壮山河的歌词,令学生听后精神振奋,血脉膨胀,并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节拍而歌之。在这种强烈的氛围下,学生迫不及待地想深入课文了解鲁达如何出手救助金氏父女并惩治恶霸镇关西的。

3、利用电脑网络,开启课堂教学信息化:

利用电脑信息量大、传输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语文大信息输入的教学方式,尤其在复习训练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如语言运用题、语病例析题、客观分析题等,选择有代表性试题组成题库,然后制成类似游戏的课件,分设各个等级的层级目标,能力达到一定阶段后自动升级等形式,能够达到寓教于乐、循序渐进的目的,同时也避免了复习的随意性、盲目性和单调性。利用网络交互的特点,引导学生开展网上的合作与交流、学生习作的相互评阅和批改。

当然在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时,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不能忽略。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如果使学生习惯简单地接受或被动的工作,任何手段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手段都是好的。”我们反对把课堂搞成视频演播,反对因电教媒体大信息量呈现而形成新的“注入式”教学,反对以模拟替代最具学科特色的实验。

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语文教学手段的变革,远不止以上这些。随着我们进入空前复杂的高科技时代,语文教学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但多媒体和电脑网络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必需的,现代信息技术不会取代语文教师,因为只有人类自身才能传递精神火种。我们要一方面牢牢地把握传统语文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适应语文教学自身需要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