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

时间:2022-04-15 05:27:47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研究生;高等教育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内涵

新闻传播学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专业学位,新闻传播学要求本专业硕士具有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基础、独立的思考能力。世界上最早开办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课程的是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其专业涉及新闻的各个领域,毕业生在美国乃至世界各主流媒体十分活跃。而我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本身起步较晚,无论是学科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是在借鉴西方模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学制一般为学分制,学时为三年,前两年是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时间,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通常可以修完绝大部分学分;第三年用来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以及求职。毕业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开始于1978年,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次招收一批新闻学硕士研究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批自己培养的高层次的新闻教育人才。经过几代新闻人数十年的努力后,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培养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自己的模式,逐渐规范化。

二、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特点

(一)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多元化。近年来,跨专业报考新闻传播学硕士的人数比例逐年上升。跨专业学生在接收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将这些理论方法与自己本科专业所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进行深入的辩证思考与分析。在学科交汇处提出新的理论设想,进而取得新的研究成果,促进学科融合发展。当前,业界需要这样既具有新闻专业素养又拥有其他领域专业知识储备的复合型人才。结合近几年状况来看,部分新闻从业人员也开始选择读研深造,他们的加入为新闻传播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战案例资料。

(二)课程设置重应用性

由于基本专业的特殊性,新闻传播学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实用性、应用性。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比起本科阶段来更加注重的是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学习,并且在进行了系统的概论学习后,细化专业学习。应用型课程的设置将当下新兴的科学传播技术和先进的新闻传播理念引入课堂,弥补研究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短板,以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使学术研究贴近实际生活,实现学术成果对实际生产力的转化,促进新闻传播理论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的新闻业务中。这也能使研究生毕业后更快速地融入专业工作,使研究生教育与时俱进。

(三)注重思维及能力培养

与新闻传播学本科生相比,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强化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塑造,通过研究和讨论,引导学生对理论进行思考,结合新闻业务案例进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建立逻辑思维能力,辩证地理解新闻传播理论,进一步研究新闻业务,发展学科理论学说。研究生教育需要从学术层面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深刻理解新闻传播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对学说进行发展或批判。研究生教育精且细,才能形成理论架构的系统搭建,逻辑思维的准确塑造,科研能力的着力培养。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获得的能力,是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的基础。

三、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意义

(一)促进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发展

我国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均起步较晚,我国的新闻传播研究基本是在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结合实际的新闻传播事件进行的,主要是对新闻业务和新闻事业发展的探索。其研究实用性质较强,相应的理论色彩就比较弱。传播学引入新闻学界后,经过一代专家学者的探索,将二者磨合,新闻学和传播学已经彼此交融,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和批判思想已经成为新闻学研究的一部分。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更加强调学科的融合,将二者的思想理念与研究方法融汇,以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探索新闻学研究。研究生教育就是在着力培养一群从事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人才,培养其科研能力,鼓励热心学术的学子攻读博士学位,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储备人才。

(二)提升新闻传媒行业的竞争力

从新闻传播业界的角度看,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对我国新闻传媒行业的推动作用也是相当大的。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新闻传播学术理论转换为新闻传媒行业的生产力,促进我国新闻传媒传播能力的提升,扩大我国新闻的传播影响范围,提升我国新闻的传播影响力,提高我国的国内外舆论引导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现当代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新媒体的出现、社交媒体平台的强大给新闻传播力的提升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在这样一个形势多变的环境下加强我国的新闻传播力,需要学界的研究者们不断提出新问题和新视角,反复地进行研究,探讨出最好的方案、办法。

(三)符合研究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本科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压力持续增长,而本科文凭的竞争力却未曾增长。这使得本科毕业生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越发处于劣势地位。就目前的状况来看,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时相较于本科生会更有自信心、更有竞争力,部分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企业对高学历人才有更多的需求。尤其是西部地区、基层单位,研究生的优势较大。在工作中,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所接收的教育和培养出的思维能力能促使其在事务处理上看得更远、考虑得更周到、处理得更妥帖,这种能力使研究生在工作发展上有着足够的后劲。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无论是从个人还是从行业,甚至从国家的角度来看,都十分重要。国家传媒影响力的拓展、新闻传媒行业的发展以及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本身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规范的高等教育,需要高校和专家学者们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予以重视,完善学科教育体系,丰富研究生教育内容,鼓励学生刻苦钻研学术,促进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作者:周婉馨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董天策.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与模式[J].新闻与写作,2014(4):65-68.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 财经类院校 新闻传播专业 教学理念 实践

在财经类院校如何办好新闻传播专业,业内虽然有不同观点的探讨,但笔者认为,突出学校特色,变劣势为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培养特色人才,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

一、新闻传播专业在财经类院校中的地位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未能进入学校的优势学科,在学校处于“边缘化”或“陪衬”的地位。众所周知,财经类院校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要优势学科的院校,经济学、管理学也是其支柱学科,这些学科发展历史早,一般都有几十年的历史,师资队伍完备,教学科研积淀深厚。省级、校级重点学科也大多集中在这些专业门类中。而新闻传播专业大多是在“合校”、扩招以后发展起来的,历史短,教学科研积淀不够,整体实力较弱,在整个学校处于一种劣势地位,短期内难于与财经类优势学科相抗衡。

2 师资科研水平、实践能力低于财经类优势学科。财经类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科研已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和规模,实践教学也具备了较为成熟、完善和稳定的模式。相比之下,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在这两个方面都显得不足。从师资上看,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大致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学中文的教师转过来的,二是在媒体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到高校任教。三是近些年毕业的学新闻传播专业的硕士、博士毕业生。第一类师资虽然积累了一些中文的研究成果,但派不上用场,需要重新开始。第二类师资,由于长期在媒体工作,工作要求与高校差距很大,进入高校后,高校所要求的“高级别”、“高层次”的科研成果较少。第三类师资由于毕业时间尚短,学术积累有待时日。这样一个师资队伍,在财经院校就明显地表现出了自己的劣势。在实践教学方面,与财经类的传统专业相比,各个环节还不够完善。许多还处在探索、修改过程中。

3 实验室经费投入不足,难于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新闻传播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足够的实验设备供教师进行模拟媒体教学、科研和学生操作、训练。如演播室、报纸、期刊排版系统、激光照排机、印刷机、一定数量的照相机、录像机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等。由于在财经院校中的弱势地位,一般学校都不肯花大本钱投入在非重点学科上,致使实验室经费严重投入不足。有的学校设备陈旧老化,多为重点学科淘汰下来的设备,不能与社会同步,使毕业生到媒体工作后上手慢。有的学校虽然设备能与社会同步,但种类不齐全,有些设备总量又不够,这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 难于获得重点项目的支持。一则,新闻传播专业确还不具备与学校优势学科相抗衡的总体实力。二则,即使水平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学校也担心报上去竞争不过其他的综合性大学,因而不如推荐经济类、管理类的学科更稳妥。这样,大额的经费往往都集中于优势学科,使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奖励教学、科研、支持学科建设。而新闻传播专业,除了正常的办公经费以外,几乎得不到任何大额项目经费的支持,仅靠精神鼓励,缺少教学、科研的物质激励机制与手段。一方面,管理者面对捉襟见肘的有限经费黔驴技穷,另一方面,教师缺乏教学、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虽然总体也在不断发展,但与优势学科相比,则相对落后。

5 毕业生就业质量低于优势学科。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就业率并不低,但就业的总体质量却不及财经类的专业。用人单位在个体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接受综合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财经类毕业生由于“师出正门”,因而许多人能够找到对口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而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由于受到用人单位的不重视,只有少数毕业生能够找到一份到对口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总体协议就业率低于前者。

二、突出学校特色,变劣势为优势,适应社会需要,培养特色人才

1 设立经济新闻方向,变劣势为优势。财经类院校的强势在于经济学、管理学,若能利用这一优势,在新闻学专业设立经济新闻方向,这样就能变劣势为优势,培养出特色人才。根据我们对毕业生的回访和用人单位提供的信息,许多用人单位更愿意接受经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这首先是现实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类的报刊、杂志大量涌现,即使是综合类的报刊也有较大版面的经济栏目。各级电台、电视台都分别设有经济台、经济频道、经济栏目。网络媒体更是充斥着大量的经济内容。以前经济节目、栏目的编辑、记者大多是学经济的。虽然经济学的功底较好,但他们到媒体以后。需要一段时间熟悉编辑、记者的职业特点、工作流程及操作技能。而经济新阐专业的毕业生就省却了这个“见习期”,上手快,能够直接进入角色。在媒体,这两种人还可以取长补短,产生互补效应。从目前财经类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只有少数毕业生能进入省级大媒体,多数毕业生只能在市级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或网站等媒体从事编辑、记者工作。这些单位机构小,人手少,需要毕业生来了就能上岗,独当一面,经济新闻的毕业生正是适应了这一特点。再从就业市场来看,经济新闻的毕业生有一定的经济学功底,又懂得新闻业务,在与综合大学新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更有特色,更有专长,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这样,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专业,就变劣势为优势,走出了制约自己的瓶颈。事实上,各个专业类大学都在尝试这种办法,如青岛农业大学设立了农业新闻方向、有些体育大学设立了体育新闻方向,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工商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都设立了经济新闻方向或经济新闻专业,已初步尝到了“甜头”。但由于是新生事物。关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重要内容还处在探索、发展过程中,这种尝试在专业类院校中还是少数,多数还在徘徊观望状态。

如何保障经济新闻方向的培养质量,关键在于课程设置,经济学的基础课必须由专业课教师“原汁原味”开足,如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打好经济学基础。在高年级的选修课中,还可以增加一些经济学的延伸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对经济学的时代感和前沿问题的把握。新闻学的专业课也要作适当调整,如新闻评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可改成经济新闻评论、经济新闻采访、经济新闻写作,这样就把经济学和新闻学结合起来,避免了“两张皮”。在实践教学方面,尽量带学生到经济类的专业报刊或电台、电视台的经济台、经济栏目、经济节目实习,使学生在实习中感受到自己的专业所长及学业上的不足,从而回到学校以后更加努力地有针对性地学习,“缺什么补什么”,增加学习的针对性和效果。

2 聘请业界人士做与课程有关的专题学术讲座。新闻传播专业,除了请这类专家做“一般性”的学术报告以外,还要请与各门专业课程相对应的业内专家做专题学术讲座,这是由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性决定的。如新闻评论课程,河北经贸大学就聘请了河北省著名新闻评论专家、河北省唯一韬奋奖的获得者、河北日报的高级编辑储瑞耕先生做了关于新闻评论的专题讲座,由于是课程讲座,有的放矢,学生听了“解渴”,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报纸编辑等都要请名记者、名编辑做与课程联系紧密的专题学术讲座,其他专业课也是如此。甚至有些专业课的时段(实践性、操作性强的时段)还可以让媒体的从业人员去讲,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与社会同步,消除“滞后效应”。

3 强化师资的专业技能。上文谈到。新闻传播专业的师资分为三类,除从媒体调入高校的以外,其他两类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少媒体的实际工作经验,致使许多教师在讲到“操作性”的问题时“心里没底”,这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出台了:50岁以下新闻传播类专业课教师,凡没有专业对口实际部门工作经历的。都要到对口实际部门脱产工作锻炼半年以上。并把此项内容纳入职称评审体系分值。对教师的实践锻炼也要有具体要求,实践完毕要提交实践报告,并出具用人单位对本人工作的鉴定。学院也要对教师的实践进行不定期检查,起到督促、监督的作用。经过锻炼的教师,普遍反映收获很大,感性认识增多了,讲课更有底更自如了,同时也为科研提供了一手资料。

4 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本科二批培养的学生既不同于本科一批重点大学注重理论基础,又不同于职业技术学院上手快的应用型人才。其目标应该是:“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复合型人才。笔者曾了解过河北日报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据报社的某领导称,过去我们是要学中文的,后来发现学新闻的上手快,就改为要学新闻的,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学新闻的后劲不足,现在又改为要学中文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是,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上手快,尽快独当一面。作为毕业生来说,也是先就业,再择业。鉴于此。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理论基础扎实,又要动手能力强,不能只是坐而论道。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3

1 培养目标

1.1 盲目复制本科,缺乏高职特色

由于高职类院校开办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时间不长,经验有限,很多院校都是照搬中国传媒大学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上并没有依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高职院校的特点。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定位于专科层次,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品和培养方向与普通本科院校有着明显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从事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的学术型人才和从事与社会谋求直接利益有关的设计、规划、决策等有关的工程型人才,这两类人才的特点主要是用智力技能来进行工作;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1]由此可以归纳出,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的特点是厚基础、宽口径;而高职院校培养的特点是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学生要以一技之长为主、兼顾多种能力。而目前有些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并没有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在毕业后由于没有突出的专业技能,学历又不如本科生,从而在就业时缺乏竞争力。

1.2 局限于传统媒体,没有突出新媒体的地位

目前我国中西部县级广播电视台对科班出身的播音员主持人有较大的人才需求,由于国家《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暂行规定》规定,播音员、主持人的最低学历是专科,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受学历层次限制,在定位毕业生规格时,往往将培养目标确定为为基层广播电视机构培养播音员主持人。但如今传媒业发展迅猛,新媒体不断涌现。作为培养媒体人的主持与播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过于保守、陈旧。现有的毕业生无法满足新媒体时代对主持与播音专业人才的规格需求。虽然目前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毕业生还基本是在传统的广播电视机构工作,但今后几年,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相应就业岗位的减少,如果主持与播音专业的培养目标依然局限于传统媒体,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

2 课程设置

2.1 课程设置求多求全

由于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定位不同,反映在课程设置上也会有相应的变化。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是按照学科的理论体系来设置课程的,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进程,要求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设置较为全面。“而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是按照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为核心来展开的。” [2]不强调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强调针对性及实用性。针对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开设的课程只需要满足学生的实际工作需要就可以了,专业课程的开设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理论课程的开设要以能够指导学生掌握、应用技能为依据,以“必需、够用”为度,不需要去开设很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用不到,或者对学生技能掌握并没有太大帮助的理论课程。而一些高职院校由于复制了本科的课程设置,开设了许多对学生掌握技能并没有太大帮助的理论课程,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2.2 教学形式单一,专业实践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借鉴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学模式,采用大课集中讲授理论,小课实践训练等方式。小课是对大课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强化,是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今各行各业的用人单位都希望自己单位招收的员工能够缩短适应期,快速胜任工作环境,那么,对主持与播音专业学生的培养必须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升就需要在小课或去实际工作岗位见习才能实现。“按照中国传媒大学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小课课时应占到专业课的3/4―4/5比较合适。” [3]目前各院校对于大课和小课的开课比例不尽相同,有些院校由于受师资条件的制约甚至没有开设小课。

3 师资力量短缺

随着近几年全国范围内播音主持专业考生急剧增加,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招生人数不断攀高,相对于快速增长的学生人数,现有的专业师资队伍则明显不足。针对这种情况,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招收普通本科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应届毕业生,以及从广播电视行业外聘播音员、主持人担任教师两种方式。而这两种方式也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招收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应届毕业生系统掌握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也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但由于缺乏媒体实践经验,不能够很好的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距离成为教育部要求的高职高专“双师素质”教师,还有很大的差距。

外聘的广播电视机构的播音员、主持人,往往有着丰富的广播电视一线的工作经历,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但这些经验丰富的老播音员、主持人,却往往没有系统接受过播音主持教育,对专业理论了解不够,或是缺乏授课经验,只能示范,却讲不好课。另外,由于外聘教师还同时担任着电台、电视台的播音主持工作,并没有太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教学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4 生源质量下降

近年来,开设主持与播音专业的院校不断增加,招生人数逐年提高,使得招生门槛越来越低。许多文化素质不高,声形条件不好的学生也被招收到主持与播音专业中。有些学生选择主持与播音专业并不是出于兴趣爱好,而是看重了艺术类专业较低的文化课分数线,这些学生感觉只要能说话就能学主持与播音,于是在考前经过两三个月的突击训练就被录取到主持与播音专业。还有些学生甚至在考前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而是在被其他专业录取后,出于兴趣又调剂到主持与播音专业。这样“先天不足”的学生入校后,由于自身的声形条件达不到相应的标准,专业课的学习又比较吃力,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倦怠感,对专业学习丧失信心。而在教学中,教师也会在学生的语音、发声等基础技能上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从而影响到教学进度。这些学生在毕业后,也会由于声形条件不佳、专业技能较差,因而无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在求职应聘时处于劣势。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4

(一)国内高校培养目标定位的主要特点截止到2013年,国内有1080所高等院校开设新闻与传播类本科专业共7个,其中广告学专业365所、新闻学专业307所、广播电视学专业225所、编辑出版专业80所、传播学专业55所、网络与新媒体专业43所、数字出版专业5所。各级各类院校的传播学及其相关专业,是否能够结合自身地域、文化、经济等方面发展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我们首先关注的一个问题。笔者收集了国内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传播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对其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比较。

(二)省属高校培养目标的设定培养目标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人文学科和农业科技结合。我们培养的人才是立志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是懂得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学人才。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促成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趋势。第二,理论知识与技术应用并重。“上手快,后劲不足”成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省属高校本科毕业生的代名词。培养目标强调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倡导理论与技术并重。信息传播的全球化时代,对国际传播视野的具备,对网络传播知识和技能的把握,是未来传播工作者角色转换的最基本的条件。

二、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中之重。通过横向比较各个高校传播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两方面的知识能力是必备的:一是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二是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二者是“相乘”的关系,而不是“相加”的关系。必须实现二者的融合,同时做好两个方面的教学工作,才能使培养的人才既“上手快”,又“有后劲”。要完成这一目标,就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来支撑。相对于理论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共性而言,各个高校传播学的应用课程设置则差异较大。笔者认为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决定的,不同级别的学校其学生未来发展的定位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则是学校类别和教师学缘结构决定的,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教师资源,突出特色办学,也是各校传播学专业追求的目标。提高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课程的安排顺序”以及“课程的实用程度”是影响专业课程设置程度的主要变量。合理的开课顺序可以让学生更加明晰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体系的构建也会更加系统和完善,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热情会得到更好的激发。

(一)优化专业基础课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在专业基础课中,我们选定了4门学理性课程。其中“传播学概论”课程,作为专业的导论课程放在第一学期开设是没有异议的;安排在二、三个学期开设“广播电视概论”与“新媒体概论”课程,作为两个专业方向相对应的概论性课程,可为学生在第三学期期末选修方向课提供参考;第七学期开设的“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一方面可以为高年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也为想要考研的学生提供支撑。另外,我们还安排了3门专业基础性课程。“大学语文”课程是学生终身受用的人文基础课,开设在第1学期;“设计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构图、色彩及空间构成的感性认识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基础”课程可以使学生具备必要的音乐理论知识,从而加强音乐修养,更好地为后续课程及实习服务。

(二)完善专业必修课及方向选修课“摄影艺术与技术”、“平面设计”两门课程与“设计基础”课程联系紧密,作为其后续课程在第2学期开设;“视听语言”与“摄像艺术与技术”以及“音像编辑”课程相关性很强,可以组成课程群,故同时放在第3学期开设;第4、第5学期的课程分别对应方向选修课和实习设置;第6学期的“媒介策略传播”与海外高校课程设置接轨。在第7学期的“媒介运营管理”则是顺应了传播学的发展需要,由旧版的方向选修课改为专业必修课。

三、重视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整个课程教学中有机的组成部分,应引起省属高校足够的重视。每学期的实践教学内容都对应各自学期开设的课程群,是多门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两周的教学实习,安排相关课程的4位专业课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比较合理,这样在指导效果上能够保证有较高的质量。在广播电视方向的学生主要制作影视广告、广播广告等等;网络与新媒体方向的同学主要制作多媒体广告、移动终端广告;两个方向的同学还可以选择制作平面广告。这样,“广告制作”实习最终的作品就会非常丰富,也体现了不同方向课程的特点与价值。

四、结束语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5

记者被誉为“无冕之王”,他们是时代的宠儿,新世纪的弄潮儿。

然而,随着时间的淘沙,当初的新闻人已不仅仅满足于对社会现状和人生百态永无止境的追究,而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新闻传播专业在国内高校开设的历史尚不是很长,因此很多高校的本科阶段,在专业设置上存在一定的笼统性,并且多偏向于新闻实务;到了研究生阶段才细化分开,并偏向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理论研究。

本科阶段的新闻传播学学院,基本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在内的四个专业。近年来,这些专业被考生称为文科录取中最热门的专业。在研究生阶段,新闻传播学院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学科,不同的是,新闻学下设理论新闻学、实务新闻学、历史新闻学等研究方向,而传播学则包括传播理论研究方向、视觉传播研究方向、新媒体研究方向、策略传播研究等方向。

专业的设置与意义必以需求为依据,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社会需求与学生就业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四类就业方向

1.传统媒体

一说起新闻媒体,大家脑海中可能会联想到的电视、报纸、杂志等。狭义上的媒体指的仅仅是和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相关的媒体类行业,而广义上则包括了广告、公关在内的多数传播媒体。但是目前业内所公认的媒体,仅指狭义媒体。

狭义上的媒体,包括报业、广播电视业、期刊业、出版业在内的传统媒体,以及手机媒体、数字媒体、移动媒体、网络电视在内的新媒体两大部分。其中,传统纸质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是新闻专业毕业生首选的就业去向。这两大媒体需求的人才学历一般在硕士以上,除了要求应聘者新闻专业素质过硬,还要具备其他专业知识背景以适应受众需求分化的趋势,以及较强的交际能力和行业人脉。高端党报、党刊出版社的工作相对稳定,每年的校园招聘名额有限,工资不高但是福利待遇尚好,适合于重视身份认同的名校研究生报考;而全国知名报业集团和期刊媒体则适合擅长于写调查性报告的学生报考。

2.新媒体

新媒体的发展将是未来媒体发展的新趋势。据《中华新闻报》报道,以腾讯、网易、新浪、TOM以及搜狐为代表的大型综合类门户网站,目前已占中国网络经济市场份额中的28%。一般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做的大多为频道记者、编辑类。网络媒体产业的发展遵循“创意产业”的规律,除了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新闻敏感度和文字功底以外,对个人的经营意识与创新精神方面要求也非常高。

3.外企相关业务岗位

企业的相关业务岗位也是新闻传播学毕业生的青睐,主要分布在公关、广告、咨询、“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与投行这些领域。企业类从业人员的整体薪水比媒体类要高,部分外企如“四大”、投行,毕业生第一年的月薪可达4000~6000元,为媒体类单位薪酬的2~3倍。加之公关、广告、咨询类公司在近几年异军突起,转向这方面就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入行后主要从事企业的公关及宣传工作,工作内容包括搜集行业信息、专门的行业新闻撰写、策划公司活动等。胜任这些工作要求应聘者有较高的英语写作及口语水平、出色的沟通能力,并在这些专业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和一技之长的人。

但企业相关业务岗位的工作强度很大,要求从业者有较强抗压力。

4.国企及政府部门

国企及政府部门的工作岗位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应届毕业生报考,因为这类单位都可以解决户口、编制等问题,且福利待遇优厚,但竞争也非常激烈。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去国企的人数非常多,具体工作岗位主要是企业的对外交流部、宣传部,以及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宣传部门。工作内容涉及文书撰写、搜集行业信息和政策建议等。这些单位的待遇较稳定,一般来讲国企工资比政府部门工资要高。

新闻传播专业:探知外界的天窗

从业者说:陈燕茹, ageLOC中国商

校园里的师弟师妹,或许和我当年一样,是抱着金灿灿光耀耀的新闻理想,迈进新闻学院的,我大一就在《重庆商报》实习,感受着采访、策划、组稿的循环往复。

在大三结束的那个暑假,我的日常表上排满了实习计划,尝试了包括房地产、公关专员、广告专员和HR助理等角色。

而正是因为这些迷茫与尝试,我的梦想一点一点地照进了现实。我很早就对人生有个规划,想在23岁到30岁期间干出一番事业来。于是大四那年,我只身去了北京,有幸在一家创业型广告公司实习,并得到了老板的赏识,教给了我在学校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包括如何处理公司甲方、乙方之间的关系、创意及创新能力的历练等等。公司的创业氛围非常好,我就是在那里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大学即将结束,当别的同学还在踌躇考研、出国等问题时,我已经清晰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以后要干什么。当时,我从行内得知,一个关于抗衰老产品的创新发明,于是我购买了这个产品的销售权,创业之初,销售、市场、公关都是我一个人在做,本着一切后果自己承担、遇上麻烦自己解决的原则,在短时间之内,我的思维从一个员工转变为了考虑全局的老板。除此之外,自己创业面临的挑战也是可想而知的,除了立足全局进行思考,还要有资金规划能力,甚至是不怕失败的毅力。“做不要怨,怨不要做”,正是这种思想支撑着我一步步走来,突破人脉瓶颈。

现如今,我所开创的公司,营业额占重庆市同类企业营业额的五分之一。

一路走来,我一点都不后悔当初选择了新闻专业,因为它给我的绝对不局限于新闻学方面的知识,而是一种沟通方法,一种思维上的宽度,一种勇于尝试创新的激情。成绩永远是次要的,在大学中,找到自己的人生航向才是最重要的。我想,新闻专业就是指点我人生航向的十字舵。

透析专业与就业的瓶颈

近年来,新闻专业与学生的就业情况呈现出新的变化。

一是就业较之前变困难,很多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纷纷转行。当问到不从事媒体行业的原因时,76%的人认为媒体门槛过高,其次是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完整在新闻学院没学到什么东西,再次是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在媒体工作。

二是在选择新闻专业的初衷上,有70%的同学认为是出于个人兴趣,50%的人是因为向往高薪,只有18%的同学是出于新闻理想。这说明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已不再是理想为首要,取而代之的是兴趣与薪酬待遇。

三是直到临毕业时,还有40%的学生不确定今后是否从事媒体相关的职业。这说明学生选择专业时过于盲目,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往往是进入校门之后才发现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学新闻。

四是学生毕业之后,倾向于继续深造、出国的比例更多,且在读研的时候还选择新闻专业的人数减少。

……

上述几大变化,在本世纪之初已见端倪,在近两年事业单位转企的背景之下,这种变化更加明显。正如《南方周末》刊文所述: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和从业人员的想法,与过去相比已经有很大的不同。

新闻传播学专业背后的窘境

曾经的热门专业,现在却变成了就业难专业,这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受到媒体发展变革的影响,不少单位严格控制新闻采编人员的数量;另一方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整顿新闻出版秩序,削减停办了一批报刊。

与此同时,新闻专业的开设规模空前庞大,过去新闻类专业只有部分高校的中文系开办,而现在一些综合性院校、行业性院校等也在抢着办。这样一来新闻人才的供求失衡就显而易见了。事实上,如今就连进一些好的新闻单位实习都要通过打通人脉获得宝贵的机会,而那些“过五关、斩六将”杀入最后面试环节的应聘者事后回想起来也许还会心有余悸。

另外,趋向供求信息的缺失与滞后,也导致了学生报考的盲目性。比如当初报考志愿时的热门专业,等到读完大学准备就业时早已成了冷门;我国的高等教育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人才需求量最大的中小企业对毕业生业务能力的要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应届毕业生无法得到招聘单位的认可,使毕业生丧失就业机会。如果不加以重视,势必会加剧人才市场结构性的供需矛盾。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新闻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呈现多元化,专业的“非主流化”就业非常明显,出国留学、考公务员,到外企、国企做白领的占了绝大多数,而真的专业对口,投身媒体的则越来越少。某校新闻学院对硕士毕业生的就业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就业选择的前两位的因素分别是“薪金福利”和“区位条件”,而“专业对口”却排在最后一位。

为什么众多毕业生,在校园里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后,却没能按照专业轨迹继续向前走?

形势变化快,在校学生如何坦然面对?

嘉宾: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项目负责人 钟新教授

这么多年的教学经历,让我总结出新闻专业的两个特点:第一,从新闻学院走出来的毕业生,从事媒体行业的人还是居多,这个比例大概占60%;第二,如果一个学生的本科专业是新闻学,研究生还选择读新闻学专业,那么他今后从事媒体工作的可能性就远远高于“半路出家”选择新闻学专业的学生。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新闻传播类学生;市场对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061-02

一、我省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传媒业的兴盛,媒介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对人才的评价标准直接影响到新闻传播学科学生的就业。高等学校的育人机制需要根据社会要求去调整育人内容和创新育人模式。新闻传播学科应该及时了解社会的需求,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本文力图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就业渠道等方面提出可行性措施,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从而提高新闻传播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以提高新闻传播类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更加有效地完成高校育人目标。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查涉及我省石家庄、衡水、唐山、廊坊、保定、张家口、邢台、沧州等地级市300家企事业单位。调查主要对新闻传播类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哪些素质和能力有所看重或者期望高校培养出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的毕业生。共发出调查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65份,回收率91.2%。

三、调查统计结果

1.单位对新闻传播类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85.6%的受访者认为新引进的新闻传播类毕业生普遍存在“后劲不足”的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为缺乏创新能力(45%)、自我学习能力不强(33%)、缺乏进取精神(16.%)。这说明高等教育传媒专业的发展不但要培养学生掌握技术、具备实际的操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现代传媒与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式的人才,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实践能力,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被调查者认为新闻传播类学生最需要培养的依次为实际操作能力(32.8%)、创新能力(29%)、复合型知识结构(22%)、团队合作能力(17.2%)、沟通能力(7.1%)。可以看出,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复合型知识结构对于传媒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尤为重要。

2.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实践环节。86.7%的受访者认为专业知识重要,80%的认为人文基础知识重要,72%的认为艺术专业知识重要,63%的受访者认为这三类知识都很重要。有近7成的人认为人文基础知识和艺术专业知识与传媒专业知识同样重要,这充分说明了传媒专业的特点。社会的发展对于传媒人才提出了复合型的要求。因此,从课程设置方面,真正将具有人文、艺术、技术不同属性的课程有效组合为一个专业整体,切实构建人文、艺术、技术三位一体的专业结构平台,培养出真正为社会所用的高等传媒专业人才。

四、启示与对策

1.结合社会实际需要,修订教学培养方案。高校结合社会实际需要,针对就业方向,努力打破当前新闻传播教育与市场需求相对脱节的局面,按照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修订教学培养方案,试行“三学期制”,探索“融通”育人思想,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基础,注重各方面知识的通识教育,着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完善两大课堂互动互补互融的办学特色。“三学期制”将一学年分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三学期制”教学模式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我校教学时间安排为:秋季学期(19周)+寒假(约5周)+春季学期(18周)+夏季学期(3周)+暑假(约7周),两个长学期实行17周授课,1周考试的教学安排,秋季学期有1周机动安排;短学期实行3周授课与结课考核。夏季短学期教学内容安排为:小学分高水平的通识教育课程,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研究性与开放性实验、实习实训、学年论文、课程设计、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聘请专家学者讲授反映学科前沿动态的学术专题讲座、各类大学生竞赛集中培训与科研训练。根据新闻传播类学科专业特点,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基本规格、主要课程和学分要求进行了审阅,接着从课程对专业特色和人才质量的支撑作用、课程名称的规范性、学时学分、前后衔接关系以及学期课程设置的密集度与学生承受度等五个方面对每门课程逐一进行了科学分析和论证。

2.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全面修订教学计划,调整、重构课程设置,减少陈旧、冗长的课程内容,课程之间避免内容交叉、重叠,采取课内精讲、课外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入研究性教学新理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设动态、丰富的社会实践、学科前沿专题讲座等短期课程,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创新教育的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逐步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元化的课程结构体系。突破印刷媒体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培养能够适应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多媒体传播的综合新闻人才,并把多种媒体传播的实践应用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方向。形成了符合综合新闻人才的培养的完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理论课教学中,严格推行讲授、讨论、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理论课程授课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增添了特色课程,补充了一些媒体实务课程,同时把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总体要求,鼓励去业界实习、着力打造实践教学特色。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增加了大量新的课程,如媒介经济、媒介管理、网络新闻传播、新闻伦理、新闻法规、新闻传播心理学等,供学生自由选择的专业课程大量增加,以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学生顺利就业。新闻传播学科学生的就业市场比较广阔,但这一学科招生规模的扩张会带来的就业压力。高校结合社会实际需要,紧跟社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指导”“大学生公关礼仪”等全校选修课程。从大一到大四,系统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刻探讨工作规律,对学生人生规划和长远发展提供精细化指导。搭建显性与隐性相结合、基地与网络为一体的就业平台,实现就业市场立体化。鼓励学生到当地报社和其他媒体单位实习,也可以到社会上去做兼职或专职工作,鼓励和引导他们大胆去做,这对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很有效。也可以聘请适合从事新闻业务课程教学的有实际经验的人才,来学校作报告、举办讲座或者直接请他们到校任教,可以改变学生知识面窄、实践能力差、严重制约了创新思维的发展的不良状况。同时,这些经验丰富的媒体从业人员担任教师,与社会接轨,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豪兴.社会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孙胜存.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学生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2).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7

关键词:地方普通高校;新闻;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1-0138-02

一、地方普通高校新闻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困境

我国新闻教育起于20世纪,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标志着我国新闻教育的开始。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在服务于社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之下,新闻事业快速发展,新闻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加大。各地方院校纷纷开办新闻教育,全国高校出现了新闻类专业热。据教育部高教司的数据统计,截止2000年底,开设新闻专业的本科院校达170所。2000年至2004年,全国新闻类专业5年共增加335个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67个;2006年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已达661个。2006年后的增速更快,据了解到的最新数据,我国目前新闻学类专业点已达877个,2008、2009两年新增216个,平均每年增加108个。据估计,目前全国新闻专业本、专科的在校生人数达到4~5万人。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是其序列的两个端点,本文所讨论的地方普通高校则处于这两个端点中间。新闻学属于交叉领域的人文学科,不仅需要诸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哲学等各个学科的基础支持,还需要较系统的实践技能训练;合格的新闻人才不仅要是个新闻的专业人才,还必须是通晓各人文社会学科的杂家。地方普通高校的新闻专业既无法在学术水平和高端人才培养上与部属名牌高校和综合性重点大学相抗衡;在实践技能的培训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又面临着与高职高专院校的激烈竞争。新闻专业的“超常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师资、教材、设备等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这在地方普通高校中表现的更为严重。目前体育类、财经类、政法类、理工类甚至海洋、矿业等专业类高校开设新闻学专业已屡见不鲜,许多地方普通高校借助新闻热潮仓促开设新闻专业,专业发展方向不清晰,人才培养无法适销对路的后果已逐步显现。新闻专业的“超常规”高速发展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是:地方普通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传统媒体从业门槛日益提升,地方普通高校毕业生在与名校生的岗位竞争中步履维艰。由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间存在着互补交叉的特点,非新闻专业毕业生媒体从事媒体工作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构成对新闻专业学生媒体从业的新压力。

二、地方普通高校新闻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自1998年新闻学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为一级学科以来,我国的新闻学科在研究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新闻传播学科包含了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四个主要的专业,传播学本科教育也在试行中。这些专业均为媒介产业培养人才,而在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当代社会中,传媒产业的迅速持续发展决定了新闻传播学科所培养的学生就业市场比较广阔,各类新闻媒介、出版机构、党政机关宣传部门、企业宣传部门、广告公司、以及正在发展中的高校新闻传播院系自身,都对这类人才有很大需求。

许多地方普通高校尽管挂名为“新闻学”专业,但其师资和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主要与公共关系、广告、信息传播、编辑出版等行业相关,与新闻学尽管同属新闻传播学科下,但培养的毕竟是不同的人才,学科建设的方向大相径庭,但其人才培养方案沿袭传统新闻名校的设置,追求课程设置的“大而全”,围绕着历史新闻学(新闻史)、理论新闻学(新闻理论)、应用新闻学(新闻业务)三大方面来设置,几乎都包含了《中外新闻史》、《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广播节目制作》、《电视节目制作》、《新闻事业管理》、《传播学》、《公共关系》、《新闻职业道德》等课程。在制定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课程与科研方向时,传统新闻教育存在太专太窄的问题,一些地方普通高校基本上都将目光投向了类传媒的需要,忽视了企业对信息传播人才的大量需求。传媒与企业对新闻传播类人才的要求固然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新闻专业特色不鲜明的问题较为突出。

一些地方普通高校新闻专业的学科建设沿袭传统新闻教育的模式,新闻学的培养方向不能适应正在变革的媒体格局,存在太专太窄的问题,学科的基本课程设置基本雷同,其他相关课程的设置五花八门。因人设课的情况时有出现,有些应该开设的课程因为缺少教师还不能开设,违背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规律。或将新闻学的学科建设与传播学等同起来,二者夹杂不清,导致学科长远发展目标不清;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相脱节,或者过分注重技能而轻视理论,导致做新闻上手很快,但知识面窄,发展潜力不如经济学、法学、政治学背景的学生。

三、地方普通高校新闻教育的发展思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的日趋成熟,信息传播业对新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的“采、写、编、评、摄”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综观目前新闻人才培养现状,培养的人才依旧以适应传统媒体为主,无法跟上信息业发展的步伐,出现了信息传播及新媒体业从业人员缺乏,而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高喊工作难找的尴尬局面,这就为地方普通高校新闻教育的发展明确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一)依托地缘优势,走特色化路线,因地制宜推动新闻教育的发展

尽管在学术水平和学科基础上,地方普通高校的新闻专业无法与部属名牌高校和综合性重点大学相抗衡,但也有其优越的一面:地缘优势。地方普通高校立足于地方,由于对本地历史、文化和人群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熟悉和了解,特别是在区域内具备相应的人脉资源,所以形成了相对外来个人或群体独特的信息传播优势。在新闻教育的发展上,一方面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培养应对本土行业的专家型新闻人才;另一方面,根据产业发展布局,按照市场需要,明确新闻教育的侧重点,培养适销对路的新闻人才。同时,新闻教育的发展还应根据学校的整体特点来确定专业定位。如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专业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应摒弃大而全的新闻教育模式,弱化新闻史、新闻事业管理等课程,强化财政金融的相关知识,侧重发展财经新闻方向;工科院校的新闻专业可以在工业传播领域进行大力的拓展;体育类院校着重强化自身在体育传播领域的优势;政法类院校则可以突出新闻专业在政法新闻报道方面的特色;外语类院校可以依托外语语言优势,设立国际化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具有一专多能的全面型新闻人才

地方普通高校应依据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设定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新闻传播学科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必须针对现代传媒与社会的需要而设定,新闻院系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据此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案。

新闻专业的学生长常被评价为:“知而不专”。目前,新闻专业就业领域的错位现象突出,具有特长的新闻专业学生受欢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普通高校新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也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教育课程学识的增加,突出“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大幅提升专业选修课的学时,在新闻学专业方向选修课中推出课程模块,丰富了新闻学的课程内容。学科专业方向课程的划分需要更科学清晰,突出新闻学实践性强的特色。同时,强化学校强势学科和校园文化等各方面对特色新闻人才培养的影响,发挥非专业教育因素的重要作用。

目前,传统媒体也在不断探索开辟网络传播领域。传统的文字工作者已无法满足新闻媒体的要求,熟悉网络传播环境、掌握网络传播技术的新型技术人才是新时期对新闻人才培养的要求之一。随着全媒体形态的出现和发展,只具备某一新闻专业技能的传统新闻人才已无法满足业界的需要。熟练掌握多媒体采制和传播的技能,能够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任务,为多种不同媒体提供新闻作品的一专多能型新闻人才在将来会更有竞争力。

(三)强化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实现知行合一

新闻教育脱离新闻实践,是学界和业界比较公认的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造成这一悖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产业化与高校扩招,教师的准入与管理,量化考核与行政化办学,重科研轻教学等,都造成我国的新闻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不够紧密。根据一项对8省、市12所高校及对应地区媒体从业人员的调查,有72.4%的媒体从业人员认为,现在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满足媒体要求。老师、学生、媒体从业人员均有三分之二以上认为新闻教育与媒体需求脱节。

新闻理论来源于新闻实践,能对实践产生指导作用的理论无一不是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然而,理论联系实际往往成为新闻教学中较难落到实处。一方面在一些地方普通高校,新闻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本身就人为地被分割成两个部分,未能实现有效的对接;另一方面在于平时课堂教学中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培养较少。地方普通高校的新闻专业发展要注意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力建设供学生实习的校内报刊、广播台等实践平台,加快实践基地建设,加强横向联合,不仅要与大众媒体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还要注意与公关、广告机构、新媒体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舞台。

加强对现有师资实践教学的培训。对新闻专业教师,要求既能从事新闻教学又要投身新闻实践,可以采取轮训挂职锻炼和假期去媒体实践的方式,增加教学一线的教师的实践经验。专职从事新闻教育工作的教师,如果都具有有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他们在教学中直接传授自己的实践经验,促进新闻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更容易做到知行合一。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先实践,后认知,即先通过实践课程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然后再回到课堂教学中进行理论的认知和提升。实践性环节可以增加课外采编、媒体参观和模拟新闻等形式,引导新闻教育向理论和实践对接的方向前行。需要指出的是,新闻实践并不是新闻教育的目标,我们要做的是通过知行合一,教给学生人文追求和综合素养,使他们有超出职业能力的理想和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通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8

关键词:高校就业网站;传播问题;互动性;对策简析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3-0142-02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在诸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把校园招聘会作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程序复杂,成本较高,效果一般。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传统就业模式在其体制和形式上存在信息传播渠道不通畅,就业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数据统计、分析不严格等问题,造成作为求职者的毕业生与招聘人才的用人单位在求职和招聘过程中信息流失比较严重,用人单位作为传播者,其的招聘信息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传播效果,毕业生的求职意愿和用人单位的招聘理念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就业资源严重浪费,这充分说明传统的就业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生需要更为方便、快捷的求职途径去了解最全面、专业、权威的就业指导服务和相关政策方针,获取最新、最符合个人定位及职业生涯规划的招聘信息。从现有传播媒介来看,网站作为一种流行的传播媒介,充分应用在毕业生就业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在近几年教育部对高校的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已成为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建立一个符合高校办学方针及专业设置特色,可以为毕业生提供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对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具有推动作用的就业网站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具有自己办学方针及专业设置特色的就业网站,校园网建设已经基本实现网络通宿舍,用人单位的网络条件也已经成熟,所以就业网站广泛地应用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已经具备成熟的条件基础。由于就业网站具有沟通方便快捷、节省财力人力物力、传播效率高、检索方便等诸多优点,高校就业网站逐渐成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就业信息、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及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等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的重要平台,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起着联系高校就业部门、用人单位及毕业生三者的纽带作用,是高校就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此外,业网站的完备程度是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但是从目前全国已建就业网站的建设和发展现状来看,总体来讲不是很理想,无论是网站自身建设还是运营状况都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高校就业网站发展现状及传播问题实证分析

通过随机抽样调查全国790多所高校中100所高校的就业网站可以发现,在整体布局上,大多数高校就业网站有独立的域名和负责机构、相似的版面布局,基本实现了就业政策信息及招聘信息、毕业生生源信息展示、办事指南等主要功能。但其就业网站建设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例如:后台数据统计分析、毕业生信息数据库和用人单位资料信息库建设、单位需求情况统计等方面还很薄弱。对比100所高校就业网站,不难发现高校就业网站在的信息传播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就业信息定位不准确。定位理论指出,定位的对象是一个产品,这种产品可能是商品、服务、机构、或者个人。但对于一个产品的生产者来说,对产品的定位不单单是自己主观意愿上对产品的宣传、包装等,而是指将生产的产品推销给预期客户而根据客户需要所做的努力,通过这些努力,产品生产者要确保产品在预期客户头脑里占据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地位,促使其生产的产品达到畅销的目的[1]。随机调查的就业网站中,其中40%的高校属于行业性院校,性质涉及电信、石油、地矿、教育等行业。但是对比其就业网站相关信息,与本校特色结合甚远,只是起最简单的信息的作用,各种信息版块内容杂乱无章,没有重点,特色不够鲜明。高校的就业信息网站是一个集信息、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网络平台,而目前随机调查的就业网站大多只有简单的信息,没有服务。一个好的高校就业网站应该是立足毕业生的招聘信息,辐射其它毕业生就业相关政策和指南等信息服务,要能根据学校专业特色和学生专长,对就业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等深加工,从而让学生更为直观和清晰地了解相关就业咨询。高校就业网站定位不明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高校负责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学校里的行政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因而对于他们来说很多都是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基础,因而工作他们说工作只是简单信息,这就导致就业信息的定位不明确,影响就业信息的传播效果[2]。传播学认为,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是传播者。传播者通过掌握传播工具和采用相关传播手段,决定着传播媒介发挥作用的方式,达到影响受众和传播效果的目的。同时,传播者的自身素质决定传播信息的真伪和优劣,也影响着受众和传播效果。因此,就业网站维护人员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就业信息的传播效果。

2.信息传播的互动性差。互动是指各种传播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要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必须充分考虑各种传播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传播学中所讲的互动更加具体,在考虑整个传播系统与外部环境复杂联系的同时,还要重视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人类传播的整体因素关系。在网络传播中就要求充分考虑传播者及受众之间的整体关系,给信息传播者与受众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努力实现二者的充分互动,有利于网络信息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对比随机调查的高校就业网站,其中有接近20%的高校就业网站在版面设计、网站架构上相类似,没有提供给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沟通交流的平台,还有20%的高校就业网站提供的互动平台处于废弃或无管理状态,信息传播的互动性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对于没有在就业网站设置交流平台或的高校来说,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通过网站管理者上传至网站,学生通过网站了解招聘信息而后参加相关的招聘。这其中就缺失了用人单位和求职学生的互动,忽视了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没有看到认识对象既是整体又是相互互动的,用人单位的具体用人理念和求职学生的求职意向出现了偏差,导致的结果就是就业信息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对于交流平台处于无管理状态者交流平台废弃的高校来说,就会出现留言板、在线咨询等交流平台只有学生提问,校方无人管理、协调,用人单位不愿意或者没有时间顾及的混乱局面,这就导致就业网站作为一个信息咨询服务平台服务功能的丧失,更甚者会引起不良的社会影响。

3.网站信息更新不及时。信息的时效性是指信息的新旧程度、最新动态和进展。信息的时效性和价值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即调查的高校中,有接近20%的高校就业网站相关内容只在毕业生就业的高峰期进行更新,高峰期过后许多版块内容更新就处于停滞状态,或者是某些更新时间不及时,已经失去了就业网站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例如,其中部分高校的就业网站信息在每年的4月份到8月份信息更新就处于停滞或者半停滞状态,还有部分高校就业网站部分信息的时间可以看出,是在这些信息风靡后的很长时间后才予以的,有填补漏洞的嫌疑。毕业生就业的招聘信息及相关政策信息要求的时效性很强,要求在最快的时间内做到信息传播的最大化,以实现相应的目的。但是由于高校就业网站维护人员不是专职从事网站维护的技术人员,除了就业网站的维护还有很多其他事务性的工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要实现就业网站信息的及时性,存在很大的困难。

二、对高校就业网站改进的建议

1.面对就业信息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就要提高作为信息

传播者——网站维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技能,提升统筹管理网站的能力,将信息、信息管理、信息分类和信息统计结合起来,增强信息、传播的方向性。同时,在网站后台做好数据统计,建立就业信息、毕业生信息、用人单位资料及单位需求等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分析,及时了解就业工作进展情况,根据不同时段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不同需求对现有资源进行高效的分配。此外,高校还可改变传统的就业网站版面结构,根据本校专业和学生特色进行重新架构,细化网页的版面内容,将信息分类更加细化。这样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能起到突出宣传的作用,于学生而言,也可有选择性的查询、利用相关信息。

2.增强就业信息传播的互动性,首先要加强就业信息资源整合。就业相关信息整合度差在各高校就业网站中是一个较严重的问题,这容易造成各个信息板块相对独立,形成信息孤岛,不能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要打破信息孤岛,就要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信息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换、相互创造和相互分享;其次,通过技术手段,在就业网站建立有专人监管的互动交流平台,实现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及时沟通,避免就业资源的浪费;再次,提高就业网站相关互动版块宣传力度。目前毕业生对就业中心网站所设立的留言板等版块的认知程度低,很大原因在于宣传不力,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宣传力度;最后,要全面考虑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意愿。部门高校现有的留言板、在线交流平台的互动性差是因为忽略了用人单位不愿意或者没时间面对一些杂乱无章的咨询或提问会导致毕业生的提问或者咨询能否及时得到满意回复等因素。面对这种问题,网络实名制就变得很有必要。学生提问咨询实行实名制,包括本人的姓名、专业、性别、联系方式等都要展示给用人单位。这样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回答学生的咨询提问就更有针对性,既节省用人单位的时间又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对于增强就业网站的互动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3.要解决网站信息更新的及时性问题,就要实现就业网站维护人员专职化,指派专人负责信息的收集、、分类及统计。作为高校就业网站的维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高速的反应能力。对于某些对于毕业生特别重要的信息要能及时做出甄别,并且站在“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角度,及时将信息进行,不能拖沓。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网络是人的视听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3]”高校的就业网站作为网络媒介的一种,是人的视觉感官的延伸或扩展。因此只有把握网络传播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高校就业网站才能真正在毕业生就业中发挥联系用人单位、毕业生及高校的纽带作用,为毕业生求职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云,王刚.品类战略:定位理论最新发展[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9

【关键词】日本模式 新闻传播 素养教育

1.日本新闻传播教育现状。研究日本的新闻教育,必须要提的三位人物是松本君平、小野秀雄、小山荣三。松本君平1899年出版的《新闻学》是日本的奠基之作。1918年,我国第一个新闻研究组织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蔡元培任会长,邵飘萍做讲师,听课半年)即使用此教材。由于当时日语几乎全是汉字,所以可直接引进。小野秀雄1926年创办《新闻学研究》期刊,1929年创立东京大学新闻研究室,1932年创办上智大学文学部新闻学科,1951年发起日本新闻学研究会并任会长。小山荣三1935年出版《新闻学》,1946年出版《舆论调查概要》,1949年创建东京大学世论研究所并任所长,1969年出版《新闻学原理》,其弟子饱户弘(后任世论所所长)也是我的导师水野博介的老师。传播学传入日本较早。目前在日本国立及私立的四年制大学中开设六门以上与新闻及传播有关课程的高校有67所,其中有22所高校开设17门课程以上。在上述67所高校中,开设传播学系的高校不足10%,开设新闻学或传播学专业的高校只占25%,开设新闻学或传播学讲座的高校也不足25%。

2003年,通过对开设与新闻及传播有关课程17门以上的22所高校所做的调查表明:课程主要集中在多媒体及新媒体(23.7%)、大众媒体(20.1%)、传播学(16.3%)、广播电视(15.4%)、大众传播史(14.7%)、新闻学(14.7%)、文化及大众文化(12.1%)、情报社会及情报化(11.8%)、媒介产业(10.0%)、国际及跨文化传播(9.7%)、广告(9.2%)等。日语中的情报与中文里的情报意思不同,正如经济、广告、会计等近代许多词汇一样,情报也是从日文中引用过来的。但日文中的情报,以1921年为界,发生了重要的意义变化,而我国仍沿用至今。1876年,日本陆军少佐酒井忠恕翻译《法国步兵阵中要务实施演习轨典》,首次使用“情报”一词。1903年,森林太郎,即后来明治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森鸥外翻译库拉吾泽威茨的《大战学理》。“情报”一词引入我国并定着下来。而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1921年藤冈胜二出版的《大英和辞典》又第一次将信息译为情报。从此,情报的含义在中日两国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即:日本变了,中国没变。

学新闻传播的学生也可以从事其他职业,而新闻媒体也录用很多其他专业的学生来工作。日本传播教育乃至日本高等教育中“通才教育”的理念,使这种自由的转换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2003年通过对日本23家各类媒体所做的调查表明:传播媒体希望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方向应该定位在:①具有平衡的思考能力;②拥有宽泛的知识结构;③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④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由此可见,日本的传播教育对学生的一般教养的培养非常重视,传播媒介也更需要基础知识宽厚扎实和一般性(非专业性)工作能力良好的人,反而对专业技能要求不高。从媒体对传播教学部门的需求来看,以日本五大报为例,每年招收的从业人员中,有不到20%来自于在校期间学过或接触过新闻传播方面知识的高校毕业生,其余的则来自于不同学科,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专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所进行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是为了培养你思考问题的方法;有关采写编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则是踏进媒体后通过培训和锻炼等来获取的。媒体的要求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除了把事实公正地报道出来,还应是社会分析家、引导社会变革的评论员。为了培养合格的新闻记者就必须进行系统的专门训练。除了学习信息收集、写作方法、计算机操作等等之外,还要学会分析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等知识性标准化教育。

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员工进入报社后,先要在各大报社的总部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报社的运行机制、内部管理规程、职业道德等等诸多方面。据说有些报社还为新进人员的培训请来了律师,讲解采访活动中涉及的一些法律方面的问题。总部培训结束后,则全部被分配到该报社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分社去接受锻炼。其理由是,总社的各个部门分工比较细,新进员工无法体验到所有的工种,而分社则不同,一般需要负责一个省或市的报道,涉及的面较广,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在地方分社(1至2个)全方位地锻炼了数年后,积累了经验,再回到总社从事编辑工作。无论是在分社还是在总社,在成为一名熟练的记者以前,一般都要接受经验丰富的记者或编辑的指导。这种指导既涉及采写编评等专业知识,又包含了作为一名记者所应具备的素质和人格。另外,每隔数年,还要对记者进行一次集训。而且,在地方还多数从治安报道入手,叫做“回转警察”,据说在日本做新闻这方面是最简单的。没有个人发挥,只要听警察的话、多拜访警局即可。

2.日本新闻传播教育的模式。在日本,对新闻教育的理解通常有三个层面,即专门教育、普及教育和职业训练。试分述如下。

首先,看一下专业教育,即以培养新闻工作者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三个层面中,这是相对最不发达的。在日本全国500多所大学中,设立新闻院、系、专业的,只有27所,约占1/20。而同期的美国为700多所,中国为600多所。固然,与中国相比,由于日本的人口约为中国的1/10,这个数字亦不算小;但与美国相比,则差距还是十分悬殊的。其主要原因在于,日美两国在职业训练层面上的观念和机制不同:前者依赖传媒,而后者倚重学校。

与此同时,必须指出另一个重要的动向,即“新闻”概念的扩大化。既然新闻教育机构的兴盛依托于信息化的洪流大潮,则广义的信息教育也就必然地、势不可挡地渗入了传统的新闻教育内容。这里仅观察一下各院系专业的名称,就不难看出这一从“新闻”到“信息”的大趋势。在上述27个教育机构中,至今仍以“新闻”命名的,仅有4个,甚至一贯流行的“大众传播”称谓也只有6个,而挂起“信息(情报)•传播”招牌的最多,达9个,并呈越来越多之势(参见表4)。

尤需注意的是,日本始终没有出现过“新闻学院”。仅有的两个学院级机构,一称“情报学院”(文教大学),一称“传播学院”(东京经济大学)。在这类学院中,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学科也好,大众传播学科也好,自然都只是广义(社会)信息(传播)学科的组成部分之一。以东京经济大学传播学院为例,它下设“个人与共同体”、“组织与产业”、“异文化”三个系,分别展开有关“家庭、社区等传播”、“企业、社团、行政机构等传播”、“宗教、语言等异文化之间传播”的研究和教育,这就完全打破了历来的构架,不再以具体传播学科而是以社会活动领域作为划分、确定培养目标类型的基准。正如该学院创立宗旨所指出的,在信息化社会中,一切领域都迫切需要信息(情报)和传播的专家。为此,培养大批信息和传播的“通才”,就成了高等教育的一个重点和方向。

其次,再看本科教育,更能进一步体会上述信息化的强烈冲击和影响。与专门教育相比,这个层面显得格外热闹。500多所大学中,开设相关课程的,现有140多所,比70年代初的30多所,翻了两番。同期,课程数也从300多门迅速攀升为1500多门。有趣的是,这些课程名称所使用的关键词的变迁,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新闻”从狭义向广义即“大众传播”乃至“情报•传媒”扩展的轨迹(参见表5)。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新闻学科的消失。事实上,“新闻”、“传媒”及“报纸”、“广电”等微观性、操作性课程也在不断增加,只是速度相对慢一些。但无论如何,在讲授宏观性、理论性课程时,从“大众传播”及至“情报传播”的高度来把握“新闻”和各种“传播”现象,确已成为主流。

概而言之,在整个社会急速信息化(导致各行各业都空前急迫地需要新闻和传播知识)的条件下,普及教育得天独厚地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就现状而言,整个传媒界中,新闻类毕业生仍只占少数,但可以肯定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上述普及教育的发达,进入传媒的各类毕业生中拥有一定的新闻相关知识的越来越多了,这自然受到传媒的欢迎。也许更准确的说法是,学校实施“通才”教育的方针,正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包括传媒在内的用人单位的需求。

最后,从职业训练层面看,则可以发现日本新闻教育机制的最大特点――新闻(大众传播)工作者的培养或者说最后造就,主要靠传媒自身而非学校,即传媒仍采取“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对年轻职员进行系统的以实务为主的职业训练。与此相关联,在每年面向社会的公开招聘中,传媒一般不特别青眯新闻院系专业的毕业生(如前所述,由此而造成专门教育的相对滞后)。由此可见,日本的新闻传播教育理念,主要是通才教育,这与日本高等教育的整体理念吻合。他们认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新闻伦理及思想、新闻传播史、传播内容的分析与解读等基础性理论知识和通用性工具性研究方法的内容;而有关新闻的采写、节目的制作以及媒介企业的经营等技术方面的学习则被认为不必太注重。2003年对在高校传授新闻传播学课程的教员和媒体从业人员所进行的调查表明,日本传播教育者对这一理念认同程度较高。

3.从新闻到“情报”,从东京大学到上智大学。以上是对日本新闻传播教育全景式的勾勒。接下来,拟通过个案分析,获得对细部的了解。

在日本高校现有的20多个新闻院系专业中,创建于1932年的上智(SOPHLA)大学新闻系是最古老的新闻教育机构之一。比它再早的,唯有成立于1929年的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它是1949年由东京大学新闻研究室改为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1992年又更名为东京大学社会情报研究所。

由此一般认为,上智偏重教育,东大偏重研究,可以说,上智的办学模式,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综观“上智模式”有以下特点:

3.1 教育宗旨――由“专才”变“精英”。早年,上智与其他新闻院系专业一样,曾经以“培养记者(及编辑)”为唯一目标。如今,适应信息化形势的需要,改为培养“理论与实务并重”的通用型人才。强调即使不进传媒,也要成为“富有良知的社会一员”。

3.2 课程体系――通识/研究。与上述思路相配合,上智的课程设置比较合理、灵活,请参阅表4。四个学年中,一共有三套课程:必修课、必修选择课(分为A、B、C三个系列,每个系列至少选一门)、任意选择课。专业课程数计32门,约140个学分,要求从中最少修满96个学分;公共课程数除必修课(外语、体育、人类学)的16个学分之外,还要求在全校公共选择课中修满24个学分。也就是说,总计取得136个学分的学生,就可以毕业了。如表4所示,这一体系既力图避免各门课程在横向上的重复,又考虑到尽量保持各个学年在纵向上的连贯。另外,有一门贯穿后三个学年的所谓“研讨”课,很值得一提。其具体做法是,让每个教师带领约10名学生(由学生根据本人志趣、教师专长等自由选择、决定),开展从小组讨论、实习、个别答疑直至毕业论文指导等活动。这也可称是一种“导师制”,虽然只算1个学分,却大有益于教学相长以及师生关系的密切化。

3.3 人员结构――教授多/讲师少。上智的一个突出优点是,人员极其精干。这所诞生于1913年,具有教会背景的私立大学,现有在校学生总数超过10000人,而专职教师仅约500人,另有兼职教师约400人,职员约300人,共计约1200人。与此相联系,新闻系每年招生约70人,在系学生总数约300人;现有专职教师8人(其中教授7人,讲师1人),兼职教师7人(主要聘自传媒,担任实务、操作性课程),职员2人,共计17人。我的母校国立琦玉大学是两长一短三学期,短学期几乎全是兼职。

3.4 毕业出路――半数媒体、半数事务性工作。据统计,建系75年来,上智大学新闻系培养了3000多名毕业生,其中约一半在传媒任职,成为业务骨干或行政要员的也不在少数。这说明,其竞争力还是比较强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前述日本特有的“传媒重实务、学校重理论”的大气候下,专门教育机构的作用比较有限,即如上智这样老资格的院系专业,也不例外。但尽管如此,它的若干经验,对我们仍不乏参考意义。

扩而言之,从整个日本新闻教育事业的沿革、布局、机制和动向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启迪。新闻教育要由单学科教育向多学科教育转变,从侧重应用教学向重视素质教育转变,要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美育人格、提升能力的思路,呼吁社会给予大学生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各界人士支持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以及高修养的社会一员。

参考文献

1 日本集英社编.日本数据.1995:57页

2 日本大众传播学会编.大众传播学研究.第43期,三岭书房. 1993:84页

3 日本东京经济大学编.传播学院简介.1995:5页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0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迅猛发展,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成为当下我们亟须关注的话题。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日益发展起来,为我国各地媒体、广播电视台或其他传媒机构输送了大量人才。本文结合当下传媒行业的时代背景,发现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对策,力求促进良性发展。

【关键词】播音员主持人专业教育;播音与主持艺术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我国在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这个转型时期,传媒行业发展迅速,众多工作岗位需求大量的广播电视人才,国内很多高校争先恐后开设播音与主持专业,但在专业教学中暴露了一些不足。新媒体时代的迅猛发展对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发起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为行业输出优秀人才成为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现状与隐忧

1.专业招生现状。上世纪50年代,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专业的只有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一家。70年代,浙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现浙江传媒学院)成立,形成两所院校花开并蒂的局面。目前,开设了播音主持专业的院校近400所,从最初的两所院校发展到10所,再从10所发展到近400所,用了10年,在如此短时间内的扩增速度让我们感到惊讶。从各大院校招收人数分析,最早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中国高校中,每年该专业毕业的人数均不超过60人。当下,每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生的招生数量都在5000人左右,供大于求的难题如何破解成为很多人关注的重点。2.专业课程合理性。教学过程中,课程设置是否合理非常关键。通过比较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与江苏师范大学等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现,本科生课程设置基本一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大致分为三类:专业课程、文学类课程以及选修课程。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学校对于播音专业教授都是学习借鉴中国传媒大学,大课教授课本知识,小课练习专业实践。播音主持专业是需要大量实践的专业,但是大部分学校由于硬件设施不到位或者设施较少并不能够让学生们有足够的练习机会。在媒介融合发展的今天,优秀主持人更应该有自己独具的个性,这就要求学校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力,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不同类型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类型小组进行学习,这样更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专长。3.培养目标。院校的教学应该面向媒体,教学内容与时代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培养出优秀学生。例如,西南大学自2003年起开始招收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生,着重培养新媒体播音专业人才。2005年,西安体育学院作为第一家体育类专业院校,获批开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体育方向),面向全国招生,培养体育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

二、新媒体时代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育培养启示

1.革新教育理念。在全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有众多非科班主持人取得成功,成为大众熟知的名嘴,比如何炅是阿拉伯语系毕业,谢娜是表演专业毕业,但通过努力他们都成为家喻户晓的优秀主持人,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们成功的背后更多的是努力和沉淀。四年本科教育的时间里,书本中能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所以平时的积累和实践尤为重要。为了让毕业生能够更快融入社会,适应竞争激烈的行业,必须革新教育理念。2.创新教学内容。课堂实践教学固然重要,但脱离真实媒体环境的仿真演播场景的模拟,无法满足真实岗位的实际需求,因此,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艺术实践教学研究迫在眉睫。目前,我国高校实践课程普遍为上镜主持,形式比较单一,学生们容易感到疲倦,要想培养优秀传媒人,需要丰富实践内容,比如多举办一些竞赛、专业汇报演出、作品展播、文艺活动等,让学生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校设备,锻炼自己,提升自己。艺术实践教学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课堂实践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实际功能。艺术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以演带练、以赛促学”,使学生能够尽快提升专业素养,尽快适应媒体融合背景下工作岗位的综合性实践需求。实践证明,艺术实践活动已成为检验播音专业实践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切合媒体融合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于实践教学改革和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研究意义。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应该具有敬业精神、开拓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艺术语言创作基本理论和知识;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播音创作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电视节目主持、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等基本技巧和方法;具有本专业的语言应用技能和电视设备操作能力;具有主持与播音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不但要考虑课程的丰富性,更应该考虑不同课程所占的比例以及开课时间,让学生学以致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3.改革教育培养方式。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要结合实际,根据当前传媒市场的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按照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进一步集聚和优化办学资源,加快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发展水平,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专业发展趋势。

三、结语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担负着培养传媒人才的重任,是使广播电视事业不断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在全媒体时代,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发展迅猛,各大媒介相互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这也对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提出巨大的挑战,不仅会主持会播音,更要掌握采编播等多项技能。竞争日益激烈,挑战无处不在,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还要丰富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自己,在实践中历练成长。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1

新闻传播教育所面临的这种局面早已引起了新闻传播教育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一些院系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也作了不少探索,但从整体上看,存在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地解决,而且在某些方面还越来越突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新闻传播教育界没有全面深入地研究当今中国新闻传媒发生的巨大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来调整新闻传播教育的结构、理念、目标、方式方法等,是其重要原因。

那么,我国的新闻传媒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它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呢?

⒈在新闻传媒的功能方面,已由过去单纯的新闻宣传功能向新闻宣传报道和信息服务的复合型功能转变,在注重新闻宣传功能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强调媒体的经济效益和商业功能。这一转变使媒体在对人才的需求上,由过去单纯需要新闻采编业务人员,转变为大量需要有较高素质和较强能力的媒体经营和管理人员。

⒉在新闻媒介的体制和结构上,由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由政府出资包办新闻媒介的运行而走向市场,报业、广电、期刊等各类媒介集团相应组建。这些媒介集团除极个别由政府进行适当补贴外,均由媒体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因而除了办好以新闻宣传为主的主流媒体之外,大多数媒体集团都创办了走市场的子媒体,如各地普遍兴起的都市类报纸、专业电台和娱乐性、知识性、服务性电视频道,以及大众化或专业化的期刊等。同时,国有资本之外的其他性质的资本也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到传媒业,以满足受众市场需求为重要目的的媒介类型越来越多,新闻宣传之外的其他功能也在新闻传媒上日益彰显,因而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⒊在媒体运作机制上,绝大多数新闻媒体形成了采编、经营、管理这三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格局,并建立了严格的内部考评管理制度和竞争激励淘汰机制。为此,媒体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已不是只具有单一知识的人员,而是具备多方面知识和较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即对所在岗位、所从事的工作之外的相关工作,也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媒体内部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

⒋在媒介形态类型方面,由于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媒介的崛起,媒介形态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新闻生产制作、新闻传输和新闻接收等,均出现了与传统新闻媒介形态不同的方式、方法、手段、途径。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月,中国互联网网站数已达694200个。未来10年内,网络新闻人才需求将呈上升趋势,总增长量将超过30%。由于因特网是一个高度聚合的媒体,它要求网络新闻传播人才除了具有传统新闻媒体所需要的新闻专业基本素质外,还必须具备文字、视频、音频等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电脑和网络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也对从业人员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面对新闻传媒的急剧变化,新闻传播教育如何才能克服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真正培养出新闻传媒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毫无疑问,必须以新闻传媒发展变化为导向,来确定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和培养目标,以新闻传播的现实状况和实践来统摄新闻传播教育的各个方面。

首先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在宏观上控制新闻传播专业的招生规模,根据我国新闻传媒业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需求来合理调整和确定招生数量、院校格局、专业设置等,促使新闻传播教育从追求数量扩张向追求质量转化。在这个前提下,新闻教育院系应着重从以下一些方面来进行教改工作。

⒈以新闻传媒现实状况和发展变化为导向,更新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打造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什么新闻传媒界对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持排斥态度,而宁愿招用其他专业的毕业生?什么样的人才才是目前新闻媒体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明确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和培养目标。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具备其他专业学生不可替代的知识、素质、能力、精神,包括新闻敏感、新闻视角和新闻的专业文化精神和职业道德精神,以及从新闻传播的角度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把握的能力,善于运用新闻传播的手段来服务和改善社会与人的能力。在培养目标上,针对当前新闻传媒不同类型、不同媒介形态、不同结构、不同的体制与运作机制等,采取“分类、分层”培养的原则,来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新闻传播人才。前者是“有教无类”,后者是“因需施教”。

⒉以新闻传媒发展现实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新闻传播相关专业的课程,组织编撰与新闻传播现实要求相适应的教材。在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要在继续加强原有的专业基础课程上(真正做到“厚基础”),根据新闻传媒业发展的需要,开设媒介经营、媒介管理以及新兴媒介(互联网和其他新媒介)方面的课程,改变目前不少院系存在的“因人设课”的现象。还要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开设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

⒊以培养新闻传媒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为导向,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从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知识的单向和被动的学习方法,转向以问题与讨论、分析与质疑、案例与实践等主动参与型教学方式方法转变,切实改变注重知识传输、缺乏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状况。目前绝大多数新闻传播院系和教师都认识到,新闻传播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育,但是教学方式方法并未因为这种共识而得到有效的改变。我们认为,新闻传播的课堂教学应从当前新闻传播中的问题出发,由实际案例入手,通过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质疑等教与学两方的双向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这样一些途径,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语言沟通交流能力,以及组织、策划、管理的能力等,构建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理念和专业精神,而不仅仅是记住一些概念或几个观点。

⒋以实践教学为重要教学途径和手段,努力改变新闻传播教学上实践教学环节严重缺失的状况。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教学对学生来说举足轻重,这一点已是共识。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这一点似乎仅仅是停留在“识”的层面,并没有真正落实到“行”。以学生最基本的实习情况来看,由于一些新闻传播院系与新闻传媒联系不够紧密,一些新闻传播院系基本没有或很少有媒体实习基地,学生实习是各找门路;在大四以前基本上没有安排专门的实习时间,而在最后一个学期的专门实习时间里,不少学生因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和毕业论文等,导致实习无法真正进行。尽管有些学生可以在校内媒体做一些实践,但毕竟只能是少数,且学校媒体与社会媒体的运作机制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加强与新闻传媒的密切联系,建立稳定的学生实习基地,是新闻传播院系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对于学生的实习应由院系统一组织进行。学生的实习时间应在四年时间里分段作出安排,而且要安排专门的时间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可以针对新闻媒介现状、发展、变化中的一些具体情况和案例,组织讨论,进行模拟教学,这也是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⒌师资队伍的建设无疑是新闻传播教育最重要的环节。新闻传播教育的现实,要求教师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新闻媒介现状、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对新闻传播教育的特殊性有充分认识。由于不少新闻传播院系是在中文院系的基础上开办的,教师也大多从中文专业改行从事新闻传播教学工作。近年来进入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师大多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使新闻传播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得到了提高,对新闻传播教学科研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卓有成效的新闻传播教育还需要有丰富新闻传播从业经验的教师。在新闻传播教育比较成功的美国,大学新闻学院里只有17%的教授没有当过记者。据调查表明,在美国大学从事新闻采写和编辑教学的教授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者是最受学生欢迎、最成功的老师 ① 。近年来,我国也有新闻传播院系(如老牌的中国人民大学和新设的清华大学)开始从媒体引进资深人士从事新闻传播教学工作。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新闻院系从媒体来的教师极少,这或许也是当前新闻传播教育脱离媒体实践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新闻传播院系除了拥有一部分能够提高教研理论学术水平的博士等高学历教师外,应从新闻媒体引进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而且具备相当理论素养的教师。同时,对于没有从事过新闻传播实践的教师,还应与新闻媒体合作,让他们到新闻媒体挂职工作一个时期,以便从实践层面更深入地理解新闻传播的现状、发展和规律。此外还可以聘请一些资深新闻传媒人士定期不定期地到新闻院系开设讲座或选修课程。

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2

关键词: 《传播学》 实践教学模式 构建

2007年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全面启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中提出:“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可见,实践性教学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传播学》课程是教育部审定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应用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就目前《传播学》课程教学来说,存在着这样的不足:重视发展史,较偏重于传播理论,而实践内容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想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

一、《传播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构建的意义

1.它是培养学生走出误区的重要手段

《传播学》课程偏重于艰深、枯涩的理论,而对于应用研究重视不够,难以将这些传播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很难和实际建立联系,建立合理的实际联想,造成学生的误解,认为《传播学》是一门纯理论知识课程,学习之后在工作中根本“用不上”。但通过实践教学,将传统的静态的传播理论讲授与开放的、动态的、活跃的传播现象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接触社会,通过校内实验室、社会实践及校外实习基地的锻炼,增强了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培养了开放的视野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它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新闻学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

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以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基础宽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为了实现目标,除了要传授给学生新闻传播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具有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摄录、制作、播音、主持节目的基本能力,增强业务操作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即不仅知道如何去做,而且知道如何做得最好。显然,这些目标的实现仅依靠理论知识传授是不够的,要在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功夫,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因此,作为教育部审定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应用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传播学》,理所当然也应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尽快完善实践教学环节。这是关系到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

3.它是就业市场的客观要求

新闻传播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行业,社会需求量大,但新闻传播本科专业当前在中国有泡沫化的趋势。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近700家高校在办此专业,每年毕业生人数大大超过了媒体的需求量。这就对传媒专业毕业生提出了新的技能与素质要求。媒体需要那些政治觉悟高、素质强、自律好、上手快、后劲足的专业人士。所以,为了能确保较高新闻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社会培养具备较高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型传媒人才,应从多方面、多渠道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构建《传播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的设想

1.课堂情境模拟教学法

由于受《传播学》课程内容、特点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有较多的时间到校外见习与实习。即使能去校外,往往很难系统、综合、全面地把握传播理论。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采用情景模拟教学的方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把与教学内容相关又有利于学生理解的实际场景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进行实景模拟,从而达到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理论、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①可见,这种方法的实践性很突出。例如,在讲授“传播者的赢效因素”时,学到“传播者的悦目性是能获得较好传播效果的因素”时,为了启发学生自发地得出该结论,教师选派了三组学生充当“法官”,假设面对具有同一抢劫犯罪记录的多个女性,当场进行了法庭情景模拟。结果显示:A组对富有姿色的女性判决2.8年;B组对没有姿色的女性判决5.2年;C组不知嫌疑犯长相如何,他们判决5.1年。可见,即使犯了抢劫罪,容貌美丽的女性也会被“法官们”从轻发落。通过情景模拟,给学生们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2.课内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为适应传播科技高速发展、媒介融合日益加快的特点,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对《传播学》课程的教学计划进行整体性重组、安排,设立实践教学项目,突出课堂训练和课外实践。课堂训练包括设计读者问卷抽样调查、报摊访问、媒体栏目改版策划书、专题研究报告书等;课外实践包括电视短片的制作、报刊编辑与设计、新闻调查、新闻采访,以及组织、参与“挑战杯”竞赛、开展社会调查、创建学生个人主页或博客、参加实习等。

3.加强课程论文的指导和整理

课程论文是指学生结合《传播学》课程的学习,通过查阅文献或进行调查试验而撰写的综述论文、调查报告、试验报告,或根据自己对课程所涉及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的见解而撰写的学术论文。它可以是理论性的,也可以是应用性的。其篇幅可长可短,一般是3~5千字,重在言之有物。课程论文训练是检验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同时,为了突出课程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建议将“课程论文”纳入到实践环节的教学安排中。

4.建立稳定的课外实践基地

《传播学》过程中,课内情景模拟实验虽然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但模拟环境毕竟与现实环境存在差距,具有真实性等缺陷。加之受课堂时间、教师精力的限制,不可能对《传播学》每一条理论都进行情景模拟实验。为强化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论理解,应建立课外实践场地,甚至推进与业界合作,使实习基地无论在接纳能力,还是在业务范围、业务量以及业务的复杂程度上都能满足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5.利用假期,进行专业考察

这是一种利用假期或校外实习机会或特定安排一定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调查,并撰写专题报告的实践性教学形式。专业考察一般由学生独立完成,调查的内容和形式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和教师主要做好组织、动员和事后的交流、检查工作。主要任务就是考察媒体的操作流程,分析媒体特色。同时学生也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媒体实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理论联系实际,获得实际工作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相应的实践能力,提高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专业考察实习,学生明白了媒体的运作流程。在报社进行专业考察的同学对报纸的制作、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和策划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在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进行专业考察的同学,了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摄像、剪辑、后期制作及录入工作。

三、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模式的保障措施

1.摸索并实施《传播学》实践教学新体系

通过设立实践项目,充分运用传播学理论,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办报纸、编电视短片等多种实践,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索并实施《传播学》课程三位一体的“课堂讲授+课堂训练+课外实践”教学新模式,构建“多媒体+网络”的新型教学平台,探讨新方法,推广新经验。

2.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目前全国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约有78万人,加上私有公司共有90多万人,每年需要7万多专业人才。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人才应该如何发展?我们培养的传媒专业的学生应该如何利用在校的四年时间让自己训练有素,毕业后马上能适应并投入到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传媒业当中去?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掌握哪些能力?毫无疑问,《传播学》作为应用型专业的一门课程,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尤显重要。“打铁先要自身硬”,教师要走出象牙塔,走出校园,与新闻传播业界广泛接触、交流,参与各项具体工作,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这对教师把握课程教学的方向和深度颇有益处。

3.加强实践教材建设

教材是体现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组织实践教学的基本工具。编写实践教材时,要把技术指导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放在首位,详细阐述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要点、实习目的、方法和内容。现行的《传播学》教材缺乏先进传媒技术发展的内容。由于传媒新技术在新世纪的突飞猛进,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等的出现,推动了传媒形态和传播方式的发展,不断地将人类的传播能力提升到新的水平。但现在所使用的教材中,主要以大众传播为轴心,着重介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而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缺乏系统论述,尤其未对在先进的传媒技术条件下受众及社会对内容的需求方面进行讨论。

4.建立与实行《传播学》课程考核新体系

改变传统的以书面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将学生课程论文、实践教学成绩等方面纳入考核内容,明确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侧重操作技能的考核,主要以创新性和实用性为标准。此外还必须评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态度和纪律状况。这样可以引导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实践性教学的思想,重视技能教学,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

总之,构建《传播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