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播学硕士论文

传播学硕士论文

时间:2022-04-12 20:42:34

传播学硕士论文

传播学硕士论文范文1

【摘 要】目前,我国的新闻与传播硕士在培养的过程中存在实践缺乏和师资队伍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培养模式的探索分析,并针对我国专业硕士的教育特点,提出具有密苏里特色的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模式:增加新闻与传播硕士课程的实践环节,加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引进和考核机制,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构建。

关键词 密苏里大学 双师型 新闻与传播硕士

一、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的特点

早年,我国高校以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型硕士教育为主,目的是为了培养教学和科研专业人才。但传统的培养模式使得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有着知识体系单薄、创新思维弱等问题特点,不能适应新闻与传播事业发展的需求。于是,国务院委员会在2010 年批准开设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其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培养过程中,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考核机制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与师资配备无法严格区分

虽然学界已经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严格区分,高校也因此将原来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修改。但是在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里,某些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仍然是由原来的理论课教师授课,所讲授的内容与之前的相差无几。而且,专业选修课的开课也是根据学生的选课人数及老师的上课时间而定,有些对于专业硕士比较重要的课程,却因为选课人数过少或是没有相应的老师授课而不能开课。最终,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方案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案并没有太大区别,这些课程的学习不能满足新闻媒体部门对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不能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2、教学内容实践性缺乏及考核机制过于宽松

专业型硕士学位的设置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对于新闻与传播学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更需要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课程内容往往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课程并不多。各高校在新闻与传播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投资力度不够,教学与实践脱节。并且,高校对于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核机制仍然侧重于科研能力和学术论文的发表,因此新闻与传播硕士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理论知识和论文写作上,实践活动相应减少。同时,大多数新闻与传播硕士所发表的论文学术性不高,最终导致专业型硕士学生在学术要求与实践能力上都达不到研究生应有水平。

3、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欠缺

国务院委员会在培养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方案中指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但在实际教学培养过程中,各高校对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师资配置上有很大差别。校内的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是缺乏实践能力;校外聘请的教师,虽然实践能力较强,但是很多外聘教师在名义上作为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兼职导师,多数导师并未尽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的责任,更多情况学生还是与校内教师完成科研项目。同时,高校对校外教师缺乏有效的管理,兼职教师可能因为自身工作的原因无法定期指导学生,甚至无故中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和其他工作。

二、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学模式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作为美国第一个开设新闻学硕士学位课程的大学,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雄厚的师资队伍,更是在新闻教育上有着自身独特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其独创的“密苏里方法”(包括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支撑体系)对美国的新闻教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1、独特的课程设置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沃尔特·威廉姆斯在建院初期提出他的教学理念:实践是新闻学习的最好方法;新闻工作不是封闭性的,而是一项面向全世界的工作。正是由于这样的教学理念,密苏里新闻学院培育出全世界优异的新闻界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是将硕士学位教育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研究生二年制的学生一共有16种专业方向,且每个方向都有不同的课程(“4+1项目”即本硕连读的学生也有9种不同方向的课程设置)。课程包括理论知识:美国新闻史、新闻学基本规范、传播法等;实践能力包括让学生掌握基本采访、写作、编辑等技能。

2、完善的实践体系

在硕士生的录取方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也会优先考虑具有媒体工作经验的申请者,这并不是忽略那些完全没有经验的申请者,而是对于这些没有经验或是经验不足的学生,学校会根据学生实际能力提供实践的平台:在创办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同时,学校也创办了一份面向社会发行的报纸——《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在校学生可以在该报社兼职。不仅如此,学院还创办了日报、商报、电台等,在这些媒体中,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部门实践。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KOMU是美国国家广播电视台NBC的一个分支机构,在这家商业电视台里,记者、制片人和电视录像制作人都由学生担任。在这些机构中,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也使得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更加符合新闻媒体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严格的考核机制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专业硕士需要在研究生阶段完成不少于37个学分的课时,平均每学期修4门课。除了新闻与传播知识的理论课外,学生还需要修一定的实践课。成为《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的记者就是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为报纸采访、写稿、编辑。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硕士毕业生中,有75%的学生选择做专业项目,他们毕业后直接去新闻媒体工作而不会选择攻读博士学位,因此,这部分毕业生更希望对自身的工作技能有更好的锻炼,他们将目标放在了专业领域上;而剩余的25%需要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则选择提交毕业论文。

4、多元的师资队伍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师资分为专业实践课教师和学术教授两个方面。学院对于专业实践课教师主要注重于他们的工作经验、授课技能和专业成果上,这些教师大多数都是在业界有多年的媒体工作经验,能传授给学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同时,专业实践课教师们拥有广阔的人脉关系网,能为学生的求职道路指点迷津。在对学术教授的考查上,学院更倾向于他们的科研能力、讲授能力和学术成果等。学术教授不仅为学生授课,也会参与院内外学术或行政会议,担任研究生论文评审委员,带领学生做学术科研项目。

三、对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尽管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具有很强的借鉴性,但是由于中国和美国在文化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不能完全照搬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学模式,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适合中国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密苏里方法”。

1、加强新闻与传播硕士课程的实践环节,创新教学内容

在进行新闻与传播硕士教育的培养过程中,必须严格与学术型硕士区分开,不能再采用“一刀切”的培养模式。在这期间,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打造相应的实践平台,加强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实践环节。首先,有实力的高校应当创办自主的面向社会的新闻媒体,不仅提升了学院的声誉,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其次,充分利用学院实验平台。新闻与传播硕士除了学到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之外,也可以利用学院的实验平台得到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此外,要加强与校外媒体单位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还停留在一成不变的专业知识的教育。创新教学内容,将全世界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传授于学生,同时也要多提供学生出国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在不同文化下的媒体运作的特点。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构,改进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课程还是由校内理论教师进行授课,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俨然成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一方面,应该加强校内教师和外聘教师的协调,引进优秀的校外兼职教师。例如可以聘请一些新闻单位的资深记者和编辑,加强校内外师资的交流。另一方面,原来的校内在职教师也可以安排到媒体单位挂职锻炼,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与之相对应,师资队伍的管理也成为高校关注的焦点。对于校内教师可以设立校内教师评估委员会,主要负责校内教师的引进、晋升、评定和解约等。对于外聘教师的评估,应由各地方政府建立起地方性的教师评估机构,主要负责校外教师的能力评定及教师的引进等,加速该地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构。

参考文献

①蔡雯、周欣枫,《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方法”——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办学模式探析》[J].《现代传播》,2006(2)

②武志勇、李由,《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J].《新闻大学》,2009(4)

③童兵,《为高层次新闻人才培养拓宽路径——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期待》[J].《新闻前哨》,2010(10)

④董小玉、韩丹雨,《开放·实践·融合:构建西部高校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培养体系》[J].《当代传播》,2012(10)

⑤卞地诗,《美国的新闻硕士教育对我国媒介人才培养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1)

⑥党苗苗,《当代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困惑与出路》[J].《东南传播》,2008(11)

传播学硕士论文范文2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中美比较;

作者:高晓瑜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媒介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手机等媒介开始改变传统的报纸、电视与广播等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并打破藩篱、互相融合,共同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媒介网络。这一全新的媒介环境不仅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作为实践性和应用性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样也面临着来自媒介融合的挑战。

我国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aster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简称MJC)于自2010年设置,第二年开始招生。与传统的新闻学学术型硕士不同,MJC更侧重专业实践和应用,其目标是为新闻传播行业培养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对提升新闻传播机构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优化新闻传播队伍人员的知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是新闻教育的发源地,从1869年华盛顿学院开设的“印刷与速记”课,到1908年世界第一所新闻学院在密苏里大学正式创立,目前美国已有250多所大学设有新闻传播院系或开设相关课程,每年培养新闻学、传播学硕士研究生1万名左右[1]。美国新闻教育具有重视人文学科基础和专业技能训练的传统。另一方面,美国先进的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媒介融合环境比中国更具挑战性和典型性。相比之下,我国的新闻传播类硕士教育则起步较晚,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开始招收新闻学研究生(97名)之后,我国新闻研究生教育才正式进入持续发展的正常轨道。尤其是我国新闻传播专业学位教育,自2011年第一届招生到现在也不过4年时间,本土经验十分有限,因此,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美国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硕士的培养经验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选择中美各具代表性的密苏里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的教育模式展开比较,以资借鉴。

一、中美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教育模式对比

新闻传播教育中,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实践平台是决定新闻教育质量的三大基础性元素,这三大元素的建构,关系着新闻传播教育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关系着新闻传播教育目标的实现层次[2]。

(一)课程体系

美国的新闻硕士教育包括“职业型”和“研究型”两种,其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是“职业型”教育的典范。作为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密苏里新闻学院一直秉持着“学习新闻最好的方式是动手实践”的教育理念,其经典的教学模式“密苏里方法”,百年来在世界新闻教育界享有盛誉。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硕士生教育更注重强化专业训练,其硕士学位包括两类:一类是两年制文学硕士(TwoYearMAModels),包括Advertising(广告)、StrategicCommunication(战略传播)、ConvergenceJournalism(媒介融合新闻)等在内的23个专业;另一类是5年本硕连读(Five-YearBJ/MAModels),包括PublicAffairsReporting(公共事务报道)、Computer-AssistedReporting(计算机辅助报道)等10个专业。表1是密苏里新闻学院两年制文学硕士的媒介融合新闻专业(ConvergenceJournalism)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MJC专业在课程类型、课程内容等方面的具体差异。

从表1中可以看出,密苏里大学新闻传播硕士在课程内容方面,既有占学分约1/3比例的面向各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也有2/3比例的针对各专业领域的特色训练。学生在完成必修的4门核心理论课之外,可以在33种方向中选择任意方向学习专业技能。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程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外,还增进了学生的知识融合。此外,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专业设置以及课程设置方面,紧密结合新媒体发展态势,积极应对,在2005年最先设置了媒介融合(ConvergenceJournalism)专业,并开设了ConvergenceReporting(融合报道)、ConvergenceEditingandProducing(融合编辑制作)等课程,着力打造业界最需要的新闻从业人员,突出并强化了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专业素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是国内最早开展新闻学硕士和博士教育的院系之一,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设立硕士点,2011年开始招收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只有新闻传播一个方向,在课程设置方面,人大新闻学院新闻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与新闻学术型硕士的课程体系类似,史论课程比例较大,实践性偏弱,尤其是MJC的必修课几乎全部是史论课程,实务课程数量有限,包括必修课、选修课等在内一共只有14门课,供学生选择的空间较小。

(二)师资队伍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目前拥有235名教师,其中包括兼职教师和访问学者等。学院的教师分为理论型教师与实践型教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教师,学院在招聘要求、日常管理以及考核晋升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具体而言,在招聘实践型教师时,学院更注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业务技能、专业成果以及授课效果等,而理论型的教师则更侧重学术背景、科研能力、学术成果等条件。实践型教师的任期一般只有一年,一年期满经审定合格者方可继续留任。这样的任用机制有利于激励实践型教师时刻与业界保持紧密联系,随时更新自己的实践知识。在日常教学中,对两类教师的分工也各不相同。实践型教师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80%的工作时间用于日常教学,每学期需要承担3~4门课的教学任务。理论型教师每学期只需承担1~2门课的教学任务,约有40%的时间用于科研。在考核晋升方面,实践型教师任期一年,不要求发表学术论文,考核看重其业务能力和实践成果,最终可评定专业实践教授。理论型教师则每年都要求发表学术论文,可以评定终身教授。这种更细化、更合理的评价体系在学术型教师和理论型教师两者之间取得了一种平衡,极大地激发了实践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理论型和实践型的教师充分发挥各自不同的优势。以媒介融合专业(convergenceemphasisofsequence)为例,针对该专业的特点,每门课程都会选择3位不同类型、不同特长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教授一门课程。同时,还会邀请媒体一线记者等从业人员,为学生讲述最新的媒介信息和实践经验。这种合作的教学模式使得每位教师可以呈现出自己最擅长专业领域的知识,发挥每位教师的特点,让学生及时了解业界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则拥有一支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居于一流水平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59名教师,教授、副教授30余人,博士生导师10人,其中不乏我国新闻教育界的翘楚。此外学院还聘请了42位全国新闻传播界的权威人士担任兼职教授,6位海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

在师资方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非常重视教师的实践经验,学院共26人具备相关媒体工作经验,占教师总数的44%。这些教师在入职前曾供职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日报等知名媒体。不仅如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还鼓励教师与业界积极联系,有54%的在校教师除了日常教学工作以外还有社会兼职,包括担任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的节目策划、节目监审、美国“艾美奖”等专业奖项的评委、杂志主编、节目主持人等,通过多种形式与社会业界保持长期亲密的接触,从而使教师的实践经验在工作中不断增长。

相比之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师资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师资的主要差别表现在考核体系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没有细化实践型教师与学术型教师的区别,实践型教师在日常考核与职称评定等方面面临较大的科研压力,这种单一的管理方式无法最大化地发挥实践型教师的优势,不利于调动实践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教学实践平台

实践是“密苏里模式”的核心,为更好地践行“密苏里模式”的“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从课堂到媒体,搭建了实践课堂教学+社会化的校园媒体+校外专业机构合作的多层次实践平台。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特色之一就是其完全社会化的实践平台。不同于其他院校的校园媒体实践平台,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媒体是完全社会化运营的媒体,学生在学校就可以真枪实弹地参加到媒体实践中。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拥有九大实习基地:MissouriBusinessAlert(密苏里商业报)、AdZou、ColumbiaMissourian(哥伦比亚密苏里人)、GlobalJournalist(全球新闻)、KBIA91.3FM(美国公共广播NPR下属地方电台)、KOMUTV-8(美国国家广播电视台NBC下属地方电视台)、MissouriDigitalNews(密苏里数字新闻)、MojoAd广告、VoxMagazine杂志等,这些媒体全部独立运营,面向社会。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要求其研究生必须参加某个方向的校园媒体,通过媒体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不仅如此,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实践基地还延伸到了校外。学院在华盛顿特区的全国新闻大楼(NationalPressBuilding)设有办公室兼编辑室,在杰斐逊城的州议会大厦(StateCapitolBuilding)设有编辑室,在奥地利维也纳的欧洲新闻研究院(EuropeJournalismAcademy)也有办公室。扎实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学校就可以真正而全面地获得媒介融合环境下媒体工作的从业经验。正如该院副院长Brook所说:“我们的教学方法与美国其他地方不同,我们有日报、商业电台、电视台,我们给了学生第一份工作的经验,这样,他们工作中的第一个错误是在这里犯的,他们毕业后看上去比其他院校的学生成熟许多。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几年电台、电视台的主管以及美联社的主编等在问及他们会选择哪所院校的毕业生时,总是将密苏里新闻学院放在第一位。”[3]

不仅如此,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站在媒介发展前沿,结合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于2005年成立了该校的第一个数字综合实验室———密苏里数字新闻中心。在这里,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工作,采访拍摄的新闻资源共享,分别供给不同介质的媒体,为MDN(世界上最早的新闻网站)提供本地新闻,并为密苏里报业协会、密苏里广播协会KMOX广播电台提供新闻。

此外,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还与一大批新闻专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目前共有9家全国性的新闻机构将总部设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包括全美报业协会(NationalNewspaperAssociation)、商业新闻记者编辑协会(SocietyofBusinessEditorsandWriters)、全国信息自由联合会(NationalFreedomofInformationCoalition)等。这样学生可以足不出校就接触到这个行业最新的动态资讯,不仅推动了日常教学活动,还让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业界。

同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也一直秉承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理念,重视基础教育和实际技能的培训。在硬件建设方面,已形成包括广播电视(电视演播厅、录音棚、广播电视摄录与非线性编辑)、摄影(新闻摄影、广告摄影)、编辑出版(数字报纸出版系统、报社运行模拟系统)、广告平面制作(PC数字图片制作系统、苹果数字图片制作系统)、网络多媒体设计(网络多媒体制作及网站系统)、传播效果实验(焦点小组访谈实验室、脑电仪及眼动仪)等功能模块,为实践化教学提供了强大的设备支撑。

在实际操作层面,《新闻周报》《青年人大》等学生自办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真实的媒介生产环境。不仅如此,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媒体也积极探索转型,如《新闻周报》尝试从传统的学生报社转型为多媒体融合的学生传媒集团。在《新闻周报》纸质版的基础上,创办网络电台、电视台、接力新闻网等,同时在人人、微博、微信等开设账号,共同构建“接力传媒”集团,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新闻实践平台。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在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方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除了强大的设备支撑,更重要的是其积极主动应对媒介融合的挑战,给学生提供的是完全社会化运营的媒体,凭借在校园内真刀实枪的实践训练,使学生在媒体就业时拥有了独特的优势。而人大新闻学院的实践,更多表现在“模拟层面”,且在MJC的培养方案中只有4个学分的社会实践,且对媒介融合的挑战显然应对不足。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美国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教育的成功经验探析

(一)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课程上接培养目标,下应学生素质,所以,课程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是大学实施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是大学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本,是大学实现其教育目标和培养标准的基本保证。

比较两校的课程设置不难发觉其间的理念差异。密苏里大学学科设置的跨学科、融合性、体验性、应用性与前沿性等特点显然要高于中国人民大学,如“融合编辑”“融合报道”“媒介研究”,甚至还有专门的10个学分的“顶峰体验”等彰显了新闻传播硕士的实用型规格和媒介融合的职业环境要求。而中国人民大学的课程更多的体现出基础性与严谨性,如“新闻发展史”“语言基础”等。课程决定个体知识与经验的类型和生产方式,只有那些被个体直接获取和感受的经验与知识才是最真实、最恒久的,也是最有价值的。这一点,以实用性为培养目标的新闻传播硕士亦是如此。显然,面对媒介融合的今天,密苏里的课程体系更易于使学生获得更贴近现实的从业经验与体验。

(二)师资队伍的鲜明特色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术型+实践型的教师队伍,定位清晰、分工明确,是“密苏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得以推行的重要原因。新闻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尤其是定位于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对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针对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提出必须建设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具体到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一部分是新闻院校的理论专业课教师,另一部分是从媒体等新闻实践部门聘请的兼职教师,专门为新闻专硕研究生担任业界导师。良好学术训练的专业教师和有丰富经验的业界指导教师构成“双师型”执教团队,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指导[4]。无论是中国人民大学还是密苏里大学,都重视实践教师的作用,但差别恰恰在考核体系,一套价值预设合理、激励元素科学的考核体系无疑能够释放实践教师的巨大能量。

(三)实践平台的成功之道

波兰尼1958年在其名著《个体知识》中提出“默会的知识”,即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也就是说,有一些知识我们只能在不断的行动与实践中获得,即“内在于行动中的知识”(action-inherentknowledge)。这些默会知识在主要以传递、理解和掌握显性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中是学不到的,只能通过做中学、干中学才能真正掌握。新闻就是这样的默会知识,它所有的教育与训练最后都要落在新闻的获取和传播上,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实践能力为首的专业。当然新闻教育也需要理论,但是理论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新闻、有效地传播新闻,唯其如此,新闻教育才有意义。“密苏里方法”对新闻专业所必要的默会知识的传习是基于共同体的路径选择,大剂量的实习与实践所产生的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对成熟的职业者的专业技能与专业态度的领悟。学生通过在实践平台中的参与和体验,潜移默化地掌握新闻行业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事实是,从业者最为核心的东西———融合着态度的信仰与技能就是这样在共同体中成功传习的[5]。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析

媒介融合背景下,作为美国最成功的新闻传播硕士的教育模式,密苏里新闻学院的课程、师资与实践平台显然能够为我们提供以下借鉴。

(一)改革课程体系,搭建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培养体系

当下,我国大多新闻院校的专业硕士课程体系仍沿袭传统学硕的培养模式,学硕与专硕界限模糊,课程陈旧,理论课程偏多,课程体系仍旧以纸媒、电视媒体、新媒体等媒介种类作为划分基础。但是,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媒体之间的界限已经被打破,按传统媒介种类设置的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媒介发展需求。新的传媒环境要求新闻从业者必须突破传统媒介思维,具备更广阔的知识结构,掌握采、写、编、评、摄、录等多项技能,以适应媒介融合环境的需求。尤其是以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教育,更应紧密围绕新媒体传播的形态变化和专业特点,努力培养具有宽阔的文理多学科交叉视野、深入把握新媒体传播实践、适合新媒体传播业界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我们在课程设置方面可借鉴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模式,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积极应对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尝试打破学科界限,与计算机、经济、法律等专业间展开合作。这种不同专业之间的合作与融合机制培养出来的新闻从业人员不仅具备良好的新闻业务素质,还能够掌握所报道领域的专业知识,从而在从业过程中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深度报道。

(二)合理配置师资队伍,建立科学适切的激励机制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模式在各国备受追捧的原因之一就是其拥有一支学术与实践并重的教师队伍,而这也是密苏里模式作为一种办学思想可以得到落实的主要原因。

由于用人体制的限制,我国新闻院校教师多为受过良好学术训练的高学历人才,但是相对而言,媒体经验较少,不少人甚至没有媒体实践经验却承担着实务课程的教授任务,这样的师资队伍显然无法满足新闻专硕研究生的培养需求。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明确区分学术型教师和实践型教师,对于实践性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其媒体实践经历和课堂教学效果,而非学历背景和科研水平。因此,我国新闻院校在招聘实务课教师时应该考虑到新闻专业的特殊性,与学术型教师区别对待,综合考虑教师的媒体从业经历和课堂教学效果等因素,让更多有媒介实践经验的人能进入到教师队伍中,承担新闻实务课程的教授工作。在对新闻实务教师的考核方面,也不单纯以学术研究为唯一的判定标准,综合考虑其在新闻媒体发表或播出的新闻作品以及专业领域的获奖情况等因素,为实务型教师搭建更为合理的评价体系。

(三)强化从业经验,搭建多维度的实践平台

传播学硕士论文范文3

【关键词】国际传播体系;国际传播能力;国际新闻传播硕士;新闻教育;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国际传播体系的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高端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自2009年开始,我国在五所知名高校开设了国际新闻传播硕士专业,要培养“新一代的驻外记者”。从项目设立的背景、培养目标以及已得到的国家层面上的重视程度看,我国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具有相当的高端性和特殊性,因此项目建设需具有高度创新的和感想敢试的培养思路。目前,各校的具体培养方案都仍在不断探索中,因此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目前国际新闻传播硕士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总体看来,目前围绕该项目的创新还不够,总体上有“特殊项目不特殊、高端项目不高端、硕士项目本科办、专业性教育‘学术化’”的倾向。具体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

1. 课程数量太多,硕士项目本科化。过度拘泥于全国统一的硕士培养制度,各校都为该项目开出了大量的课程,如人大共开了15-16门课,共34个学分;清华大学29门,共36个学分;北外20门,共34个学分;中国传媒大学22门,共35个学分;复旦大学12门,学分36分。而该项目总共只有两年时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两年学制是个趋势),其中在校学习一年,实习一年。课程数量繁多,使得使学生忙于应付,对每门课都只能浮光掠影,一带而过,无法深入。该项目的培养目标并不要求教师通过独立开课让学生对某一领域的历史、理论和方法都事无巨细地深入了解,而是要结合项目培养目标有选择性地传授各领域的关键知识和技能。一门课程如果能做到深入,不仅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使其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达到以质取胜,以少胜多的效果。

2. 专业课程分得过细,浪费教学资源。这也是造成以上课程数量过多的原因之一。如各校关于“英语新闻写作报道”就分为《初级英语新闻采写》、《高级英语新闻采写》、《初级英语财经新闻采写》、《高级英语财经新闻写作》、《英语特稿写作》、《调查性新闻》等。而实际上一门高强度、高密度的《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完全可以囊括以上所有内容。将授课内容过于细分必然造成内容重复,教师浮于教、学生浮于学,浪费教学资源和学生时间。

3. 纯语言类课程太多,降低了项目层次。如人大分别开出《第一外语》、《高级英语》;中国传媒大学开出《外语语言基础》、复旦大学开出《硕士生综合英语》和《硕士生高级英语》等。这些课程占用了大量教学时间,将本应注重专业教学的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降级为英语语言提高类项目。

4. 公共必修课设置缺乏新意。各校都将 “马克思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等作为“公共必修课”开出,而实际上,这些课程在硕士生入学考试中都已经考过。我认为,如果在内容层次上无法与入学考试的内容相区分或提升,这些课程在硕士阶段可以免除,或并入其他课程,如《政治哲学与政治传播》课程中。

由于存在以上问题,目前各校的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给人感觉层次低、目标模糊、教者一头雾水,学者满脸困惑,教师与学生都感觉劳而无当、劳而无功,导致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二、培养三种核心能力:一种课程设计的新思路

我认为,目前五大高校的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的课程设计基本上都没能充分体现未来岗位对学生能力的需求;课程设计模块都是基于传统的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等,尽管有些课程从名称看似乎体现了一些针对性,但授课内容有些“绕圈子”,与项目“短、平、快”的实战性和应用性要求不符。

因此,我认为该项目的课程设计思路首先应从“驻外记者”(或者说新时代的国际新闻传播一线的和高端的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何种“核心能力”出发,然后针对这些能力开发出或整合出专门课程。我认为,该项目的毕业生应该具备以下三种核心能力:国际传播能力(外语报道)、新媒体传播能力(技术)和由各科综合知识支撑的宏观逻辑分析能力。其中,前两种能力属于基础能力,处于微观的“术”,而第三种能力则为关键,属于中观乃至宏观的“道”。下面,我对培养这三种能力的必要性分别做一分析论证,然后提出相应的课程设计,供各方参考。

1.国际传播能力――外语报道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生应该已经具备很高外语能力(目前以英语为主)。而以英语为媒介传授的、高强度和高频率的《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和极为广泛的英语阅读可以进一步提升该能力。

目前,对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生的英语能力要求存在着两种“极端”认识。其一,认为“语言不过是一门工具,其他知识更加重要”,因此将国际新闻传播硕士录取的语言要求放得过低,如大学英语“六级”。(还有学校在招生语言要求中,竟将六级与GRE并列,而后者对考生的语言和逻辑分析能力要求远高于前者,这体现有关方面的外行和对高水平入学者的“不尊重”)。我认为,要真正做好国际新闻传播,对语言能力如何严格要求都不为过。其二,过于强调入学者的语言能力,而没有看到纯语言专业背景学生具有的“知识结构单一、视野过于狭窄和微观”的不足。

我认为,以上两种极端观点都有失偏颇,但尤其要克服第一种观点。这是因为,首先,由于项目专业教学语言多为英语,而且今后的工作语言也大多为英语,所以绝不能降低入学者的语言要求;其次,具备了相当英语基础的学生,能较快了解和掌握其他专业知识,而对于英语能力较差的学生,该能力的大幅提高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第三,鉴于人类知识之间的互通性,语言学习得很深很好的学生,已经具备从容获得其他知识的基础能力和时间。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够高,往往是因为其英语语言和文化阅历不够,这也会导致课程整体水平下降,使得随后的英语新闻采访与报道、编辑、评论等课程很难开展。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要招收的既不是单一的语言人才,也不是其他单一专业人才,而是已经具有相当高(如英语专业八级或GRE成绩优秀)的英语(或其他语种)的外语语言和文化素养,并凭借语言获得了开阔的视野,愿意进一步学习新闻传播理论和技能,投身国际新闻传播事业的学生。这类学生外语已经相当优秀,但不一定是语言专业出身。对这样的学生而言,在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阶段,英语(或其他语种)不过是教学和学习媒介,而不是学习的对象,他们因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其他相关科目。

2. 新媒体传播能力――技术

该能力主要通过高强度和高实践性的《新媒体辅助新闻报道》课程来培养。

在2009年全国第一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上,我曾指出,“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深入以及互联网对国际舆论的承载、构建、引领和渗透的日益主流化,互联网上的国际传播战中将出现一个新的战场,即利用社会性媒体实现对目标国年轻网民群体的渗透和争夺,而胜利一定属于精通新媒体本质特征、战略明确和行动迅速的一方。” 鉴于这种趋势仍在不断明显和深化,培养学生利用新媒体,特别是互联网获得新闻线索和数据、采访新闻人物、制作和传播新闻的能力至关重要。《人民日报》社已经对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的培养明确提出了增加新媒体课程的要求:“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乃大势所趋。让学生了解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并传授相关工作技能,为成为全媒体记者打下基础。

我认为,新媒体课程不仅仅包括跨平台的报道技能,还应包括对各种网络社会性媒体的应用。在美国,各大新闻学院都已经开设相应课程,向学生传授如何利用Twitter, Facebook、博客和Skype等获得新闻线索、采访新闻人物、研究新闻主题、和推广新闻等。因此,我国国际新闻传播硕士课程中也应该开设这类课程。

3. 综合知识支撑下的逻辑分析能力

逻辑分析能力属于人才应该具备的核心智能之一,是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SAT、研究生入学考试GRE,GMAT和LSAT,以及我国的MBA联考的主要内容。我认为,培养优秀的逻辑分析能力应该是我国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的终极目标。

该能力可以指微观层面的,也可以指宏观层面的。微观层面的逻辑分析能力指如“迅速判别西方涉华言论和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逻辑谬误并予以反驳”这样的能力。比如说,某些西方媒体和记者一方面批评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另一方面又宣扬“中国对世界资源的威胁”。而实际上,中国通过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减少了数千万的人口,而这自然降低了中国对全球资源的需求,独生子女政策本身就是对“中国”的反驳;又如,西方某些媒体一方面指责中国不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另一方面当中国依法对违法中国法律的英国毒贩判处死刑时,却又指责中国“没有人性”。显然,被西方媒体和记者津津乐道的看似很有说服力的论据彼此间都充满了矛盾,违反了逻辑上的同一律。

而宏观层面的逻辑分析能力,我认为是指经由多方位、系统的和长时间的训练后而具有的高超的,能调动自身具备的一切知识、技能、阅历和经验集中应对和解决当下问题的能力。

该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我认为可以具体到以下几门课程:《跨文化传播》(如中国文化源于农耕社会,因而重视collectivism, 西方文化源于游牧社会,因而重视individualism等)、《新闻传播学概论》(拟态环境理论、黄色新闻、新闻专业主义、意见领袖、议程设置理论、涵化理论等)、《国情与国际关系》(包括中国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美国金融危机、中美和中欧关系等)、《中外新闻伦理》(中美当代新闻实践中的相关案例)、《政治哲学与政治传播》(如民主制度、资本主义、纳粹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以及西方国家的政治传播实践等)、《新闻传播研究方法》(如通过各种科学手段获得可靠数据)等、《英语分析写作》(对以上各门课程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涉及对多方面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这里我冒不谦之虞举一例子予以说明。例子中,【】内的内容是该回答涉及的相关知识。

有一次,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宴会接待几位来自《洛杉矶时报》的普利策奖获得者。席间,一位获奖者向我们教师提问:“你们觉得新闻业在中国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他的这一问题引起了同桌所有其他外国记者的兴趣,他们都停箸看着我们。

对这个问题,提问者显然早已有他认为“正确”的答案,但他“愿意给中方一个说明自己的机会”。我方如果回答不好,很容易被对方不断追问,最后陷入被动。在座的老师们都将问题推给了我。我思考后几秒钟后,回答说:“我认为,中国的新闻业主要是为了维护公众利益”【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理论】。这是西方新闻界常用的话语,提问者是熟悉的。但是,至于何为“公众利益”,我通过以下具体实例来说明。

2009年初,我在美国时,美国新闻界以及奥巴马总统每天都会对金融危机的不断恶化作实时报道,如美国今天有多少人失业、有多少工厂和商铺关闭等等,这些铺天盖地的报道当然满足了人们的知情权,但无疑也放大了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强化了人们对事态严重性的认知【传播学涵化理论】,有些美国人甚至失去了生的希望,采取极端行为,如在夫妻双方均失业后,面对沉重的经济压力,丈夫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枪杀后自杀【对美国新闻时事的了解】。这种自杀事件当时已经开始不断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之下已有扩散的趋势【美国媒介的copycat效应】。而众所周知,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实际上就是“信心经济”【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对于不断恶化的经济状况,新闻媒体不加区别地广泛报道,由于“自我达成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效应的存在,实际上可能并非那么严重的经济结果真的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循环【心理学知识】。对于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影响,你们美国新闻从业人员是有着深刻体味的。金融危机使得报业危机进一步加剧,更多的新闻编辑记者被裁员【美国报业的现状】。但实际上,这些新闻从业人员以及所在媒体对金融危机“无事不报”的做法,加剧了经济形势的恶化,同时也加速了自己的失业。

而在中国,配合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对关于金融危机影响的报道,中国媒体有意识地减少了报道量【对中国媒体制度的了解】,从而提振了公众信心,遏制了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后来,在一片低迷的世界经济中,中国经济却能基本向好,为引领世界走出危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了解】。

“在这个过程中”,我最后总结道,“中国的新闻媒体报道事实和真相,但更关注长期的和更大范围的公众利益,因而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理论】

我回答完后,在座的同事、同行都点头表示同意,而那位提问的记者和其他美国记者们在这一富于逻辑、理性并富有现实意义的回答面前,都无话可说。而这种“有理有礼有节”的应对能力的背后实则是一种在“知己知彼”的丰富知识支撑下的逻辑分析能力。

总结而言,以上所列的三种能力互相区别,但也相互渗透,其相应课程可列表如右:

在教学方法上,我认为,鉴于外教对中国国情和立场普遍缺乏了解,以及本项目的主要目的并非在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而是传授实质知识与技能,以上课程,除《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之外,都应该由富有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中国教师用中英双语教授;课程同时使用中文和英文两种教材,辅以大量的英文阅读材料;授课方式以案例分析和讨论为主,突出课程内容传授的目的性和实战性。

传播学硕士论文范文4

【关键词】澳大利亚 科学传播专业 科学传播教育

澳大利亚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重视科学传播,逐渐把它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并最终将其列为国家科技政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澳大利亚的科学传播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而科学传播事业的发展需要教育事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澳大利亚高校中的科学传播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为中国相关专业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

一、澳大利亚大学科学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况

目前,澳大利亚共有大学40余所,这些大学既承担了国家60%的科研任务,也是科学传播、科学普及的主要参与者,更是科学传播人才的培育基地。根据澳大利亚科学传播者协会的介绍,这些大学中以科学传播作为专业名称的主要有5所,基本情况如下:

注:上表中的“专业介绍与课程设置”以及“职业方向”内容以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在没有本科学位时)相关内容为代表。

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科学传播专业发展历史和现状

在上述5所大学中,最为突出的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该校在澳大利亚最早开设科学传播专业,目前已经在国际上获得认可。下面对其做一个详细介绍。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科学传播专业是随着澳大利亚科学传播事业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1975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物理学高级讲师麦克・戈尔访问了美国旧金山的科学探索馆,回到学校后,在校方支持下,带有实验性质地成立了澳大利亚第一个科学互动中心,于1982年正式向公众开放。但起初该中心并没有专职人员,由该校自然科学专业本科生帮忙,这些学生的热情感动了麦克,他和自然科学学院院长爱丽丝教授商量,对这些学生进行专业培训,授予科学传播研究生证书。1988年,为了庆祝“定居”澳大利亚200周年,在日本和澳大利亚政府的赞助下,建立了一座新大楼,该中心搬到新大楼,成立澳大利亚科学技术中心。随后该研究生证书课程也进行了升级,变成了研究生文凭课程,对参与澳大利亚科技中心下设的科学巡展团的学生进行培训。到90年代早期,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面临着开设更多的科学传播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压力,因此于1993年开设了课程型硕士专业,紧接着开设了研究型硕士和博士专业,并与2000年设立科学传播本科专业。

从培养目的来看,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科学传播本科专业并不仅仅是为培养职业科学传播者,还包括培养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向公众传播科学技术的技能和意识。从课程结构来看,该专业要求学生通过三年全职学习,完成144个学分的学习任务,其中有不少于96个学分来自自然科学课程(分为A、B、C三类)。而科学传播方面的课程包括:第一学年需要选修公众科学意识、环境与社会研究方法以及来自选修目录1(包括人类学导论,戏剧表演,资源、环境与社会,亚洲与澳大利亚的当代问题)中的6个学分课程;第二学年需要选修传播科技的实践技能、科学传播研究以及来自选修目录2(包括戏剧导演,城市与农村,环境与发展,科学哲学,社会心理学,健康与疾病的生态学,电影与小说的考古学)中的12个学分课程;第三学年需要选修科学的道德规范与风险、媒介中的科学等课程。

该校的科学传播硕士学位(课程型)培养计划主要为那些对传播实践技巧和科学传播学术理论都感兴趣的学生而设计的,要求必须是自然科学荣誉学士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历的学生方可申请入学。该培养计划在实践方面主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写作、网站设计、公共演讲以及制定有效传播策略等方面的实践技能。在理论方面主要包括大众传播理论,科学的语言与误解,性别研究与多元文化,以及深入探讨公众科学意识相关问题的研究方法。另外还需要参加一个实践导向或者是理论研究导向的项目。核心课程包括:公众科学传播、科学演讲、网站设计、媒介中的科学、科学传播战略、科学与公共政策、论文等。

该校的研究型科学传播硕士和博士学位是为学生深入研究联结科学与公众的传播问题而设立的,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信息学习环境,例如自然科学中心的角色问题;可持续性与气候变迁;对话模型与其他传播模型;心智模式;跨文化科学传播;科学与艺术等。

三、对我国相关专业发展的启示

通过以上描述,笔者认为澳大利亚科学传播专业具有以下特点,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借鉴。

(一)定位十分明确。主要是为提高公众科学意识培养人才。这既包括专业的科学传播者,例如科学媒体工作者、科学场馆、博物馆、动物园等公众科学普及场所的相关职业以及科研单位、企业、政府等组织与科学传播相关的职业等,也包括理工科学生,因为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能仅仅依靠职业的科学传播者,更需要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的参与。

(二)澳大利亚科学传播专业一般都设在科学学院下面,授予理学位。笔者认为这种结构可以让科学传播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对某个科学领域进行深入的了解,掌握科学发展动态,这是进行科学传播的基础。

(三)跨学科进行人才培养,并具有特色。科学传播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涉及到科学、科学的社会研究、教育学与传播学等四个传统领域。澳大利亚的科学传播专业在涉及到上述四个领域的同时,更强调学生的理工科知识(本科要求选修大量的自然科学课程,硕士一般要求科学相关专业毕业才能入学)和科学传播实践,或者说侧重于教授怎样才能进行更加有效的科学传播。

传播学硕士论文范文5

位于春城昆明的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其前身是诞生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46年,组成西南联大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1999年与云南教育学院、云南体育进修学院合并重组云南师范大学。建校70余年来,学校恪守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形成了“学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校风,已形成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留学生教育的人才培养形式,构建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教育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2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艺术学院

咨询电话:0871-65943427网址:ysxy.ynnu.edu.cn

艺术学院现有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美术学、舞蹈学、舞蹈表演、艺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和服装与服饰设计11个本科专业,以及美术学(中国画与书法)、舞蹈表演(空乘与礼仪)2个专业方向。有四个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即艺术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在校本科与硕士研究生2100余人。

艺术学院专任教师97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33人,外聘专家1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学历教师占总数45%,硕士生导师29人。“艺术教育”专业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和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音乐学”专业为云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美术学”与“音乐学”为校级重点学科,是教育部组织实施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试点单位。近年来,艺术学院教师在出版著作、作品,在编写教材、,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社科研究项目、教学建设项目等方面成果突出,大量成果获省级、以上奖项。在“全国美展”、“荷花杯”、“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艺术设计大赛”和“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中,艺术学院的师生都有不俗的表现。

艺术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强调全面发展和一专多能,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实践观念和创业精神;在教学观念和课程设置上体现现代艺术教育思想,反映最新的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研究成果,注重学生美学修养、艺术理论和人文知识的学习与提高,以宽厚的文化知识为基础,以创新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个性的全面发展为特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艺术人才。

音乐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从事学校音乐教育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音乐表演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表演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音乐表演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能在专业文艺团体、文艺研究单位及社会文化管理部门从事音乐表演、音乐研究及演艺事业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植根于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土壤,重视对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与教学,注重培养从事云南民族民间声乐、器乐表演的专门人才。本专业依托云南师范大学丰富的教师教育资源,为学生选择教师职业提供条件,毕业生能够在专业艺术学校、培训机构等部门从事音乐表演教学工作。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全面的音乐创作知识、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能在有关文艺单位、学校、科研机构以及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音乐创作、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作曲技术与作曲技术理论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作曲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相应的基本能力,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根据侧重点不同,可分为作曲、作曲技术理论、视唱练耳、戏曲音乐作曲、电脑音乐制作等方向。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从事学校美术教育必备的美术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并把握学校美术课程的性质、价值和目标,能胜任学校美术教育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辅导,能参与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具有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开发、设计美术课程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绘画创作、教学的能力,能在专业艺术领域和各类学校从事绘画创作或教学、研究工作的应用人才。本专业学生根据所择定的油画、版画、壁画、水彩画等不同的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和发展学生在绘画创作方面的潜力,使之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从事本专业创作、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专业(中国画与书法方向,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书法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书法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书法教师和社会书法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书法艺术与书法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继承发扬书法传统及创新精神,具有艺术实践能力,具备书法创作、书法理论研究、书法教学等基本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艺术教育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艺术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音乐、绘画、舞蹈等主要艺术门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学校艺术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设计学类(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设计学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设计学类为非师范类,该类学生一年级统一开设基础课,二年级分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环境设计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艺术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舞蹈历史文化知识、舞蹈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具备主要舞蹈种类表演的基本技能,能在中小学、文化馆站、社会舞蹈团体等单位从事舞蹈教学、舞蹈理论研究、舞蹈表演及编导等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舞蹈历史和理论的基本知识,接受一定舞蹈专业技能的基础训练,掌握舞蹈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表演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舞蹈表演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馆站、中小学从事舞蹈表演和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本专业学生按芭蕾舞、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等不同专业方向,主要学习与规定专业方向舞蹈表演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舞蹈表演专业方向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其相应专业方向所规定的在舞蹈表演方面的基本能力。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表演专业(空乘与礼仪方向,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该专业是我校与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校企合作方式举办的艺术类本科专业,是云南省高校中招收艺术类考生的空乘与礼仪类本科专业。本专业主要为民用航空事业及相关部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精通国内外航空服务业务,能够熟练掌握所学专业技能,具备较高外语水平、沟通协调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能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适合民用航空事业需求与发展的空中、机场、高端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以及能够适应民用航空运输服务教育与培训事业发展的教师及培训人才。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传媒学院

咨询电话:0871-65912967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创建于2010年6月,是学校在“综合集成发展,内涵特色兴校”理念指导下新成立的一所特色鲜明的区域性教学研究型实体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学院设新闻传播学系、动画系、语言传播系、广播电视编导系和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新媒体与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及云南省舆情研究基地。现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现未招生)、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广播电视编导五个本科专业;拥有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新闻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广播电视新闻学是云南省特色专业,《大众传播学》获省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为校级精品课程。

学院现有校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教学名师1名。教师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主编教育部普通高校“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云南省精品教材1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院省校合作项目3项,省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部级科研项目13项,校级创新团队1个,校级攻关项目1项,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项。

学院拥有多功能演播厅(室)及影视技术、动漫制作、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线性/非线性编辑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设备总值达600余万元。学院拥有一支实践经验丰富、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教授8人,副教授7人,讲师21人,助教10人,其士或在读博士16人,硕士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师资总数的87%,部分教师参与了国内热播电视剧和动画作品的制作。学院与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台湾佛光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等学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

动画(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动画专业培养具有动画创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影视与动画制作团体、动画传播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策划、动画创作、动画推广、动画应用,以及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动画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画创作与传播的基本流程,掌握动画创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了解动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为更好地从事动画相关工作构建稳固的基础知识结构。

主干学科:电影学、美术学、动画、艺术理论、计算机应用软件。

主要专业课程:动画概论、动画造型设计、动画运动规律、数码摄影及后期、动画策划、动画剧作、计算机动画基础、视听语言、分镜头设计、动画后期合成、三维动画、二维动画、定格动画设计与制作、数字艺术设计、漫游动画等。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播音与主持艺术(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专门培养具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视等传媒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播音主持及新闻传播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播音学,以及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普通话发音、播音发音、有声语言表达、广播电视节目和栏目播音主持创作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和播音主持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主要专业课程:播音主持艺术导论、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语言学概论、新闻学、传播学概论。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致力于培养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在广播电视新闻机构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编辑、制作、撰稿、音响设计等以及宣传、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需要了解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以及各艺术门类的发展史和艺术创作规律,掌握广播电视创作规律,了解广播电视制作技术,接受广播电视节目创作的创意、制作训练,培养具有独立创作能力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

主要专业课程:广播电视传播概论、广播电视编导、影像语言、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制作技术、广播电视采访、广播电视写作、现场报道、中外电视比较、纪录片创作、DV创作训练、文化传播、文艺理论、艺术学概论系列、电视节目导播、广播文艺节目编导、电视晚会编导。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体育学院

咨询电话:0871-65943936网址:tyw.ynnu.edu.cn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是云南省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体育专业院系,距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其前身系建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体育部,部长为马约翰先生。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西南地区培养基础体育教师、高层次体育科研人才、运动训练人才、体育管理人才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重要基地。

学院现有职工99人,专任教师88人。其中,博士12人,硕士33人,教授14人,副教授36人,硕士生导师40余名。拥有二级教授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队教练员3人,裁判员3人,各类裁判员20余人。

学院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还设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方向。学院设有4个本科专业(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拥有1个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门精品课程,1个教学团队,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近年来,完成各级各类科研基金课题1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科研获奖近100项。

运动竞赛方面,我校学子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其中游泳运动健儿王晓福、李鹏、王家超等同学在雅典、北京和伦敦奥运会、残奥会上获得多项冠军;我院张娴同学入选中国女排,多次参加国际大赛并屡获佳绩。

舞蹈表演(体育舞蹈方向,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第一线,具备体育舞蹈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影视传媒、普通高等学校、中小学、文化(艺术)馆、健身俱乐部、群众团体、厂矿企业等单位从事体育舞蹈表演、教学、训练、科学研究以及管理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学生主要学习体育舞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体育舞蹈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体育舞蹈活动的组织管理、方案设计、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业务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体育舞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体育舞蹈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体育舞蹈活动的组织管理、方案设计、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体育学。

主要课程:体育舞蹈理论与技能、艺术概论、文学修养、音乐基础理论、编导理论与实践、形体训练、芭蕾舞、流行舞蹈、时尚体育运动项目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训练、社会调查、专业公益劳动、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咨询电话:0871-65192084网址:zjpx.ynnu.edu.cn

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是云南师范大学直属学院,也是云南省本科院校中最早建立的集管理、教学、科研为一体,以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目前是云南省高职本科试点院校和高职“专升本”基地。2013年,学院招收学前教育(艺术教育方向)、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文秘教育、应用化学(药学方向)、小学教育(数学、语文)共五个本科专业和学前教育、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两个“专升本”专业。学院以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职业技能鉴定及社会培训为一体,设有高等职教研究所,学院现有“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和“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点,招收“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化学”、“药物分析”、“有机化学”、“小学教育”的硕士研究生,同时还与中国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现已招收六届学员共256人。学院下设“云南省第129职业技能鉴定所”、“云南师范大学职业培训中心(站)”,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工作;下设“云南师范大学培训学院”,代表云南师范大学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及社会培训工作。

学院是云南省纪委、云南省监察厅的“云南省纪检监察干部院校培训基地”,是云南省总工会批准的我省首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并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先进单位。

目前,学院正加大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围绕“特色与创新”开展职教本科的内涵性建设。现为“云南省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云南省高等学校公共关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院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熟悉职业教育特点、“双师型”占一定比例的教师队伍。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能充分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先后投入700多万元加强实验室建设,现有综合技能实践中心、艺术素质训练中心、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中心、制药技术应用中心、心理咨询师训练中心、学前教育实训中心、导游实训中心、语言能力训练中心等实验实训场所。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行“双证”制度。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近80%的毕业生还取得了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学院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培养各类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的同时,大力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居学校前列。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艺术教育方向,招收艺术类考生)

传播学硕士论文范文6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辽宁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具备文、史、哲、经、法、理、工、管、艺等多学科的辽宁省惟一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即沈阳崇山校区、沈阳蒲河校区和辽阳武圣校区,教学区占地面积2196亩,建筑面积64.45万平方米,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

辽宁大学初创于1948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在沈阳建立的商业专门学校,建校之初即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958年9月15日,东北财经学院、沈阳师范学院和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辽宁大学,朱德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55人,其中教授281人、副教授476人,博士生导师9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双聘院士1人。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8个,其中设有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JM(法律硕士)、MTCSOL(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FA(艺术硕士)等2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哲学、法学、化学和统计学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具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6个,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和金融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省重点一级学科;设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辽宁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校有2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2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教学实验平台、6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截止2014年4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8万余人,其中本科生近2万人,研究生7000余人,外国留学生1000余人。

学校现有校舍建筑面积64.45万平方米,各类实验教学中心(室)28个,实习基地125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564万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较为完善,图书馆总面积达4.2万平方米,馆藏文献277.5万册,其中珍本、善本书300余种,被联合国出版部指定为联合国文献收藏图书馆,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学校设有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珍藏2000余件文物和1.6万多号生物标本。校园网是中国教育和科研网的组成部分,已成为沈阳北部大学区域节点。

自建校以来,辽宁大学已为国家培养各类学生15万余人,为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等94个国家培养长期留学生8000余人,短期留学生3000余人。学校分别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精心打造的孔子学院品牌跨越亚、欧、非三大洲,国际化办学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面对21世纪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要求,辽宁大学秉承“明德精学、笃行致强”的校训精神,力争经过全体辽大人的扎实工作,早日把辽宁大学建设成为人才培养质量上乘、学科建设特色鲜明,整体办学实力国内先进、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

二、艺术类专业介绍

2015年我校艺术类共有艺术设计学、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编导(数码影视制作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摄影、表演、表演(民间艺术表演方向)、表演(民间器乐方向)、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10个专业(含方向)招生。

艺术设计学

本专业以传统造型艺术为基础。能够掌握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懂得一定的管理知识,具备为企事业进行整体策划、创意与设计的能力。主要课程:设计管理学、设计概论、展示设计、计算机平面与三维设计、标志设计、创意广告、CI设计、多媒体动画设计、艺术概论、艺术鉴赏、表现技法等。

广播电视编导

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适合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及电视节目编导、制作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主要课程:传播学、艺术学概论、电视艺术概论、影视作品分析、视听语言、电视节目制作、摄像技术、照明技术、电视节目策划、电视纪录片创作、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等。

广播电视编导(数码影视制作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备数码影视制作领域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具备丰富的文化艺术知识,适合在电视台、广告公司、影视制作公司以及其它视频制作领域从事动画设计与制作、影视特效与包装、网页设计等工作的高级人才。主要课程:传播学、艺术学概论、动画创意与制作、影视策划与制作、电视摄像、剪辑技术、影视特效、影视照明、导演基础、编剧理论、电视广告等。

播音与主持艺术

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适合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它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主要课程: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文艺作品演播、播音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采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等。

摄影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图片摄影、电视摄像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具有专业水准的摄影、摄像技巧与技能,适合从事专业图片摄影、电视摄像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主要课程:艺术学概论、摄影光学、色彩与构图、暗房技术、摄像技术、数码技术、人像摄影、新闻摄影、广告摄影、影像编辑艺术等。

表演

本专业培养具备丰富的文学和表演理论知识、塑造人物形象的表演技能和具有个性化创作意识的影视、戏剧表演方面的艺术人才。主要课程:表演基础、表演技巧、台词、形体、声乐、经典戏剧赏析、表演理论、艺术概论等。

表演(民间艺术表演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备丰富的文学和表演理论知识,在表演上力求艺术性与生活性相结合、地域性与民族性相统一,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艺术人才。主要课程:表演基础、台词、民族舞、民间舞与技巧、唱腔、乐理、声乐、剧目等。

表演(民间器乐方向)(类别:弦乐、管乐、弹拨乐、打击乐)

本专业培养具备丰富的文学、音乐表演理论知识,专业的独奏、重奏、合奏能力,适应“新民乐”等现代演奏需要的艺术人才。专业课程:独奏、重奏、合奏、乐曲改编。专业基础课:中外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音乐赏析、艺术概论、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形体、声乐。

戏剧影视导演

本专业培养具备丰富的文学、导演理论知识和导演、创作技能的影视导演方面的艺术人才。主要课程:表演基础、英语、舞台导演元素、台词、导演理论、舞台美术、经典作品赏析、影视剧作、艺术概论、视听语言、影视导演创作等。

戏剧影视文学

传播学硕士论文范文7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新闻教育始于1961年创办的新闻研究班,学制2年,学员30人,由当时语文系副主任徐垠(已病故)负责,何报琉①协助管理。在这个班级任教的有于枫②、来春刚③、郭景哲④、伍承民⑤等6名教师。由于客观形势的变化,这个班的学员结业后,没有继续兴办新闻研究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根据国家民委重新调整民族院校办学方针,大力培养四化建设所需要的,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少数民族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经教育部批准,1984年中央民族学院创办四年制的新闻专业。由汉语言文学系(后更名中国汉语言文学系,简称中文系)领导。创建时,有教师2人,学生40人。中文系新闻学本科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即由人文科学的通识、汉语言文学基础、新闻学理论基础、新闻学应用知识与技能以及新闻学专业综合实践训练为知识结构与专业功底的新闻人才。培养过程强调学生的人文素质、文字功底、思维方法及为民族地区的服务意识。同时,还办过一个新闻摄影班,学生毕业后奔赴各地从事新闻采编、新闻摄影工作。到2001年,已有12届毕业生,学科建设日臻完善,也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为社会输入了480多名专业人才,不少学生已成为中央和地方的新闻传媒单位的业务骨干。新闻专业本科生被免试推荐攻读北京广播学院(现已更名中国传媒大学)及本校硕士研究生的有10人,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中国新闻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本校的硕士研究生约30人。在校生获韬奋新苗奖的有6人,毕业后在新闻单位工作的本科生中,获国家新闻奖的2人,省部级新闻奖的3人。2001年新闻专业教职工9人,其中专业课教师7人,计算机房2人,具有硕士学位者5人,并聘有著名新闻工作者和学者、专家杨正泉、格来、艾丰、何梓华、任一农、刘建明等人为兼职教授。开设的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有新闻理论、新闻事业概论、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广告学、摄影理论与实践、广播电视业务、中国摄影史、新闻心理学、舆论学、报告文学概论、摄影美学、新闻美学。此外还设有计算机常识与应用、公共关系学、传播学等新兴的实用课程,以培养具有专才和通才素质的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中央民族大学是我国56个民族团结友爱的象征,是我国民族工作的窗口。她是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为主干,以民族学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现已成为中国民族问题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中心,在国家高等教育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专业创办以来,在学校办学方针的指导下,始终坚持和发扬民族性,突出民族特色。新闻专业创办伊始,就有明确的宗旨和任务,为56个民族培养德才兼备的新闻人才。与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等新闻院、系、专业不同的是,学生在校学习4年后,有相当一部分要回到民族地区去发展和繁荣当地的民族新闻事业。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的新闻人才的宗旨和任务也就决定了该校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都必须根据民族地区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进行设计,尤其是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更不能照搬其他大学新闻院系、专业的现成经验。

中央民族学院新闻专业,自198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根据当时形势,挂靠民族学硕士点,招收攻读民族报刊研究方向的学生。民族新闻研究在民族大学具有开拓性质,犹如在处女地里耕耘。但作为以民族学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民大进行这门学科的研究,较其他院校有先天的优势。如前所述,中央民大是以民族学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先后开设过藏语、彝语、纳西语、景颇语、傈僳语、拉祜语、哈尼语、壮语、布依语、傣语、侗语、水语、黎语、苗语、瑶语、蒙古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满语、朝鲜语等20多个语言专业。民族学、民族语文、民族历史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有众多的学者、专家、教授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这个优势是其他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所不具备的。它为研究生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数量与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先后开设了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史、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学概论、民族摄影学、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业务研究、影视民族学等课程。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史,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为重点研究对象,探讨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的历史沿革、兴起、发展、繁荣的演变规律及其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评价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的历史贡献。配有《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民族报刊研究文集》(以上著作作者为白润生)、《民族新闻纵横谈》(作者马树勋)等公开出版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学概论,探讨和研究民族新闻学的基础理论,主要讲授民族新闻研究的对象、民族新闻的地位、民族新闻的共性、民族新闻的内容和重点、民族新闻采编的几个基本问题、民族新闻的写作特点、民族新闻事业概况(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少数民族语文新闻媒介的特点和发展、民族新闻在改革开放中的实践、民族新闻工作专业人员的培养等几个问题。配有《民族新闻学导论》(白克信、蒙应著)、《民族新闻研究与实践》(理论、探索、思考)第一卷(余正生主编,内部发行)等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民族摄影学是民族学与摄影学的交叉学科,它在大学本科已有民族学和初步掌握摄影技术的基础上,主要研究摄影的特征、规律、技法和手法,即如何运用摄影的造型技巧,深刻而又生动、完美、艺术地表现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人物形象、生活习俗、服饰工艺、节庆游艺(包括体育、舞蹈、节日活动等)及地域风光等。学习民族摄影学,将更好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形象地体现各民族团结、平等、发展的思想,发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展示他们的精神风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门课一直由著名摄影艺术家、理论家龙熹祖先生授课。他时任中央民族大学图象研究所所长。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业务研究,主要内容是民族新闻和民族地区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特点与基本要求、方法与技能,以及编辑、出版、发行业务的特点和规律,技能训练与提高,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配有《民族新闻探索》《民族地区采访经验谈》(以上著作作者马树勋)和《民族新闻研究与实践》(作品、评述、报人)第一卷(余正生主编,内部发行)等教材与参考书目。

影视民族学现统称影视人类学。它是在人类学和电影学电视学基础上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这门课融该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训练为一体,是民族学、新闻学、电影电视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主要内容有影视人类学的概念、特征、发展历史、人类学片的摄影、影视人类学工作者的基本素质等专业理论与知识。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具体需要,还要安排人类学片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参考教材是1989年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影视民族学》,作者是美国的卡尔海德,译者是田广、王红。多年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原馆长、中央民族大学周报前主编李德君研究员为本书的中译本作序,并且是该书的特邀责任编辑。他为研究生讲授这门课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影视人类学的专家在该校不止李先生一人,此外还有庄孔韶教授、张海洋教授等,他们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他们在这个领域里的影响蜚声海内外。

办学层次的提高,促进民族新闻学的创立与发展。民族新闻研究成果相继问世,有的著作和论文在新闻学术界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获得了教育部和北京市的优秀成果奖。

研究生教育从1989年算起到2001年已有10余年了。五届毕业生人数达13人,⑥其硕士论文多已公开发表。这两年还有来自新华社、北京经济报等单位的3名在职研究生通过了国家考试获得了学位。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教育取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承认。1997年《新疆新闻界》第4期封三以《我国民族新闻研究人才的摇篮》为题,发表6幅新闻照片予以报道。

到2000年经过反复论证,被北京市主管部门批准具有新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这进一步说明在全国各新闻教学和科研机构的支持与帮助下,中央民族大学以民族新闻研究为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02年执行学院建制,新闻专业归属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领导,从1984年到2014年已创立30周年了。当前新闻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倡导知行并重,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体系,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培养路径,培养学生具有较为宽广的人文素质和社会科学基础,为其奠定终身教育与发展的基础。2004年学院增设广告学本科专业。教师(新闻学15人,广告学16人)31人,正高3人;副高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占教师总数的52.38%。2014年在校本科生454人,硕士研究生83人(新闻学61人,传播学22人)。硕士生导师11人(新闻学5人;传播学6人)。2012年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逐步形成了与中国语言文学、民俗学齐头并进的学科布局。

新闻学本科专业主要为全国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宽广的人文和社会科学视野,掌握新闻传播学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新闻职业精神,能够在新闻、宣传、出版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记者、编辑、宣传、策划、经营管理工作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自198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新闻学专业在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领域成绩卓著,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中国当代新闻史专题研究、新闻基础理论研究、媒介批评、跨文化新闻传播研究、新闻法与媒介伦理研究、民族新闻专题研究、电视编创研究等领域取得了富有特色的学术成果。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到2014年,新闻学科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项,出版专著近20部,在权威和核心期刊40多篇。全国第一个由国家主管部门(民政部)批准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学术团体,全国性的二级学会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本学科。

原为新闻学二级学科的传播学专业,自2012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正在形成以中外传播史论(含少数民族新闻史论)、传播学基础理论为先导,广播电视研究、广告传播研究为支撑,跨文化和民族文化创意传播研究为特色,辐射人类传播研究、社会传播研究等新兴、交叉研究领域的学科架构。出版有影响的学术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30年来,新闻传播学专业为全国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术研究、教育教学、新闻媒体、宣传企划、行政管理等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大多毕业生成长为新闻界的精英,获得了包括范长江新闻奖中国新闻奖和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在内的众多奖项。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在90%以上。

传播学硕士论文范文8

一、学院简介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成立于1995年,是国内最早设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综合性高校之一。现设影视艺术系、新闻传播系、影视工程系、广告学系、电视制作部和影视实验中心。全院共有教职员工146人,其中专任教师117人。教授(研究员)26人,其士生导师20人,副教授33人。

经过近20年的内涵建设,学院已经形成了覆盖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全建制教育培养体系。现有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理论等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自主增设的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管理两个博士专业,建设有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等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新闻学、传播学、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六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自主增设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硕士专业,拥有艺术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两个专业硕士授权点。开设有广播电视编导、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艺术与科技、数字媒体技术等六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博士生102名,硕士生344名,本科生1053人,在站博士后2名。

学院已建成两个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学科——电影学、传播学,一个“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传媒制度转型与传媒发展,一个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影视与传媒产业,一个上海市教育高地——影视传播,一个国际高端学术合作平台“上海-伯克利影视媒体研究中心”。在建戏剧与影视学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在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上海大学新媒体发展协同研究基地、上海高校人文艺术创新工作室“影视与新媒体创意制作工作室”以及上影上大科教纪录片创作中心。根据《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1-2012)》,上海大学影视学在全国排名第二。根据教育部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我院戏剧与影视一级学科位列全国第四,上海第一。目前我院科研发展势头良好,艺术门类“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论文指数、转载量排名连续四年全国第一;

在学生培养方面,加强政产学结合,面向业界,面向政府需求、市场需求。与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电影处合作启动“上海电影新青年论坛——上海新导演作品展映与产业推进计划”,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关心支持青年电影创作。在此平台上,积极推出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培养的优秀毕业生。《上海公园》、《大叔,我爱你》等大银幕作品均为“上海大学制造”,展示了我院“后大学”产业人才孵化工程的成果。

与上海国际电影节加强合作,以上海大学为核心主体,联合美国夏威夷大学、韩国东西大学、美国迈阿密达德学院,以上海国际电影节为主要平台,联合夏威夷国际电影节、釜山国际电影节、迈阿密国际电影节,共同打造“四校四节”国际青年微电影文化交流协作体,形成泛亚太平洋地区活力的国际青年电影展演平台与创意工作坊。

学院实验中心拥有2000多万元的资产设备,建有3大实验平台,各类专业实验室22个,包括高清影视制作、数字影视艺术设计、卫星电视技术、数码影像等实验室和演播厅、录音棚等。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已与北美洲、欧洲、澳洲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近20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院将努力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传媒研究教学中心和开放的国际交流平台。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特色内涵建设为重点,坚持艺术技术结合,培养具有人文精神、专业素养、实务技能的影视和传播复合型人才,把学院建设成为与上海国际性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与当代传媒和创意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研究基地之一,成为特色鲜明、社会声誉良好的研究型影视与传播专业学院。

二、培养目标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办学理念是以人文通识教育为基础、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服务社会面向未来为目标。参照国际先进院校教学模式,为各类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影视制作部门培养影视业方面的高端复合型、多功能编导人才。重点是培养艺术技术结合、具有较强策划与制作能力的电视节目编导人才,力求使学生做到采、编、导、播合一。

艺术与科技专业为培养在会展行业、广告行业、网络咨询业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会展与广告创意、大型活动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商品包装设计、各类品牌视觉传达等工作的专业创意与设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经常发展和专业管理的创意设计管理人才以及研究人才。

三、专业介绍、主要课程

广播电视编导

本科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位列全国前三,上海第一。

主要课程:影视艺术概论、视听元素分析、电视节目读解、摄影基础、电视摄像、电视导演、表演基础、电视节目策划、电视编辑、剧本写作、当代世界电视、电视纪录片创作、影视美学、影视批评、新媒体短片创意制作、电视新闻采编、现场导演、影视录音、中美电视比较研究等。

就业流向: 各级各类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企事业机构与视听传播相关的部门、广告公司、媒体公司等。

专业限制:色盲、色弱。男身高1.65米以上,女身高1.55米以上。

学 制:4年

艺术与科技

艺术与科技专业是教育部于2012年重新命名的原会展艺术与技术专业。艺术与科技是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的重点专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内高校艺术与科技(会展)专业教学领域的特色品牌,拥有本专业方向的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国家商贸部和上海大学合建的上海会展研究院,也是本专业学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的基地;本专业学生每年都有机会参与到“国际会议中心杯”、“中国大学生会议活动策划大赛”和由上海大学主办的“上海国际大学生广告节”等重要实践创作与多元交流活动。本专业与上海国际展览中心、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上海现代国家展览有限公司、上海风语筑展览有限公司等各大型会展单位共建实习基地,学生可参与上海各大会展单位的各种大型会展活动的实习。

主要课程:传播学概论、市场营销、会展概论、会展策划、大型活动策划、会展实务、展示空间设计、展示材料与制作、虚拟会展、3DMAX设计与制作等。

就业流向:各大展览、会议、节庆、赛事、演出、主题公园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大型企业营销部门和会展部门、文化传播公司、展示设计公司、广告公司等。

专业限制:色盲、色弱。

学 制:4年

四、招生计划、考试科目

校考时暂不制定分省计划,分省计划将在2015年各省市出版的招生专业

目录内予以公布。具体如下:

招生专业

招生省份

计划总数

分省计划的制定

考试科目

科目1

科目2

广播电视编导

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湖南、四川、江西、浙江、河南

45

我校组织专业校考后,根据各省市的校考合格生源情况制定分省招生计划。

故事创作 

影视剧评论写作

艺术与科技

浙江、江苏、山东、江西、河南

20

我校组织专业校考后,根据各省市的校考合格生源情况制定分省招生计划。

文化艺术常识

大型活动评述

备注:

文化艺术常识主要考核考生已掌握的中外文化、艺术的基础知识。

大型活动评述主要考察考生基础的叙述与分析、思维与表达能力。考生可根据自己对大型会议、大型展览或其他大型社会活动的基本认识及自己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对给出的一具体大型活动作详细评述。

五、报名、考试时间和地点(参加校考的各省市考生须在我校指定的考点报名考试,否则成绩无效)

招生省份

考试地点

报名办法

考试时间

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湖南、四川、江西、浙江、河南

上海大学校本部

(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电话:021—66134148)

1. 网上报名:

时间:2015年1月5日上午9:00-2月4日中午12:00

网址:bks.shu.edu.cn

2. 网上查询审核结果,网上缴费

(1)考生可于网上报名的下一个工作日12:00后到原报名网站查询审核结果。审核内容:个人资料填写是否完整、电子照片是否符合要求(具体格式要求见报名网站)。

(2)审核通过后网上缴纳报名费:120元(报名费一旦缴纳成功,概不退还)。缴费截止日期:2015年2月4日晚24:00。

(3)不设现场报名。未进行网上报名、网上付费者,不能参加校考。

3.下载并打印准考证: 

请在2015年2月9日上午9:00-3月3日上午8:00,到报名网址下载并打印准考证。

2014年3月3日

 

 

 

六、专业校考成绩计算方法: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专业校考成绩=故事创作×50%+影视剧评论写作×50%

艺术与科技专业:专业校考成绩=文化艺术常识×50%+大型活动评述×50%

七、录取原则

1.凡报考我院的考生,均须取得我校艺术专业校考合格证。

2. 凡报考我院的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应达到考生所在省市的普通类第二批本科录取资格线。当艺术类录取时,还没有划定第二批本科录取资格线的省市,按第一批本科录取资格线的90%折算(浙江省应达到普通类第一批本科录取资格线×(750/810)×0.9)。如所在省市划定的艺术类文化成绩投档线高于上海大学的报考资格线,则参照所在省市划定的艺术类投档线执行;

3.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1) 必须具有所在省市的编导类专业统考合格证。

(2) 按高考文化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文理考生共同排序),择优录取。

4.艺术与科技:按高考文化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文理考生共同排序),择优录取。

八、学院招生咨询电话: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021-56332481

艺术与科技专业 021-66135068

传播学硕士论文范文9

一、研究背景

1、新闻传播学在我国的发展

新闻传播学的历史相对年轻,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新闻学在德国和美国形成学科,20世纪40年代传播学在美国形成学科。新闻学在中国作为一门学科,以及中国新闻学教育的开端,通常以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作为标志;而1978年7月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刊物《外国新闻事业资料》首次公开介绍传播学,通常被视为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起点。现在“新闻传播学”在中国列为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限于相关资料的有限性,本文只研究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和博士这两个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中的区域差别。

2、我国七大行政区域的划分

我国将除港澳台以外的大陆地区分为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七大行政区域,这七大区域所包括的省份分别为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华中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华东地区: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西北地区: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本文即是在这七大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上进行的数据统计与分析,试图从区域发展与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二、研究数据统计及分类

为对七大行政区域内设有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的院校进行数量分析,笔者先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了相关信息的查询,以下数据均为2013年最新数据。通过查询与整理,得出以下三个表格:

根据以下三个表格内容进行数量上的排序:

各区域设有新闻传播学硕士点的高校数量顺序为:第一、华东地区,28所;第二、华北地区,23所;第三、华中地区,15所;第四、西南地区,13所;第五、华南地区,10所;第六、西北地区,7所;第七、东北地区,6所。

各区域设有新闻传播学博士点的高校数量顺序为:第一、华东地区,28所;第二、华北地区,19所;第三、华中地区,15所;第四、西南地区,13所;第五、华南地区,8所;第六、西北地区,5所;第七、东北地区,5所。

各区域设有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点、博士点的211、985高校数量顺序为:第一、华东地区,17所,其中985高校9所;第二、华北地区,13所,其中985高校7所;第三、华中地区,11所,其中985高校4所;第四、西南地区,7所,其中985高校3所;第五、华南地区,5所,其中985高校2所;第六、西北地区,5所,其中985高校2所;第七、东北地区,4所,其中985高校2所。

三、研究结果分析

1、省份分布

无论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硕士点还是博士点,从数量上来说,排在前三位的都是华东、华北和华中这三个区域。而在这些区域中,三个省份及直辖市又各自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分别为华东的上海市(第一)、华北的北京市(第二)和华中的湖北省(第三)。

2、层次分布

在我国的七大行政区域中,从绝对数量上来说,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层次较高的前三位依然为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从在设有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点的院校中同时设有该专业博士点的比例来说,培养层次较高的前三位分别为华东、华中和西南,其比例均达到了百分之百。

3、导致现有分布格局的原因

(1)政治原因。从政治原因的角度分析,北京市尤为值得一提。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各重点高校云集于此,不仅学科门类齐全,且由于国家扶持等多种因素,学科发展较快,新闻传播学专业在北京高校中的发展也不外如此。当然,除此之外,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新闻传播变得更加重要,尤其是具有国际传播能力的高水平人才更加急缺,这也是近年来北京市新闻传播学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数量较多、层次较高的原因之一。

(2)经济原因。影响高校的数量和学科发展快慢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经济发展水平。在这里以上海市和湖北省为例。从统计结果来看,三个统计表中排名第一的均为华东地区,而对这一结果做出最大贡献的无疑是上海市。上海经济的发展水平为其高校和各专业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基础与保障;而作为华中地区三个省份(河南、湖北、湖南)之一的湖北省,其新闻传播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情况无论从硕士点、博士点数量上,还是从层次上都远超于其他两省,甚至是另外两省之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同样得益于湖北武汉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的经济中心,有着“九省通衢”的称谓。作为内陆地区的经济、金融、商业、贸易、物流、文化中心,长江中上游航运中心,湖北武汉的各项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城市第三。因此,可以说,上海与湖北两地的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科发展与建设都是这两地经济高速发展的得益者。

(3)社会及历史原因。新闻传播学作为人文社科类学科,其研究、实践的内容都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因而,不同区域省份间的学科发展差异也与社会历史原因息息相关。仍以上海与湖北武汉为例,除了前文说述的经济原因以外,不可否认的是,通商口岸——这一中国近代史上特殊的历史产物也为这两地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由于分别是沿海和内陆的通商口岸,上海和武汉不仅在经济上成为了新式生产和商业中心,更是由于西方传教士在通商口岸开拓教育事业与文化机关,培养出一群接受西式教育与知识的“新知识分子群”和开设了一批西式学校,促进了这些城市新式教育的发轫;此外,经济繁荣、民智开启带来的另一必然结果是报业的发达,上海《申报》和《新闻报》创造了引人注目的骄人业绩;武汉1905年以后民间办报的日益流行,1905年至1911年,民办报刊达40多家。这些都为新闻传播学日后成为独立的学科提供了实践的基础。也为上海和湖北武汉的新闻传播学学科的设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关于新闻传播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区域性建议

传播学硕士论文范文10

一、影视传媒艺术发展状况分析

毫无疑问,影视传媒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促发了快速发展现状。传媒艺术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代文化构成的最为重要的对象之一,在影响人心、陶冶精神上举足轻重。而围绕传媒艺术的教育事业更是突飞猛进大规模扩展。按照原有学科门类,传媒艺术长期以来一直置身于文学门类中,分别驻足于文学门类的新闻传播学科和艺术学科中,其生存规则和发展所限也和其所依托一样得失相间。而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过决议,将艺术学独立为国家第13个门类,其中设立5个一级学科,“戏剧影视学”成为包容于传媒艺术的一个一级学科。这既和中国艺术文化的地位得到高度重视、社会对于艺术精神价值的更多认可息息相关,也是传媒艺术在新形势下跃升到新的平台与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的契机。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也伴随着艺术与传播文化的高速扩展,传媒艺术理应顺应时展需要成为一级学科来进一步建设。将视野放大到社会历史背景中看,传播的力量不亚于物质生存的力量,而随着国力不断增强,重视艺术文化和传播价值是衡量国家文化发展平衡与否的重要因素。可以说,中国艺术文化建设和传播力量的发挥顺乎自然,而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所迎来的新的契机,使得传媒艺术教育格局也将发生重要变化。

影视传媒艺术教育因为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而获得新的发展生机,就艺术而言,是伴随人类精神发展史而存在的重要对象,更是人类情感抒发历史的主要呈现。艺术学是公认的独立研究对象的学科,但作为研究人类艺术思维和艺术表现形态规律的学科,从来就存在却并非被格外重视,在阶级纷争和艺术形态至上的年代,艺术只是修身养性和小资娱乐的对象,不登大雅之堂的意识也表现在艺术学不太为学术所认可。但传播的兴起改变了艺术学的地位,某种程度上,依赖传播而走出象牙塔的艺术,在社会的认可度大大提升,而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艺术传播也日渐具有影响,但限于旧有学科划分,其在众多学科中没有得到专业人士预期的高度认可,不断涌现的对于艺术学地位的议论就情有可原了。人们抱怨的只是被轻视的不满、被划归门类的错误、被另类要求的误解等,所以,合理性的学科门类定位的渴望滋生奔涌也是事理所然。如今艺术学升级为门类后,名分真正确立,接着需要的就不只是理论上成立与否,而是需要观念的进步和自身完善的支持,甚至需要在自立门户时让自身理论基业得到夯实,同时应当在自身独立的精神支柱上论证强化。

首先,随着艺术门类的独立建制,影视和新媒体艺术自身的独立性研究需要加强,确立自身独立身份和自有规律的意识需要强化。其次,有了自主掌握学科发展规律的可能性,对于影、视、广播、动画、新媒体等自身差异性与共通性的认识需要更为扎实的理论支持。接着,“传媒艺术”的综合性特征的认知需要梳理,学科包容了戏剧戏曲、影视广播、动画新媒体等,其相互影响使得艺术既有本质如何把握,传播导致变化的异同都需要更为深入的探讨。

二、新形势下的传媒教育认知

艺术学升级门类后,艺术传播教育所面对的现实也有了不小的变化,我们所应对的任务也随之而生。

(一)首当其冲的就是传统传媒的单一性教育面临综合性教育设置的问题。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后,直接带来学科教育影响的就是一级学科的大幅膨胀。此前,在2010年一次全国范围的一级学科调整中,原有文学门类下的整个“艺术学一级学科”增加了包括艺术学一级博士点和硕士点在内的130多所学校,其中包括电影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的艺术传媒学科。按照2011年新门类建立后相应对应调整的原则,这些刚刚获批还没有静下心来的学科迅速跃入快车道:2011年申报新的学科门类下的五个一级学科的学校猛增,一下子就有424个学科申报点,其中报一级学科硕士点35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8个。和传媒相关的一级学科申报超过100个学科,其中报博士点一级学科中的“戏剧影视学”有17个学科,报硕士点一级学科“戏剧影视学”的有89个。显然,过度增长的学科遭遇到共同的问题:如何适应获批后新的学科建设和方向调整,尤其是综合性的人才培养问题。比如,即将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目录中“戏剧影视学”初拟设定11个专业:表演、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制等。其中几乎都涉及或包容影视传播。而研究生培养的二级学科目录初步确定为: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戏剧影视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编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戏剧影视摄影、戏剧影视音乐与录音、播音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教育。其中也几乎都涉及或包容影视传播。影视传媒的时代需求不言自明,但综合性的传媒艺术学理建设还需要假以时日来巩固提高。

显然,综合性是时代走向,也是传媒更好发挥时代影响力的内在要求,而影视传媒在成为文化产业的先导定位上,不能不扩大自身的视野,而影视传媒教育的综合性设置变化无论是实际需要还是学科要求,都已经迫在眉睫。

(二)传媒的学术理论阐释需要加深。在综合性明显的趋向中,学科自身、学科与学科交融的机理需要更为合理的理论阐释。在电影与电视、传播与艺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之中的各自性状、交织可能都需要进行理论的探究。作为技术性强的已有学科,影视传媒学科在自身学科基础认知上一直有游弋和漂浮的成分,在艺术的精神性和传播客观性认识上都需要更为扎实的学理透视。实际上,艺术学科自身整体上也遭遇到门类建立后的理性认识矛盾,我们以往强调艺术门类确立对于艺术学科发展意义重大无可置疑,引起艺术教育界的不断研究也是必要之举。但5个一级学科的现有格局也未必被全部认同,主要原因在于艺术门类之间的差异性较大,而影视和戏剧在表现形态上也差异大于归同,但为了学科独立的大归类而聚合的格局基本合理,但回到自身的划分就难免凸显一些矛盾。尤其是戏剧戏曲与影视广播的分立要求明显,却需要合理联系的麻烦不小,而传播特性和影视艺术之间的关系梳理更为迫切。显然归类的学科建设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将来还将遇到如何考量一级学科的学术含量问题。理论如何梳理,理性如何对待技巧创作、学术理论和传播客观性的关系,正是影视传媒需要正视的问题。

(三)传媒学科教育的质量提升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尽管影视传媒迅猛发展是绝对的好事,但鱼龙混杂和缺乏明确门槛的问题也将凸显出来。不能不说,在此前原艺术学目录下放宽的一级学科点申报,也许在别的学科门类发展中比较自然,因为没有门类升格的新跃进,艺术学科在旧体制下的大膨胀和新规中的一级学科核定显然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却不能不交织而造就学理和逻辑的难题。传媒艺术也是如此,迅猛发展的需求与扎实学历的支撑之间还有不小的裂痕需要弥补。简言之,艺术学科和传媒学科的质量忧虑相伴而生。专家们一般都认为艺术学科需要发展,但质量跟进十分必要。由于上一轮的学科论证有归于宽泛之嫌,而且是准许在8个原二级学科划分范围中的三级学科方向上进行一级学科申报,要由此来进行归并复杂化的新一级学科在学科门类意义上的对应,其拔苗助长的一些渴望,就容易催生刚刚建立的艺术门类大膨胀的一级学科局面。传媒学科也难以避免。在传媒学科申报者中,一些学科学理基础不好,而学科拼凑现象明显,教学科研带头人学术影响力很弱,队伍的质量也不高。如此这般的学科发展不免影响着影视传媒学科的发展质量。严格新生学科的对应理应成为重要问题。而在审核程序和甄别步骤上,依赖学科评议组的学术判断,与制定有步骤的删选规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既有膨胀发展的不利因素,也为真正需要并且也有条件的学科上台阶提供机会。及早规范传媒艺术学科的入道门槛和学科建设规格已经迫在眉睫,实施必要的准入制与质量监督也势在必行。而关键是确立学科在人才艺术质量把握与传媒水准的衡量上,否则,我们一些学科教学基本准则就难以确立,人才质量也必然不能提高。

总之,传媒艺术学科教育在适应时展大局与学理规范要求之间,在传媒的客观规律把握与宣传的意识形态性之间,在理论要求和实践性之间,都有新的探究问题需要细致的质量把控。艺术学升门类后传媒艺术学科获得更为开阔的发展空间,意义不可低估,按照艺术传播规律进行学科建设,更多依赖行家来评判、推进发展学科,促进传媒艺术学理更为扎实的深度建设,都具有了更为有利的条件。“独立成人”也就意味着更为宽广的心胸和视野。艺术学门类将要开始新的建设,必须从观念上重视学科门类是一个理论体系的建立,而不是简单的番号变化,艺术学科性质内容的介定,才是学科为自立门户建设的重要事情。艺术传媒的自身理论基础建设和学科定位将会是下一步重要的工作,我们期望在传媒教育中,中国特色的传媒学科和传媒教育经验将得到确立,独立精神的艺术传媒摒弃随波逐流的屈就市场和娱乐放纵,高扬艺术人文精神的高尚性和传播的客观公正精神,适应新背景下传媒艺术发展规律,造就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三、新形势下综合大学复合型优秀影视高端人才培养构想

我们已经到了重新思考影视人才培养变化的新阶段,而其中电影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的先导性对象,这里着重从适应时代需要的电影高端人才入手来窥视如何培养影视传媒人才,首先要对电影人才基本认识:

(一)中国艺术教育包括电影教育经历着历史性的变化,包括观念变化和社会需求现实变化

一般而言,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艺术教育,限于传统局限和艺术教育较为狭隘的局面,几乎等同于艺术技巧教育,艺术教育以培养专业艺术人才为唯一标准,以艺术表演对象和个人技艺突现为设置目标,课程体系基本沿袭苏式表演体系的路子。这是和物质基础条件薄弱相关的培养艺术专才的旧式路径,口耳相传的师徒教育和注重技巧忽略文化的教育成为简单精英教育的伴随物。包括电影教育在内,遵循的是艺术是个人技巧技艺的体现,看家的本领和吃饭的本事都在于技艺高低,于是推崇的就是艺术专一技巧教育。就整体社会形象而言,艺术也是高雅的代名词,专业艺术教育就是培养艺术专才的教育。这导致的是传统艺术教育成为精英艺术表演专才,技巧成为衡量标准,单一专才教育的时代必然性和人才培养必要性都无可置疑,以电影学院为代表的电影教育取得了门类区分、各自掌握专业分工的基本路子。其长处是以技能精到为目标分工合作的电影创作体制,保证了电影的综合性的聚合。但不能不看到其弊端可能是突现了在获得技巧专一的同时,其他关系到人的全面的价值的让位和文化素养的低落。电影人才适应少而精的专才教育也是时代之需,却不是长远之态。

近10年,被时展促发而逐渐醒悟的艺术教育开始观念和体系上的变化,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凸显,具有人文素养的综合性人才在实践中凸显其价值。电影创作从单一性的电影学院分科教育到跨科类的创作(如摄影、美术系毕业生成为导演等),再逐渐扩展到戏剧学院等其他艺术门类人才崛起成为电影创作专才(包括在编剧、导演、表演人才上非电影学院分科培养人员成为电影创作崭露头角角色),综合性人才慢慢地从综合高校的各类学科学生中涌现成为电影创作的新生力量等。而这一新现象在电视台更为明显:越来越多非学电视人员成为创意主体的骨干。于是,时代需要高素养、综合素养艺术人才的趋势日渐明显。艺术教育对人的全面成长的要求,和电影创作需要综合型人才的期望,超越了仅仅是技能教育阶段,而引起大规模的综合性高校影视专业的发展热潮。综合文化进入电影艺术学科教育视野、技巧之外的文化素养的迫切性要求加强、认可培养艺术家需要综合功底的认识扩大等,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以艺术专才为唯一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电影教育的多样化开始呈现。

而环顾国外,以电影教育发达的美国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南加州大学、纽约大学等为代表)成为高端电影人才基地,跨学科人才深造成为美国电影创作主力、综合性大学培养电影出色人物的例子越来越明显,创作人才迭出于综合大学的现实,大大鼓舞了中国电影教育的综合性发展步伐。中国电影学科在综合性大学或综合性艺术学院发展迅速已经令人惊讶。

与此同时,综合大学的电影专业教育注重研究生层面的高端人才的优势得到展现,博士、硕士点的迅猛发展,改变了电影创作的技术型单一人才的景观。以MFA专业硕士人才为目标的电影艺术教育格局开始形成。中国电影教育已经走到专业院校和综合院校并驾齐驱的阶段,但专业分科性占据电影实践主力的长处和发展局限、与综合性人才增多却还不能影响创作大局的现象凸显出来。

(二)复合型高端电影人才培养的现实分析

综合性大学进入电影人才培养肇始于1993年,当时教育部批复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设立影视教育专业,这是综合性高校第一次染指电影教育。次年,北京师范大学被教育部批复设立了“影视艺术与技术”硕士学科,开始招收电影学硕士,后按照学科目录调整自然变成“电影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两个学科点。综合性大学的电影学科有别于专业电影学院的培养体系,在北师大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成熟,在2001年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奖。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获得中国高校第一个电影学博士点,随后以此电影学博士点为核心,北京师范大学又获得中国第一批为数不多的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高端电影人才培养在研究生不同层面得到发展。

与此同时,专业艺术院校如电影学院也开始在研究生层面招收高端电影人才,开始转变电影创作只要分科性人才的观念,综合性意识逐渐渗入专业艺术学院。而综合大学的电影高端人才培养则驶向快车道。

在这里,重要的是艺术教育观念的变化:包括电影创作不仅仅是分科技术人才培养而需要综合性素养教育,综合院校的电影人才培养自有其时代需要和独特性,专业艺术院校的电影人才也必须在人文综合素养和超越技术技能培养上扩展。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数字技术的发展,DV影像创作的普及性时代到来,电影的技术创作门槛降低,而创意的文化水准越来越重要。社会需要更多的影视影像创作人才,更多跨专业人才进入影视创作,电影人才期望高端提升的愿望增强,几所重要的首批MFA培养高校的艺术硕士报名人数高涨,更多电影人才培育学校跟进,高端电影人才教育需求增加。

在包括《阿凡达》带来的3D技术的风行和乔布斯的苹果手机所引发的创意创造的现实面前,电影创造性思维的价值得到高度重视。随着视觉时代已经到来的现实,综合性电影创造人才的意义更得到广泛认同。中国电影教育迎来了综合性教育与专业性人才相互融合的时代。将专业性提升为综合性创造人才和综合性培养需要拓展跨学科意识,以及专业与综合相互为用的认识,促发电影培养新观念,恰逢其时人才培养意识促发了需要多校整合资源、联合培育电影人才的时代,复合型电影高端人才培养研究生学位计划肯定会带来电影高端创作人才涌现的新景观。

(三)如何创设复合型高端电影人才培养的思考

复合型高端电影人才需要强化理论观念和技能操作的结合,北京师范大学的电影人才培养除了前述的最早开设综合性大学电影在职硕士、第一个综合高校电影硕士点、第一个高校电影学博士点以及第一个开设高校电影制作专业(培养出如演员潘粤明、导演宁浩),以及创设至今的大学生电影节为电影多样人才实践打下基础等外,形成对于综合性复合型电影创作人才培养多层次培育的经验。其中,综合性电影人才培育观念的确立第一重要,而培育课程和方式成为实现的保障,理论和创作实践结合的实施要求是促发因素,以师资保证和教师素养提高来支撑也是必要的措施。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获得国家唯一的中国电影史重大攻关项目的资助,周星教授和于丹教授的电影与电视课程分别获得国家精品课程,周星教授还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多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在电影历史与理论、纪录片理论、影视创作实践等方面获得突出成就。

由此,建立复合型电影高端人才培养机制势在必行。并由此提出如下贯彻设想:

在观念认知上:高端电影创作人才的概念,应该是具备综合人文素养又具有扎实的专业电影认知、理论思维观念先进和形象创作能力突出、把握综合性电影创作眼光又有操作动手能力的高端硕士以上人才。对象多样性:应当包括:A.现有艺术专业硕士;B.包括创设艺术专业博士和部分学术硕士在内的电影研究生培养对象;C.连通电影创作专业的5年制电影本科硕士连读培养对象;D.为在职电影行业人员专设的多校专修学位办在内的培养体制。在选拔方式上:A.以专设复合型电影高端人才培养指标和招收计划为主,兼顾从联合培养高校入学后电影专业学生中考核选拔结合的全日制人员;B.针对在职人员的选拔结合艺术硕士招生单独进行;C.针对已有成绩的从业人员培训学位班单独考核。在培养方式上:A.多校生源共同招收聚合、分阶段培育和分校综合培育结合;B.各校分别招生、多校交叉授课、集中优势专家讲授课程;C.分别培养小学期聚合交流创作研讨;D.各校分别和共同实践创作机构合作培养。关于毕业标准:毕业阶段多校互请专家答辩考核;创作作品需要校外专家参与评审;课程共同制定规定动作与各校自主设立差异性课程;毕业签章多校认可签署等。

传播学硕士论文范文11

【关键词】传媒;改革;“语法问题”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2008年底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年会共收到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雪城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生的投稿近200篇,入选论文或摘要55篇。年会以“变革与传播:中国传媒三十年”为主题,旨在回顾30年来的传媒改革,探索深化改革之路。会议主要从新闻学的内在规律出发,对改革进程中遇到的传媒体制、国际环境、消费文化等“语法问题”进行检视。为迎接2009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八十周年院庆,年会特设了“研究•视域•变迁”等专场,省察了传媒改革进程中新闻传播研究的进展以及新闻传播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自由与法制:传媒体制改革的重要主题

“新闻自由和新闻立法是研究新闻改革最重要的主题。”(孙旭培,2008)本次年会再次强调了传媒体制改革过程中自由与法制的核心作用,深入阐发了现有体制下传媒表达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了推进传媒体制改革的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孙旭培教授作了主题演讲。他认为,如今改革达到新的阶段,要再次重申新闻立法,以此来渐进地实现更大程度的新闻自由。他引述了《人民日报》2008年11月3日的评论:“应加快新闻领域立法工作,继续完善与新闻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做好新闻工作、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供法律保障。”(华清,2008)他认为,这预示着新闻立法将是今后进一步推进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孙旭培,2008)

在此基础上,孙旭培教授提出了从自由和立法角度研究新闻改革的13个研究议题:新闻自由权的具体研究、新闻自由的维度和尺度、宣传本位与报道本位、社会稳定与意见多元、新闻法治与社会效益、突发事件与新闻自由度、第二第三国际与新闻自由、清末与民国两个时期的新闻自由、新闻自由的急进还是渐进、媒介批评的法律规定、宪法中的言论出版自由与媒体创办、新闻评议会制度、对新闻自由的法律救济。他希望与会研究生秉承专业精神,能对以上议题规范地进行学术研究。(孙旭培,2008)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卢家银、崔明伍(2008)在入选论文《新闻媒体在利益表达中的困境》中,通过分析新闻媒体在公众利益表达过程中遭遇的困境,为新闻立法提供了现实论证。他们认为,新闻媒体在现有体制下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又是人民的“喉舌”,这在部分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将造成“喉舌”之困――媒体究竟应遵照政府的宣传策略,还是应该直接表达民意。同时,市场也干预着传媒的表达。因此,在多元利益的情况下,需要首先建立解决言论纠纷的宪法诉讼制度,为公众利益表达提供司法保障;同时,建立公众媒体等各类媒体,将多元利益在传媒中分割开来,以保障每一方的表达权利。

复旦大学硕士生阴良(2008)也对当下传媒表达的困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卢家银、崔明伍的研究不同的是,阴良选取外国媒体驻华记者这一特殊的群体进行研究,访谈了16个来自不同国家、媒体的外国驻华记者,发现外国驻华媒体受到更复杂的社会控制;同时,研究立足于“人”,而不是直接分析“传媒”,因此,在组织、行业、社会这三个层面外,还特别强调了个体层面的因素,提出了“伞兵记者”(parachute journalists)与长期驻华记者(resident journalist)这两种不同的派遣方式造成了个体认知差异,并最终影响记者的表达。

清华大学博士生唐建英研究了欧盟《视听媒体服务指令》,提出了可供国内参考的依据“线”和“非线”这两种不同服务性质来区分内容规制程度的新思路。文章分析了欧盟新媒体内容规制政策的演进过程,阐述了《视听媒体服务指令》出台过程中公共利益与产业利益的冲突,以及统一监管与分层监管规制原则的确立。文章指出,欧盟的“规制模式的探索无疑是超前的,其效果还有待在以后的政策实施中来评估”(唐建英,2008)。但目前新媒体的内容规制也是我国政府公共政策和传媒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二、开放与霸权:传媒全球化进程的现状分析

传媒改革的进程与国家的开放程度是紧密联系的。30年来,中国媒体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奥运会、世博会等“焦点时刻”,中国传媒应该如何把握机遇走向世界?

本次年会入选论文中,有2篇在海外高校就读的中国研究生撰写的文章。文章通过介绍、阐述、分析海外媒体,直接或间接地揭示了中国媒体当下的国际环境。

美国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硕士生侯静慧、马瑜晶(2008)对1978年至2006年《纽约时报》关于中国报道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采取了分层抽样的方法,“年份”为抽样“层”(strata),每层中随机抽取10篇新闻报道,得样本290篇。研究用GDP和进出口总额来测量经济实力,其乘积作为自变量;报道量(quantity)与报道效价(valence)作为因变量。研究发现: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报道的数量显著增加,而其中负面报道的比重也随之增大。结合霸权理论,研究认为这种负面报道增多的现象是因为西方国家的权力阶级需要综合利用大众媒介中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各类信息,以求保证民众的思想与现有社会秩序达到一致,即实现“媒介霸权”(media hegemony)。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硕士生毕佳颖(2008),结合美国互联网的政治表现,分析了“个体内容出版者”(individuation content publication)对政治的多元影响。文章认为,“hegemony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also powered in a soft way(美国霸权以一种柔化的方式得到强化)”,即将“媒介霸权”隐藏在个体政治背后,通过技术控制以加强自身的权威性。文章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中国会不会走“美国道路”,互联网的发展会对目前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产生怎样的影响,文章希望能在今后的实践中给出解答。

同样关注霸权问题的还有同济大学的硕士生肖云帆(2008)。她分析了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不同国家地区的10种有代表性的英文报刊杂志关于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Hanover World Expo 2000)”、“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Aichi World Expo 2005)”和“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Shanghai World Expo 2010)”筹备情况的报道,比较了报道侧重点的不同:西方主流媒体报道上海世博会时,侧重于宏观的经济与产业、商业的报道,也有部分政治主题的负面报道,几乎没有文化和科技领域的报道,而对爱知和汉诺威世博会的报道则有显著差异。与侯静慧等人不同,肖云帆提出了积极应对西方“媒介霸权”、改善国家媒介形象的传媒策略,包括提供多元议题、综合运用多媒体、整合传播模式等。

北京大学硕士生刘畅与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生郑宇钧,以《筑梦2008》为个案,从修辞学角度研究了纪录片跨国界意义共享的策略。文章指出,“北京奥运的纪录片要在‘全球化’的普世价值和‘本土化’的民族特质中寻求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球土化’策略(glocalization)”,即展现“全球化了的”本土与“本土化了”的全球,以达到跨国界的意义共享。(刘畅 郑宇钧,2008)文章分别从本体修辞、积极修辞、非常规修辞等角度研究了“球土化”策略具体的表现形式,为中国今后的纪录片制作提供可参考的发展方向。

复旦大学硕士生吕芳雅(2008)运用战略管理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对中国电影产业如何“走出去”进行了研究。文章分析了好莱坞模式与日韩模式等可借鉴的运营模式,对今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关注泛亚市场,而不单是西方市场;加快建立自己的海外发行渠道;进行制度调整,等等。

三、商业化与大众化:传媒文化观念的变迁

《文化症候与文学期刊的影视趣味》(周根红,2008),阐述了纯文学期刊《收获》1990-2008的历史演变。随着《收获》逐渐成为影视文化风尚的引领者,并推出了关于影视明星的《一个人的电影》专栏,周根红认为,《收获》已逐渐失去纯文学理念,成为大众文化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生产影视文学与大众传媒紧密勾连。作者对“影像霸权”的形成表示了忧虑,并表达了对纯文学期刊原有的独立性与先锋性的向往。

《女足的媒介再现:“适时而现”的铿锵玫瑰》(褚悦闻,2008)探索了商业化与高度社会性别化的话语机制对中国女足媒介再现的影响。研究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奥运年2004年1月-9月间267天《东方体育日报》的报道篇数、照片数量、头版报道等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发现:在没有重大赛事的情况下,女足再现为“玫瑰”;而涉及奥运盛事,女足则彰显“铿锵”,被赋予男足未能担负的民族精神和使命,其在艰苦环境中奋力进取的风貌受到媒介的反复强化。文章分析了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弹性的、分层的、有目标的媒介再现,是媒介以争取收视率的新闻娱乐模式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操作;在商品化的媒介中出现的女性,乃适应商品化的、被重新社会化的、被再创造的公式化形象;性别是一种社会范畴,体育活动的社会性别化,区隔并规定了女性气质和霸权的男性气质特征的客体和行为;团体性的体育项目承担起了建构民族认同的文化意义。

在商业化环境下,受众的消费习惯和认知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又反过来促进了商业化媒体的定位转变。清华大学硕士生李华颖(2008)对消费者购买畅销书的原因进行了问卷调查。基于知觉价值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调整和修正过的模型,研究发现:知觉品质越高,主观规范越高,知觉行为控制越高,就越可能购买畅销书;而知觉牺牲并未起到较大的影响力。因此,作者认为,畅销书作为大众文化的产物,不易因消费者成本影响人的购买行为,“畅销”本身对书本的功能、品质或品牌等的肯定让消费者不计太多代价地购买。这一研究也暗示了未来畅销书定位与定价的发展趋势。

在年会的新闻沙龙环节,同一话题在网络传媒领域中也得到了讨论。《从中国老年网站的建设看虚拟社区的发展――以中国的老小孩网站为例》作者、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吴欢,通过对“老小孩”网站的个案研究,探讨了商业网站通过共建成员的精神认同获得商业收益的方式。吴欢特别强调了成员的个体认同与社区认同之间的互动、网下社区和网上社区的相互支持。她认为,虚拟社区,尤其是老年群体的虚拟社区不可能脱离现实世界,要通过与现实社区相互作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吴欢,2008)老小孩网站创办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师张志安博士介绍了“老小孩”的运营方式,也指出了通过上网给老年人精神慰藉的创办理念。

四、继承与创新:新闻传播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

传媒改革从“语词革命”向“语法革命”转变,为新闻传播学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内容。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童兵教授的主题演讲中,他以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为视角,总结了30年传媒改革带来的新闻学科的发展。他强调,研究生群体的学术研究与我国新闻传播理论的发展是高度一致的,从老一辈的学科领军人阐发新闻学基本原理、建构新闻学理论框架、走出新闻史学研究新路径,到80年代继往开来的中坚提升新闻学科的科学性,再到90年代开拓学科新领域,到新世纪夯实基础理论、开创新媒体研究,研究生群体始终积极参与了新闻学科改革与发展的历程,积累了丰厚的学术研究成果。童兵教授希望,今后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构建新闻传播学理论体系,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广泛开展中外合作研究,走好传播学本土化之路,培育新闻传播学大师和新闻传播学中国学派,研制中长期(2009-2020)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规划。(童兵,2008)

复旦大学硕士生滕育栋(2008),则从微观层面着手,思考了30年来新闻思想的转变。他以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为切入点,通过考察1978年以来公开出版的新闻史著作对其描述、评价话语的变迁,揭示了三种不同的新闻史著写作方式:服从宣传需要的历史写作,突出文献新闻学理意义的写作,作为新闻改革历史基础的写作,阐发了其背后的新闻思想。作者强调了新闻理论的发展在中国新闻史的写作中的推动作用,认为中国新闻史的写作能为我国新闻理论的发展提供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源,希望更多的人回归到新闻史研究中。

苏州大学硕士生张震(2008)梳理了30年学界对于新闻客观性的看法变迁。从新闻客观性的来源、内涵、主观态度、宏观操作方式、微观操作方式等角度进行了梳理,指出了今后研究的议题与趋势。南京大学硕士生温海玲(2008)对1988-2007年组织传播研究论文进行了历时性分析,根据其研究走向:“学科介绍原理阐释应用分析学科建设”分析了每一时段的历史特征,并提出了加强组织传播学科建设的想法。兰州大学硕士生华汝国(2008)综述2005-2007年我国网络传播研究情况,归纳了其中所体现的研究热点及形成的重要观点,并进行了评价。

此外,本届年会论文还对往届年会的学术成果进行了继承与创新。本届年会入选论文《瘦身减肥广告中性别因素对第三人效应的影响》(梁静、黄艳姗、艾依璇,2008)与上届年会入选论文《不同媒介素养的大学生第三人效果研究》(周海晏、王帆、邢荣、马、王祥颖,2007)同样是对“第三人效果”(third person effect)的研究,但侧重有所不同。上届论文的主要价值在于将媒介素养的概念引入了第三人效果的研究,并测量出不同媒介素养的大学生存在第三人效果差异。而梁静等人将媒介素养中的广告关注度作为中介变量,用以诠释性别因素与第三人效应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上届论文研究的深化与补充。

注释:

[1]语法革命,是指“在现有要素和功能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规则的改变、关系的改变以及制度、机制、运动模式、盈利模式、与受众关系、技术要素层面的改变,形成新的发展机会”。(喻国明,2008)对于传媒改革而言,要从要素扩增到结构重组、规则改变和发展模式转型。

参考文献:

[1]毕佳颖.(2008,November).PowerfromMass-JournalismofInternetonAmericanPolitics.“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摘要,上海.

[2]褚悦闻.(2008,November).女足的媒介再现:“适时而现”的铿锵玫瑰.“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3]侯静慧、马瑜晶.(2008,November).风雨三十年:中国形象在美国媒体中的变革.“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4]华汝国.(2008,November).从中国老年网站的建设看虚拟社区的发展――以中国的老小孩网站为例.“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5]华清.(2008,November3).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有效管理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人民日报.pp.7.

[6]李华颖.(2008,November).畅销书购买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知觉价值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的解释.“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7]梁静、黄艳姗、艾依璇.(2008,November).瘦身减肥广告中性别因素对第三人效应的影响.“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8]卢家银崔明伍.(2008,November).新闻媒体在利益表达中的困境.“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9]刘畅郑宇钧.(2008,November).从视觉修辞的角度看奥运纪录片的“球土化”策略.“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0]吕芳雅.(2008,November).中国电影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分析.“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1]孙旭培.(2008,November).新闻改革研究:专业精神与学术规范.“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主题演讲,上海.

[12]唐建英.(2008,November).《视听媒体服务指令》与欧盟新媒体内容规制初探.“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3]滕育栋.(2008,November).“用陆定一说话”:中国新闻史写作中的“加法”与“减法”.“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4]童兵.(2008,November).研究生:新时期新闻科学发展创新的生力军.“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主题演讲,上海.

[15]温海玲.(2008,November).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组织传播学研究的变迁――对新闻传播视野下组织传播学术论文的历时分析.“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6]吴欢.(2008,November).从中国老年网站的建设看虚拟社区的发展――以中国的老小孩网站为例.“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7]肖云帆.(2008,November).媒体力量在国家形象对外传播中的应用――汉诺威、爱知与上海世博会实证分析.“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8]阴良.(2008,November).社会控制对新闻生产的差异性影响――以外国媒体驻华记者报道倾向为分析视角.“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9]喻国明.(2008).传播的语法革命和传媒竞争力构建.传媒观察,1,15-17.

[20]张震.(2008,November).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界关于新闻客观性的研究述评.“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传播学硕士论文范文12

年轻有为 勇攀高峰

1987年出生的粟硕教授,2005年进入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学习,本科毕业之后以优异的成绩和丰硕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华南农业大学的博士学位,并于读博士期间获国家公派,访学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预防兽医系,曾经连续四次获得教育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8岁博士毕业后于2016年1月直接受聘为南京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整个领域最年轻的教授、博导之一。粟硕教授长期围绕狂犬病,犬、猫流感等伴侣动物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控以及禽流感,MERS等新发传染病的跨种间传播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

冠状病毒研究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由一种类似SARS的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2013年以来,截至2015年5月24日,已造成1134人感染,其中427人死亡,病死率高达37.7%。粟硕教授针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在韩国和中东地区的流行传播模式和防控方案,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相关研究人员合作,夜以继日的不断工作,迅速进行了回溯病毒流行病学分析,尤其是对我国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输入性病例进行分析,提出传染病病原体通过交通跨自然屏障进行快速传播的学术观点,并且对我国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提出有效建议。同时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题为《中东呼吸综合征:一个在韩国和中国之间潜在爆发的威胁?》的论文,全面介绍和探讨了这次波及中国的中东呼吸综合征(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并且对我国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提出有效建议。该文发表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柳叶刀》杂志特别为这篇文章发表评论性社论《中东呼吸综合征――全球卫生安全的新威胁》,评论这篇文章的重大意义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潜在的爆发威胁。

随后针对目前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冠状病毒复杂的流行情况和快速的重组等特点,粟硕教授利用先进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从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机理、进化和重组情况等方面对不同的冠状病毒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且用大数据网络监测和分析病毒序列预测了存在潜在威胁的动物源性重组冠状病毒,并且针对中东呼吸综合征,SARS等冠状病毒的频繁重组提出了具体防控建议。粟硕教授再一次在高水平权威期刊发表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等新发传染病流行病学的论文。该文章发表在顶级传染病杂志“Trends in Microbiology”上(Cell系列子刊,2015年影响因子9.5)。

流感病毒研究

粟硕教授在临床一线和WHO网站等收集了近年来流感病毒的研究数据,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合作对我国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和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根据流感数据库信息确定了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在我国的分布地区和范围;根据遗传进化数据总结了我国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图谱;并根据研究团队的研究结果提出了禽流感病毒,特别是H7N9、H10N8和H5N6等新型重配病毒出现、传播和流行的模式。该研究结果对了解我国禽流感的遗传进化及禽流感防控措施的制定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对于犬猫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以及跨种间传播机制也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

笔耕不辍 成果丰硕

从理论到实践,粟硕教授更是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并对行业技术进步或产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一、提出了诊断和控制埃博拉病毒(EB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的关键要素。

(1)首次分析了3种主要WHO推荐的EBOV试剂盒的诊断特征。分析EBOV的诊断方法特征,提出通过改进RT-qPCR,降低阈值,提高EBOV感染早期检出率的学术观点,对EBOV检测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首次对中国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感染进行了回溯流行病学分析。

中东呼吸综合征过往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尤其是我国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分析,提出传染病病原体通过交通跨自然屏障进行快速传播的学术观点对中东呼吸综合征的防控提出建议和呼吁。

(3)分析感染人的6种冠状病毒,着重阐述了中东呼吸综合征重组的相关内容。对可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机理、进化和重组情况等方面,预测潜在威胁的动物源性重组冠状病毒,对新型重组冠状病毒的出现提出预警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二、通过对犬猫流感病毒的研究,阐明犬猫在流感病毒传播中的角色。

(1)血清学调查中,首次在犬中检测到多种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提示活动物交易市场可能是禽流感病毒跨种传播的一种生态模式,活动物交易市场中的流浪犬可能是传播流感的重要宿主。

(2) 建立了H3N8亚型流感病毒的猫感染与传播动物模型。首次建立了H3N8亚型流感病毒猫的感染模型,并证明实验条件下可以在猫之间发生水平传播,为H3N8亚型流感病毒的传播提供新数据。对H3N8亚型流感病毒的犬猫适应和跨种间传播提供动物模型。

三、首次进行了犬流感病毒感染犬后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初步证明了H3N2亚型犬流感病毒感染犬肺脏组织的蛋白质组特征和病毒NS1蛋白在介导抑制IFN-β应答中的重要作用,对犬流感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

四、进行了H6N6禽流感病毒在小鼠体内的适应性研究。发现对于H6N6禽流感病毒适应哺乳动物相关的位点是HA (H156N S263R) 和PA (138M)协同作用,这可能是在缺乏PB2 627位点变化时候的替代变化。所以对H6N6亚型流感的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五、致力于狂犬病病毒的综合防控,致病性以及净化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