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

时间:2022-08-03 16:43:04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1

关键词:中职学校;文化建设

一、引言

自2010年国家启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以来,我国中职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中职示范校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建设,形成一批代表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大幅度提高这些学校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使其成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提高质量的示范和办出特色的示范,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然而,笔者认为,现今在建设过程中,大多数中职学校还停留在被动完成任务的层面,缺乏精神和文化层面的思考与行动。而文化无疑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凝聚活力的源泉。因此,加强中职学校文化建设,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中职教育改革创新、实现内涵发展,并且对于技术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等职业教育功能的实现,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巨大作用。

二、重视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因解析

实践证明,任何建设成果要真正固化和积淀下来,并产生质的飞跃,只有到达文化层面,才能实现。学校建设也是如此。因此,如何以文化建设的视角思考中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形成一种文化自觉,是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积极面对和解决的。这既是客观要求,也是提升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凸显办学特色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1. 学校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会出现在师生的思想、感情中。

笔者认为,学校文化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能反映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教育性和选择性。学校真正的特色就体现在文化差异上。比如,上海信息技术学校追求“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社会乐于用”的三乐文化,强调寓教于乐、寓工作于乐、寓培养人于乐的精神;而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则讲究“自强不息、德技立身”,突出了职业教育培养技术人才的特色。总而言之,由于各校的历史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办学理念不同,各校文化也会有自己的特色,而这种特色一旦成为师生的共同信念,就会无时无刻不体现在其思想和情感中。笔者所在的深圳二职着力构建深圳最具幸福感的校园,致力于培养深圳最具孝心和爱心的学生,在这种氛围影响之下,校园中涌现了一批师生互相尊重、共同进步的优秀典型例子,教师头脑中没有三六九等的概念,学生也就懂得把个人幸福推及他人,处处维护学校。

2.学校文化中的制度文化能规范师生的行为。

夸美纽斯曾说过,“为建立规章制度而进行的斗争要比造几堵墙难得多……学校的安宁就在于认真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学校缺乏制度,就会杂乱无章、互相推诿;如果有执行良好的制度,学校办事就有章可循,有条不紊,这是毋庸置疑的。前文中提到,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内在思想和情感,而制度则能将其体现在外显行为当中。在笔者看来,只要把握住这两者,任何类型的学校文化都是可以生成和实现的。那么,如何寻找学校文化中的制度?这绝不在于个人的主观臆断,二是需要在师生教与学的活动中、教育活动中,甚至是日常沟通交往中实践、总结、提炼。

3.学校文化构建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

有些人也许认为,学校文化是高不可攀的虚渺事物,是存在于书本中、文献中、词典中的概念,在真实的学校中不会遇到它。笔者认为,事实绝非如此,而且恰恰相反。试想一下,当你走进任何一所学校,看到这所学校的建筑,穿过校舍的走廊,听到教师、学生们在教室里的交流,看到学生们在操场上的驰骋,这些都会让你对这所学校产生直观、质朴的感受,而且这种感觉无处不在,这就是学校文化。再回忆一下,当你在一所学校工作数年之后,这所学校就使你变成了勤快、果断的教育从业者,或是懒惰、拖沓的教书匠;就使你变成了友好、合群的集体成员,或是消极、孤独的个体,这也是学校文化。由此可见,学校文化在潜移默化地内化了生活方式、支配了日常行为,它并不遥远,并不飘渺,因为它就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常规教学、研究事务之中。

三、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和途径

1.学校文化建设体现在办学思想上。

“学校文化”这一范畴在教育领域中的探讨由来已久,但却并不深刻,杨全印、赵中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学校文化的“疲态”完全是因为“学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忽略了核心的东西, 就很容易在改革的大潮中迷失自己。”笔者认为,办学思想就是核心中的核心。一所中职学校的文化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水平上,也不仅仅体现在富有特色、个性鲜明的师生关系上,它更体现在办学思想上。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制度文化和教与学的过程均出自于办学思想,可见,办学思想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笔者所在的学校以“幸福教育”为办学理念,旨在使师生均能享受幸福、实现人生价值。在这种理念指引之下,成功施行了校部二级管理制度,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内动力,也造就了一批在不同领域卓有成就的学生,使师生都在各自的平台上找到了实现幸福的方法。

2.学校文化建设体现在学生观、师生观上。

笔者坚持,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而学校领导者则对教师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在学校里,教师必须肩负起帮助学生健全人格、丰富学识、强健体魄、增加他们自我价值感和追求成功的责任。通常,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严苛,这与教师自身的教育经历有关,对于职业院校尤其如此。但这种严苛一般仅局限于对知识的掌握和规章制度的依附上,这是因为,在一些教师看来这就是对学生全部的“爱”。而作为对学生生命体最基本的关怀和给予却成了学生的奢望,他们的需要、兴趣、情感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于是,厌倦、自卑、失落、紧张、压抑、憎恨这些本不应该属于他们的东西却逐渐在他们的心中生成。对于学生,除了在知识掌握上给予关心和帮助外,更应关注学生的心灵,走近学生,走进学生,通过教育,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学校生活的幸福与快乐,并努力使他们成为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创造者。

3.学校文化建设体现在课程、教学上。

课程、教学与学校文化本就是息息相关的。“课程,就是文化的反映……课程的结构和功能就在于理解学校文化的最重要要素,以及这些要素是如何组织和相互影响的。”举例来说,校本课程就是一种整合学校文化生成课程资源的典型。校本课程的设计既能够突出教育性,又与校园环境相协调,成为学校得天独厚的文化景观。校本课程的教学可以有机整合而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在继承学校传统、弘扬学校精神、塑造健全人格、提高人文素养等方面充分发挥其作用。比如,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以“打造幸福课程”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将目标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过渡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将课堂有三声(即掌声、笑声、辩声)、三动(即身动、心动、思动)和三量(即信息量、训练量、思考量)作为评价指标,使上课不再是一种令人感到压抑、苦闷、痛苦的经历,而是一个充满愉悦、让人神往、魅力四射的乐园。

4.学校文化建设体现在后勤、管理上。

后勤作为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学校这一特殊环境中产生的。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如何进一步发挥、是否能发挥学校文化的陶冶力、辐射力和推动力,也是极为关键的。笔者认为,应通过创新之路,创建后勤、管理的巨大影响作用,这对于促进稳定、化解矛盾、凝聚力量、树立形象、创建品牌、扩大影响、发挥优势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中职学校文化既是学校的名片,又是学校的内涵,是其生存和发展的起点和原点,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构建中职学校文化,需要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将学校文化深深植根于职业教育的沃土上,充分运用示范校建设的广袤平台和历史机遇,引领学校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文化的激励功能、制约功能、教育功能、选择功能和创造功能,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思想,以课程为载体、以后勤为保障,在办学实践中实现文化育人和文化强校。

(作者单位: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教职成〔2010〕9号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Z].

[2]任钟书.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杨全印,赵中建. 我们是这样研究学校文化的[J].上海教育科研2005,(6).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2

19823574 我国中职教育免费政策的合理性危机与调整 王星霞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1期 8600字

19823575 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 展立新 陈学飞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3年第1期 22000字

19823576 上升期的中国职业教育及其制度创新实践 徐平利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期 8200字

19823577 整合:职业教育应然的思维方式 张健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期 10100字

19823578 “职业教育共同体”理论探究 赵军 马庆发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期 8000字

19823579 中等职业教育资助体系的历史沿革 丁留宝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期 9800字

19823580 21世纪初我国高职教育政策范式变迁——从技术理性到政治理性 黄文伟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8800字

19823581 高职教育类型定位的政策意蕴 杨旭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500字

1982358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 和震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1期 10100字

19823583 我国省际间高职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基于生均经费支出指标的分析 戴文静 《高教探索》 2013年第1期 9200字

19823584 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及机制创新 张涛 等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期 10500字

19823585 职业教育生源分析与对策研究 黄文科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6700字

19823586 珠海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吻合度研究 邓佐明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期 6800字

19823587 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设计研究 颜玮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600字

19823588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性研究 李志刚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500字

19823589 发挥天津滨海新区资源优势 探索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实践案例 姜媛 等 《世界教育信息》 2013年第1期 4600字

19823590 高职院校长质量文化领导力及其提升路径 王振洪 《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8800字

19823591 企业一线骨干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武蕴馥 董文达 《中国高等教育》 2013年第1期 6100字

19823592 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迁的制度分析 张孝理 陈宏图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1期 7600字

19823593 创新企业办学人才培养新模型 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以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秦祖泽 等 《中国大学教学》 2013年第1期 6500字

19823594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意蕴、属性及培育 董海燕 等 《江苏高教》 2013年第1期 5700字

19823595 探微与创新: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模式解析 郑若玲 朱贺玲 《复旦教育论坛》 2013年第1期 9500字

19823596 抗争与彷徨:高职教育层次命题的时代境遇 张衡 《现代教育管理》 2013年第1期 15000字

19823597 基于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教育观 钱乃余 王家敏 《职教论坛》 2013年第2期 6100字

19823598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 赵志群 庄榕霞 《职教论坛》 2013年第3期 8100字

19823599 技术本科教育在“跨界”中寻求特色发展之路——技术本科教育发展论坛综述 易丽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期 6500字

19823600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及其构建 崔发周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期 8000字

19823601 职业教育应对城镇化发展的理念及实施策略 蔡朔冰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期 7900字

19823602 校企双主体共育SAP信息管理人才问题研究 范路桥 等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9900字

19823603 改革开放30年来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政策分析 查吉德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期 8200字

19823604 高职生职业适应障碍现状分析及教育策略 方翰青 谭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期 8200字

19823605 高职院校“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潘望远 王旭东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期 5300字

19823606 高职高专院校生源变动趋势实证研究 高凡修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8800字

19823607 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 吴康宁 《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9400字

19823608 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性课程评价 肖凤翔 马良军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10600字

19823609 高职院校专业与市场对接模式研究 许秀林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10000字

19823610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张天蔚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期 8600字

19823611 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性与教师责任 卢乃桂 王丽佳 《教师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9200字

19823612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 孟庆国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期 8100字

19823613 中职教学质量管理政策综述 董丽英 孙二喜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6700字

19823614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及内容架构 孙翠香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期 8200字

19823615 运用六西格玛工具完成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衔接 赵昊昱 薛叙明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期 6800字

19823616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赵文平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7000字

19823617 改革征地制度与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彭干梓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期 10100字

19823618 社会转型时期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探析 孙小会 沈亚强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期 5400字

19823619 江西省城市与农村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情况调查分析 蔚丽娟 曹晔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期 10500字

19823620 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质量纵论 郭荔宁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期 11400字

19823621 成人教育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 王美田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2期 4200字

19823622 论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条件 朱亚飞 等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期 8200字

19823623 信息化环境下继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李家强 《继续教育》 2013年第1期 6300字

19823624 社区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张永 等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1期 9800字

19823625 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研究——以海南省为例 李倩 汤光伟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期 9800字

19823626 远程实践教学:理念·环境·创新 方志刚 《中国远程教育》 2013年第1期 17000字

19823627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方伟 《中国高等教育》 2013年第2期 7300字

19823628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微型企业实践研究 杨波 冯悦旋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期 6800字

19823629 职业心理资源开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 刘星期 等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1期 5200字

19823630 文化管理视域下的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迷失与重建 叶小明 周红莉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1期 10200字

19823631 高职生社会支持的特点研究 杨莉萍 刘甜芳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600字

19823632 杨卫玉职业教育思想探微 牛金成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500字

19823633 中美两国中高职衔接机制比较研究 臧志军 石伟平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1期 10200字

19823634 国外企业大学E-learning对我国企业大学的启示 宋艳平 秦发盈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期 6600字

19823635 瑞士职业教育体系与管理体制 周红利 周雪梅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期 8200字

19823636 新加坡“劳动力技能资格认证体系”述要 王祥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500字

19823637 波兰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的特点及启示 柯政彦 朱迎春 《世界教育信息》 2013年第1期 6000字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工业文化;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069-03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提高教师工业文化素质是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促进产学研合作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必须研究具有工业文化素质的“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的现状

教师来源仍以应届毕业生为主 近年来,多数职校年轻教师学历较高,科研能力较强,但从学校毕业直接任教的教师比例仍高于80%以上。我国传统学校教育在课程及教学活动中常忽视劳动教育和工业文化教育,使得毕业生理论水平较高,但由于其在成为教师之前一直在学校学习,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对本行业及企业生产、技术情况和管理现状不够了解。

教师的工业文化素质仍需提高 要培养具有工业文化素质的学生,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工业文化素质。多数教师在入职前没有企业实际工业项目的工作经验,入职后由于教学任务重以及到企业长时间学习经济和精力方面的实际困难,无法迅速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文化带入教学活动中。对工业文化和工作价值观了解不足,无法在教学中更好地与现代企业文化及生产技术相结合,从而将工业文化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

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产业结合度需进一步加强 虽然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但在实际教学形式上多数仍采取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传授方式,教学方法上以理解为主,实践感受不足。教学内容仍以教科书的经典案例为主,个别案例已与行业技术现状脱节较大,无法实现教学内容与当代工业发展水平同步,使得毕业生在就业时感觉在学校所学课程与工作内容差别较大,不利于中高职学生初次就业时迅速融入企业。

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的现状

社会分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社会分工方面,高校具备高学历研究人员的学历、知识层次较高、创新和研究开发高新技术能力较强等优势,但生产经营和技术应用能力稍显薄弱;企业拥有工业化制造技术、与产业结合紧密、对技术和市场较为敏感等特点。在“做中学”及“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影响下,以市场为导向、基于岗位需求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职校教师是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最重要的环节,提高教师的工业文化素质可有效提升职业教育与产业的结合程度。职业教育传授的知识是现场情境性很强的技术性、程序性知识,是科学技术在实际生产情境中的应用,即解决产业中某种具体技术问题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企业利用技术进行生产并创造效益,获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生产管理一线,会碰到很多具体的实际技术问题,需要融合个人的技术经验和创新思想来解决,而这些都是传统的理论教育无法提供的。

职业教育教师的工业文化素质应来自企业的工作经历和产学研项目的工作实施过程,其表现形式是一种修养、认识和观念,如时间观念、市场观念和潜在消费者的需求观念等,这些不但要融入高新技术的研究过程中,更要在与企业的合作中体现。但在实际工作中,普通高等学校所培养出来的职教教师往往缺乏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就业初期无法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真实工业产品生产经验,逐渐与产业的技术发展相脱节。

现阶段,中、高职院校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出的人才技术水平高、动手能力强,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但仍然存在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关键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些方面通常与掌握的技术知识和技能无关,主要是学生在在校期间以及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与制造业产业具体结合的机会较少,不能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与现在制造企业发展中所需的以企业文化为代表的工业文化教育结合起来。现阶段职业教育在与行业及产业对接的过程中,也大量存在着学生前期在中、高职学校学习,最后一年在企业实习的教育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存在两个阶段各自为战、对学生在两个阶段的学习情况缺乏沟通的现实问题,从而对正确理解在学校所学技能与企业实践及工业思想之间的关系十分不利。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职业教育中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工业文化教育水平,在提高人才队伍技能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队伍的工业文化思想教育,加强与行业协会、企业和市场的对接能力。

具有工业文化素质的

“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特色,是实现“教学做合一”的关键。当前培养的职业教育专业理论教师实训实践能力普遍不强,缺乏企业工作经历,难以跨越教育与产业间的鸿沟,迫切需要一支具有现代工业文化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根据对中职工程技术类专业教师人才需求情况的调研和分析发现,懂专业、懂教育、有理论、会实践是职教师资特定的职业要求,中职专业教师需具有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职业技能。换言之,职业教育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技术操作技能、教学技能及相应的工业文化素质。

工业文化根植于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中,与科学技术的联系最为紧密,中、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是将教学、科学技术与产业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职教师资的工业文化素质,对于提高中、高职院校与产业结合的紧密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有工业文化素质的

“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方法与途径

具有工业文化素质的“双师型”师资的培养方法与途径,是职教师资培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职教师资培养从生源、职前教育、职后教育以及“双师”技能教育等一系列活动。它以“双师型”职教师资评估标准为目标,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院校、中高职学校与企业之间,以全面提高理论教学、实训实践技能和工业文化素质为纽带,最终实现技能素质和文化内涵的培养,如图1所示。

强化教育理论和技能素质课程,突出工业文化特色 优秀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必须以“双师型”教师为主,教师要懂理论、会讲授、会实践、能操作,这些特点是职教教师的典型特点。现阶段,职业教育师范生在校期间仍然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师范技能及相关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中需要改变仅注重学科系统性,忽视以企业文化和先进管理制度为代表的工业文化教育的现状。职业教育师范类的学生要同时具有专业技术和师范技能,要使学生认识到未来职业教育更直接面向产业,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需要满足未来职业教育教学岗位的需要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满足社会经济以及企业发展的需求,从而具有针对性。因此,一方面,在教学中要结合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训实践课程,运用大量的资料和案例介绍现代工业生产中理论和技能在实际中的应用,树立为现代工业生产服务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将现代先进企业的技术经验和管理模式与实现工业文化教育有机地融入教学内容中,使学生认识到工业文化的发展与产业技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形成成熟稳定的工业文化思想。

整合工业文化载体,提升职业生涯教育水平 工业文化源于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会给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带来明显变化,而文化需要通过具体的物质和载体来体现。具体而言,教材、音视频资料、实训、企业管理制度及技能比赛等都是职业教育中常见的工业文化载体,然而在实际教育中往往因为教学课程的设置、学制和经费的原因,这些载体往往很难形成系统性。工业文化思想不只是在工业生产中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包含团队合作、刻苦钻研等非工程的但在工业生产及研究中不可缺少的能力,是工程思想的更高层次――工业文化的具体体现。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与技术,并通过工程案例了解工业生产实际,这是学习最纯粹的工业思想,是学生在毕业后从事工业生产活动必备的专业知识。一些职业院校毕业生具有较好的在工业生产中团队合作和刻苦钻研精神,能够在原先熟悉的技术基础上,很好地融入或带领一定规模的团队进行新技术的开发,并且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另外一些毕业生则很有可能因为安于现状或缺乏刻苦钻研的动力与能力,逐渐被身边的同事超越而影响个人发展。作为职业教育教师,要通过整合教学中的所有关键环节,通过学习各种技术如音视频资料感受技术、实训实践技术、技能比赛和企业实践工作应用技术等,更多地感受工业文化的价值观和内涵。在教学中,除了提升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教书育人的能力,更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刻苦钻研创新等更高层次的工程思想,使其了解技术是安身立命的基础,要想人生有更好的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其他工作能力。

构建与产业结合紧密的教学体系,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职业院校与企业有共同的目标与利益,建设一支具有较高工业文化素质的“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保证。因此,应在现有的校企共建产学研合作基础上,通过开发学校与企业专业相符或相近的课程及教学体系,在提升职业教育师范生的基础性能力、发展性能力、师范技能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构建与产业结合紧密的教学体系,突出工业文化,奠定学校与企业共同的文化基础,实现校企对接和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文化层面的对接,构建具有技能型、实用型和工业文化特征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实施方面,要通过理论学习、参加企业实际项目和主动接受工业文化熏陶提高教师自身的工业文化素质,进一步拓宽与企业的合作渠道,加强高校与企业联系的密切程度,真正深入了解企业技术水平与生产现状,为后续深入合作奠定人员基础,不断提高职校教师的工业文化素质。

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很高的相关性。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产业必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过渡,劳动力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对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不断扩大。因此,必须建设一支高技能且具有较高工业文化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要从课程开发、校企文化层面合作、工业文化载体整合等方面入手,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培养具有较高工业文化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进而提高中、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培养水平和竞争力,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蓝欣.对适合我国国情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7):73-76.

[2]王宪成.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现状抽样调查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5):70-72.

[3]余祖光.把先进工业文化引进职业院校的校园[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0,8(3):1-5.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技术知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

作者简介:唐锡海(1966-),男,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学院、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张宇(1987-),女,河南渑池人,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原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3-0005-05

在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线性模式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人们普遍认为,技术是科学应用,技术只是对科学发现的被动响应,技术永远难以超越科学的主导位置。受这一模式的影响,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过程按学科化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的痕迹明显,致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学科教育翻版,缺乏自身的特色,被人诟病。随着对技术研究的加深,尤其是技术哲学和技术史学等领域的发展探索,人们发现,科学――技术的线性模式不过是一种幻想,技术知识有着比科学知识更丰富和独特的内涵和意蕴。以技术知识为核心和关键的高等职业教育必然应充分运用借鉴新的研究成果,回归技术本源,按照技术知识的特性组织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

一、技术知识的内涵及特性

当前学术界关于技术知识的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体来说,国内外学者主要从技术知识的产生及类型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张斌[1](1994)和宋保林[2](2010)等学者认为技术知识是人们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原理、技术规则、技能的综合,强调技术知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美国著名技术哲学家米切姆(Mitcham 2008)则指出“关于人工物的制作和使用的真实信仰可以通过技能、格言、法则、规则或理论的诉求来得以验证,并产生了各种不同种类的作为知识的技术”[3]。总的来说,技术知识是生产、制造、设计、发明或维修某种产品(及服务)时所需的知识,不仅包括用于理解技术过程的技术理论知识,如技术原理,也包括直接用于控制技术过程的技术实践知识,如技能等。技术知识不同于科学知识,其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属性。这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不应盲目模仿普通教育的学科教学模式,而应根据技术知识的特性进行教学设计和安排。

第一,技术知识具有层次性和多维性。从技术知识的内涵可以发现技术知识与生产活动紧密相关,不同的生产环节与技术知识的相应层次相对应。“文森蒂认为技术知识是多层次的,存在层级。越高层级受社会因素影响越大,越低层级越倾向于纯技术问题。技术场域之内和之外的人注重不同层级的内容。层级越向下,方案越易确定,问题越集中明朗,技术行为越容易组织”[4]。从技术知识与生产活动开展的密切程度可以将技术知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技术理论与原理。这一层次的技术知识具有与科学知识相同的普适性,受社会因素影响较大,是任何技术活动开展都需要遵循和关注的。第二层次是技术规范和法则,涉及与技术运用相关的法律、伦理、道德和习俗等,对于受此类规范和法则制约的技术活动而言,具有普适的特性。第三层次是具体的技术方案和操作。这一层次的技术知识与生产服务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凸出的经验性,与实际的生产场景相关,情境性和个体性较强。这一层次的技术知识的选择则是影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施的重要因素。

第二,技术知识具有难言性。与科学知识的可编码,易于表达的特征相比,技术知识则具有较强的难言性和意会性。这一方面在于技术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个体的观察、体验和洞察力等,是高度个人化的程序性知识,正如“技术史家福格森(E.Ferguson)则指出,技术是一种高度依赖视觉的活动,技术知识即使能被表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视觉形式而非以口述或数学形式进行表达的”[5]。在具体的技术领域,对技能和专业能力的表述并不能完全表达技术产生和运用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在于技术知识的积累更多来自实践活动,来自实际的操作、分析、设计和执行等,难以编码和言传。“我们知道的东西要多于我们所能诉说的东西”[6],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ien)等哲学家都明确指出,技术知识涉及人类生存经验的广泛领域和历史,从社会实践到心领意会,从经验性技能到技术创造。随着人类的进步,意会知识逐渐转化为明言知识,但技术知识的难言成分永远不可能被完全形式化为可计算、可编码的数据。这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提出了挑战,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根据技术知识的难言特性进行教学改革。

第三,技术知识具有嵌入性。技术知识的嵌入性是指技术知识产生与运用具有较多的附带条件,其迁移性和普适叉。在更多情况中,技术知识是与特殊的场景、个体和社会文化相联结,这也是技术知识难言性产生的重要原因。在具体的技术实践活动中,技术知识的产生于个体自身的知识储备量、知识结构及当时的实践场景等密切相关,深深根植于行为本身和实际情景,个人化和情景化程度高,嵌入性较强,推广和规范的难度较大。可以说,技术知识的嵌入性对技术知识产生和应用的具体条件要求较高。作为以技术知识为核心和关键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应关注技术知识的嵌入性特征,及时进行教育教学各环节的调整和完善。

二、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定性表征

技术知识内涵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具有多方面的规定性,不仅规定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模式的选择,也规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环境设计和教学评价方式选择。

(一)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规定性

从技术发展史来看,技术呈现出三相技术发展结构,使得技术知识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也不断拓展,促使职业教育层次不断高移、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古代社会以经验技术为主,呈单相技术结构,经验与技术主体融合一体,与之相应,职业教育的内容也主要以学习经验技术为主。近代工业社会中,各种机器的发明和利用使得技术知识主要以经验型技术和实体型技术为主,呈双相技术结构,与之相适应是中等层次学校职业教育和现代学徒制,主要以掌握经验技术和操作型技术为主。随着技术发展,工作任务的技术含量增加,科技一体化趋势增强,现代社会技术结构呈现经验技术、实体型技术和知识型三相技术结构,技术理论知识在技术结构的地位逐渐凸显,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的教学内容。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应学习专业的技术技能,同时也需要具备理解设计师思想,并将其转化为实际技术和产品的能力,不仅需要掌握一定技术实践能力而且需要掌握一定技术原理。技术实践能力来自技术训练和经验累积,技术经验与技术原理正是构成技术知识的主要组成部分,显然高等职业教育不能按学科逻辑组织教学。技术类人才培养必然遵循技术人才成长的规律,因此,技术知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教学内容。

技术知识具有多层次和多维度的属性,不同的生产环节及工作岗位需要不同层次的技术知识来满足其需求。技术知识的多层次性和多维度性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不仅要包括技术理论和原理,技术规范与法则等抽象化的知识,同时也应包括生产项目所需的技术技能等具象的知识;不仅包括导向性的技术原理知识,也包括操作性的技术实践知识。技术理论知识在个体技术掌握、操作、应用和转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不仅具有优先性,同时也可以指导技术实践活动,是技术活动开展和实施的重要依据。在高职院校,学生只有在充分掌握了基本的技术原理、技术设计方案及操作规范后方可进行实践操作方面的练习与训练。可以说,技术理论知识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位置,是不可或缺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掌握必要的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法则等能够更好理解项目的设计意图,更准确有效地开展技术实践活动,避免技术实践活动中的失误或错误行为发生。同时,掌握技术理论知识也有利于技术创新和技术发明。技术实践知识是学生对技术理论知识的亲身体验和操作,主要包括学生通过大量实践获得的难言知识,经验性技能和具体操作步骤等。从根本上说,技术实践知识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一方面是由于技术理论知识的吸收和转化需要技术实践知识的催化和促进,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实践性和经验性的知识支撑其具体工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职院校可以忽略技术理论知识的地位,而是更加强调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应由“技术中心”和“任务逻辑”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即通过与职业相关的具体工作任务来构建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和转化技术知识,提升学生作为“准职业人”的技术技能。

(二)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规定

技术知识的内涵和特性决定了技术知识的学习、传递与积累的特殊机制,这一机制与科学知识的传授存在巨大差异。技术知识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特殊性。受传统学科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仍有不少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不甚理解技术知识的多层次性和多维性,忽视和轻视技术知识的难言属性和嵌入属性,不自觉地将技术知识等同于科学知识,依旧按照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高等职业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技术知识的难言性和嵌入性决定技术知识不可能完全实现编码化和可言传化,其传递和学习机制不能完全等同于学科知识的教学模式。技术知识这些特性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必需注重行动和实践,因此,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必然选择。

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旨在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技术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实践能力,其实质是行动能力,是技术知识丰富内涵的集中体现。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本身是技术知识的转化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技术实施能力,将技术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技术操作过程,就是做的能力,职业教育教学实质就做中学。从技术知识的特性来看,难言知识是技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一种难以用直接的标准化的方式来言传和表达学习的内容和技能,“干中学”、“用中学”、“学中学”就成为了获取难言知识的关键途径[7]。“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8]的教学主张,强调“做”是知识学与教的基础,只有以个人的经验(亲知)为根方可吸收人类的全体经验,才能实现“举一反三”、“以一知万”。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来说,技术知识是一个需要进行加工处理的对象,而不是现成的工具,要增加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使其能够在不断操作和训练的过程中,将课堂中的技术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自身的技能,将在实践过程中的难言知识转化为明言知识。

技术知识特性规定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注重师生的主体间性。技术知识的多层次、难言性和嵌入性意味着技术知识的传递、学习和积累不可能在单个主体间完成,而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师对技术知识的本质、形式和特性进行正确认知,以准确地加工、整理、传递、表达或转化技术知识;对技术知识形成过程有深刻地了解和把握,能够根据受教育者对知识理解和知识发展的阶段进行选择教育的内容、调节传递的速度和顺序;对技术知识有丰富的体验等。同时也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所学的技术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和技能传授等活动进行自我的意义构建,运用和转化技术知识。

(三)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环境的规定

与科学知识不同,技术知识具有更强的特殊性和个性化,对教育环境的要求较高。这也是当前职业教育大力倡导现代学徒制的原因之一。从技术知识产生和形成的机制看,技术知识产生于生产实践活动,通过传授、学习、积累和转化等环节,最终应用于生产。但是从技术知识产生到应用的过程会面临一系列困难和变化,这就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环境提出诸多要求;从技术知识的特殊性看,技术知识具有难言性和嵌入性,需要借助一定的中介和环境方可达到技术知识转移、积累和转化的目的。从技术知识的内涵和特殊性分析,技术知识获得的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真实的职业环境当中进行学习熏陶,强调建立“真实”生产环境。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环境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技术知识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环境多元化。环境是影响个体获得难言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个体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高等职业教育是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一种教育类型,在技术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通过积极的交流对话引导学生获得技术知识,更需要高职院校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实训环境和教室环境,把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实现优秀工业文化进校园、优秀企业文化进课堂,使学生在校园中便能够获得企业的发展理念与文化,获得与技术相关理论知识。

第二,技术知识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环境的情景化。教育环境的情景化是个体通过在场的直接经验获得技术知识,这与技术知识的难言性和嵌入性相吻合,是高职院校学生获得、积累和应用技术知识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传统学科教学强调从情景抽象出来的概念性知识,但是在具体的技术领域,可能面临不同的变化和问题,具体的活动和感知更能够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所学知识和具体情境任务相联系,从而达到解决复杂情境下的具体问题的目的。从技术知识的特性看,“其意义建构、理解应用都发生在技术场域中,受场域要素支持和限制,不能完整、独立地从场域中‘抽身’而出,因而技术知识中相当分量的内容是植入、留存在场域内的,从而使场域内拥有足够丰富、足够数量的知识可被组织、规划,生成技术情境”[9]。

从技术知识的学习获得角度分析,特定的技术必然是镶嵌在具体且复杂的情境中,教师在传授技术知识的过程中难以掌握一项技术技能的全部信息,兼之,具体工作项目是由若干项复杂技术环节组成,如果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则技术操作便可能面临失败。兼之,技术知识蕴含诸多难言成分,地方性、情境化、个人特定性较强,难以进行完全的传达和编码,需要高职院校对教学环境进行情景化设置,使个体能够在具体的场景中不断学习、尝试,进行知识的意义构建,提高技术知识学习效率。

第三,技术知识规定高职院校真实或仿真教学情境的安排。技术知识产生于真实的工作情境,也将最终应用于真实的工作场所。在校企合作日益紧密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不断增强与企业的深度和全方位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真实工作场所,使高职院校学生实现技术知识的积累和转换。与学科知识不同,技术知识的获得、积累和转换更多的是个体通过自身实践和反思获得的,是个体在真实场景中意义构建的结果,是按照工作逻辑组织起来的知识类型。在真实或仿真的教学环境中,各种性质的零散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高职院校学生可以获得视觉、触觉和力觉上的反馈,并结合自身的知识积累进行意义构建,实现技术知识的获得、积累和转化,构建自身的技术知识体系,并灵活地应用到更多的情境中去。

(四)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规定

技术及技术知识的独特性不仅规定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育环境,同时规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价方式。有别于认知性质的科学知识,实践性质的技术知识是认知意向与操作、目的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掌握技术非掌握理论的过程”,因此,以技术知识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教学评价应根据技术知识的特殊性进行专业化评价。

首先,技术知识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内容。传统职业教育教学评价内容多是对某一内容的单一化评价,过于强调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量化式或直观化的评价结果,难以准确有效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因此,依据技术知识的产生、传递和转化逻辑,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摆脱学科评价模式的束缚,注重学生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注重明言知识和难言知识的获取,注重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应根据具体工作项目的实际情况,设计基于特殊情境的评价体系,从关注标准化、程序性的评价,转向融入情境化、个性化等因素的评价内容。

其次,技术知识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方式。传统职业教育的评价方式多是结果性评价,难以对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控,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社会评价。从技术知识的本源分析,技术知识源于人们对技术的认知。技术本质上是一种行动化的程序性知识,技术过程是建立在对人工物的操作、运用和控制之上的感性活动。技术过程不同于理论、沉思的活动过程,“(技术活动)不是一种‘在手’的活动,而是一种‘上手’的活动,这种‘上手’的活动对世界的存在做出了‘客观的’、人们可以感知的改变。”[10]技术过程由技术活动主体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心智模式所决定,表现为活动主体的实践认知习惯。技术过程的特殊性将影响职业教育过程中学生实践认知习惯的形成。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反复的、动态的实践推理,综合整体性思维、分析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从实体性思维走向关系性思维,更新职业教育学习方式的空间,不仅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且要重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立足于对技术过程的认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应注重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有序有效监控高职院校学生对技术知识的掌握、应用、积累和转化,培养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最后,技术知识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评价主体多元化。技术知识不使用,只能表现为静态知识,只有通过使用形成技术产品,才能体现价值,是否符合企业质量标准和社会的要求,由企业和社会来评价检验。因此,职业教育教学评价除学校评价主体之外,也需要企业和社会利益相关者作为主体参与,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而使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张斌.技术知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1-29.

[2]李兆友,宋保林.论技术知识的生成与转化及其过程本质――基于技术创新史的视角[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9):24-28

[3]卡尔・米切姆.通过技术思考:工程与哲学之间的道路[M].陈凡,朱春艳,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262.

[4]王丽.论工程技术知识[D].南京:东南大学,2009.

[5]王大洲.论技术知识的难言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1):42-45.

[6]Nils J Nilsson.人工智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8.

[7]Howells,Jeremy.Tacit knowledge,innovation,and techno-logical transfer.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J].1996,8(2):91-105.

[8]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42.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5

追怀十余年来在严老深刻启迪和亲切关怀下从事职教学术研究的历程,我深深感受到他老人家思想之深邃、情操之高尚、学问之博大精深。尤其令我感佩不已的,是他老人家那种矢志不渝的坚持和守望精神。上海电机学院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2012年3月20日的《沉痛悼念严雪怡同志》一文指出:“严雪怡同志是上海电机学院的创造者、开拓者、建设者、守望者”。其中“守望者”一词,含意甚为深远。其实,严老不仅是上海电机学院的守望者,也是新中国整个职业教育事业,尤其是技术教育事业永恒的守望者。

寻访历史的足迹,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近六十年的沧桑历程中,不论如何困难,不论面临多大压力,严老都始终坚守着技术教育的理念和阵地,引领和凝聚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团结奋斗,使这种教育从中专到高专、从高专到技术本科、专业硕士,不断发展、跃升。这是严老对我国教育事业最为突出的贡献。

我是1997年开始接触严老思想的。我原来学的是中文专业,曾攻读中国古代文学汉魏六朝方向,重点研究司马迁。分配到黄河水利学校后,才接触到职业技术教育,但只从事基础课教学,对这种教育并无研究。1997年,学校酝酿成立高职研究组,筹备者私下与我谈话,希望我能够积极参与研究,我才开始接触这方面的学术信息。但学海茫茫,无从下手。彷徨之际,在《机械职业教育》上看到了严老等前辈学者译介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两篇文献,感到茅塞顿开。

通过研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英文版摘译),我了解到该标准把正规、成型的教育分为A、B、C三大类,A类比较完整(0-6级),B类最高到5B,C类最高到3C。而在《刍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一文中,严老结合我国国情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指出 A类相当于普通教育,B类相当于中专和高职教育,C类相当于技工教育。这让我很受启发。

此前,严老等人的观点在《职业教育法》立法过程中已经受到否定。当年,围绕着教育名称问题,许多学者都主张修改“职业技术教育”的名称,以黄大能先生为代表的一派学者,主张继承黄炎培先生所开创现代职业教育的传统,用“职业教育”来取代“职业技术教育”,这样,技术教育就不复存在,而归并到职业教育的大概念之中了(见《职业教育正名问题商榷》);而严老在《职业教育、技术教育、职业和技术教育》一文中则主张采用国际通用的“技术和职业教育”来取代“职业技术教育”,这样,技术教育的独立性更为明显。双方的争论在《职业教育法》颁行后有了明确的结果,这就是《职业教育法》采用了黄老所主张的用“职业教育”来取代“职业技术教育”的说法,技术教育被归并到职业教育之中了。

而与此同时,技术教育、技术人才的说法还受到另一种说法的挤压,这就是职业教育不论层次、类型如何,都要致力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说法。这一说法主要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并且切实推行下去了。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明确区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知识和技能之间作了简单化的处理,否掉了中间的类型(知识―技能型、技能―知识型),认为普通教育就是培养知识型人才、职业教育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这样,严老等老一辈职教专家所主张的“技术型人才”“技术教育”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在这一说法的直接驱动下,不仅中专学校,而且连高职院校都纷纷“易帜”,由声称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改口为培养“技能型人才”。

面对上述种种压力和挑战,坚持技术教育的理念之难可想而知。我认为,严老等老一辈职教专家已经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这种贡献已经汇入职业教育体系和更为宏大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对技术教育无需再作坚持。我甚至在一封信中如此真诚告白:“新中国职业教育事业正是由于有了您和杨金土、孟广平等前辈贤哲的杰出奉献和精神滋养,才产生了如此令人神往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令我们这些后生晚辈从内心深处生发出由衷的崇敬和仰慕之情。这是一种对崇高事业、对可贵精神、对伟大人格的尊敬,它远远超出了学术观点乃至学术研究的范围。虽然我对您老人家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观点还是有所保留,而比较倾向于“职业教育”的观点,但是我仍然愿意在您面前称我们所共同热爱的这种教育为‘职业技术教育’,在世人面前称您老人家为我国卓越的‘职业技术教育专家’。”而严老尽管始终未能说服我,也未能从全局上改变对技术教育不利的形势,却仍然顽强地坚持这种理念,并且以“不信东风唤不回”的精神持续不断地发表文章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他所创建的上海电机学院,在技术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实现新的突破,成为我国大陆技术本科教育的开拓者、先导者,并成功地举办了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创造了技术教育的“上海奇观”。

严老不仅是技术教育的守望者,而且是新中国整个职业教育事业的守望者。他不仅高度关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技术教育,而且也密切关注着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技工教育、复合人才培养,乃至艺术、体育等特殊类型的职业教育。

在与我的通信中,严老多次谈及技工教育,谈及操作技能的培养,认为这是一种自成体系的教育,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人才培养应当由初级到中级、由中级到高级逐次推进,不可超越规律、急功近利行事,历史和现实的教训很惨痛。严老强调指出:“必须克服重读书、轻实践,重理论、轻经验的陈腐旧观念。这种旧观念已经统治我国几千年,解放前的幼儿读物公然宣扬‘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公然宣扬读书做官论。解放后旧观念一度得到抑制,但最近由于纠正‘’中兴起的‘读书无用论’,技术工人的待遇相对降低,强调提拔干部与学历挂钩,以致社会上不愿当工人的思想重新抬头,十分痛心。解决这个问题,应当呼吁改变不合理的政策。”“按照您的说法,技术工人所学的是‘术科’,不是学科,那么,技术工人应该有自己的‘术历’。要求全社会像重视学历那样,也重视‘术历’。”

技术教育与技工教育关系密切,相应的人才类型也呈某种融合状态。针对生产一线创新人才的这些特质,严老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剖析,鞭辟入里地指出:“当前社会需要一些既掌握知识理论又具有一定动作技能的技术创新人才。例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要求既掌握高新科学技术知识理论,又掌握一定传统技能的人才,李斌和包起帆就是这种复合人才。他们二人都是既接受职业教育,又接受高等技术教育,并不是一类教育。”

而在严老积极进行创造性探索的同时,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观念和口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2012年7月12日发表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民族传统工艺振兴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其中显然浸润着严老所坚持的学术观点,这是历史对严老技术教育、技工教育和复合人才培养思想的庄重肯定。

由于我将艺术、体育等技能(我称之为“特殊技能”)引入职业教育体系之中,而传统的职业教育基本上不涉及这类技能和教育,严老在研读了《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之后,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与我的通信中,严老多次谈及相关问题,如:“建议长期开展‘技能论’的研究,至今关心这个问题的人不多。这个技能不仅指技能型人才所掌握的操作技能,而是泛指各种人才(书画家,艺术家,运动员,医生,经验丰富的专家等等)所掌握的技能。这方面的问题可能包括:技能的多种分类方法;技能与知识的关系;技能与感觉的关系等等。有些是科学研究的前沿。例如技能与感觉的关系,我们都知道音乐家能凭听觉判断歌唱或演奏的质量、艺术品鉴别专家能凭视觉鉴别质量高低和作品真伪……”“当一个钳工所使用的工具和雕刻家使用的工具类似时,他可以凭借朴素的审美观念制作一些艺术品;这是由于钳工的操作技能和雕刻家的艺术技能,有某些共同的普通技能。”但是严老毕竟年事已高,这一未知领域又很广阔、陌生,所以这位职业教育领域中的思想巨匠在一番向往之后又不能不感慨岁月之无情,他在给我的一封信中说道:“我最近想到,有一批培养动作技能的高等院校,例如体育学院、戏剧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等,是否能向他们学习以下一些问题:如何既办成高等教育又突出培养动作技能?理论教学和动作技能实践如何结合?如何进行动作技能实践教学?有没有建立培养动作技能的学科?他们有哪些做法和经验能够引用到培养技术工人的教育实践中来?为了答复以上问题,必须广泛收集他们的教学计划和其他教学文件,必须深入访问,并向他们有经验的领导和教师学习。工程十分浩大。如果在二三十年前,我可能会进行这一工作,但按照当前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只能望而却步了。”反复回味,我觉得,严老在耄耋之年所提出的这些问题,对于我们职业教育界的人来说,如同“天问”一样深邃而高远,值得我们长期深入地去探索。

严老不仅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守望者,而且也是我国职业教育队伍的守望者。我国职业教育的队伍很庞大,有传统的中专、技校的教职工,有1985年以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职业高中”的教职工,有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出现、九十年代后期蓬勃发展起来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职工,也包括社会各界热爱、支持、关注职业教育的人们,其中有领导者,也有一线教师;有实践者,也有研究者。向大师求教,是许多人的一种向往。而我觉得,作为一代宗师,严老总是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向他求教、与他探讨问题的职业教育界人士,平等、友好地与之交流,竭诚尽智为他们解疑、释惑,尽心尽力帮助他们成长、发展。对此,我有着深切的体会。

世纪之交,当我作为一名“半路出家”的职教研究者,怯生生地给严老寄出第一封信时,很快就得到了严老的回信,长达千余言,令我十分惊讶、喜出望外,读后受益匪浅。以后,严老每信必复,十分及时。偶尔因学校放假等原因迟复,严老还要说明缘由,其谦逊、认真的态度令人感动。在数年的学术交流中,每当看到我学术上有所进展,严老总是热情鼓励,然后指明方向;而当我遇到困惑止步不前时,严老又总是想方设法为我排忧解难,甚至寄来谜语、视频为我排忧。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关于技能问题的讨论。2007年,当我经过多年酝酿终于写出《技能分类若干问题新探》一文,并发表在《职业技术教育》当年第28期上时,严老立即予以肯定,指出:“文章第一部分很精彩,指出了当前问题所在。”同时又提出了一些问题:“关于技能的分类,我赞成分成普通技能和特殊技能两类;但这两类如何区分,个人认为最好再进一步作些研究,需要考虑以下一些问题:1.我赞成动作技能不仅指生产技能,也包括艺术体育等非生产性技能;不仅指动手的技能,也包括身体技能、器官技能。但这样也带来一些问题,是否人体任何器官在反复实践中所获得的素养都可称为动作技能?……2.如果这些人(指文物、艺术品鉴定家,音乐家、歌唱家,品酒师、品茶师等――作者注)所掌握的都属于特殊技能的范畴,可能有些人不一定要以动手为主的操作技能为基础,这又如何解释?……3.生产工人以动手技能为主,但也有一些器官技能,例如,维修工人以听觉判断机器运转是否正常,炼钢工人凭视觉判断钢水的温度等,存在一些交叉。”最后指出:“技能分类是一个新问题,出现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必然的。”“要使技能分类的新观点得到社会承认,恐怕要经过多次反复,甚至和某些观点作必要的交锋,完全有可能。因此,我个人认为,您文章的发表只是一个开端(但是良好的开端,很大的突破);开花结果还要奋斗几年。这些意见仅供参考。”后来,关于“技能”,严老又提出了许多问题,逐步汇融成为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体系,希望我能够致力于其建构;而对于我来说,技能研究积累不够,写出《技能分类若干问题新探》已倾尽全力,致使在这方面很长时间没有任何新进展,十分困惑、苦闷。严老觉察后,在一个中秋节的晚上,特意给我寄来一个精心制作的ppt,里面有优美的画面、精彩的诗词和动听的音乐,他老人家对学术晚辈深厚的关爱之情洋溢其中,令我深为感动。严老在世的日子,我时时感觉到自己在职教学术探索的漫漫征程中何等有福气,因为无论自己的研究成败利钝,远方都有一双充满慈爱的深邃眼睛在关注着自己、指引着自己――那是一位年高德劭的学界长者正在默默守望着我所从属的这个职教学术群体。

2012年12月5日,在严老去世后8个多月,我有幸来到他终身工作的地方――上海电机学院闽行老校区,瞻仰了严老的铜像,进一步了解严老的生活和精神风范。徜徉在校园中,充满科技色彩的路名(如张衡路、詹天佑路、华罗庚路,居里路、爱因斯坦路、爱迪生路等),令人感奋的学校精神(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独具匠心的标牌、标语、口号(如“技术立校,应用为本”“创新高等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现场工程师成长的摇篮” “明确定位,办出特色;强化内涵,服务行业”等),让人随处可以体察到严老的思想印记和心血结晶,使人真切地感觉到“他的心血浸润了每一棵草木,滋育了每一名莘莘学子”(见《沉痛悼念严雪怡同志》一文)的崇高境界,心灵受到洗礼。

逝者已矣,但精神永存。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6

现在,社会上关于专业技术职称的议论很多,“取消说”、“淡化说”、“强化论”等各种说法都有。如何正确认识职称改革工作,是关系到今后深化职称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

 

不可否认,我国实施职称制度以来,在发展和稳定我国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促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尊敬知识、尊敬人才,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激励各行业人才成长和促进经济建设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职称评审制度暴露出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如行业评审标准不统一导致评审结果不公平;有些行业论资排辈之风盛行,只要年限够、资料齐全,一般就能评上个工程师、助教。职称评定体现不了个人水平和业绩能力,有时连庸才也能评上个高级职称,造成职称贬值的怪象出现。

 

由于职称具有一种“品牌效应”,“含金量”褒贬不一,在某些专业成为人才追求的“终极目标”,比如教师、医师专业技术人员获得中、高级职称资格后一旦被聘用,就可以相应地晋升工资,在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障、退休年龄延长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有些人却嗤之以鼻,比如在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即使评上工程师、研究员的职称也享受不了加薪、住房、医疗等优厚待遇。正因如此,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为了得到相应的职称资格,削尖脑袋花费了不少心思,使本来非常严肃的评审工作也变了味,走了样。

 

一项科学评价人才的职称制度,在正常的工作中却变了“异类”,剖析原因,主要有如下方面:

一是职称评价缺乏科学性。现有职称评审办法不能与被评审者的岗位能力、业绩、实际贡献和敬业精神完全挂钩。职称评审不严密,缺乏科学性,论资排辈现象严重,这就给一些投机分子在评审材料中掺假创造了“良机”。

 

二是职称评价缺乏公平性。被评审对象的职数限制,使许多参评对象蒙受了不公平待遇。在某些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较少的单位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申报评定职称,而在专业技术人员较集中的单位由于受到岗位职数额度的限制,造成一些优秀人才长期难以“露头”的尴尬状况。

 

三是职称评定抽象单一。目前采用的资格评审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内外因素的困扰与影响,涉及能力和业绩的标准条件又比较简单和抽象,评委们面对一大堆申报材料无法量化考察,只好将评审注意力侧重在学历、资历、论文、计算机等硬件上,这无疑淡化了人才的真实水平和贡献。

 

四是职称评判标准不一。国家虽然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但在同一地域、同一行业的职称评审委员会里,由于评委对评审条件的理解和把握尺度不一致,结果导致了严重的不公平现象,使同一层次、同一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水平相差甚远。

 

在今后的职称制度改革中,职称评价不良现象必须得到有效的遏止。

一是推行专业资格结构评价。在职称评价体系中,按照“模块化”运作模式,将评价条件分解为品德、学历、资历、学识、技术、能力、业绩等若干要素,分别实行量化评价。其中为了充分突出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业绩,学识、技术、能力和业绩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要占总分的60%-70%,并且将取代学历、资历、论文等成为职称评审的首要条件。对在职称评价中业绩平平、能力低下、达不到规定条件和分数的专业技术人员,则不授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是调整与完善职称评价制度。为确保职称评审质量,应实行科学的社会化的评价机制。要将由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职称工作,逐步过渡到由行业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组织的评价中介机构承担,避免或减少官方干预。政府人事职能部门要从微观的职称评价工作中脱离出来,着力发展和规范社会评价中介组织,指导制定或调整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等宏观管理工作。同时,改革传统、封闭的评价方式。针对不同职称系列或专业,分门别类,采用切合实际的评价方式区别对待。如对职业性强的中小学教师,通过制定等级岗位任职条件,规定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和业绩成果等具体标准,经相应组织形式,直接竞聘上岗,把职称评审所引发的连带矛盾和问题适度化解。在修订评审标准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采取资料演示、成果展示、面试答辩、现场“说课”、实地考核、调查评估等多种评价方式和手段,分类量化,综合评定,评价结果将更加客观公正。  

 

三是实行特殊评审政策。将职称评价向企业或特殊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充分调动有突出贡献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专利,并且专利应用达到一定规模,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限制,职称评审一步到位;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论文数量不做限制性要求,对论文达不到规定要求者,可提供能反映其能力和贡献的科技改造、技术创造、发明专利、研发项目、工艺方案、技术鉴定报告、项目可行性方案、行业标准等替代,进一步突出对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评价;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等奖项之一的主要执行人,或获得两项以上发明专利的主要持有人及省级以上优秀企业家等称号者,可组织专家评委团,以面试答辩的方式,破格评审专业技术资格。

 

四是相关职称制度的配套政策。科学制定职称制度相关配套政策,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将研究型与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员分类,收入分配机制分轨,统筹兼顾相关利益主体,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创造和谐共享的社会氛围,激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更好地提高和促进我国社会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

 

五是实行执业准入制度。全面推进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建立起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实行执业准入控制。目前,对国家已实施的执业资格制度,要加强对实施情况的指导和监督,并逐步扩大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实施范围。建立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后,用人单位将不再承担职称评审职能,专业技术人员的执业资格将由社会进行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将不再为用人单位所拥有,可以自主择业。用人单位也可以实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办法,通过市场招聘、建立多样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等办法吸引优秀人才,使专业技术人才资源配置社会化、市场化,从而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管理。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7

[关键词]理论文化技能文化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赵红深(1958-),男,湖南衡山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医药系党总支书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湖南衡阳421005)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职业技术学会2010-2011年全国科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院系特色文化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732222)和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课题“职业院校院系文化的拓展与实践”(项目编号:XJK011CZJ0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73-02

大学文化特色因校而异,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时期的学校有其不同的文化状态。古今中外,大学文化最厚重的底色是“理论”,教师们最引以为豪的是脑子里的“理论水平”,高校职员让别人最欣赏、最羡慕、最崇拜的是学识渊摶,让别人最厌烦、最不合群的也是这种文质彬彬。可以说,大学的“理论文化”天性已根深蒂固,已深深渗透到高校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人士的血脉骨髓。但是,培养高、精、深的学术大师之精英教育年代已经过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时代号角已经吹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慢慢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一、理论研究: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

大学既是继承和传播知识的场所,也是创造和更新知识的阵地。大学的主要功能,一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二是传播科学、传播真理,创新知识、创新科技等学术研究;三是服务社会。创新知识是基础,人才培养是核心,服务社会是目的。不同类型、不同体制的大学在职能方面的要求尽管有所不同,但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提供社会服务却是所有大学共同的责任。

创办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建立理论中心,开展理论研究,继承和传播、创造和更新知识。西蒙·施瓦滋曼认为“大学是追求知识的学者的团体”,纽曼坚持“大学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场所”,弗莱克斯纳强调“大学本质上是做学问的场所”,伯顿则说“大学是学者进行教学、科研和从事社会服务的场所”。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对大学的本质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但核心内容却是一致的,这就是大学的主要功能是做学问、传授知识和服务社会。因此,大学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理论组织,大学教育的本质也是传播文化理论知识的社会活动。

二、职业技能:发展高职教育的理性抉择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而不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根本目的是让劳动者掌握技能和本领,能够成为有用之才。职业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登“大雅之堂”,在人们的心目中,职业学校更多地属于“职业”,较少地属于“高校”。即使是在发达的美国也是到上世纪70年代才把职业学校归入到大学队伍,才被看成是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也才二十几年。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它与研究型大学、学术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均有所不同。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一切都是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定。高职教育文化虽然具有高等教育理论文化的内涵和共性,但必须强调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定位是地方性、行业性很强的“职业型”。因此,把大学的理论文化向技能文化转换,是发展高职教育的理性抉择。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服务”就是要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即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就业能力、提升就业质量;“方向”是产学结合,没有要求“研”,不需要理论研究、科技研究与学术创新、科技创新。虽然不排除“研”,但这个“研”,是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化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习能力、社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要求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要求把工学结合作为改革的切入点,由此带动专业、课程和教学等改革。重点是改革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尤其是要在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有所突破。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改革与建设要以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专业设置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工学结合内涵,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课程建设与改革同样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开发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要求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课程改革要求需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标准要求建立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建设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求“教、学、做”合一;教材建设要求开发特色校本教材,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实训教材。

教师队伍建设要实行专兼结合。专任教师要增加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比例,新来教师要安排他们到企业顶岗实践来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要扩大兼职教师比例,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技术骨干到学校兼课,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提高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和“双师型”教师比例。

三、能工巧匠:对接经济社会的当务之急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要求职业院校归队,坚守自己的层次和类型,不要盲目地跟在普通高校后面照抄照搬。他在2010年9月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说,高职院校宣扬的杰出校友应该是劳动模范、岗位技术能手与企业家,而不是宣传学校培养出了多少官员、科学家和学术大师。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推进,迫切需要提高国民素质,迫切需要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迫切需要能工巧匠。但如何培养能工巧匠,如何打造技能文化,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培养技能人才,学校解放思想是关键。社会需要我们解放思想,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需要我们解放思想。举例来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独有的一所普通高专转办高职的实力高校,该校的理论超前、知识密集,但它却成了学院技能文化建设的阻碍和羁绊。所以,当前该校应该将原本的羁绊“转换”为学院各专业群蓬勃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智力支撑。重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四、以药学技能为例,探讨理论向技能的转化

打造药学技能文化,培养药业能工巧匠,需要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发挥课改教改作用。制订“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融教、学、做、走为一体”的课程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建立纵横式结构体系、单元教学计划和模块教学方法,形成菜单式课程配方、拼盘式个性发展的教学设计模式,形成“专业有能力,就业有优势,发展有潜力”。

二是要强化工学结合作用。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把“讲堂”变成“学堂”、“课堂”变成“店堂”,校门连着厂门、教室连着科室,实现系企合一、系科合一、系店合一,真实现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在办好“民生堂班”“江南班”的同时,进一步开辟深圳宏康等订单培养、特色培养,巩固在上海、深圳、长沙等地的58家医药企业、医疗卫生单位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完善连桥中药集市见习考察、南岳深山采药实践、暑期药品超市团体打工锻炼等职业实践。

三是要进一步挖掘环境育人的作用。加快南冲塘南侧百药园和药苗中心的建设,全天开放中药标本室、模拟药房。通过这些可视载体展现职业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透视技能培养特色。引入药企文化,让学生在校园里体味到职业的氛围,感受到企业的气息。

四是要扩大企业对接作用。借鉴企业形象战略,有效融入企业先进理念和优秀制度。定期进行创业、药事管理、企业精神讲座与企业家论坛,定期与药企、药剂科联合举办系企、系科文化沙龙。学生每年暑期到药企进行社会调查、见习实践、打工锻炼,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具有较快的职业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学校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深度融合和“无缝”对接。

五是要把握宣传舆论作用。全方位融入药企文化、药市文化、药史文化和药技文化,把握宣传舆论阵地,加强特色文化导向。

六是要重视专业社团作用。“医药营销口才与策划协会”“中草药形态与功能鉴定协会”等专业社团除开展常规活动外,可在周末和节假日里组织留校学生到市区医药连锁店当导购,开展“营销策略”论坛活动。

七是要营造专业氛围。每年举办一次“药师技能节”和“药代会”,广泛开展校园药草文化、餐厅药膳文化、宿舍药疗文化、教室药歌文化、工场药技文化等活动,拓展药学技能文化内涵。

理论文化向技能文化的转换,是高等职业教育逻辑发展的自然,更是一种合规律、合目的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我们需要抛开一切不合经济社会的文化负累,拿出任重而道远的必胜精神,去实现理论文化向技能文化的转换。我们应该坚信,有政策的引领,有企业、行业和社会的支持与合作,有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技能文化的打造就一定能够升华和跨越,就一定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马美,刘宏磊.我国职业教育文化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职教通讯,2010(7).

[2]邓任涛.德美并举,学技兼具,创建有中职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J].中等职业教育,2010(4).

[3]杨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注重学生理论修养及职业素质的提高[J].市场周刊,2008(12).

[4]沈雷.浅论文化创新与传播机制的构建[J].中等职业教育,2009(8).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8

关键词: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浙江机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250-04

一、国内外四年制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向本科及更高层次上移,已是一种国际共识。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创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有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内的近300所大学开设四年制高职专业,有200多所社区学院同时提供副学士和学士学位,与普通大学合作培养人才。德国1976年颁布《联邦高等学校总法》,明确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是与UNI同处于一个层面的教学机构”,FH快速发展,成为“德国工程师的摇篮”。瑞士从2006年开始,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试点,2008年普遍推广。日本的技术科学大学、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印度的工程技术学院和技术大学、爱尔兰的理工学院等,都是以实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为主,并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根据国外高职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职业教育层次上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内涉及四年制高职的试点实践和理论研究近3年来发展迅猛。2012年教育部首先在江苏省、天津市、深圳市等省市拉开了四年制高职试点工作的帷幕。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省首先在2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与2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展开,4个专业招生160人;天津市在6所部级高职示范(骨干)院校和6所市属本科院校联合培养,9个专业招生450人;深圳大学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本二批次A类4个专业招生300人。2013年继续推进实施相关试点项目:江苏省试点院校相同,但专业扩大到8个专业招生476人;天津市、深圳市保持原有招生规模;新增吉林省2所本科院校与1所高职院校试点,计划招生120人;广东省4所本科院校与4所高职院校试点,二A批次计划招生380人。

目前学界对四年制高职的理论研究勃兴。主要研究方向有: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合理性(阙明坤,2014;方泽强,2012);四年制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张宝臣、祝成林,2014);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周旺、蓝洁,2013);四年制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管弦,2014)。也有涉及招生、生均拨款、学位授予、管理机制、师资等问题进行探讨的。

二、浙江省四年制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

2014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召开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落实到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具体行动上。四年制高职教育是三年高职教育在大专层次上的提升,对于突破高职教育瓶颈、连接职业教育“断层”、建立起“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等”的现代职教独立体系、搭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为我国在“互联网+”时代的知识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优秀的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浙江省经济发达,高新产业密集,转型升级快速,社会经济对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确定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与浙江科技学院、中国计量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温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本科高校合作招收自动化、金融工程、物流管理等6个专业学生,开展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试点。(浙江省教育厅,浙教高教〔2015〕40号文,《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四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的通知》)

这是浙江省调整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两富”“两美”浙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浙江省目前开展的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将能有效地弥补我国技术型人才培养工作的空白,也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起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三、浙江省四年制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浙江省四年制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可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窥豹一斑,略见全貌。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培养机电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秉承“服务浙江制造”的办学传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几代机电人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是浙江省先进制造业紧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教育部53所“国家高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项目”院校之一。2007年,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0年以优异成绩圆满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示范验收。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四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试点学校。

(一)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年制高职本科课程设置与培养方案

目前,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年制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实施才一学年两个学期。从显性的课表来看,自动化和模具这两个试点专业开设了以下这些课程。见表1、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一学年以公共课为主,专业课只占总学时的30%左右;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专业课的比重在逐渐加大。公共课除“大学语文”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属于非专业的本科课程外,其余与本校的三年制高职开设的无异。从这两张表,还看不太出来,四年制高职本科与三年制高职的大区别。

笔者调查了同为四年制试点的兄弟院校――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年制高职第一学年的开设课程。见表3。

应该说,和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相比较,课程大同小异,也是以公共课为主,专业仍是以专业基础课程入门。不同的是,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课程中有“大学物理”这门功课,公共课中多了“计算机应用”;并把思想政治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论”(简称“马原”)、“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简称“毛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全部放在大一,感觉会有点多。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则是一学期一门,第一学期“思修”,第二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显得比较合理。

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年制高职本科课程设置来看,公共课程除以上已开设的外,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艺术欣赏、应用写作与表达技巧等必修课程,和若干选修课程。专业课程,试点的自动化和模具两个专业,虽然课程归类有所不同,但实质一样,学时也差不多。见表4、表5。

从统计看,公共课程约占总学时20%,专业课程占80%。与普通本科院校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设置的占比来看,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年制高职本科的公共课程相对较少,尤其是通识类课程缺乏,专业课程相对较多。但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人才目标――“面向高端装备制造和自动化技术应用岗位,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具有人文背景,勤思考、重实践、富有创新意识、环保节能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具有规范的工程素质,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与自动化技术相关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调试、运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自动化专业)和“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特色鲜明、富有工程意识、求实与创新精神,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和工艺技术,具有模具设计、制造、装配、维修及相关设备的操作、维护等实践能力,及一定的材料性能分析与模具项目管理能力,能够在模具及相关领域从事制造、技术开发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这样的课程设置是合理的。

(二)有关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调查分析

笔者曾有幸参与四年制高职本科班的教学工作,担任自动化专业两个班级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在教学中初步接触了四年制高职本科人才,做了有关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调查,并与三年制高职人才做了有意识的对比,得到了第一手的资料。

笔者设置了以下几个开放性的问题,现对得到的结果做些分析。

问题1:您选择读四年制高职的原因是?

绝大部分同学(90%)是冲着本科文凭去的。分数够不上普通本科,加上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竟是国家示范院校,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的名气,浙江省内名列前茅,许多中职院校教师比较推崇,于是大家就选择了四年制高职。

问题2:您对四年制高职在专业方面有哪些设想?

大部分同学(80%)对专业还是有期待的,希望学到更多的专业技能,有一技之长,将来好就业,甚至有同学想与专业强国如德国等国家交流。但也有小部分同学(10%)对第一学年专业课程太少、公共课程太多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要加强专业训练。还有同学提出要通过举办专业技能竞赛,让大部分同学参与,以赛促学,提高专业水平。

问题3:您对四年制高职在公共文化课方面有哪些设想?

所谓公共文化课,是指国家规定高校要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和各校根据自己的优势开设的文化艺术类必修选修课程。通常,国家规定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有:思想政治类课程“毛概”、“思修”,大学英语,高等数学,体育,计算机,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等。各校的文化艺术类课程有:大学语文、艺术(美术)欣赏等。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70%)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安排什么学什么”,但同时又很功利,“希望学点有用的”。只有小部分学生(10%)想通过学习公共文化课,“增强体质”、“培养兴趣”、“提高素质”、“陶冶情操”。

问题4:您认为四年制高职与普通本科有什么区别?

认为区别不大的同学只占了小部分(10%)。大部分同学(80%)认为,四年制高职动手实践的技能比普通本科强,文化理论能力不如普通本科深入。从学习的氛围来说,没有读普通本科学校的感觉。有个别同学比较宿命,认为四年制高职虽然也拿本科文凭,但是专业性质决定,“我们(高职)出去叫蓝领,他们(本科)出去叫白领”。也有个别同学对四年制高职抱着美好的念想,认为将来四年制高职比普通本科更好。

问题5:您觉得四年制高职的毕业生的竞争优势在哪儿?

绝大部分的同学(90%)认为四年制高职本科的毕业生有技能又有本科文凭,这就是优势。

问题6:您对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有什么好的建议?您认为四年制高职能行得通吗?

同学们建议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接触更多的新设备。也有学生提出要加强文化课,提高理论水平,增强专业素养,不仅要学习技术,也要学习为人处事之道,“专业为主,文化为辅”。大家对未来还是抱着希望,认为四年制高职是改革的方向,应该能行得通。

四、浙江省四年制高职本科试点的未来之路和价值意义

浙江省四年制高职本科的试点是浙江省加快发展具有浙江特色、全国领先的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首先,四年制高职本科如果试点成功,将改变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的地位,改变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进了大学才成才”等陈旧观念影响,社会上鄙视职教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子女读普高进大学才感“荣耀”;独生子女也普遍有怕吃苦思想,感到上职校无前途、没出息,认为当“白领”待遇稳当,当“蓝领”低人一等。调查中也有学生反映说“高职出去是蓝领,本科出去是白领”。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职教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四年制高职本科试点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其次,四年制高职试点如果成功,也将提升高职院校和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教师对高职教育的信心和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肯定。

试点院校要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加强内涵特色建设,推进教学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成效。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省四年制高职本科的试点,是现代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将为“两富”、“两美”浙江建设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它的未来之路应该是越走越美,是希望和光明。

参考文献:

[1]管弦.四年制高职教育发展刍议[J].教育评论,2014,(7).

[2]张振元.系统看待“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14,(16).

[3]阙明坤.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继承与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14,(30).

[4]方泽强.分类视觉下高职本科与应用型本科探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2,(13).

[5]张保臣,祝成林.高职本科发展的关键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J].职业技术教育,2014,(6).

[6]丁以喜.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推进联合培养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试点项目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2)

[7]周旺,蓝洁.民族地区发展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的思考[J].现代教育,2013,(8).

[8]管弦.四年制高职教育兴起背景的特殊性与归宿的多样性[J].职教论坛,2014,(13).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9

关键词:法国 职业教育 体系 借鉴

一、法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现状和特点

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比较注重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法国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设有职业技术教育的相关课程,所以学生从小就能接触到与技术和生产等方面相关的知识,特别是在高中和大学阶段。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在注重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学习的同时,也重视普通文化课程的学习,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和水平。同时还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课和实践课交叉教学、相互补充,但是却独立考核,这种教学与实践完全平行独立的教育体系,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发挥了巨大作用。从学习时间上来看,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即长期职业教育和短期职业教育,长期职业教育是在大学期间特修的一种技能,短期职业教育是不用经过大学,直接由高中进入到职业教育中,学习2-3年之后就可以直接参加工作。如果以职业教育的形式来分,法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式有三种,技术初中,职业高中和学徒培训中心三种。三者的侧重点均有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为了就业。

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单一的学科知识已经明显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学生在毕业后无法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面临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导致就业困难。而法国的这种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从小学到大学都将职业教育贯穿始终,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视野,淡化了学科之间的差距,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本质的提升,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术的同时,也可以兼顾其他方面的学习,使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法国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法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类型

(一)从教育时间上分类

1.长期职业教育

法国职业教育中的长期职业教育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综合性大学中的职业教育学院,它们有着自己特殊的招生标准和招生方法。职业教育学院招收的是新入学的大学生,学制3年,即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学习职业技术,到大学毕业之后学习结束。其中学生在进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第一年就可获得本科学位,第二年可获得硕士学位,第三年可获得博士学位。因此有时候法国职业教育学院毕业的学生就业前景要比那些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好,因为相比之下它们课程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更强,比如说物流、土木工程、工商管理、环境工程等专业,这些专业在以后的工作中都非常有用。

2.短期职业教育

法国职业教育中的短期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高中毕业之后继续接受2至3年的专业训练,然后就可以直接参加工作,这有点类似于中国的高职高专,但是法国职业教育中的短期教育分类非常细化,甚至高达几百个。它们的教学计划与内容非常系统专业,通常是由专业人员结合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对专业进行特别的设计,学生每年必须要在企业实习,为将来进入社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法国短期职业教育文凭有“高级技师证书”和“大学技术文凭”两大类,相对而言,“高级技师证书”非常职业化,像一些综合性的大学或者私立的美术设计院校才可以颁发这种文凭,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工作。据调查资料表明,获得高级技师证书文凭的学生在毕业后的三年内就业率达到了89%。“大学技术文凭”获得者虽然也可以直接参加工作,但是相对而言理论性要多一些,就业情况也不如前者。

(二)从教育类别上分类

1.技术高中

法国的技术高中是长期高中的一种,以初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学制三年。技术高中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广泛扎实的基础文化知识,能够适应社会和企业对科技日新月异的要求,对社会和企业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技术高中的第一学年是基础学习阶段,教学不分学科,第二和第三学年分学科教学,学生们都会学习不同的技术,其中普通文化课程占学习时间的30%-50%,有时候甚至超过50%,技术课和专业实习课则在学校的教学车间或工厂企业中进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

2.职业高中

最原始的法国职业教育高中分为“职业能力证书班”和“职业学习证书班”两种,这两种职业高中证书班都是短期高中的类型,分为两年制和三年制。虽然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技术人员和职工,但是两者在课程设置上则有所不同,“职业能力证书班”的专业划分比较详细,但是专业的局限性比较强,所以专业面比较狭窄,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技能。而“职业学习证书班”的学习面则相对较宽,所学的知识也比较全面,课程不仅包括普通的文化课,还有职业课和实习课。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国职业教育体系也进行了一些改革,职业教育的学习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比如说有职业教学、技术教学、科学教育、世界知识、艺术教育、体育等等类别,其中实习课程的比例大约占了总课时的30%。

3.学徒培训中心

学徒培训中心是法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为了满足该地区的劳动市场的需求而建立。当然,学徒培训中心的课程由教育部和相关专业咨询委员会共同决定,它采取的是“工学交替”的教学形式,不仅有普通文化知识的学习,还有一些技术理论课和实践课,文化研究和技术理论课是由培训中心负责,实践课是以工厂为主,在工厂师傅的指导下完成。学习时间一般为1-3年,通过考试后便获得职业能力证书。

三、法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优势分析

法国教育部长直接领导着最高级别的两大教育机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和国家教育总督署,两者的任务分工有所不同。中央行政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一些日常的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国家教育总督属则是主要负责制定教育政策、教学计划、教师招聘等工作。除此之外,在法国的各大区内也设有相应的教育总长,隶属于教育部,但却直接领导大区内的教育行政和教育总学处。而职业教育的专业及课程由中央行政管理机构全国统一规定,不能轻易改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法国的职业教育机构是国家教育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普通学校同样重要,大学的职业技术学院甚至比普通本科毕业生的学历更高。而且法国的职业教育非常灵活,既可以分为长期、短期教育,也可以从不同的年龄开始招收学生。其实这和我国的高职高专和大专有些相似,但是我国的职业技术学院不仅地位非常低,而且学习的内容也非常基础。法国的职业教育不仅是在基础文化还是在专业理论、实践课的学习上,都非常的细致和全面,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学生,相对于其他同学历的毕业生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就业率更高。

四、给中国职业教育带来的启示

(一)职业技术学校类别方面

法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教育机构有不同形式和层次的分类,就拿高中来说,既有普通班,也有技术班,高中技术班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技术高中里还设有高等职业教育性质的高级技术员班,在大学里也设置有短期的大学技术学院。法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可分为高中职业技术教育、短期大学技术学院和大学职业学院三种形式,它们的教学侧重点各有不同。

同一层级的职业教育可以颁发不同种类的证书文凭,不同证书对学生就业或升学有着不同作用,同时也培养不同种类的人才。纵观我国的职业教育,中高职教育和普通大学教育划分明显:五年制高职的招生限制在5%的比例内,一些实力较强的中职学校不能涉足高职教育,高职也不能办更高一层次教育,导致中职高职和大学成了不同等级的教育系统,严重影响了中职和高职学生的就业。我国虽然也根据不同的类别设有中专、职高和大专三种职业技术学校,但是随着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无论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是在专业设置、服务对象上,三者都已逐渐趋同,使各自的优势无法得到发挥。所以我们国家应该向法国学习,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三类学校合理分工协作,发挥各自优势,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二)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形式方面

法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可以允许学生同时学习多种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获得技术高中会考文凭的综合高中技术班毕业生,可以选择升入短期大学技术学院,也可以留在高级技术员班继续接受高等的技术教育。普通的毕业生统一可以选择直接进入技术学院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也可以选择在进入大学之后从大二开始转入技术学院学习,或者是可以通过进入大学校预备班接受短期的过渡教育后再转入技术学院学习。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可以非常自然的进行衔接、融合,给学生的选择也更多。而我国虽然有高职对口招收中职、高职高专升本科的制度,但招收几率非常低,而且升学形式单一,考试制度也不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实在无法为将来的毕业就业起到帮助。我们应该学习法国职业教育的这种招生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多样化的选择。

(三)对职业教育的补充方面

第四层级教育(即高中后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法国高中的会考文凭课程和短期补习以及大学预备班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他们依托于高中教学,都是对高中和大学进行过渡和补充,属于高中后教育,学徒培训中心也是高中后教育的一种类型,具备此类教育同等功能。虽然说高中毕业会考文凭是接受更高等教育的通行证,但是高中后教育却可以补充证书,增强就业的资本。所以我们国家也应该参照法国,设置第四层的高中补充教育。多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在招收普通高中生源的同时,也对口招收一些技术学院的学生,但是由于两种类型的生源和基础教育水平的不同,导致一些高校不愿意招收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如果有了第四层级补充教育,学生之间差距大、参差不齐的问题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改善和解决。

参考文献:

[1]赵冉.21世纪法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四川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04

[2]袁传明,杨汉麟.法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考察――兼析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0.10

[3]林远辉.当代法国中等职业教育概览及其特色[J].中等职业教育,2008(9):39-40.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10

关键词 人才培养目标;应用技术型大学;高职高专;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7-0021-04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成应用技术型大学是当前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路径之一。应用技术型大学c高职高专院校都属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范畴,两者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教育层次的性质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会直接反映于学校全部工作的指向及最后所达成的效果上,对学校整体工作的设计及教学活动的组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应该严格界定出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有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上才能实现有的放矢,在服务社会、立足区域发展中,才能突显出人才的重要性。基于以上考虑,本文着重梳理出应用技术型大学与高职专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异同,以为相关学校发展提供参考。

一、应用技术型大学与高职高专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表述

(一)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技术型大学在德国被称为应用科学大学。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既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又传承了职业教育的办学传统,属于两个教育体系的复合和交叉点。应用科学大学与综合大学对比,它以职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专业设置与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高度契合。德国职业教育培养中,应用科学大学主要以培养应用型工程师为主,人才培养目标以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实际应用为导向,以传授和积累技术技能为核心,培养的是工程和生产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在我国,倡导大力发展应用技术型大学是近几年的事情。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于2015年12月正式获批转型为应用技术型本科学校。以中德学院的陶艺专业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例,该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加大力度挖掘出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提出了学校理论教学与校外企业实践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不同教学资源和教育环境,以实际的企业研发项目为导向,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丰富并充实教学内容,在整体教学中,以企业项目为驱动,以整套工艺技术流程认知充实教学内容,最后达到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应用技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高专教育主要指专科层面的高等职业教育。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主要针对于社会某一具体的岗位或岗位群, 较少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科研性。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要求毕业生懂得某一具体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即可, 重点是培养他们具有某一类岗位群所需的实际操作能力, 能够将技术人员的意图或工程图纸转化为实体,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在工作中要求毕业生上手快、适应性强。同时,从学生的就业定位分析来看,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为生产一线服务的,人才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例如,工科类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去各个企业的生产一线从事制造、维护、运行、检测、施工等工作;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去企业相关部门从事基层管理工作。

(三)应用技术型大学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分析

1.人才培养的类型差异

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分析定位,目前学术界比较统一的观点是将其分为三类,分别是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在工程项目中,工程型人才主要负责工程项目的申报、设计、规划、决策及新技术的研发;技术型人才主要负责将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决策转化成实际的物质形态,具体从事现场的技术应用和实施;技能型人才通常是指将某种技术应用于特定生产过程的能力,只在技术系统中承担某一环节的技术操作。技能与技术相比,技能具有单一性、预定性、重复性及物化性的特点,注重操作技能的动作或行动的熟练性。技术型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不及工程型人才的专业和深度,相比之下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技能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在技术能力的应用以及新技术的研究上相比较,技能型人才更加突出的是其技能操作的熟练度,在技术应用的能力上,技能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没有可比性。基于人才类型不同,可以分析出,应用技术型大学是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型的人才;高职高专院校是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

2.人才岗位的职责区分

从人才未来适应的职业范围分析来看,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对岗位群,可以实现跨岗位就业,不局限于某一具体职业的实践训练,具有较深厚的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毕业生在时展过程中,能够适应岗位变迁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变化,同时具备理论应用型和技术应用型的双重属性,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去企业的高技术部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公司实现就业。综其所述,应用技术型大学主要担负培养生产中需要的初级或中级管理者、组织者以及职业学校的师资等任务。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范围主要针对某一具体的岗位,相对狭窄,强调动作或行动的熟练性,高职高专院校主要培养的是一般企业部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其培养的大量高级技工主要满足当前各类企业对技术工人的用人需求。与高职高专院校相比,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的人才技术水平更高,适应的职业范围更广,职业潜力更大。

3.人才培养的规格分析

基于人才知识结构的分析,高职高专院校主要以岗位需求为核心,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原则构建知识体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人才相比,理论知识体系比较扎实和全面,面对的是岗位群。基于人才能力结构的分析,高职高专院校重视对学生某一技术环节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其实际操作能力,偏重于技能的训练,以期达到娴熟,提高生产效率。应用技术型大学注重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技术的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生产现场的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以及在现场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等。相对于高职专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创新能力较强,技术水平较高,职业发展空间较大。基于人才素质结构的分析,高职高专教育注重对学生的执行力和规范意识的培养,同时培养其岗位的责任心、安全意识等。应用技术型大学注重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协作意识、沟通能力的强化,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对技术的规定性不同

技术,而非单一的科学知识是职业教育中最有价值的知识。应用技术型大学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的文字表述背后,其实蕴含了对技术知识的不同选择。从国际视野看,在理论传授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是对应用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从层次要素来看,高职高专院校主要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而应用技术型大学主要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技术层次的区别,不是单指表象上的人才能力水平、技术水平以及知识水平的高低不同,而是本质上对于各层次人才的工作分工不同导致的所要求完成的工作任务的综合化程度、类型、工作情境、复杂程度的不可预知程度的不同。

二、应用技术型大学与高职高专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选择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无论应用技术型大学还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都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根据不同岗位或岗位群确定各自的适用人才培养目标。

(一)基于复杂多变型技术任务的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的普通本科教育主要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发展方向应该区别于普通本科与高等专科院校,定位于为社会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各种专T职业技术的高级应用型实践工作者,培养从事产品开发、质量检验、生产、装配、维修、保养等具体工作的人才,毕业生就业后大多担任大中型企业技术骨干或小型企业管理者及技术核心骨干,以企业需求为人才培养风向标,学校的教与学生的学要围绕企业需求展开。例如,德国四年制应用科学大学把培养目标面向职业岗位群,以学生未来的实际就业需要为导向,考虑未来的经济发展需要及企业的人才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能力。再以文化背景大体一致的我国台湾为例,台湾高等技职院校的关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比较明确:培育良好公民及胜任基层技术与服务工作所需能力,并奠定进一步学习专业技能的基础能力,培养具有在相关专业领域继续深造与发展的能力。可以看出,两者人才培养目标在规格上都强调在技术基本理论学习的前提下,注重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人才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其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实质上指的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指具备将技术设计、技术构想等原型方案进行具体化设计并组织实施于生产实践的能力;具有维护、监控实际技术系统,能够探视出并分析和解决综合性复杂技术实践问题的能力;具有对底层技术人员或业务员提供指导咨询的能力;具有在服务领域运用专门知识与技术向指定顾客提供综合并能够承担相应责任能力的人才。这也是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对人才技术应用能力要求的核心体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更要具备面对复杂的生产设备、多变的生产现场,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地生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技术设计、开发、运用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应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

(二)基于熟练强化型技能任务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相比,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技术-生产”的领域中更接近于“生产”领域的位置,以“生产”领域为目标,培养的人才要具备“能够运用较为复杂的技能进行熟练操作”的能力,在生产一线只要作为从事熟练常规工作的技术员,因此需要具备较强的熟练化操作技能,这种熟练化技能与复杂的应用技术相比,通过强化训练就可以实现。与高职专科教育相比,应用技术型大学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不只是具备胜任当前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而且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具备适应未来发展变化的综合能力,更强调“技能性”和“创新性”这两个基本特征。

三、结论

以上分析表明,应用技术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具有同型异质特点。所谓“同型”,指两者都属于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具有相同的职业技术教育属性;所谓“异质”,指的是高职强调技能,属于传统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而应用技术大学更多偏重工程技术,属于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因此,技术对应用技术大学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同型异质特点,是因为所要求的技术性质不尽相同导致的。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院校是面向社会一线岗位,重点在于培养“技术-生产”这一链条中的“生产”领域主要负责一线生产工作的技术工人。对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具体表述为:培养能够运用较为复杂的技术进行熟练操作的能力,要能胜任当前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高职教育主要强调“实践性”和“技术性”这两个基本特征。应用技术型大学不仅属于高等教育的本科层次,也属于职业教育范畴,旨在培养“技术-生产”链条中的“技术”领域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主要负责在复杂多变的生产现场解决实际的技术问题,并对生产现场进行指导监督、统筹管理,主要职业为现场工程师或技术师,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主要强调“应用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三个基本特征。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应坚持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为依据构建培养目标。因此,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表述为:在培养人才的职业综合能力中,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相融合,培养出具有较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能运用较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具有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从当前我国应用技术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探索可以看出,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校企合作特色办学的资源平台,通过企业的实践项目驱动和“双师型”师资建设可以实现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 考 文 献

[1]尚元明,等.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165.

[2]陈厚丰.高等教育分类的理论逻辑与制度框架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92.

[3]鄂甜.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分层解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5(1):13-17.

[4]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Z].教发[2014]6号,2014-06-16.

[5]刘德深,马凤鸣. 论应用技术大学的内涵与本科职业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3(10):119-121.

[6]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l):6-10.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11

(1.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天津 300222;2.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天津 300222)

摘要: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产业经济对职校毕业生的需求出发,职教师资应该是具有工业文化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因此,有必要探讨当前“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的现状及培养具有工业文化素质职教师资队伍的必要性,并提出培养方法与途径,以期实现校企对接和职教师资培养文化层面的对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关键词 :工业文化;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069-03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提高教师工业文化素质是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促进产学研合作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必须研究具有工业文化素质的“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的现状

教师来源仍以应届毕业生为主 近年来,多数职校年轻教师学历较高,科研能力较强,但从学校毕业直接任教的教师比例仍高于80%以上。我国传统学校教育在课程及教学活动中常忽视劳动教育和工业文化教育,使得毕业生理论水平较高,但由于其在成为教师之前一直在学校学习,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对本行业及企业生产、技术情况和管理现状不够了解。

教师的工业文化素质仍需提高 要培养具有工业文化素质的学生,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工业文化素质。多数教师在入职前没有企业实际工业项目的工作经验,入职后由于教学任务重以及到企业长时间学习经济和精力方面的实际困难,无法迅速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文化带入教学活动中。对工业文化和工作价值观了解不足,无法在教学中更好地与现代企业文化及生产技术相结合,从而将工业文化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

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产业结合度需进一步加强 虽然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但在实际教学形式上多数仍采取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传授方式,教学方法上以理解为主,实践感受不足。教学内容仍以教科书的经典案例为主,个别案例已与行业技术现状脱节较大,无法实现教学内容与当代工业发展水平同步,使得毕业生在就业时感觉在学校所学课程与工作内容差别较大,不利于中高职学生初次就业时迅速融入企业。

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的现状

社会分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社会分工方面,高校具备高学历研究人员的学历、知识层次较高、创新和研究开发高新技术能力较强等优势,但生产经营和技术应用能力稍显薄弱;企业拥有工业化制造技术、与产业结合紧密、对技术和市场较为敏感等特点。在“做中学”及“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影响下,以市场为导向、基于岗位需求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职校教师是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最重要的环节,提高教师的工业文化素质可有效提升职业教育与产业的结合程度。职业教育传授的知识是现场情境性很强的技术性、程序性知识,是科学技术在实际生产情境中的应用,即解决产业中某种具体技术问题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企业利用技术进行生产并创造效益,获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生产管理一线,会碰到很多具体的实际技术问题,需要融合个人的技术经验和创新思想来解决,而这些都是传统的理论教育无法提供的。

职业教育教师的工业文化素质应来自企业的工作经历和产学研项目的工作实施过程,其表现形式是一种修养、认识和观念,如时间观念、市场观念和潜在消费者的需求观念等,这些不但要融入高新技术的研究过程中,更要在与企业的合作中体现。但在实际工作中,普通高等学校所培养出来的职教教师往往缺乏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就业初期无法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真实工业产品生产经验,逐渐与产业的技术发展相脱节。

现阶段,中、高职院校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出的人才技术水平高、动手能力强,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但仍然存在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关键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些方面通常与掌握的技术知识和技能无关,主要是学生在在校期间以及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与制造业产业具体结合的机会较少,不能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与现在制造企业发展中所需的以企业文化为代表的工业文化教育结合起来。现阶段职业教育在与行业及产业对接的过程中,也大量存在着学生前期在中、高职学校学习,最后一年在企业实习的教育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存在两个阶段各自为战、对学生在两个阶段的学习情况缺乏沟通的现实问题,从而对正确理解在学校所学技能与企业实践及工业思想之间的关系十分不利。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职业教育中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工业文化教育水平,在提高人才队伍技能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队伍的工业文化思想教育,加强与行业协会、企业和市场的对接能力。

具有工业文化素质的

“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特色,是实现“教学做合一”的关键。当前培养的职业教育专业理论教师实训实践能力普遍不强,缺乏企业工作经历,难以跨越教育与产业间的鸿沟,迫切需要一支具有现代工业文化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根据对中职工程技术类专业教师人才需求情况的调研和分析发现,懂专业、懂教育、有理论、会实践是职教师资特定的职业要求,中职专业教师需具有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职业技能。换言之,职业教育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技术操作技能、教学技能及相应的工业文化素质。

工业文化根植于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中,与科学技术的联系最为紧密,中、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是将教学、科学技术与产业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职教师资的工业文化素质,对于提高中、高职院校与产业结合的紧密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有工业文化素质的

“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方法与途径

具有工业文化素质的“双师型”师资的培养方法与途径,是职教师资培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职教师资培养从生源、职前教育、职后教育以及“双师”技能教育等一系列活动。它以“双师型”职教师资评估标准为目标,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院校、中高职学校与企业之间,以全面提高理论教学、实训实践技能和工业文化素质为纽带,最终实现技能素质和文化内涵的培养,如图1所示。

强化教育理论和技能素质课程,突出工业文化特色 优秀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必须以“双师型”教师为主,教师要懂理论、会讲授、会实践、能操作,这些特点是职教教师的典型特点。现阶段,职业教育师范生在校期间仍然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师范技能及相关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中需要改变仅注重学科系统性,忽视以企业文化和先进管理制度为代表的工业文化教育的现状。职业教育师范类的学生要同时具有专业技术和师范技能,要使学生认识到未来职业教育更直接面向产业,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需要满足未来职业教育教学岗位的需要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满足社会经济以及企业发展的需求,从而具有针对性。因此,一方面,在教学中要结合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训实践课程,运用大量的资料和案例介绍现代工业生产中理论和技能在实际中的应用,树立为现代工业生产服务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将现代先进企业的技术经验和管理模式与实现工业文化教育有机地融入教学内容中,使学生认识到工业文化的发展与产业技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形成成熟稳定的工业文化思想。

整合工业文化载体,提升职业生涯教育水平 工业文化源于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会给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带来明显变化,而文化需要通过具体的物质和载体来体现。具体而言,教材、音视频资料、实训、企业管理制度及技能比赛等都是职业教育中常见的工业文化载体,然而在实际教育中往往因为教学课程的设置、学制和经费的原因,这些载体往往很难形成系统性。工业文化思想不只是在工业生产中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包含团队合作、刻苦钻研等非工程的但在工业生产及研究中不可缺少的能力,是工程思想的更高层次——工业文化的具体体现。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与技术,并通过工程案例了解工业生产实际,这是学习最纯粹的工业思想,是学生在毕业后从事工业生产活动必备的专业知识。一些职业院校毕业生具有较好的在工业生产中团队合作和刻苦钻研精神,能够在原先熟悉的技术基础上,很好地融入或带领一定规模的团队进行新技术的开发,并且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另外一些毕业生则很有可能因为安于现状或缺乏刻苦钻研的动力与能力,逐渐被身边的同事超越而影响个人发展。作为职业教育教师,要通过整合教学中的所有关键环节,通过学习各种技术如音视频资料感受技术、实训实践技术、技能比赛和企业实践工作应用技术等,更多地感受工业文化的价值观和内涵。在教学中,除了提升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教书育人的能力,更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刻苦钻研创新等更高层次的工程思想,使其了解技术是安身立命的基础,要想人生有更好的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其他工作能力。

构建与产业结合紧密的教学体系,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职业院校与企业有共同的目标与利益,建设一支具有较高工业文化素质的“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保证。因此,应在现有的校企共建产学研合作基础上,通过开发学校与企业专业相符或相近的课程及教学体系,在提升职业教育师范生的基础性能力、发展性能力、师范技能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构建与产业结合紧密的教学体系,突出工业文化,奠定学校与企业共同的文化基础,实现校企对接和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文化层面的对接,构建具有技能型、实用型和工业文化特征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实施方面,要通过理论学习、参加企业实际项目和主动接受工业文化熏陶提高教师自身的工业文化素质,进一步拓宽与企业的合作渠道,加强高校与企业联系的密切程度,真正深入了解企业技术水平与生产现状,为后续深入合作奠定人员基础,不断提高职校教师的工业文化素质。

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很高的相关性。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产业必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过渡,劳动力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对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不断扩大。因此,必须建设一支高技能且具有较高工业文化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要从课程开发、校企文化层面合作、工业文化载体整合等方面入手,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培养具有较高工业文化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进而提高中、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培养水平和竞争力,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蓝欣.对适合我国国情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7):73-76.

[2]王宪成.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现状抽样调查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5):70-72.

[3]余祖光.把先进工业文化引进职业院校的校园[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0,8(3):1-5.

[4]王建华.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1):51-56.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12

关键词:高职本科;理论依据;现实诉求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我国要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十三五”期间,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应将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操作人才,作为一项中长期战略发展任务。孙太利委员在2016年两会上提出实施职业教育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接。强调了“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的密切关系,同时提出在高等职业教育设立“工士”学位,包括“匠士”学位在我国已有实例,比如2009年安徽省休宁县德胜鲁班木工学校为毕业生授予“匠士”学位,到2012年福建厦门的华厦职业技术学院给毕业生颁发“专业副学士”证书,再到2013年云南交通技师学院为毕业生举行首次“匠士”加冕典礼,乃至现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试水的“工士”学位,对此笔者持不同的看法:我国4年制本科高等职业教育应授予技术学士学位。

一、我国高职本科应设置技术学士学位的理论依据

(一)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属性之必然

《教育大辞典》中对学位做了如下表述:授予个人的一种终身称号,表明称号获得者曾受教育的水平或已达到的学历学习。这个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属于高等教育的第5层有两种并行的教育,我们一般认为是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这两类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师素质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既然为并行的两种教育,应该在层次上保持一致,即都应该授予学位。但是又因为本质的使然不能简单地授予同类的学士学位。欧阳河研究员认为技术技能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传授技术、技能是职业教育独立存在并区别于其他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其目的是帮助人们获得技术应用型、技能型职业的能力和资格。所以笔者提出: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我国高职本科应授予合格的毕业生技术学士学位。

(二)基于人才――知识――教育――学位的理论依据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应该授予合格的毕业生什么样的学位证书?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先回答以下3个问题。我们公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培养什么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培养这些人的知识是不是一种?有没有区别是第二要回答的问题;这些知识是不是都是在统一种类的教育开展?不同的知识对应怎样的教育是我们第三要回答的问题。下面我们首先对于人才、知识、教育、学位的种类进行简单分析。

1.人才的分类

现代社会,人们的分工越来越细,人才的需求也变得不尽相同,一般我们把人才分为4种类型: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学术型人才主要从事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的工作;工程型人才主要从事与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有关的规划、决策、设计等工作;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是在生产一线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使工程型人才的规划、决策、设计等变成物质形态。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应用智力技能来进行工作,而后者主要依赖操作技能来完成任务。不同的人才类型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也就要求不同的人才知识结构,要求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其相应的课程标准,通常是由相应的不同教育类型来培养的。

2.知识的种类

对于什么是知识,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定义。教育大辞典中对知识作了一下解释:“知识是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表现为对事物的知觉、表象、概念、法则等心理形式。”心理学界对知识作了以下定义: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储存于个体内,则为个体的知识;储存于个体外,即为人类的知识。

由于知识的复杂性,所以知识的分类出现多样性。从认识的来源来看,知识分为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和社会知识;从人类学角度来看,知识分为言传性知识和意会性知识;经合组织(OECD)则将其分为事实性知识、原理性知识、技能性知识和意会性知识等等。若从知识的表现形态来看,知识又可分为显性和隐形两种。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为依据,把人类的知识划分为认识事物的知识、改造事物的知识、数学与逻辑的知识。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梅耶和加涅主张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前者是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即理论知识。后者也叫操作性知识,主要是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即经验知识。笔者提出进一步的解释:陈述性知识也可称为认识世界的科学知识,程序性知识也称改造世界的技术知识。

3.教育的分类

在百科中输入“学士学位”,在基本信息的一栏明确标出外文名称Bachelor’s Degree,教育层次大学本科层次,教育性质高等教育。所以本文对于教育类型的探讨主要是针对高等教育。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5就是属于高等教育的第5层,被分成A、B两类。A类为“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或进入需要高技术的专业课程”,要求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并要求与ISCED6相衔接;B类为“实际的、技术的或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后者更加定向于实际工作,并更体现职业特殊性。一般而言A类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普通教育,B类是职业技术教育。这是统一层次两种并行的教育。虽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历程较短,但是其发展的速度以及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占得比例却很大,是我国现在给予较多关注的一种教育。我国对普通高等教育授予学术型或科学型学士学位,然而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位授予却是缺失的一部分,笔者认为根据B类教育的属性,在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给授予技术型学士学位。用以区分A、B两类教育,而简单地在高等教育的本科层次全部授予学术型学位是不科学的。

4.学位的分类

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学位自身的分化,导致学位呈现出比较复杂的状态。根据不同的属性可划分为不同的学位类型,比如最普遍的学术型学位与职业型学位之分,科学型学位与专业型学位之分,荣誉型学位与攻读性学位之分,哲学学位与学科学位之分,过渡型学位与终结型学位之分,校内学位与校外学位之分,论文博士与课程博士之分,等等。康翠萍教授将其分为3种类型:科学研究型学位、技术研究型学位、应用研究型学位。主要针对“纯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3个领域所授予的学位。主要是为了强调3种学位都注重学术性标准,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笔者比较赞同康翠萍教授的这3种分法,同时也坚信无论是在哪个领域科学、技术还是应用都是一个注重科学和研究的领域。在此基础上,可将学位分为科学学士学位、技术学士学位。“科学”与“技术”并重,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既不否认“技术学士学位”的学术性标准,又强调“科学学士学位”的应用性。

人才主要分为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不同的人才应该有不同类型的知识来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对应发现和认识世界的科学知识;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对应改造世界的技术知识。不同的知识类型对应不同的教育类型,科学知识主要是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开展,而技术知识则是在具有技术属性的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开展。作为并行的两种教育我们应该授予不同的学位类型。基于人才――知识――教育――学位的一一对应,普通高等教育应授予“科学学士学位”,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授予“技术学士学位”。

二.我国高职本科设置技术学士学位的现实诉求

(一)我国高职本科学位缺失之使然

由于我国高职本科的办学形式多样化,导致我国高职本科学位授予的现状混乱,没有统一的学位。比如云南省的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独立试办高职本科专业,学生合格毕业则授予相关专业学士学位;贵州省有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与“211工程”大学“贵州大学”联合办学招收本科学生,完成学业考试合格授予贵州大学的毕业证和相关的专业学位,同时还可以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我国高职本科不管是在联合办学还是独立试办某一专业,最后所颁发的证书并没有突出我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明显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学定位不吻合,基于现状笔者提出在我国高职本科授予“技术学士学位”,此学位的提出并不是空穴来风,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早就已经提出来了。

(二)高职本科设置技术学士学位的实践基础――以英国、美国、台湾、加拿大为例

1.英国

据英国教育部网站2013年4月22日报道,英国政府宣布设立技术学士学位,以此强调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英国学校管理与技能大臣马修・汉考克说:“技术学士学位有助于提高英国学生的全球竞争力,使他们具备雇主所要求的技能。对于年轻人来说,获得技术学士学位是他们在数学、文学及职业课程这3个关键领域上学业成功的标志。这项改革将刺激优质课程的发展,同时也将鼓励学校给年轻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课程。希望所有想成为熟练技工或者学徒的优秀学生都能获得技术学士学位。”英国以设立“技术学士学位”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不善于革新的英国提出了“技术学士学位”是事物发展的趋势,也是英国看到了“技术学士学位”对学生、企业、职业学校以及学位系统的重要作用,值得我们借鉴。

2.美国

美国的的学位传统上分为学士、硕士、博士(BS、MS、PhD)3个层次,近几十年,美国理工科院校出现了很多新的学位,如工程硕士,工程技术学士、专业学位等,名称多样,内容也差距很大。1967年,美国工程职业发展协会(ECPD)首次鉴定通过了杨博翰大学的两种工程技术学位(BET)教学计划。据不完全统计,1983年美国已有195所院校的731个ET教学计划通过鉴定涉及23个专业领域。

美国的“工程技术”教育大部分集中在一般性地方大学、工学院及社区学院中,“工程”教育则主要集中在大学和理工学院中。“工程”是一种专业性职业;“工程技术”是技术领域的一部分。美国的“工程技术”教育相当于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美国的“工程技术”教育含有工程技术硕士(MET)、工程技术学士(BET)、工程技术副学士(ASET)和证书(Cert.)。美国工程技术教育有两种教学计划:一是培养“工程技术员”为目标的两年制准学士教学计划;另一种是培养“工程技术专家”为目标的4年制教学计划。从教学计划可以看出:前一种教学计划对应我国的高等专科职业技术教育;后者对应我国的4年制本科高等职业教育。因此,我国应该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增设技术学士学位和技术副学士学位。美国的“工程技术学士学位”因需求数量呈上升趋势,美国的成功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实践依据,为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供了成功的案例。

3.台湾

台湾的职业教育比较发达,其体系涵盖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由专科(二专、五专)、本科(二技、四技)、硕士和博士5个层次组成。台湾的高职本科因招收对象不同,有2技和4技两种,即科技大学设立有4年制本科和2年制专升本,学生毕业由学校颁发技术学士学位。培养学生成为各行各业的技术师层次的人员。在研究生层次,台湾的技术大学中设立工业技术硕士班,招收技术学院毕业生,授以2年制课程,毕业时授予技术硕士学位。从台湾的职业教育授予现状可以看出,不管是2技还是3技都应该授予学位,并且准确命名为技术学士学位,这是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同时也为在大陆4年制高职院校增设技术学士学位提供实践依据。

4.加拿大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国家和地区设有技术学士学位,比如加拿大加拿大McMaster大学工程学院与Mohawk学院应用文理学院合作,开设一种代表技术教育新趋势的技术学士学位教学计划,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符合毕业条件, 即可获得McMaster大学授予的技术学士学位。

不同的社会制度孕育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教育,在我们职业技术教育领域,虽然每个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准确的称谓不一,但是都肯定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共同点就是对于“技术”的重视。不管美国的工程技术教育还是台湾的科技大学都向我们很好地诠释了授予技术学士学位对于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提供了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平版).

[2][5]肖化移,李伸阳.职业技术教育原理[M].海口:南方出版社,2011.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4]邵伟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6]张斌.技术知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7]燕良轼.教育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社,2010.

[8]康翠萍.学位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9][10]王忠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