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文化心理

社会文化心理

时间:2022-12-21 11:11:14

社会文化心理

社会文化心理范文1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由于确定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不同,国内外学者提供的判断标准有所不同,侧重点也有差异。例如:马斯洛认为充分自我实现的青少年就是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而美国学者阿特金森认为,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认识、能够承担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具有稳定与协调的人格结构的青少年才是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总体来看,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具有以下几种标志:一是能够全面地认识自我,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够做到自知自觉,既对自己的优点长处感到自豪,又不因自己的缺点而感到沮丧,保持自尊,自信;二是有理想,生活有目标,既有敢于拼搏的勇气,又能正确地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三是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接纳他人的短处,以包容、积极的心态与人交往,在相处的过程中,尊重多于嫉妒,信任多于怀疑,欣赏多于憎恶;四是当遇到外界刺激时,有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保持行为协调,心理平衡;五是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对待事物乐观开朗,满怀希望,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态度。所以,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多持有一种积极的、开放的、现实的、辩证的、通达的人生态度。

二、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著名心理学家威克曼根据青少年不适应行为的指向将其分为外攻性问题和内攻性问题,外攻性问题与对待他人有关,如旷课、挑衅、反抗、不合作、撒谎、盗窃、打架、破坏公物等叛逆行为;内攻性问题与对待自我有关,如退缩、消极、悲观、自卑、自残、自杀等自我贬低行为。威克曼的研究还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更加注重外攻性问题,高估其严重性,并想尽方法对青少年的叛逆行为进行约束。而时常被忽略的是具有自贬性的内攻性问题,其往往是青少年出现叛逆行为的根源。所以,心理健康研究人员更加重视青少年的内攻性问题。只有真正走进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了解他们,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国青少年常见心理健康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外攻性问题

1.自私

都说“自私自利,是立人达人之障”,但是处于转型期的青少年都会有不同程度上的自私心理。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风气盛行。所以,有很多人说,自私是人之本性。正如一句民谚所说,自私自利从来弄不明白,究竟它是全人类的一部分,还是全人类是它的一部分。其实,当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他的自我概念如同一张白纸。在经过无我有物、有我无物和物我整合三个阶段的顺序发展之后,儿童健康的自我概念才逐渐发展出来。在这个三个阶段的过程中,家庭和社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家长对孩子过分宠溺,并灌输类似“只扫自己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不良思想,以及社会上的负面影响,导致有些青少年仍然停留在有我无物的阶段,并没有把主观和客观、自我和环境有机整合起来。这种由自我概念发展障碍所导致的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在行为表现上就是自私和没有责任感,凡事只看到自己而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这就会间接地导致青少年出现人际交往危机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自私不仅仅是一种不健康的自我观念,同时又是引发其他异常心理和行为的根源。

2.叛逆

引起青少年叛逆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原因是由于身心发展不同步。青少年时期身体迅速发育,使其产生长大成人的感觉,觉得自己可以不依赖家长、老师独立做很多事情。但是事实上,青少年时期只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其能力还是不足的,思考问题还是幼稚的。所以,在家长和老师眼中,青少年仍然是需要指导和照顾的小孩儿。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自然会引起青少年内心的反感,他们的成人感驱使他们去反抗。由于担心自己的存在被忽视,青少年往往也会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以渴求标新立异,引人注目。叛逆心理虽然没有发展到不健康心理那么严重的程度,但是当它遭受刺激,反应强烈时却也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它虽然不等同于变态心理,但是已有变态心理的特征。从成都发生的“沈鹏弑母”案,到温州发生的砍死奶奶案,再到广东发生的少女杀死奶奶案,这些接二连三发生的杀害至亲的案例说明,对青少年的叛逆心理一定要加以重视,平时要能注意到孩子细微的心理变化,及时地与其沟通,尊重孩子的想法,平等地交流。

(二)内攻性问题

1.抑郁

常言道:“少年不知愁滋味。”但是这句话渐渐被日益严重的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所打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而饱尝愁滋味。因为青少年不需要承担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所以很多人不理解为何青少年会抑郁,会有解不开的心事。但是,单就学业压力、家庭问题、交友障碍这些成年人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就足以摧垮部分孩子的心理防线。青少年的抑郁症的主要原因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1)内在因素,即与青少年本身的性格特征有关。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的性格也多种多样,各有不同。有些孩子天生性格外向、乐观,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想,对生活抱有正面积极的态度。而有些孩子,则性格内向、文静,不爱与人交流,孤僻多疑,常常注意事物的消极面,不善于表达自我内心情感。当生活中遭受意外挫折时,他们更倾向于自我封闭,逃避现实。第二种类型的青少年往往是抑郁症发病的高危人群。

(2)外在因素,即与家长的教育方式及社会影响有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学校课程紧张,学习压力大给青少年造成极大的思想负担。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抑郁的原因是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当。父母给孩子提供了优良的物质保障但却忽略了与其心理上的沟通。同时,社会上评断标准的失误也是导致青少年抑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过分地重视学业成绩,而忽略孩子内在品格的培养,认为成绩好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成绩不好的孩子做什么都不对。长此以往,青少年生活在迷茫,不自信,忐忑之中,变得越来越不爱讲话,继而引发抑郁症,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酿成一桩桩的悲剧。

2.自残

据调查证实,有自残行为的青少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他们把自残行为当作宣泄内心压力的一种方式。自残与自杀有着本质的区别,自残者也许没有自杀的念头,仅仅是希望通过残害自身身体的方式获得。常言:“身体发肤授之于父母。”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青少年如此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总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家庭的因素。不和睦的家庭,过多的童年不幸,父母管教太过严苛,或者经常性地遭到辱骂殴打等,都会引发青少年的自罚、自残行为。二是自我施压。有很多青少年太过追求完美,如果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成果的话,便会用自残的方式进行自我惩罚。三是从众效仿心理。据有关报道,两名台北中学生为表义气,竟约定同时用刀具割手腕,然后用相同的手帕包扎以作为标记。此等自残行为竟被同学们认为颇有勇气,十分英雄,纷纷效仿。青少年思考问题的方式还不成熟,很多时候都是在盲目地追逐他们所认为的“潮流”。近些年来,青少年的自残现象已经越演越烈,各种关于青少年极端自残行为的报道屡见不鲜。

3.自杀

这是人们最不愿看到的一幕,孩子对于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何青少年自杀率居高不下?自杀可以分为:自杀威胁和自杀行为两类。前者是想用自杀对抗家长和老师的管教,动辄以自杀相威胁。这种行为可能源自于对于自我自尊心保护的逆反心理,其内心还是希望更好地生活。而后者则是由于悲观厌世所致,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往往这种青少年都深深地遭受常年抑郁的折磨,找不到人生的方向,看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觉得生不如死,以至于产生轻生的念头。无论是作为一种手段的自杀,还是作为一种目的的自杀,都反映出一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三、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

不管何时,家庭教育的地位永远是最重要的,父母在孩子的人格塑造培养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所以,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往往就是引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不恰当的家庭教育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溺爱型。现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过分宠爱孩子,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自我感觉是爱孩子的表现。但事实却是害了孩子,过分地溺爱,养成了一个个任性、自私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不懂得分享,难以合群。放任型。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优点不给予表扬鼓励,缺点不给予纠正。自认为这样做是效仿西方的自由教育方式,还有助于养成孩子不骄不躁的好品行。殊不知,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指路灯,明确地告诉孩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在人生轨道上有着正确的行驶方向。此外,家长不注意自身的道德、思想修养,不良行为潜移默化地侵蚀着孩子的心灵,使孩子养成了我行我素的不良行为和蛮横不讲理的不良品性。专制型。家长对于孩子的生活干涉过多,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应该听从自己的所有安排。孩子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机会,同时也丧失了私人的时间与空间。如果孩子稍加反抗,或达不到家长的预期要求,就粗暴地对待孩子,甚至出现体罚的行为。长此以往,孩子内心的反感越积越多,这不仅会影响与父母的感情,还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过度教育型。家长对孩子总有一种过高的期望,自己曾经没有做到而后悔的事情,总希望子女能够替自己做到。这样就会不顾及孩子本身的兴趣爱好,要求孩子学特长,阅读书籍,参加各种比赛,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留下了不良的心理隐患。这是目前家庭教育中的弊端,是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二)学校因素

中国自古便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论,很多人为了考取功名,付出了一生的心血。社会发展至今,我国的学校教育仍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分数似乎成为评断一个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尺。在此单一的评价标准下,每一次考试都等同于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战争,导致孩子心理超负荷运行。面临着激烈的升学竞争,孩子在题海中冥思苦想、死记硬背,整天有写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题,双休日也要参加补习班、特长班的学习,根本就无法体会学习的乐趣。孩子因此身心疲惫,精神紧张,一遇不顺心的事如考试失利、人际关系紧张等,便恶劣情绪郁结心头,久而久之,遂成病态。曾经一位即将参加高考的女孩子,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说:“我真怕考不上大学,老师说考不上大学的话,一辈子就完了,将来肯定没有多大的出息。”高考的竞争、升学的压力使她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青少年的身心还处于发育,待完善的状态,心理承受能力还十分稚嫩脆弱。学校不恰当欠科学的教育方式,会导致青少年过重的心理负担,造成心理障碍,形成一旦没有考上理想学校就产生一定前途无望、理想成空的想法,最终抑郁成疾。

(三)社会环境因素

改革开放政策给我国经济上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的同时,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冲击。近年来,我国的本土文化一直与外来文化处于一种持续冲突又相互妥协交融的状态。我国尚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目前很难实现多元文化的有效整合。文化的迥异很容易导致人们对于原有的价值观产生怀疑,原有的价值观正在逐渐减弱甚至丧失其功能,新的价值观又比较零散杂乱而不成系统。这增加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在适应社会生活方面的难度,造成青少年在认知上的失调和行为上的失范,引起心中的迷茫、焦虑不适,行为出现偏差、越轨。社会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一是社会刺激因素增多,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环境污染、噪音增多等,严重地干扰着中小学学生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健康。二是社会不健康因素增多,如充满暴力和色情的音像制品和书刊、大量的计算机游戏软件等,十分容易让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青少年沉溺其中。青少年网瘾问题,寒暑假宅童问题都严重妨碍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人格的发展。三是住宅越来越多地成为独门独户,生活越来越封闭,甚至出现了居住十几年还不认识周边邻居的情况,这严重限制了孩子与伙伴的交往,致使孤独感增加。青少年缺少与同龄人的交往,使许多心理品格得不到发展和完善。

四、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及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所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本源入手,提出如下三个方面的对策:

(一)家庭成员之间进行友好沟通

父母与孩子之间最重要的莫过于沟通,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消除父母与孩子的隔阂,还可以让孩子深切感受到父母之爱,健康阳光地成长。首先,作为家长要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愿意倾听孩子的心里话。当彼此想法发生冲突时,不搞强权管理,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能够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流,慢慢地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观念,同时也接受孩子的认知想法,从而对事物达成共识。

(二)学校科学营造学习氛围

学校是教书育人,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应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非过分重视学习结果,按成绩把孩子等级化。教育工作者要做到真正地放弃比较,理解接纳每个孩子的不同之处。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心理讲座等活动,让青少年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或者不定期地请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心理有问题的孩子进行心理疏通。

(三)社会媒体环境积极引导

社会文化心理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 文化心理 社会适应 心理健康

我国大学生文化心理的特点

大学生文化心理是指在当代社会主流文化环境影响和制约下,大学生对一定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适应、文化意识和文化行为方式。这一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巩固的时期。

我国正处于社会体制的转型期,各种文化共存又产生激烈碰撞,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群体,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有着独特的文化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摆脱肤浅的、表面的对外界文化的认识,自我文化心理意识不断完善;对外界文化开始独立思考,深层次的文化心理的不断形成;辩证的、实用的、创造性的思维逐步形成,大学生文化心理不断优化和发展;对文化的归属感日益强烈,形成文化心理的自我统一。

影响大学生文化心理的因素分析

人的文化心理活动总是始终伴随着人的知识、情感、需求等因素,当社会文化以及个人的需求发生改变时,人的文化心理也会发生改变。①大学生文化心理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主要是内部层面和外部层面的影响。所谓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大学生生活的外部环境文化,即国际文化、国内文化、校园文化以及家庭文化;内部因素主要是大学生内部的心理机制,即文化适应、自我核心价值和认知方式。内部和外部的因素相互作用又遵循各自秩序,共同作用于大学生的心理文化。

外部因素。国际文化思潮冲击着大学生的文化心理,国外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伴随着外国的影视文化、企业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大众文化的涌人而进入我国,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及价值取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近几年哈韩、哈日族这些新名词不断涌现;圣诞节、情人节这些洋节日益胜过传统节日;国外影视作品较国内影视作品更受大学生喜爱。

笔者对河北省某高校的1026名在校大学生和699名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就“你喜欢哪个地区的影视作品?”这个问题,日韩影视以53%的比例占到了大学生的多数,欧美影视以74.25%占到了研究生的多数,而国内影视本科生只有2.92%,研究生只有3%。

东西方文化在中国这块热土上互相激荡和融合,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利益关系以及利益结构等类属社会存在层面上的东西快速调整,人们的社会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社会秩序也在随之改变,学生文化理想不成熟、认知水平尚有限,因此大学生的文化心理必然受到影响。同时,校园文化也是影响大学生文化心理的重要外部因素。除此之外,家庭对大学生文化心理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内部因素。个体内部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文化心理的合理建构,内部因素主要有文化适应、自我核心价值、认知方式三方面:

文化适应。由于每个个体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大学之前的这个氛围是相对稳定的,但是进入大学以后,不同地域、民族、宗教、家庭的同学聚集到一起,大家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沟通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面对这种差异,具有高文化适应能力的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校园的多元文化,低文化适应则相反,并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

自我核心价值。不同的价值取向表现出来的个体文化心理也不同,1996年尼斯贝特(Richard Nisbett)和他的助手研究发现社会文化可以主导自我核心价值,同时自我核心价值可以引导人们的行为,改变人们的文化心理。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核心价值主要分为个体化和集体化两个方向的价值取向,如果过于强调个体化则会造成大学生的文化心理不能适应主流,造成自私、偏激、认知失调;反之过于强调集体化则不利于大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等文化心理品质的培养。只有个体化和集体化有机结合,相符相承才有利于大学生文化心理的合理建构。

认知方式。不同的认知方式对文化价值、观念层次的理解和认同程度不同,文化心理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主体通过不同认知方式对外界文化积极有效地加工可能会产生积极文化心理,反之则会导致消极的文化心理。

合理构建大学生文化心理

中国如今拥有超过1900所高等院校,几乎是2000年时的两倍,在校大学生人数接近1900万,是10年前的6倍。大学生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宝贵资源,构建合理大学生文化心理对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加强民族文化环境建设,提高大学生文化心理评判水平。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我国独有的文化底蕴,我们应该充分发扬我国的民族传统和文化,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我国现在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转型时期,经济突飞猛进,并且国际分裂主义和主义者,利用宗教、信仰等手段,想尽办法从心理和思想上颠覆我国。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也是国外抢夺的主要对象。因此,我国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交融,在国际文化的冲击下,我国应该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相互融合的文化整体,以增强大学生文化心理的评判水平。

加强高校自身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文化认知能力。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高等学校,应该注重校园文化、课程设置、注重新生的文化适应能力和贫困生的文化心理的建设,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

第一,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校园独有的文化沉淀,这种沉淀可以转化为大学生的文化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文化心理可产生深远的影响。充满内涵、向心力强的校园文化能够促进大学生文化心理的形成和提升,使大学生适应社会规范和发展的需求。

第二,开设文化心理学课程,尤其是跨文化心理学课程。各高校应该重视文化心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起到的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北京大学、中山大学、语言大学等高校相继开设了文化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等课程。开设文化心理学的课程可以系统地通过心理学角度对文化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同一性、自我效能感、亲社会行为、调节大学生从众、归因、自我价值等文化心理取向,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

第三,注重新生的文化适应。对于刚刚开始独立生活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第一次长期远离亲人、朋友,独自一人开始全新的生活,离开了以往所熟悉的文化氛围,将要面对他们的是机遇也是挑战。新旧文化环境的变化与冲突,势必引起个体文化心理表层或深层的文化迁移,从而造成大学生文化心理的短期失衡。因此,高校应该重视新生的文化心理适应问题,创造条件,帮助大学生快速进行文化心理适应的调适;实施定期的心理测查,建立个人心理档案,及时发现问题,对不能很快适应大学文化环境而表现出心理应激方式偏差或其他心理问题表现的学生,应该进行个体辅导,帮助其分析原因、寻找方法,走出困境,并定期开展以提高大学生文化心理为目的团体活动。

第四,加强对农村大学生的文化心理的关注。农村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的压力、生活背景和享受的资源不及城市的原因,使得很多农村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这种负性不利于农村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学校对此应加以重视,采取措施鼓励农村大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阅读大量书籍和多听各种学术讲座以提高文化修养。并且,老师对农村大学生应该给予必要的关注,走进学生内心,给予正确引导,树立合理正确的文化心理。

社会文化心理范文3

【关键词】武汉江汉路;城市公共艺术;文化社会心理;分析

城市公共艺术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对于文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有必要对城市公共艺术进行深入的剖析,将公共艺术运用到城市的建设发展中,促进现代化人文城市的建设。

一、城市公共艺术和文化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城市公共艺术的任务之一是运用移情的方法让受影响群体产生亲社会的行为,这些既包含了公共艺术范围的内容也含有文化社会心理学的内容。江汉路位于汉口江滩上,长约1.6公里,宽约10至25米,是武汉一条百年老街。现在的江汉路已经成为时代潮流的聚集地,是老江汉路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的地方,在这里,公共艺术将两个时代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产生前所未有的和谐相融的局面。对江汉路进行社会文化心理分析研究,有助于创建更多更符合武汉的故乡情怀,同时对公共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公共艺术建立的江汉路市民的自我认同和文化自觉

(一)自我认同是维持互动的内在支持。自我认同是个体认同自己属于某个群体、某个地位、某个文化中的过程,为了维持一种健康的状态,人需要得到相应的群体认同,而成为某一群体的一员可以给个体带来相应的归属感。文化认同是社会认同的重要部分,它把个体所属的文化和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相应的归属感,艺术认同是文化认同的重要部分。在江汉路建立公共艺术是为了加强群众的文化认同感,提升个体的归属感,公共艺术的特点之一是参与性,这一特点符合认同感的概念,认同感是联系人格和社会以及文化的桥梁。公共艺术也受地域特点的影响,好的公共艺术作品有几个必要的条件:独特的构思、鲜活的地域特点、独一无二的艺术性。地域特点是指作品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底蕴,能表现一个区域、一方人民、一座城市的历史。

(二)老市民的生活片段与公共艺术产生的文化自觉。江汉路的步行街上有着许多耳熟能详的公共艺术,其都是按照真人的比例打造,来源于老汉口的群众,其中热干面是武汉代表性的美食,反映了武汉人的生活饮食,挑水则反映了武汉在缺水时期,每家每户都要凭水牌才能挑水用的历史,纳凉则表现了在过去没有空调的年代,武汉人都把竹床挪到马路上,形成的就是竹床阵,是武汉独特的夏季纳凉方式。这些都是能反映汉口文化的生活片段,这些取材都能表现群众的本地情节,建立具有历史感、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使市民得到认同感和归属感。武汉人对城市的认同,通常源自对城市外表的考虑,结合自己的主观意识、文化环境等方面得到综合认识,这种认识和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江汉路也通过这些公共艺术和道路上的建筑物、江滩等事物结合起来,形成了武汉独特的文化魅力。通过公共艺术在打造江汉路的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让武汉的市民得到了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使每个个体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三、江汉路公共艺术的社会情感分析

目前江汉路的公共艺术的建立,不单是经济推动的作用,同时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也是群众的社会情感的体现。市民在江汉路的公共艺术中游览,这些公共艺术是对武汉人的生活的赞美、是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这些公共艺术与群众内心的文化认同、心理需求和认同感等相互作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公共艺术的设计者和市民的个体情感互相交错,从而使人们在观赏公共艺术的时候,出于本身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会产生欢喜、愉悦的情感。这些情感是武汉人这一社会群体所共同具有的,其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情感互相交融,产生了印象深刻、直达内心的体验和感受。这些感受和体验不断叠加,促使人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促进武汉地理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武汉通过保障生态文明发展的方式有助于武汉在中部城市中的崛起,这一系列的体验在社会群体中不断传开,使社会群体建立共同的文化认同感。这些积极向上的情感指引武汉人建立正确的文化、情感和生活态度,对武汉的发展进步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艺术在建设人文城市、打造城市独一无二的文化魅力、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促进城市的崛起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城市公共艺术还会使受影响的个体产生文化上的认同感、归属感,从而产生对城市的热爱,涌现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提高民众对自己生活的城市的热爱和骄傲,有助于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媛媛.武汉江汉路城市公共艺术的文化社会心理分析[J].中国包装,2015,(1):60-62.

[2]向春芳.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设计方案[J].神州(下旬刊),2013,(7):237.

[3]郭媛媛.论城市公共艺术的心理学特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8.

社会文化心理范文4

一、求趣

“趣”指的是趣味、风趣、情趣。人都有追求趣味的自然需求。生活中凡是生动有趣的故事、新闻,人们都爱听;有趣的画面,人们都爱看;富有情趣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人们都乐意接受。寻求情趣的心理充分体现在网络交流上。比喻、借代、谐音、摹状等修辞方法,使得网络语言富有情趣、生动俏皮,比如用“灌水”来表示在论坛发表没有阅读价值的帖子,用“菜鸟、小虾、初哥”来称呼初级水平的新人,用“潜水”称呼论坛里沉默不发帖的行为,[4]都很形象贴切,富有趣味性。字母缩略词“MM”,即“美眉”,指代年轻女孩。[5]美丽的眉毛是美女的一部分,“美眉”又是模仿港台味普通话“妹妹”的发音,所以这个借代既谐音又形象。还有,把提意见叫做“拍砖”,把支持叫做“顶”,把论坛帖子的前后顺序叫做“楼层”等,都是网民们常用的“趣味”词语。

使用网络语言的人群是一个特别的群体,大多数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上网聊天,是想感受网聊的趣味性,享受放松带来的愉悦。同时,为使自己的言谈更具吸引力,说话者需要选择更别致的方式。采用生动新颖的表达形式、营造一种轻松有趣的气氛,既展现了年轻人富有活力的特点,也是现代人追求轻松、富有情趣的生活方式的社会心理的自然体现。

二、求新求变

“求新”就是赶时髦,追求新颖别致。多数网民都很年轻,不喜欢遵循传统,不爱用“老套”的表达方式,总想求新求变,而网络媒体给年轻一代提供了一个追求时尚、反对传统、求新求异的表现舞台。正如周日安所说:“为了与众不同有意创造新词张扬自我,充分展示个性,带来了网络语言的个性化。”[6]

某些网络词语的形成是年轻人受外来文化影响追求新潮、时尚的结果。网络用户大部分是有较高文化水平的都市青年人,他们容易受到港台或日韩流行文化的影响,使得网络语言中出现了很多新奇另类的词语,比如,用“养眼”来表示“好看、漂亮”,用“粉丝”来指称“崇拜者、歌迷、影迷”,用“吐血”来形容“心情郁闷”,用“抓狂”表示“受不了刺激而行为失常”,用“顶”来表示“支持”,用“闪”表示“离开”;还有,表示性状程度高也抛弃了“很”、“非常”等字眼,而代之以“粉”、“超”、“巨”等新鲜字词。这些都说明,追求时尚、赶时髦这股风气不仅盛行在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当中,它也充斥于网络世界,体现在网络词语的使用上。

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被程式化和效率追赶着的现代人早已厌倦了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他们追求不拘陈规,追求新鲜刺激,青年人趋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在网络空间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释放。在英语中,动词加后缀ing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或行为,英语的进行体已经融入了网络语言的语法,表示正在做某事也用ing,比如“这次考试挂科,郁闷ing”、“终于赢了一次,得意ing”;原本正常的字被分离开来表示原义,如“超强”变成了“走召弓虽”;Iloveyou=爱老虎油;还有,“强、狂、严重”在句子中可以做状语,如“狂晕、严重同意、严重喜欢”,“超、巨、呆、毙”等粘着语素都作为自由语素在句子中充当状语,如“偶GF超靓(巨美)”[7]。有一句顺口溜这样说的:吃不叫吃,叫“撮”;羡慕不叫羡慕,叫“流口水”;东西不叫东西,叫“东东”;兴奋不叫兴奋,叫“high”;有本事不叫有本事,叫“有料”;倒霉不叫倒霉,叫“衰”;看不懂不叫看不懂,叫“晕”……这些充分体现了网络语言的新异、鲜活,充满形象感、表现力。

三、从众与模仿

社会心理学[8]认为,从众是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和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表现为个体的意见、行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符合。比如我们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吃饭,而我们对那里的饭店又不了解,在有几家饭店让我们挑选的情况下,我们肯定会选择人多的饭店吃饭,这就是最普遍的从众行为。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从众心理,也有或多或少的模仿心理。年轻人,尤其是20岁以下的学生,模仿心理和接受能力特别强,他们习惯于模仿老师、家长、同学的行为方式。在网络交流上,他们会模仿使用别人的新颖有趣的表达形式,比如,当看到有人用“偶”来称呼“我”、用“虾米”来替代“什么”、用“稀饭”表示“喜欢”,有些网友觉得这样卡通化的表达很有个性,从而模仿体验。网络交流中一些特别句式使用较多,如“……的说”、“……死掉了”,也是网民模仿的结果,“我要回家的说”中“……的说”没有实际意义,“我高兴死掉了”中“死掉了”也只是起加强语气作用,这些表达方式的使用,体现了网民追求新奇、喜欢从众的心理。

网络新词一旦受到网民们认同,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甚至仿制出更多的词语,如“粉丝”一词源于英语Fans,意思是崇拜者、追星族,由于网民大都略懂英语,追求时尚,于是“粉丝”就成为一个强势的成功模因,[9]得到复制和传播,甚至某超女的“粉丝”被称为“凉粉”。这些是典型的从众心理的体现。这种从众行为的实施,一方面因为网络语言新颖别致,符合了年轻人的口味,另一方面,也缘自网民自己能更好地融入到网民群体的需要。

四、调侃戏谑

社会心理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具有很强的环境依赖性和相对稳定性,影响社会心理形成的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在这个大众传播媒介多样化、信息高度发达的年代,过去神秘的东西已不再神秘,传统的权威和价值也逐渐褪掉神圣的外衣。这样,伴随着人们对崇高、庄严的推崇渐减,又加上当前通俗文化的盛行,追求轻松有趣、调侃传统的社会心理已经演化为一种潮流。再者,有些网民精神生活贫乏,百无聊赖,他们出于追求刺激的需要,以恶作剧的方式对其他的人或事物进行调侃、贬抑。比如,“太平公主”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武则天的女儿,却有网友借“太平公主”之名来戏称“胸部平坦的女性”,而人们喜欢的“偶像”也被调侃成了“呕吐的对象”;网络红人层出不穷,利用的也恰恰是网民的各种心理,比如“芙蓉姐姐”的成名就是利用了大众的戏谑心理,她的存在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合法地吐口水的情境,反而促使自己“蹿红”。语言中许多词语被网友以调侃的态度进行曲解,赋予新的“意义”,如“特困生”本义指特别贫困的学生,这里指的是上课特别容易犯困、爱打瞌睡的学生;“蛋白质”表示“笨蛋++神经质”;天才=天生蠢材;神童=神经病儿童;“后起之秀”指的是最后一个起床的。如此曲解词义,一方面是由于追求刺激、新奇、好玩、调侃,还反映了一种社会心理,即对传统“崇高”、“美”的一定程度的淡化、怀疑和抑制,体现了平民精神唱主角的一种趋势。

五、追求自由与宣泄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会面对学习、工作、生活等各种生存压力,这时人们就需要适当地宣泄因压力过大而产生的烦躁、压抑、郁闷的情绪。宣泄情绪的渠道很多,如与人倾诉、心理咨询等,但是这些方式都存在时间、空间等诸多限制,而网络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其它宣泄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交际的语境是匿名性的,它隐去了人们的姓名、性别、职业、职务等身份标签,因此,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发帖、留言等无所顾忌地发泄心中的不满和压抑,而不必考虑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作为交际工具,网络语言折射出了人们宣泄压力的心理需求。具体来说,网络语言中大量地存在一些粗话、脏话,例如:TMD(他妈的)、NND(奶奶的)、SB(傻逼)、SJB(神经病)等,“狗屁”、“败类”、“王八蛋”、“BT”(变态)等字眼也屡见不鲜,用下流的帖子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污辱、嘲弄的比比皆是。过度宣泄甚至滥用詈语只会导致网络交际的混乱和无序,甚至会对交际参与者的身心构成伤害,因此,我们提倡应当把网络语言的宣泄作用控制在合理、和谐的范围内。

以上所讨论的各种社会心理,追求简捷和新鲜有趣是最主要的,这既是由网络交际的特点决定的,也体现了时代特色。如果网络语言不简洁,很难达到快速交流的目的;如果交际的语言平淡无奇,所述内容就不能吸引更多的关注;而时尚、充满趣味的网络语言,会吸引更多的网民去追崇、模仿。人们能在网络世界调侃戏谑和自由宣泄,这是建立在网络隐蔽性基础之上的。

参考文献:

[1]许钟宁.网络词语变异的语言文化解析[J].修辞学习,2004,(6):58-60.

[2]李频华.网络语言背后的文化心理特质[J].宁德师专学报,2004,(4):38-41.

[3]王志涛,王立家.网络语言与多元文化生态[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1):77-80.

[4]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5]刘钦明.“网络语汇”的组合理据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6):72-77.

[6]周日安.简论网络语言[J].语言科学,2003,(4):95-100.

[7]张云辉.网络语言的词汇语法特征[J].中国语文,2007,(6):531-535.

社会文化心理范文5

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语文建设》也曾发文讨论,本文在前人讨论的基础上,作些补充分析。

一、车贴语中的修辞手法

车贴语作为一种新型的语言文化现象,存在字数的严格限制,但是汉语生动凝练的表达方式以及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使它“绝境逢生”。

1.双关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的特征,在言语活动中语音与语义间的非必然性给人们提供了无限创造的可能性,言语主体可通过谐音方式给予某一语言符号以不同于约定俗成的意义,创造出多重意蕴与谐趣的效果。“千万别吻我,我怕羞”,此处“羞”谐音“修”,含蓄地表达了车主的警示。“催我者,必刹之”,此处“刹”谐音“杀”,霸气凛然的话语实际传达的是新手的幽默心态。而“奥,特曼”借一卡通人物名表达技术不高的自嘲。以上是谐音双关。有的车贴语还利用语义双关形成含蓄曲折、意味深长的修辞效果,如“别追我,我已婚”“别追我,我不是美女”“我不想和你亲密接触”。

2.仿拟

仿拟的实质是新意义驱动下的对原有符号形式的突破,能增加语言的幽默风趣感,对于反面事物和不良现象具有讽刺和嘲弄作用。车贴语中有很多的仿拟辞格,如“哥―直被模仿,从耒被超越”“不要迷恋姐,姐只是个传说”“你妈喊你别酒后驾车!”“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来撞”“走别人的路,让别人跟着你走”。

3.别解

运用词汇、语法或修辞等手段,临时赋予一个词语以原来不曾有的新义,这种修辞手法,叫别解。别解的新义是一定的语言环境所临时赋予的,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偶尔甩一下,不能与原来的含义并行不悖,更不能取而代之。车贴语中“女司机+磨合+头一次=女魔头”就是一个典型的别解修辞。

4.夸张

“等我长大了,我就是悍马啦”“长大后,俺就是奥迪”,再看车身,只是一辆奥拓。小车身和大口气的标语造成的反差不禁让人发笑。简单的车贴不仅美化了车,还利用善意诙谐的语言展示出车主的个性。

5.对偶

对偶因节律感强、概括力强的特点,在车贴语中也被广泛使用。如“你让我也让,心宽路更宽”“人与人近点,车与车远点”“我慢,我排量小,你快,你飞过去”。

二、车贴语中的社会文化心理

从最早的“熊出没,请注意”到“新手上路,随时变道”,以及后来的“哥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车贴文化已实实在在发展成一种频繁现身的“后窗文化”。车贴语的流行除了与它自身的譬示功能有关外,还与特定的社会环境、人们的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

1.追求时尚

通过调查发现,车贴的使用对象大部分是80后、90后。对这些年轻人来说,时尚就是他们的左右手,他们探讨时尚元素,关注时尚元素的动向,甚至可能会左右时尚元素的走向。年轻人的这种追求时尚、自我意识强烈的心理特质反映到语言文化当中,就表现为不安于全社会共有的语言现状,而想创造出属于自身群体的语言。车贴语就是这种时尚的语言之一,简简单单的一个小贴纸,就能让“大众脸”立刻变身“潮流范儿”。

2.追新求异

追新求异是一种反传统的社会心理,车贴语运用另类的、搞怪的、个性十足的言语形式,真实地表达草根阶层的生活,给人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形成了新奇时髦的表达效果,迎合了年轻人求异求新的心理需要。而且车贴语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来定制,这就极大地满足了年轻人强调个性、展示自我的愿望。车贴语已不仅仅是流行语,更是一种自我调侃、娱乐人生的生活态度。

3.排解压力

在现代紧张的生活节奏和沉重的工作压力下,人们渴求新鲜有趣的解压品。不久前《中国青年报》等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76.1%的人“一遇堵车就着急上火”,63.4%的人觉得“被别人超车、插队就想开骂”,这都是典型的“路怒症”。而小小车贴语往往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减压功效,在给人带来快乐之余,也能让车主们紧绷的神经松弛片刻,从而缩小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让生活变得轻松起来。一个在路上传播欢乐的人,也-定是热爱生活的人。

4.商业利益的驱使

社会文化心理范文6

【关键词】政治文化心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思考

引言:

当前我国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已将其列为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核心内容。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使得社会环境日益复杂,人们思想观念、认知能力、价值取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各方面需求也日趋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政治文化心理产生着积极影响,能有效消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质疑与障碍,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一、政治文化心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一)政治文化心理

政治文化心理概念最早提出于一九五六年,是美国政治学家布里埃尔・A ・阿尔蒙德在论文《比例政治系统》中提出的政治学概念,是指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心理因素,政治理想、政治评价、政治理念都是政治文化心理的表现形式[1]。倘若把政治体系分为: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那么政治文化心理便属于软件部分,直接影响着政治思想、政治主张、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价值、政治态度等多个方面,更关系政治参与热情、政治行为标准等方面。因此,只有把握正确政治文化心理,才能形成正确政治观和政治意识形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其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其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其价值准则。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民族进步有重要意义,对国家政治建设,精神面貌建设起着积极影响。因此,我国一直在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二、利用政治文化心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从二者概念来看,二者间存在内在联系,核心价值观能为政治文化心理提供价值导向,而政治文化心理能为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基础支持。因此,应将二者联系起来,利用政治文化心理优化当前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政治文化心理建设方面并不理想,基层人员对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低,导致政治文化心理支持体系薄弱。而且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受到社会结构转型冲击下,使得践行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质疑,一部分基层人员政治情感、政治认知存在偏差。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开放度的提高,社会环境日益复杂,人们思维模式和认知结构发生变化,导致政治文化心理受到冲击,必然要对基层人员核心价值观认同产生影响,造成非理性思维的产生[2]。显然这非常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所以应采取相应措施,利用政治文化心理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具体建设工作开展中,应以培养中国式特色政治文化心理为起点,积极主动消除政治文化心理消极因素,增强基层人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使其正确理解价值观内涵,推动意识形态建设,利用优良政治文化心理引导基层人员价值观,精心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从基层人员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科学设计教育内容,使其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层层推进,潜移默化影响基层人员,促进基层人员健康政治文化心理的养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基层人员的政治价值取向。另外,在具体建设中要考虑到当前社会环境,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时代性,以不同需求点和不同思维角度为切入点,在实践中挖掘典型,广泛宣传,通过网上形象展示,引导正确舆论导向,宣传典范事迹,通过正能量弘扬政治文化心理,使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坚定基层人员理想信念,使其提高思想觉悟,认同核心价值观[3]。另一方面,鉴于政治文化心理的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对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影响,工作开展以“以人为”为基本原则,不仅要进行有效的教育调控,还要通过理性化指导方法,引导基层人员政治情感走向,从而进一步丰富基层人员政治认知渠道,使核心价值观建设效能得到发挥。

结束语:

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发展关键时期,社会转型不断深入,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显得十分迫切。因此,具体工作开展应利用政治文化心理,推动核心文化建设进程,促进中国式特色政治文化心理的形成,消除基层内部政治矛盾。

参考文献:

[1]王彦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我国政治文化建设路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13(07):120-126.

社会文化心理范文7

【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危机;认知主义;本土化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通常划分为三个时期,1908年到二战为学科形成阶段;二战到60年代为学科发展阶段;从60年代末期开始,社会心理学研究遭遇严重危机,反省和试图消除这种危机构成70年代以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旋律。危机意识促使社会心理学共同体从研究主题的选择、主宰的方法偏好、理论模型的构造和研究的潜在假设等所有方面进行冷酷而全面的自我反思和检讨。西方社会心理学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全面的理智转型。或者说,在过去的20年中,西方社会心理学已经超越危机时期的苦闷,从研究程序、研究技术和理论构造到研究主题的拓展,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等各个方面,都有突飞猛进的演化。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

1、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是认知主义的危机

上世纪50年代后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如人际知觉与归因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等。走的都是认知主义路线。因此,50年代以后的西方社会心理学就是认知社会心理学,所谓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更准确地说是社会心理学中认知主义的危机。

60年代中后期,受到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库恩的范式论、现象学、解释学以及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开始从某个个别的、具体的研究到核心认识论、方法论,对认知主义开始进行全面反省和深刻批判,认知主义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80年代末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建构主义为其哲学基础的心理生态观的出现,昭示随着人们对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模式运用于重要的文化转向。

2、认知主义的危机是自然科学研究模式运用于社会心理学的失败

早期心理学以自然学科为自我发展的范式,在自然科学的统摄下,认知社会心理学长期以来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经验事实的积累”上,社会心理学纷纷遵照实证主义研究的范式:首先在观察基础上形成假设,再通过设计精巧的实验验证这些假设,得出的结论被作为规律性知识构成社会心理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这样做的直接结果一方面促进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小型理论爆炸性的增长,一本普通的大学《社会心理学》教课书通常要涉及四五十个形形彼此相互独立的理论;另一方面由于忽视基本理论研究,导致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内部缺乏严密的逻辑联系,各种研究成果人言人殊,甚至相互矛盾……在诸多问题当中,使认知社会心理学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二、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

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经历两个发展阶段。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属于危机的前期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一是几乎所有的社会心理学家都被卷入危机,在其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认识,发出不同的声音;二是人们在有关批判的对象、目标、观点、对危机的反应等任何方面都形不成一致的意见,学科研究完全陷入混乱。当代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正是这种反思的积淀。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具有两个标志:

1、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纷争

当代认知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映射着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危机”本身就是以后现代文化立场审视认知社会心理学的结果。

后现代社会心理学首先意味着对认知社会心理学的全面解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不再是对人的心理的“治疗”或“改造”,而是促成对人的心理学差异与心理局限的“理解”,促进人的心理的解放。心理学的研究不再热衷于去“证明”一个理论的“真”或“假”,因为在后现代语境中,理论根本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证明”。后现代社会心理学致力于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对人的心理做出“解释”。

这种新的研究模式强调以人与他人、他物(包括社会、文化)之间内在、本质的构成性为几点:(1)要求以“现实的人”取代“抽象的人”作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强调心理的文化意义,拒绝接受“文化特权”“西方优越”与“种族中心主义”,坚持以平等的原则接受一切文化与个体心理差异;(3)以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互动过程研究取代传统心理学的认知中心;(4)重视理论的前构性;(5)主张用语义学、解释学的方法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

后现代社会心理学到目前为止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有关它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和发展所产生或将会产生的影响也众说纷纭。但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思想、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解释也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研究正在发生重要的文化转型。

2、“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兴起

如果说作为当代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的重要标志,后现代心理学还仅仅是表现为一种思想、观念形态,文化社会心理学则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体系,能够为文化转向提供更加翔实的研究资料。

从社会心理学学科内部的发展逻辑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试图消解认知主义危机的产物:从学科外部的影响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七八十年代印度、新西兰、土耳其等非西方文化传统的心理学界的本土化心理学研究及这一时期其他相关学科,包括科学哲学、语言哲学、临床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的研究成果向社会心理学研究渗透的结果。与“认知的”社会心理学相比,“文化的”社会心理学的兴起意味着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系列重大转变。

“文化的”社会心理学认识到人的心理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建构,在文化社会心理学中,文化与心理不再是两个相互分离、独立的要素,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心理是文化投射,是文化对应物。

文化社会心理学完全是一种“文化的”视角,它颠倒了认知社会心理学的思维逻辑,将文化前置,将心理作为文化的延伸或对应物置于审视的地位。文化社会心理学要着重讨论的是,人的心理如何形成以及在何种程度是文化的表现?站在“文化的”立场,过去人们普遍接受的“西方”心理学研究模式不能被接受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文化社会心理学将研究重点导向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和个体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社会化”问题,强调对心理学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分析。

三、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意义

西方心理学一直对文化存在着忽略,这种忽略很大程度上是与其个体主义倾向有关。个体主义把心理学的研究看成是个体心理的探讨。在意识与行为的研究中不是从个体所处的文化历史背景出发,而是从个体的角度,分析个体的内部动因和外在行为。这种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个体主义倾向排斥了文化因素的考虑,文化的研究由此为心理学家所忽略或拒绝。而文化的转向无疑对克服西方社会心理学中个体主义倾向有着积极的意义。

同时,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可以促进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而同本土文化紧密联系的社会心理学更符合社会的需要,因此更具有实际效用。传统的西方社会心理学由于把追求的目标定位在一般的、抽象的、普遍适用的心理科学模式上,不考虑特殊文化条件对心理学的需要和要求,因而脱离社会生活的实际,成为一种纯学术追求。因此,紧密联系本土文化的实际,考虑本土文化的特殊需要,研究本土特殊文化条件下的人的心理特征应该是全球心理学工作者共同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d,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彭运石,林崇德,车文博.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危机及其超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24)49-58.

[3] 王小章.社会心理学:从“现代”到“后现代”[J].浙江社会科学,1997(2).

[4] 郭慧玲.“危机”与“脱危”:西方社会心理学近期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15(2)51-54.

社会文化心理范文8

[关键词] 现代汉语;英语借词;社会文化心理

Abstract:By analyzing English load words in Chinese, the paper points out 3 features of loan words and undertakes cultural and socialanalyses. It finds out that English load words bear cultural meanings and predicts that the number of loan words in Chinese keeps increasing.

Key words: modern Chinese; loan words; socio-culturalpsychology

一、前言

外来借词又叫外来词。现代汉语大量吸收外来词语,丰富了自身。而英语作为世界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其大量涌入和广泛流行构成了现代汉语最庞大的外来词阵容。它们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其蕴涵着的社会文化心理意义,已经成为语言现象中引人关注的一个热点。国内学者对外来借词的研究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来对外来借词的分类及其发展的研究见多,如张锦文从英汉借词对比的角度[1]、谢晓虹从其引入的翻译的方法探讨汉语借词的分类问题;莫秀兰[2]、黎昌友[3]、习强毅[4]等均对汉语中的外来借词的发展趋势做了有益的探索。英语外来借词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和心理现象,是特定时代大众文化心理的体现。本文将就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借词的特点探讨分析其所蕴涵的社会文化心理,同时预测汉语中的英语词汇将会持续上升。

二、现代汉语中英语借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具有数量多、涉及面广的特点:既有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类,也有生活娱乐、饮食穿着、艺术体育类,呈现出词汇的多方位渗透多层次引进的态势。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这类词汇呈现出流行与发展的趋势。从当前流行的词汇来看,当前英语外来词呈现出如下特点:

1.音译形式和外文缩写形式大量增多,在各种形式的外来词中占优势

现代汉语的英语外来词中,音译词量出现了增大的趋势。董秀梅认为,人们对音译词的兴趣和接受能力已逐渐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因而引起音译词的数量剧增[5]。除了人名、地名、国名外,其他词也用音译的形式,如基因(gene)、伊妹儿(E-mail)、纳米(nanometer)等等。不但新产生的词多用音译的方式,已经意译的词有的又变成了音译。如:carton,早期曾被音译为“卡通”,后代之以意译的“动画片”,一直流行了几十年,而近年来,却又以“卡通”一词取而代之。又如:Taxi一词,最初传入我国时,其音译为“的士”,后人们根据其用途及性质译为“出租车”,总想把前者打入不规范之列,结果“的士”一词不但没有隐逸,反而在口语中十分流行,还衍生出了与之相关的“打的”、“货的”、“面的”、“轿的”、“摩的”、“板的”、“的票”等说法。

为了使语言简练而对词语加以简化、缩略成了新词语产生的途径之一。将一个词缩短是现代英语的一种普遍构词现象,其简缩的途径是把各种词语的关键性词素抽取出来简缩而成,如音乐电视MTV(Music Television);世界卫生组织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碟片CD(Compact Disc)、托福TOEFL(Testof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CT(CellTherapy)、VCD(VideoCompactDisc)等。

汉语外来词的缩写形式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大致保留原有的信息,而且出现频率越高,简缩的可能性就越大,其流行方式愈烈。如: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WorldTradeOrganization)可谓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当高科技走入千家万户普及之际,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因特网协议IP(InternetProtocol)、集成电路IC(IntegratedCircuit)等已成人们的日常话题。在科技信息发达,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形式简单而表意丰富的字母化外来词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尤其是以缩略词方式引进的字母化外来词极显其表意之能,应积极合理地加以运用。从目前的趋势看,音译形式有可能成为汉语大量、便捷地吸收外来词的主要形式,而缩写形式将会长期存在。

2.外来词的吸收和引进不再限于科技等专业领域,在生活和娱乐方面呈现增长的态势,许多是商品名称和商标

语言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象征,一定时期的新词新语是一定时期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反映。我们都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领域的交流日趋频繁,为了更直接、更快捷地进行交流,科技领域里有大量的外来词,如CPU(计算机中央处理器)、DNA(脱氧核糖核酸)、ISO(国际标准化组织)、ABS(汽车刹车防抱死装置)等;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有关计算机的词汇产生速度之快,让我们根本无暇统一译法,于是干脆直接借用,例如Windows95/98/Me/2000/XP、Excel、Word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急剧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商品不断涌入国内市场,新外来词涉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尤其是在生活和娱乐方面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态势。

如娱乐休闲方面有:卡拉OK、KTV包房、保龄球(Bowling)、迪斯科(Disco)、蹦极(Bungee)、舍宾(Shaping)、粉丝(Fans)、 瑜伽(Yoga)、热狗(Hotdog)、桑拿(Sauna)等。

生活方面有:丁克(DINK)家庭、AA制, PC (个人电脑),ATM(自动取款机),SAR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DIY(自己动手制作的)等。

商品、商标方面有:比萨饼(Pizza)、苹果派(Applepie)、汉堡包(Hamburger)、布丁(Pudding)、XO、耐克(Nike)、雪碧(Sprite)、飘柔(Rejoice)、奔驰(Benz)等一大批外国商品名称。

3.外来词的派生和组合能力都很强,呈现词素化、口语化的趋势

英语外来词一旦被人们接受,便迅速流行开来,并被用于派生或组合其他词语。如:由E-mail派生出E时代、我的E家等;由Talk show派生出服装show、我型我show、汽车show、婚纱show等。

现代汉语中有的词本来是纯粹的音译词,不含任何意,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音译词中的某个音译字逐渐取得了独立性,不表意的成分被赋予了一定的意义,或单独使用或派生组成新词,成为一个音义结合的汉语语素。如:

由bar(酒吧)产生“吧”,派生出吧女、吧台、吧柜、吧椅等“吧”;“吧”现在有广泛使用的趋势,语义也发展了,例如琴吧、陶吧、瓷吧、画吧、布吧、网吧、氧吧,甚至于出现了书吧、迪吧、水吧。

由beer(啤酒)派生出生啤、熟啤、冰啤、黑啤、扎啤等。

由bus(巴士)派生出空中巴士、巴姐、豪华巴士、旅游巴士、巴士公司、巴士专线、大巴、小巴、快巴等。

由pie(派)派生出蛋黄派、草莓派、蓝莓派等。

三、 现代汉语英语借词所携带的社会文化心理

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借词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和心理现象。它们的广泛传播与流行,隐藏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底蕴和深层的大众心理因素。一些词语之所以流行,在于它们所携带的社会文化含义,即人们对所指现象的社会观念、文化心态、审美趣味以及怀有的某种心理偏见等。它们的产生与发展体现特定的社会文化条件,是特定时代大众心理条件的特殊体现。

转贴于

1. 音译形式和缩写形式的大量流行是当前汉民族文化在英语借词的选用中求新尚简的语用心理的体现

当今社会是个开放性社会,高效率是时代的特点与要求,对语言来说,最为理想的效果是在保证准确无误的前提下,用最简洁明快易懂的手段,达到交际的目的。英语音译形式和缩写形式的大量出现,就是现代社会要求经济、省力、高效率的产物,也体现了在语言选用上的一种求简的原则,也与今天的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生活有关。如APEC这一缩略词被直接运用到汉语中就经历了一段步步简化的过程。APEC的汉语全称是“亚洲和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在该组织成立的十多年里,我国媒体都使用其汉语简称“亚太经合组织”,直到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各媒体才开始使用该组织的英语缩略形式APEC来报道。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每年各大媒体都会报道亚太经合组织的年会,所以前提条件是人们对这个组织已经非常熟悉,这就为APEC的这一英语缩略形式的借入创造了条件。该组织的名称在我国经历了这样一个演变的过程:汉语全称——汉语简称——英语缩略语,相比之下,APEC要比汉语简称更简单。

当然,顺应时代的发展,也有很多缩略词没有经历这一过程,直接进入了汉语的使用。如2005年随着超女大赛的火爆,“PK” 频繁进入人们视线。这个词源自英语短语“Play Killer”,本来是足球赛中表示罚点球的术语,后来又被网络游戏和媒体广泛使用。现在的“PK”,综合了“淘汰、胜利、打擂、竞争、二选一”等含义。“PK”被收入200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言之一。这再次印证了:在并存的语言形式中,人们往往习惯于选择音节简短的表达。

2. 现代汉语中外来借词在生活和娱乐方面呈现增长的态势体现了人们在语言运用中追求个性、求新求异的心理

语言心理和其他文化心理一样,有追求时髦的倾向[6]。改革开放以来,在大量吸收和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等物质文明成果的过程中,代表着西方文明的西方文化不可避免地对我国造成一定的影响。我国城市人群,特别是知识青年对西方文化普遍抱有好感,多持认同和崇尚的态度。而英语作为西方文化的载体,也就自然引起人们的兴趣,得到很多人的喜爱。现代汉语外来借词流行的人群,多数为年轻人。年轻人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因此,他们喜欢用新奇有趣的语言来张扬个性,引人注意。如粉丝(fans),这是一个正在流行的音译英语借词,它是“fans”的戏谑音译,意思是崇拜或崇拜者。我们平时所说的“迷”,如歌迷、球迷等等都可以称为“粉丝”。粉丝这种食品是和其他菜类一起煮食的,和什么菜煮在一起,就会有什么菜的味道。用“粉丝”来戏谑那些疯狂的歌迷、球迷等形象地表现了他们在偶像面前丧失自我的状态。另外,“粉丝”的使用也体现了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求新求异的心理。青年一代对歌迷、追星族、发烧友等词语已经司空见惯,对英语的fans也不以为奇,于是用音译造出粉丝一词,试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的使用为文章或娱乐节目、新闻报道增添了戏谑效果,因而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一个高频使用的英语借词。

再如,构词词素bar(吧)最初指西餐馆或旅馆中卖酒的地方,即酒吧,而后在相关行业领域中就延伸出了吧台、泡吧等词;后来语义进一步发展引申出网吧、氧吧、书吧等,用以标榜自己的经营场所具有较高品味或休闲意味,都可以冠以“吧”的名号。

3.外来英语借词词素化、口语化趋势体现了中华民族自信、包容的社会文化心理

汉语言及其文化在引进外来词的时候,经过不断地融合与调整,不但丰富了自己的语言,而且迅速地普及。其词素化与口语化的态势说明:现在的中国已不再是过去闭关自守、盲目自大的中国。中国人越来越能够坦然地面对外来的新鲜事物,变得越来越自信,同时也表现了中华民族对新思想、新概念的巨大的包容性、创新精神和对外来文化的融汇能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与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代表着西方国家新文化、新思想、新科技、新产品的新词汇大量进入现代汉语。来源于英语的借词将越来越多地为大众所接受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

英语外来借词的发展是中国同国际交往的结果,它们已经渗透到我国城乡的每一角落,人们正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地球村的意识,积极吸收与接受这些新词汇。如今的时代对外语学习高度重视,全社会的外语水平普遍提高,人们对外语日益熟悉和了解。这为英语外来借词的流行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与发展。

四、结语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任何语言的发展都需要从别的语言吸取营养来取长补短。从一种语言中的外来词,我们往往可以看出这一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历史关系和文化交流情况,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借词的多少是一个国家开放程度高低的标志。英语借词给当前的汉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异域的文化风情和科技发展,丰富了汉语的表达功能。当前在外来词的引进高潮中确实存在滥用外文、盲目洋化等倾向,这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并尽快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不过从整体上看,外来词大量引进,积极作用要大于消极影响。当然,由于汉语自身的筛选机制,我们相信,吸收外来词和否定传统之间没有任何必然的关系,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吸收消化外来新词。汉语外来词已渗透到汉语的各层面,成为汉语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预测,汉语中的英语词汇数量将会持续上升。

[参考文献]

[1] 张锦文. 关于汉语借词的分类问题[J].辞书研究,2003,(3) :69-75.

[2] 莫秀兰. 汉语外来借词的新趋势[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S1):49-50.

[3] 黎昌友. 新时期新词的来源及发展趋势[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22):74-76.

[4] 习强毅. 新时期外来词的引入及其发展趋势[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3,(1):114-115.

社会文化心理范文9

关键词:农民工 市民化 心理类型 社会文化

我国农民工这一独特的社会群体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农民向城市市民转变,这是城市化战略的应有之义。有学者把这一转变分为两个阶段:农民向农民工的转变和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变。因此农民工的市民化是其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它跨越了农民到城市的历程。考察农民工,我们会发现,农民工既不是原先意义上的农民,也不是城市市民,他们成了城市和农村的边缘人,人们谓之"城乡边缘人"。然而,农民工的这种边缘性,应该是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产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步伐将加大。

一、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心理形态及困境

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和适应过程,是农民工的价值观念、心理形态和行为模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农民工作为整体必然要在城市生存下去,并向市民转变。但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工面临矛盾的心理状态。

1、分析的视角--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和对城市的心理态度

笔者从农民工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状况及他们对城市的心理态度,依据他们有没有可能留在城市和想不想留在城市成为城市市民两项因素,来分析农民工对市民化的心理。这里所涉及的生活和工作状况主要考虑的是经济水平,包括农民工的收入状况和社会制度、政策等赋予的待遇等;对城市的心理态度主要是指对城市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现代文明的认同度。这两项内容不能完全反映农民工在该问题上的思想,但应当承认,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中,这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另外,这里所言的经济水平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并且在当前情况下,农民工的经济水平是由农民工个人的收入决定的,因为由社会制度和政府的政策所带来的额外待遇非常少见。

2、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心理形态

根据以上角度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会发现有几种复杂的情况,简称为四种类型:能而欲、能而不欲、欲而不能、不能不欲。"能而欲"型一般是指经济条件比较好、有一定文化水平、有一定创业能力的人群,他们基本具备留在城市工作生活的条件,并且在心理上认同城市,接受城市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希望在城市长期生活下去。"能而不欲"型从能力上说对留在城市生活没有大的问题,但是在心理上,他们一般不认同城市的生活,往往认为城市是自己挣钱的地方,到一定的阶段要回归农村并在农村创业。应该说,这部分人是有明确目标的。

"欲而不能" 型比较向往城市市民的生活方式,在心理上也已经有了认同感,不希望自己回到贫苦的农村,但是他们在经济层面上并没有能力让自己在城市很好地生存。"不能不欲"型同样没有能力让自己生活得如市民一般,因此他们也不想留在城市,认为城市不属于自己,这种类型的群体可能形成两种情况,一是因为不能而不欲,二是主观上确实不欲,客观上确实不能。

从四种类型看,前两种类型尽管对城市的看法截然不同,但他们有很明确的态度,心理认定也比较肯定,留就留,走就走,目标很明确,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会比较积极向上,心理状态是稳定的。但后两种类型就不一样了。"欲而不能"型由于有比较强烈的心理认同而事实上又不能做到,往往"眼高手低",容易产生一种较严重的矛盾心态,表现得焦灼、不安,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从而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不能不欲"型因为有"不能所以不欲"和"不能也不欲"两种情况,比较复杂和矛盾。一部分人可能会有在城市打工挣钱,回家过平淡生活的念头,但有一部分人是因为看到了现实差距而认同了自己的生活定位,认识到自己凭能力留在城市是不可能的,对城市、对生活会有一种无奈的情绪,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丧失自信心,对社会抱消极态度,同样会形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以上分析的农民工的心理形态,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剖面分析,随着市民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工的心理类型会发生变化。根据不同时段的经济情况等因素,各种心理形态的农民工都有可能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但从总体发展趋势看,后两种形态的积极转向是向前两种转变。在这种转型加剧的进程中,城市化的进程在加快。笔者以为,农民工在市民化进程中的心理形态,特别是他们存在的心理困境反映了一种社会发展现实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人们应当考虑如何在发展的进程中加快农民工的心理形态转变,这就需要人们从影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文化环境

阻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就来自社会结构和制度安排。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结构和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制度,使农民工尽管身在城市,也不能够享受城市的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不能参与城市公共资源的分享,无权参与城市的公共行政和社会服务体系,也没有专门的机构和合法的组织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除了这一系列制度性的因素阻碍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的脚步外,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还受到一些非制度性因素的制约。笔者认为,虽然制度性的问题是根本性的,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和农民工自身存在的矛盾心态也是关键的问题。

1、政府认识上的偏差

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中,政府起着领航员的作用,也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有力推动者,政府的言行决策引导着农民工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也引导着城市市民对农民工的心理态度。然而政府在对待农民工的问题上,往往存在很多认识上的不足,从而导致决策上的偏差。

首先是认为农民工会抢了城市职工的饭碗,不利于解决城市职工的再就业问题。这是因为,农民工进城就业往往与民营企业的发展相联系,农民工聚集的城市,一般都是民营经济发达的城市,而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搞活城市经济的基础,这将从根本上拓展城市的就业空间。民营经济的发展在为当地增加税收、从而为国有企业改革成本支付提供财政支持的同时,也积累了兼并、重组和收购国有企业的能力。民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和收购国有企业盘活国有存量资产,使处于下岗或"半下岗"的国有企业职工实现再就业。这一论断是被实践所反复证明的。即使换个角度看,农民工与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城镇劳动力就业也不矛盾。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城市苦、脏、累、险岗位和艰苦行业,如建筑业,是城里人不愿问津的行业;农民工就业集中的民营企业,其工资报酬、福利待遇明显低于城里人的预期,其高强度的劳动、严格的管理也是习惯了国有企业的人难以适应的。因此,农民工的就业和城市劳动者的就业有互补的作用。当然,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及人员素质的提高,农民工与城市普通劳动力的竞争将会加剧,对城市劳动力的替代作用也会增强。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这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优化,其结果是社会整体效益的提高和就业的扩大。对劳动力市场竞争中的弱者,政府应通过就业扶持和社会保障加以保护,而不能用城乡分割和市场垄断的办法加以解决。

其次,认为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不利于城市社会秩序的管理。诚然,农民工由于素质相对较低,工作状态也相当不稳定,收入来源单一而且工资水平低下,又不能享受到社会的保障,因此,他们的居住状况也较差,一般租住在城市的边缘或城乡结合部,一般也不被纳入社区的管理。有人认为这些农民工会给社会治安带来不安定因素,城市的发展并不太需要这些人,要通过一定的限制使这些农民工进入城市。显然,这种观念不符合现代文明理念。城市的发展需要农民工,而且中国本是一个乡土社会,城市亦是从"乡土"发展到"现代",政府应当意识到,关键的是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想办法提高农民工的素质,逐步使城市进入有序管理。

2、城市市民对农民工的歧视

城市市民阻碍农民工市民化进城的观念主要是歧视农民的观念。究其根源,一是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大一统思想。我国是一个农民国家,历朝历代的君主在实现大一统思想的过程中都把人口视为竞争的资源,而人口中主要的就是农民,因此,农民事实上成了统治者实现理想的工具,封建历史中统治者从来都是看不起农民的。这种轻民思想可谓由来已久。

二是中国古代所奉行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传承历史久远,其具有内倾精神,是主静的,并不积极激励人们去对外在世界寻求系统的了解。五四时期的伧父在《东方杂志》发表《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指出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那里"土地沃衍,宜于农业,人各自给,安于里井,竞争较少"。在这种小农经济生产模式下,中国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不断发展,中国国民的皇权主义心态也在不断强化,在中国专制制度下,皇帝被神化为是上承下意而治理天下的,任何人违反了皇帝的旨意都要受到惩罚。在这种专制制度下,家长制充当了专制国家的人治统治模式,表现为两端,一端是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制,一端是高度残酷的家族制,贯穿二者之间的是等级繁多、层次分明的官僚体系。正是这种等级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这种价值观念直接导致了至少两方面的后果,一是泯灭了社会的平等意识,二是造成了"身份"意识。这种价值观念不利于"自由"、"平等"、"人权"观念的树立,也不利于维护社会的公正与整体和谐。追根溯源,城市市民对农民的歧视可以追溯到中国这种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

农民由于生活的贫困和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遭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存在的歧视。农民工以农民身份进入城市,被一些城市市民称为是"二等公民",甚至连一些农民工自己也有着强烈的自卑感。城市市民对农民工的歧视,既有上述的历史文化根源,也有现代和传统两种不同的文化碰撞,农民工和城市市民两大群体间在社会方式和思维习惯上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城市市民对农民工的看法。

3、农民工社会群体的文化特性

城市的生活方式、待人接物方式、看待事物的观念、人际关系、风俗习惯,使农民工感到不适应;但同类中的乡土文化习俗,使他们感受到熟悉的家乡文化环境。这种文化同质性给他们的交往带来安全感和人格的平等感。由于经济、社会地位的劣势引起的"二等公民"的自卑心理和过度的心理敏感,使他们处处抱着谨慎的态度,自觉或不自觉地回避与城市人交往,而愿意与自己的同乡交往,因为具有相似性,如相同的工作环境、相同的经历、相同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在老乡、亲属、朋友等群体中,他们可以获得信息与共享社会资源,共渡闲暇时间。农民工文化适应力弱,这使他们囿于习惯性的同乡交往而不愿意主动地突破这一交往圈,客观上形成了自我隔离状况,与城市主流社会、主流文化相疏离。

另外,农民工自身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带有浓厚乡土文化气息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后会发生巨大的文化反差和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上的冲突,需要自身的不断适应和调整,并要有一种社会公民的责任感去融入城市群体中,才能完成社会化的过程。但农民工往往有"过客"心态,对城市没有"家"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只有"陌生人"的感觉:城市再美丽,建筑再雄伟,环境再干净,那也是城市人的城市,与自己没有关系。而且少数农民工素质较低。许多研究已经表明,进入城市的农民工群体相对于滞留在农村的农民而言,群体的素质较高。但其中有部分人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法律意识相对落后。他们在城市中的越轨行为,给城市秩序与居民生活带来消极影响,并很容易被放大。

三、结论

农民工的市民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题中之义,是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消除社会 不稳定因素、融洽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在这一进程中,需要变革社会制度,如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等等,但是,最根本的,是提高农民工的经济收入,改变农民工的贫困状态。与此同时,要关注农民工思想观念的变化,要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也要转变城市市民的观念,而首要的,是政府要起领头羊的作用,政府要构建一个和谐、宽容的社会环境,使农民工逐步适应城市的经济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2. 周春霞:《农民工与市民冲突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3期。

3. 吴兴陆、亓名杰:《农民工迁移决策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探析》,《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1期。

4. 《农民工思想观念现代化转变:城市化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5. 李良进、风笑天:《试论城市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系统》,《岭南学刊》2003年第1期。

社会文化心理范文10

影视小说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近十年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喜爱。它的出现,使中国文学与电视电影的改编互动成了艺术界的一个潮流。它的题材涉及民生、青春、谍战、玄幻、穿越、官场、职场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不乏质量与口碑俱佳的优秀之作。如果从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角度审视,以现实为题材的影视小说,当属这个领域中的佼佼者。例如,《空镜子》、《金婚》、《双面胶》、《王贵与安娜》、《蜗居》、《媳妇的美好时代》、《瞧这一家子》、《双城生活》、《甲方乙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方》、《非诚勿扰》等。这些作品,不仅贴近现实、关注民生,而且有着非常罕见和可贵的原创价值。本文试图管中窥豹,选取社会文化心理这一视角,结合相关作品的人物语言,探析两者之间的联系与体现。

影视小说与中国文化的传承

著名文学大师汪曾祺说过:“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语言像树、枝干、树叶、汁液流转,一枝摇,百枝摇,它是活的”。如果小说的语言丰富而有张力,整个作品就会灵动跳脱。尤其是人物语言,能做到精彩纷呈,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韵味也必然会丰厚笃实。因为,社会文化心理是在长期的文化积淀和熏陶中形成的一种心理习惯,它具有牢固、隐秘的特点。每个历史时期、每一代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一种大致相同的人生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这种一致性还可以形成集体合力,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追求和思维状态。所谓“言为心声”,人们的内心状态、思想精神等隐秘的内容还是会透过个体外在的语言动作显现出来的。影视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他们的一言一行,顾转流盼,都可以体察出中国传统文化留在国人思想、精神上的印记。

故而,优秀的影视小说,即便它的人物个性鲜明,也依然会带上中国社会文化心理的深刻烙印。“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流,兼有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的思想特征。儒家的重“礼”、道家的“无为主义”和“崇尚自然”、佛家的“治心”、墨家的“兼爱”与“尊天”等思想核心,都在全方位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人际言语、生活习俗。不管在社会发展的哪个时期、个体人生的哪个阶段,都可以观照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法、墨等学派思想在个体身上的表征。

人物语言折射的文化心理特征

现实题材的影视小说,因为取材于平民生活并以平民视角来关注现实、体验人生,所以它带给了观众长久的感动和回味。这类小说除了叙述视角平实外,还在精神层面上与当下普通中国民众的视野相契合。比如,作品全方位地展现了人们都乐意追求和谐、美好、幸福的生活;追求能体现出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工作成效;追求个体的自我实现等。作品中的人物在日常工作和交际活动中所折射出来的家庭观、金钱观、人情观、自我观等思想意识观念,都真实地勾勒呈现了当代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视野。

苏联戏剧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人用以说话的语言就是一把了解他的性格的钥匙。”现实题材优秀影视小说中的人物语言,因为生活气息浓厚、表现准确,从而成为了了解作品、了解人物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利用这把钥匙,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鲜活的动态的立体化的世界。这个世界虽然复杂多样,但每个人都有精神气质同构的表现内容与形式。

1.崇尚和谐追求完整

儒家思想讲究礼教,守规矩;崇尚“和为贵”;有明确的孝道观;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大团圆的生活愿景。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是我们所倡导的,甚至成为了一种民族精神追求。中国人的家庭形式有多种,其中交织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婆媳关系,是在多种关系中处于很重要位置但又很难处理好的一种关系。婆媳关系处理好了,家庭内部关系和谐了,三世同堂、四世同堂才有了实现的保证条件。前述的作品《媳妇的美好时代》,就是一部重在展现婆媳关系的力作。在小说中,

(长辈)对儿媳妇的角色有过精准的概括:

“找儿媳妇一定可得看准了。这儿媳妇找好了,你这一家就太平了。只要有了孩子,在婆家就有地位了。”

儿媳妇对家庭的重要影响是众所周知的,这不仅涉及婆媳关系、母子关系,还涉及家庭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各样关系。以中国人的家庭形式看,不管是核心家庭(家庭成员是父母与子女),还是主干家庭(家庭成员是父母与子女及其配偶)、联合家庭(家庭成员是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只有彼此守规矩、讲礼数,才能做到和睦相处、其乐融融。正如北大教授费孝通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具体到家庭,因为各个成员在价值标准、处事心态、待人接物等方面各有己见,但如果彼此都能秉持契约精神,做到遵守共同的规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还是可以达到家庭“大同”的境界的。只有家庭稳定了,社会基石也就稳固了,整个社会就可以达到“大同”了。

2.重人情爱面子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中庸”之道的行为准则,做事不偏不倚,这是儒家“和为贵”思想的体现,也是这种思想对中国人人际关系方面的深远影响。中国人重视人情,甚至有“情大于法”的观点;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追求和谐,面对问题时往往采取折中的解决方法。例如,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人们即使不愿意做某件事但也会根据对方的情况考虑是不是要给点面子硬着头皮做,个人在待人接物时一方面会表现得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另一

方面也会因为自尊心和爱面子,使得彼此还是尽力掩饰不想被人知道或接受的种种,而乐于呈现被人传颂的另外种种;有时,甚至是脸面大于天,宁愿自己受罪,也不愿意得罪人,或让自己面子难堪;甚至是打肿脸充胖子等这些特性特点,都是中国人性格中普遍体现出来的。以此观照上述的影视小说,尽管作家不同,但在剖析这种人性人心的特点方面都是很到位、很精准、很集中的。例如,主要表现两代人矛盾的小说《双面胶》,书中的女婿名叫李亚平,他是个收入不算高的白领,却为了维护自尊和平衡家庭关系,每次在陪丈母娘打麻将时,都煞费苦心。他说:

“我每个周末都要陪你妈打麻将,还要很有策略地输给你妈不多不少500块钱。这多有技术含量啊!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我心里已经有一部分自动转账给你妈了。我娶个老婆还得分期付款。”

这是家庭内部人员中晚辈对长辈人情关系的一个体现。李亚平既不敢得罪丈母娘,也不敢得罪老婆,虽然做得心里有些怨气,但还是希望能保持家庭的和谐与稳定。作为晚辈要尊敬长辈,这是符合传统孝道的。而长辈和晚辈相处时,也还是要顾及彼此的脸面和顶住人情压力的。如《金婚》中,佟志对女婿刘强的不思进取、不务正业心里是有看法的,但碍于情面又不好意思指责他,说了怕得罪女婿,不说又对不住女儿,自己心里也过不去那道坎儿。因而作为岳父,佟志常常夹在女儿与女婿之间,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与人情、面子纠结在一起的许多人和事,会长久地体现在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同事朋友等各种圈子的人群当中。当今,在商业化越加浓厚的社会背景下,追求物欲、贪图奢华的人越来越多,厚黑色彩的人情债、面子观又重出江湖。红极一时的描摹当代民众生存状态的民生小说《蜗居》,里面有个主要人物是市长秘书宋思明,他对“人情与面子”有着非常世俗非常精准的概括:

“关系这个东西啊,你就得常动。越动呢越牵扯不清,越牵扯不清你就烂在锅里。要总是能分得清你我他,生分了。每一次,你都得花时间去摆平,要的就是经常欠。欠多了也就不愁了,他替你办一件事是办,办十件还是办啊。等办到最后,他一见到你头就疼,那你就赢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重人情、爱面子,这种心理和方式也令许许多多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非常纠结,徒添了不少的烦恼和忧虑。

3.从众忍耐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认知发展有三个基本阶段:同化、顺化、平衡。何谓同化?通俗地理解就是当个体受到的刺激与他们原来头脑中的图式一样时,他们会自然接受刺激的内容。何谓顺化?当个体接受的刺激与自己原来头脑中的图式不一致时,他们会对刺激内容加以修改或者重建以适应周围的环境。故而同化与顺化均有侧重:同化侧重于个体对环境的作用而言,顺化则侧重于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来说。依此体察中国人的从众心理发现,这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顺化的结果。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农业文明,文化产生于农业社会。这个社会强调群体、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行事有集体主义的特点。这和西方人强调自我、追求个人自由的文化背景不同。因为中国人生活中的社会关系错综复杂,所以他们会察已知人,时刻关注自己周围的人群状态,注意看别人脸色,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克制、隐忍屈从,避免招致别人的非议。在行为模式上,常常体现出做事一窝蜂、随大流的特点。用皮亚杰的理论分析,就是顺化求平衡。

上述作品《金婚》,男主人公叫佟志,因为是重庆人,被妻子文丽讽刺说话舌头伸不直。他不仅自尊心受到打击,还因为语言问题不容易融入周围的圈子影响交际。所以他放出狠话:“老子一定要把普通话练得比你们北京人还普通。”《空镜子》这部作品,讲到孙燕和翟志刚夫妇俩说起小罗辞职的事,孙燕说:“要是你呢?你敢这么干吗?”翟志刚:“我疯了?你想说什么呀!”孙燕:“你这个人哪……”写到这里,笔锋一转,孙燕“突然停住不说了。翟志刚默默地看孙燕,两个人恨恨地互相注视,很快又觉得不对,有些不好意思,连忙和解了”。另外一部被誉为“从十八岁到八十岁都爱看的小说”《王贵与安娜》,写到主人公安娜因为不愿意与王贵和睦相处,引起了家人的反对,安娜觉得委屈,妈妈这样批评她:“我们不向着你,是因为我们都向着真理。如果大家都说好,就你说不好,那就是你的

问题了。”后来,王贵与女婿讨论婚姻的实质时,很形象地概括了:“婚姻的本质是什么?婚姻的本质就在一个熬字。”熬,很传神。怎么熬?“先是生米煮成熟饭,然后再熬成米粥,粥字怎么写,两个弓加一个米,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两个驼背的老人,被岁月的米黏糊在一起,这一辈子就熬成这一个粥。”

社会文化心理范文11

在抗击“非典”过程中,《新闻晨报》第一时间密切关注事态发展,认真研究形势发展与读者心理的变化,精心策划,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动态性地推出系列报道,在引导读者舆论方面,担负起媒体应尽的职责。

《新闻晨报》的策划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认识阶段。这一阶段,表现为“非典”离上海越来越近,社会心理开始关注“非典”,人们也需要认识和了解它。因此,普及与之有关的基本常识和防御知识,成为媒体应尽的职责。

二、感知阶段。表现为人们对它的关注和恐惧心理加强,开始怀疑周围环境的安全。这个时候,人们最需要的是关怀和温情的滋润,这个时候最应该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

三、抗击阶段。这个阶段是全社会与病毒处于对峙的关头,人类要战胜病毒,医生和病人要协力战胜死亡。这时,人们普遍渴望了解战斗第一线的人和事,而报道这些生动感人的人和事,增添全社会与之斗争的勇气和决心,这就是社会赋予媒体的使命。

四、理性阶段。在经历了从最初的认识、了解,到恐惧之后,接下来应该进入一个更加理智,更加科学的时期。这个时候,媒体应该通过自己力量,引导社会公众对“非典”有理智、科学的认识,相信科学的力量。

尽管分为四个阶段,但事件的发展和受众心理的变化出人意料,最终反映在报道上,不到一个星期就体现了上述四个阶段的变化过程。

第一阶段:普及知识,贵在一个“实”字

4月24日,《新闻晨报》B叠推出《防“非典”不完全手册》,从衣食住行各个生活领域,针对不同职业各类人群,详细介绍了与预防“非典”有关的各种知识。

《防“非典”不完全手册》首先针对“什么是‘非典’”和“对‘非典’的错误认识”进行了两个版的对比式报道,对“‘非典’是什么”、“‘非典’的7大传播特点”、“传播渠道”、“临床诊断标准”、“推荐治疗方案”等作了通俗易懂的解释,对“‘非典’与感冒的区别”、“吸烟可不可以防‘非典’”、“板蓝根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应不应该抓紧进补”等市民普遍关心但又拿不准的问题进行了清晰而准确的说明。这些说明切中要害,都是人们最关心,也最容易误解的关键问题。

《手册》针对不同人群制作了差异化的内容。例如针对上班族做了“白领秘笈”,介绍了“办公室预防措施”、“办公区清洁重点”、“办公人员预防措施”等每天上班都会碰得到、用得上的知识。而针对居家市民、主妇和学龄儿童,又针对性地推出了“主妇日记”和“校园注意”版面,从一天生活的开始到结束,从不同年龄段学生最应该注意的各类事项,一一作了详细介绍。这种分众化、针对性强的报道优势在于,读者的实用价值高,操作性强。

《手册》还针对人们普遍面临的娱乐生活问题、出行问题,以及以防万一的急救和保险问题,分别做了详细报道。这样,《防“非典”不完全手册》就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既全面具体,又有针对性,既有科普作用,又有实用价值。

这样的报道,在“非典”开始初步影响上海的时候,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这个阶段正是人们对它非常渴望认识,但又没有完全认识,非常渴望了解预防措施,但又存在很多误解的时候。社会要将“非典”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尽量避免疫情的扩散,媒体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新闻晨报》的报道针对这一阶段的读者需求,将报道做得很实际、很实用、很实在。

第二阶段:互动亲民,重在一个“情”字

第二天,4月25日,“晨报”又推出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报道。

头版和第3版《晨报同仁“防非”倡议》,以晨报全体记者编辑的名义提出了“依靠科学”、“必胜信念”、“社会温情”和“依靠法治”等社会倡议;第三版“致白衣战士”和“致读者”,对战斗在第一线的白衣战士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对普通市民发出了做好身边10件事的倡议;第4版《上海女医师直面“非典”》,刊登了首批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的生动感人的故事;第16版《有爱,有希望》,刊登了“非典”时期,16位普通市民写给他们关心的人的寄语。有的是写给父母或亲友的,有的是写给楼组长、出租车司机的。版面上还刊登了“情感邮箱”地址,为更多的人传递真情打开了一扇窗口,每天都有近百封电子邮件和热线电话打进来,其中不少也对报社的举措表示感谢。

随后,晨报又推出了“非典时期的情与爱”专刊,连续刊登“非典”时期普通人生活中的感人故事。

这些报道尽管形式不同,内容不同,但可以明显看出的是,编辑部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在“防非”的关键时刻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通过编辑部评论、倡议书、来信刊登、读者互动等各种形式,发挥报纸的能动性,为社会送上一股暖流,彰显出浓浓爱心和脉脉温情。因为这个时候,社会大众对“非典”开始从“认识”转向“感知”,其心理需求也从开始从“科普”转向“情感”。这个时候,媒体的社会责任重点也有所转移,传递温情、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成为首要职责。

第三阶段:必胜信念,难在一个“活”字

4月26日,《新闻晨报》头版、4版、5版强势推出了记者深入一线,对隔离了103小时的新世纪幼儿园的老师和孩子们的近距离采访。

新世纪幼儿园疑似“非典”的小朋友最终被排除疑似,事情总算是虚惊一场,但由这场虚惊中体现出来的,是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有关方面措施的及时和管理的周密,以及幼儿园老师的爱心和勇气。《新闻晨报》在头版刊发消息,第4版又详细报道了此事牵动的方方面面的人的工作,第5版则详细报道了与幼儿园小朋友共同被隔离的一位老师的亲身经历和心路历程。

这一天的报道与前两天又有了很大的不同,报道通过这一新闻事件,着重刻画了战斗在防“非典”一线和方方面面的人的崇高精神,反映了上海抗“非典“措施的果断和有力。因为这个时候,全社会与“非典”正处于“对峙”时刻,人们最需要的是必胜的信念和信心,只有强化这种信念和信息,与“非典”的抗争才能获得胜利。媒体在这个关头最应该做的,应该就是鼓劲,用生动活泼的事例为人们鼓劲。

这一阶段的报道,难在一个“活”字。没有生动活泼的来自最前沿的真人真事,就不会真正感染读者,说不定还被认为是“说空话”。晨报记者为了采写这篇报道,实际上在排除疑似的前一天就深入到一线,在被隔离的幼儿园内搜集素材,积累采访资料。当然,采访前也作了防护准备工作,并获得了有关方面的批准。假如没有这样的敬业精神,这样“鲜活”的报道也无从谈起。

第四阶段:科学理性,要在一个“慎”字

4月27日、28日,“晨报“分别推出了“人类战毒史上的四次绝地反击”和“钟南山专访”。4月27日的报道对人类四次战胜新生病毒的历史作了回顾,从历史的眼光看待这次与“非典”的斗争,表明人类终将依靠科学战胜病毒的规律;28日的报道则向央视约稿,详细介绍了广州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的“抗非征程”,对一线、顶尖科研工作者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作了详细描述,也从侧面引导人们以科学的眼光来认识“非典”,相信科学,依靠科学。

可以看出,这两天的报道开始向“科学”与“理性”的方向发展。既然与“非典”还要相持一段时间,既然“非典”在社会上已经引起了很强烈的影响,这个时候,媒体的首要社会责任便转移到宣传科学、倡导科学精神上来。《新闻晨报》这两天的报道正是契合了这样的转移。

而这样的报道一定要符合科学和理性的要求,不可浮夸,不可武断,更不可有常识性的错误。晨报这两天的报道都运用了大量事实、史实和专家访谈,用这些权威的、客观的事实来表达报道主旨。

进入抗“非典”平缓和持久阶段后,《新闻晨报》报道继续贯彻了贴近一线,贴近生活的原则。

5月12日刊发了《上海一名普通居委会干部“非典”时期的典型一天》,记者随机选择了一个居委会,并跟随该居委会主任一天,真切体验了一名普通居委会干部围绕抗“非典”的工作与生活。这是上海深入开展“群防群治”后的及时反映。

社会文化心理范文12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体系 大众化

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作用,归根结底要使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它,践行它,使它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为群众所掌握用以指导社会主义实践。所以大众化是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之意。

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并且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优秀传统文化自然是发展它的深厚基础,也是建设它的重要支撑。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必须完成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双向转化过程。一方面,从理论向心理转化,这是价值内化的过程,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基本前提和心理基础;另一方面,价值认同向价值行为转化,这是理论践行的过程,自觉地把理论转化为实践,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实现和结果。积淀于民族心理之中的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中的内化和践行都可以提供丰富的资源依托和借鉴。

一、以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中的价值内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中的内化即实现其价值意识被人民群众主动接受和自觉认同的过程。意识,特别是价值意识最大的特点是主体性。人们接受一种价值观,其实质和关键在于认同这种价值观,而这个认同过程的发生受个体原有的认知水平和价值观制约。我们遵循这一原理发现,深深熔铸在每一个社会成员心里,有着厚重历史积淀的传统文化可以提供天然的帮助。为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就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利用民族化的内容、积淀的社会心理基础、大众化的载体为价值认同提供科学的路径,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人民群众的情感、意志和信念,实现价值内化。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民族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民族化,即寻求与民族文化相适应的契合点,将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结合在一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我们立足当代中国社会对马克思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进行批判整合的必然结果,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进行吸收和创新的理论结晶 。例如, 传统文化中明礼、知耻等基本道德规范,为新时期以 “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基础。其他如重义轻利、诚实守信,自强不息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法割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蕴含着民族化的内容,并且这些民族化的内容已深深熔铸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已经获得了普遍价值认同。把这些本已获得价值认同的民族化内容用传统文化的经典语录代替艰深晦涩的理论文字表述出来,用大众耳熟能详的平民话语代替逻辑的思辨表述出来,摒弃居高临下式的说教口吻、深奥晦涩的理论文字,采取民间话语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更好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体现的精神深刻感染群众,所凝聚的价值理念渗透到人民群众实际生活之中,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可依托的社会心理基础。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相互影响的主体反应”,主要表现为情感、风俗、习惯、愿望、自发的信仰和信念等,体现在人们普遍的生活情绪、态度、言论和行为之中,是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社会心理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很强的诱发和导向作用”。千百年来积淀在社会心理中的社会意识蕴含着鲜明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评判的标准,能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文化思潮等成为大众行动的指令,对社会风气的形成、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重要任务就是促使大众的社会意识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升华,这种升华不是对大众的社会意识否定,而是在其基础上加以整合之后的升华,并反过来引领大众。这种整合过程包含并依赖现存的社会心理基础。例如,可以依托大众对儒家“和”文化的心理认同,引导“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想获得认同;依托以群体为本位的爱国主义传统价值观引导以国家利益为重、为社会作奉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深入民心;依托“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传统道德规范修养之道引导民众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同践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濡染着民众的思想与心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可依托的社会心理基础。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载体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进程不仅取决于内容和社会心理基础,还取决于其传播载体是否具有大众性。这就需要充分考虑群众的群体差异和接受方式,贴近他们的生活与情感。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形式例如歌舞、绘画、戏曲、文学、评书、相声等是最受群众欢迎、最易于被群众理解和接受的艺术形式。丰富的民间艺术以其易于接受性、易于推广性、易于操作性成为大众化的传播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就要积极运用这一大众化的载体,将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渗透进去,融入到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中,让群众在享有审美愉悦的同时接受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实现“情”与“理”的统一,化被动于主动,获得大众的价值认同。这一观点在现实中已经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例如,重庆市广泛开展“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就是充分利用传统说、唱、讲、读等传统艺术形式,以群众为主体,以互动为特征,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普遍的参与性,充分激发了群众的热情,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二、以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中的价值践行

中国传统社会形成过被大众自觉认可并广泛践行的核心价值观,“这就是主导中华民族文化史、思想史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所倡导的道德理想。”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核心内容,并被历代统治者宣扬、借鉴,以儒家的伦理道德来维护其政治统治,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对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正统思想教育,作为中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发挥其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价值践行路径,对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首先,行政保障制度化。构建有效的保障机制,以制度化的形式保障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古代促进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行政保障机制之一,就是借助政权的力量,通过行政制度来褒善惩恶、激扬风化,敦率人伦、上行下效、醇化民风,形成一整套的运行和保障机制敦促道德认同走向道德践行。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落实到具体制度和政策规定之中,纳入测评标准,通过建立与完善各类评优和奖惩制度,使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求的行为得到鼓励,使各种违主义核心价值要求的行为受到抵制。“言传身教” 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规律。作为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成为实践和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带头人。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仅靠学习教育是不够的,必须作出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即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规范和考核机制,并且与政绩考核挂钩。通过制度促使党员干部带头学习践行核心价值观,为群众作出表率。

其次,典型示范榜样化。“旌其门闾”是历代王朝经常采用的一种榜样示范手段。赐匾额、树牌坊以示“旌表”,以起到典型示范、彰善扬德的目的。榜样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无穷的力量,榜样示范的功能在于:能把抽象的思想准则道德模范具体化、形象化,使其鲜明可感,易懂可信;能使受教育者获得言行上的楷模,矫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能以鲜明的思想性和优良的个性品质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当前,要增强各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的示范来营造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践行氛围。例如,全国和地方举行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和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及各类标兵、模范的评选,加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的宣传,树立了多层次的榜样示范,带动了整个社会价值观践行的健康发展。

再次,道德践行生活化。“一种价值体系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近些年来,国家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传统节日植根于大众,是人民所喜爱的文化形态。要紧紧围绕传统文化的主题,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信息进行有效的过滤和筛选, 剔除传统节日中陈旧腐朽的内容或形式,有效地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有机结合,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纪念和庆典活动。在传播中华传统美德的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内化于心,践行于生活。譬如,春节以贴对联、放烟火、守岁等年节习俗,营造出隆重、欢庆、祥和的节日氛围,表达了民众对安定富足生活的理想和追求;重阳节期间,则可突出敬老孝亲的主题,大力开展为孤寡老人送温暖、送祝福、献爱心活动,大力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与其社会文化相互创生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实现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及践行,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子并从中汲取精神养分和心理支持是十分有必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能更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3.

[3]余信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加强对社会心理的引导[J].理论视野,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