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时间:2023-05-30 10:56:54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范文1

摘要:传统社会民主主义所关注的重点是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中人与人的关系,关注资本如何使人异化并致力于人性的恢复和社会的平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民主主义吸纳借鉴绿色运动与生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其传统的对人与社会的关注扩展到对人、社会和自然,环境保护成为其与自由、公正、团结等基本价值具有同等重要性的新奋斗目标。如果说生态社会主义是改革派,则社会民主主义就是改良派,“红中有绿”是其现时段的特点:生态问题只是被添加到原有的意识形态中,是补充而不是替代。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民主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标志就是在对生态主义有关主张吸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在全球化时代的价值观、社会观、发展观和环境观,从而使得以红色为标记的社会民主主义涂上了“绿”的色彩。本文将就社会民主主义的“绿化”过程和内容做一番梳理,探讨其“绿化”的动因并比较分析社会民主主义绿化的实质及其与生态社会主义的区别。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民主主义的绿色转向

20世纪80年代以前,社会民主主义所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经济和社会领域,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欧美发达国家中的绿色运动及其意识形态生态主义的各种要求和主张并没有被纳入西欧各国社会党的关注视野,在他们的纲领、决议和声明中几乎看不到对环境问题的系统表述。可以说,在80年代以前,社会民主主义与绿色运动仍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自80年代后期以来,社会民主主义与绿色运动的关系却日益密切起来,社会(民主)党在政治生活中常常与绿党结为各种联盟,其纲领吸纳了生态主义的部分主张。社会民主主义的绿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环境问题成为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关注的新政治议题

作为因工人阶级反对资本剥削和压迫而出现的社会民主主义,传统上重点关注的是经济和社会,注重在资本主义现有框架内扩大劳动者和弱势群体的权益,使大多数人能够分享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好处,从而达到驯服、驾驭资本主义的目的。为此,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大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化解了个人在一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不测,社会民主主义的声誉也因此而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但社会民主主义的理念及其制度安排,暗含着经济不受资源和环境约束可以不断增长的前提,其社会分配政策也是建立在这种假定的基础上。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党特别重视经济民主、社会民主等问题。至于经济增长是否受客观因素的制约,是否有极限,并不在社会党所关注的范围之内。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社会党开始关注环境问题。1984年社会党国际执行局通过了“关于酸雨问题的决议”,就单一问题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处理意见。1985年10月,社会党国际执行局又通过了首个《关于环境问题的声明》,初步表述了社会党人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及其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指出了劳工运动与环境保护的天然联系,劳工运动是争取良好环境和经济条件的“第一个社会运动”。20世纪90年代,社会党国际召开了、二十大和二十一大,在这三次代表大会所通过的决议中,环境挑战、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系统成为大会决议的组成部分。2003年10月,社会党国际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全球社会治理》决议,更全面、系统表述了社会党人在全球化时代的价值观、社会观、发展观和环境观。上述文献表明,环境问题已成为各国社会(民主)党关注的新政治议题,成为社会民主主义在全球化时展新阶段的应有之义。

2、环境保护成为与自由、公正和团结等基本价值具有同等重要性的新奋斗目标

自由、公正(平等)、团结、互助,是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它使具有不同传统但追求共同目标的政党和组织团结在一起,是社会党人判断政治现实的标准、衡量新社会制度的标尺、社会民主党人的行动指南,同时也是社会党人传统的奋斗目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党人认识到,社会主义不仅要努力实现这些基本的价值,还要添加环境与发展等新的内容,否则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公正。正是在这个层面上,“环境问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了同等重要的意义”。

3、社会民主主义在环境问题上的基本主张

一是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社会党国际在文献中多次阐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为“环境危机是全球范围内的关键与根本性挑战”;社会党也同时注意到了环境问题的普遍性,因为无论在北方还是在南方,生态平衡都受到危害。

二是环境问题的综合性与超国家性。社会党人认为,从单个国家的层面上看,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环境是整个社会的反映”,具有综合性,因此必须把它放在一个包括所有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框架内加以考虑,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从国际层面上说,环境问题已不仅局限在某个或某些国家的范围之内,而是具有普遍性和超国家性。由此,社会党国际强调环境保护的国际性质,要求国际条约、超国家机构以及相关的政策都能做出贡献。

三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可持续发展。社会民主主义认为,绝对贫困或毫无控制的经济发展都不是人类的最佳选择。在把环境保护添加到自己的奋斗目标后,社会党追求的是“一个社会和经济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财富可以得到恰当的分配,人类能够与自然融洽地相处”。为此,首先应当处理好可持续发展所蕴含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认清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关系;其次,当前的生产和消费结构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矛盾,有必要改革现有生产与消费的基本结构,使环境破坏无从发生,而这是所有方式中最为廉价的方式;其三,在国际上,可持续发展必须兼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社会民主主义坚决反对环境殖民主义;其四,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保护自然资源以及有效、谨慎地处理原料、材料和能源。

二、社会民主主义“绿化”的动因

西方国家的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和繁荣的时期,但在繁荣的背后,环境和资源问题也日益突出,对此,传统上把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作为关注重点的社会民主主义没有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70年代,社会民主主义的声誉下降,除了遭受经济危机打击,福利制度显现出弊端等方面的原因以外,也同它未能就新出现的问题比如环境问题、少数民族整合问题、女权运动问题等做出及时反应和有效回答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谋求复兴的反思、辩论过程中,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加强了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并在80年代中、后期提出了自己的环境主张。社会民主主义对生态主义特别是生态社会主义主张的吸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环境问题的客观现实性。二次大战后,西方经济经逐步恢复并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但随经济高速发展而来的是全球环境的迅速恶化,空气和水源污染、核泄漏、森林锐减、动植物灭绝,等等。在这种情况下,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大 型国际会议――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在1973年成立了环境规划署。环境问题的客观存在以及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促使社会党加强了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二是绿党的发展壮大。20世纪60年代,以环境保护运动与核裁军运动为主要内容的绿色运动影响力不断增大。70年代绿色运动产生了自己的政治组织――绿党。从1981年开始,瑞士、比利时、德国、芬兰、奥地利和瑞典等国的绿党相继进入了议会。上述事实表明,欧洲绿党已从体制外进入体制内,并成为体制内一支颇具影响的力量。对此,即使从选举竞争角度,也不能不引起各国社会党的重视。

三是生态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在理论支点上的契合性与互补性。绿色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派别,其中,与社会民主主义最为接近的是生态社会主义,其理论支点与社会民主主义具有契合性。

首先,两者都是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弊端为前提的。社会民主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都是作为反抗资本主义社会弊病的运动而出现的,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弊端都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揭露。所不同的是,社会民主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主要集中在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剥削、人身依附、国内和世界范围的不平等方面,而生态社会主义则对后工业社会的弊端有着深刻的认识,着力于批判不受限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对环境所造成的一系列严重后果。

其次,两者在奋斗目标的构想上具有相近性。社会民主主义认为,未来社会“决不是一种经济制度的固定蓝图,而是通过民主化进程来实现自由、公正和团结这些基本价值观念”。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政治诉求,则可以概括为“生态学、社会责任感、基层民主、非暴力”四大支柱。生态学的基本含义是维护生态平衡;社会责任感的实质则是社会公正,它包括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基层民主则意味着更多地实现分散化的直接民主。

再次,两者在改变现有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实现奋斗目标的手段上具有一致性。社会民主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很早就抛弃了暴力革命并多次强调“社会主义只有通过民主制才能完成”。20世纪90年代,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社会党人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解决途径,实质上也蕴涵着尊重现有社会制度,在体制框架内进行改良的内容。生态社会主义则把非暴力作为自己社会政治诉求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严厉谴责任何暴力,提倡用非暴力、用“宽容对待不宽容”等行为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也体现了在现存制度内寻求改良的思想。

除上述理论支点的契合性以外,两者还具有互补性。社会民主主义对资本本质的深刻认识、对不受控制资本所造成的社会后果以及改造资本主义的方式,对生态社会主义有着重要启示;生态社会主义对后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揭露和批判,对自然与社会生态平衡的不懈追求也为社会民主主义所采纳,其社会政治主张中所蕴涵的个人责任原则、自主原则、自治原则、基层民主原则等理念则深刻影响了“第三条道路”的政策,构成社会民主主义在新的发展阶段的新特点。

三、社会民主主义“绿化”与生态社会主义

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民主主义的绿色转向对社会民主主义而言起到了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首先,它使社会民主主义更具活力、更贴近当代的现实。社会民主主义是19世纪中期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而出现的社会思潮和运动,它的奋斗目标、基本主张和政策反映的是工业社会时期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办法。与新社会运动相比较,它对后工业社会特点的把握、问题的认识及应对措施是滞后的。正如吉登斯所指出的,“社会民主党派在20世纪80年现,他们自己缺少一个有效的意识形态构架;当(新)社会运动和其他集团将那些处在传统的社会民主政治之外的问题(如生态、动物保护、性别、消费者权益,以及许多其他的问题)推到前台的时候,他们缺少一个能够用来回应的意识形态构架”。社会民主主义在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吸纳绿色意识形态的部分内容,这是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又一次更新。

其次,大大拓展了社会民主主义的思考和行动空间。环境问题的引入以及与环境相关的社会政治主张的成型,进一步丰富和扩展了社会民主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传统社会民主主义所关注的重点是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中人与人的关系,关注资本如何使人异化并致力于人性的恢复和社会的平等。环境问题的引入使它对人与社会的关注扩展到对人、社会和自然,丰富了社会主义的内涵,给了人们重新思考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社会变革途径、力量及未来社会模式等一系列问题以有益的启示。

社会主义范文2

我们要建设现代化的强国,实现小康社会,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因此党中央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强调提高生产力水平。但发展经济需要良好的政治环境做保障,因为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人是决定因素。这种政治不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式的政治,也不是搞群众运动,而是科学的民主政治。科学的民主政治被认为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也是调动千百万人民群众积极性,凝聚千百万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的政治体制。

但民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其作用也各有不同。民主与社会具有双向地适应性和选择性。不同的民主政治只有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适应不同的社会。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也不是孤立的,它必然在世界先进民主政治的基础上生发。所以,我们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吸收世界先进的民主政治的经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

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设立,城镇工会组织的加强,农村村民委员会的直选,无不显示着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辉煌成就。但由于我国封建专制历史久远,近代民主政治发展过程曲折,以及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缺乏先例等因素,使我国的民主政治始终在试验中进行,探索中发展,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在决定国家大政方针方面有无与伦比的权力,但它的常设机构只到县级,县以下的代表以个人身份参政就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恰恰就在这个层面上。我国的工会,基层组织比较健全,但由于是群团组织,在参政方面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农村村民委员会由群众直选产生,选举过程体现了民主精神。但村民委员会原则上是行政机构,村委选出后,村民参与村务管理就失去了组织依托。近来一些地方成立了村民代表会,成为村民的议事机构,村民通过民主理财和村内重大事务集体表决来参与村务管理,这是农村民主建设的一个很大进步,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村民代表大会刚刚产生,还不规范,相对城镇集体单位来讲又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孤立性。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稳定的、有效的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民主组织体系,将民主政治的重心下移,实现“在民”的民主目标,使广大人民群众都有参与民主管理的机会。这个问题是现实问题,也是历史遗留问题,现在又是历史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

由于近代民主政治产生在西方,所以这个问题还得回到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两大思想派别的主张中找根源(因为它是近代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础)。一是伏尔泰、孟德斯鸠的代议制,主张由成年公民选出代表,组成议会,代表人民讨论国家事务,行使立法权。二是卢梭的人民民主制,主张直接民主,是个人直接面对国家,象古希腊人那样经常集会来行使和部分行政权。代议制和人民民主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代议制有利于参与者的整合和组织化,所以,为现在的大多数民主国家所采用。但它的缺陷就在“代”字上,它是有限的民主体制。一方面,由于代表的意见具有个人倾向性,很难代表公意;另一方面,由于公民的意见的多样性,代表又不能全面的表达公众的意愿。现在西方一些最早实现议会制的国家所出现的种种矛盾也证明了这一点。人民民主制虽是直接的民主体制,如卢梭所称赞的“日内瓦的民主共和制度”。但在当时看来在大国实行这种制度是不可能的,其原因是:无法实现参与者的有效整合,必然导致社会的无序状态。

二百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代议制和人民民主制是对立的,似乎没有多大改变,这种对立是因为在实行民主制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在私有制为主体的社会里,资本的高度集中,表现在政治上的代议制就不可避免。而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和被动地位的大多数劳动人民,就是真有“直议”的权力也没多大意义。况且,一直以来,人民民主制在大国的范围内还没找到有效整合的方法和组织形式。

但我认为,代议制和人民民主制的对立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是由于时代的局限还没有出现交合点。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它们是完全可以统一的,甚至统一是必然的。代议制和人民民主制的统一将成为一种既有有效整合的组织形式,又有广泛民主的更科学、更完美、更理想的民主制度。

时至今日,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形式所有制经济,农村的村集体和城镇的企事业单位成为大多数公民工作、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如果人民群众能以有效的组织形式参与本单位的管理,并能通过特定的组织形式参与管理国家,那么我们就基本上实现了人民民主。我认为,这种有效的形式就是在农村村集体和城镇企事业单位建立基层人大组织。在全国构成以基层人民民主制和中上层代议制(代表制)相结合的具有广泛民主性的人大工作体系。把每一个公民都纳入到这个体系之中,发挥其主人翁作用。从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基础。加强人大议事、立法和监督的力度,使公民权和政权达到平衡,使社会步入正常的民主法制轨道,使人民民主在组织上得以保证。建立起基层人大组织,就能使公民通过“经常的集会,讨论和决定自己的事情”成为可能。使卢梭称道的那种只能在小国里才能实现的日内瓦式的直接民主在我国的基层集体单位中得以实现。现在无论是农村村民还是城镇企事业单位职工在经济收入和文化素质上都有很大提高,特别是城镇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已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参政能力,这为我们在基层单位建立人大组织提供了必要条件。

关于基层人大内部组织形式,工会和村民代表会的组织方法可以参照,在农村村集体和城镇企事业单位建立人大组织后,可使城乡民主建设得以同步发展,相互促进。也有利于机构的简化和相应的制度建设。

从古希腊到日内瓦的民主体制,以及最近某些地方出现的村民议事会所发挥的作用,不难预测在农村村集体和城镇企事业单位建立人大组织对社会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它可以将诸多问题解决在基层单位,最大限度地减轻行政和执法负荷。在基层人大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用法律赋予它权力和责任,规范它的组织机构和运作程序,检测它的各种运作参数,适时进行宏观调控,这样就可以根据各基层单位的经济情况,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对民主法制的认同程度来比较稳妥的推进这项工作。

我们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同时用社会主义民主稳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就能得到最根本的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

2、伏尔泰《哲学通信》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

3、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书印书馆1996年

4、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82年

5、吴家麟《宪法学》群众出版社1983年

6、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7、陈志平主编《中国革命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

8、陈先达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9、宋铖《欧洲启蒙思潮中的两大派别之比较》,《文史哲》2001年第二期

社会主义范文3

    [关键词]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模式;公有制

     市场社会主义是当今颇具影响的一种国际性思潮,其影响力早已突破学术研讨的范围,并对一些国家的实践产生了影响。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国外市场社会主义无疑存在某种关联,但又与其存在本质区别。然而,近年来,国内外常常有人将两者相提并论,有时甚至混为一谈。这种做法,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有鉴于此,对两者进行比较,厘清其关系,辨明其异同,显得很有必有。

    一、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演变及标志性理论作为一种思潮,市场社会主义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出现,并且一直存在和发展到今天,其演变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第一,市场社会主义的萌芽时期。市场社会主义的最初萌芽,可以追溯到“原始市场社会主义”的创始人穆勒(1806~1873)。此后,空想社会主义、基尔德社会主义、费边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兴起及其流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传播等多方面因素,为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进一步萌发提供了思想土壤。瑞士洛桑学派的帕累托和巴罗内,奥地利学派的维塞尔,以及第二国际领导人考茨基等,较早提出和探讨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源优化配置的可行性问题。

    第二,市场社会主义逐步形成的时期。推动这一思潮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相继建立及其经济实践,而直接原因则是西方20世纪30年代前后爆发的关于社会主义计划可行性和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大论战。论战一方以新奥地利学派创始人米塞斯、哈耶克为代表,反对帕累托、巴罗内等人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观点。论战另一方是支持帕累托和巴罗内观点的肯定派,其代表人物先后有美国经济学家泰勒、英国经济学家迪金森、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等。其中,兰格等人根据一般均衡原理和边际分析方法深入论证了社会主义资源合理配置的主客观均衡条件,其阐述蕴含着市场机制是一种可以与所有制相分离,从而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的,即中性的资源配置形式的重要思想。

    第三,市场社会主义确定和发展的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苏联、东欧加快经济改革步伐,并涉及所有制结构和计划管理体制,这被西方视为某种市场社会主义形式的“实验”。同一时期,在西方国家出现持续的经济滞胀使主张国家对经济有所控制的凯恩斯主义受到质疑,而使崇尚自由竞争市场制度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抬头。市场社会主义在这一阶段已被国际经济学界公认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学说、经济流派而愈益受到重视,并且表现出与以往阶段迥异的若干特征。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东欧的“分权模式的市场社会主义”和英国工党的“市场主导的社会主义”。

    第四,市场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趋向。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给市场资本主义注射了一剂强心针。但是,西方左翼知识分子以其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切身感受,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无法解决自身社会的不公正、不平等、效率减退等问题。当他们随后目睹原苏东国家因普遍采取西方自由市场经济的“休克疗法”所导致的经济衰退、物价飞涨和大量失业现象以后,更加坚信市场资本主义绝非人类社会永恒的福音。他们将批判的矛头同时对准苏联模式和市场资本主义,由此掀起了研究市场社会主义的新热潮。这一阶段,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探讨的显著特点在于:以探讨包括市场社会主义在内的社会主义新模式和设计方案作为共同主题,以促进社会主义的效率、平等和民主为目标,将论证的范围扩大到与市场密切联系的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从而把市场社会主义政策化和实证化。这表明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进一步趋向成熟。当然,这一阶段目前仍在继续,因此,其理论本质到底如何,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观察。

    概言之,市场社会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上和不同流派中,其具体观点和政策主张不尽相同,但是,承认市场与社会主义可以兼容或结合,这个基本观点是比较稳定,比较一致的。而英国工党理论家提出的“联姻”论和“主导机制”论,则使之更加明确化和系统化,并使市场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得以真正确立。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市场社会主义的标志性理论。其要点简括如下:其一,“中性机制”论和“联姻”论。传统的社会主义认为经济机制同所有制不可分离,并由此出发反对市场。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明确提出了关于经济机制可与所有制相脱离的思想,其中包括美国经济学家埃克斯坦、普尔尤尔、伯格森以及奥地利经济学家贝尔、扎伊德尔。他们明确指出,解决经济体制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应懂得占统治地位的管理原则不取决于所有制的性质”。〔1〕美国的格雷戈里、林德布洛姆等人认为,市场和计划仅仅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南斯拉夫经济改革的特点之一是“资源配置过程转向‘中性’的市场机制”。〔2〕“联姻”论是对“中性机制”论的进一步发展,其代表性著作是埃斯特林等人撰写的《市场社会主义》。该书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必备特征,资本主义必须依赖市场。但是,市场与资本主义之间并不存在内在的实质联系,市场并非只有依赖资本主义才能生存,资本主义弊端在很大程度上应归于市场资本主义而并非市场本身。因此,“资本主义和市场的联姻可以分解。尽管使资本主义完全脱离市场是不可能的……然而使市场脱离资本主义则是极为可能的”。〔3〕其二,“市场取向”的“主导机制论”。强调市场的主导作用,主张将市场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主导机制,这是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区别于传统市场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埃斯特林等人认为,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各有利弊,新古典学派崇尚的纯粹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是一种不可取的极端形式,而激进学派崇尚的纯粹计划机制形式也是不可取的极端形式。在此问题上的正确答案是:“最好是将市场作为主要的交易机制,只是在需要之时才用非市场机制对它进行补充。”〔4〕这就是说,应该大力发挥市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基础作用或导向作用,计划或政府干预机制仅仅在主导形式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时才启动。

    二、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借鉴意义

作为“关于社会主义资源配置的经济学”,〔5〕市场社会主义大胆否定关于市场只能依附于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西方主流派市场经济理论赖以成立的制度假设和既定前提,大胆突破市场与社会主义水火不容的思维定势和传统见解。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契合了马克思晚年“跨越论”的有关精神,〔6〕并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富于启迪的思想资料。

    在理论上,市场社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在某些方面,是对马克思晚年有关思想的当代回应;在实践上,市场社会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第一,市场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结合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马克思晚年“跨越论”的有关思想,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具有借鉴意义。市场社会主义既不同于以苏联为代表的“计划社会主义”,又有别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资本主义”。“中性机制”论和“联姻”论试图揭示社会主义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理,试图找到一个能够同时兼效率和公平的可行性方案。从经济思想

史角度看,这契合了马克思晚年的有关思想。对此,市场社会主义者也有某种程度的自觉认识。例如,埃斯特林《市场社会主义》一书就宣称,马克思是一位比其他社会主义前辈更加伟大的经济学家,但他对社会主义本身的经济论述不多。但是,马克思正确地认识到,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否定资本主义,而在于超越资本主义,既保留和继承资本主义中有价值的成分,又剔除资本主义中被历史淘汰的东西。这种看法,符合马克思关于俄国“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等思想的精神内涵。从实践上看,市场社会主义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和西方自由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计划与市场互不相容和互相排斥的思想束缚,而将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从社会经济制度中抽离出来,赋予其“中性机制”的地位。这对于我国从长期以来关于市场经济姓“社”姓“资”的争论中解放出来,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探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第二,市场社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继续了马克思对市场资本主义的批判,为我们当前批判新自由主义的“市场万能”论提供了思想借鉴。市场社会主义之所以被视为一种社会主义思潮,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仍然坚持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精神。在许多市场社会主义者看来,市场本身是不完美的,存在着种种弊端,如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市场机制的功能性紊乱以及市场活动引起的“外部不经济”等。但是,市场资本主义的致命缺陷并非由市场的缺陷造成,而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性,市场则将根据资本主义的需要进一步扩大和加深剥削。这就是说,剥削并非市场之过,市场本身并无剥削性,市场资本主义才具有剥削性。因此,要消灭剥削,同时又发挥市场的作用,就必须将市场同资本主义剥离开来,“资本家必须消灭,市场必须保留”。〔7〕换言之,市场需要社会主义,市场只有在同社会主义的结合中才能获得新的生命。这种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的倾向,是许多市场社会主义者被视为马克思的继承者的根本原因。

    市场应与资本主义分离而与社会主义结合,这种主张意味着除了市场以外还需要计划,还需要一些体现社会主义原则的东西。这让那些信奉市场万能、鼓吹资本主义永恒的右翼学者不能容忍。因此,他们往往在市场的彻底性、真实性问题上大做文章。例如,新自由主义右翼代表攻击市场社会主义主张的是“非真正的市场秩序”,其中,德加塞等人指责市场社会主义所倡导的市场“不真实”,“它错误地将自己置于市场面纱的笼罩之下”;哈耶克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攻击市场社会主义,断言一个自由和公正的社会只能建立在“普遍的市场秩序”的基础之上,市场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秩序”,而市场社会主义却认为市场秩序可以人为地进行限制和改造,这是严重的歪曲和背离,将会造成灾难性的社会后果。〔8〕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新自由主义在我国也有一定的影响,所谓“市场搞定一切”的观点在某些人那里成了信条,他们极力淡化、贬低、排斥和驱除计划机制及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极力突出市场功能,并为此不惜淡化公有制乃至鼓吹私有化,主张国有经济全面后退,旨在确立市场经济至高至尊的地位。这种“市场万能”论在国际上早已遭到一些市场社会主义者的批判。波兰学者沙夫严厉批判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崇拜“新浪潮”,反对“把西方经济的成就都归结于市场经济”以及“把市场经济看作是唯一的神圣武器,认为它能最好地解决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观点,主张“经济计划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必须在其各自的范围内,在每个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共同有效地发挥作用”。〔9〕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市场的历史作用,抵制和批判“市场万能”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第三,市场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曲折的情况下,仍然不改其对社会主义的追求,并积极地构建市场社会主义的新模式,这对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是一种鼓舞。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遭受巨大挫折并处于低潮,在“社会主义失败论”一时间甚嚣尘上的特殊历史时期,在世界上许多原来的社会主义政党、思潮、流派纷纷改弦易辙的情况下,许多市场社会主义者仍然公开宣称自己是社会主义者(虽然其所理解的社会主义并不一定是科学社会主义),并纷纷表达对人类必将走向社会主义的信心,这无疑是非常难得的。

    美国左翼学者罗默指出,“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垮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的尚未尝试的社会主义形式也应该为它殉葬。”〔10〕许多学者还积极地构建新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其中,罗斯福特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是当代世界“在有效的经济体系内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一条可行的道路”,是“复兴社会主义的机会”。〔11〕这代表了西方社会的进步声音,这种声音对于中国等仍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一种鼓舞。

    三、市场社会主义思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根本区别

毫无疑问,市场社会主义虽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吸收了一些东西,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色彩,但是,它不全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它仍存在着许多理论缺陷,并且在一些根本问题上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相径庭。①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第一,两者的区别首先体现在对待公有制的态度上。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坚持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建立在少数人对多数人剥削的基础之上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12〕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根据经济文化落后的具体国情,肯定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合理性,但是,始终高度重视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作为社会主义的一种流派,市场社会主义极力反对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认为它是导致社会不公正的根源。但在对待公有制问题上,市场社会主义则经历了一个从注重公有制到淡化乃至否定公有制的衰变过程。兰格模式和“分权模式”尚能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这一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而在当代市场社会主义若干模式的具体方案中,公有制则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中被淡化甚至被排斥。

    例如,英国工党的“市场主导”模式,就抛弃了长期坚持的无条件推行国有化的观点。罗默等人的“息票社会主义”虽然有时也提公有制,但是其重视收入平等甚于关心所有制内容,到后来,罗默把社会主义的本质视为平等,甚至把公有制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阿基里斯之踵”。正因为如此,这种市场社会主义又被称为“修正的市场社会主义”。〔13〕第二,两者的区别还体现在理论基础上。从理论源头来看,市场社会主义以“帕累托最优”这一福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作为前提,旨在建立一个能够实现社会福利和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理想社会。

    虽然它也从马克思的思想当中借用了一些东西,但是从根本上看,其理论基础仍然是西方经济理论以及西方伦理思想。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跨越论”关于“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的大胆设想,到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利用市场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再到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及中共十六大关于“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论述,这些在实践当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石。

    第三,两者的区别也体现在科学性和现实性的程度上。市场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现实性是有限的,换言之,它在理论上有一定的空想性,在实践上缺乏操作性。具体表现在:其一,市场社会主义的“中性机制”论陷入了脱离社会制度的理论空谈。市场社会主义将市场同资本主义分离,这无疑

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其后期所构筑的各种新模式和新体系,大多脱离具体环境,一味奢谈“中性机制”、纯粹理念的“构造物”。众所周知,在具体经济问题的研究中,市场机制总是带有一定历史痕迹并与一定经济关系及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并非仅仅涉及资源配置的孤立的纯粹范畴。马克思指出:虽然“一切生产阶段所共有的、被思维当作一般规定而确定下来的规定,是存在的,但是所谓一切生产的一般条件,不过是这些抽象要素,用这些要素不可能理解任何一个现实的历史的生产阶段。”〔14〕因此,离开具体的经济环境及社会历史环境,亦即特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规定性,而一味奢谈中性机制,违背了关于抽象与具体的辩证法则。正因为如此,市场社会主义始终没有找到实现其社会理想的主体力量。

    相比之下,中国共产党人既看到市场是一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可以用的手段,同时也注意到它在不同社会制度下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因此,中国的市场经济是活生生的、具有实践品性的、体制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态。

    其二,某些市场社会主义者陷入了“市场永恒”论的误区。他们认为市场经济在未来社会主义也占有重要地位,并且用它来取代共产主义产品经济形态。美国学者谢尔曼还提出“市场(非集中的)共产主义”和“可行性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15〕这种观点无疑不符合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发展规律的分析和关于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设想。按照马克思的科学分析,人类社会经济形式的演变路径会大致经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大阶段。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形态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二历史形式,按照马克思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商品经济较之自然经济更加“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16〕这是它取代自然经济的原因,同时也是它必将被产品经济所取代的原因。按照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方式和发展要求,它势必摒弃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形式而采取产品经济形式。从这种意义上说,私有制市场经济—公有制市场经济—公有制产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路径。

    【参考文献】

〔1〕[美]韦贝尔,等.趋同理论及其困难性〔j〕.东欧经济年鉴, 1971, (2).

〔2〕颜鹏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5. 364.

〔3〕〔4〕[英]索尔·埃斯特林,等.市场社会主义〔m〕.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3. 1, 1.

〔5〕高鸿业,吴易风.现代西方经济学:下册〔m〕.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0. 241.

〔6〕孙来斌.“跨越论”与落后国家经济发展道路〔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188-191.

〔7〕[美]萨托利.民主新论〔m〕.东方出版社, 1993. 418.

〔8〕〔11〕余文烈.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m〕.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0. 108-109, 120.

〔9〕俄]戈尔巴乔夫,等.未来的社会主义〔m〕.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4. 101-102.

〔10〕[美]约翰·罗默.社会主义的未来〔m〕.重庆出版社, 1997. 1.

〔1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 1995. 286.

〔13〕p. bardhan and j. roemer (eds. ), marketsocialism: the currentdebate, new york: 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93. 42.

〔1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 1995. 6.

社会主义范文4

[论文提要]中国先后经历了传统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三种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传统社会主义向发展社会主义转变,再转向和谐社会主义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和谐社会主叉全面、准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是解决传统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困境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并且在不断深化认识,作出科学回答。实际上中国经历了三种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传统社会主义,主要是指建国后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第二种模式,是发展社会主义,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之后到十六届三中全会这段时期的发展模式;第三种模式,是和谐社会主义,主要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模式。前两种模式,可以称之为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本文主要从推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必然会转变到和谐社会主义。

一、传统社会主义贫穷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参照了原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的模式。总结起来,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主义主要特征是集中计划决策、公有制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以这三大特征构成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必然缺乏效率和活力,最终结果就是贫穷。不进行改革,中国势必步原苏联的后尘。传统社会主义的内部机制

1.从集中计划决策来看,实际上成为“小辫子专政”。受决策信息的限制以及缺少对决策失误的惩罚,决策的自主权在计委等部委手里,消费者没有决策的自主权。结果必然是,供给不能从数量和结构方面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新出现的需求。

2.从国有制和国有经济来看,生产资料的全民占有变成了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实际又变成了国有企业领导阶层所有。资源的分配和投资项目的决策,都是由领导拍板决定,或者由计划部门的权力机构来制定;企业的领导也是由人事和组织部门来任命。职工并不能对企业的决策进行监督。国有企业缺少发展的动力。

3.从分配方面来看,是从属于国有经济发展的低水平的公平分配。从宏观经济上看,牺牲农民、职工利益,促进重工业的优先发展。从社会层面来看,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严重的等级划分,表现在户籍迁移、出生成份、所有制身份、劳动力的单位和部门所有制等方面。在企业内部,“吃大锅饭”的现象比较严重。可见,这种分配制度,既不能刺激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也没有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分配的公平。

以上述三大体制为支撑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结果出现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许多重复、亏损、报废的建设项目,都是由层层计划委员会审批出来的;二是有许多国有企业的领导,没有经营管理能力,没有创新和开拓市场的能力,没有组织和利用人才为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甚至一些企业领导贪污腐化,将好端端的企业拖入亏损破产的边缘,甚至资不抵债、破产倒闭。这种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必然导致贫穷,这是其需要转变的最根本的经济动因。

二、发展社会主义的选择背景、成就及其困境

1978年开始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功,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并且与一些老问题交织在一起,推动我们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超越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一)选择发展社会主义模式的背景

摆脱传统社会主义发展困境的惟一出路就是发展经济,解决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面对中国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中国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考虑的第一条就是坚持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特点”。从这个现实出发,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进行了深化。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界定,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是他那个时代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最完全、最深刻、最科学的总结。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以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为中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模式。

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成为改革开放之后制定所有政策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基准。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正如有人指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归根结底是生产力标准。我们对内采取了非均衡的发展战略,让条件好的地区先发展起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对外采取了开放政策,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实行有差别的优惠税收政策,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采取比较低的土地、矿产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和环保要求,最大限度地促进资本积累和投资。这些发展政策,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发展的社会主义面临的主要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比如,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2225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1422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加到8189亿美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2300多万人,等等。但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功,并不能掩盖其他方面暴露的问题。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政府对经济管得过多,形成政府垄断经济。政府垄断经济是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具体形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非公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的比重下降了,但政府垄断经济的色彩依然浓厚。表现在:(1)存在严格的投资审批制度,近年来采取的核准制并没有真正减少政府对投资的行政干预;(2)国有企业还占有较大比重,特别是它们普遍依靠行政垄断维持生存,电力、航空、邮政、电信、铁路、金融、石油等行业大多如此,国有银行体制和证券市场为社会资金流人国有企业提供了保证;(3)资源定价的市场化程度还很低,尤其是土地价格、矿产资源、水资源、排污的定价不合理,没有反映市场的稀缺程度;(4)采取农民工和城市居民有差别的工资和福利制度,其实限制了人口的自由迁徙和自由流动。总之,从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来看,中国还处在政府主导并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

2.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对资源环境造成很大压力。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是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来维持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屡次试图制定政策去改变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但效果都不好。有人认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困难的原因是,没有着重于t肖除形成高消耗、低效率的体制和政策,比如政绩考核体制、财税体制、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干预,等等。粗放增长导致土地、淡水、煤、电、油、运以及其他稀缺资源的高度紧张,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环境事故频繁发生。

3.创业和就业受到抑制,收入差距过大。就业是老百姓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不合理的审批、收费、执法等体制和政策的存在抑制了创业、就业。有人推算,我国城镇实际失业率在15%-17%。世界银行对沈阳、北京、天津、上海四大城市的调查计算表明,其失业率大约是11%-12%。也就是说,中国很多人无业可就,无事可干,这样势必扩大收入差距。中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演变为经济社会三元体制,它包括城市正规部门、城市非正规部门和农村。不同部门间的收入差距非常大。

4.对民生关注不够,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偏重经济发展的战略,势必会轻视社会事业的发展,对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问题关注不够。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尽管这几年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显着成绩,社会保障覆盖面依然较低,与群众的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2006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人数分别为18649万、15737万、11187万,占总人口的比例还很低。可见,全国大部分人还在社会保障之外。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也相对滞后,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5.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改革开放后,我们采取的是非平衡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末,党中央和国务院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来又先后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为中西部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是,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还是非常大,东部率先发展的优势明显。

我们还可以列举一些其他方面的困境,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以上几个方面是比较突出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威胁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凸现了社会事业的滞后,同时也证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最终也不可能健康发展。一系列偶然事件和一些必然事件交织在一起,加快了我们对发展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反思,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不断探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继承中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的发展模式。

三、和谐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

和谐社会主义,是对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概括。它是在总结和发扬了我们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吸收了其他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继承和发展,是解决传统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困境的必由之路。

(一)和谐社会主义全面、准确地反映l『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推进,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不断深化。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告诉我们,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二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上述两大任务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并且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长久进程中。也就是说,发展生产力与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都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建国后的社会主义,主要试图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主义,但由于没有找到发展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导致没有实现公平和正义的物质基础。没有生产力的持久发展,就不可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社会公平与正义。如上述分析所揭示的那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注重经济发展,在公平和正义方面投入得不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相应地逐步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就不可能充分地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因而也就不可能持久地实现生产力的大发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看,发展与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两个特征,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轻视,必须同步发展、同步推进,才能发挥两个方面的互补作用。和谐社会主义,正是谋求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经济发展。因此,和谐社会主义是最能概括社会主义这两个本质属性的提法。

(二)和谐社会主义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为一体的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这里的社会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是“小社会”的概念。它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不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提出了实现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2005年2月,我们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任务,并提出了工作要求和政策措施。作为“小社会”的和谐社会,主要把社会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一道列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即“四位一体”的目标。

二是从“大社会”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从“大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等于和谐社会主义,它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也就是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和谐社会主义的一个方面。建设和谐社会主义,不仅要求建设和谐社会,还要建设和谐经济、和谐政治、和谐文化,还要推进党的建设的和谐。

(三)和谐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和谐社会主义,是以科学发展为统领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社会。保持经济增长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同时成为制定方针政策的两个基准,而不是像过去一样,仅把经济发展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基准。和谐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主要目标是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的转变:

1.从现代化总目标来看,从过去三位一体的奋斗目标转向四位一体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此后党中央一再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使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从原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支持,社会建设是重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是现代化建设密不可分、相互依靠、相互促进的四大任务。

2.从经济增长的源泉来看,从过去依靠投入来维持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向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来维持经济增长的方式。传统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原材料的投入,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谐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源泉主要是人力资本的投入和技术进步,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经济,关键是要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首先,推进土地、水、矿产资源等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使价格反映市场供需关系,通过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提高技术进步的收益,增加企业的研发动力,促使企业从依靠低要素价格发展的模式,转向依靠技术进步的发展模式。其次,建立有效的专利制度,保护技术进步收益。

3.从城乡、区域发展来看,从过去非均衡发展战略转向均衡发展战略。城乡和谐、区域和谐,是和谐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目前城乡、区域的不协调发展,正是过去非均衡发展战略的一个结果。区域协调发展的总战略是,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总战略是,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部署,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产业发展、税收体制等方面,作出调整和改进,促进农村、中西部等落后地区的发展,实现区域、城乡的和谐发展。

社会主义范文5

摘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使许多人对社会主义产生了怀疑。这主要是因为,虽然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在社会主义本质所在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实现共同富裕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应该秉承“四信”的原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把我国建设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关键词:成就问题社会主义四信

1978年,邓小平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纠正了“左”的思想,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命题。这次讨论,对于我们党完整、准确的理解和运用毛泽东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评价过去的工作,以及对各项工作的拨乱反正,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定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认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了思想条件。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先后在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加快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取得很大的成就。

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虽然进行了改革,也不再闭关锁国,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时间的早或晚,都对我国能否进一步完善政治文明建设、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充分保障人民的利益、最终把国家建设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1978年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收入差距的幅度也逐渐扩大,这些收入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随着我国城镇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城市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差距不断拉大,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村,那里的孩子有的甚至难以完成中小学的教育,虽然国家大范围的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但部分学校又让学生购买过多的、不必要的报纸及复习参考资料,这些钱等于让学生又重新上缴了学费,不但加重学生的负担,也丝毫没有起到义务教育的作用。其次,地域居民收入差距。由于我国面积大、人口多、地理条件差距大,加之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策的偏向性,使我国东、中、西部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如何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成为人们热心关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把全人类的解放,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实现真正的公平社会作为最高命题。而且当前,我国正在谋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那么,实现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是要保证社会的公平,而社会公平是建立在缩小贫富差距的前提下的。总之,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之一,然而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富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仍然存在,缩小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强化民众法律意识,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共产党宣言》中,恩格斯指出,‘同盟“组织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它的各委员会由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罢免,仅这一点就以堵塞了任何要求独裁的密谋狂的道路”’,这说明从一开始共产党就很重视民主,把民主制当成自己的组织原则。我国也把民主集中制作为组织原则,允许民主党派对其监督,建立基层民主制度,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农村。主要体现在:第一,村民缺少民主自治意识,对政治表现冷漠。这在选举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他们受封建思想影响甚深,没有民主自治意识,对选举表现很冷淡,似乎无论谁被选中对他们都没什么影响。只要没有人侵犯到他的一亩三分地、没有占有他的房地、没有阻拦他发财的道路,其他的都与他无关。甚至有人侵犯到他的利益,但只要是村人共有的利益,他们都会抱着观望的态度,希望会有人出头,但那个人绝不会是自己。第二,基层组织干部利用自己的权利或威望,给自己或亲友谋取利益,村民敢怒不敢言,或者苦无上诉的地方和渠道,不知道如何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使基层建设呈现民主化。虽然国家制定基层民主制度,但对基层群众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不够。虽然国家提倡民众上访,但不普及这方面的知识,民众面对着墙壁上“一次非法上访训诫,二次非法上访警告,三次非法上访拘留”的标语,哪里还有勇气去上访,除非有什么深仇大恨。虽然国家实行网上民意表达,但在当代的农村,即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还没有几家人会去购买电脑这种没有手机方便、没有电视快捷的联系和娱乐的设备。第三,个别地区党政组织对社区建设管理越位和错位,没有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

社会主义范文6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1-0060-02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基本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价值保障。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具有高效率的运行机制

在历史上,资本主义让市场经济初试锋芒,就显示了巨大的威力。资本主义在不到一百年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因此不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像马克思所说的劳动与资本的交换是多么地不公平,但整个社会的财富毕竟增加了,尽管个人分配相对不公平,但对整个人类来说毕竟是进步了。30年前短缺经济的状况至今令人记忆犹新,计划经济把我们带入了普遍贫穷的死胡同。而我们引入市场机制后,社会财富就像喷泉一样涌现出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之间经济上的收入差距的确拉大了,但无法否认的是机会均等却大大加强了。一个基本事实是,计划经济造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即农民与城镇职工这两个社会阶层的身份不平等及与之相伴的全面的机会不均等。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平等主要是机会均等,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职业、自由参与竞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机会均等意味着尊重人们的自由选择,这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倡导的。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可能性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财富是大自然的恩赐,人们更多注意的只是财富的分配而不是财富的创造,这意味着一部分人“富”了,另外的人就一定“穷”。因此,自然经济条件下社会不和谐是不可调和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主要不是来自于大自然的恩赐,而是人的创造,创造财富是人类对来自制度的鼓励和刺激的一种反应,某种制度越是能提供对人类创造力的刺激,这个社会创造的成果、财富也就越多。在这一制度下,人类创造的财富会不断增长,社会分配就是对不断增长的财富的分配。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了人们之间的契约关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商品生产关系,这是一种建立在双方平等、互利、自愿基础上的契约关系。诚信是这种契约关系的基石,法律则是维持这种关系的保障。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为取得某种权利而必须付出的一种义务,它是参与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必要品格。市场经济作为法制经济,遵守法律是每个人的义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经济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而这正是和谐社会的保障。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缺陷需要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完善

从理论上看,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它有明显的弱点和消极作用。市场经济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公、造成两极分化,这是价值规律作用下的必然反映,有其客观规律性,也是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实现经济发展和政治统治,也在一定程度上采取措施解决这样的问题,缓和经济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但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如何也不能克服由基本矛盾造成的单个或局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无论如何也不能摆脱追逐超额利润的破坏性后果和根本局限。所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为了避免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为探索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开辟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正处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双重体制并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被打破,而新的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但仍是框架式的,存在不少的漏洞;我国的体制改革虽然减少了资源行政性的配置,但仍存在“双轨”,行政性垄断权力直接介入市场,资源行政性配置产生了严重的腐败现象,使少数政府部门或官员利用权力谋取私利,侵占社会财富,削弱了社会调节贫富差距的能力;社会保障体系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保障的覆盖面窄,农村社会保障普遍缺失,导致大量的社会成员甚至作为社会主体的工人、农民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被边缘化,成为弱势群体。

可见,仅靠市场本身不仅无法实现社会公平以及社会和谐的一系列重要价值,也难以解决关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只有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既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有效克服其带来的缺陷。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

3.1 民主法治的社会

市场经济是法治的经济,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具有一种特定的有关经济活动的游戏规则,而现代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体制的根本游戏规则就是基于法治的规则。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完善法治,法治和民主政治也是很有关联的,法治本身就包含着平等、正义和公平的价值判断,民主是完善法治的重要保证,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因此,可以说民主法治既是和谐社会的目标要素,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

3.2 公平正义的社会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标准是最多被用来问责市场经济的,而市场经济实际上蕴涵并强调公平,这种公平是一种过程的公平,是机会的公平,民法和经济法的首要原则就是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原则。公平和正义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保持社会稳定的深层次基础,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3.3 诚信友爱的社会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是市场制度中市场文化内涵的基本观念、思维方式和道德规范,它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同时又作为社会契约的基本表现形式和市场制度的构建而存在着,它是市场规则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中,遵守诚信原则可以获得更大收益,信用可以作为企业的生产力,品牌的力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完善的市场规则包含诚信友爱原则,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增强了社会的诚信友爱。

3.4 充满活力的社会

充满活力就是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市场机制是最具活力的机制,单个人、单个组织分散决策、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理性的人会在约束条件下,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预期目标。因而增进社会活力的改革应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

3.5 安定有序的社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但安定有序的社会并不排斥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市场经济也是竞争的经济。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市场交换实质上是一个动态均衡的过程,价格形成是均衡的结果,均衡本身就是一种和谐。理想的市场体制最终能够达到稳定有序的状况,这种状况就是经济学所称作的经济的核。虽然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可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参照、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因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稳定有序,符合和谐社会的价值标准。

3.6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显然,在今后一段时间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构建和谐社会贯穿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个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化和拓展的重要方面,也即完善市场经济的过程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需要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实现,两者相辅相成,是目标同一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曲迎波.强化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六大对策[J].中州学刊,2006(5):67.

[2]张素瑜.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6(5):42.

社会主义范文7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包括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前提和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基础、前提和内容。因为要引导人们遵守基本的思想道德规范,并鼓励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思想道德目标,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人们各得其所的前提,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各尽所能和和谐相处。只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平等地对待每个人,人们才能自觉主动承担起他们应尽的社会义务责任。国家和政府通过民主法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创造一个公正有序的社会环境,才能使人与人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社会安定和充满活力。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概括,为公民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评价人们道德行为的尺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粘合剂”。它告诉人们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应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褒奖什么、谴责什么,为我们提供了统一明确的社会道德价值导向和社会道德评价体系,发挥着道德扬善抑恶的社会功能。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概括,提出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义利观,这就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既把国家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合法利益。诚信与失信这对道德矛盾将是我国道德建设长期面临的一个问题,除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律法规建设外,还必须大力倡导诚实守信光荣,大力倡导建立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调节市场经济竞争和协作的关系,不断强化社会道德评价功能。惟有如此,才能使人们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和谐相处新局面出现。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供了有利的社会大环境。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有机统一的整体,只有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才能处理好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和主导性的关系。只有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才能处理好价值观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社会竞争加剧,市场对各种资源配置作用增强,人员流动性大,人们在不同职业、岗位、环境中转移流动。这种变化,也带来价值观念的一些变化,人们的价值选择、道德判断多少会打上不同经济成分的印记。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引导人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处理好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和主导性的关系,保持其价值观念的正确性与稳定性,处理好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形成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人际关系,促进人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矫正社会经济生活中不谐和音的“矫正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的动机是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而这种利欲有无限扩展和相互冲突的势头,市场经济本身不可能把市场活动的“经济人”改变为《镜花缘》中的君子国那样的“道德人”;即使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市场竞争也是无情的、甚至很残酷。现实中出现的“权钱交易”、“钱学交易”、“缺德交易”已不是个别现象。道德已成为我们社会急需的资源。如果不进行道德建设和教育,造成的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更谈不上社会的和谐发展了。而当市场参与者拥有道德意志、理性和感情的因素后,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是良性的,发展才能可持续,也才能使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得到调节缓和。这样的道德资源既要灵活适应不同经济环境的特点和要求,又要超越个人和各个团体的普遍共识,这就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具有的功能。

抓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契机,

提高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

(一) 使社会绝大多数人坚守底线道德,知道何为道德,何为有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承认是多样化的社会,承认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接受、承认人们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别,这种差别状态是我们必须接受的现实。所以,我们的道德建设只有在多样性和个体差异中寻求统一性、共同性和互补性,使具有不同个性的社会公民之间达成共识,“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这就是使社会绝大多数人坚守底线道德。所谓底线道德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我愿意别人对我好,我也好心对人,不管做什么,

都要设身处地想想别人。当自己与别人、社会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也想到他人和社会,需要节制的时候能节制,至少是知道应该节制,而不是损人利己,这就是高尚有德。再有,作为社会人,我们就有不可推脱的义务。每个人都离不开他人、社会的关怀照顾,他就要为社会、为他人做些事情,这是不可逃避的义务。这和社会制度、社会环境无关,那种只习惯于伸手、只要求利益获得,忘记自己的义务,总是愤愤不平,觉得别人、社会亏待他,使这样的人成为有德行的人难于上青天。所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能否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取决于人们能否认识、判断、选择和践行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育过程,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才能形成和坚持底线道德,进而形成与坚持正确的荣辱观和价值选择。

(二) 要在社会风气上下大功夫,使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都相信有德是荣,无德是辱。社会风气的力量非常大,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能跟上时尚是好的,是美的,带有很高程度的荣耀,就有很多人趋之若鹜;一旦成为风气,就有了甚至比法律更强大的力量,但问题是是相当多的人不问它是否合理,是否正确。然而,社会风气往往未必都是好的,当今,一些人为了发财享乐铤而走险,不惜违反法律。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社会风气的分析,搞清、分辨出社会风气的好坏。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这样的标杆,社会风气中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分辨起来就有章可循。而荣誉是引导人、督促人向什么方向发展惯用的指针,同时要给予有德的人以物质鼓励,让那些以耻为荣的、背离精神文明的人不能轻易获得经济物质上的好处,以次引导社会风气健康向上。

(三) 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主要偏重官员,官员道德先行。“君子德风,小人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起到上行下效的效应。因为官员的位置突出和其承担的责任重大,官员身体力行,总比夸夸其谈而行则另一套更能产生实效。同时,还需要加强民主政治的建设,如使每个人懂得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选举能为人民服务的人民代表和政府部门的负责人,罢免一切不称职的人民代表和政府部门的负责人,还需要使每个人懂得如何评论政治、评价政府的措施、评论政府官员的能力和政绩。

社会主义范文8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最主要的就是要全面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和斗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片面夸大某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的作用都是违背辩证法的。

在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内,对立统一规律始终发挥着作用。任何一个社会的成员之间和各类群体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对立和矛盾,但他们之间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使他们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矛盾统一体――社会之中。

社会主义社会不是无差别的社会,其内部也存在着各种社会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只不过与其他社会形态下的社会矛盾根本不同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是基本适合的,但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不适合的环节和因素,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改革来得到解决。另外,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矛盾大量的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这些矛盾可以通过“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从而逐步得到解决,使矛盾双方在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中最终融合到新的发展阶段。

和谐是协调一致的统一,是对立统一的高层境界。在和谐社会中,虽然也存在着差异和矛盾,但各种差异不能离开统一而独立地表现出来;和谐社会具有包容性,可以求同存异;和谐社会具有调适性,能够增同减异。科学认识对立统一规律,准确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作用的基本原理,制定并贯彻落实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我们党的成功经验。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其重要目标就是要通过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和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化解矛盾的方式、方法,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更加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如果没有一个和谐社会,就没有一个小康社会,或者说是一个残缺不全的小康社会,就是不全面的小康社会。长期以来,许多地方只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且简单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把GDP的增长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而忽视人文、资源、环境等指标,这种做法显然是片面的、错误的。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树立和落实全面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既是我国经济体制发生根本转变,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消费结构发生剧烈变动,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一方面,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和大量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日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和能源紧缺,迫切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平衡;不同群体、阶层收入差距过大;就业结构和方式的转变给社会组织和管理带来新的困难;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使人们思想观念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增强等问题。所以说,目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既是一个经济社会的“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就必须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有效整合社会关系,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使社会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客观要求。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今天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党的领导方式、组织方式、活动方式,以及党自身的状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执政党首要的目标就是巩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产业工人队伍缩小,第三产业的人数上升,农民队伍也迅速分化,有的已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中等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我们党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要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必须充分发挥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逐步构建稳定合理的社会结构。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实现党的纲领和宗旨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就必须努力实现期盼的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就必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这是由党的根本宗旨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唯一宗旨,构建和谐社会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是我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

1、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定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讲发展,应当首先是经济的发展。但同时经济发展又是同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生态发展和人本身的发展紧密联系的,并且建设“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我们党所主张建立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仅靠GDP的增长,无法支撑起一个人民所向往的全面的小康社会。我们要牢牢把握住经济发展是发展的核心内容,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牢记发展的实质是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各级党委必须把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实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首要的问题是解决效率,把蛋糕做大。注重效率,努力争取用较少的投入,最大限度地发展生产力,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公平的前提和基础。有了效率,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才有高水平的公平。同时,不公平也制约和影响效率,只有实现公平,才有利于争取更大效率。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公平问题就会逐渐突出出来。平均主义是一种不公平,差距过大也是一种不公平,当前平均主义和差距过大同时存在,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是可以协调的,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

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当前群众对收入悬殊、分配不公、城乡差别、干部特权等现象十分不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逐步加重公平的分量,努力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着重解决好初次分配非正常收入造成的差距,保证社会成员机会平等,初次分配的合理。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着重解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解决好再分配公平。既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又要防止两极分化;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众。各地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财政、信贷、就业、扶贫开发、法律援助等各种手段,建立符合和谐社会目标要求的,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和人道主义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机制,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3、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为改革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统一的。发展是目的,是深化改革、保持稳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是硬道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我们经受住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威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都与我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显著增长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密切相关,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强大动力。中国要发展,就必须改革,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和其他体制,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同时,改革的目的也是为了发展,只有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人民生活提高,我们的改革才是正确的改革。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在处理三者的关系中,尤其要高度重视稳定作为前提条件的关键作用。邓小平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都搞不成。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总揽全局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中三枚关键的棋子,要做到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稳定中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富有秩序的社会。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改革,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创造活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现;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生机和活力的前提下谋求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始终做到“活而不乱”。为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改革中因利益调整而引发的社会矛盾,避免矛盾激化。自觉把社会和谐作为稳定工作的最高目标,坚持以和谐指导、检验稳定工作,切实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4、正确处理行政管理和社会自我管理的关系,积极创建社会管理新格局。真正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家权利和公共权利良性互动的社会,是国家的行政管理和公民个人的自主管理相统一的社会。但是,目前我们仍在很大程度上沿用过去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的社会管理体制,这同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中央提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总要求,坚决克服一切恩赐思想和包办代替的做法,在进一步提高党和政府管理社会的效能的同时,善于通过村民自治、社会自治组织、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群众组织和各类群众代表会议,形成社会管理的合力。

社会主义范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市场经济;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072-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现实经济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是对马列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正确地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等问题,因而说是科学的。同志强调,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在其领导中国人民拨乱反正、进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长期思考的结果。他的思维路线是从实践到理论,而不是从理论到理论,这体现了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同志科学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论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通过改革开放等一系列的成效促成中国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与时代相比人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期待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它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之所以可以代替资本主义,是因为它可以创造比资本主义还要高的生产力,它更能满足人民的生产生活。

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这五句话,有的学者将其分三个方面来分析,具体是:第一方面“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其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后“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本文则将其划分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首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其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首先,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上来讲,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第一个方面,是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形态,侧重从运动发展规律、客观要求方面来展现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同志则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要求,它将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始终,从而成为社会主义最本质的内容。社会主义之所以比资本主义优越,首先表现在可更快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说:“社会主义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增长为前提。”邓小平在这点来讲则首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其次,他对马克思主义又有所发展,他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大大提高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程度,使人们更加清楚地懂得了为什么社会主义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这也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最突出的现实意义。之前的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只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把生产力从旧制度中解放出来,邓小平则是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

只有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建立起巩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才能不断地改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来说,从历史活动主题追求的价值目标、最终目标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第二方面讲的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手段和目标。邓小平曾经强调不仅要创造财富,还要讲求公平。虽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没有提及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但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必须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其意已经包含在这三句话之中。同时,社会主义也只有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之后,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在如何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上邓小平指出:“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同等富裕,也不等于平均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不仅从静态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构成要素,而且既讲生产力又讲生产关系,既讲效率又注重公平。

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将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划等号,一直争论市场经济“姓资”“、姓社”的问题。在邓小平提出并实施市场经济之前,我国坚持的是计划经济,由政府进行资源的配置,导致价格不透明,竞争机制不完善,不利于经济建设的发展。在发展经济这块,我国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但是,马克思并不是认同并且支持商品经济的发展,相反来说,他是比较排斥商品经济的,他的这一论断可以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此后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和社会主义理论,也都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相对的,是不可能相互结合的。

邓小平从如何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通过比较我国和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计划经济并不就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并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同样可以搞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只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具有特定的科学内涵。党的十四大及十四届三中全会对这一概念做了明确的定义,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比较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计划经济是以国家计划为中心,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在全社会进行资源配置,虽然在短期内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从长期来看不能很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长期低效易导致后劲不足,整个社会陷入日益严重的危机之中。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来配置社会资源,使社会资源可以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有效利用,同时可以形成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实行后,我国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人均GDP得到很大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这一系列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是比计划经济更有效的资源配置的方式。虽说是都是市场经济,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和别的国家的市场经济有所区别的,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和计划经济相结合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更能有效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较好较快地发展。

市场经济与不同制度相结合,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我国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打破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能相容的传统观念,真正地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为社会主义建设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打开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由此,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使我国人民可从温饱达到小康。

三、科学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不断前进,使得我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建设得到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然而,也是这种“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譬如:贫富差距、金钱至上、官员腐败、道德缺失、精神萎靡等。其中,官员腐败问题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失去信心,要求改变这种“特色”的愿望强烈;而道德缺失、金钱至上的现状,则会造成社会诚信缺失,人们之间丧失信任,无法实现社会公平,易造成社会的动乱。有人会认为还不如回到解放前,回到吃“大锅饭”的年代,至少当时人与人之间没有那么多的问题,认为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适合今天的中国。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带有强烈的主观主义色彩,虽然说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会造成一定的贫富差距,中国在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过程中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各种发展还不成熟,但是,我国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实现如此巨大发展,已是辉煌成绩,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的,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从哲学上讲,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看待事物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弊端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要想办法,运用自己的能力将其往好的、积极的方向转变,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以更好地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丰富,不仅包含有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还包括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五位一体”,还有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等等,这是一个内容全面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必然会取得很好的成就,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目标。

――――――――――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1.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

社会主义范文10

[论文摘要]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历经了的严重挫折之后艰难启动的,正确地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是改革的重要前提;改革三十年,中国最大的成就是摆脱了苏联模式的负面影响,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深入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取向,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深入、持续地发展。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这段伟大历程,党的十七大报告给予了高度概括,即:“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取向,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深入地发展。

一、改革开放的重要前提:正确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前是传统社会主义观念和斯大林模式占据主导地位。曾对斯大林模式所体现的传统社会主义原则进行过总结,包括:实现工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消灭剥削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度,消灭阶级;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积极准备条件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奋斗等等。这些原则本身无可厚非,也确实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但问题出在教条式地照上述原则去做,没有真正从中国国情出发。1957年之后,‘左’倾逐步发展,以致发生“”,“化”,“”,其结果是,虽然公有制经济部门占到90%以上,工矿企业一律按八级工资制拿工资,农村则根据出工情况拿工分,收入差距不大,但却是普遍地贫困;政治体系方面,党的一元化领导使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而党委的权力又集中于第一书记,公民权利得不到有力地保障。严重的挫折,沉痛的代价,从反面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以史为鉴,邓小平认为:“如果说我们建国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方面有某种忽略。”〔1〕(P53),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2〕(P103)他讲:“什么是共产主义?就是没有人剥削人的制度,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按需分配,没有极大丰富的物资条件是不可能的。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要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为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它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最终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3〕(P116)他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在这些论述的基础上,他总结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是说,社会主义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改革的唯一目的就是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邓小平所开创的改革与时期的改革,思路是不同的。坚持用生产关系的标准,通过改革使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达到一大二公三纯,认为只要公有化程度高,生产关系就能自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后来的实践中,注重单纯的生产关系变革,以致于又回到阶级斗争的立场,通过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来确保所谓社会主义的纯洁性。邓小平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改革的标准,即以生产力为标准,指出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这就使改革回归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轨道,更具原则性、科学性和实践性,这也是历史的选择。问题的关键是通过创新、求实的改革,冲破传统社会主义观念,实现社会主义由斯大林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

二、改革的重要经验——不照搬别国模式,走自己的路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深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其特点是,经济方面是国家所有制占绝对的优势,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经济管理方法;政治方面是高度集中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弱化的监督机制。二战后,斯大林把这种模式理想化、固定化,而且当作样本强行推广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模式整体移植到中国,并不断地强化,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探索中的一个历史包袱。它留给中国现实社会主义者最大的难题是,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严重对立,使无产阶级与社会主义民主人为割裂。中国的改革开放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便是寻求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开放30年我们正是这样走过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是一个改革渐进的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当我们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时,才真正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的缺陷。为了弥补这些缺陷,我们把市场因素引入计划经济,实际上已经冲破了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传统观念。中共十三大把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都看作是经济发展的形式和手段,并且市场和计划的作用一样,是覆盖全社会的。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论述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理论,指出市场经济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可以和社会主义联姻,因为市场的作用不同于资本主义的作用,市场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以此为基础,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过程正是由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推进和发展的。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已经完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这不能不说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通过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是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因其复杂性和敏感性,我们采取了更为谨慎又不失时机的改革。邓小平指出:“改革,应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政治体制改革应作为改革的一个标志”;〔4〕(P133)“政治改革总的目标无非是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5〕(P144)“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领导,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第二个内容是权力要下放,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同时地方各级也都有一个下放权力问题。第三个内容是精简机构,这和权力下放有关。还有一个内容是提高效率。”〔6〕(P140)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扩大人民民主,加强法制建设,实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和依法治国的方略,推进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并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切实保障公民的民利。与此同时,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十七大报告重申: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要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之下,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要支持职工参与管理。

在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既不同于苏联模式所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也有别于马克思的原创社会主义构想,更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它是一种既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又富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发展模式。

三、改革开放的着力点——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特色的结合

改革开放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论。邓小平讲:“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现在还是四分五裂,不但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坦率地说,中国不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且,如果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中国革命也搞不成功。这种信仰是一种动力”。〔7〕(P52)改革开放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保障,邓小平多次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不变的;改革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共同富裕这一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原则。正是基于对共产主义的追求,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正义,追求社会和谐,并致力于逐步把公平、正义原则贯彻的社会主义结构和社会主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确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改善民生被确定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公平被确定为社会建设的目标,都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最好体现。

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我们注意挖掘中国历史资源,赋予其现代意义以期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改革开放作为惠及全体人民的重大举措,必须十分注意本民族的文化,通过启动中国历史文化资源,彰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民族特色。十七大报告要求:“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改革不是否定历史,而是以史为鉴,积极地、批判的继承历史,发展历史,进而创新历史。

中国的改革开放所追求的社会主义是一种利用资本主义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逐步取得对资本主义的相对优势,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早就提出:“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中国的和外国的,两边都要学好”,但是,要以中国的东西为主〔8〕(P82)。邓小平也主张:“我们执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外国的技术,利用外资,这只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补充,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9〕(P151)这正是我们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应当坚持的学习原则。

“中国的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是不容否定的,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只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取向,全党、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求实创新,相信中国的改革开放一定会取得更大、更骄人的成就。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范文11

论文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 区别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概述

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结晶。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方式,阐释了剩余价值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由于这两个规律的发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由于马克思主义有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因此,从狭义上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理想也是通过科学社会主义表达出来的。

19世纪40年代,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同时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历史条件。此时,由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烈,资本主义内部矛盾也不断的激化。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通过实践、研究、批判,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

依据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现实,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这种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科学社会主义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提出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无产阶级必须夺取政权,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并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无阶级社会的过渡时期。所以,无产阶级专政要对社会主义进行改造和建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真正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

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以现实为依据,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并对工人运动的实践和经验进行概括。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了理论纲领。这一纲领就是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1848年,《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成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之作,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之后,不断地运用它去指导实践,同时,又根据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因此,我们也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概述

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主张在民主体制里进行社会主义运动的政治意识形态。是社会民主党所宣扬的一种部分类似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社会主义。自称是民主社会主义者的人士或团体一般都要比社会民主主义者在政治立场上更为左倾。现在,北欧国家被看作是民主社会主义的典范。

第一个提出了“民主社会主义”的概念的人是伯恩斯坦,因此理论界习惯上把他称为民主社会主义的“教父”。而“民主社会主义”形式的正式形成是在1951年国际社会民主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1959年,此时的社会民主党已经开始致力于建立社会福利型国家。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危机的越发严重,福利型国家的负担尤其是经济负担难以负荷,因此新自由主义观念替代了民主社会主义的观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布莱尔提出的“第三条道路”。他在原有民主社会主义基础上做出了一定的修正。例如在社会福利方面,它主张“变消极的福利制度为积极的福利制度”,进行制度上的变革,以便消除以往福利制度存在的消极作用;在经济方面,他主张建立一种新的混合制经济,也叫做现代市场经济,从而超越了关于“公有与私有”、“计划与市场”问题上的争论,形成了新的观念;在政治方面,他突破了当时以阶级政治为代表的政治统治局面,主张突破阶级观念来看待问题。事实上正是在这一时期,社会民主党人在思想观念上有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政治理念,与东欧的社会主义划清界限。他们一再声明“社会民主主义”不是一种“社会主义”,而是一种“民主主义”。于是,此时的民主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了公开反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政治思想。

民主社会主义宣扬理论基础多元性,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多党制,在经济上主张建立混合经济,实际上这种观点是当时诸多实用主义观点的集合,最终目的是为了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他们反对消灭私有制;鼓吹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和建立福利国家;认为通过改良,社会就会朝着民主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马克思曾经指出:“民主主义的小资产者根本不愿为革命无产者的利益而变革整个社会,他们所要求的社会制度的改变,是想使现存社会尽可能让他们感到满意和舒服”,“他们希望用可以小恩小惠来收买工人,用暂时改善工人生活条件的方法来挫折工人的革命力量。”可见,民主社会主义实际上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而马克思认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要不间断地进行革命,直到把一切大大小小的有产阶级都消灭掉,直到无产阶级夺得国家政权……问题不在于改变私有制,而在于消灭私有制,不在于掩盖阶级矛盾,而在于消灭阶级,不在于改良现存社会,而在于建立新社会”。

可见,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有着不同的概念和根本目标,因此在实践中也必会着这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

三、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一)从指导思想上看

自从科学社会主义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自己唯一的指导思想,不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因此,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一元化的。而民主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截然相反,民主社会主义强调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哥德斯堡纲领》中进一步声明:“德国社会民主党是一个思想自由的党,它是由具有不同信仰和思想的人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在欧洲植根于基督教伦理学、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的民主主义不想宣布任何最后真理。”刚开始,民主社会主义还是推崇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的,但是,随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民主社会主义逐步把思想纲领的一元化变成了多元化。它把基督教当做指导思想的基础,也不拒绝马克思主义,它偶尔推崇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原则,偶尔推崇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评精神,偶尔把宗教同马克思主义原则等多种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有的甚至把马克思主义彻底的排除在纲领之外,不承认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否定历史唯物主义,实际上就是否认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二)从对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态度上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并进而发展为共产主义,这是历史的必然,社会主义就是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桥梁。与之相对应,民主社会主义认为自己的使命就是改良资本主义制度,通过改良,社会就会进化为理想社会。它的目的是使资本主义进行“翻新”,而不是从根上进行变革。民主社会主义的所说的“改良”,是指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行局部性的调整,比如建立社会福利制度,让人民大众在生活条件上得到一定的保证。崔然说社会福利是有利于劳动者的,但是根本上说,“改良”从本质上是为了继续维护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尤其是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它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民主社会主义最开始还是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目标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主义仅仅成为了一种价值追求而被排除出人类社会发展形态中。这样,他们必然认为社会主义的制度观念已经不具备科学性,他们对待社会主义只谈伦理价值而不谈人的解放,只谈价值而不谈制度。这样,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被完全不合法化了,无产阶级革命已经变成了资本主义框架内的改良而已。

(三)从对待所有制关系的态度上看

科学社会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后,必然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地改变所有制形式,最终消灭私有制。而民主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不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不应该从根本上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客观的说,西方国家的一些社会民主党所实施的一些措施对于广大劳动者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对于维护工人的经济利益、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缓和劳资关系,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无论怎么说,有一个前提没有改变,那就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当代社会的社会民主党无一例外的都是在私有制的前提下推行的民主,因而民主党对经济权力的所谓的民主监督不可能改变社会的根本性质,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就会周而复始的陷于危机之中,广大劳动者不可能摆脱受受压迫的历史命运。

社会主义范文12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区别

一、民主社会主义的产生

民主社会主义是由20世纪社会民主主义逐步演变而来的。在1848—1849年欧洲革命时期的法国,一个以赖得律·洛兰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党与另外一个以路易·勃朗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党合并,建立了社会民主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社会民主党”命名的政党。它主张在法国建立共和国,实行民主和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改革,其实质是一种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在这个时期,他们也自称是社会主义者或社会民主党人。为此,马克思一方面揭露他们的阶级实质和目的,指出:“民主主义的小资产者根本不愿为革命无产者的利益而变革整个社会,他们所要求的社会制度的改变,是想使现存社会尽可能让他们感到满意和舒服”,“他们希望用可以小恩小惠来收买工人,用暂时改善工人生活条件的方法来挫折工人的革命力量”[1]。另一方面马克思又着重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指出:“社会民主主义”者的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是“要不间断地进行革命,直到把一切大大小小的有产阶级都消灭掉,直到无产阶级夺得国家政权……问题不在于改变私有制,而在于消灭私有制,不在于掩盖阶级矛盾,而在于消灭阶级,不在于改良现存社会,而在于建立新社会” [1]。马克思当时虽然都用“社会民主主义”概念,但是含义是不同的:前者是指小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后者则是指无产阶级的科学社会主义。可见,党“社会民主主义”的概念一出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的时候,就有其相互对立的不同含义,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改良主义并存,彼此在斗争中沿着迥然不同的道路向前发展。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

(一)二战前民主社会主义的传播与发展

19世纪60年代,德国独立工人运动发展起来,并组织了工人政党。1869年8月,在爱森纳赫城由威廉李卜克内西在论述党的政治立场时曾经指出:“民主社会主义深信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没有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异想的社会主义,正如没有社会主义的民主是虚假的民主一样”[2]。当时,不仅讲了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而且揭露了不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的虚伪性。

19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民主主义”成为时髦的政治术语。当时各国所建立的工人政党中,不问其指导思想和纲领如何,大多数取名为社会民主党或社会民主工党,其成员则自称为社会民主主义者。鉴于此,马克思恩格斯不再自称为社会民主主义者,而成为共产主义者。后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和工人政党中,马克思主义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到19世纪90年代,一批在欧美各国建立起来的社会民主主义党逐渐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把社会民主主义理解为科学社会主义。正如列宁所说,当时的工人政党“实际上也是拿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纲领和策略的基础的”[3]。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社会民主主义剧烈地向两极分化,作为社会改良主义的社会民主主义在第二国际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在法国,米勒兰认为社会主义的实现无须通过暴力革命,只要依靠普选制和全民投票就可以夺取政权;在英国,费边社则反对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鼓吹阶级合作和社会和平,主张用换缓进的方法和点滴的改良,来实现社会主义;在德国,伯恩斯坦则全面系统的提出了修正主义理论,其否定以生产资料为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代替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鼓吹“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成为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二)二战后(至今)民主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1951年6月30日,世界各国社会民主党人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了国际社会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大会上,他们公开把自己的名称定为“民主社会主义”,并阐述了自己的一套理论。这次大会标志着民主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形成。

1959年11月13—15日,德国社会民主党又在格的斯堡通过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基本纲领》,即《格的斯堡纲领》,宣称“社会主义是一项持久的任务,即争取、捍卫自由和公正,而且它本身在自由和公正中经受检验。”同时指出民主社会主义是“在欧洲根植于基督教伦理学、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奉行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民主党转而追求伦理社会主义,致力于建立社会福利国家,逐渐放弃了实现生产资料社会化的目标。同时,为了凸显社会主义的“民主”,社会民主

[1] [2] [3] 

党人将其思想体系的名称由“社会主义”改为“民主社会主义”,以此区别于当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无产阶级专政。在以后的二十年中,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在西欧国家普遍上台执政。民主社会主义进入了所谓的“黄金时代”。

世纪年生的经济危机,给福利制度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随着世纪年代末年代初以私有化和放任的市场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替代了民主社会主义,但其对全球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束手无策。此时,民主社会主义为了适应全球化时代带来的挑战,做出了理论、策略和政策方面的修正。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布莱尔在年当选英国工党领袖后提出的“第三条道路”。它一经推出,便由于其实用主义而得到选民的响应,使民主主义政党凭此取得了欧洲政坛的优势地位。这样,“第三条道路”便成为当今多数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的施政纲领。

在政治上,“第三条道路”突破了长期以来政党和阶级政治在西方政坛一统天下的局面,明确以“中左”身份标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在经济上,“第三条道路”超越了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关于“计划与市场”、“公有与私有”问题上的争论,主张建立一种新的混合经济;在社会福利上,“第三条道路”要彻底改革福利国家,变“消极的福利制度为积极的福利制度”,力图建立一个“社会投资国家”,以便有效地消除旧福利制度存在的负面作用。在这一时期,社会民主党人在意识形态上进一步放弃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目标追求,为了与苏联东欧的“现实社会主义划清界限”,他们又把其思想体系的名称重新改成了“社会民主主义”,一再表明它并不是一种“社会主义”,而是一种“民主主义”。

三、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一)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与一元化之间的区别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时得出的人类社会发展到的必然规律。因此,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从来就是一元化的。而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则认为,民主社会主义的核心是民主,民主就首先表现在思想民主、思想自由,考茨基在他的《唯物史观》中提出:“社会民主党为反对任何压迫和剥削进行斗争的人都是公开的,而不管那个人在理论上如何来论证他的这种意见,是根据唯物主义、康德主义、基督教义或别的什么学说。”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哥德斯堡纲领》中进一步声明:“在欧洲植根于基督教伦理学、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的民主主义不想宣布任何最后真理”,“德国社会民主党是一个思想自由的党,它是由具有不同信仰和思想的人组成的一个共同体。”

  (二)奋斗目标上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共产党人要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奋斗。而民主社会主义始终把自由、平等、友爱、正义、民主、互助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抽象的伦理原则作为社会主义的基础,把理性看做是人类社会政治活动的源泉,并以此出发坚决地发对共产主义。《德国社会民主党—年经济政治大纲》中提出:“民主社会主义其基本价值是自由、公正和相助……自由意味着摆脱任何有损于人的尊严的依赖关系……公正是通过在社会中给每个人提供同样的权利和均等生存机会,而实现着个人的自由……相助表现在……各阶级之间的同舟共济”。《法兰克福宣言》称“共产主义分裂了国际工人运动,并使许多国家中的社会主义实现推迟了几十年。”

(三)对待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为,取得了政权的无产阶级,必须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有步骤地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而民主社会主义则认为,“社会主义计划并不以所有生产资料的公有为先决条件。它允许在重要生产领域内,如在农业、手工业、零售业和中小型企业内部都可以有私有制的存在”。认为“我们时代的特点之一就是几种所有制可以并存”。

(四)关于党的性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