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时间:2023-01-19 23:09:0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1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原来的“三位一体”拓展为“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其中,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这个思想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个理论的提出,反应了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大战略、大视野、大思路,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伟大实践。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和谐”的理念在我国古已有之。有关“和谐”的思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与人的和谐

儒家创始人孔子认为,做人要遵循“仁者爱人,礼之用,和为贵”的原则,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尊重他人与尊重自己的一致性。墨家创始人墨子则认为,“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只有“兼相爱”,“视人若己”,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才能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缓解甚至消除冲突,其结果就是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2)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和谐。核心在于“保民而王”和“以德治国”。二是经济和谐。儒家主张对百姓要“先富后教”。孟子也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三是文化和谐。这主要体现为中国文化的一统多元性。

(3)人与自身的和谐

儒家一直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所以孔子以“仁爱”为中心,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学问的根本,认为这是社会和谐的根基。

(4)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的是“天人合一”观。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孔子说:“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可见他反对人类的滥捕滥猎,破坏生态的平衡。

(5)世界的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中主张构筑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比如,道家以“小国寡民”为梦想,主张无欲、无为、无争;墨家以“爱无差等”为梦想,倡导兼爱非攻、尚同尚贤;法家以“富国强兵”为梦想,倡法治,图实效。但最具代表性的,还是儒家描述的“大同社会”。

“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在以竞争为主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和”更是每个社会、每个人的共同愿望。所以说,作为伴随着人类文化诞生以来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和”的凝聚力在今天仍然推动着人类文明生生不息,具有重要价值。

2、西方思想中的和谐学说

西方也很早就开始追求“和谐”。毕达哥拉斯学派有一句著名的哲学格言:“什么是最美的——和谐”。古希腊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在肯定和谐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立和谐观”,认为和谐是产自对立,而不是产自相同的东西。

到了现代,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1803年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将为新的和谐制度、和谐社会所取代。1842年,德国空想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则直接把资本主义称为“病态社会”,把社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且指出,新社会的“和谐”不是“个人的和谐”,而是“全体和谐”。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和有关主张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提倡社会和谐”是“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但是,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理论缺陷,无法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无法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结果只能限于空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文明虽然是目前最先进的文明,但它是在种种不和谐的矛盾中产生和运行的,而且这种不和谐现象其本身无法克服,只有用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按照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和谐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矛盾体系中各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贯通的稳定状态。因而,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也会存在着各方面的矛盾,但这些矛盾是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来解决的,不是对抗性的矛盾,社会关系仍然是和谐的。“自由人联合体”(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则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进方向。

3、中国共产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探索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他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必须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思想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思想论断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

可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论从中国传统文化来讲还是从西方思想史上来讲,都是有非常深刻的思想渊源的。既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又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既是对古今和谐思想的继承,更是对古今和谐思想的发扬和创新。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胡锦涛总书记从六个方面归纳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转16页)(上接15页)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的社会。人民是历史前进的推动力量。一个社会如果不能发挥全体人民的创造活力,它不可能发展,也难以保持稳定,当然也就没有社会和谐可言。所谓各尽其能,就是要使人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人的才能得到充分施展。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的社会。所谓各得其所,就是要使全体人民获得施展能力的机会,获得利益回报的保障,努力使每个成员各获其岗、各司其职、各守其责、各享其成,既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又有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机制,核心是协调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平、公正。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和谐相处的社会。所谓和谐相处,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其中,人际关系和谐是核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基础。因此,它既要求有良好的社会关系体系,又要求有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还要求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2

关键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谐社会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献,也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重要指导性文献。《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做出的更加深刻的解读,是对我们党不懈奋斗目标在新形势下的高度概括。本文依据《决定》提出的“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的原则,从多民族国家、多样化世界的视角,对“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观念和实践做若干思考。

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文明观

《决定》提出的“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一个重要观念,是对当代世界正在形成的文化多样性观念的本质把握,是构建社会和谐、实现创新型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观念方面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确立的新的文明观。这种文明观无论对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还是多样化世界,都揭示了处理族际关系、国际关系、乃至于各种纷繁事务的新境界。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始终面对着文化差异和社会生活多样的客观现实。而试图消除差异、排斥多样的实践也充满了古今中外的社会历史。其中,民族问题即是突出的例证。民族是具有稳定性的人类共同体形式,经历了复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民族在现实表征中展示了诸如语言、聚居地、经济生活、社会习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是多民族国家、多样化世界中表现人类文化差异性最重要的载体。在一个国家中,民族成分的多样性,展现了广义文化范畴的差异性(异质性),这种差异性群体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就是民族关系,这种差异所引起的矛盾就是民族问题。就当代世界而言,民族问题始终是多民族国家内部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时至今日,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宣称已经解决了民族问题。那么,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理念,是消除差异实现同一?还是尊重差异构建和谐?

人类世界是一个种族纷呈、民族大千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差异和矛盾的社会。人类是统一的,其统一性在于物种的单一性;人类是多样的,其多样性在于文化的差异性。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对异己种族的歧视和灭绝的行为,对异己民族的征服和压迫的实践,可谓俯拾皆是。“消除差异”的观念可谓延续长久,影响至今。总之,在人类社会处理族际关系、国际关系方面,消除差异、排拒多样的观念是根深蒂固,其付诸实践的例证亦比比皆是,但其注定是失败的。就20世纪的现代历史而言,希特勒帝国的种族屠杀、美国的“熔炉”同化、苏联的“俄罗斯化”、南非的种族隔离、墨西哥的“一体化”、保加利亚的“马其顿化”,等等,都属于失败的例证。那些在文化表征方面受压抑、被同化的少数民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出现了民族复兴的运动,在恢复、重组、再造中呈现了新的多样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巴斯克语复兴及其民族意识的强化,即是突出的例证。而全球化推动的经济生活和大众文化的同一性,也在更大范围导致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差异性的回归运动。正如奈斯比特所说:“我们的生活方式越趋同一,我们对更深层的价值观,即宗教、语言、艺术和文学的追求也就越执著。在外部世界变得越来越相似的情况下,我们将愈加珍视从内部衍生出来的传统的东西。”(注:[美]约翰·奈斯比特·帕特里夏·阿伯迪妮著、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2000年大趋势》,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141页。)

从族际关系的文化视角看是如此,从国际关系的政治视野看也不例外。就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及其影响而言,“苏联模式”在东欧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强力推行,制约了这些国家从自身国情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多样性,其结果是导致了这些国家被迫“共享”“苏联模式”弊端的恶果,一损俱损。苏联解体后,美国试图遏制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依仗其军事势力推行全球霸权、试图用美国的“民主模式”和价值观念影响世界,但遭到的抵制也前所未有。以至于亨廷顿抛出了“文明冲突论”来混淆人类统一性和文化多样性的辩证关系,以确立“不同文化的大主体之间理所当然是不和睦关系”的逻辑,“它创造出了敌人的形象,产生了对行动的刺激,使军事和经济的机构合法化,用结构上威胁和总体上不和睦的跨越式观点激活政治行动的资源”。(注:[德]约恩·吕森著,綦甲福、来炯译:《历史思考的新途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页。)依据这种逻辑的实践,最新近的例证莫过于美国所谓“改造伊斯兰世界”的霸权行径。其结果不过是再次重蹈“越战”泥潭,深陷伊拉克战乱不能自拔。“文明冲突论”并没有揭示文明多样性形成、发展和互动的关系,而是通过冲突的必然性来为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文明在人类社会中所占据的中心、唯一地位辩护,其本质是对文明多样性的否定。这一点,我们从亨廷顿有关美国的“文化冲突论”中是不难体味的。因为,亨氏的美国“文化冲突论”不过是企图使美国重返“盎格鲁-撒克逊”的“核心文化”同一本源,重铸“白人至上”的“美国价值”同化“熔炉”,唱响的是种族政治的挽歌。(注:参见拙文:《民族认同危机还是民族主义宣示?亨廷顿〈我们是谁〉一书的族际政治理论悖论》,《世界民族》2005年第3期。)文明多样、文化差异并不必然导致冲突,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对待“差异”和“多样”的观念与实践问题。事实上,人类对自身文化多样性的认识一直处于非文明的状态。惧怕差异、污名差异、排斥差异、消除差异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流意识,由此而引起的矛盾、冲突、战争几乎充满了人类历史。作为这种实践的一些理论和观念,也自所谓“地理大发现”以来在世界上大行其道,诸如西方人的“环境决定论”对多样性文化的优劣评判,“种族主义”对体貌特征进行的人种优劣鉴别,乃至“欧洲中心主义”和美国至上观念至今仍表现的傲慢,都在挑战人类的统一性和排斥文化的多样性。

因此,“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观念的提出,无论从文明多样、文化差异的角度讲,还是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展模式多样化的角度看,都是一种新的文明观。这一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客观发展规律认识的产物,是面向全人类的观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他们所处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观察和研究是极其深刻的,对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预言,对人类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是建立在发现和遵循了人类文明发展必然规律产生的科学预见。无产阶级革命在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程中开启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并在实践中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种探索虽然充满了征途上的艰难和曲折,展示了阶段性的成就与挫折,但是马克思主义面向全人类的科学性并未因此而失去其真理的光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实践,即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的。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不仅指导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正如西方世界评价人类社会第二个千年中的伟大人物时必然包括马克思一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不容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冷战思维的干扰所能否定的。因为它是面对全人类。因此,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同样需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就。

20世纪90年代,苏联控制的“社会主义阵营”随着其自身的演变和解体而分崩离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社会主义的真实性似乎也不复存在。西方世界有关“共产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等纷至沓来。但是,不能忽视的是来自西方的另一种认识:“自马克思主义陷入低潮后,任何政治思想都未能提出复杂的思维和远大的目标。”(注:[法]埃德加·莫林、安娜·布里吉特·凯恩著,马胜利译:《地球·祖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96页。)帝国霸权在历史上不断失败的记录表明了它在当今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主流趋势下的陈腐和不识时务,所以它也不可能在“复杂的思维和远大的目标”方面为人类社会指明方向并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地位。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却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明观即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新境界,其中“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观念是这种文明观的核心价值内容之一。

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民族观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大千的世界来说,其基点是立足平等。各民族无论族体规模大小、社会发展程度如何、文化差异多大,都具有平等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本原理的基石,也是科学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前提。平等,是由人类统一性所决定的。然而,在实践中,即便是生物学为人类的统一性提供了足够的科学依据之后,“人们虽然承认人类的统一性,但同时又倾向于把它分隔为高低不同的种族。民族权利虽然受到承认,但一些民族却自认为高人一等,并赋予自己指导或统治全人类的使命”。甚至可以说“生物学对人类统一性的确认丝毫未能削弱对人类进行优秀种族和低劣种族的等级划分”。由此决定的文化观、文明观也是如此。以致于在世界近代历史中出现了“最优秀的土著文化在最劣等的西方文化冲击下陷于消亡”的种种悲剧;(注:[法]埃德加·莫林、安娜·布里吉特·凯恩著,马胜利译:《地球·祖国》,第8、49、79页。)即便是当代世界,在现代化进程中西方出现的“形形乔装打扮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复兴”,仍在试图证明“工业化、现代化和西化必定是相互联系的”规律。(注:[美]华勒斯坦等著、刘锋译:《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93页。)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及其所展示的有关多样化、差异性必然导致不能相容的冲突,正是这些反人类、反文明、反平等思潮的集大成者。其目的就是为所有发展中国家和民族(nation)设计“现代化=西方化=美国化”的前途,使非西方世界永远在自卑、屈从、感恩中附属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明。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历史国情和现实国情实际出发,始终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基本原则。在新中国建立以后,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使各少数民族在实现政治平等的基础上,致力于实现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平等。平等是实现人权的基础,人权所包含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权利,都需要平等的支撑,因此平等观念的实现程度直接关系到人权的实现程度。中国在人权事业方面强调生存权、发展权,是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抉择,其目的是通过生存保障、发展成效,为实现充分人权奠定社会物质基础和社会和谐氛围。就现阶段中国民族问题的主题而言,少数民族在发展进程中普遍面对的问题是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挑战。因此,缩小和消除经济社会的发展差距,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观念的实践中保护、发展和传承各民族的文化,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面对的根本任务。

在经济发展方面,无论对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物质文化、科学技术、管理模式、生活水准呈现了全球化扩散的影响,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明成果。这一点从中国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不断融入国际经济运行机制的进程中不难体会。但是,在文化发展方面,国际社会、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强势文化通过大众化、流行化等方式,对发展中国家正在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植根于本土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普遍出现了流失现象和传承发展的困扰。所谓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在观念、形式、内容和适应性等方面普遍发生,民族虚无主义、文化民族主义并存。甚至也陷入了“西方人典型地认为,科学-技术文化的实体和力量是实在的,而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力量则不是实在的”误区。(注:[美]E·拉兹洛著、李吟波等译:《决定命运的选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5页。)中国也面对这样的问题。如何对待这些现象,事实上还是要从观念上解决“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问题。2005年,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对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心理认同等方面的差异,我们要充分尊重和理解,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也不能用强制的方式加以改变。对各民族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缩小和消除。”这就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民族观的集中体现。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等体现民族特点的因素予以充分的尊重和理解,是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基本内容。而缩小和消除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方面的差距,则是实现充分人权的物质基础保障。

从广义文化的视角看,“尊重差异”,并不是遵循文化相对主义而导致固化、甚至扩大差异。文化相对主义虽然承认不同文化所享有的独特价值,但是某些文化相对主义论者却反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同价值和在交互影响下的发展,甚至主张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冷冻层”或纳入博物馆的范畴而固化其“原汁原味”。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承,文化的繁荣在于发展。传承的过程本身就包含了发展,而发展的进程本身就体现了传承。因此,文化的活力只能在发展中得以彰显和延续,发展需要吸收和借鉴,任何封闭或故步自封的文化必然处于停滞状态,而相对于变化发展的世界,停滞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活力。

同样,“尊重差异”也不意味着效法西方移民国家倡导的多元文化主义。对西方世界来说,“从1970年代开始,在移民群体的压力下,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三国都放弃了同化主义模式,而采取了更为宽容和多元化的政策,允许并实际上支持移民维持他们的各种族裔传统。”(注:[加]威尔·金里卡著、邓红风译:《少数群体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与公民权》,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页。)美国虽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但是相关的法案和实践并不亚于其他国家。实践证明这些植根于西方社会政治多元化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虽然“增加了整合性群际交往的机会和可能性,但也增加了来自不同群体的人们之间发生冲突的场合和可能性”。(注:[美]彼得·布劳著、王春光等译:《不平等和异质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36页。)而这一具有双向可能性的进程,究竟哪一种可能性成为主流,至今在欧美国家也难以做出准确的判定,引起的争论比比皆是。因为即便是在最有能力融散和同化族类群体的城市环境中,“不同的族性集团经常占据着划分明确的街区,这已经限制了他们彼此间的交往”。(注:[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惠斌等译:《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56页。)因此,多元文化主义在西方社会虽然一定程度地体现了少数族裔、土著人的地位和权利,但是多元文化主义植根的社会政治多元化基础,也必然导致了族裔、女性、同性恋等各种社会群体之间“差异政治”意识的对立和各自内部“认同政治”意识的强化。亨廷顿有关美国“文化冲突论”的重要立足点之一,就是对多元文化主义的批判。当然,对亨廷顿来说,这种批判是出于对美国所谓“盎格鲁-撒克逊”的“核心文化”地位的维护,目的是重构“美国价值”的同化“熔炉”。无论如何,这些国家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实施效果,尚不足以为人类社会文化多样性观念的丰富与完善提供借鉴,也不是中国“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观念的参照系。

“包容多样”,也不意味着容忍、放纵任何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因素。无论是意识形态、文化表现,还是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都是如此。在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与团结等方面也不例外。从意识形态和社会信仰体系来说,我们党历来倡导自由的政策,同时也确定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工作方针。《决定》进一步指出:“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这不仅是从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信仰体系方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实际的科学把握,也是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理念中对的社会功能形成的科学认识。因此,尊重各种,使各种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通过发挥宗教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而言的,其前提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在广义的文化范畴、思想道德领域也是如此。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形成、发展的背景和过程,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与现代文明社会共识准则不尽相容的观念和形式。例如,从人权、现代医学、人类健康标准的角度看,某些民族传统文化中存留的对人体或妇女某些部位或器官的损毁习俗,固然为相关民族某种程度地作为传统而自我认同,但是却违背平等、人权和生存健康的原则。这类问题,虽然在西方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中争论很多,但是这类文化习俗除了在人类文明史进程中具有历史遗迹的意义外,绝非现代文明社会应予尊重和包容的范畴。因为其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观念和价值取向,包含了不平等、不文明的因素,需要通过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人权等事业的发展而逐步改变,这同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

人类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是辩证的统一体,承认人类的统一性,并不意味着否定人类的多样性,反之亦然。承认人类生物学意义上及其许多与生俱来的共性是从人类进化的过程而言的,承认人类多样性则是从文化创造的进程来看的。因此,如果我们只看到表象差异的多样性和普遍性,就会陷入否定人类统一性的泥淖;如果我们只追求形式统一的同一化和普世化,就会落入否定人类多样性的陷阱。例如,目前世界范围存在的一些民族分裂、宗教极端和恐怖主义势力,虽然其产生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不尽相同,但其共性特征都是将差异性加以极端化。统一的人类和多样的文化,需要我们在纷繁复杂的多样性中认识到人类与生俱来和不断增多的共同性,需要通过对差异(多样性)的协调,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感受到人类社会多样性的统一。因此,面对人类社会的民族大千世界,需要一种新的理念来认识统一与差异的辩证关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民族观就是这种新的理念。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观念的实践是有前提的。从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出发,这种前提在国际关系中就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种前提在族际关系中就是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民族观,以全国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集中体现了这一根本利益,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从民族-国家时代的国际关系来说,“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民族观,以全人类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平、发展、合作”集中体现了这一根本利益,是构建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基本准则。因此,“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民族观,无论对于解决国内的民族问题还是处理国际的国家关系,都展示了一个和谐共容、和平共处、互利发展的新境界。

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和谐观

“差异”和“多样”是产生矛盾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发生矛盾的必然性。关键是如何对待“差异”、怎样看待“多样”。“尊重差异”是实现和谐共处的前提,“包容多样”是实现互补创新的保证。承载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的国家和民族,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题中之意。“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同样是实现民主、平等、公平、正义、诚信需要遵循的原则,也是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调动一切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因素的基本保证。

《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充满活力”、“团结和睦”、“公平正义”不仅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且也是创新型社会不可或缺的社会条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对文化差异的尊重、对社会生活多样的包容是培植创造性的温床。“历史表明,哪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哪里文明就繁荣兴盛;而不能容忍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并不能与之合作,文明便衰落。”(注:[意]L·L·卡瓦利-斯福扎、E·卡瓦利-斯福扎著,乐俊河译,杜若甫校:《人类的大迁徙》,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4页。)人类社会的现实发展也将继续证明这个定理,这也是文化多样性日益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的原因。文化多样性体现了人类的差异性,而正是这些多样性的差异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文化生态。文化的隔离、排斥、毁灭不仅是对文化生态的破坏,而且也是对发展、创新的遏制。2001年11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发表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其别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注:范俊军编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语言与文化多样性文件汇编》,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页。)从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这一比喻出发,笔者曾多次强调了文化多样性是维护人类和平的基础。使文化多样性的差异构成文化生态中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关系,只有通过“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观念确立和实践才能实现。“在这个世界上,承认那些产生不同文化观点和价值观念的基本前提具有同等合法性既是正确的,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就使得各种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成为可能:这是在一个具有文化多样性的世界上保持和平和生存下去的基本的先决条件。”(注:[美]E·拉兹洛著、李吟波等译:《决定命运的选择》,第125页。)文化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发展,交流需要平等互利的社会氛围,这种社会氛围的基本特征就是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就是和谐观的基本立场。

从人类社会的演进历史中不难看出:“真正的创造性并不导致一致性。”(注:[美]E·拉兹洛著、李吟波等译:《决定命运的选择》,第121页。)而创造性的依托只能来自多样性的交流。各民族之间的人文差异是各民族在不同的环境中认识自然、认识自我产生的创造。每一个民族不论族体规模大小、社会发展进程快慢,他们的创造都属于人类的创造,正是这种多样化的创造才使每一个民族都向人类社会展示了各自的优长之处,才使人类文明历史展现出多姿多彩的交相辉映场景。但是,文化多样性的观点强调的多样性并非各自孤立的多元性,如果借助生物多样性对维护生态平衡不可或缺作用的理解,文化多样性注重的是多样性的价值及其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这种关系编织了有机的人类统一性,而且它“并不妨碍统一化和再次多样化的进程在更广泛的层次展开”。(注:[法]埃德加·莫林、安娜·布里吉特·凯恩著,马胜利译:《地球·祖国》,第53页。)而这种展开就是创新性的发展。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一个世界观、思想方法的问题。“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目的是在差异中求和谐,在多样中求统一。统一不是同一,统一不意味着单一的色调。这是一个观念上的重大变革,它要求人们以全人类的视野对多样性进行思考,在多样性中寻求统一性。对一个国家是如此,对整个世界也是这样。现代化可以产生经济生活的共同性水准,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方式趋同,但并不意味着现代化的进程必然要导入“西方化”或“美国化”的同一轨道。“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也是一个关系到方法论的实践课题。社会和谐、国家统一,需要整合各种利益关系,诸如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等一系列重要的社会关系。这种整合,并不是要求信仰、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同一化。同一化的统一,是消除、排斥差异和多样的理念,而“整合则是各个组成部分在共享和互利秩序中的协调”,这种机制中的“整合是多样化的补充,而不是它的否定”。因为这种“整合关系到已经形成的团体和实体:它们倾向于建立彼此间更紧密和更共生的关系”。(注:[美]E·拉兹洛著、李吟波等译:《决定命运的选择》,第136、135页。)事实上,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及其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实践,就体现了这种新境界。香港、澳门虽然在社会制度方面保持了原有的体制,但是从中国维护独立、领土完整、中华民族的统一而言,却实现了和平回归、和谐发展的祖国统一大业。因此,“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和谐观是一种高度政治智慧的体现,也是政治文明、制度文明的伟大创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3

佛教作为中华文明的另一个重要源头,公历纪元前后,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经过长期的传播与发展,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佛教有别于儒家与道家,它倡导的和谐是人内心世界自身的和谐,目的是除掉执着成见,心无所羁,情无所扰,修道者就可以专心实现内心的和谐。“和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一直引领着中华民族为达到这美好的理想境界不断进行着追求与奋争。在绵延两三千年后,更成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的共同理想。同志2005年2月19日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由此可见,世间任何事物要想完美地得以发展,前提就是实现其“和谐”,和谐就意味着完美。我们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共同理想,条件同样是实现社会诸因素相应配合得当,进而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然而,我们怎样才能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呢?第一,我们必须清楚民主法治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

民主与法治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两个重要的手段,民主法治搞不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难以实现。而其中民主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首要手段,这就是说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前提。然而,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离开社会主义法律的护航也会举步维艰。同志曾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对于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民主的作用,主要就是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治化。因为我们国家的民主形式如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国家法律选择怎样的民主形式,直接决定着广大人民群众民主生活的基本方向。所以,我们建立社会主义的法制是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服务的,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时刻牢记离开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就不可能是社会主义的真正民主,社会主义的民主一定是以社会主义法制为前提和基础的,否则就有可能会导致社会无政府主义状态的出现。社会无政府主义状态的泛滥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敌,我们必须利用社会主义法制加以反对。为此,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建设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为了建设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我们有必要理顺清楚民主与法制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关系表现往往是这样的,社会主义民主愈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威力也就愈强大;社会主义民主愈发展,社会主义法制作用发挥的也就越充分,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法制。反之也同样如此,没有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民主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和强大保障。

我们都清楚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领导人民夺取了政权,建立起了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此后,为了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有国家的民利,就要用法律来确认与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性质和作用,让人民民主的实现能够具有法律上的保障。如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党仍然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目的就是为了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能够运用国家赋予的权力,实现自己的意志与愿望。然而人民群众在现实条件的制约下,要切实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民利,仍然需要国家明确规定他们行使民利的法律范围与界限,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弄清自身该如何行使民利,行使民利的方向何在。也只有这样那些危害国家安全与稳定的违法行为以及其他刑事犯罪行为才有可能通过社会主义法律予以严厉惩治和有效打击,从而来保障人民群众真正享有社会主义的民主与自由,进而排除一切可能影响社会主义社会和谐与稳定,引发国家混乱甚至动乱的因素,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社会发展大局,为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第二,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与必然要求。我们倡导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协调好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而达到社会整体的和谐共存与共同发展。然而我们所讲的公平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而是指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利益上的大体协调和相对平衡。公平的核心就是协调好各种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实质就是达到利益的和谐。这也就是说我们社会主义的公平所反映的是以社会利益关系为客体的价值关系,合理协调好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我们社会主义公平的实质内容。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的全面转型,社会主义的公平问题日益成为当前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个重大课题能否解决好,直接关系到各种社会利益关系能否成功理顺,各种社会矛盾能否顺利化解,从而形成公平、合理的社会主义社会利益格局,这是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追求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上的公平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前提。因为社会公平是我们党进行社会主义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的重要根据,是协调社会各个不同群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能让一个社会产生强大凝聚力、向心力与感召力的道义支撑。我们党在进行社会主义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只有遵循社会主义公平的规则,才能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与认同,才能使我们党制定的措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支持,才能保证其顺利推行与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公平作为维护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只有逐步实现依法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才能够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第三,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努力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能否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理想中的和谐与完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人民群众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表现出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行为。诚信友爱就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党有针对性地向广大人民群众提出并要求必须予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诚信友爱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基本道德规范,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一个社会没有统一而合理的道德原则与规范,社会的每个成员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各行其是,这个社会怎么可能会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没有和谐的社会氛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不可能实现。所以,诚信友爱就是我们党为了国家发展能有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才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在互帮互助、诚实守信的基础上,形成彼此间的平等友爱与融洽相处的良好社会风范。中国共产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之所以提出诚信友爱的基本道德规范,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能自觉地遵守社会的规则与制度,并能按照这些规则与制度去行事,践行以遵纪守法、助人为乐、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实现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良好社会氛围与人际环境,让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关心人等良好的道德风范真正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觉行为。

只有这样,诚信友爱才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其最大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之间的各种内耗与摩擦,减少社会各个方面的风险与代价,实现我们所欲求的降低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消除激化社会矛盾的各种潜在因素的目的。如果把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在整体上看作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组织系统,诚信友爱就是这个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完整构建并实现其和谐运行的纽带。正因如此,我们党才向广大人民群众大力倡导诚信友爱的基本道德规范,希望通过诚信来消除广大人民群众之间那些不协调的关系,进而使他们之间产生友爱,他们之间只要有了诚信与友爱,社会主义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会形成。第四,安定有序和充满活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我们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以蓬勃向上的精神与活力去创造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打好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也需要创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为广大人民群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稳定的社会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需要安定有序,也需要充满活力,二者是缺一不可的。没有安定有序,就意味着这个社会混乱与动荡,安全与稳定就无保障,人们整日生活在惴惴不安的状态下,基本的日常生活都难以保证,试想一下,在这样的国家或社会里,你能用什么办法来让人们积极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全部创造力,为国家或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呢?反之也是一样,一个社会活力尤其是社会创造力严重缺失的国家,人们整日庸懒、委靡,做事投机取巧或无所事事,那么这个国家怎么可能会有丰富的物质基础呢?没有稳定的物质保障,人们为了衣食等生活条件就会滋生事端,在此情况下,社会的安定就会受到威胁,安定有序也就只能成为人们奢望的梦想。所以说,安定有序和充满活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打好这一基础,否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会成为一纸空谈。第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和谐社会要求我们不仅要做到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且还应该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如果我们毫无顾忌地无限制地掠夺自然,就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荒芜甚至枯竭。生活的史实已经告诉人们,当我们生活中的森林因破坏而减少时,就会造成土地的退化和荒漠化以及草原的沙漠化,进而引发水资源的污染和锐减,最终将会导致我们国家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环境每况愈下。这样我们不仅实现不了现阶段的发展目标,还会使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到那时我们所希望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将无从谈起,我们党倡导的广大人民群众一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更是无法实现。自然环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为何这么重要呢?因为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样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自然界给人类提供的物质资源,分为不可再生和可以再生两个部分,它们的增长都是受自然条件限制的。因此,我们向自然界索要的生产、生活资料与安逸生活、休闲空间,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只能是定量的。我们各方面需求的增长必须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资源量相一致,我们的生产和消费必须以最小的环境与资源代价来进行。在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通过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保证达到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处。“和谐”意味着完美,完美的事物往往会令人心驰神往。“和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人们孜孜以求的完美理想境界,在近两三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让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一直魂牵梦饶、求之若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正是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人民的幸福安康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它反映了我们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美好愿望的共同追求。

作者:王凤珍单位:北京印刷学院辽宁函授站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4

[论文提要]中国先后经历了传统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三种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传统社会主义向发展社会主义转变,再转向和谐社会主义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和谐社会主叉全面、准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是解决传统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困境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并且在不断深化认识,作出科学回答。实际上中国经历了三种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传统社会主义,主要是指建国后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第二种模式,是发展社会主义,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之后到十六届三中全会这段时期的发展模式;第三种模式,是和谐社会主义,主要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模式。前两种模式,可以称之为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本文主要从推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必然会转变到和谐社会主义。

一、传统社会主义贫穷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参照了原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的模式。总结起来,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主义主要特征是集中计划决策、公有制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以这三大特征构成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必然缺乏效率和活力,最终结果就是贫穷。不进行改革,中国势必步原苏联的后尘。传统社会主义的内部机制如下:

1.从集中计划决策来看,实际上成为“小辫子专政”。受决策信息的限制以及缺少对决策失误的惩罚,决策的自主权在计委等部委手里,消费者没有决策的自主权。结果必然是,供给不能从数量和结构方面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新出现的需求。

2.从国有制和国有经济来看,生产资料的全民占有变成了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实际又变成了国有企业领导阶层所有。资源的分配和投资项目的决策,都是由领导拍板决定,或者由计划部门的权力机构来制定;企业的领导也是由人事和组织部门来任命。职工并不能对企业的决策进行监督。国有企业缺少发展的动力。

3.从分配方面来看,是从属于国有经济发展的低水平的公平分配。从宏观经济上看,牺牲农民、职工利益,促进重工业的优先发展。从社会层面来看,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严重的等级划分,表现在户籍迁移、出生成份、所有制身份、劳动力的单位和部门所有制等方面。在企业内部,“吃大锅饭”的现象比较严重。可见,这种分配制度,既不能刺激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也没有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分配的公平。

以上述三大体制为支撑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结果出现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许多重复、亏损、报废的建设项目,都是由层层计划委员会审批出来的;二是有许多国有企业的领导,没有经营管理能力,没有创新和开拓市场的能力,没有组织和利用人才为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甚至一些企业领导贪污腐化,将好端端的企业拖入亏损破产的边缘,甚至资不抵债、破产倒闭。这种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必然导致贫穷,这是其需要转变的最根本的经济动因。

二、发展社会主义的选择背景、成就及其困境

1978年开始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功,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并且与一些老问题交织在一起,推动我们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超越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一)选择发展社会主义模式的背景

摆脱传统社会主义发展困境的惟一出路就是发展经济,解决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面对中国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中国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考虑的第一条就是坚持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特点”。从这个现实出发,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进行了深化。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界定,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是他那个时代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最完全、最深刻、最科学的总结。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以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为中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模式。

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成为改革开放之后制定所有政策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基准。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正如有人指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归根结底是生产力标准。我们对内采取了非均衡的发展战略,让条件好的地区先发展起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对外采取了开放政策,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实行有差别的优惠税收政策,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采取比较低的土地、矿产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和环保要求,最大限度地促进资本积累和投资。这些发展政策,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发展的社会主义面临的主要困境 1.政府对经济管得过多,形成政府垄断经济。政府垄断经济是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具体形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非公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的比重下降了,但政府垄断经济的色彩依然浓厚。表现在:(1)存在严格的投资审批制度,近年来采取的核准制并没有真正减少政府对投资的行政干预;(2)国有企业还占有较大比重,特别是它们普遍依靠行政垄断维持生存,电力、航空、邮政、电信、铁路、金融、石油等行业大多如此,国有银行体制和证券市场为社会资金流人国有企业提供了保证;(3)资源定价的市场化程度还很低,尤其是土地价格、矿产资源、水资源、排污的定价不合理,没有反映市场的稀缺程度;(4)采取农民工和城市居民有差别的工资和福利制度,其实限制了人口的自由迁徙和自由流动。总之,从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来看,中国还处在政府主导并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

2.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对资源环境造成很大压力。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是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来维持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屡次试图制定政策去改变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但效果都不好。有人认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困难的原因是,没有着重于t肖除形成高消耗、低效率的体制和政策,比如政绩考核体制、财税体制、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干预,等等。粗放增长导致土地、淡水、煤、电、油、运以及其他稀缺资源的高度紧张,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环境事故频繁发生。 4.对民生关注不够,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偏重经济发展的战略,势必会轻视社会事业的发展,对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问题关注不够。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尽管这几年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社会保障覆盖面依然较低,与群众的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2006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人数分别为18649万、15737万、11187万,占总人口的比例还很低。可见,全国大部分人还在社会保障之外。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也相对滞后,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5.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改革开放后,我们采取的是非平衡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末,党中央和国务院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来又先后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为中西部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是,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还是非常大,东部率先发展的优势明显。

我们还可以列举一些其他方面的困境,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以上几个方面是比较突出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威胁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凸现了社会事业的滞后,同时也证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最终也不可能健康发展。一系列偶然事件和一些必然事件交织在一起,加快了我们对发展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反思,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不断探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继承中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的发展模式。"

三、和谐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

和谐社会主义,是对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概括。它是在总结和发扬了我们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吸收了其他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继承和发展,是解决传统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困境的必由之路。

(一)和谐社会主义全面、准确地反映l『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推进,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不断深化。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告诉我们,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二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上述两大任务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并且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长久进程中。也就是说,发展生产力与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都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建国后的社会主义,主要试图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主义,但由于没有找到发展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导致没有实现公平和正义的物质基础。没有生产力的持久发展,就不可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社会公平与正义。如上述分析所揭示的那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注重经济发展,在公平和正义方面投入得不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相应地逐步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就不可能充分地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因而也就不可能持久地实现生产力的大发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看,发展与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两个特征,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轻视,必须同步发展、同步推进,才能发挥两个方面的互补作用。和谐社会主义,正是谋求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经济发展。因此,和谐社会主义是最能概括社会主义这两个本质属性的提法。

(二)和谐社会主义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为一体的社会 二是从“大社会”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从“大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等于和谐社会主义,它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也就是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和谐社会主义的一个方面。建设和谐社会主义,不仅要求建设和谐社会,还要建设和谐经济、和谐政治、和谐文化,还要推进党的建设的和谐。

(三)和谐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和谐社会主义,是以科学发展为统领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社会。保持经济增长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同时成为制定方针政策的两个基准,而不是像过去一样,仅把经济发展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基准。和谐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主要目标是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的转变:

1.从现代化总目标来看,从过去三位一体的奋斗目标转向四位一体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此后党中央一再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使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从原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支持,社会建设是重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是现代化建设密不可分、相互依靠、相互促进的四大任务。

2.从经济增长的源泉来看,从过去依靠投入来维持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向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来维持经济增长的方式。传统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原材料的投入,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谐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源泉主要是人力资本的投入和技术进步,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经济,关键是要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首先,推进土地、水、矿产资源等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使价格反映市场供需关系,通过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提高技术进步的收益,增加企业的研发动力,促使企业从依靠低要素价格发展的模式,转向依靠技术进步的发展模式。其次,建立有效的专利制度,保护技术进步收益。

3.从城乡、区域发展来看,从过去非均衡发展战略转向均衡发展战略。城乡和谐、区域和谐,是和谐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目前城乡、区域的不协调发展,正是过去非均衡发展战略的一个结果。区域协调发展的总战略是,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总战略是,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部署,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产业发展、税收体制等方面,作出调整和改进,促进农村、中西部等落后地区的发展,实现区域、城乡的和谐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5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提出的又一个重要理论命题。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紧要问题是切实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属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但同时又必须认识到这一过程的艰巨性。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

社会和谐是整个人类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就其最终的目标状态而言,应该是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性质上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它初步具备了和谐社会生成的现实基础。

(一)思想基础。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两者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不断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先进的思想和理论为群众所掌握,从而化为自觉的行动,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二)政治基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力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大多数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有着共同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诉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破了一个不和谐的旧世界,其执政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领导人民建设一个和谐的新世界。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奠定了领导地位并形成了强大的领导力,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长期的执政过程中对社会资源形成了强大的整合力。所有这一切,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支持。

(三)物质基础。

1984年6月小平同志讲到:“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人均达到800美元。这同你们相比,还是低水平,但对我们来说是雄心壮志。”[1]P64在这里,邓小平提到了把小康水平作为人们生活水平的一个衡量目标。1987年4月16日,邓小平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说:“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800至1000美元,看来1000美元是有希望的。……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共同富裕,那时候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基础,再翻两番,达到人均四千美元的水平,在世界上,虽然还是几十名以下,但中国是个中等发达国家了。”[1]P216可见,在小平同志的语义中小康水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物质基础。小康生活水平在上世纪末基本达到后,我们国家接着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人们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之后的更高的目标追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可以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生活质量的改善提高了人们的素质和觉悟,以上这些均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艰巨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备和谐社会生成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构建和谐社会可以一蹴而就。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条件进行全面慎重的考量后,必须充分认识到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全面考察社会各个方面的条件。马克思曾经指出:“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2]P119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的前提,在实际层面“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的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2]P86另外,马克思也谈到社会制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制度只不过是个人之间迄今所存在的的交往的产物。而且是必然的产物。社会生活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化了的生活,制度一旦从人的活动和社会关系中产生,不仅赋予社会关系以合法性、稳定性和普遍性,而且也成为人的本体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3]P79从上可以看出社会制度的好坏、合理与否对于人们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而言,我国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不够高且很不平衡,东西差距、城乡差距比较大,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尽管已经确立,但是很多具体体制上还存在着弊端,政治体制的改革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也显得滞后。所有这些,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而言都是不利的制约因素。

转贴于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层面看,必须注意到目前我国经历的深刻的变化。国内而言,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各方面的矛盾开始凸显;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需求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我们正面临着并将长期面对一些复杂、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国际上而言,和平与发展虽然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加深和日益融入全球化,整个社会增加了很大程度上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来自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军事等方面的严峻压力可能加剧和放大国内深化改革所激发出来的矛盾。以上的实际情况,也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比较长且比较艰难的过程。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与社会和谐的关系,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和谐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树立和谐改革观。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中,改革是龙头。我国自选择市场取向的改革路径后,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增长还一度被西方媒体视为奇迹。经济上的成就使很多人以为经济增长了,改革也就成功了;蛋糕做大了,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种思想的极端发展就是所谓的GDP崇拜,直到社会演变到出现危机后,到改革的合法性本身都遭到部分群众质疑的时候,对改革思路的调整才日见紧迫。经济增长固然是改革所应该追求的目标,但是,社会和谐更应该成为判断改革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小平同志曾经谈到:“过去先强调发展,这是必须的。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分配问题,比不发展的时候还要多,还要困难。那么多的财富,如果被少数人得到了,大多数人没有,分配不公,导致两极分化,如果这样长期下去,将来要发生大问题……我们就应该采取各种方法,各种手段,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4]从中可以看到小平同志的基本观点是:改革是前提,但是能否在和谐中改革则更加重要。

(二)树立和谐发展观。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考察,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将处于快速变动时期,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开始集中凸显。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的任务更为艰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可能也更复杂、更突出。在矛盾的重围中求发展是当前我国在发展问题上所面临的现实状况。小平同志曾经多次提到,中国的一切问题只有靠发展才能解决,发展是硬道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强调显然是必要的,现在来讲,这样的观点也还没有过时,但是,现有的改革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决定单纯的经济增长还不能解决问题,发展面临理念上的转换问题。目前所处的特定阶段决定了和谐理念要成为传统发展观念的必要补充,必须树立和谐发展观,要用发展来解决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同时又必须用和谐哲学来统领发展思路。只有如此,才可以在发展中和谐,在和谐中发展。

(三)树立和谐稳定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过一个从社会稳定到社会和谐的认识过程。改革初期,思想长期禁锢后的反弹导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有所抬头,并一度引发政治风波。针对这种情况,党和国家领导人强调“稳定压倒一切”,这一思路无疑是执政党基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局势所作出的深层次认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换,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后,稳定观也面临内容和观念意识上的转换。目前应该要切实处理好稳定与和谐的关系,树立和谐稳定观。尽管稳定在于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但是稳定了,也不见得就是和谐社会,稳定不等同于和谐。当社会初步稳定后,还必须向社会和谐这一更高层次的目标迈进。稳定是和谐的基本内容,和谐建立在稳定的基础之上。和谐是稳定的最佳状态,稳定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才可以生长。没有稳定,和谐无从谈起。没有和谐,稳定不可持续。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6

关键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061-0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新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次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进一步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祖国的长治久安、安定团结;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得到协调处理,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的协调来处理,可以采取一种和平的、非对抗性的方法时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达到一种相互适应的状态。因此,当生产力发生改变,随着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也会随着改变,最终与之相应的上层建筑也要跟着改变,从而更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强调社会和谐,就意味着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不和谐,而且这种不和谐是在从传统和谐向新型和谐的转换过程中广泛存在的现象。自上世界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经济体制也发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变化,由原来以计划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模式转变为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从当前的改革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经济体制的改革每前进一步,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越突出。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施,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改变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局面,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从而与经济体制相适应、相和谐。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它并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本身,而是通过兴利除弊,对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那些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部分和环节进行改革。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 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要加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就必须大力发展和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关系的完善和改进,促进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一样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改造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成果的总和。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社会是“三个文明”有机统一、全面发展的社会。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提供政治保障,只有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健全法律制度,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才能获得不断完善的政治制度的支持和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建设,才能不保证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发展的正确方向,并充分利用精神文明建设所创造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教育成果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服务。“三个文明”互为条件、互为目的,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政治体制改革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依法执政意识的增强,民主制度的完善。人民参政和法律意识的提高,为建设政治文明和民主法治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得到了极大发展,国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日益深入人心,人民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这都促进了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

3 有利于推动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反对世界霸权主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在我国应对国际形势,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而提出来的。20世纪后期,由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政治多极化和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和有利条件。面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邓小平以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指出了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是,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至今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世界总的来说趋于缓和,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世界部分地区的贸易冲突不断出现,愈演愈烈;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仍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增无减等等。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的不平衡,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同时,粮食短缺、人炸、能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疾病袭击等等仍然在威胁着人类的发展。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一切都是造成当今时代的不和谐的重要原因。要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根本途经就是建立以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基础,并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从而促进全世界的协调发展。

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进程中,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整个时代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的。虽然我国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整个世界而言是局部的,但是整个世界的和谐稳定发展离不开每个局部的和谐稳定发展。随着我国在世界的影响力的逐渐增大,我国的和谐稳定将有利于推动整个世界的和谐稳定。因此,从全世界来看,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动建立合理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从而实现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 有利于推动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安定团结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搞市场经济,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竞争,不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有竞争就必然有冲突,就有成功者和失败者,从而为社会带来了一些差异、矛盾和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如果这些矛盾、差异、社会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将势必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安定团结。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诚信友爱,即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一方面,这有助于形成和发展互助、友爱、团结、与人为善的良好人际关系,从而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冲突。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助于形成一种和谐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可以为以上的矛盾冲突提供一个合理有效的解决方式,从而妥善处理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利用和谐思维模式,不仅可以化解矛盾和冲突,还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个体利益都服从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整体利益又满足个体的合理利益,使整个社会协调发展。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安定团结。

5 有利于推动“一国两制”的统一战线,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是我们党为解决祖国的和平统一所探索出来的一条战略思想。为了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的政策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所谓“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实现做过统一的最佳方案。在当前台湾的早日回归,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同阶级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利益群体、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信仰的人们,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目标和崇高理想,相互尊重、平等友爱、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形成的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要素相互兼容、相互依存、稳定有序、协调运作、共同发展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也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状态下,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社会民主得到充分发挥,法律设施健全,法理意识得到加强,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和民主;社会的精神风貌良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提高。这些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于我国实行“一国两制”的统一政策具有巨大推动作用,为实现台湾的早日回归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并为台湾的回归创造了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

6 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是单纯追求经济产出的增长,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当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代名词,这种增长方式的最大缺陷就是忽视了经济、社会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往往以环境的严重破坏与自然资源的迅速消耗,来加速经济产出。因此,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为保护经济的较快增长付出了相当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保护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在当前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首先,环境保护被纳入和谐社会建设的综合指标;其次,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消费模式,即生产质量良好,持久耐用,回收性强,易于处理的消费产品。第三,完善和发展了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政策,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和行政制度,使得政府干预有理有据。第四,全体公民意识的增强,以及全体公民的参与,加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因此,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全中国人民的事业。只有动员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可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增添了新的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得到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得到涌现,让一切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得到体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和谐社会、为什么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什么样的和谐社会以及怎样建设和谐社会等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决策,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总书记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重要特征。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总书记在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上指出:“法治是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国家与国家的和平共处,都需要法治加以规范和维护。”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民主法治社会。民主法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和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制度保障。《决定》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总体要求是,到2020年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的战略目标。根据《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的部署,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重点应当是建立健全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即“完善民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健全和完善民利保障制度,应当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等制度的基础上,切实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从多层次、多途径、多形式、多方面扩大人民的依法有序参与,充分发扬决策民主,大力发展基层民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利,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应当坚持权利与义务、权利与责任的统一,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依法理性维权。

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应当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的极大权威,消除并防止部门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重视和加强法律的“立、改、废”工作,使之更好地适应于、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大力加强社会立法,使社会立法与经济立法、行政立法协调发展。推进立法的民主化,采取“开门立法”、立法听证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保证人民对于立法的民主参与。不断完善立法程序,提高立法技术,强化立法质量,增强立法实效,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努力提高行政执法的质量、水平和效率。切实加强法律实施工作,努力提高法律实施的实效,把法治建设的重点转移到法律实施上来,使法律实施与法律制定协调发展,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执法为民。

健全和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应当继续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充分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发扬司法民主,树立司法为民和公正司法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及时修改刑事、民事和行政“三大诉讼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公开审判制度、审判监督制度、检察监督制度、诉讼程序制度、证据制度、人民调解制度、仲裁与公证制度、律师与司法救助制度、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制度,完善司法机关的工作机制、通过法定渠道解决纠纷的各种机制等等。

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应当通过制定、修改财政立法、教育立法、卫生立法、文化立法、劳动就业立法、保护生态与环境资源等方面的立法,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领域,不断提高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应当根据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要求,按照“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的原则,强化分配制度的规范化、法治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通过政策和法律的调整、规范和保障,实现分配领域的公平正义。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应当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制定社会保障法,把社会保障纳入法治化轨道;修改和完善税法,适时开征遗产税;尽快出台社会救济法、农民权益保护法、捐赠法、慈善事业法、促进就业法、平等就业保障法、劳工权利保护法、福利保障法(包括失业福利、老龄福利、工作事故和职业疾病福利、家庭福利、生育福利、因残疾丧失工作能力的福利等内容)、住房法、医疗保健法等法律。

《决定》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等制度建设的要求。我们应当深入学习、认真研究、积极宣传、全面贯彻《决定》精神,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8

“两会”的召开吸引者国内外众多媒体的高度关注,同样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总理做了XX年的政府工作汇报,与会代表高度评价了温总理的工作报告,“是一个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今年的“两会”是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前提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继续巩固宏观调控成果,顺利完成“十五”规划实施,为实施“十一五”规划打好基础承前启后的一次关键性会议。是一次团结奋进,昂扬向上,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大会。“成就巨大,鼓舞人心”,“构建和谐社会”是今年“两会”的关键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会上提出的一切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是“一鸟两翅”的关系。“小康社会”主要是指经济上的目标。“和谐社会”主要是指除了经济以外的社会目标。“小康”包含着“和谐”,“小康社会”更期待“和谐社会”的到来。

和谐社会有四点内涵:

一是,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

二是,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

三是,和谐社会是规范的社会

四是,和谐社会是社会运筹得当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活力迸发的社会,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条件,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和谐社会是公平的社会,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比较突出的社会公平问题,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偏大

二是农民,工人等一些社会群体为改革发展所承担的代价与应得的补偿不对等

三是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错综复杂。

公平既包括机会公平,标准公平和分配公平,更需要公平的机制,公平的规则,公平的环境,公平的发展的机会。

解决分配中的公平问题有3个原则:即初次分配坚持以效率为主的分配原则,再分配中坚持以公平为主的分配原则,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和谐社会是安定团结的社会。社会安定就是平安,稳定,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睦。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增加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时间的能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9

关键词:群己关系;价值选择;和谐社会

“群”“己”关系是一种基础性的社会关系,因而“群”“己”规则是现实生活中进行价值选择的基本依据。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我国社会的“群”“己”关系已发生了极大地变化,而且社会中广泛存在着关于群己关系的困惑,并且这个困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分析辨明群己关系的困惑,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群己规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一、当代社会群己关系的特征及问题

改革开放前,个人与单位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从属依存关系。在这个背景下,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过分强调集体利益和贬抑个人利益的问题。社会倡导“整体利益为重,集体利益为先”。因此这一时代,社会主流价值观明确坚定,整个社会的价值选择清晰,形成了以群为先的群己规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也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与此同时相应的分配制度也由按劳分配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社会保障制度也由单位保障体系变为社会保障体系。这些客观存在的变化,都影响了群己关系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分工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化工业大生产。分工确定了不同主体的特定的经济部门与行业,从而不同主体有着其特殊属性与特殊利益。而且强化了不同行业的多个主体的共同属性与共同利益。因此社会存在着基于分工不同的己的特殊利益。在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人民群众开始追求“尊重及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求。但是一些人为了满足自我实现需求和超越需求,不惜损害集体利益来实现自己的需求。这就是“己”与“群”的冲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使得当下人民过分强调私“己”,追求私人利益的价值观逐渐取代“一切以集体利益为重,一切以集体利益为先”的价值观.。强调集体利益与强调个人利益的两种价值观激烈碰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的价值判断,给人们造成了价值选择的困惑,也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群己规则

马克思力图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我国几代领导集体也都继承并发扬了这一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集体主义基本原则,不断赋予集体主义新的时代内涵。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在价值观上必然要以集体主义为主导.同时允许多种价值观共存。增强人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通过对传统价值观的辩证继承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准确解读,建立符合时展要求的新型集体主义价值观。在实践中要正确地处理集体与个人之间的系,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出现冲突时,要区别对待。以往解决这类问题的根本原则就是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这种做法受传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往往会造成集体利益对个人利益的不必要侵害。应该认识到矛盾的复杂性,根据具体情况处理二者的父系,把注意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对个人正当利益的保护。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是一对辩证的概念。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我们认识上的误区,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往往以社会制度来划线,宣传集体主义总是和批判个人主义联系在一起的,完全否定个人利益的正当性、合理性,把集体主义理解为个人对集体的无条件地服从。“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曲解了集体主义的内涵。因之,一些人以此极力否定集体主义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与此同时,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也开始抬头。这两种倾向都是对集体主义的背离和否定,必须加以澄清和纠正。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权益的集体主义,应该是批判这两种错误倾向的有力武器。

三、群己规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群己规则实质上就是关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价值选择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虽然住表述中并未出现“集体主义”,但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涵已经渗透在其中。也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在小同层次上的体现。首先。新型集体主义价值观充分借鉴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关于集体与个人之间关系的观点。强调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于充实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涵、扭转其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新型集体主义价值观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思想保证。第三,建立新型集体主义价值观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环节。最后。新型集体主义价值观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其道德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与综合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而建立的当代中国道德标准,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正确的价值判断。荣辱观的内容涉及到对群己关系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主动接受集体主义价值观,进而从根本上增强民族凝聚力。

参考文献

[1]杨建义.集体主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原则[J].科学社会主义,2013,(5).

[2]秦晖.群己权界:个人价值整合成社会价值的关键[J].中国改革,2010,(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10

[关键词]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文明风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进步的系统工程,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意识形态的根基。研究建设和谐文化的途径,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及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意蕴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指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为价值取向并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的思想文化形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体现的是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的理念,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思想意识根基和良好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在党的十七大中报告中明确强调建设和谐文化,把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他还指出: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加快,和谐文化的新体系逐渐形成,它将在推动和谐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必要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为一体的全面进步协调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但在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发展及意识形态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具有重要作用。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可以为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提供智力资源。依据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领域和政治领域的发展从社会存在的意义上制约着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而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又以社会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领域。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变化还应借助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而成为社会发展的先导。

列宁指出,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首先大力发展国民教育、扫除文盲,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并努立培养一批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和各行各业专家学者,要促进以实现电气化为标志的科学技术发展。在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实行社会主义的高度的俄国,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因为工人对资产阶级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学习和掌握程度,农民对合作社的接受和参与程度从根本上决定了经济生产的恢复和建设状况。一定的文化是保证新经济政策实施,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条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开展工业技术革新与创造,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工业革命进程;在农业中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优良品种的培育和遗传基因的运用硕果累累。这充分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对推动生产力发展和创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文化知识为创造物质财富提供智力资源。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利于创建和谐文化环境,缓解社会矛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奋斗目标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以和谐文化引领社会发展,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但当前尚不具备和谐的文化环境而引发的诸多矛盾,使群众的文化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主要表现为:高额的教育收费与收入较低教育需求的矛盾,一方面文化教育的程度随着物价、医疗、住房价格的攀升,教育费用居高不下,直接影响受教育的程度,如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高收费使这些需求都难以承受;另一方面影响文化教育的质量,各种文化娱乐场所设施、图书出版价格不菲,一般人群难以享受,尤其是进城的农民工和农村的人群,对提高文化质量,享受文化生活还处于不可求的状况。因此,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创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利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使人民基本文化利益得到满足和保障,最大限度地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有利于随着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使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文化建设的矛盾得到更好地解决。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利于培育文明风尚。建造坚实的思想文化根基。和谐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和谐思想为导向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社会风尚、道德行为规范的文化形态。和谐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由指导理论、奋斗目标、精神支撑、道德准则四个方面构成。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文化,甚至还存在着一些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目标,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价值取向;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道德准则,努力防止和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对人们的侵蚀,逐步缩小和剔除它们借以滋生的土壤;必须加强文化领域的管理,移风易俗,努力改造落后文化,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充分发挥和谐文化的感召力,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其核心价值取向是为实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共同富裕的目标,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意识形态,培育文明风尚的社会环境,最终为每个社会成员公平享受社会资源和社会机制提供良好的文化条件。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奠定思想根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必须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为和谐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灵魂。我党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的理论成果,从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的理论基础。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首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尤其是教育青少年一代,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其次是积极鼓励和挖掘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区域所蕴涵的文化资源和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创建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践性的和谐文化,使之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凝集人们的先进思想投身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表现。时代精神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方向和潮流中的崭新精神风貌。因此要以各种文化艺术、文化精神弘扬和宣传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抗“非典”精神、抗大风雪精神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等民族优良传统,使中华先进的民族传统和先进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成为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影视、文学艺术题材形式弘扬、树立良好的道德评价、奖惩机制和各层次舆论监督机制,形成全社会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

2.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强化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随着科技创新和知识经济的兴起,网络已成为获取知识、丰富生活、增加娱乐的空间,也是社会关系的延伸和拓展,有利于开拓视野,增强对国家、社会,以至世界各方面的了解和认识。这种便利、快捷、准确的工作手段,是极其丰富并具有吸引力的文化空间,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网络文化道德问题。网络诈骗犯罪严重危害经济、金融领域的安全,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迷恋网络游戏,通宵达旦,影响学业。他们聊天交友言语失真、行为失信、“黄”“黑”乱看乱发,制造黑客病毒破坏网络正常运转等等,造成了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因此,必须制定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措施。首先是实施网络行为立法,依法规范网络行为。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网络属文化建设范畴,对网络行为要依法制定实施细则加以规范。法律是道德规范的底线,在对青少年进行网络德育教育的基础上,对触犯网络法规的经营者和消费者,应依法严惩。其次是依法对网络商业行为进行管理和监督。在市场经济中,经营性网站、网吧日益俱增,对此应制定严格的申办条件和监督规则及法律约束机制。对经营者的文化程度、职业道德修养、承办质量、场地及卫生条件、环境安全及开放时间都要严格规范监督。对唯利是图的经营者要依法惩戒取缔,对发生违法行为或事件应负法律责任,为青少年创造良好文明风尚的网络文化环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11

[关键词]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和谐社会 和谐机制

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做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决定。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的经济,然而作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竞争的属性外,还应具有和谐的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竞争与和谐的统一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和谐的市场经济。

一、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

1.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是否和谐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利益关系是否和谐,只有从经济利益关系出发来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才有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在市场经济和谐运行的基础上,构建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状态。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理顺我国现阶段经济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2.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发展市场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市场经济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市场经济。事实上,市场经济与社会和谐有密切的联系,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不断增加和谐因素,消除不和谐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1.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首先,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本质上是一致的。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个要求。发展市场经济能较好地解决民主法治的问题。市场经济越发展越容易促进国家完善民主法治,这就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必要条件。 其次,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与和谐社会要求的公平正义具有统一性。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公平竞争的经济,它要求所有的人都遵循同样的规则。

2.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样,贫穷也不是和谐的社会主义。因此,社会和谐的程度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并受其制约,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而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在宏观上,它能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在微观上它能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总之,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是殊途同归的,是相容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市场经济。

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和谐机制是指为市场经济和谐发展提供的利益均衡引导手段和控制杠杆。尽管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市场经济固有的规律和特征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和谐是不能自发形成的,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1.坚持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 。经济运行机制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类活动与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因此,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首先从人出发,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充分保护和激励人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确保人的权益得以实现。

2.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是基础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因此积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要着力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的关系,营造扶正去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

3.加强法制建设是保证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市场运行的正常秩序,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保证。

4.健全收入分配机制是关键 。社会公平是衡量和谐社会的重要尺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和优越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表现。而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促进社会公平,就必须健全收入分配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器。因此,必须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等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失业者给予资助、对困难群众给予保护,实现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满足每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竞争的经济,也应该是和谐的经济,既具有竞争机制,也应该有和谐机制,只有把竞争机制与和谐机制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奠定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12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哲学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坚苦奋斗与不懈努力。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完整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今,我们党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渐趋成熟,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进展顺利。然而,当下我国社会所呈现的多元化特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们的思想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了许多现实的困难。所以,从思想上理清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仍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的核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但不能因此而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简单地理解为无矛盾无差别的社会。从哲学意义上来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身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因为没有矛盾则无和谐而言。我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是立足于现实社会的矛盾,对其内涵的科学把握也同样需要建立在矛盾基础上。从矛盾视角来看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就是不断发现和解决那些不和谐的因素,使得矛盾的双方乃至多方在矛盾运动过程中达到平衡和统一,最终表现为双赢或多赢的动态的和谐状态。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辨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哲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它的唯物史观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精神活动,宗教神学把实践神化,自然主义把实践过程自然化。它们均不理解实践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或者说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人产生于自然界,但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又不断地改造着自然界,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不断地人化自然界。现代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规模、速度、深度都有了极大的增长,人类不但在地球上改造自然界,而且将触角伸向宇宙空间和其他星球。所以说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哲学依据。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一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目标的设想。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最本质的特征,不是别的,恰恰是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显然,这是一种平等的自由观,体现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息息相关的,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通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人的不断发展过程。因此,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取决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特别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建设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应该着眼于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不仅仅是因为社会是以人为细胞组成的,而且因为人的自由且全面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同样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终级目标,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和前提条件,二者是一个双向互动、具有一致性的历史发展过程。

我们党提出的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既要达到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我国各社会阶层、各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既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各系统内部的和谐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为提高在新形势下自己的执政能力,根据国际经验,在我国社会进入社会矛盾尖锐化时期、社会问题多发期,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提出的对自己的新要求,是对中共十六大“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的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然地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