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时间:2022-07-26 01:37:2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1篇

关键词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市场机制

1市场社会主义概述

市场社会主义是西方大约一个多世纪以来倡导和探索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与模式的思想理论。它既不同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社会主义,也不同于以苏联为代表的计划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体制。加尔布雷恩、沃德、柏格森等学者把它的特征大致概括如下:

第一,把资源配置形式和社会制度分离开来。把计划机制、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分开来。他们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是没有关系的。

第二,主张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市场社会主义反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主张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如英国学者科亨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是因为它克服了劳动和资本的分离。在市场社会主义中,不存在一个不拥有资本的与劳动者相对立的资本家。”但他们对生产资料公有的具体形式有不同的看法,如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全民股份制等。

第三,他们主张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这也是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但是在多大范围、何种程度上、何种方式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学者的主张各不相同。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从20世纪20、30年代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20~90年代是市场社会主义初步形成的时期。该时期最著名的就是旅美波兰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提出的“兰格模式”:生产资料当实行公有制,但小型工、农业可保持私有;要求建立不完全的市场体系,既存在着消费品市场、劳动服务市场,也存在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实行国家、地方、家庭参与的多重决策体系;实行双重价格定价体系,消费品和劳动力价值通过市场来定价,而生产价值由中央计划机关采取模拟市场竞争的方法来决定。该模式虽然有明显的计划特征,但标志着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50~80年代。主要是一些东欧、苏联经济学家主张在计划经济框架内,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比如南斯拉夫经济学家组成的“市场经济学派”认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在市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波兰经济学家布鲁斯提出了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捷克的锡克在《社会主义下商品的货币关系》中分析了宏观、微观商品经济的不平衡。其中宏观的当由计划调节,微观的由市场调节。

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其研究中心又回到了以西方为中心,他们重新探讨了市场社会主义,目的在于弄清如何通过市场使西方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有米勒的“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罗默的“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斯韦卡特的“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等。

2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

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繁荣和发展无疑给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提供了参考、研究的价值。

2.1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给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建设以启发、借鉴,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史料来源

首先,市场社会主义者提出的“中性机制”思想,为我国探索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提供了启示。20世纪60~70年代,加尔布雷恩、沃德、柏格森等人批驳了市场属于资本主义,而计划只属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点认为,市场和计划仅仅是“手段”或“工具”,提出“中性机制”理论。邓小平同志在探索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过程中,吸取了市场社会主义的可取成分,结合中国实际和他国经验,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样,邓小平经过长期探索,在深刻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认真汲取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解开计划与市场复杂关系的钥匙,剔除了缠绕在计划与市场问题上的所谓社会基本制度属性,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其次,在理清计划与市场复杂关系的基础上,把市场运用到社会主义中去。市场社会主义者关于市场与社会主义的“联姻”论,为我们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了积极的思想来源。如米勒就明确指出“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秘书”(即社会主义需要市场)。早在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客人的一次谈话中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就从根本上打破了统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多年的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认识,表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能够兼容的,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

再次,市场和计划不是地位平等的发挥作用,但市场也不排除计划。两者共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起到了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是主导力量。而计划就体现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上。米勒在他的《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中就指出国家的作用有:制定收入标准,制定积极政策,来实现工整的分配;国家还要设立公共机构,负责提供福利等公益事项……由此可见,市场社会主义也并不盲目崇拜市场。同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必须结合起来运用,使之优势互补。但是,二者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市场机制起基础性的调节作用,计划机制、宏观调控只能起到辅或指导性的调节作用,为市场机制更好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最后,市场社会主义效率与公平的观点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持有的观点。市场社会主义把市场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即要发挥市场的效率,又要追求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他们主张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主导机制,以企业为单位、利润为导向参与市场竞争,保持高效率,倡导某种形式的生产资产社会公有,关注收入分配平等。而当代中国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十分重视效率与平等的一致性,强调公平与效率必须兼顾,主张在兼顾公平与效率时,效率应优先考虑,在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实现公平。

2.2国外市场社会主义的实践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经验,有利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

首先,西方学者虽然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但对于何为科学的社会主义仍缺乏认识。他们虽然认识到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公有制,但在其具体形式上仍有分歧,缺乏深度。所以他们提出的各种模式很难实行,因为他们没有找到实行的主体力量。所以只是一种现代、当代的空想主义。而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开始,就有了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科学地认识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理论上的明确性,是在吸取西方学者的积极观点、社会主义的建设经验和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其次,前苏联及东欧国家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建设的探索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务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必然要反映出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如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主体地位、按劳分配的主导方式、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等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对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是不可少的重要部分。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大力加强工作力度,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倡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风尚,为市场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3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

首先,两者的基本制度不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保障的。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内容,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中就规定了公有制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这一基本原则,并强调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而当代国外的市场社会主义虽然也主张公有制,但总的说来,他们对国有经济都持否定态度,而且大多数模式都是重视收入平等甚于关心所有制内容。但这样一来,实现收入平等分配的社会平等是很难得到保障的。

其次,运行机制上也不相同。我国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而为达到目标,就要相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以及改革分配制度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而国外各种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通过何种方式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的问题上始终没有找到有效的途径。

再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精神文明紧密联系的。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物质保证;而精神文明的发展又为物质文明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第2篇

尽管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实行市场经济,但实行的方式却不尽一致。从亚当?斯密开始,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前,自由经济思潮一直占统治地位。经济自由主义主张经济放任,由市场的力量来组织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而国家只能为此提供必要的法律和制度条件,承担某些不适合由市场来组织的经济活动,市场应该由“看不见的手”??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大危机之后,凯恩斯在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凯恩斯革命”,提出了必须在那只“看不见的手”的基础上加上一只“看得见的手”,即实行国家干预主义,主张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调控,并限制私人经济活动,由政府直接从事大量经济活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的本质特征。即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以公有制为主,其他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方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宏观调控方面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在政治制度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因此,我国的市场经济运行体制既要吸收西方资本主义运行体制中成功的经验,吸取其失败的教训,又不能照抄照搬,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建立适合本国特点的市场经济运行体系。

一、现代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心脏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因原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外部原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经济的发展同样如此。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作为经济微观主体的企业创新与产出能力与水平,这是内因,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卡尔文?柯立芝曾经说过:美国人的事就是搞企业。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心脏,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力。企业的活力对国民经济运行来说是带有根本性的,企业既是供给的创造者,也是需求的产生者。从国际全球化的角度来看,我国加入WTO之后,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外国的商品价格低廉以及某些商品质量较好,我们如何同他们竞争?外国服务业的服务质量较好,服务项目较多,我们如何同他们争夺客户?外国企业以高工资吸引人才,我们如何把人才留住?在外国商品涌入后,国内的就业压力在一段时间内会加剧,我们如何应对?从国内看,目前我们存在的通货紧缩、需求不足、供给过剩等一些列问题,使经济快速增长面临巨大压力。惟有企业的活力增强了,企业经营管理改善了,成本降低了,技术创新了,生产出价廉物美、适销对路的商品到国内外市场中去竞争,才能解决目前存在和面临的问题,才能使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那么企业的活力的源泉是什么?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没有现代企业,没有现代企业制度,市场经济就无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政企分开、产权明晰、管理科学、权责明确。客观地说我国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具体表现是产权不清晰,投资主体不明确,企业盈亏责任无人承担,部分行业和企业垄断地位没有打破。虽然某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已经改制成为上市公司,但没有形成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董事会是清一色的,都是由政府派出,监事会同样是政府部门派出的,基本上是一种摆设,连公司的经理都由政府提名任命。使企业无法真正自主经营、自主决策。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形象地将这比成“带着枷的林冲”。国有垄断企业的存在,严重地损害市场经济的环境,各种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在同一条件下竞争,别的企业的成本远远大于垄断企业,有的连这一领域都不让进入,因而无法与其竞争,挫伤这些企业的积极性。垄断企业因为处于垄断地位,其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也越来越差,广大消费者不满的程度越来越强烈。其他所有制的企业也因起步晚,大部分还尚未完成或刚刚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再加上思想认识和环境的原因,离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有很大差距。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方面的关系和利益。我们要从明晰投资主体入手,探索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的具体途径和形式,实行政府社会职能与管理国有资产职能的分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能与运营职能的分开,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体系;要进行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的战略调整,特别是要加快民营企业的发展,对国有企业加快实施破产、兼并、重组的步伐,以实现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要大力调整企业资产负债结构,解脱企业历史上形成的不合理债务负担,增加企业资本金;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妥善分流企业富余人员,分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在未来的几年内,要加速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性、赢利性领域中退出,还企业自由人的地位,还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为此,必须突破几个观念:一是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列宁曾经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可见更高的生产力水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小平同志要我们不要在姓“社”还是姓“资”上争论,我们也不要在姓“公”姓“私”上去争论,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原则,就大胆去做。二是掌握“控制力”。政府对经济的控制,绝不是对行业与企业的直接控制,绝不是直接对某些行业和产业进行直接投资,而是应通过市场,即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调节市场来调控企业、调控经济。特别是要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如财政手段、货币手段等。三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以前讲国有就是全民所有,而事实是人人所有,人人没有,全民负责,没人负责。从国有资产的形成过程看,大部分是广大职工自己创造出来的,应该让企业的职工拥有产权,可以用低价售卖的方式,也可以用赠予的方式。所有这些都比放在那里烂掉好。

二、政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脑。

政府究竟应该做什么?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他著名的《自由选择》一书中写到,政府的职能主要有四个:保证国家安全、维护司法公正、弥补市场缺陷、保护那些“不能对自己负责”的社会成员。他在阐述这四项职能时,特别提醒人们,要警惕政府权力的滥用,他说:“要把政府权力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让政府成为我们的仆人而不让他变成我们的主人。”显然他是继承了亚当?斯密和萨伊的衣钵,主张削减政府权力。自凯恩斯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派一直将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比着“看得见的手”,与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并列,且范围不断扩大,力度不断增强。近年来,随着自由经济学派的再度兴起,对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颇多微词,建立

无为政府的呼声渐起。我们既不应该忘记自由经济学思想统治时期,资本主义出现的周期性萧条,也不应该忘记过分的国家干预所带来的“滞胀”局面。在处理有为与无为的问题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度干预的原则。

政府对经济运行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障作用,指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二是参与调节作用,指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对经济运行进行间接的调节和干预;三是间接的资源配置作用,指通过规划、政策、总量调控以及适度的直接参与,来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但所有这些都是通过对市场引导来实施的。因此政府高于市场,政府通过对市场的调节而调节经济。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大脑,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体系实施监督和调控。但这种监督与调控必须是间接的,即只有在下列情况出现时政府才能发出调节指令:(1)市场调节、社会调节失灵;(2)经济总量严重失衡;(3)市场主体显失平等;(4)市场竞争显失公平;(5)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外部性为负。从这一意义上说,政府是消极的大脑,而不是积极的大脑。就连一直主张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也说:“政府的当务之急,不是去做那些人们已经在做的事,无论结果是好一点还是坏一点;而是要去做那些迄今为止还根本不曾为人们付诸行动的事情”。政府要在市场经济大海中畅游,更要跳出大海看大海。有人曾形象地将市场经济比着搅拌机,政府就是搅拌机的管理者。搅拌机的操作规则是由管理者制定的;发生故障时,管理者要排除故障保证其正常运转;管理者还根据需要对搅拌机的运作进行微调。

因此,加快职能转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政府的主要精力与工作放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要在强化、弱化、转化上做文章。所谓“强化”,就是要强化政府对市场机制失灵的调控作用。市场机制存在着自发性、滞后性、分化性和盲目性,会导致如经济外部性、垄断等负面效应。政府的职能就是要消除这些负面影响,强化服务、监管,突出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为企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优质的服务。特别是对当前市场上出现的不讲信用、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直接危害人民群众利益,危害市场机制的行为,政府绝对不能坐视不管;所谓“弱化”,就是凡是市场能发挥积极作用的地方,政府的影响越小越好。政府要实现两个“远离”,即远离直接配置资源,远离企业的微观运行,要从社会资源的分配者变为监管者;所谓“转化”,就是变政府管理部门为社会服务部门,还要加速向社会组织转化政府的社会职能,将目前政府所承担的技术性、服务性、协调性工作,交给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公共服务组织和社会自治组织

三、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手

当我们走进商场或市场时,会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陈列于内,人们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并付款后,就可以带回去美美地享用。世上还有什么事比这更简单的呢?然而稍想一想并仔细观察一下就不是这么简单。这些商品在提供给市场之前,可能已经经历过好多人手,很多生产、流通环节,穿越过不同的地区,甚至经过几个国家。但真正的魅力在于:整个体系运行过程中,没有任何人进行统一指导或强制运作,没有任何人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这些商品运向哪里、卖给谁,而成千上万个企业和消费者却自发而有序地进行交易。

市场经济是一部精良而复杂的机器,它通过价格和和市场体系对个人和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协调。它也是传递信息的机器,能将成千上万的各种不相同的个人的知识和活动汇集在一起。在没有集中的智慧或计算的情况下,它解决了一个连当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也无能为力的涉及亿万个未知变量或相关关系的生产和分配等问题。并没有人去刻意地加以管理,但市场却相当成功地运行着。这就是市场的神奇之处,市场将买者和卖者汇集在一起,共同决定商品的价格和成交的数量。

人们经常认为,没有人为干预的经济其秩序必然是混乱的,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在大部分情况下没有干预的经济照样有序进行。市场经济的有序性最早为亚当?斯密所揭示。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该原理表明:当个体自私追求个人利益时,他或她好象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而去实现公众的最佳福利。斯密认为所以可能出现的结果中,这是最好的;政府对自由竞争的任何干预都是有害的。理论和实践都进一步表明,这只看不见的手确实有神奇的作用,它能优化经济资源的配置,自动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客观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强制实行优胜劣汰。因此,市场机制在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中,是调节的第一手段,是调节的基础手段,是调节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如果说把它比喻成人的一只手的话,那它也是右手(左撇子除外)。

实践证明,市场机制是迄今人类发现和运用的最有效率的经济运行机制。但另一方面,市场又不是万能的,市场有失灵的时候,也有失灵的地方。市场必然导致经济上的垄断,不能消除有害的外部性,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要,不能保证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不能自动保持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这些统称为“市场失灵”或“市场缺陷”。对此,西方经济学界一些流派主张用政府的干预作为“看得见的手”进行调节,笔者在上面已经论述了政府高于市场,它不能也不应该与市场平行。政府要做的事是通过采取一些列措施,对市场体系进行医治和修补,使之重新恢复生机与活力。但是当市场体系中的一些问题非政府能予医治与修补时怎么办?这就要求市场体系中另一只手左手??社会机制予以辅助。社会机制就是社会组织通过一定的行为,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各个方面对经济活动施加影响,以此促进整个国民经济良性运行。社会机制的主体包括社会经济组织、社会政治组织、社会法律组织、社会文化组织等等,这些组织通过制定一些行业规范与标准,通过对企业之间经济摩擦、纠纷的调解与处理,通过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来实施自己的影响。社会道德协调则通过爱国导向、守法导向、诚信导向、公正导向、敬业导向、互利互惠导向等对经济主体进行影响。社会协调机制的基础是企业与民众的公认。这一机制有利于消除“市场偶像化”,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打破“政府全能化”,约束政府行为,减轻政府压力;沟通和协调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沟通、协调市场、政府与企业、个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四、供给与需求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足

商品经济是供给与需求的统一体,正如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说:神为了让人看见需求与供给,给了两只眼睛。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初期,供给与需求就象一对孪生兄弟一样,形影不离。在货币诞生之后,供给与需求相对分离,因而产生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但供给与需求作为矛盾的统一体,始终存在并贯穿于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之中,两者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相互转化。一段时期,供给处于支配地位,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一段时期,需求处于支配地位,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就好象人的左右脚一样,时而左脚迈在前面,时而右脚迈在前面。当一只脚迈在前面时,另一只脚就应该主动跟上,并跨到另一只脚的前面,否则就无法前进。但这只是前和后的关系,不是长与短的关系,一长一短,便成为跛足。因此,供给与需求的暂时不平衡并不可怕,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表现。但作为大脑的政府,要善于发现问题,当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时,也就是经济出现跛足现象时,要及时采取方法,予以医治,使经济健康运行。

判断经济生活中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宏观经济的核心变量,是宏观经济活动的轴心。在宏观经济的现实运行过程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宏观经济的变化状态及趋势,以及国家所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及走向。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主要是以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互关系为中心的,并且以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互关系的协调为目的。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当需求明显大于供给时,就叫短缺经济,当供给明显大于需求时,就叫过剩经济。由于我国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直到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之后,才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1997年之前,我国始终受到短缺经济的困扰,在解决供需矛盾的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生产,增加供给上,这时的经济就是短缺经济,这一判断无论在理论界,还是政府都没有异议。1997年之后,供求关系的变化使我们始料不及,商品零售价格持续走低,需求不足,供给相对过剩。中央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每年发行1500亿左右的国债,刺激经济,拉动需求。但结果并不理想,相反还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如对民间资本的挤压。中央采取的政策显然是基于过剩经济这一判断作出的。我认为,从总体水平来看,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供给与需求还是平衡的,如果说需求相对不足,那只是供给这只脚暂时迈在前面。在一个人均收入不到800美元的国家里,出现过剩经济从理论到实践都无法解释,如果有所谓的过剩,那也是暂时过剩,或者是劣质过剩。

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市场经济的体系建设还面临着巨大任务,多年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仍然到处可见。政府始终无法从调节经济的微观运行中解放出来,对微观经济主体束缚太多、干预太多,加上多年积累的债务、社会保障欠帐等问题,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没有真正成为“自由人”,活力得不到发挥,私营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压。市场微观主体的不平等,公平的市场环境、秩序没有完全建立,市场机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历史上政府的包办,社会中介组织不健全,行为不够规范,社会协调机制基本没有发挥效能。长期致力于解决“短缺经济”,使我们的供给结构得不到优化,由此造成供给的相对过剩。这些都是我们发展市场经济的不利因素,必须下大力气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出版社1997年版。

[2]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理论》,改革出版社2000年版。

[3]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4]斯蒂格里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罗伊?哈罗德,《动态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7]罗伯特?M?索洛,《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8]刘厚俊,《现代西方经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第3篇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⑴表现:

通过公有资产的优势来反映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资产的优势是量与质的统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公有资产有量的要求,且要水平高、素质高,同时要把住命脉。

量的优势:全国范围的国有资产,集体资产,混合资产(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行业,量可以有所差别)

质的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确保了我国经济以公有制经济形式存在)

⑵实现的形式多样化:

①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股份制是主要的实现形式,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⑴要性:国有经济直接关系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经济性质)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

⑵表现:

①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有支配地位。

②国有经济必须提高整体竞争力和质量,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3.非公有制经济

⑴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⑵必要性:生产力水平决定;市场经济平等性要求。

⑶作用:①繁荣市场,满足人民生活各方面需求 ②增加就业

③优化经济结构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加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

⑷政策:引导、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

二.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⑴直接原因:我国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结果

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⑵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要求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尊重价值规律 ,优化资源配置。

只有承认生产要素带来收益,才能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最终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必须完善各类生产要素市场,保证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合理调节,防止两极分化

三.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

条件(根本):能够开展充分的竞争,保持灵活的价格。

⑵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说明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①.平等性

含义:在市场上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由什么决定: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

要求:

参与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平等性是竞争性的前提,在市场交换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

②.竞争性

含义: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存在广泛的竞争

必要性:竞争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是商品交换得以进行的前提

作用 :

使供求关系得到调整,促进优化资源配置的实现。竞争激励经营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优胜劣汰。(体现价值规律的作用)

负面影响:竞争会导致垄断,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盲目的竞争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自发性、盲目性)。竞争的动力源于对利益的追求竞争性易产生不规范行为要求市场具有法制性

要求:公平竞争,正当竞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生产者和经营者都必须严格遵守公平竞争原则,开展公平竞争,正当竞争。

竞争形式多种多样:价格竞争、技术竞争、质量竞争、信誉竞争

③. 法制性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易产生不规范的行为)

含义:健全的完善的法律基础、经济活动要依法执行.

作用:法制性是公平竞争的保障。调节竞争中个体利益活动的矛盾,保护公平竞争,从而达到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也能够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④. 开放性

含义: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市场、与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

必要性:

开放是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客观要求。社会化的分工与协作要求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承认各种生产要素能够带来利益。

作用: 优势互补;激励企业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生产率; 通过这两方面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要求:

反对封锁,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反对垄断,形成统一的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行对外开放,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调剂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市场经济的四个特征以竞争为核心。平等性是竞争性的前提,法制性是竞争性的保障,开放性是竞争性的要求。

四.宏观调控

⑴任务: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保持物价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⑵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市场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单纯的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经济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两极分化。因此,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需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⑶手段: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经济手段:财政、货币、税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供需)

法律手段:立法、执法

行政手段:要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必要行政措施来规范。

道德手段:建立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以诚信为重点的社会信用体系。

第4篇

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主要是通过竞争机制来发挥的。然而,如果只有自由竞争机制,“市场失灵”就可能损害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市场竞争在带来效率的同时,也会带来经济增长的盲目性、收入分配差距的悬殊以及其他不和谐因素,乃至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的同时,更应通过建立健全和谐机制,使全体劳动者在自主劳动和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走向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决定了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机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项基本要求;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须以满足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受到社会和谐机制的约束,同时也受到共同富裕与协调发展目标和相应政策的引导;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是竞争机制与和谐机制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各经济主体在和谐的环境中竞争,又在竞争中实现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充分的竞争不断地激发着经济主体的活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出现了竞争无序和失范等不和谐现象。这就告诉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着力构建一个规范经济主体责任、协调多方利益、均衡各方发展的和谐机制。近年来,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战略思想,对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具有根本指导意义。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继续强化竞争机制作用的同时,在发展理念上开始形成和谐的共识,在政策操作层面开始形成和谐的导向,和谐运行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竞争机制为市场主体提供利益动力,和谐机制则为市场活动提供协调的力量和环境以及利益均衡的引导手段和控制杠杆。只有这两种机制相互支撑、相互制约,才能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经济运行机制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类活动与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所以,一个和谐运行的经济机制首先必须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尊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充分保护和激励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确保劳动者权益的实现。正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加强法制建设。在经济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分散竞争格局下,必然需要一系列法律界定各自的产权,明确各自的活动规范,使经济活动在“利己不损人”的规则框架下展开,引导经济主体以合理合法的手段追求自己的利益目标,解决所遇到的利益矛盾,使整个社会朝着“帕累托最优”的目标和谐发展。

转变政府职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不能再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而要通过经济、法律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企业在不断改进技术的同时增加就业机会;引导企业节约能源,降低原材料的消耗,推动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好经济运行的调节者和裁判员,解决好市场公平问题和其他矛盾。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纯粹自由的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不同情弱者,而“弱者”和“眼泪”又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因此,必须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失业者给予资助,对困难群众给予保护。如果说竞争机制的结果是优胜劣汰,那么,和谐机制就应通过社会保障发挥雪中送炭的职能。

第5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正义;经济正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人们已经感受到了精神领域与伦理道德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诸如一些贪污、渎职、买官卖官现象;制假贩假、走私贩私、坑蒙拐骗、恶性竞争现象;人对人的某些陌生、冷漠、隔膜等等。其实,产生的这些道德问题所反映的决不仅仅是人们的"思想品质"变"好"了或变"坏"了的问题。从客观方面来看,恐怕与旧制度的失效和新制度的缺位有关。而究其根源,这些道德层面的问题所折射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正义发展和完善的问题。正义是道德的基础,没有正义就难以解决道德问题。

2007年2月26日,******总理发表题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的重要文章,首度定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大任务是实现公平正义和发展生产力,并特别指出,“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 什么是正义?正义包含着正直、公平、公道等基本语义。从思想史上看,正义虽然对于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语境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有着不同的涵义,但是,正义总是就特定社会关系而言的,"正义是一个表示关系的概念"①。正义是人们对某种社会关系所做出的价值评价。正义是表明着道德最初发源的观念,其实质是对人生存方式及社会关系是非、善恶、美丑的追问。

对正义的追问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时代,正义问题的内容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从个人正义到社会正义,从政治正义到经济正义。当下经济正义是社会正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形式,因为现时代,经济关系成为支配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所谓经济正义,就是把正义的价值理念导入到经济领域,关注人类如何不以自身异化为代价发展经济,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经济正义原则是经济伦理原则之限度,它拷问着经济伦理的正当性,它关注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对经济行为进行正义价值评判和原则规定。

二、经济与正义关系的一般考察

经济与正义总是相互关联的。考察“经济”的词源学意义,可以发现,经济行为的原初意义是一种道德行为,是满足人的正当需要的道德行为。亚当?斯密以理论概念的形式概括了这一联系。在斯密那里,市场经济内在地包含着一种伦理目的,具有一定的伦理道德倾向。与古典学派一样,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则紧紧围绕以“人”为中心展开,在马克思那里,经济理论所要探讨的不只是经济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经济过程的研究,探讨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应采取何种经济制度及运行机制。因此,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一种将经济分析、政治哲学和政策综合的体系”。②

从历史上来看,经济活动总是在一定的伦理(正义)环境中进行的,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有其特有的伦理观念和规则支撑。同样,任何一种伦理也都有经济作为基础。在人类历史的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的依赖关系”是人生存的自然需要,面对强大而神秘的自然,人们只能结成一个整体。整体性的实践方式决定了当时的整体主义的伦理。近代工业文明以来催生、成长着新的伦理。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渗透到社会的一切关系之中,使得个人从“人的依赖关系”里解脱出来,以独立的身份参与经济活动。“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这个阶段的重要特点。与此相应,这一时期的伦理便是个体主义为主的伦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日益拓展和深化,相信知识经济、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伦理思想也日渐呈现新的趋势,伦理将进入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有机结合的阶段。

再从现实的经济实践活动来看,经济与正义也是紧密相关的。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性实践活动,正义则是以价值为核心的合理性实践精神。实践活动与实践精神的辩证关系决定了经济与正义的相互关联:经济与正义都是 以利益为共同基础与最终指向。经济是以利益为核心的物质性交往活动,正义是以价值为核心的合理性实践精神。经济与正义都有规则的含义。经济既是活动,也是规则;正义是一种实践精神,同时也是一种交往规则。经济规则更注重现实操作性、交往的实然性,与利益直接关联;正义规则更注重观念反思性、应然性,对利益有一定的超越性与距离感。经济与正义都体现了人类的理性原则,体现了人类活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经济与正义总体上是一致的,但这并不否定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冲突。经济与正义的冲突,是经济和正义具有内在关联、统一基础上的主体间行为方式冲突、利益冲突、规则冲突。从本质来看,这种冲突是由社会分工为前提的实践方式的分化所引起的,是以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工为前提的。随着经济活动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支配地位的确立,随着经济独立化进程的展开,经济与正义的冲突也日渐凸现。

首先,经济与正义的冲突体现在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冲突上。在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中,经济发展只是手段,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和尺度。但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经济的高速发展固然给人类带来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造成了人类的生存危机。不仅如此,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还造成了人的异化和社会关系的物化。人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得到重视,而他的人格价值(个性、尊严、权力、生命价值)却被吞没了,使人成为物质巨人和精神侏儒。总之,由于经济发展仅仅从物与物的关系出发,仅仅以物的扩张、GDP的增长为价值标准对经济发展进行评判,这种单向度价值取向导致经济发展与人的整体发展的严重冲突。

其次,经济与正义的冲突体现在经济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冲突上。通常人们往往把经济发展仅仅看成是研究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却忽视了关于经济发展问题的另外一面,即“为何发展”这一价值论、目的论问题。而这后一方面,正是前一个方面的理论前提。如果我们不能对“为何发展”做出合理的回答,我们的发展就会因失去价值论基础而发生意义危机。与此同时,我们却对“为什么”这种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越来越变得糊涂起来。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现实社会发展中经济与正义的紧张关系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伦理问题,即:“我们能够做的,是否是应当做的?”“能够做”和“应当做”之间的冲突实质上反应了经济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之间的冲突。

再次,经济与正义的冲突还体现在经济发展的效率与公平的冲突上。市场经济是以利己心为动力驱动的,它强调自由竞争,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它可以极大地发挥人的积极性,最大地促进生产效率,促进社会财富的极大增长。然而,从分配领域来看,由于收入分配的基本依据是市场对个人贡献的界定,贡献多者,收入就高,贡献少者,收入就低。而收入差别的相对过大,则公平的程度相对就低,这样公平与效率就构成了一对矛盾。如果收入差别大到足以影响到人的尊严、平等的权利、社会的稳定时,就不能说这种任其发展的市场自由效率还是公平的。因而,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一方面会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穷者越穷,富者越富,从而导致效率与公平的冲突。

三、社会主义正义与市场经济正义的融合

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点,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和否定物出现的,社会主义正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不正义。因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阶段,由于生产资料公共占有取代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利用生产手段占有他人劳动的客观条件不存在了,于是人与人之间能够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了。平等、自由、和谐成为了社会主义正义的基本理念,也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正义的一般含义。然而,马克思提出的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可以彻底解决公平、平等的假设,在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了问题。在我国传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由于采取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要素不可自由流动,公有制经济运行行政化,收入分配平均主义,最终形成了社会成员的共同贫穷和严重的经济不平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是,中国社会由原来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转换是否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正义”一般含义的改变呢?答案并非如此。“社会主义正义”曾经被视作中华民族的翻身理念和民族国家重新建构的某种价值理性,那么我们发现这一命题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一致的。尽管它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但它首先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反抗,而后才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即先是工具理性,然后才是价值理性。正如学者们所强调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既是我们评判改革的阿基米德支点,也是评价我们现代化成就的全部出发点。但是,它不仅仅是作为对抗西方资本主义的特征而存在,它更重要的任务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而出现的价值变形、道德滑坡、****堕落等现象进行抵制和批判。它同样是作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但更多地则强调了其价值理性的一面,即对社会种种不公不良不正现象之价值偏离的匡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正义”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也是有着内在深刻的一致性。

当代的社会主义本质上依然要求平等、自由、和谐等社会主义正义的理念 。邓小平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消灭剥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正义的根本体现。共同富裕强调所有社会成员享受社会物质财富的平等性,决不允许一部分人的富裕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富裕幸福为代价的现象存在。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从事经济活动所应遵循的正义原则,是人们判断现实的经济活动是否合理、公正的标准,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应当承担的责任。社会主义追求的一个核心目标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就是共同富裕。温总理提出的“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则再次表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需高度重视正义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再从市场经济的正义原则来看。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它的正义原则是经济个人主义。经济个人主义是个人主义在经济领域中的表现,本质上肯定个人占有、支配财产的自由。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目的和经济发展目标决定其正义原则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市场经济的机制为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运作的载体,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发展前景决定了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将是所有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价值目标。

市场经济正义作为市场经济的道德伦理精神,既是人的一种实践精神,又是人的一种精神实践。首先,市场经济正义作为人的实践精神,是对市场经济的适应。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具体的制度文明,它不单是一种经济运行形态、经济组织形式,也是一种文化道德形态,包含着一种价值品格和道德气质,从伦理方面规定着人们谋利的路径、手段和方式。因此,作为人类实践精神的市场经济正义正是从市场经济的实际运作机制、内在运行逻辑中提炼、概括出的其内在的道德精神和道德品质,它反映着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同时又反作用于市场经济,为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提供道德立法。

其次,市场经济正义作为人的精神实践,也是对市场经济的超越。 从市场经济发展自身看,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正义的进步,但市场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产生完善的道德伦理。市场的趋利性、拜物教以及市场运行原则的泛化诱发了一系列的****丑恶现象,导致了人们道德精神的缺失。但是,市场经济这种内在的正义局限性并没有否定伦理道德的力量,相反它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市场经济正义对市场经济超越的必要。市场经济正义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生成的伦理价值,它不仅是围绕经济活动而具有的纯工具性存在,而且还表达着人们对现实状况的不满,对理想价值的崇尚和向往,蕴含着人们在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中对其存在意义和终极价值的追求。由此可见,市场经济正义除了具有工具价值外,还具有终极价值,具有批判性、否定性、超越性和崇高性的特征。所以,市场经济正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不只是被动适应,不只是停留在吻合经济人的行为特性的价值认同和价值建构的层次上,更应超越经济人的功利视角和市场经济的自身局限性,达到由经济人到道德人、直至全面人的提升,从而为完善市场主体的人格,也为完善他人和社会提供一种特殊价值的实践精神。

通过对市场经济适应与超越的辩证,市场经济正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着道德精神的支持。由此,市场经济客观上需要在更高的道德层面,为市场的良性运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进而为在社会主义指向上,基于规范和诉诸良心的统一,开拓更大空间的道德秩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市场经济正义秩序,不仅包含了一般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而且蕴含着社会主义的伦理承诺和道德规范。它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深度抑制,而且与社会主义正义的本质要求相一致,它蕴含着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所以,社会主义正义观与市场经济正义观完全可以相互兼容,融合成一种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观。

四、以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思想为统领,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观

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转轨时期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文精神。没有植根于人文精神这块沃土上的人类关怀,人只会沦为纯粹的经济动物,丧失人所应具有的一切生存意蕴。一个国家如果不能为其自己的国民寻求公平和正义,将永远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在当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面对正义缺失和种种道德伦理危机,迫切需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思想为统领,建构科学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观。

一是发展正义。发展正义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的基础。诚如马克思所言,正义是“特定的历史与社会的经济结构所派生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③。现代发展正义最早来源于可持续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要求公平利用自然资源,公平分配物质财富,公平承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责任和义务,即保证当前共同利益的代内平等和未来利益的代际平等。而无论是代内平等还是代际平等,都强调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机会、利益均等的发展,要求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树立平等、合作、共存的意识。可持续发展的这种伦理观本身就内涵了经济正义的思想。

发展正义已成为当下新发展观的应有之义。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发展必须被视为是一个既包括经济增长、缩小不平等和根除贫困,又包括社会结构、国民观念和国家制度等这些主要变化的多元过程。”④我们党在总结我国过去发展的经验教训与借鉴国际上发展观的得与失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更是反映了当前我国发展正义的根本要求,其强调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在当前实现发展正义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是经济制度正义。经济制度正义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的核心。经济制度正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制度本身的正义,二是经济制度运行的正义。经济制度本身的正义强调的是经济制度本身的价值取向,强调经济制度本身包含着正义价值追求。任何经济制度的设计和建立都离不开一定的正义观基础,有什么样的正义观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制度设计。经济制度运行的正义即是经济制度运行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它要求在经济制度运行时必须按照制度安排中所确定的规范和模式而施行。比如经济制度的运行需要有一定的权威机构来保障,于是就面临着制度运行中一系列有关正义的问题,如权威机构的存在是不是正义的,机构的权限和职责应该如何才是正义的,机构所追求的正义目标是优先保障自由还是优先确保幸福?机构通过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这种正义观及其相应的规范和经济活动模式?等等。

经济制度正义是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统一。一方面,经济制度正义是一种实质正义,隐含着经济活动“是什么”和“为什么”方面的正义。另一方面,经济制度的运行又是一种形式正义,它关涉“怎样做”的正义,是经济制度在运行时严格地服从和坚持实质正义并依据它来一视同仁地处理各种事务,它要求类似的情况类似处理,不同的情况不同对待,使实质正义得到始终如一的贯彻和落实。经济制度正义也是经济制度得以创新的内在动力。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的经济制度都是正义的制度,也并非所有经济制度都自然地具有道德上的合理性和正义性,而现实的经济制度总是存在着种种局限。于是,对经济制度的正义追求就成为不同于实用性要求之外的另一种理性要求,其目的是指向社会一定目标的“善”。

三是权利正义。权利正义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的关键。经济正义从本质上来看,反映的是人们自身的社会地位,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人身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它要求每个人都具有独立的平等的人格尊严,享有正当权利的自由,同时也承担平等待人、尊重他人正当权利的义务。所以权利正义问题构成了经济正义的重要内容。实现权利正义可以调动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可以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正如诺齐克所言:“经济社会有效运行的首要问题应该是个****利的自由保障问题。”⑤

罗尔斯认为,“每个人对与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⑥在经济发展中,社会合作体系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当具有同样的尊严、同样的基本权利,人的生存权、就业权、受教育权等基本权利应当得到保障。在市场经济中,由于经济的、自然的、生理的条件,必然会出现人们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形成对于弱者不公正的事实,必须通过合理的制度与非制度安排来维护和保障弱者的利益和权利。经济正义首先体现在人们所应具有的各种权利的公平上,这是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逻辑起点和实践起点上。没有权利公平,就不可能实现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在我国现阶段,每个社会成员应平等地享有:基本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迁徙权、言论权等基本的自由权利;基本的生存权,包括维持生存和人类再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基本的卫生保障,基本的安全保障;基本的发展权利,包括接受义务教育,平等的进入市场等。

四是分配正义。分配正义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的基本形式。分配正义就是要使分配尺度与人的发展尺度相统一,公平与效率相统一,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不正义分配的矫治。罗尔斯认为,“分配正义是要通过制度安排在社会成员中对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进行合理配置,使每个人对自己的分配所得及自己与他人分配所得差距与自己的条件及他人的条件感到均衡,从而维护社会的秩序,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⑦相反,如果分配不公正,人们就会感到不均衡,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会出现不安定。因此,如何兼顾各方面利益,制止各方为了私利而进行损害性的竞争,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存在与发展,是分配正义的主体内容。

目前,我国的分配不公正现象较突出,收入分配不平衡的现象已相当严峻,其不仅表现在城乡居民之间和东西部地区之间,还表现在城市内部、农村内部、不同行业之间、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等各个方面。从总体上来看,目前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平均主义分配模式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模式转变的产物,是市场经济中竞争加剧的必然结果。在非均衡发展的一定阶段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一定的合理性。收入差距的合理性扩大有利于资本的积累和经济效率的提高,进而推动国家经济的增长。但是收入差距过大,人们的不满情绪就会增长,经济增长的环境就会破坏,从而又会损害效率,进而阻碍一国的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的和谐。因此,实现公正分配,确保分配正义,已成为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义的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何建华.经济正义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王睿欣.市场经济伦理的哲学透视[J].理论前沿,2006,1:45-47.

第6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公平

中图分类号:F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0-0069-02

一、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以及由他衍生的价值增殖规律(生产剩余价值并进行积累的规律)。价值规律是单位商品的价值最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的规律,价值增值规律是以生产力为手段达到正比增殖价值的规律。商品生产者只要提高生产率就能正比使投入的资金或资本保值和增值;同时,优胜劣汰竞争中,它还迫使其他生产者也必须提高生产率,资产阶级正是依靠这两条规律“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社会主义更要利用这两条规律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已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都只能按照价值规律来办事。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公平原则。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市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平原则作为确保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得以真正落实的道德对策,主要体现在它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劳动者提供条件的公平、机会的公平,市场是天生的平等派。市场运作本身就必须使利己性与利他性结合起来是市场运行的客观规律,它要求市场经济的环境是没有歧视和特权存在,竞争的机会和起点公平,市场主体交换和竞争所遵循的原则相同。在公平的规则下,人人都能享有同等的机会和权利,以最终达到资源分配上的公平。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公平,因此我们在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要注意做到注重公平。

二、不公平的原因分析

在“发展是硬道理”的指挥下,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大关,人们生活直冲小康社会。20多年来的经济成果是很多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与此同时,我们的社会不公平的现象也是越来越突出。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达3.22:1,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另外,地区间的贫富差距也很大,我国东部最富省份与西部最穷省份的人均GDP差距达10多倍。目前在全国城镇就业人口中有约4000万左右的下岗职工和院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失业人口,他们中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拿到每月200元左右的“低保”费或失业救济金;有人数在2亿左右的从农村流入城市和矿山的“农民工”,他们大多从事着城市中最累、最脏、最苦、最危险和最不稳定的工作,收入只在500-1500元/月左右,而且一般享受不到“两保”待遇,他们中许多人是处在社会的边缘化合办边缘化状态,即他们既无法回到故乡的农村去谋生,又由于身份问题而不能被城市所真正接纳,在企业中高官和普通职工的收入差距大的惊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存在确定了人一开始就处在不平等的地位

中国公民在户籍上被人为的划分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户口迁移过死,难以满足公民正常迁移的需要。现在2亿多农民进城务工所获得的待遇也是无身份的农民工,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甚至农民工受歧视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户籍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挂钩,被人为的赋予太多的“附加值”。而市场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人格的平等和一切资源的自由流通(包括权利和人才),二元化的户籍管理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是完全违背的。

2、社会法制不健全。市场经济所强调并主要体现的公平是参与和过程的公平,它需要有人人必须遵循的规则作保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说规则公平。没有规则就没有当代的市场经社会,有规则大家都不将其放在眼里,那规则如同废纸。目前中国的法律部门和法律条文已趋向健全,但法律的效力还是很弱,我们应加强对于法律权利的维护、执行和监督。

3、资源分配不公平。“仍然贫困的原因是他们被排斥在资源机会、信息以及较富裕的人所拥有的人事关系之外。另外,贫穷本身就是遭受社会歧视的,这是的穷人更加难以进入生活所必需的社会网络获取生存所需的资源,这种恶性循环是很难打破的。”另外,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本质上就是权利经济,自愿由政府来控制,有权利掌握着的意志来决定如何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分配,中国有着悠久的“官本位”意识,如此时的权力与利益相结合,而当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制约、阻止它的时候,权力的鲤鱼就会很快的膨胀起来,滋生腐败。

三、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社会结构急剧转型,社会各阶层利益分化也呈现扩大化趋势,当今社会的产生了相当比例的弱势群体,他们收入比较低,社会地位落差大,社会认同感不强,恶性屡屡发生,所以协调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公平和效率使中国经济和谐发展就不是一句口号,需要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加以实施。

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分享社会发展的进步成果。

首先,改革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流动受到限制和约束的状况得以改善,大量农村人口进城经商务工,但他们在工作、生活、教育、劳动保障等许多方面却不能和城里人享有同等的待遇。改革户籍制度、教育、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体系结构,尽可能地为社会每一个人都提供和创造公平的机会。

其次,要维护公平竞争和合理分配原则。市场经济崇尚和鼓励竞争,在竞争中推动生产力发展,创造社会价值,使每个人都有参与公平竞争的权利。竞争必将导致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分配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与人们在智力、体力上的差异和劳动付出相一致的。它体现了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的不同作用,能够激励人们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同时也能实现个人最大价值。我国现阶段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

第7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建设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0(C)-0040-02

一、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基本理论概述

(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含义

所谓市场经济,从狭义上讲是经济活动的一种调节手段,是社会资源的一种配置方式,使经济运行的一种形式。从广义上讲,市场经济也是一种经济体制,是使市场供求能自由调节产需的运行方式得以实现的经济体制。也就是说,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自动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主要方式,它不是一种经济制度,也不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法和手段;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基础来配置资源的。

民主是一种保障在民的政治制度,它最实质性的意义就是人民的统治,人民的选择。民主主要规范人们的政治生活,保证人们的基本人权,给人们提供平等参与政治的机会,但也规范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民主制度重视政治的过程和程序,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政治,争取自己的民利。因此,民主对整个国家和民族以及广大人民群众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二)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1、经济发展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到资本主义初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化大生产取代了分散的个体生产,从而打破了封建社会封闭、分散的状态,各行业、各地区为了生产互相联系在一起,整个社会成为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奠定了近代民主制度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2、民主政治受限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质特征一定意义上使政治民主被追求利益的动机所束缚,民主政治建设的广泛性受到影响。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最原始、最本质特征,也正是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人们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积极地进行生产和经营,才形成了市场的激烈竞争,进而促使生产者积极改进生产技术,整个市场形成了良性循环而得以有序运行下去。但市场经济的这种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也容易导致人们对财富的极度崇拜,造成社会上贫富差距扩大,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建设。

二、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就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化道路。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同时,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5年10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发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该书总结了新中国建国以来民主政治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之一就是近年来我国的基层民主建设成绩显著。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对推动我国民主化进程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从社会中吸取力量,通过全社会的力量来推进民主化进程。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范畴,强调通过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近几年来基层民主建设,包括农村的村民自治,城市的居民委员会自治、社区自治,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扩大了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提高了农民政治参与的素质;有效地化解了农村中出现的矛盾,维护了农村的社会稳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委员会是中国城市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在城市基层实现直接民主的重要形式,它的建立和完善能够更好地协调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能够把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是保证职工对企业单位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对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计划提出建议;对工资、奖金、奖惩等重要规章制度进行监督;对有关职工生活福利等重大事项提出决议,这对于企业的生产管理、协调劳动关系、保障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进企业单位的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些基层民主形式容易推广社会主义民主文化,为民主政治建设创造有利的民主文化环境,有利于推动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

(二)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分析

1、民主观念意识单薄

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性的发展,造成了人们的奴性心理。人们安于现状,造成了对“权威”的依附和崇拜,广大人民群众缺乏主体意识,人的独立性和政治自主意识得不到发展。人们之间交往甚少,从而产生了对政治上的疏远、冷漠,严重遏制了人们主体意识的生成。特别是边远地区,由于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现代民主意识淡薄。这就造成了人们思想转化慢,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十分冷漠,更谈不上对国家大事的关心,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另外,由于经济、政治等原因,我国人民的政治参与程度不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有些地区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人们的民主意识也相应有了提高,但由于人们本身政治素质还不是很高,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畅通的民主政治参与渠道,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人们参与政治的热情,影响了人们参与政治的程度,这都会阻碍整个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影响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速度。

2、民主政治建设不平衡

我国的经济发展缓慢且较不平衡,文化教育资源落后又不平衡分布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呈现出不平衡。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撑,更需要文化教育水平的支持。没有经济的高速发展,离开了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就不会有民主政治地继续推进。

现阶段我国经济有了明显地发展,但毕竟底子薄、发展晚,离民主政治发展所要求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差距;由于我国地理环境、气候和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导致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都限制了公民现代政治观念、政治意识的生成,影响了公民的政治参与。人民群众文化教育水平作为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对民主政治发展至关重要。

三、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主政治建设的策略研究

(一)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

任何一个国家要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必须首先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心才能稳定,国家政治才能稳定,民主政治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政治稳定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保障,邓小平在这方面有很深的见解,他认为世界上一些国家只所以出现问题,根本原因是经济没搞上去,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了,这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所以必须搞好经济建设,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民生活的提高,才能保证国家政治的稳定,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才能得以发展。所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也是进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

(二)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主政治建设的原则

首先,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发达,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且发展不平衡,而且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逐步发展、逐渐完善的过程。其次,传统的封建专制主义影响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制约因素。某些地区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影响较深,各种各样的社会习惯、封闭落后的思想长期存在,这都影响了当地人们的民主意识的提高,人们政治参与的能力和素质提高。但这些状况的改变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需要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我们对民主政治建设既不要盲目乐观,急于求成;也不能知难而退、无所作为,应当采取坚决积极的方针,依据我国国情,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三)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管理

1、提高公民素质,加强民主意识

首先,人民群众不仅仅要提高自己的民主意识,还要提高自己的民主素质。以网络参与民主为例,开放的网络空间,高度匿名性的网络交流,使人容易忽视传统道德的约束,导致网民不够成熟与理智,产生缺乏责任感的网络舆论或者网络行为,因此民主道德的提高也很重要。

其次,人民群众有了参与政治的能力,还要有参与政治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引导。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引导,提高他们参与政治的理性化,加强参与政治的锻炼;另一方面,还要创造人民参与政治的渠道,保证政治参与渠道的畅通。只有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民主政治的建设中来,才能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才能不断前进。

2、加强民主建设,完善民主政治制度,强化民主政治建设的保障

一定要加强党内民主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党内民主是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其目的不仅在于健全党内民主生活,更重要的在于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互相促进。发展党内民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逻辑起点和内在要求。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是一项重要任务。党内民主是党内民主制度与党内民主生活的有机统一。发展党内民主关键在制度建设。党的制度建设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发展党内民主关键性的本质内涵。加强党内民主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要以改革党内选举制度为根本,落实和保障党员选举权,以健全党务公开制度为重点,落实和保障党员知情权,以完善党员意见表达制度为基础,落实和保障党员参与权,以创新党内监督制度为关键,落实和保障党员监督权。

3、加强立法,规范经济市场,优化民主环境

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民族经济和文化。中国各民族要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加快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提高他们的科学水平,提高他们经济的竞争能力是中国在新世纪要解决的头等大事之一。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注意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在实践中遵循如下的原则: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的竞争能力;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加强基础教育,推动民族语言文字与现代化、信息化接轨。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

参考文献:

[1]闫铁力.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J].华东经济管理,2006,(05).

[2]张利华.论我国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发展的有机联系[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

第8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究竟有无经济学内涵?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有两本回忆录值得一读。一本回忆录是1990年代初任国家体改委主任和国家计委主任的陈锦华先生的《国事忆述》,最近这本书也出版了英文版。据陈锦华的回忆,撒切尔夫人当面对邓小平和都说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概念是不成立的,因为只有资本主义才可能有市场经济。给陈锦华打电话,希望他们从理论上解释一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陈锦华连夜召集体改委理论局开会。当时有人提出,发明“市场效率概念”的意大利思想家帕累托,还写过三卷本《欧洲社会主义史》――这或许能说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这两个词搁在一起,不会是一点意义都没有的,否则帕累托为何同时写这两个主题呢?这个回答很有趣,但显然不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面回答。

第二本值得读的回忆录,是上海市前副市长,后来担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的赵启正先生写的《浦东逻辑》。在书中,赵启正详细介绍了浦东从一个非常不发达的农村,在短短十几年中发展成为一个国际瞩目的东方明珠城市的过程。为什么浦东发展这么快?赵启正最有意思的观点是:浦东开放不是靠一般意义上的对公共设施的财政投资,而是基于公有土地资产的市场运作收益。他总结了八个字――“空转启动,滚动开发”。这八个字的内容是,基于土地的公有制,浦东开发没有主要靠财政投资,而是估算出租土地使用权的收入,作为浦东新区四个开发性公司的国有股,一旦有这个“空”的(估算出的)国有股以后,开发公司可以向银行贷款,可以吸引外资,因此第一轮开发是“空转启动”的。但是一旦开发以后,土地价格就会上升,国有股可以从中分红。滚动开发,每滚动一次,就开发一次,通过国有股分红的形式,使土地增值收益大部分社会化,用于进一步开发,直至浦东新区建成。所以浦东开发模式被总结为“空转起动,滚动开发”。这个例子非常生动,说明了什么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种公有资产在市场中运作产生收益的经济。

现任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同志,原来是上海市经委主任。他把“浦东经验”带到了重庆,并有了新的发展。

我认为,可以把“重庆经验”概括为“国资增值与藏富于民携手并进”。到2008年6月底,重庆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突破7000亿,比2002年1700亿增加了4倍,这在“国退民进”的大环境中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更令人惊奇的是,这种“国资增值”,不仅没有“与民争利”,反倒促成“藏富于民”。例如,当全国多数城市购房的契税是3%~5%时,重庆购房的契税一直保持在1.5%。又如,中央给西部12个省市的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之一是允许他们对企业只征15%的所得税,但目前只有重庆还在使用15%的税率,其他省市由于地方财政压力主动放弃了优惠,仍然征收33%的企业所得税。重庆的民营企业只须交较少的所得税,这是“藏富于民”的又一表现。在应对当前国际性金融危机中,重庆又在出台一项“藏富于民”的重大措施:居民第一次买房款可以从地方个人所得税中抵扣。

“国资增值”与“藏富于民”得以携手并进的机理是什么?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多次与记者访谈时强调,关键是通过国有资本对社会资本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从而有经营性收益上缴,使政府有能力减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重庆的具体做法有三:一是对市属国有投资集团“五大注资”,即国债注资、土地储备收益注资、存量资产注资、规费注资、税收返还注资,从而增加国有企业的净资本金,加大它们的融资能力;二是财政局对国有投资集团的融资活动不担保,各大投资集团之间也互不担保,集团内规费资金专款专用、不交叉混用的“三个不”;三是投资集团资产负债、现金流、投入与资金来源实现“三大平衡”。我们不妨把“五大注资”“三个不”和“三大平衡”称作“重庆经验”的“三大法宝”。

“五大注资”是“重庆经验”的“第一法宝”,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重庆很大,山路很多,交通不方便,为此重庆启动了“八小时重庆”计划,大量修路,力图在八个小时之内到达重庆的所有县区。“八小时重庆”的建设,就运用和发展了上海浦东开发的经验。黄奇帆副市长在重庆建立了八个国司,把中央分给重庆的国债集中注入八个投资公司作为国有股,壮大国有净资产,这样形成了获得商业银行贷款和吸收民间资本的基础。然后他把路桥收费和历史上形成的一些公有存量资产也注入国司作为资本金。更有意思的是,他利用土地储备收益给八个国司之一注资,这既用活了公有资产,又可以进一步带动民间资本。如建一条路,可以先邀请民营资本或外资搞BT(Build and Transfer,建设后再转让),但是重庆国司也可以很快回购。因为路一旦建成,土地收益就上涨,重庆国司就有了来自公有土地增值的资本金注入。2004年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的修建就是如此。先进行BT,三年后重庆城投就将之回购,因为朝天门长江大桥周围7000多亩土地已经进入城投的土地储备。同时,黄奇帆副市长还把公益性国有投资公司的税收返还给它们,进一步壮大国有净资产。

可见,“五大注资”的实质是增加国有净资本从而带动社会资本。土地储备收益是“五大注资”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我国其他城市也有类似的“土地财政”。但国债注资、存量资产注资、规费注资、税收返还注资,则是重庆独特的增加国有净资本从而带动社会资本的形式,它真正用活了国有资本。我认为,“五大注资”的理论含义十分深刻,它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经济,不是国家行政权力任意干预的经济,而是国有净资本在市场经济中运营增值的经济。

我们还可以用当前西方金融危机中两种救市方案之争进一步了解“五大注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意义。美国保尔森财长一开始的救市方案,是用7000亿美元买银行坏账。但是,绝大多数民众觉得这种买坏账的方式非常不公平,认为这是用老百姓的钱来救那些华尔街银行界的富人。更重要的,如索罗斯指出的,用7000亿美元买银行坏账也是没有效率的,因此他认为必须用公共资金入股,即必须进行部分国有化,才是一个既有公平、又有效率的救市方案。从公平角度看,如果以后国有股有收益,可以还给公众,救市就不是完全补贴富人。从效率角度讲,7000亿美元如果作为国有股注入银行的话,根据巴塞尔协议8%自有资本金的规定,实际可以带动84000亿安全资产,这样远远大于原来的7000亿。当然,保尔森一开始不愿意这么做,但当英国明确宣布救市方案以部分国有化为主之后,美国也跟进了。这个西方国家正在出现的部分国有化有些像中国的公司持股结构,AIG国有股占79%,皇家苏格兰银行国有股占57%。我们有国有股、法人股和个人股,我们主流思想一般认为要进行国有股减持,但是现在西方出现的情况是国有股增持。当然,保尔森认为国有股增持是暂时不得已的,他希望救市方案的时间是两年。但是,现在所有救市方案的模型来自于大萧条初期建立的RFC(Reconstruction Finance Corporation)。这个模型是在1932年12月建立的,当时也是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注资持国有股,也说只有两年,但实际上RFC到1955年才停止存在。在23年时间之内,美国大量银行和企业,都是有大量国有股存在的,也正是依靠这种方式才度过了大萧条和二战。这种形态就有些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纯政治性的口号。更有意思的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能对现在西方整个救市方案都有启发。不久前,中司的楼继伟董事长在清华作了一个报告,他认为我们在两房的投资没有亏损,因为我们买的是两房的债券,不是股票,如果当时买的是股票的话,现在美国国有股注资后,我们作为原来的股东,股权就会稀释。但中国买的是两房的债券,不是股票,美国救市后中国就不会亏。美国国有股注资以后,原来私人股东的股权就被稀释了,怎么办?美国有各种各样的方案,争论很激烈。我们讨论国有股减持的很多思想,如“大小非”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倒过来运用的话,实际上可以在重建国际金融体系的会议上,给美国一些建议。根据中国的国有股、法人股、个人股共存的经验,我们完全可以给美国派出顾问团。这也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重要的经济学内容。

黄奇帆副市长总结的“三大法宝”的第一项――增加国有净资本从而带动社会资本,使我想到了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米德(James Meade)。米德是凯恩斯的学生,也是现在世界各国使用的GDP核算法的两个发明人之一。在英国,詹姆斯・米德与19世纪《论自由》一书的作者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同属于自由党。米德继承了穆勒的“自由社会主义”――结合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传统。米德一个最深刻的思想就是“公有资产的市场收益可以降低对税收和国债的过度依赖,提高整体经济效率。”国家如果不能依赖国有资产的市场收益,则只能依赖税收和国债;但税率过高会降低个人和企业工作和创新的积极性,这样国家不得不依赖发行国债;但国债过高又会抬高利率,不利于生产性投资。我们可以香港为例来直观说明米德的“自由社会主义”中公有资产收益和税收的关系。香港连续数年被国际评级机构评为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因为香港税率很低,鼓励人们创业和努力工作。但人们往往忘了提及香港之所以能承受低税率同时又能给居民提供免费的基本医疗,是因为香港政府有一大块公有资产――土地,其土地使用权的市场拍卖收益为政府所有。将国有资产、税收和国债三者作整体通盘考虑,通过国有资产的市场收益来降低税率和减少国债,是米德对“自由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贡献。香港之所以如此,也是和19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有密切关系的。当时亨利・乔治(Henry George)的地租社会化、土地国有化理论在世界上影响很大――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的重要部分就来自亨利・乔治。英国的社会主义者感到在英国改变土地私有制阻力太大,但这一方案得以在一些殖民地实行,香港因此就成为“自由社会主义”的一个实验地。

“重庆经验”正在以比香港更大的规模和维度上进行着“自由社会主义”的实验。它值得全国人民密切的热情关注!如果我们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民主监督,同时使国有资产增值有一部分进行“社会分红”,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会更完善。目前,世界上社会分红最大规模的发展,是在美国阿拉斯加州。阿拉斯加州州长哈蒙德二战间在中国当飞行员,1979年邓小平还接见过他。阿拉斯加的石油是归全民所有的,石油开采权拍卖收益,让阿拉斯加每个居民享受社会分红。因为有公有资产的收益,阿拉斯加州取消了州个人所得税。阿拉斯加社会分红的实践从1980年到现在已有近30年,其最高值在2000年。当年一个阿拉斯加居民的年底分红将近2000美元,如果一对夫妻加两个小孩一年就有8000美元。我近年来一直呼吁借鉴阿拉斯加经验,建立“中国人民永久基金”,以公有资产增值为基础进行全民社会分红。“国资增值与藏富于民携手并进”的重庆经验,如果进一步和“社会分红”实验相结合,可能会有更令人期待的发展。

第9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公有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和确立

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人们的思想解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经济理论研究也趋于活跃。在这个时期,经济学界开展了多方面的大讨论,出现了改革国家所有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念主张。但当时“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观点还占统治地位,经济理论的整体突破还没有完成,代表者有李震中和姚耐的“计划经济说”:还有的学者认为商品经济子虚乌有,代表者有张理智;正因如此,1978年之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这就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最大的,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和基础。

从1992年开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和实践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以1992年“南方讲话”为标志,“三个有利于”观点的提出,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取得长足的进展。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精辟论断,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人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由此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作为经济机制,它的基本特点或内在要求,就在于通过运行的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和有效性来配置资源。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它强调的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下发展市场经济,而不是说市场经济本身具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性质的区分。市场经济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不同利益关系决定的一种经济形式,它有自身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市场经济的共性或一般性;而不同的社会制度条件,使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表现为市场经济在不同社会条件下的特殊性。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必然受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呈现独特的基本特征。

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到现在六十年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而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在于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实际上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问题。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方向的根本保证。生产资料为谁所有,谁就可以支配财富为谁的利益生产。恩格斯认为“如果说财富包含了对人的支配,那它主要地,几乎完全地是依靠和通过对物的支配来进行对人的支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基础。如果在理论上淡化公有制,在实践中不坚持公有制这个基础,社会主义就将成为一句空话。当然,在现阶段,“公有制为主体”要摒弃越大越公越纯越好的观念。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经济中的公有成分等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仅要体现在数量上,更重要的是质量上具有竞争力、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低,发展又很不平衡,客观上要求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且,非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如产权清晰、机制灵活、适应性强,能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有更大更健康的发展,使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以计划指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传统观念认为,社会主义是公有制、计划经济;资本主义是私有制、市场经济。因此,我国在1956~1978年间,一直把非公有制、市场经济视为异己力量,对之进行排斥打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事实上,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短短的2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多年来,我国经济平均增长率9.5%,高于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速,也高于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创造的世界历史奇迹。

计划和市场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长处,也有各自的局限和短处。计划调节的优势范围主要在宏观领域,能有效地对经济总量进行控制,但对微观经济活动难以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市场调节的优势范围主要在微观领域。能有效地激发经济主体的活力,但对经济总量的平衡、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的调节显得无能为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确切地证明,克服市场经济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的根本手段,就是计划,而不是不能与计划相提并论的宏观调控。只要社会主义不以盲目无序的市场经济为追求,那就不能不要计划。只要摒弃计划,不论市场体系多么发达,市场机制怎样健全,市场经济就总是脱不了盲目与无政府状态,因为它只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脱离计划的市场经济,是没有资格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市场与计划各有其客观上的地位和作用范围;前者是基础性的,后者是全局性和方向性的。这两者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定发生的合理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与计划互为补充,互为依赖;(2)市场以计划为指导,计划以价值规律为基础,二者相互渗透;(3)微观经济活动靠市场。宏观经济活动靠计划。上述关系或关系类型,既不具有相互对立与否定的性质,也不具有先后继起性。这些关系,构成了市场与计划关系的内涵。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在宏观计划的主导之下把宏观计划与市场机制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企业的眼前的、局部的利益与国家的长远的、整体的利益结合起来,并使前者服从于后者。那种认为市场机制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只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能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即使需要有计划也只是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才让其发挥补充的作用,从而把市场凌驾于计划之上的看法,从根本上否认了计划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抹杀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

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

四、以达到全民的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与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必须形成生产无政府状态,两极分化,需求不足,周期性经济危机。失业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伴侣和必要条件。

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和最基本的追求,因而也必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用“最终”来说明“共同富裕”的时段性和目的性。市场经济能够促进生产力更快发展,有利于增加财富,有利于共同富裕,同时必然带来两极分化,而不是共同富裕。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以致从某种文化的事实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市场经济目前显现出来的功能和作用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还具有相似性。严格和彻底意义上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具有共同富裕的内在特征,并能实现它。能够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市场经济真正充分地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因而也是它区别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所在。

实现我国市场经济成为达到共同富裕的市场经济的思维有两种:一是用社会主义原则改造市场经济本身,如增强和扩大公有制经济,防止私有化和私有制经济的蔓延;启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市场机制、计划机制,使二者相协调,追求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二是市场经济外部采取措施,如运用完善的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减缓和减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除上述之外,我国现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在这个大家庭中农民是占有绝大多数的。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其要关注农民,农民作为市场主体远比其它任何市场主体都大。发展市场经济使人民共同富裕,其重点、难点和核心就是使农民逐步富裕。从我国实际出发,使农民通过市场经济走向富裕,根本在于如下两点:坚持发展乡镇企业,使自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以发达的交通、通讯和社会化流通体系,把浩如海水而又分散的农民同整个国民经济联结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五、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政治保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当前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现在全国人民正在努力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领导经济建设就是党的中心任务。

第10篇

创新是以原有的东西为依据,然后将其不符合历史发展的部分进行突破,从而深化与革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20多年的成长过程中,它也有自己的一套创新之路。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上看,它首先是突破了计划经济,形成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其次,它确认了市场经济是一种计划型的商品化经济。最后,从根本上破除计划经济的陈旧思想,确立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党的十四大就深深的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它给我们带来作为社会主义人的无比幸福感。相对于计划经济的那种教条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为开放,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一般的市场经济,但又有一般市场经济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形式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分配制度上表现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制度并存,在国家宏观调控上,不仅看中当前的利益,更规划好长远的利益,同时也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一个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

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作为一个整体,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它的一个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有力的支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在警醒着市场经济的不足之处,更是表达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份热爱。经济是国家的命脉,经济是衡量一个国家地位的标志,只有经济搞好了,这个国家才有屹立于世界,永受膜拜。而作为一个大国,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着特殊性,它需要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接受挑战和突破原有的模式,才能变得越来越好,而它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理论创新。很早就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争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当时社会主义还不健全,他们也不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因此他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析,只能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进行。而得出的一个结论却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背离的,有二点可以说明这一个观点。首先,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公有制的情况下,个人或集体的利益已经没有那么重要,而国家却可以轻而易举的分享其中的利益,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违背了它的公平正义。其次,在公有制的情况下,市场的调节主要按照计划来分配,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市场调节情况下的一种自由自主的经济,因此,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还是背离的。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比较认识下,不断深化和丰富了这一理论,并且验证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统一的这一事实,将它很好的运用到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去。

2.道路创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是在吸取了计划经济道路的教训而不断摸索出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经济发展的一大创新。实践却表明,计划经济不适用于中国,它终将被否定。而马克思、恩格斯在社会主义的理论设想却是社会主义市场走计划经济,但这一理论也没有被他们证明,同时,他们也没有看到市场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可是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计划经济很多毛病还是凸显出来,比如说它解决不了市场中的供求与需求的关系,它只是靠计划,靠指令而执行自己的任务,呆滞,不灵活,不能及时满足人们及市场的整个需求,因此它的经济效率就会降低,人们也会开始反抗这种循规蹈矩的计划经济道路,而且计划它只是规定死了的东西,它不能很好的协调利益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这种原则就相对公平公正,而计划经济更多的忽视了人们的劳动成果,利益分配不均,这样就削弱了大家的积极性,社会主义走市场经济道路是明智的选择。

3.体制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用来规范市场,使市场更加有序的一种体制。在所有制的问题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那么,我们就要完善公有制,使其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社会主义市场能在一个比较好的市场环境下进行。多种所有制并存,比如说私有制,股份制等,这些制度活跃了我们的市场经济,使市场经济处于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状态。而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创新,就要完善公有制,解决它所存在的社会不公平的现象,比如说,劳动报酬分配的问题,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各私有制和股份制中,私人利益与股份分配的问题,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会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结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的重要分支,它的由来,是经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邓小平这些大家在不断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得来的智慧成果,它遵循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滞后性等缺点,这也要求我国市场经济管理人员加大对市场的监督,为建造一个和谐有利的市场环境而努力。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每个公民都要积极的遵循市场的规章制度,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贡献出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应满足现有的状况,它应该紧跟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注重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摒弃那些即将淘汰的机制,在创新的过程中,发扬那些优秀适应市场需要的机制,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而大放异彩!

作者:尹忠晓 单位:山东省莱阳市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

第11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法制建设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的现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充分发挥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实现资源的配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是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寻求利润的最大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每一个市场活动主体都具有足够的活力,都能自主地充分展现自己的活力,全面实现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与价值。为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就会不断寻求自由,比如人身自由、财产自由和契约自由等等。没有这些自由,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自由,不是能够自我保护和保证的,它会受到来自多个方面的破坏:相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对自由的侵犯,自身对于自由的滥用,政府或者国家对于个体自由的侵犯。这三个方面有任何一个方面被放任,都可能毁坏整个自由。要制约其中的每一因素,只有法律是不行的,还必须要有法治。因为没有与理性形成互动的法律,大多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的法律只能产生一些短期效应。有时它甚至会损害经济主体的自由。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为了充分展现自己的活力,全面实现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与价值,还要求平等。他们为了取得与其他主体同等的机遇,就一定会要求与其他主体一样具有平等的发展权利。平等的发展权利是任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都需要,都应当具有的。比如说,市场交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经常的行为和现象,而市场交易之中最需要的前提条件是交易的各方是平等的。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求的价值规律对于任何主体都是平等的,但是在具体的市场行为中,靠市场本身并不能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平等。这就需要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等要求的一视同仁的法律规则,但仅有记录或确认这些规则的法制是不够的。要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等,必须要有法治来保障,并在法治或法治国家中得以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法治所能提供的不仅是自由和平等,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人的基本权利。在许多法治国家,它们还通过对人的基本权利的保障,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提供最基本的条件。

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崇尚经济法治,把法律作为对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和微观调节的最主要手段,其他各种手段也都必须纳入法制的范围,并要求整个社会生活的法治化与之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确立一整套完备的市场规则,形成和维护高度规范化的市场秩序,保障市场机制的良性运行。所以,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法治的保障。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必将建立形成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法律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等等,形成一种法治状态。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为法治的形成提供物质上的保证。法治作为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这么一个完整的过程,它无时无刻地不需要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物质基础。另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追求的平等、自由,也是法治题中之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中就形成了法治经济,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对法治社会不断追寻的结果。经济的市场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必然导致经济活动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加纷繁。交易规模扩大、交易频率加快,各种经济纠纷会纷至沓来。面对不断激增的经济矛盾与纠葛,模糊的伦理手段已无济于事,机械的行政手段又有碍发展,只有法律手段才可能为其提供既有严格规则又有自由活力的现实道路。严格的以法律作为最高准则――坚持法律至上的社会观念,就成为了现实的期望。于是,法律开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予以确认,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予以调整,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予以保护。具体地说,法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成立条件、法律资格、权利义务都予以具体规定。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市场生产要素的流动,再不是由政府计划、配额、分配,而是在市场中自由地进行。法为市场提供完备的运行规则,确保纷繁的市场能有序地运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各项权利须依法行使,各项义务须依法履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各种越轨行为都由法予以界定,予以处罚。当然这并不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需要道德和行政的手段,相反它更是对道德和行政手段的充分利用。因为,法治中的法首先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的,而对行政手段的运用也是必须有法律依据的。可以说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收了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的优点。

以上我们主要是在一国之内谈论法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最终会突破国界的,经济的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的规律使然。也就是说,法治国家只是法治发展的首要阶段,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法治国家还要走向法治社会。只有法治社会才能完全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法治的需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法治国家也不能完全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的时候,如果法治的发展能够提供进入法治社会的现实可能性,法治就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各个方面的要求由法治国家向法治社会过度,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更好的制度背景和社会背景。那时的法治就会在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发展。但是目前我们也已看到,全球法治状态的形成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国家的贫富差别、不同的经济形态、不同的法律等等都在阻挠其形成。

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不仅有内部的问题,更面临着国际上的挑战。权钱交易,政治腐败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今天,无时不在阻碍健康经济秩序的建构。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法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对“善法”的追寻要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而法律对市场的干预有时也会妨碍经济的发展。我们不能仅仅强调法律的功能作用,法律更要体现自身的本质,表达出自由、平等、公正的理念。如果把法律理解为只是一种为达到目的的工具,作为制定法律的政府就有可能为了需要随意制定法律,这将是很危险的。这不仅与法治国家的理念背离,而且有可能违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法治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始自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邓小平,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2.,1997年9月12日。

3.杨宾,,载2002年9月13日第2版

4.于光远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

5.川岛武宜著,王志安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

第12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发展速度迅猛。然而,在社会物质资料一得到极大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和谐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道德失范、道德滑坡等阻碍社会和谐发展问题较为突出。因此,道德的重建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的需要相适应,才能更好的规范人们的经济活动,从而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

1.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一种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自由地进行等价交换的经济模式,它注重公平、平等和自由,能够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市场也是有缺陷的,市场失灵、利益冲突是市场经济无法避免的。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一种经济模式。

1.2什么是道德

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的观念标准,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人本能的东西,更是后天养成的合乎行为规范和准则的东西。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涉及个人、个人之间以及家庭等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社会公德。这里的道德建设主要指社会公德建设。

1.3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

在一定条件下,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经济基础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市场经济作为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经济形式,必然会产生包括道德在内的社会意识。现代伦理道德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市场经济需要伦理道德的规范和约束。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改革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有口共睹的,但是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道德生活现状差强人意,屡见不鲜。为了更好地加强道德建设,我们必须搞清楚在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两大板块。市场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有效机制,道德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加强道德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我国口前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自然就离不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加强道德建设,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正确面对市场经济的两面性,加强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对其消极方面进行有效的规范、引导和限制,使其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转型中的道德失范现象是加强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道德失范是指,社会转型中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在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已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被否定,逐渐失去了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而新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还没建立起来,从而使得社会成员的行为处于规范真空和规范冲突的社会状态之中。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可能性

口前我国正处在深刻变革和发展时期,就会发生一此重大变化,社会各方面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在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组成、社会人的生存和活动方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文化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质变,伴随而来的是追名逐利、自由平等、竞争、主体、公正等新的意识观念和新的道德意识的产生,这此新的道德意识的产生,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新道德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得到迅速改善,这就为新道德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道德文明的重建提供了物质前提。其次,市场经济促进了主题道德意识的觉醒,从而为道德的进步提供了必要的主体条件。市场经济是让人先从自身去考虑主动自觉地前提下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在善与恶、美与刃_、是与非之间做出适应时代需求的正确选择,而道德就是在这种选择中不断进步的,从而使新的道德体系的形成成为可能。最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道德传统,党的领导为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创造了较好的物质条件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发展市场经济需要道德重建,所谓的道德重建,就是要把那此几千年沉积下来的与市场经济相违背的条条框框清除了,建立一套崭新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道德观念。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因此,我们必须要正确的认识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把握。

3.1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决定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性质和方向,这是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最根本的区别。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使我们能够正确认识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柱,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如此;指导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道德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道德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保障。

3.2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的。集体主义作为我国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根本口的决定了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为价值导向。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道德观念。我国的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占主导地位。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口的是解放和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就需要坚持集体主义。

3.3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体系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就要消化和吸收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精髓,借鉴西方先进现代化文明,又能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道德体系,主要包括三部分:即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狭义上讲,就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规范准则。广义上,是指代表着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集团利益,并由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加以支持和维护的基本道德规范。家庭美德,主要指人与人之间的两性和血缘关系的道德规范准则,具体包括爱情道德、婚姻道德及家庭道德三方面的内容。家庭美德是一个人道德组成部分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家庭环境的好坏对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极为重要。职业道德,即人的职业活动中的规范体系。职业道德按其对象和范围来划分,可分为五种基本类型,即服务型、生产型、事业型、文化型和政治型。它们既自成体系,又彼此之间构成内在的逻辑关系。总之,市场经济既是一种法制经济,也是一种道德经济,它需要用法律和道德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规逐步完善的今天,加强思想道德理论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梁启超.新民说论公德[A].饮冰室合集第六册[C].(专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

[4]王洪波.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研究综述[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13一14.

[5]刘爽.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研究[J].求是,2002.

[6]陈方根.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同步发展[J].前言,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