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财政法治建设工作总结

财政法治建设工作总结

时间:2022-03-17 18:13:34

财政法治建设工作总结

第1篇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大通过的新也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规定。这是我们党在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地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出部署,并将它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努力探索的成果,亦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日臻成熟和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财政部门要落实十六大的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就要积极推进财政法制建设,为财政改革和发展保驾护航。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含义及其与法制的密切关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以民为本、以民为主,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法制形式加以保障,政府作为行政主体必须用依法行政来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此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必须加强自身法制建设。(一)政治文明是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根据人民是社会主人的政治理念所设置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方法的运用,是比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更高阶段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和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的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民主发展的积极状态,与民主天生就有着不可割断的联系。十五大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治理国家的经验,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任务,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特点。(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任务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民民主。在高度政治文明的社会,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和自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充分的发展,政治昌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但是,这些都需要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的有效保障。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法律是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广大人民通过法律管理国家和其他社会事务。从根本上来说,社会主义国家和法律的阶级本质和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依照社会主义的法律办事,即按照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办事;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有必要、也有可能建立严格依法办事的制度,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法制,以达到政治文明的最佳状态。(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求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政府法制建设我国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之间,总体上是相适应的,但也有不相适应的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须积极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在加强立法工作的同时,要加强执法工作,使之与依法治国的要求相适应。政府管理职能要进一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监督机制要同反腐倡廉的要求相适应。要进一步促进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切实保障公民依法行使各种民利。总之,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的法制建设,完善各方面的具体制度,使之成为巩固和发展现代化建设成果的重要环节。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财政工作的关系财政部门作为地方政府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看,必须坚持法治原则,依法行政;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看,必须坚持法治原则,依法管理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财政管理工作和财政改革起到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建立公共财政具有一致性公共财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的财政运行机制。公共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政治范畴。作为国家政权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收支活动体现着党的方针政策,反映着政府的政策意图,也涉及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启动于1998年的公共财政建设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在方向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作为公共经济管理者的国家财政势必也应“依法理财”。只有依法治理,才能确保调控、管理对象真正依照市场规律有序运营,而不因行政干预而引发紊乱。(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是与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相辅相成的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求财政干部法律素质、执法水平的不断提高,财政法律、法规的制定不断凸现其“合理”、“公平”、“公正”等法的价值,行政管理手段的随意性也要不断为法律手段管理的“稳定性、可预测性”等所替代,这不仅有利于执法的制度化、规范化,也有利于行政管理相对人获得一个稳定的、可以预见的环境。这些也正是我们政治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三)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加强法制建设是强化财政职能的手段社会主义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调节收入、稳定经济和监督管理四大职能,而这些职能是通过财政法律、法规的执行得以实现的。为确保财政职能的真正落实和财政作用的有效发挥,各经济执法主体必须正确领会和贯彻执行有关财政法律、法规。可以认为,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法制是财政普法和财政服务于经济的结合点。发展政治文明、促进财政部门依法理财、依法治财,必须改革目前一些不合理的财政决策、监督机制,从财政内部、财政与有关部门之间的机构设置、权力制约等方面入手,以制度保证财政法律法规的制定、财政政策的决策、执行的科学合理。三、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财政法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发展政治文明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求财政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对法律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应由一般的感性认识向更深的理性认识发展,由量变向质变的飞跃;将自己对法律的理性认识,付诸实践,落实到履行财政工作职责,维护法律权威的自觉行动上,以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态度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达到全面提高财政行政执法水平的目标。要实现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的目标,就要求我们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扩充财政干部的法律知识;在守法上保持高度的自觉性;在执法上要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目前,财政行政执法工作质量,比过去有了明显提高,但与我们理想中的政治文明相比,仍存 在着相当的差距,仍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一)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求财政管理工作要有法可依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有法可依是前提,进一步加强财政立法是实现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的首要任务。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财政法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起草和了大量的财政法规,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法律体系框架。为有法可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财政行政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但是,目前我国现行财税法律、法规(包括一些相关的地方法规)和政策中还存在着一定冲突和不协调的地方,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另外,财政改革的深入,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和进一步完善财政法律、法规的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促进和保障预算制度改革,按照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要求,健全预算体系;二是按照完善税制,公平税负,规范管理的原则,适时制订内外资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完善税收法律体系;三是加强和规范政府债券管理,制定国债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国家信用法律体系;四是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会计管理,通过修订注册会计师法,建立统一、规范、科学的会计法律体系;五是制定财政监督法,建立财政监督法律体系。(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求财政工作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依法行政,执法是关键。积极开展财政执法和财政执法监督,是推动财政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当前,财经秩序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主要表现在: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截留、挪用财政收入,偷税、骗税、非法减免税和私设“小金库”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削弱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财政部门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是消除财经秩序混乱的重要保证,也是不断发展政治文明对财政部门提出的新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财政执法力度,切实做到依法办事,严格执法,决不允许、执法犯法、徇私枉法;要坚持纠正不顾国家全局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要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者,以儆效尤;要坚持消除执法中的腐败现象,不折不扣地全面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加强廉政建设的重大举措,从源头上和制度上防止和;要进一步整顿执法队伍,提高执法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三)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求财政工作做到执法必严。从我国财政体制建设的现状分析和从实现依法治国战略的长远目标考虑,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求我们财政部门一定要依法理财,不断强化财政监管力度。财政监管,就是财政机关在财政管理过程中,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涉及财政收支事项及其他相关事项进行的审查、稽核与监督检查活动。财政监管寓于服务公共经济的活动当中,体现财政管理的本质属性,与资金运动同步进行,其主要作用就是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偏差,保证预算执行的严肃性、权威性。在职能上,财政监管与国家预算收支、预算外收支和企事业单位执行国家有关财务会计政策密切相关。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初期,规范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不完善,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一方面,对地方、部门和单位为自身利益盲目扩张的冲动缺乏有效的执法监管约束机制,财政监管职能的发挥受到经济和执法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现行财政监管的法制建设、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等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管理的需要,财政监管的权威性、及时性、有效性还未能充分发挥。在财政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共财政体制的进程中,要紧紧围绕加强和规范财政管理这个中心,大力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把握和突出财政管理特色,调整财政监管的着力点,把重点放在建立科学、规范、灵敏、高效的财政监督管理机制上来,逐步建立包括科学的监督管理制度、先进的监督管理手段、规范的监督管理程序、严格的执法监管体系以及高素质的财政监管干部队伍在内的现代财政监督管理系统。(四)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求财政部门重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法制建设不断发展,财政工作的法治化程度和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水平日益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地方财政工作总体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中最关键的是通过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地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不高,一方面表明地方财政工作还不能完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另一方面也说明地方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不合法和不适当的问题。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求地方财政部门要依法合理配置资源,重点是要解决重复建设、形象工程等问题。地方财政部门安排资金既有是否执法的问题,也有为谁执政的问题,但是要实现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一是要求地方财政部门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理财,时刻考虑财政支持的生产建设项目是否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财政资金安排的基本建设工程是否代表先进的文化发展方向,财政资金运用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财政资金支出量应体现“两个务必”的精神。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的发展现状要求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应本着量入为出的基本原则,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以最少的投入,产出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在一些地方用“赤字”兴建“楼、堂、馆、所”,不切实际的负债建设超标市政设施,是和艰苦奋斗的作风背道而驰的。(五)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求财政部门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开拓创新我们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来思考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作为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制应该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依法治国未来之方向。同时,法制所包括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护法等方面的制度,也影响着现代文化的走向,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精神动力。财政部门在思想观念上与时俱进就是要牢固树立“四种思想”:一是牢固树立坚持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培育财源的思想。积极发挥财政职能,注意研究和充分运用财政补贴、财政贴息、财政参股、税收优惠、优化国债资金投向等方式,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化化建设。围绕项目推进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围绕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加大支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重点产业项目,特别是要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 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工业结构调整、国企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城镇经济相结合。二是牢固树立财政收入数量与质量并重、财政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坚持依法治税,依率计征,强化征管,努力挖掘税收潜力,应收尽收,不断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加大对非税收入的监缴和稽查力度。清理不必要的政府审批项目,完善和落实好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将该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依法纳入预算。三是牢固树立艰苦奋斗、为民理财的思想。坚决制止和反对铺张浪费,大力清理和压缩不属于公共财政支出范围的各项开支,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四是牢固树立创新理财、依法理财的思想。财政部门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努力学习,开拓创新,以做到财政改革有新突破,财政管理有新举措,财政发展有新局面。20__年九月05日

第2篇

2020年,信息中心党支部将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十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严格贯彻厅党组关于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要求,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当好“三个表率”,建设让厅党组放心、让干部群众满意的党支部,在2020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把我厅建设成为模范机关、为服务财政体制改革贡献政治智慧。

一、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切实增强“两个维护”

1.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根据厅机关部署,深化落实省委“八个坚定不移”、“三四八”贯彻落实机制要求,切实把“两个维护”落深落实落细,落到实践财政信息化建设具体工作中;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结合信息化建设具体工作,深化对党忠诚教育,切实增强“两个维护”,积极参加模范机关创建活动。

2.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支部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厅机关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落实党员干部工作时间之外规范政治言行的具体规定,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行为。认真执行厅机关落实主体责任检查工作,做好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认真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开好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坚持重温入党誓词、为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二、聚焦新思想“大学习”,持续深化理论武装

3.突出学习重点,突出学习实效。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采取党员干部自学和集中学习研讨、网上学习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制度十五讲》以及《摆脱贫困》《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在福州》等,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关于财经工作的重要论述,并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创新理念和实践探索紧密结合,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根据厅机关部署,积极参加读书节、“阅读马拉松”、学习沙龙等活动,用好“学习强国”、省直机关党员“学习课堂”、“福建工委”抖音等载体。开展经常性的全面从严治党宣传教育,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持续深化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三、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全面激发党员生机活力

4.学习贯彻党内法规。将党规党纪学习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学习和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做好《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等党内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工作,推动财政党员干部依法依规履行职责。

5.强化制度执行。严格落实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做好好支部书记履行“一岗双责”、主题党日开展、“达标创星”标准党支部评选、支部换届、党费缴纳等各项具党建工作。

四、执行好恒正风肃纪、纪检监察任务

6. 推进作风建设,加强纪律建设。 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我省实施办法,落实厅党组十一条措施,巩固拓展财政系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紧盯重要节日节点,杜绝在财政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不懈开展纪律和廉政教育,及时对新入职、任职的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教育、廉政谈话。积极参加廷加管组织的“忠诚守纪、担当作为”警示教育活动

五、突出责任落实,强化党的建设的领导

7.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深入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落实好厅机关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做好每年2次向厅分管领导汇报党建工作情况。认真学习全省财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党风廉政建设形势分析会,认真开展党员干部述责述廉工作。

第3篇

为了加快推进我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7号)和《*县“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意见》(善政发[20*]75号)的要求,结合本县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指导思想。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着力构建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养殖业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坚持治旧控新,疏堵结合,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畜禽养殖污染。运用经济、法律、科技和行政手段,全面开展畜禽排泄物治理工作。力争通过两年的努力,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切实解决我县畜禽排泄物污染问题。

治理目标。进一步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工作力度,基本实现畜禽排泄物的“零排放”。20*年完成常年生猪存栏100头以上养殖场(户)的治理任务,2009年完成常年生猪存栏50头以上、牛存栏1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的治理任务。同时,积极开展50头以下的养殖业治理。开展规模养禽场(户)治理工作。不断压缩生猪养殖总量,减少散养,扩大规模化程度,提高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至2010年,全县生猪年末存栏量比20*年削减9%,规模化水平达到75%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逐步走上农牧结合的良性循环道路,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二、具体措施

(一)优化畜禽养殖布局,推广农牧结合的生态种养模式

按照布局合理、生态高效、环境可承载的原则,制订完善全县畜牧业发展规划;严格执行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制度,严禁外来养殖户迁入我县饲养,减少散养,压缩生猪养殖总量,提高规模化程度,优化畜牧养殖结构。在不新增养殖总量的前提下,稳步推进生态养殖小区建设,推广畜禽标准化生产,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实现居住区和养殖分离,优化畜禽养殖布局。

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研究探索畜牧养殖业和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积极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猪-沼-稻”等农牧结合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型畜牧业,提升畜禽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保证我县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严格准入条件,加快治理设施建设

各镇要严格按照《*县新建(改、扩建)畜禽养殖场(户)准入条件》的规定,防止畜禽养殖业的无序发展。对现有畜禽养殖场(户),要按照“二分离、三配套、零排放”的要求,加快治理设施建设。即干湿分离、雨污分离,干粪池、沼气池、污液储存池相配套,通过治理达到零排放。治理模式示意图如下:

干湿分离。按照干湿分离的要求,封堵畜粪直排口,采用干清粪生产工艺技术,将干粪收集到干粪池,实现固液分离,减少冲洗用水,控制污水排放量。

雨污分离。对猪舍进行改造,猪舍所有排污沟表面铺盖瓦片或者水泥板;猪舍屋檐做雨水天沟,接水排放,达到雨水与污水严格分离。

三池配套。一是配套建设干粪堆积池,容积根据养殖量和实际情况确定,按照存栏生猪50-100头建造干粪池10-20立方米计算,适当留有余地。二是建造沼气池,沼气技术是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减量化的有效途径,按照县府办《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沼气规范化建设和加强后续服务的通知》(善政办发[20*]103号)要求,加快推进沼气建设。沼气池大小根据养殖量和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按照存栏生猪50-300头建造沼气池25-50立方米计算。三是配套建造污液储存池,储存池要加盖密封,不设排放口,大小根据养殖量和实际情况确定,按照存栏生猪50-100头建造储存池10-20立方米计算。冲洗污液、尿液与沼液流入储存池,每隔一段时间清空池中的干物质还田做肥料或者进入处理中心加工成有机肥,污水做农作物及水产养殖肥水。

养禽治理。加强对禽类养殖场(户)的监督检查,提倡科学饲养方式,提高禽类排泄物的利用率。

(三)建设收集处理中心,提高养殖污染治理成效

以镇(村)为单位,按生猪存栏2-4万头配套建设1个畜粪收集处理中心的要求,镇(村)选址、财政补助、加快建设,积极鼓励个人和企业投资有机肥生产加工业,确保区域畜禽排泄物的收集处理能力。完善畜粪收集配套服务体系,镇(村)组建收集队伍,配备必要的收集人员,负责一定区域内干粪的收集及污水的综合利用。

(四)严格执法,提升养殖污染的监管水平

严格按照我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相关规定,加快推进禁养区及水源保护区内养殖场的关停转迁的相关工作。对已建成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户)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督促养殖场(户)做好畜禽排泄物的治理工作,分期分批开展环保审批。积极实行养殖场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和排污许可制度,对新建养殖场(户)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同时,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对达不到要求的养殖场(户)依法予以查处。

三、政策扶持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面广量多,资金投入大,要建立和完善国家、集体、个人等多元化投资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各镇和有关部门要加大治理资金扶持,积极争取上级项目经费支持,县、镇财政对本县籍养殖场(户)的以下治理项目给予扶持:

1、牧业园区建设补助

对按畜牧业发展规划,吸纳现有散养户,提高规模化程度的新建生态型牧业园区,积极争取国家、省级项目资金,县财政按投资总额的10%再予以补助,但县财政补助总额最高不超过30万元。

2、干粪池建设补助

对现有常年存栏生猪5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建设干粪池单个容积10立方米以上的,经验收后由县财政每个补助1000元;单个干粪池容积5-10立方米的,验收后县财政补助500元。

3、畜粪收集处理中心建设补助

省级立项的新建畜粪收集处理中心,经验收合格后,县财政按规定配套,省财政补助金额不足投资总额55%的,由县财政补足投资总额的55%,镇财政补助不少于投资总额的20%。

县级立项的新建畜粪收集处理中心,经验收合格后,县财政补助投资总额的40%,镇财政补助不少于投资总额的30%。

以上两项县财政分别补助金额最高均不超过25万元。

4、施用有机肥补助

农户施用本县生产的有机肥,县财政每吨补助100元,并对各农业服务中心或企业每吨补助10元推广费。

5.沼气工程建设和后续维护补助

新建沼气池及后续维护工作按照善政办发[20*]103号文件规定给予补助。

6、污液储存池建设补助

对现有养殖场(户)储液池建设,按储液池容积,县财政每立方米补助20元,镇财政1:1配套。

7、畜粪收集补助

按照每1万头生猪存栏,畜粪和污水收集处理经验收达标的,县财政补助1.5万元,镇财政1:1配套。

不履行污染治理义务或完不成治理任务,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养殖场(户),不得享受政府有关养殖业的优惠(补助)政策。

五、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是我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全县各镇、各有关部门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在全县形成全民动员、社会参与、分级负责的良好治理氛围。县政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农业副县长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的省级督办重点环境问题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全县养殖污染的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全县面上的监督和协调工作,同时建立督查组、技术指导组和执法组。各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

(二)明确责任,分工协作

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必须明确责任,加强配合。畜禽养殖场(户)是直接责任人,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要求,切实履行治理职责。各镇镇长是本镇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镇领导要分片包干重点村、重点场(户),并抽调人员成立工作组。重点抓好“二分离三配套”、畜粪收集处理中心建设、农牧结合及生态循环利用等工作。各村党支部书记是村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承担污染治理的责任。村干部要分组包干,逐一落实规模养殖场(户)的治理方案,抓好封堵直排口,扩大畜粪处理中心能力,加强畜粪收集处理,鼓励农民施用有机肥。县农经、环保、水利、建设、国土、财政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县农经局为牵头单位,具体负责治理计划的制定和技术指导工作,组织实施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的协调工作,把好治理工作的验收关。县环保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提出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关闭的方案并报县政府同意后实施,督促指导养殖场治理或搬迁工作,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对污染场(户)依法查处。县国土局要严格临时用地的审批,严格养殖用地管理,涉及畜禽养殖用地要会同农经、环保等部门进行联合审批。县财政局负责污染治理有关补助资金的筹措,加强补助资金的监督管理。其他部门按各自的职责做好工作。

(三)长效管理,确保成效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各镇要建立、健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畜禽养殖小区内部环境管理制度,建立一场一档的污染防治长效管理措施;开展村民自治监管体系探索,建立环境保护村规民约,进一步规范管理,巩固治理成果。

(四)强化督导,完善考核

县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的督促指导,加强信息沟通,加快治理进度。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整改。根据《*县“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意见》规定,县政府将整治工作纳入对镇、部门年度考核评介体系,对两年内未完成污染治理目标任务的镇和部门实行“一票否决”。

第4篇

一、基础保障情况

(一)落实责任,强化领导

1.县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全民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精神,局党组将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谁执法谁普法”原则,落实普法工作责任制,把法治宣传、教育、落实工作列入本单位的工作目标,把各股室普法工作明确列入年度普法工作方案,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时,为切实加强对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股室根据年度普法工作任务,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制定年度普法计划方案,明确主要任务、职责分工、工作要求,保障各项普法工作落实到位。

2.按照《县全民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县财政局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开展“七五”普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为完成“七五”普法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落实普法保障经费

每年安排一定经费,征订各类普法书籍和报刊杂志,订阅了普法读物,为普法学习、宣传提供了保障,确保普法工作顺利进行。

二、领导干部法制教育情况

(一)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

始终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集中学法制度,结合“七五”期间的普法主要内容和要求,制定年度学法计划,健全完善了《县财政局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着力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二)领导干部学法用法

认真贯彻县委、政府要求,把法治学习纳入党组学习的一项内容,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局领导班子成员自觉参加集中学习,利用业务时间搞好自学。班子重点以学习国家基本法律为重点,认真学习了行政法、经济法以及与经济建设、行政执法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了党的、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则》、《条例》及县委、县政府、县纪委有关党风廉政等文件精神。通过学习,切实增强了领导干部依法管理的决策能力和水平。

(三)学习成效

通过普法宣传教育学习,切实增强了科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依法执政水平,领导班子成员无违纪违规违法现象发生。

三、干部职工法制教育情况

(一)建立健全职工学法制度,制定年度学习计划

结合财政行业特点,健全完善了《县财政局干部职工学法制度》制度。按照普法内容制定年度学习计划,确定学习时间和要求。健全完善干部职工学法制度,采取集中和自学相结合,组织职工学习法律法规、政策。在学习过程中,保证了每月集中学法至少一次。要求干部职工在学习的同时记好笔记,力求学深、学懂。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有力促进了普法工作的扎实开展。

(二)加强法治队伍建设

一是完善干部依法行政知识培训长效机制。多次组织全县财政系統的领导干部进行法制学习,重点学习《完法》和财税法律法规和财政制度政策,进一步提高财政干部的法律意识和尽职履责、依法办事的能力。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内容丰富的有关法制专题讲座和会议;二是加强和健全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和管理。积极组织开展州政府法制办举办的法制网络考试,逐步实行财政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三定职责,按时完成行政执法人员的清理及行政执法主休资格的确认工作,对现有的行政执法人员重新登记造册,规范管理,严格确定财政执法人员执法责任;三是组织局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全县领导干部法治讲座。做到了领导干部和干部职工学法全覆盖,有效提高了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意识。

四、法制宣传教育情况

一是深入学习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学习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市财政法治宣传教育首要政治任务,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引导财政党员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深入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大力宣传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宣传宪法修正案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以国家宪法曰、法治宣传教育月等为节点,认真学习宣传宪法修正案,组织开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主题法治宣传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不断增强宪法自信、宪法自觉。三是大力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主动服务中央、省、州县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针对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宣传,不断提高财政领导干部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水平。四是深入开展了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的学习宣传教育,学习了新修订的《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以及预决算公开等制度规范;召开了政府采购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修订会计制度等集中培训,努力提高财政干部的依法理财意识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工作。五是利用led、展板等多种方式加强对财政执法工作宣传、法律法规和公示公告工作,大力宣传行业法律法规和财政行政执法工作,深化普法宣传。

五、存在的问题

“七五”普法开展以来,县财政局按照普法规划要求,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普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不足。一是“七五”普法实施以来,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存在局限性,限制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多方位开展。二是培训深度和广度不够。表现在财政干部和广大财会人员对财政法律法规的学习流于一般化、概念化。

第5篇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也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规定。这是我们党在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地对建设社会主义*文明作出部署,并将它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努力探索的成果,亦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日臻成熟和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是全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财政部门要落实十六大的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就要积极推进财政法制建设,为财政改革和发展保驾护航。 一、社会主义*文明的含义及其与法制的密切关系 社会主义*文明的核心是以民为本、以民为主,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法制形式加以保障,政府作为行政主体必须用依法行政来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文明,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文明,为此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必须加强自身法制建设。 (一)*文明是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成果的总和 社会主义*文明,是根据人民是社会主人的*理念所设置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方法的运用,是比资本主义民主*更高阶段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完善和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的*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作为民主发展的积极状态,与民主天生就有着不可割断的联系。十五大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治理国家的经验,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任务,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的特点。 (二)社会主义*文明必须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任务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社会主义*文明的核心是人民民主。在高度*文明的社会,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和自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充分的发展,*昌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但是,这些都需要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的有效保障。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法律是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广大人民通过法律管理国家和其他社会事务。从根本上来说,社会主义国家和法律的阶级本质和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依照社会主义的法律办事,即按照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办事;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有必要、也有可能建立严格依法办事的制度,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法制,以达到*文明的最佳状态。 (三)社会主义*文明要求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加强政府法制建设 我国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体制与经济体制之间,总体上是相适应的,但也有不相适应的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须积极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在加强立法工作的同时,要加强执法工作,使之与依法治国的要求相适应。政府管理职能要进一步适应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要求,监督机制要同反腐倡廉的要求相适应。要进一步促进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切实保障公民依法行使各种民主权利。总之,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的法制建设,完善各方面的具体制度,使之成为巩固和发展现代化建设成果的重要环节。 二、发展社会主义*文明与财政工作的关系 财政部门作为地方政府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从发展社会主义*文明的要求看,必须坚持法治原则,依法行政;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看,必须坚持法治原则,依法管理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社会主义*文明对财政管理工作和财政改革起到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社会主义*文明与建立公共财政具有一致性 公共财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的财政运行机制。公共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范畴。作为国家政权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收支活动体现着党的方针政策,反映着政府的政策意图,也涉及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启动于1998年的公共财政建设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在方向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作为公共经济管理者的国家财政势必也应“依法理财”。只有依法治理,才能确保调控、管理对象真正依照市场规律有序运营,而不因行政干预而引发紊乱。 (二)发展社会主义*文明的要求是与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相辅相成的 发展社会主义*文明要求财政干部法律素质、执法水平的不断提高,财政法律、法规的制定不断凸现其“合理”、“公平”、“公正”等法的价值,行政管理手段的随意性也要不断为法律手段管理的“稳定性、可预测性”等所替代,这不仅有利于执法的制度化、规范化,也有利于行政管理相对人获得一个稳定的、可以预见的环境。这些也正是我们*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 (三)发展社会主义*文明,加强法制建设是强化财政职能的手段 社会主义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调节收入、稳定经济和监督管理四大职能,而这些职能是通过财政法律、法规的执行得以实现的。为确保财政职能的真正落实和财政作用的有效发挥,各经济执法主体必须正确领会和贯彻执行有关财政法律、法规。 可以认为,发展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法制是财政普法和财政服务于经济的结合点。发展*文明、促进财政部门依法理财、依法治财,必须改革目前一些不合理的财政决策、监督机制,从财政内部、财政与有关部门之间的机构设置、权力制约等方面入手,以制度保证财政法律法规的制定、财政政策的决策、执行的科学合理。 三、发展社会主义*文明对财政法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发展*文明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求财政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对法律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应由一般的感性认识向更深的理性认识发展,由量变向质变的飞跃;将自己对法律的理性认识,付诸实践,落实到履行财政工作职责,维护法律权威的自觉行动上,以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态度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达到全面提高财政行政执法水平的目标。 &n

bsp; 要实现*文明不断发展的目标,就要求我们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扩充财政干部的法律知识;在守法上保持高度的自觉性;在执法上要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目前,财政行政执法工作质量,比过去有了明显提高,但与我们理想中的*文明相比,仍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仍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 (一)发展社会主义*文明要求财政管理工作要有法可依 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有法可依是前提,进一步加强财政立法是实现*文明不断发展的首要任务。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财政法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起草和发布了大量的财政法规,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法律体系框架。为有法可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财政行政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但是,目前我国现行财税法律、法规(包括一些相关的地方法规)和政策中还存在着一定冲突和不协调的地方,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另外,财政改革的深入,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和进一步完善财政法律、法规的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促进和保障预算制度改革,按照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要求,健全预算体系;二是按照完善税制,公平税负,规范管理的原则,适时制订内外资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完善税收法律体系;三是加强和规范政府债券管理,制定国债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国家信用法律体系;四是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会计管理,通过修订注册会计师法,建立统一、规范、科学的会计法律体系;五是制定财政监督法,建立财政监督法律体系。 (二)发展社会主义*文明要求财政工作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依法行政,执法是关键。积极开展财政执法和财政执法监督,是推动财政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当前,财经秩序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主要表现在: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截留、挪用财政收入,偷税、骗税、非法减免税和私设“小金库”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削弱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财政部门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是消除财经秩序混乱的重要保证,也是不断发展*文明对财政部门提出的新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财政执法力度,切实做到依法办事,严格执法,决不允许滥用职权、执法犯法、徇私枉法;要坚持纠正不顾国家全局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要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者,以儆效尤;要坚持消除执法中的腐败现象,不折不扣地全面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加强廉政建设的重大举措,从源头上和制度上防止和消除腐败;要进一步整顿执法队伍,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业务素质。 (三)发展社会主义*文明要求财政工作做到执法必严。 从我国财政体制建设的现状分析和从实现依法治国战略的长远目标考虑,发展社会主义*文明要求我们财政部门一定要依法理财,不断强化财政监管力度。财政监管,就是财政机关在财政管理过程中,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涉及财政收支事项及其他相关事项进行的审查、稽核与监督检查活动。财政监管寓于服务公共经济的活动当中,体现财政管理的本质属性,与资金运动同步进行,其主要作用就是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偏差,保证预算执行的严肃性、权威性。

在职能上,财政监管与国家预算收支、预算外收支和企事业单位执行国家有关财务会计政策密切相关。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初期,规范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不完善,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一方面,对地方、部门和单位为自身利益盲目扩张的冲动缺乏有效的执法监管约束机制,财政监管职能的发挥受到经济和执法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现行财政监管的法制建设、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等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管理的需要,财政监管的权威性、及时性、有效性还未能充分发挥。在财政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共财政体制的进程中,要紧紧围绕加强和规范财政管理这个中心,大力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把握和突出财政管理特色,调整财政监管的着力点,把重点放在建立科学、规范、灵敏、高效的财政监督管理机制上来,逐步建立包括科学的监督管理制度、先进的监督管理手段、规范的监督管理程序、严格的执法监管体系以及高素质的财政监管干部队伍在内的现代财政监督管理系统。 (四)发展社会主义*文明要求财政部门重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法制建设不断发展,财政工作的法治化程度和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水平日益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地方财政工作总体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中最关键的是通过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地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不高,一方面表明地方财政工作还不能完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另一方面也说明地方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不合法和不适当的问题。发展社会主义*文明要求地方财政部门要依法合理配置资源,重点是要解决重复建设、形象工程等问题。地方财政部门安排资金既有是否执法的问题,也有为谁执政的问题,但是要实现*文明的不断发展,一是要求地方财政部门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理财,时刻考虑财政支持的生产建设项目是否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财政资金安排的基本建设工程是否代表先进的文化发展方向,财政资金运用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财政资金支出量应体现“两个务必”的精神。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的发展现状要求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应本着量入为出的基本原则,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以最少的投入,产出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在一些地方用“赤字”兴建“楼、堂、馆、所”,不切实际的负债建设超标市政设施,是和艰苦奋斗的作风背道而驰的。 (五)发展社会主义*文明要求财政部门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开拓创新 我们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来思考社会主义*文明的内涵。作为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制应该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依法治国未来之方向。同时,法制所包括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护法等方面的制度,也影响着现代文化的走向,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精神动力。财政部门在思想观念上与时俱进就是要牢固树立“四种思想”:一是牢固树立坚持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培育财源的思想。积极发挥财政职能,注意研究和充分运用财政补贴、财政贴息、财政参股、税收优惠、优化国债资金投向等方式,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化化建设。围绕项目推进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围绕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加大支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的重点产业项目,特别是要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工业结构调整、国企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城镇经济相结合。二是牢固树立财政收入数量与质量并重、财政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坚持依法治税,依率计征,强化征管,努力挖掘税收潜力,应收尽收,不断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加大对非税收入的监缴和稽查力度。清理不必要的政府审批项目,完善和落实好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将该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依法纳入预算。三是牢固树立艰苦奋斗、为民理财的思想。坚决制止和反对铺张浪费,大力清理和压缩不属于公共财政支出范围的各项开支,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四是牢固树立创新理财、依法理财的思想。财政部门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文明,努力学习,开拓创新,以做到财政改革有新突破,财政管理有新举措,财政发展有新局面。 2005年九月05日

第6篇

市财政局法制科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一年来,我科始终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实行法制宣传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财政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财政法制建设,将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实到财政各项工作中去,通过深入学习以宪法为核心的基本法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重点抓好财政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进一步增强全体班干部的财政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广大财政干部和财务会计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基本实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健全财政职能,振兴财政的目标。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财政法规数据库

根据柳财政字号文件要求,要在月底以前在局域网上建立年以来财政法规查询数据库。我们多次与,区财政厅、市法制局联系了有关建立法规数据库的一些情况,对有关安装控制进行了咨询。建立安装了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法规全文检索光盘。其内容有年以来财政部颁布的法律法规,按行业分有综合计划类、预算、国债、税收、国有资产、公共交通、商贸金融、农业和农业综合开发、行政事业、外汇外事、社会保险、基本建设、会计管理、注册会计师管理、财政监督、法制建设及其他相关的法规类。同时还收录了年以来公布废止和失效的法规目录。数据库的建立极大地方便了各科室所需查询的财政法规数据库,为广大财政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大开方便之门。

二、抓好普法学习教育工作。

局领导十分重视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学法、用法和守法,利用中心组学习时间和业余时间学习了《财政三五普法知识讲座》、《行政处罚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参加市里组织的领导干部普法考试,参考率,及格率,为财政干部作出了表率。并要求全局干部职工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财政形势和当前财政工作,认真学习有关财政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开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投入到依法治理工作中,为我局财政法制建设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上级的学习安排布置,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集体辅导、授课为辅的学习方式。将法律、法规学习纳入计划,与其他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同安排、同布置、同考核、同检查,并做到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人员、学习效果五落实。按照三五普法学习的内容要求,组织订购了财政部编印的财政三五普法学习专用的法律法规讲座材料,征订了每个单元学习的普法内容教材,发放给全体干部职工,做到人手一册,组织干部职工完成了三五普法制定的学习任务,并组织参加了每个单元的普法考试。

⒈抓好三五普法第五单元的考试工作。

根据柳治市办号《关于组织年度三五普法第五单元考试的通知》精神。我局有科级以下干部人《包括局二层机构的收费局、经济发展总公司、会计事务所、财务总监等》参加了第五单元的普法考试。这次考试,参考率为,及格率为。这次普法考试,绝大多数同志都比较认真、都亲自翻阅资料找答案,审卷阅卷都很认真,逐条对照。通过这次考试,同志们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掌握了本单元所学习的基本内容。

⒉组织我局副处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年度普法考试。

今年是实施三五普法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普法工作考核验收之年,为提高和检验我市领导班干部学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能力,使领导班干部学法制度化,根据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月日上午,我局副处以上领导干部人都参加普法考试。事前,法制科为组织好这次考试,参加了市普法办举办的辅导员学习班,回来后即对副处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专题辅导。目前,位领导干部都获得了市依法治理办公室颁发的三五普法合格证书。

⒊参加了市法制局组织政府法制知识竞赛。

为广泛深入地宣传贯彻《行政复议法》,使广大人民群众熟悉行政复议制度,学会用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行政执法人员真正领会《行政复议法》,我局选派了朱月馨、邓金成、曾文利三位同志到市响水疗养院参加了市法制局组织政府法制知识竞赛。竞赛内容有《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竞赛阶段分为笔试、半决赛、决赛。此次竞赛共有个参赛队,经过第一轮紧张笔试,淘汰了个队,我局顺利进入了半决赛,由于竞争激烈,我局获得政府法制知识竞赛优秀单位,月日晚进行了总决赛,赛后市领导给个一、二、三等奖及个优秀单位颁发了锦旗。

三、抓好三五普法验收的准备工作

年以来,依照党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三个五年规划》及区、市有关部门的各项要求,经我局全体财政干部团结拼搏,共同努力,我局三五普法已顺利地完成了启动准备和全面实施阶段的各项任务。今年是三五普法第五个年头,根据中央、自治区和市普法办的要求,年是总结验收之年,为检验三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效,巩固工作成果,我科积极做好了迎检的各项准备工作。

⒈制定了我局三五普法依法治理总结实施方案的意见。

三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是以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理论和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从实践依法治国方略的高度、按照全市三五普法规划和人大的有关决议的布置要求,制定了我局贯彻三五普法总结验收实施方案的意见。实施方案意见中规定了验收的内容、验收的要求和验收的标准等,为我局三五普法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

⒉开展我局三五普法验收总结自评工作。

月日上午,纪检组组长刘瑞义负责召开了法制科、会计科、稽查办、人教科、局办公室等部门参加的会议。会上,纪检组长刘瑞义同志对验收工作作了布置,以法制科为主,其他科配合,做三五普法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总结上报等工作。同志们就我局开展三五普法宣传教育,依法治理五年以来的工作进行了认真自评,根据依法治理考核验收评分标准进行逐条对照检查。首先肯定了我局三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在建章立制上加大了力度,注重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成绩比较突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不足:一是普法宣传力度还不够大;二是归档意识不够强,造成一些普法资料不全;三是普法学习制度不够完善,记录不全;四是长效管理还有待加强等,大家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最后自评结果为分。

⒊整理三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以来的有关文件档案。

由于前几年,档案管理不够规范,我科在人手少,时间紧的情况下,发扬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加班加点,按年份、类别进行分类并装订成册。

⒋我局顺利通过市三五普法依法治理验收工作。

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对五区两县和各行业的个单位进行三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辛巳婵己搜槭眨月日上午,市财政局、市教委、市规划局三家单位集中到市教委会议室向三五普法验收小组汇报了情况,我局纪检组长刘瑞义同志汇报了我局三五普法以来的工作总结、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他说,五年来,我局加强了三五普法的领导,积极开展三五法制宣传教育,将法制宣传教育与财政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整个三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抓得早,抓得紧,抓得实,学法与用法,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结合。一是做到领导重视,带头学法用法,齐抓共管,工作责任落实。二是做到三五普法依法治理五年有规划,年度有计划,有总结。三是做到与本单位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使三五普法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四是做到普法经费落实到位。

市三五普法验收小组肯定了三家的做法和经验,希望今后继续发扬成绩,找出不足,更上一层楼。由于我局三五普法工作做得比较扎实,重点突出,形式多样,被考核为三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优秀单位。

四、严格执法,清理规范各种文件。

⒈完成市法制局组织开展的关于年至年月以来市委、市府下发的规范性文件的工作。

根据柳政发()号文件《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清理规范性文件工作方案的通知》及市清理规范性文件领导小组印发的清理规范性文件目录要求,我科与有关科室进行了座谈了解,对照文件内容清理审点:与西部战略相协调;涉及农民负担的;税收减及收费行为;设定行政处罚或行政许可、限制性义务等方面。按照清理原则的有关规定,对属我局清理的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认真清理,经审查,予以保留的件,重新制定修改下文执行的件,废止的件,其他件。

⒉培训考核我局第二批人的行政执法人员。

对他们进行了培训考试,经考试合格后,办理了执法证件,并对第一批行政人员的执法证书进行了年检。

⒊拟定了《柳州市财政局财政执法公示制度》。

为规范财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政的水平,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保证财政执法公正,加强财政部门的廉政建设,特拟定《柳州市财政局财政执法公示制度》公示制度。制度内容有:执法依据、工作职责、执法程序和期限、权利和义务、财政工作人员及被稽查单位的法律责任、财政工作人员廉政守则。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讨论之中,待局党组审议后下发到全市各有关部门。

五、抓好全局财政信用资金清理回收工作

⒈下达了年各部门清理财政信用资金回收计划。

根据柳财政字号各部门工作要点,在年各科室回收金额及财政周转资金累计余额的基础上,考虑到年各单位的欠款及经济效益的实际情况,我科到有关部门科室,进行调查了解、协商,于年月日以柳财政字号下达了年各部门清理财政信用资金回收计划。全局回收计划本息万元,其中民资局万元,局本部万元(事财科万元、社保科万元、综合科万元、工财科万元、外经科万元、商财科万元、农财科万元、基建科万元、预算科万元),把它作为年终文明科室考核的重要指标。任务下达后,有的科对此项工作很重视,把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落实专人负责,采取各种有力措施进行催收。

⒉积极做好财政信用资金债权保全工作。

因我局大多数借款合同都已到期,或超过了诉讼时效,为了使财政信用资金得以顺利回收,减少国有资金的流失,我们年初专门以柳财政字()号《关于做好财政信用资金贷款的债权保全工作的通知》下发到各关部门科室,但由于一些科室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如借款合同没有认真清理,催款通知书回执没有取得等,致使债权保全工作一段时间没有很好落实到位,无形中给我市财政造成一定的潜在风险。我科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危害性,及时向分管领导作了汇报,并于年月日上午在局四楼会议室专门召开了有关科室财政信用资金债权保全工作会议。

会上,皮局长对我市财政信用资金催收工作作了简要概括。我市财政信用资金累计余额至目前为止大约有亿元,他希望各业务科要落实催收责任制,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加大催收力度,搞好债权保全工作,接着纪检组长刘瑞义对财政信用资金债权保全工作的重要性作了阐述。他说,财政信用资金债权保全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各有关科室要引起高度重视,今天召开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各部门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保全债权。我们还特地请法律顾问市法制局钟剑敏科长就法伤咚鲜毙Фㄒ寮坝泄卣ūHぷ鞯姆沙J蹲髁司咛逑晗傅慕彩汀有关科室针对各自分管催收的单位从借款合同、发放催款通知书及回执、欠款单位收到催款通知书后的鉴收记录及欠款单位作出的还款计划等一一进行了蔬理,通过蔬理,提高了认识,找出了薄弱环节,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如制作催收通知书鉴收本,要单位无论是否认可催款通知书上的还款金额都要进行在鉴收本上签字,以示收到通知书,或要欠款单位在催收回执书上签字认可,或作出还款计划,或象征性地交纳部分欠款等办法和,措施,以达到保全债权的目的。

最后,我科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如下要求:()认真清理合同,没有合同的要采取补救措施,如找回当时借款转帐单或重签;()各有关科室下一步要着手对所欠款单位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包括单位地址、法人代表、资金运营状况、资产情况、偿还能力等,做到心中有数,以便采取有力措施,但考虑到目前各部门比较繁忙,今年首要任务是要做好债权保全工作;()把催收工作与债权保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⒊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回收力度。

为尽快催收财政周转资金,我科加强了催收工作组织、协调工作,多次召开了催收财政周转金有关会议,对催收任务作了布置,强调此项工作与年终文明科室考核紧密结合起来,要求各部门要落实专人负责,并把任务分解细化到各欠款单位,部门科室也都对所分管的单位作了初步分析,能采取财政扣款的则采取财政扣款,企业有能力偿还的则主动到欠款单位催款,确有困难的则要求单位作出还款计划等。年月共回收财政周转资金本金和占用费万元,完成计划。其中局本部万元,完成计划民资局万元,完成计划。目前,时间紧迫,任务相当艰巨,希望各有关部门科室加快催收进度,争取年底完成年初布置的任务。

今后一段时期我市财政法制建设工作的任务相当艰巨而繁重,我们要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江总书记对财政工作的重要批语,以振兴我市财政为目标,围绕我市经济体制和振兴财政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制定年财政法制建设工作计划:

一、继续抓好财政干部的四五普法教育工作。

⒈加大财政法规宣传的力度,促进依法行政。

()征订好普法宣传的各种材料,做到每人一册。

()广泛利用黑板报、报刊杂志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财政法规。

⒉加强财政法规理论的学习,用理论指导财政工作实践。

()加强财政法规理论的学习,结合当前财政工作的中心认真学习财政有关法律法规,同政治学习及理论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切实做到财政法制为经济服务。

()对财政干部进行一次系统的法律知识培训,办一期财政法律知识培训班,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

()组织好每个财政干部四五普法知识的考试工作。认真做好考试前的领卷、发卷、答卷、改卷工作。

()继续抓好对领导干部的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二、强化财政执法监督,认真做好复议、应诉工作。

⒈继续做好财政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工作,建立健全财政部门行政处罚听证制度,加强财政部门行政处罚文件审核工作,保证财政执法工作程序上的合法性。

⒉严格财政执法,完善财政执法监督机制。

()规范财政执法主体,坚决纠正财政经济领域里存在的有法不依,主要抓好一是严格执行《预算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预算监督条例》。

()根据修订后的《会计法》,抓好社会中介机构的清理整顿。

()加强整个社会预算外资金管理,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

三、组织抓好财政信用资金的催收工作

⒈力争在月底下发关于年财政信用资金任务计划数的文件,把任务数分解到各部门科室。

⒉组织各业务科召开财政信用资金的有关会议,协调好各种关系,督促检查回收进度。

第7篇

一、财政部门强化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形势任务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中央在认真研究和深刻分析新世纪党建新形势基础上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贯彻落实好中央决定精神,对于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和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好地担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重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财政部门是宏观经济调控部门,担负着财政法规制定、收入组织、资金分配、社会保障等重要职能,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纽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财政改革的逐步深化,财政工作与社会各方面、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将更加广泛和密切。财政部门干部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财政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影响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因此,加强和改进财政系统作风建设,是关系财政发展、关系政府形象、事关全局的大事。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推进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管理的同时,狠抓系统的干部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财政工作开展,也在全社会树立了较好的形象。但是也要看到,无论从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是从财政改革的需要,尤其是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看,财政系统作风建设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有的干部宗旨观念淡漠,为领导、为部门、为基层、为群众服务的意识还不够强,水平还不够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有的思想还不够解放,仍被一些保守的意识、陈旧的观念束缚着手脚,没有根据市场经济要求和财政职能转变的需要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和方法,还习惯于分资金、管项目、搞审批,忙于应付;有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敢闯敢试意识;有的形式主义、严重,作风飘浮,忙于应酬多,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少;有的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动性不够,对业务缺乏钻劲,对宏观经济和社会情况了解掌握不多,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的提高及财政职能作用的发挥。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提高加强改进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采取有力措施,使财政系统的干部作风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和改进。

二、当前财政部门干部作风建设应坚持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针对干部作风建设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要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把好方向。从当前的形势看,财政系统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贯彻“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和“两个务必”,坚持从严治党、从严带队,以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核心,从加强思想教育入手,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经常性工作和活动为基础,以加强领导为保障,集中解决财政部门及财政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努力把财政系统的干部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此,必须把握以下原则:

——坚持以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把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结到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来,归结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来,归结到关心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来,真正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和改进财政工作的唯一标准。

——坚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财政改革与发展抓好作风建设。要凝聚广大财政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突出抓住机遇、推进改革、加快发展的主题,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作风,谋全局,抓改革,促发展,努力推进新世纪财政各项事业的发展,为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做贡献。

——坚持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继承是创新的根基,创新是最好的继承。要在继续发扬财政部门优良传统的同时,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应对国际和国内的新形势、新变化,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不断探索作风建设的新路子,同时努力培育符合时代要求和财政部门自身特点的新作风、好作风。

——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作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阶段性目标统一起来。要在集中力量抓紧解决财政部门及财政干部当前存在突出问题的同时,把作风建设作为系统自身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坚持把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贯穿于作风建设始终。要有针对性地抓好思想教育,以不断提高广大财政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把作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三、财政部门干部作风建设必须坚持多施并举,全力推进

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谋划,全面安排,采取各项有力措施,协力推进。

——继续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教育活动,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干部头脑。思想建设是干部作风建设的基础。要认真研究财政干部的思想状态,有的放矢地加强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坚定性,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各项理论学习制度,认真落实中心组学习、干部理论学习考试考核等各项制度,在组织干部抓好邓小平理论学习的同时,学习好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领会、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努力把学习成果体现、落实在工作中,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运用科学理论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的道德水准。道德建设是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要以全面提升财政干部职工道德水准为目标,对广大财政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进行革命理想和党的宗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深入组织学习、宣传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注意抓住重点人群、重点层面,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从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等多角度,分类、分层实施教育活动,使广大财政干部讲道德、讲修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保持高尚道德情操。

——全方位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的综合素质。干部的综合业务素质是作风建设的关键。要根据国际和国内形势和财政面临的任务,以知识更新型培训和“补课”性质的培训为重点,继续强化干部在职教育和业务培训,把全系统建成一个“学习型”组织,不断提高干部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要大力提倡在职自学,鼓励每个干部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自学计划,长期坚持下去,各级财政部门要从各方面予以引导和支持。要通过岗位交流、挂职锻炼、压担子、以老带新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干部实践锻炼,使干部在实践中积累和增长才干。

——认真改进工作,努力提高财政工作效率和质量。财政工作效率和质量是干部作风建设的集中体现,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重点。要从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着眼,进一步推进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管理,把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推行集中支付制度、规范政府采购管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各项工作,抓紧抓好,努力实现依法理财、科学理财;要切实转变财政职能,突出工作重点,着力解决财政管理中的“越位”和“缺位”问题,该管的管住管好,不该管的放手放权,以充分发挥财政的宏观调控和“稳定器”作用;要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削减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努力提高按国际通行规则办事的能力,尽快实现“审批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为部门、基层和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要坚持依法行政,加快清理和修订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并严格依法行政;要完善承诺制度,推行首问负责制,逐步建立群众接待日、投诉(监督)电话值班、投诉承办责任和群众投诉反馈等制度,以周到的服务,方便群众办事,赢得群众信赖。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求实、务实、落实的风尚。良好的工作作风是保持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关键所在。我们财政部门和广大财政干部必须以克服和形式主义为重点,着力抓好工作作风的转变。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集中精力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实效;要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扩大公开范围,规范公开内容,提高财政工作的透明度;要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坚决反对“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做法,严格执行会议申报审批制度,大力压缩会议,开短会,讲短话,切实改进会风,同时严格控制发文数量,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指导和改进工作;要切实加强文明创建活动,认真做好财政系统行风评议活动,推行文明用语和服务忌语,逐步提高办文、办事的规范化水平,切实解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现象。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塑造财政部门形象。要进一步深化财政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规范干部从政行为,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落实;要深入开展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加大各项专项治理的整治力度;要集中力量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和抓好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工作,并从体制、机制和管理上预防和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使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引向深入,塑造财政部门勤政廉洁、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

第8篇

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和率先崛起的战略取向,自我加压、奋力拼搏,创新破难,加快发展,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与其他各系统一样,在这一年中,全市财政地税系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狠抓“三个三”工作措施的落实,依法治税,规范理财,通过“五抓五促”——抓扶持促发展,抓结构促优化,抓保障促和谐,抓监管促规范,抓队伍促效能,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十五”时期财政地税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是抓实力,财政收支规模实现了大跨越。200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70亿元,达74.2亿元,为“九五”期末2000年21亿元的3.5倍,五年年均增幅为26%,近三年每年增收额都超过了10亿元;市本级财政总收入完成34.6亿元,是2000年的3倍,年均增长24%。按自然口径计算,全市和本级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2005年分别达到11.8%和10.7%,分别比2000年上升6个和4个百分点。去年全市地税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也跨上了新台阶,达31.5亿元,是2000年的4.2倍,年均增幅为33%。

随着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我市财政实力明显增强,支出规模逐年扩大,有力地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需要。2005年全市财政支出总量达到44亿元,为2000年的3.3倍,五年年均增长23%。市本级预算内外可用资金超过20亿元,其中预算内可用财力超过17亿元,为2000年的3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自2003年实现当年收支平衡以来,支付能力提高到了5个多月。

二是抓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发挥了巨大作用。积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动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和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运用税收政策,运用财政贴息、补助、奖励等多种手段,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扶持力度,支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促进第三产业和开放型经济的发展,鼓励节约土地和生态建设。不断规范财税执法工作,深入持久开展税收宣传,提高全社会诚信纳税意识,自觉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不断优化纳税服务,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削减审批事项,提速审批时限,构建了良好的征纳关系。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推行网上申报和“一户通”电子缴税系统,推出了国、地税联合办证、“一窗式”服务以及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便民措施,促进了经济主体积极性的发挥。

三是抓优化,收支结构优化取得了新进展。适应中央财税体制政策的调整变化,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收入结构,努力增加地方可用财力。在所得税从2002年起中央和地方分享的情况下,地方财政收入占比继续提高,2005年全市和本级这一比重分别为53.5%和52.4%,比2002年提高了5.7个和3.3个百分点。政府财力结构逐步优化,2005年全市地税部门组织的社会保险费等非税收入增长23%,高于税收增幅5个百分点,占地税部门组织的全部收入比重在37%左右,比2000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

同时,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统筹兼顾,有保有压,不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了对重点支出的保障力度。“十五”期间,全市统筹各项资金,面向“三农”投入累计超过54亿元,用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出累计超过38亿元;全市预算内教育事业支出32.8亿元,科技支出4亿元,基本建设支出7.5亿元。实现了对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员、中小学教师基本工资,以及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足额按时发放;推进科教兴市战略实施,加大科技投入,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经费和中心城市二轮教育布局调整;推动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支持建设了一批市政重点建设工程、道路交通工程、水利环保项目,以及文体和公共卫生设施,改善了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环境。

四是抓改革,财税改革迈出了新步伐。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基本构建了现代税收征管新框架,征管流程和行为得到进一步统一和规范。整体推进了“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财政管理改革,初步形成了公共财政框架下的政府预算管理体系,财政支出管理进一步规范。全面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2004年在全省率先全面免征农业税,健全落实农民减负长效机制,农民负担得到大幅度减轻。

在面上改革推进的同时,各地还结合实际,积极改革探索,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和手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呈现出不少亮点:比如长兴县局大力加强社保费征收,“五费合征”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德清县局采取多种措施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增强了地方经济实力;安吉县局大力统筹城乡发展,在支持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等等。两区财政自2003年建立以来,在规范财政支出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

五是抓队伍,干部队伍建设得到了新提高。以市局领导班子创建“六好”班子为龙头,切实加强全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全体干部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有效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引导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责任制,建立了反腐倡廉惩防体系,带领全体干部干净干事。通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全系统队伍建设结出了丰硕成果,市局领导班子被评为首批“六好班子”,涌现了一批省级基层文明单位、市级文明单位(机关),省、市级青年文明号等先进集体,以及优秀共产党员等一批先进个人。

二、再接再厉,努力开创财政地税工作新局面

今后五年是我市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期;是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机遇期;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协调好各种利益矛盾,妥善处理发展与稳定关系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同时,也是加快推进公共财政制度建设和财税工作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时期。财政税收是落实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物质基础,也是政府履行经济社会职能的政策工具、体制保障和监管手段。全市各级财政地税部门必须进一步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五届九次会议精神,进一步牢固树立和落实四种理念,确保财政地税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开创财政地税工作新局面。

一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的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解决当前经济和财税运行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财税经济长远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全市财政地税系统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制定财税发展战略、推进各项财税改革、正确履行财税职能的重要指导思想,把整个财政地税工作的思路与措施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作用,积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增长质量提高。要全面落实“三个三”的工作措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取得长期效益。要加强科学管理,统筹生财、聚财、理财等各个环节,使科学发展观在财政地税实践中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

二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和落实“增强三力、率先崛起”的理念。“增强三力、率先崛起”是今后一个时期**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也是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共同的意志和心声。作为重要的经济管理部门,财政地税部门在这个进程中义不容辞,责任重大。全市财政地税系统要以更大的气魄,更足的干劲,更务实的作风,自我加压,勇于超越,在理念、管理、措施上超前一步,在机制、活力、效能上胜人一筹。要努力把我市财政总量做大,收入结构做优,可用财力做强,积聚后发优势,力求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跨越赶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财税改革,通过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和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财税事业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要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作用,大力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支持人才建设,改善基础设施状况,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增强三力、率先崛起”作出积极贡献。

三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和落实依法治税理财的理念。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治税理财必须在法制框架内进行。坚持依法治税理财是做好新时期财政地税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必须长期抓好的重点工作。全市财政地税系统必须进一步深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把依法理财治税作为财政地税工作的灵魂贯穿始终。要不断加强财税宣传,进一步营造依法诚信的社会氛围。要在依法治税、规范管理和不断优化收入结构的前提下,保持财税收入可持续增长。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强化财税执法监督,全面推行执法责任制,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要自觉将财政地税的各项工作置于法律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

四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因此,财税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为民理财、为民治税。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财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将以人为本贯穿于财政地税工作方方面面,在组织收入时,要将以人为本渗透到纳税服务、税收执法和内部管理各个环节中,在征纳之间、系统内部营造和谐的氛围;在安排财政支出时,要体现以人为本,优先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队伍建设要坚持走以人为本之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三、抓好今年,为“十一五”起好步开好局

2006年的财政地税工作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既有动力、又有压力。要紧紧围绕“增强三力、率先崛起”,切实做好五篇“新”文章,确保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一是促进经济发展要有新举措。各级财政地税部门一定要将财政地税工作放到经济发展大局中来思考,既要当好党委、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参谋,又要针对当前经济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课题。要坚持税收经济原则,发展经济,涵养税源,为财政地税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引导、杠杆和调节作用,有保有压,更加重视推动能加速增加地方政府财力的经济发展,大力支持需要扶持的产业的发展,引导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要建立和完善财税政策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实施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机制,制约需要抑制的产业如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发展。要进一步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把着力点放到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宏观环境上来。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着力规范财经秩序,为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的财税环境;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社会安定和谐,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是组织税费收入要再上新台阶。要在坚持依法治税、规范管理的前提下,进一步想方设法做大做好财政收入“蛋糕”,既要确保完成收入总量增长14%的目标,又要使收入结构继续得到优化。要依托信息化建设成果,针对收入征管薄弱环节,狠抓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征收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持财政地税收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增长速度。要继续坚持“抓大不放小”的征管原则,健全制度,创新手段,强化考核,进一步提高地方税收对财政的贡献度。要健全协税护税网络,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齐抓共管,千方百计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如实反映到税收收入上来。要科学界定政府非税收入的范围,健全政府非税收入征管体系,充分研究、挖掘政府资源性收入和政府特许权收入,探索建立政府非税收入征管绩效考评和监督检查机制,提高政府非税收入的征缴率,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三是保障重点支出要落实新要求。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公共财政的要求,科学界定公共财政的支出范围,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建立“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财政保障机制。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农业基础条件改善和农业科技进步,支持村庄环境建设、防灾救灾和扶贫开发,支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要积极推进科教文卫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切实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足额安排义务教育各项必需经费;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推进文化“工程”和“四个强市”建设;加大对生态和环境保护建设的投入,促进“生态市”建设。要积极推进社会保障机制的巩固完善,不断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支持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同时,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强化勤俭节约意识,落实“两个务必”要求,严格控制一般消费性支出的增长,坚决制止各种铺张浪费、挥霍资金的行为,积极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第9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建设财政质量建设年为契机,坚持“五个统筹”,大力培植财源,深化财政改革,优化支出结构,突出重点建设,讲究财政效益,大力支持经济发展,切实推进依法理财,强化财政监督管理,理顺财政管理体制,促进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切实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作风建设,增强公仆意识,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建设一个作风优良、环境优美、服务优质、办事高效的文明机关。

二、具体措施

(一)狠抓落实,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⒈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地方财源建设

一是继续以服务“三化”作为财源建设的主攻方向,着力营造经济发展的良好财税环境,加大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力度,力争有效启动民间资本,加大社会投入。二是通过招商引资、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等措施,培育一批财政收入过亿元的乡镇,形成梯级财源,培育一批重点龙头企业税收上新台阶。三是培育市场体系,增加商贸财源。通过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

⒉强化税收征管,促进财政收入增长

围绕实现财政总收入亿元,以组织收入为核心,以依法治税为手段,以均衡入库为目标,强化征管举措,加大增收、清欠、堵漏工作,狠抓均衡入库,完善收入征管目标责任制,确保应收尽收。继续调整和完善县与经开区、乡镇财政的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和理顺县、区、乡镇财政分配关系,充分调动经开区和乡镇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⒊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需要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构架的基本要求,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支出管理,严格预算约束,做到增加、压缩、规范、保障相结合,财政支出除法律和政策规定需要增加的支出外,其他各项支出实行零增长。进一步加大对公共支出的保障力度,新增财力主要向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基础设施倾斜。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和农户的信贷支持,切实抓好“三农”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统筹现有农口资金,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等方面的投入。

⒋继续深化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试点推行完整的部门预算,认真组织公安、城管、科技、水利的试点工作,改革预算编制方法,实行规范的零基预算,增强部门预算刚性,逐步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健全、稳固的预算管理制度。二是推进非税收入改革,加强非税收入的征管,进一步完善综合财政预算体制,将全县的非税收入全额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罚没收入比照税收抓均衡入库,使非税收入成为我县可用财力增长的新亮点。三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完善农税征管体制,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做好降低农业税税率工作,坚持专业征收的改革方向,并将入库情况作为对农税部门和乡镇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四是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力度,进一步扩大评审范围、规范招投标和预决算审查工作,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五是完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适时推行县直机关的定点会议接待,积极介入工程采购和卫生部门的药品集中采购。六是稳步推行国库集中支付试点工作,做好对单位的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资金、大型修缮、政府采购资金、工资等逐步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准备工作。

⒌加强财政管理,着力优化财经秩序

一是强化财政监督管理,适时成立县财政监督局,加强对各项基金、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全县税收的监督检查,强化内审工作,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二是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并整顿和规范收入入库秩序,改革乡镇支出管理模式,推动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改革。三是积极探索建立财政风险防范机制,加大对县直单位和乡镇消赤减债的管理力度,采取资产变现、争取外援等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消化老债,严防新债。四是认真清理财政周转基金,适当调增预算周转金额度,增强预算资金调度能力。五是加强国有资产和产权交易工作的管理,建立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促进国有、集体产权的有序流动。六是加强彩票市场的监管,开展打击私彩的专项整治行动。

(二)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推动党建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⒈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一活动”制度。局党总支、各支部委员会将坚持每季召开一次总支、支部委员会,研究如何开展党建工作;每月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开展“三个代表”的学习教育,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交流思想和开展党员评议;定期组织党员开展例如外出参观学习、开展义务宣传和劳动、帮助贫困地区和人口脱贫致富等活动。通过召开会议、上党课、搞活动等形式,提高广大党员的政治素养,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为搞好全县财政工作献计出力。

⒉积极做好新党员发展工作,为党组织注入新的活力。今年,我局继续将培养和发展新党员作为党建的重要内容。将采取注重引导、加强教育、多方听取意见的办法做好新党员的发展工作。计划在本年度内发展名新党员,选送名积极分子参加培训。在注重发展的同时严把质量关,严格按程序办,本着积极稳妥的方针做好新党员发展工作。

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年初,局党总支、支部将制定出具体的考评方案。年终根据考核结果,评选出创先争优模范标兵。在组织学习各类先进模范的同时,组织干部开展以优质服务为主题的各类竞赛活动,以其表率作用使机关内形成“人人学先进,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三)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争创一流队伍

以增强综合素质,提高理财水平为重点,狠抓学习提高、激励竞争、廉政建设三个机制的建设,以创四好班子建设为龙头,进一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改进和提升机关管理,巩固文明创建成果。以“金财工程”的建设为契机,整合现有资源,建设一个上下贯通、左右相联的财政系统信息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财政系统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升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严格依法行政,加强财政信用制度建设,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廉洁高效的财政干部队伍。

⒈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我局将进一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重点抓好二级事业单位机构精减、定编定岗和乡镇财政干部调配两项工作。通过双向选择、岗位轮换等途径促进人员结构优化,提高行政效率,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廉洁高效的财政干部队伍。

⒉充分发挥党、团员等各种组织的作用。今年我局将对党、团、工会、关协等组织的制度进行重新拟定和完善,并组织党、团员进行政治理论学习,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同时,我局将利用各种组织形式积极引导干部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关协等组织,从严要求家属,动员局机关青少年参与机关环境卫生的保护和管理。

⒊推行政务公开。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我局将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一方面以方便群众办事为目标,简化行政手续,增强政务活动透明度,全方位公开本局机构设置、权限及职能,干部的基本情况及职责,举报、投诉的途径和处理结果以及各种政策法规,建设高标准政务公开栏;另一方面以提高办事效率为目的,采取措施,把公开落到实处。

⒋推行文明办公。坚持倡导文明用语,杜绝服务忌语,所有干部文明办事,杜绝服务态度冷淡、生硬、横蛮,消除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的衙门作风。切实做到热情待人的“五个一”和“六个心”。

⒌开展有特色的争创活动。开展文明创建工作,需要实实在在的活动载体来表现。今年,我局不仅力求表现形式多样,而且要求能突出特色。一是以会计核算中心为示范窗口和创建单位,继续开展“共产党员示范岗”和“青年文明号”的创建活动,深入推动全局机关讲文明、办实事、求实绩的工作作风。二是开展“双联”活动,搞好扶贫帮困、资助贫困生活动。去年我局将继续组织干部职工深入联系点去了解情况,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使他们尽快走出贫困。

第10篇

一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组织部和纪检监察机关的指导下,我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结合全县深入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云岭先锋”工程的实施,始终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保证全局稳健发展的重要工作认真抓好,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立足教育,着眼防范,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做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和行政业务工作同时一起抓,自觉把党风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认真在全局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党员廉政教育学习教育”活动,使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行动上、作风上树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本系统内得到落实,有力推动了两个文明建设和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现将一年来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领导,年初,我们

首先建立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局长任副组长,副局长、各支部书记、支委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局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处理。三月份,县政府与农业局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农业局又与各单位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全面进行安排部署。

二、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我局坚持以党总支、支部,党政齐抓共管,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县纪委全会精神,认真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大力宣传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方针、政策和重大成果,深入开展了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监察法》、《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腐倡廉理论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等党纪政纪条规教育,不断推进“云岭先锋”工程,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广泛开展“五查五纠”活动,为保证“五查五纠”活动的领导,切实抓好此项工作,农业局成立了“五查五纠”活动领导小组。通过学习和深入开展各项活动,增强了党员干部廉政从政,遵纪守法的意识,全局上下形成了一支“政治坚强、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二是对于党员领导干部,加大了廉政建设职责教育,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按有关规定实行责任追究,规范了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坚持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三是局党委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贯穿到对党员干部的培养、选拨、管理的各个环节,完善了教育制度,将党风廉政教育与干部管理紧密结合,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四是结合系统实际开展了党的优良传统,尤其是“两个务必”教育,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增强了党员干部反腐败斗争的信心,推动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三、精心组织、认真实施

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为搞好我局党风廉政工作,我们以党总支部、行政主管为主,齐抓共管党风廉政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原则,为使领导班子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发挥表率作用,结合单位实际,我们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同领导个人分工有机结合,坚持做到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做到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一级抓一级,层层抓紧抓落实,以“三个代表”为标准,全面开展全局各项工作。

1、成立和完善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使全局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全面组织修正充实完善局属机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从总支、支部、行政班子的自身建设做起,以身作则、帅先垂范,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树立了领导班子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良好形象。

2、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领导班子依法办事,廉洁自律,不断强化、建立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管理,在巨额资金使用、农用物资采购和重大建设项目上,严格执行廉政制度和招标制度,坚持领导班子集体研究“一支笔”审批制度,不搞个人说了算。做到了经费来源清楚,经费安排合理,经费使用率高,坚决杜绝不合理开支,实行财务公开制,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利,不拖欠民工工程款,不拖欠农科员工资,一律实行财务、村务公开,对腐败现象易发的部位和环节,结合实际制定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制度和措施,实行了领导干部述廉制度,并对系统各单位财务进行了内审,加强了对基层单位财务工作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杜绝和预防职务犯罪,推动了系统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涉及职工切身利于的事项等定期向广大职工公开,使广大职工有一定程度的决策参与权和广泛的批评权,使领导班子的权力运行置于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之下。使财务人员认真履行了职责,严格遵守了财务操作程序,保证了各项财务收支合法、合规、账务记载准确、完整,树立了我局领导班子清正廉洁的好形象,有效地防范了在财务方面的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3、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领导有分工又协作,班

子成员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工作透明度,让各项工作在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下正常运行,充分体现民主集中制,一年来,未出现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违法乱纪行为。班了成员一律廉洁奉公,遵纪守法。

4、严肃纪律、严格办事、认真落实责任追究

我局是地、县级文明单位,在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抓好两个文明工作,对党员干部中出现的问题,在认真落实的同时,及时向县委、政府、纪监部门汇报,严格执行案件报告制度,积极配合执法部门对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做到不护短,不压案件,旗帜鲜明地扶正压邪,决不姑息,决不手软。

5、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和案件查处工作,我局

属于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管部门,对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做到热情接待,认真解释,达到来访满意为止,若要进行查处的,进行认真查处,农业工作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加强对广大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深入生产第一线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促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坚决不搞行业不正之风。

6、严格预防和治理用人上不正之风,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学习贯彻,全面把握《干部任用条例》的内容和要求,深刻领会基本精神、熟练掌握选拔任用干部的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和要求,目前全局有16个股所单位,为搞好各项工作,在股室、站、校负责用人的推荐任用,上一级中青年干部、后备干部的推荐上,为防止和杜绝不正之风的产生。在推荐选拔上报之前,采取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征求群众、党总支委员、有关支部支书、支委意见后才做出决策。在局机关岗位人员安排上采取竞争上岗的方法,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发挥民主,使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有用武之地,杜绝了干部任用中的不正之风。

7、坚持领导班子廉洁自律专题民主生活会制度,按照同志关于“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对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的认识,增强深入持久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政治责任感,拓宽党内外对我局领导班子的监督渠道,年初对该项工作进行了认真布置,年底进行了认真总结,并于十一月十日召开了领导班子民主测评工作会,在测评工作中我们采取先个人总结、自检、自查,其次进行互评方法,通过民主评测肯定了成绩,找出不足,使每个领导干部基本做到了思想上有明显增强,推动了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8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结合部门实际,一是加强和完善农民负担管理,建立和规范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杜绝各项加重农民负担的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二是坚决纠正征收征用土地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三是规范农村集体财务管理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侵占和挪用,加强农村税费改革农村集体兴办公益事业筹资投劳的管理,巩固农业基础设施,完善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制度,今年4月份对全开展村内“一事一议”情况进行了调查;四是实施粮种补贴,加大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力度。五是强化《云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加大农机安全监理专项整治力度,防范和治理工路的“三乱

四、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计划

一年来,我们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为全县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但在党风廉政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对党风廉政学习教育抓的不够紧,造成思想上有时还存在厌倦情绪;二是个别党员干部,平常不注重自身的思想改造,不严格要求自己,甚至个别党员有违纪违法的行为等;三是在单位内部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方面还存在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积极探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有效途径,严格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发挥职能,强化监督,对发现影响任务落实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及时解决。

<二>、要加强经常性廉洁从政教育。深入开展以学习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两个务必”教育,深入开展党纪政纪国法教育、防范教育和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和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三>、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改进工作方法。要健全完善党风廉政工作的制度,加强制度约束,改进工作方法,把廉洁从政教育贯穿于干部的培养、管理、选拔和奖惩的各个环节,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11篇

一、深化税制改革,服务经济转型升级

1、稳妥推进“营改增”试点改革。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营改增”试点改革的统一部署,切实履行财政部门职责,加强与税务部门的密切配合,积极关注试点运行情况,重点关注今年1月1日开始的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试点情况,做好电信业实施“营改增”试点的准备工作,及时总结“营改增”试点的实施效果。深入试点企业和基层开展调研,确保试点平稳有序推进。

2、积极推进全市税源建设。进一步加强财政体制研究,推进乡镇国库改革,完善管理办法。配合税务部门加强税源调查研究,挖掘征收潜力,规范征收程序,加大征收力度。做好市外税源争取工作,不断壮大税源规模。加强税源信息统计工作,发挥涉税信息增效作用。

3、做好国家税制改革前期准备、调研、实施等工作。跟进中央税收制度改革政策,落实消费税、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等改革政策。主动开展政策评估,提出政策改革建议。积极探索培育和壮大地方税源、优化税收结构的方法和措施,为改革献计献策。

4、加强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会同税务等部门认真做好结构性减税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工作。

5、配合科技部门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初审工作。进一步完善政策和工作机制,深入企业开展调研,了解税收政策落实情况,征求工作建议,完善认定初审工作,更好地支持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6、做好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资格认定初审工作,促进我市循环经济的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7、做好增值税退税和其他地方税(费)退库初审工作。落实国家产业扶持政策,做好各项税(费)退库初审服务。

8、按照省厅和市财政局要求,做好非营利组织的资格认定、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认定等工作。

9、加强企业所得税、重点产品国际竞争力调查工作,继续做好数据分析和应用,撰写调查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10、加强出口退税政策研究,促进我市外贸发展。研究我市出口退税结构,积极向上级财政部门反映我市进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率调整建议,争取有利的出口退税政策,营造良好的进出口贸易环境。

11、认真开展税式支出测算工作。根据财政部要求,在梳理文件、完善指标、设计表格、采集数据的基础上,认真开展税式支出测算,按时上报相关数据和工作报告。

二、树立法治财政理念,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12、贯彻实施《省财政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和《市2011—2015年法治建设暨第六个五年普法工作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财政法治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分解落实目标责任制中有关法治建设的指标,签订普法依法治理责任书,不断加强督促检查。

13、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开展法制宣传骨干培训和法律知识讲座,逐步建立和完善财政系统普法教育机制,健全财政干部一人一证的法制宣传教育管理制度。积极推广应用无纸化学法用法及考试系统。按照“六五”普法规划要求,配合相关科室对全系统35岁以下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财政干部进行培训考核。

14、组织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扩大社会效果。深入到基层,面向市民,面向农民,开展财税惠民政策的宣传与咨询活动。

15、认真做好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将依法行政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管理,落实年度工作任务,及时向市政府法制办报送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报告。

16、认真审核规范性文件。以文件制定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审核作为重点,以财政管理法制化、科学化、精细化为标准,确保规范性文件质量有明显提高。做好规范性文件的报备、公开、清理、归档等工作。

17、推进财政依法决策。认真实施法律顾问管理制度,对财政各领域涉及的重大经济项目、经济决策、合同纠纷等事项进行事前法律论证,提供法律意见,规避行政风险,推进依法决策。

18、继续完善财政“执法四制”。加强财政行政执法检查,加大财政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工作力度,强化财政行政执法责任,按制度做好执法责任制考评考核工作。

19、清理和规范市级财政行政权力和服务事项。将清理结果汇编成册并印发全系统,作为全市财政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工作手册。

20、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完善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的统计分析报告制度。加强对政府采购信息公开、行政不作为、财政收支管理等方面新类型案件的关注和研究。

21、做好财政法制信息宣传工作。认真做好财政法律法规、部门政策规章、专项工作动态等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积极向市法制办和普法办报送工作经验和动态。各镇财政所全年至少报送2篇以上的财政法制信息。

三、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22、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局党组统一部署和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强化目标管理和行政效能建设,不断提升法规税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法规税政干部的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能力。

23、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财政执行力水平。弘扬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综合素质,形成团结协作、奋勇拼搏、争创一流的精神风貌。

第12篇

这次全区财政地税工作会议是在全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化“三大会战”的形势下召开的。区领导、市局领导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特地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今天的会议并要作重要讲话。在此,我谨代表区财政全体干部职工对他们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等下施局长还要回顾部署我区地税工作。下面,我根据局党组意见先就我区财政运行情况讲两方面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20*年财政工作回顾

一年来,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旋律,围绕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财税任务目标,大力组织财政收入,优化支出结构,保运转、保重点、保稳定,深化财政改革,提高保障能力。全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实现了收支平衡,较好地支持了我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积极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年全区财政总收入243034万元,完成预算102.8%,比上年增长21.3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达100512万元,完成预算105.8%,比上年增长23.40%,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2.40%。财政当年支出54858万元,完成预算99.8%,比上年增长12.03%,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1.92%。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

(一)抓收入优结构,财政“蛋糕”不断做大做优。

20*年我们围绕做大财政收入“蛋糕”,坚持收入征管和结构优化“两手抓”,财政收入同比增长率比上年增加3.11个百分点,走出了自2002年以来财政收入年增长率递减的低谷。而且财政收入结构得到优化,地方财政收入比重比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数据分析,财政“蛋糕”不断做大做优的关键因素,一方面是贯彻省厅“三个三”工作措施,推进产业结构“腾笼换鸟”。积极筹措安排专项资金和财政贴息资金,全年共拨付先进制造业基地资金(技改资金)1066万元、外贸资金1034万元、科技支出1926万元,加快我区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发展。同时,鼓励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财政扶持政策,大力支持高效农业,推行农机现代化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全年共落实三个产业带发展资金250万元,保证滩涂养殖、平原蔬菜及山上杨梅的产业化。另一方面是狠抓财政收入:这里首先要感谢税务部门全体同志在抓收入方面所作的贡献,去年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及结构优化跟税务部门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第二是加强收入分析预测,及时掌握我区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总体趋势。第三是针对镇街道财政收入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调整完善了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激发了镇街道聚财理财的积极性。

(二)集财力保重点,财政支出进一步向民生方面倾斜。

一年来,我们坚持“存量调结构,增量优方向,增量调存量”的要求和“控压保”三字原则,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支出重点放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就医就学、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等方面,提高了公共财政支出效益。一是把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重点。20*年全区教育支出预算安排18647万元,占全区财政预算支出比重高达34%。继续实施“四项工程”建设,减免学杂费1300多万元,向贫困学生发放教育资助券和营养券共计196万元。二是加大社会保障投入,保证促进再就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公共卫生建设等工作顺利实施。全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支出479万元,使2027户低保对象得到享受。提高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扩大报销补偿范围,将普通门诊费用纳入报销范围,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53元提高到每人每年85元,区本级安排资金500万元。三是增强政法机关经费保障力度,加大了对政法建设的投入,公检法司支出增长迅速,累计全年共支出8470万元,提升了综合治理水平,确保创建“平安龙湾”的资金需要。四是完善农业投入机制,确保全区农业工作稳定发展。全年区本级共安排农口预算内经费2665万元,预算外资金427万元,重点支持农民增收和粮食稳定生产。安排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及工作经费92.8万元,培训人数达10694人,发放合格证书8675人次,为被征地农民再上岗创造了条件。五是加强基本建设的管理,按照“挖掘增量资金,盘活存量资金,滚动调拨资金,按月核拨资金”的总体理财思路,精心安排,积极筹措,全年区本级投入基本建设资金60300万元,确保重点工程建设需要。

(三)抓改革求创新,科学理财机制进一步健全。

从财政工作实际出发,把改革创新和稳步推进有机结合,以创新求发展,以改革促提高,不断加快我区公共财政改革步伐。一是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建立起新的政府支出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使政府的各项职能活动更加清晰地得到反映,为预算管理、统计分析、宏观决策等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经济信息。二是开展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清理整顿工作,对全区156家单位的487个账户开展了全面的自查和初步审核,应撤销银行账户63个,应补办手续的银行账户62个,为全面启动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打下基础。三是根据中央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和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的总体要求,积极配合区纪委做好清理考核奖励性补贴工作,为下步规范我区公务员津贴补贴打下基础。四是继续加强政府采购工作,一年来共组织、审核2450万元采购项目上报市采购中心采购,为节减财政支出,促进廉政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五是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完善执收执罚单位、银行、财政局三方对账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动态监管。

(四)强监管提绩效,法治财政建设迈出扎实步伐。

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规范财政管理,提高监管水平,维护财政秩序。一是深化财政监督检查。联合区纪委、区物价局对学校春季收费开展了检查,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杜绝教育乱收费行为。二是加强基本建设资金财务监督管理,严格工程预(结)算审查管理。全年共委托审查工程结算141个项目,累计送审价11397万元,审定价10300万元,共核减1097万元,核减率9.63%,为政府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三是组织开展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共清查了全区148家单位,清查汇总帐面资产总额达102259万元。四是稳步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根据省厅、市局的要求,对我区的医疗救助专项资金和杨梅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共涉及资金781万元。五是开展《会计法》实施情况检查工作,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促进企业增强依法做账意识、规范会计核算,改善了法治环境。

(五)争满意创品牌,推进财政地税平稳分设。

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从各个方面加强财政队伍建设。一是开展“服务创品牌,满意在财政”暨“三进三促”活动,局领导带领各科室负责人“进企业、进农村、进单位”,听取各部门各单位对我们工作服务上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难点热点问题,促进发展环境优化、惠农政策落实和服务效能提高。二是不断加强财政干部职工的素质教育、廉政教育和业务学习,建立“夜学”制度,为推动财政事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地税分局与财政局分设工作。两家分设事宜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局的领导下,目前我局与地税分局已就人、财、物达成一致意见,现正在逐步分设之中。

总之,过去的一年,全区财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面对严峻的经济和财税形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全区经济建设、事业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全区经济社会迎来新一轮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来之不易的,它是区委、区政府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以及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我区经济运行质量和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的结果;也是广大财税干部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克难攻坚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财政局向关心和支持财政工作的各级领导、各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默默无闻奋斗在财税工作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问候和真挚的谢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工作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一是财政收入结构仍然不够合理,收入与可用财力不能同步增长,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还比较有限;二是财政支出压力较大,社会事业发展投入、基本建设资金投入、政府债务偿还等各方面的支出压力日益增加,收支矛盾仍较突出;三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许多亟待加强的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保障力度还不够。上述问题表明,深化财政管理与改革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今后我们将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年全区财政工作主要任务

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做好今年的财税工作,意义十分重大。20*年机遇和挑战并存,压力和动力同在。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准确把握国内大势和我区发展环境的变化趋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牢牢把握财政工作的主动权,努力推进全区财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0*年我区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现代化滨海新城区的战略部署,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依法治税,做到应收尽收,保持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坚持勤俭节约,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重点、保改革、保运转;坚持量入为出,留有余地,依法行政,完善管理,确保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目标,确定20*年我区财政总收入计划275850万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3765万元,同比增长13.2%。为全面完成20*年的财税任务,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调整支持的重点和方式,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支持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财税政策体系,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坚持项目拉动、外向带动、产业联动和城市化推动,加快培育先导型服务业,着力提升支柱型服务业,大力发展保障型服务业,促进龙湾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腾笼换鸟”。进一步加大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和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排污收费制度,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增长。

(二)坚持依法理财,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保持财政收入较大幅度增长,不断增加财力,是财政部门的首要任务。坚持早抓、勤抓、严抓的原则,时刻不放松抓收入工作,特别要在建立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上狠下功夫。一是优化财政收入结构。要加强税收管理、提高收入质量,推动财政收入增长由注重规模增加向总量、质量“双提高”转变。二是健全收入分析督导机制,层层分解收入计划,落实收入责任制,加强与国地税的配合,健全协税护税网络,加强监督考核,健全旬、月、季收入分析制度,强化财源建设,动态反映财源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对策,坚持按进度均衡入库,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三是完善非税收入征管机制,规范非税收入管理。要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依法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确保各类收入应收尽收。

(三)坚持民本民生,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

要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足额安排资金,增强对民生工程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城乡困难群众的救助,特别是要完善特困户、灾民救助制度,更好地体现公共财政向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倾斜,逐步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财政优惠政策,对下岗失业人员给予政策倾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实现农民多渠道增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认真落实中央对农业的各种补贴,让农民得到更大实惠。

(四)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文化、卫生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重点事业的支持力度。加大教育投入,确保教育投入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促进文化产业的调整,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入,增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效应,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科学运作、规范使用,强化绩效考核,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社会治安、社会稳定的投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应急保障机制,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五)坚持改革创新,提高财政监管质量。

强化绩效理念,稳步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建议区政府成立绩效评价领导小组,年初确定评价项目,有重点地开展绩效评价试点,通过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探索,进一步积累经验,逐步建立以绩效评价为核心的支出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部门预算编制,出台《龙湾区部门预算管理办法》,控制临时性追加,今年下半年将在我区个别单位开展试点,严格按照部门预算要求,细化、深化预算具体支出项目,明确支出类型和支付方式,切实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同时探索扩大预算范围,尝试将部分预算外资金项目纳入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监管机制,对区级专项资金进行整合,每一项专项资金相应出台一个资金管理办法。会同区纪委、区审计局、区建设局对我区基建审价工作开展改革试点,使基建审价工作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合理。深化政府采购工作,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提高政府采购效益。进一步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开展国库集中支付试点工作。认真落实“削峰填谷”方案,坚决贯彻落实上级津补贴文件规定,逐步均衡部门福利待遇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推广应用省厅金财工程一体化软件,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加快财政信息中心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全面提高财政信息化管理水平。

(六)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财政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