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时尚专业毕业论文

时尚专业毕业论文

时间:2022-05-01 00:06:43

时尚专业毕业论文

时尚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

日前,由东华大学承办的“2012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服装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在上海世贸商城隆重开幕。作为历届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的品牌项目,今年不仅延续了往年以论坛为平台,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共话行业焦点话题的优良传统,更从服务上海市、长宁区和东华大学共同签署的“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战略合作协议出发,在连续10年举办“东华时尚周”的基础上首推“环东华时尚周”。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达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区长李耀新、副区长杲云。出席开幕式的还有中外教育界的领导专家、企业界人士及校友。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党委副书记浦解明、殷耀,副校长陈招应、刘春红、邱高等校领导以及校党委常委袁孟红出席。开幕式由东华大学副校长刘春红主持。

“上海国际服装论坛”是政府、高校、产业及企业之间进行时尚思想和创意文化的高层对话,是相互分享智慧、凝聚共识、成就未来的互动平台,迄今,已是东华大学第18次承办论坛、第11次举办时尚周。“环东华时尚周”的举办,是我校坚持在传承中创新,致力于促进上海时尚创意产业与教育进入“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新时期的具体举措。开幕式上,蔡达峰代表上海市人大对活动开幕表示祝贺,并充分肯定我校始终坚持特色发展,推动传统纺织产业向时尚创意产业转型所作的积极贡献。希望我校继续围绕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大局,坚持自身特色、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不断培养人才和集聚人才,推动自身和产业发展。夏令敏、邵志清、杲云等也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徐明稚在致辞中表示,东华大学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弘扬学科特色和优势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谋求“开放、集聚、适变、持续”的协同创新新机制,在上海建设国际时尚之都、发展时尚创意产业和时尚设计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开幕式上,来自英国伦敦时装学院(FIT)的12名优秀硕士应届毕业生带来了以“POEMTRY”为主题的盛大服装展演,共展出120套学生设计的服装作品。据了解,伦敦时装学院是国际时装教育界专业细分最全面的院校,是我校开展国际化合作办学伙伴之一。在时尚创意教育领域,东华大学已与包括法国巴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意大利米兰及日本东京等世界五大时尚之都著名服装院校在内的12个国家和地区的31所院校开展了合作办学,有80多位外籍教师开设了70余门合作课程。与施华洛世奇、伊泰莲娜、德库宁、意大利IED等著名企业联合建立30个时尚研究基地,在雅戈尔集团、ESPRIT、ADIDAS等中外著名服装企业建立了26个教学实习基地。学校与日本文化学园合作举办的“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评“2011年上海市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据悉,本届服装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将持续5天,以学术论坛、时尚庆典、创意大赛、时装、成果展览等形式开展,主要内容包括两大论坛、六大动态秀和六大静态展——题为“协同创新,共建时尚之都”的主论坛和题为“中国历史刺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的特色论坛;伦敦时装学院优秀学生作品展演、“海思堡.东华”2012秋冬学生作品秀、2012“巧帛.东华杯”服装设计毕业生作品决赛、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罗竞杰专场会、2012 “雅莹.东华杯”中日合作班毕业生作品秀、2012第八届“YKK.东华杯”研究生服装设计作品大赛等六大动态秀;2012第五届东华大学—施华洛世奇创意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2012中日合作班毕业生作品静态展、2012东华大学第四届创意市集展、2012东华国际现代艺术展、2012新水墨艺术邀请展与2012估衣——平衡与循环:刘佳婧个展等六大静态展。

时尚专业毕业论文范文2

他将与其他10名来自皇家艺术学院女装设计专业的硕士同学一起,在6月8日开幕的伦敦男装周上展示自己的作品。他将自己的系列命名为“矛盾志”,意为探索服装和躯体之间的故事,反思生命的繁复与散布其间的矛盾。随着作品对生命的模仿,紧身网眼裸装逐渐瓦解,变为低垂剪影上宽松暗沉的天鹅绒。

可以预见的未来,尹经纬将成为中国服装设计业诸多年轻设计师中的一员,正如他的许多前辈那样。近年来,活跃于中国时装界的设计师大多毕业于伦敦的专业院校,仅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下简称“中央圣马丁”)毕业的学生就包括了如今国内时装界著名的王汁、张卉山、王海震、Masha Ma、万一芳等拥有自己品牌的独立设计师,而先于尹经纬从皇家艺术学院毕业的王逢陈,正成为中国服装界的新星。毕业于伦敦服装学院的刘F则较早从淘宝起家,创办了自己的品牌Ms MIN。这个名单还可以更长。伦敦已经成为培养中国独立服装设计师最重要的基地。

在英国,超过30间学院与大学提供时装相关课程,每年为社会贡献数以千计时装设计毕业生。中央圣马丁时装设计专业本科过去每年只招收20到40名学生,而现在这个数目扩充到了120人。康泰纳仕时装学院以及马兰戈尼(Istituto Marangoni)则更进一步,在中国、印度等地开设分校,以满足亚洲高速经济增长带来的时装教育需求。旗下包括中央圣马丁和伦敦时装学院在内的伦敦艺术大学联盟的数据显示,5年前,中国留学生申请时尚专业方面的比例仅为20%,而现在这个数字可以达到70%甚至更高。

皇家艺术学院一直是“创意至上”理念的坚定捍卫者。2015年上任的时装设计专业总监Zowie Broach是其中的代表人物。Broach在1997年和Brian Kirkby一起成立了Boudicca品牌。Boudicca的设计充满故事性,其尖锐多变的风格常被拿来与Alexander McQueen比较。来到皇家艺术学院之后,她首先把时装专业来自女装、男装、配饰等不同方向的学生,都放在同一个工作室里,鼓励他们互相合作激发彼此灵感,同时她还定期举办名为“Talk,Debate,Draw”的活动,邀请来自神经科学、历史、游戏和表演等不同背景的专家做讲座,学生会针对提出的话题讨,最终将想法呈现在自己的绘画本上。

“一季又一季的秀过后,你就不自觉地进入一种重复模式,唯一能让你持续保持新鲜和活力的方式就是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拷问自己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Broach对《第一财经周刊》说。Broach认为时尚是一种自我认知的美学,她的教育理念是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成长道路,因而她坚定地在时装设计专业维持纯净、危险和实验性。“我们总是避免使用项目或是系列这样的词,我们希望学生能打破固有时尚体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形成自己的语言。”Broach说。

因此在今年的毕业展上甚至出现了连一件实体的服装都没有的作品,设计概念全部是通过表演的形式完成。“时尚本来就是一种表达,一种部落式身份的认同,这本来就是一种表演。25年前我在皇家艺术学院学时装时,几乎每个人都在做特别华丽精美的高定时装,像加利亚诺和麦昆那样的风格,但现在的风格变得越来越多元,可以泼洒颜料当时尚,而在时尚行业中也可以看到造型师,明星潮人也可以做品牌的设计师,所以什么都是有可能的,这是当下的一个趋势。”面对质疑,皇家艺术学院时尚设计高级导师Flora McLean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在皇家艺术学院近10年的教学生涯中,McLean对中国学生有好印象。“我接触到的中国学生都很另类,他们有很多超现实的和边缘的想法。虽然他们还不像西方学生那样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艺术表达会让他们感觉更舒服,你可以从他们的绘画本中看到相当精彩的创造力。”她同时还发现中国学生也正变得越来越自信,一个显著的现象是,过去很多中国学生都会给自己取个英文名,现在他们大都保留自己的中文名。

尹经纬就是这样。他的梦想是能在毕业后开创自己的同名品牌,除了通过设计向全球表达他所理解的中国文化外,他还计划把生产部门放在中国,设计部门则会放在伦敦,因为这里有更成熟的设计体系,并且是展示品牌、获得国际话语权的最佳平台。在学校的推荐下,他的毕业设计已经确定会登上意大利版《Vogue》的9月刊,还得到了伦敦时装协会的指点。“他们建议我可以更实用一些,实用性当然是出于商业化的考虑,但创意是一切商业的根基,首先我需要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尹经纬说。

事实上,皇家艺术学院对创意的坚持正是吸引尹经纬的原因。他本科就读于中央圣马丁,在毕业那年,传奇教授Louise Wilson突然去世,接任担任时装设计专业总监的Fabio Piras主张实用主义的设计,这与尹经纬的想法有很大的冲突。

刚开始朝着商业化方向改进的中央圣马丁对时装行业的变化有着自己的理解。“商业是时尚设计结果的一种呈现,所以设计师需要对身处的世界高度敏感,因为时尚设计影响着人们,不光是他们的穿着打扮,还有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举止,设计不可能在真空中完成,而是对现实的一种表达。”Piras对《第一财经周刊》说。Piras不主张教授时尚,他相信时尚是不可教的,他引导学生讨论时尚、批判时尚,并且为他们提供未来在从事设计师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各方面的技能,整个硕士课程就像模拟一个时装屋的运作,所有的项目都以客户为基础,覆盖了一个品牌发展成长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学校也邀请行业人士与学生一对一的交流,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未来雇主的需求,市场的需求,甚至还推出了有关法律方面的讲座。

“设计师应该要理解整个时尚行业是如何运作的,包括生产、物流、营销、零售等方方面面。今天整个时尚产业的变化非常迅速,节奏越来越快,我们看到了技术带来的破坏性,消费行为的改变,以及全球化的潮流。”Piras说。因而,设计师也必须了解市场划分,为商品定价并实现目标利润率。他需要寻找和自己的设计系列完美搭配的生产合作伙伴,确定合适的产品、质量和生产周期。最后,为品牌的定位选好合适的客户经销商,并就条件谈判。

这与服装业的当下情形有关。过去,设计师通常被隔绝在商业决策之外,为的是不限制他们创意的发挥。年轻的设计师会选择先为某个大牌时装屋工作,在职位上缓慢晋升或是盼望遇到提携自己的伯乐。而现在,开放的设计师职位越来越少,而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却越来越多。许多年轻人被电视以及社交媒体曝光下时装设计师展示出的表面光环所吸引,而时装教育的蓬勃发展并不代表时装设计师的职位空缺数量也以同样的速度和规模增长。他们需要毕业后的生存法则。

2016年中央圣马丁女装专业本科毕业生Dylan Wu就感觉到,在中央圣马丁的4年,自己逐渐迷失了原先想成为时尚设计师的梦想和目标。“我不得不放低自己的期待,等到快毕业的时候,我只希望自己还能在时尚行业内找到一份工作,是不是跟设计有关都不重要了。”Wu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在中央圣马丁学习时尚新闻的万易花半年的时间拍摄了一部关于中国学生在中央圣马丁学习时尚专业的体验和他们的未来,并把它作为自己的毕业作品。开放的氛围和对自由创意的鼓励,是每个来到中央圣马丁的学生最大的收获,而面对毕业后就业现实的落差,不论是英国对外国学生在本地就业政策的收紧还是学校几乎为零的就业指导,万易说起这些话题显得特别激动。“如果当初我知道目前这个情况的话,或许我在这4年时间里,就会更积极地去找工作。”现在即将毕业的她还没有在英国找到工作,最终的结局很可能就是回国,而国内的环境也许会让她难以实现自我,这也是她抵触的主要原因。

“其实,很多毕业于设计课程的学生,最后不一定会成为设计师。”英国时装协会的首席执行官Caroline Rush对《第一财经周刊》说。他们目前正在与英国的时装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合作,增加时装相关的职位数量,为学生在入学前提供更多资讯。“在时装行业中,技术带动新的商业模式的涌现,催生了许多新的时尚岗位。尽管现在应届设计师毕业生的供需不平衡,然而这个产业对多元技能仍有很大需求。”Rush说。

艺术院校开始接纳商业教育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他们对于自己作为独立艺术院校未来的担忧―现在英国本地的年轻人对学习艺术和设计没有像过去那么热衷了。在英国,公立学校在政府的压力下把教育的重点放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上。因此,中央圣马丁将在今年9月正式开设MBA课程,这也是第一所顶级艺术院校开设MBA课程。“我不把MBA课程看作是赚钱的机器,但它的确是风险管控的一种手段,为学校寻找新的收入来源。”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Jeremy Till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如此表示。

《时装商业评论》(每年会依据全球影响力、学习体验以及长远价值几项指标对全球时装院校排名,在2016年的榜单中,中央圣马丁本科和硕士专业均位居第一。这项调查反映出当下时尚教育的一个困境,来自17个国家、54所时装学院的1万名在校生和毕业生,普遍表示对在校园中缺少实用性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感到失望,仅69%的本科学生对其学校的职业服务表示满意,55%的学生对商业培训感到满意。

因此,与其说中央圣马丁的改革是一种顺势,不如说是这种设计教育中普遍的危机在近年愈发突出―是让学生更具有创意还是更实用。

McLean也承认,最近十年来,全球各地的顶级艺术院校中都有这样的趋势,由越来越多西装革履的白人男性管理艺术院校,告诉人们怎么做才能赚钱。“于是所有人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大家不再一起合作了,反而是互相竞争,可是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来到艺术院校纯粹为了学习怎么成为一个艺术家?你必须给学生成长的时间,我总对我的学生说,你们才20多岁,放轻松,做真实的自我,慢慢成长,享受和探索生活,因为一旦当你离开校园,你就不再有这样的机会了。”McLean说。她坚持认为,时尚院校本来就不应该教授商业,因为商业前景应该是在好创意的基础上自然生成的,没有一个好的创意,又怎能有商业前途。

而对于像尹经纬这样的设计师来说,资本的适当介入至少目前看来还是好事,尤其是那些来自中国的资本。他的毕业设计就得到了深圳玮言服饰的全额赞助。玮言时尚集团旗下拥有3个品牌,分别为EIN、Puretea和新创立的Plainpeople,在中国共设有近300个零售点。从今年3月开始,玮言与皇家艺术学院联合设立了奖学金,便于直接从全球最好的时装院校中挑选合适的员工。今年年初,玮言从该校分别招收了一个中国籍和一个英国籍的面料专业学生。

时尚专业毕业论文范文3

一、毕业论文字数一般要在3000—6000个字,统一用A4纸打印整理装订,并在规定时间将论文打印出来上交班主任。

二、封面:“温州大学成教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宋体小一号字;论文题目为黑体小一号;“姓名”,“指导教师”,“专业、班级”,“完成日期”为宋体小二号,全部内容居中。

三、页面设置:

1.页边距设置为:上:2.5cm下:2.5cm左:2.8cm右:2.8cm

2.行间距设置为:1.5倍行距

四、正文部分:

1.目录及目录页所有内容要求用小四号、宋体完成,(单独一页)。

2.标题用黑体、三号、加粗;空一行,班级和姓名用仿宋体、四号、

空二行;“摘要”为黑体、四号、加粗,摘要的内容为宋体、四号;另起一行,“关键词”为黑体、四号、加粗,关键词的内容为宋体、四号,关键词之间空两格,摘要内容字数不超过150字。

3.正文与关键词空一行,文中大标题用宋体,四号,加粗;小标题用宋体,小四号,加粗;其它正文部分用宋体小四。

五、参考文献:

书刊类参考资料格式:

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如:

「1,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期刊类参考资料格式:

序号,作者,文章题目,杂志名称出版社,年,卷(期),页。

「3刘智峰,中国政府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战略与管理,1999(5),第10页

论文成绩评定标准

优秀

1、论文观点明确,论据充实,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见解。

2、能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收集的资料完整、丰富,引用数据准确,图表清楚正确。有较强的分析、运算和论证能力。

3、行文流畅、条理清楚、结构合理、格式符合要求。

良好

1、论文观点明确,能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2、资料较完整、数据齐全,图表清楚、正确。有一定的分析、运算和论证能力。

3、行文通顺、条理清楚、格式符合要求。

中等

1、论文观点较为明确,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没有错误。

2、资料较完整、数据尚齐全,图表较清楚。有一定的分析、运算和论证能力。

3、行文较通顺、条理清楚、论证有一定的说服力,格式符合要求。

及格

1、论文观点基本正确。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没有科学性差错。

2、有一定的收集资料、有一定的数据,但结论尚欠充分。图表基本正确。

3、行文基本通顺、条理基本清楚,论证尚能说明观点,格式基本符合要求。

不及格

1、结论含糊不清或有严重错误,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时有科学性错误。

2、资料贫乏、不能证明论点,数据凌乱,图表不清,分析、运算和论证能力差。

时尚专业毕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毕业生 职业能力 评价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力,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而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评价作为对教育质量的考核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毕业生职业能力的社会评价是教育评价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评价,不仅可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客观的判定,而且所获得的反馈信息是分析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教改方案的重要依据。目前,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社会评价少之又少,而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的研究尚属空白,依据评价学、教育学等理论与方法进行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研究,已成为高职教育急需开展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现状

目前我国对职业教育的评估较少,其评估主要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领导和专家进行,而且评价内容大多集中在办学水平,即校舍、设备等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上,对教学质量的评估仅仅停留在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状况的考察等较浅的层面。欠缺在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跟踪调查和社会反馈等方面的评估。

我国尚无针对高职毕业生的评估体系,毕业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现在并无科学的、可行的和专业的指标评价,虽然陆续已有一些本科医学院校在进行教育质量评价的初步研究与探索,但真正依据评价学、教育学的方法和理论进行毕业生职业能力的社会评价的研究和实践未见报道,目前高职教育管理与评价更是一项空白,急需弥补与完善。很多高职院校已意识到了社会对人才培养效果反馈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逐渐开始这方面的研究,但苦于目前还没有科学、有效、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因而迫切需要量化、可测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在高职教育中引入新的教育评价管理方法与手段,其目的在于通过用人单位和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评价、鉴定,衡量和检验毕业生是否达到了教育目标所规定的质量要求,与社会需求是否吻合,通过调查研究找出衡量本专业毕业生工作成绩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探索高职教育质量社会评价的方法及途径。

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通过对国内近期相关文献的检索与考查发现,对医学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护理人才的临床能力评价以及对学位质量的社会评价的相关研究存在有一部分,相对于以往已有很大的发展,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关于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与论述目前还鲜有报道。本研究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的研究为切入点,建立本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注意在研究中通过多种研究方法与实证方法相结合,力求多角度多层面地验证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合理性,这些是以往研究所欠缺的。同时对现有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进行职业能力评价,以丰富高职应用型技术人才质量评价的研究成果,进而对其他相关医学类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发展奠定基础。

2 实践意义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十余年,由最初的懵懂探索发展到现在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与年俱增,就业形势看好,甚至有许多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要求提高生存质量的需求带动着我国康复事业的蓬勃发展,各地卫生事业单位纷纷创办康复专科,因而相关康复人才紧缺。相对于康复医师,从事具体治疗工作的康复治疗师更为抢手,因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但不能仅仅满足于现状,越加快发展,越应该把质量建设放在首位。因此,认真总结经验,加强评价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大力开展多层次和多种类的评价活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三、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考

在社会的快速进步、经济的迅速腾飞、科技的大力发展的形势下,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于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用人单位对非智力因素的重视度逐渐增加,如诚信品质、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敬业精神、吃苦精神、脚踏实地的心态、合作沟通能力、灵活变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等。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它有关内容的研究,不仅是教育学、管理学和教育评价领域的重要课题,也可以通过对毕业生职业能力问题的研究,为当前的教育实践与导向提供评价依据和反馈信息,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研究的思考:(1)目前尚无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了解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掌握行业发展动向、本着专业建设依托市场需要的原则,完善在校教育体系,探讨并构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的结构体系――适宜于用人单位和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且科学、系统、全面、简便的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可以通过对往届毕业生职业能力进行系统的评价研究,能更深刻地了解和分析毕业生与工作实际及与其他同类院校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逐渐完善培养目标,更有效地制定培养计划,设置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探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另外,本研究能帮助本专业及时掌握行业需求及发展现状,便于有效地帮助毕业生提前做好择业、就业准备、和谐融入社会。(3)建立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能丰富高职教育评价的理论研究,充实教育评价领域的内容,为其他相关医学类高职专业毕业生的评价奠定基础。(4)在研究中,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实验法等多种方法,并运用统计技术来验证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应该从多层面、多角度论证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总之,通过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的研究,以期建立一套科学的、导向明确、简便易行、能够在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良好应用的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将评价指标体系理论化、系统化,以对其他医学相关类专业探索毕业生的社会评价途径与方法起到辐射和示范作用,促进我国高职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完善与发展。

时尚专业毕业论文范文5

一、毕业论文评阅成绩的标准

根据有关规定,毕业论文的评阅成绩一般可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档。现将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对毕业论文的具体标准抄录如下,供参考。

(一)优秀

1.能正确地体现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能很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与本专业的有关知识。

2.能密切联系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深度或有所创见,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中心突出,论据较充足,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表达能力较强。

4.材料丰富,数据可靠,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

(二)良好

1.能正确体现党和国家有关政策,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与专业有关的知识。

2.能较好地联系工作实际,分析问题比较正确、全面,对指导现实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中心明确,论据较充足,层次较分明,文句通顺,有较好的表达能力。

4.材料比较丰富,数据基本可靠,能较好地进行加工整理。

(三)及格

1.能正确理解党和国家有关方针与政策,在理论上没有原则性的错误,能基本掌握和运用本专业已学的有关知识。

2.尚能联系工作实际,基本上能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但分析问题较肤浅,或只能罗列现象,中心不够突出。

3.有一定的论据,主要数据基本可靠,文句尚通顺。

4.有一定的原始材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工整理。

(四)不及格

凡有以下条款之一者,应评为不及格。

1.违背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或在理论上有原则性错误,掌握已学有关专业知识很差。

2.文章无中心,层次不清,.逻辑混乱,文句不通。

3.材料零乱不全或主要数据失真,加工整理差。

4.主要内容基本抄袭他人成果。

(五)凡属抄袭他人成果或属他人的论文,一经发现查实,即取消评阅、答辩资格。

以上评阅标准,一要严格掌握,不可降低标准,拔高分数;二要因时因地制宜,但在同一时间、同一批学员中,应“一碗水端平”,不可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标准。

二、评语的写法

毕业论文的评语有两种:一是指导导师意见,二是答辩委员会意见。

(一)指导导师意见的写法

指导导师意见,主要是从写作角度对全篇论文作出评价。评价要点是:

1.观点是否正确、鲜明;

2.论据是否充分;

3,分析是否全面;

4.结构是否合理;

5.语句是否通顺;

6.有无现实指导意义。

下面是《对制止中小学乱收费现象的几点思考》一文的评语:

本文能理论联系实际,对当前中小学乱收费现象的表现及其产生原因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制止措施,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文章结构合理,条理分明,论据较充分,语句通顺。

(二)答辩委员会意见的写法

1.答辩态度如何;

2.思路是否清晰;

3.回答是否准确;

4.语言是否流畅;

5.对原文不足方面有无弥补。

下面是中央党校函授学院86级学员大专毕业论文《私营企业问题与对策思考》一文的答辩委员会意见,不仅对答辩情况作出了客观评价还肯定了论文选题及创见性。对指导导师意见作了必要的补充。

本课题系当前理论界一敏感问题,系统、完整的研究成果甚少,作者选题大胆,写作意图明确。

时尚专业毕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 《服装陈列设计》课程 教学改革 研究报告

我国服装行业现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该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外先进营销理念的引入,服装企业越来越注重发掘自身品牌价值,塑造其销售终端形象。由此,服装陈列师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应运而生。面对广泛的人才需求,各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纷纷开设此类课程。

图1 《服装陈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示意图

一、调研内容

1.课程简介

《服装陈列设计》是现有服装设计(服装营销与表演方向)和新专业“服装陈列与展示设计”专业的一门岗位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服装陈列设计中的色彩、灯光、道具、卖场通道设计及服装搭配等方面的能力,为毕业生从事服装陈列师、服装营销师、助理服装设计师、服装品牌广告与策划员及设计展览等相关职业打下基础。课程共72学时,其中理论知识16学时,实践操作练习56学时。

2.对企业需求的调研

在研究《服装陈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课题伊始,为了解用人单位所需,本着“按需培养”的原则,课题组成员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具体内容包括:①企业对所需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②企业对所需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③企业对我院相关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评价。调研资料如表1—3所示。

表1 服装企业对从事陈列设计毕业生应具备专业素质的要求

表2 服装企业对从事陈列设计毕业生应具备职业技能的要求

表3 毕业生专业素质评价(企业评价和毕业生自评)

3.对学生既有专业能力的调研

结合对企业的调研结果,为找出我院学生能力与就业市场所需之间的差距,我们特在学生中进行了既有专业能力的调研,得到学生的积极反馈。内容包括:①相关课程重要性及掌握程度;②学生作业;③企业对我院相关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评价。调研资料如表3—4所示:

表4 《服装陈列设计》相关课程重要性及掌握程度

4.对职业资格要求的调研

为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以考工考证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结合企业需求和专业特点,我们特对服装陈列师及陈列员的职业技能要求进行分析。服装陈列师行业共分为三个职业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服装陈列员、服装陈列师、高级服装陈列师。我院毕业生为高职高专学历,有资格报考服装陈列员。综合《陈列设计师专业资格考评总则》和《陈列设计师专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现对服装陈列师和陈列员(Visual Merchandising Designer)的职业资格要求作如下统计。

表5 服装陈列师(员)的职业资格要求

5.相关专业院校课程体系的调研

为促进院校之间的交流,课题组成员走访了许多开设相关课程的职业院校进行课程调研,听取专家意见、吸收经验、取长补短。

二、调研结果分析

1.对服装企业调研结果的分析

(1)服装企业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

通过对企业的走访调研,我们发现其对毕业生的学历多为专科毕业生,我院毕业生满足该方面硬性指标。但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是绝大多数企业在选择人才时注重工作经验。面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应届毕业生,企业只能无奈地选择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培养新人。这种情况表明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实践课程偏少,动手能力弱。在本次课程改革中,我们应当注意加强实训方面的课程,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使其适应激烈的就业环境。

(2)服装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素质要求

从表1的调查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在服装陈列技巧、色彩搭配组合、创意精神和时尚敏感度三方面的要求最高,而在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和审美素养等方面也有较高要求。我们可以调整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着重培养,促进学生向企业所需方向发展。

(3)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

从表2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中可以明确服装及配饰的陈列展示、品牌形象宣传、陈列培训这三方面为核心技能。在课程内容上要向这三方面重点倾斜,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出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另外,企业对陈列管理监督、视觉营销、陈列道具研发等方面的技能也有较高要求。而这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尚属空白,需要在本次课程改革中加以侧重。

2.对服装陈列师资格要求的调研结果分析

《服装陈列师资格考试大纲》要求专业资格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两部分。我们可以按照考试内容来划分课程的理论知识将手和实践技能训练。

(1)理论知识要求

理论知识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陈列概论、陈列师的职能、商业空间规划、陈列色彩、服饰色彩搭配原理和方法、陈列构成、橱窗设计、照明设计、陈列管理及陈列手册等。考试大纲对知识要求详细,我们可以直接引入课程,构架课程理论知识体系。同时,结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商业空间规划、陈列色彩、服装色彩搭配原理和方法、陈列构成、橱窗设计为其中的重点。

(2)实践技能要求

考核大纲中实践技能考核的主要内容为:在指定商业卖场环境或模拟卖场中进行陈列操作。具体为利用平面道具进行模拟操作和在给定场地中进行实际操作。这两种考核形式最能直观反映设计师的专业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在实践教学部分,我们可以借鉴这两种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对学生既有专业能力的调研分析

改革前课程的重点内容为服装CI、服装展示设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技巧。学生主要学习展示基础知识、展示工程制图、展示表现形式、展示表现和专卖店展示模型制作。其中,由于授课教师专业限制,对于展示工程制图和展示表现的相关软件学生掌握不牢固。而专卖店展示模型的制作又因为缺乏对时尚审美等相关方面的培养,作业水平较一般,不具备时装前沿性。具体作业展示如图2、图3。

图2 学生上课场景 图3 学生作业

4.对其他院校相关课程的调研结果分析

服装陈列设计课程基本在每所设有服装专业的院校均有开设。随着近年来行业的发展,也有很多院校开设了陈列展示专业,专门培养从事服装陈列、服装营销、品牌策划等工作的人才。我院也拟开此专业,补充该方面空白。相对于我们将所有精力投入陈列技巧的教学中,很多院校着眼于服装营销、卖场氛围的营造甚至环艺设计等相关知识内容,学生的知识面广,流行趋势把握能力强,就业面宽泛,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个别院校开设了参观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实际参观服装展,用最直接的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本次教学改革中我们亦可向其学习,增强课程的效果。

三、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在新专业建立之初,结合课程教学现状和调研结果,对《服装陈列设计》课程进行改革是有必要的。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从企业需求和职业资格认定要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先提出从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操作两方面进行改革。

1.理论知识体系构建

根据调研的结果,我们重新构建了课程理论知识体系,其可划分为陈列专业理论知识和与陈列相关的其他理论知识两方面内容。其中陈列专业理论知识为核心内容,包括陈列概论、陈列色彩、陈列构成、橱窗设计、商业空间规划、照明设计、陈列管理及陈列手册。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我院实际情况,陈列概论、陈列色彩、陈列构成、陈列管理及陈列手册等方面知识可由服装专业教师讲授。而涉及商业空间规划、照明设计、橱窗设计方面的内容则由室内设计专业教师授课更为有效。与陈列相关的其他理论知识尽管不是最核心的陈列技能知识,但通过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提升专业修养、拓宽就业面,因此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其具体内容包括:国际服装流行趋势、服装品牌认知、服装材料知识、陈列管理等。

2.实践技能培训

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可以使学生满足企业有经验、上手快的要求。同时可以使学生从容面对职业资格考试中的实际操作环节。现有课程实践环节为展示模型的制作,属于模拟陈列操作,具备一定的直观性。但较用人企业的需求和其他院校情况,此实践技能培训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所需。因此,在改进原有模拟操作的前提下,增加现场操作环节,学生所学即所用,才能适应先进的就业环境。原有的模拟操作环节制作周期长,成效甚微。学生将大量精力投入于无用的模型材料选择和制作上。改进后的模拟操作将提供给学生不同的商业空间模板,学生利用各种平面道具在指定范围内根据给定主题进行实践训练(如图4),直观地培养学生陈列色彩、陈列构成等核心专业技能。现场操作环节拟建立实训室,搭建若干实际卖场空间。学生在此空间内调配展柜、展架、展台、照明、模特、服装、道具,培养全面的陈列操作技能。同时该实训场地也可为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作品展示的场所。在软件操作环节上,改用室内设计专业教师教授学生AutoCAD、3DMAX、Coreldraw、Photoshop等制作服装陈列手册的软件操作技能。

四、课程改革总结

总结现阶段试运行的课改方案,有收效也有不足,很多方面需要继续研究改进。成效如下:①改革后的课程与行业发展接轨,课程内容丰富,知识面覆盖全面;②授课手段多样化,学生反映良好,课堂效率提高;③学生专业知识素养和实践操作技能水平提高显著。然而由于时间和经费的限制,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有:①课改试运行时间较短,学生还未毕业,尚未经受就业考验;②拟建的陈列实训室未正式建成使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

总之,在《服装陈列设计》课程改革的研究上,我们将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放眼行业发展的未来,根据当今学生特点制订符合企业所需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形式,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努力提升学生的就业水平,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林松涛.服装零售店的陈列与设计[J].四川纺织科技,2001,(5).

[2]洪麦恩,唐颖.现代商业空间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时尚专业毕业论文范文7

自学考试时间

辽宁阜新2020年上半年理论课考试时间为4月11日星期六、12日星期日(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各专业考试课程和时间安排详见(附表四、五)。2020年上半年实践环节考核和论文答辩的时间由各主考学校确定,各专业实践环节考核课程及时间安排详见(附表六、七)。

停考专业和遗留问题处理

(一)停考专业

1.能源管理(专科和独立本科段)专业自2017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名,2020年下半年起不再安排课程考试。

2.会计、会计(会计电算化方向)、护理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航海技术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方向)、法律、日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加工方向)、焊接、视觉传达设计、广告、环境艺术设计、饭店管理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14个专科专业和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应用本科)、数控技术(应用本科)、园林(应用本科)、计算机器件及设备(应用本科)、英语、物流管理、日语、石油工程、机电一体化工程、采矿工程、珠宝及材料工艺学、模具设计与制造、广告学、旅游管理、工业工程和新闻学等16个本科专业自2018年上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名,2021年上半年起不再安排课程考试。

3.艺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方向)1个专科专业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应用本科)、营养、食品与健康、应用化学、机电设备与管理(矿山方向)、电子信息工程和教育技术等6个本科专业自2018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名,2021年下半年起不再安排课程考试。

以上停止接纳新生报名的39个专业的专业代码和专业名称不进行调整,仍按照原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报名考试及办理转考、免考和毕业,2021年下半年起停止颁发毕业证书。

(二)停考专业遗留问题处理

停考专业停止安排课程考试后,该专业的考生可按下述办法选择遗留问题处理方式:

1、停考专业中未合格的课程,可选择其它专业中名称和课程代码相同的课程进行考试。

2、停考专业中,尚有二门以下(含二门)理论课没有合格成绩不能毕业的,可自主选择自学考试其它原则上相近专业的相关课程参加考试,取得原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门数和学分即可按原专业申请毕业,最后办理毕业时间为2021年6月30日。

3、停考专业中,尚有二门以上理论课没有合格成绩不能毕业的,可按自学考试相关规定转入其它专业参加考试,取得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合格成绩后,按照转入专业申请毕业。

开考专业

专科专业:汉语言文学、英语、连锁经营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文秘、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等10个专业。

专升本专业: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物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视觉传达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动画、土木工程、护理学、药学、中药学、眼视光学、公安管理学、社会工作、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交通运输、人力资源管理、汽车服务工程、学前教育、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小学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会计学、工商管理、工程管理、法学和物联网工程等36个专业。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设置实施细则〉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的通知》(教职成厅〔2018〕1号)文件精神,我省制定了《2018年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调整工作实施方案》,从2018年下半年起,开考的专业全部调整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已下简称《专业清单》)内专业,原开考专业不在《专业清单》内的,专业调整后全部取消,并停止接纳新生报考,2021年下半年起停止颁发毕业证书。专业调整对照情况详见(附表一、二、三)。专业调整后,原本科专业“第二学历”专业计划文件已不适用,2018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考“第二学历”,不再按照“第二学历”专业计划给新生办理课程免考。

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会计学(AB计划)和工商管理(AB计划)等九个专业,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计划中增加公共政治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03709)。2019年下半年起报考该九个专业的新生,须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03709)。符合《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认定和课程免考实施细则》(辽招考委字〔2009〕21号)要求的考生,可以申请课程免考。

附表四:辽宁省自学考试2020年4月考试课程安排表(开考专业)(点击链接查看)

附表五:辽宁省自学考试2020年4月考试课程安排表(停考专业)(点击链接查看)

时尚专业毕业论文范文8

【关键词】教师学术素养;内涵;要素;培养

学术素养是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教师需要具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具有一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促进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才能培养出具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的优秀人才。在大学这个充满争议的学术圈子里,学术素养的缺失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培养毕节学院大学教师学术素养是解决学院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大学教师学术素养的内涵

《辞海》的解释为,“素养:经常修习培养”。朱小曼认为,“仅靠国家行为来提升教师的素质是不够的。所以,把教师的素养分为教师的个人素养和职业素养。其中,个人素养内涵包括:从伦理角度与儿童交往的品质、善于鼓励的品质、追求创造的能力、善于对待客观世界的能力等何谓“学术素养”?《辞海》解释为:“学术”是指具有较为专门、系统的学问;“素养”是指经常修习的涵养。学术素养是指经过长期地学习与不断地努力而形成的一种理论素质和理论修养。它主要包括渊博均衡的知识结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与灵活科学的思维方式。高校学生学术素养培育,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个人修养、文化传统和学术能力的一种综合培养。有学者认为,学术素养是指进行学术研究时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个人在学术研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还有的认为,学术素养是指在一定文化素质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地学习与努力及长期的知识积累而形成的一种理论素质和理论修养。是大脑信息化了的系统“软件”。只有具备了比较渊博、均衡的知识结构,并能把隐藏在知识后面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加以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并付诸实际工作中,才能形成一定的学术素养。学术素养是鉴别能力、批判能力等诸种能力的综合,它超越了知识的局限和思维的定势,又在更高的层面上发挥着驾驭与统帅的作用,使其学术活动具有较广阔的视野和自由空间。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教师学术素养是指在新建本科院校里,大学教师所具备的从事教师职业工作所需要的素养和修养,其素质和修养着重是指科研方面的。

二、大学教师学术素养的要素

师资力量是毕节学院发展的动力。没有优秀的教师,就难以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大学是一个提供高深学问,培养高级建设人才的地方,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水准。它要求大学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大学教师的学术素养内涵丰富,它包括广博的专业知识,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优秀的学术科研能力。

第一,丰富的专业知识。教师应精通自己的学科,具有扎实而渊博的知识。马可连柯说过:“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苏霍母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多,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精工巧匠。”对老师来说,不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的学习,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由经验型到科研型的转化。

第二,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成功。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的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认真学习马、列、毛、邓、“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教师应自觉加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民族团结、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教育;进行社会发展规律和观点的教育;进行科学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

第三,专业化的科研能力。教师要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实现从“教书匠”向学者型的转化,研究能力是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其一,教学研究能力。把教学与教研结合起来,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改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而探索和发现新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和模式。其二,学术科研能力。目前毕节学院部分教师的科研停留在教学经验、管理经验和科研经验的总结上,还没有形成专业化的学术论文或学术专著,其研究的学理性不强。究其原因是缺乏专业化系统化的学术思维训练和学术写作训练。大学教师应力成为学者型的教师,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毕节学院培养大学教师学术素养的路径

毕节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根本在人。人主要包括两种人: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只有让优秀的教师集中于毕节学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水平,才能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才能培养出跟更多优秀的学生。毕节学院其前身系1938年成立的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2005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作为大学教师。一部分大学教师是由附近中学教师转变而来。虽然这些中学教师教学实践经验十分丰富,但是由于没有受到专业和系统的研究生学习和顺序,在从事学术科研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学术素养的培养对于促进毕节学院大学教师的发展职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教师的学术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的辩证关系。教学和科研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在大学里,现代教师一般不太重视教学,比较偏重科研。这种行为表现的背后折射出功利主义的思想倾向。但是,既然从事科研,很多大学教师忽视了教学对于科研的作用。那么,教学又是如何影响和作用于科研呢?从教师的备课、上课、课堂讨论、作业布置和课后反思等主要的教学环境中可知,每一个步骤的完成实际上都涉及到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把大学的每一堂课讲得精彩纷呈又深入浅出,这是考验教师知识和能力的体现。笔者有过这样的体验,在课后反思环节中,大量争取学生和优秀教师的宝贵意见,对于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大有益处。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并用批判和反思的眼光审视教学活动,再运用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就容易将经验化的实践知识升华为理论知识,从而丰富现有理论知识体系,从这一点上,教学确实有促进科学研究能力提高的作用。因为教学实践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素材来源,而且直接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更能找出真正值得科学研究的问题,提高了科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巧借外力,培养师资。2009年毕节学院列入教育部“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项目,成为西南大学对口支援高校。由于毕节学院地处乌蒙山区,相对于地方区域性的同级同类高校相比,它在地理区位优势上不占有优势。交通条件相对比较落后,与外部交流和沟通上还不够便捷,省外的学生的教师也不太了解毕节学院的校情,因而,对于毕节学院的长远发展就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阻碍。恰逢,国家出台了对口支援等方面的政策和法令,这为毕节学院的大发展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借力发展成为毕节学院领导集体和师生们的共识和目标,利用好西南大学对口支援的机会,加快发展,提高毕节学院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把毕节学院建设成为毕节地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科技研发基地、文化传承基地、咨询服务基地。

近年来,毕节学院先后派出了几批师生赴西南大学进行专业化和系统化的学习,其宗旨在于大力提升学校师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并学习西南大学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并将这些精神财富通过两校师生的多次互访和交流进行传承。通过对口支援,毕节学院大力鼓励中青年教师包括西南大学的定向培养的硕士、博士生机会,为中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因而,借力发展成为毕节学院提高教师学术素养的重要举措。此外,改变传统的教师培训思路,探索多元化的高校教师培训途径、方式和内容,鼓励和加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无疑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第三,积极学习,参与科研。教学和科研是大学重要职能的体现,也是大学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对于教师来说,应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学习,参与科学研究。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倡从做中学的观念,大学教师也要积极申报课题,参与课题研究,从科研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培养学术素养,因为学术素养其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就是要求大学教师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

第四,培养师德,树立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是说,一个人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样才可以做个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身正为范”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处处为学生之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在科学研究中,教师作为研究主体,还应自觉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和学术诚信,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综上,毕节学院在推进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要积极培养教师的学术素养,这既是毕节学院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毕节学院作为普通本科院校的职能所在。只有不断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才能建成一支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才能推动毕节学院跨越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娜,万鹰昕.试论大学教师的学术素养及提升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6.

[2] 常文芳.学报在培育高校学生学术素养中的作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71.

[3] 王立珍,袁金英,马秀峰.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内涵及培育探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5):50.

时尚专业毕业论文范文9

现如今,马上临近毕业了,每个专业的同学们肯定都在根据自己所学专业来撰写毕业论文。你们的论文已经撰写到哪一个步骤了呢?如果刚好撰写到论文致谢的话,我想我可以帮到你。下面是学术参考网小编为朋友们搜集整理的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致谢,欢迎阅读!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在老师、同学、朋友的大力支持以及帮助下,论文终于如期完成。尽管论文仍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在这期间所付出的努力、艰辛以及收获的喜悦却记忆犹新,无法忘怀。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老师,是他在百忙之中悉心、耐心的指导,才使得我的毕业论文能够顺利完成。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从选题、提纲拟定及文章的撰写、修改,恩师都花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若本文能够发挥一定得参考作用,那必然是他精心指导的结果。恩师渊博的学识不断开拓我的视野,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他高尚的品德是我学习的楷模,他严谨治学的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对专业的热爱都将使我受益终身。

其次,感谢**教授、**副教授、**教授、**老师、**老师等旅游管理专业各位老师以及山西省旅游局的***先生的谆谆教诲,感谢他们平时的严格要求,为我完成毕业论文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我愿向旅游管理学院的全体老师致以最真诚的谢意。

感谢我的父母及亲人,是父母的辛勤、无私的养育之恩,让我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鼓励,是亲人的关爱与支持,让我奋发图强。这篇论文的完成,以及学业的顺利完成都凝聚着他们的关爱与期待。

感谢我的朋友们,他们是****,在与他们共同的学习与生活中,给我带来了轻松的氛围和积极的鼓励。

最后,要感谢我就读了三年的***大学,是她给予了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我将永远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修德立信、博学求真”的校训将永远铭记我心。

时尚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0

摘 要:“十二五”期间,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每年如何吸纳、安置这几百万的毕业生,仍是摆在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失业中的政府管理层面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政府应当承担政策引导、组织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角色职能,以及论述这些职能之间的系统化关系,从而为更好的发挥这三项职能的作用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政府角色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

自 1999 年高校扩招后,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据2011年召开的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所公布的数据,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尚不能跟得上毕业生的增长速度。加上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和受到国际经济局势的影响,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

以上数据直观地反映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通过对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和就业率的进一步计算,得出以下数据:

可见,每年有数量庞大的毕业生处于失业状态,2006年失业毕业生人数最高达到1239万人。这不仅威胁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更危及民生和社会稳定,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事实成因与政府责任

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很多,既有政府方面的原因,也有高校和就业市场方面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鉴于本文是从政府角色的视角进行研究,将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与政府角色的联系归纳为三种,即毕业生就业政策不完善、就业组织管理不科学、毕业生就业服务不到位。

(一)大学生就业政策不完善

首先,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2008年初,政府实施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就业服务与管理规定》等与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了我国的劳动保障规范体系。但是,这些法律法规的内容较为笼统,配套措施尚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

其次,就业信息的不对称导致政府决策偏差。各地的就业情况具有各自的特点,致使及时、准确地获取各地的就业信息非常困难,而且需要较高的成本。进而使就业政策的制定者必须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做出决策,可能会使政策并不能完全跟得上形势的需要和地方的实际。

(二)就业组织管理不科学

一方面,毕业生就业管理过度集中。高校集中管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与用人单位、地方劳动力市场的联系尚不密切,专业、权威的就业中介机构尚不发达,使得高校在复杂的管理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

另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扩招时,很多高校盲目升级、盲目招生、盲目设置专业,一些专业设置陈旧、专业性不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简化,大量毕业生流向生产部门,这就需要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化技能。而当前,地方院校人才培养与重点大学重复,手脑并用的技能型人才跟不上生产发展需要,造成供求失衡,结构性失业成为大学生失业的主因。

(三)毕业生就业服务不完善

其一,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服务不完善,存在就业信息不充分、不对称问题。我国就业信息网络建设还处于低层次的阶段,全国贯通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尚未成型,大量的劳动力供需信息缺乏一定的公开性、易得性,加之信息传递过程中也会失真、遗漏,这些都阻碍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了解和沟通,不利于实现双向选择。

其二,欠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帮助。由于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创业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各种能力,加上社会缺乏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导致大学生创业步履维艰,创业率和成功率都不高[1]。其三,大学生就业市场和服务指导尚不够专业。

以上问题反映出我国政府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政策引导、组织管理和公共服务角色不到位,应当承担的责任还没有真正明确和落实,亟待政府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解决。

三、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促进工作中的角色分析

(一)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促进中的政策引导角色分析

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大学生就业的“指挥棒”,引导大学生就业趋势,影响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同领域的政策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1.就业市场管理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也是一个竞争的过程,应该体现公平原则和优胜劣汰原则。但是,就业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已经成为妨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显著性问题。主要表现为机会的不均等、就业歧视以及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的不规范。完善的就业市场管理政策可以有效减少甚至杜绝这些不公平现象,为大学生群体提供比较公平的就业环境,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2.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创业是促进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的就业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根据中央政策精神,各地相继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具体说来有:工商税务登记费用的减免、创业启动资金的扶持、创业指导等。这些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方便和支持,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解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3.政府对高校的运作管理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目前,我国实行政府直接管理高校的高等教育体制,高校缺乏自,对政府高度依赖,社会与市场对高校决策影响度低;高校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备,效率低;教育法律不够健全,习惯以行政规定代替法律等的局面,尚未形成政府、高校、社会、市场有机结合的教育新体制。在这种体制下,高校、社会、市场的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起来,就不能进行有效的高等教育改革,也就不能使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发展同步,这就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紧密结合才能体现其应有的意义。因此,政府不仅要扮演好政策引导的角色,还要发挥好政策执行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的组织管理作用上。

(二)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促进中的组织管理角色分析

1.政府对高校运作的管理方式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我国的高等院校的管理和运作受政府影响很大,比如办学理念、专业设置、学科建设、教学内容等人才培养环节都受政府指令控制,这令很多高校专业设置的结构性问题突出,学科雷同,缺乏特色,不能主动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造成大学生就业“供求结构不平衡”的矛盾,大学生失业中结构性失业问题非常突出。此外,政府行政化的工作指导、检查和人情交际也会消耗高校大量的办学精力,影响教育和科研质量,也会对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不良影响。

2.完善劳动力市场管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工作搜寻过程中,存在违规现象,如一些非法劳动中介机构提供虚假招聘信息,还有一些用人单位违规向劳动者收费或不按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保金、不实施劳动保护等等,这些严重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这折射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的管理不够完善,仍存在着管理空白。如果强化管理,严加惩治这些违法违规的单位或个人,由惩治成果向预防成果转化,也会为大学生就业扫除明显障碍。

政府既扮演着政策引导的角色,也执行着组织管理的角色,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政府还应该尽职尽责地做好公共服务角色,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全面、高效的公共服务。

(三)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促进中的公共服务角色分析

1.政府信息服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政府在信息的搜集、掌握和分析方面优势明显,做好大学生就业的信息服务工作,可以使政府在宏观上加强对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调控,使高校培养出更多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毕业生,从而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2]。信息市场是一个“无形市场”,充分发挥“无形市场”对“有形市场”的弥补作用,逐步促进两个市场的相互贯通、就业岗位供需的无缝对接和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良性互动,使就业畅通无阻[3]。

2.政府创业服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政府的政策是鼓励大学生创业,并在政策制定上给予了高度重视。开展专门对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咨询服务等创业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支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同时,避免创业的盲目性,为创业者指导方向,为创业者提供实践指导,提供创业的成功率,才能真正起到创业的引导和鼓励作用,真正将创业落到实处。

(四)促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角色之间的关系

根据系统论的主张,为了使政府的就业促进作用真正能够发挥出来,就必须促使三大“角色”能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下图直观的将三者的关系表现出来:

政策引导是整个体系的统领,政府的组织管理和公共服务都是在政策法规的规范下进行的。政策制定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体现在组织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效果之中。反过来,组织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执行过程中,通过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也会对就业政策进行不断的完善。

具体来说,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政策规范高校的管理活动,并进一步纠正高等院校专业设置、运作管理过程中的弊端,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促进作用虽然间接,但却非常明显和重要。就业市场管理政策促使就业市场的管理更加完善,为进一步杜绝就业市场中的不公平现象奠定制度基础。创业扶持政策为地方政府结合地方实际细化创业扶持措施提供了制度框架,也为下一阶段开展创业服务提供了政策依据,对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激发市场创业活力都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公共服务中的信息服务是一个相关性较强的职能,它关系到政策的、各项服务和管理措施的实施,及时、有效的信息和传递才可以使政策更好的贯彻到位,才可以使创业服务、就业指导服务更加便捷,才可以使高校管理、就业市场管理更加有效,最终这些执行的效果又将通过信息传递反馈到政策制定者手中,为改进政策提供现实依据。就业指导服务是结合管理与服务的重要一环,它由政府部门、高校和市场主体共同执行,互为补充。政府和高校在就业指导服务的过程中应当结合自身的管理职能,通过把握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心理趋向以及遇到的困难掌握就业的情况,为做好管理工作提供材料。在就业指导服务中,可以引入市场主体,这就形成了单纯的具有购买关系的服务,弥补公共管理和服务中就业指导的不足。

五、强化政府角色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第一,使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促进中的政策引导角色更科学。首先,完善就业相关法规政策。以大学生就业的特殊性为着眼点,制定《青年创业法案》、《大学生就业法案》,从而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措施长期化、制度化。尽快出台《反就业歧视法》,构建反就业歧视长效机制,形成公平的就业环境。其次,通过制定政策,理顺政府和高校的关系,落实高校办学的自,才能使高校与人才市场和社会需要实现直接的对接,才能使高校更敏锐地感应人才市场的信号,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引导高校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督导高校在教学规划中增加人生规划教育、就业能力培养以及社会实践课程的内容,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奠定教育基础。建立以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标准的就业工作评估体系[4]。将量和质紧密结合,作为就业工作好坏的考察标准。再次,采取相关措施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为缓解大学生创业时普遍遇到的资金短缺问题,应当规定创业大学生的审批条件和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使工商、税务部门可以依法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进行个体经营和创办企业简化手续、免除合理税费,降低大学生的创业成本。设立专门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法律支持,保障大学生的权益。

第二,使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促进中的组织管理角色更合理。管理好高校的专业设置。根据经济发展情况,调研市场人才需求,以此为依据对大学专业和课程做适当的调整,严格控制一些市场需求不高、就业率低的专业的设置,使高校培养出的人才适应市场需求,平衡人才市场的供求关系。区别研究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培养满足人才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为基础,在培养过程中,增加实践实训环节,在教学模式上走出校园,在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推广“订单式”培养。在培养研究型人才上,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职业资格认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提升其就业能力。此外,完善劳动力市场管理,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是建立专业、权威的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这类机构可以是劳动部门下属的公共机构,也可以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只是收取合理报酬的民间组织。它们为广大就业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加及时、可靠的信息资源和咨询服务,有利于防范虚假信息的泛滥和“实习陷阱”的存在。这类非政府性组织只是追求社会效益,相互之前有竞争又有合作,可以为供需双方提供较好的服务,促进就业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三,使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促进中的公共服务角色更到位。信息服务方面,一是,构建一套从省到县,从学校到各类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就业供需信息收集体系和信息体系。搭建市场平台,促进就业供需信息全方位对接。实现高校与用人单位供需信息“无缝”对接。二是,为登记失业毕业生提供登记和帮扶服务。对每个登记失业毕业生开展免费的、个性化、可供选择的政策咨询、技能培训、心理辅导和岗位需求信息传递等服务项目,并进一步落实相关帮扶政策。三是,政府在信息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着重加强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以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所属人才网站为基础,建立有一定规模,政府、学校、单位分工协作、各负其责、信息交汇的全国一体化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站。就业指导方面,政府应当建立专门面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机构,既督导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便于承担学生进入社会之后的的就业责任。明确要求高校设置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并加以规范。同时,建立就业指导考核机制,通过目标任务的考核,督促就业指导机构不断改进工作。引入营利性、专业化的以就业指导服务为经营内容的市场主体,其高效性、个性化和专业性可以弥补政府部门和高校就业指导的不足。(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mpa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 郭娜.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7-28

[2] 王茜.我国大学生就业运行机制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31-32

时尚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1

【关键词】毕业设计;农业院校;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专业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为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其发展目标是解决不断涌现的各种实际环境问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一门集自然、社会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工程学科不仅研究水、气、固废、噪声等主要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还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以及对区域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以获得最优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设置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已超过300所。由于各高校的基础和重点学科存在明显差别,其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大多数理工科类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养方案注重于对学生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我校的资源环境学院准备新设环境工程专业,在环境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类大学,一定要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并发挥现有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立足点。

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开始的毕业设计(论文)是环境工程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也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环节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和研究观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传统;3.使学生在方案设计、材料调查与搜集、工程绘图、理论计算、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外文阅读、使用计算机、查阅文献、经济分析、工具书的使用、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鉴于毕业设计阶段对于本科生培养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设置安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为我校环境工程新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和理工科类院校不同,农业院校的环境类专业一般都源于土壤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学科,其本科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以土壤、农业化学和农业生态资源等专业的知识体系。因此,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安排上,也应与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从目前来看,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比较单一,重实验轻设计。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毕业只有毕业论文可做,而无毕业设计的内容供学生选择。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一般建设较晚,在师资、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设计及应用的教学、科研方面,农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基础显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尚难以开展对学生进行毕业工程设计的指导;同时,由于学生们受专业课程设置所限,他们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与工科学生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很多学生也不愿意选择他们感觉更为吃力的毕业设计工作。然而,目前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的去向主要还是与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等相关的公司和企业,而诸如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站等事业单位现在大多都呈人才饱和状态,可接受的本科毕业生非常有限。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工程设计能力方面的弱势,在就业时与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就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有必要通过毕业设计来加强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具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设计基础和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我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不利局面。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未能充分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体现农业院校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优势。与工科院校相比,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专业的历史沿革、学科组成和行业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力,需要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上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学的方法,而应走有生态特色的办学之路,培养出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护的人才。农业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态学科的优势地位,毕业生相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生态学知识。此外,当前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又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虑让一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的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发挥农业院校学生生态学基础扎实、生态知识结构较全面的优势,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并适应市场需要,为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特别是农村地区环境评价的单位输送可用人才。

3.毕业论文(设计)立题与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约束性题目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由于教师设计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来自于实际的工程项目,部分题目陈旧甚至经年不变,摆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些旧知识旧问题,使得设计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这在一方面打击了某些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使得某些本来就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同学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应付了事。

为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设置和指导上可以考虑以下的一些改进措施:

1.加入一些和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相关的设计类题目。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大多是在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设计的内容上受给水排水专业的影响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为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农业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设计内容,由于专业基础所限,无法与之进行有力的竞争。因此,应在设计内容上着眼于和农村地区和农业环境相关的工程。如目前农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农村污水的处理都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工程也建设了不少。可以设定一些如农村小型给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课题。在处理工艺选择上,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条件,一般应选择操作较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常规处理工艺,这样更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艺处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湿地处理畜禽类废水,都是可行的设计题目。学生经过这些设计工作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在毕业后从事农村环保治理的相关工作,不仅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可为农村环境的治理培养可用人才。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在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上也要考虑有工程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同时可以通过帮助青年教师去设计类单位进行工程实践等措施,提高他们的工程素养和设计能力,从而达到辅导学生的要求。

2.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体现资源与环境的紧密结合,设置适量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题目。工科院校的环境专业一般更侧重于各种污染治理技术工艺的开发与研究,对环境与资源的重视不足。农业院校则注重于从宏观侧面上分析环境与资源的关系,将自身对土壤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优势体现在资源和环境管理方面。为进一步体现农业环境院校学生在这方面的特点,有必要在毕业设计时通过设置合适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课题来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在当前对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其中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做工作设计不同,由于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学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因此和工科院校学生相比并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他们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学生要更加深入,相关的知识结构也更加全面。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设置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价课题,不仅发挥了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环境评价方面的一些优势,也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当然,这同样也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加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对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也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个可取的方法是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保障本科生培养的质量。

3.将毕业论文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或课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环境工程专业由于本科就业的压力较大,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选择毕业后继续攻读本专业的研究生。对于准备攻读研究生的本科生,特别是已取得报送推免资格的学生而言,在本科毕业阶段通过完成毕业论文来得到一定的科研能力的锻炼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无需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保送生,可以安排他们尽早进入毕业论文的课题。在课题的选择上,应尽量从老师的在研项目中选取适当的一部分让学生来参与并完成,而不是只是简单的让本科生给在读硕士生打下手。根据笔者的经验,只要老师进行有效的辅导,并选取学生力所能及的课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本科生同样可以参与到实际科研项目中,并做出较好的科研成果,有些本科生的科研成果在高度上甚至不逊于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对于要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毕业生,也要尽早安排他们进入毕业论文的课题。老师要帮助学生按安排好时间,一方面要让他们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到学生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两头兼顾。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有必要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进行适当的调整,提高毕业内容的多样性,加强其实践性,并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为培育出更多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治理的人才而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蒋展鹏.环境工程学[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5.

[2]刘恒明等.环境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高等理科教育, 2007(1):121-123.

[3]齐向前等.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 (8):33-34.

[4]刘绮等.环境工程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研究[J].高教与经济,2008,21 (2):18-22.

[5]徐微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科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 (2):141-142.

[6]沈连峰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办学特色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1,1 (1):61-63.

时尚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2

然而,从目前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实践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论文写作及答辩质量不高,没有体现出毕业论文应有的价值[1]。这里有很多原因:有管理制度上的原因[2],如高校更注重毕业论文写作及答辩的程序性要求,而在毕业论文质量及答辩能力的要求方面缺乏针对性措施;有学生自身的因素[3],如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足,就业压力导致态度不够端正;也有指导教师的因素[4],如教师的投入精力和重视程度都有待改善,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指导方法对毕业论文质量具有很大影响。

实证研究发现[5],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对论文质量有显著影响。徐海成等[2]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论文指导因素,包括学术水平和指导方法等,在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影响中具有0.3的权重。因此,提高指导水平和方法对有效实现毕业论文环节的目标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从分析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入手,剖析当前该类毕业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基本方法和改善指导绩效的对策。

2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要求

真正发挥技能培育功能和学业评价功能,这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最根本的要求,具体可以从选题、内容、写作和格式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2.1选题

选题是具有方向性意义的第一步,关系整个论文的成败[6]。

首先,选题要有一定的学术性,这是专业教学目标决定的。毕业论文应该聚焦于某个理论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展开分析。其次,毕业论文的选题要有很强的实践性,这是专业教学效果的一个最终衡量指标[7]。毕业论文应该通过分析某个企业存在的具体管理问题,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本科生不具备很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研究能力,但必须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毕业论文的实践性要求比学术性要求更高。第三,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要足够小。要避免大而空泛的选题,一方面使得学生有可能针对性地展开理论分析,另一方面也使得结论具有可操作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管理问题的能力。最后,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应该与学生的毕业实习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避免纸上谈兵。

2.2内容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至少应该包括:文献综述,体现学术性的要求;某企业的管理现状和问题描述,体现实践性的要求;运用管理理论和管理工具分析问题,体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最后,提出管理对策和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使得论文的结论具有可操作性。

在内容的要求上,一方面要避免学生将毕业论文写成肤浅的理论文章[4],另一方面也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毕业论文不能是对一般性管理问题的老生常谈式的重复分析,而应该鼓励学生发现新市场和新技术背景下,衍生出的新商业模式中的最新的管理问题,从而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和结论。

2.3写作和格式

大学本科教育的通识教育功能越来越得到强化,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写出规范和符合实践要求的管理报告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目标。毕业论文必须在写作和格式方面具有较强的要求。毕业论文一方面要符合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另一方面,根据专业特殊性,毕业论文还应该贴近实践中管理报告的要求,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符合格式要求。

3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质量不容乐观,根据笔者论文指导经验和相关调查,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四个方面:

3.1态度不重视

由于各高校普遍对毕业论文采取高通过率甚至是完全通过率,学生不存在压力。而就业压力增加,使得学生更关注找工作。因此,学生对毕业论文往往敷衍了事,态度不够重视,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加上很多高校在毕业论文环节上注重程序而不重视质量,在学生心目中毕业论文成了一桩不得不应付的差事。

3.2选题不合理

很多学生的选题较大而空泛,脱离实际。这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学生与实践接触较少,对实际管理问题没有深入地认识,往往凭主观臆断选题;二是小而有深度的题目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接触企业,而理论性的论题的相关资料较易获得。

3.3内容无创新

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内容没有创新,缺乏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相当一部分的论文重复讨论往届学生的论题,没有展开实质性的研究。从学术性角度看,很多论文简单堆砌网上的资料,没有梳理已有研究的脉络,更没有提出创新性的观点。从实践性角度看,很多论文只是对企业现状的肤浅描述,无法分析实质性问

题,更没有提出具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3.4写作不规范

很多学生没有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表现在:逻辑层次不清晰,标题同级而内容在逻辑上不同级;论文结构不完整,没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文章结构性;基本表述不过关,很多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尚有欠缺,表述不清、缺乏论证等现象常有发生。另外,论文有严格的格式要求,包括字号、字体、行间距、标题规范等。很多学生在格式初审时就不能通过,表现出较差的行文和工具操作能力。

4指导方法分析

4.1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

根据上述分析,要达到毕业论文的要求和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首要的措施是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实证研究也说明,态度是造成论文质量差的最重要因素[5]。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提高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是毕业论文指导过程最根本的问题,也是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

4.1.1科学精神的培养

指导老师是学生大学四年接触时间最长的老师,要充分利用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机会多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客观性和辩证性的认识,树立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和宽容精神等,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研究的重视程度。

4.1.2与实习相结合

整个指导过程应该与学生的毕业实习解密地结合在一起。指导老师要跟着学生一起了解实习单位,共同分析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探讨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习单位的存在的问题等。通过与实习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兴趣,也增加学生对毕业论文研究问题的感性认识。

4.1.3减少指导学生人数

过多的指导学生人数,造成老师精力不足,无法对每一个学生都指导到位。而学生也会根据老师指导人数的多少来判断老师的重视程度和决定自己精力的投入程度。因此,要使学生重视毕业论文,首先必须学校和老师重视,每个老师指导学生的数量不宜超过5-6个。

4.1.4重视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毕业论文的第一个环节,决定了论文选题、内容和研究方法,必须高度重视。很多学校仅仅将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的一个程序性工作,学生开题的状况较差,后续的质量就很难获得提高。因此,指导老师要将开题报告过程正规化,对不合格的开题要退回去让学生重新准备。几个回合下来,不但质量可以提高,学生也会对整个毕业论文持更严肃认真的态度。

4.2采取正确的指导方法

指导老师在具体指导过程中还应该采取正确和恰当的指导方法,包括:

4.2.1结合实践选题

必须要求学生结合毕业实习进行选题,否则不予开题。事实上,随着新技术发展、国际合作加深,以及我国企业面临转型升级,崭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也带来了很多值得探讨的新问题。论文选题必须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以促进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具有微观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4.2.2重视资料准备

目前我国的大学本科教育还以知识传授为主,较少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研能力,学生对如何收集和梳理相关学术资料尚较为陌生。在论文指导过程中,老师要耐心细致地讲解研究的过程和基本方法。特别是要重视资料的收集和准备工作,指导学生文献资料的使用方法,对研究论题在整个研究体系中所处位置有一个基本认识。这是保证毕业论文学术性要求的关键因素。

4.2.3适当降低研究深度

要重视毕业论文与现实管理问题的探讨与分析,适当降低研究深度。绝大多数学生还不具备综合性和创造性地运用理论知识能力,整个毕业论文时间也不是很长,学生还承受着就业的压力。过多强调研究深度反而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后续的指导工作也较难展开。只要能针对某个管理问题的某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见解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这样的论文就是合格的。

4.2.4团队指导和个体指导相结合

指导老师要通过面向整个团队的指导课的形式来传授和指导共性问题,如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发挥团队精神,也让学生们有一个参照体系。指导老师也要针对每一个学生展开具体的个体指导,解决针对性的问题,如实习单位管理问题的分析、研究方法的设计和研究结论的讨论等。只有把团队指导和个体指导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和效果。

4.2.5增设论文写作课程或专题教学

多数学生不熟悉论文写作,甚至有的学生在最基本的写作方法上也有所欠缺。应该通过毕业论文这个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可以通过开设论文写作课程或专题教学的方式来实现这个目标。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应该把这样的课程或专题放在第四学年的上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