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时尚的英文名

时尚的英文名

时间:2023-05-30 10:55:18

时尚的英文名

时尚的英文名范文1

2012年负责奥运会英国队队服的则是著名的英国设计师Stella McCartney。要知道,2012年的伦敦,面对时尚已经不像1908年和1948年的时候那么追随于法国和美国好莱坞。这时候的英国,已经以它特有的风格成为了世界三大时尚中心之一。每一年的伦敦时装周更是成为时尚界的盛事。伦敦风格已经成为了有着特殊群体忠实爱慕者的时尚风格,对于整个世界的时尚风格来说,伦敦更象征着创新、反叛和永不凋零。

2012年,Chanel将开设伦敦旗舰店,Prada在伦敦Westfield Stratford推出新店,爱马仕展览五月登陆伦敦,Karl Lagerfeld为伦敦奥运推出全新“Team Karl”奥运系列,MCM品牌更是于伦敦著名历史名胜惠灵顿凯旋门前将体验双层巴士首次曝光,此双层巴士设计灵感源自历经时光洗礼的Cognac Visetos行李箱,将英伦标志性的交通工具与品牌至臻的探求创新精髓相融合。各时尚品牌纷纷在此时来到伦敦,向这个时尚中心,运动中心张开怀抱。

在这个世纪,时尚与运动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尚已经不像以前完全凭借运动会主动地来带领自己、影响自己,在这个时代,时尚已经掌握了社会更多的话语权,并且更加具有主动性。目前,时尚已经以一种产业化、专业化的态度涉入运动中。而运动领域也早已兴起了一门叫做运动经济学的学科。一切都变得不那么单纯了。众多时尚品牌纷纷为伦敦奥运会制作了各个国家比赛队队服,从Prada到Stella McCartney。在1908年和1948年的时候,伦敦的运动围观者还只是以自己的日常装有些许运动特备而感到愉悦,最多也就是一个运动品牌adidas有所动作,而今天,人们开始以赛场上的运动装有更多的时尚元素而感到欣喜。

就在奥运会之际,英国邮政机构Royal Mail推出了一个“Great British Fashion Stamps(大英国时尚邮票)”系列,以纪念英国时尚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该系列的十款邮票里,囊括Alexander McQueen、Paul Smith、Zandra Rhodes、Vivienne Westwood、Jean Muir、Ossie Clark、Hardy Amies、Norman Hartnell、Tommy Nutter九位赫赫有名的设计师,和伦敦国王大道上的传奇精品店Granny Takes a Trip。

其实,2012年奥运会前期正是英国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位60周年。整个英国举国上下同庆,民族自豪感正达到高峰时期。其中,Vivienne Westwood为了庆祝这一钻石年,特别推出了向女王致敬的红毯系列“The Red Carpet Capsule Collection”。英国的时尚已然和整个国家的脉搏相呼应,成为了重要的国家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呼吸器。奥运年自然也成为了全球的“伦敦时尚年”。

2012年,Stella McCartney设计英国奥运队服

英国奥运队的服饰从1984年起都由adidas品牌提供,adidas也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官方赞助商。英国奥运协会另一方面也是看中Stella McCartney的商业号召力,希望能带动更多方面的利润收入。英国赛车竞技世界冠军Victoria Pendleton是Stella的粉丝,她说:“能有一个英国设计师为我们设计运动服饰我觉得真的很特别。”

麦卡特尼这次是和知名的体育用品商——阿迪达斯(adidas)合作, 她表示希望她的设计可以让运动员结合时尚。一些有望于伦敦奥运夺牌的运动员,在伦敦塔展示了这组服装。

别看如今伦敦是如此受到时尚青睐的大都市,在其上一届奥运会,也就是1948年的时候,伦敦的时尚之风还十分薄弱。主要受着那时欧洲的时尚中心巴黎的影响。并且也因为电影的原因,受到很多美国好莱坞的影响。1948年,战火刚刚平熄,纵观整个上世纪40年代,清新、活泼、朴实的风貌是大部分女性的选择。战时的定量配给对女性的体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食物限量配给,而劳动量却相对增大,女士们反而因此变得更健康了。为了节约能源,许多人选择了走路或是骑车,这也在无形中造就了健美的体魄。骑自行车不仅仅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四处走动的便捷方式,除此之外,还有步行也成为当时的另一种风尚,汽车无论是作为一种运动娱乐,还是交通工具,在那个时代都不多见——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足够的燃料。

如果说上世纪30年代的服装是流动、抽象的,那么40年代的服装则更趋向于耐用和务实。1941年,英国商业部实施了“实用方案”后,著名的CC41品牌随之问世,推出了节约布料而注重质量的民用服装。CC41是战时英国所有民间服装在出售时必须获得的认证,表示该服装完全符合战时面料规范。

时尚的英文名范文2

论文摘 要:语码转换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语言变体之间进行的转换,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存在这一现象。在国际化的趋同背景下,中国也注入越来越多的时尚元素。网络作为普及化的媒体资源,无疑成为时尚信息最好的传播介质。由于时尚元素的国际化特点,时尚信息网站中频繁出现英汉语码转换现象,起到了简洁语言、体现时尚感、解释说明、调节语气的作用,迎合了读者的口味。

一、语码转换及其相关研究

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对话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变体。可能只是一个词发生转换,也可能连续几个句子发生转换;变体可能是不同的语言,也可能是同一语言的不同风格(Carol,1988)。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结果之一,在过去得到众多研究领域的重视,比如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何自然、于国栋,2001:86)。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大陆和外界的联系越来越频繁。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语码转换现象非常普遍。作为语言接触和跨文化交际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语码转换开始不断地出现在日常生活当中,比如电视广播、报刊杂志、流行歌曲、广告以及网络语言等。汉英之间语码转换也随之成为许多语言学家研究的对象。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有关语码转换的论文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西方理论的介绍及研究现状的综述(范琳,1998;陈耘,2003;姚明发,2007),实证型的研究也多局限于对英语课堂和方言等语码转换现象的分析上(黄成夫,2004;陈孝宗,2007),而研究时尚信息网站语码转换的非常少。

二、中文时尚信息网站英汉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中文时尚信息网站。提起“时尚”这个词,许多人都会联想到服饰、化妆品、新潮食品、旅游及现代家居生活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时尚追求者已经将其信息来源从时尚杂志转移到了网络。目前,提供时尚信息的网站比比皆是,本研究将以“瑞丽女性网”作为研究对象。

随着瑞丽品牌在互联网平台上的成功拓展,瑞丽女性网现已成为服务于中国大陆及全球华人社群的领先在线媒体。以瑞丽品牌强大的内容资源为核心,以国内外百余家内容提供商资源为补充,瑞丽女性网内容时效性更强、信息量更丰富、表现形式更为多样。这必然要和国际最新时尚接轨,引入最新的时尚产品和潮流。另外,主要定位读者“白领”都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一定的英语水平,因此时尚信息中英汉语码转换现象十分频繁。研究分析发现,在具体语境中,语码转换具有多种语用功能,本研究将其归为五类:

(一)使行文简洁

随着中国入世,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入驻国内市场。新品牌和新产品的引入必然会带来新名词。对于双语使用者来讲,保留一些耳熟能详的专业名词或专业术语远比翻译出来更好。同样,由于和国际时尚紧密相连,时尚信息中会经常出现外国的地名、人名等。如果用音译译成汉语的话,会变得复杂许多,而且作为非学术信息也没有这个必要。因此保留原语是时尚资讯常用的手段,这样既能体现时尚气息,又做到了行文简洁。

(1)从Episode的时尚高贵到Jessica的纯真浪漫,彰显了品牌今季独有的充满艺术感的设计风格。

(2)欧莱雅始终推动良好的UVA/UVB平衡防护,并帮助引入了欧洲美容化妆品协会(COLIPA)制定的UVA标识。

(3)加上同期推出品牌首创之BB Cream嫩肌粉底霜SPF 25 PA+++,由洁肤、彩妆至防晒全面照顾,让你在夏日绽放亮白迷人光彩。

(4)本地与国际知名品牌均是其中的座上客,如Bellerose、Chine、Olivier Strelli、Essentiel、Scapa、Sarah Pacini及 Kipling,以及国际名牌Versace、Escada、Hugo Boss、Pringle of Scotland、Marithé+Fran ois Girbaud、Mugler Men、Tommy Hilfiger及Calvin Klein Jeans。

(二)保留原信息

引用是信息传达常用的手段之一。为了把引用语的信息如实地保留,保持原语言的真实性,瑞丽女性网通常采取的是直接引用英文原句而不加翻译,或者是英汉语都使用的方法。

(5)这不是一个度假胜地,它是一个国度。继Be Stupid(一起傻吧)广告系列轰动全球之后,Diesel的下一个挑战是创建一个全新的傻瓜社会:一个乌托邦式的热带雨林——在那里,傻瓜宣言能够茁壮成长并蓬勃发展。

(6)如今这个名为“OBSESSIVE CONSUMPTION——WHAT DID YOU BUY TODAY?”的项目已集结成书……

(7)正如品牌CEO,Lisa Montague女士在会上对中国媒体所说的,“Loewe-One touch tells the story(一触即知的皮革传奇精神)”在这次品牌的中国之行 中被呈现得淋漓尽致。

(8)澳大利亚的鞋靴品牌ZU Shoes 2011秋冬广告大片的主题是“生活就像一场秀”(Life is a runway)。

(三)体现时尚感

目前,汉语中一些英语流行语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大家习惯不把它翻译成汉语。比如“fashion show”,“今天很high”等。所以,在时尚信息中保留原英文词就做到了追求“时尚”。

(9)谁说OL职场装扮只能循规蹈矩又死板?优雅OL的职场装加点甜美更有人气呢!

(10)柔柔的色彩,温柔的小淑女look,是不是最受男友喜爱,秒杀他的心呢?

(11)花语LADY多漾春夏风格扮靓今季

(12)蓝绿色的渐变长发,视觉冲击力真是好强烈啊,瞬间变身辣妹,party queen就是你啦!

(四)解释说明

在时尚信息中,一些汉语词语后面常会跟与其相对应的英语,有时候还有括号加注,起到进一步解释说明的作用。这是因为有时候英语和汉语不能完全对等,英语能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时尚所传达的信息。

(13)The Body Shop的美白护肤系列Moisture White紫苏水份美白系列,新加入三位新成员,包括兼具美白与卸妆功效的Moisture White Shiso Make-up Cleansing Oil紫苏水份美白嫩肤卸妆油、及全新泡沫洁面配方Moisture White Shiso Foaming Facial Wash紫苏水份美白洁面泡沫。

(14)嬉皮风是60年代青年人风靡的打扮,今天小编就为你介绍10款嬉皮风love&peace精神的发型,点亮浪漫春夏吧。

(五)调节语气

由于和时尚息息相关,也就免不了会提及一些私人问题,为了避免尴尬,能更委婉地表达意思,就需要进行语码转换,把语气缓和下来。

(15)他对金钱数字尤其精打细算,是持家的一把好手。这种男人,即使不是GAY,也有明显的GAY倾向。

(16)­他会不会是个花花公子,­他到底和多少女人上过床­,他心里只有SEX没有爱吗……

(17)从这个角度上说,就像每个男人都会成家立业拥有一个女人,我们建议每个男孩也配备一个Shower Breasts——一切就好像是在母亲怀抱时那么自然,需要的时候,它总是会给你足够的乳汁,当然,现在是浴液。

三、中文时尚信息网站语码转换的原因

从时尚信息网站英汉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来看,语码转换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原因。

首先,为了迎合读者口味,时尚信息使用的语言必须和读者的语言需求趋于一致。作为时尚信息的读者,尤其是广大白领女性,一般都有很好的教育背景,是双语人才。在日常工作中,她们积累了大量的时髦英语词汇,比如“DIY,Soho,vitamin”以及一些复杂的品牌名称等。这些词从被了解到熟知都是以英文形式出现的,不翻译出来,反而更能被读者接受。

其次,英语是世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在中国尤其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就意味着有更好的职业前景。因此,英语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一个人的受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地位。从这种意义上说,纯中文的时尚信息未免就显得“土气”了。因此,时尚网站都适当地夹杂英文,以满足读者内心的社会层次的需要,体现读者的小资情调。同时,时尚信息毕竟不同于其他政治经济类的信息,它不拘泥于正式的文体,是人们工作之余所选择的一种休闲方式,语码转换更能体现随意性,使人们拥有轻松的阅读心情。

四、结语

从对瑞丽女性网英汉语码转换现象的分类分析可以看出,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有它出现的原因和特点,不是盲目的夹杂英语,而是有其自身特有的语用功能。希望时尚网站编辑了解到语码转换的本质,从而能够更加自觉、更加有效地应用这一语言交际策略。

参考文献:

[1]Myers-Scotton,Carol.Code-Switching:as Indexical of So-cial Negotiations[M].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88.

[2]陈耘.语码转换的分类及存在原因[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3,(2).

[3]陈孝宗.网络语言语码转换的功能和心理特点[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4]范琳.语码转换述要[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5]何自然,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2001,(1).

时尚的英文名范文3

    论文摘 要:语码转换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语言变体之间进行的转换,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存在这一现象。在国际化的趋同背景下,中国也注入越来越多的时尚元素。网络作为普及化的媒体资源,无疑成为时尚信息最好的传播介质。由于时尚元素的国际化特点,时尚信息网站中频繁出现英汉语码转换现象,起到了简洁语言、体现时尚感、解释说明、调节语气的作用,迎合了读者的口味。 

    一、语码转换及其相关研究 

    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对话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变体。可能只是一个词发生转换,也可能连续几个句子发生转换;变体可能是不同的语言,也可能是同一语言的不同风格(Carol,1988)。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结果之一,在过去得到众多研究领域的重视,比如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何自然、于国栋,2001:86)。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大陆和外界的联系越来越频繁。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语码转换现象非常普遍。作为语言接触和跨文化交际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语码转换开始不断地出现在日常生活当中,比如电视广播、报刊杂志、流行歌曲、广告以及网络语言等。汉英之间语码转换也随之成为许多语言学家研究的对象。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有关语码转换的论文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西方理论的介绍及研究现状的综述(范琳,1998;陈耘,2003;姚明发,2007),实证型的研究也多局限于对英语课堂和方言等语码转换现象的分析上(黄成夫,2004;陈孝宗,2007),而研究时尚信息网站语码转换的非常少。 

    二、中文时尚信息网站英汉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中文时尚信息网站。提起“时尚”这个词,许多人都会联想到服饰、化妆品、新潮食品、旅游及现代家居生活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时尚追求者已经将其信息来源从时尚杂志转移到了网络。目前,提供时尚信息的网站比比皆是,本研究将以“瑞丽女性网”作为研究对象。 

    随着瑞丽品牌在互联网平台上的成功拓展,瑞丽女性网现已成为服务于中国大陆及全球华人社群的领先在线媒体。以瑞丽品牌强大的内容资源为核心,以国内外百余家内容提供商资源为补充,瑞丽女性网内容时效性更强、信息量更丰富、表现形式更为多样。这必然要和国际最新时尚接轨,引入最新的时尚产品和潮流。另外,主要定位读者“白领”都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一定的英语水平,因此时尚信息中英汉语码转换现象十分频繁。研究分析发现,在具体语境中,语码转换具有多种语用功能,本研究将其归为五类: 

    (一)使行文简洁 

    随着中国入世,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入驻国内市场。新品牌和新产品的引入必然会带来新名词。对于双语使用者来讲,保留一些耳熟能详的专业名词或专业术语远比翻译出来更好。同样,由于和国际时尚紧密相连,时尚信息中会经常出现外国的地名、人名等。如果用音译译成汉语的话,会变得复杂许多,而且作为非学术信息也没有这个必要。因此保留原语是时尚资讯常用的手段,这样既能体现时尚气息,又做到了行文简洁。 

    (1)从Episode的时尚高贵到Jessica的纯真浪漫,彰显了品牌今季独有的充满艺术感的设计风格。 

    (2)欧莱雅始终推动良好的UVA/UVB平衡防护,并帮助引入了欧洲美容化妆品协会(COLIPA)制定的UVA标识。 

    (3)加上同期推出品牌首创之BB Cream嫩肌粉底霜SPF 25 PA+++,由洁肤、彩妆至防晒全面照顾,让你在夏日绽放亮白迷人光彩。 

    (4)本地与国际知名品牌均是其中的座上客,如Bellerose、Chine、Olivier Strelli、Essentiel、Scapa、Sarah Pacini及 Kipling,以及国际名牌Versace、Escada、Hugo Boss、Pringle of Scotland、Marithé+Fran ois Girbaud、Mugler Men、Tommy Hilfiger及Calvin Klein Jeans。 

    (二)保留原信息 

    引用是信息传达常用的手段之一。为了把引用语的信息如实地保留,保持原语言的真实性,瑞丽女性网通常采取的是直接引用英文原句而不加翻译,或者是英汉语都使用的方法。 

    (5)这不是一个度假胜地,它是一个国度。继Be Stupid(一起傻吧)广告系列轰动全球之后,Diesel的下一个挑战是创建一个全新的傻瓜社会:一个乌托邦式的热带雨林——在那里,傻瓜宣言能够茁壮成长并蓬勃发展。 

    (6)如今这个名为“OBSESSIVE CONSUMPTION——WHAT DID YOU BUY TODAY?”的项目已集结成书…… 

    (7)正如品牌CEO,Lisa Montague女士在会上对中国媒体所说的,“Loewe-One touch tells the story(一触即知的皮革传奇精神)”在这次品牌的中国之行 中被呈现得淋漓尽致。 

    (8)澳大利亚的鞋靴品牌ZU Shoes 2011秋冬广告大片的主题是“生活就像一场秀”(Life is a runway)。 

    (三)体现时尚感 

    目前,汉语中一些英语流行语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大家习惯不把它翻译成汉语。比如“fashion show”,“今天很high”等。所以,在时尚信息中保留原英文词就做到了追求“时尚”。 

    (9)谁说OL职场装扮只能循规蹈矩又死板?优雅OL的职场装加点甜美更有人气呢! 

    (10)柔柔的色彩,温柔的小淑女look,是不是最受男友喜爱,秒杀他的心呢? 

    (11)花语LADY多漾春夏风格扮靓今季 

    (12)蓝绿色的渐变长发,视觉冲击力真是好强烈啊,瞬间变身辣妹,party queen就是你啦! 

    (四)解释说明 

    在时尚信息中,一些汉语词语后面常会跟与其相对应的英语,有时候还有括号加注,起到进一步解释说明的作用。这是因为有时候英语和汉语不能完全对等,英语能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时尚所传达的信息。 

    (13)The Body Shop的美白护肤系列Moisture White紫苏水份美白系列,新加入三位新成员,包括兼具美白与卸妆功效的Moisture White Shiso Make-up Cleansing Oil紫苏水份美白嫩肤卸妆油、及全新泡沫洁面配方Moisture White Shiso Foaming Facial Wash紫苏水份美白洁面泡沫。 

    (14)嬉皮风是60年代青年人风靡的打扮,今天小编就为你介绍10款嬉皮风love&peace精神的发型,点亮浪漫春夏吧。 

    (五)调节语气 

    由于和时尚息息相关,也就免不了会提及一些私人问题,为了避免尴尬,能更委婉地表达意思,就需要进行语码转换,把语气缓和下来。 

    (15)他对金钱数字尤其精打细算,是持家的一把好手。这种男人,即使不是GAY,也有明显的GAY倾向。 

    (16)-他会不会是个花花公子,-他到底和多少女人上过床-,他心里只有SEX没有爱吗…… 

    (17)从这个角度上说,就像每个男人都会成家立业拥有一个女人,我们建议每个男孩也配备一个Shower Breasts——一切就好像是在母亲怀抱时那么自然,需要的时候,它总是会给你足够的乳汁,当然,现在是浴液。 

    三、中文时尚信息网站语码转换的原因 

    从时尚信息网站英汉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来看,语码转换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原因。 

时尚的英文名范文4

荣誉对军人而言,是一种特殊的肯定和褒奖,是对军人保家卫国、牺牲奉献的价值认同。因而,军人的荣誉感是军人报效国家和人民的精神支柱,是军人建功立业的动力基础,是军人的第二生命。对荣誉的珍视和向往,是军人战斗精神之源,敬业奉献之本。军人的血管里流淌着崇尚荣誉的血液,就会为捍卫国家利益、为捍卫尊严而顽强战斗;军人的心田播下了崇尚荣誉的种子,就会为履行使命而英勇献身,做到不辱使命。

荣誉从来伴军行。我军成长的历史,就是一部荣誉的历史。在战争年代,崇高的革命荣誉感推动部队广泛开展立功创模运动,激发官兵自觉学英雄、做英雄,涌现了“大渡河连”、“临汾旅”、“塔山英雄团”等英雄集体和、、等著名战斗英雄;在保卫祖国的战斗中,参战部队提出了“谁英雄、谁好汉、上了战场比比看”的豪迈口号和“为祖国争光、为军旗争辉”的铮铮誓言,激励着官兵前赴后继,英勇杀敌,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树立了我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威武形象;在新时期军队建设中,陆海空三军将士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国际维和任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业绩,获得了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树立了我军勇于牺牲、乐于奉献、严守纪律的良好形象。实践证明,只有崇尚荣誉的军队,才能成为战无不胜的军队;只有崇尚荣誉的军人,才能成为不辱使命的军人。可以这样说,我军威武文明之师形象的确立,是不同年代的官兵崇尚荣誉的必然结果。

革命军人所崇尚的荣誉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荣誉,它是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量,是形象与责任的代名词。2008年12月,主席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崇尚荣誉,就是要自觉珍惜和维护国家、军队、军人的荣誉,视荣誉重于生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可见,主席这里所说的“荣誉”不是个人名利,而是集体荣誉。主席把“崇尚荣誉”放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五句话的最后,说明我们追求的荣誉是建立在“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的基础上的。当代革命军人追求荣誉不能有追名逐利思想,要把追求荣誉的过程当作履职尽责的过程,视个人名利淡若水,看军队事业重于山。当代革命军人争先创优、获取荣誉,是为了党的事业、国家和人民利益多承担责任,是为了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多做贡献,而不是为个人名利地位获得晋升之阶,不是增加求取个人功名利禄的砝码。为此,革命军人应多争集体荣誉,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人民的利益,坚决维护军队的荣誉和集体的利益,严守军队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军事纪律,自觉维护我军威武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崇尚荣誉是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永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良好形象的时代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人们更加重视物质利益,而容易忽视精神追求,价值选择也出现了一些困惑和迷茫。这种客观环境极易消磨军人的斗志,使军人滋生“当和平兵”的思想。与此同时,我军在新世纪新阶段担负的使命任务更加繁多,既有国际维和任务,又有国内抢险救灾任务;既要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又要完成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军事斗争准备任务,尤其是现代高技术战争的战场环境更加复杂、更加险恶,更需要军人具备过硬的本领和顽强的斗志。这种社会环境与履职尽责之间的巨大反差对维护我军威武文明之师良好形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战胜这种挑战,必须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让当代革命军人确立崇尚荣誉的价值追求。当代革命军人只有把荣誉作为人生的价值追求,自觉珍惜荣誉,积极追求荣誉,悉心呵护荣誉,才能够自觉地用社会道德标准和军人道德规范来评价是非,规范言行,时时处处自觉遵守和执行军队的条令条例和各种规章制度,一言一行都严格按纪律要求办事,使我军纪律严明、恪守革命人道主义要求的优良传统得以彰显;当代革命军人确立了崇尚荣誉的价值追求,才能激发牺牲奉献、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勇于克服履行使命中的各种艰难困苦,使我军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得以彰显。

作为军人个体,如何维护我军威武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主席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主席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崇尚荣誉,就是要提高素质、全面发展,争创一流、建功立业,贞守革命气节,严守部队纪律。也就是说,当代革命军人要在履职尽责中积极创造荣誉,用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引以为豪的业绩来展示当代中国军人的良好形象,用军队战斗力的整体提升来充分展示我军的良好形象。具体地说,要做到以下五点:第一,把崇尚荣誉体现在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之上。“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神圣而又光荣,完成使命的任务艰巨而又富有挑战。广大官兵必须增强历史使命感,以完成任务、不辱使命为最高荣誉,以临战的姿态和实战的标准做好军事斗争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完成使命的过程中实现军人的价值。第二,把崇尚荣誉体现在锤炼顽强不屈的意志品质之中。军人无论是遂行作战任务,还是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所处的环境都是极其恶劣的,所承担的任务都是极其艰巨的,非常人所能承受。因此,一个合格的军人,要具备顽强不屈、百折不饶的意志品质。这种意志品质,只能靠平时有意识的艰苦训练、超负荷的反复磨练才能形成。官兵个人只有崇尚革命军人的这种意志品质,才能甘于承受艰苦训练和超负荷磨练。第三,把崇尚荣誉体现在培育牺牲奉献的道德情操之中。牺牲奉献是军人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官兵个人只有崇尚国家、军队、军人的荣誉,视荣誉重于生命,才能自觉遵守革命军人的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地为人民服务中去,才能在遂行任务时奋勇争先、奋不顾身,谱写壮丽的人生篇章。第四,把崇尚荣誉体现在爱岗敬业、习武精兵的行动之中。对军人来说,最大的荣耀,莫过于在战场上一展身手,扬威天地间,谈笑凯歌还;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因没有过硬的本领而履责无能,饮恨沙场。因此,爱军精武是既是军人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又是军人报效祖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官兵个人崇尚国家、军队、军人的荣誉,就意味着要以爱岗敬业为荣、以战技过硬为荣,就意味着要具备高超的作战技能、强大的作战能力和完成任务能力。要取得这样的荣誉,就必须坚持实战的标准、临战的姿态,从严从难训练,就必须全心全意、心无旁骛地苦练、实练,来不得一丝懈怠。第五,把崇尚荣誉体现在依法治军、遵章守纪的行动之中。中国人民以纪律严明闻名于世。官兵个人崇尚国家、军队、军人的荣誉,就意味着要以遵纪守法为荣,自觉按照国家、军队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部队,管理部队;在进行作战任务时,要自觉遵守战争法规,灵活运用战争法谋取国家军事利益。做到了这五条,我军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以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都能有效履行我军神圣的历史使命。

时尚的英文名范文5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天地出版社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1-2757

国内刊号:51-1615/H

邮发代号:62-25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时尚的英文名范文6

Etsy

Etsy是美国一个在线销售手工工艺品的网站,用户可通过本应用访问,搜索、购买、分享五花八门的手工艺品。Etsy还有一些颇有巧思的分享功能。用户可通过Twitter、Facebook、邮件或者短消息分享任意商品。该应用鼓励用户使用Etsy账号登录,这样用户就可以收藏商品并将其加入购物车。当然,用户可以直接通过电话购买。

ASOS

ASOS是英文“as seen on screen”的简写,中文含义就是“和你在屏幕上看到的一样”,足见ASOS网店宣称自己崇尚明星时尚的穿衣主张。ASOS网店在英国是和Topshop一样。

ASOS尚网店的设计风格都非常大牌,Asos的“仿明星衣着”轰动了整个英伦,仅去年一年,ASOS的销售额便达到了8100万英镑。据ASOS执行经理尼克·罗伯特森表示,被誉为“全球最会穿衣的女人”的名模凯特·摩丝的仿制衣着是网站上最热销的产品之一。《InStyle》杂志、《Marie Claire》杂志等时尚媒体纷纷报道ASOS时尚网店是最领导时尚潮流,最令人着迷的网店。

GUCCI STYLE

《GUCCI STYLE》是GUCCI品牌的风尚杂志,它引领您深度探索您所钟爱的奢侈品牌背后的时尚、潮流和工艺。通过 iPhone 或 iPad,发掘最新的时尚理念,一览必备的配饰,紧跟当下的时尚潮流。

香奈儿时尚精品

Coco Chanel于1913年在法国巴黎创立香奈儿品牌。香奈儿的产品种类繁多,有服装、珠宝饰品及其配件、化妆品、香水,每一种产品都闻名遐迩,特别是她的香水与时装。这是由香奈儿官方推出的移动客户端,可以通过本应用欣赏最新一季的时装会视频和引领潮流的新款设计,第一手获取《CHANEL NEWS》中文版,关于香奈儿的最新时尚资讯以及精彩幕后花絮报道,并提供全球各地香奈儿精品店的联系方式。

时尚的英文名范文7

关键词 期刊 男性杂志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A way for Men’s Magazines to Breakthrough

ZhouYi Hu Xinyu

(WeihaiSchool ShanDong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Weihai264209;

WeihaiSchool ShanDong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Weihai264209)

Abstract The thriving of men's magazines is a new trend in current development of periodicals. From two respects of positioning and planning, the paper emphatically analyzes two ways for men's magazines development: fashion and elite, which are represented by FHM Chinese version and Magazine. On the base of that,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possibility of the third way: only by restoring to the male's angle, showing the realistic existence of society and the existence state and inner world of men, men’s magazines can really be magazines for men.

Key words periodicalsmen’s magazines

在时尚杂志的零售市场上,女性杂志一直占据着绝对优势。然而,随着2004年“男性杂志年”的到来,以及男性期刊市场气候的逐渐形成,男性期刊在随后的几年里发展迅猛。媒介监测机构――北京开元策略信息咨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部玉霞就表示,随着2005年3月一个明显拐点的出现,这种“女性杂志当道”的局面正在被打破,时尚男士类杂志的总体零售规模还出现了持续走高的发展态势。最近一期数据显示,时尚男士类杂志所占的比重达到11.34%。

对“男性杂志”的具体界定,宽泛来说是指以男性购买者为主体的杂志,它不但包括综合类杂志,还包括那些致力于体育、财经等领域的专门杂志。本文要探讨的主要是以与男性有关的事物为主要内容,以男性为主要目标受众的时尚类高档杂志,而非财经、汽车、房产、通讯等以男性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划分的行业杂志。

在众多的男性杂志中,《时尚》旗下的《男人装》和南方报业集团旗下的《magazine名牌》都以其鲜明的个性获得了关注和认可,笔者认为它们很可能代表了未来男性杂志的两条道路――时尚男刊和知本男刊。

时尚男刊主打“减压”牌,强调消遣娱乐,受众相对年轻。

知本男刊主打“精英”牌,强调思想性和高尚的品位,受众相对成熟。

一、时尚男刊――以《男人装》为代表的“形而下”

创办于英国的《FHM》是近年来十分引人关注的男性杂志,其大胆的图片及奇思异想的话题拉拢了大量类似于“雅皮”的年轻男士。中国版《男人装》刊登的图文明显降温,然而和其他男性时尚杂志比较,依旧大胆。2004年4月23日,由时尚集团推出,首发7000本被一扫而空。

2006年6月,开元策略调查公司了2005年男性期刊市场报告,并宣布《男人装》位列时尚男性十类刊物销售第一名,成为国内发行量最大、实销量最高的男性刊物。

1.定位

《男人装》把受众目标定位在25岁至40岁的“城市新男人”,主编瘦马称他们为“后雅痞族”。他们年轻、时尚、自信,受过良好教育,心态健康阳光,像一个大男孩,爱生活,爱美女,爱游戏,爱冒险,爱享乐,爱车,爱玩……这样的群体的消费能力显然比较强,很容易成为男性时尚生活的支持者和传播者,暗合了一些高端产品广告主的需要。《男人装》的口号为“真性情男人杂志”。主编瘦马解释说:“过去主流的男性杂志总是在教化读者怎样成为一个主流英雄,塑造的是不符合现实的完美男人,而《男人装》和读者的地位是平起平坐的,互相交换信息,反映一些男人真实的想法,甚至是一些男人间的秘密,直接表现男人的真性情。”

根据调查,男性喜欢看的杂志都是一些专业性,能满足他们个人喜好的杂志,比如时政、财经、汽车、户外、音乐和电影等杂志。而市面上的男性杂志,多是介绍一种让人高不可攀、距离遥远的生活方式,而这些杂志不太符合目前大部分中国大陆男人的口味。《男人装》强调的享乐原则,主打的“减压”牌,得到市场的认可也是意料之中。

2.策划

(1)选题策划

《男人装》暧昧的封面,性的内容以及提倡的享受方式,让人依稀看到了全球当红杂志《FHM》的影子。和其它的男性杂志比较,《男人装》注入更多性元素,然而因为尺度问题,杂志编辑在处理性题材时还是相当含蓄。“为了符合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FHM》一进内地就更名为《男人装》,其核心的性的内容会贯穿在杂志的各个栏目中,但会表现得较含蓄,而在风格和精神上会延续其‘观念先锋’的主张。”《男人装》内地版编辑孙琦说。“由于中国人对性的看法还是相当保守,《男人装》对性题材的处理也是比较朴素、内敛的。我们不会花太多笔墨去渲染性,不会把性当成一种商品,而是比较健康,比如邀请一些专家来为男人解答一些性的疑问等等。”

有论者说,男性杂志在对性的表达上往往比女性更为直接,具有一定的攻击性甚至侵略性。“从市场角度看,恰恰这种侵略性或者攻击性构成了男性杂志的性别文化的价值。”这也许是一种现实或者说一种惯例,但是否应成为中国男性杂志建构过程中的主要价值取向,仍需思虑。

《男人装》的前卫大胆符合了自身对于“减压”的定位,却考验着男性杂志内容底线,同时也让它承担着巨大的风险。

(2)文字风格

《男人装》的文字风格轻松、搞笑,记者提问是“无厘头”的方式,迎合了“后雅痞族”消解主流价值观念,通过阅读追求和释放压力的需求。下面以2006年1月号中的《张连伟:玩儿着赚了100万 》为例。

F:我们最关心钱了,作为一个高球选手,一年是不是可以挣很多钱?

F:为什么不会?伍兹一年就挣9000多万美金。

F:那你直接告诉我们你一年赚多少吧?

F:怎么这么费劲呢?这么问吧,你从打球开始赚的钱是不是已经可以买下《男人装》了?

F:100万?美金?还而已? ……

F:才170?连杆都买不起,你用什么打?不会是用手丢吧? ……

在这里,记者的提问是很平民的方式,“一年是不是可以挣很多钱?”、“100万?美金?还而已?”这些都是站在读者的立场上发出的疑问,而不是作足准备的人物专访的记者。而“怎么这么费劲呢?”、“不会是用手丢吧?”这种很难在纸质媒体上见到的问话带着轻松搞笑的语气,则更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二、知本男刊――以《magazine・名牌》为代表的“形而上”

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的《magazine・名牌》自2003年8月1日创刊以来,以开风气之先的“精英”口号和原创的差异化内容,已经成长为一本有代表性的高端精英男性杂志,发行量稳定在20万左右,2006年1月获得“2005年度最具影响力男性时尚杂志”。《Magazine・名牌》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高扬的精英立场和精心制作的内容,这两点也确定了其“知本男刊”的形象,下面就从其定位和内容策划方面进行分析。

1.定位

《magazine・名牌》杂志发刊词中为杂志作了这样的解释:“为28-40岁、受过高等教育、事业相对成功的男性办一本杂志……”据《magazine・名牌》的官方说法,其读者是拥有高等学历、高收入和较高地位,以男性为主的社会精英。79.5%的读者为男性,20.5%的读者为女性。28-45岁之间的读者占72%,读者平均年龄为34岁,男性读者平均年龄为35岁,女性读者平均年龄为31岁。93.5%的读者拥有大学及大学以上学历。 平均年薪为68000元,年薪在80000元以上的读者占53.5%, 从事商业、金融业及房地产业的读者占50%,男性读者最集中的前三行业为商业、金融、房地产,女性读者最集中的前三行业为商业、党政事业机关单位、文教卫生。58%的读者在企事业/公司机构中担任中高层管理职位,另外有20.8%的读者为专业人士。基本上符合最初的定位规划。

传播媒介有选择地提示的“象征性现实”(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在自己头脑中描绘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所谓“精英生活”并没有一个清晰、确定的定义,《Magazine・名牌》给自己的定位正是通过“追求卓越、优雅生活”,主打成功男士的物质生活消费,服务于精英男性的社会属性和社交本能。“用10年时间凝聚一个人群,最终成为精英凝聚的平台。” 用主编向熹的话说是“进入读者的客厅,成为主人志趣最准确的标签。”

2.策划

(1)选题策划

《magazine・名牌》的封面专题策划向来大气,显示了它走“精英”道路的决心。诸如,劳斯莱斯中国富豪档案(2004年2月)、2004十大精英男性 (2004年12月)、私人飞机中国白皮书(2005年4月)、奢侈品中国引路人(2005年6月)、触摸衣服里的意大利 (2006年2月)、豪华车120年图鉴(2006年3月)等等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时尚、文化等诸多方面。

另外,《magazine・名牌》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封面主题的简练却内涵丰富,引人遐想。比如,猎・梦(2004年2月)、醉・航(2004年4月)等。既提示了杂志的内容,又成为自己鲜明的标志,宣扬独特的生活主张。

(2)栏目设置

《magazine・名牌》的栏目主要分为“前面”、“大道/极乐”、“他们/她们”、“时间/空间”、“后面”。这些栏目涉及政治经济的变局、历史的真相、战争的谋略、他人的成功经历、冒险与运动的乐趣、女性之美、男性与男性之间的竞争与友情诸多方面。

“大道”满足男人对权势和成功的追求,在《magazine・名牌》的官方网站上有这样的介绍:“大道周章,源自男人的权势。彼岸极乐,全因此生有梦。男人的占有、男人的成就、男人的享乐,推动社会向好,生活向上。眼界和思想都有追求的男人,永远聚集最多的目光。”

“他们”满足男人在男性世界里的控制欲,“她们”满足男人对异性的审美,“时间”满足的是男人名垂青史的梦想,“空间”满足的是男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前面”提供的则是速递型信息,“后面”提供生活消费等的指导。

三、“第三条路”的可能性

选取以上这两本杂志是因为它们鲜明的个性很可能引领潮流。但不是说其他男性杂志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诸如《时尚先生》、《时尚健康男士版》都是业界非常看好的范例。

但是,由于男性杂志的出版总量及销售总量一直比较小,无法构成市场上关注的力量。从目前已经成型的男性杂志来看,《男人装》、《Magazine・名牌》开始创刊时的大手笔运做以及时尚集团和南方报业背景的支持,高起点的运作保证了其迅速占领男性杂志的市场。而一些实力较小的男性杂志只能勉强维系生存。

具体来说,高档男性杂志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尴尬境地:所瞄准的高层白领可能没有时间去关注杂志的内容,而那些中层或更低的白领虽然也能买得起杂志,但却没有能力去消费杂志所营造的生活。

现在的白领男人们看得最多的依然是财经、电脑、房产、通讯等风格硬朗的专业刊物。

那么,未来的男性杂志如何“突围”?“第三条路”又是怎么样的景象呢?

首先,强调品牌是关键。

一方面,从某种意义来说, 品牌即权威, 男性对品牌的崇尚源于其对权威的崇尚, 因此, 品牌对于男性来说, 既是图腾般的崇拜对象, 又是借以装备和获取权威感的主要方式。

另一方面,男性时尚工业的发展和男性消费的品牌化,使男性期刊的广告投放增长非常快,2003年开始,一些针对男性的国际品牌从香港转入上海和北京等地,趋势非常明显,这是男性期刊广告环境日渐明朗的征兆。但相对女性期刊而言,男性品牌的广告投放平台,其选择性比女性刊物要少得多。随着男性期刊数量的增加,竞争的态势是:品牌商对媒介的投放越来越讲究杂志的品牌及影响力、公信力。所以,今后的竞争,便是杂志品牌的竞争。

无论是《男人装》还是《Magazine・名牌》都依赖于大品牌的形象广告,《时尚健康男士》、《时尚先生》也是如此。一旦这些知名品牌的广告投入减少,对于这些男性杂志来讲打击都是致命的。主编瘦马就表示,目前《男人装》正在试图改变以往仅仅是靠形象广告赢利的模式,开始注意和商家的互动以及杂志品牌形象力的打造。《Magazine・名牌》同样没有放松对杂志品牌的建立和维护,“精英评选榜”、“华人精英会”、“欧洲艺术沙龙”、“中国奢侈品百年”名士论坛等等活动的举办除了黏合读者外,更扩大了杂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次,内容始终为王。

与国外男性杂志市场的成熟稳健相比,国内的男性杂志市场空缺还很大。相较于海外男性期刊的热闹景象,国内的男性杂志却显得势单力薄。比如,我们还没有看到强调创意和智慧的男性杂志(国外以《Wallpaper》为代表),没有看到直面人本位、以中性化为拓展的男性杂志,没有看到探讨男人应有的文化的男性杂志……

时尚的英文名范文8

[关键词] Lolita;汉译;语言意义;文化意义

俄裔美国作家Vladimir Nabokov(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的长篇小说Lolita一书用英语写作,1953年完成。由于话题敏感,作者当时在美国一直找不到出版社出版。1955年9月,作者求助巴黎的奥林匹亚出版社(Olympia Press),结果首次印刷的5000册当年便销售一空,但是没有立刻得到评论界的关注;1955年底,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在Times(《泰晤士报》)上赞之为1955年最佳小说之一;此话一出,激起《星期日快报》(Sunday Express)的回应,该报编辑认为这是一部“自己读过的最肮脏的小说”(the filthiest book I have ever read)和“纯粹是没有节制的黄色书刊”(sheer unrestrained pornography);随后,英国海关慌忙禁止该书流入英国;1956年,法国效仿英国禁止Lolita流入读者手中;其后,一英国出版商因出版该书而被政府吊销执照。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先是非常紧张,继而出版商G.P.Putnams Sons于1958年将其出版,结果销售异常火爆,成了继《飘》(Gone with the Wind)以后第一个前三周销售量超万册的小说;1957年出丹麦语版;1958年作者本人将其译成的俄语版于纽约出版。

如今,Lolita已成为21世纪最著名、也是最备受争议的一部小说。1962年和1997年,Lolita两度被改编搬上银屏。1998年,在现代图书馆出版公司(the Modern Library)评出的20世纪最佳小说之中,Lolita名列第四;2005年,Lolita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1923年到2005年间100部最佳小说之一(Times Best 100 English-Language Novels from 1923 to 2005);作者本人也多次给予这部小说以很高的评价。在我国,黄健人1988年将Lolita翻译成汉语,定名《洛丽塔》并于1989年5月在漓江出版社出版,署名“黄建人”。有趣的是,不久后新版Lolita电影名进入内地市场,这次名字不再叫《洛丽塔》,而是沿袭了台湾的译法,称作《一树梨花压海棠》。此名一出后,好评如潮:迄今为止,仅以《一树梨花压海棠》为题名的称赞性论文就有三篇,杨洋(2005:145)认为:用了主人公“洛丽塔”的名字,远远不及译成《一树梨花压海棠》更能把外国电影的内涵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影片的意境刚好和影片的内容一致;赵利娟(2008:42)认为:《一树梨花压海棠》的译名彰显了中国文字的音意美,体现语言的含蓄美;朱敏(2009:349)则称:不得不感叹《―树梨花压海棠》翻译之巧妙。

看了这些评价之后,我们却对这些研究者的观点不敢苟同。我们认为:翻译首先应指向原文本,要传递的是源语言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否则就不成其为严格意义上的翻译。但是,鉴于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要同时准确传递源语言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非常不易,故此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有时候人们不得不采取直译或意译。然而,这并不是说明:翻译就可以没有章法,天马行空、恣意行事;只要是翻译那就得遵循起码的“游戏规则”,或者说,翻译必须有起码的底线,即忠实于原文本。创新也不能作为借口。当然,如何实现忠实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通常,翻译主要有三种策略――直译、音译和意译,片名翻译也不例外。下面,我们先扼要讨论一下这三种策略。

片名翻译的直译、音译与意译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和意译(free translation)是重要的翻译理论和基本的研究主题。一般认为,译文形式和内容都与原文一致的谓之直译。(方梦之,2011:101)周作人提倡直译。直译的优点:在吸收外来有益的新因素,在反映异国客观存在的事物和情调上,比意译更能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方梦之,2011:101)人们普遍认为直译能够保持原文的比喻和民族色彩,能够一定程度上达到“原汁原味”的效果。如:

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

True Lies《真实的谎言》

Roman Holiday《罗马假日》

Pearl Harbor《珍珠港》

Dances with Wolves 《与狼共舞》

Death on the Nile《尼罗河上的惨案》

当然,适当的变通依然可以算作直译,如将片名The Man Who Laughs译作《笑面人》。

音译(transliteration)亦称“转写”,即用另一种文字符号来表示另一种文字系统的文字符号的过程或结果。当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差异很大、存在语义空白的情况下,翻译不可能从形式或语义入手,此时音译是主要的翻译手段。(方梦之,2011:105)音译对象主要是人名、地名、事件和新产生的术语。故此,音译实质上是用目的语文字的读音方式记录另一种语言的读音。在片名翻译中,人们往往用音译法来翻译那些用地名、人名和事件等命名的电影片名。音译往往能够传递异国情调,同时又有利于创造新词,故而也是英语片名翻译的常用方法。如:

Harry Potter《哈利•波特》

Jane Eyre《简•爱》

Romeo and Julia《罗密欧和朱丽叶》

Patton《巴顿将军》(音译+增译)

Chicago《芝加哥》

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

逻辑上,音译应遵循基本的游戏规则,一旦约定俗成则不宜随意改动,浮想联翩,否则甚至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如Monroe本来是英美的地名或人的姓氏,通译作“门罗”,美国有不少县或镇叫the County of Monroe或the Town of Monroe,美国第五任总统也叫James Monroe(1758-1831)。众所周知,门罗总统在自己第七次国情咨文上提出著名的外交政策还被称作the Monroe Doctrine(门罗宣言)。然而,好莱坞著名影星Marilyn Monroe一出,却被译成了玛丽莲•梦露。这种创新固然颇吸引人眼球,但经不起推敲,因为如此一来,所有姓Monroe的人就得改叫梦露才合乎语言逻辑。

意译,译文内容一致而形式不同谓之意译,即以原文形式为标准,译文表达形式上另辟蹊径,(方梦之,2011:101)有时也称为自由翻译,意译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我们知道,片名翻译的目的是引起受众的兴趣,因而当直译或者音译无法勾起人们的兴趣时,译者往往会结合原文本内容,反复推敲,探幽索雅,改变译文形式,以达到吸引观众的效果。如:

Cleopatra《埃及艳后》

Adams Rib《金屋藏娇》

Hamlet 《王子复仇记》

Brief Encounter《相见恨晚》

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

High Noon《正午迷情》(张文英,张婷婷,2010:133)

直译与意译相互关联、互为补充,同时,它们又互相协调、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由于语言之间的差异性,翻译界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多元互补的重要性,比如职务的翻译最好采用功能翻译:如vice-chancellor在美国大学一般译作校长,而在英联邦国家大学则一般宜译作校长;(张顺生,2006a:74)再比如,根据功能对等,可将the Chairma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译作“总参谋长”而非“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张顺生,赵诚,2011:101)谚语等一般采用意译,如as strong as a horse一般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译作“壮如牛”而不译作“壮如马”;the Milky Way一般译作“银河”而非“奶路”;但是,如果有可能的话,其实应当尽量实现语言回归,特别是当某种语言意义有特殊文化意义的时候。比如,谈及“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翻译时,部分研究者不是望文生义、就是人云亦云,比如部分研究人员(傅嘉德,2006:10;尚丽娟,2008:102;崔传明,2010:71等)想当然地将“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 a boy,three boys no boy.”当成是“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天经地义的答案。其实,这种貌似正确的表述经不起实践检验,因为外国人闹不明白“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 a boy,three boys no boy.”究竟是什么意思。而且,就逻辑而言,其中的文化也不指向中国,故而不能当作是相应的翻译,更不能当作佳译。如果仅从意义入手,将“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译成“Everybodys business is nobodys business.”也未尝不可。如果考虑到文化意义和语言意义则可译作“One Buddhist monk in a temple will fetch his drinking water alone; two will fetch water together; but with three,none will go to get it.”(张顺生,2006b:70)

有的时候,我们的有些做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比如,1954年4月,总理率领代表团来到日内瓦,参加解决停战后朝鲜统一问题、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谈判。在唇枪舌剑的谈判桌外,总理特别安排,放映了一部优美抒情的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爱情故事。为了让西方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总理让相关人员将片名采用了权宜之计,将其翻译作《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国外一般人对中国文化了解甚少,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让外国人事先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情节有所了解。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指出:先有文化的民族性,然后才有文化的世界性,而且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时过境迁,随着后现代等思潮的出现以及中国经济的崛起,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各国之间文化的差异性以及相互交流的重要性。基于此,我想今天大多数学者不会再主张将《梁山伯和祝英台》译作A Tale of the Chinese Romeo and Juliet(《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而会主张将其译作The Love Story of 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梁祝爱情故事》),Chinese Ancient Love Story: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中国古代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或根据剧情译作The Butterfly Lovers(《化蝶》),甚至最终走向直接译作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

Lolita及其汉译反思

纵观小说Lolita的内容:洛丽塔在身体和性心理上已提前早熟,亨伯特这条“蛇”引诱洛丽塔偷吃了“之禁果”。后来在“着魔的猎人”,在的作用下,洛丽塔被诱惑并反过来诱惑了她的“继父”,开始了真正的旅居生涯。(何岳球,2008:122)洛丽塔说亨伯特是她,他们的关系是龌龊的、的情人关系,但是她仍然对亨伯特投怀送抱,轻贱浪荡。(何岳球,2008:122) 一个十二三岁的姑娘,本应是天真纯洁的天使,却由于性心理早熟带来了畸形的性生理的需要,成了一个典型的、魅惑的“social butterfly(交际花或举止轻佻、浪荡的女人)”。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未成年女孩在性诱惑下会出现性早熟,表现出成人的性心理特性,而外形仍然是孩子,就像蝶蛹身上存在较多的蜕皮激素或社会激素时,它会出现显著的成虫特征。当亨伯特告诉洛丽塔她的母亲死了后,她没有像别的孩子一样哭闹,更没有追问母亲的死因,并很少提起她的母亲,洛丽塔给人的感觉真的像没有情感的冷血动物。(何岳球,2008:123)

梨花和海棠,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有一定蕴意的。这句话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诗,全诗这样写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该诗是苏轼针对其友张先(990-1078)80岁时娶一位只有18岁的姑娘做小妾而赋诗调侃。这里的白色梨花象征白发,指的是上了年纪的人;而红色的海棠则意寓红妆,指的是年轻人。暗指一位白发老者娶一少女为妻,此后该诗便成为借指老夫少妻或“老牛吃嫩草”的委婉说法。

不难看出:洛丽塔是虚构的小说,是西方意象,是资本主义社会下一个诱惑并反过来诱惑自己“继父”的性早熟少女形象;而“一树梨花压海棠”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是中国的轶事,是封建社会包办婚姻的产物。洛丽塔与“一树梨花压海棠”中的“海棠”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前者既是受害者也是始作俑者,是故事的主角,有自己的话语权,存在着行为,而后者则是轶事中张先所纳的妾,是被动的配角,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前者属法律、道德、伦理范畴,后者属价值观范畴。因此,如将Lolita译成《一树梨花压海棠》不仅无法真正传递原文的语言意义更无法传递其中的文化意义。有鉴于Lolita已成为西方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其最贴近的自然等值语(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应为《洛丽塔》。

然而,翻开学术杂志查找英语片名的汉译论文,像Madison County Bridge被译为《廊桥遗梦》和Waterloo Bridge被译作《魂断蓝桥》等备受称道。不过,无论从语言还是文化角度讲,这些名称都看不出是异国他乡的故事,而是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而研究人员对Roman Holiday和Hobsons Choice的译名(《罗马假日》和《霍布斯的选择》)则颇有微词,更有甚者,批评者往往“站着说话不腰疼”,只批评而拿不出自己的解决办法。《麦桥遗梦》和《魂断滑桥》(张顺生,2011:102)显然也可作为Madison County Bridge和Waterloo Bridge的一种选择,这样的译法不仅意境相同,而且指向原语言和原文化。

可见,当前我国电影片名的翻译研究仍然处于翻译早期的经验式、随感式、印象式(方梦之,2011:iii)阶段,还未跟上时代,达到实证式、批评式、创新式(方梦之,2011:iii)阶段。翻译永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当翻译批评只会“欣赏”、高唱赞歌或只会进行不痛不痒、不得要领的非建设性批评时,这样的论文实质上没有任何价值可言。因此,我们呼吁电影片名翻译者应当自己高扬建设性批评的旗帜。

[参考文献]

[1] 崔传明.赏析英语中谚语的布局与辞格[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11).

[2] 方梦之.中国译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3] 何岳球.洛丽塔:纳博科夫的“变态”蝴蝶[J].外国文学研究,2008(05).

[4] 傅嘉德.过好暑假每一天(初二年级)[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0.

[5] 尚丽娟.论英语习语的学习策略[J].镇江高专学报,2008(02).

[6] 杨洋.从《洛丽塔》到《一树梨花压海棠》――初谈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7] 张顺生.校长还是副校长 ――vice-chancellor汉译探微[J].中国翻译,2006a(06).

[8] 张顺生.谚语翻译之忌:望文生义和人云亦云 ――从一则英美人不解的“英语谚语”谈起[J].上海翻译,2006b(04).

[9] 张顺生,赵诚.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嬗变[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01).

[10] 张文英,张婷婷.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汉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7).

[11] 赵利娟.从《洛丽塔》到《一树梨花压海棠》――论电影片名的翻译标准及其方法[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时尚的英文名范文9

[关键词]英汉姓名 共同点 不同点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044-01

任何民族都有其各具特色的名字,它反映了本民族的经济发展形势、社会历史背景以及人们的民俗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英汉两个民族在姓名的来源、结构和寓意等方面截然不同,在此本文试从二者的异同之处着手,揭示各自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背景。

一、英汉姓名的共同之处

(一)英汉姓名都带有性别特征

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男性名字均带有阳刚、威武、雄壮之意,而女性名字则蕴含秀美、靓丽之意。如:男性名字有Brain(强壮的人)、Mark(好战)、徐文雄、刘志坚等;女性名字有Linda(美丽)、Alice(高贵)、何秀丽、张秋妍等。

(二)英汉姓名都习惯用自然界的物体名字来表示人名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英美人士,对于男性名字,常用凶猛的动物或壮丽的山石江河来表示。

如:陈龙飞、李岳江、Leonard(狮子)、Wood(木头)。

而女性名字则常用美丽的植物飞禽来命名。

如:杜鹃、李雪莲、Fawn(幼鹿)、Daisy(雏菊)。

二、英汉姓名的相异之处

(一)英汉姓名的结构特点不同

英语姓名的结构有两种:一种是first name(名)+last name(姓);另一种是first name(名)+middle name(中间名)+last name(姓)。一般情况下,名字位于姓的前面,如在乔治・沃克・布什中,乔治是名,沃克是中间名,布什则是姓。

汉语名字的构成与英语名字正好相反,其结构为姓+名,其中姓又可分为单姓,如常见的张、王、李、赵,和多姓如令狐、上官等,而名字相较于姓,就灵活得多,有单名、双名,甚至三个字的多名,如李娇、赵雅娟、王白璇子等。

(二)英汉姓名的历史渊源不同

长久以来,英美国家的人们深受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影响,因此,《圣经》是人们获取名字的重要来源,许多西方人士的名字都直接来源于《圣经》,如:Elizabeth(伊丽莎白)――上帝的誓言,Angel(安琪儿)――天使。

而汉语名字则具有浓厚的儒学色彩,中华民族提倡中庸之道,天人合一,因此男性名字中经常出现“忠、孝、礼、仪”的含义,而对于女性由于强调“三从四德,知书达理”,所以名字中常带有“娴、贞”等字眼。

三、英汉姓名的文化内涵

不论是中华民族还是英美民族,命名时都遵循一定的文化底蕴。

(一)英汉姓名均是各自国家文化传统的产物

西方社会崇尚自由。如前所述,西方人的名在前,姓在后,这说明西方人强调名,重视自我,不受外界的约束。相比较之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则崇尚共性,姓氏代表着盘根错节的宗族观念,同姓意味着是一个互相渗透、互相联系的集体。

(二)英汉姓名都与社会价值取向有关

在西方国家,当人们崇尚历史人物、民族英雄或体育明星时,他们就会取相应的名字,如林肯、丘吉尔,而中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人们最常起的名字就是国庆、建国、建设、爱国等。

由此可见,姓名这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涉及到传统文化、宗教观念以及价值观、世界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人们在命名时,都会依照相应的文化内涵,因此,了解中西方姓名的相似与差异,有助于彼此展开更好的跨文化交流,促进英汉各民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裕桢.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周海中.英语姓名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

[3]陆谷孙主编.英汉大辞典[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4]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5]楼光庆.从姓名看社会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

Simple Discussions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Names

LI Ruo-juan

(Xi’an Haitang Vocational College, Xi’an, 710038,Shaanxi, China)

时尚的英文名范文10

今秋,在宁波和丰创意广场“珍珠贝”,一场充满传奇色彩的时装盛宴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中英大学生协同创新原创设计会之“传奇”暨INTREX 2014春夏系列Fashion Show,展现了中英大学生的原创设计水准。

INTREX来自国内资深服装人与伦敦服装大师的完美结合,是一个由中英时尚界倾力打造的具有国际包容性与审美标准的男装品牌。品牌由来自英国的顶尖时装设计师及中国各大知名院校毕业的新锐设计师组成国际多元化的设计团队。创意总监Sanjeev Davidson则是走在英国最前沿的服装零售品牌顾问之一,是“伦敦时装咨询公司”(London Fashion Consultancy)的创始人和总监。该公司聚集了多名创意专家,源源不断的为INTREX提供独特而具有创意的商业服务和解决方案。

今年5月17日中英大学生协同创新项目签约后,INTREX同时也成为浙江服装纺织技术学院在华留学生的实习基地,半年时间迎来送往了数批来自欧洲各著名大学的实习生,大大增进了校企、中英三方之间的交流与创新,共同打造INTREX的原创DNA。

本次“传奇”会展现的就是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联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北安普顿大学、索尔福特大学等,开展的一次依托“INTREX”品牌的中英两国大学生的原创设计服装作品。

整个会共启用25名模特展示了INTREX 2014春夏系列的近80套服装,Fashion Show从19世纪被誉为“英国皇家海军之魂”的Lord Nelson中将与他的无敌舰队的传奇故事开始,带领大家趟过历史的烟云,重现那个英勇无畏又充满荣耀的时代……再穿越到秘鲁寻访被称为“失落的印加城市”的马丘比丘,在古老的图腾符号与民族色彩浓烈的传说里获取灵感,探索印加遗迹的秘密;最后在重修重生再经历中掀起“涤荡心灵”的感动……这是一场充满浓郁传奇色彩的穿越之旅,是一次精神与文化的洗礼,更是一次向传奇的致敬!活动特别邀请了INTREX的御用美籍名模josh hannume到场,与各界嘉宾、商场精英、媒体朋友一起感受INTREX这场独一无二跨疆域、穿历史、融文化、引时尚的盛会。

INTREX一直把原创作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而此次协同创新会定会掀起宁波服装界对原创设计的关注与思考,让更多的院校、企业,加强对原创设计的重视与培养。从而使服装业界更好的形成重视原创设计、尊重原创设计、珍视原创设计的氛围。

INTREX品牌的董事长朱书川也表示,此次会取得圆满成功首先要感谢宁波服装协会的大力支持,感谢浙江服装纺织技术学院的搭线牵桥,提供优质的资源;同时也感谢英国使领馆,让英国五所大学派来中国的留学生与学院的学生协同创新,按照Intrex市场定位和品牌风格进行原创设计,在半年内完成了这次2014春夏系列的产品开发,让“Intrex”在本次宁波国际服装节期间能有如此惊艳的亮相。

未来为了开拓品牌原创设计新视角,提升品牌产品的时尚度和识别度,扩大品牌影响力,挖掘设计人才,朱董非常希望能有更多类似的合作机会,让国外更多优秀的设计专业大学生来到中国、来到INTREX,感受中国的文化与服装发展,通过院企间、中外间的人才交流与碰撞,使INTREX保持最优秀的创新能力,始终走在国际化的时尚前沿。

相信INTREX的明天越来越美好,就如本次会的主题“传奇”一样,INTREX也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完成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使命,缔造属于INTREX 的品牌传奇。

时尚的英文名范文11

贝利在时尚界素有“金童”的雅号,他为Burberry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将“新性感”的概念传遍了全世界,而这一切的荣耀,绝不是偶然。

Donna Karan和Tom Ford选中的大男孩

“朋友们都认为我离开GUCCI是个疯狂的念头,但我确实需要另外的挑战。”

克里斯托弗・贝利出生在英国的约克郡,父亲是木匠,母亲则是玛莎百货(Mark&Spencer)的陈列设计师。一家人过着普通而幸福的生活,浮华世界的一切离他们很远。贝利年幼时,有一次在伦敦举行的庆典上遥远地瞥见了英国女王的身影,兴冲冲地打电话给父母,父母却只是冷冷地说:“好吧,女王陛下请你吃饭了吗?”父母的处世哲学深深地影响了贝利,他很小时就明白了这样的道理:真实的世界永远比名流们的世界更有趣。浮华的东西只是表面,并不值得花大力气追捧。

贝利18岁那年,赢得了一个学生设计大奖,获得了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两年学习经验。正巧,美国大名鼎鼎的设计师Donna Karan造访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收集学生们的设计作品。不出意料,贝利的作品赢得了Donna Karan的青睐,20岁的贝利登上了飞往时尚之都纽约的飞机。在Donna Karan的调教下,贝利进步神速,不久之后被Tom Ford亲自挖进位于意大利的GUCCI设计团队。

第一次见Tom Ford,和贝利早前的预想不太一样,眼前的Tom风流倜傥,衬衫纽扣敞开着,腰间一个硕大的GUCCI皮带扣惹人注目。贝利回忆说:“和他相比,我只是个骨瘦如柴的英国男孩。”Tom告诉贝利不要紧张,并拿自己开玩笑“我入行时比你还害羞。”贝利这才放松下来,并暗自给自己打气:“米兰,我来了。”在Gucci的设计团队,贝利不但在设计上学到了新的理念,还了解了一个成熟奢侈品牌的整套设计、营销、运作流程,这对他后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在GUCCI整整5年半的工作中,贝利见证了GUCCI的再度崛起,然而盛名之下,他还是感到是时候需要一个新的身份了。他将自己的职业困惑开诚布公地告诉了Tom Ford。这算是职场大忌,亏得Tom Ford并不介意,立刻将他推荐给正在招兵买马的Burberry公司。两个月后,贝利顺利坐上了Burberry创意总监的宝座。

从“老绅士”到“英伦新贵”

看到贝利的设计作品就好像在图书馆或者美术馆欣赏了一次大胆的现代艺术作品。贝利就是这样用他独特的设计让Burberry这个拥有那么多年历史的旧式英国品牌重新充满了生机。

英国文化,不像法国,意大利、俄罗斯那样已经完全脱离了皇家气质。在英国,虽然早已取缔帝制,却依然保留了皇室的尊严与气质。由Thomas Burberry于1856年成立的Burberry。获得过英女王与威尔士亲王颁发的两张“皇家委任状”,是英国皇家服装供应商,尤其是经典风衣至今风靡全世界。但辉煌的岁月过后,因款式老旧,一度陷入低谷。1997年,纽约出生的31岁意大利成衣商后代Roberto Menichetti出任Burberry的设计总监,并于1998年创立Burberry Prorsum天桥系列,登上米兰时装周。仅用了3年,Burberry就创出不错的佳绩,营业额从3亿升至6亿美元。

贝利是Roberto Menichetti的继任者,当他2001年入主时,不少英国媒体惊呼,Burberry终于回到了土生土长的英国设计师手里。不过,贝利的约克郡口音,以及在外8年的工作经历,都让人怀疑他是否能拿捏到伦敦当今的精髓。“我想要重新拾回Burberry的英式传统,想要找到非常英国的视觉语汇。它可能是嬉皮士风格、少数民族风格,和在历任音乐运动中年轻人的穿衣风格。”贝利这样描述他的设计预想。贝利所设计的服装中所传递出来的,传承自Mick Jagger等上世纪60年代摇滚明星的“伦敦风格”可能与今天的伦敦大相径庭。而《纽约时报》的Cathy Horyn则认为:“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大胆创新,不然就和以前的Burberry没有任何区别。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贝利从一个‘局外人’的视角来观察伦敦风格,确实很聪明。他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观望‘英格兰’和‘英国性’。”

贝利出任创意总监之后。提炼品牌传统手工缝制的风衣神髓,在传统卡其色格子中注入亮丽的色泽,用轻盈的笔法舞出外套的多变姿态,并延伸到手袋等配饰,真正令Burberry踏上了一条摩天大道。这个英国老绅士摇身一变,成为现代英伦新贵。

贝利为Burberry Prorsum设计的首个男装系列一出炉,便在当年的米兰时装周上大受赞誉。这一年,Burberry公司的业绩如火箭冲天般提升了30%。贝利在2006年被评为《福布斯》“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

“新性感”才是最IN风潮

贝利一再强调:“我是不重要的,Burberry才真正大过天。”与他所创造的辉煌成绩相比,他实在是太过低调。

2008年年底,他在纽约接受了“时装界之星”的荣誉,并为洛杉矶的Burberry旗舰店重新开张举办了明星庆典派对;2009年,他邀请《哈利・波特》中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担任代言人,当艾玛穿着Burberry经典风衣的海报出现在大街小巷时,人们都惊呼:Burberry真的年轻了!

虽然贝利赋予Burberry新鲜的血液和潮流感,但尊重历史,才是贝利的最大特色。“对我而言,历史与传承,是Burberry最耀眼的一面,品牌也变得与众不同。我们以此为创作根源,如风衣、格子,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又散发着摩登的气场。”

现在,由贝利掌舵的Burberry新颖时髦,但绝不难懂。贝利说:“时尚曾经过于性感、过于奢华、过于冰冷,是时候将它淡化。”他给出了一个全新的设计理念,这种理念被称为“新性感”,后来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和沿用。贝利认为“新性感”其实是一种中和剂,它把性感拉回到了暴露与拘谨的中间状态,从而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愉悦时尚态度。

贝利在配色方面也有着惊人的天赋。他在

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合了艺术元素,让整个设计既简单又不失内涵。比如去年在米兰的时装周上展出的Burberry男装不仅透露出典型的英式风尚,还增加了一些回归的味道,让人一下子感受到了他对Burberry品牌精髓的细心揣摩。贝利自己也说:“那应该是一种贵族味道,或者还带着一点军装的感觉。”

不过,对于贝利本人来说,手边的华服和名利场的是是非非仍然离他很遥远。每天傍晚,那些在Burberry总部门口大呼小叫的购物者。从来不会发现有一个帅小伙独自从大楼里走出来。她们认为像贝利这样的人,必定在前拥后簇下离开办公室,一头钻进窗子被抹成漆黑的加长轿车,向位于伦敦西区的诺丁山豪宅,绝尘而去。

然而,贝利只是日日孤独地走向人群。当他沿着大街越走越深,看到满眼的橡树时,他位于海德公园的家便到了。

玛丽莎・梅耶尔:Google的美女副总裁结婚了

丁 洛

抓住2009年的小尾巴,被誉为Google美女副总裁(搜索产品和用户体验部门)的玛丽莎・梅耶尔(Manssa Mayer)成功地把自己嫁出去了!12月11日到13日,为期3天的盛大婚礼在旧金山四季酒店举行。作为Google历史上第一位女性研发人员,梅耶尔在婚礼设计上也不放过展现自己天分的机会:参加婚宴的每一位嘉宾都要带上她制作的ID卡赴宴,让这场婚礼增加了不少科技范儿。

玛丽莎・梅耶尔的这场婚礼十分引人注目。时尚杂志《Vogue》的报道披露,前来观礼的嘉宾们在婚礼第一天就品尝到了由世界著名大厨让乔治亲手烹制的美食,而在接下来的两天,又有纽约著名糕点师罗恩奉上的甜点。披着印度裔设计师纳伊姆设计的婚纱,幸福的梅耶尔嫁给了早在一年前就向她求婚的房地产投资经理扎克・布格(zack bogue)。

佳人最后还是嫁了才子

梅耶尔拒绝过Google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的追求,但这并不代表她不爱才,因为她的现任老公扎克除了拥有高大潇洒的外形之外,也是哈佛大学的高才生。

当梅耶尔和扎克牵着彼此的手接受嘉宾们的祝福时,摄影师埃文斯一次又一次地用镜头记录了这幸福时光。这位著名婚庆摄影师曾经见证了布拉德皮特和前妻安妮斯顿的婚礼,尽管两人已经分道扬镳,但他见证的另一对一汤姆克鲁斯和凯蒂现在幸福依旧。

没有人不为这对新人送上祝福。求婚后经过一年的耐心等待,扎克终于抱得美人归。大概这一年来他的心脏都要承受超大的负荷,因为他娶的是“硅谷第一美女”梅耶尔,这个曾经和Google联合创始人佩奇约会过的女子,被誉为Google的“创意女王”,因为Google的上市以及良好业绩,她早已跻身“硅谷亿万富豪俱乐部”。

尽管梅耶尔和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交往的事情一直属于捕风捉影的性质,但2007年12月佩奇和妻子露西在加勒比海岛完婚时,梅耶尔的确不在受邀的嘉宾之列,这被人视为“避嫌之举”。所以,梅耶尔结婚的时候,理所当然也没有邀请这位传说中的前男友。不少人认为,和梅耶尔这位鼎鼎大名的前约会对象相比,扎克显得并不那么突出,但能俘获被誉为“Google女神”的梅耶尔之心,扎克的背景也不逊色。

出身名门的扎克从哈佛大学环境科学和公共关系学系毕业,并在乔治敦大学获得法律学位,他是Montara私募合伙基金的创始人之一,此前担任律师,如今正从事着房地产投资工作。最早爆出两人相恋的是硅谷有名的vallywag网站,他们发现这对情侣盛装出席一个慈善晚宴,两人表现亲密,显然正在热恋之中。至于他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vallywag穷尽八卦之力也没能再爆出料来,只是在去年12月时披露,扎克从纽约飞到巴黎向正在参加欧洲互联网大会的女友求婚,然后后者欣然应允。

当时硅谷就沸腾了,《商业2.0》杂志记者欧文・托马斯在得到消息后说:“她是硅谷所有男性梦想中的女人,她订婚的消息让IT界很多人失望。”

Google第20号员工

梅耶尔离开斯坦福大学后第一份工作也是目前唯一一份工作就是Google,她是Google历史上首位女性研发人员。

梅耶尔能有今日这般的关注度,和她在Google所取得的成就息息相关。作为Google历史上首位女性研发人员,梅耶尔是Google的元老级人物,在公司的编号是20。

1999年,年仅24岁的梅耶尔即将获得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作为该校著名的毕业生,她已经手握了包括卡内基梅隆大学、麦肯锡咨询公司和甲骨文公司等12家公司的录用OFFER且正为从中挑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而苦恼不已。直到4月中旬的一天,一封主题为“来Google工作”的招聘邮件让她的生活彻底改变。

当时,梅耶尔坐在电脑旁,一边吃着意大利通心粉,一边查看电子邮件,她打算习惯性地按Delete键删掉这封谷歌的邮件,谁知俯身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空格键,错误地将邮件打开了。这次意外的经历,让她最终决定去拜访原先并没有好感的斯坦福大学校友佩奇和盖布林。

就这样,梅耶尔加入了尚处于创业期的Google,她亲自参与编程,而且还负责领导用户界面和网页服务器的开发设计。除了出色的编程能力之外,梅耶尔还对Google的外观设计超级敏感。正是在她的坚持下,Google的搜索主页设计成白色背景,并配以粗体的Google全称。所以我们如今能够看到干净的搜索页面,艘是受惠于梅耶尔。

梅耶尔说,这种设计理念来源于她童年时住过的房子,而她本人名下的位于旧金山市的四季酒店第38层价值500万美元的高级公寓,装修风格也和这个很类似。她说:“到过我公寓的人总是问我,‘到底是你的公寓像Google呢,还是Google看起来更像你的公寓?’”这也验证了IT界的传闻,梅耶尔是一个“机器人”,她把这份工作当成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连自己的居室也被Google化了。

梅耶尔具有超强的集中精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聆听技术团队的项目展示时,她神情专注,不接电话也不收电子邮件。这项能力使她赢得了冷静、精确的名声。也带来了飞扬跋扈、冷酷的恶名。据说,这种作风是她在高中辩论队时就留下的,不甘服输的她曾经花整个下午时间跟同学辩论一个棒球场的边有多长。在威斯康星州小城沃索长大的她,从小就是一个赢家,不仅学业优秀,而且多才多艺。

仅凭借天分获得成功是不够的,梅耶尔还十分刻苦,大学时,时常因熬夜学习来不及换衣服而受到朋友批评。母亲玛格丽特评价女儿精力充沛,目标明确,“讲求精确,但绝不机械!”梅耶尔的这种作风和Google的企业文化很契合,所以十几年来梅耶尔都没有换过工作。

时尚且高调的“奇客”

梅耶尔自认是一名“奇客”,时尚而张扬的作风,让她成为IT业内最受人关注的一张面孔。

梅耶尔长着一副俏丽迷人的面孔,头脑却比男人更为冷静,行事也比男人更加硬朗,甚至冷酷,梅耶尔自认是一名“奇客”(Geek是新的精英亚文化群,是一群爱好新事物,以电脑网络技术为中心的一群人),作风却和那些只顾埋头编程的传统“奇客”完全不同。她时尚而高调,成为IT界最受关注的公众人物之一,“当人们谈到计算机科学时,想到的往往是西装革履,戴着厚厚的眼镜,整晚写程序的男性。我也在晚上写程序,我是标准的计算机领域人士,但我又经常打破常规”。

梅耶尔在生活中是一位追求时尚的女性,她曾经花6万美元在慈善拍卖会上得到了和奥斯卡・德拉伦塔共进午餐的机会,只因为后者是她喜欢的设计师。而追随时尚的做派也渗透到了她的工作中,比如领导团队开发了Google70种数字“皮肤”,其设计者中就包括奥斯卡・德拉伦塔。

她的高调则在于,她毫不忌讳自己对名牌的喜爱,早在十几岁时,她就曾为了攒钱买下最新款的Gucci而去帮人家看小孩。人们可以轻易地列出她的喜好单,比如她喜欢优雅的紫色(甚至把卧室的墙也涂成了紫罗兰的颜色),喜欢喝Mountain Dew饮料,喜欢吃芝士、意粉,龙虾,喜欢烘焙蛋糕,12是她的幸运数字,她有一只名叫Rover的电子宠物狗……

时尚的英文名范文12

我们都知道,时尚是最稍纵即逝的,因而也是生命中最大的浪费。果真如此吗?

为此我特意去维基百科网站查了一下,我本想寻找证明时尚经不起时间考验的证据,抑或找个机会把时尚的浪费归咎于法国一众所周知,时尚是法国人热衷的领域。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

时尚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是可可・香奈尔(COCOChanel),我对她怀有特殊的感情,因为她出生在索米尔,上世纪70年代我曾在那个小镇教过书,当然,也是因为喜欢她的招牌“香奈尔5号”香水。她于1910年创建自己的企业,迄今香奈尔存世已逾百年,这或许表明时尚的寿命要比我预想得长,而我则囿于偏见了。相反,另一个伟大的法国品牌克里斯汀・迪奥的创立时间要晚得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后的1946年。

这个事实本身很能说明问题,因为人们一般会认为,备受战争摧残的欧洲在当时不名一文,创作艺术根本没有机会发展繁荣。然而古琦(Gucci)1921年在意大利创立公司,雨果・波士(HUg0 Boss)3年后开设店铺,都是在大战结束后不久。这正是时尚业恒久不变的特点之一:在所有充满血腥冲突的恐怖过后,它成为人们精神振奋的一条小径,也为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普通男女提供了寻求安慰的方式。既然它能让人感觉良好,管它有多贵呢!

另一方面,别具一格的英国时尚业在19世纪蓬勃兴起。这个产业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英国人长期养羊的传统,却也能够满足国民的实际需求。普林格(Pringle)品牌于1815年在苏格兰创建(这又是在欧洲的一次大范围冲突――即拿破仑战争――刚刚结束期间),向北方人民供应上好的羊毛外套,以抵御周围海上吹来的冷风。普林格品牌一直经营至今自然表明它的产品质量上乘,但也说明该公司满足了人们要“穿暖”这个基本的日常需求。因此时尚不一定浮夸,它也可以很实用。另一个英国企业家也看到了这一点,古斯塔夫・耶格(Gustav Jaeger)博士在1884年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耶格品牌,他极力倡导使用传统纤维制作衣物。

然而英国时尚业也并不一定就是实用的代名词。萨维尔街(Savile Row)上出售的西装同样使用上好的羊毛布料;附近的杰明街(Jermyn street)也成为高级衬衫一条街,它的客户多半是贵族以及上流人士,这些人希望用衣着来体现自己的身份。圆顶硬礼帽依然是伦敦这个国际金融中心的银行家们为头部保暖的首选,然而有趣的是,这富有喜剧意味的头饰已经打破了社会阶层的界限,成为穷人和富人都喜欢的物件,查理・卓别林自然功不可没!令人高兴的是,和许多其他经典产品一样,圆顶硬礼帽如今再次流行起来,各种色彩鲜艳的圆顶硬礼帽成为时尚复古派的典范。

在各种纤维织物中,有两种已经在时尚历史上确立了各自的一席之地,那就是丝绸和天鹅绒。据说早在5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开始使用丝绸了口作为织物的丝绸不仅别样美丽,还有非同寻常的属性,在炎热的夏季,丝制的衣物给人清凉,而在寒冷的冬天,以丝绸作衬里又能带来暖意。所有这些特点,使得丝绸成为恒久宜人的时尚宠儿。很久以后,仅仅1200年前,克什米尔人开始出口精美的长毛天鹅绒。丝绸和天鹅绒堪称时尚史上无与伦比的经典元素,现代商业要学习如何在业界立于不败之地,大可研究―下这两种织物的经验。

然而时尚的概念远未止于服装,而是扩展到了人们穿戴使用的各种物件。早在1830年,昆庭(christofle)就生产出供法国富贵阶层使用的家用银器。不久爱马仕(Hermes)创立,为见识不凡的客户提供昂贵的皮质用品。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也找到了一个类似的利基市场,他在1854年建立了自己的手工箱包公司。后来的1908年,另外两个如今最前沿的时尚品牌进入市场:劳力士(Rolex)和万宝龙(Montblanc)。所有这些大名鼎鼎的时尚品牌如今仍然活跃在业界,每年创收几十亿美元――奢侈时尚业的利润的确不可小觑。哦,如果你还想靠售卖个性化产品在这里打出一番天地,不妨尝试养一些终极的时尚饰品:吉娃娃狗和贵宾狗吧!

不过,我真的没有嘲讽时尚业的意思,好的时尚同样会令我心花怒放。我欣赏创造力,为创新的周期惊叹不已,它确保了除经典之外,每年都有令人耳目。‘新的产品奇迹般问世。不过说到底,我更珍视的还是时尚中隐含的个性及其张扬表现。有人称之为怪癖,也罢,我毕竟是英国人,英国人喜欢怪癖是出了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