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土所工作思路

国土所工作思路

时间:2022-07-29 11:11:39

国土所工作思路

国土所工作思路范文1

关键词 :铁路、混凝土、现状、发展

一、前言

近几年来,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铁路的建设中,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它具有高力学性能、高工作性、高耐久性、耐侵蚀性、抗渗性、耐磨性、低水胶比等诸多特点,而且在工作性、节料、节能、环境、工程经济等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铁路混凝土相关技术标准现状、然后铁路混分析了凝土耐久性的相关规定发展;最后对铁路混凝土进行了思考。

二、铁路混凝土相关技术标准现状

混凝土已有 100 多年的应用历史。高性能混凝土是近十几年提出的,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我国铁路所采用的混凝土数量是巨大的,如即将修建的京沪高速铁路混凝土方量达到3000多万平方米。2002年底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铁路 桥 梁 营 业 线 路 桥 梁 已 达 到42 106 座、2459712延长m。其中,全长500m以上的特大桥462座,全长100 m以上至500 m的大桥4039座,全长20 m以上至100 m的中桥12240座,全长不足20m的小桥25365座。2003年末基础设备检查评定了失格桥梁7352 座,失格率18.15 %;失格隧道3711座,失格率65.47 %;失格桥涵8332座,失格率6.43 %。全路3345孔混凝土梁发生“沿管道方向的开裂病害”;3390座混凝土梁发生钢筋锈蚀;30孔混凝土梁发生断裂,严重漏水的隧道1763座,衬砌严重腐蚀的9343座,结果令人担忧。基于上述情况,铁路有关部门在秦沈客运专线、南昆铁路、青藏铁路等大型铁路工程的有关混凝土耐久性方面的技术条件、《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01-2004)以及国内外其他有关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对现行规范中有关混凝土材料的规定及时做出补充改进,于2003年开始制定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验收标准、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施工指南等技术标准,使有关人员了解到混凝土材料的全面性能指标,相关人员在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验收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最大限度地保证铁路工程建筑物正常使用服务年限,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为运营管理部门提供耐久性要求相关的重要信息,并填补我国铁路混凝土耐久性规范方面的空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包括:

3、混凝土耐久性指标

依据结构物所处环境条件和设计使用年限提出相应耐久性要求。为了对正在施工的铁路工程的耐久性进行有效控制,铁路相关标准暂时采用电通量并辅以其它指标(如在寒冷地区还要采用抗冻性指标)考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提出要求。对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和单方混凝土胶凝材料的最低用量提出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验收龄期由28d修改为56d。

骨料的碱活性应采用砂浆棒法进行检验,其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0.10%,否则应采取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不得使用具有碱-碳酸盐反应活性的骨料。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有关规定及技术措施如下:

A、骨料的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或碱―碳酸盐反应岩石柱膨胀率应小于0. 10%;

B、当骨料的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在0. 10~0. 20%时,混凝土的碱含量应满足规定;当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在0. 20~0.30%时,除了混凝土的碱含量应满足规定外,还应在混凝土中掺加具有明显抑制效能的矿物掺合料和复合外加剂,并应进行抑制效能试验;

四、铁路混凝土的思考

1、高性能混凝土在全路大规模推广尚属首次,需要不断总结施工过程中的成功经验进行推广,逐步改正不足的地方。

2、目前高性能混凝土在已开工的各条客运专线上应用良好,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混凝土耐久性指标检测周期较长,给施工质量控制增加了难度,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现场混凝土质量快速测试评定方法,以利于现场控制。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铁路混凝土对其现状、发展及思考进行了探究,在铁路建设中,混凝土被广泛应用。混凝土主要用于建筑物的抗裂、防渗,如:地下室防水、人防以及污水处理等。在铁路建设中使用混凝土,使用方便,经济效益显著,同时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抗裂、防渗、补偿收缩的效果,并且在结构自防水、超长结构无缝设计与施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因此,在铁路的建筑中混凝土高性能被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10005-2010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0.

国土所工作思路范文2

*同志任县国土资源局党组副书记、局长,主持县国土资源局全面工作。近年来,该同志不论是在担任县国土资源局副职期间,还是升任县国土资源局主要领导职务后,都能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和本局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职责,团结和带领全局同志,出色完成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交给的各项任务。主要事迹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思想上、政治上和加快发展上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该同志能认真搞好政治理论学习,在思想上、政治上坚定不移地与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注重培养和塑造个人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襟怀坦白,对党忠诚。能加强政策法规学习,提升贯彻执行政策法规和融入加快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刻苦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创新管理手段,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特别是近年由该同志牵头负责的灌云县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和从国土资源部、省测绘工程院引进的“土地调查之星”示范项目及网络rtk高科技试点项目,均获得成功并被广泛运用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受到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的高度评价。

二、敬业尽职尽责,出色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该同志多年主管县国土资源局基础业务和土地经营、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等工作,对所主管的各项工作,都能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认真抓好组织实施,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地籍管理工作于2004年、2005年和2006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单位受到省国土资源厅表彰,2006年还被省国土资源厅授予地籍管理“双强县”称号。地价评估、土地更新调查和城镇地籍测量等工作始终位于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前列。由该同志牵头主抓的行政服务大厅,自2006年底开始运行以来,深受社会各界好评,为国土资源部门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该同志在主管国有土地储备及土地市场经营工作期间,能在抓好土地经营、盘活存量土地、推进旧城改造、加快新城区建设、激活房地产市场的同时,每年还为县财政贡献数千万元土地收益,并牵头承办和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人民西路、西环路、国土路、小鸭河综合整治等多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担任主要领导后,在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组织实施的同时,该同志都能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真正做到指挥在一线、督查在一线、落实在一线、实干在一线。几年来,该同志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和单休日,在保障和服务全县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用地,全面推进西环路、国土路和人民西路工程建设以及搞好土地市场运作等方面,该同志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而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

三、严格要求自己,切实搞好廉洁自律

一是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市、县委的重大决策、决定,能坚决贯彻执行、落实到位。二是严格遵守组织原则,坚决服从和自觉接受组织的领导和监督。三是严格执行经济工作纪律,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至上,从不为个人谋取一私一利。四是严格遵守群众工作纪律,在组织开展征地拆迁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法规,尽最大努力照顾群众的利益,让群众满意。五是模范执行“十条禁令”、“八项要求”,做到逐项对照、带头做好,用自身的表率作用推动廉政机关建设。超级秘书网:

国土所工作思路范文3

“程国栋的科研兴趣和出版物涵盖了一系列与冻土相关的领域,包括冰缘过程、山地多年冻土、地下冰形成机制等,尤其在冻土工程研究方面的成就更加突出。他创建的地下冰重复分凝机制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并被称为‘程氏假说’;该工程理论为中国青藏铁路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和保障。他是领导中国冻土科学及冻土工程研究达到国际领先地位的重要人物。”

这是2014年6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荣获国际冻土协会终身成就奖时的颁奖词。

虽然这段颁奖词很简单,但是它包含的内容却是程国栋花了40年时间的研究成果,而也正是这40年的研究让中国的冻土科学引领世界。 “孤独”的梦想与科研:只有野驴和苍鹰做伴

1943年7月11日, 程国栋出生于上海。高中毕业时,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华东师范大学地质地理系的活动,当时一位老师介绍了关于打开喜马拉雅山改变中国气候的大胆设想,这深深地感染了程国栋。后来,他又从北京地质学院的招生广告中看到两项大工程的简介。“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南水北调。因为年轻,比较向往能够投身大的工程建设。”程国栋坦言,“那个时候可能受前苏联的影响比较大,把建设项目称为伟大的共产主义工程。大家都很羡慕,那时候就有这种建功立业的思想,所以我就报考了这个专业。”

1960年,程国栋考入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系。经过5年的学习,毕业后,程国栋被分配到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冻土研究室工作。“那个年代大学毕业后,大家都是服从国家分配。当初有5个志愿名额,我都写了服从分配,最后就被分到兰州了。”

兰州的工作条件很艰苦,但是程国栋说:“只要习惯了就会好些,特别是搞了冻土专业以后,觉得还有好多实质性的问题没有解决,需要静下心来仔细研究并希望能够得到解决,对于环境也就适应了。”

从此,他便扎根西部,一待就是半个世纪,“到明年我才正式退休。”

1967年,程国栋前往青藏高原调研。也是从这时起,他的科研命运就跟青藏铁路绑定在一起了。程国栋说,他本来是搞地质的,不了解工程,但是他们的所有研究都和青藏铁路紧密相连,因此研究的出发点就是铁路建设。这也让他们的冻土研究有了实践的动力和基础。

青藏铁路承接了几代人的梦想与心血,程国栋感慨道,“为了解决青藏铁路多年冻土问题,科研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坚持在条件极为恶劣的高原环境里做科研。”

在青藏高原,第一个面对的问题就是缺氧,因此头疼、睡不好觉是很平常的事。在那里,解放牌卡车就是交通工具,车子开在“搓板路”上,就像喝多酒的醉汉,乘坐起来极为难受,如果卡车陷进地里,他们就骑马,马陷进去了,他们就步行。在雪域高原考察,往往几天不见人烟,只有野驴和苍鹰与他们做伴。除此之外,最危险的是要经受生死的考验。

1976年,铁路部门制定了两个青藏铁路方案,一个为无人区的东线方案,一个是沿着青藏公路走的西线方案。程国栋选择了条件艰苦的东线,带队前行。高原无路,汽车经常陷进松软的土里。“汽车弄不出来,队员就有生命危险,无人区前后也没法联络。最怕的是学生们患感冒,一旦并发肺水肿,送不出去只有等死。”程国栋说。

“当时跟我一起去的有一群唐山的学生,有一次搞测绘,作业完成后,下了像冰粒一样的雨,一个学生被淋后感冒了,当天晚上就发烧,眼看着就不行了。但没办法,也送不出去,只好靠着当时带去的卫生箱抢救,好在那个小伙子体质好,熬过来了。”

程国栋还记得,和他们一起勘测的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专家咨询组组长张鲁新,当时他在铁道部西北研究所工作。1976年7月,张鲁新一行三人外出考察。一场暴风雪让他们迷了路,程国栋在大本营里苦等两天没见他们回来,便带人顶着夜色四处搜寻,在空旷的荒原里找人如同大海捞针。张鲁新三人没带干粮,早已筋疲力尽,最后靠着火柴点燃烟盒的细微光亮被程国栋发现才得救。

“还有土匪、食物中毒,面临的危险确实不少。”程国栋笑着说起这些往事,他像一个老军人般,在经历生死的考验后对于这英雄般的事迹很是淡然。 “程氏假说”+“新思路”:攻克世界性难题

1978年,青藏铁路第二次“下马”,但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的程国栋出色完成了由国家组织的联合攻关项目――青藏铁路建设中的冻土问题研究。该项目1978年获国家科委“全国科学重大科技成果奖”。程国栋根据自己多年实地考察的结果,并在总结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厚层地下冰形成的重复分凝机制”,1983年他的论文在国际冻土权威杂志《寒区科学与技术》上发表,立即在国际冻土学界引起很大反响。许多冻土学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冠之以“程氏假说”。

“程氏假说”成为迄今为止很有说服力、较完善的厚层地下冰形成学说,国际冻土界长期悬而未决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获得较完美的解决。“后,有很多人做实验,加拿大人专门搞了三年观测,也有一些人在室内搞冻土科研,他们找到很多事实根据支持我这个学说,后来他们还把这些东西放进教科书里去了。”

科研取得重大成就,程国栋成为了世界冻土学界最闪耀的明星。1983年,程国栋被推举为国际雪冰委员会地下冰分会主席。1993年,第六届国际冻土学会议在北京举行,程国栋被推选为国际冻土协会主席。同年12月,50岁的程国栋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也是当时所有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

2000年年底,青藏铁路第三次“上马”,冻土依旧是修建铁路最大的制约瓶颈。而此时的冻土人才分布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谈到此处,程国栋很遗憾地感叹:“铁道部第一设计院、铁道部西北研究院以及我们中国科学院,在冻土研究领域合作了这么多年,都有数据积累和相关人才。可是在青藏铁路重新‘上马’后,这两家单位也因为种种原因,一个散掉了,一个改行了,只剩下中科院的冻土国家重点实验室了。我们也曾面临开不出支的问题,幸亏设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急需的时候派上用处了。”

保持冻土不融化,是青藏铁路的关键点。最易行的办法就是加高路基或铺设保温材料,用程国栋的话说,这等于给冻土“盖被子”,就像老太太夏天卖冰棍,为防止冰棍融化,总是在冰棍箱上盖一层被子。但是,这只能减缓冻土融化的速度。青藏铁路建设是百年大计,冻融病害要控制在10%以内,这就要求在保护冻土方面必须有新的思路,“主动冷却”应运而生。

国土所工作思路范文4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新路径;土地换保障

Abstract: The exploration vision to be transferred to the social security of migrant workers to address the new path - the "land for security", in his summing up the current theory of the basic ideas put forward by the community and on steps to carry out a creative way of "land for security" to run the carrier missing Analysi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migrant workers on behalf of the land use rights of rural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and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from the transfer of the shares of cooperatives as a "land for security" deal intermediaries. 

Key words: migrant workers; social security; new path; land for security

前言

 “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城市化道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筑和谐社会,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更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有助于打破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实现城乡协调统一,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思路

   在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思路上,当前理论界还存在着较大分歧和争论,目前主要有三种思路:一种是仍然将其划归于农村社会保障范围之内;一种是将其归于城镇社会保障范围之列;另一种是另起炉灶,推出相对独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构一种作为过渡形态的“三元社会保障模式”。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到底是归属城市还是回归农村,还是创新一种新的保障机制,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实际上农民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或纳入城镇社会保障在实践上都遇到很多现实阻碍。从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分析得知,由于农民工双重的身份性,一方面乡镇财政资源的有限性和土地保障功能的虚化及农村社会保障缓慢发展,制约了农民工进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步伐;另一方面以单位为核心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由于城市社会保障机制滞后,企业因为社会责任弱化导致的用工制度不规范及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抵触、以及农民工较强的流动性而引起执行上的困难、农民工在经济收入上的窘迫、自身可支配经济资源的有限性所导致参保的理性规避等诸多原因,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保体系在现实可行的条件下依旧困难重重。因此除上述三种思路外还有学者没有明确提出归口,积极探讨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提议应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农民工的特点及最迫切的利益需求,优先建立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和大病统筹医疗制度,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的农民工社会救助机制,规范企业用工制度,建立农民工的工资保障制度,抓紧制定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和法规,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与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依照分类分层保障的原则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积极地寻求多种路径来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成为大多学者的共识,让社保对农民工来说不再是“镜中月,水中花”,能真正意义分享到应有的各种社会保障。事实上“农民工力争一只脚踏在收益低、预期确定、保证生存起码需求的土地保障上,另一只脚踏在收益高些、风险大、非生存起码需求的非农收入上”,[1]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具有双重收入来源,存在的经济基础很特殊:一方面脱离了农业生产逐渐市民化,在城市则可以在非农行业就业,另一方面,农民工与农村仍然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在农村留有一份土地,在城市谋职的风险性以及社保的严重缺失等所导致返乡的极大可能性,宁愿抛荒也不愿意放弃这惟一的保障,仍把土地作为最后的退路。因此,笔者认为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个循环渐进的过程,上述几种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思路都忽视了现阶段农民工怎么从土地这个社会保障向现代社会保障系统转换的问题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崔传义认为研究这个问题是有战略意义的,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会大大有利于农民向城镇的转移,有利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实现,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

   二、“土地换保障”——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新路径

   在《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规定中指出,农民外出务工期间,所承包土地无力耕种的,可委托代耕或通过转包、出租、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但不能撂荒。农民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或限制,也不得截留、扣缴或以其他方式侵占土地流转收益。这就给流转土地经营权进一步提供了政策依据。事实上,在国家近年出台系列减免农业赋税及加大农业投入和农业补贴等有利于农民增收的农业政策下,许多农民工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土地就委托给亲戚邻友耕种或者转包、出租给其他人,从中取得一笔收益,但收益不多,只是当家用补贴。对经济收入较低的农民工来说,觉得有利可图就将土地出租出去,钱一点是一点,总好过撂荒。那么如何将农民工在原属地的农地更好地利用起来,并且将社会保障联系起来就是个难题了。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保障权威专家龚维斌在“完善社会保障与和谐社会建立”的记者专访中就提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也要立足国情,构建一个‘低保障,低水平,广覆盖,重实效、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挖掘和利用传统社会保障资源。”这就给农民工怎么从土地这个社会保障向现代社会保障系统转换的问题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提倡“土地换保障”制度的学者们都不约而同地把寻求农民工社会保障路径的探索视觉转移到现在农村惟一有较大增值价值和财力功能的就是土地,从开发和挖掘农村传统的社会保障资源来寻求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困境的路径,最终目的为建立针对农民工独特身份和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铺路,从而推进市民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土地换保障”通过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填补了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空缺,成为一种切实可

行的制度安排,是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创新路径,很好的解决了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延续,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建立提供了启动资金。农民工因为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获得了相应的收益,从此代替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和实现从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换,逐步实现市民化,并且推进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和规模经营发展。

三、“土地换保障”方案设计中运行载体的缺失浅析

(一)“土地换保障”方案设计中运行载体的缺失分析

从 “土地换保障”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步骤来看,“土地换保障”的实质或核心是承认农民在让出承包土地或被征用土地的情况下,应当获得某种补偿,并且这种补偿应当被用来为其建立社会保障。那么这样一种用社会保障替代土地保障的方案设计到底有没有充分现实依据呢,陈颐同志进行深入研究对农民工选择“土地换保障”这样一种从土地社会保障向现代社会保障系统转换的方案设计进一步补充了相关依据,论证了“土地换保障”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另外,曾详炎等同志在可操作性上进一步研究,认为在这个制度安排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会遇到初始永佃权的定价问题,可能出现的侵占农业生产资金问题、土地市场评估成本问题、地区之间地价与社会保障水平不平衡问题以及土地私有化问题等,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然而笔者发现其中还没有学者注意到运行载体的缺失问题,在方案设计中提出具体运作办法时有学者认为,对放弃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工,可直接参加农民工社会保障,并以农村土地使用权折算为一定年数的个人帐户积累额,促进农民工从传统土地保障到社会保障的平稳过渡。另外有学者提出,农民工到城镇就业或进入城镇定居而无力耕种土地的时候,让出其原先承包的土地,由转包者按国家统一标准替转让者缴纳一定数量的经济补偿,使其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障。当然这部分经济补偿也可先交付国家财政,但国家必须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承诺将这部分农民纳入城市和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由此可以看出,“土地换保障”整个运行过程中交易中介机构的研究是缺失的,有的只是笼统指出由国家责任强制为其纳入社会保障,有的直接由土地经营权的转包者支付农民工参保费用。我们知道,农民工只在乎现期收入,他们参保的意识非常薄弱。对他们来说,增加他们的收入最为切实,所以他们就可能会同承包者私下商量好将社会保障的提取费用直接转化为货币经济补偿,这就要求国家赋予有关监督机制的制约。而如果设立国家的监督机关来监督承包者从转让农民工土地使用权获益中提取农民工社会保障费用的行为,则加大了“土地换保障”制度的成本支付,这就提出了在实行“土地换保障”方案中其运作载体的缺失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二)“土地换保障”的运行载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由集体经济组织转制而来的股份合作社  

   根据孙雷、陈波羽中的研究,他们在针对失地农民设计的“土地换保障的逻辑框架” 中指出失地农民通过放弃土地使用权获得经济补偿后,一部分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失地农民办理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一部分作为失地农民的货币收入,成为市场人的物质基础,另一部分则用作对失地农民的培训,使得他们具备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基本技能。可见这里代表耕地所有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则成为交易的中介机构,作为失地农民与征地方交易的中间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被征用耕地的交易获得的收益,用来支持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由此可以推广到 “土地换保障”中针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建立,引入代表农民工土地使用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交易中介机构。这个思路也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有党和国家的强力推动,更需要发挥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政策精神 。另外笔者认为为避免由村集体包办,应与现行的中国行政机构体制改革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及正在农村推行村务公开的民主管理制度相配套,特别是农村集体组织从农民工土地转让费当中用于社会保障的费用提取应该向村民公开,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农民更多地参与和监督村里的事务。保证集体经济组织运行应有的效率与公正。

   而原有农村社区集体经济产权模糊、人格化的出资者主体缺失、决策独断、监督不善、分配随意等种种制度性缺陷直接影响到保护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利益,研究表明迫切需要从产权制度改革上破除。现阶段农村社区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以村、组为对象,在制度安排上多采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从转制后的组织形式看,其定位不同,既有股份合作制企业,也有股份制公司,以及股份合作社。有学者进一步研究,现阶段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定位,以及转制后的实际功能和作用都与政府行为有直接关联。两者要在今后的改革和发展中相互调适。其中第一条指出转制后的组织功能就与社区成员的社会保障管理有关,是按照公共产品供给非歧视性原则,对于集体资产所有者的社会保障成本,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扶持,并全额承担“城中村”或“村改居”成员的社会保障费用。另外深入到股份合作制中土地股份合作的研究,土地股份合作的形成是在村委的引导下若干农民自愿组织,组成合作社,农民将自己的土地使用权向合作社入股,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和管理,实行“土地入股,集约经营,独立核算,按股分红”。其股份合作社在年底取得的收入扣除必要的成本费用后按股分红,同时合作社按每股每年提取风险基金和发展基金。农民工进城务工,也可以通过股份合作形式将自己在原属地的土地使用权向合作社入股,这样一来他们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不仅长期不变,而且还有股权收益,吃了“定心丸”,也自然安心进城从事二、三产业。将上述两个研究成果结合起来研究,笔者认为可以按照“土地换保障”的思路,通过由集体经济组织转制而来的股份合作社在土地与农民工的现代社会保障两者之间架起联结通道,股份合作社在农民工向合作社入股期间在按每股每年强制提取风险基金和发展基金的基础上强制提取一部分基金作为农民工建立现代社会保障的启动资金,保证其进城后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当然,由于中国各地经济水平不一,这种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转形式主要出现经济较为发达,大部分农民已转移到从事非农产业的沿海地区和发达内陆地区,如广东、江浙、辽宁、山东、湖南等地。而

广大中、西部贫困地区由于受到地域、经济水平等因素制约了土地的流转,也就很难形成土地股份合作这样一种土地规模经营方式。因此在考虑原属地在较为贫困,并且零星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比较严重的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在实施“土地换保障”中架构其运行载体时,笔者认为有待于政府(下转第24页)(上接第22页)大力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并且政府在其介入的作用成分相对发达地区对股份合作社要多一些, 值得我们更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何晓星.论“一个国家,两种保障”[J].经济体制改革,2005,(4).

   刘锋.国务院明确:不得以农民进城务工为由收回承包地.

   陈颐.论“以土地换保障”[J].学海,2000,(3).

   曾详炎,王学先,唐长久.“土地换保障”与农民工市民化[J].晋阳学刊,2005,(6).

   董理.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探悉[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5).

   王斌.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模式构想 [J].专题讨论,2004,(6).

   孙雷,陈波翀.土地换保障: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9).

国土所工作思路范文5

【关键词】侯外庐 中国史观 中国社会史 中国思想史

侯外庐先生(1903-1987)是中国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他相继出版了《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1942年)、《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1945年)、《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1956年)等著作,40-60年代主持完成了五卷本的《中国思想通史》。他通过这些著作对中国思想史及中国社会史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取得了众多的理论成果,并建立了马克思唯物主义的中国思想史学科。并且,侯外庐先生可能是最早提出并最系统论证中国历史与思想发展有其特殊性的马克思主义学者。

一、侯外庐先生的中国历史观念

今天我们看历史,一般认为它包括三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思想的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主要以人类生活的环境与物质生产方式为基本研究对象,关注历史上的自然环境与物质生产方式变迁。社会史以人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社会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生活方式及其变动。思想史以人们的理论化的社会思维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思想结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及其发展变化。

侯外庐先生认为,研究历史的本质内容,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物质生产方式以及相关的经济制度,一个是人们理论化的社会思维。他说:“自三十年代开始,我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社会史研究,二是思想史研究,我向来认为,社会史与思想史相互一贯,不可或缺,而‘研究中国思想史,当要以中国社会史为基础’。当然,我研究社会史,并非仅仅为了研究思想史,更重要的,还是为了探讨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在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史方面,侯外庐先生通过翻译《资本论》,“从经典著作的原著掌握观察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确立了他研究中国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理论依据。他认为研究社会经济形态是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最核心的内容,而研究社会经济形态,关键要研究特定历史时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的变化。简言之,即生产资料与生产力相结合的特殊方式。对于物质生产方式的观察,则既不能简单看生产力发展水平,也不能简单看社会生产关系,而是要看它们结合的特殊方式。根据这一原理,他系统研究了中国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并剖析了其主要特征。

侯外庐先生认为观察理论化的社会思维,既要看其世界观(哲学思想)和逻辑思想,更要看它对于政治、经济、道德、法律等方面的思考,并需要揭示出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社会思想的内在联系。他指出,要把握好社会历史和思想历史的互动,判断历史上的思想命题,如果要避免以思想解释思想的随意性,只有把思想置于中国社会历史的具体背景之中。他说:“思想史系以社会史为基础而递变其形态。因此,思想史上的疑难就不能由思想的本身运动里求得解决,而只有从社会的历史发展里来剔抉其秘密。” 否则,对于中国思想史的解释,不仅容易犯主观化的错误,而且容易使古人的思想被曲解,即“流于附会臆度” 。需要指出的是,侯外庐先生并不是经济决定论者,他虽然认为“经济发展对思想史的各个领域起着最终的支配作用”,但同时意识到“思想意识的产生又属于社会分工的特殊部门,因而思想史本身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

在中国历史的研究中,侯外庐特别注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以此发现中国历史的特点。他说:“我们提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的创造性科学研究,同时也反对这样的态度:或者孤立地用一句封建主义的定义来代替各个角度的全面分析,或者动不动就武断地说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的理论不适用于中国。这种态度妨碍人们对科学理论进行虚心而认真的研究。” 在中国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代表中,侯外庐先生与郭沫若先生有很大的不同。20世纪20年代,郭沫若运用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理论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及其思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第一次提出并且论证了中国古代同样存在奴隶制社会,从而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史一般规律的普遍意义,揭示的是中国古代历史和思想与西方社会的相似形。侯外庐同样运用马克思的理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和思想,但得出的结论却与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有巨大的差异,他发现的是中国历史和思想发展的独特路径。

二、侯外庐先生论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独特路径

侯外庐先生的中国社会史研究,以纵向的历史发展脉络为坐标,力图从中探寻中国社会历史的独特道路。这主要体现在他的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研究和资本主义萌芽研究等方面:

第一,中国文明起源的独特路径与中国传统社会的“维新道路”。

侯外庐先生认为,中国文明社会的起源遵循的是一条特殊的路径,它“采取了土地为国家所有的路径,一开始便是大土地所有制,这不能不说是‘早熟’”,“氏族公社的保留以及转化成为土地所有者氏族王族,是它的‘维新’的路径” 。因此,中国古代社会保留了大量的氏族遗制,氏族贵族所有的生产资料和家族奴隶的劳动力二者紧密结合,土地地域化的私有制及国民阶级具有巨大难产性,形成了古代东方国家的“维新路径”或“亚细亚道路” 。他总结出中国文明起源的基本标志是家族而不是家庭,是氏族公有制而不是私有制,是国野之分而不是国民意义上的国家。与恩格斯所揭示的古典的古代不同,古代希腊文明社会的建立路径是:家族的消灭、私有制的起源、城邦国家的产生;而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路径是:家族和氏族制度与奴隶制度结合,土地财产为土地国有或氏族贵族专有,“宗子维城”的城市国家出现。中国文明形成之际,土地所有形态的发展过程走的是从氏族公社公有到氏族贵族的土地国有的路径,中间未经过土地的氏族成员私有化阶段,个体私有财产权不发达。侯外庐以氏族、公有制、城市国家作为研究古代文明和国家起源的路径,以及力图探讨中国古代国家形成的独特途径的科学精神,对后来者探索文明起源有很大的启示。

最重要的是,侯外庐先生通过对中国文明起源独特路径的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维新道路”,即在社会变革的关键时刻,中国古代的政治家与思想家往往采取与旧制度和思想妥协的改良路径,而非实行彻底变革的“革命”路径。他说:“‘古典的古代’是从家族到私产再到国家,国家代替了家族;而‘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古代是家族到国家,国家混合在家族里面,叫做‘社稷’。因此,前者是新陈代谢,新的冲破了旧的,这是革命的路线;后者却是新陈纠葛,旧的拖住了新的,这是维新的路线。前者是人惟求新,器亦求新;后者却是‘人惟求旧,器惟求新’。” 在他看来,这正是中国社会历史独特路径的重要表现,并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地影响。

第二,封建社会的所有制形态与中国古代的集权政治道路。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史的研究,侯外庐先生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判断封建社会确立的依据、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封建土地国有制等。他认为法典(体系化的制度形式)是判断封建制度最终确立的主要依据。他说:“真正作为分界线以区别古代和中世纪的标志,应该从固定形式的法典来着手分析。” 对于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不能因为古代社会有封建因素的萌芽就断定其为封建社会,而应当以制度体系转变为标准,即法典化为标准来衡量。所谓法典化标准,就是以体系化制度形式作为判断社会形态的标准。侯外庐先生据此把中国封建化的过程划在战国末以至秦汉之际,他认为战国时期虽有封建因素的萌芽,但只是一种局部现象,没有取得全国的支配性质,经过汉初一系列法律形式的确定,至汉武帝法律化过程的完成,中国的封建制才最终确立。

此外,侯外庐先生通过考察土地与生产力的结合方式以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等,探讨了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并明确提出了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的论点,即土地为皇族地主(国家)所有,其他阶层仅有占有权或使用权,其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不过是“法律的虚构” 。因此,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就是君有、皇族地主所有,封建土地国有制作为“一条红线贯串着明清以前全部封建史”。但这不等于整个封建社会土地的基本形式都没有变化,他以两税法为标志把中国封建社会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阶段从秦汉起到唐代开元、天宝之间,以军事的、政治的统治形式为主,表现为对土地的直接干预;后一阶段从唐代安史之乱后到清初,以经济的所有形式为主,表现为通过赋税方式的变化实现对土地所有,经营方式虽有改变,但土地所有制形式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侯外庐指出,与西方中世纪相比,中国封建社会的显著特点就是“自由的土地私有的法律观念的缺乏” 。封建思想定于一尊,根源就是统治阶级掌握着土地所有权。皇族垄断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秦汉以来中央专制的经济基础,伴随着土地国有制的所有形式,在主要的手工业生产方面也实行国家管制。这种以土地为主而以其他产业为副的国有的财产形态,从秦汉社会发源,一直是中国封建所有制主要的形式,也是理解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史、思想史的关键所在。侯外庐先生通过对封建土地国有制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独特发展路径,以及专制集权政治长期存在的深刻历史原因。

第三,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与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曲折道路。

侯外庐先生从土地关系的变化、手工业以及海外贸易的发展三个方面考察了的明代嘉靖、万历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情况,力图证明明清之际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经有资本主义的萌芽形态。他说:“十七世纪的中国社会,已存在着资本主义的幼芽,这是在十六世纪中叶开始的” 。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中叶以后私有土地所有制和经营地主的势力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一条鞭”法的施行是对土地商业化和私有化的法典式总结 ;虽然土地商品化的程度还很低,还不足以改变整个封建土地所有制,但已经反映出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此外,明中期以来城市手工业及海外贸易的发展、商业资本的活跃也逐渐将封建生产方式解体,成为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内容。但侯外庐先生同时指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有其独特性,与西欧是不同的。他说:“从十六世纪以来,中国的历史没有如欧洲那样走向资本主义社会,……既在封建社会的母胎内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形态,又在发展过程中未能走进近代的资本主义世界。” 而原因就在于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的自然经济方式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他说:“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形式,既然是东方封建制的生产方式的条件,又是巩固东方专制政制的基础” 。虽然明代的一条鞭法和清代的更名田,使旧制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而清朝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政策也并未能长久的阻碍历史进程,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依然很难突破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有了一点自己的民族工业,但资本主义萌芽仍然没有获得充分的发展。这种“近代社会的难产”正是中国社会的独特发展路径的又一重要表现。

侯外庐通过对中国历史的通贯性阐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独特发展路径。他说:“从古代文明的难产到近代文明的难产,说明旧的传统是阻碍历史前进的巨大堕力,这是中国社会的特点。” 出现这些独特路径的根本原因就是“旧的传统”——作为中国文明和社会基础的家族血缘关系,以及相应的维新道路,文明起源的独特道路、封建土地国有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曲折都与此有关。

三、侯外庐先生论中国思想历史发展的独特性

侯外庐先生将中国社会思想的发展史划分为先秦社会思想史、封建社会思想史和启蒙时期的社会思想史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并从中揭示出了中国思想历史发展的独特路径。

第一,维新道路束缚下的中国思想史。

侯外庐先生认为,中国思想史整体上存在着保守与改革的矛盾,旧有的社会制度或思想传习往往束缚新哲学思想的产生,反映新社会要求的思想中往往保留着旧的思想形式,即“新的拖住旧的”或“死的拖住活的” ,这在先秦诸子思想和近代启蒙思想中有着集中的体现。他将先秦思想史看作国民阶级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在他看来,先秦诸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受到商周尤其是西周先王观及礼乐思想的严重束缚。他曾这样评价诸子思想的共同特点:“在中国,思想史起点上的思想家,不论孔子和墨子,其所论定的问题,大部分重视道德论、政治论与人生论;其所研究的对象也大都以人事为范围;其关于自然的认识,显得份量不大,其关于宇宙观问题的理解,也在形式上遵循着西周的传统。” 各派思想实际上就是围绕对先王观和礼乐观的批判而展开的,其中,儒家学派的特点是形式上认同礼制,而精神上则倾向于“仁”,他们把礼、乐观念化,并从道德心理和道德情操出发,批判了礼、乐的形式,并强调了其中思维的内容;道家学派的特点是发现了自然天道的某些规律,并把这种自然史的规律视为社会思想意识的依据,从而否定了孔、墨言必称先王的观点。先秦诸子“穿着古衣裳,说着古语言,而企图说明未来世界的自己的憧憬” ,即他们在表述政治、人生理想时,只有求助于对传统的重新诠释,而对自然只有“用‘譬如’的类比方法来证成思想家(贤人)的政治与道德的主张,从不为更进一步的自然认识而定立命题” 。侯外庐先生认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反封建运动依然受到“维新路线”的影响,采用了变法改良而非革命的方式。例如早期启蒙思想代表人物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的进步思想,一方面在自然观、政治观、伦理观上提出了反封建神学和道学、反君主专制、要求个性自由解放等新要求,体现出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理性等近代启蒙的思想属性;但另一方面,正如先秦诸子思想的发展受氏族血缘纽带的制约一样,早期的启蒙学者也受到了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在他们的理论中常保留着旧的内容,而且常显出矛盾的体系” ,如对宋明理学旧形式的保留等。鸦片战争以后的启蒙思想家如改良派的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民主革命派的孙中山、章太炎等人。虽然其进步思潮受到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影响,也从西洋民权、法治思想中汲取了近代的思维方法,但他们依然摆脱不了儒学、佛学等传统思想及思维方式的影响,如康有为的“托古改制”和孔教论、章太炎的“建立宗教论”等正是这种束缚的表现。

从根本上说,出现这种新旧纠葛的原因在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维新道路。在中国古代,国民思想的晚出与先秦诸子对“先王观”的保留,古代思想的“贤人”类型与人们对伦理道德的偏重,“是‘亚细亚的’或‘维新的’中国古代图景的思想史面貌” 。而中国虽然从16世纪晚期就开始了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但中国并没有能够走进近代的资本主义世界,其原因就在于中国封建社会“旧的生产方式以及旧的思想影响太深” ,这些都是“人惟求旧,器惟求新”这一特殊路径的具体表现 。在他看来,这种“维新传统”正是理解中国社会思想史的关键之一。

第二,正统思想中的宗教因素与中国传统思想的浓厚宗教性。

侯外庐先生在研究中国思想史的过程中,提出“东方史更好像宗教史”,即中国传统思想中具有浓厚的宗教性。他是在研究商周时期思想的时候提出这个观点的,这一观点实际上贯穿于他研究中国思想历史的整个过程,是他对中国思想史以及中国社会史发展的独特路径的一个整体判断。

侯外庐先生认为中国思想的宗教性很浓厚 ,主要理由是:第一,中国的思想具备西方宗教的一般特征,如有神论的“神灵崇拜”,圣经、教主、神职人员、教团组织和寺院等。第二,中国思想中具有相当于西方宗教哲学或神学的理论。侯外庐先生认为宗教思想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哲学的,另外一方面是神学的,哲学主要以世界观作为核心,中国的哲学大多表现为自我意识的循环;神学则探讨神性、神意、神启及神迹等内容,以感性的心灵直观和想象的形式出现。中国古代“天人感应”的神启说、“天人合一”的神迹说、“天命”的神意说,天“寂然不动,感应万端”的神性说,都相当于宗教神学。与西方中世纪的政治服从于宗教,政治是宗教的婢女不同,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是宗教服从于政治,宗教成为意识形态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部分。第三,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儒学发挥了宗教的功能。侯外庐先生比较早的指出儒家思想具有宗教化倾向,具备宗教性质,发挥了宗教作用。他认为思孟学派就已经开始对孔子进行神圣化,孟子 “天人合一”的神秘宇宙观使儒学的宗教色彩更浓厚,是后世儒教的起源 。汉代的儒学是国家化的宗教,“到了汉代,谶纬之学大盛,儒学即附带了儒教的职能” ,汉代的官方哲学“在两汉是‘经学’的正宗神学” 。宋明理学是比汉代儒学更加高明的宗教,“中国的道学是一种特别形式的中古宗教” ,宋明理学的天理论及方法论便具有宗教神学的特征,以朱熹为例,在维护封建统治方面“朱熹的哲学也尽了它作为神学奴婢的作用” ,即发挥了神化专制君权并巩固封建统治的国教作用,道教和佛教的宗教性及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影响自不待言。侯外庐先生认为中国的启蒙思想也有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进步思想家往往利用宗教“旧形式及材料”表达新思想,比如王夫之、傅山等人都是用利用佛学的概念或思维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鸦片战争以后,康有为的孔教论实际上是宗教改革的中国式的再版,谭嗣同思想的实质则是泛神论的孔教观,章太炎是一方面反孔教的迷信,又用佛学的思维来表达新思想。因此,侯外庐先生指出中国思想的历史更好像是宗教史,这是中国思想史的又一重要特点。

第三,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存在着正统与异端思想的矛盾斗争。

在侯外庐先生看来,中国思想史并不是自三代开始的“道统思想”的传承与延续,也不是西方学术语境下的“哲学思想”自身发展与逻辑展开的历史,而是不同思想体系之间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思想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历史与逻辑之间的统一得以揭示。他说:“思想史以‘正宗’与‘异端’,唯心与唯物的对立或斗争为其发展规律。” 侯外庐在中国思想史及哲学史的研究中,就注意探讨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之间的辩证矛盾发展的历史过程。在先秦思想史的研究中,他突出了孔、墨的对立,老庄与孔、墨的对立,法家思想与儒、墨、道家思想的对立;在两汉思想史的研究中,他突出了正统经学与异端思想的对立,“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有神论和无神论的斗争,通过汉代是有一条线贯穿的” ;汉代异端思想的代表司马迁、桓潭、王充、王符、仲长统等人,他们表现出对社会弊端的揭示和神学世界观的怀疑。封建社会后期思想主要是理学思潮,作为哲学化的儒学,“道学成为维护和承认封建统治的精神力量”。 侯外庐认为,理学唯心主义和反理学唯物主义哲学的斗争则是贯穿封建社会后期思想史的主线。他说:“我们一致认为,中世纪思想史,必须着重研究异端思想和正统儒学的斗争,无神论和有神论的斗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表彰中国思想史上唯物论的光辉传统。” 他在探讨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理学思想的同时,还发掘了杨万里、罗钦顺、王廷相、吕坤、李贽、方以智等反理学思想家,以此显示思想史内部的矛盾发展过程。需要指出的是,侯外庐并非机械的将“正宗”与“唯心”,“异端”与“唯物”等同起来,两者属于不同的范畴。他认为:“有的利用思想资料进行改编工作,为统治阶级说教,这就是‘正宗’;有的利用思想材料,进行改造工作,反抗统治阶级,这就是所谓‘异端’。他们所利用的材料都可能是经学形式,然而他们的立场观点却又可能完全相反”。

四、侯外庐先生中国历史观的现代启示

第一,在对中国历史作出整体判断整理的基础上,侯外庐先生指出了中国思想和文化的不足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中国历史和思想文化需要进行批判性的整理。侯外庐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缺陷在于:一是缺乏私有权和独立的法权观念。在中国古代最能够体现私有权的是土地,而国家土地所有制是中国历史上主要的土地制度, “自由的土地私有权的法律观念之缺乏,土地私有权的缺乏,甚至可以作为了解‘全东方’世界的真正的关键” 。私有权观念的不发达,以国有土地为核心的所有制以及它的政治形态,影响了中国思想家的生活空间和思想的范围。二是受维新道路影响,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在分析人类社会的时候,缺乏深刻的批判精神,思想的自我循环色彩十分明显。三是中国的自然观念不发达,先王观念特别发达。中国的思想中关于自然的研究,没有成为人类生活真正的科学依据。从侯外庐先生对中国社会史和思想史的批判性分析中,可以看到他对神学世界观、法律的不平等性、私有权的缺乏、专制主义制度等持坚决的批判态度。与此同时,他也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反专制思想、朴素唯物主义、无神论、自由私有权观念等可资发掘利用的优良传统,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即通过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科学观念、法权观念、自由民主思想的启蒙,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时代课题。

其次,中国社会和历史的发展需要引入外来的动力。在侯外庐先生看来,中国社会和历史虽然有其特殊性,但从世界历史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统一性和普遍性将是世界各国未来发展的基本走向。也就是说,未来的中国社会将是人类大同的共产主义。不过,与许多马克思主义学者不同的是,他认为中国社会实现自我进化的内在动力是不足的,这一点已经为文明起源、封建社会国有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等历史事实所证明。因此,要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必须从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等各方面引入外部动力,即马克思主义。侯外庐先生研究中国历史和思想的目的是为扫清中国现代化的思想障碍,他将当时学术研究的时代课题视为“民主潮流的在中国的现实解决” ,他从不讳言其学术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自由,希望以学术研究的手段促进社会和思想的解放,并为时代课题的解决寻找答案。侯外庐认为:研究历史,主要的工作是要实事求是地分析思想家的遗产在其时代的意义,批判其腐朽的糟粕,发掘其优良的传统。他说:“从新事物里剔除腐烂渣滓,从旧事物里提取新生契机,发扬它。这是当前哲学上的首要任务。” 他站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将当时的自由主义西化派和文化保守主义派视为资产阶级史学和封建史学的余绪,并通过对其理论弊端与缺陷的深刻揭露,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原则和科学性。他认为马克思唯物史观具备真正的科学性。他说:马克思主义的治史要求,“在乎详细地占有史料从客观的史实出发,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认真地分析研究史料,解决疑难问题,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可以节此解决清算封建糟粕的思想任务。侯外庐先生对实现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为中国当前及未来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上的重要参考和启示。

第二,侯外庐先生对中国历史学研究进行了理论思考,并提出了关于中国历史学研究内容及研究视野的独特见解。

首先,中国历史研究应当是社会史、哲学史、社会思潮史研究的结合。侯外庐先生的中国思想史研究注意思想史与社会史研究的结合,并以社会史研究为基础,侧重于探讨社会思潮的发展与演变,这一点已经为学者熟知。他说:“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我以社会史研究为前提,着重于综合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社会思想(包括政治,经济,道德,法律等方面的思想)。……要研究整个社会意识的历史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此外,侯外庐先生对哲学史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并以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研究手段,初步建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范式,其研究方法在建国后的相当长时间里成为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主流方法和范式 。他认为哲学史与思想史两者为有机的统一体,哲学史是思想史的核心部分。哲学思想是思想家的世界观,即思想家对世界总体的认识,具体内容包括宇宙论(本体论)、认识论(知识论)、历史观三个主题。他的哲学思想史研究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重视宇宙论(本体论)、认识论(知识论)和历史观的内在逻辑,重视利用“矛盾律”来发现某一哲学体系中固有的矛盾。二是重视对世界观性质的考察。他说:“世界观是一种更高的、即更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属于哲学的范畴” 。在他看来,世界观的首要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存在决定思维的是唯物主义,反之是唯心主义。三是关注哲学思想所反映的经济意图。他特别注重探讨哲学思想与经济运动的关系。在他看来,哲学思想在上层建筑中处于较高的位置,它通过政治和法律等制度反映出经济基础的情况,哲学思想、制度与生产方式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研究中国思想史必须对社会史、哲学史和社会思潮史进行整体性的把握。

其次,在中国历史研究中必须坚持“世界视野与中国问题结合”的研究视野。侯外庐先生对中国历史和思想的上述考察,并不是就中国而论中国,而是围绕中国的现实问题与时代课题,将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的宏观范围内加以考量,力图对中国历史的特点、价值与不足作出全面的考察。他说:“我常注意从世界史的总范围去考察以及从各个时期中外历史的比较中去探索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自信不是削足适履。” 例如,他研究中国的文明起源道路,就把“古典的古代”的希腊城市国家作为主要参照;在先秦思想的研究中,则以古希腊哲学思想为参照,认为古希腊思想起源在于对自然界本原的思考,而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之际的思想则萌芽于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思考,对应于希腊古代探究宇宙根源的智者气象,在中国则为偏重伦理道德的贤人作风 ;自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启蒙思想的研究中,则以欧洲历史上16世纪初的德国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为参照,在考察明末以来“三百年”的社会变动和学术思想时,既注意从世界史的普遍性角度看待中国启蒙思想的发生发展,又注重从中国社会历史的特殊性出发审查中国启蒙思想的个性特点。这种辽阔的世界历史视角,使侯外庐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摆脱了自我中心的局限,突破了中国传统史学中的“中国即天下,天下即中国”的狭隘眼光,进入了世界史学的领域。只有立足于中国历史问题,同时以世界历史的视野进行中西比较,才得以发现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性及其症结所在,正是近代以来中国学术发展及侯外庐先生中国历史研究给我们的启示,这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第三,侯外庐先生对中国历史特殊路径问题的理论探索,为今天的文化自觉指明了方向。

我们认为,侯外庐先生所揭示的中国文明早熟论、私有观念缺乏是中国封建社会最突出的特点、实践方式的变化不能改变封建土地国有制的实质、中国思想有很浓厚的宗教色彩、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具有与西方启蒙思想不同特点等种种论点,是中国社会史和思想史研究重要的创见。白寿彝先生曾经指出:“别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著作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也试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历史结合起来,但是把中国历史特点指出来,这在外庐同志是最突出的。” 就其现实意义来说,侯外庐先生的中国史观为今天的文化自觉指出了方向,他将历史研究视为“从掘发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中,走出一条中国化的道路” ,既注意从世界史的普遍性角度看待中国历史和思想的发生发展,又注重从中国社会历史的特殊性出发审查中国历史的个性特点,在“世界”性和“民族”性相统一的基础上,发掘中国传统社会与思想中自身所孕育出的诸如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理性等近现代文化因子,以嫁接起“传统”与“现代”的内在性桥梁。他的中国历史研究正体现出“文化自觉”的文化视野,并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和思想有“自知之明”,并能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思想融入到世界文化体系中,在世界文化体系中找到自己文化和思想的位置与坐标,对自身文化进行创造与建设,才能较好地做到中国与世界的沟通,最终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国土所工作思路范文6

关键词:膨胀土 高速公路 路基处理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033-01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质条件差异明显。膨胀土,这种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很广的土质,中国是分布最多的国家。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黄河中下游地区是膨胀土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并且这些区域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发生在这些区域的活动最为频繁,人口较为密集,对高质量交通的需求最为迫切。据统计,在我国膨胀土地区已建成的公路和铁路的病害十分严重,主要有路基下沉、边坡冲蚀溜塌、塌滑与滑坡,对行车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国家每年用于维护膨胀土地区公路和铁路的费用也十分高昂,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在上述背景之下,从业人员应当认真研究,尽可能找出解决膨胀土病害的方案,为国家经济负担以及每个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本文正是基于此,浅谈一些个人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抛砖引玉,期望同行之间的热烈探讨。

1 膨胀土的特性

首先,关于膨胀土的定义,学术界、理论界的说法也并非是统一的,虽然不同学者专家从各自领域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但是“膨胀土”一次却是被国内外学术界、理论界一致公认的。1969年,国际膨胀土会议正式将膨胀土定义为:“所谓膨胀土就是一种粘土,其所含的矿物成分对于所处的环境变化,特别是对于湿度状态变化非常敏感,其结果是随着湿度的增加或减少而发生膨胀或收缩,并产生膨胀压力,或收缩裂缝。影响膨胀土胀缩性的主要成分,是其所含的蒙脱石粘土矿物。”该定义中仅指出了蒙脱石这个影响土质胀缩性的成分,事实上,伊利石粘土矿物在世界膨胀土分布地区也较为多见。因此,我国学术界对于膨胀土的定义更倾向于“膨胀土是一种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和往复胀缩变形的粘土,它的主要粘土矿物成分是蒙脱石——伊利石,或伊利石——蒙脱石。”笔者认同后一种更为全面的提法。

根据定义可以认识到膨胀土的最大特性与一般粘土“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性一致,只不过其对于水含量的变化更为敏感。研究表明,膨胀土除了具有一般粘土的所有性质之外,还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1)由于膨胀土极易湿胀干缩,这种强胀缩性久而久之便形成裂隙,裂隙的形成导致一系列恶果,如地表水沿裂隙进入土质,造成土的其他部分发生同样的变化,最终形成土体的空洞结构,极大减弱土体的抗剪强度,在荷载下土体发生滑动。

(2)自由膨胀率大于或等于40%,膨胀率远远大于一般粘土。

(3)超固结性。膨胀土初始强度高,是因为其在形成的历史过程中经受了超压密作用。但是一旦风华,膨胀土的强度会急剧下降。并且超固结的特性会导致裂隙的发展,最终造成上文所述的不利影响。

(4)粒度组成中粘粒(

2 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基处理方法

在膨胀土地区修建高速公路,对于特殊的土质条件,设计中必须考虑的有膨胀土边坡稳定及防护;膨胀土隧道的支护与衬砌问题;膨胀土路基的处理。在路基处理中,通常采用换土、湿度控制、改性处理这三种方法。

(1)换土:膨胀土地区路基设计需要进行特别处理的原因就是土质的特性,因此,在设计中最先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换土,将原本的膨胀土换成一般的土,就能彻底解决问题。为做好成本控制,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时必须根据公路所在地的气候资料精确计算换土深度,既要保证路基发挥自身功能,又要使造价最低。不同地区气候不同,膨胀土的临界深度和临界含水量也就不同。根据工程实践中的经验和资料,地面降水使得土体含水量发生急剧变化的深度范围是1~2 m,具体来说,强膨胀土为2 m左右,中或弱膨胀土为1~1.5 m。因此,对该地区临界深度的确定是换土方式解决问题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2)湿度控制:该方法的原理是隔断膨胀土与外界环境的联系,主要是要避免与大气的接触和防止地面降水向土体的侵入。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工程实践中常采用的方法是预湿法。在水里工程中一般采用用水浸泡地基土或覆盖非膨胀土以达到膨胀土的湿度平衡的方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另外利用特殊包裹材料将路基进行包封的做法运用较为广泛,通常采用土工布或粘土。

(3)改性处理:顾名思义,改性就是改变土体的性质,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向土基中加入一些化学物质使其与土基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稳定性物质。经过处理的土体性质发生明显改变,表现为强度增强、潜势降低、水稳性增加,事实上已经将膨胀土转化为非膨胀土。在工程实践中通常采用水泥、石灰或其他固化材料。他们的原理分别如下:水泥中的钙酸盐与铝的水化物和颗粒间的胶结作用,胶结物逐渐脱水和新生矿物的结晶作用,从而降低膨胀土的液限,增大了膨胀土的塑限和抗剪强度;石灰的固化作用是由于盐基交换、次生碳酸钙胶结性、粘土颗粒与石灰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含水硅酸钙、铝酸钙等新矿物而显现出来;NCS固化材料除具有石灰、水泥的优点消除土的胀缩性外,还有吸水增强作用,改善土的压实性并生成微型加筋结构,提高土的强度。已有不少的成功案例证明这些方法的有效性,但经过总结,这些方法成功的关键在于施工的工艺水平和技术水平。

3 结语

膨胀土,这一特殊的粘土,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导致在其上修建的道路工程易发生病害且病害造成的损失大。而我国是膨胀土分布较为广泛的国家,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以及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交通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对膨胀土进行针对性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出膨胀土具有极易湿胀干缩、膨胀率远远大于一般粘土、超固结性、粘粒含量大于30%,液限大于40%等特性,为研究膨胀土地区路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奠定基础。基于上述特性,为膨胀土路基处理想出换土、湿度控制、改性处理等三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成功应用的先例,确实能够解决部分问题,但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又是有差异的,因此在运用上述方法时还应当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为当地的道路路基的稳定性提供坚强的保障,最大程度地减少因土体性质造成的病害,减轻财政压力。虽然作者从事公路建设工作,但毕竟每个人的知识储备有局限性,认知水平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相关的技能,文章还有未到之处希望日后能够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剑峰.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基的施工处理[J].交通世界,2013,2.

[2] 李为,邹力,李远富.膨胀土地区路基设计浅谈[J].四川建筑,2007,10.

国土所工作思路范文7

为此,我们从思想上坚定自己,坚定班子,坚定队伍。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通过科学发展观学习,从心灵深处接受了一次再教育,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政策落到实处。不断增强班子团结,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每个班子成员,增强班子的团结凝聚力。不断提高国土资源队伍综合素质,加强对队伍的政治思想、法律法规、国土资源业务知识的培训,用高素质的队伍去履行国土资源管理职能,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了构建国土资源管理新机制,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建立了下面四个机制。

第一是以人为本机制

无论什么样工作都需要人去完成,尤其是在需要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今更需要突出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要知法、懂法、守法的执法监察队伍和公民来共同完成,因此以人为本,对内要为干部职工创造一个终身学习教育的环境,舒适安心的工作环境,打造一支吃苦奉献的国土队伍,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工作氛围,使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真正团结凝聚在一起,去履行国土资源管理职能;对外要建立与社会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遵纪守法意识,同时要树立执法就是服务的理念,在服务中执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实到工作实践中,树立国土资源部门的良好执法和服务形象。现在执法车辆的更新、养老保险金的缴纳和医疗保险体制的逐步理顺以及强化便民服务就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第二是科学发展机制

一要规划先行。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国土资源规划放在国土资源管理的首位,以起到规划龙头作用。在土地管理方面,要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征地后配套、先储备后开发、先做环境再出让”的思路,抓好六项配套工作:一是配合相关部门下大功夫修编和完成城镇建设规划,全力以赴修编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规划相衔接,为项目和城市建设提供用地空间。二是以项目建设为纲,积极争取并认真实施好国土资源项目,抓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积极到部、到省,争取政策支持,争取用地指标,尽力为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提供用地保障。三是垄断土地一级市场,规范土地二级市场,尽力储备一批土地,增强政府对土地的调控能力,把土地用在综合效益好的项目上。四是按照“盘活存量、挖掘潜力”的要求,加大对闲置土地的管理和利用,加强宅基地规范化管理。五是强化耕地保护责任制,依法管地,规范用地,尽快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监管体系。在矿产资源管理方面,要处理好整顿与开发的关系。一切乱采滥乱,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必须依法取缔;一切急功近利,掠夺式开采,造成资源浪费的,必须整顿规范;一切依法开采,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必须保护;一切综合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必须鼓励。要立足长远,抓好矿山企业整合重组,逐步达到一个矿山只设置一个矿权的目标。实现规模开采,减少矿界纠纷,综合利用,提高效率,增加效益。

二要强化执法。把执法监察工作作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加以实施。做好新形势下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执法理念,坚持“防范在前、发现及时、制止有效、查处到位”的执法监察指导思想,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防控违法上,积极引导全社会转变用地观念,增强守法意识,把部门执法扩大为全社会齐抓共管,全方位营造健康、有序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环境。具体的说要强化以下工作:一是要大力推进执法创建活动。建立由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层层落实责任,全社会共同管理的执法工作新机制。变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协助管理,变国土资源部门单枪匹马执法为全社会凝心聚力,逐级夯实执法的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开创执法长效管理的新局面。二是树立服务是执法的首要环节的理念。通过及时了解各类用地需求,引导化解用地矛盾,把违法的苗头控制在萌芽状态,把合理的用地需求通过积极的服务及时落实到位,大幅度减少违法案件的发生。三是严厉打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认真做好历史形成的违法用地的处理工作,区别情况予以处理。严肃查处顶风违法案件,坚决打击破坏基本农田、违反规划和产业政策、侵害群众利益的严重违法行为。坚决做到该立案的立案,该查处的查处,该移送的移送,该追究刑事责任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打出国土资源执法的威力,维护管理秩序的稳定。四是加强执法监察队伍建设。严格执行执法人员行为规范,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执法的内外部监督制约,树立政令畅通、执法严格、业务精湛、清正廉洁的执法工作新形象。

三要服务为民。重点要强化依法行政、主动服务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国土资源管理系统拥有一定的行政执法权,这些权力是法定的权利,但这些法定权力又有一定的自由裁量幅度。如何行使好自由裁量权,我认为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提高落实国土资源管理政策措施的执行力;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认真落实行政责任考核及追究制度;三是推进法制建设,健全和完善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四是坚持民主决策,规范决策程序;五是提升政务公开水平,深化权利公开、透明运行的体系,真正实现阳光行政。六是强化便民服务,对国土资源所涉及的县域经济项目要主动服务,完善便民服务机制,实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在优化环境方面,要强化服务意识,树立起“公务员首先要当好服务员”的思想,由善于“管死”向“主动服务”转变,提前介入,为用户提供服务,帮助用户办理土地申报资料,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报批手续,全程为项目提供最优的“零距离”服务。

第三是构建和谐机制

一要加强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新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要求,全面推进国土资源系统党的建设。在思想建设上,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深入把握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要组织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新,提高遵守的自觉性,增强党性修养,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组织建设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和行政能力,把国土资源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选拔任用系统干部,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国土资源干部和人才队伍。在作风建设上,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基层和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着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进一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工作的执行力、信息的透明度,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部门。

二要做到廉洁勤政。国土资源部门承担着调查、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职能,拥有法律赋予资源管理的审批权、收费权等国土资源管理权限。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构建“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惩防腐败体系,加强廉洁自律教育,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独断专行,加强内外监督,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切实贯彻执行国土资源系统行政为民“十项措施”和工作人员“五条禁令”,真正做到清正廉洁、模范执法;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真正做到用心思考、用心做事,以良好的作风,优质的服务,高效的工作,履行国土资源管理职能。

三要创建文明和谐。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为载体,增强国土资源的团结凝聚力,社会公信力,为民亲和力,创建文明和谐行业,我局要在取得县级文明和谐单位的基础上向创建市级文明和谐单位目标迈进。

第四是服务社会机制

国土资源信息工作是国土资源部门的—项重要工作,我们要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渠道将国土资源信息向社会公开、公告。接受社会监督,以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经济服务。

目前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1、抓安全,保稳定。国土资源安全工作是目前的重中之重,维护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安全稳定是我们国土资源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创造一个安全的大环境,才能保证国土资源的稳定发展。矿业秩序和土地市场是加强安全工作的两个重点,因此,需要用对我们自己和社会负责的态度去履行执法监察职能,确保国土资源秩序稳定。

2、抓项目,增收入。我们陵川局90%的人员都是自收自支人员,国土资源收益是保障国土资源稳定发展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加强项目用地报件项目库的储存,同时加快项目用地出让金的催缴,确保国土资源收益目标完成。

3、抓基础,优服务。一是加快第二次土地调查进度,年底完成崇文镇的地籍调查工作;二是完成1:2000的基础测绘项目和居民点用地调查工作,为今后的土地开发提供依据;三是完善基层所的基础业务工作,强化便民服务,优质高效完成工作。

4、抓党建,促业务。十七大精神明确指出要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我局除抓好党的思想、组织、作风三项建设外,要结合实际把以党务促业务的工作思路真正落到实处。要求各党务工作小组和纪检监察室要加强对业务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全面工作目标的圆满完成。

国土所工作思路范文8

根据县委、县政府“全面分析今年、及早谋划明年”主题调研活动安排,现就今年工作情况和明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12年工作情况。

2012年是实施土地新政的第一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国土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年初制定的“强化管理、夯实基础、狠抓重点、保障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效能建设推进年”活动为契机,全力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好服务,在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利益、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新成绩。

(一)、主要成绩。

1.全面完成年度耕地目标考核任务:一是加大土地开发复垦力度,多方筹资,实施柯村、宏潭等复垦项目,经省国土资源厅验收批复,新增耕地90余亩;二是吃透土地变更调查精神,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确保了我县基本农田不少于13万亩,年度耕地总量10.94亩,比xx年度增加0.5亩,达到市政府目标考核指标,实现耕地动态平衡。

2.各项基础工作得到加强:一是规范地籍管理,实行土地变更登记会审制度,抽调专人负责地籍档案的收集、归档、保管,建立档案查(调)阅审批登记制,确保档案管理规范有序、不遗失、不泄密;完成了全县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工作,实行了微机管理;完成了县城及3个镇的基准地价更新调整初步成果,预计年内完成验收,10年正式实施;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今年已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17起,结案9起,接待来信来访45件,已结案39件。完成了美溪国土中心所办公楼建设,并于今年9月份搬入新址办公,碧阳所办公楼正在施工中,预计年底前完工。

5、认真抓好测绘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年初召开了县属3家测绘单位行风建设座谈会,进一步规范我县基础测绘、测绘产品成果、测绘资质等测绘管理,开展全县三角点、基准点等测量标志的核实保护工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核心,在积极开展惩防体系建设、政风行风、效能建设,局领导干部廉政履诺建设,加强党支部建设,继续开展治理国土资源商业贿赂,实施依法行政,扩大政务公开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二)、存在问题。

一是招商引资手段不多,思路不宽,方法陈旧,至10月份只完成任务数50%左右,完成全年任务压力十分巨大。

二是因资金缺乏,搬迁户思想不通,个别乡镇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等原因,地质灾害搬迁治理工作进展缓慢,年底前全面完成治理任务十分困难。

三是土地新政实施后,年度用地计划越来越少,难于保障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对用地的需求,争取计划外用地指标,用足用活政策,挖掘存量土地潜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2012年工作计划。

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中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转变作风,服务大局,克服困难,妥善处理好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矛盾,认真做好“以地生财”文章,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积极工作,明年工作重点是:

(一)、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同时,完成县城城镇地籍测绘工作,建立城镇地籍数据库。

(二)、重点实施好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一批县级项目,努力增加有效耕地,确保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年度耕地目标考核任务完成。

(三)、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跑省力度,做好项目申报和用地报批工作,千方百计争取用地指标和项目资金,保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四)、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方面加强督促、协调和指导,加快xx年度省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进度,确保明年4月底前全面完成。另一方面加强汛期地质灾害点的值班、巡查和预防工作,完善监测预防体系,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五)、加大非税收入征收和招商引资力度,确保完成非税收入xx万元和县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六)、按照省国土厅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实施西递、宏村国土所办公楼建设,全面完成基层所办公楼建设任务。

(七)、加大土地矿产执法监察力度,严厉查处违法案件,加强国土资源工作,规范程序,维护社会稳定。

(八)、进一步抓好土地储备供应工作,结合旧城改造,认真调研,对存量土地力争做到“应收尽收”,盘活存量土地资产,做好“以地生财”文章,探索土地资产运营新路子。严格执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制度。

(九)、继续开展治理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认真执行省政府办公厅皖政办[xx年]52号文件精神,加强我县采石场和砖瓦窑的监管,对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年开采规模10万吨以下的矿山坚决实行关闭停采,严厉打击各种无证采矿行为。

(十)、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行风政风和效能建设,坚持以抓党风廉政,落实惩防体系为突破点,继续抓好党建工作、政务公开、依法行政、文明创建、综合治理和“五五”普法,扎实创建人民满意的国土所,全面推进我县国土资源管理科学化、信息化和规范化进程。

国土所工作思路范文9

7月底,云南省出台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11〕185号)。《意见》明确提出耕地保护目标:到2015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保持在9015万亩以上,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7431万亩以上。到2020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保持在8970万亩以上,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7431万亩以上。

八成耕地获特殊保护

为了进一步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强化坝区耕地保护,《意见》规定,原则上将坝区80%以上的现有优质耕地和山区连片面积较大的优质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建立基本农田的重点区、集中区,健全永久基本农田有关图册、基本农田数据库,建立统一标识牌并落实到地块。按照建设山地、山水、田园型城镇的要求,进行城镇和乡村规划,确定发展界限,对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实行分别控制、分类管理。

实行差别化的土地政策

为了提高使用坝区土地特别是耕地的成本,《意见》规定,经批准的各类城镇批次和产业建设用地,占用25度以上劣质耕地的,不计入补充耕地范围;对占用1平方公里以上、平均海拔2500米以下坝区耕地的,按照所在区域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20倍额外征收耕地质量补偿费。对使用未利用地的工业项目,土地出让金最低标准按《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10%~50%执行;对在宜建山地开发建设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免交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府把多收的耕地质量补偿费,专项用于农田保护和山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工业和城镇上山。

开展低丘缓坡开发利用试点

9月5日,“云南省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扭转了城市建设紧盯6%坝区的思维定式,面向占全省国土面积52%的丘陵缓坡区,眼界大开,思路大开。正如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所说,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的水平,走集约化、科学化的路子,而且从根本上化解由征地引发的一些社会矛盾,维护农民利益。

云南省政府指出,将在滇中经济区和“桥头堡”建设重点州(市)各选择2个县(市、区),其他山地资源较好的州(市)各选择1个县(市、区)作为试点县,推进山地综合开发利用,并逐步在全省陆续铺开。

为确保保护坝区农田和建设山地城镇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云南省国土厅已经梳理出符合用地上山新政和城乡统筹新模式,可以推广的10种山地综合开发利用类型。其中包括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丽江火车站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科学论证、精心选址,向适建山地布局;以宜良、普洱工业园区为代表的工业园区用地,通过“项目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山地布局”,实现“保护耕地,工业上山、上坡”等。9月15日,国土部召开全国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座谈会,确定云南、湖北十堰等五省市为首批试点。

9月21日,浙江省《关于加强和改进垦造耕地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积极推行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再利用工作,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标准农田的,其耕作层要剥离后用于垦造耕地项目特别是废弃矿山等建设用地复垦项目。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所需资金列入建设项目概算,具体由市、县(市、区)政府规定。垦造耕地项目通过验收后,由项目所在地农业部门负责项目后续管护工作和地力提升工程,建立新增耕地质量定期监测制度,指导农作物种植,防止新增耕地抛荒,管护期不少于三年。此外,浙江省政府还指出,严禁将坡度25度以上的林地、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小区内的林地、省级以上森林公园、有古树名木和珍贵树种分布的林地以及生长茂盛成片的林地垦造为耕地,坚决杜绝以土地开发为名,擅自毁林开垦。

“保耕地”与“保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土地问题的焦点。为实现耕地总量平衡,国土部门在上个世纪就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解决思路。“增减挂钩”在各地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贫地成“良田”,肥地变高楼的现象,这与政策设计的初衷相差甚远。要想破解建设用地怪圈,还需创新思维。云南省对优质耕地实行特殊保护政策,开发利用丘陵缓坡区,引导工业和城镇建设“上山”,破解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矛盾,是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改变出路的典型范例。当然,就目前全国丘陵坡地利用而言,还普遍存在着重开发轻规划、重“扩量”轻“提质”,重“宜建”轻“宜林、宜农”等问题。同时,低丘缓坡开发场地平整工程量大、周期长,短时间内很难完成供地和项目建设。因此,引导工业和项目“上山”开发还要因地制宜,避免盲目推进,要兼顾经济和生态效益,避免破坏生态,造成开发成本过高得不偿失等问题。

?荩11月17日,贵州省召开产业园区(开发区)发展大会,提出推进产业园区健康快速发展,确保明年、“十二五”以及更长时间发展速度高于全国、高于西部、高于我省以往历史时期,不断缩小并逐步跟上全国现代化建设步伐。

?荩11月17日,由24人组成的广东省社会创新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这个被视作该省社委决策智囊的非官方组织,将积极参与省社工委开展的调研和决策咨询活动;对事关全省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课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主动向省社工委提交研究成果和意见等职责。

?荩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民工工资保障办法》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该《办法》规定,对未能解决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市、县(区)政府,除必须建设的项目外,上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不再批准其新建政府投资工程项目。

国土所工作思路范文10

这次会议是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研究工作措施,加温加压,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完成20*年全市国土资源各项工作任务。刚才,局党组各分管领导,各科室、单位,各所、分局分别汇报了20*年工作打算,谈得都很好,希望大家把发言变为具体行动,抓好落实。下面就做好今年的工作,根据局党组研究的意见,我再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这次会议党组高度重视,各单位准备充分,达到了预期目的

召开这次系统中层干部会议,早在春节前局党组就进行了专题研究,春节后又进行安排部署。可以说,开好这次会议,意义非常重大。这不仅是对*年工作思路、工作措施的进一步明确,也是对各科室(单位),各所(分局)负责人综合素质的展示。通过这一平台,看各单位对*年工作是否坐下来进行了深入研究,是否做到了心中有数。我们常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思路超前,运筹帷幄,才能争取工作的主动权,才能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反之,瞎子过河,盲人摸象,就会时时被动,处处落后,工作效果可想而知。从刚才发言情况看,各单位都进行了认真准备,结合各自特点,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有力,只要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我们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200年各项工作任务,继续开创全市国土资源工作新局面。

一是各单位真正坐下来对*年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细致谋划。从刚才发言情况看,虽然各单位发言内容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都是经过了认真研究,广泛征求了意见,体现了集体的智慧。我们说,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工作要靠大家干。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还能赶个诸葛亮。只有依靠大家的力量,群策群力,献计献策,才能形成工作的合力,这也是一个单位是否团结,是否具有团队精神的体现。刚才大家的发言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可以看出,各单位对*年的工作都进行了认真研究,按照市局《20*年工作要点》要求,紧紧围绕全市工作重点,并做到了结合各自实际,谋划得非常周密,非常具体,非常到位。

二是各单位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并对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量化。今年,市局对全年工作部署提出了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即:围绕提高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这“一个中心”,突出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两个重点”,强化干部队伍、政风行风、党风廉政“三项建设”,夯实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矿产资源整合“四项工程”,实现保护资源更加严格规范,保障发展更加持续有力,维护权益更加切实有效,服务社会更加全面优质,队伍形象更加明显提升的“五大目标”,并要求在八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刚才大家的发言都能够紧紧围绕《工作要点》要求,思路非常清晰,目标非常明确,重点非常突出,力求手中有典型,胸中有全局,阶段性工作有重点,整体工作上水平。有的单位还将阶段性和全年的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和量化,并做到了责任到人,为全年工作的控制奠定了基础。

三是各单位工作措施有力,完成任务有保障。强化工作措施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各单位在发言中对完成*年工作,从制度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都制定了积极有效的措施,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大坞所结合实际,制定了树立“三个品牌”,构建“三个网络”的工作措施,力争实现“四个突破”,听来耳目一新,非常具体,也非常符合实际。不但观其言,更要看其行。各单位在实践中要加强沟通,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市局有关科室要加强研究,总结各单位好的做法,把典型经验放到面上去推广,让好经验、好做法发挥更大的效益。

四是各单位士气高昂,干劲十足。从刚才发言情况看,各单位对做好*年工作,充满了信心。无论干什么工作,士气是第一位的,只有充满必胜的信心,才能在思想上战胜困难,才能勇于面对挑战。可以说,我们这支队伍是一支充满朝气的队伍,是一支充满勃勃生机的队伍,是一支能打善战、敢为人先的队伍,有了这样的一支队伍,我们的事业就能无往而不胜。

二、当前的几项重点工作(略)

三、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作风建设,努力开创全市国土资源工作新局面

20*年是新一届政府施政的第一年,也是国家加强土地调控、加大矿业秩序治理整顿极为重要的一年。当前,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我们要树立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知难而进,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全面完成20*年国土资源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国土资源保障。

(一)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实现目标,完成任务,关键靠队伍。建好队伍,带好队伍,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抓紧抓实,而不可有丝毫懈怠。一个单位搞得好坏,关键在于领导班子。一个班子一定要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一把手。一把手要统筹而不包揽、善断而不武断、信任而不放任、大度而不失度。要充分发挥副职的作用,弹好钢琴,当好班长。班子成员必须维护、尊重一把手的核心作用,要到位不越位、服从不盲从、补台不拆台、分工不分家。无论单位大小,班子的团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单位的兴衰。如果是“荷叶包钉子,个个想出头”,必然是一盘散沙,没有战斗力。

加强班子建设,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对重大问题一定要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决不能因为工作忙,就不开会讨论,也不能大事小事都开会讨论,一天到晚忙于开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讲究工作艺术,善于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冷静分析和理性思考,不断提高总揽全局、驾驭复杂形势、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断提高领导艺术和领导水平。

我们这支队伍中有不少是军人出身,带队伍有两句古话,一是说“慈不掌兵”,二是说“爱兵如子”。前一句是讲,带兵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绝不允许有令不行。后一句是说,对同事要像对等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周到,体贴入微。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就是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要建立公正公平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制度大家定,制度管大家,制度更要靠大家来维护。要严格组织纪律,为人坦诚,办事公道,决策民主,有令即行,高效明快。要坚决反对阳奉阴违、畏缩不前、个人或小集体利益当先的不良思想。二是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领导干部要得到群众的信任,决不是靠权力,而是靠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人格魅力。真正想大家所想,急大家所急,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构建激励创新的工作机制,形成以单位为荣、以事业为重的良好氛围。

带好队伍,要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对待利益得失,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体现人格魅力。一是要正已。大家在基层,处理的事务往往十分具体,涉及到一些同志甚至自身的个人利益。公生明,廉生威。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一正压百邪。二是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内部讨论要充分,畅所欲言,可以争论,允许有不同意见,一旦决定就必须坚决执行,并对会议讨论情况做到不外传,不暗示。三是要不断培养自己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踏实办事的工作作风,宽广、容人容事的胸怀以及为事业发展而不懈努力的坚定信念,钻研业务,熟悉工作,慎行慎决,敢行敢决。四是要讲原则、讲公平、讲团结,按规矩办事,对事不对人,作风正派,诚恳待人,同事之间不搞无原则的拉拉扯扯。五是要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力戒浮躁和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不事张扬,老老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

(二)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学习是搞好工作和干好事业的基本要求。要认真学习政治,打牢思想基础;要认真学习业务,掌握干事创业本领;要认真学习法律,增强依法行政本领。要向书本学,向他人学,向实践学,自觉做到学以致用。年初,局党组专门下发了《20*年度国土资源系统学习计划》,对全年的学习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下一步,要按照《学习计划》要求,把学习贯穿全年工作的始终,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国土资源干部,要看得远、想得深、干得好,就必须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大家平时都很忙,一定要挤出时间,有计划地自觉地加强理论学习,注意结合实际工作去学习运用。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特别是辨证的、联系的、发展的、群众的、实践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推动工作。要全面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增强系统全体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素质、党政理论知识水平、理论分析实践能力。特别加强对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和领会,科学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使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看待名利、权力和地位,勤奋工作,开拓创新,甘于奉献,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永葆党员先进性。特别是要加强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认真领会总书记在十七大上的工作报告,通过学习,使系统全体党员干部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为实现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和国土资源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要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学习。继续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有关政策的学习,真正掌握与本职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准确掌握国家、省、市各级关于国土资源管理的大政方针和政策,依法管好、用好国土资源,提高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的保障能力。

三要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要认真学习近几年来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下发的一系列关于加强土地调控管理和矿产、测绘管理的政策文件,熟练掌握土地、矿产资源管理和测绘管理的内业、外业知识,不断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做国土资源战线的“行家里手”。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行业形象。总书记在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干部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必须常抓不懈。近期,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经济环境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对今年政风行风和党风廉政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市局近日也要出台《实施方案》,对这项工作进行安排。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今年重点要解决思想、作风、效能、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严以律已、一心为公、廉洁从政,不当“贪官”;求真务实、干事创业、勤政为民,不当“懒官”;勤于思考,有所作为,敢为人先,不当“庸官”,努力建设“廉洁、高效、务实、为民”的干部队伍。

就全市国土资源系统而言,要突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依法规范行政行为。去年以来,局党组结合系统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工作制度》、《学习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15项规章制度,健全完善了首问负责制、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严格日常监督管理,促进了干部队伍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今年,要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制度落实和监督检查上,坚持用制度管人,依制度办事,切实规范干部职工工作、学习、生活行为,形成文明、严谨、健康、和谐、向上的政风行风。

二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首要任务就是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系统干部职工要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政治品质,提升道德境界,做到政治坚定、顾全大局、品行端正;要讲政治,不折不扣地的执行局党组的各项决策、部署,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要顾大局,增强服务意识,要按照“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工作思路,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各自的岗位上履职尽责,积极努力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其次,要心系群众,努力改进工作作风,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三,要培养健康的生活作风,自觉做到“四慎”严格约束自己;要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工作,做到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发现、措施在一线落实、困难在一线解决,真正当好基层的“服务员”、群众的“贴心人”。

国土所工作思路范文11

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

在市委的领导和指导检查组的指导下,局党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生态和保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的落实”的目标要求,突出“构建共同责任机制,科学管理国土资源,提高服务与保障能力”这一主题,严格执行《××市国土资源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经过学习调研、分析检查和整改落实三个阶段,开展了组建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专题分析研究、制定方案、动员部署、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培训教育、专题调研、民情访谈、征求意见、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组织社会评议机关作风和群众评议活动、制定整改措施、实施整改、建章立制、满意度测评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全面认真地落实了上级“规定动作”和结合本局实际的“自选动作”。

在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中,市局领导及局机关、局属各单位全体党员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实践活动,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市局党组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统筹兼顾、两手抓两促进,坚持时间服从质量,不走过场、不马虎应付,切实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领导。紧密结合国土资源管理实际,突出实践特色,领导带头、率先垂范,边整边改,狠抓落实,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群众满意度测评结果:发出测评表81份,收回81份,满意的67票占82.72%,比较满意的13票占16.05%,不太满意的1票占1.23%,不满意的无。

二、主要做法和特点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

领导重视,安排及时。在市委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后,局党组召开两次党组会议,就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了专题研究,传达学习了省委市委召开的有关会议精神,统一了思想认识,安排部署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相关工作。

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印发了《关于成立××市国土资源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玉国土资党〔2009〕19号),成立了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太文任组长,局党组成员海秀兰、梅荣生、袁金忠和杨长飞任副组长,调研员、副调研员及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党组成员袁金忠兼任,办公室主任李万标、人事教育科科长廖勇兼任副主任,抽调局属单位办公室主任为成员,具体负责处理日常工作,为顺利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提供了组织保障。

联系实际,制定方案。领导小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下发了《××市国土资源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玉国土资党〔2009〕20号),对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参加范围、方法步骤和组织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广泛宣传、深入动员

召开动员大会。2009年3月30日组织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太文作了动员讲话,对整个活动作了安排布置,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以及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组织保障。强调指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一定要按照市委的部署和要求,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富有成效地抓好学习实践活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同时要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向市委、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积极营造开展活动的良好氛围。利用××市国土资源局网页公开××市国土资源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领导动员讲话,及有关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简讯、材料。在《××日报》专版刊载领导讲话、答记者问、学习实践活动情况综述等文章,宣传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等。编发“××国土信息”、“××国土信息专刊”等,及时宣传学习实践活动的情况及局领导的讲话。

(三)组织多形式学习教育培训活动

1、组织集中学习和开展个人自学。在职工大会上,组织党员、领导和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及等中央领导同志有关讲话精神。大家在认真参加集中学习的同时,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自觉利用业余时间和休息日努力学习,撰写心得体会、做读书笔记等,做到工作与学习“两不误”、两“促进”。

2、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交流。2009年4月29日,市局组织开展局机关及所属单位科级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讨论交流。20余名科级干部在参加集体集中学习和自学的基础上,联系国土资源管理的形势和要求,结合各自岗位的职责,认真准备,撰写交流发言提纲,踊跃发言,畅谈了对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及科学发展观丰富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的理解、认识,分析了我市国土资源管理及各科室(单位)存在的问题、困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措施办法,确保国土资源管理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和圆满完成。同时,局长黄太文和局班子成员适时对各位科级干部的发言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了大家总体上学习和思想认识有深度,分析问题全面、准确,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措施办法可行,指出了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重点领域、重要工作。

3、召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4月29日至30日,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邀请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实职科级干部参加。组织学习了相关文件、理论文章,开展了县处级干部学习心得体会交流发言。黄满德组长亲临会议给予了指导,对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给予了肯定,对继续深入持久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提出了要求。

4、举办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为加强干部职工思想道德教育,预防职务犯罪,邀请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谭福运处长对市局及其所属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八县国土资源局副科以上干部进行了专题讲课。杨处长以“腐败离我们有多远”为题,从腐败与职务犯罪的关系、腐败在不同领域的主要表现、预防职务犯罪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讲解,从引用一首古诗开始,广征博引,列举了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告诫大家腐败离我们只有一线之隔、一念之差、一步之遥,要慎用权、用好权,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提醒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要过好初始关、亲情关、交友关、美色关、节庆关、小节关等“六关”,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等“七笔账”。引用有关法律条款,阐述了党和国家打击和惩治腐败的决心,告诫大家不要心存侥幸,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廉洁自律,警钟长鸣。

5、开展案例分析。针对近几年来,××市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时有发生,特别是2009年市局、红塔分局就有10名干部职工因涉嫌、受贿犯罪,被市、区人民检察院采取强制措施而逮捕、拘留、取保候审等问题,开展加强廉政建设案例分析。在分析会上,黄太文局长分析指出:干部队伍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和出现,令国土资源系统的领导、干部职工、家属非常痛心,损坏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形象,给全市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损失。面对这些严峻的问题和形势,各级各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进行深刻的剖析,反思产生和发生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深层次原因。从客观方面讲,国土资源部门权力相对集中,是一个高风险部门;国土资源领域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仍然存在;服务对象为了自己的利益拉拢腐蚀各级干部。从主观方面讲,主要是干部职工放松了主观世界的改造,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注重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学习,无视党纪政纪、国法;顶不住诱惑,耐不住寂寞,存在侥幸心理。务必要进一步加强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干部队伍的思想教育、廉政教育,深入持久做好反腐倡廉工作,长抓不懈,发挥教育、预防、惩戒的作用。

6、开展“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主题实践活动。4月30日召开市局及其所属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八县国土资源局副科以上干部参加的干部职工学会,组织传达学习了白恩培同志在全省县(市、区)委书记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黄太文局长对贯彻落实省委白书记的讲话精神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按照白恩培同志提出的“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要求,着力解决国土资源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树立和保持良好的形象,要有过硬的本领,务实的工作作风,用自己的言行感动人、感化人、带动人。三是要把践行“三个一”的要求体现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生态、保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的落实工作中,敢于面对困难,加大综合协调力度,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工作效率,超前服务,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用地保障服务工作。

7、开展“11·28”专题案例警示教育。5月22日召开了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传达学习了《关于在全省各级干部和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11·28”专题案例教育的通知》精神,通报了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邹韶禄、原副总经理余卫平和云铜地产公司原总经理汪建伟严重违法违纪案件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组织观看了《白占金腐败案警示录》、《高墙悲歌》警示教育片。教育大家要从中吸取深刻教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严格执行反腐倡廉各项规定,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要认真履行职责,依法行政,慎用权利;要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政之德,廉洁奉公、警钟长鸣。

8、开展学习“李龙伟”先进事迹活动。按照市纪委办公室“关于认真组织收看李龙伟同志先进事迹新闻报道的通知”要求,及时组织市局及所属单位120余名干部职工于6月19日、20日收看、学习了《云南新闻联播》播出的李龙伟同志先进事迹新闻报道片。红河县垤玛乡司法所长李龙伟,曾兼任乡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法律援助站站长、办主任等职务,13年来,李龙伟同志勤奋工作,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排忧解难,化解社会矛盾,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0余件,接待、代访、陪访300余件,垤玛乡司法所和调解委员会年年被评为“全省人民调解工作优秀集体”。李龙伟同志任劳任怨,工作不讲条件,带病坚持工作,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留给家人的,只有工资卡上的36.76元和一台700多元的彩电。

李龙伟同志对工作负责,为民办实事,不图回报,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吃苦耐劳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了每名干部职工。大家决心向李龙伟同志学习,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廉洁自律,为我市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9、召开××市国土资源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进会。6月5日召开了市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进会,及时传达学习了省委、市委推进会的精神,传达学习了孔祥庚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推进市局的学习实践活动提出了要求。党组书记、局长黄太文强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主要是要解决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措施问题,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制度的执行;要按“三个一”要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四)明确主题,开展专题调研

按照“严格保护资源、有效保障发展、强化市场配置、加强执法监管、改进公共服务”的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保红线、保用地“双保”行动和市政府“强工业,保增长”的目标要求,保障××扩大内需项目的用地需求,促进××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我局召开党组会议研究专题调研活动,确定调研题目和调研提纲,认真扎实开展调研活动。市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成员深入到新平、元江、易门、江川等县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调研,撰写了《关于建立责任制管理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对建立和完善责任制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了分析,提出了办法和措施。市局领导、相关科室人员深入八县一区开展双保工作调研,组织召开四个片区的双保行动推进会,形成了《吃透政策,强化服务,切实搞好建设项目用地保障》专题调研报告,对我市今年用地保障和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对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办法。

(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开展交心谈心活动

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为进一步在学习活动中找准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发放调查问卷、征求意见表、个别听取意见等形式,征求了市委办、市政府办、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各县区委、县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近40个单位,以及各县区国土资源局、分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干部职工的意见建议。共征求到原始意见建议96条(其中征求到班子的原始建议18条),梳理出建议41条(其中对班子的建议7条);征求到个人的原始建议10条,梳理出建议10条。

深入开展交心谈心活动。为开好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四谈心“活动,在局党组成员之间、党组成员与分管单位和分管科室负责人之间、党支部书记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开展交心谈心。通过交心谈心,解决了一些小问题、个别问题;沟通了领导、党员、干部职工之间的思想,增进了团结,找准了问题,形成了共识,为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六)认真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

召开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6月30日,局领导班子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并邀请了第七指导检查组、市纪委派出第一纪检组的领导亲临会议作指导。会前,局领导班子认真开展了组织学习、广泛征求意见、开展交心谈心、研究并起草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认真撰写个人发言提纲、检查2008年度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等活动,为民主生活会的召开进行了认真、充分的准备。会上,班子成员进一步查找了局领导班子在学习科学发展观、处理“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关系、服务指导与督促落实、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了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明确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具体措施。提出要紧紧围绕市委的“生态立市、烟草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战略和“三优一特”经济发展思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土资源全局,以服务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首要目标,以严格监管保护资源为重要任务,以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为工作主线,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增强国土资源保护保障能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展;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转变管理职能,转变管理方式,转变工作作风;要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矿产资源管理、地质环境管理、执法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和国土资源基础工作;要加快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要按照“一面旗、一团火、一盘棋”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同时,局班子成员结合思想、工作实际,查找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剖析了存在问题的根源,认真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出了整改措施。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高度重视,准备认真,程序规范,查找问题准,整改措施实,联系实际紧密具体,分析检查深刻到位,是一次民主、团结、鼓劲、奋进的民主生活会,是一次比较和谐、成功的民主生活会。

召开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市国土资源局机关党委下属4个党支部(局机关党支部、市土地储备中心党支部、执法监察支队党支部和老干部党支部),截止6月底共有党员55名(去世1名,转出1名)。市局机关党委按照分析检查阶段的总体安排,通知各党支部(老干部支部除外)充分准备,认真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各党支部发出预通知,要求每名党员加强学习,认真撰写发言提纲,作好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各项准备。在专题组织生活会上,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委员带头发言,每名党员结合各自的岗位和职责,踊跃发言。大家畅谈了对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等的学习认识,分析了自身及国土资源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了解决和改进的措施、办法、建议。会议气氛轻松、热烈,大家畅所欲言,分析问题深刻,提出的办法、措施可行,达到了统一认识、交流思想、团结干事的目的。

(七)紧扣主题,精心撰写分析检查报告

坚持把形成高质量的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作为分析检查阶段的中心环节、重点工作认真抓好,多次分析研究、再次听取意见建议、反复修改完善,市委第七指导检查组同意并通过了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一是为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党组书记、局长黄太文高度重视,多次主持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提出具体要求。二是分析检查报告初稿形成后,印发给市局各位局领导,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进一步听取意见建议。三是在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班子成员围绕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进一步查找局领导班子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研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具体措施。四是组织干部群众评议分析检查报告,进一步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

(五)组织开展社会评议机关作风和群众评议工作

开展社会评议机关工作作风。积极配合市委指导检查组认真开展社会评议机关作风工作,进一步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找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共征求到意见建议17条。

开展群众评议。组织召开了市局机关及所属单位干部职工参加的群众评议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会议,个别走访听取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代表的意见建议。共发出“××市国土资源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群众评议表”37份,收回37份,认为对科学发展观认识深的占64.86%,较深的占27.03%,一般的占8.11%,不深的无;查找问题准的占62.16%,较准的占27.03%,一般的占10.81%,不准的无;原因分析透的占54.05%,较透的占37.84%,一般的占8.11%,不透的无;发展思路清楚的占67.57%,较清楚的占16.22%,一般的占16.21%,不清楚的无;工作措施可行的占59.46%,较可行的占27.03%,一般的占13.51%,不可行的无;总体评价好的占67.57%,较好的占18.92%,一般的占13.51%,不好的无。

(六)制定整改落实方案,边整边改

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在进一步分析研究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指出的五个方面的存在问题和提出的今后工作的总体思路及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的基础上,根据解决问题的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制定了××市国土资源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方案。方案明确了需整改的问题、整改要达到的目标、整改的时限要求、具体的整改措施和整改的责任领导、责任科室(部门)、责任人。同时,将方案在××市国土资源局网页公开,接受全系统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坚持边整边改,把整改工作贯穿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坚持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本系统教育与参与社会教育相结合、走出去教育与请进来教育相结合,通过干部职工学习日、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组织培训、上党课、专题讲座等,进一步加大学习培训教育力度,使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改革创新意识、依法行政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采取超前谋划、工作前移、挂钩推进、主动服务、提高效率等措施,确保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类项目的用地。加强土地储备工作,大力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和“三项整治”,增强保障能力。继续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决定》、《关于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制度、国土资源执法共同监管责任制度、××市查处国土资源违法犯罪案件协调机制、责任政府四项制度、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等,进一步强化制度的监督执行力。研究制定出台责任制管理、干部队伍管理、储备土地前期整理等方面的制度或具体实施意见,健全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用制度管人、管事。

(七)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

组织召开了市局机关及所属单位干部职工、各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参加的群众满意度测评会,个别走访听取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代表的意见建议。共发出“××市国土资源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群众满意度测评表”81份,收回81份,对我局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表示满意的67票占82.72%,比较满意的13票占16.05%,不太满意的1票占1.23%,不满意的无。

三、取得的经验和成效

(一)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我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科学配置资源,做好保障发展的有力手段;是着力破解国土资源管理难题,构建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的重大机遇。进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及科学发展观丰富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和市局党组的具体要求上来,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转变了作风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思想作风进一步转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市、烟草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战略和“三优一特”经济发展思路,大局意识、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全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从国土资源管理新的形势和要求的实际出发,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开拓新境界,努力在理论认识、思想认识上有突破,在解决问题的思路、措施上有突破。关注民生、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进一步增强。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转变了学风。进一步确立了“靠学习生活、靠智慧工作”的理念,自觉学习、努力学习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全面系统地学习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掌握国土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及业务,学习了解经济社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不断扩大知识结构,工作技能进一步提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发挥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单位、学习型机关、学习型队伍中的带头作用,把学习的体会、心得和成果转化为谋事布局的思路、推进和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的动力、破解难题和履行职责的能力,端正、严谨的学风进一步培养和形成。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坚持实践的观点,围绕发展主题,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前瞻性,执行力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分析和正视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清了破解难题的思路,有力地促进重点、难点工作的突破和推进,有力地推动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向前发展。面对人少事多的工作局面,克服畏难思想,直面困难、正视矛盾,出思路、想办法、定措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年度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目标任务有序、稳步推进。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通过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从中吸取了深刻教训,要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严格执行反腐倡廉各项规定,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要顶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要认真履行职责,依法行政,慎用权利。要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政之德,廉洁奉公、警钟长鸣。

(三)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党的建设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党支部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市局机关党委加强对党支部的领导,市局党组加强对党支部的指导,各支部认真制定年度支部工作计划,坚持“”制度,积极组织开展党员活动、党员谈心活动、讨论交流,认真做好发展党员等工作,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党员的党性修养进一步加强。每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加强个人修养,增强宗旨观念、提高实践能力、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正确政绩观和利益观、增强党的纪律观念,努力使自己成为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勇担重任、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党员带头学习、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带头交流心得体会、踊跃发言,带头调查研究、找准存在的问题,带头整改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发展,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促进了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和目标任务的完成。完成规划调整评估报告项目19宗,总用地规模65.4公顷;完成建设项目用地预审23个,总用地面积553.3972公顷;上报省政府农用地转用征收报件7件,总面积101.9856公顷;供应各类建设用地203宗,面积189.8342公顷,确保了扩大内需的新增中央投资计划项目用地,确保了国家、省重要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工业建设项目用地,确保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性安居工程、生态环境、农村基础设施等民生项目用地和社会事业建设项目用地。征用征收土地20.8公顷,供应储备土地16.3895公顷,组织实施储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7个面积132.99公顷,清理国有闲置房屋、土地资产46宗面积34.16亩,清理储备土地64宗面积8196亩,土地储备工作进一步加强,土地储备年度计划顺利实施。启动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29个,面积8.8万亩,投资15502万元;确定××市2009年度第一批“三项整治”土地复垦项目5个,总预算投资985.05万元,建设规模81.83公顷,预计新增耕地66.22公顷;市级投资补充耕地的四个项目已经省国土资源厅组织验收,总投资533.0508万元,建设总规模415.8848公顷,新增耕地323.6085公顷,入库耕地占补平衡指标323.6085公顷,中低产田地改造和“三项整治”工作顺利推进。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27件/101人次,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的征地补偿、违法占地和权属争议等热、难点问题。完成采矿许可证年检444个,审查到期的探矿权许可证142个,依法办理延续登记采矿权2个,完成采矿权挂牌出让1个,开展峨山县煤矿资源、澄江县磷矿资源整合,矿产资源管理进一步规范。发放地质灾害防治责任通知书628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白卡599份,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卡6000余份,明确监测人员1190余人,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8次并提交应急调查报告7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开展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1424次,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40件、矿产资源违法案件5件,建立了××市国土资源执法共同监管责任制度、××市查处国土资源违法犯罪案件协调机制,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扎实稳步推进。责任政府四项制度继续贯彻执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贯彻落实扎实有效。

总之,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巩固和应用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取得的成果,突出了实践特色,更新了观念,转变了作风,推动和促进了各项工作,整个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经验和体会是: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这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前提;广泛深入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要求,自觉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这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基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认真履职,严格程序,狠抓落实,这是搞好活动的关键;指导检查组指导有方,帮助有力,督促检查到位,这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有力保障;坚持从实际出发,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主题鲜明、形式多样,这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方法。

国土所工作思路范文12

道路桥梁,一般由路基、路面、桥梁、隧道工程和交通工程设施等及大部分组成。所谓的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顾名思义就是对道路路基、路面、桥梁、隧道及交通工程设施的建设,一个完整的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包括了对公路基体、边坡、边沟;及路面体、路肩、路缘石、中央分隔带;及桥梁、隧道、涵洞、通道;及周边其他附属交通设施的建设,因此,道路桥梁建设工程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庞大的、艰巨的工程建设。我国国土资源广阔,地形多种多样,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交错分布,湖泊众多,这就使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又增添了新的难度。纵观近些年我国道路桥梁建设技术的突飞猛进,在施工过程中速度与质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总体说来是在不断进步中继续稳定持续的发展。但是,由于道路桥梁建设项目自身的复杂性,阻碍及影响其发展的问题还有很多,依旧有许多的困难及问题在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笔者认为,道路桥梁建设工程中的常见问题仍是极其严峻的,值得思考的。

二、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常遇的问题

(一)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问题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普遍存在的也是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因质量不合格而造成的漏洞及困扰。如桥梁或路面的裂痕、桥梁钢筋的锈蚀、路面桥面铺装层表皮剥落等问题。1)道路和桥梁中的裂缝问题。混凝土中的裂缝问题是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比较普遍的存在,可以说,混凝土在道路桥梁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道路桥梁建设的质量。但是由于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达标、或是施工时对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不规范、或是气候的不断变化导致混凝土脱水蒸发、或是施工人员没有合理的使用混凝土等众多因素,使得混凝土的质量、强度和耐久性远远下降,承载力减弱。裂缝的出现,不仅一定程度上危害了道路桥梁的安全性能,更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道路灾难。2)道路或桥梁中的钢筋锈蚀问题。一般来说,钢筋锈蚀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当混凝土不密实,抗渗性能不足的时候,钢筋保护层的碳化会使钢筋锈蚀,还有一种情况是氯离子的含量可以破坏钢筋的钝化膜,在水和氧气的作用下导致钢筋锈蚀。因道路桥梁工程的外界环境复杂多变,因此钢筋锈蚀的问题在所难免。3)道路或桥梁中铺装层的表皮层剥落问题。桥面路面铺装又称车道铺装,是用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高分子聚合物等材料铺筑在桥面路面面板上的保护层。从相继暴露出来的关于保护层表皮层剥落坏损的问题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公路桥梁的建设为了追求高量高速而忽略了质量要求,只重视表面工作,致使桥面铺装层严重不达标,过早的剥落、坏损。随着我国超载现象的日益严重,对道路路面承载的直接冲击将会越来越大,而桥面路面铺装层在保护桥面路面防止车轮或履带直接磨损、保护主梁不受雨水侵蚀、分散车轮的集中荷载的作用发挥上也会因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铺装层问题而受到直接的影响。

(二)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管理问题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建设施工中的技术问题,现今我国在道路桥梁建设管理上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及漏洞。1)因管理不当的资财浪费问题。道路桥梁工程所需原料资源及投资成本数额巨大,一些管理阶层仗着能够依托国家的支援与保障,在施工过程中不计成本不计投资的乱用、滥用资财,完全抛弃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合理发展的科学理念,造成了国家资源没必要的损失与浪费。2)因管理疏漏的失职问题。现今,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处在不断地发展与探索阶段,各项约束条例及规划条款都还不够完善,因此,管理阶层自觉的正确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由于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的错综复杂,涉及面较为广阔,因此项目管理混乱,不合理建设程序的实施等问题时有发生,加之资金投资获益较大,腐败贪污现象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尤为突出,造成了大量财源的流失,从而产生了更多的道路桥梁工程问题。

(三)道路桥梁建设中的人员素质问题

由于道路桥梁建设工程的庞大及复杂,对相关人员的素质整体水平要求较高。一些在道路桥梁建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其原因都是在与工程建设相关人员的素质较低或行为不规范,笔者认为,道路桥梁建设中的人员素质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员工技术素质不到位。对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在建设中面临当前突况的时候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解决,从而容易使小问题扩大化,小事变大事,给道路桥梁建设带来阻碍及影响。2)员工思想素质不到位,工作态度不严谨。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及特殊性,为了个人利益,怕吃苦怕受罪,将复杂的工程简单化,得过且过,职业素质不高,直接对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造成重大影响。

三、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针对常遇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应加强技术改进

针对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在技术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对混凝土的质量及持久性、钢筋的锈蚀、铺装层结构的脆弱着重进行加强与改进。首先,在应对混凝土裂缝的工程中,应着重注意它的质量,在原材料质量的控制中必须做到认真与仔细,各项指标都应按照国家指定标准进行核实,对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水、水泥、矿物质混合材料及化学成分逐一进行检测,在混合技术上加强改进,保证混凝土的持久性和黏合度。其次,在钢筋锈蚀问题的解决措施方案中,必须防止混凝土的碳化或减慢其碳化的速度,并且防止氯离子的入侵。可以采取降低水灰比、加强养护、掺外加剂等方法,利用先进技术将钢筋锈蚀问题带来的危害尽可能地减小减轻。第三,针对铺装层构造的脆弱问题,应严格控制路面桥面铺装层的结构形式,避免铺装层裂缝、坏损、剥落等情况发生,对其层间黏结状况进行反复修整及检测,定期修补,如掺加钢纤维、聚合物和微膨胀剂等,使铺装层坚固强硬,达到预期的作用。

(二)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管理层面的监督与调整

对管理层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监督,通过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进行约束与调整,完善管理机构内部优化,将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意识及项目规划渗透在工程建设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对因只谋求个人利益而出现的腐败现象、等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与制裁。从各方面严格规范管理阶层对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引导及管理。

(三)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员工素质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