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历史八下的知识点总结

历史八下的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2-08-22 02:59:00

历史八下的知识点总结

历史八下的知识点总结范文1

一、利用历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容易接受富有趣味性、故事性的知识。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被其中的情节所吸引。如果教师可以在上课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讲述与所学知识有密切联系的历史故事,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选择有悬念的历史故事来“激趣”,同时,要把握好故事情节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突出“疑点”和“问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例如,教学《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的内容时,笔者先讲述故事:“1649年1月30日,英国伦敦的天气特别阴冷。在白金汉宫的广场上,有一个衣着华丽的犯人被拉到了绞刑台下,这个犯人就是英国著名的国王———查理一世。他的死,翻开了英国历史重要的一页。大家想想,国王是一个国家中权力、地位最高的人,为什么他会被处死呢?处死查理一世,为什么会对英国历史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呢?”这种悬念式的故事讲述,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英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性,有利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利用历史故事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历史教材中,有一些比较抽象、枯燥的重点、难点知识,如果教师生硬地教授知识点,学生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如果教师能利用历史故事来教授这些重点、难点,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抽象的历史理论变得浅显易懂。而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生听课的疲劳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教师在讲述历史故事的时候,可以将前后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理顺教材知识点和知识结构。例如,教学《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中“赤壁之战对三国形成的重要性”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讲述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在讲述故事前,先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在官渡之战中,曹操打败了袁绍,统一了北方,准备南下一举统一全国。教师可重点讲述诸葛亮在茅庐中的隆中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三国局面形成”的知识点做好铺垫。教师还可以请学生上台扮演故事中的刘备和诸葛亮,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故事讲述,让学生理顺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学生对赤壁之战的理解。

三、利用历史故事作为课堂结尾

若历史课堂的结尾比较草率,不仅会影响整体教学效果,而且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以历史故事作为课堂结尾,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也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把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留下“悬念”,让学生“有盼头”,从而使学生保持进行历史学习的兴趣,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例如,教学《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结课时,教师可以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作为课堂的结尾,以小见大,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仁义不施”的暴政对秦朝的统治有什么致命的影响。用故事作为课堂结尾,使学生对秦朝统治的政策有了总结性的了解,同时也为下一节课学习秦末农民起义的内容做好了铺垫。这样教学,不仅延续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点的教授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结语

总之,讲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适当利用讲述历史故事的方法来教授知识点,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作者:吴小丽 单位:玉林市兴业县山心镇第一初级中学

历史八下的知识点总结范文2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人物教学;课堂优化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理想及人生观培养的重要切入点,历史人物的教学也是整个历史课程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运用正确的观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历史人物有正确的认识,进而受到深刻的影响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的探寻之处。结合笔者在中学历史课堂如何加强人物教学的理解与思考撰写了本文,有不当之处,请读者与专家斧正。

一、明确学科要求是历史课进行人物教学的必要前提

历史人物是指在历史发展中有重大影响,起重大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的人物。历史人物的功与过,自有人民大众来评说,因此历史教材突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这一总原则,并贯穿教材始终。

课程标准对人物教学的基本提法是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以及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初步理解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识别判断力,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

本着这一总体性原则(前提),我在初中历史人物教学操作时,更加注重通过人物为点,以点带面,来探寻和带动学生分析人物成功的因素,为将来自己的成功铺路搭桥,切实彰显人文学科给学生带来的益处。

二、善用教学操作方法是历史课进行人物教学的重要保障

历史教材中最侧重的是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针对某一片段或者某一环节来对人物进行教学,甚至可以整节课都以人物为线索进行。

(一)以历史事件带出历史人物

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考虑为了深入学习某段历史应突出哪些人的思想和活动,对“历史人物”进行深度挖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一课,课标要求如下: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该课两大历史事件展示20世纪30年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和全面抗战兴起之前国内局势的重大危机。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中国近代史上短短六年时间里,无数风云人物纵横舞台,而选择张学良来“鲜活”本课,因为无论是九一八事变,还是西安事变,张学良都是事件之主角。1931-1936年,这短短的几年光阴,堪称是张学良百年生涯中最为波澜壮阔、起伏跌宕的时期。而他的转变与经历恰恰代表着当时大多数中国人的转变与经历。他是这一时期的历史人物中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在教学中,对于他的深入学习,可以起到“以一挡百”的作用。鉴于此,张学良的做人行事方面,给后人的启示或经验是什么?张学良这一时期在社会层面“被舆论”的重大反差,给后人的历史启示又是什么?这是我们在授课中可以给学生预铺设的问题,便于学生思考。

其次,要引导学生从历史的时代背景出发,用历史人物生活时代的思想、态度去体会历史人物的所思、所为,不能站在今天,用现代人的眼光来观察历史问题,得出不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

通过事件和平解决,促成内战结束、政府领导抗战,故为民族危机扭转创造了契机,事变的和平解决之作用也就在此。让学生通过史料比较,从理解层面得出事变和平处理的作用,通过历史事件“丰满了人物”。

(二)以历史人物带出历史事件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德育功能渗透?我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三、四单元进行整合,以世纪伟人邓小平为人物依托,引导学生回顾邓小平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相应史实,以人物为“点”,带出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如革命年代邓小平的功绩、改革开放、“一国两制”构想、港澳的成功回归,扩展到众多历史事件这些“面”,体验和感悟历史事件的同时对伟人身上的精神品质进行参悟,在历史课堂上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和创新意识,切实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切实加强历史课的育人和德育渗透功能。

三、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追求是人物教学的终极目标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历史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情感教育优势。历史教学,不是简单地教知识,而是教做人。鲜活的历史人物从行为到舆论评价方面,都给我们丰富的启示。故当是立意于评旧人、做新人之上。 通过历史人物,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更使渗透具有震撼性。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要通过三年初中的历史教学,给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以更长时间的人生引领,这便是通过历史人物教学的价值所在。

进行人物教学除了依靠课堂还可以开展课外活动,以丰富学生的历史人物知识,补充课堂教学不足。每个单元内容学完之后,选择重点人物来让学生以口头形式加以交流,通过史论结合的方法,结合课外阅读到的内容更多地了解历史人物,进而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写作能力。

历史八下的知识点总结范文3

一、利用书本上的纲目即书本的总体框架串线

美国著名教育家、结构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杰罗姆・布鲁姆说:“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圆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同学们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运用不熟练、知识结构不系统,原因是忽视了对课本知识的整合。只有强化框架复习,将散乱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具体做法是:将大纲要求的每一个知识点,利用目录的表述把其线索化、系统化。也就是把一个个的知识点放到大的时代背景下,形成“总体框架结构――学科主体内容――具体知识要点”这样一个面、线、点相结合的知识网络体系和整体的框架结构。

例如,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目录是“侵略与反抗”,从第一单元包括的五课的课题可以知道外国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四次大的侵华战争。有侵略必然有反抗,通过整理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这一主题的理解。可以列知识结构如下:

侵略 反抗

・鸦片战争・林则徐、关天培抗击英军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洪秀全、李秀成等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黄海大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这样,通过对教材整体知识结构的梳理,就能明确某一知识点在知识结构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又如: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可以充分利用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单元的目录整合相关知识,建立框架结构如下:

二、对一些散落的零星知识还可以进行合理的联系,利用其内在的联系把这些散落的“珍珠”串起来

我们要善于把同一时期或性质相同、相近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进行概括、比较。

进行知识联系,可以是一课内容中一个事件的逻辑发展关系,如关于长征中的重大事件及其时间,可以这样联系:1934年10月长征开始1935年10月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经过这样的联系,记忆起来不是更容易、更牢固吗?

进行知识联系,也可以是一个单元内的联系,如复习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就可以通过总结“20世纪30年代日军发动的侵华事变”这样一个问题把前两课内容中的重大事件放到一起学习:“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七七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1937年八一三事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的狂妄计划)”。通过总结侵华事变,也同时总结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更契合了本单元的课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并且可以引出本单元第3课内容,总结出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三次著名战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使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铸就了抗日长城,我们才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如此利用“侵华事变――抗日”这一条线索,我们就轻松地把该单元内容联系起来了。

历史八下的知识点总结范文4

综合分析是学习和运用知识的重要环节。分析是指对历史知识进行分解和剖析,便于理解、综合及应用所学知识;综合则是将历史知识中各种要素和成分重新架构,建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这两种认知活动的组合包含着明显的创造性,之所以说综合分析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因为它要求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思考找出所学知识的联系,并进行重新构造,创造新的知识体系;或对历史现象和事实进行研究,发现其内在规律;或根据提供的材料,设计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所以,综合分析能力是一种高层次认知领域的能力,提高同学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适应高考能力要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2013年山东高考文综卷第28题为例,说明如何运用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1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

(1)据表1,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据表2,说明京师大学堂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如何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试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3)基于以上分析,概括指出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该题体现了历史学科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它以“1902~1904年的译书活动”和“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文化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试题从设计上打破了教材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割裂的状况,将西学东渐、中体西用思想、甲午战争、洋务运动等政治、经济、文化因素融合在一起,通过以综合分析“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历史事实为主的认知活动,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对20世纪初中国社会时代特征的总体认识。该题从微观知识“译书活动”和“京师大学堂”人手,探讨了宏观知识“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考查了同学们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各个设问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也有效地考查了同学们的整体思维水平。那么同学们该如何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来完成解题呢?针对部分同学的答题情况,我来谈谈综合分析能力在解题中的应用。

一、完整、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是基础

在历史学科的能力测试要求中,对历史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是最基础的能力,只有完整、准确地解读材料信息,形成正确结论,才能实现对历史问题的综合分析。本题第(1)题“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要求同学们在解读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其思维路径是从材料到结论,体现出“论从史出”。同学们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解读材料的方法不正确,只是停留在材料内容的简单概括上。如“从表格中各个国家译书的比例来看,以翻译日本的著作为主”,有的同学在概括材料时没有通过对材料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而得出结论。二是对事物特征的描述不准确,从译书类别来看,重点翻译的是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著作,有的同学回答了“翻译科学著作和史地著作”。由于对特点的分析出现偏差,从而影响了对原因的分析。又如第(2)题“京师大学堂的课程设置如何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其思维路径则是从结论到材料,即“史论结合”,考查了同学们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材料信息,说明和论证历史现象的能力。不少同学对材料中的经学科和预科阶段课程不理解,从而无法用材料的关键信息来说明“中体”这一思想。

二、结合材料信息综合分析相关史实

材料解析题的主要命题意图就是要考查同学们在解读材料信息的基础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因而试题必然以基本史实为背景,引用的材料也既能反映教材内容,又高于教材内容。不管试题切入口多小,引用的材料多新,必定与课文史实相联系,任何一道材料题的解答,都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同学们在解题时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知识迁移,对相关史实进行综合分析。如第(1)题要对译书活动特点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就必须从特点出发,结合相关史实进行分析,很多同学却没有针对特点以及时间或史实等重要信息去联系主要的历史事件,即不能由“翻译日本著作为主”去联系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也不能从“翻译社会科学著作为主”去联系洋务运动中仅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又如第(2)题京师大学堂的专业设置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应联系洋务运动在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不少同学却离开教材泛泛而谈。

三、要运用多元视角综合认识历史问题

如果我们将第(2)题的第二问与第(1)题进行对照,可以看出它们考查的思维路径是完全不同的。第(1)题要求同学们分析译书活动的特点产生的原因,这属于思维的上溯,第(2)题要求同学们说明课程设置造成的影响,这是思维的下延。两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了同学们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概括、归纳等方法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该题的亮点在于不拘泥于教材对历史知识的表述,重视引导同学们运用多元视角去审视和解读历史史实。对于京师大学堂专业和课程设置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如果运用革命史观考察,可得出“以经学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不利于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的结论;如果运用现代化史观考察则得出“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结论。可见,该题具有思维的发散性,其答案的非唯一性有助于同学们的个性发挥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重视对材料和问题的总结与升华

探寻历史事物发展规律是解答历史问题的最高目标,在解答问题时我们要通过总结与升华来发现历史各要素间存在的必然联系。本题第(3)题的设问由分到合,要求同学们探讨“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它既是对题目材料的整体认知和运用,也是对前面几个问题的综合与深化,是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的最好载体,集中体现了试题的综合性,考查了同学们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如何解答这样的问题呢?首先,要将前面的问题及解答综合起来分析,体现出综合问题需要注意完整性。试题中的“基于以上分析”就明确提出了这样的答题要求,还有的试题要求“综合以上材料说明”。而有的同学只是结合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说明,结果答出的只能是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单向的影响,而事实上,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双向的,是紧密结合的一个整体。第二,要在前面问题解答基础上有所提升,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规律,体现出综合分析问题需要达到一定的高度,而不是对前面问题的简单叠加。比如,有的同学回答“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解放”。这样的答案就没有达到综合分析问题的目的。

当然,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关键还在平常的历史复习和训练中。同学们要重视对历史知识的总结与回顾,形成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性、规律性的认识;并且要有意识对练习中的材料进行整体认知,学会对试题中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历史小贴士

中国古代的星象划分法

历史八下的知识点总结范文5

关键词:单元复习;复习的策略;记忆效能

一、编顺口溜,统领知识

复习中国近代史时,把握教材两条线:列强的侵华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将1840年――1949年,这一百多年的史实编成顺口溜,记忆方便,总结性又强:

一八四零战争起,屈辱灾难不停息;

人民抗争与探索,中共领导是核心;

反帝反封终实现,百年沧桑成回忆;

一九四九谱新曲,民族复兴看今夕。

二、理清知识线索,整合知识结构

单元复习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将教材的知识点编织起来,穿线结网,构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轮廓。例如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全球战火再起》的知识结构: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

爆发年: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二战局部爆发)

1938年,台儿庄战役,慕尼黑阴谋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

决战年:1944年,诺曼底登陆,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胜利年: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4月,中共七大;5月,德国投降;8月,日本投降;9月,日本签署投降书;10月,联合国成立

三、创设情境,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历史情境教学是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再现或创设历史情境。第一,运用多媒体创设历史情境。第二,利用文字史料创设历史情境。第三,利用生活情景创设历史情境。

四、单元复习时,注重提高学生的记忆效能

记忆效能,是指学生对自己的记忆行为影响记忆结果所特有的有效或无效的自我体验。历史学科记忆量大,教师要指导学生不断总结记忆窍门。例如,西欧走向联合的时间(1967年和1993年)。学生总结为“一九六七欧共体,欧洲联盟九三年”两句话。这样在单元复习时,一是节省了学生书写时间,二是学生复习时携带起来比较方便,还方便保存。

本文以单元复习策略的运用为例,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玉林.课堂教学:创情境体悟历史的探索与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9).

历史八下的知识点总结范文6

历史具有过去性、不可重复性,而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心切,根据这一特点,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教学条件,教学中我经常使用历史挂图、影视资料,投影、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历史事件、人物等再现于屏幕上,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一种有效途径。如,讲《盛世经济的繁荣》一课时,教师通过现场展示教具曲辕犁和筒车的模型,让学生仔细观察其结构,并与现代的曲辕犁和筒车作比较,从而掌握唐朝农业的新发展,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形成学生学习历史的推动力,使学生不至于只依赖课本的单一形式。

二、利用问题,调动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知识点给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上勤于思考,并适当加以指引点拨。这样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就能从中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后也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去思考下一个问题,从而循序渐进,得到一个良性的发展。因此,课堂提问不能随意,而应该课前精心准备,这样就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如,讲明朝八股取士时提出问题:(1)什么叫八股取士?(2)明朝为什么要实行八股取士?(3)八股取士有什么危害?(4)明朝八股取士与今天的创新教育相比有何区别?这样层层深入,调动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三、情感交流,培养兴趣

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人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情感诱发下产生的。作为教师,给学生们留下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中,一个语言幽默、亲近学生、对待学生和蔼,再加上拥有高超的教学水平的教师,往往比一个过度严厉的的教师更能赢得学生的喜爱,同时也能更好地去引导并激发和培养学生们的兴趣。历史教学过程中,从感情诱发入手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注意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实现教与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融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以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作耐心解答,爱护、关心学生,使学生喜欢教师及其所教的历史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多种活动,提高兴趣

历史知识本身就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历史教学光靠课堂上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完成课内的任务之后,还要多为学生组织有趣的课外活动。良好的课外活动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快乐的同时,也能巩固、拓展课内的知识,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各班级组织历史兴趣小组,举办手抄报、观看历史纪录片和爱国主义影片、有奖历史知识百题竞赛、历史故事会等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等活动;利用高科技的网络技术,了解家乡的历史、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知识;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使学生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学习和实践能力,更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五、链接相关学科,发展兴趣

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政史不分家、史地不分家。历史学科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教师讲授历史知识时就要注意与语文、地理、政治等学科的链接,这样学生不但能学好历史,而且还会他们带动学习其他学科的兴趣。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文章,如果不了解相应历史知识,就很难把握作者写作背景及意图;要学好历史,一定要有丰富的地理知识为基础;学好历史,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当今的政治形势,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古论今。

历史八下的知识点总结范文7

面对这种现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教师努力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一切知识入门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无,而兴趣又是靠老师适宜的指导与培养获得的。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成为教学者追求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总结笔者十几年的历史教学经验,教学中如果注重把握好以下这几个环节,往往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一、创设情景,精心导入

俗话说:美不美头一嘴,课堂上一个漂亮的开头,就是教学成功的良好开端。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准了,就为演奏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课的第一锤就要敲在学生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想的火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住。如果教师每堂课一开始就照本宣科地读教材内容,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有学生会讥讽说:“这些字我们都会读”。没有具体生动的叙述、引导,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达到预期效果。

二、图文结合,引发兴趣

川教版历史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直观的图片:有珍贵的文物古迹、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精美的艺术作品等。教学中,教师及时恰当地指导学生赏析图片,不仅能增加课堂的生动性,让课堂趣味横生,还能拉近学生与历史学科的距离,加深对相关历史知识的记忆。课文中的插图很多,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详细讲解,应根据教材大纲,把与课文重点内容密切相关的图向学生作重点讲解,引发学生学史兴趣,直观地掌握知识,进而收到很好的效果。

譬如,笔者在讲解九年级历史上册“新航路开辟”时,先让学生看地图,明确世界各大洲被海洋分割成了几大块。在当时彼此之间不甚了解,自古西欧到亚洲的通道只有陆路,但又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控制,对过往商人征收重税,这样就激发了西欧人急需开辟新航路的决心,再加上地圆学说和指南针的应用又为新航路的开辟者鼓足了探险的勇气和便利条件,开始了新航路的探险。然后教师让学生观看地球仪,找出每位航海家向东或向西航行的路线,并在路线图上标航海家的姓名和时间,这样就很直观地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掌握了知识。

三、交给方法,巧妙记忆

记忆历史知识始终是令学生们最感头痛的事。我们应当教会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多种记忆方法来巧记。人生是需要具有记忆素质的,新课程虽然不再要求死记硬背,但巧记学活才能提高包括记忆技能在内的综合素质。教师应教授记忆历史的一般方法,并教会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生活经历来创新自己的记忆方法,给枯燥的数字、朝代、地图和大事等注入自己的创意。例如,教师讲解方法后,有个学生在学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用谐音法把侵略中国的八国编成一句话记忆,即一个日本人说:“因你,我没得法骄傲(日英意俄美德法奥)”,这就很有意思,一下子就记住了这八国。当授课到初三《一战》时,笔者提醒学生可以换一种方法联系一战来记这八国,这位学生发现八国联军就是一战的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意)和协约国(英法俄美日)。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感到记忆历史知识满有乐趣,当然,只有学生头脑中存储了一定量的知识,才能活学活用,较快地提高综合素质。

四、寻找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

历史八下的知识点总结范文8

[关键词]历史剧教学 历史课堂

现在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有些现状令人堪忧:由于认为历史是副科,所以学生不加以重视,而一些老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只是在课上划出重点,然后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只注重结论的灌输而忽视结论的生成,造成学生对历史知识似懂非懂,对知识点的记忆也是生吞活剥,这样学生很快就丧失了对历史的兴趣,使得历史课堂缺乏活力和生机。

新课改《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构建具有以下特征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其一是凸现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和有效互动;其二是凸现学习主体的情感体验与活动构建;其三是凸现学习主体的合作探究与个性发展;其四是凸现学习者生活世界的联系和激励他们大胆创新。

基于以上的状况和要求,我在教学中就尝试着历史剧教学,以表演激发兴趣,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所谓历史剧教学就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或协助学生表演,创设一定情景,用简单的情节再现历史知识点或升华知识点的一种课堂艺术表现形式。它以独特的戏剧小品形式丰富了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从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最近的三年教学中开始了历史剧教学的尝试,表演形式归纳为以下两种:

(1)情景模拟

有些影视作品、小品中的某些片段与所讲的历史知识点联系紧密,能更好的说明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我就会安排学生进行模拟表演。在学习八年级下册《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时,我认为本课主要讲了十一届山中全会前后人们的社会生活(吃穿住行等方面)的变化,由此联想到赵本山、宋丹丹表演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这个小品恰恰反映了这个主题。于是我安排学生模拟表演了其中的片段“拔羊毛织毛衣”“唯一的家用电器手电筒”“住上二层小楼”“出外旅游”,这几个片段正是贫困生活与富裕生活的对比写照。课堂上,两位学生表演得形象生动,幽默诙谐,特别是那位女同学塑造的老太太形神兼备,惟妙惟肖。虽然只是模拟表演,不及小品演员演得专业,但让观看的学生有一种新鲜感和现场感,赢得了在座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和笑声,效果很好。

(2)创新演绎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历史事件和历史场景是没有明确记载或者没有记载的。这就给予学生更多的发挥想象,创新的空间。

在学习九年级下册《二战后的美国经济》一课时,我们知道二战后的美国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呈现三个特点,即二战后到五六十年代的飞速发展,七八十年代的美元危机,八九十年代的高速增长。针对三个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我搜集了三个材料,安排学生演绎出来,依据材料,又有创新。最能反映美国经济五六十年代特点的便是1969年7月21日17分40秒的美国“阿波罗号”首次登月成功。我让一学生扮演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这位学生自己设计表演在太空中的动作,我又安排另一位学生充满激情的旁白:“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讲只是一小步,而对整个人类却是一次飞跃。”两位学生的精彩演绎博得了大家的阵阵喝彩。“七十年代的美元危机”这一目的教学中,我搜集到这样一个材料:美元贬值,连要饭的也拒收美元。我将这一材料改变成一个短小的剧目,学生依据情节又丰富了人物的语言,令表演幽默风趣,巧妙反映了美元的身价大跌,在座师生笑成一片。“八九十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无疑是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我安排了“记者采访比尔盖茨”短剧,通过学生的创新演绎,我们知道了盖茨的创业历程,感受了世界首富的个人魅力和高尚品格,而且对学生的价值观有一定的影响。通过三个历史短剧的表演展示二战后美国经济三个阶段的特点,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让学生印象深刻,记忆犹新

历史八下的知识点总结范文9

首先,教师必须有很强的争对性备课。这里的备课,既包括备教材、也包括备学生,有时,备学生重于备教材。教师备课,绝不能完全拘于经验,要辩证的动态的了解自己的学生,时代、年龄、知识范围、偏好程度等等都要备。备课不到位,问题无价值,学生启而不发,达不到教学目的。举例来说,同样是中日民族冲突相关的问题,面对同一届的学生,我做启发教学时,因为年级不同知识视野有异,我提问的角度略有所不同,答案也不太一样:面对八年级的学生,我问:戚继光抗倭、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结果如何?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升到九年级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问:中日两国关系史上相继有戚继光抗倭、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等三次大的民族冲突,请问冲突发生的背景分别是什么?结果如何?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显然,这两个问题是不太一样的,八年级的学生,不适宜对这三次冲突发生的背景做对比提问,因为背景的分析,往往难于对历史事件结束原因的分析,尤其是世界历史还没有接触的情况下,对八年级的提问是不太适宜的。对历史事件结果的分析,答案也略有不同,九年级学生增加了世界历史的一些因素。同样的问题,如何提问,这当然需要要老师认真备课了。

再者,启发发问要讲究策略方式。我总结有以下十大发问方式,逐一介绍:

一、正问启发。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启发形式,依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这种方式是以用在优等生和学困生。优生直问直答,当面鼓对面锣,干脆利落,节省时间;学困生绕弯发问会不理解其中意思,回答更会有失偏颇。

二、反问启发。这是教师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和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教材上讲:“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可反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这种观点对否?为什么?学生跃跃欲试,有讲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就有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动侵略战争。有的讲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一步提出: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是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大门,变中国为商品市场和原材料供给地)战争爆发的偶然性是什么?(是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大门,变中国为商品市场和原材料供给地),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又是什么?(中国禁烟)这样使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来分析问题。反问启发,适宜大众学生。

三、观察启发。这是利用图片、实物、幻灯和录像等增强学生直观形象的渲染力,形成历史表象和形象思维,然后再教师点拨和启发讲解下向逻辑思维转化,使学生找出规律或加强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这种启发教学法,特别适宜上课精力不集中,对历史有偏见不喜欢历史的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改变部分学生认为历史就是死记硬背的不屑一学的印象。

四、情景启发。这是教师用惟妙惟肖的讲解,或是让学生演历史剧,或用电教的手段来渲染气氛,烘托主题。使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形成一种意境来增强情绪记忆,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五、推理启发。是依据历史发展中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讲《资本主义萌芽》一课时,依据修养生息政策―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的逻辑推理进行启发。不管是哪种推理,都会使学生对明朝经济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明白为什么到明朝中后期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六、判断启发。是依据史实,经过点拨,认识提高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高度上,来判断历史结论的是与非。例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科学论断,就是对民主革命时期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一一判断总结出来的。这个问题涉及大量史实,可让学生简要回答下面问题1.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与失败原因;2.洋务运动和的目的和作用;3.辛亥革命的目的与失败原因;4.北洋军阀和集团要把中国引向何处?5.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及其政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斗争的?以上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各种政治力量(农民、资产阶级、新老军阀)先后走上历史舞台,但纷纷失败退场,唯独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七、对比启发。这是讲一个问题对应的两个方面,或截然不同的历史知识加以对比。经过启发,使学生对知识内涵和外的认识。例如讲“变法内容”时,可对每点内容提问“废”的是什么?“立”的又是什么?通过一“废”一“立”的对比启发,不仅使学生那个理解看变法的内容是使奴隶制向封建过度,而且清楚地看到:变法是适应经济变革和关系变化而产生的,也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变法的意义和性质。

八、类比启发。是讲某些有共同属性的历史知识归类,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找出异同,使学生那个难把握历史知识的真。同时,对提高学生鉴别能力也大有益处。例如,将东西方在公元前5世纪的两位哲学家老子和赫拉克利特的观点进行比较。类比启发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相互联系,揭示历史大战的

九、辐合启发。是将某些历史事实进行综合,经过启发,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使学生对历史知识如愿到理性认识,获得深刻的感悟和理论。

历史八下的知识点总结范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教学;诱导;串联

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培根曾在《论读书》里这样描述历史,“读史使人明智”;一代贤主唐太宗也有“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的论断,可见历史知识的学习,对我们每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为初中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学科,地位以及意义更是非同寻常。作为历史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探究与深思。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采用情境教学法,激起学生的历史情感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地念教材,勾画重点,要求学生课下把这些全部熟读、背诵;学生则在考试的时候生搬硬套,在试卷上罗列教材知识点。我们不难想象,这样的教学方式究竟能起到多大的效果。

其实,历史是一门充满了艺术与情感的学科,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为学生设置一定的历史教学场景,让学生处在特定的场景中,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更好地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讲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内容时,我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了一段相关视频:八国联军用大炮轰炸开了北平城,到处充斥着炮声、枪声以及人们的哭喊声;圆明园,这座明珠似的皇家园林被抢掠一空,眼之所及之地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废迹遗骸;辛丑条约里大量割地赔款、被迫开放通商口岸,更是加深了中国人的耻辱感……整个课堂鸦雀无声,学生如置身于那个特殊的时代一样,充满了愤慨与悲壮。此时,我问道:“八国联军无视我们的,在我国境内四处烧杀抢掠,地践踏了我们的领土和民族尊严,同学们,作为中华民族的热血儿女,我们应该怎么办?中国又该怎么办?”“打倒帝国主义”“保家卫国”,学生慷慨激昂,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当年爱国人士常喊的口号和宣言。

在课堂上设置历史教学场景,不但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强烈的冲击和震撼,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更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爱国意识,从而实现历史教学的重要目的。

二、加强诱导和启发,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可以有效诱导和启发学生开阔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问题,使学生在兴趣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比如,我在讲到“日军侵华战争”这部分内容时,我会向学生讲的“不抵抗政策”以及后来的“国共合作抗日”,再到后来的“国共对抗”。在讲完之后,立马就有好奇、爱学的学生举手问我:“老师,为什么一直在改变对待共产党的态度?”这时,我会给予学生正确的解释:“因为代表的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它体现的是大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意志,因此在日军刚开始发动侵华战争时,处于不破坏阶级利益的考虑,实行‘不抵抗’政策;随着日军侵华战争的全面扩大,大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也逐渐受到威胁和破坏,因此才会有‘国共合作抗日,铸成抗日统一战线’的局面;日军战败,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逐渐发展和壮大,关于哪方力量统治中国的问题,国共双方有了新的矛盾和冲突,国共对抗之战全面展开,最终共产党夺得胜利,率领的败走台湾。我们撇开现在的政治局面不谈,假设现在是统治着中国,我们会怎么样呢?你们自由分组、讨论一下,然后充分表达你们的观点。”刚才的讲解已经充分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快就能融入接下来的自由讨论中。这不,学生马上就能总结他们的看法和观点:“老师,像您刚才说的那样,代表的是大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意志和利益;而我们中国更多的是无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我们的阶级利益无法代表也无法体现,因此,如果我们现在处于的统治之下,我们的阶级利益和诉求得不到体现,我们又怎么能真正生活得幸福、快乐呢?相反,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相信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三、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点串联,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历史知识体系

所谓对知识点进行串联,是指在讲解历史点时要牢牢抓住一条历史线索,利用这一条线索将其他零散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串联知识点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同时理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历史学科中存在着太多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历史事件,学生在记忆这些知识的时候往往会感到困难,即使全部死记硬背下来了,也很容易记混或者记错。因此历史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教给学生使用串联的方法,把历史知识点像串珠子一样串联起来,这样的话,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这些知识点。比如,以时间发展的顺序为线索,列出每年的大事列表……历史学科中存在着很多这样的线索,牢牢抓住这些线索,往往能将其他零碎的知识点一网打尽,从而大大降低学生记错、记混、分不清的概率。

总之,作为历史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究、不断总结经验,并将其充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去,才能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使他们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在历史的学习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强了爱国情感,真正实现了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陆志平.激活创造的潜能:南京金陵中学研究型课程探索与实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08).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李新来.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1(39).

历史八下的知识点总结范文11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适应课改发展要求,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时效,促进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1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八年级(1)、(2)班的历史与社会课,由于学生对本学科的不重视,学生基础较差,其中有几为男生调皮,爱说闲话,不讲学习,但课堂气氛活跃,布置作业及时完成,有15%的学生作业工整清晰,有15%的同学字迹潦草,书面不清晰,有一种蒙混过关的心理,总体比较好的。

二、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1、初步了解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知道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方式。

2、知道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改变了远古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3、通过文物资料,了解远古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

4、收集与交流中外古代传说,从中找出反映文明起源时期社会的巨大变化和无数先民创作文明的传说、故事。

5、通过分析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树立自觉保护文物的意识。

第二单元文明的起源

1、通过了解大河流域的文明和早期国家河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体会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

2、从古代文明的起源特点,发现四大文明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理件自然环境对人类早期历史进程的影响。

3、通过观察图片发资料,掌握文字,城市遗址,青铜器等,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4、分析县体资料,理解等级制度及其存在的根源,认识军队和刑法在古代社会的作用。

5、从蓝田人家园的变迁,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6、参与社会调查,利用书籍,网络等多种渠道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学会分析,归纳历史问题,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历史现象。

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

1、依据资料,描述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发展兴衰和基本社会特点。

2、利用资料,说明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发展过程,以及欧洲建庄园制度、等级制度和农奴制度的形成和特点。

3、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提炼,说明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影响。

4、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观察分析和说明身边的文化现象,并能进行比较和鉴别。

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绵研不绝的中华文明

1、通过本单元基本史实的学习和整合,把握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并能通过比较,发现每个时代各自的时代特色和精神风貌以及与世界文明的差别。

2、通过具体史实的学习,理解历史发展规律,树立有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3、整合相关史实,认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意义。

4、养成关注普通人生活的意识,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在学习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文化成就的过程中,培养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三、教材主要内容概括

第一单元分三课:第一课人猿相揖别;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国家;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综合探究一;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

第二单元分三课:第一课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第三课早期国家的形成;第三课告别野蛮。综合探究二;感悟沧桑巨变。

第三单元分三课: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第二课欧洲中世纪与文明;第三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综合探究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种性。

第四单元分三课: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流天下;第二课汉唐盛世;第三课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的时代。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

四、课时安排及措施

本教材授课42课时,复习6课时,测验6课时,机动6课时,总计60课时。

措施: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及时调整课程的浅,难程度,深入了种学习情况,按学习的实际情况,深入浅出,难度适应,瞄准把子,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学有作用,尽量做到教学相长。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2一、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大多数学生课堂上缺少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不注意知识点的整合,缺乏归纳分析能力,这些都是教学的不利条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改善。

二、教材内容分析

《历史》八年级下册,内容主要包括了中国现代历史部分,历史时空跨度大、历史问题高度概括、具有历史现实感和社会实践性、渗透了较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它承接《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设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五个学习单元,概述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历经的两次历史巨变,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发展过程。

三、教学任务和目标:

1、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力求向学生传授中国现代历史基础知识,基本线索,让学生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及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了解现代中国基本国情,认识新中国的建国史、探索史、发展史、外交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2、继续传授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学会归纳整合历史知识,学会从众多历史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揭示历史规律,开启联想和想象,自主探究,从学会到会学。

3、通过中国现代爱国史实,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社会主义国情教育,领袖人物的开拓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具有创新和开拓才能,掌握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本领。

四、具体措施

1、本学期继续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为己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素质、思想、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时期的的历史。

2、重点学习前五个单元的内容,为中考打好基础。

3、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教参;

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导学案,上好每一堂课;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4、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5、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6、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深入学习教学理论,搞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7、优化课堂教学。

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和学会学习和做人。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

利用学校图书室、网络及其它媒体开发教学资源,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影片等播放给学生观看,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对历史资料的理解。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3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本学期八年级历史不仅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和培养环保能力。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和增强学生素质,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第一到第二十二课的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

三、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总共分七单元,24节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历史,课本按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

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内容:叙述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共22课及乡土教材的教授。

3、重点及难点:重点是中国现代史部分,难点是认清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特点

八年级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偏科现象,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发挥。

五、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

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

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

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掌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进行德育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

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理想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

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

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

我国古代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四)培优辅差措施。

优生培养措施:

1、找学生谈心,提醒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学习目标,激发对未来的斗志。

2、进一步加强学习目的,动机教育,培养并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3、多方面收集资料,指导优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课堂上分层教学,对优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5、和学生搞好沟通,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学困生辅导措施:

1、学生谈心,帮助他们找自己的优点,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2、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3、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4、用优等生带动差生,以优促差,以实现“培优”和“辅差”。

5、适量地布置作业,定时进行检查,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4一、学生基本情况

初二4-6班的学生年龄在14——15岁之间。我所教的3个班156名学生,基本素质较好,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男女比例相当。学习态度端正,理解记忆的能力比较强,但个别同学心理素质较差,要提高他们的抗挫折力,能使学生健康成长。大多数学生在目标明确,思想上积极进取、热爱班级体,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能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任务及要求

通过对历史学科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全面的评价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使之由“学会”变为“会学”,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锻炼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教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共23课,教学中心是中国近代史,重点是教会学生爱国。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初二学生注重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措施

1、作为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研究并深刻领会思想历史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材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2、精心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对教学的各个环节精心设计,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3、讲究恰当的学习方法,精讲多练,采用多种方式,巩固练习。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优化课堂结构,做到在愉快和和谐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5、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拓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6、分期搞好单元测验。

以使对学生基本情况有所了解。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5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东莞市平均水平。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历史小论文写作水平不高。上学本班学生历史期末测试成绩平均分为89.88,合格率为98.40%,优秀率为57.14%.高于整个初二年级平均水平。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

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

一节课是四十五分种,再除去两分种准备时间,实际只有四十二分钟。我打算将课堂内的四十二分钟分成三份:前五到十分种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新课;中间二十五分钟教学新课;后十分钟练习巩固。

4、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在上一个学期,我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做得不够好,本学期我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尤其是让学生掌握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历史八下的知识点总结范文12

[关键词] 八一精神 价值维度 南昌起义 中国共产党 辩证思维

南昌起义孕育以“听党指挥、为民奋斗、百折不挠、敢为人先”等为主要内涵的“八一精神”。“八一精神”具有革命性、民族性、时代性相统一的品格特质,其境界何等宏阔深远!审视“八一精神”的价值维度,最根本的是要怀有宏观视野和大历史眼光。以不同视角来解读“八一精神”,“八一精神”就有不尽相同的认识和看法,但在基本历史价值的认识上不能含糊不清,不能碎片化地解读“八一精神”。否则,就会陷入相对主义、不可知论和的泥潭。

一、回眸历史,从中国近代以来170余年的革命斗争史来审视“八一精神”

“八一精神”在一定意义上说,即中国共产党的建军精神。此为理解其内涵和历史定位问题的出发点。1927年面对大革命失败的腥风血雨,面对异常残暴强大的反革命武装,要不要坚持革命、怎样坚持革命,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必须作出的抉择。对此,南昌起义则给出了一个初步而明确的答案。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屈服,他们挺起脊梁、奋起抗争!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坚持革命的坚强决心。八一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序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正如同志所说的,“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1]。

回溯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一个“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的国家,怎样走上强盛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均以失败而告终。1912年,封建帝制虽被取消了,民众头上的辫子剪了,但“大脑中的辫子”犹存;大小各派军阀仍挥戈相向。面对辛亥革命仅得一共和虚名的残酷事实,那个时代的中国人迷茫了,中国这艘航船究竟驶向何处?危机乃机遇。“八一功在第一枪。”人民军队的诞生,最终让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的耻辱地位,结束了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实现了近代以来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其辉煌已彪炳史册!“八一精神”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所具有的那种“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展现了共产党人面临困难和重压的科学态度!展现了共产党人敢于坚持真理、敢于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潮流之豪气!正如伟大革命先驱所言,“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2]p194。

“南昌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中国共产党人认识武装斗争的意义也非与生俱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虽参加了北伐战争,但还没有彻底了解“枪杆子”的重要性,结果在反动派叛变革命的时候吃了大亏。“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自诞生那天起,就勇敢担负起了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南昌起义的根本目的在于“救国救民”,从根本上代表了人民大众的利益,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人民军队历经了近90年的峥嵘岁月,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建立新中国,为捍卫国家,立下了不朽功勋。在当今世界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人民军队成为保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钢铁长城。

二、结合国情,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开辟的视角来审视“八一精神”

同志曾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3]p1471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使许多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变了世界观,成长为早期共产主义者,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时期中的历练,为人民军队的诞生和“八一精神”的形成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提供了历史契机。

中国共产党人笃信马克思主义,相信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实践了马克思主义,但在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探索自己的革命道路上,并不盲从共产国际。“八一精神”体现了以、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迎难而上、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抛弃对共产国际代表的过分迷信,毅然发动起义;流沙会议决定部署南昌起义部队今后的行动计划和由地方党组织护送领导人撤离战区等工作;南昌起义军余部历经艰险而百折不挠,在等率领下,通过“赣南四整”,深入农村开展土地革命,发动群众武装群众,最终与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使初创的人民军队凤凰涅、浴火重生。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以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支军队的崭新面貌呈现在中国人民面前。

也正是南昌起义的“第一枪”,全国各地才陆续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武装起义的若干枪。“第一枪”在革命者的内心深处已定格为一种不惧艰险、勇于登攀、敢于胜利的精神品格和坚定信念,正是在这一信念的坚守和展望中,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才得以开辟。南昌起义所孕育的“敢为人先”的“八一精神”血脉更维系着革命者的信仰、意志、团结、探索、创造和奉献,从而使他们跨越一道道障碍,历经劫难而壮志不减,反而焕发蓬勃生机。真正的革命者从风雨如晦的暗夜起航,劈破斩浪、无私无畏,演绎了一个又一个传奇!南昌起义中许多革命者承继“八一精神”,纷纷到达全国各地接续奋斗,创建或参与创建了诸如“式”“式”“式”“李文林式”等根据地,显示出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过人胆略!南昌起义是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革命道路“伟大开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诚如同志所指出的,“南昌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开篇”[4]。

三、立足现实,从实现中国梦这一宏伟的奋斗目标来审视“八一精神”

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真正把中国人民带上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从蹒跚学步的幼年迅速成长起来,历经一次次血与火的锻造,从苦难走向辉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八一起义打响于南昌,这是英雄城儿女的荣耀,是赣鄱大地儿女的骄傲,也是中国人民的自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发展是贯穿始终的不变逻辑。而“八一精神”是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对于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弘扬“八一精神”,必须践行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以非凡的政治勇气推进全方位的改革,敢于攻难关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之束缚,以奋发有为的状态,准确把握群众利益诉求,冲破各种使改革停滞不前的阻力,突破薄弱环节,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八一精神”昭示着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传承“八一精神”,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永葆进取意识,有利于激发干事创业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解决发展所面临的诸多新课题。今天,大力践行 “八一精神”,努力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我们就能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阔步前进,不断抒写中国梦的崭新篇章。

四、增强自信,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角度来审视“八一精神”

一般而言,党史文化表现在物质、制度和精神等三个层面,以精神层面为核心。精神是人类创造活动的成果,它是文化的一种反映。“八一”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八一文化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军队、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所体现出来的丰厚文化意蕴,彰显了红色文化的韧性和主体精神。“八一精神”伴随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是党史文化在精神层面的集中体现,它印证党和军队的光辉历史。

文化自信是弘扬中国精神的“源动力”,是凝聚中国力量的“向心力”。同志曾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5]。“八一精神”作为一种新的政治文化现象,体现出红色文化丰富的历史情感和文化创造激情,赋予红色文化以潜质,使“八一精神”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红旗渠精神等等一道,构筑起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竖起的一座座丰碑,构筑起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所形成的完整的精神序列。可以说,“八一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蕴涵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有着伟大的历史价值。

“八一精神”在形式与内容上有着特定的物质载体和丰富的精神内涵,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革命风格的光辉体现,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血脉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深沉积淀,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传承和弘扬的人文精神,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科学性、开创性等特征。“八一精神”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愫,实践了为民奋斗的民本理念,闪烁着人民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芒。这一精神既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呈现出其特有的个性。新的时代背景下,弘扬“八一精神“的文化性,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中,大力弘扬“听党指挥”的精神,形成感召力;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激发创造力;大力弘扬百折不挠的精神,增强向心力;大力弘扬为民奋斗的精神,生发凝聚力。

五、放眼未来,从长时段的历史后馈性来审视“八一精神”

在历经时间积淀后,历史往往显得更加明晰。历史的后馈性,即任何历史发生后,伴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它对于后来历史的发展所发生的影响会发生相应变化,任何具体的历史对于未来的人类进程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悠远绵长的特点。这一特点使得后人普遍注意从长时段来评价历史任务与历史事件。

“树高千尺不忘本,水流万里总思源。”“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已取得的一切成果也会丧失,还能奢谈什么!南昌起义的影响远不止于其特定的年代,它会不断延伸下去。穿越历史风云,人民军队站在了强军兴军新的起点上,“中国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为此,对于“八一精神”历史价值的认识,就不能静态地止于过去的历史,而须放眼于中国与世界未来的发展,就是要在世界和中国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中来考察成败得失,从中国和世界现代化的整体延续性上去把握其价值。伴随时间的不断延续,“八一精神”的历史价值会愈加彰显!

“八一精神”历久弥新。“八一精神”,是立于时代先锋的象征,是勇立改革潮头的信念。“八一精神”,它曾见证了一支伟大军队的诞生,见证了风起云涌的历史巨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它必将见证中国梦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07-07-01.

[2]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