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儿童体育论文

儿童体育论文

时间:2023-01-29 21:51:43

儿童体育论文

儿童体育论文范文1

笔者根据同文数据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86.5%,再推算出14岁及以下农村留守儿童为2000万人。从2005年至今,我国外出务工人数程增长趋势,随之流动儿童的总数也在不断增加,在此期间,留守儿童所占比例虽然有所下降,但留守儿童总数与2005年相比程巨幅增长。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留守儿童6100.55万人,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到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及本学校电子图书馆大量查阅相关的文献,并进行整理归纳,写出文献综述,为本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切实的理论依据。

2.2问卷调查法

通过查询量表及在导师指导下设计问卷,采用和全面覆盖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该镇初、小学校的初中生和小学高年级学生班级发放并回收。

2.3数理统计法

问卷回收后,进行数据整理,并通过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归纳和分析。

3.问卷信度及效度检验

2014年12月上旬,问卷设计完成后共寻求5名专家进行效度检验,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名,检验后确定问卷有效。2014年12月中旬向蒙城楚村镇楚店村25名学生进行问卷发放及回收,12月底再次对该25名学生发放并全部回收。经检验,两次检测相关系数为0.937,确定问卷有较高的信度。

4.数据分析

4.1现状分析

表1你一般一周进行几次体育锻炼?(留守)表2你一般一周进行几次体育锻炼?(非留守)表1与表2数据对比显示,留守儿童每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上较非留守儿童有较大差异。留守儿童中每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达到三至四次以上仅占总体的30.6%,而非留守儿童中这一比例则达到了55.4%;在基本不去这一选项上,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选择比例则相差9.8%。由此可见,留守群体的课余体育锻炼状况明显差于非留守群体。

4.2影响因素分析

4.2.1家庭因素

爸爸妈妈会经常询问你的身体状况吗?*你一般一周进行几次体育锻炼?交叉制表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父母对留守子女的健康的关注也是影响留守儿童可与体育锻炼的一大因素。数据显示,父母对留守子女身体状况的关注程度与留守子女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呈正相关。表4你现状和()生活在一起?从留守儿童监护的类型来看,有73.5%的留守儿童是与自己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农村没有广场,更没有一群群的广场舞大妈大爷们。因此农村老年人中的大部分对体育锻炼的认识都很模糊,或者直接曲解,认为做家务,在田里劳作就叫做体育锻炼,更不会带领孩子在闲时进行体育锻炼。有4.7%的留守儿童是寄居在亲戚家的,而亲戚对孩子的照顾大都仅限于吃饱穿暖,很少能顾及其他方面。最后有2.4%的学生自己独自生活,最多限于附近邻居偶尔帮忙照看,这种情况下,孩子能够照顾自己的温饱与学习已经不易。

4.2.2学校因素

学校是义务阶段学生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最适合的场所,学校体育更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培养体育兴趣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表5体育课经常是怎样上的?中小学体育课堂出现“放羊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有较长的一段时间,自有关部门对学校体育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调整与规定后,中小学的体育教育现状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在农村由于监管力度不严格、考察制度不够完善等原因,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表8显示,在所有调查对象中仅有47.7%的学生能够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正常接受体育教育,有43.4%的学生上课以自由活动为主,由此可见,“放羊”的体育教学模式依然大面积的存在于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课堂中。表6你体育课经常的上课内容是?

4.2.3场地设施

表7你经常在什么地方进行课余体育锻炼?表7显示,仅有5.9%的人有条件到相对专门的体育锻炼场所进行课余体育锻炼,除去在学校内进行锻炼的人群,有56.3%的人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体育锻炼场所。表8你认为最影响你可与体育锻炼的原因有哪些?从表8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出在众多影响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中,有过半的的选项指向缺乏场地器材和缺少指导这两项。由此可见,此两项是当前最为影响该县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的环境因素。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当前蒙城县农村留守儿童课余体育锻炼现状不容乐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校体育开展与城市中小学相比差距太大,学校领导不够重视体育教育,教师专业素质较为低下,“放羊式”的体育教学模式依然盛行,出现重形式不重实质的现象;课堂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不能起到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作用。其次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在外,孩子由祖辈隔代抚养或者寄居在亲戚家更甚至独自一人生活,这些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不喜欢与人交流。祖辈大都没有什么文化,对孩子的教育局限于基本的温饱问题,不懂得如何对孩子进行培养,更不会去主动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最后,农村体育锻炼环境较差,没有场地器材,没有人指导,每天放学后要做家务等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

5.2建议

5.2.1学校方面

从上到下的重视体育,重视学生的身体的健康发展,关注学生成长,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成长。增强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开拓知识面,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与必要性,让学生自主的进行课外体育锻炼。规范监察与考核制度,逐步促进体育课堂走向正规化。

5.2.2家庭方面

父母外出,应该经常关注留守在家的子女,经常打电话或通过网络等方式关注子女的成长。相对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缺乏亲情,在课余时间所受的关注很少,很容易犯错误。父母的关注与督促能为孩子标明前进的方向,培养适合孩子的业余兴趣,也能及时的引导子女健康的成长。

5.2.3社会方面

儿童体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学前教育;儿童文学;教学模式

一、建构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儿童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依据

儿童文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儿童文学是幼儿园的所有教学环节之中最重要的内容或教学资源,在幼儿园的五大学科领域中语言、常识、计算、美术、音乐等课程乃至游戏中,都涉及大量的儿童文学内容,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教学的思想理念及教学方法的探究就显得尤其重要,它们事关未来幼儿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以及日后从事幼教事业的能力和水平。

至今,在中国高等师院校中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儿童文学教学一直是参照中文专业的教学模式设置的。现有的儿童文学教学体系都是沿袭中文专业体系而来,而忽视了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和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目前儿童文学教学存在着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重理论研究,轻教学研究;二是重学科理论,轻专业特色。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色、学生实践技能等都与中文专业有所区别,显然,中文专业的儿童文学教学体系及模式不能真正适合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更不符合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且现在所有儿童文学教学中,由于缺乏对高师院校儿童文学教学的研究与探讨,因此高师院校儿童文学教学改革的步子是极其缓慢的。[1](P.18)故而建构一个具有“适用性”和“实效性”的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儿童文学教学模式非常必要。

“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双重的教学任务:既要提高学生儿童文学综合素质,又要培养学生对文学学习的转化运用能力。”[2](P.20)从专业发展角度,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向,考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前教育与职后实践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就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素质而言,未来的幼儿园教师需要具有完备的知识结构,不泯的童心和爱心,以及对儿童文学作品的独特的感悟能力、审美鉴赏能力、讲述创编以及表演能力等。

《现代教学论》中关于教学模式的定义是:“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它以简化的形式稳定地表现出来”。[3](P.108)我们建构的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儿童文学教学模式为:“史论析理――名作读赏――创编表演――教研训练”,这一模式完全是依据云南师范大学儿童文学博士生导师王昆建教授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的“两个统一”和“两个侧重”而建构的。所谓“两个统一”即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性教学与继承性教学相统一,教学形式的开放性与传统性相统一。所谓“两个侧重”,即在理论学习中侧重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侧重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4](P.21-22)因此,该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这一新的尝试会为从事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儿童文学教学的同仁们,提供可借鉴的依据或材料,也将使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儿童文学素养以及儿童文学实践能力有所提高。该教学模式能够适应当前国内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儿童文学的教学研究趋势,完全符合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能够缩短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生职前、职后的距离,有利于他们毕业后高质量地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二、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儿童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容

“史论析理――名作读赏――创编表演――教研训练”模式既继承了高师院校中文专业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儿童文学的“史论析理――名作读赏”部分的要求,又突出了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特色的实践部分“创编表演――教研训练”部分。形成了从知识到技能,从学习到运用,从学院到幼儿园的完整教学体系,其强调了师范性,突出了学前教育的职业特色;强调了学科性,突出了专业特色;强调了文学性,突出了技能特色。既重视了学生儿童文学素养的培养,又提高了学生教学科研水平。

“史论析理”主要讲析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儿童文学中外发展史。“史”即儿童文学史,包括对儿童发展进程的详尽阐述及各阶段经典作品的评论。“论”即儿童文学基本理论,包括本质论、文体论、创作论。[5](P.28)这一环节贯穿始终,但主要是在儿童文学教学的前几部分。必须通过儿童文学的教学,让学生把握中外儿童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从而使儿童文学成为高师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6](P.75)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以“史”为经,以“论”为纬,侧重析理同时兼顾系统性。析理就是指要深刻理解具体的儿童文学理论,分析事例,找出规律;把事例概括出来,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个别到一般,从而深刻地掌握运用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达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可以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较好地把握作家作品的韵味和内涵,了解古今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及其规律。“史论析理”构成儿童文学教学的基本框架,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遵循教材的编排模式系统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学生能占有一定的理论并学会运用理论指导阅读,鉴赏,创编等实践。

“名作读赏”主要是指培养学生阅读感悟和体验鉴赏儿童文学经典作品的能力,是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融注于理论教学中。在文学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文学,促使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体现在具体的实施中,则要求教师了解文学接受的规律,顾及学生引起性别、年龄等特点儿显示的接受特点和文学期待,使文学阅读适应于不同学段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趋向、想象力发展程度和语言把握能力。”[7](P.11)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幼儿园教育的内容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其中语言教育的目标有培养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同时语言教育要求幼儿教师能够“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由此可见,成功的儿童文学教学,能够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儿童文学阅读鉴赏能力,提高自身儿童文学素养,为日后从事幼儿园教学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以及对儿童进行文学熏陶和阅读指导做好必要的准备。

“创编表演”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儿童文学的创作编写以及当众表演的能力,这是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阅读赏析的基础上提高儿童文学的创新实践能力。创编表演能力的培养使得儿童文学教学贴近儿童本位,使教学具有文学和职业培养的针对性和儿童性,更能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儿童文学的兴趣和动力,在这一教学实践活动中,体现了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和职业能力,体现了儿童文学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很好地实现了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这一环节有别于高师院校的中文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的能力培养,在中文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能力培养中,更加强调创编能力而不强调表演能力。而学前教育专业在儿歌儿童诗朗诵、故事讲述和儿童戏剧表演方面更突出了自身专业的特色和职业要求,同时在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方面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整个编演过程中,同学们相互配合、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教研训练”主要是指培养学生教学科研能力,在理论学习上登上一个新台阶。“教”是指学生们在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鉴赏水平后,不但能够自己阅读鉴赏经典儿童文学作品而且还能够引导儿童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儿童受到文学熏陶和语言教育。“研”就是指本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既要培养学生对儿童文学基本原理的了解和掌握,积累和读赏相当数量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儿童文学科学研究能力。把握儿童文学的自身美学特质和发展规律,了解国内外儿童文学的动态研究,并且能够根据所学专业深入了解儿童,描写儿童,教育儿童,研究其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如何运用儿童文学有效地积极地启蒙和熏陶儿童,在发展儿童的语言基础上,引导儿童热爱文学,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和优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使其具备一定的儿童文学鉴赏指导和创作能力,更好地为幼儿教育事业服务。

“史论析理――名作读赏――创编表演――教研训练”教学模式能够使学前教育本科专业。

学生充分掌握儿童文学理论,完成培养目标,具备以儿童文学理论鉴赏文本的能力、创编儿童文学常见文体的能力、表演儿童戏剧的能力,同时形成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在这一儿童文学教学模式的实践中,以教师为主导,讲授与指导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读赏、讲述、创编、表演、教学、科研一体化,强化职业技能,全方位培养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儿童文学素养及实践能力。课前:学生三分钟背诵儿歌、儿童诗或讲故事;课上:分组讨论,每堂课每小组必须提出一个或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能回答或探究一些实际问题;课后:利用网络读赏儿童文学作品和展示学生创编作品,撰写小论文。同时我们实行儿童文学教学培养思路“三结合”,即“学・教・研”结合――“读・写・演”结合――“学院・幼儿园”结合。这样就将儿童文学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前课上课后,使儿童文学教学具有“专业性”、“文学性”、“适用性”、“实效性”的特点,达到了既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又培养了学前教完全可以胜任未来幼儿园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周晓波.高师院校儿童文学教学现状与发展前景的思考[J].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2]王昆建,王娟.略论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定位[J].昆明学院学 报,2010,(2).

[3]赖志奎.现代教学论[M].浙江: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

[4]王昆建,王娟.略论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定位[J].昆明学院学 报,2010,(2).

[5]彭应.儿童文学教学中的史论结合策略[J].文学教育,2008, (5).

儿童体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实践课程 高师院校

儿童文学在中小学教学和幼儿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小学的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教学内容涉及大量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据统计,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占80%;就幼儿园教育而言,在幼儿的语言、常识、计算、美术、音乐乃至游戏活动中,都涉及大量的儿童文学内容。儿童文学以其浅显生动的内容、丰富多样的形式、活泼明快的风格吸引着儿童,对他们身心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儿童文学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在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人才为宗旨的高师院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目前,很多师范院校对儿童文学的重要性,以及儿童文学课程建设等问题达成共识,儿童文学的教学和研究有了很大发展,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课程及教学体系。然而,在儿童文学课程建设中,对实践课程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践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儿童文学教学现状

纵观当前师范院校儿童文学教学,重点还是在理论学习上,注重培养学生儿童文学理论素养和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分析能力。

(一)教材的选用和教学内容的确定。

目前通行的、使用率较高的儿童文学教材主要有:黄云生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浦漫汀、张美妮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方卫平、王昆健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王泉根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首都师大出版社,2008年)。这些教材普遍以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为主,重点阐释儿童文学的本质论、文体论、接受论等,有的教材加入了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史及文学作品的选读。

教材的编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内容的安排,多数高校形成了以论、史、文三者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是对其自身规律的揭示,是对儿童文学创作规律、阅读规律的探讨,对基本理论的讲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科理论素养,因而,理论居核心地位;文学史是对儿童文学发展历史的回顾,了解文学史,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儿童文学发展的概况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儿童文学精品,这是学科发展的脉络;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标志着儿童文学发展的最高成就,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独特的美学意义。这三者在儿童文学的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

(二)儿童文学学科培养目标的定位。

一般说来,儿童文学学科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底蕴、深厚的儿童文学素养、执著的探索精神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创新人才。具体来看,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扩大关于儿童文学的知识面,提高儿童文学素养;掌握儿童文学常见文体的特点;培养分析和鉴赏现当代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初步学会创编儿歌、短小的故事和童话,等等。培养儿童文学感悟能力、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今后从事小学或幼儿园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尽管各高校普遍提出将儿童文学理论教学与儿童文学实践、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起来,然而,更多还只是停留在表面,诸如引入幼儿园或小学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像儿歌、儿童诗、童话、故事,进行分析、印证,效果还不够明显。

二、儿童文学实践课程的阐释

所谓实践课程是以获取实践性知识、发展实践智慧、形成实践能力为主旨的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并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应用与实践的课程。实践课程强调的是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为核心,激发与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及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目的是想通过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应用和实践来达到学习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儿童文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在教学中,不能仅满足于儿童文学理论、文学史及文学作品的学习,还应该开设适当的实践课程。儿童文学实践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及儿童文学素养的多个层面,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宗旨开设的,它可以拓宽学生的儿童文学视野,提高学生的儿童文学审美能力,培养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儿童文学实践课程,一方面是培养、提高学生儿童文学领悟能力、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程,如儿童文学欣赏、儿童文学创作、儿童文学表演等,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另一方面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儿童文学教育实践。

三、儿童文学实践课程建设的探讨

确立科学系统的儿童文学实践课程体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多方面探讨,不同的实践课程有不同的特性。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

1.儿童文学欣赏实践

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儿童文学欣赏是人们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时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是由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引发的一种艺术思维活动和审美活动,是对儿童文学作品整体性的感受、体验和认识。未来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儿童文学欣赏能力,更要具有引导学生儿童文学欣赏的能力。

儿童文学欣赏课程主要讲授中外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作品,兼顾各种不同体裁的作品。因为儿童文学的创作者及其创作过程都有其特殊性,所以,儿童文学欣赏的重点有别于一般的文学作品的欣赏。儿童文学欣赏的重点是品味作品中独特的“童趣”、找到作品中的“共鸣”。

2.儿童文学创作实践

儿童文学创作是儿童文学理论学习,特别是儿童文学文体理论知识学习后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以儿童文学基本题材理论为指导,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自己熟悉的儿童生活场景进行的写作实践,包括创编儿歌、儿童诗、儿童故事、童话、寓言等。如果说儿童文学欣赏是侧重于培养感悟文学美的能力和提高内在修养水平的话,那么创作实践活动更多的是培养再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学生将来从事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与儿童密切接触,共同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熟悉他们的生活,可以为创作积累素材。他们又有儿童生理、心理知识,是最适合创作儿童文学作品的群体,因此在理论学习和作品阅读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儿童文学创作要求和技巧进行创作实践,并在老师指导下领悟儿童文学创作真谛,这对发展学生的兴趣,写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儿童文学作品表演实践。

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以其生动的形象、鲜明的节奏、通畅的语言、浓郁的情趣天然具有表演因素,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表演形式展现,如儿歌、童诗、散文诗的诵读,儿童故事、童话的讲述,儿童戏剧文学的舞台演出,等等。将一定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品以表演的方式表现,能使儿童文学作品由平面变为立体。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地体会作品的情感,而且要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表现出来,使作品的情节和形象更加鲜活。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阅读欣赏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表演水平。在表演过程中,综合运用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4.儿童文学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运用

教育教学实践包括在校内开展模拟教学活动和到小学参加教育见习、实习活动,要在这些活动中渗透儿童文学意识,巩固和体现儿童文学的学习效果。

儿童文学运用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培养儿童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和文学素养,以及对作品的整体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对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倾听、故事教学、儿歌教学、木偶剧、童话剧表演(包括情景表演)、幼儿图画书创作、儿童文学活动环境创设等,都是儿童文学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帮助学生发改编、上演课本剧,还可创编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儿歌、故事等,使教学活动富有情趣,提高教学效率。

这些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巩固儿童文学理论,而且可以为他们从事教育工作能提供很好的基础和经验,增强学生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能力。

以上各种实践教学活动使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互相协调、配合,能总体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学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并能使学生有儿童文学特长,在语言表达、写作水平、表现能力、知识积累等方面有突出表现。

(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

实践课程的教学要注意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实践、合作探讨、共同提高。同时应该根据不同的实践课程,兼顾学生的兴趣、特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

如欣赏课程既可以采取教师引导欣赏作品,又可以由学生合作讨论;而那些优美的儿童诗歌、儿童散文,则可以通过诵读的方式进行欣赏,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文字、音乐、画面结合欣赏;对于经典的童话、小说作品还可以先改编成舞台剧,再由学生表演,将欣赏、创作、表演结合在一起,综合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儿童体育论文范文4

近年来,儿童文学之于语文教学的意义,重新被凸显出来。孙建国的新著――《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出版),正是当下儿童文学研究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融合。

《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为江苏省教育教学改革实验课题研究成果,被收入了教育部高校社科文库。整部论著的理论框架以儿童文学视野为依托,紧密联系小学语文教学,探讨语文教学与儿童文学的密切关系、语文教学中的儿童观、语文教学组织者的儿童文学学养等问题,实现了儿童文学对语文教学研究的一次较为成功的介入。

儿童文学有自身的理论言说空间,并与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儿童文学美学形成交叉。从儿童文学的研究向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层探触、融合,对于儿童文学教育而言,是具有实效性的。孙建国作为一个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的跨界研究者,以交叉的视域,有机融合了上述学科的理论,给我们带来不小的惊喜。

该论著探讨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时,追本溯源,从1922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小学国语课程纲要》入手,步步展开,直到当代的新课程标准,脉络清晰,渊源尽现。尤其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入手展开“弊病”的分析,是一种本源的探讨。语文教学不同历史时段呈现的现象,各种问题的症结,都源自于此,无论是片面追求工具性还是片面追求人文性,都将为实际语文教学带来偏颇;不能兼顾统一,弊病自然滋生。

心理学的介入给孙建国立论以科学根基。儿童文学是伴随“儿童”这个区别于“成人”的个体而从文学中独立出来的,心理学的理论有助于剖析差异背后的原因。曾经,发生认识论原理为儿童文学找到了接受之维三层次的根源,人类学的知识为儿童文学美学勾勒了儿童原始思维的面貌。论著中明确提出,“儿童的天性是快乐、自由、游戏”,语文教育要尊重儿童天性,要发掘儿童的“灵性”,守护儿童身上“本能的缪斯”;提到儿童阅读接受行为的特殊性――“偏重直观感受,易于情感投入,善于模糊解读,拙于鉴别评价”。当我们对“儿童”这样的个体施以教育影响、文学影响时,心理学理论的介入就显得甚为可贵。

探讨儿童文学的相关问题,必然绕不开“儿童观”的问题。在儿童文学作品进入语文教学环境、承载教育使命时,儿童观的问题会凸显出来。该论著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儿童观的生态意义”这一问题,直指语文教材编写中儿童观的缺失,冷静分析教材以成人的视角看待儿童,用名人、伟人的标准来要求儿童的“成人本位的儿童观”,甚至是“名人本位的儿童观”;并发人深省地提出,“一味地让学习来侵略一切,同样还是传统成人本位对儿童藐视的产物”。在论者的剖析下,我们看到,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的确是混淆了“完美”、“理想化的人”与“真实”、“大多数的人”;混淆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学熏陶的概念。在这种状态背后,我们看到了文学、儿童、儿童文学的集体缺席,看到了成人对儿童进行的文化控制与霸权。

应该说,近年来关于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论著为数不少。但很多时候,二者虽然共处一书,却是“同戏不同台”,“你方唱罢我登场”,各自构成论著的一部分。这部《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则真正实现了针对语文教学主体的论述,儿童文学理论贯穿始终,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交相呼应。尤其是,著者以此为课题,牵头十个教学基地,联合教学第一线的优秀教师共同参与研究,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的资料信息,也使论著获得了充分的实践指导意义。那些来自教学第一线的调查,如同为语文教学把脉,屡屡切中要害:阅读教学中偏重认知教育,冰冷肢解作品,老师惯于“强势引导”,导致学生在所谓的“正确答案”面前如履薄冰,举步维艰;课外阅读中,教师放任自流,学生阅读面狭小,与丰富的少儿出版物形成强烈反差;教师在教学上模式化、简单化,与儿童文学精神背道而驰……

应该说,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很多方面的确已经把住了语文教学缺失之脉,不少关于语文教学的论著也关注了相关问题,但遗憾的是,一到实际教学中,师生又被双双拽回了原貌。理论已经走向了前面,如何让它在实践中得到落实,是最为艰难的。在孙建国的著作中,我们可以读到针对每种语文教学内容的、具体的实践指导和教学范例。这源于课题组在教学第一线的砥砺与积累,也是这部著作最见效力的地方,它带给了我们一种践行的期待:让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理论真正地走进并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落户、生根、枝繁叶茂。

儿童体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教学技能;培养

儿童文学课是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必学课程之一。儿童文学课程是学前教育所有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内容,因此学前教育儿童文学课的教学思想及其教学策略的探究显得特别重要,直接影响着未来幼儿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和胜任未来教育任务的质量。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儿童文学课程时必须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学习,探索高效的教学策略,为之后的学前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一、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的意义

儿童文学课是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学的课程之一。学前教育系统中幼儿教学语言、常识、计算、美术、音乐等五大教学领域中都蕴含着许多儿童文学知识,认真学好儿童文学课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做好幼儿教育工作的基础,关系到幼儿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及其日后的教育水平和质量。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一直将儿童文学教学以中文专业的教学模式来设置,实际的儿童文学教学体系是承袭中文体系教学模式而来,极大忽视了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的专业特色及其独特魅力。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后大多要走上素质教育前线岗位的教师职位,他们的整体素质也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儿童文学课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学的课程,是儿童接受新事物的教科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树立儿童的文学意识,有利于今后儿童知识的培养以及儿童人格的健全等。同时,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对象是以低龄幼儿园儿童为主,这一时期的儿童心智发展尚未完善,认知能力较差,作为他们的直接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认识到幼儿文学的重要性,积极地学习儿童文学课,以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来督促幼儿的心智发展,顺应儿童的发展天性,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上要重视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儿童文学的学习,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便于能够胜任今后的幼儿教育工作,满足学前教育要求。

二、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现状

儿童文学课是以儿童的视觉为立足,关注幼儿生理以及心理特征的教科书,拥有很强的文学性及可读性,有利于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课程,对学生今后的教育任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文学课上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性,积极的提高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及其教学水平。然而,当前的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学生技能培养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的提高,同时也对今后儿童的发展产生了间接的不良影响。首先,教学模式相对落后。在展开儿童文学课教学时,部分教师依然没有创新教学模式,持续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你听我说”的教学方法早已无法适应当前的实际教学,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听课效率不高,参与热情低下,外加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机会不多,使得整个课堂氛围非常压抑、无所谓,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对学生儿童文学课教学技能的培养;其次,实践教学力度有限。儿童文学课对学生的实践性要求较高,学生必须掌握好理论知识,还必须懂得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学前教育中,但是现今的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严重脱节,教学中没有作出明确的教学目标,也缺乏对儿童文学课上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相关要求,使得学生的真正实践机会较少,很多学生只能“纸上谈兵”对知识的理解只局限在理论知识上,学生教学技能得不到提高;最后,考核方式不合理。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检验教学质量,进而对教学进行有效的整改。但是,考核的不合理却也是制约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的重要问题。当前儿童文学课的考核方式都以考试形式来完成,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只注重学生的卷面考试成绩,而学生教学技能并不是通过卷面考试就可评估出来的,这样忽视了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学生技能的考核评价,学生的文学素养高低得不到体现,考核内容不够全面。

三、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的对策思考

(一)夯实学生儿童文学课程理论基础

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儿童文学课学习过程中,仅仅学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提高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儿童文学基本理论知识,才能有效的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技能,做到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的合格要求。面对当前的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教学现状,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性的改革教学方式,儿童文学课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理论基础的学习,体现出职业教育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夯实学生儿童文学课理论基础与强化学生教学技能联系并重。儿童文学课的理论知识主要以教学内容的适用性为基点,需要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又要可以指导实践教学。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整合教学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想融合”作为课程教学手段,对儿童文学基本理论进行教学过程中并结合理论指导学生的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二)加强学生校内儿童文学实践能力

培训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学生教学技能培养,需要加强学生校内的儿童文学实践能力训练。儿童文学课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在对儿童文学的各种实践及其模拟训练中,把培养学生教学技能列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教学实践并重,并加强学生的实际训练强度,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训练,教学能力及其教学思维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例如,根据儿童文学课程中文学作品的不同特点和表达形式,对学生也应采取不同而相适应的教学技能培养训练。比如,“儿歌”,这是学前教育活动中比较常见的方式,依据幼儿的审美特点,教师必须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儿歌朗诵及其表演训练,使得学生可以在教学中带动幼儿学习儿歌的效率。

(三)强化与幼儿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校外资源

为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儿童文学教学技能,应该加强与幼儿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学生真正深入到实际的幼儿教学机构中,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技能的提高。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策略最有效的便是让学生自己深入到真正的幼儿教学环境里。为此,在儿童文学的是实践教学中,可以邀请有关学前教育的优秀教师来与学生进行教学演示或演讲,同学生一起沟通,哪些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儿童文学素养,解答学生关于儿童文学课所学知识的困惑,尽可能的提供给学生前线教师的教学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完善学生见习及其实习的相关工作,在学生的教学实习中聘请相关专业教师来指导,有效提高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促进学生教学技能的不断提高。

(四)改革考核机制,提高学生的实践观念

为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学前教育儿童文学的考核应该作出有效的改革,将学生的教学技能列为考核重点,比如学生技能的展示、教学案例的编制,活动的参与度等作出相关的比例安排,要实现“教学做”的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中,教师必须完善当前的教学考核机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关注学生实践观念的提高,给学生传达实践的重要性思想。儿童文学课教学中将考核方式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卷面理论考试,一部分为学生教学技能的考核,以此综合提高学生的教学整体技能素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的一线教师,也是幼儿关键的启蒙老师教师,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儿童文学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课程的重要内容,在儿童文学课上培养学生教学技能有利于学生胜任今后的教学任务,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因此,必须深入分析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提高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进而保证今后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冬梅.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学生教学技能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13,11:153-154.

[2]喻晶晶.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的技能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26:34.

[3]王静敏.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儿童文学教学模式探究[J].世纪桥,2013,05:65-66.

儿童体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儿童图书馆学 儿童图书馆 图书馆史

分类号 G258.7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ren's Library Study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Yuan Lihua

Abstract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children's library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in the community,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ldren's library in our country has achieved many accomplishments. This paper tries to probe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children's library science from the age surroundings of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which the children's library generated.

Keywords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Children's library Study. Children's Library. Library history.

儿童图书馆是伴随着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而产生的,其最先起源于英美日等发达国家。早在18世纪末,英国的儿童图书馆就已经初见端倪。19世纪初,美国的康涅狄格州索尔兹伯里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儿童图书馆――宾厄姆青少年图书馆。19世纪末,在改良主义者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下,儿童图书馆被作为“启迪民智”的教育机构被一批文化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介绍到中国。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图书馆界掀起了一场新图书馆运动。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文化教育法令法规,在这种背景下,儿童图书馆事业开始兴起,并随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民国时期儿童图书馆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环境因素,本文将其发展过程按照时代脉络分为五个阶段进行阐述。

1 民国时期儿童图书馆学发展

1.1 萌芽时期(1895―1901)

1895年4月,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战败,随之国门被打开,国外一些先进的文化理念也随之传入国内。5月,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提出变法图强。10月,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起义虽失败了,但孙中山等革命志士发起的封建王朝、建立民主共和的号召在广大民众中传播开来。1898年7月,康有为在奏请《请开学校折》中,建议仿效德、日学制,通令全国各省、府、县、乡开设学校。儿童教育开始被大力提倡,有力地推动了儿童图书馆的发展[1]。因此,这一时期可看作我国儿童图书馆的萌芽阶段,它为20世纪我国儿童图书馆学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2 产生时期(1901―1915)

清朝末年,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面对国运的衰败,国力的软弱,社会知识界和思想界认识到“国家的强盛根源在于国民的素质”;清政府为了挽救政治危机,不得不实施新政,鼓励留学,并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文化教育方面,1909年宣统元年颁布《京师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意味着我国最早的图书馆章程由此诞生;一批留学美日欧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向外国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现代图书馆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性,开始介绍西方先进的图书馆理念。沈祖荣、戴志骞、胡庆生、李小缘、刘国钧、杜定友等图书馆界的先辈们译介了大量国外儿童图书馆方面的书籍,鼓励兴办儿童图书馆事业。由于这些文化教育界、图书馆界先知们的大力宣传和推广,儿童图书馆迅速被公众所认知并接受。

1901年,《教育世界译篇》杂志翻译的《关于幼稚园图书馆等及私立小学规则》和《关于幼稚园图书馆等规则》是最早介绍国外儿童图书馆的文章。此后, 图书馆界和教育界开始了对儿童图书馆的研究。1909年7月,蔡文森在商务印书馆创办的《教育杂志》发表了《设立儿童图书馆办法》,对美日欧的儿童图书馆作了较全面的介绍,提倡我国应设立儿童图书馆,为儿童“谋校外之知识”[2]。他首次将儿童图书馆的理论与思想介绍到中国,此后陆续有其他关于儿童图书馆方面的译著见诸于我国报刊。孙毓修在该刊上连载的《图书馆》一文中提出,“欧美多有儿童图书馆,兹事甚盛,吾国图书馆事业草创伊始,尚难别设,似可仿日本之法,于寻常(普通)图书馆中,附设一处,为儿童观书观画之所”[3]。此外,该刊在1910年2月刊《儿童图书馆》一文,介绍的是“近顷日本东京日比谷图书馆长文学士渡边又次郎特设儿童图书馆于该图书馆中”一事。具体介绍了其设立的儿童阅览室的情况,包括儿童图书的分类编目、阅览规则等。1913年巽吾撰文《英国图书馆与小学校之联络设施》,谈到了“对于图书馆利益之及于儿童,英国巴京咸市1865年之施设为嚆矢,在当时英格兰采用公共图书馆法的市中,只有该市创此新事业,颇著成效”。并且对1882年的诺定昂少年图书馆、1884年的利智少年图书馆等具体情况做了介绍[4]。

1.3 发展时期(1915―1924)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1915年,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深受西方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影响的进步知识分子开启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为儿童图书馆的建立提供了社会基础。1919年5月,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来华,传播他的关于儿童本位主义思想,对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教育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儿童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为我国儿童图书馆的建立奠定了舆论基础。1919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定《废除教育宗旨宣布教育本义案》,明确要以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为理论基础,强调儿童本位教育。1915 年,教育部先后颁布《通俗图书馆规程》《图书馆规程》,此后又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法令法规,这些都为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此背景下,儿童图书馆事业初见端倪,并在20世纪20年代进入了较快的发展阶段,有关儿童图书馆学的研究逐步全面并趋于深化。

1921年,刘国钧发表了《儿童图书馆和儿童文学》一文,创造性地提出了创建完善的儿童图书馆的三个要素是合法的设备、适宜的管理员和正当的书籍,其中书籍最为重要,从要素分析的角度来探讨儿童图书馆的活动。1922年刘衡如的《儿童图书馆和儿童文学》一文,阐述了发展儿童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性,重点论述了儿童图书馆的一般功能、构成及选择儿童用书的注意问题。1924年朱鼎元在《儿童文学概论》一书中也谈到了儿童图书馆与儿童文学的关系问题。

1.4 兴盛时期(1924―1937)

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加强,儿童教育事业得到稳步的发展。图书馆界以及关心教育事业的有识之士已经开始从更深层面上挖掘儿童阅读的需求。儿童图书馆研究专著的出现,表明我国儿童图书馆学的系统研究已经开始。这些关于儿童图书馆的理论探讨及其论文论著奠定了儿童图书馆在中国发展的智力基础和舆论基础,推动了中国儿童图书馆的兴盛。

1924年陈逸翻译了日本今泽慈海和竹贯宜人所著的《儿童图书馆之研究》,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儿童图书馆学专著,儿童图书馆学专著的编著与出版, 表明我国已经进入儿童图书馆研究的系统化阶段。此后,一些儿童图书馆专著陆续出现。杜定友在《儿童图书馆问题》中认为“儿童图书馆是一宗新事业,设立儿童图书馆的意义在于养成儿童的读书习惯和儿童的图书馆习惯”。他尤其注重儿童图书馆的人员配置与图书选择,指出图书选择要注意三个方面:社会方面、儿童方面和书本方面[5]。作为图书馆界的理论大家,杜定友不仅研究国外儿童图书馆的文献,还著书立说对儿童图书馆发表独特的见解,并身体力行加入到推行儿童图书馆的行列中。1924年他参加了“河南小学教员讲习会”,自编教材主讲“小学图书馆管理法”。1929年,董明道发表了《儿童图书馆在教育上之价值》一文,从经费、建筑及设备、组织、儿童用书、儿童图书的分类、儿童图书馆的编目、儿童图书馆的特色以及儿童图书馆的经营者等八个方面,详细列出了儿童图书馆的具体操作规程,并对桌椅、书架、目录柜、出纳台以及洗手台等规格尺寸列出了适合儿童这一特定读者的尺寸[6]。1929年,曾宪文发表了《儿童图书馆之研究》,分别就儿童图书馆的重要性、经营、馆员培养以及儿童图书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当然,图书馆界的其他先知学者们如沈祖荣、戴志骞、胡庆生、李小缘等也义不容辞地加入到了宣传推广儿童图书馆事业的行列中。

至19世纪30年代,儿童图书馆学研究更为成熟。1932 年,陈大白在《儿童社会教育的几种事业》中提出,“当以引诱儿童和指导阅书为原则”,他提议儿童图书馆宜分初、高级两部。1933年,严国柱等在《儿童阅读书报指导法》中论述“儿童阅读之环境”,认为指导儿童阅读以前先得注意阅读环境的建造。而环境建造可分两方面说:人的环境和书的环境[7]。1933年赵侣青等在《儿童文学研究》一书中,提到“最好由学校设置儿童图书馆,或分组分级组织图书馆级图书馆或阅书会,尽量搜罗各项儿童书籍,让儿童们课外来浏览或借去阅读”。要求对儿童图书精密审查,依据程度深浅编为各阶段必读书目与选读书目[8]。此外,一些专著陆续出现,如1933年徐能庸著的《儿童图书馆》、刘梦兰编著的《儿童图书馆概况》、1934年陆静山的《儿童图书馆》、1936年卢震京的《小学图书馆概论》等。这些专著研究范围较之前进一步扩展,研究内容更深入具体。

1.5 衰落时期(1937―1949)

1937年日本开始大规模侵略中国,战火中无数图书馆遭到破坏,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国内严峻的政治局势、动荡的社会环境,使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儿童图书馆学研究也基本处于停滞与萎缩状态。

时任北平师大附一小儿童图书馆馆长的王柏年于1937年发表了《两年来之师大一小儿童图书馆》《中国儿童图书馆事业发达史目次》《儿童节提倡儿童图书馆事业》《我国儿童图书馆事业受到欧美的影响》《儿童图书馆事业发达的五个时期》《儿童图书馆与家庭教育》等文章。1942年,王柏年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撰写了《中国儿童图书馆事业发达史》一书,这是一部关于民国时期儿童图书馆方面的史学著作,总结了我国整个儿童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历史发展过程,还预测了儿童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势。1941年蒋璁编著了《图书室管理法》一书,书中提到对于儿童读者要特殊对待。在严峻的时势中,我们还是看到了很多有志于儿童教育事业的仁人志士仍致力于儿童图书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2 民国时期儿童图书馆学总述

民国时期儿童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在其38年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以下几个特点。

(1)随着时代与环境的变化,儿童图书馆学理论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历程。它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从无到有,历经了19世纪末的萌芽、20世纪初的产生、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飞速发展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后的衰落四个阶段。

(2)儿童图书馆学的研究领域及研究内容也呈现出阶段发展的特点。在20世纪初,尤其是1919年以前,内容多是由留学海外的图书馆界及教育界知识分子翻译介绍过来的,原创性的文章几乎没有。

20世纪20年代,伴随着新思潮的兴起、社会对儿童教育的重视、儿童图书馆实践的尝试,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成果见诸于报刊杂志,相关学术成果十分丰富,但在教育专刊上发表的居多,图书馆专刊上发表的相对较少。内容涉及对国外研究成果的翻译、儿童图书馆的重要性、儿童图书馆经营与管理、儿童图书的选择等普及型理论。

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儿童图书馆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更是出现了以杜定友、董明道、王柏年等为代表撰写的儿童图书馆学理论专著。论著内容主要是关于儿童阅读环境、儿童图书的选择与分类编目、儿童图书馆价值论、儿童阅读指导与研究、儿童阅读兴趣研究、儿童读物的综合研究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新中国成立的这段时期,我国儿童教育、图书馆事业受到严重的摧残,儿童图书馆学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理论研究也少之又少。

总体而言,民国时期,我国儿童图书馆实现了从无到有的伟大创举,并产生了一批从事儿童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的图书馆学家,创作了一系列相关的理论成果;其发展虽受到了时代的局限,如研究多借鉴于国外的相关理论,概论性的偏多,应用理论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等,但在当时这样一个时局动荡、战乱频仍的社会环境下,能收获如此多的理论成果进而推动实践的蓬勃开展,已实属难得,民国儿童图书馆学的兴起与发展,为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儿童图书馆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 1 ] 江山.近代世界儿童图书馆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图书与情报,2011(1):10-15.

[ 2 ] 蔡文森.设立儿童图书馆的办法[J].教育杂志,1909(8):49-50.

[ 3 ] 黄洁.民国时期儿童图书馆述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3):117-118.

[ 4 ] 李利芳.中国发生期儿童文学理论本土化进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65-368.

[ 5 ] 杜定友.儿童图书馆问题[J].教育杂志,1926(4):6.

[ 6 ] 董明道.最简单的儿童图书馆之经营法[J].安徽教育行政周刊,1929(25):2-3.

儿童体育论文范文7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37-02

儿童文学对于儿童终身的发展的作用人人皆知。儿童文学启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对于儿童文学的看法,如果只认为不过是对儿童有益罢了,那真可谓“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然而,现今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的实施状况不容乐观。

一、问题探究

(一)高校儿童文学理论研究与儿童教育实践严重脱节

1.问题描述:据不完全调查,高校儿童文学研究主要局限在基础文学理论研究、文本研究、作家作品研究以及创作论研究等这些方面。对于如何将高校儿童文学研究与儿童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一直鲜有人涉及。例如,作为儿童文学其中的组成部分的幼儿文学,也同样呈现这样的局面,即鲜有人真正将高校幼儿文学研究与幼儿教育实践结合起来。

2.原因探究:①高校从事儿童文学研究的学者忽略了儿童文学研究的目标除了对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的一个类别,其特质、作家作品等文学本体的研究外,不应忽略儿童文学本质目标,即如何让儿童接受并喜欢阅读儿童文学,从而受到儿童文学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研究者认为这是作家和孩子的事情。众所周知,文学被称之为人学,毋庸置疑儿童文学在人的成长经历的初期会起到的巨大作用。例如,在高校《幼儿文学》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开设。但是该课程的教学重理论讲述,轻实践研究,从而导致无法真正有效指导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发挥其作用。②高校片面强调学术研究,忽略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功能。高校的三大职能是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由于受到近些年高校片面强调的学术研究的影响,高校儿童文学研究成果主要在理论层面,加之我国文人常有“以艰深文浅陋”的弊病,文人说话或作文,常爱显示自己知识的渊博而故意把问题说的很深奥、很复杂、很玄乎,让人看不懂。而这样的理论研究的学术论文,对于一线的幼儿教师或中小学的语文教师而言,无异于起到的是雾里看花的效果。至于教学层面的研究则被认为是低水平、低档次的研究,并且与此相关的课题申报受到学科特点以及学界对儿童文学研究认识的局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因此“如何将高校儿童文学研究与儿童教育实践结合起来”的关键性问题,也就无人问津。

(二)幼儿教育领域对幼儿文学认识的局限性

1.问题描述:在幼儿教育领域,幼儿文学沦为道德教育、语言教育的载体和工具。在许多幼儿教育研究者眼里,幼儿文学主要是作为实现智能目标的载体而存在的。把幼儿对语法知识、技能的掌握作为幼儿文学教育的直接目标和唯一任务,正是这种认识上的局限性阻碍幼儿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真正发挥作用。

2.原因探究:幼儿教育领域缺乏既拥有一定幼儿教育理论、实践研究基础,又拥有幼儿文学理论基础的研究者。许多幼儿教育研究者仅仅从幼儿教育的角度看待幼儿文学,忽略幼儿文学的文学性。幼儿文学和幼儿教育产生学科的交叉,如何既把握两个学科的共同点,又把握相互间的差异,也是实现高校幼儿文学研究与幼儿教育实践结合的关键。

二、策略建议

1.立正确的幼儿文学研究与教育观念。要确立高校儿童文学研究和教学要走与儿童教育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的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将高校幼儿文学研究的重心下移至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做到高校研究真正为基础教育服务,最大限度发挥高校研究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并进的方法,及时采取短期培训、不定期讲座等方法,梳理在职的一线教师的正确幼儿文学教育观念。使之正确把握幼儿文学与幼儿教育的关系,最大程度地发挥幼儿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2.课程改革为基础教育服务。①调整课程内容专业特点紧密结合。该课程应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调整内容体例。是具有不同专业领域特点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的服务于自己的教育对象。

②制订符合学生发展、社会需要以及遵循儿童文学特征的课程目标。有了正确的目标,才能确保课程内容的选择没有偏差、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能够顺利进行。为此,在与教育实践结合过程中可以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了解到一线教师在幼儿园的文学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为及时调整高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手段以及评价方式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在高校的《儿童文学》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存在阅读量不足的严重问题。因此,在课程目标中应该制定对于学生阅读量方面的有关要求,并在课程评价里予以检查。③课程内容选择遵循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原则。以基本的儿童文学理论内容基础,拓展儿童文学在一线教学中的判断、分析、操作能力。在传统儿童文学的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儿童文学的写作能力,在调查中发现90%以上的学生在学习完儿童文学课程之后,并不能真正进行儿童文学的创作。原因不仅是写作技巧不熟练、训练时间有限等问题,同时阅读量的缺失是一个主要原因。儿童文学的实践能力还应该包括对于作品优劣的评价能力、对于作品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利用作品开展活动的活动设计和组织能力。比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幼儿文学作品在幼儿园的使用过程中,存在幼儿教师对于什么是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缺乏判断能力;在利用幼儿文学作品开展活动过程中,对于分析幼儿文学作品措手无策。由此导致,活动设计不符合幼儿的特点,缺乏文学特质,幼儿对于活动不感兴趣的现象。④创新课程实施和评价方式。创新课程实施的方式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方式变化。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文学》课程为例,可以在幼儿文学课堂学习之外,利用专家讲座、各类会议和校内外实践,搭建多角度、多方位的立体学习平台。使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实践相结合,弥补幼儿文学教学中与幼儿园现实脱节的缺陷,注重幼儿文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真正发挥幼儿文学的实际功效。具体方式有:参与儿童文学相关的实践活动、利用儿童文学开展系列活动,通过专家讲座、学生儿童文学社团等形式。对于课程的评价方式也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评价。例如儿童文学不同体裁的作业模式就可以大胆根据课程目标进行改革。儿歌单元采取单人表演式、儿童诗单元采取集体演绎式、童话故事单元利用小组论文答辩式、图画书单元采取讲解式等不同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作业模式。⑤为了解决儿童文学有限的课时所无法完成的内容,同时也为了满足学生想更多了解、掌握儿童文学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愿望。在有限的课时内,以完成儿童文学基本理论框架,并为儿童文学实践做准备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围绕儿童文学的创作、运用等,可以开设了系列儿童文学的选修课程。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可以开设系列幼儿文学相关的选修课程,如《幼儿文学创编》、《幼儿文学名篇赏析之幼儿诗歌》、《幼儿文学名篇赏析之童话》等。同时根据具体课程的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安排在在不同的年级。比如,学前教育专业大一可以开设《幼儿文学名篇赏析之幼儿诗歌》,大二开设《幼儿文学名篇赏析之童话》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儿童文学的兴趣,并积累一定的儿童文学的阅读量。大三上期在开设《幼儿文学》同时,配套开设《幼儿文学创编》。而大三下期则开设《幼儿戏剧编排与表演》、《幼儿园文学启蒙活动指导》。

对于当今的高校教学质量,以及与社会需求的比配度相去甚远。真心希望高校注重教学质量实质性的提升,这才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儿童体育论文范文8

关键词:儿童教育;近现代立场;反思;儿童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003-01

一、儿童教育的概念界定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这首先是教师跟孩子在精神上的经常接触。”我认为教育就是不仅使人获得经验,而且给人以生命意义的引导和追寻。儿童教育则是对儿童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二、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关系中体现的儿童教育的近现代立场

教育阶段作为个体发展中的特殊阶段,它与个体的生活并行交错。不仅如此,儿童接受教育本身就是儿童阶段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1、教育不是生活的准备

教育的对象是本来就生活着的儿童,教育必然要纳入儿童当下的生活。教育不是生活的准备,而是不断充盈儿童当下的生活。斯宾塞曾指出“为我们的完美生活作好准备,乃是教育所应完成的功能”。显然他的观点有两个缺陷:(1)抹杀了属于儿童的自由,忽视了真正的人的生活尤其是儿童的未来生活是不可全盘计划的。(2)把儿童应有的生活与成人化生活等量齐观,忽视了儿童生活的特殊性。我们把儿童比喻为祖国的花朵,他们应该在最灿烂的时期娇艳的怒放着。但是持“教育是生活的准备”观点的人看不到儿童在生活,看不到教育是在儿童的生活中展开。现在的园丁们在教学中用他们理性的剪刀,大刀阔斧地把这些花朵修剪成统一的范式。在这种教育中,充斥的是知识技能、道德行为等各种训练,而缺乏真正的生活着的儿童的教育。

2、儿童教育在儿童生活中展开

人既是生活的主体,也是教育的主体。儿童的教育总是与儿童的生活并行,儿童是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着,而教育不可避免地在儿童生活中展开。卢梭主张爱弥儿最好是在生活中、在游戏中学习。他抨击并彻底否定了“教室、成人、书本是教育的中心”观念,提出教育的一切措施都应该尊重儿童的需要、能力与兴趣,重视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行程。杜威曾说“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并对斯宾塞的“教育预备说”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这种生活应该是符合儿童本性、成长规律和内在需要的生活从而帮助他们成长。

三、反思我国的儿童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

1、视域的转向

看看今天的儿童,很多都是为了未来而生活着。成人为了让儿童在未来拥有更多技能和竞争力,怀孕进行胎教,将孩子送入早教机构等,认为孩子早早就学会念唐诗、做难度很大的算数就是聪明的表现。然而根基没有打稳,却硬要添砖加瓦,孩子只会输在终点线上。夸美纽斯认为教师应当像园丁从事种植那样遵循自然规律,教育孩子要等待一个成熟的时机,等孩子的生理、心理成熟,有足够的能力去接受教育时才能给他施与教育内容,揠苗助长的做法不可取。卢梭认为:“你开头什么也不教,结果反而会创造一个教育的奇迹。”

2、儿童教育中“儿童中心说”的转变

卢梭认为儿童有他们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感情,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目的是让孩子提早成为音乐家、书法家。只要听老师的吩咐,对老师的要求必须做好,这样才是又乖又听话的孩子。老师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儿童的本性和需要。杜威认为 “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杜威的儿童观以儿童的生长作为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重视发展儿童感官,强调“有准备的环境”,儿童就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

理想的儿童教育理念应该是:首先,教育应当回归到儿童自然本真的生活中。儿童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儿童生活和教育亦然,成人不应用规范化的教育去约束儿童,让儿童的教育回归生活,让儿童的生活归于自然。并以儿童的生活为教育的主要载体,以促进儿童的成长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和主要任务。其次,以儿童为中心。要求教育者首先承认儿童在儿童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儿童生活和教育的自然本性。教育应该做到的是充分了解孩子需要什么的前提下,才给予什么。儿童是由自己完成对自己的塑造,儿童从生活中获得的体验需要教育的引导整合而内化为儿童自己的文化,成人只是这一过程的合作者。儿童的教育应当符合儿童的生命本性、尊重儿童的生活本质、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最后,我们要给予儿童时机,不要过早地让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不适当地充斥他们的童年生活,而是让他们充分地享有游戏和参与活动的自由,作为儿童生活的主角,享受属于他们的童年。

参考文献:

[1] 侯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 杜 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 任永泽.我们现代需要什么样的儿童观.现代教育论丛,2010.

[4] 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M].商务印书馆,1983.

[5] 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唐其德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10.

[6] 农雨宁.从儿童教育近现代立场反思我国的儿童教育.考试周刊,2011.

[7] 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77.

儿童体育论文范文9

1 前言

本文通过儿童体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把握儿童体育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经济性、原因、主要形式、前景以及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为儿童体育的发展和普及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随着儿童体育研究不断深入,其研究领域的价值、必要性和可行性将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以促进儿童体育的蓬勃发展和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儿童体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向,通过对中国期刊网电子数据库、郑州大学图书馆以及专著书籍等的检索,以儿童体育、必要性与可行性等为关键词,收集大量关于儿童体育方面的文献资料,并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科学地分析和整理,对儿童体育的形成与发展前景、发展现状、及其科学性和必要性、经济性、原因、作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资料查询和综述分析。

2.2.2 归纳总结法

对查阅的资料和收集的见解和意见进行归纳总结。

2.2.3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对研究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比较、演绎、推理,并结合所学有关科学知识进行理论阐述。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新世纪发展儿童体育的意义

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体质强健、意志顽强、充满生机活力,是一个民族强大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都高度关心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学校体育工作也取得巨大成就,青少年儿童身体机能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改善,极大地促进了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一方面由于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制约,社会和学校存在重视智育的培养、轻视体育发展的倾向,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休息和活动锻炼的时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体育器材设施、场地条件、体育指导员等不足,学生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难以得到保证。近年来体质健康监测资料表明,青少年儿童的速度、耐力、力量、肺活量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在逐渐上升,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儿童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大,与此同时有部分农村青少年儿童营养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切实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乃至影响整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

3.1.1 从经济效益对儿童体育研究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是一个日趋竞争的社会,市场细分的程度越来越深,儿童市场就是现在众多企业在认真研究和开发的一个目标市场。儿童市场是指6-12岁青少年组成的一个特殊消费群体。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目前,我国约有4亿12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即将占我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占世界同龄儿童比率是18﹪左右,所以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消费圈。儿童消费市场有这样几个潜力巨的部分组成。第一是儿童作为直接的消费者到市场上购买自己想要和喜欢的东西;第二是儿童作为潜在的消费者,在很多时候儿童会影响其父母的消费决策;第三是儿童作为未来的消费者,在其长大成年有其独立的经济收入以后,将成为许多商品和服务的客户。

3.1.2 从教育价值取向对儿童体育研究的必要性

儿童体育与学前教育阶段体育相比,这个教育阶段的体育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大大增加了,几乎涵盖了现存所有的体育文化,不仅包括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和科学原理,也包含了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实践活动,此阶段受学习各种运动技能影响。与此同时,本阶段的体育除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态度以外,也为以后阶段的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包括一些体育与健康、运动技能、生理知识、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的基础。技能为主要的学习目标,例如一些基本的生活和与生存技能,同时也注重了体育与健康的一些知识理论的学习。这一阶段的体育不但关系到他们在这个时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对他们将来甚至是一生的健康发展,都会产生重大而有意义的影响,为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垒好基石。

3.1.3 从健康角度对儿童体育研究的必要性

儿童体育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影响:儿童体育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手段,以体育活动为媒介,具有促进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双重作用,使青少年儿童在身体活动中增进健康,在休闲娱乐中宣泄压力。体育不仅消除了儿童长时间学习后的大脑和肢体的疲劳感,促进健康、增强体质,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降低青少年近视率,也使儿童身体各方面得到适应性提高等。同时也要加强儿童体育科学研究,积极开发适应青少年儿童特点的锻炼项目和健身方法,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为青少年儿童体育锻炼提供科学指导。更重要的是使儿童时光更丰富多彩、更加有利于儿童的健康。

3.2 儿童体育发展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的跳跃式进步、及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与此同时儿童们的生活方式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变。例如在饮食结构上由原来的吃中餐发展到疯狂的吃肯德基、德克士、麦当劳等含热量特高的西餐食物。在生活娱乐结构上由原来游戏性活动转变到了玩电子游戏、玩具等等现代的高科技产品,在现代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父母过度关爱孩子及现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如今的少年儿童已经很少活动或基本上不参加体力活动。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儿童肥胖者,儿童亚健康、近视等现代文明病,更为重要的是据每年国家测试青少年体质调查研究表明近些年青少年体质逐年在不断下降。这不但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更得到了国务院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及其良好的素质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促使我国青少年儿童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标准,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水平显著提升,个别地区儿童营养水平提高、肥胖率、近视率明显下降等。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文主要从体育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影响、儿童体育发展的前景和经济性、儿童体育发展的原因及其可行性、必要性和主要形式进行阐述和研究。其结果表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过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现阶段儿童体育作为一种健康、文明、科学,时尚的闲暇生活方式,众多青少年儿童和家长正日益追逐它所带来的对人身体的积极影响,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它不仅可以满足儿童的活动需求,也可以给儿童提供娱乐享受,不但可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满足个体需求,而且也充实了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运动兴趣。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产和生活效率的提高,在全面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及在全方位实施新的课程规划的大方向下,儿童体育的发展、研究、普及将是社会发展和青少年儿童日常生活需求的必然选择,是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

4.2 建议

4.2.1 无论你有多忙, 一周一定要拿出5-7小时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好的体育项目, 如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网球、跑步等, 这对每一个人的一生来说都非常重要,让孩子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健康的体育理论知识。

4.2.2 积极开展儿童体育的学术研究。将儿童体育在学校大力开展,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对体育的意识。

4.2.3 完善儿童体育市场,逐步建立儿童体育的消费体系和服务体系,进一步抓好儿童体育资金投入和场馆设备建设。

4.2.4 加强科研工作,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户外运动资源,但要尽量避免儿童体育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儿童体育论文范文10

1.1几个核心问题的研究频度对比分析

截止2012年10月29日,通过中国知网对期刊、硕博论文、会议、报纸、外文文献、年鉴、百科、统计年鉴、词典、专利、标准进行检索,以“题名”为检索项,对社区体育与留守儿童几个相关问题的文献进行检索,结果见表1。检索词在题名中出现的频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其被社会各界的研究与关注频度,从而反映出其问题的时代性与迫切性。由以上检索结果可以得出,社会对留守儿童与社区体育的关注频度都很高。相比之下,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度较高,社区体育次之。其中,从检索到的文献总量上看,留守儿童相关文献中,留守儿童体育相关文献占2.1%左右,留守儿童心理文献占5.5%;在社区体育相关文献中,农村社区体育相关文献占6.1%,城市社区体育相关文献占17.2%。可见,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度高于对留守儿童体育问题的关注度,留守儿童体育问题的在留守儿童研究中处于弱势;对城市社区体育的关注度高于对农村社区体育的关注度,农村社区体育研究在社区体育研究中处于弱势。另一方面,在留守儿童体育相关的128条文献中有28篇硕博士论文,占21.8%,高于留守儿童问题相关文献中硕博论文5.1%的比例;在农村社区体育234条相关文献中,硕博论文24条,占10.3%,高于社区体育总文献中硕博论文5%的总体比例,说明留守儿童体育及农村社区体育相关研究虽总体不多,却有了一定深度,这些细分领域的研究不乏慧眼。另一方面,留守儿童与社区体育问题虽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对社区体育与留守儿童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以致于检索不到相关文献。

1.2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当前研究基础

1.2.1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基础留守儿童统计学研究方面,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约4000多万人。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占当地儿童总数的18%-22%。盖正(2011)在《体育干预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危机的实验研究》中对山东省滨州市的滨城区、阳信县、惠民县、沾化县、博兴县、无棣县、邹平县六县一区的十一所初级中学(12-15岁)568名学生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研究得出:父母双亲都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占总数的48.2%;生活上,有42.8%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单亲住一起,47.1%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外祖父母住一起,与其他亲戚居住或自己居住的较少。留守儿童体育方面,陈绍艳等(2011)的《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为例》,李华禄(2012)的《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贵州省仁怀市为例》,高建磊(2009)的《农村留守儿童课外体育锻炼特征的调查研究———以广东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例》等立足于地方调查,对留守儿童的体育与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以下问题:(1)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对其体育认识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家庭体育环境;(2)农村留守儿童可用的体育场地器材不足,体育活动内容贫乏,离阳光体育的要求甚远;(3)留守儿童有一定的体育兴趣,但尚未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相关机构缺少专门的引导;(4)留守儿童体育活动缺少必要的家庭经济支持,体育消费较少。(5)部分留守儿童存在对老龄监护人的“逆向监护”,加重了其心理负担与时间负担。留守儿童心理方面,曾瑾(2004)的《四川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况及干预研究》对四川眉山东坡区白马镇和南充嘉陵区大通镇的839个留守儿童研究得出,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焦虑倾向检出率均高于非留守儿童,除自责倾向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干预研究得出,运用以学校为中心,社区为辅助的参与性干预活动是十分有效的,干预后,留守儿童的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焦虑倾向各分量表检出率均下降,除自责倾向外,下降比率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心理的体育干预方面,盖正对体育干预作出界定:指有目的地运用体育的某些方法和活动对留守儿童在人际适应性、心理弹性、心理控制感、心理能量方面上出现的不良行为和表现进行影响,促使留守儿童的行为和习惯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一种手段。并进一步研究得出,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低于非留守儿童,通过体育干预能有效提高留守儿童的人际适应性、心理弹性、心理控制感和心理能量。龚风华(2010)的《南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特征和体育锻炼干预作用研究》对启东市志良镇二效初级中学八年级和九年级3个行政班级共计99名留守儿童心理进行体育干预实验得出,体育锻炼干预对男、女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多个因子及总水平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张娟(2011)的《身体锻炼干预对民办学校留守儿童体质及体育兴趣培养研究》研究发现,身体锻炼干预前后,实验班留守组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进一步分析得出,体育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的身体锻炼干预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兴趣。

1.2.2农村社区体育研究基础基础理论研究中,钟霖等(2008)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探析》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角论述了我国农村社区体育的概念、特点、建设的目标及其实施步骤。马新民等(2007)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下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思考》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下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意义,提出了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基本模式以及和谐社区体育的保障措施。现状研究中,牛永刚(2008)的《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龙(2009)的《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等立足整体,从宏观与基础理论及宏观方面对农村社区体育现状进行了研究;张清江等(2006)的《苏北农村社区体育多元化发展模式的探讨》、彭永群等(2009)的《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研究》等立足区域调查,使农村社区体育研究进入中观与微观世界。从研究结果看,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存在问题多于成就,问题可总结以下几点:(1)农民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落后,体育积极性不高;(2)农村传统体育出现危机;(3)农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低;(4)农村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5)体育场地设施比较匮乏。针对农村社区体育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一些对策,如张龙提出:强化政府对农村社区体育的公共服务职能;多方筹资,改善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发挥学校体育在农村社区体育中的作用;对农民进行体育宣传与教育;加强立法,完善农村社区体育的评估与管理体制。

2公共治理视域里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前景分析

2.1可行性

2.1.1以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依据以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依据可以从三方面论述:首先是生理方面,生理是心理的基础,人脑的单位质量的耗氧量远大于身体的其它部位,对于以脑力劳动为主的青少年学生,充足的氧气供应对脑的正常发育及智力活动十分重要。体育锻炼能改变人体脑部的血液循环,使人精力充沛,为人的心理活动提供良好的生理保障。体育运动能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量(肾上腺素分泌量与抑郁有关),使人产生“高峰体验”,具有消除焦虑与抑郁的作用。另外,根据脑部的功能定位理论,运动中枢与智力活动中枢在兴奋与抑制上存在交互作用,当运动中枢兴奋时智力活动中枢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而得以休息。其次是心理方面,现代社会心理学有一种理论认为,人与一切动物一样,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攻击性,是保护自我存在的必要条件。行为学家认为,如果得不到发泄,人的攻击性压力会积累下来,爆发出人们难以预料的恶性事件。体育被人们称为是一种“仪式化的战争”,是一种理性且负责任的替泄途径。因此,体育在释放人们生活压力,缓冲心理负担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体育中的“竞争、失败、成功”的个人感受,有助于使个体的身体认知和自我概念提高,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和更为强烈的个人控制感。另一方面,体育不同于简单的运动,体育是由生命本能的运动冲动演变而来的运动艺术,源于本能又高于本能。通过体育运动,人获得来自身体内外的刺激以保持身体内外的联系与平衡,且能体验其中超本能的赋予意义。因此,体育的艺术形式对人的吸引力是无限的,以积极的体育兴趣占领人们的心理,能避免不良因素对人们心理的侵袭。再次,从社会学的角度,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已不分身份或地位,体育已不仅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社会普世文化和生活方式,是每一个人的基本社会权利,体育对于人的价值始终是终极的而不是附加的,它更彰显着一种对个体终极意义的人文关怀。“体育社会”中的“场效应”通过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关爱,从而增加个体的社会资本总量,使个人能更多地从社会获得心理能量。农村留守儿童因隔代看护或单亲看护,缺少来自家庭最基本的沟通与关爱,造成留守儿童产生心理孤寂感与封闭感。体育是以生理为基础、心理为中介、以社会为延伸,以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社会性活动,它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是综合的和全面的。从目前的研究看,体育干预对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影响是积极的。盖正研究得出,田径、球类及拓展训练对留守儿童的人际适应性、心理弹性、心理控制感、心理能量方面的社会适应性均有显著改善。

2.1.2从公共治理视域看,农村社区体育可以作为治理留守儿童问题的途径公共治理提倡动员包括治理客体在内的一切力量,开拓多样化途径与手段联合治理社会公共事务,以实现社会“善治”。从公共治理的视域看,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社区成员之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国家与政府的责任所在,更是事关农村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社区居民有权利成为其治理主体。鉴于体育对人心理的特殊功能,以农村居民为参与主体的农村社区体育可以作为一种社会治理途径,以弥补传统模式上治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时政府与市场的“失灵”,实现政府、市场与社会(社区)的三边互动互利。

2.1.3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优势农村社区体育在治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成长方面有着“天时”、“地利”与“人和”的优势。首先,农村社区体育正在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共十政府工作报告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在多项工作中把“三农”放在了首位。其中第4条“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第6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提出,“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第7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许多章节直接对农村体育工作作出了部署。如第7章第3节“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提到,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第16章第4节“全面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中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体育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国家体总局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60%以上的农村乡镇建有体育组织和50%的农村社区建有体育健身站(点)”。可见,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未来一段时期,农村社区体育将迎来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机,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合乎“天时”。其次,从地缘关系上说,农村社区是指县(含县级市区)以下的行政区划分和村民自治的区域性小社会。农村社区体育场地及活动分布一般以行政村为中心向自然村呈辐射状态,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活动主阵地――农村学校呈相同的分布梯度状态。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农村社区体育与农村学校体育和谐发展,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得于“地利”。

再次,从人际上看,社区是居民与政府联系的纽带,它贴近人们的生活,崇尚民主价值。从决策机制上说,社区通常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非专制决策机制,能有效地修正由于政府的专制干预导致信息失灵的问题,具有公共服务管理的高度民主化属性。农村社区体育的参与主体是农村留守人员,他们能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一个“熟人”社会交往圈子,使留守儿童对社区有一种强烈的信任感、依赖感和亲和力而接受社区引导。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缓慢,除了场地设施因素外,农民对体育的积极性不高是另一重要因素。以社区体育运用于留守儿童问题的治理,让农民有机会与自己的孩子一起运动,既能加强留守儿童与社区(会)及家庭(监护人)的联系,又能提高农民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也能以此为契机把学校体育资源与农村社会体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以提高其利用率,并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可见,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顺于“人和”。

2.1.4农村社区体育已初具影响从当前研究看,虽然相对城市社区体育,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存在诸多问题,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农村社区体育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目前已初具影响。彭永群等2009年对湖南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研究得出,社区体育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社区体育产业获得了巨大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任保国等2006年对我国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研究认为,我国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成绩显著;民族社区体育文化,获得很好的发展;农村社区体育文化产业获得了巨大发展。张俊伟等2011年研究,湖北省自2006年启动“两打两晒(赛)”工程,省财政、农业厅增资至100万元,沿国道、省道,逐步为每个村修建一个综合运动场。江苏省2007年所有行政村全部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任务,在全国率先实现高标准“村村有体育场地设施”目标,并快推进农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向较大自然村、农民集中居住点覆盖延伸。藏雪2012年对龙口市南山村村民将来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的调查得出,村民们表现出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愿望,有46.2%的人选择了“非常愿意”,42.6%的人选择了“比较愿意”。可见,从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物质条件与文化思想基础上说,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是能取得一定成效的。

2.2必要性

2.2.1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并迫切需要公共治理的问题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产生的留守人员中的一类,留守儿童问题将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及户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解决而得到解决。由于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社会转型需要时间,所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留守儿童问题在我国将持续存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留守儿童日渐成为一支庞大的社会群体。从当前研究基础看,留守儿童不仅数量庞大,而且问题较多。因隔代看护、缺少正确的关爱与引导,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显并已经引发了一系列恶性事件。刘洁辉2007年研究得出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特点:(1)犯罪类型多,犯罪率居高不下;(2)恶性犯罪日显严重;(3)犯罪呈低龄化趋势。所以,留守儿童问题将是一个长期又紧迫的综合性问题,需要以新的理念综合治理。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问题是引发许多问题的根源,必须尽快得到解决。从公共治理的视域看,解决当前社会转型而引发的留守儿童问题,既不能仅把它看成是国家与政府的责任,也不能仅把它看成是农民工家庭问题,造成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的一个表征,其本质是社会发展与转型造成的。“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合作型社会管理过程,实行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善治”,除了靠国家行政与市场调节及留守儿童家庭自救外,社会(社区)也必须当起自己的责任。换个角度,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社区的成员,是社区的下一代,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与治理不仅是权利,更是义务。农村社区体育作为一种治理手段在解决留守儿童心理成长问题上占有“天时”、“地利”与“人和”优势,因而作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一条理想途径必须尽快得到合理利用。

2.2.2离开农村的问题环境,当前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无法独行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国人口为137053万人,其中居住在乡村人口为6741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50.32%。作为开展农村群众体育主阵地的农村社区体育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农村青壮年持续流入城市,农村人口结构越来越趋向于低龄化、高龄化与女性化,人口结构的非均衡发展使农村社区体育的开展首先受到了参与主体的不利影响。另外,“空心村”的形成,农村经济的滞后发展及农民体育意识不高也都限制了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从当前研究基础看,农村社区体育不仅起点低,而且发展阻力大,甚至已经成为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实现体育强国的瓶颈。公共治理要求以整体性视域,把相关问题联系起来综合治理。所以,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必须与农村留守人员(包括留守儿童)问题、农村学校体育问题等诸多农村问题联系起来,统筹与和谐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与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相一致。

3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措施

3.1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利用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系

农村社区体育的参与主体是农民,而留守儿童之所以需要心理干预,主要缘于缺乏直接来自家庭的关爱,所以,也只有让农民特别是与留守儿童有较近社会关系的农民参与,农村社区体育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干预才能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值得强调的是,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还必须让农民成为留守儿童问题的责任主体与治理主体,赋予其主人公的责任感,而非仅由行政设置意义上的社区管理层领导下被动的参与主体。另外,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关系普遍以宗族关系和婚姻关系为主。除了双亲以外,宗族关系和婚姻关系形成的社会关系网对留守儿童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能对父爱或母爱缺失起到一定补偿作用。所以,农村社区体育对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干预应尽量由农民来完成,并考虑利用留守儿童社会关系网的作用。

3.2做好宣传与组织工作

农民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常对农民的社会活动产生较大影响,农民对体育的功能与意义的认识多处于中间状态。如果没有正面的宣传,他们一般不会把体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甚至常因子女的文化学习而忽视其体育,而一旦有权威宣传或暗示,他们对体育的重要性或体育的心理干预功能也会认可。另一方面,农村社区体育经费并不充足,而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如果有私人赞助,常给人以商业活动的嫌疑,使人怀疑活动的真正目的,会影响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所以,必须做好对农民有宣传与组织工作,一方面社区体育尽量争取官方的支持与认可,争取与社会公益组织联姻,使其对留守儿童的体育干预摆脱私益活动的嫌疑。另一方面,做好农民中潜在“意见领袖”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族长、教师与知识分子家庭的带动与社会暗示作用。

3.3整合与利用社区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资源尚不充足,人员与经费短缺,体育项目不太丰富。所以,要充分整合与利用社区内外的一切可用资源,丰富体育干预的形式与内容。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从体育人力资源与场地器材上相对充足一些,且学校体育资源的利用具有周期性特点。另一方面,现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也要求学校体育建立开放课堂。所以,农村社区体育可考虑与当地中小学或周边高校联手治理留守儿童心理成长问题,这样也将有助于延伸与扩大当地中小学教育对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影响作用,充分发挥现代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

3.4体育干预与其它形式干预相结合

儿童体育论文范文11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师 儿童文学 教师素养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儿童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由于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在20世纪后半叶出现了分离的状况,这种分离的严重后果影响至今。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环节中影响更甚,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已不知儿童文学为何物,在他们的知识系统中没有儿童文学的构成,不知道哪些作家的作品是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更不知道如何向学生推荐儿童文学作品。令人欣慰的是,随着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关注,20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流失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对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回归的热切期盼,成为语文教育界的共识。儿童文学的重要性进而重新被语文教育界所“发现”和“接受”。当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教学革新的重要的举措就是使儿童文学重新走进语文教材和校园文化建设。《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要求“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并在阶段目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课程标准》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纬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将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再是一种外在的附加任务。基于这一认识,儿童文学作品开始大量进入小学语文课本。

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出版的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三套小学实验教科书和配套的阅读教材,都编选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选择儿童文学作品作为课文基础文本已经成为共同的趋势。实验教科书中的儿童文学作品数量相当可观。随着儿童地位的提升,语文课程改革越来越关注儿童自身的需要,体现在教材上,就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的大幅度提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儿童文学作品已占总篇目的80%以上。其中儿童诗歌(含儿童古诗)68篇,童话寓言66篇,儿童散文有88篇,儿童故事(含神话、传说)92篇,儿童科普文艺19篇。可见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之大。儿童文学逐渐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意义

面对新的语文教材,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感到语文课难教了,传统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教学方法,几乎行不通了。对于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的处理,更不应该只停留在字、词、句、意的理解上,也不应该满足于教会学生分析课文的段落层次、中心思想等,新编语文教材中这些经过专家从多年来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层层筛选出来的优秀作品,放到教师面前却是一脸的陌生。许多教师不知该怎样引导学生通过儿童文学作品真正享受到阅读的自由与快乐。究其原因,是小学语文老师普遍缺失儿童文学素养。通过笔者对四川部分地区从事基础教育的语文老师的调查发现,毕业于中等师范院校的语文教师,在校期间,共学过两个单元的儿童文学作品;少数毕业于高等专科师范学校的语文教师,在校期间,学习过一学期的儿童文学;毕业于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的语文教师可能在上学期间选修过儿童文学。因此,加强对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教育势在必行。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更是语文学科的要求。

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突出主体精神,关注终身发展。其根本问题是如何认识“人”,如何发掘人的潜力。在教学中要发掘人的潜力,就是要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就要从了解儿童、理解儿童开始。在这方面,儿童文学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是其他学科,如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等所无法取代的。因为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儿童是完整、生动、个性化的生态生命,而实证主义的儿童心理学则往往将儿童分解成诸多可以测量的要素,两者的不同,正可以在我们认识儿童时形成互补。一般来说,儿童对文学的接受有别于成人,他们没有那么多先入为主的思想束缚,而是跟着感觉阅读文学,以玩的态度对待文学,他们以身边的真实评判作品好坏,容易受作品的影响,可塑性很大。由于儿童在能力与兴趣上的这些特殊性,教师的教学既要扎根于学生又要超越学生,既要紧紧把握住儿童审美意识又要升华这种意识。素质教育是一种解放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求同思维不一样。在作品鉴赏时,素质教育是欢迎学生质疑的,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甚至,教师还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诱导学生充分表达各自独特的审美体验,使学生的思维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活动中被激活。在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中,教师自身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具备了较高的儿童文学素养的教师,更加了解儿童、理解儿童,因而能够及时发现儿童的心理走向,准确捕捉到教育的最佳时机,游刃有余地掌控住整个教学的发展动态。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途径

那么,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呢?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儿童文学的理论学习,提升对儿童文学的基本情感和态度,全面认识和理解儿童文学。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参加儿童文学相关的课程培训或通过自学提高儿童文学的理论素养,建立与先进的儿童观、教育观相联系的新的儿童文学观,对儿童文学有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儿童文学,从内容到形式,从情感到语言,呈现着其他文学所不具有的“清晰、明确、温和、美丽”的品质,焕发着源自纯洁童心与纯粹人性的理想光辉。儿童文学以陪伴、守护、丰富儿童心灵为指归,教师则是儿童健全人格重要的塑造者和建设者,终日以儿童为伴、以教育儿童为天职的教师,相比起从事其他职业的成年人,具有对儿童文学更天然、更真切的理解和感悟。当教师对儿童文学投入基本的关注,便能建立起和儿童文学之间的直接而深刻的联系。王泉根教授把迄今为止的儿童文学观念归纳为四种:教育主义、稻草人主义、卢梭主义、童心主义。长期以来,富有教育意义的儿童文学显然更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更愿意把儿童文学看作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辅助手段。教师往往低估了儿童的感受力,实际上儿童在他熟悉的领域里的感受力往往是比成年人更强的。教育的意识是把儿童置于更低位置、把作者自己置于更高位置的一种意识,这种意识儿童靠着本能就能感受出来。因此,只有加强对儿童文学的全面认识,积极转变观念,回归儿童文学的童心主义,让儿童文学不再是教育的辅助手段,而是以儿童心理为基础、为前提,是一种心理上的自由的、自然的游弋,它展开的是自己,是自己有趣味的审美感觉,是儿童愿意沉溺其中的一个世界。

(二)小学语文教师应通过阅读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丰富自身的儿童文学阅读经验。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困扰,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选择了功利性阅读:读教学案例,读教学技巧的书籍。于是就出现了自身教语文却不阅读文学作品,不关心文学理论,而对关于每篇课文的教学技巧和课例的书籍趋之若鹜。这种阅读的唯一结果,就是窒息教育的精神生命,扼杀教育的生气。语文教师只把语文当作工具,教识字,教写字,教技巧,讲语法,讲修辞,强调训练、训练、再训练,课文中内在意蕴、思想感情、神韵气质等全被忽视了,造成了人文精神的抛弃、教学视野的封闭与狭窄。语文老师的阅读视野狭窄,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提高,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更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语文老师必须有良好的阅读意识。每个人的阅读视野是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之中才有进步的。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专心的读书人,在不断阅读中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视野。语文教学的质量与阅读是密切相关的,教师的知识结构、阅读鉴赏能力、教学能力等决定着阅读质量。阅读能够使人获取外部的信息和知识,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拓宽人的视野,帮助人融入广阔的社会空间;沟通人与人类的心灵,得以与高尚的心灵对话,吸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丰富文化的积累,发展思维和智慧,接受美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人的修养和品位;阅读能够发展人的语言,发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而文本阅读,可以打破时空界限,完成与作者的精神对话,心灵的交流和撞击。通过阅读、欣赏,将外在的作品中的文学因素内化为阅读者自己的主体感受,激发与培育起自身的想象力、感知力、创造力。培养阅读意识,在阅读中感知文本所赋予的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体会到作者情感世界和作品的艺术世界。体验文中的情感,品味精妙的语言,领悟文本的意义。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体味经典魅力的过程。每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相当大一部分必须靠阅读来完成,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很多时候是在阅读的熏陶、浸染中习得的。语文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文化的实践者和开拓者,理应成为学生阅读儿童文学经典的引领者。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标杆。只有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爱读书的孩子。只有喜欢阅读的教师,才能持续地走在专业发展之路上。“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要有一种平静的心态,要克服浮躁不安、急功近利的短视心理,在阅读中力求培养自己的文人气质,树立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观。在教学中,系统学习和运用儿童文学的规律,用中外儿童文学经典刷新和拓宽阅读视野,把儿童文学教育和语文教育完美地结合起来,提升儿童文学素养。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修养的建设和丰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付出劳动、时间和精力,更需要教师情感和心灵的投入。事实上,教师的儿童文学修养的建立构筑在更高的思想基础上,那就是教师对儿童高尚、真挚、热切的爱,对儿童教育的理想、信念、专业精神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王泉根.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2]朱自强.儿童文学新视野[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周晓波主编.当代儿童文学与素质教育研究[M].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

儿童体育论文范文12

关键词 精神分析 家庭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的创始人,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精神分析”这一理论影响着文学、哲学、神学、伦理学、美学、政治科学、社会学和大众心理学,教育也不例外。虽然弗洛伊德没有任何一本关于教育的著作,但“这并不阻碍他在整个学术生涯中对教师和家长所起到的成人对孩子所起到的权威作用作深入地探讨、分析,并在必要时提出批评”。 ①而且他的精神分析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包括以潜意识为基础的人格结构学说、以论为基础的人格发展学说、本能说、焦虑论及梦论。本文试图对弗氏理论做浅显的分析,挖掘其内在深邃的教育思想,以期为家庭教育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1 重视儿童早期的生活经验,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强调:“我们往往由于注意祖先的经验和成人生活的经验,却完全忽视了儿童期经验的重要。其实儿童期经验更有重视的必要,因为它们发生于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正因为这个理由,也就更容易致病。”②在儿童期,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矛盾冲突的性质和强度取决于儿童期生长的环境、教养状况和抚养者、教育者对儿童的态度。

(1)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儿童成长第一个环境,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中占主导的基调和感受对儿童的人格的形成有着特殊的意义。有研究表明,家庭中的情感如果和谐,儿童就会感到友爱、被人接受、受到欣赏,他就能感到安全,慢慢地,儿童也就学会对别人报以友爱的态度,会欣赏别人,有容纳别人的胸怀、活泼外向、自尊、自立、较受朋友尊重、有独立处事的能力。反之,在充满争吵、压抑的家庭环境下生长的儿童,感受较多的是压制、斗争和忽视,无法从家庭中得到、温暖和安全感,这样的儿童成年之后,所形成的性格大多是对人对事的冷漠,对社会的仇视,甚至产生厌世、愤世嫉俗等心理障碍。

(2)完善父母的人格结构。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最高一级的“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是自我社会化的产物。“超我基本上体现着一个人童年期的影响,即父母对他的抚养、教育的影响,和他对父母的依赖的影响”。③可见,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儿童会作为父母的继任者,以同样的方式塑造超我。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3)建立恰当的亲子关系。弗洛伊德以论为基础,把人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其中在第三个时期即性器官期(3~5岁),童年早期的达到顶点并临近终结。男孩进入“伊狄普斯情结”即“恋母情结”阶段,女孩进入了“爱烈屈拉情结”即“恋父情结”,这两种情结都是儿童对父母中的异性一方产生强烈的依恋感,而对父母中同性的一方表示强烈的嫉妒或厌恶感。父母亲不可对异性的孩子过渡的溺爱,防止他们形成对异性父母的依恋,影响以后的社会交往。同时也不可太严厉,因为人们最初的性别角色意识都是从父母那儿学来的,对于男孩来说,从“恋母情结”中挣脱开,并从父亲那里学习男性角色,对于女孩来说,从“恋父情结”中挣脱出来,从母亲那里习得女性角色,这是以后分别形成男性品质和女性品质的必要前提。所以,父母亲与儿童的融洽相处,并进行有意识地关注和引导,使儿童形成正常的人格,防止儿童形成“偏执型人格”。

2 尊重儿童的精神世界,关注儿童的心理卫生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要点之一是:强调人的行为是由个人的基本生物冲动激发的;当这种冲动与环境严重失调,受到压抑,就会在其它幌子下进行发泄,严重的会导致心理疾病。鉴于此,父母亲或其他的养育着一定要重视儿童的精神世界,关注儿童的心理卫生。

(1)善于辨别儿童的异常反应。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身上的冲突是普遍存在的。在本我向自我发展及超我初步形成的过程中,儿童有了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有些想法或经历的事情是不合理的、令人生厌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由于找不到可以诉说的人,或是碍于各种原因不愿意说出来,儿童会有意识的把他压制在内心深处,有时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症状表现出来。弗洛伊德指出“压抑的动机和目的不过是为了避免不愉快……他通常创造出替代形成。”④鉴于此,做家长的要善于观察儿童日常的异常表现,如有的儿童一要去幼儿园就声称肚子痛;妈妈要出远门的时候儿童就会发烧。这时父母亲就要找出儿童身体不适的真正原因,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帮助儿童克服心理障碍。

(2)重视对儿童的情绪的疏导。精神分析学说的基本观点之一是,天生的欲望是一切机体生存的基础,儿童的本能欲望如被过度压抑和束缚,可导致教育的失败甚至心理变态。良好的情绪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协调性,它可以使人的身心都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有助于个体的行为适应和心理健康。相反,消极的情绪则会使儿童的心理体验失去平衡,还会造成生理机能的失调。在很多的家庭教育中,教育男孩“男子汉流血不流泪”,教育女孩“不可以大声说话,随意发脾气”。要知道,得不到表达和宣泄的情感仍然会维系在记忆中,久而久之,则会消极的情绪体验占主导地位,有损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家庭中要形成一种支持儿童游戏自由,话语自由的氛围。

(3)对儿童实施正确的性教育。弗洛伊德认为性是人的生活动力的根本原点,甚至是人类文明的最深刻的精神动力,从婴儿开始就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弗洛伊德说过,“随着经验的日益积累,我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情感刺激都会引起神经症病象,引起这一类病象的,通常只是性的情感刺激,即眼下经历的性冲突,或者早年性经验的结果。”⑤他坚持认为,在童年时期就有性活动的身体标志。由此,他提倡对儿童进行性启蒙及性教育。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羞于跟孩子谈“性”,导致孩子获得一些关于性的错误经验,如接吻就会生孩子,孩子是从里生出来的,父母的是强者对弱者的处罚,即弗洛伊德所称的“的施虐狂观”等等。因此,父母要认识到,性知识和其他知识一样,对儿童不可谈性色变,更不可以呵斥和鄙视的态度对待儿童的性好奇,不要造成儿童对性的神秘感,最好能用儿童能理解的方式给儿童讲解科学的性知识,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能顺利度过每一个“期”。

总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蕴含大量的教育信息,为父母们如何看待孩子的童年、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帮助孩子度过“关键期”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注释

① 扎古尔·摩西主编.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社,1995:27.

② 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M].商务印书馆,1986: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