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儿童保健信息管理

儿童保健信息管理

时间:2023-10-15 10:16:27

儿童保健信息管理

儿童保健信息管理范文1

【关键词】妇幼即时通,保健意识,延伸,效率

【中图分类号】R197.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461-02

“妇幼即时通”系统是以短信方式根据妇女、儿童各个年龄期、生理阶段身体健康状况为其提供常规检查提醒、医疗常识、卫生保健知识、护理知识、营养指导、心理疏导、法律法规文件信息等各项专业服务的保健信息平台。作为一种信息通道,既缩短了医患间的距离,又为医院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且快速、安全、简便,适合医院作为向服务对象提供延伸、互动和个性化优质服务,把健康服务延伸到服务对象的手机上,极具亲和力、影响力,提升了对妇幼保健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对象与方法:系统采用了闭环(封闭的、可自循环的)的设计思路,以患者档案为数据基础,以妇女和儿童为对象,以保健为中心,针对妇女、儿童不同时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妇女的青春期、孕前期、孕期、更老年期 )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和医疗保健要求,以及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卫生服务、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遗传等方面因素,综合运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建立系统信息库。由专业技术人员按不同时期和阶段提供信息内容,录入“妇幼即时通”系统,建立妇女保健信息管理、儿童保健信息管理、节日、节气、生日信息管理和消息管理。

妇女保健信息管理:建立妇女健康档案,记录患者姓名、手机号码、是否是高危病人,目前状态如孕前、孕早、中、晚期、更年期等,出生年月,身份证号,血型,身高,体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等。通过以上信息,记录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档案。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为服务对象发送相关医疗保健信息。

儿童保健信息管理:建立儿童健康档案,包括儿童基本信息,父母信息,父母联系方式,儿童基本情况等。系统将自动按照儿童出生日期,定时向指定号码发送出生7天、14天、28天、42天、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48个月、5岁、6岁、7岁等时期的护理、喂养、早期发展、饮食指导、五官保健、心理、疾病早期预防等短信息。同时对发生的高危体弱儿可随时编辑即时短消息进行发送。

节日、节气、生日信息发送:根据指定节日、节气、生日祝福短信内容,分别发送。其中,节日短信依照既定时间元旦、春节、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定时发送;生日短信只针对儿童保健信息中0-7岁儿童发送;节气短信按照每年24节气发送。

消息:系统通过短信群发的方式对指定手机号码组发送相关信息,如义诊活动,普查通知等。

结果:借鉴企业利用短信平台管理客户服务的经验,结合医疗行业特点而研发的“妇幼即时通信系统”是专业用于妇幼保健信息的管理平台。系统构建妇幼保健院的短信服务平台,实现了妇幼保健工作个性化、信息化。提高了服务质量;提高了妇女和儿童家长主动利用保健服务的意识,树立了健康的理念,增强了妇幼保健院的社会效益。

讨论:“妇幼即时通”系统作为妇幼保健信息化体系的一部分,结合妇幼保健业务特点,关注妇女青春期、孕前期、孕期、产后、更年期等特殊生理阶段,为受众提供相关健康保健知识与心理疏导,为各族群众优生优育提供科学保障。针对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儿童各阶段生长发育、心理行为、营养、健康提供科学、专业的卫生保健、护理、指导等服务。“妇幼即时通”系统能提供与生命孕育周期同步的智能化、个性化孕期关怀辅导和宝宝生长周期同步的育儿辅导等跟踪指导服务,让家长和孩子在关怀中得到健康,享受健康,大大提升百姓满意度的同时提升百姓对医院的信任度与依赖度,为普及科学医疗知识和信息精准投放提供快捷有效的渠道。在服务大众的同时,系统具有医院办公短信群发、提供即时通讯等简便实用的内部办公功能,辅助医院内部工作,改变了以往人工电话通知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 妇幼即时通”系统作为一项强有力的工具,突出“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立足医院应用实际,着眼妇幼保健院未来发展,强化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便患者就医和沟通,给妇幼保健院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个性化服务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妇幼即时通系统是开展健康教育的一种新型模式,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理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尤其是孕妇和儿童家长,对健康信息的期望及质量有很大的提高,以往那种传播单一的健康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孕妇及儿童家长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2]。通过接收妇幼即时信息可以使家长接受新的保健理念,增强家长利用保健服务的意识,使其建立正确的育儿态度,改变旧的、不良的养育习惯和方法,促使婴幼儿身心两方面都得以健康成长;使孕产妇提高孕期营养和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孕妇的妊娠过程安全和结局良好,确保母婴健康。

“妇幼即时通”系统的全面推广可以为更多病人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务,提高医院在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力。“妇幼即时通”系统的应用加强了妇幼卫生宣传与指导,提高全市妇幼保健整体水平。系统的应用建立了从孕产期保健到产后保健、婴幼儿保健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指导体系,让更多的群众受益,提高了人口素质的同时,进一步缓和医患关系,提高病人及家属对医院的信任度与满意度。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创建百姓满意医院。

1 华禹妇幼即时通系统功能结构

1.1 系统优势

1. 宣传力度大、范围广:通过短信传递信息,只要有手机就能收到信息,作受众身边的保健专家,实现无障碍沟通。实现妇幼保健院“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

2. 传递速度快、精准度高:信息到达率高,针对性强,达到精准宣传效果,为医患沟通建立高效途径。

3. 专业度高,科学性强:提供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妇幼保健信息,保证短信内容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4. 操作便捷,安全高效:人性化的操作界面,简单操作保证服务效率与质量;系统对内服务功能,完善电子办公的同时大大提供办公效率。

1.2 系统架构

如图所示,“华禹妇幼即时通信系统”适用于从事妇幼保健工作的单位,如各地区的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所、妇幼保健站及从事妇幼保健工作的其它医疗机构等。系统即可分布部署,每个医院建立属于自身的妇幼即时通系统,形成各自的信息库进行信息的与管理;又可集中部署由上至下完成信息与管理。

1.3 系统功能

系统功能包括系统功能、对外服务功能、对内服务功能三类。下面逐一介绍:

1.3.1 系统基础维护

系统基础维护模块:该模块为完成系统的基本信息维护。具体功能包括:

1. 系统用户管理:对系统用户认证分别给予系统使用授权。

2. 权限管理:对系统用户根据角色不同分配不同系统使用权限。

3. 部门管理:对系统应用人员按不同部分进行划分,并对部门权限进行管理。

4. 业务字典维护:对系统业务字典的维护,包括增加、删除、修改。

1.3.2 基础信息维护端

基础信息维护端:通过基础信息维护端,医院可根据业务需求建立不同受众群的用户基本信息档案,并对其进行维护、应用。基础信息维护端可选功能模块如下,可根据业务需求选择相关基础信息维护模块。

其中妇保模块包括:妇保阶段信息维护、妇保-青春期信息维护、妇保-孕前信息维护、妇保-孕期信息维护、妇保-产后恢复信息维护、妇保-更年期信息维护。儿保模块包括:儿保阶段信息维护、儿保-新生儿信息维护、儿保-婴儿信息维护、儿保-幼儿信息维护、儿保-儿童信息维护。

另外还有针对所有受众的:24节气、节日、生日祝福信息维护及自定义信息维护,其中自定义信息包括对外发送信息时,对系统默认的称呼、落款信息等。

以上维护包括对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

1.3.3 信息发送端

信息发送端:通过信息发送端可以在指定时间将指定信息发送至特定人群。可根据基础客户信息选择相关信息发送模块,功能模块如下包括:妇保-青春期信息,妇保-孕前信息,妇保-孕期信息,妇保-产后恢复信息,妇保-更年期信息,妇保-老年信息,儿保-新生儿信息,儿保-婴儿信息,儿保-幼儿信息,儿保-儿童信息,节日、节气、生日信息祝福信息。

1.3.4 过期短信过滤端

过期短信过滤端:系统根据发送对象所处阶段,判断所要发送信息内容是否已经过期,对过期短信自动过滤,避免将过期短信发送至受众,保证服务质量。

1.3.5 即时信息发送端

即时通信息发送指:将特殊的信息发送至特殊受众,此功能发送的信息内容可自行编辑,可通过限定条件将信息内容发送到特定对象。该处发送的信息内容更有针对性和特定性。

1.3.6 短信对账单模块

短信对账单模块:提供一段时间内的短信发送明细对账单。通过该功能系统用户可以明确发送短信的数量,发送情况等信息。

1.3.7 内部通讯管理

内部通讯管理模块是针对医院内部通讯应用的功能模块,具体功能如下:

1. 通讯录管理:对内容通讯进行管理,包括增加、修改、删除。

2. 内部即时信息:通过系统发送即时消息,实现内部通讯在线沟通。

3. 内部短信:通过系统向医院内部人员发送短信。

1.3.8 值班管理

值班管理:将值班人员安排发送信息通知值班人员,同时将值班信息发送院领导,保证值班人员及院领导能及时准确得到值班信息。

1.3.9 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每天将系统新增受众总数量及分类统计结果,当日信息发送总量及分类统计结果发送至院领导。

1.3.10 工作安排及结果回复

工作安排及结果回复:通过系统将工作任务以信息方式发送至相关人员。同时,可通过系统将工作完成情况回复相关领导。

2、总结

建立公共卫生妇幼服务信息平台,是妇幼保健信息化建设的初步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妇幼保健事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妇幼保健服务能力、规范妇幼保健专业技术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妇幼即时通系统作为一个有效的应用工具使妇幼保健院沿着正确的方向协调发展,进而成为高水平的妇幼卫生专业机构。

系统为保护和促进妇女和儿童健康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为推动妇幼保健工作实现静态管理转向动态管理、定性管理转向定量管理、结果管理转向过程管理、事后管理转事前管理而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撑。该系统的推广与应用将大大提供妇幼保健院的社会效益和业务效益。

参考文献

儿童保健信息管理范文2

1.1对象

以上海市闵行区H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探索儿童健康管理中心信息化改建。

1.2方法

以精益生产理论思维来指导信息化改建,通过合理划分空间和功能分区,实现一站式服务流程。精益生产管理,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拉动,以消灭浪费和不断改善为核心,使企业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成本和运作效益显著改善的一种全新的生产管理模式。它的特点是强调客户对时间和价值的要求,以科学合理的制造体系来组织为客户带来增值的生产活动,缩短生产周期,从而显著提高企业适应市场万变的能力。精益生产是多品种小批量条件下的最优生产方式,实施精益生产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因而被誉为第2次生产方式革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医生责任制工作的开展,儿童保健服务需求也由传统的四病防治向计划免疫、定期体检、营养指导等健康促进、保健指导为主流的预防控制医学服务转变。参照“精益生产理论”的儿童健康管理中心信息化改建,对于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升服务内涵和服务质量,满足新型医疗模式下的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需求,探索儿童健康管理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2结果

2.1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

信息系统的设计,参照“精益生产理论”,以服务对象的需求和体验为导向,以减少资源浪费和改善服务为目标,以电子健康档案(eHR)为基础,整合原有儿童保健和免疫接种信息系统,增加流量控制模块、服务资源动态分配模块、短信平台、网上预约和付费模块等,着重解决一站式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大厅内人员拥挤和资源分配不均衡等问题,并根据大厅硬件条件,采用分区候诊、2次叫号的方法规范服务流程。

2.2儿童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设计

2.2.12次候诊分区叫号

流程合理且以儿童为中心的排队叫号系统软件,对简化服务流程,创建人性化等候环境,避免因焦急等待而进行的来回走动,降低运行成本,保证服务人员和服务对象之间实现可靠、直接的信息联络,改善服务环境并提高服务效率,实现医院候诊就诊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数字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儿童健康管理中心的叫号系统软件几乎涵盖所有服务功能区域和服务房间,实行2次候诊、分区叫号的方式对服务流程进行有效引导。服务对象刷卡取号后,在取号候诊区进行1次候诊,预检登记面向取号候诊区进行叫号,服务对象进入预检登记区进行预检登记,可以根据各功能区等待人数选择接种还是先体检、选择儿童喜欢的医护人员提供服务,在大厅进行2次候诊,再根据预检登记信息,软件系统自动判断由儿童保健功能区或免疫接种功能区的相应服务诊室进行叫号,整个服务流程在软件系统的指引下有序完成。

2.2.2大厅人流量实时控制与服务资源动态分配

大厅里人员拥挤和服务资源分配不均是开展一站式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理论上,当大厅出现人员拥挤时,可以通过预检登记环节延迟叫号来减少大厅人数,缓解拥挤现象。在信息系统中加入流量控制模块并动态分配服务资源,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2.2.3短信平台

儿童健康管理中心的短信平台可以通过实时调阅儿童健康档案,根据儿童月龄生成儿童保健和免疫接种预约通知。管理人员根据儿童健康管理中心的日服务能力,控制短信发送数量,均衡控制儿童健康管理中心日服务人数。短信平台还可以发送接种注意事项、健康教育信息等。

2.2.4网上预约与网上付费

网络服务平台提供网上查询、网上预约和网上付费功能。儿童家长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功能预先查询本次需要的服务内容,通过预约功能将服务时间精确约定到分钟,在网上完成付费,进一步简化现场服务流程,缩短服务时间,提高服务效率。

2.3效果分析

儿童健康管理中心的流程改造,使服务资源分配趋向合理,医护人员服务效率得到提高,缩短了服务和等候用时,服务能力和服务对象满意度得到提升。在服务人员配备略有减少的情况下,服务对象接受服务时所需等候和服务用时有较大程度缩减,服务人次数有明显提升。

3讨论与建议

儿童保健信息管理范文3

[关键词]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试点;儿童保健团队;作用

[中图分类号] R17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07(a)-122-04

Analysis of child health care team 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LI Jing, YU Xinguo, ZHAO Peng

Xixiang People's Hospital of Bao'an District in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1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child health care team 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in the pilot way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anagement connotation. Methods: Yikangyu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in Shenzhen city was chosen as study fields by formulating the construction, working task and process of child health care team and a sampling survey to 430 children before pilot project and 436 cases after pilot project for 1 year for investigation, the relevant situation of the children were analyzed. Results: Before pilot and after pilot project, the rate of EPI standard among the permanent, temporary and floating children were 32.55%, 28.02%, 9.49% and 53.33%, 45.41%, 30.47% respectively, the rate of EPI regulated were 23.26%, 36.71%, 32.12% and 45.56%, 50.46%, 61.72%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pilot project (P

[Key words]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Pilot project; Child health care team; Effect

深圳市宝安区卫生局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试点的通知》的要求,选定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颐康园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简称社康中心)为试点研究现场,在社康中心成立儿童保健团队,希望通过试点和运营,探讨全面落实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途径和运营模式,以便更好地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通过社康中心儿童保健团队的1年试点运营取得了较好的儿童保健作用,现总结报道如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更科学的掌握儿童保健团队试点前后的效果,笔者分别在团队试点前和试点1年后采用自拟儿童保健团队效果调查表进行调查统计。两次调查参入的工作人员均经过统一培训,统一调查要求和标准。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可靠性,调查表中内容由0~36个月的儿童父亲或母亲填写或回答。试点前发放调查表452份,回收有效调查表430份,有效回收率为95.13%,试点1年后发放调查表465份,回收有效调查表436份,有效回收率为93.76%。试点前后调查儿童的年龄和户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9,P>0.05),具有可比性。两次调查儿童人数统计见表1。

1.2 方法

1.2.1 儿童保健团队的建设

西乡人民医院以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健康服务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及卫生部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工作规范试点验证为契机,以小样本社区的支持体系建设来探索适合宝安区特点的社区健康服务的发展方向,根据颐康园社区儿童的生活现状和社区儿童的实际卫生保健需求,在颐康园社康中心建立儿童保健团队。该团队由1名高资历并有多年儿科临床诊疗经验的高级职称的医师作为儿童保健团队的团队长,1名有资质的公卫医师、2 名有执业资格的全科医师和 2 名注册的社区护士组成团队成员,主要负责和管理社区儿童的健康体检、计划免疫接种和儿童监护人的育儿保健指导[1]。通过建立儿童保健团队,达到建立人员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工作流程清晰、协调性强的专业工作团队,以有利于推动社区健康服务向深层次发展。

1.2.2 儿童保健团队的任务

1.2.2.1 建立儿童保健网络信息库 通过本底调查,建立整个社区的儿童保健网络信息库,利用电脑系统建立社区内常住、暂住、流动的0~36个月的儿童及其监护人的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并详细记录儿童保健团队为其所做的各种卫生保健服务内容,包括儿童计划免疫、适宜技术体检、儿童专档管理、儿童在社康中心内的诊疗服务等。

1.2.2.2 育儿保健指导 根据卫生部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2-3]工作的要求对社区新生儿进行家庭访视及产妇进行育儿保健指导,宣传母乳喂养好处,鼓励母乳喂养,指导正确的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方法,传授新生儿扶触技能,引导产妇培养良好的睡眠、饮食、卫生及户外活动等生活习惯。

1.2.2.3 定期给儿童做健康体检 定期对社区0~36个月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并对儿童生长发育进行个体评价,同时将各项信息输入电脑系统,建立儿童专案管理信息。对体弱儿童如患有小儿贫血、佝偻病、营养不良、肥胖、肢体残疾和神经-精神发育迟滞等健康问题的儿童进行重点关注,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转诊、及时管理,实现对体弱儿童发现、转诊、追踪、随访、结案的连续管理。

1.2.2.4 儿童基数管理 按上级管理规定要求,对社区的0~36个月儿童基数进行动态化、连续性管理,动态掌握辖区0~36个月儿童变动情况,及时登记儿童迁入、迁出数量变化和死亡登记报告,分析各类儿童保健服务需求,明确社区0~36个月儿童的主要健康问题,制订相应干预计划和落实措施。

1.2.2.5 儿童计划免疫工作 针对本社区0~36个月儿童开展计划免疫工作。按《深圳市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的要求,实行有计划、适时地给儿童进行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卡介苗、乙型脑炎、乙肝等疫苗预防接种,并将儿童接种的资料全部登记入册、归档。同时通过社区宣传栏,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充分利用4月25日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的宣传,普及计划免疫预防接种的健康知识。

1.2.3 儿童保健团队工作流程

①儿童保健团队成员均进行统一的培训,熟悉掌握社区卫生服务技术规范丛书中“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要求和操作流程[2]。②为提高了管理效率,将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与计划免疫工作捆绑实施。相对于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社区的计划免疫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和让居民接受,所以在家长带儿童到社康中心进行免疫接种时,社康中心的儿童健康管理人员给予健康教育,对每个来接种的孩子建立健康档案,在每一次接种前均进行儿童体检,以减少漏检现象。③所有上级医院分娩的辖区新生儿,通过医院转到社康中心。社康中心的产后访视人员进行两次新生儿访视,将建立的儿童健康档案交给儿童健康管理人员进行后续的管理。社区儿童健康管理人员发现异常儿童、高危儿童后,及时填写儿童保健双向转诊联系卡,及时转往上级医院诊疗,同时社康中心的儿童保健人员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追踪和管理。④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对管理的儿童及时通知体检和计划免疫接种。社康中心的计划免疫系统可以设置和打印预防接种预约时间,根据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的要求和时间间隔,把儿童体检预约时间同时设置在预防接种预约时间表和预防接种预约时间表同时打印交给家长,并通过计划免疫系统的短信群定期发给家长,以利于及时提醒和督促家长按期为儿童进行儿童体检和计划免疫接种。儿童保健团队工作流程见图1。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统计,对相关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比较

试点前后常住、暂住和流动儿童计划免疫规范接种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2.2 儿童健康体检情况

从表3中可知,试点前后常住、暂住和流动儿童体检达标和基本达标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儿童保健团队的运营有利于儿童保健与计划免疫工作有序开展

儿童保健团队的成立,改变了团队成员的服务理念、真正体现了现代社区医学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居民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模式,保证儿童保健流程的畅通,减少了漏检、少检的机率[4]。社区适龄儿童到社康中心后,经过初步筛查-规范-体检-规范疫苗接种,保证了社区儿童健康体检和儿童计划免疫的有序进行。暂住、流动儿童的保健是儿童保健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盲点,由于加强暂住、流动人口的宣传与管理,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管理率。通过试点运营发现,儿童保健以团队协助方式服务社区居民,能较好地满足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能真正体现全科医生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有效地提高了儿童的系统管理率和健康保健覆盖率。

3.2 儿童保健团队的运营保证了新生儿连续性管理

根据儿童保健团队工作要求,在社康中心主任协调下,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合理安排中心内全科医生及护士加入本团队工作,形成全员积极参与的局面。妇女保健医生在接受到新生儿信息后按时完成新生儿产后访视,及时将新生儿相关资料登记入册,安排满月儿童到社康中心进行儿童健康体检和疫苗接种,同时其转给儿童保健医生进行管理,确保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的无缝衔接。同时全科医生在诊疗同时适时提醒和督促赞助和流动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和疫苗接种,更加体现了团队内外互相协助的重要性和儿童保健团队服务的可延伸性[5]。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3 儿童保健团队的运营改善了医患关系

儿童保健团队的连续服务,扩大了社康中心在居民中的影响,不少社区儿童家长与儿童保健人员建立了良好的朋友式医患关系,同时居民在社康的就诊率也明显增高[6]。另一方面,通过每次社区儿童体检时儿童保健医生对儿童家长传授育儿护理知识和开展一些宣传活动,使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丰富了社区居民的育儿护理知识和儿童保健意识,更加有效地提高了社区儿童保健的系统管理率和覆盖率。

3.4 儿童保健团队的运营促进了社区人才队伍的建设

为适应社区儿童卫生保健多元化需求,为不断提高儿童保健团队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在全科医护人员全员岗位培训的基础上,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机制,建立了一支技术过硬的全科型社区儿童保健队伍,从而能够更好地为社区儿童提供卫生保健服务。

3.5 团队式服务体现了社区卫生的公益性和必要性

通过实施儿童保健团队式服务,为社区儿童提供体检、预防、管理、评价、健康教育、家庭养育“六合一”的综合卫生服务,为社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是提高社区居民对卫生服务满意度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卫生工作重心下移、防病关口前移目标的重要举措[7]。

颐康园社康中心儿童保健团队试点的实践证明,对社区儿童实行团队式保健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创新,充分体现了团队服务的优越性、可及性和服务能力的综合性,有利于推进社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进一步落实,有利于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余信国,李静,赵鹏,等.西乡颐康园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儿保团队建设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8):77.

[2] 陈博文,藤红红.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试用)[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3-76.

[3] 查晓梅,曾德秀.儿童保健的开展关键――对婴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导报,2009,4(22):236-237.

[4] 李梅.影响城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5(13):201.

[5] 王丽杰,赵鹏,徐志浩.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与儿童保健质量的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3):184-185.

[6] 翁丽芬,黄梅,邹黛莉,等.做好社区健康服务促进儿童保健事业发展[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2):34-35.

[7] 韩幼平,陈继根.新型全科团队运行机制探讨[J].实用全科医学杂志,2006,4(6):709.

儿童保健信息管理范文4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医疗信息化;MVC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9-4605-02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根据卫生部最新行业标准开发,紧紧围绕社区卫生在“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指导”的特色服务,为社区居民建立海量存储与共享的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库,实现分析决策为主导的科学化管理,提高社区医院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通过系统的实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 系统研究内容

医疗信息一体化是本系统的基础内容,通过此平台能使社区医生更好地开展工作,使社区居民享受更好的服务是基本目的,因此 ,系统研究的内容包括:

1) 诊疗与健康档案有机结合:将社区内人员每次的诊疗记录动态记入健康档案,使健康档案能有效地反映人员的情况。对于妇女儿童重点人群,社区医生可以非常及时清楚地了解病人的整体情况,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的管理,向病人提出良好的建议。

2) 建立医疗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完成统计、查询、报表等功能。

3) 提供数据Web服务接口:设计基于Web服务的数据调用接口,为卫生管理部门和高端医院提供第一手的全面、准确健康数据资料。

2 系统设计与实现

2.1系统设计

系统模块的设计基于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功能,涵盖社区全科医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社区卫生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儿童保健、妇女保健等,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保健等功能。通过该平台更加快捷、准确地和获取信息,可以提供医生与患者、患者与患者间的资讯、交流平台,建立社区卫生信息化服务的雏形。系统整体框架见图1。

图1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整体框架

2.2数据库设计

建立数字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医疗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完成统计、查询、报表等功能是对本系统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具体有:(1) 以数据库模式组织、储存信息,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最终形成数字化的患者诊疗信息,同时满足经济管理的要求。(2) 采用全表格式录入,常用数据采用标准化字典配置,确保系统的稳定可靠。(3) 采用自定义组合查询统计,灵活的报表设置,全面满足各种查询统计需求。(4) 对外提供Web服务接口,调用该接口完成系统与相关部门交换与共享数据的功能。

本系统数据库设计中数据字典包含字典名称、字典顺序、字典内容,其中字典名称表明了字典所属类别,字典顺序为程序下拉框中的显示顺序,即字典内顺序。每个系统管理员都能维护各类数据字典,每个数据字典由多个管理员维护。每个管理员能管理许多医生。每个医生能管理许多的家庭,每个家庭是由一个医生创建并维护的。家庭包含有家庭基本信息以及家庭主要问题、家庭指导计划。每个家庭拥有许多的居民,一个居民仅在一个家庭中。居民包含了居民基本信息、居民健康信息、居民主要问题、居民次要问题、居民社区服务、儿童体检登记、儿童计划免疫、儿童五病登记、儿童营养不良记录、儿童佝偻病预防投药记录、孕产妇卡记录、分娩记录、产后检查记录等信息。

2.3系统实现

基于Web 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采用B/S 结构模式,该结构主要特点是集中管理:软件程序、数据库、的信息以及其他一些组件都集中在服务器, 用户端除了操作系统及浏览器外无需其他软件,即用户以Web 页面的形式与系统进行交互。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实现了家庭档案管理、居民档案管理、妇女保健管理、儿童保健管理等模块,管理员、医生、居民三种角色的相互协作。管理员能增加医生、删除医生信息、修改医生信息,并且能对数据字典进行增删改查。医生在响应的权限下,能对家庭档案、居民档案、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的信息进行增删改查,包括了家庭主要问题、家庭指导计划、居民健康信息、居民社区服务、居民主要问题、居民次要问题、孕产妇卡、分娩记录、产后检查、儿童体检登记、儿童计划免疫、儿童五病登记、儿童营养不良、儿童佝偻病预防投药等信息。居民能查看所有医生对其自身相关操作的历史记录。为了信息的保密与安全,系统还提供一定的安全机制。

3 结束语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经过不断地完善和改进,达到了设计需求。系统具有界面友好、易于操作、安全稳定等特点,并且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和移植性等特点。完整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应当包括众多模块,在随后的改进中需要逐步地将更多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相关模块加入到本系统中。

参考文献:

[1] Biemans,M.,Swaak,J.,Hettinga,M.andSchuurman,J.G.InvolvementMatters:The roper InvolvementOfUsersandBehavioural Theories in the Design of a Medical TeleconferencingApplication[J],Proc.GROUP 2005,ACM(2005),304-312.

[2] 张翠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软件,2013,34(1):20-21.

[3] 李安明,段文岚,俞思伟,董建华.社区卫生服务与其高端医疗资源共享体系创新[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13-15.

儿童保健信息管理范文5

一、工作指标

(一)孕产妇死亡率

控制在10/10万以下。

(二)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分别控制在6‰和7‰以下。

(三)其他工作指标

1.早孕建卡率达80%。

2.孕产妇系统管理覆盖率达98%。

3.高危孕妇管理率达100%。

4.住院分娩率达100%。

5.7岁以下儿童管理覆盖率达98%。

6.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率达85%。

7.高危儿童筛查率达95%,高危儿童专案管理率达95%。

8.孕前传染病筛查率达90%以上。

9.产前筛查率达90%以上。

10.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听力障碍筛查率达95%以上。

11.儿童白内障筛查率达90%以上。

12.儿童髋关节筛查率达90%以上。

13.儿童先心病筛查率达90%以上。

14.适龄妇女妇科病完成当年计划的100%。

二、加强妇幼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动我区妇幼保健事业健康、持续和规范地发展

(一)确定我区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模式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以妇幼公共卫生和保健服务为主要职能,按照市局统一要求名称为“*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实现内部功能、科室布局、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设置。

依据相关政策,配齐妇幼保健工作人员。根据卫生部劳动人事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试行)》,参照辖区人口核定编制,配备工作人员。其中,卫生技术人员要占工作人员总数的75-80%。新进保健人员要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要到市妇儿保健中心接受为期一年的岗位培训。加强现有岗位人员培训,通过三年时间,强化我区妇幼保健力量。

(二)落实我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的基础建设和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科的标准化建设,达到符合妇幼公共卫生和保健服务工作的需求。

(三)确保经费,保障公共卫生工作开展。严格依照市政府《转发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文件要求,按照0.5万元/万人口的标准拨付妇幼卫生群体保健经费。

三、保证母婴安全,控制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

(一)强化责任

继续实行孕产妇死亡控制的领导责任承诺,强化辖区管理,实现有效控制。实行孕产妇死亡病例评审和归因分析,对可避免因素所致死亡进行责任通报和明令整改。

(二)做好孕产妇和儿童系统保健服务

1.提高社区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和工作积极性。以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对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进行考核。

2.加强孕产妇保健手册和儿童保健手册的使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提高孕妇早孕建卡率,二、三级医院要做好孕妇接诊的信息录入。辖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按照孕产妇、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做好外来妇女儿童保健服务。

3.做好辖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之间的转诊沟通,重点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做好高危孕产妇的鉴别转诊和全程监护。

(三)畅通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绿色通道,加强抢救中心与基层单位的联系沟通,保证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及时得到救治,保障母婴安全。

(四)继续加强辖区二、三级产科建设和管理,强化助产技术服务等院内感染控制的规范、培训和督导,提高产科质量。

(五)定期开展辖区围产协作组活动,进行孕产妇死亡或危重病例讨论,推动产科技术水平的提高。

(六)根据《*市新生儿死亡病例评审制度》,开展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进行新生儿救治讲座和典型病例讨论,整体提高新生儿救治水平,降低婴儿死亡率。

四、继续认真贯彻实施《*市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

(一)继续认真落实*市12项免费惠民项目,严格质量控制和环节管理,对异常病例及时确诊,适时干预,提高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受益率。

(二)今年实现我区托幼机构信息联网,在散居儿童系统管理的基础上,全面实现集体儿童的生长发育、营养摄入、健康状况的动态管理与监控。

(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剖宫产率。

(四)通过实施《*市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监测评估方案》,进一步推进我区深入落实“行动计划”,以促进我区妇女儿童健康事业的发展。

五、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一)按照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的通知》,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妇女安全。

(二)贯彻执行《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严格掌握常用计划生育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严禁因非医学需要的超常规引产,保障受术者的安全与健康。

(三)严格执行中期引产手术的登记及上报规定,继续加大监管力度,严格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及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

六、做好妇幼卫生信息的统计、监测,全面实现妇幼卫生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

(一)强化妇幼常规报表质量,做好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出生缺陷监测统计和质量控制,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二)对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妇科病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上报、统计和分析。

七、加强妇幼卫生健康教育

(一)制定我区妇幼卫生健康教育规划,指导我区妇幼卫生健康教育事业发展。

(二)建立妇幼卫生健康教育队伍,在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设有参加市卫生局组织的统一培训的兼职健康教育人员。

(三)建立我区妇幼卫生健康教育示范基地。

儿童保健信息管理范文6

【关键词】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

1调查方法及范围

1.1调查方式我市有卫生、民政、公安、计生等部门联合下发质量控制和漏报调查实施方案,召开乡镇卫生院分管院长、妇幼保健人员专题会议,统一方法、标准。全市20个乡镇分别成立了质量控制和漏报调查小组,调查小组与公安、计划生育部门协调,深入各定点接产医院采取一是将相关单位上报资料和计生办、防疫部门、派出所户籍科的有关数据资料进行了核对。发现漏报,及时调查分析,找出漏报的原因和环节。二是检查各单位0-4岁儿童花名册、O-4岁儿童死亡手册填写是否完整、规范。三是查对相关的登记,因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在计划生育部门管理,监测点无法查找孕产妇系统管理卡,但是通过检查《分娩登记》及《出生医学记录》以了解有无活产漏报情况;通过核对《出生医学记录》与《儿童接种卡》、《儿童死亡登记》,了解死亡漏报情况;产后访视有村妇女主任管理,通过了解妇女主任和村会计的全村出生及死亡登记,进一步核实有无孕产妇及O-4岁儿童死亡漏报。四是对相关市直医疗单位的妇产科、小儿科进行检查。首先对市直各医疗单位妇产科分娩登记簿、围产儿死亡登记簿、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簿;查询死亡登记及可疑病例(儿科未治愈而自动出院者、产科评分5分以下或体重小于1500g的新生儿及严重出生缺陷儿等追踪转归,抄录乡镇的孕产妇死亡,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病例花名单及抽样乡的出生花名单与已上报的数据核对、以免漏报、重报。对漏报的,各乡镇卫生院分别到村到户进行核实,与有关部门进行核对,并对漏报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对漏报数据重新上报,使数据更加真实可靠。

1.2调查范围2011年10月1日零点至2012年9月30日24点的活产数、孕产妇数和5岁以下儿童数,以及孕产妇死亡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

2调查结果

2012年妇幼卫生年报上报,孕产妇16041人,活产16141人,孕产妇死亡1人,死亡率为6.19/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96人,死亡率为5.95‰。通过漏报调查发现:当年孕产妇数无漏报,孕产妇死亡无漏报。活产数漏报4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7例,其中:新生儿死亡漏报2例、1-11个月死亡漏报2例、1-4岁儿童死亡漏报3例,漏报率分别为3.33%、2.41%、3.12%,5岁以下儿童死亡校正数为103例,死亡较正率6.38‰,见表1。

3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原因分析

3.1近几年,由于我市查漏补漏方法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死亡漏报被发现。

3.2由于村级妇幼保健不健。有些村级基础原始数据无人登记、统计和报告,只有乡镇妇幼保健人员代为统计。由于乡镇管理面大,难免出现漏报现象。

4.1加大妇幼保健工作经费投入;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乡镇卫生院为了保证职工的利益只抓经济效益,对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妇幼卫生年报、监测等妇幼保健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4.2加强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和协调作用;加强对年报和监测工作的管理,市每年组织业务人员进行质量控制工作,并将年报和监测工作入卫生行政部门的常规工作;进一步协调好妇幼保健机构与综合医院的关系,以利于妇幼保健机构对年报和“三项监测”统一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同时有利于新生儿死亡与严重畸形儿之间的互相核实,减少漏报。针对个别医院不配合妇幼保健人员调查,不允许复印病历的情况;综合医院的分娩登记和儿科出入院登记不完善、不规范,可疑死亡病例无法追踪到转归情况,导致漏报发生以及某些综合医院没有将死在本院的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和围产儿报当地妇幼保健机构,导致儿童漏报发生的情况,建立统计报告制度,主动将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上报妇幼保健机构,以保证妇幼卫生工作质量。

4.3稳定妇幼保健人员队伍。因工作需要调换工作人员时,一定要做好工作的交接,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进一步妇幼卫生信息人员的责任心,减少漏报。

儿童保健信息管理范文7

一,整体目标:

1、争取在XX年时,实现每个儿童都享有卫生保健,提高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和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力争新生儿访视率100%,降低婴儿死亡率为奋斗目标。

2、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对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等疾病要早防早治,提高矫治率,降低体弱儿率,体弱儿做到管理率100%。

3、对信息统计的各种报表,均做到及时、准确、无误,并做到有痕迹管理。

二,具体措施:

1、进一步加强市妇幼卫生年暨"三网"监测工作,提高信息上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认真落实县妇幼保健所工作考核目标,加强质量控制,对新生儿进行系统管理。积极开展新生儿访视工作,宣传母乳喂养及指导新生儿护理,做到三早,早发现、早管理、早干预。

3、坚持""体检,开展对集体儿童进行大面积体检工作,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体检项目。

4、在领导协调及带领下,开展3—6岁托幼园所儿童体检。

5、与儿童家长及时沟通,将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及体检率提高。加强宣传,加深儿童家长对儿童体检的认识。

6,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与妇保科。儿科。妇产科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及时掌握儿童的动态,提高新生儿访视率。

儿童保健信息管理范文8

建立覆盖城乡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保障妇女儿童公平享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全市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7/10万以下,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和8‰以下。具体指标如下:

1.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农村孕产妇保健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孕早期检查率保持在90%以上。

2.住院分娩率达到99%,高危妊娠筛查管理率、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均达到100%。

3.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均达到90%以上。

4.提高产前筛查率和产前诊断水平,产前筛查率达到50%以上。

5.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等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均达到90%以上,提高确诊病例治疗率。

6.孕产妇艾滋病和梅毒检测率均达到80%,感染艾滋病及梅毒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比例均达到90%以上。

7、妇女常见病筛查率达到50%以上。提高宫颈癌和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

8.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目标达到省卫生厅要求。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妇幼卫生体系建设

1、坚持妇幼卫生的公共卫生性质,明确妇幼保健机构职能定位。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明确妇幼保健机构是由政府举办、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2、实施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以市妇幼保健院为重点,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按照国家“十二五”妇幼保健机构建设规划和建设标准,制定二级妇保院的设置规划和建设计划,强化妇幼保健机构在业务指导、人员培训、技术支持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职能。健全以市妇幼保健院为龙头、镇区街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市、镇、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

3、开展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工作。按照《全国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要求,继续开展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加快妇幼保健体系建设与发展,做好迎接省级检查的准备工作。

4、加强妇幼保健学科建设与管理。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竞争将向纵深发展,妇幼保健机构必须树立“科技兴院”意识,重视科学发展,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训,以此带动医疗技术水平向前发展。加强妇女保健、儿童保健重点专科建设,开展重点学科评审,培养重点学科带头人。坚持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原则,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

5、加强基层妇幼保健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对各级妇幼保健人员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市妇幼保健院要组建师资队伍,承担全市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信息统计、妇幼保健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工作的培训,制定妇幼保健专项技术培训计划,定期举办妇幼保健人员的“三基”和适宜技术培训,组织开展2次全市妇幼保健技术竞赛,提升业务技能水平。市妇幼保健院和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加强对镇区街卫生院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指导,基层医疗单位新调整的妇幼人员,由市妇幼保健院负责做好岗前培训,培训后进行考试考核。镇区街卫生院要加强村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确保妇幼保健工作落到实处。

(二)、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质量

1、加强孕产妇保健管理。深入贯彻卫生部《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健全孕产期保健服务网络,改变《孕产妇保健手册》的传统建立模式,统一由镇区街卫生院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登记基本信息,将孕前、孕期、分娩期和产褥期医疗保健服务有效衔接,为孕产妇提供全程、连续、规范、安全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做好高危妊娠的筛查、监护和管理。市卫生局加强对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和质量控制,每半年对辖区的孕产期保健工作质量进行1次全面检查,促进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2、强化儿童保健服务。认真落实卫生部《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配齐专业技术人员,配足业务用房及设施设备,建立区域儿童保健工作监督管理和考评评估制度,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中的儿童保健工作,医疗保健机构要转变职能,把直接面向儿童个体的健康管理服务工作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中《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为儿童做好相应的服务。

3、提高产科、儿科服务质量。加强产科质量管理和爱婴医院建设,各助产机构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并实行产科主任负责制,严格控制剖宫产率,提供规范、安全的助产技术服务。市卫生局将定期组织专家对各助产机构剖宫产情况进行质控,并作为年终考核依据。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项目定点助产机构实施动态管理,对经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其定点助产机构资格。

完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绿色通道,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紧急救治、转运和管理,提高救治能力,提高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开展孕产妇死亡评审和新生儿死亡评审,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等适宜技术,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

4、实施妇女儿童疾病防治工程。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建立与妇联、人口计生、财政等多部门合作机制,重点开展对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健康的宫颈癌、乳腺癌、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及儿童常见病、传染病等疾病的防治。加强流动人口妇幼保健管理,将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和儿童纳入流入地系统保健管理,实现流动人口中的妇女和儿童享有与常住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落实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措施

1、强化三级预防措施。进一步健全由妇幼保健机构、综合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成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加大出生缺陷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婚前保健知识和婚前医学检查宣传和咨询指导,加强与民政等部门的协调与合作,改进服务模式,推广免费婚前医学检查,规范孕前医学检查,不断提高婚检率继续免费为农村孕前和孕早期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建立健全产前筛查网络,有序推进产前筛查服务,加强重大体表畸形和唐氏综合症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提高产前筛查率和确诊率。

2、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大力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和治疗。健全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听力障碍筛查服务网络,稳步提高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等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加强确诊病例治疗和干预。健全新生儿听力筛查和诊断制度、职责和流程,做好可疑听力障碍儿童的转诊、诊断工作,逐步开展听力障碍的干预和康复工作。不断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干预率,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四)、推进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实施

落实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年度目标任务和医疗卫生机构职责分工,加强对项目单位的监督管理。建立项目督导评估制度,定期对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全面实施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孕产妇预防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传播项目的绩效评估,按进度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工作任务,不断提高项目运行质量,增强项目执行力,提高项目社会满意度。

(五)、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建设

以全省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为主线,以妇幼卫生信息监测为重点,整合相关信息管理资源,继续做好母婴三证、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信息化管理、妇幼卫生信息监测和年报工作。做好质量控制,做到不瞒报、不漏报,确保数据的科学性、时效性和准确性。

(六)、强化妇幼保健行业监管

严格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人员和项目的准入管理,对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从业人员进行年度考核。加大对非法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两非”(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打击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贯彻落实卫生部、教育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加大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监管,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水平。开展《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单位管理人员培训和资格审查工作,规范《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管理。

儿童保健信息管理范文9

【关键词】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影响因素;对策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快速转移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现有流动人口2.61亿。未外来人口的增多势必引起流动儿童的增加。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居无定所,难以管理。加之流动人口经济状况较差,自我保健意识差,对计划免疫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各地尽管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接种率仍然无法提高,导致流入地疫苗针对性传染病发病率上升【2】。

1 影响因素

1.1 管理体制不完善

1.1.1相关部门对所辖区域内流动儿童掌握登记不全,不能及时地提供流动儿童的准确信息,相关部门协作配合不力,使有些流动儿童无法享受国家免疫规划服务。

1.1.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配备不足,专业人员不足,设备陈旧,经费不能足额到位等。

影响了整个地区主动服务流动儿童的质量。

1.2 流动儿童免疫接种问题

1.2.1 政府对流动儿童的管理重视不够 当前采用传统户籍制人口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计划免疫工作的需求,不能正确的反映流动儿童的基本信息,原因在于各部门没有明确责任,缺乏协调,造成流动儿童管理上处于无序状态.同时儿童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免疫接种的服务质量和保障健康的程度【3】。

1.2.2儿童家长对免疫接种工作认识不足 流动儿童的家庭不少为收入水平低下或居无定所无固定职业的家庭,由于受文化水平,生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流动儿童家长对免疫接种工作未引起足够重视,防病保健意识淡薄,从而导致儿童漏卡漏种现象的发生。这也是各地区流动人口具有的特点【4】。

1.2.3 宣传工作不到位 对预防接种知识没有进行广泛和深入持久的宣传。

1.2.4 基层接种单位工作人员缺乏,对流动儿童的接种服务不到位。

2 管理对策

2.1政府的支持与重视 要遵循“政府参与,社会参与,部门配合,法制保障”和对流动儿童实行现居住地管理的原则,对不同地区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采取强化工作措施,同时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经费的投入,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的投入政策,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重视和支持,保证免疫规划人员,经费,设备到位。加强政府部门的督导管理,将流动儿童的管理纳入议事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流动儿童实施国家免疫规划方案,协调好教育,公安,计生,妇幼保健,街道,居委会,卫生等部门。,保证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享受同样的预防接种服务。减少流动儿童接种的空白点。

2.2 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除开展常规的4.25宣传,强化宣传,要根据流动儿童的特点,在流动人口较集中的地区利用广播,报刊,宣传单,告示,标语,短信平台等形式传递信息,多方位,反复开展计划免疫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儿童家长对免疫规划工作的知晓率和主动接受免疫接种意识【3】,共同做好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

2.3 加强对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的管理 推进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提高计免人员的业务素质,并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确实的保障,以保证免疫规划工作的正常开展。建立各级流动儿童管理网络系统,加强流动儿童调查摸底,查漏补种工作,责任明确,措施到位。把补种作为常规管理工,为流动儿童提供优质便利的接种服务,提高儿童家长的满意度。

2.4加强流动儿童的管理 对居住2个月及以上的流动儿童及时建立预防接种卡,无接种证者同时建立.补办接种证,享受与本地儿童同等待遇。居住2个月以下的儿童办理临时接种证,促使流动儿童及无证者主动到本辖区免疫预防接种门诊补种疫苗。

3 讨论:

免疫规划工作是疾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本国策之一,自从实施儿童免疫规划以来,许多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流动人口的逐年增长,流动儿童的数量也随之上升,这些人流动性强,信息难以掌握,.由于多元因素的作用,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预防接种水平存在极大差距,甚至削弱当地人群的免疫屏障,导致流入地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上升,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已成为疾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4】。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不及时,不到位,直接造成了许多地区计免相关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成了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中的一个难点,给目前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模式带来了一定的冲力,因此必须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让适合年龄的儿童能够及时.规范的进行预防接种,达到预防和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及时发现计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立完善的外来流动儿童管理机制,为更好地开展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华,计划免疫工作中流动儿童的来源。临床与实验医学杂志.2010.10(23).289-288.

[2] 梁发波;石志刚.浅谈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管理。中国医疗前沿,2009.22(10)348-349.

儿童保健信息管理范文10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做好居家儿童疫情防控工作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指导家长做好居家儿童防控措施落实。儿童应尽量避免外出,不到人员密集和空间密闭的场所,不走亲访友,不与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接触,确需外出的要正确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家长要加强居室通风,做好室内消毒,创造清洁生活环境,外出回家后洗手更衣再接触儿童。家长要教会儿童正确洗手方法,督促儿童勤洗手、不乱摸,适度运动,合理膳食,充足睡眠,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母亲母乳喂养时要佩戴口罩、洗净手,保持局部卫生。

家长为密切接触者的家庭,家长需居家隔离的,应当与儿童分开居住。儿童如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当及时就诊,遵从医务人员指导。

三、做好乡镇(社区)儿童疫情防控工作

乡镇卫生院要做好辖区儿童疫情防控工作,要全面掌握辖区内儿童信息,做好健康管理。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部署下,会同城乡社区组织按照“追踪到人、登记在册、社区管理、上门观察、规范运转、异常就医”的原则将来自疫情发生地区、外地返回居住地的儿童作为重点人群,加强发热和症状监测,进行有效管理。指导家长和儿童科学认识和预防疾病,增强防控意识,提高防护能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疫情期间合理调整儿童保健门诊和预防接种门诊,暂停面对面新生儿访视和儿童健康体检,通过微信、电话、视频等方式开展在线咨询和指导。

四、做好医院内儿童疫情防控工作

按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严格值班值守,规范分诊救治,落实报告制度,强化院感防控。针对家长、儿童和托幼机构教职员工做好健康宣教。在疫情期间合理调整儿童保健门诊。

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执行发热病人接诊、筛查流程,加强发热病人预检分诊、登记、报告等工作,做好病例排查,及时识别可疑病例,认真落实发热病人登记报告制度。按照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做好临床诊疗工作,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当立即转诊到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要做好辖区内乡镇卫生院和托幼机构人员儿童疫情防控的指导和培训工作。

五、做好孕产妇疫情防控工作

结合单位实际,尽可能为产科门诊及病房设置独立进出通道。要通过微信、电话、视频等方式加强对孕产妇健康教育和咨询指导。根据孕产妇具体情况,必要时可适当调整产检时间。对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等高危孕产妇,指导其按时接受产前检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因担忧、恐惧而延误病情。对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且有流行病学史的孕产妇,要指导其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要按照相关要求在有条件的助产机构设置发热门诊,为疑似和确诊孕产妇提供疾病救治和安全助产服务,确保母婴安全。产妇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确诊后未痊愈者,暂停母乳喂养。

六、强化儿童和孕产妇健康服务相关院感防控

各医疗机构要加强院感控制管理,指导医务人员严格按照标准预防原则,根据医疗操作可能传播的风险,做好个人防护、手卫生、环境消毒和废弃物管理等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严防医务人员感染事件发生。要强化院内疾病人群与健康人群就诊区域隔离分流,加强妇科、产科、儿科等重点科室病室管理,减少家属探视,暂停新生儿病房探视和陪护,切实降低住院患者感染风险。

七、加强医务人员全员培训

各医疗机构要对医务人员全面开展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发现与报告、医疗救治、院感防控、密接管理、个人防护等内容的培训,提高防控和诊疗能力。对门诊、急诊、检验科等重点岗位医务人员要开展培训效果考核评估,确保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

儿童保健信息管理范文11

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

此阶段妇幼保健工作主要包括妇幼健康教育、初级孕产妇保健、危重症孕产妇和儿童的急诊转送与急救、医院产科保健、新生儿保健、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管理、儿童腹泻病例管理、育龄妇女破伤风类毒素接种、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儿童计划免疫(四苗接种)、碘缺乏控制、妇幼卫生扶贫服务。(1)妇女保健工作。1995年制定了我县的初级孕产妇保健实施方案,加强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工作;对孕期女性加强保健知识的宣传,督促孕妇加强产前检查,并对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提高了新生儿的质量。同时,利用“三.八”妇女节等特殊时间,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并将两病管理、母乳喂养、妇幼卫生扶贫资金下发到每个村卫生所;对危急孕妇加强抢救工作,成立专门的危急孕妇抢救小组,并24小时值班,提高了母婴的生命安全。(2)儿童保健工作。建立7岁以下儿童的系统化管理方案,加强对患病儿童的发现和诊治力度,并实行村、乡镇以及县分级管理方式。另外,对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以及腹泻病症加强专门管理和防治;并加强对新生儿破伤风的控制,明显降低了新生儿的死亡率;对于危重的患儿加强抢救,成立专门抢救小组,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另外,加强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的监测,保证调查的全面性,并组织专家对所有死亡儿童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

妇幼保健院全面加强相关工作

(1)加强设备的配置和完善。对县、乡、村三级医院分别配置全面的硬件设备,包括医疗设施设备以及基本的办公设备和用品等,以利于妇幼保健工作的高效开展。(2)建设三级网络。

96年开始,县、乡、村统一按省级的管理模式开展工作,并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为医疗工作质量的提高发挥了明显作用。(3)加强信息统计。1995年,县妇幼保健院设立了信息统计科,并设专职信息统计人员,利于妇幼保健工作相关信息数据真实、可靠、无误、无漏上报。(4)加强对妇幼保健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按照不同科室以及县、乡、村三级分别加强岗位知识的培训力度,对妇幼工作的科学开展作用明显。(5)设立扶贫基金。通过设立此项基金,加强贫困孕产妇和儿童的救治,并加强硬件设施的进一步配置等,对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1.2.1.42000年卫Ⅵ项目结束时各项服务指标明显上升,两个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新法接生率85.35%,住院分娩率48.86%,孕产妇保健覆盖率36.65%,孕产妇死亡率84.34/十万。新生儿死亡率22.4‰,婴儿死亡率32.89‰,儿童系统理率76.82%。

降消项目———卫Ⅵ项目成果巩固阶段:

2000年至2010年:2000年5月,武定县“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降消”项目启动实施,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为总目标。项目内容包括人员培训、设备配置、健康教育、项目活动、扶贫救助、转诊机制、基础调查、统一台帐八个方面。在卫Ⅵ项目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巩固力度,加强孕产妇保健及儿童保健工作,对早孕提高检查力度,并每年对7岁以下儿童进行体检;对危急孕产妇进一步加强抢救力度,对危急抢救小组的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力度,并公开急救电话,街道电话保证30分钟内出诊;继续开展健康教育,2005年开始要求每个乡镇开展一个村委会的健康教育试点工作;并开展各种健康教育讲座,加强对健康知识的全面讲解;继续加强两个死亡监测,通过强化试点等方式,加强对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控制。同时,进一步加强三级网络建设,并完善设备配置,加大对妇幼保健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加大贫困救助力度,并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进行补助;同时加强信息统计和管理,并对相关数据加强抽查力度,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另外,新开展以下几项工作:降消项目驻乡专家工作,托幼机构管理,出生缺陷监测工作,以及乡镇卫生院产科质量建设及村卫生所规范工作,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妇幼保健工作开展的保障;在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中,在上述两个项目的支持下,健康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农民的意识由要我保健转变为我要保健;我县2010年新法接生率99.15%,住院分娩率93.50%,孕产妇保健覆盖率94.80%,孕产妇死亡率为零。新生儿死亡率8.5‰,婴儿死亡率13.73‰,儿童系统理率86.89%。各项工作都取得可喜的成绩,并得到上级的青睐和重视。

对未来妇幼保健工作的展望

在新世纪第2个10年的起始阶段,我院对未来的工作开展寄予了更大的希望,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加大对妇幼保健工作投入,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做保障,我省实行妇幼健康计划:由政府出钱对农村孕产妇实行住院分娩补助;免费婚检,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免费对乙肝、梅毒、艾滋病实行母婴阻断,免费对农村妇女实行宫颈癌、乳腺癌普查,为我们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1)在今后的发展中,我院将进一步巩固成果,把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做为重点,通过不懈的努力使之降至全省平均水平。(2)按照公共卫生服务的规范要求开展工作,使服务对象由得到服务变成为优质的服务,实现两个系统管理工作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3)加强妇女儿童常见疾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孕期、新生儿期的筛查和预防,全面提高妇出生人口的质量。(4)继续加强对现代化医疗设备的购置力度,以提高医疗检查的精准度,并加强对妇幼保健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同时,加强对专业人才以及高水平研究型人才的引进力度。(5)进一步加强扶贫力度,以利于更多的妇幼人员及时得到保护,促进全县妇幼健康指数的上升。(6)提高妇幼保健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全方位对妇幼保健院加强管理,并加强对具体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力度,以利于妇幼保健工作沿着健康的方向加快发展。

作者:杨红仙单位:武定县妇幼保健院办公室

儿童保健信息管理范文12

为进一步落实好中医治末病,根据国家新增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中《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内容,制定20xx年度辖区内重点人群、65岁以上老年人、儿童中医药健康服务工作计划:

.完善制度,细化管理:完善中医药健康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我院各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组织领导,由马正林同志任中医药健康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冯廷兵同志任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责任人,各包村医生以及村卫生所负责人为具体工作执行人,负责中医药健康服务日常工作的落实。

落实好中医药健康管理管理工作:今年4月份开始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重点做好辖区人群中65岁以上老年人档案中增加中医辨识内容,同时逐步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内容,具体完成发下工作指标:

1.

掌握辖区内65以上老年人口现状,根据规范要求,每年为

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养生保健指导,管理率暂定80%以上。

2.

中医体质辨识。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到年底完成中医药体质辨识占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80%的计划,并将结果录入电子档案系统。

3.

中医药保健指导。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健康干预。

4.

对辖区0---6岁儿童进行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指导)等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

(1)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2)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5.

对辖区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药健康服务不少于一次,每年进行一次中医药健康管理随访,进行证候辨识,传授简单的中医药保健技术,对不同证型的高血压、糖尿病针对性的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健康指导。

6.

所有中医药服务,均做好资料收集与录入告知服务人等工作,对查出的疾病进行分析与治疗指导。

三、加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的考核

我院将根据绩效考核方案,不定期对包村人员以及辖区村卫生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要求及时时完成全年任务,年度进行2次考核,结果与年度经费挂钩。

为进一步落实好中医治末病,根据国家新增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中《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内容,制定20xx年度辖区内重点人群、65岁以上老年人、儿童中医药健康服务工作计划:

一、完善制度,细化管理:

完善中医药健康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我院各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组织领导,由马正林同志任中医药健康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冯廷兵同志任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责任人,各包村医生以及村卫生所负责人为具体工作执行人,负责中医药健康服务日常工作的落实。

二、落实好中医药健康管理管理工作:

今年4月份开始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重点做好辖区人群中65岁以上老年人档案中增加中医辨识内容,同时逐步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内容,具体完成发下工作指标:

1.

掌握辖区内65以上老年人口现状,根据规范要求,每年为

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养生保健指导,管理率暂定80%以上。

2.

中医体质辨识。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到年底完成中医药体质辨识占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80%的计划,并将结果录入电子档案系统。

3.

中医药保健指导。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健康干预。

4.

对辖区0---6岁儿童进行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指导)等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

(1)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2)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5.

对辖区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药健康服务不少于一次,每年进行一次中医药健康管理随访,进行证候辨识,传授简单的中医药保健技术,对不同证型的高血压、糖尿病针对性的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健康指导。

6.

所有中医药服务,均做好资料收集与录入告知服务人等工作,对查出的疾病进行分析与治疗指导。

三、加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的考核:

我院将根据绩效考核方案,不定期对包村人员以及辖区村卫生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要求及时时完成全年任务,年度进行2次考核,结果与年度经费挂钩。

医院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场所,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提高全体医务人员、住院病人等广大群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相关知识知晓率的重要措施,为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文明素质、

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实。

一、建立组织机构,

完善健康教育工作网络。

完善的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是开展我院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为了稳步推进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我院将结合上级部门的工作安排和医院实际成立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亲自抓,我科直接管的工作模式,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健康教育资料,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

,进一步建立健全以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卫生体系,把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突出防病重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网络作用,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提高医务人员的卫生知识水平、健康意识以及住院病人、辖区居民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行为形成率,提高对慢病、孕产妇、儿童管理率;降低传染病、地方病、慢病发病率;促进医院对健康的广泛支持、突出医院卫生服务,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活行为,以达到提高医务人员与病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倡导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健康教育活动内容如下:

(一)

利用我们专业人员优势,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

(二)

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建设,将辖区内村卫生室、社区、幼托机构等单位纳入健康教育体系,定期组织健康教育培训,齐抓共管,创建一个有益于健康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健康教育阵地建设与管理。

1

、各科室设有固定的健康教育阵地(如宣传栏、墙报等),每月更换一次内容(要求每年出刊至少达12期

,内容新颖、充实);

2、各村卫生室设有固定的健康教育专栏,每两月更换一次内容(要求每年出刊至少达6期

,内容新颖、充实),由保健科专职人员对每期刊登的内容在固定时间内进行摄像,

并留档。将各科室、各村卫生室出刊次数,内容质量纳入年终考评体系,严格按照健康教育奖惩制度进行考核。

3、对上级下发的健康教育资料及时张贴在院内宣传阵地,并及时分发到各村卫生室。

(四)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培训。

对全院医务人员、村医、社区等单位相关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每季一次,以提高医务人员及广大居民的卫生知识水平、健康意识,使医务人员、广大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达

8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

>70%以上。

(五)大力开展院内健康教育活动。

门诊健康教育:医生应有针对性对门诊就诊人员开展口头宣传、发放教育处方等候诊教育与随诊教育。

住院健康教育:做好入院教育与出院教育的同时,重点做好住院期教育:①医生在进行医疗活动时所运用的健康咨询、健康处方等对病人及其亲属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可采取疾病小知识口头和书面测试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住院病人相关知识知晓率达。②健康处方: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属至少一种健康教育处方,有针对性地对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属开展健康教育1次。③利用宣传阵地进行宣传教育。④每年对病人、群众进行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

(六)积极开展院外健康教育活动。

结合我院卫生活动安排,对居民进行经常性健康教育指导。配合各种宣传日,深入对农村包括预防接种、疾病普查等机会开展预防艾滋病、结核病、计划免疫、妇女儿童保健传染病、地方病等常见病多发病咨询和宣传健康教育活动;农业劳动中特有职业危害知识宣传;开展饮水饮食、家庭急救与护理等家庭健康教育;卫生法规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行为习惯。每年4次或以上。

(七)加强反吸烟宣教活动。

积极开展吸烟危害宣传,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窗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地进行吸烟与被动吸烟的危害的宣传。利用3月31日“世界无烟日“开展相关活动。积极参与创建无烟医院,医院有禁烟制度,医疗场所有禁烟标志,无人吸烟。

(八)做好检查指导和效果评价。

每年定期组织人员,对各科室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完善健康教育执行过程中的各种活动记录、资料。通过医务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住院病人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测试,对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价与总结。

一月份:教育重点是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呼吸道传染病防治。

二月份:教育重点是节日食品卫生、家庭急救与护理。

三月份:结合三八妇女节、3.24结核病防治宣传日,重点宣传生殖健康知识、乳腺疾病、结核病防治知识。

四月份:结合爱国卫生月和全国计划免疫传宣日,重点开展社区卫生公德、卫生五月份:结合国际劳动节和碘缺乏病宣传日、无烟日。重点开展职业卫生、科学使用碘盐、吸烟危害等知识教育。

六月份:结合国际儿童节、环境日、爱眼日、禁毒日。重点宣传儿童保健,近视防治,环境保护,远离毒品等方面的知识。

七月份:深入农村重点开展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饮水饮食卫生知识教育。

八月份:结合母乳喂养宣传周,开展母乳喂养科学育儿和家庭消毒的宣传教育。

九月份:结合全国爱牙日、老人节开展口腔保健、老年性疾病防治知识、体育健身方面的宣传教育。

十一月份:结合食品卫生宣传周和的全国防治糖尿病日,开展食品卫生与营养、糖尿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十二月份:结合;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日,重点开展性病、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时间安排内容医院可根据本院情况进行修改)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健康教育也是一种服务手段,是医院职能所在,是控制医疗费用,拉动保健需求的根本措施。医院将其纳入工作重要日程,实行目标管理。保障工作的.人力、物力、经费,有规范的工作和管理制度。

(二)健全网络、抓好培训。

要建立一支热心健康教育工作、掌握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健康教育骨干队伍。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员的工作能力,对广大居民开展经常性宣传教育。通过定期的检查指导和年度考核等形式,推动健康教育全面开展。

(三)利用医院资源、推进健康教育。

要建立固定的健康教育阵地。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抓落实,以点带面,加强检查指导,扩大受益面,提高有效性、针对性;提高医务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住院病人、辖区居民相关知识知晓率。

三、总结评估。

每年对各卫生室、

健康教育工作进行4次检查指导。并通过年度考核、知识测试等形式做好总结评估,发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进一步推进健康教育。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财政部《关于做好20xx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卫计生发〔20xx〕171号)文件的要求,根据省卫生厅和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黑卫中医发〔20xx〕265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项目目标

(一)

总体目标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步建立以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和协作机制,逐步建立完善适合我市市情的中医药预防保健体系,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为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提供免费、安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提高老年人、儿童重点人群的健康水平。

(二)

年度目标

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财政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20xx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卫计生发〔20xx〕26号)文件的要求,20xx年我市的目标是:全市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30%,一是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二是为3岁以下的儿童家长提供中医药健康指导。

二、

项目实施范围和人群

全市范围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居住的0~36个月儿童。

三、项目内容及服务流程

(一)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

1、中医体质辨识。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

2、中医药保健指导。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3、服务流程。

(1)中医体质信息采集

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逐项询问居民近一年的体验、感觉,查看舌苔和舌下静脉及皮肤情况等,将信息在相应分值内划“√”。

(2)中医体质辨识

按照体质判定标准表计算出该居民的具体得分,将计算得分填写在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体质辨识栏内。根据得分,判断该居民的体质类型是平和型抑或偏颇体质,并将体质辨识结果及时告知居民。

(3)中医药保健指导

针对老年人不同体质特点,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中医药保健指导。

(二)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

1、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2、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3、服务流程

(1)预约儿童家长

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预约儿童家长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2)儿童中医饮食起居指导

根据不同月龄儿童的特点,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3)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

在儿童6、12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的方法;在18、24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迎香、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四、

项目组织与管理

(一)

各县(区)卫生局具体负责本辖区项目的组织管理,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督指导和绩效考核,推进项目各项工作的开展。市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对项目实施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考核。

(二)

各级中医医院为技术指导单位,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项目师资培训与绩效考核。

(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直接负责为其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录入健康档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分别负责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档工作的指导与管理。

五、

项目实施要求

(一)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1、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可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和慢病管理及日常诊疗时间。

2、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有条件的地区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3、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工作的人员应当为接受过老年人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指导工作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专门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4、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

5、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

6、每次服务后要及时、完整记录相关信息,纳入老年人健康档案。

(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1、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当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

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

2、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3、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4、每次服务后要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六、项目执行时间

20xx年的执行时间截止12月31日。每年为一个周期年度,具体时间按照省中医药管理局相关文件执行。

七、项目监督评价

(一)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将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作为重点卫生工作年度目标考核项目,纳入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绩效考核内容。对考核不达标者限期整改,如限期整改仍不达标者,取消该机构从事项目工作的资质。

(二)各级中医医院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对项目进行督导考核。县(区)级每年不少于2次,市级每年不少于1次。考核结果与评优和经费安排挂钩。

(三)督导考核主要内容:项目实施计划制定、组织管理、资金管理、人员培训、服务数量、服务质量、信息管理、服务效果、居民满意度等。

(四)主要评价指标。

1、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65岁及以上居民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