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文关怀论文

人文关怀论文

时间:2022-03-14 23:56:25

人文关怀论文

人文关怀论文范文1

1出院随访作用缺失原因分析

利用柏拉图分析法分析50例患儿的调查问卷,通过咨询临床护理管理、护理教学专家,整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将影响出院随访满意度的不良因素列出,然后按数据依次序排列,出现次数最多的要因居首,最少的居末,以百分比显示每一个要因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详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传统随访方法病人不满意的根源在于未以人为本尊重、爱护病人,未提供针对性的服务,随访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完成任务。

2改进后实施方法

运用人文关怀式随访方法,选调熟知本专业知识、沟通能力强、资历深的护理人员作为出院随访的负责人,在随访前对随访护理人员进行疾病、化疗方案、人文关怀、沟通礼仪等方面的培训,然后了解患儿的家庭背景,制作随访调查表,依据患儿情况在患儿出院7d内用电话随访的形式对患儿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患儿再次入院维持治疗时由专人运用制定的调查表对患儿家长就治疗依从性、焦虑情绪、对护理随访工作满意度3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3.1不同随访方式护理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见表1)3.2不同随访方式家长焦虑程度比较(见表2)3.3不同随访方式患儿家长对护理随访工作的满意度比较(见表3)

4讨论

通过对传统出院随访方式进行调查,运用柏拉图分析其作用缺失原因显示,主要问题存在于服务态度、病人关爱、满足需求及护理知识几个方面,病人普遍对传统随访形式不满意,无针对性,随访大多是问候,没有真正起到作用。随访人员由于长期以来工作模式的影响对出院随访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随访工作没有标准的流程遵循,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鉴于以上情况,我科针对出院随访工作做了进一步改进,即在出院随访中注入人文关怀理论。表1~表3结果显示:在出院随访工作中持续运用人文关怀在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缓解患儿家长焦虑情绪、提高病人及家长的满意度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同时,我科自2011年被评选为第一批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病房后,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提高护士的关怀能力。何娇等[7]调查显示,创建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病房前后护士关怀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

随访可以提高医院延伸护理服务水平,对病人进行跟踪观察,掌握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积累经验,利于医务工作者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科研工作的开展,从而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出院随访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延续,电话随访以其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经济等绝对优势[8]成为主要随访方式。邹林菊等[9]报道,由于病人出院时心情激动,又要办理出院手续,很多事情等着处理,只能记住60%护士出院指导内容,电话随访能进一步完善出院指导。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随访是新形势下开展的一种开放式、延伸式的健康教育形式[9],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10],使人性关怀服务落到实处。虽然出院随访目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与不足,随着临床工作者和医学教育者的探索,相信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将会逐步完善。

作者:杨艳林 何娇 刘恋

人文关怀论文范文2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价值

人文关怀是把人作为一切理论的目标,是对其身处的生活环境好坏的一种关怀,是一种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举措。把人文关怀的理念加入大学生思想教育课程中,不仅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观的体现。作为即将步入社会,成为未来国家建设人才的大学生,其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好坏决定了今后的发展,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关注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思想教育中贯穿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增加也是对我国“以德树人”方针响应的举措。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

人文关怀的缺失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弊端。首先是在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下,学生已经习惯了对所有合理的安排,不发表任何属于自己的看法,过分尊重别人的看法,把自己的自主选择权抛之脑后,缺少了自己的个性。再者现代教育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其人文关怀严重缺失的原因,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在传统理念中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识和看法,这也造成了在实际的教学中两种情况的出现;一是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自由,任何事情学生都可以自作主张,他们的张扬个性也被尊重放大,不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此类老师的存在可有可无;一种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对自己权威性的运用,喜欢把自己的想法或决定强加给学生,对学生进行刻板的管理、束缚,导致学生的个性被压制。虽然现代社会考核人才标准和理念,已经从单一的成绩单变成了对全方位的考量,可是现实教育理念在现代管理过程中推行的缓慢程度,也还是其不可忽略的情况。

二、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创新思想教育精神

对于高校来说,工作的内容和对象几乎以学生为主。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下把把人文关怀作为出发点,学生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同时更要考虑工作方法的创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推进工作质量的提高和观念的创新。教育者在特定条件下鼓励学生,丰富学生自我精神家园才是高校教育人文情怀创新的本质,而不是把空洞的说教和抽象的概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接触什么事物都会激发其好奇心理,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深刻理会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精髓,把目标知识运用到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及内容中,解决他们的疑问,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力。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在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其全体发展的需要,也要尊重个性区别化发展的要求,真正做到全体和个体两手抓,全面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即将步入社会,可是由于接触的事物相对来说比较少,缺少了面对压力问题的经验,因此在面临人际关系、学习、就业等现实问题的时候,倘若处理不当容易给其带来消极心里,诱发心理疾病。因此在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中加入人文关怀来帮助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及时处理他们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解决自身问题是必不可少的。

(三)促进和谐校园建成

在提倡创造和谐人际,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下,如何建设和谐校园也成了学校工作重心,而广大师生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主要力量,人文关怀对其提倡发表个人思想,尊重学生个性,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现实校园环境中,因为思想和理解的不同,大学生中会出现这样那样不同声音,对于这些声音,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其归为不和谐因素而强加压制。而是应该通过途径找到问题的所在并用人性化的方式去看待,尊重学生意见,通过民主交流的方式去把我们所要传达的内容和学生想听到的信息相结合,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平等交流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对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真正让学生领悟到自己的主人翁意识。

三、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对策

(一)增强大学生人文素养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下,学生被养成了对灌输的有关规章制度或思想全部欣然接受,把自己的行动和思想寄托予规定,按照规定去做或者不做,把自己固定在被选择的一方,丧失了属于自己的个性特点。所以,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素养,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从潜意识里真正把自己看作主人翁。如何把学生的思想观念从被选择转变成自主选择这是教育者要思考的关键,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多样性,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唤醒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再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上的个体差异,注重教育的层次性,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个性优势,做到全面健康发展。

(二)更新教育者教育观念

人文关怀的本质在于: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加强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使师生的关系建立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也是教育者人文素养的表现。所以作为教育者应该具备博大的胸怀,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可以交流沟通的对象。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对于有目标,想法独特的学生更要给予支持。把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方面的灌输教育变成师生之间双向的认识与了解。教育者还要转变学生自我发现的特性,在沟通中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长处,积极引导其按自己的个性特点去正确的学习和努力,减少学生迷茫的发生。

(三)健全有关的人文环境

首先,在管理上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管理建设工作,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还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力量,培养学生干部队伍,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其次,在人际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都对校园的和谐与安定起到直接影响,所以作为人文关怀的传播者的导师,应该发挥其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主动接触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充分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爱。最后,在服务上,学校各级部门应该通过实行人性化的管理以及高质量的服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四)深化教育理论的研究

在人文关怀还不是很成熟的大学生教育体制里,高校所能做的就是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立足点,注重对问题的发现、分析以及解决,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刻研究,加入更多的人文把空洞的教育内容变成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符合精神需要的内容。同时,在加强理论应用实践的同时还要深入学生生活调研,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从而才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进行有效的指导。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应该在反映时代要求的同时立足于学生实际生活。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要着眼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以新的思维和视角出发,系统且多方面,多角度、立体化的进行研究。最后,在制度方面可以探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真正做到老师对学生的全方位关心和了解。

(五)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好坏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因此作为老师特别是思想教育的传播者首先要做到的是自爱、正己再者才能律人。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言传身教的去教育学生,才会对学生有所影响。其次,作为不断接受新学生,新事物的教育者,要求老师也要不断学习和探究,并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理念符合学生的需求。最后,在学校教学资源方面,为了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应该不定时给老师提供进修深造的机会,让教师队伍的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四、小结

人文关怀论文范文3

(一)以人为本原则

在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的要求下,对人力资源的占有需求已开始转变为对人才资源的争夺需求。各大高校应充分注意到这一转变给高校管理工作带来的深刻启示,并切实抓好人才的管理,对人才给予充分重视。换句话说,高校应将以人为本作为加强人文关怀的重点内容。履行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要做到对教师群体的个性和需要尽可能关心和理解,最大限度的满足其对希望的工作环境的需要。一方面要做到识人善任,努力发现人才,另一方面要对所发现的人才进行培养,使其更符合本校的实际工作需要,并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鼓励其有所创新发展。

(二)激励原则

社会中的任何一个工作岗位都少不了物质及精神奖励对工作人员的激励作用,教职工作亦是如此。因此,高校必须将激励制度的建立高度重视起来,以求得教师在其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大的实效。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激励措施,尽量满足教师较高的不同种类需求。在激励措施的基础上,还应构建完整可操作性强的业绩考核体系,在制定考核标准时应力求客观合理,使其能够发挥实际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考核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人性化的原则,考核的目的应是对教师的激励而非提出各种高难要求,切不可造成过大的考核压力。只有本着激励的原则,才能充分调动起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其岗位上真正发挥应有的实力和影响力。

二、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管理现状

(一)缺乏完整的管理制度建设

为了体现高校管理中的人文关怀,首先要有稳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建设。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高校的管理机制尚不完备,甚至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为严重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奖惩制度的不合理,表现为不尊重教师的个人利益,在奖惩或考核制度的建设过程中极少考虑教师个人利益这一因素,因此常常造成奖惩制度缺乏最基本的公正态度。在职称晋升方面,往往会因为晋升制度的不完善而导致择优原则的落空,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人才浪费。

(二)管理过程中民主化程度过低

由于高校是具有强烈学术性质的工作环境,高校教师也都是各个学术领域内的精英,他们与其他企业员工相比,具有更高的知识水平和人文素质,对民主管理的认识也比较深刻,因此常常会对学校管理的民主原则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多数高校教师希望对高校工作的更多侧面有更大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使他们的一些需求和个人意见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反映并解决,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个人权益。但与此同时,大多数高校教师对目前的民主化程度不甚满意。许多高校虽然也将民主管理作为学校的管理原则,但落实到真正的工作环节中来,就常常无法兑现这一承诺,致使民主管理变为一种包装和形式。在实际的管理操作中,目前大多高校都带有浓重的行政色彩,管理较为僵化,对校内人才的诉求和想法不闻不问,导致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清更无从改进,严重阻碍了高校的民主进程和科学发展。

(三)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

对于各高校来说,其长远的发展必然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建设和支持。但从对实际情况的观察来看,有些高校在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仍不完善,这些高校的领导阶层对人才的培养和利用没有制定有效的措施,导致大量人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些高校领导则只注重人才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轻视其在行政管理方面的贡献或根本不给他们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因而从未或很少在校内开展针对管理领域的人才培训,致使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匮乏,使整个高校的管理能力降低。

三、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管理策略

(一)建立具有人文关怀的管理制度

为了使高校管理具有更浓厚的人文关怀,其首要前提就是建立起充分民主化的管理制度,且民主管理应在实际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渗透。主要方面包括考核机制的客观公正、职称晋升的公开透明以及岗位聘任制的全面实行。在这些制度的具体确立过程中,必须坚持集思广益的原则,使制度的确立能够反映大多数人的意愿并解决大多数人的问题。要能够听取不同意见,秉着求同存异的制定方针对差异化的想法进行集中讨论,力图能够使制度更加科学合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高校管理的人文主义精神和民主原则,并保证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管理得到落实和开展。在管理制度方面,常常会存在严格有余而人性化不足的问题,这是由规章制度本身的规范性和理性特点决定的。因此,在对这些严肃刻板制度的执行过程中,通常会给人以较强的压迫感而显得人文关怀不足。从这一角度来讲,结合高校管理的人文关怀进行思考,就会发现目前的高校管理制度并未将充满温情的人文因素融入其中。由此可知,在高校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要以高校的实际状况和需要为根本出发点,适当地添加具有人文关怀的因素,保留一些合理的弹性和空间,使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为人才展示自身才能提供优良的环境。

(二)严格推进管理工作的民主化进程

若要将人文理念真正贯彻到高校管理的工作实践中,不仅需要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还要注意对制度所规定的内容积极落实和严格执行。应该认识到对制度的执行程度是评价制度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只有在有效执行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其威慑力和作用。因此,高校的管理者在主持高校相关工作和活动时,应特别注意实施过程的民主化程度是否到位,对缺乏民主化的管理环节要予以警示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因为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下,民主管理方式与专制管理方式相比,显然前者更有利于从业者个人价值的实现。这一原则在高校这种学术类环境下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了使全体教师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热情,就应为他们实现自身价值创造条件和机会,也就是说高校必须将民主管理方式真正落到实处。应使全体教师能够平等地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每个人的机会应是均等的。同时,还应充分尊重人才对高校行政工作的监督权利,使其有权对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促使管理工作更加健康稳定地运行。在坚持了民主原则的前提下,还要对民主程度做进一步的思考。对人才参与管理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要有明确的标准,切实推进高校管理的民主进程。

(三)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

人文关怀论文范文4

1人文关怀在教学环境布置中的体现

在以前的计算机教室中,老师们更多强调的是对机器的保护,比如在进计算机教室前要穿上干净的鞋套;铺设防静电的地板;电路的设计上等,甚至空调设置的第一目的也是为了让电脑能更好的散热。但其实,我们在对计算机教室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更多的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不能本末倒置。例如对通风除尘的设计;在计算机教室里放置一定数量的绿色植物等,来营造一种健康舒适的学习环境。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也应该注重细节的把握,从一个个小的细节方面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比如在夏天,计算机教室由于机器比较多,一般会比较的热,老师应该提前打开计算机教室的空调,让学生一进来就感觉到凉意;多注意电脑的检修和维护,保证每台电脑都能够正常的使用,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总之,让学生在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中,能够最快,最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2人文关怀在教学课堂中的体现

在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之一。如何有效的进行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教育对学生提升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影响。从我们平时的教学经验中不难发现,学生往往对生硬的理论知识学习没有兴趣,所以老师在对书本上生硬的理论知识讲解前,要仔细的研究,寻求一种能够让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讲解。比如,在讲到计算机硬件章节的时候,老师可以找一台淘汰的电脑,在课堂上进行拆分,用实物对照的方式进行一一讲解:“如果我们把电脑比喻成一个工厂的话,那么其机箱就工厂里的厂房;主板就工厂里的总控制台;CPU就是进行日常生产的机床;硬盘就是用来存放货物的仓库;内存就是机床旁边为了堆放原材料或者成品而留出的空地。在工厂需要生产产品时,就需要先从仓库(硬盘)里取出原材料,送到机床(CPU)处进行生产,而在生产时为了追求效率,往往会先将原材料放置在机床附近的空地处(内存),所以这就需要内存有很快的读取速度。”这样一讲,就将原本生硬的书本理论知识,形象生动化,让学生更容易和愿意去接受。

3人文关怀教学组织形式上的体现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带给学生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要想改变中国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落后局面,就必须从学生入手,因为他们才是弱势的主体。所以在平时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适当的采用一些激励措施,让学生在有竞争压力的环境去提高学习上的斗志。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平时学会用浏览器搜索有用的信息并完成相应的任务;开展一些比打字速度等类型的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主动去掌握基础性知识;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由于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肯定会带来学习上的层次性。老师将班级中的优生和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进行分组合作,让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去帮助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这样不仅可以让成绩好的学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同时自身的学生能力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让相对落后的学生得到帮助后,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赶上学习进度,甚至有一些学生由此打破了学习上的障碍,成绩一越成为佼佼者。

4人文关怀在培养学生个性上的体现

每一个学生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由多种多样的因素综合造成的结果,但更多的其实是心里因素差异的体现。所以,从人文关怀的层面上看,首先,老师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而不要把成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兴趣爱好强加给学生;其次,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发展上的所有可能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上都能够有所提高和发展;最后,对学生的优劣,不能够单纯只看成绩,而应该有多个衡量指标。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的信心,而不会产生过大的心里负担,有助于养成健康的人格,培养创新能力,体现人文关怀。

5总结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老师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让学生发挥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各种可以调动的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各个环境中渗入人文关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注意因材施教,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而实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黄祖苗单位:浙江省诸暨市璜山镇中学

人文关怀论文范文5

一、传播人文关怀是影视作品的使命和价值

人文关怀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人文”一词最早出自《易经·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是指以人为中心的各种文化现象的集中表现。人文既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也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而人文关怀指的是人类普遍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人格、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的主体、地位、需求、生存状态、生活条件以及保障的关注等。[2]人文关怀的核心表现为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以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

(一)影视作品人文关怀的本质要求

影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须有责任的传播,要对时代进程、民族、社会发展负责。在信息传媒时代,影视作品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观念、审美观念、价值观念。在以人为本的今天,影视作品还要具有人文精神,诠释人文关怀。这种关怀不是简单的热闹,不是浅薄的煽情,而是要用美的形式,高明的艺术手法,润物细无声地表达出来。要重视各种情感的独特性,如父母子女情、夫妻情、爷孙情、同学朋友情等。通过这类情感题材去寻求隐藏在其后的广阔空间和深层内涵,认真思考和表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深层关系,挖掘出蕴含其中的人文精神和生命关怀。[3]影视作品如果缺少人文关怀,就失去了打动人心的力量。自从电影诞生至今,流传的经典作品如《罗马假日》《茜茜公主》《音乐之声》《国王的演讲》《城南旧事》《一江春水向东流》《芙蓉镇》等莫不如是。综观广受好评的韩剧,几乎无一不以“大团圆”结尾。“大长今”在皇宫内历尽排挤和陷害,最终好人得好报;“金三顺”长相平凡,30岁未出嫁,生活中被嘲笑戏弄,最终通过努力生活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人鱼小姐》中的女主角雅俐瑛从小被父亲抛弃,内心充满仇恨,她用心良苦发誓报复父亲一家,制造出重重矛盾,但结局依然化干戈为玉帛,弘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让观众相信爱情婚姻,肯定宽容善良。而这些恰恰是观众期待的。人性都是相通的,韩剧风靡我国,一方面说明韩国文艺工作者对大众的心理需求研究深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影视作品还存在情感表达和幽默诙谐的缺憾。

(二)影视作品的使命和价值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整个世界。希腊神话对后来的欧洲人文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又通过剧作向世界传达了人文主义思想。影视作品的使命就在于用故事弘扬真善美,通过故事认识生命之可贵,欣赏生命之美好,珍惜生命之存在。韩剧大多以家和情感为中心,淡化政治斗争,强化人性因素,以善良与邪恶为主轴展示各种人际关系的处理艺术,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仁爱”。“仁爱”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生存并延续至今的内核。这就要求影视作品必须担当其人文关怀的使命,让广大观众在享受影视艺术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人文关怀影响。有很长一段时期中国影视只有刀光剑影、阶级斗争,没有符合人性需求的爱情、亲情、友情,使得人性萎缩,兽性膨胀,冷漠无情,道德滑坡。改革开放几十年经济发展了,但文艺产品依然没有跟上观众的精神需求,因而让韩剧占领了市场。这也说明缺乏关注大众心理和潜在需求的影视作品,必将为观众所抛弃。影视剧如此,新闻节目也如此。近年来太多的宫廷勾心斗角戏和穿越剧充斥中国荧屏,缺乏应有的思想内涵与社会价值,看了后反而会让观众觉得人情不温暖,社会不公正,善无善报,恶人反而容易生存。而韩国影视剧在中国的成功,恰恰就在于韩国编剧导演懂得影视作品的使命和价值,充分利用中国人对东方传统文化的认同,借中国的儒家文化传播韩国的太极文化。中国为什么不可以主动借韩国乃至其他国家的文化来传播中国的民族文化呢?其实全世界观众的精神需求都是相通的,这就是为什么贝多芬、巴赫、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雨果、曹雪芹、曹禺、莫言等是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影视剧创作也要立足于国际化,让世界各国人民都能了解认同中国文化和中国的核心价值观,给人以真善美的享受。这就是影视作品的使命和价值。

二、韩国影视作品中的人文关怀借鉴

自从1993年央视引进韩国电视剧《嫉妒》开始,至今中国各家电视台先后播出了上百集的韩国影视剧,韩国影视剧就像一股旋风,席卷中国内地及香港、台湾地区,甚至亚洲各国。韩国由几千年从中国吸取文化成功转变为向中国输出文化和价值观。2013年1月28日,韩国宣布成立“世界韩流学”。一个原先影响力弱小的国家凭借韩剧输出,提升了在国际社会的文化扩张力。这说明韩国打造文化大国的国家战略非常有效。其实韩国电视剧剧情简单老套,但带来的“裹挟性”力量却很强,足以让人们领教其威力。[4]2004—2005年应观众要求CCTV8数度重播韩剧《人鱼小姐》,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人口60%的人看过《人鱼小姐》,主演张瑞希也一下成为中国观众喜爱的明星。2005年《大长今》以41??6%的收视率创电视剧收视率新高,将涌动的“韩流”推向新的高潮。韩国影视作品在中国热播的原因值得分析和重视。

(一)韩剧中的家庭温情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

文学是生活的再现。韩剧所表现的剧情内容没有什么重大题材,大都琐细复杂、家长里短,然而恰恰成为对观众最大的吸引力。正如许多观众在网络上发表的感受:韩剧细腻真切,生活气息很浓,感觉就好像发生在身边一样。如果导演、编剧、演员、音乐创作者等没有对人们真实生活的感受和关切,是不能创作出这样的电视剧的。细腻的写实主义风格,充满生活情趣的父母斗嘴、夫妻玩闹、婆媳不和、恋人分分和和,使得韩剧充满了朴素的生活情趣,自然质朴。韩剧里的人物并不完美,小毛病不少,有的一开始还有些粗俗、自私,但就是这种生动、幽默、诙谐、趣味,使人物变得更加圆润丰满,意兴盎然,这些生命的经历和变化正是吸引中国家庭主妇、青年男女的秘密元素。典型的韩国影视剧当中,除去写男女主人公以外,通常还会出现长辈老人,兄弟姐妹,亲戚朋友等人物,剧中贯穿着“真情”,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人性的温暖。韩剧中的老人幸福安康,儿女孝敬长辈,兄弟姐妹之间相互关爱,同事、同学之间交往彬彬有礼,很少有暴力和色情。当中国观众不分男女老幼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这些的时候,会觉得剧中的场景和语言如此熟悉,好像就发生在自己的周围和自己的生活中。所有的人都会向往那种家庭和美、爱情幸福、人情温暖的生活。这些东西满足了观众的想象,弥补了现实的缺憾。事实表明,越具有民族性和人情味的东西,越具有生命力。影视作品不仅要保持民族特色,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要表现人文关怀,情感沟通。植根于中国“仁爱”文化土壤中的中国影视作品,不仅要表现中国文化传统下形成的民族属性,更要善于把握当代年轻观众的文化心理需求,将民族内核融于影视作品中,让观众理解并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这也是影视剧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2010年,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唐山大地震》收获5亿多票房就是大打感情牌。近几年国产电视剧《橘子红了》《钻石王老五的艰难爱情》《蜗居》《媳妇的美好时代》《我们结婚吧》等之所以大受欢迎,也是因为剧中人物对爱情、亲情和友情的选择及命运变化吸引了观众。

(二)韩剧以人性需要的唯美浪漫吸引观众

韩剧中的主要角色大都女的青春靓丽,男的阳光帅气,穿着打扮时尚唯美,对爱情执着浪漫,内心善良真诚,非常满足人们对生活的期望值,因而深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加上每一集结尾的创造技巧———留下悬念,常常让观众看了一集就一发而不可收。韩剧的场面往往非常生活化,如详细的婚礼过程、家庭成员之间的礼仪沟通、服饰的搭配等。一个国家的饮食、服饰和婚恋场景,从某种层面代表了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成为这个国家的特质和标志。而赋予生活化的东西以艺术的美感,恰恰是人性中对美的渴望与追求。韩剧中如诗如画的镜头,剧中演员变化多端、精致美感的穿着打扮,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如《绅士的品格》《继承者们》中的男装美和《对不起,我爱你》《来自星星的你》中的女装美,受到时尚潮人的热烈追捧。由此韩国的服装也随着影视剧的传播而形成了品牌效应。韩国影视剧里面的音乐也很美,为人物和剧情量身定做,往往让观众在观赏时更加触景生情浮想联翩。如《蓝色生死恋》中反复出现的主题音乐《爱情是蓝色的》,与剧中出现的枫树林、梧桐落叶和蓝色的海洋,相互映衬,使得剧中男女主人公的生死之恋愈加深情悲伤,使观众沉浸其中,情不自禁潸然泪下。情到深处意更浓,爱到深处无怨尤。美妙深情的音乐配合着慢慢铺开的纯美画面,使韩剧的唯美境界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韩剧中的音乐表现不是为了放主题歌而主题歌,而是将音乐与角色心理及剧情紧密结合,恰到好处地将作品思想情感自然地传递给观众,让观众沉浸在剧情与音乐天然混成之中。如经典韩剧《情定大饭店》中的主题音乐《邂逅的那一天》,在激情中反复出现,每次都把观众带入爱情的浪漫与温馨中,非常美好,令人向往。

(三)韩剧多以大团圆结局符合传统道德审美

韩剧能够长久在中国的荧屏上立足还有一个原因是对儒家文化情感上的认同感。韩剧故事开头往往主人翁命运不济,遭遇艰难坎坷,但结尾大都化干戈为玉帛以大团圆结局,这非常符合中国人善良的秉性,符合儒家文化以和为贵的宗旨,让人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如《大长今》讲述的是韩国历史上一位女御医的传奇故事。大长今一生历尽艰辛,遭受无数次磨难,但是她一次次不屈服于命运,不放弃自己做人的原则,最终苦尽甘来,成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御医,同时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类似的剧作还有《我是金三顺》《百万朵玫瑰》《糟糠之妻俱乐部》等。中国与韩国同属于东亚文化圈,几千年来的交流与融合,造就了两国极为相似的生活习惯、行为准则、传统伦理和价值取向,如勤劳坚韧、自强不息、宽容忍让、以德报怨等。当韩剧中的人物将这些内容形象展现时,带给中国观众的是一种接近于“零距离”的亲切感。[5]同时韩剧中的主人公大多具有儒家文化的传统美德,这也是与中国传统道德相吻合的。正是由于韩剧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符合中国观众的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审美,所以对中国观众来讲,韩剧比美剧、英剧、法剧、德剧、印度剧等更有一种亲切感和吸引力。

三、韩剧给中国影视创作的启示

影视艺术源于生活,但又不仅仅是现实生活的简单复制,需要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影视艺术的生命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土壤,没有现实生活的根基,再“艺术”的影视也会显得苍白。影视艺术是在与观众的互动中交流思想的,缺乏与观众互动,再高雅的影视也难以维持下去。这就是影视作品要艺术更要人文关怀的原因。影视作品中贯穿着对于个体的人的深层次精神层面的探索,以及人与终极理想、整体人类命运的关系。然而,对这类作品的解读,仅仅依靠个人的生命体验是不够的,对影片的深层解读成为一种强烈的需求。[6]

(一)影视作品要深蕴中华悲悯情怀

由王宝强主演的我国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播出后,很多观众对顺溜惨死的结局难以接受,某知名视频网站甚至发起“我的顺溜我做主”的活动,试图“重拍”结局让顺溜重新“复活”。《我的团长我的团》《双面胶》《幸福有多远》等国产电视剧,结局也让好人得不到好报,让观众“郁闷”到心脏难以承受。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友权分析道,顺溜是一个草根英雄,普通大众自然希望他能得到好报和幸福,这对于人们是种激励。何况中国文化历来有大团圆结局的传统,编导在安排顺溜命运时,应充分考虑到大众的这种心理感受,否则会在文化产品和满足社会需求间形成落差。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的谭好哲教授认为,当文艺创作都在追求所谓的“陌生化”结局时,又会陷入一种新的模式化。而泛悲剧化模式,不符合人性的恻隐之心。中国需要更多“蚂蚁也有蚂蚁幸福”价值观的电视剧。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钱中文认为,陶渊明、曹雪芹、关汉卿等人在中国文化中首屈一指,不单因为他们优美的文字和语言,更因为他们通过作品推动了民族精神的建立和发展。文艺创作者理应比普通人站得更高,具有良心和怜悯心,从人的高度来实现人的关怀。浙江大学王元骧教授认为,影视艺术是滋养灵魂的事业,是以人为目的并通过影响人的灵魂来影响社会。文化产品不仅是一个挣钱、娱乐的工具,还应当影响社会风尚和社会心理,让人们在幸福中不至于沉沦,在痛苦中看到希望。

(二)影视作品要展现中国核心价值观

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核是“仁爱”,就是对生命的关怀。关于爱的故事全世界都爱听,这是人性的本质需求。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哪个民族会通过故事传播自己国家的文化,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各国观众的价值观和认可度。与韩剧相比,我国电视剧在儒家文化的传承上相差甚远。中国每年生产的电视剧不少,但是多表达的是一些远离生活的、情节离奇的、与人们期望值相距甚远的炮制出来的故事,有些表达的意识想法甚至与我们的传统文化背道而驰。中纪委书记在评论韩剧为什么占领中国市场时说:“我发现,韩剧走在咱们前头的原因是韩剧内核和灵魂,恰恰是传统文化的升华。”是的,我国国产剧中表现中华传统文化和礼仪的乏善可陈。而中国在海外受欢迎的影视剧,大多是根据我国名著改编的历史剧和表达真善美的家庭伦理剧,如《三国演义》《西游记》《媳妇的美好时代》等。在这些剧中既有家文化,又有表现君臣、父子、男女、长幼、朋友等伦理传统的有趣的情节,还有奇特美丽的画面,让各国观众大饱眼福。但我国有些电视剧所构建的中国人形象依然停留在刻板意识形态的时代,这会让国内外观众感觉假大空。目前,中国文化正遭受美欧文化、韩式文化、日本文化的挤兑,因此,我国必须借用电视剧这一强势媒体,传播中国的儒家文化和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影视文化工作者要学会积累故事,叙述故事,尤其讲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人的奋斗求索创新的故事和普通人追求爱奉献爱的故事等,让中国观众在荧屏上找回缺失的传统文化,也让海外观众领略中华文明的魅力。在民族特色文化方面,我国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的中式婚礼、各种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和过节仪式、中国传统食物的制作方法等等,都可以结合剧情加以呈现。向观众展现一个善良温情的、富有特色的、美丽和谐的中国。GDP是会变化的,文化的魅力是永恒的。

(三)影视作品要善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人文关怀论文范文6

[关键词]平民题材;纪录片;人文关怀90年代以来,由于历史和文化语境的改变以及艺术界内部的自我颠覆,大众文化形态逐渐走上舞台,并成为当下中国文化格局中最为壮观、最为庞大的一支。其中,平民题材纪录片在这一大众文化运动中逐步发展,成为主要媒介形式之一。但平民纪录片与各种观众参与的电视栏目不同的是,它不像摆道具一样将观众作为置景的一部分,而是将普通人作为纪录的主角。假如说电视栏目的平民意识不过是借观众做招牌的话,那么平民纪录片中的平民形象则是真正平民意识的映射。

这里所说的平民,是和精英、边缘相对而言的最广大的普通人群。那么,顾名思义,平民纪录片就是记述普通人生活、深入普通人心灵的一种艺术形式。

这里所说的平民,是和精英、边缘相对而言的最广大的普通人群。那么,顾名思义,平民纪录片就是记述普通人生活、深入普通人心灵的一种艺术形式。

特征论

特征论

平民纪录片以平视目光将镜头对准普通人,淡化或者忽略职业、年龄、性别、成就、职位等界限,山沟、军营、监狱、学校、厂矿等地点都可能成为选择对象。它着重纪录的不是被摄者的惊人之举或丰功伟绩,而是普通人身上的人性特征。这类作品数量巨大,题材几乎包容主流意识形态认可的社会各个层面。拍摄手法则是“跟拍、跟拍、再跟拍”纪实方法。虽然画面加解说的作品也还存在,但纪实美学已广为传播,躲避主观意识成为时尚,选题、拍摄、编辑形成模式化操作。如《沙与海》、《远去的村庄》、《舟舟的世界》等作品流传较广。

平民纪录片以平视目光将镜头对准普通人,淡化或者忽略职业、年龄、性别、成就、职位等界限,山沟、军营、监狱、学校、厂矿等地点都可能成为选择对象。它着重纪录的不是被摄者的惊人之举或丰功伟绩,而是普通人身上的人性特征。这类作品数量巨大,题材几乎包容主流意识形态认可的社会各个层面。拍摄手法则是“跟拍、跟拍、再跟拍”纪实方法。虽然画面加解说的作品也还存在,但纪实美学已广为传播,躲避主观意识成为时尚,选题、拍摄、编辑形成模式化操作。如《沙与海》、《远去的村庄》、《舟舟的世界》等作品流传较广。

纪录片《舟舟的世界》跟踪了一位先天愚形儿童舟舟,以平等视角记录舟舟生活的细节,挖掘他的精神世界与心理状态,叙事平稳,影像语言纯熟简洁,具有深刻的人性内涵。

纪录片《舟舟的世界》跟踪了一位先天愚形儿童舟舟,以平等视角记录舟舟生活的细节,挖掘他的精神世界与心理状态,叙事平稳,影像语言纯熟简洁,具有深刻的人性内涵。

在平民纪录片中,人文关怀是它所要传达的重要思想之一。一般意义上的人文关怀,就是关注民众的生存状态与生存境况,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呼唤和弘扬人间真情。人文关怀是以有利于人本身的发展作为价值尺度的,它关注人的生命存在与人类的共同命运,体现对大众精神心态的价值认同与体贴。

在平民纪录片中,人文关怀是它所要传达的重要思想之一。一般意义上的人文关怀,就是关注民众的生存状态与生存境况,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呼唤和弘扬人间真情。人文关怀是以有利于人本身的发展作为价值尺度的,它关注人的生命存在与人类的共同命运,体现对大众精神心态的价值认同与体贴。

表现论

表现论

作为人文关怀的重要载体,平民纪录片在关注普通心灵的同时,蕴藏了创作者对人生以及世界的严肃思考,其人文价值的光辉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折射出来。

作为人文关怀的重要载体,平民纪录片在关注普通心灵的同时,蕴藏了创作者对人生以及世界的严肃思考,其人文价值的光辉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折射出来。

纪实性是平民纪录片人文关怀的基本载体。对于纪录片来说,纪实是前提,是创作者的首要任务,而且要靠它来传递有效的信息。纪实既是对生活的某种还原,也是对生活的尊重。从美学角度而言,这完全符合观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期待,也是电视纪实语言的重要美学特征。纪录片在记录生活原生态的同时,把受众熟悉或陌生的环境鲜活而逼真地呈现出来,从而引起受众的思考,并得到最大限度的启发或共鸣。如果是一部故事片,那么,即使观众再沉浸其中,也只能是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而大可不必为主人公的命运感叹。所以,每当纪录片的摄影机对准某一个人的时候,都意味着一种真实的再现,而真实本身就意味着关怀。这种关怀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纪录片的摄影机是带着感情来记录生活的。

纪实性是平民纪录片人文关怀的基本载体。对于纪录片来说,纪实是前提,是创作者的首要任务,而且要靠它来传递有效的信息。纪实既是对生活的某种还原,也是对生活的尊重。从美学角度而言,这完全符合观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期待,也是电视纪实语言的重要美学特征。纪录片在记录生活原生态的同时,把受众熟悉或陌生的环境鲜活而逼真地呈现出来,从而引起受众的思考,并得到最大限度的启发或共鸣。如果是一部故事片,那么,即使观众再沉浸其中,也只能是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而大可不必为主人公的命运感叹。所以,每当纪录片的摄影机对准某一个人的时候,都意味着一种真实的再现,而真实本身就意味着关怀。这种关怀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纪录片的摄影机是带着感情来记录生活的。

纪录片《我的留学生活》中讲了一个叫李仲生的留学生,他在片中两次唱起那首《我的太阳》,其中一次是在小屋中,在录音机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正是对这种有节制的抒情部分的把握,表现了小人物渴求未来的一种真实心态。这部片子把镜头对准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所以,真实将是纪录片的永恒追求。这种艺术形式给人类提供了接近生活真实的媒介和语言形式。同步取材,过程追踪,面对面的交流,电视纪录“本身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自然的一部分,成为了现实生活的自然延伸,成为了我们生活中难以分割的构成因素。”由此,真实也成为电视纪录片的生命。

纪录片《我的留学生活》中讲了一个叫李仲生的留学生,他在片中两次唱起那首《我的太阳》,其中一次是在小屋中,在录音机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正是对这种有节制的抒情部分的把握,表现了小人物渴求未来的一种真实心态。这部片子把镜头对准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所以,真实将是纪录片的永恒追求。这种艺术形式给人类提供了接近生活真实的媒介和语言形式。同步取材,过程追踪,面对面的交流,电视纪录“本身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自然的一部分,成为了现实生活的自然延伸,成为了我们生活中难以分割的构成因素。”由此,真实也成为电视纪录片的生命。

其次,细节是平民纪录片的美学兑现。无论是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还是其他一些艺术门类,细节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民纪录片更是如此。细节能够赋予纪录片鲜活的表现力。浅处可刻画人物的性格,深处可释放深刻的思想内涵。所以有人说,纪录片可以没有情节,但不能没有细节。事实上,很多优秀的纪录片都以细节取胜。毫不客气地说,没有了细节,纪录片也就失去了它的光彩。毕竟,纪录片在情节方面先天不足,它不大可能借助虚构来创造情节,所以,在很多情况下,细节就成了重要的因素,并依靠它来传达信息。此外,它也在有效地传达着人文精神的理念。

其次,细节是平民纪录片的美学兑现。无论是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还是其他一些艺术门类,细节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民纪录片更是如此。细节能够赋予纪录片鲜活的表现力。浅处可刻画人物的性格,深处可释放深刻的思想内涵。所以有人说,纪录片可以没有情节,但不能没有细节。事实上,很多优秀的纪录片都以细节取胜。毫不客气地说,没有了细节,纪录片也就失去了它的光彩。毕竟,纪录片在情节方面先天不足,它不大可能借助虚构来创造情节,所以,在很多情况下,细节就成了重要的因素,并依靠它来传达信息。此外,它也在有效地传达着人文精神的理念。

在《半个世纪的爱》中,这种细节的捕捉随处可见,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胡同里普通老夫妻的每天仪式性翻日历的过程;农民老夫妇去菜园摘菜;晨练的老夫妻拿杯倒水,你一口我一口的喝水场景等等。恰恰是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金婚是无常人生之中的片刻恒定。事实上,这些细节的捕捉所营造出来的小生活空间,以及摄影机的平视所带来的亲和力,无形中加大了情感的张力,使人感受到了心灵上的温暖,从而完成了传达人文关怀的使命。

在《半个世纪的爱》中,这种细节的捕捉随处可见,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胡同里普通老夫妻的每天仪式性翻日历的过程;农民老夫妇去菜园摘菜;晨练的老夫妻拿杯倒水,你一口我一口的喝水场景等等。恰恰是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金婚是无常人生之中的片刻恒定。事实上,这些细节的捕捉所营造出来的小生活空间,以及摄影机的平视所带来的亲和力,无形中加大了情感的张力,使人感受到了心灵上的温暖,从而完成了传达人文关怀的使命。

规避论

规避论

除了上述内容的人文关怀之外,镜头规避下的人文关怀也应该纳入人文精神的体系之下。所谓镜头规避指的是电视镜头应该设法避开一些不雅或者不宜公开的画面,明确什么是该拍的,什么是不该拍的。什么是该播的,什么是不该播的或是经过技术处理后再播的。有些创作者为了采集所谓的有效信息,追求节目的纪实性和质量,从而导致一些(平民)纪录片中对道德功能和人文精神的漠视。虽然平民文化形态的概念决定了这种类型的纪录片是一种走民的艺术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对这种负面效应的警惕和纠正,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远离传统文化中固有的道德精神和人文关怀。

除了上述内容的人文关怀之外,镜头规避下的人文关怀也应该纳入人文精神的体系之下。所谓镜头规避指的是电视镜头应该设法避开一些不雅或者不宜公开的画面,明确什么是该拍的,什么是不该拍的。什么是该播的,什么是不该播的或是经过技术处理后再播的。有些创作者为了采集所谓的有效信息,追求节目的纪实性和质量,从而导致一些(平民)纪录片中对道德功能和人文精神的漠视。虽然平民文化形态的概念决定了这种类型的纪录片是一种走民的艺术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对这种负面效应的警惕和纠正,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远离传统文化中固有的道德精神和人文关怀。

纪录片所要传达的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就是它的人文关怀。但如果创作者自身不具备这种人文意识和道德精神,那么他的作品也难以传达或透射出人文精神。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作者自身与他作品中的人文意识应该是一致的。而平民纪录片所关注的恰恰又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因而,这种关怀不仅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而且具有双重性的意义。平民纪录片自九十年代应运而生走入人们的视野,与其说是电视理论化的实践,不如说是人们审美期待下的必然产物。

纪录片所要传达的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就是它的人文关怀。但如果创作者自身不具备这种人文意识和道德精神,那么他的作品也难以传达或透射出人文精神。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作者自身与他作品中的人文意识应该是一致的。而平民纪录片所关注的恰恰又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因而,这种关怀不仅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而且具有双重性的意义。平民纪录片自九十年代应运而生走入人们的视野,与其说是电视理论化的实践,不如说是人们审美期待下的必然产物。

日本广播协会NHK曾经拍摄过一部专题片《日本的监狱》,片中自始至终看不到一个完整而清晰的犯人屏幕肖像。有关犯人的镜头是由模糊的远景、背影或只显现人物下半身的残缺构图组成,人脸的正面像全部回避了,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外记者对他人(哪怕是犯人)的理解和最基本的人性尊重。

日本广播协会NHK曾经拍摄过一部专题片《日本的监狱》,片中自始至终看不到一个完整而清晰的犯人屏幕肖像。有关犯人的镜头是由模糊的远景、背影或只显现人物下半身的残缺构图组成,人脸的正面像全部回避了,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外记者对他人(哪怕是犯人)的理解和最基本的人性尊重。

在里维斯和施拉姆所著的《平民传播之责任》书中,列举了西方新闻史上经历过的具有特殊意义的三种理论:独裁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社会责任理论

在里维斯和施拉姆所著的《平民传播之责任》书中,列举了西方新闻史上经历过的具有特殊意义的三种理论:独裁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社会责任理论

认为,自由和责任两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相辅相成的。它在承认新闻自由的同时,要求传播者必须对社会负责。综上,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当代各种文化形态的剧烈震荡和分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呈现出碰撞、焦虑、困惑甚至痛楚的状态。而平民纪录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了公众的审美视野,并担当起现实关怀的角色。它以冷静的关注去激发人们深沉的思考,试图抚慰或追问由于各种裂变而带给人类心灵中的种种矛盾心态。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这恰恰又使平民纪录片承担起终极关怀的使命。而无论是现实关怀还是终极关怀,都将是平民纪录片继续发展的动力。

人文关怀论文范文7

一、教师语言要体现尊重关爱学生

1、 教师的语言要体现关爱与尊重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尤其是小学生,关爱对他们而言显得异常重要。“童年世界是情绪化的世界,外在的刺激直接影响儿童的情感,积极的情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一书也指出:“教育,正像其他的社会过程一样,它的成效依靠交往。”心理学认为十一、二岁的孩子,已经逐步产生自我肯定的要求。不希望人们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而要求尊重他们。在当今,留守儿童成为社会一个庞大的缺少亲情的特殊群体,儿童的内心更需要关爱、沟通与尊重。因此,语文老师的语言更应该凸显温柔、关怀、体贴、温暖,让学生感受到老师语言的魅力,语言的真切,语言的感动。

2、教师的语言要立足关爱与尊重

学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是有感情、有思想的教育接受者。善意的、充满爱心和尊重的教学语言,会大大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产生向师性,热爱老师教的学科,热爱老师的授课过程。而人文性的课堂是民主的课堂,民主的课堂中师生是互相尊重的关系,“蹲下来和学生交流”不在于蹲下来的形式,而在于教师语言、行为尊重学生的实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仅在于行为不歧视、不体罚,更在于言语不污辱,不讽刺。言语的伤刺有时候比行为伤害更令人难忘。

二、教师语言体现尊重和关爱的策略

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多与学生交谈,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试着走进学生的心灵。要尊重学生的见解,少用否定语言,多用肯定语言;少用批评语言,多用赞美语言。教师的语言不强求、不压制、不误导、不扭曲学生的见解。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师要学会欣赏差异,更要鼓励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这样才能张扬个性、发展个性。在课堂上,教师用充满关爱、尊重的语言,如“能把你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读一读吗?”“能把你的劳动成果同大家分享吗?”“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吗?”“谁愿意帮助他?”这样的语言,无形中会产生了一种感染学生的力量,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课堂上,学生才能得以言论自由,“百家争鸣”。教师尊重爱护学生的语言自然就会塑造出鲜明的学生个性,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1、体态语言的亲切和蔼。

“亲其师”才能“信其教”。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崇高的,学生总是希望老师喜爱自己。课堂上,教师用亲切和蔼的语气跟学生进行交流,会让学生随时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称呼学生时,老师不妨亲热地叫他的小名,遇到名字是三个字的学生,老师可以只叫他的名,如“章雨思”,老师可以亲切地叫他“雨思”,相信学生一定倍感亲切,师生之间的距离自然会一下子拉近许多。面对学生,老师应常常把微笑挂在嘴边,充分发挥体态语的作用。摸摸学生的头,握握学生的手,每一次拥抱,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是在无声地传递着老师对学生浓浓的爱,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便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了。

2、教学语言的诚恳谦逊。

过去的课堂中,常常会听到这些声音:“同学们弄明白了,听清楚了吗?”“听老师把这个词的意思再讲讲?”这样的课堂语言把老师“神化”为教学主体,教学权威,无形中来开师生距离。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进行语言对话时,要求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无论是对学生的表扬,还是善意的批评,态度都应诚恳。还记得曾听著名小语特级教师靳家彦老师执教《有这样一个小村庄》一文时,面对并不熟悉的学生,靳老师总是展示他那么魅力无穷的体态语言——面带微笑,与学生真诚地交流:“初次见面,请同学们多多关照!”、“你有什么问题?”、“大家都记住这个词了吗?”、“老师读的好吗?”、 “谁想上台来?”、“你有什么要补充的?”、“你还想说什么?”整堂课中,靳老师始终把自己深深地融入到学生当中,始终保持着慈祥的笑容,靳老师的诚恳,消除了同学们心中的紧张感和陌生感,同学们一个个都积极举手,踊跃发言,思维开阔,回报给他一次次精彩的发言。

3、教学语言的平等宽容。

课堂上,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其发言往往是不均衡的,有好有坏,有的精彩,有的可能是离题万里,常常会让老师有时喜时忧之感。这时候,教师的语言就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宽容他们。当学生不能回答时,多向学生说“没关系,再想想”。

人文关怀论文范文8

真善美是人类的终极精神追求,是人类精神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作为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以关怀人的心灵成长为基本宗旨、以提升人的德性境界为最高旨趣、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指向的教育活动,德育始终观照着人类的这一价值追求,并通过自身的人文关怀实践,体现和提升这一价值目标。

德育人文关怀“真”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德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上,也体现在对个体生命存在意义的真实把握上。其具体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德育人文关怀突出了对事物本质规律的尊重,强调教育的合规律性发展。所谓规律,指的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内在特性和内在关联。列宁认为,规律是现象中持久的东西,规律是现象的静止的反映。[1]倡导德育对规律的尊重,强调德育合规律性的发展,是德育人文关怀之“真”的基本价值体现。任何德育理念、目标、内容的生成,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或人文的背景及条件下孕育的,其自身的规律也受到特定背景及条件的制约。中国传统的德育思想及其德育规律的生成,离不开有着深厚人文精神内涵的传统文化的支持。西方的德育理念及其规律的生成,也离不开以基督教的“博爱”“慈善”精神和以充分肯定人、尊重人为内核的人文主义的支持。正是这些充满人文气息的历史与文化规定,决定了德育人文关怀的精神内涵,使德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始终都具有人文关怀的崇高品格。

求真,是德育人文关怀价值规定的基点。一是要通过德育特有的方式,强化人对客观规律、客观真理的尊重和遵循,让人们认识到,凡事都必须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在德育实践中,具体体现为对教育规律和人的思想道德发展规律的尊重。二是在引导人们认识规律时,应当具有人文精神,对规律进行符合人文精神的阐释。特别是在德育实践中,德育主体对于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自始至终都应充满深厚的人文精神,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人文精神的根本点,就在于对人的关注,对人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一种深切的关心、关爱和关怀。三是在人们运用规律造福于人类的活动中,也应体现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一般而言,规律所体现的是一种理性的内容,其表现形式可能是冷冰冰的逻辑法则,但运用规律的主体是人,人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是“一个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2]169因而,人在认识和运用规律的过程中,怀有深切的人文情怀,有效地规避理性认知所带来的弊端,既能充分地体现人对规律的尊重和遵循,又能体现人文关怀的“真诚”品格。

其次,德育人文关怀强调对作为真实存在的生命的尊重,重视对人的存在意义的深切关怀。在德育实践中,强调人文关怀的理念,不在于简单地规训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某种要求,而在于唤起人们对生命的关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提升生命质量和生活品质的关注。因此,德育人文关怀的求真起点,也就是强调对人的真实生命和真实生活的高度重视。

人的存在首先是真实的生命存在,即肉身的存在,这是人的一切精神生活存在、生成和发展的基础。人的一切精神生活都寓于人的肉体生命之中,肉体生命是一切精神生活的物质前提。为此,德育人文关怀强调把关心人的自然生命的需要、人的生存状态作为最初使命。正如有学者所认为的:“终极关怀是诗意化的,处于更高的层次,它的忧患意识、价值呵护、意义追问,在张扬形而上的精神崇高的同时,遮蔽着乌托邦的一面,作为完整的人生,作为实现必须活着的个体生命,毕竟不大可能完全按照终极理想去书写;初级关怀是世俗化的,具有更宽广的覆盖面,社会的大多数成员,首先关注的是当下生存,‘日图三餐,夜图一宿’,比起精神家园的构筑,虽觉暗淡,却是最低层面的生存呼喊。”[3]

在这里,有必要强调的是,从生命的真实存在出发,关切生命的真实存在价值,关切个体生命价值的提升。人类社会是由无数个独立而完整的个体生命组成的。作为一个完整而独特的生命,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每一个生命都弥足珍贵,每个人的生命都自成目的。康德说:“人,一般说来,每个有理性的东西,都自在地作为目的而实存着,他不单纯是这个或那个意志所随意使用的工具。在他的一切行为中,不论对于自己还是对其他有理性的东西,任何时候都必须被当作目的。”[4]德育人文关怀对于人的精神建构,是把个体的人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即让德育回到作为真实道德承载的个体的人,回到人的生活实际,“把德育的价值视界从个体之外、从神圣的历史目的回到个体本身,凸显对个体存在本身的观照”[5]172。为此,德育人文关怀主张把精神建构的权力更多地交给个体自身,对崇高的追求诉诸个体自主性价值意向而不是社会指令,进而激发个体发展的欲望和热情,使道德理性成为个体生命自身的内援性价值诉求,成为个体自我实现、自主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在素质。

当然,德育人文关怀强调从个体生命出发,并不是把个人凌驾于社会之上,而恰恰强调个体对社会的基本责任,强调个体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关注。德育人文关怀关注个人的自主性,“并不是指无视社会规范的纯粹的自我指导者,而毋宁说是这样一种进行批评和自我批判的人,他对所处社会规范的忠诚与最佳地发挥自身的各种理性能力融成了一体”[6]。这种自主性的诉求乃是一种开放性而非封闭性的伦理诉求。个人始终是作为社会的个人,“离开了社会的原子似的孤立的个人是不健全的个人,是残缺的个人,它意味着个人生命空间的狭窄,生命意义的缺失,个体生命实际上被自我遮蔽起来”[5]181。正因为如此,个体的生命价值的提升关键在其社会价值的实现。同时,德育人文关怀强调关注个体,关注自我,也“并不是把自我锁闭起来,让个体生命的价值空间局限于自我,而只是强调在自我尚付阙如的道德教化传统中凸显自我作为个体德性生成的起点和依凭,使个体成为其道德价值的真实主体,在此基础上,引导个体走向他者,走向世界,走向世界中的‘人’与‘物’,走向与世界之中的他者意识的相遇,让个体在精神性相遇之中走向世界,世界也走向了个体,成了‘我’的‘世界’”[5]187。

总之,“真”是一种理性追求。德育人文关怀通过对规律的正确认识,对生命真实存在的关怀,消除客体的异己性,拨去外界物的神秘性,使人从蒙昧、迷信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获得理性的自由。

从德育的目的上来说,德育人文关怀又是一种趋善的活动,充分体现出人类社会“善”的价值。德育人文关怀以“善”作为窗口关注人、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其目的在于使人能够超越狭隘的个体存在目的,不断扩大与社会的联系,把个体的活动与社会整体的进步、发展结合起来,不断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创造出属于人特有的价值和尊严。

“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善”指的是道德上合乎规范,而广义的“善”则包括人在自然关系、社会关系中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实际价值,表现为主体在思想行为上的合理性、合目的性,是以主体尺度为基础的主客体统一状态。德育人文关怀所体现的是广义的“善”,不仅表现在引导人们追求道德、实践道德、完善道德,使人在道德上合乎规范,更表现为引导人们创造美好、追求幸福,满足人渴望完美生活和自我完善的精神诉求。归纳起来,德育人文关怀“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人是目的”作为德育的内在理念。德育人文关怀“善”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始终坚持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的立场,确信“人及其生命的尊严是最高的善”[7],相信每个人都自成目的。德育人文关怀以“人是目的”为内在理念来指导一切实践活动,主张“自己给自己立法”(康德语)来凸显每个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与尊严,因为一个人关心别人的处境和尊严,必是由于自己内在的尊严体验。正如马斯洛所指出的,自我实现的人“比一般人具有更多的融合、更崇高的爱、更完美的认同,以及更多的摆脱自我限制的能力”[8]。德育人文关怀认为只有当个体都能拥有自我生命存在的尊严,并能发自内心地去尊重他人生命存在的尊严时,这个社会才是一个真正有尊严的、和谐的社会,一个进入了现代文明的社会。

从“人是目的”的角度看,德育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除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之外,还具有一种精神享用的功能。所谓精神享用,是指我们并非为了达到外在的发展目的而接受德育,而是把德育作为自己生活的需要,接受德育的过程即是满足需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获得自由和幸福,获得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

第二,以引导人追求美好生活为核心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道德生活即是一种“善生活”或曰“好生活”。人可以选择且实际上选择着自己的生活,使生活呈现出好与坏、善与恶的意义,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好(善)坏(恶)程度。由亚里士多德对道德和伦理(学)的原初解释,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道德本身就是人的生活所固有的价值尺度,是人的美好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与其他物种的区别就在于,人不仅要生存,而且要生活;不仅要生活,而且要追求“好生活”。因此,就人类生活自身而言,道德就是人类生活的内在目的之一。亚里士多德最早将价值分为目的性价值与手段性价值,他认为,“如若在实践中确有某种为其自身而期求的目的……那么不言而喻,这一为自身的目的也就是善自身,是最高的善”[9]3。他进而指出,“从名称上说,几乎大多数人都会同意这是幸福”[9]5。德育人文关怀的“善”的价值,也表现在引导人们对道德的追求中,注重对道德的这一关涉美好生活或幸福价值的理论揭示和实践诠释,注重将外在的道德规范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追求人生幸福的内在需要密切联系,使道德追求成为人们满足内在精神需求和实现美好生活目的的需要。

第三,以引导个体提升幸福层次为追求目标。人对幸福最直观性的感受就是生理需求、心理需求以及伦理诉求得到充分满足时的和谐状态。“生理层面上的幸福就是个体本能欲望的满足而产生的快感;心理层面上的幸福是一种近似快乐的精神状态;伦理意义上的幸福是在欲望满足中包含着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和人对自我的价值的肯定,正是这一点使人的幸福感与动物的快感有着本质的区别。”[10]生理幸福、心理幸福、伦理幸福是人的幸福体系中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又呈逐级上升的层次,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既包含前者又超越前者,是前者的提升和发展。在某些情况下,幸福的实现不一定是按顺序进行的,而是相互交织甚至错杂重叠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德育人文关怀就是要使个体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同层次需求,认识到幸福不同层次的内涵,而后使个体能够找到合适的方法和合理的途径来满足这些需求,并且通过德育人文关怀精神享用功能的发挥,使人体验到更高层次的幸福。

德育人文关怀的求善,倡导善行之美,德性之美,也就是对人的“善”的本质力量的充分肯定,是对人性之美的彰显。

高尔泰曾以“美是自由的象征”为题论述了美的自由本质。美作为自由的象征,实际上也就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及其实践的过程。在这当中,美充分显现出人的本质力量、自觉意识和自由境界。德育人文关怀的“美”的价值,主要表现在这三个层面上。

其一,德育人文关怀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关于人的本质,一方面,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96。其实,这并不矛盾,而是在两个不同的维度上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在其现实性上”来说的,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及本质力量的实现离不开人的社会性。但本质的实现不等于本质本身,所以,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实现的现实性而不是人的本质或本质力量本身;而人的本质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类特性”,那就只能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此外,对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而言,马克思强调的是“本质力量”而不仅仅是人的“本质”。而“本质力量”也应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说:“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了自己是类的存在物。”[2]97对人而言,实践主体和对象世界的矛盾是一对永恒的范畴。卢梭曾说:“人生来是自由的,可是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较为恰当地表达了人的主体自由与其对象世界的矛盾。一方面由于自然、社会和历史进程及主体自身的诸多限制,人时时处处都在必然性奴役之中,另一方面不甘寂寞的主体的人又以其突破自身及对立面的束缚从而获得自由。由此可见,人的本质与其说是实践性的“活动”,还不如说通过“活动”去超越必然,获得自由的追求。其形式是实践,其内核却是精神。

我们说德育人文关怀具有美的性质,就在于其自身能够对象化地展示人的“本质力量”,并以创造美的存在或审美对象的方式使主体的自由意志得以对象化实现,不断提升和丰富实践主体的自由精神本身,体现人对自由的追求,不仅是对纯自然律的超越,也是对社会理性及人生局限的必然性的超越。

其二,德育人文关怀体现主体的自觉意识。美是对自由的肯定,美的精神即主体的自由精神和自觉意识,在实践中表现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就哲学与历史的规定性而言,真与善是美的基础,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主体对此的认识和把握,则是一种自由精神、自觉意识的体现。

席勒曾从人的视角,对美展开分析,试图从一般的人性特征中寻找美的要源,并反过来将美作为人的必要条件,由此确立审美教育的基础。在席勒看来,美的概念、理想与人性的概念是一致的。他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术语“类”来表示“人性”或“人的本质”,美或审美正是作为理想的人性的“类”的属性。他认为,人在游戏一类的活动中,能够摆脱感性和理性的双重压迫,使普遍与特殊、类自由与感性需要、能动性与受动性全都和谐渗透,这样,人的对象世界及自身都成了“活的形象”,人就获得了充分的自由。这种充分的自由的获得也就是人的本质的完美实现;而这“活的形象”就是“指现象的一切审美性质,总之是指最广义的美”[12],其内涵即为自由地对待对象,使对象成为自己自由本质力量的显现。因此,“人性的完美实现”就是美,美就是“自由的显现”。德育人文关怀传达的正是这种美,表现为个体道德自由境界的达成,德性人格的完善,以及对现实人生的超越。此外,德育人文关怀对于主体自觉意识的体现,还表现为提倡一种自由的、自觉的处世态度。这种态度既表现为审美观照时的那种超越当前功利性的“非功利性”,也表现为一种对美的事物所内含的自由本质的关怀、珍爱和自觉认识与把握。

其三,德育人文关怀体现心灵的自由境界。德育人文关怀的目的之一,在于赋予人的活动以明确的目的,使人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前提下,获得心灵的自由。马克思曾经说过,自由是生命的灵魂。人失去了自由,特别是心灵的自由,就失去了精神生命,也就意味着美的毁灭。自由作为人的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和人的本质的确证,从根本上反映了人的审美需要,体现了人的审美享受和审美创造,具有最高意义上的自由价值。当然,所谓心灵的自由,并不是在幻想中摆脱必然的自由,随心所欲的自由,而是在精神上对必然的认识、超越和对客观世界的把握、改造。爱因斯坦曾说:“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这种内心的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礼物,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标。”[13]心灵自由的生命活动及其所达到的境界,往往伴随着愉悦的情感享受和精神自由的体验,成为孕育人间一切美的源泉。德育人文关怀的宗旨,正是引导人们去追求这种自由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 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26―127.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 谭学纯.人与人的对话[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152.

[4]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6.

[5] 刘铁芳.生命与教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6] 达巍.消极自由有什么错[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12.

[7] 岩崎,允胤.人的尊严、价值及自我实现[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22.

[8]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95.

[9]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0] 易凌云.论关涉人生幸福的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2―6.

[1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人文关怀论文范文9

[关键词]人文关怀 高校辅导员 队伍建设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

(一)工作琐碎繁忙,压力较大

辅导员一般不承担教学任务,他们处于学校管理的最基层,是连接管理部门、任课教师与学生的纽带,地位上不及任课教师,工作内容却事无巨细。不论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组织活动,辅导员都要全面管理,所以有人将辅导员比喻为大学生的保姆。再加上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立能力比较差,辅导员在一定程度上还担当了家长的角色。因此,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非常琐碎,工作职责和内容没有明确界限,又常常受到学校各个部门的差遣。此外,我国高校辅导员的配备比例也普遍偏低,有的辅导员甚至以一人之力负责上千名学生,常常还要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很多辅导员精神长期高度紧张,出现了职业倦怠等职业发展障碍。

(二)福利待遇偏低,社会认同有限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社会充分的认同和肯定,具体表现有两个方面:第一,辅导员的福利待遇和教学、管理人员相比偏低,辅导员既没有教学人员的课时津贴,也没有管理人员的业绩津贴。虽然辅导员也有其专项补贴,但与其工作强度和岗位贡献相比,还远远不够。同时,由于辅导员工作的无边界性,他们的无形支出也比较多,应该从精神压力和情感投入方面予以补偿,提高辅导员的福利,激励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第二,目前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由于专业性、系统性和延续性不足,社会缺乏对其地位和职业的认同。提到辅导员,很多人认为不是真正的教师,只是一种管理岗位,甚至是“打杂的”。一方面工作烦琐劳累,另一方面得不到理解认同,辅导员群体在高校体系中逐渐被边缘化。很多高校只重视专职教师的培养和进修工作,而对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缺少规划,导致辅导员自我认同逐渐降低,只把辅导员岗位作为一个“过渡”和“跳板”。

(三)工作不稳定,缺乏正式编制

我国高校的辅导员采取专职、兼职相结合的组成方式。一方面,选择一些思想政治、心理等相关专业的高校研究生担任专职的辅导员;另一方面,根据学校管理的需要增加一部分兼职辅导员,例如,年轻的专职教师、高年级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很多辅导员不能获得正式的事业单位编制,只能成为“合同工”。这样一来,辅导员不仅地位“低人一等”,福利待遇和职业发展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他们的个人档案只能存放在人才市场,不能进入高校体制内部,一旦所在学校和部门有所调整,很可能成为首当其冲的牺牲品。另外,由于工作繁重、缺乏职业认同,辅导员队伍的流动性很大,一旦有了教学和其他管理岗位可供选择,很多辅导员就会选择转岗。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也阻碍了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

二、人文关怀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诠释

(一)强调人的真实人性和自身发展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发展的切实关心,包括关怀人的实际生活状况、生存发展需要、心理情感需求。人的基本需要是由低到高、逐层推进的,同时人的需要也是物质和精神兼顾的。从目前我国辅导员队伍的实际状况看,他们所面临的物质条件和精神关怀的共同缺失,极大阻碍了这一职业的健康发展。关注辅导员的生存发展状况,应该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入手,将辅导员队伍的多层次需求结合起来。辅导员的岗位对任职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实际工作付出也很大。虽然爱、关怀、奉献是人的真实本性之一,但不代表辅导员不需要职业认同、职业规划和职业期待。所以,对辅导员的人文关怀要兼顾人性的奉献和索取,兼顾该职业群体的价值和发展前景,推动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二)关注人的物质需求和生活保障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辅导员岗位讲奉献、讲牺牲,不代表其物质利益不重要。相反,为了体现岗位价值、充分实现个人权利、增强社会地位和职业认同,应该将辅导员的物质需求和生活保障摆在重要位置。人文关怀是对人的切身利益的关怀,切身利益首先就是物质利益,所以从人文关怀的视角来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要突出重视辅导员的物质需求,努力提高辅导员目前偏低的福利待遇标准,切实加强各种生活保障措施,使辅导员衣食住行无忧,更好地全身心投入到学生管理的工作中。

(三)突出人的情感个性和主观能动性

人文关怀不仅要关注切实的物质利益,更要关注人的精神需求。由于工作的特殊需要,辅导员常常要压抑情绪、对学生耐心辅导,凡事亲力亲为,并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从辅导员的精神状况和职业发展来看,辅导员要通过某种渠道解放自己的情感个性,找到适当宣泄的渠道,合理管理自己的心理和情绪,同时在工作岗位中找到个性特长得以发挥的平台,这样做才是对辅导员工作的尊重、认同和关怀。在具体工作中,学校管理部门要为辅导员提供一定的精神关怀措施,例如,休假、交流会、联欢等形式的情感交流,提供岗位轮换、挂职锻炼、职位晋升等渠道,鼓励他们发挥所长,推动工作手段的多样化、工作内容的创新,从而提高辅导员自身的使命感和工作热情。

(四)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幸福感受

按照社会学家马斯洛的金字塔形需求理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高校辅导员作为毕业生的佼佼者,它们的前两个需求已经无须探讨,而辅导员岗位能否为他们创造和提供持续的幸福感、归属感,帮助他们获得职业认同,并协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这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期课题。人文关怀的最高层次就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深层次关怀。“职业成就感、职业幸福感”成为职业生涯发展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三、人文关怀下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

(一)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增强其职业认同感

从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现状看,由于观念陈旧、定位模糊和福利待遇偏低等多方面原因,各方对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还不强。与高校的教学和其他管理人员相比,辅导员的职责不明晰、地位不高,这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长足发展。然而,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审视,辅导员角色又是高校不可或缺的,高校要去行政化,突出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的职能,真正辅助学生成长,落实以人为本,都离不开爱岗敬业、精干务实的辅导员队伍。要解决辅导员的职业认同问题,应该从社会、学校和辅导员自身三个角度入手。首先,社会大众要破除对辅导员的偏见,提高对高校辅导员的认可和尊重。这离不开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强调,也离不开媒体和社会团体充分而正面的宣传,从而使辅导员获得与高校教师同等甚至更高的社会地位。其次,学校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突出辅导员的工作重要性。一方面加强辅导员队伍的福利待遇和保障制度;另一方面要下大力气进行系统的辅导员心理培训辅导课程,开展辅导员的进修、再教育工作,对他们的心理进行疏导,对他们的职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帮助他们更好实现职业生涯中的自我价值,促使辅导员本人能够认同自己、认同辅导员工作。

(二)切实提高辅导员福利待遇,建立健全保障制度

人文关怀首先要体现在待遇问题上,关系到辅导员群体的切身利益问题,学校管理人员一定要摆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在逐步改善高校教师福利待遇的过程中突出强调辅导员群体的生活保障。对辅导员工作的激励和对队伍的建设要从物质入手,辅以精神方面的引导和激励,才能实现人才发展效能的最大化。例如,在教育的编制配备上尽可能对辅导员进行保障和倾斜,保证辅导员工作有财政政策和资金的保障,使辅导员工作无后顾之忧;又如,适当提高辅导员的特殊津贴,并根据辅导员的工作实际进行一定的通信、交通和健康补贴。同时,高校要对合同制的辅导员落实“五险一金”,规范辅导员队伍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他们获得应该享有的教师权利。

(三)尊重辅导员工作特殊性,发展辅导员群体的职业技能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虽然并不直接传道授业解惑,但是他们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关怀入微,对学生思想、心理、行为动态把握到位,集教师、朋友、兄长、管理者、心灵导师等多种身份于一身,有时还要充当保姆、消防员这样的角色,可以说工作比较特殊。然而,外界由于对辅导员工作的性质、细节了解并不充分,对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偏低,辅导员也会因为长期拘泥于琐事而得不到职业的充分发展和个性发挥。我们要根据人文关怀的原则,充分了解和尊重辅导员工作的特殊之处,并且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学生工作进行分工和整合,充分调动学生干部和团委等的合力,把辅导员从具体管理实务中解放出来,通过系统的职业规划、职业培训、心理疏导和进修学习活动,帮助辅导员拓宽职业视野,加强职业技能。学校要充分重视,提高政策、财政上的支持,引导辅导员的可持续发展,为辅导员个人价值的实现铺路。

(四)拓宽职业发展领域,提供选拔进入党政管理岗位的机会

当前我国已经开始了辅导员职业化和终身化的改革进程,很多高校已经培养了一批思想坚定、素质过硬、能力到位的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国家也对辅导员终身制予以支持。例如,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支持辅导员免费攻读相关专业博士学位等政策。但不容忽视的是,很多高校的辅导员队伍仍然非常松散的、流动频繁,但是辅导员离开岗位进行其他职业尝试的渠道还比较窄,目前可行的有团委工作、教务秘书工作、就业辅导等,也有一些辅导员发展至学校更高级别的管理岗位。总的来看,辅导员从事党政管理岗位的合适机会比较少,原因是很多高校仍然没有建立起规范的、连续的辅导员发展和晋升制度。即使有辅导员能够获得提拔的机会,也是偶然或者人为占主要因素。这种不规范现象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长期健康发展,也不能给更多的辅导员教师提供一个明晰的职业期待。因此,我们要致力于建立一种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双管齐下自主选择:选择攻读更高学位、进行学术研究的辅导员向教学和科研领域发展;选择继续从事管理岗位的辅导员通过一定时期的考察和锻炼向党政管理岗位发展。这样一来,既能够满足辅导员不同个体的职业发展差异性,又能拓宽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范围。

不容否认的是,我国高校的辅导员在目前乃至今后的高等教育发展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在实践中不仅要用人文关怀去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要用人文关怀去建设辅导员队伍,真正落实“以人文本”的理念,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进一步发挥辅导员教师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毕丽娜,柳敏.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困境及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2).

[2]王伟莉.新时期加强大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

[3]田作淳,陈文恩,姚跃传.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19).

人文关怀论文范文10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人文关怀的重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及发展人的重要学科,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贯彻人文理念,突出其人文关怀的特点。做好人文关怀的贯彻,对大学生发展及成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由于人的本性特点决定了思想教育工作必须以人为本,用人文的方式教育人、理解人,从而带动人的发展与进步。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只有加强人文关怀,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将大学生塑造成具有优秀品质的社会主体,不断完善大学生的品格,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大学生主动认识自我,不断塑造优秀的品质,提升自身素养。另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人文关怀,将有效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及开拓精神提升,能够完善大学生各方面素质,促使大学生在社会中有更好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便是重视人的因素,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核心则是贯彻人文关怀理念,这也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提升的重要支撑,能有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实施途径

2.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是一种具有价值的信念,同时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性力量[2]。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不能仅仅是对人文观念的简单服从,必须立足于人的基础上,激发人的个性。因此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人文关怀,必须对传统观念进行突破,对人的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及方法论,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另外,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此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促进大学生将个人精神与其他学科精神有效统一,使其健康成长。

2.2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所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质量。传统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仅将其看做一门普通的学科对学生进行教学工作,并且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其兴趣较差,逐渐产生厌倦心理,学生的创新性及思维能力无法得到提升,最终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个体思想,让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知识。但是教师不能过于放任学生,要做好引导工作,利用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与成长。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相互理解及信任,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在人文关怀视角下,教师要与学生做好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兴趣,促进师生之间和谐发展与进步。

2.3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及教学的综合性,将人文精神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有效的人文氛围,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传统文化精神,加强文化的交流融合,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现今世界全球化不断深入,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日益密切,不同的文化包含不同的思想,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批判性地传授外来文化,发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及科学精神有效融合,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化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

2.4创新教学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有效贯彻人文关怀理念,以此为基础,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成长,能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各个学生的独特性,从而有效对各个学生实施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思维判断能力的提升。人文关怀下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知识的灌输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教学。同时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变化特征,不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用乐观的态度生活。

人文关怀论文范文11

关键词:人文关怀;法治社会;本质体现;关注焦点

法治是源于人类对自身存在、价值和命运的一种制度安排,“以人为本”则是深藏在它背后决定其发展方向和命运的最高的精神力量,因此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应当贯穿于整个法治始终,贯彻于从法治理念到制度运作的各个方面。我党早在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就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重要思想和指导方针,即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我国治国方略的重要补充和发展。

一、人文关怀是社会法治的本质体现

一般来讲,所谓的法治是指社会在发展中,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前提创建出的用于维护社会稳定发展、人民和谐共处的一套强制性制度。法治社会中的人文关怀,则是指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其生存、生活的价值、人格尊严、理想等多个方面得到照顾,人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体现,进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人文关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社会法治的本质体现。

1.人文精神是社会法治的精神底蕴和动力之源

结合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与法治不同的是,人文关怀一直以人类生存的精神动力自居,多数西方学者将资产阶级革命及法治的出现归纳到自由贸易与科技进步上。然而从中国的实际状况来看,若缺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基本科学精神,民主、自由、权利等精神则不会得到张扬,依法治国的方针更不会得到确立。

2.法治体现了对人类自身的深切关怀

法制在体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应从“人”的角度出发,其主要作用在于张扬人的理性将人类的理想表达出来。需要注意的是,自由作为法制的终极关怀,同时也是人类生活的本性所在,自由往往是人类对自身价值、尊严、人格及理想的执着追求,人们在实现自我价值时,习惯用理想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此外,理想作为人类人格构成的基本要素,与自由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由此可见,人类在制定法律时,必须以尊重人的人格为前提,即法治的终极关怀是人的自由。在强调法治与自由间的关系时,马克思曾说法治是“人民自由的圣经”。而康德在《道德的形而上学》中则极力强调法治或法对自由的意义。他把自由分为两大部分,即道德所辖的内在自由和法律所辖的外在自由。法律只过问人的行为,道德则过问人的信念,涉及人内心深处的动机与心境。由此可见,自由作为法治的永恒主题,从人类自身的客观条件看,自由既是法治产生的根源,又是其深层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从法治自身的制定目的来看,其构成的基本途径在于人类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结合,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法治应表现其关怀权利的一面。而从“自由”本身来看往往是抽象不确定的,而没有权利保障的自由,是没有任何意义与保障的。康德认为“权利是把每一个人的自由限制在个人自由与个人自由之间达到调和境界的条件上的,只要每一个人的自由能依照一个普遍法则,则这境界便可以达到”。因此,无论是从西方英美法治模式来看,还是从法德国家的质量模式来看,其法律的制定基础都是在自由目标的指导下建立,并以此来关注社会主体的权利。由此不难看出,在保障与实现人权自由的过程中,除了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职责外,也是整个法治创建的基本价值所在。正因如此,一系列为确保自由权利而限制权力的法治原则载入了现代西方的法律文献之中,如人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等等,最终确立了以自由权利为核心的西方法治传统。

二、人文关怀应关注的焦点

1.切实保障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权利

个人关怀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体现,需要从个人优位与权力本位两个方面出发。首先,个人优位。所谓的个人优位是指人们在创建法治社会时,能够将人的位置放在第一位,确保个人权力得到尊重,以此来确保个人利益与社会、国家利益共同进行。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是,我国长期以来受“国家本位观”的影响,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过分的强调社会、国家利益,个人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与尊重,这在法律上,即所谓的个人价值要服从于法律上规定的社会价值与群体价值。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并非后者取代前者的关系,而是在多数决定的影响下形成的思维定式。从古至今,社会与群体都是由个人组成,法律上规定的社会价值说到底还是个人价值,而理论上简单的将社会价值与群体价值置于个人价值之间,容易导致法律价值异化。作为现代法律的核心内容,主体义务分配在当前经济社会中得到了体现,面对社会的迅速发展,个人作为社会发展的权利、义务主体,需要遵守市场经济原则,即公平保障所有主体的合法性。由此可见,一味的强调个体,并非“自私自利”,而是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拥有的权利与普遍享受的义务,更是公民个体义务全面履行的需要。由此可见,人作为社会存在的基本组成单位,法治社会的构建,只有确保个人利益才具有实施性的意义。其次,权利本位。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存在的,都是主体在实现自身拥有权利时付出的代价,但不同的是,权利无法从义务中产生。作为现代法治的灵魂,权利是整个法治的垫脚石。在以往的法治社会,人们常常将义务作为本位,将权利作为承担义务的奖赏,导致公民的权利保护具有明显的随意性、片面性与不确定性。与之前法治不同的是,“权利本位”意味着国家在实现法治时应将权利放在第一位,确保公民的各项权利得到法律的保护与认可,通过法律条文等硬性规定来确保公民权利的合法性与完整性。由此可见,法治的现代化必然要求通过授予权利的方式建立秩序,个人有权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权利进行安排与规划。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法律给予了个人相应的生存、生活保障,在此前提下个人才能自由的发展与进步;反之,若一味地重义务、轻权利,只会让个人背负沉重的负担,对人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限制。

2.充分尊重人的本性

所谓人性是指人在处理自身与外界关系中表现出来的所特有的思维模式及行为方式,人性与社会发展有着直接联系,即人的本质属性在社会发展中应得到尊重。法治在定位实施中,必须尊重这一基本前提,即以人性为基础,从人性的需求出发进行实施。法治社会的建立,应将人性的优势、劣势充分考虑进去,确保法治与人性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在西方的法治理念中,往往以“法律意味着能够”为主题,这一基本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法律与道德间的关系,将公民的道德本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但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法律的强制性。只有义务道德,才能上升为法律,才能确保法律与道德的和谐发展,进而体现出法治社会的人文关怀。法治中的主体为社会的普通个体,在协调法律与道德间的矛盾时,应本着“以法律本位构筑人们的社会规范”,将法律设置为“最低道德”来约束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在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还能推动我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步伐。由此可见,人文关怀不仅仅是法治的一个理想,更应是法治实践中实实在在的存在。

参考文献:

[1]袁琳.浅析法治的价值追求——“人文关怀”还是“法律至上”[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1(10).

[2]顾晓明,范贤聪.和谐法治与人文关怀——从民法基本原则的视角[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03).

人文关怀论文范文12

    也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摆脱困境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人文关怀的理念古已有之,它作为一种人本文化,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状况,重视的是人的价值,强调的是对人信仰的科学引导,注重的是对人本身的尊重,关照的是人的发展,追求的是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致力的是整个社会的和谐。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从致力的目标、追求的终极价值、力达的境界以及采用的方式等方面都有内在的契合点。

    一、中职政治教育要回归生活

    中职政治教育要融入人文关怀,必须要回归生活。应该从补充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来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促进中职政治教育生活化。

    (一)施教内容取材于现实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根据实际需要和现实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教育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实性和吸引力。紧贴受教育者关心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当代中职学生生活的时代背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来源渠道的多样化,使其思维更为活跃,眼界更为开阔,书籍上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需要,从他们所关心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着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中职学生的思想困惑。

    (二)关注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风气中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思潮影响的中职学生的心理与思维,当他们慢慢的为这些不良风气司空见惯的同时,在他们的行为与意识中会不自觉的表现出一些功利主义色彩。这在他们面对社会和生活时,会感觉到莫名的困惑和茫然,心理也易产生压抑、空虚和紧张等问题。因此,帮助中职学生提高其心理素质,塑造其健康人格,增强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必须要作为中职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欣赏的态度和耐心的关爱。

    教育的实质就是“爱”,如果离开了情感这个层面,人的精神世界就不能被铸造。中职政治教育当然也要对教育的情感过程加以重视,因为它是塑造健康人格,使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精神以及陶冶情操的内部机制。赏识教育能挖掘受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和独立能力。每个人内心都渴望被他人肯定。中职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每个中职学生的优点,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尽量为每个受教育者创造成功的机会,这样不仅树立了他们的信心,使受学生深切地感觉到成功的喜悦,也有助于增强教育的效果。

    二、探索个性教育方法

    从个性发展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是由其自身的规律与个性发展的规律共同决定的。当前探索个性教育方法,要加强情感教育,注重因材施教,用更符合人性的教育方法来促进个性的发展与完善。

    (一)加强情感教育。人文关怀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要增加感情投入的分量。塑造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它的形成与发展不是简单的物理过程,而是纷繁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换句话说,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越顺畅,情感越融洽,其教育效果就会越好。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加大情感上的投资,不仅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浓厚的人情味,也使其真正做到行之有效。

    (二)注重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前提就是要求教师能动态的、全面的把握和了解每个学生,根据个体特定情境的全部个性去开展不同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不仅能正确认识自己,还能对自己的思维、行为方式以及感情能适当地加以控制,使其真正成为善于与别人合作、真正关心别人的人。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教育者的因材施教。

    三、提升中职政治教师情感教育素养

    情感教育要想有效进行,并切实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教师。因为情感是教师传递道德规范的主要载体,教育者的情感不但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动力所在,也是受教育    者情感学习的榜样。这就要求教育者本身要具备良好的情感素养。 首先,提升教师自身的教育激情。 情感教育首先要求教育者对本职工作要有“情”,对教育的内容要有“情”。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们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激发老师们提高自身的素养,积极投入到

    实践工作中。另外,教师自身对教育的激情能悟透所说之理,做到润物无声,也能将自己执着追求和深入探索的精神传递给学生,以激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

    其次,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

    老师是学生的道德引路人,要想培养学生们的道德情感,不仅仅要依靠真理的伟大力量,还要依靠政治教师的人格的魅力。要想提升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就必须要求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业务能力,热爱学生,对待学生要全身心投入,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聪明才智,还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无形地感染学生,对学生的发展给予方向性的暗示。这样才能使情感教育收到实效。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最高命题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社会成员的个性。因此,对于中职政治教育而言,尊重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也必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之一。在当今时代下,让人文关怀融入到中职政治教育当中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