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思想

时间:2022-03-30 01:28:34

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1

    论文摘要: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一剧中塑造了一系列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通过描写李尔王等人思想上前后的转变,以及不同人物所表现出来的高贵品质,表明了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莎士比亚站在先进思想的立场上,通过描写王室家族的内乱和李尔王的大起大落,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伪善的人伦关系,肯定了同情、博爱的道德原则,表现了通过道德改善产生理想君主的思想。在剧本里,剧作家通过塑造一系列崭新的人物形象,以及一系列人物前后思想的转变,热情地歌颂了人文主义理想。

    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先进的思潮,无可置疑地带上了时代的烙印。莎士比亚的悲剧往往激荡着热烈奔放的人道主义,但随着资本主义日益严重的社会罪恶,他的理想又与现实发生尖刻的矛盾,所以“莎士比亚对人类前途曾产生深沉的忧虑和感伤,这就赋予了他的悲剧丰富的思想内涵”。[1]人文主义理想在黑暗的社会现实面前出现了危机。在剧中,代表人文主义理想的考狄利娅、肯特等人物被反动势力逐出宫廷,而黑暗势力如吕甘、高那里尔、爱德蒙等代表人物获得权势,就是这种危机的反映。对于莎士比亚来说,人为万物之灵,现在却沦落为像汤姆一样“和禽兽相差无几的疯丐”。为什么社会现实距离理想越来越远?人文主义理想在现实中还能实现吗?出路在何方呢?作为一个具有先进思想倾向的作家,莎士比亚不能不思考这些问题。他尽管苦闷、怨恨,但他不愿放弃自己的理想,向现实社会屈服。写《李尔王》时,莎士比亚的思想和艺术更趋成熟。他在进一步探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同时,试图找出方法以解决危机。因此,通过对原有剧本的改编,并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莎士比亚坚定了对人文主义的信心。

    李尔王是剧本里面的核心人物。在戏剧开始时,李尔王是一个大权独揽的封建专制君主。一直以来,他都拥有绝对权威,他的话就是最高法令,不许别人稍有违抗。平时他刚愎自用,脾气暴躁,偏爱谄媚之言,性情反复无常。当他要分国土给女儿们时,他还要根据女儿们的甜言蜜语来判断她们的孝顺程度,以满足自己作为封建帝王的虚荣心。他听了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的甜言蜜语,感到非常高兴,给了她们丰厚的财产。代表人文主义思想的小女儿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说了老实话。李尔王听后勃然大怒,当即断绝了和她的父女关系,把她“驱逐出境”,嫁给了法国国王。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尔平时是多么昏庸、残暴,偏听偏信,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暴君,一个极端专制主义的化身。莎士比亚一贯反对暴君、暴政,因此对他采取批判的态度。

    李尔在受到两个女儿的不公正对待后,流落到荒野上。这是李尔思想上的转折点。他在风暴中亲自感受人民所受的痛苦,由此想到了原野中一眼望不到边的苦难的人民。在经受大自然的狂风暴雨袭击的同时,李尔内心也经历了一场更强烈的风暴。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李尔在苦难中重新认识现实社会,在苦难中重新体验人,认识人,并进而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对自己命运和一切不幸者命运的共同性的认识,构成了李尔恍然大悟的最高瞬间之一。爱德伽乔装汤姆出现,使李尔吓了一跳:难道万物之灵的人竟成了这个样子吗?“难道人不过是这样一个东西吗?想一想他吧。你也不向蚕身上借一根丝,也不向野兽身上借一张皮,也不向羊身上借一片毛,也不向麝猫身上借一块香料。……来,松开我的纽扣。”[2]从这个赤身裸体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身上,李尔认识了人的本相。他现在理解了,从前所有一切关于自己、以及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的概念,不过是幻想而已。上述扯去衣服这动作具有象征意义,表明李尔和过去的自己进行决裂。他在暴风雨中发了疯,但头脑却比以前更清醒了。这个反省的过程是艰苦的、严酷的。由此,他的思想开始转变过来,向人文主义理想靠拢。他的思想转变的第一个标志,就是他开始为别人着想了,并为他们而祈祷。这时的李尔已经是一位具有先进思想倾向的新人了。他的意识已成了“全人类意识的一部分”。他认识到,世界上除了真诚的爱,也就是考狄利娅所代表的人文主义理想,其他都不重要。他悔恨自己一向太没有想到这种事情了。这些正是莎士比亚所肯定和歌颂的人文主义原则。李尔王的转变反映了人民对封建君主的期望,标志着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

    通过前后两个时期的对比,莎士比亚对李尔前一阶段的昏庸专横持批判态度。当李尔经受了暴风雨的洗礼,思想起了变化,产生了人文主义思想之后,莎士比亚便以新的眼光肯定他、赞美他。

    在剧中,莎士比亚还塑造了一系列体现人文主义理想的人物,如考狄利娅、肯特、弄人等。他们是本剧的一代新人。他们“诚实、机智、坚持真理,忠于父辈和君主,敢于同黑暗势力作不懈的斗争,体现了莎士比亚维护和谐自然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思想”。[3]其中考狄利娅是个突出的代表。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考狄利娅是他塑造的最美好的形象之一。她犹如黑暗现实中的一座灯塔,寄托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考狄利娅从内心里面深爱她的父亲,但即使如此,她也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肯用谎话来欺骗父亲,牺牲真理,借以获得大片国土。为了取得父亲的欢心,她的两个姐姐用甜言蜜语回答李尔王。这时考狄利娅想的是“考狄利娅应该怎么好呢?默默地爱着吧”。这就是人文主义者真诚待人的原则。她认为精神上的富有比物质财富更重要,真诚无私的爱、个人尊严和人格独立胜于父亲的国土。她内心深爱着父亲,但她也坦言出嫁后不能全心全意地爱父亲。对于由此而来的巨大的精神创伤和物质损失,考狄利娅没有后悔。对于人文主义者来说,人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各自的尊严是和真理、诚实以及正义的概念分不开的。同情心、大公无私、自我牺牲的能力是和他们与生俱来的。甚至于当他们明知一说出真话就会给自己招来不幸的时候,他们也是敢于说出真话的。他们体现了仁爱、忠诚、信义等高贵品质。

    考狄利娅的爱情观,像莎士比亚戏剧里的其他主人公一样,就是强调真挚的爱情。勃艮第公爵因为考狄利娅失宠而停止向她求婚,考狄利娅当即也表明自己不愿意嫁给他。面对失宠的考狄利娅,为人文主义思想鼓舞的法兰西国王则毫不犹豫地说:“最美丽的考狄利娅啊,失去了财富,方显出你最富有……我欢迎她做法兰西臣民的王后。”[4]在人文主义者看来,婚姻应该是自觉自愿的,爱情不容许掺杂物质利益的谋算,决不能拿金钱去衡量,收买。考狄利娅最终嫁给了真正欣赏她的法国国王。人文主义思想获得了胜利。莎士比亚对考狄利娅的肯定,正是对人文主义原则的宣传与肯定。

    在君臣关系中,肯特对李尔的态度同样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肯特忠诚而又耿直,敢于直谏。他敢于批“怒龙的逆鳞”,劝谏李尔王不要错误对待考狄利娅。他也不因李尔不听他的忠告把他驱逐出境而抱恨李尔。他没有新兴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而是始终忠于李尔王,装扮成仆人照顾他。李尔流落到荒郊以后,肯特同情他,并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保护他。莎士比亚通过肯特赞扬了忠诚高尚的精神。

    除了剧中主要人物李尔外,葛罗斯特和爱德伽也在时代的风暴中经历了大的转变过程,思想上向人文主义转变。葛罗斯特的经历和转变过程和李尔相似。至于爱德伽,他在剧中的变化可以说是最大的了。他开头跟一切有钱人一样,尽情地享乐:贪酒,爱赌,好色。此时的爱德伽是一个幼稚无知的浪荡公子。被逐出后,爱德伽无以为生,经历了与被逐出田园的无业游民同样的生活,与人民共患难,从人民中学到要坚强地生活下去。经过了千辛万苦,爱德伽在风暴中挺下来了,并成长为一代具有进步思想的新人。这样的新人,预示着未来必将取得新的和谐与光明。

    在剧末,李尔经过重重困难,终于找回了考狄利娅,象征着他最终完成了向人文主义思想的转变。在监狱里,父女俩的灵魂获得了人文主义的和谐与温暖。尽管李尔和考狄利娅死去,但“人文主义理想不以人的死亡而泯灭,而被一代新人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这才是这部悲剧的精神实质”。[5]莎士比亚在任何困难时期从未失去对人文主义理想的信心,他的悲剧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人文主义思想。经过了一系列的事件,人文主义者在生活、斗争中经受考验,一代新人成长起来。最后,悲剧虽然以大多数代表正义的和代表邪恶势力的主人公的死结局,但剧作家的人文主义理想却实现了,理想的社会秩序重又建立。

    参考文献:

    [1]矫福军.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人文主义思想[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4]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9)[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216、158.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2

关键词:人文主义教育 语文教育 影响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054-01

素质教育是近些年我国比较推崇的教育模式,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开始逐渐的希望明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其实人文主义教育的中心思想就是人的教育,这里的教育不仅仅是指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还有对人性格和品格的教育,通过把人当做教育的对象来进行丰富化的教育。是提倡对人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的一种教育理念。

1 人文主义教育的意义

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指的是,将语文教学中的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而语文可以说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读书认字、对文章意思的理解和表达等等都需要用到语文知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不仅指语文本身就是实现人的交际这种特殊社会行为的工具,而且在某些特定场合就是一种劳动工具,并且它还是一种达到目的的工具。因此,语文的工具性不仅具有进行生产劳动的器具性,而且还具有达到目的的事物性。

2 人文主义教育的方法

2.1 身教重于言教

作为语文教师,为了能够将人文素质带入语文课堂,我们首先应该要做到以身作则。通过对自己的严格约束来为学生提供模范对象。教学不仅是只有言教,身教也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潜移默化的模仿教师的某些习惯或特质,因此,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注意自身素质的培养,将人文精神展示给学生看,通过自身的楷模形象来传播素质教育。

2.2 营造课堂氛围

语文教学融入人文情怀需要的是学生的参与和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氛围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受到氛围的影响。平时教学中基本上都是由教师为主导,提问也好、讲解也罢都是教师做主体,这样的氛围让学生容易变得松散,精神难以集中,学生长时间的处于这种氛围中就会变成听众,而不是思考者。语文教师应该要将主体权交付给学生,由学生来进行提问和思考,这样的氛围更适合人文教学的传播。

2.3 巧用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介质,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挖和讲解来传播教学内容,起到传播知识的目的,而为了能够在教学中体现出人文教育,则需要教师对教材的灵活运用。往往教材的一个内容通过教师的巧妙提问就会引出很多的问题,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拓延教学内容的做法,通过对教材的拓展来引出人文教育精神,结合身边的事实来与学生交流沟通,这种深层次的交流能够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追求每一个人的充分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3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思想的影响

3.1 唯工具论盛行

语文学科唯工具论的盛行是由于受到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即人文主义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人文主义遭遇挑战。科学主义思潮过度注重分解和抽象描述,高度赞扬理性,重视技术因素,忽视人的情感。他们无限的扩大科学主义的影响,认为科学主义是万能的,产生科学主义万能论,认为科学能够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主张把科学主义应用到所有的学科领域中去。

3.2 人文性的回归

科学主义在主张科学技术万能的同时,忽视了“人”自身的发展。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一些灾难使世界各国开始了对科学主义的反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人文主义的回归,但人们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注重人文性,忽视科学,放弃科学对社会的重要作用。新人文主义即非理性人文主义产生。新人文主义思想反映到语文中就是语文教育界要求其人文性的回归。

4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4.1 语文教材改革的人文主义方向

教材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工具,也是教师用来传播知识的介质,教材内容的改革是和教育改革的方向一致的,因此,现代教育所提倡的融入人文情怀教育可以从教材中得以体现,那么教师在对教材的研读和深挖上就需要多下功夫,能够从教材中获得传播人文精神的途径,形成适合学生发展的教材体系。虽然现有的教材已经开始体现人文精神,但是幅度还是有点欠缺,因此,在教材改革上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

4.2 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主义方向

课堂教学占据了教学时间的绝大部分,因此,是主要的教学阵地,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的体现,主要呈现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以及教学对象的主体性,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应该是围绕学生而进行的,教师的作用只是在于辅助,因此,不能本末倒置将学生放置到客置上,教师在教课的时候应该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学生是否能听懂,是否能明白,不是盲目的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点应该是学生,通过对学生的自觉性培养和个性的发挥来展开教学,以语文知识和技能为载体来传播人文教学,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以学生为主体是说教师要倾听学生的思想和意见,尊重学生的想法,不阻碍学生个性的发挥,但是都是在课堂纪律和教学内容范围之内,并不是说放任学生不管。

4.3 师生关系调整的人文主义方向

师生关系往往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教学效果会有直接影响,因此,如何把握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为了体现人文精神,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需要变得更近,但是过度的人文性体现,则会让学生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过多的情感宣泄导致对知识和技能的忽略,不是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也背离了人文教育的初衷,最终会让语文教学陷入困境。

语文教育和其他学科不同之处在于,注重内在心灵世界的交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情感,去建造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心灵环境。因此师生关系无疑是很好的途径,所有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要变得更加的亲近,改变过去师生关系冷漠、教学环境紧张的局势。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3

[关键词]人文主义;以人为本;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8—0105—02

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概述

人文主义是在西方语境中产生的一种如何看待人与宇宙关系的思想模式,就其思想渊源而言,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哲学中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这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成为了古希腊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4~16世纪,人文主义思潮成为文艺复兴的主导思想,人文主义者强调与发挥古希腊、古罗马著作中关于人性、人的价值和人生幸福的思想,反对中世纪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的思想统治,反对禁欲主义。这一时期,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实际上成为整个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基础。① 在伊壁鸠鲁看来,人生的快乐、幸福是人们生活的出发点和目的,是评判一切的标准,也是人生的基本原则。

启蒙运动时期,西方反神权统治的思想斗争转变为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政治斗争,以伏尔泰、卢梭为代表的启蒙学派,从抽象的人性出发,从政治角度提出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口号,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西方人文思想进一步发展。费尔巴哈一生致力于人本学哲学,“将人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作哲学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因而也将人本学连同自然学当作普遍的科学”。这一理论确立了实在的、物质的、经验的、生活着的人的无上地位。②同时也指出了人的社会性,“人的本质只是包含在团体之中,包含于人与人的统一中”,强调真正的人的类生活是以爱和友谊为前提的,以此来克服近代市民社会中人类个体的孤立与冷漠。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和友爱来解决彼此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随着近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科学主义给人类带来丰裕的物质生活,但是伴随后现代主义的战争、疾病、犯罪等诸多社会问题的涌现,使得科学主义连同传统的人文主义因为对个体的过分关注和夸大物欲等方面也受到批判。人类进入一个渴求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新的时代精神和新的科技与实践水平,使人们对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自身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传统的人文主义作为人类的终极关怀者又被提及,当然不仅是为了歌颂人,而重要的是为了挽救人。

二、中国社会对西方人文思想的合理借鉴

从思想文化领域看,在西方,作为现代性的以人为本从一开始突出的是个人及其个性的价值。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在“五四”时期被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并加以弘扬,用以反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依附性关系。“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沿着人文主义思想的轨迹,从人的角度出发,提倡个性解放,反对传统文化的核心家族主义与传统礼教,他们宣称“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但由于中国经济文化的落后和长期封建主义的禁锢,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依然是儒家的传统伦理。这样,在中国社会成长起来的人文思想就是以“仁爱”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传统,作为人生价值和社会生活的支撑点。重伦理、重整体,却忽视了个体的作用,其实已经稀释或者背离了人文精神的底蕴。

客观地说,近代的中国一直挣扎在亡国灭种的危机中,根本无暇顾及个体的意志。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日渐繁荣,向着现代化迈进。但是作为现代性的核心、灵魂的以人为本理念,并没有一开始就被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依靠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发展就是硬道理”,这些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今天,中国社会在精神、道德等层面的问题日益凸现。中国社会发展需要把科学与人文结合起来,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共同提升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个体的体验。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价值观取向,明确未来社会发展目标,意味着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回归,并呼唤着新的人文主义精神的诞生。“新的人文主义精神,是对以往人文精神的批判继承和发展超越,它以对人生价值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切为原则,以实现人的完整人性为基础,以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文化精神的生活范式。”③强调个体主张与群体意志的统一,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和谐社会与以人为本的幸福观的统一

为了更好地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从根本上把握现代性,即把以人为本看成是构成现代社会的现代性诸多要素中的核心要素、灵魂。④社会主义现代化归根结底是围绕人的幸福而展开的,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无论是构建和谐社会还是倡导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把西方的人文思想有机地融入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并付诸实践,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个体幸福与和谐社会的统一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4

背景 1.公元前7世纪前希腊人在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时,简单地归结于一个以宙斯为首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灵家族。

2.S着生产的发展,初步的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一些人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提出一系列普遍性问题。

内涵

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例题 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列对他们思想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从自然现象探寻世界本原 B.力图理性地认识人和世界

C.理念世界才是真实永恒的 D.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

解析 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重大贡献是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将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引上理性的道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继承并发展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也强调理性认识人和世界,故B正确。

二、文艺复兴时期

背景 1.13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这里的达官贵人和市民阶层对精神食粮的渴求也在增长。而此时基督教会已垄断文化教育约千年之久,这些市民自然把目光转向世俗的文化和思想。

2.从12世纪以来,东西方学者从希腊文,尤其是通过阿拉伯文把古代典籍译成拉丁文的工作一直在进行。

3.15世纪以来地理大发现的成就,激发起勇敢者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内涵 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肯定物质享受和今生今世的幸福,用人性取代神性,用个性解放否定禁欲主义,拥护中央集权而反对封建诸侯。这时的作品主要仍然是以宗教为题材,通过宗教题材作品凸显人性的光辉。

例题 文艺复兴是西方世界对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与思想的回溯和振兴,同时具有反对封建神权,宣扬人文精神的重要历史内涵。以下体现这一思想的言论是( )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B.人无不生活在枷锁之中

C.君主可效法狐狸与狮子,诡诈残忍均可兼施

D.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解析 A强调人的理性,追求真理;B、D均强调人自由的相对性,属于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均未呈现反对封建神权的特征;C强调建树,即世俗权力,也意味着反抗封建神权,故C项正确。

三、宗教改革时期

背景 1.中世纪西欧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精神统治工具,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政治统一的障碍。

2.中世纪西欧的整个文化思想领域受天主教的神学思想统治,以资产阶级为首的广大群众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体系的束缚,获得解放。

内涵 此时的人文主义侧重宗教领域的思想,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们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以宗教“异端”形式出现。

例题 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5

[关键词] 神曲;人性澄明;美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195-2

恩格斯说“意大利是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准确地指出了但丁在艺术史及美学史上的地位,但丁开启了四方文艺复兴的先河,启示着人文主义的到来,在其著作《神曲》中暗示着许多人文主义的美学思想。

《神曲》叙写着一部人性史。人文主义的重要标志是将眼光投到人的身上,由重神转向重人。重人有一个必须的前提是重人身上的什么?由这一前提才能产生对重人方式的探寻。因此对人自身的科学认识显得至关重要,当然这种认识不是生理上的,而是人文的美学的认识,这其中对人性的科学认识是基础,人性是人类行为的根基。但丁在《神曲》中做到了对人性的科学认识,整部作品贯穿着但丁对人性的澄明的反思与对生命的自觉的约束。

首先,但丁认识到欲望是人类行为的基础,由于但丁对贝亚德的持久的爱恋,而贝亚德却与另一个男人结了婚还在25岁时早亡使得但丁的爱情无法得到实现,这种渴慕心理长久地折磨着但丁的心灵,成为一种稳定而近乎疯狂的需要,但丁在这种心理折磨中痛并快乐着,在爱情甜蜜的忧伤中但丁写出了《新生》,这是一种在人世永远无法兑现的情感与理想,随着生命的老去,加之但丁所承受的人世的沧桑,但丁要把这种美好的感情留在人世,让自己的第一生命得到延续,实现不朽,所以但丁写出《神曲》来献给自己理想中的爱人贝亚德。正是对贝亚德的这种渴慕给但丁的艺术创作带来了动力与心理基础,这是一种健康的人性基础,尽管无法实现与满足,但丁却一生保持着这种激情与情感的纯洁,让这种情感不断升华超越,这是人性之欲望的强大动力。重人就要重视分析人性结构,找到人性的动力源泉,重视维护好这种欲望力量的正常向上发展,不让它们伤害人生,而是提升人生,美好人生。

其次,但丁用地狱、净界的巨大篇幅分析揭示人性中欲望的膨胀,人性的贪是人性最易患的膨胀病,在地狱中受刑的灵魂患有贪病的占了三圈,主要是贪色、贪吃、贪财,中国也有古话“人心不足蛇吞象”,但丁让这些灵魂在地狱中承受酷刑,以此提醒人们对生命需严格的自我约束,因为贪让人离开正道,使人性异化,“贪欲呀!你多么淹没了那些人类,使他们每个都抬不起头,出于你的波浪之上!有许多人的志愿也许是如花朵一般,可是连绵的阴雨把果子腐蚀了。忠实和清白,只能求之于孩童;在他们颊下透毛之前,这些美德早已逃散了。例如:有许多说话不清的孩童愿意守斋期,但在说话流利的时期,便不问季节而狼吞虎咽了。又有许多格格不吐的孩子爱其母而听其言,但在说话周全以后,便盼望其母的埋葬。……所以人类离开他的正道”,贪欲如阴雨腐蚀了健康的果子,“贪欲熄灭我们为善的热忱”,贪欲让人成为“他的。他在冥冥之中,好比躲在草里面的蛇。……他常常使人从这一端跌到那一端。……”,“唉,盲目的贪欲!……在短促的人生,他煽动着我们,到后来却永远地使我们受着酷刑!”这种酷刑不只是但丁地狱里灵魂所受之刑,在人世贪欲之人同样要承受贪欲带来的后果,承受心灵的煎熬。骄傲,嫉妒,残暴,愤怒是人性的异常,如“火星,他们使人心爆炸”,自信的极端是骄傲,这也透视着一种无知;无能不思上进则嫉妒,由嫉妒而伤害,而残暴,生命从此远离阳光,步入沼泽,甚至归途渺茫;不能正视无法谅解而让生命搁置在愤怒的浅滩,人生之舟行不到大海深处,寻不到彼岸。由于欲望膨胀,人性失常,出现了叛徒,欺诈者,自杀者,杀人者,破坏自然者,他们或者伤害自身,或者伤害别人,或者伤害自然,使社会失去安定和谐。

再次,懒惰是使人性软弱的主要原因,“因为一个人坐在绒毯之上,困在绸被之下,决定不会成名的;无声无臭度一生,好比空中烟,水面泡,他在地球上的痕迹顷刻就消灭了。”碌碌无为的芸芸众生大多患有懒惰病而陷入庸常之中。

整部《神曲》就是一部对人性的反思与澄明,只有对人性的整体反思与科学理性的分析,才能正确挽救人心,发扬人性,书写巨人,事实上文艺复兴确实塑造了许许多多的时代巨人。

但丁总结了自古希腊以来的文化与历史,对古希腊、罗马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均有继承与探讨。

但丁透过自身的经历看到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提出民主政治与民主君主的政治理想,“DILIGITE JUSTITIAM;……QUI JUDICATIS TERRAM”即“治理世界者应一秉至公” 。郎嘉纳斯提出民主是天才的好保姆,但丁从亲身经历中深刻体验到这一真理的重要性,这与宗教神学的万能上帝存在质的差别,他宣扬的是人性的张扬与人性的统治,是科学进步的民主观,他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启蒙运动,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到来从现实中给以引导与论证。

但丁在《神曲》中将科学性与人文性结合在个人的现实人生中。“一粒种子落在不良的土里不易发育,同样,一种性质遇着逆境也就不能发展。在尘世,人们假使能顺着性质的倾向,那就好了。然而如你的生性是在腰挂刀剑,而你却就了宗教上的职务,或者叫一个宣教师去做国王,如此则你们的脚步踏在正道之外了。”在尘世要“顺着性质的倾向”,这是要在现实人生中讲求科学理性;“腰挂刀剑”,“宣教师”是讲求人的主体性,如果“腰挂刀剑”的“就了宗教上的职务”,“宣教师去做国王”就是不讲求主体性,同时也就失去了科学性,但丁所求的正道就是追求科学主体的统一。这种思想的萌芽在中世纪时是伟大的,尽管只是一种落实在现实人生的总结与感悟,但它证明着科学性主体性美学原理这种理论总结的可能与可行。

但丁说“一个人的器官感着欢乐或痛苦的时候,他的精神便专注在这器官上,其他的器官似乎就完全丧失功用了;这情形可以指出‘人身一种精神活跃之外尚有其他精神’之错误。所以当一个人专心致志于听或看的时候,他对于时间之流过是不觉得的;因为一种器官工作时,便与精神相系,其他器官未工作时便与精神无关。我知道这种真理是根据确切的经验。”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都讨论过这个问题,柏拉图认为人身上各种的器官有各种的精神;亚里士多德认为人身上有三种精神,即生长、感觉、知识三种精神;但丁认为人身只有一种精神,集中于工作的器官上。在此用“精神”这个词汇来说明人深深的这种意识状况是带有模糊性的,精神是一个概括的总指概念。但丁根据经验得出了正确的认识,可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得到解释,心理学家铁钦纳认为:注意具有明晰性,是一种意识状态,其中某一感觉经验或意象处于前台,而所有其它过程则暂时处于背景中。李健夫教授从美学角度认为这是一种意识间隔现象,有助于主体集中全身心于当前心境中。

但丁《神曲》中出现人的价值意识的觉醒,而且整部《神曲》就是作者不朽价值的世代传扬。但丁说“一个人是否要力争上游?另有一个生命继续着第一个生命呢。”但丁一直在全人类的文明史上活着,透过历史的时空,今天依然年轻。

从宏观来看《神曲》,作品中纷繁复杂的意象共同组成了人类的生活史,从日常生活到科学文明,到政治体制、到艺术哲学、到历史高度的美学价值探寻,正负价值构成了正负两极的地狱与天堂,人世的奋斗过程则是净界,地狱是人生价值的否定,净界是人生价值的奠基,天堂是人生价值的肯定,可带来无穷的光芒。三个层次可以互相提升,人生价值的提升犹如地球的地动山摇,带来强大的震撼。

参考文献:

[1]李健夫.现代美学原理――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修订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李健夫.文学审美透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6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盛行的一种教育思潮。它秉承西方历史悠久的人文主义教育传统,推崇人的个性和谐发展,深受20世纪复兴的各种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以现代人文主义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着重强调培养人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创造性;提倡在教育过程中应用人本化的课程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创一种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西方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概述

西方的人文主义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总体来看,它经历了古典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新人文主义教育和现代新人文主义教育这四个发展阶段。古典人文教育强调把理智的发展当作教育的最终目的,对儿童的情感和理智进行陶冶。人文主义教育的出现是针对中世纪封建神学泯灭人性、压制人性,其核心是恢复人的地位。人文主义教育强调个性自由和发展,强调用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来陶冶心性、启迪智慧,但是对自然科学却持冷漠态度。新人文主义教育的最高原则是发展个体的自由,强调用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来陶冶和教育人。

二、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一个融合了众多教育流派的体系。广义上说,进步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存在主义等教育思潮以及教育人类学,法兰克福学派和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都可以称为现代人文主义教育。从狭义上说,现代人文主义教育特指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一种人本化教育思想。

总的来说现代人文主义教育经历了两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初产生的新人文主义教育倾向。它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继续和发展,具有尊重历史文化及调和发展的特点。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人本化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产生是由于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异化为物的现象逐渐加剧。人类成为科学技术的奴隶,面临着外部价值体系的瓦解,随之转向内心世界寻求价值目标。

三、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在人性论、认识论之上吸收了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核心内容是“人的存在”。同时,把人的存在视为是不断发展的过程。此外,现代人文主义把丰富发展人的情感生活看作是人整体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吸收了存在主义哲学家贝尔提出的著名的“我与你”关系理论重视师生间良好关系的培养,认为情感发展主要得益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二)心理学基础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它认为人具有完整的人格,因此不仅从直觉的角度去把握整体性,而且要“从意识经验自身这一整体去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在教育的过程中,主张发挥人的整体性,使身心的发展协调一致,同注意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统一。

四、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一)注重个人的“自我实现”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重视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的作用,强调培养身心两方面和谐发展的“新人”。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以人的“完美人性的形成”和“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为最终的目标,即人的“自我实现”。认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应该在其人格特征上体现出人的整体性和创造性。所谓整体性是要达到人的内外统一。

(二)强调学校教学内容的扩展

教育的目的决定教育内容。现代人文主义教育内容注重满足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和整体协调发展需要。在课程的安排上富有弹性,注意课程内容的思想性与情感性的相互渗透,要求课程内容的安排以学生为中心,考虑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相适合的课程。它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施以相应的教育,是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掘。

五、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7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人道主义;思潮

一、人道主义思想概述

人道主义思想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将文学作为推动人类思想解放的武器,它反对传统的封建统治,倡导对于人类自身的爱护以及关怀,它将人作为道德的中心,提倡建立以人为本的世界观。人道主义在我国的当代文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体现,它起源于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包括鲁迅、周作人、胡适、陈独秀以及梁实秋等,这些作家都在自身的文学作品中高举人道主义旗帜,大力宣扬人道主义精神。我国在二十世纪中期推行了“百花齐放”的文艺创作方针,使得人道主义思想在文学创作中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也遭到了批判。

二、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潮流

时期与之后的一段时间是我国现当代文学之中人道主义思想潮流取得集中发展的两个关键时期。在新文化运动中,人道主义精神是反对封建思想与封建统治的强大武器,在之后,人道主义精神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两次集中的发展都是人道主义对旧制度的反抗与批判,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周作人是我国现当代文学中人道主义精神的先驱,但是,他对于人道主义的相关理解与阐述具有封闭性与个人理性,忽视了复杂的社会形态,也忽略了对于整个社会的人道主义关怀,这种狭隘的对于个人完善的追求,也使得其人道主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周作人的人道主义主要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关爱“小儿”与“女人”;第二强调爱应当是平等与博爱,爱是人人都能享有的,不专属与特定群体;第三,追求人人自爱以及人格独立,反对慈善主义,反对居高临下的施舍与同情。

同一时期的鲁迅、胡适、梁实秋较周作人而言对于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展现出更为激进的姿态,从其他角度进行了相关阐释。梁实秋提出了“伟大的文学是体现普遍人性而非表现自我,”他的这种的阐释在当时具有较大的影响,这种较为古典保守的人道主义思想被称为新人文主义。在梁实秋看来,人性具有普遍性与固定性,是永久而不受时间限制的,因此,文学创作要建立在永恒的人性之上。

建国后,我国推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使得人道主义取得了一定发展,巴人认为人情也是人道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学创作应当呼唤人情味的回归,文学作品要能反映充满人性的现实生活。钱谷融认为文学创作要从人出发,将人作为创作中心。但是他们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受到了批判,称鲁迅强调人性的阶级性,违背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属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十年之后,人道主义探索的被打破,在理论与创作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新时期,人道主义对历史的错误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使教条化、概念化的文学创作现象得到冲击。在这个时期,人们从不同角度对于人道主义思想进行了新的阐述。朱光潜认为文学作品必须是对人性的深刻反映,应当能够帮助人进行自身人性的完善。在这个时期,人道主义思想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转型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呈现出边缘化趋势,文学创作必须在新时期对自身的作用以及地位进行重新的思考与定位。除此之外,由于贫富差距、腐败现象的产生以及拜金享乐主义的兴起,使得人类的精神生活多元却空虚。在这种现实下,人道主义精神是否“失落”成为了讨论焦点,王朔现象被广泛关注,包括刘心武、王蒙、刘彬彬在内的众多专家对于人道主义的现状进行了谈论。

三、“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在我国的发展演变

“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即以“人道主义”作为文学创作的指导理念,注重描写人了生活状态,尊重人、热爱人的一种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其精神内核就是对于现实人生的人道主义关怀。

西方的人道主义对于我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具有很大影响。陈独秀、等都在各自的文学作品中多次提及西方的人道主义精神。经过理论引进,我国早期资产阶级开始探索创建适应我国国情的人道主义理论,该时期以周作人为代表。他从不同角度对于人的价值与地位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提出了在当代人道主义缺失于文学创作中的情况下重建该理论的必要性,为创作早期“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随着阶级矛盾的尖锐化,“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文学遇冷,这使其发展上陷入低谷。提出了关于“人性”与“阶级性”相对立的观点使众多作家不敢在对人性进行讨论。期间,文学个人创作被集体创作取代,文坛充满了欺骗性,文艺创作也失去了独立性,“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文学受到巨大打击。

纵观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潮流,其发展道路坎坷曲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于我国当代文学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杨玉花. 探讨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潮[J]. 青年文学家, 2013,(1):87-88.

[2] 谭凯红. 浅论中国当代文学人道主义思潮[J]. 岁月(下半月), 2011,(3):32-33.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8

关键词:洪堡?摇人文主义?摇教育思想

威廉・冯・洪堡是德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语言学家、外交官,柏林洪堡大学的创始人,生于德国波兹坦,就读于现今的奥德法兰克福欧洲大学,后又转学至哥廷根大学。1809年2月起,洪堡从外交官调任为普鲁士王国内政部文化及教育司司长,掌管普鲁士所有的教育文化事务,在他短暂的任期内,洪堡重新改革了普鲁士引以为傲的义务教育制度,他按人文主义的思想原则对普鲁士的教育机构进行了彻底的改革,让所有阶层的子女都有相同的机会接受教育,并建立和推广了人文主义教育体制,依照自己的“研究教学合一”的理念,创办了一所现代化的、独立于教会的大学――柏林大学,即现在的洪堡大学,大力提倡和贯彻人文教育,为普鲁士的教育改革做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决策,故而被称为“德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文化大臣”。[1]

依照他的教育改革和办学思想,洪堡在短暂的一年半任职期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使落后于英、法等国教育的德国,一跃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使国家在新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这在德国教育史、甚至世界教育史上,堪称奇迹,为世界近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一、人文主义与洪堡教育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提倡的那种新的文化和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它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人文主义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用到教育上,人文主义教育即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改革发端于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波及于尼德兰、法国、英国等国家。其代表人物有维多里诺、伊拉斯谟、拉伯雷、蒙旦、托马斯、莫尔等,他们的主要主张是:在教育目标上,反对僧侣主义教育,提出身心和人格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在培养对象上,扩大了教育对象,反对体罚和侮辱儿童,强调尊重、爱护儿童;在教育内容上,反对“神道”之学,提倡人文之学;在教学方法上,破除经院学风,提倡新的教学方法。人文主义这些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实践,比起中世纪的僧侣主义教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的最大的功绩是使千百年来被中世纪僧侣视为异端的希腊罗马的经典著作,在课程中取得了合法的优势地位,经院主义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震动。

洪堡的教育思想正是在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下逐渐形成的,而他在哥廷根大学度过的大学生涯对他影响显然更为深刻。哥廷根大学是一所被认为是“按照莱布尼茨思想建立起来的”、“具有广泛科研自由和教学自由、启蒙主义的”初具现代大学雏形的著名学府。洪堡在那里学习哲学、历史和古代语言,并开始阅读康德陆续发表的著作,逐渐深入研究康德的以“三大批判”为表征的理论体系,由此也深刻理解了莱布尼茨“单子论”所表述的“自由”主题。

在任职内政部文化及教育司司长期间,洪堡接受了海涅、歌德、席勒等人的新人文主义思想,主张对人进行完全的人的教育,充分发展人的个性。他坚持反对当时德国封建专制主义以及学校对学生思想和自由的限制,反对国家干预教育,提倡教育和教学上的自由。基于这一思想,洪堡开始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减少小学的宗教神学课,增设实用知识学科,使学生能够学到较为广泛和有用的文化知识;废除体罚和死记硬背,采用实物的直观的教学方法;削减文科中学古典学科的内容,扩大普通基础学科的教学;严格选择教师。后来,洪堡和费希特创建了柏林大学。这所新型大学充分体现了洪堡提倡学术自由、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思想,对欧美各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事实表明,柏林大学既是洪堡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最佳承载者,也是洪堡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最佳传播者。由于柏林洪堡大学的成功经验,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

二、洪堡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承载者――柏林洪堡大学

洪堡奠定了柏林大学的精神――自治与学术,确定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全面人文教育的办学宗旨,于是,便产生了柏林洪堡大学的辉煌历史。

当英、法等国先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德国还是封建分裂的城帮国家,与英、法等国相比,经济几乎落后一个世纪;军事不堪一击;教育十分落后,这时虽然也有一些大学,但水平很差。整个国家出现了从上到下全面的改革,洪堡就是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1809年洪堡担任文化教育大臣并兼任柏林大学建校委员会主席,在费希特、施莱尔马赫等人的参与设计下,创建了柏林大学。[2]由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费希特首任校长,对柏林大学寄予了重振民族昔日雄风的厚望。洪堡认为新型大学应该是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的统一,即成为哲学、科学和学术研究的中心,这个中心必然是最有权威的学者组成。他们聘请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讲授哲学、著名心理学家冯特讲授实验心理学、著名法学家斯塔尔讲授法律、着名解剖学家穆拉讲授病理解剖学、着名化学家李沁讲授实验化学,使当时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都荟萃于柏林大学。在学校管理方面,给予充分的自治权。在教学内容方面,首次开设选修课。在培养目标上,十分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洪堡不仅创立了柏林大学,还奠定了柏林大学的精神,更开启了德国大学的一个辉煌的世纪。“洪堡的功绩在于他创立了一种完整的学校模式。这种模式的着眼点是教育的普遍性和个性发展的整体性。无论如何,这项实验本身是伟大的,尽管不是不可怀疑的。”[3]在洪堡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乃是德国启蒙运动时代形成的人性观念和人类形象。这种观念是古典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有机结合。[4]

三、洪堡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核――“完人”思想

洪堡的教育思想是培养人文主义为特征的完全的人,即“完人”思想,洪堡教育思想的内涵的主要表现在完全的人的教育是核心,人人应受同样的教育是教育政策观,全面发展人的力量是教育的任务和大学教育思想等四个方面。

1.教育是认识人性,使人性在自由条件下得到完美发展。洪堡认为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本性。他倡导个人在这样一种环境中享有最大的自由:必须允许个人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意向以及仅在其自身精力的限制下按自身禀性发展自己。这充分体现了他受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并将这种思想落实到他的教育改革实践中。

2.向往活动是人的天性(或兴趣)。提出教育的作用不在成绩,而在发展其力量。洪堡认为人永远不满足于自己的欲望。他的这一见解为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为后来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证实。当前,在多元环境因素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和刺激下,用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难以引起受教育者的兴趣,这是很正常的事。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特征、教师的教学策略通过教育内容这个中介来激发求知欲,这就是教育变革的内动力,也是现代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真正体现。

3.为尊重人的个性,发展独立性创造环境。洪堡主张尊重人的个性,发展独立性,使人性得到实现;但人的自我实现受环境的制约。因此,国家对教育的作用就是必须让个人接受尽可能自由的教育;必须让受到这种教育的人参与国事并以其个性去检验国家的宪法。所以,人不是国家的客体,而必须是自身有助于决定社会内部条件的主体。教育就是为学生创造最佳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在其中得到充分发展,这就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因材施教。

所谓“完人”教育就是培养有修养的人,而一个有修养的人必须是体现完美无缺的人性的人,即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人。他认为“完美人性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和谐”。[5]其人生的目的将不是追求不断“变换着的爱好”,而是应该获得“永恒不变的理智”,这就是教育的任务。培养完人包括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使其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只有那些满足充分的自由性、适度的规律性、生动的想象力、高超的思辨能力、独特的个性、完整的民族性这六个条件,并由和谐统领的人才是完全的人。

四、洪堡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理念――大学理念

洪堡的大学理念认为大学是知识的总和,即教学与研究并举,且学术自由,在人才培育中实现知识的传承与创新的目的;大学的任务是对科学的探求和个性、道德的修养两个方面。洪堡提出了大学的支配性原则或者说大学的基本组织原则:“只有当尽可能所有的高等学术机构都面对着学术的纯粹理念,它们才可能达到自己的目标。正因为这样,寂寞(Einsamkeit)与自由(Freiheit)便成为高等学术机构范围内起支配作用的原则”。

他认为“自由”是教育的“第一个和不可缺少的条件”。科学的自由与教师的自治是洪堡大学模式的先决条件,由于他不想让科学被政治所滥用,这就是他的学术自由思想。他的这一思想在他以前的大学里没有,在他以后的大学里逐渐传播,并成为世界近代和现代大学的主要精神。大学是知识的象征(总和),教学与研究同时在大学内进行,且须要学术自由。大学以知识传授为手段,通过学术研究来不断生产知识,通过教师渊博的学识、追求真理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吸引学生主体参与,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大学的寂寞意味着不为政治、经济社会利益所左右,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强调大学在管理和学术上的自主性。首先,大学应独立于国家的政府管理系统,即“独立于一切国家的组织形式”;其次,大学应独立于社会经济生活,即科学的目的在于探索纯粹的学问和真理,而不在于满足实际的社会需要;最后,寂寞是从事学问的重要条件,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应甘于寂寞,不为任何俗务所干扰,完全潜心于科学。这里的自由包含外部的自由和内部的自由两个方面。外部的自由是针对国家而言的,其注重大学的权利与国家的职责;内部的自由是指大学的研究应遵从科学的内在要求,在自由的条件下进行。国家应运用其权力,防止大学的封闭、僵化的倾向,以此促进科学的自由良性发展;内部的自由指大学主体――人(教师和学生)的自由:从事学术研究的教师不受国家的管束及社会种种利益的牵制,而应服从科学的内在要求,自由自在地进行科学的探索。学生与教师均是“为科学而共处”,具有共同的任务和相同的自由,能有自主性和选择性地从事其科学思考及学术研究。

教学与研究三者相统一的原则。这一原则体现在教育者身上,既是教师,又是科学研究者;体现在受教育者身上,既是学生,又是科学研究者。教师的作用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学者,因此,师生之间要保持亲密关系,通过交往,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及教师的人格魅力,达到帮助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在大学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对各科的统一性有相当的了解;其次要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教学是向学生传授已知的知识,而科研是探索求知活动,是发展知识,两者的整合点在知识上;教学要突出培养创造性人才,而科研本身就是创造性的活动,两者的整合点是在创造性上。[7]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大学教学应当与科研相结合的思想。

讨论洪堡的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大学普遍存在着过度重视科研,而轻视教学的现象,更不重视将科研与教学的结合,这是与“现代大学之母”相悖的。出现这种现象是与教育行政密切相关,即教育行政部门对大学的考核相关――以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来为标准来对大学进行排序。这对研究型大学来说是考核的一种手段,而对教学型大学(普通大学具有普遍性)是否可行?事实上教学型大学也把主要精力用在科研上,然而科研条件又差,结果是科研没有搞上去,教学质量却下来了,这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是提高教育质量,如何提高教育质量?这就需要重温洪堡的教育思想,尤其是他的大学教育思想,我们学习洪堡的教育思想就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改变那些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达到发展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彼得・贝拉格.威廉・冯・洪堡传.袁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与语言研究.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5.

[4]洪堡.文集(五卷本)(第四卷).斯图加特,1982.

[5]黄亲国.对洪堡原则的再审视.教育与现代化,2004(2).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9

关键词: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语文教学 新课程改革 影响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教育是“培养出真正的学生,真正的学习者,创造性的科学家和学者,实践家,以及这样一种人:在现时所学到的东西和将来动态的、变化的、变幻莫测的问题及事实之间,他们能生存于一种美妙的但又是不断变化的平衡之中”。这种教育目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具有积极向上人格的学生。可以看出在培养目标上,这种人本主义教育目的与我国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具有相似之处。在指导理念上,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也充分地展现于旨在提高学生素质的新课程改革中,以下试从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重构新的师生关系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健康的人格是学生积极学习、自我实现的前提。诸如马斯洛所说:“健康的学生是乐于发展、前进,乐于提高技术与能力,乐于增强力量的。”充分树立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顺利和有效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反之,如果在教学中把学生视为“较大的白鼠”(行为主义)或“较慢的计算机”(认知心理学),学生的人格将得不到尊重,其潜能也不会得到应有的发掘。在我国长期的语文课程目标设置中,往往最终的指向是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在这种目标的指导下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权利和人格,夸大了教师的职能,认为教师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质疑的“权威”的地位,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过于强调学生语文学习的结果,过于偏重结果性目标而忽视过程体验性目标,致使语文教育教学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没有权利去质疑、去追问。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大胆扬弃,重塑自我,强调语文学习应重视过程与方法,关心情感与态度。语文教育应使学生在以语文知识掌握为主线的过程中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形成丰富的情感,养成良好的态度。它突出强调树立学生的主体性,认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课堂的主体也是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性情,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可以看出,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渗透的这种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着重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倡导一种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建立保证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前提下,能动地发展学生个性潜能。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由教师外部压制、灌输、塑造而进行的,而是主动地自我建构、自我创造。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所说:“头脑不是一个等待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育的艺术在于引导激发,而不在于硬性的知识灌输。

基于学生主体性的树立,在语文新课程中,重构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显得更加重要。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之中,师生之间往往是压制与屈从的对立关系。“权威统治是被接受的政策,最明显的是教师不信任,不尊重学生。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更加广泛―不信任教师的动机、诚意和能力。师生之间可以有真正的关心,也可能存在对教师的钦佩。但是,相互信任并不是一种引人注目的成分,钦佩仅仅是针对教师的学识”。[1]实际上,师生间的不信任即是暴露出师生关系的不平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有效的教育教学必须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把师生关系视为教学的先决条件。新课程改革中展现了这一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和学生平等的交互主体,是学生学习中的促进者和对话者。这种互相尊重、互相促进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被置于人际交往的大背景中来对待,不再拘泥于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一种彰显彼此意义的新型教学关系,“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人能够不断学习,不断使自己成为人,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人能够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从而活出生命的意义”。[2]很显然,在语文课程中倡导一种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充满意义情感的融洽师生关系,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自发、愉快、积极学习,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也将得到充发发挥。

二、激发学生潜能,注重提升语文能力

重视潜能和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特色。关于人类潜能的认识,西方心理学界已得出一些研究成果,诸如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一个正常人的潜能只在后天被利用了10%。人本主义教育家吸取了此类认识,将开发潜能,注重人的自我实现视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如“马斯洛博士关于人类动机的普遍理论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相信人类具有大量尚未加以利用的潜力。……通过对全人类中不足百分之一的精英进行研究,我们知道了人的潜力究竟为何物。马斯洛相信,大多数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倾向。然而,尽管事实上好象所有的人都有这种潜力,却只有极少数的人达到自我实现。部分的原因是:人们对他们的潜力全然无知,他们既不知道什么是有可能做到的,也没有理解自我实现会给人带来什么好处”。[3]人的潜能通过自我可以实现,强调“自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本主义对当代教育的重要贡献。展现在学校教育中,注重对学生自我主动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自我才是个人发展的根源,一切靠自己,做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人。而传统的教育以“传道、授业、解惑”为特征,以学科知识的学习为中心,对学生的主动性重视不足,往往导致学生一味地追求对概念、原理等的机械记忆和生搬硬套的简单运用,无法展开创造性的活动。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纠补以上弊病。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说:“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就是说,在语文课程中,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将传统教育中单纯注重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激发自己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充分发展自己的语文潜能,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实现,最终把学生培养具备高质人文素养的人材。

三、注重知情结合,真正体现语文课程功能

传统教育深受近代以来的科学主义的影响,在教学的考察评估上,往往以学习成绩作为评判评估标准,很少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内心感受、审美能力、社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了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渗透和统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人格的完整性,强调每个人与他自身内部和独特性之间的整体性,进而竭力主张教学应该介入学习者的身心、情感、认识等各方面的成长,即通过教学将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加以沟通。对传统教育过度关注知识世界,漠视学生的生活世界,漠视学生的情感世界这一弊病,人本主义教育家给予严厉的批评。诸如罗杰斯说:“今天的个体可能比以往的人更多地意识到他们内心的孤独。当一个人为生活挣扎,吃了上顿,没有下顿,那么就没有时间或者无意去发现人与人之间某种意义上的疏远。但是随着财富的敛聚,随着流动性和暂时性的人际关系系统与日俱增地发展,并取代了古老家园的拓荒生活,人越来越多地意识到他们的孤独。”[4]虽然罗杰斯这一批评是针对西方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社会中精神文明匮乏的现状而言的,但是也适应于当前各国的教育现状。同时,他还指出了人本主义教育是从人的本性出发,注重学生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的塑造,在教学中将知情结合,从身心、智力、审美意识、精神价值等方面培养学生。

在以往的语文教育尤其是应试教育中,对语文课程功能的认识上存在严重的实用主义倾向,追求立竿见影的短期效应。诸如过于注重语用的学习,在读写技巧上下功夫,忽视对语感、对语言的审美等方面的要求。这种与学生个人情意、学生生活世界相脱离的教学显然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地学习,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就特别注重引导语文教学中的知情结合,转变课程功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时代呼唤语文教育人文精神的回归,语言教育受到批评的大背景正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的缺失。《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正式确认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文教育应充分尊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创造语文课堂良好的人文环境,提高学生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以及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使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地协调起来。这种对课程功能的新认识和理解改变了以往基础教育的诸多弊病,有利于营造生活化、生命化课堂。

综上所述,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广泛地吸收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以人为本,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和自我实现,注重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重筑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一个自由平等的教学生态,有助于当前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深化,更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明书.教师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56.

[2]蒲蕊.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次意义.教育研究,2002,(2).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10

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本质

在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形成的初期,由于当时的社会的特性,人类学习的主要是古典语言与古典学科,思想上的不足和局限让他们认为培养的人才就是需要可全面发展的。这时候,维多里诺作为早期人文教育思想的关键代表,他认为:人文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培育出德、智、体、美、劳不分伯仲,具有责任感但又不失自身个性的人才。到了后期,人们不再只是关注古典文学,开始与现实生活接轨,思想也变得更为宽广活跃。作为代表的拉伯雷认为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应将重点放在对新人的培养上,学习内容也更为广泛,涉及天文地理,诗书美乐等。如今,我国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只是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注重一个人的素质。“物尽天择,适者生存”,只有高水平,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才是当今社会的主力,才能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存活并闪闪发光。

二、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实践能力

目前,英语专业已成为绝大部分高校的必备学科。为了满足社会对科技人才的需要,很多理工科院校也设置了英语专业,就是为了培养高科技的英语人才。例如:科技英语翻译人才。但是这类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具有紧密的逻辑思维和推断能力,缺乏基本的人文知识,对于语言不敏感。在英语学习方面,普遍弱于文科生。笔者在众多高校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七成以上的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主要是来自教师教学,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在教学课后会适当的进行自主学习。而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这更使得现在的学生只是很被动的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口语表达能力极为低下,更不提在这之上进行自主创新。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贯彻落实到实际的教学课程中,通过各种有利手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之更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2]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使得很多人学习的英语都是哑巴英语。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现状的高校英语教师都很注重学生在语言方面的教学,尤其是英语的发音,语法等,对其准确性和流畅性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这样的教学往往让教师只重视语言,而不关注学生的整体学习,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思维局限单一,知识面狭窄,思考问题困难,容易出错。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施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增加相关课程

在当今社会,英语无处不在,很多高科技产品的解释说明等都是用英语描述的。因此在理工类高校,英语专业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翻译科学器材,书籍的存在,偏重于对英语技能的应用教学,而中西文化方面的教学一般都只是众多选修课中的一个。这样的设置虽然使得学生能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但却忽略了人文教育。平时高校开展的众多活动,也只是迎合学生个性,缺乏创造力和新颖性。因此,多设置相关课程,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整体竞争力很有帮助。

三、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途径

1.树立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实现自我,挖掘潜能是教育的真谛,语言类教学同样如此。作为学生们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们更应该去开阔自己的思维,贯彻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去引导学生学习,启发他们创造。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拓展。

2.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环境影响人的思维。在理工类大学的校园里,长期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重理轻文的思想,极度缺乏人文精神。对于这种情况,英语教师就要通过贯彻实施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改变他们旧有的数据思考模式,扩大学习范围,包括哲学、政治、艺术历史等,重新梳理知识结构,培养人文精神,使之在未来与他人进行的竞争中更具优势。

3.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升自己的素质

在对英语传道授业的途中,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教师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只讲解,不交流,很容易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学生不知所云。所以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提升自身修养素质,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讨论和学习;并且不要只是照书宣读,在教学中多和学生谈论一下书里国外的节日,风土人情,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全面发展。[3]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1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对于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意识形态领域将长期面临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封建历史很长的国家,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在中国社会有着深厚的基础和根深蒂固的影响。它不仅弥漫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而且渗透到人们观念意识的底层和深处。

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意识形态领域随之也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社会进行全面改革,必然对一切陈旧的思想观念产生冲击,同时也会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大的转变。但是,变化了的思想观念未必都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在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正确的思想与错误的思想相互交织,进步的观念与落后的观念也相互影响。各种历史的文化垃圾往往会在这个时期以回归传统的面目出现,各种陈腐的思想也往往打着继承遗产的招牌死灰复燃。对此,怎样继承传统,怎样除旧布新,使一切肯定与否定、提倡与抵制都能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着重解决好的重要课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拓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冲击、相互影响的大环境。西方的各种思想文化和社会思潮不断涌入我国,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积极的一面说,其有益的思想观念可以帮助人们开阔眼界,更新观念;从消极的一面讲,有些腐朽的思想观毯颓废的文化意识,会渗透到人们的精神世界,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产生严重的误导。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与方法,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扩散与影响,提高社会成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鉴别力和免疫力,无疑是我们意识形态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

必须注重抵制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侵蚀

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是在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有的反映在传统文化里,有的遗留在人们的观念意识中,也有的体现在现实生活的层面上,其基本内容和主要表现是多方面的。比如,“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特权思想和等级观念;“当官要为民作主”的人治思想;“别尊卑,明贵贱”的社会礼制;“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伦理道德;“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追求;“不惠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思想;“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因循守旧观念;“父尊子显、夫荣妻贵”的宗法观念;等等。这些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在我们的现实社会生活中依然有较大的影响,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些人的思想和行为,特别是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和某些时候还比较严重。比如,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以官为尊、唯上是从的“官本位”意识;漠视群众的习气和做派;、贪赃枉法的行为;个人专断的家长制作风;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恶劣行径;任人唯亲、论资排辈、攀龙附凤的不良倾向;打击报复、欺上满下的衙门作风;―人当官,鸡犬升天的现象;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画地为牢的小农意识,还有各种封建迷信活动的泛滥;等等。这些现象,多少带有封建主义色彩,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影响的反映。因此,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最有危害性的东西,是产生消极腐败现象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根源。

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与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掘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根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它在近代中国有过制度基础,并同封建主义腐朽文化融汇在了一起。在当代中国,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更多地是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而渗透到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并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不良影响。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集中表现为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所谓拜金主义,就是把获取金钱看成是生活最高原则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认为有了金钱就有了一切,就可以支配一切,就获得了人的一切尊严。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存在的“一切向钱看”思想,就是这种价值观的直接表现。拜金主义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产生着严重的危害,如果它渗入到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其后果则更为严重。所谓利已主义,就是极端个人主义,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以个人的幸福为最终目的,并以这,一,切作为衡量善恶的最高价值尺度。利己主义在处理个人同社会、个人同他人的关系时,只关注自身利益,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不顾他人和社会利益。“人不为已,天诛地灭”,正是利己主义的极端表现。利已主义左右^们的行为,其结果必然是为了个人私利,不惜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甚至出卖国家的利益。所谓享乐主义,就是把享乐奉为人生唯一追求的价值观念。它是对人的自然本性、欲望、感官追求的无限放纵,可以表现为单纯的物欲实现,或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或感官刺激的追求。享乐主义不仅会导致人的精神空虚和内心麻木,造成个人行为的堕落,还会带来社会风气的败坏,以及衍生出多种社会病及社会丑恶现象。在我们的社会中,屡禁不止的“黄、赌、毒”现象,就与享乐主义的影响有很大关系。一旦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盛行,人们的信仰就会迷失、价值观念就会混乱。因此,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中,我们必须十分注意这_问题。

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沉渣泛起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滋长蔓延及所带来的影响,我们绝不能低估。这些腐朽思想文化,不仅摧残着人们的心灵,污染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还将会引发各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是不容放松的重要任务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引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才能从根本上抵制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和侵蚀。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不仅对社会发展起着思想保障和精神支撑的作用,它自身的繁荣也是衡量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尺度。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观念形态,主要包括引领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价值目标、道德规范、民族精神等内容。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12

詹姆逊教授曾经在他的经典性著作《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表示:“作为文学批评家,我认为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从作品文本的句法分析开始评论”。这一说法源于新批评派的主张。新批评理论立足文本的语义分析,注重文学的形式研究,即从审美自治角度加强对文学深入探讨,提出文学本体论的研究路线。作为一种重要文学理论研究范式——新批评缘起于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前的形式主义研究,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英国,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美国文学研究界出现蔚为壮观、波澜壮阔的新批评景观。从二十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伴随新左派的出现以及欧陆人文研究传统的传入,渐渐衰落。

詹姆逊诞生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中期,作为一个著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他经历了较为独特的思想历程。在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在美国文坛占统治地位的是以对文本的语义分析为主的新批评派。20世纪50年代末期,詹姆逊在读博士期间曾经留学德国与法国。这时期正是存在主义与结构主义流行德法之际。因此,尽管在导师奥尔巴赫与斯皮泽相关的新批评文体学影响下,詹姆逊完成了博士论文《萨特:一种风格的始源》(1961年出版)。但是,德法的存在主义与结构主义思想已经在其中形成一种明确的反动因素,使这样一本著作明显带有反对文学常规,反对文体学霸权模式色彩。其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掀起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高潮,出现新左派,再加上反对美国帝国主义性质的越南战争运动高涨,詹姆逊也开始投身到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之中,并写作了反映黑格尔与马克思辩证传统的理论著作《马克思主义和形式》(1970年出版)。

在《马克思主义和形式》中,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介绍马克思主义辩证传统,阐释美欧黑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同时,介绍了阿多诺、本雅明、马尔库塞、布洛赫、卢卡奇、萨特等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形成了自己较为独特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这些思想帮助他走出新批评模式的以文本分析(对作品进行语义分析)为中心的批评视界,也为他日后确立起“人学批判”思维路线开辟了思想道路。后来不久,他自发地以自己的黑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思想诠释批判了法国的结构主义思潮,写作了《语言的牢笼》(1972)。并于其后,较为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进行思想研究,发表许多理论探索与文化研究作品,进行广泛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实践,写作了关于魔幻小说、电影、绘画、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以及马克思主义文化政治、帝国主义、巴勒斯坦民族解放、新左派等领域的重多文章(其中很多篇章收入了《理论的意识形态》一书)。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文学的“政治无意识”理念,认为文学是对社会的表征,文学研究应该摆脱“新批评”模式而走向更加广阔的文化批评。

二、“文化批评”的不断深入开展

20世纪70年代,詹姆逊自觉地以黑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来审视文学文本以及电影、绘画等艺术,以及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思潮,还有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政治、帝国主义、新左派、第三世界民族解放等现象。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发现政治无意识无处不在,在文学中也不例外。于是,在跨越了整个文化经验领域的思考基础上,提出文学的政治无意识本质观点,自觉的写作并在1981年出版《政治无意识》。詹姆逊在《政治无意识》中指出文学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象征行为,进而提出文化批评观点,走上关注文化文本的研究道路,这样一来,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及其文本的关注到对重要的文化文本——电影的关注,再走向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关注,便成为一种自然。

《政治无意识》是詹姆逊对20世纪80年代之前自己马克思主义文学批判思想的总结,可以说是其文学理论研究历程中一部成熟的文学方法论著作,也是其思想成熟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其中包含对文学形式历史的较为系统的思想创见。正是在这部著作中,他树立起来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批判的文学研究与其他社会文化批判理念。政治无意识理念确立起来之后,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以及电影工业等社会文化现象进行的自己较为独特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审视(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观我们将另文探讨)。1982年,在韦特尼博物馆讲座上詹姆逊作了《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的演讲,形成了对后现代主义的一些基本看法,并在后来发表《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在《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中,詹姆逊以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将后现代主义归结为一种文化要素,即后现代是一种文化“要素”,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可以容纳那些残存的或突然产生的反对它的种种文化形式的系统。“在这部著作中,他把晚期/多国/消费资本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的经济基础的重要参照,后现代主义文化是这个总体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文化分期。”《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的发表,标志其独特的后现代主义思想观点逐渐树立起来,也真正拉开了其著名的文化批评大幕。

《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发表之后,他将研究目光投向远距离纯文学文本较远的影视作品,并在1990年、1992年分别出版了专门性较强的影视研究著作《可见的签名》和《地缘政治美学》。其后,进一步关注社会文化现象,将自己的思维视点从文学文本扩展到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种种社会文化现象,并于1998年出版《文化转向》,明确指出自己演变成为了一名文化批评家。在这样的一个研究过程中,一种社会人学的批判思维逐渐树立起来,为其新世纪思维观点的进一步突飞猛进——转移到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现象的关注提供了可靠保障。

詹姆逊1980年写作《论阐释:文学作为一种社会象征行为》、出版《政治无意识》,确立起相对较完备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观,逐渐将思维视域转移到对文学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发展上,受欧陆法国后现代主义以及德国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影响,开始考察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文化逻辑——后现代主义。如美国新左派主要代表佩里·安德森所言:“没有哪个作 者像詹姆逊那样深入探讨或全面研究后现代的文化、社会一经济和地域一政治层面的理论。”(见佩里·安德森1998年春为詹姆逊的《文化转向》所作《前言》)在詹姆逊看来,文艺的奥秘在于社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文艺。因此,在詹姆逊的理论研究中,文艺研究与社会历史本质发现并驾齐驱。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最主要的内容是后现代主义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非常关注社会历史文化发展。将文学研究放进广阔的社会文化历史视域进行深层结构的思想透视是他一贯做法,在这种对文学的社会本质透视过程中,逐渐将思想视点集中在对后现代主义的本质思考。

综合起来看,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的透视即其卷帙浩繁的“文化批评”创作可以划分为这样两个阶段。第一,历史化分析与意识形态考察阶段,即如同对现代主义进行历史化分析以及意识形态考察一样,将后现代主义文化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来审视,将后现代主义视为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历史表征,其代表著作为:《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后现代的诸种理论》《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第二,结合社会文化、艺术现象变化对后现代主义进行深入的思维考察与性质批判(代表著作:《后现代的诸种理论》《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性的二律背反》《后现代性中形象的转变》《艺术的终结还是历史的终结》);此外,还有进行社会精神变革实质发现即逻辑分析,例如:他在《后现代主义和消费社会》中指出:“我们已经看到了后现代主义复制或再造——强化——消费资本主义逻辑的方式;而更为有意义的问题是,它是否也有某种抗拒那个逻辑的方法。”其中已经包孕纯粹哲学批判的影子。

三、“现代性”的哲学批判

当资本主义的政治诡计、暴力色情等后现代主义文化形式淹没思想启蒙的伟大、“法国大革命”的崇高,人们内心开始重新渴望现代主义及其乌托邦——现代性。20世纪末米勒、布鲁姆等人对“回归经典”的号召成为后现代主义之后——“新美学”理想的最高呼唤。历史进入21世纪,詹姆逊针对这些精神现象的变化,仍然不断深化自己的理论研究,而且在各个方面都实现了巨大思想跃迁。

在西方思想者看来,“现代性源自启蒙主义,它所基于的原理是对进步的信念且相信人类理性可以并应当改变世界”。在西语里,“现代”是同“传统”相对的一个概念。依照黑格尔的世界万物相反相成辩证而生的原理,现代不能脱离传统而存在,在传统中一定有现代的影子。依照胡塞尔的“现代”是对“古代”特别是古希腊传统的复兴理论。当我们翻开西方文化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性假如是以理性为内核的话,一定就是涵纳了超验想象、先验规定、经验分析、情绪体验的主体性焦虑——人的亘古不变的“存在焦虑”。依照这一视角,我们可以想见,现代性蕴含在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之中,而不是“现代主义”的简单精神表征。依此,我们可以推翻詹姆逊20世纪80年代甚至20世纪90年代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比如他肯定地说现代主义是对现实主义的一种时间性超越、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对现代主义的空间性超越)。假如现代性就是人的主体性的焦虑,是人关于生存与生活的一种整全性的存在焦虑。那么,依照詹姆逊的文化是一种社会象征行为的理论观点,我们就可以说无论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文化都是对启蒙运动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的超验想象、先验规定、经验分析、情绪体验等象征行为,均是现代性的表征,根本就没有什么“时间性缺失”与“空间性变换”的根本差异,那种关于时间与空间的“书写的差异”的断想实际只是德里达对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景观的一种描述或曰社会象征行为,并不是真正的真理解读。

后现代主义文化,也就是晚期资本主义文化,在詹姆逊看来,就是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这样一种文化反映的正是资本主义经历民族市场时期、帝国主义垄断时期之后的最新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后工业文化即信息传媒技术获得大发展,视像文化获得大流行,崇高批判文化传统正在被淹没,代之而起的是臣服于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个体下的快感评判的文化——大众文化流行。拯救人们于大众文化之水火的现代性焦虑——乌托邦成为后现代主义之后文化的主要特征。在后现代主义文化之后,处于核心文化地位的仍然应该是这种反对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乌托邦叙事。在我们看来,这些无疑是进步而正确的社会思想文化观点。究其原因,无怪乎这是蕴含着马克思现代性的社会批判的合理思想内核的一种文化批判。这不禁让我们联想,詹姆逊在资本主义横行的全球化时代,在世界全面进入资本主义笼罩时代究竟坚持了什么思想?

詹姆逊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坚持马克思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特别是生产方式变革与经济形式变迁决定文化样貌作为批判的出发点,发扬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批判思想,坚持的是乌托邦批判。乌托邦批判来源于社会主义理论,詹姆逊认为马克思主义批判是科学的资本主义批判,在对资本主义批判过程中坚持了空想社会主义时代的乌托邦思想。今天,在对全球化资本主义文化进行批判的过程中依然应该坚持马克思的乌托邦批判视角,应该把这样的批判作为批判的思想基石。这样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现代性以理性为核心要素,通过对理性的分析我们看到,理性不反对超验的想象与先验的归纳,理性是有目标的,也一定是先验的归纳与超验的想象。詹姆逊的全球化批判理论不同于后现代主义“解构”特点的文化理论,与哈贝马斯提出社会交往行动理论一样,直接为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现实文化困境找来救命稻草——历史化的眼光、乌托邦的想象,表现出比较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的现代主义的批判文化特征。此外,这种理论与晚期德里达的思想也非常一致。20世纪90年代,德里达开始寻找“解构思想”的理论前提,最终将 正义,将马克思以及莎士比亚等人的现代性幽灵思想作为自己思想的始源。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詹姆逊的现代主义追问——现代性哲学考察是伟大的,即:21世纪来临之后,尤其德里达等后现代主义理论家逝世之后,其关于现代性的哲学批判有巨大精神启示意义。

四、詹姆逊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特点:“理论仍在途中”

早在1985年秋,詹姆逊曾经来到中国,在北京大学进行为期四个月的讲学,将后现代诸种理论带入中国;2002年7月,詹姆逊再来中国,在华东师范大学为作了题为《现代性的幽灵》的演讲。从这两种演讲的对比中能发现其关注点的历史变迁。作为一个思想家,詹姆逊为我们不断提供崭新的学说与理念。他是一个不断进行理论探索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理论仍在途中”(1995年语言学会上与张旭东的谈话中提及)。他的理论睿智而深刻,内容丰富、精神厚重。综观其历程,1961年出版《萨特》之后,思想开始发生转向,即:20世纪60年代开始倾心马克思主义研究,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20年时间,先后出版梳理美国黑格尔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与形式》,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批判研究结构主义并出版《语言的牢笼》,1980年出版比较成熟的阐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点的《政治无意识》,并从此走上广阔的文化批评思想道路。

詹姆逊是个非常勤奋的学者,我们在各个思想领域均能见到他的身影。无论是新批评、还是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德法晚期马克思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符号学、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人类学、民族学、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等等人文社会学术领域都是他思想泛舟之所,思考对象遍及文学、政治、电影、建筑、服装等诸多社会文化。詹姆逊在自己的学术生涯中,不断把异国思想引入美国,一方面从其理论发展本身探讨揭示其实质,一方面用来思索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情况。他的学术兴趣广泛,学术态度明确,学术思想稳定,我们能说他的理论研究在“文化转向”(具体应该说“转向文化批评”)之后(从《政治无意识》出版开始)就不再思考文学及其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仍然写作多篇关于文学及其理论的著作。关于文学的政治表征理论之作——《政治无意识》出版之后,文学还有其他文化现象均成为其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思考与批判对象,变成他了解并把握社会发展状态的媒介。批判视域扩大,他并没有就此不关心文学。相反,他开始在更广阔思想视域中关心文学。

此外,詹姆逊不断在“武器的批判中”锻造改进“批判的武器”。这一点可以从他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不断发展中见出。“理论仍在途中”是他对自己的理论研究的总结,也是他学术思想发展变化的真实写照。在20世纪80年代初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然而,这是他从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接受开始进入马克思主义思想世界,但不断接触新思想,革新变更时代进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结果。就拿在《政治无意识》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来说吧,基本上可以说是德法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这样的思想是他在批判地接受黑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断地汲取德法晚期马克思主义思想、批判结构主义思想,包括深入考察巴尔扎克等作家的反资本主义进步思想实质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我们通常把他的思想称为与空洞人道主义相对的历史主义思想,实际,本质上可以说是人道主义的历史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詹姆逊主张综合,向往一种辩证的马克思主义、具体的乌托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简单割断历史,或是不要乌托邦的历史终结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