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毕业论文

农村毕业论文

时间:2022-09-04 12:07:00

农村毕业论文

农村毕业论文范文1

一、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提高,人们的寿命逐渐增长,我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增多,让养老成为了一个问题。相比城市,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逐渐瓦解,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等问题使得农村养老问题更为严重。要保障农村老龄人安度晚年,就必须有一个可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解决好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问题,不仅是保障农民权利的客观需要,也是农村政治、经济、社会能否稳定、持续发展的前提。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成为了中国农村老人应对农村新形势的必要条件。

(二)、研究意义

解决好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面临的矛盾不仅是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更是整个国家朝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步骤。同时,解决好农村养老保险也对国家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亿万农民发出国家将为他们建立由财政全额支付的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这一信号,使他们老有所养。农民无后顾之忧,就会敢于消费,这对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无疑将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动力。从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来看,建立新农保制度,就实现了城乡居民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的制度平等,随着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就可以逐步缩小乃至最终消除城乡居民在这方面的差距,这对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做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也体现了国家政策的统筹。从农村当前的新情况来看,建立新农保制度,有利于化解农村社会中的各种矛盾。首先,它将极大地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经济自立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对生活的自信心;其次,它减轻了子女的经济负担,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了因经济利益引发的家庭矛盾,从而有利于形成敬老爱幼的风气与更为和谐的家庭关系;再次,它将有效化解一些农村集体组织无钱办事的困境,使它们能够集中有限财力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从而形成文明的乡村风气与和睦的邻里、干群关系,有利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农村的养老问题越来越重要,探讨如何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保险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如何应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改革措施进行了很多探讨,同时也给出了很多有益的见解。以此为背景,对学术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归纳、梳理,来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关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的理论研究,大多专家和行业内人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研究综述

1.关于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行性

刘昌平(2009),认为从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发展路径来说,第一步是实现城乡两类制度之间有效衔接,第二步是通过城乡两类制度合作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在实现城乡两类制度有效衔接方面,一是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创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建立城乡两类制度的有效衔接机制。

刘生龙(2009)认为,能否在2020年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和全面覆盖任务十分艰巨。中央财政只需拿出财政收的1。8%左右就可以实现全国农民的养老保险。但这还不仅限于财政问题,还有如农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财政困难地区的财政配套,基层社保人员的缺乏等问题。现在对有关养老保险费用的预算只是粗略估算,经济增长速度,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补贴标准等任何一方面变动都可能对测算结果产生很大影响。

2.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老农村养老保险模式比较

闵小宝(2009),认为“老农保”制度是以自我储蓄为模式,而“新农保”以“人缴费为主,集体补贴为辅,国家给予补贴政策扶持”的一种新型制度。老制度中政府缺位,而集体经济由于它的脆弱性导致形同虚设。最终使老政策破产。而新制度由于引入政府,实行普惠制的基础养老金,由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如果农民不参保,连基础都拿不到,这就促使农民有动力参保。

朱俊生(2009),认为新农保最大特点在于筹资与制度模式的积极变化。新农保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补助50%。并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最大亮点在于:强调国家对农民老有所养承担重要责任,明确政府资金投入的原则要求,这是与老农保仅靠农民自我储蓄积累和最大区别。

3、社会养老保险终究会取代家庭养老,这是社会发展的方向

徐勤(2008),从农村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出发,指出从长远的观点看,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养老,她认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是养老制度的两个方面,一方的消弱应以另一方的增强为前提,在家庭养老资源减少,供养力下降,传统家庭养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的形式下,只有发展社会才是解决家庭养老保险的途径。

樊梅林(2000),中国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终究要适应中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模式取代。他从农村社会养老现实需求及供给条件出发指出,随着农村生产方式的进步,养老方式必然由家庭向社会过渡,其中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花是养老模式变迁的内生动力,政府则为强有力的外生动力。

国外研究综述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大多走的是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很小,所以西方国家面临的农村问题很小,因而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往往是被纳入到整个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主要研究的也必要性的分析。

戴维斯.费里德曼表示关注面对市场导向的增长而减弱家庭联系,伴随着政府提供社会服务的降低,将使老年人处于生活的边缘。美国学者马克.赛尔登(2007),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向其他地区一样向核心家庭过度,将附加给老年人以沉重的成本。阿历克斯.英克尔斯(2000),老年人和其他年龄组对照起来,其社会地位随着农业经济向工业化经济的转变,或者说传统的社会制度向现代化社会制度的转变二下降,在现在社会,老年人已经成为弱势群体,一方面,他们处于收入下降的人生阶段,在家庭经济活动或者资源交换过程处于不利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家庭的逐渐小型化,家庭养老不堪重负。这就迫切需要引入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保障老年人无忧无虑的生活,缓解农村养老压力。

国际助老会政策发展与宣传部主任史迪文基德(2009)认为,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农民和其它正规行业的工人一样可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原因在于农民也是正规行业的劳动者,针对农民群体的税收征缴制度很完善。因此,农民和其它行业的人员一样被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绝大部分农村人口,享受养老金的办法是通过全民的,或接近全民的非缴费型的养老金制度。中国只有通过政府财政投入(如非缴费型)为农民提供养老金,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才能成功。

3、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一)主要内容

对新农保制度的最新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农保建立的背景,目的,意义,试点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其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等方面。新农保制度是对以前农村保险制度的一个完善。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在总体上有很好的前景,在各方努力下,会有越来越好的发展,但同时也可以看出,新农保制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及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表现在宣传,资金筹集以及资金增值的问题上,怎么在今后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去解决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的。

(二)写作提纲

一、文献综述

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概念、特征及意义

(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内涵

(二)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

三、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现状

(一)全国各地发展速度不一,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迅速

(二)村民初步具备了社保养老意识但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

(三)村民加深了政府在养老问题上的责任的认识

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资金筹集难度大,财务可持续性低

(二)制度衔接存在问题

(三)保障水平低、参保率不高

(四)缺乏健全的法律规范,制度不稳定

五、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及借鉴

(一)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

(二)对国外农村养老保险的启示

六、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路

(一)合理提高农保水平,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

(二)明确农保法律地位,保证农保工作有法可依

(三)做好转移衔接工作,满足城市化进程需要

(四)拓宽养老基金来源渠道,确保保险基金增值

七、参考文献

八、结束语

4、主要参考文献

[1]李明,李丞北.试论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J].,2011,(06).

[2]张蓉蓉,苏伟.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行中政府责任的探讨——以江苏省仪征市为例[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1).

[3]胡文卿.关于中国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5).

[4]张建伟.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转型与发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05)

[5]中共沈阳市委党校市情研究所.关于沈阳市居家养老服务对策的思考[J].沈阳干部学刊,2010.2

[6]吴冰.政策主体视角下我国城镇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选择研究.2010.15

[7]杨敏,张河川.对我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保险的思考[J],社会学研究.2010

[8]孟娇.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0,(02).

[9]赵玉芬.完善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对策研究[D].2010年河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10]王丹.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问题研究[D].2010年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1]战梦霞,杨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J].特区经济.2010(2)

[12]王梓西,杨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障碍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0(16).

[13]李文政.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探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14]高爱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及其出路[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15]李智,黄飞.浅谈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9,(05).

[16]张敏杰.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研究[M].2009

[17]于姗姗.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及出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02).

[18]董文成.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困境与问题分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8,(05).

[19]李逸波,胡灵红,李一鸣.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7,(36).

[20]徐祖荣,人口老龄化与城市社区照顾模式探析[J].长江论坛,2007(4)

[21]许文兴.农村社会保障[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农村毕业论文范文2

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口与劳动力基础发生了快速变革,传统的农村社会形态逐步瓦解,农村社会加快转型,表现为:传统小农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农村居民老龄化群体比重迅速增加,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在城市及城市周围,非正规居住的农村流动人口大量积聚。这就导致了农村家庭、集体和个人储蓄、养老功能的减弱,家庭养老面临挑战,集体养老保障功能弱化,储蓄养老保障功能不足。为此,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化养老体系则成为解决农村居民养老问题的根本出路。

 

 

 

 

选题的科研现状及前沿水平

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采取个人、单位和国家等多方出资筹集养老基金并为老年人提供经济帮助和服务,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项制度,它是农村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社会化养老保障的核心和基础。由于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和其它多方面的原因,至今处于早期试点的发展体制阶段,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尚未建立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本文借鉴江苏苏州市吴中区解决农村居民养老的一些做法,力图在我国农村解决农村居民养老方面做点探索。

参   

 

 

 

【1】唐钧《问题与障碍:中国走向全面小康的社会政策思考》宁波出版社  2003年

【2】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小编著《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年

【3】黄黎若莲《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老年服务需求》《学习与实践》(武汉)2006.12

【4】刘子兰 《养老金计划挤出效应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06.12

【5】周德民《长株潭沛机构养老服务发展探析》《社会保障制度》2007.4

【6】宋斌文张琳《东部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障的实践与探索》《农业经济问题》2006.11

【7】卢海元《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条件分析》《经济学家》2005.5

【8】樊天霞、徐鼎亚《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体制的困境与出路》《上海经济研究》2005.6

【9】许雄奇、赖景生《21世纪中国农村社会保险体系的构想》《农村经济》2005.4

【10】武深树、邓真惠《构建非均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制》《当代财经》2004.1

【11】姜木枝、张朝蓉《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村计生纯女户家庭养老保障问题》《社会保障制度》2008.4

【12】郑伟《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困境反思》《保险研究》2007.11

 

 

 

 

 

 

 

 

 

 

 

 

我国改革开放已三十年了,城乡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但城乡差距却没有随经济的发展而缩小,特别是城市与农村在养老问题上,城市里职工退休后有国家和企业发放的退休金和社保基金及低保金,老人可以免除生活无保障的在家里自己与儿女或到养老院安度晚年,可以说养老问题已基本解决。而农村的老人,由于多种原因这一问题已十分棘手的摆在了各级政府面前,应该下大力气给予重视和解决。基于此,进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

一、建立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农村社会形态处于快速转型期

农村家庭、集体和个人储蓄养老功能减弱

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化养老体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与问题

(二)影响因素

三、构建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路与对策

(一)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路

1、在制度设计上实现了重大创新

2、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3、区镇联动,有序推进

4、宣传有力,补贴到位

(二)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1、加快建立社会统筹的基本保障制度框架

2、推进保障形式和补偿保障模式的创新,将农村养老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障相结合,提高保障能力和效果

3、加快解决重点人群的养老保障问题,着力提高保障水平

4、推进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

5、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扶持发展政策

 

 

农村毕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村的发展离不开更高知识和技术人才的推动。国家从2002年就明确指出:“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支教、支农、支医、扶贫等工作。”全国相继出台了各项鼓励和支持的政策,截至今天有“大学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政策包含发放津贴,交纳各类社会保险、晋升职称、考研、报公务员加分等政策。今年,国家还将出台到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达到一定年限的毕业生,由国家代为偿还其学费和助学贷款的政策。论文大全。

种种政策和措施创造和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吸引了一些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但是,多数大学生并不会因为政策和优惠而首选农村就业,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真正动力并没有激活,农村的发展空间、环境、薪水、生活品质等因素,成为左右他们理性选择的关键,成为城市和农村之间就业选择的一道深沟。论文大全。

高校是大学生迈向社会的最后加油站,我们既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入手,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就业观和择业观,使广大青年学生充分认识到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同时更要注重推出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引导新举措,填平深沟,架起桥梁,从而更有效的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论文大全。

1、注重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的引导

高等学校就业指导工作要把有针对地进行农村就业创业教育,摆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服务的重要位置上,加强有关“三农”问题的形势政策教育。要集中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前景,集中宣传各项关于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的政策,使每一个毕业生熟悉和了解相关举措,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广阔天地,施展才华;主动帮助面向农村就业创业的大学生,解决他们实际困难;定期走访和慰问面向农村就业、创业的大学生,真正做

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

2.注重加强大学生到农村的实践教育

农村等基层需要热爱农村工作、综合素质好、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大学生。高校应积极探索教学内容的改进,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育为保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当前,大学生到农村的实践主要依托共青团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但是由于实践时间紧,内容变化快,针对大学生就业引导作用不明显。因此,高校可以尝试根据学校特色,有条件的采用共建农村实践基地的模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长期定点的学生实践实习平台。提高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的意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对农村的真实体验和情感。

3.搭建联系农村人才市场桥梁

高校要做好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指导服务工作,做好创新人才培养和输送,以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发展。高校应逐步建立起农村人才需求信息的机制,搞好农村就业信息服务,发挥就业信息网的作用,及时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新进展,收集和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高校还可以举办不同层次的农村人才市场,组织不同类型农村人才招聘会,为农村人才流动搭建平台。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观摩农村人才招聘市场,使学生了解农村人才的需求和要求。

通过基地实践有助于改变原来单纯的政策指导、技巧指导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使大学生对农村有一个系统感性的了解,加强大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积累和储备,做好农村就业的心理、知识和能力准备。实践证明:通过共建农村实践基地的模式,不仅是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大学生服务农村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更是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陈秋华,建设新农村: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选择.

[2]曾琼芳、马于强,实行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地区就业的对策研究.

农村毕业论文范文4

2、农科大学生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对于新农村建设,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在学科、专业等方面更有优势,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将成为他们科学而合理的选择。首先,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对”三农”有着与生俱来的特殊感情,与其他高校的毕业生相比,他们更愿意扎根农村,更能艰苦创业,可以在广阔的农村找到自己的落脚点,为新农村建设建功立业。其次,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知识结构与农业紧密相连,投身新农村建设可以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带领广大农民克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大力发展集约农业、规模农业、生态农业,推动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和现化建设。第三,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对信息时代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有深刻和具体的理解,他们善于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捕捉机遇,掌握信息,帮助广大农民回避市场险。第四,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其影响力将会大大超出这一事情本身,不但会引导大量青年农民回到自己的家园,开创自己的事业,而且还会吸引大量的城市资本投入到农村,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1)(P81-82)因此,高等农林院校的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可以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开拓农村市场、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增强农村的民主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现状分析

1、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效(1)建立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高等农科教联盟服务。如在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由中国农业大学牵头,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八所农林高校,通过联盟协作方式,利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平台等现有网络资源,采取“日校+夜校,一师兼两教”的模式所建立的农业教育培训和科作者简介:郭丹(1983-),女,南昌理工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40·技推广综合服务体系,即高等农科教联盟。中国农大等网盟高校在河北曲周、陕西、江苏等地建成了一批示范基地,开展了各类面向“三农”的科技与教育服务,探索出了一套新型的以高校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通过农科教联盟开展的各类科技与教育活动,十多万农民接受到了实用科教知识服务,农科教联盟取得了初步运行经验,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作用。

(2)各农林高校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方式与机制。各农林高校利用自己的人才、专业以及学科等优势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较有特色的有:中国农业大学实施“村官”计划,2006年和2007年共有包括28名研究生在内的234名毕业生到平谷、密云、朝阳、怀柔、通州、门头沟六个北京郊区县的村镇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河北农业大学自1979年开始利用自身人才、科技优势,主动为“三农”服务,而开创以承担河北省太行山开发研究项目为契机,组织广大师生走出校门、深入太行山区,开始以科学技术全面开发太行山的探索和实践的一条成功道路,即“太行山道路”。十多年来,河北农业大学累计培训达1.2万人次,2003年开始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到今年,已为农村培养1 8 2 6名大学生。“太行山道路”沿着“人才富民”的道路深化延伸。北京林业大学创造性地开展了以学生党支部与京郊农村党支部结对子和学生环保社团与京郊农村共建生态文明村两项活动为内容的红绿相映“1+1”实践项目,动员全校师生对口支持新农村工作。四川农业大学近三年到农业产业化企业就业的本专科毕业生约占总数的60%,400多名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128名选调生到基层服务新农村建设。当然,还有其它农业高校,如中国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农林院校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缺陷也是明显的:即农林院校的大学生一般是在高校或“组织”的号召下,才投入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而且这种服务大都是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比如三下乡”活动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长效机制。目前,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法律规范与政策配套措施还不完善,农林院校大学生自发、自愿、自觉地投入新农村建设思想动力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最后,学界对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政策、机制等缺乏具体深入的探讨。因此,农林院校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刚刚开始,新农村建设人才供给的长效机制没有形成,还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对所需人才的需要:一方面,从现实来看,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所需人才严重不足,处于“低谷”,尤其缺乏的是农林类人才;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传统农林类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呈明显下降趋势。据有关统计,2002年为45%,2003年为40%,2004年为38%,2005年与前年同期相比又下降了10个百分点,而找到工作的农林科类毕业生中有95%的留在了城市,绝大部分从事着与农业无关的工作。据农业部对农业院校毕业生去向的调查显示:一般农业大学有26.7%毕业生去乡镇工作,重点农业大学有13.7%毕业生去乡镇工作,大部分毕业生都没有去农村。这就反映了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实际上还存在较重的“离农”现象,这种状况将直接制约新农村建设所需的人才供给,造成农林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对于新农村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是十分不利的。

三、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因素分析

1、传统就业观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传统的就业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铁饭碗”观念。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和就业由国家“统、包、管”的分配体制,造成了“毕业即就业”的局面,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而不认为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是“铁饭碗”;二是“学而优则仕”的就业观念。认为读了大学就应当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如果大学生毕业再回农村,就会有人说,这是人才浪费,这是教育的失误,这种传统的就业观影响着农林院校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动机与行为。

2、农林院校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的欠缺。首先,我国有一部分农林院校的大学生在校期间不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与完善,不注重系统的专业基础与理论的掌握,而且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比较差,他们并没有关注新农村建设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其次,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缺失。比如,相当一部分部分大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功利思想,如学知识就关注计算机、英语等立竿见影的东西,考研就是为了更好就业,考公务员就是为了谋求公务员这一职业的稳定与待遇(公务员的本质涵义是为社会公众服务),而对社会责任、社会公德、公共利益等方面就表现普遍的弱化与淡漠,他们并没有从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的角度去关注新农村建设,没有把新农村建设与社会的发展、祖国的前途、个人的命运有机结合起来。最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认为农村经济社会条件艰苦,无法满足自己的要求,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理想,而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

3、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一是教学内容陈旧且与生产实践相脱节,不少农林院校仍旧偏重于传统的理论灌输,忽视知识的应用性,缺乏对适应新农村建设相关专业与学科最新理论动态的把握。二是专业设置缺乏市场调研,培养与需求脱节。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许多农林高校仍沉溺于计划经济的惯性之中。它们没有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依据来建设特色专业并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不少专业仍是过去计划体制的产物。三是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大部分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强调得多,而在教学环节中,却重视得不够。而且不少教师并没有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缺乏相关的知识与经验,以至于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4、基层政府的用人机制不当。首先,基层政府用人机制不规范和不透明,存在较为普遍的官僚主义作风。他们不是用人唯贤,而是用人唯亲,不是公平竞争,而是暗箱操作;其次,相当一部分乡镇政府还没有对农林院校大学毕业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统筹规划,没有把毕业生支(下转第50页)·50·多、种类比较集中的县区市建立新的检测中心,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方法,以优惠的费用对农产品进行监控检查,提高检验检疫的效率。或者,由政府牵头或者提供专项资金,由检测设备比较齐全、人员配备较为宽松的龙头企业提供服务,对区域内的出口农产品进行自主检查。

(3)短期内,给以农产品出口企业政策扶植,对生产出口农产品的农民进行直接的损失补贴,协助企业和农民为农产品寻找其他替代市场。可以一方面开发国内高端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其他国家展开农产品营销活动。(4)对国内的“龙头公司+生产基地+农场工人”的模式,因地制宜加以引导推广,合理地促进其发展,但是要防止坑农害农问题的发生;对合作社的发展和联合,也要视具体情况合理地引导扶植,但是要采取措施尽量减少企业和合作社的外部交易成本。

(5)除了对国外针对农产品的检验检疫信息加强收集、整理、以外,还要合理地运用世贸组织规则,据理力争,并且联合其他受“肯定列表制度”影响的国家,与日本方面进行充分地交流磋商,要求日本给以一定的缓冲或者支援协助。

5、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一是目前国家对农林高校的投入力度不够。在国家的教育政策中,对高等农林教育政策的倾斜力度不大,尤其在经费投入、人才引进、事务管理等方面的支持性政策不够。这就直接制约了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二是国家对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支持性与保障性政策还不完善,还没有建立农林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绿色通道”。比如在打破就业的城乡待遇差别,为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毕业生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一定的安家费和创业风险投资资金,在税收、贷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实行优惠,提供甚至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定自然资源的优惠使用权,提供公务员录用、学习深造的优惠待遇等方面的政策急需配套实施。

6、社会舆论宣传引导不深入。首先,相当一部分新闻媒体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典型案例以及热点问题缺乏密切与深度关注,从而在社会上难以形成一种关心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舆论导向;与此同时,农林高校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还不深入和广泛。据一项来自浙江大学700名本科生的调查与分析,对新农村建设有所了解的城市和农村学生,依靠校内宣传来了解相关知识的分别仅为4.8%和6.86%。这种状况值得我们反思。对于新农村建设,如果缺乏正确健康而有效的主流舆论引导,势必制约农林高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广度与深度。

四、结语

农村毕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农业院校 乡风文明 人才培养 服务模式 配套制度

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取得巨大成绩,农村面貌变化很大。但在新农村建设五方面要求中,乡风文明仍是一个短板,表现为农村人才流失,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思想道德水平提升缓慢等。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快乡风文明发展,农业院校凭借专业性强、农业技术人才集中、与三农联系密切等优势,在服务乡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农业院校服务乡风建设进行探讨,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从而实现乡风文明建设与农业院校的双赢发展。

一、强化学校特色,提高服务意识

特色是一个学校的重要标志,也关系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对农业院校来说,“农”是其突出特点和本质属性,为三农服务是其基本使命。但是,“现代的教育体系人们只注意到了实用的一面,作为精英的大学毕业生几乎仅适合于在现代高度分工的部门就业”[1];此外,虽然农业院校学生来自农村的居多,但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期望留在城市,形成了农村科技文化人才欠缺和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这对农村和农业院校的发展都是不利的。为解决上述问题,农业院校要在观念和政策导向上重视与农村、农民的对接,提升服务意识。首先,农业院校应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明确学校定位,结合区域特色培养面向农村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科技文化人才。其次,农业院校应加强就业教育,充分认识到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和对学校、学生提供的机遇,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在学校营造服务三农、献身农村的良好文化氛围。最后,应充分认识到农业院校服务三农的现有实践模式如“教授创业”、科技下乡等活动中,主要强调对农村的科技指导、经济推动等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而对乡风文明重视不够,所以应将服务乡风建设作为一个突破的重点,这将使服务内容更为丰富和多层次化,也将为农业院校学生在基层就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渠道。

二、调整课程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是农业院校服务农村乡风建设的重要途径。农业院校应建立以农为主,融工、商及人文社会科学等的综合性、多科性农业院校,在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上要相应调整,分层次进行面向农村的人才培养和开发。首先,拓展教学内容,在专业教学同时,应加强学生文化素质课的教学,如政治理论课、法律课、基本卫生健康课、应用写作课等,改变学生认为专业课重要、其他课程可少上或不上的观念,才能培养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进而在农村乡风建设中发挥全面的带动作用。其次,搭建实践平台,将教学实习和实践与三农结合起来,让学生走向农村进行实地观察,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在运用中发现、提出问题,提升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工作能力。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学校秉承“农业教育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的办学原则,开创了“太行山道路”,近年来先后建立校级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50多个,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连续十余次被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最后,对学生进行创业创新教育,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培育创新能力,进行创业尝试。河北农大非常重视创新教育,学生多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好成绩,学校还对学生创业进行激励和扶持。这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机遇,为毕业生服务农村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创新服务模式,提升乡风建设成效

在提升服务意识、加强人才培养之外,农业院校应通过多种方式、采取有效途径创新服务模式,以切实提升乡风建设的成效。

(一)人才帮扶服务

乡风建设本质上是要提高人的素质,而“人”的因素也是制约乡风建设的主要方面,如:部分领导干部对乡风建设认识和重视不足;农村“精英”人才的匮乏和人才培养机制的欠缺;农村教育水平低下,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缓慢,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不强;等等。所以,农业院校服务乡风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进行人才帮扶,主要包括:首先,完善大学生服务农村的渠道。目前我国农村科技文化人才仍然比较缺乏,在对农业院校毕业生进行科学引导,鼓励其到基层就业的同时,应完善毕业生服务农村的渠道,如“选调生”、“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服务村居计划”等项目,应“制定相关政策,优先选调具有农林教育背景的毕业生,健全到基层履行服务期的毕业生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制度”[2]。通过服务农村的农科毕业生的带动和影响,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祛除落后的思想意识和习惯,促进文明乡风的建设。其次,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农业院校应凭借自身的科研和人才优势,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民主法制、道德观念、卫生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培训,进而提升乡风文明。“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和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都是很好的方式。河北农业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自2003年招生以来已培养3700余人,他们在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方式,提升了农村干部群众的整体文化水平,对于推动学习型农村的建立、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农村信息咨询服务体系

农民需要的信息内容广、种类多,“目前我国的农业信息服务主要是农民自己寻找各种途径,尚不能很好地辨别信息真伪,也没有明确的信息服务机构和组织可以咨询”[3],农业院校具有科研、人才、图书馆农业书籍和相关文献资料等信息资源,还有大量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这些都为农业院校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提供了基础。农业院校要充分调动专家教授的积极性,并发挥农村籍学生在农村与学校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作用,通过电视节目、电话、多媒体、网络等各种媒介,宣传和推广农业信息、农业知识,选举法、婚姻法等重点法律法规及农业生产和农村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卫生保健和环境健康等方面实用信息和特色内容,努力形成多形式、立体化、全覆盖的乡风建设农民信息咨询服务网络体系,以此来克服愚昧落后的生活方式,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培育文明乡风。

(三)下乡进村开展乡风教育

作为农业院校服务乡风建设最直接的形式,下乡进村能够为农民提供面对面的服务。首先,农业院校应发挥自身农科特色,选择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才适时适当地深入农村,通过讲座和印发简明读本等形式向农民普及科学知识,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实际问题对农民进行指导,引导农民致富,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文明风气。其次,农业院校可整合自身的人才资源,将各院系的优秀教师组合成“讲师团”,可设立农业资讯、政策理论、思想道德、法律法规、社区管理等分团,根据农民实际需要确定课题,为农民提供菜单式服务,由农民按需点题。还可组织文艺骨干深入基层指导、培训,培养发动群众中的骨干把党的基本理论、乡规民约、计生政策等内容编成易听易懂的顺口溜、快板书等,利用节假日,进村入户巡回演出。有步骤、经常化、系统化地开展“现代农民乡风教育”的宣传,一方面做到了因农所需,能够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也能在实践中了解“三农”的实际,为教学提供第一手资料,发现新的课题,促使教学科研内容拓展深化、与时俱进,实现乡风建设与农业院校的共同发展。

四、完善配套制度,创造良好内外环境

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农村文化、风俗、法制等多方面的内容,要取得成效必须常抓不懈,从制度上加以保证。农业院校服务乡风建设要能长期有效地开展,也需要相关的配套机制和良好的内外环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农业院校毕业生服务农村的机制。产学研结合能够将农业院校、政府、基层乡镇、涉农企业等联系在一起,使学校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能增加学生与市场、社会接触的机会,实现多方共赢的社会效益。其次,建立农业院校专家信息咨询和下乡进村的长效机制。学校要有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领导,明确责任,从政策和待遇等方面引导和激励专家学者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无论是面对面服务还是通过不同媒介的咨询反馈,都应保证切实有效、长期系统地开展。“中国农业大学曾出台政策,设立推广普及机构和推广教授岗位,提出推广教授的职称评定应以推广成绩作为主要依据。”[4]这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农业院校应该加以借鉴。最后,创造农业院校服务乡风建设的良好“大环境”。无论是对农民的教育培训还是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都离不开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所以农业院校应积极与地方政府有效沟通,促进自身的发展。2003年黑龙江省10所农业院校联合发起了“村村大学生计划”, 得到了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计划实施6年来,已为本省培养了1万多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村村大学生”。 现在这个计划已经成为培养新型农民有效途径,也成为黑龙江农业院校服务“三农”的一个品牌。[5]

总之,在服务乡风建设方面,农业院校应突出特色、依托资源、注重实效,传承先进文化,缩小农村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差距,承担起农业院校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同时,农业院校也会获得新的发展,真正走上强校之路。

参考文献:

[1]郑炀和.论乡村精英与乡风文明建设一一从权威与秩序的视角[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3).

[2]翟玉建等.增强农林高校服务“三农”能力的对策探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2).

[3] 赵洪亮等. 基于农业院校的新农村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构想[J].湖北农业科学,2012(16).

[4]余康 郭萍.农林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途径[J].人力资源管理,2010(12).

[5]翟继军.浅论地方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农村毕业论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村官”计划;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治理;潜功能

一、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战略意义

大学生“村官”计划,可以说是大学扩招、经济危机形势下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同时又促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村社会控制力度的“三全之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精英大量外流,出现了基层管理人才的缺位和断层。大批农民流入城市打工,农村出现了所谓“三八六一九九部队”的现象,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妇女、儿童、老人成为农村常留的主要人群。农村社会人才大量外流,导致农村基层组织人才匮乏,素质有待提高,普遍存在着村干部学历浅、年龄老化等问题,广大农村在诸如基层党建、教育、医疗卫生及农业技术等很多方面都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

一方面,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渐顺畅,农民与乡村的联系变得日益松散;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干部年龄老化、素质不高,对农村社会的领导力、影响力逐渐减小,笔者认为,近年来我国对农村社会的领导和控制。实际上处于建国以来最为松散的时期,这是一种值得警惕的趋势。近年来,党和政府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并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实际上也是对这种趋势的一种应对。而自2008年以来实施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在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农村发展的同时,也潜在地加强着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村的控制和影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广大农村正在经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迫切需要有现代知识、现代思想、现代眼界的新农村建设者。首先,大学生“村官”,填充了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建设一个经济、文化、政治共同发展的新农村,不仅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还需要大量思想先进、知识丰富的高素质高科技人才,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实现农业结构、经营模式、文化品位等全面提升。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有效地弥补了农村人才的缺乏,促进了农村软实力提升,更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要手段:其次,大学生“村官”,丰盈了后备干部的“蓄水池”。培养了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形成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第三,大学生“村官”,拓宽了大学生就业的“瓶颈”。对于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到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了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显功能”

2008年4月,中央组织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文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工作,计划从2008年开始,每年选聘2万名,连续5年,选聘数量为10万名。2009年4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统筹实施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2009年5月,中央组织部下发《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这~系列文件,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铺平了道路。

《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及相关政策文件,对大学生“村官”的任用、待遇等做了一定的界定:选聘的高校毕业生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扭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是共青团员的,可安排兼任村团组织书记、副书记职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被大多数党员和群众认可的,可通过推荐参加选举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等职务。

对于这一计划,人们多从应对金融危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提高农村干部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等角度加以评价,认为这一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锻炼高校毕业生自身能力,实现人才的合理利用,同时对完善基层组织形式,储备年轻干部,带领农民致富,推动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作用。这些都是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显功能”,该计划还有一个重要的“潜功能”,即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力度,提高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村社会的领导与治理。

三、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潜功能”

首先,从大学生“村官”的任用及职责来看,大学生进入农村基层工作,充实了基层工作队伍,提升了基层人员素质,为长期以来陷入僵局的农村基层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切实加强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关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职责,《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做了如下界定:担任村党支部(党总支、党委)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大学生“村官”,主要协助做好以下工作: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有关安排部署;组织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任务,协助做好本村产业发展规划,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组织、经济实体和科技示范园;配合完成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矛盾调解、社会保障、调查统计、办事、科技推广等工作:负责整理资料、管理档案、起草文字材料和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的教学组织管理、设备网络维护;参与讨论村务重大事项;参与村团组织的建设和工作。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成员职务的,按照所担任具体职务确定工作职责。乡镇党委和村“两委”要结合本地实际和大学生“村官”专业特长,明确大学生“村官”的具体职责和工作分工。可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团组织负责人。从文件规定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工作机构,就是农村“两委”,而且相关文件强调“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聘用期间必须在村里工作,乡镇以上机关及其他单位均不得借调使用。”这对于改变“两委”人员结构、提升工作能力和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在当前农村精英缺位、基层工作陷于停滞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有知识、有文化、有心识的人才进入农村,填补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人才‘洼地。大学生相比农村精英而言,具有知识丰富、眼界开阔、思想活跃、热情活力、敢于冒险、积极进取的特点,对于完善基层组织形式,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具有更大的积极作用。

其次,有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受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向往城市成为农民的一种普遍社会心理。我省农村中大多数的有一定文化层次的劳动力大量地向城市流动和转移,而农村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又不愿回去。由此出现了人才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农村出现人才“洼地”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搭建农村人才“高地”、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已成为必要之举。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能给农村带来先进的农业科技;通过引进新的农业产品,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运用互联网等手段,寻找到最新最快的农业行情,指导农民的种植;另外大学生们身处市场经济发达的城市,长期受到市场氛围的熏陶,加上在学校中学到的经营知识,能指导农民对农产品的营销,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当前,已经有不少大学生“村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等,带动所在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当地居民的信任和拥戴,也改变了农民对基层工作机构的认识,提升了认同感。

再次,大学生“村官”宣传科学,有利于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和素质,提升农村教育意识。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这不仅仅是体现在经济方面,而且还体现在教育方面。基于多种原因很多地方的农村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经济大大影响着教育,农村教育问题是教育界的软肋,虽然国家每年都拨大笔经费发展农村教育,争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同时在农村开展扫盲活动,利用农闲时间办各种学习班,来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但这些措施终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学生进入农村当村官可以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来宣传科学,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农村和农民的问题,给农民带来经济利益,让他们真实的看到知识就是力量,让他们也自愿去学习、创造。知识促进经济,只有农民的知识水平提高了,才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农村毕业论文范文7

1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推动大学生农村种植创业的迫切性

首先是能解决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缺乏人才的问题。我国一些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之所以出现发展缓慢的情况,主要是因为高素质实践型人才相当欠缺,特别是高学历人才匮乏。许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虽然困难重重,但相当多数量的大学生还是希望留在城市当中,以至于一部分毕业生只得降低身价委身服务性行业做最基层的服务工作。反之,那些农村特别是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地区的人才更为紧缺。因为农民群众的文化状况不佳,其对新知识、新观念的认可度也不够高,造成他们不仅非常渴求学到新知识,而且更为期望能够有种植理论知识丰富的人才对其加以指导。所以说,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开展种植业创业,就可为广大农民群众带去最为先进的创业思维和相关理论知识,让新农村建设当中的人才缺口得到较好的解决。其次是能够为当代农业科技的发展贡献力量。农业产业的发展已发展为中国新农村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任务之一,而种植农业之发展难以离开科技人才以及智力的鼎力支持。所以说,我国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农业技术类专业的毕业生到农村开展种植业创业,就非常有利于推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形式在农村实现更好地推广,以期实现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全面发展。最后是能更好地打造新型农民。农民群众始终是中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代种植业,一定要依靠不仅有文化,而且还懂技术、擅经营的广大新型农民。为了打造新型农民,就必须全面转变其固有的思想观,但在农村具有高学历的教育人才相当稀缺。所以,立足于推动广大高校毕业生们到农村地区开展种植创业,即可把将其具有的新理念、新知识带到广袤的农村中去,为我国农村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输入更大的活力,自然也就能够对新型农民群众的发展发挥正面积极的影响。

2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大学生农村种植创业优劣势分析

2.1优势分析。一是入行门槛方面的优势。农村种植创业的要求相当低,主要体现在资金、场地上的要求比较低,只要有部分资金即可启动创业,加上国家对小微企业所给予的税费减免政策和小额贷款等相关优惠政策,即可极大地减低了大学毕业生群体的种植创业门槛。二是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大学毕业生已经接受过系统化高等教育,具备了一定的科技知识,而且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还掌握了财务会计、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知识,因而也就能快速而有效地对市场形势之变化加以判断,并对各类信息资源实施整合。同时,高等院校所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所举办的创业技能竞赛等,均能够让大学生群体的团队合作与实际运用能力实现新的提高。三是产业支撑方面的优势。近年来,我国物流快速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我国的快递市场规模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位,而且已经基本上实现乡乡都有营业网点、村村都通快递业务。随着我国农村互联网产业以及物流行业的更快发展,必然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好地支撑,这也会为大学毕业生农村种植创业提供更大的便利。2.2劣势分析。一是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经验不够丰富。一旦从事种植业创业的意志不够坚定,就有可能没有对创业项目进行深入规划,未能谋划出系统化、科学化创业方案,所以在遭遇困难时只得被动地加以应对。从别的方面来看,大学毕业生们通常心理还不够成熟,和社会进行接触相当少,因而常常是以理想型为主,因而在创业中往往是穷于应对。二是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理念过于薄弱。大学生们在实施创业之时,只限于个人经历与眼光,而难以做到合理地评价市场,以至于或者太高估了市场的未来预期,或者是低估了市场的未来预期。不管是什么状况,对企业发展而言均不大有利,甚至会导致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倍受限制,在激烈的竞争之中易丧失应有的优势,从而被打击了创业之激情。三是大学毕业生创业缺乏相应的人脉与资金。因为缺乏人脉与资金,以至于企业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在新企业设立之时,缺乏足够的知名度,这就急需广告宣传,而有了人脉即可极大地节约该步骤需要的时间与资金,这就为实施宣传提供了极大地便利。同时,大学生们新成立的企业,其知名度不高,产品的市场销售遭遇限制,而创业人士具有的人脉正是企业的首批客户,其支持是企业能够生存与发展之根本。所以,一旦缺乏相应的人脉与资金,大学生群体的创业也就很难取得成功。

3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强化大学生农村种植创业的路径选择

3.1创建浓郁的农村创业情境。如今,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而且与城市经济的差距不大的农村出现了一种非转农的新状况,其中就包含了诸多大学毕业生均心甘情愿地将本人户籍重迁至出生地所在农村,变为了所谓的新生代农民群众。因此,只要不断拉近城乡相互间的差别,以求更好地提升我国农村整体经济实力,让更加多的大学生到农村进行创业。在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下,应当持续提升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技术等多个方面的积极支持,全面打破城乡相互间的对立,完善农村的各类基础性设施,目标是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群体到农村实施创业。3.2提升政府部门的支持力度。政府部门可以说是我国高校学生到农村地区进行种植创业的指导者、引领者和执行者。政府部门应当按照大学毕业生人群到农村种植创业的具体情况,主动制定更具优惠性与实用性的政策,以求为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农村种植创业创设出更好地氛围。我国政府部门要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以求为高校学生群体的创业创新提供更大便利。在资金安排上,应当持续完善创业补贴等政策,而且还应当对具有突出贡献的大学生群体进行奖励。在落实待遇上一定要全面打破城乡间的彼此界限,建立健全面向创业者群体的社保机制,让大学毕业生们的农村种植创业无后顾之忧。3.3增强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一是要形成合理的就业观。在当前城市就业压力愈来愈多的状况下,大学毕业生们到农村从事种植创业是一个很好地选择,应当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二是要精心挑选农村种植创业项目。应当对当地农村的总体环境、种植产业市场环境等实施全面而理性的分析,切实保障农村创业项目具有可行性与长期性。三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高校学生们在校时就要主动参与到各类创业比赛与创业培训之中,并且充分运用寒暑假时间开展下乡实践,在此过程之中不断培养与提高创业意识,增强综合素质。3.4健全大学创业教育机制。大学是高校学生们知识能力与素质提高的重要基地,实施创业教育对于高校学生创业素质之培养与提高显得十分重要。高等学校特别是农业科技类高校必须实地调研农村地区人才的实际需求,全面结合本校办学特点与优势,按照需求以切实调整专业结构,运用好现有教育资源为农村经济发展培育所需人才。在此基础上,还应当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把创业教育列入到大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之中,不断健全完善创业教育机制,形成更加富有特色的创业类课程,对大学生们实施全面创业教育。3.5改进农村地区的创业环境。当前,在部分经济发达农村,产生了非转农现象,大量大学生自愿把户籍回迁至农村,从而成为新生代农民的组成部门。所以说,只要注重持续拉近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改进农村地区环境,就能够吸引到更多大学生到农村地区进行创业。基于新农村建设视野,提升对农村地区的资金与技术等支持强度,就能够切实打破城乡之间的二元对立结构,健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更好地改进农村社保机制,吸引更加多数量的大学毕业生前往创业。3.6抓好农村地区的融资工作。高校毕业生农村创业中最敏感、最复杂的问题是资金的问题。缺乏足够的创业资金以及周转金,就无法让大学毕业生的农村种植创业得到全面推行。所以,抓好大学生农村种植创业所需融资环境显得极为重要。当前高校学生农村种植创业的主要融资途径是政策性贷款,同时还可通过商业金融机构得到小额创业贷款。随着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民间闲散资金也得到了大量的使用。有鉴于此,高校毕业生种植创业也可采取民间融资的形式来进行。一是争取政策性贷款。此类贷是为了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返乡投入创业,基于政策视角为大学生进行放贷,其利息完全由政府或其所指定的民间组织加以承担。在低成本的融资条件下,高校学生农村种植创业的资金负担会有所减少,而创业信心则会有所增加。二是争取商业贷款。此类贷款是商业金融机构为返乡创业大学生定向提供的小额贷款。商业金融机构通过降低门槛、提升额度、简化办理手续、下降贷款利率等措施,让刚开始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们不至于程度太重的负担。三是争取民间融资。大学毕业生们在创业过程中如果急需资金周转,即可运用民间融资的方式进行,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周转金,从而不至于耽误最佳投资时机。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我国新农村创建的过程当中,大学生们到农村地区从事种植行业创业已成为重要的趋势。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实现大学生们的自身价值,而且还能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以更大的人才保障。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应用良好的农业行业开发机遇,全力推动大学生们到农村之中实施种植创业,这样不仅能解决掉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难题,而且还能为新农村建设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作者:延江波 单位:榆林学院

参考文献

[1]詹奇奇,曹宇浩.对新时期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理性思考[J].湖南农机,2010,(9):125.

[2]刑安刚.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2,(1):56.

[3]陶礼军,袁向东.运用职业锚理论引导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路径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129.

[4]赵培芳,李玉萍,姚晓磊.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学生农村创业问题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5,(8):23.

农村毕业论文范文8

(一)毕业生去向单一因涉农专业与“农”密不可分,提到农业就被认为是弱质产业,农村的条件相对艰苦,农民的收入较少,“轻农”思想或多或少使毕业生不愿意选择农村就业。随着农业管理和技术部门内部体制改革、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农业部门如农林局等机关、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较弱,农科专业毕业生的显性就业市场变窄。从就业去向数据中(图2)可以看到企业经营类和考研类分别占到了67.26%和21.80%,是目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选择,而其他渠道就业,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和自主创业等较少。

(二)就业对口率较低农科专业毕业生其对口就业的地点和环境绕不开“农”,主要工作的地点在农村,从事的应该是农业,服务的应该是农民。但是,农科专业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大多高校主要分布在城市,在城市多年的学习与生活,以及跳出农民的思想使毕业生很难做出回家务农的决定。尽管2010年以来,国家政策推动农业企业产业升级,提高了准入门槛,农资农化企业迎来了兼并重组的高峰,对人才的需求也日趋旺盛,突出反映在近年来校园招聘会的火爆,对于农科专业毕业生是利好消息,但是招聘会的火热并未对毕业生的就业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毕业生对专业工作的热情下降,用人单位出现了招人难、留人难的局面[1-4]。在67.26%的选择企业经营类就业的毕业生中,选择专业对口单位就业的比例不高,近40%的学生选择跨专业就业。即便是国家大力推行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政策,农科专业毕业生选择基层就业率仍不足2%(实为1.57%)。

(三)毕业生供需不平衡从数量上来看,涉农专业毕业生供给较少,潜在需求数量大。透过2006-2009年河北省招生情况的数据,2010-2013年毕业生中农学专业毕业生比例仅高于哲学和历史学,占毕业生人数的2.34%。而河北省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大中型拖拉机11.43万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266.27万台,机械收获面积268.24万公顷,这些都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基础,通过对20多家涉农企业的调查还了解到用人单位需求本科生的比例达85%。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农林专业技术人员仅80.4万人,在人口中的比例只是万分之一,致使许多农业科技成果无法转化成现实生产力。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大力支持,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对农林科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质量上来看,农科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还有待提高,目前尚不能满足岗位需求。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还发现,对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排名前五的是,踏实肯干(55%)、职业忠诚(50%)、技能水平(45%)、团队精神(45%)和专业知识(35%),并对学生从校园到职场的角色转换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希望学校在人生观、职业道德和劳动态度、人际关系和社交礼仪方面投入更大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要加强学生这方面的教育。

(四)就业稳定性相对较差目前农科专业招收的学生当中,有一部分是从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的,相对从普通高中统招的生源来讲,文化课基础较薄弱,在大学一年级课程的不及格率也较高。在毕业生的考研升学的去向中可以印证(表1),近四年对口生源的考研升学率分别为4.6%、5.0%、1.0%和5.9%,而统招生源的考研升学率分别为22.1%、30.3%、29.1%和27.1%,差距非常明显。因此,对口生源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倾向于直接就业,且大部分的就业形式为合同就业(灵活就业),就业稳定性相对较差。

(五)农科专业毕业生与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尝试改变过去具有强烈的、具体的职业导向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比如“农学”这个用了多年的专业名称,在一些高校为了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或为避免“农”字出现,改成植物科学与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名称,但内涵并没有多少改变。有的专业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也进行了改革,但与专业名称的改革相比,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并不大。总体上来说,人才培养过程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且教学内容陈旧与生产实践脱节,专业结构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致使农科专业人才培养与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培养农科专业毕业生走向农村的对策

(一)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农科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度地方高校在制定农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时,应深入农村、农科企业等相关用人单位,充分分析农科专业相关岗位面向及岗位职业能力,在满足部分学生考研需要的同时,实施分类分型培养,使专业发展与农业产业链延伸相对接,教育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以此提高农科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度,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特别强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为主,重在应用能力培养,基于农业产业化、农工贸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在强化宽基础的同时,渗透多学科知识内容,紧密结合农科专业特点,研究和选择适合省情、校情的服务农村方式和途径,把科研成果、科技优势、智力优势以一定的方式向农村进行区域性辐射。着重培养学生在生产实践中解决一些应用性技术难题,使其具备生产、经营、管理等复合能力,更好地为地方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二)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设置与新农村建设的契合度——以河北省为例河北省副省长许宁在2013年5月8日全省高校系统学习贯彻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座谈会上讲话中,谈到当前河北省高等教育存在的“三个不相称”的主要问题时,深刻指出:高等教育水平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新战略的需求不相称,包括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基础学科偏多,学校求大求全;面向一产的专业占2.5%,面向二产的占13%多一点;科研单纯以评奖、评职为目的,转化率低。因此,应瞄准主体培养目标,突出“农”字这个重点。开设农科专业的学校如河北农大、北方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有着相对丰富的生产教学基地、优质师资等办学资源,在专业设置上,应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应用型为主、社会急需优先”的基本思路以灵活、高效、优质为原则,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农为特色,按照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素质需要,强调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理念。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涌现之时,改造传统的农科专业,如使农科专业与经贸专业知识的结合、也可以种养专业与加工专业知识结合,延伸农业的产业链,使农业资源与环境、生物技术等专业从内涵上发生改变,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不断提高学生学农爱农综合素质就业情况与社会需求的反差说明农科专业的教育培养模式还需要加大改革力度,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目前问题主要表现在农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过于单一,教学内容与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脱节,学生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农村发展的实践机会较少,大多农科专业开设经营、管理等选修课的比例较小。要加大教学改革,就必须向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模式转变,改善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加大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力度,开展不断线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农村的认同感,使其能够从事农业产业化中大多数的岗位工作,成为农业生产领域的多面手。同时还需要教育学生彻底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在校学习工作期间要高标准、有针对性、分阶段地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逐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四)实施校—企—地合作,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学校、企业、生产基地联合办学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一种趋势,对于农科专业教育要顺应社会发展要求,以“集农业、科技、教育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向国家社会输送优秀人才,使学生成为既有扎实专业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通过深度合作办学,将企业的理念、信息、知识技能固化到培养方案中,缩短高校培养目标和企业用人标准之间的差距,有助于促进就业。目前比较普遍的办法是企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机制,即企业冠名的联盟班,作为自然班的一个互补机制,企业提供实习、实践场地,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分为理论培训与课外实习两种,包括企业介绍与文化理念、品牌素养、职场心态、职业生涯规划、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市场营销理论、参观学习、实习工作等等,还可以把暑期实习生的机会向低年级拓展。同时高校和企业还能在科研和技术推广领域进行有效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这样学生能够很快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缩短试用期,提升就业能力。

(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树立服务“三农”志向自1982年以来,中共中央了以“三农”为主题的十六份一号文件,说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特别是今年的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对推进农业现代化人才是关键。因此,地方高校对于农科专业新入学的大学生就应该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改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的就业指导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加强个性化辅导,开辟相应的专栏或网站、咨询室等,让学生了解农村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国家在推动大学生基层就业或农村就业方面给予的优惠政策,聘请在农村成功创业的大学生回校报告,提供充足的农村发展人才需求信息,开展针对毕业生的系列创业培训,同时还需要做好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开展相关的座谈和调研,定期高校就业工作质量报告,有助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专业教学环节和思想政治工作环节都需要给学生不断地灌输、加强牢固的专业观念,塑造爱岗敬业的精神,培养他们踏实肯干、积极向上的品质,才能适应社会、适应工作。

(六)设立农村专项资金,支持大学生进村创业据《2009年河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在河北省自主创业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创业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友和个人储蓄,占到本科毕业生创业资金来源的67%,也就是说有创业意愿但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毕业生就不容易实现创业梦想,因此,政府需要在启动资金上帮助经济困难的创业者。特别是在建设新农村时很多创业机会被催生出来,政府应建立和完善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政策体系,设立农村专项资金,努力打造良好的创业政策平台,充分利用农村已有的土地、剩余劳动力等资源,降低大学生进村创业成本,有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在农村推广,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也使农科专业学生到农村创业更为普遍。

农村毕业论文范文9

论文关键词: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需求;大学生就业状况

1979年社会学恢复以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适应中国社会转型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我国不少农业院校开始向多学科、综合性方向发展,先后开设了社会学专业。目前,全国共有10余所农业院校开设了社会学专业。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教育作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学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蓬勃发展的高等社会学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在社会学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综合性院校或文科院校的社会学专业学科建设相比,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学科建设历程比较短暂,人才培养经验相对不足,人才培养目标不是非常明确,人才培养质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能够直接反映其所培养人才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质量情况,从而进一步反映出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社会需求现状之间的契合程度。正因为如此,本文拟对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认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为今后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程度。

一、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从就业状况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调查方面,综合考察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进行探讨。笔者选取了南京农业大学为个案,以该校4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109名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研。

(一)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特点

数据显示,南京农业大学某学院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6.3%,整体就业情况较好,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该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就业地区集中化。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城市。调查数据显示,96.2%的毕业生选择城市作为就业地点,仅有3.8%的毕业生在农村地区就业,完全偏离了农业院校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却很少有人到农村地区为农村社会发展与管理出谋划策,这一状况无法满足农村地区对于此类人才的迫切需求,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充分发挥,也不利于“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第二,就业单位企业化。调查数据显示,62.9%的毕业生在企业单位就业;17.1%的学生继续深造;6,7%的学生在科研院所就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教育部门就业的学生比例分别为5.7%、4.7%和1.9%,毕业生就业多集中在企业单位。第三,就业岗位多样化。社会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学理论知识和社会经济调研技能,能在科研机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政策研究、发展规划、行政管理、社会调研、市场分析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调查数据显示,有48.6%的毕业生从事与社会学专业对口的工作,51.4%的学生从事营销、文秘等工作,与社会学专业培养目标并不一致,其实质反映了社会学的专业结构不能适应目前的社会需求,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毕业生在社会学专业领域就业难的问题。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如表2所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评价较高,其优良率为78.6%。具体来看,毕业生的个人品质较好,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则一般,特别是创新精神不足、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知识水平较差。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个人诚信评价的优良率为98.1%,对爱岗敬业评价的优良率为96.2%,对谦虚好学和进取精神评价的优良率分别为93.4%和91.4%。可见,学生个人品质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符合。用人单位对学生业务能力评价的优良率为70%,其中对学生协作精神、适应能力评价的优良率分别为77.3%和73.3%,对创新精神评价的优良率为60%,对实践能力评价的优良率为64.8%。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评价的优良率为77.2%,而对综合知识评价的优良率为55.3%。学生综合知识掌握水平较差,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二、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与个人的价值观念、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等有密切的关系,而后者又直接受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同时,其就业地区、就业岗位、职业选择等又受到市场需求的制约。此外,城乡差距和就业服务体制也会影响其就业状况。

第一,受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直接受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目前,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与综合院校和文科院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尚不完善。首先,社会学专业学科未能紧密结合所依托的农业院校的特色和优势,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而是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和规格来进行人才培养,因而未能形成自身的特色,在与综合型高等院校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次,农业院校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从而影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第三,专业课程建设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轻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欠缺。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在知识结构、知识积累、创新精神、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必然存在着不足,降低了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进一步制约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第二,受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限制。一方面,转型期社会对于社会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足。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机制的学科,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从事决策和咨询工作,也可以在民政部门、社会团体、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从事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和社会工作等。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管理事业发展缓慢,对于社会学人才的需求相对不足,无法为其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学专业人才需求状况是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具备社会学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硕士和博士)在劳动力市场上占优势。例如高等学校、研究院、研究所等单位需要具备扎实社会学理论功底和专业技能、从事教学或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人才,新闻媒体单位需要具备综合分析能力、能够准确把握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实质的专门人才。而农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水平、实践能力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由于部分用人单位对于社会学专业缺乏了解,一些适合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的领域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影响到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人才需求量。

第三,受城乡差距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城市与农村在提供就业保障、待遇和工作岗位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农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三农”服务,社会学专业学生应广泛参与农村社会经济事业发展和管理之中。但由于农村由于缺乏相应的就业保障,提供的就业岗位少以及待遇水平不高,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这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向农村流动。

第四,受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影响。目前多数农业院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大多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局限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卜.,而忽视大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引导,缺乏正确职业观的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就业指导比较狭隘,针对性较差,效果不理想。在此情况下,大学生对自己的素质、能力、学习和工作规划缺乏明确了解,增加了其就业难度ii。同时,由于农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因,学校在组织就业洽谈会、招聘会时向农科专业倾斜而忽视社会学等其他专业,未能很好地发挥就业服务作用。

三、促进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一)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与社会需求相契合

改革和完善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是坚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与依托自身优势资源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原则。要遵循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总体培养目标,体现社会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同时要依托所在院校的优势资源,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相关学科相配合创新课程设置,以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其次是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原则。重视分析社会需求,从专业建设出发去适应社会变化,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再次是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通识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知识的掌握,而专、教育强调培养学牛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

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口标,并在教学教育过程中坚持落实贯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高等!学校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南以前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变成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也要适时做出调整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并要存学校与市场的互动中实现学科性专业与职业性专业的联合。其次要调整社会学专业课程总体结构,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应具体针对当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宽口径,厚基石,加强科研活动和实践环节以及集体活动的培养,以培养学生形成完善的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专业知识体系。这要求一方面注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的通识课程教育,另一方面加强专业应用课程教育,同时要加强社会实践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再次要改善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办学环境。充分利用自身师资及学科资源优势,以特色求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社会学人才。

(二)发挥政府政策调控作用,提供经济激励和制度保障,增强农村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政府应加强宏观管理与调控,完善各种制度和政策,以激励人才向农村地区流动。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建设投入以改善基层工作的条件,逐步提高工作待遇,为大学生提供吸引力的生活和发展空间。农村基层工作条件艰苦,必须有同家政策的倾斜和保护。例如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增加工作津贴和特殊津贴,允许带薪继续学习、进修和培训等;改善工作条件,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环境,增强农村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其次,政府要加快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改革步伐,加大对毕业生劳动人事制度、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等的改革力度,消除对毕业生流向农村的人为障碍,为社会学专业学生到农村就业提供制度保障。再次,建立合理的农村人才流动机制。要在全社会继续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农村工作者的风尚;加强农业院校与农村社会事业管理部门的联系,让高等学校参与农村的规划和建设,进行农村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农村进行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经常互通人才供需信息,为学校培养适应农村需要的合格人才提供条件,同时为促进大学生流向农村就业提供平台。

农村毕业论文范文10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培训 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University Village Official Exam Training System Construction Analysis

——Take Yunnan Province Agricultural College for example

XIA Qing, SHEN Mei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201)

Abstract In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the university village official has become good graduate employment options. As students of agricultural colleges, the "three rural" have special feelings, build their knowledge meet the needs of village officials, but due to weak capacity of the candidate and other reasons, resulting in a reference to the number of village officials and a large gap between the numbers of posts. Therefore, building a university student village official college exam training system is to ease employment pressure and effective measures, but also push forward the strategic plan of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Key words university village official; training; system

1 大学生村官考前培训体系构建的现状

1.1 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中国将有611万名研究生、大学本专科学生毕业、外加去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210万,可预计2013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①然而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压下,许多民营企业倒闭,外资企业也在不断缩小规模,整个就业市场呈现一片不景气的局面,这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1.2 村官政策推行的现状

大学生村官制度是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背景下推行开来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也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措施。指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迫切需要一大批密切联系群众、带领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稳定的农村基层干部,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现代知识、现代思维、现代眼光的优秀青年才俊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②截至2013年7月,我国累计有200多万名高校毕业生应聘大学生村官。

2 大学生村官考前培训体系构建的原因

2.1 个人原因

(1)自身的专业优势。作为农科类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对“三农”就有着特殊的情怀,其知识的构建符合村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急需的人才,与其他院校的毕业生相比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2)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从人的需要层次看,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个体追求成长与发展、发挥自我潜能、实现人生价值并造福于人类社会的需要。③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存在感,希望通过自我价值的实现来找准自己的位置,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也会抓住每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3)薄弱的应试能力。农科类院校的学生,把大学四年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专业知识上,对于自身的专业知识有独到的见解,对其他知识却缺乏了解。因此,在村官考试中,总是会出现语不达意、表达过于口语化、分析思考问题不全面等问题,导致这类专业的大学生参考人数与上岗人数差距很大。

2.2 家庭原因

(1)父母的期待。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共同的心愿,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下,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父母自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毕业之后能够找到既体面又离家近的工作,因此大学生村官成为了许多家长的首选,也促使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了村官这条路。(2)故乡情结。在农科类院校的毕业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他们有着浓厚的故乡情结,毕业之后大都会义无反顾地回到自己的家乡,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能够带着家乡脱贫致富。

2.3 社会原因

(1)国家优惠政策的吸引。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推进了对大学生村官的优惠政策的实施,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比较强烈,他们渴望自己能够建功立业,而大学生村官这个平台,为他们自己创业或者继续深造提供了各种优惠条件,这些优惠政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毫不犹豫地选择村官这个职业,希望借此机会来实现自己的宏远目标。(2)城市生活的压力。城市生活的压力主要源于其生活成本过高、工作节奏过快等等,其中生活成本主要表现在住房消费。近年来,我国城市房价逐年增长,尽管2008年以来城市房价有所回落,但许多城市的房价仍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④刚毕业的大学生大多属于中低收入者, 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使许多大学毕业生无力承受。为了减轻自己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也会选择村官这个岗位。(3)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的必然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的发展又需要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低,全国的文盲半文盲绝大部分在农村;农村劳动力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的不到10%,接受过农村职业教育的只有5%;村务管理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较低,现代意识、法制意识较为淡薄。⑤年轻劳动力的外出打工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因此,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的有效措施。

3 如何构建大学生村官考前培训体系

(1)精确培养对象。在精确培养对象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地域性原则、专业对口原则、实践性原则。地域性原则是指对其参加村官考前培训的毕业生针对其户籍所在地进行分类,然后针对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分开进行培训;专业对口原则是重点针对农学类专业的毕业生,因为他们有农村发展需要的实用技术,这样便于以后工作找到切入点并容易打开局面;实践性原则更侧重大学生毕业生的实践经历,在农村基层工作需要对农村工作有相当的了解,才能真切地体会农民的处境,因此不容忽视大学生远离农业实际的背景。

(2)明确培训内容。要积极探索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所培训的知识要根据国家政策的变化进行及时变更。一、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二、提升学生的行政能力,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分析现阶段农村社会的经济形势,增强运用政策理论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培训学生的求职技巧,提高面试的录取率。

(3)评估培训成效。根据学生的要求,对其培训内容进行相对应的调整;定期给参加培训的学生进行模拟考试,对于培训效果进行自我评估。将培训所取得的成果通过校园网的平台向学校学生和社会展出,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以利于之后培训的开展;对于培训过程中碰到的困难,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应对,以最佳的状态来为学生服务。

(4)建立培训的激励机制。改变之前的大学生培养经费由大学生自己及其家庭承担的方式,对于在村官岗位上表现优秀的大学生由学校和社会为其培养经费买单。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对培训中的优秀教师和取得好成绩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带动其积极性。

4 构建大学生村官考前培训的作用

(1)帮助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大学生村官考前培训体系的构建,帮助许多想通过自己努力来带领家乡脱贫致富的学生,顺利走上这条道路。不仅可以推动新农村的发展,帮助农村改变落后的面貌,更是这些学生个人价值实现的推动力。 (2)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农科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通过分析农科类院校毕业生在村官考试中失利的原因,对症下药,构建相应的大学生村官考前培训体系,培养出既有良好专业知识又具备新农村发展所需要素养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农科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3)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高素质、强能力、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村官注入农村,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建设。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帮助村民提高素质,改善农村环境,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制度创新,宣传科学理论。

*通讯作者:沈梅

注释

① 李艳等.大学生职业指导中心,您发挥作用了吗?[N].陕西日报,2013-07-05.

② .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N].光明日报,2008-12-23.

③ 马斯洛.人的行动理论[M].华夏出版社,1987(2).

农村毕业论文范文11

一、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畅

尽管我国《职业教育法》早已颁布,但政府执行法律法规的力度不强,其中相当的法律条文多年得不到落实。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着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统筹乏力,资源难以形成整体优势,办学效益低等问题。农村职业教育多年来一直探索多渠道、多形式、多类型的办学经验,但由于政府统筹力度不够,管理体制难以理顺,影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经费投入不足

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更是少得可怜,各农村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经费不足。农村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生产性很强,需要支出培养的场地、设备、人员、材料等费用,决定了农村职业教育不是廉价教育,其办学成本要高于普通教育,而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经费一直处于严重不足状态。在教育改革大潮将各级各类教育逐步推向市场自由发展后,一方面,给办学理念和方式等各方面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分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使教育向产业化方向迈出了很大的步伐;另一方面,在自生自灭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对原本基础并不雄厚、前景并不乐观的农村职业教育却带来了经费上的困难。部分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实验实习设备短缺陈旧,个别的甚至缺乏起码的教学、实习、实训设备,部分农村职业学校的硬件建设几乎停止。此外,我国教育总资源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上的不合理分配也是造成农村职业学校经费不足的原因之一。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开拓创新的意识较差,多年来办学模式单一,基本上是长学制的正规学历教育,开展的短期、非正规培训少。由于农业类专业招生不景气,许多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转向一些热门专业。这种注意市场的思路本也无可厚非。但是,一些学校不考虑自身条件,随意开设或改造专业,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教学质量下降,毕业生素质不高,为农服务的能力较差,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目前农村职业高中各专业的文字教材品种基本上能满足课堂教学需要,但反映新技术、新工艺的教材缺乏、整体上教材内容陈旧的问题没有大的改观。至于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多媒体教材和网络课程软件,不少学校几乎还是空白。许多学校虽然表面上是招的“高职”学生,但教材还是用中等学校的教材,这就使中等职校毕业的学生无法真正进一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专业技术水平得不到提高,所学知识重复,浪费了职教资源。一方面是农民迫切需要提高驾驭现代农业的知识和技能,外出务工农民迫切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而另一方面却是大多农村职业学校“等米下锅”。农村职业教育脱离农民生活,脱离农村经济状况,不能为农村学生带来很好的就业出路,致使许多农家子弟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

(四)就业难

社会舆论大肆炒作高校的扩招,社会上存在人才高消费现象的误导。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部分地区的人才市场供求关系失衡,用人单位有了选择余地,他们盲目抬高用人的学历标准,而不管是否学以致用。这样就人为地抬高劳动力市场分类的学历标准,主要劳动力市场的最低标准也要大本学历,农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只能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并且无明显的竞争优势。农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外地市场得不到承认。劳动力就业市场没有系统的就业配套设施来解决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经济水平低下的农村不能给农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致使一大部分毕业生在家待业。人才的高消费和不完善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使农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失去向外流动的优势。农村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不能得到预期的经济回报。

二、“三农”问题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转变教育观念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把农村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作为考核干部执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政策导向,大力宣传,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调动社会力量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能直接为广大农民提供科技文化服务的农村职业教育,应该适应时代的要求,密切注意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密切注意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为农民提供广泛的教育服务。这无论是对解决“三农”问题,还是对农村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意义。农村职业教育不仅仅是纯粹的教育问题,同时也是农业发展、农村现代化、城镇化、农民素质提高与市民化的问题。国家一切有关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制度和措施都应该体现需要农村职业教育。要倡导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事农村职业教育光荣的思想,并使之成为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共识,使之转变为教育决策的依据和实际行动。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需要的是重视和保护,决不能忽视和鄙薄。

(二)完善有关政策制度

在我国,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是弱势地区,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职业教育是弱势教育,无论是“三农”问题还是农村职业教育,都迫切需要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来进行解决和保护。尽管我国的《职业教育法》早已颁布,但其中不少的法律条文缺乏硬性规定,操作性不强。政府执行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不力,有些法律条文多年得不到落实。因此,应该对《职业教育法》进行修订,使其中的内容更加完善、合理,更具操作性。特别是增加有关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明确农村职业教育实施的具体措施和保障条件。要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立法、执法的先进经验,积极开展对农村职业教育立法理论的研究,加快农村职业教育立法的步伐,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完整性。尽快出台一些具体性、地方性的单项法规,既要制定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地位的法规,又要制定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的法规。

(三)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教育投入力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我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实质上是农村教育问题,特别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问题。近些年来,有些地方农村职教经费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因此,要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农民教育工作的认识,树立农民教育普及和发展的观念,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教育的投入,加大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建立有利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机制,采取设立专项资金、奖学金、减免学费以及鼓励社会资助等措施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国家大力鼓励职业教育机构举办农业职业教育,各级政府设立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要向举办农业职业教育的机构倾斜。国家应将农村职业教育纳入各级政府的战略发展构想和投资计划之中,像抓基础建设一样抓农村职业教育。应该明确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支出中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应占的比例,加强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并通过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保证投入到位。在确立政府投资主体的同时,还要调动社会力量,鼓励行业、企业和个人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投资或捐资助教。

(四)打造有特色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进行教育的主体力量,是人才的塑造者和教育内容的实施者。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办学水平。因此,师资队伍的水平如何、能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为农服务功能发挥。农村职业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鼓励教师走出去,加强与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联系,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学术研讨会,参与社会实践,以丰富社会实践经验。要建立健全专业教师定期参加技术培训和实践锻炼制度,并将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总体规划之中。人事部门要积极为职业院校招聘人才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提供服务。各有关部门要解决好到职业院校任教的专业技术人员、高级工和技师的职称等问题。

(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农村毕业论文范文12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身份定位 村民自治

大学生“村官”制度自1999年从海南启动开始,经历了十几个年头,然而该制度在实际运作中,依旧存在大学生“村官”身份定位不明确的问题。从学者的理论探讨到大学生的躬身实践,都没能完全给大学生“村官”一个明确的位置,也就使大学生“村官”无一个真正的落脚点去施展才能。

一、大学生“村官”身份的制度现状

关于大学生“村官”普遍意义上的定义是:筛选专科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支书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工作者。

以上定义在学理上对其给予总结概括,在中央、地方文件和实践中对大学生“村官”身份也均有规定。

(一)中央文件规定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有关选聘认知的规定指出:选聘的高校毕业生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党委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被大多数党员和群众认可的,可通过推荐参加选举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等职务。在《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鼓励担任村干部一项中也明确指出:对表现优秀、党员群众认可,担任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的大学生“村官”,要鼓励他们长期在农村基层干部岗位上建功立业。通过上述法律条文可知,中央文件对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定位为村书记、村主任的助理,初到农村多从事的是辅工作。对有工作能力且受到村民认可的“村官”可以允许其竞选村委会“正职”工作。

(二)地方性规定

在中央之下,地方性文件对大学生“村官”身份也存在明确规定。如徐州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选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工作的意见》中也强调:打通上升渠道,对群众认可、工作业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及时推荐到“两委”正职岗位。由此条文可知,中央和地方对于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定位存在一致性。即:出任村支书、村主任助理,有能力者可以出任村“两委”正职岗位。

(三)地方实践

中央与地方文件关于大学生“村官”身份给予规定的同时,现实中大量实践也充实着理论。在陕西榆林市沙石峁村现任村官丁大伟兼任村支书和村主任助理,政绩卓著,自2008年毕业经过两年努力,从助理走到村支书的职务。江西省2011年有1077名大学生村官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36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17人担任村委会主任。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村官”在实践中担任正职正从文件到实践逐步得到体现。

二、大学生“村官”身份定位存在的问题

中央和地方文件对大学生“村官”制度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但该制度在实际运作中依然存在理论和实际不相符的问题。这也是大学生“村官”身份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

(一)无实际工作

大学生“村官”初到农村,按照文件精神应从事助理工作。然则没有明确赋予其实质工作内容。对其工作概括起来包括:打印复印、制作表格、整理资料、端茶倒水、跑腿宣传。这些无实际意义的工作挫伤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大学生也难发挥其知识水平较高的优势。正如陕西王家庙村的村官刘某所说:一个助理在村子中施展拳脚是不可能的,大企业的助理如此,农村的助理更是如此。而助理身份引发的另一更加严峻的问题就是“村官”在村的几年中均从事的是助理工作,自然无业绩可谈,进而让村民对大学生“村官”更加不了解、不重视。其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就变得愈加狭窄。

(二)被乡镇政府借调

大学生“村官”制度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的另一个问题便是“村官”变“乡官”根据陕西省《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实施意见》中指出“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要自觉坚守工作岗位,原则上吃住在村”,但由于某些村庄位置偏僻、交通不变等原因的影响,“村官”被安排在乡镇吃住,这样就远离了农村,为乡镇借调提供了一个条件。且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并不用乡镇或者村支付,因而乡镇抱着免费“雇用”劳工的心理,让大学生“村官”在镇里从事闲杂工作,远离农村,这样的调用让“村官”的身份变得更加模糊不清。

(三)农村自身环境

我国农村现在实行村民自治,即由村民进行自我管理,选举管理者。而每个自然村的形成多以几个大户家庭为主构成一个村落。因而也就村子所谓的“宗族势力”,这股势力往往会对村民选举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且农村人思想相对保守。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过程中,在还未被熟悉的情况下,想要参加村换届选举中村“两委”正职的竞选,就会因为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进入。

三、对两种学说的驳斥

对大学生“村官”制度的理论探讨最主要的两种为“政府雇员”说和“荣誉村民”说。且二者均是针对大学生“村官”身份定位问题而提出,但二者均存在不足之处。

(一)“政府雇员”说

“政府雇员”说主张采用灵活契约、不占行政编制的方式,实行特别的薪酬,雇用政府需要的人才来从事有关公务活动的管理制度。该种制度是针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没有实际内容,不能发挥其优势而提出。但其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首先:政府雇员能够提高政府雇员的工作效率的关键在于其高于普通公务员的薪金待遇。而大学生“村官”的工资由组织部或人事局根据村官是由哪里选派就有哪里发放,工资较为固定且待遇较低。吉林省米沙子镇大学生村官的工资仅为720元。这样的工资标准完全达不到刺激作用。其次,政府雇员,即政府雇佣大学生“村官”,就更容易产生政府借调村官的都到问题。根据我国《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实施意见(试行)》中明确指出: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聘用期间必须在村里工作,乡镇以上机关及其他单位不得借调使用。因此政府雇员,与法不符。

(二)“荣誉村民”说

“荣誉村民”说认为,赋予大学生“村官”以“荣誉村民”的身份,以此获得本村村民资格,从而参加本村的村民竞选。从其目的角度考虑,其设置是为了让大学生“村官”能够竞选村“两委”正职。但该学说已与我国法律不相适应。根据我国《村委会组织法》第十三条可知: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列入参选范围。从该条解读得知,对于村民委员会选举候选人范围,在2010年新修后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已不限于本村村民,因而“荣誉村民”说也就不攻自破,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四、大学生村官身份定位的思考

明确大学生“村官”身份的具体内容,才能使其真正具有发展空间。根据《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中“明确岗位职责”一条规则可知,大学生“村官”工作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担任助理,主要负责组织宣传、协助规划、整理资料等。第二层次,担任村两委职务的,按照所担任具体职务确定工作职责。第三层次,结合大学生村官专业特长,明确其具体职责和工作分工。因此,根据文件精神应该从三个层面给与大学生“村官”身份以明确内容,从而让该制度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作为助理

综合前文所指,大学生“村官”作为助理最主要的问题便是无实质性工作内容。因而为保持“村官”工作积极性,让村民对“村官”有所了解角度考虑,应该让其在此阶段从事“铺垫性”工作。那么就应该从农村现状、存在问题、百姓关心的事项着手,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百姓需求,向上级反映,助其解决,起到桥梁链接作用,以此拉近与农民之间的距离,避免“村民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尴尬。同时也让大学生“村官”管观念受到自身存在价值,保持工作积极性。

(二)担任村“两委”正职

村“两委”正职是使“村官”能够开展工作的重中之重,担任村“两委”正职的村官,对于村事务便享有决策权和发言权。因而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年轻有积极性创造力的优势。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相关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地方实践也有相关文件针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提供相关支持。徐州市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协调金融机构,担保公司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融资支持,每年重点扶持20个大学生村官项目。推行“村官+农户”“村官+基地”“村官+合作社”等新模式。因此在政策积极引导下,“村官”可以以此为依据,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与当地相关的产业,为当地产品联系销路的方式,促进经发展。同时在其他方面,进行农村治理,改善农村环境,以此促进新农村建设。

(三)发挥其专业特长

大学生“村官”制度建立的初衷是为了促进新农村建设。因而,大学生“村官”的主要工作便是为促进农村发展服务,助理、主任、支书都是为此目的而设立。因而撇开其身份中的职称,大学生“村官”的本质身份是大学生,即受过专业高等教育,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知识分子。这其中与农村联系最密切的应属农业专业大学生,因而应充分结合其专业知识,将其运用到农业中去,“村官”可以以“农业技术员”的身份对农业问题进行指导,避免农民的盲目性,以解决农业问题,这对农村发展至关重要。其他专业学生,如经济、法律等均可结合其专业知识对农村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