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

时间:2023-09-24 15:55:57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范文1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关于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分析

城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完善,在农村中小学中的问题就更加严重,尤其是在贫困不发达的农村。即使有心理学毕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在校任职,也都是被安排教授其他的学科。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每400名学生就配备一名心理学教师。而在中国,根据国情要求每个学校安排至少一名心理教师,但这都无法实现。

1.1 农村中小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1 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从教人员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素养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的主要标志。目前,城市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匮乏, 专兼职教师一般为1-2名,而农村中小学更是严重匮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是缺乏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大多数的教师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不能自觉地运用心理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无法满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1.1.2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展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侧面放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受重视程度,包括教材建设及设施建设。在农村中小学中,该设备的匮乏程度严重。无法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甚至远远不足。这就无法满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

1.1.3 对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充分的认识

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过多的了解,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是干什么的,更不要说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它的作用了。这样就无法使人们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就无法进行。

从以上三点看出,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这不仅仅是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连基本的问题都尚未解决。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

1.2 根据以上的问题,分析一下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1.2.1 经济方面问题

经济是基础,各项事业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撑,心理健康教育亦是如此。而乡镇农村经济普遍落后,尤其农村还是以农业经济为主,还无法使人们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精神需求是以物质需求为前提的。

1.2.2教师名额。

在中小学一般都有一定的正规教师名额,数量有限。学校更倾向于将这些名额分配给上其他科目的教师,认为这些教师是学校不可或缺的,而心理教师则是占用了名额,这是很多人无法接受的。宁愿放弃心理健康教育而满足其他学科教师的要求。

1.2.3 思想观念。

思想决定行动。落后的思想就决定了无法有先进的行动,即使国家有要求,但是无法深入人心,行动力自然迟缓。在乡镇农村,人们的观念依然陈旧,无法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还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判定学生的素质。学习好就已经是达到学校教育的目的了,而是否有心理问题都是以后的事。这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很难在乡镇农村发展起来。

1.2.4 对心理的看法。

人们对心理的认识已经渐渐深入人心了,很多人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但这种认识更多的来自电视和网络,很少有人真正的接触到它。电视和网络带来的认识又是片面的,无法使人们真正的看到心理的作用。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作用是渐渐积累才能显现出来,人们不能很直观的看到它的作用。这就使人们的真正认识大打折扣。也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无法得到发展。

这些原因的综合因素造成了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无法得到发展,当然还有很多因素,原因复杂多样。但这些主要因素占了主导地位,直接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导致的结果

首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校整体素质的提高,心理健康的发展标志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是在应试教育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这是学校教育向上发展的标志。而农村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无法得到提高,那么学校从整体上就无法提高。这就影响学校的发展。

其次,从学生个人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同时也关系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这些是直接相连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都是基础,基础打好,学习才有可能提高。但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严重问题,使得学生的整体身心素质无法得到很好地发展。学习成绩也不如发达城市的学生。

最后,导致生源外流。学生是一个学校的基本,没有学生,学校就不能开设。学校有希望有更多的好学生来到学校,尤其是中学,好学生代表学习基础好,发展更容易。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反之学生希望到好的学校去,给自己一个好的学习机会。继而由于农村的中小学本身发展不利,导致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还有学习非常优异的学生都寻求好的学校,那些好的学校接受好的学生,学校自然越办越好。反之本地学校,由于恶性循环,学校越办越差。

解决问题的对策

3.1 政府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

地方的发展少不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应该针对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给予相应的支持,包括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有了政府的支持,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会更加顺利。并且不用担心经济上所带来的困扰。所以相应的政府应该给与一定的支持,使学校面临的种种问题等到解决。

3.2 转变教育观念

这里的转变教育观念意味着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把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3.3 改革与完善教育评估的内容与办法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不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学校,还是学校考核教师、教师评定学生,都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最主要的评定标准,甚至是唯一的标准,这直接导致过分重视智育,不重“心”育。因此,取消把升学率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改革和完善目前教育教学的考核评价标准,是普及和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3.4 加强师资建设

要想办好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是必不可少。这就需要我们有相应的政策来吸引心理教师。例如提高教师工资,保证在农村中小学教课的老师的生活质量。还应分配给心理老师一些硬性的教师名额。

3.5 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农村中小学校的要求,建设这里需要的基础设施。教材建设也是必要的,并且根据当地特点进行教材建设,而不是直接利用现有教材。还要有硬件设施的建设,让学生有相应的活动场所。

3.6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乡镇农村的中小学更是如此。现在主要是借鉴国外的理论和做法,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虽然明显增多,但农村的研究还是匮乏。因此,今后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特别是对农村中小学心里健康教育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石国兴. (2012)心理健康教育新论[J].河北人民出版社.

[2]赵红,李桂萍. (2004)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实践的发展趋势[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03

[3]郭少华,叶媛秀,张梅龙.( 2007)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现状及其出路[J].安徽农业科学.13

[4]朱海霞,全. (2007)浅谈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 1

[5]张东红. (2006)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近十年研究综述[J].社科纵横. 9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in Country

Li Xiao Fei

(College of Education,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91, China)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范文2

关键词:加强 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如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只有身体健康而没有心理健康那不是真正的健康,人的心理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如果不健康,存在障碍,不仅影响着正常成长,而且还会导致犯罪,甚至酿成悲剧。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我多年的调查了解,我认为主要是由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等因素造成的,我们只有深刻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对症下药,才能为社会造就心理健全的合格人才。

一、学校教育的影响。由于农村学校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农村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而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了不当的方法、手段,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即使有部分教师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学校不能有计划地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学校领导重视不够等。

二、家庭影响。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和家长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打骂,使孩子对父母望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屈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社会影响。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很大,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深入,难免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精神污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视内容流入;国内一些网络游戏、影视、书刊为了追逐市场卖点,谋取暴利,渗入不少庸俗、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极大地影响了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

针对上述诸方面的影响因素,要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认为重点应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第一,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学生第一所学校,家庭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据调查,目前农村中小学生的父母,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很少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家庭走访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此外,要让家长经常主动和学校联系,统一认识,密切联系,形成教育合力,从而确保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第二,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在中小学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目前不少中小学已开设健康教育课,也开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开设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利用教师节、母亲节等重大节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指导,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贯穿于学科的教育教学之中,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第三,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加大宣传力度,以引起社会关注,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等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和整治,加强对社会闲散人员的管理、教育和监督,共同营造孩子积极向上的良好环境。还可以考虑由基层学区和共青团牵头,联合妇联、工会、村委、学校,共同构建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只有为少年儿童的成长建立一个健全的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少年儿童一个洁净的蓝天,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21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

总之,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务之急,当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多种途径地进行综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持之以恒,才能最有效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逐渐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白珍 主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在班主任工作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天津师大教育学,1998年。

[3]李洪梅 主编《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范文3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认识模糊、观念落后、行动迟缓

    农村中小学之所以游离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潮之外,主要缘于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主要表现为:“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多此一举”;“教师中心”的观念,压抑着学生个性的张扬;不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雷声大、雨点小。

    2.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教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能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咨询教师。”但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从教人员绝大多数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来源十分复杂,而且很不稳定。这些人的共同点是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没有持证上岗。以这样的师资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后果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3.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既不是相互割裂和对立的,也不能相互取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承受挫折和自我调控的能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自我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强调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等方面的策略、方法、技巧的运用,切忌机械灌输和空洞教化。因此,决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德育或德育化。但由于缺乏专业师资和专门培训,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德育化倾向却十分严重。

    4.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育化

    心理健康教育在途径和方法上讲究灵活多样和针对性,以心理辅导为例,根据心理问题的具体情况可以综合运用会谈、角色扮演、信心训练、行为矫正、心理沟通、自我体验、心理测量等等。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存在着学科化、知识传授化的偏向。片面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向学生机械灌输有关的名词、概念、原理,把心理健康教育搞成了心理学常识课,这种用学科知识教学的方法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必然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

    二、在农村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范文4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农村,大部分家长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儿童十分普遍。他们远离父母,与老人生活在一起。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只给留守在家的孩子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不能给孩子更多的照顾、关爱。孩子们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和关爱,久而久之,导致心理健康的缺失。他们一遇事就焦虑不安,特别是来自于学习方面的压力更让他们恐慌。这样,在农村小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它不仅是学校、班主任的责任,而且是每个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教育对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个学科的教学也都负有此项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同样也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责任。那么,在农村,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努力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数学课本枯燥乏味,没有语文课那样赏心怡目。只有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也只有教师在课堂中能体现人性关怀,学生才会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回到数学学习中来。这样的数学课,首先,要求教师课前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其次,要求教师放下架子,平等地看待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批评,更不是讽刺、羞辱和责骂。再次,教师要以饱满的激情感染学生。课堂中教师要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不愉快而板着脸孔走进教室,使整个课堂蒙上阴影,从而使学生陷入一种紧张的状态,整堂课学生惶恐不安,难以集中精力听课。最后,教师在课堂中要热情地关心和帮助后进生,帮助他们消除紧张情绪,理解和宽容后进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轻松、愉快地把精力投入到数学课中来。

    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群体意识

    团结合作是数学教学的一种手段。它是一种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所展开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其群体意识,连平时不爱动脑筋的、极少动手活动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也会产生一种责任感,从而积极参与,为小组的荣誉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这节课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共同协作,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这样小组成员为了本组的荣誉,他们通力合作,积极探讨,量的量,记数的记数,算的算,很快最终达成共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从而理解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再者,课堂中通过小组合作可以从小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学会人际交往。使性格孤僻、胆小的学生在与同伴交流、沟通中,既学会与他人交流,又弄清所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及来龙去脉。

    三、运用恰当的评价语言,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得体,这在教学中很重要。特别是恰当的语言评价,它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深处。从心理角度说,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即时语言评价时更应该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用赏识激励的语言,去挖掘每一个可以赏识、激励的对象。例如:在课堂中,对于我提出的问题,如果学生能做出不同层次的回答,我就用赏识性的评价语言:“你的聪明出乎我的意料,你太棒了,老师也从你的想法中长了知识。”当我的学生想法有些道理,但表述不够准确、清楚时,我就会说:“你的想法有道理,老师明白了你的意思,如果能说得更明白些,那么大家都能明白你的意思了,试试看。”对于回答完全错误的学生,我会委婉地说:“老师看得出,你正在积极思考,但这种想法不正确。没关系,再想想,相信你一定行!”在学生做题有很大的压力,表现出紧张、烦躁、厌倦的时候,我会到他的身边轻轻地说:“没关系,我来帮你,这题我解答起来也有些困难,你已迈出了一步,很好。”这样既使好学生勇于展现自我,又激励了学困生,使他们不自卑。在数学课堂中恰当的评价语言,有利于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力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促进小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健全人格,使他们能打下务实的心理基础,迎接各种挑战。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但要教书,更要育人。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范文5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0

对小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班级管理当中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能够使教师及时了解到本班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加高效。

一、 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帮助心理异常的小学生尽快走出心理障碍,不再扰乱班级秩序,在使学生获得健康心理的同时为班级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其次及时消除学生在成长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可以防止心理问题的累积,避免学生因过度压抑而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第三,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下,学生能够更充分地认识自我,取长补短,获得全面发展,同时推动班级的进步。第四就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教师心理素质不断提升,班级管理效率也可大大提高。

二、 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 情感教育

农村小学生的情感波动性大,情绪比较脆弱,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要关注小学生的情感,使他们的心态始终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使小学生在各种活动当中获得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培养小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等高级情感;提升小学生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

(二) 学习心理教育

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而学生也最容易在学习中产生心理问题,因而学习心理教育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组成。在进行学习心理教育时,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动机,然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变被动为主动,再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下功夫,消除学生因学习方法不正确而产生的焦虑心理,还有就是改变学生恐惧、对抗、畏难的考试心理。

(三) 自我认知教育

自我认知教育也隶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很多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正是由于对自我认知存在偏差导致的。自我认知教育应该达成的目标包括:形成自尊自爱的心理品质并能影响他人;正确认识到自身优点,凭借自己的长处来帮助同学,为班级贡献力量;能理性看待成长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三、 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

(一) 集体式教育与个别式教育相结合

农村小学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不仅要注重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关怀,对他们的心理机能进行调节,使全体学生的个性都得到良好发展,同时还要关注个别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个别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教师应该明确小学生虽然有相似的发展特性,但也存在一定的个性差异,会遇到不同的困惑与问题,因而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将集体式教育与个别式教育结合起来。

(二)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在每周拿出一到两节课的时间来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例如,在课堂上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勇敢说出自己面临的心理问题,让学生们共同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还能使其他学生在献计献策的过程中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洗礼,自觉规避心理问题。作为教师除了给学生充分的建议自由外,还要注意对心理健康课堂的把握,从更高层面给学生提供心理建议,使学生在纠正心理问题时有更正确、更科学的导向。

(三) 与德育教育有效结合

在班级管理中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能够拔高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心智水平。德育和心育是相互补充的,德育能够为心育创设目标,而心育又能为德育的落实提供基础。在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树立道德典范来改变学生的不良思想倾向,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如有的学生会有自私自利的心态,在处理问题时首先考虑到的是自身的利益,不顾及他人感受,教师就可以为他们讲一些伟大人物无私奉献的故事,使学生们通过德育受到感化,进而改变自己的自私心理。

(四) 利用学科渗透进行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深入到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通过学科渗透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小学的学科内容设定都是具有正确导向的,因而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起学科优势,对知识中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进行充分挖掘,并合理运用。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当学到《骄傲的孔雀》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对文章的思想进行分析,让学生们看到"骄傲"这种心理的坏处,引导学生们规避骄傲情绪,形成正确的心态,用平和友善的态度来对待身边的同学朋友。

(五) 利用板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出黑板板报是班级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将教师内的板报充分利用起来,用灵活的形式,丰富的画面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将小学生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用问答的形式展现到板报上。这种方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方便快捷,学生们常常会被多彩的板报吸引,自觉阅读板报上的内容,找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根据板报上的知识进行自我调节,使这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出应有功效。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范文6

一、心理健康教育要符合《数学课程标准》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与要求,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与人格的养成。“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来自学习活动的困惑比较多见,尤其是五、六年级,学生一旦碰到不会做的题目就显得手足无措。作为教师,必须首先弄清“困惑”在哪里:是上课不听造成的还是听了也不懂。课堂上,尽量给学生开展一些“小组合作”的时间,使孩子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这种措施非常有益于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同时促进了学生间的友谊,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至于那些听了课还不明白的学生,教师要特别谨慎地维护好他们的心灵,多加鼓励,不让他再受到挫败。不管怎样,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扰最重要的还是对学生的关爱与人格的尊重。教师要创设条件给学生多些共同协作的机会,多给学生创造互帮互学的场景,以拓展学习视野,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给学生一些与周边环境友好相处的艺术,能够很好地处理自己内心的情绪情感,与他人和谐相处、友好交往、共同进步,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内心情绪

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影响深远。在良好的情绪下授课,教师的思路开阔敏捷,语言富有情感,面部表情丰富,此时教师的已有知识、讲授能力、授课艺术都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由于良好情绪的渲染作用,教师看“调皮学生”也很顺眼,对“差生”也感觉亲切,因而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协调。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学生素质大有益处。所以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影响课堂,也决不能让学生的不良行为影响自己的情绪,破坏教学的气氛。这样,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才能够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去,让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三、课堂教学中要客观正确地评价学生

传统教育过分地着眼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课堂评价似乎更多的是批评、指责和否定。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的鼓励应该以新课标的依据,在对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的背景下建立。”这样的评估体系,真正给予课堂内的学生正面、健康向上的鼓舞与激发,使得学生课堂教学参与的融合程度大幅提升。因此,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而是促进小学生更好地发展和学习的重要举措。

另外,我们要把学生视为与自己平等的一员,善于与其沟通。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居高临下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和自己一起去探索未知。教师要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在课堂中乐于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与提议。批评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懂得道理、改正错误,因此批评学生时,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巧妙使用委婉的批评语言,才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让忠言不再逆耳。

四、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进行课堂教学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下抓好教学的核心。任课教师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倡导建立起一套平等的教学秩序,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大胆提出不同意见和不同见解。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上的向导、顾问甚至是伙伴。如教学“认识时间”时,我让学生首先观察事先准备好的钟面,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钟面上所隐藏的知识,并通过小组活动,找到钟面上的分针、时针与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思考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老师将学生在活动中得出的结果在黑板中板演出来,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范文7

一、体检对象与内容

1、体检对象。免费健康体检的对象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本镇农民和居民。

2、体检内容。免费健康体检的内容为物理体检(内、外科),血常规,尿常规,B超(肝、胆),心电图。其中,对7岁以下儿童按照儿童系统管理要求予以生长监测,对中小学生根据学校卫生有关要求实施体检。

二、体检时间与方式

1、体检时间。从20*年起,每两年体检一次,具体体检时间由镇政府统筹安排。

2、体检单位。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由*中心卫生院承担本镇区农民健康体检任务。

3、体检方式。为方便群众,采取卫生院定时下村蹲点体检为主和到卫生院体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体检的组织实施

1、农民健康体检采用"健康券"方式运作。"健康券"分"一

般健康券"和"特殊健康券"两种。"一般健康券"用于成年参保对象健康体检,面值20元,为二年一次;"特殊健康券"用于7岁以下儿童监测和中小学生的体检,面值10元,为一年一次。

2、"健康券"由县农村公共卫生管理委员会统一印制。由镇政府负责发放,由村(居)委会统一保管。卫生院下村体检时按实际体检人数收取"健康券"。

3、对未能参加集中体检的参保对象,可将"健康券"发给参保人员,由其自行在规定期限内凭"健康券"到*中心卫生院体检。

4、"健康券"仅用于在*中心卫生院体检,不得冲抵现金。7岁以下儿童和中小学生可按"健康券"的面值冲抵相应的监测或体检费用。

5、中小学生和学前三年儿童在其所在的学校或幼儿园进行体检,各学校和幼儿园要协助做好体检工作。

四、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镇政府成立农村公共卫生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健康体检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工作。各行政村要成立公共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村健康体检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工作。要求20*年、20*年二年度农民健康体检率达到80%以上。其中20*年体检率达到50%以上,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列入镇对各村卫生工作的考核内容。

2、加大宣传力度。各行政村要加大农民免费健康体检的宣传

力度,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标语、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宣传农民健康体检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做法,使农民健康体检这一利民政策家喻户晓。

3、认真抓好落实。中心卫生院在为农民进行健康检查时,要认真细致,不能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结合驻村联户责任医生制,双向转诊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体检率,让农民切实得到实惠。通过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做到有病早治,让农民感受到健康体检的重要性,提高对健康体检工作的认识,进一步调动农民参加体检的积极性。

4、建立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报表制度。中心卫生院要按季度(每季末次月5日前)将体检工作报表上报镇农村公共卫生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开展农民免费健康体检是全面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需要,也是体现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民关怀的一件实事。各行政村和有关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狠抓落实,确保农民健康体检工作顺利实施。

*镇第二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武公卫委[20*]3号文件精神,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体检对象与内容

1、体检对象。免费健康体检的对象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本镇农民和居民。

2、体检内容。免费健康体检的内容为物理体检(内、外科),血脂、血糖、乙肝表抗、GPT,尿常规,HIV(选择),B超(肝、胆),育龄妇女增加子宫及附件B超检查,胸透(规定的需透人员),心电图。其中,对7岁以下儿童按照儿童系统管理要求予以生长监测,对中小学生根据学校卫生有关要求实施体检。并增加乙肝表抗、GPT每两年1次。

二、体检时间与方式

1、体检时间。从20*年7月起,至2009年11月进行第二轮体检。具体体检时间由镇政府统筹安排。

2、体检单位。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由*中心卫生院承担本镇参合农民健康体检任务。

3、体检方式。为方便群众,采取卫生院定时下村蹲点体检为主和到卫生院体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就近的*村、*村、*村、*村到*中心卫生院体检。

三、体检的组织实施

1、由*中心卫生院根据各村参合农民健康体检人员制定名单,下村体检时,体检1个,登记1个。未参加体检登记的,另行通知,到*中心卫生院进行补检、登记。

2、婴幼儿到*中心卫生院儿保门诊进行体检、登记。

3、幼儿班、中小学学生由*中心卫生院到所在幼儿班、学校进行体检、登记。各幼儿园、学校要积极协助做好体检工作。

4、体检工作结束后,*中心卫生院要及时做好建档、统计汇报工作,如实填报《*县参合农民健康体检结果分行政村报告表》,并由所在行政村对表中体检情况的真实性进行鉴定,由村委会主任签名,加盖村委会公章后,方可上报。

四、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镇政府农村公共卫生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健康体检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工作。各行政村公共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村健康体检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工作。要求20*年、2009年二年度农民健康体检率达到60%以上。其中20*年体检率达到45%以上,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列入镇对各村卫生工作的考核内容。

2、加大宣传力度。各行政村要加大农民免费健康体检的宣传

力度,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标语、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宣传农民健康体检的重要意义,结合第一轮体检的成效和第二轮体检具体做法,使农民健康体检这一利民政策家喻户晓。

3、认真抓好落实。中心卫生院在为农民进行健康检查前,组织参检医师进行正规培训,体检时要认真细致,不能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结合驻村联户责任医生制,双向转诊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体检率,让农民切实得到实惠。通过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做到有病早治,让农民感受到健康体检的重要性,提高对健康体检工作的认识,进一步调动农民参加体检的积极性。

4、体检结果由各村责任医生在体检结束后1周内进行汇总并反馈,对重点疾病进行跟踪随访。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范文8

1.农村小规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1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小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学生在行为和心理上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主要包括性格和气质两方面。气质是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包括情绪和意志反映的特征。农村小规模学校中的小学生心理特征应包括:较强的参与意识、善于思考、饱满精神状态等,这些特征都有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1.2有利于农村小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为保证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学生应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这对学生未来步入社会和工作岗位是十分有利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会影响着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决定着学生能否向更高层次发展。

2.农村小规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2.1学校方面。目前我国小规模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不足,通常是形式主义,缺乏对实践的重视。部分小规模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中未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部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其教学时间被主科教师占用。部分农村小规模小学都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但心理咨询教师则较为缺乏,也有小学校将班主任作为心理咨询教师。可以说,学校方面过于追求升学率,忽视心理健康教育。2.2教师方面。国家教育部规定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认知程度的方式是对老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使老师具备相关的能力与基础。对于参与培训的教师,要进行心理咨询的认证,考核教师是否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知识,如能力不足则禁止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前农村小规模学校由于缺乏资金、环境艰苦,因此教师的流失较大,主科老师都是多人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更无法配备专职人员。2.3家长方面。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家长没有足够的重视,家长认为学生没有必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无法得到疏导。尤其是对于农村小规模学校来说,其家长的教育观念多较为落后,思想较为封闭,教师在跟家长反映学生的行为时,无法上升到心理层面,则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因此,家长需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配合学校和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农村小规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3.1加强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来说,要加大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培训,强化师资队伍素质。并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引进,招聘专业的心理学人才,并改善现有的教学及办公环境。农村小规模学校还应大力吸引心理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前来支教和指导工作,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加丰富和科学。3.2学校应转变办学理念。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理念对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农村小规模学校应改变过去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心理健康上的培养。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同时,学校领导和教师也应多加强心理健康方面知识的学习,到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较好的小学去参观学习,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3.3加强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心理健康教师在班级开家长会期间,可以借此契机对家长进行培训,向家长讲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传授家长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或者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定期家访,有针对性的指导家长学习心理教育知识,使家长成本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二教师”,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够紧密的结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3.4加大心理健康的宣传。农村小规模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求助热线及信箱等,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活动,调动家长的参与积极性,为家长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平台,使其能够深入交流,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3.5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对于农村小规模学校来说,日常教学是贯穿学生日常的主要活动之一。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目标融入其中,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培养学生交往能力和社会经验。

结语

总之,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需要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小学生在成才过程中会经历一些困难和挫折,需要具备健康的心理,来面对困难,将其转化为动力。在小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和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栋梁之才。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范文9

[关键词]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发展;途径

[作者简介]陈雯(1963―),女,江西萍乡市人,江西公安专科学校侦查系副教授;余陆维(1974―),男,江西上饶市人,江西公安专科学校侦查系讲师;王坚(1965―),男,江西萍乡市人,江西教育学院教育系教授。(江西南昌330043)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课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系统研究”(编号:04jy20)系列论文之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许多专家学者都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实施策略进行了精到的论述。然而,对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一片领域――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却很少有专门的论述。这是一个缺憾,也是本文写作的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法很多,诸如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卫生教育等等。其含义也因提法的不同而有差异。这里,按教育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将心理健康教育定义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1]。”

一、农村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当前,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在我国的农村学校里亦是如此,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务之急。中小学生由于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即面临着自身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也面临着学习、竞争的压力,再加上他们发展与成长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使得他们的焦虑、抑郁、敌对、孤独水平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国内外有关调查资料表明,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3-20%[2]。还有研究表明:在小学阶段,存在中度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比例为16.4%,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比例占2.9%;在初中阶段,存在中度心理问题的比例为14.8%,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比例占2.5%[3]。2001年,由北京市八所高等院校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进行的研究还表明:农村学生心理健康差于城市学生,边远农村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例最高为19%。

(二)要使农村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对青少年的培养,不仅仅是要让他们学习知识、发展智能、增强体质,还要促进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他们得到思维的启迪,学会人际交往,提高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心理健康教育体现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思想理念,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环节。

(三)农村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文明与进步,有赖于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农村人口占了全国总人口的大多数,要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局面,首先要重视农村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在农村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学生克服消极心理状态,促进积极向上心理的形成,振奋民族精神;同时提高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水准,净化农村社会风气,使他们在各项活动中能够保持科学、理性的处事态度。这实为促进文明进步之举,利在推动农村的发展与繁荣。

二、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如前所述,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和素质教育及农村社会发展的要求,决定了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考察的结论是:现实情况令人忧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虽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但由于农村教育行政部门的忽视,致使一些地方的形式主义严重,甚至工作仍未启动。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雷声大,雨点小!”由于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出于自身的利益,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再加上不少农村学校的校长、教师、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够,甚至对“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一无所知,往往采取消极等待、简单应付的态度,或名义上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是在虚报情况,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这种倾向所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

(二)虽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较热,但是由于师资力量不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才缺乏,使得心理健康实际教育的水平与质量都不高。

极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根本无法配备心理学专业教师。有些学校只能由部分有志于心理辅导工作的教师来承担。由于他们能力和水平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他们不是对一些心理问题总是无法解决,就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技巧运用感到困难。

(三)虽然许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决心大,热情高,但是由于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操作不够规范,存在不少误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这就需要对其进行规范。如不得随意解释测验结果,不能滥用测验量表或其他测验手段,对测验结果及学生的心理问题要保密等等。但是,由于从事此项工作的工作人员的能力与水平问题,很难规范地进行操作。

另外,“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出现了一些消极的发展趋向”[4]。这些倾向主要有:1、心理健康教育是治疗学生心理疾病。2、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为了提高升学率。3、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赶上时代的潮流。4、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德育。5、将心理健康教育看成了一种知识的传授教育,而并没有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与提高。上述倾向,都会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农村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为了更好地在我国农村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根据我国中小学的实际情况,认为在实施过程中要解决如下五个问题:

(一)确立明确目标。在制定目标时,既可以参考许多专家学者提出的目标,也可以参考其它地方确定的目标。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到量力而行,并保持与学校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二)各种教育力量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以便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首先,当地的县乡教委要重视抓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支持力度。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引入学校教育机制,把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看成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与核心,成立领导小组。

其次,要注意充分调动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激励机制,让教师主动地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使学生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

再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以便形成教育同步。目前在我国农村,由于许多地方还很落后,学生家长本身文化水平低,根本不可能要求其积极地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做到不让他们反对、产生阻力就算成功了!

最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当地乡、村的支持,要让每位村民逐步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知识。从而为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前文已有论述,在此不再重复。而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可从增加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数量与提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自身素质入手。

(四)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项经费。这一问题在农村尤其重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从提高认识入手,千方百计解决这一问题。

(五)建立教育工作者与有关专家的联系。要鼓励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医学界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通过各种形式的下乡活动,打破围墙,加强交流与沟通,加强协作与攻关。并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帮助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培训、服务、指导等工作。

四、农村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根据农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在我国农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

(一)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素质在各种素质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思想道德有思想品德课,文化科学有各科教学课,劳动技术有劳技课、身体有体育课,唯独心理素质没有心理课,这是很不合理的。因此,很有必要在农村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这门课程的开设,可以解决以下两大难题:第一,使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因为仅仅依靠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很难照顾到全体学生。有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但他并没有意识到,也可能意识到了而不去找心理咨询老师。第二,如前所述,目前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有待建设,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奇缺。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正好解决了这一困难。

需要注意的是,应避免以下几点错误做法:

1、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列为考试科目。如果这样的话,心理健康教育课就很难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解决学生实际心理问题的目的。学生又会为了考分而死记硬背一些心理学概念原理与规律。

2、将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心理学课。如果上课时总是向学生灌输那些空洞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学生将会厌烦的,特别是干巴巴地对学生进行说教!因此要积极引入活动教学内容,将课上得生动,让学生乐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课。

3、将心理学课上成德育课。由于目前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由政治课教师和班主任担任,而他们由于以前的工作实践,形成了思维定势,仍按德育课的教学方式上课,造成学生心理紧张。

(二)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农村中小学校里的工作主要是围绕学科教学来展开的。所以,我们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既可以推动各科教学工作,又可以让各科教学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那么,该如何运用这一方法呢?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教师在各科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情感和行为水平。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这样,既能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还能缩短文学作品与学生的情感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在语文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开展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如各种比赛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三)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会在活动中不断地进行各种训练来优化自己的心理素质。比如学校中有许多的兴趣小组,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让他们通过这一系列的群体活动感受与同伴交往、协作所带来的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互助精神,让他们懂得如何与人交往。此外,在农村学校里还可以举办心理教育方面的讲座,开设心理教育培训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心理教育的主动性,促进他们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通过班级工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日常班级工作中,班主任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心理教育方法,对全体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有效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其实,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方便的,主要是因为:班主任要比其它任课教师更熟悉自己的学生,这样就利于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同时,由于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直接与学生的心理问题接触,这样就便于及时深究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为学生指点迷津,指引前进方向。因此,在农村学校中,要注重将班级的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以形成坚实的心理教育工作基础和运行机制。

(五)通过心理咨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在我国农村学校里,由于经济条件差,人员编制紧张,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还比较困难,但为了发挥个别疏导的独特作用,弥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不足,我们可以创设条件,因地制宜,积极争取。

(六)通过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人的情绪极易受周围环境的感染,因此,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目前在我国农村,由于改革开放,一方面,农村社区正以开放的姿态引进现代文化,消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另一方面又在加强本土优秀文化的建设,用现代文化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去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从而形成健康的高品位的社区文化。

除了上述社区环境外,更重要的是学校本身要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在此特别强调的是教师的自身因素,因为教师在学校心理环境中起着主导作用。作为教师,就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敏锐的思维和观察力,积极向上的情感、平和的心境、开朗的性格,从而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5]。当然,除了教师自身的因素外,也要充分发挥其它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如校园景点的设计,环境的布置等等,给学生以积极的暗示,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同时要注重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以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同时,由于家庭环境中的许多因素都对孩子的心理素质有深刻、持久的影响。而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大重视,往往不太注意家庭环境的建设。为此,农村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延伸到学生的家庭中,通过指导家长形成对子女正确的沟通方式、养育态度等,营造健康的家庭心理氛围。

五、对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望。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将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这种大趋势下,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必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发展前景将是非常广阔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将被纳入学校的整个教育体系当中,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将给学校教育带来一种先进科学的理念,这种理念无疑会渗透于教育观、学生观和人生观之中,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中小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将会更加突出,这也从客观上对农村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二)随着各方面教育力量的重视,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将不断提高。

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目前我国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还很低。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日趋成熟,各方面的日益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将稳步前进,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我们坚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必将迎来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R]. 1999.8.13.

[2]曾天德.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探索,2002.4.

[3]魏庆安. 浅谈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N].光明日报,2001-04-12.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范文10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物教学;健康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农村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心理健康与知识教育同等重要,因此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应当采取合理的措施渗透健康教育,促进农村初中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1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健康教育现状

现在对教育的目标已经改变,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也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成绩上优秀,还要从心理上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心态。但是在偏远贫困的农村,基本的教学都是一种困难,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一种奢望,生物的教学更是注重课本上知识点的疏导,对于学生健康教育的渗透基本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状态,从而导致农村学生对健康卫生知识一无所知,并且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敏感的时期,因为的他们身体开始二次发育,进人青春期,初中生物教学中会对青春期过程中人的身体变化进行教学,但是教师却忽略了他所教导的对象正是一群面临青春期的学生,只是单纯的对知识点的讲解,并没有着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总之,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农村学生健康教育的渗透还是不够完善、不够彻底。

2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方式

2.1 把握渗透时机,促进健康教育

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生物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选取适当的生物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知识,并强化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了将健康教育渗透于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育时机,促进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

比如在讲解“人体的呼吸”相关知识时,教师应当提出问题“人类的什么行为会对呼吸道产生伤害?”学生在此时陷入深度思考中,有的学生会说吸烟会给人体呼吸道造成严重上盖,也有的说,吸毒会伤害人体呼吸道。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对本次生物课堂知识进行总结,并把握好健康教育的时机,告知学生环境污染、吸烟、吸毒等都会伤害人体呼吸道,尤其是吸烟和细度,会严重损伤人的心肺功能和身体器官,让农村初中学生认识到吸烟和吸毒的危害性,适时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2 在生物活动中融入健康教育

为改善农村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并有效的渗透健康教育,教师应当结合生物教学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开展健康教育,强化学生对健康的认知,进一步提高农村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比如在《健康地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有关合理膳食的相关知识以及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讲解,告知学生合理膳食的重要性,进而组织生物探索活动,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合理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教材中食物营养成分表,自行制定合理的食谱。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将学生所制定食谱的价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让农村初中学生到其家庭附近的市场调查食物价格,并进行准确记录,确保自己所制定的食谱价格满足相关要求,尽管这一活动的难度较大,但在实际调查以及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有助于促使学生了解社会,强化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充分认识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促进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目标的实现。

2.3 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适度的健康教育

农村初中学生受到家庭条件、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与城市初中生相比,心灵更加敏感,个体身心发展比较特殊,因此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健康教育,转变以往填鸭式教育方式,缓解学生的厌烦情绪,在准确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易于学生理解和接收,并深化学生对健康的认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农村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比如在《了解自己,增进健康》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机在生物教学课堂上展开调查,了解农村初中学生的基本健康情况,简单分析并评价学生的生活习惯,或让同学之间互相分析和评价,促使学生认知到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在准确把握自己身体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生活习惯,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深化农村学生对健康的认知,促进生物教学目标的实现,并改善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谓是一举多得。

2.4 利用生物知识与健康教育的联系,使之相结合

生物学研究的是生物体的科学,以医学、卫生与健康为基础进行科学性的研究。在进行生物教学时,教师应该将生物知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通过对问题的预设,让学生发现健康教育与生物知识之间的联系,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生物知识的了解,还能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例如,在对学生讲解生物生殖时,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偷偷翻阅过,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对他们自身的一个变化也是很关注的,生物生殖知识点主要是对人体的一个发育过程以及生产过程的阐述,笔者联系青春时期,学生会出现的一些身体变化,如女生月经,男生遗精,开始变声等学生所遇到的变化进行生物知识的讲解,同时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告诉他们,这个时期这些变化都代表着他们向大人更进一步,而且随着生理的变化,他们的性意识也开始萌动,性心理上也产生“好奇感”和“神秘感”,只要正视这些就可以避免学生面对这些的时候采取不健康的方式来满足好奇心,也可以消除学生的恐惧,改变了农村初中学生对性知识的一无所知。

结束语

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选取合理方式渗透健康教育,在强化农村初中学生生物知识储备的同时,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心理和精神上的辅导,促进农村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农村初中生物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教学能力都有着严格的要求,生物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并掌握一定的健康教育技能,塑造优良的生物教学课堂氛围,从而实现生物教学与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范文11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但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知识传递”的价值趋向,导致了学校仅仅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忽视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忽视意志、兴趣、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产生了负面效应。

由于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与此同时学生的心理健康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重视,下面就具体来分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一、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含义

健康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也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概念。我们从小就要在各种表格中填写健康说明,我们也认同“拥有财富远不如拥有健康”这一道理,这说明健康是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以至于人们在见面时一般要相互问候彼此的健康,表达自己对朋友健康的祝愿。人们认为,为了其他的幸福如利益、提升、财富而牺牲健康是不明智的行为。

心理健康教育含义: 指在学校中,教育工作者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应用心理学揭示的原理和方法,来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以及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二、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许多农村中小学对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在教师的观念中。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学校领导、班主任、德育工作者或心理辅导员的事。与自己的教育教学无关,可做可不做;即使搞心理健康教育精力也有限。仅仅解决少部分学生身上发生的心理问题。认为对心理健康的学生没有必要搞心理辅导。学校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提到议事日程。落到实处。

(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

许多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包括心理辅导教师。缺乏应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在实际的心理辅导过程中常常采用品德教育的方式,以批评教育、惩罚教育为主要教育方法,在客观上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学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还有教师由于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不能及时发现和正确判断学生的心理问题,简单地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因于品行问题,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措施。

(三)学生的心理问题突出

农村中小学生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渴望交往与心理闭锁的矛盾。他们面对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环境,其心理压力不仅来自学习、认知方面,也来自社交、情感等方面,不仅来自学校,也来自家庭和社会,对这些压力,许多学生深感力不从心,无法适应,再加上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了一部分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1)认知上的问题。主要是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方面的问题。(2)情感上的问题。很多中小学生在情感调节上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喜怒无常,一会儿兴高采烈,一会儿悲观失望。情感调节有问题的学生。

三、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原因

(一)中小学阶段是个体一生中心理发展最为重要的关键时期,是学生的心理从不成熟走向基本成熟,人格逐步形成、完善和稳定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每个学生都会遇到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常见的危机问题,心理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有的因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而影响个体心理顺利成长,导致心理障碍的形成。

(二)时展迅猛剧烈,各种文化纷至沓来,社会文化心理日趋复杂,成人在竞争社会中带来的变异约束与烦恼,及青少年自身的耳濡目染,也给正处于身心发育正待成熟的少年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带来一些障碍和失常。

(三)随着农村劳务输出的增加,带来了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他们或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领养,或寄居亲戚朋友,而老人和亲朋主要关心的是孩子吃饱了没有,睡好了没有,穿暖了没有,很少关心孩子心里在想什么,在学习中有什么困难,心理上有什么压力……这些问题如得不到重视和及时解决,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就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

(四)农村家长知识水平,文化品味,道德水准参差不齐,较之城市居民而言有较多不尽人意之处。诸如有的小富即安,富不思进;有的封建迷信思想严重;有的整日浸泡在麻将扑克中,对子女管教方法简单,或粗暴加压,或放任自流,或娇宠惯养,或恨铁不成钢,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五)地方经济的差异,种种条件制约下的不均衡,使农村健康娱乐设施匮乏,文化氛围不浓,活动不多,青少年学生课余生活枯燥、单调,游戏机房和网吧成了孩子经常光顾的地方,有的上网成瘾,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六)地域环境、文化底蕴的不同,学校教育条件、师资力量与城市的差异,农村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资料的缺乏,都导致了农村中小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的不同和差异。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参考文献:

[1]曹海静\王玲《中小学心理教育课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8.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范文12

一、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农村小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电视、网络、电子游戏等也在慢慢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家庭方面: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很多农村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这些都给农村小学生的心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些小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或心理方面的问题。从我校的情况来看,现在农村小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看电视成瘾,迷恋上网,玩电子游戏

由于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家由祖辈监管,一方面,因为爷爷奶奶对孩子的监管不严,另一方面,祖辈的溺爱,致使一部分孩子沉迷于看电视,甚至有的孩子放学后偷偷到网吧去上网、玩电子游戏。这些对孩子都产生了较坏的影响。去年,我县就有几名小学生在双休日里在自家平房(一层)顶上玩游戏,他们模仿武侠剧中的情境,有一名孩子说他是“大侠”,他会飞,他能从屋顶上飞下去,他纵身一跳,幸亏跳到地上没有造成严重的事故,这就是他们沉迷于电视武侠剧所给他们带来的不良的思维方式酿成的后果。

2.任性、娇纵、以自我为中心

经常有老师告诉我,现在的孩子真是太难管了,有的孩子太任性了,犯了错误不愿认错,不服管教,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去年,在本地区就发生了这样一件惨痛的事件:一名小学生因留着很长的指甲,老师和家长劝其剪去,可是这个孩子却说那是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别人干涉不了,在受到家长严厉批评后,结果离家出走几天。发生这样的惨剧,一方面,是家长、老师的教育方式有问题,没有很好的对孩子进行心理疏通,另一方面,是这个孩子任性、偏执等不健康的心理所造成的,这样的事情发人深省,教训告诉我们要更加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3.自卑、自闭、交往能力差

有的学生由于家庭的特殊情况,或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总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心理上自卑,行动上自闭,在班级活动中表现不踊跃,课外不愿和其他学生玩耍,身上缺少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与他人交往能力不强,这样的学生在幼小的心灵上产生了障碍,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观察、多开导、多鼓励、多帮助这些孩子,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具有阳光的心理,快乐的童年。

农村小学生产生上述心理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是社会原因,社会应更加关注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关注“留守儿童”,努力为孩子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是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农村学校教育要把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起来,认真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有家庭方面的原因,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缺乏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知识,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留守儿童”精神上对父爱、母爱的需求。

二、怎样实施好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关注“留守儿童”

就我校的“留守儿童”情况,笔者做了初步调查,调查显示,父母都外出打工的占57%,父母有一方在外打工的占29%,父母外出打工3年以上者占26%,从没有去过父母工作地的占22%,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的占5%。长期的留守,得不到父爱、母爱,对这些孩子的成长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在农村看到小孩子由祖辈带、儿童满地爬、接受不到应有的教育、孩子心理健康没有人关怀等种种现象,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些留守孩子对父母呵护的心理需求。这也需要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给予广泛关注,这已引起我们当地政府的关注,我们县的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已对农村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在春节和“六一”对他们进行慰问,给他们送去慰问金和学习用品,这做得很好,但笔者认为还需要更进一步加大力度,除了从物质上对他们帮助,精神上还应给他们更多关爱,建议平时各位领导应抽出时间多给结对的留守儿童打打电话,多一些精神上的鼓励,心理上的开导。 转贴于

学校和教师也应更加关注这些孩子,平时多观察他们的言行,多了解他们的心声,多给他们生活和学习上更多的帮助以及心理上的疏导与教育。

监管“留守儿童”的祖辈们应多关心这些孩子,严格要求他们,多听听孩子的想法,改变教育方式。外出打工的父母们应经常和孩子保持联系,倾听孩子的心声,多给予孩子精神上的抚慰。

2.办好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是通过定期举办家长学校,指导农村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使他们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要求他们多了解和关心孩子,多和孩子沟通,密切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给孩子进行一些心理疏导,让他们学会一些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争做一名合格家长,通过家校配合来共同做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协调、统筹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加大《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要充分发挥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的职能,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要成立农村义务教育执法监督组织,监督外出务工人员落实好孩子的监护人,做到外出务工人员学艺致富和保障教育孩子成长两不误。

3.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心理教育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