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军事医学论文

军事医学论文

时间:2022-05-26 20:46:33

军事医学论文

军事医学论文范文1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发展动力,一方面来源于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来源于环境系统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推动力。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自成系统,同时又是军事医学系统、信息资源系统的子系统,因此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两大系统环境是军事医学环境、信息资源环境。此外,军事医学和信息资源的系统环境也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环境。军事任务的需求牵引、科学技术的发展驱动和系统自身的演化运动是军事医学发展的三大动力,军事医学的系统环境包括军事环境、医学环境、其他科学技术环境等;信息资源的系统环境包括经济环境、信息科技环境等,因此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环境包括军事医学环境、信息科技环境、经济环境、信息资源环境。其中,军事医学环境为需求环境,信息科技环境为驱动环境,经济环境为支撑环境,信息资源环境为本体环境。

1 需求环境为军事医学环境

满足军事医学信息需求,支撑军事医学发展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目标,也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外在牵引力和发展推动力。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指的是根据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职能任务和用户需求,调整信息资源的采集范围、重点,进行军事医学特色资源的整合、组织与揭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职能任务随着军事医学任务的演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军事医学环境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需求环境。

军事医学的发展需求主要来源于军事斗争卫勤准备、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卫勤保障,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应满足军事斗争卫勤准备、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卫勤保障的信息需求。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根据军事斗争卫勤保障的需求,军事医学应加强战场急救医学、三防医学救援技术和装备的研究、海上后送平台和装备研究、加强信息化诊疗装备研制。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当今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反恐怖战争卫勤保障成为军事医学的新任务,反核化生恐怖的卫勤保障是军事医学的重点,防生物恐怖的卫勤保障是军事医学的难点。军事医学应提供相应的医学保障,扩展军事医学研究的范围,从以往单纯的战伤救治研究向多领域扩展,提高应对多种环境危害和恶劣环境条件的救治能力。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就是要突出保障军事斗争卫勤准备和非战争军事行动迫切需要的信息资源。

2 驱动环境为信息科技环境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系统同时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系统的子系统,因此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信息科技环境包括影响军事医学发展的信息科技以及影响资源建设发展的信息科技两类。信息科技环境主要是通过输入科学理论、技术方法,提供操作平台和设施等,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提供支撑和促进力。

(1)影响军事医学发展的信息科技

科技发展是军事医学的发展推动力,决定了军事医学的科学可能性和技术可行性。信息科技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研究成果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军队战时卫勤中,卫勤组织指挥自动化系统、野战远程医疗系统、创伤救治信息管理系统、伤病员后送系统等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信息技术的发展直接决定着战时卫勤的保障能力;信息化战争中,高功率微波、电磁脉冲武器等信息对抗武器所导致的人体生物效应是军事医学需要解决的新问题;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为军事医学基础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2000年,美国国防部颁布的《国防科学技术战略》指出,未来新一轮军事革命将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为支撑,以达到掌握战斗空间态势的目的。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要密切关注现实战时卫勤和未来军事革命相关的信息技术,搜集、组织、加工这部分信息资源,以支撑军事医学中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研究,为打赢未来信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卫勤保障提供强有力的信息资源支撑。

(2)影响资源建设发展的信息科技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资源存储及检索技术、图书馆集成管理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演化进程。影响图书馆的信息科技主要包括信息资源存储技术、信息资源检索技术、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移动设备技术等。

信息存储和传播等信息技术影响了信息资源的载体形式,改变了图书馆的馆藏结构,促使馆藏资源由纸本资源向电子资源的转变。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也经历了从纸本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到纸本与电子资源并存、并逐步向电子资源为主的过渡,馆藏资源由实体资源向以商业数据库为代表的虚拟馆藏发展。资源检索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馆藏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从最早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出版的《医学索引》到联机信息检索系统MEDLINE,再到网上免费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军事医学文献检索工具经历了文摘、索引等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阶段、网络信息检索三个发展阶段。

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移动设备技术等促使信息资源服务方式的阶梯式进化发展,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除了对信息资源本身的优化,也包括对信息资源服务的优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资源服务延伸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移动终端设备,进一步提高了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并配合信息服务的提升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种类、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

3 支撑环境为经济环境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必须以资金作为基础,采购资金是维持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社会环境,也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赖以生存的条件。采购经费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实践所需的资金,是保证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不断得到优化的重要物质条件,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效果除了依赖于馆员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取决于资源采购经费等物质支撑条件,采购经费是否充分直接决定着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效果。

信息资源的采购经费数量可反映出特定时代或国家信息资源优化的水平。横向比较国内外的专业图书馆强馆,如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其馆藏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基本与其采购经费投入成正比。2013年,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采购经费达3.7亿美金;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资源采购经费1.3亿元。2012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资源采购经费为4600万元,且每年还有_5%的固定涨幅,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的资源采购经费只有约1500万元。与国内外医学强馆采购经费上的巨大差距,成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最大掣肘,在资源价格不断上涨的经济形式下,有限的资源采购经费使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需求更加强烈。

4 本体环境为信息资源环境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属于信息资源的一种,信息资源建设的演化和发展必然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产生直接的影响和作用。信息资源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影响体现在资源建设基础理论、信息资源建设实践、文献共建共享实践、信息资源建设环境的发展影响。

(1)信息资源基础理论

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研究经历了从藏书建设、文献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建设3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藏书建设”被首次提出,指的是根据图书馆的任务与读者需求,建立、发展、组织藏书体系的全过程。70年代,藏书的选择、剔旧等开始受到关注,书目控制论、藏书稳定状态理论在这一阶段产生了重大影响。藏书结构理论在70年代后期得到初步应用,指的是图书馆藏书体系中,不同藏书成分、不同收藏水平的馆藏的组织形式、相互关系及其在馆藏的比例,包括藏书的学科结构、等级结构、复本结构等、藏书结构设计等。80年代,“藏书建设”发展成为“文献资源建设”,指的是依据图书情报机构的任务与服务对象、整个社会的文献情报需求,系统搜集、加工、组织、管理文献资源,建立具有特定功能藏书体系的全过程,文献资源建设有了学科化趋势,并获得了独立的学科地位。90年代至今,信息环境产生巨大变化,网络迅速发展,“文献资源建设”深化为“信息资源建设”,指的是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信息进行有机搜集、加工、组织的活动,数字资源建设成为研究热点(包括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建设、数字图书馆的运行模式等)。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基本也分为藏书建设、文献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建设3个阶段。

(2)信息资源建设实践

信息资源建设实践主要资源的搜集、检索、组织和揭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馆藏建设从传统的文献搜集、整理、编目、图书馆管理等向知识服务、信息管理领域拓展,数字环境下知识组织与揭示的方法、知识单元的自动标引与检索、数字资源的采集、保管与利用等得到迅速发展。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提供了数字化、网络化的物质技术基础,伴随数据库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元数据等研究的深入,网络信息检索的出现和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研制成功,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进入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深层次信息信息处理与检索的高级发展阶段。

(3)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信息资源优化的重要内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基本与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步发展。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既承担国家生物医学信息资源建设共建共享的任务,也是军队系统医学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主导机构。

1983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开始编制《全国外文生物医学期刊联合目录》,收录高等医药院校、医院、科研单位、中华医学会、军队医学院校及科研单位的生物医学信息资源。1998年,CALIS全国医学文献信息中心成立,建立了高等院校医学文献联合保障体系;2000年,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成立,负责收藏理、工、农、医各学科的信息资源,面向全国开展科技信息服务。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主要是代表军队医学图书馆系统参与全国或地区图书馆网络的建设,与军队系统医学图书馆进行联合采购与资源共享。军内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0年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成立,通过召开全军医学期刊工作研讨会,制定了全军医学情报网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规则,开始实施军内医学图书馆的馆际互借;1993年,《全军生物医学外文期刊联合目录》出版发行;1998年,“全军医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协作网”正式成立,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和各军医大学图书馆负责全军外文期刊的协调订购以及联合目录的编制。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与地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始于21世纪初,2000年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与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达成协议,《全军生物医学外文期刊联合数据库》并入《全国期刊联合目录数据库》,2004年参与CALIS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

(4)信息资源建设的环境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系统是信息资源建设的子系统,因此信息资源建设环境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环境,与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系统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系统产生直接影响。

用户信息需求模式。数字环境下信息获取渠道与便利性不断提高,以网格、云计算、语义网、本体与关联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开启了E-Science时代,用户不再将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首要来源,更习惯使用搜索引擎检索数字资源,希望图书馆能够整合各类异构的信息资源,通过关联、语义、逻辑推理与可视化手段辅助知识发现与科学研究,满足其问题结构及知识边界模糊、无法使用明确的检索式的信息需求。用户需求决定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而服务模式又决定资源建设模式。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同样面对用户信息需求的这种变化,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体系要从集中式向分布式、从平台化向工具化转变。

军事医学论文范文2

军事医学系统的动态性是指军事医学系统的状态与时间变化之间的关系,即时空上的相互关系。军事医学系统的动态性,在时间的大尺度上,表现为系统的进化;在时间的小尺度上,表现为系统的涨落,突出表现为与军事医学现有范式相冲突的新观点和新事实的出现,使军事医学的一些陈旧观念和理论受到巨大冲击,发生重大变革,向更高级、更复杂的系统形态转化。在军事医学系统内部的动态性,表现为军事医学系统的认识运动、知识运动、组织运动、功能活动等复杂性递增。

军事医学系统动态性的外在动力是系统环境对系统的作用和影响;内在动力是军事医学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军事医学系统的动态性,表明军事医学系统是动态、变化、发展、有活力、不断演化的;军事医学认识子系统的主体是能动的;军事医学认识子系统的客体间非线性相互作用是必然的,新的知识涌现、学科生长、组织形态和功能模式等是可能的;军事医学系统是可控的。

军事医学系统的稳定性

军事医学系统的稳定性是与动态性相对应的,指军事医学系统的相对平衡、相对稳定状态。军事医学发展和变化的动态特征是绝对的,而平衡和稳定的静态特征是相对的。从宏观上看军事医学系统的稳定性,就是军事医学系统进化过程中的涨落是有规律性的,是围绕基本稳态的一种摆动;其动态相互作用连锁形成的超循环,是可以用范畴加以概括的;军事医学系统演化的绝大部分进程,都是处于秩序的量变和复杂性的递增,是可以被描述和认识的;军事医学系统运动的混沌态,也是一种看似无序的有序。

从中观上看军事医学系统的稳定性,就是军事医学结构的认识体系、知识体系、学科体系、组织体系等,都是相对稳定的,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这是军事医学系统得以被清晰描述的认识基础。从微观上看军事医学系统的稳定性,就是军事医学的几乎所有构成要素,均处于绝对发展变化中的相对稳定。如战时卫勤保障理论、战创伤救治技术、防疫防护策略、野战卫生装备等,从来就没有僵化或停止发展,但在一定时期内,又都能发挥有效的卫勤保障作用。这是军事医学系统活力的体现,也是军事医学发展的基石。

军事医学系统的开放性

军事医学系统的开放性是指军事医学系统与外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从而维持系统的相对自组织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化。军事医学系统不可能离开军事、科技、经济、社会等环境而独立存在。军事医学的科学共同体和知识系统,都是向外部环境开放的系统,都与全社会的科学共同体和科学知识系统之间发生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军事医学系统内部不同层次的开放性的特征也普遍存在,低级层次的子系统都向其高级层次的系统和同级层次的系统开放。军事医学系统与系统外部环境,以及系统内部各层次之间的开放性,军事医学与其他科学和技术领域,以及军事医学领域的各分支学科之间,不断相互作用、交叉渗透,使得军事医学系统的结构体系不断完善,功能不断拓展,新学科不断涌现。此外,军事医学的价值观念,是军事医学系统向社会文化系统开放形成的,既有军事价值观、医学价值观、人道主义价值观等要素,也有生物伦理观、社会价值观等要素,而不仅是军事范畴内的治病救人的人道主义问题。

军事医学系统的闭合性

军事医学系统的闭合性是与开放性相对应的,指军事医学系统区别于系统以外事物的界限和范畴。系统的闭合性是相对的,而开放性则是绝对的。军事医学系统的闭合性特征,为系统各要素之间建立相对稳固联系和有序相互作用提供了可能,从而保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使系统得以完整地保存而不致消亡。军事医学系统的闭合性体现在军事医学系统相对清晰的界限和范畴,相对独立的组织体系、认识体系、知识体系、学科体系等。

军事医学与医学和军事学的自相似性

军事医学与医学和军事学之间存在一定的自相似性。

1军事医学与医学的自相似性

医学系统是军事医学系统的母系统之一。作为子系统的军事医学系统与其母系统———医学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自相似性。这种相似性缘于其医学的客体本体属性。军事医学系统与医学系统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具有基本相似的以医学为内涵特征的系统的认识结构、知识结构和组织结构,以探究损伤与修复、应激与适应等规律为目的特征的系统功能,生命科学、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等系统环境,以及医学相关基础科学体系、伤病救治相关技术体系、医疗卫生相关工程体系的系统演化特征。军事医学系统与医学系统的相似性特征通常比较直观地表现为,具有以伤病预防、诊断、救治和健康促进等为主要目的的医学功能;遵循同样的“生理-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具备医学相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临床实践应用等认识特征;具有卫生防疫、临床医学、职业防护医学、药学等若干分支学科的知识结构等。

2军事医学与军事学的自相似性

军事系统也是军事医学系统的母系统之一。作为子系统的军事医学系统与其母系统———军事系统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缘于其军事的目的功能属性。军事医学系统与军事系统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具有基本相似的军事化的组织结构、认识结构和知识结构,显著军事易损性的系统功能,同一的国防、国家安全、国家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环境,以及军事医学随军事变革而变革的系统演化特征。军事医学系统与军事系统的相似性特征通常比较直观地表现为:军事医学体系的军事组织形式;军事医学行为的军事指挥特征;军事医学任务的军事需求导向;军事医学目的的军事保障功能;军事医学学科区别于一般医学学科的军事特色等。

军事医学的科学、技术和工程复合系统特征

军事医学是一个兼具科学系统、技术系统和工程系统特征的复合系统,以技术系统的主体特征和工程系统的目的特征为主。

1军事医学的科学系统特征

军事医学的科学系统特征主要体现在:军事医学系统的整体性和自组织性;军事医学系统与环境、系统各要素的相关性;军事医学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等在时空上的动态性;军事医学系统与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性;以及军事医学系统自身组织的有序性和层次性。

军事医学具有科学系统的科学认识要素、知识要素和社会要素等构成特征,包括作为认识主体的军事医学科学共同体及其行为———科学认识活动,作为认识客体的军事医学科学对象及其认识活动产物的军事医学科学知识,以及军事医学科学活动的组织。并且,其认识主体构成了军事医学的科学认识系统结构,认识客体构成了军事医学的科学知识系统结构,组织形式构成了军事医学的科学社会结构。上述三方面要素的有机结合,赋予了认识主体以军事医学科学特征,发现了军事医学科学新知识,催生了军事医学科学研究新的有序结构和组织形态。

军事医学的科学系统功能是军事医学科学知识对军事、医学、社会的作用和功效。军事医学的科学系统功能,既有在军事、医学、科学技术等不同层次的功能体现,也有在国家安全、国民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等不同领域的功能体现。军事医学的科学系统环境,即军事医学的母系统———军事科学和医学科学。军事科学决定着军事医学系统的时空关系和需求特征;医学科学决定着军事医学系统的承载本体和知识特征。军事医学的科学系统演化,遵循一般科学系统进化的基本规律,受军事系统的影响最为显著。

2军事医学的技术系统特征

军事医学的技术系统特征主要体现在:军事医学系统是具有明确目的性的人工系统或人化系统,具有他组织与自组织相结合的系统特性;其属性、结构、功能等,符合技术系统的层次性特性;其结构和功能的演化,符合技术系统演化的动态性特性;其结构、行为、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符合技术系统的整体性特性。

军事医学相关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虽然有源于军事医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和积累的朴素经验的可操作的知识,但是,随着军事医学相关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和人类自然知识总量的剧增,源于自然科学理论的自然科学化的技术,已经成为军事医学技术的主体和主流。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由于军事医学自身所带有的部分社会科学映射特征,决定了军事医学相关技术的一部分是源于社会科学化的技术。此外,军事医学技术系统也有源于思维科学化的技术。在军事医学技术系统中,这些不同来源的技术不仅并存,而且相互作用。军事医学技术系统的输入子系统,是由军事医学的社会属性即军事、国防和国家安全所确定的,是军事医学的技术活动遵循的目的指向。这种目的指向,不同于具有某一明确目标的卫生装备研制的具体性、专一性、一次性等工程系统的特征。军事医学技术系统的输入子系统,实质上就是军事医学的控制系统或他组织系统。军事医学系统环境对军事医学技术系统的所有影响,都可以归属于该输入子系统。其中,最重要的影响是计划控制,包括通过指令性计划、命令等强制性干预,通过方针、政策、指导性计划等引导性干预,通过法律、规则、条例等限制性干预,以确保技术系统活动的目的得以贯彻、落实,成为技术系统共同体的集体观念和意志。

此外,军事医学技术系统的输入子系统还包括科技子系统———技术系统运作的资源(物质、能量、信息),对军事医学技术系统起到支持作用。军事医学技术系统的运作子系统,是军事医学技术系统的他组织(输入子系统)与自组织相结合,体现为具体的执行计划、方案、程序、规章、操作等技术活动。军事医学技术系统的输出子系统,是军事医学技术系统对于输入指令响应后的结果产出、表达和实现。军事医学技术系统的功能主要是,以军事医学应用为目的,促进科学原理的技术化实现,以及相关技术的实用化可能。

3军事医学的工程系统特征

军事医学的工程系统特征主要体现在:军事医学系统蕴含科学、集成技术,并具有人为价值取向和明确目的,突显管理的他组织作用;军事医学的应用科学技术研究及其成果物化,以及卫勤保障实践等,具有鲜明的集成性和建构性等工程系统特性。军事医学系统是人工系统或建构系统,具有典型的他组织系统的特征。军事医学必须服从于军事的逻辑需求,受军事战略、战争理论、武器装备、军事组织等的直接控制和指导。军事医学系统是通过他组织力,将其中的各类结构要素进行有效地组织、协调,从而实现既定目标。

军事医学系统含有价值要素、科学要素、技术要素和管理要素等工程要素。其中,价值要素是军事医学系统对于其服务的主体的目标需求的满足程度,是系统的核心要素,发挥导向和支配作用。科学要素是军事医学系统所蕴含的科学内涵,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基础,发挥基础和保证作用。技术要素是军事医学系统中所选择和集成的若干技术的集合,是系统的实现途径和技术根据,对于系统的目标实现发挥直接支持作用。管理要素是军事医学系统中,各种结构要素的组织、指挥和控制等连接要素,对于系统的有效运转和目标实现发挥调控和保障作用。军事医学具有目的性和一次性等工程特性。目的性,即军事医学的工程系统通常都具有明确的目的。一次性,即军事医学的任何工程系统都必然地受到特定的时空限制,任何两次军事行动的卫勤保障都不完全相同、程序和过程走向都不可逆转。

军事医学系统的活动,受到军事、科技、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的限制,以及自然环境的制约。军事医学的作用,直接表现为卫勤保障功能、军事功能、科技功能和社会功能。军事医学的演化,是政策决策导向、军事经济支撑、科学技术应用等在军事医学系统内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绝大多数历史阶段,军事逻辑需求是军事医学系统演化的直接动因或序参量。

军事医学以一定的工程系统模式存在。军事医学的工程系统特征模式,可从军事的角度概括为冷兵器伤救治医学模式、火器伤救治医学模式、热核兵器伤救治医学模式、热核信息多能复合伤病救治医学模式;或概括为体能与机械能损伤救治的医学模式、机械能与热核化学生物能损伤救治的医学模式、物理化学生物信息能损伤救治的医学模式;或概括为农业文明时代战争的军事医学模式、工业文明时代战争的军事医学模式、信息文明时代战争的军事医学模式等。可从医学的角度概括为“伤病医学”模式、“健康医学”模式、“能力医学”模式。

4军事医学系统的“三元”复合特征

军事医学系统兼具科学、技术和工程3类系统的特征。军事医学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体系、实践活动、社会建制,强调了其科学系统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技能手段、技术体系,强调了其技术系统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任务领域、军事行动,强调了其工程系统特征。军事医学系统内,科学、技术和工程三者之间,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军事医学系统的科学、技术和工程“三元”复合特征,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军事医学系统是由军事医学科学子系统、技术子系统、工程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等组成的系统,反映了军事医学科学、技术和工程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等紧密联系。

军事医学的复杂人工系统特征

军事医学系统的生成因素、环境影响因素、组成要素、结构层次、组织特征、本质属性、功能层次、演化特点等都比较复杂,是一个要素多元、属性多维、系统内外的线性作用与非线性作用并存、系统运动的他组织与自组织相融合、具有自身学习适应性的复杂人工系统。

1军事医学系统要素和属性的多维复杂性

军事医学学科体系的要素非常复杂。从学科形成看,军事医学主要是由军事学、医学、药学等学科交叉生成,但远不限于此,还包括生物学、管理学、法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外交学、生态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等若干学科领域。从学科组成看,可以将军事医学解构为若干医学学科、军事学科,以及军队卫生学、军队流行病学、核化生武器医学防护学、军队卫生装备学、军事生物医学工程学、军事医学史学、军事医学法学、军事药学、军事卫生经济学等若干军事医学特有学科。因此,可以模糊地表述为,军事医学是由若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交叉生成的一门特殊学科,既具有军事价值和医学伦理等社会科学和人文特征,也具有军事技术和医学科学技术等自然科学和技术特征;军事医学系统是由多学科交叉生成的系统。

军事医学任务体系的要素也非常复杂,包括卫勤组织指挥的战略、战役、战术等不同层次,全面、战区、局部等不同规模,前沿、战区、后方卫勤保障等不同技术能级,防疫、医疗、教学、科研等任务不同侧重,战时、平时、应急的各种不同时态,自然地域和军事环境等不同空间,物质、信息、精神等各种不同致伤因素,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不同干预措施等。此外,军事医学信息体系的结构和要素,从战略论证、规划制定、项目和工程立项、计划论证、组织实施、设计定型、实证试验、评价验收等运行程序,到卫勤组织指挥涉及的卫生资源、伤病减员,也非常繁杂。

军事医学系统的属性多维。首先,军事医学是军队医药卫生科技活动与服务保障的实践-认识系统,有其相对完整的医疗、科研、教学等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客体和主客关系。其次,军事医学是一个特殊的军事和医学的学科知识系统,有其相对独立的学科知识体系,包括军事医学相关的基础学科、应用技术学科、工程学科和管理学科等。再次,军事医学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建制,有其相对稳定的组织建制和管理体系。从系统特征看,军事医学既具有以卫勤保障工程实践为导向的工程系统特征,又具有以生命科学和医疗技术为主体的科学系统和技术系统特征。从系统建构看,军事医学是由若干组分相互联系构成的多体结构系统、有机功能系统、行为控制系统。

2军事医学系统内外的线性与非线性作用并存

军事医学系统的运动和演化是他组织和自组织的融合。军事医学是一个具有明确目标价值导向的他组织建构的人工系统。军事目的需求对于军事医学的逻辑要求,是军事医学系统必须响应的完全原因和清晰指令。军事医学系统的环境对军事医学的作用,包括军事、经济、文化等因素对军事医学任务、职能、规模、速度、价值的影响,科学和技术对军事医学基础、应用、装备、训练、效能的影响等,既有线性作用,也有非线性作用。其中,军事对军事医学的逻辑需求牵引是最直接的线性作用;环境条件和外部资源(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对军事医学的投入则往往产生非线性作用。军事对军事医学的需求,通过军事方针、政策、战略、规划、计划、目标、任务等来表达,通过资源投入的投向、投量变化来体现,通过行政管理行为来控制和干预,是军事医学系统的他组织力。这种他组织力内化为军事医学系统发展和演化的自组织力,通过军事医学规划、计划、科研选题、任务立项,将宏观、抽象的军事需求,转换为对卫勤组织、技术、装备等的具体需求;通过经费投入、人力调控、资源布局、条件建设等,将系统外部的资源投入,转换为军事医学的医疗、科研、教学、应用等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支撑条件;通过军事医学系统自身的政策导向、评价制度等,对军事医学实践的目标、行为及其结果进行监督。

军事医学系统的自组织性体现在,军事医学系统的部分组织力来自系统内部;军事医学系统的认识系统和知识系统,均具有相对独立的自组织体系;军事医学系统的若干要素相互作用,并在整体上突现出新的有序结构与功能;军事医学系统与外环境系统发生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并产生自组织作用;军事医学系统内部元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并产生自组织突现;军事医学系统能够通过自调节,使其与军事、医学、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等外部环境系统,保持自主适应状态,接受环境的选择,与环境协调共存,实现自身的结构化、组织化、系统化、有序运动和进化;军事医学系统的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相互作用,使系统处于有序的运动之中;军事医学系统具有一定的自主进化性,能够不断地从低级组织水平向高级组织水平进化。自军事医学诞生以来,无论是作为其认识主体的军事医学组织体系,还是作为其认识客体的军事医学知识体系,都一直处于不断的进化完善和有序运动过程之中。军事医学共同体已经形成适应各种不同功能需求的相对稳定、开放平衡的组织形式。军事医学知识体系也相对成熟,既与外部环境之间保持着开放交流,又保持着自身的有序涨落和相对稳定。

军事医学系统内部多维属性的多元要素之间,往往产生非线性作用,促进新知识、新技术、新学科的涌现。世界军事医学的竞争与合作,军事医学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不同科技领域的创新范式自相似性对军事医学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等,都是军事医学系统的自组织力。

3军事医学系统的对称性破缺与学习适应性

军事医学系统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系统内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使军事医学系统不断产生对称性破缺或有序。军事医学系统的对称或无序,表现在军事医学哲学和思想理论的缺失;军事医学系统在理论、战略、功能、投入、科研、装备、人才、学科等方面,与国防、军事、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缺乏协调;军事医学系统内部基础科学水平的薄弱、工程化整体解决方案的不足、科技创新体系的失衡等。同时,军事医学系统与军事、医学和科学技术等母系统之间,又保持着相对稳态的关系,表现出与系统环境之间相对自洽性和系统自身内部的自组织性。

军事医学论文范文3

英文名称: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0577-7402

国内刊号:11-1056/R

邮发代号:2-7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64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军事医学论文范文4

表职称论文

【关键词】  医疗风险; 军队医院; 管理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zing of the special nature of medical risk management in the military hospitals to understand their continuous changes and more complex forms, and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which allows u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tage of its main and potential problems, and to make some related measures and policies,which laying a foundation for us to improve the medical risk management in military hospitals.

    【Key words】  medical risk;  military hospitals;  management

     现阶段国内外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不断伴随新的医疗风险将医疗风险管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对于具有很大特殊性的军队医院,面临更大的挑战。所以,有必要了解军队医院医疗风险管理的现状,即军队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所面临问题的特殊性、相应军队医院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与政策。

    1  军队医院风险管理的特殊性

    医疗风险是指存在于整个诊疗过程中的可能会导致损失和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或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对于军队医院医疗风险而言,在其所具有的客观性、不确定性、危害性等共性问题外[1],还具有其复杂性、兼容性和不均衡性等自身特征性问题[2]。

    1.1  复杂性

    军队医院的复杂性体现在很多方面[3],如医护人员成分复杂、病人来源复杂等。在军队医院内,有军医院校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他们兼具一个医护人员应有的基本技术,也有一个军人应有的身体素质;也有来自地方的特聘医科专家人才,对于军事活动中所遇到的复杂疑难病例能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这就给军队医院带了很大的矛盾,每年都有各军医大学实习和毕业的医护人员来军队医院工作,使医院在平时的诊疗中容易发生医疗事故,即医疗风险;在战时,他们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对于突发性的疑难病例,还是需要专家人才的能力。

    1.2  兼容性表职称论文

    在军队医院中存在多种兼容性[4],如战时与平时的兼容、军队与地方的兼容、赢利与福利的兼容等。就军队和地方的兼容性而言,军队医院首先受总后的直接管辖,同时还受军区和地方政府的间接限制。这种兼容性还体现在病人的来源上,无论战时还是平时,军队医院都得接受部队伤病员,也得尽量为地方百姓服务。这种兼容性给军队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为在面对部队伤员普遍存在的疑难、复杂病例的同时,还得兼顾繁多、常见的地方病号。

    1.3  不均衡性

    不均衡性在军队医院有很充分地体现。所谓不均衡性就是受医疗发展水平的限制,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城市与边远地区医疗水平差异明显,边远地区医疗组织发生医疗事故比例高于城市,因此在边远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病人要承担更多的医疗风险[5],除了因为边远地区的医疗设施相对较差外,在高原及卫生条件较差的条件下医护人员进行手术的成功率也有很大挑战。

    2  军队医院医疗风险的现状

    近年来,医疗纠纷急剧增加,军队医院接受危重、疑难病人越多,发生医疗纠纷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承担的医疗风险就越大。目前,转型期军队医院经营管理的风险既可由外部环境引起,也可由内部环境引起,亦可由内、外环境共同引起,它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6]:一是服务性风险。包括服务供应与需求风险,即医疗市场的需求数量变化,影响医院可能提供的服务量,尤其是当竞争使供给与需求变得不确定时,可能产生经营风险。由于军队医院的布局不尽合理,“僧多粥少”的矛盾较为突出,供给不稳定的风险日渐加大。二是技术性风险。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或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因主观或客观原因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而形成的风险。医疗质量与人的生命切切相关,医疗事故、设备事故的频繁出现,对医院形象和经营影响,甚至影响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医院与我国其他不同性质医院一样,其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一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同体制医院的建立,使得医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医院发展存在更大风险。二是高新技术和设备大量使用,虽然提高了医院的诊治能力,但医学科学的局限性与疾病发展的复杂性、多变性已成为造成医疗风险的重要因素。三是法制体系建立和完善,使医患纠纷增多,医疗赔偿也随之增多。四是医疗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和无选择性带来的风险的复杂多变性。因而清醒认识军队医院经营管理的风险,强化风险管理意识,研究风险管理应对机制是军队医院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表职称论文

    3  军队医院采取的措施与政策

    面对这一系列挑战和困难,建立医疗风险保险机制可以缓解医患双方的矛盾及减少风险损失,建立医疗风险预警机制可以将医疗风险明确化,更易于进行风险的预测和控制,构建一个医疗风险报告系统可以有效提升医疗风险管理水平,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3.1  建立科学的医疗风险保险机制

    医疗保险在人们可以接受的情况下将医疗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分散和转移。而建立符合我军医院医疗风险管理现状的保险机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7,8]:一是医疗风险保险险种的划分。医疗风险的种类很多,根据性质、责任划分为医疗意外险和医疗事故险。医疗意外是在医疗活动中,由于医学科学发展的局限性或由于病员的病情、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难以避免的不良后果[2]。而相应,医疗事故是由于医方在诊治护理等过程中的错误行为造成病者的损失或病痛。只有完善了这样的医疗风险保险机制,方能避免很多医患之间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同时也给了医生一个警告,也就能很好地达到提高医疗风险管理的效果。二是建立科学的医疗风险保险模式。从我国和军队现有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来看,既缺乏对促进医疗风险的规定,也缺乏保障医疗风险保险发展的规定。医疗风险保险机制的发展处于自发和原始的状态,没有一个健全的保障机制,医疗风险保险难以健康发展[1]。

    3.2  建立完善的医疗风险预警系统

    现代医院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多重关系相交织的系统。医疗风险管理需要从全局出发去实现对局部的指导,使医疗风险降到最小值。医院内部不同区域或不同科室有一些共同点。但由于学科间的区别,医疗活动流程间的区别以至各科室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频率、严重程度以及影响因素各有不同[3]。所以应当有针对性地将医疗风险预警系统划分成若干符合军队医院自身情况的子系统。这就使在各子系统内进行医疗风险管理更区别化和具体化。区别化即各科室间发生医疗风险的情况不同,通过构建子系统,系统可以将医疗风险易发的科室区别开来到一个子系统内重点观察管理;而具体化就是划分子系统后,子系统可以将各科室内易发的医疗风险具体化而重点观察管理[9,10]。

    3.3  建立有效的医疗风险报告系统

    所谓医疗风险报告系统是指在医疗行业内一个针对医疗事件和医疗差错的报告系统[4]。系统内的信息共享,能在医护人员诊疗护理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避免了一些类似的事件和小差错的发生,同时,还可以给病人在选择医院和医生方面以一定的指导,减少了患者的不必要开支和损失。而建立医疗风险报告系统需要有相应的一些条件:独立的第三方管理机构、专门的分析审核机构和严格的信息保护机构[4]。所谓第三方管理机构是为在医院和患者之间公平起见,系统的管理权必须是一个独立于医院直接管理部门以外的第三方,这也避免了信息的偏倚和不准确性;分析反馈机构则是为了专业化考虑,需要专业人员认真的分析,并对已存档信息进行再审核,以确保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信息保护机构则是对系统内的具体信息数据要适当加以隐藏,以免侵犯到患者或医院的权力和利益,而事实上现阶段很多医疗纠纷都出于医患之间权力和名誉的矛盾性。所以,建立一个医疗风险报告系统将医疗风险管理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平台,对整个医疗风险管理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11,12]。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军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正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随着国内外的进步和国家、部队相关法规、条文的颁布,一个完善的军队医院医疗风险管理体制的建成势必为我军后勤医疗保障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表职称论文

【参考文献】

  [1] 覃红,戴燕玲.浅论建立和完善我国抵御医疗风险的保险机制[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5(4):130?133.

[2] 许苹,连斌,罗旭,等.透视我国医疗风险的特点、种类及成因[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13(1):7?9.

[3] 许苹,秦婷, 连斌, 等.试论医疗风险预警体系构建[J]. 现代预防医学, 2007,34(2): 392?394.

[4] 谢瑜,文进, 高晓凤, 等.国外航空风险管理方法及绩效的循证评价[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6, 6(2):131?137.

[5] 曹东萍,许樟荣,牛恩喜,等.军队医院门诊医疗风险因素评估及干预对策的研究[J]. 中国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04,2(2):4?5.

[6] 黄海.新时期军队医院经营管理风险与应对策略[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7):505?506.

[7] 许苹,杨兴辰,樊震林,等.医疗风险管理预警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5):313?316.

[8] 许苹,孔令曼,秦婷,等.建立医疗风险预警机制的若干构想[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13(1):9?11.

[9] 张仲明.加强医疗风险管理 确保医疗质量[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566.

[10] 许苹,陈勇,樊震林,等.医疗风险管理预控体系的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5): 316?318.

[11] 王淳德,郑思炳,王渠江.医疗风险管理浅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26(7):405.

军事医学论文范文5

英文名称:Bulletin of the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主管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5501

国内刊号:11-1060/R

邮发代号:82-75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6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军事医学论文范文6

1

 

军训时间

 

20xx年军训时间共19天。

 

6月26日~7月9日——军事技能训练;

 

7月10日~7月14日——军事理论学习。

 

其中,6月26日上午出发前往军训基地(补训军事技能的学生,考试结束后再由武装部统一组织前往基地),下午在基地召开军训动员大会。7月9日上午军事技能训练结业典礼,结束后返校。7月10日至13日上军事理论课,7月14日上午9:00-11:00军事理论课考试。

 

2

 

军训地点

 

军事技能训练在北京市学生军训基地(怀柔雁栖工业开发区东二路),军事理论学习在校内(具体教室安排另行通知)。

 

3

 

军训人员

 

1、20xx年新入职干部、教师;

 

2、需要补训的干部、教师。

 

2、20xx级本科生(体育特长生免训,港澳台学生及留学生不参加军训)。

 

3、需要补训的20xx、20xx级本科生。(请学生自行到教务系统查看军训学分,若无学分的,都需要补训)

 

4

 

注意事项

 

1、军训是本科生必修课,原则上不准请假。学生因特殊情况确需请假的,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辅导员签字同意、院系审核后报武装部、武装部报军训领导小组审批。

 

2、20xx级军训学生在军训前统一组织体检(体检时间及具体安排由校医院另行通知),学生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军事技能训练或者减免军事技能训练科目的,由校医院统一出具证明。其他医院的证明无效。

 

5

 

体检安排

 

一、时间

 

5月15日(周一)、16日(周二)中午12:00—13:20

 

二、地点

 

西校区7号楼校医院

 

二、体检院系安排

 

5月15日(周一):英语学院、俄语学院、日语系、法语系、欧语学院、西葡语系、中文学院、新闻学院。

 

5月16日(周二):国际商学院、德语系、阿语系、亚非学院、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计算机系

 

三、注意事项

 

1、因病不能参加20xx年军训的同学,请于5月15日—5月19日(上午8:00-11:00,下午2:00-4:30)持所患疾病确诊医院的《诊断证明书》到校医院316(院长办公室)办理免训手续。请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办理,过期不候。

 

军事医学论文范文7

摘要:苏区所创建的医疗卫生事业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它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为当下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为此对苏区医疗卫生工作的研究,近些年愈加受到重视。笔者就近10年来苏区医疗卫生工作的研究情况,从研究的主要问题及观点和未来的研究趋势及建议做以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苏区医疗卫生工作;近10年;研究综述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当下的医疗现状,党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所创建的延续至今的医疗卫生事业的雏形--苏区医疗卫生事业模式受到学界和社会的瞩目,研究的问题愈来愈深入,研究的角度越来越广泛,研究的成果越来越多。根据文章撰写的需要,笔者对近10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初步统计,其中研究性论文近80篇,专著10余部,且其他方面关于苏区时期的研究性资料或多或少几乎都涉及到了医疗卫生问题。通过对这些研究性资料的分析和整理,笔者主要从研究的主要问题及观点和未来的研究趋势及建议两大方面做以总结和归纳。

1研究的主要问题及观点

1.1关于苏区疾病爆发的原因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然而疫病频繁爆发,严重影响军民的健康和根据地的建设。关于疾病爆发的原因,田刚 等学者指出主要有3点:①是卫生观念和习惯的原因:长期流行于农村地区的不良卫生观念和习惯为疾病的肆虐提供了温床,比如饮食不卫生,人畜混居,封建迷信盛行,有病不吃药,求神问卜等。②是战争的原因:战争频繁爆发,尸体横行,不能及时处理,再加上军队有时恶意制造瘟疫等。③是自然自理环境的因素:中共领导的苏区多处于亚热带,潮湿高温,容易滋生痢疾、疟疾、伤寒以及天花、血吸虫、疥疮等传染性疾病。

1.2关于疾病防治的措施 疫病不仅严重影响军民健康,也削减了红军的战斗力,因此疫病的防治刻不容缓。苏维埃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主要包括6个方面。

1.2.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申报、隔离、预防接种和定期检查等 据陈松有的论文《20世纪30年代苏区的疫病流行及其防治》 一文介绍, 1932年~1934年在整个苏区颁布了有关涉及卫生防疫方面的法规、条例共十余部。这些卫生防疫的训令、条例和法规为各级苏维埃和人民群众以及红军的卫生防疫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苏区疫病防治的有效开展和最终取得胜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戴莉萍等谈到,通过这些法规条例,我们发现党和苏维埃政府以一种积极进取的姿态,实现着苏区军民从"避疫"到"防疫"的转变,主张通过国家和社会的力量主动去改造环境,防治疫病的发生和蔓延,卫生工作"要天天做,月月做,年年做,家家做,村村做,乡乡做" 。

1.2.2建立各级医疗卫生防疫机构 关于中央苏区的医疗卫生领导机构和行政管理,顾鑫伟 等学者认为分别设置军队和地方两个系统。关于军队建制,中央苏区的红军部队在1931年春以前未设立单独的医疗卫生机构,1931年中共中央给江西中央苏区派来了医务工作者后便成立了以贺诚任处长的军委总军医处,专门负责领导和管理红军的医疗卫生工作。到1932年10月,中央军委将红军总军医处改为红军总卫生部,军团和师一级也设立了卫生部,团设卫生队,连设卫生员,此时部队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基本建立起来。关于地方建制,1931年11月苏维埃中央政府成立后,在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地方苏维埃政府的暂行组织条例》中规定省、县、区苏维埃政府都要成立卫生领导机构。直到1933年3月苏区建立了从城市到乡村、从地方到中央、从机关到部队的各级卫生防疫委员会。

1.2.3加强苏区卫生宣传工作 苏区疫病的流行与人们的封建迷信思想有很大的联系,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疫病必须对军民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李霞 等对苏区卫生宣传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概括出当时宣传形式包括报刊宣传、墙报宣传、标语宣传和文艺宣传四大方面。苏维埃政府特别重视墙报的作用,多次指示"各机关报纸及墙报须尽量登载卫生材料"。墙报和标语符合苏区群众文化水平,且具有时效性,代价小,对苏区医疗卫生事业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彭家璋谈到,为了在苏区广泛普及卫生防疫知识,除了组织宣传队、举办短训班等形式对群众进行疾病预防教育外,列宁师范、列宁小学以及其他教育机关都增设了卫生教育课,把卫生宣传和文化教育结合起来, 这是苏区卫生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步骤。 苏区卫生文艺宣传包括歌谣、戏剧、舞蹈、小品等各种艺术性形式。苏区卫生宣传工作,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宣传广泛,内容实用,真正惠及苏区军民的健康。

1.2.4定期开展群众性的卫生防疫运动 卫生防疫事关人民的健康,关于苏区卫生防疫运动的理论和实践,学界的共识是,党在宣传教育的同时,放手发动群众,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定期开展群众性的卫生防疫运动,促使苏区每个人都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卫生防疫运动中。从1932年3月~1934年3月底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运动,并于1934年3月中央防疫委员会成立后,正式提出将卫生运防疫动作为群众性的运动之一。苏区曾创办了红色四大报刊《红色中华》、《红星报》、《青年实话》和《斗争》,均用大量的篇幅来介绍疾病预防知识,实时报导卫生运动情况,从而指导群众开展卫生运动。

1.2.5重视医护人才的培养 当时中央苏区的医护人员数量极其有限,根本不能满足疾病和伤残问题的救助需求,培养一支具有足够数量,能肩负救助任务的医疗卫生队伍是中央苏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巩固苏维埃政权的当务之急。李媛等学者普遍指出,苏区坚持自主培养与争取团结旧医疗技术人员相结合的原则,以解决苏区医务人员的短缺,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中央苏区党和苏维埃政府对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因为医生的来源复杂,思想政治层次不一,把"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技术优良的红色医生"作为学校办学的基本方针,重视学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只要思想政治课未达到要求就无法顺利毕业;注重教学方式方法,通过搭建经验交流和学术研究的平台以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的技术水平。1932年2月第一所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在于都正式开建立,由此中国共产党结束了没有自己军医学校的历史,这为培养一支具有高度革命精神的医学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

1.2.6初步建立起现代性的疫病防控机制 关于现代性的疫病防控机制,学者普遍认为起源于苏区时期建立的"预防为主"的理念。苏区党中央和政府在防疫治病的实践中初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三步防控机制:即接种预防疫情报告患者隔离。这种疾病防御机制不仅大大地改善了军民的生活环境,增强了体质,更重要地是改变了军民的健康理念。陈松有在谈到医院的建设时说,近代医院制度在中央苏区的引入和确立,改变了一医多能、坐堂就诊的习俗,以家庭为空间的诊疗程序和护理手段的惯常选择被否定,改变了苏区民众传统的医疗空间。1953年在第三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正式制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卫生工作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四大方针。

1.3关于中西医结合思想的提出及意义 面对军队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苏区缺医少药的状况十分严重,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张弛 谈到,苏区政府为改善根据地的药械需求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三:①将"占领城市注意收集机器药品"作为军纪来执行;②通过各种途径从白区购买;③利用当地条件,配制各种中草药。赣南闽西多为山区,是天然中草药宝库,医务人员因地制宜,依靠当地居民传授的单方采集草药治病。1931年,中央苏区创办了卫生材厂,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不断增多。田刚等学者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中西医结合的实际意义:①直接推动了党和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②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医学发展道路;③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处理传统医学问题提供了经验。

1.4关于疫病防治的经验教训及其意义 关于疫病防治的经验教训及其意义,一直是学界和社会界讨论最多也最具现实意义的议题之一。陈松有对苏区群众卫生运动成功的原因和经验进行分析,主要有三点:①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②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与积极参与。③苏区基层对疫病防治措施的认真落实。田刚等学者对于卫生防疫运动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指出"以人为本"的多层卫生防疫机构的建立,切实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为"预防为主,全员参与,服务健康"的卫生工作方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给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施以重要的影响。

2关于苏区医疗卫生研究的展望

苏区的医疗卫生事业,虽然得到了学界和社会的关注,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还有些领域基本未涉猎或谈及甚少,笔者以为主要有4个方面。

2.1关于苏区医疗卫生事业中的文化因素 学者们对苏区卫生工作的研究重心大都是在物质层面,对精神层面的文化建设研究甚少,固然与当时的医疗救护为战争的目的有关。但指出,除了要改善供给外,"应该丰富和活跃部队的文化生活,把部队搞得生龙活虎,朝气蓬勃"。肖华等根据指示,在全军青年战士中开展了"四不、五要、三努力"的比赛活动,特别强调"不抽烟,不喝酒","要讲究卫生,要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尤其是文体活动,……成为红军中青年团政治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以文化生活搭台的预防卫生文化,不仅克服了医疗资源缺乏的实际困难,强健了红军指战员的体魄,而且着实提高了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苏区卫生工作的成功脱离不开当时的文化建设,当今社会更是如此,凸显精神生活的重要性。

2.2关于苏区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医患关系 苏区政府对医生的思想要求极其严格,任何一个医务工作者都必须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养。尤其中央苏区的医务工作者体现了一种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忠诚事业,乐于奉献,不怕牺牲,最终为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发挥不可磨灭的作用。苏区时期轻松的医患关系或许可以为当今紧张的医患关系带来一些思考和借鉴,值得进一步研究。

2.3关于苏区时期妇女儿童的疫病防治 苏区时期,妇女儿童在疫病防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关于此期妇女儿童疫病防治的专题性研究,笔者没有看到。关于妇女儿童疫病防治的措施,及其在疫病防治过程中的作用与贡献等涉及较少,有非常大的研究空间。

2.4关于疫苗接种的问题 接种疫苗是现代社会预防疾病流行的重要手段,当今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关于苏区时期疫苗的研制和应用及相应的规章制度的文献可查阅到,比如罗惠兰提及的中央政府内务部颁布的《防疫简则》,其中规定:为预防天花,各地在春季期间"无论男女,1~20岁,在可能的范围内,都应种牛痘1次/年";在最易发生霍乱和瘟疫的夏秋季节,尽可能的注射防疫血清。 而在近10年的研究性文献中,关于当时疫苗接种的研究甚少,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一个部分,值得进行专题性研究。

"以史为鉴",苏区时期创建的医疗卫生事业的成功做法,某些方面让今人自愧不如,它所积累的经验教训确实值得当下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田刚.20世纪30年代苏区群众卫生防疫运动[J].中华医史杂志,2008,(4).

[2]陈松友,刘辉.20世纪30年代苏区的疫病流行及其防治[J].甘肃社会科学,2010,(1):223-226.

[3]戴莉萍,李明.冲突与合作--中央苏区医学变革与医社关系之变奏[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2,(5):693-695.

[4]顾鑫伟,刘善玖.试论中央苏区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建立与完善[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5):807-808.

[5]李霞,朱红英.刍议中央苏区卫生宣传工作的形式及特点[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5):671-673.

[6]彭家璋.中央苏区时期卫生防疫宣传工作[J].兰台世界,2007,(11):64-65.

[7]李媛.中央苏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途径探析[J].党史文苑,2011,(2):18-20.

[8]张弛.论中央苏区医疗卫生事业之建设及其经验[J].传承 (学术理论版),2010,(8):14-15.

军事医学论文范文8

1932年春,闽西苏区扩大红军,涂通今报名参军,成了福建军区后方医院的一名看护。

入院第二天,院长罗化成想摸摸大伙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出了道考题让大家解答:“为什么要当看护”?涂通今想起医院门口贴着的那副对联,上联是“为救治前方归来的英勇将士”,下联为“为培养无产阶级的医务人才”,这不正合题意?于是,他一字未易地将此联写在了答卷上,没想到竟成了头名“状元”。原来,他所引用的这副对联,是罗化成院长根据和来院调查研究后所作的指示精神写成的,言简意赅,切中要害,成了红军医院的办院方针和看护学员的奋斗目标。

这次考试之后,医院将30名看护编为3个班,一边工作,一边进行8个月的专业培训。结果,无论专业理论和临床技术课,涂通今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当年10月,涂通今由医院选派,成了江西兴国县境内的茶岭红军卫生学校的第二期学员。入学半年后,他加入了共青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7月,第二期学员毕业,涂通今被分配到红三师第八团卫生队任军医,后任红九军团卫生所所长、中央教导师医务主任等职。在此期间,他经历了第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严峻考验。

红军到达陕北之后,涂通今曾在陕甘宁边区3所医院担任过医务科长。任职期间,他看到从外国来的国际友人和由沦陷区来的专业人才文化水平和业务技能都比自己高,觉得自己落后了,就向上级领导说:“大老粗不是红军的光荣!雪山草地过得去,文化山怎就过不去?我要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工农干部知识化’的号召。”于是,他于1938年底成了八路军卫生学校“特训班”第一期的一名学员。

1940年的一天下午,专门给卫生学校师生做了一场报告。他说:“你们这个卫生学校在党的领导下,并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援,从江西中央苏区的‘卫生小学’,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锻炼,现在已经成长为‘卫生中学’了。只要好好为群众服务,将来是会发展成为‘卫生大学’的。”

就在讲话后的同年9月,这所学校正式改名为中国医科大学。涂通今是这所学校第二期和第十五期学员。

当第十四期学员即将毕业时,派人送来了“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题词,引起全校师生热烈响应。从此,这一题词成了我国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奋斗方向。

涂通今在中国医科大学深造了4 年。这次学习内容与在红军卫校时有很大区别。前次是实用性教育,这次则是系统性的医学教育,包括一般性的文化基础和临床医学等20多门课程。每门功课的重点都成了他的难点,尤其是医学预科的数、理、化和生物课程。因为他没有读过中学,学起来特别吃力。他几乎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攻下了一个个难关。

1942年,涂通今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延安国际和平医院当了3年主治医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后又长期从事卫生工作实践。这为他出国深造打下了扎实的医学基础。

桂冠之奇:新长征路上,他获得了“红军博士”和“开国将军”双重称号

1951年8月,涂通今任中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兼南昌华中医学院院长。

不久,党中央决定派200人去苏联留学,其中,钱信忠、涂通今、潘世征都是红军干部。出国集训期间,钱信忠被推举为留苏生党总支书记,涂通今为党总支委员,潘世征为30名医学生的党支部书记。

由华中医学院院长到留苏学生,这是涂通今人生之路上的又一跨越。

按照国家的分配,涂通今的主攻目标是神经外科。这门学科正是苏联的一大强项,它源自神经外科权威布尔登科。

涂通今来到布尔登科神经外科研究所的第三天便上了手术台,成了研究所所长叶果洛夫教授做脑垂体腺瘤切除术的第二助手。此后,他在接二连三的颅中窝和颅后窝的手术中由第二助手升为第一助手。由于他的外科手术基本功好,操作细致,缝合平整,很快成了研究所引人注目的一名中国留学生。第三学年上半学期,他通过了包括俄文在内的全部考试,全部功课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这就为下一步开展神经外科基础理论研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选择论文题目时,他的导师建议他做“小脑脑电图探索”方面的问题。涂通今认为,这仅是一个尚未用于临床的探索性问题,而祖国和人民交给他的任务是学习苏联先进的神经外科经验,以便归国后学以致用。他的想法得到了所长叶果洛夫的支持和帮助,于是改成了“三叉神经节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的研究。所长对他说:“这个题目涉及颅中窝、颅后窝及脑底中线的许多重要功能结构,涉及手术方法也多,是神经外科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课题。通过完成这个功课,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很好的神经外科医师。”此后,该所遇有三叉神经及有关肿瘤病人皆归涂通今接受。手术中,他既当助手,也为主刀。这些临床实践,为他的毕业论文增加了感性认识。

通过一番理论上的升华,他于1954年发表的两篇论文《三叉神经节肿瘤的诊断》和《关于三叉神经节的血管分布》,再次引起了同行们的注意。他制作的“三叉神经节的血管分布标本”,一直陈列在布尔登科研究所的解剖研究室里。

1955年7月,涂通今的毕业论文获得了苏联医学科学委员会的一致通过,并顺利获得神经外科医学副博士学位。与此同时,钱信忠和攻克普通外科的潘世征也获得了副博士学位。当苏联人民得知这3位副博士是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中国工农红军老战士时,无不为之赞叹。媒体评论说:“钱信忠、涂通今、潘世征走上博士之路,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在向科学文化进军中经历了又一个二万五千里的新长征。”

3位红军老战士戴上“红军博士”桂冠后,立即按照总参谋长粟裕的命令穿上军装,到列宁格勒军事医学科学院进修学习半年,于1956年3月学成回国。

以上3位“红军博士”,在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期间均被授予少将军衔。

贡献之奇:既是桃李满天下的导师,又是中华神经外科的一代宗师

涂通今从苏联回国之后,被分配到位于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任副校长,分管教学和科研工作,1964年升任校长。前后算来,他在四医大从教20个寒暑,为我军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优秀医务人才。当他80寿辰时,人们十分荣幸地看到了他那弟子队伍中的一群英杰:总后卫生部部长陆增琪中将,全军四个军医大学的校长,以及六大军区的卫生部部长等。因此,人们称赞他是“桃李布三军”的导师。

根据总后勤部常委的指示精神,涂通今出任四医大领导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在其附属医院组建我军第一个神经外科,使之成为全军神经外科的训练中心。

神经外科,用大众语言来表述,就是在头颅上做手术的学科。这是世界上新兴的一门学科。在我国,解放前只有少数专家做了些开拓性的工作。就我军而言,则是一大空白。由于这一空白的存在,一些本可挽救的颅脑受损的伤员失去了生命,还有一些颅脑疾病患者因得不到医治而酿成了悲剧。对于这些爱莫能助的缺憾,涂通今体会得特别深刻。所以,他在留苏期间学习特别刻苦。如今让他亲手组建神经外科,开展这一学科的科学研究,他觉得,这正是报效祖国的极好时机。所以,他以极大热情和主要精力投在这项事业上。

1956年8月,四医大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正式成立。涂通今当时42岁,正值年富力强。赶趁大好年华,他加大了自己的工作量。全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已忙得不可开交,他还要腾出大量精力投入到神经外科的建设上:每周一次的大查房他必参加;每周一台疑难手术他必主刀;助手主刀的所有手术单,他必审查;每一位手术患者的体征情况,他必亲自复核;每一例手术报告他必过目;每一个疑难问题让大伙讨论后由他拿定主意……

潜心加苦心在创新精神主宰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所做的我国第一例“小脑桥脑角胆脂瘤手术”首战成功,继而又采取小脑幕上入路切除晚期听神经瘤获得成功,所采用的具体方法亦属国内首创。

由于涂通今领导的医务人员大胆创新,使颅脑外科的接诊检查和手术准备时间从开始的2小时逐步缩短为40分钟。至“”前夕,重型颅脑外伤死亡率已由50%下降到18.8%,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医大神经外科不仅是医治有关疾病的场所,还是培训神经外科医生的摇篮。创始之初,涂通今就在“边建科边办班”的口号中开办了第一期专科进修班。此后,又以培训或进修的形式,在10多年内接连不断地为全军以及地方医疗单位培养了百余名神经外科骨干和领导。他所翻译出版的苏联《神经外科手术学》,成了我国神经外科学习和借鉴的重要读本;他撰写的上百万字的《医学论文集》,成了医学界的不朽篇章。他还担纲主编,出版了《急症神经外科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军事医学卷》,并和段国升、曾广义编审出版了《实用神经外科学》。

曾经担任过肖华上将秘书的军中才子兼书法家李圭将军,为涂通今博士的辉煌业绩所感动,特地书赠《鹧鸪天》一首:“一部文集聚精华,毕生心血育奇葩。红军战士成博士,贫困农家出专家。通今古,创新法,神经外科映朝霞。卫生战线树旗帜,桃李满园遍地花。”

为表彰涂通今将军的卓越贡献,中华神经外科学会、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及奥地利比威大药厂组织了全国50余位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于1994年10月在张家界为涂通今举办了80寿辰庆贺会。主持会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神经外科学会主席、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王忠诚教授,称赞涂通今是中华神经外科的“开拓者”和“一代宗师”。中国人民神经外科学会还特地设立了“涂通今基金”,目前已有10篇优秀青年学术论文获首届“涂通今基金”奖。

风格之奇:漫漫征途中,他既是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又具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

涂通今的苦干实干精神,一直在老红军中传为美谈。战火纷飞中,他冒死救伤员,并在马灯下为伤员取弹片、洗伤口,被誉为“我们的好军医”。

在医科大学特训班学习期间,他一边刻苦学习,一边积极参加发起的大生产运动。他一天开荒1亩地,被评为医科大学大生产的“劳动模范”。

东北解放战争中,他这个松江军区卫生部部长,冒着严寒带领军民开展防治工作,并在战场救治中立下了丰功伟绩。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军区卫生部部长贺诚特地派涂通今去西柏坡,向汇报工作。在汇报中,涂通今只字未提自己,整体的工作却谈得有条有理。当他讲到我东北部队的卫生勤务已发展到能保障几十万大军的作战需要时,点头赞许。

涂通今的风格,除了老黄牛精神,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凡事爱动脑筋,具有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军婚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当延安出现“二五八团”(25岁、8年党龄或军龄、团级干部)的军婚政策之后,时任八路军第四后方医院医务科长的涂通今立刻意识到:我们的革命后代即将大量出世,医院应该培养一批助产师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他的建议立刻得到八路军卫生部长姬鹏飞、政委刘振球及副部长饶正锡和孙仪之的肯定和支持,并派他去延安地方医院学习。于是,涂通今成了八路军第四医院的第一个接生员。接着,他带出了一大批助产师,从容地解决了产科人员奇缺的问题。

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百万市民被压在废墟中,20多万尸首正在炎夏高温中发腐发臭,70多万伤者在死亡线上等待救援。大难临头,人民从东南西北各个方向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唐山。时任总后卫生部副部长的涂通今,和其他几位领导则在总后大院的一顶大帐篷里昼夜值班,及时听取总后直属机关以及各大军区医疗队的汇报,迅速解决救援药品、器材运输和调度,研究伤员抢救、疏散和灾区卫生防疫等重大问题。

这次地震中出现了数万名截瘫伤者。对于这类伤员,过去大都采取保守治疗,等待其自然恢复、死亡或终身残疾。涂通今是神经外科专家,他决心改变以往的做法。因此,大震的第二天,他就赶到总医院,了解第一批收容伤员的情况,并和这里的专家们研究了挤压伤员的治疗问题。随后,召集了总后所属的18支医疗队负责人会议。会上,他向医务界发出了号召:以勇敢创新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对截瘫伤者由被动治疗变为积极治疗,争取最大限度地取得理想效果。

随着截瘫伤员日益增多,北京地区的医院难以容纳,许多伤员必须转到全国各地长期治疗。采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和如何运输,才符合积极治疗和减少伤痛的要求?涂通今集中了群众的智慧,主张用硬板担架或门板运输,并要求中途不换器具、上下火车一律从车窗出入等办法,以免在转运途中再度损伤脊髓,尽可能地保留伤员那点生理功能。

为将这些具体细节落到实处,涂通今还亲自到车站检查督促。炎炎烈日下,转运伤员的官兵们感动地说:“请涂副部长放心,我们一定按照您的要求,把伤员安全地送达指定地点!”

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而唐山地震后却无大疫,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涂通今的建言起了很大作用。

由于天气炎热,废墟中的尸体迅速发臭,引起救灾官兵恶心、难受。如何解决“尸臭”问题,涂通今同军事医学科学院有关专家一起研究后,将一批带炭末过滤器的“防毒”口罩送到了灾区,试用结果,有效防臭只有30分钟。他们又经一番研究,生产出了可以置换炭末的防臭口罩,有效地解决了防臭问题。

灾区臭气弥漫之后,蚊蝇密度突然增加,眼看就有传染病暴发流行之势。涂通今对总后勤部副部长贺诚说:“仅靠喷雾器消毒,来不及啦!我们医科院搞出的马拉60,安上超微容量喷雾器,用飞机喷洒,可以大面积杀虫消毒,现在在山东试用,效果很好,对人体没有危害。”贺诚部长说:“好办法,看看去!”两人连忙来到军事医学科学院,找到时任院长桂绍忠,3人意见一拍即合。

此后,涂通今、桂绍忠驱车前往人民大会堂,向设在这里的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献其良策。党中央当即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并下令立即从山东调回那架飞机和所用农药赴唐山救灾,由医科院负责技术指导。

3天后,唐山上空出现了飞机喷药,地面的蚊蝇密度迅速下降。加上其他的防疫措施,大震后的唐山地区不仅没有大疫流行,还使传染病的发病率比往年有所降低。

婚缘之奇:战火中奏出的一支“红色浪漫曲”

事业有成的男人,身后必然立着一位杰出的女人。涂通今身后的女人就是她的老伴王黎。

他们相识在中国医科大学校园里。1939年,涂通今为医大“特训班”学员,王黎为该校调剂九期学员。两个班同属一个大队党支部。涂通今是党支部组织委员,王黎是调剂九期的党小组长,两人经常在一块开会,接触机会比较多。王黎长得漂亮,心直口快,思想进步,学习又好,很快引起了涂通今的爱慕。他不好意思直言,一有机会就找她来“汇报”。党小组里的情况谈完了,他就让她汇报家庭情况以及投奔延安的过程。

王黎1920年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市一个贫民家庭。1938年夏,她就读的南阳女中遭日军飞机轰炸,引起了她对日本鬼子的憎恨。此后,她在父亲护送下徒步来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接着,上延安,成了抗大五大队学员。再后来进入八路军卫生学校学习。

王黎的频繁汇报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同屋的几个女同学对王黎说:“哪来那么多‘汇报’呀?快给大家汇报汇报,什么时候喝喜酒?”

果然,他俩“汇报”到一起了。1941年春,王黎由调剂九期毕业,被分配到延安刘万家沟留守兵团野战医院药房任司药。同年5月1日,他们在医院药房的窑洞里结了婚。

1942年春,涂通今医大毕业,被分配到延安国际和平医院任外科主治医生。这时,王黎生下一个男孩,取名涂柳果。

抗战胜利之后,涂通今赴东北任第四野战军松江军区卫生部部长。暂留延安的王黎为早日赶往东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为了追寻自己的夫君,每天步行30里,去中央组织部打听有无去东北的机会。一个月后,延安炮兵学校官兵要去东北,王黎要求跟随前行,得到允准。

从延安到松江,一路行程6个月,跋山涉水不说,还要躲避敌人的侵扰。这里头的艰难困苦,非简要文字所能表达。

当她在松江见到涂通今时,早已精疲力竭,但所幸儿子柳果未受任何损伤。儿子亲昵地叫着爸爸,并代妈妈献上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一本画满人体各部位解剖图的笔记本。王黎说:“延安的几只鸡,还有你那件呢大衣,我都送人了,唯独这本子带来了。一路重重磨难,行李和包袱全丢了,唯独这本子没丢。”涂通今看到这个笔记本,眼睛为之一亮。他激动地说:“这是我延安8年的心血呀!知我者,夫人也!”

会面三天后,涂通今便上了前线。他既当领导,又当外科医生,总是不停地为伤员动手术。而王黎则被安排在松江军区卫生部药材科当科长。从辽沈战役到渡江南下,涂通今、王黎夫妇在异地奋战中立下了战功。

悠悠岁月,不管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涂通今潜心于事业和学业,抚养和照料4个孩子的任务几乎落在王黎一个人肩上。尤其是涂通今留苏4年间,王黎身为江西省卫生厅干部科科长,既要干好本职工作,又要独自挑起家庭生活重担,实为不易。为了不让丈夫分心,家里发生的任何不愉快的事情,她都不在信中提及。由于她的支持,涂通今顺利地攻下了博士学位。当他回到国内,看到孩子们都长高了一大节,便兴致勃勃地对孩子们说:“得好好谢谢你们的妈呀!”

军事医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绩效评价;评价维度;评价指标;评价方法

目前,地方医院经过多年的探索,绩效评价在理论和实践操作上均取得了一些成果,为军队医院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提供了有力的借鉴,正因为如此,军队医院经费支出绩效评价在有些方面借鉴色彩偏重,突出的研究成果不多,军地比较研究尤其有意义。

一、地方医院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一)关于评价维度的研究

地方医院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成果较多,但指标维度的设置差别明显。李万春对医院评价体系进行了理论方面的研究,包括医院评价的指标设置、指标权重设置、使用的综合评价方法,并从理论上对医院投入产出的社会效益指标、管理效率指标和经济收益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和界定;环绍江等应用投入与产出的思想,建立了投入、利用、产出三个综合指标体系,并采用专家打分法选取31项指标,对卫生事业财政支出综合效益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在维度的设置上,根据卫生专项经费的项目特点和使用方向,考虑到卫生产出的复杂性和难以测量性,设置了客观性和主观性评价指标,客观性评价指标分为共性指标和类别指标。共性指标主要从项目的过程、结果来考察项目的绩效情况。类别指标则根据财政补助卫生事业专项的分类,结合医疗卫生工作绩效,将专项资金的流向分为行政执法类、公共卫生类、基本建设类和医疗类四个分项目。主观性指标同客观性指标一样,也是从“目标-过程-结果-效益”这个架构来评价专项资金的效益、使用和项目完成情况,并根据评价主体的关注维度,分为分项评价和总体评价两个分项目。为科学、准确、客观评价医院,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卫生部印发了《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评价指南主要从医院管理、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医院安全、医院服务、医院绩效几个方面就维度对医院管理进行了规范,基本上也遵循了从过程到结果的结构,为地方医院绩效评价从理论到实践指明了方向。

(二)关于评价指标的研究

评价维度决定评价指标,评价维度设置角度不同,指标设置也会有差异。环绍江等在投入、利用、产出三个综合指标体系研究中,根据卫生专项的项目特点和使用方向,设置有共性指标和类别指标。共性指标主要从项目的过程、结果来考察项目的绩效情况。八个子指标分别是:项目进度、项目进度效率、支出实现率、项目目标实现率、项目目标实现效率、完成时效偏差率、专款专用比例和技术记录完整率。类别指标则根据财政补助卫生事业专项的分类,结合医疗卫生工作绩效,将专项资金的流向分为行政执法类、公共卫生类、基本建设类和医疗类共四个分项目。其中公共卫生类项目包括公共卫生服务效率、项目任务完成率、工作要点符合率和服务对象综合满意度四个指标;医疗类项目从考评目的与医疗专项资金的用途来看,专项资金考核的重点在项目绩效的考评上,因此,从效率和质量两个方面出发,选取了医疗服务效率和服务对象综合满意度两个指标;《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医院绩效则关注的是社会效益、工作效率和经济运行状态三个方面,工作效率指标有医院年门诊人次、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平均住院日、门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等,经济运行状态则有药品收入及占医疗总收入的百分比、医疗服务收入占业务收入的百分比及与上年度的比较、百元业务收入的业务支出、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从指标体系的内容可以看出,《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虽较关心社会效益,但对医院成本核算要求较多。

(三)关于评价方法的研究

在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七次招标课题中,薄淘等人对卫生专项经费支出绩效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文中运用文献复习法和专家访谈法初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结构,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卫生专项经费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形成了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卫生专项支出绩效考核的评价表、指标和评价操作程序。陈力等认为国外医院绩效评价研究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以医院为对象进行绩效评价;二是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工作能力评价;三是对员工的绩效作评价。鉴于卫生行政部门还没有统一的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因此,作者以医院为对象,从资源投入、业务水平和经营状况三个方面设置了38个指标,并采用TOPSIS综合加权法建立了评价模型。不过,《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 年版)》的评价方法相对简单、细致,基本上采取的都是专家评分法。卫生部2008年公布的《医院管理年活动评价办法和评价标准》就对评价分值1000进行了划分,其中,医疗管理部分700分,医疗服务与医德医风建设200分,财务管理100分。从操作性的角度来看,此方法比较理想。但从评价的公平性角度来看,存在着主观性过强的问题。

二、军队医院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一)关于评价指标维度研究

文志勇、方培元等在军队医院会计核算的基础上,从医院的盈利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医院管理水平三个维度提出了反映军队医院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财务指标体系,评价维度侧重于经济效益。郝莉则在设置经费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设置有保障情况指标、政策性指标和管理性指标,但维度之间的关系比较模糊。

(二)关于评价指标研究

郝莉在论文中设置的保障情况指标有军人医疗保障计划完成率、军地人均门诊医药支出比率、军地日均住院费支出比率、军地人均门诊医药支出增长比率、地方收入弥补军队医药支出比率;政策性指标则有人员经费支出比率、卫生经费支出比率、卫生经费增长速度等;管理性指标则有管理费用率、医疗设备更新率、预算完成率、净资产节余率等。从指标的内容看,分析较全面,收入类和支出类指标都有,但总的来说,指标比较偏重支出管理目标的实现,缺少满意度指标,而且,它研究的对象是军队医院经费绩效评价,比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范围要广。李黎明在对医院财务评价提出以下看法:明确医院所处的发展阶段,确定不同发展时期的财务战略和评价指标;认清现金流量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根据现金的不同特征进行评价;加强实物资产的过程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从整体上制定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

(三)关于评价制度研究

军队医院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是一项涉及范围广、内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还是评价结果的具体应用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制度规范。对军队医院经费管理进行绩效评价不仅仅是军队医院自身适应医疗改革的需要,更是军队内部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制度约束和手段。祁贵云等重点强调了军队医院经费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办法,指出我军现在军队医院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制度化建设尚处于分散和探索的阶段,但是随着军队医院绩效意识的增强,医院的管理部门和资金的使用单位已初步探索进行绩效评价工作,从而要求军队医院绩效管理的要求和规定分别在不同的制度中体现。

三、军队医院实施绩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系统性

现有的军队医院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普遍采用的是军队医院会计制度规定的成本效益分析法,指标设置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指标更多的是面向收益,设计的指标关注收入与利润等短期指标,忽略了资本质量、设备投资等长期效益;二是指标的设置没有结合军队医院的军事特点,将医院的收益更多理解为军队医院扩大对外有偿服务,争取预算外收入,不利于医院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更不利于军队医院职能的发挥;三是缺乏统一的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指标的设计通用性比较薄弱。目前进行的军队医院经费支出绩效工作,通常是单个医院为加强财务管理进行的有益尝试,指标确立缺乏权威性和统一性。

(二)绩效评价方法缺乏合理性

现阶段我军医院的绩效评价采用的方法比较单一和粗略,军队医院经费支出绩效评价中所用的绩效评价指标在选取时往往带有主观色彩,所选的指标基本上是来源于专家咨询法,且没有对其权重进行设置,导致所选指标具有片面性,难以做到评价的科学运用多种方法评价医院经费支出绩效的研究成果较少,不太注重评价方法与统计知识的结合,因此,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均难以保证。

(三)绩效评价的制度法规不健全

从地方医院绩效评价工作的实践来看,有效的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制度法规,对推进绩效评价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绩效评价要取得实效,必须要加强法制建设,从而实现绩效评价的制度化、规范化。目前,我军对经费支出绩效评价虽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关于绩效评价工作的制度法规建设却近乎空白,还处于讨论、摸索阶段,这极大地影响了经费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整体成效。同时,从军队医院经费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流程来看,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制定,绩效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及协调开展,建立相应的报告制度和评价结果监督等方面,都亟待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法规才能有效开展。

(四)绩效评价的信息技术手段不完善

军队医院经费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需要有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收集、处理和反馈各种相关信息。目前,我军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来进行信息的收集,渠道还很单一。在经费管理方面,虽然统一了全军财务业务处理信息系统,但在进行经费支出绩效分析、辅助决策和全程控制等功能还很缺失,在数据库建设和信息的实时反馈方面等也存在着一定的障碍。造成现阶段军队医院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数据大部分来源于人工统计得到的指标,一方面导致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较低;另一方面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收集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从而导致军队医院经费支出绩效评价难以得出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地方医院由于信息化程度较高,可供选择的会计软件也较多,根据会计核算系统来建立绩效评价指标,则相对便利和准确。

(五)绩效评价结果缺乏利用

军队医院绩效评价不仅是为综合反映过去一段时间军队医院经费支出使用情况,更重要的是在分析保证或阻滞评价结果提高的因素,并查找原因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本单位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因此,如果不注重评价结果反馈,就无法使评价过程真正达到改善支出管理的目的。而这些恰恰是军队医院经费管理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郝莉.军队医院经费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军事经济学院,2004.

2、徐杨.天津财政加大投入“以奖代补”[DB/OL].天津网,2009-04-15.

3、牛广利,陆国发,董强.军队医院对外医疗有偿服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J].军队审计,2005(4).

军事医学论文范文10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b)-107-02

近年来,随着我军编制体制的调整,军队医院军护编制明显减少,一个护理单元在编护士只有2~3人,部分医院的一些护理单元仅有1人,甚至全为聘用制护士。然而,由于平时医疗保障以及军事斗争卫勤准备训练等任务繁重,使得现有编制与实际任务之间的矛盾突出[1],聘用地方护士成为军队医院的必然选择。

1 军队医院聘用制护士现状

1.1 医院环境艰苦,聘用制护士队伍不稳定

军队医院,尤其是中小型军队医院,大多地处中小城市或偏远山区,医院环境、设施相对较差,交通不够便利。有相当一部分聘用制护士凭着对军队医院的羡慕而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大医院优雅环境的吸引,她们便产生动摇,一旦找到更好、更合适的单位就立刻跳槽,“另谋高就”。

1.2 工资待遇偏低,主人翁意识不强

聘用制护士的工资是由用人医院自身担负的,而军队医院主要以收治军队伤病员为主,医疗收入不能彻底满足她们的高标准工资发放,加之与身边的在编军护相比,工资差距相对较大,因而聘护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缺乏主人翁精神[2]。许多聘用制护士把军队医院当成一个“跳板”,当取得执业资格并累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便以此为资本到其他工资待遇好的单位就职。

1.3 工作资历浅,业务水平不高

目前,军队医院聘用制护士多为毕业后不久、年龄在18~30岁(平均24岁)、临床护理工作时间在3年左右的新护士,她们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参差不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3],工作中主动为病人服务的意识淡薄、无整体护理的概念、操作不规范、无菌观念不强、护患沟通能力较差、法律意识淡薄,这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的提高[4],同时也是令科室护士长感到最为头痛的问题。

1.4受养老与职称困惑,人才流失严重

据有关文献报告[5],近3年,10所医院辞职的聘用制护士占现有聘用制护士的49.3%,辞职的主要原因是:待遇低、收入少、无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专业技术职称得不到解决。我们在与聘用制护士交谈中也了解到,她们最关心的是待遇问题,尤其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以及职称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后顾之忧不能解除,是导致聘用制护理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

2 对聘用制护士的管理措施

军内其他医院聘用制护士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我院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为了稳定护理队伍,我们采取了如下管理措施。

2.1 规范聘用程序,严把录用关

我院自1998年起招聘地方护士,由于当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招聘程序不规范,聘来的多为本院熟人、亲戚朋友、关系户等,其结果是录用者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为了提高聘护质量,护理部制定了《聘用制护士招聘规定》,规范了应聘程序,要求必须持有国家承认的中等专业以上学历证书,报名后通过招聘小组对仪表、气质、语言表达能力等面试合格后,再进行严格的专业理论、技能、相关法规考试和体检,合格者纳入招聘对象,由政治处政审,院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是否录用。

2.2 加强岗前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对录用后待上岗的护士进行1~2周的岗前培训[6],内容包括:①学习军队医院服务宗旨,树牢服务官兵思想;②学习各项规章制度、相关法律规章、医疗职业道德等;③介绍医院环境与布局、发展情况和特色专科;④护士礼仪、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⑤护理基础理论与15项操作技术的培训与考核;⑥军队保密守则、军人基本素质、医疗安全等教育。下科室后,安排工作作风严谨、业务素质高、经验丰富的老护士进行一对一的带教。三个月的试用期满后,依据考核成绩、科室群众评议、病人反馈等情况,确定是否合格,合乎标准的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2.3 强化传统教育,树立艰苦奋斗思想

在聘用制护士中,95%以上是独生子女,她们在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走向工作岗位,尤其是部队中小医院的环境相对较差,加上护理工作本身是照顾病人,对于这种习惯于“被别人伺候”,现在反过来要“伺候别人”的工作,她们显得极不适应。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设了传统教育课,由老护士讲我军光荣传统、本院艰苦奋斗创业史、模范护士事迹等,使她们学有榜样,干有目标。

2.4 加强继续教育,提高业务水平

科室护士长依据本科收治疾病特点,经常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相关专科护理知识、急救知识及技术操作、军事医学与战地救护基本知识等,并坚持护理业务查房。同时支持与鼓励低学历护士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高等自学考试或成人高等教育,不断提高她们的业务水平。护理部每月组织一次全院性新技术、新业务的学习,每半年进行一次“三基”和15项技术操作考核,并建立护士档案,将考核成绩、受奖立功、科研论文、出勤及差错事故等情况记录在案,与工资、年终评功评奖、合同续签挂钩。

2.5 提高福利待遇,解除后顾之忧

由于工资待遇偏低,不少有经验的聘用制护士辞职跳槽,造成大量人才流失。为此,经护理部积极呼吁,院领导批准,近年来多次为聘护增加了工资,并依据现实表现、专业技能考核成绩等增设浮动工资。自2006年为所有具备职业资格的聘用制护士购买了社会保险和失业保险等,解除了后顾之忧。此外,在住宿条件、福利发放、婚产假和法定节假日等方面,也做到了与军队在编护士相同。近2年来,我们还在聘用制护士中选拔部分优秀者转为非现役文职护士,这类人员工资待遇明显高于一般聘用制护士,这些举措都对保留人才、稳定队伍起到了有效作用。

通过管理措施的革新,我院聘用制护理队伍主人翁意识普遍增强,护理业务水平明显提高,跳槽辞职者大大减少,工作、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护理队伍稳定了,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庞青.建立和完善军队医院合同制护士管理机制的几点思考[J].西南军医,2006,8(6):86-87.

[2]王海霞,汪红.部队医院使用聘用护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海军医学杂志,2003,24(4):362-363.

[3]祁方遒.浅谈基层医院合同制护士的管理[J].基层医学论坛,2006,10(7):641-642.

[4]刘香弟.合同制护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2,12(3):56-57.

[5]张立新,吕宏迪. 医院聘用护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实用医药杂志,2002,19(9):715-716.

军事医学论文范文11

关键词:需求层次理论 军队医院 聘用人员 管理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军队医院不断精简整编,为了更好的保障军队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很多军队医院不得不面向当地招收一定量的合同制人员,我们常称其为聘用人员。随着各医院对社会人力资源需求的日益突出,聘用人员已经成为军队医院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一支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本文就为了完善军队医院聘用人员管理制度,根据需求层次理论的相关知识结合笔者的长期工作经验,探讨分析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军队医院聘用人员管理方式。

一、完善生活保障机制

对于聘用人员应该首先要为其创造条件,满足其基本生活保障,满足其生理需求。这主要是要求医院能建立和完善公平、合理的薪资制度以及住房保障制度等。比如,聘用人员应该与当地的总体工资水平相适应,并在人员的能力和工作性质基础上给予一定的补贴。由于体制不同,医、药、护、技等专业技术人才在最初选择就业医院时往往不考虑军队医院,来院后也常常没有归属感。所以在制定我院薪资标准前期,对我市三家同级别医院进行了薪资福利待遇调研,并在以此为标准的基础上增设浮动津贴,使军队聘用人员的薪酬、福利、补助等与地方医院保持一致或略高,做到同工同酬,没有区别对待的现象。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聘用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满足聘用人员的安全需求。聘用人员需要安全稳定以及对将来生活的安全保障。相关社会保障的完善可有效地解除患者对家庭、意外事件、疾病等情况的后顾之忧,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和信心投身于自身的工作中,从而可更大限度地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军队医院可以与地方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沟通协调,解决好聘用人员的各项社会保障问题。如参照当地事业单位的相关标准为聘用人员办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以及生育保险等,并按照相关标准为聘用人员足额缴纳住房公积金。

三、创造关爱和谐的集体氛围

创造关爱和谐的集体氛围是满足聘用人员的社交需求的重要形式。首先,医院应该积极组织医院内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的互相沟通,定期组织一些业余活动,活动形式可多样化,比如运动会、技能比武、专业比赛、艺术展等,让聘用人员与军队人员之间拉近拉近距离,让医院领导与聘用人员之间增进沟通,让同事之间增进友谊。

四、人性化管理

每个人都希望自身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军队医院的聘用人员更是如此。所以军队医院在对聘用人员的管理中,应该充分体现出对聘用人员的人格、能力、情感、权利等方面的尊重。这就需要军队医院在对聘用人员的管理中,应该统一对待,人性化进行管理。在任务分配时,不能因为聘用人员的聘用身份而区别对待,因根据相关人员的个人能力而进行分配。让聘用人员消除“合同工”、“临时工”的概念。

五、搭建成长平台

医院为聘用人员创造和搭建成长平台,聘用人员也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从而将个人能力发挥到极致。首先,医院应该在医院开展相关能力培训,让聘用人员有机会不断学习、提高,同时鼓励聘用人员不断深造、不断完善,让医院聘用人员与军队人员有同样的教育机会。同时也为聘用人员创造晋升的渠道,在医院选拔和任用人才时,不能因为选拔对象的聘用身份而受到限制,凡是能力突出、对医院作出一定贡献、品格端正的人才,无论是军队人员还是聘用人员都应该一道被视作选拔对象。

六、讨论

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也被人们称为“马洛斯理论”或“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洛斯所提出的一项行为科学理论。马洛斯认为人的需求可总的概括为身体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这五大类,这五大类需求按照层次由低到高排列。当下聘用人员成为军队医院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到吸纳、留住、开发、激励聘用人才更好地为医院作出贡献,是当下很多军队医院长期思考的问题。而大量研究指出,满足人的五大类基本层次需求,可实现聘用人员的合理管理,是聘用人员管理的中心环节。聘用人员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并非人们常说的招聘、培训、使用等几个方面的总和,而应该是着眼于人力资源建设的整体需求,应该将聘用人员管理与军队医院各方面工作联系起来。不仅需要将各要素之间联系起来,同时也应该将聘用人员管理与社会人力资源的大环境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张磊华,钱学江,明爱莲等.浅析军队医院聘用人员“四有”管理[J].医院管理杂志,2015(6):599-600

[2]邓华,杨昕,马斌等.边疆军队医院聘用人员纳入地方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思考[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12):1369-1371

军事医学论文范文12

【关键词】 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培训;管理

近几年来,由于受军队编制缩减和体制调整的影响,军队中护理人员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建立和实行文职人员制度,是我军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军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我院自2006年开始试行了非现役文职护理人员制度,使得地方医学院校毕业的护理人才走上了军队护理岗位,成为疗养院护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军队疗养院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由于疗养院的护理工作有着特殊性,只有具备全面素质的护士才能胜任。本文旨在探讨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的素质培养及其管理。

1非现役文职护士的特点

1.1政治思想方面非现役文职护士大多是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普遍存在着年龄小、社会阅历浅、个性活泼、乐观自信、善于表达、友好直率、兴趣广泛、能主动与人交往等特点,但缺少军人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思想波动起伏大,有的甚至还存在着临时观念。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她们不能很好地在短期内适应军队护理工作。

1.2业务素质方面非现役文职护士是面向社会招聘的大专以上的毕业生,均受过医学院校系统的理论培训,对新知识、新业务接受能力比较强。因此理论知识扎实,并且在理论和业务学习上也非常刻苦。但存在着临床经验缺乏,实践能力相对不足,技术操作不规范等实际问题,对部队疗养院的工作性质、服务对象、规定要求缺乏了解。

1.3组织纪律和军事素质方面非现役文职护士均为从地方医学院校毕业的护理人才,未接受过军校的军事化管理和系统的军事训练,对军队的条令条例缺乏应有的认识,组织纪律观念比较淡漠,工作作风不够严谨。

2非现役文职护士的素质培训

针对以上特点,我院在非现役护士上岗前先安排一个月时间的岗前培训,内容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军事训练、各种法规条令和规章制度等基本素质培训,以及基本护理操作技能、仪表仪容与沟通技巧等业务素质的培训。

2.1基本素质培训

2.1.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政治理论学习是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就是要提高非现役文职护士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了解军队的职责是保家卫国,服务人民,了解军队疗养院存在的价值,牢记军队护士“姓军为兵”的服务宗旨,使其增强“兵”的意识。军队护士要更好地为官兵服务,就必须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爱部队的思想[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服务质量放在首位。2.1.2学习军队的条令条例及组织军训非现役文职护士缺乏军人素质,上岗前进行三大步伐、体能等军事训练,掌握必要的内务条令和队列条令,学习军队及疗养院有关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的习惯,锻炼合格的身体素质,灌输军队优良传统,有助于她们了解军队的性质,适应军队的生活,懂得军队的组织、作风、规章、纪律。提高非现役护士服务理念及思想觉悟。发扬慎独精神,保障疗养的顺利实施。

2.2业务素质的培训

2.2.1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培训指定高年资的护士以集体授课的形式带教基础理论及基本技术操作,并分组训练,学习结束后进行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考核验收,未达标者暂不予上岗,继续培训。扎实的业务知识不但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更是避免医疗差错及医疗纠纷的有力保障。疗养院的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护理理论知识和常规的护理操作技能,还应掌握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知识。

2.2.2强化法制观念,规范护理行为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行为规范》和《疗养规章制度》,明确自己的权利及义务,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以保证疗养员安全,预防护理事故和护理差错的发生。根据疗养院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班工作职责与程序,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是疗养期间护理安全的重要保证。

2.2.3美学礼仪及沟通技巧培训聘请有关专家来院授课,从美学的角度规范新护士的职业礼仪和服务用语,学习与疗养员沟通的技巧,培养同感心[2]。要求新护士从行走姿势、站姿、坐姿、端盘、推车、接电话等基本功练起,在工作中使用文明语言,注重仪表,规范自身行为,并以竞赛的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2.2.4急救技术培训利用模拟人教学,使非现役文职护士熟悉常见急重症和心肺复苏的基本救治程序,达到准确而及时地配合医生完成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按实战要求严格考核,使每个人在急救中能够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2.3建立健全轮科培训制度非现役文职护士上岗后先实行各科室轮转,指定有经验的资深护士专人带教。通过临床带教、自学与实践结合,进一步强化和提高护理基础技术和疗养专科护理技能,逐步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护理实践能力,其中着重进行适合疗养工作的专业训练,缩短了掌握疗养规范操作的时间。

3讨论

通过系统的培训和轮科培养,多数非现役文职护士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不仅能独立完成各项基本护理操作,而且增强了责任感、使命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服务热情、工作主动性及主观能动性,较好地完成了角色的转变,逐步成为一线护理的主要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军队疗养院将不断健全和完善非现役文职护士的培训及管理,让更多更好的地方护理人才为军队疗养护理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杨秀丽.军队医院聘用护士管理现状与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2004,4(3):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