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商业物业工作总结

商业物业工作总结

时间:2023-01-08 01:05:49

商业物业工作总结

商业物业工作总结范文1

商物业服务中心客服个人总结

随着xx年的第一场雪的降临,预示着xx即将结束。xx年的钟声已经开始倒计时。此时此刻,拿起笔来对自己在xx年做一个总结,及来年的规划。自4月3号进公司至今已有8月有余。在公司的这些日子里,无论是在工作和生活上都感到十分愉快。

作为一名客服人员,在文化大厦物业客服工作中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做好客户服务工作,首先,要明白自己面临和要处理的问题是什么;其次,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态度去处理这些问题;然后,配合及时到位的服务和一颗对用户负责的热心去为客户服务。让客户在被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我们的工作价值。

进公司以来,我主要负责中商大厦的物管,水电等费用的收取,中商每月的收费率都达到90%以上,xx年中商收费预算已超额完成。同时协助文化大厦函件的收发,投诉处理等相关事宜。在完成上述工作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成长了不少。

1、工作中的磨砺塑造了我的性格,提升了自身的心理素质。对于我这个刚刚步入社会,工作经验不丰富的人而言,工作中不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和困难,但在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尤其是在经理、主管、的悉心教导下,让我遇到困难时勇于面对,敢于挑战,性格也进一步沉淀下来。在中商大厦费用的收取方面,曾遇到一些困难,比如中商是商住两用的楼盘,人员流动大,某些业户是住家晚上才在家,很难找到业主,在中商的安防,工程人员帮助我晚上收取相关费用,对此我十分感谢他们。

2、工作生活中体会到了细节的重要性。细节因其“小”,往往被人所轻视,甚至被忽视,也常常使人感到繁琐,无暇顾及。在保利的工作生活中,我深刻体会到细节疏忽不得,马虎不得;不论是拟就公文时的每一行文字,每一个标点,还是领导强调的服务做细化,卫生无死角等,都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只有深入细节,才能从中获得回报;细节产生效益,细节带来成功;

在来年的规划方面,在做好工作的同时,积极查阅了解物业各方面的书籍,报考有关物业方面的资格证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外面飘雪越来越大,瑞雪兆丰年,明年保利即将迎来更加辉煌的一年。

商业物业工作总结范文2

20xx商场保安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1】

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20xx年已经过去,在领导的带领下,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和社会经验,让我在工作中基本上能独立完成各项工作,首先感谢领导对我的指导和栽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刻苦学习;不畏困难;更好的工作来回报上级。20xx年在领导的带领下,围绕商场的总体目标,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内紧外松的工作方针,始终坚持群防群治和人防技防相结合的工作路线,积极做好商场的消防安全防范工作,维护商场的治安秩序,总结工作如下:

一 、工作的职责

疏导后院进出货物的车辆,保持后院消防通道的畅通等,登记工作:登记外来人员进入商场施工的检查;巡视工作:白天巡视商场内有无可疑人员;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消防设施是否被占用等;晚上巡视施工区域是否有消防器材,施工证件,施工安全隐患是否存在等等;

二、消防知识

九月份消防局举行了关于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四个能力演讲活动,我们去听了别的商场的演讲深受感动,在此之前我们还是三个能力三懂、三会 从那以后实行贯彻消防局的意见,从三个能力三懂、三会发展到四个能力,四懂,四会让我们又学到了好多,紧接着每天的出操、消防演习,从中又学了好多知识和问题,在一次消防局的领导来检查我们的工作,我们在商场消防演习了,演习分两组:一组是组织灭火另一组是组织疏散逃生,消防局的领导看了之后很赞同认可!

二、商场开业前的商场保安工作总结准备1、所有人员集合,统一检查各通道,各卷闸有无异常,能否正常开启。2、按规定时间开放员工通道,让员工进入。3、按开业时间打开所有通道门,并维持门前的商场保安工作总结秩序,避免刚开业人员集中,发生拥挤现象。4、密切注视进出人员,因开业人员较杂,容易发生意外事件。

三、业务素质培训等

现在居民生活素质的综合提高,人们购物的最高境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场的硬件已经趋向同质化,而软件方面比如人性的管理却是各有千秋,各自不同,随着保安员的进驻商场,带来的各种问题和现象也逐渐摆在了每个经营管理者的面前,商场保安的工作职责也渐渐地明朗起来。北京的中高档商场是日益增多,对商场保安的工作也越来越重视,而保安服务公司也明显发觉客户单位的要求越来越理性和规范,保安员的业务水平和技能再一次提上了日程,商场保安员的工作到底需要怎么开展,才能让客户单位满意,让保安公司放心,让北京社会大众对商场保安有个全新的认识?本文将就这方面略作引导,不敢妄言,希望同行批评指正,共同进步。

保安人员保安人员的条件1、上岗人员的商场保安工作总结条件:

(1)高中以上学历,身高1.78米以上,身体健康,品貌端正;

(2)30岁以下,个别岗位可适当放宽标准;

(3)有保安能力、知识丰富者;

(4)体格健壮、责任心强、能做到诚实的执行任务者;

一般商场的保洁工作归为商管管理,商管有人主要负责保洁队伍的日常工作编排。进行保洁员的卫生区域划分;岗位职能制定;考核标准制定;

例如:1)保洁员主要负责卖场主要通道,商场门前卫生,厕所卫生,消防通道卫生等,按工作量进行卫生区划分。

2)客流密集或敏感区域的卫生保

(4)当顾客的眼睛在搜寻时(顾客好象在找什么东西)第三天营业员工作规范为保证商场销售服务工作的连贯有序,避免工作出现遗漏或失误,特制定本工作规范,营业员应严格遵守本规范。一营业准备工作规范二交***规范三营业结束工作规范晚班营业员在营业结束前应做好如下工作

商场保安工作总结,行政部经理职责五、行政内勤干事岗位职责六、办公室内勤职责七、内勤岗位职责八、收发人员职责九、文书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十、档案员岗位职责第二节商场(超市)经营部职责规范一、经营部经理职责二、进货***职责三、物价***职责四、商品质检***职责五、条码员职

2017商场保安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2】

20xx年是经营结构大调整以后,购物中心在商场调整经营新的一年。一年来,在公司董事会和部门经理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心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创新破难,搞活经营,夺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上半年商品销售总量提高,年销售达到亿元;商场在消费者中的认知度、信誉度迅速提高,品牌效应得到更大辐射。

公司对各门店进行经营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后,我们部门在新的经营环境下呈现了新的变化也碰到了新的问题:

一是经营品种定位的调整。品种价格体系比原来调整40 %,人员的业务能力提高了 %,已经成为商场经营新的排头兵。

二是业态特色明显。以百货为主要业态,加大平价服装经营比重,品牌名牌荟萃。

三是管理难度加大。企业经营人员的调动和流失,经营成本相应增加,管理难度加大。

四是行业竞争加剧。

为进一面对新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竞争,为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公司下达的万元的商品销售指标,我们部门从调整商品结构到搞好营销促销,从加强内部核算到保证经营安全,动了不少脑筋,想了许多办法,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回顾20xx上半年年的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1、抓好营销促销,缩短市场磨合。商场从引进到商品适销到消费者认可有一个过程,为尽量缩短这个磨合期,我们在采购分析市场营销促销上做文章。在去年底我们部门的销售业绩的良好态势,我们部门乘势而上,抓住五一,推出一系列强有力的促销活动,聚集人气,扩大影响,促进销售,实现经营开门红。节日旺季过后,购物中心及时调整思路,把工作的重点从旺季保供应转移到淡季促销售上来。坚持有节借节,无节造节,特别是做好无节造节的文章。

针对商场客流晚上好于白天、双休日好于工作日、节日好于平时的特点,积极争取厂方支持,整合各类营销资源,统一策划营销方案,统分结合地把握好营销活动推出的时间、形式、规模和力度,放大营销资源的促销功能。同时,根据顾客把逛商场、购物作为一种休闲方式的特点,增加促销活动的娱乐性、参与性,努力使商业促销活动具有更多的文化含量。一年来,购物中心推出大小促销活动不少于次,做到了周周有活动,日日有优惠。购物中心开业一周年期间,公司统一策划推出六店同庆促销活动,规模大、范围广、促销资源丰富、优惠力度空前,形成销售高潮。五一长假几天,商品销售 多万元,创销售新高。

2、抓商品结构调整,适应市场消费需求。一年来,购物中心始终把商品结构调整,组织适销对路商品,提高商场坪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落实。节日旺季过后,各部门主动对前期工作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商品的销售业绩进行排队,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抓好商品结构的调整。一年来,购物中心各部门淘汰品牌 只,引进到位品牌 只。如女装部4月份引进某品牌平价内衣,一上柜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最高日销售超过 万元,五月份就成为同行业平价销售的销量冠军。

3,层层分解经营指标,调动各方积极性。根据公司下达的年度计划,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分析有利因素和薄弱环节,仔细进行测算,根据品牌和季节特性,将销售指标按月、按季层层落实到柜组、品牌,明确目标,落实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千斤担子共同分担。不少部门在与厂方签订合同时,针对商品特性,采用了保底销售的办法,以保证企业收益。

4、强化责任心,落实责任制。为确保企业消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商品质量安全,从制度管理入手,部门与柜组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商品质量责任书,明确责任人和责任范围,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此外,还积极了解商品在技术监督部门委托权威部门对商品的质量进行不定期的检测情况,为员工和消费者提供商品质量方面的咨询服务。

5、加强资金管理,节约费用支出。坚决贯彻执行公司资金管理制度,特别是在货款支付上强化了计划性,加大了调控力度,做到合理调配和使用好资金。厉行节约,职能部门加强对电话、空调,传真、复印以及营业用具、文具用品、广告宣传用品等的管理,及时将核算费用。合理安排班次,减少了员工的加班加点和费用支出。千方百计节能降耗,减少费用支出。

6、推进商品准入的完善性,完善合同管理。部门坚持做到引进商品由上一经部门及时审批,在同意引进并签订厂商合同后,商品才能上柜销售。严格履行商品准入制,上柜商品必须取得合法、有效证件。根据去年实行厂商合同管理的实践,今年对合同条款作了适当的修改,并要求各部门切实把合同签订工作落到实处。一年来,讨论商品引进 次 多个品牌。各部门签订商品购销合同 份。整理建立了客户档案。

7、进行商品零库存管理试点,探索新的管理方法。为适应经销模式的变化,节约管理成本,部门在公司指导下积极探索商品管理新方法,在学习他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制订了商品零库存管理办法,并在内部率先进行了商品零库存管理的试点,并取得一些经验,为逐步推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8、抓好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一是抓好员工的上岗培训。做到了不培训不上岗。二是抓好在岗员工的基础业务知识的培训。经常及时的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在培训考核的基础上,结合员工平时表现和业绩,积极向上一级部门推荐、培养公司可持续性人才,

商业物业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物流服务集成商;物流服务提供商;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7-0014-02

1 引言

两级物流服务供应链是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研究的新热点之一,其基本运作模式是物流服务提供商物流服务集成商物流服务需求方,其中物流服务提供商可以是从事仓储、运输的功能性物流企业,也可以是第三方物流公司,物流服务需求方通常是制造、零售企业。对于物流集成商来说,如何评价选择合适的物流提供商是重要的决策之一,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且评价指标体系大多沿用传统的第三方物流评价指标,如文献[2][3]。传统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评价主体是物流需求方,而两级物流服务供应链中的服务提供商评价主体是物流集成商,两类评价的主体不同,沿用传统第三方物流评价指标来评价两级物流服务供应链中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本文从两级物流服务供应链运作特点出发,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一个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 研究思路

两级物流服务供应链下,物流服务集成商选定物流服务提供商后,为其指派任务,物流服务提供商接受指派,为制造、零售企业提供物流服务,任务完成后,物流服务集成商还需对任务完成的质量进行评估。在这种运作模式下,仅仅在指派任务之前对提供商进行业务能力层面的评价,已不能满足集成商要求。应将物流服务提供商完成任务的质量也纳入到对其综合评价中去,才能更全面真实的反映提供商能力水平。尤其是在集成商和提供商建立长期合作的情况下,对提供商完成任务的质量进行持续性评价更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手段。

参考现有的相关研究,结合上述思路,本文将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事前评价指标和事后评价指标两大类。事前评价指物流服务集成商在选择合作伙伴(物流服务提供商)时,对其资质进行评价,着重考察物流服务提供商的业务能力和与其合作的风险。事后评价指物流服务提供商接受集成商的委派为客户提供相关物流服务,任务完成后,集成商对其整个服务过程及效果进行评价,并将结果与事前评价相结合形成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综合评价。

3 物流服务提供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1 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能力指标

3.1.1 硬实力指标

硬实力指标是可以反映物流服务提供商实际运作能力,是部分可以量化的指标。结合2005年实施的《物流企业分类和评估指标》,本文将硬实力指标归纳为企业规模及运营水平,财务资金状况和技术及人力资源水平。

(1)企业规模及运营水平可以从物流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如自有或租用仓库面积、自有或租用车辆数,网点(分支机构)数量,以及信息化实施程度、业务范围及管理质量这几个指标来考察。具体度量方法如下:自有或租用仓库面积、自有或租用车辆数、网点(分支机构)数量是可以直接获取的定量指标;信息化实施程度可以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获取,用百分率表示,也是实质上的定量指标;业务范围指物流服务提供商业务运营范围,包括国际范围、全国范围、跨省范围,省内范围四类,可以分别为四类业务范围赋值0.9,0.7,0.5,0.3;管理质量以企业是否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来计算,若已通过,该指标赋值1,否则赋值0。

(2)财务资金状况可以通过资产总额和资产负债率这两个指标来度量,这两个指标是定量指标。资产总额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的实力和规模。资产负债率是风险衡量指标,可以反映总资产的质量和负债偿还能力,影响企业的筹资能力,能够反映企业的运营水平。

(3)技术及人力资源水平可以从科技人员比例、技术和研发年投入经费值、员工接受培训的人均费用、员工接受培训的人均时间、员工拥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这几个细分指标来考察,其中前两个细分指标体现了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研发投入力度及技术潜力,后3个细分指标体现了物流服务提供商的人力资源现状及潜力。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①科技人员比例=科研人员总数/员工总数;

②技术和研发年投入经费值=物流服务提供商在研发和外购技术成果上当年投入经费;

③员工接受培训的人均费用=物流服务提供商年培训投入费用/员工总数;

④员工接受培训的人均时间=物流服务提供商年培训时间/员工总数;

⑤员工拥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比例=拥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员工数/员工总数。

3.1.2 软实力指标

软实力最初是用来研究国家实力的指标,后来被用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软实力可以用来衡量企业的当前发展状况、竞争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本文主要从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声誉、创新能力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来评价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软实力。

(1)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声誉。

良好的声誉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在两极物流供应链中,物流服务提供商有着良好的声誉意味着在遇到不确定的情况(如意外情况导致相关任务履行困难)时,会尽最大努力履行职责,这一点对物流服务集成商和客户而言都是重要的。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声誉主要体现对内声誉和对外声誉两个层面上,对内声誉指对员工信守承诺状况,对外声誉体现在信贷信用、履约信誉及在行业内声誉。该指标是定性指标,可以通过访问该企业员工和与其有商业关系的企业来获得对该指标的评价数据。

(2)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软实力的最重要指标,可以从创新投入、创新意愿、创新成果这三个角度来考察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创新能力,通过专家评审法获得指标的测评数据。

商业物业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 采购电子商务系统;计划准确率;集中采购;电子化采购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3. 063

[中图分类号] F71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3- 0117- 04

1 集团公司采购业务现状分析

集团型企业往往覆盖多个业务领域。业务的复杂性,决定了物资采购业务的复杂性。集团各层级单位的采购业务流程不一致、物料数据量大、专业性强、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都成为困扰企业经营发展的难题。集团型企业的采购业务现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采购费用不好控制、采购成本相对较高。其主要原因就是所属各分子公司之间沟通不畅,经常出现向不同供应商采购相同产品和向同一供应商采购不同产品,从而造成采购需求分散、采购成本会过高。

二是缺乏统一的物资编码标准。企业对同一个物资的命名、编码不统一,无法汇总需求形成全集团统一的物资编码信息库,无法聚合同类物资的采购需求,缺乏信息化的基础条件。

三是采购、供应双方都不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互相封锁,呈典型的非信息对称博弈状态,采购很容易发展成为一种盲目行为。企业面对多变的市场,尽管付出很大努力,但是和供应商仍然磨擦不断,优秀供应商逐渐流失,又难以发展新的合格供应商,供应商转换成本太高。

集团企业的采购业务呈集中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趋势,会对各级单位物资业务进行整合,构建一套新的物资采供模式,打造电子商务新渠道。集团型企业在通过信息化助推业务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企业需求,设计一套覆盖全面、深度应用的采购电子商务系统。

2 采购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设计

要解决集团型企业采购电子化的问题,必须通过体系化的方法满足采购、销售、财务核算、信息化应用等多项业务需求。需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采购管理体系。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深入仔细的研究了多种采购业务方法。最终形成了以下体系化的采购业务体系。如图1所示。

集团的采购部门,有相应的组织机构承担集团采购的具体工作。具体过程分为以下四个层面:

(1)集团采购决策层。集团采购决策主要由库存分析、成本分析、采购策略部分组成。集团采购决策的目的用于满足为集团领导层面下达采购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撑。库存分析可以展现出当前集团库存和下属子公司的库存信息量。成本分析可以通过同比、环比等方式反馈出当前供应商及采购的成本价格走势。采购策略可以提供给集团领导相应的策略方法。

(2)集中采购业务层。集中采购层面包含的内容是采购过程业务内容,包括供方评估、定点供方、供货协议、合同或订单、临时供方、询价或招标、收货检验、收货入库、采购估算、退货、换货、内部调拨、内部结算等采购业务。

(3)分子公司层。子公司采购计划主要是有生产计划产生的采购需求。通过公司的生产计划制定,产生了对应的采购计划,通过向集团层面申请采购,等待集团发配货物,进行收货检验、入库之后,进行财务结算。

(4)采购基础管理层。采购基础内容主要包含供方档案、供货信息、价格信息、市场信息部分组成。采购基础管理,主要是对于采购过程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核心内容是供应商信息,货物信息,价格信息,市场信息。这些信息被采购过程中多个业务环节所共用。

3 采购电子商务系统的实现设计

3.1 采购管理体制

集团公司对物资采购工作统一管理,实行“总部集中采购与所属企业集中采购相结合、分级负责的两级集中采购管理体制”。

总部集中采购:集团公司负责总部集中采购目录内物资的集中采购,对所属企业生产经I和基本建设所需大宗通用物资、重要设备及主要配件实施总部采购。

所属企业集中采购:所属企业负责总部集中采购目录以外物资的集中采购。

3.2 采购组织

建立集团采购中心,是集团公司总部直属部门,主要是集团公司物资采购归口部门,对集团公司物资采购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管理,是总部集中采购业务的实施主体。

采购中心下设综合业务部、各类别物资采购管理部、供应商及物流管理部。综合业务部主要负责采购计划、采购合同、招标管理工作,负责采购报表及价格分析等工作。各类别物资采购部负责各类物资的采购寻源工作。供应商及物流管理部负责供应商管理工作,负责物流管理和协调工作,负责物资采购后的评价工作。

3.3 集中采购运营模式

总部集中采购按三种模式运营。

(1)统谈统签统付模式。采购中心统一寻源,统一签订集团层面合同,统一结算的模式。

(2)统谈统签分付模式。采购中心统一寻源,集团公司、所属企业与供应商订立三方书面合同,由所属企业负责结算模式。

(3)统谈分签分付模式。采购中心统一寻源,统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或长期供货协议,所属企业分签合同并负责结算模式。

3.4 系统总体设计

商业物业工作总结范文5

关键词:制造型企业;降低采购成本;理念;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031-02

物资采购过程是企业整体价值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价值链理论是由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价值链理论认为,某一个价值链单元是否创造价值,关键看它是否提供了后续价值链单元的需要,是否降低了后续价值链单元的成本。因此,采购过程是否为企业降低了成本,不仅仅体现在价格方面,而且体现在质量的提升、消耗的降低、各种费用的节约,以及从管理上为企业提供降低成本的平台和机制。因此,降低采购成本应综合考虑采购物资的价格、费用、消耗等多方面因素,从供应链总成本的视角,运用战略采购的理念细致策划供应组织过程,建立采购成本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转变传统观念,树立降低供应链总成本的理念

1.从思想上,增强市场采购意识、平等合作意识和诚信经营意识。与供应商平等、诚信合作,通过采购份额倾斜、深度研发合作等联合降低物资成本和各项费用支出。

2.从时间上,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和长期收益,改变传统的追逐一次性获利的降低采购成本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物资采购及相关管理活动,为企业创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及长期的采购收益。

3.从管理上,树立总成本最低的战略采购管理理念,将关注点从单一的物资采购价格扩展到性价比、降本潜力和机制、减少运输、装卸环节、降低使用过程的消耗和损耗等,综合考虑,开阔思路,寻求降低供应链总成本。

二、改善供需关系,营建降低成本的供应环境

1.建立供应商商档案,实行供应商分类管理。经过供应商评价和采购物资分类,根据供应商的评价级别和所供物料的类别,将供应商合理定位,分为战略供应商、关键供应商、重要供应商和一般供应商四类。通过合作和管理,促进一般供应商的提升供应保障能力;通过扶持措施,巩固与重要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发展关键供应商数量,与关键物资供应商结成紧密型生产组织;选择与公司有共同发展愿景,价值观趋同的供应商,培育合作关系,与战略物资、关键物资供应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通过与不同类物资的供应商实施不同的合作策略,扎扎实实地密切供需关系,为降低供应总成本创造条件。

2.优化供应商队伍,增强供需双方信任度。一方面,实行供应商动态管理,建立供应商选择、评价、再评价指标体系和供应商考察、审核、淘汰机制,通过供应商选择和业绩考评,开发引进优秀供应商,促进供应商不断改进和提升合作业绩,增强供应实力。对不能满足企业要求的供应商通过规定程序予以剔除,从而不断优化供应商队伍,增强供应实力。另一方面,缩减供应商数量,对市场供应状况平稳的物资品种,选择少数优秀供应商,通过提高采购份额、签订长期合同、产品免检、对供应商提供技术支持等,增强供需双方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必要时,允许独家供应存在,形成少而精的供应商队伍,减少交易费用,获得优惠价格,杜绝质量损失和违约损失。

3.培育互利共赢伙伴关系,获得供应商让利优惠。一是企业应从自身的发展战略出发,制定供应商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与战略物资、关键物资、重要物资供应商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满足企业发展对不同类物资供应商的长期战略需求。二是在合作中,以平等、互利、共赢为目标与供应商加强日常交流,实现生产信息共享,了解和掌握供应商的工艺流程、质量状况和成本构成,在物资采购中充分考虑供应商的产品成本和利润空间,以企业发展引领供应商实施战略协同,共同进行市场开拓,共同采取措施降低产品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并取得供应商在产品质量、价格、交货、结算、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降低供应链总成本。

三、开展市场调研,建立完善的价格管理体系

1.实时进行市场调研,建立价格信息平台。配备以研究宏观经济形势和物资市场供应状况、价格变化趋势、实施内部价格管理为主要职能的价格员,为价格员开通网上信息窗口,订阅与采购业务相关的报刊、杂志,组织他们进行供应商实地考察等,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开展市场调研,将物资采购的信息触角延伸到国内外相关物资市场,关注国家经济形势和时事讯息,分析物资市场行情,预测、判断采购物资价格变化趋势和水平,形成常态化价格分析机制,定期市场信息简报,或以总结、报告等形式在企业内部信息共享,为物资采购提供实时、准确、客观的决策依据,促使企业抓住和利用市场信息,及时组织采购活动,通过低价增储或减仓利库等措施,实现效益最大化。

2.建立物资价格信息库,形成价格审核制约机制。一是由价格员负责向供应商询价,根据所掌握的物资市场价格信息,向供应商质疑不合理报价,汇总报价结果,在掌握市场价格行情的基础上,参与采购定价及谈判过程,提出价格参考信息和推荐意见,组织采购价格的确定。二是积累采购物资的历史数据和市场价格信息,建立物资价格档案,利用物资采购信息系统,对采购订单、采购发票中的价格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审核,发现和避免由于人为因素或疏忽出现价格执行错误,实现对采购价格从定价、签约到结算付款的闭环管理,保证采购价格的合理性,为降低供应综合成本提供强力支撑。

3.跟踪价格变化趋势,规范专项采购成本控制。对采购批量大的季节性储备物资,提前进行国内外市场调研,掌握供应商分布距离和产品质量档次,以及国家的有关行业政策和供应形势,并进行市场价格阶段性信息跟踪,选择最佳时机,组织采购、价格、监察、工艺、质检等相关人员成立采购团队,建立市场跟踪调研、重点企业考察、采购小组专项谈判、发运存储信息化控制的管理机制。采购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协同配合,使采购谈判在质量、价格以及供应商关系培育等方面达到最佳效果,并在发货、运输、接收、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节点实施信息化管理,提高效率,减少过程损失,降低供应总成本。

四、实施品牌化采购,以合理的性价比保证降采效果

品牌是质量的保证。根据物资属性和市场供应状况的不同,对市场供应充足的机电产品、工具类产品,在采购工作中按照“定品牌、定渠道、定价格”的先后顺序,保证采购物资性价比合理。一是综合考虑物料使用的环境、条件及使用方向,准确定位所需物资的质量档次,相应地选定适用的品牌,确定采购方向。二是根据生产厂家和其商、经销商的经营情况、运距和有关费用情况等,选择诚实守信的供应商,确定采购渠道。三是针对采购物资的质量档次,了解同行业产品售价和主要厂家的出厂价格,掌握市场行情和价格变化趋势,在招标采购过程中,向供应商限定其原材料的生产厂,从源头保证原料质量,提高采购物资质量,降低消耗,控制总成本。

五、灵活运用采购方式,发挥不同类物资的降采优势

根据不同类物资的市场价格及供应状况,结合企业的采购批量和进度要求,有选择地运用不同的采购方式,会发挥出降低采购成本的不同优势,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大宗物资采用专项谈判或招议标方式,不仅可以保护供应商的合作积极性,而且能够以批量及长期合作优势,获得供应商的优惠待遇。对小批量物资而言,由于采购数量少、难度大,因此应首选合作伙伴,争取合作伙伴的援助和支持,合理确定采购价格;其次进行询比价,在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的情况下,尽可能将同类物资集中询价,获得批量优势,保持合理价位。

六、关注物料使用过程,通过减损降耗优化材料成本

积极争取供应商的支持,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对原材料按照符合套裁下料的净尺、倍尺、整尺规格订货,减少工艺损耗。例如,根据工艺定额,深入研究钢厂产品的规格尺寸,技术、工艺、采购部门精心进行排样设计,制定出符合套裁下料的尺寸规格,并与供应商洽谈,取得供应商的个性化排产,不仅可以节省订货,而且可以减少工艺损耗,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消耗总量和物料供应总成本。同时,通过改变不适宜的工艺方法和管理薄弱环节,也可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

七、制订员工激励措施,提升采购业务人员素质

商业物业工作总结范文6

关键词:自产货物;视同销售;会计处理

一、“视同销售”的含义

“视同销售”全称“视同销售货物行为”,是税法中的名词。“视同”意指“看做”,主要是指从会计角度看不是正常的销售行为,而税法在税收意义上要求纳税人“视同销售”进行纳税。

《企业所得税法》采用的是法人所得税模式,对于货物在统一法人实体内部之间的转移,比如用于在建工程、集体福利、管理部门等不作为销售处理,用于其他方面则要求企业作为视同销售行为进行缴纳相关税收。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25条规定,国税函[2008]828号文件就企业处置资产的所得税处理问题作了进一步明确。该文件规定,企业将资产移送他人的下列情形,因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应按规定视同销售确定收入:(1)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2)用于交际应酬;(3)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4)用于股息分配;(5)用于对外捐赠;(6)其他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

本文就所得税法下自产货物“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加以讨论。对于自产货物“视同销售”,会计人员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往往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会计上不按视同销售处理,将发生的支出直接列入相关的成本费用。例如,企业将自产货物用于自建工程,则直接按库存商品的成本计入在建工程账户,不通过主营业务收入核算。另一种是会计上按视同销售处理,当业务发生时,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同时转销库存商品,计入主营业务成本。

二、“视同销售”的计税价值确定

视同销售行为无实际销售额,按以下顺序确认销售额:

(1)按纳税人当月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2)按纳税人近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3)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非应税消费品: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成本×(1+10%)。应税消费品: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或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消费税额。

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销售自产货物的为实际生产成本,销售外购货物的为实际采购成本。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三、所得税法下自产货物”视同销售”行为会计处理

1.将自产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以将自产货物用于在建工程为例,货物在统一法人实体内部之间的转移,企业不会产生经济利益总流入,不符合收入定义,不作为销售处理。同时,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也没有发生转移,其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仍归企业,也不满足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因此不能确认收入,只能按成本结转。准则的应用指南中提到“企业自营的在建工程领用本企业库存商品,借记在建工程,贷记库存商品。”因此,“将自产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的会计处理不需要确认销售收入、直接结转货物成本,按计税价格计算销项税。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将自产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1)集体福利和职工福利的概念:集体福利,并不是直接由个人消费,而是共同的开支,企业将自产的货物用于职工食堂——集体福利,比如将自产货物用于职工食堂、医院、浴室。职工福利,企业将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个人——个人消费;个人消费具体指的是员工或者其他个人消费,比如:将自产货物发给职工、奖励给员工个人。

(2)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中,资产所有权未发生转移,应按产品成本进行结转。企业将自产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广告、样品、管理部门等;货物在统一法人实体内部之间转移,不作为销售处理。“企业领用本企业库存商品,借记在建工程、管理费用等,贷记库存商品。”因此,“将自产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的会计处理不需要确认销售收入、直接结转货物成本,按计税价格计算销项税。

借:在建工程

管理费用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企业将产品用于职工福利和个人消费,如将产品发放给职工,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应按规定视同销售确定收入;《指南》明确规定,“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人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实际发放自产产品时,应按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并按实际成本结转成本。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3.将自产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将自产产品用于馈赠已经导致产品流出企业,进入消费环节,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这类视同销售行为从所得税法的角度看也应该确认销售收入并结转销货成本。

借:营业外支出

销售费用

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4.将自产货物作为投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如果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以及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计量。应用指南规定,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作为销售处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准则应用指南中有这样的描述:除同一控制下合并以外,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或其他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涉及以库存商品等作为对价的,应按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人”科目,并同时结转相关的成本。因此,这类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应采按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并结转销货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5.将自产的货物分配给股东。企业将自产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同时也表现为企业负责减少,是一种间接的经济利益总流入,因此符合收入定义。应按对外销售进行会计处理,即按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借记“应付利润”科目;按照应交增值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

借:应付股利或利润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总之,企业所得税法下对自产货物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要具体分析对待,既不能全部作销售处理,也不能全部按成本结转,对自产货物转移所有权的行为,即自产货物用于企业外部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对外投资、无偿赠送他人,应作销售的账务处理,记入收入账户。对自产货物所有权未发生向外部转移的行为,即自产货物用于企业内部在建工程、集体福利、管理部门等不记入收入账户,只按产成品成本结转。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R].

商业物业工作总结范文7

一、取得的成绩

截止目前,共引进电子商务运营平台3个,入驻商家15家,开设网店56个,快递物流企业16家。实现电商交易金额达34609.44万元,其中2017年为11404万元;网络零售额4080.27,其中2017年为2506万元;实现线上销售1820万元,其中2017年为1024万元;建设县级电商运营中心1个;建设了乡镇电商服务站3个、村级电商服务站49个;发展电商网民数量35000余人;带动就业人员300余人;带动130户贫困人口就业。

二、主要措施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与机制创新相结合。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产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风管处处长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电子商务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商务局。从相关部门抽调了5名综合素质较强的人员充实到办公室工作(目前已考走3名)。形成“政府引导、部门实施、行业监管、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格局。建立了“赫章县电子商务微信公众号”,要求各乡镇、县直相关部门加入公众号,随时了解工作情况。强化商贸流通规划,在县城总体规划的框架下,制定出台了《赫章县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赫章县电子商务实施意见》。印发了《赫章县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实施意见》、《赫章县电子商务考核奖励办法(试行)》等文件。为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出台了《赫章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我们还制定出台了《赫章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宣传方案》,通过赫章电视台、赫章报社等县内新闻媒体,对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并通过悬挂标语、横幅等方式进行宣传,努力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是坚持基础设施与产业配套相结合。抢抓“互联网+”发展、“信息基础设施三年会战”、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等机遇,全面提升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毕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3848.5公里,行政村通油(水泥)路率达98.9%,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油)路。全县3G网络覆盖面达100%,大部分行政村已通宽带。县邮政公司在所有乡镇均建设了邮政分局或邮政代办点,3个电子商务旗舰店建设全面完成并开始营业。全县建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乡镇商贸中心2个,农家店354个。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仓储中心、电子商务培训基地、产品展示厅、创客空间已建成。乡镇电商服务站和先期的100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村建设村级网点已选点。总占地面积10亩,集农产品展厅、O2O体验馆、物流中心、培训中心、办公和停车场为一体的平山乡中寨村电子商务精品示范点建设已全面完成,将示范带动全县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建设。全县物流仓储面积达15.5万平方米。乡镇快递物流覆盖率达100%,行政村电商服务点已全部配送。

三是坚持壮大产业与产品销售相结合。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立足于独特的山区立体气候特征和资源禀赋优势,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全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27家,农业专业合作社800个,已种植核桃166万亩,挂果面积达30万亩,常年坚果产量达3.75万吨;中药材15万亩;猪、牛、羊存栏分别达45.38万头、12.79万头、34.75万只,全县蛋鸡存栏达31万羽;茶叶3.26万亩;樱桃5.5万亩。加大农特产品策划包装力度,助推全县电子商务发展,核桃、苦荞系列农产品,可乐猪、黑山羊、生态蛋鸡、樱桃等特色农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加强与淘宝等知名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不断推进电子商务交易的增长。支持农村合作社、农村种养殖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等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销售,通过开设的网店推销当地农特产品,并为农村当地居民提供生活性服务。

四是坚持主体培育与人才引进相结合。牢固树立“借力发力、四两拨千斤”求突破的发展理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扶持电商企业。全县共引进贵阳云尚贵商网络有限公司、易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农村淘宝等5个电子商务运营平台,全县进驻了圆通、申通等16家物流快递配送企业,个体运输户181户,整合圆通、申通、韵达、百世汇在县产业园区建设综合快递物流配送企业1家。把人才科技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力量,引进了100名“一村一大”大学生进驻100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村,引进品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人才10名、易田电子商务网络有限公司5名常住赫章县从事电子商务工作。同时,大力实施“赫章县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工程”,采取开设电子商务大讲堂等方式,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返乡创业青年等各类群体的培训力度。邀请了贵州电商云有限公司等有关企业人员到我县进行电子商务培训,举行培训3期,全县共有 800余人参加了培训,其中贫困人口创业培训达350人。发展电商网民数量35000余人,带动130户贫困人口就业。

五是坚持金融扶持与助推发展相结合。根据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际需要,县财政连续5年内每年安排1000万元电子商务专项资金作为电商配套发展资金,明确用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创新资金支持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加大投入。积极协调农业银行等金融单位及其担保机构对农村电子商务相关项目给予信贷支持。加大对农村青年,特别是农村电子商务创业、电子商务应用带头人的授信及贷款支持,促进创业发展。坚持把电商扶贫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以贫困户为重点对象,以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扎实抓好党政推动、市场运作、基础配套、协会牵引、试点示范等关键环节的电商工作。

三、目前发展电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使用电子商务群体有限。随着农村城镇化、“空心村”及青壮年外出务工等现象的加重,只有部分青壮年在家创业,知识结构不足以支撑电子商务发展,推进工作存在一定困难。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目前,我县大部分村已通水泥路,但大部分通村水泥路只到村办公楼,还未通达组,还难以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农村只有少数家庭拥有电脑,虽大部分乡村实现网络信号覆盖,但网速相对较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子商务工作的开展。

三是农村电商人才缺乏。由于我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还处在启步阶段,懂得电子商务技术的人才大多在县城,乡村电商人才较少,这使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才严重缺乏。

四是电商企业总体规模较小。我县虽引进了部分知名电商企业,但由于历史等原因,电商企业总体规模还较小,且组织化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单打独斗的现象。同进,入驻企业规模不大、知名度不高、交易流量较小。

五是电子商务工作启动相对较晚,工作推进缓慢,离上级部门考核验收要求差距较大。上级部门考核要求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点)建设覆盖率达行政村50%以上,我县共456个行政村需建设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点)要达230个以上,但目前建设还未真正启动。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村级服务点建设。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行改造。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传统商贸”等项目实施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县委、政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对乡村服务站进行改造。到2018年底,预计改造建设456个乡村服务站,依托“两个中心、一个网络”实现物流全县100%全覆盖。

(二)加强赫章县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启动位于中心加油站对面妈姑社区搬迁房一楼的赫章县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建设面积为1200平方米,总投资预计81万元),力争年底前全面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

(三)加强电子商务培训工作。继续加强电商人才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对致富带头人、返乡农民工、青年创业者等进行培训,年底前实现电商培训300人次以上的目标,不断解决电商人员稀缺和就业难的问题。

(四)强化物流快递建设工作。一是县级物流快递综合配送中心建设。加快推进西城区物流中心建设,引进县邮政公司、申通、圆通、中通和韵达快递等物流企业入驻西城区物流快递综合配送中心,不断提高快递物流配送效率。二是推进汤丹物流建设。加快汤丹物流在野马川产业园区的建设工作,积极为企业做好相关服务,争取尽早完成项目建设,努力降低大件物流运输成本,有效解决大件物流的进出问题。三是加强与县邮政公司的合作力度。及时与县邮政公司签定电子商务及物流发展框架协议,加强对县邮政公司的物流扶持,支持邮政公司到建设有电子商务服务点的村开展快递物流配送业务,对邮政公司在行政村(乡镇所在地村除外)开展快递物流的,每个物流网点给与2000元的补助。

商业物业工作总结范文8

关键词:商务英语;物流产业;因子分析法;作用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Business English as an important language media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this article based on a questionnaire and factor analysis are showed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1)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power of Chinese companies;(2)reinforce the international supply chain system;(3)business English talents as well as technical strength are important in improving international logistics;(4)provide the important language media for logistics industry.

Key words: business English; logistics industry; factor analysis; effect

物流行业的兴起使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英语成为了国际贸易中的通用语言,而商务英语的应用也成为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工具。

1 商务英语的含义

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商务英语作为当时经济社会的必然产物应运而生。广义上讲,商务英语是指应用到经济、管理、贸易、法律、信息、金融等商务领域中的专业英语。

2 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

2011年,我国物流业运行形式良好,物流业增加值增长加速,为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与此同时,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长较快,运行中的物流成本较高。

2.1 国内物流业发展。2011年年底,国内物流总费用8.4亿元,同比增长18.5%,增幅比上一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运输费用4.4亿元,同比增长15.9%,增幅比前3个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比上一年提高1.9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2.8%。国内物流业增加值为3.2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9%,增幅比上一年提高0.8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8%,占物流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7%。

2.2 国际物流业发展。国际物流业发展呈现增长态势。国际主要国家物流成本占GDP总体情况是:北美地区和欧盟地区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平均低于9%,南美地区和亚太地区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平均为12%,其中以美国和日本为例。2011年,美国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8.5%,比上一年有2.6%的略微增长,由于美国的实际利率是下降的,运输成本方面增加值得益于运价的上升而非运量的增加,美国的公路运输成本增长了6.2%。尽管部分货运行业收入欠佳,但是铁路货运、公路货运以及第三方物流运输服务业实现了运价和收入的增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统计,2011年,日本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是8.7%,物流成本为4 844.2亿美元。

3 商务英语对物流产业推动作用的实证分析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5家物流公司或企业发放了100份问卷,收回来的有效问卷为79份,有效回收率达到79%,运用SPSS17.0软件对问卷进行处理,采用了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商务英语在物流产业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3.1 调查问卷处理。通过设计问卷,问卷录入,运用SPSS17.0对调查问卷进行处理,在调查现状中共涉及到11个问题,首先根据问题间具有相关性及简化性原则的基础,需要对11个问题进行降维处理,具体分析结果如表1、表2所示。

3.2 结果分析。根据表1,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sig值为0.000,KMO的值为0.603,由此可以否定相关矩阵为0假设,即认为各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与相关矩阵出来的结论相符。即说明该问题可以很好地利用因子分析来解释。表2中显示了各主成分解释原始变量总方差的情况,对于11个问题来说,可以简化成两个主要因子即可,原因是在实际研究中,保留特征根值大于1的情况即可确定为主要成分。根据旋转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得出两个公因子具体包含的问题变量。

如表3所示,将11个问题总结为两个大类的问题变量,简化了后续的研究。在表中显示所见,FAC-1可以归纳为国际影响,FAC-2可以归纳为价值创新。在实际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国际影响涉及到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商务英语对物流产业的推动作用表现在减弱国际供应链壁垒,增强国际供应链系统;另一方面,商务英语可以提高物流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所以把FAC-1命名为国际影响。FAC-2命名为价值创新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商务英语人才队伍和科技力量对改善国际物流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商务英语为物流产业提供了可靠的媒介工具。

4 商务英语在物流产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及对策建议

4.1 商务英语为中国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做出贡献。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到国际经济体系中,我国物流企业已经具备了融入到国际、参与到国际竞争中的硬件条件,开始在国际物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积极参与国际物流行业的竞争。要想提高物流业在国际物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商务英语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语言。和那些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企业在语言交流方面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而商务英语解决和弥补了这个问题,给我国物流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增加了有利的砝码。随着我国不断加强商务英语教育以及加大专业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力度,我国物流企业已经具备了在国际物流行业中的竞争实力。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的物流企业已经广泛参与到国际物流行业的竞争中,开拓国内市场。另一方面,我国的物流企业不仅开拓国内市场而且积极主动地拓展海外市场,加强了海外市场服务的能力。从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来看,目前中国物流企业积极实现物流设施国际化、物流技术国际化和物流服务国际化等,不断提升和加强自身实力和在国际物流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物流产业的发展来说,商务英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推动了中国物流企业融入国际而且加强了其在国际物流产业中的竞争力。

4.2 商务英语能够改善和提升国际化供应链系统。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国际供应链的增强来实现,而国际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国际范围内供应链体系的构建。全球知名酸奶制造商石原农场(Stonyfield Farm),作为有机产品制造商,一直积极致力于环保项目,其缩减公司的碳足迹模式为其他关注供应链的可行方案,在此过程中商务英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并通过商务英语的应用给供应链解决了实际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中,成员组织处于不同的国家,对于其他国家的法律法规、经济环境以及进行国际贸易中的惯例不是很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一些具有专业知识的商务英语人才来帮助双方顺利完成交易。如果没有精通双方国家官方语言和交易规则的商务英语人才,不同国家的交易双方想达成合作意向、进行国际物流工作是不可能实现的,也就无法构建国际物流体系。由此可见,商务英语在构建国际物流体系、增强国际物流供应链以及开展国际物流合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是构建国际物流供应链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4.3 商务英语人才队伍和科技力量对改善国际物流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来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科技成果和人才队伍要求非常高,同时“科学技术是企业和国家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那么物流企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同样需要更多的科学技术和商务英语人才。对于物流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来说,商务英语的需求会越来越明显,但目前商务英语的专业人才较少,而从事物流行业的商务英语人才更少,因此可以看出,培养一大批专业的商务英语物流人才是至关重要的。而在科学技术方面,我国的物流业还处在弱势地位。例如我国物流产业发展需要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却呈现落后态势。因为这种电子产品代码技术对于物流运输来说会更加便利。由此可见,商务英语能够推动科技进步和人才队伍的提升,并能够规避风险。

4.4 商务英语为国际物流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语言媒介。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在国际物流贸易中,谈判和磋商是必不可少的贸易交往模式。在谈判和磋商的过程中,几乎每一个细节都离不开商务英语,特别是贸易双方对各自权力的维护。如果没有商务英语,很难进行正常的工作和交流。在物流管理中,商务英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其主要的语言媒介。它既是贸易双方相互交流、相互信任的桥梁,也是贸易双方解决问题的工具。如果贸易双方的权益受到损害后,必须利用商务英语这项工具来解决问题,才能促进国际物流工作的开展和进行,这也体现了商务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在国际物流领域中发挥的作用。商务英语作为一门比较规范性的国际经济语言,能够很好地把语言和贸易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国际物流行业的发展和物流管理的完善,并在中国物流参与国际经济事务以及国际物流行业交流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商务交流沟通、商业信息的获得以及新技术的引用在一个国家的物流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商务英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商务英语在推动国际物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在加快发展物流产业的同时,要不断的培养商务英语的专门人才。利用这些专业人才,把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引入到国内,使我国物流产业与国际物流产业接轨,逐步推动我国物流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端周多杰. 商务英语的特点及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J]. 商务必读,2014(4):151-152.

商业物业工作总结范文9

一、现状与形势

(一)行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现状。

“九五”期间,我国商品流通行业坚持为人民生活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根本宗旨,市场加快发展,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6%。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5.7%和4.7%。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2000年人均消费中食品支出比重分别比1995年下降9.4%和7.2%,用于医疗保健、交通运输及文化教育方面的支出比重则分别增长8.5%和6.9%,恩格尔系数逐步降低。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流通产业所有制结构、组织结构和业态结构得到调整优化,经营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充分竞争、共同发展的流通格局基本形成;传统营销方式逐步得到改造,超市、便利店、专卖店、仓储式商场、购物中心等新型业态成长迅速,电子商务的兴起,已经成为商品市场中新的增长点。2001年全国限额以上商品批发、零售、餐饮业实行连锁经营的企业已发展到1124家,门店达21784个,实现销售额2139.8亿元,同比增长37.7%,占同期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零售总额的5.7%;2001年,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中股份合作制企业及股份公司近3000家,已有70多家流通企业成为上市公司,一批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流通集团企业正在成长起来。

流通体制改革和流通领域的结构调整使我国商品流通业得到快速发展,但发展水平总体上还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商品流通产业仍是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商品流通产业化的水平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商品流通业结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一是流通企业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经营主体仍处于零散状态。2000年全国主要273户大型零售商场商品零售额实现1072.8亿元,仅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8%,而美国前15户流通企业的销售额占其全国销售额的20%以上。二是业态发展不平衡,现代营销技术的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相当一部分连锁企业仍不具有现代意义上的连锁经营企业的竞争实力,与国际大型连锁集团的规模相差悬殊;传统批发业萎缩,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仓储建设等投资不足,制约着零售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三是城乡市场差距有所扩大。在200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城市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10.6%,农村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8,3%,城乡增幅相差2.3个百分点。四是现代化管理技术和设备水平不高,高科技成果在流通方式上的应用滞后。五是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精通流通业务、懂得现代管理的职业经理人员缺乏,流通理论研究和流通技术应用力量薄弱。

(二)面临的形势。

“十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国内消费需求将随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不断升级,同时工业、农业等生产行业面向消费结构变化所进行的调整,将在“十五”期间继续推进,商品结构逐步得以优化。“十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将增长7%左右,到200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9400元,居民消费率提高到500%,恩格尔系数进一步下降。城镇居民的住房、医疗、保健、娱乐、旅游、轿车、信息化产品和服务需求将呈快速增长趋势,农村消费中商品化消费比重提高,耐用消费品消费将加速增长。加入世贸组织,新的贸易规则将逐步引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也将进一步得到调整和完善;开展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有利于尽快打破行业分割、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的局面,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机制越来越成熟,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商品流通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跨国公司全球购并和扩张,以及全球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发达国家产业加速向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现代管理技术、物流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跨国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全球采购业务中。随着发达国家市场的饱和,跨国公司进行扩张和转移的需求十分迫切。加入世贸组织后几年内,商品流通业将形成全新的对外开放格局,开放的领域涵盖了分销服务的全过程,既包括批发服务和零售服务,也包括与销售有关的服务,还包括特许经营服务以及售后服务等其他销售服务;允许进入我国市场的企业不仅包括国外知名大型零售企业,还包括生产和加工企业,开放方式也将从试点转入全面开放,国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并日趋国际化。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吸引外资、引进新型商业业态和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我国商品流通业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国内流通企业将会受到更大的冲击,部分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十五”期间,机遇和挑战并存,只有加快我国流通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流通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水平,才能迅速改变我国流通的落后状况;才能适应国内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降低流通成本,有效扩大内需,更好地发挥流通对生产的引导作用和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五”期间商品流通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核心,以加入世贸组织,应对国际竞争为契机和动力,以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发展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切实改善和调整商品流通行业的所有制结构、业态结构、规模和组织结构、城乡和地区分布结构、从业人员和技术结构,培育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充分发挥流通在经济增长中的先导性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结构调整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作用,使流通企业成为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的主体。政府主要通过法律、经济等手段推进结构调整,为企业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发挥规划和政策的指导功能,鼓励和扶持现代流通发展,改造传统和落后经营方式,限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杜绝资源浪费。

二是处理好发展大企业与扶持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根据商品流通行业的性质及特点,在整体结构上应以中小企业为主,大企业为辅。面对境外跨国公司强有力的竞争,当前要鼓励通过兼并、联合等方式,推动流通企业跨部门、跨区域、跨所有制发展,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要防止垄断,支持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和新型营销方式,寻求共同发展。

三是处理好流通基础设施与一般经营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流通设施的建设,一般应根据流通业务的需要由流通企业和投资人自主决策。考虑到商品流通的效率和安全,对国家重要商品储备库、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商品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电子交易网络等新型流通方式所需设施,流通环节商品安全性检测设备等方面的投入,政府应给予必要扶持。

四是处理好流通企业销售与生产企业自营销售之间的关系。发展现代流通业的关键是要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流通企业应通过采用现代流通方式和先进服务技术,扩大规模,加快周转,降低成本,服务于生产企业的规模生产。生产企业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产品市场研究,大力调整产品结构上,加快新产品投放市场的速度,注重发挥专业流通企业的作用,降低经营成本。

(二)主要目标。

经过5年的不断努力,力争使商品流通行业的组织化程度和集中度明显提高,流通企业竞争力、流通效率和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初步形成适应现代消费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流通产业结构,促进流通总体规模的不断扩大,保持“十五”期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左右,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年均增长10%,餐饮业年均增长15%左右的发展水平。

三、结构调整的重点

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必须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产业,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要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用现代流通方式改组改造传统流通业,明显提高流通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要以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创新为切入点,推进流通现代化,重点推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一)大力发展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零售业、餐饮业和服务业普遍应用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要经过5年的努力,初步确定连锁经营在商业和服务业中的主体地位,使连锁经营销售额、连锁企业店铺数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到“十五”末期,全国连锁企业店铺数发展到10万个,销售额7000亿元,年递增约35%,占社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0%左右。年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的连锁企业达到20户,销售额在20_50亿元的连锁企业达到40户,培育5―10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初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

推动连锁经营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和延伸。一是在地区上,鼓励有条件的连锁企业,通过兼并联合、资产重组、参股控股或通过输出商标、商号和经营管理技术、发展特许经营等方式,扩大现有连锁企业的规模,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同时,通过合资、合作和联营等方式,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争取在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方面有所突破。二是在业态上,从目前的以超市、百货连锁企业为主,向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店等多业态发展。三是在行业上,在零售和餐饮服务业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实行集中管理和专营专卖制度的行业,以及新兴服务业中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四是在形式上,在直营连锁不断完善和规范的同时,选择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管理基础好的企业,积极探索特许经营的发展模式。

进一步促进业态结构的合理化和多样化。以中等收入家庭为目标顾客,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为经营宗旨,以大众化生活用品为主体商品,积极推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标准食品超市的发展,并逐步提高生鲜食品经营比重;在超级市场已经充分发展的地区,逐步发展具有综合化服务功能的便利店,积极探索便利店在不同地区的经营内容和发展模式;结合各地情况,积极推进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大型综合超市的发展;大力发展有特色的专业店和专卖店;推进传统百货店向现代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等业态转型和功能创新,并利用连锁经营进行改造;有计划地控制大卖场和仓储式商店的盲目发展。

(二)积极推进物流配送发展。

积极培育物流市场,建立社会化的区域物流服务体系。作为区域性的物流中心,其主要功能在于大宗货物的快速集散、流转。在深化交通运输体制改革中要打破行业和部门垄断,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培育拥有多种运输手段的新型物流企业。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对中心城市、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地和口岸地区大型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兼顾近期运作和长远发展的需要,纳入整个城市的建设规划,实行预留地制度。要加强大型物流基地的规划管理,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重新配置,防止各部门各自为政,物流设施功能单一,投资分散,重复建设,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要建立健全为物流服务的相关中介机构,如建立便捷、快速的“大通关”系统,现代化的展示、展销设施,完善的通讯系统等等。

塑造多层次、多类型的物流配送格局。根据我国的实际,要大力发展直接为生产、流通企业服务的物流设施。一是加强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市场需要和生产流通的发展趋势,合理确定配送中心的建设规模和水平,逐步实现仓库立体化、装卸搬运机械化、拆零配货电子化、配送过程无纸化,并建立自动补货系统,为连锁企业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率的配送体系。二是整合物流资源,建设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专业化改造,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物流资源,特别是与批发企业和储运企业改组、改造相结合,打破行业界限和地区封锁,有计划、有步骤地完善和发展社会化的物流企业,提供高效快捷的配送服务。三是积极组织生产资料分销企业完善服务功能,为生产企业提供原辅材料及零部件的配送业务,逐步建立钢材剪切加工、混凝土、玻璃加工、日用化工产品、食品等专业化的加工配送中心,不断扩大配送品种范围,力争建成提供大规模、多品种、高效率服务的物流配送体系。

(三)稳妥进行电子商务试点。

做好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加快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重点抓好重要标准规范的制定推广和数字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以标准为前提、以数据为基础的社会化服务平台,为中小流通企业服务。进一步提高流通基础信息的规范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增强流通企业对信息增值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大型计算机数据库的建立和数据挖掘系统的建设,提高流通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效率。

商业物业工作总结范文10

据上海市2001年完成的商业普查结果显示,上海商业、服务业总户数26.66万户。其中大中型商业企业占总户数的6.3%,销售占总销售额的73.6%;年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占总户数的0.83%,销售占总销售额的57.7%;年销售额100亿元以上的商业集团公司共有6家。总总经销企业573户,全年销售额457亿元,占全市批发商业企业批发销售额的10.8%。

2000年,上海市商业、服务业商品销售总额6746.3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2亿元,比1995年增长77.5%;服务业营业总收入359.96亿元;经营总面积3874.82万平方米,其中零售商业、餐饮业及传统服务业营业面积1222.01万平方米,全市人均拥有商业、服务业网点面积0.93平方米;从业人员166.20万人,每个商业从业人员年均零售额21.8万元;商业企业利润总额127.36亿元,纳税总金额170.88亿元,资产总额5375亿元。

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分析,国有企业占30.4%,集体企业占13.6%,私营企业占17.7%,股份制企业占6.3%,三资企业占10.8%,个体经营户占3.0%,其他占2%,商品交易市场占16.2%。按利润总额的比重分析,国有集体企业共占67.2%,显然占居着主导地位。

有关方面预计,2002年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到1950亿元,同比增长达13%以上。 二、连锁经营及物流配送已成支柱产业

1991年,上海市政府开始推动连锁超市的发展,十年来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91年至1993年的初创阶段;1994年至1996年的发展阶段;1997年至今的调整发展阶段。从1994年开始,上海市政府即把每年开设100家超市、200家便利店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大项目加以推进,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了不同的发展政策和措施。1996年上海超市企业大大小小有45家,目前已压缩到8家(联华、华联、农工商、家得利、捷强、家家乐、顶顶鲜、星地),催生了一批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较强实力的跨省区经营的大型连锁企业。预计通过进一步的兼并和联合,上海市的品牌超市企业最终会定位在5到6家。

2000年上海连锁店铺共计4460个。其中,普通超市1750个,大型综合超市(GMS5000平方米以上)41个,便利店1149个,快餐店365个,其他业种1155个。连锁经营销售额410亿元,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23.8%。当年,全国连锁经营销售额2300亿元,上海占1/6,仅联华、华联、农工商全年销售额就达221.4亿元,约占1/10。全国连锁门店32000个,上海占1/8。

2001年上海连锁店铺达6590个,其中,普通超市1300多个,生鲜加强型超市640个,大型综合超市50个,便利店将超过2000个,快餐店600多个,其他业种2000多个。连锁销售额将达600亿元。其中,联华将达150亿元(店铺数1300多个)、华联将达85亿元(店铺数900多个)、农工商将达80亿元(店铺数300多个),继续占据全国连锁百强前三位的位置。

近年来上海连锁商业发展有以下特点:

1、大卖场稳步拓展。尽管上海市对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卖场在内环线以内地区实行了严格控制,但今年仍新开9间大卖场。按每20万人口或半径三公里商圈配置一个大卖场的地方标准,“十五”期间最多还剩10个指标。经营大卖场的麦德隆、家乐福、易初莲花、大润发、欧尚、好又多、农工商、乐购、联华、易买得、协和、华联(吉买盛)、北京华联,以及新近杀入的北京物美,将展开新一轮实力大比拼。而专业品类店继续看好,好美家、宜家、英国B&Q百安居、德国欧拜克等销售额大幅攀升。2001年大卖场销售额达到170亿元,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18%以上,同比增长43%;而专业品类店销售额已经接近食品杂货店销售额。

2、便利店发展大提速,网络公司、银行和便利店加快功能整合。上海市全年新开便利店900多个。联华、可的、良友三分天下有其一,“好德(农工商)”、喜世多、21世纪等品牌便利店异军突起。据了解,2001年联华便利700家、可的便利500家、良友500家、罗森(华联)100家、好德(农工商)150家、85818(梅林正广和)200家。上海网络业、金融业社区服务功能正更多地利用便利店体系加紧嫁接,便利店的社会服务终端网络地位突显。

3、普通超市(500-900平方米)加快调整,生鲜加强型超市成长迅速。上海普通超市加快了结构型调整,生鲜加强型超市地位突显,已经替代了上海90%以上肉菜商场、传统农贸市场。

4、异地开店为主,现代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上海市2001年新开店铺达到2130间以上。其中75%以上是异军开店。随之带来了联合采购和物流体系配套的问题。各大品牌超市均着力加大了信息网络系统和物流配送设施的投入和改造,并调整了原有采购模式和物流模式。

据介绍,上海物流业每年产值近700亿元,其中陆上物流占60%,水上物流占33%,空运占7%。目前,全市共有第三方物流企业40~50家。在陆上物流业中,商业占有很大的部分。一是商业目前拥有200多万平方米的仓储面积,正逐步改造为社会化的物流配送基地,其分装、条形码化、自动化、集约化储运能力和功能大为加强;二是各大连锁企业加快兴建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总投资15至20亿元以上,一方面在全国各大区域建立辐射半径250公里的物流配送中心,总部统一采购,面向区域内店铺和其他企业开放,承担了更大比重的联合采购和共同配送职能,另一方面物流功能的外包和专业化分工协同更加明细,突出“供应商补货”和“零库存”运作模式的物流电子商务工程极大地改善了与供应商的关系,极大地节约了物流成本。 三、以国际化为目标,锁定全国市场

在上海“十五”发展计划中,已把商贸流通业列为国民经济的六大支柱产业(信息化、金融业、商贸流通业、汽车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房地产业)之一,并居第三位。上海市提出,“上海商业繁荣之日,就是上海经济腾飞之时。”“十五”期未,上海要成为国际贸易的交易地,流行商品的发祥地,国际著名品牌的集散地,并努力构建国际化的“购物天堂”。预计到2005年,商业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0亿元,年均增长10%;批发贸易总额达到6700亿元,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00亿元,年均增长8%。为实现以上目标,上海商业将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以信息化为突破口,加快改造传统商业。五年内达到国际先进城市的平均水平。

2、以网络为重点,加快建设以商贸业为骨干、连锁经营为特征、物流配送为支撑的全国营销网络。

3、以规模化为手段,加快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大集团。上海商业企业集团已由几年前的63个压缩到目前的48个,两至三年内将进一步压缩到10到20个左右。特别是要加快连锁企业的兼并重组力度,形成几家连锁门店超过2000家的连锁龙头企业,到2005年,连锁经营业种、业态要达到100种以上,销售规模要达到1000亿元以上。

4、以国际化为目标,加快建设国际“购物天堂”。中心地区:建设好“四街四城”、10个区域性商圈和30条专业特色商业街;郊区:规划建设4~5个大型购物中心;支持骨干网络公司与社会商业网点的结合,建成2000家配置电子商务终端的连锁便利店;淘汰农副产品初级批发市场,归并为三大中、高级批发市场群;内环线以内万平方米大卖场控制在60个以内;继续调整、提高现有商品联合交易所功能,以引导生产、稳定价格;以人为本,大力发展服务业。重点是发展餐饮业、休闲业和生活服务业。 四、“以商兴市”给我们的启示和借鉴

近六年来,支持上海商业快速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城市的大规模建设,为商业发展带来契机,上海市政府抓住机遇,及早制订了与城市规划配套的商业网点规划和配套政策措施;二是通过深化国有商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批租、财政资金带动、扶持企业上市,吸收了社会闲散资金集中投向商业集约化建设。特别是通过计划外破产,为大量中小劣质企业提供了退出市场的通道,降低了负债水平;三是积极引进外资及其管理经验和技术,激活了上海国有商业板块。

上海市认真把抓连锁经营作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是很有眼光的,政府的作用 一是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引导要素重组,再就是降低整体社会进步的代价和成本,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处理好放开搞活与提高商业组织化、集约化程度的关系问题。

上海市政府为改善商业企业基本经济状况,促进商业企业增资减债,采取了以下主要政策措施:

1、对大型商业企业集团的国有资产进行授权经营,特别是土地的侵权经营,盘活了资产;

2、房产转让。即将产权属于房管部门的商业房产一次性转让给商业企业;

3、扶持大型商业企业上市。到目前为止,上海共有14家上市商业企业。通过上市,筹集了50多亿元发展资金,每年新增发展资金可达10到20亿元,为上海商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4、对劣质商企实行计划外破产。破产的基本程序是:停业——清理债权债务——担保连带责任(即由所在集团确保15~20%的债务清偿率)——政府审批——与银行协调——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去年,上海共计划外破产了九家商业企业;

5、对有发展前景、经营管理较好企业的不良资产进行核销。通过“出血买机制”,大幅度降低了这些企业的负债率,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6、通过中外合资、股份制、经营者持股,大力推进中小企业的产权多元化;

7、大力推进国有资源的集中使用。通过上市融资,加快对各类优势资源的购并和重组;

8、通过特许连锁、自由连锁等办法,大力推进小企业、小门店的商业组织化联合发展。

在此基础上,上海市对发展现代连锁经营先后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缓解了企业资金困难,规范了企业行为,加快了企业做大做强的步伐:

1)在初创阶段及发展初期。对新开超市给予一定财政贴息贷款的支持和部分生活必需品返税优惠政策;实施超市优惠房租和基准房租的政策措施;

2)在发展阶段。着重统一规范连锁经营业态;对生鲜超市给予设备投资的贴息贷款;简化工商登记手续;赋予超市开办公用电话、代收公用事业费、出售书报杂志、邮票和家庭常用药品等便民服务措施的权利;

3)在调整发展阶段。主要抓企业的归并重组;

4)积极引进外资。目前,上海共引进外资商企70多家,引资25至30亿美元。在引进的外资中,包括与锦江集团合资的“麦德隆”,与蔬菜集团合资的“易初莲花”,与食品集团合资的“欧尚”,与友谊集团合资的“丸红”,与华联合资的“罗森”,与联华合资的“三菱商社”,与赛晓晚公司合资的“香港华懋”,与卢湾区副食品合资的“百佳”等。充分体现了“以市场换技术,以存量换资金”的积极合作方针。

上海市把现代商贸流通业作为支住产业加以积极的培植和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受到李岚清副总理的高度评价。对于广大内地大中城市和企业,其经验和做法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我们看到:

(一)政府应建立强有力的商业领导机构,加强对商业发展的领导和指导,承担推进商业产业化发展的载体作用;

(二)要加快深化国有商业改革的步伐。政府要在帮助企业增资减债,建立中小企业国有经济退出通道,促进国有资产与商业资源优化重组,积极引进省外、国外商业发展资金、技术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现代商业中的引导作用。重点应在发展规划、网点规划、业态规划、用地用房规划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对行业的监管、协调,对新兴业态的规范和引进,对现代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推广应用,现代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制定适当的财政、金融、市场准入、专营商品、税收等扶持政策和措施;

(四)要注意培育或引进大型连锁商业集团。连锁商业是一个高投入的产业,各地应根据自身不同情况和WTO后国家的政策法规导向,加快商业产业化、组织化发展进程,必须加快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扩大融资渠道,打开大门迎接新的商业资本进入。同时,对中小企业要通过竞争的手段,加快市场化条件下的优胜劣汰和资源整合,要积极利用特许连锁、自由连锁等组织办法;

(五)要高度重视大量引进和培训一批现代商业经营管理干部队伍。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国内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要求内地必须迅速造就一大批熟悉资本运作、懂经营、会管理,了解或精通现代信息技术、物流配送技术、采购技术等核心技术的高、中级管理及技术人才队伍,促进产学研结合,为新的经济竞争和现代商业企业的成长提供第一要素保证;

(六)高度重视经验的“本土化”。上海在提高商业展次、发展产业化经营方面为内地企业提供了宝贵经验。学习上海,重要的是,一要改变过往政府在商业问题上,要么放任不管、疏于引导,要么过多干预企业、片面强调“国退民进”的做法,而要注重将国有资源集中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和具有较高成长性、较强市场网络优势的大型商业连锁集团,实现进与退的有机结合;二要结合内地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区域经济的需求,结合内地中小企业多的特点,鼓励沿海发达地区优势连锁商业企业多并购、多合作,既要建立消费品零售终端网络,也要注重建立为现代商业采购所需求的产品供应渠道和产品标准化技术改造;三要结合内地个体、私营经济活跃的特点,鼓励多加盟、多自由连锁,共享规模经营带来的效益和竞争力,减少对中小企业、个体商业的负面影响。

商业物业工作总结范文11

关键词:EPC 海外项目 设计 采办 投标 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EPC总承包模式的优势

1、 充分体现设计的主导优势

设计为龙头工程总承包,可以从设计源头开始实施对工程投资、进度、质量、技术的全面控制。几内亚康塔KONTA临时码头工程从前期考察开始,二航院就参与其中,对整个项目的来龙去脉有着很清楚的了解,对项目所需要的各项材料价格都做了充分的调研,对整个项目的成本了解的最透彻,整个项目的利润是比较可观的。施工图设计时,为避免钢筋总类繁多,就给设计人员指定了钢筋型号,这样在采购、运输环节及现场施工都极大的方便。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设计不合理时,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最快的速度处理设计变更单,保证了工程无间隙的施工。

2、优化了人力资源配备和组织结构配置

传统模式下的项目组织机构臃肿,EPC模式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减少了管理人员的数量。二航院是科技密集型企业,专业配备齐全,技术领先,拥有国家综合甲级资质。几内亚康塔项目部人员均从各专业室抽调人员,专业人员既懂的技术,又会设计,对施工也很了解。现场业主仅一人负责协调各方面关系,工程上的事情基本由二航院负责处理。

3、缩短采购管理周期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采购纳入设计中,采购工作和设计工作相融合。一般设计工作结束了,采购工作也基本结束,很大程度上缩短了项目工期。本项目设计中,二航院通过对设计、设备采购、施工的统筹安排,大大的缩短建设工期。本工程为二航院纯劳务模式独立承担的总承包工程,合同于2011年10月签订,总工期一年,按合同规定,本工程共分4个阶段交验。从合同签订到第一阶段交验的时间仅4个月时间,这期间除了要完成施工图设计外,海运时间就需要40天,在寻找施工队伍的过程中,所有施工单位都觉得不可能完成。但二航院充分发挥设计院总承包的优势,未开始施工图设计前,就先采购施工材料,设计时按照采购的各项材料型号进行,这样节省了至少1个月的时间,为2月28日交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降低项目交易成本

业主只要和EPC总承包商签订合同即可。所以业主在合同谈判以及管理、管理协调以及信息收集等方面的工作减少了,显著的降低了交易的成本。整个项目实施工程中,业主只面对二航院一家单位,所有事情由二航院解决。

5、提高工程项目质量

一般情况下,EPC总承包企业有更合适的施工方案,更高的专业管理能力,更优秀的技术人员,有利的保证了工程的质量。本项目,在现场管理的专业人员均参与了本项目的设计工作,对施工中需要注意的环节都十分熟悉,能够制定最优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随时关注关键工序,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能够很好的把握。

二、EPC项目投标阶段策略

EPC项目以计划和控制为中心,投标报价是龙头。业主通过项目总价方式招标,将项目风险转移给EPC总承包商。EPC总承包商的报价由“成本+利润+风险费”三部分组成。在投标阶段,业主无法了解投标人的最大风险承受能力,例如项目采购物资工艺复杂、生产周期过长而对承包商产生的风险。如果投标人使业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见到投标人的风险和承受能力,将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与业主谈判的对抗。为准确报价,还需要从商务和技术上注意以下方面。

1、理解业主招标文件,做好技术和商务报价

国内承包商在投标时,往往错误地认为在功能上达到或超过业主的要求就为合格,因此,很容易产生投标报价偏离的现象,例如采购的国产设备在功能上满足甚至超过使用要求,但是却因设备的技术规范不合格而被定为废标。此外,类似项目的EPC采办成本通常占项目总成本50%以上,是项目的主要成本,因此,在项目运作前期,设计和采办的投标报价是整个项目的管理控制核心。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报价风险,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管理。

1.1理解标书,推荐合格供货商,了解业主意图,澄清在先

虽然业主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了材料供货商目录,但是,为降低成本和满足供货周期的要求,承包商不应局限于业主的供货商目录,要及时推荐合格的供货商,补充到业主供货商目录中。了解业主意图,澄清在先。如果专业设计人员在投标前没有了解业主的意图,也没有现场实地调研并与业主进行技术澄清,则中标后可能会因为报价的偏离而付出成本代价。

1.2设计与采办相互沟通,准确掌握项目招标文件要求

EPC项目一般设计在先。因此,熟悉投标文件,与采办沟通,现场实地勘察,提供项目所需永久物资的准确工程量表,是设计部门的首要工作。特别是与站场安装有关的阀门、管材、管件等,往往由于供货周期短,单件成本相对较低而容易被设计人员忽视,在投标时容易出现阀门、管材、管件等的漏算,造成投标报价负偏差,增加项目直接成本。类似项目的中国承包商的设计分包商往往由人工统计工程量,误差较大,因此,应采用自动设计和材料统计软件,以加强投标期间工程材料的统计工作。

1.3关注工艺复杂设备的报价有效期和其他的合同内报价

EPC总承包商的商务报价有效期一般为3个月。如果工艺复杂设备的供货分包商报价期过长,例如超过3个月,要及时向业主澄清,要求延长商务报价,防止因国际市场设备、原材料价格、汇率调整而造成投标价格大幅波动。例如利比亚注水项目的某污水厂工艺设备,由于工艺极其复杂,材料供货商报价周期长达半年,最后由于供货商调整工艺,报价比初期多了一倍。但由于承包商及时跟业主沟通,避免了此类风险。

2、明确业主对设计及采办技术文件的批复程序

总承包商要明确业主对技术文件的批复程序和周期,否则要在项目启动会上予以澄清,从而为中标后缩短技术文件审批时间并按期竣工创造有利条件。设计文件初始审批版次为P(Preliminary)版,后升至D(Design)版、C(Construction)版直到最终的A(As Built)版。正常情况下一个技术文件只需提交四版,每版批复时间不超过一周。如果业主设计人员或设计能力不到位,会造成无限期、无限版次技术文件的批复而推迟设计和采办执行周期,影响项目整体进度。如果业主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及时批复承包商的文件,承包商可向业主索赔工期。

3、建立与设备材料供货商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对分包商的管理

国外EPC承包商有一套完善的材料供货商管理程序,承包商与设备材料供货商之间有着长期合作关系,承包商报价准确。相反,如果承包商与设备供货商的接触合作较少,供货商缺乏对承包商的信任或了解,会使供货商对部分大型长周期设备的报价与最终合同价格相差较大。因此,以每个项目为基础,与供货商建立长期合作的信赖关系,承包商才能保证EPC项目的准确报价。

三、EPC项目详细设计阶段策略

1、加强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建设

随着国际承包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技术层面上对总承包商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国际项目与国内项目在时间、空间、语言和文化上有明显的差别,国内项目的常规管理方式不能有效地适应国际项目的组织和沟通。有效地建设以总部和上层组织为核心,以项目为分支的网络异地办公沟通和管理平台是海外建设承包商应关注的重点之一。信息管理平台网站一般以项目命名,能够询价招投标信息,与承包商、业主以及供货商进行技术沟通。平台的维护成本很低(每年数千欧元),但可减少沟通时间和沟通环节中的偏差,弥补因时空和语言差异产生的不便,提高工作效率,节省项目成本。

2. 根据设计复杂性,合理安排项目物资询价时间和施工计划

在保证项目信息通畅后,项目要根据设计的工艺要求、询价招标技术文件难度以及材料计划供货周期等,合理确定项目材料询价时间和施工计划。对工艺简单(如钢材、管件等)、计划供货周期满足项目计划时间的物资招标,可以根据设计的最终技术文件,对供货商进行统一招标,以避免或减少因招标技术文件变更而影响材料供货商的报价。对工艺复杂、在短时间内较难提供完备技术文件的重要物资(例如大型橇装设备,一般情况下此类设备的供货周期较长)招标,应提前询价,并紧密协调设计、采办与供货商的关系,实时跟踪报价情况。

四、EPC项目物资采办阶段策略

1、合理评价供货商

签订物资材料合同(订单)前,一般在材料质量、施工周期满足合同要求的情况下,选择商务条款有利于承包商、价格最低的材料供货商。但是在实践中,上述条件经常冲突。因此,对于复杂的标书,应根据项目控制的目标(成本、质量、周期),由评标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平衡材料供货商报价物资的质量、供货周期,确定最终的材料供货商。

2、讲究授标函签订技巧

如果订单较复杂,为使供货商能够提前启动与其分包商的授标函,最终保证向总承包商的供货期,承包商要与供货商先行签订授标函(LOA)。为保证承包商利益,承包商要尽快(一般不超过两周)与供货商签订正式订单,否则,要在LOA中明确主要商务条款和最终的供货日期,并附上主要技术协议。签订LOA后,承包商要承担由于在技术协议或商务合同条款中没有指明的事项而造成的成本增加的风险。LOA适用于设计工艺复杂、供货周期紧急的设备的采办。

3、确定备件报价有效期以及现场服务和培训的价格

对应上文“关注工艺复杂设备的报价有效期和其他的合同内报价”,如果在签订主订单(合同)时不能确定供货商的设备备件数量,则须明确备件报价及有效期,一般有效期为三个月、半年或一年。在报价有效期内,备件单价不能提高。同时,要确定现场服务和培训报价,一般其有效期与项目机械完工周期一致,并将上述报价作为商务评标指标内容。

五、EPC项目材料清关入场阶段策略

国际项目的物资通过出厂验收后,经海运或内陆运输到达项目所在国家的港口,一般是依靠清关公司协助清关。而清关周期可能会造成货运文件滞后于货物到港的问题,造成物资不能及时出港。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应灵活选择依据厂家电子文件打印件,在当地准备背书和清关文件,而不必等待相关文件的原件,就可加快清关速度,缩短材料到场时间。此外,了解和熟悉当地港口的容量也很重要。如果港口容量小,就容易造成货物积压,致使成本增加或延误工期。因此,货物在港口清关,需要富有经验的清关公司配合,以便更好地完成货运到场的任务。物资到场后,现场相关各部门要同时参加验收,核实到场物资数量和规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最终用户的满意。

结束语

总之,实施海外EPC 项目风险很大,实施企业不仅应具备工程管理和资金实力,还须具备财务、税法、金融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和经验,特别是要了解当地的政治、经济、宗教、风俗等相关情况,只有这样才能驾驭海外EPC 项目。

参考文献

商业物业工作总结范文12

[关键词]黑龙江省;对俄电子商务;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3-0036-05

一、新r期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特点

(一)对资源依赖严重

黑龙江省是资源大省,长期以来依靠资源获得快速发展,石油、煤炭、钢铁、木材等产业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过去资源能源是黑龙江省的优势,但现在油、煤、粮、木等资源性传统产业集中出现负向拉动,成为全省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目前,石油和木材几近枯竭,中石油大庆油田由于减产和油价低迷亏损超过50亿元,大庆市出现了30年来的GDP首次负增长。全省林业已由采伐进入育林阶段,林区收入锐减,大兴安岭地区和伊春地区已成为国家资源枯竭地区。而煤炭和钢铁产业目前出现了严重产能过剩现象。以龙煤集团所在的煤炭产业为例,2015年黑龙江省煤炭产量约6700万吨,产能利用率不足65%,其中龙煤集团煤炭产量约占全省的一半。相关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龙煤集团连续亏损,2013―2015年龙煤集团的净利润分别为-2341亿、-4383亿、-4673亿元,呈现扩大之势;同时,企业营业收入也从2012年402亿元,降至2013年近387亿元,等到了2015年,龙煤集团营业收入跌至202亿元。

钢铁产业也不乐观,黑龙江省冶金工业经济运行监控月报显示,2014年黑龙江省钢铁产量较2013年回落了376%,2015年全省钢铁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4261亿元,同比下降4010%,2015年钢铁工业累计利润总额亏损877亿元。

另外,在黑龙江省十多个地级市中,有7座属于资源型城市:“油城”大庆,“林城”大兴安岭和伊春市,“煤城”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然而,这7座资源型城市不仅面临资源枯竭的困境,而且产业布局结构高度同质化。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1国企比重过大,核心业务不突出

在现有环境下,第一产业下降正说明了市场需求疲软,产业竞争力薄弱。黑龙江省号称装备制造业强省,但大部分核心企业出现了困境,哈尔滨市三大动力早已风光不在,齐齐哈尔一重更是困难重重,这些核心企业的竞争力正在下降,甚至在有些市场已经被南方兄弟企业所取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体制问题,这些核心企业均是国企,其在多年的运营中已经形成了固有的发展模式,比较保守或是默守陈规,面对变化的市场反应速度慢,其管理体制的落后无法适应市场的要求。而且,在这些产业中,国企比重过大,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非公经济比重小。我国国企与民营企业的比重平均为1∶50,而黑龙江省为1∶12,远远低于国家的平均值,这一数据也反映出黑龙江省企业结构单一,过分依赖于国有企业。这也说明黑龙江省对民间资本的利用严重不足,缺乏有效的政策和经营环境。而且这些民营企业与国企之间大多是生产经营上的依附关系,国企一旦出现困境就会出现连锁反应,企业发展的内生活力严重不足。

2能源工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

在第二产业中,由于能源工业在黑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中“一柱擎天”,基本保持在50%以上,其只要有“风吹草动”就会影响第二产业的发展,如2015年能源工业负增长37%,导致整个第二产业的增速回落,只增长14%,低于全国平均46个百分点。除此之外,在产业结构中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那就是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黑龙江省的研发能力在全国并不弱,省内有高等学府76个,其中985院校一所,即哈尔滨工业大学,211院校三所,同时还有各种科研单位。2012年,黑龙江省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3万件,达30610件,同比增长306%。全省有效发明专利7403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933件。与此同时,全省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1779件,合同备案数量居全国第1位。2015年哈尔滨市专利申请量达24787件,同比增长101%;授权专利达12466件,同比增长343%。其中企业专利申请量为10913件,同比增长85%,占比440%;企业授权量为3772件,同比增长466%,占比303%。如此巨大的科研能力却没能推动经济发展,究其原因是转化能力薄弱,专利多转化少,没能形成产业化。同时,在服务行业中,传统服务行业比重大,现代服务业比重小。

3农产品产业链短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2015年粮食总产达136958亿斤,2016年达12117亿斤,继续保持全国首位。但在农业发展中,“原”和“初”比较突出,“精”比较弱,也就是原粮和粮食的初加工比重大,精加工比重小,以粮食为核心的产业链没能有效形成,农产品的价值没能充分发挥。

(三)对外贸易疲软

可以看出,黑龙江省的财政收入出现了巨大波动,尤其在2015年陡然下降了104%。财政收入的下降,给本来就吃紧的财政造成巨大的压力,致使政府负载率上升,地区融资更加艰难。

由于产能过剩和企业竞争能力偏弱,黑龙江省很多企业出现了经营问题,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进一步提高,严重影响了企业业绩。企业利润的减少势必影响员工收入,员工收入的减少又会削弱消费者的购买力,成为扩大内需的巨大障碍,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二、黑龙江省对俄电子商务面临的机遇

(一)政策带来的机遇

1 “一带一路”政策

于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紧接着于2013年10月3日,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者统称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建设以边境口岸作为通道节点,以边境地区互联互通为依托,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交通网络,形成互通互惠的交通网络体系。“一带一路”建设中涉及17个省和一个直辖市,其中就包括黑龙江省。

《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在2016年9月19日正式公布,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这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第一个多边合作规划纲要。而黑龙江省正处于中俄两国的交界,其纽带和桥梁作用可想而知。

2 治理产能过剩相关政策

结合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实际困境,2015年11月24日龙江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了《龙江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明确指出了全省发展的方向和战略目标。提出要优化工业结构,积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资源精深加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彻底解决产能过剩的困境。

2016年6月,黑龙江省政府正式印发了《黑龙江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工作实施方案》,为引导全省优势产业和产能过剩产业“走出去”,打造工业经济增长新动力,创造对外开放合作新格局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操作准则。

3 自贸新区建设相关政策

2015年1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哈尔滨新区,这是我国唯一一家以对俄贸易为核心的部级新区,也是我国最北部的部级新区。哈尔滨新区成槲夜对俄贸易的经济承载区和桥头堡,将我国对俄贸易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了对俄贸易的全面升级,大大提升和拓宽对俄贸易的档次及范围,给黑龙江省经济建设和发展带来新的机会。2015年,由商务部、财政部确认批准黑龙江省中俄(滨海边疆区)现代农业经济合作区和俄罗斯龙跃林业经贸合作区升格为部级园区。至此,黑龙江省部级境外园区增至3个,占国家13个境外园区总数的23%,成为拥有境外园区最多的边疆省份。

4 “互联网+”相关政策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为此总理在许多会议上提出发展“互联网+”的重要性,并为发展“互联网+”提出了具体的指示和要求,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黑龙江省政府出台《黑龙江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工作方案》,提出了一个总体目标和五项重点任务。互联网与对俄贸易相结合,将开创黑龙江电子商务的新纪元,为全省电子商务发展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地缘优势带来的机遇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拥有2981公里的边境线,其中界江2300公里,民间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频繁。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以前苏联为主的文化流入哈尔滨,融入哈尔滨当地文化之中。目前,在哈尔滨随处可见欧式建筑、俄式建筑以及东正教堂。黑龙江大学建有全国一流的俄语学院、中俄学院和对俄研究院,为对俄贸易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全省有25个开放口岸,其中17个已经成为旅游口岸,绥芬河、黑河、东宁、抚远的边境出入境游客量排在前4位。根据中俄双方商定,中俄每年均要举行一次国际级的贸易博览会,我国的举办地设在了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

由于地缘优势和国家政策支持,给黑龙江省电子商务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黑龙江省大力引进国内知名跨境电商企业入驻,与阿里巴巴、京东、腾讯等电商加强合作,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改变传统外贸企业的经营模式,敦煌网“哈尔滨对俄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已经开始运营。为了支撑全省电子商务的发展,开通了对俄跨境电商货运大通道,推进对俄贸易企业在俄罗斯建设境外服务网点和海外仓。目前,全省已在俄罗斯设立海外仓5个。同时,加快对俄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建设,哈尔滨临空经济区专项规划建设30万平方米跨境电商物流基地;黑河对俄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设立电商创业综合功能区、电商应用和物流仓储功能区;绥芬河中俄跨境电商产业园电商大厦建成投入使用,航天丝路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6户企业入驻。继芬河市还先后建立了对俄跨境电商通关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通关平台提品备案、订单申报、运单申报、清单申报、清单核放、货物离境、汇总申报、结汇退税等一整套通关服务;公共服务平台连接各部门、企业和消费者,为跨境电商提供便捷高效的交流、对接信息服务;综合服务平台把中国和俄罗斯的产品供应商、分销商、物流商、金融机构等节点进行整合,提供线上交易担保、线下融资支持及仓储物流服务。2016年底,绥芬河市实现了三大平台互联互通。为了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建设与发展,黑龙江省加快了第三方平台支付体系建设,2015年9月绥芬河市对俄跨境电商平台“绥易通”开始运行。哈尔滨银行建成“中俄跨境电商在线支付平台”,面向对俄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境外国际卡线上支付收单和俄罗斯境内电子钱包、支付终端机、移动支付业务。黑龙江省各口岸针对对俄跨境电子商务均制定了发展规划,打通了对俄电子商务通道。2015年,黑龙江省对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货值突破4亿美元。

(三)市场前景广阔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甚至已经达到左右人们生活的地步。目前,通过中国电子商务平台向俄罗斯发送的货物总额每天不少于400万美元。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黑龙江省电子商务交易额呈井喷式增长,达到2041亿元,增长267%;地产品出口实现415亿美元,占全省出口额的517%,比重同比上升278%。2015年对俄备案投资417亿美元,增加18倍;境外经贸合作区16个,入区企业168家,部级经贸合作区3个,占全国23%。2015年,黑龙江省通过哈尔滨至叶卡捷琳堡货运包机、哈尔滨至新西伯利亚、哈尔滨至叶卡捷琳堡客货混载航线、绥芬河陆路运输等方式发送对俄国际邮包138534万件,货物量2960吨,在俄罗斯设立海外仓5个,为中俄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证。

据俄罗斯电商协会统计,2016年上半年俄罗斯网购规模大幅度增长,已达4050亿卢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6%,其中绝大多数的海外网购来自中国,而且这个比重还会大幅提升。为了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俄罗斯联邦政府向国家杜马提交了关于调整个人跨境网购商品免关税标准的法律草案。个人国际网购商品免关税标准将由每月购物总金额不高于1000欧元或总重量不超过31公斤调整为单次不高于150欧元或不超过10公斤,而且每月免税总金额和总重量将不受限制。俄上述措施会对我国对俄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帮助,有利于提高我国物美价廉的商品在对俄电子商务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预计到2020年,中俄贸易额将达到2000亿美元,而其中中俄电子商务的发展尤为引人关注。预计中俄跨境电商市场将以每年100%的速度快速增长,将占据全俄电商市场总额的60%,为中俄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四)经济发展需要

国家 “一带一路”战略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为对俄贸易带来更大的发展引擎。黑龙江省具备突出的地缘优势和文化优势,与俄罗斯有着广泛的交流,已经打下了深厚的基础。目前,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平台保障。大力发展对俄跨境电子商务会为黑龙江省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连锁效应,为黑龙江经济建设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三、黑龙江省对俄电子商务面临的挑战

(一)物流体系不健全

在对俄跨境电子商务运行中,需要建设一系列仓储、配送等基础设施,由于地域等因素,黑龙江省保障物流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配套设施不完善。同时,对俄跨境电子商务涉及到跨境审批、法律、报关、核税等环节的问题复杂,而且相关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低下,成为对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巨大障K。目前,黑龙江省物流公司数量较多,但均未形成规模,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这会直接导致跨境物流的成本上升。中国采购发展报告(2014)显示,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为18%,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平均占成品最终成本的10%~15%,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水平,也高于经济发展处于同水平的金砖国家。而中国制造商的此项比重可高达30%~40%。这表明,无论从物流费用占GDP比例,还是从物流成本占成品成本比例看,我国物流成本都处于较高区间。受地域等因素影响,黑龙江省物流成本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黑龙江省跨境快递日均出货量急剧上升,与其对应的物流水平已远不能满足对俄跨境电子商务要求,成为制约对俄跨境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二)人才匮乏

由于投资环境不完善,目前在黑龙江省难觅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身影,即便是大型跨国公司也很少见,优秀人才在黑龙江很难找到用武之地。因此,人才外流现象极其普遍,而且越演越烈。面对这样的一个环境,对人才的引进也是巨大障碍,故黑龙江省人才基本上是处于净流出的态势。在对俄跨境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对相关高级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需求旺盛,供给缺乏,对俄电子商务人才缺口不断扩大。另外,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内部人员流动性很大,发展较好的企业能够获得人才优势,而起步晚的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则很难获得优质人才,甚至面临中高级人才的流失。

(三)产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

黑龙江省作为内陆省份,石油、林业、煤炭等资源逐渐枯竭,轻工业产品加工能力薄弱,与南方发达省区相比,尚未形成有影响力的轻工产业集群,市场主体活力不足,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规划不够,跨境电商示范型企业较少,未形成优质的跨境电商第三方服务机构,缺乏知名的跨境电商实战专家,企业整体“互联网+”竞争力不强,整体电商产业氛围不浓。

(四)融资渠道窄,发展资金匮乏

省内相关金融服务机构缺乏敏锐的市场前瞻性,在对俄跨境电商企业金融支持不足。对俄跨境电子商务还处于发展初期,完善的商业运作模式还未成型,行业风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和企业的融资担保成本。因此导致金融引导作用较弱,使对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出现由于缺乏金融引导、资金短缺等带来的盲目性。大多数企业集中于短期获利或弥补当期资金缺口,忽视平台搭建和物流体系建设,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也难以协调。

(五)企业缺乏积极性,发展缓慢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的新生事物,很多企业对跨境电商的意义和做法尚不了解,不积极创新。生产观念、经营手段、产品理念、社会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经济时代,未能很好解读国家颁布的一系列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政策,有些跨境电商企业不熟悉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应用规则,运作不规范,严重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四、黑龙江省对俄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一)制定科学政策,加强政策引导

黑龙江省应围绕对俄跨境电子商务出台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政策,明晰各部门的责任与任务,把政策制度化、规范化,并落实到位。在全国“互联网+”发展浪潮的推动下,引导企业和个人资本进入对俄电商领域,制定优惠的投资政策,提高投资者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吸引各投资主体对这一领域的投资。

(二)加大对俄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力度

推动对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首先要解决俄罗斯通关、退税、结汇、支付、征信和监管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跨境电子商务就始终处于阻塞封闭的状态。首先应建立政府多部门协调合作的“一站式大通关口岸”,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合理高效地办理对俄跨境电子商务所需的各种手续,帮助企业与俄罗斯国家和地区进行联系沟通。其次,应加大政企联动,政府应积极引导和扶持跨境电子商务的中小型企业,在行业准入、金融信贷、财税支持和科技扶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跨境电商物流的难点主要在境外,“海外仓储”成为对应的解决方法。海外仓储可以有效解决货物破损、丢失等问题,还可以实现商家线上管理,使其在物流过程中对货物拥有指令权并能及时更新库存状况。因此,应在俄罗斯和黑龙江省境内建立物流仓储中心,中心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和沟通机制,提高跨境电子商务便利性。

(三)加快培育对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

以哈尔滨为中心,建设对俄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区,设立区域采购配送中心、研发中心、物流运筹中心,逐步形成对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打通互联网上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整合构建“物流仓储、支付结算及互联网金融、大型电商、资金融通、产业综合服务”五大功能性平台,培育跨境电子商务全产业链条,加快黑龙江省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积极推动跨境电子商务与黑龙江省优势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鲜明对俄特色的、面向全产业链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基地。

(四) 完善对俄跨境电子商务法律体系

我国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相关法律不完善,客户信息泄露、网络支付纠纷、跨境产品物流责任认定难等都与法律不完备有关。缺乏法律规范,最终的结果将导致行业秩序紊乱,而完善的法律体系将为跨境电子商务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是保证对俄跨境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除了国家层面法律法规外,黑龙江省政府也要注意结合实际,颁布地方性的政策法规。国家和地方共同构筑起较为完善的对俄跨境电子商务法律体系,保障“一带一路”战略下跨境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五)加快对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化人才培养

“一带一路”战略下,俄罗斯与中国在语言、风俗、文化、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是摆在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面前的难题。黑龙江省应大力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系统性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高效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大力推进校企联合,结合政府、企业、高校三方优势,分工协作,为黑龙江省跨境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陆昊.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N].黑龙江日报,2016-02-16.

[2]王外连,王明宇,刘淑贞.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电子商务,2013(9):23-24.

[3]曹淑艳,李振欣.跨境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3(3):23-25.

[4]黄永江.关于构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及支付外汇业务管理体系的研究[J].金融会计,2013(7):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