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业化建筑论文

工业化建筑论文

时间:2022-05-18 03:55:27

工业化建筑论文

工业化建筑论文范文1

1.1档案信息化管理主要停留在满足档案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阶段,远没有达到通过信息平台利用档案的目标

目前,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建立起了内部档案管理系统,但系统的功能、易用性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无法较好地满足企业档案管理需求。档案系统也仅停留在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用阶段,不能面向企业全体员工。同时,系统中的数据也只是保存了档案检索条目,造成企业员工无法检索现有档案条目,或检索到条目也很难方便地查阅、利用档案资源。

1.2建筑施工企业档案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在国内建筑施工企业中,普遍存在各级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就是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简单工作,不需要太专业的知识、也不必配备专业的人才,从而造成档案从业人员来源杂乱、档案专业知识偏低、业务水平不高,对档案工作影响较大。

1.3国家对档案信息化工作越来越重视,从政府层面

跨入建筑企业行业领域国家档案局于2011年初制定了《国家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企业档案信息化提出了详细要求:以计算机网络硬件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建设档案数据库系统、电子文件归档系统、电子档案移交管理系统、数字档案信息利用系统、打造“一站式”档案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2007年,原建设部下发了《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对施工企业信息化提出了原则性要求:企业已建立内部局域网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内部办公、信息、数据交换的网络化;已建立并开通了企业外部网站使用了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工程设计相关软件,实现档案管理和设计文档管理。同年下发了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施工企业信息化考评标准,对竣工文件的编制、管理和档案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政府层面对企业档案信息化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奋斗目标,极大地推动了施工企业档案信息化工作。

2对建筑施工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的几点建议

2.1从顶层设计着手,完善企业档案总体规划、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

以国家和行业的规划为依据,追根溯源,从企业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将档案信息化管理纳入企业大发展的战略规划当中,结合企业档案管理的现状,制定切合实际的档案信息化规划。要从档案信息化的现状分析情况、与企业总体信息化的关系、建设的目标、系统架构、行动路线等方面进行总体的规划,要保证档案信息化工作既有长期目标,又有短期要求,使档案信息化不至于盲从、杂乱。同时,企业还应当完善档案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优化管理流程。全球的IT技术日新月异,以IT技术为基础的各类电子产品深入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而信息化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信息的标准化,施工企业档案管理相关的很多规章制度都是以针对传统工作方式制定的,不能适应档案信息化的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理解档案与信息化结合的特点,修订完善以信息标准化为基础管理制度,顺应信息化潮流,优化档案管理流程,适应档案信息化的要求。

2.2培育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夯实档案信息化管理基础

(1)要加强基础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为了提高档案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各级档案部门应开展多种教育培训,如岗位培训、学历培训、专业学历教育等,通过培训把理论与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业务技能,拓宽视野。(2)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培训。为了保证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能够符合规范要求,要加强对档案数据输入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培训重点应放在数据的规范采集、软件的正确运用及网络知识的运用等方面。通过培训,能够掌握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掌握档案管理应用软件的各种功能,成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行家能手,确保档案管理系统平稳、正常的运行。(3)适时引进专业人才,充分利用和开发档案管理系统。随着科技的日月更新,档案信息化软件也要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尤其是挖掘档案系统的潜能开发,更需要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设备维修技术、网页制作技术、甚至美工设计等专业人才,只有这些相应专业人才的拥有,才可能充分挖掘档案信息化平台的潜力,从而更为有效地实施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为企业服好务。

2.3拓展档案应用新方法,以应用促进档案信息化管理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档案以归档、保管工作为主导,充分利用档案资源,为企业创效能力低,极大地制约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我们应当转变思路,形成不仅重视档案保存,更注重档案应用的理念,扩展档案应用的范围,形成全员参与档案管理、全员重视档案管理的氛围。为此,笔者认为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从三个方面展开档案信息化建设:(1)建立一个基于大数据计算平台的档案数据库系统,逐步构建起施工企业内部的电子档案馆,这是提升档案应用水平的前提和基础。(2)以虚拟化和云计算为基础,构建分布式的档案检索访问门户,让企业所有员工都能方便、快捷地通过门户检索数字档案馆的信息,这是档案与用户交流的平台基础。(3)构建施工企业竣工资料和电子档案移交管理系统,让施工企业分布在全国的项目现场技术人员能够通过系统平台及时、标准地提交电子档案,这是企业电子档案馆信息的主要来源基础。

2.4充分利用IT新技术,创新档案信息化管理新思路

国家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数字档案馆和“一站式”平台建设的目标,这两项工作对数据库容量、对数据访问的并发要求、对平台的稳定性等方面要求都非常高,必须深度依赖信息技术。目前IT技术发展中主流的大数据处理技术、虚拟化计算和私有云技术能够较好的满足需求,企业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与信息化专业人员共同分析、研究、充分利用IT技术,创新档案信息化新思路,使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走向正轨,有灿烂的明天。

2.5重视档案信息化安全,切实维护企业核心利益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档案信息化的发展会使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更高、档案应用更为便捷,同时,企业档案被窃的安全风险剧增。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中积累的施工技术、方案等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如被竞争对手窃取,必将损害企业的根本利益。企业在进行档案信息规划、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必须做好档案信息安全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并且应随着IT技术的发展,不断升级、完善信息安全的硬件、软件设施;必须坚持档案安全性和异地备份原则,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采取有力的安全策略以及重要档案异地备份安全措施,充分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3结束语

工业化建筑论文范文2

由于工程项目施工环境艰苦,很多都地处偏僻,建筑施工企业的文化又以能克服困难,在艰苦的环境中发挥团队作用,作为建设的基本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业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和富民产业。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建筑业的主体,承担着建设国家的重要使命,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文化的作用有显得极其重要。有四方面具体作用:一是激励全体员工努力的方向;二是企业蓬勃向上的内在动力;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最后是企业价值观和先进人物得到正面弘扬的载体。

二、建筑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

一般认为,建筑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并赋予强烈的创新意识。目前,工程建设日趋复杂化与规模化,建筑业“四新”技术日新月异,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团队。以前,那种持有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粗放和技术简单的偏见,一直阻碍企业与时俱进。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搭建科学合理人才结构,首先是要建立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管理队伍和较高文化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企业间竞争,已经演化成为文化之间的竞争,而矛盾的焦点则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建筑施工企业要结合文化建设,做好人才引进与培训,促进人才之间的交流,积极为人才创造发展的空间,不断促进人才的创新意识。也就是说,要建立人才培养为主体的企业文化,就必须不断学习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建筑施工企业要把每一位职工培养成为敢于创新、勇于超越的人。只有,每一位职工都成为敢于创新、勇于超越的人,他们所在的企业才能够出类拔萃、创新发展。我们知道,每一位职工都有各自的需要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企业应该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把每一位职工凝结在一起,让每一位职工自觉的认同企业的文化,继而认同企业。促使每位职工自觉地参加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主动的为企业奉献与投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每天的工作安排。

随着国家“一路一带”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攻坚时期,建筑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是,建筑施工企业关键人才匮乏,严重制约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大型工程承包中,先进企业的项目管理人素质较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日臻成熟。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关键岗位人员,由于知识结构狭窄,只懂得一门或二门的专业知识,造成会管理的不懂技术,会技术的不懂管理,往往一件事,需几个人的合作才能完成,增加了处理工作的时间成本。例如:陕西建工第七建设集团,在与和记黄埔的建设合作上,看到了香港大型企业管理上的先进和个人业务综合素质的高水平,认识到了自身与大型上市企业的差距。该企业在加强人才培训的同时,引进一批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充实管理岗位。在招聘人才的同时,施行重要岗位干部上岗竞聘制度,从而进一步拓宽决策层的用人视野,让真正优秀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培植优秀的企业文化的意义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优秀的文化更加重要。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存在在企业每一位职工之间的粘合剂,能把管理层、作业层等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完成项目施工目标的旗帜下,并使个人命运和企业的命运紧密相连,个人与集体产生深刻的认同感,使每位成员强烈感受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自身与集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自身的价值也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进而,更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踏实地为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而努力工作。

例如陕西建工第七建设集团,该集团结合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制定了新版的宣传片和宣传画册,同时通过借助各类媒体,大力宣传集团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先进人物事迹,近三年,在各类纸质、网络媒体上发表稿件近500篇,有效提高了集团的知名度及美誉度。集团公司积极做好内部信息的交流,创建了内部刊物,并作为内部经验交流的一种媒介,每月1期,较好地推动了企业文化的交流与传承。在做好宣传同时,利用特殊的节假日,如:三八、五四、国庆节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加强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凭借着优秀的企业文化,目前该集团已从“十一五”时单一结构的施工企业发展成为规模上百亿的大型企业集团。

四、总结

工业化建筑论文范文3

1.建立会计信息系统

(1)配置齐全计算机硬件设备,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选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单机系统等模式;(2)系统软件的配置。系统软件起着扩充计算机功能、优化调配计算机资源的作用,其应具备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安全保密性、数据维护能力等;(3)会计软件的配置。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需要,选择会计核算精确、使用安全、功能完备、操作简单的会计软件。会计软件中的软件模块应满足施工企业的管理要求,同时,应该配备项目资金管理、项目预测决策分析管理等模块。

2.建立数据库系统

基于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数据库系统应面向施工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全部流程,不仅能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服务,还应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的数据实现关联化,从而实现信息共享,不仅有助于提高会计工作质量,还有助于其他管理部门及时了解会计信息,有效避免信息孤岛和信息处理中的重复劳动。

3.建立会计信息规范处理的相关制度

通过统一核算流程和会计科目代码,实现会计信息的集中化和标准化处理。在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须先应依据现行会计准则和制度,立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整套合理的核算制度,以便各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对会计信息处理有章可循,同时,相关制度应能通过流程固化到系统中。

4.完善风险控制制度

在推进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既是实现会计监督企业的过程,同时,也需要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使之与会计信息化标准的要求及企业的内控制度相符合。企业应建立建全各类风险控制制度,特别是对会计信息化安全标准体系的建立,保证及时备份和加密会计信息,对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安全给予最大限度的保护,使之不受侵害,有效保障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连续性,不会因为受到意外攻击而中断信息服务。

二、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1.高度重视,提高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与企业管理、内部控制的全过程息息相关,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和较强的政策性,必须要加强领导,有序推进,统筹规划。首先,应规范和完善会计信息化法规制度;其次,应组织和实施会计信息化标准;再次,对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制定;最后,做好信息化管理工作,只有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对资源进行整合,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才能对统一的信息化平台进行构建,通过综合利用相关的信息资源,而使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2.夯实基础,加大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在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硬件和软件的建设是必须。首先,企业应对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硬件设施给予足够的保障,规避因为硬件损伤而不能及时的处理会计信息;其次,对会计信息化软件的购入或者是自行开发,需立足于管理的特殊需求,结合自己的业务处理特征,对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思想进行借鉴和吸收,通过对信息资源的融合和软件功能的改进,而使企业整体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再次,为了保证软硬件的升级和更新,应在财务预算中,流出一定的预算资金,保障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

3.培养信息化人才,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新的历史时期,要求会计人才不单单要具备本专业的知识,同时还应具备丰富的信息知识,扩展知识架构的广度和深度。要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人才是第一要义。人才是建立信息技术支持的基础,因此施工企业应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各种形式的培训,通过再教育的方式,显著提升员工的专业水平。并且利用信息化培训,培养各种复合型人才,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在实现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企业内部的财会人员的分工和职能也会随之发生转变。要求财会人员具备更加精湛的财务软件操作技能和信息化技术,只有做好团队建设,才能真正促进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落地实施,才能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做出保障。

三、结论

工业化建筑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智能建筑 系统论信息论 可持续发展 人本论 产业链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世界建筑业启动了新一轮的发展,建筑物单体的高度与体量急骤增加,二、三百米的超高层建筑,单体超过10万平方米的大型建筑已十分普通。建筑物规模的增大与工程建设的技术难度不仅体现在高度与面积上,建筑物的多功能使用(同一幢建筑物内分层区具有办公、酒店、商场、公寓、娱乐等使用功能)。各类使用者对建筑物的服务要求多样化与服务性能日趋提高,越来越重视生活条件与环境的舒适性、与社会和人际沟通的便捷性、生存空间的安全性、设施服务的完善性、管理组织的严密性等。在解决这些复杂难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智能建筑的概念。

1智能建筑的理论体系

长期以来,对智能建筑是否存在理论与学科特征,一直未能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有些人士认为智能建筑就是把计算机、控制及电子设备运用于建筑物,只是高新技术的综合应用而已,并无理论可言。

然而,笔者认为经过二十年的实践,智能建筑已不如早期那么神秘朦胧,在长期的建设、应用与管理中,已经凸现其深层的特征,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图1所示为智能建筑理论的结构,下面将分别进行阐述。

a.应用对象层。智能建筑为人类活动提供信息化、自动化的工作和生活场所,它的应用对象就是建筑物的使用者、管理者与服务提供者。

b.特定功能层。只要是按现代化、信息化运作的机构所在地都有智能建筑的需求,因此智能建筑早已不是办公建筑的专利,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工业建筑、军事建筑都可以按智能建筑建设。近十年来,中国与全球一样建成了大量智能型的办公楼、酒店、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医院、学校、法院、图书馆、剧院、博物馆、机场、车站、住宅、电子厂、食品厂、化工厂、发电厂、军营、应急指挥中心等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层面上,智能化系统功能需求与设备配置往往受建筑物个性、建设目标,管理模式和投资力度的影响而有较大的差别。

c.应用技术层面。这是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由通信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综合管理技术等组成。在这些技术领域中,最新的技术成果及其形成的装备会以最快的速度应用于建筑业。如在5年前,当软件工程界刚开始讨论中间件技术时,市场上立即推出了采用中间件技术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软件iz bms集成化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又如当工业以太网技术出现突破,随即出现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楼宇自动化系统。

d.基础理论层。虽然从表面上看,智能建筑嵌人了许多令人目眩的五光十色的技术,但实质上智能建筑并不仅是新技术的综合与新装备的组合,而在其深层次中是有基础理论的支撑。

1945年奥地利人贝塔朗菲创建系统论形成了“系统哲学”,这是把世界看作一个巨大组织的机体主义世界观,它包括了系统本体论、系统认识论、系统价值论和系统方法论。系统理论的概念(等级秩序、渐进分化、反馈、开放等)与方法(图论、集论、控制论、对策论、排队论等)是智能建筑总体设计与工作流程规划中的重要工具。

美国人香农在1948年奠定了信息论的理论基础,使人类传统的科学从以材料与能量为中心的体系,转变为以材料、能量与信息为中心。当建筑物的智能水平日益提高后,人们已不满足仅在通信信道容量、噪声抑制、数据加密上应用信息论,而需要进一步通过统计及随机过程的分析来讨论语义分析、信息的嫡的应用。

“以人为本”在如今似乎已成为一句时尚的语句,但在智能建筑的功能设计与运行管理中,如果缺乏针对使用者与管理者的工作和生活便利考虑,缺乏以人机工效学对人机界面、机器与人的共享空间的设计,缺乏在智能化、数字化环境下对不同职能与层次人的行为处理分析和对策,那么任何再先进的智能化系统也是失败的。

智能建筑不仅仅是当前高新技术的尽情应用,而且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建筑物的一切进行考量:设备与材料的环保、系统运行方式的综合能效设计、建筑物节能模式的选择、建筑物管理的组织结构设计,都需要从有利于协调“自然·社会·经济”关系,提高“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水平来考虑。这些工作要有助于建立7项工作:选择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推进社会公平化的社会体系、重视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科技体系、保持自然生产能力的生态体系、促进环境质量提高的环境体系、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人口体系和规范合理行为的政策法规体系。“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已深人到整个社会。智能建筑自然也在“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覆盖之下。

显然,在智能建筑所有的相关领域,以上的理论都在工作过程中起着宏观导向与微观指导的作用。

2智能建筑理论的特征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智能建筑不仅存在理论,而且其理论结构相当复杂,还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a.多目标的优化智能建筑不是机械的技术与设备集合,而是一个大系统,需要多视角地考虑技术、管理、经济、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大系统运行目标,并且调动各种手段使系统达到最优的综合目标。即系统的优化目标函数为:s=f<技术、效率、价格、智能建筑理论与工程实践—程大章发展、环境、人气等)。

b.多学科的综合这一点是显然的,智能建筑的规划、设计、运行和管理,所涉及的技术,经济、管理以及法律问题,都必须有效地应用各学科的知识成果来解决。

c.多因素的相关性智能建筑与社会信息化、社会经济发展、管理模式、装备技术发展、政府导向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尽管就表面来看智能建筑仅是一种建设行为与经营管理方法。但是从建筑物的生命周期成本(lcc life cycle cost)(见图2)来看,当某种设备与技术采用后,可改变其生命周期中许多相关的分项状态。

比如采用完善的ba(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进行照明系统的节能控制(按照度、时间、夜间最低照度、分区等),可以有效降低电耗与照明设备的运行时间,而照明设备因此而延长寿命减少了照明设备的维护更新费用。这可使建筑物生命周期成本中的能耗费与设备更新费用减少。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设置完善的ba系统,要增加建设的一次投资.同时,降低能耗的效益并不仅仅体现在lcc的图中,它对于广义的环境保护价值更是巨大的。

3智能建筑工程实践的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全国各地的智能建筑热潮有涨无退。由于我们已经历了较长期的探索,在工程建筑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失败的教训,无论是建设方/业主,工程技术人员,还是物业管理人员,都逐步趋于成熟。因而最近起步建设智能建筑的地区(暂称为后行地区),往往可以比北京、上海、广州等先行开发建设的大城市(暂称为先行地区)有更好的建设效果。我们将之称为后发优势,见图3

智能化系统工程先行地区由于一开始处于探索前进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在早期建设中存在着各种过份的行为(控制论中称之为超调),随后又出现因失误而放弃的行为(称之为振荡过程),最后趋向于合理的装备与功能水平。而后行地区由于可以借鉴先行地区的经验与教训,可以比较合理稳妥地确定自己的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目标与行为,虽然起步稍迟,但最终可以与先行地区趋向于同样的建设效果,而他所化的代价则比先行地区要小得多(如早期智能住宅小区建设成本高达230元/mz,而近年来则在60元/mz左右,而且装备的性能与质量更好)。

4智能建筑已经形成产业链

建筑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清楚地告诉我们,国民经济状态上升建筑业必然兴旺,建筑业发达了,国民经济必然形势大好。中国近年来持续的经济增长其中就有1---2个百分点来自建筑业贡献。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国的基本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北京市2008年的奥运会与上海市2010年的世博会,大大刺激了建筑业发展,智能建筑与智能住宅小区则成为建筑业的精品。在工业建筑物、民用建筑物、军事建筑物与市政建筑物中的电气设备投资已从上世纪80年代总投资的6%一7%,增长到总投资的10%----18%,并且还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市场中的各类智能建筑电气设备不仅引进了大量国外先进技术与产品,也推出了一定数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据不完全统计,与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相关的国内企业约有6---8千家,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的民族企业在稳定成长。目前智能建筑行业,已基本形成了一条稳定的产业链,产业链的各方关系可以用图4来描述。

图中箭头表示各方的相互关系:①提供建筑化系统设备工程与技术服务;②提供智能化系统设备功能信息、设备使用改进意见;③提品与设备技术信息;④提供系统设备需求信息与系统设备功能信息;⑤人才与技术的需求与供应。

图4智能建筑的产业链示意图

图4所示的关系中,工作的基础是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注:gb/t50314为《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39为《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

5智能建筑应用的发展趋势

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对工作与生活的环境要求不断地提高,建筑物的功能与相应的标准也逐步提升.智能建筑作为现代建设技术的核心,面临着新的挑战。

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建筑群的功能特征日趋明显,出现了中央商务区cbd ( center businessdistrict)、休闲商务区rbd ( recreation businessdistrict)、工业园区、行政中心区、经济开发区、住宅小区等特定功能的区域。现代城市管理必须采用信息化手段对这些区域的建筑群与建筑设备进行综合管理,这对智能建筑提出了新课题。在美国“911”事件之后,建筑物的防灾、减灾及反恐等安全问题凸现,建筑物中的消防、安防、防灾及应急供电等已不可缺少,唯有借助智能化的应用系统,才能使之精准、有效、稳定与可靠地工作。

工业化建筑论文范文5

关键词:建筑设计;图像;图像表达

1 建筑图像便于人们观看建筑方案的形象,并对其形成判断

建筑图像本身作为应用技术与设计艺术的结合物,是一个涵盖广泛的研究课题。有研究者正致力于建筑工程方面的图像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在保证信息传递完整和准确的前提下,让建筑设计、工程投标及施工等过程更顺畅,让不同知识背景的人都能对建筑图像形成直观和准确地判断。

1.1 图像表达和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

广义上,图像就是所有具有视觉效果的画面,它包括:纸介质上的、底片或照片上的、电视、投影仪或计算机屏幕上的。国际图像艺术推广机构对图像处理流程的阐述是:图像处理是对图像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使其满足视觉、心理以及其他要求的技术。图像处理是信号处理在图像域上的一个应用。大多数的图像是以数字形式存储,因而图像处理很多情况下指数字图像处理。

1.2 建筑工程图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依据和重要的技术资料。

建筑工程图是以投影原理为基础,按国家规定的制图标准,把已经建成或尚未建成的建筑工程的形状、大小等准确地表达在平面上的图样,并同时标明工程所用的材料以及生产、安装等的要求。它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依据和重要的技术资料。建筑工程图包括方案设计图、各类施工图和工程竣工图。由于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任务要求不同,各类图纸所表达的内容、深度和方式也有差别。方案设计图主要是为征求建设单位的意见和供有关领导部门审批服务;施工图是施工单位组织施工的依据;竣工图是工程完工后按实际建造情况绘制的图样,作为技术档案保存起来,以便于需要的时候随时查阅。

2 建筑设计领域图像表达形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最近几年,未来主义的建筑设计大师们在建筑视觉方面的影响表现得异常耀眼,无论是库哈斯设计的中国央视新大楼、安德鲁斯主笔的中国国家大剧院、还是扎哈・哈迪德“操刀”的意大利卡利亚里现代艺术博物馆等,都充分展示了设计师们对传统建筑形式的突破,并创造出一些全新的建筑图像表达形式。从他们的设计图像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建筑空间的非物质属性和对文化符号的构筑。

2.1 以“图像”和“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系统构筑了我们新的视觉生态环境

以视觉为中心的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符号传播系统发起挑战。图像化造型是一个显著的特征,这种造型和符号所追求的是引发受众的深层次对文化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想象。库哈斯伦等人执教的伦敦建筑联盟学院(AA)在现代世界新的文化形态作为他们作品的主题与造型方面有着很好的尝试。

因此,信息化的后工业社会中,文化的表现与传播形式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现代传播科技构筑了全新的文化传播系统,以“图像”和“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系统构筑了我们新的视觉生态环境。

2.2 当前建筑工程领域在图像表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为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国家出台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等法规制度。这些制度通过对各类建筑施工图等图纸进行审查等形式,来保证建筑设计过程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审查合格才能准许施工,能有效保障建筑建成后的使用不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健康、环保,以及其他公共利益等造成损失。

除施工图外,建筑图还有其他多种形式,手绘建筑表现图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手绘建筑表现图是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建筑及室内装饰等设计行业中应用较广的一种图像表现方式。它的目的主要是设计师用来表达设计意图,客观上也是设计师与客户进行项目沟通的桥梁。因此手绘建筑表现图既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门借助图像传达设计思维的语言,正因为如此,其在现今设计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建筑业的增长速度很快,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建筑图像表达方面主要体现在:其一,无论是设计和施工方,还是客户方,存在着刻意压缩前期推敲设计方案,不求图像表达的准确和美观问题,过于追求建设工期的现象,其中一些建筑施工图在绘制过程中由于欠考虑或赶工期等原因存在一些问题,给设计方、施工方,乃至使用方等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其二,红火的建筑行业也形成了投标环节激烈竞争的局面,部分建筑设计从业人员急功近利,片面强调建筑图像很“炫”的视觉效果,而忽视了深究建筑图像的准确性等问题。

2.3 建筑工程行业亟须建立一套图像表现规范,视觉形象统一的模式

在中国,建筑工程图图像表现研究的应用领域,还未形成具体模式,同类研究更是寥寥无几。过去,建筑设计的过程就被看成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过程,建筑图像对于建筑师而言就好比战士的宝剑一样重要。那个时候建筑图像主要是通过草图表现出来的。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推进,科技发展的浪潮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在计算机日益发达的今天,很多建筑师逐渐地关注各种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图像表达的培养。

建筑工程等行业亟须建立一套图像表现规范,视觉形象统一的模式。使过于专业化的工程图,通过技术与视觉艺术化处理,在保证信息传递完整和准确的前提下,让建筑设计、投标及施工等过程交流更顺畅,让不同知识背景的人都能对工程图形成直观和准确的判断。

3 建筑工程图像表达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在建筑设计中,方案图、透视图以及施工图等的绘制是整个设计过程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些阶段,设计者和图像绘制着密切配合,将头脑中创意构思出的建筑形象逐步由抽象到具象,模糊到清晰,并在位置、尺寸形状上落实出来。这些绘制建筑图的阶段,应该调动设计师的专业知识,在空间组织上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用途,满足使用方的功能使用要求;在建筑形象上要配合功能定位,既落落大方,又独具美感,牢牢把握住建筑实用性和艺术性的要求。

3.1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建筑设计图纸,是建筑工程图像表达研究的保障

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依组织实施的流程分别为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

三个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方案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筑方案的宏观定性;初步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方案设计的进一步深化,是各专业对方案的宏观定性;施工图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施工图设计的主要阶段,是各专业对(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工程实施的具体量化。

国家有关建筑工程的规范针对建筑施工的表达主要分两个部分,即文字部分和图形部分。文字部分包括:封面与目录、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施工用料表、门窗表、节能及日照计算书;图形部分包括有: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大样详图等。

无论所设计的什么类型的建筑,无论建筑规模大小,均严格按照以上规定组织建筑设计图纸制作,并开展图纸的图像表达制作。这是进行建筑工程图像表达研究的规范性保障。

3.2 充分汲取国内外建筑图像表达研究的最新成果,跨学科进行研究是建筑工程图像表达研究的主要思路

通过前文对国内外建筑图像表达方面的介绍和分析,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络对具有典型性和类比型的图像进行试读;对繁杂、复样的表达形式与手法进行概括;对不同应用领域、不同面向的图像,从媒介形式与材料技法的角度进行阐述与分析。以上方式可以采用文献归纳法、图像分析法、综合研究法等方法进行。

同时,研究者还可以充分利用当代艺术、现代建筑理论、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建筑工程制图等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和互融研究成果,来论述建筑工程投标领域图像表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综合研究的方法避免线性研究的局限。利用计算机软件及图像交互技术,借鉴现当代实验建筑绘画的某些表现手法,进行一系列建筑工程图像设计实践,尝试建立基本的实验模式。

3.3 确定研究范围,重点及创新点

对建筑图像的表达研究,首先必须力求准确定义建筑图像的表达形式,站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把建筑设计、投标及施工等环节中各种复杂的、综合的图像视觉关系,通过直观且相对规范的方式表达出来,以起到指导工程实践的作用。研究者宜直接参与到建筑设计工程实践中,跟踪和调研研究成果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调整研究内容。

(1)研究范围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部分:其一,建筑图像运用于非构件性符号。它在建筑空间中本身就是一个完整信息载体,发挥着所含信息的传播作用,是以一个单独个体的形式出现的。其二,建筑图像作为功能性构件。它与空间的其他部分共同组成了整体,以此种形式传达空间中所包含的信息。其三,建筑图像运用于建筑结构形态。将图形设计中的构成原理应用于建筑结构形态,使建筑结构具备了图形的因素。

(2)研究的重点。其一,充分调研行业及企业,了解评审专家、设计师、施工人员等对建筑图像表达的看法,总结和归纳建筑设计、投标及施工等对图像表达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二,对国内外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的建筑设计图,在色彩渲染等方面的最新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其三,借助设计学科基本理论,分析建筑设计方案图的图像表现在视觉形象构成、图形结构要素等方面的基本模式;其四,相关建筑设计工程投标的标书文件对建筑图像中涉及的材料视觉、触觉等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初步形成研究成果。

(3)研究方式及创新。研究中,可以充分利用当代艺术、现代建筑理论、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建筑工程制图等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和互融研究成果,来论述建筑工程投标领域图像表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综合研究的方法避免线性研究的局限。

并且,利用计算机软件及图像交互技术,借鉴现当代实验建筑绘画的某些表现手法,进行一系列建筑工程图像设计实践,尝试建立基本的实验模式。

突出应用领域的创新是课题研究的根本课题,重点解决应用层面的几个问题,如工程投标图集过于枯燥,图像不够美观的问题,使建筑工程图的图像表现更加直观;解决工程设计团队与施工团队间沟通不顺畅的问题,使建筑工程图的图像表现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1] 李顺.图像处理技术在建筑视图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 朱建国.论土建工程图表达能力的培养[J].高等建筑教育,2013(06).

工业化建筑论文范文6

关键词:建筑业;安全文化

中图分类号: 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按照人类文化发展史和文化与科学发展的属性,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定义可以是:在人们生产和日常生活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最基本的人的生存所具备的条件以及相应的人的素质的总和。即保护所有从事建筑施工活动员工健康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实现安全、舒适、健康、高效生产及生活的指南。建筑业安全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企业各方面的努力和全体员工的认同,并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

1.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内容

西安市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业安全管理体系、建筑业安全文明生产形象、农民工安全意识形态和安全执行力、农民工的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等。

1.1建筑业安全管理体系

传统的建筑业安全管理体系实行公司、项目部、员工的三级管理,注重安全事故事后处理,维护家属及职工的利益而忽视预防控制,安全管理容易脱节,这是一种被动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现代建筑业安全管理体系除了强化三级管理外,还要考虑事先的事故控制、危险预测、安全预警。这是一种事先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体系。在1个死亡事故背后,有大量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存在。消除日常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取决于安全管理是否到位,这是作为预防死亡重伤害事故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从安全预警出发,降低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预防重大事故,建立新的建筑业安全管理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1.2建筑业安全文明生产形象

塑造企业形象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标志,企业形象包括企业安全文明生产标志、职工衣着穿戴及精神状态等,体现了企业安全文化的层次水平和企业员工的人格魅力。当企业安全文化和企业的良好形象在社会树立起来以后,企业就会得到社会更好的回报,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参与社会竞争的“无形资产”,企业安全文化使得企业有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业安全文明生产形象主要包括企业安全标志使用、安全防护用品使用、安全检查等。企业安全标志是企业形象、特征、信誉和安全文化的浓缩,安全防护用品是农民工的安全工具,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农民工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安全检查是落实安全生产的必要程序。建筑业安全文明生产形象还包括建筑工地周边围挡完好情况、工地道路的清扫、洒水和养护情况,农民工生活区周边绿化等。

1.3农民工安全意识形态和安全执行力

农民工安全意识形态是属于建筑企业深层次的安全文化,包括农民工的安全生产观念、安全行为准则、安全美学、安全道德观、安全价值观,它直接反应农民工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影响和自身感情认同。建筑企业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经常了解农民工的心理、动机、个性、情绪与安全健康需要,鼓励农民工热情参与企业的安全管理活动。

农民工安全执行力属于建筑企业更深层次的安全文化,在安全意识的引导下,农民工坚定信念,满怀热情,规范操作,保证安全生产。建筑企业要加强沟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落实安全员制度,培养和储备专业安全管理人员,通过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的监督,提高农民工的安全执行力。

1.4农民工的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

物质保障主要指解决好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面临的衣、食、住等基本问题,改善农民工的住宿条件,提高农民工的伙食标准,增加农民工的收入,保障他们的工资和人身安全。精神保障是针对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心理、文化、政策方面的服务,农民工工会要解决农民工面临的职业介绍、子女入学、法律培训等实际问题,农民工的家庭要理解和支持农民工的工作。经问卷调查,有90.7%的农民工受到家人的支持而外出打工,受到家人支持的农民工更懂得在身体上照顾自己,在工作上更加积极,心灵有了寄托,不再感到寂寞。而没有受到家庭支持的农民工经常感到寂寞无助,心灵没有寄托;生活和工作得到保障的农民工经常与同事及管理层沟通协商,顾大局识大体,更加注重自己的未来发展,善于发现建筑工地的安全问题,乐于帮助同事克服困难,精神饱满,干劲十足,对未来满怀希望。生活和工作没有得到保障的农民工在工作上比较消极,只愿意完成班组长布置的工作,对工地的安全问题不太在意。

2.安全文化的层次结构

安全文化的结构层次有二层次论、三层次论、四层次论等三种提法,二层次论将安全文化分为物质层和精神层,或分为表层和里层;三层次论分为三个层次,即表层、中层和深层,表层以物质或物化形态表现,中层以其深层结构中体现价值和规范的文化来支配行为活动的方式表现,深层以人的意识形态表现。根据三层论安全文化可以分为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观念文化。四层次论分为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观念文化。安全物质文化是整个安全文化的发展基础;安全制度文化包括安全方面的一切制度化的社会组织形式和各种规定;安全行为层是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的综合表现,是最直接的行为体现;安全观念层是人们对安全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安全观念层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指导着人们的行动。

建筑业安全观念文化主要指的是,建筑企业需要建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安全也是生产力的观念,安全性就是生活质量的观念,安全超前的观念,安全管理科学化的观念。建筑企业管理层需要建立安全第一的哲学观,尊重人的生命与情感的健康观,安全就是效益的经济观,预防为主的科学观。全体员工需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保险意识、防患于未然的意识等。

3.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形态体系建设途径

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形态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方针,首先要搞好安全环境氛围建设,其次要搞好安全制度保障,还要不断对员工进行“灌输”安全文化的教育。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形态体系一般的建设途径是:营造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环境,建立建筑企业安全制度,安全文化教育,安全文化宣传。

营造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环境

施工现场的外观容貌应按照《文明施工安全标准化现场规定》组织实施,做到安全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具体要求是:施工现场四周要做围挡,做到整洁有序,道路保持干净,现场张贴的安全挂图要醒目,便于警示;办公室、更衣室、食堂要达到卫生标准,卫生间要设立浴室,浴室数量要满足农民工的需要;其中食堂、卫生间、浴室的地面要铺砌瓷砖,施工现场各种规章制度要挂牌,便于监督。农民工一律佩戴工作证、穿工作服上班,充分展示农民工的风采和精神面貌。

建立建筑企业安全制度

建筑企业安全制度建设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强有力的安全机构和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网络体系,二是要有一套科学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切实贯彻执行。形成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严格的约束机制。

其次,要运用经济、法律、教育手段协调企业的安全生产,比如施工用电必须严格执行“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施工现场高空作业必须执行“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施工单位开展班前安全交底制度;施工单位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处罚的制度等,每周定期召开安全会议等。这些制度在建筑业安全文化建设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安全文化教育

建筑业业要按照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的要求,对管理人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训,对农民工既要进行操作技能和安全保护的培训,还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农民工所从事的是最辛苦的工作,个人内心情绪需要及时疏通,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发挥人的积极主动性,它把一种具有科学性和激励性的目标灌输到农民工的思想意识中。这种目标作为一种意识一旦内化为农民工的自我意识,就会成为支配农民工自身思想和行为的主导准则。通过培训提高全体农民工的整体素质,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塑造建筑业安全文化。

(4)安全文化宣传

通过会议、广播、视频、演练、安全知识竞赛、举办安全生产月、悬挂安全标志、张贴安全挂图等多种形式,增长安全知识,吸取安全教训,增强安全意识,企业上下做到人人、时时、事事、处处把安全置于首位。宣传安全文化,反映了企业对农民工生存条件的关心,展现了企业的优良精神。农民工对安全文化的认可,是一种精神追求,也反映了农民工对安全舒适与安宁幸福的向往。通过文化的潜化作用使农民工树立安全价值观,端正安全行为,逐渐使农民工对企业安全文化表现出一种主动接受和自觉接受,通过教育与启发,唤起每一个农民工对自身安全、健康与生命的珍惜,认识生命的价值。即可实现建筑企业安全顺利的发展。

4.结语

本文通过对西安市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分析,提出了西安市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业安全管理体系、建筑业安全文明生产形象、农民工安全意识形态和安全执行力、农民工的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等,提出了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形态体系的建设途径是:营造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环境,建立建筑企业安全制度,安全文化教育,安全文化宣传等。

参考文献:

[1]黄吉欣.,对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再思考[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 (8)

工业化建筑论文范文7

关键词:建筑施工;财务管理;精细化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举国上下各工程项目正如火如荼发展着,这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评价建筑施工企业成败的重要标志是看其管理水平,而财务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各项管理的核心和重心。为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无论是在物资管理方面,还是在资金管理以及账务管理方面都要严格执行精细化管理,确保工程资金链始终处于良性发展,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程项目质量。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对财务管理进行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必要性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企业内部的主流意识理念和态度文化,和企业文化、工作氛围的作用一样,是企业“软实力”的具体体现,而精细化财务管理是确保建筑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的重要举措,是建筑施工企业持之以恒的发展目标。财务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财务管理手段,其以“缜密”为出发点,以“精益求精”为最终目标。只有对财务管理进行精细化管理,才能健全财务管理手段以及财务管理机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既是时展的必然,又是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使然。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发展程度,直接关乎建筑施工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决策。随着建筑业发展的突飞猛进,唯有加强精细化管理才能修炼内功,强化监督力度,实施动态管理,全面掌控财务状况,加速财务核算模式的转变,既要加强事前预算,又要强化事中控制,更要注重事后监督。实施精细化管理,对财务管理活动实施全程监管,实现成本最低化,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各项管理的重中之重,因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员构成错综复杂,无论是在工程项目决策、物料选用,还是在财务账面管理和流动资金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同时,尽管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全面预算,但因缺少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很难真正发挥内控功能,所以无论是在物资管理,预算实施,还是在资金管理、工程项目决策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弊病;另外,在信息化发展方面,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远远落后于科技发展的速度,上述诸多原因促使建筑施工企业不断进行财务精细化管理。

三、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的途径

1、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既可以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又能保护财产安全,并保障财务规章制度有效实施,它为建筑施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荷载能力与日俱增,充分发挥人、财、物的潜能,实现资源优化整合,不断推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走向精细化的发展道路。所以,不仅要建立健全成本费用控制体系、风险评估体系,还要建立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控制评价体系以及会计预算控制体系等,从而不仅要对成本费用管理、风险评估管理、预算管理,还有内部会计控制、控制评价等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全面精细化管理。

2、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推动财务管理精细化

毋庸置疑,全面预算就是建筑施工企业无论何时开展何种工程项目,都要进行全方位的财务预算。可以说,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直接表象,它对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可把有关工程项目的所有预算进行细化,分成具体的控制点,实现财务管理精确化、具体化。同时,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会越来越缜密,越来越科学,另外企业的责权利也会越来越具体。所以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第一要义,只有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才能有效地推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精细化。

3、财务管理实现信息化,促进其精细化

不管是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还是其财务管理精细化都要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前提。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也越来越现代化、科技化,大量的信息技术被应用于财务精细化管理中。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不仅工程材料种类繁多、耗资庞大,而且人员流动性大,文化程度良莠不齐,技术水平不尽相同,所以财务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唯有如此建筑施工企业才有发展。如果信息化管理缺失严重,信息就会大量流失,从而发生“信息孤岛”。通过实施信息化管理,财务管理的细密度与精确度日渐提升,防止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财务监督和控制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4、财务管理人员精细化

首先,企业的领导层要转变和提升财务管理意识,一个企业的发展直接取决于管理层或决策层的努力程度,他们是企业发展的引路者和核心能量。他们的知识储备、市场判断力、掌控力以及管理思想和意识都将是公司发展的关键。因此,企业管理层要带头学习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善于用财务管理的视角来审视各项经营业务,增强财务意识,回归财务管理的地位,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全面提高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前提是企业所有员工都要参与到管理活动中。而这一环节的关键就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实现精细化管理,只要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如财务管理的事前预算、财务管理的事中控制、财务管理的事后监督职能以及财务岗位职责的细化等。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及科学化离不开财务信息化的支持,只有培养与企业契合度高,熟悉企业各方面流程的财务管理人才,企业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基于此,必须对业务流程的具体环节及财务人员岗位职责进行进一步细化,对财务实施精密化管理,以达到财务管理精细化和监督控制精细化的目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企业得以顺利开展的必备条件是资金和管理,而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获取资金。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管理是硬道理,而财务管理是各项管理的核心和重心。为更好的贯彻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建筑施工企业既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又要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以及财务管理人员精细化,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精细化发展水平,使工程企业扬帆远航。

参考文献:

[1] 张昆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探析 [期刊论文] 《交通财会》 -2012年7期

[2]常会玲 试论精细化管理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投资与合作》 -2012年11期

工业化建筑论文范文8

关键词:建筑企业管理,管理现代化,发展现状

 

1.引言

建筑企业管理就是指对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进行的管理。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国内建筑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要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科学管理。

2.建筑企业管理的含义

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指建筑企业内部的活动,它以生产活动为中心,包括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和生产服务过程等。对于生产活动的管理,称为生产管理。另一部分是指建筑企业涉及外部流通领域的活动,它是建筑企业与外部进行往来周旋的活动,包括工程任务的承揽、材料和机具的采购、职工的招聘、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信息的收集、市场的调研等。对于这些活动的管理,称为经营管理。建筑企业管理是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的统一。

3.建筑企业管理现代化

企业管理现代化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围绕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把现代化的管理思想、人才、组织、方法和手段,综合运用于各个管理功能系统,对生产经营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

(1)经营理念现代化

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应树立以下观念:①经济效益观念。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就要讲究经济效益,力争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②市场观念。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充分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在建筑市场上,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多少决定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大小,也决定着投标企业中标率的高低,同时也决定承包价格的高低。③竞争观念。做为建筑施工企业,在竞争中要树立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勇气,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良好的信誉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④金融观念。要有利息和资金周转的概念,善于筹措资金和运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⑤人才开发观念。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善于发现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积极吸收人才并用最有效的办法激励人才成长,注重人才培训。科技论文,管理现代化。

(2)人员配置合理化

人员配置是对企业各类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择、使用、考评和培养,以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从而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并实现预定目标的职能活动。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合理配置人员对促进整个经营管理的有效运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经营方法科学化

企业经营方法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解决各种问题,实现企业目标,求得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4)经营目标可持续化

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涉及作为基础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条件的生态的持续发展和作为目的的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及这三个方面的协调统一。它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效率,关注生态和谐,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类自身的全面协调发展。科技论文,管理现代化。

4.我国建筑企业管理的发展及现状

4.1我国建筑企业管理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建筑企业管理基本上属于传统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的内容较少。建国以后,国有建筑企业管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有市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企业管理思想、组织、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企业要面对市场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都要由自己面向市场解决,经营问题因此变得很突出。

4.2我国建筑企业现状

(1)生产能力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建筑业生产体系。我国建筑企业特别是具有特级、一级资质的企业,大多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定实力的施工队伍和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具有承建、招揽大型工程项目的能力。

(2)管理制度与水平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建筑企业,未能按照国际惯例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所有权制度、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等还不完善,因而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3)经营模式

目前多数建筑企业仍属于劳务密集、粗放型经营和外延式发展模式。科技论文,管理现代化。即产出基本上依靠增加各种资源的投入来提高,建筑业总产值与从业人员数量的变化趋势呈正比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总产值的增加是靠从业人员人数的增加来实现的。科技论文,管理现代化。

(4)组织结构

同国外建筑企业100人以内为主的规模结构相比,我国建筑企业平均规模偏大。科技论文,管理现代化。企业平均规模是发达国家的近50倍,大型建筑企业平均规模是发达国家的20倍,其中年产值几千万元、人数三四千人的企业相比比重。科技论文,管理现代化。我国建筑企业自成体系、各自封闭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相应的基础技术工作、技术装备、人才培训等方面的重复建设,还造成我国建筑企业“大而不强,小而不专”的现状,大企业无法与国外大承包商进行竞争。

(5)技术能力

我国的建筑企业具有不同专业特点与优势,所承接工程门类齐全。在技术方面,特别是岩土工程、工程结构抗震、综合爆破、大型结构与设备整体吊装、预应力混凝土和大面积混凝土等方面,有些建筑企业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另一方面,我国建筑企业缺乏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专利技术少,而且技术应用层次不高,科技含量普遍偏低,特别是在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和机械化水平方面的应用,都处于相对较低层次。

(6)从业人员

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在3500万从业人员中,大约有2500万人是来自农村的劳动力。受自身的文化水平限制,加上企业对人员的岗前培训缺乏系统性和普遍性,造成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我国建筑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十分短缺。根据建设部对建筑企业所做的抽样调查结果,建筑企业中专业人才占职工的比例15%左右,而大学和大专毕业的专业人才只占5%~9%,其中设计部门相对较多。特别是懂得经营、有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更是凤毛麟角,精通金融、法律、索赔的市场营销高级人才稀缺。加上未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机制,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参考文献:

[1]杨文虎.建筑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济师,2009(7):276-277

[2]刘颖.建筑企业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宋光.浅谈建筑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对策[J].科技信息,2008(14):118-118

工业化建筑论文范文9

关键词:地域文化;工程建筑;空间设计;传承发展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与迅速快捷的信息资讯的传播,全球一体化程度在不断的改变着我们的建筑文化环境,所以建筑文化设计的地域性在不断缩小。而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的不断关注与生态文化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建筑文化发展的问题必须从所处环境之中的地域文化的研究角度去探索,倡导建筑在全面进步和积极发展的同时,自觉寻求与地域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的特殊性以及技术和艺术上的地方智慧相结合[1]。矿产工程建筑空间设计作为特殊的工程建筑空间设计,在保护生态环境、合理适度开发资源的前提下与建筑所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社会文化的应符合地域特色的环境文化特征。

1地域文化与建筑空间设计的融合

无论是何种功能的建筑空间,其外在、内部空间设计都依附于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等地域文化环境之中。在分析建筑的好与坏时,应以人文思想、艺术价值、科技水准来评判建筑。“当建筑、景观和城市规划在特定地域上建构出共性时,它们的地域性就体现出来了。”可见,空间和时间维度是地域性最具明显的特性,在研究地域性的时候必须让地域环境与具体的时间、空间范围联系起来,具体、真实的存在加以分析[2]。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生活的人与自然、社会长期和谐发展积累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它沉淀着长期居住在这个特定环境中的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智慧与文化精神。建筑空间设计作为有目的性的人对空间环境的改造活动,是为了创造更多满足功能需求、审美需求的生活方式,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建筑空间设计在一定空间环境中受地域文化特色的限定和影响。建筑空间设计又由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与社会生产力决定。矿产工程建筑空间设计就应该是工作的人们对长期生活方式与工作经验进行总结,结合地域自然环境、生活文化环境用建筑空间设计表现着独特的地域文化。

2建筑空间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现

作为一件好的建筑空间设计作品,应注重去结合地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文化语言、文化符号等文化特质,还应该理解地域文化中包含的思想理论及场所精神。在建筑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地域文化特色的表现不应该只是把地域建筑文化特色照搬模仿,应该是在理解并掌握了地域文化内涵和地域文化特征表现的基础上用创新的意识对建筑空间中的材料、空间形式、色彩等空间表现元素进行创新研究。一方面建筑空间设计是对人们生活、工作等空间行为的规划设计,人们在矿产工程建筑空间中通过优化合理的空间布局、完善生产空间功能,进行合理有效的行为规划,为安全生产、提高工作效率进行空间与人的人性化合理配置;另一方面重视强调工作、生活在矿产工程建筑中人的情感、物质需求,注重人所依赖的空间环境、社会风俗、社会文化等因素的融合,在地域文化中总结概括文化特征与艺术表象,汲取精华,因地制宜,设计出与当地自然环境、企业文化和谐融合的矿产工程建筑空间作品。

3地域文化在矿产工程建筑空间设计中的传承发展

(1)注重地域文化的价值。地域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即存在于精神文化内涵之内,又表现于社会文化之中。核心是受地域文化影响之中的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高尚品德的向往。地域文化规范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制约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3],对于企业发展、提高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应重视对于地域文化加以系统的、科学的挖掘和研究,这样对于矿产工程建筑空间设计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价值。(2)发达国家地区矿产工程建筑空间设计与地域文化融合发展。西方发达地区及国家优秀的矿产工程建筑空间设计从设计理念、空间结构、材质等方面我们应与地域文化融合研究,进行优化融合。成熟的设计行为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所处地域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应该从生产方式、企业文化等因素进行建筑空间设计的比对,积极融合西方现代矿产工程建筑空间设计的优秀经验与技术手段,找回空间的场所精神,对建筑空间设计中功能空间布局、生产环境、技术手段、建筑材料等因素的关系进行融合研究与分析。美国建筑师路易•康提出“建筑是有思想的空间创造”,他认为建筑师的任务是以更具匠心的形式,创造出有意义的空间[4]。建筑空间设计在满足生产功能需求的同时满足现代工业生产建筑空间设计中企业文化的展示与精神需求。在满足建筑空间设计本质的同时,生产空间形式与地域文化、西方现代工业生产建筑空间设计理念相互协调,这样的融合设计能够克服西方建筑空间设计与我国工业建筑文化、地域文化不相符的缺点,形成具有现代气息地域文化特色的工业建筑空间设计,体现美学、功能、人性化等具有融合性的建筑美学价值观。融合创新才能使地域文化不断的传承发展,矿产工程建筑空间设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矿产工程建筑空间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应重视文化思想对其生产空间发展、促进安全生产、提高企业文化环境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5,6]。生产性建筑空间设计在追求企业提高产能、合理开发资源环境、安全生产发展的同时应注重结合地域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的文化特征,生产功能建筑空间设计在具有强烈科技生产、绿色生产的时代特征的发展中,又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体现文化传承的设计理念。

作者:刘方靓 杨阳 单位:兰州工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彤.整体地域建筑理论框架概述[J].华中建筑,1999(03).

[2]赵健.地域性&当代性—关于今日设计教育方向的思考[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单霁翔.城市文化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文化多样性[J].南方文物,2007(02).

[4]董寓.《新建筑与新流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142).

工业化建筑论文范文10

关键词:工业建筑,新型材料,智能皮,发展

 

0引言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各种多功能的建筑材料被研发出来,而这些材料对于我国工业建筑的实现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发展。

1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1.1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1.1.1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朴素的建筑语言清水混凝土体现的是“素面朝天”的品位。但建筑师们认为,这是一种高贵的朴素,看似简单,其实比金碧辉煌更具艺术效果。,发展。“清水混凝土”一直是国内建筑领域少人涉足的一片神秘之地。,发展。虽然,它与生俱来的厚重与清雅是一些现代建筑材料无法效仿和媲美的;而其施工难度之大,可变因素之多,又使其始终难以被国内的业主和建筑师所采用,更鲜有成功的范例。

20世纪初时,混凝土因其力学特性开始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到20世纪中期,建筑家们逐渐把目光从混凝土作为结构材料的具体利用转移到材料本身所拥有的柔软感、刚硬感、温暖感、冷漠感等材质对人的感官及精神的影响和刺激上,开始用混凝土作为结构材料与生俱来的装饰性特征来表达建筑传递出的情感。

首都机场新航站楼采用的就是清水混凝土技术。据该工程技术负责人介绍,新航站楼共有65万方混凝土浇灌任务,其中有一半以上将采用清水混凝土,这种技术将主要在候机大厅和公共大厅外部结构采用。这种新混凝土没有色差、气泡和裂纹,也不用进行刷漆装修,完全是自然灰色调,非常质朴,目前国内只有香港机场采用过此项技术。

1.1.2高性能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40MPa)首先用于30层以上高层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因为这种建筑物下部三分之一的柱子,在用普通混凝土时断面很大。除节省材料费用外,与钢结构相比,加快施工速度也是采用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特点。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常规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选用优质原材料,在妥善的质量控制下制成的。除采用优质水泥、集料和水外,配制高性能混凝土还必须采用低水胶比和掺加足量的矿物细掺料与高效外加剂。

我国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应用发展迅速。我国是生产和使用混凝土的大国,混凝土的质量在不断地提高。随着高性能混凝土的优越性不断地得到认可,混凝土应用技术的进步,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高性能混凝土获得了迅速发展。

1.2新型绿色环保装饰材料的发展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是应用最广泛的建筑功能材料,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随着人们牛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建筑装饰工程中不仅要求材料的美观、耐用,同时更关注的是有无毒害,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及环境的影响。“ 智能皮”是由美国费城的建筑师斯蒂芬·基兰和詹姆斯·廷伯莱克研究发明的一种建筑新材料。

“ 智能皮”是包在铝框架外面的一层膜,就象包在帐篷支架上的尼龙布。,发展。是由两层叫做聚乙烯对苯二酸酯(PET)的聚酯膜组成的(PET也是用来制造汽水瓶的塑料材料),这种设计理念是利用这种薄而柔软的膜作底层,把照明、供暖、能量储存甚至信息显示屏等微元件都“印”在上面,就好像用墨水在纸上写字。其结果是可以提供无限个性化的廉价电子墙壁,既可用于工业生产,也可用于住宅。人们可以自己设计住宅,例如,可以把起居室的一面墙作为内置电影屏幕,而按一下开关,整面墙都可以变成窗子。,发展。

智能皮的两层PET之间有两英寸厚的空间,内层贴有气凝胶衬垫。而两英寸厚的气凝胶衬垫的绝缘效果跟用聚本乙烯绝缘材料浇灌的17英寸厚的水泥砖墙完全一样。PET的外层涂有包含用相变材料制成的微胶囊状透明树脂,可以在白天吸收周围热量,并在晚上温度下降时释放热量,从而使墙壁本身变成一个调温设备。

2工业建筑设计的发展环境与趋势。

2.1工业建筑设计的节能省地趋势

工业建筑在节能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工业建筑设计历来就很重视设备节能,利用自然通风,利用自然采光。,发展。

2.2生态化发展趋势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生产力发展、工业建筑蓬勃发展、必须考虑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与可持续性发展,新的绿色工业将是自然循环的整体部分,甚至在用了能源之后还在生产新的能源,它不破坏自然,它的废弃物将是自然成长的营养而不是污染环境的毒物。新的绿色工业建筑的生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工业建筑的城市环境设计、节能、节地、环境保护与防止污染等问题给予了极大重视,在实践中得到应用。面向新世纪运用生态学中的共生与再生原则,结合自然并具有良好的生态循环方面将是工业建筑的发展方向之一。

2.3工业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在工业建筑中,也存在着对历史建筑的保护问题,任何有价值工业建筑,慎重对待拆除和改造,避免单纯大拆大盖,适当保留可以延续历史记忆,为企业留下深厚的企业文化、为后代留下文化遗产。

3结束语

工业建筑发展迅速,他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他对于我们的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必须引导工业建筑向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维生.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概况[J].经济管理,2009(05)

[2]周铁军,袁渊.现代工业建筑高技术化设计趋势研究[J]工业建筑,2006,(11).

[3]汤雪飞.现代工业建筑发展趋势[J]河南建材,2008,(05).

[4]周铁军,张洁,袁渊.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02).

[5]邓钊.浅谈污水处理厂建筑物设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09,(04).

[6]柳彩虹.对原有化工建筑设计的几点改进[J]甘肃科技纵横,2008,(02).

[7]陈海.对当前工业建筑设计及发展趋势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1).

工业化建筑论文范文11

关键词:专业出版社;大众图书;建筑

近年来,随着出版业持续而深入的变革,不少专业出版社在原来的专业图书出版领域之外,开始涉足大众图书出版。这些贴近市场、贴近读者的大众图书,不仅丰富了专业社的图书品种,而且逐渐成长为其新的利润增长点。本文以建筑类大众图书为例,尝试分析这一类型图书策划开发的具体思路,希望借此给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开发提供有益启示。

长期以来,我们一谈到建筑图书,普通读者往往望而却步,似乎它专指需要一定建筑专业背景才能读懂的专业图书。这种状况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的建筑观念以至建筑图书格局还存在问题。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建筑系科长期设置在工科院校,过于强调建筑的功能性、实用性、工程技术性,而相对轻视甚至忽视建筑的文化性、艺术性,这使人们的建筑观念、思维模式等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其实,在西方,从古代开始,建筑就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艺术样式而列在各种艺术门类之首。这可从英文“建筑”一词窥见一斑(Architecture来源于希腊文“Archi”和“tekt”,前者意为“最重要的”“占第一位的”,后者意为“技艺”)。正因为如此,西方出版的众多艺术类图书,都将建筑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门类。

其实,建筑究竟属于“艺术”还是“科学”,历史上曾经存在长期的争论。这种争论本身恰恰体现了建筑属性的丰富性。曾有学者将建筑的基本属性归结为时空性、功能性、工程技术性、经济性、文化性、艺术性等。①显然,建筑的这些基本属性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系统。不可否认,与音乐、绘画、雕塑等具有单纯的精神功能的“纯艺术”不同,建筑往往具有精神性与物质性相结合的双重性特点(具体到不同的建筑作品,精神性和物质性在其中所占有的比重也不尽相同,精神性也具有不同的层级)。但是,正是这种建筑属性的多样性、建筑本身的复杂性,为人们从多角度观察、理解建筑提供了可能,从而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效果。

大体来说,同建筑发生关系的“人”主要包括设计者、使用者和欣赏者。与建筑的物质层面相关的人主要是使用者,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设计者,他们关注、研究建筑的使用功能、环境物理质量、物质技术等方面;与建筑的精神层面相关的人主要是欣赏者、审美者,他们侧重把建筑同人的精神、心理诸方面联系起来,使人们认识到建筑不仅是“纯粹的空间”,而且具有丰富的精神功能。就前一种类型读者而言,多从实用技术角度侧重谈论建筑的物质功能,许多建筑专业图书正是满足了他们的这一需求。而后一种类型的读者需求,正是大众图书要着力满足的。

对于大众而言,面对一个建筑,人们首先会对其形式美的因素有一总体知觉,如建筑的特定艺术语言(形、面、体量、装饰花纹、色彩质地等)、建筑的形式美特征(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寸、造型式样、艺术风格特征等)、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环境因素包含了几个因素,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然因素、人工因素、社会及文化环境)等;此外,人不仅能欣赏建筑本身的形式美,同时还能从这些形式中感受到某种气氛、意境,甚至对其风格、设计意图及其风格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等都有较为深入了解的需要。

显然,建筑的形式不仅仅是一种纯形式,因为仅仅从构图原理或空间原理来解释建筑形式是比较片面的,也不能完全解释建筑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性,不能体现出建筑的全面特征。如建筑品的文化内涵(建筑如何积淀和表现着时代、地域、民族的文化),代表性建筑如何体现出特定建筑思潮的特征、特定时代的建筑思想和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建筑产生的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变迁脉络,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如何受制于特定的建筑思想,建筑是如何演变的以及受什么因素制约,等等。在这里,建筑未尝不可看作是一种符号,一种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符号系统。前者体现为色彩、图形、线条等为标志的物质表达方面,即建筑的形象、形态;后者则是观念、意义等,构成语言内容的方面,即建筑形态所包含的一定的概念含义。在社会约定俗成的基础上,两者结合才产生表达意义的作用。

将建筑放置在大的文化系统中,从人文、历史、艺术等角度对建筑这一子系统进行焦点式的鉴赏、评介等,这恰恰是建筑类大众图书致力的方向。就目前来看,这一类型的建筑类图书选题,大体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建筑史论类图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建筑的历史悠久,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构造、材质还是形式、风格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将建筑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勾勒发展的历史脉络,无疑是选题方向之一。进入新世纪,市场上出现了《中国古建筑二十讲》《外国古建筑二十讲》《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等史论类图书。这些图书多以建筑系科的相关专业课程为基础加工改造而成,它们一般不是完整的建筑史,而是以讲座形式择重点而述,或者为读者介绍建筑的产生、作用,展现历史的延承,以及建筑在建造和艺术上的特点,或者是选择具体的建筑类型进行讲述,如《中国小品建筑十讲》《中国古代建筑十论》等。图书的目录、标题也一改教科书的刻板面貌,而以文学色彩示人,如“无情世界的感情”“面包和马戏”“宗教的象征”等,所配备的精致的照片和线描,使阅读者能获得直观感受而又赏心悦目。

其二,建筑文化类图书。建筑物虽然是实体的,但它所能暗示或揭示的,却包括了生活的全部。因为它不但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技术与科学水准、精神面貌、审美观念,而且忠实地记录了当时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在这个方面,先哲王国维对四合院的分析可以视为范例。他在《明堂庙寝通考》一文中说:“我国家族之制古矣!一家之中有父子、有兄弟,而父子兄弟又各有匹偶焉。即就一男子而言,其贵者有一妻焉,有若干妾焉。一家之人,断非一室所能容,而堂与房又非可居之地也。故穴居野处时,其情况余不敢知,其既为宫室也,必使一家之人,所居之室相距至近,而后情足以相亲焉,功足以相助焉,然欲诸室相接,非四阿之屋不可。四阿者,四栋也。为四栋之屋,使其堂各向东西南北,于外则四堂,后之四室,亦自向东西南北,而凑于中庭矣。”②从这段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四合院的居住方式,与中国人的家族观念与传统社会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家族制度是采用四合院居住方式的人文原因,而华夏大地又充分提供了建筑四合院所需的土木,人文与物质造就了中国特色的建筑群体。这种分析建筑的思路,为从文化视野俯瞰建筑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启发。

这种思路在当代的建筑图书出版领域也有所体现。罗哲文、王振复先生主编的《中国建筑文化大观》,以文化学的眼光,探涉中国建筑的文化背景、品格、本质特征、历史发展、门类以及民族个性等,其中涉及中国建筑的时空意识,起源观念,儒道释精神对中国建筑的渗透与影响,以及建筑材料与结构、技术与艺术的空间组合,美学性格,“风水”文化的濡染等内容。循此思路,汉宝德的《中国建筑文化讲座》《给青年建筑师的信》,则从建筑与文化的交互对照中,把握中国建筑的意义与价值。作者通过对中国文化特质的了解,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的建筑,更生动地欣赏中国建筑空间中包容的生活。而黄汉民的《福建土楼》和居阅时的《庭院深处: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则将关注的视角对准了两个典型的建筑实例――土楼、园林。前者对福建土楼的聚居方式、防卫系统、建筑技术、空间特色、楹联文化及其历史成因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将福建土楼这一世界传统民居建筑中绝无仅有的瑰宝完整地呈现给世人。后者揭示了苏州园林的装饰、装修的景点布置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将方寸之间浓缩积淀的几千年的中国哲学、历史、建筑、宗教、信仰、民俗、艺术等方面的思想文化精华凸显出来。

其三,建筑评论类图书。如果前两类图书还是专业作者居多,或为建筑学教授或为文化学、文物保护方面的专家,这里的评论类图书的作者就更加多元,内容就更充满个人色彩。如梁雪的《三城记》,副标题就是“一个建筑师眼中的美国城市”。作为一个专业建筑师、研究者的考察随笔,全书带着读者穿行于美国三大城市――芝加哥、纽约、华盛顿――的大街小巷、广场以及各著名建筑物之间,对三城的建筑、规划作出评论,讲述美国城市发展、规划的理念以及建筑背后的故事。作为建筑领域的圈外人士,刘心武在《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中选择北京国贸中心、京伦饭店、建国饭店、国际大厦、国际俱乐部、北京电台、赛特中心、长富官、国际饭店、长安大厦等,用身为文人所特有的视角,向我们展现了他对建筑艺术独特的感悟和他对城市美学和城市建设的思考。正如他所说:“我在自己的建筑评论和关于城市美学的思考中,都浸润着与我生命体验相关的,有时是很个人化的情感因素,我想这是我的评论和建筑界的专业评论的最明显的不同之处。”

其四,选择建筑学的经典著作,或者引进出版,或者重新策划再版。以《中国建筑史》(梁思成)、《园冶》(计成)、《建筑十书》(维特鲁威)、《说园》(陈从周)、《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肯尼斯・弗兰姆普敦)为代表。其中,《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是对20世纪的建筑及其起源的一次全面审视,1980年问世以来便受到广泛赞誉,不断修订再版,从而成为该领域的经典之作。在这类图书中,建筑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往往贯穿其中,具有比较强的知识性、可读性甚至趣味性。

上文例举的建筑类大众图书,并非全部出自专业出版社,其中有一部分是由传统的文艺社、人文社科社提供的。如百花文艺出版社、三联书店的《建筑美学笔记》《情感建筑》《透视建筑》《街道的美学》《园论》《乡土民居》《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等图书,在这一细分市场上有了一席之地。这为建筑类专业出版社策划开发大众图书提供了现实镜鉴。专业出版社如何立足自身的专业、作者、资源优势,吸取他人之长,策划开发出深受读者欢迎的大众图书,绝不等同于专业图书的科普化,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其一,通过图书市场的进一步细分,重新界定大众化图书的目标市场读者。市场细分是以消费需求的异质性理论为基础的。图书市场也是如此。具体到不同的图书消费者,有的读者购买图书是出于求知,解决谋生之道;有的读者购买图书是出于怡情悦性,提高文化修养……在图书消费需求上,专业图书的消费者和大众图书消费者并不完全一致。比如说,为适应戏剧、影视、音乐、美术、体育、戏曲等艺术专业工作者、专业读者的需求,自然有一些专业图书来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另一方面,随着近年通识教育在高校的推广,为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适应能力比较强的创新人才,包括各门艺术在内的人文社科经典又成为提升大学生基本修养的重要抓手。这自然为相关图书提出了新的出版需求。再比如,近年来,随着经济审美化现实的出现,生活与艺术的界限逐渐模糊,出现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倾向。在这种背景下,山东人民出版社推出的设计类图书,就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这类书的读者,一般并不是专业人员,而是社会中对此类文化现象关注的大众读者。

其二,针对目标读者的实际需求,重新设计图书内容。大众图书面对的目标读者,与专业图书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即便大众图书与专业图书所涉内容为同一领域,也要针对相关内容围绕信息量、深浅度、表述方法等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重新设计,而非将原有专业图书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变化组合就可实现。相对于专业图书,大众图书的消费弹性比较大,很多图书并非非买不可,所以这就要求编辑在开发设计这类选题时,能够别出心裁,全盘考虑用纸、形式、色彩、版式、定价等。比如上架建议,原来的专业类建筑图书,可能写“建筑”,而大众化建筑图书就可写“艺术”或者“建筑文化”,这样一来该书面对的读者群体就扩大了,也便于这一类型的读者能够找到相应图书。除了建筑领域的读者外,文化、考古、文化产业、旅游、美术工作者甚至广大游客都可能阅读和收藏。此外,在渠道方面,专业图书出版社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比较独特的销售网络和渠道,而策划开发大众化图书,要想增加与读者见面的机会,肯定需要围绕读者接触习惯等开拓新的渠道。

其三,立足自身传统和优势,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开展大众图书开发工作。在做大众图书的时候,专业出版社在策划、营销、宣传推广、项目运作方面并不具有天然优势。如何做到既有专业水准,又能适合大众口味,以及选择什么样的市场进入、资源从何而来、渠道如何建立、与专业图书如何区隔市场,都是需要深入考虑的问题。

(马衍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教师,博士、副编审)

*本文系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人才引进项目“文化产业视阈中的出版业变革”(YJ2013-15)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释:

工业化建筑论文范文12

[关键词]风景园林;地方性;教育;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9-0215-03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1年3月8日正式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2011年)》中公布,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建筑学同列为我国110个一级学科之列。由此,我国著名建筑教育家吴良镛先生提出的以风景园林、建筑学、城市规划三位一体,大容量、多层次、多学科综合的人居环境科学体系得到确立。其中,风景园林学科地位的提升,突出反映了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的生态文明建设方针进一步得到落实。学科的发展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需求,解决和满足这些矛盾和需求,首先需要通过学科教育才能实现。2009年,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在原有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的基础上申报开设了5年制工科景观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专业,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地方性院校,如何依托并整合地方教育的现有资源条件,立足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面向地方社会发展建设的现实问题和需求,办出具有地方性特色的风景园林教育,无疑是当前地方风景园林教育需要深入的问题。本文以昆明理工大学景观学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讨风景园林教育特色的构建思路和具体方法。

1 依托并整合地方景观学教育的现有资源条件,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平台

1.1 充分依托并整合现有资源条件

风景园林是一个综合性、交叉性学科,需要多学科的融合和支撑,其教育资源的需求是复合型的。长期以来国内大学专业分工过细,造成教育资源分散,利用效率低下,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以及学科专业沟通融合不够。相对于中东部发达地区而言,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和条件相对落后。风景园林教育需要在有限的条件下,向内依托和整合现有的资源条件,向外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平台。促进分散的教育资源重新优化组合,拓宽高校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空间,以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促成学科融合已成为实现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目标的重要基础。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把景观学专业开设在具有较长办学历史的建筑学系下,原有相对独立、设施较好的教学楼和各种教学、办公、实验用房、教学实验设备实现资源共享,大幅度节约了办学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另外,初步构建起城市规划、建筑学和景观学三位一体的人居环境大科学的整体框架,实现学科交叉和融合。

1.2 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平台

云南独特的地域特点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以及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为景观学专业教育对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国际合作进行科研与教学,与国外著名的建筑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拓展了师生的学术视野。近年来,先后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德国乌德堡大学、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等进行了学术交流,并聘请外国专家教授直接对本科生授课或指导毕业设计,还与欧盟和东盟专家共同进行了历史城市研究。近期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德国亚琛应用技术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进行了联合教学与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重视与省内设计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办学,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建筑师、规划师为客座教授,参与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指导毕业设计并参与毕业设计评阅答辩;选择省内有影响的设计机构,建立稳定的实训实践教学基地,安排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提供参观场地和实习条件;设立企业专项奖学金,奖励专业学习出色的学生。

2 立足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的教学思路

1990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钱学森“要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的文章,指出要创造一个促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环境,避免高浪费、低效益的状态,最重要的是要从整体上考虑问题,并建议用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观点,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来研究整体性问题。1993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组织的学部委员报告会上,吴良镛、周干峙、林志群通过对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的论述,针对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历了规模空前和速度空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而带来的空前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人居环境学”这一新的学术观念和学术系统,即建立和发展以环境和人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为基点,研究从建筑到城镇的人工与自然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学科群,强调从单一学科走向广义的、综合的学科,其方法论的核心是整体论方法论。

就整体而言,风景园林、建筑学、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科学的主导专业,风景园林的教育实践需要立足于这个整体来考虑。云南省高校中的风景园林专业和与之相近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农林、城市规划和艺术设计的背景下进行办学,目前还没有一所高校在建筑学及城市规划专业背景下创办景观学专业,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与云南省内其他创办风景园林专业的高校相比,具有人居环境科学主导专业的整体基础,立足原有较为完善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体制,立足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框架,构建景观学教育体系是其教育特色之一。

2.1 构建整体互动的专业教学体系

教学计划强调以设计课为核心,建构整体、有机的教学体系。参照建筑学专业,景观学专业将学生五年的学习分为“2+2+1”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训练”阶段(此阶段与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基本相同,夯实建筑学学科的基础);第二阶段为“深化拓展”阶段(此阶段与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分化,强调景观学的专业性);第三阶段为“综合提高”阶段(此阶段与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又有联合,构筑景观学学科的整体性)。每一个阶段都努力在各课程的纵向和横向上建立有机的关系。

2.2 强化以设计基本素质培养为核心的设计能力训练

教学融入大量的“形态创造”训练和对美学观念的培养,又强调对景观学基本问题的认识与分析训练,在低年级设计课中强调徒手表现与模型制作等;在一至五年级均设置了相关的调研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人居环境的认知与分析。

2.3 以地域研究为导向构筑特色课程模块

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课程体系以增加学生今后服务西部、服务云南的适应性,比如:古建筑测绘实习与云南地区建筑环境的结合,在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中增加“云南民族建筑与环境”的内容,并开设“云南乡土建筑概论”、“云南乡土景观概论”、“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云南自然与人文概论”、“历史城镇保护与开发”等课程,注意在主干设计课及毕业设计选题方向中结合云南的地理、社会、经济、文化背景进行设计命题和指导,如:三年级上学期结合建筑学专业的“山地建筑设计”和“乡土建筑设计”进行“山地景观设计”和“乡土景观设计”的课程设计;三年级下学期结合城市规划专业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进行“城市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四年级结合建筑学专业的“城市设计”课程设计进行“城市景观设计”,强化学生对地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分析研究能力训练。

2.4 强化理论教学与社会认知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和工程训练,如根据景观学专业特点在二年级、三年级的短学期中安排“城市景观认知调查”、“景观专题调查”等以加强对课程教学全过程方法上的引导,通过实际调研促使学生将特定理念、创意与实践方法、手段紧密结合,在提高动手能力时,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巧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城市规划专业特点在二年级、三年级的短学期中分别安排了“城市认知调查”和“城市专题调查”以加强对课程教学全过程方法上的引导,在短学期安排中强化实习的各个环节。

2.5 动态适应学科发展趋势,优化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及时地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如将对硕士研究生开设的《建筑学学科前沿与研究方法》必修课开设成为面向全系本科生的“开放课”,内容涉及哲学、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节能技术、历史文脉延续等与城市、建筑、景观相关的热点问题,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自由选择空间,进一步拓宽了学科的涵盖面,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

2.6 关注学科之间的相关知识支撑,增加选修课涵盖面

如建筑学专业在2001年评估之后的两次较大的教学计划调整修编中,增加了城市设计、景观理论、概念设计、建筑城市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社区开发建设、城市社会学、历史城镇保护与开发、城市研究专题、城市发展史等多门选修课等内容,使学生有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也使专业课程在纵向与横向街接及相互联系上更加有机,促成了景观学和建筑学的相互依托和融合。

3 面向地方社会发展建设的现实问题和需求

云南省景观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多样且底蕴深厚;但城镇化进程与城乡人居环境发展较之于沿海和内地地区相对缓慢,其人居环境发展显现出的相关问题与内地和沿海地区有极大的不同,如:城乡差别问题、生态保护问题、文化传承问题、乡土景观现代化问题等。在有限的资源及办学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云南地域特色,紧密结合西部地区与云南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积极探索科学的富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小城镇景观、乡土景观及旅游区景观研究特色,有效弥补西部教育资源不足的劣势,强化本土地域多元建筑文化的科学研究,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办学模式,逐步形成较为鲜明的“坚持地方特色、强调学科交叉,融教师科研成果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办学特色。

目前昆明理工大学在景观学专业的教学、科研特色方向有以下几类(见下表),这些特色方向也可结合建筑学、城市规划的课程来共同进行。

4 结 论

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地方风景园林教育特色的构建是建立在时展的总体背景和地方社会现实条件下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特色的形成,需要依托和整合好地方教育的现有资源条件,立足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面向地方社会发展建设的现实问题和需求,其中,把握好时代性和地方性是其特色建设的重心。

参考文献:

[1]钱学森.要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N].人民日报,1990-08-14.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