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业产业园规划设计

工业产业园规划设计

时间:2023-09-21 17:34:23

工业产业园规划设计

工业产业园规划设计范文1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体现出现代企业的整体形象与文化内涵,对社会与行业内部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景观作用与地位卓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防护作用、休憩作用、形象塑造、创新启迪、生态作用等,园区规划建设发展方向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内心诉求。防护作用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园绿地系统的引入,有效的扩展了产业园区的绿化面积,景观建设带给人们舒适空间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应对突发事件、突发灾害的临时避难场所,具有重要的防护功能;休憩作用主要体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能够为工作忙碌的人们提供景观游憩的空间,给予人们心情舒畅的生态空间,同时对外积极开展工业旅游,为产业园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形象塑造主要体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多、有部分企业入驻,园区的造型与功能代表着企业的外在形象与文化内涵,对企业内部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为企业创造了重要的商机与经济效益的空间。创新启迪作用主要体现在高新产业园区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有效激发产业园区科研生产人员的创新能力,为工作人员营造了较好的创新环境,激发工作人员的创新灵感,促进技术的研发。

2现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景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景观建设规划设计问题

高新技术产业园大多从原工业区转换而来,主要存在功能布局单一、空间结构不合理、开发强度大、绿化设计不合理等问题。理想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应该融合工业、教育、科研、休闲、娱乐、社区、交流等为一体,而现阶段部分高新产业园区规划设计还缺乏部分功能,没有满足人们的内心诉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多建筑较多,而绿化面积与公共景观面积匮乏,容积率相对较少,没有满足建筑的规范要求。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发时间较短,园区内各建筑物建设风格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各个建筑的色调也不尽一致,园区景观设计整体性不强,缺乏一定的人性化考虑。

2.2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景观建设景观环境问题

伴随国内大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产业园区的流动人口不仅仅局限于园区内部人员,还有大量的外来人员到园区休闲娱乐、工作交流。在现代产业园区人群构成的多样化的背景下,产业园区的服务工作却还局限于服务园区内部人员,造成资源严重紧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景观功能一直是社会人们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国内高新产业园区的建设一直致力于功能多层次化,复合化,但在实际建设中因为经济问题、环境问题等造成景观建设功能仍然不尽人意,园区内部功能还未能齐全,不能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创新是产业园区建设的核心,优美、独特的景观环境建设是激发人们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园景观规划建设在独特设计上还有一定的欠缺,景观设计技术与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没有完全对接,景观设计技术相对滞后,导致景观环境不能满足人们对景观环境的精神需求。

3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3.1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不同于传统的工业园设计,强调现代高新产业园区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功能复合化,重视整体性。营建多功能,复合化的产业园区是原始工业园区建设的进步与创新。复合化、多功能的景观设计格局能够有效增加高新产业园区的知名度,提升室外空间的吸引力,有效解决高新产业园区活力不足的关键问题。第二,增加各环境因素的联系性与可达性。联系性与可达性的提升是决定高新产业园区空间秩序的重要手段,是重塑园区活力的必要条件。实践工作中通过联系性来建立园区空间秩序的综合结构,可达性是衡量景观环境共鸣性的重要标准。第三,激发创新,提升可辨识度。创新性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的灵魂,专业的园区景观规划设计超越了传统工业园区设计的自由度,同时能够很好的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实现了高新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规划设计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景观设计的可辨识度,从需求者自身的情感去体验,设计环境形象应便于需求者进行很好的记忆与辨识。

3.2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景观设计的防灾减灾特性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中,园区公园与绿地系统是防灾减灾体系的核心。绿地系统在灾害发生的非常时期是城市重要的避难空间,是高新产业园区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美化净化空气、城市环境、平衡城市生态系统,其减灾作用也是其他类型的城市空间所无法替代的,在防震、防火、防洪、减轻灾害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实践证明,在自然灾害发生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景观的较大面积的绿化场所均担负了救灾防灾、救援物资保管与发放、医疗急救基地等重要责任;规模较小的绿地也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临时避难空间,供人民在特殊情况下应对自然灾害使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防灾公园的建设是城市整体规划与防灾规划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其是灾害发生后产业园区内部及相邻社区居民重要的避难场所。

3.3高新产业园区景观设计的整体性与人文关怀

科学、系统、合理的景观设计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景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能够有力的宣传园区自身固有的相关特色,是对高新产业园区自身的一个重要宣传,能够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重要标志与象征,代表着整个高新产业园区风格特色与内部企业的文化内涵,故高新技术产业园景观设计的整体性与创新性是产业园区设计的重中之重。高新产业园区规划设计不仅需要高度的整体性,还要求“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出当下社会的人文主义关怀精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景观整体性的规划建设与人文关怀主义精神的引入,为园区内部人员以及外界人员提供了一个多功能、多层次、舒适度较高、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建设的必然趋势。

4总结与建议

工业产业园规划设计范文2

现将粮食产业园区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粮食产业园区是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园区的通知》(政办[]25号)精神,由区政府批准设立的特色园区,由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总规划面积平方公里(亩)。南北长公里,东西宽公里,总投资亿元。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实施进行建设。近期(-)规划用地平方公里,总投资亿元;远期(-2020)规划用地平方公里,总投资亿元。整个园区以“一个中心,五大功能区”为重点,即:以振兴粮食产业经济为中心,建设粮食仓储区、粮深加工区、现代粮食物流区、粮油检验监测中心区、农业及粮油机械生产区。截止月14日粮食产业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二、建设情况

粮食产业园区自开工建设以来,得到了区委、人大、政府、政协各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得到了区直相关部门及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园区首期征地亩,第二期征地亩,已由征用到位,主要解决第一期招商建设用地、大道建设和部分物流、仓储区的建设用地。园区办公室还相继制订了园区用地管理办法、企业入园办法、征地补偿办法、园区招商引资指南等相关文件。粮食产业园区正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分期建设,滚动发展。

(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园区主干道---佟工大道,全长米,宽40米,总投资万。现已完成路床基础、水稳层和中间路面铺设工作。园区水系整治第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共需投资万元。主干道雨水和污水管道等公建工程已经完成。物流区和仓储区的规划设计工作已经完成。

(二)入园项目建设情况。今年以来,为了推动粮食产业园区加快建设,我们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办公室的工作重点。截止8月中旬共有9家企业入园(一)建成投产项目:已建成投产的项目有:市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粮食产业园大道进口处,于月签约,总投资2500万元(分二期投资完成),经营环保饲料生产加工和销售业务,种鸭养殖和孵化一期工程已于年10月份投产,年产值3000多万元。第二期工程环保饲料生产生产线正在筹建过程中,截止七月份今年到位资金30万元(二)在建项目:(1)、有限公司。位于粮食产业园大道北侧,用地面积亩,计划总投资1500万元,现已完成了厂区规划设计、厂房工程设计和场地平整及厂区围墙建设,因宗地征地矛盾未解决,企业不能如期进场建设。(2)、有限公司。该项目位于粮食产业园大道北侧,为月31日签约项目。用地亩,计划投资1600万元以上,于12月正式动工,现已完成厂区土地平整,厂区围墙和盖板涵建设。完成了厂区规划设计和厂房工程设计,因宗地征地矛盾未解决,企业至今难以进场建设。(3)、项目位于粮食产业园佟公大道最北侧,用地面积亩,计划总投资万元。现已完成了厂区规划设计和厂房工程设计,厂房工程正在建设中,今年9月份可建成投产。截止七月份到位资金万元。(4)、项目位于粮食产业园大道南侧,用地面积亩,计划总投资万元。现已完成了厂区规划设计、厂房工程设计,厂区土地平整、水系整治、厂区围墙和盖板涵建设,项目厂房即将动工建设。截止七月份到位资金万元。(5)项目,投资商为建设公司,计划投资万元,用地亩;(6)项目位于粮食产业园大道西南侧,用地面积亩,计划总投资万元,现已完成厂区规划设计、厂房工程设计和场地平整,尚有三幢仓库正在开工建设,截止六月份到位资金万元。(7)储备库项目首期工程位于村,用地面积亩,计划总投资万元,现已完成了厂区规划设计、厂房工程设计和场地平整,现有二幢仓库正在开工建设,截止七月份今年到位资金55万元,

(三)意向入园和正在洽谈的项目。目前,还有意向入园和正在洽谈的项目共5个。1、有限责任公司的现代粮食物流项目项目; 2、园区商务会馆项目;还有3个项目多次到园区考察。

三、园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园区建设体制不明确。虽然区政府常务会议形成的决议是粮食局,区国资公司、参加。但到目前为止,只是抽调了人具体办公,而且没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要完成征地、拆迁、基建、招商、全程服务和园区的管理等具体工作显得力不从心,明显影响工作成效。

(二)园区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园区建设现已到全面启动建设阶段,由于企业入园在急,园区路网、水系、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急需全面启动,除园区继续加大融资力度和科学调度资金,加快滚动发展外,资金缺口是一大瓶颈,区财政支持的万元远远不能满足全面建设的需求。

(三)征地拆迁、杆线迁移工作受阻,难度较大。到目前为止:(1)、第一期征地范围沿路还有户亩多农田没有征用到位,直接导致三个入园企业不能顺利开工建设。(2)、杆线迁移曾多次协调,但至今仍有部分未解决,已经

直接并严重影响着园区建设速度。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在征地、拆迁完成的前提下,立即完成大道的工程建设。

(二)对园区水系整治第二期工程开始招标,确保不影响入园企业的开工建设。

(三)对现代物流园区和仓储区的规划进行评审,并启动这两个项目的招商。

(四)积极配合国土资源局对粮食产业园区入园项目的用地进行申报。

(五)积极争取省粮食局对园区建设的资金和政策扶持。

(六)对意向入园的项目进一步洽谈,对项目进行筛选、评价。

工业产业园规划设计范文3

关键词:科技园区;规划设计;问题;原则;措施

随着科技以及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科技园规划设计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历史文化特点。

1 科技园区的概述

科技园区指集聚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园区,其是区别于传统产业园区,是一种集科技、经营等多方面的产业园区。当前基于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以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需要建造更多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在科技园区规划过程中,其用地类型比较复杂,包含各类用地性质,有工商业用地性质以及混合用地性质等;科技园区中的建筑类型主要为写字楼、研发楼以及高科技生产厂房等。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不断加快,加强科技园区的建设已成为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策略。

2 科技园区规划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科技园区建设的日趋重要,必须提高其规划设计水平,但是目前科技园区规划设计还存在诸多问题:(1)基于科技发展快速的特点,其用地规模较难确定。如果规划太小不利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如果用地规划太大,高科技产业规模很难在短期内形成。(2)高科技园区就业人口估算问题。科技园区相对于传统工业园区,其工作人口密度及配套等需求,如果依据经验估算,会导致项目定位的错位。(3)基于高科技产业园区人口密度集中的特点,其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如交通拥挤、停车场地不足等。(4)高科技园区内的企业属性不同,各企业的建筑风格要求也不一样。使得规划设计不统一。

3 城市科技园区规划设计的要求

3.1城市科技园区的整体规划。城市科技园的整体规划设计要求其建筑具有空间构成简洁合理、可识别性强等特点。比如建筑需要具有层次丰富的园区空间,并且需要具有现代化及高效特征的内部使用空间。同时合理应用景观以及自然光,提供高质量、舒适、环保的办公以及生活空间。运用开拓创新的设计理念,将城市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成为一座真正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的综合型区域。高科技园区的整体规划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合理布局,采用不同的建筑形式与不同企业类型相匹配。

3.2城市与科技园区的和谐统一。城市与科技园区的和谐统一是指依靠城市化发展的进程,科技园区在规划和设计上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下共同建立起来的一个和谐共存的系统。

城市与科技园区的和谐统一,需要从科技园区的功能性方面进行考虑,需要以城市文化作为科技园区规划设计的主导方向,强调科技园区规划设计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并且基于城市本身的地理空间特点,城市科技园区与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对于城市科技园区规划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因此在进行城市科技园区规划设计之前,需要对其发展空间以及发展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就业人口、文化程度、产业结构、建筑风格以及经济水平,综合考量科技园的效益以及城市的整体环境。

3.3科技园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科技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可以表达为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会影响后续发展。并且需要通过以生态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条件,并且最终实现城市科技园区整体结构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科技园在规划设计时,所遵循的最最主要原则就是实现与城市的相互融合,共同稳步的进行可持续发展。因此科技园在规划设计之初就应该严格贯彻落实生产、生活以及生态三大方面的协调发展,坚持环境建设与功能建设的同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理想的工作、生活环境。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周边区域的自然条件以及自然资源,体现于自然的共生、与环境共存的绿色生态理念。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渗透、融合、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以及建筑材料,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科技园区。

4 加强城市科技园区规划设计的措施

4.1加强城市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基于城市科技园区的具有科研、教学、生产的综合性特点,其在交通以及各种生活配套设施等方面上往往落后于科技园区内的产业发展。为了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城市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中政府必须积极参与,并且需要结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对城市科技园区进行长远规划,从而使市政方面的基础设施以及公共设施能适应城市科技园区的发展。

4.2城市科技园区规划设计必须结合地方特征。城市科技园区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城市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必须结合当地科技产业项目的特征,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科技园区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比如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印度班加罗尔等世界著名的城市科技园区,然后结合当地地区产业特征,对科技园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发挥当地的科技产业特征,从而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高技术产业链或产业集群,提高科技园区的竞争力。

4.3园区定位从地方科技产业走向国际。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步形成,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得我国大部分科技园区的规划建设显现国际化趋势。很多发达国家的研究机构和大型国际企业在科技园区设立分支机构,并且有些大型国际企业与当地特色企业进行合作建立科研单位以及建立生产加工基地等。据相关统计,目前中关村科技园区吸引了将近100多家的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内设立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科技园区的定位将从地方科技产业逐步走向国际。

4.4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模式逐步向 “园中园”或专业园方向发展。过去在政府推动下建立的科技园区,基于科技发展快速的特点,在科技园区初期规划设计过程中,其规划范围通常大于实际建设面积。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科技的进步发展,使得很多项目需要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科技园区初期的规划设计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因此科技园区内部会分化出多个专业园,并且基于个园区的专业自成体系,形成了“园中园”或专业园。例如中关村科技园区内部的软件园、生命科学园等。

5 结束语

城市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在对城市科技园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紧密围绕城市发展的功能。城市科技园区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给人类提供更加亲近自然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同时城市科技园区规划设计的意义也是为了实现城市与现代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毅;刘力.科技产业园区规划新思维[J].城市住宅,2009

[2]郑云凤.城市高新区视觉识别系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工业产业园规划设计范文4

关键词:后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农业园区;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X171.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11.022

Analysis of Eco-agricultural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Basing on Post Modern Agricultural Theory

CHEN Shou-yue, WANG Liang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Linyi University, Linyi, Shandong 276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ostmodern agricultural, clearly and design relations between, and the conceptual planning Hebei Lyurun of Eco-agriculture park, target loc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industrial design and functional zoning in four aspects, expounds theory of the post modern agriculture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agricultural park should be used, in order to provide experience for future design research word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

Key words: postmodern agricultur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griculture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1 研究理论

1.1 后现代农业

美国学者C.迪恩・弗罗伊登博格认为,后现代农业[1]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的价值转变与价值拓展[2]。国内许多学者认为,所谓的后现代农业与现代农业,两者之间不仅是时间上的差异,还是内涵上的区别。后现代农业本质上是大农业的开发、利用及其产品生产前后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农业超大产业化经营系统。后现代农业注重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农业的生态服务、社会支撑功能,注重农村的三生(生活、生态、生产)协调,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重视农业的多元化功能拓展,如生产、娱乐、生态等[3]。

1.2 农业园区规划设计

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一般包括总体规划的项目设计。农业园区总体规划,是依据园区立地条件,对给定农业园区的发展理念、功能定位、项目建设、区划布局、基建完善、景观设计、环境保护、组织管理体系、运营机制等进行策划和总体安排,而项目设计指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具体的项目进行构思,并给出详细表达[3]。

1.3 后现代农业理论体系是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理论来源

后现代农业以农业生态化作为农业转型的主要方向和关键所在,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信息装备输入组织生产,要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协调生产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优化品种组合,建立良好的物流系统,实现三大效益高度统一[4]。农业园区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把保护和优化环境放在首位,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产、生活、休闲环境景观和空间,确保农业园区生态可持续发展。

1.4 后现代农业理论体系是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哲学基础

后现代农业要求推动“双赢”的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实现效益最大化和危害最小化,实现生产与环境保护的最佳平衡。农业园区规划设计要求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约束性压力,严格保护生物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同时改善生产条件,确保园区农业的三大效益的高度统一。这与后现代农业中提倡的生态永续性理念不谋而合[5-7]。

1.5 后现代农业理论体系是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后现代农业是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运用农业科技设备,坚持生态保护原则,将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范畴中各环节,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有机融合,从而形成一种更高层次的农产品营销体系。农业园区设计过程中要在资源环境条件及各产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对各产业链做出有效延伸与合理串联,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8-9]。

2 研究区概况

园区位于京、津、冀大城市群的腹地,靠近全国政治中心,处于华北经济中心双巨城中心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区以及京津城际交通线中心,是京津城际中心花园,华北和东北的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通道的咽喉。区位优势明显,距北京国际机场60 km,距天津滨海机场80 km,距天津港约80 km。园区的公路、铁路、高速公路贯穿廊坊南北,四通八达,市郊铁路,京山、天津、塘沽高速公路,廊万路,京津高速铁路横穿东西,104国道、光明线近在咫尺。位置得天独厚,是成为园区进行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为园区农业的成功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 农业开发理念与目标定位

3.1 农业开发理念

在京津冀一体化组团发展背景下,立足京津大都市区的先天优势,以“服务首都、融入首都”为定位,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产业兴园”为理念,加快培育主导产业;以“高效出产、享受生活、生态保护”为核心功能,推动园区多元化开发;园区的建设为建设“平原森林城市”任务,完善和优化廊坊市城市功能提供了一种现实途径。创立一个工农有机结合的商业盈利新模式,实现绿润集团的使命与战略,打造“廊坊绿谷”和绿润集团“农林综合体”。

3.2 农业发展目标定位

综合园区区位独特性、水资源限制性、文化特殊性、环境约束性的特征,以及京津发展预测、区域内外农业现状以及开发的目的与理念,借助区域发展优势,将园区农业发展成为最具创新的城郊型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最安全的优质彩色苗木精品研发生产供应中心、世界首个城乡一体循环型生态农业示范区和全国一流基于农业的综合生态休闲服务区[10]。

4 产业组织结构设计

农业产业框架设计的关键在于准确判断园区资源环境条件及各产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对各产业链做出有效延伸与合理串联,从而保证农业充分融入生态城总体产业发展大环境,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内外部分工合作体系,维护园区的生态平衡。

园区生态城生态环境良好,区位条件优越,农业资源比较丰富,结合前面几个章节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园区发展以下产业较为较妥当:

(1)基础产业:苗木驯化繁育、中药材种植、绿色(有机)鲜果种植、林下经济;

(2)主导产业:生态休闲旅游与农商服务、工厂化植物生产(花卉苗木);

(3)衍生产业:废弃物CPU②(食用菌生产、有机肥生产、沼气发酵池、污水处理厂与垃圾处理站等)。

坚持以“绿色、环保、低能耗”作为生产标准,逐步建立低污染、低能耗、高产出、竞争力强的园区。

5 农业产业功能区划

5.1 总体功能分区

根据园区生态城市总体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确定“一环、五区”。一环:彩色大道内环线;主体建设区:农林科技展示区、都市花木体验区;配套建设区:高效生态农业种植区、观光农业风情区、私家农庄休闲区、市民公共服务区。

5.2 重点项目建设

(1)彩色大道内环线围绕园区内环路两侧设计,以花期果期相交错的果树和流光溢彩的苗木、林果为要素,既是良好的防护屏障,又构成优美的外向型景观,也可沿环形道路,精心设计建筑、小品和休憩等设施,突出文化主题和内涵及多个景点的连续性,并结合植物造型布置,开展赏花、采摘、摄影和自行车骑游活动等。

(2)农林科技展示区规划面积27.13 hm2。分为自然、农林、未来等三大主题板块,是园区景观、文化、服务、活动、高档设施、赢利和公益项目精品的聚集区。包括光伏温室、高档花卉温室、育苗温室、现代农林展示中心、苗木科技研发中心、管理服务培训中心、高档彩色苗木展示区、停车场。规划主题为展示高新农业科技,集锦现代缤纷园艺。

(3)都市花木体验区规划面积83 hm2。确保园区大规格苗木繁育主体地位,是园区景观建设重要组成,也是美丽乡村高档社区的门前花园。精品大规格苗木区、珍稀苗木种植区、林下经济示范区、苗木绿谷、都市花廊等。

(4)观光农业风情区规划面积23.4 hm2。依靠产业背景,以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体验为核心吸引力,包括异域农业风情区(荷兰农园、法国农园、日本农园、韩国农园)、房车营地、树屋营地、拓展训练基地、阳光草场、农耕展览馆、草地婚礼、珍稀动物世界、休闲主题庄园(薰衣草庄园、海棠庄园、郁金香庄园)等,规划主题为汇聚欧亚精彩农园,展现海外乡村风情。

(5)高效生态农业种植区规划面积18.13 hm2。通过露地和设施相结合的栽培方式,采用灌溉微喷节水化、水肥一体化、生物防治等果树栽培新技术进行设施管理,结合不同的季节,开展赏花和采摘项目。包括百草园、设施果树园。规划主题为展现果林缤纷精彩,品味城中果园风情。

(6)私家农庄休闲区规划面积27.3 hm2。以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体验为核心吸引力,形成家庭农场承租、文化体验、休闲生活的魅力农场。包括人工湖、木屋别墅、水上餐厅、人工湖、大棚、菜园、停车场等。规划主题为体验家庭私有庄园、漫步低碳农林公园。

(7)市民公共服务区规划面积21 hm2。通过生态环境的打造,为廊坊市民营造一处修身养性的农业公园性质的公共服务区,吸引人气,扩大园区的社会效益。规划包括都市彩色广场、农耕雕塑、人工造林示范区等。规划主题为鸾凤筑巢吸人气,和谐共建生态城。

6 结 论

后现代农业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与现代农业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的农业生产方式相比,更加注重农业发展的生态化、永续型和综合性,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11]。农业园区作为现代农业展示的窗口,其规划设计过程中融入后现代农业的理念与内涵,必将丰富完善区域性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理论体系,提升我国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水平,以期为我国发展后现代农业提供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 周淑景.农业发展战略转变与后现代农业[J].财经问题研究,2004(11):73-75.

[2] 陈成斌.试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53-55.

[3] 曹仁稳.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福建热作科技,2003,28(3):110-117.

[4] 林祥金.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J].中国农村经济,2003(7):76-80.

[5] 董慧.后现代农业是可能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5):124-127.

[6] 胡晓兵.现代农业技术异化的表现及其根源探析[J].学术交流,2007,159(6):96-99.

[7] 王凌香,孙金福.世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及我国后现代农业发展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1(7):369-372.

[8] 吴人韦,杨建辉.农业园区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期刊,2004(1):221-229.

[9] 潘润泽,李春德,李俊峰,等.农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3):61-63.

工业产业园规划设计范文5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和“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桥隧时代”、“地铁时代”为四方区送来了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东风:四方拥有环胶州湾5.83公里海岸线,众多科研院所、部级实验室,独一无二的陆海空交通优势,以及动漫传奇海、橡胶谷等一批符合蓝色经济产业的好项目、大项目,完全有条件打造成青岛蓝色经济先行区。作为青岛市近代工业的发祥地、转型发展的排头兵、拥湾发展的新都心,四方正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环境优势和后发优势,展示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按照“同城竞争、错位发展”的原则,四方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提出了“组团发展、两翼带动、轴线集聚、园区支撑”的空间发展战略。其中,“园区支撑”是四方区空间发展战略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全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大背景下,四方区大批老工业企业纷纷外迁,旧城旧村改造加快实施,为避免城市产业的空心化,必须打造支撑产业发展的平台和载体。另外,由于四方区拥有丰富的高校及科研资源,比如科技大学的新材料技术、软控集团的橡胶产品研发、理工大学的建筑学科等等,这些资源特色鲜明、相对成熟、具备转化能力,为四方区打造现代产业园区提供了可能和支撑;

据悉,为加快推进产业园区的发展,四方区制定出台了优惠政策,每个园区成立了管理委员会,安排专门工作人员靠上推进,目前橡胶谷、建筑创意产业园、工业设计产业园等园区的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事实上,产业园区主导下的四方区城市化进程,确实带来了整个区域经济结构的大转身。

橡胶谷:位于青岛科技大学周边,总占地约3000亩,主要是依托青岛科技大学橡胶专业、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规划建设集科研教育、创业孵化、会展商务、信息平台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产业聚集区。围绕橡胶谷建设,四方区政府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青岛科技大学、青岛软控签订了四方共建协议。该项目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已上升到了青岛市级层面的发展战略。四方区政府还与美国橡胶城一阿克隆市签署了建立友好合作城区关系协议,并组织举办了中国橡胶工业年会和中国橡胶谷发展战略说明会,面向全球进行宣传推介。目前橡胶谷核心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已获市政府批准,德国朗盛研发中心、软控橡胶装备技术研发中心等十余家企业已经入驻,国际橡胶交易中心一期即将启用,发展势头十分良好。建筑创意产业园:位于青岛理工大学周边,占地约750亩,主要是依托青岛理工大学的建筑学科和人才优势,借鉴同济大学周边赤峰路特色街的发展模式,打造集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艺术创意、地理信息为一体的创意设计产业集聚区。目前园区内中景设计创意中心已建成运营,青岛地理信息大厦已经主体封顶,银华广场正在主体施工,宏业广场、裕龙商务城正在准备土地招拍挂;鞍山路北片城市综合体正在完善规划设计方案。青岛勘察测绘研究院、青岛城市规划研究院等十佘家规划设计单位已确定入驻,下一步必将吸引更多规划设计企业和高端人才在此聚集。

工业设计产业园:我市培育的工业设计专业科技园区,主要是依托四方机车厂工业设计产业基础,借助青岛市工业设计协会力量,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工业设计产业基地。目前,国家快速成型技术中心青岛基地、英国PGI业设计公司等三十余家工业设计企业已经落户园区,市工业设计协会在四方机厂建设工业设计产业基地列入了市经信委十二五规划。

中航工业青岛科技团:主要是依托央企中航集团的优势,在原前哨精密机械公司厂区,建设部级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端产业聚集区,承接中航集团及其旗下转移项目,目前四方区政府已经与中航集团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新孵化基地已经改造完成,百灵科技等二十余家企业已入驻园区。

汽车贸易服务园:四方区汽车贸易产业占据了全市的半壁江山,“十二五”期间,计划在原有重庆南路汽车贸易大道的基础上,狠抓现有产业的提档升级,重点引进高端品牌和汽车贸易总部,并将现有产业链条延伸为集汽车销售、展示、服务、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产业园区。目前正在编制园区产业升级规划方案,美昌(汽车)集团投资建设的大昌雷克萨斯汽车品牌综合体项目已奠基启动。

青岛现代纺织产业园:主要是依托纺织工业传统和青纺联集团的优势,大力发展纺织研发、销售采购及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相关服务业态,实现纺织工业的转型升级。目前已经与青岛纺联控股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国家多组份差别化纱线坯布开发基地”和“中国多组份纱布精品基地”两大“国字号”基地也正式在园区挂牌。

现代物流商务园:利用四方区中心区位交通优势,依托中外运等现有物流企业,打造服务于主城区居民生活的商贸物流业,同时积极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及物联网技术。目前园区已完成了概念性规划编制工作,引进了新华书店集团、中外运等物流总部项目,海信环湾大厦奠基,笑蕾“梦幻工厂”体验园、百洋医药科技园按计划顺利推进。

生物科技产业园:主要是依托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及其控股的易邦生物工程公司的力量,搭建国际化生物技术研发平台,吸引生物医药、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等相关企业进驻。目前已经与动卫中心、海川集团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编制完成了园区概念规划方案,正在开展园区土地整理及收储工作。

工业产业园规划设计范文6

一、基本情况

赤城县工业园区位于龙关镇武家窑以北,南距112国道约4km。占地4250亩(283.48万平方米)。该区域60%左右为耕地,其余为荒坡河滩,不占压矿床、文物,无碍于行洪、排涝。园区项目用地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不涉及拆迁问题,对农民影响较小。依托工业园区周边丰富的铁矿资源,可以对初级产品铁精粉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赤城县产业聚集区位于赤城镇霞城大道以东,112国道以南北两侧,占地5km2。园区东南角有正在建设的县污水处理厂,该园区距正在筹建的张曹铁路杨家坟车站约3km,距计划修建的张承高速枢纽互交口约3km,交通十分便利。计划分期实施,第一期占地2km2。

通过两个园区的建设,可以使我县现有工业产业及新型产业项目,在更高的发展平台上,向更高水平发展。使产业形成集群,使得生产管理更加规范;可以集中采取环境治理措施,达到效益最大化。可吸纳30000余人直接就业,并相应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城乡群众收入,增加税收,促进县域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二、规划情况

赤城县产业聚集区内建设现代农产品、食品加工业园区、电子产品加工园区、轻纺工业园区、仓储物流园区,并建设供配电、供水、供热、办公、生活服务等公共区。

赤城县工业园区建设球团工业区,海绵铁加工区、矿山机械及零配件加工区、矿用抗磨配件铸造工业区,35kv变电站,建设生活、服务、办公区等。

三、建设现状

赤城县产业聚集区规划用地5km2,拟分期进行,2011年完成2km2,2012-2014年各完成1km2。全部为一般农田。目前,正在申请用地指标。

龙关工业园区规划用地4250亩,目前已办理了1000亩征地手续。

为加快我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我局专门对怀来、沽源、下花园三个县区的园区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目前,怀来园区在整个城建详规的框架之内。沽源县投资10万元请市规划院作园区规划。下花园区请北京中建技术集团规划所作了规划。我县也准备请中建技术集团规划所作详细的产业集聚区规划,就此问题,我局与中建技术集团规划所初步接洽,据了解,做一个5km2园区总体规划需费用15—20万元;做控制性详规,每平方公里需费用20—25万元。

四、入驻企业情况

目前,龙关工业园区已有赤城县宝龙炉料有限公司一家企业入驻。已征地1000亩,水、路、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已经完成,预计2010年11月建成投产,预计年销售收入12亿元,税收1亿元。主要产品球团,年生产能力240万吨。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

工业产业园规划设计范文7

关键词:市政基础设施工业园区特殊性

Abstract: at present, for industrial park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s perfect, has become industrial park can attract invest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With the industrial park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industrial park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is different from the city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urban planning in the standards of infrastructure project planning just put forward some regulation, can't meet, guiding industrial park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so this paper industrial park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system planning is analyzed.

Keywords: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industrial park particularity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20世纪初,有人提出把工业企业集中到工业园区的规划思想,于是在国外兴起建设工业园区的热潮,并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工业园区由于具有产业聚集效应、降低基础设施成本,刺激地区经济活动的作用,使之成为发展工业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式。

但是,在工业园区经济向社会提供各种效益之余,也可能导致各种环境问题的产生。由于园区内工矿企业高度集中,污染源也高度集中,并且污染物之间产生累积性和协同性的作用,区域环境受到的影响更是深远且严重,必须采取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而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正好为工业园区提供硬件保障。当前,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否完善,已经成为工业园区能否吸引投资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为进园企业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尤其是为企业提供污染治理服务,如集中处理工业废水等,而且能够降低企业污染控制的成本,解决企业后顾之忧,为企业的生产保驾护航。

市政基础设施能够保证生产、生活等各项经济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方便,支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市政基础设施包括给水、排水、供电、通讯、燃气、供热、防灾、环境卫生设施等,各项市政工程系统构成了市政基础设施体系,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必不可少的活动条件。

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体系是保证工业园区生存和发展的支持体系。是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尽管是搞工业园区建设,但现代工业园区都不会仅仅是纯粹工业类的开发区,园区内基本上都包括工业生产区、仓储区、管理中心区、甚至配套生活区或零星商业区等。

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相比,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就譬如说,仓储区分仓库与场地,仓库与场地对市政管线系统的给水容量的要求较高,对排污、供电或通讯及燃气的容量的要求相对较低;而管理中心区对集中供热、通讯、供电要求较高,对污水、燃气系统要求相对较低,同样是工业区对热能的需求也不相同,因此,从工业区总体规划的角度来说,应当综合考虑到工业区内企业对各种市政设施的需求的容量,对某些市政设施容量需求较大的企业,市政基础设施宜相对集中布置;而对某些市政设施容量需求较小或没有需求的企业,市政基础设施便不宜相对集中布置。规划中不仅可以节省不少市政管线的费用,而且可以减轻道路管线综合设计的难度,或者减少由于管线综合设计而带来的道路宽度的增加。

工业园区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但是,目前对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几乎没有专门的研究,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更多的时候是直接参考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这就很难针对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为了做好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将从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特殊性进行研究。

1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特殊性

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相比,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具有以下特殊性:

1)工业园区各项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独立性

由于工业园区企业集中,造成对各项市政基础设施的使用用户集中,对资源的需求量大,可以形成独立的系统。

如工业园区的给排水工程规划,由于工业园区企业集中,对水的需求量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工业园区给水工程规划中,应在供水管网设计时考虑专用供水管线的铺设,通过工业用水与居民用水供水管线的分开设计减少相互间的影响。另外,根据现代综合污水处理方式理论,通过专用工业废水管网和生活污水管网将工业园区内的污水按其分类集中至工业园区的综合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够减少企业废水处理的投资。这样在工业园区给排水设计时就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进行规划,这个系统是有别于城市给排水系统的。

2)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不确定性

由于工业园区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工作要先于招商或同步进行,园区招商的不确定性、企业行业的多样性、企业具体规模、性质等情况的变数很多,因此在进行工业园区各项基础设施规划的时候,各项指标的统计、估算,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3)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超前性

一般工业园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总会先于招商或同步进行,同时要考虑园区远期发展的需求,因此工业园区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应具有一定超前性。

如工业园区的电力工程规划,随着园区的发展,企业的数量会有很大的增加,不仅对电力需求大,而且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要求高,具有建设起点高、电网发展不确定性大的特点。因此在园区电力规划时,应使配电网建设与工业园区的发展紧密结合,并适当超前,做到近期改造和远期发展相结合,减少配电网的无序建设和改造,而且使供电能力留有一定的发展余地,能满足规划期内工业园区负荷发展需求。

4)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动态性

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是逐渐明朗、逐渐形成过程。随着工业园区招商工作的进展,工业园区各地块用地性质也逐渐明朗。在大面积开发做整体规划设计时可能会出现已建企业、在建企业、预留地块汇合在一起的情况,在工业园区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园区的这一特点。

5)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差异性

由于不同类型的工业园区对园区发展定位不同,因此对市政基础设施各专项系统的要求也就有所不同,甚至差异很大。

针对在进行工业园区各项基础设施规划时,出现各项指标的统计、估算,无法准确确定的情况,笔者认为应采用多种方法相互校核,主要方法将在下文详述。

2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中面临的问题

由于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特殊性,在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中存在以下问题:

(1)工业园区由于企业集中,所以各专项的使用用户集中、点多,用量大,因此不能直接使用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规范。

(2)工业园区规划规范中市政基础设施规划部分内容简单,不能很好的指导工业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3)目前工业分类标准过于简单,缺乏对物流园区、高新科技园区、生态工业园区等新型工业园区的考虑,因此对这种类型的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缺乏研究。

(4)由于以上三点原因产生的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系统规划选用的指标、标准混乱,无章可循。

3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中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除了它的特殊性及各专项系统各自特点外,还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l)给水规划中水源选取要和水景、防洪相协调。水源的选取要考虑水景用水,同时处理好水源和防洪的关系。

(2)电力规划要和供热、燃气规划相协调。使能源供应既经济又能满足需要。

(3)环卫要和排水、能源选用相协调,统一考虑,使环卫更好的解决,创造一个干净优美的环境。

(4)防洪要和用地相协调,做到既能满足用地需求,又能满足防洪需求。

(5)防灾规划应结合选址、防治、监控、报警、抢救、救护等统一考虑,形成完整体系。

工业产业园规划设计范文8

关键词:物流园区; 信息平台; 规划; 德令哈市

中图分类号:U65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现代科技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代物流业已成为黄金产业。物流园区作为承载物流产业及经济建设的重要平台,是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它通过低成本、高效率、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对加速经济循环、降低成本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物流园区作为承载物流产业及经济建设的重要平台,是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同时,物流园区对市场化要求高,投入资金大,占用土地面积大,要作好这样一个具有引擎作用的、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就要求从全局的角度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为做好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本文以德令哈物流园区总体规划为例,从物流园区信息平台规划出发解决物流园区的规划布局。城市物流园区规划设计方案的提出,将对城市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和现实的经济意义。

1园区概况

德令哈市物流园区位于青海省德令哈市区东南,德令哈工业园区东北侧,规划范围西起德尕路,北至青藏铁路线,南到315国道,东至青藏铁路南侧山体,规划用地面积430.7 hm2。物流园区所处区域整体用地性质较为简单,地势相对比较平坦,目前规划范围内已建设用地较少,现状土地利用性质主要为牧草地。当前园区内公共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极为薄弱,无法满足园区发展需要,区域生态景观要求较高,园区要处理好与生态发展的关系。

2 物流园区功能分析及市场定位

2.1 物流园区功能分析

德令哈市物流园区基本功能包括:运输、配送、转运、存储、包装、装卸、加工等,满足生产商与销售商、供应商与生产企业的配送、生产商销售商与超市门店的配送、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服务。确立“城内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现代化商贸发展模式,在物流园区建设家居建材、农副产品批发中心和工业原材料、零配件、生活消费品的交易配送中心,形成德令哈市重要的商贸基地。

德令哈市物流园区物流延伸功能包括:设立商品展示厅,吸引生产企业或商贸企业来此参加贸易与会展,开展批发、零售等贸易服务;打造对内提高员工素质,对外宣传、业务交流、产学研相结合的物流人才培训基地,同时为入驻企业提供办公、谈判和对外招商设施环境。

良好的服务系统是生产运输组织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德令哈市物流园应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以及充沛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提供商务、金融、设备检修等服务设施以及为货车、客户提供生活休息、娱乐等生活服务设施。

2.2 物流园区市场分析

据德令哈市有关统计数据,全市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2009年的4.7:51.7:43.6调整为2010年的5.42:52.24:42.34,第二产业增长明显加快,必将促使物流产业快速发展。另外,德令哈市工业园区的建设也急需物流产业为其配套,德令哈工业园区已入驻青海碱业、青海昆仑碱业、青海瑞金矿业、海西化建、青海金峰实业等大中型企业。同时,正在规划建设一批煤化、盐化、天然气化工等重点项目。随着工业园区的企业产能不断提升,原材料,产成品的物流量不断加大,缺乏高效的物流服务,将严重制约园区企业的发展。因此德令哈物流园区将重点考虑全市及周边资源状况、德令哈市工业园区需求进行行业选择,主要包括:农产品及食品行业;盐碱化工行业;建筑建材行业;煤化工行业;金属冶炼行业;商贸流通业;仓储和货运业。

物流园区的主要服务范围为德令哈市、德令哈市周边以及柴达木地区。

3 物流园区信息平台规划

3.1 物流信息平台的需求分析

在现代物流系统中,有工业企业、运输企业、商贸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广泛参与,企业对物流信息的需求主要包括与物流运作相关的各类信息,包括政策法规信息、物流市场供求信息、海关信息、公共物流基础设施资源信息、交通运输网络信息和环境信息等;还包括企业自身管理的信息需求,包括数据统计汇总、成本管理、财务管理以及物流运作过程中的若干关键绩效指标考核等。因此,在整个物流过程中,无论是第三方物流还是货主、运输企业或者仓储企业、分销商都需要一定的信息交换,需要一个建设一个信息平台解决各种交流中的繁琐问题。

3.2 功能需求分析

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及系统总体体系结构的设计应以满足总体功能要求为依据。根据物流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物流信息系统的总体功能应有如下内容:

1、基本功能

数据交换功能。这是信息平台的核心功能,包括网上报关、报检、许可证申请、结算、缴(退)税、客户与商家的业务往来等与信息平台连接的用户间的信息交换。

信息服务功能。该功能以Web站点的形式实现,这类信息主要包括水、陆运输价格、新闻和公告、政务指南、货源和运力、航班船期、空车配载、铁路车次、适箱货源、联盟会员、职业培训、政策法规等。

会员服务功能。为注册会员提供的个性化服务。主要包括会员单证管理、会员的货物状态和位置跟踪、交易跟踪、交易统计、会员资信评估等。

在线交易功能。交易系统为供方和需方提供一个虚拟交易市场,双方可和查询供需信息,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可与者进一步洽谈,交易系统可以为双方进行交易撮合。

2、扩展功能

智能配送功能。利用物流中心的运输资源、商家的供货信息和消费者的购物信息进行最优化配送,使配送成本最低,在用户要求的时间内将货物送达。

货物跟踪功能。采用GPS/GIS系统跟踪货物的状态和位置。状态和位置数据存放在数据库中,用户可通过 CallCenier或Web站点获得跟踪信息。

库存管理功能。利用物流信息平台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整合,使库存量能在满足客户服务的条件下达到最低库存。

决策分析功能。建立物流业务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已有数据的分析,帮助管理人员鉴别、评估和比较物流战略和策略上的可选方案。

金融服务功能。在相应制度及技术进一步完善后,通过物流信息平台网络实现金融服务,如保险、银行、税务、外汇等。

3.3 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

1、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采用由星型结构和总线型结构的网络结合在一起的混和型网络结构,这样的拓扑结构兼顾了星型网络与总线型网络的优点,解决了星型网络在传输距离上的局限,而同时又解决了总线型网络在连接用户数量的限制。

2、物流信息平台体系结构

物流信息平台体系结构共分为四层,即基础设施层、数据交换层、应用支持层、应用服务层。其中应用支持层提供呼叫中心、CA认证中心、GPS、GIS等功能,为其上的应用层提供必要的支持;应用服务层包含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以及各类物流信息的等功能,通过提取各个系统的信息为不同的物流实体提供相应的本地物流、区域物流乃至国际物流服务的支持,直接面向用户提供各种物流服务;信息安全体系对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中采用的安全技术包括SSL协议、网络防火墙、安全数据库登录、用户跟踪记录、传输数据加密等保证物流过程安全。

3、功能结构设计

根据信息属性和技术可实现的方法,德令哈市物流园区信息平台由管理中心、信息子平台、注册企业物流业务子平台、电子政务信息子平台、公共信息子平台和基础设施子平台构成。

管理中心信息平台主要提供给物流信息平台的营运管理组织使用,基本功能包括办公、会员管理、物业管理、财务管理和公共信息管理;企业物流业务平台提供基础的物流业务服务,其功能模块可根据企业自身的业务需要和战略目标而定制选择。企业信息平台可由企业租用或参与承建;电子政务平台是一个广域的、开放的信息平台,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建立网上行政协同办公系统,减少企业办公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公共信息平台是面向所有用户的,为社会各类用户提供WEB浏览、信息查询、信息等基本功能;基础设施平台由网络软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通讯传输设备组成,是支撑平台。

4 物流园区空间布局规划

4.1 规划思路

物流园区应与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相结合,在区域范围内依据物流产业导向、交通融合及市场需求,确定物流平台的建设以及职能定位与土地布局结合的科学性,同时要注重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以及效益评估,从而形成“五位一体、层层链接、软硬配套”的基本思路。

五位一体。把握“物流导向”、“职能定位”、“平台规划”、“空间布局”、“配套服务”五个规划的关键节点,并通过物流产业导向及循环经济体系有机贯穿起来。

层层链接。按照“物流导向—职能定位—平台规划—空间布局—配套服务”的顺序层层递推、有机链接,并在有机统一的基础上进行功能的分散设置,更加突出物流产业的特点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协调等要素规划。

软硬配套。形成以物流发展需求为核心的软硬件配套规划建设,软件方面包括管理服务、信息平台、金融体系及物流网络建设等,硬件方面包括管理机构、商业服务中心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

在具体规划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宏观布局设计、基本战略定位、组织网络架构和营运策略设计等几个不同的方面。除物流园区功能分区之外,还应考虑作业层次、作业管理层次、策支援层次、经营管理层次等。

4.2 规划手法

1、根据物流产品种类和功能要求进行规划设计

本次规划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为针对市区及周边的商贸型物流;二是为德令哈工业园区服务的生产性物流。要从整个园区货物构成内容、流通特点、场所需要等大量特征性的信息进行规划,确定园区的功能构成、用地布局以及物流交通流线,增加后续规划的针对性与现实操作性。

2、紧密结合用地条件进行针对性的用地规划布局

结合园区物流定位,确定以动能复合、用地紧凑、资源集约为主要的规划原则。同时根据物流产业链的关联和延伸,布置适应现代化综合发展物流的物流设施,如信息管理平台、会展设施、大型仓储式交易市场以及提供展销贸易、货代、保险、中介等关联业务的商务办公设施等,以提升功能、适应区域型物流园区的发展。

3、采取控制与引导相结合的弹性指标体系

合理集约利用土地,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手段,适当提高土地开发强度。具体而言,适当提高容积率控制上限,一般仓储用地控制在0.6左右,对于仓储式配送交易市场控制在1.5左右,鼓励多层立体化仓库的建造。

4、通过双向对接方法实现用地平衡

预测各项用地的比例,落实物流用地;落实延伸产业的用地布局要求,进行其他用地布局,并根据预测的比例进行论证,达到各项用地比例合理平衡。

4.3 总体布局特点

1、整合现有物流节点资源,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

规划对园区与德令哈市区及德令哈工业园区、火车站、周边道路等相关因素进行了通盘考虑,既有利于货物实现直接、快速装机,减少仓储和管理费用,也有利于整合装运,包装等不同功能,实现通过一次中转即可完成物流流程,降低管理成本和运输成本。

2、考虑规划节点既要满足现代物流需求又能引导未来物流需求

为发挥物流业作为生产业和生活业的服务功能,布置服务于成片,建设生产及生活型物流节点,通过物流节点的操作平台功能推动物流向供应链转型,推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降低物流企业的库存成本,管理成本。

3、与德令哈城区以及工业园区规划相协调

与德令哈城区现状及德令哈工业园区规划相协调,满足优化物流通道、降低物流成本的要求。通过靠近对外交通布置物流节点,有利于加快仓库周转率,提高运输车辆的通行效率,提高物流节点及其占用土地的使用效率,内部分区明确,主要对外作用的配送、交易等功能靠近对外交通布置,避免了交通流线交叉,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同时保证园区人员安全

4.4 功能布局

德令哈市物流园区根据服务对象整体形成两大片区,即生活型物流区和生产型物流区,依据规划区地形地貌、周边环境以及功能要求形成“一心、一环、两轴、四区”的功能结构:

一心:在园区西部靠近尕海路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中心,主要提供行政办公、信息管理、商业金融等服务,同时围绕管理中心配备建设建设商检、工商、担保、税务等服务。

一环:依托园区规划主干道形成的环形绿化带。

两轴:沿园区内部纵向及横向规划主干路形成的两条发展轴线。

四区:流通加工区、分拨配送区、交易展示区、专业仓储区。其中:流通加工区在园区西北侧,依托G315与尕海路的交通优势建设公路及铁路站场,形成公铁联运体系,主要承担货物的流通、中转、包装、原材料加工以及汽配维修等服务;分拨配送区在管理服务区南侧靠近尕海路,为园区提供分拨调度、临时仓储、包装加工、中转配送等功能;交易展示区主要是对外服务,建设集商品展示、商务会展、期货交易、地区性大型商务活动为一体的大型交易市场,在进行产品交易的同时能起到宣传作用;专业仓储区根据服务对象建设相应的仓储区域,同时与信息管理中心紧密结合,主要承接各种专业产品的物流服务,与德令哈工业园区产品相结合。

4.5 物流园区用地布局

用地布局采用双向对接的思路,首先根据物流园区的特点,预测各项用地的比例,落实物流用地。其次落实延伸产业的用地布局要求,再进行其他用地布局,并根据预测的比例进行论证,达到各项用地比例合理平衡。

参考文献:

周文专. 物流园区信息平台规划及评价研究[硕士论文].长沙:中南大学,2007.

孙承芳.特产园区信息平台研究[硕士论文].西安:长安大学,2006.

潘安文.物流园区规划与设计.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工业产业园规划设计范文9

一、园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园区开发建设22年来,在中新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60亿元,同比增长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7.2亿元,增长11.7%,税收占比达93.6%,国地税总收入达564亿元;进出口总额79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612亿元,保持稳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6万元,增长7.5%;R&D投入占GDP比重达3.35%,万元GDP能耗为0.254吨标煤,人均GDP约4万美元,综合发展指数、集约发展水平、质量效益指标跃居全国开发区前列。

二、园区产业发展情况

园区经过22年的发展,制造业方面基本形成两个核心支柱产业和三个新兴主导产业的产业格局,制定了“2+3”产业发展计划,提出重点提升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装备制造两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纳米技术应用、生物医药、云计算三大新兴产业。服务型经济方面,重点发展金融、文化、物流、外包、总部等现代服务业,提出服务业倍增计划。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已成为园区第一、第二大制造业支柱产业,并形成了集成电路、光电、汽车及零部件三大较为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链,IT和IC产业产值约占全国总量的3%和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68.4%。

新兴产业方面实施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计划,华为企业业务总部暨研发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启动建设,2015年三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产值380亿元、280亿元和280亿元,增长27%、37%和40%。50家重点科技型自主品牌企业销售收入均实现超亿元,成为全国唯一“国家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服务业方面累计集聚金融类机构超700家,其中银行、证券、保险等持牌金融机构113家,经认定的各级总部项目达70个,区域金融中心高地加速形成,去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2.5%。园区已成为全国首个服务外包示范基地、首个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优惠试点区域、全国唯一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区、全国唯一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和省商贸金融集聚示范区,并成功获批开展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贸易多元化试点。

三、园区开发建设主要做法

(一)坚持科学有序的开发建设

科学的规划建设是园区成功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园区成为中国开发区示范品牌的关键所在。始终坚持规划引领,“无规划、不开发”是园区首要的开发原则。始终坚持规划设计超前于开发建设需要,按照“50年不落后”的标准,加强规划的编制与设计。20多年来,园区累计投入2亿多美元,先后编制完成了300多项专业规划,形成了从概念规划、总体规划到建设指导详细规划、建设控制详细规划等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并且每隔5年根据新的形势要求对全区总体规划进行全面检讨和调整。为确保规划得到有效实施,园区配套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划管理制度,实行“规划一支笔”,行政管理层不得干预,保证了规划的权威性。目前,园区开发现状与22年前的总体规划蓝图基本一致,为投资者营造了可预见的、低风险的投资环境。适度超前建设基础设施,园区坚持“四先四后”顺序推进开发建设(即: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二产后三产、先基础设施开发后商业地产开发),从基础设施建设起步,先启动工业区,再以二产促三产,以产业发展积累的资金用于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功能,使开发建设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与此同时,园区按照“需求未到,基础设施先行”要求,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大规模集中建设了“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即:市政道路、供电、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燃气、供热、电信、有线电视和土地平整),所有建设项目全部进行环境影响评估,所有建设工程全部进有形市场招投标,所有建设工地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避免了滚动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牢固树立“环境立区、生态立区”理念,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协调布局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实现了开发建设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全覆盖。严格执行招商项目节能评估、环保准入和落后产能淘汰制度,累计否决不符合园区节能环保要求的项目300多个、投资额约20亿美元。超前建设了高水准的污水处理、供热供气等源厂设施,形成了“污水厂―污泥干化厂―热电厂―集中供热制冷中心”四位一体的循环型基础设施生态链,实现区域污水管网100%全覆盖,污水处理污泥100%全收集和资源化处置。

(二)构筑亲商富商的营商环境

园区紧密结合国情和发展实际,学习借鉴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经验,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机制、具有中国特色、体现园区特点的管理体制和开发运行机制。构建了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中央和省市各级十分关心支持园区发展,在开发初就明确赋予园区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并充分授权园区在土地、规划、环保、外事、项目审批等方面享有特殊管理职能,园区管委会作为苏州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在行政辖区范围内全面行使和行政管理职能。园区坚持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要求和扁平化管理模式,整合管理职能、减少管理层次、精简行政人员,建立了“精简、统一、效能”和区域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为保证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廉洁、高效,园区建立了严格、健全的规章制度体系,全面规范行政行为和公务员个人行为,所有机关工作人员均面向社会公开竞聘、择优录取。今年初,园区根据改革发展的形势需要,实施了新一轮机构改革,基本构建了大经济发展、大规划建设、大文化管理、大行政执法、大市场监管等大部门制工作格局,进一步提升了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效率。积极营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园区始终把推动企业发展和帮助企业实现最佳投资回报作为政府工作的立足点,学习借鉴新加坡招商和企业服务经验,提出“亲商”服务理念,并建立了以“一站式服务”为核心的公共服务平台,切实帮助企业降低投资运行成本、赢得最佳投资效益。创新完善了更符合园区发展实际的新型海关监管体系,包括进出口陆路口岸以及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综合保税区等海P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建立了“无处不在、无微不至”的亲商服务机制,定期主动上门为企业服务,帮助协调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近年来,园区主动对接复制上海等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经验,全面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积极探索外商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制度、行政审批制度等改革创新,持续深化中新金融合作创新,稳步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多元化等试点,营造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三)推进创新驱动的转型模式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持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开放创新取得突破。2015年9月底,国务院批复同意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赋予园区探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的新使命新任务,为园区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江苏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意见支持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明确赋予园区省辖市社会事务行政管理权限等14项政策支持。首次专家咨询联席会议成功召开,首个部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获批挂牌,开放创新各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先行先试加快探索。坚持“合作中有特色、学习中有发展、借鉴中有创新”,推动中新双方合作迈上新台阶。在物流通关、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和生态环保等方面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和“唯一”,较好地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田”功能作用。各项金融创新政策落地,中新金融合作创新加快推进,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成效良好,跨境贷款合同余额超32.3亿元,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区域金融体系。综合保税区贸易功能区封关运作,贸易多元化、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稳步推进。加快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实施转型升级战略,大力发展创新型、服务型经济。全区投资上亿美元项目149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7个,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积极推进智能制造与“互联网+”战略,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升级改造,涌现出博世汽车部件、宝时得科技等一批智能工厂。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抓住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资源不断集聚,累计建成各类科技载体超380万平方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0多个、部级创新基地20多个、各类研发机构920个,国际科技园、创意产业园、苏州纳米城等创新集群基本形成。人才规模保持领先。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累计有27所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入驻(其中中外合作项目11个),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深入实施“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累计入选国家“”135人,“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37人,“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09人,继续保持省市第一。创新氛围日趋浓厚。已建众创空间53家,集聚了硅谷PNP、百度创业中心、腾讯云基地、蒲公英等一批创新型孵化器,其中9家列入“国字号”序列,占全省22%;累计吸引孵化项目700多个,带动社会投资10多亿元,吸引带动了约7600余人创业就业,“金鸡湖创业长廊”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大力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区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超1200亿元,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的资本支持。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15年企业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80%,目前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99件,保持全省第一。累计拥有各类科技企业38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95家,50家重点科技自主品牌企业销售额增长14.5%。一批科技龙头企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目前主板上市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分别达15家、72家。

工业产业园规划设计范文10

房地产总工述职报告范文一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首先我要感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对我的信任和对我工作上的支持,也感谢各部门领导和全体员工对我工作上的支持和配合。

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011年已经过去,随着文化改革与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春风,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回顾过去的一年,在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在公司各部门领导和全体员工的艰苦奋斗下,在汗水和智慧的投入中,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园区建设有了新的面貌。公司管理班子运作以来,作为公司聘任的第一个总工程师,我的职责是协助总经理分管项目规划、工程设计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在公司领导的支持和同事的帮助下,我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认真熟悉园区总体规划、控制规划入手,深入理解公司对文化产业园总体发展的思路和园区各项建设的部署,以园区近期建设项目为主线,以服务招商引资、做好园区修建性控制规划为重点,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项目的前期规划与设计工作,现将受聘公司总工程师以来的的主要工作情况述职报告如下:

一、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

---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和认识十七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深刻理解中央对加强文化建设是推动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给我们从事文化产业发展的企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我们扎实开展园区各项建设工作。倍增了新的信心和工作的动力。

---认真阅读和熟悉园区建设总体规划文件,以及xxx各级党委和政府关于园区建设的相关文件,通过对《xxx文化产业园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x文化产业园控制规划》等园区建设纲领性文件的深入理解和对公司文化产业园总体发展的思路和园区各项建设的部署,从技术层面不断理解和熟悉了园区各项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实施对策,为园区建设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明确了自己的工作目标和方向。

---注重业务学习和调查研究,对文化产业开发行业来说我还是新进入的一个新兵,不断学习和了解行业的发展,及时了解国际国内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的新动向、是我在今后工作中是否能够履行职责,是否能按照公司的要求,在园区整体项目的建设规划与设计工作中是否能真正达到公司总体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通过不断学习以及对相关项目的考察、调研,结合地区相关建设以及公司项目发展与运作的实际情况,基本理顺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工作重心,为我在园区下一步的项目规划与设计工作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几个月以来的工作回顾

我自受聘以来,通过较系统的学习和调研,按照公司园区总体建设发展的思路,对园区的建设规划与项目设计工作业务的全面展开拟定了初步的安排。从细化园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入手,重点以明年拟开工项目的修建性规划与建筑设计编制为主、为明年的项目招商引资提供较完善的项目洽商依据,为园区整体建设与招商提供可行的规划控制设计与实施依据,重点完成了以下工作:

---为顺利完成xxx文化产业园的全面建设,根据园区规划和建设的需要,编制了《xxx文化产业园规划、设计与建设的专家、顾问名单》,组成了公司在园区规划与设计、建设与管理的专家库,为今后园区的规划、建筑设提供了强大的的技术支持。

---完成了园区景观绿化工程规划设计的技术评审;经过三个设计单位提出的设计方案汇报,经过组织专家会议的评审,初步确定了可以用于实施的设计方案,设计绿化规模达40公倾;

---编制了《xxx文化产业园文化产业孵化中心项目设计任务书》,组织了《xxx文化产业园文化产业孵化中心项目修建性建设规划方案》的设计,经过组织专家评审,并向规委汇报获得通过,初步确定了中选设计方案,项目总占地:xxx公倾,总建设规模达xxx万平方米,现项目的建筑方案设计的深化工作和建筑设计的工作已全面展开,为明年上半年工程的开工建设做好了技术上的准备。

---组织了设计单位对《xxx中心项目》的项目策划方案的设计与论证,编制了《xxx文化产业园xxxx中心项目设计任务书》设计基础文件,并邀请和组织了三个单位对该项目进行项目的《项目修建性规划方案设计》竞标,现设计工作进展顺利,该项目经公司批准,拟在2012年x月x日组织专家评审会进行技术评审。

---编制了《xxx文化产业园国际演绎组团中心项目设计任务书》设计基础文件,整个项目占地:xx公倾,建筑规模达xxx万平方米;选择和邀请了x个设计单位对该项目进行项目的《修建性规划方案设计》竞标,现已发出x个设计单位的邀请函,已有x个设计单位应邀进行设计方案的竞标。《设计任务书》也已相继发出。

---根据公司园区经营与发展的调整意见,组织了对园区控制性规划xx-xx地块的规划调整方案。组织编制了《xxx文化产业园企业中心项目设计任务书》,经过几次修改和调整,委托设计单位完成了《xxx文化产业园企业中心项目规划方案设计》文本,经公司初步评审通过,该项目总占地约xx公倾,规划总建筑面积达xxx万平方米。本方案拟经xx规委领导批准后即可进入详细文本的编制和深化。

三、20xx年工作计划

新的2012年即将到来,也是公司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大发展的一年,各项建设都将按照公司整体发展的计划有步骤的稳步推进,首期文化建设项目即将全面开工实施,个项目的规划、建筑设计、招商引资工作都将全面展开,作为公司总工程师,我深知自己的担子和责任重大,因此,明年的工作重点将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是加快公司技术团队的组织与建立,打造一支技术管理实力较强的园区技术队伍。

二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完整有序的技术管理工作制度,使技术管理工作为园区的建设与管理同步发展、确保园区各项建设有条不紊的进行;

三是全力抓好拟开工建设项目的修建性规划与建设工程的设计,重点是:

1、xxxx中心项目建筑群的建筑设计方案调整与施工图的设计;

2、xxxx中心项目的修建性规划方案设计及其设计方案评审、定稿,在方案通过报批后,组织好工程的全面施工图设计;

3、xxxx项目设计方案评审定稿、报批;

4、xxxx中心项目的修建性规划方案设计及其设计方案评审、定稿,在方案通过报批后,组织好工程的全面施工图设计;

5、组织好相关项目的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确保建设项目的设计与工程施工的稳步进行;

6、配合好公司各个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及时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所需的相关规划设计文件与基础建设资料;

四、工作感语

作为近耆年之人,在工作余年之时得到公司领导的知遇并委重任,再次万分感激。四个月与各位同仁的并肩工作与学习,感到了团队的和谐与力量,看到了公司领导对文化产业园建设与发展的坚强信念,看到了公司全员忘我的工作激情。虽然xxx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刚刚开始就受到全国房地产经融形势的影响,在项目的开发、建设与招商引资上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冲击,但我坚信在《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的指引下,在x、x、x三级政府的领导下、在x政府管委会筹建办的指导和协助下,在公司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协作和努力下,我们文化产业园的建设一定会按照公司既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谢谢大家!

述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房地产总工述职报告范文三

尊敬的总经理:

感谢公司总经理,以高瞻远瞩战略发展的眼光设立了公司总工室;同时给了总工室一个巨大开拓探索的发展空间;也给了我本人一个对口的实现事业梦想的发展平台;也使我深深地感觉到公司那份充分的信任和重托,也感觉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任重而道远。总工室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感谢公司各部门全力配合支持理解,也是全体同仁共同辛勤努力的结果。

下面就总工室xx年工作情况向公司汇报,也诚请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批评指导意见,使总工室14年工作更加适应公司战略发展。

20xx年主要工作成果

一、参预公司经营管理方面:

总工室自13年6月开展工作半年时间以来,参预了公司各项经营管理,为公司出谋划策,开拓了一些全新的科学合理管理理念,探索了新的管理领域;以公司及总工室名义制作发出(对内对外)各类文件、方案及探索性论文共计35篇。

使公司管理层对地产企业的管理理念,有了新的突破性认识,使公司的整体经营管理技能,提高了一个适应战略发展的新档次。

二、项目设计管理方面:

㈠深刻认识到设计产出无效成本管控的重要性:因为设计产出直接决定项目总造价85%以上;因为设计产出的无效成本,是无形中形成的;是满足国家规范、法规以外的一种成本控制的探索研究。吸取知名公司成功设计管理精华,以经济性与合理性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管控、优化设计避免无效成本是总工室的重要职责。也是一个通常被房地产管理人忽视,只有小数几家独占鳌头的地产龙头企业,有深入探索精细化设计管控的管理课题。

㈡设计优化:A名邸项目根据方案设计总工室进行全面的,合理性、经济性分析可以优化的内容。利用本人注册的网络经验交流平台查阅了上百份,相关先进成功案例及规范文件,进行了大量的可行性分析探索;在初步设计前,向设计院下发书面优化交底文件,确保设计各项要素、指标控制在管控范围内。

目前已分析完可优化的内容(超大地下室土建部份:停车率指标控制、负一层利用垂向高差敞开、建筑找坡改结构放坡、垂向埋深优化调整、结构指标控制等)可为公司减少无效成本造价近6000万元;也是一种仅需智力投资就能产生的利润。不仅没有降低产品功能效果,还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品质功能,从而为小区增添了许多人性化而又独特的美丽风景(碧水荡楼影,绿草盖栏桥)。

㈢设计模块化:为满足公司集团化精细化设计、模块化控制管理、设计洽商日后类似项目提供借鉴,避免造成无效成本。

三、报建方面:

同政府关系处理原则是关系第一,程序第二。掌握程序是正确地做事,不能代表做正确的事。在开发中有土地如期到位及交地标准、政府性质的收费等,这些标准及费用一般都有明文规定但也有不完善的因素,也有费用可以折减。灵活掌握政策法规中的可行性,和政府相关各部门搞好关系(不走弯路),利用关系发挥智慧,用最少的钱办成最多的事。

打破常规报建程序、抓住必要机遇。书香名邸项目在方案评审规会还没有召开通过前。提前完成与政府人防、环保、水、电部门技术指标对接、办理相关手续。

其中人防及水电对接,提前赶在怀化市新的政策及收费标准出台前完成或利用法规打擦边球的报建方案,为公司节约报建成本费用上千万元。

四、土地储备交地标准方面:

㈠交地标准:利用政府政策、法规、利用合同空隙与政府搞好关系的前题下,据理力争力求土地发挥最大效益。使交地标准,符合三通一平相关二级开发用地标准,并要求双方现场实地测量验收。要求政府控规城市道路、管线、小区内小溪河堤、桥涵、水井文物保护,临时施工便道等,落实施工与交地同步。

㈡明确确定我方净用地面积:不包括用地控规主次道路、水系、河堤及相关部门必要的维护防洪抢险通道;不包括红线内需要保护保留的古井及其它设施面积;不包括红线与老城区交界,不能拆迁的建筑或阻碍物、无法利用的边角拉直、矛盾争议地块的退让用地。

㈢相关责任明确:明确因政府延期交地应承担我方土地款的资金利息;明确安置房等为政府代建项目因政府原因,不能按期开工或中途停工,应承担对我方造成的各项损失;明确由政府承担因我方小区建设对红线以外(条件改变:如日照、通风、道路、环境、各种管线等)造成权益影响或损害的用户索赔;让政府明确我方用地开发原则:整体规划设计分期开发实施。要求政府第一期土地挂牌交地时第二期土地整个用地控规红线必须确定并同步移交。以便我方整体规划小区方案。

㈣效益:X阳用地170亩,第一期挂牌土地约67亩,其中有16亩由政府负责,我方只认可净用地51.7亩;政府于10份已动工为我方第一期用地修筑(小区内)水系河堤,并埋设我方备用的排水管道。可为公司节约开发成本数百万元;安置房等为政府代建工程利用政府的违约因素,争取了几次价格调整,为公司增加了利润空间;政府百雄堂用地土地款挽回利息损失1000多万元。

对公司的建议

一、部门:

人员结构存在专业不对口,岗位的匹配性不强影响部门整体战斗力;部门管理方面授权与集权有待加强,做到权责对等,让部门能有效发挥;工程预算部必须尽快建立,并能有效控制前期招投标发包价格、合同进度支付、竣工结算审核。

二、岗位:

应配备专业人员,尤其是建筑专业有管理经验的综合管理人员,各岗位职责和定位有待更清晰完善;避免职工工作迷茫、效率极其低下的作坊式管理;公司要完善岗位激励淘汰制度体系,促使员工积极工件、开拓进取、勇于探索。

三、人才储备:

建议公司提前考虑各项目发展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适应公司长远战略发展的人力资源配置计划。进行两种人才储备,高专业素质、管理经验丰富的复合形管理人员储备;招聘建筑专业年轻力量,参透到项目各部门进行学习培养储备。

避免招聘不对口的专业人员,因为房地产行业(项目全过程)专业性强,专业知识没有通过系统学习的话难以适应工作。

xx年主要工作职责、计划

围绕公司2014年经营计划目标稳步推进,合理分解计划目标,以科学合理严谨的经营管理理念,制订各项工作计划、合理优化利用配置各类资源、努力完善项目全过程各阶段,各环节管控体系。

一、计划目标管理:

A名邸项目:是公司在怀化,打造的第一个开端楼盘,也是公司地产融入怀化市场的标榜性品牌。严格按照公司总控目标计划各节点时间,提前组织各部门讨论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管控方案,及时安排项目各阶段工作有序进行;按计划进行必要的跟踪考核管理、纠偏调整措施。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不断地完善,计划在完善中不断地引导实施。确保公司书香名邸计划目标完成。

泸阳项目:百雄堂用地170亩顺利摘牌、用地手续到位;完成整体规划方案设计、初步设计、第一期施工图设计及报建报规审批同步。第一期政府安置房工程1#6#楼(6栋),政府办公楼工程,金塘路工程等全部完成竣工验收及政府结算。

C名城目:百雄堂用地308亩顺利摘牌、用地手续到位;完成整体规划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报建报规同步。荆坪第一期政府安置房工程60000,全部完成竣工验收及政府结算。

二、设计优化管理:

继续完成名邸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各专业工程设计管控优化工作,确保设计质量公司效益最大化;完成小区及名城土地到位审查工作、完成方案设计审查及优化工作。

三、项目实体管理:

做好工程部各项组织管理、规章制度制订工作;制订工程现场实体质量、进度、安全、成本、进场材料、组织管控(事前、事中、事后)完整管理体系及工作流程。

以合同控制为中心进行进度控制、资源控制、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文明施工控制。确保公司各项目实体推进工作保质保量满足年度目标。

重点控制,现场进场材料设备质量、各施工验收质量;现场总包人、承包人、监理人责任体系及施工方案可行性审核;各责任主体行为管控、合同履行质量管控、支付、签证管控。

做好工程部与施工总包单位项目部、项目监理部协调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合作单位施工管理特长、技术特长,主导职能管理、参预技术管理,使项目管控形成管理合力。使监理对现场质量敢抓敢管;使总包对分包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形成保证体系。

四、成本控制管理:

做好招投标组织管控工作,施工招标采用面积包干价发包,有利于公司成本控制管理,降低价格风险。要求预算部按项目总控节点,及时组织标段预算;进行详细市场行情调查,结合分析后确定发包价格。设备、材料招标重在市场调查,货比三家采用招标策略压价。

完善合同各项支付约束,现场支付管理制度;完善现场签证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现场支付及成本费用增加。

五、协调配合管理:

总工室与公司各部门充力合作,发挥各部门工作特长。主动指导工程部、预算部及与政府报批报建管理,有序开展各项工作、监控工作结果;及时解决、审核现场各类技术、方案问题。配合参预公司其他部门各方案策划制作审核、索赔管理工作、分析统计工作及营销策划工作。

20xx年总工室一定坚定信心、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勇于探索。增取超额完成20xx年公司总控目标,为公司创造奇迹。

工业产业园规划设计范文11

作者简介:刘志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郑少如,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办学模式改革研究”(课题批准号CJA100148)、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SYSX20130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2008年以来,广东职教园区建设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功能综合的大型职教园区、资源整合的区域型职教园区、片区整合的专业组合型职教园区三种建设模式。广东职教园区建设采取了政策引导与政府推动、超前规划与科学设计、资源整合与资源共享、产业对接与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创新等策略。未来广东职教园区建设,需要正确处理“整体与个体”的矛盾、形成和完善“政、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人才质量评价和监督体系。

关键词:职教园区;模式;策略;广东

近年来,职教园区因具有集约化发展、资源共享、产业对接等方面的优势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成为一种新型的职教发展模式。《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面向更大区域配置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1];《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则把“建设集约化高水平职业教育基地”作为发展壮大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两份政策文件的指导下,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很多地市先后制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广州、清远、肇庆、中山、佛山、东莞、深圳、珠海、惠州等市均制定了不同规模的职教园区建设规划,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职教园区建设。广东全省职教园区规划建设的土地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政府资金投入预计超过300亿元,可以说是广东职教发展史上的一项浩大工程。广东职教园区建设以珠三角为中心,以粤东西北地区为支撑,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模式和发展策略的选择也各不相同。

一、广东职教园区建设的模式选择

职教园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园区定位、土地使用、资金投入、产业对接、校企合作等方面,所处区域不同、经济实力不同、职业教育资源基础不同、政府支持力度不同,职教园区规划建设的规模和方式也各不相同。综合考虑功能定位、建设规模和服务面向等方面特征,可以将广东职教园区建设的模式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功能综合的大型职教园区模式

清远市省级职教园区和广州教育城是广东省正在规划建设的两个大型职教园区,两个职教园区的总占地面积都达到20平方公里以上,园区内的学生规模都超过20万人。大型职教园区有几个特点:

一是占地面积大,学校数量、学生数量多,建设规模巨大。清远市省级职教园区总占地面积约3322.03公顷(33.22平方公里),总投资约140亿;广州教育城总占地面积2035.91公顷(20.36平方公里),同时预留发展延伸用地10平方公里。清远市省级职教园区计划入驻中职、高职院校17所,分五个组团入驻,园区建成后学生数量预计达到20万人,加上教师、家属和其他服务工作人员,园区人员总规模约为24万人;广州教育城计划入驻6所高职院校、12所中职院校、6所技工学校,分六个组团入驻,学生数量预计达到20万人,园区人口总规模约为26万人。

二是功能综合复杂。清远市省级职教园区的建设目标是“以职业教育产业为驱动引擎,融山、水、林、城为一体,集教育培训、研发孵化、商贸服务、文化娱乐、运动休闲等功能的多元复合型宜居智慧新区”[2]。园区有非建设用地1434.78公顷,基本都是山水自然生态,城市建设用地中,除教学用地外,还有居住用地472.85公顷,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224.12公顷,交通设施用地222.26公顷。整体上是按一个新的城市区域来规划设计的。广州教育城的功能设计也十分复杂,包括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规划、区内综合交通规划、公共设施规划、绿地系统和水系规划、住房建设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景观系统规划、市政设施规划、地下空间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等。

三是园区定位与城市整体规划紧密结合。清远市省级职业教育园区的发展定位是建设成为广东省职业教育示范基地,使之成为清远市全面对接珠三角的着力点,推动清远城市空间拓展和功能升级,吸引高素质人才,促进清远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广州教育城的设计与周边地区的功能协调经过精心设计。广州教育城周边的广州开发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健康产业园等先进制造业片区对中高级技工形成了强大的需求,为教育城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另一方面,中新知识城、广州科学城与广州教育城的相互联动,将促进研发创新功能的发展;与此同时,增城副中心核心区(荔城)、中新镇区、镇龙片区等为广州教育城提供了宜居生活保证,最终形成“产-学-研-城”的相互融合的发展格局。[3]

(二)资源整合的区域型职教园区模式

珠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工业经济和外贸经济较为发达,工厂企业众多,各地市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结构,对中高级应用型、技术型、职业型人才需求巨大,但职业教育资源总体还比较薄弱,分布也往往比较分散,不适合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南方职教基地”战略后,这些地市积极行动起来,统筹规划职业教育资源的扩容和提升,建设区域型职业教育园区成为一个重要选择。中山的五桂山职教园区、东莞的横沥东莞职教城、惠州的惠城区三栋镇职教园区都是比较典型的代表。2009年以来,广东实施“双转移”战略,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冀和粤北山区转移,粤东西北地区的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和珠三角地区转移,极大地激发了粤东西北地区的职业教育需求和发展潜力,部分地市优先发展职业教育,也在整合职教资源,建设区域型职教园区,湛江的湖光农场职教园区就是其中的代表。区域性职教园区有以下特点:

一是占地面积在500公顷(5000亩)以下,园区入驻院校数量3-5所。区域型职教园区的规模大小与该区域职教资源的整体情况和发展需要密切相关,因此,规划园区大小、集中程度因地而异。中山五桂山职教园区2007年11月开工建设,规划总用地313.3公顷(3000亩),包括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中山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职业教育综合服务区等四大部分。位于横沥镇的东莞职教城2011开工建设,规划用地1500亩,总投资20亿元,包括东莞市技师学院职教城校区、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东莞理工学校职教城校区和职教城公共服务区四大功能模块。[4]惠州三栋职教园区2010年开工建设,规划用地面积3000亩,拥有职校5-8所、在校生达5万人以上。2013年,惠州市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和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进驻。

二是功能重点突出,院校组团方式多样化。中山、东莞、惠州工业制造类产业集中,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发展重点是进一步扩大中职教规模,推进中职教育与产业对接,提升高职教育的发展空间。2011年,中山市普通高校在校生3.63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5.69万人,中职学校在校学生2.88万人;东莞市普通高校在校学生4.51万人,高中阶段在校学生12.18万人,中职学校在校学生4.82万人;惠州市普通高校在校学生2.2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8.7万人,中职学校在校学生9.07万人。[5]针对不同的情况,职教园区的功能重点和院校组团方式各不相同。中山市职教园区、惠州职教园区是中、高职院校集中在一个园区发展,相互依托,资源共享;东莞职教园区则将高职园区和中职园区分别规划,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与东莞理工学院资源共享,中职园区理工学校与技师学院、公共实训中心资源共享。

(三)片区整合的专业组合型职教园区模式

珠三角地区的深圳、佛山、珠海等中心城市,职业技术教育系统较为完整,有较好的发展基础。2011年,深圳市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2所,在校生2.7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3所,在校生2.97万人;佛山市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2所,在校生1.81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52所,在校生10.64万人;珠海市共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2所,在校生2.48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技工学校)11所,在校生共2.72人。[6]这些城市在建设“南方职教基地”的方式上不是以新建职教园区为重点,而是以突出专业集群优势、增强职业技术教育与产业体系的匹配度为重点,根据区域产业布局来建设集约化、集群式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深圳市把“探索以产业园区为依托的职业教育园区建设”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工程,列入《深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根据规划,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将建设成高级技能与工艺型人才培养基地、中高职衔接和高技能人才的孵化器;盐田、龙岗两区组团建设物流、旅游和先进制造业职教基地;宝安、光明两区组团建设服装、汽车、模具和服务业职教基地;福田、罗湖、南山三区组团建设金融事务、电子与信息技术、珠宝和创意产业职教基地。

2010年,佛山市制定《佛山市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设方案》,提出总部加基地的职教园区建设模式。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三江职业技术学院和三水工业中专、三水理工学校及三水乐平工业园等院校和企业为依托形成总部三水片区;以东软信息技术学院、广东轻工学院,以及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南海信息技术学校等5所中职学校、高级技工学校,连同佛山创意产业园、南海狮山工业园、省技能鉴证中心等企业为依托,形成禅桂片区;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顺德13所中职学校及部分大型企业为依托,形成顺德片区;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高明职业技术学校、高明技工学校及高明沧江工业园等企业为依托,形成高明片区。[7]

2011年,珠海市制定《珠海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提出整合资源,依据产业发展导向目录,深入把握珠海产业发展动向,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形成三大专业集群板块,建设集群优势明显的专业集群式职教园区。香洲区(含高新区)重点建设现代服务业专业集群,打造旅游会展、卫生护理、文化创意、计算机软件、金融数据处理等专业;金湾区(含高栏港区)重点建设航空港口石化专业集群,重点开办生物医药、飞机及发动机维修、石油化工、船舶制造和物流管理等专业;斗门区重点建设机电农林专业集群,重点开办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和种植、水产养殖、现代生态农业、农村经济管理等专业。

二、广东职教园区建设的策略分析

(一)政策引导与政府推动策略

政策引导和政府主导推动,是职教园区快速发展的源动力。广东职教园区建设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三个政策性文件:其一,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强调“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8]。其二,2008年国务院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文件明确提出“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其三,2010年广东省政府颁布的《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建设集约化高水平职业教育基地”作为发展壮大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并提出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在上述国家和省政府的政策引导下,各级政府纷纷将政策转化为决策,将计划落实到行动,2010年以来,职教园区的规划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快速决策,为职教园区的规划建设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其一,省委、省政府,各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教园区建设项目,注重顶层设计和及时决策。2011年,省政府同意在清远市规划建设省级职业技术教育示范基地;2012年3月,基地被列入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2013年9月,基地首批项目“两校一中心”(清远市第一中学、清远市工贸职业技术学校、清远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2012年11月,广州市委办公会议专门探讨广州教育城建设问题,成立筹建工作领导小组;2012年12月,广州市政府通过《广州教育城建设工作方案》,并成立建设指挥部;2013年底基本完成土地出让和土地整理,并启动一期入驻学校项目的动工建设。2011年,东莞职教城列入东莞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并于当年7月开工建设;2013年9月,一期项目完工并启用。[9]其二,为加强职教园区建设,各地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园区规划建设指挥部,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指挥,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解决职教基地规划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职教园区建设中的选址、规划、资金、征地、迁建等等复杂的问题,正因为有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配合,强力推进职教园区建设,才能克服解决职教园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无数阻碍和困难,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二)超前规划与科学设计策略

统筹规划、超前规划是职教园区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其一,广东省政府和珠三角各地市政府制定了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2011年,《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颁布,提出“到2015年,基本建成省市两级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在校生总规模达到90万人,其中转移招生达到40万人。到2020年,全面建成我国南方重要职业技术教育基地”[10]。早在2006年,广州就制定了《广州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年)》,珠三角地区各市也都根据本市人口、产业、经济等因素,统一制定全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并将职教基地(职教园区)建设列为重点工程或重要项目。其二,职教园区选址、发展规模和功能定位的整体规划。职教园区的功能定位比较复杂,不仅要考虑职教园区与职业技术教育整体布局的关系,还要考虑与区域内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关系、与产业对接互动的关系、与城市功能布局的关系等等。每一个职教园区建设方案都是综合考虑城市发展、产业发展、职业教育发展中长期需求的选择。

高标准设计、科学设计是职教园区建设优势高效的基础。职教园区的总体性和控制性规划确定后,园区内空间结构、功能布局和土地使用的优质高效就有赖于科学设计。其一,办学条件设计的高标准。职教园区内职业院校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特别是图书馆、实训实验场所、教室、体育设施的生均面积高于国家有关标准。另外,园区内生均拥有的绿地面积也远高于市区院校,确保学生拥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其二,关注职教园区内的院校的独特个性风格。职教园区多采用组团式进驻方式,组团之间、组团内的院校均考虑其原有专业特色、文化特色设计形成独具个性的建筑风格。其三,重视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科学设计。资源共享理念是职教园区规划设计的核心理念,各个职教园区均把公共图书馆、公共技能实训中心、产学合作工厂、公共服务中心作为规划设计的重点。规划设计尽可能使高等职业教育各种办学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学校之间、学校与城市之间形成资源共享的开放平台。以广州教育城为例,一期规划,50%的图书馆、20%的实训校企合作工厂、50%的文体活动中心在共享带建设,总建筑面积约27.08万平方米,此外,教师公寓、商业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在共享带建设,总建筑面积约52.66万平方米。[11]

(三)资源整合与资源共享策略

资源整合是避免各自办学的资源重复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职教园区建设本身就是整合、优化职教资源的重要举措。广东职教园区资源整合的重点包括:其一,物质和空间资源整合,主要指职教园区的共享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东莞职教城的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图书馆、剧院、体育中心)分列园区南部的东西两侧。广州职教城制定了共享带专项规划,将公共资源整合集中分布在“两心五带”(即东部和西部两个城校共享中心,学校组团布置五条校共享带)。其二,专业资源整合,主要指职业院校组团进驻前的专业优化调整。职教园区往往采用组团进驻的方式,同一组团的院校专业上一般都存在重复设置的现象,入驻前需要进行专业的优化整合。广州教育城一期入驻交通运输组团、城市建设组团、工业制造与信息化组团共13所院校,学生规模12.9万人。各组团院校组团进驻前,都需制定专业优化组合的整合意见,经教育局批准后实施。其三,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整合。职教园区建成后,园区内院校之间的教学资源、文化资源、制度资源都具有进一步优化整合的潜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

资源整合侧重于内部的资源优化整合,资源共享则更多考虑学校、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共享平台建设。其一,公共实训平台。现代化、高标准、设备先进,与企业生产接轨的现代工业实训中心,是各职教园区的标志性建设项目。其二,公共信息平台,主要是图书资源、数字资源共享中心。实现一馆资料,全区共享,减少图文信息系统的重复建设,提高使用效率。其三,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学术交流中心、职业技能考核与鉴定中心、培训管理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其四,科技创新平台,主要是校企联合研发中心、技术孵化推广中心等机构。园区内预留的科技创新平台主要为校企联合研发、教学、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四)产业对接与校企合作策略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产业需求为依托,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依据。建设职教园区是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企业主动对接、深入互动的重要手段。其一,园区建设与区域产业布局对接。清远省级职教园区建设与广东产业结构升级及产业转移对接;广州教育城建设与周边的科学城、知识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的产业资源对接;深圳、佛山、珠海则主要以产业资源的布局来决定职教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布局。其二,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目前,许多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中存在着随意性强、专业设置不规范等问题。需要园区校企合作的平台和机制,依托行业协会力量和深入的市场调查,了解职业岗位标准的变化,为专业的设置和调整提供依据。其三,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就是将生产过程引入职业教育教学,将生产过程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作为教学过程的延续,使职业教育和生产过程有机衔接。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促进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主动适应产业和企业提出的新要求,是广东职业教育改革和职教园区建设的重要目标。目前,真正建成并全面运作的职教园区还不多,这里仅以东莞职教园区为例,分析其在校企合作方面所作的探索。其一,采用“冠名班”、“订单式”培养,企业提出培养目标,学校制定专门培养计划,校企合作全程参与人才培养。东莞市技师学院分别与玖龙纸业、珠江啤酒等17家大型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冠名班”协议。其二,建设“模拟工厂”、“校内车间”,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东莞职业城与忠信制模等60多家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学生实训基地框架协议,引入了企业模式,在学校建立“校内车间”、模拟工厂生产环境等方式,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和“零距离”接轨,实现校企双赢发展。其三,园区或职业院校与行业组织和社会组织合作,制定长期合作发展协议。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分别与思科系统、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香港职业训练局签订合作发展协议;东莞理工学校分别与保时捷、微软等公司签署相关合作项目协议。其四,与国外企业和培训中心合作。东莞职教城积极引进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开办中德合作班,建立HWK和IHK培训鉴定中心、英国ASFI认证中心,与德国BBW职业教育集团签署共建“学习型工厂”和培训中心[12],这些项目有力地推动了校企深度合作,提升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五)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创新策略

职教园区改变了过去职业院校只从自身利益考虑办学和发展的局限性,为园区内院校之间的合作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潜力和空间。要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实际的效果,关键在于职教园区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活力。其一,明确职教园区管委会的组织架构和功能定位,充分发挥管委会的服务创新功能。管委会不是政府部门,也不是办学实体,是中间组织和服务平台,主要职责是为政府、园区院校和企业提供信息沟通服务、公共资源服务、园区与社会合作服务。只有把管委会这个服务平台建设好了,才能充分发挥职教园区的优势和活力。其二,职业园区校企合作的平台和制度创新。职教园区为职业院校提供了一个新的校企合作平台,为校企合作制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进入园区之前,职业院校只能单独与企业进行协商谈判,往往很难与大型企业合作,职教园区则可以联合多所院校共同与大型企业、国际企业洽谈更高层次的合作项目。其三,人才评价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创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标准与职业岗位的能力之间的对接,一直是困扰职业院校的问题。职教园区的建设有利于企业将职业能力的标准要求更快地反馈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并参与人才评价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从而整体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

职教园区为职业院校办学模式创新提供了新机遇。其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职教园内的职业院校组建职教集团,更有利于各种办学资源共享和整合,也更容易发挥集团办学的优势。其二,中高职院校联合办学。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之间的联合办学有利于拓宽中职学生的升学通道,也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改革发展。其三,校企一体化办学。随着职教园区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走向深化,校企一体化办学将成为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将在现代学徒制、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

综上所述,广东职教园区在建设模式和发展策略上具有鲜明的特色,也取得阶段性的建设成就。但是,广东职教园区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否则会影响到职教园区发展的成效,甚至影响到广东建设南方职教基地的大局。一是要正确对待“整体与个体”的矛盾。职教园区是一个整体,而入驻的职业院校则是独立办学的个体。如果各个院校仅关注自身学校的利益,则职教园区的整体效益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二是要形成与完善“政、校、企”合作机制。职教园区的发展仅依靠政府的推动和资金投入是不够的,更关键的是要理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机制,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运作,从而激发职业院校和职业园区的改革活力。三是要创新人才质量评价和监督体系。职教园区应充分发挥园区与产业、企业紧密合作的优势,吸引企业参与制定人才质量评价标准,并成为职业技术人才评价和监督的重要主体。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Z].2008-12-18.

[2]清远市省级职业教育示范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R].清远市城乡规划局.2013.

[3]广州教育城总体规划(2013-2020)[R].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10-11.

[4]东莞职教城概况[EB/OL].http:///dgzjc/article.do?act=view&id=14&encode=gbk&idlist=413,2014-12-01.

[5]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山市、东莞市、惠州市)[EB/OL].广东统计信息网,2014-12-01.

[6]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深圳市、佛山市、珠海市)[EB/OL].广东统计信息网,2014-12-01.

[7]佛山市人民政府.佛山市职业技术教育“十二五”规划[Z].2012-04-18.

[8]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2005-10-18.

[9]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教育城建设工作方案[Z].2012-12-29.

[10]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Z].2011-06-27.

工业产业园规划设计范文12

为深入实施“工业兴市”战略,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以下统称为工业园区)建设和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管理集成、良性发展”的要求,积极引导和促进工业园区走整合、提升、发展之路,不断增强产业集群化发展能力;坚持以企业为主体、项目为抓手、改革为动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品牌创新,不断提升工业园区经济综合竞争能力;坚持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不

断提高工业园区集约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以优化投资环境、构建公共平台、提升便捷服务为重点,不断营造工业园区经济发展优势。

(二)发展目标。到2011年,全市各工业园区主导产业的产值比重达到80%以上,每平方公里年销售收入达45亿元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的电耗、水耗指标达到全省先进水平,50%的工业园区建立研发等公共服务平台。建成超200亿元工业产值的工业园区2个,超100亿元工业产值的7个。逐步建立完善以市场运作为主的开发机制,以生产业体系建设为重点的保障机制和以提高技术水平、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创新机制,努力将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产业特色明显、规模效益显著、资源利用高效、符合循环发展要求的生态型、示范性的产业集聚区,成为全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高地(各工业园区发展目标详见附件1)。

二、强化产业导向,努力提高工业园区发展质量

(三)产业定位。各工业园区都要从当地的产业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人文特点出发,按照注重特色、形成规模、集群发展的思路,明确1—3个主导产业作为发展方向,抓好对龙头企业重点项目的扶持培育和招商引资工作,建立以技术研发、产业配套、产品营销为目标的协作联营一体化网络,带动和促进上下游企业的聚集与产业链的延伸。要引导和鼓励同类产业的企业向专业化特色产业园区集中。要加强主导产业的核心地位与作用,创建分工专业化、技术高新化和园区生态化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发展新模式,有效提升工业园区的总体发展水平,形成各具特色、层次分明、功能完善、有机链接的产业功能区空间布局,保证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经充分论证、认真审定,明确我市各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为:

工业园区名称产业定位

xx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通信设备、生物医药、机械电子及相关行业

xx经济开发区场口新区机械电子仪表、新材料及相关行业

xx经济开发区新登新区机械电子仪表、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铜业)及相关行业

xx市富春通信电子功能区通信设备、机械电子及相关行业

xx市春江造纸功能区造纸及相关行业

xx市东洲五金机械功能区机械电子仪表及相关行业

xx市鹿山机械电子功能区机械电子、轻纺及相关行业

xx市高桥化工机械功能区化工、机械电子及相关行业

xx市大源造纸建材功能区造纸、金属制品及相关行业

xx市灵桥造纸功能区造纸、化工及相关行业

xx市上官体育用品功能区各类球拍等体育用品行业

xx市环山再生铜加工功能区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铜业)

(四)项目准入。入区项目要符合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要集中力量引进和扶持一批技术先进、市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企业,通过产业链的配套和延伸,构建能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助推主导产业快速裂变扩张,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的产业集群,通过园区主导产业的培育和竞争力的增强,来实现错位发展。要特别注重引进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高科技含量的项目,提高工业园区整体经济效益。要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按照省、杭州市有关工业建设项目控制指标的规定,严格项目审核,严格项目准入,不断提高入区工业项目投资强度、容积率和产出密度。市经贸局要会同市发改局、国土局、环保局和工业园区管理机构建立起严格的项目准入审核机制。工业园区工业项目投资强度、容积率、产出密度必须符合市政府相关规定。

(五)土地出让。各工业园区的土地出让必须按法定程序以招、拍、挂形式公开出让。土地出让的价格原则上不得低于省相关部门规定的最低限价及我市的基准地价。

(六)生态建设。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推进生态工业示范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和成员之间的副产物与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梯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以实现示范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各工业园区要切实按照市政府《关于印发〈富春江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和生态工业示范区建设环境保护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富政办〔2009〕37号)精神,将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生态工业示范区。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业园区综合配套服务能力

(七)基础配套。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要与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相衔接,与产业集群的协调发展相适应。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以道路、水电、通讯为主的公共设施建设,高度重视以集中供热、热电联产、现代物流、“三废”综合利用为内容的配套设施建设。通过优化布局、完善配套、联建共享,提高综合利用率,促进工业园区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

(八)标准厂房。各工业园区要充分利用存量土地、村安置留用地建造多层厂房和标准厂房,提高土地利用率,并逐步形成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引导初创型企业入驻成长。各有关部门要简化标准厂房审批手续,优先办理,优先安排。

(九)服务平台。各工业园区要逐步建立起区域技术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科技孵化中心、产品展示中心、融资担保机构、培训教育中心、专业网站等公共服务平台,并从实际出发,有计划地安排建设一批生产配套项目,为区内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工业园区滚动开发能力

(十)政策扶持。本着“政府主导、乡镇(街道)主体、自主开发、自求平衡”的原则,市财政及市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大对工业园区的扶持力度。

1、按工业园区项目土地出让成交价扣除征地成本和相关税费后政府的净收益部分,由市财政安排资金全额补助给工业园区。

2、在符合城市(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工业园区控制性详规的前提下,经市政府批准,可有计划地在工业园区范围内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功能配套的生活服务商业经营性用地指标按法定程序公开出让,出让后的收益部分返还给工业园区。

上述1、2两项补助资金,须专项用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负债偿还,由市财政按项目审核拨付。各工业园区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理由补助给企业。如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

济效益好、税收贡献大和对全市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影响的大项目、好项目,确需给予特殊优惠政策扶持的,需报市政府审批同意。否则,相应扣减补助额,严重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4、在工业园区项目报批建设过程中,涉及行政事业服务性收费,继续给予优惠,具体按附件2执行。要实行收费许可证制度,任何部门未经市政府批准不得擅自增设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

5、工业园区建设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列入杭州市以上部门项目计划并资助的,市财政给予1:1配套。正常运转一年后,成绩突出的,给予一定奖励。

6、工业园区因工作突出受到国家、省、杭州市等奖励或资助的,市财政给予1:1配套。

五、加强领导和管理,不断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

(十一)规范管理。一是日常管理。按照省政府确定的“分口负责、统一协调、分级管理、提高效率”的原则,明确由市经贸局负责全市工业园区的有关指导、协调、监督、考核等日常管理工作。工业园区管委会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乡镇、街道组建,负责工业园区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二是规划管理。各工业园区必须严格按照已批准的规划实施。针对当前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和集约、节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