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业互联网重要性

工业互联网重要性

时间:2023-12-27 14:37:06

工业互联网重要性

工业互联网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SDN;虚拟化

1 什么是工业互联网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互联网加速与传统产业融合,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逐步向工业领域渗透,一系列新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工业互联网应运而生。

不同国家在信息和工业领域的基础不同,发展需求各异,对于互联网与工业/产业深度融合的认识也不同。即使是对工业互联网内涵的认识,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IIC)与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也不完全一致。IIC将工业互联网定义为:为了商业收入转型,通过先进的数据分析使能智能工业操作的,连接物、机器、计算机与人的互联网[1]。而AII定义: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产业和应用生态,是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综合信息基础设施[2]。显然两个定义显示出对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各有侧重,但两者都一致认为广泛连接、泛在互联的网络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

2 工业互联网不会是一个全新的物理网络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种业务建一个网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过去,运营商为减少同时建设和运营多个网络的成本,一直在探索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上承载多种业务和服务,各种虚拟专用网(VPN)、Overlay技术得到了大量应用,近年来大热的软件定义网络(SDN)和虚拟化技术,更是让网络通用能力与具体业务要求去耦合成为可能。在这种趋势下,工业互联网单独成网既是逆技术潮流而行,也是资源的浪费。

同时,工业互联网的业务特性决定了不会出现独立的工业互联网物理专网。工业互联网的业务模式可归纳为4种,分别是: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

4种业务模式连接对象包含了人、工厂、机器和互联网平台等,接入方式包括个人拨号、企业宽带、移动蜂窝和区域无线连接等,带宽需求从物联网智能模块的窄带到虚拟现实(VR)协同设计的超宽带。如此复杂的网络需求情况,现有的任何单个网络均无法满足;而如果要重新建设一个完全满足所有工业互联网业务需求的网络,其投资力度、建设规模和管理复杂度都将是巨大的,且产出预期并不明朗。

3 工业互联网冲击现有网络架构

工业互联网以互联网、物联网、移动网以及新型专网为基础,通过SDN、虚拟化等技术整合各个网络的资源,以业务为驱动构建而成。工业互联网业务的复杂性决定了支撑网络的复杂和多元,工业互联网突破了传统公众互联网与企业网的边界,改变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分布,对通信网络架构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3.1 工业互联网延伸了网络范围

传统网络结构中,企业自主建设维护的工厂内网和运营商提供服务的公众网泾渭分明,工厂内支撑办公信息化的信息技术(IT)网络和支撑生产的操作技术(OT)网络也相互隔离。工业互联网打破了这些界线,其网络将由工厂内网和工厂外网组成。

从业务发展看,个性化定制、协同化制造等业务将工厂内网络打开,为满足生产制造的远程控制、监测、操作需求,封闭的OT网络需具备更强的互联互通能力,IT系统的云化使企业IT网络与互联网结合更为紧密。

从技术上看,工业网络有着更高的信息化和信息采集需求,5G等技术工业适配能力的提升,让原有公众网络有机会渗透至工厂生产环节并提供服务;SDN等技术的成熟,也让运营商看到了通过提供高质量VPN和网络分片替代企业专网的可能。

从产业上看,思科等通信企业逐步向工厂内网络渗透,西门子等工业网络提供商出于业务互联网化发展诉求,也在主动开放工厂内网络。支撑工业互联网的通信网络,将突破原有企业网络接入点边界,延伸到工业企业内部,极大地扩展了网络范围。

3.2 工业互联网改变了网络“造血机制”

传统网络中,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是信息服务的源头,是互联网的“造血中心”,实现信息汇集是运营商设计网络架构时的考虑重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信息推送需求,从大型“造血中心”向“末梢”的信息传输效率太低,因此在靠近“末梢”的地方出现了大量“储血点”,用以增加服务提供节点,缩短传输路径,提升服务效率。城域网的信息服务能力需要提升,网络架构也要进行相应调整。随着工业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未来将出现大量的“造血点”。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将产生大量有r值、高敏感的数据,主要用于企业生产流程的优化、企业间的相互协调,这种多服务于自己,少服务于公众的高信息安全要求,决定了这部分数据不会集中到某个大型造血中心,而是在本地造血点进行存储、分析,并向外提供服务。这种新的互联网造血分布,将对网络架构产生根本性影响,改变围绕骨干网和骨干节点构建网络的路线,IDC和企业数据中心(EDC)的建设理念和布局思路都将需要调整,城域网、接入网以及微数据中心将在互联网信息服务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3.3 工业互联网提升了网络性能要求

工业互联网对通信网络最直接的影响是提出了更高的网络需求,简单概括就是需要支持百亿终端、百万用户、百级平面的业务发展。百亿终端接入是指,未来智能工业产品和装备――包括智能汽车、家电、机械、仪表及各种智能部件等――的数量将达到百亿级水平,网络需满足工业互联网海量智能工业产品联接、信息交互的服务需求。百万用户是指,工业企业利用网络开展监测、控制等对隔离和安全要求比较高的业务,需要进行用户隔离,网络能够支持百万级的VPN隔离。百级平面是指,网络具备“多租户”能力,每个业务平面是一张具备完整网络管理、控制和数据传输能力的网络,能够为一类业务或一个超大型企业提供完全自主控制管理的网络。

4 结束语

工业互联网的出现是技术和产业发展推动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将冲击通信网络原有的技术架构和发展模式。扩大延伸的网络范围、全新的网络信息节点分布、百级到百亿级网络业务需求都将深刻地改变通信网络架构,以开放化、虚拟化、智能化、融合化为发展方向的SDN、5G、窄带物联网(NB-IoT)、IPv6等网络技术将在工业互联网中广泛应用。与移动蜂窝网络代际分明的演进路径不同,互联网成长史告诉我们,互联网从来不按“剧本”发展,但可以预见工业互联网将成为通信网络发展的重要契机和助力,成为重构通信网络架构的起点。

参考文献

工业互联网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网络时代;银行政工干部;队伍强化;策略探析

一、网络时代环境下的银行金融业

21世纪全球最伟大的革命之一就是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和互联网的飞速革新;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和互联网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大众的日常生活和互联网的联系更加紧密,各行各业与互联网技术的联系也更加密切,银行金融业也是如此。借助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当前银行金融业的业务模式和业务工具得到了不断的升级,大量新型的银行金融网络服务和网络平台也纷纷涌现,不仅极大有助于大众投资者对银行金融业的认知,也为银行金融业释放了更多的空间和生机。但在互联网时代环境下,虽然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促进了银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但在互联网时代下,银行金融业的各种问题也逐渐增多,如在互联网时代下,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技术,从事金融不法活动的案例呈现出大幅度增加的趋势;银行金融业的政工队伍与网络时代的需求不相适应等,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银行金融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二、网络时代下,加强银行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互联网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银行金融业的未来。在互联网网络时代下,作为银行金融业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利用好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机遇,才能更好的适应时展的需求,作为银行政工干部也必须要加快自我成长的步伐,紧跟时展的脉络,研究和探讨网络时代下政工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政工工作的作用和价值,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当前,在网络时代下,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政工干部队伍的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互联网时代下的必然要求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可以说颠覆了各行各业发展的趋势,对于各行各业来说互联网时代是残酷且富有生机的时代,残酷的是互联网时代下,各种竞争更加激烈;生机的是互联网时代下,各行各业面临着更多发展的机遇,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提倡的“互联网+”,可以说,科学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必然会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生机和财富;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强化银行政工干部队伍的培育建设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二)政工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

政工干部主要是从事思想和政治工作的干部,是社会主义特色环境下的一种职业,它具有鲜明的工种特色和社会价值;在我国,政工工作具有一定的历史,在当前在银行金融业系统内部,很多政工工作的开展依然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如本本条条、照本宣科等,缺少活力,群众职工的接受度和信任度也较低,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加强政工干部的培养,探索符合时代特点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工工作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建设社会主义银行金融业的基础保障

我国的银行金融业具有社会主义的特点,银行金融业的发展必须要遵守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必须要遵守国家的金融法律法规;近年来,借助互联网技术,在银行金融业中,一些违法现象和活动增多,其中不乏有银行金融干部本身参与的;因此,在当前环境下,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发挥政工工作的作用和价值,能够帮助银行金融业的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利益观,对于保障银行金融业的科学健康发展,减少各种不法现象的发生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三、网络时代银行政工干部队伍的强化策略

面对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为银行金融业必须要积极加强银行政工干部队伍的培育,只有建立一支符合网络时展要求的银行政工干部队伍,才能更好的服务和推动银行金融业的科学发展。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入手:

(一)思想重视,提高地位

思想重视才能更好的保障实践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银行金融业的政工队伍建设来说同样也是如此,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银行业的竞争十分残酷,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很多银行业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业务开展的个过程中,对于政工工作的思想重视程度不高,所以,要加强银行政工队伍的培养,首先要提高经营管理者们对政工工作的思想重视度,要将政工工作开展纳入到中心工作中,统筹计划,统筹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银行政工工作的开展,为银行政工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探索方式,主动适应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互联网时代环境下,作为银行政工工作必须要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的需求,建设符合互联网发展的政工工作模式和方式方法,探索新方式,只有这样政工工作才具有活力。一是要研究互联网的特点,重点加强对网络时代下,银行金融业务特点的研究;二是要加强在新常态环境下,银行从业人员思想价值观的分析,总结当前从业人员的心理特点;三是要结合业务实践实际,开展有效的政工教育,如结合当前互联网金融诈骗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政工教育,提升银行从业人员的思想价值观念,尤其是法律思想意识,切实提高政工工作的实用性。

(三)强化基础,加大激励

强化银行金融业银行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就是要强化政工干部的培养,注重他们的成长;一是要加强人力资源保障;当前很多银行金融单位里从事政工工作的从业人员兼职较多,专职较少,因此,首先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力资源的引进;二是要加强培训力度,重点培训如何在网络时代下,政工工作开展等,提高他们的专业性;三是注重心理关怀,对从事政工工作的人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要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事业观;四是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制度建设,充分调动从业人员工作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四、结论

网络时代对于银行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更多的生机,同时也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作为银行金融业必须要主动适应,积极作为,行业的未来才会更加健康阳光。本文围绕着网络时代银行政工干部队伍的强化策略展开探讨,提出了思想重视,探索方式,强化基础等具体建议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网络时代,加强银行政工干部队伍培育的紧迫和必要性,更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建设一支符合时展需求的政工干部队伍。

参考文献:

工业互联网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绩效管理;创新策略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编号:201204LX418);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1.引言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绩效管理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业传统的绩效管理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其发展的需要,必须要充分借助于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优势对绩效管理进行必要的创新。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绩效管理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对互联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认识不足、缺乏现代化的互联网+绩效管理理念与方法、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和应用不足、绩效管理难以得到深入有效的应用、缺乏专业化的互联网+绩效管理人才等,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深入有效的分析,以创新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绩效管理策略。

2.互联网时代企业绩效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2.1 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管理的效率

绩效管理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整体发展质量,传统模式下,企业实施绩效管理需要较长的周期,各项绩效管理工作相对繁琐,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其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这种绩效管理局面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难以得到有效的改进。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创新企业绩效管理策略能够使得企业不断转变传统的绩效管理方式和方法,充分应用科技信息的便利性,全面实施有效的效管理工作,在提升其效率的过程中还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比如,联想集团在实际的绩效管理工作中不断应用互联网相关理念和方法,提升其绩效管理的效率,保证了企业各项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

2.2 有助于充分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绩效管理视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并在此基础上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传统模式下的绩效考核已经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在互联网时代,实现对企业绩效管理策略的创新,可以实现对员工进行全方位有效的考核,使其主动接受绩效管理工作。同时,可以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能够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万科集团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房地产开发商,其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引入互联网实施数字化管理,充分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得整个企业的管理工作变得更为顺利。

2.3 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要想保持和提升市场竞争地位,必须要从内部出发,完善各项管理措施,绩效管理作为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其管理成效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互联网时代,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对其发展提出的挑战不断加剧,因此对企业内部管理措施的要求不断提升。所以,全面实现绩效管理的创新,能够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各项管理措施,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强大的内部基础,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具有充足的优势。华为集团近年来通过实施互联网+绩效管理工作,通过完善的绩效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的人力资源基础,使其继续保持较高的竞争地位。

2.4 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

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现代科技信息的发展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市场经济各项信息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因此创新企业绩效管理方法和模式,有助于使得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能够紧跟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顺利制定和实施各项有效的管理措施,充分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技信息发展的要求。

3.互联网时代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对互联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认识不足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其已经渗透到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对企业的各项管理决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对互联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认识不足,很多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没有充分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科技。相关领导层的重视程度不足,在实际的绩效管理过程中不注重引入互联网的相关思维,在各项管理工作中,充分借助互联网发展的相关优势,实现各方面的创新,使其绩效管理工作的总体效率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受到较大的限制,因此其整个人力资源管理都会陷入困境,对企业的发展造成诸多的不利影响。

3.2 缺乏现代化的互联网+绩效管理理念与方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推进,“互联网+”思维逐渐成为当前企业实施各项管理的重要趋势,目前大部分企业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还缺乏现代化的互联网+绩效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其管理理念较为陈旧,在创新管理方法和模式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不足。同时,很多企业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不注重与专门的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也难以及时吸取成功的经验,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封闭性,对互联网+绩效管理的整体应用能力较差,使其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受到较大的限制。

3.3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和应用不足

绩效管理工作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对考核指标的设计与应用。互联网时代,很多企业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不注重对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由于企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其绩效考核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拓宽,对绩效考核指标的优化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很多企业难以制定和实施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以对员工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工作。因此,大部分企业在互联网时代难以实现对绩效考核指标的全面有效设计,使其在绩效管理方面难以取得预期的进展,对其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造成了诸多的不利影响。

3.4 绩效管理难以得到深入有效的应用

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其各项管理措施提供有效的参考,以此制定和实施更为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充分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是,从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绩效管理来看,其各项绩效管理结果在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得到深入有效的应用,使得企业所制定和实施的各项管理措施没有相应的基础和依据。同时,由于对绩效管理结果的应用程度不足,使得很多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对绩效管理工作失去认可,其参与绩效管理的积极性不高,使得大部分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绩效管理工作难以得到顺利进行。

3.5 缺乏专业化的互联网+绩效管理人才

互联网时代,企业绩效管理需要充分借助于现代化的科技信息,传统的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互联网+模式下的需要,其对人才的需求较高。但是,当前互联网+绩效管理下,企业还缺乏专业化的互联网+绩效管理人才。大部分企业不注重对现有的绩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其所掌握的绩效管理理念与技能相对落后,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企业绩效管理创新的需求,难以全面发挥人才的推动作用。同时,很多企业难以通过实施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从外部引进专业化的绩效管理人才,现有的绩效管理团队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没能对互联网时代企业绩效管理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

4.互联网时代企业绩效管理应采取的创新策略

4.1 提升对互联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认识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激烈化,因此对企业的绩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实现企业绩效管理的创新,首先提升对互联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认识。要加强领导层对互联网应用的重视程度,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断应用互联网相关理念和技能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工作,营造出应用互联网的良好氛围,提升企业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另外,要不断学习和借鉴一些企业实施互联网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经验,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实现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绩效管理的创新。

4.2 更新互联网+绩效管理的理念与方法

随着现代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发展中,并改变了企业的传统发展理念与模式。因此,在企业绩效管理创新策略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要更新互联网+绩效管理的理念,及时摒弃传统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防止对互联网时代企业绩效管理产生误导,阻碍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不断审视其原有的绩效管理方法,根据互联网+的相关需要,在管理理念与模式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并逐渐应用到各项绩效管理工作中;另一方面,要通过与互联网企业进行深入的合作,积极借鉴其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并将其逐渐应用到企业的绩效管理中。

4.3 设计和应用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实施绩效管理之前,必须要首先对其绩效考核的各项指标进行设计,使其能够充分反映员工的需求,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根据员工的不同需求和岗位性质的差异化,制定和实施不同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同时,要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对绩效考核指标进行筛选和计算,使其能够在实际的设计和应用中能够不断提升客观性和科学性。

4.4 借助互联网优势有效应用绩效管理的结果

绩效管理结果的应用情况对互联网时代企业绩效管理乃至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效果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要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对其绩效管理结果进行充分有效的应用,严格优化各绩效考核的过程,使得员工能够真正从绩效管理中获益,并主动参与到企业的绩效管理中,提升员工的参与度。要对绩效管理结果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模式进行创新,提升其应用的有效性,有效服务于企业的发展。同时,要对绩效管理的结果与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保障性措施,保证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能够实施更为有效的绩效管理创新策略。

4.5 培养和引进专业化的互联网+绩效管理人才

专业化的人才是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实现绩效管理创新的关键。因此,企业必须要不断培养和引进专业化的互联网+绩效管理人才。一方面,要对现有的绩效管理人员进行关于互联网+等方面的专业化的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互联网+绩效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其绩效管理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和实施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从外部引进专业化的绩效管理人才,为现有的人员团队注入新鲜的血液,为互联网时代企业绩效管理创新策略的实施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使得企业必须要进行必要的管理创新以充分促进自身的发展。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绩效管理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从本文的研究来看,应该从提升对互联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认识、更新互联网+绩效管理的理念与方法、设计和应用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借助互联网优势有效应用绩效管理的结果、培养和引专业化的互联网+绩效管理人才等方面出发,制定和实施有效地创新策略,以充分改进和完善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艳.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J].江西社会科学,2016(02)

[2]赵德志,刘丽.移动互联网转型期运营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策略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08)

[3]马琳.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1)

工业互联网重要性范文4

一、机遇分析

档案数据管理是每个企业内部工作中的必要环节,其能够强化档案在企业之中的作用,并且能够为企业的管理工作和决策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但是由于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档案数据管理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企业的认可,因此各单位之中的档案数据管理仍存在很大的疏漏,经常限制了档案数据管理的发展和应用。而“互联网+”的出现,对各行各业传统的工作模式进行了冲击,不仅推进了企业的整体性发展,同时也为档案数据管理工作带来了大量的机遇。

首先,为档案数据管理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让单位内部档案数据管理工作能够有机会脱离原有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模式,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实现档案数据管理的升级和转型。

其次,“互联网+”为档案数据管理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互联网在我国各大企业之中已经达到了基础性的普及,因此绝大多数的企业都进行了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了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管理。但是这一管理模式仍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对互联网进行更深层次的应用,而“互联网+”的提出,实际上就是对互联网功能的进一步挖掘,不仅提升了互联网的应用价值,同时也给档案数据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使其能够依托于“互联网+”对工作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丰富和提升。

二、挑战分析

在“互联网+”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相关单位在把握“互联网+”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应对其带来的挑战进行关注和思考。并强化对挑战方面的研究,进而为今后的解决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下面笔者就针对“互联网+”时代档案数据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

(一)管理观念狭隘,管理内容单一

“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网络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的辅工具。在数据信息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传统的档案管理观念已经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与“互联网+”视野下的档案管理观相比较,传统档案管理观的视野过于狭窄,不能对档案进行综合性的管理,难以从全局的角度对数据信息进行认识和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数据信息的应用,难以对现代提出的智慧生活进行支持。并且需要注意的是,数字档案馆已经成为未来档案存储与应用的主流,但是由于科技以及人才等方面的限制,很多企业或者地区很难有效的构建数字档案馆,因此造成了档案数据管理工作上的差异,各企业各区域间的档案数据管理工作都有着明显的差距,不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二)人才应用不足,技术要求提升

现阶段“云计算”已经得到了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可,其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优化档案数据管理的核心技术之一。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各大企业之中能够熟练掌握现代互联网技术的档案数据管理人员少之又少,很多档案数据管理人员甚至不懂什么叫做“云计算”,也不能对互联网中的优势资源进行应用。除此之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要求档案数据管理工作在质量、效率、作用等方面都有所改变,在优化数据管理的同时,增加数据信息的应用价值。而要想达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技术进行支持,但是当前各大企业的工作重点仍然仅限于生产销售方面,只要生产销售搞得好,其它工作的优劣并不会得到企业内部管理层的重视,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技术上的革新与发展也是档案数据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之一。

三、应对策略分析

要想在“互联网+”时代促进档案数据管理工作的发展,就一定要迎难而上,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有效的利用,在机遇和挑战的推动下,实现档案数据管理工作的质变,进而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与时俱进,时刻保持较高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一)引入现代观念,进行综合管理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是主流的观念,因此在进行档案数据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改变之前传统的管理观念,构建大档案思维,对档案信息进行综合性的管理,依托于现代的“云计算”增加信息的搜集与管理工作,并以数字档案馆的形式,将各类档案信息在网上进行共享,方便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进行查阅。同时,要设立智能化的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让企业内部工作人员通过关键词搜索的方式找到自己想要的档案,并且系统能够根据工作人员选择的档案信息内容进行适当的分析,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或特征,进而让工作人员在进行思考或者决策的过程中能够得到一定的启示,减少了查找资料、分析资料方面的困难。

(二)培养专业人才,重视技术革新

在“互联网+”时代档案数据信息分析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因此企业需要转变对档案数据管理的态度,并给予档案数据管理足够的支持。首先,企业要意识到“互联网+”时代对档案数据管理工作人员提出的新要求,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新技术、新观念的学习。并且,对于人才极度匮乏的单位还可以通过外聘的方式,缓解内部现代管理人才不足的弊端;其次,档案数据管理人员应注重技术上的革新,除了要构建起现代化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同时还要不断的进行系统的升级和优化,对国内、国外企业档案数据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进行学习,及时更换或者创新档案数据管理应用到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最后,企业应针对档案数据管理工作制定新的管理制度,着重强调档案数据管理工作与互联网结合的重要性,并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征规定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对技术和能力存在欠缺的管理人员及时给予处理,避免影响档案数据管理工作的进行。

(三)进行个性管理,做好档案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之中各部分的工作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每个部门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以及需要参考的档案数据信息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在“互联网+”的支持下,档案数据管理人员应对档案数据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增加其对各部门的针对,可以将不同部门的档案数据信息整合到一起进行针对性管理,并根据部门的不同进行档案数据信息的分类。不仅如此,档案数据管理人员还可以与具体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各部门对档案数据信息的个性化需要,并以这种需要为依据对档案数据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利用网络这一平台满足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差异性需要。

工业互联网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 财务会计 创新策略

前言:财务会计工作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内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让互联网企业成为了促进经济交易方式变化的重要因素。作为互联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也是互联网企业管理者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但是从这一类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大部分企业所采取的财务会计模式往往并不能真正适应互联网经济环境的要求。因此,财务会计领域的创新问题,就成为了互联网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一、互联网企业财务创新的必要性

从互联网企业的自身发展来看,财务会计领域的创新工作的开展,是让企业适应互联网环境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对互联网企业的财务会计创新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财务创新的必要性问题,是我们需要了解的一个重要问题。从企业在其自身发展中所面临的环境来看,市场信息的实时共享、沟通渠道的高度信息化,是互联网经济所表现出的主要特点。为了适应互联网经济的特点,互联网企业在构建财务会计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就需要对管理体系的信息共享性等特点进行充分的发挥[1]。这样,从互联网经济的自身特点入手,所进行的财务会计工作创新,就可以让企业更好地顺应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趋势。除此以外,财务创新工作的开展,也可以让互联网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得到提升。从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财务风险的失控,是导致互联网企业破产倒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对财务创新措施进行应用以后,互联网企业可以对一些影响自身发展的高风险财务会计环节进行完善,这就可以让企业对自身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处理。

二、互联网企业财务会计创新的影响因素

(一)人才因素

从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在财务会计创新过程中,人才因素会给这一工作的开展,带来一些较为不利的影响。从互联网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特点来看,网络技术与会计能力的结合,是互联网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所表现出的主要特点,这就要求会计人员除了要对会计理论和会计业务技能进行掌握以外,还要对计算机网络制式有所涉猎。由于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步较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种同时精通计算机技术和会计技术的专业会计人员相对缺乏的问题。从互联网企业的自身发展来看,在财务会计创新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对这一体系的发展方向缺乏定位的问题,也可以被看作是这一影响因素的产生原因。

(二)思想观念因素

从与财务会计工作有关的思想观念问题来看,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对财务会计的思想理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从我国的会计理论发展情况来看,持续性经营假设理论、会计主体假设理论等经济理论是财务会计工作中所经常应用的理论[2]。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网络背景下的一些新事物的出现,会对这些传统的会计工作体系带来一定的挑战。但是由于互联网企业对互联网经济影响下的财务会计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这就让互联网企业的财务会计创新工作陷入了边缘化的发展困境之中。

三、互联网企业的财务会计创新策略

(一)积极培养互联网企业领域的财务会计人才

从互联网企业的发展问题来看,在财务创新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人才因素是影响创新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财务会计体系中的一些信息化的资源的应用,是企业在财务会计创新工作开展过程中所要采取的一种措施。在对这些信息化资源进行应用的同时,对内部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养,也是企业需要采取的一种措施。从互联网企业的自身特点来看,在创新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大力引进专门人才是企业需要采取的一种有效措施。为了让这一机制在创新工作开展过程中真正发挥自身作用。企业可以通过与高等院校共同构建人才培养计划的方式,为互联网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提供人才支持。针对一些已经在岗位中认知的财务会计人员,专业业务培训课程的设置,对财务人员自身工作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设置业务培训课程的过程中,企业自身的课程模式与会计培训机制、电脑远程教育模式的融合,是对培训体系进行优化的一种有效措施。因此,构建一种可持续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在财务会计工作创新中需要采取的一种措施。

(二)对财务会计的思想理论水平进行提升

从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为了让企业在经营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更好地顺应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特点,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创新的过程中,也需要对传统的会计理念进行一定程度的突破。在对会计理念进行调整的过程中,互联网企业可以对网络中的一些实体信息进行应用,进而为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优化,提供一定的保障。在对财务会计体系进行优化的同时,互联网企业也需要对会计工作中所涉及到的主体范围进行拓宽[3]。在创新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企业可以将所有建立在相同利益目标基础之上的联合体纳入到财务会计主体之中,进而通过将实体货币进行抽象化处理的方式,对互联网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在创新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对与财务会计工作有关的时间理念的优化,也是对财务会计体系进行优化的有效措施。在企业完成财务会计工作中所有创新项目以后,企业还需要对各个项目的实际收益问题进行计算。所有这些工作的开展,与财务会计的思想理论水平的提升,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Y论:互联网企业的财务会计创新,是对互联网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优化的有效方式。完善的财务会计体系,可以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从人才和思想理论水平等方面入手,促进财务会计的优化,是增强互联网企业自身竞争能力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高春会.互联网企业的财务会计创新策略分析[J].商,

2015,20:141+128.

[2]张艳.互联网企业的财务会计创新策略分析[J].中国商

论,2016,23:44-45.

工业互联网重要性范文6

2015 年6 月23 日,主题为“互联网+智能制造”的2015“长风论坛”在浙江嘉善成功举办。

“长风论坛”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地方政府承办的公益性政、产、学、研交流平台,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端工业经济论坛品牌。论坛依托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新型工业化能力建设‘长风’计划”资源优势,围绕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工业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问题,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邀请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政策制定者、专家学者、企业家等担任论坛嘉宾,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本届论坛由浙江省嘉善县人民政府承办。出席论坛的领导有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党委副书记张晓峰,长风计划办公室主任林恩雪,嘉善县委副书记、县长许晴,嘉善县委常委、副县长曹国良,嘉善县经信局局长沈申以及嘉兴有关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领导。

本次论坛在新型工业化能力建设“长风”计划全国示范区浙江嘉善举办,选择“互联网+ 智能制造”这个主题,一是为了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国制造2025》等文件精神,二是为了推动嘉善县域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高智能制造的水平。

论坛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模块,包括中国制造2025、智慧工厂、智能制造、互联工厂、互联网+信息安全、3D 打印和云制造等六个细分主题。演讲嘉宾分别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研究机构、重点院校、行业协会和知名企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论坛主持人由《智能制造》杂志副主编赵龙担任。

参加本届论坛的当地企业200 余家,约300 人。

许晴(嘉善县委副书记、县长)

2014 年,我县与国家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签订共建框架协议,成为全国首个“新型工业化能力建设‘长风计划’示范区”,并先后举办了“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升级”报告会、工业强县研修班、创新驱动企业总裁研修班、新生代企业家培训班等活动,全面提升了我县党政机关干部及企业家建设新型工业化的能力和水平。通过这次论坛,希望在“互联网+ 智能制造”方面得到新的启发和新的思路,从而为嘉善经济发展和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张晓峰(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党委副书记)

长风论坛是“长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心围绕理念更新、知识传播、经验交流打造的高端论坛品牌。无论国家层面还是社会层面,“互联网+”都得到广泛关注,为什么是“互联网+”而不是“+ 互联网”?因为在工业4.0 阶段,互联网不仅仅是工具和手段,它是产业变革的主体,它引领传统企业的升级和转型;相反,如果是“+ 互联网”,互联网就成为了被动的角色,这是工业3.0 阶段的特征,不适合工业4.0 时代。

“互联网+工业”与中国制造2025

王喜文(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

德国工业4.0 侧重技术与模式,中国制造2025 侧重产业与政策。但两者有一个相同点,就是同样重视创新。“互联网+ 工业”开创了制造业的新思维,重视物理到信息、群体到个体的转变,满足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并利用大数据推动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中国制造2025 将“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作为九大任务之首。相信中国一定能搭上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快车,通过“互联网+ 工业”,实现智能制造,实现中国制造2025 的战略目标。

工业4.0:从概念到实践

陈明(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工业4.0 就是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在制造中的应用,基础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高度的柔性以实现个性化生产,智能化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绿色生产。工业4.0 强调效率高、成本低、响应快,但是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个性化生产。用户的想法完全可以体现在产品的生产上,企业只有对客户个性化需求进行快速响应才能制胜。同济大学在工业4.0 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建立了国内首个工业4.0;与德国合作伙伴合作开展研究;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推进工业4.0 或智能制造示范。

智能制造与中小企业的机遇和出路

曾玉波(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秘书长)

近年来制造业面对着众多的问题和挑战,在成本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时候又来了互联网问题,欧美国家争相制定新一轮的工业战略。新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中国制造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该怎么办?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制造业模式岌岌可危,大规模生产+ 大众营销+ 大品牌+ 大零售将成为过去。顺势而为,做专做精而不是盲目跟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思路最为重要。我要分享的就是这样的三个思路。

海尔互联工厂探索和实践

孙明(海尔集团智能制造自动化总监)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被充分的释放出来,互联网冲击了所有行业。在转型的过程中,首当其冲就面临着组织流程的阻碍。“互联网+”时代,是以企业和用户为核心,形成开放并联流程,各方基于不同的市场目标结成利共同体,风险共担,超利共享。整个流程从串联到并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用户参与交互、设计、制造和服务的全过程。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被充分的释放出来,互联网冲击了所有行业。海尔是“中国制造2025”在智能制造领域最为引领的应用标杆家电企业。海尔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实践,已完成四大产业的互联工厂建设。

互联网+企业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胡文友(华为企业全球解决方案部首席安全专家)

信息安全关乎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物联网、移动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信息安全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网时代企业如果做不好信息安全,就要慎重选择互联网战略,因为无安全不移动。制造企业也要重视信息安全的挑战,建议企业构建安全模型、基于大数据的全网安全以及生产自动化的安全防护。华为公司作为全球ICT 行业的领军企业,在“互联网+”企业信息安全方面有完善的解决方案和业界最佳实践,可以供“互联网+”制造企业借鉴和参考。

3D打印和云制造

工业互联网重要性范文7

看清互联网的价值

互联网是看不见的东西,表面上看它只是信息传输工具,但今天互联网对信息产业的影响其实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如果我们去看互联网的本质特征,不难发现,互联网有两个价值。

作为一个通信网络,它的特点是没有“中心”,这让其天然具备了平等和开放的特性,这是互联网的第一个价值。

它的第二个价值是软件和硬件共同赋予的。软件让所有的知识产品都具备了这样的特征――复制成本趋零,而硬件则遵循摩尔定律发展,成本会越来越低。这两个特点,让互联网提供免费的共享成为可能,也决定了互联网的免费基因。

如果拿互联网和工业进行对比,不难发现,工业的基因是中心化的,且有制造成本的;互联网的基因却是无中心化,且信息复制成本趋零。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工业需要的是资本和劳动力,而互联网需要的是信息、知识和人才。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工业是标准化基础上的供给方,而互联网提供的则是精神――非物质层面的东西,我们称之为互联网思维。而互联网精神又的确在影响物理世界――推动互联网技术的创新。

所以,平等、开放、共享、免费的互联网精神便是互联网思维的基因。这几个要素正在对行业思维带来重大影响。以工业领域的变化为例,互联网思维其实已经在工业领域创造了许多成熟的技术,比如柔性制造、智能制造、虚拟制造、敏捷制造、绿色制造等。另外一个现象是,原来工业领域制造是重点,但今天还是这样吗?远远不是了。虽然互联网在生产领域发挥的作用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但它已经创造了基于产品功能提升的增值服务,包括研发和设计服务,让个性化产品设计服务、动态化个性体验不断充实产业链,并推动了产业兼并。

通过免费获得服务,通过差异化获得报酬,工业企业正在用互联网服务思维重新思考未来的发展路径。生产业领域将成为未来最赚钱的领域,成为未来企业需要主要拓展的商业模式,甚至推动全产业链经营,实现产业整合――这就是互联网精神可以为传统产业带来的启迪。

互联网思维的冷思考

能否参透互联网精神,将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知识和信息正在成为企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工业经济时代形成的传统生产模式正被准时生产、柔性生产等现代化的生产模式所取代,生产的变革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运用还带来企业管理和组织结构的变革。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冷静分析情况。互联网精神也好,互联网思维也罢,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依旧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互联网金融可能会带来货币流动速度加快,增加货币共性,减少货币需求,会导致货币政策出现新的问题。从理论上说,原来市场上所有的产品的价值总和要等于市场上所需要的货币的总和,这是货币价值的等式,是传统金融运作模式形成的。但现在,互联网金融来了,会使货币流动速度加快,市场上货币增加,钱就会不值钱,就会产生通货膨胀。所以,监管部门必须要考虑这样的因素。互联网金融是颠覆性的,未来的金融监管会面临很多挑战,还有质量、诚信这些问题,也是摆在互联网思维面前的挑战。

还有信息安全问题。去中心化为信息公开打开了方便之门,隐私信息被广泛互联,很容易让个人隐私、国家信息没有安全可言,这是很大的问题。在互联网化后,信息安全问题也是大家必须关注的问题。

互联网经济活动将从传统的机构监管转向功能监管、行为监管、技术监管、资金监管、信息监管、规则监管和程序监管等,这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挑战,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互联网思维虽然与工业思维有本质的区别,但并不意味着工业思维是落后的。工业思维有很多普适性的价值观,例如强调质量、效率、诚信,这些东西在互联网时代同样是不能去掉的,还要继承。我们应该用工业思维加互联网思维去面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实现继承和创新的结合。针对当前中国软件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我们要做一些战略思考。

产业整合的机遇

产业整合也是非常重要的,产业整合是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必然结果和发展规律。20多年前,英特尔和微软分别创造了自己的商业模式,英特尔最后形成了在芯片上的垄断。后来,微软与英特尔联手创新,于是改变了产业链的格局。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用一款智能手机和应用商店,实现了产业链的整合,获得了今天的高速发展,并动摇了运营商的垄断地位,驱动了去电信化。再看今天,谷歌这样的企业,虽然在做互联网,但其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通信热气球等,都是在进行产业后端的向上整合,借互联网变成了跨界的“巨无霸”。目前,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排在世界前35位的有六、七家,排在前10名的有3家。京东上市,阿里巴巴上市……这些企业都做得非常成功,它们将来会成为新的整合产业链的领导者。

我举这么多例子只是想告诉产业界,在产业链任何一个领域都可能获得整合的成功。因为整合还没有结束,整合尚无止境,就看你能不能挖掘出优势,找到切入点。不断整合是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用互联网手段,去抓住或掌握消费者,你就有可能拥有整合产业链的核心优势,就可能变成第一,否则可能就会被别人整合,被别人兼并。所以,只有整合才能创造第一,才能创造未来。

整合不是通吃,别人没份。有精细的分工就会出现新的机会,企业应寻找到自己独特的优势作为切入点,凭借这些优势进行整合,同时还要不断寻找分工中的机会,找到新的整合点。分工和整合是统一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随着分工和整合的延续,原来的第一可能被取代,产业获得良性发展。

总而言之,我们要积极应对互联网精神带来的挑战,树立注重诚信、质量的价值观。正确认识信息的价值,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积极防范信息安全风险,强化对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监管。

工业互联网重要性范文8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安全技术 现状

引言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当前的发展比较迅速,已经和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移动互联网技术在4G网络的实现下,使得移动终端的功能作用得到了发挥,对人工的移动终端产品和互联网的结合目标得到了实现。移动互联网的安全技术应用过程中,虽然对人们带来了很大方便,但是在安全性问题上一直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加强对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问题解决也是有着难度的,尤其是面对当前的移动互联网发展阶段,通过安全技术的科学应用对互联网安全问题的解决就显得比较重要。

一、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问题和关键问题分析

1.1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问题分析

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体现在多层面,其中在互联网的安全问题层面,主要就是在IP开放的架构形式应用下,由于移动互联网的业务丰富性,以及在多样化的接入类型影响下,在上网的终端智能化程度有了很大程度提升[1]。这样就为攻击者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移动网络的攻击者比较容易获得网络拓扑,这样就会对用户的数据信息的传输造成损害,在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层面的保障力度就会大大降低。

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当中的通信网安全也是比较重要的安全类型,主要就是在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的终端类型单一性情况下,在网络层面相对比较封闭,这就使得智能化程序不是很高,在移动网络的安全上能得到一定的保障。在的那个钱的无线宽带时代到来之后,移动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很大程度发展,一些终端类型也开始逐渐增多,在软件的漏洞上也比较容易暴露,这就对移动通信网的安全性大大降低,不能有效保障移动通信网络。

除此之外,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问题还体现在新的安全问题层面,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进行结合后,这就对原有的网络安全环境的平衡状态打破了。通信网在安全性能上就有了降低,注重就是互联网的应用丰富性以及身份的可识别性和业务形式的独特性等,这就使得在对电子商务以及移动办公等层面的要求不断提高[2]。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的终端发展安全性,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对终端的芯片处理能力以及内存的功能性有着新的要求,这就比较容易出现恶意代码以及病毒的传播,在移动终端的安全上得不到有效保障,加上移动互联网的环境相对复杂化,这就在网络安全上面临着很大威胁。

1.2移动互联网的安全关键问题分析

从移动互联网的安全关键问题层面来看,涉及到诸多的层面,其中在终端安全机制上就是比较突出的。在终端安全机制层面要能有各个业务应用以及系统资源访问控制能力,在身份认证功能层面也要加以具备。在对业务安全机制层面也要充分重,在3GPP以及3GPP2都有着其相应的业务标准准则,其中有定位以及移动支付等业务安全准则,也有防止版权盗用等标准,在机制层面都要提供可利用技术手段。在网络安全机制层面也要能加强重视,其中在3G等层面都有着相应的安全机制。

虽然在3GPP以及OMA方面提供了相应安全机制,但受到技术因素影响,还都属于基础层面机制,在对移动互联网安全的完善保障层面还比较缺少能力[3]。这就需要结合移动互联网的实际安全问题内容,进行制定完善化的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加以应用。

二、移动互联网安全隐患以及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2.1移动互联网安全隐患分析

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隐患比较突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隐患类型也比较多。其中在篡改破坏山就表现的比较突出,一些不法分子对技术手段的应用,对互联网终端系统程序进行恶意修改,对互联网的安全进行破坏,这就对用户的移动互联网正常使用有着很大影响。比较突出的就是黑客以及木马软件对移动互联网系统的破坏,严重的对移动互联网系统造成崩溃。

移动互联网安全隐患中的敲诈欺骗以及窃密监听隐患比较突出,在黑客的攻击下,对移动互联网终端会造成破坏,在一些重要的信息资料上进行获取,并通过欺骗的形式对用户进行诱导,这就影响移动互联网的安全性[4]。还有就是窃密监听的隐患层面,主要就是在当前的而一些智能手机的电脑化发展中,对移动互联网应用中,终端安装上窃密监听的设备对用户的隐私资料进行窃取,以达到自己的不法目的。

移动互联网安全隐患当中的恶意吸费的隐患比较突出。在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隐患发生所造成的破坏,主要是利益纠葛因素造成的。其中的恶意吸费也是对移动互联网安全破坏的重要因素。在以往的移动互联网恶意吸费主要是通过互联网终端进行秘密连接链接,这样用户在浏览设定的收费网站时候,就会对网站的点击率有效提高,从而实现盈利目的。还有的就是在黑客的这一因素影响下,在移动终端传送手机存储数据,在后台进行发送信息以及彩信等,这就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比较容易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2.2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为保障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的作用发挥,笔者结合实际对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的应用措施进行了探究,在这些方法的探究下,对实际的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的作用发挥就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第一,加强移动互联网终端安全的保障。在移动互联网安全层面,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从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安全层面要加强保障,避免外界对终端的入侵,在终端的安全可用性层面加强保证。在互联网终端安全防护层面的加强,能在防毒以及主机的安全层面得以有效保障,对网络的访问控制的作用发挥也比较有利[5]。在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审计监控工作上要不断强化,移动终端的操作人员在规范性的操作上要充分重视。在实际的监控审计功能发挥上,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其中的WEB访问控制审计以及网络访问控制审计等,都是比较重要的诶荣。还要注重对移动互联网的终端接入控制以及文档的防密控制,只有在这些层面得到了充分重视,对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安全性的保障水平就能有效提高。

第二,保障移动互联网运行安全性。在对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保障措施实施中,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工作要加强实施。在对网络的内容监听以及安全事件预警方面要不断完善化,形成安全监控以及安全日志管理模式,对移动互联网的安全运行加强保障。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就要充分重视移动互联网业务系统间的访问控制加强,将移动互联网业务以及安全规划的同步性要得以重视,在SDK以及业务上线要求的安全因素植入下,对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保障就有着积极作用。再有就是对移动互联网的认证技术科学应用加强重视,避免用户对多个系统进行登录造成信息的泄露,然后就要注重对IP地址的溯源部署的科学化实施,对用户网络的接入实名制工作进行完善化实施。

第三,加强移动互联网业务安全保障。在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过程中,在业务安全的保障工作层面要加强实施,移动互联网中的具体业务以及业务组件提供,都是通过多设备以及软件进行完成的,并涉及到诸多的内容,有用户的操作以及协议的交互等等。加上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多样性以及设备的相关性比较低,这就在安全性层面有着很大影响,这就需要在认证服务层面不断加强,从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层面着手实施安全措施,在对业务安全的级别以及等级访问和用户可信度等层面进行妥善实施[6]。在业务的安全级别方面通过静态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应用,对业务的安全级别按照实际标准进行定级,针对性的进行管理,在动态化的业务安全管理实施下,对管理的质量就能有效保障。

第四,优化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部署工作。在对移动互联网的安全进行保障的同时,要从实际出发,在安全部署工作上进行加强完善,在安全部署层面要能够从多方面着手,在互联网和接入网层面着手实施。在互联网层面对接入服务器以及交换机的内容会有所涉及,而在移动通信网方面就对终端设备以及端口控制等比较重视。这就需要在安全工作的部署中,氖导食龇,将移动互联网的自身安全以及终端运行的功能正常发挥得以保证,在多方面的技术应用下,发挥入侵检测技术以及防火墙技术的作用,对业务系统的部署数据加密防护功能发挥层面要不断加强,将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性有效保障。

第五,加强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安全意识提高。在对移动互联网安全保障方面,要注重用户自身的安全意识加强,运营商在对业务办理过程中,对移动互联网终端安全防护宣传工作要做到位,让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防范有更深的认识,从而在移动互联网的安全性方面能有效防御。用户也要在自身的互联网技术知识学习上不断加强,对一些基础性的安全保障防范方法能灵活运用,这对自身的信息数据的安全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发挥。

三、结语

综上所述,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的应用,要和实际安全问题情况相结合,多方面重视技术方法针对性实施。在新的时展背景下,移动互联网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在保障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安全性层面,也要加强重视,从多方面加强安全技术的科学实施,只有如此才能有助于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保障。

参 考 文 献

[1]蔡家辉.浅谈我国互联网信息安全与人权保护问题[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6(11)

[2]何乐臻.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应用探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23)

[3]宋光泽.浅析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威胁与应对策略[J]. 无线互联科技. 2016(22)

[4]王永建,杨建华,牛辉奇.面向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终端安全监管平台研究[J]. 移动通信. 2016(21)

工业互联网重要性范文9

一、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党建工作的现状

1.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机遇

现代信息网络化的飞速发展,给党的建设带来了机遇。首先,互联网为党建提供思想理论新平台,互联网极大地拓展了党建思想理论宣传的空间,基于物联网平台的网络工具,其信息量、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都是传统党建无法比拟的,极大地提升思想理论的影响力。其次,组织建设的新载体。互联网工具有利于增强组织效能,有利于提高党组织培训与管理工作的效率,有利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再次,民主建设的新渠道,互联网工具能够充分保障和落实党员群众的表达权、知情权、民主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畅通监督举报渠道。最后,互联网工具是党反腐倡廉建设的新利器。互联网在反对腐败、治理腐败过程中也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互联网反腐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监督,是公民主动参与政治的一种新形式。互联网反腐之所以发展迅速,正是由于其发挥了互联网隐蔽、方便、快速、低成本等优势,实现人人手中有麦克风,人人都有话语权的全民监督局面。

2.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也给党建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在互联网世界,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思想、文化和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影响,造就了一个日趋多元化的信息世界。这种多元化的倾向使得传统政治思想教育方式和方法不再具有显著成效,迫使政治思想教育者应在把握多元化沟通交流需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党建内容,转变传统党建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

3.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党建工作制度相对滞后

党建工作的严肃性和严谨性决定了党建工作服务方式的相对滞后性。这给互联网党建管理带来难度。

二、积极有效地推进企业党建“互联网+”工作

互联网党建工作是一项形势紧迫而任重道远的任务,以 “互联网+”为特征的党建工作很可能会打破传统思维,今后的互联网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具,互联网不只是载体,而是主体,意味着创新技术的融合、网络信息分享、互联网平台的改造和受众体验的提升,必将极大地扩大党建覆盖面,提高党的凝聚力、影响力,改进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提高党建工作信息化科学化水平,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力量的凝聚和运用,在于科学的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就是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全社会的覆盖面。建立网上党组织,能增进党的基层组织之间的交流,实现党组织之间的资源共享,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

2.健全体系,规范管理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是党建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企业应当成立党建网络优化领导小组,有计划地实施,重点研究互联网党建工作的队伍建设、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等,有效推动互联网党建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积极探索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管理、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促进传统党建工作与网络党建的结合,充分发挥其优势,弥补传统党建工作的不足。

3.开展网上组织生活,提升党内生活质量

建立电子党务管理集成系统,实现互联网数字化党务管理和日常工作方式,党的建设和党务工作管理服务的综合运行新模式。互联网是党员管理教育的新阵地,利用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点,可以开辟党建信息、网上党校、网上思政工作、党风廉政建设、网上群团工作等党建工作阵地。利用移动互联网工具打造党流互动的新平台,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为党员或群众分忧解难。

4.加强互联网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工业互联网重要性范文10

关键词:“互联网+” 企业招聘 招聘效果 创新策略

“互联网+”理念是由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于2012年11月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首次提出的。简单地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指运用信息通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发展传统产业。

人员招聘是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关键工作之一,招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企业招聘工作任务繁重、效果不高、劳资双方矛盾较多,给企业的管理工作造成了巨大困扰。在“互联网+”理念日趋发展成熟的今天,运用“互联网+”理念开展企业招聘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互联网+”背景下企业招聘工作面临的机遇

1.招聘信息更快、传播更广、费用更低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招聘信息。在前期准备工作良好的基础上,招聘公告只需通过网络后台程序进行简单快速的操作即可实现。即便是通过线下渠道的招聘信息,也会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快速的传播。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招聘信息的传播范围更广,打破了传统方式下的群体和地域限制,可以传播到全国甚至全球的任何地方,企业招募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得以提高。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招聘信息的费用更低,往往通过与专业的招聘网站合作信息。而由于网站信息容量较大、成本较低的特点,企业的招聘公告费用也比传统渠道更低。

2.筛选简历更加简便、准确

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完全可以抛弃传统的纸质简历收集和筛选方法,继而采用网络平台进行简历收集和筛选。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筛选简历只需要设定好筛选标准,通过后台管理员操作平台进行“选项卡”式“下拉按钮”选择即可。利用互联网平台筛选简历,能够大大缩减人工工作量,并提高筛选结果的准确性。

3.测评方式更加灵活

在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技术的支持下,企业招聘工作的测评方式可以更加灵活、有效。与传统的纸笔测试、面对面交谈不同,运用“互联网+”方式进行招聘测评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优势,大大节省企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招聘测评方式有基于计算机的心理测验测评、基于计算机程序的“机器笔试”、基于社交媒体技术的“网络视频面试”等。

二、“互联网+”背景下企业招聘工作面临的挑战

1.对招聘工作的公平公正性要求更高

随着网络技术和社交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在招聘工作中,求职者极有可能将各种积极的或者消极的信息上传网络,并快速传播。如果求职者在面试中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就会把企业的“负面形象”大肆宣传,最终使企业陷入巨大的信誉危机之中。“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的公开透明性对企业招聘工作的公平公正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2.人员招募的竞争更大

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互联网招聘信息,网络招聘信息的数量更多、质量更高。每个求职者利用网络可以搜集到成百上千家企业的招聘公告,将会面临更多的选择。对于企业来说,由于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成熟,通过互联网渠道招聘信息进行人员招募将会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这些竞争对手可能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竞争激烈程度远大于传统的线下招聘渠道。

3.测评试题的区分难度更大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求职者可以通过多种搜索引擎平台搜集到企业的历年招聘测评信息。有些专业的招聘服务机构甚至在各类网站有偿传播“应聘宝典”。求职者通过事先搜集并认真研究应聘经验,能够在应聘中超常发挥,取得较高的测评分数。当大多数应聘者都采取这样的“准备行为”时,企业招聘测评方法的有效性和区分度就大大降低了,最终将造成企业招聘工作的低效果。

三、“互联网+”背景下企业招聘工作的创新策略

1.通过多种网络途径招聘公告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大的信息传播平台。通过多种网络途径招聘信息能够扩大企业的招募效果,能够从众多应聘者中选取最优秀最适合企业岗位的人员。通过互联网途径招聘公告具体包括以下四种类型。一是通过专业的招聘网络招聘信息,例如前程无忧、应届生、智联招聘等。二是通过包含招聘模块的综合网站信息,例如赶集网、58同城等。三是通过在企业网站中开发专门的招聘网页信息。四是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公众账号信息。

2.采用在线简历筛选系统,提高工作效果和效率

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简历筛选能够给企业招聘工作带来巨大的便利,使简历测评环节更加准确可靠。利用专业招聘网站的在线简历投递系统,能够轻松收集千百名应聘者的电子简历。通过后台程序的筛选系统,能够轻松实现在线简历筛选,通过设置外语等级水平、计算机等级水平、专业类别、学分绩点等筛选选项,能够快速、准确地筛选出目标应聘者。

3.依法规范招聘工作,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化,招聘公告、测评方式等招聘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快速、广泛地传播。由于网络发展的不成熟及网络监管不力,企业信息在通过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会发生严重失真的现象。通过纵横向多个维度的多次传播,目标应聘者最终接收的信息可能是完全虚假的,这些虚假信息往往有损企业的良好形象,给企业的招聘工作带来巨大困扰。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要更加重视树立并维护良好形象,依法依规开展招聘工作。

4.开发科学有效的测评技术,及时更新测评试题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应聘者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手段获取企业的招聘测评信息。通过分析历年笔试试题能够成功预测当年试题内容;通过查看并模拟过往面试环节,往往能够在当年的面试中表现优异;甚至可以在了解往年心理测验类型的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地训练实现自己性格与目标岗位的完美匹配。面对如此“刻意塑造”的应聘者,企业应不断开发、更新测评方法和测评试题,创新测评工作内容,从而保证企业招聘工作的良好效果。

5.紧跟网络前沿,吸引更多求职者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高度“互联网化”,从口头语言到肢体语言,从购买习惯到付款方式,从联络方式到焦点话题。这种高度互联网化的特点也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了工作行为之中,例如求职者对招聘企业薪酬待遇的喜好会采用新型的价值判断,求职者对招聘岗位的工作任务挑战性具有更高要求,具有网络前沿术语的招聘公告更能吸引求职者。因此,企业在设计招聘广告、招聘信息、设计测评方法等各个招聘环节中,应紧跟网络前沿,以吸引更多求职者,从中招聘到最优秀的人员。

参考文献

工业互联网重要性范文11

【摘要】本文的研究过程中,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的方式,对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回顾分析。进而研究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安全问题现状 对策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指是以互联网为依托开展各种金融活动,以更好的实现资金配置和融通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在其发展与应用过程中,以多种不同的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来实现资金融通以及支付媒介等作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实现对传统金融业务的有效改造,在提升金融业务效率等方面效果显著。与传统的金融模式进行比较,互联网金融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互联网金融采用的是线上交易的方式,产生的交易成本相对较低。其次,互联网金融各项交易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具有很高的透明性。另外,互联网金融还具有即时性以及移动性的特点,当前,多种网络终端已经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具体来看,涉及到技术性风险和法律法规风险以及信息安全等多个不同的方面。而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态势十分严峻,存在十分突出的安全管理意识不强以及防护滞后等问题,极易导致各种安全问题的出现。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安全管理现状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现行安全管理体制

互联网安全的建设是金融企业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石,也可以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定的安全管理体制,但相应的体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具体来看,现有的安全管理体制无法很好的满足网络发展的需要。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存在十分突出的网络安全问题,并远远落后于网络应用。而且,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在进行网络建设的时候,缺乏网络安全建设等的足够重视。在相应的管理体制方面,也不够完善,没有充分考到金融安全的不同方面。于是,对于一些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防范不到位,导致网络受干扰、破坏甚至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等情况的出现,严重威胁到金融安全。

(二)互联网金融的改革和布局调整下的安全管理现状与问题

(1)现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情况。在对互联网金融安全实施管理的时候,相应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等会对实际的管理工作开展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但是,现阶段从事互联网金融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却大多存在专业水平不高、综合素质较低的情况。对于各种风险问题,缺少足够的敏感性。在各种安全管理相关专业技术方面,也存在操作水平较低的情况,无法获得理想的安全管理效果。

(2)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安全工作的法规及规章制度。当前,针对互联网金融安全相关问题,我国有关部门已经颁布了一定的法律法规,并制定了一些政策和文件予以指导。一些相关部门还围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特点和风险等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制度,均在保障互联网金融安全方面发挥出一定的作用。但是,相应的法律法规大多较为笼统,缺少针对性以及操作性。

(3)现今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技术设备状况。现如今大量不同的信息技术被应用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应用之中,互联网金融的网络安全防护、数据监测统计、技术监管创新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安全技术的支撑。但是,日常应用较为广泛的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的安全结构却过于简单,操作系统更是存在天生的安全缺陷。目前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网络安全技术都还很落后,安全技术设备状况不佳。但各种黑客的攻击却更为主动,于是,在攻防战争中,防御者正在逐渐落后,导致各种安全事故的频繁出现。

(4)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安全工作情况。总体来看,对广大互联网金融企业以及相关管理部门而言,已经开始逐步认识到互联网金融安全相关问题,意识到各种风险的严重性,并积极的予以应对。但是,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国内的网络安全技术平台、安全防护机制尚不成熟,互联网金融的各方参与者对于数据安全、客户信息安全的L险防范意识较弱,造成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另外,也缺少系统的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在相关风险预警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无法很好的对各种安全问题予以有效防范和控制。

三、提高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水平的措施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互联网金融的安全管理机制

为更加有效的对互联网金融实施科学管理,提高其安全水平,还需要从相应的管理机制入手,积极的树立新的安全管理观念,并进行相应的体制建设。首先,在管理观念方面,要注意充分考虑到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模式之间存在的不同之处以及互联网金融的独特性,树立新型的管理理念。其次,与时俱进地进行金融安全管理体制改革。结合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和发展态势,对现有的金融安全管理体制予以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对于金融监管等相关部门而言,要注意及时的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移动性以及即时性、透明性等特征,来设计相应的管理体系,以更好的提高对各种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的防范和化解能力。

(二)构建健全的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

互联网金融安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积极的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必不可少。首先,要积极的建立相应的互联网金融安全服务保障体系。这一体系中,涉及到互联网金融企业和安全服务供应商以及相关的金融业主管部门等不同的主体,并通过互联网可信网络技术联系在一起,共同构建起服务于互联网金融的可信网络体系。其次,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标准规范,以更好的为广大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促进其健康发展。另外,完善互联网金融相关的征信系统,打造完善的征信平台。从而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征信保证,以更好的保证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安全,减少各种信用风险的出现。

工业互联网重要性范文12

关键词:行政管理;互联网;高校;创新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实现教育兴国这一宏伟目标的关键所在,而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工作,则是促成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因此,在互联网信息时代,高校的行政工作管理人员应立足于脚下,放眼于未来,将互联网这一全新理念应用其中,进而优化学校的行政管理体系,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一、高校行政管理相关概述

高校行政管理部门,是高校良性运营的指挥中心,是院校教育工作开展与维护的关键。其工作内容是优化教育资源分配、调整教学活动设施,以及对从事教育工作事宜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规划指导,其意义在于,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浪费,实现高校整体的快速运转。

二、互联网时代的特征

对互联网时代特征的深度剖析,是实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与时并进、有效开展的前提。尤其在移动设备高度普及的今天,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不仅对于管理层的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帮助,且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具有一定影响,故而,了解互联网时代特征,是高校向前发展的关键。

1.即时性即时性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即在单位时间内,系统的反应能力,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快”,无论是信息的接收还是反馈,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

2.互动性互动性是互联网时代的又一显著特征。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各类PC端设备(计算机端)与PMD设备(移动端)不断普及,日常的信息传递变得更为频繁、方便,信息的互动性十分强大。

3.广泛性互联网的广泛性,可以理解为覆盖率广、用户基数大、行业渗透深。无论是与生活相关的衣食还是住行,无论与工作相关的工业还是农业等,都随处可见互联网的身影,因此,可以说,互联网已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4.社会性互联网不断与各行业相融,造就了互联网的社会性特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行业不断渗透到各个行业中,成为行业前行的重要力量,也正是如此,各个企业之间、行业之间,打破了地域性差异,实现了彼此的互动交流,因此,社会性也是互联网的一个显著特征。

三、互联网相关技术融入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意义

高校行政管理是统筹与教育相关的工作、学习等各项活动的“大脑”,而互联网相关技术的融入,则可以在信息传递、反馈、监督等方面,实现数据的即时性,例如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可以实现各项资源信息的整合,使其成为一个完整、全面的体系。行政管理部门可通过信息平台终端各类教育信息、下达教育任务,而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则可以依靠各类信息设备,及时接收信息、任务等,并可进行反馈。这种方式,使一些需要层层审批的工作,其环节得以减少,而信息传递的准确度、及时性得到提高,进而促使管理工作开展的效率显著提升,因此,互联网相关技术的不断融入,对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不足

新世纪之后的互联网行业,迅速崛起,从某种角度而言,已成为新世纪的标志,当然这也要归功于其强大的功能,然而,在一些高校的行政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却忽视了其存在,对其了解层度、使用情况,也不够深刻、纯熟,最终导致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与时展背道而驰。1.管理人员对互联网的认知不足互联网力量的崛起,已成大势所趋,然而,在当前的一些高校中,高层管理人员,依然缺乏对其的正确认知,甚至对其持轻视态度,忽视其对教育管理工作的作用,导致行政管理工作进展缓慢,信息传递不畅,工作效率低下。2.未构建完善的互联网行政管理体系互联网行政管理体系的构建,对于高校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已经引入互联网力量协助办公的高校中,其已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然而,一些高等院校却没有以互联网为基础,构建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管理方式依然以传统的人力为主,进而造成人员调度、工作安排、项目审批等事宜进展缓慢。3.缺乏对互联网络的高效利用一些高校虽然已经建立起以互联网技术为中心的行政管理体系,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利用率低下,导致其存在成为一种形式主义。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对系统操作一知半解,工作时,往往以人工操作方式为主。

五、互联网时代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依靠互联网技术实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已成必然。作为培养人才摇篮的高校,应与时并进,把握住时展的契机,加强互联网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构建,实现其管理上的创新。

1.重视科技力量,加强认知在时展的大潮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的正确性在不断被证实,纵观各个行业的崛起,无一不是依靠科技为核心动力前行,而在教育领域中,亦是如此。因此,作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从业人员,应正确对待互联网行政管理理念,并不断向同业及其他行业的先行者虚心求教,致力于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行政管理体系构建,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

2.构建健全的互联网管理体系传统的高校行政管理体系,是依靠人力为基础,但人的能力毕竟有限,且难免在工作中出现偏差,而行政管理工作却由不得一点马虎,因此,互联网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构建,则成为其创新管理模式的必然。其一,可构建大型的校园信息平台,组织成员需包括院校领导、教职员工、院校学生、勤务人员等;其二,信息平台中需设立模块,其必须含有OA系统(办公自动化)、信息公告系统、监督与评定系统等,以满足管理层人员及时制定计划、下达指示,执教人员与学生实行监督及意见反馈等;其三,清退陈旧设备,采购新的设备,很多高校为了节约资金,依然使用系统老化情况严重的设备,经常会因机器问题,影响工作开展,因此,更换设备是高校行政管理体系构建的硬性条件之一。

3.提高管理者对相关技术的有效运用互联网技术主要包含三个基本方面,即硬件、软件、应用,而掌握相关理论并学会熟练运用,则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创新的必备因素。为了这一目标的达成,高校管理人员应积极学习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转化为具有可行性的实际操作,进而实现工作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