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

时间:2022-09-30 01:57:04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范文1

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成就感,是现在数学教学目标中极为关注的一个主要方面,而这一点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得不到体现。由于受周边社会环境的感染及家长重视程度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整天无所事事,作业练习潦草应付,抄袭了事。

二、学生学习方法落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调查了解,相当一部分学生现在还在继续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部分学生解题时不遵循解题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过程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对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对方法不会归纳总结、融会贯通。

三、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灵活的教学方法

数学教师常用教具为:教案、课本、三角板、粉笔等。先进设备多媒体和电子白板等的正确灵活使用,依然困扰着每位偏远山区的农村教师,使农村数学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对于这种现象,仍值得我们去深刻思考。

四、家庭教育缺乏良好的引导

调查结果显示,56%的学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考试能拿高分就行,有40%的学生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没有采取任何可以有效提高成绩的措施,这显然是对数学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和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善和提高。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其学习的内在动力

初中数学是较为乏味的一门学科,由于其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又比较严谨的特点,使得数学成为学生学习困难的课程之一,大部分农村初中的学生不爱学习数学,觉得太难,没有学习兴趣。所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注重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利用多种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加以培养。例如教师利用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兴趣;或者利用已有的动机和兴趣形成更好的学习兴趣等等。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为教师应做到:(1)在生活和思想上要关心与爱护学生;在教学上,要严格地要求他们,让其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2)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灵活运用,就像智慧的窗户一样,只有窗户打开了,学生才能看到精彩的数学世界,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受益终身。(3)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和交流,让其树立自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充满关怀及和谐的气氛下茁壮成长。(4)多开展数学课内外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价值观。将数学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效地结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和活动,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价值观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改善教学设备,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由于受到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偏远山区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教学面临很多困难。要改善偏远山区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的现状,希望社会和教育行政部门能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大力支持;渴求学校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物质资源和师资力量的保障,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方法的改变。

4.家校互动,联合社会力量

教育可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要打破传统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界限,建立一个融洽和谐的“家校关系”“校校关系”以及“社(会)(学)校关系”体制,这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虽然偏远山区经济文化落后,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学校教育教学绝对不能孤立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外。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要从多方面联合社会力量,主动地将学校、家庭、社会有机地整合,形成教育的合力,为偏远山区农村地区的数学教育教学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 本文对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的意义、历史及现状、实践探索以及期望目标进行综合研究,提出构建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理论教学与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整合化的新型教学模式理念。

1 课题研究的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国面向新世纪的重大战略。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积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积聚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奠基工程,而其中西部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范为本。建设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是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保证。在新世纪初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支持西部地区师范院校的建设。“制定适应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培训规格与课程计划,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增强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与终生发展能力。”我国西部的高师院校,这里主要是指西部12个省(市、区)的地方师范学院(包括师范类为主的学院)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分,2003年我国西部的地方高师院校有53所,占西部高师院校数的81.53%,全国高师院校数的27.46%;2003年广西的地方高师院校有8所,占广西高师院校数的80%①。列举这些数字,说明西部的地方高师教育的重要地位。但西部高师教育更重要地是体现在新世纪它对西部大开发的作用上,即主要为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教育学、心理学等主干教育课程是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直接影响着数十万师范生的职前培养和数十万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②,对实现高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教师教育的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立足于广西山区农村特别是河池贫困山区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期望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所突破和建树。

2 课题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从中国农村教育研究的历史看,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提出过多种农村教育的理论和模式,如陶行知的“乡村教育”理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雷沛鸿的“民众教育”理论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如在我国一些地区开始探索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路子,现在已构建起农村“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农村教育新模式。一些专家、学者在农村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如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教育系编的《农村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郭道明教授主编的《农村教育经济学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余永德主编的《农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李少元研究员的《新世纪农村教育走向何处》(《人民教育》2002年第5期);谈松华研究员的《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教育学》中国人大复刊2003年第5期)等。在国外,当代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重视农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如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并实施“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农村服务计划”等。

然而,从总体上看,当前在我国对农村教育的研究,还未引起真正的重视。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深刻地指出:“要重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我有一种感觉,今天谈教育改革,讲教育现代化,总是着眼于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需要什么,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似乎还很少有人研究。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③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地方高师的教育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严重脱离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问题。例如,教材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学家睢文龙指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大头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师专培养的学生,今后主要去发展农村初中教育。可师专教育学教材对适应农村教育需要的问题,反映也很不够。”④这一突出的问题,至今在地方高师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如何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构建高师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改革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尤为匮乏。

3 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围绕师专的培养目标,注重联系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讲授教育学科理论;探索教育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在经常性教育见习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试图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如组织师范生去乡村初中开展教育见习和教育调查活动,以培养学生热爱和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教师职业感情及品质。这方面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中,我们做了相关的探讨,黄白等的“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摸拟教学研究”⑤、“经常性教育见习研究”⑥,罗之勇的“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研究”、“西部大开发与西部高师教育研究”⑦,唐毓首的“心理学教学改革研究”⑧,谢春艳的“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⑨等。在这些研究中,我们注重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总结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经验。在教育学教材改革方面,黄白等主编的《新编教育学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在教材中增编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容,反映了山区农村教育的实际。关注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如黄白的“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教育社会学研究”⑩。

本课题在2002年立项之后,为了使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更具针对性,首先,我们对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及教育课程教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主要是河池地区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及乡镇初中和小学校长、教师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二是当前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三是应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四是师范院校如何加强和改进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师教育,培养适应山区农村基础教育需要的教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并实施了面向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改革方案。

其次,参编出版课题教学改革所需的教材:一是《现代教育学》(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该书由宋书文教授主编,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编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编。该书凸现了现代的“大教育”观,其内容从宏观教育到微观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教育管理等),探索和构建面向21世纪教育学教材体系。它既体现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阐明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又凝聚了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如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等,反映了教育改革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并突出教育实践训练的内容。二是《现代心理学》(专著性教材,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宋书文教授为主任委员,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任委员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著。该书在整体结构上打破了以往单纯以普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为主线编写教材的惯例,整合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学等有关理论和内容,力求反映现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彭聃龄为该书作了序言,他评价说:“本书是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教材建设的一项创新的研究成果。”这两部教材已在我校2001级师范生中使用,增强了教育课程教学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师教育和培养师资的适应性。

4 课题研究的期望目标

本课题围绕新世纪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目标,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提高教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师范生的教育素质。教学改革的目标是:(1)适应培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初中和小学教师,构建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系;(2)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改革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3)探索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使其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同类师范院校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借鉴作用和推广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解决地方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理论教学脱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突出问题,打破封闭式的教育学科课堂教学,从而构建高师院校教育学科课堂理论教学与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整合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本课题完成的关键是处理好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在师范生学好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师范生适应基础教育特别是山区农村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师教育素质。加强常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优化教育课程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素质,适应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注释:

①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03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做的统计,《中国教育报》2003年5月8日.

②国家教委师范司教材处编:《教育学改革论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页.

③顾明远:《世纪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的发展前景和任务》,《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1期,第2页.

④睢文龙:《师专教育学教材编写的反思》,《教育学改革论文集》(国家教委师范司教材处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42页.

⑤黄白:《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课程·教材·教法》(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1999年第9期,第55-57页;2001年11月在南京·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办的“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作交流并在圆桌会议上作主题发言,收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等主编的《新世纪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走向》一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4-258页.

⑥黄白等:《经常性教育见习的尝试》,《高等教育》(中国人大复刊),1987年第10期,第47-50页;《谈师专经常性教育见习》,《河池师专学报》,1990年第4期,第93-96页.

⑦罗之勇:《对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的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专辑,第128-129页;《西部大开发与高师教育》,《河池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第68-70页.

⑧唐毓首:《师专心理学教学改革探讨》,《河池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第57-59页.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义务教育体系;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0-0063-07

农村职业教育不仅要为整个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合格的劳动力,而且要为非农产业经济和城镇经济发展输送劳动力,满足整个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从这个意义来讲,农村职业教育不仅关系到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产业升级和现代化的发展。

然而,目前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主要问题在于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中普及率不高[1],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农村家庭来说成本过高、收益回报周期过长,再加上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和专业设置不能很好地满足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民就业转型的需要,很少有农村家庭愿意投资于职业教育,因此将农村职业教育尽快纳入财政预算,并将其制度化和法律化,让农村劳动力不仅享有接受一定水平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而且使接受一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成为其进入农业和非农领域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提高农村劳动力供给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方面的作用。

一、农村职业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一)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中普及力度不够

2008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在外出从业的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0%;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员比例只有36.9%,说明绝大多数进入非农产业的农民工仍然缺乏一定的劳动技能培训。相比之下,职业教育体系比较发达的德国,对产业工人的职业培训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早在1869年政府就颁布了《强迫职业补习教育法》,1889年又颁布了《工业法典》,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企业学徒培训必须与职业学校教育相结合;1969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正式把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制度确定下来[2]。而我国相关行业并没有对产业工人的上岗提出职业培训或技能培训的要求,这是绝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接受过基本职业教育的原因之一。

(二)农村职业教育的培训内容不能满足农村劳动者和市场的需求

农村职业教育的培训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们毕业后的工作和前途,然而目前不少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第一,培训形式过于单一,培训内容仍以单一农业,如农业种植养殖等农业技能培训为主,而对农产品加工、农村物流、农业信息化管理以及农业农村综合社会服务业等涉及到“大农产业”方面的劳动培训重视不够,对于涉及到第二、三产业尤其是一些新兴产业的相关技能培训更少。第二,为吸引和扩大生源,迎合学生的择业观念,农村职业学校普遍设置热门专业,如计算机、会计、外语、贸易等专业,而不考虑这类专业人才在人才市场上已经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造成不少学生花钱接受了职业培训,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第三,农村职业学校缺乏办学特色。农村职业教育要向企业和社会直接输送劳动力,其培训内容应该与工作岗位密切相关,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直接参与各项工作,侧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技术。而目前大多数农村职业学校由于缺乏一定的劳动力市场调研、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持、没有足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培训方面的合格师资,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和普通的学历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太大区别,文化理论课比重过大,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方面的课程比重过小,失去了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三)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差,硬件设施难以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

农村职业教育的成功举办不仅需要一定的教学理论场地,还需要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实训操作场所,以及进入相关企业和工作岗位的实习机会,三者缺一不可。然而由于大多数农村职业学校分散于广大农村和县城,而且缺乏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其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实践实训场所严重不足,加之地理条件劣势,学生进入相关领域和岗位实践的机会严重缺乏,难以满足学生的实训操作需求。

(四)农村职业教育的师资水平偏低

一是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如表1所示,普通高等学校和专科学校的生师比最小,说明普通高校和专科学校的教师队伍资源相对较为充足,普通中专的生师比稍大,而生师比最大的是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其中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生师比尤其大,说明我国整个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师资源明显不足。二是农村职业教育师资质量不高。发达国家对职教教师的任职资格都有严格规定,例如美国某州规定要有大学本科学历,取得学士学位并有相关领域1~2年实际工作经验的优秀者,才能获得职业技术教师资格证书;德国要求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必须受过高等教育,有5年以上工龄,掌握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且经过国家的专门考试取得合格证书。虽然我国教育部于2010年8月了《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但却没有对职教教师的任职资格作出硬性规定,而且目前我国真正能达到这个标准的农村职业学校少之又少。三是难以招到合适的教师且留不住优秀人才,尤其是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职称的实践培训类教师严重缺乏。因此,不少农村职业学校理论教师和技术培训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调,甚至由缺乏实践经验的理论教师充当技术培训教师,致使农村职业学校不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特色。

表1 各类学校的生师比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农村 学前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158-02

农村学前教育事业是我国学前教育的重中之重,其发展是关系到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城乡教育均衡、人口素质全面提升、新农村教育建设的重要议题。近年来,我国虽高度重视其发展,如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1]但由于农村学前教育普及任务重、难度大的客观事实,农村学前教育始终进展缓慢。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进行了理论结合实践的探索,拟为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普及提供有益借鉴。

1 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现状

农村学前教育是城乡教育均衡的起点,是教育公平的晴雨表。虽然在近几年获得长足发展,但农村与城市始终存在的客观差距导致其学前教育发展难以均衡,有很大一部分农村孩子无法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这严重背离目前我们所遵循的教育公平价值取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明确政府职责、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但据统计,2009年全国学前年毛入园率仅为50.86%,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距显著,2007年全国城镇学前3年毛入园率为55.6%,农村仅有35.6%。[2]分布稀少的农村幼儿园无法保障大多数农村儿童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农村学前教育问题已然成为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民生问题。

2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村幼儿园条件差和数量少

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是指幼儿园办学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实力,主要受到当地历史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低和办园经费短缺的制约,同样也受到政府相关部门对农村学前教育重视程度、政府举措是否得当的影响。普遍而言,农村由于经济实力整体落后,办园条件均十分落后。

数量方面,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办园数量稳步上升,就某省的数据来看,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共有 5743 个,其中乡镇中心幼儿园 834 所,占乡镇总数的 76.9%;村幼儿园 2925 所,覆盖率为 29%;小学附设的学前班3710 个,非正规的学前教育点 1527 处,基本满足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不过,仍有 23.1%的乡镇无中心幼儿园,村幼儿园(班)的布局和数量远不能满足幼儿就近入园的需要。[3]

2.2学前教育质量堪忧

农村学前教育由于教育观念落后、教师整体素质差,加之多以小学附设学前班为主,教学理念与内容深受小学教育思想影响,造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周棘在《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儿童早期发展与学前教育质量思考》一文中尖锐指出:大多附设在小学里的学前班并没有为农村儿童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学前教育,未围绕学前儿童发展的核心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将学前班简单地视为小学预科班,或者让一群学前儿童在小学一年级里混读三年,这样的“学前教育”危害甚大。[4]

2.3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低

农村学前教育师资是影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集中在教师数量、教师待遇、教师专业素质等方面。据调查,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仍以中专及高中学历为主,占总数的56.3%,大专及以上学历有33.6%,初中以下学历有 10.1%。其中,52.88%的园长和教师没有取得任职资格证书。[3]究其原因,一是有限资金仅供显性硬件的投入;二是教师工资待遇差,教师流动性大。

3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对策

3.1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

学前教育较其他各类教育具有更强的公益性,而资金匮乏是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5]所以,政府一方面应不断投入资金扩大公办幼儿园的规模,增加农村适龄儿童的入学机会;另一方面应通过各种奖励形式鼓励、扶持公民个人举办幼儿园(班),多渠道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让更多的适龄儿童从“有学上”到 “上好学”。

3.2加强政府部门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管理

以目前政府对农村学前教育管理的形式来看,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要以遵循政府为主导,法律为后盾的方针。首先政府要增强主管意识,因地制宜制定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计划,其次要对学前教育要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有序化管理。

3.3合理规划和建设农村学前教育机构

首先,在学前儿童比较集中,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乡(镇)至少建设一所标准化中心幼儿园。一是满足当地居民子女入园的需求;二是依托中心幼儿园对所辖地区各类幼儿园进行管理、指导和业务培训,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以弥补农村学前教育管理力量的不足。其次,充分利用周边可用资源,鼓励以村落为单位开设幼儿园(班),以方便广大适龄幼儿就近接受学前教育。三是部分比较偏远、适龄幼儿少的乡村应结合新农村建设,在村公共场所设立学前活动室,由乡(镇)中心幼儿园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同时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

3.4建设高素质农村幼儿教师队伍

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和素质的高低是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与质量的瓶颈所在。因此要想保障和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应着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方面要给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生活条件,建立幼儿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由县(区)或乡镇统筹,保证城乡教师待遇同等,并积极解决农村幼儿教师社会保障问题,避免教师流失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政府应坚持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幼教理论与农村实际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健全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加强在职培训,以满足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涛,邬志辉,邓泽军.中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统筹什么?改革什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视阈下的“城乡治理论”建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22-130.

[2]苏婷,高伟山.学前教育相对薄弱期待解决办法[N].中国教育报,2009-2-27.

[3]罗英智,李卓.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2010(10):9-12.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前景

收稿日期:2006―11― 06

作者简介:王瑞武(1978―),男,河南开封人,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200 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基本理论及文化传承。

农村义务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农村义务教育现阶段主要任务之一是保 质保量地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政策和财政投入不断加大,我国农村 绝大部分地区已经逐步开始实施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在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也面 临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义务教育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5%,全国有2亿中小学生,其中有15亿在农村。目前, 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至64岁农村 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 全国现有8500万文盲 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部级贫困县。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面临 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其次是师资力量不足,由于资金不足加上教师数量有限,给农村义 务教育带来的问题是辍学率居高不下,再加上部分农村地区小范围流行的“上学无用论”而 带来的知识贬值,更是加剧了农村适龄儿童不愿意入学的现状。改变农村义务教育需要从根 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改变当前义务教育体制,给农村义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1资金问题。“根据《中国教育报》2004年夏天对174个地市和县教育局长的问卷调查,超过50%的农村 中小学‘基本运行经费难以保证’,超过40%的小学仍然使用危房,缺少课桌凳的小学接近 40%,超过30%的农村小学‘粉笔论支有限发放’,接近40%的农村小学‘交不起电费、有 电不敢开电灯’。” 在2000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前,许多大中城市已经普及了高中 教育,但是到2004年,仍然有至少10%的农村地区尚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的县甚至没 有普及小学教育,其主要原因是资金投放不足。“最重的担子在贫穷的肩上”,用这句话形容目前的教育资金分配问题上一点也不为过。我 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构成,78%由乡镇分担,9%由市财政分担,省级政府分担11%,中央政 府分担不到2%。 这种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在新一届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得到迅速的改变,2 006年中央对义务教育共投入资金2000亿,这批钱有效缓解了农村教育经费长期投放不足的 情况,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由于义务教育长期缺乏投入,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 不会在短时间解决。

2师资问题。农村教师水平低下,也是一直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 能力的教师逐步跨级向上流动,更加剧了农村教师的缺乏。据一份统计资料表明,1995~19 99年,全国小学教师流失195~249万人,约占小学教师的4%,中学教师流失141万人,占 中学教师总人数的524%。 就上海市在1992年就流失中小教师1500人,1955年达到30 00人,到1999年达到了5000人。到2006年,流失教师的数字应该是1999年的一倍以上。目前,我国农村小学师生比例为23∶1;城市小学师生比为19∶1;此外,统计资料表明,2002 年全国各类学校数80 067所,其中县镇和农村65 269所,农村教育的学校数占全国总数的81

5% 。但在全国高中15 406所中,县镇和农村只有9 410所,仅占总数的61%,城乡教育层次结构 的资源配置比例严重失调。

农村学校教师的医疗、进修、生活福利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根据全 国总工会2003年在内蒙古地区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很多地方教师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老师 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连去学校报道的路费都凑不够,有很多地方的农村教师一辈子也没有一 次出去进修学习的机会。在有些地方,经济发展了,教育却出现了下滑,教师比原来更加辛 苦,生活也更艰辛,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问题。

3辍学问题。

在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据“教育部2004年第十五次新闻 会”上公布的数据,我们可以进行下述换算:就小学毕业率而论,到2003年底,小学的在校生 11 689 74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65%,那么尚有135%的适龄儿童,大约15997 万人未进入小学读书;034%上了小学又辍学的人数,大约为3975万人。这就是说,有199 72万的适龄儿童未完成小学教育。 就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而论,初中在校生达到669083万 人 ,毛入学率达到927%,那么有73%的学生,大约52689万人未进入初中学习;284%进入初中 学习又辍学的人数为19002万人 。

以上数字表明,中小学生辍学率比较高的地方大部分是贫困地区,仅经济贫困一项原因就占 到失学率的543%,因为自己不愿意上学或没有考入更高一级学校而失学占273%,因为对学 校不满意和离校太远占45%。 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资金支持,农村孩子 辍学问题仍然突出,女童的辍学率比男孩要高一些,这说明在一些贫困地区重男轻女的现象 还普遍存在。

4体制问题。体制问题是一直困扰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国家也在一直进行改革,试图找到一个符合 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道路,确立了以县为主体农村义务教育体制 ,以县级人民政府做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主体是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教育立法是充分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法律保证,并且具有长期、稳定和高效的特点 。我国的教育立法虽然取得很大进步,但是有很多地方需要去完善,特别是在细节方面需要 补充。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法规定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公平性,而在我国这方面立法还比较缺 乏。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主体应该是政府而不是社会。

评估制度是促进学校的正常发展和国家对办学质量考核的重要制度,我国政府目前对农村义 务教育的投入很大,也希望改变受教育不平等的现状,提高农村孩子受教育的年限,增 加他们的文化知识。我国在2000年实行的普九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造成了老文盲还没有完全 消除,新文盲又产生了,国家需要重新投入资金进行培训和教育,这样势必增加国家财政负 担,造成教育资源浪费。所以,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评估体制对我们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 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1加大财政支出力度。2004年1月,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历时一年半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要想实现农村义务教育 的全部免费制,每个县须增加投入的教育经费底限为4300万/年。如果全国有2/3的县要由中 央和省级财政来支付,大致推算政府从一开始就要增加的财政投入为688亿元左右。 农村义 务教育存在问题很明显,就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推动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这也是世界发达 国家改变本国义务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

2005年2月26日,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 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央财政将先投入100亿元专项用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建设 ,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 ,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2007年,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我国西部地区将基本普 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总理的这一庄重承诺,把中国义务教育推到 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2005年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免费义务教育的“元年”。

国家这几年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在不断地增加,但是农村教育资金缺乏问题不是一下子就 能解决的,需要国家财政长期、稳定的增加教育专项资金投入,并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保 证资金足额到位,切实改变农村教育长期资金不足的局面。

2解决师资缺乏问题。农村教育如何才能保证教育质量,如何解决教师整体素质不高问题,保证农村教师各项福 利待遇,成为解决农村师资紧缺的主要任务。

华中农业大学2003届本科毕业生徐本禹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徐本禹“弃研支教”的事在华 农引起轰动。22岁的他被提名为今年央视“感动中国”人物20名候选人之一。如何解决大 学生长期、有效地支持到农村、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需要国家加大对支教大学 生的长期支持,同时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补助,形成一个良好的、可以循环发展的格 局,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可以解决农村教育中师资不足的问题。农村教师进修是解决教师水平不高的重要环节,在很多地方,虽然有教师进修的机制,但是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多农村教师知识更新较慢,跟不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步伐,应该利用 国家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加大贫困地区教师进修力度,培训内容以新课程、新知 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 保证国家对农村地区教育投入的设备和仪器能够被充分地应用。

在江苏省徐州市推行的“无差别教育”为我们解决农村师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例,“无差别 教育”是徐州市委书记徐鸣提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政府来解决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结果, 缩小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师资配备等方面的差距,定期选派城镇教师到农村中 小学去任教,农村教师到城市中小学接受培训和进行教学,在支教和培训期间,所花的一切 费用由市财政来承担,并给予相应的补贴。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视察以后给予了很高的评 价。我们希望徐州的试点改革能够取得成效,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师流动机制,来解决农 村教育中的教师问题。

3完善义务教育体制。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体制是以中央、省、市、县负责的格局,其中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 在县级人民政府负责,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指九年制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的成败关系到 整个义务教育是否能够正常健康的发展,也关系我国经济发展是否有强大的发展动力。首先,我们国家教育属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国土 面积很大,各个省份的发展情况也各不相同,东部一些省份发展速度很快,中部偏慢,西部 最慢,而且差距正在被扩大,这样就决定了不同的地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情况各不相同, 加大地方政府教育权限,扩大地方学校的办学自是当务之急。中央政府在教育方面给予 宏观调控就足够了,制定一个框架,把权力放到每个省,每个省根据自己情况来制定各自发 展目标和资金投入,最后报到国家教育部审核报批。这样就可以避免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出 现的水土不服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教育的健康发展。

我国目前义务教育年限是九年,只能满足于最基本的扫盲任务,扩大义务教育年限,建立长 远的发展机制,义务教育应该扩充到高中阶段和职业高中,这样不仅可以解决目前初中生缀 学率比较高的问题,还可以为国家培养初、中等实用人才,以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技工困境 。由于目前我国高中数量严重不足,在很多地方,每个县城一般只有两个公立高中,职业高 中也很不景气,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无法解决大量初中生毕业以后出路问 题,扩大民办教育,吸收社会资金投入到教育中来,弥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应该给予 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这样也能调动农村孩子上学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为国家经济持续快 速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4建立有效的评估监督机制。建立有效的评估监督机制是关系我国教育朝着正确道路上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为国家对 教育大量的投入有没有回报,回报率是多少做一个分析,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 西方发达国家都有一套完善教育监督和评估制度,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

我国目前也有教育监督机制的存在,但是无法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监督和考证是从不同角 度对国家的教育政策和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对教育投入和产生做一个评估,看看是不是达到 了预期目标。建立评估监督,也有利于预防教育腐败。

我国现行的教育法中没有明确规定教育监督的具体方法和目标,所以要加快立法进度,尽快 制定一部教育监督和评估的法律制度,并且培养一批评估和监督人员,这需要在大学中设立 这一专业,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在目前没有立法保证的情况下,教育监督应和地方政府 的评估考核挂钩,在国家对各级政府的成绩考核政策应不断地优化,不能光看GDP的发展数 字,而且还要看到高速发展的背后有没有环境污染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把教育监督与评 估制度也纳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来决定地方官员的任命,这样就可以解决教育监督与评估 问题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总之,农村义务教育的成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也关系到农民本身自己的命运, 农村义务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并被放到一个较高的位置,农村义务教育才能够不断完 善,才能够实现中国教育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局人口与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统计 出版社,1997-2002

〔4〕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1994-2001,人民教育出版社

〔5〕史宏协论我国农村教育的有效供给〔J〕经济体制改革,200501

〔6〕温恒福农村教育的含义、性质与发展规律〔J〕教育探索,200501

〔7〕刘新科西部农村教育现状、问题及其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03

〔8〕我国农村教育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机制创新〔J〕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中心课题组 经济研究参考,200537

〔9〕史凯亮农村文化与农村教育梁敕,溟文化教育观对当代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2 00501

〔10〕张黎,余志君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J〕职教论坛,200501

〔11〕2003年中教育事业发展新闻会实录campuscernet/20040428/3104816 shtml,2004-04-28/2004-05-06

〔1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19号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成人教育;新农村建设;困惑;对策 

 

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新农村需要大批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有效解决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使之成为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 

 

一、农村成人教育现状与问题 

 

1.观念滞后 

具体表现在:一是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对经济工作十分重视,而对农村成人教育却认识不足,他们摆不正农村成人教育与地方经济之间的关系,导致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缓慢,跟上不经济发展的步伐。二是由于农村的文化、交通、通讯、信息、科技等相对落后,使得农民的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农民作为受教育者,大多数存有小富即安的思想,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小农意识比较强,不愿花钱学习,认识不到科学知识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这种陈旧观念严重制约着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没有政策和制度作保证 

长期以来,由于以普教为中心的格局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普教和城市成人教育,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重视不够,无论是教育经费的投入,还是教育资源配置、机构设置、信息服务等,都没有相应的制度作保证,致使国家规定的许多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政策与措施得不到贯彻落实。致使大多数农村成人教育基础设施陈旧、办学条件差、教学手段落后,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制约当前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3.师资队伍水平不高 

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是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农村成人教育教师严重匮乏,而且专业化水平不高。大多数教师都是由普教转岗或是由刚走出校门的年轻教师组成的,他们对成人教育的工作方法及农业科学知识掌握不足,缺乏实用性教学经验和成人教育管理经验,严重影响了农村成人教育的质量。 

4.成教理论研究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农村成人教育实践严重脱节,在研究内容上,存在忽视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农情的现象,因而缺乏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和成果,所以也难以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应采取的对策 

 

面对当前成教的困惑,笔者认为,必须采取如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一是党政部门的思想观念。各级党政部门在考虑地方经济发展时,必须充分认识农村成人教育是解决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农村人口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生力量和重要阵地,在此高度认识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有力保障,为农村成人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农民自身的思想观念。农民的观念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发挥成人教育善于培训的功能,让农民走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误区,逐步在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好风尚,这样,才能改变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落后状况。

2.加大财政投入 

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是影响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因素,只有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才能使农村成人教育真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教育投入状况虽有一定改善,但对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财力支持依然十分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是十分明显。据资料显示:美国每年用于成人教育的经费约600亿美元,德国成人教育投资占教育投资的15.3%。而我国目前成人教育投入仅占教育事业总经费的0.6%左右,用于农村成人教育的经费份额更是微乎其微,严重阻碍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为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在教育资源有限和吸收社会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以法规的形式确立一个农村成人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县乡财政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这是当前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当务之急。 

3.强化成人教育法治和信息体系建设 

实践告诉我们,农民学

[1] [2] 

文化、学科技知识并不都是自觉行为,政府除了要大力宣传、发动和引导外,还需要采取相应的行政干预措施。因此,必须强化政府行为,通过拨款、立法及一定的方针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建立政府统筹、教育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的农村成人教育办学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开展,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信息化建设的滞后,使农村无法得到快速、准确的科技与市场信息,农业新技术和市场开发利用也受到严重影响。为此,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农村成人教育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建设范畴,加大投入和推广力度,加快农村成人教育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建立国际国内城乡信息沟通的有效服务体系,加强信息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改革教学模式 

一是农副业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开展科技培训,知识讲座,外出参观等活动,积极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促进农业经济整体的提高。同时着力培育农业结构调整示范户,开发建设以无公害蔬菜为标准的生态菜场,推动农业产品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由成教、文化站牵头,以乡镇文体协会为基础的文化生活教育,包括各协会活动、文体比赛,也包括琴棋书画、健身美容、爱好特长等培训活动。三是由成教、妇联、老龄委牵头,以家长学校、人口学校、老年学校为基础的人口素质教育培训,包括十星级文明家庭创建,各类家长教育、优生教育、计划生育教育、环境及生态保护教育、各老年协会活动等,特别是十星级文明家庭评比、老年休闲、各类老年健身竞赛活动,如舞剑、扇舞、腰鼓、太极拳等,通过这些竞赛和教育活动,提高人口素质。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一要通过改善农村成人教育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稳定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队伍。二是通过挖掘乡土拔尖人才,如专业户,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企业家等,让他们成为新技术、新生产方式乃至新生活方式的实践者和传播者。三是通过开展远程教育,解决分散教学的师资问题。四是通过委托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师资培训,切实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使其真正承担起培养新型农民的重任。 

.加快成教理论研究 

一要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组建一支既有专家、学者,又有从事农村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参加的科研队伍,使他们投入到研究农村成人教育理论和规律的工作中去。二要切实改进科研方法,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农村成人教育的研究工作,坚持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国情和农情相结合。三要加大对农村成人教育研究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农村成人教育科研经费落到实处。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范文7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网络

中图分类号:J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088-01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乏。据统计数据显示,农村的大部分音乐教师是非音乐专业毕业的教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农村普遍经济落后,社会氛围不足,很少有音乐院校的毕业生愿意到农村教学;二是:即使有学生愿意去农村教学,也会因为音乐教师在晋升评优等方面的劣势,而改教数学、英语等课程,不再重视音乐课的教学。这些都导致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乏,只能让其他课程教师兼职教授。而且,我国专业的音乐教育也只重技法而轻理论,因此,即使是专业的音乐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文化知识。由此可知,我国不仅需要补充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数量,还要提高音乐教师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

(二)教学软硬件的不足

农村中小学因为教育经费的不足,无法满足音乐教学所需的软硬件条件,这使得农村中、小学生学习音乐很难取得好的效果。例如有些贫困地区,学生在音乐课学习过程中需要的乐器,如钢琴、长笛等,几乎没有。音像资料就更少了,无法保证音乐教学的效果。而且,农村中小学虽然也提供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材,但无论是教师素质、教学设备还是教学环境,都满足不了教材的需要,这就导致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无法根据教材来教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很困难。

(三)教学管理落后

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的课程表上,虽然都安排了音乐课,但这仅仅是为了满足国家要求。事实上,音乐课经常会被用来上其它课程。特别是要到期末考试的时候,音乐课通常上的都是语、数、英这三门主课。这是因为除了艺术生,音乐课对学生的升学并不能起到作用,而且学校对音乐课的教学效果也通常不作要求,对音乐教师也没有什么激励机制。

(四)教学环境及家长对学生教学关注的落后

我们这里近几年特岗教师分到农村,改善了师资不足的问题,现在都是由专职教师代课。农村和城市最大的区别就是,城市教学环境好,各个功能室齐全,器乐、道具、服装等设备充足,城市学生接触的书籍、网络、兴趣班多,而农村家长不重视,也没有钱让孩子去学习,所以学生在接受课程的时候,反应慢,难度大。农村孩子充满渴望的眼神让我们感到惭愧,但凭我们自身的力量,起不到很大的作用。

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策略

(一)政府增加资金投入,完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硬件建设

李书宇等学者认为,国家应该将农村音乐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的范围,由国家负担相关教育经费。李小峰等学者则认为需要增加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资金投入,还可以监督管理机制,推动音乐教学硬件的建设。除此之外,学者们强调要完善音乐教育的基础设施和图书音像资料。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落后的重要原因就是专业教师数量的严重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者们认为要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并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建立一个农村音乐教师的稳定培训基地,鼓励现有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去院校学习,加强基本功,提升他们的水平和能力。农村的环境确实不好,所以要端正思想,重建舆论环境,多方宣传,改变农村人轻视音乐教育的思想。

三、“网络兴教”策略[1]

2003年9月,国家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2]笔者认为,这一策略的实施是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机会,基于这一策略所建立的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系统将会大大提升农村音乐教学的水平,还会促进其他科目的教学效果的提升。因为这一策略不仅发挥了网络社会的优势,还顺应了我国目前的教育大环境。实际上,这项策略对加强师资建设和完善教学软硬件都有着促进作用。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资源也越来越丰富,网络上的大量音乐教学方面的资料不仅能加快教师自身修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还能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接触到国内乃至世界音乐教学前沿资讯,促使教师不断进步。而且,丰富的网络资源还能提供充足的音乐教学影音资料,使音乐赏析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范文8

论文摘要:文中就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以及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所面对的问题、解决措施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出要发展农村经济,并通过一系列优农政策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通过这样的政策以及农民兄弟自身的努力,农村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在进行新技术推广以及新品种推广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多的发现由于农村基础教育的落后,使得新技术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样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搞好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知识结构,已经刻不容缓。

1.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我国由于人口较多,教育底子薄弱,基础教育的发展一直是我国加紧建设的重点。虽然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但是经济落后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由于历史、自然、经济等原因,基础教育的发展不仅落后于国内其他地区,也落后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关调查表明,少数民族儿童教育、女童教育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难点。另外,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师资队伍较为薄弱。代课教师尚占一定比例,教师负担较重,师生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基础教育开展的不足严重导致我国农民知识结构的不合理,最终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快农村基础教育是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关键。

2.如何解决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发展农村基础经济

2.1加强城市、农村教师交流及支援,提高农村教师业务水平

针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我国必须积极开展农村基础教育支援、交流并利用就近城市教育资源带动农村教育。组织发达地区和城市学校的优秀教师或校长到农村学校担任校长,实行城市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轮流任教等措施。来不断提高农村基础教育中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城市学校校长和教师到农村学校任职和任教,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将城市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农村学校,克服农村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还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对于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条件艰苦地区工作的农村教师,应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比如大幅度提高工资、实行轮换制度、延迟退休年龄、提供专门的进修机会、举办专门的培训班等,使农村教师能够安心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2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及教学环境

我国的教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而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样就导致教育经费十分紧张。1999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191l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8l5.7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2.79%,低于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投入比例。而这有限经费中的大部分又没有投入到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之中。以1998年为例,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学生为1.23亿,占当年全国基础教育学生的2/3,但当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中用于农村基础教育的只占27.5%。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实施,已逐步建立健全“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但是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县间教育投资也相差较大。因此,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还应进一步加大,以提高农村教育环境及教师待遇。最终提高基础教育效果。通过基础教育的改善来提高农民整体知识含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3加强农村女童教育,提高农村未来科技人才数量

在我国农村地区,女孩失学问题还十分严重。以广西隆林县的某些乡镇为例,04年女孩不入学率和辍学率达55%,在凌云县的一个乡,女孩入学率只有75%。我国其他地区的情形也不乐观,越往高年级的女孩越少,能上初中的就更少。分析根本原因,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认为“女孩读书没用,反正将来是嫁人”。所以,九年义务教育中辍学的或因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的绝大部分是女孩。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不少未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女孩子加入到了打工妹的行列。在繁华的城市里,由于没有文化或文化低下,她们只能到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报酬低廉的行业,她们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尤其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男性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农业女性化”的趋势日益突出。调查显示:农村妇女从事农业劳动的比例为82.1%,比男性高17.4个百分点,新的分工格局把农村妇女推向农业劳动主力军的位置。今天的农村女童是未来农村的劳动者和科技人才,这支人力资源文化科技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景。因此,政府在实施基础教育发展规划时,要正视目前贫困地区女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的现象,拨出专项女童教育资金,采取减免学杂费等办法,特别是要多重视、关注和支持目前资金困难的“春蕾计划”,为女童入学提供经济支持。

3.加快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开展

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为了升学,许多地区尤其是在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人为的留级、变相的体罚、分数至上、升学第一的思想十分普遍,使得学生厌学情绪十分严重。从而导致留级率高,辍学率高、普及义务教育步伐缓慢。为了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整体人口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生动活泼的学习等,对于加快农村中小学普及义务教育步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做好基础准备工作。因此各级地方政府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农村中小学校领导必须通过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课程与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大基础教育改革的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并通过家长会等手段不断的对学生家长进行改革理念的宣传,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

结论: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及有效实施还需要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这中间要通过国家资金投入的加大、教师进修机会、教育资源支援等一系列手段来加快农村基础教育的步伐。同时还需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上去了,农民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才能加大投入。避免年级轻轻就外出打工等现象的出现。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要从两方面共同着手,为我国发展小康型新农村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馨蕾.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m].西南教育出版社,2000,6.

[2]李海龙.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0,1.

[3]赵玉鹏.农村基础教育的有效实施[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9.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范文9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规模;探讨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5-11-02

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三农”工作的焦点和热点问题,2013年农业部在全国100个县试点探索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认定管理、政策扶持制度。笔者认为,确定合理规模,对于顶层设计新型职业农民3项制度和稳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和先导作用。

安徽省滁州市是农业大市,农业组织化程度、农业产值、农民人均收入等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因此,以滁州市为例来探讨新型职业农民规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从农村劳动力现状及教育培养和政策扶持承载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

1 滁州市农村劳动力现状

1.1 农村劳动力数量 据《滁州市统计年鉴》统计数据,2012年农村劳动力233.8万人,占农村户籍人口66.4%;农村劳动力从业人数208.5万,占农村劳动力81.3%;务农劳动力95.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从业人数45.9%。截至2012年底,全市已转移出农村劳动力112.9万人(表1)。

2 新型职业农民规模分析

2.1 现有(准)规模分析 截至2012年底,根据农村土地流转(3.33hm2以上)情况,以大户户均流转面积为标准折算,从事粮食、经果林及其他生产户数分别为6 643户、813户、210户,合计7 666户(表3);按照畜禽规模化标准,养殖户数为32 421户(表4)。种养大户合计40 087户,按户均2.8个劳动力(表2)计算,从事种养生产的劳动力总数为112 243人。另外,根据调查统计,现有机防手12 049人、农业经纪人12 359人、农资经销8 075人、农村沼气工700人、村级动物防疫员952人。即:滁州市现有(准)新型职业农民(包括生产、经营和服务人员)总规模为14.6万人,其中从事粮食生产的(准)新型职业农民7 666户、2.1万人。

2.2 行业性质分析 新型职业农民分布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经营、服务的各个方面。现代农业是市场农业,无论是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还是生产、经营、服务活动,它们的市场主体地位不同。在适应市场能力方面,经营>服务>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加工业>养殖业>种植业,经济作物生产>粮食作物生产。从地位来看,粮食作物生产保障的是“米袋子”,养殖业、经济作物生产保障的是“菜篮子”。因此,从事粮食生产的新型职业农民适应市场能力最弱,但地位最重要。

2.3 教育培养能力分析 从理论教学量看(表5及《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试行方案》),按平均每门课141学时计,至少需要开设13门课;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比例(1∶1)~(1∶2)计,理论教学至少需656学时;按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1∶1计,集中理论教学至少需328学时;按每天8学时/d计,集中理论教学至少需41d,年需集中理论教学20d左右。从理论招生量来看,滁州市具有农业类中职学历教育以上办学资质学校17所,按70个专业班(次)、每个专业班(次)招生40人计,每年可招生2 800人左右,一个5a教育培养周期仅能容纳1.4万人。

2.4 政策扶持能力分析 根据试点情况,政策扶持主要包括教育培训补助、产业发展扶持、社会保险补助等。本文仅对教育培训和养老保险补助两项扶持政策进行分析。教育培训补助,包括免学费、助学补助两项,按每年招生2 800人、平均每人6 000元计,每年需财政资金1 680万元(2014年滁州市实际享受免学费、助学补助1 413人次,补助424万元),年新增财政补助资金1 256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测算,按年缴费标准中间数1 000元、地方财政补贴30%计,地方财政每年为每个新型职业农民新增补贴240元,从事粮食生产的(准)新型职业农民每年需财政额外补贴504万元。仅以上两项扶持,每年新增财政补贴资金1 760万元,是目前用于农业职业教育财政补助资金的4.2倍。如果扩大到现有(准)新型职业农民总规模人数,则每年新增财政补贴资金4 760万元。

3 结论与建议

(1)滁州市依然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阶段,较高素质农村劳动力依然持续外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宜早不宜迟。

(2)新型职业农民规模是构建教育培养、认定管理、政策扶持等3大制度的前提和基础。确定规模要充分考虑务农劳动力状况、农业各行业性质和地位的差异性及教育培养和政策扶持承载能力等。本研究认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规模宜小不宜大。就滁州市而言,从维护部级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和保障粮食安全角度出发,现阶段应该将优先选择从事粮食生产的(准)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培育对象。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范文10

[论文关键词]农村教育 全国性公共产品 财政体制公平

进入21世纪,农村教育成为全国性的社会问题,全社会普遍认为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是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正确认识农村教育产品的性质,以实现教育公平为基本目标,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建立以中央财政及省级财政为主体的农村教育财政体制是发展农村教育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教育产品的性质

1.农村教育是公共产品。教育产品,是指教育部门和教育单位所提供的产品,这种产品又称教育服务。对教育产品属性的讨论是建立在公共产品理论基础上的。公共产品理论最先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他将公共产品定义为:将该商品的效用扩展于他人的成本为零;无法排除他人参与分享。人们普遍认同公共产品有两个典型的特征:一是消费的非竞争性,二是收益的非排他性。但在具体问题上,各种公共产品的情况是复杂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很大的差别。以小学和初中教育为例,在前工业化时期,它是私人产品;进入工业化时代后,世界多数国家将其规定为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教育成为公共产品。

农村教育是指县以下地区的教育,包括县镇教育和乡村教育两部分。具体地说,主要是指县以下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与继续教育。农村教育产品是公共产品,这是由农村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根据公共产品的界定,分析我国农村教育产品的性质:

第一,农村教育产品消费的非排他性。我国已普及了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教育权是人的基本人权,教育是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规划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产品的消费将不具有排他性,也就是说,不会因为一部分人多消费农村教育产品,而另一部分人就少消费或不能消费。农村教育对于农村的每一名社会成员都是不可缺少的。当农村教育产品供给不足时,国家应采用行政手段保证农村教育的供给,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稳定。因此,在今后的我国,农村教育产品的消费本质上是不具备排他性的。第二,农村教育产品消费的非竞争性。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础。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迅速。现在,农村普通高中的需求主要是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需求,生源不足一直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我国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适龄人口在逐年下降,农村义务教育已普遍出现学生减少、教师超编的情况,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仅就其规模、师资数量在我国多数农村地区已能基本满足需要,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足。第三,农村教育产品的提供具有社会性。农村教育产品提供者可以是多元的,但政府必须是主体,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要鼓励民办和中外合作办学。就总体而言,农村教育产品的供给表现为社会性而非个人性,政府应是农村教育经费的主要提供者、农村教育政策的制定者。要充分满足农民及家庭对教育的需求,农村教育具有社会性。第四,农村教育具有多功能性。教育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功能在农村教育上都有明显体现,表现出特有的内涵。农村教育通过传播文化知识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的专门劳动力,传播现代文明,促进农村的社会进步,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推进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起到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因此,当代中国农村教育是公共产品,政府应承担农村教育产品主要供给者的责任。

2.农村教育是全国性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按其受益范围或效用溢出的程度可分为:全国性公共产品、地方性公共产品。从理论上讲,全国性公共产品是指那些受益范围是跨区域的,可供全国居民同等消费并且共同享用的产品。

现在,对农村义务教育是全国性公共产品基本上无争议,但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产品是地方性公共产品。地方性公共产品是指在地方的层次上被消费者共同且平等地消费的产品,比较典型的如城市的消防队、治安警察、路灯等。公共财政理论认为,地方政府由于掌握信息多,接近于享受教育产品的地方公众,能够提供适应地方社会需要的教育产品。由于社会经济生活中信息的不完备性和非确定性,中央政府对全体居民的偏好很难了解清楚,因此,中央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存在着失误的可能性:不是过量提供公共产品,就是提供不足。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势必造成不同地区人们对公共产品的偏好不同,也就意味着全部由中央政府提供同质公共产品的方法是不可行的,因此,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属于地方性公共产品。但这种观点目前受到越来越多的否定,否定的理由有三:第一,我国农村教育已纳入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三农”问题的解决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关键,教育是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基础。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受益范围已不限于农村地区,其主要受益者从地域范围讲,是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及本省区大中城市;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是全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第二,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民子弟通过高考走进大专院校,而他们毕业后很少再回到农村,从而使农村义务教育成为大量城市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城市成为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受益者,而农村并未得到适当的补贴(即所谓的庇古补贴)。这种情况导致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边际社会收益高于边际私人收益,使得其供给小于最佳供给,减少了社会福利。农村教育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为农民转变为市民提供了基础,因此,农村教育产品是全国性公共产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中央财政占主导地位,地方财政特别是县级财政薄弱,如果将农村教育视为地方性教育产品,势必为中央财政推卸责任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依据传统的公共财政理论,可得出地方政府更愿意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结论。但事实上,我国各级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GDP增长仍然是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围绕GDP增长的经济建设上,而在公共服务上欠账很多,尤其是对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我国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各地区财力发展相差悬殊。发达地区财力雄厚,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有基本保障;而不发达地区财力薄弱,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没有保障。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与农村义务教育一样,其属性为全国性公共产品。我们确定农村教育是全国性的公共产品,有利于明确中央政府和高层次地方政府对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责任,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农村教育的事权和财权。

二、政府对农村教育的责任

政府对农村教育发展负有主要的责任,在目前和将来一段时间内政府对农村教育的主要责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教育起点的公平性对整个社会教育公平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没有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就很难真正实现。

我国教育的不公平突出表现在城乡教育差距、区域教育差距和区域内教育差距。城乡教育差距是指城市和农村教育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经费投入以至于生源之间的差距。区域教育差距主要表现在以先进的制造业为主体的东部发达地区和以第一产业占较高比重的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区域内教育差距也突出表现在区域内发达的城市地区与区域内落后的农村地区的教育差距。所以说,我国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以发达的城市和落后的农村地区之间教育的巨大差距。实现教育公平,核心是政府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目前,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大中城市,城市人口与城市所占教育资源比例极不相称。近几年来,部分地方政府在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时思路有偏差,不顾实际情况强力推行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布局调整,致使部分地区农村教育资源缩水或流失,不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因此,政府要在继续确保免费义务教育前提下,缩小高中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城乡差距,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2.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城乡教育差别,最主要体现在城乡教育产品供给水平和供给制度的差异。因此,国家对城乡教育发展要逐步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待遇,建立起城乡统一、均衡、公平、公正的现代化的教育产品供给体制。只有从宏观体制上进行改革,才能真正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发达国家已基本实现的教育发展目标。在我国,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教育界都对城乡教育的二元分割习以为常,更有将农村教育视为单一为农村服务的教育,过分强调农村教育的特殊性而忽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倾向。这种貌似强调农村教育传统和重视农村教育为农村服务的观点,实际上不利于城乡教育一体化。

3.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关键。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实现由资源高消耗和低素质劳动力投入向技术进步、高素质劳动力投入的转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本特点是,数量大但素质较低,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素质层次都远远没有达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要求。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但是,目前农村教育模式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求不相适应,农村教育的结构与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不相适应,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与职业和阶层流动的需求不相适应。因此,必须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加大农村教育改革力度。

4.全面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的教学质量差距呈现出逐渐加大的趋势,一个事例是升入国家名牌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大大地降低,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教育发展支持政策的实施虽已取得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诸如政策实施不平衡、政策实施资源不足、组织管理不到位以及政策缺失等问题。

应将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政策重心定位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首先,通过继续实施积极性的支持政策以切实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城乡差距主要不是入学机会的差距,而是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的差距,是教育质量的差距。因此,努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要成为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主题。而要实现义务教育的质量公平,需要实施完善的支持政策,以推进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使农村儿童在真正的素质教育中健康成长。其次,通过继续实施支持政策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效益与质量。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虽然一直受到重视与关注,但也存在效益、质量问题。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提升农村职业教育的效益与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需要从加强政策支持上做出新的探索与努力。

5.促进农村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农村教育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的比例大致相当,成人教育已经得到充分发展,出现了一个较好的势头,但在20世纪末由于高等学校的迅速扩招和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直接导致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滑坡,导致在社会上出现第二、第三产业缺乏大量熟练技术工人的现象。

政府要完成以上教育发展任务,核心是调整教育财政体制。当前,要增加农村教育财政投入,就应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为制定正确的政策和改革措施提供事实和理论的依据。

首先,各级政府的教育财政责任划分不清,供给主体错位。我国教育财政体制不合理,中央和省级财政具有强大的财力,但不负责农村教育的发展。县级政府负有发展农村教育的责任,但缺少发展农村教育的财力。基层政府在农村教育上事权与财权不统一。其次,各级政府在公共产品的支出方向上,存在投入秩序失范现象。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公共事务支出名目繁多,政府公共支出应该有科学合理的安排。而现实情况是政府在基础设施、市政建设、行政管理等方面支出过多,在教育、公共卫生等领域投入不足,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尤为短缺。最后,我国教育财政法制体系不健全。没有将实现教育公平作为制定教育财政法律的基本原则,教育资源配置制度不合理,对于城市强势群体有利,忽视农村弱势阶层的权利。

三、建立以实现教育公平为基本目标的农村教育财政体制

实现教育公平是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经济和政治体制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各国在农村教育产品提供方面有其自己的特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中央财政占主导地位,地方财政特别是县级财政薄弱,将农村教育视为地方性教育产品必然导致农村教育发展落后。我国要建立以实现教育公平为基本目标,以中央和省级财政为主体的农村教育财政体制。

1.中央和省级财政应在农村教育财政中占主体地位。目前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国家都是由中央和高层次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农村教育的全部或主要费用,而中央政府往往承担更大的责任。我国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已具有在农村教育财政发挥主体地位的财政实力,要真正实现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在农村教育财政中居于主体地位,首先要实现政府功能与财政功能的转型,政府要从经济建设型转成公共服务型,财政要由投资型财政转成公共型财政;要降低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经费比重,减少经济支出的过度虚耗供应,将大量的财源用于扩充农村教育等农村公共事业支出。

中央和省级财政在农村教育财政中的主体地位要有区别。中央和省级财政主要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普通高中经费应以省级政府为主,中央政府作为重要的财政支出主体,县级政府则主要承担公用经费和基建费用。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共同承担,在中西部地区以中央财政为主,在东部发达地区以省级财政为主,中央财政要给予专项转移支付。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农村教育的转移支付要采取科学、量化的指标,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情况确定转移支付的数额。

2.建立农村教育基准制度。目前我国城乡教育差距继续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农村教育缺乏明确底线标准,因而也就无法统计处于底线标准以下农村学校的数量,不可能制定出达到最低办学标准的目标和步骤,不能明确政府应承担的消除最低标准线以下农村学校的责任。我们要把建立农村教育国家基准作为推动农村教育发展与提高质量的基本政策措施,要保证农村学校都能满足最基本的办学条件。

制定国家农村教育基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规定全国农村各类教育生均经费、师生比、办学条件等方面的最低标准;制定改造低于国家农村教育基准办学条件学校的时间表和责任主体;建立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形势修订国家农村教育基准的法定程序。与此同时,允许各地方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建立符合本地实际情况高于国家农村教育基准的农村教育基准和相应的目标、责任、调整程序以及监控办法。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范文11

1广东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广东农村家庭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2009年广东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8.3%,比1980年的降低了20个百分点[4]。这表明人们的收入除了用于必须的日常支出外,还有较多份额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和投资。珠三角地区金融业发达,投资渠道多元。广东居民的投资对象从简单银行储蓄扩大到基金、股票、债券等,投资领域也扩展到房地产、教育和医疗保险等领域。自1994年广东省政府提出“科教兴粤”战略以来,广东的教育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1.1农村家庭教育支出总额增速减缓

广东省农村家庭教育支出总额的绝对数量虽有提高,但相对数量不高,且增长速度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表1和图1)。在1995—2009年期间广东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额均维持在每年300元左右,2009年的支出额为296.7元,远远低于同期发达省市人均教育支出额800元左右的水平,甚至还未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广东省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增长速度偏低,其支出形成的投资力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

1.2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从图2中可以看出,广东省农村居民自2000年以来的教育文化等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2004以来下降更为迅速,至2009年教育等支出占比仅为5.9%,大致回落到1991年的相对水平。从整体上看,广东比江苏、浙江等发达省市的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都要低。2000—2009年江苏、浙江农村的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年均值分别为12.9%、11.5%,同期广东的这一指标值仅为8.8%。显然,在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原本不高的广东农村教育支出占比反而下降,这一现象应当引起警惕,因为它将影响广东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转型。

2文献综述及其评论

2.1教育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致力于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解析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目前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在内生经济增长框架内,通过刻画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以深入剖析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关于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则集中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表现出的差异性,如刘晔等[5]利用1996—200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中国中东西不同地区的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异性,而郭庆旺等[6]通过构建包含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两阶段人力资本积累模型,揭示不同公共教育政策对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促进作用。城市偏向的教育经费投入政策是城乡教育水平、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决定因素[7],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8]。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学者们选取的样本、研究方法及研究区域存在差异,但都得出相似的结论,即教育支出形成的教育投资与经济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教育发展滞后将对经济发展构成瓶颈制约。因此,各地需要加大教育投资,注重教育与经济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2.2家庭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

在认可教育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学者们广泛关注的重点自然就落在居民家庭教育投资总量的增加上,而家庭教育投资支出与收入密切相关。多数学者从居民收入或消费结构视角分析研究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的关系。杨明等[1]基于广东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表明,居民对教育的需求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相应增长,即家庭人均收入越高,家庭教育支出也越大。而罗楚亮等[9]从教育收益率的角度分析,提出教育收益率随着收入等级的提高而下降,教育支出更有利于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由此可见,学者对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的相关关系的研究结果不一,有待理论研究的进一步论证。

2.3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研究

关于教育投资比例的研究则聚焦于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增加上。当前研究多从居民教育支出的增长率远高于收入增长率、政府教育投入不足、教育收费的快速增长等视角给出了教育支出占比增加的解析。如杨汝岱等[2]认为高等教育改革造成家庭教育支出大幅上升,也改变了家庭对于未来教育支出的预期,导致居民消费的各个组成部分中,食品、衣着等基本消费所占比例逐年下降,而教育支出比例逐年上升。任兆璋等[3]运用动态消费模型对广州市1993—2000年城镇居民教育消费支出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预测2001—2010年广州市城镇居民的娱乐文化教育支出比例均在12%以上,且呈递增趋势。显然,按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趋势预测的教育支出占比的增长趋势与现实严重不符,亦难以解析当前教育投资支出占比出现下降的趋势。总之,学者们对于教育投资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投资支出的增加原因及其趋势判断、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教育支出的差异性、以及区域间支出差异的实证分析等领域,而近年来少有学者关注农村居民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问题。事实上,以往的研究中,无论是政策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重心都放在家庭教育投资绝对量的增加上,而很少有文献提及教育支出的占比下降问题,其深层原因更是难以得到关注。尽管有些研究涉及到农村家庭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政府教育支出的关系问题,但从时间上看还需进一步跟进,应分析最近几年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为此,笔者拟对1980—2009年广东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相关变量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并纳入通货膨胀和居民的居住支出等因素,解析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占比下降成因,以此对近年来广东农村家庭教育支出额减少及政府教育支出等公共政策作更深入的反省。

3农村居民教育支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学者们主要关注到的因素有:政府教育支出、家庭收入、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教育需求等,而较少关注到通货膨胀、家庭居住支出的挤占以及地区文化环境等因素。而由于地区文化环境等因素难以计量,笔者主要分析家庭人均纯收入、通货膨胀、家庭居住支出和政府教育支出对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

3.1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教育支出的影响

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是人均纯收入的函数。随着广东省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提高,虽然物价指数也在增长,但名义收入增长带来的收入效应明显,家庭消费支出受收入效应的影响也相应提高;同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居民消费结构得到优化,居住、医疗、教育等支出呈现增长态势。然而,家庭支出的各个方面并不同步增长,有快有慢。2004—2008年广东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增长率达9.6%,2009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06.9元,实际增长了10.7%[4]。而同期教育支出增长却十分缓慢,因而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出现下降现象。从农村的恩格尔系数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用于家庭必需消费支出的比例还比较大。农村居民在收入的绝对数量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教育消费支出对家庭的必需消费支出有较大挤占影响,另外教育消费支出具有一定的刚性,因而虽然家庭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正相关,但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具有累退性质,即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家庭总消费支出额越高,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却越低。

3.2通货膨胀对教育支出的影响

家庭教育投资建立在家庭教育支出上,而教育支出是居民消费支出的一部分。通货膨胀影响居民的消费倾向,居民对经济增长态势的判断影响其消费支出结构,并且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加速通货膨胀。为避免通货膨胀时的货币贬值,居民很容易受通货膨胀预期影响而加大当期的消费支出。在既定收入的前提下,通货膨胀上升,教育成本也随之上升,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大,教育支出产生的收益要在较长时间内才能见效,是未来收益的贴现值。因此,在一定的时段内,教育支出的比例会随着通货膨胀的上升而减小。相反,在通货紧缩时,居民储蓄倾向上升、平均消费倾向下降,选择减少即期消费。由于教育支出的远期收益大,且教育支出发展方向趋于多元化,家庭在通货紧缩时一般会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教育支出占比也相应上升。

3.3家庭居住支出对教育支出的挤占

随着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和经济发展,尤其是自2004年以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异常繁荣,房价上涨过快,致使居民的居住支出上升较快。2006年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在政府的诱导下,农民将大部分收入投资于住房。这改变了农民的消费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居民的教育支出。广东农村居民居住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上升较快。广东农村居民人均住房消费支出占比在2008年达到20%,即使2009年的居住消费支出比2008年的下降了约1.9%,居住支出占比仍达18.8%,比2000年的14.3%提高了将近5个百分点[4],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有限的情形下,如果住房支出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收入增速,住房支出势必挤占居民的其他支出,尤其挤占具有长期投资性质的教育支出。2000—2009年广东农村家庭居住支出与教育支出分别占总支出的比例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4]。

3.4政府教育支出对居民教育支出的双向影响

从全社会来看,教育投资收益具有正外部性。为促进教育的发展,提高全民素质,政府推出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如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杂费全免、对教育乱收费现象进行大力整治等,推动农村教育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还直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支出,从总量上提高教育的支出水平。政府教育支出极大地减轻了家庭的教育支出负担,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明显的收入效应。这是因为政府教育支出有效降低了家庭相关支出成本,相当于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而居民会把增加收入的一部分用作教育支出,因而家庭教育支出增加。然而,从总体上看,近年来政府教育支出的快速增长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的收入效应可能弱于替代效应。由于政府教育投资存在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管理不到位等现象[10],政府教育支出增长的替代效应明显,对家庭教育支出的收入效应弱化,加上通货膨胀和房价上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居民将更多的收入投资于其他领域,以致家庭教育支出占比伴随政府教育支出的增加而下降。

4广东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计量分析

广东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受到人均纯收入、政府教育支出、家庭居住支出、通货膨胀和广东人讲实际的文化等因素影响。

4.1家庭教育消费支出模型

已有的实证研究表明,居民的教育支出和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家庭教育支出额随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而提高,且教育支出额的增长速度随收入水平的增加而递减,即收入水平越高,教育支出额的增长幅度越小[11]。笔者以广东农村居民家庭相关数据做计量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收入水平达到一定量时,教育支出额反而随收入的提高而下降。以农村家庭教育支出水平为因变量(y),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自变量(x)进行分析(其中x>0),有二次函数模型(1)通过检验。y=0.17x-1.827×10-5x2-80………………………(1)t(11.4)(-8.1)(-3.5)其中y表示家庭教育支出,x表示家庭人均纯收入。t统计量通过显著性检验,且方程拟合优度达到93.3%。对模型(1)两边求倒数,得教育支出水平对收入水平的边际倾向,dy/dx=-3.7×10-5x+0.17,令dy/dx=0,得x=4679.8,也就是说家庭人均纯收入约等于4680元时,广东省农村居民家庭教育支出水平达到最高。x<4680元时,dy/dx>0,家庭教育支出水平随收入的提高而提高;相反,当收入超过4680元时,dy/dx<0,家庭教育支出水平随着收入提高而下降。这是因为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到一定水平时,可以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如增加旅游支出等。广东农村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在2005年已经达到4690元,此时的教育支出达到最大值;2005年以后居住支出、医疗保健支出等都有大幅度的提高,教育支出有所减少。由d2y/dx2<0可知,居民教育支出额的增长速度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递减。农村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高于高收入家庭,教育投资的支出弹性有差异,这与广东省农村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教育支出现状相吻合。

4.2模型修正

模型(1)主要考虑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对教育支出的影响,忽略了政府教育支出对家庭教育支出的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政府教育支出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但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特别是2000年以后政府教育支出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2007年的同比增速甚至达到47%[4]。政府的教育支出可能影响家庭的教育支出。引入政府教育支出变量,对模型(1)进行修正,得到模型(2):y=0.122x1-0.657x2-37.58………………………(2)t(17.39)(-10.83)(-2.56)其中,y表示家庭教育支出,x1表示家庭人均纯收入,x2表示人均政府教育支出,t检验均通过,方程拟合度达96%,模型有较强的解释力。从方程(2)的系数可以看出,x1系数为正,即政府投资支出不变时,家庭教育支出随人均纯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家庭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个单位,家庭教育支出将增加12%。同理,x2系数为负,即家庭人均纯收入不变时,家庭教育支出随政府支出的增加而减少,政府教育支出每增加1个单位,家庭教育支出将减少66%左右。2000年以前,由于家庭人均纯收入不高,但增长较快,此时政府教育支出能极大地减轻家庭的教育负担,政府教育支出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的收入效应突出。2000年以后,政府教育支出增长很快,由于政府教育支出结构和体制不够完善,其对家庭教育支出的替代效应明显,收入效应相对不显著,加之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因而家庭教育支出增长较慢,且家庭教育支出占比下降。

4.3教育支出占总支出比例的计量模型

广东省农村家庭教育支出不仅总量增长缓慢,而且教育消费支出占比在近年来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大多学者采用最为成熟的AIDS模型研究居民消费行为,该模型是1980年由Deaton和Muellbauer引入价格因素创建的理想需求系统模型[12],其线性形式为:wi=i+βiln(y/p)+∑γijlnpj,其中wi代表某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p是价格指数,y是总的消费支出,pj是某消费品价格。由于教育消费支出的价格不易量化,故不考虑价格因素,而以Working-Leser模型分析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问题[13-14]。多数学者用此模型描述商品的消费份额关于总消费支出对数的函数关系,即线性恩格尔曲线函数。Working(1943)[13]和Leser(1941)[14]的经验研究表明:商品支出份额和总消费支出对数之间的线性函数形式对许多经济和时间区间数据都拟合得比较好,实证文献将Working-Leser模型设定为如下形式,即w=+βlny,其中w表示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y表示农村家庭总消费支出。现将这一模型改进,得到半对数线性模型:w=3.026lny-0.009c-5.272……………………(3)t(11.8)(-7.7)(-4.1)其中,w表示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y表示农村家庭教育支出,c表示政府人均教育支出,模型拟合度为89.5%,t检验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δ<0.001。模型(3)中家庭教育支出对数lny的系数表明,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与家庭教育支出额呈正相关关系。显而易见,家庭教育支出增多,其在总支出所占比例就增大;家庭教育支出减少,其在总支出中所占比例就随之下降。结合模型(1)和(2)的分析,近年来广东省农村家庭教育支出总量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这即是说,广东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额减少,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也就下降。模型(3)中政府人均教育支出的c系数显示,政府教育支出与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呈负相关关系。这与模型(2)的分析结论一致。近年来政府教育支出对家庭教育支出的替代效应明显,这是当前政府教育支出体制和家庭消费支出结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家庭居住支出对教育支出的挤占已在前面作描述性统计分析。由于CPI的数据变化频繁,如采用年度数据计量,将带来极大的误差,因此,笔者不对通货膨胀影响广东农村居民教育支出进行计量分析。另外,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还受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家庭教育投资的机会成本、社会文化环境(尤其是广东人讲实际、求实惠)等,由于难以定量研究这些变量的影响,因此,得出的研究结论只能是众多归因的部分解释。

5研究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笔者展开的探索性研究得出:当广东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提高到4680元后,教育支出增长缓慢且教育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下降;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随通货膨胀的上升而下降,且受通胀预期的影响;农村家庭居住支出增长迅速,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挤出效应;近年来,政府教育支出对家庭教育支出的替代效应明显,收入效应相对弱化。广东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现状堪忧。为了顺利推进广东文化强省战略,促进广东经济结构的转型优化,早日实现广东新农村与和谐广东的建设目标,广东必须千方百计加大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

5.1妥善引导农民的消费观念,优化农村家庭的消费支出结构

社会各界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引导农民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兼顾消费支出的短期与长期效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尽快完善教科文卫消费的配套设施,引导农民加强教育文化支出的意愿;合理诱导农民的住房消费观念,让农民知晓住房不是奢侈品,避免住房建设中的攀比现象;在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以考虑推出农村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并进一步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15],使农民愿意分配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教育支出。

5.2切实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适当控制通货膨胀的上升速度

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完善农业产业化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切实改善农民工的生活待遇;出台优惠政策以鼓励农民创业,继续加大政府对欠发达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16];政府应多管齐下,应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击投机,控制通货膨胀的速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真实收入,延缓家庭教育支出随收入增加而下降的拐点出现。

5.3完善政府的教育支出机制,发挥政府教育支出的乘数效应

政府需加大对农村教科文卫领域的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政府教育支出的决策机制;改善政府的教育支出结构,政府的教育支出应向农村尤其是偏远的贫困地区倾斜,提高教育质量,应提供最有效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17],将重点投在改善师资水平和办学硬件设施上,显现政府教育支出的收入效应。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范文12

摘 要 新农村建设是关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诸领域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工程,农村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以新农村建设为评价、设计教育制度的背景,在描述当代中国农村教育体系的结构现状、问题与社会效应的基础上,从知识与社会相互建构的角度出发,文章认为,宜继续加强基础教育,形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会教育的教育序列,在基础教育内渗透职业教育之举,有违城市化及新农村建设的大方向。

关键词 新农村;教育;政策选择

中图分类号 G61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6)05-0028-0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只是经济发展,还是政治文明、文化进步、社会和谐。其中,新型农民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新农村需要能够从事复杂劳动(有“技术含量”者)的劳动者,需要能够关注村庄、国家公共生活的政治人,需要具有良好教养的现代人。这些角色的成功扮演,都需要农村教育作为中介。事实上,农村教育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上一直都受到关注,遗憾的是,农村教育的社会效益不尽如人意,本文拟在描述当代中国农村教育体系的结构现状、问题与社会效应的基础上,从知识与社会相互建构的角度,讨论当代中国农村教育在新农村建设框架下的政策选择。

一、土地、农民与人力资本

中国农业的土地生产率已经不低,主要农产品单产水平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劳动生产率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们已经知道,现在的事实不只是中国在以世界耕地的7%养活着世界人口的21%,它还是,我们在以世界上40%的农民养活着世界上7%的非农民。差距在哪里?在于劳动者的素质,最主要的是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积累。世界银行专家发现,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是:在劳动者受教育的三年内,社会―经济将以每年27%的速度发展,此后,劳动者所受教育程度每增加一年,社会―经济将以4%的速度发展。美同经济学家舒尔茨发现,1929-1982年间,美国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的25%要归功于民众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在其国民收入增长的部分里,美国各种教育对劳动者能力的提高的贡献为80%,而物质投入的贡献不过20%。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农村人口中具有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39.1%,远低于城市人口的65,4%。发达国家的情况是,1975年日本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时间为11.7年,大致相当于高中华业程度;荷兰农民大部分是高级中等专业农校毕业水平,而且每年还有将近20%的从业农民进入各类职业教育学校,接受专业性继续教育;德国的农业劳动力中有54%受过至少3年的职业培训,而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年(与城市相差3年),届初小文化程度以下;其余40%多初中、高中毕业生也很少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003年,中国农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已下降到14.5%,但农村劳动力仍占社会总劳动力的50%。考虑到中国土地生产率拓展空间有限的事实,不需借洋人{如舒尔茨)自重,我们也知道,在发展中国家.不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或者说劳动力剩余是个假问题),存在的是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不足的问题。人力资本增值的途径,一方面来自劳动者的自我努力,另一方面来自社会所能提供的教育体系。前者高度主观化,我们难以控制;后者则是“可为”者。

二、当代中国农村教育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认为,农村教育是指“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包括有文凭的全日制正规学习和非正规的成人扫盲学习以及技能培训,”同内有学者把农村教育归纳为”由扫盲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所组成的为农村发展服务的综合化经营体系。””我认为农村教育的内涵是以直接服务于农村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系统。从外延上看,它应当包括如下部分:(1)基础教育系统,其中包括农村地区的小学,初中及高中,还有城市的农业大学;(2)职业教育系统,包括职业中学。中专等以职业培训为主要功能的教育系统,服务于农村社会发展。(3)成人教育系统,主要有两部分:其一,农村地区的农机站,农业技术推广站等(不过相当多的此等机构已经成为以“养人”为第一要务的机构);其二,广播电视大学及其他高等院校开办的成人教育体系。(4)其他教育,如大众媒体的教育、社会成员互动产生的教育效应等等。其中,前三种教育系统构成了当代中国农村教育的主渠道。

1.基础教台。主要为义务教育范畴的小学、初中教育(高中教育随着高等院校大举扩招正在逐渐进入基础教育行列)。总体看来,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水平是逐年上升的。尤其是近几年,中央政府接连做出费改税、取消农业税并提供农业补贴等重人举措,人大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村适龄儿童失学现象有所缓解。义务教育投入体系也有了重要进展,从“乡学乡办”走向“以县为主”,提高了财政投入的调控能力。但问题还是存在的、失学现象仍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而且,即使在就学儿童群体里,教育问题也颇为严重,如为了追求升学率,有的中学管理者与教师将学习成绩有碍于升学率的学生“分流”,将他们从升学率考核基数中过滤出去――或者退学,或者转入职业学校。

2.职业教育。长期以来,不少人把农村职业教育等同于农业教育,即便他们所指的农业是“农、林、牧、副、渔”的大农业,这种认识也略显褊狭。从地域上来讲,农村职业教育不一定发生在农村,事实上,大部分农业中专都办在城市,另外,一些并不涉农业的职业培训学校也对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门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职业培训,增强他们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工作是很重视的,在1978-1996年间,农林中专与职业高中学校及在校人数据呈增长态势:国家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业、科技。教育相结合,在全国65%以上的县,市推行“三教统筹”。政府还主导和举办了一批相应的教育培训工程,如“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下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上程”和“农业远程培训工程”、“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等.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还远落后于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农

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数不到1/10,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数不到1/5。1996年到2000年,全国农村地区职业高中招生数由29万人下降到21万人,在校生数由67万人下降到55万人。全国中等专业学校中农业学校的招生数由1996年的15万人下降到2000年的4.7万人,大批农林中专和农村职业高中难以为继。

3.成人教育。成人教育在农村教育体系中相对薄弱。全国4万多乡镇中,有独立建制的化技术学校不过2000多所。由于设备、经费、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又不受地方政府与社会力量重视,其办学思路与教学内容、方式不够灵活,多数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国家在农村成人教育上的投入不到教育投入经费的2%,[2]这一点,足以令农村成人教育捉襟见肘。如前所述,一方面,原有的计划体制内的农村服务与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性质发生了变化,在“养事不养人”的口号下,他们被推向市场,失去了原初的教育功能。另一方面,随着国家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成人教育萎缩,该效应波及到农村地区,加剧了原本就不景气的成人教育事业。

三、关于农村教育的观点纷争

农村教育体系庞杂,在不同地区,各种教育系统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人们普遍认同,作为整体的农村教育体系应互相配合,协调发展,共同服务于农村进步。现实情况是,我们是穷国办教育,投入的资金,设备,师资皆有限,如何分配相对不足的资源,优先发展何种教育,优先向社会提供何种类型的知识与人才,则存在一些不同意见。

1.考虑到职业学校的萎缩,在教育理论界有人提出要加强基础教育的功能,将其任务划定为提供“生活教育”的观点。即,农村教育除了给农村孩子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基本的读写算能力)以外,还要给孩子一定的谋生能力,使其掌握一定的农业职业技术,最终的目的是让接受教育的人能够过上“更丰富的生活”。

2.由于高考可以提供向上流动,农村基础教育学校与农民倾向于鼓励农村学生走应试之路,一方面,农村学校和老师必须尊重农民及学生的这种需求;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标准仍是教学成绩,因此,应试教育仍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事实上,农村孩子考入大学,尤其是重点名牌大学,不仅仅意味着这个学生自身,也意味着这个学生的家庭大大受益、因此,有人提出,我们可能低估了农村孩子通过高考流向城市对于整个农村进步所起的作用。

3.由于农村学生很少有大学毕业后回农村服务者,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虽然农村孩子通过大学进入城市可以使部分家庭受益,但是作为整体的农村将因失去精英支持而越来越贫困。

4.由于“应试教育”和“生活教育”各有利弊,所以也有人认为,农村教育应该兼有“应试教育”和“生活教育”的功能。即,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应试教育”,使他们能够顺利地升入大学;对升学无望的学生则进行生活教育,以使学校教育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定位和生活有所助益、由于职业学校严重萎缩,在实践中表现为在普通中学中实行“剥离班”,即在初二或初二年级开始分班,一部分学生定位于考试和升学,另一部分学生则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进行职业定位方面的教育。[3]

5.还有人认为如今的农村教育是“背农”教育,让优秀的农村孩子都远离村庄,这是村庄巨大的损失,应实行“向农”教育,让农村精英为农村服务。更有调和论者说,应实行“背农”与“向农”相结合的教育。有人认为,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对农村更具有现实意义;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必须尽快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各类人才;农村经济不发达地区,不可能办优质普通教育,也不能提供足够的升学机会,因此,必须发展低门槛的职业教育。

四、农村教育的政策选择

上述争论大可玩味。因为教育界激烈的论辩后存在秘而不宣的共识: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足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社会,需要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教育制度、不同的劳动者素质、我倾向于将其看作是二元社会的逻辑的继续。我们需要新的视角: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们把教育看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在和谐社会的思路里,我们把教育看作是社会运行的平衡机制。与纷争的教育理论相异,我们需要把教育看作一个“多维”的变量,一个全面提升社会成员素质的机构,一个提供不同类型知识的帆构,一个社会分层的机构,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有关农村教育的论争转移到教育之外的社会基础上。其一,教育需求不只是学生,还有农民。换言之,教育是终身教育,是全民教育;其二,教育不只是教育机构,还是社会分层机构,发挥着社会再生产的功能。

1.农村基础教育还需要加强、基础教育集中于青少年群体自有具合理之处。在这一黄金时期,人精力旺盛,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可打下充实的知识基础,提供更多的人生选择。因此,新农村建设的蓝图里,基础教育仍是重中之重。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不尽如人意,不在农村孩子本身,而在教育制度还不够完善。如果假以适当的教学条件,农村基础教育也不会在高考中处于如此劣势,也不会“分流”出那么多学生来,以失学现象为例,它不是农村孩子不服管教/不爱读书所致,而是社会使然。一方面,主要是中小学教学质量相对薄弱。由于基本上实行免试入初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松弛,孩子进入初中后,很难适应自觉性较强的学习,易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经济方面的“推-拉”二股合力也促进失学现象的发生:推力――学校收取杂费对农村孩子的压力――含泪主动辍学的故事络绎不绝;拉力――农业门槛低,只要肯出力,就会有现实回报;年岁己高的家长从事艰苦劳动的身影也会构成将学生从学校转移到田地的拉力(即使家长支持孩子继续读书,哪怕“砸锅卖铁”)。在建设新农村时期尤其要加强基础教育,还有一层原因。作为教育体系内最重要的教育系统,基础教育不仅奠定了社会个体在社会化进程中所必需的文化水平(认知、情感与评价),而且还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法国社会学家布边迪厄在《再生产》一书中发现,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的机构,还是制造社会阶层的机构。名牌中学、大学奉身就是一种社会资本,罗尔斯在《正义论》中主张,社会制度的设计准则之一是,稀缺性资源应是开放性的(对所有社会成员开放),农村孩子苦学的动力来自于“跳农门”,来白干为自己建立社会资本,社会制度的设计宜鼓励这种理性行动。知识从来都是参与社会建构的。不同的社会形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需要不同类型的知识。知识本无高下之分。[4]社会需要各种人才,不可否认,创新型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的,有着8

亿人口的村庄,如果被赋予适当的选拔机会,会为国家贡献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有一百个理由可以指责应试教育之失,但在目前的高校录取相关制度中,成绩不是极好(请注意这一点)的农村孩子不可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我看不出为何不能加强基础教育,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走向更具创新能力的工作岗位。

2.职业教育亦需加强,但不是优先于基础教育来发展。有关职业教育的背农论/向农论及调和论都暗含一个潜在前提,“农村目前就业存在的问题是结构性矛盾,只要农民都有一技之长便能解决这个问题”、事实上,农村能否为每位身怀一技的农民提供理想的工作岗位似乎还是个问题。从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比率来看,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要远远大于普通教育的办学成本,在资金、师资等投入因素仍有限的情况下,最优的选择应是投入产出比率最佳的选择、不宜在基础教育中过度渗透职业教育、有媒体大赞此类做法,誉之为新农村的新路径。南方某地区教育局“要求45岁以下乡村教师都要掌握一门以上的农村实用技术,达到要求者便可获得这种证书。如果不获得这种证书,评职晋级,推优拿奖便受到影响。并开出一门‘向农’课,否则不予上岗。”[5]我名之为“攻乎异瑞,危害也矣”(孔子语,谓学习非正统文化,危害极大)。其一,教师是否有能力掌握某门“向农”技术,是否专业可靠,值得怀疑:其二,基础教台阶段,学生要学习对其一生至关重要的文化基础知识,还要面对中考、高考激烈的竞争,此时再去学习“职业技术”,将严重影响其学习成绩。其三,此举似乎意味着,人的学习只限于学校求学阶段,忽视了终身教育的可能性。其四,此举有逆城市化之大方向、新农村建设不是拒绝城市化的“农民民粹主义”,而是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不要出现凋敝破败的旧农村。我们仍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使农村劳动力在劳动力中的比重下降”。其五,国外有此做法并不是一个“事实性理由”。如美国有3万所左右的学校开设了农业技术课,美国与中国社会结构不同、教育制度不同。将此制移植中国,只会加剧农村社会教育积弱之势。[6]另,我国的“分流”既不是学校类型的分化,也不是城乡一视同仁,是仅限于农村普通初中的“改革”,城市学校不提倡“分流”,这是明显的不公平的城乡,元结构思维。[7]最为关键者,此举有严重的“身份社会”之风。一个人,仅仅因为出生在农村就一定要学习“向农”绝技吗?父亲务农,儿子也要操锄,这样的制度设计似乎暗含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式的逻辑。

3.成人教育是薄弱环节,亦需加强。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颇为棘手,目前,最为关键的是师资与资金。宜多渠道筹措资金,不妨借鉴国外做法,引进民间办学力量介入,对于能够提供优质教台服务者,政府予以引导与奖励。成人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可因地制宜。如学历与非学历教育,长期与短期教育,远程与课堂教育相结合等。如,自1978年始,河北农业大学利用成教网络向太行山区的村民提供实用先进农业技术,效果显著,因为村民不喜欢(也不太可能)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花上一大段时间学习实用技术。温铁军先生在河北定州开办乡村建设学院,向村民介绍先进农业技术,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新农村建设是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社会制度互相配合,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它不只是拉动内需,解救生产力过剩的家电业(张维迎语),也不只是为改革提供安全的蓄水池,[8]而足要弥合二元社会结构在转型期所形成的断裂,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和谐社会。既然社会科学家说,教育可以加速社会流动,可以调节社会分层,可以带来开放社会,这里有新农村建设的广阔天地,就让它在这里跳舞吧。

参考文献:

[1]马文起.农业教育内涵刍议[J]职业技术教育.2005。(10).

[2]王建广,王燕霞.论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J].经济问题探索.2005,(9).

[3]黄金来.农村教育困境的“两难处境”[J].学术论坛,2005,(9).

[4]李洪君,张小莉.知识谱系与技工短缺――知识社会学分析[J].青年研究2006.(01).

[5]李国华.教育,为新农村建设开路――湖南省郴州市探索农村教育发展新模式纪实[N]中国教育报.2006―01―03.

[6]徐辉.国外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历史经验及启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