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基层主治中医师工作

基层主治中医师工作

时间:2023-01-09 14:27:29

基层主治中医师工作

基层主治中医师工作范文1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体力劳动的减少,在全球范围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我国1991年对15岁以上94万人群抽样普查,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1.26%,与1979~1980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加25%,我国估算目前有高血压、血脂异常患者各1.6亿,加之我国已步入老年社会,人群高血压防治力度不够,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低,控制率更低,高血压的患病率将进一步升高,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导致的心血管发病将进一步增长,它将会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占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疾病将占首位。

就目前我地区高血压病的防治现状来看还很不尽人意,原因是高血压患病人群数量大,高血压专业医师严重不足,基层和社区基本都是全科医师。从我地区整体人群发病状况来看,人群总数与高血压患者比例为1:0.06,医师与高血压患者之比为0.02:1。人均拥有的医师数量远远不够,特别是基层社区,不但没有专业医师,就是全科医师的人员也远远不能满足患者服务需求。根据当前国家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慢性病管理防治重点就放在社区和基层,因此,扩大全科医师队伍是构成高血压防治工作的主要力量。

提高基层和社区高血压防治水平的关键是需要扩大和健全一支专业队伍,这支队伍的组成应该有本地区高血压专业医师和非专业医师,社区医师、护士组成,其中纳入非专业医师的数量可占有相当高比例,每一位全科医师和护士通过培训学习,都可以成为高血压病防治的专业队伍的一员,这支队伍将成为本地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主流。

我们现在面对的任务十分艰巨,困难较多,但是我们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艰巨的任务是因为我们患者多,医师力量不足,但是我们工作的意义在于少量的专业医师和全科医师通力合作,部分患者还是得到应有的服务,通过这部分患者的管理过程,最终达到我地区高血压病防治能力。

在高血压防治工作中,我们要从三个层面去开展:

1、加大加强一级预防:针对正常健康人群,通过患者实例教育,贯彻健康概念,推行和实施健康生活方式,宣传预防知识。在这一过程中筛选高血压高危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和提倡改变生活方式,达到预防高血压的目的。

2、重视二级预防:针对新诊断的高血压患者,正确地指导和教育他们改变饮食结构、选择适宜运动、坚持规律用药等方法,预防和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3、认真做好三级预防:主要针对已存在并发症的晚期患者,通过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治疗和康复训练,延缓病变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很明显,一级预防的任务重点是社区和基层,全科医师是社区、基层的防治骨干。全科医师通过学习和培训,在掌握诊疗指南的基础上,仍然可以进行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尤其是在条件成熟的社区,他们可以提供上门服务,可以让更多的人受益。

社区和基层医师要成为防治高血压专业队伍的关键是需要正确掌握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比如:高血压的筛查方法,诊断标准的应用,高血压的分型,各种并发症的筛查、诊断、处理等。由于非专科医师对高血压病的了解、掌握程度、规范应用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使得那些没有条件的地区,广大患者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基层主治中医师工作范文2

[关键词]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政工师;人力资源管理

前言: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政工师长期扮演重要角色,对于医院及相关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与稳步前进起到了关键性的导向作用。如今,我国社会逐步进入了发展新时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尤其是医院相关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出了高层次的期望。笔者针对这种情况,就政工师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相关作用展开探讨。

1.政工师在医疗事业人力资源工作中的主要内容

医院政工师作为一种职级称谓,是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中理论修养、工作能力及政治知识素养达到一定水平的肯定。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政工师服务内容为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及指导。由于医院工作者作为个体,其工作行为受到思想意识的支配,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关键性意义,而政工师则扮演了重要角色。作为救死扶伤的公益事业部门,医院在拥有完善健全的医疗卫生条件的同时,还应该秉承服务大众、形成独具特色文化气氛。因此人力资源政治工作部门应有计划、有意识的引导医院相关工作朝着积极方向发展,政工师则表现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1]。

2.当前的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如今,我国医疗体系具有相对复杂的结构构成,制度的设立逐步趋向于严格化,很多基层工作人员将政工师认为是服务于领导层面的工种。这种片面观点十分容易使员工产生误解,认为医院管理缺乏民主意识,可能会导致医院上下级间沟通障碍。当前,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完成,医院对于政工师工作认同度和重视度与日俱增,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同时工作涉及面也较大,需要政工师自身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3.政工师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第一,宣传并贯彻党政府各项方针政策,保证其与医院间的政令通常。作为我国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受党政府领导,承担着救死扶伤、服务大众的重要职责,因此,医院政治方向必须始终与国家政府政治方向保持一致。在医院日常工作中,政工师司于不同管理岗,部分承担重要职务,在党政方针政策的宣传及落实贯彻方面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对于政工师本身而言,必须在对各项政策方针参透、理解的基础上,将其与医院实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有效的对医院现有的管理制度做出评估,对欠妥之处提出修订和补充建议,并贯彻落实[2]。另外,需要针对每位员工的不同情况,如思想政治现状、个人对于政治决策的领悟能力的不同等,给予适宜的宣传、沟通与帮助,及时为其解惑,从而保障党政府颁布方针政策与医院日常工作、各项规程密切结合,并顺利落实。

第二, 创新思想工作的落实方法,促进员工思想集中与统一。对于医院工作而言,员工思想的高度一致和统一,是保证日常工作顺利开展的首要前提条件。只有员工劲儿往一块使,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医院全面、长远的发展。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员工的思维极易波动,同时具有高度的活跃性,若能将员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运用到医院日常工作中来,那么效果自然是非常可观的。因此,政工师则要通过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一改传统的单纯、机械的宣讲、考核等应试模式,转而变为灵活、人性化的工作思路。一方面,做好基础调研十分重要,在了解员工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切实从员工真正关心的热点方向出发对其进行指导,那么必然事半功倍。另一方面,政工师需要放下姿态,切忌居高临下、一昧说服教育,要真正做到从员工自身利益出发,让员工认识到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为其他一切工作之源,唯有做好这一层面工作才能真正提高其他工作效率,造福员工,造福患者。

第三,与行政部门配合,充分发挥纽带作用。良好的医疗环境是形成和谐护患关系的基础,是保证治病救人的前提。在日常工作中,人资部门、行政部门、保卫部门等需要密切配合,共同为医生与患者权利的维护和实现创造条件[3]。在这一过程中,政工师在医疗环境稳定性的维护方面扮演积极角色。不仅要切实关注医护人员利益,密切掌握员工思想、情绪动向,如薪酬满意度、个人生活状况及工作环境需求等,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且要做好员工与上层之间协调的纽带,并在发生医患问题时有效采取措施,做好协调工作。

第四,做好模范典型,并组织医德医风培训。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政工师为全院做表率,不仅在本职工作方面井井有条,而且也是学术责任及其他各项工作的典型。另外,通过组织思想政治思想研讨会,成立培训小组,为全院传授科学工作方法及工作思路。医院政工师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抓住救死扶伤典型,并以之作为实例,在全院形成学习之风,树立正能量为引导全院共同学习和互相监督的良好风气,引导员工核心价值观的形成[4]。

总结:

作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者,政工师在医院日常工作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不仅是学术责任的有力代表,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而且在提升全院整体素质方面责任重大。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政工师在医疗事业人力资源工作中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对当前的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进行了一定阐述,最后总结探讨了政工师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宣传并贯彻党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创新思想工作的落实方法,促进员工思想集中与统一;与行政部门配合,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做好模范典型,组织医德医风培训等方面,以期为行业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何志军.浅谈新医改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方法[J].企业导报,2011(14) .

[2]李干保.基于医院各项事业持续协调发展的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办公室业务.2013(17).

基层主治中医师工作范文3

关键词:医学院校;提高;定向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378-02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和医疗改革,广大的医疗单位需要大量医学院校毕业生,但随着高校的扩招,城市的医疗单位逐渐饱和。但由于医学院的毕业生基本不愿去农村基层医疗单位工作,造成我国农村边远地区医疗人才紧缺。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政府紧急地制定了一系列相应政策,大力培养农村基层医学定向生,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水平,更好地做好农村基层长期艰苦工作的心理准备。医学院校也应改革创新,坚持对学生德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积极地采用各种方法深入推广定向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医学院校定向生的综合素质。

一、医学院校加强定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有利于实施政府政策、促进医学院校和谐发展

我国政府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加强高校学生的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针对医疗单位人才需求城市饱和和农村紧缺的现状,政府又紧急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医学院校定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解决农村地区医疗人才紧缺的现状,也有利于促进医学院校的和谐发展。使医学院校的学生具有扎根基层的心理准备,为我国的基层医疗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有利于农村基层地区的医疗事业的稳定发展

医学院校教授定向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教育他们有责任心和肯为人民奉献,使其深入农村基层不仅作风顽强而且工作能力强,快速地融入当地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为农村医疗快速发展服务。

加强定向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他们扎根基层的决心,认真落实政府一系列农村医疗改革政策,开创农村基层医疗工作的新局面,使农村的医疗事业稳定发展,为农村百姓健康切实地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如何加强医学院校定向生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学校校园文化可以系统的培养发展学生的身心思想和审美、技能,调整心态;针对将来派往基层的定向生,学校开展丰富多彩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及社团活动,促进他们相互交流和充分自我展示,加强竞争意识的基础上又注意和他人和睦相处,培养过硬的心理素质,坚定为我国农村基层服务的信心和决心,以便他们在工作中努力肯干,踏实上进。

(一)更新思想教育理念,促进师生互动交流

医学院校应以人为本,积极更新学校的思想教育理念,采用新方法和新的举措在实践中教导定向生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应与定向生的医学专业知识和相关的课程紧密结合,教师上思想政治课时要多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疑惑,运用科学的教学和理论实践为其解答,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思想状态。

学校还可以不定期的邀请农村基层医疗工作者来校,详尽介绍当地的历史及风土人情,就农村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消除定向生对农村基层的困惑,坚定他们的信心。

(二)多举办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定向生优良品质和全面能力

医学定向生由于定位广大农村基层地区,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更应该拥有良好的政治道德思想。为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和价值思想观念,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他们去革命博物馆学习参观,传输优良革命的艰苦奋斗和马列主义精神,并运用到现实的学习生活[1]。定期的组织定向生深入农村基层体会农民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深层次的认识农村基层医疗工作的无比重要性,从内心深处慢慢的树立起服务人民意识与社会意识;医学定向生深刻体会和了解了未来广大农村基层艰苦的工作条件,充分做好吃苦耐劳和奉献的心理准备,才能更好地为农村基层的农民服务。

(三)加强培养医学定向生的心理素质

医学定向生面向广大的农村基层,除了需要良好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有很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作为艰苦工作的保障。老师应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发挥主导作用,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组织鼓励定向生多参与体育运动和比赛,多沟通交流,及时辅导和疏导有心理障碍和困惑的定向生。医学院校还可以多组织专家关于心理方面的讲座,由专门的老师组建学生心理辅导小组,帮助学生找出自我的不当的行为意识和所在的关键问题;有效疏导和矫正他们的心理困惑和困难,宣泄和排遣心中的烦恼和不满,为以后走上农村基层工作提前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和有力的帮助。

(四)培养医学定向生的归属感,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机构

归属感是每个个体最基本的属性,人对于归属某个群体带有特殊的感情,这不仅能帮助确立群体的目标,而且直接决定着这个群体的存在。为了培养医学定向生对未来农村基层工作单位的归属感,医学院校应选调优秀的指导教师,专门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机构,负责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医学定向生更加坚定的去农村基层工作生活。

(五)加强医学定向生的党建工作,大力发展党员

医学定向生上大学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向学校的党组织有步骤的申请入党。学校可以有计划的、分阶段地对定向生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党建工作和定向生人才专门培养合理结合。通过党组织的思想教育来加强医学定向生的凝聚力,由定向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来促进整个定向生团体的发展。

基层主治中医师工作范文4

关键词:基层中医 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分级服务规范 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

近年来,深圳市龙岗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重大机遇,全面推动基层中医治未病能力的新一轮提升和高质量发展,为“人人享有中医药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基本情况龙岗区位于深圳市东北部,辖区总面积388.59平方公里,辖区常住人口250.86万人,下辖11个街道,111个社区,是深圳市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传统优势产业集聚基地、物流及金融产业基地。2020年末,国内生产总值4 744.49亿元,财政卫生总投入40.60亿元。全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136家,中医医疗机构211家,中医卫生工作人员1 413人,中医诊疗人次238.52万人次,占全区总诊疗人次的13.23%,中医住院患者2.50万人次,占全区住院人次9.52%。主要做法形神合一、规划先行,为基层中医治未病工作提供政策保障:(1)将中医治未病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深圳市龙岗区区域卫生规划(2016-2020年)》《龙岗区卫生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将中医治未病工作纳入每年《龙岗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工作,2021年提出“建医院、抓人才、强社康、治未病”发展思路。区政府出台《龙岗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深圳市龙岗区深入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发挥中医治未病在大健康中的优势,争创全国中医药改革典型示范[1]。

造血生肌、人才优先,为基层中医治未病工作提供智力保障:(1)超常规柔性引进人才:区政府出台了《深圳市龙岗区深龙卫生计生英才计划实施办法》,部级名医(名中医)、国医大师、部级名老中医师承指导老师,部级医学专业委员会二级分会主任委员,给予9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资助和个人税后300万元资助。近年来,共引进王琦、唐祖宣、吕景山、张大宁、禤国维、熊继柏等11个国医大师团队。(2)多渠道培养人才:创建全国“中医治未病培训中心”,全区区域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加挂基层中医治未病工作站牌子[2]。目前,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等四家医院均为市中医“治未病”及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地,5年来,共组织中医“治未病”及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特色小班等超过2 500人次[3]。截至2020年,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共有中医类别医生424人,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生625人,98.6%的临床类别医生接受过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3)宽视角使用人才: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签订《非中医类别医生系统培训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协议书》,不断提高西医医务人员的中医药水平,开展传帮带,传承中医薪火,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累计师带徒73人。

固本培元、需求导向,为基层中医治未病工作提供物质保障:(1)高标准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从2014年起,投入9 546万元,标准化建设57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中医馆。投入3 781万元购置云中医管理平台、体质辨识仪、子午流注治疗仪等23种中医药专科设备。(2)高起点加强学科建设:2018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被省中医药局确定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019年被评为市中医临床重点专科,肝病科、针灸科、妇科、肾病科被评为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2020年治未病科被评为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获评“深圳市治未病质控中心”。

强筋壮骨、特色引领,为基层中医治未病工作提供技术保障:(1)中医非药物疗法融入社区“六位一体”服务功能。编写《社区中医药文化推广丛书》,制定《深圳市医疗机构治未病工作规范》[4]。依托王琦院士工作室,创建全国首个“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网络平台”。(2)中医治未病服务贯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过程。成立龙岗区基层中医药和“治未病健康指导中心”。开展产妇和高血压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共81家。2020年度,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82.08%、63.00%。2020年底,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最多可开展11类44种中医药技术,中医非药物疗法处方41.42万张,相比2014年的5.63万张,增长了6.36倍。(3)中医治未病服务助力疫情防控:成立了中医药防治专家组,下发《龙岗区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工作指引》,推出包括成人和儿童的防感茶、中药熏剂、防疫香囊、中药洗浴四种防疫方法,开展社区中医药预防。

舒经活络、创新驱动,为基层中医治未病工作提供动力保障:(1)探索提供差异化中医药定制服务:推广非药物疗法家庭医生服务包,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中医药服务[5]。(2)实行灵活绩效考核:将中医药服务纳入整体绩效考核,分数占比15%,考核结果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补助经费、人员绩效工资挂钩。(3)信息赋能:实施“互联网+中医药”工程,建立全区一体化的中医药预约服务平台,运用智能数据平台整合中医临床信息,搭建融健康监测、评估、促进为一体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5-6]。(4)推动“三医”联动改革:实行“总额预付、结余留用”医保基金管理方式,实行门诊“打包收费”,住院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类(DRGs)付费等医保支付方式[5]。实行药物零差率销售及七折优惠,中药饮片、中医药诊疗方法全部纳入社保记账范围。

开窍明目,文化先导,为基层中医治未病工作提供思想保障:(1)加强中医药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建成深圳中医药博物馆,成为首批深圳市中医药宣传教育基地,2018年获评“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科普E站”。累计接待包括美国、俄罗斯等20余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中医爱好者和专家学者参观人数近3万余人次,博物馆已成为深圳乃至华南地区中医药文化交流、科普的重要场所之一。(2)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组建“龙岗区中医药健康文化科普宣讲团”。利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在龙岗电台滚动播放中医治未病养生知识,累计播放1 460次。推进基层中医治未病工作的经验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网站等多家媒体报道转载。2020年社区居民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达90%以上,群众对社区中医药服务内容满意率达85%以上。未来发展思考打造以王琦院士为首的中医治未病学术传承平台: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国医大师高层次治未病及体质学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打造以王琦院士为首的学术传承平台,平台积累大量王琦院士团队的学术思想理论、疾病防治和健康管理案例,包括名医、名方、著作、授课视频、手书等。通过对王琦院士团队学术思想的整理、分析研究与评价,推动中医治未病相关技术规范制定和相关学科建设。

打造全国治未病知识库与学术交流平台:构建治未病医疗知识库与学术交流平台,建立有偿咨询交流体系,医务人员通过平台可搜索下载相关理论文章、与相关权威专家进行线上交流学习。

打造龙岗区基层中医治未病科研中心:围绕“互联网+”和“生命健康”两大科创高地建设要求,系统开展“冬病夏治”疗法、亚健康干预临床评价、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干预等非药物疗法综合预防的应用研究,对各类信息数据进行格式化清洗与存储、挖掘和分析,实现科研路径指引、临床脱敏病历数据库、科研实验数据的共享和合作共研,打造基层中医治未病科研中心。

打造治未病健康应用示范基地:组建区域性创新平台,建设治未病科研与培训基地、预防性体检与健康管理示范基地、产品研发转化基地、社区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基地、颐养融合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基地、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示范基地、中医治未病健康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基地。

建立区域级治未病质量认证中心:制定全市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工作规范,建立规范的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形成涵盖中医体质辨识、检测、评估、指导、干预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评价指标和质量信息体系,建立区域级治未病质量认证中心。

参考文献

[1]南方日报.龙岗加快构建多元化中医药服务体系[EB/OL].2019-9-6.

[2]王济,李玲孺,李英帅,等.对中医治未患者才培养的思考[J].中医教育,2018,37(2):42-44.

[3]深圳晚报.龙岗区社区中医治未病适宜技术培训班开讲[EB/OL].2017-11-9.

[4]深圳新闻网.深圳唯一!龙岗中医治未病工作获5A评定[EB/OL].2020-12-8.

[5]尚博英.深圳如何打造中医药服务龙岗示范区[N].健康报,2019-08-12(005).

基层主治中医师工作范文5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32-02

1 药学服务概念与范畴

药学服务的概念是由美国专家Mideal等人于1975年首次提出的,已经在发达国家的医院中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荷兰的Galindo等药学专家指出:药学眼务意味着在处方上关于药品搭配、用药剂量、用药频率等内容,临床医生应和药师达成―致意见,并目应在医院内部形成规范的药品管理制度。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将该理念引入国内的药学工作中。目前,我国的药学服务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总体服务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服务范围也相对狭窄,急需进一步发展完善。经过十余年的实践与探索,目前我国的药学服务广义上是指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所展开的各项与用药有关的活动和服务;狭义上可以定义为:药师以负责的态度提供药物治疗,以达到明确的治疗目的,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药学服务的核心是促进医护员及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合理用药。药师所负有的主要职责是承担对患者的药品调配与用药指导,从而确保病人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

2 临床药学服务在基层医院中的发展现状

2.1 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在我国大部分基层医院的药学工作中,药师的工作则偏重于调剂,对于临床方面工作并没有深入开展。很多院领导还会“重医轻药”,对临床药学服务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不够,阻碍了临床医药服务工作的顺利发展。

2.2 专业的药师人才缺失。目前对于很多医学院校而言,药学专业仍就停留在实验室的药学研究,如药品的配置、药品的检验方法、质量评价等,对临床用药方面的知识却并没有真正的教授学生,导致基层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缺少专业性的药师人才。

2.3 药学服务的硬件设施缺乏。目前我国的药学服务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检测仪器和设备、资料收集、整理需要办公设备等硬件设施仍就及其缺乏,对药学服务开展带来一定的阻碍。

3 提高临床药学服务的几点建议

3.1 建立和完善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模式。面对基层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院领导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和正确的认识,建立一支优秀而又专业的临床药学医师队伍,让临床药师广泛参与到临床药物治疗中,并结合临床实际,开展实验研究工作,对临床药物治疗进行合理的监测,与医生共同探讨病例分析,从而为患者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建立和完善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模式也是我国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开展的重要条件。新医改政策的推行使得临床药师在基层医院中的价值大大提高,临床药师需充分发挥自身知识体系,将单纯药品供应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形式。

3.2 加强对基层药师专业性的培养。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基础条件是人才的应用,基层医院内的医师队伍能力是保证药学服务的先决条件。为此,要加强对临床药师专业的培养,从当前医学教育改革出发,增设临床药学学科,提高药师对临床知识的深入掌握,保证基层医院药学人员的素质队伍。促进院内药学服务发展。除此之外,还应进一步增加远程教学模式的建立,通过远程模式保证药师接收到良好的教育培训,并且积极邀请上级医疗机构药学专家给予基层培训,促进新思路与新理念的灌输,保证基层药学服务的全面提高。

3.3 加强对基层医院药学服务的软硬件投入。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离不开软硬件设施的投入,院领导要加强对临床药学服务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药学信息化等方面的支持和投入,为药师临床工作提供有利的物质条件。收集ADR、提供最新药物信息,让药师能够及时了解临床用药的发展情况。开设药物咨询窗口,临床药师就查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可以查阅有关资料、编写药讯材料、接受院内外医师或患者的电话咨询等。

4 临床药学服务在基层医院的发展趋势

面对当前的临床形势,在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中必须要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目标,药学服务必须要深入临床和公众,工作水平要进行不断的改革,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从而达到一定的水准。基层医院药学服务提高的先决条件为培养一批具专业的临床药师,从医疗教育制度上进行合理的改革,增设临床药学专业,为临床药学服务的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精英。其次,基层医院要建立专业的临床药师队伍,在日常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要直接参与临床用药方案的制定,参加查房会诊及疑难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讨论,对患者的治疗不但能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还会使医疗效果发挥到最佳。最后,要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度,推动医药卫生体制的深化改革,从单一供应型向科技服务型转变,“以药养医”的现象将会逐步被消除,加强门诊与药房部门的联系,向直接服务于患者、涉足临床区域的主流科室发展。

基层主治中医师工作范文6

【关键词】基层医院;药师;角色转换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临床药学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临床职业药师是实现临床药师制的主体力量,也是现代医院药学实现转型的关键。因此临床职业药师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发展,并对临床职业药师的工作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基层医院,存在着条件欠缺、选送培养机会少等问题。基层医院药师如何实现新形势下角色的转换,如何改变现状,关系到基层医院和基层医疗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完善。

一、基层医院药师现状

(一)传统的被动式服务

基层医院一般规模较小,药师主要负责药剂配制、处方调剂、静脉药物配制、药品的采购、保管和供应,以及指导病人按医嘱用药等工作,基本上属于传统的被动式服务。医生根据诊断结果给患者开具药品,而药师大多只是简单地遵从医嘱,配制和付给患者药品,并不深入了解药物的作用过程和效果,也不能很好地履行指导和监督用药的职能,因此在病患诊治过程中,不能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二)重视度不够

部分基层医院往往较为重视医生的培养和发展,对药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非常少,药师大多只能根据自身条件,以自学为主的方式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培训机会少,软件支持少,导致信息化的合理用药软件(可进行合理用药查询)、处方分析等应用软件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同时,医院管理层对临床药学工作重视不够,资金投入少,也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保障[1]。

(三)缺乏人才,专业技术水平低

目前我国从事药学工作的药师多是药剂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数量少,大多药师缺乏相应的临床药学知识和技能,其药理知识基础不扎实、结构不合理,基层医院药师参加临床药学工作机会少,欠缺临床医学理论的培训和临床实践,而且受传统的售货式服务方式的影响,以及基层医院接触的药品种类少等原因,专业知识得不到及时补充,这些都导致基层医院的药师整体素质和人员结构配备不合理,难以满足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病人诊治的要求。

(四)缺乏系统培训和指导

基层医院药师选送培养的机会少,临床药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明显不足。另外,临床药师对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的参与和介入途径不明确,临床药师所享有的权利、承担的责任和必须履行的义务规定模糊,导致各类服务项目开展十分有限[2]。

二、基层医院药师角色的转换

(一)转变观念,重新定位

随着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药品经营市场的开放,城镇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医院药学的工作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传统的单一供应服务型向科技服务型扩展,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直接的药学服务。对医院药师提出了新的任务,药师的职能发生根本的转变,从非临床功能向临床功能转化,与医师、护士一起对医院整体诊治水平的提高起最直接、最关键的作用。作为基层医院药师要树立全新服务理念,将工作重点由“药品供应为中心”转到“以病人为中心”、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的轨道上来。

(二)转变对药房工作的认知

普通发药工作,非专业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即能胜任,但对药师却不能这么简单地要求,药品的发放不是一种简单的售发过程,其技术内涵深厚。临床药学和药学服务是医院药房的两个工作主要方面,药师必须遵照医生处方和病人的实际病情,做出科学、合理的医药配制和使用指导,避免因药物配制或者不合理使用而造成的医疗事故的发生。药学服务则要求在药物使用的各个阶段,从药品配制、药品发放到药品的服用,均应为患者提供良好技术服务。虽然在当前条件下,还无法做到对所有药物的咨询需求,但是重点药物、重点患者的咨询还是应当高度重视,提供尽可能全面的药学技术服务。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

现代医学的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临床药学事业的发展,也需要临床药学从业人员不仅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而且需要相关人员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药学从业人员应积极地、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培养,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素养。同时需要熟悉医学心理学,具备与人际交流沟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牢记相关规定,能够及时、准确地审核处方,对药品的使用做到科学指导和实时监督;与病人、医护人员能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创造一个便于与病人、病人亲属、同事及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相处的良好氛围,以提升药学技术服务质量;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药学技术服务和药事管理提供信息化服务。

(四)转变工作方式,改变服务方向

临床药师的工作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集体参与。医院应成立临床药师工作小组,定期举行临床药师座谈,对临床药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展开充分讨论。不同教育背景的临床药师其知识结构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也不同,如药学专业擅长于化学部分,医学专业则擅长于医学临床部分,通过充分的讨论学习,各取所长弥补不足,可以将医疗工作做得更好。针对基层医院的现状,可选择性开展如下工作:

1.调剂工作:建立病区药房和开放式小药房。现在大多数病区药房无专职药师管理,医院可依据药师队伍情况,参与病区药房的管理,不但方便了护士和患者,同时对医疗和药品管理可以提供很大帮助。另外有条件的医院可针对患者设立开放式小药房,以OTC类药品及保健类药品为主,便于患者购买及药师用药指导。

2.临床药学:临床药学服务以病人为中心,药师和医师应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病情,甚至同一病症下不同患者的不同身体状况,一起拟定全面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正确的药物配制和准确的药物剂量,杜绝药物间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其次,尽量详细地解答医师和患者关于药物的各种咨询;三是叮嘱患者正确使用药物,严格执行给药方案,并及时提醒患者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相应的应急的处理方法等。

临床轮转是药师学习临床医学知识的重要举措,通过临床科室岗位轮转模式,同时辅以相关理论的学习和培训,可加强药师对临床工作过程、治疗方案的制订以及相关医疗文书的确定等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没有条件参加培训的医院药师,可考虑请周边有经验的三级医院帮带、指导。

针对危重病例监护要重点跟踪,这是基层药师积累宝贵经验的有效方法。另外,基层医院药师受医院规模的限制,接触新药信息少,除加强自我收集药学信息外,应针对本院新药使用情况进行有效跟踪。

(五)开展药学信息服务

1. 建立药品资料库:专职药师应收集和建立本院所有药品信息:药品说明书、药品相关资料及临床使用情况等,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药品信息库,方便对药品的咨询、查询以及配制使用,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的药学基础知识积累。

2. 制作药讯:制作药讯是医院药学部门展示工作水平的最好方式之一。因为药讯的发放对象多是患者、临床医师及药师,在“药讯”上既要体现用药知识的通俗性,同时需要介绍一些临床医师专业未能涉猎的药物相关知识,成为医疗服务的好帮手。

3.设立咨询台:专设药物咨询窗口,发放问卷调查表。建立居民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等药历,掌握病人用药情况,对常见病及多发病的用药情况进行跟踪,并合理指导用药。发放药师服务卡,及方便患者联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药师是从事药学技术服务与合理用药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是医院获得良好发展的基础性岗位之一。基层医院应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并高度重视临床药学工作,更新观念,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加强对临床药师的培养,唯有如此,才是基层医院培养临床药师的有效途径,也才能满足新形势下人们对于医疗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东锋. 针对性培养基层临床药师[N]. 中医药报,2012|08|29.

基层主治中医师工作范文7

1 临床药师的主要工作

开展药物学研究:如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分析方法,选择最佳的疗效费用比,以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1.1合理用药

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是医院医疗发展的需要。临床重点科室患者众多,与药物相关的问题也较复杂。临床药师的介入能有力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有效快速的解决临床用药的相关问题,如:药物相互作用的咨询、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及解决、用药注意事项的宣教等,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药物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等,并认真阅病历及治疗记录,进行疗效评价,必要时提出修正用药方案建议。

1.2加强科室用药监督

克服矛盾心理和抵触情绪,找到相融合的切入点.与临床医生、护士和谐相处,为以后全面深入临床,参与个体合理用药打下基础。与患者沟通态度一定要诚恳、真挚,语言表达要明确、简洁。内容要完整,前后观点一致,谨慎而言。在工作中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医疗风险意识,依法履行职责和义务,将工作中的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临床药师在短期内全面、深入地掌握本专科的药学知识。给临床提供用药指导和咨询,并掌握临床单一专业的医学知识,分科室、分专业设置临床药师是切实可行的方法加强临床药学工作人员系统培训 建立相关的工作管理制度.以促进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1.3明确学科任务和性质

尽管临床药师应由供应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变,转变工作思路,调整好自己的方位,从幕后走向前台,从间接服务于病人向直接服务于病人转变。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药学服务,以提供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药物治疗为目的的药学学科。

2 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医学素质偏低,业务水平不够强。药学人员在学校中接受的是传统药学教育,对医学知识掌握的不够,有些药学人员甚至对某些医学术语闻所未闻,经验不足的人员很少有机会接触临床诊断学和药物治疗学。在这样的情况下,临床药师和医师很难在医学上进行交流,互相学习,更不用说让他们去配合“指导用药”,制订药物治疗方案。很多药学人员认为临床药学很难在基层医院开展,缺乏足够的信心走上临床与病人进行交流。医院领导对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够。基层医院的领导对临床药学工作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对临床药学的概念很模糊,把它错误地等同为一般药剂工作。忽视对临床药学对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作用,忽视了临床药学对促进临床经济、安全用药物的重要性。

2.1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建议

加大对临床药师的培养力度。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紧迫任务就是培养既有药学知识又有医学知识的高级人才。要对临床药师进行指导,增加临床药学专业培训和临床药学实践。对知识量不足的相关人员要继续教育培养。当临床药师对本专业的病理、治疗原则、诊断依据都了如指掌,就可以同临床医生进行沟通交流,对患者的药物治疗提出有价值的意见。临床药师要学会与病人交流。临床药学是一门实践科学,这就是说临床药师的服务对象是病人。药品用到病人身上是否有不良反应、是否有效,都需要药师认真观察,做好记录。药师要面对面与病人交流,获得第一手资料。同时临床药师需要解释、说明和指导病人用药方法、注意事项等。病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着病人接受药学服务的态度,为此药师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交流方式。取得了病人的认可,才能达到药学服务的目标。

2.2改变广大患者的传统观念

利用所学的药学知识向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之一,是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

2.3专业素质

一般而言,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需要以下的硬件和软件:为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大、中型综合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应配置3~4位药师,其中至少包括1名熟悉药学情报处理的药师,这是由于临床药学的开展是与药学情报的服务和信息的处理分不开的,而情报的处理需要有较高的药品信息管理的权限和专业技巧。加强临床药学法律法规和临床药师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临床药学工作得到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根据我国临床药学和试点情况和现状。进一步建立健全临床药学工作方面的体制.行政管理部门要制订更加完备的实施制度、法律和法规。根据国内实际和实践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

2.4培养胜任不同岗位的临床药师

要学习有关的医学基础课程以及治疗药物监测、药学情报等专业知识,但如此众多的学科不可能要求面面俱到,为此必须积极培养胜任不同岗位的临床药师,如临床药师、情报药师等

基层主治中医师工作范文8

[关键词] 全科医疗;全科医师;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我国政府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健康教育、妇女儿童保健及疾病康复服务而设立的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家庭为单位,提供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经济、综合、方便、连续、有效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也是全科医师开展全科医疗的场所。

1 全科医疗概述

全科医疗是将全科医学理论应用于病人、家庭和社区,是一种照顾式的基层医疗保健专业服务,是以解决社区人群健康问题为主的一种基层医疗。它是由全科医师提供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1]。推行全科医疗摸式是实现WHO提出的“二十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公正,公平、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的适宜技术,是以个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慢性病人、残疾人及低保人群为重点,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为目的。推行全科医疗模式是为广大社区人群提供高质量的卫生保健服务的最佳途径。要提供优质的全科医疗服务,必须先培养全科医师,而培养好的全科医师,必须要发展全科医学。

2 全科医师

全科医师是全科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是在家庭、诊所、服务中心向个人、家庭和社区人群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人性化,综合的连续不断的医疗服务的医生[2]。全科医师需经过全科医学专业培训才能成为临床技能全面、医德医风高尚的高素质基层医疗卫生保健人才,要富有成效,有独立工作能力,为个人家庭及社区人群提供便捷、廉价的防、治、保、康全方位的优质服务[3]。在社区开展全科医疗服务,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全科医生做坚实的基础,工作将缺乏生气和动力,那种以单纯的专科医疗为主的服务体系在社区是行不通的。全科医生由于长期在基层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人们的心态,人际交往及疾病的来龙去脉,是初级医疗卫生保健的专家。全科医生面对的不仅仅是有疾患的人,还包括广大的健康人群,我们可利用社区的一切资源,解决居民的具体困难,根据疾病的需要就地治疗或将其妥善的转入专科或大医院诊治,全面协调医患之间的关系,为人们负起全程的责任。

3 全科医生应具备以下特点

3.1 综合性的医学知识

全科医生应掌握全面的医学基础和临床的基本知识,除此以外,还应学习社会学、心理学、政治、法律、经济学及宗教知识,以便解决各种个体的身心疾患和群体的卫生健康问题。

3.2 高尚的品质

全科医生肩负着对生命周期健康照顾的重任,对服务对象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对每个问题需始终站在公正的立场上,遇到问题必须具备冷静的头脑、良好的思想境界,调节人们的情绪,使人们相对的思想平静,生活安逸,工作舒畅,精神愉快。因此,他们除了具有良好的医学才能外,还必须有高尚的人品,良好的修养。全科医生一生需要不断进取。

3.3 丰富的工作及生活经验

全科医生面临的是疾病和生活交织多种问题,是医学知识与社会常识及人文科学边缘的结合。我们生活在社区,工作在社区,距居住人群最近,我们不是在高墙内的专科医院,而是不时的介入个人和家庭之中,最能了解人们的生活情境,了解个人心愿和家庭状况,从实践中获得和总结生活经验。正是由于这些丰富了我们的头脑,使其对这些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并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卓越的管理才能

全科医师应该以人为中心,维护公民的利益,站在高层次观察和管理社区内个人和家庭问题,并对整个社区卫生状态进行监测,随时提出干预措施,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共管。对自己的工作岗位更要进行细致的业务、人事、经济管理,才能在工作中施展卓越的管理才能,也只有具备这些才能,才能当好一名全科医生。

3.5 执着的科学精神

随着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我国卫生保健需求的不断提高,全科医师为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需要,必须对各门学科不断的学习和研究,只有具备谦虚的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不断进展和变化的科学和社会知识孜孜不倦的学习,才能管理好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也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师。

4 全科医师的业务范畴

门诊形式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及一般急症,对危重急症进行院前处理后及时转院。

对平稳后转回的慢性病病人和急重病人,进行康复治疗及定期随访。

社区卫生管理包括传染病,多发病的危险因素调查及监测,居民饮食卫生,生活环境卫生,公害的管理。

对个人及家庭问题开展心理咨询。对慢性病人和老年人建立家庭病床,上门诊治。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方便服务。

为妇女儿童提供卫生保健服务,进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协调疑难病人转诊,会诊,专家咨询以及对低保人群进行医疗救助和支持,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5 全科医师的培养

全科医师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我们主要采取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相结合来实现全科医师的培养。

参加省市举办的全科医师骨干培训班,内容为《全科医学概论》、《全科医学基础》及相关医学专业知识,包括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

内部培训,在院内,由已取得国家认可的全科医学专业的主治医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务人员作为学科带头人,对现有的医师队伍进行全科医学知识培训。

通过国际互联网参与世界全科医学专业知识和全科医学相关知识的学习。我们生活在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通过国际互联网可以真正实现全世界信息共享。

全科医疗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等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199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后,特别是1997年国务院在《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里正式提出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开展全科医疗。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开始起步。因此,全科医疗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开展全科医疗,无疑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同时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此我们要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不断完善社区卫生保健工作,推动全科医疗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秉辉.全科医学概论[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12.

[2]吴春容.全科医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8-10,12.

基层主治中医师工作范文9

【关键词】基层医院;麻醉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策略探讨

1术前评估

术前评估患者目的是降低手术死亡率和致残率,患者因为合并系统疾病而增加麻醉手术风险,我院麻醉科团队和临床各专家团队共同制定了《择期手术患者院前准备指导意见》,从3个方面规范了择期手术患者院前准备合格标准,包括:1)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2)入院前需调整的药物种类及时限;3)特殊情况,为麻醉医师和外科医生评估择期手术患者全身情况和重要器官生理功能提供了参考和指导。达不到院前准备标准的患者需要先进行系统疾病的治疗,优化器官功能,然后再评估,再准入,这为患者围术期麻醉手术安全设置了第一道防线。

2规范工作各个环节

作为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我们科室有自己的工作规范,我们的《工作手册》由科室主任带领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编写,操作常规和紧急事件处理以教科书、经典麻醉学专著为蓝本,经核心领导小组审核后,发往各台电脑信息系统,方便查阅。《工作手册》阐述了我院麻醉科规章制度、麻醉科任务及各级医师职责、工作流程、紧急事件处理预案及措施、麻醉科操作常规、麻醉科术前评估及诊疗常规。《工作手册》统一了规范化操作与紧急事件处理流程,这同样适用于基层医院。医学生毕业后需要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我国住院医师临床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4-5]。住院医师阶段之后的医师职业生涯要不要规范化培训?医学在发展,医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也需要可持续发展,麻醉专业需要扎实的理论也需要精湛的操作技术,因此规范化培训、规范化工作不仅限于住院医师阶段,应该持续于麻醉医师整个职业生涯,基层医院麻醉医师迫切需要这样的工作指南,在日常工作中按照规范去做,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合并常见疾病患者麻醉评估与管理

基层医院面临的疾病谱有其特点。相比大型教学医院住院疾病病种复杂、丰富、分散,基层医院住院疾病更集中于常见病、多发病,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6-7],这些疾病也是跟麻醉系统评估密切相关的疾病种类,需要术前评估,术中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因此基层医院医师应该熟悉掌握高血压、心律失常、脑梗死、糖尿病、哮喘等常见合并症患者的围术期手术麻醉管理。

4经典病例讨论模式

麻醉学是一门临床学科,涵盖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解剖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多门学科内容,综合性、实践性、经验性强。组织临床病例讨论可以整合多学科的内容,巩固基本理论和临床技能、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临床逻辑思维、传播新的临床技术和方法、激发临床科研和创造,旨在不断提高麻醉有效性、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常规病例讨论是每位麻醉医生接受终身继续教育、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式[8]。病例选自临床实际患者,术前患者包括合并症患者、特殊手术患者、少见病患者;术中患者出现特殊、危重情况、并发症,术后进行病例回顾讨论。术前病例讨论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1部分汇报患者基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合并疾病的诊断治疗、入院后诊断治疗计划、拟实施手术;第2部分为患者的术前评估,包括器官功能、气道评估,相关科室会诊的落实情况;第3部分包括手术步骤分析,特别是关键手术步骤所带来的病理生理变化;第4部分包括麻醉计划,针对该患者病例特点所采取的对策,避免脱离本例患者去讨论,麻醉计划及处理对策应该体现出支持依据,包括教科书,经典麻醉学专著、麻醉指南、最新进展等;第5部分为科室讨论,大家提出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专家点评,科室主任总结;第6部分为具体实施,综合自己的麻醉计划与专家提示采取最有利于患者的麻醉管理措施。术后特殊病例回顾,有其特点,除了需要汇报患者基本信息外,着重于术中所发生的特殊情况,进行设计,制造氛围,让大家身临其境;关键地方停下,留下悬念;提问,留出思考时间;结合病例,介绍临床原则和指南[9],让参加者听后意犹未尽,获益匪浅,学到知识。

5超声技术

可视化技术,是现代医学的一次创新性进展,借助仪器,解剖结构清晰、直观地呈现出来,帮助临床医师判断病情、实施精准操作,降低并发症发生[9]。超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包括神经阻滞、动静脉穿刺置管、椎管内麻醉、气道评估、胃内容物及容量评估、血容量评估、心血管形态和功能状态评估等。基层医院虽然受限于技术力量,但仍然可以先开展较为简单的超声引导技术,如外周神经阻滞和动静脉穿刺置管[10]。随着麻醉团队的发展,超声可以逐步应用于其他广阔的麻醉工作范围。

基层主治中医师工作范文10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和药品分类制度的实施,医院药师的工作模式发生了根本性 的改变,现代药学服务已经从以“药品为中心”的保障型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技术服务 型模式,服务的主体由药品向药品转移。同时现代药学的发展使药学工作领域不断扩展,这 对医院药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也给医院药师提供了机遇和空间,医院药师走向临床要 承担起新时期医院药学发展和医院用药的合理、安全、有效、经济的职责。 培养临床药师 、发挥药师技术作用,促进合理用药,保护患者用药安全,是我国医药卫生界十分关注的问 题,2008年卫生部医改司在北京医院等42家医院启动临床药师制试点工作,这是对我们从事 多年医院药学工作的医务工作者盼望已久的大好事,是把医院用药安全上了把锁,是对患者 的用药安全负责。如何促进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目标的临床药学工作,是给我 们药学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

1 医院药师队伍的现状

医院药师是仅次于护士、医师的全球第三大医疗行业的执业人员。MaIbena介绍说,全球药 师通常分为三层。即技术员、药师以及药学专家。目前,我国现有药师10万多人、药师与居 民的比例约1:10000,是日本的1/10,是某些发展中国家的1/6。而且基层医院药师的素质 普遍偏低,本科以上学历的药剂人员屈指可数,而从事医院工作的药剂人员大部分从事调剂 工作(含库房管理、药品采购)其次是制剂工作,专业知识老化、陈旧,医学知识缺乏,且 与医护人员难以近距离的沟通与交流,无法适应临床药学发展的需要。所以,医院药师走向 临床要面对挑战、面对压力,包括自身的知识结构调整;外界条件的欠缺;临床经验不足; 资金方面的紧缺;相关制度的保证;缺乏兴趣和专注等因素,药师走向临床的与医护人员在 某些层面上存在行业内的竞争等等。

2 明确临床药师的工作职责

医院药师走向临床首先要明确临床药师的主要工作职责,是深入临床了解药物应用情况;直 接 参与临床药物临床工作;审核用药医嘱和处方;与临床医师共同进行药物治疗方案的设计、 实施与监护;参与日常医疗查房和会诊;参与危重患者的救治和病案的讨论;协助临床医师 做好药物鉴别和遴选工作。

在一般的医院药剂科工作中,药师的主要职责是按方发药,工作比较机械,实行临床药师工 作制,就是要帮助药师摆脱机械发药职能,从而扩充是为病人提供咨询和药物服务能力的技 术,改善药学服务的质量。使临床药师在实践中,根据临床药物治疗的需要,进行药物的监 测,并依据其临床诊断和药学动力学,药效学的特点设计个体给药方案,与医师建立有效的 协作关系;指导护士做好药物请领,保管和正确使用工作;掌握与临床用药有关的信息,为 医生和患者提供及时、准确、合理的用药信息及咨询服务;开展合理用药教育指导患者安全 用药,协助临床医师共同做好各类药物临床观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是医院药学发展趋势 ,也是第一次将医院药师工作从第二线提到第一线来。并强调了临床药师工作的重要性。

3 医院药师走向临床应努力方向和工作内容

3.1 知识结构的调整临床药师要有高等医学院校大学本科临床药学专 业或全日制药学专 业毕业本科以上学历,通过规范化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临床药师专业职称。其工作范围扩 大了,对专业技术要求也提高了,目前,医院药师大多数是药学专业毕业生,由于缺乏必要 的医学与治疗学等方面的知识,再加上缺乏住院医师轮转培训制度,因而往往缺乏与医师之 间的沟通,缺乏对医师和患者的说服力,不能满足患者对医药保健和用药安全方面的需要。 这就要求医院药师必须加强自身素质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提高,调整知识结构。医院药师要 想走向临床,就要在专业知识上,协调关系能力方面以及沟通能力方面都有所掌握和应用。 要在药学与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有较深的学问, 临床药师不仅要在药房调配药品,还要能下病区查,社区指导患者用药,真正做到合理使 用药物,发现和报告药物过敏的反应及副作用。最大限度降低不良反应及有害药物相互作用 。

3.2 工作方向与任务 直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要 求对具体病人药物治疗设计,实施 与监护,即药物――药物、药物――食物、药物――化学数据、药物――疾病的相互作用 等临床药动学数据的实际应用。预期用药的毒性和不良反应,以及药物治疗过程中病人的生 理临床症状变化等药物学方面的应用,能及时与临床医师积极配合,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要 克服心理和学科方面障碍,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目标,指导合理用药。

要与患者沟通,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供药学服务,医院药师走向临床要保证专业上尽其所 能,确保病人获得最佳的药物治疗。做好药物监护(TDM)工作,因为TDM是开展医院临床药 学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重点药物和重点病人的血药浓度监测,经过对监测数据的处理、 分析可以设计个体给药方案,予以合理用药。同时要开展好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通过A DR的监测、分析、上报,能够帮助临床医师提高药物治疗水平,防止药害事件发生,减少患 者痛苦。总之,医院药师的一切活动是为了病人的利益,必须与临床医师建立合作性工作关 系,利用有限人力、物力资源,以最少的花费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预先做好充分准备,做 到心中有数,减少药物治疗中的不合理因素,并依据用药《指导原则》分析临床用药,及时 预防和处理ADR的发生,使医院药师能更快走向临床,走向病人。

4 体会

欧美于上世纪60年基本完善了临床药学制度,使药师工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用药方面也 起到主导作用,不管是在医院还是社区药房,其功能基本是共同等的,即提供与药物治疗有 关的用药计划,为达到提高病人生命质量这一确定目标,提供负责任的药物治疗。国内由于 对药学工作的长期忽视,医院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微弱,医院内用药由医生决定,启动 临床药师制试点,是为了促进我国临床药学发展,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努力 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医院药师作为医疗服务中一支不可缺的队伍,其作用将越来越被社会和患者认可,其存在 将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故在职医院药师在巩固和研究本专业的同时,必须补充临 床知识,以适应直接面对患者的药学服务的需要,尽快摆脱传统的工作模式,适应医药事业 发展的新趋势,医师药师应重新认识自己的工作职责,正确把握专业发展的新方向,将工作 的重点转向临床。同时,医院药师需要提高人际沟通方面的能力,以便于同患者更好的交流 ,更好地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提高与医师的交流能力,要用医师能理解的交流方式,最终赢得 医师的承认和尊重,并有助于医师和药师达到共同的目标――病人治疗的最佳效 果。

参考文献

[1] 沙建平,任天舒.近10年国内医院药师情况研析[J].中国医院管理,20 05,4(29-30)

基层主治中医师工作范文11

论文关键词:口腔修复科 进修医师 教育质量

论文摘要:通过对口腔修复科进修医师教育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基本训练、综合提高、飞跃提高的“三段式”教学管理方法的应用,以进一步完善口腔修复科进修医师培养方法,促进进修医师提高专业水平。

口腔修复学是研究用符合生理的方法,通过人工修复体来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一门学科,它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属于生物医学工程范畴。口腔修复学是以医学、口腔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及应用材料、工艺、材料力学、生物力学、工程技术学以及美学等为基础的专门学科。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口腔医疗单位以及口腔医疗工作者的诊疗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各基层医院纷纷派送各层次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这一方面是基层医院医师进一步深造、提高自己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是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修医师的培养不仅是医院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进修医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也能反映医院的综合水平。本文将近年来我院口腔修复科进修医师培养中实行的教学管理方法进行总结。

在进修医师教育中我们实行“三段式”教学方法,即将进修医师学习时间不均匀地分为3个阶段。

(1)第一阶段:基本训练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讲解、示教及手把手示范,使进修医师掌握修复基本理论及一些基本操作。

作为教学医院的口腔修复科,我科每年都承担来自部队和地方大量进修医师的教育工作。为了保证科室进修医师的整体水平和保护患者的利益,我们对申请进修的医师的学历、职称、所在医院、专业、工作经历以及是否取得口腔医师资格证进行严格审查,杜绝一些非口腔医学专业、未从事过口腔修复临床工作、未取得口腔医师资格证的医师进入临床,接诊患者。但由于进修医师大部分来自基层,其原有的教育程度、工作时间不同,原单位所担负的医疗任务也有所区别,因此,进修医师在知识背景、工作能力、年龄层次等方面差异很大。

根据这种情况,在进修医师进入科室后,我们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学习环境,针对个人制订进修计划。口腔修复科临床操作多而精细,同样的牙体、牙列缺损,可以进行不同修复设计,需要应用多种修复材料。在临床操作中大多需要医师对患者口腔内的牙齿进行磨改,这属于创伤性治疗,存在潜在的医疗风险,一旦发生医疗差错,很难更正和弥补。因此,这一阶段教学要求带教教师不放眼也不放手,更多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椅旁示教教学、手把手示范、仿真树脂牙操作训练等教学方法,重点在于基本技能的培训和基础知识的巩固。治疗典型修复病例时带教教师要系统讲解理论知识,组织并鼓励进修医师进行病例讨论,在强化其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临床思维能力闭。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将临床专业知识与临床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为每个患者制订最佳口腔修复方案。重视进修医师的发展与创新,通过指导模拟病例书写,使他们的临床经验得到进一步积累,为下一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2)第二阶段:综合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进修医师的分析、判断、综合处理能力,要求带教教师放手不放眼,使进修医师在理论上得到提高、临床工作能力上过关,实现“匠一师”的转变。

在教学中,建立“提问—讨论一实践”学习模式,充分调动进修医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进修医师提出问题,在处理典型口腔修复病例时对进修医师多提问,对重点问题多示教、多讲解。然后组织进修医师对问题进行讨论,将讨论的结果与临床相结合,运用于实践中,既提高了进修医师的临床技能,又充实了他们的理论知识。我们除将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经验传授给进修医师外,还教授他们如何获得知识、总结经验,使进修医师实现“牙匠一牙科医师”的转变。引导进修医师学会如何实践循证医学、查询和应用他人从事循证医学的结果、采用他人指定的循证医学的方法,使进修医师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及时得到提高和更新翻。针对进修医师多数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技能,临床操作敢于动手,但操作流程多不规范、临床思维比较单一的特点,将学习目标定为对缺牙设计的宏观掌握和临床实际操作的标准化。为了统一教学进度、集中示教、把关,我们采用由高年资本院医师脱产带教进修医师的方法。前期,带教教师选择典型病例进行标准化示教、讲解,进修医师将接诊患者的检查情况、诊断以及初步治疗方案报告给带教教师,经确认后由进修医师进行临床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强调临床操作步骤的规范性,避免进修医师盲目追求治疗患者的数量,忽略临床操作的标准化。后期,安排进修医师观摩科室中有业务特长的专家、教授的诊治操作,细心揣摩,对照提高。

(3)第三阶段:飞跃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在于提高进修医师的综合理论水平和临床疑难问题处理能力。要求带教教师根据进修医师前2个阶段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做到放眼、放手,不放心。

基层主治中医师工作范文12

妇产科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是部级重点学科、国家教委博士学位授予点、妇产科博士后流动站,同时也是全国妇产科疑难重症诊治中心、卫生部妇产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妇产科药物研究基地、部级妇产科继续教育基地。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人才济济,医疗梯队完整,专业设备齐全,学科发展均衡,实验仪器精良,现设有产科门诊、妇科门诊、计划生育门诊、妇科常规门诊、妇科肿瘤门诊、妇科内分泌门诊、妇女保健门诊、滋养细胞肿瘤门诊、急诊、特需门诊等诊室,拥有住院床位221张。该科室擅长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宫颈疾病、卵巢功能衰退、月经异常、生殖功能异常、围绝经期疾病、性发育异常及各种复杂疑难性妇产科疾病,擅长做羊膜腔穿刺、脐静脉穿刺、经腹早孕绒毛活检、胎儿镜等检查及宫外孕手术、异位环取出术、附件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息肉和黏膜下肌瘤切除术及各类人工流产术。

郎景和医生简介:

郎景和医生现为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科普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科内镜学组组长。上世纪70年代初,郎景和主任曾协助我国现代妇产科的奠基人林巧稚教授从事妇产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1982年,他首次在国内实施了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并把手术的各个关键步骤、手术的彻底性评价及再次减灭术、分期手术等概念推向全国。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郎景和主任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研究,并提出抗粘附、抗侵袭、抗血管形成以及卵巢抑制或孕激素对抗的内异症治疗理论,并于2001年获得中国妇科肿瘤特殊贡献奖。郎景和主任擅长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道畸形、妇科肿瘤及各种妇科疑难杂症。

边旭明医生简介:

边旭明医生现为北京协和医院产科主任、妇产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北京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产前诊断技术专家组成员、中国优生学会理事。边旭明主任1970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曾赴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进修,此后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从事妇产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她擅长各种妊娠期高危重症及分娩期合并症的诊治、新生儿窒息的预防及治疗、重大遗传病的产前诊断及产前筛查。近年来,边旭明主任多次承担国家卫生部及北京市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曾荣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等多种奖项。

呼吸内科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呼吸病专业科室之一,由我国已故著名呼吸病学专家朱贵卿教授创建,目前已成为我国一流的呼吸系统疾病诊治及研究中心。该科室历史悠久,在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等领域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涌现出罗慰慈、朱元珏、黄席珍、林耀广、李龙芸、蔡柏薔、陆慰萱等国内外著名的医学专家。目前,该科室开放住院病床82张,拥有在编人员37人,其中正教授10人,副教授5人,主治医师13人,技术人员11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1人,科内设有肺癌诊疗中心、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诊疗中心、睡眠呼吸疾患诊疗中心、肺功能实验室、血气分析实验室、支气管镜室、细胞学实验室、基础研究实验室等亚级科室。

肖毅医生简介:

肖毅医生现为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老年呼吸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呼吸和结核病学会睡眠学组成员、亚洲睡眠研究会专家、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医师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肖毅主任1984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1998年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诊治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在诊治睡眠呼吸疾病等方面有极深的造诣。

蔡柏蔷医生简介:

蔡柏蔷医生曾任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现为呼吸内科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阻肺学组副组长、美国胸科学会(ATS)会员、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资深会员、欧洲呼吸学会(ERS)会员。蔡柏蔷教授师从我国著名呼吸内科专家朱贵卿教授,曾多次赴美国路易斯安娜州医学中心进修,回国后一直从事呼吸内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他擅长诊治各种呼吸系统的疑难杂症,尤其在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哮喘等方面有极深的造诣。

基本外科

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成立于1921年,是该院建院之初即成立的核心科室之一。数十年来,在历届科主任及学科带头人的不懈努力下,该科室在国内率先细化并建立了十余个外科专业组,包括胰腺专业组、胆道专业组、胃肠专业组、血管专业组、乳腺专业组、肝脏专业组、外科营养专业组、重症专业组及相关临床专业实验室,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基本外科疑难重症的诊治及研究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共有住院床位158张,拥有教授8人,副教授12人,主治医师25人,博士21人,硕士13人。该科室擅长诊治各类胰腺疾病、胃肠疾病、胆道疾病、肝脏疾病及各种外科疑难杂症,尤其擅长做各类外科手术及微创手术,治疗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赵玉沛医生简介:

赵玉沛医生现为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基本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胰腺学组组长、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院士、亚洲外科学会主席、国际胃肠肝胆胰外科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赵玉沛院长从医近30年,一直工作在基本外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第一线,擅长诊治各种基本外科疾病,尤其擅长诊治各类胰腺、胆道、胃肠、甲状腺疾病。他医术精湛,治学严谨,特别关爱患者,深受百姓的信赖。赵玉沛院长带领他的团队通过刻苦钻研,提出了“胰腺癌高危人群”的概念,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胰腺癌的误诊误治率。同时,他还提出并建立了“胰腺癌诊治绿色通道”,进而规范了胰腺癌的诊治流程。这对于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减少不必要的开腹手术、合理地利用医疗资源、提高手术成功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他领导的课题组对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研究,成功地完成了我国首例通过腹腔镜摘除胰岛素瘤的手术,使患者避免了因剖腹手术给其带来的痛苦,缩短了手术和住院的时间。医学界的同仁赞扬说:“赵玉沛院长的手术就像是一场精彩的艺术表演”、“手术做得又快又好,手术切口小,并发症少,皮肤愈合好,深受病人的拥戴”。

于健春医生简介:

于健春医生现为北京协和医院普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营养支持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营养学会常委、北京医学会理事、北京医师协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于健春主任曾赴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进修,擅长诊治各类胃肠疾病、胆道疾病、甲状腺疾病,尤其擅长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胃肠肿瘤微创手术、腹腔镜胃束带减肥手术及经皮内镜下胃造口营养置管术。

血管外科

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是国内最早开展血管外科临床医疗及科研工作的单位之一。早在上世纪50~60年代,在曾宪九、朱预等老一辈著名外科学专家的带领下,该科室就已经率先在国内开展诸如大动脉瘤等各类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工作。目前,该科室共开放床位39张,每年接诊人数高达2万余人,每年收治住院患者800余人,每年进行各种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及血管外科手术700余例。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擅长诊治各种血管外科疾病,包括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盗血、布加氏综合症,尤其擅长做各种动脉疾病的血管重建手术及血管微创治疗,包括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和腔内隔绝、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手术和微创治疗、糖尿病足血管病变的微创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主髂动脉闭塞的髂动脉支架和主髂动脉架桥等。

刘昌伟医生简介:

刘昌伟医生现为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外科学系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卫生部国家药监局药物评审专家组委员、教育部科技成果评审专家、美国血管外科学会会员。刘昌伟主任1984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系,曾先后两次赴美国进修,此后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从事血管外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在诊治各种血管外科疾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手术技能,擅长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手术和支架治疗及糖尿病足的血管腔内治疗,特别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外科手术和腔内治疗等方面有极深的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