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时间:2023-01-29 15:20:1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价值

文化的发展过程有其内在的生长规律性,可以说,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具有一条不可分裂的潜在纽带,传统是现代的生长点和稳固基石,人类任何一种文化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我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以儒家文化为根基,以儒、道、释三家结合并逐步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主张把重视个体的情感上升到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感。诚然,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特殊性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彰显她应有的现代价值。国人要发扬传统文化以人为本、内圣外王、贵和尚中的基本精神,弘扬天人合一、人际和谐的人生观,促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文化产业繁荣的良性循环。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博大深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特点,具体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个主要的方面:重视人生和入世的人文思想;重视纲常伦理的道德教化;重视中庸和谐的处世哲学;重视的坚韧顽强文化性格。”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展望二十一世纪》一书中,大加赞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他认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步培育形成的世界精神,能够成为世界统一的核心力量。不管是在国家兴盛的时期,还是在国家衰落的时期,中国人都能一如既往的弘扬这种精神。所以,他预言,中国人和东亚各民族的大力合作,可能将在未来人类统一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弘扬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是线性的、机械的复古和盲目地照搬,必须根据文化的特点和发展实际状况不断创新、改造。文化的发展必须重视“创新”这个源源不竭的动力,张岱年先生曾指出,“我们主张综合中西文化之长以创新文化,并不是说对于中西文化可以东取一点、西取一点,勉强拼凑起来:综合的过程也即是批判、改造的过程,也就是创建新的文化体系的过程。” 树立创新、和谐的科学文化发展观。

(一)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塑造国民良好的人格素养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君子、贤人、圣人的人格追求,主张“反身而诚”、“尽心知性知天”、“天人合一”, 主张从小事做起,多做善事,不做损人利己、危害社会和集体的事情,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人们要接受自由、公正等人类近代基本理念,然后重新阐释自己的仁、义、礼、智、信、忠、孝等观念。季羡林指出:“中国人向来强调‘有容乃大’,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只要对我们有利,我们就吸收。海纳百川,所以成就了中国文化之大。”对待义利关系上,“以义节利”或以义节欲,孔子曾经指出,“君子唯义而已矣,何必日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第二阶段是宋明儒家,把重义轻利推向极端,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具有明显的禁欲主义色彩。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曾经引领潮向,尽展风流。胡适指出,“当吾国文明全盛之时,泱泱国风,为东洋诸国所表则。稽之远古,则有重译之来朝。洎乎唐代,百济、新罗、日本、交趾,争谴子弟来学于太学。中华经籍,都为异国之典谟。纸贵鸡林,以觇诗人之声价。猗欤盛哉!大国之风也”。我们要提升国民素养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且不断提升国家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二)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也有空谈心性,追求出世的思想,但从总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经世致用和实事求是精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产业也成为我国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陈寅恪曾认为:中国古人素擅长政治及实践伦理学,与罗马人最相似。其言道德,惟重实用,不究虚理,其长处短处均在此。长处即修齐治平之旨;短处即实事利害只得失,观察过明,尔乏精深远大之思。

传统文化资源为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生化,应转变政府的管理方式。文化从事业到产业的转化进程中,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合理的文化产业政策,保护文化知识产权,维护文化市场秩序,确保公平竞争,提供信息服务等。政府文化部门要从这种转变中提高效率,文化企业要从这转变中获得市场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培育和发展一批有品牌、有规模、有参与世界文化市场竞争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只有靠文化产品和服务才能分割文化市场的蛋糕,而只有真正作为市场主体的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才能生产出具有获取文化市场的大块蛋糕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挥文化产业化在整个产业化中的作用。最后,把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同国际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结合起来,使文化产业化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又成为中外经济技术交往的契机。

参考文献:

[1](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著,旬春生,朱继征,陈国梁译.展望二十一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3]张岱年全集(第一卷)[M],河北人民出版社,,997年版,第63页

[4]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光明日报 [N].2004 年 12 月 23 日

[5]胡适著;耿云志,宋广波编.学问与人生(新编胡适文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12

[6]转引侯才、张瑞芳.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J].2007 年第2 期

[7]费孝通.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读书[M].北京:三联书店,1998(11).

第2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文化教育

[作者简介]于洪霜(1979-),女,辽宁丹东人,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何瑞麟(1940-),男,广东广州人,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督导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广东广州510663)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045-01

2005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其目标就是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大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而这一要求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道德要求。所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广度和深度。

一、加强高校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性

在历史发展的新时期,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涌入,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化、多向化、多维化、多层化的发展趋势。这些思想观念的发展趋势其负面的影响更是不可低估,一些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缺失、享乐拜金思想严重、是非观念混乱、诚信意识淡薄、审美情趣低俗等问题。尤其是现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象是1990年以后出生的大学生,他们从出生就一直生活在改革开放所带来的较为富裕的时代,如忽视对他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注重培养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长此下去,将导致本民族文化的灭亡,最终导致本民族的衰落。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没有理想信念,对我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知道的较少,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仁、义、礼、智、信”的了解非常肤浅。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里的渗透,加强在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时代要求,刻不容缓。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的内容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们应该将弘扬仁义礼智信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将仁义礼智信加以现代化诠释,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在思政课发挥高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也成为加强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道德教化,强调道德自觉和追求理想人格。孔子崇尚“仁爱”,孟子主张“性善”,荀子强调“仁者自爱”,墨子提出“和为贵”,这些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思想,对于个人道德的修养、人格的塑造、社会和谐的构建都具有普遍长久的价值和意义。“仁者爱人”的“仁”,“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义”,“不学礼,无以立”的“礼”,“是非之心,智也”的“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信”,贯穿于中华伦理道德的发展过程中,构筑了中华伦理道德体系中最核心的价值因素。这些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要求和标准都是一致的,更应该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准则。

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华传统伦理体系中的核心因素,贯穿于中华伦理道德文化的发展中,熔铸成中华民族精神的构成元素,已成为全世界华人精神文化之根。正确认识并弘扬仁义礼智信是正确认识并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弘扬它,有利于激发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向心力;弘扬它,有利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复苏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与发扬。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华传统美德本身,更是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所以,仁义礼智信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道德基础,是社会矛盾的精神化解剂,是社会和谐的精神催化剂。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的形式

1.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增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目前高校的思政政治理论课体系中,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廉洁修身”六门课程,且上述课程为本科层次的必修课程,而高职高专层次的则不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建设可以增设辅助思想政治教育的选修课程,通过学分制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喜爱和学习诉求进行选修。选修课程可以开设“论语”“弟子规”“道德经”“荀子”等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国学课程,在拓展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同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

2.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内容的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独具民族特色、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思想文化体系。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也是具有强大内部凝聚力的文化。在思政课教学中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人文精神和道德思想渗透到教学内容中,有利于学生的道德内化及人格完善。根据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在教学内容中应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为重点结合内容,落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国家、民族利益及“仁爱”的人际和谐,注重道德践履的修身养性,突出传统美德在现实社会价值中经世致用的精神。

3.利用实践教学,全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课堂的理论教学对学生往往起到的是“知”的作用,要想让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做到知行统一,就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教育效果。因此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政理论课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同时,应该广泛开展以弘扬优秀传统思想道德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应结合我国传统节日、爱国纪念日等具有传统文化纪念及传承的事件,以及社会公益活动,构建学生的实践参与机制。以“知行统一”“学以致用”为目标,全面开展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践行传统美德,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形成科学正确的思想态度与道德精神,并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就如同我们的肤色一样不能轻易改变,它早已溶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决不能轻易抛弃几千年的文化。尤其是那些汲取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更应该在新时期给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国灿烂的文化在新时期得到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先进文化,它对中国历史前进和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会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在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不仅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而且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理想信。这更能解决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性”的突出问题。

[参考文献]

[1]朱汉民.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2]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第3篇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吴潜涛教授在为参加“道德讲堂”培训行动的学员授课时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祖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是一个精华与糟粕互见的复杂的文化混合体。因此,全面认识、正确对待中华民族古代传统文化,必须坚持批判继承的方针。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明确提出了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批判继承的正确方针,确立了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的古为今用的原则,正确解决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法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反复强调,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种“批判继承”态度和方法,是对民族文化发展基本规律的客观反映,也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发展民族文化的经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弘扬和培育的统一。所谓弘扬,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逐渐形成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包括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要求,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所谓培育,就是要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体现社会发展方向的时代精神,赋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现代性特点,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前提条件,离开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是不可思议的;培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关键所在,不能及时不断地吸纳时代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同样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坚持弘扬与培育相结合,是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与时俱进的根本道路。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两种错误思潮。这两种思潮都是错误的。复古论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只承认其一般性、普遍性,而否定其个别性和特殊性,把传统的东西与现代的事物完全等同,这实际上是否定文化的历史和发展。虚无论则只承认中国传统文化的个别性、特殊性,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般性、普遍性,这实际上也就割断了文化的历史继承性。无论是“复古论”还是“虚无论”,都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文化的进步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在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注意科学辨析,避免各种错误倾向的影响。

第4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称。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世代传承,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历经几千年的积淀、筛选和发展,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传统文化绵延不绝,在漫长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以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不断丰富自我,不断完善成熟,在体现了继承性的同时,又体现了创新性,形成了世界上极具生命力的文化传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一方面,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将把传统文化的发展推向新的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在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自身内容的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的方式和有力的工具。因此,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大学生政治教育范畴,是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创新举措。

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1.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

中国传统道德注重气节、操守,强调忧国忧民、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时代的要求,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奋斗不息的民族精神渗透到学生的理想信念中去,使每一个学生的精神世界都具有这种品质,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用传统文化中进步、积极的内容来熏陶大学生的思想;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大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热情,从而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修养具有着重要影响

重视人的道德修养,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传统,有着丰富的内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修身的理论,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完善人格和道德品质,有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学会做人。孔子提出了"内省"的修养方式。只有通过"内省"、"自省"的方式促进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才能达到"齐贤"的人生境界,是当代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尊老爱幼,兄弟和睦,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一直是人们所认同的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重要载体和资源,是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中具有奠基作用的文化精华。著名社会学家、思想家爱弥尔·涂尔干曾指出: 没有一个民族的道德教育是建立在把现实社会变成与传统毫无相关的白纸之上。高校辅导员要开展行之有效的学生工作,除了要灵活运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还需要借助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使其不但"口服"、更重要的是"心服",【1】才能引导好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人格修养。

3.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孟子赞扬"人和"的价值,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和"的观念被历代思想家反复强调,逐渐积淀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心理定势和特有品格,造就了中国人处世性格的鲜明特点。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新型人际关系的构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示意义。

三、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

首先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使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还不够牢固,虽然期道德水准在全社会范围内处于较高层面,但其道德行为与社会道德目标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表现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许多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自我控制力较差,因而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同时,许多大学生价值观念混乱,道德防线下降,理想信念缺失,极为容易被"西化"。

第二,依托传统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势在必行的重要举措。其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本身蕴涵着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趋向。它在内容上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契合的。其二,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承载、传导和濡化功能,是一种潜在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在功能上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契合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功能上的相契合,为思想政治教育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提供了可行性。

四、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具体实施路径

"当前,面对社会多元价值体系的影响和西方文化浪潮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改革就成为时代性的课题,而以爱国主义和整体主义为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则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供了重大契机"。 【2】 "传统文化是数千年文化流传的结晶,将传统文化教育溶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会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亲切,更加得心应手。"【3】

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就必须从不同角度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路径,才能真正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这是必然选择。

1.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第一课堂主阵地作用

首先,课堂是开发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主要阵地。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教育作用以及选修课的辅助教学作用,有目的地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持之以恒地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传统文化进第一课堂。通过课堂教学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性强、影响持久以及形象、生动的特点,把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 育的方式由灌输转为唤醒。各高校可以从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实际出发,让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有的放矢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依托地方传统文化的优势资源,编写出各具特色的校本教材,作为现行教材的有力补充。同时应着力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紧密结合。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来诠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升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成果的同时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另外,可以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发挥传统文化流派繁多的优势,便于大学生挑选。

2. 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第二课堂平台建设

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补充、深化、拓展和延伸。优秀传统文化进第二课堂,能有效地避免单调、枯燥的教育组织形式,从而让学生在多样和谐、有张有弛的德育形式中获取最佳的德育效果。实践证明,"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导向作用、辐射作用和凝聚作用,把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切入点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是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和更佳效果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4】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借助以下途径进第二课堂:

第一,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以学生社团为依托深入挖掘校园传统文化资源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走出的一条富有特色的道路。对于提升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认识和了解,增强民族荣誉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良好的效果。在党团组织的指导下,社团可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寓教于乐的活动活动,如屈原研究会、中华诗词学会等,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互动性,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自我参与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氛围,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也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有效途径。

第二,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重视发挥网络德育的重要作用。网络德育是开发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利用网络双向、多向的直接交流和互动的特点,改变过去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和被动接受的方式。例如建立生动活泼、内容充实丰富的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网站,开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主题的网页设计比赛,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网络动画比赛等。

第三,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做到让优秀传统文化进社会实践。依托当地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大学生的体验和认知,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的深刻认识。要充分利用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如立足岳阳的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屈子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参观岳阳楼进行爱国主义和人生价值观教育等。这些实践活动能够在大学生思想观念、道德认识和行为趋向等方面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让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大学生的心灵,从而取得理想的德育效果。

最后,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重视抓住传统节庆日、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纪念日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除举办学术讲座以外,还可以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征文活动等。 通过在中国传统节假日中营造文化氛围,进行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历史伦理的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节日德育活动。比如春节开展孝亲活动,清明节开展纪念先祖和先烈活动,端午节培养爱国情怀,中秋节培养团圆意识,重阳节敬老爱老。

总之,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底蕴和深邃的哲理,对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作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植根于民族的土壤,既要在现实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又要汲取传统的养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在明确德育对象的状况下,深入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要注意把内涵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利用这一源头活水,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徐兴全.试析发扬传统文化对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的意义,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4)112.

李宗云.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2)41.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途径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4年,教育部又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全国各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做出指导和部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现对青少年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品格的塑造,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主题和使命之一。

但是目前,部分高校普遍重视的是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相应技能的培训,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育。尤其是一些理工科院校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割开来,致使大学生人文素养不容乐观,国学知识严重匮乏。由于对中华文化的漠视,带来了大学生民族情感、社会意识、家国情怀、审美情趣的淡化,从而导致了大学生群体整体素质的下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刻不容缓。作为文化教育传承的重要阵地,高校不容推卸地肩负着保护国家的文化安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维护民族文化血脉传承的重要使命。大学教育必须体现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笔者结合当前高校的实际,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做如下阐述:

一、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设专业,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专业设置

在学校的专业建设中,部分院校可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文艺术的特色,设立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制定传统手工技艺、民间美术工艺、民族表演艺术等民族文化相关专业教学标准,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江西省部分院校可设立陶瓷工艺等专业,福建省部分院校可设立木雕工艺、根雕工艺等专业,宁夏省部分院校可设立回族医学、回族花儿等专业。进而培养民族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传承人,避免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被遗失或断代。明年教育部的高校专业设置中将首次增设“国学教育本科专业”,目前东北师大、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已经在考虑招收“国学专业”学生。武汉大学也提出“申请国学班的考生将优先录取”的诱人条件。

二、在学校普遍开设传统文化教育通识课程,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体系

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要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目前部分高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列入到通识教育的范畴,增加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通识类课程。一些院校也可根据情况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列入到培养方案,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从而为大学生较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历史,领悟传统文化精华提供必要的课程平台。

三、编写修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课本

在传统文化教材建设方面,近年来,教育部虽然已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列入“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相关大学和出版部门已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等书籍,有的书籍已作为部分院校传统文化教材进入课堂。但是在教育实践中,这些教材也暴露出一些“大而空”的缺陷,泛泛而谈的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今后我们非常有必要集中有经验的专家教授加强对现有教材的分析研究,选择那些能够体现模块化、项目化的传统经典,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尽快编写出高水平、规范化、深受师生喜爱的教材、课本。

四、努力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师资队伍

教育的质量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水平的高低。由于历史的原因,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发展。目前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不容乐观,难以很好地承担传统文化教学的任务,因此,必须从培训教师入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派出学习、课题资助、与文化单位交流、研讨等形式,建设一支国学功底扎实,熟悉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同时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教育教学。可在学校设立技艺指导大师岗位,成立大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大师的实践指导作用,从而真正打造一支基础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学

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教学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要求;从教学目标来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根源性意义,从学生实际情况来看,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对世情、国情、党情的了解,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与认同。

六、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学生第二课堂

笔者在对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传播路径的调查问卷。60%的学生认为要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做到寓教于乐。一是成立传统文化类社团、协会,广泛吸纳社员进行宣传教育。如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淑女学堂,宁夏大学的六盘山诗歌社,银川能源学院梅兰竹菊书法协会等;二是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如汉服文化节,中华古典诗歌朗诵节,书法绘画手工艺大赛,民族音乐、舞蹈大赛等。三是邀请传统文化名人、国学大师、非遗传人开展传统文化讲座报告。举办国学大讲堂、高雅艺术进校园、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四是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旨的“牢记校训,不忘初心”讨论实践活动。如清华大学校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银川能源学院校训“胸怀祖国,修身齐家平天下”等。

七、组织开展好传统节日活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传统佳节

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紧紧围绕节日主题,精心组织开展剪窗花、吃饺子、猜灯谜、闹元宵、吃粽子、插茱萸等各种民俗活动。文化活动要充分体现民族风俗和民族心理,真正挖掘传统文化节日的文化内涵。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活动中,学生会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八、保护文化遗址,领略名胜古迹,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历史遗迹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一些院校可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站)、图书馆、美术馆、剧院、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等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等故地街区,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可与当地协商挂牌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文化传承基地”等,从而建立学生定期参观考察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遗址、名胜古迹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努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九、以微信等新媒介为传播载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思想宣传阵地

微信,是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和网络交流工具,自面世以来,广受大众的喜爱,目前微信的“朋友圈”、“公众平台”、“摇一摇”、“扫一扫”等功能在大学生群体中被广泛使用,可以说“刷微博”成为大学生乃至社会人士的一种时尚追求,院校应积极地利用微信的这些功能,将组宣部或团委设立为特定组织机构,将微信的种种功能充分地被挖掘利用,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媒介,从而使大学生借助微信平台自觉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旨在通过多种渠道,给大学生搭建一个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丰富文化遗产,初步掌握中华民族特定的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以及审美情趣的平台,是培养大学生民族情感、国家观念、社会意识的重要手段,是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大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有效方式,并最终帮助他们修养身心达到较高的人格境界和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Z].2014.

[2] 赵东、王珍燕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4.

[3]冯友兰.论中国传统文化[M].上海:三联书店,1987.

第6篇

【关键词】 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近代以来,反思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我们有着沉痛的教训,从新文化运动,反对旧文化,到“”,传统文化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开始正确认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十以来,提出“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化资源,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需要进一步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偏重知识讲授,并且大学生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呈现价值多元化趋向,有的诚信缺失、有的崇尚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价值认识不足,怎样有效的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对增强大学生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中华文化认同感,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1、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品质和德行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和兴衰。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要有一颗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赤子之心,具备胸怀祖国,忧国忧民的高远情怀。特别是在笔者所在民族地区高校,由于境内外“”向学校的渗透,近两年在新疆一些高校接连破获了以大学生为主的“伊扎布特”反动组织,“伊扎布特”寄希望于青少年一代,企图通过向青少年灌输泛伊斯兰主义和分裂主义思想,培养所谓“伊斯兰教事业接班人”,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挑战。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强调民族至上、国家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倡导“天下为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从优秀传统文化吸取养分,历史的长河里涌现了不少的仁人志士,从文天祥,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生动写照,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正如国学大师季羡林在《沧桑阅尽话爱国》一文中曾说“中华文化的精髓何在?我自己的看法是有两点:一个是爱国主义,一个是讲骨气、讲气节,这两点别国不能说没有,但是中国最为突出,历史也最长。”[1]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青年学生可从中华文化精髓中滋生民族自豪感,进而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精神境界。由于国内社会的转型,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西方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通过文化入侵,造成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滑坡,大学生也受到影响。一部分大学生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德行,漠视中华传统美德,盲目崇拜西方文化,不注重修心,修德,忽视了对人之为人的根本思考,忽视了人应还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诚实、善良、正直、勤奋等美德的现代公民。这些美德的形成,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和孕育。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礼”,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以德为先,以义为上,中华优秀文化重伦理、重道德,关注人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以人为本。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和人伦精神。“尊老爱幼, 兄弟和睦, 孝敬父母”这些传统道德观念一直是人们所认同的美德,儒家文化中强调的君子要具备“仁、智、勇”三大德行,强调人格的“内圣”,“克己修身”,古之君子通过“慎独”、“自省”的方式提升自己的修养,如孟子提倡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德成于内,而又见于外”,这些道德观念在任何时代都是适用的,从个人修为和成长看,我们要有良好的品行,遵守道德规范,学会做人,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看,社会不需要道德败坏的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

(3)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信息化时代,各种思想观念充斥网络,网络上各种庸俗价值观注入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强烈冲击,有部分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信仰缺失,在思想行为上和思维方式上出现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倾向,缺乏诚信意识,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传统文化中比较注重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实现。传统文化强调的“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相处,人应依从自然法则,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意识,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儒家思想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孔子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态度,传统文化中体现的克己修身,追求完美人格,注重个人修养,以及正确的处世原则,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意识、自律意识和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能指引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够找准自己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的进行奋斗。

(4)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敢于拼搏的进取精神。当前,一部分大学生缺乏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有着一种急功近利的心理,内心浮躁,贪图安逸,害怕吃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缺乏斗志,缺乏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能让他们从传统文化中受到精神的鼓舞,激发他们内心的斗志,比如荀子“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愚公移山的故事,还有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不屈不挠、奋发进取的历史,这种坚韧不拔、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对大学生自立自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培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挖掘和诠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运用有效的途径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1、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新形势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这个载体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会产生较大影响。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四门课程,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中华优秀文化中寻找重要资源。传统文化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感染力强,渗透力强,将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可以针对社会主义文化这一章节,开设专题讲座,在民族地区高校也可以将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渗透进去,让大学生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从中感悟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在讲述理想、信念、人生价值的问题时可以精选古代圣贤的事例,名言警句,从儒家经典中挑选关于修身、处世的篇章进行系统阐释,让学生们从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坚定为社会主义国家奋斗的信念。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可以结合史例,比如近代中华民族的抗争史、奋斗史,从中华民族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受到鼓舞,并结合历史上爱国英雄的事例,可以播放相关视频,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时代紧迫感,从而增强历史使命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契合点,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比如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王夫之等人的思想,让同学们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脉络,将中国古代哲学包括的辩证思维和知行观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比较,感受中国经典的魅力和古代圣贤的智慧,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逐步养成深入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习惯,增强文化自信。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人培育人,以人塑造人的特殊教育事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狭义的角度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桥梁,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开展融合的关键。

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作用,首先,作为高校党委和相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通过定期培训、考核,以及制定科学的制度,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党委宣传部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和的宣传力度,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确立教育信仰,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工作中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

其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也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讲清楚”,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向学生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和中华文化的内涵,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重点任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从中国古代诗词歌赋、文学、历史、艺术、地理等方面广泛吸取养料,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也要系统学习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授课中做到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让同学们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大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情。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并且也能够让学生觉得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空洞,能够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重新审视人生和世界,引发他们对人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3、校园社团组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纽带

高校社团组织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要更好的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就必须用先进的文化引领各种具体的社团文化。即对各个社团文化进行有效整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对大学生的素质培养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方面,我们通过学校的宣传栏、校广播台、电子屏幕、校报、院报、以及微博、微信这些载体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他们在耳闻目染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他们的心理、精神风貌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起到净化心灵,规范言行举止的作用。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高校大学生社团有娱乐性社团、有学术研究性社团、有公益性社团,学校可以举办艺术节、文化节,如笔者所在学校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定期举办“麦西来普”晚会,各民族大学生载歌载舞,从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地域传统文化气息,感受到歌舞艺术的魅力,从而激发青年学生蓬勃向上,激发他们求真、求美的情怀。通过这种活动加强了各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这种形式也是增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和文化意识教育的有效方式。同时还可以通过社团组织,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演讲赛、辩论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通过这种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给青年学子,能够增进学子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让他们自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增强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提高道德素养、对于他们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4、开展社会实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让大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比如到敬老院献爱心,做义工,让学生从实践中体验,去感悟中华传统美德。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博物馆、文物展馆,利用爱国主义基地,革命展馆,让学生在参与中,净化心灵,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注 释】

[1] 季羡林研究所编.季羡林说和谐人生[M].北京:中华书局,2008.113.

【参考文献】

[1] 黄洁.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疏离与回归[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7)33-34.

[2] 李德万.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3(4)23-24.

[3] .在山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人民日报,2013.11.26.

[4] 孙劲松.将传统文化“讲清楚”[N].光明日报,2013.12.19.

第7篇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

3.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内经济社会转轨转型,深刻变革,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4.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正视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强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5.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主线,以推进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为重点,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6.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既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积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

——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既要高度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博采众长。

——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既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坚持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既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又要加强各学段的有机衔接,逐步推进。

7.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培养青少年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

——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培养青少年学生做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

——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青少年学生做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

三、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8.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认识常用汉字,学习独立识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了解一些爱国志士的故事,知道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明白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初步了解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初步感受经典的民间艺术。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礼貌待人,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言行一致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培育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情感。

9.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熟练书写正楷字,理解汉字的文化含义,体会汉字优美的结构艺术;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了解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作出的牺牲和贡献;知道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家乡生活习俗变迁;感受各民族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尝试运用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情感;培养学生对传统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懂得感恩,逐步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开始树立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热爱祖国河山、悠久历史和宝贵文化。

10.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知道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欣赏传统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作品,感受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参加传统礼仪和节庆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11.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认识中华文明形成的悠久历史进程,感悟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和杰出人物的贡献,吸取前人经验和智慧,培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抵抗困难挫折的能力;感悟传统美德与时俱进的品质,自觉以中华传统美德律己修身;了解传统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感受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接触和体验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民俗风尚,了解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认识国家前途命运与个人价值实现的统一关系,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安全和利益。

12.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

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13.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适时启动课程标准修订和课程开发的研究论证、试点探索和推广评估工作。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展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面向各级各类学校重点建设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视频公开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

14.修订相关教材和组织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物。根据修订后的中小学课程标准,修订相关教材。制作内容精、形式活、受欢迎的数字化课件。在高等学校统一推广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文化概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地方课程需要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组织知名专家编写多层次、成系列的普及读物。

15.充分发挥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五、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

16.打造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在师范院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双向进入”机制,设立技艺指导大师特设岗位,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成立大师工作室。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各类人才计划,以及“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评选中,增加传统文化教学和研究人才比重,培养和造就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17.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农村幼儿园园长研修培训计划、职业学校教师和校长素质提高计划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内容,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

六、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

18.建设不断适应时代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利用好现有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等数字文化惠民工程的数据资源成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重点打造一批有广泛影响的传统文化特色网站,支持和鼓励学校网站开设传统文化专栏。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依托高校网络文化示范中心、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等,拓宽适合青少年学生学习特点的线上教育平台。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诗文,建设“中华经典资源库”。在中国大学生在线、易班网等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栏,进行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在线学习。

19.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教育活动。利用学校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等,结合校史、院史、学科史和人物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育人作用。深入开展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依托少先队、共青团、学生党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开展主题教育、理论研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艺体育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

20.构建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格局。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站)、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等,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建立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积极配合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提倡和扶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类文艺作品创作,在评奖、宣传等方面加强引导,办好青少年电视频道,做好图书出版规划,创作、出版一批青少年喜爱的影视片、音像制品和文学艺术作品,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

21.充分发挥家庭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重视发挥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以及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性活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形成爱国守法、遵守公德、珍视亲情、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的良好家风,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

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

22.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与宣传、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密切配合,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下转第41页)(上接第7页)制,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合力。教育部统筹规划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教材、师资等建设,明确具体任务和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专家咨询作用,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智力支持。要不断完善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参与的传统文化教育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多途径增加传统文化教育投入。

23.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和督导机制。研究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标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的督导范围,定期开展评估和督导工作。

24.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优势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和相关科研力量,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鼓励各地各校组织专门力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机构建设,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

第8篇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思想底蕴,也体现着我们独特的精神气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并在很大程度上与之契合。无论是国家层面追求的价值目标,还是社会层面追求的价值导向,亦或个人层面追求的价值观念,都在一定意义上吸纳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料。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首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目标层面提出的第一个倡导,延续了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思想。在富强方面,古人很早就看到“富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即表达了“政在使民富”的思想;在民主方面,中国古代虽是封建专制社会,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民本思想中也包含了许多民主元素,如“民贵君轻”、“立君为民”、“君舟民水”思想,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等思想都具有朴素的民主性,在近代起到民主启蒙作用;在文明方面,该词最早见于《易经》中“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一句,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善、谦”等都属于文明的范畴;在和谐方面,古代的和谐思想极为丰富,如儒家的“和为贵”,墨家的“兼爱”“尚同”等都蕴含着深厚的和谐文化基因。

其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目标层面提出的第二个倡导,借鉴了儒家“天人合一”“允执厥中”“隆礼重法”等思想。自由在古代多指人通过发扬善心,进而知性、知天,最终实现天道与人道交融互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平等方面,孔子早从经济的角度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在教育上则主张“有教无类”,墨家的“兼爱”认为人与人之间应是一种无差别、无等级的兼爱;中国古代也不乏关于公平的论述,荀子认为:“公生明,偏生暗。”房玄龄明确提出:“理国要道,实在公平正直。”“法治”在传统文化中作为德治的重要补充,同样受到不少思想家的推崇,集中表现为法家思想,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提出:“明法制,去私恩。令必行,禁必止。”

再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价值层面提出的第三个倡导,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爱国思想是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信念:“苟利国家,不求富贵”,“道存则国存,道亡则国亡”。儒家推崇“仁、义、礼、智、信”为个人道德规范,“义”表现为处事得体、办事尽心,即“敬业”,孔子称之为“执事敬”,朱熹解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还有“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等都表现出古人对敬业的高度认同。我国古代对诚信思想也极为推崇,其最早出自儒家,孔子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中庸》有曰“诚者,天之道”。由“诚”到“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待人接物方面,儒家注重对人的友善品德的培养,“仁”的推行表现为善待他人、推己及人,即“友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等都明确表达了该思想。

以上只是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我们可资参考的部分资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借鉴。当然,由于时代不同,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是不可取的,我们应善于古为今用,对它进行现代诠释,以适应我国国民价值观教育的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超越性升华

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并不意味着二者完全等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超越性升华。

无论从理论来源、思想内容还是时代高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远远超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理论来源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吸取了各方面的理论文化成果,所以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既有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反映全国各族人民普遍愿望的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又有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和吸取西方现代文明的社会层面价值取向,还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个人层面价值准则,从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时代高度,实现了“三个统一”:传统与现代的统一,继承与超越的统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中华传统文化的简单继承和现代复归,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根据时代变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使其重新焕发生机活力,为“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9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055-02

国家主席于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在当前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如何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是非常重要而紧迫的问题,这个问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尤为突出。

一、新形势下的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它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加强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①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是适应当前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更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一)有利于应对多元化社会环境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复杂局面。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逐渐影响并改变着年轻的一代,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使部分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价值持质疑甚至否定的态度。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有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具有开放性的儒家文化,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不断丰富、充实新的内容,不断完善自身,使传统文化保持长久而旺盛的生命力。对传统美德的认同,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伦理道德传统的关键,也是现代中国道德文明建设重要的来源。传统文化强调了人的精神需求,为我们在今天的现代科技社会中重新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指导。

(二)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人的心灵感悟、情操陶冶,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优秀道德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使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良好的人文素质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刻而长久的,在学生以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这使得很多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毕业后必须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技术要求,而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重专业轻人文和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哲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滋养,都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三)有利于丰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博大精深,更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独特的教学资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基本的精神,体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对处于转型期的大学生自立自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挖掘、善于利用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培养大学生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正能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增强民族自信心,传统文化中的丰富的表现形式如音乐、诗词和建筑等文化资源可以让学生在接受文化艺术熏陶的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更有感染力。

二、当前高职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

(一)对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内容缺乏了解

高职教育采取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学校往往更重视的是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由于当前社会就业的要求和压力,高职生更加重视的是专业技术的提升,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与掌握实际应用知识,相对来说忽视了自身文化素质的养成与提升。高职院校很多学生不重视人文历史书籍的阅读,据一些高校开展的调查得知,通读经典名著的学生并不多,有些学生甚至只是从手机上、网络上的碎片性阅读来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化时代学生的阅读种类、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选择更灵活,但大多数学生阅读的首选是小说、时尚杂志等。很多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民俗风情、艺术表演和历史遗迹等历史文化遗产不感兴趣,却热衷于参与西方节日的庆祝活动。从很多调查数据来看,高职学生普遍对民族传统文化缺乏了解,这样会导致民族感情和社会责任感的淡化。

(二)对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认识不够

当代青年学生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而信息的多元化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信仰造成了冲击,学生的生活道路和人生信仰的选择也更多元化。近代西方文明的广泛传播以及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影响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市场经济的不完善使其呈现出来的功利性的特点,使部分大学生出现迷茫的思想状态,认为传统的农耕文化存在严重的局限性和滞后性,传统文化对于当下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没有实际意义,现实生活中也已经很难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待挖掘,有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灵活借鉴和运用。

(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也是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场所。古老的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其精髓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积极进取的正能量。伦理道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可以促进高职生的道德内化和人格完善,对提高高职生思想道德水平有积极的影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神,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的衔接和融会贯通,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科学的眼光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在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环节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实践教学是传统文化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有利于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根据地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调动学生的情绪,提高教育效果。在实践教学中适当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近距离的、直观的学习,亲身参与和体验传统文化的活动,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使理论更加生动化和具体化。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纪念馆或文化古迹等,组织开展名家讲座或学术报告等活动,结合社会热点组织案例讨论、课堂辩论等课堂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提高学习积极性。也可以结合我国的传统民俗节或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高职教育培养具有强烈的职业性特征,当前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状况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消极因素。部分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认知模糊,不了解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职业情感淡薄,缺乏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精神,职业意志力薄弱。所以做好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做好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才能提高高职学生的质量,使学生全面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诚信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在当代仍然是有效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自然等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融入中华民族的诚信观念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诚信品质和敬业精神,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营造一种科学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格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情操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都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生耳濡目染优秀传统文化,在浓郁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中,可以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五)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传统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政治文化思想影响深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深入理解,掌握精髓,才能融入到具体的教学教育工作中。学校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和科研水平,使教师能够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主动学习研究和传播传统文化知识,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符合时代精神发展方向的积极因素,并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工作中去。

注释:

①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10篇

一、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定位“大学语文”

按此界定,显然极大提升了“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使之与注重吸储知识和训练能力的一般性通识课区别开来,表明了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语文”的独有特质,应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同时,这一界定也与《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规定性内容基本相符。换言之,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来定位“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也符合“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的实际属性。“大学语文”应该是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基本精神,一直内在于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动中,成为我们创造新文化、新历史的动力和基础。在当今“全球化”、“地球村”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华民族将以怎样的姿态参与世界合作与竞争,进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所以,对于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化典籍、文学艺术、科技工艺、哲学宗教、伦理规范等丰厚遗产,如何继承和创新使之进一步光大辉煌,应该是我们的立国之基和立人之本。这是一项关乎国家民族发展强大的根本性任务,高校责无旁贷。基于此,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渗透和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具有了极大的可行性。在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独立的分析和思考能力的前提下,与“中国文化概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大学语文”是以具体的母语文本阅读为主要学习形式。这就使得大学生可以通过有关中国哲学、历史、艺术、文学、宗教、民俗等作品篇章的阅读,来具体形象地感受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作品篇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载体,也是形象载体,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学生便可以由感性到理性、由“点”及“面”地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与博大,领悟其精髓。由于这个特点,“大学语文”便成为“中国文化概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置性课程。也可以说,以具体作品篇章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大学语文”,与宏观性把握的“中国文化概论”和断面性讲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阶梯式地构成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课程群,其中,“大学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按照的讲话精神和教育部《纲要》的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高校相关课程体系中势在必行,“大学语文”尤其要担当重任。但实际情况却是,“大学语文”逐渐被边缘化,既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某种权威地位,也没有外语课程的强势现实需求,处境越来越尴尬。若要改变这种不利现状,就须牢固坚定地确立“大学语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民族精神的课程定位;同时,也要解决好课程自身建设层面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母语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构成“大学语文”的本质属性是母语高等教育课程,应该成为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各级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者、大学教师等的共有理念。语言影响思想,语言就是思想本身。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文化深层编码,都蕴涵在母语中。母语是构成民族文化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母语里有文化的故乡,母语就是祖国,母语承载着民族凝聚力。保护母语,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的首选要件。换言之,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最具生命力的语言系统之一,是中华民族身份的首要标志,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载体。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说:“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这句话的理论内涵是在表明:母语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基本符码。因此,在我国当下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中,怎样强调母语教育都不过分。而“大学语文”,就是高校完善汉语母语教育的最佳课程平台。汉语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是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语言。从母语教育的角度看,汉语的形意特点使之具有工具性、文化性和审美性等多重属性。其中,文化性是衔接工具性与审美性的桥梁和纽带。汉语“说”与“写”的表情达意功能要得到完美发挥,必须借助文化蕴涵来融通工具与审美的语用效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认定一个人“有文化”或“没文化”,主要依据是他的说(口语表达)和写(书面表达),意即所谓“汉语能力是人生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强化大学语文课程的母语教育性质与学习效能,是提升中华民族母语水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张扬民族精神、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

(二)“大学语文”学科化有利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国教育报》评选的2013年度中国高等教育10大热点问题中,大学语文的问题位列第8,几十年来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争论仍在持续。同时,大学语文课程的边缘化现状也仍然是醒目的存在。之所以被“边缘”,除了不具备或较少具备外语课和其他技能通识课的现实功利性之外,还有课程自身学科归属性的原因。根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大学语文”属于教育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和“大学体育”等课程同类。也就是说,与专业性的中文课程不同,“大学语文”在学科归属上已经被“边缘化”。这也成为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模糊的主因[2]。事实上,早在1986年,匡亚明、徐中玉等先生就呼吁大学语文应成为独立的学科[3]。目前,“大学语文”学科化的条件已经成熟。首先,根据的讲话精神及国务院、教育部颁布的各项包括《纲要》在内的法规性文件要求,大学语文课程与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密切相关,这是其他公共课没有的课程优势。其次,母语高等教育是高校各个专业课程教育的基础,提升母语教育的水平与质量迫在眉睫,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再次,自1938年中华民国教育部规定开设“大一国文”以来,迄今已近80年,“大学语文”可谓历史悠久。虽然建国后一度停开,但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和构架并没有太多的变化。最后,大学语文课程已具备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和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这是课程自身发展的内在基础。如果能如“汉语国际教育”那样成为独立的学科,“大学语文”的教学地位就能获得法理上的保证,其独有的课程功能就可以得到全面发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更为便利和顺畅。自然,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所有争议与无奈,也会随之消失。

(三)大学语文教师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者和引领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语文”,在教学理念、知识储备、教学能力和方法等方面对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导群体,“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大学语文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在知识结构上,大语教师一要有良好的母语运用能力,听说读写的水平较高;二要有基本的专业背景,在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等的某一方向有所长;三要专业基础扎实,学术视野开阔,有辩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理论判断和分析能力。如近年来,某些学校包括高校教师让学生穿“汉服”,对孔子像行跪拜礼的行为,实际上是在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化、简单化和粗鄙化。“汉服”与“汉朝之服”都分不清楚,既蒙蔽了学生也降低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应有水准。在教学能力和方法上,大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成为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以研究促教学,会有力地提高教学的水平和层次。其次,教师不搞一言堂,既不能故弄玄虚,也要避免肤浅单调。应以互动式教学为主。以教材为依托,可以设计文化专题研讨,也可组织经典文本讨论,引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研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同时,也要借助新媒体技术使教学手段丰富和多元。再次,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制订以撰写研究论文、读书报告、调研报告等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考核原则。当然,各个层次的高校因课程目标的具体差异,会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有所取舍,但无论怎样,都不能背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宗旨。第四,大学语文教材是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向性资源平台。1979年至今,已经出版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近2000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徐中玉主编本、王步高主编本、夏中义主编本、温儒编本和陈洪主编本。这5种教材从内容到体例都各具特色,对大学语文教材的完善和创新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和示范作用。但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教材中,还须在既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教材编写的理念、内容和体例。在教材的编写理念上,要明确大学语文绝不是中、小学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里的内容延续,也不是文学专业知识对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普及化,更不是单纯的工具性技能的补偿和提升,而是对基于母语教育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固本强基的系统工程。在教材的内容选择上,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串连起不同时代、不同人文领域的经典文本;也要精选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代表性文化典籍。在此,世界性是对传统经典性的对照和融通,能够促进学生由“学”到“思”、由“思”到“智”,以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教材的体例设计上,宜采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经,以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科技、民俗等学科模块为纬———经纬纵横的单元式体例,既利于显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向性,也体现开放性和系统性的教学资源格局。总之,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契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理应有新理念、新定位、新气象。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形势下,“大学语文”任重而道远。

作者:郭海军张旭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第11篇

【关 键 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课程;实施方式

【作者简介】 张一山,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江苏省特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微课程”设计、台湾国文教学。

文化是民族的根,也是民族的魂。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有枝叶相交、血脉相连的。而在民族文化教育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强大的快捷之路,也是国家文化积淀的必由之路。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下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决定在大、中、小学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生长的不同层面的文化中国梦。可见,在基础教育课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符合文化传承规律,也是当下国家教育的意愿。

一、传统文化课程,不同层面应同时建构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牢固根基。要让这个根基更加深厚,就要从不同层面同时建构富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国家、地方与校本三级课程体系。

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是学生应该传承的?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是学生未来立足社会的基础文化?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是国际竞争中最鲜亮的旗帜?中国特色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首先应该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悠久文明中经过反复验证、不断筛选、在当下依然绽放光芒的、最基础的那部分。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全面准确的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当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

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学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群体,也是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先进文化最重要的力量。所以,以传承人类文明为重点,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线,从国家、地方与校本三个层面开发同时建构特色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并形成从上到下的有机体系,是深化学校教育内部改革最重要的大事件。

1.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保持民族特色、丰厚民族智慧、促进民族发展的动力。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就在于她的优秀文化成果,并且五千多年传承不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固本强根,走向富强的便捷之路。所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当下教育的又一新的重要任务。

2. 从地方区域层面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是挖掘与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机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各地所处地理区域的差别而有所不同,以神话传说来说,北方是大漠驼铃塞北的厚重背景,而南方是杏花春雨江南的迷蒙背景;以音律来说,南方是婉约柔媚的江南丝竹,北方则是遒劲洒脱的锣鼓唢呐。以地方区域为重点,挖掘优秀地域传统文化,开发地方性课程与教材,是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方式。所以,“指导纲要”提出,“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基于地方区域特点,开发富于地方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与课程,亦是“知我家乡、爱我家乡、兴我家乡”的重要方式,也是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国家课程“大统一”的年代,在弘扬大人文的新课程教材体系中,地方区域课程每每开发不够,开设不够,评价不够,以致出现“身在南京,不了解南京文化;身在山西,不了解山西文化”的情形。因此,开发富于地方区域特色的文化课程,开展基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教育,也是对国家课程重要的补充方式。

3. 从学校传统层面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定要用好国家与地方设计的课程、编写的教材,但这不等于说,学校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上可以“不作为”。其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给学校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整合提供了一次大好的机会。从学校层面来说,可以立足学校教育需要自主开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并形成特色。但立足学校开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则更多地指向对学校传统、乡土传统的发掘、整合。

在我国,许多学校都有悠久的办学历史,都有灿烂的校园文化。比如江苏苏州中学,其办学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35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创建的苏州府学。苏州府学首次将中国的文庙与州学(府学)相结合,至今苏州中学还保留着苏州府学、苏州州学、平江府学、平江路学的办学痕迹。汪懋祖(1891~1949)掌校期间(1927年至1931年)即提出了文化名校、学术名校的思想,希望打造与欧美名牌高中媲美的名校,并聘请学术名流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像这样的千年学府,立足学校开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可以适当发掘学校的建筑史,实现从“历代校园”看“现代校园”,看学校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与进步;可以适当整合学校的千年办学历程,引导学生学习办学历程中涌现的杰出学生、卓越教师的事迹;还可以适当挖掘在办学史上是如何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这也是立足校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浸染渗透,不同学段应讲究方式

学校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而课堂活动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方式。

1. 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层面看,课堂活动课大致可以分为“传统文化专修课”、“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课”与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渗透性活动课”。“传统文化专修课”、“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课”,重在专门研修、专题感受、专题探讨,讲究深入理解,全面“浸染”;“渗透性活动课”则结合学科特点,重在“随文渗透”“熏陶渐染”“和风细雨”上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前者主要适应于大学生与高中学生,目的是获得全面审视;后者主要适应于广大中小学生,目的是感受、体会。无论是哪类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在不同活动课中通过“渗透”、“浸染”的方式,从而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洗礼。

对于大学等学段来说,开设“传统文化专修课”,是非常现实而又吸引大学生的“浸染”方式。“浸染”本是将纺织物反复浸渍在染液中,使之和染液不断相对运动的染色方法。这里指学生得到传统文化的全面浸润。当下世界政治文化呈现多极化,国内经济社会正处于转轨转型期,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在大学生中开设“传统文化专修课”,让大学生们专门研修,系统学习,使之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关领域,理解更加深刻,视野更加开阔。这样才能更好地固本强根,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这就要求国家相关部门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及时开发基于“传统文化专修课”的相关必修与选修教材。“指导纲要”对大学阶段这方面的学习要求非常明确。“指导纲要”认为,开设传统文化专题活动课的目的是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也就是说,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最重要的环节是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最重要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很显然,只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能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从而推动大学生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当今世界,民族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大学生在世界文化激荡中保持民族特色的重要依靠。因此,对于具备文化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有利于打造一片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文化天地。

开设“传统文化专修课”有利于学生专门、系统的研究。在台湾,“中国文化纲要”课在高中阶段与大学广泛开设。高中《中国文化基本教材》课主要是诵读与积累,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中“规定”的篇目,以“孔子之为人”、“论学”、“论仁”等方式分类编辑,由浅入深地开展诵读教学。而大学的《中国文化纲要》《中国文化史》课则要求系统阅读古代经典文献,要求要比高中高得多,但重点并不在背诵与记忆,而于理解古代文化思想,并获得“浸染”,特别是结合当代生活来审视古代智慧的现代运用。在台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大学与高中校园的,只是高中学段是让学生“选修”,而大学则是“必修”。 这对于大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着较好的启示作用。

其实,大陆有条件的高中也可以专门开设《中国文化基本教材》课或者《中国文化概论》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主要教材内容进入高中。要知道,这对于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非常重要。而教育部 “指导纲要”仅强调在高等学校统一推广使用《中国文化概论》教材。对中学则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地方课程需要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组织知名专家编写多层次、成系列的普及读物”。用“读本”与“读物”的方式学习,这可能考虑到当下高中学科教学的时间压力,不主张给高中学生再增加新的“压力”。我国大陆只主张在大学生中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并不断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的覆盖面。

事实上,在台湾高中学段,已经引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修课”课程,让广大学生在高中校园阅读传统的“四书五经”,感受基本的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先民的文化智慧。当然,大陆如果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专门课程进入高中课堂,还要从国家层面上做好相关教材的开发工作,比如提供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视频公开课、参考资料等。

对于大陆高中等学段来说,开设“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课”,是容易受到学生欢迎的教育方式。在现代高考机制下,学生是厌烦一天到晚沉在试卷与讲义中。而开设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课,更能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比如运河文化课程、围棋文化课程、茶文化研究课程、荷文化教育课程、“苏州文化”课程、“南京文化”课程等。台湾中山女子高中国文学科团队以“从单一到多元”的方式,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课”。他们自主编写了“国学”教材――《国文常识汇编》,把传统文化确定为文字的构造与演变、传统经学、传统史学、传统子学、传统文学与传统应用文等项目,引导学生开展主题学习活动课。台湾国学教育要研究的范围非常广博。国学分类,《汉书・艺文志》所指有六类,即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但台湾以清代《四库全书》的“经史子集”为分类标准,对传统国学内容作了简单分类,以方便学生以“窥一斑而见全豹”,也方便学生今后进一步修炼。

《四库全书》共收书3460多种、79000多卷、36000多册,台湾中山女子高中国文学科团队则从经、史、子、集四部出发,分别挑选高中学生学力能够阅读的一部分精华,以选文为主,兼介绍全书,并根据国学类别设计成不同的活动专题,开展专题学习。其中“经部”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等10类;“史部”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等 15类;“子部” 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类。台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是针对高中学生开发系列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课,用主题研讨的方式,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

事实上,大陆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课”可以像台湾那样,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题活动内容。比如利用历史、美术学科教师的优势,开设传统文化主题讲座,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青铜文化、玉石文化、农耕文化、书法文化……利用语文、政治等学科的优势,开设传统文化主题讲座,如孔子为人、孟子为人、仁义与礼乐、仁政与民本、古代小学……

当然,在高中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课”过程中,也可以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课堂做示范,进校园开讲座。而对于政治、历史学科来说,更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目前,高中政治学科开设了“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哲学生活”、“ 文化生活”、“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等五个模块,其中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模块,在“文化生活”中仅占一节。高中可以在政治学科中开设专门的优秀传统文化课,以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为大框架,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文化教育资源,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效果。当然,也可以在现有的历史学科中划出相应的模块,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除了上述两种方式,所有中小学学科中应该广泛运用的还是立足于本学科的“文化渗透”。 对于小学生的“渗透性活动课”,主要是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通过这样的方式渗透,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传统文化,埋下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比如了解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了解家乡生活习俗变迁;直观感受各民族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尝试理解各民族用自己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情感等。而对于初中学生的“渗透性活动课”,主要是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知道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等。但这种“渗透性活动课”,除了个别学科,比如政治、历史课的相关章节是直接开展教育活动,不必强调“渗透”;而其他学科最重要的方式还是“学科渗透”、“潜移默化”。所以,“指导纲要”强调,在中小学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课程教育教学中,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所以,渗透“相关内容” 是中小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规定”。也就是说,“指导纲要”对中小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倡导的主要方式是“渗透性活动课”,并不强调专修或者主题研究。

其实,“渗透性活动课”中的“渗透”“陶冶”“熏陶”,不仅仅适应于中小学生,在高中、大学学段同样需要。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是“渗透” “陶冶”“熏陶”,讲究“春风化雨”“潜滋暗长”,讲究不知不觉地让学生感受、体味。这就要求语文学科结合具体教材的特点,建构“渗透性活动课”。

比如教学《诗经》中的《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中写少女用两种初生的白茅――彤管、荑――朴实地表达对小伙子的甜蜜情意。很显然,以现代的价值标准来看,彤管、荑等野草作为礼物,既不够郑重也不够贵重。但先秦时期,民风朴实、民俗自然。这种文化传统决定了姑娘必然会以朴实方式表情达意。如果用现代男女之间的定情礼物来衡量先民爱情之真挚,显然是不对的。而小伙子由“彤管”感受到“说怿女美”,他并不看重礼物贵重与否。可见由“彤管”到“荑”,说明情感发展的深度与浓度。

所以,当现代学生因为时代价值观念的不同而不能领会《静女》中的款款深情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有了时机。阅读《静女》可以开展反思现代婚恋中出现的价值观活动,反思一下以金钱衡量爱情的现代标准。所以,对于语文、地理、数学等学科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在结合学科教学,讲究“渗透”艺术,讲究“熏陶渐染”“和风细雨”。这就是“指导纲要”中强调,要通过“渗透”达成,通过“渗透性活动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N].中国教育报,2014-4-1.

[2] 金德门.爱国的教育家 办学的实干家――苏州中学创始人汪懋祖办学思想简介[J].江苏教育,1991,(Z1).

[3] 张一山,田骝.走近伟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4] 中山女子高级中学,台湾国立编译馆.中国文化基本教材[M].台北:国立编译馆出版,2009.

[5] 中山女子高级中学,台湾国立编译馆.国文常识汇编[M].台北:国立编译馆出版,2009.

[6] 教育部教材编写组.思想政治(1-5模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12篇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渊源于中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掘扬弃、批判继承、创新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今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杨翰卿、徐初霞同志撰写的《中国先进文化继承创新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10月版)一书,是对这一重要问题从哲学文化的视角进行理论研究的新著,具有鲜明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中华民族以其伟大的创造力、顽强的生命力、强大的凝聚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书围绕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发展中国先进文化这一主题,对20世纪中国学术界形成的几种学术观点如中体西用论、全盘西化论、创造转化论、综合创新论等进行了评述,较为客观公正地论析了诸种文化理论形成的历史情境、理论立场、目的作用及实际影响,显示了作者深刻的理论眼光和宏阔视野。本书在叙述过程中,将以、邓小平、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文化观,与一般的文化理论争论区别开来,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方针加以论述,是有见地和恰当的。本书还通过对三代领导人文化观或文化建设理论各自解决了的重点问题的论述,较好地显示了这一文化观不断丰富、发展的实践过程,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作为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判别标准的实践问题,特别是论定其所具有的特定内涵——预设性、实效性和相对性、时代性和民族性,更是作者经过深入的理论思考所得。书中归纳出的对开发利用不同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应采取继承性弘扬、融合性创新、剔除性转换、矫正性纠偏、批判性重构等几种不同的态度和方法,更是经过了对传统文化较深入的分析、比较而提出的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与对这一重大问题只是抽象的论述相比,具有较大的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全书史论结合,以论为主,紧扣主题,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第一,注重立论的科学性。体现在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原则,创造性地把中国优秀哲学和文化传统与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标准,并将其运用于当代社会主义新文化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实践判别标准的时代性和民族性问题,坚持在实践标准基础上时代标准和民族标准的辩证统一。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的社会实践,对各种文化理论和观点进行审视,确立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理念和理论观点,就有了科学的根据。同时又进而指出实践的相对性特征,进一步凸显着科学精神之维。

第二,突出学术的创新性。本书作者以研究探讨如何树立并发展科学完善的文化理论,推进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为主旨,开发利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不仅充分肯定了批判继承和综合创新等文化观的创新取向,进而提出了比较具有可操作性的开发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诸种方法,既表现出辩证融摄的理论态度,也颇具创新的价值和意义。本书还把重训诂考释的汉学与“史料派”、新国学联系起来;把重义理阐发的朱学与“史观派”、新儒学联系起来,两派各一脉相承又形成对应,并分析了各派的理论得失和现代价值,这些论述同样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第三,旨在现实的应用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创新关系,只有通过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才能得到落实。作者以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深厚的历史责任感,对于更好地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发展先进文化的理论原则、方法途径、现实意义和实践要求所作的深入分析,将有助于推进我国优秀传统哲学和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具有深厚内涵和渊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