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学检验毕业总结

医学检验毕业总结

时间:2022-12-03 02:51:05

医学检验毕业总结

医学检验毕业总结范文1

 

1.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于20世纪80年代相继开设医学检验5年制本科专业。随着形势的发展,国家教育部医学检验专业(101001)纳入新成立的一级学科医学技术类(1010)之下,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学制也改为四年。自2013年起,所有医学检验本科均调整为四年制[1]。因此,对于原来以培养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来说,鉴于部分较早设立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并未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如何使医学检验专业教学适应新形势,培养高素质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对于原来培养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的院校,是否保持五年制方案的毕业论文要求,是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毕业论文是本院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2,3],其目的是通过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学科内某一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一次完整的综合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毕业后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我校自2002年开办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以来,一直严格要求学生在实习阶段由实习单位高年资带教老师结合检验工作实际,进行毕业研究论文设计、实验工作、分析汇总、撰写毕业论文、返校论文答辩等环节。使学生从实际工作出发,培养实用科研能力。在五改四大背景下,我校仍然在培养方案中明确维持毕业论文要求。现我结合我校以往培养过程,分析探讨医学检验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对培养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

 

2.毕业论文各环节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分析

 

2.1实习基地的选择

 

医学检验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是在各实习基地进行的。因此,实习基地的选择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实习医院的临床规模,更要求实习医院有带教实力的充足的、高素质的论文指导教师。我校在开始实习之处,经过多方努力,在上海、江苏开辟了多家知名大学的附属医院作为实习基地。对于指导教师的选择,与实习单位积极沟通,实习医院检验科均安排责任心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有各级科研课题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论文导师,且实行导师一对一的指导方式,为保证论文质量奠定了基础。

 

2.2论文选题

 

选题是进行论文做初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选题得当决定了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创新性。选题鼓励学生结合导师现有的科研课题,在对本专业的现状进行调研,提出课题的初步方向或题目,由导师分析结合学科发展方向后确定。有条件的实习医院在选题时应尽量结合一些前沿技术,如最近质谱技术在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这样,从选题开始就使得论文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3论文开题

 

选题完成后,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相关文献,对所选择的研究课题进行初步了解,并整理出课题设计的目标、内容、试验方案及预期结果,形成开题报告。该阶段锻炼学生查阅、理解、消化和提炼文献的能力,好的开题报告应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实验或设计方案,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每个实习点均有多名实习同学,相应有多名带教老师,带教老师组成指导组,学生围绕课题设计进行PPT演讲。导师组对课题立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依据,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4课题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学生真正进入课题中的阶段,该阶段是毕业论文的核心。在实验研究开始,指导教师应严格要求,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让学生独立实施,并做好详细的实验记录,导师定期与学生沟通,对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关注实验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该阶段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可以同学间先讨论分析问题,网上查找资源,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对实验内容和结果进行及时分析处理,对实验方案进行可能的修正,学会对结果进行分布总结。该阶段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5论文撰写

 

我校毕业论文大纲要求由综述及科研论文组成,综述要求学生围绕科研论文,查阅大量文献,总结出课题目前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科研论文由标题、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四个方面内容构成。要求学生参考相应格式文献,立论正确,依据充分,数据资料准确,正确认真严密结合自己的实验结果,利用图表等手段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论证推理严密,统计推导。指导教师认真评阅、仔细修改,督促学生保质保量完成论文写作。该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2.6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是训练学生进行科研汇报的良好途径。论文按临检血液、免疫、微生物、生化检验等专业分组。答辩评委会由本校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专家及资深任课老师组成,根据分组情况,论文先由相应专业组专家函审,初审合格同意答辩,如问题较大提出初步整改意见,修改后参加答辩。答辩过程包括学生陈述、评委提问、学生回答、评委打分等环节,该过程充分锻炼学生归纳总结、口头表达及临场发挥的能力。

 

3.结语

 

加强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检验技师,直接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特点是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科研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毕业论文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多年教学的实践和体会,我们认为,论文写作更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是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良好途径;通过完成毕业论文,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科学素质得到提高;结合对毕业生的调查回访,学生实习期间经过毕业论文写作的训练过程,毕业后受益匪浅,懂得科研的基本程序和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能快速促进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契合。因此,我们认为,在五改四大背景下,毕业论文对培养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将起到重要作用,我校已将毕业论文要求归入四年制医学检验培养方案重点。

医学检验毕业总结范文2

关键词:医学检验;4年制本科;专业能力;

作者:乔凤怜等

在2012年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医学检验专业从临床医学类调整到医学技术类(1010),学制由5年改为4年,学位由医学士改为理学士,专业名称改为医学检验技术(101001)[1],这一调整更加明确了医学检验专业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定位。为适应医学检验专业学制、学位、学科属性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变化,一些从2003年起相继开办或改办4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高校,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进行了有关4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能力培养等关键环节的改革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2-6],但也备受争议,并未达成广泛的共识;而另一方面,实验室认可制度以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法规正在不断对检验医学工作的内涵和定位提出新要求,临床实验室的组织架构也在重建,这些变化客观上已经造成了院校教育与岗位能力需求的差距逐步加大[7-8]。因此,准确把握医学检验人才岗位需求的专业能力,客观分析人才的能力结构,清晰界定其基本标准和发展标准,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来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点。

为此,成都中医药大学作为国内较早(2007年)举办4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学校,开展了针对行业专家和本校毕业生的医学检验专业人才能力基本标准的调研,旨在理清医学检验岗位需求能力的基本标准,并通过分析本校历届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自我评价与岗位需求能力之间的差异,客观评价本校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深化4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思路和路径。

1调查内容及对象

1.1调查内容

在前期研究[2-3,6,9-11]的基础上制定了“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检验专业人才能力基本标准与质量评价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及其工作单位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医学检验岗位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要求”,第三部分为“毕业生专业能力的自我评价”。第二、第三部分调查表均将岗位能力需求分解为“普适性专业能力、临床基础检验能力、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能力、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能力、临床免疫学检验能力、临床血液学检验能力、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能力、综合能力”8个维度共49个项目。

1.2调查对象

以省内不同层次(二甲、二乙、三甲、三乙)的医疗机构检验专家(科主任、或主管)为调查对象完成岗位能力需求问卷调查;以在上述单位工作或实习的本校医学检验专业2011届~2015届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完成毕业生专业能力的自我评价。

1.3调查数据分析

毕业生专业能力自我评价中的“优、良、一般、较差”四个等级,分别给予赋值“4分、3分、2分、1分”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结果以各条目评价分值的“均值±标准差”表示并进行比较。所有数据用excel表格和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统计方法选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医学检验岗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要求

随机调查医疗机构检验科主任30位,问卷回收27份,问卷回收率90%。被调查者中,高级职称占比70.4%,所属单位为三级以上医院占比81.5%,其中拥有专业设置完整的检验科的医院占比96.3%。“医学检验岗位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要求”调查中,所有被调查者对8个维度49个项目均选择“是”,有33.3%的被调查者在自主填写栏目中进行了补充,主要包括:①仪器检验结果的综合分析能力;②实验室认可相关知识及参与实验室认可的能力;③强化法律法规意识及服务意识。

2.2毕业生专业能力的自我评价

按历届毕业生30%发放问卷220份,回收204份,回收率92.7%。

被调查毕业生工作单位分布情况为:医院检验科占72.1%,独立实验室占7.8%,输血科及其他实验室占20.1%;检验科所属医院中三级以上占66.1%,二级以上占11.8%,具体分布见表1。

毕业生专业能力自我评价各维度得分总体情况见表2。由表2可见8个能力评价维度中“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能力”得分最低,条目均数2.91±0.83。评价为一般或较差(3分及以下)共15项目,详见表3。

3讨论

3.1医学检验岗位需求专业能力基本标准的研判分析

为探讨医学检验岗位需求专业能力基本标准,本团队前期通过徇证的理念及方法,获取近10年来有关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情况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人才培养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情况,结合检验岗位的现实需求和发展趋势,初步界定了“医学检验岗位能力”[2-6,9-11],概括为群集的普适性专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实验室质量控制能力、专业拓展能力4个方面。

为进一步确证和完善上述专业能力体系,本团队制作“医学检验岗位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要求调查表”对省内不同层次(二甲、二乙、三甲、三乙)的30位医院检验行业专家(检验科主任/主管)完成了岗位能力需求调查。

3.1.1医学检验岗位能力标准体系调查表的制作

调查表以初步界定的“医学检验岗位能力”为依据,将4个方面的能力归入8个维度(见表2),第1维度“普适性专业能力”涵盖群集职业能力,具体细化为临床实验室一般工作能力,包含实验室检测系统的操作与维护,实验结果规范化、准确报告,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安全防护能力等项目。第2至第7维度分别为专业技术能力(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每一维度中均细化为特有实验室检测基本知识与能力,开展的常规项目基本知识和能力,常规仪器分析项目及结果判读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基本能力。第8维度“综合能力”涵盖信息获取、表达及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细化为文献检索、信息获取能力、跟踪专业理论和技术发展能力、专业信息表达能力等项目。并最终形成由8个维度共49项目构成的医学检验岗位能力体系,既体现了医学检验岗位的一般能力要求,同时描述了专业的具体能力需求,力求使标准体系具有指导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3.1.2岗位能力标准体系适应性调查对象的选择

“医学检验岗位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要求”调查中调查对象的纳入标准为医院检验科主任或主管技师以上捡验工作人员,目的是抽取对医学检验岗位具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可准确、全面的理解和分析医学检验各专业岗位能力需求的行业专家。本次调查中该项调查回收问卷均来自省内医院检验科主任,其中多数具有高级职称,所属医院多数为三级以上,几乎全部具有专业设置完整的检验科。因此认为,调查对象应积累了医学检验岗位丰富的实践经验,全面掌握医学检验各专业实践较高水平的需求,其评价结果具有可靠性。

3.1.3岗位能力标准体系适应性调查结果分析

该项调查中,一方面所有被调查者对列出的全部(8个维度49个项目)能力标准评价均选择了“是”,说明研究者初步制订的岗位能力体系中切合岗位实践要求,无超出实践需求的不合理能力要求。另一方面,被调查者认为体系中尚欠缺的能力包括仪器检验结果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室认可相关知识及能力、法律法规意识、服务意识等。充分反映了医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思维对检验医学岗位实践的深入影响,是医学检验院校教育应积极跟进的相关部分。

3.2毕业生专业能力自我评价分析

第一,由表2可见,8个维度评价中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能力均分最低,结合表3可见,该维度5项指标中4项指标均分均低于3分,可见毕业生认为自己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能力欠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①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相比其它传统学科,出现时间相对晚,对该学科能力培养的模式、方法尚未有较长时间的理论探索、实践验证;②虽然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为现代医学实验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方法学,但因方法自身成熟性及医院条件限制导致临床实验室尚未普及开展,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涉及较少。在表2中,其他得分相对较低的专业能力项目为临床血液学检验和微生物学检验,其主要原因可能是:①形态学的知识和能力相对复杂,与临床医学尤其是疾病联系较为紧密,医学基础知识要求高,学习难度和熟练掌握难度较大;同时各项实验室检查项目与临床病理生理改变甚为密切,实验结果分析难度较大;②在不同等级医院开展的项目、基本要求差异较大。

第二,分析表3可知,能力体系列出49项指标中有15项在本次自评调查中得分为3或低于3,即总体评价为“一般”或“较差”。分析可知15项在8个维度中的分布如下:1.实验室质控能力项共6项;2.分子生物学检验维度中4项(包括质控)3.普适性能力及综合能力共3项;4.其他专业能力3项。可见,各学科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毕业生岗位能力中相对薄弱的方面。完成实验室质量控制、解读质控结果、根据质控结果采取行动的能力,相比其他的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岗位对专业实验室中与检测结果质量相关的各环节(包括设备、试剂、环境、人员、方法等)具有全局的观念以及对检验过程具有相对透彻的理解。

3.3从医学检验岗位的专业能力需求探讨本校4年制医学检验专业教育的改革思路

本次调查结果提示本校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中传统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效果较好,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满足了“医学检验岗位专业能力”的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好的岗位适应能力。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能力、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力、细菌/真菌形态学检验能力相对欠缺,虽然与在不同等级医院开展的项目、基本要求差异较大,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在毕业后未得到更好的补充有关,但也提示加强形态学教学,筑牢基础,提高形态学辨识能力的重要性;实验室质量控制能力的相对薄弱,仪器检验结果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室认可相关知识及能力、法律法规意识的欠缺也提示我们,在专业能力的培养中,在重视“基本技能”、“常规项目”这样“点”、“线”状能力的培养基础上,需进一步探讨以“专业实验室能力”这类“面”状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

医学检验毕业总结范文3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医学检验技术; 专业建设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具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自2007年成为国家示范院校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后走向了发展的快车道。经过几年来的专业建设改革和发展,该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力量明显增强,实验实训条件显著改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人才培养质量与专业竞争力明显提高,为基层医院培养出了高素质技能型医学检验专业技术人才,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改革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建设整体思路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满足职业岗位群人才规格的需要,要体现职业能力为本位[1]。结合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市场调研情况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能熟练掌握常用各项医学检验技术,适应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医学检验技术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在基层医院(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疾病控制中心、中心血站、生物技术行业等从事检验技术工作。

专业建设的整体思路是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卫生健康为己任,创新“学院与附属医院+基层医院”人才培养模式。以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为重点,以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加强专兼结合“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核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培养基层医院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

2 专业建设改革措施与实践经验

2.1 创新“学院与附属医院+基层医院”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市场广泛调研,邀请行业专家和各级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分析论证,对本专业面向及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创建了“学院与附属医院+基层医院”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学院附属医院是一所直属综合性三级医院,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是集教学、临床和科研功能为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临床见习、顶岗实习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附属医院检验科技术人员和学院专任教师共同承担专业技能课理论教学、实践带教任务。学院专任教师轮流安排到附属医院检验科进行临床实践,双方交流临床与教学经验。其二,基层医院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临床见习和顶岗实习提供场所,也是毕业生就业基地。第1、2学年每个学期都安排1周时间到基层医院临床见习,让学生了解检验科的基本情况和工作任务。第3学年顶岗实习10个月安排在基层医院(其中1个月在乡镇卫生院)。其三,本院作为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利用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及附属医院检验科的优越条件,为周边基层医院提供良好的共享资源,包括技术支持和在岗人员培训,支持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2.2 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加强课程建设力度

2.2.1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通过人才市场调研、行业专家咨询、合作医院参与、专业分析论证会等多种形式对本专业面向及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明确适应职业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制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块结构。将工学结合、院校合作的教育思想贯穿整个课程体系,按照“学院与附属医院+基层医院”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教学并组织实施。

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拓展课、实践教学课等五大课程模块构成,其中公共课模块和专业基础课模块的教学由学院专任教师完成;专业技能课模块和专业拓展课模块由学院和附属医院教师共同承担;实践教学课程模块主要由附属医院、基层医院及校外实习医院兼职教师完成[2]。

在课程安排上坚持基础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专业技能课实验实训时间,毕业顶岗实习为10个月,使实践教学总学时达57%。通过早期接触临床、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加强顶岗实习管理等途径是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3]。

2.2.2 课程建设措施 一是打破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学科体系,重建新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将原来的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课程整合为《基础医学概要》;将原来的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课程整合为《临床医学概要》;新编了校本教材《检验专业技能综合实训指导教程》,增开了《医用物理学》、《检验仪器使用与维修》课程,使学生能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为加强人文科学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增加了选修课程,提高学生就业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改革后的课程设置是针对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知识和素质要求来确定的,体现了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具有的针对性、灵活性、适应性特色。二是学院与行业专家、兄弟院校合作共同开展课程建设。目前已建成1门省级精品课程《临床检验基础技术》、4门院级精品课程、7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主参编卫生部规划教材3本,编写“工学结合”校本教材和实验实训指导书共12本。

2.3 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 几年来,学院通过外出进修、培训、学术交流、实践工作锻炼、人才引进等多种途径,加强了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并重点培养了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注重了传帮带对青年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所起到的作用,现已建成了一支师德高尚、医教结合、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现有校内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副主任技师)6人;有硕士学位者4人;有省级专业带头人1名、院级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10人;有双师教师13人,占87%。专业负责人是省级专业带头人,也是全国医学检验技术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会医学检验分会常委。专业骨干教师每人能够承担2门以上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此外,学院聘请了校外兼职教师16人,他们均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主要承担实践教学工作任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为本专业实现人才培养、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4]。

2.4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2.4.1 校内医学检验实验实训中心建设 新建了校内医学检验实验实训中心,新增面积约900 m2,新增实验实训室12间,新添教学仪器设备价值为450万元,新开实训项目12个。改建实验实训室7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600万元,实验实训开出率达100%。学院建立了开放性实验实训制度,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明显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也增强了对乡镇医院在职人员培训、师资培训、联合培养学生等多种社会服务功能。

2.4.2 附属医院检验科教学基地建设 附属医院检验科新增仪器设备150万元,设备总值达500余万元,进一步充分发挥了附属医院的实训实习基地功能,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见习、临床教学、顶岗实习、师资培训、社会培训等发挥重要作用。在教学实习和培训工作中,注重培养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检验质量控制观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减少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失误[5]。

2.4.3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进一步加强校院合作,建立了一批稳定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学校已跟50家医院(含乡镇卫生院8家)与签定了实习合作协议,实行院校共同管理学生。学校与实习医院每年举行联席会议1~2次。实习带教老师对本院检验专业实习生的表现满意,许多实习生被留用,实现了“实习到哪里,就业到哪里”的理想。

3 专业建设改革的主要成效和创新

3.1 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3.1.1 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就业形势好,生源充足 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实践,专业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更加扎实,实践操作能力明显提高,学生顶岗实习普遍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毕业生质量高。2007级、2008级、2009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分别为90%、92%、95%。学生毕业后参加检验士资格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均为95%以上。近几年来专业招生学生人数稳步上升,每年招生数在120人以上,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约400人。

3.1.2 毕业生受到县级及以下基层医院的青睐 特别是乡镇医院,毕业生到工作单位后都能安排住房,提供了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大多能解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编制等,毕业生能安心在乡镇医院从事检验技术工作。

3.2 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明显提升

3.2.1 为县和乡镇医院提供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一是学院为全市县乡镇医院(含社区卫生服务站)培训检验技术人员共190人次,附属医院接受县乡镇医院检验人员进修20人次。二是学院每年选派教师下乡镇进行技术指导20余人次,对口支援了8家乡镇医院,有效地提高了乡镇医院检验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拓宽了乡镇医院的检验业务。三是利用附属医院的雄厚技术力量和先进设备,以附属医院为龙头,建立了基层医疗网络,使农民能享受三级医院的优质服务。

3.2.2 无偿提供教学资源,达到资源共享 学院为对口支援的3所西部地区院校免费培训师资12人,联合培训学生150人,选派4名骨干教师支援建设实验实训室2个。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主参编卫生部规划教材3部,编写校本教材和实验实训指导书12本(种),同时已建成的省级精品课程、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及各种网络教学资源均无偿提供给各兄弟院校,达到资源共享。

3.3 创新与特色

3.3.1 创新了“学院与附属医院+基层医院”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一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子。该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教师“医教结合”,学生“工学结合”,学校与医院的“校企合作”,是顺应社会需要、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模式[6]。

3.3.2 学院与附属医院、基层医院的相互结合,形成了“校内仿真的实验实训、附属医院真实的临床见习、校外实习医院顶岗实习”递进式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由初级到高级,逐步加强技能训练,使学生达到完全胜任工作的能力。

3.3.3 构建了与人才培养模式配套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重建了基于医学检验项目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块,创新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少华,李泳平.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高职高专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879-931.

[2] 张继瑜,王前,郑磊,等.突出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实用型检验人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12(10):1330-1333.

[3] 刑艳,唐中,蒋兴亮,等.医学检验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3):228-229.

[4] 王富伟,陈秀敏.关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双师型”团队建设问题的思考[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0):172-173.

[5] 苏鲁贤,陈育贤,黄向阳.医学检验常见失误与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0,14(8):105-106.

医学检验毕业总结范文4

医学类毕业生实习总结一一学年的学习任务又已接近尾声,默然回首,这一年来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在潜移默化中仍取得了许多不可磨灭的成绩。为了发扬成绩,弥补不足,以利于今后的工作和学习,特自我总结如下:

入校就读以来,一直以严谨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投身于学习中,虽然有成功的喜悦,但也有失败的辛酸。然而日益激烈竟争的社会也使我充分地认识到: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的重要性。因此,我仍然孜孜不倦,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思想品德方面。

我有着良好道德修养,坚定的政治方向。在学校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设施、乐于关心和帮助他人,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与学校的公益宣传。这一年来我始终坚持自强不息,立志成材的信念,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作风,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的奋斗目标前进。

二、学习方面。

严格要求自己,凭着对个人目标和知识的强烈追求,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基本上牢固的掌握了一些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而不懈奋斗!

三、身体、心理素质方面。

在生活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拥有自己的良好出事原则,能与同学们和睦相处;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阅历。在心理方面,我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人格,克服各种心理障碍,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我很积极,够乐观,我坚信我的未来不是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医学类毕业生实习总结二时光飞逝,一转眼,我在医院检验科一年的实习即将结束,回顾自己在实习阶段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心里面百感交集。原本迷茫与无知,现如今满载而归,第一次被人唤作医生时的欣喜,第一次学会操作仪器以及独立进行各种检验工作时的快乐,还有医院领导老师们无私的关心及教导仍历历在目,至今仍让我为之感动。现在,我即将要离开这个第一次工作的地方,心里有许许多多的不舍,但是,离开是为了能够在更多的地方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我相信这第一次的实习经历会让我铭记一生。

实习是一件很具意义的事情,在实习中能够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增加社会实践能力,我们必须在实践中来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尽管有时候会认为,书本上的知识根本用不上,但是,具备了知识也就等于具备了学习的能力,所以,我想实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毕业证,而是为了获取知识,获取工作技能,换句话说,在学校学习是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学习保证能够完成将来的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然而走出大学这个象牙塔步入社会,必然会有很大的落差,特别是医学这一相对而言特殊的行业,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实在是太大。因此,能够以以这一年的实习来作为缓冲,对我而言是一件幸事,通过实习工作了解到工作的实际需要,使得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得到的效果也必然更好。

实习是对理论学习阶段的巩固与加强,也是对检验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是就业岗前的最佳训练。尽管这段时间不是很长,但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刚进入检验科,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对于检验工作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也对如何适应这样的新环境感到迷茫。庆幸的是,检验科的带教老师们耐心的讲解,让我很快地熟悉了工作流程,老师们传授的经验,也让我对于检验这一专业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我了解到许许多多在学校无法学到的更加具体的检验知识。

检验是一门需要十分的认真和仔细的专业,尽管在未进入医院之前也有所了解,但是真正进入科室后,感触又更深了。相对于医院其它科室而言,检验科不是一个大科室,但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检验科工作人员就像是临床医生的眼睛,责任重大,我们所得到的每一个结果都与病人能否得到及时的治疗息息相关。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谨记着“认真”、“仔细”四字,对于每一个经手的标本都做到了按照规定流程细致处理,不出差错。因为我知道,这不仅是为将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奠定基础,更是对病人的负责。因为有了这一年的检验科实习经验,我们才更全面而深刻的了解了认真仔细对于检验这份工作的重要性。

在这段短暂的实习时间里,我获益匪浅,实习期间的收获将为我们今后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无法用言语简单准确和清晰的地概括我此刻的感受,有感激,也有不舍,感谢医院领导以及检验科的老师们对我的关心和教导,我将以更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更扎实牢固的操作技能,更丰富深厚的理论知识,走上将来的工作岗位!

医学类毕业生实习总结三为期4个月的内科实习生活转眼已经结束,时间过得真快。实习是我们将理论转化为能力,迈向临床的第一步,在实习期间我受益匪浅并将终生受用,我下面对本次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总结:

5月份我到省立医院实习,按医院和学校的要求和规定,我分别到了呼吸、心内、消化、内分泌、血液、综合内科、风湿肾、神经内科、ICU等8个科室学习,在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同事,严格律己,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及擅离工作岗位。对病人细心照顾,和蔼可亲。努力将理论知识结合实践经验,在实习过程中我还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努力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实习生活也培养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

医学检验毕业总结范文5

1医学检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教育部于2012年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将原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专业代码1003)中的医学技术类(1010)分离出来独立成为一级学科,为医学门类中11个大类之一。医学技术类(1010)下设: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实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康复治疗学、口腔医学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和听力语言康复治疗技术等8个专业。目前国内大约有112所学校设置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14年全国共招生近10000余名),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大致有:医院临床实验室(包括医学检验科和科研实验室)、科研院所、血液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疫部门、从事体外诊断企业和商业化独立实验室等。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去向,即选择报考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由于各地、各校具体情况不一,这部分学生占各校每年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各不相同。

目前全国举办医学检验专业的院校中,有68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有28所。根据新的专业目录,全国所有办医学检验专业的院校在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等方面做了相应调整,例如,突出了“医学检验技术”的专业特性而相对缩减了“临床医学”知识的传授,以符合国家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随着上述调整,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今后医学检验技术(代码101001)专业毕业生欲报考硕士研究生时都会面临一个共同问题:没有相应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硕士学科专业可以报考。为此,在经过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经“教育部医学技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教育校际协作理事会”的讨论,向教育部申请增设“医学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授予理学学位),以满足包括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内的所有下属“医学技术”门类的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愿望。全国所有院校已于2013年9月开始招生四年制的医学检验技术,按常规应于2016年毕业,将于2017年1月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的招生目录公布。因此一方面原有的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的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授予医学学位),另一方面医学技术一级学科的医学检验技术硕士(授予理学学位)的培养,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也是广大医学技术类学生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就业压力日益严峻之时,这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环境和社会的稳定。

2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

(1)建立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的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授予医学学位)及医学技术一级学科的医学检验技术硕士(授予理学学位)新的培养方案,改革课程教学,为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新的模式;完善医学检验专业研究生培养评价体系。一方面使原来在改革之前就读临床诊断学的研究生能够继续良好的学习和深造,毕业后能够被用人单位接纳,如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新的改革实施之后,使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能够有继续深造的机会,改善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育模式,推进了医学检验技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适应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转变的新形势和顺应临床医学的发展和需要,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和社会。

(2)改革课程教学,将“转化教学”的新理念,融入整个教学中,为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新模式。改革研究生教学方法,激活学生思维和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医学检验专业的特性,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动手和思考能力,深化学生对检验专业的认识和知识的掌握,加强学生的探索探究和改革创新、发明创造的能力,扩宽检验专业覆盖的范围,更有助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的多样性和进一步的深化,使其能更好地辅助临床医生做出诊断。

(3)在研究生中开展“服务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为毕业创业、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在教学中树立服务意识,注重专业学习和社会服务相结合,使学生在社会服务中深化检验知识的学习,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能够联系社会实践,不仅有助于专业技能的提高,更有助于学生的心智和价值观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4)开展教育交流及教育评价。加强教育交流,能够增进各学校间的了解和友谊,进而促进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及不同教学改革经验和信息交流,推动各个学校建立直接联系及联合举办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座谈会和研讨会等;应进行教育评价,首先通过评价,可以提高学校的教育管理成效,促进医学检验教育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其次对教育成本、投资和效果进行评价,确定教育投资的合理回报和收益率;而且教育评价是学校间竞争的需要,使学校能够创新教育结构体系,合理配置教学资源。

3研究的方法

医学检验毕业总结范文6

关键词: 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 培养方案 教学改革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于20世纪80年代相继开设医学检验5年制本科专业,发展至今已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随着形势的发展,国家教育部将医学检验专业(101001)纳入新成立的一级学科医学技术类(1010)之下,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因此,对于原来以培养5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来说,如何使医学检验专业教学适应新的形势,重构医学检验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是摆在医学检验专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本校于2013年开设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专业的改革,回顾对重构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的体会与思考。

一、明确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

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检验技师,直接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特点是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科研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

二、课程体系设置

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构建课程体系是特色专业方向培养的核心,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目前我国医学检验教育仍沿用传统的医学三阶段论,即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习按顺序、分阶段进行,其优点是以学科为中心,循序渐进地教学,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2]。这种课程体系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医学检验教育中发挥了令人瞩目的巨大作用,为我国的现代化医疗事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医学检验人才,并且在未来的医学检验教育中还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学制短、任务重,要在课程设置上既注重完整的知识传授,又培养学生岗位基本能力,需要在强调学科系统性的同时,避免教学内容的相互重叠。必修课程学时过多,让学生能够有时间了解检验相关学科的知识,培养综合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协调发展,适应临床第一线对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本校的四年制课程设置如下:

1.注重人文教育,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论、邓论、概论,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卫生法学等。

2.公共基础课为专业学习打基础,主要开设课程有:大学英语,体育,高等数学,计算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医用物理学等。

3.大类基础医学课,为专业学习打下医学基础,主要开设课程有: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统计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心理学,内科学,外科学总论等。基因检测在临床应用中不断深入,开设基因诊断学和医学伦理学课程。

4.根据检验专业特点,开设专业教学课程,包括:血液学检验,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检验仪器分析,临床检验学,寄生虫及检验,检验专业英语,输血与输血技术,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等覆盖医学检验各个方向的专业课程。

三、加强临床实习,增强实践技能

根据医院检验技师岗位的要求,现在医院检验科从业人员中绝大多数是检验技师系列,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归于医学技术类就是适应这一实际需求。加强临床实习,有助于培养动手能力强的、适应新的医学检验发展形势的人才。具体分阶段进行:

1.在第二学年安排临床见习,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可以以各医院检验科及试剂、检验仪器生产企业为依托,时间2周左右。在第三学年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引入CBL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好常见的检验指标,使学生应用基础理论知识初步接触临床,对临床有一定的感性知识,了解医学检验内涵及发展。

2.强化临床实习前的岗前培训,安排在进入临床毕业实习前进行。针对专业实习要求、医学检验综合技能培训等项目进行。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有助于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3.临床实习强化检验的综合技能。在第4学年进入临床实习,时间52周。其中10周设置为临床内科实习,使学生对临床对检验的需求有初步的感性认识;32周检验专业的轮转实习,在此期间加大力度训练检验的操作技能,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检验结果及掌握其临床应用的能力。10周设置为毕业论文撰写,在临床实习开始,针对每位学生安排一对一的实习指导老师,在进入专业实习时即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实践课题设计,提交开题报告,由实习单位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评估。让学生经历从选题方向、查阅文献、确定方案、着手实验、反复验证,再到论文的写作与修改一系列过程,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严格专业出科和毕业综合考核。各专业出科考试安排在某个专业轮转结束时,如该生轮转完生化检验,则在出科前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记录入实习综合考评表。实习结束返校后进行毕业综合考核,毕业考核主要为论文答辩,成立答辩委员会,专家根据论文实际工作,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设性建议,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论文设计,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培养基本的科研思维并巩固医学检验专业技能。

四、结语

检验医学是现代精密的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知识的有机融合,是医学领域中发展较迅速的学科之一,其外延已经扩展到与人类健康有关的检验、试剂研发、仪器设备制造和产品营销等[3]。

对于新形势下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培养,尤其原来以培养5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来说,必须进行高效的课程体系整合并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优化实验教学,强化训练学生的临床检验基本操作技能,借鉴较早开办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教学院校的先进经验,培养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4],为全面推进医学检验四年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学科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候振江,李红岩,李吉勇.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J].检验医学教育,2008,15(2):4-7.

[2]陈敏,胡建达,林孟戈,等.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初探[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7(2):66-67.

医学检验毕业总结范文7

【关键词】改制后;医学检验;考研;原因;问题;分析

1医学检验考研热的原因

1.1就业形势所迫

近年来,随着社会医疗需求的增加以及医学知识的不断普及,社会对于医学相关从业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1]。就医疗单位而言,学历成为客观评估从业者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指标[2]。因此,越来越多的省级、市级三甲医院或者是医学科研机构都将硕士以上学历列入招聘简章。所以,为了找到更心仪的就业单位,提高自己的就业砝码,越来越多的医学检验专业的毕业生迫于就业压力加入了考研的队伍。

1.2名校情结

高考时一部分原报考“985”“211”重点高校的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分数整体较高,但由于竞争激烈和招生名额有限等原因,最终与名校失之交臂。这部分学生心有不甘,考研愿望强烈,期望通过努力重新打开名校的大门;同时,不容置否,“985”“211”等重点高校拥有更多和更优质的学习资源和科研平台,毕业于名校的医学类学生在就业中也占据明显的优势。因此,名校情结无疑也是考研热的又一催化剂[3]。

1.3学术追求

医学检验作为医学专业中最贴近基础研究的一门学科,许多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接触到许多基础研究方面的内容,出于学术深造的诉求[4],这部分考生自主地选择了考研,其考研动机纯粹,考研劲头也很足。

1.4有更换专业的愿望

有部分医学检验专业的本科生,当初第一填报志愿并不是医学检验,而是由于种种的原因被调剂。在这些学生的眼中,检验科在医院中地位不高,也不能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所以不愿意以后再继续从事检验工作。而大部分医科院校高校更换专业的名额有限,不能满足学生在本科时更换专业的愿望[5],因此这部分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就可以通过考研这一手段,重新选择心仪的专业,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

1.5从众心理

还有些学生平时学习压力小,又没有太多的兴趣爱好,生活中常感无聊。这部分学生虽然没有以读研作为自己的目标,但是看到身边同学复习考研而刻苦努力,生活充实,也会产生从众的心理,从而渐生考研之意,反应了部分考生的随大流、从众的心理[6]。总体来看,这部分考生在“考研大军”中所占比例较小。

2医学检验备考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2.1改制后的困惑

从2012年开始,医学检验专业由临床医学二级学科转变成医学技术一级学科,学制从5年制改为4年制,并且从以往的医学学位改为了理学学位[7]。而医学检验专业对应的硕士阶段专业——临床检验诊断学招生方式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教育部设置的临床检验诊断学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学位。但现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的考生必须有医学学位,这就直接导致了医学检验技术4年制理学学位的本科应届毕业生在研究生报考时受到了非常大的局限。同时,临床检验诊断学学术学位的招生数量也呈现逐年缩减的态势[8],甚至还有学校明文限制4年制医学检验毕业生报考。这就导致了大量的4年制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既不能报考临床检验诊断学的专业学位硕士,也不能选择期望重点高校学术学位硕士的局面。许多毕业生无奈只能报考招收学术学位、对专业没有过多限制的基础医学方向的硕士,大量的医学检验本科生不能在硕士阶段继续医学检验专业的学习,又有大量的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通过考研进入医学检验专业。最后,导致医学检验“生态圈”的严重失衡。所以,对于临床检验诊断学,应修订相关政策,增加学术学位的硕士招生数量,或让4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可以报考专业学位,从而保证医学检验技术本科阶段学习到硕士阶段学习的合理过渡。

2.2复习困难

医学类研究生初试题目相对较难,这点体现在公共科目(英语和政治),更体现在专业科目中,往往需要不断重复记忆,才能掌握知识点,并灵活应用做题,这对于4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表现更为明显。因为改制后的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本科理论学习内容没有涉及临床医学相关课程知识,比如内科、外科等,但在研究生初试时要考核这些内容,这就会造成“没学就考”或者是只能“自学赴考”的局面,使4年制医学检验学生在复习考研时十分被动。所以,针对临床检验诊断学的硕士考试,医学院校应制定合理的考试大纲,将医学检验专业课程内容纳入研究生初试考核中,这样才有利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学有所用,有利于医学检验学科的发展。

2.3实习与备考间的矛盾

医学检验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9],对于每位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而言,实习是他们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必要过渡。而实习时间正好与复习考研的时间重合,实习与备考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矛盾的。但两者之间也不是绝对的对立,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可以对知识更好地消化理解[10],同时在实习中学到的操作技能又可以帮助研究生的复试。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协调好实习与备考之间的关系,缓解临床实习与备考间的冲突,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所在。同时,学校应该调整实习计划,在保证实习效果的基础上,尽量给学生的备考让路,对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应给予制度上的支持。

2.4缺乏决心和毅力

相对来说,医学检验专业由于就业面较广,毕业生一般都能够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是好事,但对于准备考研的学生来讲,这也是考验他们的“拦路虎”。因为,他们在准备考研的时候,经常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经常都会有一些声音传到耳朵,“某某同学已经找到了待遇很好的单位了”“三年研究生毕业之后,可能还找不到比现在好的工作”等。所以,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在备考的时候经常会在就业和深造两者中纠结,这无疑会严重干扰他们复习考研的决心。同时,备考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数月持之以恒的学习,这不仅是头脑是智力的竞争,同时也是毅力的考验[11]。坚定的信念及持之以恒的态度是关乎考研成败的核心因素,要做到这点,可通过同学间的相互鼓励,或者向老师求教考研的益处等方式。

医学检验毕业总结范文8

[关键词]辽宁省;医药卫生;专业介绍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4-00-02

健康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为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必然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而医药卫生类人才是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医药卫生人才规模不断扩大,人才质量不断提高,人才结构得到改善,人才效能明显提高。从《卫生部我国医药卫生人才发展十年规划》获悉:

国家医药卫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指标1单位12009年12015年12020年卫生人员总量1万人1778195311255执业(助理)药师1万人135.8155185注册护士1万人1176.91232.31445中药1万人13.916.65113.3医学检验1万人15.7110.1117.5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1/千人口10.5310.6810.83

可见,面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医药卫生人才总量仍然不足,特别是基层卫生人才严重短缺,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我国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任务更加艰巨,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从而给求学者提出了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未来学习医药卫生类专业,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1护理专业

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护理工作是整个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医疗安全、治疗效果和身体康复;护士的职业素质、服务态度、言谈举止也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感受和医患关系的和谐、融洽,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因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是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中等护理人才。毕业后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护理、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课程设置:开设英语、计算机、物理、化学等公共基础课和医学基础与临床医学的主要课程;专业课设有护理学基础,内外妇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学、护理心理学等课程。

随着人们对护理工作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护理人员不仅局限于对住院病人的疾病护理,还担负着对病人、家属以及社会大众进行疾病护理咨询、健康教育、家庭访问,社区群体保健等;现有护理人员显然难以满足社区护理、专业护理等新型护理模式的要求。护理人才的培养日显迫切。日前,在教育部等六部委推行的“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中,护理专业名列其中。胜任新时代要求的护理人才已经成为国家最为紧缺的人才之一。 护士紧缺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这些都为学习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开设学校:中国医科大学附设卫校、辽宁中医学院附设卫校、辽宁省人民医院附设卫校、沈阳医学院卫校 沈阳市中医药学校、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2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医学检验是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脱落细胞等标本,进行化验检查,以获得病原、病理变化及脏器功能状态等资料。其专业就是学习检验的方法、原理、结果分析等技术的专门学科。该专业培养具有掌握医学检验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医学检验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医学中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以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检验、卫生检验、病理检验技术、研究所、实验室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课程设置:开设英语、计算机、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公共课程和医学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主要有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临床检验技术、人体寄生虫检验技术等。

随着医学检验事业的不断发展,医学检验技术在现代化医院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对检验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不应停留在只要求学习检验技术而脱离临床的学习方法,而应把临床与检验密切结合起来,培养自己成为新一代的医学检验人员。医学检验将以独特的高科技风貌,成为21世纪医学界的主导力量,应该说医学检验专业是求学者不错的选择。

开设学校:中国医科大学附设卫校、沈阳市中医药学校。

3中药专业

中药即中医用药,主要起源于中国,少数中药源于外国。中药专业培养具有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的基本理论及操作技能,并可以从事中药经营管理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中药材生产企业从事中药调剂、制剂、饮片加工、市场营销、质检、管理或中药材生产工作。也有很多人从事药品销售。

课程设置:人体解剖生理学、中药学、药理学、药用植物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方剂与中成药、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药事法规、中药商品经营管理等。

中药在世界各大经济领域是发展最快的门类之一,中医药公司的年经济效益增长率已经高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人们对保健品的需求在增大,企业对中药学人才比较青睐,需求正在增加。我国的中药学事业近几年的发展非常迅猛,许多中药品都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也与外国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在专业人才方面有稀缺,这表明中药学专业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开设学校:沈阳市中医药学校。

4助产专业

助产是为使胎儿顺利娩出母体产道,于产前和产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照顾好产妇,认真观察产程,并指导其正确配合产程进展以及接生(接产)。本专业培养具有人文社会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妇女保健知识、熟练掌握助产专业和护理基础的理论、技能;能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助产工作中的问题;能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助产和妇幼保健护理工作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毕业生面向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妇幼保健机构,从事临床助产、产科护理、妇幼保健、妇幼健康教育与咨询、家政服务公司(母婴保健)等工作。

课程设置:英语、计算机、物理、化学等公共基础课和医学基础与临床医学的主要课程;专业课设有护理学基础,内外妇儿科护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心理学、产科护理学等课程(重点是妇科、产科、新生儿科专业)。

目前和今后几年中我国人才紧缺专业,该专业毕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开设学校:沈阳医学院卫校、沈阳市中医药学校。

5口腔修复工艺专业

口腔修复工艺是以口腔医学、物理学、化学、材料学、冶金学和美学的有关知识为理论基础,用符合生理的方法制作义齿、各种修复体及矫治器的专门技术。该专业培养具有一定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接受口腔各种修复体的材料选择、设计制作、设备使用等方面的训练,具有口腔修复技术的独立操作能力的口腔修复工艺学中等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以到综合性医院口腔科、口腔医院、口腔修复工艺技术加工中心、医学研究机构等单位工作。

课程设置:疾病学基础、人体解剖生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预防保健、口腔内科学、眼耳鼻咽喉科学、口腔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医学美容基础、预防医学、健康教育等。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口腔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对口腔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口腔专业人才在发达国家所占比例如日本为1∶600,德国为1∶1600,而在我国城镇仅为 1∶50000,广大农村差距更大。特别是近年来牙科诊所及齿科加工技术中心快速增加,社会急需实用型口腔专业人才。

开设学校:沈阳医学院卫校、沈阳市中医药学校。

6药剂专业

药剂是一门跨化学、药学和生物学三大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药剂专业培养具备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在药物制剂和与制剂技术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中级应用技术人才。毕业后从事各类医疗机构药房、制药厂和药物营销部门的工作,胜任药物调剂、营销、用药指导、药材养护与仓储管理等工作。

课程设置:解剖、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基础、药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药事管理等。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药剂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增加。2009年,国内从事执业(助理)药师工作的人员有35.8万人,到2020年,药剂专业人员需求量达到85万人。总的来说,药物制剂专业就业前景是非常看好的。

开设学校:中国医科大学附设卫校、沈阳医学院卫校、沈阳市中医药学校。

医学检验毕业总结范文9

[关键词]多站式考试;毕业考核;考试改革

[中图号]R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2593(2016)04-0254-04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structureclini-calexamination,OSCE考核)是由R.Harden(1975)提出[1],以客观方式评估临床技能,通过模拟临床场景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同时也是一种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临床能力评估方法,为在校期间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2-3]。由于OSCE是一种需要采用标准化患者(SP)的规范化多站式考试,面临考期较长、人力物力投入较大,而且只能满足小批量学生应考等问题,因此一些学院和大学常采用简易的“多站式考试”方法。相关研究表明,简易化多站式考试方法是一种具有现实可行性的临床能力评价方法[4]。随着口腔医学专业认证标准的出台,以及我军口腔医学专业岗位基层化的推进,为保证向军队和社会输送合格的口腔医学人才,使之毕业后能尽快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我们改革了传统的单纯理论考核方法,并结合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大纲和我军口腔医学专业岗位要求,修订了口腔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考核方法和评估标准;其中临床实践技能采用了多站式考试模式,为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和岗位工作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1教学对象和方法

1.1教学对象制

选择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专业2010级五年、2009级八年制毕业生44人为考核对象,其中五年制34人,八年制10人。

1.2方法

1.2.1组织方式与成绩评定根据我校口腔专业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实施改良毕业考核,设置临床接诊、技能操作和理论考核,分别占总分的30%、20%和50%,其中临床接诊与实践技能采用多站式考试模式(表1)。临床接诊在本院门诊综合科进行,由科室根据病种指标提前预约患者;颌面肿瘤、创伤、整形等疾病为预约住院的术前患者。考生只进行病史采集、口腔检查考核,所有预约患者的后续治疗由预约医生负责完成。考核分4场进行,每场设置4个组(n=11),每组设1名主考、2名监考和1名辅考(专业分别为口内、颌外、修复)。各组每场按流水作业,负责3名考生的考试工作,每组具体流程和总体考试安排见表2~3。实践技能操作在教学中心的仿真头颅模型进行,参照执医考试大纲技能考核标准设置考试科目,考生在考试当天现场抽签确定考核项目,主要考查学员对口腔执业医师技能考核科目的掌握程度和操作水平。抽选职称为主治医师(含)以上的进行监考。理论考核为考试中心从医院执业医师模拟试题库中抽选一套试题(4个单元,每单元150题,共计600题),分4场组织笔试,主要考查学员对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要求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相关学科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理论考核由教务科人员负责监考,并进行全程录像;由计算机进行阅卷,总分为600分,低于360分视为考核不合格。临床接诊考核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由各监考教师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最后按照各50%的权重,计算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总成绩,总分为100分,低于60分为考核不合格。临床实践技能考核与理论考核若有1项不合格,视为考生毕业考核不合格。1.2.2评价形式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然后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临床实践技能和理论考核成绩的关系。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参加多站式考试的师生反馈意见;其中学生问卷内容为“采用多站式考试模式的学生感知度调查”,教师问卷内容为“毕业考核改革意见调查”。

2结果

2.1成绩分析

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2010级五年制和2009级八年制口腔专业毕业生多站式考试成绩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表4)。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多站式与理论考核成绩存在正的线性相关关系(r=0.244)(图1),但其相关性不大。

2.2多站式考试模式问卷调查结果

发放学生调查问卷共计44人,最终收回有效问卷44份,回收率100%;其中开放性问题选填人数为5人(表5)。发放参与毕业考核模式改革的教师调查问卷共计20人,最终收回有效问卷20份,回收率。

3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对临床实践技能与理论考核成绩的总体分析得出二者相关性不大,理论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理论基础功底。学生把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到苦读书本、应付考试中,考前突击就能考好成绩;而临床实践能力是不能靠临时突击就能得到好成绩,需要在实习阶段增加临床实践操作机会,才能提高临床综合能力。因此,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并不能同一而论,建议在毕业考核中应纳入临床实习工作量完成情况及出科考试成绩,才是检验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好的校标[4]。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反映出以下问题:①部分学生仍不能适应当前考核模式。此问题与考试难度上升有一定的关联,尤其针对临床接诊考核中的病史采集与病例分析,学生因缺乏临床经验而不会答题[5]。同时也反映出现有的教学模式并未与多站式考试进行很好的衔接,也提示教师在教学内容设置与临床示教过程中应向学生进行相关知识讲解与渗透[6];②多数学生认为考核中较难的环节为临床综合素质的考核。由于现行的执业医师法的颁布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动手机会减少,以致于学生对基本技能操作部分十分重视,却也忽视了对病例分析、病史采集以及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等知识的掌握,从而影响了学生临床思辨能力的发展和临床综合素质的提高[7];③多数学生认为在临床接诊考核中应该采用模拟患者考核。由于本次临床接诊考核的患者均为提前预约,部分病种的病例问题可能不具有针对性,而且每名考生面对的患者和问题可能不尽相同,降低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教师的调查问卷中对于改革毕业考核模式的倾向性与学生反馈意见较为相似,在开放性问题中教师们提出多站式考试中存在患者实际临床问题不标准,考核结果也很难规范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采用模拟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接诊考核效果;同时,他们也提到将实习考核成绩纳入毕业考核指标中。在组织本次毕业考核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其他问题:①临床接诊考核标准略显机械。临床接诊考核目的是考核学员对不同病种患者的个性化诊疗能力,而设计的评分标准并未体现这一要素,所有患者按1个标准进行,也无考官提问环节,反映不出学员的真实临床接诊能力。另外,对于专科患者的诊疗计划制定要求较为笼统、不够细致,如牙列缺损患者应当让学员做出义齿修复设计,并说明设计的依据。②学生表现不够灵活。学生在考核的过程中只知道按照标准进行操作,每一项都做,但做得不彻底,如询问病史,问到了患者牙痛之后,就不再深入的问什么时候痛,什么样的痛法等,不利于进行鉴别诊断。评分标准将一些口内和口外的检查揉到了一起,学生却不知道先做口内检查,再做口外检查,以致来更回换手套,影响诊疗效率。③教师重视不到位。医院要求科室在考前要对预约的患者进行包括辅助检查在内的全面检查,提交1份病历资料和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部分科室预约的患者却是医院的研究生或护士,口腔情况较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核难度,不能达到本次毕业考核的目的。通过此次毕业考核的改革,使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临床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多站式考试模式可全面评估毕业生的临床实践技能水平及存在问题,从而为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提供有效依据。针对反映出的问题,医院将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强化模块化教学改革,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临床应用;进一步规范实习过程中的临床技能操作标准,对科室和带教教员采取责任制教学,强化过程管理;最后不断完善多站式考试模式,使毕业考核更加科学化、客观化、规范化,为培养符合第一任职能力为需求的全能型口腔医学人才打好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HardenRM,StevensonM,DownieWW,etal.Assessmentofclinicalcompetenceusingobjectivestructuredexamination[J].BrMedJ,1975,221(5955):447-451.

[2]CarraccioC,EnglanderR.The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astepinthedirectionofcompetency-basedevalua-tion[J].ArchPediatrAdolescMed,2000,154(7):736-741.

[4]吴末生,殷朝阳,彭红,等.从多站式考试的成绩分析探讨临床能力评价的有效途径[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2):6-8.

[5]张玮,徐艳,严斌,等.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口腔医学,2015,35(12):1069-1071.

[6]杨群,马金凤,尼春萍,等.临床真实环境中和OSCE相结合考核模式在护理本科毕业生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9):109-110.

医学检验毕业总结范文10

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以实验性工作能力为主的检验技师和检验医师。目前卫生检验在专业设置上有卫生检验专业(学制4年或5年)、预防医学专业(卫生检验方向)和医学检验专业卫生检验方向[1]。在培养模式上有学校自办、学校与医院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卫生检验做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越来越频繁、卫生检验工作范围越来越宽、要求越来越高的新情况。因此为适应国家公共卫生形势的变化与发展,进一步强化检验医学人才尤其是卫生检验人才的实践能力,我们从理论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等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期望通过改革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出符合我院具体实际,又能加速检验医学人才特别是卫生检验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为山东省卫生检验事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卫生检验人才。

1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模块化层次,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突出专业能力培养

目前,我国卫生检验专业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县级以上卫生防疫人员26万余名,其中15%~20%为卫生检验人员,卫生检验专业队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职称不高,业务素质不强,专业背景不深等突出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1,2],我省总体卫生检验队伍的现状与全国基本相同,公共卫生形势的发展要求与队伍现状不相适应的矛盾也较为突出。经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我院将该专业设置为“医学检验专业(卫生检验方向)”,考虑到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医学检验和卫生检验两大学科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要求较高,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开设了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卫生检验专业的全部课程。本着基础深厚、专业突出的原则,我们将课程模块设计公共基础、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检验、医学检验5个模块,开设了人文公共基础课程例如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医用物理学、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科研概论、医学信息检索以及系统解剖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临床医学概要等临床医学课程,还有流行病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统计学、毒理学基础等预防医学课程;有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空气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食品理化检验、职业医学检验、化妆品检验和生物材料检验等与分析检验密切相关的卫生检验课程;有病毒学检验、细菌学检验、免疫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等医学检验课程。2003年和2006年我们两次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调整后,人文教育基础课占24•1%,学科基础科占22•9%,专业必修课占19•4%,专业限定选修课占14•2%,实践环节包括实习和毕业论文占10•4%,课外创新教育占5%。与2003年相比,本次课程调整的特点是大幅压缩了教学学时,从3712学时降低到3223学时,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保障;扩大了专业门数和增加了一定的学时,突出专业知识的学习;压缩理论教学学时,增加了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学时,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比例由过去一般的1∶0•6~0•7提高到1∶1;部分专业课程甚至达到1:2。首次将课外创新教育学分纳入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课外创新教育学分。为突出医学检验卫生检验方向特色,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将部分涉及医学检验和卫生检验的课程进行了有机融合,例如我们将医学检验的临床微生物与微生物检验课程改成为细菌学检验和病毒学检验,加深了有关微生物检验的理论和检验水平的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构建检验医学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实验教学不仅是巩固和升华理论知识的主要阵地,更是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的主要渠道。通过实验教学,学生既要了解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更要熟练掌握本学科的各种实验基本技能并养成创新性科研思维习惯。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科研型和开拓型复合人才[3],而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主体,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模式当中,教师以讲深讲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努力目标,学生则以从教师那里获得定论、定性的知识为目的。这种僵化的教学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经过长期的摸索,我们认为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这一弊端进行改革的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和发现知识,将教学过程作为学生对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去进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探索研究式思维方法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转换传统的教师主体地位,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积极推广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创造更多的师生交流互动空间和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培养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热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实验技能,特别注重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卫生检验领域的技术“尖兵”,即所谓“GoldHand”(“金手”)。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要求所有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都要坚持一切为实验教学服务的原则,主讲教师实验要准备充分(包括坚持做预备实验),指导实验要做到“三勤”,即腿勤(巡视学生操作了如指掌)、嘴勤(善于启发学生思考)、手勤(做必要的示范)。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绝大多数学生不仅能够圆满完成教师规定的实验任务,而且独立设计并积极要求参加开放实验的热情非常高。根据专业发展的动态趋势、学生的就业前景以及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我们引入新的实验技术,更新实验项目,对所有课程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进行了重新认证,在开设的20门专业实验课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的比例达90%。例如: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检验实验课中,我们把现场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采样、实验室的检验、结果的综合评价有机地结合于一体;在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中,我们把生物学样品的采集、处理、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实验报告的书写有机地结合于一体。同时,我们还建立并完善了一套科学的、公正的检验医学实验课程考核机制,以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实验和学习过程中就十分注意自身素质、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严格实验规范,要求学生必须绝对遵守原始实验数据的记录保存,实验课程成绩的评定主要从平时测评及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基础和综合实验操作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占10%、实验操作(如给出相关理论假说,请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占20%;试题测验(考察相关实验及理论知识)占70%;等多种方法进行,最后综合评定得出成绩。对于有创见的学生,成绩从优。全面开放实验室,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施以及考试评价等方面都是处于相对开放状态,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探究性学习过程[4]。检验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操作多,动手能力强。学生仅仅依靠实验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显然是不够的,要熟练掌握各环节就必须经常练习,如细菌形态观察、白血病细胞的形态辨认、血细胞计数等都离不开显微镜。一次显微镜观察记忆不深或没有掌握,就必须反复练,才可达到记忆深刻。再如刻度吸量管的取样、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设备的使用,经过多次使用才能熟能生巧。目前检验医学实验室全面向本科生开放。我们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安排专门教师,随时随地开放实验室,尽可能的满足学生需求。在开放实验室的同时我们安排教师随时指导学生的实验内容,以提高实验室开放效率。#p#分页标题#e#

3注重专业实习环节,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培养

根据本专业的特点,我们在安排实践教学环节时注意医学检验与卫生检验的结合。卫生检验实习共24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利用10周时间在教研室进行专题实习,即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实习,或与疾病控制中心联合,共同制定紧密结合实际的专题实习计划;另一部分为疾病控制中心14周的毕业实习。同时,我们也安排了临床医学检验实习共24周。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一批三级医院作为教学基地,与医院一起选聘了一批业务水平高的带教队伍。每个科室均有负责医师,制定了详细的技能考核项目和内容,日常学生有充分的实际操作机会,每一次出科轮转都要组织出科技能考核,考核达不到合格者继续在原科室实习,随同下一批学生进行考核,并在实习鉴定表中记录每一次考核情况。这样严格的实习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增进了学生对临床工作实际的了解,而且使学生深深感受到临床医师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扎实认真的工作态度,体会到高质量的检验工作对临床医师诊断的重要性,每年学生都从这一阶段的实习过程中获益匪浅。由于卫生检验工作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紧密相关,并且我院已经和实习基地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这一实际,故而安排卫生检验实习在我省21所疾病控制中心检验科室中进行。我们组织带教教师与基地工作人员一起根据实习工作安排,拟定每个学生的实习研究课题。课题由基地带教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研究。学生不仅要积极投入到这一过程中来,而且研究结束后要独立撰写并上交相关论文。这种目的明确、针对性很强的实习,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避免学生实习过程的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也为基地的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大大提高了基地工作人员的科研意识,提高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学校与基地的科研协作关系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4精心组织专题实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科研能力

专题实习是我院后期教学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专题实习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是卫生检验方向学生取得学士学位必不可少的条件,并且这一实践对于本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卫生检验工作尤为重要。一个完整的毕业论文实践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确定论文题目,查找并消化文献,制定实验方案,做开题报告并确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采集实验数据,汇总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合理的解释结论,撰写毕业论文,答辩。如此多的实践教学环节,要在10周内完成,时间非常紧张[5]。因此就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和部署。我们根据医学检验卫生检验方向专业的特点,提出了临床实习-医学检验实习-卫生检验实习-毕业论文专题实习四结合的后期实践教学模式。近年来我们对专题实习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方面对带教老师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必须由中级职称或硕士以上教师担任,另一方面调整并延长专题实习的时间,整个实施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我们要求每位带教老师必须严格把握从开题报告,实验过程,论文写作过程,论文答辩每一个环节。在对课题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不仅要报告出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与研究热点,而且要结合本实验室的条件,选出自己的突破方向、论文方案及进行理论上的可行性论证,经开题报告后,方能进入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每位学生都要注重原始数据的记录,将每次实验过程进行完整记录并在实习结束后交带教老师审核保存。对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求学生首先独立思考或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文献解决问题,培养其独立工作的精神及能力。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求教师从严把关,反复修改,在修改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及技巧。在论文答辩过程中,要求学生使用多媒体课件答辩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清晰、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并接受由教师组成的答辩小组的答辩,最后从每个答辩小组中挑选2名优秀学生进行全院性示范性答辩,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完成一个科研工作的全过程。经过教师的严格要求和学生的积极努力,学生普遍反映,通过专题实习从不知道如何进行课题立项、调查、数据处理、论文撰写到最后基本上得心应手,确实达到了培养创新精神和科研意识,提高动手能力的目的。

医学检验毕业总结范文11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作为一种实践性的考试模式,是检验研究生是否达到培养标准的最后一环。因此,考试模式必须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体现临床各学科和专业的培养特色和优势。完善、合理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考试制度是保证和促进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

2建立健全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组织机构

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是保证考核质量的关键。我院建立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考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领导和组织研究生毕业考试工作。成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考核专家组,具体负责临床毕业考核。成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考试督导组,负责检查、监督考试的流程,保证各工作环节做到有章可循,确保考试过程的严密性,考核的公平性。健全的组织机构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考试质量提供了组织保证。

3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的内容和方法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考试是衡量研究生临床诊疗水平和临床技能操作的重要方法,也是衡量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为了客观反映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培养情况,我们组织专家制订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方案》,具体明确了考核应达到的标准、考核具体内容和程序、考核评分标准等。同时,我院充分利用临床技能训练中心优势,引入标准化病人考试,采用客观结构化考试方法,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考核。具体考核办法如下。

3.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内容

毕业考试内容包括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和医学专业外语的考核。各项考核指标注重客观反映学生对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掌握水平、临床基本技能掌握熟练程度、临床疾病思维分析能力的深度和广度。

3.2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方法

为了确保考试结构的合理性、考试形式的全面性、考试方法的先进性,我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采取笔试和客观结构化考试(OSCE)相结合的方式。

3.2.1笔试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强调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即临床医疗能力全面性、实践性的培养,因此要求研究生在二级学科内轮转。考核以各专业应掌握的内容和要求命题,同时进行相应的医学专业外语的考核。

3.2.2客观结构化考试(OSCE)

我们在建立客观、有效、公平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模式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为达到考核效果的科学化、标准化,我们采取了客观结构化考试方式,应用标准化病人(SP)检验实际临床能力。

我院拥有国内一流的多功能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目前,中心可开展的实验项目包括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眼科学、急诊急救医学、影像医学、实验诊断学及各种穿刺技术、无菌术、外科基本操作技术等。此外,还购置了国际先进的高级模拟人、电脑分娩演示模型,并配备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教学模型,有效地满足了学院内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和训练要求。模拟训练中心为高质量地完成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考试中,利用临床技能训练中心的考核项目包括两部分:临床思维能力考站和临床实践能力考站。在临床技能训练中心设立了临床多站考试中心,临床思维能力考站即在临床多站考试中心举行。根据不同专业设置考场,利用标准化病人模拟临床疾病考核研究生,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考核问诊、查体、疾病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理论根据,辅助检查结果的分析与判读,病情变化处理原则及预后判断。考核小组就该病广泛进行提问,由学生回答。着重考核研究生对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临床病例的处理能力以及对相关学科发展动向的了解程度。考试由专家和标准化病人共同进行评分,判断该名研究生是否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所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

临床实践能力考站即利用训练中心内的各种模拟教具,进行心肺听诊、腹部触诊、各种穿刺、心肺复苏等考核,考查学生临床技能操作的水平。在考核过程中,以学生分组抽签的方式进行,每名考生考核心肺听诊、穿刺等2~3种技术操作。在考场操作时,以穿刺为例,不仅要叙述穿刺的过程,还要回答专家提出的围绕该操作的相关问题,由专家给予评分。经汇总专家评分后,得出总成绩。

我院通过利用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进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推进了考试方法改革,探索了规范化管理下的研究生考试新模式,强化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的培养,有效地把利于临床实践的原则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医学检验毕业总结范文12

临床实习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获得全面发展,最终走向临床一线的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随着现代检验医学的飞速发展,医学检验技术也日新月异。其内容繁多、检测复杂,为医学检验专业的实习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临床实习时间短、任务重这一现状,为了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很快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增强操作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笔者利用有限的时间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及市场适应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1],使生产实习更有效地与市场接轨,具体措施如下。

1“系科合一”的教学管理模式

宁夏医科大学总院医学实验中心自2006年10月提出实验室认可以来,已初步建立了全面覆盖检验各项工作的质量管理体系,于2010年12月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CNAS)专家组的现场评审,并于2011年4月14日正式获国家认可委颁证及授权。具备标准化实验室学生见习的条件。目前,宁夏医科大学检验学院实行“院科合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医学检验本科教育作为一个特定的教育层次,在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上应能体现时展的要求。把本科教育与特定人才的培养及就业需求结合起来,形成市场导向、用人单位导向的教育思想,本科毕业生应是我国中低专业技术岗位的主要人力资源。岗位指向的就业式教育虽然早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与要求,但能力的培养却是为了使学生在走上岗位后能充分发挥所学,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扎实的基础。

2改进医学检验专业实习教学措施

2.1提前见习由于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制4年,按教学计划安排实习时间为26周,时间短,因此在动手能力的训练和锻炼方面显得不足,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我们在临床实习中打破了以往实习的安排,从专业课的学习到临床实习过程中,使学生既要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又要保证其熟练掌握临床专业实验室的实习技能。通过对已毕业两届学生的实习带教调查显示,学生明显感到实习时间太短,动手操作太少。医学检验学生在第3年开始专业课的学习,第3年年底即进入临床实习,因此,为了能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我院从2006级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开始实行提前见习(专业课学习之前)。提前见习的专业组有:临检、生化、免疫、微生物,根据学生的申请,安排提前见习3周;有专门的带教老师指导,学生见习完后,提交学习心得并全科总结,以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结果显示:同学们在见习过程中,从个人防护、知识的充实到技术的提升、经验的丰富、友谊的加深等都有一定的收获。通过早期接触医院,他们学到了许多与书本上不同的知识并且能够与实践相结合,也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对后续的专业学习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2合理安排实习,严格技能操作,提高实习质量实习教学是医学检验专业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学生把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机会,因此要制定合理的学生轮转计划,突出重点,因材施教。在实习教学中,我们把医学实验中心的实习教学分为前处理标本接收、临床检验、临床生化、临床免疫、临床微生物、特检等教学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本组相关内容的实习教学。实习学生也相应分成若干小组安排定期在各个实验室轮转实习。各教学小组有专人教师分别作为实习学生的指导老师具体实施教学,包括该组各种检验项目的理论教学、实际操作、仪器的使用、检验结果的分析、质量控制和检验报告的书写等。各个专业组以各常规检测为主导,严格按SOP规范操作,以实验室质量体系建设为轴,注重标本的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流程、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2]。

2.3优化实习内容,改进实习方法由于目前学校的实验室条件与临床实验室有一定的差别,作为获得认可的实验室,无论在硬件、软件、人员上,我们都有专门的培训。岗前教育是学生进入临床实验室的必经之门,进入医学实验中心任何一个人都要牢记“准确及时、诚信服务、规范管理、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生物安全、LIS[实验室(检验科)信息系统]、医疗咨询组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关培训,各专业组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强化质控意识,仪器标准操作、维护、保养、校准、性能验证等。实习时,带教老师首先讲解原理、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在学生动手操作时,带教老师会在一旁指导。医学检验是一门十分严谨的学科,来不得半点马虎。工作人员就像是临床医生的眼睛,责任重大,每一结果都与患者能否及时治疗息息相关,操作的过程中,老师们总是放眼不放手,在保证学生每一步都正确的前提下用心去操作,使他们有了很好的锻炼机会,也真正地体会到了对一名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要求。学生轮转完每一专业组要进行考核,以监测实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