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机械工程博士论文

机械工程博士论文

时间:2022-11-28 16:41:38

机械工程博士论文

机械工程博士论文范文1

图1大会主会场

图2出席年会的各位嘉宾

年会围绕“构建仿真平台,驱动创新设计”的主题展开.大会开幕式由中国软件协会数学软件分会秘书长张云泉博士主持,4家主办单位的代表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信息化协会理事长王泽玉研究员以及ANSYS中国区技术经理丁海强先生代表国内外厂商分别为大会致欢迎辞和开幕词.

开幕式还举办了中国汽车技术培训中心揭牌仪式. 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事业部凌天钧总工程师作为第1届理事会理事长宣布中心成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总干事、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黎晓东研究员和中国力学学会促进工程应用与产业结合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为中心成立揭牌;德国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常务理事、国际著名汽车轻量化技术专家陈立禾博士代表海外联合创办单位为中心的成立致祝贺词.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计辅》主编钟万勰先生被聘为中心的理事会顾问.

图3凌天钧总工程师宣布中国汽车技术

培训中心成立图4黎晓东研究员和教授为中国汽车

技术培训中心成立揭牌

开幕式之后的大会主旨报告由王泽玉研究员主持.钟万勰院士作题为“工程与科学计算集成软件平台SiPESC”的报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莫军研究员作题为“面向重大装备的CAE应用与研究”的报告;ANSYS中国区技术经理丁海强先生作题为“系统化工程仿真”的报告;凌天钧总工程师作题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技术现状、CAE分析特点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报告;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产品市场经理罗一峰先生作题为“借助英特尔智能志强平台,应对CAE领域设计分析和仿真带来的挑战”的报告.

图5中国科学院院士、《计辅》主编钟万勰教授

图6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科技委

副主任莫军研究员

“CAE技术趋势论坛”是每届CAE年会的重头戏,组委会邀请各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为大会演讲.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周舟博士作题为“面向汽车正向开发的CAE技术发展趋势”的报告;LMS China技术总监石银明博士作题为“挑战设计极限――LMS疲劳测试与仿真技术概述及最新进展”的报告;Siemens PLM全球CAE产品市场总监RAVI博士作题为“仿真面临的挑战和最佳实践”的报告;三一集团副总经理兼数字电动研究院院长王建明博士作题为“数字化样机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的报告;Autodesk中国区制造业销售经理王红蕾女士作题为“Autodesk与CAE――卓越由此开始”的报告;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CAE实验室主任赵宇波研究员作题为“基于仿真的深度工业设计”的报告;北京市计算中心副主任宁静研究员作题为“云计算在CAE中的应用”的报告.

图7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周舟博士

图8LMS China技术总监石银明博士

年会还设国防科技工业、汽车交通、先进制造科技与应用分会场,为航空、航天、兵器、汽车、船舶和通用机械等行业的代表提供专业研讨和交流的机会.

为推广CAE技术支持产品创新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普及CAE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主办方还组织进行“2011中国CAE应用最佳实践案例”、“2011中国CAE领域杰出贡献奖”、“2011中国CAE年会优秀论文奖”等评选颁奖活动.

机械工程博士论文范文2

一、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

工程学院前身为1952年创办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和1954年创办的探矿工程系,有着深厚的办学历史和积淀,已发展成为以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工程及安全工程学科为特色的重要的工程人才培养基地。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实验设备和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多年来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高质量人才,为我国城市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交通工程、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地质灾害治理、安全管理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工程学院下设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系、勘察与基础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安全工程系、力学教学部及院实验中心(湖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有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岩土钻掘与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专业科研机构12个。现有教职工150余人,包括教授40人(博士生导师21人),副教授4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兼职),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教学团队1个,湖北省教学团队1个。工程学院设有本科专业(方向)8个,硕士学位学科点9个,博士学位学科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学院正形成以地质工程学科群与岩土工程学科群为龙头的,集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学科综合优势。学院的建设目标是在本世纪初,办成在国内、国际上有影响的,集教学、科研、开发于一体的重要工程技术人才与学术研究基地。学院不仅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而且拥有其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有相应的博士后流动站。

土木工程为湖北省在建品牌专业,所依托的“土木工程”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夯实基础,强调能力培养,突出专业特色,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培养的学生能够掌握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工程地质勘察、地基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有关建筑机械、电工、工程勘测与试验、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的基本技术;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掌握常见的地质工程问题的分析方法,具有解决土木工程建设中各种地质问题、对环境地质做出评价和规划的初步能力。能为部队培养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在房屋建筑、工程勘察、地基基础、地下建筑、道路、桥梁等的设计、研究施工、管理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学、基础工程学、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房屋建筑学、地下建筑工程结构、土木工程施工、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道路工程学、桥梁工程学等。主要专业实验为材料力学实验、建筑材料实验、结构试验、岩土测试试验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测量实习、地质基础实习、工程地质实习、专业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设计等。

二、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现共有教职工143人,其中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45人,在校本科生2150人,研究生283人。学院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和工业设计6个本科专业,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6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基础宽厚,专业精深,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着力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挑战杯”、全国“机械创新与设计”等科技竞赛中多次获奖。学院坚持开放式办学,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贝尔实验室、美国国家仪器公司、美国休斯顿大学、挪威大学和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培养研究生及共建实验室等关系。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是跨机械、材料、控制、电子、计算机信息、管理多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本专业的特色是以以现代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为主,并兼顾电子技术在机械行业应用的工科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备机电系统设计制造的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电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控制理论及方法的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电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机、电、计算机结合的机电系统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的能力;具有从事现代柔性加工系统的应用、运行管理和维护的能力;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学生在全国“机械创新与设计”等科技竞赛中多次获奖。

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参与国家“863”项目,承担多项省部级重点项目。以现代物理学、电子学和信息科学为主要手段,研究现代电子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分析与测试的基本方法和实现的新技术,研究电子信息的获取、检测、控制、处理和应用的理论及新技术,培养具有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校设有信息实验中心、大学生电子大赛实验室、大学生电子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校外设有电信工程产、学、研教学基地。培养的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挑战杯”等科技竞赛中多次获奖。多名国防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发明新型专利。

机械工程博士论文范文3

本书共10章:1.引言;2.广义光机系统的理论基础:阐述了GOS的哈密顿运动方程的解,以及用海森堡运动方程、朗之万量子方程以及密度矩阵方程来求GOS的线性和非线性磁化率的方法;3.腔光机系统中光的传播:介绍了测量真空光学腔Rabi分裂,以及机械共振器振动频率的方法;4.波色-爱因斯坦的腔光机系统:研究了光在含波色——爱因斯坦凝聚物的光学腔中的传播;5.最小的广义光机系统:研究光在单个量子点中传播所产生的慢光、快光、克尔效应以及量子晶体管;6.耦合于单个量子点的非机械共振器:研究了激发子与非机械共振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利用这类GOS测量振动频率、实现快慢光之间的跃迁、量子存储等的方法;7.耦合于混合纳米构件的非机械共振器:研究了金属纳米颗粒——半导体量子点型的GOS,以及将它用于光学质量传感器的方法;8.含碳纳米管共振器的光机系统:研究了含碳纳米管的光机系统,以及利用它直接进行单个金属原子质量的测量的方法;9.一种电路腔电机系统:研究了超导微波腔与纳米机械共振器耦合所形成的GOS;10.含量子点和DNA分子的混合光机系统。每章的末尾有参考书目,书的末尾有主题索引。

本书第1作者李金金是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的优秀博士生,目前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读博士后。她的研究方向是:广义光机械系统的光学传播特性。她曾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3篇,并获得国内外好评。她曾获得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是上海交大的三好学生。第二作者朱卡的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副主任,教育部“人工结构及量子调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是李金金的博士生导师。

本书可作为大学教科书,物理系、数学系大学生及研究生的参考书或教科书。

刘克玲,退休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Liu Keling, Retired Research Professor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CAS)Moshe Gitterman

The Noisy Oscillator

2012

机械工程博士论文范文4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079-02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我国隶属于省或地(市)并处于地方且主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本科院校。这类院校其中大多都是近年来或由专科升本、或由几所地方不同院校合并而成,目前多处于转型性变革并致力于提升办学水平和注重质量建设阶段。如何保障并提高应用型本科教育质量自然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并致力于解决的问题,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并组成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本文结合我校的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的建设过程,深入讨论该类院校师资教学团队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1 引言

我校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于2005年4月被江苏省教育厅遴选为省重点建设学科。三年来,根据我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地方性的服务面向定位,在省教育厅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学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基地和资源条件建设等方面扎实开展建设。特别是在学科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同类应用型本科学校各学科、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2 围绕学科方向,打造教学团队

2.1 学校高度重视是教学团队建设的保障

教学团队是学科建设工作最为重要的资源性基础,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党委和行政对学科队伍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在学院人事管理制度体系中,强化优秀人才引进与使用的政策与办法,对重点学科给予倾斜,在原来优秀人才引进的政策基础上,又规定了一些优惠政策。通过政策的引导,为凝聚学科骨干,进而形成学科团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2 多途径进行教学团队内涵和素质建设

根据学科建设中的教学团队建设的中远期规划,着重从“引进、凝聚、培养”三个方面着手加速学科队伍内涵与素质建设。首先,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一方面积极引进名校的博士和硕士,有意识地从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著名的“211”高校引进博士和硕士,使本学科的学缘结构大大改善;第二,实施“博士培养”和“教学名师”计划,大力加强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要求和鼓励他们继续自己的学历学习,并且做到有计划、按步骤、有方向、有目标地选送近年来入校的优秀硕士去国内著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通过政策引导进行调节和约束,使他们在研究方向乃至导师选择上,紧紧围绕建设方向,主要攻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以保证学科方向的有效凝聚而不发散。鼓励已取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继续进行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如安排两位博士分别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清华大学进行数字化制造、数控技术方向的博士后研究工作,进一步增强研究能力;为学科建设添砖加瓦;选拔推荐优秀教师赴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的有关高校学习进修,学习国外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新教育观念,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第三,突出对优秀人才的打造和锻炼,给他们压担子,有如安排研究方向与学科内涵一致的已经毕业的博士担任数字化制造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副主任,在读的博士担任校特色专业的负责人,使他们有具体明确的任务,在相关研究方向上继续进行深入研究,现在他们已经迅速成长为学科建设的中坚。

2.3 发挥学科带头人及团队骨干的作用,积极申报科研项目,以项目凝聚团队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升本较晚,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绝大多数都将学校都将学校定位为“教学为主型”,我校也不例外。每位老师都要承担多门课程以及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环节的教学,要完成几百个学时的教学任务。在我校2000年升本后的几年里,绝大多数老师对科研的认识不足,只是少数人根据自己的专长,在相关的领域和方向进行一些研究。由于没有共同或相近的方向,各人都埋头于自己所教的课程之中,探讨也仅限于教研活动时少数教同一门课程的老师之间的交流,根本谈不上团队建设。启动重点建设学科工作以后,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认识到重点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研究,即使是科研基础比较薄弱的应用型本科,也应围绕这一核心指标,开展相应的、内涵丰富的科学研究工作,如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成果转化、教学研究等。这就要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的作用,以点带面,并且做到以项目为纽带,建立团队。

学科建设负责人在课题申报、对外交流、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凝聚力量,科学组织,依托学科人才,先后争取到“863”子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重大基础研究等项目,联合承担国防预研子课题,实现了我校科研项目层次的突破。根据这些项目,打造了由博士和副教授、硕士组成的研究团队,带领学科团队围绕并联机构及并联机床应用技术研究、高速与高效加工、高精度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几个主要研究内容,开展研究。其他几位教授以及几名优秀博士,积极响应学校党委提出的“百名教授进百企”的号召,多次到市内企业调研,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道研究、分析技术难题,结合企业实际,与企业联合申报了多项科技攻关项目,获得淮安市科技局的立项资助。三年来,共承担市级以上课题44项。有了明确的任务,调动了成员的积极性,他们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取得了大量应用性成果,为企业解决了多个技术难题,赢得了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广泛赞誉。

应用型本科的团队成员是科研、教学两不误,教学任务与普通老师一样多,所以形成的科研团队也易成为教学团队。我们的团队成员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与研究,承担和参与了省教育厅和学院的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和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18项。其中有多项,就是经过团队成员的讨论,将相关科研成果内容辐射到教学内容中而形成的教改项目,如《高速加工工艺技术》立项教材等就来自于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基于切削性能的高效加工数控编程基础算法的研究”和淮安市科技局工业发展项目“模具高速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科研项目。

3 团队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目前,该学科已经形成了以教授带头,以多名副教授、博士、硕士为核心骨干,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比较合理,研究实力雄厚的学科团队。与2005年相比,高级职称比例增加了30%;博士从1人增加到15人,硕士增加了20人。团队素质和水平很高,有多人分别获选江苏省“333”高层次科技人才、江苏省知识型职工标兵、江苏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淮安市“知识型个人”、淮安市“十百千人才工程培养对象(第二层次)”、淮安市“十大青年标兵”、淮安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淮阴工学院“十佳师德标兵”等;在学校三次共评选出的36位教学名师中,有7位出自学科团队,另外有12人先后被评选为院“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团队成员的学术水平也得到了多所知名高校的认同,先后有10名教师分别被江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聘为硕士生导师,有一名教授正在申报某高校的博士生导师,已经独立或联合培养了15名硕士研究生。在联合培养的过程中,从这些著名高校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对我们的人才梯队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为我校申报硕士点积累了经验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07年12月份教育部专家对我校的教学评估工作中,作为新升本院校,我校以良好的成绩通过,该学科建设的一些做法,特别是打造教学团队的方法与途径获得了专家的高度赞扬。

在三年的建设过程中,团队成员发表学术论文139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3篇,共获得淮安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7项,10篇学术论文分别获得淮安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建设3年以来,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获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出版教材13部,在同层次院校中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的团队成员,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和挑战杯、学科竞赛等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取得优异的成绩。从2005年到2007年,有29人次取得部级奖励,还获得省级奖励21项,市级10项,校级82项。这些成绩,都是在团队成员的精心指导下取得的。

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为相关的专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本学科的两个研究方向“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金属材料的表面改性”相关的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05年12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授予江苏省特色专业称号。2006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遴选为校品牌专业。2006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被遴选为校特色专业。2007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被批准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并被遴选为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实现了专业建设的重大突破。

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带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赢得了社会赞誉,与本学科的两个研究方向“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金属材料的表面改性”相关的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逐年提高, 05届、06届、07届年底就业率分别为95.8%、98.3%、98.6%。考取研究生的学生比例也在我校名列前茅,06年为8人,07年为12人,08年为27人,而且大多数学生考取的学校为国内名校。

4 小结

本文结合我校的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的建设,对建设该类院校的教学团队的途径进行了探讨,有助于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快融入国际高等教育的主流,从而尽快适应我国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当代社会的变革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

[2] 柳友荣.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4(4).

机械工程博士论文范文5

专业设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微电子制造装备及自动化方向)、工业工程、车辆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包装工程

学院概况: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缘革于1958年创办的广州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有五十多年办学历史,现有在校学生4019人,其士生99人、硕士生588人、工程硕士109人、本科生3223人,另有8名在站博士后。已培养毕业生近两万人,学院党委2005年、2006年分别被广东省委授予“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固本强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院2005年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文明单位”称号、2007年被国家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科研设备:

学院拥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场地,现有设备资产总值近五千万元,实验室面积超12000平方米。根据教学、科研的发展, 学院成立实验中心, 实行实验室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全院共设实验室19个,包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 个(机械装备与控制技术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 个(计算机集成制造实验室、微纳加工技术与装备实验室),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2个(现代产品设计与制造实验室、先进设计技术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工程训练中心),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机械设计)。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160余人,专职教师135人,其中教授48人、副教授49人、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8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8人;学院现有广东省科研创新团队2个,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1人, 国家“” 创新人才3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珠江学者2人,广东省“千百十”重点培养教师18人(其中培养对象1人),广东省领军人才1人, 广东省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6人。

国际交流:

学院注重对外合作交流,聘请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近年来,先后与美、德、法、俄、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莫斯科工业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德国布莱梅大学、法国特鲁瓦大学、波兰革旦斯克工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通过校级合作选派部分学生到国外高校就读一至二个学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工程技术人才。

学子风采:

学院已形成“全方位、常规化”学生课外创新体系。建立起涵盖培养模式、资金来源、实验场所、激励措施等在内的全方位学生科技创新制度保障。全面实施本科生班导师制,开展大学生科研项目训练和创新项目训练,由班导师及其助理、专业导师和项目导师全程负责指导所带班级学生或项目组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自2005 年起启动“学生科技创新工程”,并由校友与企业赞助设立了“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以能力素质提升为导向,广泛开展内容丰富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立了学生创新俱乐部,建立创新实践基地,组建了“现代模型设计”、“机械设计”、“机器人”、“电动汽车”、“FSAE车队”、“ERP工作室”等6个大学生创新团队,开展经常性科技创新活动。每年举办一届学生学术科技节,与全国“挑战杯”、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七项专业赛事对接,搭建起全体学生每年都能参与的全覆盖科技创新平台。针对每年的创新训练项目和各项学科竞赛,开展从学院到学校、省区、全国四级创新训练项目和赛事,覆盖四个年级学生。2008年至今,本学院学生荣获奖励80余项,省级以上获奖人次超过1000人。

知名校友:

学院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机械工程技术人才,很多已经成长为各行业的骨干和领导。如:全国劳动模范、广州地铁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韶章,“深圳十大企业家”、深圳兆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周强,“首届中国十大科技前沿人物”、广东国笔科技集团总裁高精鋉,“八十年代全国优秀大学生”、顺德万家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黄兆羽,“中山市十大杰出青年”、中山市新达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忠,广东江门银辉玻璃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邢增毅、佛山市南亮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铭波、深圳市凯隆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骆鸿等一大批企业家。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机械设计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技术等基础理论,以及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受到严格的工程实践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以及设备运行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适应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国际化工程教育认证包含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制订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发挥本专业学科齐全,师资力量强,科研仪器的优势,做到将学科建设与师资培养,实验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建设等方面相结合。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导向,以能力素质的提升为目标,构建多元化、校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将课外教学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搭建多样性的科技创新平台,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

工业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优秀的IE工程师。能够在制造业、服务业、政府机构、教育部门以及医院等单位,从事企业规划、生产管理、品质管理、工作研究及绩效管理等工作,也为继续深造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人才。

培养模式:与国际名校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接轨,发挥珠三角的地域优势与专业的政策优势,实现“校内理论与实验教学+校企联合”培养方式,联合优秀企业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就业前景:本专业人才在珠三角地区受到企业界的广泛认可与好评,毕业生主要就职于珠三角的生产制造、汽车、电信、邮政、通信、石油化工等行业。每年均有毕业生通过保研、考研继续攻读本专业硕士学位,也有毕业生选择出国继续深造,包括国外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亚琛理工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

该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广东省专业。

二、轻工化工学院

专业设置: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化工、微生物工程方向)

学院概况:

轻工化工学院是广东工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自1958年创办以来,一直遵循学校“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做贡献”的办学宗旨,始终坚持 “以生为本、人人成才”,“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的教育理念。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我院是广东工业大学四个“211”重点建设学院之一,在“珠三角”乃至整个广东省的轻工化工行业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培养了近万名轻工、化工类高素质综合型创新工科人才,主要分布在医药、食品、化妆品、化工、炼油、能源、材料等行业及相关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科研设备:

轻工化工学院始终坚持学科前沿研究与产学研密切结合并重的科研模式,形成了催化新材料及其应用、精细化工与功能高分子材料、无机功能材料、生物资源深加工与利用、天然产物与药物技术、以及绿色化学等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科研条件不断改善,现有大型仪器设备固定资产5000多万元,并拥有广东省现代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药食同源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高校清洁化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现代精细化工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多年来,学院为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输送了一批技术先进、工艺成熟的化工技术,成为地方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以及企业委托应用技术项目30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5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00多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多篇。

师资力量:

我学院教师队伍理论水平高,应用实践经验丰富,学历结构和年龄层次合理。近年来,学院大力引进高层次拔尖人才和教学科研骨干以充实师资队伍,还聘请企业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目前,学院引进了2名外籍院士和1名“青年千人”作为特聘教授,同时教师中具有博士以上学位73人,硕士以上学位96人(包括博士学位),其士导师14人,硕士导师76人,正高职称教师26人,副高职称教师49人;专任教师中有出国留学经历的教师21人;有广东省“杰青”1名,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4人,校级培养对象7人,广东南粵优秀教师4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和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学校“培育英才计划”年轻骨干教师1人;设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教学团队1个。

学子风采:

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支持和帮助下,我院开展了各类创新创业项目活动,包括科技创新大赛、化学文化月、化学专业展、科技访谈会等活动,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和挑战杯均获得较好成绩,获得及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百余项,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同时接受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科技管理等专业训练,培养实践应用的科学思维、科学技能和科学素养。

知名校友:

我院校友遍及祖国大江南北的各行各业,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开发、生产、管理工作,大多成为“珠三角”乃至华南地区轻工化工行业的技术骨干或企业代表。如60级制药校友曾任广州天心药业总经理、广东明兴制药厂长,73级校友曾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长、77级校友现任四川大学博导、81级校友现任五邑大学校长、89级校友现任宝洁公司南中国区副总监,93级研究生校友现任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院总工等。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博士论文范文6

科研、教学、育人,他始终不懈地恪守着四个字――精益求精。

他是一位学养深厚、治学严谨、追求卓越的学者,在软件工程与形式化方法、知识工程与符号推理、协议工程与移动计算、计算机辅助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

他更是一位献身教学、执着教改、倾心育人的大师,他把学者的敏思与严谨渗透到自己热爱的科研和教学中,20多年的潜心钻研和辛勤耕耘,摘得累累硕果、育得桃李芬芳。

他就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全国模范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广西教学名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古天龙教授。

孜孜以求打造精品科研

1980年,在求学路上一直比较顺利的他却由于高考的失误错失进入北大、清华的机会,被调剂志愿到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当时,他只有16岁,在今天的人看来,还处于懵懂无知的年纪。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却表现出对自己兴趣和理想的执着追求。大二时他就确立了考研的目标,并开始进行知识的储备。4年后,他在拿到大学毕业证书的同时,也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进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系,攻读(电子)机械制造学科工学硕士学位。

1986年初,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开发天文望远镜。当时整个控制系统的精度不够高,需要采取一种新的技术和方法对天文数据进行处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古天龙开创性地提出了广义插值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机械电子设备的误差补偿控制。与此同时,他参加了机械电子工业部预研课题“双反射面天线的机电一体化研究”,在场问题的数值计算方法等领域发表学术论文15篇。尤其是他的延拓有限元分析技术,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令希先生的高度评价。钱先生推荐该项目研究参加了1988年在法国召开的第12届国际科学计算大会。

1991年,26岁的古天龙来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工作,从此与广西这片热土结下了不解之缘。1993年9月,他如愿以偿考入浙江大学工业控制研究所,师从著名的过程自动化专家周春晖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他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复杂工业生产过程中离散事件问题的研究。由于表现优异,他于1996年1月提前毕业,获工业自动化学科工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被评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获得浙江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称号。他的研究成果被《自动化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等刊物刊载,并在IEEE SMC和IEE ICIT国际会议上宣读。

博士毕业后回到桂电的古天龙在工作上如鱼得水。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中国的科学技术要发展,要立足于民族之林,需要及时地吸收和接纳西方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他默默地作着准备。此时,他已任职于桂林电子工业学院计算机系,主要从事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由于工作业绩突出, 他于1994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4年后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一个学院的代表团去访问澳大利亚,访问期间同澳方教授交谈时,对方对他的研究非常感兴趣。他很快便获得了赴澳大利亚CURTIN理工大学、MURDOCH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的机会,在国外一待就是四年多。关于这次经历,他回忆道:“我已经作了准备,包括实践的准备和心理的准备,自然就抓住了机会。在国外的四年,使我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能力相对较完善了……”

对于当初的回国,古天龙归结于自己的桂电情结。他至今无法忘怀他读博士及出国期间,桂电领导所给予的支持。“那种真情,对人才的那种渴望的程度打动了我。我博士毕业以及每次从国外回家探亲,院领导都到机场接我。我在国外时,也经常保持联系。这些都打动了我!” 更重要的是,当时桂电计算机系需要学术带头人。于是,他从大局出发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到计算机领域。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他一回到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就挑起了重担,一刻不停地投入到新领域的研究中去。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取得了一批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成绩。他主持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重点项目、国防预研基金、中澳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等共计30余项,在国内首先出版了学术著作《有序二叉决策图及应用》、《软件开发的形式化方法》和《网络协议的形式化分析与设计》等共3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3篇。由于卓著的科学研究成绩,他先后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广西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广西高校杰出科技人才、电子工业部优秀科技青年等荣誉。

精益求精奉献精品教学

蔡元培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古天龙追求的就是这样的精品教学,并精益求精地为之奉献。

古天龙认为,当今时代,教师不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的时候,更要注意其健全心智的锻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的传授永远是有限的,但是如果启发了受教育者的知识源头,就会有汩汩流之不竭的知识清泉。古天龙深谙此理。他总是说,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不说是给学生一碗水,即便给他们一桶水也难以为继,必须教会他们学会自己找泉挖泉。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古天龙在课堂上大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主动自学。他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让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打下科研基础,打造好“渔”的本领。

古天龙忠诚于他所挚爱的三尺讲台,近些年先后开设本科生、研究生课程8门,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38人、博士研究生12人。在担任繁重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任务的同时,坚持在离散数学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大众化高等教育下教学型高校适用型人才培养、一般工科院校计算机学科形式化方法教育、地方工科院校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开展研究与改革实践。他承担了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重点项目等12项,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18篇,出版教材《离散数学》、《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等共3部。

他遵循需求牵引、工程应用、务实求是、创新实践的培养理念,建立了双闭环、自适应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筑了“相互支撑・有机衔接・梯度发展”的应用能力发展平台。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积极倡导并推进工科院校计算机学科的形式化方法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形式化方法知识体系被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纳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实施方案计划。所编写的相关方面教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和《离散数学》分别获广西优秀教材一等奖。所承担项目一般工科院校计算机学科形式化方法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的建立及实践分别获广西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科研与教学,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两者缺一不可。古天龙常说,教师的天职就是培养人才,教学与科研是一名教师的双重任务。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水平的提升、学科知识的扩展需要科学研究来驱动,所以,教师一定要从事科学研究。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中,跟踪学科发展动态、更新学科前沿知识、夯实理论知识;从工程研究、应用研究中把握行业动态、企业需求。但是也不能惟科研,高等学校教师的科研如果不能进入到课堂、不能融合到实验、不能结合到教学、不能促进人才培养,那是不完美的、不健全的。

“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古天龙清楚,要培养出精品学生,自己在学术和科研方面也必须不断提升。他的精品科研为他的精品教学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古天龙结合科研实践,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大量使用多媒体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他主讲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核心基础课程《离散数学》,2006年被评为广西精品课程,2010年被评为部级精品课程。《离散数学》精品课程网站及其CAI课件得到同学们的广泛使用和普遍好评,荣获2007年广西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2008年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为此,他也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广西教学名师、电子工业系统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倾心育人打造精品团队

一花独放不是春。古天龙深知这一简单的道理:要想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和科研水平,就必须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教学和科研精品团队。

近年来,古天龙带领他的团队对电子信息类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理念、教学体系、培养方案、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他所领衔的工程应用型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于2009年获准成为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基于“围绕一个中心(提高教学质量),突出两大特色(校企合作、科研与教学结合),重点发展三个专业方向(嵌入式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着重培养四种能力(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能力,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和应用能力)”的“1234”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理念,构建了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2010年,该专业被认定为部级特色专业。

机械工程博士论文范文7

姓名:李国正

申请级别:副研究员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2005年7月7日

教育与工作经历

教育

1994.9-1998.7 上海大学机械自动化系 本科

1998.9-2001.3 上海大学机械自动化系 硕士

2001.3-2004.9 上海交通大学图像处理与模式 识别研究所 博士

工作

2004.9-今 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 讲师

学术活动

兼职

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上海分坛学术秘书委员(2005.5~今)

IEEE会员,IEEE计算机分会会员(2004.1~今)

上海市计算机学会会员(2005.1~今)

主持中国机器学习邮件列表(2003.1~今)

活动

机器学习及其挑战研讨会,上海,参与,2004.11

第十届中国机器学习会议,上海,口头报告,2004.10

环太平洋人工智能大会,Aucland,口头报告,2004.8

国际神经网络大会,大连,展板,2004.8

神经网络及其应用研讨会,北京,大会报告,2004.3

科研经历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项

基于数据挖掘和综合模型的脑磁共振图像分析和诊断(30170274)已结题

面向钢铁生产的数据挖掘和数据融合信息处理平台及应用(50174038)已结题

纳米氧化铝材料设计的支持向量机方法 (20373040)进展顺利

分布式概念格数学模型及算法研究 (60275022)进展顺利

参与上海市高校网格技术E研究院一期项目

数据挖掘在生物医学网格中的应用 (2004.7-2005.6)

主持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开放课题一项

机器学习中冗余特征问题的研究(2005.5-2007.6)

已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合作者:化学系 陆文聪教授

已申请上海市教委科技发展基金

正在申请上海市高校网格技术E研究院二期项目

研究方向

特征选择

结合学习器的研究

支持向量机

集成学习

多任务学习

偏最小二乘法

化学计量学

多元校正

药物构效关系

JCICS,NSFC

学术成果

论文20余篇(第一作者9篇以上)

SCI 收录5篇,其中第一作者4篇

EI收录10篇,其中第一作者3篇

其它核心杂志,第一作者5篇

SCI收录源杂志录用2篇,正在出版

译着一本(第一作者)

支持向量机导论,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3

专着一本(算法部分,五万字以上)

Support Vector Machine in Chemistry,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2004.9

第一作者论文

[1] Modeling of Maximum Absorption Wavelength of Some Azo Dyes Using ANN, Journal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 2004, 44(6), pp.2047-2050 (SCI收录号:875HQ,IF: 3.078)

[2] Relationships between Pitzer's Ion-Ion interaction coefficients and ionic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electrolvte solutions, Tra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04(5), 2004,14(5):1029-1032 (SCI收录号:870QG)

[3] On multivariate calibration problems. Lecture Notes on Computer Science 3173, 2004,pp.389-394 (SCI收录号:BAT64)

[4] Feature selection for multi-class problems u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Lecture Notes on Computer Science 3157, 2004,292-300 (SCI收录号:BAU59)

[5] 机械设备中黑箱部件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振动,测试与诊断。23(3):183-187, 2003 (EI收录号:03487759975 )

[6] 基于聚类算法的神经网络集成, 复旦大学学报(第九届中国机器学习会议专刊)。2004(5), 689-691.

[7] Degree Prediction of Malignancy in Brain Glioma U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Computer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2004, in press (SCI收录源杂志)

[8] 杭州老虎洞窑古陶瓷成分的化学计量学研究, 分析化学。已录用, 2005 (SCI收录源杂志)

学院工作

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专业课

学术报告(二次)

计算机学院一次

化学系一次

本科生班主任(03级10班),优秀生导师(5)

硕士生副导师

博士生 刘天羽(吴耿锋教授)

博士生 周文(刘宗田教授)

硕士生 何鸣、胡欣茹(吴耿锋教授)

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室副主任(2005.3~今)

计算机学院外事秘书(2005.3~今)

计算机学院博士论坛副主席(2004.9~今)

其它条件

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CET-6

合格,1997.6

上海市职称计算机能力考试

合格,2005.4

汇总

机械工程博士论文范文8

[关键词]校企合作;机械类专业;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4—0020—03

0 引言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以重型机械及装备为特色,注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于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技能和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机械类应用性人才。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工程实践是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核心环节,尤其对于工科院校的本科生培养,仅依靠学校的实验设施和实验场地进行学习和实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日后适应工厂、企业工作环境的能力难以得到充分的锻炼,因此,到企业中接受生产环境下的真实工程训练,或为学生创造近似企业环境的模拟工程训练条件,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快速融入企业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起,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对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有重要影响的生产实习、实训基地、毕业设计和校企联合培养等几个方面一直进行改革探索。

1 校企合作共建生产实习基地

生产实习是学生四年本科学习中最为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是学生深入了解工厂实际情况、实地观摩学习所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为保证生产实习的教学效果和稳定性,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采取应对措施,形成了以实习基地共建为基础,以顶岗实习为补充的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体系。

1.1 校外实习基地共建

为保持生产实习稳定有序地进行,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选择优良的生产实习基地并以实习基地共建的方式保持长期校企合作关系,依托多年来与国内企业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与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等本科教学的主要实习企业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共建协议书,约定校企双方成立共同的领导小组,共同组织协调生产实习;企业参与实纲的制定,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实习内容;在实习过程中,企业选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实习指导人员参与指导。

校外实习基地是现阶段各高校主要的实习方式,学生在老师及企业技术人员的带领下,深入到企业生产的第一线,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现场观察、模仿学习相结合,有机会参观到国有大型企业中整个工艺流程和各种大型设备的运行和操作,并且由经验丰富的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讲解、示范和交流,可以提高实习效果,熟悉工厂、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近几年,燕山大学机械学院的本科生每年到以上大型企业的实习人数达到500余人,保证了生产实习的主要场所和实习质量。但是总体上看,这种方式以观摩参观为主,多数企业仅允许学生沿安全通道参观,限制学生靠近生产设备,学生不能亲身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生产活动中。由于实习期短、人数多,学生只能对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及厂房布置等有初步的认识,而对生产中的技术应用、工艺难点等问题无法深入了解,对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以及企业文化的深刻感受更是欠缺。

1.2 顶岗实习模式的引入

为弥补传统实习模式的不足,进一步提高生产实习的教学效果,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自2009年起,开始探索引入新的生产实习模式——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由企业为学生提供短期的工程师岗位,接收学生在厂内进行一定时期的在岗实习。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专门制定了顶岗实习计划和政策规定,将这种生产实习模式与机械类专业特色相结合,加强顶岗实习的实践环节与实习效果。2009年、2010年暑假期间,机械工程学院共组织了52名学生到山东泰丰液压设备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进行了两次为期一个月的顶岗实习。实习结束后,学院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征求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相对生产实习而言,顶岗实习实习时间较长,且有明确的实习岗位,学生能够在岗位上参与一。定的实际工作,动手机会多,激发了学生的实习意愿;学生实习岗位由实习单位负责安排,指派专门的指导师傅与学生交流、沟通,在企业中,学生基本与正常职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环境一致,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检验自己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锻炼了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也能切身体会在企业生产环境中的竞争压力,使学生面对今后的就业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作为一种新引入的实习模式,顶岗实习的实行还存在诸多弊端:(1)单位数量少。大型企业因管理体制的差别等因素,很难与学校建立起顶岗实习的合作关系,实习基地选择局限在小型民营企业范围内;(2)企业利益受损。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并不能给企业创造相应的效益,企业的正常生产可能受到影响。另外,小规模民营企业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吸引毕业生到单位工作,但企业规模往往不太符合毕业生的就业意向,打击了实习单位继续提供岗位的积极性;(3)缺乏理论指导。学生由企业管理和指导,缺乏专业老师的理论指导;(4)其他问题如缺乏安全保障、制度规定不完善等,都会制约顶岗实习形成稳定、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顶岗实习在现阶段只能作为生产实习的补充手段。

2 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机械工程博士论文范文9

回国已经3年了,史宝军一如既往地做着他熟稔且热爱的工作:传道授业和搞科研。丝毫没有因为名利双收而沾沾自喜,也没有因为放弃优涯的国外生活而懊悔。对于我们的探访,他显得意外而谦虚,“我很平常很普通,没有什么值得宣传的,我所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

简单朴实的话就像他的为人――平和、谦虚、儒雅、博学。

史宝军教授不仅担任山东建筑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首席岗教授,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带头人,山东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他还是山东省“”第一层次人选并被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

不仅如此,除了在高校任职教授传道授业外,史宝军教授还有很多社会兼职。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机械学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专家;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科技奖励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题评审专家,《J,Aerospace Engng.》(SCI/EI收录)、《Aavanced sci Lett.》(SCI收录)、《振动与冲击》(EI收录)、《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EI收录)及《山东大学学报》等期刊审稿人,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特邀委员、中国机械动力学学会理事、国际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会高级会员、国际计算力学学会会员、新加坡材料学会会员,ISHPEFEH2009国际学术会议组委会成员及分会场主席等。

学术上的成就得益于史宝军教授一直以来勤恳耕耘、术业专攻的努力,敢攀高峰的雄心促使他在读完吉林大学的工学学士和理学硕士学位后又奔赴北京大学研读博士学位,继而又在而立之年选择出国深造,通过坚忍不拔的努力顺利获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博士后学位。

如果说近几年取得的科研成绩是值得后来人学习的,那么,史宝军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毅然举家回国把多年科研成果报效给祖国,这更加令人们佩服。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史宝军,是山东栖霞人,家里兄妹4人,他排行老大。贫瘠的土壤没有遏止他对知识的渴望,在孜孜不倦的刻苦攻读下,1980年他顺利考入了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学习矿山机械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本科毕业后攻读而来了本校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之后,他分配到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工作,1997年调入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即现在的山东建筑大学,任教授。2000年他又考取了北京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路越走越宽,在获得北京大学的博士学位后,一次难得的赴新加坡留学的机会让史宝军兴奋不已。他积极申请入学并很快获得了许可。

已至而立之年的史宝军教授,在新加坡留学的同学都是20多岁的年轻留学生,在那里他算得上是年龄大的了。也正是因为如此,史教授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抓住分秒进行学习,以实验室为家,夜以继日攻读专业知识。

史宝军教授心里很清楚,他是要回到祖国报效国家的,惟有加倍努力才能不负所望。

新加坡优越的科研条件和优良的实验设备历练的史宝军的科研实践能力,而接触了大量的国外先进理论与技术后,无疑开拓了史宝军的视野与思维。他所从事的课题是新加坡教育部和国际上硬盘研发与生产的龙头企业希捷公司联合资助的科技项目,他所从事的硬盘技术研究,属世界顶尖高科技领域。而在当时国内研究水平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史宝军勇敢地走在了行业的前沿,挑起了推进相关技术快速发展的重担。

在新加坡留学的几年,他每年都要回国两三次,和国内的同行及原单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

而在与国外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时候,他也不忘为祖国招贤纳才。中国的发展潜力,山东的资源优势,以及国内对高科技人才的引进政策……他为海外学子们回国创业献计献策,并帮助他们联系回国工作的单位,为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工作搭起了座“心桥”。

当年在史宝军得到赴新加坡留学的机会时,很多人都说他不会回来了,尽管山东建筑大学为他保留了职位,他也许诺学成后回来继续工作,但是,那么多出国留学的人又有几个回来过?

2007年,史宝军获得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婉拒了老师和同学的盛情挽留,放弃了在新加坡优越的科研条件和工作环境,毅然选择了回国。他说,别的国家再好也没有自己家好,学成归来后惟一的念头就是报效生养自己的故土。

当史宝军全家带着大大小小的行李真正踏上祖国大陆时,全家人的心才真正踏实下来,真的回到自己的国家了。史宝军又站到了山东建筑大学的讲台上了,这让很多人大跌眼镜,谁也没想到史教授能够放弃绿卡放弃优越的国外生活回来,很多人纳闷地问:“怎么回来了,国外生活条件多好啊。”史宝军淡泊地说:“走的时候我说过,我一定会回来的。怎能不讲信誉,见异思迁!虽然,国内的科研条件和科研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困难只是暂时的, 切都会好起来的。”

正是拥有这样一颗爱国心,史宝军在学术领域上一路风雨无阻,取得了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他先后承担了国家先后承担国家“七五”和“八五”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7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4项、横向课题7项。

机械工程博士论文范文10

【关键词】冶金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1-0001-02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武汉科技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管、医、文、经、法、哲、艺等学科协调发展。武汉科技大学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拥有冶金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和矿业工程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9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1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4个专业学位授予点,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7个省级重点学科,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武汉科技大学所设的56个本科专业之一,于1996年开始本科生的培养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共有专职教师21名,其中正教授3名,副教授15名;博士后3名,博士12名(含海归博士1名);有外贸工作实际经验者9名。截至2011年,武汉科技大学共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2500名左右,其中2006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达720名左右,现在常年本科招生规模稳定在200名左右。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中国经济学门类的第一大专业,是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壮大起来的。随着中国进出口商品规模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在中国仍方兴未艾,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庞大的社会岗位需求虽然支撑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但在这个表面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深刻的危机。危机主要体现在全国开办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的院校众多,但培养的方式单一,各自的特色不鲜明,定位模糊。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普通高校已达700所左右,包括综合、财经、理工、师范、民族以及行业特色型大学,每年的本科毕业生在10万左右,但总体上看,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模式大同小异,均以理论教学为主,与各大学的特色联系不紧密,学生就业遍及社会的各种工作岗位。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刻变革以及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在相同的专业背景下谋求自身的特色,形成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是摆在关心学科发展的学校、社会、老师和学生面前的一个重大的课题。

二 人才培养与大学特色结合的依据

1.人才培养与大学特色结合的现实基础

武汉科技大学前身为武汉钢铁学院,原为冶金部所属,行业特色鲜明。现如今类似的行业特色型大学,主要为上世纪末随国务院机构调整及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划入教育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等为主管理的原行业部门所属、行业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包括电力、石油、钢铁、化工、纺织、交通、邮电、矿业、地质、农林、海洋等类型院校。这些院校一般科学研究实力雄厚、学科优势突出。武汉科技大学就在钢铁冶金、材料、机械、化工、控制等行业具有极为突出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属一本院校,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武汉科技大学,虽然也像在其他高等院校将其设置在经济与管理类学院一样,设置在文法与经济学院,但整个武汉科技大学的长远发展必然是上下一盘棋,特色学科与特色学科之间、特色学科与非特色学科之间必然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学校的学科发展中应该是大有可为的,本专业的学生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参观学校的各级实验室,获得对优势学科的感性认识,可以参与各学科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增加对相关学科所涉及的产业和产品的深层次了解,这些在本学院和学校其他学院的协调下应该并非难事。行业特色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上贴近行业需求,非特色学科和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主动与特色型学科和专业靠拢,是各学科和专业长足发展的不二选择。

2.与大学特色结合的理论依据

从学生的需求上看,大学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表现为满足毕业生的三项需求中的一种或多种。这三项需求依层次从低到高分别为:第一,生存需求,就是毕业后能凭所学知识找一份工作。第二,理性择业需求,就是毕业后能凭专业知识或特定的行业知识找一份对口的工作。第三,自我发展需求,就是在专业岗位上还具有进一步学习、深造以及跨专业领域学习的能力。

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大学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需求是不同的。在大学精英教育时代,大学各专业主要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大学生也不存在就业问题,因此在培养目标上以满足毕业生第三和第二种需求为主。而在前些年大学连续扩招和大学教育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迫于就业压力,大学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又倾向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主张大学生先就业再择业,因此培养目标上又以满足毕业生第一和第二种需求为主。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稳定和社会就业趋于好转,以及高校和社会的磨合和相互了解的加深,各类高校在培养目标上均有一个思路较为清晰和准确的定位。985高校和211高校,一般为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大学,培养目标以满足毕业生的理性择业需求和自我发展需求为主。三本院校及高职高专培养目标以生存需求和理性择业需求为主。其他普通高校培养目标要兼顾三种需求,当然也允许有所侧重。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行业特色型大学,无论大学的层次如何,均面临毕业生理性择业需求,在培养目标上一定要利用和突出行业特色,以便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取得优势。

3.国外经验借鉴

在国外,针对理性择业需求和突出行业特色,国外很多大学都采取了“工学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世界合作教育学会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解释为:将课堂上的学习和工作中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相关的、真实的,通常能获得报酬的实际工作中,然后将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带回课堂,以便在学习中进一步分析和思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称谓:在英国称“三明治”教育模式;在德国称“双元制培训”;在法国称“学徒培训”;在日本称“产学合作”;在美国称“合作教育”,虽然名字迥异,但实质方法和思想是相同的。

依靠“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可实现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课堂走向职业岗位,由学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从理论学习为主转为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为主,这些恐怕才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当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有合适的场地和企业,而行业特色型大学在校企合作方面条件得天独厚,可以满足学生的实践、实习需求。

三 冶金特色型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1.培养方案的调整和定位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学生就业现状需要,武汉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可定位为:掌握国际贸易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和中国对外贸易方针、政策,通晓国际商品贸易,特别是钢铁冶金类产品贸易,以及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等方面的规则,了解国际贸易专业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熟练掌握外经贸实务并熟知中国的商贸习惯,有较高的发现、分析、解决业务问题的宏观和微观能力,英语达到一定水平,并能独立用英语从事有关国际经济贸易业务,尤其擅长从事钢铁冶金类产品贸易业务。纲举目张,有了准确的人才培养定位,就容易统一思想,容易在具体的实施措施中有的放矢。

2.课程设置和结构的优化

在课程设置优化方面,针对武汉科技大学的行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开设除《冶金概论》外,还开设《金属材料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学》,增加学生有关铁矿石、钢铁产品、煤化工产品的相关知识,开设《机械原理》《机械制图基础》等课程,增加学生有关机械产品、机电产品等相关知识。这些课程的开设以任意选修课的形式为宜,因为此类课程主要为工科内容,对文理兼收的经济学类学生中的原文科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整个专业的学生在该类课程学习中知识掌握程度上会有较大差异,既为鼓励学生学习,又能减轻学习压力,任意选修课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此外通过任意选修课的选课人数可以判断哪些课程更实用、更受学生欢迎,从而在今后的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更合理地调整。在开设该类课程的师资方面,短期可以学校的材料与冶金学院、机械自动化学院等兄弟学院的师资为主,但长期来看,还是要立足本专业的师资培养。因为工科类学院老师对科研更有兴趣,对非本学院设置专业的基础教学兴趣不大,长期依赖他们教学是不现实的。本专业自己的师资培养,可选派部分专业教师在本校及校外进修以上课程,学有所成后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学习实际需要改造其课程内容,避免课程跨专业学科后的“水土不服”问题。

在课程结构优化方面,在部分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投资》等课程教学中增加有关涉及钢铁冶金类产品的专题。

3.实习实践环节的落实

正如前文所言,武汉科技大学拥有很多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此外还有众多合作的钢铁公司和钢铁厂可提供实习、实践岗位,就是本市的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就能满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全体学生关于钢铁冶金类产品的生产和贸易的实习和实践环节的需要。在这方面,要做好抓紧落实,要做好相关的沟通、衔接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吕西萍.纺织特色型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培养[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10(1)

机械工程博士论文范文11

陈予恕院士是我国工程非线性动力学专家。他首次提出了非线性振动系统周期解分岔理论方法,被国际同行誉为“C—L方法”。该方法揭示了解的拓扑结构与系统参数间的联系,对动力学结构的稳定性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他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研究”,系统研究了复杂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控制及其在大型旋转机械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方面的应用,突破了传统非线性振动理论发展的瓶颈,促成并发展了新的学科方向——工程非线性动力学,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部分理论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的工程应用处于国际前列。

他在治理大型旋转机械频发的振动故障中,突破了传统线性理论故障建模和机理分析方法,采用非线性分析技术,查明故障机理及原因,治愈了七省市18台大型火电机组的重大振动故障,获经济效益4.4亿元;对国产4台20万千瓦励磁机支撑系统进行非线性设计改造,使振动失稳的顽疾得到根治。

陈予恕院士长期致力于高等教育事业,培养的10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已成为我国工程非线性动力学科技骨干,其中已有3人已经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人被评为“新世纪人才”。

为人师表的陈予恕院士,既是一位堪称楷模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又是一位成果不凡、贡献卓越的科学家。近日,他欣然接受了本刊的专访。

问:陈院士,您好!您是我国著名的工程非线性振动专家,您能对目前国内外机械与运载工程学的发展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吗?

陈院士:好的。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物质性演化过程经历了由以工具——材料性工程为主要引领的工程推动阶段,到以动力——能源性工程为主要引领的工程系统推动阶段,再到以信息——网络性工程为主要引领的工程系统推动阶段,并又正在进入以生命——智能性工程为主要引领的工程系统推动阶段。社会需求是工程演化发展的强大拉力,科技进步是工程演化发展的直接推力。机械工程和运载工程等一系列的新产业(行业)自工业革命催使其诞生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而不断发展演化着。

在20世纪下半叶,新中国成立后,从“一五”计划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着手进行了以苏联设计的156项工程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在此后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工程发展虽然也有曲折,但取得的巨大成就仍然令世界瞩目。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工程建设更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令世界惊叹。

例如,我国航天工程的演化发展,就是在社会需求的直接牵引与推动下进行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的“两弹一星”工程达到了相当的水平,航天工程已初具规模。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航天工程的社会需求进一步剧增,极大地刺激、拉动了航天工程的发展,促使我国新型火箭、卫星、飞船的设计与研制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目前,我国的航天工程从规模、水平、质量上都处于世界航天事业的先进地位。

从世界范围看,20世纪中后期的工程演化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和新趋势。例如,数字化设计、制造、计算机模拟的过程控制和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使各类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大大缩短,精准设计和精准加工制造使产品的精度和质量稳定性大幅提高,有人把上述技术进步称之为智能化工程的阶段。

关于“国内外机械与运载工程学的发展情况简介”还可以参考文后附的“相关说明”。

问:您是我国工程非线性振动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首次提出了分岔理论方法,被国际上命名为C-L(Chen-Langford)方法。请问您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最终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陈院士:我们在研究非线性振动理论时,对同一个杜芬型非线性参激系统,发现了世界著名专家Mitropolsky(苏联)和Nayfeh(美国)所得到的1/2亚谐周期解的响应曲线有本质的定性的不同,对同一个方程有两种不同的解的结果,谁的正确?这个问题困惑着国际学术界20—30年。在调研数学相关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更有广泛代表性的含多种非线性因素的微分方程,并给以求其1/2亚谐分岔解的命题。为此,我们探索用平均法、对称论、突变论、奇异性理论和分岔理论等多种理论方法对之进行求解分析,最后解决了问题,建立了国际同行命名的C-L方法(Chen-Langford法)。此方法还可以求解连续(光滑)系统、非光滑(分段线性非线性)系统、van der Pol系统等非线性系统的周期分岔解的问题,得到科技界的广泛应用。这个理论的提出,将非线性振动求周期解的理论推进到现代分岔解的阶段。

从创新的角度进行总结,就是要带着好奇心和敏感性到实践中去发现和挖掘新问题和新现象。这里说的实践是指:查阅文献工作和到工程实践中去了解动力学结构的工作原理,运行过程和故障等进行实践知识的积累。为研究这些“新现象、新问题”的机理,需提出恰当的、正确的和新颖的科学命题,并通过分析对比,去粗取精,抓住其影响动力学行为的主要矛盾因素,建立能反映其动力学行为本质的科学(数学)理论方程,然后探讨用新的数学理论去求解它,直到结果能够释明原有理论不能说明的现象为止,新理论和新方法就可认为是建立起来了。

问:您40余年来从事工程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及其在工程中应用研究,应机械装备现代化设计要求,发展了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并成功应用于大型旋转机械和振动机械的设计和故障治理工程,成效显著。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具体实例吗?

陈院士:自1988年我关于“非线性参激系统的亚谐分岔解”的文章发表以来,相继又请了国外专家来我国讲授“动力系统”课程后,非线性动力学研究在我国逐步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和参与,特别是我组织了我国十多个著名高校和科研生产单位的几十名专家共同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动力学问题”启动后,我们集体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及其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就。在工程应用方面,我们的成果含:①在运用C-L方法及其思想深入分析故障非线性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大型旋转机械重大振动故障非线性治理的五项新技术——非线性油膜振荡参数综合(偏心量、、轴承负荷分配)治理技术、轴系支承内共振综合治理技术、裂纹类型故障综合类比技术、碰摩故障治理技术,以及轴系外伸端不平衡的非线性治理技术。这些技术在天津、黑龙江等7省市11个发电厂的共2830MW的机组上得到了成功的应用。②大型旋转机械和振动机械非线性动力学的非线性设计技术:结构系统动力学参数优化——通过系统的动态行为机理分析,以达到理想的动态响应的结构参数为设计参数;结构动强度优化——整体结构任何部件的动强度都应少于或不超过平均动应力;动刚度优化技术——整体或部件模态数据都应符合工作频率的动态要求。

例如,天津某电厂4台国产200MW发电机组投入运行后,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不稳定振动,突出表现为励磁机轴振动不稳定增长并引发周期性频繁碎瓦故障。经振动频谱分析显示,励磁机振动故障特性主要反映为油膜半速涡动和支撑刚度薄弱;建模理论分析可知,励磁机的不稳定振动为油膜不稳定,轴系及支撑结构存在内共振,从而导致振动能量在油膜和励磁机模态之间传递,而形成励磁机振幅周期性波动。综合治理方案是:调整了轴瓦的支撑中心标高以改变油膜的比压,并对轴瓦顶部间隙及紧力作了适当调整,以增加机组轴系的油膜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进行高速动平衡,使转子的扰动力降至最小;并对支撑刚度进行重新设计,经模态计算和实验,使模态合理分布以解决内共振问题。200MW励磁机台板改造后运行状态稳定,振动水平良好。

问:您是天津大学的教授,请您具体谈谈您的教学及其成果情况。

陈院士:我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教学情况:共培养研究生102名,其士后7名,博士生47名,硕士生48名。在已毕业的博士生中,有3名被评为全国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我参与主编著作11部,其中独著4部,2部专著同时为硕士生教材,2部专著(1本为英文版,Springer(London)1998出版)同时为博士生教材。为把我国建设成伟大富强的国家,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十分重要,而培养研究生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

如何通过师生双方的努力,使学生在学识学力上将导师和本学科当前已经取得的成果精髓继承下来、传承下去,并同时使学生探索出自己的学习方略,从而能实现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是我在研究生教学和培养过程中始终在思考和探索实践的问题。我要求自己要不断了解学习本学科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和国家的重大需求,希望能组织自己的团队和团结同行专家,共同为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贡献力量。为此,要求研究生要掌握雄厚的基础理论和学科最新成果,严格完成研究计划;通过组织定期学术讨论会、专题讲习班、全国学术交流会,共同攻关科研任务,加强国际交流等环节来培养研究生的道德人品、学识学力和治学方略等方面的能力。我指导毕业的研究生,在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科发展方面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带的在读研究生还有15名。我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客观条件,我们培养人才的质量将会越来越高。

问:据介绍,C-L方法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我国的具体应用现状是怎样的?其发展前景如何呢?

陈院士:C-L方法及其思想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至今,在发展非线性振动理论、深入分析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结构参数变化对其分岔动态行为的影响、对系统通向混沌道路的探讨、对旋转机械、振动机械、机翼颤振、车辆行驶稳定性等动力学结构故障机理分析及其失稳控制等理论及其工程应用领域,都有很多应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限于“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的发展水平,C-L方法目前只能分析低维系统(简化的系统)的分岔动态行为的机理,对复杂大系统尚不能进行其动态行为的分析,故尚不能满足复杂大系统动力学设计对结构参数优化的要求。

钱学森先生解决复杂大系统动力学行为分析设计的经验是:“基于经验的积叠,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最后定量的综合集成的方法。”对照钱先生的经验,目前大多数非线性动力学研究工作,只是完成了前面两步,即建立简化数学模型,进行定性分析。由于多数实际工程动力学结构都是十分巨大和复杂的,因而,所得到的定性的理论结果,对大系统设计参数选取的需求尚无法满足。我的看法是,为了能设计出性能良好的大型动力学结构,我们的研究工作在完成前两步的基础上还要完成他说的第三步,即在“定性理论的指导下的全系统定量计算分析”,从而做到设计的主要动力学参数优化,以保证建成的动力学结构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动态指标,这方面的工作我们正在探索中。

陈予恕院士重视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在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40余年来,陈予恕院士共主持完成了国家重要科技项目2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动力学问题”(1999.3~2003.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转子系统的若干非线性动力学问题”(2007.1~2010.12)。该项目系统研究了复杂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控制及其在大型旋转机械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方面的应用,成果突破了传统非线性振动理论发展的瓶颈,促成并发展了新的学科方向——工程非线性动力学,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部分理论成果如C-L方法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的工程应用方面处于国际前列。

他对我国非线性振动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第一完成人,陈予恕院士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年)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各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2010年)和天津市专利金奖1项(2010年),发表的300篇论文中共有100多篇被收入SCI、EI。从1978年至2004年,他主持了全部9届全国非线性振动会议,参与了8次专业国际会议的组织工作。现任我国《非线性动力学学报》主编,并先后任多个国内外著名学报编委和数个国内外学术团体常务理事和理事等职。

现已年逾八旬的陈予恕院士表示,在当今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战略中,要缩短与发达国家工程科技人才水平间的差距,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必须加快培养和造就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加快建立职业化和国际化的工程科技人才开发体系。

附相关说明:

(1)机械制造,数控机床,大型旋转机械

机械制造业是各国工业发展的基础产业,在中国,机械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左右,占外汇收入的四分之三。机械制造技术的核心在于数控机床,目前中国的机床拥有量已居世界前列,但在高速化、精密化和智能化程度上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中国正在开展大型旋转机械(如大型发电机组、工业汽轮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等)的自主设计及生产制造,这为数控机床的发展和制造技术的进步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需求个性化与多样化,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向超精密加工、超高速切削、新型加工设备的研究与开发等方向发展。

(2)大飞机,先进战斗机

大飞机和先进战斗机是先进航空工业产品的典型代表,其研制生产能够带动尖端技术的发展。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总重超过1 OO吨的运输类飞机,如空中客车公司的A580和波音公司的737、747、777及787。中国于2008年启动C9型飞机项目,现已进入工程发展阶段,正在突破大型飞机总体设计、气动及噪声预测、先进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先进战斗机是指具有隐形、超音速巡航能力、超机动能力以及超级信息优势等性能特点的第五代战机,中国在战斗机研制方面紧跟国际先进水平,但在航空发动机的设计制造方面还较为落后。

(5)高速列车

高速列车是指最高行车速度每小时达到或超过200公里的铁路列车。目前国际先进的高速列车有日本的新干线N700系、E6系,德国的ICE列车及法国的TGV列车等,最高运行速度在500km/h以上。中国高速列车技术(包括车组系统集成、转向架等9大关键技术和10项配套技术)经历了高速发展,其中京沪高速铁路、武广客运专线的稳定运行速度接近500km/h,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限制高速列车进一步提速的主要因素包括气动阻力、气动噪声等空气动力学问题,车体运动稳定性及非线性振动问题等。

(4)大型舰船

大型舰船(如航空母舰)是现代海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结构复杂且处于复杂的环境中。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型舰船在波浪中摇荡运动的混沌动力学分析,舰船运动下舰载机的拦截着舰动力学仿真,舰船辐射噪声的特征提取,舰船总体及其动力装置受爆炸冲击的响应分析,舰船的隐身技术、故障诊断技术和状态评估技术,以及舰船的数字化设计等问题,涉及非线性动力学、多体动力学、船舶水动力学、船舶结构动力学、声学、电磁学、电子学等学科领域,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学科人才的倾力合作。

(5)航天器

航天器是人类进行太空活动、探索宇宙、执行空间任务的载体。伴随着航天任务的多样化,航天器的构造与功能日趋复杂,已经向大型空间站、微小卫星、深空探测等方向发展。航天器具有多耦合,非线性以及大尺度柔性等结构特征,并且工作在极端外界环境,其动力学与控制是研究的难点。舱段式空间站姿态机动、轨道运动、挠性附件振动间的耦合动力学问题,大型天线、帆板结构展开中的几何非线性与时变非线性问题,以及贮液系统中的液体大幅晃动问题等,都是目前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机械工程博士论文范文12

院士是某些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在中国,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院士在高校分布情况来看,他们主要集中在一些最顶尖高校,像清华大学有74位院士,北京大学有72位,复旦大学有34位,南京大学31位……剩下的一些院士,就“零星散落”在一些非一线高校。

有些高校,仅仅只有一位院士,如同一颗孤星,熠熠闪耀在该校科学研究与学术讲坛之上。院士对于它们而言,就更是名剑利器,镇校之宝。

院士固然如天幕明星,虽光芒璀璨,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却似乎有过于遥远之嫌。但有一点却不可不察:“孤星”闪耀的那些高校,可能对我们大多数学子来说,有着非凡意义。

梳理寻找这样的高校的意义在于,这些高校既不像院士集中的高校那样高考录取分数线让人高不可攀,同时,因为拥有院士,其专业自然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特色,也是这些高校倾注全力培育的学科和专业。考生如考入这样的学科和专业,一是因为专业的权威性和社会知名度、影响力,便于就业,二是因为这样的专业在学校有学术“纵深”,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在本科阶段打好基础后,自然便于更进一步,走报考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深造之路。

1 中国医科大学

孤星院士:陈洪铎,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院士,皮肤性病学专家。陈洪铎院士在皮肤免疫病理、移植免疫、医学真菌及皮肤性病临床等方面多有造诣。现任中国医科大学教授、卫生部免疫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国际皮肤科学会副会长等职务。

中国医科大学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有“红色医生的摇篮”之誉。它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院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其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和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31年11月创建于江西瑞金。1940年9月在延安,经同志提议,中共中央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48年11月,在沈阳合并了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和原私立辽宁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是卫生部原部属高等学校,2000年改为省部共建学校。

学科优势

中国医科大学设有28个院、系、部,在医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哲学和管理学6个学科门类拥有学位授予权,其中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6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中国医科大学设有56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6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5个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呼吸系病)、皮肤病与性病学、外科学(普外)、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影像医学与核医学),23个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27个省重点学科,2个省重点(培育)学科,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13个本科专业,10个高等职业技术专业。

师资力量

中国医科大学现有在职教职工13121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5.2%,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在职的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50人,辽宁省领军人才2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1人。教授604人,副教授918人,研究生指导教师994人,其士生指导教师431人。

中国医科大学教师中在中华医学会等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担任常委(常务理事)以上者57人,有2人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获高等学校部级教学名师奖,10人获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名师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4人,有16人/次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全国百名医药卫生科技之星等荣誉称号或经费资助,有1个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有突出贡献专家部级3人。

国际交流

中国医科大学先后与日本、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等国家以及澳门和台湾等地区的80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关系,与世界银行(WBG)、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等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有290多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学校荣誉职称,先后派出教师近5133人次到国外研修或考察,近年来开展了56项重要国际合作项目,CMB项目34个。

中国医科大学属于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本硕连读专业学制为7年,本科专业学制为5年或4年,本科一批录取,录取分数线较高。中国医科大学只招理工类考生,其中法医学专业招男生为主,女生只招填报此专业志愿的考生,不录取服从志愿考生;护理学专业招女生为主,男生只招填报此专业志愿的考生,不录取服从志愿考生。

2 贵州大学

孤星院士:马克俭,贵州大学教授,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大学、长安大学、浙江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钢结构协会预应力结构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委员。马克俭院士在“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和“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做出了贡献,在建筑结构科学领域有较大创新与发展,并将十多项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于2007年12月28日,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院士。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同志亲笔题写校名。2004年8月,贵州大学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贵州大学,同年12月,成为贵州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2005年9月被批准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师资力量

贵州大学现有在职教职工4198人,其中专任教师253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8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083人,教授383人,副教授854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10人,贵州省核心专家6人,贵州省省管专家56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54人,贵州省教学名师25人。

学科优势

贵州大学现有24个学院,2个公共教学部,现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137个,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11大学科门类。贵州大学现有农药学部级重点学科,24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及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贵州大学是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

国际交流

贵州大学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40多个国家的100余所高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和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并于2009年在美国普莱斯比大学建立了贵州首个孔子学院。贵州大学自2008年以来连续四年成功承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还在IAUP(国际大学校长联盟)、AUAP(亚太大学联盟)等国际组织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贵州大学与联合招收国防生,国防生进入提前批次录取,招生的相关体检、面试、录取等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有关国防生招生录取规定。

土建类、工业设计、园林专业的考生,需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无色盲、色弱。国防教育管理(人民武装指挥方向)招收25周岁以下未婚男性考生,身高1.62米以上;文秘(保卫与文秘方向)要求男生身高1.62米以上,女生身高1.55米以上。英语、日语专业,须有生源省组织的外语口语考试成绩。

3 东北农业大学

孤星院士:蒋亦元,东北农业大学教授,东北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我国著名的农业工程学家、教育家、农业机械专家,1997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上世纪80年代突破国际公认难题,创造性地进行谷物割前脱粒收获机的研究,并率先取得成功,推动了中国谷物收获机的创新和发展。在机械设计相似理论与模型实验方法方面,对传统理论作了重大修改,使相似准则的应用更易推广。对农业工程教育体系的改革做了大量工作,潜心致力于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农业机械专门人才,为我国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北农业大学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知名教育家、哈尔滨市第一任市长刘达为学校第一任院长。自建校以来,学校先后隶属于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部、国家高等教育部、国家农业部、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198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成东北农业大学,现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省部共建大学。

学科优势

东北农业大学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学科基础雄厚,整体实力较强。现有20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群,10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拥有69个本科专业,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师资力量

东北农业大学拥有教授、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审定权,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整体水平较高。现有专任教师1267人,其中教授266人,副教授33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45人,具有硕士学位者467人。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部级教学名师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6人、讲座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174人。

国际交流

东北农业大学坚持开放办学,设有教育部赴俄留学培训基地,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是国内最早与俄罗斯开展联合办学的高校之一,已先后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家的60多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联系,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初步形成了“以东北亚为主、博采众长”的国际交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