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6 10:53:09
关键词:机械制图;技工院校;教学策略
机械制图课程既是机械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机械制图的实践课程,通过机械制图课程,能够教授学生如何看图、识图、校正图纸,以及培养学生的平面识图和三维立体看图的能力。技工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的学习能力比较差,因此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比较抽象、枯燥会给学生在学习上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客观反映现阶段技工学校学习问题,并结合当下实情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机械制图专业教学现存问题
(一)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阶段技工院校的教学模式正处于传统模式向新教学模式转化的过程当中,在课堂的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教学理念当中并没有凸显学生的主题地位,机械制图的课比较枯燥且有难度,教学过程缺乏互动,主要以教材为主,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依旧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则是教师课堂的跟随者。
(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
技工院校学生的底子薄、学习能力差、基础知识不牢固,因此学生很容易因为课程的枯燥和难度大而产生厌学、弃学的问题。机械制图课程要求有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学习中强调学以致用和灵活运用,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仅要转变学习态度,更加打牢基础知识,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三)过分注重学习成绩
目前机械制图的课程成绩考核依旧采用纸质考试,考试的内容也主要围绕着机械制图的专业知识、概念和技能,忽视了机械制图这一课程的实践性的本质,也过分的以成绩界定学生成绩的好坏和教学水平的好坏。很多学生专业知识和概念掌握的很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却问题百出。技工院校更应注重培养有实际运用能力的技术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优质生”。过分化的重视学习成绩也为学生日常学习带来了误导和偏差。
(四)学生的实践经验薄弱,实习机会不够充足
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机械制图课程要求在良好的专业基础上进行实践认图、试图、画图。机械制图课程学习当中,学生的实践机会少,实习安排不够充足,教师的课下作业也是以偏概全,紧靠几道题目的练习是到不到机械制图灵活运用和深入学习的目的。缺乏实践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会缺乏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机械制图专业教学的对应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当中老师一定不能忽视兴趣的作用,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升学生在机械制图课程的参与度。教师在机械制图课堂之初可以向大家介绍机械制图在在未来学习过程中的课程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合格的技术人员,机械制图是他最基本的技能,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可以及时提问和请教,及时解决困惑和疑问。其次,在机械制图的课堂中药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增加师生互动与问答环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可以结合班级同学的特点和实情,对于重点和难点的部分反复推敲,借助多媒体、教具等辅助器具吸引学生的关注度,降低学习过程和学习环节的难度。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缓解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同时结合动态试图便于大家的理解和学习,既能够保证课堂的参与度也能够提升在学习过程的认知。
(二)课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技术知识,能够运用到未来的工作岗位之中,这就要求机械制图课程的设置要充分凸显学生的主导地位。机械制图的课程要求学生学会试图、能够手工绘图。在机械制图课堂中,老师应该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基础识图后,快速画出草图并掌握计算机制图。一味的停留在识图阶段,单靠老师的讲授凸显不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在授课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快速绘图以及计算机制图,保证学生作为课堂能动的主体,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的设置都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技工院校机械制图的学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重视学习的过程,注重运用合理的学习方法。“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重视学习过程的点点滴滴才能够在机械制图的课程中达到游刃有余的灵活运用。同时教师在课堂中也要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一些绘图技巧、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将以往的知识点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归纳学习方法,通过自身对于机械制图知识的归集,夯实基础,提升学习能力。
(四)提供实习机会,理论联系实际
再好的理论知识终归是要有效的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的学习和联系能够强化理论知识也能丰富自己的实习经验。在机械制图的课程中学校以及授课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合理结合的重要性。例如,在机械制图课程学习之余学校以及教学老师可以安排学生进入厂区参观、学习。通过实地参观的学习了解工作流程以及了解机械制图在整个环节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课程结束后既要有相关的基础知识考试、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考试,同时也要增加车间实习的环节,学生通过实地学习和深入工厂之中能够加强机械绘图理论知识的运用,以及丰富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实习经验,为日后择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技工院校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处于不断的完善和改革过程中,,作为机械制图教师也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现状,结合学校教学实情,在当下的教学环境中不断创新、优化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将繁琐、抽象的知识体系化,在教学的环节与实际相连接,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蒋益英.立体化教学模式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2014.
教学内容创新性不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机械专业的课程包括机械制造、机械绘图、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模具制造、数控车床、PLC编程等,这些课程都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如果单纯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只能盲目地学习书本中的理论,而不能融入先进的案例,就会使学生的创新与实践应用能力逐步下降。而目前很多机械专业教师依然采用这种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未能够结合项目教学法、实践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增加教学内容的创新性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出现严重的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操作间的脱节情况,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实践性目前很多高校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单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盲目追求理论分数高低,最终不能用其所学理论去指导实践的情况,更无从谈及实践中的创新能力培养。因此,作为一项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主的课程,应当加大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比重,改变传统以课堂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发展创新教育,为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条件。“工学结合”教学策略与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部分高校依然墨守成规,忽视教学改革在校园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未能够与企业及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对机械专业“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与实习实训的重视程度较低,让学生不能够在实践实习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从而激发起创新灵感。
2机械专业创新教育相关意见
培养适合当今企业及社会需要的机械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一方面要求高校教育能够充分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要求高校教育能够与人才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培养一批具有扎实基础知识与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机械专业人才。针对于此,笔者对机械专业教育创新提出几点意见。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机械专业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实践是其人才培养过程的关键环节,要求高校教育能够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所以,在机械专业教育创新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根据社会需要制订学习计划,优化课程设计、课外实践与实习活动安排,彰显出机械专业本身的特色,真正做到机械专业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的结合,从而在二者的结合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创新思想,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当中已经是未来教育不可逆转的重要趋势。因此,在高校机械设备有限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将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渗透到教学当中,改变传统教学中受时间与地域限制的弊端,并以此来弥补实践资源不足对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可以在机械专业教学中增加计算机技术,通过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形成数控机床编程仿真系统,通过计算机模拟数控机床的控制、操作、编程、加工与故障的检测等,为学生提供一种亲临现场的感受,增强学生实践操作的直观感受力。二是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方式,进行CAI工程制造教学,将教学过程化繁为简,通过图形、影视的方式来表现微观组织、结构变化等,同时还有效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为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学习兴趣等带来有益帮助。三是可以在机械教育专业教学中加入光盘教学。为加深学生对机械设备的直观形象认识,可以购买关于现代化制造企业先进的加工设备的使用过程和设备管理的光盘,让学生真实了解设备的应用与维护,对设备本身形成强烈的直观感受,从而为其在未来的实践操作奠定扎实基础。发展合作教育教学机械专业作为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相关,并要求高校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以市场为主导,以增加就业率为导向,从而为推动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合作教育即目前提倡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企业的老技术职工为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校为企业注入技术资源,帮助企业解决技术人员的培训问题,最终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
3结论
实习时间:__*
实习学生:机设班
实习目的: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毕业实习是本科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育环节,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联系实际、增长实践知识、培养自身各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通过实习,了解包装印刷企业生产流程、包装印刷工艺流程、包装印刷企业管理和包装印刷机械等相关知识,并了解本专业发展前沿,涉猎相关学科知识,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初步具有科学研究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实习是大学本科专业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通过一段时间的生产实习后,使自己具备足够的技能,应付将来市场的挑战并保持强劲的竞争力,并为下一步的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要求:
1、明确实习任务,认真学习实纲,提高对实习的认识,做好思想准备;
2、认真完成实习内容,按规定记实习笔记,撰写实习报告,收集相关资料;
3、虚心向工人和技术人员学习,尊重知识,敬重他人,甘当小学生。及时整理实习笔记、报告等。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自觉遵守学校、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服从指导教师的领导,培养良好的风气;
中山天彩包装有限公司,是以香港东昌集团为投资主体,联合国内知名的软包装企业投资兴建的现代化大型包装企业,总投资超过20__万美元。公司拥有生产设备105台套,均由国外配套引进。设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实现产值3亿元的大型现代化包装企业。中山天彩包装有限公司生产各种塑塑、纸塑、铝塑、牛皮纸铝塑、多层牛皮纸内衬塑料袋等包装产品,有十四大系列4000多个品种。由于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深受客户的好评和信赖。目前已与多家国际跨国公司及国内驰名品牌的企业合作,成为其可靠的供应商,并被中国防伪协会作为防伪产品生产基地。在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工原料,添加剂等包装领域得到了较高的评价,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实习
实习内容和感想:
转眼间,一个多月的实习就结束了。经过这一个月的实习,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工作和在学校生活的区别:在学校里面特别是在大学里面,我们是很自由的,而且有很多是假期。我们可以自由的安排自己的时间,但是工作了就不一样了,我们必须按照公司的规定做事,而且每年也只有很短假期了。所以说从学校到社会是一个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也许看不惯企业之间残酷的竞争,无法忍受同事之间漠不关心的眼神和言语。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领导重用,所干的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杂活,自己的提议或工作不能得到老板的肯定。做不出成绩时,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老板的眼色同事的嘲讽。而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课,很轻松。常言道: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我们是20__年2月19日来到中山天彩包装有限公司的,接待我们的是天彩的曲总,初次见面,就感觉曲总是位很和蔼、很亲切的领导。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的接触也证实了这点。我们被安排在动力部实习,动力部主要是负责机械维护及其机械维修方面的工作。我们也主要是学习这些方面的知识和相关的工作经验。刚来的时候,我们毕竟没有什么经验,只能跟着师傅学习,在对公司机器修理及维护过程中,自己认真观察各种机器,最直接的就是工艺。对我们即将毕业的人来说,这方面还是很好办的。后面,由于对机器有了了解,我能对产品加工定的工艺动作怎么实现的进行思考。这样能加速学习理解和知识的积累。因为我们要常进车间去,所以多车间的生产状况也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天彩主要由印刷车间、复合车间、成品车间、大袋车间和吹膜车间,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成品车间,主要是因为这个车间的设备最容易出现故障,可能是因为它里面的设备比较陈旧吧。当然其他车间有些东西也是要时常要更换的,比如像印刷车间的油
墨泵,它是用来开机时抽送油墨的,当停机一段时间不工作,它就可能堵塞,堵塞了就得拿到维修房进行疏通。有时候一天都需要更换几个油墨泵,那样我们的工作就很辛苦。现在来说说为什么成品车间让我印象最深刻吧。成品车间主要是进行制袋过程的一个车间,在这个过程中要用到切刀、打孔器等等。正因为如此,所以切刀和打孔器经常出现问题,这时就需要我们去换刀以及调刀,换刀可能换切刀或圆刀,相对来说,换圆刀更为容易,因为他的调刀过程很简单,而调切刀的要求就很高,既要求很好的切断物品袋,又要求在切过的袋边很平整,没有毛边。这个月里,我跟着不同的师傅去了几次车间调刀,没次用时都在1个小时以上,其中有两次分别用了两个半小时和接近四个小时,所以感觉这个调刀过程是很困难的。它需要我们有耐心,不能因为久久不能调好它而放弃,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而且调好它也是我们动力部应做的工作,所以我们要坚持,要慢慢积累经验,才能更好、更快的完成它。
这是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凡事得谨慎小心,否则随时可能要为一个小小的错误承担严重的后果付出巨大的代价,再也不是一句对不起和一纸道歉书所能解决。
工作中我发现做任何事不能单蛮干,应合理应用各种常识来解决问题,同时也要注意团队合作。任何一个厂都有一套严格紧密的生产体系,在体系中每个环节都是紧紧相扣,每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应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年轻不是用来挥霍的,而是我们拼搏的资本。我不想碌碌无为终了此生。我想有个幸福的家庭和人生。所以我会一直朝着我的目标走去。保持一颗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心,对生活充满希望,相信“苍天不负有心人”。
我是学机械设计的,在书本上学过很多理论知识,似乎通俗易懂,但从未付诸实践过,也许等到真正需要用时,才会体会到难度有多大;我们在老师那里或书本上看到过很多精彩的东西,似乎轻而易举,也许亲临其境或亲自上阵才能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在实习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走创业之路做准备。作为我在踏出社会之前的为数不多的几次实践中,这次的实践的确给予了我很多。今后,我将继续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高尚的思想觉悟,进一步完善和充实自己,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完善自己,在以后的实践中更好的运用自己的知识,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将来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课程性质
《机械专业英语》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的一门选修课程,是系统地培养机电及其应用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先修课程为金属工艺学,CAD/CAM,数控技术,光学零件加工等。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本专业领域的一些常用词汇,词组和句型结构,基本能够阅读本专业领域一般难度的英语文章,并借助词典能够阅读本专业领域中等难度的外文资料。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对已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进行机械、电子、科技等方面英语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英文水平;
(2)使学生掌握专业英语的语法特点和词汇知识.能顺利地阅读原文教材、专业文献;
(3)熟练翻译生产现场的英语使用,如进口设备、仪器的说明书和使用手册,国际通用技术标准,正在使用的成熟技术和先进技术的原始资料等。
2、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2)全面的训练学生高读、写、译、说等英语综合技能和交际能力;
(3)积累专业英语基础知识和提高专业英语基本语言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进行观察、获取信息、运用想象力、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试图解决问题的行为进行学习。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并逐渐具有竞争效益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基础及拓展知识
技能训练
1
Steels
1)what is theprimary motion+
2)what is the feed motion
3)what is turning
2
The function of alloying elements in alloy
1)how does the three-jaw chuck work?
2)how does the four-jaw chuck work?
Oral training
3
Heat treating of steel
1)what is the conventional milling
2) what is the climb milling
3)what are the diffrences between the conventional milling and climb milling
4
Summary of plastic
1)what methods are available for improving the hardness of high carbon steel
2what are the machine parts made of ,that do not need strength
Reading FANUC Series 16i/160i/160is-MB
Series 18i/180i/180is-MB5
Series 18i/180i/180is-MB
Operator’s manual
5
Injection molding
1) What’s the basic techniques of maching metal
2) What is drilling operation
3) What’s the diffrence beteween the shaper and the planer
6
Classification of plastics mold
1) what’s the jig?
2) Can you say some advantages of jigs and fixtures?
7
Injection machine
1) what is the tolerance
2) why is tolerance important in manufacturing
8
Representative structure of injection mold
1) what makes hydraulic pressure develop
2) what are flow contronl values needs
9
Compression mold
What is tooling
10
Machine tools
1) How does the lathe work in maching a workpiece
2) What kinds of machine tool is the most useful machine tool in maching
11
Press process and product applications
1)what is NC
12
Presses
1) What is part programming
2) Preparatory funtion
13
Forging processes and die design
1) What is CAM
2) What’s the advantages of CAM
14
Introduction of quotation for mold
1) what is the main potential hazards
2) what can we do when the power cannot be turned on
15
revise
16
training
四、学时分配
序号
课 程 内 容
学时分配
知识讲授
技能训练
合计
1
Steels
2
2
2
The function of alloying elements in alloy
2
2
3
Heat treating of steel
2
2
4
Summary of plastic
2
2
5
Injection molding
2
2
6
Classification of plastics mold
2
2
7
Injection machine
2
2
8
Representative structure of injection mold
2
2
9
Compression mold
2
2
10
Machine tools
2
2
11
Press process and product applications
2
2
12
Presses
2
2
13
Forging processes and die design
2
2
14
Introduction of quotation for mold
2
2
15
revise
2
2
16
training
2
2
合 计
32
32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是期末大作业加上平时成绩,其中期末考核占总评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80%。平时成绩是指平时作业、笔记、课堂表现及出勤情况。
考核成绩评分结构表
考评成绩(%)
平时表现(%)
期末考核(%)
出勤
课堂提问
平时作业
平时笔记
100
20
20
20
20
20
六、教材教参
1、教材
王群,模具专业英语,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参考书
机械制图是大多高等院校机械类及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基本必修课程之一。
机械制图是用图样确切表示机械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的学科。图样由图形、符号、文字和数字等组成,是表达设计意图和制造要求以及交流经验的技术文件,常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为使人们对图样中涉及到的格式、文字、图线、图形简化和符号含义有一致的理解,后来逐渐制定出统一的规格,并发展成为机械制图标准。各国一般都有自己的国家标准,国际上有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中国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制定于1959年,后在1974年和1984年修订过两次。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机械综合 模块中心化 非机械类专业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7-0076-02
建筑设计师要绘制图纸,化工工程师要考虑加工工艺,信息与计算机要靠机械硬件作为支撑,食品、纺织品要靠机械来加工……毫不夸张地说,各行各业无不充斥着机械的身影。相应地,在理工科各非机械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中,机械类综合知识是不可或缺的。多年以来,院校非机械类专业的教学实施计划当中执行“大一学制图、大二学设计、大三学金工”的按部就班路线。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等高新技术飞速发展,CAD从“Computer Aided Drawing”到“Computer Aided Design”并不仅仅是字面上的转换,而是理念上的升华、技术上的跨越。[1]新时代、新形势、新理念、新技术、新跨越使我们面临新挑战、新任务,同时呼唤着素质教育,呼唤着课程与教学改革。机械类课程是为非机类专业服务的,是从属于相关专业整个教育体系的,相应的教学与课程改革只能超前,不容滞后。抓住我院教学与课程改革契机,结合本院非机类专业特色与特点,从2003年7月拟开设《机械综合基础》教学试点班。这次课程改革试点项目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课程叠加,而是新理念支撑下的模块化糅合与优化。
一、非机械类专业《机械综合基础》课程改革目标
1.总体目标
根据2002年8月机械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机械综合基础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九条规定,结合本院教学特点与特色,着眼于学员动手能力、抽象与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制定科学、翔实的教学大纲与教学实施计划,建设相应的教学软、硬件教学保障条件,把握相关专业教学前沿动态;通过《机械综合课程》的课堂教学与实践,使学员掌握一般看图、读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以上计算机平面绘图及三维造型软件,了解标准化和互换性基本概念,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及其结构和标准,初步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选用和设计方法,通过在实验室现场讲解与动手的方式领会金属工艺与热处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采用课堂穿插与专题相结合的方式让学员了解CAD(Computer Aided Design)、CIMS(Computer Integration Manufacturing System)、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FM(Flexible Manufacturing)、VM(Virtual Manufacturing)等机械制造学科的动态前沿、国内外制造业现状。[2]
2.教学内容
根据以上非机械类专业《机械综合基础》教学改革总体目标,突出“机械综合”的概念,采用“模块中心化方式”组织、展开教学内容。所谓“模块中心化方式”就是摒弃传统上《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等平行式组织结构,而是以某一个教学模块为中心,教学内容与环节的设计、组织、展开俱围绕此模块化中心来递进、交叉进行。对教学内容上的改革目标就是要使配套教学大纲、教学实施计划、教材、教案等与“模块中心化方式”相适应,并逐步使之科学化、正规化、合理化。
3.教学方法与手段
所谓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动作体系。它既包括了手段和方式,又体现为教学过程结构程序。可见,教学方法、手段是为教学内容、要求、目标服务的,同时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学要求、目标的确立,必然对教学方法、手段提出新要求;教学方法、手段的提高必然会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目标就是要采取各种措施,深入研究启发式、互动式等先进教学理论,积极开展现代教学方法研练,促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全面提高,为《机械综合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服务。[3]
二、理论研究与具体实施
1.可行性分析
(1)《机械综合基础》课程教学“模块中心化”改革方案是在面向全院服务专业对象,针对机械基础学科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分析、研究基础之上提出来的。教学改革以来,《机械综合基础》课程改革项目组对学院各专业对基础学科需求展开调研。调研过程中,采取听取各学科专家建议、项目组内教员间教学经验交流、在校学生问卷调查、毕业生信息反馈等多种形式采集数据。在汇总调研数据的基础之上,提出若干教改方案与实际教学效果衡量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方案决策。层次分析法是对各种现实问题利用数学模型进行量化决策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决策的准确性决定于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和专家测评的准确性。从2003年以来,项目组按照以上拟定决策方案,通过5期改革试点班组织研究测评,得出“模块中心化”模式的优先级要远远高于其它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2)学院教学改革以来软、硬件配套的全面建设为《机械综合基础》课程的改革提供了保障。软件方面的建设主要有:首先,长期聘请现代教学理论方面的专家授课、指导。通过系统学习、考核、实践,促使教员自觉专研现代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与技巧,为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着眼于全体教员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全面提高,以聘请专家开设培训班的形式组织多媒体课件研究、制作、使用方面的知识。第三,一年两届“全院现代教育研练竞赛”。初中职称、高职称教员各一届,采取教学内容、教案设计、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督导委员会日常评分、学员评分、现代教学研练文章水平等各项教学综合指标加权打分的方式进行评比。优者重奖,次者督促改进。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促进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第四,引进多套学术资料检索镜像软件,为查阅资料和学术交流提供了方便。第五,网络学堂建设与持续改进。通过网络学堂的建设,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实时交流;虚拟课堂使枯燥、晦涩的一些学习内容“动起来”,便于学员课后自学;鉴于非机理工相关专业对机械课程的课时压缩,网络学堂可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硬件方面的主要建设:全面教学改革启动至今,多媒体教师覆盖率已达到80%以上;计算机公共实验室建设取得积极进展;CAD、机械模型、金工等实验室建设力度的加强。
(3)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机械综合基础》课程改革需要打破机械各分课专职教员授课的传统,以“模块中心化”为指导思想,立足于对机械基础知识及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对教员的知识结构与综合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室100%教员能够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维护网络学堂;72%以上教员获硕士以上学历;93%的教员可贯通两门以上机械类主干课程;教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提高幅度较大。
2.试点研究与实施情况
在“模块中心化”《机械综合基础》课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有几个必须处理好的关键环节。第一,合理解决课时安排问题。根据我院以往非机械类专业的培养计划,作为专业基础性质的机械类课程,一般《工程制图》安排50~70课时,《机械设计基础》安排60~80课时,《金属工艺及热处理》30~40课时,《互换性与测量基础》20~30课时,《计算机绘图基础》30课时。据以上数据,合计为190~250课时,而且近年来有课时进一步的压缩趋势。因此,《机械综合基础》教学实施计划的课时总数不能超过以上数字,该实施计划中按210课时进行设计,各专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一定缩放。第二,合理解决知识衔接和连续问题。“模块中心化”教学模式的正常开展须有特定的预备知识作支撑,一是高等数学基础知识,二是力学基础知识,三是最基本的读图能力。为此,针对四年制本科学员的该实施计划中,选择第二、三、四学期进行《机械综合基础》课程的教学(每学期70学时),且在课程伊始安排20课时的画、读图基础训练。这样,既满足了预备知识的前继要求,又保证了服务于高年级专业知识学习的后继问题。第三,合理利用网络学堂等资源问题。课时压缩并不意味着知识压缩,为充分利用好有限的210学时,必须提高教、学效率。网络学堂是一块很好的“阵地”,应通过师生网上互动、学员网上预习、自学、复习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网络学堂等资源的利用效率;第四,合理解决学习效果测评与考核问题。教学思想理念的更新,必然决定了考核方式的更新。本项目的目标是着重培养学员的综合机械基础知识、基本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考核与测评的选题、编排上须有所体现。
三、结束语
《机械综合基础》教学改革试点的实施,有效地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学员、专业教员、相关专家、用人单位反馈教学效果良好。课程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完善。
参考文献
1 童秉枢.现代CAD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