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道德

生态道德

时间:2022-02-22 14:59:09

生态道德

生态道德范文1

关键词:生态道德观 简论

一、生态

生态(ecologica)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ecological来自希腊语中的“oikos”(住所或生境)和“logos”(研究和科学),指各种生物有机体(包括人类)及其与环境的有机关系。”付玉凤在《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研究》中指出 :“生态”一词就是指生态学研究的内容,所以“Ecology”也可译为“生态”。生态原本被作为生物学的要领广泛应用。单独的“生”表示是活着的、有生命的、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发展、长大;“态”是指姿态、情况、形状、样子。“生态”即“生命体或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或活动环境中发展、成长的情形、样子。”现代汉语词典对“生态”一词解释如下:“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如今“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二、生态道德

关于“生态道德”的理解,戴尊红在《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性生态人的培养》一文中对“生态道德”作出如下解释:“生态道德不仅指个人在自然界中生存所应遵守的生态规律及由此制定的生态规范的总和,更指个人根据自然的承受能力,以最优的承受能力,以最优的方式解决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生态情感和生态自觉性。”

曾燕认为 “生态道德就是以善恶标准评价,并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与自然及生态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换句话说,就是调整人与自然及生态的关系、规范人对生态环境行为的道德。”

梁颖智认为生态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核心主要是人类应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不仅指个人在自然界中生存所应遵守的生态规律及由此制定的生态规范的总和,更指个人根据自然的承受力,以最优的方式解决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生态情感和生态自觉性。”

李睿认为“‘生态道德’是关于人和自然的道德学说,它旨在确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系,把道德行为的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之间,从道义上确立人类在与自然关系上所承担的权利和使命,提倡人和自然的平等性、兼容性、和谐性。”同时,李睿进一步指出生态道德的内涵主要包括:

“1.所有人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过上健康生活的权利,并承担保护子孙后代持续发展的责任。每个人都拥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但同时也有维护和促进他人生存和发展的义务,破坏生存环境,就是“透支”子孙的有限财富,就是影响后代的生存发展。

2.地球上每种生物物种都有生存发展的权利,人类承担保护生态的责任。地球上所有生物物种享有其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能够维持生存的权利,人类承担着保护其栖息地不受污染破坏的责任,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成为自然的朋友。

3.每个人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破坏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种生存权利的行为是违背人类责任和不道德的行为。倡导关爱生态环境,关爱生命。对其他生命征服、掠夺、谋杀不是一种友善行为,是与人类的责任和道德相违背的。”

以上列举了四种关于生态道德概念的界定,虽表述不一,但都体现出生态道德的以下特征:

1、生态道德是一种新型道德,它将传统的人和人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2、生态道德不同于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其主要是把对生态的态度和管理决策提到道德的角度,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激发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让人们从内心愿意自觉地投入到生态环保行动中,时时、处处爱护生态环境。

3、生态道德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应根据自然的承受力,以最优的方式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

4、人要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应秉持平等、兼容、友爱以及正义的态度对待自然。

三、生态道德观

“观”的字面意思,百度词典有三种解释:“1.看,察看:如观看,观止;2.看到的景象或样子:如大观、奇观;3.对事物的看法、认识:如观点、观念、主观、客观、世界观。”本文的“观”主要指第三种意思,即对事物的看法、认识,或者是人的观点、意识和理念。列宁进一步指出“观念是人的的认识和意图”,根据前面对“道德”一词的界定,道德观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问题、情感和行为习惯的认识和看法。具体而言,道德观体现的是人们对是非、善恶、好坏标准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人们对道德规范的遵守就是一种良好道德观的体现,同时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人存在的方式之一。关于生态道德观的概念界定,目前并无统一的认识,并且专门论述生态道德观的文章也很少,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

田芳认为生态道德观是:“人们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对是非、善恶、荣辱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它决定着人们对待生态问题的态度。”同时她认为生态平等观、生态价值观等均属于生态道德观的范畴。

侯建军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将生态道德观理解为“调整人类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显然,他这一概念过于笼统,并未说清生态道德观的本质。

刘春湘认为生态道德观的核心理念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共存共荣”同时,她指出生态道德观的基本内容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代际公平。代际公平系指当代人与后代人公平地享有自然资源与生态资源。由于环境伦理观是在社会―人―自然共同和谐、共存共荣的基点上提出来的,因此它首先特别强调当代人的责任,针对以往人们在利益上目光短浅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井进而威胁到人类未来的历史延续,要求更新利益观念,强调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不可以因当代的自私和无限度地消耗自然资源而使人类发展的链条中断,而应该为子孙后代提供满足其需要的机会。

(2)代内公平。代内公平系指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由于大自然是人类共同栖居的家园,因而,在空间和地域上不同国家和民族应公平地享有地球,平等地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这就意味着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不能以牺牲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利益为代价,尤其应维护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利益。代内公平的实现首先要求消除地区贫困,缩小日益拉大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不可否认贫富的差距是历史造成的,但也可以从价值层面来加以考察。透过南北差距的表面现象,我们发现了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谋求发展上所存在的不公正。从历史上看,当今的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生产中抢得先机的国家,从这些国家开始,逐步形成畸形发展模式,一方面开创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的恶果是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坚持认为,发达国家的财富积累与他们利益所受的损害是相关的,因而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应当被看成是一种补偿性义务。

(3)人地公平。人地公平系指人与自然界保持一种公正的关系。这一全新的观念不再从人类自身狭隘利益来看待自然界,而是以更高的境界和更广阔的视野把人类与环境、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融合在一起,要求人类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合理地控制利用、改造自然界的程度,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的多样化。换句话说,人类在利用和开发自然时必须保持基本生态过程和保护生命维持系统,保持人类对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注意在利用过程中从自然界取出的资源不能超过环境所能容忍的限度,不能超出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负载力。”

王丽伟认为“生态道德观是指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关于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标准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体系。”王丽伟认为生态道德观是社会功德观的一部分,是一种新型的道德理念,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认识,他认为在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关系时优先考虑环境保护因素,是正确生态道德观的体现之一。

综上所述,对“生态道德观”概念专门作出界定可供参考的并不多,笔者查到的仅有以上几种,但综合这几种界定方式,它们的共同特征有以下几点:

(1)、对生态道德观的范畴都主要界定为人与自然的关系。

(2)、从道德的角度来评价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与否。

(3)、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在于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优先考虑环境保护因素,即要求人类脱离“人类中心主义”,站在“自然”的角度,考虑其“感受。”

结合以上内容,笔者认为生态道德观是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关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形成的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的规范体系的正确与否的认识和看法。是人们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对是非、善恶、荣辱的认识、判断和评价。总之,生态道德观是一种新型的道德观,是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部分。正如王丽伟所说,正确的生态道德观要求人们在处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自觉优先考虑环境保护因素,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道德观从新的视角建立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从维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目的出发对人们的行为予以道德约束。

参考文献:

1.王丽伟.高校生态道德观教育的构建与实证研究―以中南大学为例[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

2. 付玉凤.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4.

3.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4.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5,P114.

5.戴尊红.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性生态人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4.

6.曾燕.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与建设[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6.

7.梁颖智.广西高中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7.3.

8.李睿.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

生态道德范文2

论文内容摘要:生态道德规范对人们的生态行为起着直接的指导、规范和约束作用。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直接地根据生态道德规范的内容和要求决定是否付诸某种行动与行为或者该如何行动与行为等。因此,明确生态道德规范的属性,遵循生态道德基本原则,建设生态道德规范体系对生态道德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生态道德规范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是生态道德的基本形态,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人们的生态行为起着直接的指导、规范和约束作用。完善生态道德规范有利于生态道德建设成果的巩固和实践。

一、生态道德规范是生态道德的基本形态

(一)从生态道德的内涵来看,生态道德规范是生态道德的直接表现,没有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就无法表现自己,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皮亚杰曾说:“一切道德都是一个包括有许多规则的系统,而一切道德的实质就在于个人学会去遵守这些规则。”生态道德规范是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改造、发展和建设的实践中,所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这些规范和规范在一定情境中告诉人们该如何行为、如何行动,或者不该如何行为、如何行动。如花园中“请爱护花草”、“请勿践踏草木”等警示标语。它直接告诉人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它以特有的方式维持和调节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内涵着人们对自然界的义务和责任,使个人的情感欲望获得某种生态道德理性,进而把初始的美好人性还给个人。WWw.133229.coM同时,还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引导人们自我完善。所以,生态道德规范是生态道德首要的和根本的表现形态,离开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将是不完整的。

(二)从生态道德现象来看,生态道德包括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实戏三种形态,但无论哪种形态都离不开生态道德规范形态的善恶评判标准。生态道德规范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是特定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在人们的道德意识中的反映和概括,是客观的社会道德关系和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对进行道德实践活动的人们的一种基本节制和约束。一个社会想要维持止常的运行,就必须有种社会全体成员共同认同的价值目标和道德标准,然后通过道德规范等价值导向来引导和统摄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使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自觉地符合社会的要求,从而形成社会前进所必需的推动合力。同理,生态道德规范作为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道德行为标准,它是特定的人与自然关系在人们的道德意识中的反映和概括,是客观的生态道德关系和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对人们进行生态道德实践活动的基本节制和约束。人类要想生存发展,人类社会要想存在发展,就必须形成共同的生态价值道德标准,并通过生态道德规范来引导和规范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态道德实践,从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道德规范的基本特征

生态道德规范,一方面,它是一定时期人们在同自然的相互“交往”中形成,并以某种风俗、习惯和传统等形式固定下来的“应当”与“不应当”的规范;另一方面,它又是“必须这样”或“不能那样”的强制性行为准则的生态法规。因此,生态道德规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生态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根源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四五千年前在人类历史上曾灿烂一时的“巴比伦文化”,由于植被破坏而销声匿迹了,世界最大的沙漠—撤哈拉大沙漠,几千年前曾是牧草青青、牛马肥壮的天然牧场,因过度放牧而变成沙海。20世纪以来,人类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但同时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温室效应、物种灭绝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来,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困境。面对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人类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终于从深层次认识到,生态危机的形成,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紧张,缘于人类对自然的失范行为,而这种失范行为背后隐藏的则是生态价值观和生态道德观的缺失。因此,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道德规范应运而生。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对同样的或差不多同样的经济发展阶段来说,道德论必然是或多或少地互相一致的。……我们断定,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二)生态道德规范的形成是在人们社会生活的实戏中逐步形成的。生态道德规范是对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和生态道德关系的普遍规律的反映和概括;是社会规范的一种形式;是从一定社会或阶级利益出发,用以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行为标准,也是判断、评价人们生态行为善恶的标准。在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中,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们的主观认识不断发生变化、相互提升并最终达到统一。生态道德规范作为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及其相应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客观反映,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为上反复实践这些生态道德要求,并通过某种风俗、习惯、法规和传统的方式固定下来。比如,臭氧是阻挡宇宙中紫外线的天然屏障,但由于现代化设备排出的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消耗了臭氧,紫外线乘虚而入,侵害人体。二氧化碳的剧增,破坏了地球与外层空间的热交换平衡,使地球持续增温,南北极的冰雪也开始融化了,还有珍奇的动物绝迹,气候恶劣等等。人类在经受了惨痛的教训,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终于醒悟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善待生命是人类必需遵守的基本生态道德规范。此外,生态道德规范的形式、内容、要求等是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永恒不变、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阶级的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荣誉和耻辱等等的道德规范是不存在的。”

(三)生态道德规范提出主体的多样性。生态道德规范首先是由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思想家认识并提出的,他们根据人类对自然界的自觉认识,对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实践进行总结概括,提炼出符合一定人类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行为准则,并加以倡导,逐步形成人们普遍遵守的生态道德规范。如: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法国思想家阿尔贝特·史怀泽则提出“敬义生命”的伦理学原则,明确指出“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以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位。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伦理原则”。其次,各国的政府、地方行政机关则是生态道德规范产生和普及的核心力量。诸如,我国政府批准的(中国21世纪议程》论述了我国公民基本的生态道德行为准则:一是,所有的人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够过健康和健全生活的权利,并承担有保护子孙后代,满足其生存需要的责任;二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物种享有其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够持续生存的权利,人类承担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三是,每个人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破坏、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种生存权利的行为是违背人类责任的行为,要禁止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上述三条生态道德行为标准,构成了当前我国最基本的公民生态道德规范,有力地促进了生态道德建设在我国的发展和完善。

三、完善生态道德规范体系

生态道德规范体系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的生态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有机整体。它们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起着直接的调节、指导规范和约束作用,它的实施和运用有利于巩固生态道德建设的成果,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与善恶,改变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观念,将保护生态、追求资源的永续利用、持续发展作为自身内在约束力的要求,为人类的生产和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自然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合理的人文支持。

(一)完善生态道德规范体系的意义。在当前,我国一些地方重gdp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法制不够健全,环境立法未能完全适应形势需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较为突出。环境保护机制不完善,环境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环境管理效率有待提高,一些领导干部环境保护意识和公众参与水平有待增强。为此,迫切需要制定和实施生态道德规范,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强化人们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约束力,进一步巩固生态道德建设的成果。

从生态道德规范体系功能看,良好的生态道德规范体系有利于增强道德行为主体明辨是非和善恶的能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从生态道德规范体系的作用来看,主要在于使人们尊重生命、尊重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正确处理控制人口与合理消费、适度发展与维护生态平衡、消除贫困与反对奢侈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讲,生态道德规范体系能有效地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完善的生态道德规范体系能够在人们心目中树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按照美的原则和规律,不失时机地把人们的审美情趣引导到尊重自然、珍惜生态、保护环境方面来,并使之形成一种社会氛围,带动每个人养成一种符合生态道德要求的高尚情操,唤起人们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从生态伦理出发,保护好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任何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基本生存权,即使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应本着良好的道德意识做出限制危害程度的正确选择,从而自觉地摒弃那些乱捕滥猎、乱采滥挖、乱杀无辜的不道德行为。从而,持续、有效地提高人的生态道德素质,使人拥有保护自然和生命的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知识、生态道德能力与生态道德习惯,自觉遵循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更好地履行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二)健全生态道德规范体系的内容。生态道德规范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社会的、职业的、家庭的和个人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总结起来大概有:一是要热爱自然。要求人们在生命活动中的一切言论和行为,都以维护生态环境为准则,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向自然奉献,在开发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力求维护生态平衡。凡有利于自然的事情,能够减轻或解除自然灾害的事情,就应该自觉努力去践行;一切有损自然的行为则应该避免和反对。二是要合理消费。把消费问题作为伦理道德来审视,作为道德要求来遵循。尽可能使人们的消费行为合乎或不破坏生物圈的良险循环,使人类与自然之间成为亲密伙伴。要强调节约资源,倡导消费文明化、无害化,在利用资源时,节制开发,高效使用,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保持均衡协调,资源利用和消费活动不能对自然造成危害。三是适度发展。对人们的生产活动要从生态道德的视角加以调控,尽可能地少投入、多产出、多利用、再利用、少排放,将自然环境作为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加以保护,改变以破坏资源、过量消耗自然为代价或者“先破坏后治理”的生产发展模式。四是控制人口。应该充分认识到,人口问题是造成生态失衡、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类的生育行为不只受到主观意愿的控制,也不再单纯地受社会控制,而且也受自然的控制。尤其在我国,如果不控制生育行为,实现生态道德利益公正的原则就是一句空话,人口的急增不仅无法实现人类代际间的利益公正,而且也必然加剧代内间的矛盾和冲突。如果不控制生育行为,要摆脱今天的生态危机是非常虚幻的。五是保护生态平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自身的快速发展,在对自然的开发力度加大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生态环境破坏和生态系统失衡。因此,重视生态建设,保护生态平衡,维护生存家园,是每个人的应尽责任和道德义务。

生态道德范文3

(一)生态道德。生态道德,是道德内容中的重要一部分,它反映了生态环境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并应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且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规范。正如生态学家佩德丽滋所说:“道德地对待自然界的规范一旦变成人们的内在需要,它在解决生态问题中就会起到重要作用”。[1]

(二)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属于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范围,其中包含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教育内容,这不仅仅是人们对生态认知的思想体现,更是人们对待自然界的态度教育。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道德与实践的统一,它要求我们要从道德的理念出发,提醒人们要保护生态环境,善待世界万物,呼吁着人们遵守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将这一坚定的信念融入教育当中,实现与各因素的汇集,最终达到与万物的和谐共存,科学发展。

(三)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衡量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素质的重要尺度。大学生不保守、求知欲强、勇于创新,一旦接受了某种道德信念,就会对他们的人生态度和行为产生终身影响。”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马克思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早在19世纪人类社会没有出现生态危机之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开始担忧起人类社会的前程与命运,他们对人与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深刻的总结,从而提出了人类生态学和社会生态学两大科学观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主张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和谐发展,人类无论是认识、利用自然,都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人类的活动必须同自然规律相一致、相协调。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愈发显现出其理论的强大作用与现实意义,这也坚定了马克思主义者们的引领步伐,加强生态道德建设势在必行。

(二)西方生态伦理学思想流派。“物质文明发展带来的损害令人民反省过去漠视环境的保护,从宏观到微观,环境保护意义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3]20世纪初,西方开始萌芽产生了生态伦理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水平快速的提高,生态伦理学形成了两大阵营,即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来中心主义,从中又衍生出动物中心主义、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等诸多理论,形成了几大基本流派,在激烈的讨论中,吸引了更多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儒家的思想“仁”和“义”,是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义”上呼吁大家达到对生态道德的自觉,与“仁”共同维护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道家价值观核心是“道”和“德”,也是道家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本根,“德”是事物为其自身的根据,同样,要求人们效法自然,不要的去盲目占有;佛家的生态思想,是强调“人与人的平等”、“众生平等”的生态理念,并指出不应以人的主观标准来看待世界,主张万物平等,严格执行“吃素”“放生”等戒律,承认非人物种的生存权利和存在价值。这些中国的传统思想,对我们全面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的引领下,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接班人,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从一点一滴做起,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将理论融入实践,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更多人,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有助于大学生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生态道德教育不仅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更是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一环。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能引领大学生们认识大自然,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能让学生们关爱大自然,自觉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承担起维护良好环境的责任与义务,塑造其爱护生态的意志品格,从旁观者的身份转化为生态环境的守护者,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弘扬生态文明,传播绿色正能量。

生态道德范文4

一、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实践中有这样三大主题内容供教师们参考与选择:一是从少儿与大自然角度出发的“我的绿色朋友”主题。这个主题内容的重点是带领儿童走进大自然,真正跟自然“在一起”,启动孩子们的感知觉,体验和发现自然的智慧与奥秘,领略大自然的教谕。这类活动重视儿童在自然中的观察、体验、发现,感知人类是自然中的一员,是相依相存的关系,培养尊重、平等与热爱自然的情感和行为。二是从少儿与生活角度出发的“我的绿色生活”主题。这个主题的内容重点是引导儿童去发现和思考自己生活(家庭、学校)中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观察、调查、探讨以及寻求方案等活动,得到生活中的“自然生态”教谕。这类活动重视儿童对自身生活的反思及探讨,从生活的角度了解能流物复、时空有宜、承载定额、协调稳定等生态特质和规律,激发孩子们去思考和改进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产生节约、珍惜、低碳等价值观,养成过简单生活的行为习惯。三是从少儿与社会的角度出发的“我的绿色责任”主题。这个主题的内容重点是引导儿童走进社会生活中,用“生态”的眼睛去看自己居住的小区和城市,启发和鼓励孩子们去关注社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这类活动的重点放在社会生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探究、学习、提出改进方案及宣传等,增长少儿对生态规律的认识,从而培养保护(生态环境)、承担(公民责任)的情感态度及行为。少儿生态道德教育在环境教育已有的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及对“环境保护”探索的基础上,以生态的眼光来组织和设计环境教育时,收获就不仅限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或环境保护的成效,而是帮助少儿从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角度,在反思、体查和行动学习中培养合乎于现代文明人应该具备的生态知识、情感、态度和行为。

二、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

1.培训少儿生态道德教育指导教师

教师作为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他人”,是实现教育目标与教育对象连接的重要媒介。生态道德教育的理念与方法需要通过教师们的内化与创造性的工作,作用在儿童教育活动中,因此,教师的意识开发及能力培养是实施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重点。首先在培训策略上设计了团体培训到个案指导的模式。通过每年定期举办两次团体培训及建立“种子教师培养计划”,对教师进行普及性的意识开发、能力培养及针对性的个案跟进指导。每年共有60多名来自全国各省市、地区的儿童中心或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的教师参与培训,他们主要是校外机构负责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的教师(通常他们开展的活动并不以生态环境类为常设主题),其中约30名教师进入“种子教师计划”,接受个体指导及对其活动的个案督导、评估。团体培训中,以参与式培训及体验式教学为主,在对教师的生态道德教育素质及其教育能力进行基本调查后,即设计和安排生态道德基本理论及教育活动指导的相关系列课程。参与式的培训方式强调以教师知识与能力为出发点,最大程度地唤起和连接他们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并架构出通向更高知识与能力需求的道路;体验式教学重视学习中教师的思行合一,以案例分析及实地的情景教学演练开展,指导和协助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反思、学习和总结。种子教师培养中,以其指导的教育活动为主线,进行了从设计方案、开展活动、活动评估等较为系统和针对性的指导。这个过程中激励教师形成学习型小组,将要组织的生态教育活动做成教育中的行动研究,指导他们将教育活动中的难点、疑点问题作为主要思考和改进的地方,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活动的效果与质量,长久以往会使教师们成为教育活动主动的反思者和促进者,促进教师的成长。在对种子教师的调查和访谈中,教师们纷纷谈到了“生态项目”带来的“洗礼”,主要体现在生态意识提升以及教育能力提高上。教师的能力成长,保证了教育活动始终有新鲜的血液。

2.设计少儿生态道德教育活动

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活动设计,在“儿童为本”的主旨下从教育指导策略、教育方式及教育目标上统筹考量。首先提倡“儿童参与”的教育指导策略。“儿童参与”一词来源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的四项基本权利之一,即“儿童自由自愿地投入表达观点、进行决策或实施行动以实现自身或其他儿童的利益并确保其权利的实现和保护”。在少儿生态道德教育活动中我们将“儿童参与”进行了教育化的应用———少儿有权以“主人”的身份始终参与教育活动的策划、组织、行动及后果管理,保证了教育中儿童的主体地位以及教育过程儿童的兴趣和能力能获得更多更自主的表现和发展,避免过多的教师“特权”阻碍了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及创造性的发挥。经典的“儿童参与”的教育活动是指从活动主题的产生、活动的组织安排、活动的过程、活动成果的表达及应用,都要听取和最大程度地采纳儿童的意见,并根据他们的身心、年龄特点,最大程度地给予他们自主学习、探讨和创造的机会,教师成为协助者、陪伴者和指导者。其次,教育方式上强调从老师传递示范式转为学生体验探究式。传统的小学德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道德教育脱离儿童生活、灌输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意识形态等。这说明被灌输与被教导的“道德”是不为少年儿童喜欢的,有效性也不高。儿童身心及道德发展的规律也揭示了一个从“自律”到“他律”的过程。因此开展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活动,要重视少儿在其中获得真知与真感,活动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儿童亲身的体验与发现、学习与探索、思考与感悟上,教育方法上更多地使用启发、探究、讨论、表演等手段,使得儿童能够有认知与情感交互、思想与行动相行,统合自身知、情、意、行的整体过程。再就是教育目标上从单一封闭型(学习知识或练习能力)转为系统开放型(知、情、意、行的统一)。不强调要传递给儿童多少知识、懂得多少道理、学会多少技能,而是关注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亲身体验、学习融合及转化应用,关注是否能做到知识、能力与情感目标的多元性、相互联系性和后期启发性,这样的教育活动其成效的显现可能“慢”一些、耗时“长”一些,但更深刻更持久。

三、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效果及展望

经过项目组持续5年的实践探索,少儿的生态道德状况得到了普遍提升,尤其表现在参与生态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上。少儿对生态环境的关注、问题的发现以及主动保护的意识均有明显的增强。在对家长调查中,家长们纷纷谈到参加生态教育活动后孩子们的转变:“现在家里(我们)都很注意了,水要循环使用,人不在家要断电,不能买过度包装的东西,孩子成了监督员。孩子都有这个意识,我们不好意思不做呀。”“汽车后备厢多放一箱水既费油喝起来也不健康,这还是孩子告诉我的”。老师们谈到,参加生态教育活动后,孩子们更热爱自然并主动关注身边的生态问题。一位学生观察到小区的鸟儿几次在屋檐下穿梭,就动员小伙伴们一起做了几个木箱鸟巢挂在树上,说要给鸟儿们一个家。还有一位学生对原来从没有在意的“自来水”发生兴趣,提出要调查城市水质及考查家乡水系的想法,得到老师的支持和指导。一个孩子在公园游玩中忽然拉着爸爸的手说是要找管理公园的领导,他要建议公园采用垃圾分类收集箱。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从孩子的言行中我们看到他们关注生态、参与保护的心愿。生动活泼的实践也使得孩子们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主要表现在观察力、探究能力以及表达和创造力上。很多老师们谈到不少有新意的活动方案都来自于孩子们独到的观察,“孩子们看到的问题,往往我们都看不到”一位老师如是说。比如,一位孩子观察到自家汽车轮胎上有“水迹”,持续观察后发现是宠物拉的尿,后来提出了“小区宠物生活的调查”选题。鼓励儿童体验、探究与发现的教育方式,使得少儿的探究、创造及表达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如,贵州省儿童中心组织的生态教育活动,在充分征求孩子们的建议后,确定了“到草海去”的夏令营主题,随后,孩子们(小学中高年级)通过讨论、查阅资料、访问等前期准备,提出了“低碳交通”、“草海自然朋友(草海的动植物及生态多样性)”、“草海人的自然生活”、“草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等一系列活动方案,并自行进行了任务分组和分工。在老师的协助下,孩子们在活动中运用了观察、访谈、讨论、文献查阅、演讲、绘画、写作等多种方式、涉及了多种学科,最后大家共同设计制作了“我的草海生态行”手册,手册对如何从贵阳低碳出行到草海、草海的动植物朋友、草海守护人的生活以及对未来草海保护的畅想与建议等,都以儿童独特的视角和感受展现在大家面前。我们相信,在这样的实践演练中,孩子们的能力锻炼是单一的课堂教学远远不能相比的。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在我国也还刚刚起步,未来有巨大的空间和需求有待大家共同努力与思考。总体来看,首先需要开展更多的理论研究,深入探讨和构建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和特征,提出科学有效的方法论体系,总结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规律,有力地指导和服务于教育实践;其次实践中需要进一步融合和应用现代教育新的研究成果与观念,并树立新时期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创建在学校和校外以及校内外有机衔接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机制,探索和实践适宜于本地开展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手段与方法,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促进少儿生态道德的提高,这样的实践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非常需要。第三,加强教师的教育培训,教师是实现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教师的观念、态度及能力的改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及品质。因此,少儿生态道德教育中,仍要将教师作为最重要的因素加以考虑和研究,将教师发展研究的一些新理念与方法带到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师培养中,并结合生态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开发和探索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师培养体系,从而有力促进少儿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与品质。

作者:霍雨佳单位:中国儿童中心科研与信息部

生态道德范文5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如何统筹兼顾?怎样才能实现“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生态道德”如何才不会沦为空谈?在贵州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的战略导向中,可以寻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你对生态道德是如何理解的?

顾 久:我觉得“生态道德”这个概念特别有意思,也特别富于挑战。由此想到了三点:道德和生态道德指什么?怎样才算有道德?人凭什么样的心态来支撑生态道德?

道德本来就是指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道德就是关系。设想有这样三幅图景:第一幅,你正在吃饭,这肯定没有道德问题;第二幅,来了个饥饿的人在你身边,你照样吃,从道义上就显得有点别扭;第三张,你旁边站着一个长期饥饿、濒临饿死的瘦弱孩子,你依然照样吃,这就有了很大的道德问题。可见,道德是指明人与人的关系,生态道德就指向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怎样才算有道德?就人与人而言,抑制自我,成全他人,达成人我和谐,就是有道德。再类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抑制人欲,保全自然,达成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就是有生态道德。

那么,凭什么来支撑人与自然的生态道德呢?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人们往往视自然如人类,形成“f物有灵”基础上的原初的“天人合一”理念。比如贵州从江县岜沙山寨的苗族同胞有这样一个传统:生一个孩子要种一棵树,而且用孩子的名字命名这棵树。到这个寨子去旅游,导游会给你介绍,寨头那棵大树的名字就是寨老的名字。当孩子成年再成老人至终了,就用这棵树为他下葬。深埋后再种一棵树,还叫亡者的名字以示纪念。于是,这里的每棵树就不再是我们心目中那棵与我无关的、纯粹的植物,或是可以任意处置的客体,而是有了“灵魂”。这就叫万物有灵基础上的天人合一。这里绿色森森的自然生态是靠神圣的内心来涵养的。

在西方文化中,天与人是相分离的。西方率先进入发达的工业社会,于是洛克说“对自然界的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认识并驾驭自然而谋求人类幸福的力量。如今,我们也走进了工业社会,走上了马克斯・韦伯所称的“世俗化”和“祛魅”的现代化进程,为了物质的增加而把过去很多东西“踏在脚下”。这当然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当环境也被破坏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该回头进行理性反思,将传统社会的那些美好的东西同工业社会那些美好的东西挽一个漂亮的结,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该做的事。但反思能整饬规范人的行为,却不会增进道德感。

道德的后面是信仰,换句话,信仰才能支撑起道德。

如何让生态道德作为一种信念存在于人们内心,并能时刻指导和制约人们的行为?

顾 久:生态道德不是教出来,也不是理解出来的。情感与情感之间是一种感染,不是语言能表达完整的,所以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去大自然中体会的过程。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农耕谋生方式,必然带来家庭血缘纽带的人际秩序,无处不在的神圣礼俗,以及心安理得的精神世界。在这个集谋生、秩序、礼俗、心安为一体的生存系统里,中国人历来有一种“泛家庭”的神圣情感。“天下一家,万物一体”也好,“上对祖宗,下对儿孙”也好,相关内容依然活在民众心底。

“天下一家,万物一体”,不仅在宋明理学家的书上有,现代依然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

“上对祖宗,下对儿孙”更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记得费孝通先生说过:只有中国人是有祖宗和儿孙观念的。早先的传教士为中国人敬奉祖先、孝敬老人感到新奇。今天的西方人仍然很难理解中国父母辛辛苦苦,也要将儿孙永远放在自己肩上。

我们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完全可以创造性地转化为当下“有根”的生态信仰:亲近自然、敬惜资源;保护祖祖辈辈的绿色成果,为子孙后代提供一个更清朗、更健康的自然环境。有了这种生态信仰,才会有生态道德。

贵州走生态文明新路,坚守“两条底线”,倡导“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这其中是否也蕴含着生态道德因子?

顾 久:是的,建设生态文明,贵州有优势,贵州不光是传统保存得好,现代制度也走在前边,比如最早为生态和自然立法,最早设立了相应的法庭。

2016年中央将贵州省列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给予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支持,充分体现了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 敏尔书记提出,我们的人文精神要“知行合一、天人合一”。我认为这和“两条底线”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这个底线是生态文明的底线,刚好跟天人合一理念相符。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先生在贵阳提出来的。天人合一,把人与天地万物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以人地、天人的完全和谐为最高理想,我们贵州的少数民族同胞生存的境遇,从他们规定的那些村规民约来看是他们对于大自然的一种崇敬感,有一种保护的意思,是很有智慧的一种提法,既把中央的意见贯彻下来,又跟贵州历史贵州生态保护比较好地结合在一起。

对于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更加合理的生态道德观,你有何建议?

顾 久:干部群众的生态道德,应该有尊崇自然的美德、绿色发展的政德、保护环境的功德和尚俭戒奢的品德。

尊崇自然的美德,就是要充分认识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从内心深处敬畏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色发展的政德,就是要充分认识到手中有权、肩上有责,强化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处理好眼前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保护环境的公德,就是爱护生态环境,坚持清洁生产、低碳出行、绿色生活,身体力行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生态道德范文6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生态道德观;道德教育。

引言。

生态道德观(生态伦理或生态和谐理论)是一门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和生态关系的新兴伦理学科。几十年来,生态伦理学在西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既有理论上的突破,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实践成果,人们的生态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保护环境,关注生态,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但是,我国目前在生态道德方面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还没能形成体系,在德育教学中重视不够,在实践运用方面也落后于西方。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必须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大德育的范围之内,使其成为新德育的一部分。故此,本文就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的培养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生态道德观的由来。

生态道德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文明时代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人类对于自身征服自然能力的认可与满足,另一方面又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身行为反思的结晶。反观人类与自然的交往史不难看出,一方面,人们习惯于把自然环境看作是人类活动的空间或满足人类目的的手段,认为人与自然之间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类完全可以不顾一切,不断地根据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待自然、改变自然。另一方面,人类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能力的限制,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下。农业对于自然环境的依存度唤醒了全体民众、乃至统治者,不得不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把自然当做高高在上的神灵顶礼膜拜。在没有现代工业支撑下的小农经济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是微乎其微的。也正是这样,我们才有了绿色和清洁的环境。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总和。但是,它在为人类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就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森林危机、土壤退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对人类的自身生存提出了挑战。一些西方的先哲们开始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生态道德(或称作“生态伦理”)这一全新的概念。其中有法国思想家施韦兹“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学、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学、卡逊的尊重自然伦理学、辛格的解放动物的伦理学、丸山竹秋的地球伦理学、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构成了和谐伦理发展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为生态伦理学的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那么何为生态道德观?生态道德观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人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

1.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在我国环境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着对环境现实认识有误、观念滞后等情况。建国后,国家生产全面恢复,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带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受错误生态观的指导,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低效率的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如三江源的原始森林的消失,洞庭湖的水面积锐减等,这也没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经济快速的增长。但是落后的粗放的发展和增长方式,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水土流失、污水横溢、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森林的快速消失等,都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势在必行。

2.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我国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具体表现在:

首先,理论研究滞后,思想上重视不够,学科体系不健全。有关生态知识的教材缺乏,严重影响了生态伦理的教学;各种教材中有关生态的知识太少,且不系统;各种考试中有关生态知识的,少之甚少;德育对象仅限于学校里,忽视了社会教育的作用;公民生态知识得不到普及,从主观上制约生态道德观的养成,难以用生态道德观自律。其次,从教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生态知识的缺乏,学校的德育师资也显得薄弱,受教育者就不可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的缺失,生态道德观的养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迫在眉睫。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主要是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生态环境虽然不容乐观,但一直居于次要的地位。结果导致了思想道德教育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忽视。因此,必须认识到培养生态道德观的重要性。

1.培养生态道德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学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力军,他们必须具备契合时展要求的道德理念和道德素养。将生态伦理纳入德育体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生态道德信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确立生态道德原则,从而帮助他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自觉维护自然界的权益,并通过自己的表率行为带动公民生态道德的养成。

2.培养生态道德观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生态道德教育丰富了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学生通过接受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懂得人类应该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尊重并维护自然界的权利,自觉维护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要形成对后代以及其他生命形式承担责任的道德价值观。不仅要让学生在行为上有所提升,还要在价值观念上有更新的认识,在道德情感上有更好的体验,在道德意志上更加坚定,从而促进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3.培养生态道德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

高素质人才不仅仅是对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方面的要求,还是对个人道德素质的要求。首先,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越多的人,越需要以生态道德自律。其次,具有生态道德的高水平人才能影响公民道德的建设。高素质人才必须把生态道德行为从以前的仅仅是避免一些生态伤害性行为提升到促进万物和谐发展的自主行为。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象,只有比普通市民具备更高的道德素养,才符合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目标。

三、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策略。

生态道德范文7

引言。

生态道德观(生态伦理或生态和谐理论)是一门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和生态关系的新兴伦理学科。几十年来,生态伦理学在西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既有理论上的突破,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实践成果,人们的生态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保护环境,关注生态,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但是,我国目前在生态道德方面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还没能形成体系,在德育教学中重视不够,在实践运用方面也落后于西方。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必须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大德育的范围之内,使其成为新德育的一部分。故此,本文就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的培养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生态道德观的由来。

生态道德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文明时代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人类对于自身征服自然能力的认可与满足,另一方面又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身行为反思的结晶。反观人类与自然的交往史不难看出,一方面,人们习惯于把自然环境看作是人类活动的空间或满足人类目的的手段,认为人与自然之间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类完全可以不顾一切,不断地根据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待自然、改变自然。另一方面,人类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能力的限制,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下。农业对于自然环境的依存度唤醒了全体民众、乃至统治者,不得不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把自然当做高高在上的神灵顶礼膜拜。在没有现代工业支撑下的小农经济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是微乎其微的。也正是这样,我们才有了绿色和清洁的环境。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总和。但是,它在为人类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就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森林危机、土壤退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对人类的自身生存提出了挑战。一些西方的先哲们开始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生态道德(或称作“生态伦理”)这一全新的概念。其中有法国思想家施韦兹“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学、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学、卡逊的尊重自然伦理学、辛格的解放动物的伦理学、丸山竹秋的地球伦理学、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构成了和谐伦理发展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为生态伦理学的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那么何为生态道德观?生态道德观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人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

1.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在我国环境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着对环境现实认识有误、观念滞后等情况。建国后,国家生产全面恢复,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带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受错误生态观的指导,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低效率的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如三江源的原始森林的消失,洞庭湖的水面积锐减等,这也没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经济快速的增长。但是落后的粗放的发展和增长方式,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水土流失、污水横溢、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森林的快速消失等,都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势在必行。

2.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我国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具体表现在:

首先,理论研究滞后,思想上重视不够,学科体系不健全。有关生态知识的教材缺乏,严重影响了生态伦理的教学;各种教材中有关生态的知识太少,且不系统;各种考试中有关生态知识的,少之甚少;德育对象仅限于学校里,忽视了社会教育的作用;公民生态知识得不到普及,从主观上制约生态道德观的养成,难以用生态道德观自律。其次,从教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生态道德范文8

关键词:高校;生态道德;方法途径

一、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生态道德又称环境道德、地球道德,是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人类尊重、爱护和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道德已成为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具有生态道德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人际教育,强调的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的教育内容。随着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物种灭绝等问题的加剧,具备生态道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注重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尤为重要。

二、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1.生态道德知识的传授

生态道德观认为,不仅要对人类讲道德,而且要对自然界的一切生物讲道德,把讲道德的对象从人类社会扩大到整个自然界。通过近几年的环保活动和环保宣传,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较以前有所提高,但由于我国整体生态教育氛围不浓,造成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不强。因此,应加强生态道德知识的传授。

2.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

“人与环境同处于一个发展系统,人们只有激活了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情感,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生态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感知大自然和各种生态关系,通过不断体验和反思逐步积累生态道德知识,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

3.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

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学会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养成为人类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标准,并养成以生态道德的标准去衡量包括自己从事的专业在内的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习惯,科学技术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给人类带来幸福,而使用不当则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只有养成以生态道德的标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才能保证当科学技术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会站在整个生态系统的立场上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性探索

1.生态道德教育形式多样化

图片展示形式。这是一种直观的、直接的视觉教育形式,可利用反映当前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物种灭绝等现象的图片,把客观事实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图片展览在各教育场所,以激发学生生态道德意识。

征文研讨形式。针对自然环境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在学校开展征文或研讨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态理论认识,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放映专题片形式。该形式即利用播放专题片等手段,将环境演变过程向学生播放,以视觉和听觉的形式配以教育内容的独白,提高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

实地考察比较形式。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实地考察,在考察中体察自然生态,并感受生态的恶化状况,通过比较让学生从深层次去感悟生态道德教育的紧迫性。

2.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

第一,高校教育是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高校作为育人场所,应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学内容。课堂是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可以通过各学科教学,一方面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环境科学与环境卫生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规范学生的生态行为,激发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树立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行为。

第二,加强社会生态道德教育和监督。一方面,各级领导要重视,把保护生态环境纳入考核体系中,増强在社会实践中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政府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的浓厚氛围。

四、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应坚持的原则

层次性原则。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方式不同,在开展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有目的地了解受教育对象的特点,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科学划分教育对象。

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就是在发挥学校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既锻炼学生的能力,也使他们的生态体验更加客观,从而使他们最终形成科学的生态道德观。

渗透性原则。坚持渗透性原则,在开展课程建设的同时,建设好校园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发挥好学生社团的作用,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生态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生态道德范文9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人类自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保障。只有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帮助人们树立适合可持续发展的伦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才能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和方向保证。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中坚力量,他们是未来的决策者、建设者,同时又是人类环境的保护者、创造者,他们需要良好的生态道德理念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支撑,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保护生态的迫切要求。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新领域,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深入、系统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现状,有效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模式,分析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对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生态教育是关于保护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教育,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外延相当宽广的范畴。所谓生态道德,就是关于人们对动物、植物、微生物及自然界的其他实体和过程的态度、行为规范的总称。生态道德作为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也被称之为环境道德和自然道德。生态道德教育作为道德的具体形态,必然具备对人类的行为进行道德认识、调节、评估或评价、服务的属性。生态道德能帮助人们认识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衡量和评价人们行为的现状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且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一定的善恶标准去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力图使人们的行为现状符合于“应当”的标尺。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的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其实质是要求人们以道德理念去维护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持续利用。显然,从生态道德的内涵不难看出,生态道德存在的意义便是产生人类敬畏自然的道德行为或道德结果,从而保证自然对人类需求的持续满足。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

为全面、深入、系统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现状,了解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的困难,有效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模式,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对在校大学生生态道德现状展开调研。本次调研以青岛农业大学在校本科生为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每个年级各200份。调查后回收有效问卷763份,有效率达到95.4%,样本回收有效率较高,能够全面的反映本次调查的结果。本次调查选取学生性别比例基本持平,男生占53.6%,共计429人,女生占46.4%,共计371人。通过分析总结回收的有效问卷,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知识都能掌握的比较好,调查统计显示:所有被调查者对“PM2.5的含义”、“绿色食品指的是什么”、“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等问题的回答正确率都比较高,分别达到了88.2%、90.4%和92.3%,这与社会当前大力宣传防治大气污染及提倡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成正相关,说明政府的生态环保宣传对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认知具有很好的作用。但是对“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什么”、“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等问题回答的正确率相对较低,有些问题的正确率低于50%,说明大学生生态道德认知水准仍停留在浅显层次上,对于经常接触到的问题基本比较了解,但还缺乏对于环境生态知识的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生态知识基础不扎实,对一些较专业的环境保护知识还需要继续了解和把握。大学生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道德关系的认识都比较到位,也比较愿意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说明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普遍较强。在被受访的学生中,对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包括的内容”的问题,87.9%的学生选择了“熟知”,只有2.4%的学生选择了“不知道”。对于“当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发生矛盾时”,选择“先保护环境,后发展经济”的学生占到了94.6%。对“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在大学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回答“非常有必要”或“有必要,但不迫切”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95.26%,这充分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于生态道德教育的需求的迫切性。调查的结果表明,近年来大学生群体在生态道德行为方面的整体素质上有所提高,也都愿意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活动中来,并且也很希望能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但无意识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却会时有发生,因此,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方面的习惯和行为都有待进一步的养成。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

重构学校道德教育体系。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道德教育体系中,使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新的道德对象,这必然引起道德教育内容的重新构建。在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中,主要是教育学生进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的构建,忽略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联系,因此需要把道德对象从人与人扩展到人与自然,这必然会拓展传统道德教育价值观的内涵。在丰富道德教育内涵的同时,还涉及到道德行为习惯的新要求。爱护小动物、不乱折花木等道德行为习惯,以往都是从社会公德的角度提出的,而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道德教育后,可使学生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生态道德角度,进一步体会这些道德行为习惯的价值。注重绿色大学建设。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是巨大的,由一定的校园文化产生出来的一些非正式的、约定俗成的群体规范和共同的价值标准,有时比正式的规范来得更为有力、有效,更能影响师生的道德观念。因此,高校要注重校园的绿色环境和绿色文化建设,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弘扬生态道德。“为学生营造一种较好的接受绿色教育的氛围,使之一开始就拥有一种直观的良性体验。”这种生态道德情感的内化和自律比任何说教更有效。完善生态教育模式。要将生态道德教育思想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生态道德思想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并遍布于各个学科当中,这就决定了培养具有扎实的生态道德基础知识的教师是高校生态道德建设的关键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各自的特点,根据自身宽厚的专业知识积累,找准专业课内容与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结合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渗透教育,把生态意识教育与各门相关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来提高生态意识教育的效率。通过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不仅可以强化大学生的科技意识、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也能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国政府提出的环境保护等基本国策的真正意义。通过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可以使他们树立起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从而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无论从内容、形式和途径上,生态道德教育都拓宽了德育教育的全新思路,高校必须紧密联系大学生实际,更新生态道德教育观念,拓宽生态道德教育途径,完善生态道德教育机制,以切实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王庆永 王 珩 单位:青岛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李芙蓉.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07(3):156-158.

[2]刘伟杰,陈文斌.关于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5):44-45.

[3]郭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及意义探析[J].当代继续教育,2014(1):94-96.

生态道德范文10

关键词:生态道德;生态道德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010-03

所谓生态道德,又称环境道德,是道德范畴具有特殊含义的一部分,指的是反映生态环境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并须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而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规范。生态道德状况的好坏,不仅能反映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平,而且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发挥一定作用。因此了解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状况,进而采取措施提高其生态道德素质,是提高全民族生态道德素质的重要环节,也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一、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他们能认识到生态危机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但同时也存在生态道德缺失、生态意识不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以自我为中心,不注意善待自然。人类对于自然万物在自然界中的应有地位和权利都应予以尊重。我们在保证人一定的生存质量的同时,必须从生态伦理维度出发,保护好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任何生物的基本生存权。但长时期以来人们始终把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当成掠夺和攫取的对象肆意破坏。再加上改革开放后自我中心主义的盛行,有些大学生不仅不能很好地去热爱自然,甚至还做出一些伤害动植物的举动。如,2002年北京某学生用硫酸泼熊,3月成都某学生微波炉烤宠物狗,2005年上海某大学研究生挖猫眼等极端行为,就反映出了当前大学生当中存在着生态道德的缺失问题。

2.以需要为中心,不注意节约资源。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实行的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关注最多的是经济规模的扩大,而资源、环境消耗破坏被忽略,这已经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严重不符。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更应大力弘扬艰苦朴素精神,培养节约意识。但是在当今校园里,水、电、食物、纸张、笔等浪费现象比比皆是。这与目前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没有经历过生活困难有关。他们只是用这些物质产品满足自己的需要,没有也不会意识到这是在浪费其背后的自然资源。

3.以享乐为中心,不积极从事生态事业。保护生态环境是对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利益的维护,每个公民都应积极投身到保护自然环境的行动中。大学生更应身体力行,反对那些不合理开发自然、损害环境的行为。但受到市场经济负面的影响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大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只是注重去享乐,没有养成积极从事环境生态建设事业的习惯,不利于个人生态道德的培养。

二、青年学生生态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状况是向上的,但这一小部分生态道德缺失的状况也应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因素。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我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平衡。在一些相对落后的老少边穷地区,毁林开荒、毁草种植等现象还普遍存在,这无形中对环境和生态道德的教育产生了巨大压力。而且我国公民受教育程度偏低,环境意识与环保观念比较淡薄,对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养成也会产生负面效应。

2.学校重智轻德的负面效应。学校是个人生态道德素质养成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当前中国学校从小学到中学,关注更多的是分数、升学等,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思维及价值观的培养,却没有被放到应有的位置上。有些教育管理者甚至认为生态环境保护是政府、环保部门和企业的职责,与学校没有什么关系。这种重智轻德的学校教育,对当前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养成极为不利。

3.家庭状况的影响。家庭对学生生态道德状况的养成至关重要。家庭教育程度的高低,家庭经济状况好坏,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的生态思想状况,都会影响到子女生态道德的养成。一位来自贫困地区农村家庭的大学生就曾说过:“像我们农村的农民,考虑的都是吃饭问题,谁还有工夫去考虑环境的破坏?这些事情都是那些富裕的人才会考虑的问题!”

4.周边同辈群体的因素。在学校生活中,大学生与同辈群体中的其他成员接触很多,他们的生态行为方式、生态价值观念对个体的影响也是深刻和持久的。大学生本人有时为了融入到群体中,也会改变其原有的生态道德状况。因此,周边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影响要比学校和老师的影响,甚至有时比家长的影响更为强烈。

三、对当代青年学生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

所谓生态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作为学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1.充分认识对青年学生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大力培育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道德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对学生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选择。其次,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和道德升华,需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大学生不仅要强调现实利益,还要延伸到人类的长远利益方面;不仅要强调对人的关怀,还要上升到对世间万物的关怀;要自觉地将谋求自身价值和尊重自然价值结合起来,将自己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水平都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2.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到学校德育教育体系当中。学校必须将生态道德教育渗透到现有德育教育中,构建全新的生态德育体系。①将培养学生生态屏障的理念渗透进爱国主义教育中。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她要求我们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通过与生态道德教育相结合,大学生们要认识到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美好家园对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心中都筑起一道保护生态的绿色屏障,而这正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最具体的体现。②将培养学生生态责任感渗透进理想信念教育中。生态责任感是社会群体或个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建立生态友好型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相应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我们的生态责任,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二者的结合,会对青年学生的行动产生一定的导向功能,让保护自然、爱护环境成为追求的社会目标,最终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③将培养学生生态是非意识渗透进价值观教育中。我们要把生态危机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明白要建设我们的美丽中国,就必须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倾向。人类在其他动植物面前没有任何特权,人类的价值观也不能凌驾于整个自然界之上。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生态是非意识,大学生才会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自然,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才能够做出合理的选择。④将培养学生生态参与意识渗透进社会公德教育中。社会公德主要涉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有意识地参与到不乱扔乱倒破坏环境、不乱折花木破坏生态、不盲目攀比浪费资源等活动中来,从中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并致力于社会生态道德宣传教育工作,从而促进公民总体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3.积极将生态道德与青年学生实践生活结合起来。要想让生态道德观念深入到每名学生中,学校还要下大力气组织生态道德实践活动。①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校刊等舆论工具,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让学生加深对保护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对祖国、对家乡、对自然的热爱,陶冶生态道德情操。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成立一些生态社团,开展各种环保活动,如可再生物质回收、生态知识竞赛等。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生态道德教育问题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使其目标和任务得以协调、有序地实现,就必须开展同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生态实践活动,如,保护母亲河、深入农村厂矿实地考察等。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养成稳定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丁.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2006,(2).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11-08.

[3]樊晓飞.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建设刍议[J].教学与管理,2010,(12).

生态道德范文11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和政治觉悟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早日实现。生态道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生态道德教育可以更好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大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如何正确处理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有效的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对大学生走向社会、成家立业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特别是对下一代的教育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自己、对孩子、对生活、对社会都将做出积极贡献。其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同列入十七大报告中,其意义深远,体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各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经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是生态文明的宣传员和未来发展的建设者,是有觉悟有素质的一类人群,他们能否了解环境知识和具备生态文明意识,掌握怎样解决环境问题,如何保护自然环境,是会直接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未来发展趋势。再次,完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各高校全面发展的重点要求。当今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起步晚、发展慢。据调查,现代多数高校只看重保护环境教育,但却忽视环境普及推广教育。当代大学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应当具备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将生态文明理念当作自觉性的观念,主动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它将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养成良好生态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完善德育教育内容的实际要求。是21世纪社会发展、社会进步重要基石,也是大学生成长的使命。

二、提升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对策

生态道德问题不仅仅靠说教式的课堂教育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就可以达到目的的,重点是让大学生自身形成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自觉担负起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重任,而大学生的自觉性是要依靠正确的理论指导来形成的,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的潜移默化,使自己的内心对生态的行为产生认同感和参与感。首先,将生态道德教育加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来,合理规划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教材。当代各高校始终缺少生态道德教育的完整合理的教材,而太专业的理论教材又只是注重介绍环境知识概念,缺乏说服力和灵活性。希望教育部门合理改编教材,更加符合现代性教育,让生态道德教育有巩固的理论支持,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其次,完善高校德育体系,将生态道德教育加入到高校德育计划中,不但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作用,更应该把生态文明道德建设引入到各学科的教学规划中,让大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第三,推动大学生主动作为生态道德实践主体,让大学生成为生态道德教育宣传员、推广活动家。努力发展生态道德的基本知识和普及推广活动,让大学生可以更好的认识生态系统的活动规律,提升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打造良好的学校生态环境,建立绿色寝室、和谐校园,可以更好的建立生态道德教育并养成氛围。积极鼓励大学生组建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组织。利用这些组织引领大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加强生态建设的宣传。可以组建一系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演讲辩论大赛和有关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竞赛。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更好的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的了解和传播活动中来。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需要每个人厉行节俭,提倡绿色消费。近年来,大学生在校园攀比、虚荣之风盛行,这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在大学生中流行。致使一些大学生对金钱、物质的概念模糊,导致高消费、过度消费、挥霍拜金。生态道德的教育刻不容缓,要利用社会大众、家庭学校,多角度的教育引导模式,要培养大学生正确、健康的生态文明消费理念,实现生态健康消费观,推动绿色环保消费,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学生建立一种对生态环境不构成破坏合理的可持续消费观,达到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其目的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育理性生态的大学生,指导大学生正确的生态行为方向,建立优良的生态道德行为方式,是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根本立足点。各高校可以利用大学生创建的环保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等一系列活动,使更多的大学生身临其境的认为,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大力开展一系列环保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大学生身临其境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共同打造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培养大学生爱护自然环境、治理被破坏污染的环境、提倡正确绿色消费观念。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和自身体验达到完善和发展,引领他们成为一名保护环境、热爱自然,敬畏生命、合理消费的理性生态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的大力支持,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道德知识,尊重自然规律,提升空气质量,努力为人类共同的绿色家园而努力。

作者:黄金石王圣祯单位: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生态道德范文12

关键词:生态道德教育;德育实效性;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内涵

生态道德教育(也称环境道德教育)日益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热点,而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又是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的一个关键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呢?目前还没有学者对它进行厘定,所以本文拟作初步探索。要界定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必须了解生态道德教育及德育实效性的内涵,因为生态道德教育及德育实效性的内涵是界定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基础。

一、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关于什么是生态道德教育,目前理论界有不同的理解。比如,

赵菊的表述是:“环境道德教育,是根据环境道德原则和环境道德规范,有组织、有计划地向社会成员进行影响,把环境价值准则诱导进社会成员内心,使之转化为个人内在道德的一种教育行为。”[1]P27

曾建平认为:环境道德教育的特征就它的指向性而言,环境道德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人格教育;以它的空域性而言,环境道德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大众教育;从它的时序性界说,环境道德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持续的终身教育。[2]

饶国宾、华启和把生态道德教育解释为“是以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为己任,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环境价值观的一种教育活动”。[3]P212

王世民、李泊等人的理解是:“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4]P223

笔者认为赵菊的表述更为科学,因而比较同意赵菊对 “生态道德教育”的界定。

二、德育实效性的内涵

关于德育实效性的内涵,学术界有多种说法。比如,

古人付对德育实效性的定义是:“所谓德育实效性是指教育者通过德育过程对受教育者施加德育影响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其中既包括实际取得的效果,又包含德育的投入与实际收效的相应比例,即投入与产出之比。简言之,德育的实效性就是指德育预期目标达到的程度和德育任务实际完成的状况,其最终落脚点在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5]P3

张平的表述是:“德育的实效实质上就是德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6]P33

孙学策认为:德育实效,既有立竿见影的显性效果,又有渐变的、一时难以显现的隐性效果;既有局部的、表面的量变效果,又有整体的、内在的质变效果。[7]12

翟天山、杨炎轩认为学校德育的有效性是指在学校德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出来的教育者以自己的活动引起学生的品德发生变化并使之符合自己目的的特性。[8]P36

笔者认为古人付的阐述比较具体,因而比较同意古人付对 “德育实效性”的界定。

三、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关于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内涵,目前还没有学者对它进行厘定。本人在生态道德教育和德育实效性概念的基础上,对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内涵作出这样的界定: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指教育者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进行环境教育后,在保护环境、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方面取得的效果。

把握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应依据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这条准绳。

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一种主观判定。主观判定并非是想怎么判就怎么判,随心所欲下结论,而是有一个准绳,必须根据这个准绳来判定生态道德教育是否取得了实效以及实效的高低。那么,这个准绳是什么呢?道德原则和规范是判定道德行为的准绳。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言行符合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那么这个人就是有道德的,反之,则是没有道德的。所以笔者认为,生态道德教育是否取得了实效以及实效的高低,要依据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即保护环境、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如果很好地符合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高;如果不太符合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低,甚至是没有实效性。

(2)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应从内在效果、外在效益和效率三个维度去考察。

第一,看内在效果。内在效果是指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能否顺利地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即是否实现了“内化”。 我们可以从纵横两个方面来判断是否实现内化。横的方面,要看是否具有保护环境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言行。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什么样的道德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言行;有什么样的道德情感体验,就会产生什么样的道德态度;有了道德意志,才能调节、控制言行;道德言行,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

所以,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体现一个人的品德面貌。纵的方面,要看保护环境的道德水平是否在不断提高,即是否按照从“无律”到“他律”到“自律”到“自由”这几种不同的境界在不断提高。他律是起点,自律是终点,自由是最高境界。

第二,看外在效益。外在效益是指通过提高个体保护环境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提高整个社会保护环境的道德水平,即是否实现了“外化”。 判断是否实现外化,要看他是否把自己内化的保护环境的思想道德素质贡献给了社会。目前,有些受教育者如学生当着老师的面是一套、背着老师的面又是一套,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表现不一样,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只注重自己的内化,没有看到自己内化的保护环境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他人、集体与社会的影响,没有看到通过提高个体保护环境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提高整个社会保护环境的道德水平。

第三,看效率。无论是内在效果还是外在效益,都存在一个效率问题——用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最好产出的问题。以最少的时间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是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当然,也是考察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的一个维度。

[参考文献]

[1]赵菊.我国师范院校环境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

[2]曾建平.寻归绿色——环境道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饶国宾,华启和.试析德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J].江西社会科学,2002(10).

[4]王世民,李泊等.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

[5]古人伏.《德育实效性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

[6]张平.德育实效性问题与世纪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