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民币升值论文

人民币升值论文

时间:2022-08-08 18:55:43

人民币升值论文

人民币升值论文范文1

从2002年底以来,国际流行的人民币升值“陷阱论”正在对我国人民币汇率构成实质性的威胁。目前最严峻的问题是国际炒家在阻击人民币未果的情况下,又采取突袭的办法炒高港元,欲将港元拖人东亚货币升值的潮流中,以达到孤立人民币,迫使人民币升值的目的;加之现在中国经济又出现通货膨胀因素,这将进一步增加影响汇率的变数。凡此种种迹象,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民币升值“陷阱论”及其政策取向。

一、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主要观点综述

(一)人民币升值论。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罗奇提出“中国向世界输出通货紧缩”论的震撼观点,引发了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导火索;2003年2月22日,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在OECD七国集团会议上提出类似1985年英美等七国针对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来逼迫人民币升值;6月16日美国财政部长约翰·斯洛(John·Snow)发表讲话称“中国应该实行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在印尼召开的亚欧会议的声明也呼吁人民币升值;6月19日,美国“健全美国联盟”(CoalitionforaSoundDollar)提出欲借中国“货币操纵政策”而通过“301条款”促使人民币升值;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也表达了类似的愿望;欧盟15国也决定将于2印4年4月正式取消中国“普惠制”。国内一些学者也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其主张是我国在过去9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不应再依靠弱势的人民币政策来保持出口竞争优势,增势人民币不仅可以为我国进口公司减少成本,提升企业赢利和扩充海外投资业务,而且由于中国具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可以使外资不因进入成本的增加而撤出,同时还可以提升我国偿还外债的能力。

(二)人民币稳定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本野村证券、“欧元之父”蒙代尔和美国斯坦福大学麦肯恩教授以及摩根斯坦利亚洲执行董事谢国忠等机构和学者都认为,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建议是错误的,中国目前必须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其理由是:第一,人民币汇率走势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不存在低估的问题;第二,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克服中国通货紧缩,不利于吸引外资,容易诱发金融风险;第三,中国汇率政策不是全球通货紧缩的根源,人民币升值不仅不能解决日美通货紧缩,反而会加剧世界经济通货紧缩。

(三)人民币自由浮动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年来一直建议,中国应该建立一个更有弹性的汇率机制,以真正推动中国的结构性改革,以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国内一些著名学者也持此种观点。他们认为,人民币汇率不能自由浮动,不利于提高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容易产生外汇倾销效应和经济结构扭曲,容易助长经济中的泡沫和投机活动,这样更不利于营造健全良好的出口经营秩序。

二、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是中国的现实选择

Weymakr(1995)认为,根据国际收支余额的货币分析法,本国居民对商品和证券的超额供给(以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表示)将引起对本币的超额需求,这种国际市场上对本币的超额需求就是外汇市场压力(ExchangeMarketPressure,简称EMP)。EMP作为度量外部非均衡指标,一般不能直接观察到。如果本币自由浮动,EMP表现为汇率的变动;如果实行固定汇率,EMP表现为外汇储备/国内信贷的变动;在中间汇率安排下,EMP可由汇率变动、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干预的线性组合来测度。南京大学朱杰(2003,3)根据Weymark的EMP一般定义与模型分析方法,利用1994—2002年的经验数据计算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中国的EMP和W指数;他通过分析EMP的34个样本点中有26个显示升值压力(负值),并有升值压力的样本均值(-6.08%)在绝对值大于贬值压力(1.49%);其结论为:上述表明汇率并轨以来人民币隐含的EMP以升值压力为主,这与我国当前由外贸顺差和不断攀升的外汇储备所引发国际上呼吁人民币升值现实相吻合。但是,结合中国目前经济形势和基本国情,人民币汇率应继续保持稳定是中国汇率政策的主要取向。

(一)人民币升值将会通过对贸易进出口汇率的影响,进而给中国的优势产品带来严重损害,使国内外企业的风险加大。按照国际分工格局和比较优势理论来看,中国相对于一些以研究开发和服务业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来讲,是以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同时,中国传统上存在着进口的需求弹性较低,而出口的需求弹性较高的局面。这种贸易结构极易受到汇率水平变动的影响,进而影响物价,达到损伤制造业的效果。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在需求弹性比较高的前提下,货币升值可以降低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提高出口产品的国内价格;通过这种相对价格的变化,一方面进口可以较快增加,从而使生产进口替代品的国内产业得以萎缩;另一方面出口相应要减少,使生产出口商品的产业也面临紧缩的困境。再者,中国一直实行的是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如果人民币升值将会引起进口材料、外销商品价格的变动,从而降低中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大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因面临种种不确定所造成的风险。

(二)日、美公开组织并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关键目的是:延缓中国工业化进程,阻止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日、美反复逼迫人民币升值的真正动机是,为外商对华投资流向设置障碍,通过提高在华投资成本来让国际资本流向日、美;并利用中国人世后关税下降和非关税壁垒取消的贸易自由化环境,将低价产品大批量打人中国市场,冲击中国相关产业,达到延缓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目的。目前,虽然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但由于外国不断对华启动反倾销和特殊保障措施,取消普惠制待遇等,使中国出口环境面临日趋恶化。特别是在中国财政赤字如此之大、失业增加、房地产泡沫初步显现等国内经济不利的条件下,人民币升值最终将会对中国长期苦心经营的经济稳定增长形势带来负面影响。

(三)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有利于整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恢复和发展。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各国经济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为此,各国竞相将本国货币贬值来维护本国利益;中国出于维护亚洲利益和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既定政策,承受了大量的经济损失,为亚洲地区乃至世界金融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国当前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将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这样有利于其他国家的出口;再者,世界各国也可以更多地从中国进口低价的初级产品、轻工业制成品和具有高附加值的加工产品,从而可以在更大限度内对本国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提高进口国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促进消费升级,推动经济增长。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并没有挤占东南亚国家的出口份额,而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潜力巨大的投资和消费市场。

(四)人民币升值会恶化当前的就业形势,继续增加就业压力。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经济失衡有两种表现,一个是总需求超过总供给,造成的结果是通货膨胀;另一个是总供给超过总需求,结果就是失业增加。前一个问题尽管说中国目前房地产出现经济泡沫,原材料、粮食和农副产品的价格有所上扬,这些是通货膨胀的因素,但都属于局部的结构扭曲、流通不畅、暂时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所引发的问题;从总体上讲,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出现严格意义上的通货膨胀。所以说,当前的[来

突出问题是后者——失业问题。中国现在失业率已超过4.6%,且每年新增劳动力是1300万,加上1997至2000年经济增长持续疲软,创造的就业机会较少;同时,我国近几年一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总量出现结构性变化,失业将是中国长期的社会问题。而外国投资企业是吸引国内劳动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如果人民币升值,问题不仅仅是招商引资受到影响,更严重的是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

三、减缓人民币升值措施及汇率制度的改革

(一)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政策选择。

1.调整进出口商品的贸易结构,美、日、欧等国迫使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借口是我国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增加。可是,从出口商品结构看,虽然中国贸易一直处于顺差,但大部分是外资企业生产的加工贸易,获利最大的是外资企业。而中国出口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像汽车、机械以及高新技术产品等方面的出口并不具有绝对优势。所以说,要采取措施扶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适度调低部分以加工、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从我国对外贸易的地区差异看,我国和整个亚洲的贸易处于逆差,和欧盟贸易基本持平,而和美国有近2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所以我们要积极协调与主要贸易国的关系,主动减少对美贸易逆差,努力开拓亚洲、欧洲市场,扩大对亚、欧的贸易顺差。2.主动协调各方,统一贸易计算口径。以2002年为例,按美国统计,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达到1031.2亿美元,而同期中国统计,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仅为427.2亿美元,误差高达504亿美元。中国和日本贸易统计误差也是如此。因此,中国要积极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统一计算口径,消除贸易统计误差。3.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拓展外汇投资渠道。我们应允许大型企业在境内发行外国债券,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外汇存款过高的局面,而且有利于债券市场的开放发展,也有利于减少企业发行成本。另外,要建立战略性投资基金,选择中国目前像石油、主要矿产品等类似的能源及原材料依赖性较大的战略性项目,可将外汇储备中的一部分拿出来到国外购买一些生产基地。4.借QFII东风,适时推出QDII.QFII的推出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又向前迈了一步,而我们应在将外资“请进来”的同时,也应该让中国企业走出国门,适时推出QDII.QDII作为在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国家允许本地投资者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制度,不仅可以减缓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压力,而且可以为我国有序开放资本市场积累经验。5.丰富外汇交易品种。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主要集中于美元、港元、日元、欧元的即期交易上,交易币种相当缺乏。因此,要尽快开放人民币对世界主要可兑换币值的直接即期外汇买卖,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外币对外币的交易;还要增加类似远期外汇交易的外汇交易工具,积极发展多样化的避险金融工具等等。

人民币升值论文范文2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出口需求弹性马歇尔-勒纳条件流动性陷阱

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允许市场汇率在一定范围内围绕基准汇率上下浮动。由此开始,人民币汇率生成逐渐走向市场化,1996年我国又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的要求提前3年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但对资本项目的外汇收支仍然实行严格管制。在此十年期间这种汇率制度对稳定我国外汇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发展以及吸引外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国际环境看,亚洲国家在金融危机后从盯住汇率制转向了浮动汇率制,东南亚国家经济开始恢复性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已经具备增大汇率灵活性的客观条件和国际环境。于是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汇改实施两年多以来,对进出口贸易、国际投资、国际产业分工以及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货币政策及其调控机制,甚至是居民消费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国是一个进出口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占GDP的21%,汇率变化对中国的最大影响是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我国的主要出口行业有纺织、服装、化工、电子机械制造业等。由于出口价格弹性的不同,人民币升值给不同行业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差异。由于我国是产棉大国,同时劳动力成本较低,因此,纺织品在国际上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其出口价格弹性较低。由于服装类产品还会受到品牌、设计、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而我国产品在这些方面并不占优势,所以出口价格弹性高于纺织类产品。在化工行业方面,我国有着和纺织业相似的优势,因此,也有着较低的出口价格弹性。由于我国在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技术上不断进步,该行业竞争程度也较高,培养出了一批在国际上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同时,这类产品在技术上都比较成熟,因此,我国企业能够凭借低成本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出口价格弹性较低。可以看出,当人民币升值时,一方面,出口产品在国外市场的价格提高,销售量减少,对于出口价格弹性低的商品,出口收入将会增加,但是,对于出口价格弹性高的商品,出口收入将会减少。另一方面,出口所获外汇收入需要转换成人民币,人民币的升值会带来出口收入的汇兑损失。出口价格弹性高的商品收入减少得较多,出口价格弹性低的商品收入减少得较少。不同行业的出口额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盈利也必然会因此而出现下降,这种不利影响对服装业和电子通讯制造业尤其显着。总的来看,由于我国的出口大部分是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进口原材料所占的比例较高,所以虽然人民币升值使得最终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减弱,但是能购买到更多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这样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是有限的。

同出口一样,人民币升值对进口的影响也有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直接的影响是,汇率升值后,进口商品的价格由以外币计价转化成以人民币计价后,将会发生相同幅度的下降。间接的影响是,人民币汇率变化也会通过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进口量的调整。当进口价格发生变化时,根据需求价格规律,进口商品在我国市场上的需求量也必然随之调整。当需求弹性不同时,进口量增加的幅度也是不一样的。根据需求弹性理论,需求弹性越高的商品,进口价格变化引起进口量的调整就越大。总的来看,由于我国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进口商品在国内都出现了可替代的产品,而且工艺、质量等方面的差距不断缩小,同时,很多国外厂商开始把生产基地转移到国内,这也增加了国内产品与进口商品之间的竞争。这些都有利于降低进口商品在我国市场上的需求价格弹性。所以,窗体底端汇率升值后我国进口商品价格的下跌不会引起进口量的大幅增加,对我国的进口影响不大。但由于价格弹性的行业差异,人民币升值对于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对于生产要素进口行业,升值将会使这些行业进口成本下降,进而改善其盈利状况。我国进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主要有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纺织业等。对于进口替代性行业,人民币升值将会降低进口产品的价格,从而对国内的同类产品带来冲击,尤其是那些在技术含量、品牌以及质量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距离的产品,必将影响其价格和市场份额,从而导致盈利状况恶化,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的影响也有效的调节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人民币升值后,进口的国际原材料的价格降低,有效的发展以扩大内需为主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此同时,由于人民币的升值,降低了我国的以加工为主的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对主要依赖廉价力的劳动密集性经济无疑也是一种挑战,因此,如何发展资本密集性经济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力,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和进行技术改造来挖掘潜力,尽快掌握各种外汇避险工具和手段,增强自身适应汇率浮动和应对汇率变动的能力。

人民币汇率升值后引起进出口价格变动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贸易状况发生变化,也加深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更多的石油进出口价格弹性决定,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发展的定量分析显示,我国出口价格弹性约为1,既我国出口价格相对世界出口价格每上升1%,一般贸易出口增长率下降1%,进口价格弹性约为0.4,即我国进口价格相对世界进口价格每下降1%,进口增长率提高0.4%。由于出口弹性和进口弹性之和的绝对值为1.4,大于1,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人民币升值较为有效的减少我国的贸易顺差,改善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但是人民币升值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对此我们要加以正确的认识,并有效的消除因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人民币升值阻碍了我国对外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使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发生逆转。人民币持续升值会使我国长期国际竞争力受到重大损害,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会不断削弱,我国在机电和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初步积累的竞争优势会受到重大损害。在我国目前出口主要依靠价格竞争力,而产业结构重大调整和非价格竞争力提高仍需假以时日的情况下,人民币持续升值的结果必然是出口严重受阻,国外产业转移的步伐大大减慢,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减缓,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重要基地的地位将会受到削弱。这将会大大延迟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升级的步伐,加重就业压力,使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进一步突出。日元升值使日本出口从战后年均增长10%以上跌落为1990~1995年年均增长0.4%,就说明本币持续升值会对出口带来重大打击。当前,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使我国具备建成全球先进制造中心的战略机遇。我们必须防止因为人民币持续升值而使这一进程发生逆转。

其次,人民币升值加重通货紧缩,使宏观调控面临种种陷阱。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作用下,世界工业制成品价格一直呈现持续走低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出现了全球性通货紧缩的态势。本来,世界性价格下降就会通过进出口渠道等对国内价格产生重大下行压力,而人民币持续升值更使国内物价雪上加霜。一是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出口产品成本走低,进而对国内价格产生一种比价效应,使关联产品价格下跌;二是人民币升值使进口成本下降,会形成输入性通货紧缩,助长使用进口投入品部门及相竞争部门的价格下跌;三是人民币汇率持续的升值预期,会对市场价格产生超前的和赶浪头式的下行压力,造成市场运行的扭曲和紊乱,使通缩压力加倍放大;四是持续强劲的本币升值压力和预期,还会通过金融和投资渠道对国内物价产生间接的、有时是非常强烈的紧缩冲击。

持续的本币升值和升值预期一旦固化,还会对消费、投资和其他经济行为带来一系列干扰,形成不良的心理预期,搞得不好会使宏观调控陷入困境。一是在我国面临有效社会需求不足这一突出矛盾情况下,使民间投资和消费更加疲软;二是使经济增长对积极财政政策的依赖日益加重,不仅政策效应会逐步降低,而且财政风险日益加大;三是伴随本币升值与通货紧缩的循环,货币政策面临陷入流动性陷阱的风险。这些都会使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空间日益缩小,调控的余地愈加有限。加上,本币持续升值还会带来人们收人的虚涨和资产的虚增,极易诱发泡沫经济,刺激虚拟经济的非理性膨胀,最终给宏观经济带来更大的冲击。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调节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改善国际收支平衡,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有重要意义,符合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要求,符合我国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余维彬:汇率稳定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张静、汪寿阳:人民币均衡汇率与中国外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海明:《21世纪北京圆桌》年度书系-北京共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人民币升值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随着美国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2008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对于一国而言,货币外汇汇率的变动势必对一国的贸易构成及贸易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将就人民币升值问题,结合相关文献材料对人民币升值的利处与弊端进行简要分析,期望能对相关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论文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利弊;政策分析 1 人民币升值为我国进口贸易发展的有利影响 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贸易,将为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创造一系列有利条件。 1.1 人民币升值能降低利用外部资源的成本。有利于进口贸易 人民币升值后,进口商品的价格在由以外币计价转化成以人民币计价后会发生相同幅度的下降,从而降低我国进口商品的成本和在进口环节支付的费用,刺激国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扩大进口规模,进而提高我国的进口能力,减轻外债压力,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 在我国能源、资源、技术等大量依赖于进口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后利用外部资源的成本随之下降,大宗交易的进口商品成本降低,因而能够节省进口费用,起到了在国际能源市场价格高位运行和技术垄断产品市场价格昂贵的条件下,以本币表示的价格下降的效应。这对我国提升利用外部资源的效率,提升经济的高新技术含量,改善相关行业的盈利状况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提升出口企业素质,优化产业结构 人民币升值可以有效地把制造业中那些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低、管理不善的低效率企业挤出制造业,实现优胜劣汰,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由低附加值转向深加工和精加工,有利于提高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人民币升值会引起行业内更加激烈的竞争,从而激励企业通过提升技术,形成弱者退出,强者更强的效应。并使劳动密集型部门的资金流向资本密集型部门,加大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投资力度。从而优化出口贸易结构、扩大内需,有助于我国形成稳定的经济增长趋势。 1.3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人民币升值使国外产品价格下降,在中国强大的经常项目账户平衡作用之下,中国家庭的平均收入将会有所增加,购买能力也会相应提高,进而能够提高居民现有的生活水平。 1.4 能有效解决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压力 近几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处于顺差状态,而长期的贸易顺差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改变中国对外经济、对外均衡的问题。例如:近年来急剧增加的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而人民币适当升值,可以改变对外均衡的问题,平衡与缓解各国的贸易矛盾,更加注重我国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改变以低廉价格水平参与竞争的局面。 2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的不利影响 在我国进口能力提高的同时,由于人民币升值影响,我国出口贸易和一些国内企业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1 增大外贸出口企业的压力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对出口的依赖性较强,而人民币的升值将会导致人工费用等生产成本增长使得出口导向型行业出口价格的相对提高。对于在国际市场上,素来以价格低廉著称的中国制造而言。这意味中国产品在国外价格竞争力的下降。短期中对出口贸易依存度大的行业的冲击将难以避免,尤其将严重影响那些以低价格取胜、科技含量较低的产品出口。 在短期中我国出口企业将面临着比较优势丧失,企业市场竞争力减弱等负面状况。我国目前的出口产品主要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产品为主,在国际市场份上所占有的份额主要建立在劳动力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之上,出口品附加值低,降价空间小,人民币升值极大地削弱了我国该类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并且。对于出口企业而言,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使出口产品销量降低,出口企业销售收入下降,减少了营业现金流入,使出口企业以外币计价的资产贬值,增加了出口企业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我国外贸企业因自身实力、品牌效应、营销策略等方面的缺陷,人民币升值将使得相当一部分企业在今后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2.2 对国内部分产业将造成巨大冲击 同时,人民币大幅升值后,进口有管制的产业并未受到影响,受高关税保护的产业所受影响相对也有限,产业受影响最大的是那些没有进口管制,亦没有高关税保护的产业,因进口大量增加,加之人民币升值进口价格相对较低,当地同类产业将无法与之竞争而破产 。 2.3 将导致外债规模进一步扩大,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 目前资本市场上活跃的多为国际游资,这部分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是造成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因素。而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将吸引大量资本流入中国资本市场,使我国的外债规模相应扩大。更重要的是,在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4 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由于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压力,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迫使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进外汇,从而使以外汇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 2.5 增加就业压力 由于目前我国提供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是出口企业和外资企业,而人民币升值将导致进口增加进而对部分国内产业造成冲击,并且会抑制或打击出口,使中国的工作岗位减少,最终影响到就业。 2.6 群众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将带来不良影响 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国内投资者坚信人民币“守不住”,遂迅速开始投机金融资产,使资产价格与真实经济走势背离,货币政策进退两难、无能为力;一旦资产价格泡沫破灭,银行坏账堆积如山,失业问题雪上加霜,虚拟经济和真实经济都将陷入长期萧条。 3 国内企业的应对政策 面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我国企业究竟应该如何有效的参与市场竞争? 3.1 利用避险工具规避人民币升值风险 在人民币升值下,我国外贸企业首先要学会利用金融机构提供的风险管理工具,例如:人民币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货交易、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权、掉期交易、出口押汇、福费廷及结构性存款等,来规避汇率浮动带来的风险,保护企业的利益。企业应充分了解这些业务的功能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与期望回报率对各种产品进行选择,注意选择合适的交易时机通过外汇投资实现保值增值。 3.2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改变外贸增长方式 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出口的商品都属于劳动密集型商品,在人民币升值下比较优势丧失,缺乏国际竞争力。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出日企业为了保持原有的利润,经常采用的策略就是上调出口商品的价格,而在价格上调时为了使销售数量所受到的消极影响最小化,就要求产品在质量、用途、款式、包装等方面要有所提高和改进。因此,根本而言,要解决我国外贸出口企业面临的压力,就必须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改变外贸增长方式,提升我国外贸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外贸企业要加快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及时转变经营机制,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出口产品的品牌内涵和设计能力,凭借管理、质量和技术展开国际竞争。 3.3 通过适度的行政手段和政策制止热钱的继续流入 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进出口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热钱”的加速流入,进而强化升值预期,形成恶性循环。国外“热钱”在升值已兑现并逐渐强化的情况下,继续通过各种方式流入我国,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定。因此,必须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防止“热钱”的继续流入。 在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以及国际大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人民币继续升值是一个必然趋势。人民币升值恰似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只要政府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来调节人民币的供求,释放升值压力,对其中隐藏的风险加以防范,虽然在短期内人民币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仍是利大于弊的。

人民币升值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2006年下半年至最近一段时间,大家讨论的热点就是人民币的快速升值。我们老百姓也从方方面面感受到人民币升值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那么,未来的人民币走向将如何呢?政府将出台怎样的货币政策?是加速人民币升值步伐还是保持人民币升值态势但是步调稳健呢?人民币升值到底是怎样好事还是坏事呢?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一、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

笔者认为:人民币升值有利有弊,的确是专家们所说的“双刃剑”。采购进口产品或者出国留学、旅游的人以及拥有投资性房产的人从中受益不少。深切体会到我们的“人民币”支付能力增强的好处。对国家经济方面而言,人民币升值改善了贸易条件、抑制了通货膨胀、消化过剩的外汇储备、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干扰及减少了和别国的贸易摩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偿还外债的压力。回首2006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一片红火,这似乎是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最为显著的影响。但是升值并不意味着一片繁荣。由于房价大涨,无房族购买力相对降低而买不起房子。从投资者来看,股市房市吸引力增强但是风险也加大。对于出口企业,人民币升值将使我国工农业产品出口价格大幅提高,出口产品将失去价格竞争力,导致企业衰退,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失业率上升。

2006年,我国外有国际政治压力和内有外部经济失衡的矛盾突出,国家推出了人民币逐渐升值的政策,是为了改善外贸顺差过大和国内资金过剩的现状。最近统计显示,我国2006年的外贸顺差高达1774亿美元,比2005年的1018亿美元增长了74%的规模。而今年的外贸顺差还有望进一步增长。一边是人民币持续升值,一边是顺差有增无减,国内热钱越来越多。人们在担心热钱疯狂投机导致股市泡沫和房低产泡沫的出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教授曾经深刻的指出:人民币升值的将带来加重通货紧缩,经济增速下降,就业率下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大,外商直接投资下降,货币政策失控等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币汇率必然有一个上升的过程,但是毫无疑问,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而言是一柄双刃剑,有利和不利影响一俱共存,综合起来的总体效应是利是弊,皆看调整的“时机”、“幅度”和“频率”。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未雨绸缪,从理论上分析在人民币升值的状态下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探讨如何削减人民币升值给贸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从实务对策的角度研究人民币升值的化解之道,积极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创造条件。

二、人民币升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调整外贸高度顺差

通过削弱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上的竞争力,以达到刺激进口降低出口来解决外部失衡的状况。在升值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我们通过相关政策的调整,替代人民币升值的效应。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来弱化人民币升值的负面效应。众所周知,汇率是货币资金的对外价格,利率是货币资金的对内价格。如果本币汇率上涨,则持有本币多的人在赚钱,持有外汇多的人吃亏,因此会影响企业出口创汇的意愿。如果利率下跌,则持有本币多的人吃亏。运用这一机理,在人民币汇率上调的情况下,出口企业的损失可调节利率杠杆来弥补。也就是说,作为出口型的企业,本币的升值,意味着财务环境恶化,外币收入转化为本币收入后减少,为了保证他们获得合理的利润,要使用利率手段增加拥有外币的收益,减少运用本币的成本,可谓堤外损失堤内补。操作的手法有:一方面,上调外汇存款利率,增加持有外汇的收益,使之相对于人民币存款更具有吸引力,变相提高外汇对本币的兑换价格,增强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针对外向型企业,提供人民币的优惠贷款,考虑允许外向型企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发行债券直接融资,降低外向型企业的财务成本和运营成本,创造低成本的融资环境。尤其是我国很多出口企业是中小型企业,要对冲人民币升值的负面效应,尤为重要的是解决他们的融资困境,降低融資成本,在出口中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事实上,在过去的2006年,国家出台的一些政策的调整和推进为也在为减少贸易顺差做准备。这些政策主要包括:一是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税率的调整;二是汇率政策的调整,即人民币升值;三是“两税并轨”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取消针对FDI的优惠政策有益于间接减少贸易顺差等等。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其后续的政策效应还将在新的一年中陆续释放。对于未来,要更好解决贸易顺差,资金过剩的状况,我们认为,扩大内需是最好的解决途径。需求决定一切,内需对贸易平衡的影响,远大于汇率的作用。比如财政方面通过对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增加财政投入,来降低民众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私人储蓄,并转化为实际需求。对于个人的需求要给予政策上的引导。比如当前个人的投资需求旺盛,过剩的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和股市,存在引发资产泡沫的危险,我们就要严厉打击游资炒作,限制非法流入股市或者楼市的外资同时加大QDII步伐,甚至可以允许内地个人和机构不须通过QDII安排或银行代客境外理财服务,把自有外汇汇到境外,进行投资理财,既迎合了民众的投资需求又引导资本流出减少顺差,从而获得双赢。

三、不断完善汇率定价新“机制”

2005年7月21日,我国政府宣布汇改,2006年,人民币不断升值。但是,升值并不是汇改的目的,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目的并非“升值”,而是要以汇改为契机,在市场供求关系的基础上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建立起由市场力量对汇率进行定价的新“机制”。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转眼已经五年了,也越来越深刻地融入国际经济关系的大家庭中。对人民币升值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应将其放在更深层次的背景上考察。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符合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要求,符合我国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全面考虑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产生的所有正反两方面影响及其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程中的重大意义后,我们要以务实的态度,考虑各种可能性,深入研究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考察它的对冲机制和机理,以更灵活适度的政策措施配合汇率政策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谋求更大利益。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引导企业加强结构调整,平稳度过改革调整期。银行和外汇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加强外汇管理,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企业要积极推进结构调整步伐,转换经营机制,提高适应汇率浮动和应对汇率变动的能力,相信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会使我们更加适应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使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可喜的是,政府已将“减顺差”作为2007年中国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

四、结论

综上,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总体上利大于弊。

从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来看:人民币升值,会抑制出口,增加进口,从而可能出现贸易逆差,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引进外资,并加速资本外流。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加速资本外流;人民币升值,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人民币的升值,会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尤其是对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人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容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会给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从人民币升值的积极影响来看: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平衡国内物价,方便百姓生活,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人民币升值,可以减少外汇占款,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有利于偿还外债;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贸易,尤其对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对工业化所需的石油、矿石、钢材等关键性原材料进口起到平衡作用,减轻价格压力;人民币升值,能有效解决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压力。近几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处于顺差状态。长期的贸易顺差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改变中国对外经济、对外均衡的问题。所以,人民币升值,不仅可以改变对外均衡的问题,而且还能降低贸易纠纷、高额成本、征税等方面的成本,更加注重国外对我国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改变以低廉价格水平参与竞争的局面,不独立地脱离世界,而是更好地融入全球一体化。

在未来的几年内,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人民币继续升值是一个必然趋势。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坚定不移地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并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来调节人民币的供求,释放升值压力,同时要加快推进汇率制度的改革,并且制定和实施具有可操作性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中银香港集团.中国金融货币形势分析[R].2005年3月.

2、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报告[R].2005年4月

人民币升值论文范文5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购买力平价均衡汇率成本收益

一、人民币升值成因探究

近几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2005年7月21号汇改后,中国结束了1994年以来的“以市场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转而实行更为灵活的“以市场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进行调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而不是单单盯住美元。此后,人民币对美元在微幅波动中以每年约4.3%的幅度快速升值,并且呈加速趋势,至2008年2月21号已累计升值11.8%。

1.长期汇率的决定-购买力平价理论

要理解汇率的决定机制的出发点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即一价定律:如果两国生产的商品是同质的,并且运输成本和交易壁垒非常低,那么,无论商品由哪国生产,其在全世界的价格都应该是一样的。而把在一价定律中的单个商品换成国内物价水平就是购买力平价,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任何两种货币的汇率变动都应当反应两国物价水平的变化。

2.中短期汇率的均衡

对于中短期的汇率,本文认为是由市场对人民币的供需决定的,市场上的各种因素影响着对人民币的供给和需求,进而影响着人民币的走势,下面通过外汇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来分析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压力的情况。

(1)供给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出口额大幅增加,另外外商投资额也一直保持在高位,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资本净流入最多的国家。由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是双顺差,我国的外汇储备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2006年11月,外汇储备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全世界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到2007年12月,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1.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一方面增强了我国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过多的外汇储备也给我国的宏观调控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影响着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2)需求方面

国际上关于人民币升值的言论先是由日美等国提出的,2003年2月,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在七国财长会议上宣称,“不仅日本的通货紧缩是因为进口了太多的中国廉价商品,整个全球经济不景气也源于此”。6月和7月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和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先后表态,希望人民币更具有弹性,部分美国医院指责中国向美国大量出口廉价商品,致使美国贸易出现巨额逆差,抢走了美国国内的就业机会,使失业人数增加、经济萧条,其后,欧盟也加入到要求人民币升值的队伍中来。之后,国际金融界更是热炒人民币汇率升值,并且由于中国外汇储备猛增,更增加了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和压力。虽然中国政府在各种场合表示要维持人民币的稳定,不至于大幅升值,但是事实情况是自2006年7月份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美元的突破8.0∶1的大关后就呈较大幅度升值,并呈加速趋势这不但增加了国际游资对人民币升值的进一步预期,而且也势必增加国内居民和企业的升值预期,从而导致对外汇需求的下降。

二、人民币升值的成本和收益

1.人民币升值的成本

人民币升值可能面临的成本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能减少出口和国际收入;第二,可能增加国内的失业率,特别是跟人民币汇率联系紧密的出口企业;第三,可能增加国外直接投资成本,不利于吸引新的外商直接投资;第四,可能会引发投机资本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

从一般的经济学理论来看,以上提到的这些成本确实是往往会随着货币的升值而发生的,下面就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谈谈这些成本是不是会全部发生及其有多少的影响。

(1)人民币升值与出口

就中国的贸易结构而言,出口的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小,汇率的调整不会给中国的整体出口量带来太大变化。目前,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出口中约占55%,而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只赚取固定的公缴费,与汇率的变化基本上没有关系。进料加工贸易取决于进口的中间产品和原材料所占的比重,当人民币升值后,出口价格上升,这对部分的企业不利,但是其购买力提高,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买到进口品,两相权衡,汇率变动的净效应还有待观察。

(2)人民币升值与我国就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近几年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在4%以上,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实在太大,所以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产品的价格上升,对那些生产低附加值、低效益的产品并且主要靠外贸出口的企业会形成很大压力,而这类中小企业在中国目前的数量很多,职工数量非常庞大。如果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使他们的产品出口成本升高,进而影响他们的出口,导致这些企业的失业率大幅上升,那么这会对本来就存在就业问题的中国会带来很大的社会问题。

(3)人民币升值与国外直接投资

就目前来看,很难说人民币升值会减少多少的FDI的流入。因为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FDI流入的动因发生了新的变化。更多的FDI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投资于中国的目的更倾向于瞄准中国广阔的市场,而不是以往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只要中国的整体宏观经济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FDI的流入应该就不会有多少的减少,甚至有可能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稳定持续的发展,FDI的流入会比以前增加。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本流通的渠道越来越畅通,由于资本与生俱来的逐利性,有着广阔市场和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国会是资本梦寐以求的狩猎场。

(4)人民币升值与投机资本

在汇率调整过程中,可能会引发国际热钱的冲击,这在当前缺乏完善金融机制的中国是个严重的考验。在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国际投资资本会尽一切可能通过各种途径向中国流入,大炒人民币升值后再将资本抽逃出去。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明最近几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的疯狂暴涨是由于国际热钱引起的,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这跟他们是密不可分的。

2.人民币升值的收益

人民币升值最直接收益就是提升了人民币的购买力,在同样的价格水平下,我国居民可以买到更多的外国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的生活福利水平。而对企业来说可以进口到更多的原产料,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其次,人民币的升值将相对减少我国政府及企业的对外负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他们的偿债能力;再者,适当的升值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推进商品结构升级。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利有弊,在权衡成本和收益后,本文认为人民币升值会使名义汇率逐步向真实的均衡汇率靠拢,对我国长期经济发展是有利的,但同时应该看到我国目前金融体系并不十分完善防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弱、庞大的就业人口及受汇率波动影响较大的外贸导向型的经济和产业结构等具体国情,这就要求必须做好防范措施,应对可能的风险。

1.扩大内需,减少对外贸易依存度。

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很高,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2007年进出口总额21738.3亿美元,按1美元对7.5人民币的汇率计算,2007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66%,而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消费占GDP总量的比重则逐渐下滑。1992年的消费率为62.4%,200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9210亿元,消费率仅为36%。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数据,我国消费率在61%-65%的区间是较为合理的。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我国目前的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是由投资拉动的,而且过分的依赖出口,内需严重不足。鉴于人民币升值给我国外贸带来的影响及实际情况,我国迫切需要扩大内需,提高消费率。对此,政府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来增加居民的收入,进一步完善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消解百姓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有效的释放需求,扩大消费,不会因人民币汇率波动导致出口的大幅减少,进而导致大幅的失业。

2.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培育相对均衡汇率。

长期的名义汇率偏离实际汇率而造成的汇率失衡并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良性发展,完善的均衡汇率形成机制是协调国际收支的根本措施,也是缓解“双顺差”的市场解决途径。对我国来说,短期内汇率完全浮动不现实,但汇率浮动区间的逐步扩大,利用市场机制调节外汇市场供求,实行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却是可以做到的。同时,根据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多极化趋势,人民币汇率参考的一篮子货币中,美元成份可以适当减少,增加欧元、英镑、日元等货币比重,避免美元波动牵连我国货币大幅度波动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陆前进:人民币升值条件下的货币和利率控制.上海金融,2007第5期

[2]吴信如:人民币与购买力平价的互动关系:一个VEC模型分析.财经研究,2007第8期

人民币升值论文范文6

关键词:金融经济;人民币;货币升值;

一、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

笔者认为:人民币升值有利有弊,的确是专家们所说的“双刃剑”。采购进口产品或者出国留学、旅游的人以及拥有投资性房产的人从中受益不少。深切体会到我们的“人民币”支付能力增强的好处。对国家经济方面而言,人民币升值改善了贸易条件、抑制了通货膨胀、消化过剩的外汇储备、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干扰及减少了和别国的贸易摩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偿还外债的压力。回首2006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一片红火,这似乎是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最为显著的影响。但是升值并不意味着一片繁荣。由于房价大涨,无房族购买力相对降低而买不起房子。从投资者来看,股市房市吸引力增强但是风险也加大。对于出口企业,人民币升值将使我国工农业产品出口价格大幅提高,出口产品将失去价格竞争力,导致企业衰退,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失业率上升。

2006年,我国外有国际政治压力和内有外部经济失衡的矛盾突出,国家推出了人民币逐渐升值的政策,是为了改善外贸顺差过大和国内资金过剩的现状。最近统计显示,我国2006年的外贸顺差高达1774亿美元,比2005年的1018亿美元增长了74%的规模。而今年的外贸顺差还有望进一步增长。一边是人民币持续升值,一边是顺差有增无减,国内热钱越来越多。人们在担心热钱疯狂投机导致股市泡沫和房低产泡沫的出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教授曾经深刻的指出:人民币升值的将带来加重通货紧缩,经济增速下降,就业率下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大,外商直接投资下降,货币政策失控等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币汇率必然有一个上升的过程,但是毫无疑问,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而言是一柄双刃剑,有利和不利影响一俱共存,综合起来的总体效应是利是弊,皆看调整的“时机”、“幅度”和“频率”。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未雨绸缪,从理论上分析在人民币升值的状态下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探讨如何削减人民币升值给贸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从实务对策的角度研究人民币升值的化解之道,积极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创造条件。

二、人民币升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调整外贸高度顺差

通过削弱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上的竞争力,以达到刺激进口降低出口来解决外部失衡的状况。在升值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我们通过相关政策的调整,替代人民币升值的效应。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来弱化人民币升值的负面效应。众所周知,汇率是货币资金的对外价格,利率是货币资金的对内价格。如果本币汇率上涨,则持有本币多的人在赚钱,持有外汇多的人吃亏,因此会影响企业出口创汇的意愿。如果利率下跌,则持有本币多的人吃亏。运用这一机理,在人民币汇率上调的情况下,出口企业的损失可调节利率杠杆来弥补。也就是说,作为出口型的企业,本币的升值,意味着财务环境恶化,外币收入转化为本币收入后减少,为了保证他们获得合理的利润,要使用利率手段增加拥有外币的收益,减少运用本币的成本,可谓堤外损失堤内补。操作的手法有:一方面,上调外汇存款利率,增加持有外汇的收益,使之相对于人民币存款更具有吸引力,变相提高外汇对本币的兑换价格,增强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针对外向型企业,提供人民币的优惠贷款,考虑允许外向型企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发行债券直接融资,降低外向型企业的财务成本和运营成本,创造低成本的融资环境。尤其是我国很多出口企业是中小型企业,要对冲人民币升值的负面效应,尤为重要的是解决他们的融资困境,降低融資成本,在出口中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事实上,在过去的2006年,国家出台的一些政策的调整和推进为也在为减少贸易顺差做准备。这些政策主要包括:一是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税率的调整;二是汇率政策的调整,即人民币升值;三是“两税并轨”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取消针对FDI的优惠政策有益于间接减少贸易顺差等等。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其后续的政策效应还将在新的一年中陆续释放。对于未来,要更好解决贸易顺差,资金过剩的状况,我们认为,扩大内需是最好的解决途径。需求决定一切,内需对贸易平衡的影响,远大于汇率的作用。比如财政方面通过对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增加财政投入,来降低民众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私人储蓄,并转化为实际需求。对于个人的需求要给予政策上的引导。比如当前个人的投资需求旺盛,过剩的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和股市,存在引发资产泡沫的危险,我们就要严厉打击游资炒作,限制非法流入股市或者楼市的外资同时加大QDII步伐,甚至可以允许内地个人和机构不须通过QDII安排或银行代客境外理财服务,把自有外汇汇到境外,进行投资理财,既迎合了民众的投资需求又引导资本流出减少顺差,从而获得双赢。

三、不断完善汇率定价新“机制”

2005年7月21日,我国政府宣布汇改,2006年,人民币不断升值。但是,升值并不是汇改的目的,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目的并非“升值”,而是要以汇改为契机,在市场供求关系的基础上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建立起由市场力量对汇率进行定价的新“机制”。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转眼已经五年了,也越来越深刻地融入国际经济关系的大家庭中。对人民币升值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应将其放在更深层次的背景上考察。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符合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要求,符合我国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全面考虑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产生的所有正反两方面影响及其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程中的重大意义后,我们要以务实的态度,考虑各种可能性,深入研究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考察它的对冲机制和机理,以更灵活适度的政策措施配合汇率政策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谋求更大利益。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引导企业加强结构调整,平稳度过改革调整期。银行和外汇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加强外汇管理,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企业要积极推进结构调整步伐,转换经营机制,提高适应汇率浮动和应对汇率变动的能力,相信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会使我们更加适应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使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可喜的是,政府已将“减顺差”作为2007年中国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

四、结论

综上,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总体上利大于弊。

从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来看:人民币升值,会抑制出口,增加进口,从而可能出现贸易逆差,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引进外资,并加速资本外流。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加速资本外流;人民币升值,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人民币的升值,会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尤其是对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人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容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会给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从人民币升值的积极影响来看: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平衡国内物价,方便百姓生活,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人民币升值,可以减少外汇占款,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有利于偿还外债;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贸易,尤其对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对工业化所需的石油、矿石、钢材等关键性原材料进口起到平衡作用,减轻价格压力;人民币升值,能有效解决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压力。近几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处于顺差状态。长期的贸易顺差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改变中国对外经济、对外均衡的问题。所以,人民币升值,不仅可以改变对外均衡的问题,而且还能降低贸易纠纷、高额成本、征税等方面的成本,更加注重国外对我国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改变以低廉价格水平参与竞争的局面,不独立地脱离世界,而是更好地融入全球一体化。

在未来的几年内,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人民币继续升值是一个必然趋势。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坚定不移地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并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来调节人民币的供求,释放升值压力,同时要加快推进汇率制度的改革,并且制定和实施具有可操作性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中银香港集团.中国金融货币形势分析[R].2005年3月.

2、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报告[R].2005年4月

人民币升值论文范文7

关键词:汇率;人民币升值;货币政策

1.引言

在我国传统的汇率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的限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正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既定目标。对于我国前一阶段人民币升值的举措究竟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可谓是见仁见智。有些学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发展十分不利,一是不利于克服通货紧缩,二是不利于吸收外资,三是容易诱发金融风险。一旦人民币升值而钳制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不会缓解东亚地区通货紧缩的压力,反而会使东亚地区经济变得不稳定。当然也有很多学者认为人民币升值是有很大好处的。比如可以更好地运用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能力;有利于开放资本账户,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可以缓解目前国内经济过热的局面,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等等。

本文认同人民币升值利大于弊的观点,本文的结构是:首先叙述了盯住型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经济与改革的发展要求以及表现出来的缺陷;接下来从产业结构,出口贸易结构,企业转变经营机制,缓解贸易矛盾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五个方面探讨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最后针对人民币升值提出了几项相应的后续措施,以此来扩大升值的积极影响,稳定与优化经济环境。

2.人民币升值的积极影响及后续措施

在世界经济进入结构调整阶段、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大,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与互动明显加强。国内外对人民币汇率政策都比较关注,国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一直没有平息过。近期,中国政府终于做出决断:对人民币汇率做了小幅度升值调整。面对国内各界对这一举措的褒贬不一的论断,通过对我国经济各个层面的分析,得出结论:人民币升值从长期来看是利大于弊的,并且可以通过一些升值政策后采取的相应后续对策来进一步扩大这种好处和促进作用。

1994年以来我国一直沿用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迄今已有11年了。11年来,国际经贸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盯住型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经济与改革的发展要求。它表现出来的缺陷有:

首先,固定的名义汇率已丧失其真正的经济意义,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难以形成市场出清的均衡汇率。实际中,结售汇和资本管理制度在压抑外汇需求的同时创造了很大一部分外汇供给,而央行的持续干预以及事实上的最大市商的地位,抹平了一切真实的供求差异。央行确定的基准汇率并非市场真实供求均衡的结果,也无法反映市场的变化。

其次,固定盯住美元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存在根本冲突,削弱了货币政策效果,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货币政策自对于中国的宏观经济稳定至关重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大大要优先于汇率的稳定性。但人民币对美元无弹性的汇率将我国经济与美国紧密联系,这使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制定受到很大的限制。

再次,名义汇率固定激励着资本投机,增加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在一个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框架下,市场的动态均衡是由国际套利资金自发维持的。而在政府维持的固定汇率制度下,尽管汇率能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但其潜在的炒作火力空间却在不断扩大。一旦因客观情况的改变使这一制度难以维持,大量国际市场上投机性基金等游资的攻击,将以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方式释放这一获利空间,从而给一国货币制度带来灾难性后果。

正因为我国已有的汇率制度存在的这些致命性的缺陷,因此,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和重新选择已是势在必行了。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宣布从即日起,“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8.11,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每天的浮动范围为上下千分之三”。这次人民币作出的小幅度升值调整就是我国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和重新选择的契机。一项新的举措的好与坏往往众说不一,虽然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会有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以人民币升值为代表的汇率制度改革是利大于弊,最终也会提高整个中国的经济水平。

我认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影响是积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可以迫使我国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劳动密集型部门的资金流向资本密集型部门,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方向努力。

人民币的升值,将导致流向出口部门也就是劳动密集型部门的资金就会流向资本密集型部门,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向有利的方向调整,最终资本会转向投资国内市场,当货币升值后,资本就会寻找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进行投资,使这些产业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技术创新改革,增加其国际市场竞争力,以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进军国际市场,这是伴随着汇率下降产生的。在对很多产业有巨大的冲击的同时,对整个中国经济的总体走势来说还是有益处的。

如今进行汇率稳步的调整,正是一个带来最小冲击的时候,因为由于中国加入WTO,关税的下降已经成为必然,而外国对中国产品的关税也在同时下降,在这个时候对汇率进行下调,对企业的出口产品在国外的价格可以不造成或少造成影响,以顺利的使人民币逐步升值,而由于进口商品的价格降低使得进口商品的供求出现新的平衡点,使一部分出口产业投资流向进口产业,以增加资本品的购入。在汇率调整阶段,由于流向发生变化,中国三大产业的比例调整也可以同步进行,由于贸易品出口受阻,非贸易品的投资与生产必然加大,第三产业得到发展,使中国产业结构趋于合理,达到国际水平。

(二)优化我国出口贸易结构、扩大内需,进而有助于我国形成稳定的经济增长趋势。

中国主要以“价廉物美”打进世界市场。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对我国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造成一定的伤害,最终导致出口的减少。但同时,从长远看,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分析,升值的确有利于改善我们的出口贸易结构,改善我们的贸易条件,从而对出口企业也会有正面推动作用。

从贸易结构上来说,我国本应该是一个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大国,外需比重不宜过大,没有必要一味地扩大出口规模,调整粗放式外贸发展战略、促进外贸出口由规模导向型向效益导向型转变已是势在必行。此次人民币小幅升值有助于提升我国目前出口贸易结构,同时增加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购买力,促进外需与内需协调发展,加快启动国内需求,形成内外贸结合的发展态势,从而起到缓解对外贸易不平衡、扩大内需,稳固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利作用。

(三)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国内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不失去以往的市场份额,就要尽可能地压缩生产经营成本,因为为了保住国际市场,不得不降低采购生产资料的价格或提高管理方式来压缩生产成本。而压缩生产成本的空间并不大,因此,企业必须从自身管理经营入手,加强管理方法的改进,提高生产效率来争取利润空间。

同时,人民币汇率形成体制的改革要求出口企业不断地开发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也包括进行外汇远期买卖,在国内融资时借贷美元等运用金融手段的风险规避。这有助于企业养成随时关注国际动态,及时防范汇率所带来的风险,从而为企业进一步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奠定良好基础。

(四)可以平衡与缓解各国的贸易矛盾,减少与主要国际贸易伙伴的贸易纠纷和摩擦,为以后进行深层次的贸易往来打下坚实而良好的基础。

随着此次对人民币汇率体制的改革调整,我国的出口产品在生产成本和国际价格上必然被迫提升,但也会间接起到缓解与美国、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国在低价反倾销上的贸易摩擦,在中国目前逐步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的现实背景下,对于如何处理在国际市场的贸易摩擦这一现实和长远的问题,为我国相关部门争取到了一定的宝贵时间。

美国官员赞扬中国决定人民币不再只盯住美元“结束持续10年之久,被许多贸易伙伴认为是不公平的汇率政策”。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把中国的这项举措称为“良好的开端,在维持长达10年之久的固定汇率之后!这是人们希望采取的步骤,我认为他们是谨慎的,非常令人钦佩”。

法国经济部长布勒东当天已表示为中国的决定感到高兴,他说:“这一改革方向无论对中国经济还是对欧元区经济都是积极的。”

德国财长埃舍尔也表示,人民币汇率改革将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平衡增长,符合七大工业国财长及各大央行的诉求。

法国媒体认为人民币上调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法国费加罗报(用“退一步海阔天空”来形容中国人民银行改革汇率制的抉择。

瑞士时代报(从经济层面对中国货币改革进行分析指出,中国现在已成为全球主要制造业产品出口国,对全球原材料需求量巨大,人民币升值将缓解中国在国际市场购买石油)铝)铁等原材料的价格压力,原材料价格下降除将使中国产品的生产成本继续保持竞争力外还可确保中国央行提高利率,遏制经济过热和房地产泡沫,另外中国消费者在国际市场的购买力也将获得提升。

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秘书长约翰斯顿认为,中国货币改革将在对中国经济提供所需要的灵活性的同时支持它的快速增长,协助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

(五)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使我国货币当局更好地运用货币政策,来增强宏观经济调控的能力。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之间的矛盾也将日益突出。根据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和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弗莱明的研究结论,在固定汇率、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三者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即“三元悖论”,在开放经济中,一国只能同时实现其中一个或两个目标,而不可能同时实现三个。固定汇率制和货币政策自只有在资本管制下才能实现,而在资本管制和固定汇率制之下,货币政策的自将不能保证。在我国,实行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和严格的资本项目管制的条件下,央行的货币政策的效果受到削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仍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仍需要通过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维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在现行外汇管理制度下,货币政策实际上担负着维持人民币币值的对内稳定和对外稳定的双重目标,即对内维持物价的稳定,对外维持汇率的稳定。而这种双重目标经常会发生严重冲突,央行的货币政策经常会顾此失彼。显然,在我国金融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情况下,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即固定盯住汇率制度将使采用货币政策干预宏观经济运行的有效性大为降低。而对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大国来说,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尤为重要。因此,汇率制度非改革不可,需采用灵活的汇率制度。而一旦我国开放了资本帐户,资本可以自由流动,可以自由兑换人民币,再加上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调整,那么货币政策就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很好地做好宏观调控的全局工作。

实际上,人民币升值预期问题,一直都是国际政治经济的多重博弈,当前中国政府的汇率机制改革决策可谓是艰难博弈局面中的既稳妥又积极的抉择,不过,一定要配合相应的后续措施稳定与优化经济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因经济波动而发生的损失。

第一,中国的水、电、气、成品油、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远低于市场均衡水平;同时,由于社会性管制的缺失,许多企业在环境保护、生产安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很少,大多数企业的相关设施未达到国家标准。与变动人民币名义汇率的策略相比,在短期内保持一个适度的通胀水平,在长期内加大要素市场化改革和社会性管制,使企业的生产成本真实地显现出来,应该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一个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选择,也是中国政府最可能采取的策略。笔者认为,当前,这一政策建议仍有很高的价值。在选择升值政策后,仍然要加大要素市场化改革和社会性管制,通过校正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中国商品的平均价格,降低人民币的国内显性购买力,缓解新一轮的升值预期压力,坚持长期内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和人民币币值向真实价值回归的双赢。

第二,要继续抑制房地产市场等资产与资本市场的过度投机,降低国际游资的短期投机收益预期。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国外游资在我国境内短期投资的收益和预期,减少游资的涌入;另一方面也可扭转我国局部通货膨胀和房地产恶性泡沫的不良趋势。

第三,在WTO的框架下适度调整进出口政策和关税,保持经常收支的平衡,改变大额顺差继续出现或者多年持续顺差的预期。

第四,通过适度的行政手段和政策制止热钱的继续流入。

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维持汇率,促成了进出口顺差进一步扩大和“热钱”的加速流入,进而强化升值预期,形成恶性增强循环。例如,升值预期促使国内企业加速出口和延期进口。2005年一季度全国出口增长34.9%,而进口只增长了12.2%,进出口顺差进一步扩大。再如,升值预期驱使境内金融机构纷纷减少国外资产运作,将资金调回境内,或增加国外短期借款。2004年,中国新借外债同比增加了102.84%,而且大部分为短期外债。今年一季度的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短期外债。此外,国外热钱在升值已兑现并逐渐强化的情况下,继续通过各种方式流入我国。因此,必须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防止“热钱”的继续流入。

第五,健全和完善外汇市场。

首先,增加市场交易主体,推广大额交易。增加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让更多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直接参与外汇的买卖,并逐步推广银行企业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外汇的大额交易。这样有助于避免大机构集中性的交易对市场价格水平的操纵,防止汇率的大起大落;同时也有利于有效降低大企业的交易成本,便于监管机构对交易的监控。

其次,增加外汇市场交易品种。外汇市场上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的状况对外汇交易量有重要的影响。交易品种稀少和交易方式单调是制约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量扩大的重要因素。为改变这种状况,应增加市场交易的币种,可考虑增加外币与外币之间的交易即主要西方国家货币之间的交易,如美元兑日元、马克等货币的交易,以满足外汇指定银行以及客户的不同需要;加快推行远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是一种较为合适的规避汇率风险的方式,而且开展远期外汇交易对于增强外汇市场供求的灵活性、改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都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健全外汇交易方式。目前我国外汇市场主要是以电脑自动撮合方式成交的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和国际上通行的商业银行做市商交易制度有较大的区别。这种交易方式在强制结售汇制度下效率比较高,但是如果过渡到意愿结售汇制度后,进入原有的结售汇交易系统的交易可能萎缩。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快发展商业银行做市商制度,使商业银行从目前的交易中介变为做市商,活跃外汇市场,并使汇率真正反映市场参与者的预期,汇率的价格信号作用更强。

3.总结

综上分析,我认为此次人民币汇率的改革和调整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利的方面还是居于主导地位。从长期看,汇率政策调整必将有助于利用市场价格手段鼓励企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服务业等不可贸易部门成长,逐步提升我国产业和贸易结构,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平衡与缓解各国的贸易矛盾,并使我国货币当局更好地运用货币政策,来增强宏观经济调控的能力,并且一定要配合相应的措施稳定与优化经济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因经济波动而发生的损失。相信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道路会越走越顺,最终成为经济强国.

参考文献:

[1]周小川.金融宏观调控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J].中国货币市场2004.10

[2]吴曼丽.人民币汇率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2

人民币升值论文范文8

“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引进境外直接投资。虽然对已在中国投资的外商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但是对即将前来中国投资的外商会产生不利影响,因为这会使他们的投资成本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将投资转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意识到,目前资本外流对我国是不利的。”浙江大学的范剑虹在自己的文章中说到。“人民币升值,会使原来需10亿美元在境外所能完成的投资,升值后会少用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就能完成了,因此必然会加速资本外流。”但对此笔者有自己一些小小的不同的看法。

1.人民币汇率

国际经济交往中,由于各国货币购买力不同,而债权债务又必须通过货币兑换、外汇买卖才能进行国际结算,所以就涉及到一国货币与另外一国货币的比价问题,于是产生了汇率。汇率(ForeignExchangeRate),简单的说,就是两国货币之间的汇兑比率,是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人民币汇率是指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汇兑比率,一般与美元相比较。如果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汇兑比率为8:1。那么人民币升值,意味着1美元只能换取8元以下的人民币。

2.实际利用外资

实际利用外资是指我国在和外商签订合同后,实际到达的外资款项。只有实际利用外资才能真正体现我国的外资利用水平。外资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合理引进外资是我国经济工作一个重点。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全面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崭新阶段,利用外资也迈上了新台阶。“十五”计划期间(2001年-2005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约3830亿美元,比“九五”计划期间的实际利用额增长34%以上,其中外商直接投资约2860亿美元,境外发行股票筹资约380亿美元,借用国外贷款约460亿美元,年总额超过美国。

2、人民币升值对实际利用外资的影响

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必将对与人民币汇率息息相关的国际资金引起很大干扰。毕竟人民币升值就意味着外币相对人民币的价格下降,外商的投资金额缩水。而对汇率的变动出口和进口表现得最为敏感。

1.从出口方面分析对实际利用外资的影响

在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随着我国更加密切地融人国际经济大家庭,我国作为“世界加工厂”的事实已不可逆转,并在不断地深入和强化。根据海关统计,2002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2799.4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55.3%,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699.4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52.2%;2003年1-5月,我国加工贸易出口848.4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54.4%,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839.6亿美元,占出口额的59%。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越来越大。

在这些外资出口企业中出口的产品成本一般有人民币和外币两部分。对于那些外币成本比重较大的外资企业,人民币的升值对企业的影响不大。我们可以从下面一家汽车加工装配企业的例子中可以了解原因,假设这家企业进口全部零部件组装再进行出口,其配件成本为50亿美元,在国内经过加工增值20%,10亿美元相当于100亿人民币(按照1:10汇率)的出口成本中人民币与外汇的比例是100亿人民币:50亿美元((500亿人民币),l:50总成本是600亿人民币,或者是60亿美元。当人民币升值为20%到了1:8,进口成本50亿美元,转换成人民币为400亿,国内100亿人民币支出不变,成本中人民币与外汇的比例会变为100亿人民币:400亿人民币,现在的比例是1:4。总成本是500亿人民币,按照人民币计算降低了20%,这样就可以抵消出口价格的上升。所以说对那类想出口为主的外资企业就不会减少对中国的投资。

可是对于出口的产品成本只有人民币或以人民币为主的的外资出口企业,随着人民币成本的相对增加,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明显下降。而这类往往是那些劳动密集型的外资企业,技术含量不是很高。这一类的外资企业将会越来越少。可是人民币升值不会根本上导致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丧失。根据联合国的《2002贸易和发展报告》,我们了解到美国1998年的平均工资是中国的48倍。中国劳动力成本在出口产品的成本中不过10%,而发达国家在40%左右。所以那些外商还是愿意再把资金带入我国大陆,其中更多的是愿意将资金投向那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样一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就不会下降,改变的只是外资的产业结构。而这种改变无疑是一种资源的优化。对我国引进先进技术有很大的帮助。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持和扩大我国的出口市场。

2.从进口方面分析对实际利用外资的影响

2005年7月21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从此人民币开始了持续升值之路。像业界普遍预测的那样,进口行业成为人民币升值的最大受益者。据海关数据显示,我国进口额自2005年以来呈快速增长之势。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9809.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3%,其中进口4342亿美元,增长18.2%。

而在那些进口企业中外资企业又占了很大一部分,绝大数的外资企业都是依靠进口的技术和部件,单纯的资金投入就相对少一些。对于那些技术和部件依靠进口但产品主要投入内地市场的外资企业,随着人民币升值对那些企业的进口也有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的影响。那些直接的影响就是,当汇率升值后,进口商品的价格由以外币计价变为以人民币计价后,将会发生相同幅度的调整;而间接的影响就是,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也会因为随着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其进口产品需求量的变化。在进口价格发生变化时,根据一般的需求价格规律,进口商品在我国大陆市场上的需求量也会随之改变。当需求弹性不同时,进口量增加的幅度也是不一样的。根据需求弹性理论,需求弹性越高的商品,进口价格变化引起进口量的调整就越大。所以人民币升值对于那些技术和部件依靠进口但产品主要投入内地市场的外资企业只有好处,外商也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从进口的另一个角度分析人民币升值对实际利用外资的影响。一个国家的货币升值,外国商品进入该国,要收回同样的外国货币,其价格就会相对便宜,商品就具有竞争力,有利于外国商品进入。所以,人民币升值后,进口将会逐步增加。但是,具体到对不

同行业的影响,结果就不一样。

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会改变行业内企业的负债、资产、收入、成本等账面价值,它通过外汇折算差异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概括而言,人民币升值将对进口比重高、外债规模大、或者拥有高流动性和巨额人民币资产的行业会是长期利好;而对出口行业、外币资产高或者产品国际定价的行业冲击就相对比较大;其他行业则影响较小。

对于生产要素占成本较大行业,人民币升值对行业会产生有利影响,比如说国内的航空公司,公司债务较大部分以外汇浮息贷款为主,人民币升值后债务由以外币计价折算成以人民币计价后将有所下降,为航空公司带来直接会计账面的汇兑收益,外币债务还本付息时则让企业节省了人民币计价的财务成本与费用。其他那些原料大量依赖进口的行业也可能会从人民币升值中得到好处,如造纸、钢铁、石化、电力设备等行业。

而这些产业在我国已经慢慢开始允许外资进入。由于该产业往往是须巨额资金的大企业,随着大量外资企业的进入,外资的结构比重将形成很大的变化;再加上这些大企业投资大,撤资就相对困难。这样就会形成稳定的投资,后续资金和技术将源源不断涌入我国大陆。在那些外资大企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的刺激下,我国的同类企业必将加快自己的技术开发和改善,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以便于适应这场残酷的市场竞争。

3.从房地产角度分析对实际利用外资的影响

自2003年以来由于人民币升值的呼吁不绝于耳,在汇率调整预期下,外资早已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国内房地产业。人民币升值后会产生流动性效应。这种效应主要反映在两方面:一是升值预期中的资金流动,即当市场预期人民币将要升值时,大量的短期投机性资金将涌入中国,这些“游资”中相当一部分将流向房地产市场,从而推高房地产价格;二是人民币升值之后的流动性。人民币升值一般意味着国内经济整体向好,投资机会多,而且收益水平相对可观,或者投资者预期货币将持续升值,则将有大量的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国内市场,我国房地产市场由于利润率高、流通性较好将成为这些资金集中的场所。这样一来,外商对我国的实际投资将会呈现出更多渠道,外资结构将出些一些改变。从传统的生产行业转到了金融、房地产等第三产业。

3、总结

人民币升值将对我国的实际利用外资形成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是在其外资总数额上,而是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结构。这可以从我对进口和出口两方面的分析中得出。这对于我国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我国的外资结构必将得到优化,促使我国提高生产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科研创新产品的大规模问世。货币升值,意味意货币购买力加强,而货币购买力强,意味着国家的经济实力增加。人民币升值,充分说明我们改革开放、引资发展战略的成功,更向世界展示了我国良好的发展前景,这对于国外资金有极强的吸引力。我们要客观的看待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把人民币升值作为一种机遇,对我国的产业布局进行调整。让国民经济更加快速健康的发展,更好融入世界经济。

【摘要】人民币升值将对我国的实际利用外资形成一定的影响,我们要客观的看待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把人民币升值作为一种机遇,对我国的产业布局进行调整。让国民经济更加快速健康的发展,更好融入世界经济。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实际利用外资;进口;出口

人民币升值论文范文9

国际上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议论持续了一段时间后,随着中国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坚定立场而逐渐淡去,但是可以看到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依然存在。2003年11月,美国政府突然宣布对中国所出口的服装、纺织品、彩电实施配额控制和征收反倾销税的进口限制措施,这是美国政府看到人民币升值无望后采用的非汇率手段打击中国的出口,来解决中美贸易顺差问题;同时在国内也有升值的压力,中国多年来的贸易顺差和巨额资本流入使我们的外汇储备突破了4000亿美元。但是,人民币汇率目前必须保持稳定,国内大多数专家学者和国外的有识之士都认为,人民币升值将导致疯狂的投机,对中国经济发展将是灾难性的。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教授更是深刻的指出:人民币升值将带来弊端,加重通货紧缩,经济增速下降,造成就业率下降,形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外商直接投资下降,货币政策失控等等,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因此,目前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是明智之举。但是一方面我们必须从实务对策的角度研究人民币升值的化解之道,积极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也要未雨绸缪,在理论上分析在人民币升值的状态下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探讨如何削减人民币升值给贸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毕竟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币汇率必然有一个上升的过程,只是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

一、本币汇率升值的经济学分析

汇率,又称汇价,表示的是一个国家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价。它表示的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互换关系。汇率的标价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标价法,用一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另一种方法是间接标价法,它用一单位的本国货币作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无论哪种标价方法,本币的对外升值都是对于以前而言,现在能用较少的本币兑换较多的外币,从而影响着两国商品的价格对比关系。一般说来,本币汇率升高,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则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因为在本币汇率高的情况下,进口同样的商品,要少支付本币;出口同样的商品,要少收入本币,这有利于进口商,不利于出口商。对于外商直接投资,本币汇率高,相对于外币而言意味着,本币标示的土地、房屋、劳动力价格、设备等等价格就高,因而投资在东道国的企业的经营成本、财务成本、劳动力成本都会上升,在同样的收入前提下,收益就少,就不利于吸引外资。同样,本币的汇率的上升也就是外国货币的贬值,在外国的投资成本随之下降,使向国外投资变得更经济,促进本国国内的资本转向国外投资,而投资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前提,投资的减少也就影响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引进外资更重要的是引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经验,提升市场化程度和现代化程度,但本币的升值为外资的进入设置了羁绊。这样,汇率的高低就归结到一点,能否更充分地利用本国资源,赢得更多的国民产出,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任何国家的政府都要争取有利的汇率条件。因而说汇率是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核心要素,本币汇率的高低,关系着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即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关系资本流动,不仅对直接投资产生深远影响,而且汇率的变动能诱发大批短期资本进行套利活动,冲击正常的经济生活。在本币升值的状况下,对本国的贸易和资本流入产生很大的冲击,1985年日本迫于西方主要国家的压力,签订了《广场协定》,使日元的汇价飙升了三倍,结果贸易形势发生急转,大批资本为压缩成本也跨出国门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固然攫取了可观的投资利润,但也影响了国内的就业水平和发展后劲,埋下了后期经济发展的隐患,可以这样说,日元升值是日本近年来挥之不去的通货紧缩的根源所在。因此在本币升值的情况下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办法对进口商进行限制,对出口商进行补偿,限制或补偿的办法有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

二、政府行为对本币升值的可替代性

政府为了削弱汇率变动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行政手段进行调节,主要有关税、出口退税、配额等。关税和出口退税是政府运用税收的办法调整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关税就是对进口商品课税,向外国物品征收,提高了国外商品的销售价格,减少了国内消费者对它的需求,所以提高关税是对进口商的限制。出口退税补贴是政府对出口企业进行税金返还,是对出口商的一种补偿,提高出口退税率,实质上相当于本币贬值,这是用国内的货币补贴国外消费者,用来对冲本币名义上对外升值而形成的对出口的冲击。这表明:本币汇率变动(升值),对出口商说,能够通过提高出口退税补偿,对进口商说,能够通过提高关税进行抵消。进一步说,本币升值的效应能够通过提高有效出口退税率来抵消,也能够通过提高关税抵消。但是采取关税或补贴两种手段各有其特点,效应是不同的。如果贸易保护的目标是刺激国内产出,补贴要优于关税,因为关税加大了进口消费成本,却无助于对国内贸易部门的产出。如果贸易保护的目标是减少进口或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那么关税的代价最小,而补贴较为不利,原因在于关税能同时起到进口消费品和增加国内生产的双重作用,这比补贴仅能增加国内外向型产出的单一作用更为有效。简单地说,可以认为关税是一种“内向型”政策,即保护国内生产的发展,而补贴是一种“外向型”政策,它刺激出口生产的发展。另外,两者作用的后果也不一致,关税限制了国内消费者需求,国外生产者亦支付了更高的进入成本,约束了国际间比较成本优势的发挥,对整个社会而言,只会引起社会整体福利的净损失,普遍提高关税这个效果是应当防止的。而且,一国关税的提高,往往会遭致贸易伙伴国报复性关税反击,造成“双输”的局面。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进口的商品通常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商品,依赖性强,进口弹性差,提高关税只会加重国内消费的负担,自身的福利损失更大些。出口退税补贴的实施要有政府财力做为保障。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出口退税补贴会成为一张空头支票,对外贸易企业不能得到及时的货币补偿,引起企业支付能力和周转能力下降,陷入生产危机。另外,出口退税补贴的多少,即出口退税率的确定,还要考虑外汇紧缺程度,如果外汇短缺、储备不足时,提高出口退税率,能够调动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增加创汇;反之,就有条件订得低些。

以上两种措施是政府在改变进出口商品的价格上施加影响,政府还可以通过配额在进口商品数量上直接控制,来抵消由于本币升值使得进口商品成本低,进口商品有条件降价而形成的对国内生产厂商的冲击。配额的使用有一个特点:弹性较差,进口配额上升会受到贸易国伙伴的欢迎,但下降就会招致强烈的抗议,因为配额的数量是透明的,贸易伙伴按照原本配额设定产品数量组织生产进行供给,配额减少后,进口数量遭到强制压缩,无疑会使其生产能力闲置,形成投资浪费、加大失业。所以,配额增加容易减少难。

综上所述,政府在对本币升值进行政策抵消时就可以综合考虑三个因素,即关税调整、出口退税率和配额。假设在人民币升值情况下,我们能否还用这几种措施进行抵消呢?首先,从关税上讲,加入WTO后,我国郑重承诺大幅降低整体关税水平,再次提升关税水平势必影响大国的诚信和形象,配额也是如此,只能是一个逐步扩大、放松,乃至取消的趋势。从出口退税上来讲,出口退税率调整确实对出口增长的影响非常直接,中国出口企业对税收成本的增减非常敏感。1999年在东南亚国家货币相继贬值的浪潮中,我国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坚挺,事实上是人民币升值的过程,外贸部门的出口形势变得异常严峻,于是将出口退税率平均由6%提高到15%,政策效果显著,当年出口额为1949亿美元,到2002年底增加到3256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8.6%。据有关专家测算,平均出口退税率上调一个百分点,中国出口增速将增加4.9个百分点,出口退税对本币升值的作用可见一斑。但应该看到,我国目前扩张的财政政策已形成巨额赤字,财政状况比较薄弱,出口退税的拖欠问题越来越严重。前不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下调了出口退税率,平均水平降低了3%左右。毫无疑问,动用出口退税政策来冲销本币升值必须有充足的财力作后盾,况且近几年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由短缺变为盈余,迫切需要外汇的压力变小,政府不愿在出口退税上再做文章。

三、市场自我调节对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

市场运行机制的自我调整是指在本币升值后,影响了出口商的经营行为,进而改变国内市场供求状况,带来物价的全方位下跌,进而又为出口改善了贸易条件,市场自身的力量使本币升值后尽可能回落。这一机理作用过程如下:本币的汇率升值,首先影响到进出口价格,使得进口价格降低,出口价格上升。出口价格上升,削弱了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会很快丧失国际贸易中的份额,这一点在某些发展中国家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进口商品价格下跌,排斥了本国商品供给,使得本国商品生产萎缩,丧失出口能力,使进出口失衡,这一点在某些发展中国家也产生过。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往往是传统的日用品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的附加值低,他们之间的产品出口替代性强,因而其出口贸易不仅要接受发达国家的歧视性定价,还面临着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一旦本币汇率升值,价格优势丢失,原来拥有的国际市场会迅速被其它发展中国家所占领。本国贸易部门生产出的庞大产品规模只得转销入国内市场,加剧国内商品市场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只能是日用品市场价格水平的下跌。出口产品转向国内市场销售带来国内产品价格下跌,这和本币对外升值带来的进口商品价格下跌共同形成了物价水平整体下降,是同样的效应,即意味着本币对内升值。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素质较低,科学技术不很发达,使得国内产业在适应新的出口形势而进行结构调整时显得更为漫长,物价往往持续地滑坡,低迷不振,把经济拖入通货紧缩的泥潭。因此在外汇汇率管制的情况下,如果本币升值一步到位不再调整,可以说本币的对外升值也会通过市场自身的机制诱发货币对内升值。按照前面的假设,名义汇率不再调整,货币对内升值,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就意味着实际汇率下跌,因而可以抵消名义汇率在前期上升的部分幅度。前文已经论述过,对内升值可以起到减缓进口商品涌入的速度,为出口商压缩生产成本扩大出口创造条件;其实质是市场通过自身的力量影响货币价值而进行的自我恢复性调节。这种市场性的调节会带来市场机制的通病:作用链条长,时间缓慢、形成资源的浪费。要充分认识到市场自我的调节机制对货币对内价值的作用,使之尽量为国民经济发展施加正面影响。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人民币坚持不贬值,一时间大量商品出口受阻,积压严重,只有拿到国内市场上出售,致使供过于求,物价下跌。而货币当局没有预测到这种现象,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剧了通货紧缩的程度,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只有依靠后来加大财政货币政策的力度去刺激经济增长。应当说,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会产生负面作用。

四、本币对内价值变动对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

在国内市场上可以运用货币政策使货币价值变动,即使其对内贬值或升值,对冲本币对外的升值或贬值。比如,在国内市场上,使货币贬值的方法是造成国内物价上涨,形成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造成的国际贸易的后果一般说来,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因为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上销售能随着物价的上涨趋势多卖钱,出口商却因为原材料、能源、劳动力工资等因素的上涨而加大生产成本,以本币计算的出口换汇收益就要下降,减弱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使出口数量减少。所以,在外汇汇率管制的条件下,本币对外升值,而对内贬值,对出口商会产生双重利空,但对进口商而言,却是双重利好,这样会迅速恶化国际收支状况,导致贸易失衡,所以应该采用货币对内升值的办法来抵冲对外升值给出口带来的影响。这样,出口商便能以低的成本进行生产,以低的价格出口,改善本币升值的不利局面。但是,又可能出现另一个问题,本币的对内升值,即通货紧缩,会造成国内经济的不景气,是货币当局不愿看到的。这样的货币政策操作便是以牺牲国内整体经济发展速度来保证贸易部门的利益,对此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根据实际进行利弊权衡、政策取舍。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在一个外贸依存度高的国家,外贸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货币政策则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外贸部门的利益,阻止贸易状况因本币升值而过度恶化,通过贸易部门平稳发展来带动整体经济;反之,如果外贸依存度不高,国内经济运行对通货紧缩反应强烈,则货币政策要侧重考虑整体经济的发展情况,不宜使货币对内升值,要暂时牺牲外贸部门的利益来保证整体经济的健康运行。

五、利率调整对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

人民币升值论文范文10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向美国的出口额的影响

(一)基于实证的分析

为了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向美国出口额的影响,本文首先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两者的关系。上搜集了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额(单位:千美元),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搜集了同时段各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取一美元折合人民币(平均数)。对两个时间序列分别取对数,然后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不能拒绝两者分别不是对方的格兰杰原因的虚拟假设。因此,从实证方面来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向美国的出口额影响不大。

(二)基于美国出口政策的分析

按照国际经济学理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汇率下降,本国货币升值,那么外国出口商品以本国货币标示的价格就会降低,从而外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提高,本国从外国的进口量增加,进口额增加。人民币升值,可以使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变得更便宜,从而增加中国对美国的进口。但是,由于比较优势的作用,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美国出于政治战略的考虑,对我国从其企业进口该类产品设置了诸多限制。因此,人民币升值不会使我国从美国的进口有很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对我国从美国的进口额不会产生很大影响。

三、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结构的影响

中美贸易是典型的互补型贸易,但是,在这种互补型贸易中,我国处于不平等地位。宗毅君(2006)计算了1990~2005年的中美相互贸易结合度。结果表明:美国对中国各年的贸易结合度都小于1,即贸易联系较松散;而除1990年外,各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结合度都大于2,即贸易关联较紧密。由此可见,中美两国在中美贸易中所处的地位不平等。

其主要原因,一是因为我国出口市场集中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市场,二是因为我国出口到美国的是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从美国进口的却是附加值较高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尤其是高科技产品。而这两个原因又同我国目前的比较优势和贸易形式相关。由于我国技术水平不高,但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低廉,我国出口企业长期以来是依赖劳动力成本低带来的价格优势在美国市场竞争,出口的产品大多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又由于我国的出口贸易形式是以加工贸易为主,在相当数量的高技术产品出口中,我国企业仅仅扮演了装配工厂的角色。即使是在一般贸易出口领域,有些高科技产品如电视机、手机等的确是中国生产,但这些产品的核心部件却全部是中国从国外进口的。因此,我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主要通过低价大量销售保证利润,由此引起了美国市场上同业恶性价格竞争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形象。

人民币适度升值,将导致出口产品的美元价格上升,势必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这样可以最有效率地把那些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低的、经营管理不善的、成本高且效益低的企业和产品排挤出海外市场,还可以迫使优势企业积极改善经营管理,力争在技术、品牌和营销策略等方面取胜,依靠科技进步、品牌设计和产品质量获取竞争优势。同时,人民币升值会降低先进设备的进口成本,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出口生产部门的技术进步与出口结构升级。另外,人民币升值降低了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成本,有利于企业走出国门,进行产业转移和技术学习,从而促使国内产业结构和出口贸易结构升级。

另外,从我国对美国的进口贸易结构来看,人民币升值会使美国的出口产品以人民币标示的价格降低,只要美国对华出口限制政策有所松动,我国就会加大对美国高科技产品的进口力度。

四、人民币升值对中美双边贸易条件的影响

中美双边的商品价格贸易条件为我国向美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与我国从美国进口商品的价格指数之比。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我国出口商可以选择出口商品以人民币标示的价格不变,以美元标示的价格上升,市场份额减小或者以美元标示的价格不变,以人民币标示的价格下降,利润下降;而美国出口商可以选择出口商品以美元标示的价格不变,以人民币标示的价格下降,市场份额扩大或者以人民币标示的价格不变,以美元标示的价格上升,利润增加。中美出口商面临人民币升值会选择哪种价格调整的方式,取决于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市场竞争状况以及中美双方的贸易政策等。我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大多是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商品,并且在美国市场上,我国的产品质量要优于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因此,在人民币适度升值的情况下,我国出口商可能会提高出口商品的以美元标示的价格,因为这样并不会使我国在美国市场上的份额大幅度萎缩。而美国出口到我国的商品大多是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商品,且在我国市场上,美国厂商要面临欧日等厂商的竞争,因此,美国出口商会选择以美元标示的价格不变,以人民币标示的价格下降来扩大市场份额。综合这两方面,人民币升值会使我国出口商品以美元标示的价格上升,而美国出口商品以美元标示的价格不变,我国对美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另外,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可改善我国对美国的双要素贸易条件。双要素贸易条件为商品价格贸易条件乘以我国出口品的劳动生产率指数与美国生产我国进口品的劳动生产率指数的比率。人民币升值能促使我国出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技术进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保持竞争优势,从而有利于改善我国对美国的双要素贸易条件。

五、几点结论和建议

1.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的影响,分析的前提是人民币适度升值。小幅度的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进出口额的影响不大,从而对中美贸易收支的影响不大,并且适度的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改善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价格贸易条件和中美双要素贸易条件。这会使我国在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格局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2.由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不大,而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刚性和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又对人民币升值形成压力。从长期来看,这样会造成人民币的恶性盘升。如果这种盘升是大幅度、快速式的,将不仅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而且会超过我国经济的消化能力,给宏观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我国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使人民币升值坚持小幅度、渐进式的原则,而我国企业也应采取措施来应对外汇风险。

3.宏观上,我国政府应采取措施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包括:逐步取消出口退税,缓解经常项目顺差的压力;大力发展内需,减小外贸依存度;扩大对美国的进口,实行以出口带动进口,以进口促进出口的贸易政策;加大“走出去”战略的发展力度,缓解资本项目持续保持高额顺差的压力;加快建设人民币远期外汇市场以及加大对企业汇率风险的宣传,提高金融衍生品的使用效率;在以一篮子货币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微幅、双向、稳重爬升”的调控艺术,适当放大浮动区间,配合其他政策,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汇率水平向均衡水平的调整。

4.微观上,我国企业要灵活采用金融手段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风险;提高谈判能力,与上下游厂商共同分摊汇率变动的影响;加强管理,提高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长期来看,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产品升级,打造品牌。

人民币升值论文范文11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贸易逆差

1文献综述

关于人民币升值和中美贸易问题的研究,近年来一直是经济学的重要的研究课题。尽管在这一领域研究颇多,但目前就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问题的影响作用尚无精确的定论。2007年罗霄在“学海”上发表文章《从人民币升值透视中美国际关系的博弈》,他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和中美贸易问题的关系,他认为中美的贸易问题汇率问题只是一个切入点;杜厚文、彭志文在2007年2月的山西财经大学学报上共同发表文章《中美贸易差额的性质,成因及影响》,并在文章中指出中美贸易的问题并非人民币升值所能解决问题的,它在于许多更深层次的原因。本文重点分析中美贸易问题和人民币升值的关系研究,而且提出一些中美贸易问题的原因分析,得出结论是:人民币升值与解决中美贸易问题并无直接联系。

2中美贸易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2.1中美贸易的现状

据中国海关统计,中美双边贸易额从1978年的9.9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3078.2亿美元,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但是,随着中美双边贸易的迅速发展,中美双边贸易的不平衡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据中方统计,由1993年开始美方出现逆差62亿美元,到2008年上升到582亿美元。同时随着双边贸易量的不断攀升,中美贸易逆差还将继续扩大。

2.2中美贸易的原因

2.2.1宏观层面的原因

(1)经济全球化。

二战以来,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美国企业为了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竞争和生存环境,根据成本和效率的高低不断对各生产部门、生产环节,甚至生产要素进行调整,保留竞争力强,附加产值较高的部门和产业。美国经济结构经过产业高级化调整后,一些初级产品如日用品、原料加工和工业半成品的生产都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而这些产品又是生产和生活消费所必需,这就决定了美国从国际市场进口的大多是这些初级工业产品。我国工业是在承接产业转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业和产品结构都比较落后,大多数企业都是以加工贸易的形式为跨国公司进行配套生产。因此,中美贸易顺差主要体现为加工贸易的顺差。加工贸易超过一般贸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加工贸易赚取的是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增值部分,这就决定了加工贸易必然出现顺差。

(2)东亚各国和地区对美贸易顺差转移到中国。

我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际产业转移,尤其是制造业从其它地区向我国转移。由于各国对进口商品的原产地认定以“实质性改变”为原则,加工产品的出口国就从上述国家和地区转移到了中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5年,我国分别吸收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当年出口的21.8%、11.5%和8.3%,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分别占我国出口总额的21.4%和18.9%。与2001年相比,2005年东盟、韩国等在我国进口中的份额也分别上升,其在美国出口中的份额则分别下降了1、1.1和0.7个百分点。而同期,我国在美国进口市场的比重上升了5.8个百分点。上述数据表明,部分亚洲国家对美贸易顺差转化为中国对美贸易顺差。

2.2.2微观层面的原因

(1)储蓄率的差异。

美国存在大量的贸易逆差主要是因为储蓄率偏低在开放宏观经济分析中,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有十分重要的联系,外部经济不均衡必然影响到内部经济的均衡,而内部经济不均衡必然降低宏观经济效率,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美国从1960年到1971年的总储蓄大于总投资,即年年有贸易顺差,并表现为美国对外净投资和债权,表现为双剩余;但近30多年来美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尽合理,低储蓄、高消费导致求过于供。长期的双缺口隐含的内外失衡经济风险主要表现在国内储蓄与投资关系的严重失衡。美国政府实施的低储蓄率政策,刺激了国内的消费需求。美国民众普遍持有超前消费的意识。然而高消费、超前消费的结果,使总储蓄小于总投资,产生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2)两国劳动力成本差异导致中美贸易逆差。

高消费需要高工资、高福利来支撑,而作为高工资、高福利的美国,其劳动力成本必然比中国高。这样,美国跨国公司为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竞争力,就会规模地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据我国商务部统计,至2004年底,美国累计对华投资项目达45265个,合同金额986.1亿美元,美方实际投入480.3亿美元,美国在华投资企业已经有4万多家。随着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增加,特别是进口替代型投资的增加,一方面造成了中国对美国进口的减少;另一方面又导致了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的增加,从而扩大了中美贸易逆差。因为采取低消费政策,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仅比美国低,而且也比亚洲一些主要国家低。中国劳动力成本仅为美国的1/40和亚洲一些主要国家的1/8-1/7,这又促使美国跨国公司将一些在亚洲国家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由此形成了中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等,在国内进行加工组装后出口到美国的加工贸易格局,美国因此减少了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增加了从中国的进口,从而促使中美贸易逆差加大,对亚洲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逆差减少。

3结论

美国政府和华尔街许多人都非常相信,人民币对美元重新估值将有利于降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但由上文分析可以看出,这是有缺陷的。

我们可以从考察美国对华出口来分析。一般意义上讲,人民币的升值将增加人民币的购买力,进而增加中国对美国的需求,从而减少贸易差额。但是,中国的经济是一个出口拉动型的经济,由于产品出口、收入增加才会促进进口需求。而人民币升值后,随着出口的减少,将减少中国的进口需求;收入的减少还会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降低。另一方面,迄今为止的中美双边贸易基本上是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的互补性很强的贸易,美国对华出口的大宗商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高附加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另一类是农产品。对于第一类产品中的一部分,美国对华实行贸易限制,这一部分的出口量并不取决于汇率,而是取决于贸易政策。即使中国有再大的进口需求,人民币再升值,只要美国对华的贸易限制不取消,对华出口就无法增长。

综合以上分析,不难发现中美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其实与人民币汇率水平没有太大的关系,它更多的基于两国实体经济上的一些非汇率因素。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消除中美贸易顺差,反而,人民币的大幅升值还可能给美国经济带来危险。客观事实表明,中美经贸关系既大有利于中国,又大有利于美国,两国都是赢家。中美经贸关系今后将继续循“发展-摩擦-妥协-发展”的规律向前推进,这是中美双方根本利益和中美关系大局所决定的。

参考文献

[1]李京文,何仕金.人民币汇率对中美经济的影响及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5,(4).

[2]牛爱民.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J].经济师,2005,(2):38.

[3]穆良平,张静春.中美贸易逆差与美国贸易保护的转变[J].国际经济评论,2004,(9).

[4]沈国兵.美中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关系: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5,(1):43-47.

人民币升值论文范文12

人民币升值,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出口价格的相对提高,原本1美元能买的货物,现在需要1.2甚至1.5美元来买了。而价格优势,正是MadeinChina的真正生命力。所以,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所谓成本上升,将严重影响那些完全以低价格取胜的产品的出口。

本文谨从此次政策出台的背景;汇率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汇率制度改革对经济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出口企业该如何面对人民币升值几方面作一简单的分析,希望抛砖引玉,会对出口企业有所启示和帮助。

此次政策出台的背景

总体来说,本次政策出台正如人民银行的公告所称,是国内市场经济和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这也是吴晓玲副行长在之前媒体公开场合表示的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节奏而采取的对经济进行适应性调控的必然措施。那么我们的经济金融形势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增幅巨大的外汇储备。截至2005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7110亿美元,同比增长51.1%。这意味着在过去一年,外汇储备增加了2400亿元,平均每月200亿元——每月22个工作日,则每天的外汇储备增加近10亿美元。1990年,我国的外汇储备总量只有110亿美元,1993年,外汇储备也只有212亿美元,但从1994年起,外汇储备的开始大幅度增加。但一年之内增加2400亿的外汇储备量,无论如何也是让国家难以承受的——这表明央行每天都在大量买进美元,却依然无法阻止外资涌入的步伐。此时此刻,也只有人民币升值才能减轻央行的压力。

其次,巨额的贸易顺差。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6450亿美元,同比增长23.2%,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396亿美元。这样的巨额贸易顺差看起来是好事,实际上却影响了中国对外经贸关系的顺畅。我国进入后WTO时期,关税壁垒降低了,我国一些产品凭借低廉的价格在国际上市场上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出口连年保持30%左右的超高速增长,引起贸易伙伴的极度不满,由此欧美国家纷纷归咎于人民币汇率被人为低估了,并采取了限额、反倾销制裁等多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阻止中国产品进入他们的市场,给国内相关的出口企业带来潜在的经营压力。与其这样,倒不如干脆抬高人民币的估值,虽然表面上看好像削弱了企业的价格优势,但是实际上却是有助于打通出口渠道,让真正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市场。这番良苦用心,和国家前期通过取消部分出口产品退税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调整出口产品的结构,走出廉价低档产品打天下的初级竞争阶段。

第三,紧缺资源的价格涨幅巨大。目前,我国正处于重工业发展阶段,偏偏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很多重要战略物资如石油、铁矿石、铜等都要依靠进口。中国需求的大增导致国际相关大宗商品的价格飙升,大大增加了我国的建设成本。此时此刻,倒不如适度抬高人民币的币值,有利于增强我们对原料物资的购买力。降低我们的进口成本。

最后一点,虽然当局的官方口径是不屈从国际社会的压力,但是我们能看到最近两年来自国际社会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是越逼越紧:除了采取限制出口的措施外,7国会议上把人民币升值问题作为重点话题在探讨,斯诺专程访华也一再讨论这项议题,这个因素政府也不得不考虑在内。

因此出于对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情况、外贸的顺差、国内资源短缺的现状以及国际社会的压力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考虑,中国政府有改革汇率制度的是需要和必要的。

汇率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21日公告称,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经国务院批准,现就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二、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

三、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

四、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汇率制度改革对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2%是个小事件,但它显示的象征意义却很重大,那就是人民币进入了升值周期。当国际资本确认这一点之后,国际资金进入中国的步伐是谁也阻挡不住的。可以预期,未来10年,就是中国变成世界金融中心的10年,全球资本将滚滚涌入中国,寻求新的增值空间。

一、刺激消费

热钱进入市场,就形成了新增的购买力,这就会推动国内的物价上涨,形成新一轮的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又能反过来进一步刺激消费。一定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是有促进作用的。物价上涨,对于产品生产企业而言就意味着利润的增加,从而增加员工的劳动收入,并进一步形成购买力。这种赚钱效应通过供应链而上下传导,从而整个社会的购买力都在加强。而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环境下,居民对通胀的预期也在加强,一些延期消费、资本性消费或者是奢侈品消费将会提前发生。比如原本计划今后添置的房产、轿车等,就可能提前兑现计划。

二、增加投资规模,引导投资结构发生变化

热钱进入市场,能寻找的另外一个释放口就是投资。投资总规模的增加有利于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而外资凭借更成熟的投资经验,其投资的领域将对国内资本资金起到示范效应,从而引导国内投资的结构更趋理性化。

当然,由于政府对投资的宏观调控,热钱投资的渠道可能不是新建投资的方法,而是通过收购、兼并等等其他方法。无论是通过直接投资、还是通过参股收购,境外资金对国内的投资将使得中国企业的定价模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一些重置成本法、净资产标准、杠杆收购等国际通行估值方法可能会被采用,这样潜在价值被低估的公司就会引起市场关注。

三、总体上说,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企业的发展

从事进口贸易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同时,汇率升高会拉动国内市场对国外原材料的需求,尤其是石油、铜、高科技机械等产品的需求。这就说明引进生产设备以及原材料的企业会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利润会增加,并且将有利于提高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由于人民币改变了本外币对换比例,对于那些使用了国外贷款来进行技术改造的企业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债还款付息的压力。

小结:人民币升值,相对整个中国而言,“利”是将降低我国原材料进口厂商的成本和在进口环节上支付的成本,提升我国GDP的国际地位;“弊”是将给我国的通货紧缩带来很大压力,也可能会引发国内就业问题。同时,也会在给在中国投资的外商造成很大的“心理障碍”。人民币升值对外贸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看外贸尤其是出口对浙江一带经济有多么重要。

根据《浙江省统计浙江省统计局关于2004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04年浙江省GDP为1292亿美元,而外贸总额(含进出、口)为852.3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581.6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达到66%,出口依存度45%。

也就是说,浙江有45%的企业和人民靠的是出口来活命的。可见出口对浙江经济具有绝对性的作用。人民币升值首先毫无疑是有利于商品进口。尤其是大宗交易的进口成本有望降低,这对于经济建设是一个利好,包括炼油,造纸,航空,交通部门的企业。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达到35%。2004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了70%,而同期国内石油价格上涨了50%,成品油的价格上涨了15%。价格上涨的同时我国的的石油消费量每年都以极大的速度增长。这其中的价差主要有炼油业的利润下降来弥补。人民币升值以后,不仅会降低企业原油的进口成本,也会降低炼油设备的进口成本,因而炼油企业的利润肯定会显著提高。中国石化副董事邵金扬曾称:如果人民币升值,海外资产对我们来说会较便宜。如果人民币升值5%,中国石化2003年进口的石油,以目前的价格计算,成本将减少逾1亿美元。

而相对于出口而言,一般来说短期内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升值后对纺织,服装,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利有弊。纺织行业是我国的出口创汇较大的行业,行业出口依存度的达50%,加上我国的出口的纺织品的附加值低,降价空间很小。因此,人民币的升值对纺织企业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根据有关研究,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服装业的销售利润率会下降2-6%,如果人民币每升值5-10%,利润率会下降10-60%,其中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服装业的影响会更大。但另一方面,纺织行业的主要原料-棉花和化纤的进口比重达20%,主要纺织设备的进口比重接近60%,原材料和设备折旧合计占总成本的85%以上。因此,人民币一旦升值,将使纺织服装业的成本进一步降低。综合看来,人民币对这类行业的影响的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主要取决于这两方面的贡献构成及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如果汇率抬高能够换来一些配额的取消,那么反而有利于出口的增加。具体到各家公司,如果汇率抬高后企业提高了出口产品的档次,那么出口创汇反而可能更高。

因此总体而言,汇率改革对消费、投资、外贸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从长远角度看,综合效应笔者认为是利大于弊,有助于我国经济保持更健康稳健快速的发展,有利于实现绿色GDP的目标。企业应该如何面对人民币升值。

一、积极应对,解决客户的后顾之忧

显然,人民币升值对外贸出口企业的影响是在所难免的,一些企业往往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既考虑到人民币汇率调整带来的结汇损失因素,又得考虑为了保持出口规模与客户谈判中暂时将其“忽略”掉,否则企业投鼠忌器,根本无法接单了。在这种压力下,出口企业应该理性、积极应对,摆正心态,规避风险,减小完全靠低价格出口的产品比例,这一直是中国整体对外出口产品的通病,应该认识到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会对出口业务增长有所影响,但从长期看对医治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失衡的病根是有益的。出口企业应该解决客户的后顾之忧,保证通路渠道的顺畅,和产品的海外市场份额。

总结:乱世出英雄。如果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出口企业抱着消极的心理,退出海外市场,无疑是一种下下策,是一种在竞争中拱手让路给竞争对手的表现,是一种甘拜下风的表现。出口企业应该以优秀的心态迎接,积极应对,减少低价格产品出口的比例,保证出口顺畅,解决客户的后顾之忧。

二、灵活应对,解决资金的后顾之忧

由于人民币改变了本外币对换比例,对于那些使用了国外贷款来进行技术改造的企业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债还款付息的压力;但是对于使用信用证进行结汇的企业来说,由于银行审单和承兑时间等手续较烦琐,从开证到受益人收到款后会由于汇率的浮动,货款已经或将会有所损失。这时,出口企业可采取两种方法,一是降低风险,使用T/T,D/D等方式进行结算,二是对于企业来说,可以从国外进口原材料,这时,是用美元购得相应的物料,影响非常小。比如出口量占内销比重25%左右的奥康,目前在鞋出口上就从国外购买原材料,由于附加值非常高(因为奥康的品牌价值很高),即使人民币升值,奥康仍有一半以上的利润可赚。前文说过,汇率升高会拉动国内市场对国外原材料的需求,尤其是石油、铜、高科技机械等产品的需求。这就说明引进生产设备以及原材料的企业会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利润会增加,并且将有利于提高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对于一般中小企业来说,可以考虑自身状况,进行成本核算和预期利润点核算后,适当购进原材料,解决资金的后顾之忧愁。

总结:佛家有曰:若能有所不为,就必能有所作为。此时面对人民币升值,出口企业若能根据自身状况对其把握好,进行有效的投资,将有所作为,达到预期的利润点。

三、理性应对,解决产品的后顾之忧面对人民币升值

很多出口企业已经采取了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来避免短期的订单风险,但是笔者认为,企业应该作一反省。殊不知中国的企业已冠名“国际打工仔”?殊不知中国鞋类产品出口海外市场过程中遭遇到的“西班牙焚鞋”、“俄罗斯查封”等事件?殊不知洽洽瓜子在香港遭遇的甜蜜素事件?MadeInChina,是的,中国的企业该作一深深思考了…那么,出口企业如何进行应对,从而解决产品的后顾之忧呢?

1、提高出口产品档次,创建出口产品品牌优势。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众多国际化品牌的产品已经纷纷进驻中国市场,中国企业面临的市场是与世界品牌竞争的市场。国外知名大品牌的设计能力与内涵,文化积淀历经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而中国品牌如何在这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是我们的企业首先要想到的问题。难道中国品牌输的是质量么?答案是否定的。输的是什么?输的是是品牌内涵以及设计能力,因此如何提高品牌内涵及设计能力成为企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2、提高产品附加值。

此轮人民币升值,不管是国外企业设置的贸易壁垒还是美国、欧盟等呼吁的“把戏”,我们都应该以此为改变现状的动力,提高产品品牌度和附加值,就如前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现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所言,即使人民币升值100%,中国出口企业仍具有竞争力。因为中国企业立足内地本身就具有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制造环节向中国的转移也是不可逆转的。

3、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实施出口的多元化战略。

目前,很多产品特别是轻工出口产品中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仍然较少,企业应该逐步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实施出口的多元化战略,实现由产品输出到资本输出、品牌输出,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国外频繁以反倾销、特保等措施来给中国企业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