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

时间:2023-06-05 09:58:11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范文1

一、何为人民币国际化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的一种观点是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第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这是衡量货币包括人民币国际化的通用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是后两点。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香港先行先试

2004年,香港银行获准试办个人人民币存款、兑换、汇款和信用卡业务;

2005年,准许包括零售、饮食及运输在内的7个行业开设人民币存款户口;

2006年,准许香港居民开设人民币支票户口;

2007年,内地金融机构获准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第二阶段:大陆试水人民币国际化

2007年6月,首只人民币债券在登陆香港,此后内地多家银行先后多次在香港推行两年或三年期的人民币债券,总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2008年12月,国务院决定将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亚细安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此外,中国已与包括蒙古,越南,缅甸等在内的周边八国签订了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协议,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大步加快。

2009年7月,六部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

2010年6月,六部门《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范围将扩大至沿海到内地20个省区市,境外结算地扩至所有国家和地区。

2011年8月,人民银行明确表示,河北、山西等11个省的企业可以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至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

2012年11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式在南非起步,我国和南非之间的贸易都是直接将法兰特兑换成人民币来结算。

第三阶段,全面开放阶段

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将打开人民币国际化的大门,人民币国际化将进入全面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三、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强盛的必然的货币反映

一国货币能否成为世界货币,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该国的综合经济实力。著名国际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说,关键货币是由最强大的经济体提供的,这是具有历史传统的事实。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元已不再和黄金挂钩,但美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储备国家,美国现在仍然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强势美元”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欧元也经历了“退出欧元区”的信任危机,但欧元却因欧洲经济重大转折而趋稳,现在乃至将来很长时间,欧元仍然将是世界第二大储备和交易货币。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将奠定人民币国际化的根基,中国经济国际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货币反映。以人民币标价的跨境人民币业务规模不断增长,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2012年我国非银行部门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较上年增长了约1倍,较2008年增长了80多倍,占整体跨境资本流动的12%,已成为内地第二大对外结算货币。未来,人民币会在世界货币舞台登场,并逐渐走强,国际三大货币雏形已经越来越清晰,未来将是美、欧、中三大强势货币。

四、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

中国目前乃至将来很长时间都将处于发展中大国地位,因此,实现了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可以减少中国因使用外币引起的财富流失,而且将为中国利用资金开辟一条新的渠道。但人民币国际化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

(一)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红利

一是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我国抢占世界经济的制高点,并从中得到诸多实际利益,还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形态和世界经济竞争格局产生积极影响。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中国就拥有了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权,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发言权也将随之增加。

二是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国际体系的稳定与公正。1997年香港金融危机、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极大的不稳定因素,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会导致套利的发生及大量的货币间对冲风险成本产生,上个世纪提出的“特里芬”难题至今未解。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各国储存在币种上进行风险分散,是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和公正的力量。

三是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加强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减少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促进我国巨大的对外投资热情,有利于缓解中国自然资源短缺、市场供应过剩的问题,使我国获得海外投资利益。

(二)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挑战

一是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根据“蒙代尔不可能三角”,资本流动、货币政策独立和汇率稳定只可择其二,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将增加中国的汇率浮动、或减少货币政策的灵活度,并使中国金融体系面临资本流动的冲击。

二是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人民币国际化后,国际金融市场上将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币,其在国际间的流动可能会削弱中央银行对国内人民币的控制能力,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效果。

三是加大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人民币国际化后,由于对境外人民币现金需求和流通的监测难度较大,将会加大中央银行对人民币现金管理的难度。一旦国外货币需求的偏好发生变化,将会导致国内货币供需发生波动。从而导致汇率的波动。

五、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中国应做到趋利避害:尽管一国货币国际化会给该国带来种种消极影响,但长远看,国际化带来的利益整体上远远大于成本。

一是协调发展人民币在岸金融市场与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是金融国际化的产物,我们要进一步发挥离岸市场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作用,对跨境资本流动要有一定的容忍度,通过鼓励人民币通过离岸市场在第三方之间使用,以减少离岸市场对在岸市场的冲击。在积极发展离岸市场的同时,加快发展在案市场,通过进一步放松限制,吸引更多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到内地发行人民币债券。

二是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强与全球金融中心和业务联系。改革开放后,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向世界开放,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优化了资源配置,找准了自己在世界经济中的位置。随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上海将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有一个桥头堡,上海将成为中国配置世界资源的一个中心,而人民币将充分发挥其价值尺度、流动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范文2

关键词:人民币 国际化 利弊 途径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益处

1、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后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获得铸币税收入。铸币税是指发行者凭借发行货币的特权所获得的纸币发行面额与纸币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国际铸币税收入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之后的最大收益。发行国际货币便可以从其他国家征收铸币税,而且这种收益是无成本的。因此,如果人民币成为国际计价和支付货币,甚至成为储备货币,我国将获得高额的铸币税收入,为我国利用资金开辟一条新的渠道。

2、有利于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增强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

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国际货币,是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实力强大和国际信用地位较高的充分体现。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中国就拥有了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权,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发言权也随之增加,人民币的国际化向世界昭示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强大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3、减少汇价风险,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目前,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外贸企业持有大量的外币债权和债务,由于货币敞口风险较大,汇价波动会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然而人民币的国际化,对外贸易和投资可以使用本国货币进行计价和结算,降低了汇率变动不确定性对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影响,以及降低货币兑换导致的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4、进一步促进我国边境贸易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使用,边境贸易和旅游等实体经济发生的人民币现金跨境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边交往中结算手段的不足,推动和扩大了双边经贸往来,加快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另外,不少周边国家是自然资源丰富、市场供应短缺的国家,与我国情况形成鲜明对照。人民币流出境外,这对于缓解我国资源短缺、市场供应过剩有利。

5、降低发债成本与风险,减少外汇储备

目前,我国经济规模全球居第二,外汇储备全球第一,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我国可以用人民币进行对外贸易与国际投资的结算,同时可以用人民币干预外汇市场,这就降低了积累外汇储备的必要性。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弊端

1、加大了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

第一,人民币的国际化,使我国在货币的发行和管理方面面临着新的巨大挑战。因为纸币管理成本通常是和纸币的流通广度成正比的。第二,人民币国际化使人民币最终化身为自由兑换的货币,这就使我国的金融安全与世界经济密切相关,世界经济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中国金融稳定产生影响。第三,人民币国际化后,由于对境外人民币现金需求和流通的监测难度较大,将会加大中央银行对人民币现金管理的难度,使我国对金融稳定的监管成本随之增加。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范文3

【论文摘要】 人民币升值问题是近年来经济学界的热点问题。人民币升值压力最初起源于国际社会,但国内经济基本面、汇率制度与经济政策也构成了升值压力的重要来源。文章分析了升值的利弊,并指出短期内弊大于利,长期来说利大于弊。最后从宏观经济政策、汇率机制、外贸企业等角度分析了针对升值的一些思考。 【论文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国际压力 国内压力 汇率机制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人民币升值问题近几年来一直是经济学界的关注的焦点, 前一段时间人民币升值后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2000年~2001年是贬值和升值论战的交汇点,2003年~2011年升值问题则达到了一个受关注的高峰。本文从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升值对经济的影响、应对升值的策略思路等方面来展开陈述。 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 关于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既有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也有国内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以下从国内、国际两个角度来分析。 1.国内因素 (1)经济基本面因素。在经济基本面角度,人民币升值压力分为短期压力和长期压力。短期压力是内外经济失衡的结果。即取决于市场上外汇的供求关系。具体表现为:①国际收支状况。1999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保持了经常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近年来双顺差和外汇储备大幅度攀升。到2011年底国际收支顺差已超过6000亿美元。同时,外国直接投资也保持了较快增长,2011年吸收外资达到620亿美元。②持有大量外汇储备,会导致本币升值。大量外汇储备即大量顺差导致在国际市场上对本币需求量增长。同时,较多的外汇储备表明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稳定货币的能力较强,增强外界对本国货币的信心,有助于本币升值。1994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从212亿美元升至2011年年底的6099亿美元。③相对利率。利率作为使用资金的代价,也会影响汇率。当利率较高时,使用本国货币的成本上升,使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供应相对减少;同时,利率较高也表示放弃使用资金的收益上升,将吸收外资内流,使外币供应相对增加。这样,利率的上升将推动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近几年来,针对世界经济的持续低速增长,各国普遍采取了降息政策,使得我国的相对利率较高。 长期压力是经济长期走强的结果。经济的长期走势是决定人民币汇率最重要的因素,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是实现人民币稳定和升值的基础。1997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超过8%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 从发展趋势看,2020年以前仍可望实现持续快速增长。日本和其他成功实现赶超的国家的经验证明,在一国经济和贸易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其货币都无一例外地经历了升值。经过20多年来快速的增长,中国对外贸易和GDP已跃升至世界前位,在迅速赶超过程中,人民币升值乃是必然的趋势。 (2)汇率机制因素。目前升值压力来自外汇供给持续大于外汇需求。但是由于现行的汇率制度的限制,我国市场上的外汇供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供给和需求,而是由政府控制或规定的“供给”和“需求”。如按照我国的结售汇制度,企业外汇收入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外汇支出则需凭有效票据到银行购汇,而外国投资者投资的外汇也“卖给”中央银行,以换取相应数量的人民币在中国国内使用。这种制度使国内对外汇的需求十分有限,给人民币升值带来了压力。因而升值压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政府对外汇市场的过分管制。 (3)对外经济政策因素。我国长期实行的贸易与外资政策也是造成升值的重要压力来源。包括:鼓励出口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政策导向;扭曲的引资政策:贸易上奖出限入、资金上宽进严出的政策等;从而造成了外汇的供大于求。政策因素所导致的升值压力最后仍然会在经济基本面因素中反映出来。 综上所述,人民币升值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升值趋势具有内生性,是中国经济体系内部生成的。 2.国际因素 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但近期更大的升值压力却是来自国际社会。2002年,日本等国开始在国际上散布“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并逐渐升级为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到2005年,日美欧等主要发达国家基于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纷纷要求人民币升值。其逻辑起点是“世界工厂论”,再演化出“出口问题”,又引申出“输出通货紧缩论”,这三种论调是一脉相承的,都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壮大和出口的迅速增长对其他国家构成了威胁。 人民币事实上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也造成了升值压力。2002年以来,美国推行弱势美元政策,美元对国际主要货 币大幅贬值。由于人民币实行事实上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随着美元贬值,人民币相对欧元、日元等国际货币贬值,因而引起有关国家的不满,升值压力骤升。 综上所述,人民币升值压力分为近期升值压力和长期升值趋势。近几年来我国贸易顺差和利用FDI规模及外汇储备的大幅上升、国际社会的炒作和施压导致了人民币的升值预期, 从而造成了人民币升值的近期压力,其背后深层原因则是国内有关经济政策、体制,以及国际社会的施压共同造成。另一方面,就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而言,我国目前相对稳健的经济基本面状况和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是其内在动力,因而人民币升值压力具有内生性,人民币将面临长期升值趋势。 三、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负面影响 (1)引发中国经济泡沫,最终导致长期经济衰退。如果人民币升值,最担心的是重复日本的老路。1985年的“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大幅升值后日本经济的三步曲是:先是出现经济泡沫,股票、房地产价格大幅度飙升;然后是泡沫破灭,股价等大幅下跌,最后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如果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将会引发国际投机资金的涌入和国内投机资金的出现,导致中国货币供应量在短期内急剧增长,引发通货膨胀。 通胀压力将逐步转移到资产上(如房地产、股票等),形成资产“泡沫”,当经济泡沫破灭之时,也就是中国经济转入长期衰退之时。 (2)严重影响中国的出口贸易,导致失业增加、通货紧缩加剧。如果人民币升值,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将极大削弱,首先受到打击的是出口企业,进而影响非出口企业。2011年,中国对外贸的依存度高达70%。表明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同时,中国赚取的只是加工部分的加工费。在价值链中,加工产业的利润只有5%。升值对于中国的出口企业有可能是生死攸关的。 (3)加大外商投资成本,严重影响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升值会提高外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的成本。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外资接受国。同时,中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依赖和对外贸的依赖是相关联的。从2001年到2003年中国进出口额从5000亿美元跨越了8000亿美元台阶,增加了3416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增加了2132亿,占了增长总额的62%。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对外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密不可分。因此直接投资的减少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除了以上三种最重要的负面影响,人民币升值还会带来财政赤字增加、迫使国内企业向国外转移、投机性资本带来的金融风险等负面影响。 2.正面影响 升值的正面影响,简单的说,就是人民币资产增值,国际购买力增加,有利于外贸进口。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降低国外资源的采购成本,使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人民币升值使我国从能源、原材料进口中得益,如铁矿石、石油等紧缺资源。 (2)有利于企业提高长久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人民币适度升值,可以利用进口品成本降低的有利时机,引进国外高新技术和设备,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贬值虽有利于促进出口,但只是暂时的竞争力,而只有产品、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竞争力才是长久的。 从吸引外资的角度来说,升值使外资的投资成本增加,但技术密集型外资企业的受影响程度远小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也符合我国产业政策和科技进步的需要。鼓励外资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使中国摆脱“ 世界工厂”形象。 (3)有利于减轻偿债负担。人民币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就会带来几十亿美元的外汇盈余。加之我国中长期负债高达80%以上,目前又已进入偿债高峰期,适度升值对于缓解当前的偿债压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4)有助于国际金融资本对人民币的投资。人民币升值,会使人民币成为人们的财富借以保值升值的购买对象,人民币在国际上将产生“黄金效应”。人民币将具有变相的举债功能,即我们只要多支付人人都愿意持有的人民币,就能够获得自身所需的经济资源,其实这相当于人民币将成为国际上不付利息的债券。增强了本国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 除以上好处外,升值还能对本国居民产生积极影响、使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外商投资企业盈利增加、 中国资产出卖更合算、增加国家税收收入等。 3.对人民币升值利弊的评价 对人民币升值的利弊进行综合权衡,仍然要按短期与中长期分别考虑。 从短期看,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鼓励出口与外商投 资的外向型经济政策,使我国经济的出口依存度较高,人民币升值确实会在短期内带来出口减少、失业增加、通货紧缩加剧等恶果。虽然升值会增加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给中国的外贸进口带来好处,但目前中国的出口依存度高于进口依存度。也就是说,从眼前可以量化的指标来看,中国从人民币升值中得到的好处少于升值带来的损失。即从短期看,升值是弊大于利的。 从长期看,企业可以利用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国际购买力增加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长久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汇率改革将促使出口企业转向深加工和精加工,提高技术水平,改变世界工厂形象。同时将引导一部分资源流向非贸易部门。也会促使企业投资的项目更关注国内市场,更多地通过提高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从而减少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使中国经济可以更平衡、稳定和持续地发展。因此,从长期看,人民币升值是利大于弊的。 四、针对人民币升值的思考 综上所述,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利有弊,如何才能因势利导,采取正确的对策,充分利用升值的正面影响,克服升值的负面影响来发展我国的经济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思考: 1.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采取措施缓解升值压力 针对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又有来自国内的经济基本面、政策面,以及来自国际的升值压力,首先应该采取措施缓解升值压力,减轻升值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来自国内的压力主要是由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造成的,缓解升值压力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不合理的出口依赖型和投资依赖型的经济增长结构,实施向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2)改变粗放式外贸发展战略。长期以来我国奉行的是以出口创汇为目标的粗放式贸易发展战略。这种贸易增长方式扭曲了国内资源配置,成为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应改变传统的粗放式外贸发展战略,加快出口增长方式由“规模导向型”向“效益导向型”转变。(3)调整外资政策。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制订了“以市场换技术”的鼓励外资的战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现在看来,市场换出去了,但技术却没有换回来。同时,在各种优惠政策下,我国利用FDI规模逐渐增大,成为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在外资政策上也应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 对于国际压力,可以考虑以下几点:第一,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对话,使世界各国能够理解中国维持人民币稳定不仅有利于中国,而且也有利于世界;第二,加大宣传力度,让世界了解实际上中国的进口速度快于出口速度;第三,减少出口退税抵消部分间接贬值影响;第四,适度放宽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如上下各浮动三个百分点;第五,针对已经出现的和将来可能出现的报复措施制订预案谨慎应对,有备无患。 2.在汇率机制方面:继续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 一方面,中国目前政府干预过多的汇率机制也是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重要来源。 另一方面,从经济基本面角度看,长期来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人民币必然会呈现长期升值的趋势。同时,从长期看,升值会促进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所以从长期看,人民币升值更多体现出的是升值趋势,而不是升值压力。因此,长期来说不是缓解升值压力的问题,而是要建立符合市场机制的汇率制度,使汇率能够真实反映外汇供求状况。 建立符合国情的、有效的汇率机制,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完善人民币汇率的生成机制:减少央行在市场上的干预频率,代以其他经济手段调整汇率水平;将目前国内企业的强制结售汇制逐渐过渡到意愿结汇制,建立银行、企业间外汇市场,放开主要外贸企业进入外汇市场,使整个外汇供求有效地出清价格。(2)推进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兑换改革。使人民币最终成为完全可兑换货币。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这与人民币非自由兑换的现状极不相称。因此需要提高经常项目的可兑换程度,增加经常项目外汇支出使用额度;同时,慎重、有序地推进资本项下的可兑换进程。(3)加强外汇风险管理,大力发展人民币衍生金融产品的市场建设,也是完善的外汇市场所必不可少的。 3.对于外贸企业:采取措施化解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 中国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主要凭借其低价优势,人民币升值无疑削弱了低价优势,给企业带来损失。因此应对人民币升值,企业应该加强技术创新,改善产品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可采取以下措施:(1)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我国出口企业往往生产低附加值产品,升值后,降价空间非常有限,无法消 化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所以应当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从而有较大能力承受升值影响。当然,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这需要长期的努力。(2)加速产品换代,走差异化道路。我国出口产品同质化严重,只能依靠价格竞争。面对升值压力,价格优势也不成为优势。因此需要注重产品差异化与品牌化战略,寻找新的竞争点。(3)利用升值有利进口不利出口的特性或针对不同国家升值幅度不同的特性,企业可以通过调整进出口比重、调整进出口国家与地区的手段来化解升值造成的损失。当然,这仍然是一个较为困难的过程,需要企业付出努力。 参考文献: 夏建伟刘爱文:《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与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调整》,华东经济管理,2006.4 陈恩富祝富强:《正确认识和应对当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国际经贸探索,2004.3 耿选珍李亮贾林蓉:《浅析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西昌学院学报,2005.12 张杰:《对本次人民币升值的几点思考》,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1 崔思思:《论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理论界,2006.2 黄其畅:《浅谈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及我国的汇率政策》,金融经济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范文4

【关键词】RQFII 中国股市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篮子 收益征税

一、引言

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其运行机理是让被国内市场允许的,合格的,国外投资机构或个人,能够在中国金融市场中进行股票买卖,获得收益。我国的RQFII业务起源于2011年,在短短不到5年的时间里面,RQFII机构数量和投资额度都快速增大,RQFII从最初的投资A股市场的ETF,逐步向其他范围拓展,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面逐步扩大。

二、RQFII对中国金融的利弊分析

随着RQFII业务在我国的快速发展,RQFII将在未来很长时间,成为我国完善金融市场的重要手段和依托,因此将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促进RQFII发展。总体来看,未来RQFII业务发展将向投资额规模更大、投资范围更广、投资比例更宽、投资机构类型丰富等方向发展,在带来利好的同时也给中国金融、财税市场带来新的挑战。比如RQFII收益,如何征税等问题。因此,聚焦到RQFII影响下的中国金融发展趋势分析,是希望能够分别从RQFII对中国股市、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加入货币篮子、创造税收几个方面入手分析,通过已有的数据和现有的政策,举证RQFII的利弊后,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够清晰的看到,在RQFII所涉的国家与地区、批准和使用的额度急速扩大的背景下,未来中国金融的发展走向。一方面,RQFII业务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有利于促进中国金融的进步,不但能够提供更加广泛的投资渠道、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发展,还能够让更多国际业务的离岸金融市场发展,比如香港、新加坡等,给中国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业务发展机会,中国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资本市场都将受益于RQFII的发展,逐步发展与国际接轨。

图1 RQFII对中国金融的利弊分析

(一)RQFII对中国股市影响分析

从RQFII业务实行以来,中国的股市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RQFII投资于中国A股市场中的ETF基金,给中国的股市带来了利好,主要表现为3点:一是在RQFII业务开展以前,中国的股市是供国内机构或个人投资者进行投资的证券场所,完全是自给自足的封闭市场,内部市场,在允许RQFII进行国内投资之后,利用了境外的人民币,将境外闲置的人民币引流到A股和H股,为股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二是RQFII业务开展之后,中国股市参与者的结构更加丰富,从单一的国内投资逐步变成多元的国际、国内共同参与的结构,能够更好的促进股市发展;三是更多的合格境外投资,能够更好的引导金融市场投资者理性的参与证券投资活动,避免发生市场的巨大波动。但在给中国股市带来极大利好的同时,RQFII业务开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弊端,比如来源于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文化法律的冲突,加大了RQFII业务实现效果的阻碍,削弱了RQFII的预期效益,比如境外机构投资者给国内投资机构带来的发展挑战,让证券从业人员、投资者面临更加波动的市场行情。

表1 RQFII的发展演进及规模

图2 RQFII投资规模变化(单位:亿元)

(二)RQFII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

为了更加显像化RQFII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辐射效应,选取了下述样本:样本期间为2015年9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考察30天的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数据发现,考察期间汇率都在6.1到6.5之间起伏,虽然看起来人民币汇率还是比较稳定,但是这只是近期1个月时间的表现,试想延长考察样本的时间,将会波动幅度更大的人民币汇率。在9月份,我们明显感受到了人民币的短期内贬值,结合6月以来,在结束了上一波的大盘的高歌猛进之后,H股一直在3200点左右波动,在这样的行情下,一些已过锁定期的RQFII资金,选择适时退出,资金外流,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人民币贬值。RQFII业务能够让在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促进国内的离岸市场业务发展,也会给稳定人民币汇率、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带来弊端,在RQFII业务如火如荼开展的时候,大量进入国内金融市场的国际资本,将极大的冲击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性,给中国金融的跨境结算带来更大的压力,甚至严重的时候将会发生货币迂回的难题,让本应提高人民币利用率、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措施。

图3 2015.9.1~9.30人民币汇率波动情况

(三)人民币加入货币篮子受到RQFII的影响表现

加入货币篮子,对于中国金融市场有序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实施RQFII业务之后,对人民币加入货币篮子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第一层面,RQFII对人民币加入货币篮子的有极大的利好,主要表现在RQFII能够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放RQFII额度,必然会有这些地方的银行开通人民币的服务,加强与我国银行的合作,国际间人民币结算的频率提高了,范围扩大了,提高了人民币在的全球影响力;进而为加入货币篮子创造了条件;第二层面,RQFII对人民币加入货币篮子也会产生一些弊端,虽然中国已经具备将人民币加入货币篮子的基础,但加入货币篮子之后,将受强势货币的影响,但目前中国的经济实力还远不能和强势货币国家和组织相抗衡,比如美国和欧盟,一国的货币购买力必然是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如果一味的货币先行,经济在后追,这种不匹配和不平衡必然会以危机收场再加上当下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还不够,透明度不够,人民币汇率的完全市场化还没有实现,中国想申请加入货币篮子,比如SDR,其他成员国的还不太能够支持,难度还比较大。

(四)RQFII收益征税问题分析

RQFII业务是国外的投资者将资本投入到中国金融市场,因此面临严重的收益征税问题,从2009年到2015年,中国的税务部门、证券部门都在为优化RQFII收益征税问题,RQFII业务集聚的合格投资者,将资金投入中国金融市场后,可能会获得收益,这些收益是其在中国境内取得的,必须对其征税。由于在国际之间实行不同的税务制度,对RQFII投资者获得的收益征税存在着重复征税、漏征税等问题。在今年年初,北京税务总局召集各资管、证券、会计师事务所等多方,就关于RQFII收益税务清缴问题进行宣讲,清缴2014年11月16日之前的交易所得按照10%缴纳营业税,11月16日之后的收益免税。征税政策的明朗,将吸引更多的RQFII资金流入。

三、依托RQFII发展,中国股市未来走向

自2011年开展RQFII业务以来,RQFII业务的投资额规模、投资范围、投资比例、投资机构类型都快速发展。RQFII业务很大的影响了股市的发展,有促进,也有阻碍,所以要实现更加稳定的中国股市,未来将需要进行多方的改善。

(一)以政策为依托,引导证券市场开放化发展

RQFII业务开展,是中国证券市场开放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能够促进金融市场开放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未来将继续在中国股市中,开放RQFII业务,但是开放化发展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实现,不能操之过急,不然将会发生影响股市巨大波动的严重后果,不能维护投资者的信息,将不利于中国股市的发展,所以必须从循序渐进的政策发生带动来保证,RQFII政策需要进行充分论证,RQFII投资可以实现投资更大范围,以A股为开端,ETF开始,向B股进发。

(二)以信息透明引导RQFII投资

股市的信息透明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所以未来中国股市在RQFII的影响下,必须以信息的高度透明来引导发展。首先,必须确保上市公司必须实行信息公开,按照证监会等相关要求,按时公开财务信息、重大公司变故信息等等;其次,信息的透明化还要在其他主体上体现,比如证券交易所,在上海、深圳的交易所中,需要有更清晰指导RQFII业务透明化的措施,保证信息的透明化、公开化。

(三)逐步创新金融配套服务

行使监督中国金融的机构,在我国是多头的局面,包括证监会,包括人行,这些机构的协调有效监管,能够给中国股市提供保障的依托,需要全方位的健全,以新的金融配套服务满足RQFII的新要求,在金融创新的带动下,创新RQFII的业务方式和方法,提升发展的空间,改变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更好的让中国金融市场适应RQFII影响。

四、善用RQFII,人民币汇率(国际化)实现稳步前进

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不断国际化发展,能够为稳定中国金融市场保驾护航,同时需要不断减少多方影响因素的束缚,以保证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一)警惕RQFII过度扩张化发展

RQFII业务对中国的中国股市、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加入货币篮子以及产生的收益征税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利弊,面对中国金融行业中出现的各种巨变,RQFII业务发展必须朝向更加合理的方向走,盲目、过分的规模增大,会带来隐患。金融创新的速度急需提高,才能在扩大创新产生的影响力的时候,倒逼影响RQFII业务,以至于中国金融受到RQFII更小的影响,并逐步开展其他的金融业务。

(二)防止“跨境跛足”现象出现

人民币汇率实现市场化,需要不断的提高速度,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和手段来提升,比如以市场体制改革为抓手,避免发生影响措施效果的现象出现,防止跨境跛足现象滋生。

五、重视RQFII,人民币逐步实现加入货币篮子

(一)以协调机制为保障,提升观念

加入篮子货币能够不断的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所以加入篮子货币是中国金融的正确选择,所以必须从管理决策层的观念转变上开始,通过建立起协调人民币加入篮子货币的协调机制,引导在RQFII影响下,正确的走向。

(二)以利率市场化为保障,减少干预

加速市场利率化,是能够给人民币加入SDR等货币篮子带来好处的,主要是让人民币不再受其他货币的束缚,另一方面能够让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中的影响力提升,让中国货币在货币篮子中比如SDR有一定的发言权,获得货币主动权,不至于完全被动的接受货币控制。

六、RQFII影响下收益征税的发展走向

(一)加强多方征税政策研究,制定规范征税方案

面对复杂的RQFII投资机构或投资者,需要加强多方征税政策研讨,规范出征税的流程和方法,所以需要在多个方面开展论证,制定出合理的RQFII收益征税方案,避免重复征税、漏征税、不合理征税等现象发生。建立起合理的RQFII收益征税发方案,需要由税务部、财政部、证监会等部门的牵头,聘请权威专家开展论证,最终形成合理的方案,并且要及时的根据市场的变化对方案进行调整。

(二)专项清理RQFII税收

由于过去缺失RQFII收益征税的统一方案,因此存在着一些漏税、重复征税的现象,所以必须对之前的RQFII收益开展专项清理活动,建立专项清理小组,对之前的违规现象进行清理、整顿。坚持不放过任何一个违规的RQFII收益征税漏洞,甚至可以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对之前犯下的征税错误进行处罚,以更高的要求保证合理进行活动。

七、结论

(一)RQFII发展创造了更好的中国金融发展局面

自RQFII开展以来,市场表现出了强大的需求,额度不断增加,地区不断增加,是吸引海外闲置人民币,给我国经济舔砖的重要举措。RQFII适时与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相配合,金融市场抵挡住了金融危机的余波,人民币抵挡住了外币的猛烈冲击,和升值压力,稳中有升,实现国家经济的软着陆和平稳过渡。

(二)RQFII发展冲击中国金融

RQFII业务带来的大额境外人民币,加大了对人民币汇率稳定发展的威胁,增加了跨境结算的压力,甚至会受到强势货币的巨大影响,产生货币迂回现象。

(三)善用RQFII,中国金融的未来发展

坚定实施RQFII业务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所以未来中国金融的走向将有几个方向:一是从规范市场发展上,不断制定新的政策、措施、法律法规,引导、规范金融市场有序、健康发展;二是要不断加强引导金融市场开放化、透明化、合理化发展,不能过分依赖RQFII资金,导致金融市场发展失序。

参考文献

[1]张帆.RQFII对我国A股市场影响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05).

[2]谢政渝.RQFII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2(05).

[3]方|.RQFII业务的意义及发展趋势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03).

[4]王莉.人民币国际化提速RQFII、QDII2齐头并进[N].上海证券报,2011-08-18.

[5]郭冉冉. RQFII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08).

[6]黄志龙.人民币应加入货币SDR货币篮子[J].中国金融,2014(07).

[7]赵希尧等.境外投资中国证券市场的政策环境及潜在问题分析[J].国际税收,2015(02).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范文5

关键词:汇率;人民币升值;货币政策 

1.引   言 

    在我国传统的汇率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的限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正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既定目标。对于我国前一阶段人民币升值的举措究竟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可谓是见仁见智。有些学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发展十分不利,一是不利于克服通货紧缩,二是不利于吸收外资,三是容易诱发金融风险。一旦人民币升值而钳制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不会缓解东亚地区通货紧缩的压力,反而会使东亚地区经济变得不稳定 。当然也有很多学者认为人民币升值是有很大好处的。比如可以更好地运用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能力;有利于开放资本账户,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可以缓解目前国内经济过热的局面,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等等 。 

本文认同人民币升值利大于弊的观点,本文的结构是:首先叙述了盯住型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经济与改革的发展要求以及表现出来的缺陷;接下来从产业结构,出口贸易结构,企业转变经营机制,缓解贸易矛盾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五个方面探讨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最后针对人民币升值提出了几项相应的后续措施,以此来扩大升值的积极影响,稳定与优化经济环境。

 

2.人民币升值的积极影响及后续措施 

    在世界经济进入结构调整阶段、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大,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与互动明显加强。国内外对人民币汇率政策都比较关注,国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一直没有平息过。近期,中国政府终于做出决断:对人民币汇率做了小幅度升值调整。面对国内各界对这一举措的褒贬不一的论断,通过对我国经济各个层面的分析,得出结论:人民币升值从长期来看是利大于弊的,并且可以通过一些升值政策后采取的相应后续对策来进一步扩大这种好处和促进作用。 

    1994 年以来我国一直沿用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迄今已有11年了。11年来,国际经贸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盯住型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经济与改革的发展要求。它表现出来的缺陷有: 

    首先,固定的名义汇率已丧失其真正的经济意义,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难以形成市场出清的均衡汇率。实际中,结售汇和资本管理制度在压抑外汇需求的同时创造了很大一部分外汇供给,而央行的持续干预以及事实上的最大市商的地位,抹平了一切真实的供求差异。央行确定的基准汇率并非市场真实供求均衡的结果,也无法反映市场的变化。 

    其次,固定盯住美元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存在根本冲突,削弱了货币政策效果,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货币政策自主权对于中国的宏观经济稳定至关重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大大要优先于汇率的稳定性。但人民币对美元无弹性的汇率将我国经济与美国紧密联系,这使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制定受到很大的限制。 

    再次,名义汇率固定激励着资本投机,增加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在一个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框架下,市场的动态均衡是由国际套利资金自发维持的。而在政府维持的固定汇率制度下,尽管汇率能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但其潜在的炒作火力空间却在不断扩大。一旦因客观情况的改变使这一制度难以维持,大量国际市场上投机性基金等游资的攻击,将以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方式释放这一获利空间,从而给一国货币制度带来灾难性后果。 

    正因为我国已有的汇率制度存在的这些致命性的缺陷,因此,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和重新选择已是势在必行了。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宣布从即日起,“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8.11,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每天的浮动范围为上下千分之三”。这次人民币作出的小幅度升值调整就是我国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和重新选择的契机。一项新的举措的好与坏往往众说不一,虽然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会有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以人民币升值为代表的汇率制度改革是利大于弊,最终也会提高整个中国的经济水平。 

    我认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影响是积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可以迫使我国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劳动密集型部门的资金流向资本密集型部门,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方向努力。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范文6

人民币国际化是近几年热议的一个话题。然而,人民币迄今还不是硬通货,人民币国际化这件好事还要多“磨”些日子。硬通货本指国际信用较好、币值稳定、汇价呈坚挺状态的货币,但长期以来却被当作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的代名词,而建立在显示出长期活力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基础上的人民币,在国际社会却没有被公认为“硬通货”。当然,人民币成为硬通货并非一件易事,目前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贸易结算、投资计价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全面被“认”,但如果中国人自己都不主动将人民币与世界更多硬通货“挂钩”,那么人民币也就永远“硬”不起来。

人民币与世界更多硬通货“挂钩”也要循序渐进。2011年11月28日起银行间外汇市场增加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以及加拿大元对人民币交易,至此直接与人民币交易货币增至9种。目前,人民币已在越南、缅甸、蒙古国等周边国家广受青睐,尼日利亚和泰国也已经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的“篮子”中,中国甚至还与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诸多国家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不过,就银行间外汇市场增加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以及加拿大元对人民币直接交易而言,显然其意义要更大一些。

首先,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下,欧债危机的发展加重了市场对欧元的信任危机,美债危机也令美元疲软,而地震、海啸与核辐射后果也使日元汇率充满不确定性,而作为公认的“商品货币”,加拿大元和澳大利亚元汇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影响。从长期来看,由于来自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需求具有较大刚性,国际市场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粮食、煤炭、天然橡胶等大宗商品价格会受到较强支撑,加拿大元和澳大利亚元等“商品货币”自然也会更加坚挺,而人民币与某些长期走强的商品货币直接交易,则更加便于与大宗商品价格之间形成相互锚定的“疑似”本位关系。

其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虽然早已启动,但仍待完善。从2005年7月开始,我国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不过,如果人民币在银行间外汇市场能够与加拿大元和澳大利亚元直接交换,决定人民币汇率的“一篮子”货币就会从“小篮子”发展为“大篮子”,人民币汇率的形成基础也就要更宽一些,因而也更具合理性与稳定性。

再次,为了改变美元在国际市场的独霸局面,就需要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在国际经济关系发展过程中有选择地扩大非美货币使用范围。正如主席2011年11月3日在法国戛纳G20峰会上所强调的那样,要改革货币组成篮子,建立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为此,中国也需要从自身做起,增加自身货币篮子中的非美货币种类及其比例,而如果与人民币无法进行直接交易,这些非美货币也就难以被装进“篮子”。

再有,稳定人民币与主要硬通货之间的汇率至关重要。由于国际上主要硬通货汇率强弱变化此消彼长,如果能够扩大人民币与主要硬通货之间的直接交易范围,借助人民币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与加拿大元和澳大利亚元之间进行直接交易的契机,利用好美元与各种商品货币汇率波动过程中显示出的“跷跷板”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人民币与不同货币汇率之间的波动相互对冲,形成中国经济抵御国际金融市场冲击的减震器。

最后,加拿大是当今世界七大工业发达国家之一,而澳大利亚则是中国进口铁矿石、羊毛等大宗商品贸易的主要贸易伙伴。人民币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与这两个国家的货币直接兑换,减少了人民币与加拿大元和澳大利亚元汇率形成过程中经由美元等第三方货币的“绕弯”环节,增加了人民币与加拿大元和澳大利亚元汇率形成过程的透明度,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中国发展与这两个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

必须指出的是,虽然人民币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正在与越来越多的硬通货直接交易,但并不意味着与人民币直接“挂钩”的货币越多,人民币就越“硬”,人民币国际化就会因此而大功告成。至于人民币与加拿大元和澳大利亚元“挂钩”,不仅有利于中国从这些国家进口资源,而且也有利于这些国家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渗透力度,当属双赢。

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与加拿大元和澳大利亚元的直接交易关系,是将人民币锻造成为硬通货的一个重要步骤,而只有以硬通货的“名分”进入国际金融市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才能做到利大于弊,而失去自主性的“被国际化”,则弊大于利。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范文7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利与弊;应对措施

1 人民币升值的概念介绍

通俗的意思就是说,中国人的钱值钱了。比如在国际市场(只有在国际市场上才能体现出人民币购买力增强了)上原来一元人民币只能买到一单位商品,人民币升值后就能买到更多单位的商品了。

2 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

2.1 人民币适度升值带来四大利端

2.1.1 扩大国内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使他们得到更多实惠。

人民币升值给国内消费者带来的最明显变化,就是手中的人民币“更值钱”了。如果出国留学或旅游,花比以前更少的钱或者花同样的钱将能够办比以前更多的事。如果买进口车或其他进口产品,会发现,它们的价格变得“便宜”了,从而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2.1.2 减轻进口能源和原料的成本负担。

我国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在国际能源和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国内企业势必承受越来越重的成本负担。进口能源和原料价格上涨,不仅会抬高整个生产能源和原料的价格,而且还会影响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的利润,使其赢利能力下降甚至亏损。所以人民币升值合理,可以大大减轻我国进口能源和原料的负担,就能使国内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2.1.3 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长期以来,我国依靠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数量扩张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出口结构长期得不到优化,使我国在国际分工中一直扮演“世界打工仔”的角色。人民币适当升值,有利于推动出口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改进产品档次,从而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2.1.4 有助于缓和我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

鉴于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迅猛势头和日益增多的贸易顺差,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近年来,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急剧增加,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人民币适当升值,不仅有助于缓解我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还能减少经贸纠纷,树立我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良好国际形象。

2.2 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过大带来五大弊端。

2.2.1 将对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产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价格远低于他国同类产品价格。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二是由于激烈的国内竞争,使得出口企业不惜血本,采用低价销售的策略。人民币一旦升值,为维持同样的人民币价格底线,用外币表示的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将有所提高,这会削弱其价格竞争力。

2.2.2 不利于我国引进境外直接投资。

我国是世界上引进境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目前外资企业在我国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对促进技术进步、增加劳动就业、扩大出口,从而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2.2.3 加大国内就业压力。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和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因为我国出口产品的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阻必然会加大就业压力;外资企业则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之一,外资增长放缓,会使国内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2.2.4 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

人民币如果升值,大量境外短期投机资金就会乘机而入,大肆炒作人民币汇率。在中国金融市场发育还很不健全的情况下,这很容易引发金融货币危机。另外,人民币升值会使以美元衡量的银行现有不良资产的实际金额进一步上升,不利于整个银行业的改革和负债结构调整。

2.2.5 巨额外汇储备将面临缩水的威胁。

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6591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充足的外汇储备是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参与对外经济活动的有力保证。

3 我国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

第一:外贸出口企业应着眼于降低出口商品成本,提高出口商品档次,增加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第二:在签订合同时约定风险条款。人民币的升值,意味着外币的贬值,也就是说以外币签订的出口合同,到结算时实际收汇将减少。因此,在签定出口合同时,应当在合同中约定汇率变化后的价格变化条款。以规避人民币升值,而外币贬值带来的货款减少的风险。

第三:增加出口区域,开拓第三世界国家市场,特别是东南亚、中东市场。我国传统的出口区域以欧美市场为主,且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出口结算货币,但是受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升值的影响,我国出口商品在欧美市场失去价格优势,竞争力大大减弱,而且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欧美国家很多进口企业资金紧张,对中国的商品需求大幅度地缩减。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出口企业应积极开拓第三世界国家市场,特别是东南亚、中东市场,不断增加出口区域。

第四:可通过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或争取外商经济补偿的方式规避风险。面对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企业可选择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在缴纳一定银行利息和费用后,企业将未来的人民币收益锁定,由保险公司承担人民币一旦升值所造成的损失。

4 总结

本币升值具有双重性,关键在于如何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目前,中国正面临着从对外贸易大国到强国的挑战,中国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是转变对外贸易形势的关键。实现产业升级,就是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唯有如此,才能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才能有助于我国外贸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雷风云:中国外汇储备已超过124个国家GDP总和[J]、环球时报,2008年7月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范文8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升值 人民币盯住美元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064-0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进入2010年以来,关于人民币升值的争论再度升温。本文试图通过剖析人民币盯住美元的利弊以及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的目的,说明汇率已成为各国之间经济博弈的政策工具之一。人民币盯住美元虽然不是长久之计,但人民币汇率及汇率制度的调整,取决于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而不是受制于外部舆论和压力。

一、国际上对目前人民币均衡汇率之争与原因分析

1.人民币汇率被低估。国际上普遍认为人民币估值过低,2010年4月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克莱夫・克鲁克在《美国不该拿人民币问题玩火》一文中提到“几乎所有的估计数据均显示,人民币被低估了20%到40~CD。通过大量干预外汇市场,中国维持着这种低估局面。”并称,这种政策相当于同时对进口征收关税、对出口提供补贴――即公开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与此同时,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Economics)所长弗雷德・伯格斯滕(Fred Bergsten)提出,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和兑美元汇率偏低的程度可能分别商达25%和40%。

2.人民币汇率经过2005年的汇改,目前已均衡,没有低估。也有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汇率是合理的。克鲁格曼多年同道、大摩亚洲主席罗奇,2010年3月19日在接受美国电视媒体采访时,对克鲁格曼有关人民币汇率严重低估的观点给予了言辞激烈的反驳,并称美方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立场有双重标准之嫌。

吉姆・奥尼尔认为人民币低估论存在两方面误区:一是无视汇改以来人民币已升值近20%的事实;二是在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贸易模式已发生了重大转变,进口增长急速上升,不管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于出口而言。

3.关于人民币均衡汇率的估算。有研究人员整理了讨论人民币均衡汇率计算的论文,发现有上千篇论文在讨论这个问题。结论是没有合适的方式准确计算均衡汇率:程实认为,“均衡汇率理论及以此为基础的均衡汇率测算本身就充满争议,难以令人信服。”

笔者认为,导致人民币汇率估值争论的原因在于,人民币汇率决定的研究方法存在着缺陷。

(1)现有汇率决定理论自身的局限性。例如,购买力平价理论只考虑贸易商品,而没有考虑非贸易商品,也忽视了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其理论基础,一价定律在现实中几乎不成立。又如,利率平价学说忽略了外汇交易成本,假定不存在资本流动障碍等。总之,现有的汇率理论中,一种理论只能针对汇率决定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详尽的阐述,还没有一个理论能将诸多影响汇率的因素概括其中。

(2)在运用模型时存在技术性问题。例如,购买力平价理论中的“一般物价水平”很难计算,是选择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D,还是选择其他物价指数。即使选定了指数,如何选择样本商品也是个问题,由于基期的选择、数据范围的选择,以及样本的选取都是根据计算者的主观感觉而定的,很可能不同的计算者用同一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不同,甚至相去甚远。

(3)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币场化程厦受我国外忙市场、货币市场发展程度和利翠币场化程度、人民币可兑换程度等因素的制约。目前,人民币是经常项目下可兑换、资本项下部分可兑换货币,但由于实行强制的结汇售汇制,外汇市场无法反映真实的外汇供求关系。其次,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导致利率调节汇率以及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相互作用难以发挥。

由于现有汇率决定理论都是以供求关系决定为基础的,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就决定了用现有理论分析人民币均衡汇率的不可靠性。

二、人民币盯住美元的利弊分析

自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后,我国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自1998年以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几乎保持在8.27:1的水平上,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很小,基本上类似于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放弃人民币盯住美元汇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自2008年中期全球金融危机恶化之后。人民币在6,83比价上再次盯住美元,如图1。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由于无论在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外汇交易还是国际储备中,美元仍处于“垄断”地位,一些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为了稳定本币汇率,减少货币当局宏观调控政策的操作成本,大多选择盯住美元。

1.人民币盯住美元的好处。

(1)维持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83年以后。出口及外国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稳定,一是促进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二是保证了长期资本的稳定流入。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附加价值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由于其利涡空间非常有限,对汇率变动较为敏感,而我国还没有外汇期货、期权、互换等衍生金融市场,企业可利用的避险渠道有限。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人民币盯住美元降低了企业避免外汇风险的成本,有利于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同样,汇率的稳定对引进外资极为重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等于为外商提供汇率保险,有利于外资长期稳定流入。可以说,人民币盯住美元确实使中国经济获得了相当的收益。

(2)不仅操作简便,并且在降低了货币当局宏观调控的成本的同时,也避免了汇率频繁大幅变动对金融、经济造成的不利冲击。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竞争机制、信号传导机制不完善,市场自发形成的汇率缺乏效率、扭曲也不稳定,相比较,通过政府管制、干预实现名义汇率稳定就相对简单透明。此外,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程度、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仍处于相对分割的状态,还不能通过资本流动自发有效地调节汇率,一旦让汇率“浮动”起来,难以回到均衡水平时,难免对金融和经济造成不利冲击。

(3)获得了等同于美元的信誉收益。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通过与黄金挂钩,使美元迅速崛起,获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巨大信誉收益。而人民币盯住美元,甚至保持稳中略升的趋势,对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信誉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人民币盯住美元的弊端。

(1)削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效性。“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定理说的

是。对于一个开放经济体来说,“资本自由流动”、“独立的货币政策”和“汇率稳定”这三项政策目标,最多只能同时实现两项。

我国在1996年12月1日宣布实行“经常项目自由兑换”,经常项目实现自由兑换后,就不可能有严格意义上的资本项目完全管制。即使不考虑资本项目,大量的经常项目顺差,也会造成“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之间的矛盾。例如,1994年汇改后,随着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增加,同时又为了维持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基本稳定,央行被迫大量吸纳外汇储备,外汇占款大幅上升,导致1994年货币供应量M2(在中央银行采取冲销干预后)增速高达34.5%,通货膨胀率达21.7%。相反,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和人民币不贬值(即汇率稳定)的影响,外汇储备增幅急速下降,外汇占款的急剧减少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受阻,是当年通货紧缩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2)容易遭受外部投机冲击,引致资本外逃或热钱涌入。随着一国资本项目开放程度的扩大,当资本流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对汇率变动、汇率制度的影响也将日益增强。人民币盯住美元,一旦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发生偏离,人民币有升值或贬值预期,国际游资认为有可乘之机时,在大量游资的投机冲击下,要么如泰国等因为没有足够外汇储备的国家,最终不得不放弃盯住美元制,本币大幅贬值引发经济危机;要么如日本,热钱通过提前潜伏在股市、楼市赚取高额利润后,再利用国际舆论逼迫该国货币升值后大规模撤离,导致“泡沫”破灭后国民经济长期衰退。

尽管我国目前对资本账户还存在较严格的管制,但如前述,只要一国开放了经常项目的可兑换,资本的管制就难以完全和有效。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正在对“热钱”进行全面摸底,虽然调研结果还未公布,但在调研中确实发现了一些外资流入中存在的问题。

(3)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市场化程度不够,导致经济运行效率低下。在盯住制度下,人民币汇率的生成机制主要是通过银行问外汇市场的交易和央行的频繁干预实现的。这种双边垄断特征使得人民币汇率的生成机制缺乏市场化,形成的人民币汇率不是市场出清时的汇率,汇率不能充分地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经济调整也缺乏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在此汇率下创造的大量外汇储备,一方面,报酬率低,在中国外汇储备中约80%是美元,且主要以美元短期债券和银行短期存款的形式存在,利息收益很低,等于我国通过出口赚取的外汇又以极低的价格借给美国使用;另一方面,由于美元长期贬值,我国的外汇储备资产还面临着美元贬值的巨大风险。此外。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通过出口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同时,承受的环境破坏和污染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4)不利于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比价的稳定。盯住美元,虽然保证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稳定。但在当今的国际浮动汇率制度下,美元与其他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是自由浮动的,人民币选择盯住美元就意味着,人民币对其他货币币值的调整完全依赖于美元的变动。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汇率操纵国,其汇率变动的唯一出发点是其国内经济增长及其金融市场稳定的需要,因此。当我国经济周期与美国不同步的情况下,将造成人民币对外币整体比价的不稳定,出现“外升内贬”或“内贬外升”的奇特现象,成为国际社会攻击的焦点。

人民币盯住美元有利有弊,但就目前而言,考虑到国际及国内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短期内人民币盯住美元是较合适的选择。

三、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的目的及应对测略

1.美国施压人民币的目的。进入2010年以来,美国持续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或实施市场化汇率浮动制度。关于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的目的应当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其中既有政治企图,也有经济目的。美国施压人民币的“理由”有两点,一是人民币盯住美元且低估,是导致中美贸易失衡的重要原因;二是解决中美贸易问题才能保护美国企业和工人,推进美国经济复苏。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甚至称,由于人民币被低估,美国损失了140万个工作岗位。

首先,中美贸易格局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产业分工的结果,中国的顺差是在制造业全球性大转移下形成的。由于中国加工贸易占重要地位,相当一部分在中国的外国企业(包括美国企业)生产的产品都被统计为中国的出口。另一方面,美国当前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实行非常严格的单独管制,也是造成美贸易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美国贸易逆差增加美国就业。一方面,由于中美在国际产业链上的互补多于竞争,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与美国失业无关。另一方面,数据显示,2005年至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了21%,但中国贸易顺差不降反升,对美贸易顺差年均增长20.8%。2009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稳定,中国贸易顺差反倒下降34.2%,对美贸易顺差下降16.1%。再以德国和日本为例,美国也曾迫使两国货币大幅升值,但直至今日,美国对德日两国仍存在大量逆差。

可见,由于中美贸易失衡是经济结构问题,汇率调整不可能解决中美贸易失衡,人民币升值无助于解决美国国内的经济难题。美国施压人民币其本质是想掠夺中国经济成长的果实,遏制中国的经济发展。

2.应对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策略。在全球化进程中,汇率已成为国际间经济博弈的重要工具之一。美元无论是升值抑或是贬值都不是依据其经济表现而是根据其经济内在需要去调节和把握的,显然,美元汇率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比价问题,它被当作一个为达到政治、经济目的而运用的政策工具。人民币盯住美元虽然不是长久之计,但就目前来说,找出均衡汇率然后将实际汇率调整到均衡汇率水平既不现实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人民币汇率没有表现出严重失衡的情况下,暂时保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首先,中国要态度坚决地表明,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8.2765到目前的6.8259(2010年5月4日忙率)已累计升值了21%,目前不会屈服于压力,而只会依据中国经济的实际和发展水平作出有关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决策,以此摆脱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避免热钱加速流人中国,助长中国的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

其次,人民币汇率在继续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适当放宽波动幅度,使汇率能够更加灵活地反映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同时,人民币汇率应由盯住美元转向参照货币篮子浮动,避免完全根据美元的单边变动而变动。

第三,在坚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基础上,健全外汇市场,完善外汇市场运行机制,增强市场流动性。(1)改革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一是放宽外汇市场的进入限制,拓展市场交易主体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尽量放宽经常项目人民币兑换在用途和数量上的限制,逐渐取消经常项目强制性的结售汇要求。(2)丰富外汇市场交易品种,推广远期、掉期外汇交易和外汇期货交易等金融交易方式提高经济主体的避险能力。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范文9

关键词:汇率;人民币升值;货币政策

1.引 言

在我国传统的汇率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的限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正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既定目标。对于我国前一阶段人民币升值的举措究竟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可谓是见仁见智。有些学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发展十分不利,一是不利于克服通货紧缩,二是不利于吸收外资,三是容易诱发金融风险。一旦人民币升值而钳制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不会缓解东亚地区通货紧缩的压力,反而会使东亚地区经济变得不稳定 。当然也有很多学者认为人民币升值是有很大好处的。比如可以更好地运用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能力;有利于开放资本账户,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可以缓解目前国内经济过热的局面,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等等 。

本文认同人民币升值利大于弊的观点,本文的结构是:首先叙述了盯住型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经济与改革的发展要求以及表现出来的缺陷;接下来从产业结构,出口贸易结构,企业转变经营机制,缓解贸易矛盾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五个方面探讨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最后针对人民币升值提出了几项相应的后续措施,以此来扩大升值的积极影响,稳定与优化经济环境。

2.人民币升值的积极影响及后续措施

在世界经济进入结构调整阶段、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大,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与互动明显加强。国内外对人民币汇率政策都比较关注,国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一直没有平息过。近期,中国政府终于做出决断:对人民币汇率做了小幅度升值调整。面对国内各界对这一举措的褒贬不一的论断,通过对我国经济各个层面的分析,得出结论:人民币升值从长期来看是利大于弊的,并且可以通过一些升值政策后采取的相应后续对策来进一步扩大这种好处和促进作用。

1994 年以来我国一直沿用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迄今已有11年了。11年来,国际经贸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盯住型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经济与改革的发展要求。它表现出来的缺陷有:

首先,固定的名义汇率已丧失其真正的经济意义,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难以形成市场出清的均衡汇率。实际中,结售汇和资本管理制度在压抑外汇需求的同时创造了很大一部分外汇供给,而央行的持续干预以及事实上的最大市商的地位,抹平了一切真实的供求差异。央行确定的基准汇率并非市场真实供求均衡的结果,也无法反映市场的变化。

其次,固定盯住美元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存在根本冲突,削弱了货币政策效果,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货币政策自主权对于中国的宏观经济稳定至关重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大大要优先于汇率的稳定性。但人民币对美元无弹性的汇率将我国经济与美国紧密联系,这使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制定受到很大的限制。

再次,名义汇率固定激励着资本投机,增加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在一个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框架下,市场的动态均衡是由国际套利资金自发维持的。而在政府维持的固定汇率制度下,尽管汇率能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但其潜在的炒作火力空间却在不断扩大。一旦因客观情况的改变使这一制度难以维持,大量国际市场上投机性基金等游资的攻击,将以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方式释放这一获利空间,从而给一国货币制度带来灾难性后果。

正因为我国已有的汇率制度存在的这些致命性的缺陷,因此,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和重新选择已是势在必行了。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宣布从即日起,“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8.11,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每天的浮动范围为上下千分之三”。这次人民币作出的小幅度升值调整就是我国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和重新选择的契机。一项新的举措的好与坏往往众说不一,虽然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会有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以人民币升值为代表的汇率制度改革是利大于弊,最终也会提高整个中国的经济水平。

我认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影响是积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可以迫使我国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劳动密集型部门的资金流向资本密集型部门,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方向努力。

人民币的升值,将导致流向出口部门也就是劳动密集型部门的资金就会流向资本密集型部门,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向有利的方向调整,最终资本会转向投资国内市场,当货币升值后,资本就会寻找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进行投资,使这些产业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技术创新改革,增加其国际市场竞争力,以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进军国际市场,这是伴随着汇率下降产生的。在对很多产业有巨大的冲击的同时,对整个中国经济的总体走势来说还是有益处的。

如今进行汇率稳步的调整,正是一个带来最小冲击的时候 ,因为由于中国加入WTO,关税的下降已经成为必然,而外国对中国产品的关税也在同时下降,在这个时候对汇率进行下调,对企业的出口产品在国外的价格可以不造成或少造成影响,以顺利的使人民币逐步升值,而由于进口商品的价格降低使得进口商品的供求出现新的平衡点,使一部分出口产业投资流向进口产业,以增加资本品的购入。在汇率调整阶段,由于流向发生变化,中国三大产业的比例调整也可以同步进行,由于贸易品出口受阻,非贸易品的投资与生产必然加大,第三产业得到发展,使中国产业结构趋于合理,达到国际水平。

(二)优化我国出口贸易结构、扩大内需,进而有助于我国形成稳定的经济增长趋势。

中国主要以“价廉物美”打进世界市场。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对我国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造成一定的伤害,最终导致出口的减少。但同时,从长远看,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分析,升值的确有利于改善我们的出口贸易结构,改善我们的贸易条件,从而对出口企业也会有正面推动作用。

从贸易结构上来说,我国本应该是一个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大国,外需比重不宜过大,没有必要一味地扩大出口规模,调整粗放式外贸发展战略、促进外贸出口由规模导向型向效益导向型转变已是势在必行。此次人民币小幅升值有助于提升我国目前出口贸易结构,同时增加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购买力,促进外需与内需协调发展,加快启动国内需求,形成内外贸结合的发展态势,从而起到缓解对外贸易不平衡、扩大内需,稳固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利作用。

(三)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国内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不失去以往的市场份额,就要尽可能地压缩生产经营成本,因为为了保住国际市场,不得不降低采购生产资料的价格或提高管理方式来压缩生产成本。而压缩生产成本的空间并不大,因此,企业必须从自身管理经营入手,加强管理方法的改进,提高生产效率来争取利润空间。

同时,人民币汇率形成体制的改革要求出口企业不断地开发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也包括进行外汇远期买卖,在国内融资时借贷美元等运用金融手段的风险规避。这有助于企业养成随时关注国际动态,及时防范汇率所带来的风险,从而为企业进一步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奠定良好基础。

(四)可以平衡与缓解各国的贸易矛盾,减少与主要国际贸易伙伴的贸易纠纷和摩擦,为以后进行深层次的贸易往来打下坚实而良好的基础。

随着此次对人民币汇率体制的改革调整,我国的出口产品在生产成本和国际价格上必然被迫提升,但也会间接起到缓解与美国、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国在低价反倾销上的贸易摩擦,在中国目前逐步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的现实背景下,对于如何处理在国际市场的贸易摩擦这一现实和长远的问题,为我国相关部门争取到了一定的宝贵时间。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范文10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 国防建设 利弊分析

一、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国防建设的有利影响

(一)强化经贸联系, 稳定周边局势,创造和平环境

随着首支人民币外国政府债券在伦敦证交所上市,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又向前迈进一步,在香港地区人民币存款占总存款数额比重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人民币国际化使得中国经济与周边经济的联系得到不断强化,周边经济对我国经济的依赖性不断增强,中国国内经济局势的任何变动都有可能会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产生影响。同时人民币日益扩大的影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在处理周边事务中可以赢得更多的国际支持和援助,从而更好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建设安全的周边环境,减轻国防建设的压力。

(二)维护海外利益,助推大洋战略,提升军事实力

人民币国际化后,本币势必会顺应本国贸易增长的趋势,成为国际金融与贸易的计价货币,企业对外贸易和投资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也将随之减小,这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而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就会涉及更多的海外利益。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海洋安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海外侨民迫切需要对中国政府保护其海外利益。因此,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推行大洋战略,大力发展蓝水海军。而且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中国海洋利益的不断扩展,海上安全环境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只有实施“走出去”战略,依靠一支“蓝水海军”建立自己的海洋秩序,才能有效保护我国的海洋利益,应对各种安全威胁。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推动我国发展海军力量,建设一支与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符的现代化军队具有重要意义。

(三)促进军品贸易,增加交流机会,实现跨步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使得军事、经济合作的空间更大,中国在学习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方面途径增多。“日本加入WTO以后,在15年里用60亿美元引进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先进技术,节省了2/3的研究开发时间和9/10的开发费用。”由于西方的技术封锁,我们虽然达不到这种效果,但也可以利用他国对我国经济上的依赖和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通过以纸币换资源、以资金换技术的方式促进军品贸易,打破西方国家对某些尖端技术的进口限制。另外,人民币国际化也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融合力度不断加大,军事合作不断向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展开,这对于我们学习西方先进的军队及武器装备的管理使用经验,实现跨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维持经济繁荣,促进生产发展,推动国防建设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有效避免国际收支危机,帮助国内企业规避汇率浮动的风险,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这将在更大程度上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部门的经济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国防建设的效益和水平。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军事科学水平和军人素质也会有显著提高,这就意味着可以更加正确地指挥战争,指导军事教育训练,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武器装备及其他军用物资,节省军事开支,提高作战和教育训练效果。另外,它还会直接影响到军队的体制、编制和构成,影响国防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国防体制与经济体制相接轨,从而推动体制创新,加快依法治军的进程,为军事领域的改革提供新的机遇。

二、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国防建设的不利影响

(一)利益摩擦增加,国际风险加大

我国经济的稳定与高速发展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许多国家仍担心中国的强大会对其造成威胁而保持警惕甚至忧虑态度。而且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便会受到冲击,美国对此绝不会冷眼旁观。“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世界经济重心加速由西方向东方转移,美国把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牵动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和战略格局发生历史性变化和调整,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国际社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国际利益格局产生深刻影响,给中国带来更多的外部利益摩擦,加大国际风险。

(二)担负更多责任,引起周边恐慌

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中国要担负起更多的责任。“由于人民币首先要在亚洲实现区域化,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就必须与亚洲其他国家相协调,而且在该地区出现投机冲击时,中国必须以大国的形象出现,在必要时还可能充当区域最后贷款人的角色。”目前来看,在未来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巨大的动荡在所难免,而由此导致的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会减少中国参与金融博弈的筹码。另外,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会导致“中国”复活。一些在亚太拥有重要利益的国家和地区担心中国的发展会挑战他们在本地区的地位,刻意炒作“中国”,片面夸大中国对周边国家的利益冲击和安全威胁,以图引起周边国家的防范和敌视,阻碍中国的发展强大。个别国家还从军事、安全角度营造不利于我国国防建设的国际舆论环境,公开宣称中国正在威胁其国家安全,并以此为借口,加大对本国的国防投入。

(三)执行任务增多,安全风险加大

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通可能会使一些非法活动增多,对军队执行任务的能力是一种考验。首先,人民币管理难度增大。由于我国金融体制不完善、对境外人民币监管难度大等原因,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以后中央银行在货币发行和保障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第二,制售假币、洗黑钱等非法活动增加。随着人民币地位的提升,出现假币、洗黑钱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近年来在我国边境地区已经查获多起跨国制售假人民币、洗黑钱案件,在考验边防武警部队执行任务能力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安全威胁。第四,走私、、贩毒等影响局势稳定。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我国边境等地区大量出现走私、、贩毒等行为,给我国治安的稳定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另外,国际、“三股恶势力”也会钻经济贸易的空子,在中国境内及周边制造混乱,扰乱社会安定,造成我国武装力量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风险加大。

(四)开放不断深入,国防意识淡化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加深,经济成分呈现多样化。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下,国民国防意识容易淡化,滋生和平麻痹思想。一是警惕意识下降。人民币国际化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人们的国际化意识加强。但一些人因此疏于防范,放松警惕,认为国际已经趋于一体化,我国应倡导和平,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加强国防建设没有必要。二是责任意识淡化。随着国际经贸的联系日益紧密,人们商品意识增强。但部分公民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只考虑个人利益,不讲责任义务。“抓工作、搞建设考虑经济利益多,国防利益少,一切向钱看,甚至以牺牲国防利益为代价追求经济利益。”

三、对策分析

(一)减少利益摩擦,协调国际关系

人民币国际化伴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不断深化,在对外贸易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利益摩擦。但利益摩擦的持续增加势必会影响我国的安全形势,造成国防开支的加大,并进一步引发周边军备竞赛,对我国的国防建设稳步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分析来看,产生利益摩擦的主要原因一是长期保持贸易顺差,从而导致了贸易摩擦的频发。二是出口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我国出口的多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其低价值决定的低价格容易被认为是倾销。因此,为减少贸易摩擦,首先我们应扩大内需,降低我国对外出口的依存度。这在一定程度也可以为我国在未来的军事冲突中提供更为安全的经济支持和保障。其次要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当实施以质取胜的品牌战略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二)主导对外舆论,营造和平发展环境

人民币的国际化必然会带来我国国际影响力和军事实力的大幅度提升,而且要求中国必须以大国形象出现在世界面前,这势必会造成世界上与我国有重大利益冲突的国家和地区的心理恐慌以及采取相关防范措施,不利于我国维持周边安全和构建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对此,“我们应积极扩大对外人文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公共外交,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提高文化亲和力、对外传播力和国际公信力,展示中华传统文化与当展成就,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客观认识。”同时我们要把握联合执行任务的机会,加大同各国的军事交流与合作,增进军事互信。我们要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保障国家的和平发展。我们要让其它国家感觉到中国人民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诚意和决心,支持中国实现和平发展,这样我们就可以营造积极客观的国际舆论环境,推动我国国防和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

(三)推动军队转型,适应时代新要求

人民币国际化带来国际战略形势和战略力量对比的明显变化,导致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压力上升,领土和海洋权益问题凸显,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在此背景下,我们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新要求,加快推进军队转型,加强信息化建设和作战力量结构优化调整。一方面,我们要深入研究现代战争的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立足“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准确把握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的本质内涵,加快研发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深入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快结构调整,把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及监视与侦察等诸要素融为一体,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形成精干、多能、高效的军事力量体系。提高快速反应和联合行动能力,为执行多样化任务,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提供力量支撑和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蒋宝琪. 中国国防经济宏观分析[M]. 北京: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1.

[2]聂利君. 货币国际化问题研究:兼论人民币国际化[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3]于艳丽.浅谈人民币国际化对外贸企业带来的困难和挑战[J].科技管理,2013.

[4]权新宇.浅析人民币国际化改革的利弊与发展方向[J].时代经贸,2001.

[5]彭静辉.试论我国人民币国家化发展现状及战略措施[J].中国外贸,2013.

[6]孙红杰.试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J].时代经贸,2006.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范文11

论文摘要:随着美国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2008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对于一国而言,货币外汇汇率的变动势必对一国的贸易构成及贸易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将就人民币升值问题,结合相关文献材料对人民币升值的利处与弊端进行简要分析,期望能对相关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论文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利弊;政策分析 1 人民币升值为我国进口贸易发展的有利影响 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贸易,将为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创造一系列有利条件。 1.1 人民币升值能降低利用外部资源的成本。有利于进口贸易 人民币升值后,进口商品的价格在由以外币计价转化成以人民币计价后会发生相同幅度的下降,从而降低我国进口商品的成本和在进口环节支付的费用,刺激国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扩大进口规模,进而提高我国的进口能力,减轻外债压力,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 在我国能源、资源、技术等大量依赖于进口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后利用外部资源的成本随之下降,大宗交易的进口商品成本降低,因而能够节省进口费用,起到了在国际能源市场价格高位运行和技术垄断产品市场价格昂贵的条件下,以本币表示的价格下降的效应。这对我国提升利用外部资源的效率,提升经济的高新技术含量,改善相关行业的盈利状况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提升出口企业素质,优化产业结构 人民币升值可以有效地把制造业中那些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低、管理不善的低效率企业挤出制造业,实现优胜劣汰,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由低附加值转向深加工和精加工,有利于提高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人民币升值会引起行业内更加激烈的竞争,从而激励企业通过提升技术,形成弱者退出,强者更强的效应。并使劳动密集型部门的资金流向资本密集型部门,加大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投资力度。从而优化出口贸易结构、扩大内需,有助于我国形成稳定的经济增长趋势。 1.3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人民币升值使国外产品价格下降,在中国强大的经常项目账户平衡作用之下,中国家庭的平均收入将会有所增加,购买能力也会相应提高,进而能够提高居民现有的生活水平。 1.4 能有效解决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压力 近几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处于顺差状态,而长期的贸易顺差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改变中国对外经济、对外均衡的问题。例如:近年来急剧增加的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而人民币适当升值,可以改变对外均衡的问题,平衡与缓解各国的贸易矛盾,更加注重我国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改变以低廉价格水平参与竞争的局面。 2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的不利影响 在我国进口能力提高的同时,由于人民币升值影响,我国出口贸易和一些国内企业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1 增大外贸出口企业的压力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对出口的依赖性较强,而人民币的升值将会导致人工费用等生产成本增长使得出口导向型行业出口价格的相对提高。对于在国际市场上,素来以价格低廉著称的中国制造而言。这意味中国产品在国外价格竞争力的下降。短期中对出口贸易依存度大的行业的冲击将难以避免,尤其将严重影响那些以低价格取胜、科技含量较低的产品出口。 在短期中我国出口企业将面临着比较优势丧失,企业市场竞争力减弱等负面状况。我国目前的出口产品主要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产品为主,在国际市场份上所占有的份额主要建立在劳动力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之上,出口品附加值低,降价空间小,人民币升值极大地削弱了我国该类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并且。对于出口企业而言,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使出口产品销量降低,出口企业销售收入下降,减少了营业现金流入,使出口企业以外币计价的资产贬值,增加了出口企业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我国外贸企业因自身实力、品牌效应、营销策略等方面的缺陷,人民币升值将使得相当一部分企业在今后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2.2 对国内部分产业将造成巨大冲击 同时,人民币大幅升值后,进口有管制的产业并未受到影响,受高关税保护的产业所受影响相对也有限,产业受影响最大的是那些没有进口管制,亦没有高关税保护的产业,因进口大量增加,加之人民币升值进口价格相对较低,当地同类产业将无法与之竞争而破产 。 2.3 将导致外债规模进一步扩大,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 目前资本市场上活跃的多为国际游资,这部分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是造成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因素。而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将吸引大量资本流入中国资本市场,使我国的外债规模相应扩大。更重要的是,在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4 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由于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压力,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迫使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进外汇,从而使以外汇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 2.5 增加就业压力 由于目前我国提供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是出口企业和外资企业,而人民币升值将导致进口增加进而对部分国内产业造成冲击,并且会抑制或打击出口,使中国的工作岗位减少,最终影响到就业。 2.6 群众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将带来不良影响 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国内投资者坚信人民币“守不住”,遂迅速开始投机金融资产,使资产价格与真实经济走势背离,货币政策进退两难、无能为力;一旦资产价格泡沫破灭,银行坏账堆积如山,失业问题雪上加霜,虚拟经济和真实经济都将陷入长期萧条。 3 国内企业的应对政策 面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我国企业究竟应该如何有效的参与市场竞争? 3.1 利用避险工具规避人民币升值风险 在人民币升值下,我国外贸企业首先要学会利用金融机构提供的风险管理工具,例如:人民币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货交易、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权、掉期交易、出口押汇、福费廷及结构性存款等,来规避汇率浮动带来的风险,保护企业的利益。企业应充分了解这些业务的功能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与期望回报率对各种产品进行选择,注意选择合适的交易时机通过外汇投资实现保值增值。 3.2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改变外贸增长方式 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出口的商品都属于劳动密集型商品,在人民币升值下比较优势丧失,缺乏国际竞争力。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出日企业为了保持原有的利润,经常采用的策略就是上调出口商品的价格,而在价格上调时为了使销售数量所受到的消极影响最小化,就要求产品在质量、用途、款式、包装等方面要有所提高和改进。因此,根本而言,要解决我国外贸出口企业面临的压力,就必须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改变外贸增长方式,提升我国外贸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外贸企业要加快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及时转变经营机制,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出口产品的品牌内涵和设计能力,凭借管理、质量和技术展开国际竞争。 3.3 通过适度的行政手段和政策制止热钱的继续流入 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进出口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热钱”的加速流入,进而强化升值预期,形成恶性循环。国外“热钱”在升值已兑现并逐渐强化的情况下,继续通过各种方式流入我国,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定。因此,必须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防止“热钱”的继续流入。 在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以及国际大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人民币继续升值是一个必然趋势。人民币升值恰似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只要政府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来调节人民币的供求,释放升值压力,对其中隐藏的风险加以防范,虽然在短期内人民币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仍是利大于弊的。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范文12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3-0005-02

一、人民币国际化是我们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选择

1.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

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尤其依赖于资金财富。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减少中国因使用外币引起的财富流失;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减少汇率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

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也会对我国经济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包括对经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

毫无疑问,从长远看,国际化带来的利益整体上远远大于成本。美元、欧元等货币的国际化现实说明,拥有了国际货币发行权,就意味着制定或修改国际事务处理规则方面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2.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

第一、通货膨胀率低。欧盟国家的通胀率一直有3%的硬性规定,但中国作为衡量通胀指标的CPI今年一直居高不下,11月甚至超过了5%,尽管这其中输出型通货膨胀的因素很大,但中国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过度的信贷投放才是主要原因,而且CPI的计算中还不包括住房价格。

第二、国内金融自由化程度高。国内金融机构的大量坏账,金融产品的单一,金融监管的缺位,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国内金融体系不稳定,人民币不能回流成为了阻碍我国金融自由化的最大难题。

第三、国际贸易份额高。中国的经济是出口依赖型经济,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势头,但是出口结构单一、出口商品竞争力差、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这些问题成为了制约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的瓶颈。

3.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步骤

总体来说,人民币国际化走的应该是双轨制、渐进式的步骤。双轨制的第一个轨,是在中国境内实行有步骤、渐进式的资本账户下可兑换,同时加强中国金融体系效率,鼓励和推动外贸企业与境外贸易伙伴以人民币结算。

双轨制的第二个轨是在境外,主要是在香港。香港完全可以较大力度地扩大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市场的规模,推进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市场,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不断扩大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的规模以及交易水平,其目的是在境外尽快形成与欧元证券和美元证券抗衡的人民币金融市场。

二、政策建议

1.加强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影响力

继续加强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影响力,人民币在许多中国的周边国家已有“小美元”之称,当前情况下,中国要保持币值稳定,加强这些国家对人民币的信心,进而借助“网络外部性效应”扩大人民币的影响力,具体步骤包括设立人民币自由兑换试验区,即选择对人民币认同感较高国家接壤的边境地区,如在广西、云南边境地区实行人民币特殊管理政策,两地居民、非居民持有的人民币资金可通过银行途径兑换为可自由兑换货币或毗邻国家货币。

2.加强区域货币合作

实行人民币区域化,通过区域货币合作,建立起预防和化解金融动荡的机制以维持本地区的金融稳定,具体步骤包括探索建立以港澳为基础,未来包括台湾的“大中华货币区”、以贸易一体化为基础的中国-东盟“核心货币区”、以货币政策和汇率协调政策为基础的中日韩合作区、以跨境贸易结算方式为基础的中国与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贸易协作关系等模式。

3.解决人民币回流问题

使人民币进一步上升为投资、储备资产,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解决要进一步解决境外人民币回流的问题。如果人民币没有畅通渠道回流到中国,周边国家或地区难以将人民币作为区域储备货币。具体步骤包括除了继续允许在边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以外,还可以进一步允许我国与周边国家或地区在一般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另外,可以考虑允许周边国家用人民币购买我国政府债券或对我国进行直接投资。这样除了外汇,境外居民还可以直接用人民币对我国投资。

4.完善和调整法律

尽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现钞实际上早就流出国境并在境外广泛流通,但并没有法律保护,而且总体上也构不成重要影响。直到2009年我国推动跨界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中央银行与越来越多的外国中央银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之后,人民币走出去才正式得到法律保护和国家支持。因此,还需要认真梳理相关的政策法规,围绕支持人民币走出去尽快进行调整和完善。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更离不开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世界经济的发展将给中国带来重要机遇,走人民币国际化道路是我们把握这种机遇的重大战略选择,只有解决了自身的问题,在以后的亚洲统一货币的道路上,人民币才有更多的话语权,才能努力成为东亚统一货币的核心货币,才能主动创造一个健康稳定的环境;同样,中国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人民币的国际化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全球投资者将会拥有更多样化的投资选择,更和谐的世界经济秩序。

[1]哈继铭.让人民币飞起来[J].科学发展,2012年第1期.

[2]邓吉宁,王莹.人民币国际化与香港离岸中心建设[J].中国货币市场,2012年第1期.

[3]刘江云.对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思考[J].新疆财经,201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