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

时间:2024-01-06 16:33:04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范文1

从中、西医理论及思维方式入手,比较了当前中西医结合最常见的几个方向:用西医的方法来发展中医理论,用西医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以中药西用作为中西医结合的目标,及以西医治疗作为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等,认为中西医结合,应当是运用西医的手段明确诊断,了解患者预后评估乃至西医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以便识别西医治疗疗效不确切或副作用较大的患者,并为之制定出恰当的中医治疗方案,使中西医结合达到最优疗效,从而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保健水平。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疗效

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和覆盖范围的同时降低医疗费用和成本是中国和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医药具有易于普及和“ 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一体化的医疗模式, 能够为民众提供“简、便、验、廉”的医疗保健服务, 充分发挥其特色优势将有可能为现代社会提供新的医疗保健模式。西医发展迅速,至今国内各级中医院均以中西医结合为主,实际上西医占较大比重,中医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1]。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拟从中、西医理论及思维方式的角度,比较当前中西医结合几个大方向,找到最适合保留中医特色优势的中西医结合方式,使中西医结合达到最优疗效,以期更好地解决我国广大民众“看病难, 看病贵”的问题。

1 用西医的方法来发展中医理论

近两百年来,现代科学的进展带来西医的飞速发展。西医一直致力于从微观角度探讨生理、病理,从而带动新的疗法及药物的发明。在后基因组学时代,生物医学界认识到基因并不能决定一切,因此又有了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帮助人们了解从基因到蛋白再到组织和器官,直至人体这一复杂系统的运作方式。其治疗手段的发展可归结为以基因或某些分子为目标的靶向治疗,代表药物如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因此,多数学者认为中医应当向西医学习,打开黑箱,探求脏腑经络阴阳的本质,各相当于西医的何种系统、器官、功能乃至分子,方药治疗不仅能表现为临床疗效,还要从分子机理上进行实验验证,从而说明中医的某一理论是科学的,并且把这当作中西医结合的首要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西医界一直在做上述努力,并取得不少的成果,如肾本质的研究、阴阳的物质基础、经络的实质等,这些成果让中医的某些概念在西医中找到了所谓的对应点,但并没有丰富西医的理论,也没有提高中医的疗效,所以成果的实际意义不大。

西医的发展模式有其缺陷。首先,针对某一具体环节的药物对整体的效果常不能预料,2006年英国就曾出现新药临床试验的健康受试者死亡的事件。从分子机理上找到的药物仅有极少数能成功地应用于临床,必定导致新药研发成本巨大,国家和个人医药开支暴涨。其次,任何生物都有多态性,这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因此,任何针对某一具体环节的药物,迟早将被此多态性战胜。例如对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及对化疗耐药的肿瘤,包括一些新开发出的分子靶向药物如格列卫等。现在西方已经制订了严格的规范指导抗生素的应用,试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耐药菌的问题。

中医理论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以《黄帝内经》为代表,中医理论建立东汉年代,其基本原理如“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等,是非常朴素、直观、正确、实用的,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理论,其核心是客观的,经得起临床考验的,而混杂其中的一些主观迷信的成分,必然随着临床疗效的验证而被淘汰。中医理论的发展要建立在临床的基础上,纵观从《内经》到《伤寒论》,再到金元四大家,至明清温病学说的发展历程,每一次理论的提高都是同当时的新的疾病流行、医疗实践随之创新密切相关,每一次发展都能在原有理论中找到源头,如果不以中医原有理论作为基础,很难发展出新的中医理论。

因此,用西医的方法来发展中医理论不是一个好的方向。

2 用西医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

具体而言,就是用队列研究、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规范中医的辨证。例如冠心病全都归于数种乃至一种证型,并以固定的方药施治,再以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判断疗效。多数学者认为这种以病统证,及于方药的治疗及评价体系,有助于中医证的客观化及疗效的可重复性。

这种方法将中医辨“证”的特点纳入到了西医诊“病”的体系之中,简化了中医的思维,易于掌握,方便西医运用中成药,例如心衰用参麦针,发热用清开灵等,但同时也失去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环节是证。通过患者的表现,归纳出属于何证,便可制定相应的法、方、药,如药证相符,即可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即需进一步思考辨证、用药是否正确。成功治疗一例患者后,以后遇到类似的患者就会考虑以相同的理法方药略作调整加以应用,同一类证可以用同一类方,《伤寒论》即为代表,这就是中医疗效的可重复性。

笔者认为,西药因从实验中来,因此评价疗效需借助大样本的统计方法;而中药从临床中来,疗效的评价当超越西医的方法,不能限于一方一药治疗若干例某一疾病这种评价方法,可以随机抽选某一疾病若干例,因人而异,据辨证而施治,与西医治疗的对照组(两组患者基线有可比性)对比。此外,证的规范化、客观化、量化等只能在较小的程度上模拟及反映中医临床思维,且目前还停留在研究阶段,远不能指导临床。   3 以中药西用作为中西医结合的目标

青蒿素、亚砷酸等的成功,让很多中西医结合界的学者认为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应该是从确有疗效的中药或复方中用现代方法提取出小分子药物,使之能在西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运用,这已成为当前中药及方剂研究的主要方向。他们希望从研究专方专病着手,以中医中药作为治疗经验的数据库及药物原材料资源库,在中医疗效的提示下,完全用西医的方法提取单一成分,研究其作用机理,制成新药,推向世界。这样的研究成果完全符合西药的标准,最能为西医所认同,不需要辨证就可应用。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相当多的中医师使用中成药不辨证,处方用药时用西医的药理代替中医的理法方药。如认为感染就是热毒,见到发热就用清开灵,不论表证里证,后果是中成药不良反应增多,疗效减退。

不可否认,传统的中医方剂有小部分是可以不辨证的,所谓“一味偏方,气死名医”,但这样的成果实际上是发展西医,而不是发展中医,这样的研究不能作为中西医结合的主流,否则结果只能是废医存药,而且存的是由中药发展而来的西药。

4 以西医治疗作为中西医结合的基础

目前中西医结合有一种趋势,即在西医的最新治疗手段的基础上运用中药以提高疗效。例如:西医对心肌梗塞的最新内科治疗手段是冠脉造影、支架置入,但因为这并不能改变患者的体质,容易再狭窄,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就着眼于防止再狭窄。笔者认为,中医治疗的重心应放在不适宜放支架或行搭桥手术的病例上,这才是结合和补充,而不是依赖于西医的治疗。即使中药防止再狭窄的研究十分成功,那也要先用西医的方法去放支架,不放支架,就无从用中药去防止再狭窄了。

中西医结合,应当是运用西医的手段明确诊断,了解患者预后评估乃至西医各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以便识别西医治疗疗效不确切或副作用较大的患者,并为之制定出恰当的中医治疗方案,而对于西医治疗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的病例,我们可以推荐他们使用西医的治疗。

5 小结

任何研究和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元哲学和价值观的基础之上的,都声称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承诺,中西医的差异根植于主体所从属的文化类型、信念、价值观和方法论的不同,它们之间并非只有是与非、正确与错误的关系,它们具有不同的解释力,为我们了解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观察方式和视角[2],是两个不同理论体系,希望借鉴西医来发展中医理论、提高中医疗效的可能性不大。

当19世纪国人与西医接触以后,中医的生存就面临巨大挑战,但西医长于诊断,而弱于治疗,对人体的了解有限,还有很多疾病是用西医疗效不佳的,中医应该坚持自己的长处——整体观,沿用以临床疗效筛选先进理论的方法继续发展,以治疗西医疗效差的疾病。反之,在西医有优势的领域去坚持中医或附会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没有必要的。中西医结合应该是在临床上运用西医手段确诊,在适当的时机及病种给予中医治疗,以经济、安全、有效为原则,为患者选择最优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范文2

中医国际化,教育是根本

中国历来倡导科教兴业,以学术教育为本。诚然,没有教育国际化作前提,中医国际化就如栽种了小苗却不灌溉浇水,中医的田园中无好农夫一般。在西方面临的反中医浪潮正是这种现象的写照。

中医教育事业是开路及导航先锋。目前英国出现诸多图谋眼前小利不顾中医大业的“中医外卖店”不良现象,加上良莠不齐的行医资格,使本来已经缺乏西方法律保障及官方认可的中医进入更艰难,更坎坷的道路。

中医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历史证明它具有与时代知识同步的应和能力。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辨证论治正是西方整体医学的新概念,其独一无二的在病症发展演变的辨证分析过程中施行诊治的思维方法穿越当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科学与艺术,是开发医学全球化的金钥匙。西方上层势力对中医当地发展的浪潮所持态度亦相当明朗,呼吁有识之士号召中医界不应只图眼前短利而断送中医长远的发展前途,中医教育界更应以中医国际化发展为己任,为其装备优秀的阵容。

中医教育观

中医一向在不断与当代思维相结合的过程中成长,派别对论也是中医教育的传统发展演变过程。中医教育近代出现了两观,即纯传统中医教育观和中西医结合教育观的争论。前者认为中医作为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经历了千年的临床实践与考验,是根本不能与西医相结合的;后者则认为中医不应只局限于中国文化及环境圈子里孤芳自赏,应以西医模式矫正中医,以西方的循证医学为主流进行研究实验。

本人认为,全球医学已达百家争鸣的时代,中西医结合教育观实是对现实反映。提倡者缺乏实体内容,而反对者,虽大有中国民族文化优越感,但也不应固步自封。

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从中西医两个系统中找出一些有机结合部分,把重点放在临床上的结合,建立一套既保全中国医学传统优点,又可以让现在的医学界接受的理论系统。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这种结合不是一种形式上的结合,而是有机的求同存异的结合。当然,理论的结合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有机的演变出来,而临床上的结合将是现阶段所面临的最为重要的第一关,其中教育方针也应重于临床。

中医教育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第一,教育对象的问题

中医教育国际化的首要问题是对谁施教的问题,是西方医学界 还是医疗保健界还是替代医学界 即要因人施教。这里我们要强调如何使中医走进外国正规医学教程里,即纳入西方的医学院教育体系里。

我认为要促进中医教育国际化,西医是施教的主要对象,我们应向有医资的西医进行专科培训,通过他们在西方主流医学体系的地位与影响来带动当地有权威的舆论,使中医更快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此外,他们战斗在疾病的最前线,是迅速而广泛应用中医于西方临床中的生力军,他们安全,有效地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于每日的诊疗过程,将是引进中医于西方主流医学体系的最积极有效的途径。

此外,本科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当地有医学教育权力的大学,即医学院校(medical school)。目前,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在英国中医教育只能进入卫生保健系,学生无资格行医,故此,不能有效将中医引进西方正规医学。

第二,中西医理论体系问题

即在不失中医精粹的前提下,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来把中医理论体系传授给那些具有完全不同教育观和医学背景的西医 这里也不单纯是方法的问题,而是学术交流相互演变的问题了。

第三,中药的合法应用问题

中药在西方国家合法使用,认证审批过程艰巨,要努力破此难关不但需要药业界,研究机构和政府的努力,而且还需要金融界的配合运作,划时代的全能领袖人物在中药界的出现已刻不容缓。

第四,中医师注册和继续教育的问题

中医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还要将合格中医师的注册及其继续教育作为一种巩固中医队伍水平的手段,并不断与西方的医疗保健系统配合,为中医进入主流医学铺路架桥。

中医学现代化的最新进展,当是继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另外,建立一个正规的中医管理注册机构也势在必行,以此将从业中医师的注册及其继续教育作为一种巩固和发展中医队伍水平的手段,从而为中医早日进入主流医学铺路架桥。英国中医管理委员会(chinese medicine council, uk)即是以中医专家为主导的权威管理机构,旨在配合英国中医立法进程,保障行医安全,维护中医海外合法权益,并实施专业管理与医师注册的职能。

 伦敦中医学院教育经验谈

1994年初英国亚美迪医药基金会(acumedic foundation)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在英国开设英国医生继续教育局批准和认可的,以英国在职西医为学员的中医课程。

伦敦中医学院深黯使中医走进外国正规医学教程,即纳入西方的医学院教育体系的根本途径是通过对有医资的西医进行专科培训,使当地的医生能够安全使用中医药,在促进中医药在西方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过程中而逐步实现。

伦敦中医学院以英国医学局(gmc)注册的在职西医为培训对象,自1995年10月开课至今已有六届学员毕业,300多家医院及家庭医生接受培训,被星岛日报誉为“华洋结合,创英国医学里程碑!”。现在很多毕业学员已在自己的医院开设中医课程,并且使用中医中药治疗疾病。他们在报章上发表文章说:“完成此课程使我能够采取中西合璧的医术为病人诊病”:“西方的医师转向中医药,向东方寻求治疗疾病的方法”,并赞扬“伦敦中医学院 acumedic在新世纪,使东西方联合,开创了新医疗方向,给英国的(gp)医师,带来希望。” 这些学员还不断呼吁政府对中草药进行研究及合法化。他们的主体是英国本地权威性和信赖性很高的家庭医生(gp),他们的社会地位高,基础深厚,学风严谨,在社会上及医学界影响非常大,对于推进西医接受中医,促进中西医结合,加快中医药在英国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伦敦中医学院师生将继续为推进中医教育进入西方医学教育体系,为其成为正规医学教育的一个分支,并最终得到国家承认的医学资格而努力。

伦敦中医学院十余年教学经验,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 方法如前所述,把东方的医学智慧用西方的“语言”来阐述是一种艺术。1994年以来,伦敦中医学院在教育西医艰难过程中得出不少经验,编辑总结出一套相对实用的教材和教学方法。

第二,学院把中医的辨证论治与西医的诊断观念相比对,并以临床疗效来证实。

第三,在学习过程中就中医理论体系与西医理论体系进行比较辩论,以百家争鸣的方法和态度来探讨不同的观点。如中医整体观脏腑气血相互依存性与西医以解剖证实循证医学相比较。

第四,对中西医的临床互补的可能性进行探讨,启发性地强调综合性医学模式的未来发展,并明确表明西医对中医的学习有助于现代全球医学的成立与发展。

目前的问题及走向

中医教育与中西医结合

传统中医若想在海外得到接受和认可,需解决和克服语言及翻译问题。由于中医的英语教科书存在不同的版本,不同的翻译产生了不同的解释,故而导致争论。中医现代化过程中没有建立量化标准,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不便进行量化考核。这个问题亦亟待解决。

中西医结合过程中,如何将中医纳入国外主流教育领域,以及如何配合主流医学的教育内容是关键。根据伦敦中医学院(cmir)的经验,突出中医精华及处理某些西医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加以时日,灵活配合。

此外,就西方临床理论及循证医学而言,如何制定西方医学界可以接受的研究方法,配合其教育与继续教育,也是当务之急。

医生与病人关系和病人安全问题

在英国及其它西方国家,医生与病人的关系以及病人安全问题不仅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因它保证了医生和病人的沟通,它同时也是医疗上非常重要的方面,且已经建立了很多不同的标准以确保医生与病人的沟通及保障病人在医疗过程中的安全与配合。就英国而言,所有疗法和不同医学都有其不同标准,英国职业标准组织(national occupation standard, nos)已经根据不同专家的建议及配合建立了这方面的标准。目前草药和针灸医学已经制定了标准,本人参与了针灸标准的制定,提出针灸是中医的一部分,在治疗过程中应让病人了解治疗方法和诊治过程。

西方人对中医缺乏知识,帮助他们简单了解治疗方法和背景是必须的,否则会影响疗效。在nos标准中,治疗和诊断过程中如何保障病人安全也有相应的要求,但因西方存在不同针灸疗法和系统,所以在教育大纲的制定问题上尚存在不同意见。如医学针灸,medical acupuncture, 不承认,也不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所以我提出设立中医(cm)而不是传统中医(tcm)的标准,中医标准包含传统中医和现代中医标准,中医标准并未落到实处。因而在西方国家,中医海外教育需要树立相关的标准,中医在海外的教育大纲也应因地制宜,根据西方国家需要而制定,不能照搬中国的教育模式,同时应保证中医精华不流失。

中医教育展望

中医不能简单的科学化,更不能西医化,只能有机地综合化。现代医学已经是多元化,走向综合化且如同世界经济一样走向全球化,中医教育也不例外。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范文3

英文名称:Zhejiang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浙江省杭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4561

国内刊号:33-1177/R

邮发代号:32-11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范文4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教学方法 教学现状 设想

20世纪50年代,党和国家的第一代领导人、等倡导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快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与西医是两套完全不同的体系,但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科学观,到目前为止,我国中西医结合现状并不是很令人满意,明确教学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做出改进势在必行。

一、中西医结合教学的现状

1.培养目标含糊,教学体系不完整。

目前开设的中西结合偏于中医方向,还不能独立建系,只是一个专业,甚至只是一个专业方向,难以明确区分中西医结合与中医学教学的差别及优势所在,对学生教学培养目标笼统而抽象。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不足,中医与西医的思维方式不同,中医的学习更讲究学生的悟性,西医有一个量化、客观、具体的标准,在如今高等教育的基础上西医更易被接受,从而在学习中以西医为主,忽略中医,导致基础不扎实,为以后临床学科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2.专业师资队伍的缺乏。

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教学主要是中西分隔,虽同步开课,但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教师各自“授之以鱼”,很多中西医出身的优秀人员都进入临床或科研,走进中西医教学的少而又少,中医教师对西医知识掌握得不够,不能及时更新一定的知识理念,对最新科研动态了解不够,没有开阔的学术视野,而西医教师对中医的理论也模糊不清,两者没有结合点,学生更难以找准中西医的结合点。

3.中医“四大经典”的解读不够重视。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四大经典,是中医精华之所在,但目前教学中对经典的学习不够深入,授课内容一再压缩,学生和老师都不够重视,课堂不够生动,课件不够吸引人,大部分经典老师没上临床、照本宣科。如今不再是师徒制,若经典文献的课时再减少,则学生中医水平难以取得明显进步。

4.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不够。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越早接触临床,以后临床经验越丰富,能力越强。但目前授课与临床实践的比例不协调,学生普遍只有一年的实习机会,见习的动手机会更少,而中西医结合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每个科室都需要实习,转科时间有限,对每个科室疾病的认识浅显,而有些学生忙于求职和考研准备,不重视实习过程,导致临床实践经验少,动手能力差,从而出现求职困难。另外,国内综合的中西医结合医院数目不过几十所,实习生难以都分配到综合医院,有一定的偏向性,大大降低中西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的可能性。

5.教学材料的缺乏与重复。

不论是中医课程还是西医课程,均存在教学内容的大量重复及基础理论课和临床课的脱节,基础与临床课程的比例、中医与西医课程比例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一般都是一套中医教材加一套西医教材,在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学科中,学生更难以将两者相互贯通。许多所谓的中西医结合书籍只是简单地把中医病症与西医疾病相对应,然后把各自内容拼凑在一起[1]。每个学院所采用的教材可能不一致,但大体模式相同,没有优秀的中西结合的新型教材,缺乏创新。

6.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教学软件的应用不多样化、新颖化,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效率低下,学生被动学习,课堂互动不够,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7.人文社科类和自然科学类课程有限。

对医风医德的教育不足,学生对医生这个职业的认识不够深刻,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医院建设和发展由依赖型向经营服务型转轨。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医德存在多面性特点,因此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很有必要。

二、中西医结合教学方法的设想

1.建立完整、独立的中西结合体系。

明确中西医结合教学培养目标的靶向,提高培养目标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具体细化标准[2]。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进、课程的精简整合都是建立在优秀的教材基础上,因此需要修订教学大纲,优化课程,重新编写教材[3]。开设拼盘式课程,放开制度,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培养其独立创新的意识。

2.建立优秀的中西医结合师资队伍。

适当引进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的硕、博士生人才,在政策上加以扶持,鼓励和要求年轻教师提高学历层次,改善知识结构;举办中学西、西学中两种形式的临床课程师资培训班,提高教师的中西医理论和临床水平,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知识结构、业务素质。另外还可组织副高职以上教师举行中西医结合专题学术讲座,活跃学术气氛,达到学术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4]。

3.提高对中医的认识。

活跃中医氛围,加强对中医特质内涵的分析。加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学经典、取精华,指导临床,把职业目标与学习内容有机结合在经典的学习上,采用生动形象的说课方式,课堂授课时采用启发式,结合临床实践,做好医学教材横向层次和纵向层次,充分发挥授课者的主导作用和主动能观性[5]。课件形式多样化,图文并茂,提高学生对中医的兴趣,利用相关教学软件,可帮助学生学习和分析。在实验中求索真理,把握中西医的精髓。开设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这类桥梁课程可以是《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学》、《中西医结合医学史》、《中西医比较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学》、《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方法学》及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系列讲座等[6]。

4.多种教学方法相互结合,增强教学效果。

采用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过程,让学生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疾病的能力。另外,在教学中采用以病例为引导,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方法。

目前PBL和CBL教学模式得到了许多专业人士的认可,PBL教学程序基本遵循“提出问题―资料查阅―讨论―再提出问题―再查阅资料―班级交流与讨论―总结反馈”的周期进行,每个周期内有数次课堂讨论。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提高教学的速度和深度。如此滚动进行,实现完整讨论与分析。在辨证论治教学部分应用CBL教学法:在讨论时多采用临床真实案例为主线,形成以自我完善为基础,以“头脑风暴”为特色的教学形式[7]。老师布置病例讨论,课堂不够,课后探讨,查资料,最终拟出解决方案,再汇总、分析总结。

5.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

循证医学意指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其核心内容是医疗决策应尽量以客观研究结果为依据,即在个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从日新月异的医学科学发展中获取最新、论证度最高的论据,从而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全面培养学生掌握医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对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临床创造能力、创新思维和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树立医学生科学、求实、严谨的临床思维和工作作风。从单纯的理论到具体的病例,最后到基本的临床思维方法,增强活力临床教学效果,达到临床教学目的[8]。

6.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增加学生见习实习的机会,从基础知识学习开始就安排一定的见习周期,临床上的疑难病症会启发学子的思维,有利于以后临床学科学习中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模式的建立。见习地点除了附属医院外还可以设在学校附近的医疗点或社区,除任课老师和本科室的在读研究生带领外,邀请有经验的临床医生指导。见习完成后,要求学生整理好病例记录,并写出见习心得[9]。

7.增加中西医结合学制。

增设中西医结合八年制专业,修订培养方案,达到理想效果,在技术层面上教学培养出高质量人才,因此在选拔学子时强化标准,控制人员数目,择优录取。另外,增加选修课程,丰富学子的社科知识,发散教学思维。

中西医结合任重而道远,只要找准结合点,注重教学改革,必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优秀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致安.中医院校教学将如何面对中西医结合[J].新疆中医药,2005(23):58.

[2]王炜,朱虹,钱静.境外医学教育对中西医结合教学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9,7(05):92-96.

[3]黄冬梅,刘艳娟.中西医结合医学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园地,2013,9(02):105-106.

[4]孙志,孔令斌.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8(05):864-865.

[5]董芸.中西医结合教学应加强中医学的特质内涵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4):110.

[6]孙志,孔令斌.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8(05):864-865.

[7]Jane Jackson.Case-based learning and reticence in fl bilingual context:perceptions 0f business students in Hong Kong[J].System,2003(31):45-46.

[8]黄仁发,滕久祥.循证医学在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0(05):158-159.

[9]周俊琴.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硕班中医诊断学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9,(03):46-47.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范文5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87-01

中西医结合经过近50年的发展逐渐壮大起来,专家队伍和复合型人才的数量越来越大。然而,中西医结合药学的发展则相对滞后,落后于医疗科技发展对中西医结合发展的要求,这种现状会影响到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增加中西医结合药学人才的数量,但是我国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硕士、博士点还很少,即使有也没有完善的培养途径,形不成专业的人才队伍。因此,必须要重视中西医结合药学人才的培养,对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问题进行深思。

1 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继续教育

中西医结合药学具有药学科学的基本属性,药物是其研究对象,研究的范围是药物的来源、功能作用、加工制备和质量保障等,研究内容是药物与人体或与致病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中西医结合药学还具有中西医结合的属性,其主要特质是在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上对药物进行应用和研究。

中西医结合药学的基本属性决定其相关人才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要熟悉和掌握中医药学、西医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并能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以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方法研制新药。

继续教育是20世纪40年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其根本指导思想是终身教育。中西医结合药学从继续教育入手,根据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实践和研究中提出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引导,使中西医结合药学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而成长。同时,中西医结合药学具有阶段性,从中西医结合的内在规律出发,根据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确定其内容重点。

2 中西医结合药学的重要性

中西医结合药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医学和西医学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中药学和西药学相互交叉相互融合;采用先进的现代医疗科学对传统中药进行研究,可以研制出大量的新药,现在已经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进展,创造出了许多国际领先水平的的科技成果。另外,用中药理论对西药进行研究或指导西医的临床用药可以进一步推动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研究的深入发展。

3 推动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进程

3.1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重视度

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受到学术、教育、经济和政策大等因素的影响,要使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就需要政府和学术界相关部门对中西医结合药学相关人才滞后的情况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大力宣传或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全社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加强教育力度。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有关中西医结合药学教育的研究,并把这些研究运用到实践中,进行总结并相互交流,组织中西医结合专家和教育专家根据中西医结合药学的学术进展研究相关人才的培养方向、培养重点和培养要求,为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指导。

3.2 注重中西医结合药学研究人才的培养

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应把着眼点放在相关研究人才的培养上,把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相关研究落实到实处。向学者们提供系统的中医药和西医药理论与方法,提供现阶段中西医结合药学研究的进展、成果与经验,提供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理论与方法可能对医学界产生的影响等,组织号召中西医和药学的有志青年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学习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理论和技能并进行学术交流,通过不同学术观点的碰撞,产生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出一批不仅具有扎实的中西医药学理论和技能基础,并且拥有中西医结合思想,能够进行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相关研究的专业人士,促进相关人才的成长和专业队伍的形成,为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3.3 新药研制是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关键

新药研制就是以中西医结合药学理论为基础,采用正确的中西医结合药学方法,研究开发新型药物。现代医学的主要任务是防病治病、增强人的体质、提高免疫力、提高智力、延长寿命等,研究开发的新药就要满足这些方面不断增长的需求。我国的中医药可以弥补生物化学和生物工程等研制新药中投入高、周期长和风险大等的不足,中西医结合研制新药成为了当代社会研制新药的捷径,它不仅是中西医结合药学的结合点,而且是相关人才培养的生长点。把培养利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研制新药作为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出发点,既是药学根本任务的要求,又是我国医药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在推进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过程中,要把培养研制新药的相关人才作为关键点和突破点。

4 结语

中医药结合药学继续教育能够培养出中医药结合药学的相关人才和队伍,是中医药结合药学发展的基础。要推动中医药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发展进程,首先要加强各部门对此的重视度,做好宣传工作,加大教育力度。其次要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为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最后是大力研制新药。总之,中西医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发展要靠政府、学术界和教育界等的共同努力,使我国的中西医结合药学发展的更加强大。

参考文献

[1] 徐永红. 对中西药结合药学继续教育的思考[J]. 药学教育,1998,14(3): 50-52

[2] 白仲林. 坚持“中西医结合创立我国新医学新药学”的道路和方向[J]. 医学与哲学,1984(1): 50-51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范文6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门学科,它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基础上,且在两者之间相互兼容、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后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应该是通过比较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在医疗实践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认识手段和应对措施的异同,吸收各自的长处,逐步做到在理论体系上融会贯通,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互补。现代科学可以帮助理解和阐明深奥复杂的中医理论,而中医药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的独特认识和对疾病独到的治疗手段又能丰富和充实现代生命科学的内涵。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特色和亮点,也是我们缩短与医学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以自己的特色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优势所在。

目前国外对“结合医学”的研究和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NIH1992年用于整个替代医学的研究经费仅200万美元,而近年仅哈佛大学麻省总院用于中医药的科研经费已超过1亿美元。广东等省政府都已明确将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列入全省重点工作之一。这些都为我们积极谋求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面对这样一个大好的时机,中西医结合工作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一、中西医结合的意义

1.疾病预防。如在传染病的预防当中,中医学在这方面办法不多,而西医学“疫苗”方法就很有效而且简单方便。

2.疾病诊断。中医在诊断上是笼统的、抽象的、理论性的,而西医在诊断上是具体的、准确的、实在的。如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医说是“中风”、“肝风内动”等所致,这的确不好理解,患者也不易接受。要明确诊断该病,就需要应用现代化设备,即西医检查手段,如CT、MRT或DSA。

3.疾病治疗。对某一种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思考,明确中医治疗疗效好还是西医治疗疗效好,然后应用疗效好的方法治疗,以尽量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负担。

4.疾病康复。许多疾病,西医只能采取加强营养、增强功能锻炼等措施,靠人体自身恢复,而中医可以采用针灸、理疗等康复措施,这时中、医康复治疗措施就是最好的。

二、理论互补发展

建国初期制定的“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及1954年以后中西团结合作的真正实现,是中西医结合迈出的第一步。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过程中,“西学中”人员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体。后来随着中医院校正规教育的发展,通过进一步学习西医而由中医成长为中西医结合人才者逐渐增多。这类人才与“西学中”相比,虽有西医学基础不够坚实的缺陷,但在“系统学习,全面掌握”中医学方面,却又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确立现代科学方法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是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关键。现代科学方法当然包括现代医学方法。一般而言,生命科学不过是物理、化学、数学等非生命科学在生命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由于方法论的统一性,现代医学与不断发展的现代自然科学的高度亲和性,是传统医学所无法比拟的。

近两百年来,现代科学的进展带来西医的飞速发展。西医一直致力于从微观角度探讨生理、病理,从而带动新的疗法及药物的发明。在后基因组学时代,生物医学界认识到基因并不能决定一切,因此又有了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帮助人们了解从基因到蛋白再到组织和器官,直至人体这一复杂系统的运作方式。其治疗手段的发展可归结为以基因或某些分子为目标的靶向治疗、代表药物等。

因此,多数学者认为中医应当向西医学习,打开黑箱,探求脏腑经络阴阳的本质,各相当于西医的何种系统、器官、功能乃至分子,方药治疗不仅能表现为临床疗效,而且要从分子机理上进行实验验证,从而说明中医的某一理论是科学的,并且把这当作中西医结合的首要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西医界一直在做上述努力,并取得不少的成果,如肾本质的研究、阴阳的物质基础、经络的实质等。

三、用西医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

具体而言,就是用队列研究、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规范中医的“辨证”。例如冠心病全都归于数种乃至一种证型,并以固定的方药施治,再以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判断疗效。多数学者认为这种以病统证,及于方药的治疗及评价体系,有助于中医证的客观化及疗效的可重复性。

这种方法将中医辨“证”的特点纳入到了西医诊“病”的体系之中,简化了中医的思维,易于掌握,方便西医运用中成药,例如治疗心衰用参麦针,治疗发热用清开灵,等等,但同时也失去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环节是证。通过患者的表现,归纳出属于何证,便可制定相应的法、方、药,如药证相符,即可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即需进一步思考辨证、用药是否正确。成功治疗一例患者后,以后遇到类似的患者就会考虑以相同的理法方药略作调整加以应用,同一类证可以用同一类方,《伤寒论》即为代表,这就是中医疗效的可重复性。

中西医结合可以理解为把中医学理论和西医学理论相联系,各取其优势,做到优势互补,然后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实现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目的;为了推广中医药,证明中医药的疗效,对中药进行有效成分研究,即中药的西药化研究,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范文7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肾病治疗 发展方向

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并不只是简单地对病人使用中药或中成药,中西医结合是一个完整的医疗体系。但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仍有一定的缺陷,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被解决,而且其还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1. 中西医结合的特点

中西医结合从字面上进行理解就知道是将中医与西医的治疗方方结合在一起对病人进行治疗的一项治疗的方法。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最早起源于我国的明末清初时期,当时西医治病的方法刚刚流入我国,但它的一些理论与中医存在矛盾,两者互不相容,于是就产生了折中的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因此中西医结合可以说是一种边缘学科。而中西医结合更加追求的是实用主义,并不会偏向于某一学科,而是吸收了两方的长处。因此在用药方面大多是两者相互结合,中药西药共同实用,并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中西医结合用药反而会产生更好的疗效。众所周知,中医具有悠久的历史,主要讲究望、闻、问、切,通过这四个步骤对病人进行治疗,找出病症所在。而西医则主要药物与手术而著称,最显著的特点便是起效快,而中医治疗需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效果,但西药与手术仍存在一定的风险与副作用,对人的身体会造成危害,因此将中西医结合反而会起到独特的优势。将中西医进行结合其优势还在于标本兼顾,在快速缓解症状的同时,还可对病人身体进行一定的保养,降低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因此中西医结合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但目前仍须进行大量的临床实践,以此用它来治疗其他对人体有着极大危害的、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如肾病等。

2、肾病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2.1 有价值的案例较少

目前所能在各类文献上找到的关于肾病治疗的资料较少,且在找到的资料中有价值的资料较少,这些资料最记载的治疗方法大多较为简单,且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因此并没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而且试验方法并不科学,一些步骤甚至缺少对照组,因此数据缺乏可信度,并不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这也为现在对肾病的研究提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因此真对肾病的治疗一直鲜有突破。

2.2 病症分类不明确

虽然目前国家对肾脏疾病制定了一定的分类标准,但由于不同的病症之间极易出现相似的病状现象,因此这一分类标准仍存在极大的漏洞,在实际的应用中那个被使用的并不广泛,缺少信服度。因此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很少有人使用这一分类标准,几乎每一位医生都有一套自己独特的辩证标准,很难达到统一,因此对经验的重复验证提高了难度,然而这一现象也对经验的总结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进一步影响到了肾病治疗方法的研究。

2.3 药品存在毒副作用

正所谓是药三分毒,不论中药、西药都是如此,药物会对肾脏产生极大的毒副作用,这一问题近几年也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青木香、防已、木通等一些中草药对肾的损害已经被证实。但很多人对此不以为意,尤其是一些并不具备行医标准的江湖术士,对此不以为意,仍然劝解病人大量食用该类药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病人的病症。还有一些人恶意夸大重要的毒副作用,危言耸听,劝阻病人不去使用中药。其实这两种想法都是错误的,任何药品都是具有双面性的,只要我们合理的对他们进行食用并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什么严重的危害。合理用药帮助我们减缓病症,也可保护我们的身体不受伤害。

2.4 中成药滥用

目前中成药滥用已经成为了临床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已经威胁到了病人的身体,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医生的专业只是不过关有着一定的关系,同时还与目前专业用于治疗肾病的药物种类过少有着直接联系,但也有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金钱的驱使。滥用中成药不但不能对病症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威胁到病人的身体健康,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反而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3、发展方向

3.1 探索最佳治疗方案

要先探索出治疗肾病的最佳方案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找出致病的原因,如感染、疾病相关、免疫紊乱、药物中毒等,首先从病因入手进行研究,找到导致肾病的各类原因,并以此为根据研制出各类治疗方案。在对各类肾病进行治疗时也要注意将中西医的知识进行融合,将中药与西药进行合理混用,以此使中药与西药都发回去其长处,对肾病的治疗都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并应结合现代药理的知识,以此帮助探索出治疗肾病的最佳方案。

3.2 查明发病原因

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方式对肾病的治疗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并且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所取得的效果远远超过了西医治疗肾病的效果,但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所得出的结论可以看出中医治疗的效果要明显优于西药。这不仅使我们产生了一个疑问:中药的作用点应该并不完全在已经明确的疾病机理之中,而是针对全身进行理疗,因此肾病的治疗应不仅仅专注于肾脏部位?针对这一疑问我们应当进行系统的调查,以此查明肾病的真正发病原因,以此为基础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为肾病的治疗做出巨大的贡献。

3.3 探索药物作用机制

针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自中西医结合后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更是被视为重中之重,一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众所周知,重要的药理成分十分复杂,远超西药,科技也在不断的进步当中,因此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测定也一直处于发展之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测定也一直处于不断完善之中,但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然而只有真正的了解好各类重要的作用药理才可对肾病的治疗做到对症下药,加强对肾病治疗的效率,减轻病者的负担与痛苦,可谓十分重要。

3.4设定中药使用规范

虽然依据目前的研究一些对肾脏会有毒副作用的中药已经被发现,但被发现的毕竟只是少数,还有许多对病人的肾脏存在危害的中药仍未被发现。许多以往被认定为无副作用的中药可能对病人的肾脏仍存在一定的危害,因此为了保护病人的生命安全应当严格设定中药的使用规范,避免滥用药情况的出现,对病人的身体做出保障,避免病人受到二次伤害。

4.结语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对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帮助,肾病已经成为了困扰居民的一类主要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是十分必要的,虽然目前这一方法并未产生明显的效果,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将为肾病的治疗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启相.浅论汇通学派的形成及意义[J].中医临床研究,2010,2(14):121-122.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范文8

【摘要】 适应环境,保持正常,机体是要付出代价的。机体在肯定自身的同时也在否定自身。疾病的根本原因是机体的内在因素、内在关系、自我否定倾向,是机体各个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能用辨证的观点去理解机体的内在关系是现代医学的重大缺陷。

【关键词】 内在关系; 自我否定倾向; 辨证分析

Abstract:Human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to remain balance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t the cost of life.Human body has the physiological incline of self-affirmation and self-denial.The cause of disease is the internal reasons of body,the intrinsic relations of body,the physiological incline of self-denial and the result of interaction of body constitution.Modern Western Medicine can't use the dialectic way to analyze the intrinsic relations of human body,which is the main disadvantage of Western Medicine.

Key words:Intrinsic relations; Incline of self-denial; Cost; Whole; Demand

辨证思维认为,机体在肯定自身的同时也在否定自身。这种把否定(损害)也看成是机体内在因素的命题西医理解不了,中医倒是可能接受,因为中医总是用机体的内在关系去说明机体异常的原因:如阴阳的不平衡、五行的相乘相侮、经络的不通等等。

1 机体是用否定的手段肯定自身的

中医认为,阴阳对立双方的不平衡会导致机体的异常。西医对此不以为然,因为西医的精确研究表明,机体正是靠对立双方的不平衡来保持正常的。比如天气寒冷,机体的产热功能必须加强,散热功能必须减弱,正是这种对立功能之间的强弱不平衡状态,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才能保持平衡,体温才能保持正常。西医的认识很精确,不过西医观察到的只是机体某个时候的某种状态,如果我们对机体进行整体动态的观察,就会发现机体只能忍受一定时间、一定强度的不平衡状态。比如有人能够冬泳,但不可能长时间进行。机体如果不在适当的时候向相反的状态转变,必然受到较大损害。如果说中医看到了不平衡对机体的否定,那么西医则看到了不平衡对机体的肯定。实际上机体是用不平衡来保持平衡的,因而是用否定的手段来肯定自身的,就是说机体适应环境,保持正常是要有所否定的,是要付出代价的。西医缺乏辨证思维,在肯定倾向较大的地方看不到否定,把手段的否定性误以为结果的肯定性。

白细胞吞噬细菌,这是机体的自我肯定;白细胞因吞噬细菌而死亡,这是机体的自我否定,是机体抵抗细菌付出的代价。这个代价是值得的,有的代价就太大了,比如西医就认为,风湿病、肾小球肾炎与免疫力抵抗链球菌感染有关。虽然对这种疾病的原因充满疑惑,西医却绝对不会把这种变态反应理解为肯定机体的手段。西医缺乏辨证思维,在否定倾向较大的地方看不到肯定。

2 否定是内在关系的必然倾向

西医没有意识到内在关系具有否定倾向有其研究方法上的原因:如果分别对各个部分的功能进行研究,当然会说各个部分的功能都是有用的,因而必须从肯定方面去理解它们在机体中的作用。

西医只从肯定方面、对机体有利方面去理解机体各个结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内在关系,即内因)。既然机体没有自我否定倾向,那么机体的疾病就只能是外界环境(外因)中的有害因素造成的。所以西医的疾病观就是好的内因不能抵抗坏的外因而使机体受到损害。在这样的思维支配下,西医在研究疾病时重视外因,重视外因造成的局部损害,重视局部损害对整体的影响。只是在那些没有明显外因的难治之症面前,西医才意识到机体自身确有其导致异常的因素(异常的基因、不良的心理等)。不过西医并没有因此而转向辨证思维,因为西医并没有把否定看成是内在关系的必然倾向。而辨证思维认为,否定和肯定一样,也是内在关系固有的;它存在于生命的全过程,表现在内在关系的各个层次上;否定和肯定这两个倾向之间的力量对比使机体呈现出从健康到疾病的一系列状态;而且肯定只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所以机体的正常、生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因而是暂时的;而否定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所以机体的异常、死亡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这就表明一个机体不管其由遗传得到的基因多么正常,不管其生存的外界环境条件多么良好,内在关系必然的、固有的否定倾向必然导致其由异常、疾病而走向死亡。从古到今,任何个体都毫无例外地死亡了。辨证思维难道不是和现实高度一致吗?西医虽然没有意识到内在关系具有否定倾向,但是西医却经常精确地描述结构及其反应对机体不利的方面:在分子水平上,端粒在不断地缩短;在细胞水平上,细胞在不断地死亡(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在器官或系统水平上,应激反应,各种变态反应等。只是在整体水平上,在“整合与控制”这个关于整体的概念中,看不到整体关系中的否定倾向。这说明西医对整体认识不足。

3 机体在整体水平上同样具有否定倾向

西医以分析研究为主,因为西医认为:整体是部分之和,只要把分析得到的对部分的认识相加,就得到了对整体的认识。但是整体决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对整体的认识,必须(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整体中各个部分相互作用的综合研究,即对机体进行整体动态的研究才能得到。分析和综合可以互相促进,却不能互相替代。西医虽然也有一定的综合研究,但也是较低水平上的综合研究,并没有达到整体水平,也没有从整体水平上清楚地认识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所以西医对整体认识不足。这从西医对神经系统的认识不足中可以看出。

神经系统调控着整体,因而代表着整体。对神经系统认识不足,就会对整体认识不足。面对神经系统十分精细的结构和十分复杂的功能,特别是面对神经中枢的每一个瞬间都要综合处理千百万个传入信号这样的情景,以分析研究为主的西医对此显得力不从心。于是西医放松了一贯的精确认识的要求,转而进行了大胆的猜测(西医的整合与控制概念)。这种只从肯定方面去理解整体的猜测由于符合西医由分析研究得到的认识,使得西医颇为满意。

不过神经系统对整体的控制似乎并不让人满意。比如血管硬化后,血压的升高、心跳的加快很可能造成血管的栓塞、破裂。但是只要骨骼肌功能加强,对血液的需求增加,神经中枢就必然会升高血压、加快心跳,这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再说造成血管硬化的一些因素,如偏高的血压、血脂、血糖等,似乎也应该在神经中枢的调控之下吧?甚至连食欲也是由神经中枢调控的。良好的食欲导致的肥胖,正是血压、血脂、血糖偏高的诱因。

笔者在《需求论》[1]中对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进行了逻辑推理,从理论上证明了在神经调控下整体关系具有的必然的否定倾向。理论要用大量的实践来检验。在这之前,我们至少要意识到,西医只认识了结构的功能作用,但是结构还有需求作用;我们不能再对结构的需求作用漠不关心,视而不见,不能仅仅只用功能作用去解释各个结构对整体的作用:突然而起的胃疼马上使人四肢无力,这当然不是胃的消化功能造成的,而是胃部的神经感受器传入的疼痛信号造成的,是胃的需求信号造成的。这个需求信号我们感觉到了,更多的需求信号并不在我们的大脑皮层产生感觉。正是这些有感觉和无感觉的需求信号在神经中枢内的相互作用(或者说是神经中枢对需求信号进行综合处理的过程),决定着各个结构的功能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需求变化是功能变化的根据,对需求缺乏认识,对功能的认识就不可能完全正确。既然西医对需求缺乏认识,那么西医对功能的精确认识又能正确到什么程度呢?难怪西医对免疫功能损害正常结构感到迷惑不解,对中医脏腑的某些功能感到迷惑不解。

4 自我否定是疾病的根本原因

西医疾病观的缺陷就是没有认识到内在关系还有否定机体的一面:收缩皮肤血管、降低皮肤温度是机体在寒冷环境中保持体温的自我肯定的反应。这种反应却对皮肤不利,会损害皮肤。机体在肯定某些部分时必然要否定另一些部分,就是说机体各部分不但是相互依赖、相互配合的,还是相互矛盾、互相损害的。这种自我损害可能是严重的、突发的(如过敏反应);可能是微小的、渐进的;而微小的、渐进的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严重的、突发的(如血管的硬化就是一个微小的、渐进的过程,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严重的、突发的心脑血管损害)。在那些有明显外因的疾病中,自我损害往往被外因的损害所掩盖并被放大,比如机体对寒冷的反应会降低皮肤温度,而寒冷使皮肤的温度更低,从而造成皮肤的冻伤。在没有明显外因的疾病中,西医虽然已经意识到内因是疾病的根本原因,但是片面性思维使其认为,只有异常的部分才会损害机体,于是西医深入到未知的分子水平中去研究异常的基因。研究异常基因是疾病的原因固然不错,但是基因异常的原因又要研究。要提醒西医的是: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才是根本,一切都在关系之中。其实西医已经模糊地感觉到这一点了。比如说西医认识到癌细胞与癌基因有关,但癌基因却是一个正常的基因,细胞的癌变只是与癌基因的过度表达有关,或者说与抑癌基因的表达太弱有关。对立双方的不平衡造成了异常,这多么象中医的阴阳概念。西医只要再迈一步,只要意识到内在关系不但在肯定机体,还在否定机体,西医就转向辨证思维了。

中医重视内因,认为内在关系才是疾病的根本原因。当中医用既没有灭菌作用又不能增强免疫力的中药治疗感染性疾病时,西医感到不可理解。其实中医正是通过调整内在关系,调整需求关系,使之否定倾向减弱的手段来达到治疗目的。中医的治疗手段有一定的疗效表明,当外界环境基本适合机体生存时,机体的疾病主要是由机体的自我否定倾向造成的,就是说一般疾病都可以象中医那样通过调整内在关系达到治疗目的。当然,中医对内在关系的认识由于缺乏精确的分析研究而显得模糊,猜测的成分颇多,但是其合理的内核却是不容置疑的。西医最辉煌的成就就是用药物来帮助机体抵抗有害微生物,但是现在研究药物的速度都有点赶不上微生物变异的速度,机体也往往深受药物所害,西医疾病观的片面性也是不容置疑的。

机体必须生存在环境之中。当我们赞叹机体通过种种奇妙的内在关系的变化来适应环境的变化时,不要忘记为了这些奇妙的变化机体是要付出代价的,生命是要付出代价的。环境越差,代价就越大,生命就越短。如果说对环境的改变医学往往力不从心而更多的是社会的责任,那么医学更应该关注的是机体的内在关系。机体的内在关系远远地比我们现在认识到的要复杂许多。内在关系当然在肯定机体,但是其手段却是否定的,机体具有自我否定倾向。人类应研究这些倾向,减少这些倾向,从而减少异常,减少疾病,减少生命的代价,减少医疗的代价。在这方面我们应该从中医学说中得到不少的启发和认识。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范文9

中西医临床医学,听起来像一个非常全面的医疗类专业,双剑合璧,学贯中西,能熟读古文精要之余又能在科学实验室如鱼得水。实际上,在学习过程中也的确如此,中医经典课程与西医实验课交错,我们时而体会中国古典医经之奥妙,时而又用现代科学统计方法进行药理试验或动物生理实验;既要认识和鉴别各种中药,同时也要拿起手术刀进行兔子、白鼠实验。

记得两年前,我上第一节中医基础理论课时,教授曾和我们说,中西医两个医学理论体系是不能够结合的。诚然,中医的研究是人文哲学思考方式,西医的深入是自然科学实验模式,完全不同的医疗体系结合的道路是困难的、曲折的。尽管我们的教材赫然写着《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但是内容仍然是西医辨病、中医辨证,再用两种理论分别指导中药西药联合运用,合并治疗疾病。

中西医各有长处,一个经验学科与一个自然学科,相互碰撞,取长补短,在治疗疾病方面也让医生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如治疗肿瘤,西医的化疗、放疗可以杀灭癌细胞,中医的传统疗法调理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卫气营血、扶助正气以减低癌症的转移率和减轻化疗的副作用,进一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再如治疗世界头号杀手的心血管疾病,西医可以使用手术机械疏通血管,而中医的通络活血的方剂可以减低心血管意外再次发生的几率,针灸更在中风后遗症上有令人瞩目的疗效。

我就读的广州中医药大学是在2004年才设立中西医临床医学这门专业,尽管这是在近几年才出现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如老牌专业成熟,但是中西医混合应用于临床将是我国医学发展大流的必然趋势,专业潜力十分巨大。

守护生命,甘于苦读

临床医学是一门神圣的专业,它培养的是守护生命的使者,医生一旦出错便从救人者变成杀人者,所以医生必须精于业务、纤毫勿失。临床医学是公认的苦专业,课程多、考试多、就业压力大,正如网友所调侃的一样“不在学习中变态,就在求职中失败”。中西医这门专业更是如此,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半满课是家常便饭。学期刚刚开始,便有同学早起晨读中医经典,自修室已像“考试月”一样座无虚席。我们学习的课程内容非常丰富,除了中医方面的伤寒论、黄帝内经、温病学、金匮要略、方剂学、中药学、医古文、中医诊断学、针灸学,以及西医的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人体解剖学等基础课程,还有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骨科学、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中西医结合耳鼻喉学、预防医学、康复学、临床医技学等一系列临床课程,五年的学习中还包括3个月的见习、整整52周的临床实习,可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当然,同学们在中西医相互交错的学习过程中难免会迷茫和失去方向,面对一个疾病,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的思路完全不一致,要在脑海里建立两个不同医学理论方法,需要大量的训练和思考才能完成。中西医专业并不像纯西医一样如此有条理性和逻辑性,也不像中医依靠观察、取象之类的哲学经验模式,它是一种整体性极强的学科,需要不断在摸索中前行,努力学习书本知识之余更要学会思考寻找方法、技巧和规律。

在医学院校里,大家经常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如当四六级风靡各大高校的时候,医学生们往往手捧的都不是英语的练习题而是临床课程的课本复习期末考试;再如某些专业的学生 “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时,我们仍如高三学子一般天天背着厚重的双肩包来回跑,拿着如转头一般的上千页课本专心研读。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必须经过忍受寂寞的苦读过程,甘于投入书海的干劲。准备奔向医学院象牙塔的你准备好了么?

面对挑战,把握机遇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范文10

加快中医药立法已迫在眉睫

“我已经连续在两届政协会上提出尽快出台我国《中医药法》的建议了。今年又对这个提案的内容作了进一步充实。”温建民教授解释说:“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进和保护人民健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同时,中医药学也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精髓的重要载体;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代医学快速发展,中医药发展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的挑战,迫切需要通过全国人大立法,进一步保障和促进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

温建民教授谈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但是,我国中医药立法工作明显滞后。目前,世界上有54个国家制定了传统医学相关法案,92个国家颁布了草药相关法案,对传统医药单独立法管理,保护本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通过立法承认中医药法律地位并进行规范管理;所以我认为,我们要从国家利益和战略高度来考虑中医药立法问题;而且近些年来,一些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中医药进行研发,为‘我’所用,以占据中医药技术制高点,争夺中医药知识产权和主导权。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力图通过立法、制定标准等手段,将中医药的理论知识和诊疗技术、方法据为己有,面对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倒逼’态势,保持我国中医药在世界传统医药中的领先地位,加快中医药立法已迫在眉睫!”

针对此话题,温建民教授进一步分析说:“我国现行涉及中医药的法律法规存在明显的‘硬伤’,立法层次低,体系不完整。中医药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参照西医药模式制定的,没有充分体现中医药的发展规律和自身特点,没有充分考虑中医药实际情况。这就在客观上制约了中医药的传承发展,一些中医药独特、有效的诊疗技术和方法未能很好地得到传承,有的濒临失传;特别是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停滞不前。因此,加快中医药立法进程,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十分必要和紧迫。而且,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在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作为医疗机构营利手段方面,却存在明显的劣势。这是目前中医医院西化严重、中医药特色淡化,具有优势的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等服务滞后的重要原因。因此,亟需加快中医药立法进程,建立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投入补偿机制、价格形成机制。与此同时,中药材资源也日益短缺,紧缺濒危品种日渐增多。由于法制不健全和缺乏有效监管,野生中药材资源乱采、乱挖现象十分严重,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严峻挑战。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处于濒危状态的近3000种野生植物中,用于中药或具有药用价值的约占60%~70%;400余种常用中药材每年有20%出现短缺。因此,应尽快通过立法,在法律层面建立中药材资源保护机制,处理好中药材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温建民教授回顾说:“早在1982 年,我国宪法即规定:‘国家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中医药法》列入了该届人大立法规划。据我了解,目前《中医药法(草案送审稿)》已报送国务院。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建议国务院要将《中医药法》作为今年立法计划的主要项目,加快工作进程,并请在今年报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争取尽早实施,以保护、扶持、促进和规范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人才“青黄不接”的

局面亟待改善

人,是决定一切事业是否能够兴旺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因此,谈完关于中医药立法问题之后,温建民教授的话题触及了一个特殊的领域――中西医结合方面的人才建设工作。

温建民教授认为:“这些年来,我国中西医结合政策没有得到贯彻落实和主管部门的支持,加上有些人对中西医结合抱有偏见,对中西医结合的理解存在误区,导致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缓慢,特别是人才‘青黄不接’,如果不加以高度重视,我国的中西医结合事业将名存实亡。”

随后,温建民教授列举数据阐释说:“根据2012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调研结果显示:患者对中西医结合的需求百分比在38.51%,而具有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的医师只有6.27%;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目前中西医结合医师数量不足,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他认为,“从《执业医师法》颁布实施后,各省级医政主管部门对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的执业范围解释不同,限制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的医师只能到中西医结合医院或者其他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工作。一些省级管理封死了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进入综合医院西医科甚至中医医院中医科的道路,这导致了中西医结合人员就业困难。其表现在于,首先是中西医结合人才职称晋升受阻。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对一些医院的调查,有的医院将近50%的医师希望晋升中西医结合职称系列,然而现在仅有的中西医结合内科、中西医结合外科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这三个专业方向的中级职称专业覆盖面较窄,不能满足临床其他专业中西医结合医师晋升的需求,严重阻碍了中西医结合人员队伍的发展,迫使一大部分优秀的中西医结合人才转向中医专业或西医专业职称,这对于中西医结合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并且对青年中西医结合人才发展的积极性造成非常大的伤害。2008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组织制定了《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对二级和三级的18个专业方向进行讨论并制定方案;2011年,国家人力资源保障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统计局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承办相关工作,完成了中西医结合内科、外科、骨伤科、妇科、儿科、皮肤性病科和肛肠科七个专业的信息采集及申报工作,但至今没有落实。其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问题。这方面人才培养的途径不能单纯以学院教育为主,需要多元模式。如今,想参加‘西医学习中医班’ 的西医,和想参加‘中医学习西医班’的中医人数比例占各自的66.96%和82.14%,但目前全国能开展的此类学习班并不多。此外,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考研也面临着诸多的阻力。在以往的考研报名工作中,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学生是可以报考西医类别硕士的,但2012报考规定拟定取消该选项,由于全国考生及学校老师多次向教育部反映,才得以暂缓执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西医结合人员入职困难,只好去考研,然而考研的路却又出现了障碍。”

谈完问题后,温建民教授建议:“为使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健康发展,我建议首先请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明确各省市放宽对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执业范围的限制,允许中西医结合医师进入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中的中医科室、西医科室和中西医结合科室工作。其次要加强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中西医结合科室的建设。通过其学科特色,更好地为更多患者服务。第三还要请相关部门尽快增设全国统考中级职称中西医结合相关专业,加强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的管理。第四请教育部增加七年制和八年制教育的模式和数量,提高中西医结合人才的整体水平,准许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及硕士申报西医专业、中医专业和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和博士。第五要建立完整的在职教育体系,继续提倡‘西医学习中医’和‘中医学习西医’的在职培养模式。给予对西医学和中医学感兴趣的的中医、西医高端人才学习的机会,对完成培训的人员从经费和待遇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最后,还要加强教材编写的规范化建设,开展不同地区编写教材的交流活动,推出突出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特色实用教材。”

“我还有一项提案,是关于中医护理建设方面的”,温建民教授话锋一转说:“中医护理工作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已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改革开放后,中医管理部门将中医护理纳入了管理范围。近几年,中医药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对中医护理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医护理专业发展面临一些问题,要靠顶层设计和支持。例如:中医护理发展的专业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中医护理专科建设缺少内涵、缺少专业发展学术交流平台;中医护理目前仍处在经验总结阶段,科学化、创新性发展任重道远;中医护理收费项目很少、很低,护士的劳动不能得以认可;护士队伍不稳定,外籍户口的护士多,合同护士比例逐年增多,中医护理人才培养跟不上发展需要,中医护理人才奇缺,缺少中医护理学科带头人,缺的不仅仅是数量、质量,还有信心;扶持和促进中医护理专业发展的政策不配套等等。中医护生数量还远不够――仅占10%左右。中医医院护士每年新生中,大部分是非中医护理专业毕业。中医院校毕业护生因各种原因就业时不选择中医医院,高学历护生更少。而且,目前我国中医护理还处于零散、经验式的状态,如何整理、充实、发展中医护理理论,使中医护理理论系统化、标准化,如何将中医护理优势渗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是摆在中医护理学界未来的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有鉴于此,温建民教授认为:“在医学发展迅猛的今天,更应继承和发扬中医护理特色,将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有机结合,使其达到互懂、互通、互用、互相渗透。因此,我认为我们首先要请有关部门尽快制定我国中医护理学科发展规划。加快学科建设和选拔学科带头人工作。制定中医护理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开展中医护士专科认证工作和中医护理专业的学历教育。其次,还要加快推进中医综合治疗护理技术在专科专病中的应用,并尽快调整相关收费项目,通过相关途径对于开展中医护理特色项目予以保护。第三要从根本上重视中医护理,每年护士职业考试应增加中医护理内容。对护理人员的技术专业职称应给予适当的倾斜优惠政策。第四要创建中医护理的专业学术期刊。提升中医医院护士论文投稿积极性,提高学术水平。最后还要请中编办适当增加各级中医院护士编制,对外聘护士,国家应有统一政策,如确需额外增加编外护士,应与在编护士同工同酬,确实做到在政治、经济、社会福利等方面一视同仁……”

“光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还不够,还要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放心工作,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整体发展。”温建民教授继续介绍说:“我在今年的‘两会’上,准备提交一份《关于建立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强制性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的提案》,因为近些年来,人们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医疗活动的高技术性与复杂性更强,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医患纠纷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面临着沉重的职业压力和赔偿责任。而医疗责任保险对于分散医院或医生的赔偿风险,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维护患者利益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旦出现医疗风险,患者及家属可以得到必要与合理的补偿;也使医护人员从复杂的医疗纠纷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这一本职工作中来,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这说明医疗责任保险对医患双方都是件好事。在国外,许多国家包括发达和不发达国家,医生必须参加医疗责任保险后,方可执业行医 。然而,医疗责任保险自2000年年初在中国开展以来,处于医院不积极投保、保险公司谨慎观望的两难境地。因此我认为,医疗责任保险不能作为一种自愿选择的险种来实施,有必要从国家层面通过立法、或行政法规确立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强制性医疗责任保险制度。那么如何落实呢?首先要建立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强制性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其次,基于目前我国医疗体制的状况,公立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工资里面不包含医疗责任保险费,因此,建议由政府、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按不同比例支付上述人员的保险费;而且,不同专业、不同岗位所交纳的保险费应有差别,具体比例可请有关部门进行测算。如果这项政策落实了,将十分有利于调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更有利于保障我国国民的身心健康……”

治疗“拇外翻”决不是美容,

诊疗费应纳入全国医保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范文11

[关键词] 军队综合医院;中医药学科;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 R197.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4(a)-162-02

随着现代化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医药学科建设在综合医院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发挥中医药传统优势,创新特色技术,整合现有资源,大力加强中医药学科建设,是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新的课题。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学科建设,以“创、促、培、合”的工作思路,引领中医药工作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军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主要做法如下:

1 创新管理模式,加大学科建设支撑力度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科学与文化瑰宝,历来受到党和国家、军队的高度重视[1]。尤其是总后卫生部《关于加强军队中医药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医院党委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从战略高度规划了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将其作为医院优先发展的十大学科群之一。为推动中医药学科建设需要,医院创新性地成立“三级中医药学科推动模式”,即院有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亲自任组长,机关职能科室、中医药科室负责同志及部分技术三级以上专家为成员,对中医药工作的方向、政策和重点进行决策、指导;机关有中医药工作办公室,由医务部副主任牵头,组织全院27个科室的业务骨干作为成员参加,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具体落实中医药工作的开展情况,加强技术协作,共同提高临床技术水平;各科室均有中医药工作联络员,由住院总医师担任,负责中医药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科学研究、预防保健等工作的落实。为了促进中医药学科快速发展,医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提出了“打破均衡,有主有次,优质优先”的建设方针,从资金、人才、床位、设备设施等方面给予大量投入,中医药优势学科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十一五”以来,通过加大投入,医院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中医科展开床位将达到60张,中西医结合床位、康复床位达到120张,中药自制制剂160余种,特色诊疗项目26项,医疗用房面积上万平方米,拥有双管氦氖激光治疗机、三维立体牵引床、磁疗机、骨质疏松治疗系统等一大批高新诊疗设备,良好的支撑条件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

2 促进特色形成,强化学科建设主攻方向

学科特色是学科建设的生命,学科方向是学科发展的灵魂[2]。在综合医院发展中医药学科,尤其要注重特色形成和方向明确,以规避院内无序竞争,引导患者向中医药临床学科合理分流,保持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坚持走品牌道路,在继承中医药传统医学固有优势的基础上,善于总结,勇于创新,充分发挥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效果,按照“疗效就是优势,疗效就是特色”的原则,逐步形成中医药的五大学科特色: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消化系统疾病诊治、肾病治疗、肿瘤防治、训练伤防治。目前,开展的主要特色项目有益气活血通络治疗心脑血管病,活血化痰软坚散治疗恶性肿瘤,清肠扶脾法治疗结肠炎,清热化湿凉血法治疗肾移植术后药物性肝损伤,清利化瘀健脾益肾治疗肾病综合征、尿毒症等,均形成品牌优势。另外,根据军队医院服务宗旨要求,我们结合部队训练特点和任务需求,把训练伤防治及战创伤救治作为重点,加强了针药结合和补肾通络治疗股骨头坏死及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研究。同时在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专方专药研究、面神经麻痹,中医对亚健康保健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近年来,医院先后开展和完成各级各类中医药科研课题16项,其中国家课题2项,全军课题6项,军区课题8项;在统计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篇,主编专著11部,获各类科研成果奖17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

3 培育“四有”人才,打造学科建设学术梯队

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是关键[3]。医院针对中医人才培养周期长、综合素质要求高、科班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等特点,医院注重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为学科建设打造人才团队。一是积极培育“四有”人才。采取传统理论、临床技能、科研技能、人文素养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西学中”、“中学西”途径,争取人人达到“有精深理论,有精湛技术,有科研思路,有文化内涵”,使人才队伍更加贴近学科建设需要。在培养方式上,临床技能主要采取住院轮转、专科定科、专业分组三个步骤,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科研技能主要利用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平台,培养科研思维。二是把好学科带头人选拔关。学科建设好坏与快慢,学科带头人领头羊作用发挥如何非常重要。医院采取内举外引、竞争上岗、学术擂台等方式,为中医药学科进行科主任选拔。我院推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给予学科带头人充分的自,由其承担起科室医疗、教学、科研的规划和发展的任务。因此,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不仅应具有高超的技术水平,还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善于发挥全科医务人员的团队作用。三是重视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医院充分利用中医药作为重点学科有利的临床、科研环境,选拔和培养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技术骨干作为学科接班人的人才储备,选送技术骨干赴国内外进行多形式、多方面的进修学习和交流,促进人才快速成长。目前,医院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主系列技术人员62名,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22人,硕士以上学历49名,有军区专业主委1名,省副主委3名,全军援古巴军医专家组组长1名,学术梯队层次良好完备。

4 合成优势资源,形成学科建设强力团队

中医药学科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医院其他学科的帮助与支持,要注重发挥合作机制,优化院内资源配置。为了增强中医药学科的竞争力,有足够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够承担一定级别的科研课题,圆满完成重大科研和创新项目,必须加强团结协作[4]。包括院内技术与科研合作,鼓励中医药学科依托医院重点学科的特色和优势,统筹协调医院的人力和物力,开展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新业务;也鼓励其他学科依托中医药学科开展临床技术应用,建立优势学科群,系统地整合资源,实现学科的低成本快速发展;也可促进院外多渠道协作,通过技术上的结合,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促进中医药学科的良性循环与快速发展。如心内科联合中医科研制的中药自制制剂“复方葛根片”(曾用名冠舒片),临床应用已38年,在冠心病的防治方面疗效显著,获得患者的一致好评。全军肝硬化诊治中心在汉防己甲素、冬虫夏草抗肝纤维化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以汉防己、葛根、丹参等组成的复方汉防己合剂,临床治疗肝硬化疗效确切;参考明朝龚廷贤编著的《寿世保元》中的“无价金丹”古方,在原方基础上加入几味消炎、解痉、镇痛的中药生产出的胃得安片,在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疗效显著。军区血液病诊疗中心所开展的“淫羊藿苷抗放射损伤和诱导分化治疗白血病及相关疑难问题的系列研究”先后获军队、省和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和医疗成果奖。在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应用方面,中医药治疗费用低,疗效快,广泛应用于各专业,如乳腺外科结合辨证分型,应用乳癖消、逍遥丸、小金丹临床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肯定;血管外科根据疾病的分型、分期,加强活血化瘀治疗,应用血塞通、血栓通、丹参注射液等中药制剂,能够起到很好的抗凝、溶栓、祛聚等作用,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近年来,医院作为军区中医药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定期举办“中医暨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军内专家授课,提高全院医务人员中医药技术临床应用水平。医院自制的益龄降压流浸膏、温阳通络活窦饮、五参饮、芪菊饮、苦菊液、芪草地黄汤等经验方药,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 几点体会

5.1 理清发展思路是抓好中医药学科建设的前提

中医药学科作为综合医院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面向临床,面向军地患者,根据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就医需求,理清明确的发展思路,以重点建设与全面建设相结合、当前建设与长远建设相结合、人才建设与硬件建设相结合为原则,制定符合医院自身实际的学科建设规划,在人员、资金和设备等方面给予倾斜,全力支持、重点扶持,力争早见成效。

5.2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医药学科发展的根本

人才队伍建设,目的是提高中医药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着眼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素质好、能力强的学科人才队伍,对中医药学科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人才培养上,要按照中医药学科建设特点,以临床应用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牵引,中西医结合,对现有学科人才优化重组,充分挖掘人才潜力,在系统教育、培训、培养、选拔的条件下,确保中医药学科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5.3 中西并重资源共享是学科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综合医院的中医药学科建设,必须树立“中西医并重”的理念,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给予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推动中西医互相学习,互相补充,相互结合。要求中医药相关学科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依托医院的整体实力,对患者人群、先进设备、科技平台等资源实现共享,打破界限,优势互补,交叉共赢,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推动军队综合医院中医药学科品牌和知名度的有力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国强.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积极推进中西医结合,共同为维护人类健康作出贡献[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1(27):966-968.

[2]胡捷,彭世喜,郭立新,等.新形势下军队医院中医科建设发展实践[J].医院管理杂志,2008,15(9):874.

[3]马玉琛.浅议军队医院中医专科建设的原则[J].医院管理杂志,2007,14(1):76-77.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范文12

一、加强药品收支核算管理的意义

医院药品收入在医院经济活动中有两个比重反映了医院与社会依存关系的程度。一是药品收入在医院业务总收入中的比重。这个比重反映医院现阶段三个补偿渠道——医疗收费、药品销售、财政补助之一的药品销售所占的补偿份额。二是药品收入与医疗收入立和中,药品收入所占比重。这个比重反映了社会投入医院的医疗总费用中医与药的结构情况。

医院是承担一定福利职能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以社会效益为主,讲来经济效益。若以上两个比重过高;会使药品收入成为医院补偿的重要来源,医院经济过分依赖药品收入,促使某些医疗单位的药品管理人员盲目追求利润,把进销差价大的高档药品推向临床,导致药品费用过高,加重国家、社会、个人的经济负担,不利于医院的发展。具体地说,医院药房中,基本药物与中高档药品的比例严重失调,药品进入医院时价格昂贵,购置成本过高,药品使用价值和价格严重不协调。同时,过高的药品采购成本使得医院的大部分流动资金被存货占用。目前,我国药品存货约占医院流动资金的40%-60%,而我国其他行业存货占流动资金的比率平均只有30%。如此巨大的资金停留在存货的物流中,使其丧失了在其他场合所能获得的收益,致使医院资本利息损失过大,无形中增加了储备成本。

由于医院药品支出在医院全年支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药品储备又占用了很大一部分流动资金,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药品收支核算管理,使药品收入在医院经济活动中的两个比重趋于合理,才能确保医院健康发展。

二、药品收立核算的规范要求

规范地进行药品收支核算,是正确计算药品收支结余的前提。

(一)药品收入核算

药品收入指医院在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时,向病人提供药品所取得的收入。按取得收入的地点不同,分为门诊药品收入、住院药品收入。同时,按药品属性分类,分为西药收入、中成药收入和中草药收入。

例:某月1日,门诊收费处报来“门诊药品收入汇总日报表”西药收入,现金支付48000元,医保结算500元。住院处汇总出院病人药品收入,西药35600元,其中现金支付2450元,预收医疗款24140元,医保结算9010无。

1、汇总门诊病人药品收入

借:现金48000

应收医疗款—门诊医保结算500

贷:药品收入—门诊收入—西药48500

2、住院处汇总出院病人药品收入

借:现金2450

预收医疗款24140

应收医疗款—住院医保结算9010

贷:药品收入—住院收入—西药35600

关于在院病人药品费用结转,应在月末时借记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贷记药品收入—住院收入—西药(中成药、中草药),月初时反方向冲账。在院病人药品成本费用必须做账务处理,否则将违背权责发生制原则。因此,用月末、月初冲账法,以便正确计算当期药品收支结余。

(二)药品消耗核算

月末,财会人员应根据有关账簿资料编制“药品消耗计算表”,并据以填制记账凭证,结转本月药品消耗额,借记药品支出—药品资—西药(中成药、中草药)和药品进销差价—西药(中成药、中草药),贷记药品—药房—西药(中成药、中草药)

药品消耗计算表的编制方法有两种:1、药品综合加成率计算法:本月药品综合加成率=本月药品进销差价期末余额/(本月药品期末余额-本月药品进销差价期末余额)×100%,本月药品实际消耗金额=本月药品收入/(1+本月药品综合加成率)。2、药品综合差价率计算法:本月药品综合差价率=本月药品进销差价期末余额/本月药品期末余额×100%,本月药品实际消耗金额=本月药品收入/(1-本月药品综合差价率)。以上两种计算方法结果一致。

(三)药品进销差价核算

1、药品采购核算

借:药品—药库—西药(中成药、中草药)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公司

药品进销差价—西药(中成药、中草药

2、药房向药库领药核算

借:药品—药房—西药(中成药、中草药)

贷:药品—药库—西药(中成药、中草药)

3、药品调价核算

价格上调时

借:药品—药房—西药(中成药、中草药)

药品—药库—西药(中成药、中草药)

贷:药品进销差价—西药(中成药、中草药)

价格下调时,编制反方向会计分录。

4、药品损溢核算

正常盘报时:

借:药品支出—药品费—西药(中成药、中草药)

药品进销差价—西药(中成药、中草药)

贷:药品—药库—西药(中成药、中草药)

非正常盘损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药品成本)

药品进销差价—西药(中成药、中草药)

贷:药品—药库—西药(中成药、中草药)

盘溢时:

借:药品—药库—西药(中成药、中草药)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药品成本)

药品进销差价—西药(中成药、中草药)

(四)药品收支结余核算

例:月末将药品收入账户余额2300000元,药品支出账户余额2000000元,转入“收支结余”账户。

借:药品收入2300000

贷:收支结余—药品结余2300000

借:收支结余—药品结余2000000

贷:药品支出2000000

结转应缴超收款时,借记收支结余—应缴超收款,贷记应缴超收款。

三、正确计算药品收支结余

(—)准确计算药品收入。在工作中,影响药品收入准确性的原因有:1、收费人员粗心和责任心不强,造成“药品收入”科目与其他科目串户,导致医院门诊及住院收费报表中的“药品收入”数与门诊药房及住院药房的药品发出金额不一致,影响医院“药品收入”数的真实性。2、财会人员没有将“药品收入”账户的贷方发生额与药房药品发出数及时核对并进行账务调整,造成医院财务报表“药品收入”数与药房核算期内实际发生额不符,影响药品收入的准确性。因此,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完善奖惩机制,加强对药品的核算和管理,设专职财会人员从事药品管理及核对工作,实行收费处计算机“药品收入”科目与药房药品发出金额核对制,确保药品收入和药品收支结余的正确性。

(二)药品收入与药品成本费用必须相互配比。与药品收入相关的药品成本应根据药房每日处方计算的药品销售额及综合差价率或综合加成率计算,不应将当期的药品采购成本在接列支。防止造成药品收支结余计算上的随意性。

(三)合理列支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应从修购基金或事业基金中列支,不得从医疗支出或药品支出中直接列支。否则,将影响医院当期效益,影响药品收支结余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