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

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

时间:2024-01-06 16:33:04

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

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范文1

一、基本情况

医院,是一所于年9月建立的由个人筹资48万元合伙经营的综合性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位于城大道号,现有业务用房平方米,职工人,设置病床张。

放射科设置于医院综合业务楼二楼右侧,从事放射工作用房三间,共计70平方米,分别设有照射诊断室(40平方米)、工作人员操作室和值班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人,其中:医师1人,主管技师1,技士2人;主要设备和设施有:北京万东frk302-1·200ma·光诊断机1台(属于ⅲ类射线装置),cr1台,阅片灯箱1个,微机1台、打印机1台。

二、防护设施

(一)环境安全防护:照射室墙壁屏蔽厚度为30厘米钡沙砖混墙。辐射监测点三个,分别是放射操作人员观察窗、病人出入门和操作人员出入门。放射操作人员操作观察窗为120080020的铅玻璃,病人出入门为50毫米不锈钢铅门,放射操作人员出入门为木铅门。

(二)辐射防护设备:大号铅衣1件、大号铅围脖1条、大号铅手套1双、中号铅眼镜1架。

(三)辐射监测设备:oslnlight个人胸章剂量计5个、辐射监测仪1台。

三、管理措施

(一)健全管理组织。医院高度重视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成立了以医院法人代表同志为组长、分管放射安全工作的副院长同志为副组长、放射科主任和工作人员、同志为成员的“放射性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院内部放射性安全防护管理工作,组织对含射线装置设备、使用、贮存、应急处理、废弃物回收,培训教育放射工作人员,宣传放射防护知识,监督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检查放射机器设备及其场所环境,及时排除放射故障和安全隐患。

(二)建立和完善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放射科线机操作规则》、《北京万东专用透视机操作规程及维护措施》、《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辐射防护制度》、《辐射设备维护维修制度》、《放射科事件报告制度》、《放射科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人员培训制度》、《放射科人员健康及个人剂量管理制度》、《放射科岗位责任制》、《放射科定期自查和监测制度》、《放射科应急控制和保障措施》等。

(三)应急处置。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放射事故,确保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事故和紧急情况造成的影响,避免事故蔓延和扩大,维护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制定了《发生放射线事故应急预案》,成立了以院长同志为组长、副院长同志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明确了可能发生事故应急处理的职责、组织指挥、工作程序等。

四、日常管理。

1.为增强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意识,加强放射工作人员从事放射工作专业知识培训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放射工作人员采取了多途径多种形式的培训,并承诺我院全部放射工作人员参加省、市环保部门举办的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培训。

2.定期监测辐射防护效果和检定监测仪器设备,确保监测正常运行。2010年6月德阳市同佳环境检测有限公司进行了“医用光机周围环境-γ辐射课题率监测”,2010年7月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对“x、γ环境水平剂量率仪”进行检定合格,分别报告了监测结果和检定结果,出具了监测报告和检定证书。

3.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一是上岗前健康体检,上岗后定期体检。二是工作人员上岗必须佩戴个人胸章剂量计,并定期由蓝道尔个人剂量监测室进行检测。

4.环境监测,购置安装辐射监测仪,建立日常监测台帐。

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范文2

关键词:医用直线加速器;防护策略

前言:直线加速器产生的辐射种类多,能量高,强度大,因而将其应用于医学放射治疗中可提高整体治疗水平,但是高能X射线的穿透能力较强,对环境和人体危害大,为此,对应用直线加速器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可带动医学界在应用直线加速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不断完善放射防护。以下就是对医用直线加速器辐射防护策略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完善当前直线加速器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有利的参考意见。

一、医用直线加速器辐射原理及危害

医用直线加速器使带电粒子在高真空场中受磁力控制,电场加速而获得高能量,高能带电粒子通过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产生电子线、X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等辐射,这些射线辐射作用于人体细胞,会致使细胞DNA链断裂,导致细胞的死亡或变异,最终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会遗传给后代。同样高能带点粒子和射线与空气相互作用,会使空气产生电离,生成大量有害物质,主要会产生臭氧等,对环境造成污染[1]。

二、医用直线加速器辐射防护目的与标准

(一)辐射防护目的

辐射防护的目的是避免发生有害的确定性效应,并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概率限制到可接受水平。确定性效应有阈剂量,人体器官和组织受到的辐射照射剂量不能超过阈剂量,否者对人体和器官会造成严重损伤。与确定性效应不同,随机性效应不能完全避免,因为在小剂量和低剂量率照射条件下,随机性效应和剂量之间呈线性关系,没有阈剂量,只能在放射防护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或方法把随机性效应的发生概率(以10 为单位)限制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放射防护应当遵守三项基本原则:辐射实践的正当性、放射防护的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制。

(二)辐射防护标准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basic standard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ionizing radiation and for the safety of radiation sources),是我国放射防护领域现行放射防护的部级标准,是制定其他放射防护标准的基础和依据。其规定了对职业照射人员个人的剂量限值、对公众个人的剂量限值以及对医疗照射中慰问者或探视者受照射剂量约束。

三、医用直线加速器辐射防护具体策略

(一)规范辐射方法

规范辐射方法是医用直线加速器应用中防护策略之一,其要求设计人员在医用直线加速器设计中应综合屏蔽防护因素及现行标准要求来进行辐射方法的选择。且应在此基础上对医院的放射环境进行考察,继而在直线加速器应用中规范治疗室布局设计,确保直线加速器辐射行为能发挥较大的价值。此外,辐射方法的规范要求医院在应用医用直线加速器过程中应通过数学计算的途径来估算职业放射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年有效剂量,最终在此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且将医用直线加速器应用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另外,在辐射防护中屏蔽防护辐射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

(二)完善法律法规制定

为了提高医用直线加速器应用的安全性,要求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依据医用直线加速器应用现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设定,最终营造一个良好的应用环境,且促使直线加速器在放射医疗中能发挥更大的价值。目前我国已出台了多条相关辐射安全与防护的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03年6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中未针对医用直线加速器应用中的问题给予相应的解决对策,因而政府部门应对其制度中的内容进行合理完善,以便其能在实践中体现出相应的实用性及技术性。另外,在医用直线加速器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的基础上政府部门应大力宣传《远距离机房设计防护标准》,以便促使相关医护人员在应用直线加速器时能严格遵守国家放射治疗防护专项标准,避免不规范应用行为的发生,且达到最佳防护效果[2]。

(三)改善直线加速器防护屏蔽计算

改善直线加速器防护屏蔽计算策略的实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应依据医用直线加速器应用现状对其屏蔽数据即TVL值进行修订,由此提高防护屏蔽计算结果的精准性,并深入分析医用直线加速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展开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达到最佳的防护状态;第二,叠层法计算思想的应用也有助于防护水平的提升,因而相关技术人员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且应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利用已知各种材料质量比来展开防护屏蔽计算行为,降低计算中误差问题产生的可能性,并取得精准的计算结果;第三,在直线加速器防护屏蔽计算中验证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应将其应用于实践中,提高整体辐射防护水平。

(四)提高防护监测管理水平

防护检测管理水平的提升要求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构建相应的放射防护监督监测中心,且要求其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提高自身防护意识,并以3个月为周期对医用直线加速器应用中所产生的剂量档案等信息展开抽查行为,避免不健康的管理方式影响到整体辐射防护水平。此外,在实施监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完善防护设施的设置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某医院在治疗室面积为54m2的环境中将其迷道厚度控制在120cm,迷路长度6m范围内,以此达到了医用直线加速器辐射防护目的。另外,辐射危险标志的设定亦可便于防护监测管理水平的提升,因而相应的工作人员应提高对其的重视,且应在此基础上规范自身对直线加速度器应用方法,并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最终达到最佳的辐射防护效果[3]。

结论:综上可知,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医用直线加速器辐射防护工作开展中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而在此背景下,为了更好的发挥应用直线加速器价值,达到放射治疗效果,要求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通过提高防护监测管理水平、改善直线加速器防护屏蔽计算等途径来提高辐射防护整体质量,且达到最佳的防护效果。此外,防护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医学界放射治疗的发展,因而在应用医用直线加速器时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张震.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治疗室辐射屏蔽计算软件的设计[J].中国医学装备,2014,13(09):34-37.

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范文3

【关键词】 医用诊断X线机;防护情况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放射设备的不断更新,业务量大,使用率高,由于X线本身所具有的损伤特性.在使用中若不注意对它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将对工作人员和被检者造成潜在的损害,X线辐射的危害性尤为突出,已经引起高度的重视做好放射防护是当前重要工作内容之一[1]。为了全面了解医用诊断X线机防护情况,加强放射卫生防护工作。贯彻执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及《河南省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管理办法》等放射防护法规、规章、办法。我们对我区39台X射线机的放射卫生防护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汇报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对我区29家医疗机构的进行医用诊断X线机进行调查。

1.2 仪器 美国产451P巡测仪,国产RD98剂量仪。均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检定合格。

1.3 调查标准 用《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l8871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l302002)[2,3]对医用诊断X射线机监测数据进行评价,按照《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对场所现场进行监督。

1.4 调查内容 医疗机构X射线机房防护设施:机房位置、机房面积、工作状态指示灯、电离辐射警示标识、人防护用品;周围环境辐射水平检测:机房周围、操作位置、观察窗、防护门、四周墙外、检查室窗外。

2 结果

2.1 医疗机构基本情况29家医疗卫生单位共有可以工作使用的39台诊断X射线机,装机容量500 mA 30台、200 mA 9台,所有医疗机构医用诊断透视和摄影均为隔室操作。

2.2 39台医用诊断X射线机X射线机房防护设施调查情况,见表1。

2.3 39台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周围环境辐射水平调查情况,见表2。

3 讨论

随着放射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X线检查在医学领域中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但X线对机体有毒害作用,机体受到射线照射后,吸收了射线的能量,其分子或原子很快发生电离和激发。继而引起生物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变化,由分子水平的损伤进一步造成细胞水平、器官水平和整体水平的损伤,从而发生一系列的生物效应[4]。由于我们的放射工作人员长期、固定的在有放射污染的环境内工作,应积极加强放射防护。

通过本次39台医用诊断X射线机放射卫生防护情况进行了调查,机房防护设施存在这机房位置、机房面积、工作状态指示灯方面的不合格情况。最为突出的是机房面积不合格率达25.64%。个人防护有品准备齐全但是没有个人应用,是由于医用诊断透视和摄影均为隔室操作造成。X射线机房周围环境辐射水平检测合格率91.46%,超标率8.54%,防护门超标率25.64%,检查室窗外超标率20.51%,观察窗超标率5.12%;以上超标主要问题在这些门窗的边隙封闭不严造成。

放射科医师及技术人员必须掌握防护知识,放射防护安全教育培训,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认真遵守操作规则[5]。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定期检查放射诊疗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等制度的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卫生监督管理,保证医用诊断X线机防护措施和方法到位,避免和防止发生防护不利造成危害。

参 考 文 献

[1] 范深根.我国放射事故概况与原因分析.辐射防护,2002,22(5):15.

[2] GBl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

[3] GBZl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S].

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范文4

关键词:电离辐射;放射学检查;辐射防护;时间;距离;屏蔽;照射野

中图分类号:O434.11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环境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越来越重视,虽然环保是一个复杂而多因素的课题,但医源性环境污染特别是放射学检查中辐射防护问题日益受到大众关注。为此笔者通过多年的放射临床实践,对此进行了回顾、总结及探讨。

1辐射生物效应原理及影响因素

辐射对人体造成生物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电离辐射的电离和激发作用,它是在原子水平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造成人体的细胞、分子发生结构性变化,使蛋白质分子链发生断裂,造成DNA和酶的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引起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活细胞核中DNA分子控制着细胞的遗传和再生过程,当DNA分子发生破坏时,细胞虽然生存,但不能分裂,这些细胞直到老死也不能产生接替它的新细胞,因而造成了被照射组织丧失功能,产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会产生有害的生物效应,其效应发生的几率及产生效应的严重程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射线的性质(不同种类的射线电离能力不同,引起的生物效应的差别很大;同一种射线能量不同,引起的生物效应也不同)、剂量(吸收剂量越大,生物效应越显著)、剂量率(剂量率越大,生物效应越显著)、分次照射(分次照射越多,各次照射的间隔时间越长,其生物效应就越小)、照射方式(内照射比外照射生物损伤重)、照射部位和照射面积(人体不同部位对辐射的敏感性差别很大,同时受照面积越大,产生的生物效应也越大)、受照个体与不同器官组织细胞的敏感性也存在很大差别,同时,低温、缺氧、健康状况、免疫力、医疗措施等也影响放射的敏感性。

2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有三项:第一,放射实践的正当化原则,它是指在进行任何辐射性工作时,都应当进行代价和利益分析,对产生电离辐射的任何实践都要进行论证,或确认该项实践是值得进行的,它所致的电离辐射危害同社会和个人从中获得的利益相比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拟议中的实践活动不能带来超过代价的净利益,就不应当采用该项实践活动。也就是说,要合理应用X射线,对这种检查进行利弊权衡,使受检者在X射线检查中所得到的利益明显地大于可能带来的危害,这样的X射线检查就是正当的,否则就不应该进行。因此,只有当通过X射线检查所获得的医学诊断资料,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很有用时,才能进行X线检查。第二,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原则,它是指在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因素之后,使任何必要的照射应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也就是说,应当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以放射最优化为原则,在付出的代价和所得净利益之间的多种方案进行权衡,求得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净利益。在具体放射临床工作中,对一切正当的X射线检查,要采用最佳投照条件(包括管电压、管电流和曝光时间)和最适宜的检查方法(包括、焦片距、滤线器、过滤板、遮光器和照射野等),使它既能获得满意的诊断资料,又尽可能降低受检者的受照剂量。第三,个人剂量限值原则,在实施上述两项原则时,要同时保证个人所受剂量当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限值。

经过实践的正当化和防护的最优化,所有具有最优防护的辐射源的剂量贡献,相加也不会超过个人剂量限值,保证放射工作人员不致接受过高的危险度。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在2007年建议书中进一步明确了“剂量限值的应用原则界限,即除了患者的医疗照射之外,任何个人受到的来自监管源的计划照射的剂量之和不能超过ICRP的推荐的相应限值”。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有三种:第一,时间防护,它是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当尽量减少曝光时间和逗留时间,减少所受剂量。也就是说,人体所受辐射剂量的大小,与放射源接触时间的长短成正比,接触的时间越短,摆脱辐射的速度越快,所受到的照射就越少。第二,距离防护,它是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增大人体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而减少受照剂量。它依据的基本原理是平方反比律,如果忽略电离辐射在空气中的吸收与散射,那么辐射强度随距放射源距离平方的反比而减弱。第三,屏蔽防护,它是外照射防护的主要技术方法。主要包括机器设备的固有防护、机房设计的科学性、周围环境的综合评估以及充分利用铅橡皮防护用品等。总之,在实际工作中,这三种方法通常都是综合考虑不可分割并相互配合使用,让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达到最低水平,以期取得最佳防护效果。

3临床实践中的辐射防护方法

根据辐射生物效应原理、影响因素、防护基本原则及基本措施,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具体方法。

1)严格掌握X射线检查的适应症,杜绝不必要的、不应该的或可减少的X线检查如(1)不顾有无X射线诊断意义或有无医学上的正当理由或已确诊仍做X线检查。(2)当作一种方式,不判断X射线检查是否有用,仅应受检查者要求而做。(3)无症状的患者,或有其它技术可以代替的检查。(4)只是为了积累临床资料。(5)当做常规必查项目。(6)就业前及就业后定期体检(特殊情况例外)。(7)只相信本院的检查结果,不管原有的诊断报告,仍进行X线检查,造成重复照射。(8)为了营利目的。

2)严格控制各种检体的常规胸透,特别对幼儿入托,中小学生升学的健康查体,应取消常规胸透。其它如①孕妇一般不宜做X线检查,特别是受孕8~15周内,以减少对胎儿的照射。②对有生育计划的育龄妇女,首先要问明是否已怀孕,并严格控制在月经来潮头10d内进行检查,以避免使胚胎受到照射。③对婴幼儿及儿童应尽量避开一切不必要的检查。

3)努力降低检查部位受照剂量的技术措施:主要有选择用合适的管电压、选用适当厚度的过滤片、选用合适的焦片距、提高记录系统的灵敏度等。

4)防止非检查部位受到不必要的照射。(1)限制照射野。透射时,应尽可能采用小照射野和间断曝光来观察,并尽量缩短总观察时间。(2)采用屏蔽防护。应当充分注意到非检查部位,特别是对射线灵敏性较高的甲状腺、眼晶状体和性腺的屏蔽防护,当这些器官或组织(非检查目标)有进入直射线束的危险,或靠近照射野边缘5cm范围以内时,应在不妨碍获得必要诊断信息的前提下,尽可能用铅当量不小于0.5mm的铅橡胶板将其屏蔽;使用性腺屏蔽,对男性可降低95%,对女性可降低50%的性腺剂量,使用铅玻璃眼镜,能使眼晶状体的受照剂量降至10%;当患者需要携扶时,对携扶者也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为患者准备了下列铅橡胶防护用品:①高领坎肩式铅围裙(用于牙科拍片)。②铅围裙(用于胸透和胸部拍片)。③护颈防护帽(用于胸部、胸椎、肋骨、锁骨和肩胛骨拍片或胸透)。④防护巾(用于胸部、胸椎、肋骨拍片)。⑤颈套(用于胸部、胸椎、肋骨、锁骨肩骨及头部拍片)。⑥防护三角(用于胸腰椎、腹部拍片、胆系和尿路造影)等。(3)完善防护:选取适当的,使射线束避开对敏感器官的直接照射。如①手部拍片时,若让患者面对球管大照射野曝光,其性腺受照剂量约为背对球管小照射野曝光的3000倍。②头部断层摄影时,只要采用俯卧位,使眼睛向下,后前位投照,就可以使眼晶状体的受照剂量减少到前后位扫描的1/20。③在牙科拍片时,射线束应取一定角度来避开甲状腺,乳腺和性腺部位,使其照射的机率减少到最小。

参考文献:

[1]徐跃,梁碧玲.医学影像设备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于兹喜.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洪洋,谢晋东.医用放射防护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范文5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辐射防护;实习生;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c)-0150-03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ct、ect、数字减影、核磁共振、超声、放射治疗、医用加速器以及介入性诊断治疗等放射技术已深入到医学诊疗的各个领域[1]。医学影像设备和技术从种类、数量到质量都有较大发展, 与此同时患者接受放射诊断和治疗的频率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更新, 给广大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医学利益, 同时也给放射工作人员带来了潜在的辐射危害[2]。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已成为辐射防护领域影响面最广的重要课题。美国密西根大学已将医学辐射防护课程作为学生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并成立医学辐射防护工程学系来研究和开设相关课程[3]。我国也越来越重视辐射对医务人员的影响研究,《放射性肿瘤判断标准》(gbz97-2002)等标准的颁布,对放射工作人员中发生的恶性肿瘤源自辐射的病因做出的判断具有法律效力[4]。但是,由于放射工作人员对射线的危害意识薄弱, 没有严格按照放射防护规章制度操作, 在辐射源操作过程中怕麻烦而不佩戴或少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从而受到过量照射等情况时有发生,放射工作人员存在比较严重的健康隐患[5]。为此,本次研究探讨医学影像学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提高辐射防护意识,为促进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2011~2012年在西双版纳州某医院实习的218名医学影像学实习生,平均年龄(23.8±9.7)岁,其中男生104名,占47.71%;女性114名,占52.29%;本科99名,占45.41%;专科119名,占54.59%。

1.2 研究方法

对该院全体医学影像学实习生进行普查,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学历等基本人口学信息和辐射防护知识来源、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正确的辐射防护措施等调查项目。问卷设计后请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修改,在现场调查前进行预调查,调查员经过专家统一培训,统一标准和认识。现场调查时问卷由研究对象填写,共发放问卷224份,回收问卷224份,问卷回收率100.00%,有效问卷218份,问卷有效率97.32%。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二人平行录入有效数据,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有效数据导入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在α = 0.05的检验水准进行统计推断。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辐射防护知识来源

医学影像学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有56.42%(123/218)来源于带教老师,55.05%(120/218)来源于课堂学习,31.19%(68/218)来源于课本,20.18%(44/218)来源于同学。本科学历实习生主要来源于课堂学习(67.68%,67/99),专科学历实习生主要来源于带教老师(66.39%,79/119),二者在课堂学习(χ2= 11.300,p = 0.021)和带教老师(χ2= 9.117,p = 0.037)这两种知识来源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辐射防护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以回答正确5个问题及以上为知晓,回答正确不足5个为不知晓,本次研

中本科和专科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6.48%和68.29%。专科学历实习生,本科学历实习生在诊断技术的优化选择和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知晓率高于专科学历实习生,但在正确的辐射防护措施方面知晓率低于于专科学历实习生(p < 0.05)。见表2。

2.3 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分析

以医学影像学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知晓情况为因变量(不知晓 = 1,知晓 = 0),以性别、学历、民族、知识来源等因素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男生(or = 1.041)是辐射防护知识不知晓的危险因素;本科学历(or = 0.391)和知识来源于带教老师(or = 0.663)是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的促进因素。见表3。

3 讨论

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对其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规定新参加放射性工作的人员要进行放射防护的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放射工作证才可从事放射性工作。所以医学影像学专业医师不仅要懂得自身的安全防护,而且还要懂得对患者的防护[6]。本次研究提示,医学影像学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主要来源于带教老师(56.42%)和课堂学习(55.05%),本科学历实习生主要来源于课堂学习,专科学历实习生主要来源于带教老师,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可见,带教老师的讲解和课堂学习是影像医学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的主要来源,课堂学习是理论知识的来源,带教老师在医学实践中的讲解是会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有研究显示,放射防护课程与其他医学课程相比,存在着内容繁多、学时少的特点,这在无形中使医学生产生“非主科”意识,认为放射防护课程是教学大纲“要我学”,而非“我要学”,在潜意识中影响了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就更需要带教老师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加强辐射防护的健康教育[7]。 生和专科实习生的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6.48%和68.29%。说明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对辐射防护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本科实习生对诊断、治疗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在实施放射诊断检查前对不同检查方法进行利弊分析,在保证诊断效果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诊断技术等诊断技术的优化选择原则知晓率高于专科生。同时,本科实习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知晓率高于专科实习生,说明本科实习生对辐射防护专业的知识掌握程度比专科生全面,需要加强专科学历实习生的专业知识。但在操作前穿铅衣,戴铅帽、口罩、橡皮手套,穿专用鞋,防止污染日常衣物和头发以及吸收放射性气体,严禁在工作场所饮水、进食物和存放食物,以及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认真准备,熟练操作,合理应用时间、距离、屏蔽三种防护手段、降低辐射量等辐射防护措施方面知晓率低于专科学历实习生,说明本科实习生对实践操作中基本的、常规的辐射防护知识有所忽略,需要带教老师强调。二者在辐射来源、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4792-84)以及人体接受过量辐射可以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异或畸形变不可逆的辐射损害等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三方面的知晓率均不高,也需要加强学习。

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or = 1.041)是辐射防护知识不知晓的危险因素,说明男生与女生相比对自身健康不够关注,对辐射防护的意识有待提高。本科学历(or = 0.391)和知识来源于带教老师(or = 0.663)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的促进因素,说明本科生相对专科生对本专业知识掌握的更为全面,需要加强专科生的健康教育,同时说明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的健康教育对实习生加强辐射防护知识有重要的作用,每一位带教老师都要积极主动地对实习生进行辐射防护教育,增强辐射防护意识,促进健康[8-10]。

[参考文献]

[1] 强永刚. 医学辐射防护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13.

[2] 陈福华,袁建华. 放射科减少x射线辐射的措施[j]. 中国辐射卫生,2010,19(4):417-418.

[3] 廖永华. 加强医学生辐射安全文化教育的思考[j]. 医学教育探索,2010,9(9):1269-1271.

[4] 汪莹. x射线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应用及发展[j]. 广东科技,2009,(16):101-102.

[5] 何祥金,陈劲,魏江涛,等. 内江市放射工作人员过量照射原因分析

及对策[j]. 中国辐射卫生,2010,19(4):419-420.

[6] 强永刚,林伟,廖永华,等. 医学影像专业开设辐射防护课程的教学探索医学影像专业开设辐射防护课程的教学探索[j]. 2005,4(2):113-115.

[7] 陈渝,高加蓉,郎朗. 临床放射物理与防护的教学难点及改革探索[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99-113.

[8] 邬仁会. 临床核医学辐射的防护与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6):935-936.

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范文6

关键词:电磁辐射 手机 办公室 防护

中图分类号:TL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105-02

电磁辐射是电磁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各种家用电器、输电电线,办公设备等等都会产生强度不等的电磁辐射。据研究,电磁辐射对人类具有六大危害:即可能是造成儿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能够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影响人类的生殖系统,可导致儿童智力残缺,影响人们的心血管系统,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等。

本研究采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研制的QX-3型电磁波辐射测试仪测试了常用手机的电磁辐射,以及办公室、实验室常见设备的电磁辐射,并据此提出相关的防护措施。

2 测量结果与讨论

2.1 各种办公设备和通讯设备在不同运行状态中的电磁辐射强度

研究中以办公室使用频率较高的非液晶电脑显示器、液晶显示器、主机、键盘、笔记本电脑、打印机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开机、关机、工作、待机等各种状态下的电磁辐射。检测结果表明,非液晶显示器和打印机显示出较大的电磁辐射强度,尤其在开机和工作状态,辐射范围为和,在关机和待机过程中辐射范围为和,;打印机开机的辐射范围为,工作中辐射范围为,在关机和待机状态未检出辐射量。其他设备在各种状态均未检测到电磁辐射量。

表1为不同手机型号在不同状态下的电磁辐射检测数据。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不同手机辐射量差别较大,除了通话中和待机状态未检出辐射之外,在开机、关机、拨号、接通电话瞬间、发短信、充电开关机、浏览网页等状态均检测出不同的电磁辐射量,尤其在拨号和接通瞬间辐射量为最大。

2.2 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在不同运行状态中的电子辐射强度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电磁辐射基本集中在超声波清洗器、微波消解仪、电磁炉等,检测部位包括正面、左侧、右侧、后侧、正上方。结果发现,不同方位,实验室仪器设备电磁辐射的检测量不同。烘箱和离心机等设备未检出辐射,对于常用的超声波清洗器和电磁炉电磁辐射较大。

3 防护建议

(1)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有关电磁辐射常识,加强安全防范。如:严格按电器指示规范操作,保持安全操作距离等。

(2)不要把实验室仪器设备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害之中。当仪器设备暂停使用时,避免处于待机状态,以免长时间产生辐射积累。

(3)各种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如电脑长时间使用时,应注意至少每1 h离开一次,采用眺望远方或闭上眼睛的方式,以减少眼睛的疲劳程度和所受辐射影响。

(4)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为此最好把手机拿远一点,等手机接通之后再拿近接听,或者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

(5)电脑屏幕产生的辐射会导致人体皮肤干燥缺水,加速皮肤老化,严重的会导致皮肤癌,所以,在使用后及时洗脸。

(6)多食用一些胡萝卜、豆芽、西红柿、油菜、海带、卷心菜、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以利于调节人体电磁场紊乱状态,加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贺.浅谈电磁辐射与防护技术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35):100.

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范文7

关键词:辐射安全防护;医疗;放射;应用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2-0191-02

核医学科是医院和相关机构设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室,在临床上治疗上它们能够为医生提供比较准确的诊断依据。但是,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随着核医学的广泛应用,电离辐射对人们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多。现阶段,部分医院对电离辐射的防止与管理方面不够成熟。本文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放射治疗的52例患者及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辐射安全防护,观察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具体进行如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52例,均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其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34-75岁,平均52.3±1.3岁,其中,患者15例,工作人员31例,社区公众6例。

1.2 方法

(1)放射安全干预,以电离辐射的防护三个重要原则和预防规章为依据对实验对象进行干预考核。主要可以通过如下进行:定期对电离辐射防护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对具有电离辐射影像室格局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干预,撤离不合格设施;装置通风散热设备,提高影像室内空气质量;装置警示灯具,在显眼的位置贴上防护警示语;对影像人员的操作技术进行考核管理,避免不正当操作:优化辐射防护设备;对辐射剂的使用量进行合理的限制。

(2)利用实时监测技术,使用便携式X-γ剂量率仪BH1-BH3103A型对电离辐射进行防护监视测量、FJ-377遇热释放光剂测量仪器对个人同位素的使用剂量进行防护检测,同时采用LiF(Mg,Cu,P)遇热释放光剂计量器和S-95多道γ谱仪对医学影像室内的空气中的电离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并对影响室内进行实时大功率采样监控。借助电脑软件对其进行数据管理处理,对接受电离辐射的群体、患者和居民情况进行数据统计整理。所用的临床设备必须是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剂量的实验标准要求。

1.3 监测方法

采用随机布置测量点的方式κ艿降缋敕射的群体的工作环境的周边辐射情况进行检测,对于重要的工作部门可以实施多个测量点,每个测量点最少检测5次,取均值的方式进行检测,测量前提为正常工作时辐射情况和最大辐射情况;对个人进行为期3个月的剂量检测。

1.4 观察指标

对接受防护干预的X射线机和射线工作室和周边工作环境、操作人员、患者和公共辐射水平的剂量进行为期3个月的监控测量和为期6个月的监控测量以及未接受防护干预前的辐射剂量进行对比。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辐射水平空气比释动能率检测结果均值比较

经过干预后,辐射水平空气比释动能率在候诊室位、诊治室外走廊、外墙壁、诊室内、工作人员位、通风窗及公共场所均优于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2.2 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干预后在工作人员、就诊患者、社区公众在个人监测结果方面均低于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3 讨论

随着核医学的不断发展进步,同位素在临床医学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民众接触电离辐射的几率逐渐升高,辐射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所以,必须重视电离辐射对公众健康造成影响的问题。然而人们通常对于临床医学上所使用的放射性诊疗设备的防护意识是薄弱的,放射性的诊疗设备通常会对人体的生殖系统、血液系统、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造成一些负面影响[1]。但是就目前的医疗现状来看,少有医疗机构能够严格遵守原卫生部颁发的工作要求,同时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对于电离辐射对人体造成危害这一方面的知识了解的不够全面。此次实验在遵守电离辐射防护的三大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本研究中心管辖范围内的放射性医疗进行电离防护干预,具体内容为:接受放射性诊疗的病症和禁忌症进行分辨筛查,分析接受放射诊疗的必要性;对实施放射性诊疗的工作人员和接受辐射的病患进行严格电离防护措施,避免大剂量的特殊部位接受过多的辐射,严格控制个人剂量;对前来接受放射性诊疗的患者其他正常的身体部位和特殊器官进行实施屏蔽保护措施;对于孕妇患者和婴幼儿进行放射诊疗前,应格外谨慎,并事先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征得其同意后方可进行[2];严格遵照原卫生部颁发的规章制度对放疗室环境和放疗操作进行把控,尽量降低电离辐射的剂量;定期对放射性诊疗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增强其电离防护意识。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发展放射性诊疗技术的同时必须重视电离辐射的防护管理的防护措施,尽量将放射剂量降低,避免电离辐射对相关工作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参考文献

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范文8

关键词: TD—SCDMA;电磁辐射;通信基站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4-0219-02

0 引言

近几年来,TD—SCDMA网络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TD—SCDMA基站本身具有馈线多、功放多以及天线大等特点,因此,随之而来的电磁辐射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为了能够将该问题有效解决,提高TD—SCDMA网络的应用质量,对TD—SCDMA通信基站电磁辐射预测系统的研制是非常重要的。

1 TD—SCDMA通信基站工程分析

1.1 功能和组成 所谓TD—SCDMA,主要指的是我们国家提出的一种TDD—CDMA标准,TDD-CDMA多包含的特点都可以在TD—SCDMA充分展示出来。该标准主要是由智能天线、同步码分多址、接力切换以及联合检测等技术构成的,不仅能够为用户提供语音、留言等服务,而且还可以实现传真以及各种数据业务的传输操作。

TD—S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完全沿袭了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制定的UMTS结构,整个结构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UTRAN和核心网。其中,UTRAN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完成无线资源管理和无线发送接收,该部分的构成主要包括无线基站、无线网络控制器、基站控制器和操作维护中心等几个方面。核心网的主要任务则是完成交换功能和客户数据与安全性管理等工作。该部分的构成主要包括移动交换中心、服务支持节点、网关移动交换中心和网关GPRS支持节点等。核心网在整个网络系统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就目前TD—SCDMA网络系统的核心网结构来看,主要以网状拓扑结构和环状拓扑结构为主。

1.2 智能天线及其应用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于网络系统中的DSP芯片的性能也在逐渐提高,为了实现在不增加网络系统复杂度的基础上通过数字方法实现波束形成,就必须应用智能天线。利用智能天线实现波束的形成,主要是通过阵列方向图中各个阵元信号的相位和幅度加权来完成的。在此过程中,数字算法可以促使智能天线的主波束对信号进行发现和跟踪,这样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网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TD—SCDMA通信基站电磁辐射防护

2.1 TD—SCDMA通信基站电磁辐射防护方法 对于TD—SCDMA通信基站电磁辐射防护主要可以从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在管理措施方面,网络的设计人员在对基站位置选择的时候应该注意,在确保网络的覆盖范围能够满足条件的前提下,要尽可能使基站的位置远离环境敏感地区,同时,对于基站的建设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不可对环境造成影响。其次,要对基站中涉及到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最后,要对处于电磁辐射环境中的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此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在技术措施方面,工作人员可以采取屏蔽、吸收和距离防护等方式来提高TD—SCDMA通信基站电磁辐射预测系统的有效性。首先,设计人员可以利用一些具有低电阻的导体制成防护服提供给工作人员。其次,设计人员可以选择一些能够吸收电磁辐射的材料设置在基站附近,从而达到防护的目的。最后,在距离方面,设计人员可以根据网络系统的实际情况,设置一定的水平和垂直防护距离。

2.2 基站防护距离的理论预测 对于网络系统中所涉及到的远场轴向功率密度,其计算公式为:Pd=,其中,Pd、P、G和d分别表示为功率密度、设备辐射功率、天线最大辐射方向的功率增益和离天线直线距离。在实际网络系统中,天线的赋型增益和阵列增益的数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移动台与基站的距离、方位和数据。为了进一步对基站的技术参数进行介绍,本文以某基站的参数资料为例,来分析基站防护距离的理论预测。具体资料如表1、表2所示。

通过表1和表2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基站周围所存在的电磁场强度与距离的大小有直接关系。距离越小,电磁场强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3 实际环境测量实验

本次实验主要是在不考虑建筑物影响的情况下进行的。实验中,我们选取了某大学图书馆西边的TD基站作为测试环境,该图书馆高29.5m,天线中心距离地面30.5m。在实际验证的过程中,我们选取了一个距离天线59.2m的地点作为测量点,并每个1m作为一个测量点来对其进行测量。在待机状态下各个测量点的理论值与实践值的对比如表3所示。

从表3的对比数值我们能够看出,每一个测试点的理论值与实际测量值之间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误差。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基站附近有树木、车辆等散射体,这些都会给测量结果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在频谱分析仪上读取测量数据的时候存在读数误差。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TD—SCDMA网络在社会各领域应用中范围的逐渐扩大,加大对TD—SCDMA通信基站电磁辐射预测系统的研制力度是不容忽视的。本文所介绍的建立在现实场景基础上,结合射线跟踪的反向算法,在VS2008平台下使用C++编程语言研制出的TD—SCDMA基站电磁辐射预测系统。经实践证明,该系统不仅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实现对TD—SCDMA通信基站电磁辐射防护,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振.TD—SCDMA通信基站电磁辐射预测系统的研制[D].郑州大学,2012.

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范文9

【关键词】换料大修;辐射防护;管理经验

The Radiation Protection Management Experience for Refueling Outage of NPP 2,

CNNC Nuclear Power Operations Management Limited Company

NI Wei CHEN Gao-fei LIU Jie LANG Qi-liang

(CNNC Nuclear Power Operations Management Limited Company, Haiyan Zhejiang 314300, China)

【Abstract】Since commercial operation in 2002, the NPP 2 of CNNO has been safe in operation for twelve years,and finished RP control successfuly in the 22 refueling outages. During the twelve years’ operation, the RP management system was established and developed constantly, it also made good achievements in RP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relevant RP management experience of refueling outages of CNNO Qinshan NPP 2, introduced the RP control actions for each stage of refueling outage, and discussed th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y of RP control in refueling outage.

【Key words】Refueling outage; Radiation protection; Management experience

0 概述

压水堆核电站机组的换料大修是电站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每次换料大修期间,除了要更换一部分核燃料以维持机组下一循环的运行外,还要对部分在日常运行期间无法检修的设备进行预防性维修、纠正性维修、定期检查、试验及在役检查,并对部分系统或设备进行以提高机组安全和经济为目的的技术改造项目。

与机组日常运行相比,大修期间的核岛检修工作的密度和强度大大增加,参与人员多、检修项目多、交叉作业多,这些因素造成辐射安全管理的难度随之增加,同时,大修期间也是辐射事件或事故的高发期,根据中核运行二厂历年剂量数据统计,大修阶段的集体剂量约占到全年集体剂量的80%以上(表1)。因此,大修阶段的辐射控制是电站辐射防护管理的重点,也是检验电站辐射安全管理是否有效的主要一环。

中核运行二厂经历了22次大修辐射防护管理,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修辐射防护管理体系,大修辐射防护体系的良好运作,不仅保证了大修各项工作有序的开展,也使得大修期间辐射安全指标得以有效控制,且在中核集团开展大修性能指标评价以来一直处于较好的水平(表2)。

表1 中核运行二厂历年大修剂量与年度剂量

(剂量单位:man.mSv)

注:2013-2012年大修剂量占年度剂量的平均百分比为85.5%.

1 辐射防护大修管理

1.1 辐射防护大修管理组织机构

大修期间辐射防护管理的范围涉及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如何有效的组织开展各项监督任务,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组织机构体系,中核运行二厂辐射防护科采取“技术管理为主,行政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建立了以辐射防护大修协调人为主,专项负责人和大修监督员相配合的大修管理机构(图1), 各机构成员职责如下:

大修协调人:大修期间辐射防护专业的主要负责人,为公司大修管理组织机构中的一员,全面负责大修期间辐射防护相关各项事务的协调管理,且参与大修相关的定期会议及对外接口。

辐射防护科科长:为大修工作和大修协调人提供必要的行政支持,包括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的各项支持。

专项负责人:大修协调人根据ALARA分级管理的要求,将现场检修作业分成独立的专项,指派辐射防护工程师作为这些专项的负责人,对于较高辐射风险的作业,专项负责人需要编制专项辐射防护方案,设置辐射防护控制点,大修结束后编制大修专项工作总结。大修期间对小组内的辐射防护方面的事项进行协调处理,并负责专项领域内的关键点作业进行辐射监督。此外专项负责人还承担辐射防护大修值班工程师的角色。

辐射防护值班工程师:由专项负责人轮流承担,大修期间每日在卫生出入口值班至21:00。根据大修辐射防护行动指南中的执行计划和大修协调人的安排,统筹安排大修监督人员和运行班组部分值班人员执行当天的现场工作,值班期间将每日现场工作任务、工作文件的分配给大修监督员,落实每日的大修监督任务后向大修协调人进行汇报,并负责大修现场辐射防护相关事务的协调和处理,以及中班期间辐射工作许可证的审批。

辐射防护大修监督员:协助辐射防护专项负责人和辐射防护值班工程师执行各项辐射防护测量和监督工作。

运行班组:负责日常机组辐射安全管理、辐射控制区的管理、辐射控制区出入口的管理、以及协助专项负责人和辐射防护大修值班工程师进行大修辐射防护监督等。

仪表班:负责电子剂量计、便携式仪表、KRT/KZC系统的故障检修和定期维护。

1.2 辐射防护分级管理

大修现场,检修项目很多,交叉作业多,而辐射防护人员的数量和精力是有限的,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是每一个核电厂在大修中都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合理利用现有的辐射防护管理资源,对辐射工作按风险大小进行分级管理(表3),对于那些辐射风险较高的工作则必须在管理上给予应有的关注,甚至逐项跟踪。

1.3 辐射防护大修管理的主要工作

辐射防护大修管理一般分三个阶段,即:大修准备阶段、大修实施阶段、总结反馈阶段。

图2 大修辐射防护管理流程图

1.3.1 大修准备阶段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大修准备阶段是大修辐射防护管理的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只有真正做到人员到位、物资充分、计划完善、文件齐备,在后续的实施阶段中才能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

一般大修前7个月,确定大修辐射防护协调人,并上报大修总经理部,处室授予大修协调人安排、协调大修有关辐射防护工作的权力。大修协调人在大修开始前5个月时启动各项准备工作,按照《辐射防护大修行动指南》准备阶段的工作清单分配任务并逐项进行落实,辐射防护大修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见表4。

大修文件准备是大修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准备工作越充分,实施阶段的工作才更有保障。大修协调人需要对大修总体计划进行深入分析,结合以往大修的经验反馈,编制大修辐射防护的监督方案,同时组织专项负责人对各个高风险的检修作业编制专项实施方案,并对作业中的关键步骤设置控制点,所有用于大修监督的执行文件,只有经批准并加盖大修文件章方可现场实施。此外,在编制辐射防护大修实施方案时还需对下列情况给予高度重视:以往没有开展过或较少开展的放射性工作;以往发生辐射事件较多的作业;连续工作时间较长的作业;环境位置较差的作业等。

大修准备阶段还需做好实操培训,特别关注的是那些新员工,这类人群的特点是:缺乏经验、技能不足,容易发生辐射安全事件,根据历次大修经验事件来看,很多人员污染事件是由于附加防护用品使用不规范造成,因此加强新员工的实操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对于高辐射风险的工作还需加强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熟练度,以减少作业时间和个人受照剂量,如蒸汽发生器一次侧装拆堵板作业,此项工作需要在蒸汽发生器一次侧水室内部进行,存在极高的外照射和污染风险,大修前安排作业人员在模拟现场实际工作环境的蒸汽发生器模拟体上反复演练,直至合格为止。

1.3.2 大修实施阶段

《辐射防护大修行动指南》中准备阶段的内容全部落实,标志着辐射防护大修准备的各项工作已全部完成,从而进入大修实施阶段的进程。在大修实施阶段,辐射防护各专项小组将全面运作,根据大修进度,按照预定方案执行各项辐射防护监督任务。

大修实施阶段辐射防护主要工作包括:

辐射工作许可证的审批,每日审批未来3天计划开工的主线工作和核岛工作的辐射工作许可证。

参加各类大修相关的会议,包括:大修早会、大修计划会、周安全协调会、处室早会、以及其他各项专题会议。

启动大修辐射防护日报的编制。

机组停堆后不同工况的核岛辐射水平测量,执行热停堆、氧化运行后、低低水位工况反应堆厂房辐射水平测量(在热停堆工况下首次辐射水平测量后,需对反应堆厂房红区进行降级),进行测量结果比较和评价,并对测量图的信息公布。

放射性热点屏蔽。

根据规程要求,增加污染检查的频度和范围。

根据大修进度和辐射防护实施方案,开展各项专项检修作业的辐射防护监督和控制点的释放。

辐射防护巡检及专项检查,包括:定期常规巡检,组织专项检查,参与辐射安全相关的联合检查等,对于发现的问题编制报告,并进行上报及协调整改。

对于发生的辐射事件、异常的调查与跟踪。

计划外新增工作的辐射防护控制。

KRT系统(辐射监测系统)的状态调整及通道大修。

部分管理厂房或区域的状态恢复,如ET出入口停运,设冷水区域重新划分为辐射控制区,龙门架临时污染区的解除等。

在大修实施阶段,管理的重点是如何将辐射防护的各项管理措施应用到各项检修工作中去,这里不仅需要将辐射防护实施计划与大修计划保持一致,还需要辐射防护大修协调人、辐射防护值班工程师和大修监督人员的密切配合。大修协调人每日参加大修早会和计划会后,针对最新大修进度将工作任务分配给当日的辐射防护值班工程师,辐射防护值班工程师根据大修行动指南和实施方案中的文件,安排大修监督员逐项完成当日的工作,并将完成情况和发现的问题汇报至大修协调人,通过逐层的责任管理,保证每日的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和落实。

大修实施阶段放射性检修作业全面开展,作业集中且参与人员众多,容易发生辐射安全事件或事故,如人员污染、区域污染、意外照射事件等,一旦发生辐射安全相关的事件或事故,需要及时开展调查工作,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开展纠正行动,并形成事件报告。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处理的及时性,及时采取行动不仅能限制事件或事故造成的后果和范围,而且能够更为准确的分析出根本原因。

大修实施阶段,除了关注常规高辐射风险的作业外,还需特别注意计划外新增的放射性工作,一般提前列入大修计划内的工作,准备相对充分,而临时增加的放射性工作往往因准备时间不足,风险分析不到位容易造成辐射安全事件,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完善的管理流程,使得计划外的工作,能提前被获知,并做好充分评价和必要的文件准备。

1.3.3 总结反馈阶段

大修现场工作完成并不表示大修已结束,只有在完成总结反馈工作后,才真正意味着大修辐射防护管理的结束,在此阶段需要对辐射防护监督计划的实施情况、大修中的经验数据、发现的问题和良好实践都需要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价,这些内容将被汇总并印制成册,最后通过大修总结会和经验反馈会对这些内容进行学习和讨论。

通过总结和经验反馈,使得大修中重要的经验数据得以保留,以便后续的应用,同时总结了大修中良好实践,并对存在的不足开展纠正行动,这些良好实践和纠正行动将会落实到下次大修的辐射防护准备工作中,使得辐射防护的大修计划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这里从下面三个方面阐述总结反馈阶段在大修辐射防护管理中的作用:

1)积累经验,实现螺旋化提升

中核运行二厂辐射防护科从首次大修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大修总结和经验反馈工作,每次大修结束后,要求各专项负责人编制专项工作总结,大修协调人编制辐射防护专业的大修总结,重点分析大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良好实践(见表5),针对不足之处开展纠正行动,将这些纠正行动和良好实践应用到以后大修管理中,从而实现大修辐射防护管理螺旋化提升。最终,这些总结和重要测量数据将被汇总并印制成册,使得这些宝贵经验得以延续。

表5 辐射防护大修管理部分良好实践

2)改进缺陷,保证大修现场的辐射安全

对于机组存在的一些缺陷,通过技术上的改造,来提高现场的辐射安全性。例如,1、2号机组建造期间没有对反应堆厂房内燃料传输通道采取任何屏蔽措施,装卸料期间,燃料传输管附近区域的辐射水平非常高,工作人员进入该些区域,非常容易导致超剂量照射事故。2003年101大修卸料期间,两位运行处现场操作员途径燃料传输通道的正下方,适逢乏燃料组件从通道中穿过,两位现场操纵员每人接受意外照射约100μSv,造成小剂量意外照射事件。针对此缺陷,辐射防护科通过现场隔离、技术改造方式,消除了此缺陷的造成辐射影响,并将此项实践经验应用到后续投运的3、4号机组。

3)在实践中吸取教训,在管理上加以改进

大修期间辐射防护管理经验,可以说是在实践和经验累积中不断完善的,电站投运初期无论是辐射防护专业还是检修单位可能都存在经验缺乏、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通过外部学习和同行经验交流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还是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完善,从而建立起一套适合自身的管理体系。中核运行二厂也是在历次的大修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和改进,从而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大修辐射防护管理体系,例如:

(1)2007年203大修期间,4名检修人员在换料水池进行装卸机套筒检修时造成面部沾污,分析污染的原因主要是作业前辐射风险分析不足,导致作业期间采取的防护措施不完善,工作人员在没有配戴任何面部防护用品的情况下进行检修作业。在没有去污的套筒上存在严重的表面污染和大量放射性的浮灰,对设备的操作和接触会造成放射性的颗粒从设备上掉落转移到工作人员身上,在没有任何防护的面部很容易造成体表污染,严重的话还可能形成内照射。针对此情况,在后续的实施方案中要求此项作业调整至水池去污后进行,并在水池去污的工作中增加装卸料机套筒去污的工作;其次,工作人员作业时必须佩戴面部防护用品,需要直接接触设备的作业人员佩戴气面罩等防护器材,此后该项工作没有再发生类似原因造成的人员体表污染事件。

(2)301大修前辐射防护大修现场监督一直实行专项负责制度,各项工作有辐射防护专人负责,但随着运行机组的增加,需要分出人员进行其他机组的大修准备,造成每个专项负责人需要承担多个专项的工作,对于大修现场的监督工作往往应接不暇,因此在借鉴国内同行电站大修辐射防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大修监督管理模式,设置了辐射防护大修值班工程师岗位,提高了现场异常情况的及时响应能力,也实现了大修期间辐射防护人员配置的优化。

2 大修管理中的需要重视的问题

大修辐射防护管理除了做好准备、实施和经验反馈三个阶段的工作外,对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1)大修管理是多部门、多专业共同协作的综合性的工作,辐射防护监督不能孤立于其他部门之外。不仅需要大胆管理,发挥监督与管理的职能,还需要与其他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和沟通渠道,积极听取检修部门的良好经验,只有融入电厂正常的生产管理渠道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加强年轻的辐射防护人员的培养与锻炼。大修期间各项辐射防护措施的有效实施,需要一批经验丰富,技能熟练的技术队伍,年轻同志是这个队伍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年轻辐射防护人员的培养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需要给予其机会不断的去磨练,但也需要注意避免“拔苗助长”式的培养,让其独立承担超过其技术能力和经验水平的高风险工作。大修期间检修项目众多,是年轻辐射防护人员学习的最好课堂,在“传帮带”的基础上要给予其不断实践的机会,使其从被动跟学到自主思考,最终成为能够独挡一面的技术骨干。

3)辐射防护实施方案的编制需要结合作业现场的实际状况,不能“闭门造车”,仅从辐射防护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否则辐射控制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例如,在某些区域狭小、通风不不佳的情况下环境温度会比较高,如果仅从辐射防护角度考虑,需要通过穿戴附加防护用品进行严密的个人防护,而工作人员在闷热的环境下,往往很难严格遵守辐射防护的规定,如何平衡两者的矛盾,需要在技术上和管理上充分考虑,例如,将该类作业的检修窗口与风机的检修窗口错开,或在防护用品配置上加以改进。

4)保持大修辐射防护实施方案的严谨性和严肃性。执行文件的各项内容要简练、准确,避免存在歧义,否则容易引起误解造成辐射安全事件;其次,生效的辐射防护监督计划,需要严格落实各项要求,不得随意的降低了预定的管理要求,确实需要调整的监督计划和防护措施,必须重新进行辐射风险评价,再批准实施。

5)大修辐射防护管理中,对两类人群应多加关注,一类是“新员工”,另一类是“老员工”,“新员工”因经验不足容易出现失误,而“老员工”经验丰富也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对于大修期间的辐射防护人员也是同样要求,特别是具有多年大修辐射防护监督经验的“老员工”,不能因为以往的成绩而降低了辐射安全控制的质量,只有在事实和数据的基础上做好全面分析,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3 结束语

辐射安全监督需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吸取外部的经验与教训,不断挖掘内部的管理方面的潜力。中核运行二厂是一个运行了十多年的电厂,具有二十多次的大修管理经验,通过积极借鉴外部的良好实践,以内外部的教训为鉴,保守决策,不断总结,强化管理,勤于实践,目前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辐射防护管理体系。在已进行的数次大修中,职业照射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集体剂量和个人剂量都控制在较低的水平,1&2号机组2003-2011年度单机组的集体剂量都优于当年的 WANO中值,2003、2008、2010年度单机组的集体剂量优于当年的 WANO先进值。

【参考文献】

[1]中核运行二厂辐射防护科.大修辐射防护总结报告[R].2003-2013.

[2]中核运行二厂保健物理处.2012年保健物理年报[R].2012.

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范文10

关键词:电磁辐射职业;职业危害;防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TM34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射频技术及电磁波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今的生产生活中。在现实状况中由于我国面对电磁辐射职业的危害的研究程度比较小,极大地落后于大气污染危害的研究,现针对射频及电磁生产产品,分析电磁辐射职业危害,从电磁辐射生产监测环节中提出积极的防护对策具有非常必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磁辐射职业存在危害性的常见生产工作场所介绍:

1.发射机房:如电视和广播信号发射系统的发射机房,以及信号接受发射的设备调适机房。此外,雷达系统的存在,雷达系统的发射及辐射危害也是比较严重的。

2.射频类的电磁辐射危害场所:射频感应、射频加热微波介质,及现今运用于医疗领域的射频微波医疗设备的使用等都存在着电磁辐射危害。

3.电设备加工场所:现今存在规模和范围较大的电设备加工场所,这些场所的电磁辐射危害存在严重的积聚型和渗透性。

4.电力发电站:电力发电站尤其是大型发电站、高压设备及高压变电站和高压输电线工作场所的电磁辐射危害也是比较常见的。

5.网络电磁辐射危害场所:移动网络设备如手机制造行业工作场所。现实中大型的网站及无线网络设备场所。

6.交通工具场所:地铁列车及现今的电能源汽车,以及飞机制造场所的电磁辐射危害也是比较常见的。

7.各种卫星发射场所,以及我国国防类导弹等的研制工作场所的电磁辐射危害也是比较常见的。

二、电磁辐射职业常见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1.来自于电磁生产场所生产设备的危害

一般而言,电磁辐射生存工作设备所带来的危害有来自生产制造材料本身存在的辐射危害,还有一部分来自在电磁生产设备调试中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电磁设备工作超出正常的射频及微波的控制领域而产生电磁辐射危害。造成这些危害的原因具体如下:

①生产电磁设备的参数调整未在有效的控制范围内进行:电磁辐射职业所工作的设备基本上都是现今的射频调适和电磁微波设备。电磁设备的内在构造是在特定的物理原理下而形成的,所以生产电磁工作的设备所发射的出的射频强度和电磁微波强度越强其所造成的电磁辐射危害越大。基于这一方面而言,电磁辐射职业的生产设备的参数的调整和控制都是严格经过科学试验而制定的,而在正常工作中设备参数调适完成的情景下,通常要在试验场所经过一定的监测调适才会大规模投入使用。但是现今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试验监测过程中,不合理的监测未能及时的发现生产设备参数调整不合适产生电磁辐射过大的问题,一旦正常运转使用,将会产生严重的电磁辐射危害。

②此外,众所周知在电磁辐射生产领域屏蔽设备的存在能够有效的减弱部分电磁辐射,降低其危害性。但是现今在电磁辐射职业存在着工作场所所使用的电磁辐射的设备屏蔽结构不合理,在正常工作中影响了屏蔽设备对生产设备所散发的辐射。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将会产生严重的辐射危害。

③最后,在电磁辐射职业生产设备基本上都是在射频的基础上进行使用的,而有效的规避射频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危害的一个常用方法则是将射频接地,通过接地效应的实现消除一定量的电磁辐射危害。再加上射频接地效应过程中需要定时的监测数据的获得去实现射频接地工作的调整。但是部分电磁辐射工作场所,由于设备的维护更新不及时,其不能很好地促进接地效应的实现,而且监测工作未能有效地监测到接地效应中不合理的问题,数据的反馈未能及时得到处理。

2.磁辐射职业生产场所存在布局安装不合理,未能根据有关法规准则合理地进行相关方面的要求科学进行布局安装

①电磁辐射职业生产场所中,管理人员为了能够降低生产成本,通常会刻意的缩小电磁辐射生产设备摆放安装所占用的生产空间,如电磁辐射设备的之间摆放的间距过小,间距过小造成电磁辐射不能很好的发散,全部集聚在某个空间内,那么将会对这一空间的工作人员形成持久性的电磁辐射危害。

②在电磁辐射设备生产场所中,监测工作的有序进行对于电磁辐射危害工作的预防起着关键作用。但是,由于现今部分生产企业监测工作存在不科学合理的现象,监测人员的技术使用水平过低,监测设备落后未能及时实现更新替换。以此,监测作用不能在生产场所电磁辐射领域中得到有效发挥。

3.此外,在现今电磁辐射职业工作人员由于缺乏科学的预防措施,在生产中发现问题没有严格的责任意识不能及时统治修理部门对设备或场所中超出适当范围的电磁辐射危害进行修理和补救。管理人员缺乏对电磁辐射生产设备的更新维护及管理,未能将“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管理方式贯穿在整个生产过程的管理中,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比较欠缺。而且在现今电磁辐射生产职业存在着大量的工作人员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及时管理单位发放防护卫具,但是工作人员过于疏忽,从而防护未合格就进入工作现场,使自身受到很大的电磁辐射危害。

三、电磁辐射职业危害防护的对策分析

1.电磁辐射生产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危害防护对策分析:生产管理单位要针对电磁辐射的来源进行积极主动的危害防护,如采用先进科学性的、效果比较好的屏蔽设备,强化对屏蔽电磁辐射设备的更新维护,定时通过有效监测设备的利用检验其屏蔽设备的屏蔽效应、射频的接地效应。在设备调适中严格按照电磁辐射设备调适使用的规格参数,将设备的参数调整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强化人员对电磁辐射参数的检查和记录,通过监测作用的发挥发现问题及时修正,最大限度地避免因电磁辐射设备生产使用漏洞的存在导致电磁辐射危害过大现象的发生。

2.强化在电磁设备工作场所危害的防护,这一防护措施的提出与上一措施相比比较被动。具体而言,强化专家学者对电磁设备布局间距的测量与分析,强化管理人员对工作场所中存在无必要的金属物品的撤除和更换。此外,加强对关键环节即监测工作的完善,及时促进电磁射频、微波等监测设备的更新维护,做好监测数据仪器的分析,加强技术人员在监测环节的监督,强化管理促进监测作用的有效发挥。

3.强化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管理意识,提高管理人员对生产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提高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在电磁辐射职业管理人员应该切实认识到人员对于整个企业正常生产的影响,所以其应该始终本着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及时更新陈旧的生产设备,积极引进电磁辐射危害性较小的设备,强化对人员人身健康安全的保护,提供医疗理疗室,定时组织人员进行身体安全检查。在管理人员现代化管理意识增强的前提下,管理单位要积极组织交流学习的平台,不断强化对工作人员电磁防辐射教育的进行,使工作人员切实意识到辐射的危害性,以此通过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意识的提高减轻现今电磁辐射职业对工作人员危害性大的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电磁辐射职业作为现今一重要的职业系统,面对现今其存在的各种电磁辐射危害,电磁辐射生产企业能够强化现代化管理理念的落实使用,在更新生产设备以及建设科学的工作环境的情形下,强化现场对屏蔽、消除电磁辐射有效作用最大的屏蔽器等的安装和检查,通过有效监测作用的发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磁辐射的危害,保护电磁生产领域工作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郝利君,张彤,李春萍,等.电磁辐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13(6):50-53.

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范文11

关键词:广播发射天线;运行原理;维护措施

作为广播发射系统的关键设备,广播天线的运行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号发射工作的质量。综合来看,广播天线运行原理较为复杂,因此工作人员必须投入足够的精力、吃透广播天线的结构设计与运行原理、加强天线日常维护工作,如此方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广播天线的工作质量。

1 广播发射天线的运行原理

1.1 发射天线原理

由于天线导体终端处于开路状态,因此当单根馈线将高频电流输送至位于天线上的导体时,导体表面会积聚电荷,电荷的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另外,地面也会发生电荷感应现象,这对天线辐射场具有一定的影响。某些情况下天线辐射效率会大幅降低,通常引起上述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天线等效高度与实际高度不一致。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善天线上的电流分布状况来实现提升天线辐射效率的目的。

源定向辐射与无源定向辐射都可以实现加强某一方向辐射场的目的。各级放大电路、负载与放大器之间、被测电路测量仪器之间、接收机、天线或扬声器与输出电路之间容易形成阻抗匹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相关扩音机的扬声器与输出电路之间必须形成阻抗匹配,否则扬声器将无法实现满状态运行,从而可能影响音质与音量[1]。

1.2 磁基本振子的辐射

与物理学中的夸克类似的是,至今没有证据表明自然界中有单独存在的磁流与磁荷。严格来讲磁基本振子是虚拟的物质。磁基本振子与电基本振子相较,后者的辐射场极化方向呈现出相互正交的状态,除此之外,二者在物理特性上保持高度一致。

1.3 电基本振子

电流元是电基本振子的别称。物理上将一段理想的、波长远大于长度、半径又远小于长度的高频电流直导线定义为电基本振子。由于更为复杂的天线辐射特性的研究基础是电基本振子的辐射特性,因此结构与功能复杂的天线一般是由电流元构成的。电长度是决定辐射功率的关键因素,在几何长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波长越长或者频率越低,则辐射功率越小。由于一般讨论的是理性状况下的频率变化,因此通常不考虑空间内其他场源,这也就意味着距离与辐射频率大小以及变化无关联。

一般情况下,人们用一个等效电阻所吸收的功率来表示天线辐射的功率,业界以辐射电阻Rr来表示等效电阻。

2 广播发射天线的维护措施

2.1 加强日常巡检工作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广播天线的运行质量,需要加强对天线的日常巡检工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应当明确广播站工作场地的面积以及天线的数量,如果台区面积较大,则需要加派巡检人员,以求做好检查工作并详尽记录检查数据;事实表明,在季节交接之时,发射天线的张力可能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维护人员应当在季节交替之时适当调整天线的张力,从而确保天线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天线的卸扣、拉线与绳圈等部位需要定期上黄油,防止出现生锈的现象,为天线埋下安全隐患;发射天线的外观需要无明显污垢,同时维护人员应当经常检查天线的松紧度,既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2]。

天线桅杆部位需要定期喷涂防腐漆,必须充分保障防腐漆的质量合格,如此方能实现保护桅杆免受腐蚀的目的;天线在装卸货时极有可能被损坏,因此有关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相关的程序来开展装卸货工作,在工作中尽量避免天线直接触地。需要严格检查天线外表是否出现锈蚀以及断裂现象,一旦发现发射天线有先天缺陷,必须及时更换,以免影响天线后续使用效果、造成经济损失;天线的绝缘子也是日常巡检的重点对象,由于绝缘子表面容易积聚灰尘,灰尘量达到一定限值时会严重影响绝缘子的各类功能,为此,维护人员需要经常性地清理绝缘子灰尘,保持其外表整洁;对于广播发射天线而言,对地绝缘强度十分重要,在合理范围内,绝缘强度愈高愈好,当出现绝缘强度不断降低的现象时,必须尽快寻找故障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2.2 加大广播发射天线维护力度

通常情况下,广播站的发射天线是直接暴露在室外的,各种外界不良因素如雷暴、大风、降水等有可能改变天线的内部结构、锈蚀天线,从而影响天线的工作质量。为此,广播站必须加强对天线的日常维护力度,从而达成最大程度提升天线使用寿命的目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看,恶劣天气是在短时间内破坏天线结构、降低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此,广播站需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以求第一时间获取准确的气象资料、分析近期内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从而采取针对性的举措来确保天线的安全。

在雷暴天气来临前,检查天线接地状态是否良好、检查防雷击装置质量是否稳定、是否安装到位;在暴风雨来临前,维护人员需要把发射天线放下,否则天线可能在强风力环境中被折断;另外,维护人员必须做好清洁绝缘子的工作,经常性地检查绝缘子上表面的灰尘含量是否处于合理状态,清理灰尘后应当喷洒防尘剂,如此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绝缘子表面短期内灰尘含量超标现象出现;在寒冷的冬季,为了避免发生冰柱悬挂天线促使天线被折断的情况,维护人员需要实时监测天气状况与天线积雪状况,做好清雪融冰工作;维护人员应当经常性地为紧固天线的螺栓涂抹黄油,如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天线生锈。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维护人员在开展对发射天线的维护保养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行事、严格控制黄油等抗腐蚀材料的品质,处理天线故障时应当小心细致,避免对天线造成二次损伤[3]。

3 结语

广播发射天线的工作原理较为复杂、日常维护工作涵盖多项内容、涉及多个技术领域,因此负责天线维护的人员应当积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充分了解天线运行机理、在维护工作中保持小心谨慎的态度,如此方能有效地保障天线的质量,从而促进我国广播事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建利.广播发射天线技术的应用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03).

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范文12

【关键词】放射性污染,放射源,防护,危害

中图分类号:X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c)-0000-00

在自然状态下,来自于宇宙的射线以及地球环境本身所具有的放射性元素通常是不会对生物产生危害的。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活动让人工辐射与人工放射性物质都大大的增加,进而使得环境中的射线强度也越来越强,对生物的生存带来了威胁,产生了放射性污染。室外放射性污染其所产生的危害较为严重,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

1室外放射性污染的来源

室外放射性污染的来源相当的广泛,自从人类对放射性元素大量使用以来,人为的放射性污染来源大量的增加,总的来讲室外放射性污染的来源主要分为以下的两类

(1)天然放射性污染来源

天然放射性污染来源主要有宇宙射线、宇生放射性核素和原生放射性核素这三种。宇宙射线是从宇宙空间中射向地球的高能粒子流,包括有初级宇宙射线与次级宇宙射线。因为地球大气层能有效的吸收宇宙射线,所以宇宙射线的强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急剧的增加,并且在不同的纬度地区的宇宙射线的强度也会不同,并且宇宙射线还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宇生放射性核素是宇宙射线与大气圈中的物质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这些核素中很多都是通过散裂形式所产生的碎片,还有部分是稳定原子和中子或者介子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活化物,其模式与特点与宇宙射线的强度相近。

原生放射性核素则是指的在地球形成期间所出现的放射性核素。原生放射性核素的品种很多,而性质与状态也各不相同,但是在环境中的分布却相当的广泛,在岩石、土壤、空气、动植物甚至是人的体内都存在有天然放射性核素的踪迹。地壳则是天然放射新核素的重要存储场所。地壳中的放射性物质主要为铀和钍系。

(2)人为放射性污染来源

在当今,人为放射性污染来源已经成为了室外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来源。放射源主要是来自于工农业以及医学上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核工业生产中所排放出的各种废物、核武器的使用或者试验所产生的放射性沉降物等等。其中医用辐射所产生的辐射往往都较弱,只有在发生了事故、放射性物质溢出时才会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核爆炸能够在瞬间就产生出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进而会造成相当严重的放射性污染,并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

2室外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人们对于放射性污染的认识,很多都还停留在和原子弹与氢弹的爆炸相联系的程度上。从表象上来看放射性污染远离我们的生活。但是随着工农业、医疗以及科研领域中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的广泛运用,放射性危害的可能性却在大大的增加。

放射线能够引起一系列的生物效应,能够让机体分子产生电离与激发,对生物机体的正常功能造成破坏。这种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就是射线直接作用于机体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引起电离与激发,使得这些物质的原子结构出现变化,导致人体生命过程出现变化;这种作用也可以是间接的,也就是射线与机体内的水分子发生作用,产生出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对机体的正常物质代谢产生破坏,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的反应,产生生物效应,因为人体中水占了70%左右,这就导致了放射线的间接作用对人体所产生的影响比直接作用更大。

射线对于机体的作用是综合性的,在同样的条件下,内辐射的危害要远远强于外辐射。大气与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能够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直接照射、遗传等多种途径进入到人体中,一部分放射性核素进入到生物循环中,通过食物链进入到人体中。人和动物因为没有遵守防护规则而接受到大剂量的放射线照射、吸入大气中放射性微尘或者摄入含放射性物质的水与食品等等,都容易产生放射性疾病。

3室外放射性污染防范措施

3.1基本防范措施

基本防范措施主要分为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这三种。

如果人体受照的时间越长,人体所接受的照射量就越大,那么就需要尽可能的减少人体受照时间,对于那些长期与放射性物质打交道的工作人员,就必须要做到操作准确、敏捷,通过减少受照的时间来达到防护的目的。

距离防护。当人与辐射源越接近,受照量就会越大,为此,应该要远离辐射源,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屏蔽防护就是在放射源与人体之间放置合适的屏蔽材料,通过屏蔽材料来对放射线进行吸收,以此来降低外照射剂量。根据射线的不同,所采取的防护措施也会不同:(1)对α射线的防护,因为α射线的穿透力较弱,射程也较短,因此用几张纸或者薄的铝膜就能够进行吸收,或者是通过封闭+手套方式来避免进入人体表以及体骨;(2)对β射线的防护,与α射线相比,β射线穿透力较强,但是却好进行屏蔽,通常可以用原子序数较低的材料,例如铝、有机玻璃等等;(3)对γ射线的防护,相对而言,γ射线的穿透力非常强,其危害也大,通常采用高密度物质来进行屏蔽,常用的有铁、铅、钢、水泥等。

3.2注重对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放射性废物指的是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者被放射性核素所污染的,其浓度或者比活度要大于审管所确定的清洁解控水平,并预期不会再被利用的废物。如果不对放射性废物进行及时的处理,很容易就会导致严重后果的产生,并且放射性污染造成的问题有的在短期内是难以发现的。为此出现放射性废物之后,必须要将气载和液体放射性废物进行必要的浓缩与固化处理,然后在与环境所隔绝的条件下进行长期安全地存放。在废物被净化之后才能够进行有控制的排放,让其能够在环境中得到进一步的弥散与稀释,而对于固体废物则要在经过去污、装备之后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果污染料能够在去污之后再利用,则要考虑去污之后进行再循环利用。

总之,室外环境中的放射性污染是客观存在的,严重的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放射性物质不仅仅是可以通过外照射产生影响,还能够通过呼吸、摄食以及皮肤接触等方式进入到体内,进而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伤害。为此,必须对室外放射性污染源及其危害进行明确,并做好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