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

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

时间:2023-09-25 11:30:09

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

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范文1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

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培养多以“两个基础-一个桥梁-一个临床”的“A字型”模式,即中医学基础、西医学基础;中西医结合导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习。在此教育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中医内科学承担了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理论与实践技能等教学任务,占有主导地位,起关键性作用。诠释中医内科学在中西医临床学科的教学任务中包含了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双重教学工作即“两个桥梁”与“一个临床”。如果中医内科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与目标不明确,甚至不注重处理好“两个桥梁”与“一个临床”的相互关系,势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在临床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发挥其中医内科学的两个桥梁作用,并指导临床实践教学,从而将中西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进行教学管理,对于中西医结合的教与学具有现实意义。

1 中医内科学的两个桥梁作用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计划是承接两个基础(中医、西医)课程率先进入临床教学,开始中医内科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因此具有中医基础与临床衔接的桥梁课程,将中医基础理论融入中医临床实践诊治疾病,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教会学生掌握中医内科课程的普遍规律(病因病机、基本证型、辨证规律)、各系统疾病的辨证规律(各系统常见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等)、各病证的特点(各病证的特点及辨治的重点难点)、诊治特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在从事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教会学生以中医精髓(辨证论治、整体观)分析处理临床疾病,起到中医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桥梁作用,视为临床课之首。此教学段用一学期的教学时间完成,学生应具备一个中医师诊治疾病的能力,树立中医专业思想。中医内科学科的第二个桥梁作用是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疾病能力的桥梁作用,学生掌握中医内科临床诊治疾病的能力,在西医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完成西医诊断学,进入西医内科学的学习,中医、西医内科课程同步进行,正是引导学生进入中西医结合方法与手段认识、分析与诊治疾病的大好时机,逐渐学会中西医结合思维模式,引导学生深层次地认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学与科学研究,理解中西医结合的真正含义在于应用现代医学的先进科学研究手段将祖国医学发扬光大。在此,中医内科学具有的第二个桥梁作用更具深远意义,此教学任务是永恒的,贯穿临床教学的全过程,是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

2 中医内科学在“一个临床”的重要任务

“一个临床”即”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教学”,包含中医内科学课间见习、临床实习,占据学生的三年临床学习时间,近年由于学生数量增加,基础教学的实践见习随着教学模具研制的不断增多,模拟教学不断完善,多数院校的基础课程见习教学多在实验室完成,大多数学生对临床实践的实质是空白的,学医两年“患者”概念是模糊的,临床见习实习中医、西医查体手法、顺序不规范、定位不准确、把脉手法错误以及汇报病史不流利等不在少数。所以,中医内科学临床实践见习课程首先是重复与强化中医诊断学的临床见习教学内容,教会学生临床诊视病情、搜集病史及其查体、病历书写规范等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再进入中医内科课程的见习教学任务,进一步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中西医基础理论认识、思考、分析临床上纷繁复杂的各种案例,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完成中医内科学见习教学任务,这是中医内科学需要完成的“一个临床”的一部分。其次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带教,这部分临床技能培养中医临床内科的教学任务占据主导地位,是本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中医内科学》课程的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定位于本专业的桥梁课程,具备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又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理论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具有传授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科研能力培养等教学工作的责任和义务。纵观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进度,中医内科教学与临床实践课程,占据本专业教学近2年半时间,对学生完成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专业课程,系统掌握中、西医两套理论的结合方法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科研创新思维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培养意义。

3 如何处理好中医内科学课程的双重桥梁作用

3.1 强化中医内科理论教学 中医内科学理论课程是中医学的主干课程,上好中医内科学课程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科研人才的前提,中医内科学教学内容涵盖七大系统,有60个专业示范病种,内容多,教学任务重。如果就书讲书、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讲课,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难懂,抓不住重点、难点,更不会举一反三,真正学懂并掌握辨证论治的精髓。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强调内科疾病病因病机的基本规律,如情志致病、饮食所伤、感受外邪等病因在内科各论中是最多见的,掌握其病因导致疾病的演变规律,基本的临床表现,结合疾病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归纳,举一反三,灵活变通。辨证论治强调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的重要性,结合伤寒、温病、金匮等经典著作条文讲述,治法方药注重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为基本点,强调方与证合一的内在联系规律,讲述共性;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是特点,讲述其个性,譬如具备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食少纳差,舌淡,脉细弱等症属于心脾两虚(气血亏虚),归脾汤证的定义,即可用此方治疗,在中医内科疾病中,既有39个疾病选用本方(心悸、不寐、眩晕、郁证、血证、癫证、痴呆等),但在药物加减中则以各病症的特点选用相应的药物,如郁证则加用郁金、香附、柴胡等。病因病机亦是如此,情志致病的病因与病机见于36个病症,同时又有郁证专篇讲述,但发生的病症却不一样,如不寐、癫证、狂证、郁证等都与情志致病有密切关系,而且女性为多,分析病因与先天禀赋(遗传基因)、性格暴躁有关,病机落实到气机郁滞,治疗除了解郁疏肝理气,还要注重移情易性,心理治疗。

3.2 增加临床实践教学是保障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临床学科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课堂教学是从疾病的病名定义开始讲述,由此展开其病因病机、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证型分类及治疗等的讨论;实践教学则是针对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资料齐备后再进行分析诊断,再确定治疗方案。因临床表现与书本知识存在偏差,且学生临床经历太少,出现只会按图索骥,刻舟求剑的现象,这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譬如一次考试病案水肿病机分析,证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但教材对水肿分型为脾阳虚、肾阳虚而无脾肾阳(气)虚,有不少学生就提出教材上没有此证型,应如何诊断,再如心脾两虚与气血亏虚二者的联系,心脾两虚是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导致气血生化乏源所致,属因果关系,治疗应补益心脾,健脾益气恢复气血生化之源以达治疗目的。如果学生临床实践见习机会多了,临床思维开阔了,则可逐渐适应临床诊治疾病的规律与特点,缩短临床与理论的差距。应对增加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机会可利用课外辅导、导师制管理、班科固定的带教、科技兴趣小组等多种形式实现多临床、早临床的目的,给学生更多的实践见习、技能操作与训练的机会, 对巩固理论知识大有好处。

3.3 强化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教育 中西医结合学科以“诊断和疗效评价的规范化,医药并重和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相结合”的模式涉及临床医学各学科领域,国内外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陈可冀、沈自尹、吴咸中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教授的针刺镇痛原理研究、陈竺教授等对中药砒霜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研究、胡之璧教授中药生物工程研究、黎磊石教授治疗肾病研究、肖培根教授的中药研究及刘耕陶教授的中药研究等。中西医结合已引起世界医学界的重视,在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纷纷成立中医学院及其各种团体,所以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已逐渐形成世界潮流。

目前,中西医结合研究学术动态已经形成以流行病学的调查、“证”实质的深入研究、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三方面;形成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疾病的分期分型辨证论治与微观辨证论治相结合、同病异证异治、异病同证同治等的”病证结合”治疗模式。研究成果:(1)活血化瘀理论:活血化瘀疗法的基础、临床与药物实验研究内容广泛涉及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2)清热解毒学说:清热解毒药物具有解毒、抗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交感神经、肾上腺功能,保护实质器官功能的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西医结合各科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3)补益药物的研究:注重脾虚-肾虚-脾肾两虚的研究,根据“肾主骨、藏精、生髓”、“血为精所化、精足则旺血,精亏则血亏”的理论,诊治各种虚弱性疾病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将中医科学化、现代化,建立一种适应中国国情的、新型的民族医学。因此,中西医理论教学必须将这些成果灌输给学生,了解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科学性、可行性,开设中西医结合内科课程,讲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典案例、科研成果、诊治特色优势,强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技能、树立中西医结合学科的专业思想。

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范文2

1 我国的中西医结合简史

自西医渐进,清代医家倡导中西医汇通至今,我国“中西医结合”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特别是在20世纪中叶(50~60年代)兴起和开创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不仅架起了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的桥梁,促进了中西医学术交流、渗透和结合,而且加速了中医药现代实验研究,促进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和走向世界。通过不同时期医家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58年全国开办“西学中班”[1]。1980年国务院批准“中医、西医、中西医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的决策[1],1992年,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将“中西医结合医学”列为一个独立学科。40多年的实践表明,中国在世界上首创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不仅成为我国医药科学和卫生事业的一大优势,而且是中国在20世纪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贡献,人类医学特别是各国各民族传统医学发展带来了深刻启迪和深远影响。“结合医学”(或称“综合医学”“第三医学”)已为人们普遍接受,成为20世纪人类医学的新概念。

2 中西医结合医学概念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指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和方法,使中西医药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通过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要求,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与生命问题的科学。

3 中西医临床结合的重要价值

临床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要领域,其研究应该遵循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一般原则,同时其研究成果应能增强临床诊疗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性,并要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应用效果。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兼容共扬了中医学与西医学的长处,客观上成为传统中医学与现代科学体系的连接点,为两大医学体系的沟通、渗透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中西医结合医院,西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医院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模式发展。中医学与西医学两大体系相互结合,互补应用,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4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基本思路[2]

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两种医学的取长补短,相互渗透。一般说来,中医重视辨证论治,强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注重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西医以辨病为主,重视局部性改变和功能变化,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许多特长。因此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即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基本思路。

4.1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在西医作出诊断的前提下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是目前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断及辨证治疗经常采用的方法。

4.1.1 病证诊断的结合简言之是双辨诊断,是对同一患者的疾病状况作出中医病、当时证的诊断,同时又作出西医疾病诊断——这是目前中医医院临床的诊断模式。所谓“双辨诊断”就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既要反映出中、西医疾病的发生变化规律,又要体现证候进退的变化规律,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断模式,双辨诊断模式适应临床复杂多态的情况,应灵活地选择不同的结合形式。

西医辨病+对应联系相关中医病+中医辨证:首先辨病,掌握疾病过程的本质和全局,并在病的层次上进行中、西医临床思维整合;后辨证,了解疾病当前的病理特点,以便辨证施治。例如某患溃疡病,对应联系中医病为胃脘痛;多属脾胃虚寒证,可拟建中温阳止痛治方(从整体调治);同时根据溃疡病病理特点施以制酸、护膜、活血化淤等措施(从局部施治)。

病证诊断的分期分型结合:在比较明确掌握疾病过程某些中西医结合内在规律的情况下,可建立中西医病证结合的分期分型诊断 。例如某患者诊断为脑梗塞,根据疾病不同阶段中、西医的病理特征进行分期分时段分型诊断[3]。

4.1.2 病证施治的结合 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本身就体现了同病异治的原则。 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如病人、病种、诊疗条件、疗效分析等)按不同的思路,灵活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和(或)西医病因治疗,目的必须是提高临床疗效。

西医病因与中医辨证均清楚——辨证论治与病因治疗并举 。例如:肺炎球菌肺炎(痰热壅肺证),用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清热宣肺化痰)+西药抗生素治疗。

中医辨证清楚,西医病因未明或无特效疗法--辨证论治为主+对症治疗 。例如:胃癌晚期(痰瘀内结),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活血行瘀,化痰软坚) +静脉营养/胃空肠吻合术或胃肠造口(对症+姑息性手术);慢性肝炎(肝郁气滞),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疏肝理气)+胸腺素、强力新、水飞蓟宾(免疫调节, 保护肝细胞)等。

病因病理明确,目前辨证不典型——则以病因治疗为主+经验方或协定方。 例如:输尿管结石(X线检查发现结石,中医证候不典型),解痉、碎石/总攻疗法(消除病因)+排石汤、金钱草冲剂(利尿通淋验方)等。

病情好转,病因未除,一时无证可辨——则继续病因治疗+康复经验方调理。 例如:肺结核缓解期(原有证候基本消失),坚持全程正规抗结核治疗(彻底消除病因)+白及补肺丸/白及百部丸(扶正补虚杀虫)。

若有针对西医病症且通过临床与实验研究确实有效的专药专方,则直接辨西医之病,采用专药专方治疗 。 例如用蒲黄降血脂(治疗高脂血症),五味子降转氨酶(治慢性肝炎)。

4.1.3 其它方面的诊断及辨治

分阶段的病证治疗结合:疾病演变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抓住各阶段病证发展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析中、西医方法在不同阶段治疗上的实际效果以及中西医药配合的疗效优势,灵活运用中、西医方法,彼此有机结合,以期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分阶段结合是中西医临床结合的重要诊疗思路,如肝硬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肝功能代偿阶段,侧重中药益气活血调治+西医一般治疗;肝功能失代偿阶段,中西医积极配合,中医辨证论治+西医抗腹水治疗;晚期顽固腹水,腹穿放液+白蛋白输注+中药健脾益气,滋养肝肾;严重并发症(出血/肝性脑病),以西医方法为主抢救+中药急救方应用;险候缓解后,中西医方法继续调治。

中西医融贯的病证治疗结合:所谓“融贯结合”,就是中、西医理论相互渗透,中、西医方法彼此借鉴,两者融会贯通,有机结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从其概念可知,这是一种建立在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基础上的高水平结合,其积极的现实意义在于它提示中西医结合由初步、局部的结合,逐步积累向较高层次结合的方向发展。目前临床上的融贯结合有 3种不同的形式。①以中医学理论为主指导结合某些疾病西医诊疗有其薄弱环节或不足,以中医学理论为主指导结合,使疗效显著提高。例如根据中医学“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的理论原则,指导急腹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采用通里攻下、扶正祛邪治法; 根据具体情况兼以清热解毒、理气开郁、活血化瘀等法,可分别针对急腹症的若干主要病理过程产生良好疗效,不仅明显地降低手术率,而且更有利于患者的整体康复,促进病情好转。②中西医理论互用,共同指导结合针对中、西医理论方法临床运用时各具优势和不足,在各自的医学理论指导下,中、西医方法互用,优势互补;或从不同角度配合治疗,发挥协同作用提高临床疗效。例如抗癌治疗时,用西医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方法消除局部肿瘤病灶,并追剿转移灶癌细胞;用中医扶正固本方法调动患者机体整体自稳机制,减轻西医治疗给机体组织细胞造成的损伤,并兼有祛邪抑癌的作用。③把中医现代研究或中西医结合应用研究已取得的成果直接运用于临床通过中医治则治法的现代研究,在认识到传统治法的具体作用环节、主要药物和作用机制之后,即可使中医方药新用、新药专用或与现代诊疗技术结合发挥中药最大的疗效,达到中西合璧提高疗效的目的。例如用活血化淤方药解除心绞痛,促进心肌梗塞的恢复;活血化淤方药还具有抑制免疫损伤、调节免疫水平和代谢过程的作用。通过对治疗慢性白血病的经验方当归芦荟丸效方原理研究和有效药物筛选,将其中的有效中药青黛的有效成分分离提取研 制出靛玉红,用于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仅其抗慢粒的效果可与白消安(马利兰)相同,而没有其细胞毒性和抑制骨髓的毒副作用。

4.2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所谓微观辨证,即是临床上收集辨证素材的过程中引进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发挥它们长于在较深入的层次上,微观地认识机体的结构、代谢和功能的特点,更完整、更准确、更本质地阐明证的物质基础,简言之,是试用微观指标认识和辨别证。

亚健康状态,西医认为“无病可认”,够不上任何疾病的诊断标准, 往往给予“神经官能症”或“××系统功能紊乱”的诊断。但中医认为却是“有证可辨”,也“有药可治”。以上是指虚证而言,实证则不一定是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空白,而是机体的种种反应状态,西医对这种反应状态不曾予以理会,中医则同样“有证可辨,有药可治”。微观辨证将揭示许多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通过宏观辨证就能发现人体隐潜性变化,例如见到肾阳虚外貌就可预测到下丘脑的衰老钟调节功能已提前衰退。可以说是“宏观辨证通过微观指标可以发现隐潜病变, 从而弥补了辨病的不足”。

宏观辨证不足之处,在于人体内在病变,不一定都会在外表显露出来,也就是尚未“形见于外”出现典型的证。“证”的症状有时全部显露,有时会部分表现而不易辨识,有时还潜伏着,要到一定阶段才表现出来。例如支气管哮喘,从明、清以来的治疗理论一般都是“发时治肺,未发治肾”,说明传统中医通过方药测证,已预见到补肾将对哮喘可起到预防发作的作用,近人对哮喘患者的内分泌研究中,发现患者即使无肾虚的临床表现,也有类似于肾阳虚证的隐潜性变化——肾上腺皮质功能偏低。西医学长于识“病”,中医学长于“辨证”,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在治病的认识和实践上确是各有所长,我国广泛的从宏观上采取辨病与辨证的结合,随着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深入,以及引进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对中医“证”本质的研究,越来越感到病与证的结合必须从深入的“微观”层次上,才能找到结合点。在具体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并不应以微观辨证取代宏观辨证,而是弥补宏观辨证用肉眼来观察事物方法之不足,因此也是为发展宏观辨证,提高宏观辨证的水平,将微观辨证和宏观辨证有机地结合。结合得好,必然会把识病治病的水平提高一大步,有时也可能有不一致的表现,这就要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所取舍。微观辨证,是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一次飞跃和突破。

4.3 功能辨证与形态辨证相结合 功能辨证是指以中医生理功能为依据的临床症状辨证;形态辨证是指以西医解剖结合改变为依据的病理结构改变。两者结合就是将中医传统的辨证方法与西医病理形态变化结合起来认识疾病和提出诊断。例如在中医辨证诊断基础上,把诸如甲状腺肿大、关节变形、肌肉萎缩等也可包括在内,其目的是逐步使中医学与现代人体形态学接近。

4.4 病证舍从西医治病与中医治证各有其“理”,各有所据。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并行不悖,相济为用。若两者在治疗理论上发生矛盾,医理有悖时,则只能依据临证当时的具体情况,舍弃次要方面,而依从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即称为病证舍从。

4.4.1 舍病从证 如肝硬化胃底与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溃疡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在肠道内积聚,按西医的一般原则,不主张使用泻下方法消除陈血。因为按西医理论,泻法增加胃肠蠕动,可能导致新的出血。但中医辨证认为呕血为胃火上逆迫血妄行,黑便是瘀血内留,淤血不除,胃热不减,出血难止。据此认为应舍病从证,急宜逐淤止血,选用生大黄为主的止血不留瘀为方药,不仅可以排除肠内积血,使隐血试验转阴,而且可迅速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

4.4.2 舍证从病 如免疫性抗体增高的孕妇在分娩后常发生新生儿溶血症导致新生儿死亡。按中医辨证理论,活血化瘀药可以堕胎,故孕期严格禁忌使用活血化淤药。但中药现代研究证实活血化淤药物能抑制免疫性抗体,据此则舍弃中医辨证理论,依从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症的治疗原理,自孕期4个月开始,持续服用益母草、当归、川芎、广木香等活血化淤药物直至分娩,使孕妇体内免疫抗体下降,明显降低新生儿溶血的发病率。

4.5 中医临床思维在诊疗实践中创新在中医临证过程中,继承并非最终目的,不能为了继承而在中医理论框架内驻足不前,尤其是在中西医都在发展,彼此临床视野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更要有突破传统、逼近真理的临床创新思维。

4.5.1 中医辨病应吸收现代先进的理化检查方法,延长拓宽自己的诊断视野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存在骨髓造血干细胞生血障碍,根据中医“肾主骨生髓”的理 论,使用补肾药治疗;急性肝炎有急性传染的特点可与中医的“疫毒”相类,病位在肝,故治疗时不仅限于传统方法采用疏肝柔肝,而且兼以使用清热解毒之法。

4.5.2 对以西医诊断的疾病,按中医理论探索新的病因病机和传变规律 如对乙型肝炎不一定按传统认识“黄疸”“胁痛”分湿热熏蒸、肝郁气滞、肝阴亏损等 证型辨治。可从湿热邪毒袭肝、病情迁延反复难愈、久病人络成瘀的慢性肝炎临床特点,提出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当责之于毒、痰、淤,病机为邪毒袭肝,肝脾失 调,继而痰淤留滞,三者相互滋生,搏结为患,从而确立解毒、化痰、消淤作用治慢肝的新治法。

4.5.3 诊断疗效判定标准的制定,应在保持中医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借鉴西医之长 如《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的制定,可参照西医《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来辨析脑梗塞、脑出血等脑血管病,并对 卒中(中风)分期标准、疗效判定标准互为参照补充,深化中医对“卒中”的认识。

5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2]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必然依据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维方式而确定,即体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基本思路。亦服务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总体目标:在继承中医整体、宏观、动态性的思维优势,吸取中医注重观察、比较、类比、分类、调查等方法的精华,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解决临床医学的重大诊疗问题,揭示“病”与“证”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内在统一的客观基础,促进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的发展。

5.1 临床流行病学方法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是采用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并吸取运筹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与临床医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DME(Dsign,设计;Measurement,衡量;Evaluation,评价)是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内容和方法。近年来,应用DME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已逐渐为人们广泛接受,在病证结合研究,新药临床试验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5.2 循证医学方法

循证医学指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强调从系统研究中获取依据,以使研究结论建立在具有说服力的、充足的证据基础上,从而使在个人经验及科学研究基础上的诊疗手段、方法更具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研究主要指有关疾病的诊断、预后、治疗、 康复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循证医学亦重视临床实践中个人经验与从系统研究中获取的科学证据、结论相结合,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并认真、确切、合理的应用于临床决策中改善对人的诊疗结果。中西医结合临床既重视从临床中获取患者的信息对诊疗的指导作用,又注重科学系统的研究;既遵循疾病防治的科学 系统性原则,又遵循了个体化治疗的原则,体现了循证医学研究的基本思想。

5.3 数理统计方法数理统计方法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运用数理统计以及概率的原理,从数量上通过分析事物的部分(样本),来推断事物整体(总体)特征和本质规律的方法。临床医学中存在大量的“软指标”,此外,中医学从整体功能的“司外揣内”的观察和推理模式,更迫切需要甚至是较复杂的数理统计方法对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5.4 计算机科学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相关应用软件的开发,计算机在我国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医药卫生各领域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医计量诊断模 式、专家模拟系统、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生物电信息的处理和中医药信息处理与传播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中医辨证论治的标准化和客观化以 及中医药的学术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6 对中西医临床结合的几点看法[4]

6.1 重在融合“病”“病”与“证”概念的研究现代西医学的病名定义严谨,有较明确的病理生理理论,病理解剖系统的理论基础,临床表现演变过程及辅助检查等。而传统中医学所言及的病名较宏观,内容较广,缺乏特异性、针对性的客观指标。而传统医学的“证”是从客观角度阐述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特征性表现,缺乏特异性客观指标。应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着重进行研究。

6.2 在研究四诊与现代检查的结合传统中医学的四诊诊察方法,凝集了二千多年以来历代医家的智慧和宝贵经验,较真实反应了疾病的病因病理和诊断方法,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对人体疾病微观的科学认识。而现代西医学重视对人体的微观研究,忽略了宏观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和人体自身的协调统一关系。如能汲取两者之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且能及时吸取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势必减低对疾病认识的盲目性,做出恰当的诊断处理,是祖国医学的发展。

6.3 重在制定统一的“病”与“证”诊断辨证标准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中医学及现代医学均受到挑战。若观点被别人认可,就必须言之有据,经得起重复验证。做到这一点,就要用统一的公认的标准来衡量。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更应该重视这一点,搞出切实可行的诊断辨证标准。

6.4 重在恰当使用治疗手段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是依据某位患者所患某种疾病的病理生理演变及临床表现,采取恰当中医和西医两大医疗体系好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以期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并不是把中医和西药同时应用于某人治疗某种疾病即为中西医治疗。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着重认真加以研究,总结经验,以供别人及后人借鉴。

6.5 重在制定统一的、客观的、科学的疗效判定标准疗效的判定要有标准,而这一标准应具有统一、客观、科学、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为学术交流建立平台,供研究者选用。有了统一标准,才能得出相一致结果,才具可信性。为“肯定”或“否定”提供了依据。

6.6 重在选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科学的评价手段传统的中医药学凝聚着历代医家的智慧和宝贵经验,是来源于临床实践之经验,故有“经验医学”之称。缺乏现代科技体系双盲、随机、对照、大样本多中心、统计学处理的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难以被广泛认可和接受。故在研究中应重视选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科学的评价手段。拿出切实可信的结论以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季钟朴.中西医结合30年回顾与展望[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2):1.

[2] 王 伟,陈可冀.中西医结合临床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2):136.

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范文3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教学方法 教学现状 设想

20世纪50年代,党和国家的第一代领导人、等倡导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快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与西医是两套完全不同的体系,但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科学观,到目前为止,我国中西医结合现状并不是很令人满意,明确教学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做出改进势在必行。

一、中西医结合教学的现状

1.培养目标含糊,教学体系不完整。

目前开设的中西结合偏于中医方向,还不能独立建系,只是一个专业,甚至只是一个专业方向,难以明确区分中西医结合与中医学教学的差别及优势所在,对学生教学培养目标笼统而抽象。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不足,中医与西医的思维方式不同,中医的学习更讲究学生的悟性,西医有一个量化、客观、具体的标准,在如今高等教育的基础上西医更易被接受,从而在学习中以西医为主,忽略中医,导致基础不扎实,为以后临床学科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2.专业师资队伍的缺乏。

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教学主要是中西分隔,虽同步开课,但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教师各自“授之以鱼”,很多中西医出身的优秀人员都进入临床或科研,走进中西医教学的少而又少,中医教师对西医知识掌握得不够,不能及时更新一定的知识理念,对最新科研动态了解不够,没有开阔的学术视野,而西医教师对中医的理论也模糊不清,两者没有结合点,学生更难以找准中西医的结合点。

3.中医“四大经典”的解读不够重视。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四大经典,是中医精华之所在,但目前教学中对经典的学习不够深入,授课内容一再压缩,学生和老师都不够重视,课堂不够生动,课件不够吸引人,大部分经典老师没上临床、照本宣科。如今不再是师徒制,若经典文献的课时再减少,则学生中医水平难以取得明显进步。

4.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不够。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越早接触临床,以后临床经验越丰富,能力越强。但目前授课与临床实践的比例不协调,学生普遍只有一年的实习机会,见习的动手机会更少,而中西医结合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每个科室都需要实习,转科时间有限,对每个科室疾病的认识浅显,而有些学生忙于求职和考研准备,不重视实习过程,导致临床实践经验少,动手能力差,从而出现求职困难。另外,国内综合的中西医结合医院数目不过几十所,实习生难以都分配到综合医院,有一定的偏向性,大大降低中西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的可能性。

5.教学材料的缺乏与重复。

不论是中医课程还是西医课程,均存在教学内容的大量重复及基础理论课和临床课的脱节,基础与临床课程的比例、中医与西医课程比例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一般都是一套中医教材加一套西医教材,在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学科中,学生更难以将两者相互贯通。许多所谓的中西医结合书籍只是简单地把中医病症与西医疾病相对应,然后把各自内容拼凑在一起[1]。每个学院所采用的教材可能不一致,但大体模式相同,没有优秀的中西结合的新型教材,缺乏创新。

6.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教学软件的应用不多样化、新颖化,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效率低下,学生被动学习,课堂互动不够,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7.人文社科类和自然科学类课程有限。

对医风医德的教育不足,学生对医生这个职业的认识不够深刻,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医院建设和发展由依赖型向经营服务型转轨。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医德存在多面性特点,因此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很有必要。

二、中西医结合教学方法的设想

1.建立完整、独立的中西结合体系。

明确中西医结合教学培养目标的靶向,提高培养目标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具体细化标准[2]。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进、课程的精简整合都是建立在优秀的教材基础上,因此需要修订教学大纲,优化课程,重新编写教材[3]。开设拼盘式课程,放开制度,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培养其独立创新的意识。

2.建立优秀的中西医结合师资队伍。

适当引进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的硕、博士生人才,在政策上加以扶持,鼓励和要求年轻教师提高学历层次,改善知识结构;举办中学西、西学中两种形式的临床课程师资培训班,提高教师的中西医理论和临床水平,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知识结构、业务素质。另外还可组织副高职以上教师举行中西医结合专题学术讲座,活跃学术气氛,达到学术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4]。

3.提高对中医的认识。

活跃中医氛围,加强对中医特质内涵的分析。加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学经典、取精华,指导临床,把职业目标与学习内容有机结合在经典的学习上,采用生动形象的说课方式,课堂授课时采用启发式,结合临床实践,做好医学教材横向层次和纵向层次,充分发挥授课者的主导作用和主动能观性[5]。课件形式多样化,图文并茂,提高学生对中医的兴趣,利用相关教学软件,可帮助学生学习和分析。在实验中求索真理,把握中西医的精髓。开设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这类桥梁课程可以是《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学》、《中西医结合医学史》、《中西医比较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学》、《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方法学》及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系列讲座等[6]。

4.多种教学方法相互结合,增强教学效果。

采用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过程,让学生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疾病的能力。另外,在教学中采用以病例为引导,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方法。

目前PBL和CBL教学模式得到了许多专业人士的认可,PBL教学程序基本遵循“提出问题―资料查阅―讨论―再提出问题―再查阅资料―班级交流与讨论―总结反馈”的周期进行,每个周期内有数次课堂讨论。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提高教学的速度和深度。如此滚动进行,实现完整讨论与分析。在辨证论治教学部分应用CBL教学法:在讨论时多采用临床真实案例为主线,形成以自我完善为基础,以“头脑风暴”为特色的教学形式[7]。老师布置病例讨论,课堂不够,课后探讨,查资料,最终拟出解决方案,再汇总、分析总结。

5.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

循证医学意指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其核心内容是医疗决策应尽量以客观研究结果为依据,即在个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从日新月异的医学科学发展中获取最新、论证度最高的论据,从而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全面培养学生掌握医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对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临床创造能力、创新思维和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树立医学生科学、求实、严谨的临床思维和工作作风。从单纯的理论到具体的病例,最后到基本的临床思维方法,增强活力临床教学效果,达到临床教学目的[8]。

6.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增加学生见习实习的机会,从基础知识学习开始就安排一定的见习周期,临床上的疑难病症会启发学子的思维,有利于以后临床学科学习中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模式的建立。见习地点除了附属医院外还可以设在学校附近的医疗点或社区,除任课老师和本科室的在读研究生带领外,邀请有经验的临床医生指导。见习完成后,要求学生整理好病例记录,并写出见习心得[9]。

7.增加中西医结合学制。

增设中西医结合八年制专业,修订培养方案,达到理想效果,在技术层面上教学培养出高质量人才,因此在选拔学子时强化标准,控制人员数目,择优录取。另外,增加选修课程,丰富学子的社科知识,发散教学思维。

中西医结合任重而道远,只要找准结合点,注重教学改革,必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优秀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致安.中医院校教学将如何面对中西医结合[J].新疆中医药,2005(23):58.

[2]王炜,朱虹,钱静.境外医学教育对中西医结合教学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9,7(05):92-96.

[3]黄冬梅,刘艳娟.中西医结合医学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园地,2013,9(02):105-106.

[4]孙志,孔令斌.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8(05):864-865.

[5]董芸.中西医结合教学应加强中医学的特质内涵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4):110.

[6]孙志,孔令斌.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8(05):864-865.

[7]Jane Jackson.Case-based learning and reticence in fl bilingual context:perceptions 0f business students in Hong Kong[J].System,2003(31):45-46.

[8]黄仁发,滕久祥.循证医学在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0(05):158-159.

[9]周俊琴.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硕班中医诊断学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9,(03):46-47.

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范文4

1西医外科学学科设置

在中医院校中,中医外科学由于突出了中医特色而占有优势,西医外科学相对处于弱势,位置比较尴尬。比较西医院校的外科学组成,中医院校西医外科学中的骨科部分单独划分出为骨伤科学,加上肛肠疾病和脉管疾病等具有中医特色的内容在中医外科学中讲述,西医外科学不再重复或将内容删减,造成西医外科学在内容量上显得更加单薄,在教学体系中的比重下降。然而,外科在任何一家医院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在业务量还是医疗收入,都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无论中医医院还是西医医院,外科仍采用的是以现代医学为主的治疗手段,这样就凸显了中医院校西医外科学教学与临床需要严重失衡的矛盾。目前,医院的外科科室仍然是按传统划分:普通外科、骨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整形(烧伤)外科及小儿外科,医疗力量雄厚的医院更加细化为甲(状腺)乳(腺)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血管外科及脊柱外科等。与医院外科发展日益壮大相对的是,中医院校西医外科学发展的滞后。这种情况使西医外科教学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的问题日益突出。中医院校西医外科学的教学规划在内容编排、课时分配及实践操作安排等方面都与西医院校外科学有差距。西医院校外科学为主干学科,而中医院校只有中西医结合专业和部分七年制学习西医外科学,而绝大多数专业只开设外科学总论。西医院校外科学理论教学往往是总论部分在学校讲授,各论部分在学生见习期间临床学习,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西医院校开设动物外科课程,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无菌操作及一些基本的外科技术,让学生体会在活体操作的感觉,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锻炼了临床工作中必备的心理素质。但目前绝大多数中医院校仍然未开设动物外科学。我们认为,西医外科学在中医院校的重视程度应逐步提高,各专业的教学时数应增加。效仿西医院校在见习前,安排开设动物外科学,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开设床边教学,在外科学各论部分进行临床实践代教,可以更好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教学效果,满足临床需要,实现教学目标。

2师资建设

中医院校外科学教研室分为西医外科学教研室和中医外科学教研室。对比中医外科学教研室,西医外科学教研室在师资人数、教研室规模上都相形见绌。教学课时的完成需依靠大量临床教师。但由于临床教师主要工作重心在临床,加之目前政策的导向是以科研成果作为晋升职称的硬指标,所以造成了教师工作以医、研、教的排序,对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我们认为,两种师资体制应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学院编制教师的主要优势是教学质量保障和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意识更强;临床教师的优势在于临床经验,丰富。学院编制教师应加强临床工作,丰富临床经验;临床教师应定期参加教育教学培训,定期考核,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样就可以培养一大批既有丰富临床经验,又具备较高教学水平的临床教师,有效扩大了西医外科学的师资力量。同时,有关主管部门可以在职称评定方面,适当增加对教学贡献的倾斜,这样适度的政策引导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的重视,提高教学质量。

3教材选择

目前,中医院校的西医外科学教材选择比较单一,主要以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西医外科学》(李乃卿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为主要的教材。同西医院校外科学教材相比,具有突出中医药特色的优势及特点,但存在内容偏少,且新进展不足的缺点。以心肺复苏为例,200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新标准已改为:现场急救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以≥100次/min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而现有教材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仍为15︰2,胸外按压频率为80~100次/min[1]。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手术衣是包背式手术衣,同教材的交叉式手术衣在穿衣方法上有所区别,这就造成学生的困惑,增加了教师教授的难度[2]。与此相对,西医院校的外科学教材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有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及研究生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选择教材种类,而且教材内容更加翔实,分章更加清晰,更贴近于临床,易于学生理解。同时,现代外科治疗方法突飞猛进,新技术、新进展、微创治疗等新的知识应体现在西医外科学的教材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将临床上的治疗进展补充讲授,必要时可自编教材,增开选修课时(如外科学进展),丰富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兴趣,减少因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带来的不足。

4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兴趣是成功的前提。我们观察发现,西医院校男学生比较热衷于外科的学习,临床见习、实习时对外科比较偏重,就业方向选择上也是如此。与之相比,中医院校由于突出了辨证施治等中医临床思维,学生更加偏重于内科疾病的学习,而对外科这种偏重技能的学科兴趣较小。另外,现行就业政策也对研究生阶段的志愿选择有很大影响。我们曾调查7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选报志愿,大部分为中医内科、中医妇科及中医皮肤科等学科,主要原因则是对中医内科感兴趣,少数对外科有兴趣的学生也因就业受影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业在西医院外科不允许执业)而放弃外科方向。这种情况在历年研究生选择专业时已得到证实:中西医结合外科及中医外科学报考学生的比例明显少于中医内科、中医妇科及中医儿科。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为例,2009年报考中医内科331人,上线149人,而报考中医外科87人,上线47人;2012年中医内科上线人数149人,中医外科和中西医结合外科共上线31人。而我院外科每年招收的新职工90%以上来源于西医院校。长此以往,必将造成中医院校培养的具有中医知识的外科人才逐渐减少,中医医院的外科更多 是西医院校的毕业生,使中医医院外科逐渐失去中医特色,影响了中医院校外科教育,阻碍了中医院校外科学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结合临床病例,配合使用多媒体,切实让学生感受到西医外科治疗在医学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举办一些西医外科技能操作比赛,从比赛中可以发现一些心理素质好、手法灵活的学生给予嘉奖鼓励,来引导一些适合外科工作的学生关注外科学。也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临床中实习、见习,体会外科工作的性质和对疾病的功效,吸引有志投身外科工作的学生,坚定他们的信心。

5教学及教学方法改进

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范文5

[摘要]本文通过对陕西省现有医疗机构及医药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研讨了陕西中医学院作为一所中医院校,抓住机遇,顺应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临床医学专业,不断深化改革,开创临床医学教育新局面。

[关键词]临床医学教育;师资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改变,对于医疗卫生保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根本问题是医学教育未能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增长、变化和医疗卫生人才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如何抓住机遇,开创临床医学教育新局面已经成为当今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顺应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临床医学专业

专业是以学科为基础、与职业相适应的知识专门化领域,是高等学校教与学的活动基本依托和特定实体[1]。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专业设置的目的和根据。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加快、农村“医改”的全面实施、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保健要求的提高,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陕西省现有人口3700余万人,根据陕西省卫生厅网站公布,2010年全省卫生机构9008个(不包括村卫生室26724个),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较上年共增加3213人,而医师退休5076人,我省需要的医学人才人数之多远远超出陕西省医学院校培养能力。今年在我校举行的医疗卫生类人才招聘会上,仅80余家单位就需要临床医学专业相关岗位450余个,说明该专业的人才需求潜力巨大。在全国高等院校实施合并以后,位居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及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原西安医科大学)培养临床医学院专业以7年制的硕士生为主,整体数量大幅度下降。由于以上巨大的医疗和陕西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的现实,2001年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我校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2006年原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晋升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西安医学院,同年开始招生。尽管如此,亦难以适应陕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近5年陕西医药院校在陕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招生计划见下表。

二、满足临床医学专业设置的教学条件

陕西省地处西北地区,自然条件、交通、经济、信息发展较东南沿海地区相对滞后,但是陕西省历来重视医疗保健和医学教育工作。我校作为全国成立较早、西部地区实力较强的一所中医药普通高等学校,具有长期的教学资源积累。我校具有适应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和专业实验室,设备先进,配备完善,完全满足了本专业实验教学需求,与此同时,学校不断加强教学基本设施建设,不断添置和更新实验设备,改善实验条件。多媒体和语音教室座位数百名学生达到93.33座,计算机百名学生配备数为15.5台。

基础课部所属五个实验中心及一个研究室拥有超纯水机、超低温冰箱、CO2培养箱、倒置显微镜、高速冷冻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酶标仪、荧光显微镜、凝胶成像系统、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荧光定量PCR仪、四道生理记录仪、八道生理记录仪、小鼠跳台仪、morris水迷宫、微循环观测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普通切片机、冷冻切片机、数码显微镜等多种实验仪器。计算机实验中心拥有主流配置的台式计算机300多台并全部接入互联网,满足了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教学需要。

为适应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需要,2005年学校投资500余万元建成了规模大、技术先进的“临床模拟实训中心”和“数码互动显微室”,其中“临床模拟实训中心”融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临床技能操作空间于一体,并设有中央控制室和多功能厅。本实训中心对在校临床医学专业各年级学生全天候开放,旨在通过临床模拟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及动手能力。学校拥有可供临床医学专业见习和实习所用的2所直属附属医院和9所非直属教学医院。为适应临床医学专业的现代化信息特点,学校加大投资力度,为本专业建设了专门网站,大大提高了现代化信息资源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教学条件的充分利用是临床医学专业设置的物质基础。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通过开展岗前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学和普通话能力;建立教学工作激励机制,实施人才培养工程;鼓励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发挥资深教师传帮带作用和中年教师的骨干作用;探讨教育评价监督体系,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和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并不拘一格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学术人才来校工作。经过近50年的努力,学校已经建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强的师资队伍。

基础课部现有专任教师87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36人,讲师24人,助教9人);实验技术人员14人(其中高级实验师3人,实验师9人,助理实验师2人)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8人,硕士学位者34人,学士25人;硕士生导师22人,博士生导师4人。临床医学专业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占到30%,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者占30%,拥有内科、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五官科学等教研室,分别由学科带头人、专家教授、博士研究生等担任院领导和教研室主任。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发展趋势良好。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主讲均由多年从事教学、临床一线工作的资深专家、教授任教。

四、良好、明确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周远清副部长曾说:“教育工作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制约教育质量的因素,一是硬件,一是软件。而与教育质量软件关系最密切者,出了师资以外,莫过于人才培养模式。尽管我校为中医院校,但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开始就完全遵循了该专业的性质和特点。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2]”,符合社会对临床医学人才的需求。

(一)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

总体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熟练的基本技能,较高的综合素质,富有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疗及保健预防等方面的工作,具有一定创新思维能力的临床医师。

近年来社会对高层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突出。从医疗卫生类人才招聘会就可以看出,80%以上的单位要求研究生学历。所以在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就提出两个更为明确的培养目标:一是提高学生考研上线率,二是提高执业医师考试一次通过率。在这两个目标的指引和鼓舞下,临床医学院领导和老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以及学生管理三个方面下大功夫、下足功夫。学生的学生考研上线率年年上升,今年2006级学生考研上线率更是达到了67%,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毕业学生的执业医师考试一次通过率也到了80%以上。成绩已经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学校根据21世纪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模式进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从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实现理论和实践滚动发展,素质与能力共同提高,构建起能体现当代科学发展特征的课程体系。

1、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适时全面修订人才培养计划。

2、课程宏观结构应同未来医学人才智能结构趋于一致,并向德、智、体、美多维结构发展。

3、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强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以及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课程。

4、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要加强方法论课程,开设医学学习技巧、临床技能训练、科研思维训练、循证医学等选修课和技术性课程,电脑、外语必须十分重视。

5、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的核心,要在明确各层次课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基础上精选教学内容,并像抓科研成果那样发动教师对课程内容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改革试验,设立专题、专项改革项目和基金。

6、打破按一般基础、医学基础、临床医学设置课程的传统医学教学板块结构,组建新的课程体系,设计综合课程,甚至将临床理论课改为临床讲座,使见习、实习一体化[3]。

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自2001年招生以来,经过几年努力,2006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名牌专业”,其中妇产科学2007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我校成功申报了临床医学硕士点,将在2012年开始招生。

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与社会加快发展的时代,也是国家经济发展重点向中西部转移的重要阶段,临床医学教育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办好医学教育,培养一支适应社会需求、机构合理、德才兼备的专业卫生队伍,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完善研究生培养和学位制度以及继续教育制度。临床医生的培养既要注重基础理论,更要注重临床综合技能,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我校在《决定》的强劲东风带动下,要进一步加大卫生、医学教育的投入,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不断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在重视培养跨世纪高层次优秀医学人才、推动科技进步的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多种途径,为卫生事业培养高素质的医学骨干人才。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5-79.

[2]国际医学教育会.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2,23(2):1-5.

[3]曹志强.面向未来,加快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步伐[J].卫生职业教育,2004,5(1):8-9.

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范文6

【关键词】 中医;骨质疏松;治疗

骨质疏松症常给患者带来骨折、疼痛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干扰了生活质量。我们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中医疗法进行对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干预探索,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选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诊断标准,同时对存在其他代谢性骨病的患者给予排除。然后将入选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基本资料见表1所示。

表1

基本资料对比(例)

分组例数(n)男女年龄(岁)平均年龄(岁)

中西医结合组40172348~7861.78±2.60

单纯西医组40182251~7961.48±2.62

注: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1 治疗方案 80例患者均给予骨肽针,1次/d、每次10 mg肌肉注射,同时嘱患者口服活性钙片每次1片、每天3次和配合口服活性维生素D3片;30 d为一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

中西医结合组则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中医药综合治疗(口服、外用和中医推拿、针灸等理疗)。①口服汤剂,选用中药:女贞子15 g、熟地黄20 g、枸杞子15 g、紫河车15 g、党参20 g、怀牛膝15 g、杜仲15 g以及当归10 g、鸡血藤10 g、全蝎6 g、骨碎补10 g、淫羊藿5 g、生龙骨5 g;生牡蛎5 g、炙甘草3 g,每日一剂,早晚温服,服用三个疗程;②对患者疼痛部位予以中药熏洗,可以选用桑枝20 g、桂枝15 g、骨碎补10 g、伸筋草15 g、红花20 g、没药15 g、全虫10 g,3次/d,30~60次/min;③中医理疗,如可选用具有滋补肝肾穴位(足三里、三阴交、阿是穴等)行针灸治疗等。

1.2 效果以及疼痛评价准则

临床效果准则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而患者疼痛评价准则[5]参考麦吉氏所制定的疼痛方法评定其级别。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n,%)

分组例数临床痊愈有效无效有效率(%)

中西医结合组401819392.50

单纯西医组40823977.50

注:两组患者相比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优于单纯西医组(P

2.2 选取患者股骨颈行骨密度测定和抽血检查血钙、血磷水平,其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骨密度和血钙、血磷水平结果

分组临床治疗前临床治疗后

骨密度测定(g/cm2)血钙(mmol/L)血磷(mmol/L)骨密度测定(g/cm2)血钙(mmol/L)血磷(mmol/L)

中西医结合组0.56±0.142.20±0.141.12±0.240.71±0.122.35±0.161.09±0.28

单纯西医组0.57±0.162.20±0.181.11±0.170.68±0.132.34±0.121.10±0.16

注: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P

2.3 两组患者疼痛评价结果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疼痛评价结果

分组临床治疗前临床治疗后

中西医结合组6.78±1.022.60±052

单纯西医组6.79±1.043.82±0.72

注: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

3 讨论

祖国医学早就对骨质疏松症有所研究,就其发病机制可归为肾精亏虚,同时《素问》中所云“肾主骨生髓”的理论也印证了此观点。因此我们采用“滋补肝肾、活血通络”之法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了综合性的中医干预治疗,从表2、表3的结果中可知加用中医的中西医结合组总疗效为92.50%,而且患者骨密度以及血钙含量也较单纯西医组有所改善(P

总之加用综合性的中医干预治疗可以共凑标本同治的目的。

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范文7

1寻找中西医结合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掌握中医、西医妇产科学三基知识,同时根据妇科理论特点和临床疾病的证治规律,找准中西医结合的结合点,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如月经的产生与调节,西医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调节轴,与中医的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进行整体对应,既突出了各自理论之特点,又强调了两种医学异曲同工的调节作用。对于具体病种讲述,则要探寻每个病种的中西医结合点,根据每个疾病的治疗特点和疗效分别采用以中医为主,或西医为主,或中西医结合为主进行讲述。重点培养学生的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也易于接受。

2问题导向式教学培养学习方法

问题导向式教学即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指在临床医学课程教学中以患者问题为基础,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法[1]。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围绕典型病案展开某一疾病的学习探讨。如讲述不孕症、异位妊娠、闭经等较复杂的疾病时,根据临床常见病案自行设计案例,采用PBL教学方法,一幕一幕地给同学们提出导向性问题及其各种信息,同学们经过各种渠道的资料收集,然后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得出正确答案。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导向作用,学生在查询资料和讨论中获得新的知识。这种既重视个性发展,又重视集体合作的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启发了学生的主动思维,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并提高沟通协调能力,为日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案例式教学培训临床思维

在医学临床课程的教学中,案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对于尚未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接触临床机会有限,在课堂教学中用案例营造临床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比如,在宫颈癌一节的授课中,可以通过著名演员李媛媛的案例强调该病普查和预防的重要性;在晚期产后出血(产后恶露不绝)一病讲解中,联系《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案例,强调中医情志致病和体质因素的重要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法不但将教学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并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愉悦的学习体验,增强了学习效率。当然,更多的案例来源于临床,可根据每个教学内容的目的,将教学中的知识点完全融入到病例中,使病例与整体课程的基本理论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临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2]。

4融入信息技术拓展学生视野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3]。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学中可应用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教学软件、教学视频以及在学校网络课堂平台上构建《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课程。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入,可利用多媒体编制的课件、临床各种病症的视频文件以及互联网资源上的各种照片,创造出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和体验,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从而将教学转向以启发和探讨为主要方法的新型教育理念[4]。

《中西结合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知识需要直观感受和动手操作才能掌握。如女性生殖器官的解剖位置,配合多媒体课件中的各种图像可准确定位。又如妇科临床常用检查方法以及产前检查,从检查器械到检查步骤及注意事项,配合图片、动画讲解,则示范作用明显。而在讲述产科中分娩机转及正常分娩过程处理等重点难题时,多媒体视频、录像、动画等技术的标准操作示范,可以使学生加快理解掌握,提高动手能力。同时也促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摸索信息技术和教学的结合点,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多媒体中有关妇科操作技能、常见疾病临床表现、解剖及妇产科手术过程的展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在直观性、立体感等方面的不足,扩大了教学空间。

5模拟式教学

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范文8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课程;多元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3-0172-03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学科体系的三大主体组成部分之一,通过中医和西医的优势互补,在临床疾病尤其是一些疑难疾病诊治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使得中西医结合成为我国甚至是世界临床医学体系中不可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医结合专业主要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安徽中医药大学开办中西医结合专业已有15年余,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课程是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学生学习临床学科基础课程后的一门临床学科主干专业课程,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的授课对象是中西医结合专业高年级学生,西医概念部分已在学生头脑中固化,易于对中医概念产生混淆或排斥,加重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难度,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时常处于被动地位。我们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内容,倡导“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有的放矢开展教学改革特别是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教学内容和目的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是一门中医临床学科,以儿童为研究对象,以中医学、西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主要诊法包括中医望、闻、切诊和西医体格检查,治疗手段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融会贯通中医、西医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相通于共同的价值标准和发展方向,强调“病证结合”,结合儿科自身特点,要求学生既要学好中医儿科知识和技能,又要学习和掌握西医儿科学的知识和技能,还有具备一定的素质,临床上结合营养中医和西医诊断和治疗手段,取长补短。因此,在教师课程教学过程中,面向专业学生对象,既要启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训练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又要体现教学的成果导向,夯实培养高素质儿科临床人才的根基。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是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生理病理、疾病诊治及预防保健的医学科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儿科学基础,新生儿疾病,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神经等系统疾病,小儿常见心理障碍,造血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结缔组织及免疫性疾病,营养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寄生虫病,小儿危重症处理,中医相关病症等。课程教学重点是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中医和西医病因病机、辅助检查、诊断与治疗等,课程教学难点伴随医学日新月异,课程内容涵盖面不断拓展、专业性日益加深。因此,考虑学生前期基础课程学习已初步掌握中医知识和西医医学相关知识,教学活动注重承前启后、循序渐进、继承和发扬并举,开展创新性。通过对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课程的学习,尽量实现三重教学目标:第一,掌握儿科常见病的中西医发展规律和诊断防治方案;第二,掌握儿科疑难病症的中西医临床诊断思维逻辑、检查方法和鉴别诊断;第三,掌握儿科危急重症的抢救程序和诊断方法等。

二、多元化教学方式方法的实践探索

方法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工具,体现理性思维和责任担当,考虑中西医结合专业儿科学课程研究对象的共同性、研究目标的一致行、临床实践的复杂性,基于中西医结合专业儿科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结合教学思考和实践,着重探索案例法、师生互动法、模拟法等教学方式和利用多媒体、课堂测试训练等开展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

(一)案例法

案例法教学是指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分析,选择重点、难点、焦点内容书写案例且提出问题,布置和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通过搜寻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过程了解、熟悉、理解相关知识,重点关注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课时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布置案例及其问题方向,每个小组课后分别选择对案例的相同或不同方面进行探索,提出案例报告或解决方案;上课时,每个小组阐述案例报告或者解决方案之关键,各组之间展开讨论甚至辩论循序形成共识,教师根据学生口头汇报和书面发言进行总结。首先,教师根据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典型病例,明确教学具体课程内容及其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确定讨论内容的评价标准以及教师点评之要点。其次,教师在讲授完常见疾病的中医和西医的基础知识后,公布案例并提出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个体组队专研进行病例讨论并撰写案例报告,课堂上汇报案例并进行病例讨论,队伍之间相互质疑和回应,以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和技能。例如,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肺炎,属于肺炎喘嗽范畴,教师在讲授本病的西医和中医的概念后,抛砖引玉展现典型病例,学生随机分组,5—7人一组分组课后讨论,推断肺炎的诊断依据,逐渐梳理肺炎的病因及分类和常见临床表现,讨论肺炎的主要治疗,包括中医治疗方案和西医治疗方案;上课时由1组全体成员分工或代表汇报主要治疗方案,其他组提出质疑要求汇报组回答,最后教师再汇总进行评判,强调分析和补充肺炎诊断治疗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该种教学方式方法要求学生上课前主动预习肺炎内容,及时从病例中提出“肺炎的发病病因、临床表现特点、诊断依据、如何治疗?具有哪些中医和西医的特色治疗?”等。案例教学法较好地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又有利于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能动性,实现教学相长。

(二)互动法

互动法是指师生在教学中以互相提问、相互回答的信息沟通方法来研讨教学内容。教师每次上课前一周将学习的新内容布置给学生,以便学生复习前次所学内容和预习教材新内容,同时教师提供参考书目和文档、视频、音频、动画等网络资源供学生参考,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所学疾病内容,然后在课堂上开展讨论,最终形成对问题的共识。每次课程前段时间,由教师结合病例复习基础知识,然后根据提前布置的学习内容提出问题,讓学生结合知识回答,如果学生存有疑问,则由疑问引导到本堂课教师讲述的内容。例如,在讲授小儿腹泻、中医泄泻时,任课教师主持开展课堂交流讨论,以“什么是腹泻?”“为什么会出现腹泻?”“腹泻的重症表现有哪些?”“平时同学已知治疗腹泻的西医和中医的方法有哪些?”等问题为引子,要求学生回答或者质疑、答疑,教师再针对学生问题分析讲解讨论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和学生不断互动以启发学生研讨相关的基础疾病知识与临床诊疗知识,从中医和西医两个方面补充新知识、新技能、新手段,扩展学习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考虑问题更加全面、细致,培养学生“学”的思路,通过学习过程实践把握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明确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疾病预防和调护。

(三)模拟法

模拟法,又称模拟病人法,具体由学生提前熟悉相关常见疾病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和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课堂上由某一个或多个学生模拟病人的常见情境,其他学生扮演医生进行望、闻、切诊以及体格检查,进而提出疾病的诊断和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案,如中医内治法和中医外治法、药物外治法等;教师根据学生的诊断内容进一步补充和答疑,对未能有效解决的疑难问题进一步阐释;最后教师对该疾病诊断进行总结,强调重点。该方法旨在鼓励学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临床医学学习的成就感。临床常见疾病如哮喘,绝大部分学生均对本病有一定认识,但往往参差不齐,只是一知半解。教师上课提前3—7天告知学生预习哮喘疾病内容,上课时让1—3名准备较充分的学生模拟哮喘患者,再让2—4名学生扮演医生进行望、闻、问和切诊以及查体,提出诊断方案;学生通过模拟法学习哮喘的临床症状、体征、病因、常见的中西医治疗方案,以及回顾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进而对因治疗;教师对模拟病人和扮演医生进行评判,总结哮喘的中医治疗特点和西医治疗进展等。通过模拟法,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极大的发挥,想象力和思考力、知识运用能力得到充分的调动,实践锻炼了学生的临床问诊、诊断和对症下药的能力。

三、多样化教学方式方法的组合

在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鉴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要在有限时间内讲授好中医和西医两种医学知识和技能,且将二者有机结合,帮助和引导学生构建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势必要求教师根据具体的授课内容及其教学对不同疾病在临床上中西医侧重点不同的要求,灵活调整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组合应用案例法、互动法、模拟法以及讲授法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四、教学考核

教学考核是整个教学过程形成闭环循环提高的重要环节,可以督促学生及时预习新内容、复习所学内容、巩固和加深知识和技能以及提升素质,发现课程学习的优缺点特别是短板,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作为一门中西医结合专业临床医学课程,强调临床分析和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原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于临床实践。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课程考核是考查学生对儿科诊法、辨病辩证和治疗,以及常见病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表征、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和调护的临床实践,考查学生掌握儿科中西医知识的牢固程度和运用中西医知识的熟练程度。教学实践证明,通过案例法、互动法、模拟法等结合多媒体讲授的多元化方法教学的班级学生和只以讲授方法教学的班级学生相比较,二者笔试成绩虽然未见显著差别,但是前者接受多元化方法教学的医学生的临床兴趣明显高于后者,前者学生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明显高于后者,且大大激发了他们后期临床学习的动力。

五、小结

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范文9

关键词:宫颈糜烂;中西医结合;中药汤剂

宫颈糜烂(Cervical erosion)是指患者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妇科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其临床表现为小腹坠胀、腰骶酸软、白带异常以及痛等,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1]。在临床中针对宫颈糜烂比较常见的治疗措施有激光治疗法、射频微波治疗法以及药物治疗法等,但由于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不适合在临床中普遍使用[2-3]。我院为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选取200例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效果明显,现将报告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科在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得患者自行同意条件下,将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中患者年龄为25~40岁,平均年龄(30±1.2)岁。病程为6个月~5年,平均病程(2.5±1.5)年;对照组中患者年龄为27~45岁,平均年龄(35±1.2)岁。病程为6个月~6年,平均病程(3.0±1.2)年。本次研究对象经检查后均符合宫颈糜烂的诊断标准,临床症状为腰骶酸软、小腹坠胀、白带异常等。排除标准为盆腔炎、阴道炎以及附件炎患者。两组对象一般资料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提供单纯西医治疗手段,具体方法为:使用奥瑞电子的微波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根据患者宫颈糜烂的实际程度,利用电灼片状的方法将病灶破坏,糜烂程度较深的部分利用垂直法插入凝固,从宫颈口由内到外呈放射状灼烧病灶,直到病灶组织颜色发生变化,变成白色或浅黄色为止。治疗结束后使用医用棉球填充患者阴道,4h后取出棉球。

1.2.2观察组 在射频消融法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中药的处方主要为茯苓、白术、金银花、鱼腥草等。使用开水煎服,1剂/d。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并根据《妇产科学》中的相关介绍制定出本次研究的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患者白带异常、小腹坠胀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检查后病灶消除;②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除,经检查后糜烂面积减少70%以上;③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经检查后糜烂面积减少50%以下;④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经检查后糜烂面积未发生变化。治疗总有效率=①+②+③/n×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结果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结果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宫颈糜烂(Cervical erosion)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疾病类型之一,从种类上分共分为生理性宫颈糜烂和病理性宫颈糜烂[4-5]。其中生理性宫颈糜烂无需在临床中进行治疗,在女性绝经后失去雌性激素的刺激会逐渐好转;而病理性宫颈糜烂则是由慢性宫颈炎逐渐转化而来,若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将会引发宫颈癌[6-7]。

目前临床上针对宫颈糜烂存在很多的治疗方法,常见的有药物治疗、激光治疗以及射频消融治疗等[8]。其中射频治疗应用较为广泛,其是指将微波的能量转变为热能,使病灶的温度不断升高,加速局部区域的血液循环,以此来实现消炎的目的[9]。凭借射频消融法,可以更加彻底地止血,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也较弱,治疗时间短。然而单纯依靠射频消融法治疗,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能够达到根除病灶的效果。因此我院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又结合中医治疗的方式。

在中药的选择上,我院选取白术、金银花以及黄柏等,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配合射频消融法治疗,能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我院对200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不同方法的治疗,其中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的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而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0%,远远低于观察组的98.0%,由此看来,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效果更佳显著[10]。

综上所述,宫颈糜烂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建亮.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4):127-128.

[2]王春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06(24):610-611.

[3]孔令芳.宫颈糜烂应用宫颈炎康栓加微波及抗宫炎片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04(24):172-173.

[4]包甘芬,叶纪沟,吴线玲,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160例[J].中国药业,2010,19(8):77-77.

[5]李印,李金鑫.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35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4):1766.

[6]葛慧娟.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75例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9):1407-1408.

[7]凌霞,于杰.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的体会[J].中医药学刊,2006,24(7):1372-1373.

[8] 黎俊华,胡琼,刘东屏,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58例[J].陕西中医,2006,27(10):1178-1179.

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范文10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中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专业人才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而且对西医的思维模式和诊治手段也要有深入的了解。[1]西医内科学是西医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西医临床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关键。高等中医药院校临床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从事临床工作,适应当前医疗服务特点,成为一名良好职业素质的现代中医师,学习与掌握一定的西医内科学知识非常重要。但是中医院校的医学生由于课业重、西医内科课时受限等因素,大多数学生仅满足于期末考试西医内科不挂科即可,考试前临阵磨枪、突击记忆,而西医内科的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普遍不过硬。如何提高中医专业的学生的西医内科诊断能力及思维水平一本文由收集整理直是个重要课题。我院近两年以来采取加强西医内科过程性评估的综合评估模式,通过过程性评估加强学生对课程和平时训练的重视程度,取得一定的效果。

1.综合考核评估模式的主要内容

1.1 西医内科理论教学和见习阶段

在西医内科理论教学见习阶段,在保持传统的期末理论考试的基础上,加强临床见习阶段的过程性评估,提高学生对临床见习的重视程度。在临床见习中,将pbl 教学[2]中纳入考核评估范围,制定考核评估表,并占有较大的比重。

1.1.1 见习过程评估。占评估总成绩的20%。pbl 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问答互动,教师在互动中更容易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每次见习课都根据学生在pbl教学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这就引导学生积极预习和参与到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诊治和思维的能力,全程掌握所有的知识点。

1.1.2 理论考试。占评估总成绩的80%。理论考试主要以客观和分析题型为主: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和案例分析等。期末考核时采取由大学教务随机从考核题库中抽题的方法,题库内容涵盖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题库建设上强调根据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隔一两年不断推陈更新。这样学生要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保证各系统的内容都掌握全面,而不是仅寄希望于突击抓一两个重点或背以往的一两套考题就能取得高分,促使学生期末全面复习。

1.2 临床实习教学阶段

在中医专业本科生内科实习阶段,除了传统的中医理论技能及能力考核,加强西医内科的临床能力考核,学生出科成绩由中西医两部分考核内容组成。西医内科临床能力考核由各实习科室负责西医教学的教师在学生出科时完成评分。考试内容强调以临床实践技能为主;临床基本技能占总成绩的50%,病案分析占总成绩的20%,实习手册的评价占总成绩的20%,病历书写占总成绩的5%,医德医风和工作纪律占总成绩的5%。具体考核方法为:从病房抽取典型病人进行临床问诊、查体考核;病案分析从教学题库抽取,采取面试问答方式进行;实习手册评价根据完成的工作量和日常工作情况进行评分;病历书写根据实习手册的登记随机抽取1份进行评分;医德医风和工作纪律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由带教老师给予评分。[3]

1.3 毕业考试

毕业考试同样加强西医内科的考核内容。西医内科毕业考试以综合技能考核为主要内容,以临床客观结构化(osce)考核为依托,结合床边考核,对学生临床综合技能进行培训和客观结构化考核,主要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测试站,使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程式化的临床技能标准,完成一系列的临床操作。目前我院的西医内科毕业考试共设有5站:⑴临床问诊;⑵体格检查;⑶病历书写;⑷病案分析;⑸临床基本技能。

2.综合考核评估模式的实施效果

通过召集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座谈会,同时分别对中医专业本科生21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综合考核评估模式的应用性进行评价。

调查结果表明,90.1%的学生认为评估结构和内容合理,88.7%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主动训练的积极性,92.6%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临床基本技能,93.2%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结果说明综合考核评估模式在中医专业本科生西医内科教育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性,受到学生的认同。

3.讨论与建议

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范文11

关键词:西医药剂;慢性肾衰竭;肾衰竭路径

慢性肾衰竭属于慢性肾脏病变而引起的不可逆转性肾功能丧失,随即可引发机体代谢失调,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最终导致内分泌紊乱综合征,具有极高的致残率乃至致死率。临床通常以血液透析为主要方法,但此治疗方法费用高、过程缓慢且过程复杂[1]。本文探讨了西医药剂肾衰竭路径在慢性肾衰竭中的应用效果,现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资料,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范围为34~70岁,平均年龄为(53.5±4.0)岁,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心动过快、食欲不振及嗜睡等,且经肾活检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持续或肾损伤。经临床诊断,均符合慢性肾衰竭结果,即血肌酐>1333 μ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0.05),具有可比性[2]。

1.2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西医药剂临床治疗,主要由主治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抗感染(以三代头孢、红霉素、青霉素及林可类为主)、贫血治疗(提供叶酸10mg.t.i.d.po、硫酸亚铁片剂、B12)及酸碱平衡调节(口服碳酸氢钠制剂,片状0.25~2g.t.i.d.po)等。为后者提供在此基础上的西医药剂肾衰竭路径干预,首先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以医院现有条件为基础科学安排具体、详细的住院流程和治疗诊断项目,同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设计治疗框架并就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列项并开展相应评估[3];其次,结合患者自身机体状况为其制定日常饮食、锻炼、检验、健康宣讲及护理计划,确定具体的慢性肾衰竭西医药剂临床治疗路径;最后,若患者存在原发性疾病,则应注重调节其水电解及酸碱平衡。

1.3临床观察指标 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肌酐下降幅度20%;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血肌酐下降幅度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多>10%;无效:患者R床症状基本不变甚至恶化,血肌酐下降幅度不明显甚至有所增加,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多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检验[4]。若实验组住院总天数、治疗费用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等方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则表明西医药剂肾衰竭路径治疗效果显著,P

2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总天数分别为(17.5±10.0)d、(25.8±12.5)d,P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相关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接受西医药剂肾衰竭路径治疗的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偏高(实验组中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无效分别为13例、15例、2例,有效率93.3%,对照组显著、有效、无效分别为12例、13例、5例,有效率为83.3%,P

3 讨论

临床路径从根本来讲为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特征所开展的,针对某一疾病的检测、护理、治疗及康复等过程。作为一项科学、合理的,有计划、有目的的临床医护程序,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率、节约成本、提高治疗有效性,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5]。

慢性肾衰竭西医治疗相比传统治疗,能够有效延缓肾透析及肾移植时间,对于推迟早中期肾功能退化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并可以有效降低治疗成本,缩短住院周期,降低患者承受痛苦。在开展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考虑到患者肾脏功能失调甚至受损的现实情况,通过合理安排西医药剂施用路径,进行高度、专一有针对性的肾衰竭方案制定。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纯的常规西医药剂临床治疗相比,西医药剂肾衰竭路径的有效安排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周期[(17.5±10.0)d

综上所述,合理制定西医药剂肾衰竭路径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而言,所具备的治疗针对性与目的性更强,能够有效改善其预后质量,在较短治疗周期、较少的治疗费用花费基础上,极大降低患者及家属痛苦。

参考文献:

[1]金容哲.慢性肾衰竭西医药剂临床路径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3,4(13):21-22.

[2]李罗德,晏子友,蓝家荣.肾衰方治疗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30例[J].江西中医药,2013,(10):22-24.

[3]张建荣,耿燕,孙长丽.慢性肾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合并退缩人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23):139-141.

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范文12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临床疗效

小兒支原体肺炎是小儿肺炎的一种,也是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肺炎类型。多发于3岁以下幼儿,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临床常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发热无定性,咳嗽症状较为明显,患儿往往伴有咽痛或头疼等症状,X线平片所见,表现明显,病程一般为2~3周,也有迁延时日较长,偶有病程超过6周者,给患儿生命健康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该研究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特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呼吸科患儿58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临床资料查证法,选取该院,方便收治的5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的诊断标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不发热)、剧烈咳嗽(多为干咳)、咽痛、头痛等症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29例,对照组中男患儿17例,女患儿12例,年龄0~4岁,平均年龄(2±1)岁.观察组患儿:男患儿15例,女患儿14例,年龄0.5~3.5岁,平均年龄(2±0.25)岁。两组患儿的临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29例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29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方法,临床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西医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退热(乙酰氨基酚溶液)、氧疗(对气道梗阻患者给予吸氧)、雾化吸入、补液和镇痛治疗(酌量应用合氯醛或苯巴比妥);此外还需要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以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和红霉素为代表,剂量以阿奇霉素:10mg/(kg·d),溶于5%葡萄糖液中静滴或红霉素:20~30mg/(kg·d),溶于5%葡萄糖液中静滴;肺外并发症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等。中医治疗以镇咳祛痰和清热解毒为治疗目的,除了可以服用中成药外,还可以应用中医针灸疗法、拔罐疗法和穴位贴敷疗法等。

1.3疗效评定

将临床疗效分为有效、可控、无效3个等级。有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全然治愈;可控: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有所缓解;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的病情无改善,或者进入急性加重期,不得不实施紧急救助和治疗。总有效率为治愈率加显效率。

1.4统计方法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均采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75.86%(22/29)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93.10%(27/29),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1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因及临床特点

小儿肺炎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冬季和初春最为频繁,一旦患儿得不到及时治愈,就会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支原体肺炎作为小儿肺炎的一项感染因素,目前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加之环境恶化等不良因素影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情况十分危险,一旦治疗延误,对患儿额生命健康将会带来不良影响。

目前从发病机制来讲,主要受个人体质因素、营养供给因素以及小儿自身呼吸道发育不良因素等的制约、加之一旦生病,患儿的机体抵抗能力下降,对小儿自身安全和生活环境等,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无特异性症状,与普通感冒的临床症状极为相似,很容易被误诊。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无定性、高热、干咳、咳痰约占85%以上,还伴有喉头痰鸣、气喘等,血常规检查多伴有血细胞增多、红细胞下降等,甚至患儿中部分伴有神经系统损伤和肝脏损伤等不良表现。

3.2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

上述研究表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75.86%(22/29)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93.10%(27/29),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对症支持治疗和中医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获得了较为可观的治疗效果结合治疗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最为一项有价值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尤士军[1]的研究报告表明,经治疗后,试验组显效55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33%;对照组显效32例;有效3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2.67%;两组疗效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2]。张晓春等[3]的研究表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较高,要实现对该疾病的确诊,必须要通过临床症状、疾病史、实验室检查等手段,而且在治療时。必须予以对症支持治疗,惯常采用的药物有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主要进行抗病毒、抗感染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症状的发生率。张华静的研究就表明,中医治疗喜爱偶尔肺炎支原体肺炎从辨证论治、外治法方面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中医药的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西医临床治疗中,不良反应的概率也在逐渐缩小,中西医结合治疗互相弥补缺陷,在实际的治疗成果中,获得了完美的治疗效果[4]。缪红霞等[5]的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尤为明显,体征较为轻微,经X线胸片检查,可发现明显阴影。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外感染疗效显著。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综合上述研究报告结果,表明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中西医治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尤其是该研究中的治疗成果和学者们的综合研究结果证实,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上,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理念,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在目前的西医对症治疗方面,以抗生素的应用为例,阿奇霉素对肠胃油腻刺激作用,尤其是实施静脉滴注时,一旦滴速过快,极有可能会导致患儿恶心、疼痛、干呕等不良反应,此外,还要患儿首次滴注后2h内有严重腹泻等不良反应。在中医治疗理念中,针灸和拔罐对年龄较小的患儿不易施针和配合治疗,但是贴敷穴位的中药贴膏治疗,可以弥合中医其他治疗方法缺憾。但是单单依靠中药治疗,起效太慢,对急性期的患儿,实施必要的中西医治疗,对治愈患儿,实践患儿早日康复,具有积极的效能,值得临床医师广泛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的Meta分析中,实践对小儿肺炎的有效治疗[6]。余君的研究中,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配方颗粒口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7]。王颖洁等[8]认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明显,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何雅娉等的研究中,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得到肯定。但是副作用也明显,联合中药治疗效果极佳[9]。

西医结合患儿实际病症,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包括退热、氧疗、雾化吸入、补液和镇痛治疗以及肺外并发症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等;中医循证患儿本源,实施中药贴敷手法的辩证施治理念,实践了祛痰镇咳、清热解毒的特殊功效,在实际的中医辩证治疗领域中,以其独特的治疗方法,获得了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特殊治疗效果。该研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的革新,对患儿的早日康复奠定了中西医依据。从研究学者们的研究综述和研究治疗进展中,获得了突破性的治疗进展,尤其对患儿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及调节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斌泽

    [参考文献] 

[1] 姚艳青,崔红.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0):1436-1440. 

[2] 陶华景.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7):15-16. 

[3] 张晓春,吴要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国内文献Meta分析[J].内科,2014,9(4):467-470. 

[4] 张华静.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5(21):357-358. 

[5] 缪红霞,何文华,张晓晖,等.中西医结合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2016,6(29):132-133. 

[6] 黄玉瑛,邱钟燕,朱思刚,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2014,9(11):1585-1591. 

[7] 余君.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32):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