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非遗传承研究

非遗传承研究

时间:2024-01-05 17:07:40

非遗传承研究

非遗传承研究范文1

关键词:民族音乐 民间文学 民间文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传承

在物质文化兴盛的当下,非物质文化却日益凋敝和流失;影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为主体的消费文化成为时尚,以民族音乐、民间文学等民族传统文化则处于边缘地位而发展濒危。民族音乐、民间文学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主要内容。因此,高校的《民族音乐》《民间文学》课程应该承担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时代使命。

一、“非遗”高校传承的必要性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为了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强化民族认同感,《民族音乐》《民间文学》课程理应在高校课堂给当代大学生以传统文化精神的滋养。在全球化、信息化的21世纪,文艺在世界交流互动中有“趋同化”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只有各民族保持文艺传统的特色,才能丰富人类文化的样态。

首先,民间文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民间文艺作品数量繁多,样式众多,它忠实地记录着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凝结着民族的精神,全面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史。从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到歌谣、民歌,都体现了人民群众的道德观念、生活愿景和中华民族精神,保留着形成民族品性的文化原生态。我国的民间文艺是数千年的农耕文化生态环境下的精神产物,集中体现了农耕文化的“和为贵”“天人合一”“协和万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思想。这些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集中地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智慧、审美创造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依存的前提,是维系民族认同感的精神脐带。

民间文艺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宝库中最主要的宝藏。民间文艺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群众代代流传、不断创新的杰作,成为数千年来人民的精神家园,对塑造民族精神和审美创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现代的文化生态环境对民间文艺生存空间的挤压。现代文化生态环境下,生存竞争加剧,急功近利的物质化功利化明显,都市文化的消费时尚和视听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如电视、电影、网游等)不断地挤压精神空间,导致精神家园不断地萎缩。民间文艺的生存和发展就日益维艰。“根据联合国文件的规定,‘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对象主要指濒危的民间文化。”而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民俗是民间文化最主要的内容。为此,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艺的保护、传承、发展是我们中华民族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

基于民间文艺所包含的深厚民族文化意蕴和现代生存困境的分析,高校的《民族音乐》《民间文学》课程应秉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来传承民间文艺的流脉,使其得以香火传承。因此,民间文艺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承继、民族精神家园守护的重要途径。

二、“非遗”高校传承的路径

如今的文艺作品都是大量复制和快速传播的,该如何承传具有地域性的民间文艺?地方高校如何利用《民族音乐》《民间文学》等课程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呢?

(一)“非遗”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

《民族音乐》《民间文学》不仅作为高校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也作为高校的人文通识课程,不能死守教材的理论知识的讲授,更主要的是要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更新。

如前所述,民间文艺全面地反映了民族发展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所以,在做好课程理论储备的前提下,任课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开发“非遗”相关课程资源,一是要广泛涉猎关乎整个中华民族的重大问题的民间文艺,比如,华夏民族的龙图腾的传说,“年”的故事等,“它们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所有子民彼此认同的标志”,这种包含情感内涵的文化不是消费文化能比拟的。并对反映同一话题的各种民间文艺样式进行选择和组合,以便课堂上给予大学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和传统文化侵染。

二是进行田野采录和整理。因为民间文艺的地域性特点,所以,任课教师对地方高校所在地的民间文艺进行田野采录和整理,以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传统。我们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地处重庆市合川区,可以利用地缘之便,对重庆的各种民间文艺进行搜集,尤其是已经进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文艺,例如,川江号子、巴南区的木洞山歌、巴南区和万盛区的吹打、秀山民歌、酉阳民歌、九龙坡区的“走马镇民间故事”、南岸区的“广阳镇民间故事”、巫溪的“炎帝神农传说”、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酉阳古歌”等等。

三是要不断创新和拓宽“非遗”课程资源开发的方式。目前,我们将课程资源开发与课堂活动结合起来,采用了课堂“曲艺传唱”、“山歌、民歌大比拼”、“故事擂台上”、“传说人人说”等形式;在田野搜集与学习后举行“民族音乐”系列展示活动,如“吹打”专场音乐会;“非遗社团”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等。这不仅传承了民间文艺,丰富了课程资源、活跃了课堂,开辟了第二课堂。此外,我们还以课题申报的方式,加强对“非遗”课程资源开发的经济和时间投入。

(二)创造良好的“非遗”传承氛围

首先,营造民主、轻松愉快的传承“非遗”的课堂。民间文艺具有活态流传性,如果不流传,它就会丧失生命活力。所以,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和来自不同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带着各自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曲艺、民歌“开口说”“开口唱”,形成中华民族的“民间文艺”交汇的活态课堂。

民间文艺的传播方式是“现场”传播,课堂上就让学生通过“说”“唱”“演”,现场流传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我们采用比赛的方式激励大学生用进行说唱展演,同时以课程加分或课程考核的方式鼓励学生对其他学生说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进行“复述”,对民歌、山歌、民间曲艺进行“翻唱”,然后叫“原版”学生进行评价。这个过程,虽然不能诞生“非遗”传承者,毕竟“诞生于农耕文化语境中的民间故事在其特定的场域里发挥着原生态服务民众的功能, 有听众市场的讲述情境造就了故事家的诞生。”但是,我们发现,教育主体积极参与“说唱”“展演”,激发了其学习民间文艺的兴趣和体会到了创造的快乐和精神的愉悦,而且促使了其对各种“非遗”(民间文艺)样式进行自觉的横向传承。

其次,邀请重庆“非遗”传承人来高校进行展演传唱,进行“现场传承”。民间文艺的“传承应该还是人和文化展演空间的传承。”我们认为,只要高校教育持续创造民间文艺传承的人文氛围,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创设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的活态流变空间,营造互动交流的故事讲述情境和唱演的氛围,“非遗”的保护、发展就会以活态流传的方式持续下去。

(三)加强对重庆民间文艺的研究

地方高校利用科学研究的优势,加强对高校所在地的民间文艺进行研究。一是因为田野调查方便,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二是有利于地域文化的研究,以使地方高校的科学研究与繁荣地域经济文化进行有机结合。

对地方民间文艺的研究,首先要从民间文艺的产生、发展、变迁和演化过程进行纵向研究,以对其进行宏观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探究。其次,从民间文艺的文学本体进行研究,如审美特征、类型归属等层面入手进行研究。再次,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来研究民间文艺,这样就可以关注与民间文艺密切相关的当地社会生活、文化生态的研究,以解释不同地域和不同族群民俗现象、文化现象的异同。

当前比较重要的是对保护、传承民间文艺的策略进行研究。由于孕育民间文艺的文化语境已经和正在被现代化“风蚀”,民间文艺不能仅仅停留于“留声”的保护性策略,而要采取活态的“传声”策略和路径。可以将“非遗”与重庆富丽的自然景观结合起来,建构文化旅游景观。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其中秀山民歌就是一大亮点。再如,重庆三峡地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区,这里“流传着有许多民间故事,几乎每一个景观都有神话传说,这些民间故事和景观传说,超越时空界线在历代人民群众中口耳相传,经久不衰……丰富和深化了自然景观的审美价值,构成了三峡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重庆民间文艺的研究及其研究成果,有利于丰富和开发“非遗”课程资源,也有利于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从而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传承。

三、“非遗”高校传承的重要性

民间文艺(“非遗”)既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民族精神的源泉。当代大学生将是实现伟的中国梦的中坚力量,高校的“非遗”传承可以利用民间文艺对其进行民俗风情和历史教育,也可以对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精神正能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振奋团结、和平、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发扬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

民间文艺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丰富多彩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态,影响和烛照着中华民族一代代人民的精神生活。民间文艺发挥着娱乐和教化作用、宣传鼓动作用、组织协调作用的文化生态一去不复还。在现代化的当下,民间文艺属于“草根文化”,具有平民化特点,具有民主、平等的特征,具有强烈的生活意识和社会担当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财富。因此,高校“非遗”的流传,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通过对民间文艺的学习和传承,让大学生感受民间文艺学特有的审美习惯、审美特征和审美风采,不断提升其民间文艺的审美鉴赏能力。

总之,地方高校对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充分认识到了民间文艺这种活态文艺的文化价值、流传特征及其在高校传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进行了“非遗”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思考和探究了民间文艺高校传承的实现路径。希望藉此让世代相传的“古老”的民间文艺继续现代流传,让中华民族的文化流脉源远流长。

基金项目: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DLA110302)子课题《重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音乐类)高校传承研究》,课题编号:FY3D008。

参考文献:

[1]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序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非遗传承研究范文2

关键词:工匠精神;非遗传承人;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人类社会之初,手工艺技术的起点是为了制作满足自身需要的器物。传统手工艺技术的原初性在于通过材料、工具、劳动,以及人的经验、技能、技法甚至审美等诸多要素共同作用形成。在人类不断用技术创造文明的过程中,技术的含义也从手工衍生到了双手以外各种科学技术的综合〔1〕。单纯传统手工艺技术的要素在文明进化的过程中发生嬗变,技术借助智能化使人的双手出现各种形式的延伸,智能技术将人类带入了21世纪,技术的社会学内涵呈现出“泛技术”的特质。基于此,我们对工匠精神的非遗传承人培养深入开展了研究分析。

一、非遗传承中工匠精神的内涵

传统手工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口传心授的代代传承中形成了工匠精神。非遗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工匠精神的薪火相传。我国古籍对工匠和传统制作技艺早有记载,工匠一直被认为是农耕社会中手艺超群的人,他们以一技之长满足在特定生活范围内人们的需求。为此,工匠们在手工技艺领域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工艺,对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这种工匠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是工匠精神。不同的时代,工匠精神的含义略有差异。在古代,工匠精神通常用以指称手工艺人对技艺本身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至善至美的价值追求和理念,是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到了现代,随着机器化生产与信息化时代来临,人们对于产品的要求日益丰富且多元,工匠精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需要与时俱进地结合更多现代化元素,体现破旧立新、鼎故革新的创新精神〔2〕。透过工匠精神的历史演变,我们可以将其基本内容概括为:对技艺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匠气”,对职业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的“匠心”和对产品不断探索、推陈出新的“匠魂”。

(一)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匠气”

技艺是手工艺的一个基本属性,对技艺的孜孜以求和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工匠精神产生的“原点”〔3〕。当今非遗项目的手工艺技术基本上都具有“绝技”的特点,是数代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断积累和发展传承下来的“独门秘技”,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学习和钻研,粗制滥造和简单模仿难以进行有效传承〔4〕。到了现代社会,精益求精更成为各个国家和行业发展的共同追求。德国的制造业举世闻名,产生了西门子、蒂森、拜尔等很多国际品牌,其发展主要依靠的就是能够把产品品质从99%提升到99.99%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5〕。我国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也必须大力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非遗传承更是如此,特别是对于一些技艺载体是不可再生资源的非遗项目,如紫砂制作、歙砚制作等,由于其制作资源有限且换成其他载体无法发挥其技艺,更应强调精益求精,从而节约资源并有效延续其传承时间,更好地保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的“匠心”

职业是农耕时代传统手工艺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对职业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的“匠心”,是工匠精神的价值追求。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优秀成果,传统手工技艺之所以能够延续数代,所依靠的不仅是外在的“技艺”,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匠心”,即工匠们锲而不舍、始终如一、不忘初心的精神动力。再加上口传心授不只限于技艺本身,还包括行规信仰、天人合一理念等,被传授者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理解、领会能力,还要内化生成一种职业信仰和职业文化,从而才能达到“道济合一”,创造出真正优秀的作品。就像韦伯所主张的那样,职业不单单是谋生的工具,从根本上应属于信仰的范畴,所以,个人在世俗职业生活中应具有神圣感和使命感〔6〕。李克强总理强调,中国的质量之魂在于匠心,要培养工匠文化,恪守职业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世界文明的国际品牌。

(三)不断探索、推陈出新的“匠魂”

工具是手功能的延伸,产品是人意志和情感的寄托,手工艺品是“心手合一”的产物,对产品不断探索、推陈出新的“匠魂”,是工匠精神的本质特征。作为产生于中国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并不是要简单、机械地挖掘、整理、记录和模仿,而是要在不忘初心中因势利导,主动对接现代需求,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现代科技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推陈出新,在激烈的竞争中保存下来。随着大众生活品质和审美观念的提升,非遗传承的坚守固然重要,但绝不能走入博物馆保护的死胡同,与时俱进地开发和创新更为可贵。特别是随着新技术革命和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非遗传承人更要不断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创新文化,从而使传统技艺真正焕发生机与活力。总之,非遗传承中的工匠精神是匠气、匠心和匠魂的凝聚,是自古以来工匠们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术不断改进、为制作不遗余力的精神追求〔7〕,是以德为先、德艺兼修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的集中体现。但工匠精神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从学徒到工匠再到工匠精神的形成都需要长时间的学习、钻研、磨炼和实践,工匠精神的培养无不镌刻着学徒制的时代烙印。

二、工匠精神与现代学徒制的耦合分析

现代学徒制是为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学徒制形态。学者赵志群认为,“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训练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8〕。相对于传统学徒制,它主要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双元制”,即校企双主体和师生双身份。在传统学徒制模式下,教学活动主要在师傅和徒弟二者之间展开,教学过程完全由师傅个人决定,这使得整个学艺过程不可避免地带有相当程度的随意性,知识的系统性也相对缺乏。现代学徒制中,教育的管理者有学校还有企业,双方共同对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进行控制。其倡导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注重企业文化育人,弘扬劳模精神。二是“双证融通”。传统学徒制是一种典型的“放养”,只要不违反行业规则以及社会道德规范,师傅的教学水平和学徒的学习能力完全由时间来检验,学徒未来的发展以及技术传承具有不确定性。现代学徒制则推行“双证融通”,做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职业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对接,学生在毕业时可同时拿到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而且可以考取更高层次的技术本科、研究生等。现代学徒制“双元制”和“双证融通”的两个特点,与工匠精神蕴含的职业理念、价值取向一致,同时,体现了敬畏职业、执着工作以及对产品、服务追求完美的职业精神,也体现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技艺追求精湛的专业精神。相对于传统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很多发达国家的推崇,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以及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我国的现代学徒制起步较晚,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启动现代学徒制探索。2015年到2018年,教育部遴选了300多个单位和行业开展试点工作。在此背景下,非遗传承人工匠精神的现代学徒制培养具有划时代意义。

三、基于工匠精神的非遗传承人培养研究

研究发现,工匠精神非遗传承人培养方式应以职业教育和企业共同生成和实现,并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施以非遗技艺培养的现代职教模式。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从非遗传承人培养目标的选择、培养模式的确定、教学组织方式的实施、课程体系的建构到教师教学团队的组建等,都是校企双方的应然责任。

(一)人才培养目标:从“高技艺”到“高素质+高技艺”

从“高技艺”到“高素质+高技艺”,是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的再选择。传统手工艺人才的主要特质是具有巧夺天工、鬼斧神工的绝技绝艺,即“高技艺”;而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传承人特质是既要有绝技绝活,又要有敬业、专注、创新的职业品质和完善的人格,即“高素质+高技艺”。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企业指导下,要把地方非遗传统手工艺项目纳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制定以“高素质+高技艺”为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毕业时既要有反映“高技艺”的学历证和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还要有蕴含工匠精神的“高素质”证,将学生的技艺培养和人格完善共同作为培养目标。在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中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精神境界的提升,依据学生成长规律与道德需求,重组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以校园文化的群体性渗透特征使其成为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主阵地,通过开展各种文艺活动、文化专题讲座及参观标志性建筑等形式,来潜移默化地进行人文精神培养和价值观渗透,从而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打造符合新时展需要的非遗传承人。

(二)人才培养模式:从“学校主体”到“校企双主体”

从“学校主体”到“校企双主体”,是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为了实现非遗现代传承人的综合性培养目标,要立足于现代学徒制,将“双元双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9〕。其中,“双元制”教育模式源于德国,强调受教育者在职业院校中接受理论学习的同时,在企业中进行实践技能的培养。即“一元”是学校,另“一元”是企业。这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让学生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中真正成长为可用之才。“双元”可从三个维度上认知,即教学场所“学校和企业”,教育者“教师和师傅”,受教育者“学生和学徒”,充分体现了现代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成长规律。“双创”则是指创新和创业,强调通过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满足就业市场需求,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这种“双元双创”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避免了非遗传承中经常出现的重课堂、轻实践困境,能充分地将学生与教师、企业、匠人密切联系起来进行“学中做”“做中学”,从而全面提升非遗传承人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教学组织方式:从“大班”到“小班”

从学校“大班”制到学徒制“小班”化,是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教学组织方式的再造。这种教学形式虽然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但由于办学规模小、速度慢、效率低等特点,导致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班级授课制虽可以解决成效问题,但因实际班级人数的不同而产生学习效果差异。其中,30或50人以上为大班,少于这些数目则为小班。从教学效果来看,小班制明显优于大班制,它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提供了更多互动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激发出新的灵感。因此,要培养非遗现代传承人更适合的是小班制。我们可基于现代学徒制开展小班的精英化教学,有效保证教师或师傅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言传身授,从而让学生既学到“匠气”,也感受到“匠心”并碰撞出“匠魂”。

(四)课程教学体系:从“1+1”到“1+1+1”

从“1+1”到“1+1+1”,是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课程教学体系的再建构。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传承不仅需要通过打破遮蔽、扬弃特质来回归“匠道”,而且需要将工匠精神嵌入课程以至传承〔10〕。长期以来,职业院校在课程体系上基本是由公共课、专业课组成的“1+1”模式。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艺”非遗传承人才,学校应根据地域特色、传统工艺项目,将优秀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文化、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创新内容纳入课程体系,构建基本素养模块、现代设计模块、传统技艺模块,围绕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强化核心技艺,鼓励交叉互选,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平台共享+岗位核心+岗位互选”的“1+1+1”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五)教师教学团队:从“双师”到“教学团队”

从“双师”到“教学团队”,是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校企组建“大师—教师”教学共同体的强联合。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整合学校与企业两个主体的教育资源。职业类院校以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模式,探索通过拜师学艺提升教师传承创新能力,由专业教师与行业大师结对,以“大师工作室”为载体,由行业大师担纲传授传统技艺,一对一地研习传统技术与工艺,打破理论和实践的隔阂,改变原来单纯强调教师具有“双师素质”或者下厂锻炼的方式。同时,鼓励专业教师与大师、工匠合作,组建有理论素养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丰富的大师、工匠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从而达到多方联动、强强联手、共同培养非遗现代传承人的目标。综上分析,“非遗”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基因,非遗的传承离不开工匠精神,离不开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传承人的培养,“匠气”“匠心”和“匠魂”是现代非遗传承人的特质。为了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类院校应坚持服务“传统手工艺复兴”的国家文化战略需求,以现代学徒制条件下的工学结合为模式,通过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着力打造现代传承人工匠精神培养体系,从而充分展示大国工匠的成长之路,这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浩.本真与嬗变——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艺技术意义的再反思〔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01-107.

〔2〕高远,吕甜甜.新时代工匠精神与大学生专业素养培育融通机制探析〔J〕.江苏高教.2021,(4):98-101.

〔3〕刘自团,李齐,尤伟.“工匠精神”的要素谱系、生成逻辑与培育路径〔J〕.东南学术,2020,(4):80-87.

〔4〕张善柱.当前我国工匠精神缺失的因素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7,(7):100-101.

〔5〕徐春辉.德国“工匠精神”的发展进程、基本特征与原因追溯〔J〕.职业技术教育,2017,(7):74-79.

〔6〕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40.

〔7〕王国,领吴戈.试论工匠精神在现代中国的构建〔J〕.中州学刊,2016,(10):85-88.

〔8〕赵志群.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与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09,(24):1.

〔9〕吴岳军.传统手工技艺“现代传承人”培养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9,(4):49-54.

非遗传承研究范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众传媒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229-02

一、语境转换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大众传媒的推导下,信息、资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整合,西方强势文化以龙卷风之势横扫世界每个角落,民族传统文化也在此愈加受到社会关注。随着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呼声的高涨,联合国于31届成员国大会文件中,首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替“民间传统文化”的概念,并于2003年10月17日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标志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的、世界各国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达到了新的水平和阶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身份探究

千年的农耕社会孕育了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从人们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而来,是古代先人生存状态的原始展现。这种原生态文化的手工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个体性和独特性承载着不同族群的审美意趣和道德判断。这不仅成为古代地缘文化的表达也成为古代不同社会阶级的文化价值体验。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含义及形态

进入现代社会,机械工业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小农经济体制,在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影响下,在追逐效益的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土壤严重水土流失。在巨大的环境变更中,很多传统造物没能继续其生命,匿迹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保留至今的大都也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目前,如何保护这种原生态文化,如何使其在今日重获生命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我国千年来农耕社会的民族文化总和的概括,所含庞杂,我国国务院办公厅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了形式上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包括:各种口头表述;传统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和文化创造形式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由此可见今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强调对传统造物的技艺传承,造物环境的沿革研究以及其人文精神展现。

二、大众传媒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考察

发达的科技与市场经济为社会主导,是现代社会的两大特征。当代商品经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生长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淹没其本质的威胁。如何在其中找到安稳的立足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进行着多种身份与形态的尝试。

现代传媒,作为社会大众文化传播的中流砥柱,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视域下的身份形态将直接关系到人们历史认知的态度。以下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日大众传媒语境下的生存身份及形态做分类考察,以求发现问题,对其进行更好的保护与发展。

(一)原始形态的存档与再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原生态文化,对其保护的首要形式就是对其原始状态存档。目前,现代媒体利用高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大量的搜集记录并反馈社会。例如央视的《探索・发现》栏目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大量细致的报道,使人们对本民族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了解。通过节目人们可以看到几近失传、鲜为人知的传统文化技艺,大众传媒使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最直观的认识和兴趣,起到了宣传保护意识的作用。

(二)还原商品身份

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自生至今,是因为它能与现代商品市场自然结合。现代市场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使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有了新的生长空间,并且出现了多层次的分化。

一些民间杂耍技艺与器物玩具重回大众市场,大量出现在节庆庙会与旅游景区中。拿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景区为例,现代兴建的仿古建筑一条街内汇集了的以七朝古都汴京为中心的中原民俗文化。从婚丧嫁娶的习俗表演,到街头艺人的杂耍重现,再到浚县泥咕咕、朱仙镇木版年画、汴绣等民间艺术品的热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特定的环境以旅游商品的形式重回大众的社会生活。这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是古时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拿入今日,为现代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历史文化乐趣。

还有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稀有性或技艺难繁,在今日市场经济的衡量中价值千金,但丰裕社会依旧为其提供了特定的市场消费群。不论是珍贵的历史遗迹旅游,还是稀有的民族手工刺绣抑或是一场经典的传统戏剧表演,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体验在今日愈显弥足珍贵。高额的费用源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刻认识与尊重,这里更多是强调对文化的感受与认识,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为了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传承,高额的费用也是对其保护方式之一。

(三)文化的碎片

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日是被片面取用的,并没有以完整的身份出现在大众视野。在强调文化体验的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影响下,现代传媒中大量运用传统文化包装现代商品,传统文化在这种情况下被断章取义,成为形式的躯壳。

现代商品所体现的经济利益第一的市场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即使其宣传方式十分含蓄而优雅。传统文化被大众传媒引入现代商品包装只是美化其卖相的手段之一。拿中国传统图案中出现最多应用最广的龙纹为例,它在古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与帝王相伴出现,以表特权,彰显君威。并且其不同的造型与色彩都有特定的时空含义。而如今龙纹在商品中的应用可谓无所不包,已呈泛滥之势。其造型粗糙难看,装饰结合不伦不类。这就是对传统文化缺乏本质认识,只是以浮躁的心态为产品谋路,结果让人贻笑大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众传媒中的碎片状态,使其精神随着商品市场的波动而消解。民族传统文化的被动姿态最是其为可悲的地方。

(四)激活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的是传统的中华精神,对这种精神的宣传,大众传媒也有新的现代表现形式。即用现代的表现手法,讲述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神。

这里最有代表性的例子算是全球第一品牌可口可乐的中国电视广告。可口可乐作为世界第一品牌,以其年轻活力的面貌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接受。我们经常可以在全球广告创意大赛上看到可口可乐公司的获奖广告,其精彩叫绝的夸张创意与新潮鲜活的动漫表现手法都让人眼前一亮。但可口可乐在中国电视投放的媒体广告却极为传统,用现代手法集中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拿可口可乐2007年春节期间的电视广告为例,一句“过年了,带我回家”就紧紧牵住了中国人的神经。广告用中国的体育英雄刘翔为代言,与可口可乐年轻、充满活力、爱好体育的传统品牌形象一脉相承。其中还有两个可爱的动漫虚拟儿童喜乐出场,与刘翔一起飞回家,广告形象地描绘了中国人以家为重,团圆迎春的传统习俗。广告场景为虚,但情感传达却实实在在。可口可乐作为第一国际品牌对各地民俗文化的颇有探究,与当地文化的完美融合是可口可乐走遍世界不败的重要策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传媒要学习的不仅是现代的表达手法、传播手法,更要注意的是不能忘了自己的立足点在哪里。文化基点是发展的根,根断了,传播会像失去控制的风筝,旋不了几下就要掉下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递、繁衍是一条复杂而曲折的路,多元发展道路的探索验证也许还需时日,但这也是传统文化继续传承的必经之路。我们只能密切关注它积极探索的身影,不断发现问题,修整方向。

三、大众传播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明其形式,识其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多样,实体造物、工艺技术、民间风俗、说唱表演……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鲜活展现。所以在今天大众传媒中亦然,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也要以多层次形态体现。

目前,通过大众传媒看到的大部分是对传统文化外在形式的学习应用,这种表现已是屡见不鲜。而传媒对传统工艺技术的传播却甚为少见。云南大理古镇绣装店里的木制织机和银饰铺前摆弄银条的工匠,大都是摆摆样子、走走形式,作为一种商业广告表演存在,此中的虚假造势,实在难为文化宣导。虽然近年民间有过复兴“汉服”之风,但相关报道也多为新闻噱头,复兴之事也多有义气始然的嫌疑,很快此事便草草收场没了声音。

对传统工艺的多维剖析传播,我们要向一衣带水的大和民族学习。日本对传统工艺过程的传播很是重视,从他们的大众节目里可以充分看到这一点。《料理东西军》与《全能住宅改造王》是日本热播的竞技类生活休闲节目,其中经常由现代生活引出日本传统技艺,并详尽讲述。从传承人、传承地点的介绍到传统工艺的全程记录和道义体现,其报道之详尽叫人叹为观止。并且节目中讲述的传统技艺都是适用于现代生活的,这其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传统文化的真实生存状态都在节目中完整呈现给大众,使大众在现代生活中自然的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多层次的,它与现代生活的结合更是出现了无比复杂的局面,如何对其学习、应用是个难题。这个问题不能抛给大众来解决,现代传媒这个中间人应该详细分析其多维关系,做好解释、疏导工作。

(二)巧妙传播,制造氛围

现代传媒的高科技性,使传播方式有了多种可能性。从传统平面的纸质媒体,到液晶屏幕的多维传播,再到立体实物的亲切展示等,有很多传媒手段可以利用,都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并不只是强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更多是要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通过一些新鲜的表达手法让现代人接受传统文化。有言道“环境影响人”。文化学习本是耳濡目染、循序渐进的一件事情,制造轻松愉快的传统文化环境,需要大众传媒的巧妙的宣传。

四、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承载,其保护不仅需要对其形态的平面拓展,也需要对其精神的纵向延伸。现代大众传媒犹如一只隐形的大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演化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大众传播媒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要充分发挥媒体在现代社会的巨大作用,有效利用传播手段,巧妙的上陈下达,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对传统文化保护,与其说是对自己本原文化的重拾,不如说这是有着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的必经发展之路。文化脉络不断,中国精神不断。在商业文化的强势冲击下,中华文明与西方世界正进行着新一轮的博弈。中华古有“易经”之说,易为改变,经是脉络,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虽然时空斗转,物换星移,然而古之精华历久弥新至今受用。传播中华经典也要适时代、求发展,使其以新时代姿态感染人们的生活。

非遗传承研究范文4

关键词:非遗传承;旅游文创产品;开发互推;策略

在我国政府部门助推下,我国文化与地区旅游的可用资源有效整合已是文化领域、旅游事业今后长足进步的必然趋向。在此之前,文化、旅游二者资源开发的匹配程度差异明显,社会各界对我国非遗保护、传承与地区旅游开发这两项话题聚焦重视程度同样稍显欠缺。但在新形势下,我国市场经济近年来的稳定增收,使社会大众将注意目光落在区域旅游方面。加之我国非遗传承力度不足,亟需大众高度关注。因此,将非遗传承与旅游文创产品二者紧密融合,不仅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大幅提升,还能够让我国认识到非遗文化以商业产品这一流动载体大规模传播主体保护、传承的现实重要性,使双方收获到较为优质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非遗与文创产品关联性的体现

(一)文化性质。我国非遗文化简化来讲就是将传统工艺、经验、精神、意志通过世代相传的流传方式传承至今的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形式。趋向成熟的现代化文创产品应持有基本且浓厚的深刻文化内涵作为进步、优化导向,是可充分体现出鲜明民族、地区特征的独有文化符号。所以,“文化”也是前沿性文创产品的核心精髓。对此,在某种程度上,二者对于“文化性质”的理解具有一定相似性。(二)特征互补。非遗文化的显著性特点为“非物质”,主要强调属性中的非物质性,并注重突出物质本体具备的内涵品质而非外在表现形态,对民族先辈代代传承下的文化遗产高度尊重其“原始面貌”。然而,将非遗文化引入产品领域运作中,难免需要依托实物载体将其“具化”呈现。而文创产品归根结底就是流通商品,拥有实际物质特性。在产业运作、发展中,非遗文化可搭载文创产品实现高效宣扬、传播。同样,文创产品则可通过融入非遗文化,收获到艺术、内涵、美观、文化、精神等多种非物质性质的优良特点[1]。

二、非遗渗透文创产品开发的实践途径

(一)分类——直接及间接的应用。根据个体感知事物时运用的多感官,即嗅觉、听觉、视觉、触觉、味觉作为判定标准,文创产品富有的文化性创艺元素多半需通过直观视觉被受众悉数感知,其产品审美同样也是视觉美观鉴赏的动态过程。对此,视觉感、观赏性强的非遗文化项目更契合被具化为文创产品。当然,还应按照非遗文化具体现况,对其采取恰当性转变,让其通过创新再创造实现可利用、可开发价值的获取。以民间传统知识为例,创意设计师可以漫画的表现形式完成文创产品的设计创造,将传统知识的其他感知方式汇聚于主观视觉,加强非遗文化的可用、实用程度。(二)定位——内部及外部的调研。非遗属性的文创产品应兼收并蓄地将非遗文化主旨思想、地区旅游主题项目、文创产品观赏内涵及实用功能等元素侧重“一体化”整合。另外,文创产品需流通于市场,所以还应具有实物商品的性质特点。依托产品设计常规性步骤、流程,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定位还应周全考量现实性社会需要及当地实况。根据“市场外部调研——本土内部调研——文创产品定位”这一系统性、程序化的步骤流程,高质量完成文创产品的市场定位工作。其中外部调研内容可参考以下几方面,如市场主流浪潮、同类产品、对标消费人群等;而内部调研则需全面考虑政府是否支持、本土大众支持基数、可用企业资源等[2]。(三)开发——三元主体及一契二融。在推进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工作中,项目实施主体应由政府部门、非遗传承人、产品设计师三方构成。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管理,需将组织统筹、核心管理、方向把控、政策保证等责任逐一落实;非遗传承人应“扮演”顾问角色,精准控制非遗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平衡点,规避其过度异化这一不良现象发生;产品设计师则应充当“智力主体”,多角度展示自身专业性现代设计主张、能力素养。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应紧紧依靠各项实况,在设计工作中需根据“非遗契合旅游、非遗融入旅游、旅游融合非遗”这种系统方式兼顾思量具体作业方法。其中,“非遗契合旅游”核心意义为当地旅游区域项目主题与本土非遗文化应在地域性、文化性、整体发展规划等方面持有互相的高度契合,继而确保非遗文化可没有阻碍、自然、通畅地结合于文创产品。如英国打造的莎士比亚小镇,其推出的“莎士产品”就充分体现出了莎士比亚文化遗产完美契合当地旅游事业,使得文创产品可顺畅地匹配于当地非遗文化;“非遗融入旅游”的关键所在是当地旅游事业当下发展状态需较为成熟,将非遗文化视为“附加属性”向地区旅游业、文创产品逐渐渗透。如我国安徽黄山旅游区主推的松树文化,在该情况下,部分“徽州”文创产品应明确自身“点缀”意义的根本定位。“旅游融合非遗”则恰好“相反”,其基础含义为当地非遗文化具有较高品牌性、影响力,“风头”甚至“盛过”本土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应优先考虑实行资源整合工作,搭配非遗文化科学、合规地开发作业。深挖地区非遗文化蕴含的深刻内涵,将其作为文创产品开发的基本遵循原则。此外,按照当地经济现况,可思量本土非遗旅游主题项目的多方位策划。构造出地区专属的“非遗生态圈”,通过非遗文化“权威性”高效带动当地旅游事业发展。(四)推广——单渠道及多渠道。在非遗文创产品的推广运营方面,需灵活使用各类恰当性资源。谨慎选择合作企业参与方,将非遗文创产品专线运营公司及时成立。构建出线上、线下两种形式的产品营销渠道、平台,有效拓展产品营销途径。而产品营销平台可依托规模的实际大小划定为“联合营销平台、实体专卖店、联合销售商铺、自动售卖机、线上销售程序”等,为当地创造出结合实况可多选的售卖平台组合条件、思路;销售渠道的选择可同样可按照规模大小多元选用中间环节,即“生产加工方——产品商——产品批发商——产品零售商——产品消费终端群体”,全方位保障非遗旅游文创产品的流通通畅性,满足消费群体、文创产品经济利益、非遗传承等各现实性需求[3]。

综上所述,非遗资源作为当地的地域性关键文化资源之一,将其深度融合文创产品的系统化开发,实质意义就是通过生产、销售活动保护非遗文化,面向社会进行大规模的活态传承。另外,非遗性质的文创产品也是将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与新时代流行主流元素有效衔接的特殊纽带、桥梁,更是当地的品牌性文化名片。将非遗文创产品高质推广,可增长地区的文化个性,实现非遗文化与文创产品的联动、协同、创新发展。对此,工作人员应将深挖地区非遗文化鲜明特点作为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工作的基础落脚点,设计出“别具一格”、非遗传承观念强烈、流通性高的文创产品。在保证其市场销售量的同时,向大众传播非遗保护、传承思想,助推我国文创产品、非遗文化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黎.非遗传承与旅游文创产品开发互推策略研究[J].绿色包装,2020(08):69-73.

[2]刘文良,邵煜涵.“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创新开发策略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4(05):67-75.

非遗传承研究范文5

关键词:民间手工艺;审美认知;课程创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出,“‘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项措施。”[1]6传承以民间手工艺为技艺的民间美术,并非仅仅是对已故文化的同情性保留或复原,更是让这样的方式以生产力的形式积极主动的随着历史发展流变来保持其鲜活的本质。马克思说:“‘枢纽’。手作为人的身体的部件,它不但向外部环境‘传达’人的身体的作用力,而且也‘传达’人的精神的作用力;手不但以身体性的活动方式作用于外界物件,而且以精神性的活动方式作用于‘自我’之外的‘他人’。”[2]166-167基于人体生命中手的直接精神化物的器官,所物化的手工艺天然具有了个体差异性,并通过传承和自然随着时代而产生的不断线的基因延续,保持了活态发展的民族性,从而避免了完全由大工业中的机器代替人手而导致的文化同质。这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符合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物以载道”的精神思想。附着于人文精神的民间手工技艺,必然要以教育的方式延续。过去的家族技艺相传和师徒技艺相传方式已经散失了存在的空间,学校教育在教育方式中处于不可动摇的主流地位。从人的全方位成长的培养角度来看,有组织、成体系的学校教育方式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高校作为专业培养的主阵地应承担起这份重要的任务。如何把自古以来适合手工艺传承的师徒优秀传习方式和高校的系统性、规范性、人文性相互包容,成为当下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民间手工艺美术课程的培养目标

(一)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认知能力和审美感受力

从审美教育的内核与本质来看,能够使受教育对象对美有深刻的认知,并感受到由此带来的生命体验的长久满足,促进审美需求和审美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等教育阶段开设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力培养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3]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认知能力和审美感受力,是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杜卫在《论中国美育学建构的问题和范畴体系》提出,“从育人的角度看,美学中的审美范畴及相关的审美价值、审美功能等概念贯穿于美育活动的整个过程……”[4],民间手工艺是人类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的文化现象的物化体现,叠加着民间特定空间与时间中的民俗生活和生命价值意义。其中包含的丰富的历史信息、审美观念以及对审美感受力培养,高校在民间手工艺课程中首先应该把审美教育放在核心的位置,把学生审美培养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

(二)加强民间工艺美术课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培养

民间传统手工艺有手工劳动和手工生产力的特征,无论是由精神化物和由物转化精神的过程,都必然要通过动手来进行。手在长期的劳动中凝聚了人类最本能的肌肉记忆和精神寄托,民间手工艺随着文化传统的演变而形成不可逆转的物化形态,这种转化的过程无论如何变化其形式,本质总借助于新的形式在不断实践创新中继续存在。物化的过程和精神传递同时进行,物化过程中的实践尤为重要。高校民间工艺课程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提高学生对民间手工艺的动手能力、研究能力和思辨能力。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具体的课程进程中,直接体会到工艺美术的精湛工艺以及工艺作品中蕴含的无形的美学价值,体会细微变化的生命本体的不重复性和物化体的唯一性。学生都有原始的无偏见的艺术理想,这种由衷的动力来自对美的追求,审美能力需要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应不断增强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感知,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剪纸、陶艺等工艺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在主动的手工劳动中体验工艺作品的制作技法、材料美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其带来的趣味。

(三)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责任感

文化的延续主要依靠学校教育来完成,学生就成为文化继承的重要力量。民间手工艺是中华优秀文化中的瑰宝,历史悠久。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民族意识已经觉醒,当今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态势,高校应承担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牢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和文化责任。

二、基于民间美术传承的高校民间手工艺课程开发策略

(一)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完善课程体系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大纲改革。为了更好地完善工艺课程理论框架,要对民间美术以及工艺课程进行整合。研究课程模块体系,开展专业限选课、第二课堂教学、选修课等形式不同又相互联系的课程群,在实践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及时调整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形成持续改进的有效机制。构建教学资源丰富便捷、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地域特色鲜明、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实践课程体系。

(二)利用民间艺术资源,挖掘特色实践课程

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高校应依托地域特色民间艺术资源,建立相关实物展览馆,并把教师相关科研项目进行课堂转化,把田野考察相关图片、数字化扫描、采访录音、工艺流程录像和考察报告等进行整理打包,逐步建立民间工艺的数据资料库。教学过程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可安排民间工艺的鉴赏与理论学习,通过工艺课程鉴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艺美术作品的内涵和工艺美术的创作规律。线下进行实践操作,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校内教师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师徒传授互补,一门课程两位教师交互进行的特色教学方式。既发挥了校内教师理论性强的优势,又发挥了手工艺人独特绝技的优势。这种多维度、立体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加充分和全面地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三)加快高校民间手工艺教材开发,完善课本开发配套设施

民间手工艺斑斓多彩却又千差万别,教材编写需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手工艺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在开发中应坚持理论与实践技能流程相结合的编写原则,理论部分注重手工艺的民俗土壤和历史流变的挖掘,提炼出该门手工艺的原始需求以及该需求的精神动力,总结物化过程中不断发展产生的意义、价值、观念和信仰等;实践部分注重手工艺流程环节、技能复杂程度、工艺制造成本、民间工艺技术的重点难点及制作周期等。在教材中要有较为全面的课程计划、阶段性要求、最终实现的课程目标等。学校应依据自身的教学环境条件在实践中反复推演的教学经验进行梳理,完成教材的编写。校内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作为教材编写的主要撰写人,民间手工艺人也要全程参与编写过程,确保教材87具有包容性、应用性、指向性、开放性、创造性和持续改进性。

(四)明确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1.无差别技能传摹民间的工艺历来都是师徒相传。在师徒相传过程中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实践操演,以及师父对待工艺的人生态度和工匠品格的影响更有利于技艺的传承。手工艺类型、生产方式、地域环境、地域特色千差万别,因此民间手工艺课程开设之初,应带领学生到原生态地进行一次全过程的考察与实践,并写出工艺流程的考察报告,使学生对这种民间技艺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反思。然后,学校要利用自身条件如工作坊等场地进行工艺的无差别传承式训练,把民间手工艺人请进课堂一对一进行传授。民间艺人往往在某项手工艺中有特别的经验和难以揣测的技能,他们所掌握的理论和手艺的无缝对接是学校教师所不具备的,所以不加改变的传摹方式对传承民间手工艺的意义来说是必要的。2.沉浸式创作体验吕品田先生认为“通过手和手工劳作,人的生命信息、生活个性和社会文化经验,自然而流畅地抵达制作物品的表面和深层,使之成为蕴涵丰富的‘文化产品’。”[5]从民间美术的特殊性出发,课程设置应关注学生个体审美和体验同时进行,根据民间美术的不同类型在指导学生创作的过程中设置情境,在一般性理论教育的前提下,以某项民间活动作为背景,如岁令时节、礼仪活动等。在预设的民俗活动中,引导学生整理出活动的文化要点与细节,让他们在潜移默化,入情、入心的沉浸式体验中进行创意实践,创作出具有民俗文化意蕴的作品来。3.无限制自由表达通过民间手工艺的学习积累,利用在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中的知识积累,协调当代生态与生活,实现高等教育与民间艺术的融合发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创作动力,不加限制地把自己所获得的经验、印象、感受,进行视觉化、物化创新,在现代审美语境中尽情表达,创作出有品质、个性化的特色鲜明的创意作品。只有当代高校美术学工艺课程的创新与民间艺术的传承相融合,才能更好地为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研究视角。这种“多元化”的新型美术学工艺课程改革理念,能够促进美术教育改革与发展。因此,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教师要创新工艺课程教学模式,着重选取重点的工艺操作,借此来培养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高师美术理论知识、工艺实践与艺术创新的结合,形成递进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型思维,丰富学生美术学的知识素养,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传统工艺技术的兴趣,提升其动手实践能力。

三、结语

吕梁学院艺术系,利用本地域资源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探索,建立了晋陕沿黄民间手工艺展览馆,对该区域的民间手工艺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涉及壁画、木版年画、面塑、布艺刺绣、皮影、剪纸、葫芦画等多个门类,为师生提供更为便捷的学习环境。利用实训、社会实践等机会深入乡村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从2012年起陆续引进部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进入学校课堂进行技艺传授。同时创建了剪纸、木版年画、葫芦画、陶艺工作坊,为学生提供第二课堂进行实践,学生在学习期间和民间艺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兴致很浓、踊跃报名,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效果。不少同学在毕业论文、毕业创作中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研究和创作,涌现出了一批研究成果和文创设计。现代工业化的推进有必要留存人本的生命体验,然而这种留存又必须是在人与人的传递中进行,因而积极探索民间手工技艺在高等教育中的改革和创新,延续相关精神基因的良性传承,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2016.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S].中办发[2020]36号文件.

[4]杜卫.论中国美育学建构的问题和范畴体系[J].美术研究,2021(1).

非遗传承研究范文6

关键词:教育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3)05-0137-07

收稿日期:2012-07-29

作者简介:郑雪松(1967),女,河南固始人,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

引言

早在2002年,学界就召开了“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但直到近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相关问题的研究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所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如《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现状及对策》(王卓亚等,2010)等;教育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如《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基于对云南省的调查》(普丽春,2010)等。随着人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增强,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关系的探讨正在深入,但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教育的关系进行研究的还很少。教育人类学,就是运用人类学的方法来研究教育。美国的文化教育人类学是以研究少数民族的教育为主的,德国的教育人类学重在研究人的本质,我国学者庄孔韶认为:“熔两种研究特色于一炉的中国教育人类学有其必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那就是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多彩的地方与民族文化,以及理性与经验材料的丰饶土壤。”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应立足于本民族文化,在寻求文化传承和变迁中获取个体的和谐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是文化基因繁衍、承传的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

一、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

文化及其传承现状常是人类学进行研究的基础。河南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从旧石器时代的南召猿人遗址,到郑州大河村遗址等,都体现出河南早期文化资源的丰富性。进入21世纪以来,河南省政府相当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保护和支持:

(一)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措施

1.建立了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1)河南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目前,河南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95项:民间文学有木兰传说、神话等;传统音乐有唢呐、大相国寺梵乐等;传统舞蹈有麒麟舞、跑帷子等;传统戏剧有豫剧、宛梆、怀梆等;曲艺有河洛大鼓、河南坠子、三弦书等;杂技与竞技类有少林功夫、太极拳、八极拳等;传统美术有朱仙镇木版年画、玉雕、汴绣等;民俗有新郑黄帝祭典、马街书会、洛阳牡丹花会等;传统技艺有钧瓷烧制技艺、唐三彩烧制技艺等。

(2)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三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372项人选,第一批共分14种148项;第二批共160项,合并后为129项;第三批项目共10大类95项。这三批项目名录涵盖民间文学45项、传统美术38项、传统音乐31项、传统舞蹈48项、传统戏剧32项、曲艺14、传统体育、游戏与竞技33项、传统技艺72项、传统医药14项、民俗21项、民间杂技1项、生产商贸习俗2项、消费习俗5项、岁时节令1项、民间信仰10项、民间知识5项等内容(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就不再累述)。

2.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认定和命名

从2005年8月开始,河南省开展了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调查、认定和命名工作。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河南共有66人入选;两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命名了452名,其中,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28人、民间文学10人、传统美术60人、传统音乐48人、传统舞蹈60人、传统戏剧110人、曲艺33人、传统技艺72人、消费习俗5人、民俗11人、传统医药15人。

3.成立研究基地和传承基地、展示馆与传习所

2010年6月9日,河南省文化厅命名和公布了12个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8个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9个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5个第2批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其中,研究基地有河南省艺术研究院、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河南大学等12个;两批社会传承基地有武陟县乔庙乡冯丈村、河南师范大学、新乡长垣河南省博大烹饪学校等11个;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有开封市博物馆(朱仙镇木版年画)、太极拳博物馆(陈氏太极拳)、汴京灯笼张彩灯展览馆(汴京灯笼张)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有洛阳正骨医院(平乐郭氏正骨法)、陈家沟太极拳学校(陈氏太极拳)等。

4.开展“文化遗产日”活动

2005年11月,在郑州、商丘、开封等6个城市同时启动首届“河南文化遗产日”活动,全省67所博物馆(院)、历史文化遗址等免费开放,扩大宣传和影响,并规定,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双休日为“河南文化遗产日”。每逢“河南文化遗产日”,河南各地文化、文物行政部门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河南省各级各类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免费开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传习所、社会传承基地,采用展览、讲座等形式开展宣传、咨询和教育活动。此外,还通过举办研讨会、论坛等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2010年,召开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理论建设研讨会”和首届“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牧野论坛’”汇集了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对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进行交流和研究。

(二)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存在的问题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1.传统的民间艺人逐渐消失

朱仙镇木版年画,在明清鼎盛时期,有年画作坊300多家,每年销售年画3000多万张;新中国成立初期,该年画还存有23家作坊;但到了2006年,仅有一家8人组成的木板年画社,掌握刻版技艺的老艺人仅剩2人,掌握用天然植物熬制颜料绝技的只剩1人。世代传承的传统工艺品淮阳泥泥狗,在1988年的人祖庙会上,所占出售摊位只有1982年的38%;到了2003年,所占出售摊位只有2000年的28%。具有700多年历史的马街书会,在1863年参加书会的民间艺人将近4000人,近几年参加书会的艺人不足千人。此外,传统彩塑洛阳泥娃娃、虞城泥砚、卢氏木猴、浚县木制玩具等不少民间技艺绝活也都后继无人。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年龄出现高龄化现象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龄偏高。在2007年公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4名河南传承人的年龄均偏高,他们分别是:王学峰,53岁(浚县泥咕咕);王西安,63岁(陈氏太极拳);朱天才,62岁(陈氏太极拳);郭泰运,81岁(朱仙镇木板年画)。从“河南省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可以看出,80岁以上的传承人有3人,70-79岁的传承人有7人,60-69岁的传承人有11人,50-59岁的传承人有5人,40-49岁的传承人有4人,40岁以下的传承人没有。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的部级传承人年事已高,难免记忆有些模糊,急需后继传人。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缺乏法制保障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6年12月,河南省颁布了《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评定实施意见》。从目前来看,虽然有了这些保护性的公约、意见、通知等,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这使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缺乏法制保障。

4.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自觉意识

一些地方的领导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往往重申报轻传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变化,民间艺人所拥有的文化技艺已不能满足他们现实生活的需求,自然地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意识就会逐渐变弱。“中国十大民俗”之一的河南宝丰马街书会,其“传承场”曾是马街的农民热情接待艺人的地方,如今这个地方却失去了往日的繁荣,当地农民也失去了以往的热情,他们甚至要求政府赔偿青苗费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教育人类学分析

学校本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主阵地,但从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来看,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所以会出现传统的民间艺人逐渐消失、传承人年龄偏高、人们缺乏传承的自觉意识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缺乏教育,特别是缺乏学校教育。

文化人类学认为,“所有的文化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不是通过生物遗传得来的”。教育应是“文化习得”“文化适应”“文化传递”等文化传承活动的基础。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人的关系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历史文化变迁过程中留给后人享用的文化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笔者认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定义为“河南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1.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的关系

文化即人化,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改造自然界、物质世界而获得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以及其行为方式和规范习俗。英国功能主义学派创始人之一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年)指出:“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人们世世代代认可的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组成部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纲领》指出:“记忆对创造力来说是极端重要的,对个人和各民族都极为重要。各民族在他们的遗产中发现了自然和文化,有形的和无形的遗产,而这些正是寻找他们自身和灵感的源泉的钥匙。”人们可以从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获取灵感,实现自身的发展。

2.教育与人的关系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无论是广义上的还是狭义上的教育,都是以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目标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或不同文化背景下应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及其方式。教育在遵循社会规范的前提下促进人的发展,这是现代教育的本质所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教育的关系

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应“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在传承,传承的基础是教育。

1.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传承是最先用于民俗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指民间知识,特别是口承民俗文化的传授和继承。”“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这个过程因受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而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要求,最终形成文化的传承机制,使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指按照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或代际将“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进行接力棒似的传递,“这个过程因受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而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要求”。

学者们一般都认为,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要求”,要完成此项任务应诉诸教育。

2.教育通过培养“传承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其关键是传承人的申报、审核、认定、保护。传承人一旦消失,相关的原形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失传,甚至会发展到濒临灭绝的险境。所以,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承传的“守护神”。

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特别强调:“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可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的构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属“共同体”的社会成员,借助教育将其“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和横向传播的过程,这个过程因受其生存环境的影响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的特征。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除了具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的存在的非物质性、传承的动态性等特征之外,还具有包罗广泛性、多元杂糅性、朝野共享性等独有的特征。根据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发挥地方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

雅斯贝尔斯指出,大学的任务“第一是研究、教学和专业知识课程;第二是教育与培养;第三是生命的精神交往;第四是学术”,由此来看,大学的每一项任务都是与文化密切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是一种民俗文化不断高雅化的过程,高等教育在塑造教育对象人格、发扬他们的民族精神、激活他们的本土文化基因、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高校的职能和优势

在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中,地方高校理应承担服务于地方文化发展的重任。作为地方优秀文化的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无论哪一类民俗现象,都会受到一定地域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地域关系的制约,都不同程度地染上了地方色彩”。同时,地方高校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不仅能体现出大学的灵魂所在,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科研是不可忽视的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能,每年各高校都会进行部级、省、市级科研项目的申报。这样,高校就会出现一批研究地方文化的学者,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地方高校通过宣传、普及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学生的本土文化基因的认知自觉性,可以加深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识,为培养一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奠定基础。

2.河南地方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如何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传承等方面发挥教育功能,是摆在河南地方高校面前的艰巨的任务。

(1)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等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基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意识和能够弘扬本土文化的创新型人才,不仅会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而且有助于推动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怎样将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呢?举办河南民间传统美术展、传统音乐演唱会,组织民间戏剧和曲艺活动,组织大学生民间手工技艺技能大赛、大学生传统舞蹈比赛,让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形式出现在校园里。

(2)聘请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传承人到校授课和举办讲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神”。地方高校应注重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聘请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高校授课和举办讲座。到2012年,河南省共命名并公布了三批66名部级和两批452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河南各高校可邀请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到校授课或举办讲座,例如,新乡市的高校可邀请中州大鼓的传承人李星光、传统手工剪纸的传承人李爱荣等到校举办讲座。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趣,也有利于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地位。

(3)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课堂和教材之中。河南的许多大学没有或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课程,目前,已获得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或传承基地称号的高校,仅有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等10所。地方高校的课程与教材建设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2012年,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达到372项,其中,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95项,包括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音乐等项目。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高校课程和教材建设的资源库。

(4)搜集和整理具有本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高校,不管属不属于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或传承基地,都应将搜集和整理具有本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本校的中心工作之一。学校可以成立研究所或研究中心,对本市或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搜集,并整理装订成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一定区域产生的,与该环境息息相关,该地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传统、、生产生活水平,以及日常生活习惯、习俗都决定了其特点和传承”。由此,学校应在调查的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等方面进行研究。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灵魂,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该民族存活和延续的重要因素。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传承具有本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延续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河南是中国的文化大省,理应承担本省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教育的使命。地方高校汇集着许多本地的充满活力的年轻的知识群体,他们具有较强的文化认知意识和民族认同感,具有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潜能。

(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基础教育的校本课程之中

针对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让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走进中小学校园。在中小学教育中,可以将不同市、县、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地的中小学校本课程之中,让中小学生感知家乡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其传承意识。

校本课程的开发始于20世纪英、美等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大陆出现。21世纪初,教育部决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教师为主体,吸收有关人员参与,并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放民主的课程决策过程”。我国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河南省极为重视地方课程的开发,主要包括“国家规定地方开发和管理的课程”和“省自主开发、管理的课程”。2012年9月,笔者通过对新乡、信阳、商丘、漯河等城市的一些中小学进行访谈得知,小学开发的校本课程基本上都是《中华大家庭》和《民族常识》中的内容,而中学很少或没有开发校本课程。

基础教育具有基础性和地方性的特征,一个孩子的成长,应首先适应他所在的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将会为其进入学校学习奠定基础,但也会与学校所传授的知识相冲突。所以,“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区域性、家族性等特征,基础教育中的校本课程的开发,除了考虑以省为单位的大背景外,还应考虑以市、县、乡为单位的小背景,比如,在豫北,豫剧的传承意识比较浓厚,该地区的学校可以借此开发豫剧方面的校本课程。不同市、县、乡的学校,可以依据当地所具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这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有利于基础教育的发展。

在信阳地区比较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固始县,中小学生除了知道“陈元光广场”外,对本县的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了解。由此可见,在基础教育中,融入某一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非常必要。固始县的中小学校可以有选择地将民间文学灶书郭丁香、传统舞蹈花桃舞、传统戏剧灶戏、曲艺固始大鼓书等融入校本课程之中;同样,武庙乡民间文学皇姑山传说、传统戏剧皮影戏、消费习俗观音豆腐;胡族铺镇民间文学白鹭园传说、传统戏剧皮影戏、传统信仰胡族庙会;黎集镇传统舞蹈双人旱船、传统戏剧推剧;蒋集镇传统音乐蒋集锣鼓、传统戏剧咳子戏等,均可选人各地中小学的校本课程之中。

施莱尔马赫认为,“教育的起点不应该是教育理论,而应该是现存的教育现实”。基础教育的教育现实是生源的本土性和地域性,它有利于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正迁移。“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正迁移是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其所学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产生的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同区域的中小学可依据本土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建设校本课程,并通过唤醒学生所具有的新旧知识的相关性,来促进中小学学生学习的正迁移。

(三)唤醒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法制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动态的,是与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生活文化”,我们应保护和恢复它的生活样式的本色。不同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所处生态环境不同而各具特色。河南缺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制保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依存的原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美国学者卡洛琳・麦茜特认为,“生态共同体的每一部分、每一小环境都与周围生态系统处于动态联系之中”。生命链一旦被破坏,生物的“本真”性就会失去。正如朱大可所认为的那样,“草根艺术一旦被票房控制,质朴纯真的原生状态便会荡然无存”,“维系原生态文化的前提,就是维持它赖以生长的民族(地域)的自然与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融入相应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健康地传承下去。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不能等同于产业开发,如,河南某一传统曲艺之乡,其乡政府以保护“生存环境”为由,“专门修建了八百多米水泥硬化大道,又搭建了牌楼、说唱楼等”,“完全改变了曲艺之乡所依托的生态环境”,从而造成“大批艺人不再参加活动”。基于此,要唤醒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法制意识,一方面,应唤起国家和省政府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法制意识;另一方面,应培养民众的法制观念和自觉性。唤醒需要教育,正像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所说的那样:“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人们不仅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主体,也是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教育的对象。

(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及其传承的自觉意识

传统的民间艺人渐渐消失和传承人的年龄出现高龄化的现象都向我们警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正在逐渐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键是后继有人,一个普通人能否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关键在于教育,这种教育是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所提到的“后喻文化”教育,一般是年长一代教给下一代,代代相传。通过“习得”和“教育”,后人逐渐学会了自己祖先创造和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从而完成了传承人的成长过程。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延续性,“人似乎不可能一直保持一个发展高度或者持续地向前发展。人的生活更多的是由于习性和疲乏而被‘损耗’,由此陷入非其存在的本意的退化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传承人就应该将其延续和繁衍下去。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和繁衍的关键,是增强传承人的自觉意识,使他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视为一种信仰。信仰的养成不仅仅是给予其薪水、报酬就可以完成的,也不是像抬高其社会地位那样那么简单,“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诚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忠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将会自觉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主动培养后继传人,沿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统。同时,在传承人的认定、保护和考核的基础上,建立传承人的保护机制,激发其传承的自觉意识。

非遗传承研究范文7

关键词: 民间非遗 高职院校 传承模式

资料记载,湖南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1大类320多项(部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0余人。几百项非遗技艺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镇化速度加快,很多以前的行为习惯受到冲击甚至改变,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途径来看,它们已逐渐失去生存的土壤。这个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一是因为学成所需要的时间长,二是因为经济收益不高。2015年,文化部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试点工作,委托了全国57所高等院校开展非遗研修和培训工作,对具有较高技艺水平的传统手工艺传承人或资深从业者进行研修。2016年我校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作为57所高等院校承办之一,也利用暑期举办了首期文化部湘绣、侗锦、瑶锦非遗技艺传承人普及培训班,来自省内近60人参加了培训,在传承人群、社会各界中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在湖南很多民间技艺已逐渐开始失传,像花鼓戏、侗歌芦笙、蜡染、木雕、凤凰扎纸、花瑶挑花、制扇技艺、木板滩头年画等非遗技艺得不到很好的传承。作为从事教育培训工作者,我们在民间走访时发现,像陶瓷、湘绣、泥塑、餐饮等能够契合现代人审美情趣和生活习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的传承已经不是问题。这些技艺在我们学校已成为技艺传承的典型,尤其是湘绣专业,通过十年的创新与发展,培养了大批湘绣手工技艺传承人,绣女设计与工艺一届比一届出色,这是因为我校在办学发展中不断探索得到经验,在专业构建中建立了一批大师工作室,形成了具有产业链的“大师+教授”领衔的强大师资队伍力量,培养了一批批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具有高端设计的非遗手工技艺人才。

随着各种非遗技艺培训工作的深入,2016年5月我校作为非遗培训试点,举办了湘绣、侗锦、瑶锦非遗传承人群普及培训班活动,主要以湘绣、侗锦、瑶锦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为切入点,分为研修、研习和普及培训三个层次。研修是委托机构针对较高技艺水平的传统手工艺技者或资深从业者进行研修培训,研习指的是学习者进入高校一些大师名师工作室及传统工艺类企业研究学习,普及培训指的是委托相关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传统手工艺为重点,对从业者进行培训。我校校企合作处(培训中心)主要以普及培训为渠道,学校高度重视此次培训班的工作。非遗技艺培训主要通过湘绣、侗锦、瑶锦非遗代表传承人现场演示教学,湘绣技艺与工艺培训学员,着眼于“强基础、拓眼界、传技艺”的要求,充分训练学员对刺绣工艺技巧技法的掌握能力。同时,使学员之间、学员与传承人之间的互相交流培养感情、传达友谊、提升技艺。传承人及大师的引领教学,师傅带徒弟“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技艺人才,提高学员作品的艺术表达力、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促进传承人及学员就业增收,使学员学有所成,技艺传承得到社会性的良性发展。

根据近几年非遗技艺培训的成效,我校已经逐年扩大参与其他院校和企业的规模,培训内容从以传统工艺为主拓展到非遗保护发展至各领域。今后,传承人群的研修、研习和培训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根本性、常态化工作。

除了学校有效的人才培养传承模式外,其他没有进入高校的非遗传承与发展保护需要政府多提供政策和经济支持。对于民间其他各项非遗项目,政府首先要出于对地域文化的保护投入资金,投入人力和物力,让它能够传承下去。其次,对于传承人的培训,过去从政府层面更多做的是非遗保护的管理人员的培训,现在非遗传承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传承人群的断裂。据调查显示,至2016年全国已有250多位部级的代表性传承人相继去世,这给非遗保护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后继乏人,形势比较严峻。如今的社会环境对想要哪些学习技艺的人不是太有利,他们都普遍比较浮躁,非遗技艺学习需要沉下心来,要专心耐心,下的工夫要很长久。这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政府要给予传承人及其学徒一定的奖励和补助措施。再次,文化部的非遗培训针对的是传承人群,而非传承人。非遗传承以前都是手口相传,师傅带徒弟,没有很大的创新,皆以传统手工技法相授。传承人进到高校以后接受学院式规范性、系统性的教育,从理论和实践技能、文化素养和传承能力及审美观念上都有全面的发展性。很多学校积极开展非遗培训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创新了办学模式,在促进传承人群、企业和院校的对接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不一定都是被认定的代表性传承人才可以参加,他可能是掌握着某一种技艺还没有被认定为代表性传承人的手艺人。这样的人在社会上还是比较多的,对这样的人群进行培训,能够把传承人的队伍扩大。

湖南民间非遗是传统文化,种类繁多,技艺精湛,传承创新,传播发展,以高校培训传承模式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最直接的发展保护。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活下去活跃起来,还是需要设计与创新。要跟随时展,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俱进,提升非遗衍生产品和服务的设计水平,提升文化创意水平,需要各院校进一步扩大传播,加强培训,创新培训手段,优化培训内容,在非遗项目中加入创意元素,在传统文化里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打造对外传播品牌,让湖南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走出国际,享誉全球。

参考文献:

[1]徐守盛.切实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入法治化轨道.湖南非遗,2016.07.

非遗传承研究范文8

【关键词】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对策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又称为口头或无形遗产,它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物质遗产而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解释为: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根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它方式口头相传”1。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一、基本情况

黔东南有侗族大歌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39项53个保护点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三批有新增项目6项,7个扩展项在公示中),省级175项、205保护点,州级186项、218个保护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达659项。2

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都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也就是说它们都是全国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许多被列入的同一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省范围同时就有好几处,如“苗族古歌”有台江、黄平2处,“侗族枇杷歌”有榕江、黎平2处,“侗族大歌”有黎平、从江、榕江三处,“花灯戏”有思南、独山2处,“傩戏”有德江、道真2处,“苗族芦笙舞”有丹寨、贵定、纳雍、雷山、关岭、榕江、水城7处,“布依族勒尤”有贞丰、兴义、镇宁3处,“苗绣”有雷山、贵阳、剑河、凯里4处,“皮纸制作技艺”有贵阳、贞丰、丹寨3处,“苗族服饰”有桐梓、安顺、关岭、纳雍、剑河、台江、榕江、六盘水、丹寨9处而且哪怕是同属一个类型,也存在若干的差异和不同的特点。

二、主要做法

各地在当地政府的领导和省、州领导的指导及各级人大、政协的监督帮助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从民族平等、团结、进步、繁荣出发,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创造性地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等各项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切实做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为抓好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各地都起草了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方案,并成立有相关领导工作机构。

黎平县相继成立了“黎平县侗族大歌保护领导小组”、“黎平县侗族大歌申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领导小组”、“肇兴侗族民间文化保护区实施领导小组”、“黎平侗族文化进课堂工作领导小组”。

从江县为加强对传承人的管理,发挥传承人的积极性,制定了“从江县民族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管理办法”。

榕江县成立了“榕江县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工程领导小组”、“榕江县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课题实验引导小组”,另外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

台江县县委于2001年明文成立了台江县苗族文化保护委员会暨世界遗产申报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丹寨县县委、县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高度重视,先后成立了“丹寨县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丹寨县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顾问委员会”、“丹寨县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丹寨县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委员会”、“丹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

(二)加大投入,加强文化开发、基地保护和人才培养

为做好传承人管理工作和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保护工作,各级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文化申报名录,同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扶持传承人开展文化遗产技艺传习。

黎平县一方面每年争取到传承人补助经费10万元用于扶持传承人的生活补助,争取到12万元经费用于项目传承工作。

从江县人民政府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5万元作为第一批县级传承人的补助经费,二00九年的十一月二十八日大歌节开幕期间,县级40名传承人由省级、州级、县级领导颁发了证书,并以1000元的标准补助资金发到传承人的手中,极大地鼓舞了传承人开展传承工作的积极性。

榕江县为了保护民族文化,调动民间艺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县委、县政府对民间艺人进行表彰,鼓励他们为保护和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事业尽心尽力。受表彰的民间歌师5人,民族音乐进课堂先进个人5人,同时建立了民族文化传承人数据库,在一定程度上对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台江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一是1989年建成台江苗族刺绣博物馆,收集近千件刺绣作品,2009年在省文化厅的支持下,投入50万元对博物馆的展室和展厅进行维修改造。二是建设以塘龙寨为主的银饰保护传承基地,实现民间自我保护传承的有效机制。三是采取群众集资、政府投入的办法,先后集资50余万元维修独木龙舟棚20个,投资200万元修建500米龙舟竞技场。

丹寨县于2007年初投入10万余元,重点打造以“苗族锦鸡舞”为代表的民族民间舞蹈,另外,建立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保护基地:锦鸡文化广场、石桥古法造纸传承保护基地、卡拉鸟笼传承保护基地。

(三)抓好项目学校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进校园工作,为高一级学校培养更多更好人才

黎平县自2000年开始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首先在县城关四小开设了一个“侗族艺术班”,由本校在民族民间文化方面有专长的老师和聘请在民族文化方面有造诣的民间艺人向学生系统的传授以侗族文化为主的民族民间文化,教学内容包括侗族大歌、侗族乐器的演奏和制作、侗族舞蹈、侗族摔跤等等。

从江县广泛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聘请老一代传承人走进课堂传授文化,培养新一代传承人,全县计有兼职教师506名。为了克服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的弊端,还努力做好师资的培训工作,2008年以前总计选送15名教师赴贵州民院培训,2008年贵州民院再次为从江县培训60人。

榕江县积极推进民族文化进课堂活动,加大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一是成立了“榕江县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课题实验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二是积极组织民族文化专家编写民族文化地方教材,把民族音乐,民族手工艺等民族文化引入中小学课堂。

雷山县近几年来,全县共有84所中、小学校325个班级开设了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课,有19600多名学生接受民族文化教育。

台江县在全县学校,相继开办了“双语教学”(特指双语文教学)实验班,并在全县村级完小以上学校开展了苗族文化进课堂工作。

丹寨县在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抓好民族民家文化进校园活动,将丹寨民族高级中学和扬武中学作为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积极开展了蜡染班、芒筒芦笙、美术班以及锦鸡舞培训班,大力开发、挖掘和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

凯里市积极开展民族文化教育进校园工作。1.在龙场镇中学开办蜡染教学,被省内新闻媒体多次报道。2.在龙场镇虎庄中学开展了民间剪纸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3.2006年,凯里市舟溪逸夫中学、万潮格河小学、三棵树挂丁小学等三所学校作为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试点学校。4.鸭塘中学将鸭塘镇青虎苗寨家庭传授的青虎苗拳纳入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范围。

凯里学院较早就开始推进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以及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2007年至2009年,在原音乐专业五年制大专班的基础上开始招收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班,三年共招生229名。

三、存在问题与困难

1、保护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自2005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申报工作以来,中央到地方虽然都安排了一些经费,对于“久旱的沙漠”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由于经费有限,很多濒危亟待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无法全面实施保护和作深度挖掘。特别是普查工作,因为经费不足,一些重点要抢救的项目无法开展。

2、民族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村寨外出务工的青年人不断增多,大部分村寨青年男女几乎全部外出打工,本民族文化无可传承之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出现断层。以黎平县永从乡三龙村为例,全村共3700多人,出门打工就占了约1100人,使得当地的年老歌师有无人继承衣钵之感。

3、民族地区青年对本民族文化思想认识偏差

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由于观念的转变,许多青年盲目追崇时髦的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认为本民族的生活、生产,特别是衣饰、语言,都是落后的代名词,低人一等。如从江岜沙人有留“户棍”的习俗,但现在出门求学或打工的年青人要么想法将以掩盖,甚至干脆将“户棍”剃除。

4、民间文化进课堂缺乏师资力量

民间文化进课堂首先要聘请民间艺人到校园进行传授,但由于经费少,待遇低,传承人也不愿意到学校传授,工作很难全面铺开。

5、传承保护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同志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对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摆不上桌面,摆不上议事日程。

四、意见与建议

(一)用法律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建议上级人大常委会立法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用法律来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和继承,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的决策依据。

(二)完善管理系统。成立州政府直属的“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委员会”,由各有关部门领导与专家组成,州领导担任委员会主任,文化局长任办公室主任,群众艺术馆馆长任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有了这个“庙”,才能划拨正常的专项建设经费,配备一定的事业编制。

(三)提高认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努力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适时予以跟踪、表彰、奖励。增加传承人名额或尽快遴选第二批州级传承人,以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人的积极性。

(四)大力推进民族民间文化走进课堂。组织有关专家学者、与民宗、教育等有关部门实施“校地合作工程”,除在中小学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外,还要与高等院校的人类学、民族民俗学、民族音乐学专家相结合;将省内外的一些知名大学达成校地合作协议,立足于黔东南民族文化、社会发展的研究。

(五)定期举办民族民间文化培训班和各类民族艺术汇演比赛以及传承人的技艺比赛。通过政府引导,民间参与等多种形式,推广和普及民族民间文化。

(六)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资源信息资料库。继续深入发掘线索,编制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注意:不是“保护名录”,而是所有资源的总清单。

(七)走“非遗”项目产业化道路,帮助“非遗”项目进入市场,发挥“利用”功能,实现财富价值。二是进行适度的市场化开发、利用。三是以规划建设“非遗”展示中心和特色基地为核心,努力营造集演出、展示、加工、贸易、观光、文化交流于一体的旅游新景观,建立一批重点“非遗”经典景区,既向世人交流展示“非遗”精品,又可宣传保护传统工艺。

总之,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条道路上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该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不应该只停留在政府行为的层面上,而应该做到全民参与;不应该只是刮一阵风,而应该有长期有效的机制作为保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要了解它,保护它,还要开发利用它,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非遗传承研究范文9

关键词:马戏 人才 培养开发 模式

引 言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当前的主题内容,而文化又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的好坏关系到当前文化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埇桥马戏艺术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所在的县区则被授予“中国马戏之乡”称号。这一切足以体现马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今年的“两会”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又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焦点话题。而近期国家出台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关于人才工作机制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本文所要研究的阐述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吻合了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人才培养开发的创新机制。

一、研究价值分析

(一)时代性。本文所关注的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当中的马戏问题的对策建议研究,其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两会当中关于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要求,同时响应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人才方面的号召。

(二)稀缺性。马戏,是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带有浓厚的本土民族色彩,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属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列。但是通过对各大主流期刊数据库的检索,课题组发现:关于马戏文化的学术研究屈指可数,而试图将其作为一种产业进行商业化运营的模式更是少之又少。即便是有,人们对它本身的诠释也只是极其粗糙和浅显的,所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具有一定的价值。

(三)可推广性。本文所要解决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马戏发展存在的问题,最终根据实际问卷、访谈等分析结果,归纳问题核心(马戏人才问题),同时在马戏杂技专家及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并加以不断完善,最终形成针对马戏人才培养开发模式。解决好马戏的更好更有效的传承发展对其他相类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二、宿州埇桥马戏发展现状分析

通过问卷和访谈记录显示,其中反映的最为关键核心的问题是在马戏人才培养与开发方面,通过总结分析本课题组得出以下结论:

(一)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从事马戏工作的人员的文化水平比较低,而且层次不齐,这为马戏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由于现有的马戏节目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要求了,所以亟需马戏创作人才的出现,将诙谐表演等新的元素与马戏进行整合,创作出质量更好的作品。

(二)年龄结构不合理。目前埇桥马戏的从业人员当中,18岁以下的人员仅占总调研人数的5.95%,40岁以上的约占总数的45.24%,同时作为马戏艺术传承发展的后继人员越来越少。大多数的马戏艺人的后代也大多不从事马戏工作,而这对于马戏行业的发展来说尤为重要。大龄人才的多数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对于比较危险的项目,已经无法表演,而对于新演员又还没有具有相应的技术,所以导致项目的缺陷。

(三)人才培养随意性强。根据实际调研问卷显示,目前大小马戏团在针对本团人才培养和开发方面占总数约97%的马戏团没有具体的打算计划,即使有所想法但仍没形成具体的方案措施。仅有2.59%的马戏团认为本马戏团存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开发计划。因为现有的马戏马戏团比较小,很多马戏的人才采取是个别指导的方法,而对这些人进行专业的培养还没有形成相应的意识。

(四)人才质量结构满意度不高。调研结果显示对本马戏人才结构和质量满意程度有约75%对马戏团本身的人才结构和质量不满意,仅有约25%的人认为所在马戏团质量结构较为合理。这个因素不仅仅影响着马戏的发展,也影响着马戏人才的培养和传承,很多人认为从事马戏这个行业发展不是很大,现在又由于在这行业得不到相应的培养也就意味着丧失一些机会,这也就加剧马戏人才的稀缺。

(五)人才质量结构不合理。马戏团从业或先前从业人员对本马戏团的人才结构和质量不满意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专业表演人不足,专业管理人员缺乏,节目设计创新人才缺少,宣传和传媒运作型人才缺少等。而其中节目设计创新人才所占比重最大,基本所调研的马戏团均存在此问题。

(六)创新型人才严重不足。马戏团一方面因为自身资金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对外交流很少:本地马戏团之间、与外在马戏团杂技团之间、与马戏(杂技)学校间较流很少,马戏表演的节目大多仍停留在之前师傅传授的一套技艺。而这仅适用于当年的时代需要,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时展需求。

(七)经营方式落后。大多数民营马戏团基本采用家族式管理经营,往往一人说了算,不能发挥和调动全部积极性和创造性,一遇风险,抵御能力差,容易形成“一日落败穷十年”。相信家族,不相信他族,限制投资渠道,无法形成多方位联合,降低了市场竞争力,不能形成规模演出,使得演出质量不高,演出效益低下。

三、马戏人才培养开发模式

结合以上实践调研中得出的宿州马戏人才培养开发的具体现状及特点,本团队加以分析研究并结合去年实践调研结果,并听取马戏老艺人、马戏团工作人员、热爱关心马戏发展的群众、马戏杂技界专家领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领导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之前关于促进马戏发展的意见思路,最终形成关于促进马戏人才培养开发的思路。主要分为以下两步走的模式实现马戏人才培养开发,以下为整体思路。

(一)整合马戏资源。这是模式实现的前提,同时根据马戏的实际特点,本课题组提出短期试用整合和长期发展整合。

1.短期试用整合。因为马戏团数目很多,小型马戏团也占了大半壁江山。虽知其存在不规范经营、经营收入下降、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解决问题的一大手段便是整合小马戏团形成规模经营的马戏团。但这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下很难较快实现,特此提出本短期试用整合。“短期试用整合”指的是:短期内整合中、大型马戏团的意愿进行马戏人才培养开发的技艺传承和节目研发创新人员到同一的管理部门,然后统一安排,实现人才整体素质提升,然后促进马戏团演出节目提升,带动马戏经营收入提高,最终实现马戏的短期健康发展。

2.长期发展整合。所谓长期的发展整合,就是实现马戏团之间的优势互补,可以有两种整合发展方式:首先,联合宿州多家小马戏团成立专门的马戏表演公司实现马戏规范化演出表演促进马戏长远的发展,集中资金和人员,通过规模效益,提高整个马戏团联盟的收益。为了马戏团以后的发展,马戏团还应有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向公司化体制转变,去适应以后市场的需要,取得长久的竞争优势。人力资源部门要做好马戏团兼并和收购等方面的规划,为以后马戏团的长远发展做提前准备。

非遗传承研究范文10

近年来,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捷的同时,非遗荣昌折扇的地位也逐渐被新兴的工业化产品逐渐取代。可以说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发展举步维艰。因此,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当前文化产业领域的重要课题,促进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发展是中华传统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同时更是未来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文化创意产业的重中之重。

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发展的现状

1.产业发展对折扇艺术的影响

首先,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制度的建立与不断成熟,非遗荣昌折扇艺术的产业发展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对于当今非遗荣昌折扇艺术产业的发展来说,其生产规模逐渐缩小,曾经年产量过百万的大型企业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逐渐消失。现代经济的产物只保留了规模较小的非遗荣昌折扇艺术产业,由于这种文化产业生产规模小,经营生产过程中的运作较为灵活,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下拥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够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和运作模式,因此,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取得一席立足之地。

其次,对于荣昌折扇的生产厂商来说,存在着较为陈旧落后的生产经营理念,不能及时的把握市场的信息和走向,从而抓住机遇,发展自身。而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缺乏创新意识。而对于荣昌折扇产业来说,他们发展的主要业务来源,基本上就是靠批量的订单来维持,这就造成了荣昌折扇发展前景不是很好,由此,造成了折扇人才的大量流失,使得折扇艺术的传承变得更加艰难。加之,相关部门对于荣昌折扇艺术产业的发展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大。

与此同时,我们针对于非遗荣昌折扇艺术产业的现状,也应该看到其发展进步的一面。在折扇产业为了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改善自身的发展模式。尤其是荣昌折扇的私人企业的小型折扇生产方式,对于市场的危机具有较强的抵御能力。再者,荣昌折扇的小型企业也正在积极转型,使得自身的生产经营发生变得更加灵活便捷,也积极追求人们的精神层面的满足,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2.自然环境对折扇艺术的影响

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可以说来源于自然的馈赠,是大自然神圣的产物。因为,折扇的选材都来源于自然中的各种植物,尤其是竹子的巨大作用。对于制造折扇来说,影响其品质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竹子的选材问题,竹的质量好是折扇制作工艺精良的重要原料保证。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给非遗荣昌折扇艺术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迫害,其中就包括折扇的基本原材料竹子的破坏,城市化使得竹子的产地变得越来越小,使得折扇生产的原材料数量得不到充足的供应,以及各种植物原料的供应也变得越来越艰难。但与此同时,由于竹子等原材料的减少,使得其他可替代品的需求数量变得越来越大,从而带动了其他原料产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市场机遇。这是由于制作折扇的原料越来越丰富,使得现代折扇变得更加高端时尚。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自然条件给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3.社会生活环境对折扇艺术的影响

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是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发展进步影响最直接的因素,因为,于传统的非遗荣昌折扇来说,它的价值都是集中体现在它可以去暑纳凉的实用性,但科技的发展,使得这种实用的价值逐渐被取代。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非遗荣昌折扇积极适应社会的变化,逐渐由实用性向审美性转变。荣昌折扇能够及时的抓住人们的精神层面需求的潜在的市场价值来发展非遗荣昌折扇艺术。但与此同时,非遗荣昌折扇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其艺术性的价值,这就使得市场对于荣昌折扇的艺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市场的竞争力也是十分激烈的,所以,荣昌折扇艺术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结合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和需求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进步。

非遗荣昌折扇艺术传承与保护的措施

1.转变思想观念

(1)从实用到审美的功能认识转变

荣昌折扇的发展过程中,从从实用到审美的功能认识转变是时展的必然,也是折扇艺术立足当今社会经济的必经途径。对于荣昌折扇的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早已成为过去式。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使得荣昌折扇的实用性被这种简单便捷的机械劳动所取代。因此,荣昌折扇必须转变对于折扇本身功能的认识,结合现代人们精神层次的发展需要,逐渐转变为能够满足于人们精神需求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产品,不断转变自身的观念,从而注重荣昌折扇自身的审美价值的挖掘,增强其附加价值,为其创造巨大的产业价值,才能在经济的发展中取得立足之地。

(2)从制作到创造的生产认识转变

“创意”是非遗荣昌折扇艺术立足经济社会带动自身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对于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如果没有创意的支撑,就是鱼离水,失去了发展的根本。对于现代非遗荣昌折扇艺术的产业来说,大多都是采用“计件聘用制”的工作方式,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大大降低了创作因素的出现,导致非遗荣昌折扇艺术的发展缺乏创意的推动。而在荣昌折扇“创意”这方面的典型非“陈子福”莫属了,陈子福就是积极重视创意之于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发展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文化的优势,充分结合文化创意,使得折扇的发展走上了文化创意的道路,从而推动荣昌折扇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因此,在非遗荣昌折扇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要推进非遗荣昌折扇艺术从制作到创造的生产认识转变,从而利用创意发展荣昌折扇的市场价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3)从单一到整体的销售认识转变

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传统的荣昌折扇的单一的销售折扇的方式逐渐淘汰,而逐渐向整体变的销售认识的转变成为时代的发展趋势。而对于文化产业来说,产品的附加值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上具有极大的优势,要促进荣昌折扇的进步,首先不能只是单一的去为了销售折扇,而是要从销售整体出发,既要做好产品前期的包装,又要注重后期的售后服务,从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服务结构,以此增强产品的附加值。除此之外,荣昌折扇同时更要能体现个性化以及风土人情,使其赋予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荣昌折扇增强了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从单一到整体的销售认识转变才能使得荣昌折扇创建新的营销理念及方式,促进荣昌折扇带着自身特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向世界传递中华民族优秀的非遗荣昌折扇艺术。

2.工业化与传统手艺的平衡

(1)工业化的发展

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要求荣昌折扇要积极利用科技的成果,利用工业化来提升荣昌折扇文化产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然而对于现在许多家的荣昌折扇的企业来说,大多数的企业的生产程度中,极大的生产过程都还是靠手工作业来完成的。而在此过程中,由于企业采取的仍是手工作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人工成本也极高,导致折扇产业的发展前景不乐观。因此,在荣昌折扇的生产过程中,逐步应用工业化的机械成为时代的要求,荣昌折扇产业只有积极提高机械化水平,才能紧跟时代的潮流,促进自身的发展。

(2)传统手艺的传承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大潮中,虽然我们提倡提高机械化水平,但是高水平的手工制作的手艺也值得保存与发展。对于荣昌折扇的产业来说,高水平的手工制作是可以体现荣昌折扇产业的自身特点和风情特色的,这是机械化作业无法取代的。在折扇的加工过程中,利用机械固然可以保证大批量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里制作完成,但对于折扇艺术水平的进步还需要手工制作的方式来保证。因此,手工制作不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变得消失,而是逐渐改进与进步。

(3)工业化与传统手艺的结合

由此,在荣昌折扇的发展进步的过程中,要使工业化与传统手艺充分结合。在提高产品生产效率,降低制作成本的同时,更要保证产品的品质,这样才更使得折扇的艺术水平得到良好的展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手工制作并没有被工业化完全取代,而是以自身的独特性拥有发展立足之地。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荣昌折扇的产品逐渐呈现同质化的特点,从而使得市场地位受到挑战和威胁,这就需要传统的手工工艺发挥自身的独特性,使得荣昌折扇的产品具备自身发展特色,从而立足世界发展的潮流之中。

3.建立传承、保护、开发为一体的保护模式

(1)保证创新成果,激发创造性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由于我国的法制法规还不是十分的健全,从而导致很多的关于折扇艺术的创新成果被窃取,创新成果被他们抢先注册了专利,从而导致成果被剽窃,而原有的折扇企业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会使社会中出现跟风的现象大量出现,以及假冒伪劣的产品越来越多,从而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导致市场经济调节失衡。因此,对于创新成果要及时申请专利,以保护创新成果。再者,国家社会都要积极健全创新体制与机制,从而激发折扇创作者的创新积极性,同时保证荣昌折扇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2)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

对于现代荣昌折扇的产业发展来说,传承人的培养与保护成为促进荣昌折扇企业发展的必经途径。折扇文化产业中现在普遍缺乏折扇人才,而对于这些在职的折扇工人,他们对于自身从事的手工制作的工作的认可度也是十分低的。对于这些人来说,从事折扇制作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如果有更好的工作,他们会毫不犹豫的跳槽,由此折扇产业的人才大量流失。可见,在这种企业状况下对于荣昌折扇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就变得更加困难。因此,这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出台政策来保证折扇产业的发展。同时,政府及企业对折扇产业的员积极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以及各种活动的创办,以此来提高职工对折扇产业及自身工作的认同感。除此之外,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稳定折扇产业人才,从而打造折扇产业人才建设队伍,为荣昌折扇未来的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从而为折扇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3)品牌化发展与产品开发相结合

在折扇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时刻将品牌化发展与产品开发相结合,才能全面提高折扇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更高的利润价值。在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如果折扇产业的产品不能创造自身的高附加值,使得自身产品拥有技术等多方面的独特性,就难以在市场经济中立足发展。因此,荣昌折扇产业应该利用自身的独创性和高附加值,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效应,从而树立自身的创新性。而在创造品牌化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折扇产业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文化创意来助推折扇产业的进步。

(4)建立多元化的营销模式

对于折扇产品来说,质量再好,只有销售的好才能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荣昌折扇产业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利用现代媒体的强大功能,来建立多元化营销模式。与此同时,能够将传统的营销模式与互联网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互联网来拓宽经营销售渠道。再者,也可以利用折扇产业自身的文化资源的优势结合品牌化效应,来建立多元化的营销模式及渠道,是荣昌折扇产业发展的良好途径和渠道资源。

结语

非遗传承研究范文11

摘 要 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原地区古老而鲜活的传统文化,是地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大背景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大量蕴涵着独特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弱甚至悄悄消亡。因此,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关键词 体育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各族人民长期以来所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力和劳动力的复合与统一的完美体现,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1]。

深挖本地域特色文化内涵,阐释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价值,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新时期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一项创新工程,符合河南省建立中原经济区的战略要求,是推动中原文化繁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打造鲜明地域特色、展现中原风貌、提高中原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源远流长的中原历史留下的文化印迹,体现着中原的竞争力,同时河南省的非遗文化的开展仍存在着发展缓慢的态势,为促进体育非遗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本文欲着重分析河南省体育非遗文化研究的当代意义,以提升民众的文化认同,选定体育非遗文化的角色定位(奥运机制还是群体机制?),分析制衡河南省体育非遗文化发展的因素,试图通过对现代瑜伽项目的研究为河南省体育非遗文化提出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谁来传承?传承什么?如何传承?”的问题。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是对中原生态体育文化信息进行抢救、集聚和整理,研究以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综合涉及传统的人类学,快速发展的传播学和亟待完善的体育学。通过这些学科理论知识的运用,不仅可以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一次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尝试,而且还有可能为丰富这些学科的理论成果添砖加瓦,为满足该领域的教育和研究需求起到积极的意义。

对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研究,可以扩大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社会影响,对于其文化传承起到了积极地助推作用,还可以详尽的了解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与问题;同时,对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开发问题进行研究,可以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较深层次的文化发掘,符合河南省现阶段积极推进的把河南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建设为文化产业强省的战略决策和大力实施“中原文化崛起”的既定方针,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意义,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河南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2)实践意义

研究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武术文化遗产,对深入认识和了解河南地域武术文化,全面地认知中国武术文化版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研究一方面对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体系进行整理与挖掘,探索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从而调动民众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引起人们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关注,不断加大对其保护力度;另一方面,通过借鉴瑜伽的发展理论和经验,探索如何在传统和现代、继承和发展之间找到对其进行保护的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以确保其生命力,为河南省更好地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建议,以利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研究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具体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具体实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政策实践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

(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2005年12月,国务院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根据国务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形式及文化空间。

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指在河南境内,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与体育相关的且具有一定科学价值的文化,是河南人们创造的体育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综合。

(二)传承和发展的概念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18号)中明确指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采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提出了保护与传承、发展并重的工作要求。在现代科学体系中,“传承”一词首见于民俗学中,以20世纪30年代柳田国男《民间传承论》为标志,他提出要对普通人的日常民俗事象进行研究,从而阐释历史、文化、变迁的过程及发展特征。国际学术界形成了其他与传承相关的理论主要有传播论学说的维也纳学派、曼彻斯持学派与傅厄斯学派等[2]。《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湖南传统武术传承研究》中提出传统武术的传承就是由传人实施的,在代际之间进行的技艺、理论、习俗等传统武术文化内容的传递和传播。

研究认为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即承袭、创新并广为传播。承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历史价值、文化渊源、宗教仪式、风俗习惯等文化元素和生态环境。与时代要求相结合,在传承谱系比较明晰的武术基础上,创造理论和技术体系比较成熟的武术技艺和健身、养生功效突出的套路,使其具有生存、发展的特定空间和时间维度,植根于民间的活态的传统行为方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核心就体现在它的传承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的变异与创新。同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会随着社会特征、竞技生活、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发生变化,会影响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思想,因此,完善的传播方式对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国内关于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现状

1.国内关于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国内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涉及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保护研究、立法研究、制度研究、现状调查等,但都侧重于本区域的研究,地域性研究体现了一定的区域特点,但从总体是显示出各地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并在保护的基础上提出了与当地文化、政治、经济相结合的传承方式。

2.国内关于体育类或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观点

国内学者多以本地区的非物资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根据对本土文化的历史追溯,相应的提出传承和发展建议。

牛爱军从全民健身和民俗学的角度出发,提出融于当地生活风俗中传承,并结合当代新农村建设,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发挥体育的健身功效,根据项目特点进行开发,提出商业开发与创意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方式。

白晋湘从法律角度出发,指出健全法律保护机制,建立管理和保护体系,建立体育博物馆,开展文化普查工作,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关注。

社会活动和社团的开展体育非遗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姚应祥对湖州船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加强立法、加大宣传、依托学校,建立体育社团,开发旅游的传承建议。董亮在对四川少数民族体育的研究中指出要将仍具有较强生命力的体育文化遗产发展成为大众健身娱乐项目,延长其生命周期。

张巧凤对非遗文化的软文化实力进行研究,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高我省文化软实力》中指出调动传承主体的积极性是对非遗文化的可持续性延伸,提升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是文化竞争力的优势所在,应打造河北特色的非遗文化品牌。

李荣芝、虞重干从传播学角度出发,指出可以通过学校教育传承途径、竞技化途径、社会教育途径、生活化途径。《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也针对民众缺乏民族传统知识认知现状,提出加强政府管理、加大媒体宣传、维持文化“原生”的生存环境和发挥院校优势及赛事促进等建议。王林在《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中指出应营造适宜传承的文化生态,加强传承人的名人效应,加强传承梯队的建设。徐旭对岭南醒狮文化的研究中,指出要推动武术与醒狮相结合的影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安剑群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人龙舞”的文化传承研究》提出要进行广泛地区的横向传承,和不断创新的纵向传承相结合,加强群体性传承和学校传承、社会传承的方式相结合;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陈关于发展的研究,从政治、经济、立法、教育学、传播学、民俗、社团、社会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奠定了一定基础。

3.关于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在传承管理机构的研究中,王志高的硕士论文《嵩山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制度保障研究》强调法治机制的建立,建立有制度的组织运行方式,提出以发展武术文化产业的方式传承和发展。

在传承主体的研究中,王玉霞《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及挖掘保护对策》提出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将非遗保护工程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本人在《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中提出通过对健身团队的管理和扶持,推广和传承非遗文化的技艺推广。

在传承内容的研究中,李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以河南少林武术、陈氏太极拳为例》指出要加速多种方式的宣传,挖掘民俗文化的体育娱乐审美价值;王伟红《河南省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提出开发非遗文化的器物层产品,做大做强非遗文化品牌活动,建立省及地市“非遗展示中心”。

在传承方式的研究中,任丽萍《传承・创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体育研究》中提出将其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倪同《基于JSP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硕士论文中提出建立数据库,有效提高非遗文化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提供可视化信息,用网络模式提供资源共享,数字化宣传和保护非遗文化;赖学鸿《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思考》提出政府政策导向与舆论宣传是推动其传播和发展的保证,形成主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科研之路,利用商业开发实现体育文化传承和弘扬,建设体育加旅游的产业机制,构建教育为中心的传承机制;王静的硕士论文《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版资源开发研究》中提出通过培养专业的出版人才,开发高质量的传统出版物和网络出版物相结合的方式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郭鹏飞《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强调要加大普及力度,调动民众文化自觉性,在政府主导下,依托学校教育资源,提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加强非遗文化的长远规划和管理。

综上所述,对于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管理有了专题的研究,但为数不多,对传承主体还仅限与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关注,对传承团队建设的研究基本没有,传承内容上提出了对体育健身价值的延伸和器物层面的开发,传承方式聚集了大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晶,大多数认为多种形式及层次的广泛传播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非遗传承研究范文12

1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进展与述评

1.1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分析

大量学者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找出当前体育非遗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已有的研究主要是对某一地区的体育非遗进行研究,从宏观层面和具体项目入手的研究较少。朱宗海[3]将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归为传统武术类、表演艺术类、民俗社会类、类、集群项目类和文化空间类等6大类。首先传统武术类在体育非遗中所占比例最大,约占省级体育非遗总数的64%左右,这与其历史悠久、健身效果明显和群众基础良好的特点有着密切联系,具有广泛且良好的发展空间。其次是表演艺术类和民俗社会类,两者约占河南省体育非遗总数的27%左右,表演艺术类包括猴艺和梅庄马戏等5项,这些项目至今还在民间广为流传,有着巨大的商业空间;民俗社会类主要是大营社火和打铁花等,其表演形式不太一样,但本质并无太大偏差;文化空间类主要指马街书会,是由民间群众自发组织的以展示各种民间曲艺说唱的大聚会,这种一年一度的大盛会为民间曲艺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河南省历史文化悠久,孕育了丰富的体育非物质文化,使其具有资源丰富、地域文化强、继承与创新和表演趣味性强的特点。尽管如此,河南体育非遗还存在着大量问题,比如项目种类单一,有研究表明:“河南省共拥有部级体育非遗项目5项,而武术就占据其中4项,省级的33项中武术也占据了21项之多[3],一方面证明河南武术资源丰富,但同样也反映出河南体育非遗项目种类单一问题严峻。另外,资金的严重短缺、缺少理论支撑以及尚未形成核心产业群等都是河南体育非遗亟待解决的问题。刘茂昌[4]对渭河流域的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实地调查,将当地体育非遗归为仪式性活动、功利性活动和娱乐性活动。仪式是在特定的场合个人或群体的祭神以及老祖先,祈求来年顺利平安、五谷丰登,代表项目有羊皮鼓舞、鞭杆舞和马社火;功力性活动的代表项目是壳子棍,活动主体以男性为主,古时候的壳子棍是渭河流域看家护院与保家卫国的重要功夫;娱乐性活动就是能够起到强身健体和陶冶情操的价值,其代表项目有打梭、踢毽子和跳方等,但随着西方体育的强势来袭,这些传统的体育项目即将面临失传的风险。当前,关于体育非遗现状的研究主要突出研究地域性集中的特征,多集中在河南、陕西和渭河等地;尽管各地域体育非遗项目开展各不相同,但存在问题基本一致,多是项目种类单一、资金投入匮乏以及缺少传承人和保护体育非遗的专业人员。未来研究应注意以下3个方面:一是扩大研究地域;二是拓宽研究范围,当前研究多是对某一区域为个案进行分析,而将某一项目作为个案进行研究的较少;三是从微观入手提炼宏观规律及对策,指导更多体育非遗的良性发展。

1.2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也是研究的热点,其成果颇为丰富。关于体育非遗的传承问题,俎浩[5]等研究提出校园传承与农村传承两种传承方式,以此来保护体育非遗项目。任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离不开教育,体育文化自然也不例外,而学校又是教育的主要场所,促进体育非遗项目在校园的蓬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体育非遗项目走进校园,一方面使我国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使其技术与文化得以传承;另一方面起到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与强身健体的效果。由于大多数的体育非遗项目来自农村,因此必须重视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个别非遗项目传承人年事已高和领导对其重视程度偏低等问题的存在,都造成了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的缺失。“学校应该成为传承发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介,相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而言,学校教育中的传承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稳定性”[6]。除学校教育传承外,还需重视民间传承效果,在传播过程中要保持文化本真、不断提升文化价值并且注重与产业发展的相结合。可见,体育非遗的传承要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不仅仅是发展其本身,还应深入发掘内在价值。在体育非遗保护策略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应充分调动学校和当地政府部门的关注程度,积极与其他产业相结合,并且利用法律寻求保护。非遗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然而体育界关于体育非遗知识产权的研究却是少之甚少,现行的知识产权无法兼容所有的体育非物质文化内容,特别是民族传统体育,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其年代久远,创作者早已无从考证,权利主体的不确定性与现代知识产权的制度发生冲突;第二,民族传统体育讲究言传身教,书面记录较少,随着某一部落的解散或某一传统艺人的死亡,导致该项目从此消失;第三,知识产权制度主张创新,而其民族性和传承性无法满足商业秘密等权利的要求[7]。综上所述,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无法直接兼容体育非物质文化,但在一定范围内也可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抢注“少林”或“武当”等域名再倒手高价卖出的现象时有发生,正是因为我国法律保护意识淡薄才会使得上述现象随意滋生[8]。传统体育文化被侵害对弘扬传统体育文化以及其产业的发展带来诸多弊端。为此,完善法律规范、树立公法与私法协调保护理念以及让民众树立保护意识等都能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良好作用。事实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要拓宽其传承途径,秉着学校传承、农村传承、家庭传承和民间传承共同发展的模式进行,科学运用法律手段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未来还需加强对体育非物质文化保护相关政策法规的研究,完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制建设,以维护其良好的传承与发展,相应国家建设体育强国号召。

1.3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

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的研究成果较少,成果多集中在体育旅游方面。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一些体育非遗的传承人开始将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洽的结合起来,比如:四川青城派掌门人就将其门派文化与技术与青城山旅游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且取得不错效果。已有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于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胡庆龙等人的《那达慕体育文化与旅游》[9]和崔国文等人的《从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10]等多篇文章,分别对内蒙古和新疆等个两地方的体育旅游业进行考察研究。也有不少学者从经济学角度入手,探讨体育非遗文化为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促进价值,如李凤新[11]一文,以那达慕为纽带,论述其如何壮大文化旅游业,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上述研究表明,体育非物质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已经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但在总体上尚未形成完整合理的理论体系,研究不够深入,基础性研究多,应用性研究少。未来应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宏观规律以指导不同体育非物质文化的资源开发。

2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述评与展望

2010—2014年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进展较大,出现了大批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核心论文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深化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深度,拓展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广度,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特别是2011年“中国首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大会”的举办,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学者和专家们分别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保护路径、传承和资源开法等方面运用不同形式展开讨论。尽管在前期研究中成果颇丰,但从以上的述评中也不难发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还存在着众多不足,主要表现为研究方法过于单一,文献资料法作为学者们的首选研究方法,而田野调查法的使用率偏低,研究者多是针对体育这一学科进行研究,交叉研究较少;单一的研究方法必然会导致研究内容缺乏新意,研究缺乏深度,只谈表面现象;已有的研究多侧重于现状的分析以及保护与传承,而应用型的研究相对较少。综上,未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需注意:(1)加强该领域的基本理论研究;(2)民众和学校在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研究,走入校园,使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提高民众的体育非物质文化意识,使其自觉参与到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的队伍中去;(3)加强新农村建设与体育非物质文化相结合的研究;(4)从法律角度入手,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力度,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5)借鉴民俗学和社会学等先进研究方法与成果,去粗取精,创新自己的方法理论,做到多学科交叉研究;(6)积极转化科研成果,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作者:金林子 单位:韩国龙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