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非遗传承总结汇报

非遗传承总结汇报

时间:2023-08-18 17:17:12

非遗传承总结汇报

非遗传承总结汇报范文1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要以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为指导,按照文化部《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认真的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流布地域、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抓紧认定和抢救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特别是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逐步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发展。

(二)工作目标

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整体保护、传承发展。

二、普查范围和登记

凡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属普查范围。因我市已基本完成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美术等类别)普查,各地可按照原省规定的普查登记表式和录音、录像等技术要求,抓紧查漏补缺;相应门类,暂不参照这次部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新的技术要求,重新登记记录。民间手工技艺、民俗部分,原省部署的普查要求相对欠全面,各地须按照这次普查新要求,进行登记记录。普查专用登记表将在工作人员培训会议上提供。

(一)民族语言(包括方言)。

(二)民间文学(口头文学),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谚语、谜语等。

(三)民间音乐,如民间歌曲、器乐曲、舞蹈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部分民间祭祀仪式音乐等。

(四)民间舞蹈,如生活习俗舞蹈、岁时节令习俗舞蹈、人生礼仪舞蹈、舞蹈、生产习俗舞蹈等。

(五)戏曲,如曲牌体制的戏曲剧种、板腔体制的戏曲剧种、曲牌板腔综合体制的戏曲剧种、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民间小戏剧种、傩及祭祀仪式性的戏曲剧种、傀儡戏曲剧种等。

(六)曲艺,如说书(徒口讲说、说唱相间、韵诵表演)、唱曲(板腔体、曲牌体、板牌混合体)、谐谑(相声类、快板类、谐戏类)等。

(七)民间杂技,如杂技、魔术、马戏、乔装戏、滑稽等。

(八)民间美术,如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

(九)民间手工技艺,如工具和机械制作、农畜产品加工、烧造、织染缝纫、金属工艺、编织扎制、髹漆、造纸、印刷和装帧等。

(十)生产商贸习俗,包括农业生产、林业生产、渔业生产、畜牧业生产、商贸等习俗。

(十一)消费习俗,包括服饰习俗、饮食习俗与禁忌、居住习俗与信仰、交通习俗。

(十二)人生礼仪,包括妊媷习俗、分娩习俗、诞生和命名习俗、满月礼、百日礼和周岁礼、成年礼、婚礼、离婚习俗、寿诞礼、葬礼习俗禁忌等。

(十三)岁时节令,包括节气与习俗、传统节日习俗等。

(十四)民间信仰,包括原始信仰、俗神信仰、庙会、祖先信仰、生殖信仰、商业信仰、精灵信仰等。

(十五)民间知识,包括医药卫生、物候天象、灾害、数理、测量、记事、建筑等知识。

(十六)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包括民间游戏、杂耍(艺)、竞技等。

(十七)传统医药,包括养生、诊法、疗法、针灸、方剂、药物等。

(十八)其他,如传统行会、香会等民间组织、村规乡约等。

三、普查原则

(一)全面性

调查地区要兼顾城镇和乡村,调查对象要兼顾不同的人群,调查地区所蕴藏和传承的各种传统民间文化载体,均需注意调查。要按照传统民间文化本来的生存状况,进行调查和采录,不能在调查之前就先设定框框,主观、先验地舍弃某些方面。

(二)代表性

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要力求抓住民间文化现象中具有主流的,或主要的形式、作品、类型、民俗现象,以避免在普查工作中平均使用力量。注重去粗取精,选出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的代表项目,重点深入调查。

(三)真实性

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原貌,真实地、不加修饰地、不加歪曲地记录,确保普查内容和成果真实可靠,杜绝提供虚假材料。

四、普查方法

(一)制定普查计划和普查提纲

普查计划是开展普查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制订普查计划,明确普查的目标、具体任务、普点、人员配备、工作步骤、调查方法、阶段成果等。在普查计划的基础上,根据普查任务制定普查提纲,供普查者具体调查时参考。

(二)选择人员和开展培训

各地要以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骨干为基础,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涵盖面广的特性,在相关部门和社会上挑选一批热心公益文化事业,具有一定业务专长的人员,组成普查工作班子。市级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市乡镇以上工作骨干的业务培训,各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村级普查人员的业务培训,并根据普查任务和个人专长,对参加普查的人员作出合理的分工。

(三)进行田野实地调查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必须以实地调查为主,到现场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内涵,真正做到“不漏线索、不漏村镇(街道、乡)、不漏种类”。要悉心拜民间传承人为师,完整采录讲述者、传承者或表演者的技艺技能和相关历史情况、人文背景、相关数据,做到资料来源清楚,内容真实,数据可靠。要认真填写普查登记表,做好普查日记。

(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调查方式

在抓好面上普查的同时,可重点走访,抽样调查,可召开小型调查会,充分重视和发挥当地热心人的作用。要注重调查资源蕴藏较为丰厚的乡镇、村落;注重选择那些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较有才华和独创性的人进行面对面的采访、问答、表演、展示,如故事家、歌手、民间艺人等;要抓住当地的民俗节庆(如节令、庙会等),不失时机地进行现场采访。

(五)用多种手段采录

调查采访者要以笔录、摄影、录音、录像等多形式和技术记录民间传承人和相关人员的讲述和表演等。要注意搜寻民间传抄的唱本、歌本、长诗、宝卷(宣卷)、经书、图画册等手抄本,以及各种文献资料和相关实物。

五、工作步骤

(一)普查准备(2007年9月—12月)

印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召开全市普查动员会,举办全市普查业务培训班。

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在市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同级政府的领导下,会同各相关部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机构,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建立普查队伍,落实相关经费,做好人员培训和其他有关准备工作。

(二)实施普查(*年1月—6月)

*年1月开始,在试点县先行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方式,在全市推广。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普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普查任务。

在实施普查阶段,将通过中期督查等方式,检查和指导各县(市、区)普查工作。

(三)组织市级验收(*年7月)

各县(市、区)汇集普查工作成果,整理汇编并上报普查目录清单和登记表、录音录像等相关资料,认真撰写调查报告,做好普查工作总结。

市里组织验收组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进行审核验收,并汇总全市普查成果,整理上报。

(四)迎接省级验收(*年8月—10月)

汇总全市普查工作成果,整理好相关普查资料,形成普查工作总结,迎接省文化厅的验收。

(五)后继保护(*年11月—2010年)

各县(市、区)在抓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查漏补缺”的基础上,及时进行成果编纂(另行部署)和后继保护、利用工作。建立县、市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组织编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项目汇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分布图》和《*市民族民间文学集成》、《*市民族民间表演艺术集成》、《*市民族民间造型艺术集成》、《*市民族民间风俗集成》等成果,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利用。

六、几点要求

(一)各地要充分认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建立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协调机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重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意义和相关知识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广泛发动群众提供普查线索,参与普查工作。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以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为指导原则。注重视觉和听觉形象的配置(文字、照片、视图、实物),要求如实反映原貌,不走样,尽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存档案资料。对有一些虽不宜公开,但仍然具有研究价值的,也应进行收集和整理。普查材料按要求保质保量整理汇总后,逐级上报。

(三)在普查工作中,要有“抢救优先”的意识,对于高龄和病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要优先安排调查采访和抢救搜集,以免“人亡艺绝”。

非遗传承总结汇报范文2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通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广泛、深入、细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地域、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制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抢救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和谐社会发展。

(二)工作目标。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整体保护、传承发展。

二、普查范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传统礼仪、节庆、民俗活动,民间传统知识等)和文化空间。凡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属普查范围,具体可分为18大类:

(一)民族语言(包括方言)。

(二)民间文学(口头文学),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谚语、谜语等。

(三)民间音乐,如民间歌曲、器乐曲、舞蹈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部分民间祭祀礼仪音乐等。

(四)民间舞蹈,如生活习俗舞蹈、岁时节令习俗舞蹈、人生礼仪舞蹈、舞蹈、生产习俗舞蹈等。

(五)戏曲,如曲牌体制的戏曲剧种、板腔体制的戏曲剧种、曲牌板腔综合体制的戏曲剧种、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民间小戏剧种、傩及祭祀式性的戏曲剧种、傀儡戏曲剧种等。

(六)曲艺,如说书(徒口讲说、说唱相间、韵诵表演)、唱曲(板腔体、曲牌体、板牌混合体)、谐谑(相声类、快板类、谐戏类)等。

(七)民间杂技,如杂技、魔术、马戏、乔装戏、滑稽等。

(八)民间美术,如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

(九)民间手工技艺,如工具和机械制作、农畜产品加工、烧造、织染缝纫、金属工艺、编织扎制、髹漆、造纸、印刷和装帧等。

(十)生产商贸习俗,包括农业生产、林业生产、渔业生产、畜牧业生产、商贸等习俗。

(十一)消费习俗,包括服饰习俗、饮食习俗与禁忌、社区住习俗与信仰、交通习俗。

(十二)人生礼仪,包括妊娠习俗、诞生和命名习俗、满月礼、百日礼和周岁礼、成年礼、婚礼、离婚习俗、寿诞礼、葬礼习俗禁忌等。

(十三)岁时节令,包括节气与习俗、传统节日习俗等。

(十四)民间信仰,包括原始信仰、俗神信仰、庙会、祖先信仰、生殖信仰、商业信仰、精灵信仰等。

(十五)民间知识,包括医药卫生、物候天象、灾害、数理、测量、记事、建筑等知识。

(十六)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包括民间游戏、杂耍(艺)、竞技等。

(十七)传统医药,包括养生、诊法、疗法、针灸、方剂、药物等。

(十八)其他,如传统行会、香会等民间组织、村规乡约等。

三、普查原则

(一)全面性。普查要涵盖镇所有村/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类别,不应有任何遗漏。调查对象要兼顾不同的人群,对本地区所蕴藏和传承的各种传统民间文载体,均需注意调查。

(二)代表性。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要力求抓住在一个地方范围内的民间文化现象中具有主流的或主要的形式、作品、类型、民俗现象,避免在普查工作中平均使用力量。注意去粗取精,选出在当地群体社会中有较大影响的代表项目,重点深入调查。

(三)真实性。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原貌,真实地、不加修饰地、不加歪曲地记录。要按照传统民间文化本来的生存状况去调查和采录,不能在调查之前就先设定框框,主观、先验地舍弃某些方面,确保普查内容和成果真实可靠,杜绝提供虚假材料。

四、工作步骤

(一)普查准备阶段(20*年3月26日至20*年3月30日)

1、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乐政办[20*]5号)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建立*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落实普查经费,组织宣传活动。

2、召开普查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普查工作,举办普查业务培训班。

(二)实施普查阶段(20*年4月1日至20*年7月15日)

1、按照普查工作计划,分别召开座谈会,广泛发动当地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对本辖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理清本地现存在项目的名称、分布区域、主要传承人等情况,填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表》(以下简称《线索表》),并在筛选的基础上填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一览表》(以下简称《一览表》)。每行政村上报线索100条以上,每社区上报线索50条以上。

2、根据项目价值的大小、濒危状况、活动规律等,区分轻重缓急,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顺序,分门别类进行深入调查、记录以及录音、录像工作,并填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查表》(以下简称《调查表》)。

3、镇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一览表》和《调查表》进行汇总,编篡成册,并依次编篡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布图。

(三)总结上报(20*年7月16日至20*年7月31日)认真撰写并提交本地普查工作总结报告,其内容包括工作的时间、地点、人员安排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种类、分布状况、价值、传承人名录、对保护的设想等,做到条理清晰、图文结合、内容详实,本本地的普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汇编普查成果,按照要求上报普查相关资料。

五、工作要求

(一)各村/社区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密切配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要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意义和相关知识,广泛发动群众提供普查线索。文化站要切实承担起普查工作的牵头、组织作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

(二)要以实地调查为主,调查记录要如实反映原貌,注意视觉和听觉形象的配置(文字、照片、视图、实物),尽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存档案资料,做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可视、动态、立体、原生态地保存。对有一些虽不宜公开,但仍然具有研究价值的,也应进行收集和整理。

非遗传承总结汇报范文3

沧桑迭变,山川毓秀。千余年来在中华民族从未间断过的文化长河中,蕴藏着浩瀚精深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承载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情感。除了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外,我们还拥有着价值不可估量、数量庞大且灿若繁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植根于民间,融入于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是民族智慧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结晶,是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

作者:孙甜甜

淮安位于江淮平原的东部,京杭大运河和古淮河即在此交汇,历史丰厚,名人荟萃、文风鼎盛、更是名胜遍布的运河之都。淮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中孕育了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来,劳动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以及与各种外来文化的交融中,淮安的民间艺人们更创造出无数艺术形式多样,技艺精湛,风格淳朴,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

目前,全市上报汇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涉及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手工技艺等,共有非遗名录部级4项,省级27项,市级133项,县(区)级名录300余项。

然而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的气息越来越浓,全社会充斥着“快餐式”的文化,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青年人所忽略,甚至对“非遗”感到陌生,并且目前的传承主要靠民间艺人,力量微薄,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如何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唤起当代青年人注意“非遗”保护观念,从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6月13日下午,由市清河区文化馆牵头,在北京路中学组织了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宣传活动,为让同学们领悟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由两位民俗专家在现场展示了他们的拿手绝活手工技艺,让师生们了解到非物质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了文化与艺术的熏陶。

几张普普通通的纸,不用任何工具可以变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画么?师生们的眼里充满了疑惑。被誉为“淮扬一怪”的民俗专家华玉谟老先生在现场为师生们展示了撕纸画的创作,整个制作过程分为构思、起稿、撕纸、粘贴、装裱五个步骤。只用废弃的各色杂纸,无需笔墨、刀剪,只需一双灵巧的双手,白纸一张,浆糊一瓶,以手为刀、以撕代剪,通过徒手撕纸、整形、粘贴等方法一幅幅艺术作品就跃然纸上。在他的作品中,有活灵活现的锦绣山河,也有惟妙惟肖的娟秀少女,更有栩栩如生的公鸡报晓……画中呼之欲出的人物让人拍案叫绝。撕纸画作为一项传统民间工艺,是极具民间艺术风韵特色的艺术形式,需要创作者具有较好的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眼光,用朴素的生活感受和质朴的艺术手法去体现,具有很强的非物质文化特征,这种取巧于本身色块,信手撕成,让人意想不到的随意性,往往产生一种浑然天成、妙趣横生的韵味,让撕纸这个带有破坏性的动作诞生出神奇的艺术品,这就是撕纸画的魅力所在。

淮安市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吴小奇也来到现场为师生们传授剪纸技艺。一把剪刀,几张红纸,在她的手指舞动下,纸屑飞落,包罗万象的人物、历史、甚至一段故事便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让人惊叹不止,一幅幅剪纸画或气势磅礴,或精巧婉约。剪纸是一种流传很广的民间艺术形式,寓意广泛,十分讲究刀工,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求握刀要正,下刀要顺,行刀要匀,开刀要严,从而才能达到运刀胜笔、连而不断、断而不连的艺术效果,创作者随心剪出精美的花样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未来的憧憬。

每当一张普通的纸张在民俗专家的妙手中变成了一件艺术品时,整个教室都沸腾起来,师生们兴致盎然地听着讲解,还不时发问,表现出极强的好奇心,深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不乏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到民间艺术,参加此活动的同学们纷纷表示了自己对民间艺术文化萌发了浓厚的兴趣,希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它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形式演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工作更是一件促进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通过“非遗”进校园的宣传活动,在民间艺术家和青少年学子之间搭建起展示、互动、发展的平台,给了当代青年们近距离感受中国灿烂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唤起他们血液中积淀的文化种子的一个好契机,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提高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学校担负着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结合时展的要求,而利用起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等于开展了一堂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激发了学生们学习民族文化,热爱民族文化,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情,夯实了学生爱国精神的基石,丰富校园素质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留住传承,就是留住了历史,延续了文化的命脉就是保护好了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源泉。本文来自《中华遗产》杂志

非遗传承总结汇报范文4

昆曲、古琴、蒙古族长调、新疆维吾尔木卡姆4种“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6月10日同时亮相国图音乐厅。“国韵流芳――中国四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展演”让观众在100分钟内饱览艺术的精髓。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开园

随着5月24日-6月10日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进行,总面积6000余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也隆重开园。

浙江:政府掏钱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

“对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在65至74岁之间的,每人每年可获政府津贴3000元;75岁以上的每人每年补助4000元。”浙江省日前下发了两个专门文件,保护“非遗”传承人。

河北:古乐走进校园军营

河北省南响口燕赵鼓吹乐团6月1日、2日晚走进了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和27军通讯团,这是民间古乐第一次在校园和军营亮相。每首乐曲都由主持人做简要介绍,再结合视听,使观众对燕赵传统鼓吹乐有生动的认知了解。

河南:公众现场感受“非遗”

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期间,河南省举办了公益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晚会”,豫剧、曲剧、四平调、太康道情等地方稀有剧种以及古琴、梵乐、唢呐、豫东琴书等民间表演艺术呈现在观众眼前。

2007年6月9日,我国迎来了主题为“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二个“文化遗产日”。遗产日的到来再度引发了各地的“非遗”保护热潮。从最初普遍大众根本不清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到如今几乎各地争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能不承认各地积极“申遗”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受到重视,也极大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然而“申遗”这把双刃剑也生发了许多隐患。借此大发横财的人有之。在物质文化遗产中搭台高唱非物质遗产大戏几乎成了一种旅游文化新模式,文化遗产俨然成了文化利益。借此争名逐利者有之。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明确表示,能评上世界、部级,全力支持;能评上省、市级,适当支持;什么都评不上,基本不支持。文化遗产异变成了文化垄断。难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发出这样的警示:“现在,各地都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而我们要警惕的却是,这股热潮有可能演变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集中毁灭。”

非遗传承总结汇报范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教育;传承保护;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252-01

高校是国家高等教育的主要物质载体,它所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应该符合社会文化发展基调,在展现他们专业能力的同时,也为社会发展建设作出相应贡献。在高校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也是我国对未来一代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希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综合性与民族地域性都体现在教育内容当中。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一)重要性。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在《意见》中就指出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入高校,实现以高校为核心的传承机制,并在实践中规范其教育思路及要求。在《意见》中还指出,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在高校采取如资助教育扶持、表彰奖睢⒔逃鼓励等多模式,让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有人。

(二)可行性。高校在知识传播与人才培养方面一直都追求不断创新改进,所以在对知识的积累与教育体系形成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即浓厚的文化底蕴与学术氛围。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该义不容辞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当中,这也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扬民族精神、培养大学生爱国精神并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契机。本文认为,非遗保护在高校需要大量的理论支持,高校师生人才在文化层次及内容挖掘方面都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可以整理和应付基础非遗研究工作内容,并将其转化为理论研究能力,通过专家、学者、教师等多方力量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方向探索。所以说高校在开展非遗教育及科学研究方面是颇有心得经验和实践能力的,这一点也说明在高校实施非遗教育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1]。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与保护的优化策略

在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教育模式体系,需要首先明确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际路径,将教育基础根植于地方文化及生态环境之中,从不同角度来达成传承教育目标。本文以云南省少数民族――傈僳族的民间舞蹈《阿尺木刮》为例来探讨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地高校的教育传承保护优化策略。

(一)将民间艺人请入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一定还需要老一辈艺人的协力支持,以云南省澜沧江地区的傈僳族地方教育为例,他们就将民间艺人请入大学校园,利用讲座形式来扩大非遗在高校校园的宣传影响力,并激发学生对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索兴趣。该地区高校在民间艺人讲座方面主要提出两套教育方案:第一,采用教师、艺人双教师模式来展开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主要传授地方舞蹈《阿尺木刮》的相关历史及知识文化,以理论课模式来实现对本体历史知识的传授并进行相应外延;第二,采用以学生为活动主讲人的形式,让教师及民间艺人协助学生共同开展公开性讲座活动,期间让学生主动查阅并整理讲座内容。

(二)延伸探究式课堂教学空间。探究式课堂教学空间依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查阅网上资料、观看《阿尺木刮》影音资料来自觉主动地探索相关非遗知识,而教师则设计各种教学情境,提出各种教学问题来帮助学生明确非遗客观事物的主要属性。

(三)表演式创新教学形式。由于傈僳族民间传统舞蹈《阿尺木刮》具有着强烈的文艺色彩,是地方艺术形式中的主要代表,所以针对它的非遗教育也应该做到对学生实践操作欲望的有效激发,例如采用表演形式来作为教学过程的考核及评价标准。为此,学校及班级可以举办各种规模的汇报表演,邀请民间艺人与学生一同来表演《阿尺木刮》,在舞台上充分展示非遗文化的组合创编成果,并相应为学生给出评价分数,鼓励他们在舞蹈表演、舞蹈创编方面的优秀才华。这种以直观表演来促成的创新教学模式也应该成为高校非遗教育的主要途径[2]。

三、总结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与保护的可行性及教育方法,也希望通过对新一代大学生青年的思维意识及实践行为培养来促进非遗传承的发展步伐,在丰富素质教育形式的同时也做到对地方非遗财富的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非遗传承总结汇报范文6

一、充分认识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重要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农村,传统村落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由于保护体系不完善,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消失或遭到破坏,保护传统村落迫在眉睫。开展传统村落调查,全面掌握我县传统村落的数量、种类、分布、价值及其生产状态,对于传承我县农村特色文化、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工作的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

(一)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传统村落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副县长任组长,县建设局、县文化局、县统计局、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县水务局、县林业局、县旅游局等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县传统村落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调查的组织和实施工作,解决调查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建设局,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县调查工作的具体实施。

(二)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辖区内传统村落调查的具体工作,编制并提出有关重大事项的建议方案;负责保障各项调查设备的落实;负责传统村落拍摄、测绘、电子表登录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召开工作例会,解决调查中的具体问题。

县建设局:负责传统村落调查工作的安排和落实。

县文化局:配合建设局落实传统村落的调查工作。

县统计局:为传统村落调查提供统计指导。

县财政局:审核并落实传统村落调查经费。

县国土局:提供相关村落村域面积等数据资料。

县水务局:提供古代水利工程资料等有关技术资料。

县林业局:提供名木古树的文字资料、图纸。

县旅游局:提供江南第一家等旅游景区等相关资料。

有关乡镇(街道):协助做好本次传统村落调查工作,做好与各村的有关工作联系协调。

三、调查范围和内容

此次传统村落调查的范围为全县范围内的具有传统特色的村落,以行政村为单位,根据条件也可以自然村为单位,充分利用我省第三次文物普查、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历史文化名村和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申报等工作成果,全面展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村落基本信息、村落传统建筑、村落选址和格局、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村落人居环境现状等。

四、调查时间安排

根据全省传统村落调查的时间安排,我县从2012年5月12日开始,到2012年6月30日完成调查工作。调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6月上旬前为准备阶段。成立县传统村落调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我县传统村落调查工作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6月中旬为调查阶段。由传统村落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三个调查队,分别对15个村落进行现场实地踏勘、收集资料、拍照等。

第三阶段:6月下旬为整理阶段。完成调查资料的整理、汇总、调查登记表的填写、全国传统村落管理信息系统的录入、上报登记表文本等。

非遗传承总结汇报范文7

一、基本概况

*****位于四川盆周山区西缘,雅安地区东北部,青衣江上游。北与汶川县连界,东北与崇州市、大邑县、邛崃市毗邻。南与雨城区,西南与天全,西北与宝兴相连。地跨东经102°52'至103°11',北纬30°01'至30°49'。属中纬度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平均温度为15.2℃。县境南北长86.6公里,东西宽:北部为24.4公里、中部为19.42公里、南部为17.2公里,幅员面积1364.42平方公里。县城距雅安31公里,距成都156公里,是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的过度地带。县城周围15公里半径内分布着4大峡谷,自古就是民族迁徙的走廊。全县人口总数为12万。汉族为主, 有藏、回、彝、满、蒙古、纳西等少数民族.

县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端最高的大雪峰海拔5364米,南端最低的熊河坝海拔621米,南北两极相差4743米。*****地处邛崃山脉中南段支脉地带,境内有高山、中山、低山、河谷台地。高山区分布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马桑坪、鸡心山、火烧银以北,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1%;中山区分布在高山区以南,六台山、雷光山、断口山一线以北地区和横山岗南延至飞仙峡一带,约占全县总面积的73%;低山河谷区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河、宝兴河两侧,多阶地、平坝,约占全县总面积的6%。境内河溪纵横密布,以***河、宝兴河为主的河溪556条,其中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下的549条。按地形及北南山势走向分别汇集为黑水河、黄水河、铜厂河、小河子、白石河、太平河、清源河等支流,再汇成芦山河干流,向南流入青衣江。

****属亚热带气候,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近年来,***县委、政府在审视县情的基础上,确立了“11333”战略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方略,建好一个走廊,抓好一个创建,壮大三根支柱,培育三大产业,打造三大景区。即建好以省道210线飞仙、**阳、向阳、苗溪为主体的工业集中区走廊;抓好“和谐新村、和谐社区”创建;发展壮大水电、高载能、普通加工三大工业支柱;培育以天润雪鹅、长毛兔为主的养殖业,以魔芋、茶叶、中药材为主的种植业,以竹子、林木为主的林竹业;打造以大川河为重点的生态度假景区,以龙门洞、天门洞和围塔漏斗为主体的地质奇观景区,以县城为中心的汉代文化景区。抓好招商引资这个根本,抓强干部队伍这个关键,努力建设政治清明、经济开放、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新***”,发展思路愈加完善,发展目标愈加明确,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新世纪的***正以崭新的姿态向着小康目标昂扬奋进。

2007年完成GDP11.3亿元,增长15.3%,增速居全市第三;实现工业增加值4.17亿元,同比增长38.5%,增幅居全市第二;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66亿元,同比增长9.9%,增幅居全市第一;国税收入4981 万元,同比增长92.9%,增幅居全市第一;地税收入2259万元,同比增长38.0%,增幅居全市第四;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2503万元,同比增长41.5%,增速居全市第三;外贸出口140万美元,增幅居全市第一;外资到位85万美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212.5%,居全市第二。特别是“无中生有”抓纺织,引进纺织企业6家,形成了10万绽纺织和200台包覆纱的生产能力。2007年获市委、市政府县级目标综合考核第三名。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资源可开发量57万千瓦, 已开发10万千瓦;森林面积57万亩,活立木储量400多万立方米;竹林面积12万亩,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天独厚,有大、小熊猫,金丝猴.羚羊。苏门羚、贝母鸡、水獭,布氏哲罗鲑以及兰花等珍稀观赏动植物。矿产资源尤以与“印度红”齐名的“中国红”系列红花岗石闻名于世, 加之黑色、绿色花岗石和汉白王大理石矿储量达10亿立方米以上,铝土矿储量800O多万吨,富矿占三分之一;煤炭储量7300万吨

二、普查工作总结

(一)组织和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2005年启动,次年开始了普查和申报工作,县委政府对该项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有效的实施方案:

*****挖掘利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领导小组

(领导随职务变动而调整)

组长:****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

副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县政府副县长

成员:

县委常委办主任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县文化旅游局局长

县发展计划经济局局长

县建设局局长

县教育局局长

县民宗局局长

县广电局局长

团县委书记

县妇联主席

镇党委书记

镇党委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文化旅游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文化旅游局副局长*****任副主任。

责任分工

1、成立“****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中心”,从属于****保护和挖掘利用民俗民间文化遗产领导小组领导,由下列同志负责。

主任:县政府副县长

成员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县文化旅游局局长

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

县文化旅游局群文股股长(兼办公室主任)

2、工作职责:主要开展非物质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工作,重点是对传统民间艺术中的音乐、舞蹈、戏剧戏曲,民俗中的传统礼仪、节日、庆典、游艺,传统工艺与技艺中的花灯道具和乐器、庆坛道具和面具,口述文学等进行挖掘、保护、恢复和弘扬。

3、下设工作小组

(1)资料小组

牵头人:

成员:

职责:主要负责全县各类民俗民间文化、红军故事(文字、影像等)资料搜集整理。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文化旅游局具体负责该工作的指导、辅导和协调;将打造民俗民间文化作为我县的旅游项目;积极立项,申报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目前,我县已经成功申报的项目,有八月彩楼会、花灯、庆坛)

(2)民间艺术小组

牵头人:

成员:

职责:负责花灯、庆坛及民间歌谣和音乐的搜集整理,再现创新等工作,在独特和创新上下功夫,有效利用资源,使其更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花灯请***先生任教,庆坛请任***先生任教,创作请****担当和任教。由政府将现有的民间艺人命名为***县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通过授荣誉称号等方式,保护老艺人,消除他们思想顾虑,鼓励他们收徒授艺,培养人才,让年轻一代继承和发扬。

(3)民俗小组

牵头人:8

成员:8

职责:在十月大假之前恢复八月彩楼会、8花灯、庆坛。营造出***民俗民间文化的氛围,使其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文化基础。负责“八月彩楼会”、“七里夺标”的恢复工作和其它民俗文化的挖掘工作。

(4)传统工艺与技艺小组

牵头人:

成员:

职责:花灯、庆坛服饰道具和乐器(还筒筒)以及其它传统工艺与技艺的挖掘和开发利用。

(5)口述文学小组

牵头人:

成员:

职责:负责对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口传戏剧戏曲唱词进行挖掘整理。

(二)基本做法和成果:

根据制定的方案和落实的任务和责任,针对性地开展了如下工作:

1、保护传承人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我局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县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首先将我县现存的花灯、庆坛等民间艺人进行了保护,纳入了中心工作小组,给他们提供大量的平台让其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目前八月彩楼会保护户名录中的,芦山庆坛、花灯传承人全部得以保护。

2、培养传承骨干

我县9个乡镇均有宣传文化服务中心,文化中心的人员历来就承担着基层文化工作的重任,我局于2006年在县委党校对近30位基层文化工作者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使之成为有战斗力的民俗文化管理人才。

发挥艺人和文化专业人才的作用,采取各种形式培养民俗文化人才,全县有村级文艺队63支,演员约1500人,骨干约200人,在培养这些骨干时,文化局利用各种下乡工作之机,邀请老艺人、传承人对其进行辅导,同时也展开了普查工作,收到很好的效果。

利用演出、会节等机会打造和建设传承队伍,在演出前抽调各乡镇骨干演出队,进行排练,接受专业人员和老艺人的培训,特别是我县连续三年举办了“油菜花开七里夺标民俗节”着实打造和培养了一批民俗文化人才,各类人才达500余人。

3、建立体系

以“****县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中心”为基础,建立了以老艺人、专业人员为第一级,宣传文化服务中心管理人员为第二级,村文艺队骨干为第三级的传、帮、带、教、管的人才管理培训体系,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完善中。

通过以上的工作和其它形式的调查,我们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县“八月彩楼会(包括*花灯、*庆坛)”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单项花灯、庆坛、彩楼会成为市级保护名录,除此三项外,“七里夺标”成为县级保护名录,以及了解了一大批资源目前待整理申报。普查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1、民间文学(口头文学)

庆坛坛词:由历代坛师口传而下,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极少搜集文字,经近年的调查摸底,现在**只有清仁乡几位坛师能口授,所幸的是其中一位坛师记录下了这宝贵的遗产(4-5本手写本)目前,坛师们已是高龄,亟待保护。

传统**花灯词:我县尚未搜集整理,据花灯传人介绍有一百多个花灯剧,现在也只有少数几位传人能记下些,亟待搜集整理。

****山歌歌词:山歌在***流传很广,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搜集整理过,但由于没有深入整理挖掘,至今也没有得到完整的保护,流散与***各个区域,很有价值挖掘利用。

***歇后语:**歇后语,当地人称“言子”,是千百年劳动人民,在生活语言交流中形成的,特点是简单、形象、生动和幽默。现在除个别爱好者搜集了一些,也需要系统搜集整理。

2、民间音乐

**花灯音乐: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花灯音乐就被专家们赏识,经过多年的努力,所有花灯音乐曲牌都被记录下来,现在已存于国家和省相关研究所,但我们对其的开发利用还很不够。

山歌曲调:与花灯音乐一样,已经搜集齐全。

劳动号子:上世纪八十年代搜集整理过,留下了一些资料,但很不全面,现在不知还有没有传人,亟待搜集保护。

丧、嫁歌:状况与上相同。

民间小调:状况与上相同。

道场锣鼓:出现在婚丧嫁娶的场面,至今没有挖掘整理。

3、民间舞蹈

***花灯舞蹈:上世纪八十年代已经搜集整理,现在已存于国家和省相关研究所,通过***花灯舞蹈动作改编的花灯双人舞、集体舞蹈曾多次获省、市大奖。

****庆坛舞蹈:目前没有系统记载,因此亟待搜集。

4、戏曲

****花灯

是四川省三大花灯之一。它是起于北宋,兴于清代至今仍流传民间的一种歌舞小戏。目前已经列入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5、民间手工技艺

***根雕制作技艺,棕榈叶编织工艺,香包制作工艺等,亟待搜集整理。

6、民间信仰

***庆坛:***庆坛源于上古傩仪,形成于汉代,兴于唐宋,后流于民间流传至解放前。目前已列入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7、民俗

****八月彩楼会:八月彩楼会是****县节庆与祭祀相结合的一种盛大的民俗活动。目前已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8、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

***七里夺标:“七里夺标”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形成的独特的民间民俗活动,它体现了劳动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祈祷丰稔的愿望,也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游艺和体育、信仰和崇拜,以及道教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当地古青衣文化为基础的独特民俗,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待继续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生产商贸习俗:待普查。

11、消费习俗:待普查。

12、人生礼俗:待普查。

13、岁时节令:待普查。

14、民间知识,待普查。

目前除八月楼会、**花灯、***庆坛、***七里夺标四个项目资料基本齐全外,其它项目还有待积累和搜集,有的还待普查。

(三)保护规划:

1、建立有专家指导的,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领导小组。

2、健全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以现有的老艺人为师,每年进行一次培训,在今后两年内实现新一代传承人接班。

3、建立原生态保护与不断发展创新,协调发展的持续保护机制。成立“***县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中心”对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实行重点保护。以“****县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中心”为基础,加强人力、物力的投入,不断创新发展,持续保护。

4、进一步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以及其历史沿革,存在的价值状况,将普查所获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存档。

5、摸清情况,加强申报工作力度,对成功的项目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文化旅游局专业人员要参与基础理论研究,并把这些研究成果编纂成文。

6、设立以民间艺人为主的教学班子,并设立中小学宣传组。

7、申报成功的项目要努力争取保护资金到位,逐步加以恢复和保护,要对传承人实施重点保护,大项目要实行招商引资,如:发展八月彩楼会文化产业。

8、2007年,建立“***县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中心”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传承人实行重点保护。

9、2008年,结合一年一度的“油菜花开、七里夺标”民俗节和八月十五的八月彩楼会节,以及其它节日,搞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展示,促进其发展。

10、2009年“****县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中心”健全机制,成立民间庆坛、花灯剧团,加速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且全力适应演出市场。“花灯、夺标大鼓、庆坛”进入市场。

11、2010年,将初步研究成果和普查所获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存档、建立数据库。

12、2011年,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编纂成文并推向市场。

三、存在问题与保护工作思路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四川省***县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中心,就是为了更有效保护芦山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成立的,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按规定不能是行政主管部门,我县传承中心是全市乃至全省最先按照规定进行申报名录的单位,但在保护工作中缺乏基本的工作经费,有规划,有方案而无法实施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亟待解决问题。

2、人力、物力大量缺乏。

3、在现有的条件下对传承人的保护不够,大部分传承人都年逾古稀,接班人稀少,已有死亡。

4、普查、搜集、整理经费没有。

5、如何解决,保护和发掘利用的矛盾冲突。

今后保护工作思路

1、要加紧普查,做好失传或濒临失传种类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对于那些极具价值,濒临失传的各类遗产应该尽可能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对其进行挖掘和保护,积极落实抢救措施,从经济扶持、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给予保护和发展,让其焕发出新的光彩。

2、要把保护传承人放在首位,才能使现有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得以健康发展。在我县需要大力发展经济情况下,更应该合理利用遗产资源,保护与发展并重,让开发利用的组织形式由集约型回归群众性,让更多的传承人和团体出现在民间,从而走向市场,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重新走向民间。

3、艺术门类的遗产要保护就必须创新,不然就会被社会淘汰,所以要以创新的精神来发展。民间艺术的发展需要用创新精神来增强自身的活力。****花灯之所以现在还有生命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历代传承人的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所至,传承人随着时代的进程吸收新鲜有用的东西来充实自己的作品,从而使作品永远出新、永远具有活力,当然,我们政府主管部门也要为他们从事创造性劳动,提供各种便利,并建立各项奖励机制来鼓励、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非遗传承总结汇报范文8

关键词:中医;针灸文化;传承精髓

社会正在进步,中医针灸伴随着现今的时代变更也增添了新内涵。在各个时段内,中医针灸都表征为不同特质,传承悠久的这类文化应能融汇全方位的中医内涵。中医针灸根植于仁爱,应能真心去关爱生命并且尊重病患。针灸也有着深层的潜力特质,应能顺应根本的病情以便于采纳最适宜的医治方式[1]。要从整体入手,妥善把控针灸关涉的各方面。依循天人和谐的根本思路,妥善调和了机体内的阴阳双重关系,解决长期累积的潜在机体病症。

1 精髓传承的必要性

作为传统医学,针灸根植于悠久性的中医文化,拥有本身的独特内涵。传统医学范围内的针灸应被看作珍贵遗产,现已归入非物质文化。从现状来看,针灸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明,不应予以忽视。国际化状态下,西医辐射过来的较大影响日渐渗透于中医,潜在偏离了本源的价值理念[2]。更多人日渐接纳了中医,然而中医趋向于迷失必备的方向,不得不予以反思。

现今针灸的较多医师没能吸纳传统性的精髓文化,缺失了医治病患必备的经典思路。有些医师觉得:针灸本质为物理性的某类疗法,它根植于神经节段必备的理论。从现有状态看,针灸仍单纯涵盖了神经痛、骨伤及运动性的障碍[3]。针灸覆盖的现存范畴仍偏窄,减低了本该有的覆盖面,更不能够处置多样的疾病。西医多样的新颖医治手段含有红外辐射及电针,与之相比的针灸面临于绝迹失传的潜在隐患。针灸绝技例如针刺及祖传性的疗法没能寻找到适宜的传承者,也将濒临灭绝。在这种态势下,亟待回归原先的针灸文化,深入掘进深层次内的文化属性。针对于更深层次,还应反观哲学性的针灸理论,解析本体的针灸内容[4]。

2 现今的传承缺陷

2.1针灸文化脱离于本体的技术特性,二者是分离的。相比于养生、方药等的中医,针灸更侧重于技能。早在我国古代,中医可并用药剂及针灸,但现今总体趋向应为侧重于针灸而忽视了调配药剂。现今开设的针灸培训课程也表征为短期的弊病,脱离了深邃的悠久文明。针灸文化很深邃,短期培训并没能把控深层的针灸本质。经过了培训后,学员只能接纳针灸常用性的技术,没能辨析深层的针灸特性[5]。在某些情形下,针灸治疗应能获取期待中的实效;然而从整体看,并非利于持久的学术传承。深入拓展并传承针灸,不可依托于短期的单一性培训。

2.2在应用层次内,针灸缺失了可用性。某些中医没能拥有高水准的针灸技术,缺失深化的针对于中医的领悟。这种状态下,也缺失了针灸被运用的必要价值。例如:受到内经启发,可借助针灸方式以此来诊疗超出50类的病症,这样即可获取最佳的针灸实效。再如:急救昏厥可选的方式包含按压穴位,急救性的针灸可获取相比于西医的持久效果。然而,若单纯从表观入手,即便掌控了技术步骤也并没能明晰中医的深邃内涵。现今针灸采纳的作用机制单纯侧重了表观的生理,缺失了充足理由[6]。

2.3针灸采纳的手段并没能契合古代中医特有的诊治方式。中医针灸依循了全息理论及生理神经理论,理论支撑下的现今针灸也快速在进步。借助于针灸技术,医治了多样的杂症及疑难病症,多元化趋向下的针灸科目配备了新颖的技术途径[7]。由此可见,医学指引下的现代针灸确实能医治病痛,解决患者的难题。与此同时,现今针灸也设定了明晰的技术及方式,更能便于世界范畴内的医师掌控。但从本质来看,仍没能注重于传承独有的针灸观念,缺失了优良针灸成果的延展继承。

2.4在较大程度上,现今针灸脱离了必备的要领,背离这种要领。例如:针灸学科依循的宗旨应为查看内在经脉,观察经脉的表征等。这种要旨应被用作针灸临床,发挥根本的指引价值。纵观现今多样的书籍,临床报道仍缺失了关乎这一根本机理的案例,很少依循经脉理论。再如:较多医师觉得,针刺补泻相比来看并没能发挥刺激量的同等价值,为此应能更侧重针刺带来的刺激量。只要吻合了刺激量的外在表观,即可有效予以医治[8]。在这种认识下,日渐淡化了补泻应有的位置。临床工作更少注重于密切关联着针灸的传统文化,忽视了这种根基。

3 解析精髓的内涵

不断发展的各中医学科都不可脱离传承,针灸文化也亟待创新,增添新颖的医治内容。若没能真正传承精髓,针灸疗法就缺失了根基。国际化特定的视角下,更多人接纳了针灸,认同了针灸医治得出的成效性。更广范围的这种认同推进着针灸发展,用作诊治现今多发性的多样疾病。针灸根源于厚重的自身土壤,应能复兴传统文化并且增添了源泉性的推动力[9]。由此可知,复兴中医针灸、传承精髓的针灸文化,要注重于如下层次的传承:

3.1真心关爱病患 传统文化提供了厚重的针灸文化根基,文化孕育了针灸独有的机理及途径。在儒家影响下,针灸也拥有了自身多样的内涵。从根本来看,针灸并不单纯涵盖了必备的医治技术,更融汇了文化,密切整合了人文及针灸科学。在这样的引导下,针灸应能尊重并关爱患者,真正以人为本。凸显人文的特质,针灸学把病患视作最为珍贵的,肯定并尊重唯一性的生命价值。例如:古代记载下来的针灸书籍都含有关爱的内容[10]。人命是最重要的,高于一切的财富。在针灸诊疗时,医师要轻声细语并心怀仁爱,诊疗可选的方式也应巧妙,注重减低病痛。古书之中记载:在筛选针灸医师时,若没能做到心地朴实、善良并且宽厚,是不可选作针灸医师的。患者把生命托付给了医师,针灸时要尤为谨慎,心怀厚重的职责感。

针灸时应能心怀宽厚,体现精湛医术。医治病痛者都应慈爱宽厚,致力提升总体的医术水准。唯有真心关爱万物、力求挽救病患的性命,才能拥有提升医术的根本动力。传承至今日,中医针灸仍不可脱离仁爱的关怀精神。若医师都能心怀仁爱,将会缓和原本僵化及冷漠的医患关系。在这种基础上,重设了医患彼此优良的关系,真心关怀并体谅彼此。经常怀有仁爱的心意、精诚提升针灸医术,就消解了医患潜在性的彼此隔阂[11]。现今的针灸推广中,倡导仁爱仍拥有必要的价值。

3.2符合常态的作息习性 针灸要依循天人和谐这一根本思路,符合平日的作息。这是由于,人们平常作息都含有内在性的规律,不可打破规律。与此同时,机体也有着深层次的运转规律,人体的心跳、肠胃蠕动都依循了规律。针灸理论认为:人体依循了本身的调节机制,医治时唯有顺应了规律才可治好疾病。针灸要顺应根本的机体运转规律,操作手段都应是辩证的,顺应了机体表现出来的规律。先要探析深层的某一病因,而后逐渐予以攻克[12]。

此外,针灸还不可忽视机体拥有的本身康复能力。致力于调节经脉,以此来激发机体自带的调节性。促进人体自我痊愈,协调整体性的内在机体。应当顺势采纳最必要的医治手段,例如针刺可调和阴阳双重的血气。针对于不同表征的患者,都要筛选最合适用作针灸的某一手段。调节机体平衡,求得最为和谐的机体状态。阴阳平衡应被看作总体性的,顺应各时段不断变更的病情,这样才更能便于调控。机体没能表现出病症之前,就要预先予以针灸[13]。这样做,激发了应变及抗病的机体自身能力,防控未来隐藏性的病症。从长久视角看,也减低了伤害性的疾病程度,这种针灸更适宜亚健康的现今各类群体。

3.3凸显个性及灵活性 中医拥有独特的自身特性,能够观察病患的外在形态,深入体察了深层的内在病理。中医针灸凸显了更高层次的个性,为此也应增添灵活性。医治的进程要被设定为辩证性的,并不含有既定的某种规范。由此即可得知:中医针灸就要表现出灵活性,针对于不同个性的病患来诊治。临床范围内的多样病症都含有某一外在的表征,各个阶段特有的病情也在不停变更。应当灵活应变,不可固守设定好的某一治疗方式[14]。

中医在治疗时,既要把控根本性的针灸规律,又应贯穿医治流程的始终。病情是变化的,针灸方式也应随之而变动,个体化针灸拥有了灵活性。例如:书籍可查到的针灸方式并没能依循既定的路径,都提供了可参照的某一方法。出于灵活的考量,先要把控变动着的症状,而后才可对症予以针灸。这样做,灵活的针灸赢取了更多的诊疗时间,灵活性的针灸融汇了多样的机体器官,贯通了可选取的各类针灸方式。

3.4依循天人和谐的总体思路 针灸以和为贵,注重天人合一。在中医理论内,若患有某一病症则可归结于紊乱及失常性的人体性能。阴阳失衡的状态下,中医针灸力求于矫正原本的失衡。调控某一衰弱的要素,强化另一要素,针刺等途径就激发了机体本就拥有的调节潜能。借助于针灸手段,重设了原先的机体平衡,回复和谐的状态。健康的根本就在于调节,恢复机体的平衡[15]。

4 结语

2010年末,中医针灸被归入申遗范围,列入共有的遗产范畴。保护针灸文化,从长久来看更能认同并且尊重传承下来的针灸方式。应当明确的是:成功申遗也更能妥善保护针灸这一文化。面对于现今的态势,留存完整性的中医针灸精华是尤为必要的。随着医学演进,针灸内容也将变更并且增添新内涵。针对于各阶段表现出来的医学特性,有序融汇全面范围内的针灸文化,注重于精髓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欧阳颀,魏智钧.中医针灸文化之传承精髓[J].环球中医药,2013(01):53-54.

[2]王键,黄辉.中医药传承的战略思考(上)[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01):1-5.

[3]贺新.传承中医文化 谱写针灸新篇--记我国著名针灸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赖新生教授[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2(02):62.

[4]张宗明.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访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王旭东教授[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63-69.

[5]姚振江,王智琴,喻建兵,等.从针灸"申遗"成功看针灸的发展[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04):42-44.

[6]杨秋晔,李赛美.当代针灸学术流派特点与相关因素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11(11):789-791.

[7]王莹莹,杨金生.对中医学术流派与传承方式的若干思考[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01):44-46+49.

[8]Li Jiajian, Guo Jing,Wang Linpeng.Beijing modern acupuncture schools development and heritage overview [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5 (14):1178-1181.

[9]何春辉,秦慧娟.西医院校少数民族医学生针灸学教学刍议[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7):115-116.

[10]王伟杰.中国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3(11):206-211.

[11]Yang Jinsheng ,Wang Yingying, Cheng Kai, et al. a famous expert's academic thoughts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of mistakes [J].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2012 (12) : 801-804 + 816.

[12]潘桂娟,于智敏,刘洋,等.关于中医理论现展的战略思考[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06):1-11.

[13]杨金生,王莹莹,张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项目传承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05):388-390.

非遗传承总结汇报范文9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院校;保护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199-02

2013年6月,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成为仅次于意大利的世界第二大“非遗”大国,目前共有45项遗产成功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的“非遗”之路开始于“申遗”,近些年硕果累累,获得了国际性的广泛认可。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步时间比较晚,大众对“非遗”这一概念还不熟知,这对我国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极其不利。提升大众对“非遗”的认同度,走由学校影响社会的发展路径,艺术院校因其专业设置的独特性而扮演着重要地位。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它在成为“知识”之前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包括居住形式、饮食文化、民间工艺、节庆习俗等,特别是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历史上先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先民们在生活中创造的先进文化,直至今天,也仍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比物质遗产更加重要,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人们所处的时空、周边环境和人类活动之中,是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的文化命脉。它包含着人类的情感,蕴藏着人类文化的根源,保留着某种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以及各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所以,不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可是大众对“非遗”的不了解,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带来重重阻碍。我国的“非遗”之路要稳步前进,必须让“非遗”概念深入人心。相较于国家层面的世界“申遗”,民间的“非遗保护”任重而道远。国务院从2006年起设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可看到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视日益增强。总理也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二、了解“非遗”是实现“非遗”保护的有效路径

今天,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境界与能力,已成为国际社会对国民素养的评价标准之一,民众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加强对文化遗产价值和意义的了解,增强自觉保护意识,进而影响和带动更多的民众来关注、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今天文化与社会的公共性日益加强,文化遗产不应只是少数专业工作者呵护的对象,不应“锁在深闺人未识”,而应当融入文化和社会,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进一步诠释和丰富它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作为传承文化途径之一的学校教育,在提高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上肩负着重要的作用。以学校为中心,进而影响社会,这是提升公众对 “非遗”认同度的一条有效路径,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层面对“非遗”保护的号召。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决定:“由文化部牵头,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规定:“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传统的家族式等非遗传承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下社会的发展,将非遗传承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是必然选择。艺术院校因专业设置的需求而与非遗文化不谋而合,在普及“非遗”知识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

“2002 年10月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首次提出了非遗的教育问题。这一时期非遗主要为学界所关注,并开始逐步推进非遗的学科化探索。2004 年,中国签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正式进入该组织非遗保护工作体系,意味着非遗开始走出学界,为官方所认同,从此掀起了非遗研究的热潮。”关于教育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问题,学界的研究成果已蔚然可观,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当代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新途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策略》等,但是大部分都是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理论研究,而实践教学方面的参考内容则知之甚少。

三、提升艺术院校学生非遗保护意识的方法

“在当前中国社会正经历着重要的经济转型,民族民间文化传统面临急剧流变和消失的时期,高校作为专门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应当继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传承和保护方面,充分发挥大学教育的重要作用。”

如何提升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对非遗的认同度,如何提升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实践性运用,将切实影响到非遗保护能否行之有效地继续推行。要提升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同度,就必须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实践性参与。因为文化认同不可能建立在抽象的文化共性上,它应当是一种存在于具体的社会生活中的精神上的共鸣,只有在具体的人际交流和情感亲和的心理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认同。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秘书处负责人塞西尔杜维勒女士曾指出:“《公约》所提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活遗产:它必须不断地被相关社区、群体或个人创造、延续、再创造并保存保护,否则就说不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遗产,源于过去,并在当今和未来予以继承”。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离不开其在民族或地区的民众中代代相传。要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的感知度,不能仅仅依靠书本知识的“照本宣科”,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融入非遗文化之中,唯有亲见亲历亲感受,才能让学生切实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度。

“大学应当积极创建国家及社会文化遗产事业急需的新学科,为国家文化遗产事业服务;要倡导面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教育传承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识过程。”

(一)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普及非遗基础知识

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更讲求实践运用,如设计艺术系、音乐舞蹈系及广播影视系等更加注重学生在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摄影等方面的实际技能。这些专业的知识内容恰好与非遗知识不谋而合。从非遗中汲取相应的知识,将为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带来极大益处。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中国民乐中获取营养;舞蹈专业的学生可以从各少数民族舞蹈中获益良多;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也可从传统的水墨画、刺绣、织锦等作品中获取灵感。艺术院校可以从专业课程的设置入手,开设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戏剧等非遗基础课程,为学生了解非遗知识奠定良好基础。

为提升学生对非遗知识的认同度,授课老师需有良好的专业背景知识,可以邀请有代表性的非遗传承人为学生授课,组建由高校教师和传承人构成的非遗教学团队,结合专业设置的实际需要,编写适合艺术院校使用的非遗教材,建立非遗课程体系共建机制,开发非遗传承与保护系列课程,构建完善的非遗教学体系。

(二)充分利用各种校园宣传平台,形成独特的校园非遗文化

艺术学院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可以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因素,充分调动学院各系部、学生社团以及学院网站、广播电台、电视台、宣传栏等各种宣传平台,对非遗知识做有针对性的专题宣传。学院网站可开辟非遗专栏,及时更新与非遗相关的国内外最新动态,便于师生及时了解最新的非遗讯息;广播电台可充分发挥其校园覆盖面广的特征,定时播报非遗领域的相关知识;学生社团活动也可与非遗因素相融;学院各系可针对一些代表性的传统佳节,打造校园节日文化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传统民俗活动的过程中真切体会非遗魅力。

(三)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非遗感知力

充分利用艺术院校的学校资源,挖掘非遗因素,推进可供学生实践操作的工作室,推行“课堂教学和工作室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搭建校内学生实习实践平台,将非遗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探索可行性发展道路。如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组建了“陶艺工作室”和“中国绣工作室”。“陶艺工作室”主要开设陶艺传习课,通过陶艺制作传承人向设计艺术系学生传授陶艺制作工艺,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学生在掌握传统技艺的过程中,融合现代化理念,设计出新产品,让古老的陶艺绽放出新的生命力。“中国绣工作室”则通过收集整理国家、省、市各类有代表性的非遗刺绣织锦,为学院师生了解我国民间工艺提供平台,并聘请各类代表性的刺绣织锦传承人为学生讲学授艺,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知绣花针的魅力,为培养出刺绣织锦类的设计型应用人才做准备。

(四)立足本土非遗文化,拓展地方性非遗平台

艺术院校可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文化事业单位及非遗保护中心的沟通交流,整合各种非遗资源,建立合作项目,将学院教育培养目标与地方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开展地方性的“非遗活动进校园”,让艺术院校为地方文化服务,为地方非遗文化保护做贡献,也带动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以地方文化为中心,逐渐辐射周边省区文化,让学院师生深入各省市非遗文化集中地,进行详尽的田野考察,并搭建相关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实践平台。

四、结语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但大众对非遗的认识度还急需提高。艺术院校承担着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任,完善非遗课程体系建设,普及非遗基础知识;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切感受非遗魅力;提升学生的非遗感知力,同时让学生将专业知识与非遗知识相融合,为非遗传承提供新的生命活力;以学校为中心的非遗教育将间接影响社会对非遗的认同度。提升艺术院校学生对非遗的认同度,不仅利于非遗的保护,更能为非遗传承提供不竭的源泉。

参考文献:

[1]邹启山.如何认识“非物质遗产”[N].人民日报,2004-05-25(16).

[2]周兴茂,周丹.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几个基本问题――以土家族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1):60-65.

[3]钱益汇,黄.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现状与培养机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3(5): 132-137.

非遗传承总结汇报范文10

__市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__年以来,我们__市根据上级文化部门的统一部署,从本市实际出发,对我市文化渊源深厚、地方特点独特、保存价值较高的“吕四渔民号子”、“十番锣鼓”、“评弹北调”等非物质文件遗产项目进行深层次的调查、挖掘,对相关文化遗产项目的起源、流传、发展、现状以及这些项目所包含的种类、所具备的特点等进行比较系统的收集整理,在承救、还原、再现这些濒临消亡的文化遗产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对我市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作如下简要汇报: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制定普查计划。

20__年初,省和南通市文化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进行部署以后,我市立即进行了重点的研究部署,专门成立了以文化局黄局长为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将文化馆、越剧团、评弹团等一批理论扎实、功底深厚、年富力强、工作热情高涨的文化骨干集中起来,专门从事此项工作。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功效和质量,我们还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方案,落实了具体的分工,从而确保了普查工作有组织、有步骤、有分工、有协作,有效地保证了此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是寻访传承人,找出有价值项目。

非物质文化项目的形成、发展与地方历史沿革、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此,我们的普查工作中首先从分析地方的历史沿革和文化结构着手,并对成陆时间较早,历史相对久远的吕四、王鲍等地进行重点调查了解,先后10多次有重点走访了民间老艺人,在众多的民间文化遗产项目中,挑选出了流传相对广泛、历史相对久远、结构相对完整、地方特色相对鲜明、研究价值相对较高的“吕四渔民号子”、“十番锣鼓”、“评弹北调”等三个非物质文件遗产项目列为普查的重点,先后组织200多人次,对它们的起源、成因、流传、分布、发展等进行了集中了解、分析,对它们的内容、种类和主要表演形式,包括相关的曲谱、道具、器乐器具等进行了集中收集,先后收集“吕四渔民号子”曲谱70多首,“十番锣鼓”本子20多首,器乐器具十多套;“评弹北调”本子20多首,寻访并确定传承人12名。

三是组织走访采风,还原文化遗产。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一些历史已经久远、没有文字记载、代代口头相传的民间文化形式。调查、挖掘往往是在老艺人的记忆里顺藤摸瓜、索本究原,有点像公安部门的破案。为了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来面目,我市先后组织了6次由文化艺术人员参与的民间采风活动,先后到吕四、王鲍以及老艺人比较集中的汇龙镇等地进行了重点走访采风,对高扬、潘廉、王洪涤、夏阿林、夏文贵、夏文富、孙金发等老艺人进行了多次采风,拍摄了近5小时的录像资料,录制了7小时的采风录音,记录了近10万字的采风随记。使这些文化遗产项目的本来面目初露端倪。对挖掘相对完整的“吕四渔民号子”,我们更是进行了规范化整理,还委托文化馆,组织精兵强将,制作了电视专题片——《海天深处听渔歌》,形象、生动、直观、多角度、多层面地反映《吕四渔号》的由来与发展,以及演变过程。创作班子从策划、创作,到拍摄、制作,顶烈日,冒酷暑,工作近四个月,终于圆满完成任务。南通电视台也专门来__,拍摄了电视记录片《海、歌、人》,并获得了全国记录片一等奖。

而对于“十番锣鼓”、“评弹北调”等项目,目前我们也有了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十番锣鼓”。相传,在明末清初。吕四有一个名叫崔桐的人在朝庭做官,任礼部右侍郎,主管喜庆、祭祀礼仪的编修工作。此人清正率真,不慎得罪皇帝而被贬返乡。返乡时带回了他精心栽培的乐师和他亲自编创的乐谱。他想用音乐来支撑他心理上的平衡。同时也想让家乡的父老乡亲品尝一下宫庭音乐的大气和奢华。此时的这些乐曲还不是《吕四十番》,而是纯宫庭喜庆音乐。后来相传到了一百多年前,吕四连年遭灾,一些在民间吹吹打打的演奏者意识到音乐无法充饥。为了求生,他们四处逃荒。其中一部分逃到了苏州、扬州等地。凭着他们原有的演奏技能在街头卖唱,从而也吸收了一些江南的街头艺术,吸纳了苏州、扬州等地民间吹打乐的精华。灾荒过去,这一批人返回乡土,也把江南的部分音乐作品带回吕四,就这样,在吕四这一方黄尘沙土中根植了两派音乐:一是由崔桐带回的既大气又深幽的宫庭音乐。二是由逃荒者带回的既明快又粗犷的江南民间音乐。于是当时的一些吹拉弹唱爱好者将两班人马整合重组,成立了一个演奏组合,命名为“吹班”。同时又将两派音乐有机结合,再度编制,使之成了适应吕四民风民俗,迎合吕四人口味,具有独特风格的《吕四十番》。

关于《评弹北调》,它的唱腔主要从流传于民间的山歌、阴歌、诗歌、佛序等曲调沿革而来。艺人在演唱过程中不断加工创作,逐渐形成评弹北调唱腔。这种北调在启(东)、海(门)、崇(明)、通东等集镇和射阳、大丰等地区受到几代老听众的喜爱。他们认为评弹北调唱腔缓慢抒情,拖音悦耳,喜、怒、哀、乐溢于言表,乡土气息浓郁。北调不仅丰富了启海评弹艺术,也推动了启海评弹事业的发展。

对于这两个新项目的重要价值,在去年上半年我市文化馆专门撰写了两篇文章,收集于《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要览》一书,非常详尽地阐述了它们的历史渊源和艺术价值。实际上,我们从前几年就已开始着眼关注这两个项目。而去年才借全省普查这股东风,专门组队,系统地对这两个项目,进行了走访、调查的。在走访中,我们发现,由于年代久远,许多熟悉情况的老艺人大部份已离开人世,剩下的几个也已是风烛残年,岌岌可危,因此抢救保护工作更显得尤其迫切。

四是组织文艺活动,再现文化遗产。

普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和承救这些文化馈宝。对于挖掘较早,并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吕四渔民号子》,我们想方设法加以保护、发展。一是举办了一期“吕四渔民号子”专题展览进一步提高这一文化遗产项目的知晓度。去年3月,我市组织了版画院、文化馆等艺术人员组织了200多张照片和图片,将“吕四渔民号子”起源、发展以及近年来的演出获奖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受到汇龙、吕四等群众的热烈欢迎。二是积极组织“吕四渔民号子”的传承人参与各地组织的演出活动,仅去年,“吕四渔民号子”的传承人——夏氏六兄弟又于十一月,代表江苏再度出征,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三届全国群星奖比赛,喜获群星奖。

多少演出,获得了多少奖。三是在吕四等地组织“吕四渔民号子”演唱大赛,积极营造传唱文化瑰宝的氛围,不断挖掘发现“吕四渔民号子”新的传承人,同时激发年轻一代不仅要知道《吕四渔号》,更要能演唱《吕四渔号》。去年下半年,由我市文化馆工作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在深入吕四渔区,进行了大量深入的调查摸底和宣传发动后,于十月份,在吕四镇举办了“__市首届渔歌号子擂台赛”,来

自吕四渔区的18支队伍参加了比赛,近六千人观看了比赛。该活动对于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非常深远。五是0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工作的基本思路

非遗传承总结汇报范文11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戏曲 传承 保护

河南是文化大省,拥有极为丰富的戏曲资源,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人们生活日渐富足,娱乐日益多元化,加上戏曲传承过程本身的局限性,全国戏曲形势由高峰跌入低谷。本文主要对河南戏曲传承现状、保护措施进行整理,并提出目前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河南戏曲传承现状

河南戏剧从明代万历十年算起,相继在河南境内产生、存在和流行过的各类剧种近80多个,400多年来几经兴衰,目前仅剩37个剧种。另据河南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团在1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点周边村镇所做的调查显示:虽然在当地超过90%的年轻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但仅有8%的人选择会学习或者考虑学习当地的民间艺术。[1]农村传统戏曲等表演艺术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老弱妇幼,传统表演艺术的传承缺乏中坚力量。

(一)豫剧传承现状

豫剧原称“河南梆子”,由明末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因河南简称“豫”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为“豫剧”,是现今河南第一大剧种。著名的豫剧演员有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经典剧目很多,在民间影响较大的有《穆桂英挂帅》、《红娘》、《对花枪》、《花木兰》等。现代戏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倒霉大叔的婚事》等推出后,在全国的戏曲舞台上刮起了强劲的“豫剧风”,这些剧目的人物形象及其名家唱段至今演唱不衰。

豫剧长期受中原文化特别是黄河流域地方文化的影响,它在演出剧目、舞台表演、人物塑造、表述方式、音乐唱腔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格,带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成为我国民族戏曲宝库中的珍贵财富。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风尚发生了巨大变化,豫剧的生存开始出现危机。观众数量急剧缩减,表演人才缺乏,许多传统剧目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流派剧目已经几近失传,这种状况急需改变,豫剧的抢救、保护工作应尽早落实。

(二)越调传承现状

越调又名四股弦,是河南省古老的剧种,河南三大剧种之一,主要在河南、陕南、鄂北、皖西、山东等地流传,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河南是越调的主根,自1830年以来,它一直位于河南数十个剧种的前三名,具有浓郁的河南民间音乐特色和乡土气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越调形成了500多个传统剧目,尤以擅长表演“三国”著名,代表剧目有《收姜维》、《诸葛亮吊孝》等。

80年代后期,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中,全国戏曲形势由高峰跌入低谷,越调举步维艰,每况愈下,过去那种“满城锣鼓万人迷,村村都有越调戏”的喜人景象早已风光不再。河南全省目前只有河南省越调剧团、许昌市越调剧团两个专业演出团体,资金缺乏,新剧目产生困难,艺术人才青黄不接。其他的县级剧团基本陷入半瘫痪状态,平时各人忙各人的事情,什么时候有演出就临时组织起来排练。越调陷入了濒临消亡的危机。

越调剧团始建于1949年,建团60多年,由一个民间小调发展成为河南三大剧种之一,由小团成为省级大团、全国知名剧团,与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申凤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申凤梅曾经先后率团六次进京演出,轰动京城,誉满中华,受到数十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她一生为了越调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2]

越调生动地反映了中原一带的社会生活,在社会史和艺术史研究方面都有重要价值。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许昌市越调剧团和社旗县越调剧团近年来整合队伍,送戏下乡,他们采取了与企业联姻,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繁荣的新道路,剧团走村串户演出,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2007年9月,社旗县越调深入社旗县第三高中为同学们演出,与学生零距离交流。2008年,河南省越调剧团推出的大型越调历史演义剧《老子》在河南省第十一届戏剧大赛上获得金奖。

(三)二夹弦传承现状

二夹弦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剧种之一,产生于清中后期,流传于豫、鲁、苏、皖四省边界地区。二夹弦农村题材较多,乡土气息浓厚,它的曲调由黄河船歌、渤海沿岸的渔民号子、打夯号子及民歌小调等融合变化而成,在发展中,又汲取了花鼓、梆子、琴书等民间戏曲的音乐营养,经历代艺术家创造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唱腔,婉转、亮丽、抒情、甜美,为豫东百姓喜闻乐见。睢县和开封都较早传入二夹弦这个剧种,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八十年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日渐富足,娱乐日益多元化,二夹弦在悄无声息中走入了凄凉的困境,全国仅有的几个剧团相继解散,开封二夹弦剧团也停办了。随着老艺人的去世与转行,许多剧目、曲牌无人继承、无人整理,造成了剧目、曲牌,甚至板式的湮灭。

改革开放以来,部分健在的老艺人一直试图对二夹弦进行挽救,不断组台演出,使这一剧种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田爱云就是其中的老艺人之一。开封二夹弦剧团1984年停办后,田爱云卖了房子,多方筹措,在通许县创办二夹弦戏校,培养出40多名学生。[3]2004年,在戏校基础上,又组建开封市二夹弦实验剧团到各地演出。2005年,开封二夹弦剧团重新成立,成为国内唯一的二夹弦剧团,并在郑州英协剧院参加了“周末大戏台”的专场演出,受到了观众的欢迎。2006年,应中国音乐学院之邀,开封二夹弦剧团在中国音乐学院进行了三天的展演,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2008年6月14日,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国务院正式公布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滑县、开封和安徽亳州、山东定陶同时申报的二夹弦异常醒目,从此二夹弦被列入国家保护的传统戏剧之一。

二、河南省近年来对戏曲的保护措施

河南省政府已经开始意识到河南地方戏的重要价值,并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这些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宛梆、怀梆、大弦戏、太康道情是急需发展、抢救与保护的濒危剧种,政府为抢救和修复这些珍贵的绝版艺术,1999年拨专款100多万给省人民广播电台文艺档案库,截止到2002年2月整理并录制了包括宛梆、怀梆、大弦戏、太康道情在内的22种河南地方戏“声像档案”,成为目前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数量最多的“河南戏曲声像档案”库。2003年,政府启动了“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一批濒危的民间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2004年在荥阳举办了“河南首届民间传统优秀戏曲汇演”,对稀有剧种的抢救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同年,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通过投票及专家评选,颁布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十大要闻,“河南省全面实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名列榜首。2005年举办了“河南第二届濒危戏曲汇演”对濒危剧种的抢救进一步起到推动作用。2006年,在河南曲剧之乡——汝州市,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文化厅等单位联合主办,河南省戏曲协会、汝州市委市政府协办首届河南曲剧艺术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选择部分剧种申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河南戏曲文化艺术资源的重要举措。2005年,在有关部门的组织下,有着300多年历史、唱腔慷慨激昂、表演粗犷奔放的“怀梆”正式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6月初,国务院公布第一批518个部级非遗名录,河南共有22个项目被列入,其中戏剧类共有10个:豫剧、宛梆、怀梆、大平调、越调、大弦戏、四平调、曲剧、道情戏、目连戏。2008年,列入第二批部级非遗名录的剧种有3个:二夹弦、罗卷戏、二股弦。第一批扩展名录中地方戏剧有柳子戏,皮影戏中有定陶皮影、罗山皮影。其中,宛梆、怀梆、大弦戏、太康道情还被列入中国值得、需要而且可能抢救、保护与传承的濒危剧种。

三、当前河南戏曲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空间面临挑战

戏曲文化的生存空间是传统的乡村社会,戏曲曾是民间最主要的娱乐形式。随着时展,传统的乡村社会已不复存在,现代化气息到处弥漫,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普及,交通的便利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农村,进入城市,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的现代化对传统戏曲的生存环境形成了挑战,使传统戏曲生存困难。

(二)人才青黄不接

戏曲的传承形式主要有两种:物质性传承和非物质性传承。物质性传承即戏曲的道具及服饰等物质器具的传承,相对比较容易。非物质性传承是对戏曲的唱、念、做、打等表演及音乐演奏等技艺的传承,是戏曲艺术传承的重点。[4]目前,河南很多剧团能把传统剧目完整演下来的已经不多,特别是民间剧团因生存困难而无法正常演出。由于农村经济的转型,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进城打工,老年人对戏曲情有独钟,但缺乏后继者,造成戏曲人才青黄不接,影响了戏曲的发展和创新。

(三)经费缺乏

保护经费缺乏,严重制约着表演艺术遗产的发展。一些文艺团体改制后,失去了正常的经费来源,难以经营下去,许多民间艺人生活十分困窘,用于采风、整理民间艺术的经费缺乏,这些都使表演艺术遗产的传承产生危机。

参考文献:

[1]牛冬阳.河南省表演艺术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中国音乐学,2008(2):62.

[2]赵华.河南越调的发展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J].中国戏剧,2009(6):53.

[3]王芳.豫之瑰宝传承在即——当代河南二夹弦现状调查报告[J].时代文学,2008(6):106—107.

非遗传承总结汇报范文12

苍山洱海地区是历史上残国西南地区两个极其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也是“茶马古道”与“蜀身毒道”的交汇地。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疆域北至藏区,东抵四川、蛊州边界,内通中原,南通东南亚,一直是西南丝绸之路的枢纽,是汉文化、青藏文化、海洋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由于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在此交接,高山大川的阻隔,使大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的避难所。

云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省。大理白旗自治州有白、汉、彝、回等13个民族,大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具有典型的区域性和差异性,是西南高原盆地农耕民族文化特色十分鲜明的区域。目前,大理州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传承人5名;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0多项,省级传承人69名;州级保护名录273项,全州有8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大理三月街荣膺“节庆中华最佳文化传承奖”。2011年1月,大理被国家文化部正式认定为“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保护。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从2010年起至2020年,共10年,分3个阶段保护实施,届时保护工作将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美国探险家洛克曾经说过,“当我行走到大理时,便不想再前行了。”透过“风花雪月”的美景,透过这片四季无寒暑宜居乐士,发现的眼睛,思考的脚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程,我们惊喜过,感动过,兴奋过,泪流过,最终手牵手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我在大理等你。

延续文化血脉 守望精神家园

当今世界,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形成共识,云南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属罕见。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云南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文化成果,体现了云南各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想象力和审美意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基因,是深深扎根于云南红土高原的民族之根。保护和利用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民族血脉的传承,关系精神家园的守望,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云南省以开展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为基础、以建立名录体系和扶持传承人为核心、以实现原生地保护和动态传承为目的,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000年5月,云南省人大常委会率先颁布了全国第一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条例》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工作方针、内容和范围、各级政府的职责、保护与抢救、推荐与认定、交易与出境、保障措施、奖励与处罚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提供了法律依据。2003年以来,在国家文化部的支持下,云南省率先启动井大力实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程,全面开展资源普查,初步摸清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存状况,建立了分级分类保护名录体系。云南省现有经各级人民政府公布的保护名录8590项,其中部级保护名录75项,省级保护名录217项,州(市)级保护名录2881项,县(区)级保护名录5417项;“傣族剪纸”和“格萨尔王”两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明确保护对象,纳入依法管理、科学保护的范畴,为全省各民族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的文化基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无形活态文化,其保护的首要问题是传承。保护传承的主体是人,传承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和承接者,通过他们口传心授和行为示范,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相沿至今。因此,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使其传承久远,传承人便成为问题的关键。云南省已建立起四级传承人认定体系,有经各级文化部门命名的3542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中部级传承人51名,省级传承人824名,州(市)级传承人970名,县(区)级传承人1697名。通过加大对传承人的扶持力度,帮助传承1人提高生活水平和改善传承条件,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调动传承人带徒传艺保护的积极性。

云南省的保护名录中有56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寨被列为省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由于历史的、自然的原因,特别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经济发展滞后、受外界影响较小的民族地区,较多地保存了民族文化的传统,如生产生活方式、风俗、礼仪、建筑以及自然环境等。设立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是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变化的当今形势下,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乡村发展模式。其宗旨就是要努力实现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保护,原则是实行原生地的保护,以文化拥有者即村民的自觉保护为主体,注重传统文化保护并吸收现代文明,重视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努力实现文化与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今年1月,大理白族自治州被公布为部级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大理作为云南西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历史悠久,山川秀美,人文荟萃,文化遗产资源丰厚,是名符其实的“文献名邦”。在大理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支持配合下,通过全州文化和文物干部的共同努力,大理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在博物馆建设、文物建筑维修、考古发掘和历史文化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大理实施“文化立州、旅游兴州”的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特别是全民族文化自觉的提高,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形势大好,充满机遇和挑战。文化遗产事业是为保留中华民族的记忆,维护中华民族的根基,守望共有的精神家园,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前景光明。

保护文化遗产 存续美丽大理

大理是誉享中外的“文献名邦”,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以白族为代表的民族风情,以南诏、大理国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苍山洱海为代表的自然风光闻名于天下。物质文化遗产星罗棋布,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

近年来大理一直在积极申报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部批准设立的特定区域。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大理苍山洱海区域为中心,辐射全州12个县市行政区域,其中根据大理文化不同的表现形式又划分为8个重点保护区域,将分类、分区进行保护,形成对大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文化进行动态的、整体性的保护,从而站在全国的层面上,总结保护经验,探索保护路子。

日前,文化部专家已经通过评审,大理州被文化部正式公布为“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部专家评审组认为,大理白族自治州内涵丰富,生态鲜活,独具特色;从生态文化的两个组成部分即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来考证,大理的自然生态景观与民族文化生态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相辅相成,形成大理文化的整体特征,符合建立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基本要求;同时,大理州领导高度重视,保护机制完善,保护措施得力,申报的规划纲要具体可行,已具备建立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条件。

大理历届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得到全州350多万各族人民的广泛参与和支持;2010年成立大理州文化遗产局,全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已经建立起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