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

时间:2023-10-12 09:41:46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范文1

非遗产品需提高适用性

中华文明在历代民族发展过程中都催生出很多技艺,无论是产品的功能还是形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需要。每一代的优秀工匠适时地把它引入当代社会,就形成了漫长的技艺传承过程。如果没有这些优秀的工匠,这些技艺早就不复存在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发展需求和手艺人生存空间的变化,一些传统技艺失去了现实价值与意义。从古到今,手工技艺经历了多次中断和创新,能延续至今的无非是适应当代需要的技艺。

技艺的传承,要根据人们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要来确定。技艺,要实际地引入到劳动情境当中,去唤起劳动者的热情,这就需要产品必须融入当今人们的生活。

现在一些技艺出现传承难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其产品不被社会所接受,或者说是被新的产品替代了,自然而然,劳动者的生产热情就会被湮灭。

技艺如何呈现在产品中,最终唤起生产者的喜悦和成就感,并让消费者获得快乐,这是当下工匠和手艺人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

笔者认为,要考虑产品适销对路,即产品在现实社会的适用性。

举例来说,被称为“天下第一剑”的棠溪宝剑在古代是战争的利器,但在和平年代,其武器的作用已经不被需要,于是它增加了大量的花纹,功能朝着装饰性转换。

可以说,转变思想,积极创新,才是传统技艺功能寻得保证的关键。很多传统技艺面临困境,是因为很多工匠已经习惯了原有的目标,他不习惯于从原有的工作目标中灵活地脱出来,才导致了一些传统技艺的功能在保护过程中与时代脱节。

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非遗传统技艺的从业人员身上,同时还取决于整个国家不同发展时期的政策、环境、形势等诸多因素。经济全球化为人社会带来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这使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和条件,加之强势文化的猛烈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前所未有的威胁,面临退化甚至消失的危险。

非遗保护需系统化

无论就继承传统还是就开创未来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对人类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先后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让国际社会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如同生物多样性一样,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也需要多种文化。这使保护、抢救历史文化成为必要。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及时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制定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十六字方针。中国的非遗保护由此步入系统化、法治化阶段。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政策的保护伞之下,一些非遗传承人或保护单位形成了思维定势,将项目传承的好坏与政策直接挂钩,甚至认为政策是决定项目能否继续存在的唯一因素。部分非遗项目产生了政策依赖症。

非遗项目的生存发展取决于其生存环境和项目本身的价值优势。强化非遗传承保护的政策扶持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但强化并不意味着包办,政府不可能承包所有非遗项目的传承,最终的工作还是要靠传承人和保护单位去做。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和文化消费的需求变迁,极大地改变甚至消解了非遗的生存根基,众多弥足珍贵的非遗资产逐渐滑向消亡的边缘。

非遗技艺需商业化

企业与手艺人的结合,从某种程度上既能保证非遗手艺人的纯粹匠心,又能使非遗手工艺品在市场流通,对其传承与保护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山西省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刘国平表示:“山西现在大部分非遗企业都处在垂死挣扎的境地,光靠国家的扶持很难生存下去,只使有文化和金融结合起来,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非遗企业才能发展,非遗项目才能从本质上继承下来。”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范文2

实际上,“工人”一词历史悠久,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工人”一词,不过那时的“工人”所指对象极为单一,就是掌握特殊手工技艺的人,相当于工匠,而且最常指的是木匠。如《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于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梓庆自称“工人”,显然他是个木匠。《荀子·性恶》:“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工人斫木而成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前一处“工人”对应“陶人”,当指陶器制作工匠;后两处“工人”则对应砍削木材以为器具的工匠,当然是木匠。《荀子·儒效》:“设规矩,陈绳墨,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这里的“工人”显然也是指木匠。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与巫同意。”对此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辨析说:“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工”本来单用,本义存在不同说法,除了“巧饰”、“器物”外,还可指手工艺方面的工作,如《管子·问篇》:“处女操工事者几何人?”也可以指从事手工艺劳动的人,如《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这里的“工”就是乐工、乐人。再如《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的“工”就是工匠。“工人”是“工”的双音化,意义偏向于“工匠”,是指从事手工艺劳动的人,相当于“匠人”、“工匠”。“工人”本是词组,后来经常连用,于是凝固成词,使用至今。

《说文》:“匠,木工也。从匚,从斤。斤,所以作器也。”“斤”是斧头,而斧头正是木匠不可缺少的劳动工具。《庄子》中有个运斤成风的著名木匠,人称匠石。唐成玄英《庄子疏》:“匠是工人之通称,石乃巧者之私名。”“匠”本义是木匠,后来词义扩大,与早期的“ 工”、“ 工人”有相同的所指,成了同义词,因此“工匠”可以连用,“匠人”等同于“工人”,所指都是掌握特殊技艺而又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今天的“匠”还在表达“工人”的早期意思,如木匠、石匠、篾匠、窑匠(烧窑工人)、油匠(榨油工人)、漆匠、烟匠(制作烟丝的工人)、茅匠(修盖茅草房的工人)、小炉匠、旋匠(旋制圆形杂木制品的工人)、圈箩匠、箍匠、弹匠(弹棉花的工人)等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词义的演变,“工人”的外延扩大了,社会地位提高了,而“匠人”的命运也变化了,许多工匠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连他们的行业名称人们也感到陌生难解了。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因为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的需要,社会分工越来越多样化,行业也就越来越多,所以才有了三十六行、七十二行、一百二十行、三百六十行等叫法。行业分工之细、涉及面之广,都令今人感叹。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古老行业的名称吧:木匠业、瓦匠业、石匠业、造车业、搭棚业、扎彩业、油漆业、绘画业、雕塑业、描金业、陶瓷业、砖瓦业、煤业、烧炭业、冶铸业、玉器业、笔业、墨业、纸业、砚业、刻字业、镌碑业、拓裱业、烟业、针业、扇业、伞业、香烛业、算盘业、钟表业、弓箭业、冥衣业、成衣业、靴鞋业、刺绣业、弹花业、厨业、盐业、酒业、茶业、酱园业、酿醋业、豆腐业、屠宰业、理发业、修脚业、澡堂业、挑水业、粪业、医药业、染业、典当业、搬运业、狩猎业、业、兽医业、采菇业、保镖业、梨园业、说书业、相声业、杂技业、魔术业、命相业、风水业、娼妓业、业、乞丐业……可谓数不胜数。

这些行业对中国的农耕文明和城市文明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它们为广大的农民、市民和其他社会成员服务,满足了社会的广泛需要,也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陪伴这些行业生存、发展、衰老、消亡的不仅有那些从业人员,来往顾客等等三教九流,还有依附于各行各业的行业文化,如行业神崇拜,行业规矩与禁忌,行业术语与秘密语言,行业帮会与帮派,技艺延续与师徒传承,与行业相关的风俗习惯、民俗语言、民间文学等等。中国的行业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俗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中国的众多行业都有自己的杰出人才。他们拥有高超的技艺,都有一手绝活。是他们推动了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并带领同行们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又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兼有的杰作,为人类文化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各行各业的技艺是众多行业工人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他们伟大创造力的精彩展现,也是行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这些基本技艺和核心的技艺秘诀靠师徒传授代代相承,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也就是口传心授,勤学苦练,实践摸索,方能修得正果。

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到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大工业生产不断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产方式,致使许多传统行业失去了优势和市场,许多手工技艺的传承出现严重危机,许多依附传统农业、商业和服务业的行业因为工具简单、效率低下、节奏缓慢、技艺难学等等原因而不得不退出人们的生活领域,成为永远的记忆。

不可否认,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的永恒的规律。我们不必为一些靠危害他人而存在、严重毒化社会风气的行业和所谓的技艺的消失而叹惋,如娼妓业、业、乞丐业、命相业、风水业等(遗憾的是它们并未完全消失,甚至于在某些角落还有市场),但却应该替那些代表人类聪明才智、高度文明的优秀传统技艺的衰微和失传而痛惜,因为这些传统技艺是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界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具体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五个方面:一是口头传承和表现形式,即民间文学;二是表演艺术,如民间歌舞、曲艺、戏曲等;三是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四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是传统手工艺,即各种手工业的技艺经验和各种民间美术、工艺等。从以上分类来看,传统手工艺虽然排在第五类,但是它和前四类都有密切的关系,是渗透在人类一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中的特殊文化,因此应该引起我们更广泛的关注和更多样的保护。我们应该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3月26日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认真对待传统手工艺这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订计划,采取措施,依法保护和抢救,正确开发和利用,为其创造有利的保存、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环境和条件。

目前传统手工艺仍然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过去农村的工匠是离土不离乡,甚至也不离土,仍然从事农业生产,是半工半农。如今许多青壮年农民离乡离土,进城务工,成了农民工,乡村城镇里只有很少的年事已高的艺人和工匠在苦苦支撑。笔者在带领学生开展民间文化田野调查时,就遇到过这样令人困惑痛苦的事情。如安徽寿县大鼓书艺人柴现修、安徽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制作纸伞的手工艺人徐修生等,他们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一辈子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并且技艺高超,受人敬重,但是却面临收入微薄、生活艰辛、传承乏人的困境,更面临坚守一生的技艺失传的危险。

面对当今社会的急剧变化,我们一方面要与时俱进,不能抱残守缺;一方面也要珍惜传统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合理的保存、保护和科学的开发、利用,不能数典忘祖,割断历史血脉。我们要留住历史的影像,记住历史的踪迹,延续历史的脉络,传承文化的精神,创新群众的技艺,开辟更多的行业,做新时代的工人,共同创造人类新的文明,把传统行业文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目标。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范文3

[关键词]我国传统技艺;高校课程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匠精神

传统技艺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推动传统技艺有效融入高校课程体系,实现和课程内容的充分结合,不仅能让学生在课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技艺进高校不应仅是某一门课程的任务,而是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有计划的全面覆盖,促使传统文化与各个学科同行。

一、我国传统技艺融入高校课程体系概述

(一)我国传统技艺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背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我国是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多的国家。世界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范围有所不同,根据我国在201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定义,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1]我国的传统技艺种类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显示,目前,我国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共计1557项,其中传统技艺类项目629项,如芜湖铁画锻制技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等。同时,我国还建有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可见,单纯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够的,应保护和开发并举,在发展中实现传承。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要依靠老一辈传承人与年轻一代的共同努力,当代大学生是正在成长且发展的群体,从源头培养,才能一代代不断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2]这为我国传统技艺融入高校课程体系提供了指引和保障。

(二)我国传统技艺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现状

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职能之一,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将传统技艺引入高校,是时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探索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引进课堂,开设了相关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开设了传统技艺设计课程,让学生参与公益文创设计项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传统技艺传承的关键在于整体谋划。当下,传统技艺融入高校课程的过程仍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课程设置不足,没有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二是师资队伍不健全,专业性技艺人才匮乏;三是缺乏形式创新,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四是课程教学资源不足,缺乏专业的课程教材,此外,传统技艺在传承过程中还存在传承周期长、难度大和见效慢的问题,加上高校课程设置具有滞后性,致使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认识不足,大多还停留在感知层面和体验层面,这加大了传统技艺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难度。

二、我国传统技艺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意义

(一)有利于建设和打造高校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校园文化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在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校园文化,是其核心价值所在,建设和打造高校校园文化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我国的传统技艺融入高校课程体系,能在无形中助力高校形成校园文化。在日常课程体系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是建设和打造高校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

(二)有利于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工匠精神

当下,我国正在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各行各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这使高校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发生了转变。在专科层次人才培养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3]在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上,教育部明确提出,未来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中将有近50%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在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上,我国鼓励和支持专硕扩招,以实践为导向的专业型硕士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可见,在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已成为趋势,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在当下的人才培养中,工匠精神缺失,而传统技艺与以敬业、严谨、专注为核心的工匠精神恰好契合。将我国传统技艺融入高校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工匠精神,也有利于培育“大国工匠”。

(三)有利于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4]我国的传统技艺是在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成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技艺早期多以师徒传承和家族传承为主,传承范围小,后续创新能力不足。要传承传统技艺,靠传统的方式是不够的,还需要各行各业通力合作。在教育管理部门的主导下,各高校应发挥自身优势,在课程体系中融入我国传统技艺,将学习内容任务化,有利于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更有利于开展课程思政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我国传统技艺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路径

(一)结合通识课程进行融入

对于新时代人才培养,仅仅依靠以往的专业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开设形式多样的通识课程,日益成为高校开设课程的重要特点。高校开设通识课程的目的是在保证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文素养和宽广的知识面。结合高校通识课程的设置原则,开设与传统技艺相关的通识课程,是将我国的传统技艺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途径之一。近年来,各高校的通识课程越来越丰富,比如高校开展的美育课程和劳育课程,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育和劳育精神。将传统技艺融入高校通识课程,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长知识和见识,有利于提升审美素养,陶冶道德情操,激发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结合专业课程进行融入

传统技艺融入高校课程体系,还应该结合相关专业,与专业课程进行融合。例如,对于建筑学院的建筑设计等专业,可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与建筑专业相关的古建筑修复、徽派传统民居营造等技艺,开设传统技艺课程,使专业课程设置更加多元化;对于服装设计学院,可以结合蜀锦织造、蓝印花布印染等技艺开设专业课程,让学生体验传统的织造和印染技艺;对于艺术设计学院的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和平面设计等专业,可结合唐三彩烧制、家具制作和传统书籍装帧等技艺开设相关专业课程。总之,高校应将我国的传统技艺融入课程,并写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中,将我国的传统技艺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

(三)培养传统技艺优秀教学团队

全面推进传统技艺进校园、进课程,教师是关键,只有拥有优秀的传统技艺教学团队,才能保证相关课堂教学和各类活动高效开展。高校应充分发挥各学院、各专业的作用,培养优秀的传统技艺教学团队。首先,高校应鼓励教师与相关传统技艺传承人和传承机构合作,开展教学和教研活动,选送优秀教师到相关单位进修学习,提升师资水平。其次,高校应集中优势资源,鼓励并支持有条件的优秀教师带头开展传统技艺教学活动,开设名师课堂。最后高校教师自身应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教学技能,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如开设情景课堂,通过讲解我国的传统技艺,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我国的传统文化,并让其在心中生根、发芽。

(四)合作开发相关课程教材及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将传统技艺融入高校的课程体系中,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利于传播各高校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当下,高校传统文化类课程普遍存在配套教材匮乏问题,开发课程教材刻不容缓。高校应联合校外工作室,开发传统技艺类配套专业教材,同时制定与之相匹配的课程标准、教案和教学大纲,使我国的传统技艺在内容上和形式上真正融入高校的课程体系。此外,在学习形式上,除了传统的书本教学外,还应该结合传统技艺开展研学活动,开发一系列“活”教材,使教学真正“活起来”,使学生真正达成知行合一的目的。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十分重要。就高校而言,在课程体系中融入我国的传统技艺,不仅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也能让大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高校大学生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只有在高校课程体系中融入传统技艺,让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领会其中的精髓,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不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N].人民日报,2011-08-05(8).

[2]孙根华.非遗传承融入高校普及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简论[J].四川戏剧,2020(5):159-161.

[3]吴鸿红.新形式下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4]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光明日报,2017-10-19(2).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范文4

中国自古就有崇尚“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从精美的陶瓷、丝绸、漆器等生活用品到长城、故宫、天坛等伟大工程,都诠释了“术到极致即是道”的真谛。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历经五千多年发展所形成的“敬业守信、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历史文脉的基因和中华文明的底色。然而,当下正迈向全球制造业超级大国的中国,为什么拥有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却制造不出国际一流的产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匠心”的缺失。只有“匠作”与“匠心”高度统一,才能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只有“匠心”化为“民心”,才能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成就“中国制造”的腾飞梦想。让“匠心”归来的时代价值,可以借用陶行知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叫作“现在不得了,将来了不得”。

让“匠心”成为社会风尚。在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工匠精神”不H是匠人的精神,而且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作用于各行各业都会成为一种重要参照,应该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坚守。要在全社会培育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在各行各业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在政策上强化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激励机制,在从业人员中营造用心钻研、勇于创新的职业氛围,用“匠心”擦亮“百年老店”的招牌。只有当“匠心”成为社会风尚,“中国制造”才会实现从“品相”到“品质”,再到“品位”和“品牌”的跨越。

让“匠心”在学校里安家。把“匠心”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体现在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之中,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让“匠心”在校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以课程与教学为途径,培养职业情怀和工作态度;以实践实训为平台,养成职业标准和规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社区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传播“工匠精神”,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老道理”与立德树人“新途径”的有机结合。只有让“匠心”在学校里安家,在文化传承和文化融合中培育“工匠精神”,学校尤其是职业院校才会成为“大国工匠”辈出的摇篮。

让“匠心”扎根师生心中。教师首先要有“匠心”,要把“匠心”教育纳入师德师风建设,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固化职业习惯、提升职业操守、体验职业荣誉。文化不能强行灌输,“入心”先要“入脑”,要通过大师讲座、社会实践、专题研讨等形式,深化知行统一,让学生深入了解“工匠精神”对文化传承、社会发展和民族尊严的重大意义,要用身边的精美作品、品牌故事、历史事件等唤醒学生文化记忆,使“匠心”成为学生心中的精神图腾。只有让“匠心”扎根师生心中,才会涌现出一大批不忘教育初心的优秀教师,才会培养出千百万演绎出彩人生的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南通职业大学)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范文5

【关键词】缂丝织造的技艺;工匠精神的传承;人才培养的创新

依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对《缂织工艺》专业人才培养进行规范,进一步创新师徒传承的模式,有目的性、针对性、系统性地培养高素质的传承和创新《缂织工艺》专业的应用人才。在现代传承发展的成果经验的基础上,对苏州缂丝的人才培养、传承、发展、创新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并在新途径的探索中,从理论和实践上给出自己的建议,希望对缂丝织造技艺未来的发展有所启示和帮助。

1政策引导与社会行业的配合及营造市场环境氛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最近草拟了《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评估办法(试行)》,根据苏州“十二五”文化发展总体规划,市政府确立了将文化建设放在苏州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位置。规划将非遗文化与传统手工艺纳入到城乡一体化建设之中,苏州缂丝织造也被纳入其中。目前,苏州缂织工艺行业大多以小规模生产企业为主体,主要以镇湖吴文康缂丝研究中心、平江路祯彩堂、苏州刺绣研究所缂丝生产车间、相城王明荣缂丝家族等民间组织为主,大部分都是散落在社会方方面面的个体散户,从业人员在160人左右。目前苏州的缂丝织造工匠技艺和文化水平良莠不齐,绝大多数是在传统师徒传承的方式下掌握缂织技艺的,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和美术基础训练,对于画稿中的构图、线条、比例、结构、造型、色彩、透视、艺境等基本元素的理解存在盲点和误区,缂丝工艺师讲解画稿和工匠理解画稿都存在问题,已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当前,要通过政府、企业、院校、社会的力量来培养新一代产业继承人,完成对从业人员的结构调整。政府、行业、学校等机构需要通过以文献库的形式对缂织的资料信息进行收集,同时完善数据档案库、博物馆、展示宣传营销中心的常态管理,加大社会参与和关注力度。在中小学可以开设缂织鉴赏课程。依托苏州高职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建立培训基地。社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人才轮流培训机制,对员工进行培养,提高其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提高缂织工匠们的专业技能水平,促进缂织技艺专业人才的迅速成长。目前,苏州市场上生产的缂织工艺产品还是以临稿复古为主,品种单一,高、中、低档的产品分类没有形成,研发和创新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所以急需一批优秀的原创设计师和具有较高缂丝素养的工艺技师充实这一行业。同时,也可以学习一下国外的世界品牌企业,如爱马仕和迪奥以及香奈儿产品市场的运行模式。

2依托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结合社会行业的传承形式

2.1依托高职院校探索创新非遗人才培养路径

高职院校具有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经济的使命,具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对接产业、服务产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高职院校的最终目标。积极探索创新非遗人才培养路径和规范人才培养模式并付诸实践,将对缂织人才的培养和保护及创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006年国家出台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主要方针,传承方式为师徒传承、家族传承、企业传承、校企传承等。苏州缂织技艺的传承方式大多为传统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典型的校企合作是2013年3月,以部级工艺大师王金山工作室、苏州技师学院、苏州非遗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三方共同打造的缂织技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专业负责缂织非遗文化遗产的继承人的考核选拔及实习培训平台的运行,创新了校企合作传承的新途径。苏州其它高职院校具有办班条件的可以根据学校自身专业的实际情况,设立对口单招班级、缂织专业成教班、社会短期培训班等。在专业上可以分为《缂织工艺》专业班,也可以混招大班《缂绣工艺》专业班。在学校公选课程的设置方面,也可以开设缂织工艺基础、工艺鉴赏、传统丝织图案、罗工艺鉴赏、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基础课程。举办各类缂织工艺讲座、聘请缂织大师和高级工艺师进校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学老师,设立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新师徒办班方式。

2.2共同打造“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循环渠道

建立长效的《缂织工艺》专业招生制度,依托高职院校人才建设基地,在具体制度和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形成长效和规范的人才培养模式,扩大对社会人才培养的范围,主要提高在职缂织员工的专业综合素质,在学校让更多有兴趣的学生参与进来,实行多层次、多样化的办班形式。依托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基地,结合社会行业的传承形式,有目的性、针对性、系统性地传承和创新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建立的校企合作信息共享平台上,共同打造“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循环渠道。

3创新缂织工艺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

3.1传统的“师徒传承”演变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模式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意见(教职成「2014」9号)》精神,积极推行和尝试现代学徒制教学培养的模式,使人才队伍综合技能水平得以提升。职业技术教育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整合教育资源,使职业教育真正与企业、行业在人才培养上实行无缝对接,为缂织工艺产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应用性人才。现代学徒制实际是工学交替的培养方式,是传统师傅与现代职业教育相融合,学校与企业共同组建互聘的教育团队,师傅与教师共同传授技能知识,为行业、企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3.2实现职业教育和企业实际需求的最佳融合

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在职业教育体系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BTEC、加拿大的CBE、奥大利亚培训包,这四大职业人才培养模块,都是成功融入了现代学徒制教育培养模式,为现代学徒制与一线企业实现对接提供了借鉴途径。如何使人才培养规格目标紧跟缂织工艺市场发展的需要?让职业教育和企业实际需求实现最佳融合,从而使职业教育更加专业、服务具有操作性。应该建立一个长远发展规划,才能实现职业教育和企业实际需求的最佳融合。

4结语

在现代传承发展成果经验的基础上,对苏州缂织工艺的人才培养、传承、发展、创新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并在新途径的探索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给出自己的建议,希望对缂丝织造技艺未来的发展有所启示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周平.缂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丝绸,2012(08):57-60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范文6

一、西安彩画艺术和基于彩画艺术的传统建筑介绍

“彩画建筑”即指民间匠师在各种建筑工程上,用各种手法结合各种器具完成的彩色绘图。在一些正式庄重的场合,这类彩画被称为匠作彩画,从事这类技艺的工作者至今被普通西安市民在生活口语中呼为“画庙的”“油花柜子的”“画花的”“花匠”。彩画内容丰富多彩,民间艺人技艺炉火纯青,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根据绘制基层的不同而分为建筑彩画、炕围画、箱柜画等,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建筑彩画。

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汇与融合的城市,也是自古以来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必争之地,是多个朝代的都城,也因此融合、吸纳了多个民族的艺术与文化。在西安,自汉代起,民间工匠就留下许多瑰宝。自此以后,丹青匠艺文物遗迹绵延不绝。自宋朝以来,历朝历代工匠精心创作流传下无数的壁画、雕塑、建筑彩画等无价之宝。

西安市内保存至今最大最完整的彩画建筑就是著名的明代朱元璋晚年修建的西安钟楼,钟楼采用石砌方形基座,主要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每层四角均有明柱回廊、彩枋细窗及雕花门扇,尤其是各层均饰有斗拱、藻井、木刻、彩绘等古典优美的图案,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宏伟建筑,也是目前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钟楼。

二、中国传统彩画建筑的分类和简介

我国的彩画建筑,主要分为七色遍装彩画、青绿彩画、素粉刷饰彩画三类。七色遍装彩画主要用于寺院的殿堂、庄园等,也可以分为七色遍装金彩、七色间装普彩两类。分布较广的青绿彩画主要用于陕北地区寺院道观的厢房、配殿和长廊等,按色彩可以分为青绿普彩、青绿金彩和青绿碾玉竹纹彩画三类。素粉刷饰彩画分为三类,即木纹素粉刷饰、花卉素粉刷饰、单色素粉刷饰,多用于凉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陕西很多城市公园的凉亭。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佛教建筑、景观建筑、祭祀建筑、文化建筑、园林建筑、居住建筑等。

我国自唐朝以来,一直是多种信仰并存,有诸多与信仰相关的建筑保留下来。西安保存较好的传统彩画建筑主要是佛教建筑,且一直保存完好,可以反应某个时期的社会生活,是一部巨型百科全书。同时,一些地方性的小型彩画建筑,如地方特色的庙宇和宗族祠堂在彩画建筑风格和体现地区风俗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景观建筑属于公共建筑,一般功能比较多样化,如用来修饰山水风光的亭台阁楼,当然也包括用来祭祀朝拜的钟楼、寺院宝塔等。居住建筑是存在数量最大的一类建筑,由于其特殊的功能,目前流传下来的明代以前的居住型彩画艺术建筑已经没有了。陕北非常有名的姜氏庄园,就是保存极好的一处完整的彩画建筑群。整栋建筑在每一层的入口处都绘制了陕北特色的建筑彩画----青绿彩画。

彩画建筑具有历史价值、情感价值、艺术价值、旅游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等诸多价值,都是无价之宝。

三、西安传统彩画建筑的未来发展与协调保护

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古迹。然而,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安彩画建筑受到严重破坏,也在现代化建设中逐渐失去了风采。自提出“一路一带”新经济发展格局规划以来,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一直备受关注。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契机,大力推广和宣传西安彩画建筑,以此来引起全民对彩画建筑的关注和保护。但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如果仅仅从技艺本身的保护出发是远远不够的。相关传统建筑及空间是其生存发展所依存的物质基础,因此,除了对传承匠师以及绘制技艺的保护之外,也要对现存的彩画建筑进行系统全面的维护和保护。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范文7

最近,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迅速走红,与纪录片一起走红的还有主人公――故宫文物修复师。55岁的王津师傅是他们的代表,他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钟表修复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进入故宫工作已经39年了。每天早八晚五,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一天,几十年如一日,和蒙尘多年的文物打交道。

人们尊崇工匠精神,更多的是钦佩其所蕴含的认真细致、精雕细凿、精益求精、出神入化的技艺。其实,这些精湛非凡的工匠技术,并非仅有天赋便可成就。后天的刻苦学习、甘于寂寞、坚守如一,才是工匠精神形成的源头活水与真正底色。

自古而今,工匠精神的光芒成就了无数工匠大师。在中国古代,就有鲁班、李春、李冰等,他们几乎全靠手工制作,赢得了生前身后名。如果没有其儿时就从师学艺,没有汗水擦亮前路,没有坚持不懈地一直努力,当然就难以成为一名巨匠之师。像过去,一个学徒工,从小时候到长大成人,要学上十多年才能出师。此中之艰苦,可想而知。如果没有一种安静如初的心态和坚守不懈的精神,学艺而成,青出于蓝,就很难做到。

即使到了当代,像瑞士的钟表工业,一些意大利的制鞋业,仍然在沿用手工工艺,就是因为机器流水线,很难达到工匠手艺之精致的程度。像故宫钟表修复师,至今仍默默地坚守着这一古老行业,他们因此成了另类“网红”。这其实正是人们对其于时光的静谧中不惧寂寞、无声坚守之工匠精神的推崇与尊敬。

当下时代,社会嬗变,人心浮躁,人们的脚步更为匆匆。其实,在这样的环境与心态下,我们更需要静下来、慢一些,让步伐走得更稳些;在耐心中更多些深入思考,让我们的行动来得更为扎实、有力些。每个人在自身的岗位上,也能让心更细致些,动作更稳妥些,精神更丰厚些,思想更深沉些――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一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精致、悠远事业,也就是人人心中都能沉淀着传承千古的工匠精神,每个人就能做一个“最好的自己”,成就属于自己的事业与未来。

在生活中,一些看似“慢”的行为,其实正孕育着快速提升的质变;看似静无声息的环境,其实正磨炼和生成着动若脱兔的飞跃;看似无言而寂寥的坚守,其实也正昭示着成功目标的一步步逼近……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在这种不惮于寂寞、不畏于静默、不躁于坚守中,让技艺超凡脱俗,令手中精品迭出,成就更多传世经典,并让这种技艺与精神代代传承不息。

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师傅说:“干这一行要坐得住,必须安静、安静、再安静。”是的,当我们从纪录片中,看着这些故宫工匠那种宁静致远、坚韧不拔、精益求精、有条不紊、禅意十足的工作与生活状态时,便能真切地感受和体会到,如果大家都多了些安静中坚守的工匠精神之底色,就能更多地修复那些尘世间的浮躁心态,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为从容淡定、执着内敛;让我们的工作,更为细致入微、飞得更高更远……

(选自《每日新报》2016年4月24日)

[解 读]本文题目十分鲜明地概括了文章的主题。作者从故宫文物修复师走红谈起,挖掘其背后成功的“源头活水与真正底色”,即“安静如初的心态和坚守不懈的精神”,突出了主题,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作者巧妙运用典型事例,如中国古代巨匠鲁班、李春、李冰和当代瑞士的钟表工业、一些意大利的制鞋业工人,以及故宫钟表修复师的事例,涵盖古今中外,充分阐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具有非常强的说服力。作者针对当下“人心浮躁”的实际,联系众多工匠的表现,提出人人心中“沉淀着传承千古的工匠精神”的观点,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鼓动性,发人深思。

[作者单位:山东省无棣县教育局教研室]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范文8

关键词:临夏砖雕;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传承;发展

走进临夏,处处都可以看到精美的砖雕,不论是回族的礼拜殿,还是汉族的社庙,不论是昔日达官贵人的公馆、府第,还是寻常百姓人家,临夏砖雕以它独特的艺术风格,闪烁着奇光异彩。

一、临夏砖雕的发展

临夏是一个多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是农耕文化、游牧文化、穆斯林文化的交汇地。临夏砖雕在这个宗教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大放异彩,不仅彰显了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还突出了临夏砖雕这一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独特风格。临夏砖雕的技法多样、题材丰富,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在技艺传承方面,临夏砖雕有着“周门”和“马门”之说。时至今日,临夏依旧涌现出诸多技艺精湛的工匠。值得庆贺的是,2006年初,临夏砖雕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0月,在第100届广交会上,神韵公司的砖雕作品深得原国务院总理和副总理吴仪的赞赏。

二、临夏砖雕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临夏砖雕,作为一种民族民间传统工艺,虽然已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无论政府,还是传承人,对其传承和保护的力度都不够,以至于在发展过程中,临夏砖雕日益显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艺人断代

作为一种民间传统工艺,临夏砖雕也逃脱不了艺人断代的命运,其中的原因可想而知——砖雕制作工艺繁杂、工作辛苦,体力消耗又大,许多年轻人宁可另谋赚钱之道,也不愿到砖雕工厂学习砖雕技术。另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艺术作品,临夏砖雕对雕刻艺人的技艺有着较高的要求,一些著名的工匠艺人的后代,也会因雕刻技艺的高要求而另谋他业。总之,不管是因为砖雕这门工艺自身的不足,还是传承人的缺失,都使临夏砖雕技艺濒临失传的险境。

(二)现代社会的冲击

作为古建筑艺术中的一个装饰物,临夏砖雕越来越多地受到现代装饰材料的挑战。如今大多数家庭在装修房子时,更愿意选择款式多样、颜色鲜艳的装饰材料,而很少有人会选择以青砖为主料,以牡丹、荷花、瓶等主要雕刻样式的砖雕。临夏砖雕的生存语境,就这样被现代装饰材料所取代。

(三)生产经营不够规模化

在临夏砖雕被列入非遗名录后,政府和相关部门也采取了倡导和保护的相应措施,但目前砖雕生产仍处于零散的小规模、小作坊式生的产经营,公司规模化程度不够。并且,当地政府部门、临夏砖雕匠人们,并没有把这门技艺打造成品牌的意识。另外,由于临夏的经济不算很发达,许多砖雕匠人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将自己的工厂规模化。

三、临夏砖雕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作为一门传统工艺,临夏砖雕在发展过程中,必定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我们要做的是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夏砖雕既属于一种活态的传统文化,又属于一种固态的文化遗产。如何才能将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地保存和传承下去,是政府部门、传承人、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改变观念

作为一门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临夏砖雕有着特定的传承人群,他们对这一技艺的观念相对禁锢,并不会有推陈出新的想法。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临夏砖雕,我们应该选择封闭化的保护还是活态的传承,这是值得考究的问题。虽然文化遗产是值得一个地区所骄傲的东西,但它肯定也会有糟粕。所以无论是传承人,还是每个个人,都应该改变观念,不能一味地封闭化保护,而应做到活态的传承,将这一门技艺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长久。

(二)技法、材质上的融合

临夏砖雕虽技法多样,但它的材质比较单一,多为青砖。这是因为青砖密度强,抗冻性好,不变形,不变色。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人都不愿意采用材质单一的砖雕进行装饰,这就迫使临夏砖雕必须在材质上做相应的改变。我们可以不恪守传统,非得以青砖做原料,而尝试别的材质,或许可以获得别样的效果。另外,临夏砖雕也可以借鉴别的雕刻技法,吸收他人的精髓,让自己的雕刻技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砖雕艺人也可以多参加论坛交流会,大胆抒发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细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让他人的优秀技法和自己的技艺有一个很好的融合。

(三)丰富题材,提高创新能力

临夏砖雕的艺人,大多数都是穆斯林,他们会严格遵守伊斯兰教中严禁偶像崇拜的教律,所以临夏砖雕中不见人物饰样。与此同时,砖雕中总会出现一些代表长寿之意的松、鹤、鹿图案和代表高洁之意的梅、兰、竹、菊等。在植物花纹中,牡丹是最易被雕刻的花纹。而文字花纹中,则经常使用《古兰经》中的某些名言警句,组成种种圆形或带状的装饰图案。但随着大家审美需求和经济实力的日益增长,一些原始的图案已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砖雕艺人可以放开思维,大胆尝试地一些新型的图案样式,提高创新能力,而不是局限于传统。另外,砖雕协会还可以定期开交流会,提高砖雕艺人本身的审美意识,雕刻出更加能反映中国文化的精品。

(四)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品牌

临夏砖雕的诸多老艺人,并没有让这门技艺走出临夏的想法,甚至连政府部门也是。要想打造一个品牌的知名度,就得从自身做起。首先,要树立一种打造中国砖雕品牌的浓厚意识;其次,要在技艺、题材等方面做到创新;最后,还要进行大力的宣传,让临夏砖雕走出临夏,走出甘肃,走出中国!

四、结语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范文9

【关键词】民间印染工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1]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针对目前高职服装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学习能力低、政治素养缺乏、工匠精神缺失等问题,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其中《民间印染印染工艺与创意设计》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探索通过“课程思政”,将传统手工技艺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融入课程教学,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增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课程目标及性质

《民间印染工艺与创意设计》课程涵盖了扎染、蜡染、蓝印花布等三种典型传统染色技艺,是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我国古老民间印染技艺的历史、发展和传承有一个系统的认知。掌握扎染、蜡染、蓝印花布等的制作技艺、工艺流程,以及独特的设计思维和表现风格,让学生体验民间印染工艺的魅力,感受传统手工印染产生的奇妙肌理效果,开拓设计思想、提高审美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民间印染工艺历史悠久,其造型、工艺、图案、色彩、工具材料等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思想观念。将其大精深的传统手工艺文化渗透至课程理论教学环节,可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将民间印染技艺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工匠技能融入实践环节,结合具体文创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理念,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操守,达到技能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后续课程“服饰配件设计”“服装材料设计”“创意服装系列设计与工艺”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也培养了学生必要的职业素养和高尚的职业操守。

二、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融入

扎染、蜡染、蓝印花布等民间印染工艺,是中国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经过世代相传,沉淀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民族价值观,汲取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相融合,是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和爱国情感的重要途径,亦是《民间印染工艺与创意设计》课程思政的核心。课程通过项目式教学法,融思政素材及元素到每个项目的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如在项目一扎染工艺中,导入南通扎染技艺案例,引导学生学习江苏扎染文化与技艺,掌握扎染技法、染料调制,了解劳动人民取材自然、物尽其用的智慧和对美的不懈追求。在项目二蜡染工艺教学环节,以苗族蜡染为切入点,融入苗族蜡染中极富民族价值观的图案,崇尚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寓意,唤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学习苗族蜡染精益求精的表现技法,让学生逐渐养成务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敬业精神。在项目三中以南通蓝印花布“元新蓝”品牌案例为切入点,学习蓝印花布刻板、刮浆、染色等技艺,学习蓝印花布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如敢于创造、大胆探索的思想观念以及“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人文精神等。思政案例方面,以扎染技艺、蜡染、蓝印花布技艺传承人在自己所属领域的甘于奉献、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事迹,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对传统手工艺传承创新的使命感。以知名印染企业实操过程中的规范、标准的作业要求为标准,培养学生标准作业、爱护设备、保持工位整洁的社会责任感。与传统印染课程相比,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民间印染工艺与创意设计》课程加入了印染文创产品创作部分的教学内容,在项目四中以文创项目为驱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成创作创新作品的动力。采用所学扎染、南通蓝印花布、蜡染等民间印染技艺,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扇面、抱枕、壁挂等家居装饰品或帽子、箱包、围巾等服饰配件为载体进行文创作品创作。呈现一批基于思政的文创作品。学生在作品总结交流中包含思想上、职业素养、技艺上的提升汇报,达到技能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

三、课程教学方式改革

一方面,课程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式教学组织方式,采用“非遗技能大师+校内教师”合作授课的教学形式,通过翻转课堂、情景式教学法等让学生对我国古老民间印染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有一个系统的认知。在实践教学中学习并掌握民间印染工艺的创作流程以及独特的设计思维和表现风格,更好地诠释民间印染艺术中的情感意境与文化意境的表达。蓝印花布制作环节非遗技能大师亲自授课,在实操过程中培养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端正的工作态度,养成一丝不苟、标准作业的工作习惯。另一方面,课程依托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合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线上互动、课堂反馈等形式,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于多样化课堂教学之中,丰富课程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如蓝印花布项目中,教师通过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线上教学工具提前任务,学生通过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媒介,搜索蓝印花布制作工艺流程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进行工艺的整理和分析,了解蓝印花布工艺流程、发展现状和各地传承人为蓝印花布传承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培养手工艺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课程思政实施保障

《民间印染工艺与创意设计》课程被列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首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学校对课程思政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政策保证。师资方面,“技能大师+校内教师”,构建了基于“课程思政”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课程由学院长期从事民间印染工艺教学和研究的专业教师和产业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南通蓝印花布技艺传承人吴元新主持,形成了“非遗技能大师+校内专业教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非遗大师进行专业授课提供了保证。实训室条件方面,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完成了非遗大师工作室、传统手工印染工作室,为《民间印染工艺与创意设计》课程思政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平台,保证了课程思政的实施。

五、结语

《民间印染工艺与创意设计》课程作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在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思政案例并融入课程教学的同时,结合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具体要求,以项目为驱动,以非遗大师为引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借助翻转课堂、情景式教学法等途径,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本着作品体现思政的原则,将作品图案设计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并使作品技艺手法体现民间印染技艺中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理念。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艺的同时,以隐蔽渗透的方式促使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知识与道德素养的综合培养。同时也对服装设计其他专业课程思政起到一定的示范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moe.gov.cn),2020.06。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范文10

关键词:工匠精神;广州老字号;品牌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F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1-0161-02

一、广州老字号品牌发展现状与困境

广州作为一座历史古城,拥有众多的老字号。广州老字号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经济文化资源,也是一张广州的“名片”,每一家老字号都可以代表广州本土文化。

早在2006年,为了更好地保护老字号品牌,我国商务部认定了第一批老字号品牌,广东有22个老字号品牌入选“中华老字号”名单,其中餐饮、食品类老字号企业有12个,药品类老字号企业有8个,包括了广州本地人非常熟悉的王老吉、潘高寿、何济公、陶陶居、广州酒家、莲香楼、皇上皇、爱群酒店等品牌[1]。

如今,随着互联网热潮下线上线下企业的迅猛发展,企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广州老字号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一些广州老字号企业持着“自己酒香不怕巷子深”,较少进行品牌传承与创新研究,如此以往,必然影响品牌知名度。在互联网与自媒体时代下,老字号企业应该秉承传统技艺、发挥工匠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持续发展壮大。

二、工匠精神与广州老字号品牌

2016年的两会,“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各行各业应弘扬工匠精神,打造知名品牌。从字面上看,“工匠”指的是有技艺的匠人,“精神”指的是匠人们的意识和思想。那么,“工匠精神”即工匠对自己的产品追求卓越和完美的理念。广州老字号就是“工匠精神”的现实体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在传承广州老字号品牌的过程中更彰显其独特意义和作用。

三、广州老字号品牌发展的研究意义

(一)以人为本,服务社会

老字号品牌是工匠精神的体现。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人们需要极致的产品,老字号本身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互联网时代下的老字号更需要发挥工匠精神,老字号企业要将工匠精神与互联网思维结合起来才能创造财富、创造价值。老字号品牌强,企业则强,国则强,人民则富。

(二)培养广州特色国际知名品牌

探索“互联网+”时代下,广州老字号品牌的传承与创新策略,加快培育广州特色商业的国际知名品牌,丰富广州国际购物天堂建设内涵,发展特色商业,培养具有广州特色的国际知名品牌,发挥广州老字号企业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重塑“工匠精神”

探索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与工匠精神的结合途径。让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和技艺的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让老字号品牌永续经营,基业长青。工匠精神是企业精神。缺少这种“工匠精神”,将会使整个社会的创新变得艰难,也让基业常青成为凤毛麟角,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道。

(四)助广州老字号品牌重创辉煌

广州老字号品牌要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广州文化。广州作为华南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广州老字号品牌的传承与发展要满足不同年龄群体消费者的需求,要用年轻人能够接受的方式强化广州老字号的品牌概念,赢得各年龄层次消费者的喜好,帮助老字号企业重创辉煌。

四、广州老字号企业的品牌传承与创新策略

(一)品牌生产领域的传承与创新

1.弘扬工匠精神,打造知名品牌。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严谨、耐心、专注、专业、坚持、敬业。工匠精神下的企业对产品追求精益求精、采取严格标准、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在专业领域上不停止追求,打造本领域最优质的产品和品牌。德国的汽车品牌、日本的寿司品牌、瑞士的军刀品牌都是工匠精神的代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曾说过:“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广州老字号品牌曾经是工匠精神的代表,今后更要是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广州本土老字号品牌。

2.坚持以人为本,提升产品质量。互联网思维下,企业营销者讲求用户至上、体验为王、模式创新、个性化、爆点、极致、专注,但这一切仍然离不开产品本身。因为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们不再依赖传播媒体渠道来获取产品资讯,而是可以直接获取产品信息,那么,人们是否使用一个产品的依据就是企业品牌核心,人们可以不需要通过广告来决定是否购买产品。互联网时代下的广州老字号企业必须关注产品本身,引进先进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卓越产品,推进产品升级,用产品说话,让用户帮自己宣传产品。

3.突出品牌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广州老字号品牌都具有一定的历史,由于经营有方,产品独特,因而历经数十上百年而不衰。互联网时代下的品牌传播讲求故事性,给品牌产品注入故事,能引起人们对品牌的关注度和好感度。广州老字号品牌大多有着鲜明的岭南风格,适合用故事来打动年轻一代消费者群体。

4.增加文化元素,拓展品牌价值。广州老字号品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用文化元素可以帮助其拓展品牌价值。如,广州酒家、陶陶居、莲香楼都是具有岭南特色的餐饮名店,在餐饮店面装修与布置上可以更多的融入岭南建筑与布局元素,在食品功效上可以融入岭南气候、人们体质等因素来打造产品,在餐饮氛围上可以提供粤曲、粤剧等服务来提升产品形象[2]。

5.践行绿色理念,实施永续发展。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广州老字号品牌作为优秀的企业带代表,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将资源利用从低效率、高排放向高效、绿色、安全转型,推动绿色服务业的兴起,实施永续发展,实现金山银山、绿水青山的美好愿景。

(二)品牌传播领域的传承与创新

1.重新定位品牌。广州老字号品牌要跟上时代步伐,分析互联网时代与自媒体时代下企业品牌传播的新趋势,紧跟互联网思维,发挥自身文化优势与产品特色优势,重新确立自身的品牌定位。老字号品牌若一味强调历史性,可能导致年轻一代消费者群体的流失;若不强调历史性,可能会流失一部分老消费者群体。老字号品牌要建立自己在消费者心中独特的印象,形成差异化优势。

2.创新品牌形象。互联网时代是70后、80后、90后的天下,这批人群拥有巨大的购买力,老字号品牌要创新品牌形象。创新品牌形象的实质是遏制品牌老化,使品牌年轻化。广州老字号品牌可以深化品牌精神与文化,在原有的品牌形象中融入年轻、时尚、绿色、健康等元素,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与共鸣。

3.创新营销方式。“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是过去式,再好的品牌也需要品牌推广。互联网思维下,广州老字号品牌要注重采用新型营销推广方式,如微博营销、微信推广、二维码营销、团购营销、O2O营销、手机APP营销等。企业可以建立官方微博,在微博上及时产品资讯及促销活动资讯。年轻一代消费者都热衷于微信沟通方式,广州老字号品牌要想吸引年轻消费者,用年轻人的方式思维与沟通十分有必要,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企业可以推送产品及企业相关信息给用户,保持用户粘度。二维码营销是另一种有效的推广方式,在店面设置一个二维码扫码区域,大大增加产品线上线下的推广度,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帮助企业有效推广产品、扩大品牌知名度。广州老字号企业可以打造客户专属APP,方便客户在手机端查阅产品信息及下单购买[6]。

4.品牌文化创新工程。广州老字号品牌代表着独具韵味的岭南文化,可以依托文化内涵开展养生文化、工艺文化、情感文化、经营文化等品牌文化建设,开发文化创意产业链。如,药类企业可以开展养生知识讲座与论坛,百货商场可以开展古典服装Show等活动,其他类企业亦可开展展览、体验、消费于一体的文化体验之旅活动。

5.品牌形象再造工程。广州老字号品牌可以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具有时代特征的积极文化元素,打造传统岭南文化与现在文化相结合的品牌形象,从品牌名称、品牌标识、品牌终端形象、品牌口号、品牌包装等方面着手创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3]。

6.实施品牌维护工程。广州老字号品牌往往与一定的历史建筑有关联,老字号企业可以申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基地;建立老字号工艺传承机制,建立老字号传人工作室,培养接班人,让老字号手艺得以发展,永续长存[3]。

(三)品牌管理领域的传承与创新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广州老字号品牌的有序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老字号品牌的资金扶持力度,在贷款资助、税收优惠方面给予资助,为老字号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推进老字号企业的体制改革,尽快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

2.加强管理意识。广州老字号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品牌管理部门,加强品牌运用和保护工作力度,加速企业信息化进程,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保留技艺能工巧匠,招徕优秀人才,完善员工奖惩和激励机制,实行“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的科学管理模式。

3.强化商标法律意识。广州老字号企业应重视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规模、利润的模式上改变,重视商标的经济价值,增强商标保护意识,保护广州老字号商品品牌,从法律上保障自己的权益[5]。

参考文献:

[1] 黄玉良.用新媒体擦亮中华老字号餐饮业品牌[J].新闻爱好者,2010(6):58-59.

[2] 孔美多.零售业“老字号”品牌的创新与发展[J].江苏商论,2007(10):36-37.

[3] 彭晓燕,乔京禄.老字号品牌的传承和创新初探――以宫梳名篦手工艺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6):139-140.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范文11

关键词:淄博;打铁花;齐国;周村;民俗事象

河南确山“打铁花”已于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不光是确山,打铁花活动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其传承的地域范围绝不仅仅局限于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而应该是在更广的范围内普遍存在。我国的许多地方都能见到这门铁匠行业所衍生的独特技艺,而且各地的技艺传承不尽相同。我们将以山东省淄博市的“打铁花”为研究对象,对打铁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研究,结合民间传说深入挖掘确山铁花的文化底蕴,从而彰显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创造性和顽强不屈、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一、背景:悠久的冶铁历史

齐鲁大地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与丰厚的文化底蕴,淄博的冶铁工艺更是由来已久。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是春秋古齐国都城。经过考古工作者对齐国故城临淄的勘探,在故城范围内,已发现冶铁、冶钢和铸钱等手工业作坊遗址多处。其中,以冶铁遗址发现最多,范围比较集中的有六处,小城内两处,大城内四处[1]。齐国故城的遗址勘探表明,先秦时期的淄博地区已出现了大规模的冶炼工场,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冶铁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基础。在目前掌握的文献和考古资料下,当今学界可以确定淄博的临淄是我国最早掌握冶铁技术的城市之一,甚至可以说淄博铁山便是中国冶铁行业的发源地[2]。

据章鸿钊《石雅》篇记载:“齐桓,断山木,鼓山铁”,“藉盐铁之利以至富强”[3]。先秦时期的齐国是较早发明冶铁术并使用铁器的国家和地区,是我国先秦时期东方冶铁文化的中心。据史料记载,最早铸铁和使用铁器的是春秋时代的齐国。齐国的天然盐铁资源丰富,《国语・齐语》记载着管仲向齐桓公提出的以甲兵赎罪的建议[4]。这个建议施行后,得到了大批铜和铁。加上管仲颁布的盐铁专卖制度,齐国就开始了大规模的铸造使用铁器的过程。

《管子・小匡篇》记载了管仲的一句话:“美金以铸戈剑矛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斤斧钽夷锯,试诸木土”[5]按照郭沫若先生的分析,当时称青铜为“美金”,称铁为“恶金”,文中的恶金指的便是铁[6]。《管子》一书中大量记载了有关齐地冶铁和使用的内容,如《管子・轻重乙》中记载:“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e、一椎、一,然后成为农。一车必有一斤、一锯、一G、一钻、一凿、一M、一轲,然后成为车。一女必有一刀、一锥、一箴、一_,然后成为女。”[7]文中提及工具大多为铁制,可见在春秋时期铁器在齐国临淄的应用之广泛。由于冶铁技术不发达,冶铸的铁难以达到铸造兵器的要求,因此大多被用于制造农具与手工业用具;这无疑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带来了齐国农业与手工业的飞跃,成为齐国称霸春秋的物质基础。

据地方史、志书记载,齐国最早开采铁矿的地方叫商山。临淄西南有座山,原名叫商山,后因山矿石含铁丰富,人们在此开矿炼铁,故改称铁山[8]。1957年4月,在金岭铁矿四平道发现了大约春秋时代开采的老洞.出纹阔器碎片、铁制开采工具等遗物。1958年,又在冶里庄发现捣矿粉的石臼等采矿、冶铁工具;无疑验证了历史文献中的记载。到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管子》记载,仅齐国一地便有“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9],齐国故城的勘探中就发现冶铁遗址六处,证明了战国时已能进行大规模冶铁生产。

二、表现:迸发的绚丽烟火

漫长的冶铁生产历史除了带给山东人民丰富的生产商业习俗之外,也造就了别样的民俗风情。如鲁中的临朐、周村及鲁南等地的“打铁花”就是其中的翘楚,而其中尤以淄川、周村为最旺。

据当地有关学者考证,“打铁花”产生于清朝道光年间。明清时期,淄川西关六龙桥手工业兴起,制铁打铁、土木、铸锅锔锅等诸业兴旺,能工巧匠云集于此,尤其是铁匠铺几乎达到了十步一家的地步。每逢岁末年初,铸锅匠和铁匠们便自发凑到一块玩耍。工匠们别出心裁,将冶炼剩下的白铁汁洒向空中,看铁花飞溅,以此取乐。后来,这种娱乐形式世代相传,并在反复的实践中逐步演变完善,最终成为一项传统民间娱乐活动,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观赏性;活动时间也渐渐固定在元宵节前后[10]。

演出之前,先要准备五把长柄铁勺,五把长柄木板,三至五座风箱,三口黄粘土锅三至五座烧生铁用的小冶炉。所用的燃料是木炭,以将生铁屑熔化成为1500°C的铁汁,有的地方还需要铜屑和铝屑,以及锯末、谷糠。除此之外,还要制作坩埚和木板,坩埚也用耐火粉制作,因为化好的铁水能达到一千多度高温,普通的土遇到高温便会开裂,同时为了防止坩埚表面凹凸不平,还要在坩埚表面刷一层铅粉。“打铁花”艺人打出的铁花可达七八米高,十多米远,因此需要在空旷的打谷场或多水的河岸边表演,才不至于引发火灾。淄川人民选择在六龙桥附近的孝妇河畔打铁花,一直沿袭了近二百年。

演出当晚,十几个工匠一手拿坩埚,一手持木板,隔着龙门面向孝妇河站成一排,周围挤满了前来观看的观众。表演者手托特制木板,板上用谷糠锯末围一圆圈,站在炉旁,用坩锅勺舀入铁汁,面向河心水面方向。只听得领头人大喝一声,众人同时将坩埚舀出来的铁水轻轻抛起,不等落地,便用木板奋力一击。滚烫的铁水伴随着同时响起的鞭炮声窜入空中,弹丸大小的铁水在空中霎时间分散开来,万千燃烧着的铁屑犹如银珠飞溅,金丝飞驰。接连不断的金色铁花在空中绽放开来,犹如飞跃的金龙在空中飞舞,铁花的绚丽、灵动与背后幽深静谧的天空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观众们也早已忘乎所以,或欢呼雀跃,或瞠目结舌,艺人们的每一次击打都会将现场引爆,人们放松身心沉浸其中,此起彼伏的惊呼叫好声让现场成为一片狂欢的海洋。这种打铁花活动,在生活水平十分低下、文化艺术生活极度贫乏的古代社会,给淄博人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有“火树银花,春回大地”[11]之美誉。

周村的打铁花是在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上与周村花灯“闹玩意儿”一同举行的。周村商业发达,古有“旱码头”之称;是祥的发祥地。北京,山西,陕西江南等客商拥入周村,晋商徽商云集,每到春节周村各街各商号挂灯,都互相攀比,规模越来越大,南北派别的灯式风采各异,齐集周村。除花灯以外,各种社火“扮玩”也是五花八门,齐聚周村;如“踩芯子”“火流星”“耍狮子”等,“打铁花”也是其中之一。每当打铁花时,附近的龙灯会都组织龙灯赶来助兴。火花之中舞龙团队穿行其间,万点金光绕龙身上下翻飞,令人叹为观止,在铁花飞溅的花棚下穿梭,称为“龙穿花”。“龙穿花”是显示每个龙灯队阵容、意志、技巧的最佳场合。“穿花”穿得最好的龙灯队会受到同行和观众的好评及敬慕,也会受到打铁花组织者的奖励,日后便名声大振。

除两地外,淄博还有其他的铁花表现形式,如滕州的“花”、沂蒙山区的“放穷花”、临淄区大夫村的“抡铁花”等。其中临淄大夫村的“抡铁花”又称“打树花”“流星铁花”,已在2010年被确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已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传承:铁花的未来在何方

“打铁花”固然流光溢彩,精彩万分;但是对于艺人们来说,“打铁花”绝非一种能够身心放松的活动。“打铁花”所用的铁水最高能达到一千摄氏度的高温,艺人们必须要用尽全力击打,追求铁水的高和散,让铁水变成微小的铁屑在空中燃烧冷却,才不会造成烫伤。如河南确山打花师傅的防护措施是赤膊上阵,借助高强度动作分泌的汗液来冷却铁水;陕西米脂铁花师傅反穿老羊皮袄,山东淄博的打花师傅本来也是赤膊上阵,现在则配备有专门的防火服。玩者人数不限,或几人或数十人,打板的匠人则需要有很好的体力,因为在15分钟的表演里,打铁花匠人的胳膊需要不停地抡近300下。如果力度不大,或者打击的位置不准确,铁水没有完全散开,铁花飞跃的高度也会有限,打出的铁花不但不美观,还极易烫伤自己和他人。“打铁花”的危险性与艺人们表演的积极性的强烈对比彰显了劳动人民敢于冒险、勇于追求的性格和善于苦中寻乐的积极生活态度。

遥想当年,淄川“打铁花”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可如今的“打铁花”则后继乏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打铁花虽然好看,但表演起来却惊心动魄,极具危险性。“打铁花”对艺人们身体条件和技术的要求极大,必须胆大心细,眼明手快,要有充足的体力和熟练的技术才行。所以一般都是年轻人表演。然而现如今已经没有人特别是年轻人再去下打铁花那份力了。要想不让这一绝技失传,只能从外地雇人来表演,但是这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关地区“打铁花”文化失传的问题,再加上演出涉及安全问题,导致只能靠宗族、商会等民间组织组织参与。如2014年9月13日,高姓先祖、齐国上卿{莸暮笕似刖哿僮颓敬仲镇中华高菸幕园,举办“流星铁花”晚会,期盼高菥瞎尽瘁、勤勉为国的精神得以发扬光大。

为解决淄博“打铁花”的传承问题,宣传淄博“打铁花”的文化艺术,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对“打铁花”进行了改进: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凡参与“打铁花”的艺人都穿戴防火服和防火面具,而九十年代初期,更是发明了“机器抡铁花”来代替临淄大夫村的民间艺人。它是用木炭把生铁屑融化成铁水,再摇动轮轴使其加速转动甩出去,发出耀眼的光芒。但就算是老把式,表演的时候也都要全副武装。如今随着一代代手艺人的创新,原本需要四五个把式才能转起来的轮轴,也开始被更容易控制的电动机所替代。

除此之外,政府还利用影视媒体向外地宣传本地的元宵“打铁花”活动。

1986年元宵节,中央电视台《九州方圆》节目主持人沈力及著名播音员赵忠祥带领摄制组来淄川拍摄打铁花节目,并作为《九州方圆》节目片头播映。

1991年,第二届淄博陶瓷琉璃艺术节开始,每届都邀请西关村赴淄博人民公园表演打铁花,令数万观众大饱眼福。

1992年元宵节,台湾影视界著名导演凌峰率领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摄制组一行5人,专程至西关村录制打铁花,并对这一艺术奇葩赞叹不已。

但我们仍应当看到,比起其他地区的“打铁花”民俗来说,本地的传承历史与宣传力度仍有不足;如确山“打铁花”历史可上溯至宋代,且与当地的道教传统信仰密切相关;而甘肃白银“打铁花”则凭借电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名扬天下。因此想要让淄博“打铁花”真正名扬天下,当地政府除广泛利用新型的多媒体宣传手段之外,还需要将其与本地的传统文化紧密联合,综合各方面因素,真正打好手里的“文化牌”。

四、总结

“打铁花”诞生和传承的历史是一部以冶铁、锔锅为代表的冶铁行业的发展史。西关社区的“打铁花”表演活动有赖于当地明清时期冶铁业的发展和手工业市场的完善,蕴含了有关冶铁技艺的丰富知识,集中体现了宏大的社会文化背景;它诞生于铁匠和锔锅匠们的“突发奇想”,在传承中一步步发展,体现了一种创造精神;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项年节中的大型表演活动,“打铁花”成为群众节日狂欢的触发者和情感宣泄的工具,也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观看铁花飞溅、龙腾虎跃之时,不禁令人联想起二百年前六龙桥地区鳞次栉比的铁匠铺和熙攘喧嚣的市场。与此同时,“打铁花”也蕴含着关于技艺、传统、民俗、艺术、传说等在内的一整套社区文化,是不可多得的传统奇迹。

[参考文献]

[1]于孔宝.齐国的冶铁业及铁器的使用.管子学刊.2010.

[2]张光明, 于孔宝, 陈旭.中国冶铁发源地研究文集.齐鲁书社.2012.

[3]章鸿钊.石雅.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

[4]左丘明.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管仲.管子.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

[6]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管仲.管子.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

[8]淄博市志编纂委员会.淄博市志.中华书局.1995.

[9]管仲.管子.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

非遗文化匠心传承范文12

关键字:木刻工艺;永北镇;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基本概况

永北镇地处永胜县城,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辖八个居委会和四个村委员会,幅员面积247.2平方公里,镇政府所在地海拔2140米,气候属低纬山地季风气候的寒温带型,年平均降雨量929.8mm,辖12个居(村)委会,141个居(村)民小组,22276户56557人。雕刻工艺流传永北镇西南街居委会。西南街居委会地处永北镇西边,距永北镇政府所在地0.4公里,东邻东北街社区,南邻凤鸣社区, 北邻胜利社区,辖西街、南街、西山新村3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641户,乡村人口3301人,其中农业人口1316人,劳动力842人,是汉族为主的回族、纳西族、其他民族混居地,其中汉族2932人,纳西族 24人,回族192人,其他民族153人。全村国土面积1.79平方公里,海拔2140米,耕地面积697亩(其中:水田604亩,地93亩) 人均耕地0.53亩,林地95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72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 0.05亩,适合种植水稻、玉米、蓝桉等农作物。传承不衰的雕刻技艺,悠久的雕刻文化。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雕、刻通过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木雕、石雕、泥雕等工艺,则大都流传在民间,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况且他们在吸收传统技法之后又独自创新,使雕艺术更上一层楼。

二、雕刻工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

雕刻工艺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永北镇的雕刻主要分布在西南街社区,雕刻制品称雕刻工艺,做工十分的精细,所以逐渐从实用品转变为欣赏品,因此被人们称为特种工艺。其内容有木雕,木雕是木工进行操作, 木工在制作木器具的同时,逐步向美的装饰方面发展。木雕制品(如:神龛用紫檀、柏香、犁树木等、颜色);观音像用泥、稻草、纸、麻、铁丝、颜色、漆等;龙头用木料;圆桌用牛骨、贝壳、银子、铜、木材等、骨镶)石雕选用石料,根据所需选料,制品(如:花卉、盆景、假石山)、根雕选用善好的树根。传统雕刻的特征:传统的雕刻纯属手工雕刻,是一种工匠型的劳动,运用可雕性的物质材料,通过雕、刻,它是雕刻师“高智能和高技能”的综合活动!雕刻成品是否成为珍品完全取决于雕刻师对艺术的理解、对材料的感觉、雕刻技巧的发挥和孜孜不倦的精神,这不是普通人所能胜任的,也正是由于如此难能可贵,“雕刻”成为一种艺术、一种文化和一种精神的象征,其木雕工艺制作为纯手工制作,作品古朴、文雅、端庄、大方、制作精细、装饰性强。作品图案多为中国汉族民间吉祥图案。雕刻具有玲珑剔透、视线不受障碍等艺术特色。雕刻的图案花纹制必须经过精心制作,使其富于图案化。

三、雕刻工艺的历史渊源

段家的雕刻技艺师承形式为祖传:1、神龛雕刻艺术,尤其是木雕艺术,在汉族中使用,起源很早贡奉列代祖宗牌位,用于宗教祭祀,在民间比较流行。2、观音像是佛教文化传入永胜,泥塑菩萨技艺也随之兴起,用于宗教祭祀,在民间比较流行。3、龙头雕刻艺术,在汉族中起源很早,用于民间龙灯活动、安葬仪式等。段瑜的雕刻技艺父辈相传,在继承祖上精雕细刻的基础上,工艺不断完善和创新,研究出了骨镶技艺。

四、重要价值和濒危的状况

汉族的雕刻艺术很有特色,是一种美术工艺,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种体现工艺的美术品,美术品,离不开构成工艺品的各种材料和制作工具,这是物质文明的产物;工艺品,按一定的工艺,构成一定的图纹、造型,体现一定的意识,具有一定的艺术,这又是精神文明的产物。因此,工艺品的起源和发展,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有着必然的密切的联系,早在秦汉史资料中。艺术家们以刀,在坚硬的材料上创作了众多精美的图像,用以作为民间家庭、建筑构件,构筑和装饰。而木雕最基本的功夫首先必须是—个好的原始木匠,经过木匠精心制作而成艺术品。

濒危的状况:由于此项工艺需具有很强的相关专业水平,不易普及,致使传承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现代化科技的不断发展,使机器作为生产工具,已日益减少了人们的手工劳动,手工技艺逐渐被淘太,手工艺品也得不到广泛流传。电器化自动操作,使许多“木匠”已没必要再学习以往的一些木工技艺,就可以做出美观的家具、门窗、箱柜等,而木雕最基本的功夫首先必须是—个好的原始木匠。木雕技艺不仅需要一定的悟性,而且要有一定的耐力,它不像—般的木匠在两三年内就可出师,往往需要七八年、甚至十来年。另外,一件木雕从原木到成品,操作时间长,与工业化工艺品相比,周期长、见效慢,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这门耗时太长的技艺,即使有少部分人学成了,但为了经济效益,又转行了。段家的雕刻技艺现无下一代传承人。

五、传承谱系和代表性传承人

其木雕技艺师承形式为家传,段瑜1987年初中毕业后开始跟随父亲段克禹学习木雕工艺,木雕工艺制作为纯手工制作,作品古朴、文雅、端庄、大方、制作精细、装饰性强。段瑜在继承祖上精雕细刻之风的基础上,增加了时代精神风貌,有所创新和发展。其工艺品远销省内外,1997年制作的观音阁,为一客商看中,以2500元价格自行包装馱运印度庙堂供养,现永胜程海镇凤羽毛氏宗祠里的匾对也均由其定做加工。段瑜以高超木雕技艺赢得了乡邻的赞誉。一九九九年,被命名为“丽江地区民族民间美术师”。2005年被列为市、县保护名录。

段光乃第四代传承人,1992年初中毕业,开始跟随父亲段克禹学习木雕工艺,其木雕、石刻、根雕。近年来自己自学花卉、盆景、假石山等。工艺制作为纯手工制作,作品古朴、文雅、端庄、大方、制作精细、装饰性强。段光在继承祖上精雕细刻之风的基础上,增加了时代精神风貌,有所创新和发展。段光以高超雕刻技艺赢得了乡邻的赞誉,其作品远销省内外,每年100余件。

木刻技艺是永恒的。保护木刻技艺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新时代赋予了木刻技艺以新的机遇和新的使命,相信在政府、艺人和专家通力合作下,木刻技艺的振兴也是必然的趋势,为维护我国的文化命脉和民族特质作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正延.文山民族传统美术的传承与发展[J].文山学院学报,2010(1).